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07:23:34

连续性范文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视角筛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非连续性阅读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提升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应对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由于非连续性文本以多种材料组合,教师在教授时有一定难度,因而要有方法、有策略地进行教学设计。

一、整合资源,创设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情境

语文教材中就有丰富的非连续性阅读材料,如目录、插图、表格等,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可供使用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行教材里的素材,如“语文与生活”的片段阅读,“诵读与积累”中的名言警句等,为学生创设一个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情境。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单元编写以文本内容为主题,每单元后还有练习和习作。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目录,后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对目录的观察,能够明确课文的标题、页码,了解其所在的单元位置。但刚接受训练的学生可能不明白怎样看目录,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导。教师应提前掌握整本教材的结构以及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把握好重难点。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目录,询问学生第六单元里包含了什么内容。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本单元由《七律•长征》《和他的大黑骡子》《大江保卫战》几篇文章构成。教师追问,这三篇文章有何联系。学生很容易想到,这三篇文章都是描写革命时期的作品,我们要从中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品质。学生回答完毕,教师进而引出“习作6”的内容:“革命先烈有许多精神值得我们钦佩,那么你最钦佩的人是谁呢?”这样教学,过渡自然,学生也能明白单元习作和本单元课文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之上,运用非连续性文本展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中的连续性文本,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

二、筛选教法,启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活动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时,要注意结合学段特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教材中连续性文本的内容,通过对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来训练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教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读书我快乐”时,可结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来展开。这一单元的读书提示是阅读《上下五千年》,教师要提前布置阅读任务,然后以小组交流展示的形式进行“我读书我快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可以举办读书交流会、说读书名言等。如展开“名言荟萃”活动,学生展示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教师指导学生设计评价表,表格涵盖评价人、评价内容、等级评定等多项内容。学生展示完后由小组交流评定。教师要整合学生的评定表,总结活动,从而培养学生使用非连续性文本素材的意识。设置与阅读相关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连续性文本或者搜集整理素材,可以提升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创新训练,形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不仅仅出现在学生的课本中,更广泛应用于生活当中。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师应以课内为原点,引导学生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延伸到生活中。这对学生整体的理解能力、阅读素养的提升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提前布置活动,让学生搜集家里的非连续性阅读材料。有的学生拿来了电器说明书,有的学生拿来了药品说明书,有的学生拿出了爸爸的会议日程等,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素材进行教学。紧接着,教师明确下一个活动内容,以自己出差的经历为主题,设置情境。教师出示出差地的宣传册,引出文本;出示出差活动的邀请函,让学生阅读提取信息;提供多种出行选择,让学生进行比较;根据天气预报决定所带的东西。教师让学生把生活中能接触到的非连续性文本拿到课堂上,并设置情境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学效果显著。在课堂上把平时可能没有仔细阅读的素材进行整合,不仅能提升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整个活动的推进,它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教学效果上,其延伸到学生生活中的部分才更彰显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的意义。

连续性范文篇2

一、一九九○年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关根同志已给大家通报过,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又专门讨论了如何贯彻问题。各位都参加了讨论。现在全国各地各部门都在学习讨论《建议》,并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贯彻方案。总的来说,大家都认为,《建议》确定了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起到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的作用。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人民的富裕幸福,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这就需要全国各民族人民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积极地投身到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国宗教界爱国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一贯积极参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希望也坚信,在今后十年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伟大实践中,一定会一如既往,同全国各民族人民一道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保持社会稳定,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党中央今年要着力抓好的大事之一。宗教工作要为做好这件大事出力,宗教界的朋友也应该为这件大事出力。

二、一九九○年十二月初,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讨论修改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李鹏同志在会上有个重要讲话。《通知》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后即将下发。在这次会议期间,我邀请出席会议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领导同志和部分统战部长、宗教局长开了座谈会,听了大家的意见,我也讲了些意见。这次会议的基本精神就是统一思想,继续贯彻党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持宗教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动员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更加关心、重视和做好宗教工作。今天我着重谈以下几个意思。

1、各位都是我国各宗教团体的主要领导人,是在同我们党长期合作共事中经受了考验,可以完全依赖的朋友。在我国宗教界还有一大批同我们党真诚合作的朋友。我们合作的政治基础是爱国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方面,从我们党和政府来说,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尊重和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这样一些长期不变的基本政策;另一方面,从宗教界来说,要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坚持在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有了这样的政治基础,有了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作为我们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成部分的各民族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一定会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发展。这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同我国宗教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而得到的一条重要经验。概括来说,我们处理同宗教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原则是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这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

2、我们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一定会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是绝对不能改变的。这是因为,四十年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这个政策是正确的,只要正确贯彻这一政策,就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否则,就会产生多方面负效应。“”十年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在某种意义上是沉痛的。我们再也不能重犯那种历史性错误。这一点,我们党和政府要经常对全体党员和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各宗教团体也应经常向自己所联系的信教群众进行这方面的宣传解释,让大家放心。

3、关于落实宗教房产政策的问题。应该说,前几年我们在落实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可不可以说,宗教界基本上是满意的。但是也不可否认,确实还遗留一定的问题。中央、国务院过去规定的处理宗教房产问题的政策仍然有效。但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各地党委、政府要根据具体情况协调解决。这个协调,首先要有政治观念,不要总是向钱看;但也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总之,该解决的一定要下决心解决,不要久拖不决。

4、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明确写上了“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并且对这种管理作了明确的界定,这就是“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从四十年的经验看,规定这样一条,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防止和制止不法分子利用宗教和宗教活动制造混乱、违法犯罪,有利于抵制竟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这是为了更好地全面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决不意味着干预宗教团体自身的活动,更不是宗教政策收紧了。我们一贯主张在宗教工作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作用,支持你们按照我国的国情和各教的特点,独立自主地办好教国。

