六步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6:09:33

六步法范文篇1

关键词:六步法;工作过程;教学方法;项目教学

“六步法”的六步指: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等六个工作步骤,通过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工作过程之中,学习和掌握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工作过程的全局出发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与工作岗位更贴近的工作能力。

本文介绍了“六步法”的构成,并以“构建小型局域网络”为例,说明了采用“六步法”开展教学活动的组织方法和时间安排,总结了“六步法”的教学优势和存在问题。

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组织中,最常用的是“六步法”,在赴德学习期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想一想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表面看起来解决不同问题的方法没有什么明显的相同点,但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解决问题一般都要经过获取信息、制订方案、方案评审选优、实施方案、实施过程控制、效果评价等六个环节。正是通过不断地重复这些环节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我们才得已不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以此习得并积累相关工作经验,进而可以解决一些新的问题,即提升了“行动能力”。

“六步法”教学就是借鉴以上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将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用于指导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的一种方法。我们将这六个环节抽象为: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等六个工作步骤,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模式,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工作过程之中,学习和掌握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工作过程的全局出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与工作岗位更贴近的职业能力。

一、“六步法”构成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方法,“六步法”经常应用于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下面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构建小型局域网络”项目(如图1所示)为例,解读“六步法”的具体内容。

图1“构建小型局域网络”项目的“六步法”示意图

(一)信息

信息是指学生获得与项目(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的阶段。信息内容要根据教学环境、专业教学大纲、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情境设置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如,可以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学、师生讨论、案例示范、小组协作/竞赛下的学生演讲等形式开展活动,通过教材、文字/音/视频资料、因特网等途径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适当的整理、分类、归纳,去伪存真,尽可能充分地掌握信息。

信息在以后的各阶段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补充获取。获取信息的目的是对后续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工作指导。信息阶段宜以学生为行动主体、教师主导形式完成,具体可根据教学条件、学情等统筹安排。

(二)计划

计划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已经获得的信息,分析项目目标及需求,设计与规划完成项目的步骤与方法,形成一个初步可行的方案。

计划阶段通常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协作形式开展,采用计划书、进度表、流程图、标签等形式记录和展示成果。计划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协助者。

(三)决策

决策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最终确定实施方案的过程,有多个方案时要评选出最优方案。

决策分为组内决策和组间决策两种形式。组内决策可以在小组成员充分讨论的前提下,由小组表决或由组长作出决定。组间决策即在各小组的方案之中评优,这也是一种常用的决策方法,但注意不要因为小组间方案评优,影响到后续方案实施阶段的积极性。

决策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对方案的决策可以提出建议但无须过多干预。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可能会有错误的决策,但错误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甚至通过修正错误的方案达成既定目标,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

(四)实施

这一步由前三步的务虚转为务实,即实施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前一般应由教师或担任“项目主审”角色的学生进行方案审查签字,然后根据方案在小组内部分配角色,做方案实施说明。

实施阶段除了要用到已有的知识、技能和学习与项目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工作过程”学习“过程性”知识,同时检验决策的正确性。学生的角色可以根据项目需要设置有组长、操作员、记录员、监督员、报告员、协调员、计时员等,可以每人承担一个或多个角色。学生在实施方案时要记录所遇到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最终的结果等。遇到不可解决的问题时,还可以经向教师或“项目主审”申请,根据实施过程对方案中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订、补充(可以使用记号法、标注法,并鼓励使用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和强调),最终达成项目目标。

实施阶段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作为陪伴者,不建议直接参与解决问题。

(五)控制

控制的目标是保障教学目标明确、组织有序,通过督促、引导促使学生实施“有效地学习”。

教师和学生均是控制的主体。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布置作业、监督检查、计时、评价、奖励等形式,引导、控制,督促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也可以通过轮流作业、竞赛、组内/组间互评等形式达到控制目的。组长、计时员、监督员等成员也负有监督、控制职责,以规范小组成员的行动方向。其中,计时员、监督员、协调员也可以进行组间计时、监督和协调工作。

控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施阶段的控制尤为重要。控制的重点是检查进度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在各阶段教师要随时巡视、观察、监控学生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和错误,参与学生的问题讨论或提供适当的帮助、指导和示范,规范学生行为,协调、引导、督促学生完成工作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评价

评价阶段的目的侧重在复习、总结教学内容,检查、拓展教学成果,同时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评价方法。评价活动可以通过课业收集、成果展示、汇报演讲、小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学生反馈等形式开展,其中学生反馈主要是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及实施控制等方面的评价。

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工作”成果的肯定,更是为“六步法”的下一个教学循环做好准备。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活动,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瑕疵,从而可以在新一轮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时,通过调整与改善,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鼓励性、发展性评价,使评价过程成为一个学生参与下一步学习的激情加油站。

二、“六步法”的实施

“六步法”的各个环节之间相辅相承,信息、计划、决策三个阶段是基础,实施、控制阶段是重点,评价阶段是项目的总结和提升。各阶段的教学时间安排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确定。

下面,以教学中“构建小型局域网络”项目为例,说明借助“六步法”开展教学活动的组织方法和时间安排。在此项目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网络基础知识,并具备网卡安装、网线制作等技能。项目的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具体安排见表1,完成项目约需要16课时。

图2“构建小型局域网络”项目网络结构示意图

“六步法”教学的班级以20人左右为宜,每小组3~5人,应有组长1名。对于大班教学,每组人数可适当增加,或增加指导教师,以保证有效的教学控制和指导力度。为了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既开展竞争又养成协作习惯,分组可采用报数法、抽签法、拼图法、自愿结合法、指定法等。

“六步法”对于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以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也可以通过搭配基础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完成一个教学项目。

“六步法”的教学设计应因学情制宜,如:

项目目标明确还是给予一定的灵活性;

给定具体的表格/文档让学生填空或参考,还是给定要求,让学生自主或部分自主地设计文档;

实施文档中是否要求编写工艺规程(如模块端接、电源的使用、布线规范等事项);

评价形式和标准是由教师给定还是由学生自主设计等等。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依据学情,考虑教学环境、教学目标、信息的提供方式、计划与决策的引导方法、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可能发生的情况与干预控制、评价形式设计与评价结果利用等内容,并作出统筹安排。项目的设计在兼顾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应具有多层次和提供不同的可能性,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设计分层次的规定任务和拓展任务,既保证执行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完成规定任务,维护学习的自信心,又促使所有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得到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差异性,呵护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支持者和帮助者,陪伴学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保证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中随时可以得到教师的参与、指导和帮助。

三、“六步法”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六步法”组织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1.在模拟的真实工作环境下完成全面的职业训练,促使学生获得过程性知识和技能;

