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行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1:44:01

快餐行业

快餐行业范文篇1

一、现行税收管理模式下洋快餐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的洋快餐一般以每个餐厅(店铺)为营业税纳税义务人,实行经营收入核算、税款申报缴纳均由其设在中国各地区总部负责统一办理的经营管理模式,并使用统一的收入核算系统,由于其技术上存在与税收管理方式不相匹配的问题,给税收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一)营业收入难以核实、掌握

肯德基、麦当劳设在唐山市的每个餐厅(店铺)都不独立核算,只负责经营销售,没有任何资金的支配权,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的核算和各种税款费用的支付,均由座落在天津的总公司负责。其各餐厅的营业收费系统(以肯德基为例)都是采用美国IBM公司专门为其设计制作的POS收银机,每台价值人民币3万多元,完全由电脑自动控制,自动完成营业、销售、监控等数据的处理。各餐厅根据营业面积和客源流量大小的不同安装6至8台收款机,每个餐厅的收款机都由一台服务器控制,每天23至24时餐厅服务器自动搜集店内各台收款机的营业信息进行汇总,并将汇总后的信息通过网络自动传输到天津总部的总服务器上,总服务器自动形成所辖每个餐厅当天的营业收入。店内服务器自动上报营业收入后,服务器中的当天营业数据自动清零,准备用来存储第二天的数据。由于各餐厅的月营业额和应纳营业税额由天津总公司进行核算,各地税务机关只能被动接受其传递过来的月报税信息,其每个餐厅每天的实际营业收入是多少,每月计算缴纳的营业税税额真实性、准确性是否属实,税务机关都难以核实、掌握。加之天津总公司只是将总服务器汇总输出的餐厅分月收入电子账单作为纳税依据,每日的营业收入从未作为明细账单进行保存,为规避税务机关检查提供了便利。

(二)查账难度大

从税收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按照上述模式进行管理、核算,各餐厅不保留供当地税务机关检查核实的原始单据,只为其总部经营管理、收入核算服务,只能算是一个没有实际税收管理意义的“空壳”,只起到了在税务机关和其总部之间传递相互信息的作用,给当地税务机关进行税收管理和税务审计带来了诸多不利:一是当地税务机关要想进行涉外税务审计、税收情况调研等相关工作,就只能到其天津总公司进行,给税收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同时加大了税收管理及审计的成本。二是总公司提供的收入凭证大多为电子数据,纸质凭证数量很少,这些从程序里输出的电子表格,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始凭证”,实际经营数据与检查核实数据之间缺少“相关性”凭据,加之面对不熟的且核算繁杂的计算机系统,查询相关数据难度很大,审计检查几乎成了“检查对账”,无法真正发挥涉外税务审计按账核实检查的作用。

(三)其POS收款系统无法直接读取数据

肯德基各餐厅的收款机是IBM公司专门为其设计的异型PC机,其输出数据接口与其他PC机数据接口不同,其他PC设备无法与其正常连接,只能使用专用的配套设备才能有效连接,其各餐厅的多台收款机只连接一台打印机,用于为客户打印消费明细账单。我们多次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攻克从其收款机上直接读取所需信息的难题,最终都因相关技术问题无法解决而宣告失败(麦当劳收款机除品牌与肯德基不同外,其他情况和肯德基基本相同)。

(四)以票控税目标实现难。顾客索要发票量极少

据调查,到肯德基、麦当劳消费的群体,大多以小朋友为主(家长陪同下),每次消费金额大多在30元至80元之间,且大多是个人消费,索取发票情况极少。个别餐厅还经常以“发票已经用完”、“保管发票的员工不在,请您等一会”之类的理由来搪塞顾客,造成顾客索要发票难。我们甚至发现个别餐厅存在以收据代替发票为顾客开具“白条”问题,导致发票开具数量极低。这从唐山市肯德基、麦当劳店营业收入额和开具发票营业额的比较中得到了证实:肯德基、麦当劳均使用“河北省地税局饮食业定额发票”。2005年肯德基11家餐厅上报营业额为7092万元,缴纳营业税355万元,开具发票营业额为230万元。2005年麦当劳3家餐厅上报营业额为2420万元,缴纳营业税121万元,开具发票营业额为48万元,肯德基、麦当劳两企业的平均开票率仅为2%,距以票控税的目标相去甚远。

二、加强快餐业税收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造成洋快餐行业税收管理难的主要症结在发票的使用与管理上。对此,我们提出了为企业加装开票程序的设想,通过主动与企业沟通,宣传有关政策,多次共同商讨具体实施方案。但企业也提出了3条意见意在阻止此项工作的进行。一是加装开票程序影响公司规定的顾客90秒点餐完毕的营业速度。二是使用专用发票每个餐厅要添置打印设备、增加每月用票量,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三是以国税发[2004]110号文件(下面简称110号文)第二条第四款“凡是使用POS系统、MIS系统进行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的大型零售商场、卖场以及大型连锁快餐业,鉴于其核算相对健全,而且系统建设投资成本偏高,不宜换成税控收款机,况且税控收款机也无法替代进行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因此,待标准出台后再实施税控改造”为依据,拒绝安装税控收款机。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进行税控收款机(或POS、MIS系统)改造试点,尽快将税控收款机使用面覆盖到洋快餐行业

2004年,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国家质检总局考虑到使用POS系统、MIS系统进行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的大型零售商场、超市、大卖场以及大型连锁快餐业使用税控收款机的建设投资成本偏高等诸多因素,没有将其列入第一批推广范围,打算待国家相关标准出台后再实施税控改造。但笔者从2006年10月23日《中国税务报》报道中获悉,湖南省国税局在长沙试点推广应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税控收款机获得成功,解决了税控收款机无全国统一标准的问题。为此,建议国家税务总局可以选择部分地区进行大型零售商场、超市、大卖场以及大型连锁快餐业作为使用税控收款机改造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在上述企业全面推开,尽早实现税控收款机对上述企业的全面覆盖,提高对其税收的监管能力。

(二)本着少增加企业经营成本的原则,对POS、MIS系统程序进行开发改造,实现POS、MIS系统打印消费明细与发票一体目标

根据快餐企业使用的POS、MIS系统收款机能够为顾客打印消费明细这一特性,借鉴餐饮行业使用地税局监制的“点菜单、酒水单、作业单”能够进行控税的有效方法,在充分考虑企业经营成本的基础上,开发设计POS、MIS系统打印发票与消费明细一体程序,即在企业为客户打印消费明细单程序基础上增加同时打印发票的功能,将地税局发票监制章、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客户名称、日期、时间、机器编号、机打号码、业户名称、电话等内容与企业所售商品品名、单价、数量、金额、合计金额等内容打印到一张单据上,在收款机完成每笔交易的同时为客户打印出消费明细单和发票,同时,设计开发每卷最后一张发票自动采集和记录(存储)每卷经营数据,自动累计打印每卷发票的收入总金额等数据的功能,方便税收管理员掌握企业实际商品销售情况,并据此加强对企业每月营业额等相关数据的核对、比对,掌握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实现以票控税,提高税收监管水平。

POS、MIS系统增加打印发票功能,不用改变企业收款机的性能,只是增加了其打印发票的项目,其样式还为机打卷式,票宽等参数不变,每卷消费明细单、发票长度企业可根据机票仓容量自定。对POS、MIS系统加装开票程序,会增加打印消费明细单(发票)的长度,但却不需要企业单独印制发票,两者相抵基本上不会增加企业的费用支出,还有效地解决了为顾客打印消费明细的同时开具具有法律效力发票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同时,也不会影响到点餐速度,满足了企业的实际经营需要,有利于规范企业的经营及纳税行为。

(三)实施有奖发票活动,不断提高公民索取发票的意识

在实现同时打印消费明细单和发票的基础上,再将有奖普通发票的做法延伸到洋快餐行业,吸引消费者主动索取发票,以反映企业的真实营业状况,进而增加税收收入。

快餐行业范文篇2

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的洋快餐一般以每个餐厅(店铺)为营业税纳税义务人,实行经营收入核算、税款申报缴纳均由其设在中国各地区总部负责统一办理的经营管理模式,并使用统一的收入核算系统,由于其技术上存在与税收管理方式不相匹配的问题,给税收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一)营业收入难以核实、掌握

肯德基、麦当劳设在*市的每个餐厅(店铺)都不独立核算,只负责经营销售,没有任何资金的支配权,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的核算和各种税款费用的支付,均由座落在天津的总公司负责。其各餐厅的营业收费系统(以肯德基为例)都是采用美国IBM公司专门为其设计制作的POS收银机,每台价值人民币3万多元,完全由电脑自动控制,自动完成营业、销售、监控等数据的处理。各餐厅根据营业面积和客源流量大小的不同安装6至8台收款机,每个餐厅的收款机都由一台服务器控制,每天23至24时餐厅服务器自动搜集店内各台收款机的营业信息进行汇总,并将汇总后的信息通过网络自动传输到天津总部的总服务器上,总服务器自动形成所辖每个餐厅当天的营业收入。店内服务器自动上报营业收入后,服务器中的当天营业数据自动清零,准备用来存储第二天的数据。由于各餐厅的月营业额和应纳营业税额由天津总公司进行核算,各地税务机关只能被动接受其传递过来的月报税信息,其每个餐厅每天的实际营业收入是多少,每月计算缴纳的营业税税额真实性、准确性是否属实,税务机关都难以核实、掌握。加之天津总公司只是将总服务器汇总输出的餐厅分月收入电子账单作为纳税依据,每日的营业收入从未作为明细账单进行保存,为规避税务机关检查提供了便利。

