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8:21:36

理念教育

理念教育范文篇1

本文作者:黄东升工作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2000年,品德教育伙伴组织公布了“有效品德教育的11项原则”作为评定优质品德教育的依据:(1)品德教育使核心伦理价值观念成为优良品德的基础;(2)必须对品德进行综合的界定,以便把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考虑在内;(3)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广泛的态度,来促进学生在各个阶段生活中的核心伦理价值观念的形成;(4)学校必须是一个充满关爱的社区;(5)学生要有机会参与道德行动以发展自己的品德;(6)有效品德教育包括有意义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这种课程尊重所有的学习者,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成功;(7)品德教育应当努力发展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8)学校全体员工必须是有学识的、有道德的公众,他们有责任从事品德教育,努力奉行指导学生品德教育的核心价值观;(9)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学校员工和学生都发挥道德的领导作用;(10)学校必须召集家长和学校所在的社区全面参与学校的品德教育活动;(11)评价品德教育应当注意评估学校有无公认的品德标准、员工对品德教育的支持和学生对美德的认可程度[4]。密苏里大学教育学院的马文•博克维茨教授也在最近的研究中归纳出了有效品德教育的八大要素:(1)学生得到了尊重和关怀的对待;(2)学校存在积极的角色榜样;(3)有自律与发挥影响力的机会;(4)提供反思、争论与合作的机会;(5)学校有明确的品德教育的目标和标准;(6)提供社会技巧的训练;(7)提供实施道德行动的机会;(8)家长和社区的积极参与,有一个支持达到品德教育标准的大环境[5]。可见,他们都强调了正面和直接的道德教育,要求学校与社区、家庭在德育上的配合,以及努力促进青少年学以致用、践行道德价值以形成良好的品德等特征。因此,课程理念应该围绕优质、高效的特征来设计。课程设计理念是品德教育的首要步骤,如果仍存在随性而为或仅凭经验法则,实际已经显示了失败的端倪。课程设计理念是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没有理念的实践是盲目的,而失去理念的理论则是虚幻的。相关调查表明,很多老师存在“反思”的迷失,诸多教育政策的推动也多半忽略“理念”而仅就“技术层面”进行宣导,因而容易导致“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或者产生偏差的遗憾。所以,要推动品德教育,应该先掌握课程设计理念的精准性、针对性、实用性与可行性,而且,课程设计理念是动态的、生活的、多元的以及创造的基础平台,只有奠基于此平台的品德教育才能彰显其深度与广度。品德教育的课程设计理念可分为课程观、学校观与社会观三个面向,共计九个理念。

1.品德教育的课程观(1)理念一: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可以由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等类型组成,增强其多方面的教育目标。正式课程着重于认知层面,可以单独设置课程,以利于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完整的品德教育;非正式课程侧重行动层面,多半运用于社团活动、周会或自治活动,与学生生活结合或进行随机教育;潜在课程则较重情感层面,包括学校环境的软硬件布置、校园气氛与文化的营造,以及师生关系等均可产生品德教育的正负面效用。所以,品德教育可以由不同课程类型组成,达到强化其各个方面的教育目标。当然,针对学校的特性与实际需要,也可有不同的着重点,将品德教育在学校中准确定位。(2)理念二: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必须掌握多方面的整合统一,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与行动,使学生知善、乐善、行善,进而形成完整人格。在认知层面,可以依据知识、理解、应用,进而达到分析、综合、评价等步骤,循序渐进以提升学生道德认知力;在情感层面,也有意识、珍惜、热爱、反省等依序提升等不同重点;在行动层面,则可使学生经由体验、意志、实践,以养成道德习惯,最终形成品德。(3)理念三: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应考虑背景、输入、过程与输出等因素,以建立多元且具有效能的教育历程与成果。背景因素包括学校环境、社区特点、学生差异;输入因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过程因素包括目标、内容、方法、历程性的测量等;输出因素包括总结评价学生表现、教师表现、学校整体表现以及学校与社区关系。只有兼顾多重因素的课程设计,才能发展出具有特色、符合实际需要而且具有效能的品德教育。2.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的学校观(1)理念四: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须让其具有深入思考、情感分享与反复练习的机会,并引发其内在动机以达到自治自律。品德教育过程中可以由论辩、价值澄清、角色扮演、戏剧、阅读、合作学习、服务学习等多元教学方式,使学生有深入思考、情感分享与反复练习的机会,进而由外在动力引发其内在动机,由他律进而自律。(2)理念五: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应将教师视为帮助学生探寻与充实生命意义的领航者,而且教师所应关切的是学生的内在善价值,而非外在成就。所以,教师是以尊重、关怀来启发并引导各具特性的学生,教师也是主动、积极地将知识转化的品德课程领导者,教师更是提供学生品德教育身教的行动典范。(3)理念六: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将学校定位为资源整合与发展平台,进而连结学校、家长与社区,以营造学校———社区本位的品德教育特色。学校作为品德教育的社群,学校中所有成员都是社群中的一分子,一则彼此相互影响,二则每一分子都有责任与义务参与社群中的事务;另外家长与社区也是品德教育的支援与伙伴,以达到发挥家长、学校与社区相辅相成的效果。3.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的社会观(1)理念七: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切勿流于意识形态的灌输,而是对诸多视为理所当然价值的超越与反省。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单一价值灌输,也是一种“由上而下”的社会控制心态,其包括性别、种族、宗教、阶级、物种等,都有可能蕴含某种意识形态(包括偏见或刻板印象等),所以,品德教育必须时时透过反省、批判,以超越并消解意识形态。(2)理念八: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奠基于社会多元价值,经过沟通与论辩所形成的价值及规范共识。这个理念强调品德教育就消极面而言,必须免除各种意识形态的主宰与灌输;就积极面而言,则是建立多元价值观与容忍异见的精神。然而多元与容忍并不表示价值中立或缺乏立场,品德教育也是着重价值的引导与规范的建立,唯此价值与规范是经过沟通与论辩所形成的共识,以彰显生命的共通性与卓越性。(3)理念九:品德教育的课程设计应同时激发理性与感性的交融,并兼顾正义与关怀的和谐。正义取向是强调公平、权利、理性等原则,而关怀则强调弱势优先、补偿、责任与感性。然而正义与关怀并非冲突或矛盾的概念,而是不同取向的发声,更是相辅相成的互补概念,即由兼顾正义与关怀以营造真正和谐的品德理想境界。4.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的检验准则依据前述的品德教育设计理念的课程观、学校观与社会观,此罗列教育工作者在规划品德教育时的自我检验准则。

(1)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定位清楚吗?是属于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还是潜在课程?还是兼而有之?(2)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否兼顾认知、情感、意志与行动?(3)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考虑周全吗?是否纳入背景、输入、过程与输出等因素的考量?(4)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吗?还是只为了应付政策或者教学的绩效?(5)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对于教师有明确的定位吗?有让教师从中反省与修正的机会吗?(6)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有将校园纳入考量吗?学校整体气氛对于品德教育是正向还是负向?我能善用资源并改善阻力吗?(7)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能免于意识形态的控制吗?我是否时时思考自己背后所隐藏的或视为理所当然的价值?(8)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开放与容纳多元价值的吗?其是否可以由沟通以达到暂时性的共识,而非既定与单一的价值观?(9)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展现了正义与关怀之声吗?其凸显了品德教育的涵义与价值吗?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的特点为何?与其他的课程有何不同与关联?

理念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通识教育;立人;精神成人

一、通识教育蕴含的“立人”教育理念

当前,大学教育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有显著的成效,但专业教育的高度片面化和极端化也带来了许多弊端,使得人才培养过于职业化、功利化。造就专才固然是大学应有之责任,个体在社会之中,职业谋生和生活需求也都离不开各种专门之学,但大学教育同时还承担着促成青年学生“立人”的重要责任。而通识教育的根本旨趣正是关照人性,给予学生思想的充盈来对抗空虚,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获得精神的成长,为将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内在基础。真正意义上的“立人”是指个体精神成人,具体来说,是指个体具有完整、独立、自由的精神品格,能实实在在地立足于现实世界之中,达到从“格物”到“立人”,获得德性的完善和人性的尊严,并拥有追求美好、卓越人生的可能性。中国历史上很多有识之士曾提出过“立人”思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鲁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论》中的论述:“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事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1]个体的精神成人,以及独立的品格和高贵的德行的形成,是其在真实生活世界中展开生命活动和获得生命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人立而后凡事举”,正是因为如此,相对于大学的专业教育来说,通识教育更为关注个体生命成长的根本性问题。《大学》开宗明义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虽然儒家为学做人的三个纲领性表达不是针对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问题的专门论述,但由个人自身的精神和德性的完善推及到他人以至社会群体的观点与通识教育的根本旨趣是有共通之处的。可以说,“立人”的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的根本属性之一,一旦偏离这个最初的出发点,就可能背离初衷而无法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大学面对的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是鲜活的生命,大学阶段也是青年学生德行和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在大学时期接受的通识教育将成为其个体生命的根基和孕育个体思想、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大学教育给予青年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谋生的技能,更应引导个体成人,引导其走出自我中心、走向他者,将自我引向敞亮。