连续性范文篇3

第一条甲乙双方约定,甲方将其制造下列内容的商品连续卖给乙方,乙方买进。

商品内容:合成清洁剂、肥皂、牙膏、洗发精。

第二条货款的支付方式,以每月底甲方所交货物的数量为准,乙方于第二个月底前以现金支付。但如获甲方的同意,乙方可以九十日内的支票支付甲方。

第三条乙方若有不支付货款、支票无法兑现、停止付款或违反本合约条款的情况,则无需通知催告,乙方即失去货款债务期限的利益,并需一次付清本合约所规定的一切债务。

第四条本合约不预先订定期限。

第五条乙方就第一条的产品保证,以甲方所定的批发价销售,并指导其所属的零售店亦当以此价格销售。

前项甲乙双方,及乙方所属的零售店间,得另根据甲方所定的条件订立再销售价格合约。

第六条乙方的销售地区约定为xxx,如欲于上述地区外销售,必须获得甲方的书面同意。

第七条乙方于甲方要求时,为履行本合约的债务,需依照甲方的指定,采取下列一种或同时二种的方式。

(1)推举甲方同意的连带保证人。

(2)提供不动产作为担保,并根据事先约定付清款项以避免甲方行使所有物返还请求权。

(3)提供保证金。

(4)寄托有价证券。

(5)乙方的赊帐债权让转予甲方。

(6)交付库存的甲方制品。

第八条乙方违反本合约的条款,或依据第三条债务失去期限的利益,与发生下列的情形时,甲方为顾及其未来。可解除本合约。

(1)乙方的信用有重大变化时。

(2)乙方的公司组织上有重大变化时。

第九条若发生与本合约有关的争执,双方同意以甲方总公司所在地的法院为第一审法院。

本契约一式三份,甲、乙双方与连带保证人各执一份为凭。

公司名称(甲方):

公司地址:

负责人:xxx

身份证统一号码:

营业执照号码:

公司名称(乙方):

公司地址:

负责人:xxx

身份证统一号码:

营业执照号码:

连带保证人(丙方):

住址:

连续性范文篇4

1.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许多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中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迅速下降。同时,中国从1992年以后对过热的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经济增长速度逐步下降,到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失速,并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现象。1998年中央明确提出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克服了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不利影响,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发展的基础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2.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3年,积极财政政策已实行了6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8000亿元,带动投资近4万亿元,年均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成效显著。6年来,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充足,支持了经济的增长。

3.2003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着重把握好: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主要内容

(一)我国近年来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二)为什么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但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尚未根本改变,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依然存在,消费价格水平仍然较低,民间投资和国外投资相对较少,内需并没有真正拉动起来。同时,我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还没完成,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许多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因此,需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

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增长缓慢,贸易、投资增长率下降,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压力较大,我国扩大出口、利用外资都有较大难度,人民币还面临升值压力。国际形势要求我国政府必须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和连续性。

3.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增强我国防范和化解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引导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有利于解决我国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怎样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⑴什么是扩大内需?

需求是相对于供给而言的,需求包括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扩大内需是指通过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和国内消费需求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⑵为什么要扩大内需?

参见为什么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⑶怎样扩大和保护内需?

①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详细内容见下)

②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详细内容见下)

③采取积极措施,刺激消费需求。主要是要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取消各种限制消费的政策,鼓励居民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发展各种新型消费方式,扩大消费信贷,努力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提高城市化水平。

④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等内容。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扩大国内需求。

⑤扩大内需的根本立足点是要培育和保护内需,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为此,要继续推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补助,落实各项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等。

⑥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通过扩大外需来促进内需的增长。出口、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通过扩大外需,可以促进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拉动经济增长。

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启动民间投资,吸引国外投资。

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克服人们的后顾之忧,刺激消费的增加。

2.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由货币政策担纲主力调控政策

⑴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含义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来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

⑵为什么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参见为什么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

①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上缴给中央银行的部分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比例称为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利率(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调节货币供应量)等方法,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

②继续保持较低利率水平,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1996年到2002年我国先后八次降低银行利息。通过降息,促进了居民储蓄向消费、投资的分流和银行信贷的增加。

③支持资本市场建设,改革投融资体制,整顿金融市场秩序。

④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稳定的汇率对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投资、消费和出口的重要保证。

⑤适当控制货币信贷投放,调整货币信贷结构,保持信贷总量的稳定增长。

3.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⑴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含义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拉动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

⑵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参见为什么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

①增发国债。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已6年,到2003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8000亿元,年均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成效显著。2004年将发行1100亿元左右的国债。

②强化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

③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力度,保证各项重点支出。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的使用,要重点向“三农”倾斜,向社会发展倾斜,向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倾斜,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倾斜,向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倾斜。

④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⑤适当增加投资,积极调整国家投资结构。加强科技和人力资本开发投资,增加财政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财政对国土整治和西部大开发的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化,实施生态环境工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三、与教材结合点

1.经济常识

⑴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人,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⑵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费,增加投资,扩大内需,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另一方面,只有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生产发展,才能增加社会财富,提高居民的收人,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这体现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

⑶货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针对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我国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抑制通货膨胀;针对90年代末期我国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增加货币供应量,促进经济发展。

⑷国民收人的分配。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对国民收人的分配进行调整,体现了在国民收人分配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者关系的原则。

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体现。

⑹银行的作用。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我国在当前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降低银行存贷款利息率,为消费提供贷款支持等,有力地刺激了投资和消费,这是银行作用的具体体现。

此外,还可以运用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汇率等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

2.哲学常识

⑴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努力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这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同时,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贸易,扩大外需,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⑵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

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党和政府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⑷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的现状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做出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体现了尊重规律客观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⑸联系观点、发展观点。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3.政治常识

⑴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国家组织领导经济建设和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国家之所以要履行这些职能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⑵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原则。国务院决定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及其实施过程,是国家机关遵循对人民负责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

⑶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和宗旨。党中央决定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由党的地位、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

4.历史知识

联系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它们都是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来促进经济发展的。

四、高考试题导向

(一)选择题:

2003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回答1—3题

1.中央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成效显著。从哲学上看,其原因在于

①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③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从经济学角度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①有利于发挥宏观调控的基础作用②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③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④是国家机关遵循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⑤有利于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

3.下列措施中,属于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是

①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②征收利息税③国家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投入④积极开展信贷消费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二)非选择题:

4.材料一:从1998年到2003年的6年中,我国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8000亿元,带动投资近4万亿元,年均拉动经济增长的速度是1.5—2个百分点。2004年预计国债规模将保持在1100亿元左右。