(二)查账难度大

从税收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按照上述模式进行管理、核算,各餐厅不保留供当地税务机关检查核实的原始单据,只为其总部经营管理、收入核算服务,只能算是一个没有实际税收管理意义的“空壳”,只起到了在税务机关和其总部之间传递相互信息的作用,给当地税务机关进行税收管理和税务审计带来了诸多不利:一是当地税务机关要想进行涉外税务审计、税收情况调研等相关工作,就只能到其天津总公司进行,给税收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同时加大了税收管理及审计的成本。二是总公司提供的收入凭证大多为电子数据,纸质凭证数量很少,这些从程序里输出的电子表格,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始凭证”,实际经营数据与检查核实数据之间缺少“相关性”凭据,加之面对不熟的且核算繁杂的计算机系统,查询相关数据难度很大,审计检查几乎成了“检查对账”,无法真正发挥涉外税务审计按账核实检查的作用。

(三)其POS收款系统无法直接读取数据

肯德基各餐厅的收款机是IBM公司专门为其设计的异型PC机,其输出数据接口与其他PC机数据接口不同,其他PC设备无法与其正常连接,只能使用专用的配套设备才能有效连接,其各餐厅的多台收款机只连接一台打印机,用于为客户打印消费明细账单。我们多次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攻克从其收款机上直接读取所需信息的难题,最终都因相关技术问题无法解决而宣告失败(麦当劳收款机除品牌与肯德基不同外,其他情况和肯德基基本相同)。

(四)以票控税目标实现难。顾客索要发票量极少

据调查,到肯德基、麦当劳消费的群体,大多以小朋友为主(家长陪同下),每次消费金额大多在30元至80元之间,且大多是个人消费,索取发票情况极少。个别餐厅还经常以“发票已经用完”、“保管发票的员工不在,请您等一会”之类的理由来搪塞顾客,造成顾客索要发票难。我们甚至发现个别餐厅存在以收据代替发票为顾客开具“白条”问题,导致发票开具数量极低。这从*市肯德基、麦当劳店营业收入额和开具发票营业额的比较中得到了证实:肯德基、麦当劳均使用“河北省地税局饮食业定额发票”。2005年肯德基11家餐厅上报营业额为7092万元,缴纳营业税355万元,开具发票营业额为230万元。2005年麦当劳3家餐厅上报营业额为2420万元,缴纳营业税121万元,开具发票营业额为48万元,肯德基、麦当劳两企业的平均开票率仅为2%,距以票控税的目标相去甚远。

二、加强快餐业税收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造成洋快餐行业税收管理难的主要症结在发票的使用与管理上。对此,我们提出了为企业加装开票程序的设想,通过主动与企业沟通,宣传有关政策,多次共同商讨具体实施方案。但企业也提出了3条意见意在阻止此项工作的进行。一是加装开票程序影响公司规定的顾客90秒点餐完毕的营业速度。二是使用专用发票每个餐厅要添置打印设备、增加每月用票量,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三是以国税发[2004]110号文件(下面简称110号文)第二条第四款“凡是使用POS系统、MIS系统进行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的大型零售商场、卖场以及大型连锁快餐业,鉴于其核算相对健全,而且系统建设投资成本偏高,不宜换成税控收款机,况且税控收款机也无法替代进行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因此,待标准出台后再实施税控改造”为依据,拒绝安装税控收款机。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进行税控收款机(或POS、MIS系统)改造试点,尽快将税控收款机使用面覆盖到洋快餐行业

2004年,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国家质检总局考虑到使用POS系统、MIS系统进行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的大型零售商场、超市、大卖场以及大型连锁快餐业使用税控收款机的建设投资成本偏高等诸多因素,没有将其列入第一批推广范围,打算待国家相关标准出台后再实施税控改造。但笔者从2006年10月23日《中国税务报》报道中获悉,湖南省国税局在长沙试点推广应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税控收款机获得成功,解决了税控收款机无全国统一标准的问题。为此,建议国家税务总局可以选择部分地区进行大型零售商场、超市、大卖场以及大型连锁快餐业作为使用税控收款机改造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在上述企业全面推开,尽早实现税控收款机对上述企业的全面覆盖,提高对其税收的监管能力。

(二)本着少增加企业经营成本的原则,对POS、MIS系统程序进行开发改造,实现POS、MIS系统打印消费明细与发票一体目标

根据快餐企业使用的POS、MIS系统收款机能够为顾客打印消费明细这一特性,借鉴餐饮行业使用地税局监制的“点菜单、酒水单、作业单”能够进行控税的有效方法,在充分考虑企业经营成本的基础上,开发设计POS、MIS系统打印发票与消费明细一体程序,即在企业为客户打印消费明细单程序基础上增加同时打印发票的功能,将地税局发票监制章、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客户名称、日期、时间、机器编号、机打号码、业户名称、电话等内容与企业所售商品品名、单价、数量、金额、合计金额等内容打印到一张单据上,在收款机完成每笔交易的同时为客户打印出消费明细单和发票,同时,设计开发每卷最后一张发票自动采集和记录(存储)每卷经营数据,自动累计打印每卷发票的收入总金额等数据的功能,方便税收管理员掌握企业实际商品销售情况,并据此加强对企业每月营业额等相关数据的核对、比对,掌握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实现以票控税,提高税收监管水平。

POS、MIS系统增加打印发票功能,不用改变企业收款机的性能,只是增加了其打印发票的项目,其样式还为机打卷式,票宽等参数不变,每卷消费明细单、发票长度企业可根据机票仓容量自定。对POS、MIS系统加装开票程序,会增加打印消费明细单(发票)的长度,但却不需要企业单独印制发票,两者相抵基本上不会增加企业的费用支出,还有效地解决了为顾客打印消费明细的同时开具具有法律效力发票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同时,也不会影响到点餐速度,满足了企业的实际经营需要,有利于规范企业的经营及纳税行为。

(三)实施有奖发票活动,不断提高公民索取发票的意识

在实现同时打印消费明细单和发票的基础上,再将有奖普通发票的做法延伸到洋快餐行业,吸引消费者主动索取发票,以反映企业的真实营业状况,进而增加税收收入。

快餐行业范文篇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业得到不断发展和壮大。快餐的市场定位和本质特征具有实行连锁经营的客观要求,但作为连锁形式之一的特许连锁,受到企业内部支撑体系及外部环境的制约,必须有效选择,不可盲目实行。

关键词:快餐特许连锁选择

我国的快餐业起步较晚,以年%月肯德基快餐连锁店进入北京市场为契机,揭开了中国现代快餐业的发展里程。上世纪"**年代,中国快餐业以’**(的年递增率迅速增长,行业利润率在!)(*’)(之间,快餐业成为支持餐饮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快餐的需求将会更大。洋快餐进入中国以来一直占据着快餐市场,虽然曾经有“红高粱”、“荣华鸡”等中式快餐先后向洋快餐叫板,却相继大败。几经较量,中式快餐在失败中积累着经验。缺乏品种的标准化、生产的工厂化、经营的连锁化和管理的科学化,是制约我国快餐业向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如果继续抱守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分散的组织形式,面对洋快餐的冲击,中式快餐业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纵览国内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大多数是走了连锁化经营这条路,通过发展物流业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但同时,也有许多中式快餐企业在连锁经营上急于求成,盲目实行特许经营,随着分店的增多,出现的问题也越多。中式快餐企业何时采用特许连锁经营,如何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快餐企业连锁经营的本质特征及动因分析

快餐连锁企业是经营同类品牌品种、使用统一名称、标识的若干同业店铺。快餐连锁业是以统一采购、加工、配餐、配送为核心,以资本与产权为纽带或授权与特许经营等方式联结起来,实现产品服务标准化、生产加工工厂化、管理规范化、共享品牌与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连锁经营可分为直营连锁、特许连锁、自由连锁三种形式。特许连锁又称合同连锁,加盟连锁。其本质特征是主导企业把自己开发的商品、服务和营业的系统(包括商标,商号等企业形象的使用,经营技术,营业场合和区域),以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加盟店在规定区域的经销权和营业权。加盟店则交纳一定的营业权使用费,承担规定的义务。在连锁经营管理中,各种管理系统共用的基本原则是主义:简单化、标准化、专业化。这三点缺哪一个,连锁经营系统都难以形成。标准化是为了便于连锁经营模式的复制、利于特许经营体系的管理和控制或保持整个连锁经营体系的一致性。简单化是指通过对作业流程、岗位活动的简单化,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推广和复制的目的。专业化,就是连锁经营体系各基本组成部分的总体分工问题,即通过各部分的专业分工、专业运作和有机协调来保持整个连锁体系的良性运转,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机整体。从快餐的社会需求、市场定位、服务特征、发展条件与模式等方面看,正餐酒楼的特征更多的是以满足精神性消费为主;而快餐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基本就餐需求为主,就餐目的更多地体现出消费的物质性。现代快餐的制售快捷、食用便利、质量标准、服务简便、营养均衡和价格低廉的基本特征正好迎合了社会的基本必须性、消费的大众普及性,服务的简便快捷性和经营的价廉物美性的要求。现代快餐只有坚持大众基本消费的市场定位和自身特征,才能确立快餐的市场和需求价值,才能发挥需求容量大的优势,快餐企业的发展也只有追求规模效应,注重规模效益和规模优势的体现,练就较强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我国快餐连锁企业特许经营的有效分析

