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6:43:52

理念范文篇1

品位、气质、尊贵、荣耀。物以稀为贵物以稀为贵是经济中的常理。很多企业也常常依靠人为地制造产品的“稀缺”来提高产品的价值。兰博基尼汽车公司生产的蝙蝠鱼牌汽车,其价钱相当于购买保时捷911型汽车价钱的两倍多,这并非是因为兰博基尼车的性能更好,而是因为这种汽车很稀少。实际上,这种难配到零部件。就像稀少的纪念币一样,该车的附加值只是来自它的独占性。

倡导适度的产品消费伦理观,促进消费健康发展

面对现代社会存在的消费问题,必须倡导一种适度的产品消费伦理观,确立一种以适度性为基本特征的消费方式,从而将消费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适度消费的定义“适度消费”是既适应本国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的,又能满足居民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一种消费状态。“适度消费”是在资源条件约束下的最优化消费。采用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品消费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有利于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人口、科技诸方面协调发展的理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性在空间层面和时间纵向上对发展本质所作的限定。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均衡发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最佳状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和核心,要实现人的全部才能和力量的充分发展,就必须满足人自身生存与发展、创造与享受的需要,作为满足这种需要的消费,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确保劳动力再生产的必备条件,只有有了更高更好的产品消费才能生产出更加接近于“最高目标”的产品。以人的生存、健康、幸福为产品消费的出发点和目标,坚持人道主义原则人类的欲望是难以满足的。适度消费要求适当节制人的欲望,它不是通过消费量的无限增长来企求幸福,而是通过提高精神生活水平,包括社会交往、有意义的工作和休闲时间的增加来获得幸福感,使人生越来越完美,这充分体现了消费领域中的人道主义原则。

理念范文篇2

一、政府规模膨胀的必然性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政府以来,政府规模的非理性膨胀就一直处于一个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中,因为政府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不断地推动政府规模的扩大。

政府就其实质来说,是公共力量的实体化,政府掌握着公共权力和代表着公共利益,不同的政府类型在公共性上的差别仅仅表现在目的和手段上的差别。统治型的政府是通过公共权力的行使和公共利益的实现来强化少数人的统治;管理型的政府是在少数人的管理活动中行使公共权力和维护公共利益。政府的这种公共性也就是它的社会性所在,政府是根源于社会的和属于社会的,是社会的公共部门,与社会有着不可分离的一体性。但是,已有的一切政府又都是社会的异化,是作为社会的一种异己力量而存在的。因为政府总是凌驾于社会之上,作为一种高高在上的力量统治着或管理着社会,社会不再是孕育政府的“母亲”,反而政府成了支配社会的“父亲”。历史证明,没有任何一个政府,能够完全保证公共权力的公共性,能够完全维护公共利益不被侵蚀。在很多情况下,政府表现为一个独立的利益实体,有着自己的利益追求和政治愿望,成为与社会相对应的存在物。

既然政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物,那么它就有了自我发育、自我成长的要求,就有了不断扩大、不断膨胀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又是根源于它所掌握的公共权力的。由于政府掌握着公共权力,它对于社会的资源配置有着决定权,因而可以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打破资源配置平衡的客观要求而主观地使资源配置向政府自身倾斜,通过损害公共利益而实现政府对资源的不合理占有。虽然这会使公共权力与公共利益发生了背离,但政府却获得了自我膨胀的物质基础。所以,任何时候,政府都拥有足够的使自我膨胀的能力。而且,如果政府没有足够的节制自我的理性的话,就会不自觉地展示这种自我膨胀的能力。

毕竟政府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进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但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哪些是社会的公共事务,哪些是私人事务,是没有明确的标识的。也就是说,关于哪些事务是政府应当管的,哪些事务又是政府不应当管的,没有明确的规定,至多也只能做出一个大概的范围划分。即使是在社会科学非常繁荣的今天,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也常常成为聚焦的中心,而且几乎所有的争论又都是没有结果的,如果说能够取得了什么进展的话,那也只是通过举例的方式划定一些政府不应当管的领域。例如,说微观经济活动的领域是政府不应当管的。个人的私生活是政府不应当管的……对于市场自身无法调节的那些微观经济活动中的矛盾和冲突,政府是否应当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个人的私生活总是与他人相关联着的,当一个人的个人生活危及到他人的个人生活时,政府能够冷眼旁观吗?诸如此类,作为科学研究的理论思考都无法理清,要求政府在实践中明确自己的活动范围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既然政府活动的边界是不明确的,而政府又以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唯一者”的身份出现,那么一切没有人管或者没有人能管得好的问题都自然而然地成了政府要管的对象。从而,形成了政府管理的事务越来越多的趋势。

从理论上说,政府是一个纯粹的公共领域,政府在理论合理性意义上所承担的公共产品供给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政府对公共产品供给权的垄断,当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这一垄断性演化成一个心理定势时,就出现了强烈地排斥社会中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可能性。结果,社会中介组织萎缩了,而政府自身的规模则开始了膨胀。

公共权力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必需的;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成为其掌握者谋取私利的工具。鉴于此,政府要维护公共权力的公共性质,就必须设立相应的制约机构,用来监督和控制公共权力的行使。这样一来,围绕着公共权力的行使和公共权力的制约也造成了政府规模的膨胀。而且,公共权力的作用范围越大,公共权力异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也就越需要加强,以致于机构和人员都要不断地增长。特别是对于管理型政府来说,它的规模的膨胀就更加突出。因为,管理型的政府不象统治型政府那样强调官员的忠诚,它总是特别注重行政人员的能力,即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运用管理技巧的能力。从而忽视了他服务于公共事务的意志力和思想素质。所以在公共行政中存在着诸如以权谋私和滥用公共权力的问题。由于对行政人员能力的片面要求,在解决诸如以权谋私、滥用公共权力的问题时,就又不得不寻求另一个相对独立的途径,即寻找权力制约的单独领域或机构,以致于造成政府规模的膨胀。

社会对政府规模的膨胀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社会经常性地表现出和表达着它对政府的不满,批评政府低能甚至无能,不能满足它的要求。只是当政府规模膨胀到一定的程度时,社会才感到政府已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而要求限制政府规模。因而,政府为了满足社会的要求,总是通过自我规模的扩大来提高其能力。在社会与政府之间,政府是唯一的,而社会是多样的,来自社会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和多种多样的。所以,政府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其基本依据就是它的公共性。而这种公共性却是一般社会组织所不具有的统一性和强制性,是特别适合担当那些非排他性服务的特性。如公众需要的防御外来入侵的安全服务、维持社会公正的经济社会保障服务等,有效遏制“搭便车”现象,使外部性内在化,规模而经济地降低服务成本,公正合理地分摊服务的负担等等。所以,即使各种公共服务可以由社会自身中的公共组织承担,也需要有政府来为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性提供保障。然而,这种政府的必要性往往演变成政府规模增长的必然性,政府总是站在自己的特殊地位上,把社会对它的要求理解成扩大规模的动力。

政府规模的膨胀是政府职能扩张的直接结果。每项新的政府职能的出现,都或大或小地意味着一个新的政府部门或政府机构的出现,即使在没有设立相应的部门或机构的情况下,也需要有相应的人员去具体地承担这项新的政府职能。如果这项政府职能是暂时性的,那么承担此项职能的相关人员也是临时性的。但现实情况往往是,政府总是选择了职能扩张的单向运动,几乎所有的暂时性职能都能够被转化成永久性的职能,因而,在规范运营的政府中,很少有承担暂时性政府职能的临时人员,一旦一项新的政府职能出现之后,它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员都会变得永久化。现实情况是,一切政府职能都是与相关的部门或机构联系在一起的,一项新的政府职能的出现总是意味着一个新的部门或机构的建立。所以,政府职能的扩张必然造成政府规模的膨胀。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是,较之古典自由市场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已经大大扩展了。显然,政府职能的履行必须依靠政府机构,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政府机构的扩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职能扩张的必然性。一方面,政府在主观上希望做一个称职的政府,希望把政府应当做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如果现在的政府工作存在着问题和不足,那么政府做出的第一个选择就是通过扩大机构、增设部门和增加人员来处理这些问题和解决这些不足。这是政府规模膨胀的主观动因。另一方面,社会对政府的要求是无止境的,任何时候的政府所为都不是太好了,而总是太不足了;而且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过程,在它的每一个前进的步伐中都会对政府提出许许多多新的要求。这是政府规模膨胀的客观原因。

二、政府规模膨胀的不虞效应

在政府规模膨胀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中都包含着希望政府做得更好的愿望,但是政府规模膨胀后的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

就近代社会而言,政府存在与发展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的,那就是社会自身没有完全的自我管理能力,市场经济的运行不具有完全的自我健全能力,需要由政府来承担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调节者的角色,需要由政府来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但是,关于政府结构的历史分析告诉我们,政府职能的专业化与政府结构的分化是一个恒定的历史趋势。当然政府职能的专业化和政府结构的分化是由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社会公共要求多样化决定的,政府职能的专业化和政府结构的分化是从属于更好地满足社会要求的需要。但是,这种政府职能专业化和政府结构分化包含着两种可能性:其一,政府职能的专业化和政府结构的分化造成职能分离而使不同的职能之间缺乏衔接和协调,造成职能空缺。其二,政府职能交叉,致使边界不清。实践中的情况是,职能空缺非常容易被发现并会迅速得到校正,而职能交叉则往往被非理性地感觉为高度协调的特征。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的是由于职能交叉而派生出的不协调、管理秩序的紊乱和管理效率的低下。可见,政府职能的专业化和政府结构的分化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表现为专业的交叉重叠和不协调性,结构的分化紊乱,政府机构的各部门任意扩大自己的职能范围,争夺领地,出现了许许多多共管领域,这些共管领域不仅是一个单纯增加管理成本的问题,而且在这个领域中有着命令不一致,指挥不统一的管理混乱问题。为了对这些共管领域做出协调,又要进一步增加相应的机构和部门,从而增加了管理成本,造成政府规模的进一步膨胀。这就是所谓政府专业化的悖论。