二、通识教育的现状审思

通识教育强调的是整全、通达,注重精神的养成和人格的发展。个体只有将所学融会贯通,拥有开阔的视野和批判的精神,才能对自我和世界有理性的、客观的分析和反思,才能对生命成长中纷繁复杂的事物具有独到而深刻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也才能真正地精神成人、获得人格的健全与完满。近年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识教育在各高校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立人”的教育目标还相去甚远。第一,一些高校对通识教育课程门类求多求全,却没有理清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颠倒甚至混乱,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成体系,资源丰富却仍无法达成通识教育目标。黄宗羲在《文史通义》中说:“载籍浩博难穷,而吾力所能有限,非有专精致力之处,则如钱散于地而不可绳之以贯也。”知识浩瀚无垠,况且现代社会信息日新月异,因此,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在机理十分重要,必须围绕大学的教育目标设定一条主线,再对课程进行系统的设置,避免“泛而不通”。第二,通识教育实践过程中不乏矫枉过正的现象,部分高校通识教育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为主,忽略了自然科学类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能培养自由的心灵、高雅的气质,启迪个体对人生基本问题的思考,但人类历史演进中沉淀下的精神文明和文化财富是多方面的,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了解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及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对个体的认知和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第三,通识教育的实践效果差强人意也是一大通病,很多高校仅仅将通识教育课程当成专业教育的补充,通识教育课程授受不足,加之其地位和考察要求不如专业课,使得通识教育的实际境遇较为尴尬,学生也不够重视,不但没有掌握课程知识,课程的“立人”价值也无法实现。当然,除了上述情况,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如通识教育目标不明确、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课程教授知识和技能训练趋向明显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大学通识教育“立人”的教育理念也无从谈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学生的负担,浪费学校的资源,久而久之,大学通识教育的价值也将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

三、通识教育“立人”教育理念的实现途径

首先,通识教育的“立人”教育理念不可能靠空谈实现,只有合理选择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的知识作为通识教育内容,才能让学生全面地了解人类文明中的核心知识。人文科学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了解文化和历史的博大精深,在哲学、诗歌、小说等文学名著中体悟人性,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滋养;社会科学让学生对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有所了解,能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复杂的社会问题;自然科学则能让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有一定的认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当然,还需要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科学的设置,对这些课程进行内在逻辑的梳理,使杂乱无章的课程形成有机的整体。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作为保障,才能保证通识教育“立人”教育理念落到实处,真正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理解自我、理解世界并立足于现实世界。其次,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者和参与者,学识渊博而又具有人格魅力的大学教师对学生“立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敷衍塞责的教师和尽心尽力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教师对课程内容了然于胸,讲课有条不紊,表述清楚、不急不缓,在知识传授中能做到尽心尽力,这些在细节中表现出来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进而,如果教师德高望重,对所教授的内容有精深的见解,能引导学生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在感知经验基础之上又得到理性思维的飞跃,这样的教师便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精神的导师。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2]从“立人”这一层来讲,教师的“身教”胜过“言教”,个人修为的自然流露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大学应注重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激励教师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通识教育教学,成就更多的大师。再次,大学文化建设对通识教育“立人”教育理念的实现十分重要。在长期的发展和沉淀中,大学凝炼了自身传统的价值追求、办学理念,形成了一定的规章制度、行事准则,还有师生共同创造的追求学问的生活方式,大学校园的人文景观、教学设施等,融合在一起构成了特定的大学文化。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掀起建设高潮,但对大学文化底蕴的挖掘还不够,大学文化显得单薄没有厚度。大学是探究高深知识之所,大学文化则是大学的灵魂所在,从一定程度上讲,大学文化“就是激励学生精神成人的文化,就是激励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心智、努力发掘自我潜能、全面提升自我人格的文化”。[3]“立人”的教育理念只有融入大学文化中,才能促进青年学生精神品格的形成,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教养的人。相比外在的建设,大学更应加强内在的文化建设,重视大学的文化育人的根本目的,将自身的传统精神进行传承、创新,让青年学生生活在传授知识、钻研学问、追求真理的自由宽阔的大学文化氛围中,成为有情怀、有智慧、有修为的人才。

作者:高 榆 张 宝 胡良梅 单位:1.合肥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合肥工业大学教学办公室

参考文献:

[1]鲁迅.文化偏至论•坟[A]//新版鲁迅杂文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49.

理念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英语教育专业;三元融合;教育生态理念

一、引言

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合格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师的重任,对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然而几十年的发展至今,许多地方高校仍然没有实现“英语+教育”的融合与共生,英语学科与教育学科“两张皮”的现象非常明显。部分教师和学生根深蒂固地认为,只要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自然就会当英语教师。正是在这一传统理念的影响下,相当部分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科属性定位模糊,课程设置同质化,“多校一面”,教师特色教育课程严重不足,再加上目前地方高校处于应用转型期,“去师范化”倾向明显,英语教育专业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困境。要扭转这一困局,首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既要着眼于国家高等教育大变革和全国英语专业建设、发展这样一个大的生态环境,更要细处审视自己所处地方的小生态环境,明确英语教育专业交叉学科所属类别,分析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各影响因子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实现科学的、生态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本文从教育生态理论和外语学科教育理论出发,以国外外语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体系为比较参考对象,提出了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三元融合教育生态发展理念,并对其内涵以及相互作用机制和生态关系进行了探讨。

二、概念界定“理念”

一词最早隶属于哲学范畴,来源于古希腊语(edios),意思是指“观念”“理性概念”。苏格拉底认为,“理念作为模型存在于自然之中”,“每个理念只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思想,所以只有单一的理念”[1]。这之后包括柏拉图、康德和黑格尔都曾对“理念”进行过辨析和阐述。现代社会人们对“理念”的认识相对简化,根据学者韩延明的理解和总结,“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2]。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范式,“是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2]。可见,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性认识的成果,它源于人们对教育实践和现实的思考,又用以指导教育实践。当前国际社会有十大同行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素质教育理念、创造性理念、主体性理念、个性化理念、开放性理念、多样化理念、生态和谐理念以及系统性理念。外语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基于语言的“异质性”特征和人性的“相通性”特点在外语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所形成的对“外语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具体表现在对外语教育宗旨、外语教育使命、外语教育目的和目标、外语教育要求、外语教育原则等方面的理性认识成果。