2.有利于借助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通过竞争、协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习兴趣,激发持续的学习热情;

3.有利于养成协作、沟通

下一页习惯,养成从全局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实现有效地学习。

“六步法”非常适合于在理实一体化课程中,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通过“说出你的意见,帮助小组做决定”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既竞争又协作的实践过程,促使学生提升“方法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并最终转化学生以“专业能力”、“个人能力”、“社会能力”为表征的“行动”。

实际教学中,学生们对通过“六步法”开展教学,从陌生到接受,思考问题的方式更贴近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在查找信息阶段,学生自觉自律性、主动性较差,特别是上网查找资料时,学生的行动需要加强巡视和规范;

2.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诸如:面对众多的资料,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取舍,面对问题,不能够通过知识迁移和协作探究解决问题,表现为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和对能力强的学生依赖性强;

六步法范文篇2

如何使学生对文言文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六步法”,即一看、二听、三找、四讲、五读、六总。

一看。遇到一篇新文章,先组织学生自看。篇幅短的可通读全文,篇幅长的则要分段阅读,使学生先有感性认识。这一步骤姑且称为“粗读”。例如高一语文第一册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对高中生来讲这篇课文篇幅不长难度不大,我们安排10分钟给学生“粗读”。

二听。让学生在“粗读”的基础上,认真聆听老师的范读或听录音。这一过程要求学生特别留意生词的读音,并且对重点实词、虚词做到心中有数。

三找。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找”的过程也就是“动脑筋”的过程。“找”即学生“听”后找出需掌握的生词及重点并提出疑问。这可称为“精读”。让学生“找”,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这比老师开门见山点出来效果更好。仍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我们请一个学生上讲台,找出本文生字,他在黑板上写出“yì@①(yì)丽、朝(zhāo)服、窥(kuī)、孰(shú)、谏(jiàn)、谤(bàng)、期(jī)年”等词。另一学生补充指出,“朝”在本文有两个读音,在“朝服”中念(zhāo),在“皆朝于齐”中念(cháo)。然后,启发学生找出本文重点,让他们各抒己见,最后逐渐统一认识,列出“服、美、私”这几个词有活用现象。又有同学指出本文“于”用法各异,有“对、向”义,有“比”义,还有“在”义。我们又鼓励学生提问。一学生提出“孰视之”中“孰”,不知作何解释。在“找”这一过程可以引进竞争意识,看谁找得快、找得准。同学受到老师表扬后学习兴趣更浓,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四讲。老师讲解同学在“找”中出现的疑点,并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有些书本下面注释有的,要提醒学生作记号;没有的则要督促他们做笔记。这一环节,可进行个别提问,也可集体提问,还可交叉进行,相辅相成。例如上面提及的“孰视之”中“孰”作何解,可以提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学过一句“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学生立刻回忆起此处“孰”是通假字,通“熟”、仔细,这样,“孰视之”中“孰”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读。完成了上述四个步骤后,应让学生分段分节朗读,这有助于课文的完整性与连贯性。“读”时,应遵循古人“必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六总。最后一个步骤后,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步骤,是总结。通常语文老师都是不辞劳苦地“滔滔不绝”,成绩好的学生自不必说;对差的学生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而言,则多半是对牛弹琴。我们认为可以让学生总结。让他们积极思考,归纳出本课的重点。学生踊跃参与,既锻炼了分析归纳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同时又一次巩固了本课知识点,可谓“一箭三雕”。

六步法范文篇3

[关键词]六步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师资;绩效考核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是医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接受毕业后教育的重要过程,是他们从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必经阶段。1993年原卫生部印发《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此后各地逐步开展不同规模、不同水平的住培前期探索。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至此,我国住培制度在全国正式推行,要求培养标准化,同质化人才。毋庸置疑,对新入职年轻住院医生的培训有利于医院人才梯队的建设,能够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疗安全。住培工作开展的基础是教员队伍的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绩效考核方式以及对教员时间、薪酬保护措施的落实。约翰霍普金斯创立的课程开发六步法对于开发医学教育课程非常实用,它是基于普通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课程开发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对住培带教师资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六步法的主要步骤如下,第一步:问题识别和一般需求评估,识别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问题和理想的解决方法,一般需求评估就是寻找当前方法与理想方法之间的差异;第二步:有针对性的需求评估;第三步:需要使用之前步骤收集来的信息来确定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是实施后续步骤的基础;第四步:在现有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制定能够实现总体和具体目标的策略;第五步:实施;第六步:评价和反馈]。

1问题识别和一般需求评估

1.1住培带教师资体系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于师资来说,他们的教学薪酬得不到保护,很多医院没有教学职称的晋升途径和教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所以缺乏带教积极性;即使有些师资热心于住培教学事业,但是由于对他们缺乏明确的教学要求,职责也不十分明确,因此带教能力有待于提高;教师队伍本应是一支师德高尚、热爱教学、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队伍,但现实情况是大家都热衷于能够给个人带来名利的科研或钻研于医疗技术,很少有人乐于从事教学,对于住培师资的队伍准入与退出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2理想的住培带教师资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应制订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坚持按劳分配、按量分配,考核结果与激励措施有效衔接。考核指标的内容需要全面具体,同时考虑提高考核的公平公正与可操作性,避免流于形式。考核的重点应是相关人员对其全方位的评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度和完成质量,同时强调对师资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带教水平等进行的全面评价。

2有针对性的需求评估

住培师资的带教对象是住院医师,他们是已经从院校毕业的医学生,他们的临床理论知识及技能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因此对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和结构层次都应具备一定的要求,需要定期参加师资培训班不断提高自身带教能力。2014年国务院7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对住院医师的培养内容和规范做了明确的要求,要以胜任力为基准,使住院医师通过规范化培训达到提升自身临床技能和业务水平,具有独立执业能力,进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临床医师。带教老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承担着培训活动和过程考核的任务,培训制度的严格落实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应是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和指标。

3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住培带教师资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建立能够调动老师的带教积极性,精细化量化的考核指标使考评工作更具有说服力,通过良性的优胜劣汰过程,有助于在医院建立一支医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住培师资队伍,进而更好的培养住院医师。

4策略

4.1确定住培带教师资绩效考核内容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通过对专家的函调和当面访视来筛选广义的评价指标,参考中国医师协会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指标》初步拟定的住培带教师资绩效考核量化指标包括以下6个方面:医德医风与人际沟通、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台账管理情况、住院医师考核组织、评价、教学能力。

4.2运用德尔菲专家会议预测法,细化住培带教师

资绩效考核指标内涵建立专家组,专家遴选准入标准如下:①职称为高年资主治及以上;②学历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③拥有5年以上临床带教经验;④住院医师或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老师。通过德尔菲专家会议,确立住培带教师资绩效考核内涵的具体指标。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以及记录专家的修改或补充意见后.