最为根本的原因是,近代社会所选择的政府模式是一个官僚制组织结构模式。官僚制是政府规模膨胀的总根源。因为,与官僚制的政府机构相伴而生的行政权力和公共预算最大化倾向,导致了大政府、大公共开支和高行政成本。特别是把这种官僚制模式放在与其职能和与社会的关系中,就会看得更加清楚。如上所说,政府机构的设置是同政府职能相适应的,一定的政府职能就应有相应的机构来行使。而政府职能应当有一个从合理到不合理的自然演进过程。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会不断地向政府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政府担负新的职能。政府自身的发展,也会出现原来的部分职能将会更新或丧失,新职能会应运而生。这种新旧职能的替换,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之中。因此,转变政府职能实际上是政府职能更新的问题。但政府职能更新如何才能成为一项经常性的活动,而不是以发动行政改革运动的方式实现,这是官僚制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官僚制下的政府有着天然的维持其政府职能的惰性,维持有余而创新不足,而且它还可能以维持原有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秩序为借口来延续政府运行的惯性。说穿了这还是一个利益的问题,因为官僚制事实上造就了一个特定的利益阶层,如果不是到了不得已的程度,它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所以它有着拒斥改革的惰性。当社会要求政府承担新职能时,它为了表明自身的公共性又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承担起了新职能,但是它却不愿意放弃那些旧的、过了时的职能,它依然要抓住这些职能不放。所以,我们总是看到那些失去了存在合理性的机构依然存在。虽然经过了一场行政改革,精简了一些机构,但要不了多少年,又出现了一些失去存在合理性的机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出现了从精简到膨胀的恶性循环。

当然,社会的要求或公共选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政府规模的膨胀是公共选择的结果,缩减政府规模也应当是公共选择的结果。但是公共领域的自由选择,总是有利于政府规模的膨胀,而不利于做出缩减政府规模的选择。因为,就整个社会而言,个体的理性可能会成为整体的非理性,政府规模膨胀作为公共选择的结果就证明了这一点。毫无疑问,政府职能的增长是公共选择的结果,正是议会、官僚、特殊利益集团各方面的个体理性选择,才推动了政府职能的持续增长,与此相应的就是政府规模的膨胀。也就是说,政府本身是一种公益物品,人们即使不付出,也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虽然间接地人们付出的更多,却总是不被意识到。所以人们总是自然地倾向于选择扩大公共领域和扩大政府规模,以致于巨型政府总是成为各国的现实,反而缩小政府规模的行政改革却举步维艰。

从政府发展的实践来看,近代社会早期的自由主义理念对政府的角色作了严格的限制。但是,古典自由主义过分贬低政府作用而无限夸大市场的功能,难以避免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最终导致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自由放任主义彻底破产。凯恩斯主义作为一种新范式应运而生,提出国家应干预经济活动,实行国有化和经济计划化,才能避免自由市场的严重缺陷,从而开始了西方国家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大规模干预。然而,过分强调政府作用,无限扩大政府的权力和职能,造成了官僚机构的庞大和低效。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之前,美国政府在职能方面属于典型的小政府。1929-1933年经济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萧条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认识到很多问题不能够由市场制度解决,存在着“市场失败”。为了弥补市场失败,美国开始实施罗斯福新政,赋予政府广泛的社会经济职能。政府为了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不断地通过法律措施把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政策措施进行合法化、固定化,导致了美国政府社会职能、经济职能的持续增长。美国政府的职能增长经历了罗斯福新政时期、杜鲁门的“公平施政”时期、约翰·肯尼迪的开拓“新边疆”时期三个阶段。通过历届政府的努力,美国政府建立了系统的社会保障福利制度,以及大规模的经济社会管制制度,与此同时,政府的规模也达到了空前的地步。由于美国政府规模过度膨胀,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联邦政府的工资从不到130亿美元猛涨到700亿美元以上。全部的联邦开支已经上涨了6倍,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国债几乎是过去的3倍,接近1万亿美元。同期美国的人口总数仅增长了大约20%。由于政府贯彻执行陈腐规章和处罚条例,也阻碍和限制了自由市场的活力。美国前总统里根指出:“过去半个世纪中,人们得到的只是新政、伟大社会以及产生一个拿走45%的国民财富的政府。”(注:[美]罗纳德·里根:《里根自传:一个美国人的生活》,中文版,184-185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政府规模的膨胀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和财政紧张。为了提高经济活力,缓解政府的财政紧张问题,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在保守主义经济学家小政府理论的影响下,80年代上台的里根政府开始实施政府职能的市场化改革。其实,早在1967年1月2日,里根在州长就职演说中就已提出:“我们将压缩政府机构的规模、裁减冗员、整顿秩序直到减少行政开支。”(注:[美]罗纳德·里根:《里根自传:一个美国人的生活》,中文版,184-185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

当发展中国家希望追赶发达国家时,政府规模膨胀尤为突出。因为发展中国家大都是市场经济不健全的国家,没有成熟的规模经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些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一种明显的劣势,为了创造国际竞争的优势,这些国家的政府有着促进本国经济规模化和经济结构优化的迫切要求。这样一来,政府总是希望通过各种可能的手段对经济的发展加以干预,总是感到政府干预能力不足,所以就会通过政府规模的增长来提升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的能力。

政府规模的膨胀说明了政府的必要性。因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系统安排。要使一个社会具备完善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使自然资源和各种生命支持系统永不枯竭,使社会智力系统和生产力系统长盛不衰,使人类情感系统和伦理系统永续长存,就只有依靠政府。所以,政府存在的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政府存在的必要性并不意味着政府规模不受限制的膨胀,政府规模一旦超出其适度的界限,就会成为社会健全的一种破坏力量。也就是说,政府规模膨胀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社会及其公众在政府规模的膨胀中可以获得种种利益;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规模的膨胀,又受到了公共权力被滥用和误用的威胁,并且总会最终感受到由于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而造成的税赋的增加。当前关于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经济学思考的中心是政府运行的成本问题,也就是说政府的运行在多大程度上是社会公众的负担。政府自身不是经济实体,它没有独立的自我经济支持,政府运行必须从社会上获得经济支持,即政府运行的一切费用都需要由社会来负担。因而,政府规模的膨胀必然是政府运行费用的增加,最终也就意味着社会公众的负担的增加。如果这种负担达到一定程度,即达到社会公众无力承担的程度,就会引发政治冲突,造成社会的动荡和中断社会的发展。

政府规模的膨胀不只给社会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而且意味着政府作为社会的压迫力量的增强。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无论是统治型的政府还是管理型的政府,都或多或少的具有对社会的压迫性质,应当说统治型的政府基本上是一种纯粹的压迫力量,而管理型的政府如果职能合理、规模适度的话,那么它所包含的压迫力量往往不是明显地表现出来的,但当其职能交叉重叠、浑杂混乱的时候,当其规模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就开始表现为一种压迫力量。具体地说,就是非理性的、非规范的管理活动的泛滥,以致于社会及其公众应有的权利受到侵犯和剥夺,自由遭遇丧失。

从政府自身来看,政府规模的膨胀暴露出了政府机构及其职能的不合理性。如上所说,政府规模如果不是适度的,而是过大,那么它的机构和职能必然有着严重的交叉和重叠,机构间的分工是不明确的,职能间没有明确的边界。一项职能由多个机构来承担,不仅增加了政府运行的成本,而且存在着推诿扯皮的问题。也就是说,机构和职能的交叉重复,最根本的是效率目标的丧失。政府机构重叠,层次繁多,必然会相应地出现协调工作的增加,因而出现了文山会海的情况;制度化的协调工作又以复杂的程序而存在,所以出现了公文旅行的问题。其结果是导致了效率低下。这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所谓重复管理,浪费了管理资源加重了社会公众的负担,而且不断地引发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困难和矛盾冲突。结果,损害了政府形象,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规模的膨胀,机构和职能交叉重叠,就会把行政人员和政府各部门的积极性转化为一种破坏力,并必然会造成中介组织萎缩的局面。因为,每一个机构和部门的存在,每一个行政人员,都不会无所作为,它或他必然会找一些事情去做,而每一个机构或政府部门及其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就在总体上造成了所谓政府的全能化,从而剥夺了社会的自治权,许多可以由社会自行处理的事情就会由政府全盘包揽起来。结果是中介组织全面萎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这些事只要有一定的规章,放在下面,放在企业、事业、社会单位,让他们真正按民主集中制自行处理,本来可以很好办,但是统统拿到党政领导机关、拿到中央部门来,就很难办。谁也没有这样的神通,能够办这么繁重而生疏的事情。这可以说是目前我们所特有的官僚主义的一个总病根。”(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页。)而中介组织的萎缩,最终使社会发展缺乏活力与动力。

三、难寻适度政府规模

政府规模膨胀的不虞效应促使人们对政府管理作以全面的反思,特别是从7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的政府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但是,关于政府规模问题的思考容易陷入二难境地。限制政府规模的底线是不降低政府的信用度,即不破坏政府的公信力。如果政府规模太小,不能履行其应当承担的职能,社会的要求和期望得不到满足,就会让公众对政府失去信任,从而使得政府的公信力受到破坏。反之,政府规模过大,造成公共支出的增长,加重了社会负担,也会造成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使政府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而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应当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多方面的公共物品,即追求公共物品的最大化。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心理上是矛盾的;一方面它希望从政府那里获得更多更好的公共物品供给,希望政府职能的扩大和更好的履行;另一方面它又希望政府廉洁和廉价,公共权力不被滥用。然而,限制政府规模的理论与实践却在行进中。

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政府普遍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主张,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了全面的干预,导致了以高失业、高通胀和低增长为特征的“滞胀”现象的出现。政府管理也危机四伏:政府扩张、机构臃肿、效益低下、政策失效乃至政府失灵。从而引发了西方政府改革的浪潮。在改革中,限制政府规模成了基本的价值追求,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学说被重新提了出来:“最小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得到了普遍的响应,而且在社会政治行动中变成了人们的行动指南。