连续性范文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历史连续性;对外关系

目前,部分高中历史教师习惯按照教材编排内容进行授课,经常忽视了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这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无法理解前后知识点间的联系,将知识点孤立地作以理解,对章节知识架构内部的理解出现断裂。同时,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面临着知识架构的自建过程,许多学生受到知识点分割的困扰,面对过于繁杂的历史知识,无法抓住知识点之间的连续性进行记忆和理解。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连贯性”的思想,是历史教学中亟待重视的问题。

一、“历史连续性”

历史连续性的说法由来已久,研究者们普遍从时空观的角度来看待这种连续性,并把整个人类发展史当做一种具有连续性的历史。具体来说,就是将历史理解为“一个由起到止的流动过程:始是这一阶段的起点,又是上一阶段的终点,终是这一阶段的终点,又是下一阶段的起点。于是起点和终点连结起来,使得历史有了连续性。”[1]每一部分历史都应该是前后相继、不断发展着的。它们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以新的面貌沉淀了下来,而后又会成为后续不断发展的铺垫,联结着过去和未来。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连续性”的思想时,应该注重把握这种首尾相连的关系,用严密的逻辑性思维去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了解它的起始终止的脉络。

二、注重“历史连续性”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教材的单元结构,笔者发现,教材的一些章节内部存在知识点间断裂的现象,不符合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一般方式。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对某一段时期内的历史事件的交代,就易导致知识架构的断裂,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下一阶段的内容,也不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历史观念,以至在复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点混淆、脉络不清晰等问题。同时,章节间知识点的断裂,直接影响到教师连续性教学的难度。教师必须要对断裂部分进行知识补充,并要对补充部分做好前后的衔接,对知识架构的连续性进行构建,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以《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为例,笔者在讲完这一单元的内容之后,发现教材缺少历史知识之间的连贯性。比如,前一课讲述的是建国初期中国的外交成就,可到了下一课就直接跳到了70年代之后开创外交新局面。而对于60年代的外交内容缺少应有的论述,这就给学生理解70年代后的外交新局面造成一定的困难,毕竟60年代是衔接两个时期的重要线索,在这个时期内,我国在外交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60年代时期,我国进一步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访问期间,同亚非各国领导人就国际局势和国际关系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并提出了中国同非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相互关系的五项原则,受到这些国家的普遍欢迎。因此,如果没有60年代外交知识的补充,学生何以理解中国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的亚非国家的支持和拥护呢?

三、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注重“历史连续性”

高中历史其实并不是一门简单的知识复现的学科,而需要教师把握其较强的灵活性和逻辑思辨性,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研读教材把握历史知识的连续性,用知识延伸或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和因果分析问题的方法,注重历史知识连续性的培养。具体来说,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渗透“历史连续性”的思想,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教师备课时,应该把握历史知识的连续性。1.仔细研读教材,发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结点在新课标进一步推广实施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为此,历史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科素养,在备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先从教材入手,注重教材资源的开发与挖掘,在教材中寻找知识与知识内在的连续性,尤其要注重章节与章节之间,章节内部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的部分,会存在知识点断裂的现象。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在备课中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并在讲课过程中把握好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结性,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整体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不会变成分段式的“知识灌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才能更好地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解“建国初的外交成就”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应该将其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政治环境联系起来,在分析二战后国际政治局势深刻变化的原因和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如何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进而建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关系等思考问题。这是中国建国初期建立外交关系的大前提,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较为被动的部分。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些背景知识时,不能仅仅以“背景”二字一笔带过,而应该把具体的历史资料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2.探究空白内容,以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在备课过程中发现的历史教材中的“空白”,因为这些内容的缺失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产生困扰,导致历史知识脉络出现断裂的现象,甚至不利于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自建知识架构。所以,历史教师应注重探究教材“空白”,并以拓展阅读的方式对其进行补充说明。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插入这些缺失部分的微课视频,或者鼓励学生充当临时的“小老师”,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自主搜集资料;提出问题并且制作好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与班上的其他同学分享交流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还能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以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为例,在学习“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缓和”缓和这一知识点时,许多学生表示对这种突然的缓和不是很理解:中国不是站在苏联阵营吗?怎么会突然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呢?这时,与其向学生长篇大论地解释中苏关系如何恶化,教师不妨把这个课外知识获取的主动权直接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如1956年期间中苏之间关于斯大林的评价出现了分歧意见。另外在两国关系方面,苏联存在想要控制中国的企图,而把中苏两党之间的分歧扩大到两国的关系方面。60年代末,国际环境出现了有利缓和中美关系的因素,一方面,在美苏争霸中,苏联以咄咄逼人的军事力量占有上风,并且苏联霸权主义扩张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另一方面,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并对中国孤立政策的失败,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劣势,使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中美关系。这些内容与中国在70年代不得不做出外交政策的调整关系密切。(二)引导学生在复习时根据历史连续性构建知识框架。1.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搭建历史知识框架在历史复习课堂上,经常听到学生反映历史知识内容繁杂,难以记忆且容易弄混淆。许多学生往往是记住了这一部分,却将这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内容相混淆,而且知识之间的迁移程度也较低。但是,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辅助记忆,必将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复习的效率。因为它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图形思维工具,能够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技能,借助记忆和思维的规律,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等。[2]所以,在历史复习中,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搭建历史知识框架,有助于学生理解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加强历史知识的记忆。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自主复习时,可以先在教学课件上绘制好图文结合的宏观思维导图。即以国际发展形式为线索指向的中国外交的方针与活动,一方面是从世界角度认识中国;另一方面则是用中国眼光观察世界。而接下来的内容,则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及时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帮助学生在绘制导图的过程中边理解边记忆。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因果关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历史复习,不仅强调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记忆,更倡导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历史思维,养成良好的历史素养。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因果关系的习惯,这种思考方式对于学生把握各种历史知识的逻辑关系具有较大帮助。而以往的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少思考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关性,以至于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缺乏个人化的见解。然而,学生如果能够从历史连续性的角度来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则将大大提高其自身的自主思考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3]例如,学生在复习“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主动探究“60年代中国外交”中的各项方针、内容与当时的整个社会背景有何因果关系,与“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又有怎样的联系。并且结合70年代国内外发展形势,独立总结出“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比单纯地记忆和背诵更为有效。

四、结语

历史教学的连续性是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的过程,能够将历史教学由表征的历史叙述推向本质的历史论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历史连续性的意识,重视历史连续性思想在教学和复习中的渗透,培养学生通过历史教学的连续性提高理解、归纳、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从而提升其人文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洋,马德普.历史“连续性”的发现:解读大革命的独到路径[J].理论视野,2013,(4).