5实施

5.1建立健全的考核组织管理体系

自2014年12月以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先后来访我院12次进行现场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与医院领导、科主任、住院医师访谈;观摩病房、手术室、门诊等诊疗活动;与各层级临床和非临床人员的焦点小组访谈;观摩各科临床教学活动等,经过2年半的摸索,合作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双方达成共识:以内科、外科、妇产科为试点,在充分考虑我国医疗政策及我院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建立符合ACGME(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国际标准的以能力培养和里程碑为基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师资培养项目,建立新的住培管理组织架构,设立DIO角色,总负责全院与国际接轨的规培项目,每个试点项目设立1名项目主任保证项目稳定开展和质量控制,1名协调员协助项目主任开展行政管理工作。医院教育处成立由DIO牵头,项目主任和协调员组成的住培带教考核组,负责制定考核方案、统筹协调,具体根据教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操作和反馈。

5.2住培核心教员作为考核试点对象

师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成后由于对医院的住培师资体系、行政管理乃至医院运营都会产生影响,且新的指标体系尚不成熟,所以在全面推开实施之前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师资纳入考核。医院试点住培项目包含若干专科,医院在试点专业基地和专科遴选住培核心教员牵头住培相关教学工作,将这些核心教员纳入绩效考核进行试点较容易推进。

5.3考核结果与激励措施挂钩

为了避免绩效考核流于形式,需要落实考核结果与激励措施有效衔接。目前试点的绩效考核为月度制,医院成文规定核心教员每周至少半天全脱产专门从事住培项目教学,同时医院按适当比例给与一定薪酬保护,改变以往师资带教费一刀切的状况,每月项目协调员会依据绩效考核指标对核心教员教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结果经项目主任审核确认后报教育处落实最终的薪酬发放。与此同时,考核结果也与选拔、年终评优和职称职务晋升挂钩,从而激发带教老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6反馈和思考

6.1住培带教师资绩效考核急需全面推进

绩效考评是医院衡量、考评、影响工作人员工作表现的一个系统工程,将绩效机制引入住院医师师资管理中,有助于发挥他们的教学责任感,调动积极性,提高住培带教质量。目前绩效考核仅在住培核心教员的较窄范围内开展,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指标体系,在全院全面铺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6.2信息化平台建设有助于提高考核效率

目前基于教学的绩效考核实施仍以书面的纸质形式开展,每一位考核对象住培核心教员均有一份考核结果,每月有大量的纸质耗材,浪费严重。基于信息化教务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可以将带教师资绩效考核指标录入平台,减少浪费的同时可以让更多的住培学员、管理科室成员都参与进来,提高考核的灵活性以及公平公正性,进而提升考核效率,数字化平台也有利于考核结果的数据分析。

6.3以绩效考核促进医院教学氛围建设

考核仅是一种手段,也不应当只是医院教育处一个部门独自工作,需要人事处、医务处、院办、信息科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希望能够从医院层面进行推动,通过师资绩效考核的实施,在全院层面强调医疗教育的重要性,积淀医院教学文化氛围建设。

[参考文献]

[1]马慧凝,梁雨清,杨俊,等.以学员为中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8(2):88-89.

[2]ThomasPA,KernDE,HughesMT,etal.CurriculumDe⁃velopmentforMedicalEducation:ASix-StepAp⁃proach,3rded[M].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2016,3:6-10.

[3]郑雅,朱杨威,徐天士,等.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31(6):17-18.

[4]张冉,赵铁迪.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问题与体系构建[J].现代企业,2015,10(2):13-14.

六步法范文篇4

关键词:职教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但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实训条件与学生人数的不匹配,最终在教学往往是对理论和实验内容进行拆分,课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授课,对知识点进行逐一讲解分析,实践课再进行实践操作。这种教学模式存不可避免的导致理论体系和实验体系不一定完全同步,容易出现两者知识碎片化、理实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学生上理论课时枯燥无味主动性差,在实践课上,学生又不知道操作的原理,然后照着老师讲的操作做完就算完成任务了[1]。总之,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实施,不能适应当前职业教育规模快速发展的现状。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职业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灵活、及时和持续性的学习特点,被视为教育的“新常态”[2]。本文通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案,重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活动,进行理实一体课程教学的应用探索,希望解决在原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弊端,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教学教学质量。

1混合式教学的概念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两种或多种教学形式的融合,常说的混合式教学是指学生线上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线下在有教师的课堂上进行面对面教学,通过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完成教学的过程。但是,混合式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混合,它强调的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媒体技术,提供与适当的学习环境相契合的资源和活动,让适当的学生形成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3]。第一,两种学习环境的融合。教师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教学过程从传统的教室延申到网络平台,以平台软件实现知识的传播。第二,两种学习理论的融合。在混合式教学当中,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理论进行指导,依据各理论之间的关联性,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和教学目标[4]。第三,教学资源的融合。资源形式将不再局限于单一媒介,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源形式更加丰富。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利用线上教学资源进行学习,通过网络交互工具进行讨论交流,完成设计的教学目标。因此,混合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融合,更是对学习空间与时间的融合。混合式教学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学习效果的目标[5]。

2混合式教学的整体设计

混合式教学中,教学过程设计是多环节的组合设计,是围绕学生能力发展的整合设计。通过在项目化教学中常用“六步法”为引入到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中,围绕解决工作中真实问题情景为目标,进行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及任务部分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以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5]。整个任务的设计以工作为导向,以工作过程反向设计教学,在进行项目设计之初,通过已构建拟实的工作任务,确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以任务为导向,组织教学资源,形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学内容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整合。最后根据每个工作任务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评价方式,借助网络平台完成混合式教学学生学习成果评价,调整教学设计。其框架如图1所示。

3教学过程实施

本文以《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中电动燃油泵及控制电路检修教学内容为例,开展基于现有超星“学习通”的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基础,按照基于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设计教学活动,将项目分解为六个子任务,监督评判学生各阶段的可视化成果,逐步引导和激励学生,促使学生主体完成项目以达成教学目标[6]。依托“学习通”线上教学平台的不同功能模块设计线上教学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阶段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3.1课前分析

(1)任务情景分析:以解决工作中真实问题为出发点,围绕电动燃油泵这个知识点设置任务情景。例如一辆装备LDE发动机的科鲁兹轿车无法启动,入厂进行维修。维修人员首先使用汽车诊断仪读取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为DTCP0628(燃油泵继电器控制电路电压过低),经过初步判断,要求对该车燃油泵及控制电路进行检修。

