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补贴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5:29:11

良种补贴

良种补贴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补贴资金与良种良法配套示范相结合,改进和完善资金发放方式,加强补贴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示范区良种良法示范农户,促进农民推广应用关键技术,加快良种良法配套应用,实现小麦高产攻关的新突破。

二、补贴方式和标准

实行小麦良种良法补贴资金与机条播直接挂钩,主攻小麦机条播技术,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确保机播技术落实到位。新建30万亩核心示范区内(其中褚集乡7万亩、陈集乡6万亩、淝河乡8.1万亩、双桥集镇7.8万亩、县直场站及小麦生产大户1.1万亩),实行统一机条播示范的农户及种粮大户,每亩良种良法配套示范补贴资金8元。

三、示范面积登记和补贴资金发放

按照“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组落实、户监督”的工作方法,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应用良种良法的示范农户。

(一)登记与公示。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建设项目乡镇的各示范村成立小麦良种良法配套示范登记核查小组,对示范区内实现机条播的种植田块逐户登记,并填写《怀远县2007年小麦良种良法配套示范补贴资金发放登记表》(一式三份,乡镇存档一份,上报县农委和财政局各一份,登记表中农户姓名、编码必须与“一卡制”相吻合,补贴金额至多保留两位小数数值)。登记结束后,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经乡镇汇总、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乡镇政府公章,于2007年11月10日前连同电子文档一同上报县农委,由县农委组织人员对小麦良种良法配套示范补贴面积进行核实,并以村为单位在电视台等相关媒体上公示一周,无异议后再将登记表加盖单位公章报县财政局。

(二)资金发放。县财政局接到登记表后将补贴资金以“一卡制”形式补贴到示范区内良种良法配套示范农户。同时,各乡镇财政所将补贴到户的花名册在政务公开栏中公示,通知农户到所在地信用社刷卡,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户。

四、工作要求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县秋种及小麦高产攻关督查指导组负责全县小麦良种良法配套示范补贴资金发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项目乡镇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相应组织机构;各有关村要成立小麦良种良法配套示范面积登记核查小组。各单位要本着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明确分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

良种补贴范文篇2

一、项目目标

对农民种植油菜实行良种补贴,鼓励农民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加快恢复油菜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二、项目内容

(一)补贴原则。油菜良种补贴实行政策公开、直补到户、据实结算的原则。补贴政策、办法公开,补贴标准、对象、面积、金额公示,操作过程透明,按油菜实际种植面积,将补贴资金全部直接补贴到户,确保让农民受益。

(二)补贴范围、对象和标准。全县油菜实际种植户,补贴标准每亩10元。

(三)补贴方式。在确保补贴资金到户的前提下,实行良种补贴资金与推广优质油菜品种挂钩,直补到户,努力提高补贴资金效益。

三、实施步骤

(一)核实面积。按照“政策公开、直补到户、据实结算”,即“补贴政策公开、补贴面积公开、补贴标准公开、补贴农户公开”和“谁种油菜,给谁补贴;种植多少,补贴多少”的原则要求,分村民小组、行政村、乡镇、县四级,自下而上逐级登记、核实、汇总、上报。

1、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分别负责本行政村和村民小组油菜种植面积的核实工作,村民委员会应当在11月30日之前完成登记、核实、公示、汇总、造册、上报等工作(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公示无异议后并将《表一》、《表二》报乡镇政府。

2、乡镇政府负责本乡镇油菜种植面积的核实、汇总、上报等工作,核实无异议后应当在12月7日前将《表三》报县农委和财政局,同时报《表一》、《表三》电子文件(excel格式)。

3、县农委会同统计部门负责本县油菜种植面积的核实、汇总、上报等工作,县农委和财政局负责在12月14日前将《表四》及其电子文件(excel格式)报市农委和市财政局。

国有农场(含省农垦公司所属农场)的油菜面积核实工作,参照乡镇、村、组逐级登记、核实、汇总,并上报县农委和财政局,由县农委和财政局逐级上报。

(二)资金发放。补贴资金发放采用“一卡通”方式进行。在省财政核定油菜良种补贴资金、一次性拨付到县财政后,县财政及时将补贴资金下拨至各乡镇。各乡镇必须在2008年1月31日前,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

四、项目管理

油菜良种补贴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县农业部门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财政部门负责补贴资金的落实、发放和监管。县乡农业、财政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监督管理,落实责任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一)县成立由政府统一领导,农业、财政、统计、监察等部门参加的油菜良种补贴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委),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

1、制定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召开全县油菜良种补贴项目工作会议,开展基层技术人员及农户的技术培训。

2、组织乡镇、国有农场开展种植面积登记、公示和复查核实工作。

3、组织项目公示。在县级媒体将各乡镇油菜良种补贴户数、补贴面积和补贴金额进行公示,并公布县级举报电话:0552—8212538,接受群众监督。

4、建立县级以村为单位的油菜种植面积、补贴资金、主要品种和轻简技术等油菜生产信息数据库。

(二)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监督工作,切实加强项目组织领导。各行政村应成立包括3—5名村民代表在内的油菜良种种植面积登记核查小组。

1、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加强油菜良种补贴政策宣传。

2、组织本乡镇、村开展种植面积登记、公示、复查核实和汇总上报工作。

3、组织项目公示。各行政村在油菜种植面积登记结束后,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将种植农户、种植面积和补贴金额(《表一》)进行公示。乡镇设置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4、规范建立油菜良种补贴信息管理档案。村级建立分户油菜种植面积登记表,乡镇建立各村分户油菜种植面积和补贴资金档案。

(三)乡镇根据油菜良种补贴工作的需要,适当安排工作经费,用于政策宣传、面积核实、登记造册、技术培训、项目监管等管理支出。

五、工作要求

(一)扩大宣传。各乡镇、有关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宣传标语、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向广大农民、基层干部及全社会公布、宣传油菜良种补贴政策,调动农民使用优良品种、恢复发展油菜生产的积极性。