三、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三元融合生态教育理念

应用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理念应在遵循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生态和谐持续发展价值观的前提下,结合当前国家对地方高校应用转型教育改革提出的新需要来确立,既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英语教育专业的三元融合教育生态理念进行诠释:(一)基于高等教育和语言教育本质的思考:人才培养之知识、能力与文化素养三元融合的专业教育理念1.人才培养之“三元”理念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前提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著名教育学者文辅相在梳理了当前学界通行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后,总结认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体力,陶冶人的思想品德,促进着个体的社会化”。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除了具有教育的普遍的本质属性外,更有其自身的特征。20世纪末以来受西方通识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开始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者提出了回归人性本位的大学教育理念,认为大学教育既不能只讲学科知识,也不能忽视专业技能,更不能枉顾学生人性发展,应该是人性本位学习、学科本位学习和专业本位学习的有机结合[3]。人性本位的大学教育理念要求我们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让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学科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融合,为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大更持久的生长空间。语言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媒介和文化符号。其主要功能在于传递和交流信息。语言的本质和功能决定其固有的工具性、人文性和教育性。因此,外语学习既要学习语言符号,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又要学习交流交际,学会听说读写译;为了更顺畅地交流,还必须学习外语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合格的外语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统一。英语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英语教师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英语交际工具,具备英语人文学科素养,还能够从事英语教育研究、具有教师职业能力。为了更深刻认识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点,我们不妨关注一下大陆以外高校外语教育专业的做法。学者盛迪韵对中日双方师范生的外语教师职前教育专业知识和实践运用能力进行了对比测试调查,发现我国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语言交际能力”上占有显著优势,在“英语学科专业知识”上的平均得分高于日本学生,但是在“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推理与决策”和“情境知识”等教学技能方面远远低于日本,我国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英语教学能力重视不够[4]。孔德麟,安昊对比研究大陆与台湾师范院校英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结果发现台湾的英语教育专业在未来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更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值得国内高校借鉴[5]。2.人才培养之“三元”理念内涵鉴于此,我们提出英语教育专业的三元融合生态教育理念。“三元”即专业人才培养的三要素———专业知识、知识应用能力与文化素养。由于英语教育专业的跨学科性特点,其人才培养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表现出复合型特征,除了需要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结构和英语专业技能体系,同时还需要掌握教育知识技能和英语教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包括摄取知识的能力、利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性地、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及未来从事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通过解决各种专业问题和英语教学问题,形成自己英语和教育相融合的认知模式,发展自己英语和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6];文化素养方面包括开放的心态及灵活性、对语言的敏感、复杂的交际技巧[7]以及未来担任外语教师所应具备的文化素养和师范素养等。3.人才培养之“三元”融合生态关系英语专业教育必须促使三要素之间的交互相融,使这三元之间生态和谐发展,共同推进。在教学实际中,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文化素养三者之间不应该是简单的列举或并置,而应该是相互浸入,相互交融,共同服务于英语和教育相融合的专业教育目标。在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要素中,英语语言知识是学生主体的专业知识和主要技能体系,英语教育学知识是主体专业知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知识应用和从师任教的能力影响着学生主体知识技能学习的效率和未来进行英语教学工作的效率;“厚植”的人文素养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和灵活应变。三者之间构成了一种平衡的生态关系,没有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拓展成为空洞的表达;不重视人文素养,能力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专业知识也无法实现升华和内化。所以在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生态体系中,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文化素养互为彼此的限制因子和助力因子。如果三者不能协调发展,必将相互抗衡,破坏教育生态系统。(二)基于专业特色的思考:课程设置之英语课程模块、教育课程模块和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模块三元融合的教育理念1.课程设置之“三元”理念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前提英语教育专业是培养懂英语、能够操持英语,同时也懂怎样教英语的未来教师的横跨英语和教育(包括心理学)的跨学科专业,具有显著的教师职业应用属性。其专业定位和特点确立了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兼具专业学科知识技能和教育知识技能的未来学科教师,因此专业教学内容除了包含传统的人文教育和交际工具训练,同时也应该包含职业应用性质的英语教师教育[6]。在课程设置上也应该围绕培养基础教育英语教师的教育目标,从实现英语专业教育目标、教师职业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目标三个方面进行思考。然而,当前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英语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根据王蔷、田贵森、钱小芳、袁邦株等对我国外语教师职前教育的调查的调查,我国外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整体上缺乏时代性,教育教学类课程课时不足、师资薄弱[8]。程晓堂把问题细化为七大板块,认为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教师教育方式正在严重影响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9]。国外院校比较成熟的外语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法值得我们参考。张曼、张维友以美国三所著名西班牙语教师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为例,对其课程设置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专业课程教师教育专业这一核心特色鲜明,表现为教师教育课程所占比例高于通识或专业教育课程,尤其强调西班牙语学科教育课程的内容;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育实习分散于教师教育课程学习的四个学期;此外教师教育课程并不是单一的理论或技能训练,而是从不同的理论和视角来探讨某个教学核心主题,其课程结构和体系呈现出鲜明的系统性和综合性[10]。盛迪韵调查统计了日本东京学艺大学英语教育专业四大类课程所占比,英语语言类课程占比41%,教育类课程占比18%,英语学科教育类课程占比23%,其他通识类课程占比15%,其所采用的“英语教师临床核心课程体系”强化了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4]。2.课程设置之“三元”理念内涵及教育生态关系在综合考虑以上研究基础上,根据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发展特点,我们认为有必要改变传统英语教育专业的“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法课程”课程设置方式,明确英语教育专业为培养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确立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之“英语课程模块”“教育课程模块”和“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模块”三元融合的教育理念。三大课程模块围绕英语专业教育和教师职业教育两方面展开,三者之间相互融合、共同促进,无论是内部各课程之间还是与外界社会需求之间都构成了一种动态平衡的生态关系。如果把英语教育专业所有课程看做成一个群生态体系,那么英语技能知识与教育技能知识互为彼此的限制因子和助力因子,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像纽带和润滑剂,滋润着教育知识和语言知识,加速学生英语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这些都是整个专业课程群生态内部之间的助力因子。但同时也存在限制因子,比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课程群学时分配和三大课程之间融合程度(涉及课程融合教材的重新编写、教育意识浓厚的师资队伍配备)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课程群之间会此消彼长,失去平衡,破坏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和谐。(三)基于国家、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对高素质教师需求的思考:专业培养对象之理论研究水平、实践应用能力与国际化视野三元融合的教育理念1.专业培养对象之“三元”理念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前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的根本又在于教师,教师素质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未来教师既要考虑个体全面发展的需求,也要全盘思考国家对外开放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小学英语教师行业变革的要求以及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教育事业和中小学英语教师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首先,是基础英语教育国际化对国际视野英语教师的需要。新时期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政策的全面实施,国内的中小学英语教育也开始与国际接轨。从“英语特色”到“国际化”教育,从“一条龙”英语教学到英语国际化教学框架,各种思潮竞相涌现。基础英语教育国际化浪潮使得中学英语教师素质能力备受关注,拥有海外文化背景和专业教育背景,通晓最前沿的英语教育理论,具备深厚的英语教学功底的英语教育人才成为众多中小学和高端英语教育机构争相选聘的对象。因此,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适应社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及教育需求的国际化英语教育人才是高素质中学英语教师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其次,是新时期中小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对高质量英语教育人才的迫切需要。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设“一专多能”“教学+科研”“知识+技能”的学者专家型中小学教师[11]的目标,对教师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提出了更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教育学者何广铿、孔宪辉(1999)以此提出衡量中小学英语教师水平的三大评估要素:语言水平、教学技能和教学理论水准[12]。同时指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师范英语专业开设的外语教学法课程对外语教育理论讲解得不多,国内图书市场上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书籍也不多见,英语教师教育中对外语教学理论的传授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没能充分重视。可见,对新时期中学英语教师来说,仅仅只是注重提高教学能力,而不加强对现代外语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能称之为合格的英语教师。对此,国外关于中学外语教师教育的政策和理念可以为我国的外语教师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1988年,美国外语教师协会推出了《外语教师教育临时计划指南》,提出未来中学外语教师应在理论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方面进行必需的专业准备,指出对外语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应涉及到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和专家发展这三大领域[13]。文件明确了中学外语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培养目标,为外语教师树立了入职资格标准,成为高校外语教师教育和培养的依据。中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在于英语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层次的提升,在于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14]。英语教育专业作为中小学英语教师培养的“母机”无疑是这一改革与创新的首要践行者。从当前国家、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视角来看,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未来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英语教学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三者交汇相融,促使英语教师教育转变观念,适应未来社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与中小学英语教育改革的需要。2.专业培养对象之“三元”理念教育生态关系从生态教育学视角来看,英语教育专业要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在提升专业培养对象素质方面也必须与外界教育需求间保持一种平衡的生态关系。如果把英语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实践应用能力与国际化视野看成一个良性的教师素质教育生态圈,那么在其与专业外部生态关系中,教育需求是动力因子,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对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论研究水平、实践应用能力与国际化视野的需求量决定了教育实践中三者的恰当比例和融合的机制。教育机构和学校对教师具体素质的需求自然成为教育体系中的助力生态因子,从而引发生态连锁,反过来促使专业教育的投入,最终使教师素质之理论研究、实践应用与国际化视野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的教育生态模式,完成提升培养对象专业素质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理念教育范文篇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政法委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化专项整活动”的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解决当前执法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检察机关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我院这次动员大会是经院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市委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会议精神和市院具体工作部署,进一步巩固“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成果,结合我院实际,对全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做出统一安排和部署,动员全院干警立即行动起来,在全院迅速掀起“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热潮。通过抓“法治理念教育”工作,集中解决制约我们检察业务发展和形象问题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在全院切实营造起抓工作、干实事、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下面我代表院党组讲如下问题:

一、深刻认识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全院干警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持续不断地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检察机关执法能力的重大举措,对于增强执法者的法治理念,更好地实现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的要求,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有着现实和长远的重大意义,也为深化“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推动力。同时,深化专项整改活动,是巩固、扩大去年专项整改活动成果的需要,是大力预防、纠正执法不公正、不规范、不文明问题的需要,是进一步改善政法机关的形象、提高法律公信力的需要,也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提供了成果转化的着力点。我们要清醒看到工作和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执法能力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期性、艰苦性,深刻理解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化专项整改活动的重大意义,以对党的政法事业高度负责、对广大政法干警政治上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好“教育”和“整改”活动。

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化专项整改活动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要求

要认真学习通读并领会中央政法委编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采取多种方式,对全体干警普遍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联系实际,对错误、有害的思想认识和执法实践问题进行集中清理,对共性的、突出的问题要逐项列出,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纠正;要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结合去年专项整改的成果,继续推进制度建设,重点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和措施,解决好执法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深化专项整改活动,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要求:

(一)让广大干警普遍受到一次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普遍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普遍增强“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的观念,普遍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

(二)让广大干警清楚认识到哪些观念意识有悖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哪些行为、做法违背了公正、规范、文明执法的要求,使一些共性的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得到纠正。

(三)执法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执法监督考核机制普遍建立起来并切实发挥作用,执法信息化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四)检察队伍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和涉法涉诉上访问题减少,各科室的执法水平和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

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教育广大干警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充分认识依法治国、依法办事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强化执法者首先要尊法、守法的理念,严格、公正、规范执法理念,依法行使权力并自觉接受监督的理念。坚决摒弃法律只管他人、管不了执法者,法律仅仅是工具、可以任意使用,只想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不愿接受法律监督等错误的观念、意识。

(二)教育广大干警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目的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保障人权、文明执法的理念,以及自觉服务改革开放、发展大局的理念。坚决摒弃以管人者自居、漠视群众疾苦、冷横硬冲、吃拿卡要,工作中重程序、轻实体以及否定群众路线、否定人权观念和忽视执法的社会效果等错误的观念、意识。

(三)教育广大干警正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关系。充分认识三者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充分认识坚持党的领导对于人民当家作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政治保障作用。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的理念,在执法活动中充分体现党的宗旨要求以及党的先进性作用的理念。坚决摒弃否定党的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对立起来的错误观念、意识,注意防止在执法领域滥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错误做法。

(四)教育广大干警正确把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充分认识坚持公平正义对于维护法治尊严、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巩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公正与效率并重的理念、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一致的理念和以公开促公正的理念。坚决摒弃等级观念和重效率轻公正、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意识。

(五)教育广大干警正确把握执法者的职业道德要求。充分认识忠于职守、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对于真正确立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极端重要性,以及职业道德低下甚至缺失给法律尊严、国家和人民利益带来的巨大危害。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同志关于社会道德“八荣八耻”的论述,大力弘扬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理念,坚决摒弃重权轻法、重利轻法、重情轻法的观念。

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任务

我们这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可以说是时间长、任务重。按照上级部门的具体要求,每个阶段都做了详细的部署,这就要求我们在各阶段工作中要严格标准,确保质量,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使全院的教育活动收到预期效果。

一是学习教育要求深求细。在搞好思想动员的基础上,我院要运用"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有效学习方法,采取团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深度汇谈与座谈讨论等方式,组织领导班子和干警认真学习同志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精神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系列论述,每名干警要通读一遍中政委编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收看收听有关的专题报告,写一篇心得,参加一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考试,同时还要学习魏艳玲、王书田的模范事迹等。同时要结合学习,组织干警围绕深化《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这一主题开展大讨论。院党组中心组要发挥带头作用,带头学习,搞好辅导。深化学习教育期间,领导班子成员和干警的学习笔记分别不少于二万字;学习心得体会文章每人不少于1篇。

二是围绕主题,搞好结合。要把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与其它教育活动和实际工作相结合:(1)要与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有机结合,(2)要与全市检察机关开展的以官德教育、人格教育、感恩教育为核心的人性化教育相结合;(3)要与当前的检察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做到两促进,两发展,利用浓厚的学习讨论氛围,解决一些干警的模糊认识,树立起"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增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是排查要求准求实