(2)教学目标分析:在知识和能力目标以描述电控汽油机燃油泵的组成、分类及工作原理。在过程和方法目标上完成电动燃油泵的电路图的识读和故障检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以引导学生互助完成电动燃油泵的拆解及其故障检修任务。

(3)教学内容分析:课程专业性强,实践要求高,知识点突出。确定本任务的重难点为电动燃油泵的工作原理、燃油泵故障的检修方法,针对以上重难点,设计线上任务点以及线下操作要点。

(4)教学对象分析:学生规模一般在40人左右,不符合符合小班制教学。高职学生对理论学习专注度差,在设计任务点的时间上以5~10分钟,任务点难度阶梯化设计。学生实践操作积极,但持续的时间有限,任务完成度不高。

3.2课中开展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的设计利用“学习通”课堂活动的功能模块完成教学内容,整个教学活动包括六个环节,更具内容分为线上与线下部分。

(1)资讯环节:课前在网络平台发放学习的任务工单,导学知识点,提供教学视频等资源。在这一环节利用“学习通”任务发方的闯关模式,将知识点分解为电动燃油泵的结构,燃油泵电路及电动燃油泵检修三个小的任务点,每个任务点包括视频,动画及PPT等内容。

(2)确学习任务:课前测试活动,任务测试活动设计;课中讲解测试活动并应用助学平台实现提问抢答,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进行加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决策环节:以任务工单为基础,发起答疑讨论活动,针对任务目标小组讨论形成最终工作方案。

(4)实施环节:学生分小组进行任务实施,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可以实时观看教师的示范视频。该阶段任务分两次课完成,任务是按照各组制定,小组组长按照决策环节的内容进行分工,模拟真实的工作任务,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并巡视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解决小组个性化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个性化教学顺利掌握本堂课的技能点[7]。

(5)检查环节:分组检查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并展示项目完成情况,完成并上传任务工单。教学目标分教学内容分教学对象分任务情景分混合式教学评价(考核)反馈计划:分组,制定初步标分析决策:小组讨论形成容分析检查:核对工作方案完成质量资讯:理论知识讲解析实施:小组按工作方案进行实象评总结课堂反馈图1基于“六步法”的混合式教学框架

(6)评价环节:发挥小组组长对项目完成情况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线下评价成绩主要由纸质版的实习报告成绩,线上部分主要以项目工单及小组互评为主。

3.3课后教学评价

在混合式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所以在混合式教学评价既要充分体现教师、学习者、同伴等多种角色在评价中的作用,又要将线下团队协作学习活动和成果评价与线上学习平台数据分析的优势相结合,强化学习过程的考核[8]。最终的教学评价由线上以过程性评价和线下终结性评价两大部分组成。

(1)在评价过程上,以“六步法”的六各环节为基础,每个环节都利用“学习通”平台统计线上学习平台则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实时采集各种信息,提供动态数据可以支持教师灵活地调整和了解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任务点的完成情况。

(2)在评价内容上,通过线上测试题,线上讨论,线下任务作品展示等。测试题包括电动燃油泵的知识点试题,实训职业道德等内容。

(3)在评价形式上,利用“学习通”统计网络平台上学生查看资源、参与讨论答疑、参与在线课堂活动、课堂线上表现、线上测试、签到等所取得的学习经验值。通过平台问卷形成组长对小组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

4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理实一体课程中设计要点

通过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本文总结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的要点如下:

(1)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仍然是学生能力的成长。只有选取合适的工作过程,才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去,加深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课前教学资源开发的质量决定了基于“六步法”混合式教学的成败。线上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的利用更加广阔,教学资源的形式更加丰富。教师在教学资源选取上要结合线下教学情况进行匹配。

(3)教师在设计混合式教学活动时,不能局限与传统的课堂,要灵活使线上学习资源,达到线上资源和线下教学活动的融合。

(4)线下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环节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可以快速测评学生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感,及时优化线下教学。

(5)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评价工具,利用线上平台数据分析及时公布每次教学任务评价结果促使学生提高积极参与学习和讨论的热情,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5总结

职业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混合式教学是教学模式变革的方向之一。职业教育注重应用型技能的培养,教学设计要满足技能的培养的规律。本文通过对理实一体化课程的特点与教学中不足的分析,引入“六步法”设计混合式教学整体教学活动框架,并进行针对性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确保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将“六步法”的六个环节融入到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教学内容分配到线上与线下。在实施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师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提出更高的要求。探究职业教育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需教师要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樊楼英,楼赣菲,王野,等.混合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丽水学院学报,2021,43(2):95.

[3]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9):20.

[4]孔令帅.基于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型构建与实施-以中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为例[D].广东: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1.

[5]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3):12.

[6]谢阳,黄丹妮,赵延杰.中职《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时代汽车,2022(4):5.

[7]龚璇.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职教课程的整体设计——以高职“数控设备制造与机电联调”课程为例[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3):5.

六步法范文篇5

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以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从报刊上已发表的有关文章看,同仁们对这一问题的许多方面见解纷纭,远未形成共识。笔者拟就此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意见,作为引“玉”之“砖”。

一、对“课堂教学结构”的理解

我们所要探讨的课堂教学结构的课堂,指的是我国现时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所实行的班级授课制的课堂。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结构”呢?这是首先必须界定和取得共识的一个基本概念。以往,教学界较多的人把它与课堂教学过程等同起来,认为课堂教学结构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基本阶段(或称基本环节)。例如19世纪上半叶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把课堂教学结构划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把课堂教学的构成归纳为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我国现行的教育著作,通常是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把课堂教学的构成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理解—巩固—应用。考察以上几种提法,他们对课堂教学结构的理解和表述,都是侧重从时间的延续以及教或学的一个侧面去研究问题,尚不能全面科学地揭示出“课堂教学结构”这一概念的本质意义。课堂教学结构,顾名思义,它指的是课堂教学这一复杂的双边活动联结与构成的方式。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在一定的时间里(通常为45分钟),而且在一定的空间——教室里,它也不只是教师或学生单一侧面孤立的互不顾及的活动,而是一种师生紧密配合、相辅相成的活动。因此,我们对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对教学过程进展的具体步骤(或称阶段、环节)即活动的序列上,也不能片面地从教或学的单一侧面去考察。

简而言之,课堂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复杂的双边活动,所谓课堂教学结构,指的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诸多要素在课堂教学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相对稳定的组合方式及活动序列。