良种补贴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扩大油菜良种面积,提高油菜生产能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通过实施油菜良种补贴项目,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导向作用,运用资金扶持手段,调动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用冬闲田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高油菜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和入户率、覆盖率,提高油菜单产,增加油菜总产量,提高油菜种植效益,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二、工作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工作目标

通过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高“双低”油菜良种覆盖率,改善油菜品质,增强油菜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提高油菜种植技术水平,有效增加油菜籽产量,提高油菜种植效益,加快我县油菜产业发展步伐,提高油菜籽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二)工作原则

油菜良种补贴实行公开、直补到户的原则。一是公开补贴政策、办法以及补贴面积、补贴农户、补贴标准和补贴金额;二是补贴资金全部直接补贴到农户。

三、补贴范围、补贴标准、补贴对象和方式

(一)补贴范围

20*年全县种植油菜面积均纳入补贴范围。但以下情况不享受补贴:一是为避免粮油争土地影响粮食生产,在我县小麦油菜交错区和计划种植小麦的地块上改种油菜的不享受补贴,二是在项目实施边角地、新开荒地种植油菜的不享受补贴。

(二)补贴标准

按照中央、省、州确定的补贴标准,规划种植区内种植油菜的每亩补贴10元。

(三)补贴对象及方式

补贴对象包括全县油菜种植户。对于土地承包人租赁土地给他人种植或由他人代种油菜的,按谁种植谁享受补贴的原则,补贴资金直接发放给租赁人或代种人。补贴方式采取良种补贴资金与种植面积相挂钩的方式,即在项目实施区域内,按照符合补贴范围的油菜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

四、工作程序

(一)核实油菜种植面积

补贴面积的公示与核实采取农户据实申报、村组核查、张榜公示、群众监督的办法进行。

一是由村民小组组织申报、登记、公示、造册。油菜播种或移栽结束后,由村民小组组织农户按实际种植面积申报,村民小组对补贴面积、补贴对象、补贴金额进行核实、核对、登记,汇总成册后报送村民委审核。

二是由村民委对所辖各村民小组上报的数据进行复核,经核实无误后汇总成册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三是由乡(镇)人民政府对所辖各村上报的数据进行核定,特别对申报面积超过该行政村农户土地承包证书面积总量的,要进行重点核实。核定无误后,将结果在受益农民所在村按户张榜公示5天以上。凡有异议的要重新组织核对,公示无异议后,进行汇总,建立档案,并将汇总结果报送县农业局、财政局。公示内容包括种植户姓名、补贴面积、补贴标准和金额等。

四是由县农业局、财政局对相关数据逐级进行最终审核无误后,汇总上报州级有关部门。

(二)发放补贴资金

县农业局、财政局根据各乡(镇)计划种植面积和补贴标准,对各乡镇上报的种植面积、补贴范围、标准等情况审核无误后,将补贴资金逐级拨到各乡(镇)财政所。由乡(镇)财政所通过“一折通”的形式将补贴资金直接兑付到农户手中。补贴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当年如有结余,结转下年使用。

(三)建立油菜良种补贴明细档案

各乡(镇)要按照州制定的统一格式认真填写农户油菜种植面积等基础数据,并上报有关部门,由县农业局、财政局将补贴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表格、数据、补贴资金发放表册等凭证立卷归档保存。

五、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施油菜良种补贴项目,是中央制定的又一项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是国家支持油菜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举措。为此,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财政、农业、审计、农行、监察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砚山县20*年油菜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油菜良种补贴项目管理和协调工作;组织、指导项目申报和项目实施;研究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开展项目检查和验收。同时,领导小组下设于县农业局,由县农业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落实油菜补贴的各项具体工作。由于油菜良种补贴项目涉及多个部门,补贴惠及千家万户,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油菜良种补贴项目的领导,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按照政府的统一部署,密切配合,认真抓好油菜良种补贴工作。

(二)精心组织,广泛宣传

各乡(镇)、各部门要组织精干人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开展油菜良种补贴项目的重要意义。使广大群众全面深入地了解油菜良种补贴信息,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利用冬闲田地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三)制定措施,狠抓落实

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人员,精心安排,狠抓落实,把项目任务落实到乡、村、社和农户,落实到每一块种植田地。务必按照项目工作进度安排的要求认真组织完成各项工作。

(四)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的相关要求,严格规范油菜良种补贴项目管理工作。一是要按照公开、透明的要求,建立公示制度,及时公布补贴的范围、对象等信息,保证群众的知情权。村社必须张榜公布受补贴对象名单、补贴面积和补贴金额等信息,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二是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农业部、财政部相关规定,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三是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各乡(镇)要制定相应的项目管理办法。四是加强项目信息及档案管理,要明确专人负责及时做好项目档案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和报送工作。

(五)加强指导,提高成效

各乡(镇)、各部门要以增加油菜种植农户收入实施好油菜良种补贴项目为主要工作目标。始终坚持以良种为龙头,以配套综合栽培技术推广为重点,大力开展油菜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节本增效新技术为重点的示范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油菜生产技术水平,切实提高油菜产量,增加效益。

(六)加强协调,强化保障

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齐心协力,确保按时完成全县油菜良种补贴项目工作任务。县农业局要做好项目的计划安排、优良品种推荐、宣传发动、栽培技术培训等组织实施工作;县财政局要及时做好资金拨付、监管工作。

六、工作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

20*年12月5日至12月31日,制定《砚山县20*年油菜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细则》,成立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安排部署项目实施工作,并将《实施细则》上报州农业局、财政局备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2009年1月1日至1月31日,由项目涉及乡(镇)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有效形式,积极开展油菜良种补贴政策、补贴申请程序,以及相关要求等方面的进行广泛宣传并登记造册后上报县有关部门。

第三阶段兑现补贴阶段

2009年至2月1日至2月15日,由县农业局、财政局组织力量对乡(镇)申报的补贴面积、补贴金额等情况逐级审核把关后,以“一折通”的形式向种植农民直接兑付补贴。

第四阶段总结及检查验收阶段

2009年2月15日至2月20日,由各乡(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后上报县农业局、县财政局(总结报告内容需包含补贴范围、补贴面积、补贴金额,兑现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等内容,并附种植面积和补贴金额表)。由县人民政府依据《砚山县20*年油菜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细则》要求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并及时将验收结果上报州农业局、州财政局。