限制政府规模的激进理论可以以货币理论、供应学派、新制度学派和公共选择理论等新自由主义为代表,他们认为古典经济学那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仍然是正确的,大政府是坏政府,因为坏政府往往趋向于扩张自己,强制性地干预市场,而政府对经济生活的任何干预都是一件坏事,市场失灵正是干预的结果。罗伯特·诺齐克从维护个人权利出发,主张最弱国家,他在《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一书中指出:“可以得到证明的是一种最弱意义上的国家,即一种仅限于防止暴力、偷窃、欺骗和强制履行契约等功能的国家;而任何功能更多的国家,都将因其侵犯到个人不能被强制做某些事的权利而得不到证明;最弱意义上的国家是正确的,同样也是有吸引力和鼓舞人心的。……国家不可用它的强制手段来迫使一些公民帮助另一些公民;也不能用强制手段来禁止人们从事推进他们自己利益或自我保护的活动。(注:[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文版,1页,北京,中国安全生产出版社,1991年。)所以,属于新自由主义这一范畴的学者们无不主张限制大政府,推行小政府,限制政府工作人员的规模,限制政府职能。管理学大师杜拉克从管理学的角度对政府规模的膨胀提出批评,在《大变革时代的管理》中,他甚至激烈地说:本世纪建构的大政府,无论是在道德上或财政上都已破产,它没有达成承诺。

沃尔夫、哈拉尔等人对政府规模的膨胀作了相对主义的解释。沃尔夫说:“市场与政府间的选择是复杂的,而且,通常并不仅仅是这两个方面,因为这不是纯粹在市场与政府间的选择,而经常是在这两者的不同组合间的选择以及资源配置的各种方式的不同程度上的选择。”(注:[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132页,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哈拉尔说:“在美国历史上,最明显的趋势之一是政府的发展,这种发展始于反对企业垄断的反托拉斯法,在需要联邦规划来稳定经济的大萧条时期突然加快,到以社会立法来限制对环境、消费者和劳动者造成损害的70年代达到顶点。由于一个成熟的国家逐步出现了更加复杂的需要,所以人民已经要求政府保护更大范围的经济活动,引起公营部门的惊人增长。”(注:[美]W.E哈拉尔:《新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20页。)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公共管理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也是有差别的;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在本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各主要的市场经济国家都信奉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由放任原则。那时的政界和学界都认为,让市场力量自由活动,资本主义经济均衡总是会自行确定的,而且将达到“充分就业”、“最优化的”均衡状态。因而,人们主张限制国家。但是,“信息技术似野火般地蔓延,大大提高了社会的复杂程度。由于需要控制这一动乱的状况,造成了我们时代中最重要的,然而又最少被人理解的准则:一个惊人的发现渐渐明显,即民主参与和企业自由已不再是一种奢侈或雅兴,而是求得生存之最基本的要素。”(注:[美]W.E哈拉尔:《新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7页。)这就是政府干预,而政府干预又是与当代社会的“大政府官僚机构众所周知的无能”(注:[美]W.E哈拉尔:《新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8页。)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在干预实践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情况:‘政府的作用不是由立法者和公众的愿望决定的,而是由企业决定的。企业—政府关系的历史表明,政府是作为一种抵消公司权限的力量发展起来的。’结果是大企业越多,政府就越大。”(注:[美]W.E哈拉尔:《新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6页。)哈拉尔回顾了大政府产生的历程:“大政府是在三个主要的改革时期出现的。在本世纪初,西奥多·罗斯福领导了一次反对企业垄断的人民党起义,产生了现在的反托拉斯法。后来,‘大萧条’促使富兰克林·D·罗斯福提出抵押保险、救济、财政与货币控制以及其他形式的条例来稳定经济。在60年代,对生活质量的兴趣引起了一阵新的‘社会立法’浪潮,以避免污染、伪劣商品、工作事故和诸如此类的问题。”(注:[美]W.E哈拉尔:《新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9页。)所以,哈拉尔把政府规模的膨胀归结为“大企业的过错和缺少更好地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可供选择的办法。”(注:[美]W.E哈拉尔:《新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9页。)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政府规模膨胀的问题,正是在这一点上,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不成功的。

之所以沃尔夫和拉哈尔等人只对政府规模膨胀做出相对主义的解释而不愿提出自己的具体方案,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首先,政府规模多大才是合理的,很难找到一个判别标准。因为,就政府自身来说,政府规模的问题,在表现形式上是个机构精干或臃肿的问题,因为机构有一个纵横层次结构合理性的问题,机构高层与低层之间的结构状况决定了不同层级官员数量的比例,结构不合理,高、中、低层官员之间以及他们与普通工作人员之间的比例也必然是不合理的。合理的结构也就意味着这种比例关系的合理化。其实,这个比例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机构问题往往被看作是不同层面上的人事编制问题。但就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而言,政府规模是指政府拥有工作人员的绝对数量,即人员多寡的问题,我们所讲的政府规模就是这个方面的问题。究竟政府拥有的工作人员多少才是合理的,关于这一问题可以有着各种各样的判别标准。根据工作量标准,政府工作人员数量的合理标准就应该是,有多大工作量就配置使用多少人员;根据财政支出数量的标准,那么政府工作人员规模的标准就应该是,有多少财政收入,就配置、使用多少政府工作人员;根据人口数量的标准,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可以与政府工作人员的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当前提出政府规模问题的现实原因主要是财政的紧张。在西方国家,由于石油危机以及福利国家负担过重等因素,普遍出现了经济衰退,公共财政也因财政收入减少和福利开支过大等因素出现了持续的赤字,各国政府都面临着财政紧张的困境。财政的困难迫使各国政府必须设法节约行政开支,因而不得不缩小政府职能范围,限制政府规模,即通过机构精简,裁减人员,以求财政汲取与财政支出的平衡。但是,控制政府职能范围和限制政府规模又有一个如何保证公众的公共期求得以满足的问题。政府职能范围的扩大和政府规模的膨胀本身就是公众的公共需求的结果,特别是现代社会是公众的公共期求迅速增加的社会,政府职能范围的缩小在何种程度上能够依然保证公众的公共期求得以满足。所以,在实践中可以看到,80年代,美国的“里根革命”和英国的“撒切尔新政”,都是向大政府宣战的改革运动,表现出了极力缩小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加强市场功能的努力。结果是“里根革命”试图削减公共服务机构的做法遭到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强烈反对,联邦开支实际上进一步增加了。“撒切尔夫人同样遇到了大规模的抵制,所以英国的政府开支从国民生产总值的40%增加到了44%,而税收则从国民生产总值的35%增加到了39%。”(注:[美]W.E哈拉尔:《新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29页。)

90年代以来,美英等主要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运动已经发展为以政府“再造”工程为核心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它把凯恩斯主义和自由主义整合起来,强调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适当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增加政府管理的权威。新公共管理的口号是要建立“小而能的政府”,提出引进企业精神,建立一个创新、弹性有应变能力的政府,其行动方针包括三方面:一是限制政府权力和职能。通过下放权力,一方面使政府退出经营和社会服务领域,将原来由政府管理的企业和公共机构交由社会私人组织去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向地方和基层下放管理权限,使行政决策与执行尽可能地由接近服务对象的各级行政单位做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限制政府规模。通过精简政府机构、减少公务员数量,压缩行政支出,提高行政效率。三是限制政府行为和运行机制。借鉴企业管理经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或新型公共管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树立市场观念、投入产出观念和服务意识。最为基本的还是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有的人把新公共管理形象比作重新安排“掌舵”和“划桨”的职能,要求政府不再承担所谓“划桨”之类的具体工作,而主要承担所谓“掌舵”的职能。认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在于“掌好舵”,至于具体的管理工作可以放到社会中的公共部门来承担。当然,如果单纯地考察政府的经济职能,即对政府职能进行片面的经济学思考,那么所谓“掌舵”和“划桨”的区分是正确的。但政府的职能不仅仅限于经济方面,政府实际上担负着促进整个社会健全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责任,它的政治职能、文化职能及其公共安全、环保、保健、科学、教育等全面的公共管理职能都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政府不仅仅是一个“掌舵”的问题,它永远都应当把维护社会的秩序作为主要目标,而这个秩序又是必须在政治的、文化的,以及全面的管理中才能实现的。这就是说,政府职能具有综合性的性质,并不是通过掌舵与划桨的区分就可以把所谓划桨的职能从政府职能体系中摘除掉的。虽然,新公共管理在90年代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它试图单纯地通过对政府经济职能的分析来谋求从根本上解决政府职能扩大和政府规模膨胀问题的方案设计显然是片面的。

即使假定新公共管理所讲的政府职能是全面的,也是有问题的。因为,科学合理的政府职能模式是不存在的。社会是在发展着的,它会使一些政府职能失去存在的价值,又会对政府提出一些新的职能要求,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政府不是及时地根据社会的要求调整政府职能模式的话,那么政府职能模式就会变得不合理。而政府历来又有着维持自身现状的惰性,它不愿意轻易地改变自己。所以科学合理的政府职能模式可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很快地就变得不合理了。

在现代社会,更多的人拥有对法制的信仰,希冀通过法制解决一切问题,在解决政府规模膨胀的问题上也是这样,提出对政府的权力和能力加以法律规定,限制其从事本该由社会、公民或市场自我服务和管理的具体事务,使政府真正做好制定法律规范、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性设施的本职工作。当然,法制是一个理想的模式,但从人类历史的总的过程来看,没有一项法律是永恒的,法律既然是由人制定的,也是可以由人来废止的。所以,运用法治的手段来确定政府规模,或者使政府规模法制化,也只能是一个临时性的措施,它决不可能保证政府规模永远不变。

总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建立适度政府规模的可行性方案。所以,解决政府规模膨胀的问题,需要彻底改变政府存在和发展的理念,从根本上建立起服务型的政府模式。这不是具体的、个别的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而是政府的根本性改变。