1、围绕重点问题深入集中排查。紧紧围绕"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认真排查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集中排查、解决在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力全面清理,摸清找准原委和症结,要结合近年来的执法办案情况,本着实事求是,解决突出问题的原则,重点围绕在执法力度、执法水平、执法行为、执法效果和检察改革、选人用人廉政建设、工作落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排查。

2、多种形式,深入排查。我院要结合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际,采取自查、互相查、上下帮查、面向社会开门查等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真正做到查准、查透、查实问题。(1)组织自查。采取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科务会、干警自我剖析等方式,找准自身和科室存在的问题。(2)交叉互查。组织全院干警帮助领导班子排查问题,干警与领导干部之间进行面对面的提意见,背对背地找问题,可采取发电子邮件、信函、交心谈话等方式方法互查。(3)面向社会开门查。我院要组织干警广泛征求地方党委、人大、政协、纪检机关、政法机关和发案单位等社会各界意见,开门认真听取群众批评。

3、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促进排摆。排摆中,要注意发现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对先进典型要弘扬,集中宣传推广魏艳玲、王书田同志先进事迹和经验;对干警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要解剖和严肃处理,并及时上报市院,要结合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对干警进行示范教育。

4、查处结合,全面整改。在排查中要结合实际,什么问题突出,什么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就重点检查什么问题。要做到边查边改边建设,对排查出的问题要梳理归类,落实整改措施,全面整改到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深化教育活动真正达到排查要准,剖析要深,整改要实,并将排查和整改情况及时上报。

四是整改提高要求真求效。我院要通过有效整改、解决问题,达到这次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我们要本着”边查边整、边改边建、纠建并举”的原则,制定有效措施,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督机制,下大气力解决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要通过整改提高,在塑造出忠诚、公正、效率文明的执法形象;忠于职守、热诚服务的公仆形象;严格自律、不谋私利的廉政形象。

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阶段教育活动任务,我们还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在教育活动中,要坚持向前看、重在建设的原则,把功夫下在加强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上,从源头上解决不正之风,从根本上增强对不正之风的自觉抵御和防范能力。二是加强监督与完善制度相结合。监督方面,在监督形式上要通过征询意见、明查暗访和巡视检查等多种形式开展监督。在制度建设方面,要用改革的精神抓制度建设,我们将在用人、规范依法从检上抓落实等方面陆续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三是抓落实与当前工作相结合。这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目的是推动工作、促进发展,树立形象,主要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因此,必须把教育活动与落实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当前我们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科业务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但尽管这样,教育活动也不能不搞,而且要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事实上,抓教育活动和当前的工作不但不矛盾,而且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我们检察事业的发展需要靠一些扎实肯干、敬业求实的同志去完成;要靠我们过硬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去完成;要靠我们严谨的工作作风去完成。如果教育活动抓好、抓实了,其他工作自然也就会抓好、抓实。

按照市委政法委和市院的要求,为抓好这次教育活动工作的开展,院里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党组书记、检察长彭济民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房英杰;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左长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于连海担任;成员由党组成员,政工科长潘勇;纪检组长李红丽。从而达到成立组织落实责任,层层贯彻立即行动,领导带头上下齐动,典型指导整体推进,促进我院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为把这次教育活动工作抓好,完成各阶段的任务,提几条希望和要求:

1、思想上要重视,并积极参加每次或各阶段的活动;

2、认真做好笔记,写好心得,并达到规定标准;

3、遵守制度,有事按规定请假,不无故缺席和旷工;

4、学习时要认真听、谈,讨论时要踊跃发言,敢于面对实际;

5、检察长、科长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带头查、带头改;

6、整个教育活动的学习查摆、整改等一系列的文件材料,要认真积累整理,以备迎接市院检查验收;

理念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约翰•洛克;教育理念;体育教育

约翰•洛克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人类理解论》和《教育漫话》等。在《人类理解论》中,他探究了人类思想的本质和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在《教育漫话》中,他提出了独到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本文旨在分析洛克的一些教育理念,以及对我国体育教学的意义和启示。1692年,洛克发表了他的著作《教育漫话》。他的教育理念主要反映在该著作中。在当时,洛克的教育理念被视为家庭教育的标准,而且,他的思想很快传播到了其他国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约翰•洛克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吴珠丽着重讨论了洛克所主张的教育的作用、目的和方法。继而阐述了洛克提出的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原则。她指出洛克强调在教育中要加强体育教育、以人为中心的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等重要理念(吴珠丽,2008)。姚红玉通过研究发现,洛克非常重视儿童的身体锻炼,反对对儿童娇生惯养,认为“身体对于任何事情差不多都是可以受得了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因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至少也受了损害。”“身体也要练习劳苦,这样去把他们的身体与精神弄饱满、安适与健壮。”(姚红,2001)。张爱红通过研究指出,洛克把培养小绅士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设为体育教育的价值目标,主张通过日常的身体养护措施、自然的户外运动和精心设计的身体活动来塑造儿童健壮的体格,通过系统的体育训练、道德培育和智力发展来锻造儿童的体育精神(2013)。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了洛克的教育思想。他们分析了思想的内容和本质及其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少有学者研究过他的思想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影响。本文将试图具体说明洛克教育理念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启示。旨在为我国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以改善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因此,这项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洛克教育观中与体育教育相关联的重要思想

在他的论著《教育漫话》中,洛克认为教育十分重要。它甚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他说:“在我们遇到的所有人中,只要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教育,十分之九的人是好的,正是教育使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1985)。洛克在书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1.1促进体质、道德和知识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向善,有用和有能力的绅士。他具体阐释绅士教育涉及三个方面:体育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他强调要将这三个方面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他认为体育教育是培养绅士的重要前提。强健的体魄为培养坚强勇敢的绅士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可以说,在西方教育史上,洛克“首次构建了‘体德智’三育教育体系,把体育置于三育之首使之成为贯穿于绅士培养始终的教育手段”(张爱红,2013)。在洛克看来,排在第二位的是道德,而知识处于第三的位置上。这一排序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德智体的顺序有很大的不同。1.2在课程设置中强调体育教育的重要位置。在课程设置方面,洛克特别强调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洛克当过医生,这也许是他重视体育教育的一个原因。在西方国家,他是第一位具体阐释和大力提倡体育教育的教育家。他把体育教育明确地放在了学校教育的第一的位置上。在《教育漫话》中,他首先指出“健康的大脑存在于健康体魄中,这是对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幸福的状态的虽短但却是最完美的诠释(1985)。他曾说过,健康的体魄对我们的事业和幸福是何等重要,这种重要性实在是太明显了,无需任何证据来证明它。他主张用“自然的户外活动和精心设计的身体活动来塑造儿童健康的体格,通过系统的体育训练、道德培育和智力发展来锻造儿童的体育精神。(张爱红,2013)”。首先,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良好的体育运动的习惯,他们必须在适当的年龄参加多种体育训练活动,其中包括游泳、骑马、剑术和跳舞等。通过学习和训练,孩子们可以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从而培养良好的终生受益的生活习惯。他强调由于孩子们的体质上的差异,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方法来训练孩子们。教师必须在实施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总之,洛克认为,对孩子来说,想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必须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2洛克的教育观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启示

洛克生活的时代,欧洲的社会观念开始从“禁欲主义”转向“人本主义”。人们希望摆脱禁欲主义的束缚,参加体育活动便成了释放自己的激情的重要手段。所以,洛克的体育思想明显带有时代的烙印。尽管如此,他的体育教育观念对我国青少年的健康体育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学时代,公共体育课程仅持续两年。由于大学生平时专注于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忽略了体育技能的掌握,大多数毕业生走入社会时,他们没有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我们要学习洛克的体育教育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另外,在课程设置中,根据洛克的体育思想,尽可能形式多样化的设计体育教育的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热情。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把体育教育放在教育的突出位置,这对我国的当今的教育改革来说无疑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3结论

总之,洛克在他的教育思想体系中,把体育教育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他注重提升学生的体质,强调体育、道德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这些思想对我国当今的体育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洛克.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姚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1(4).

[3]吴珠丽.洛克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理工大学,2008.

理念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STEM教育;中职教育;教学模式;融合教学;复合型人才

STEM教育是一种跨学科教育形式和新的整合教育模式,它将科学、技术等多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强调和倡导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遇到的问题、实践经验紧密联系,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我国STEM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余胜泉等人对整合性STEM教育展开研究,总结了STEM教育的核心特征。谢丽等人以课程设计的形式开展了STEM教育的实践研究。我国已将STEM教育列入国家课程标准体系,2017年,中国教科院了《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旨在促进我国的STEM教育发展,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中职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探究能力,在中职教育课堂中引入和开展STEM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在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本文以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制作课程为例,探究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职教育教学模式,推动STEM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STEM教育融入中职教育的意义

有一道经典的STEM题目:一只熊落入深坑,坑深19.617米,下落时间为2秒,请问熊的颜色?初看该问题的学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根据所给的条件,可求出该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08m/s2,只有南、北极的重力加速度最接近该值,且只有北极有熊,为白色,故题目中熊的颜色为白色。这道题目综合了物理和地理等学科知识,可以从此看出,学科整合已成为STEM教育的核心特色之一。中职教育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STEM教育理念为中职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成为中职教育一个新的重要落脚点,其倡导学科融合,以问题解决为导向,通过项目式学习等方法探索解决有关技术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竞争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二、基于STEM教育的教学模式探讨