我国快餐企业发展思路、模式和途径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突破。在快餐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得到认同,发展领域进一步扩宽,一批品牌代表企业纷纷涌现与壮大的同时,在企业发展中,市场与目标、速度与效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磨合与统一,存在着模式雷同和创新不足,不能很好地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赢利模式和成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稳步快速发展。面对市场的挑战,快餐企业要发挥规模效益,必须实行连锁经营的发展途径,连锁经营是标准化操作、工厂化配送、规模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的保证。实现标准化操作是方向,品质的作用不容忽视,注重品种和经营管理的标准与稳定控制是企业扩张和走向规模的前提;发展前期的适度标准化体现了实现标准化的渐进性,是可以成立的。连锁经营工厂化配送是快餐企业发展的必要选择,采取产品集中采购配送是降低经营成本和保证经营稳定的条件,但要量力投入,讲求实效。在快餐企业发展和成长中,发挥产业联合、科学化内涵的作用十分重要,是支撑和维系快餐企业规模发展的保证,其中科学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借鉴和创造的过程。特许连锁经营更具挑战性和风险性,在快餐企业发展中四面出击和简单授权,难以保证企业的稳定性,特许连锁可以做,但需要直营连锁的样板示范作用,直营连锁和特许连锁应是战略伙伴的关系。在向另一个地区和全国市场发展中要组合式、区域式共同推进,单一和简单的特许扩张模式和推进往往造成控制力减弱、管理困难和顾此失彼,在发展中难以提高系统服务和连锁能力的示范和支撑保证,出现加盟失误而影响企业品牌的信誉和长久发展。首先,目前在我国连锁经营已有的直营连锁、自由连锁、特许连锁三种形式中,形成了以直营连锁为主,特许经营起步发展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与我国快餐连锁企业发展条件有关,但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如果只发展直营店,企业将很难实现规模化经营和规模效益。从国际连锁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当直营连锁发展到一定规模,形成自身的品牌和管理模式后,都转向以特许经营为主。因为直营连锁的发展常受到资金、地域、时间、地方法规、税收等严格限制,很难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其发展速度缓慢,所需资金量大,管理难度加大,使总店投资风险增大,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又不能较快占领市场达到规模经济,就有可能使一些总店发生严重的资金周转不灵或亏损,有些甚至不得不关门或出让。而特许连锁是一种经营技巧、业务形式的许可,是一种软体技术即知识产权的授予,它不受资金、地域、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在同一时间可在任何有消费者的地域发展多家,并以低成本小风险的特征迅速扩张。西方连锁经营的经验和我国连锁经营的实践都表明,在连锁经营发展初期,发展直营店是一种合理选择,但完成了直营示范的功能后,必须转入特许连锁,才有可能形成规模化经营。其次,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和较完善的管理系统后,应适时地运用特许连锁的方式来发展。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管理系统的完善是中式快餐连锁企业无止境的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加盟店,会更好地完善企业管理系统。国内一些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发展加盟店的初期实践证明:加盟店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会比直营店对连锁企业的管理系统提出更直接、更多和更严的要求,这种来自于外部但又处于一个经营系统之中的内外压力,客观地创造了中式快餐连锁企业提升和完善系统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有利于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加盟店的监督、促进下发展。我们不可能等到自己管理系统完美无缺时再去发展加盟店,这样我们会失去发展机会。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必须去抢占市场,形成规模,运用特许经营方式发展加盟店是一种十分好的方式。

三、特许经营在我国快餐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的特许经营萌芽于上世纪*+年代末,最初是一些国际特许经营组织率先采用该方式直接进入我国市场。肯德基是第一家在我国发展的国际特许经营组织。后来,我国企业也相继接纳这种方式,于,+世纪-+年代初涉足特许经营。目前,在餐饮业中主要是一些老字号企业,以自己的品牌、制作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特许经营,如北京全聚德烤鸭店和天津狗不理包子店等。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特许连锁这种经营模式虽有所发展,但发展仍然缓慢,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观念制约。特许经营倡导的是利益分享的经营理念,连锁企业追求的是如何与合作者共同把“蛋糕”做大。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连锁企业重竞争更重合作。而在我国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思想影响,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喜欢搞“小而全、大而全”,自成体系,总想分给合作者的“蛋糕”越小越好。这种做法,是我国历史上几千年小农经济、小生产的落后生产方式的残余影响在当前经济领域中的折射和反映。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特许经营的推广就失去了思想基础。"缺乏理论指导、宣传推广不够。特许经营在美国已有百年历史,而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理论界对此研究不多、不深,新闻媒体对此只停留在现象报道、宣传,只有少数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尝试、探索,大多数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对该经营模式尚不清楚。"名牌快餐连锁企业和名牌产品少。在特许经营体系中,名牌连锁企业是核心,名牌产品是依托,缺少它们,特许经营企业就难以吸引加盟者。而在我国,名牌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和名牌产品少,许多名牌也是靠“造名”而成功,品牌缺乏文化含量和知识化、现代化的运作系统。在餐饮业中,一些老字号企业和产品,也因缺乏现代的管理模式而使得名牌的利用价值大打折扣。%"法制不健全。特许经营这种形式对社会的市场环境和法律保障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完备的规范体系。然而,目前我国特许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原国内贸易部!&&’年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这仅仅是初步的管理办法,其中对调整特许人和受许人之间关系的一些规定没有包括进去,容易引发一些纠纷。*"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在特许经营中,特许人与受许人虽然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但协调两者关系,形成整体合力,需要特许人具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即特许人既要有综合性的经营管理人才,又要有专业性强的经营管理人才。如麦当劳就雇佣了大批专业化房地产的人才去世界各地寻找最合适的开店店址,从而提高分店经营的成功率。而在我国,由于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在特许经营中,特许人前期介入不深,期中管理、服务和培训跟不上,导致特许经营体系的整体性不强、系统性不够,这使得特许经营的优势大打折扣。公务员之家

四、推进我国中式快餐特许经营的几点建议

世纪将是我国流通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发展特许连锁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为使特许连锁在中式快餐业中驶入发展的快车道,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实施倾斜政策,扶植名牌

快餐企业和名牌产品政府要切实推动特许经营发展,应将扶植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发展名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对市场的建设、指导、扶持、监督等措施,促进名店和名牌产品的健康有序发展。这一工作涉及社会各个方面,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对于已有一定声誉的名牌中式快餐企业,各地政府应优先注册登记,防止他人乘虚而入而使中式快餐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对于那些有多年经营历史的传统老字号,政府应鼓励支持他们开展特许经营业务,鼓励他们走向全国,走出国门,积极拓展市场,迸一步提高中式快餐企业的知名度。"

2、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改善法制环境

快餐行业范文篇4

一、行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分析

1.中式快餐发展由感性认识向理性积累阶段转化。

现代中式快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发展历程中,广大企业勇于实践、不畏挫折、克服困难、奋发进取、付出了艰辛努力,在发展中也体现出了摸索性和冲动型的特点。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广大企业积累了经验,看到了不足,不断总结与反思,使中式快餐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的更加坚实,以理性积累为主的发展特征表现的更加明显:(1)发展思路更趋客观性,更加注重从客观实际出发,减少了发展中的盲目与冲动;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2)资本投入更趋合理性,企业讲求实效,投入注重回报,发展注重基础,扩张注重生存;(3)市场连接更趋紧密性,企业定位更加贴近市场,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4)开店分布更趋区域性,大多企业先立足当地和区域扩展,采取步步为营,逐步推进的策略,取得实效;(5)内在积累更趋深层性,加强自身基础建设和管理支撑体系建设,不断积累内在功力,追求和维系企业持久发展;(6)企业发展更趋稳定性,大起大落和过于炒作的现象明显减弱,讲求稳扎稳打、稳步发展和不断提升。

2.快餐的社会和行业地位得到确立,作用更加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餐饮消费观念逐步改变,外出就餐更趋经常化和理性化,选择性增强,对消费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更加追求品牌质量、品位特色、卫生安全、营养健康和简便快捷。快餐的社会需求随之不断扩大,市场消费大众性和基本需求性特点表现的更加充分。现代快餐的操作标准化、配送工厂化、连锁规模化和管理科学化的理念,经过从探讨到实践的深化过程,目前已广为接受和认同,并从快餐业扩展到餐饮业,成为我国餐饮现代化的重要发展目标与方向。快餐作为我国餐饮行业的生力军和现代餐饮的先锋军,成为现代餐饮发展的重要代表力量,对全行业的推动与带动作用不断突出,为社会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行业与企业规模继续扩大,发展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我国全社会餐饮业实现营业额74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全国餐饮网点超过400万个,从业人员达到2000多万,行业发展速度持续地以较大幅度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据初步测算,全国快餐连锁经营网点100多万个,年营业额可达1500亿元,将分别占到餐饮业的22%和20%左右,快餐行业规模继续扩大。从餐饮业年度百强企业统计调查情况看,快餐企业在餐饮百强企业中占居三分天下:2001年度的餐饮百强企业中快餐企业入围12家,营业额占30.1%;2003年度餐饮百强企业中快餐18家,营业额占33.29%;2004年度餐饮百强企业中快餐20家,营业额占33%左右。快餐行业在网点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的同时,品牌企业的发展实力和运营能力更趋看好,内在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发展质量日趋提升,发展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4.西式快餐连锁企业迅速扩张,中西融合的趋势增强。

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的国际快餐品牌企业在我国迅速扩张,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2004年底,中国肯德基达到1200家连锁店,麦当劳超过600家,比2000年分别增加800家和300家左右,年均开店达到200家和80家,年营业规模分别超过110亿元和60亿元,单店年均营业额在800万元以上,成为中国快餐以及餐饮行业的领头企业,对行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扩大。从其发展的特点看,由中国的一、二类城市向三、四类城市延伸,由东部城市向西部城市拓展;企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体系建设和本土化理念基本完成,“立足中国、融入生活”的思想得到确立;品种开发调整力度加大,中式品种的引入和营养内涵增强,中西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等。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5.快餐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发展空间继续延伸拓展。