四、限制政府规模的基本理念

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思考政府规模的问题,必然会把社会自治作为缩小政府规模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及其政府必然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充分的、完全的社会自治。但是,就目前来看,这还是一个理想。因为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并没有发现政府丧失存在的价值,政府担负着任何组织都无法替代的公共职能。其实,现实的情况也说明,社会的自我运行机制总是与政府的公共职能互为补充的,特别是政府的公共政策职能对社会自我的运行机制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抑制着社会中的那些具有盲目性、自发性的行为。政府的公共政策愈是能够全面地涉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就愈能够维护公平的竞争和交易,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社会公共品,缩小贫富分化,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与政治、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可见,政府是必要的,但政府又总是理性批判的对象,以致于在今天人们只能无奈地提出“小政府,大社会”。所谓“小政府,大社会”无非表现在机构和职能两个方面,在机构方面是指政府机构比较少,规模比较小;在职能方面是指政府的职能少,不包揽过多的社会管理具体事务。然而,如上所说,政府机构究竟应小到什么程度?政府职能边界的合理界定不是固定的,也没有一个适合所有国家的标准。所以,围绕机构和职能而展开的上述限制政府规模的方案都是不成功的。与这种把政府的机构和职能作为解决政府规模膨胀问题的思考终点不同,我们所提出的重建政府理念是把机构和职能作为解决政府规模膨胀问题的思考起点。

检讨政府理念,我们发现人类历史中迄今存在过的政府大致属于两种类型:统治型的政府和管理型的政府。统治型的政府是从属于阶级统治的需要和为阶级统治服务的,所以,政府模式和行政行为受着阶级统治的理念所支配。管理型政府突出了公共管理的理念,因而,它所建立的政府模式和做出的制度安排都以强化对社会的管理为目标。统治型的政府在本质上所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实现,无论是暴政还是怀柔都是随机选择的手段。管理型的政府扮演着公共利益维护者的角色,但在实际的运行中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而存在的,它的行为往往在维护公共利益的旗号下破坏了公共利益的实现。这两种类型的政府都凌驾于社会之上,不管是进行统治还是管理,都选择了强制性的作用机制。结果,它们作为社会的异化,成了社会的异己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有着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把自我力量的强化作为作用于社会的前提。所以难以避免政府规模的日益膨胀。

具体地说,统治型和管理型这两种政府类型的政府理念有两大共同特征:第一,它们是政府本位主义的政府类型,是以政府自身为中心的权力体制和运行机制。第二,它们是权力本位主义的政府类型,是以集权形式出现的权力本位主义,统治型政府的集权是不言而喻的,管理型政府的官僚制组织结构也是建立在集权的主线上的,也就是说,被称作行政权的政府权力一直表现为一种集权,权力在官僚制体系的金字塔中被自下而上地集中起来,上层发号施令,下级依令而行。政府本位主义造成了对政府的盲目崇拜,为政府的畸形发展制造了机会。同样权力本位主义也造成了权力拜物教,使政府不当地运用权力,把政府规模膨胀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管理型政府与统治型政府的区别只在于,有着科学意识的官僚制体系提出了效率目标和普遍的个体利益实现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两点原因,管理型政府在促成政府规模膨胀方面表现得比统治型政府更加强烈。结果,效率追求造成了机构臃肿、冗员充斥、慵懒闲散、推诿扯皮以及各种各样的官僚主义问题;普遍的个体利益实现的追求导致了无法根治的腐败,因为掌握权力的政府官员的个体利益的觉醒促使他运用权力谋取个人利益,而损害了公共利益。政府规模膨胀本身就是一种腐败,而腐败也会加剧政府规模膨胀的速度。

当然,管理型政府由于包含着公共利益所代表着的理念,在具体运行中迫于社会的压力而在一定程度上作出采用民主和参与等方式的姿态,以致于有了关于政府及其运行机制的理论思考,并推动着政府自觉地进行改革运动。所以,在解决政府规模膨胀的问题上,尽管其实践在历史的循环中表现得徒劳无功,但近20多年来的探索却展示了这样一种趋势:在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必然扩大的前提下,主动地促进政府职能分化,然后将一部分政府职能转移给一些非政府的社会公共组织,甚至有些职能交由企业等营利性私人组织承担,而政府主要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监督执行来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以此来限制政府规模的膨胀。从操作的层面上看,政府职能的社会化是限制政府规模的明智选择。因为,当政府把一些原先由政府承担的职能下放给社会,发展起社会中介组织,甚至把一些政府组织转化为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确可以实现政府规模的缩小。但是,所有这些做法都带有临时的性质。只要政府存在的基本理念不发生改变,仅仅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引进市场机制,就必然会造成新的不虞效应。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政府职能走向就会出现重新回归,并导致新一轮的政府规模膨胀。也就是说,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的性质,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定位没有改变,调整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就只不过是在人们长期感受到政府规模庞大的压力下做出的反应,一旦这种压力解除,而社会对政府的要求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政府规模就会又重新走向膨胀。即使对政府职能和政府组织、机构做出明确的立法,也会在强烈的现实要求面前废止相关的法律。所以,要从根本上限制政府规模,就必须对政府存在的哲学理念作以重新整理。我们的看法是,需要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统治型政府和近代的管理型政府的新型政府,我们把这种新型政府称作为服务型政府。明确地说,这种新型政府在哲学理念上是一种服务定位,而不是传统的统治定位和近代的管理定位。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之所以多次机构改革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说明单纯谈论政府规模并不能解决我们常见的一个问题:一方面一些政府官员时时不愿放弃已有的权力,为了自身的利益对社会领域进行不正当的干预,却名曰为“要对社会和市场进行必要的调控”;另一方面把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推给了社会,却名曰为“向社会放权”。前者属“抓好处”,是政府权力侵害了社会领域,做了不应当做的事情;后者则属于“卸包袱”,推卸必要的社会责任,应当做的事情却没有做。可见,政府由于掌握着公共权力,是主动的一方,有着统治或管理的权威,它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找出任意一个借口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这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政府在何种意义上不至于成为社会的祸害,就在于在任何时候它都无法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社会之上,无法为自己侵害社会的行为找到辩护理由。也就是说,政府必须告别作为统治者或管理者的角色,以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姿态出现,忠诚地服务于社会公众的要求,任何时候都不以任何手段去追求政府自身的利益。

服务型的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服务是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上,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为什么说这种服务定位是一种服务型的政府理念?我们知道,传统的统治型政府是作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御民之器而存在的;管理型的政府虽然前进了一步,把政府的公共力量与社会的现实要求统一了起来,实现了对社会的管理,但政府作为管理的主体,处于管理的核心位置,驱使着作为管理客体的整个社会围绕政府的活动转,所以表现为一种政府中心化的现象,政府成了社会的“主人”,高高在上地实施着对社会的统治或管理。服务型政府在根本性质上与这两种政府类型的性质相反,它将彻底抛弃旧的治民观念或“为民作主”的观念,而确立为民服务和“人民作主”的理念。相应地,作为规范政府权力、维护人民和社会自由权利的法律,也在制度上切实保障服务理念贯穿于公共权力运作的全过程,严防政府凌驾于社会之上,成为驱使社会公众的力量。

服务型政府坚持以社会为本位,在市场经济条件和民主政治的实践中培育社会自主运行的健全机制,扩大社会自治的范围,即使存在着对社会的控制和干预也是从属于服务的目的。服务型政府也有着自己的政府职能,但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有着随时根据社会的要求改革自我的积极性,一旦一项职能不再存在,它就会中止这项职能,与这项职能相伴生的机构也会被撤消,不是继续存在而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和负担。这样一来,就从根本上消除了管理型政府因僵化和被动变革而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政府规模膨胀。

管理型政府以为,行政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科学的而又艺术的管理,政府机构也就可以实现层级简化,就能减少官僚主义和各种失误,从而降低行政成本。但是,实践证明,政府所需要的这种行政人员的素质从未生成,因而建立在所谓理想素质基础上的各种期望值也就从未达到。虽然人们常常把管理型政府说成是精英行政,而实际上这种政府模式的机械化体制设计妨碍了人的积极性的发挥,阻碍了人的才干和素质的提高,所以它根本不可能通过提高行政人员素质的途径达到对政府规模的限制。服务型政府则不同,由于它的服务定位,才有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行政人员的综合性的、全面的素质上。从而在公共行政的源头解决政府规模膨胀的问题。

理念范文篇3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愈加明显,近年来。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思路较窄,缺乏个性、内涵浅薄、新意创意较少,影响了企业文化功能的发挥。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应多些理性,避免盲目性;多些全局性,避免局限性;多些规范性,避免臆想性;多些创造性,避免模式化,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向着规律性、目的性、时代性的理性化方向发展。当前,最重要的要树立新的理念。

既要领导重视

一、树立职工主体理念。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引导,更要树立起职工的主体理念。职工的主体理念,指企业领导层自觉地坚持全体职工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主导力量的观念。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和倡导者,职工则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和主要载体,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的实施效果和发展方向。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确立全员参与、全员实践的理念。确立这一理念至少有以下意义:首先是通过职工的全员参与,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从而消除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死角。其次是通过集中职工的力量和智慧而确立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的经营理念等,更容易被职工所认同和接受。再次是有利于职工主体自觉性的提高。职工主体自觉性包括,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实际是职工自我教育、自我实践,自我陶冶的过程。

主观臆断的随意性过多

二、树立制度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制度文化。目前在一些企业的管理中。而沉积下来的符合企业实际和职工认可的制度性文化十分欠缺,管理的实施总是管理者的意志,而职工却是被动的接受,这样的制度实施起来总是事倍功半。确立制度管理理念应是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应有之义。制度管理理念,指在企业管理中要体现契约管理原则,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同时职工又必须以契约原则来对待企业制度的行为指向。制度管理原则有两层意义:一是企业制度的设计中必须要以契约原则为指导,也就是企业制度要得到职工的高度认同,职工也应该以契约理念来对待企业制度,认真践行自己的承诺,主动执行企业制度。制度管理理念还有利于领导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增强理性思维,减少盲目行为和人治现象。二是企业管理以法律形式、信用形式、制度形式、道德形式等契约的约束,有利于企业决策的阳光操作,消除各种不公平不平等的现象,从而更好地凝聚队伍,提升职工对企业和社会的忠诚。