STEM教育强调多学科的融合,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本文根据STEM教育理念,研究了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职教育教学模式,即以真实情景引入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任务目标,引导学生运用技术素养和数学思维,通过工程设计及科学探究进行任务前期探究及后期解决方案的设计,最后进行成果的交流分享。教学模式流程图如图1所示。1.创设情境引入任务目标。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根据对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期望,以及学生在此次学习中应掌握和提升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此次活动的任务目标。2.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前期探究。提出问题后,学生往往找不到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此时应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引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工程思维和科学探究意识,在今后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可以明确工作突破点。3.陪伴学生设计解决方案。学生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运用数学思维和技术素养,通过收集资料、分析数据等方法解决问题。在学生设计解决方案时,教师应从以前的权威者转变为陪伴者,不再一味地告诉学生对和错,而是跟随和陪伴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在学生研究受阻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其解决研究过程中的难点,根据学生研究问题的需要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成为知识的传递者,让学生根据需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热情和积极性。4.交流分享成果。通过学生间成果的交流和分享,既促进了知识的交流互通,又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有益于学生更加积极地发现和解决其他专业问题,促进其个人更好地成长。

三、STEM教育的实践探索

本文以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制作为例,采用上述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具体教学设计如下。1.创设情境引入任务目标。首先以现实情境引入课程任务目标:目前汽车已经非常普及,汽车主要以石油为燃料,随着化石能源的减少、雾霾天气的污染,以及科技手段的提升,新能源电池在汽车行业逐渐开始应用。本次课程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电池知识,设计制作一个新能源电池来驱动汽车玩具。2.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前期探究。通过幻灯片和短视频向学生介绍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从电池性能、环保程度、成本等角度介绍新能源汽车上所使用的电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生对汽车电池有一个形象、直观的了解。然后比较不同原理的汽车电池的优缺点,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使学生站在工程师的角度,从经济、技术等角度出发,选定本次电池制作所使用的原理。由于问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为防止学生走过多的弯路、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此时扮演一位引导者,规范学生的探究过程。教学活动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内成员从教材、网络、文献资料等渠道搜集所需资料,并合理分工、相互研究讨论,最终得出合理的结论。课堂内将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前言科技密切地联系起来,通过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不仅深化了课本知识,而且通过查阅资料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自己寻找解决办法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3.陪伴学生设计解决方案。通过前期探究确定了新能源电池的设计思路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具体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实验图纸等。学生通过自主设计方案,锻炼了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了其创新性和创造性。小组设计出方案后,根据方案搭建实验平台,制作新能源电池。将制作的电池搭载在玩具汽车上,测定小车运动的速度,同时测量电池的电压和电流,综合检验所制作电池的性能,并进一步改进电池材料等,提高电池性能。电池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化身为一名工程师,从实验平台的搭建、电池的制作及电池性能的测定等过程,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工程素养。同时,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在整个过程中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知识,不断进行讨论和反思,体会到所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创新、创效能力的提升,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4.交流分享成果。各小组的电池最终制作完成后,组织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成果进行展示和汇报,如设计方案用到的专业知识、具体的设计方案介绍、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对自己和其他小组作品的评价、电池驱动玩具汽车的现场演示等。通过相互交流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学习他人长处,认识并弥补自身不足。最后,教师根据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肯定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将这种学习方法应用到其他方面的学习中去。

四、结语

STEM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代表了一种新的教学发展方向。本文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了中职教育中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以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制作为例,将跨学科的知识内容融汇到真实环境中,引导学生探究和设计解决方案,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多元化,拓展了STEM教育和中职教育的结合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学科领域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教师应顺应时展,深入探索其与自身教学的融合,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余胜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发教育研究,2015(4).

理念教育范文篇7

通识教育是20世纪在美国发展的课程规划概念,源于解决高等教育日渐专门化、专业化的弊病,希望从课程的综合性与整体性着眼,弥补主修制学生所学专、窄之不足。目前的通识教育有两种进路,一是要求学生对主修以外的学科有所涉猎,二是要求学生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学习内容。经典教育则是一种历史范畴,在中西方教育史上从未间断以经典名著为载体的教育活动。经典应具备以下特征:具有超越时空、意识形态的思想、历史、文化、学术价值;具有探究人类基本问题的现实价值;能耐受时间考验和时代选择;语言表达须具有独特美。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名著课程成为现代经典教育的起点,此后,经典教育及名著阅读运动渐次成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一)经典教育是通识教育的关键中国的经典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检阅中国文化传统的形成及教育史的变迁,会发现文化传统的复归与抗争都几乎与经典的阐释相关,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也表现出鲜明的儒家价值理想,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与当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颇有相通之处。“通识教育”也注重学生心性的修炼、强调学生视野的整体性及其寻根意识,其目的是使“人”真正“成人”,成就现代“文明”之人。何谓“文明”?即使人们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的人文精神、公序良俗、伦理道德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然后用教化的方式推广至天下。显然,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接受文化,而经典是凝聚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灵魂和人类社会的精神给养的文化宝库,因此,推行通识教育,绝然离不开经典教育,尤其是以人文经典为载体、注重人文化育的那部分教育。(二)通识教育、经典教育的相通:超越功利与实用,异于专业教育一般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两种相异的教育模式,两者一“通”一“专”,一“博”一“深”,但从本质上说,却是源于对“教育”二字的不同理解。专业教育重在“教”而非“育”,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就业做准备,表现出技能性、专业性、专一性的具体特征。而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注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生活,倡导宇宙和谐、善待生命的教育,为学生做人做准备,具有自由性、多样化、精神性的具体特征。通识教育培养的学生不应该是高等教育流水线的具有相同规格的“产品”,而是具有全面人格的“鲜活”的人。从这个角度而言,两者的结合才是对学生全面的教育。而“经典”是人类科学中具有持久震撼力的典籍,是反映人类世界共同诉求的智慧精华,如果学生以经典的阅读和学习作为通识教育的载体,必将促进经典智慧文化的活化与创新,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重建与创造。(三)通识教育应将东、西方经典文化教育紧密联系要在高校通识教育过程中实施经典教育,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遴选经典。在人类文明史上,书籍可谓浩如烟海,究竟哪些书籍可以归入大学生不可不读的经典作品范围呢?西方世界主要把那些经过岁月淘洗仍然焕发着理性光辉的文学、神学、哲学、历史作品视为经典,这些作品一般以拉丁语或古希腊语写作完成,如《荷马史诗》,这类作品很少受政治道德或意识形态的束缚,超越了国别、地域,其影响体现出世界性的、普遍的、开放的特征。相比而言,东方各国的经典则在宏富的学术、思想、文化价值之上,还应着重强调其伦理与政治价值。因此,东方世界的经典一般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限定。如中国的许多经典就是以鲜明的政治、伦理价值为本位的,带有很强的实用功利特征,如《论语》。中国历史上的“焚书坑儒”及“文字狱”和多次禁书运动,表现出古代学术思想受政治干预的不独立性,这是我国传统经典生成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点。这就要求教育者实施通识教育的时候,必须考虑文化的多样性,带有全球视野。因此,就学习者最重要的两点———“德性”和“智识”而言,“崇德返本”就不能仅限于中国经典甚至儒家经典,“穷智见德”亦不可仅限于西方经典甚至数理逻辑,而应穷本溯源,将东、西方经典文化统筹起来,以避免造成学生单一的思维和狭隘的视野。

二、实践应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通识教育课堂

在经历资料搜集阅读、学习国内外著名高校通识课堂视频或实景观摩,及理解、领悟通识教育相关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课堂改革的及人文经典课程的探索实践工作。具体实施时,则以本校的通识教育素质拓展选修课作为课程体系构建基础,主要涉及的中国经典如《论语》、《老子》、《庄子》、“四大名著”、《史记》、《牡丹亭》、《传习录》,外国经典则如《理想国》、《圣经》、《莎士比亚全集》等,带领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构建人文科学与文化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一)经典课程的实施理念及实践特征:读作品、悟文化、启思维课程所涉及的中外经典,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会呈现不同的阅读价值。因此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意对作品当代意义的深入挖掘及阐发;二是综合择取学生阅读实际及教育需要的经典作品纳入课程构建。三是将授课重点放在“感悟品读”、“思想启蒙”及“思维训练”等几个层面。教师引导学生以发现、探究的眼光进行学习,注重问题意识,使课堂小组讨论变为常态化,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鼓励学生组建和参与文学社团,进行文学创作,甚至自编自演戏剧作品等。在涉及中外经典作品反映的共通问题时,则采用比较式阅读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寻找中外人文典籍的契合部分,置入人类历史大背景中思考问题,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如选取中西思想、文学、文化的不同视角,也可以从纵向的历时比较着手,探索一段时间中西方文化的大变局,以促进学生跨文化比较思维能力及理性思维的形成。(二)不同课型的构建:大班讲授、小班研讨与读书会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和选课规模,我们设计了不同的授课类型,如90-150人的大班授课模式,重在导读、导思,注重文化精神的传承;30-50人的小班精研精读授课模式,重在精读精研及对原典精义的阐发;讨论式课程授课模式,重在学生的思考、表达。此外,经过教师一定时数的集中讲授后,增加小组展示环节;另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读书会。我们认为,最有效的经典阅读方法就是团队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家有计划地开展阅读、讨论与分享,会形成经典阅读的文化氛围。(三)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入通识教育改革理念,突破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模式(文学边缘化、求学功利化、讲授刻板化),以学生的“学”作为教学中心。倡导以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思考为重心,训练学生阅读经典和解析原文的能力,倡导“鲜活”、“宽松而自由”的启发式课堂气氛;从通识教育理念、通识课程模式、通识课程考核等多方面提高课堂实效性,鼓励学生从日常经验常识上升到理性反思的高度,注重学生质疑、思辨、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能力,做到既严谨审慎、精益求精,又勇于探索、协作共赢。