二、我国传统对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研究的概况

从先秦到晚清,语文在学校里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结合在一起讲授的。直到1898年的维新变法之后,清政府被迫废科举,中小学堂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至于采用班级授课制,则始于190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同文馆,到1903年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才逐渐成为全国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因此,严格地说,我国古代没有什么纯粹的语文课堂教学,当然也就谈不上对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深入研究。只是到了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后,语文在学校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才有语文课堂教学及对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考察和研究。前面提到的赫尔巴特的“四段”式,便是在洋务运动初期传入我国并被普遍地运用到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的。

到了本世纪20年代,我国语文教育界的老前辈已对语文课堂教学作了诸多有益的探讨和总结,先后出版了许多专著,论及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如20年代初,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黎锦熙编著的《国文教学法》,提出了“三段六步”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主张,即理解(含预习与准备两步)——练习(含比较与应用两步)——发展(含创造与活用两步)。20年代中期,作家、语文教育家朱自清设计了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四步”式:第一步——由学生报告预习结果;第二步——让学生详细复述各段及全篇大意;第三步——师生共同讨论课文的情思与文笔(即内容与形式);第四步——口问与笔试(即检测效果)。40年代,语文教育家蒋伯潜编著的《中学国文教学法》,也提出了语文“四步”教式,把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分为四个步骤:预备与检查——试讲与范讲——试读与范读——讨论。全国解放后,从50年代开始,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在我国广泛传播,“五个环节”的课堂教学结构几乎主宰了我国中小学的各科教学,也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结构模式。

从以上列举的各家设计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出,设计者因受历史和各自教学观念的局限,对课堂教学这一复杂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更多的只是从时间延续和活动内容连接方面去研究,没能从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个系统着眼,妥善地处理教师与学生、目标与手段、手段与效果等各种复杂交织的矛盾,使之相辅相成、和谐发展。尽管如此,他们所设计的各种结构模式,仍然给我们留下许多可资借鉴和吸收的成果。例如:注意妥善安排课堂教学进展的各个环节,使之紧密连接问题;重视新旧知识联系和学以致用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预习、质疑、发表、活用、创造问题;对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全面训练问题等等,都在上举的结构模式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些对我们进一步探索科学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三、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举隅

近10多年在对传统语文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和不断进行新的探索的过程中,一些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正在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并已显示出其卓著的效应。下面撷取在全国影响较大、较有代表性的四种结构模式作一简要的介绍和评析。

(一)上海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三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钱老师以“三主”作为组织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并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设计了四种基本课式,即“四式”(“式”,指“样式”、“课型”):自读、教读、作业、复读。

“‘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是钱老师在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的。他在《语文导读法探索》这本专著的多篇教学论文中阐释过自己对这一教法的见解。钱老师认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不在于教师的讲深讲透,也不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练习作过细的指导。组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确认学生在教学这一复杂的双边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而在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后,还得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导”,要精心研究“导”的内容、方法和时机,才能导得有效,学生求知的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调动。“主体”和“主导”相辅相成,是教学得以成功的保证。那么,要在怎样的教学结构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辩证统一起来呢?钱老师认为必须把学生组织到一个“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中。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钱老师所说的“训练”,不单是指学生完成一定书面或口头的练习,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猎取知识、应用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各项学习活动,其基本形式是以思维训练和语文训练为核心的听、说、读、写训练。之所以说它是“主线”,是因为这种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是为了统一“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辩证关系的一种组织教学过程的必然形式,也是语文教学取得“既落实知识,又发展智能”的实效的必要条件。

钱老师所设计的四种基本课式,是为了实践其“三主”的指导思想的。其基本内容和特点分别扼要评介如下:

自读。钱老师设计的自读课式不同于一般的“预习”,可以说是四种基本课式的核心。预习,只是学生在学习新课前的一种准备工作,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下课文,教师从学生的预习中了解存在的疑难问题,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自读,则不仅是课堂教学结构中一个必要和重要的环节,而且是阅读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亦即教师必须根据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总体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自读训练,以期最终达到无需教师教学生自能读书的境地。自读训练贯串于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前读,教后读,边教边读,进行的时机十分灵活。为了对学生进行严而有格的自读能力的培养,钱老师还设计了六步自读训练规程:认读、辨体、审题、发问、质疑、评析。这六步实际上是把阅读能力分解成四级能力,即:认读——理解——质疑——评析,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训练。

教读。顾名思义,是教师教学生读。钱老师认为:这一课式教师固然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但同样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读必须跟自读结合进行。结合的方式:一是在自读的基础上,教师及时收集、分析学生自读中给予的信息,如完成自读训练的质和量,提出了哪些疑难问题等,然后针对学生的疑难点和课文的重点,有的放矢地给予启发、引导。二是先由教师导读,然后学生自读。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内容艰深或背景复杂的课文。在学生自读以后,仍需进一步教读。在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几个自读和教读的高潮。搞好教读的关键,在于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启发思维的手段。具体要求有三:一是要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温故而知新;二是要巧设情境,善于发问,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三是要选准知识与智能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作业。钱老师认为,学生经过自读和教读之后,需要完成一定的作业,一是为了巩固对知识的记忆;二是促进知识迁移为能力。他把作业分为三类:以识记为主的,以消化知识为主的,以运用知识为主的。根据实现教学目的的需要,适量地穿插布置。

复读。复读课式一般安排在一个单元课文教完之后进行。钱老师认为,成功的复读课设计,应当是既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探索和新能力的培养。设计的着眼点是要帮助学生找到一个单元课文之间知识上的内在联系。它不同于一般单元的练习或复习,其关键点在于通过读——“温故”,找到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是已有知识的综合、扩大和提高。这种复读课,既可以在教完一个单元的课文后进行,如教完某说明文单元,组织一次复读课,要求学生将所读的几篇说明文作一番比较,领会其异同点,从而理解说明文写作意图、写法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可以为着某一特定的目的超越单元进行复读训练,如将《香山红叶》《荔枝蜜》和《茶花赋》三篇课文组成“杨朔散文复读课”,通过复读认识杨朔散文的某些特点。

(二)上海市育才中学的“八字四步教法”

“八字四步”即: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分四步进行。四步中“读读”是基础,学生通过“读”,了解教材,发现问题。“议议”是关键,学生通过“议”,进一步理解、掌握教材,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练”是应用,学生通过“练”,达到运用、巩固新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讲讲”虽然排在第三步,实际上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有关读的要求,提示读的方法,随时发问,了解读的思维状态、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议论,在学生议论过程中,要进行点拨、解惑、总结,在议论之后,还要指导学生练习、讲评练习的情况。——这些都需要教师精要地“讲”。育才中学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又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八字四步”均安排在课堂内完成,不许布置课外作业,同时在课堂上形成了较固定的四步程式,即:学生自读——学生互议——师生互讲——学生练习。

