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主义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3 15:58: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利己主义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利己主义分析论文

【摘要题】道德·利益

【关键词】施蒂纳/利己主义/自我实现

【正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75页有这样一段话:“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道德说教,施蒂纳却大量地进行道德说教。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们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己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

这段话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施蒂纳的思想时所说的。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首先应了解施蒂纳及其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思想。

查看全文

利己主义论文

【摘要题】道德·利益

【关键词】施蒂纳/利己主义/自我实现

【正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75页有这样一段话:“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道德说教,施蒂纳却大量地进行道德说教。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们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己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

这段话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施蒂纳的思想时所说的。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首先应了解施蒂纳及其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思想。

查看全文

利己主义与自我实现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75页有这样一段话:“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道德说教,施蒂纳却大量地进行道德说教。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们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己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

这段话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施蒂纳的思想时所说的。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首先应了解施蒂纳及其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思想。

施蒂纳是德国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积极从事社会活动的年代主要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当时,普鲁士官方共和派要求一切人自我牺牲,反对利己主义;新兴资产阶级主张一切为了自我,呼吁个人利益;空想共产主义者也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自我牺牲的关系。一言以蔽之,那是普鲁士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运动发生、发展并走向反面的年代。受德国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且在黑格尔哲学的滋养下,施蒂纳写作并出版了《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它集中反映了施蒂纳的社会历史与伦理思想。

施蒂纳从人性出发去认识人生过程及社会历史。他认为,自保、自爱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本性。一个人自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力图从混乱的世界中找出自己、获得自己、保卫自己。他把人生分成儿童、青年和成人三个阶段。施蒂纳认为:“儿童是现实主义的,拘泥于这一世界的事物,以后儿童才渐渐洞悉事物背后的情况;青年是理想主义的,为思想所鼓舞,以后他在工作中成长为成人,随心所欲地处理事物和思想并将他们的个人利益置于一切之上。”(注: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20页)可见,他的人生三阶段对应着三种处世态度,即儿童——现实主义、青年——理想主义、成人——利己主义。在此,现实主义的儿童缺乏理性,为事物世界所束缚。理想主义的青年拥有精神,却又在精神世界作茧自缚,把自己的思想作为行为准则而教条化地丧失了自我。只有利己主义的成人才是事物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真正主人。他把个人利益置于一切之上并以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达到了精神与肉体的统一。与人生过程相类似,社会历史也可分成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三阶段。施蒂纳指出,古代人是人类的儿童时期,近代人是人类的青年时期,而现代人则是人类的成人时期。人类历史的发展也经历了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利己主义的过程。所以,施蒂纳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就得出了利己主义的成人(他的术语为唯一者)不仅是个人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真正的利己主义者是过去全部历史的目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69页)

在对人生和社会历史作了主观虚构之后,施蒂纳把自己的社会历史思想扩展到道德领域。他认为,在道德生活中,现实主义的儿童或古代人表现为“庸俗的利己主义者”,理想主义的青年或近代人表现为“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这两类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有具体例证,前者如资产者,后者如吝啬者。庸俗的利己主义者(通常理解的利己主义者)“不符合利己主义者的理想、概念、本质、使命,不是作为自己的绝对否定来对待自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1页)他们是个人利益的代表。而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则是“为了一个目的、一个意志、一个欲望而把其他一切牺牲掉的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0页)他们是普遍利益的代表。个人利益由于一种神圣的力量而不得不屈服于普遍利益。这种神圣的力量在于普通的利己主义者“感到自己太微不足道”。(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3页)施蒂纳这是从情感的形式去理解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对立。他把对立的根源归结为宗教的、神秘的力量。要摆脱两者的对立,关键在于找到全面的、开展的、非局限的利己主义。而它就是“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

可以说,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施蒂纳面对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对立而感到束手无策时的救命稻草。在他看来,无论是普通的利己主义者,还是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都不仅不是个人自我实现的典范,甚至还是个人自我实现的某种畸形。只有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才能克服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达到个人的自我实现。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普通的利己主义者与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的对立统一。他有着这两者之长,而无这两者之短,既占有事物世界又占有精神世界。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施蒂纳社会历史领域唯一者的化身,实际上已成为他的理想人格。

查看全文

利己主义与自我实现论文

【摘要题】道德·利益

【关键词】施蒂纳/利己主义/自我实现

【正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75页有这样一段话:“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道德说教,施蒂纳却大量地进行道德说教。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们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己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

这段话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施蒂纳的思想时所说的。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首先应了解施蒂纳及其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思想。

查看全文

自我实现与利己主义论文

【摘要题】道德·利益

【关键词】施蒂纳/利己主义/自我实现

【正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75页有这样一段话:“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道德说教,施蒂纳却大量地进行道德说教。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们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己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