理念范文篇4

一、每走一步,首先想到的是顾客

在企业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变化。面对众多的商品(或服务),消费者更乐于接受质量好的商品(或服务)。这里的质量不仅仅指产品的内在质量,还包括产品的包装质量、服务质量等一系列因素。因此必须全面地、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应站在顾客(或消费者)的立场,而不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去研究、设计和改进服务。

◇完善服务系统,加强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对顾客在使用商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使顾客感到极大方便。

◇高度重视顾客意见,让客户参与决策,把处理客户的意见作为使顾客满意的重要一环。

◇千方百计留住已有顾客。

◇建立一切以顾客为中心的机制。其中各个机构的设立、服务流程的变革等等,都要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对顾客意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二、顾客永远是对的

第一、顾客是商品的购买者,不是麻烦制造者;

第二,顾客最了解自己的需求、爱好,这恰恰是企业需要搜集的信息;第三,由于顾客有“天然一致性”,同一顾客争吵就是同所有顾客争

吵。

三、顾客满意三要素:

商品满意:指顾客对商品品质的满意。

服务满意:指顾客对所购商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一种肯定态度。无论商品多么完善,价格多么合理,当它见诸于市场时,都必须依赖服务。“售后服务制造永久顾客”。

企业形象满意:指社会公众对企业综合实力和总体印象的肯定评价。

四、5S理念

“5S”是指“微笑(SMILE)、迅速(SPEED)、诚实(SINCERITY)、灵巧(SMART)、研究(STUDY)”五个词语英文首字母的缩写。“5S”理念是最具代表性的服务文化创新,不仅具有人性化十足的时代特点,还具备相当的可操作性。

微笑:指适度的微笑。导购员要对顾客有体贴的心,才可能发出真正的微笑。微笑可以体现感谢的心与心灵上的宽容,笑容可以表现开朗、健康和体贴。

迅速:指“动作迅速”,它有两种意义:一种是物理的速度,即工作时尽量快些,不要让顾客久等;二是演示上的速度,导购员诚意十足的动作与体贴的心会引起顾客满足感,使他们不觉得等待时间过长,以迅速的动作表现活力,不让顾客等待是服务好坏的重要衡量标准。

诚恳:导购员如果心存尽心尽力为顾客服务的诚意,顾客一定能体会得到。以真诚不虚伪的态度工作,是导购员的重要基本心态与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灵巧:指“精明、整洁、利落”。以干净利落的方式来接待顾客,以灵巧、敏捷、优雅的动作来包装商品,以灵活巧妙的工作态度来获得顾客信赖。

研究:要时刻学习和熟练掌握商品知识,研究顾客心理以及接待与应对的技巧。平日多努力研究顾客的购物心理、销售服务技巧,多学习商品专业知识,就不仅会在接待顾客的层面上有所提高,也必定会有更好的成绩。“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我们搞企业当然首先是为了赚钱,但不仅仅是为了钱,更不是唯利是图。

◇利润是对优质服务的报酬。追求利润的过程,就是即通过春风化雨般

理念范文篇5

本文作者:黄东升工作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2000年,品德教育伙伴组织公布了“有效品德教育的11项原则”作为评定优质品德教育的依据:(1)品德教育使核心伦理价值观念成为优良品德的基础;(2)必须对品德进行综合的界定,以便把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考虑在内;(3)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广泛的态度,来促进学生在各个阶段生活中的核心伦理价值观念的形成;(4)学校必须是一个充满关爱的社区;(5)学生要有机会参与道德行动以发展自己的品德;(6)有效品德教育包括有意义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这种课程尊重所有的学习者,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成功;(7)品德教育应当努力发展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8)学校全体员工必须是有学识的、有道德的公众,他们有责任从事品德教育,努力奉行指导学生品德教育的核心价值观;(9)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学校员工和学生都发挥道德的领导作用;(10)学校必须召集家长和学校所在的社区全面参与学校的品德教育活动;(11)评价品德教育应当注意评估学校有无公认的品德标准、员工对品德教育的支持和学生对美德的认可程度[4]。密苏里大学教育学院的马文•博克维茨教授也在最近的研究中归纳出了有效品德教育的八大要素:(1)学生得到了尊重和关怀的对待;(2)学校存在积极的角色榜样;(3)有自律与发挥影响力的机会;(4)提供反思、争论与合作的机会;(5)学校有明确的品德教育的目标和标准;(6)提供社会技巧的训练;(7)提供实施道德行动的机会;(8)家长和社区的积极参与,有一个支持达到品德教育标准的大环境[5]。可见,他们都强调了正面和直接的道德教育,要求学校与社区、家庭在德育上的配合,以及努力促进青少年学以致用、践行道德价值以形成良好的品德等特征。因此,课程理念应该围绕优质、高效的特征来设计。课程设计理念是品德教育的首要步骤,如果仍存在随性而为或仅凭经验法则,实际已经显示了失败的端倪。课程设计理念是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没有理念的实践是盲目的,而失去理念的理论则是虚幻的。相关调查表明,很多老师存在“反思”的迷失,诸多教育政策的推动也多半忽略“理念”而仅就“技术层面”进行宣导,因而容易导致“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或者产生偏差的遗憾。所以,要推动品德教育,应该先掌握课程设计理念的精准性、针对性、实用性与可行性,而且,课程设计理念是动态的、生活的、多元的以及创造的基础平台,只有奠基于此平台的品德教育才能彰显其深度与广度。品德教育的课程设计理念可分为课程观、学校观与社会观三个面向,共计九个理念。

1.品德教育的课程观(1)理念一: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可以由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等类型组成,增强其多方面的教育目标。正式课程着重于认知层面,可以单独设置课程,以利于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完整的品德教育;非正式课程侧重行动层面,多半运用于社团活动、周会或自治活动,与学生生活结合或进行随机教育;潜在课程则较重情感层面,包括学校环境的软硬件布置、校园气氛与文化的营造,以及师生关系等均可产生品德教育的正负面效用。所以,品德教育可以由不同课程类型组成,达到强化其各个方面的教育目标。当然,针对学校的特性与实际需要,也可有不同的着重点,将品德教育在学校中准确定位。(2)理念二: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必须掌握多方面的整合统一,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与行动,使学生知善、乐善、行善,进而形成完整人格。在认知层面,可以依据知识、理解、应用,进而达到分析、综合、评价等步骤,循序渐进以提升学生道德认知力;在情感层面,也有意识、珍惜、热爱、反省等依序提升等不同重点;在行动层面,则可使学生经由体验、意志、实践,以养成道德习惯,最终形成品德。(3)理念三: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应考虑背景、输入、过程与输出等因素,以建立多元且具有效能的教育历程与成果。背景因素包括学校环境、社区特点、学生差异;输入因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过程因素包括目标、内容、方法、历程性的测量等;输出因素包括总结评价学生表现、教师表现、学校整体表现以及学校与社区关系。只有兼顾多重因素的课程设计,才能发展出具有特色、符合实际需要而且具有效能的品德教育。2.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的学校观(1)理念四: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须让其具有深入思考、情感分享与反复练习的机会,并引发其内在动机以达到自治自律。品德教育过程中可以由论辩、价值澄清、角色扮演、戏剧、阅读、合作学习、服务学习等多元教学方式,使学生有深入思考、情感分享与反复练习的机会,进而由外在动力引发其内在动机,由他律进而自律。(2)理念五: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应将教师视为帮助学生探寻与充实生命意义的领航者,而且教师所应关切的是学生的内在善价值,而非外在成就。所以,教师是以尊重、关怀来启发并引导各具特性的学生,教师也是主动、积极地将知识转化的品德课程领导者,教师更是提供学生品德教育身教的行动典范。(3)理念六: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将学校定位为资源整合与发展平台,进而连结学校、家长与社区,以营造学校———社区本位的品德教育特色。学校作为品德教育的社群,学校中所有成员都是社群中的一分子,一则彼此相互影响,二则每一分子都有责任与义务参与社群中的事务;另外家长与社区也是品德教育的支援与伙伴,以达到发挥家长、学校与社区相辅相成的效果。3.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的社会观(1)理念七: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切勿流于意识形态的灌输,而是对诸多视为理所当然价值的超越与反省。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单一价值灌输,也是一种“由上而下”的社会控制心态,其包括性别、种族、宗教、阶级、物种等,都有可能蕴含某种意识形态(包括偏见或刻板印象等),所以,品德教育必须时时透过反省、批判,以超越并消解意识形态。(2)理念八: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奠基于社会多元价值,经过沟通与论辩所形成的价值及规范共识。这个理念强调品德教育就消极面而言,必须免除各种意识形态的主宰与灌输;就积极面而言,则是建立多元价值观与容忍异见的精神。然而多元与容忍并不表示价值中立或缺乏立场,品德教育也是着重价值的引导与规范的建立,唯此价值与规范是经过沟通与论辩所形成的共识,以彰显生命的共通性与卓越性。(3)理念九:品德教育的课程设计应同时激发理性与感性的交融,并兼顾正义与关怀的和谐。正义取向是强调公平、权利、理性等原则,而关怀则强调弱势优先、补偿、责任与感性。然而正义与关怀并非冲突或矛盾的概念,而是不同取向的发声,更是相辅相成的互补概念,即由兼顾正义与关怀以营造真正和谐的品德理想境界。4.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的检验准则依据前述的品德教育设计理念的课程观、学校观与社会观,此罗列教育工作者在规划品德教育时的自我检验准则。

(1)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定位清楚吗?是属于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还是潜在课程?还是兼而有之?(2)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否兼顾认知、情感、意志与行动?(3)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考虑周全吗?是否纳入背景、输入、过程与输出等因素的考量?(4)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吗?还是只为了应付政策或者教学的绩效?(5)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对于教师有明确的定位吗?有让教师从中反省与修正的机会吗?(6)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有将校园纳入考量吗?学校整体气氛对于品德教育是正向还是负向?我能善用资源并改善阻力吗?(7)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能免于意识形态的控制吗?我是否时时思考自己背后所隐藏的或视为理所当然的价值?(8)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开放与容纳多元价值的吗?其是否可以由沟通以达到暂时性的共识,而非既定与单一的价值观?(9)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展现了正义与关怀之声吗?其凸显了品德教育的涵义与价值吗?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的特点为何?与其他的课程有何不同与关联?