良种补贴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国发〔2008〕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精神,促进花生良种及配套技术推广,提高花生单产和品质,增加食用植物油有效供给,促进花生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主要目标

年,省下达我县花生良种补贴试点面积29万亩,每亩补贴10元,补贴资金共计290万元。本项目以“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效益”为目标,通过良种补贴和配套技术推广,项目区平均亩产较前三年平均增产15%,项目区实现优质专用品种区域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含油率提高2个百分点。通过项目实施,促进我县花生大面积均衡增产,良种应用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品优质比率迅速提高,花生产业效益明显增加,带动农民增收作用进一步增强。

三、基本原则

(一)实施花生主产区。促进花生主产区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防止花生发展与粮食争地。

(二)补贴与良种挂钩。选择或推荐生态适应性好、符合生产需要、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质专用品种,重点补贴高油品种,适当兼顾优质食用型品种。

(三)农民自愿参与。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根据品质优先和订单需求,积极引导农民选用推介的优质高产品种,生产优质专用花生,不得强迫农民种植。

四、补贴范围、对象与标准

(一)补贴范围。根据省农业厅、财政厅花生良种补贴项目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按照花生种植面积大,生产基础好,布局集中,产业化水平较高,农民对新技术、新品种接受能力强的原则,选定在卫河以南,沙土及沙壤土面积较大,适宜花生种植的城关、张龙等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作为花生良种补贴项目试点,良种补贴实施总面积29万亩。

(二)补贴对象。对试点乡(镇)、街道办事处项目区内使用花生良种的农民(农场职工)进行良种补贴(每个试点实际良种补贴面积要控制在项目任务之内)。

(三)补贴标准。大田每亩补贴10元,良种繁育每亩补贴50元(由于今年已错过生产季节,无法落实良种繁育单位和面积,良种繁育补贴无法实施,明年及早安排追加实施)。

(四)补贴方式。采取“一折通”现金直接补贴的方式。严禁按人头或耕地面积平分补贴资金。

五、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认真核定补贴面积。项目乡(镇)、街道办事处要严格落实种植面积。农户据实向村委会申报种植面积和种植品种,由村委会登记、核实、公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汇总、审核把关,县农业局复核确认,并会同县财政局建档备案,汇总逐级上报。

(二)科学确定补贴品种。根据省农业厅、财政厅关于花生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要求,通过市、县农业局组织专家组论证,确定生态适应性好、符合生产需要、市场前景较好,纳入河南省花生良种补贴推介品种名录的作为补贴品种。

(三)精心编制补贴清册。种植清册的编写要做到按实际种植面积对户登记,以行政村为单位统一造册,为方便统计,应将同一品种编在一起,内容填写完整,数字核对准确,每页要有合计数,并加盖村委会公章,乡(镇)、街道办事处汇总时,要有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清册一式4份,分别上报县农业局、县财政局,一份进行村级公示,一份建档备查。实行良种补贴村级公示制,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群众无异议后,由村委会上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汇总、审核把关后,上报县农业局。县农业局复核确认后,交县财政局。(四)严格资金发放程序。良种补贴采取“一折通”(一卡通)方式发放补贴资金,由县财政局按照县农业局复核后的花生良种补贴分户清册中所列补贴数额,会同县农信社将补贴资金存入补贴对象的“一卡通”账户,乡(镇)、街道办事处财税所按照分户清册负责发放“花生大田生产良种补贴兑现通知书”。农民领取补贴兑现通知书时,应在分户清册上签字、按指印。领取通知书后,农民持本人身份证(户口薄)和“一卡通”存折、良种补贴兑现通知书可随时到承办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办理补贴资金存取款业务。承办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为农民办理良种补贴手续时,应在存款折摘要栏内注明“花生大田生产良种补贴”字样。

(五)据实拨付补贴资金。县财政部门收到补贴资金文件后,在7个工作日内将补贴资金兑现给群众。县农业、财政部门在播种结束后,统一将补贴工作情况,包括花生面积落实情况、补贴资金使用情况,一同上报省农业和财政主管部门。补贴资金结余部分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搞好我县花生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县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县农业、财政、监察、审计及项目乡(镇)、街道办事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黄县花生良种补贴项目领导小组,健全组织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严格落实责任。农业部门负责制定方案、良种推介、技术服务和项目组织实施,其它成员部门负责工作督导检查。项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汇总审核的种植面积、品种和分户清册,由农业部门复核确认后,财政部门负责落实补贴资金预算、拨付到户工作。其他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良种补贴项目搞好服务,确保把优良种子及时供种到户、补贴资金及时拨付到位、配套技术及时指导到田。

(二)强化宣传发动。县农业、财政及项目乡(镇)、街道办事处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现代传媒手段,采取良种补贴政策讲座、张贴宣传单和标语、组织人员到项目村宣讲、群发手机短信等形式,重点宣传花生良种补贴项目相关政策、规划布局、目标措施等,让良种补贴政策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努力促成项目区领导高度重视、政府统一组织、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干部积极工作、群众踊跃参与、社会各界积极支持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市场监管。县农业局会同工商、质检、公安、物价等部门,加大对种子质量和价格的监管力度,扎实保障种子供应市场渠道畅通、规范有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四)强化技术指导。县农业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农民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认真抓好项目区花生配套技术集成与推广工作,通过层层举办技术培训班、专家技术讲课、送科技下乡、开展科技入户等途径,把花生良种良法送到农民手中。通过配套技术集成,集新优品种和先进技术于一体,建立花生良种补贴核心技术示范区,细化方案,明确责任,引导广大农民用良种、配良法,扩大项目辐射带动作用。