[2]郝全梅,武国屏.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0).

连续性范文篇6

一、现状及原因分析

笔者对某大型商业银行11家一级分行营业网点业务连续性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从网点服务中断情况、基础设施配置、运维管理体系建设和运维队伍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1.服务中断情况。引起营业网点业务服务中断的原因可分为信息科技和非信息科技两大类因素。由于非信息科技原因多为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因此本文只对信息科技因素进行研究,除非特殊说明,文中所述网点业务中断均指因信息科技原因导致的网点业务中断。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被调研的11家分行网点业务中断原因主要为两类:电力和网络。中断原因分类统计见表1。表中发电机配置或使用故障原因主要有网点未配置发电机、发电机功率不匹配、发电机油料不足和发电机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等;供配电基础设施原因主要有设施老化、线路老化、短路、断路和开关元器件故障等;UPS配置或故障原因主要有网点未配置UPS、UPS负载范围不合理、UPS主机故障和UPS电池续航时间不达标等;电力其他原因主要有网点电控门市电停电后无法开启、接驳方式不一致导致发电机无法正常供电等。网点中断原因简要分析如图1所示。2.网点基础设施现状分析。网点信息科技相关设备设施包括供配电基础设施、发电机、UPS、网络交换机、通讯线路、终端、计算机和自助设备等。从调研统计情况来看,导致网点服务中断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供配电基础设施、发电机、UPS、网络交换机和通讯线路等方面,详细情况见表2。3.网点运维管理体系现状分析。网点运维管理体系包含职责分工、考核机制、运维规范和应急灾备管理等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1)运维职责分工不明确。网点运维管理横向涉及部门多,纵向涉及链条长。调研发现,部分行网点运维管理职能边界模糊,分工不明确。(2)考核机制不完善。网点业务连续性指标仅在科技条线进行考核,而其他如办公室(或综合管理部)、运营管理和零售等相关条线无对应考核内容。(3)网点运维操作不统一。营业网点对基础硬件设施设备的日常巡查、定期维护、检测检修、故障处置和值班登记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4)应急与灾备管理待加强。部分行未制定应急预案或应急预案不完整、缺乏可操作性,应急演练组织不到位。(5)运维队伍力量薄弱。在支行层面,大部分支行未配备专职技术员,甚至还有少部分支行未配备技术员。在网点层面,未配置信息系统协管员(指网点负责协助管理信息系统运维的人员)。(6)技术能力不足。基层员工专业基础知识不足,缺乏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解决思路和措施

从上文可以得出,引起网点业务中断既有基础设施不健全、使用不方便等原因,也有管理机制不完善、基层员工不积极主动等原因。因此,我们只有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机制两方面同时着手,双管齐下,才能有效提升网点服务连续性水平。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智能化”解决“操作难”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好网点员工对电力设施“不会操作、不敢操作”的问题。网点供配电系统使用不便或故障是影响业务连续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引入少量低成本自动化设备,实现发电机接入标准化及“一键启停”、市电/发电的自动切换和UPS远程监控等功能,有效降低网点运维技能要求。典型的网点供配电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消除广域网单点故障。同时,可以利用无线技术作为网点灾备通信,提高通信可用性。2.完善网点运维体系,制定规范的流程和表单,使日常操作和事件管控精细化遵循ITIL理念,从职责分工、运维规范、应急灾备和考核机制四个维度,建立和完善一体化的网点运维体系,规范营业网点生产运行的日常操作和维护行为,实现营业网点运维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网点运维规范至少应包括网点设备部署、网点信息系统基础环境、网点设备管理、检查与维护以及故障申报和处理等方面。要将各项运维工作表单化,规范日常运维的人员、时点和方法并实时登记留痕,做到事事有人做;要编制简明扼要的故障处理手册并经常性开展培训,提高网点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和常见异常自我处置能力,做到人人能做事。

三、应用效果

连续性范文篇7

[英文摘要]:

[关键字]:

[论文正文]: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现状

近年来,在证监会的监督和市场的引导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由不规范逐步走向规范,由不稳定走向稳定,由随意的行为走向具有一定理性的行为,具体特征表现为股利分配由高比例送配转向派现、由不愿意分红向不得不分红转变。但是,在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还很严重。

1、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不分配、不愿分红现象

股利的获取本应是投资者高投入、高风险的必然回报,但通过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分析,可发现“暂不分配”的情况经常出现。据上海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提供的统计资料,自1992年以来,沪市中从未进行过现金分配的上市公司达到220家,而其中竟有67家公司甚至从未进行过利润分配;这两个数字分别占目前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20%和6%左右,并且没有任何不分配股利的充分理由。另据中国银河证券公司苑德军博士对深、沪两市上市公司1998年年报的分析,在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80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于20%;在这80家公司中,有51家公司没有分配现金股利,其中,又有40家公司的每股收益大于0.2元。不分红成为上市公司普遍施行的股利政策。本来,过多的持有现金将会增加企业的持有成本,违背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从理论上讲,税后利润留存企业对投资者并无损失,因为如果企业税后利润高,股价相应也高;然而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来说,股票市场波动较大,并且市盈率较高,投资风险相当大,采取不分配政策限制了短期投资资本的流动,也剥夺了投资者获取资本收益的权利。以“五粮液”公司的股利政策为例,该公司2000年每股收益高达1.6元,各项财务指标在深、沪两市位居前列,但仍采取不分配的政策。尽管中小投资者提出异议,试图改变该公司的分配预案,但这些努力并没有奏效。该案例说明了一些公司对投资人利益的漠视,也反映了中小投资者的弱势地位。