理念范文篇6

生态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态的范畴越来越广,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都被纳入生态的范畴。生态,可以定义为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既指各种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循环不息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同时也指它们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和生态设计相同之处是都服务于生物,不同之处是前者为自然状态、后者为模仿和无限接近自然状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把生态设计理解为对生态或者说自然的一种有意识的保护和回归。生态设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绿色设计,也可称为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设计,即将环境因素考虑进设计当中。生态设计要求在进行设计策划时,考虑环境因素,包括设计规划执行的各个方面都要有环境因素参与,设计产品存在多久,环境因素就存在多久。当设计被利用或产生社会价值时,能很好的称为环境的一部分,并可以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形成可持续性的良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态设计一定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通过对环境因素的调控,减少资源损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合,生态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综合成本,通过保护自然环境提高竞争能力。

二、当代园林景观设计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园林学科是一门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与艺术。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由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化和大地景观规划三个层次构成。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历史、园林植物、园林艺术、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学科;城市园林绿化学是专门研究绿化和绿地在城市中的规划问题的学科;大地景观规划则更具宏观性,其研究方向是将普遍存在于地面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视为资源来看待,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方面进行评价、环境敏感性分析并进行分阶段的规划与管理。园林作为一个学科在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伴随不同社会体制的变革,园林也随之发展并日趋丰富。在明清时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并诞生了以《园冶》为代表的园林学科著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园林教育进入近代高等学府,1951年由清华大学营建系和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创办的“造园组”,成为中国现代园林高等教育的开端。1956年,该学科被调整到北京林学院,后发展为园林设计和园林植物两个大的研究方向,并各自发展形成了两个学科。80年代末,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得园林学科和专业在京沪等城市化进程最为鲜明的大城市得到迅速发展,除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外、华南农大林学院等学院先后对园林专业实行了扩招,生源数量提升了5-8倍不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100所高校都开设了园林专业,但在欣欣向荣的背后,也隐藏着矛盾与危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专业素质不高

部分高校将大量的师资和学生的时间都安排在了本校重点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上,很多园林以外的基础学科或专业只是适当的设置和调配。这样一来,虽然学生在园林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学习,但对和园林密切相关的城市规划和环境艺术学科却没有进行更深入地学习,更没有设置专门的生态设计课程。部分农林类高校开设的园林相关包括植物生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园林树木学等,但这其中很多知识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交叉和重复的现象存在。基础课程开设过多,就意味着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专业课,如CAD、Photoshop、3Dmax等构图设计类课程开设的较少。更有一部分农林院校,到在校生临近毕业的一年才开设此类专业课,这就使得在校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要面临找工作的压力,于是一大部分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以致出现学生专业素质普遍降低的情况。

(二)生态设计课程不够普及,生态理念亟需强化

人类20世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观念,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人类的发展必须以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基础,经济社会的进步不能以牺牲自热环境为代价,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对自热环境的保护,注重生态平衡。因此,农林院校在对园林学科进行设置时,必须适时地加入生态设计课程。目前,很多农林院校在课程设计中存在偏重园林理论而不注重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等课程和知识的传授。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前的园林发展思路是不符合的,也是不合理的。通过生态设计课程的开展,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待续发展观念。认识到园林不是单单的理论上的模型和设计图纸上的构图,而是城市中的微型自然环境,它的好坏有时会直接决定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投入。使得学生认识到,要想使城市中的园林更加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和使用,那么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将这种人文件精神植入其中。这样,综合生态化课程的开设就十分必要了。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思路上的园林设计生态化,即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科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部分高校盲目扩招,生态设计课程缺失

园林专业在我国长期属于冷门专业,但伴随经济发展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倾斜,园林专业逐渐由冷变为热。这种迅速的转变,使得部分农林院校出现了师资储备的欠缺和不足。另一方面,面临激烈的生源竞争,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园林专业。但同原来的专业院校相比,这些学校缺乏专业的、高水平的农林专业教师和相应的园林实践条件和科研能力,更缺乏对专业设置的科学设置。在课程安排上,这些学校只是对其他农林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套用,并没有太多的创新,更没有增加生态设计专业。归根结底,在以上种种情况下,很多园林专业学生开始不能找到正确合理的设计思路,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及创新能力因知识储备不足而明显下降。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下降。主要表现在,不能用健全的专业知识进行贯穿生态概念的设计,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观和大局观,不能很好地把握我国广大地域内因气候、人文、物候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高低造成的对景观设计的审美差异。对园林学科来讲,其专业人员必须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具有前瞻性的生态观念,才能更好地把握园林设计的内涵及其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并从中找到真正的设计思路,完成符合生态概念的设计。从根本上来讲,生态设计课程的欠缺造成了园林专业学生生态理念的不足,导致了很多园林设计只注重了风格形式上的美,而忽略了生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美。园林设计变成了理论的概念化形象展示,在实际园林施工中的实用价值不高。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设计理念学习,部分高校园林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生态理念和艺术表现力不成正比,导致在就业和实际工作中出现学生的园林设计和思路不能很好的和现实的环境匹配。这种不匹配,往往导致学生的实际园林设计只重形式不重内容,也就是说,既不能符合大众普遍的审美观点,又与城市或自然环境的融合出现问题,带来生态失衡甚至不可预想的经济损失。举个例子来讲,建工和城规学生在绘图表现上非常好,可是在运用植物方面却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有时分不清常见的阳性植物、阴性植物植物,如按其设计施工,就会带来相应的不良影响,甚至生态失衡。

三、加强景观设计教学中生态设计理念的应用策略

(一)增设有关生态设计理念的课程

按照现今各农林院校课程设计来看,大致是大一、大二进行基础课教学,大三进行专业课教学,大四学生考研找工作基本上不设置课程,主要安排实习,对农林院校来说就不是十分合理。由于园林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十分严格,过少的专业课学习的时间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应用理论知识,造成眼高手低的状况。根据这种情况,最合理的安排是在大一、大二期间适当减少或者延长基础课程教学周期,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以及大学法律等可以安排到大一、大二、大三这三个学年当中,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分批地掌握这类基础知识,不影响园林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园林专业相关的土壤学和测量学和植物生物学等学科则一定要同园林专业课的学习相互配合开设,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更好地转化为园林设计实践。根据学校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农林院校和各开设农林专业的院校一定要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开设生态设计课程,选用有关生态知识的教材,用专业课或重点选修课的形式逐步开展生态设计理念教学。这里,还要强调的一点是,高校在进行生态课程设置时首先是选择教材要准确,一定要选择具有全新生态理念的读本作为学生的教材,不能搞大而全的生态知识轰炸。生态设计课程的设置不能急于求成,在一到两个学期内完成教学任务是不现实,也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在课程设计时,将生态设计课程融合进各个学年段的教学当中,让学生形成对生态设计理念由浅到深的认识,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生态设计实践,进而形成生态设计理念和思路。

(二)将生态设计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的教学过程中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让学生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拓展他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上的理解,使得学生获得必要的生态可持续环境的评价、规划和管理的技能。在实际教学中引入生态设计理念,研究相关教学模式,使之整体化、系统化。理论课的开设使学生能系统和全面了解相关生态设计的政策法规以及应对策略,为以后的专业设计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还可将生态设计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程的增加,还不能使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自觉运用相关知识,还需要对园林景观设计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修订,在课程中增加生态设计理念的内容。通过课程教学方式与内容的调整,使生态设计的观念与具体课程融为一体。开设生态设计理念书目,适时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定期举办生态可持续设计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多参加有关生态景观设计的设计大赛。当教学进行到一个阶段,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相互观摩、相互提问,开展集体讨论和教师专题讲评,帮助学生扩大生态设计知识面,理清思路,将调研成果和设计实践进一步有机结合起来。生态设计理念的建立,不仅局限于课堂上,也不仅仅是学生单方面知识学习,更多的是学生对生态设计理念的自觉启发。

理念范文篇7

【关键词】生态理念;小城镇;规划建设

1引言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对小城镇规划的过程中,人们只重视城镇发展,忽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破坏环境、乱排乱放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些都使得周边的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生态发展不平衡,环境质量明显下降。而基于生态理念的小城镇规划设计,对于环境保护十分重视,这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生态小城镇规划理念

小城镇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已逐渐经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人们正在采用自然环境与生态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来建设无污染、无有害物质的生态小城镇。在规划过程中,结合小城镇的实际情况以及在进行建设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提出了“生态城镇”的全新规划理念,主要表现为以下3方面:

1)规划与环境相结合。对于小城镇的自然条件及建设的实际情况要合理地进行分析,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对城镇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并且要对小城镇和城镇周边自然环境的承载力进行明确的分析和了解,最终制定出一套完美的城镇规划设计方案。

2)真正做好城乡统筹,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体要求,对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把控好,努力做好城镇公共设施的资源共享,使小城镇产业可以向周边村镇靠拢,把城镇里面的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可以延伸到周边的村落,把城镇公共服务覆盖到周边的各个村落,渗透城镇的现代化文明,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真正转型。

3)将可再生资源进行有效再利用。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城镇环境受到不必要的破坏,通过城镇发展的实际性质来最终确定其发展的方向及内容。为了可以使小城镇发展的性质和职能更加明确,就需要对各个行业领域在城镇中的真正地位以及城镇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全面的考虑,同时还要根据生态发展的基本原理,制定一套综合性强的小城镇资源管理系统。最后,要建立小城镇资源的可再生体系,形成一个低污染、低消耗、高利用的城镇再生资源体系结构。