综观育才中学的“八字四步教法”和钱梦龙老师的“语文导读法”,其指导思想和追求的目标基本相似,不同点在于:育才中学在课堂上形成了较固定的四步式,而且更强调减轻学生的负担。钱老师的“导读法”则从整个教学体系上提出了较为完备的理论原则,例如他强调以训练为主线来统一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辩证关系,并贯穿于“四式”的全过程,同时既把“自读”作为“四式”的起点和重要环节,又把它视为整个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目的,而且设计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自读训练规程。

(三)武汉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法”

黎世法老师对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了广泛的调查、筛选,从最优学习方法的八个环节(即: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中选取六个主体环节,将之改为相应的六种基本课型: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这六种课型前后关联,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主动更有效地自学,在自学中培养能力。黎老师认为,不仅每篇新课文的教学可以运用上述六种课型来组织,而且每个单元的教材内容也可以依次通过六种课型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自学”,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通过“启发”,进一步搞清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点;再通过“复习”使知识系统化,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最基本的事实和知识;然后通过“作业”和“改错”,检验前几步所掌握的知识正确程度;最后通过“小结”,将知识进一步概括化,技能进一步综合化,从而获得较为完全的知识和技能。

(四)辽宁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

魏书生老师认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进而智力获得开发的重要阵地。正如物理学中说的运动是由方向和方式决定的一样,课堂教学要大面积提高质量,也必须科学地解决定向和方式问题。他还认为,所谓自学能力,实际上就是对信息的建立、处理和反馈的能力,而课堂上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过程,与学生课外独立的摸索性的自学不同,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固然是学生,但教师却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他吸取了中外语文教育家的经验,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探索、总结,运用信息论、控制论的原理,精心设计了“课堂教学六步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以解决课堂教学的定向和方式问题。

“课堂教学六步法”作为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相对稳定的步骤和方式,包括了三个阶段,其主要内容评述如下:

第一步定向。即由教师或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攻关有数,解决学生不知学什么的困惑。同时,对“定向”确定的目的要求;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作适当的调整。——这一步是“六步法”的第一阶段,即建立、控制信息接受范围的阶段。

第二步自学。学生根据“定向”规定的要求和范围,主动学习教材,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程度较差的学生,可以略放低自学的要求,保证其学有所得,增强学习的信心。第三步讨论。自学中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放在讨论中解决,形式是先小组后全体。第四步答疑。经过讨论仍未解决或答案有分歧的问题,或由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解答,或由教师直接解答。——这二至四步,是“六步法”的第二阶段,从教师的角度说,是传递信息、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阶段,从学生角度看,是主动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阶段。三步环环相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

第五步自测。根据定向的要求,主要由学生自我测试,有时也可由学生之间相互出题或教师出题进行测试。试题量控制在8——10分钟,当堂答题,当堂评分,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学习成效。第六步自结。下课前几分钟让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收获,教师从各类学生中抽选一、二人站起来讲一讲,让全班学生学习的情况得到反馈、交流。——这两步构成“六步法”的第三阶段,即信息的反馈阶段,主要是对一、二阶段实施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从而形成学生的经验和能力。

魏老师认为,“六步法”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构成方式是定型的,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视课文的深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可以有变式。如第二阶段共三步:自学、讨论、答疑,浅的课文,学生在“自学”这一步中已达到了“定向”的要求,可省去三、四步;“自测”效果好,可以省去“自结”这一步。

尽管上面所介绍的几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具有不同的模式,其施教对象和设计者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也不尽相同,但用现代教学理论加以考察,它们又有着一些显著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

六步法范文篇6

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四阶六步”“X课型”。“四阶”是指“引读感知阶段”、“启读生疑阶段”、“研究演练阶段”和“运用迁移阶段”;“六步”即:“指导预习或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营造与课文相宜氛围,整体感知课文——同步教学——分组讲讨论——异步训练——课外活动”。

“引读感知阶段”即“指导预习”,是指教师布置预习思考题,或提出预习要求,引导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如让A层学生运用工具书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让B层学生在A层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写什么,并初步感知课文的梗概;C层学生在AB层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特点等。请学生将疑难问题记下来,或写在“质疑卡”上,课前交给老师,或上课时质疑。

“启读生疑阶段”即“同步教学”:教师可用音乐、画面、故事或精彩的导语,或者要求学生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和信息,或写几句,或写几段与课文有关的话,上课前汇报讲演。师生共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营造与课文相宜氛围。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做情感和心理上的准备。在与新课相适应的情境和氛围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心理,启发学生从整体上感悟课文。教师注意诱疑和激疑,使学生产生疑问。从学生的质疑中,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学习困难,准确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选择学生有代表性的问题和教师自己设计的问题一并提出来,让学生思考。

“研读演练阶段”包括“分组讨论”、“异步训练”和“课堂小结”。“分组讨论”是指教师在“同步教学”后,围绕教学重、难点设置问题,或选用学生高质量的质疑,作为讨论的题目,在学生充分阅读,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不同层次学生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或排除疑难问题,或加深学生对一些问题全面理解。由于语文具有知识的延展性、系列的松散性和内容的不确定性的特点,加之每个学生的经历、经验不同,对课文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些问题看似出格,实则是独到见解,能体现个人的价值观。讨论时应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互争辩。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与众不同,让大家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还可以使学生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讨论时,教师要逐组介入,相机诱导,力争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突破各自学习上难点(教学难点实际上是由学生决定的)。讨论交流结果应该是:有的问题形成了“共识”,有的问题产生了“分歧”,有的问题的答案虽然没有矛盾,但却有各自的“见解”。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情况,归纳讨论的收获。“异步训练”是指教师围绕难点、重点,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个方面考虑,设计三至四个层次读写听说方面的训练顶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独立思考完成,考查各层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做低层次训练题的学生也可以“跳一跳”,试做高层次的训练题。教师要到学生中去,每节课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几个学生进行读写听说方面的个别训练和辅导;和几个学生以课文中的问题作引子,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交流。“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情况进行小结。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讨论、训练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也可以师生共同总结,还可由教师运用板书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刍点拨式总结。

“运用迁移阶段”是指学生的“课外活动”,即课外的练与习。一是指课外作业。包括课后的练习思考题,教师布置的有梯度的练习题和作文等,限量让学生选做(作文因人而异提出不同的要求)。作业题型要全面,要及时批改,做错的一定要面批,进行有对性的个别辅导,减少错误积累。二是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创设语文学习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的机会。”“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辩论会,专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各种文学社团”等。