良种补贴范文篇5

一、基本思路

运用政策导向和资金扶持手段,通过对农民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进行良种补贴。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引导农民扩大种植面积,鼓励农民使用优良品种,加快优质良种推广步伐,提高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覆盖率,提高单产、优化结构、改善品质,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继续增收。

二、主要目标

力争今年全县粮食面积稳定在45万亩左右,通过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总产坚持在16.9万吨以上,促进粮食作物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品质进一步改善。

三、基本原则

(一)整体推进。对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良种补贴实行全覆盖。

(二)品种择优。省农业委员会确定江优9527Q优6号、奇优809江两优3号、黔优568中优169中优T16香早优2017等水稻品种;贵单8号、遵玉9兴、黄单999毕单15号、西山99黔单16正红311中单808奥玉3302顺单6号等玉米品种;贵农19号、安麦6号、丰优8号等小麦品种;油研10号、贵杂5号、黔育22号、金农油菜1号、黔黄油菜21黔育28号、油研50号等油菜品种为我省良种补贴主导品种。

(三)公开推介。依照省农业委员会确定的主导补贴品种通过各种渠道公开向社会。

(四)农民自愿。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引导农民选择使用推介的品种,不得采取强制手段干预农民自愿选种。

四、补贴范围、对象、规范和方式

(一)补贴范围。全县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的乡(镇)及县直国有农场均列入补贴范围。

(二)补贴对象。补贴对象为全县各乡(镇)及国有农场在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生产中使用农作物良种的农民和农工。

(三)补贴规范。执行2011年国家农作物良种补贴规范。

(四)兑补方式。能实行涉农补贴“一折通”兑付的统一委托金融机构通过“一折通”到户。未实行“一折通”国有农场由乡(镇)财政所和农业部门组织兑付到农场职工。

五、补贴组织、顺序和时限

(一)补贴组织。良种补贴项目主要由乡(镇)人民政府、农业、财政等有关部门共同承当。主要职责为制订本县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开展对基层技术人员和重点示范户的培训;将上级预分配的补贴指标逐一分配到乡(镇)由乡(镇)按补贴品种测算到户,然后将乡(镇)测算到户的相关资料汇总上报州农业、财政等部门;建立分乡到村的良种补贴信息管理档案,内容包括种植面积、补贴规范、补贴资金、主要品种、栽培技术等;及时做好工作总结,按要求上报有关资料等。乡(镇)主要职责为依照上级补贴方案要求,广泛宣传补贴政策,开展对示范农户的技术培训;组织面积核查、确认和补贴资金兑付;建立分村到户的良种补贴信息管理档案,内容包括补贴面积,补贴规范,补贴资金、补贴品种,栽培枝术等;及时做好工作总结,按要求上报有关资料;乡(镇)财政所对省财政厅下发的补贴资金到户清册打印、核实(内容包括姓名、家庭人口、补贴项目、补贴数量、补贴规范、补贴金额等)并在村民组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

县级财政应根据良种补贴工作的需要,根据今年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多、时间紧的工作实际。适当安排工作经费,用于政策宣传、工作培训、面积核查、登记造册等项目管理支出。

(二)补贴顺序和时限。补贴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申请农作物良种补贴预拨资金,第一阶段:补贴准备阶段。制定实施方案报州农业、财政备案。财政预拨农作物补贴资金后,县财政、农业将预拨资金指标预分配到各乡(镇)各乡(镇)广泛开展补贴工作培训和政策宣传,印制有关表格等。此阶段工作在2011年5月10日前完成。

村民小组汇总后送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对面积核实后张榜到村民小组公示(不少于7天)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农户良种补贴面积、补贴品种、补贴规范、补贴金额等;公示期间,要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公示结束无异议后,由村委会分户造册报乡政府,由乡(镇)政府组织乡村干部、农技人员进行面积抽查、复核;由乡(镇)分村造册送县农业局,县农业局汇总后报县政府核定;乡级面积落实表一式两份,分别由乡(镇)农技站和县农业局保管。面积核定后,由县农业、财政部门上报州农业、财政部门核定,后汇总报省农业、财政部门备案。县属农场符合补贴要求的直接向县农业部门申报补贴,列入在所在县的补贴范围。水稻、玉米此阶段工作在2011年5月底前完成;小麦、油菜此阶段工作在2011年10月底前完成。第二阶段:面积申报核查阶段。由乡(镇)政府发出公示,通知农户在规定时间内(不少于7天)村民小组登记品种、面积、栽培方式。

并提供经核准的分村分户补贴清册给补贴兑付机构,第三阶段:补贴兑付阶段。县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随核准面积下达乡(镇)将资金拨款给信用社;乡(镇)政府公告到每个村民组。兑付机构按补贴清册通过涉农补贴“一折通”向农户发放(上折)农场的良种补贴资金直接划拨到农场,农场直接发放到户。水稻、玉米此项工作在2011年6月底前完成;小麦、油菜此项工作在2011年12月底前完成。

兑付机关应出具有关佐证资料给乡(镇)政府和县财政部门,第四阶段:总结结算阶段。补贴兑付(上折)结束后。由乡(镇)政府组织对补贴工作进行总结上报,申请结算;县级与乡(镇)结算后,总结报州农业、财政部门申请结算。

六、补贴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搞好宣传发动和工作培训。补贴范围内乡(镇)政府与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公告、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到户,做到家喻户晓,提高农民群众对农作物良种的认识,充分调动农民使用优良品种、发展粮油棉的生产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抓好补贴实施工作人员培训,统一政策尺度,规范操作顺序,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各乡(镇)农业部门要抓住国家扶持发展粮棉生产的机遇。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增产、节本、增效关键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主产区,兴办有较大规模、较高规范化水平的示范区,集中展示各种优良品种,综合集成各项幼稚技术(如我县涟江大坝应大力推广机插秧技术)辐射带动生产水平和效益的不时提高。

(三)严格工作制度和补贴纪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让群众满意。一公开”即补贴工作公开进行,面积申报核查结果张榜公布;三到户”即政策宣传到户、面积申报到户、资金兑付到户;五不准”即不准调整补贴规范,不准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不准用补贴资金抵扣各种税费、贷款、欠款,不准无故拖延补贴发放时间,不准在补贴工作中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