3小城镇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3.1对于生态理念的认知不够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在进行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与发展中,部分的基层官员并没有遵守小城镇发展的规律,他们把大城镇发展的模式套用在小城镇发展上,对于小城镇的建设只做了表面工程,使得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需要破坏大面积的生态环境,最终使得农村的生态环境出现更严重的恶化,同时还会浪费并闲置大量的资金和土地,这与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最初目的完全相反,没有办法实现最终的目标,农村经济也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3.2盲目模仿大城市的规划设计

在对小城镇进行规划设计时,通常都会把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当成是样板城市,一味地效仿大城市的规划建设,完全不考虑自身经济条件及改造的能力,出现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与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完全忽略了自身环境所具有的特殊性。部分城镇甚至还建造了“工业园”,这与自身的发展完全不符,在这期间,肆意地毁林毁田,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资源也被极大地浪费掉。由于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发展速度很快,这就使得周边各村落的经济没法得到发展,导致农村经济停滞不前、城镇经济发展迅速的不合理现象,无法实现小城镇发展带动周边村落发展的最初目的。

4生态理念的小城镇规划设计

4.1与自然环境相配合进行小城镇的规划设计

我国小城镇的人口增长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这也使得小城镇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小城镇规划建设会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从本质上来讲,这属于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对抗,是环境容量和生态不能够负荷的最终结果。所以,小城镇的生态规划必须要把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作为出发点,真正实现技术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协调,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因此,在进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时,要及时对乡镇工业的分布情况及人口规模进行准确的掌握,确保小城镇规划不会超过当地环境的容纳程度,而且需要对城镇布局和自然因素的结合加以重视,实现自然因素的保护与利用最大化,同时,还要把小城镇周边的自然环境也一起加入到城镇的规划设计当中,加大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接触,努力使自然环境保持平衡,创造出一个更加贴近自然的生态小城镇。

4.2合理预测城镇发展规模和环境容纳度

这是一项技术性和理论性非常强的工作。任何一个城镇的规划发展,都需要遵守自身发展的规律,不能够全部一致,需要从城镇的实际情况出发:

(1)对城镇的发展水平进行详细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对城镇未来的发展规模以及人口运动的情况进行提前预测,建立一支包含已知、未知、不确定的灰色系统;

(2)要对将来对小城镇发展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分析;

(3)要与当地环境的最大容量相适应,小城镇的环境容量通常都是由自然环境条件所决定,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是对环境容纳量进行制约的最主要因素。

4.3建立可再生循环利用的产业结构

建立一套可再生循环利用产业结构,能够大大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最终可以形成一个生态环保型的新型小城镇,把小城镇平时活动的内容、方向及形式进行系统的规划,最终制定出小城镇基本的产业机构框架。因此,为了使小城镇的职能和性质更加明确,就要全面考虑到小城镇在地区中的地位,确定生产的布局,重视小城镇在国民发展中的具体作用。通过生态发展的要求,各个相关部门要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废弃物的再利用,最终形成一个低污染、低耗能、高效率的产业化结构。

5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理念小城镇规划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同时又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结合,并且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最终构建出适合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全新小城镇。除此之外,对于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也要进行综合整理,改善城镇的生态环境,加强城镇建设,全面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景伟.基于城乡一体化理念的小城镇生态规划探索[J].四川水泥,2015(11):16-17.

【2】姚萍.基于生态理念的小城镇规划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1):32-34.

理念范文篇8

对全院干警提出“六个要求”

5月15日上午,大海林林区检察院召开全体干警动员大会,传达贯彻上级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有关精神,对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做了总体部署与安排。为确保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每个阶段的各项任务,检察长李世铭同志在会上对全院干警提出了“六个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思想到位,重点克服畏难、自满、厌烦、厌战情绪,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与专项整改活动有机结合,深化对开展法治理念教育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一定高度,落实领导责任,实行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积极参与,明确目标,形成人人主动参与,人人受到教育的良好态势,分层次、分专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认真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和要求;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是查摆思想到位,深挖思想根源,找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执法意识问题;

四是整改目标切合实际,存在哪些问题就整改哪些问题,整改措施切实可行,努力做到标本兼治;

理念范文篇9

(一)普通民众发起的“微公益”活动普通民众作为微博时代微公益理念社会化的主力军广泛地参与到了活动当中,积极主动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借助微博平台,集思广益,以方便、快捷的方式进行着各种创新性的活动。简世成和张才路是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驻村的两名大学生村官,两年来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和专长想方设法推动农村发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他们提出了“微博卖板栗”的想法,计划利用微博平台,板栗活动信息,并将活动过程中的精彩瞬间通过微博以视频和图片等形式向外传播。在帮助农民优价销售板栗、增加收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农民IT技术培训、筹建“农民合作网吧”,并通过互联网特别是微博平台长期推销生态农产品、争取各界扶贫资源;同时,组织消费者团购、乡村生态旅游等城乡互动活动,适时推动成立农民电脑协会、板栗协会或生态果蔬协会等合作组织,为长远发展打基础。两名大学生村官更是将微博卖板栗申请成一个微公益项目,参加了联想“微公益”大赛,项目参赛后,以其独特的创意和切实的可行性,受到了广大网友和嘉宾的青睐[4]。(二)民间志愿组织发起的“微公益”活动民间志愿组织作为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传播公益理念的民间草根力量,在微博平台和微公益活动的开展中,更是突出了自己的优势,广泛地号召志愿者,以核裂变式的方式迅速传播微公益理念。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以“宝贝回家寻子网”为协会的主要活动平台,汇集了许多的爱心力量帮助孩子找到回家的路。自2008年创办至今,志愿者队伍也从最初的70多名发展到2万多人。该协会的宗旨是:关爱儿童,共筑和谐。“宝贝回家寻子网”网站有近3000万注册的家长和志愿者,腾讯公益与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联合发起“宝贝回家关爱行动”,希望借助微博,帮助走失、被拐和流浪的儿童回到父母身边,同时,呼吁网友见到街头乞讨的儿童时请拍照或录像,连同时间、详细地点等到腾讯微博。宝贝回家志愿者队伍建立了90多个寻子QQ群,截至目前已有75491位爱心人士参与本活动,已有449人通过该活动找到亲人,目前还有家寻宝贝11021人,宝贝寻家5478人[5]。(三)网络媒体发起的“微公益”活动网络媒体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凝聚人心、积聚力量、把微公益的理念转化为随手可行的行动,渗入每个网民的意识中。网络媒体在微公益活动中,不仅起着监督监管的作用,而且担负起捐赠主体的作用。2009年12月,一家微公益互动微博社区———“茶缸微博”在上海成立。“积少成多、聚米为谷”是茶缸倡导的精神。茶缸承诺,网友只要注册成为该网站的会员,就等于捐献了10粒米。网友每发表一篇微博,网站又会再捐1粒米,推荐1名会员,网站将捐献10粒米,网友参与1份问卷网站将捐献100粒米。此外,网友在该网站使用微博可以获得积分,每200积分就可以换成5000粒米。“茶缸网”随时都会更新捐米的数据,每当统计捐米量达到5公斤后,专门的爱心米小组就会去市场买回一袋等量的米,再通过与慈善机构合作捐给贫困家庭。截至2011年2月底,“茶缸”网已有1.4万余名注册会员。到目前为止,“茶缸”已经捐出了527.5公斤大米,攒米约116.25公斤。捐米行动由“茶友”发起组织并参与执行,“茶友”每次活动都会拍下照片,全程记录,并撰写博客,公布给全体“茶友”。茶缸将微公益融入了企业文化之中,将网友的每一个行为都转化为一份爱心放大并传递出去[6]。(四)名人发起的“微公益”活动名人参与微公益活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形象,同时也尽了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尽的责任。在微博时代,通过实时互动,微公益理念的传播效应和网友的爱心聚焦效应迅速增长。“名人效应+网友推广”的方式具有超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是微博模式下的爱心微公益理念传播的典范。2011年3月,梁咏琪(GiGi)生日到来之际,她提前说出自己的生日愿望,希望帮助中国有需要的家庭和小孩,平安渡过难关,以及得到更多医疗与教育上的帮助;而每转发一次此微博,GiGi就会捐出一元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祝福转送给有需要的人。短短数天,已有391695次转发,而Gi-Gi亦守诺捐赠40万元给该慈善机构。虽然三天的生日微博转发期已过,但仍有不少网友继续转发,令GiGi大为感动,她说:“生日做有意义的事是我的宗旨,多谢大家送这生日礼物给我,我将继续把慈善讯息宣扬出去。”[7](五)企业发起的“微公益”活动微博时代,企业发起的微公益活动不仅履行了其本身应尽的社会责任,增加了爱心公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而且增加了企业与公众信息的交互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企业带头、全民参与的微公益活动方式,在扩大了公益活动参与者范围的同时,将微公益的理念广泛地传播到社会中。企业在活动中的创新性吸引了更多的公众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和兴趣。中国平安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之一,从2009年10月开通新浪官方微博至今,现已拥有接近10万的忠实粉丝。为了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些地区的贫困儿童,让更多“渴”望的孩子喝上干净的饮用水,中国平安官方微博发起了“一次转发一瓶水”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参与者只需在6月1日至6月15日间转发活动微博,每转发一次,中国平安即向旱区的平安希望小学捐赠1瓶饮用水,每增加1位粉丝则再捐饮用水2瓶。自活动开展以来,这种别样的爱心传递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活动结束,此条公益微博的转发量超过23万次,平安官博粉丝新增近3万人。最终,平安共计送出28.5万瓶品牌饮用水,同时,平安根据学校的一些具体需求,追加赠送了价值约40万元的雨衣、教辅书籍和课桌椅等。该活动获得了包括平安客户、员工、社会热心人士的积极参与,网友们强大的力量使爱心公益的影响力呈几何级数地扩大[8]。(六)政府发起的“微公益”活动政府一直都是以“亲民、爱民”的形象作为公益事业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在微公益迅速发展的今天,政府更是借助微博平台,发挥其主体效应,带动和号召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积极开展微公益活动,关注社会中的弱势人群,传递公益理念,树立良好形象。2011年11月15日,由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主办的“红‘围脖’暖三秦”微公益活动启动,主要内容是“送温暖、送关爱、送文化”,运用微博平台发起资助,以一个家庭、社团及企业资助一个孩子或者一所学校的模式,帮助农民工子女和弱势青少年群体远离寒冷,忘却孤独,延续亲情,在互相关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活动募集到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及企业捐赠的物品价值逾千万元。捐赠的电子学习产品价值1000多万元,将在陕西107个县市区及36个省级重点示范镇援建“希望工程—爱心家园”,260多个主要服务对象是品学兼优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目前,已有多家企业为贫困地区学校捐赠了电脑、乐器、体育器材及围巾、手套等过冬用品[9]。