2、不具有派现能力的公司热衷分红

以下现象可说明股利政策的积极作用,也可暴露一些上市公司利用股利政策欺骗投资人的行为。深科技2002年虽亏损仍坚持分红,2003年该公司扭亏为盈,成功地利用股利政策证明其亏损是暂时的,因此在2002至2003年指数下跌时,该公司的股价仍然上升。与此相反,鲁银投资2002年实际上已亏损,但公司仍实施10送1(注:非现金分配)的分配方案,至2003年成为ST股票,其股利分配有很大的欺骗性。这一现象说明了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不规范、不规则及非理性,也说明中国证券投资市场亟需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3、再筹资成为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的标准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注意到上市公司利用股利分配政策进行“圈钱”活动,规定上市公司要获得配股资格,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连续三年超过10%.然而,这一规定竟成了某些净资产数额较高的公司制定股利分配政策的标准。为了达到增发、配股的目的,这些公司采取了发放现金股利以降低净资产额,从而使净资产收益率能连续三年达到10%的对策。此时,发放现金股利并非是给投资者回报,实际上是公司为实现增发、配股而制定的股利政策标准。有关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在深、沪两市公布1997、1998年报的744、835家公司中,分别有211、191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10%~11%之间,刚好达到证监会的要求,其用心不言而喻。2000年末,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配股行为,证监会提出把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再筹资的必要条件。面对新的政策规定,为了达到再筹资的目的,许多公司改变了过去一贯的做法,开始分红、派现。这表明,由于上市公司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手段,即使加大监管的力度,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上市公司不注重投资人利益的做法;强制性的直接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反而会对合理运用股利政策产生负面影响。

4、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由于不注重投资者的利益,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股利政策的制订和实施缺乏远见,目的不明确且具有随意性。据统计,1996-2000年间,连续四年分配红利的公司仅为上市公司总数的4.5%;1997-2000年间,连续三年分配红利的公司也仅为上市公司总数的7.44%.即使是一些连续派现的公司,派现数额在各年度间的分配也很不均衡。有的年度畸高,有的年度甚至不分配(苑德军,2001)。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随意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与成熟市场的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

理论和现实都说明:一个漠视投资人利益、仅把向投资者“圈钱”作为目标取向的市场,注定是一个缺乏生命力的、没有发展前途的市场。上市公司非理性的股利分配政策,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规范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上市公司采取不规范的股利分配政策只是表面现象,其存在的深层问题远远超过是否重视投资人利益的问题。上市公司利用体制和制度的缺陷在证券市场疯狂“圈钱”的事实,已是有目共睹。那么,如何规范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行为呢?我认为,规范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行为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建立、健全会计委派制度

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是上市公司不规范的股利分配行为的基础。有利润不分、股利分配缺乏连续性,使我们有理由怀疑其利润的真实、可靠性。朱?基曾经大声疾呼会计界“不做假帐”,说明一些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喜的是,财政部从1997年开始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了会计委派制的试点工作;2000年9月7日,财政部、监察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并要求各试点单位要在试点中不断完善会计委派制度及其配套措施。中纪委第二、三、四次全会一再提出进行会计委派制度试点,其目的就是强化财务监督和内部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证改革和发展健康有序地推进,努力从源头上、制度上遏止和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目前实施的会计委派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建立单一账户,实行集中核算”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成功例子是浙江省金华市机关会计核算中心的做法。第二种是“建立会计楼”的模式,即对委派到各单位的会计实行集中办公,分别开展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对委派的会计人员定期轮换。第三种是直接向受派单位派员工作和进行监督。虽然在实施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但褒多抑少,这说明其制其行合乎绝大多数人企盼财务清明、会计真实的良好愿望,符合国家提倡反腐倡廉,加大会计监督力度的要求。

会计是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的直接操作者,从制度上规范会计的行为,建立、健全会计委派制度是较好的解决方案。使会计人员不从属于某一公司,而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服务于全社会,将有效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有利于杜绝公司虚假行为和非理性的股利政策。建立、健全会计委派制度是让上市公司正确利用股利政策的前提;如果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上市公司是否分配股利,就完全是其市场运作的结果,此时投资人研究股利分配政策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2、审计单位的经济利益与被审计单位彻底分离

真实的会计信息是建立在严格而独立的外部审计制度基础之上的。审计对会计的行为、上市公司行为具有监督作用,它不仅能规范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而且能使公司在财务处理上更加理性,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真实可靠。近年来,由于管理层的重视,上市公司的年报被要求必须通过审计,而审计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也越来越具有可靠性,这对规范上市公司行为、维护投资者利益无疑是有利的。但是,由于审计公司的切身利益与被审计单位密切相关,使审计的公正性受到限制。目前的审计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使上市公司的行为更具有欺骗性。因此,只有审计人员的利益与被审计单位彻底分离,才能使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真实的会计报表将使上市公司合理运用股利分配政策,使投资人和公司取得双赢结果。

3、国有股减持势在必行

在我国,股份公司大多建立在国有企业基础之上,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股权结构,使上市公司并不担心企业控制权问题,这是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形成的制度基础。一方面,国有股一股独大、同股不同权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大弊病;另一方面,国有股不能流通造成资本流动的限制,有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有股减持方案早有提出,但每当方案一推出,股市就会大跌,这并非投资人不支持减持,而是这些政策的制定并没有真正处理好国有资产与投资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在股利分配方面,上市公司面临的难题是:国有股按面值1元持有的股票与投资人按市场价格购入的股票不可能做到股利分配上公平??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而这正是造成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之一。体制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改革的难点,也是我们必须逾越的一个关口。

4、建立、健全退市制度,抑制市场过度投机

新的退市机制的配套实施仍存在一些缺陷,如股东告上市公司民事赔偿的渠道尚未完全建立。如果公司因经营不善导致连续亏损而退市,应当是投资人承担风险;但如果是因为公司被大股东掏空、涉及欺诈上市和利润造假,这些公司的退市损失就不该由无辜的中小股东承担。倘若证券民事赔偿机制迟迟不露面,由中小投资者对问题公司的退市承担风险,未必符合“三公”原则。目前,在法律尚不能够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不能对违规公司进行有效处罚的情况下,实施连续3年半亏损即退市的制度,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的无疑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的退市制度,一方面使上市公司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将促使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发生根本变化。目前,中国的退市制度有名无实,上市公司若利用不规范的股利政策甚至因造假而退市,对其而言只是失去了“圈钱”的机会,而其损失则由无辜的中小股东承担。另外,“借壳上市”成了一些ST公司的救命草,退了市的公司经过一番“重组”又粉墨登场。