从近年我国快餐业的发展看,快餐需求走向多样化,快餐企业经营空间不断拓宽,外延日趋扩大,服务领域更加宽广:(1)快餐连锁店持续发展,店态风格更加丰富,连锁经营稳步推进。(2)团体供餐异军突起,专业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市场新的亮点。(3)各地早餐工程纷纷启动,一批快餐连锁企业担当主力,迅速崛起。(4)送餐和外卖发展势头强劲,市场需求不断增强,前景广阔。(5)快餐食品加工发展速度加快,积极开拓面向家庭的需求服务,受到欢迎。(6)快餐的休闲、便餐色彩有所强化,企业开拓创新与延伸经营力度加强,显示出我国快餐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6.相关行业间的联合更加深入,产业连接逐步形成。

随着行业规模扩大和企业实力的增强,快餐业的产业化进程迈出新的步伐,为快餐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保证。主要表现在:快餐企业的原料采购、种植养殖基地和配餐配送中心建设增多,连接农业生产、物流流通和工厂化生产加工与配送能力增强;与相关的设备开发和生产供应厂商的合作更加普遍,专项技术设备开发深入推进;企业与教育院校的联合已经启动,在院校定向委托与培养专业人才取得初步成效;专业咨询和培训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力度加强;企业通过资本运营为纽带,实施企业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开始起步;快餐的理论研究不断进步,书籍出版取得新的成果;行业组织的建立为行业服务平台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投入有所减少,行业发展需要升温。

经过上世纪九十年资较热的发展周期后,由于受投资回报和企业失误的影响,社会资本对快餐业的投入表现的趋于谨慎,投资的信心指数走低。这一方面表明行业已经进入相对理性化和成熟性发展阶段,同时也表现出投资者信心相对不足,对发展快餐的理性认识不强和投资回报把握不大的状况,急需强化快餐发展的实践能力和理性指导,提升投资信心,为行业发展升温。

2.制约行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亟待解决。

多年来,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自我摸索、自我运作、自我积累和自我完善为主的状态,利润低、承载重、支撑小、发展难的特点突出。企业在产品标准化技术设备开发、连锁管理体系的建立、专业人才的培养、吸纳资本投入、理论指导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条件十分不足,存在着技术开发与设备配套难、管理与人才难、配送渠道与发展资金难、沟通交流与合作难等深层次因素的制约,行业平台和基础支持力量不强,对企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3.发展思路、模式和途径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突破。

在快餐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得到认同,市场需求不断增强,发展领域进一步拓宽,一批品牌代表企业纷纷涌现与壮大的同时,在企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定位与模式、市场与目标、速度与效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磨合与统一,存在着模式雷同和创新不足的现象。如何更好地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赢利模式和成功发展的有效途径,需要我们继续实践和深入探索,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实现企业稳步快速发展。

4.理论滞后的问题仍较突出。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快餐的理论研究与专业指导工作,特别是在如何满足行业与企业实际运行操作中的应用性理论指导方面,仍存在着明显差距。快餐现有的理论成果不多,已有的在指导性和实用性方面不强,更多的企业借鉴传统正餐酒楼的理论成果,与快餐发展的规律与特征存在着差异。同时,企业实际中的经验缺乏总结提炼和理论提升,对国际上先进的快餐信息、专业成果的引进与借鉴也有待加强等。

5.企业联合和行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

随着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更多的企业认识到合作互利、联合互动和共同培育市场、搭建行业平台、共享规模利益的积极作用,自发性要求也更加迫切和强烈。现实中,行业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仍非常突出,企业单兵作战、分散闭塞的现象仍较普遍,一些共性问题由企业各自解决,成本高、难度大、周期长,规模优势和群体效应难以发挥。行业方面在组合行业力量、信息交流沟通、组织培训论坛和加强内外联系方面有所改善,但是受条件制约,在深层次组织联合方面开发力度不够,行业的组织作用亟待加强。

三、经验与体会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快餐行业上下对现代快餐发展的认识、探讨与反思一直没有停止,进行着积极思考和理性总结。回顾快餐业的发展,取得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值得重视:

1.要坚持现代快餐的市场定位和本质特征。

从快餐的社会需求、市场定位、服务特征与发展条件与模式等方面看,快餐不同于正餐酒楼,两者的消费动机、市场定位和就餐要求明显不同,有着较大的区别。正餐酒楼的特征更多的是以满足人们社交性、改善性消费为主;快餐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基本就餐需求为主,就餐目的更多地体现出消费的基本性和被迫性。现代快餐的制售快捷、食用便利、质量标准、服务简便、营养均衡和价格低廉的基本特征,更多的表现在社会的基本必需性、消费的大众普及性,服务的简便快捷性和经营价位的低廉物美性。快餐企业要坚持大众基本消费的市场定位和自身特征,才能确立快餐的市场和需求价值,才能发挥需求容量大和市场空间广的优势。由于以提供低价位的品种服务为主,靠单店和店少生存难度大,经营发展的挑战性强,所以,快餐企业的发展只有追求规模效应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注重规模效益和规模优势的体现,同时避免规模风险,练就较强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2.树立现代快餐的标准化、工厂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的目标。

面对市场的挑战,快餐企业要发挥规模效益,必须实行连锁经营的发展途径,连锁规模经营需要依托标准化操作、工厂化配送、规模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的保证。实现标准化操作是方向,品质的决定性和稳定性作用不容忽视,注重品种和经营管理的标准与稳定控制是企业扩张和走向规模的前提,才可维护品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发展前期的适度标准化体现了实现标准化的渐进性,是可以成立的。连锁经营中的集中采购和工厂化配送是发展的必要的选择,采取产品集中采购配送是降低经营成本和保证经营稳定性发展必要条件,但要量力投入,讲求实效;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和模式,可以采取建立中心厨房和委托供应商加工配送的路子,防止在企业发展中造成负担。同时,在企业的发展和成长中,发挥产业联合、科学化管理体系和科技内涵的作用十分重要,是支撑和维系企业规模发展的保证,其中科学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功夫,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借鉴和创造的过程。

3.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拓创新。

市场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导向和前提,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和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企业立足市场和生存发展必须的先决条件。市场消费的个性化、理性化和细分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接受市场的检验,在市场中保持自身的特色性、差异性、认同性和拓展性,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与接受。随着消费特点和就餐形式的不断变化,快餐的内涵和外延已不断扩大,经营领域和行业形态日趋丰富。企业要注重创新,开拓进取,紧跟市场和引导市场,创新应是企业永恒的追求和理念。开拓创新需要创造性地发展和探索,实践证明在坚持快餐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要结合自身条件和市场特点,注重开拓创新,快餐理念思路和途径模式即不能照搬正餐酒楼,也不能简单仿效和完全模仿其它企业,不然将丧失自我、失去快餐与企业的价值作用和市场能力。

4.连锁扩张要依据自身条件和实力,实现双赢。

连锁规模扩张发展是渐进的过程,也是长久的事业,要依据自身的实力和条件来决定企业发展速度。规模扩张要以建立严格和高水平的连锁管理支撑体系为基础,以多方联合、走产业化的发展路子为途径,以不断丰富品牌文化内涵,推进品牌战略和人才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控制力为保证。连锁经营,特别是特许连锁经营一定要维护加盟方与被加盟方的共同利益,达到双赢效果;切实注重信誉诚信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和服务能力提升以及合同法律问题,确保企业做大先要做优、做强才能持久发展,保证扩大品牌文化价值和发挥规模效应,促进连锁经营的健康规范发展。

5.特许连锁要同直营连锁共同发展、以区域推进为主。

特许连锁经营更具挑战性和风险性,发展中四面出击和简单授权,难以保证企业的稳定和长久。特许连锁可以做,但需要直营连锁的样板示范作用,直营连锁和特许连锁应是战略伙伴的关系。在企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和全国市场发展中要组合式、区域式共同推进,单一和简单的特许扩张模式和一味地区跨越式推进往往造成控制力减弱、管理困难和顾此失彼,在发展中也难以提高系统维系的连锁能力,难以建立坚实的示范和支撑保证,出现加盟失误而影响企业品牌的信誉和长久发展。

6.实现规模效益要量力投入,低成本扩张必要可

行。

多年来,如何解决投入与产出、投资与回报和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也一直考验着我们。在实践中,因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影响,追求价廉物美使企业利润回报空间较小,发展受到制约。现在物有所值、物有超值的价值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快餐企业发展中简便快捷与快速发展、低价定位与较高投入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投入、低回报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的事例告诫我们,在企业发展初期、资本不足和需要资本积累的过程中,低成本扩张的路子对避免规模投资风险必要可行,不容忽视。同时,低成本扩张不等于绝对的低投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通过规模投入摊低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总之,企业需要务实求进,要采取量力投入,更要克服盲目冲动;发展需要生存,扩张需要条件,要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和完善,在稳步中扩张和发展。

7.人才的作用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

企业发展中,专业人才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建立人才培育机制成为当务之急。要通过外来引进和自我培养相结合,树立以自我培养为主,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逐步建立企业的内部培训体系,形成人才的输送机能,这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要增强在岗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员工素质与专业水平,使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才能保证企业发展壮大的迫切要求。

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8.发展中要形成合力和发挥规模效应。

要加强行业指导、政策环境、信息交流、咨询服务和维护行业利益等方面工作,发挥行业的组织、协调、服务平台的作用至关重要,以解决单一企业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营造快餐发展的大市场和大环境。要解决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科技开发、人才培育、技术开发、管理体系建设和资源利益共享等深层次制约瓶颈的问题,需要企业共同培育发展空间,加强企业联动效应和群体优势,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共享规模优势和效应,共同促进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四、我国快餐业发展的趋势及对策

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实践,中国快餐历经外来激发、感性探索和理性

积累的发展阶段,走过了艰辛曲折、不折不挠和勇于进取的征程,谱写了一曲奋进的篇章。展望未来,随着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并以年均增长7-8%的速度向人均GDP3000美元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不断改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日趋加快,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这都将使快餐业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更趋成熟,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我国快餐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1.消费需求更趋多样化,快餐的多元化、细分化和个性化趋势需要加强。