(四)抓好补贴建档和跟踪调研。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农业、财政要做好补贴工作资料收集、整理。保管有关原始依据、表册、凭证,实现部门有区域图、乡级有落实表,村级有到户清册,认真保管,以备核查。县农业部门要选择一定数量的农户进行定点跟踪调查,掌握补贴前后农户种植意向变化、良种供需情况、技术推广应用、相关产业发展和种植效益变化等情况,分析原因,预测趋势,及时向上级反映。

良种补贴范文篇6

一、原则和指导思想

按照“政策公开、直补到户、据实结算”即“补贴政策公开、补贴面积公开、补贴标准公开、补贴农户公开”和“谁种水稻,给谁补贴;种植多少,补贴多少”的原则要求,切实加强以计税耕地为基础的水稻良种推广实际种植面积的登记、核查和补贴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补贴资金以直接补贴的方式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二、发放对象和补贴标准

(一)发放对象:全县范围内种植水稻的农民和国有农场职工。

(二)补贴标准:以计税耕地面积为基础的水稻实际种植面积,每亩补贴15元。

三、程序和方法

严格按照“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组落实、户监督”的工作方法,执行“据实登记、乡镇初核、逐组公示,县市复核”的工作程序,限期将补贴资金发放到户。

(一)组织宣传阶段

1、建立健全项目领导小组。县成立由分管县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统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监察、审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水稻良种补贴资金发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委。领导小组成立后,制发文件供乡镇学习和宣传,公布县水稻良种补贴资金发放工作监督举报电话:8212538。各有关乡镇应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各相关村应成立包括3—5名村民代表在内的水稻良种种植面积登记核查小组。

2、广泛宣传动员。各乡镇和县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会议和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水稻良种补贴的政策、原则和方式。各乡镇并按统一设计的《水稻良种补贴登记公示表》、《水稻良种补贴分户统计表》、《水稻良种补贴汇总统计表》样表印制相关表格。

(二)面积登记、审核、公示与上报(7月12日前)

各村登记核查小组要深入农户据实登记并填写《水稻良种补贴登记公示表》,审核无误经登记人员签字、村民委员会盖章后,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张榜公示,公示不少于7天,公示的内容、时间均要有记录、有照片或有录像。公示期间,各乡镇要组织力量对所有村的张榜公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受查农户不少于20%,认真听取农民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并根据群众反映的实际情况修改后再予张榜公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各乡镇、村张榜公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指导乡镇对张榜公示情况进行资料留存。

经公示、审核确认无异议后,各乡镇汇总后将《水稻良种补贴分户统计表》(附件2)和《水稻良种补贴分村汇总统计表》(附件3)一式二份(县农委、财政局各一份),经乡镇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于7月12日前连同电子文档一同上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县级复核与公示(7月10日—20日)

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乡镇上报的统计表进行认真审核,并组织力量进行抽查。每个乡镇抽查不少于3个村,每村不少于10户,主要抽查农户种植水稻面积与登记面积是否一致、是否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公示,农户是否有异议等。并在县有关媒体上对受补贴的乡镇、村进行公示,对有异议的及时进行核查落实。

(四)资金申请(7月20日—25日)

县级公示无异议后,各乡镇于7月22日前以正式文件向县财政局、县农委申请水稻良种补贴资金;县财政局、县农委于7月25日前向市财政局、市农委申请水稻良种补贴资金。

(五)资金发放

水稻良种补贴面积核实后,由县财政局按县农委审核的各乡镇政府上报的《水稻良种补贴汇总统计表》拨付补贴资金,实行“一卡制”直接发放到农户。

四、纪律和要求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各乡镇要本着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对水稻良种补贴资金发放负总责,包村干部和村委会主任是直接责任人。

良种补贴范文篇7

(一)产业发展情况。自2007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支持下,我市生猪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呈现良好生产态势。2012年年底全市生猪存栏达到44.5万头,出栏58.4万头;存栏能繁母猪4.7万头;全市猪肉产量达到4.85万吨。自2007年下半年,我市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以来,通过引进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优良种公猪,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加快了生猪改良步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全市瘦肉型商品猪饲养比例达到98%以上。我市在发展生猪生产中,不断引导农民由散养形式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并根据各镇街生猪饲养传统和饲料资源特点,培育发展优势畜牧产业。目前,全市发展规模化养猪场890个。

(二)良种繁育开展情况。我市自2007年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以来,成立了市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方案。经市政府采购中心招标确定市富翔生猪人工授精站(存栏优质种公猪52头)、市旺发生猪改良合作社(存栏优质种公猪53头)二个人工授精站为项目实施供精单位。为保证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全市范围内以镇街畜牧兽医站为主体,设立了15处人工授精站,形成了市畜牧中心畜禽良种推广站、镇街人工授精站、村级配种点三级人工授精网络服务体系;组织培训人工授精员560名,其中由省畜牧兽医局培训人工授精员54名,并取得农业部职业技能中级繁殖工证书。2012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以来,截止2012年8月,全市已完成母猪人工授精8.68万余头,人工授精覆盖率达到87%,良种覆盖率达到98%,全市农民人均增收120元,农民对生猪良种推广积极性高涨,基本改变过去以本交方式为主的生猪良种繁育方式。通过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我市的生猪良种覆盖率而且推动了生猪杂交改良,提高农民饲养生猪的经济效益,加快了全市生猪生产进程。

(三)存在的问题。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六年来,尚有小部分群众对母猪人工授精认识不到位,特别是一些规模化猪场出于疫病防控需要,还有自备良种公猪用于自繁自养,项目实施进度与时间相比尚有差距。