微博平台下的“微公益”理念社会化分析

(一)基于利他主义视角下的分析利他主义一词,源于拉丁语alter,意为他人的。19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实证主义创始人孔德首先把这个概念引进伦理学体系。他认为,人类既有利己的冲动,又有利他的冲动,利他又必然以利己为基础。所谓利他主义,就是一个个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以牺牲自己的适应性来增加、促进和提高另一个个体适应性的表现。在西方伦理思想发展过程中,利他主义曾有过两种典型的表现形式,即仁爱的利他主义和利己的利他主义。仁爱的利他主义认为,利他人的仁爱心或仁慈情感是人的本性,仁爱心作为道德的基础和标准,要求人无私地去利他人和促进人类的共同福利。利己的利他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同时又有同情心、与人类成为一体的社会情感、利他人的社会本能。任何人都以追求私利作为行为的出发点。由于利他人的本能,又最终使人以利他人和社会的共同福利作为行为的目标,其行为的结果则使个人利益得以实现。利己的利他主义得到了学界的支持和认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经济负担、心理负担加剧,时间成本上升,虽然从小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但是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望而却步。但是,微博时代的微公益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这些特征,降低了参与的门槛,捐赠途径也更加简单易操作。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微公益的主体,选择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感兴趣的公益活动,通过符合自身经济状况的形式表达仁爱之心。“儒家的修身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首先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10]人的经济能力有大小,但是“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利他的社会本能,人的本质正是他的社会性。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利己主义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微公益理念的社会化,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只有利他才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回报,获得更大的利益。儒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发展过程和目标,“修身”是人生发展的起点,也是人生成功的必备条件。充分调动人们利他的本能从而加强公民自身的道德修养,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就会提高,社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这样人和人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和谐,个人生活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利己的利他主义是微公益理念社会化过程中的人们内心博弈的一种平衡,也是微公益发展的推动力。(二)基于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下的分析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11]。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中国社会最直接的发展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脱贫困状态。而在进入21世纪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导致价值尺度扭曲、伦理准则变形、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恶化。中国的道德分配问题日益突出,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所谓道德分配,是指在社会舆论、良心谴责、正义感、同情心等道德精神力量驱使下,人们自觉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分配形式。”我们逐渐认识到:充分发挥公益事业的力量调节道德分配中的问题,成为和谐社会中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正如马斯诺在需求层次理论中所说,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通过外部条件可以满足的低一级的需要,如物质生活的需求,也有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高一级的需要,如精神生活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理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微公益赋予了公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主的参与方式和道德选择模式,当参与主体的这些公益行为得到实践并被赋予良好的道德评价时,他们会自然地实现微公益理念的吸收和内化,并同时满足自身追求自我完善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上自我完善的需求,正是道德分配中公民对他人、社会、国家有道德责任意识和社会使命等意识的体现。微公益在不占用个人很多资源甚至从长远来看对个人有利的情况下帮助了别人,也获得了个人完善自我的精神需求。可见,微博时代下微公益理念的社会化契合了现代人对生活思考的理念,得以在社会的良性互动中逐步实现着公众思想道德和价值品质的内化。

微博时代的微公益理念社会化的价值

理念范文篇10

在实际的公路建设中,难免不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其中包括公路周边的自然环境、植被等。现在人们对生态公路的概念和定义还不甚明确,因为在提到生态公路的时候,有的人认为它是指在进行公路建设过程中,对施工一定范围内所进行的一种环境保护行为,这虽然强调了对生态系统中绿色植被的重点保护,但是这也局限了生态公路内涵的范围。但不管是怎样的观点,生态公路都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研究分析公路建设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环保设计理念的贯彻,使得公路从设计到运营都能实现对环境的和谐相处,做到公路的畅、洁、绿、美、平的规划,特别应该在绿、美、环保上实现人、车、路、景四者合一,在确保公路安全舒适的同时,实现公路建设的生态功能。

2生态公路的设计理念

在生态公路设计中,强调了生态理念和环保意识的渗透,同时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包括减少实际公路建设中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造成影响的补救措施等。

2.1生态恢复设计

该种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公路设计,并且对实际的生态公路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主要是解决公路建设中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通过相应的措施,加快公路周边生态的恢复程度。例如在设计边坡防护的时候,就需要对栽种的植物以及边坡坡度和类型进行合理选择,促进植被的保护和生长;在设计路域生态的时候,选择的植被就要重点结合当地的生态特点,贯以乔灌结合、常绿与落叶结合、远景与近处绿化结合、四季花草搭配、以当地植被为主的设计理念,确保植被顺利健康成长。

2.2环境的设计和融入

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贯穿自然的设计理念,这更容易达到一种自然的效果,同时也能更有效的降低公路建设对公路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要加强对现有景观植被的利用,以此减少人工对环境的破坏,同时也能够维持自然的生态环境。此外还可以加强不同乡土植被的引入,不仅发展了乡土植被,也缓解了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对路域中文物的保护,使其成为生态公路的一大特色。

2.3乡土化技术

该种技术理念强调的是在公路设计中引入当地的乡土材料、文化和乡土物种等,这样既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能缩减一定的建设成本,获得较为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重要的还是对当地个性化特点的展现。而且乡土物种的选择既能保证植被的健康生长,也避免了外来物种对本土环境的影响,增强植被的存活率。我们正在施工的郑州市大学路南延线工程,处在城乡结合部,所以在进行设计中,不得在道路两侧个1km范围内进行工厂、采石场等易污染单位的建设,而基于绿化环保理念的体现,在道路两侧各20m范围内由内至外分别种植:作为郑州市市花的月季花,生长较好的玉兰以及耐寒、耐旱的雪松。

2.4生态绿化的设计

生态公路的建设还需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以此才能选择更适宜的、能够加强环境保护的植被,在设计边坡绿化的时候,要重点分析土壤的结构特点,保证栽种的植被能健康成长。植被的栽种可以选择散丛结合的方式,植被物种类型也尽可能的做到多种结合的方式,使得生态绿化设计更为科学合理。还可以对匝道圈进行绿化设计,这主要是根据其地势进行大型图案的设计,可以采取成片栽种并加以适当点缀,而且为了方便养护,还可以进行相应喷灌设施的设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苗圃和栽植经济林的建立,在确保公路绿化生态的同时,综合利用开发匝道圈中的土地,降低了工程投资和养护费用。

2.5公路和生态工程的结合

生态公路的设计一定要结合环境保护来进行,这不仅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和谐相处关系的体现,还要结合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的处理来加强公路建设和生态环境间和谐关系的建立,以此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降低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真正落实生态公路的目标。

3生态公路的实现措施分析

生态公路的实现,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以及设计理念贯穿到整个公路设计中,才能进一步促进生态公路的实现。

3.1规划设计阶段

公路规划设计在整个公路设计和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规划设计质量和水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生态公路的建设效果和环境保护效果,因此要使其得到确切的保证。而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虽然对总体设计进行了强调,但是对线路总体方案中生态环境这一要素却没有给予重点考虑,只是提出了环保总体设计。所以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积极主动对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进行协调,进而贯彻落实生态公路的设计和建设。这也就要求了设计人员需要明确和掌握公路沿线的基础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自然景观等,然后再对路线方案及其总体布局进行了综合考虑,与此同时还要针对建设中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降低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但也要全面考虑环境对公路建设的承受能力等方面,例如不良地质地段等。并以“三同时”为指导方针,也就是要求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时候必要保证公路设计、施工和运用的同步。

3.2公路施工阶段

公路建设施工阶段是实现生态公路设计理念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强调和落实环保,确保对土地和空间的合理利用,为之后施工完成后地表绿地的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对施工人员文明安全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责任意识,不随意进行污染源的排放,做到文明施工。还要加强对施工原料和施工残余材料以及施工废料的管理和处理,以确保不会对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关施工制度的落实,大力开展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以此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意识,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破坏现象。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公路景观的建设,毕竟对出行的人们来说,对公路景观的印象往往来源于公路及其周围景观。对于路侧生态、边坡防护等方面的绿化也要加以重视,在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促进生态理念的体现,在借鉴自然界植物群落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幅错落有致、高低错落的绿化景观图。就以路侧生态的设计来说,其设计往往采取容错的设计方式,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安全和谐的设计理念,首先在全面考虑了当地地形和工程造价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路侧宽度,进而放缓路侧坡度,然后可以取消挡土墙的建设,建设一个宽度大于2m的平台,并在平台上进行植被的栽种,而为了不影响公路的排水,在路侧净区应该建设一个和路面一样的坡度,路侧边沟也要基于以上原理,采取隐性边沟的方式进行建设,这不仅能够促进路面承载力的增强,还能扩大路侧净区,以保证路侧安全,同时也能够进行绿色植被的栽种,得到一条生态边沟。

3.3公路运营阶段

虽然在施工阶段进行了相应环保措施的实施,但是在公路的运用过程中这些措施的作用和功能会逐渐减弱,因此需要对生态工程进行后期的养护、维护和管理。加强建立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相关机制,确保突发环境事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和处理。此外,还要落实对公路周边环境的监测,通过研究分析环境状况规律,对污染原因进行逐步排查,以制定有针对性的环保方案,并且在设计和运营个环境中都不能放松对环境的监测工作。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