满足在外流动人口、团体单位供餐和家庭厨房需求是餐饮业的三大服务领域和空间,也是快餐市场需求的主要构成。随着餐饮消费市场多样化的特点,需求将更加追求个性和特色,市场竞争也将更趋激烈,快餐行业发展中的业态多元化、市场细分化和特色个性化的趋势增强。快餐企业要立足市场需求,需开拓经营领域和创新发展模式,以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国外快餐市场看,市场划分细、企业形态多,店面特色突出、品种简明、个性化强的特点值得我们借鉴。企业要在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前提下、确定主打的品牌品种和独特的经营风格,在企业模式、品种选择、经营风格与发展特色方面更加突出各自鲜明的个性,避免简单和雷同,以形成市场中的价值和特色,形成企业文化品牌的基础。在发展快餐店形态同时,团体供餐、送餐、早餐和快餐食品加工市场将蓬勃发展,虽然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仍面临着经营规模、模式途径、行业规范和政策环境等问题,但市场潜力巨大,生命力旺盛,前景广阔,通过逐步形成规模发展和特色经营,提高便利快捷、品种个性、品质稳定、营养均衡和管理规范的水平,使我国快餐业得到不断发展与壮大。

2.小型化和简单化的企业模式发展潜力大,“小、专、多”的路子应当重视和倡导。

快餐以大众消费为主的特征定位和多元化、细分化和个性化的趋势,要求企业在发展模式选择上要与之适应,以小店发展为主,走“小、专、多”的店铺发展路子,店铺小型化加上品种简单化的模式具有市场潜力和推广价值。专一才能专业,坚持专长才能向深度发展,简单化是标准化的前提。店面的大小是应依据当地市场与客源决定,但是市场的总体饱和度越来越高,在店铺密集、消费分散的现实情况下,如果过于追求店面大、品种多和装修华贵,往往造成经营成本加大,管理难度加大、操作控制复杂和投入回报慢的不利局面,与快餐特征也不相符。小型化加简单化的店态模式可以降低开发、设计、选址和投入的难度与压力,增加店铺的可复制性,也更加突出快餐的特点、个性与风格,选址方便,开店余地大,与区域客流需求适应强,更好地避免或降低企业经营中多而广、大而全造成的压力与风险。

简单化加小型化的模式更需要规模化与标准化的保证,对品质标准控制和集中采购配送的要求更高。企业人均消费低又要保证赢利的主要途径要靠赢得连锁规模效益,其中品种的现场加工快速、出售品质的优良、主要依托现场以成品、半成品加工为主,对产品标准化技术的开发要求高,对集中加工配送能力要求强,才能减少现场加工压力和风险,使单店选址面积小成为可行。同时,面积较大的快餐店为弥补成本利润低的问题,赢得更佳的服务和更大的效益,要逐步增强和探索便餐、休闲的结合功能,增加弹性服务,满足消费的个性化需求。发展中,企业不应过于追求单一固定的模式和自我理想模式而束缚不前,要贴近市场,抓住本质、锐意进取,使中国快餐企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和进步。

3.品牌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连锁经营推进要谨防急躁冒进。

在现代快餐的发展中,品牌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十分重要和关键。

随着内在积累的强化与完善,各地代表企业的发展步伐和速度将不断加快,连锁扩张逐步发展,经营实力和支撑能力加强,规模效益和规范水平提高,品牌文化特色更加突出,发展质量水平继续提升。发展中式快餐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中式品牌企业的连锁发展空间很大,但要防止企业的急躁冒进和短期行为,要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发展战略和步骤,追求事业和长久,注重务实求进,以求稳步快速发展。从全国范围内,我们要对发展较快、基础较好的中式快餐企业给予一定的重视、扶持和培育,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对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给予重点解决和支持,创造有利的条件,加快骨干快餐品牌企业快速健康地成长壮大,以点带面,推动行业的发展。

4.专业人才队伍逐步扩大,快餐业的发展要注重理论导向、科技支撑和产业推动。

行业的发展壮大必将涌现和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快餐行业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将逐步形成,对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同时,行业物质条件发展的日趋完善,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基础支持,将推动我国快餐业步入快速发展期。教育、培训、理论研究、科技开发水平的提高,相关产业链条的紧密嫁接联合,进一步加快中式快餐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企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和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步伐。要进一步推进我国传统烹饪技术工艺的更新与发展,注重适合快餐生产工艺要求的专门设备研究开发力度,加快理论水平、科技应用和产业化进程,提高快餐业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使快餐发展上一新的台阶。

5.中西快餐、海内外快餐相互借鉴、融合的步伐加快。

中式快餐发展需要借鉴西式快餐的管理体系与运作模式,以解决理念创新、基础薄弱、人才缺乏和规模效益的问题。西式快餐凭借观念、资本、人才和管理等优势在中国取得快速发展,已经占据领先地位;但是今后西式与海外快餐的发展更要融入中国土壤,创新理念,吸收新的中式品种、技术和生长的养份,克服根基不深和水土不服的问题。中外快餐共同构成了中国快餐市场,两者之间虽有竞争和短兵相接,但在市场定位、发展空间方面还是存在差异,各自具有相对发展空间。今后,中外快餐企业的发展中要形成相互借鉴和融合互通的局面,共同进步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式快餐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必将在外来资本、人才引进和国际化进程发展方面有所作为,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快餐企业的改造、重组和升级步伐,提升现代快餐的总体发展水平。

快餐行业范文篇5

1、绪论

1.1中式快餐行业发展趋势

1.2中式快餐国际战略研究探索思路

2、中式快餐产业竞争模型分析

2.1中式快餐行业发展现状

2.1.1中式快餐企业的发展概况

2.1.2中式快餐企业的产品

2.1.3中式快餐企业的目标消费群体

2.1.4中式快餐企业的发展方式

2.2中式快餐行业目标人群分析

2.2.1中国快餐市场的客源结构分析

2.2.2中国快餐市场的消费特征分析

2.3中西式快餐企业对比分析

2.3.1中西式快餐企业的总体差异

2.3.2中西式快餐企业的价格比较及优劣势分析

略…………共3章

摘要:论文试图从根源上提出现代快餐业发展的趋势性,从麦可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开始全面分析中式快餐业面临的产业位置、竞争态势,进而全方位的从连锁这一中式快餐发展的基本方向开始,深入的从市场营销、零售管理、人力资源等各个侧面剖析中式快餐如何建立核心

竞力,真正从立足本土到走向国际化道路。

第一章绪论“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快餐行业范文篇6

下面以中式连锁快餐企业“真功夫”的发展为例探讨中式连锁快餐企业的发展策略。

“真功夫”为何能在十几年间从一间小快餐店发展成为中国本土中式快餐的领头羊?下面主要从它的经营方式、生产工艺、营运管理、品牌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1.连锁经营方式

快餐业的行业特点及市场定位决定了中式快餐企业只有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才能发挥规模效益和规模优势,适应现代都市人的生活需求,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餐饮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1)采用直营连锁的经营方式。它是中国最早一批从事中式快餐连锁的企业之一,到目前为止一直采用直营连锁的经营方式。“真功夫”餐饮连锁机构总裁蔡达标表示,在两三年内“真功夫”还不会开放特许经营加盟。为了“占山头”、赶在竞争对手之前抢占有利地形,餐饮企业一般都力图在最短时间内多开分店,通常采取的模式就是引入加盟连锁。有业内人士分析,企业一般如果不愿意过早开放加盟,多半是从长远的发展规划考虑:其一,为了确保管理及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在品牌的掌控力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不开放加盟;其二,担心被克隆,因为加盟店很有可能在掌握了核心技术后就自立门户,采用同样的产品、相近的品牌名混淆消费者视听、以次充好,最后对品牌造成极大损失。但不开放加盟,这就不可避免地突显成本问题。要保证所有连锁店能提供同质同量的产品,在地址租赁、终端建设、人才培训、物流配送和后勤加工上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此,蔡达标坦承“真功夫”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独立经营在目前还不成问题,但由于公司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开新店的速度不断在加快,二三年以后的确会面临资金需求太大的问题。“真功夫”也在考虑与投资商及银行资金洽谈,在未来可能吸纳风险投资,以保障资金需求能被满足。

(2)“真功夫”突破区域连锁,进行全国布局。有专家表示,如果企业提早太多进入行业的下一个发展阶段,无疑冒了极大的风险。而“真功夫”却认为中式快餐已经到了全国连锁的时机。在2003年及2004年,“真功夫”不惜巨资请了国内一个著名的调研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等5个城市分别做了两次大量调研。结果发现,在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中式快餐品牌在各地消费者心目中的总体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尽管在这段时间内,各区域的中式快餐企业并无广告或宣传投入。专业研究人员分析:这表明消费者的需求正逐渐扩大并趋向成熟,随之而来的品牌意识也在加强,当增强到一定程度,即使仍旧没有品牌主动来进行传播和建设,消费者也会自发选择区域内的领导品牌。蔡达标说道:“全国连锁在未来势在必行,‘真功夫’的扩张是基于对行业及自身的客观评估,我们的确超前了半步,因为不希望错失占领消费者心智的机会。”

2.操作标准化、规范化

(1)量化快餐制作,中餐生产标准化。“真功夫”最早解决了中餐的标准化问题,采用“蒸”的方式解决标准化的瓶颈。1997年它首先突破标准化瓶颈将蒸汽控温控压原理首次引入到餐饮业,创制成独特的电脑程控蒸汽柜,保证蒸制食物过程中的恒温、恒压与精准时间,从而解决了中华美食无法量化烹饪的难题,能做到和洋快餐一样工业化生产,保证食物品质的绝对一致。“真功夫”量化快餐制作的标准,使快餐食品规范化,保证了质量的稳定和口味的纯正。“真功夫”餐厅从传统的前店后厨模式中脱离出来,利用其创新的烹制设备——“电脑程控蒸汽柜”,实现中餐标准化生产,实现餐厅无需厨师、80秒取餐,完全攻克了中式快餐“标准化”的难题。