二、目标任务

进一步加强市富翔生猪人工授精站、市旺发生猪改良合作社2个人工授精站供精能力建设,配套设施设备,增加优质种公猪存栏量。完善、5个人工授精点的设施设备,增强其服务能力。项目实施后我市生猪良种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全市生猪人工授精率达到88%,良种覆盖率达到98%;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由16.8头增加到18.1头,提高8%;举办各类培训活动6次,受训人员1000人次;项目建设减少种公猪饲养量,降低母猪配种费用,增加商品猪出栏量,提升生猪产品质量,带动全市农民人均增收53元。

三、补贴品种、标准及数量

(一)补贴品种。生猪补贴品种为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大约克夏猪)。精液生产按照《种公猪精液产品生产和质量评定规范(试行)》(农办牧〔2008〕15号)执行。

(二)补贴标准。按照每头能繁母猪年繁殖两胎,每胎配种使用2份良种精液,每份精液补贴10元测算,每头能繁母猪年补贴40元。

(三)补贴数量。计划全市受补贴母猪头数为4.0万头(各镇街享受补贴母猪数量见附表),补贴资金为160万元。

四、项目实施程序

(一)加强良补政策宣传。市畜牧兽医局、财政局在市级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公布补贴政策、标准,确保将补贴政策宣传到户(场),确保项目实施区内的生猪养殖户知情、受益;同时,设立公开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二)核实能繁母猪数量登记。由镇街畜牧兽医站组织人员深入到各养猪场(户)进行统计调查,核实能繁母猪数量并登记造册,做好本辖区可繁母猪的建档立卡工作并建立动态母猪生产数据库;人工授精员做好人工授精记录,主要包括配种时间、精液生产日期、种公猪标识号码、与配母猪标识号码、预产期、产仔情况、收费情况、养殖者签名等,由人工授精站和养殖者分别记录建档。市畜牧中心良种站每月28日前对精液生产和配种情况核实、统计。

(三)完善制度建设,明确收费标准。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供精单位管理办法》、《猪人工授精项目具体实施办法》、《猪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发情鉴定技术操作规程》、《猪人工授精收费管理办法》、《人工授精技术服务站点及授精员管理办法》等各项工作制度;人工授精技术服务站点制定服务承诺,公布24小时服务电话,做到随叫随到;人工授精员实施人工授精时只收取技术服务费(20元/头,复配30元),并做好配种记录,做记录时,必须由受补贴农户本人签字并加盖手印;人工授精员必须在每月25日前,将配种记录交镇兽医站,由镇兽医站统一汇总后,报市畜禽良种推广站。经市畜牧兽医局验收合格后,根据配种数量,发放配种补贴。

(四)强化技术培训。通过技术培训和资格认证,对配种员进行操作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采精、制精、输精等各个环节操作技术要领,逐步建立高素质的生猪人工授精队伍,切实提高人工授精成功率。组织供精单位、镇街畜牧兽医站、各标准化猪场技术人员、人工授精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猪人工授精技术、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猪病综合防控技术等,聘请省内外专家进行授课,计划每季度集中举办培训班一次。同时,组织专家组深入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通过赶科技大集、发放科技明白纸、远程视频教育、电视电话讲座等多种形式,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有利支撑生猪人工授精开展。

(五)加大配种技术人员选择及管理。配种服务站点负责人工授精员的选择、推荐和管理工作,人工授精员要应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技术水平,通过培训由省畜牧兽医局鉴定合格,取得中级授精员资格后能够胜任工作任务。配种服务站点负责对辖区范围内配种员每天的配种数量进行统计上报,加强配种员的配种档案管理,对配种员每月进行考核,并及时通报市畜禽良种推广站、市畜牧兽医局。

五、保障措施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为保证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工作顺利开展,成立由畜牧兽医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畜牧兽医局、财政局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畜牧兽医局,由畜牧兽医局生产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定期走访和项目工作进度的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二)强化责任,密切配合。生猪良种补贴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而且涉及面广、程序复杂。市畜牧兽医局按照省畜牧兽医局制定的入选公猪、供精单位管理办法,会同市财政局,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供精单位,并签订相关合同;负责对供精单位、猪人工授精技术服务站点、人工授精员管理;规范配种服务收费,防止违规加价;开展基层技术人员和养殖者技术培训;指导供精单位、人工授精员和农户做好精液生产、发放和配种记录,如实填写母猪基本情况登记卡,健全配种、产仔等相关信息;做好补贴母猪佩戴畜禽标识及建档立卡工作,建立生猪良种补贴信息管理档案。市财政局负责资金拨付和资金使用监管,确保补助资金足额到位;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安排配套推广工作经费,保证补贴项目猪人工授精站选择、补贴数量核实、配种点选择、补贴资金发放、工作简报编印、补贴档案建立和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等管理支出。

(三)规范生产,搞好服务。入选种猪场必须具备种公猪存栏50头以上,且来源于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一级以上种猪场,达到省猪人工授精站建设标准,并按照计划提供精液。供精单位要在良种猪精液包装上加施良种补贴标识,按照项目区良种猪精液需求组织生产和运送,确保项目区需要的精液数量和质量,并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购精者提供精液。

(四)加大培训,强化指导。在省畜牧兽医局、市畜牧兽医局专家组具体指导下,由市畜牧兽医局组织畜牧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项目技术小组,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任务,加大猪人工授精、发情鉴定、饲养管理等技术的推广力度。

(五)加强监管,保证质量。市畜牧兽医局、财政局将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和随即抽查,重点检查补贴精液使用情况,查阅配种记录,核查农户签字或手印等,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并建立项目情况上报制度。

(六)公开透明,接受监督。项目镇街严格按照《省猪人工授精服务站点管理办法》的要求,适时张榜公示本镇街受益养殖者及其母猪配种情况,确保项目区内养殖者知情、受益。镇街设立监督举报信箱,对群众举报的问题认真查证,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及时查处。

良种补贴范文篇8

这次全县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项目实施的经验和做法,安排部署今年的项目实施工作。上面,同志宣读了《县2010年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和县委、县政府关于成立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的通知,农牧局张局长客观总结了去年的项目实施情况,并对今年的项目实施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大家对如何实施好项目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意见和建议。下面,我就今年的项目实施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