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组织教学理论的简约表达形式,具有简约性、再现性和可操作性。“四阶六步”中的每“阶”每“步”既是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又是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也是一种综合、可变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完整地运用“四阶六步”,而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运用。要形成拆开、交叉、变序使用的能力。一节课全部使用某一“阶”某一“步”,或某几“阶”某几“步”也未尝不可,还可以把它拆开合并成为几种课型,也就是我们说的“X课型”。“X课型”是在熟练运用“四阶六步”的基础上,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如:教读课可采用四阶六步法、四阶五步法(分组讨论和异步训练只取其一)、分组讨论-异步训练-课堂小结法、分组讨论-课堂小结法、同步教学-异步训练-课堂小结法、同步教学法;自读课可采用自读引导法、分组讨论法、课外练习法、自读引导-课外练习法;练习课:分组讨论法、异步训练法、课外练习法;复习课可采用同步教学法、异步训练-课堂小结法;作文课可采用“三程七步”教学法(见:中学作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安徽教育科研》2003年第一期)等等。由于受篇幅限制,在此不作一一介绍。

但不管怎么“变”,不管用什么“课型”,都要做到:吃透教材和学生,寻找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定标时有层次,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把握“四阶六步”中每个“构件”的功能,并尽量使之体现在一节课内,或一篇课文的几教时内,乃至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教学中。

六步法范文篇7

一、进头脑,是养成教育正确实施的保证。

为了形成良好的氛围,可以分别召开领导成员学习会、教师业务研讨会、家长辅导培训会、学生教育通气会。会上,宣传养成教育理论,解除困惑,激发信心,在教师、家长和学生头脑中掀起“风暴”。思想要进头脑后,制度也要紧跟进头脑,学校和教师应签订《养成教育责任状》,将每位教师履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职责和效果情况按10%纳入绩效考核和评优奖先。学校应与家长签订《养成教育家校协约书》,明确责任,承诺互通情况和携手教育。先进的头脑引领先进的行动,教师和家长一定会形成齐心协力抓养成教育的生动育人氛围。

二、进课程,是养成教育有效实施的保证。

一要开设“养成教育课”,占地方课程中“专题教育”课时,每班每周一节课。

二要编写德育校本课程教材。我自己编写了《好习惯伴我成长》校本教材。该校本教材落实了国家、省、市关于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精神,将学生急需培养的“学会倾听的习惯”等10个学习习惯和“举止文明的习惯”等10个生活习惯交叉安排,每个月前两个星期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后两个星期培养学生生活习惯。每个习惯的教材内容都独立成章,语言富有童趣,插图漂亮可爱,学生乐看乐学,使养成教育更加具体,易于操作,有声有色。

三是按“六步法”运用校本课程教材。我在实践中摸索出几步:第一步是在每周一晨会上讲德育主题,围绕校本教材确定的某一习惯来讲,让学生初步感知。第二步是在养成教育课上,班主任或是中队辅导员,组织大家学习《好习惯伴我成长》一书中相应章节,引导学生“读故事”激发形成习惯的欲望,“读儿歌”“看小小指南针”知道怎么去养成习惯,“当小裁判”廓清原有的错误认识。第三步是成立监督帮辅小组,班主任统筹帮辅,科任教师固定帮辅,家长义务帮辅,学生互相帮辅。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伴随教师家长和同学的监督帮辅,落实每个习惯相应的5-10条微观具体的要求。第四步是下一周的习惯养成课上,学生开展自我反省评价和同学互相提醒评价,汇报展示两周习得一个习惯的情况,按达到很好、好、良、一般、差的标准,分别授予5、4、3、2、1颗星。课后,分别落实教师和家长跟踪评价。评价严肃认真,评价结果及时填上班级“好习惯伴我行公示栏”,评价的过程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和激励的作用。第五步是汇总各方面评价,为获得5颗星的学生家长颁发喜报,并在校内外公开栏上表扬。第六步对未获得3颗星的同学采取反刍式辅导,分给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别辅导,从头开始,逐步过关。“六步法”回环反复,环环相扣,将《文明伴我成长》校本课程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进课堂,是养成教育深度实施的保证。

我们把养成教育与高效教学有机结合,另辟蹊径,打造“高效课堂”。

一是教师在备课中,要备知识、备学法,还要备养成。结合授课内容特点和好习惯培养的校本教材来选定习惯养成训练点,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写进教案。养成教育在老师们的入门课中要有实影子,常规课中要有真架子,示范课中要有新样子。

二是教师在上课时,要紧扣教学内容,选取适当教学时机,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如“总结反思的习惯”等10个学习好习惯都能在课堂中得到很好的培养。要结合不同年级的实际,做到实施同内容不同层次,同层次不同深度,同深度不同指向,不同指向而目标一致的策略,培养学生习惯。

三是教研活动要看习惯培养,听评课要议习惯培养情况,测试教学效果要结合测试学生习惯养成效果。

四是要利用校本课程时间开展特色课堂教学,如“写字天天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善于书写、细致做事的习惯。“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尊重经典、正确阅读的习惯。

四、进活动,是养成教育全面实施的保证。

一是通过一日常规活动来加强养成教育。可以制定突出学校特色的《小学生一日常规》,分为上学常规、课堂常规、课间常规等等,学生将常规内容熟记,并时时处处遵守,以此抓养成促进常规,抓常规深化养成。

二是通过活动来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以培养良好习惯为中心,从不同侧面选择不同的活动,形成立体网络。比如开展“每天尊敬一个人”活动,培养学生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习惯;开展“评选就餐文明小标兵”活动,培养学生文明就餐、健康就餐的习惯;开展“旭日东升武术操比赛”活动,培养学生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

六步法范文篇8

关键词:临床护理课程;七步法;教学方法;改革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护理课程是高等护理教育中的主干课,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护士的关键课程。以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现在和将来社会的需要,改革临床护理课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近年来我系对护理本科生临床护理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在临床护理课程教学中尝试实施自行拟定的“七步法”教学方法,并在其中贯彻循证护理的理念,形成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格局,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现代护理对护理合格人才的要求和护理教学现状分析

1.1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功能和任务也发生了变化。护理功能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向康复、保健和预防方面延伸;护理任务已超出了原有的病人或疾病护理的范畴,而扩展到了对所有人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的护理;其工作场所相应地从医院扩大到了工厂、学校、社区、家庭或临终关怀等。这些变化对护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护理人员除了掌握先进的护理技术外,还必须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的护理人才,才是21世纪护理所需要的。

1.2护理教学现状当前,护理教学大多还是采取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课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创新性和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而我系临床护理课程的教学老师的现状是:学历较低,半数为本科毕业;年青、教学资历浅,但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能力强。我系临床护理课程教学的改革,既要满足现代护理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又要能提高年青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此,我系自行拟定了临床护理课程“七步法”的教学方法,并进行初步的尝试。