三、学习效果:以“学习过程”为考察重点

与通识教育理念相契合,根据现行课程教育目标,我们将人文经典类同时课程进行了考核方式的变革,即改变原来专业课考试时的闭卷及“一考定总分”的课考试方法,而采用多维考察的方式,重点监控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一)提高平时成绩权重课程考核方法和支撑手段方面,大幅度提高平时成绩比重(占总成绩的60-70%),达到动态、灵活、综合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目的。具体测量时,则注重考查学生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及质疑及表达观点等综合表现,并增加读书随笔、研究报告、札记、心得等环节,鼓励学生探寻当地文化遗迹、介绍家乡名人或文化、参与名家讲座等文化活动,使过程考查成为促进学生常态学习的抓手。(二)期末考查样式多样化期末考查以学生的阅读量、思维能力及书写、文字表达能力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尤其强调学生的高阅读量和写作分享。因为经典与流行文化不同,尤其是那些经过历史长河洗刷的古典名著,语言多艰深难懂,读者如果不细心、耐心达到一定的阅读量,是无法理解经典意味的。同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的价值之一是使每位阅读者都有自己的内心体验,当学生们对生活有所感触时,也就是开始领会经典意蕴的时刻,这时他们会迫不及待地与他人分享,这种情形下的写作也就容易产生与众不同的感悟与收获。此外,我们还提供多个思维角度或多种问题请学生自选回答,并且允许平时成绩前20%的同学不用直接参加考查,而是自我测评的创新试题形式汇报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展示最自信的一面。(三)学生学习效果的初步呈现我校采用自由选修、分布必修、核心课程相结合的通识课程开课方式。不同专业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修课程,获得了较多的交流机会,从每年的选课情况来看,开课规模有供不应求的局势。从课堂表现看,教师考虑了学生的兴趣,转变教学模式,不用再讲台上一站到底,而是增加了更多即时互动环节;学生上课亦不再流于“混学分”的形式,而是积极参与互动,训练了思维,真正从经典教育中有所创获。从所提交的考查作业情况看,学生的作业做得比较用心。四、结束语以上所言仅仅是对课程的初步尝试,许多工作尚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如经典的选取、阅读、阐释、解构与重构等尚需摸索;课程实施的规范化、长效化、制度化仍需加强;不同经典对应的不同教育目标及阅读方式尚需理清。当然,作为高校教育事业中的系统工程,仅靠通识理念和零星的课堂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在瞬息万变、资讯高度发达的21世纪,大学生的阅读日趋数字化、功利化和快餐化的今天,需要各级学校、教育者及部门的通力合作。如中小学如果也开始注重通识教育及经典文化教育,高校如果能够吸引各学科的教授主动承担引导学生经典学习的任务,各级学团组织如果能够自觉把提倡经典阅读纳入文化教育及思政工作建设轨道;各级图书馆如果能够积极做好“读什么”和“怎样读”的服务工作……凡此,皆能为学生提供经典教育服务。经典教育仅仅是开放在通识教育大花园的一朵小花,但却是那朵开放的最美丽、最典雅的人类智慧之花。真正的经典与经典的教育,二者应该是互为表里的,教师可以思想去激励、焕发思想,以智慧去锻造、启迪智慧,学生则具有家国天下的宽广胸怀,能够立足时代又超越时代,扎根现实又超越现实,关怀社会又反思社会,这正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具体内涵,也是学校育人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识教育所负担的“全人教育”职能,必然归于对经典的活化与创新。因为,经典是弥足珍贵又经时间考验的人类智慧结晶,只有基于不断累积的前人文化资源和智慧基础,我们后来人才得以不断地反省自身,进而批判与改正、创造与重建,获得绵延不绝的精神资源。

参考文献:

[1]张寒松.从实际出发选择大学通识教育模式[N].贵州日报,2016-11-03.

[2]潘庆玉.全球化语境中的经典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3(12):3-8.

[3]王晨.西方经典教育的历史、模式与经验———以美国为中心的考察[J].教育学报,2012(1):19-27.

[4]王洪才.经典阅读意味着什么?[J].复旦教育论坛,2013(4):24-27.

[5]李长伟.教育问题与经典阅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7(1):53-56.

[6]刘凤霞.通识教育视角下高校人文经典课程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36):113-115.

[7]于丹.观乎人文化成天下[J].北京教育,2016(2):1.

理念教育范文篇8

一、直接的经验,自动的研究

陈鹤琴先生说:“最宝贵的是孩子们自动研究的精神可以获得直接的经验,这是学习的有效途径。”他提倡教师要培养孩子乐于学习、好奇探索的态度。美丽的玻璃画一个下雪天的午后,教室里热腾腾的,窗户的玻璃上都蒙着一层水汽。辉辉吃完饭,把自己的小椅子搬到座位上,跪在椅子上向外看,却什么也看不见。他伸出一只小手在玻璃上擦了一下,外面的东西看清了,他就将小脑袋贴在那里往外看。这时燕燕也吃完了,她看到窗户上辉辉手擦过的痕迹,也用小手在玻璃上画起来,并对辉辉说:“辉辉,看我画的圣诞树。”辉辉也用手指画起了画,不一会儿,玻璃边聚集了很多的小朋友,在有水汽的玻璃上写写画画。老师看到了,觉得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绘画方式。于是,老师也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和他们一起来画画,过了一会儿玻璃上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没有地方画了怎么办呢?大家建议一起朝玻璃上哈气!孩子们再次用手在玻璃上点点画画……儿童天性活泼好动,自发的兴趣便是儿童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基础。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并保持其好奇心,培养他们通过观察、实践来发现问题、仔细思考并找出答案的能力。教师要充分调动孩子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孩子主动探索。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孩子加入了主动学习的行列,这种学习将会使他们记忆深刻而牢固。

二、教师应当是孩子的朋友

大雨,我来啦!快入夏了,天气真的是说变就变,刚才还有太阳高照,可转眼就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正在吃点心的孩子们站起来想看看外面是什么样子,有一些按捺不住好奇心的小朋友,已经站到门外面去伸手“拦截”小雨点,有的想把头伸进雨中感受一下。老师看出孩子们非常想体验一下在大雨中的感觉,于是对孩子们说:“想不想到雨里踩泡泡?”孩子们欢呼雀跃:“想!”教师请想去的孩子穿好雨衣,卷好裤脚,从门口出发跑到对面的长亭里再跑回来,这大约需要十秒钟的时间。孩子们一边喊着:“啊,大雨,我来啦!”一边勇敢地穿梭在雨中……陈鹤琴先生认为:“教师应当是孩子的朋友!”对于孩子来说,自由的才是快乐的。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喜欢探索、喜欢自由,只有满足孩子的这些心理需要,使孩子的心灵处于放松自由的状态,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充实和快乐。当老师真正把孩子当朋友,并与孩子一起游玩时,孩子获得的不仅仅是快乐,更有发展。

三、课程需预先拟定,也可临时得以变更

陈鹤琴先生认为:“幼稚园课程,教师须有相当的准备,倘使临时发生很有趣的事情,那不妨就改变拟定的功课,以作适时的工作满足儿童的需要。”教师预设的课程如果没有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灵活调整教育计划,根据幼儿所处的实际环境和兴趣自然地生成新课程。翻飞的羽毛小朋友们都在认真地听教师讲故事,从一个角落里传来窃窃的笑声,奇奇正把涵涵羽绒服里露出的小毛毛揪出来,递给旁边的源源,源源把送过来的羽毛抓在手心里,达到一定数量时,摊开手掌,用嘴巴一吹。呼!所有的羽毛都飞散在空中。涵涵和奇奇忙把头低下,呼呼再吹,羽毛再次翻到空中,旁边的小朋友看见哈哈大笑:“下雪喽!”教师看到后,就停止讲故事,先让孩子玩一玩在空中翻飞的羽毛。之后,老师请孩子们讨论为什么羽毛可以飘在空中,很长时间不落下来,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飘在空中?把羽绒服里的羽绒拔出来,衣服还暖和吗?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的兴趣已经转移,被翻飞的羽毛所吸引。这时教师主动停下来和孩子们一起探讨羽毛的奥秘,更加贴近幼儿的心理。孩子爱搞“破坏”是其创造萌芽的一种体现,合理利用孩子的天性,从小激发与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让孩子们在好奇中去勇敢探索,必会有所获。

四、鼓励幼儿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儿童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鼓励幼儿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凭借已有的知识去理解和重构新的经验。我想让它们看看下雪……收拾玩具时,教师发现有一张桌子上面散落了一层细细的泥土,桌子旁边的自然角中也有一些泥土散落的痕迹,有些花盆中的泥土也有被手抓过的痕迹。经过周密的“侦察”,教师发现有一筐塑料动物玩具中被谁撒入了大量的泥土。教师端着这筐玩具到孩子中问:是谁把自然角花盆中的泥土撒到这筐玩具里的?”有孩子“报告”:“是涵涵干的!”涵涵坐在角落里偷偷地看老师,脸红红的。教师问:“你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他一句话也不敢说。教师放下筐后把涵涵拉到身边来,并把他抱在怀里,轻声地问:“你为什么要把泥土撒在玩具里呢?”他抬头看了看老师的表情,发现是关切的、温和的,就怯生生的说:“我是想让小动物们看看下雪。”多浪漫的想法啊!教师被他充满爱心的想法所感动。教师心里想:下雪的时候一定要带上孩子,并请他们带上自己心爱的玩具一起去赏雪。教师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外在表现,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在感受,忘记孩子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不给他们参与的机会,使孩子的情感得不到应有的共鸣和宣泄。教师要爱护孩子的天性,以孩子的眼光去观察他们,转变教育者的行为,落实幼儿教育的奠基功能,让孩子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五、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陈鹤琴先生根据儿童心理学及教育实践,将杜威的“做中学”发展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强调“儿童要求得真实的知识一定要‘做中学’,而教师也应在‘做中教’,共同在‘做中求进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我们以陈先生“活教育”的理念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秋天到了,幼儿园里各种树的叶子纷纷掉落,孩子们踩在落叶上发出吱吱的响声。一阵风吹来,阵阵落叶随风飘落,有的孩子就伸手去接飘落的叶子,有的去拾捡已经落在地上的叶子。童童问老师:“老师,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呢?”幼儿最关心的问题是最基本的科学问题,他们爱提问,却很少思考和分析这些问题。老师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抛回去给孩子,引导孩子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得出自己的结论。