5、加强证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度是减少内部交易的有力手段,也是避免市场操纵的有力措施,有利于尽快建立一个健全的市场,对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有很大的作用。中国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制规则》第9号至11号以及《关于完整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规则的意见》、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等8项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计算、会计报告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管理层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披露规则,努力建立合理而完备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证监会新修订了《年报准则》及《季报规定》,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新规定充分强调了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一直受到市场关注的MBO信息披露问题,因《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报告书》的正式颁布而有望进入“阳光操作”;《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的颁布,不仅起到了规范收购行为的作用,而且使证券市场形成了较完整的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体系。

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一方面可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切断其与机构联手做假的机会,从而使上市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失去谋取暴利的手段;另一方面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投资损失,让公司管理者明白,善待投资者就是善待自己;让所有投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去竞争是一个市场成熟的标志,也是我国证券市场追求的目标。

连续性范文篇8

信息科技的日益纵深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高科技竞争变得日趋激烈,现有企业和新兴企业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技术密集的全球性市场上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企业仅仅关注“渐进性的改进是远远不够的”,不连续性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技术跨越和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赶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不连续性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高风险性、收益的非独占性,加之不连续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复杂程度与集成融合程度高,现实中的企业实施不连续性技术创新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为降低风险性与不确定性,企业需要进行有效的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决策。理论界对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实施的研究也给予了应有的关注,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组织的单一个体视角而非网络视角,即其基本假设于企业的原子模型结构而非网络结构。事实上,企业与外部组织间的关系已从单一的二元关系发展成为多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的网络关系,与这种网络关系高度相关的企业网络能力对企业的资源基础与优势来源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立足战略管理理论的资源基础观引入企业网络能力,以定性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探究其对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决策的作用原理,以期为企业实施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提供新的理论补充,并试图为丰富传统的资源基础观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拓展应用提供新的视角。

二、企业网络能力对不连续性技术新战略决策作用分析

基于马刚对企业网络能力内涵的界定并结合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决策,本文认为,企业网络能力是指企业为了提升、保持竞争优势与其他行为主体建立战略关系,获取分享、整合内外部网络资源,协调内外部关系,以及协同创新的能力,因此,企业网络能力应包含以下六个方面:战略关系构建能力,内外部协调能力,获取、分享网络资源能力,整合内外部资源能力,关系管理能力,协同创新能力。

1.企业网络能力对技术扫描作用分析

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决策时机把握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企业通过技术扫描获得的有关新技术信息。

企业社会资本存量决定了技术扫描的信息价值。技术扫描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源于企业所掌握的相关技术信息。企业可以通过常规媒体来获得相关的技术信息,但得到的信息具有共享性和普遍性,信息的价值含量低。企业社会资本是获取外部环境具有较高价值信息的基础,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扩充了信息传播渠道、提高了创新扩散主体之间的关联性和人际交往频度。由此可见,常规媒体起“周知”作用,而人际交往则起“相信”作用,企业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获得不连续新技术可靠信息,降低了信息的搜集成本和信息的失真程度。

企业网络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社会资本存量。通过战略关系构建能力,识别外部网络中的潜在的合作伙伴,并通过对其相对竞争优势、信誉和价值观的评估以适当的网络模式与之建立和发展战略关系;其次基于共同的或相近的组织文化通过内外部协调能力对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进行有效协调,在互信的基础上通过获取、分享网络资源能力,从网络中的其他行为主体那里获取企业所需要的相关不连续技术信息;最后通过关系管理能力协调管理现有的网络成员和新加入成员,通过关系的管理,可以增进各成员之间的交流程度,各成员在基于良好信任关系的基础上更愿意增强自身技术信息资源的贡献。

2.企业网络能力对技术轨道跃点选择作用分析

通过对技术发展的跟踪扫描,当新技术的威胁被确认后,企业必须尽快地锁定技术轨道跃迁空间与跃迁时机。

企业网络能力直接影响现有的资源与能力以及对不连续新技术情形把握的精准程度,并最终影响技术轨道跃迁空间。通过战略关系构建能力、内外部协调能力,吸引在原有技术创新方面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成员加入现有网络,同时,对现有的网络成员进行调整,剔除已伤失技术创新相对竞争优势网络成员,而后通过获取分享网络资源能力、整合内外部网络资源能力、关系管理能力,对更新后的网络进行协调管理。与此同时,企业网络能力通过作用于技术扫描来影响技术环境中的高价值信息的获取,进而影响到企业对不连续新技术情形把握的精准程度。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技术轨道跃迁空间是由企业现有的资源与能力,以及对不连续新技术情形把握的精准程度共同决定的。

企业网络能力通过作用于技术扫描的新旧技术性能与技术效率信息获取的精准程度来影响技术轨道跃迁时机选择。技术轨道跃迁时机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通过技术扫描获得的新旧技术性能与技术效率信息,当新技术性能低于现有技术性能,而且新技术效率也低于现有技术效率时,企业只能采取观望态度,因为新技术和产业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而当新技术还没有展示出良好的发展潜力和技术效率的时候,盲目地进行技术跃迁只能使企业面临巨大的不可逆转的创新失败风险;当新技术在技术性能还没有超越现有技术的时候,已经出现了较高的技术效率,企业应该在对技术性能和技术效率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选择合适的跃迁时机进入新技术轨道,是否在这个区域进行轨道的跃迁将是一个综合考虑的过程,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

3.企业网络能力对新技术和能力获取作用分析

当企业完成了对技术轨道跃迁点的选择后,企业必须尽快地确定采取何种方式来获取新技术。

合作联盟是企业获取新技术和能力策略中的最佳选择。合作联盟方式可以使得企业在缺乏新产品开发技术的时候依靠同盟伙伴的互补性资源的支持顺利进行新技术或者新产品的研发,以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新技术和能力获取的其他三种策略——企业主体内部研发、收购或兼并、组建独立机构或者部门研发相比,合作联盟不但能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及时地获取到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所需的新技术和能力,还能减少企业研发的成本投入,使企业与其战略伙伴共同面对不连续性技术创新带来新兴产业和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了技术创新风险。

企业网络能力可以提升合作联盟的效率,使得企业更加倾向于合作联盟策略。虽然合作联盟是企业获取新技术和能力策略中的最佳选择,但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战略关系构建能力可以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外部网络中的潜在合作伙伴,并以适当的网络模式与之建立战略关系;内外部协调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协调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并在互信的基础上通过获取、分享网络资源能力,从网络成员那里获取到相关资源和能力;关系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对网络成员进行有效协调管理,增强各成员之间的交流程度与自身资源的贡献度。