(2)制定营运手册,工作流程规范化。“真功夫”从采购到物流等流程也引入了现代化快餐管理方法,1999年它逐渐制定形成了一套与洋快餐相似的适合自身特点的营运手册,建立了配送中心。所有“真功夫”餐厅原料都由后勤统一采购,建立了三大后勤基地,另设八个大型专业原料供给基地。仅华南后勤基地前后投资就超5000万元,可为华南地区分店完成订货、加工、储存、运输及分发等。在这一后勤基地集中加工,每种原材料都有最少15道严格的选料程序,每种材料都要经过检验中心严格检验,并采用真空包装以保证绝对卫生,制作成统一包装的半成品后集装成箱,最后通过精装冷冻车配送到各个餐厅,这为实现中餐操作标准化提供有力支持。员工将配送中心送来的重量、成分完全统一的半成品解冻、拆袋,加标准重量的蒸馏水,加盖,放入蒸汽柜,核对气压、温度,设定时间,就完成了制作过程。这样,整个生产过程变得非常简捷,几百份饭菜蒸汤只需要安排两个员工就可在半个小时内完成。.com

3.就餐环境整洁幽雅

调查结果显示,快餐店的氛围很重要。有些人甚至更愿意享受快餐店氛围,而不是快餐店的食物。到“真功夫”用餐,不仅是吃美味的现代中式快餐,更是一种文化和品位的感受。许多人把这种氛围作为自己社会活动的场所,有些年轻人把“真功夫”当成是休闲娱乐场所,且超过了单纯了快餐消费范畴。在那聊天聚会,欣赏其环境和文化的品位。“真功夫”人性化的布局给人以“家”的温馨感,餐厅里摆放着各种名画,给人色彩靓丽,窗明几净的感觉;餐厅内播放着世界名曲,给人一种快乐轻松的氛围。卫生条件同样让你放心,餐具均经过严格的消毒,决不会让你因卫生问题而担忧。地板桌面干干净净,只要有一处弄脏,服务员马上会为你打扫干净。

4.成功进行品牌转换

“真功夫”饮食有限公司的前身“双种子”餐饮集团的中式快餐一直坚持做蒸饭、蒸汤、蒸菜这样的系列产品;但“双种子”在进入市场多年后都不能获得理想的品牌认知,在都市中呈现品牌衰退趋势。双种子”餐饮集团核心成员认为品牌活力存在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双种子”老实、粗糙的品牌印象未能抢占主流文化,而文化是表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内涵。品牌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文化;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没有文化底蕴,就不可能有名牌。中国快餐业必须有自己的品牌才能与洋品牌相杭衡。

经过认真推敲,一个全新的品牌——“真功夫”诞生了。“功夫”是中国数千年的养生文化瑰宝,是中国之于世界的识别符号;“功夫”文化在生活中俯手皆是、老少皆宜,人人都喜于接受;“功夫文化”反映的主流价值是征服自我,超越极限!“真”来自于“蒸”,“蒸”与“功夫”链接组合成“蒸功夫”。“真功夫”的含义是“真正留住食物精华的蒸功夫”。“蒸的营养专家”明确了品牌核心价值—-下了“真功夫”,自然营养美味!

2005年“真功夫”的品牌成功转换,它在该转换工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全国近70家“双种子”分店的现有标识、设备、服务、产品,全部升级转换,采用新品牌模式。其中包含启用新标识“功夫龙”、新名字“真功夫原盅蒸饭”。

(2)终端改造:大胆革新产品线、更换所有餐具、加大产品份量,将产品全面提价,全力去改变消费者心目中“中式快餐不卫生、便宜低档”的认知。

(3)全面改进装修风格,主动创新,积极探索有别于洋快餐的中国中式快餐装饰风格。

(4)全面实行中式快餐标准化管理,从餐厅运营到后勤采购、加工与配送,再到管理,实现“80秒钟完成点餐”,以毫不逊色于洋快餐的“品质、服务、清洁”引起顾客高度评价。

(5)发动全国战略,启动华东、华北后勤基地,先后在上海、杭州、宁波、北京设立分公司,在战略上提出“营养还是蒸的好”,以品牌区隔优势直逼洋快餐巨头。

(6)在新店选址上,放弃“利润优先”原则,全面实施“品牌优先”原则,抢占大中城市的商圈制高点,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的重点商圈都有“真功夫”餐厅进驻。

(7)迎合传媒、公众对食品安全热点、中洋快餐对比的关注,进行全国范围的公关传播,亮出“攻克标准化难题,发起中餐工业化革命”、“突破区域发起全国连锁”、“欢迎洋快餐为中国而改变”等脍炙人口的营销口号。

从“双种子”到”真功夫”的品牌转换,企业迅速完成了品牌形象、产品定位、服务升级三大变革。

5.高举“营养”大旗,扩大市场

(1)以营养健康为卖点。信奉“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特别讲究饮食的搭配与营养的吸收。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求采用无公害的绿色、黑色的野生、天然原料进行科学烹饪、加工,要求保持菜肴原料的本色、原味、清淡。

近年来,麦当劳、肯德基等世界快餐名牌产品的营养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质疑;代表着“黄色”和“黑色”的食品,其品种在开发、配方、加工方式上的单一化、标准化,其烹饪方法以煎、炸、烤为主,从而导致了产品的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和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低食用纤维等对人体需求不利的、易使人体发胖的弊端。其缺乏营养、热量高、容易上火、长期食用对健康不利等弊端也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因此国人对洋快餐的追捧也逐渐降温。“真功夫”捉住机会积极扩展市场,除了宣布“坚决不做油炸”,剔除所有油炸产品,推出各款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们对健身、健美的追求。

“真功夫”以营养健康为卖点的原盅蒸饭和蒸汤,是典型的岭南风味:口味清淡、制作精细。“真功夫”尽管属于岭南饮食文化,但中国人大部分以米饭为主食,而目前在快餐市场上像“真功夫”这样专注于“做饭”的快餐品牌几乎没有,而蒸以水为热媒,能保持食物原味、不上火,是非常健康的烹饪方式;“真功夫”的这一做法,恰好迎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美味是中餐的一种共性,“营养”才是“真功夫”的竞争力所在。

“真功夫”的品牌口号“营养还是蒸的好”和“80秒完成点餐”顺应了中国消费者对快餐“便捷、健康”的需求趋势,并与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品牌形成鲜明的市场区隔,一举击中洋快餐的“烤、炸”不健康软肋,具有较强差异化竞争力,初步完成对快餐市场蛋糕的“切割”。以消费者认可的方式来确定自己的竞争手段,这正是“真功夫”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胜的主要原因。

“真功夫”还协助广东省营养学会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快餐营养与健康专题研讨会”,由专家来认定中式快餐的膳食结构、烹饪方式相对于西式快餐的优越性,这大大增强了国人对中西快餐的认识。

(2)不断创新的饮食文化。“肯德基”之所以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企业既保持主要产品的标准化,更注重针对中国国情进行产品的开发与创新,采取入乡随俗的策略。肯德基开发了多款与当地饮食习惯相吻合的新产品,它在中国的本地化举措就受到了业内一阵好评。与洋快餐要主动适应各国消费者口味相似,“真功夫”做大同样需要解决“本土化”问题。为此,“真功夫”为全国消费者开通网站,加强与消费者沟通,以及时了解需求变化。

事实上,中式快餐有很强的地域性,盲目扩张极有可能导致“水土不服”。“真功夫”在国内异地开店时,也必须迎合各地消费者各不相同的口味,有针对性地在品种、风味、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创新与改造。“真功夫”口味清淡,与北方口味重、份量大的饮食习惯恰恰相反。“真功夫”目前专门为北京市场研制开发了一款面类产品,尽管这款新品能满足部分北方顾客的需求,但其主推的仍然是原盅蒸饭、蒸汤。据介绍,“真功夫”北京3家开在繁茂商区的分店自开业以来,盈利状况已超过了预期,它在北方是否能有华南市场的好成绩还有待观察。

总之,现代文明赋予快餐的定义是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依托现代化管理的连锁体系。“真功夫”就是这些要求的产物。中式连锁快餐企业“真功夫”吸取了西式快餐标准化服务模式,结合中餐健康、营养的饮食养生理念,以特色蒸品为主,品质控制、清洁卫生、食品品种等方面与国际标准(洋快餐)全面接轨,抓住机遇以创新的饮食文化迅速成为中式快餐的领头羊。它为中式快餐品牌迅速崛起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参照样板。但决定中式快餐能够走多远的关键,还是其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营养科学的结合与把握,对文化与服务、产品、品牌的巧妙嫁接和持续的品牌传播。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式快餐在中国市场中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中式快餐应量体裁衣,准确定位目标顾客,对于产品、服务、清洁等方面要制定严格、科学、可操作性强的细化标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要注意品牌文化的建设,始终不渝的坚持营养健康的核心价值,坚持产品的塑造与保持,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妙英:我国餐饮业管理创新之新模式——记“真功夫”中式快餐的发展之路.商场现代化.2006,(20)

[2]鞠志萍:在中国中快餐比洋快餐更有市场.商场现代化.2006,(17)

[3]张黎莉葛洪磊周耀烈:有关中式快餐发展问题的研究.商场现代化.2005,(25)