这段话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施蒂纳的思想时所说的。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首先应了解施蒂纳及其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思想。

查看全文

马克思与利己主义研究论文

【摘要题】道德·利益

【关键词】施蒂纳/利己主义/自我实现

【正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75页有这样一段话:“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道德说教,施蒂纳却大量地进行道德说教。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们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己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

这段话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施蒂纳的思想时所说的。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首先应了解施蒂纳及其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思想。

查看全文

伦理学中利己主义研讨论文

利己主义’一词,‘为我’,在中国伦理学中通常与杨朱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个词实际包含了比孟子所批判的杨朱那种“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的狭隘个人利益更宽泛的内容。它包含了兼爱的可能性、仁的推延、人性、行为的最终目的、自我修养、自主性的价值以及特殊性的爱(自爱)---如对自己与家人的爱---与普遍的爱(兼爱)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出现在墨子、杨朱、告子、孟子以及宋明儒学家的著作中。

在论述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应首先了解一下西方伦理学中经常以伦理利己主义和心理利己主义形式而出现的利己主义的概念。这将有助于我们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必要的比较,从而凸现中国伦理学中利己主义的特征。伦理利己主义坚持一种每个人都应当追求个人自我利益的伦理原则;心理利己主义则是一种认为个人利益是人行动的终极动力的理论。

有关伦理利己主义的主要问题是它的合理性问题,以及它能否被称为一个道德或伦理原则的问题。在这方面,伦理利己主义通常是检验那些以最大化的个人利益和普遍合理性标准为原则的道德理论的根据。因此伦理利己主义很大程度上是20世纪的产物,尽管这两个标准在霍布斯和康德那里就被提到过。

A.C.Graham(1989)曾详述了《墨子》中有关巫马子和墨子的一个对话,这个对话可以用来说明普遍性的问题,尽管后面我们还得证明这个论点。巫马子说他不能爱每个人;他说尽管他也关心他的邻居,但是从程度上而言,他还是关心自己的家人更多一些,关心自己的父母又比关心其他家人更多些,最后,关心他自己有胜于关心他的父母。这个问题对于墨子而言,是这种道德能否被提倡的问题。墨子问道:“你是要隐瞒你的道德,还是要把它公之于众?”巫马子回答说,他将把他的道德公之于众。墨子说巫马子这样做只会伤及自己。墨子认为巫马子的利己主义理论不会使任何人受益,因为它根本就不能得以提倡。用当代西方的概念讲就是,巫马子逻辑上不能提倡一种自相矛盾的关于正当的道德,尽管有人从利己主义应当从何种意义上提倡或拥护利己主义道德、“普遍性”的含意、以及它能否作为必要的道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辩论。

尽管中国伦理学没有直接关心这些问题,墨子的兼爱论对儒家强调的有等差的仁爱理论提出挑战,并提出了如何才能把这种特殊性的爱推广开来的问题。例如,当孟子劝齐宣王把他的对牺牛的不忍之心推广到对他的人民身上时,就引发了这个问题。墨家的夷之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儒家既然提倡古代圣人爱人如‘爱初生的婴儿’一样,就不应当讲爱有等差。这可能诱使人把这以及孟子与巫马子之间的对话看成是一个逻辑推理和一致性的问题,或者,用康德的话讲,普遍性的原则问题。然而,A.S.Cua(1985)曾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用的原则不一定就能够普遍化,而是推类:根据事物的类别进行推广或延伸。在这方面,伦理推理总是有情景的、具体的和特殊的,它诉诸的是共同承认的合理性概念和‘道’的理想,而不是普遍性的推理。

西方伦理学中的心理利己主义具有更长而不同的历史。柏拉图、霍布斯著作中的一些人物、20世纪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斯金纳、以及更近的如社会学家E.O.Wilson和R.Dawkins等人都提倡心理利己主义。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试图建立最终以自利、自保为特征的人的驱动理论。在柏拉图《理想国》的第2章,Gloucon把正义的性质和起源描述为一种在遭受他人给我们的伤害以及由于我们的不道德而给他人造成的伤害之间的一种妥协。他讲述了Gyge魔戒的故事用以说明任何一个有能力随心所欲的人都具有一种侵犯、偷盗、诱惑甚至谋杀的自然倾向。当然,并不是所有西方传统中的人都同意这种对人性的悲观描述。有些更开明的关于自我利益的观念都把他人看作是与自己休戚相关的存在,把爱他人看作人的自然健康的性情的一部分。例如,柏拉图在应对由Gyge魔戒故事所提出的挑战时,提出了把人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的理论:理性、精神和欲望,三者是通过最高的理性部分的支配而达到和谐统一的。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也认为,eudaimonia是最高的善和人类生活的最终目的。尽管eudaimonia通常被翻译为“幸福”,它是一种更进步的沉思意义上的幸福,与快乐主义大相径庭。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培养建立在相互仰慕的道德品德基础上的友谊是这种最高的善的一部分。