(一)自由表达、倾听、质疑

老师问小朋友:“童童问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谁知道答案啊?”话音未落,小朋友们就叽叽喳喳的抢着回答。炎炎说:“是因为大风把它们吹掉下来了!”老师问:“那风不吹的时候,树叶会不会掉下来呢?”“也会掉下来”畅畅接着说,“是因为小树叶不听大树妈妈的话,大树妈妈就不要它了。”“哦,是吗?小树叶一定很伤心!”老师做出惊讶的表情。“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是因为树叶变老了,它没有力气了就从树上掉下来了。”东东神气地说。“秋天到了,树叶就变黄了,变黄了就掉下来了。”洋洋说。“变黄了就会掉下来吗?”老师问。“对的。”“那我们来看看树上的树叶和地上的树叶吧!”老师提出建议。小朋友们有的低头寻找,有的抬头观察,不一会儿又有了新的发现。“老师,地上的树叶也有咖啡色的,也有黄色的,也有有一点绿的。”“树上的树叶有绿的,也有黄的,也有咖啡色的,绿的多。”

(二)集中矛盾焦点

“那树叶到底是为什么会掉下来呢?”孩子们都不说话了,老师又请小朋友看看掉下来的树叶,用脚踩踩它,吱吱作响。这时东东说话了:“它们都干了,一踩就碎了。”老师说:“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树叶为什么会干了呢?”“因为它里面没有水了。”“对,没有水就会掉下来。”好几个孩子都认同这个结论。

(三)动手实践,证明自己的理论

理念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博雅;钢琴教育;多元融合

博雅教育理念与钢琴教育相互融合这一论题的提出,源于当前高等院校钢琴教育中存在的某些现实问题,也源于博雅教育理念对于人之自由思想的追求,及其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所以,追溯这一教育理念在中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思想根源,会有助于引导当代钢琴教育者认真审视和分析当前高等院校钢琴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而探寻一条面向传统的现实发展道路。

一、博雅教育理念及其艺术教育的思考

博雅教育观念(LiberalEducation)在西方社会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liberal一词本身就有“自由”“涵养心灵”的意义,在古希腊学者看来,人们之所以追求知识,是为了发掘自身心智的潜能,也是为了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亚里士多德就曾经提出德智体美协同发展的思想,以此激发人类自身蕴藏的多元潜能;柏拉图则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1],是为了唤醒每个人天赋中被给予的那部分自然动力。可见,在博雅教育的观念中,人类知识的各个门类具有相互协同、相互融通的重要价值,不偏废任何一个方面,才能培育出具有完整而丰富心智的自由人。西方社会对于艺术教育的强调,也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在柏拉图创立的阿加德米学园中,音乐、几何、天文、算术作为主要课程被教授。古希腊时代的音乐学科,事实上是一个包含声学、诗学等多种艺术类型的综合范畴,在柏拉图看来,不论是对听觉美感的追求,还是音乐技艺的锤炼,最终目的都是要培养一颗充满丰富感受力的心灵。因此,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博雅教育”观念,从诞生之初,就有着形而上的内涵,倡导从完满人生的角度审视艺术教育,这为当前高等院校钢琴教育带来了重要启示。这种教育理念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儒家学说素来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代表的“六艺”作为主要教育科目,这六大科目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共同服务于“礼”“仁”等儒学准则,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化和修炼,帮助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符合社会准则的理想的人。在这其中,“礼乐”被置于突出地位,占据儒学传统的核心位置。可见,“乐”之于“礼”的重要性,儒家希望将音乐中蕴藏的中庸思想和文化传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大众,通过音乐陶冶人的性情,以实现修身立德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以“仁义礼智”为最高诉求,儒家又将这套修养心性的思想传统注入到音乐艺术中来,使音乐跳脱出单纯的音乐审美,得到思想境界上的升华。可见,在中西方教育思想发展史上,音乐教育以及对音乐的学习,都是主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和成长,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性和工具性的存在。因此,我们更有必要立足于当代中国高等院校钢琴教育的现实状况,以这种传统教育理念来重新审视钢琴教育,有利于匡正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二、当前中国高等院校钢琴教育与博雅教育理念的融入

首先,当前中国高等院校钢琴教育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艺术表现力匮乏的问题。音乐教学普遍具有情感性的特征,钢琴教学对学生自身情感表达的要求很高,尤其对于进入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年龄、阅历和理解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就更要求他们能够在掌握一定演奏技术技巧的基础上,调动自身情感经验,将更为充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注入到作品之中。然而,现实的教育状况仍然存在诸多隐忧。有研究者就曾经指出,“在当今的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钢琴学习的误区,即对技术与音乐的关系理解不够,处理不当。许多学生一味重视技术,却忽视了最重要的音乐表现,致使对音乐作品的诠释不完美,淡化了音乐的表现功能”[2]。很多学生的演奏过程枯燥乏味,只是对谱面内容的简单复制。这种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钢琴学习理念的落后和功利化。学生在进入高等艺术教育阶段之前,一般会接受多年的钢琴基础教育。很多教师在基本功阶段,会让学生做长时间、高强度的机械练习;有的教师和家长操之过急,在孩子钢琴学习过程中,往往还会采取打骂等体罚措施。这些教育方法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帮助学生提升演奏技巧,但长远来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信心、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长期专注于控制手型、指法等技术细节问题,学生的创造力也会受到挫伤。因此,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之后,表现力、想象力匮乏的现实问题便接踵而来。与此同时,在社会钢琴培训机构以及家长中普遍存在的功利性,钢琴考级和层出不穷的钢琴比赛也使钢琴教育充满浮躁的风气,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自小被置于次要地位。因而,技艺高超却缺乏真挚情感和深沉思想的演奏在高等院校钢琴教学中并不鲜见,这就对高等院校的钢琴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发挥博雅教育理念的优长,在高等教育阶段更大程度上提升青年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著名钢琴教育家涅高兹就曾经尝试用某种视觉意象来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并且极具深意:“我向来不‘插图式地说明’音乐,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说这里的音乐是一朵小花。我说,它能够引起对小花的情态的印象,它能够象征小花,启发学生对于小花这一形象的想象。”[3]在这里,教育家力图用意象化而非具象化的方式为学生的钢琴学习安上想象的翅膀。涅高兹之所以有如此的教育理念,与他本人的学习经历密不可分。在他的童年时期,父母就引导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普通科目的学习中来,他大量涉猎了历史、科学、地理、语言等方面的知识,从中汲取养料,形成了综合性的人文视野。从他的一些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并不热衷于技术性的钢琴教学,认为那是缺乏意义的重复劳动,他喜欢文学,经常为报刊撰写音乐评论,有着高尚的精神追求和生命境界。这位钢琴教育家的成长历程与教育思想与博雅教育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即努力摒弃功利性学习,通过综合性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心灵得到浸润,在宽松舒适的环境中使人的心灵得以丰富,钢琴音乐的艺术表现力会自然而然地生长和传递出来。可见,博雅教育理念与钢琴教育的融合是具有理论和历史的合理性的。其次,当前中国高等院校钢琴教育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现实问题。曾有研究者指出,“我们也常常发现当老师在钢琴教学中淋漓尽致地弹奏完一曲钢琴的时候,却发现学生根本没有很好地理解作品,很难引起他们情感上强烈的共鸣”[4]。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有关。如果一个人从小的知识汲取较为单一,必然降低其心灵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因而,对音乐作品中蕴藏的丰富内涵也难以多维度地接受。事实上,这与前面提到的学生艺术表现力匮乏的问题也存在同样的因果关系,知识结构单一必然难以拥有丰富的内心,干枯的心海自然难以承载丰沛的艺术想象和飞扬的思绪。钢琴家傅聪在父亲傅雷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广泛吸纳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思想精华,用以诠释西方钢琴音乐,使其成为蜚声国际的艺术大师。傅雷曾在家书中教诲傅聪,“寄你的书里,《古诗源选》《唐五代宋词选》《元明散曲选》,前面都有序文,写得不坏;你可仔细看,而且要多看几遍;隔些日子温温,无形中可以增加文学史及文学体裁的学识,和外国朋友谈天,也多些材料。谈词、谈曲的序文中都提至中国固有音乐在隋唐时已衰敝,宫廷盛行外来音乐;故真正古乐府(指魏晋两汉的)如何唱法在唐时已不可知。这一点不但是历史知识,而且与我们将来创作音乐也有关系”[5]。傅聪在国外讲学时,经常用中国古典诗词诠释西方音乐精神,他的钢琴演奏也融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格律和意境,在钢琴音乐表演领域别具一格。可见,钢琴学习不是单一的技术性习得,而应该是包括文学、美术、历史等多维度人文科学的教养化渗透。不论是诗词歌赋的吟咏,还是历史故事的研读,都可以被视为构筑钢琴音乐通天塔楼的基石。上述案例给我们以重要启示,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出发,钢琴教育实践中始终存在着此类以丰富的精神养料“涵养心灵”的博雅教育思想,能够在更大程度上疗救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现实问题,我们也由此更加明晰了博雅教育理念与钢琴教育相互融合的合理性。