快餐行业范文篇7

关键词:中式快餐企业;连锁经营模式;探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忽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式快餐在进行自身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参照着国外快餐连锁企业的发展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的发展。但是我国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能够很好地把握自身的连锁经营模式,很多中式快餐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是昙花一现,并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着规模小、管理不当、缺乏标准化等特点,因此对于中式快餐企业的连锁经营模式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式快餐企业连锁经营的现状

(一)中式快餐企业连锁经营的背景

在我国经济水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们要求餐饮要能够便捷实惠,同时要能够满足大众口味的需要。因此我国餐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快餐行业的发展,我国的重视快餐店不断增加。同时中式快餐的种类非常多,能够方面中式快餐连锁企业进行投资和管理,因此我国很多餐饮企业都在进行快餐转型,以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

(二)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发展的整体现状

自我国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式快餐连锁企业不断增加,发展速度非常快。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据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中式快餐连锁企业每年的营业额已经超过了2500亿元,在我国的连锁网点应突破了250万个,同时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的增长速度还在加快。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提供非常多就业岗位,能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中式快餐连锁经营的必要性

我国快餐行业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发展主要方向都是连锁店模式。这主要是因为一个餐饮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利润就需要占有市场、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提升自身的品牌效应。同时通过连锁经营模式能够保证自身的餐饮产品和相关服务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真正达到提升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二、中式快餐企业连锁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式快餐连锁企业规模较小品牌不成熟

我国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的整体程度较低,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形成品牌效应,因此不能够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和西式快餐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我国很少有在全国都有分布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规模小会导致连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提升自身知名度,无法达到很好的经济效益,整体发展速度非常缓慢。

(二)中式快餐企业经营模式缺乏独创性

由于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的起步较晚,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独创性。在一些中式快餐连锁企业有着很好发展趋势的时候很多新兴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往往会对这些成功案例进行模仿,这就影响到了已经形成规模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的经济效益。很多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是盲目的模仿,并没有能够很好地提升自身的餐饮文化机制内涵,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独创性,在发展一段时间后又会被其它相似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所代替,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三)中式快餐企业经营模式中管理不当

导致我国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发展程度较低的因素还有经营模式管理的不当,我国很多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扩大自身的规模,但是对于连锁店整体服务质量的管理并没有很好管理。因此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的连锁店越多,发展的规模越大,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缺少标准化,并不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相同或者相似的服务体验。由于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对于自身的管理不当,导致在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流失十分严重,这不利于我国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的发展,并不能够达到西式快餐连锁企业的发展水平。

三、提升中式快餐企业连锁经营水平的主要方法

(一)明确中式快餐的市场定位

要想提升我国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的经营发展水平就需要明确中式快餐的市场定位,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形成自身的特色,同时要能够适应我国民众对于饮食的需求,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对市场有着充分地把握,要深入了解不同地区人民对于美食的需求。要能够适应我国人民的身体特点,防治人们在食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在进行烹饪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按照中式餐饮的烹饪手法进行烹饪,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民众对于中式快餐的需要。

(二)增强中式快餐企业独特性

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自身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是指要有自身独特的菜品,还要求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能够针对于中国人的口味和消费习惯开发快餐产品,同时要能够针对于上班族和学生开发出适应他们生活节奏和习惯的快餐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发展效果。

(三)增强中式快餐企业的标准化

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扩大规模和促进自身的过程中要注重自身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因为只有提升自身产品和服务标准化才能够给消费者更好的用餐体验,同时能够提升中式餐饮生产的生产效率,增强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民众的生活习惯和用餐习惯,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品牌效应,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加强对于中式餐饮连锁店的管理

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应当加强对于自身餐饮连锁店的管理,要能够保证各个连锁店的卫生条件和管理水平都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饭菜和服务的需要,防止连锁店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行为不规范的现象,影响到餐饮连锁企业的整体信誉和企业形象。结语:综上所述,我国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品牌不够成熟、连锁经营管理不当,餐饮缺乏标准化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我国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的发展,导致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产生昙花一现的现象,因此应当对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的连锁经营模式进行探究,要在进行连锁快餐店的经营过程中加强对连锁店的管理、增强自身的标准化、增强自身的独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餐饮企业的繁荣。

作者:王业挺 单位:枣庄市龙都职业中专

参考文献:

快餐行业范文篇8

关键词:产业竞争结构核心竞争力[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上世纪80年代,m•e•porter根据多年来对不同产业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分析产业竞争结构的五力模型,在具有潜在高利润的产业竞争中,企业应根据自身力量与五种力量的对比情况来选择低成本、差异化或集中化等三种战略之一作为自己的竞争战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培养企业的异质性要比选择产业更为重要,由此诞生了竞争优势内生论。企业能力理论是优势内生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分析产业竞争结构以及选择竞争战略提供了新的角度。

产业结构分析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对于产业内单个企业间竞争态势的分析,porter认为,产业内部的市场竞争态势主要取决于产业内部的五种市场力量的作用,这五种市场力量分别是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购买方和供应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的竞争。通过对产业内部竞争结构的分析,企业可以采取进攻性或防守性行动,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

然而,即便企业处于同一产业且面临着同等程度的五种竞争力量,但它们的市场绩效仍然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企业战略理论的静态分析方法以及对产业特性的忽视对于阐释企业竞争优势及其持续性存在较大缺陷,parahlad和hamel(1990)提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

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通过分析企业竞争状况,集中有限的资源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不具竞争优势的某些基本能力实行外包或是外购,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为企业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parahlad和hamel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一种能力,但是它们并不是一般或普通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具有三个特征,即价值性、难以模仿性以及延展性,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特征的企业能力才能被称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及作用

porter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获得超额利润或者说竞争优势: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以更高的效率运作,从而获得定价优势;企业的产品能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从而可以享有超出成本的价格。而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同样可以有效地防御来自于产业内部的竞争,这一点是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所决定的:

(一)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对于实现客户看重的价值能够做出显著的贡献,如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等。尽管可能存在着强大的竞争作用力,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可以使企业在与同行业竞争者的争斗中受到保护,因为企业相比其它竞争者更能满足消费者某一方面的需要,并且这种价值能够为顾客所感知,从而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价值性同样有利于企业在强大的购买方威胁中保卫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体现在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可以为购买方带来收益,客户与企业的合作可以相互提供价值。而与客户企业良好的合作也构成对供应商强大威胁的防卫,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以通过与购买方的沟通有效缓解卖方产品涨价的压力,必要时甚至可以将这种压力转移到位于下游的购买方身上。客户的忠诚以及某一竞争对手要创造同样价值需付出的努力就构成了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壁垒。而且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可以为顾客提供可感知的价值,这种价值往往是不可替代的,并且具有积累性和存量的特征,会随着企业的经营不断加强,从而防御来自替代品的威胁。

(二)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模仿性

核心竞争力之所以能够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使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长期屹立不倒,根本的原因是其具有不可模仿性。在同行业竞争中,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模仿性保证了企业的竞争优势难以被模仿和超越,始终保持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歧异性,使企业始终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这种不可模仿性同时限制了购买者的选择空间,购买者无法在行业中得到同质或相似的产品和服务,使其难以产生对企业产品价格的敏感性,从而削弱了顾客讨价还价的能力,保证了企业的主动性。

通过形成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不可模仿性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流程有别于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供应方会很难搞清楚在企业经营中所占地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讨价还价的能力,同时终端产品的差异性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来自供应商的压力。构成不可模仿性基础的一系列有形与无形的模仿障碍,一方面通过建立起强大的进入壁垒,可以有效地将潜在竞争者挡在行业之外;另一方面当企业面对替代品威胁时,其所处地位会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为有利。

(三)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

企业在某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之后,可以支持公司向多个产品或服务领域发展,而不是只适用于某一种产品或服务。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实际上是为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开辟了后路,一旦竞争环境恶化,企业可考虑在相关行业求得发展。

延展性为企业提供了进入相关行业的可能,可以有效防御来自供应方和购买方的威胁,因为企业在条件成熟时,可以通过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纵向一体化实现对产供销的控制。而竞争优势的可以转移,使企业在面临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威胁时,具有更加灵活的选择。

综上所述,集中资源加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可以作为企业的另一种有力的竞争战略加以实施。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能够通过实现价值性、不可模仿性和延展性三方面的特征,有效防御行业内五种竞争力的威胁,建立起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实施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的条件

成功地实施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需要相应的资源和技能,在组织安排、控制程序和创新体制上都要做出改变,总体来说有三方面内容:

(一)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

企业要了解顾客的需要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满足顾客需求,为顾客创造价值。只有当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时,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才可能建立起竞争优势。除了关注现有产业结构和产业规则中的竞争,满足顾客现时需求之外,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多地要求企业关注顾客的潜在需求。通过预见未来的竞争能力,引导和创造需求,并设法让顾客感知这种需求,才能为顾客创新最大的价值。

(二)具有关键技能和技术

一般来讲,一个企业至少有一个或若干个关键技能和技术,这是整个核心竞争力系统中的主导和中枢,是企业独具的超越竞争对手的绝对优势。关键技能可以是资源维度上的,包括强于其他竞争者的资本积累能力和控制能力等;也可以是能力维度上的,包括企业有别于他人的、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积极的组织和行动能力等。获得单项技能的方式不仅包括自行开发,还可以从外部引进,通过消化和吸收转变为企业内部的技能。

(三)整合能力与资源

任何单个要素都不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构建中,要形成以一个或若干关键环节为主导、能对各种要素不断进行有机整合的机制。随着行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价值链的组合越来越复杂,只有通过持续的内部组织变革,调整资源配置,明确核心竞争力的内容,积累相关必要的技能与知识,才能最终形成与实施核心竞争力战略所需要的技术、市场、组织等相适应的企业基础结构。