良种补贴是国家鼓励和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的有力举措,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惠民政策。项目的实施,对于我县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提高小麦质量水平,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实现小麦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去年,省农牧厅下达我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任务13.5万亩,在省市农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各项目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全面完成了项目实施任务,从今年项目区小麦的长势来看,项目实施的成效是非常明显的,我们推广的优良品种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一些旧、杂、劣质品种逐步淘汰,小麦品质结构得到改善,种植效益显著提高,有效地调动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为全县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今年,省上将我县列为全省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重点示范县,下达补贴面积13.5万亩。做好今年的小麦良种补贴工作,对促进我县粮食增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实施良种补贴项目是确保我县粮食安全的需要。我县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小麦是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群众喜食的主要口粮,在全县粮食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近年来,我们虽然推广了一些新品种、新技术,但由于基础薄弱、资金短缺、品种退化等条件的限制,我县小麦生产没有实现大的突破,总产基本保持稳定。小麦生产的抗灾能力差、波动性大、精深加工滞后、优质专用品种比重小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实施,不但能够有效地激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而且增加了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使长期制约我县小麦生产的一些问题得到解决,对实现品种更新换代,有效发挥良种优势和科技优势,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确保全县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实施良种补贴项目是推进小麦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种植优质专用小麦是目前小麦生产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县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去年推广面积达到37.75万亩,占全县小麦总面积的50.6%。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品质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食品加工业的需求;品种多杂乱的现象比较突出;区域布局不够合理,生产过于分散,没有形成区域优势;统一供种率低,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导致单产水平不高;生产投入成本较高,种植比较效益低;小麦生产仍是一种粗放型的低层次经营模式,产业化水平低。通过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步伐,把良种良法、保优节本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稳定并提高小麦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快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有利于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统一品种、统一布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病虫害防治措施的落实。另外,良种补贴能够带动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实现农民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组织化,加快小麦产业化开发。第三,实施良种补贴项目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增收困难。实施小麦良种补贴,不但可以通过财政补贴使农民获得平均每亩补贴10元的收益,而且也可以通过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小麦单产,改善小麦品质,降低管理成本,加快全县优质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步伐,提升市场竞争力,提种粮效益,实现一补多效。

二、准确把握好项目实施的重点

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涉及千家万户,量大面宽,项目实施的成败关乎党的惠农政策的落实与否。因此,各关乡镇和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总结去年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切实把握工作中的关键环节,确保补贴资金和种子不折不扣地送到群众手中,确保项目成功实施。工作中要突出抓住“一个关键”,严把“两个关口”,落实“三项制度”,强化“五条措施”。

抓住“一个关键”。即确定好实施区域。科学合理地选择项目实施区域是成败的关键。县上按照基础条件好、生产面积大、繁制种子基础好等原则和全县的区位情况,研究确定了6个乡镇实施项目,旨在通过这些乡镇辐射带动全县小麦生产,达到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建设优质粮食基地的目的。各项目乡镇要按照县上下达的补贴规模,本着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原则,在塬面和川水区确定项目村,被确定的村农户要全部补贴。公务员之家:

严把“两个关口”。一是选种关。选择足额优质良种是进行补贴的前提和基础。县农牧部门已经确定了5个在我县表现较好的品种,作为今年的补贴品种,并且确定了选种的乡镇和村组。各乡镇、县农牧部门要密切协作,加强配合,集中整合技术力量,按照种子生产标准和规程,深入乡村,落实地块,严格去杂,严格收割,严格晾晒,严格收购,县农牧部门要负责测定种子发芽率,保证种子的纯度和质量达标,确保种子数量充足。二是发放关。县农牧部门要负责督促种子公司将收购的种子按合同要求,分袋包装,送到指定地点;各乡镇要准备好补贴户供种清册,确定专人与农牧局人员配合,组织农户到指定地点领取补贴种子,确保供种与补贴同时入户,确保8月底以前将种子供应到户。

落实“三项制度”。一是项目公示制度。各乡镇要以村为单位,实行“四公开”,将补贴金额、补贴农户、补贴数量、供种价格等内容,于供种前和供种后分两次公示,并且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二是资金管理制度。要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制定的《农作物良种推广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设立专户进行管理,专款专用,保证每亩10元的补贴资金全部用到农民身上,县财政部门要按照招标确定的供种量预拨70%的项目补贴资金给供种单位,其余30%由供种单位凭供种清册和销售发票等到县财政部门结算拨款。三是工作督查制度。县农牧、财政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进行不定期抽查,实地走访基层干部和农户,核对供种清册、供种卡等内容,确定与实际补贴是否一致。供种结束后,县委、县政府将抽调人员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检查补贴良种及资金的落实情况。

强化“五条措施”。一是严格供种管理。按照全县有良种推广补贴区域图、乡镇有任务分解表、村有供种清册、户有供种卡的要求,各有关乡镇和部门要建立规范的“图、表、册、卡”项目档案,为供种单位按合同供种、按册供种到户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认真抓点示范。各有关乡镇都要根据不同的补贴品种,建立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示范点,每个补贴品种至少建立1个示范点,每个示范区面积不少于1000亩。示范点要建立标志牌,标明项目行政、技术负责人、补贴品种、面积、亩播种量、施肥量及配套推广的主要技术措施等内容。三是发展订单收购。各有关乡镇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小麦加工、流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产销衔接,推进订单收购,组织和引导农民与企业签订产销合同,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市场研究,搞好成本核算,依靠中介组织,加快小麦产业化发展。四是配套良种良法。各有关乡镇及县农牧部门要积极做好良种补贴与先进实用技术的配套推广,充分发挥补贴政策带动科技推广的作用,示范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补贴政策的效应。五是加强种子田管理。当前,正是小麦种子夏选留种的关键时期,各有关乡镇要参照《2010年全县优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和《2010年全县冬小麦品种布局与选种工作安排意见》,规划、落实好优质专用小麦项目和秋播种子田,确保全县种子供需平衡。县农牧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种子田,配合乡镇研究制定和落实好管理措施,搞好去杂去劣和提纯复壮,确保种子纯度质量。