三、结语

企业网络能力在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决策中扮演了这样一种角色,那就是通过作用于企业社会资本提升技术扫描的信息价值来确保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决策时机把握和技术轨道跃迁时机选择,加之企业网络能力在资源与能力获取方面的优势,确保了对技术轨道跃迁空间的准确把握,有效降低了风险性与不确定性,同时还使得企业在新技术和能力获取策略上更加倾向于合作联盟。本文只是引入变量企业网络能力,定性地探究了其对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决策的影响,还缺乏定量方面的分析,毕竟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决策是一个复杂过程,但企业网络能力终究扩充了企业的资源基础,为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决策拓宽了决策空间。

参考文献:

[1]Hamel,G..LeadingtheRevolution[M].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2000.30~45

[2]张锡林等:交易费用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决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5):12~13

[3]Walker,G.,Kogut,B.,Shan,W.SocialCapital,StructuralHolesandtheFormationofanIndu-stryNetwork[J].Organization.Science,1997,(2):109~125

连续性范文篇9

教育部曾经明确提出“重点推进中学德育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衔接”目标,以保证德育教学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统一。但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教学衔接问题仍是制约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瓶颈”问题。因此,本文试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方面着手探讨衔接问题,以期能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一、大中小学德育培养的目标特点

(一)中小学:“个性”的潜意识培养中小学德育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个性”培养。

小学主要强调习惯与性格的培养;中学主要关注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个性”的培养需要经历社会实践的熏陶,特别是中小学生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要求以“潜意识”的培养方式为主。但中小学生尚处于“个性”培养的初始阶段,要想养成自觉的、稳固的良好“个性”,绝对不能单靠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应关注个体的活动,通过实践教化与知识的沐浴,使学生在“潜意识”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个性,这既符合个性的形成规律,也符合中小学生的特点。

(二)大学:“个人素质”的显意识塑造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法制观等都需要系统培养与定型。

高校德育教学培养目标着重强调综合素养的提升,包括政治素养、理论素养、社会素养以及道德素养等的提升,实现“全人”的教育目标。很明显,高校重在理论“灌输”,通过有意识的理论“灌输”,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全人”教育。大学生是经过多年知识与实践熏陶而具备一定成熟“个性”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社会责任与使命需要有意识的理论教育,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与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力量,塑造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在特定目标的引导下,实现“全人”的培养理念,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特征,充分体现育人的主要功能。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特征

(一)中小学:“实践”主导教学模式由于中小学德育教学“个性”培养目标的限制,中小学思政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实践主导”的教学模式。

1.实践教学有助于中小学学生“个性”的培养。

“个性”培养需要自觉性、稳定性。学生的性格、习惯、人生观、世界观等本身就是长期社会实践作用于“人”的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能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不断加强学生“个性”的形成与稳定。

2.实践教学符合中小学学生自身的特点。

中小学时期是气质、性格道德品质等最好的培养时期,也是未来思想素质提高的关键和基础阶段。中小学生个人习惯、性格等因素均处于无序状态,如果要培养符合社会国家需求的“个性”品格,必须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采取“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社会实践潜意识活动与课堂实践教学结合的模式,才能实现“个性”的培养目标。

3.实践教学与德育教学内容一致。

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中小学思政课内容安排主要以“实践”为核心,把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践”教学。知识编排总体上比较简单,贴近学生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表现自身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如高中思政课内容就突破了传统政治课的理论模块,摸索出了适合中学生特点的内容安排。知识的讲述方面则以条块编排为主,简单易懂,实用性较强,将各种知识结构分裂开来,系统解剖。

由此可见,在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学中,必须把课堂目标贯穿于社会实践中,以实践教学为主导,在“潜意识”状态下培养学生的“个性”,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二)大学:“理论塑造”主导教学模式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定位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就决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依靠知识记忆的模式,而要侧重于理论熏陶,否则就难以完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

1.理论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素质”。

经过多年的培养,大学生的“个性”、生活习惯、性格等基本形成。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主要通过提高自我认同感,判断自己的“素质”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由“潜意识”的状态转变为“有意识”地培养,这就不断地需要理论性提高。通过有意识的理论学习与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逐步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升华到一定程度而使其定型,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

2.大学思政课内容以理论“灌输”

为目标。大学阶段思政教育内容的安排要求以理论塑造为主体。无论是课堂教学内容,还是实践教学内容,都充分体现了理论的重要性。深化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的认识;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说明它们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明确区分了理论与政策的特征,突破了把政策作为理论来论证的思路。因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侧重于理论研究与探讨,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过程。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衔接的困境

(一)“实践型”教学与“知识型”教学的矛盾由于应试教育问题仍然广泛存在,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大多以沿袭传统的“考试”为核心的主导模式。小学思品课普遍存在被忽视的现象,中学思政课则因“考试化”而存在“知识化”现象,忽视了思政育人的目标,产生了“知识型”教学与“实践型”教学的矛盾。

1.实践与教学严重脱节。

由于考试的需要,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讲授基本以知识传授为目标,对社会实践问题关注不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数量大大减少,缺乏实践对知识的检验,特别是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带来一定问题,知识型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脱节现象也比较严重。

2.理论知识讲授过深。

由于升学考试的需要,教师往往把基本理论开发过深,超越学生的实际,一些应该在大学阶段才能安排的理论在中学却已经讲授。这种模式与教学内容、教学特点都具有一定矛盾。

(二)“理论塑造”诉求与实际探索不足的矛盾大学德育培养目标要求思政课教学定位于“理论塑造”型,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大学思政课教学却存在理论探讨不足等问题,加剧了与中小学思政课衔接的矛盾。

1.对思想政治课的内心认同感不足。

尽管中央一直强调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高校领导也非常重视思政课的教学地位。但实际上,从学生到老师甚至部分领导都存在把思想政治课教学表面化现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及课堂教学被边缘化局面普遍存在。学生上课是为了追求学分与考试成绩,教师则认为该学科实用性不强等。因此,教学中存在轻视思想政治课的现象,忽视了思政课“理论塑造”的特性,降低了思政课的功能。