查看全文

大学生利己思想原因及对策

摘要:大学生的建设新中国的中流砥柱,“利己”之风的盛行是当代大学生的“鸦片”,社会的发展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当代大学要做一个有道德、有思想、有民族精神、有国家情怀的青年,绝不能让“利己”之风在当代大学生中盛行,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觉悟。

关键词:大学生;利己主义;国家情怀;道德;思想

当代大学生(包含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教育阶段的末尾和社会阶段的开始,作为国家培养核心技术人才、掌握核心领域的技术、科技驱动发展的方针下更是显得尤为突出。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曾经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都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1]。所以对于研究生来讲,避免培养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迫在眉睫。

一、高校研究生出现越来越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原因

(一)个人思想原因。每个人在成长阶段,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也有人出淤泥而不染,所以个人思想在在变得利己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研究生还未进入社会的大染缸,就已经养成了所谓社会人的风气,不可谓不悲哀,中国的研究生年龄大约都在22-30岁之间,在社会的生活压力之下有些研究生很难固守赤诚之心,想着早日出人头地,不自觉的就掉入了利己的黑流之中而无法察觉。(二)家庭背景原因。家庭背景对于大学生的利己思想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家庭思想能一直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当代研究生的父母都是6、70年代的人,都是自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见识了社会的复杂,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自觉的就传输了一些官场权谋、商场的尔虞我诈,从小就给孩子一种除家人之外别的人都是不能信任的思想,这也是利己思想产生的源头之一。(三)高校体制本身的不合理性。有人把高校比作一片净土,也有人把它比作一个小社会,中国的大学多属于公办体制,教育行政部门掌控着大学的人事权、经济权、职称评定权等一切权力,大学自主权有限[2],使得有些高校“衙门化、官僚化、行政化”如钱教授所言,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又在培养另外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些大学里的制度在锻炼研究生的功利性上做得“非常成功”,任何事情乃至公益性活动与奖助学金相钩挂,这既违背了举办活动的初衷,更“锻炼了”利己思想,还有,行政人员的不作为、学术不正之风也在高校盛行,行政管理人员是应该要解决学生的困难,而不是拿着学生的业绩作为自己“上升”的垫脚石。(四)社会压力原因。研究生现在最盛行的讨论就是如何才能顺利毕业,这既是褒义也是贬义,研究生作为科教兴国的主力军,能够抓紧改时间搞科研,有一定的毕业压力是有好处的,但是很多研究生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这也是学术之风不正的主要原因。

二、解决利己思想的对策

查看全文

企业营销缺陷及成因

当企业产生时,企业的营销活动也随之产生,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营销伦理问题也形式多样地涌现出来。1960年,20世纪著名的营销学大师,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JeromeMcCarthy)出版了《基础营销学》,首先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理论。4P理论的提出,是市场营销理论划时代意义的创造。4P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营销因素实质上是企业的可控因素,企业营销活动,是企业利用可控因素对外部不可控因素做出积极动态的反应过程,即通过对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计划制定和实施,从而促成交易,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营销活动,就是以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组合为核心。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一些企业不惜采用违背法律和道德的手段,去从事企业营销活动,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这些非道德营销行为也主要表现在企业营销的可控因素中———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各个环节中,严重危害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上,企业营销伦理典型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原因,在透过企业营销伦理表面问题,对企业营销伦理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可以尝试寻找解决企业营销伦理问题的途径。

一、企业的营销伦理问题

(一)产品伦理问题

一般而言,企业的产品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的高低方面,它包括产品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产品的内在质量是指产品的内在属性,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五个方面;产品的外观质量指产品的外部属性,包括产品的设计、造型、色泽、包装等。产品的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特性比较,内在质量是主要的、基本的,只有在保证内在特性的前提下,外观质量才有意义。因此,具体表现在产品内在质量的企业产品伦理问题有:性能问题、寿命问题、安全性问题、经济性问题、可靠性问题等;表现在产品外在质量的企业产品伦理问题有:设计问题、色泽问题、包装问题、造型问题等,以及由设计和包装带来的环保问题。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故意隐瞒产品质量的真实信息,夸大产品的性能和功效。例如,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由于在奶粉中随意添加化工原料,结果给广大用户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威胁。