2“七步法”教学方法的实施

临床护理课程“七步法”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2.1临床病案导入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到相应

病区选定病例,在前一次课的见习课结束前15min将此病人展示给学生,只客观的给学生讲述此病人的病史、入院时的症状、体征、诊断。然后分组(7~8人为一组),布置学生按小组查找资料。

2.2查找资料按分组查找相关资料,每小组的组长分配组内每位组员负责查找一部分内容,要求从教科书、期刊、网络数据库等可获取相关知识的地方查找资料,在查找资料过程中要贯彻循证护理的理念,对所获取的资料要用评判性的思维进行评审、整理。

2.3小组讨论小组内每位成员将各自查找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汇报并展开讨论。特别是对与教科书有不同观点的资料进行重点讨论,并作好记录。

2.4学生汇报,教师参与课堂讨论①抽签确定每组汇报的内容;②每组推出一位学生运用多媒体进行汇报;③各组汇报完后,学生各组间互相提问并进行解答,有不同观点者可提出来进行讨论,分享查找资料过程获取的不同资料,教师主持讨论,从中起引导作用。

2.5教师讲解和分析(教师始终要围绕教学大纲进行)在学生“先学”后,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汇报及讨论,了解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表现进行概述后选择性地讲解和分析。对学生已经掌握的,教师可以略讲或不讲,对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进行点拨。把握重点,讲透、突破难点。

2.6临床见习课前,理论课及临床带教教师共同选择好病例,并由理论课教师组织所有本课题的带教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临床见习。

2.7教师答疑和总结①回答课堂讨论中未解答的问题;②回答学生见习后提出的问题;③对整一轮课的内容及学生表现进行总结。

3体会

“七步法”教学方法是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马斯洛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所倡导的教育四大支柱为指导思想,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1]。通过“七步法”教学方法的实施,有以下体会。3.1学生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学地参与教学活动,对提高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听课,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而“七步法”让学生自己讲课,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正如一句西语说的:“Tellme.Iforget;showme,Iremember;involveme,Iunder-stand.”意思是说,“直接告诉我,我容易遗忘;展示给我看,我可以记住;让我参与,我才真正理解”。

3.2由于学生在课前要大量查阅资料,并制作多媒体,既提高了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3通过小组及课堂汇报、讨论,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共处”。

3.4循证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七步法”将循证护理的理念引入教学中,为学生在今后临床工作中进行循证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5通过“七步法”教学方法,教师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即教给了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3.6促使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提高了教学能力和专科护理的能力,做到了教学相长。

3.7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七步法”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在课前认真查阅相关资料,特别是本课题的新进展情况,使学生掌握较前沿的知识,而且要进行广泛的小组讨论,做到资源共享,扩大知识容量。另外,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堂课的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3.8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七步法”的第一步是利用病房的现有病案导入新课,运用这种导入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感性材料,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又加强了教学的实践性,增加了学生对疾病的了解。

3.9两次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临床护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而每门临床护理课程的临床实践学时是有限的,为了满足临床护理课程的实践要求,“七步法”中第一步的“临床病案导入”和第六步的“临床见习”,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了“临床病案导入”这一步,在不增加总学时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践的学时数,是一个从实践—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这样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10教师的教学水平需不断提高在“七步法”教学方法中,教师在课堂上是起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表现进行概述后选择性地讲解和分析,把握重点,讲透、突破难点,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说通过“七步法”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需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护理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才能使临床护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深入下去。

六步法范文篇9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是以创新学习模式为核心,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再造教学流程、重塑学习生态,推动课堂教学形态转变。(二)系统化原则。系统化的原则就是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分析,根据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和对职业能力点的“解构”和“聚合”,重构课程教学体系,以实际产品为载体的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系统反映课程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三)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就是要将单向、静态、封闭的知识传授型课堂,向多元、动态、开放的互动创新型课堂转变,激发教师创造力和学习者原动力。

二、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内容选取与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目标赋予课程培养要求的具体体现。根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教学标准和技能抽查标准的要求,在明确的专业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按电子产品的制作与调试过程来整合、重构教学内容,选取典型学习项目,形成系统化的项目教学体系。(二)典型工作任务的遴选。项目载体是学习的关键,必须是典型的工作任务。本课程所选取的项目载体具有以下特征:(1)它不是具体的工作环节,而在一个复杂的职业活动情境中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实施以及工作成果检查评价等步骤;(2)反映该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典型工作形式;(3)在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整个企业的工作(或经营)流程里具有重要的功能;(4)完成该任务的方式和结果有较大的开放性。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本课程在每一个项目教学过程中,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六个教学环节的“六步法”教学来组织教学。下表为教学组织过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有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有力推动了教学改革。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不但可以训练学生在工作中与其他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还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并促使其在提高动手能力、自我展示、等方面努力实践,使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社会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江洪,周维龙,聂辉.现代电子技术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六步法范文篇10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农民群众参与管理的意识被有效激发,参与决策和监督的热情日益高涨,不仅希望在经济上富裕,而且要求在政治上拥有更多的民主权利。但是,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村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难以正常召开,农村出现“议事难、落实难”的现象,加之少数村干部民主意识不强,无职党员及“五老人员”作用难以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和谐、发展与稳定。

为有效破解这些难题,**年起,**市在全市1445个村及时建立起“党群议事会”,并在**年进一步规范了议事程序。议事会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驻村单位代表、“五老人员”代表等组成,以广泛联系村民、收集村情民意、民主协商、民主监督为主要活动方式,规定凡涉及到本村重点发展项目以及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通过“阳光议事六步法”程序进行议事,即“收集意见确立议题→初步研讨拟定方案→征求意见完善方案→再次论证确定方案→汇报‘两委’形成决定→督促落实监督实施”。仅今年以来,议事会就先后向村“两委”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12000多条,吸纳工作方案9000多项,为群众兴办各类实事8000多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0多起,有力地促进了村级事务的科学决策,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党员群众亲切地称之为村里的“小政协”。

这一创新实践,是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基层民主多种形式的新探索,是对村级组织架构发展变化的新尝试,实现了基层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同频共振,达到了组织认可、群众满意的效果。中组部《党建研究内参》、《中国文明网》、省委组织部《组织研究》、《新华日报》、《党的生活》等多家媒体,陆续报导了这一创新做法。**年6月,李源潮同志亲笔批示予以肯定。**年4月,贾庆林同志在淮调研时也给予高度评价。2007年12月9日,李源潮同志在《**“党群议事会”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情况汇编>1647期》)上批示:“党群议事会”是农村基层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的一种形式。中组部组织局要求认真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