三、博雅教育理念与钢琴教育相互融合的现实启示

沿着博雅教育的思路,探寻钢琴教育领域的优秀思想资源,可以看到,博雅教育理念与钢琴教育的融合具有历史、理论、实践的多重合理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高等学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也给当代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多元融合、自由发展、涵养心性的多重启示。首先,博雅教育倡导多元融合的教育方式,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因此,从器乐表演学习自身角度出发,可以通过跨文化的方式拓宽器乐学习的文化视野,进而帮助学生提升钢琴音乐表现力。比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发现,那些曾经学习过小提琴等弦乐乐器的学生,在弹奏李斯特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时,对演奏技术和感觉的把握往往十分到位。在以“月亮”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会用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贝多芬的《月光》与《二泉映月》《彩云追月》《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等等传统乐曲之间的听觉差异。同是以月亮为题,二胡、古筝、丝竹乐的味道却与钢琴有所不同。在演奏时,教师会告诉学生,如何在钢琴上模仿二胡、古筝这样的民族乐器。然而,如果学生没有亲身触摸过此类乐器,甚至没有倾听过这类民乐作品,对于它们的演奏技巧和风格特征缺乏了解,无论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模仿民族乐器的运弓、拨弦技巧,学生也只能停留在对教师示范的单纯模仿层面。因此,在学习西洋乐器的同时,传统民族乐器的学习也不可偏废。与西方乐器的学习相似,民族乐器的学习也不仅仅是技术技巧的模仿,学习者在亲身触碰某种乐件的过程中,乐器自身蕴藏的东方文化特质也会通过演奏实践传递到学生的心中,与演奏者的心灵产生交感,这是不同于单纯说教的另外一种重要文化学习方式。通过这种跨文化的器乐学习,学生们易于从实践的角度提升自身在演奏此类跨文化作品过程中的艺术表现力和音乐感受力。其次,在博雅教育的视野中,打破知识壁垒,让学生在拓展知识边界的过程中体验自由发展的人生趣味,是教育的终极追求。因此,从跨学科的角度出发,钢琴教育也可以通过文学、科技、美术、舞蹈等多学科交融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边界,打破单一知识结构的壁垒。大量的阅读和人文知识的积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钢琴作品的内涵。比如,如果学生对瑞士民族英雄威廉退尔的故事有所了解,并且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有所把握,在演奏《威廉退尔教堂》时,就能够更好地将浑厚的钟声以及威廉退尔的伟大形象变成音乐意象带给听者。而在弹奏《春舞》这类作品时,有舞蹈功底的学生也会非常轻松地掌握某些特别的节奏型,敏锐地体察到其中的律动和起伏。因此,在高等艺术教育阶段,坚持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平衡性和整体性,用人文、科技、自然等多模块协同教学的方式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对学生未来专业发展将大有裨益,更有助于为社会培养具有完整心智的自由人,进而实现博雅教育的理想。从舞台艺术实践创新的角度看,当代音乐表演领域涌现出一些视听融合的音乐会形式,如多媒体视听交响音乐会等,它们就是在此类跨学科融合视野下诞生的新艺术样态。较为知名的,如宋思衡多媒体钢琴音乐会,在钢琴演奏现象,配备多媒体视觉设计,大多以标题性的视听表现方式,引导大众感受音乐之美,解读作品内涵。虽然音乐界对这类创新音乐表现形式的评价不一,有学者认为视觉媒介的介入,破坏了听者对音乐作品单纯的听觉感知能力,因为不值得提倡。但这种音乐会形式在大众当中的超高接受度,也让音乐家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改变了传统音乐会一成不变的听觉呈现方式,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相融合,开创了在视觉文化一家独大的文化语境中传播听觉艺术的创新道路,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这也为钢琴教育的多元融合发展提供了借鉴,未来的表演艺术舞台必然要追求新变来满足瞬息万变的文化消费需求。高等艺术教育有义务秉承博雅教育的融合性发展理念,为学生配备更为多元化的学习选择,从而最大化地拓展他们的知识边界,提升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探索力;在帮助他们坚守音乐传统的同时,也赋予他们打破传统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前所述,博雅教育理念与钢琴教育相互融合这个问题,乃是基于当前高等院校钢琴教育中存在的某些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博雅教育理念对于人类自由思想的追求,及其在中西方文化语境和音乐教育领域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都确证了博雅教育理念与钢琴教育相互融合这一论题的合理性。学生音乐表现力弱、知识结构单一等当下高等院校钢琴教育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事实上都是由博雅教育理念的缺失引发的病态表现。

本文对于博雅教育理念以及艺术教育传统的追溯,更像是倡导一种回归,帮助过于急躁和功利化的当代艺术教育回归到以人为本、自由包容、修身立德的原点之上,以此指引高等院校钢琴教育实践更好地向着海纳百川的高等教育之境发展;而文中提出的某些现实启示,也有助于引发学界同人更多的思考。

注释:

[1]陈建华.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与博雅教育的内在关系[J].南京社会科学,2013(09):117.

[2]马雪竹.浅论在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D].东北师范大学,2007:1.

[3][苏]Г.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汪启玮,吴佩华译.北京:音乐出版社,1963:30—31.

[4]李婧.钢琴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1.

理念教育范文篇10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文化等多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正逐步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九年义务教育变为高中阶段教育,免收学费,我国教育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变。时代不断在进步,我们的知识体系也随之而更新,因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在适应新时代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应跟上发展的脚步。高考模式不断在完善,学生教材不断在更换,教师的教育方式不断在变化,在创新,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正在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文化历史的变迁。

2教育方式的突破

2.1转变教育方式

我们的教育视线中出现了一些尴尬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专心于自己的学业,不关心国事天下事,上网只是为了聊天、玩游戏或看电影,甚至其中一些学生连基本的时事常识也不清楚;有些大学生虽然关注形势政策,但由于自身学识、阅历、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不能正确地把握形势政策;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不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道德、伦理、社交、礼仪、修养、气度等的培养。只有通过教育形式的转变才能使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实,最终实现全民的素质提升。因此,转变教育方式势在必行。近年来,应届大学毕业生一直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从许多大学生因没有工作经验而落聘可以看出,固有的教育形式必须转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真地思考如何能让学生摆脱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遇,这是我们肩负的巨大责任。传统的教育只教给学生知识,缺少对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便成为空谈。为此应推崇“学习+实践+学习”无缝对接的新模式,将就业思想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素质修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和目标[1]。

2.2创新教育方法

不断实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以全面提升应用型和实用型教育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使我们的教育更脚踏实地,更符合生产力发展需要,使全民族在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时更加稳健。2.2.1敏锐现代科技视角,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必须大力发展网络教育教学模式。随着学校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毕竟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知识面也有限,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遍及世界各地,异地、异时空的学习已成为可能,网络学习已成为今天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学生也通过网络媒介进行电子书的阅读,已从“读书”时代变为“读网”的时代,人们的学习思维业已由“记忆”转为“搜索”。全社会都在学习的革命中不断尝试新的学习形式,所以加强教学网络的建设也是教育最佳的辅助工具之一。2.2.2善于融入创新元素,大胆转变课堂形式。学校应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努力探究评价体系,既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又突出经典活动;既重视文化素养,更重视专业技能。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成绩相对不是特别拔尖,若还是以单一的分数来评估学生是断断不可行的,因此应实行多元考评方式,把平时的表现以及能力的拓展纳入考察范围,尤其重视无缝对接的专业技能培训与评价。教学培训内容里为学生设置十余种考级考证的项目,学生通过这些培训考核绝不是应试教育,而是职业技能的培养[1]。这只是评价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个方面,而综合评价则是要从职业形象、职业修为、文化素质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的。关于课堂,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可以扩展到网络、经典活动和各种技能培训班。教师、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课程选择,创新课堂结构。可尝试开设一些吸引学生的选修课、拓展课、室外拓展课等供学生选择,这样既可让学生择其所好,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选修课,若选修课教师上课仅是敷衍了事,那么学生肯定会感觉浪费光阴,无聊乏味,下次便不会再选择该课程,而任课教师也会因为选择学生人数不达标而暂停该门课程,重新端正自我的教学态度及所用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讲的课生动有趣而且知识也深入浅出,课堂气氛活跃,便会促使教师以后更加认真备课,保持教学的热情。2.2.3着力培养自修能力,大力推广品读文化。自修能力是学生学会终生学习的前提。若学生仅是一味被动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不会主动进行自我学习,积极进行自我充电,那么学生将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随时会被社会所淘汰,被竞争对手所击败,这样的教育不是被推崇的。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学习,如何不断进行自修、自省、自持、自信等等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教育效果和目标。调查发现,有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学习动力,这与长期的应试教育和缺乏生活、学习目标有关。那么,如何引领大学生爱上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走进阅读。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以6~12人左右组成读书小组,推荐阅读中外经典、当代大师著作或者是学生喜欢的“营养”杂志。读书小组必须定期组织讨论并且手写读书报告。在大学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强调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学生的阅读引导与我们的职业教育相结合,通过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思辨能力,使学生“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不断在自省自修中得到成长,正确把握学习的动机和方向。

2.3加强学生心理教育,转变教师教育视角

由于社会、家庭和学生自身性格等原因,每个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而每一个问题学生的产生绝非偶然。因此,教师教育“问题学生”必须经过科学、准确、全面的分析,找准原因,对症下药。从社会的视角来看,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和毒害,扭曲的社会价值观、是非观、英雄观以及暴力倾向的网络游戏等对学生带来了毒害和影响;从家庭教育的影响来看,离异家庭、留守家庭和暴力家庭等都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从学校教育来看,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问题学生心理疏导不够,学校单纯以学习成绩衡量学生,个别教师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对问题学生心理缺乏有效的疏导;从学生自身来看,有的学生存在着性格缺陷,例如,个别学生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不愿意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习惯,意志薄弱,知错不改等等。其实,“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问题学生,爱依然是教育成功的重要筹码。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有教无类,杜绝不公正和歧视,把真诚的爱给予每个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他们大多数并不是没有潜力,但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作为教师应该理解他们曾经遭遇的苦难经历,“爱”字当头,用诚心对待问题学生,掌握问题学生自尊心强、自卑感强而又得不到尊重的矛盾心理,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消除问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鸿沟,消除问题学生的戒备心理。

3结语

总之,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问题学生的产生有诸多方面的原因,突破一些固步自封的教育理念,突破内心的教育方式,突破思维局限,分析原因,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调节和矫正,从心理上支持他们,在行为上关注他们,不断深入地转变教育视角,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针对性,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