(二)定价伦理问题

价格是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唯一能直接产生收益的变量,是营销组合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定价中的伦理问题形式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判断。定价中的伦理问题主要有:串谋定价、歧视定价、掠夺定价和价格欺诈。串谋定价,是指企业之间相互串通,订立价格协定,以共同占领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1]串谋定价通过垄断高价获得高额利润,既违背了公平原则,也欺骗和愚弄了消费者,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市场行为。歧视定价,就是指企业以不同价格,向不同消费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产品的销售方法。但企业就同一种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这就构成了价格歧视行为,实际上是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企业显然失信于消费者,有悖于伦理道德。而掠夺定价,是指企业将价格定在成本以下,进而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待对手退出市场后再提价的营销行为。因此,掠夺定价是企业为了消除竞争、获取长期高利润,而牺牲短期利润的行为。另外,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不正当价格策略和手段,来欺骗、诱导顾客与其进行交易并使顾客利益受损的行为。价格欺诈无疑是不道德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了顾客的知情权,妨碍市场交易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查看全文

人学视域下生态文明哲学思考

摘要:将生态文明拆分来看,生态是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联系,是按照自然规律发展的;而文明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是人类文化创造的积极成果。生态本身无所谓文不文明,只有当它与文明相结合之后才具有人学意义。从这个角度看生态问题就是人类问题,所以从人学的角度进行审视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人学;生态文明;工业文明;利己主义;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是人,从人学角度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反思生态困境、构建生态文明理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困境出发,寻找建构生态文明理论的人学依据,最终将生态文明理论进行人学意义上的创新实践。

1对工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1.1工业文明背景下生态观的人学依据。工业文明出现之前,人与自然并不分开谈及,更无所谓与人分开的自然概念。工业文明出现之后,人与自然相分离,人类变成与自然相对的理性存在物,人类中心主义成为工业文明以来最核心思想。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在这个宇宙中人类才是至尊荣耀的,拥有绝对目的主体和绝对理性主体两个身份,而自然界只是满足人类物质需要、具备有用性的一种客观实在[1]。这种界定彰显出人类中心主义以满足人类利益为中心任务,内在包含利己主义与整体主义两种误区,下面逐一说明。1.2利己主义生态人学观。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尖锐、人与自然关系不断紧张,人类中心主义并不像过去那样对自然进行强力控制,而是变成“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即反对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个体化利益和绝对化利益,以人类整体利益为中心评价行为正当与否并主张对自然进行适度合理开发。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转变,因为它改变了以往对待自然狂妄态度。但不得不承认弱式人类中心主义还是没有改变以利己主义为核心规定人进而规定自然界的价值观。除此之外,以利己主义规定人的人类中心主义还面临两个困境:第一,以利己主义为核心价值观是否能真正保护自然环境?不论是强式人类中心主义还是弱式人类中心主义,核心都是以利益为中心并对自然加以控制。其实我们并不纠结于是否以人类为中心,而是纠结于“利益”作为衡量道德善恶的标准。如果利益二字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虽然存在人类理性力量调和,但这种以利益作为追逐对象的人类只能是利己主义、具有生物性质的人[2]。如此一来,不论一个人有多么高尚,离开了利益也就失去了保护自然的动机,自然界也就无法逃脱沦为人类利益附属品的命运。第二,以利己主义为核心价值观是否真正带来人类社会行为进步?事实证明,世俗、奢侈的利己主义价值观滋生出奢侈消费的种子。奢侈,就像是非法情爱嫡出的孩子,随着他的出世,资本主义也随之产生[3]。工业文明带来消费社会,而利己主义形成奢侈生活方式向各个社会阶层蔓延。这种奢侈消费伴随奢侈需要,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更大规模进行索取。利己主义看似满足人类需求,成为人类发展更高级表征,实际却为人类酿造更大灾难,这并不是一种进步,而是一种倒退。1.3整体主义生态人学观。人类中心主义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看似有理,实际却大大超出具体利益,具有欺骗性。这种欺骗性体现在,真实可触碰的利益都是具体的,而抽象、超越局部利益的人类整体利益并不存在。想让人类活动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消除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对立,只有消灭生产、生活资料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但这在今天并不现实[4]。现实中存在很多具有差异性和相互抗争性的不同利益主体,他们更愿意从实实在在的特殊利益与短期利益而不是抽象整体利益出发来处理环境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少数人靠多数人的劳动满足自身需要,这些少数人得到发展权;而那些多数人,他们却要为迫切需要的东西进行斗争,实质上,多数人发展可能性被耽搁了,能真正受益、垄断发展的只是少数人[5]。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环境问题上相互推诿、呼喊着“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口号掩盖弱势群体的声音、隐藏资源分配不公事实,人类整体主义所代表的正是这部分人的利益。必须明确,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资源为代价获得本国发展是极不道德的,他们对自身错误并不自知,反而更加蛮横责难发展中国家减缓甚至停滞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整体主义就成为发达国家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理论依据,历史也已证明这一点。所以整体主义并不能真正立足人类整体改善生态环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构的人学维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