三、切实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

良种补贴范文篇9

(一)补贴作物范围。水稻、玉米在全县实行全覆盖。海南农垦单列,地方农场和海南农垦划归地方的种植的水稻、玉米纳入我县的良种补贴范围。

(二)补贴标准。按照中央确定的补贴标准,早稻、晚稻15元/亩,玉米10元/亩。

(三)补贴方式。现金直接补贴的方式,通过财政补贴“一卡通”发放良种补贴资金,确保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民及划归我县管理的农垦农场的种粮职工手中。

(四)补贴对象。种植水稻、玉米良种的农民和农场职工。

二、推介优良品种

水稻推介的主要品种为:

玉米推介的主导品种为: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

(一)严格落实种植面积。首先由农户据实向村委会申报种植面积和品种。由村委会登记、核实、公示后上报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汇总审核后、将本辖区种植面积和品种上报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财政局汇总审核后,联合行文,将本县种植面积和品种上报省农业厅、省财政厅。

1、村委会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申报、登记、核实、公示、造册。每造水稻插秧结束后,首先由农户据实向村委会申报种植面积和品种,村委会会同村民小组以农户土地承包证书中水(旱)田面积为依据逐户调查核实,农户申报面积与土地承包证书中水(旱)田面积有变化的要书面说明增减原因。村委会将核实、核对的结果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分户张榜公示7天以上,有异议的要重新组织丈量、核对。公示无异议后,由村委会进行确认、登记,汇总成册,报送乡(镇)人民政府。

2、乡(镇)人民政府核实汇总、建立档案。由乡(镇)人民政府对所辖各村委会上报的数据进行核实,特别对申报面积超过该行政村农户土地承包证书中水(旱)田面积总量的,要进行重点核实。核实无误后,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同时进行汇总,建立电子档案,将本辖区种植面积和品种的汇总结果上报县农业局、县财政局。

3、县审核汇总上报。县农业局负责对乡(镇)上报的数据进行审核,对申报面积超过该乡(镇)农户土地承包证书中水(旱)田面积总量的,进行重点核实,并书面说明原因,审核无误后汇总数据。县属地方农场参考农户的申报程序落实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和品种,并上报县农业局、县财政局,由所在县农业局核实面积,并进行汇总。农垦系统转由我县管理的农场按照以往申报程序落实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和品种上报县农业局、财政局核实面积,由所在县农业局、核实面积并进行汇总。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将各乡镇(农场)上报的补贴面积和品种汇总审核后,联合行文按时上报省农业厅和财政厅。上报时间要求,早稻面积统计截止到4月底,5月底前上报;晚稻面积统计截止到8月底,9月底前上报;玉米统计当年收获的面积,9月底前上报。汇总上报的材料要分列到乡镇和县属农场。

4、农垦系统转由我县管理的农场,县要与省农垦总局做好沟通衔接工作,以免造成良种补贴核实面积的漏报。

(二)补贴资金发放程序。省财政部门收到中央财政下拨的补贴资金后,按照省农业厅核定的补贴面积,及时将补贴资金下拨到县财政局。县财政局按照县农业局核定的各乡镇、县属地方农场、农垦系统转由我县管理的农场的补贴面积,将补贴资金下拨到县农业局,县农业局通过“一卡通”直接向补贴对象兑付补贴资金。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年底前认真总结当年补贴政策落实情况,并书面上报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

(三)健全良种补贴档案。加强良种补贴项目管理,各级有关部门对补贴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表格、数据、补贴资金发放清单等凭证都要立卷归档保存,建立健全良种补贴明细档案,实现县级有区域图、乡级有落实表,村级有到户清册。乡级面积落实表一式两份,分别由乡镇政府和县农业局保管。发放补贴资金的清册一式两份,用于行政公示和补贴资金发放时农民签字确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水稻、玉米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工作由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和乡(镇)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县农业局负责项目补贴面积的核定、计划安排、优良品种推介、宣传发放、栽培技术培训等组织实施工作;县财政局负责补贴资金的监管及拨付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水稻良种补贴面积的申报和审核。各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专人负责,强化部门协调,保证按时完成水稻、玉米良种补贴工作任务。

(二)强化项目公示。实行良种补贴村级公示制,公示内容包括农户姓名、良种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并设立良种补贴监督电话,并在当地媒体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三)强化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切实按照国家规定严格使用资金。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良种补贴面积,不得套取、挤占、挪用补贴资金,不得用补贴资金抵扣各种税费、债务和欠款。出现违纪违规行为的,除追回补贴资金外,并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县财政局应安排所需配套工作经费,保证补贴品种推介展示、补贴面积核实、补贴资金发放、补贴档案建立和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等管理支出,严禁挤占挪用重要下拨的补贴资金用于工作经费。

良种补贴范文篇10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促进粮食稳定增长,根据省、市有关通知要求,现就做好水稻良种补贴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水稻良种补贴工作政策性强,资金管理严格。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行政一把手负责制,上报的水稻种植面积须由乡镇长(主任)签字把关,实行“谁签字,谁负责;谁出问题,追究谁的责任”的原则,确保上报的水稻面积真实、可靠。

二、认真检查,据实统计。各乡镇办要认真总结年水稻良种补贴工作的经验,对各村上报的水稻面积按计税面积实行总量控制,并与统计年报一致,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要以村为单位分户造册,以组为单位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各乡镇办务必于7月10日前将水稻种植面积分户花名册上报市农业局。

三、严肃纪律,专款专用。市财政局依据核实后的分户花名册拨付良种补贴资金。为确保水稻良种补贴落实到块到户,市政府将组织专班对上报的水稻种植面积进行抽样检查,对每个乡镇办抽查2—3个村。抽查的主要内容是:补贴政策是否向农民讲清楚,上报的水稻面积是否以组为单位张榜公布,是否存在虚报、夸大水稻种植面积的问题。对虚报水稻种植面积套取、截留、挪用国家水稻补贴资金的行为,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