2.思想政治课理论探索不够深入。

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科研经费、及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师自身不被重视等问题广泛存在,导致思政教师不愿真正倾心于理论探索。理论讲解与实际结合的“度”很难把握,理论讲解的深度远远不够,很难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塑造的教学目标。学生则存在单纯应付教师的现象,缺乏真正探索理

论的目标,实践教学也基本流于形式。因此,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高校思政课理论塑造人的根本目标。

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衔接问题对策

(一)拓宽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

1.实践渗透于教学。

结合我们所进行的课堂内容,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能够把道德教育的内容深入到内心深处。一定要通过事例或学生参与的实践为主导模式,把道德教育的内容作为实在的东西进行传教。

2.行为培养渗透于教学。

加强学生的参与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参与加强学生对道德意念的体会,增强自觉培养良好道德习惯的自觉性。同时要加强行为规范的实施管理机制,在良好规范管理下加强行为培养,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学。

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或个人活动,会给孩子潜意识的教育,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去参观烈士陵园,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对烈士的景仰之情,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

通过一些集体活动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团结意识、合作意识。

(二)探索大学思政课理论“灌输”

模式一方面要大力引进高素质、高水平教师;另一方面,必须提高现有教师的讲课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探索理论与实践整合的机制,探索大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1.探索“浅入深出型”理论灌输模式。

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时,大学教师一定要寻求与社会实践的契合点,把握理论核心与实质。从社会实践与学生自身的问题出发,“浅入深出”地阐述理论的具体含义,激发学生关心理论的积极性。对于那些与社会实践出现的矛盾的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矛盾形成的原因,探索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特点,总结理论的科学性。要善于捕捉社会热点、难点,结合理论分析,既容易增强理论与实践的兼容性,也能提高理论的可行性,增强课堂的教育效果。

2.完善理论灌输的“多样化”课堂模式。

大学教师必须实现教学模式由“单一型”向“多样化”的转换,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模式、实践方式等。但多样化的基础则必须把握教学的主题,把握理论发展的逻辑脉络,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把逻辑主题讲解透彻。

3.探索案例与理论结合的“度”。

针对大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不足问题,特别是政治理论枯燥无味的特点,我们最好选取适当得案例以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有助于理论的把握与理解。但在案例选取的过程中,一定注意典型性,注意案例分析的方法。

连续性范文篇10

一、以选优配强为基础,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派到乡镇党政正职岗位上

要解决农村面临的诸多困难和矛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特别是乡镇党政正职队伍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建设这支队伍上,注重选准一批干得事、留得住、群众信得过的干部。

1、把好“三关”,选准一批优秀的干部。一是实绩考核关。县委出台了凭实绩选用干部的文件,每年对班子成员都实行了实绩考核,建立了实绩台帐,凭实绩用干部,形成了出实绩的地方出干部、率先出实绩的地方率先出干部的良好氛围。二是民主评议关。充分走群众路线,把民主评议呼声高、民主测评得分高、组织考察威信高的干部,作为正职人选积极向县委推荐。三是组织考察关。充分运用考察成果,对班子成员进行分类排队,对事业心强、能力突出、实绩突出特别是在总揽全局、应对复杂局面、驾驭市场经济等方面突出的干部,在列入正职人选时优先考虑。

2、打破“三个界限”,启用一批优秀的干部。一是打破乡镇和县直界限。不仅从乡镇启用优秀的副职担任正职,而且从县直单位班子成员中选派优秀的干部担任乡镇正职。二是打破年龄界限。一方面加大培养年轻干部的力度,把年轻干部放在主职岗位上锻炼。另一方面在正职选用上,不唯年轻而年轻,对那些事业心强、各方面表现突出,即使年龄偏大的干部也大胆地推到乡镇正职位置上。三是打破资历界限。对缺乏工作资历、任职资历的优秀干部,主要看能力,看实绩,看潜力,做到不拘一格、大胆使用。近两年来,我县有3名副乡镇长被破格提拔为乡镇长,有4名县直单位优秀年轻干部虽缺少乡镇任职经历,但直接放到了乡镇党委书记的位置上。

二、以稳定任期为重点,切实加强乡镇党政正职的任期管理

实行干部职务任期制管理,既可以减少干部久居一职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可以消除少数领导干部的行政短期行为,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等现象。近几年来,我们按照边探索边实践的思路,加强领导干部任期制管理,为稳定乡镇党政正职队伍发挥了积极作用。

1、建立了规范的乡镇干部任期制度。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县委出台了《乡科级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暂行办法》,对乡科级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限、任职管理、解职程序、任满去向等进行了规范。文件规定:除提拔重用、违纪违规受到查处和年龄偏大、身体欠佳、不适应工作等情况外,乡镇领导干部任期必须满一届。实行任期制度,为稳定乡镇党政正职提供了制度保障。

2、加强了任期目标管理。为解决以前多数乡镇党委、政府的任期目标只起一个号召性作用、届中届末考核不够的问题,我们对乡镇的任期目标加强了管理,每个乡镇都按照县委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责任、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廉政责任等方面的任期目标。乡镇党政正职在上任之前,都与县委、县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签定任期目标责任书。在考核方式上,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届中考核与届度考核相结合、重点考核与一般考核相结合,对考核结果实行台帐管理,将考核成果作为乡镇党政正职任职期满后升降去留的重要依据。

3、形成了乡镇正职稳定的局面。通过推行干部职务任期制,乡镇党政正职增强了届的意识,实现了由习惯于频繁调动到习惯于整体稳定的干部任用思路的转变,人心稳定了,思调思迁的少了,安于长期工作、扎实工作的多了,即使一些困难乡镇、偏远乡镇的党政正职,也能安心本职工作。太平铺、牯牛山、杨溪乡等偏远乡镇的党政正职连续在这些乡镇工作大都在6年以上,长的超过了10年。

三、以强化激励措施为手段,充分调动乡镇党政正职的工作积极性

乡镇工作头绪多,特别是党政正职承担的压力大,为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实行重点倾斜:

1、在提拔上重点倾斜。对德才兼备、能力水平高、工作实绩突出的乡镇党委书记,我们加大了向市委推荐的力度,目前我县有12名乡镇党政正职被市委列入县处级后备干部。近三年来,有2名乡镇党委书记通过县委积极推荐,被市委提拔为任实职的县处级领导干部,有6名享受副处级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