企业核心竞争力策略的实例分析

(一)索尼(sony)公司在手掌游戏机行业中的竞争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掌上游戏市场就被任天堂(nintendo)一家所把持,接连推出gameboy、gameboyadvance等产品击败了诸多对手,保持着行业垄断地位。作为电子行业,多数企业直接寻找零售商,购买方的力量并不强。手掌游戏机行业的主要供货商是sharp、sumsung、nvidia等大型公司,具有很大的影响。替代品威胁来自于其他便携娱乐设备,如mp3播放机、便携式cd机等。nokia等厂商也在推出加入游戏功能的手机,可能成为潜在的进入者。

索尼公司在设计、制造以及销售微型电子技术产品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其在微缩化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由其市场界面能力、基础设施能力、芯片、微型电源和包装等多种技术和技能的整合。经过细致的调研,索尼公司于2004年12月推出了一款集游戏、音乐、电影等多种娱乐功能为一体的掌上游戏机playstationportable(psp),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索尼的微型化能力使其为psp设计了微型光盘系统,相比任天堂的卡带式游戏机更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得益于索尼的制造能力,psp的大部分配件都由本厂生产,在压低售价的同时,也削弱了配件供应商的力量。psp综合微缩了mp3音乐、mp4电影以及jpeg图片浏览功能,几乎集合了替代品的主要功能。索尼公司的9000名工程师和科学家每天工作10~12个小时,每年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超过了15亿美元。在时间、资金和其它组织资源上的投资以及技术积累优势为潜在进入者设置了相当大的障碍。

(二)丽华公司在快餐行业中的竞争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近年快餐业发展迅速,肯德基、麦当劳、永和豆浆、马兰拉面等海内外企业各展其能,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餐行业的团体客户主要是各企事业单位的员工集体,这类客户通常较稳定,但一旦流失对企业影响很大。大规模的连锁快餐店都有自己固定的原材料供应商;而中小规模的快餐企业原料选购通常经由农贸市场,供应者数目众多,讨价还价能力不强。替代品主要是传统的餐饮服务店,除正规的快餐连锁店外,许多依托周边写字楼的顾客资源进行经营的小业主成为快餐行业的潜在竞争者。

快餐行业范文篇9

关键词:产业竞争结构核心竞争力

上世纪80年代,M•E•Porter根据多年来对不同产业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分析产业竞争结构的五力模型,在具有潜在高利润的产业竞争中,企业应根据自身力量与五种力量的对比情况来选择低成本、差异化或集中化等三种战略之一作为自己的竞争战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培养企业的异质性要比选择产业更为重要,由此诞生了竞争优势内生论。企业能力理论是优势内生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分析产业竞争结构以及选择竞争战略提供了新的角度。

一、产业结构分析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对于产业内单个企业间竞争态势的分析,Porter认为,产业内部的市场竞争态势主要取决于产业内部的五种市场力量的作用,这五种市场力量分别是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购买方和供应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的竞争。通过对产业内部竞争结构的分析,企业可以采取进攻性或防守性行动,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

然而,即便企业处于同一产业且面临着同等程度的五种竞争力量,但它们的市场绩效仍然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企业战略理论的静态分析方法以及对产业特性的忽视对于阐释企业竞争优势及其持续性存在较大缺陷,Parahlad和Hamel(1990)提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

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通过分析企业竞争状况,集中有限的资源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不具竞争优势的某些基本能力实行外包或是外购,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为企业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Parahlad和Hamel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一种能力,但是它们并不是一般或普通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具有三个特征,即价值性、难以模仿性以及延展性,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特征的企业能力才能被称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及作用

Porter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获得超额利润或者说竞争优势: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以更高的效率运作,从而获得定价优势;企业的产品能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从而可以享有超出成本的价格。而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同样可以有效地防御来自于产业内部的竞争,这一点是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所决定的:

(一)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对于实现客户看重的价值能够做出显著的贡献,如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等。尽管可能存在着强大的竞争作用力,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可以使企业在与同行业竞争者的争斗中受到保护,因为企业相比其它竞争者更能满足消费者某一方面的需要,并且这种价值能够为顾客所感知,从而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价值性同样有利于企业在强大的购买方威胁中保卫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体现在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可以为购买方带来收益,客户与企业的合作可以相互提供价值。而与客户企业良好的合作也构成对供应商强大威胁的防卫,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以通过与购买方的沟通有效缓解卖方产品涨价的压力,必要时甚至可以将这种压力转移到位于下游的购买方身上。客户的忠诚以及某一竞争对手要创造同样价值需付出的努力就构成了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壁垒。而且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可以为顾客提供可感知的价值,这种价值往往是不可替代的,并且具有积累性和存量的特征,会随着企业的经营不断加强,从而防御来自替代品的威胁。

(二)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模仿性

核心竞争力之所以能够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使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长期屹立不倒,根本的原因是其具有不可模仿性。在同行业竞争中,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模仿性保证了企业的竞争优势难以被模仿和超越,始终保持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歧异性,使企业始终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这种不可模仿性同时限制了购买者的选择空间,购买者无法在行业中得到同质或相似的产品和服务,使其难以产生对企业产品价格的敏感性,从而削弱了顾客讨价还价的能力,保证了企业的主动性。

通过形成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不可模仿性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流程有别于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供应方会很难搞清楚在企业经营中所占地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讨价还价的能力,同时终端产品的差异性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来自供应商的压力。构成不可模仿性基础的一系列有形与无形的模仿障碍,一方面通过建立起强大的进入壁垒,可以有效地将潜在竞争者挡在行业之外;另一方面当企业面对替代品威胁时,其所处地位会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为有利。

(三)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

企业在某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之后,可以支持公司向多个产品或服务领域发展,而不是只适用于某一种产品或服务。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实际上是为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开辟了后路,一旦竞争环境恶化,企业可考虑在相关行业求得发展。

延展性为企业提供了进入相关行业的可能,可以有效防御来自供应方和购买方的威胁,因为企业在条件成熟时,可以通过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纵向一体化实现对产供销的控制。而竞争优势的可以转移,使企业在面临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威胁时,具有更加灵活的选择。

综上所述,集中资源加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可以作为企业的另一种有力的竞争战略加以实施。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能够通过实现价值性、不可模仿性和延展性三方面的特征,有效防御行业内五种竞争力的威胁,建立起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三、实施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的条件

成功地实施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需要相应的资源和技能,在组织安排、控制程序和创新体制上都要做出改变,总体来说有三方面内容:

(一)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

企业要了解顾客的需要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满足顾客需求,为顾客创造价值。只有当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时,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才可能建立起竞争优势。除了关注现有产业结构和产业规则中的竞争,满足顾客现时需求之外,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多地要求企业关注顾客的潜在需求。通过预见未来的竞争能力,引导和创造需求,并设法让顾客感知这种需求,才能为顾客创新最大的价值。

(二)具有关键技能和技术

一般来讲,一个企业至少有一个或若干个关键技能和技术,这是整个核心竞争力系统中的主导和中枢,是企业独具的超越竞争对手的绝对优势。关键技能可以是资源维度上的,包括强于其他竞争者的资本积累能力和控制能力等;也可以是能力维度上的,包括企业有别于他人的、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积极的组织和行动能力等。获得单项技能的方式不仅包括自行开发,还可以从外部引进,通过消化和吸收转变为企业内部的技能。

(三)整合能力与资源

任何单个要素都不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构建中,要形成以一个或若干关键环节为主导、能对各种要素不断进行有机整合的机制。随着行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价值链的组合越来越复杂,只有通过持续的内部组织变革,调整资源配置,明确核心竞争力的内容,积累相关必要的技能与知识,才能最终形成与实施核心竞争力战略所需要的技术、市场、组织等相适应的企业基础结构。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策略的实例分析

(一)索尼(SONY)公司在手掌游戏机行业中的竞争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掌上游戏市场就被任天堂(Nintendo)一家所把持,接连推出GAMEBOY、GAMEBOYADVANCE等产品击败了诸多对手,保持着行业垄断地位。作为电子行业,多数企业直接寻找零售商,购买方的力量并不强。手掌游戏机行业的主要供货商是SHARP、SUMSUNG、NVIDIA等大型公司,具有很大的影响。替代品威胁来自于其他便携娱乐设备,如MP3播放机、便携式CD机等。Nokia等厂商也在推出加入游戏功能的手机,可能成为潜在的进入者。

索尼公司在设计、制造以及销售微型电子技术产品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其在微缩化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由其市场界面能力、基础设施能力、芯片、微型电源和包装等多种技术和技能的整合。经过细致的调研,索尼公司于2004年12月推出了一款集游戏、音乐、电影等多种娱乐功能为一体的掌上游戏机PlayStationPortable(PSP),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索尼的微型化能力使其为PSP设计了微型光盘系统,相比任天堂的卡带式游戏机更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得益于索尼的制造能力,PSP的大部分配件都由本厂生产,在压低售价的同时,也削弱了配件供应商的力量。PSP综合微缩了MP3音乐、MP4电影以及JPEG图片浏览功能,几乎集合了替代品的主要功能。索尼公司的9000名工程师和科学家每天工作10~12个小时,每年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超过了15亿美元。在时间、资金和其它组织资源上的投资以及技术积累优势为潜在进入者设置了相当大的障碍。

(二)丽华公司在快餐行业中的竞争

近年快餐业发展迅速,肯德基、麦当劳、永和豆浆、马兰拉面等海内外企业各展其能,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餐行业的团体客户主要是各企事业单位的员工集体,这类客户通常较稳定,但一旦流失对企业影响很大。大规模的连锁快餐店都有自己固定的原材料供应商;而中小规模的快餐企业原料选购通常经由农贸市场,供应者数目众多,讨价还价能力不强。替代品主要是传统的餐饮服务店,除正规的快餐连锁店外,许多依托周边写字楼的顾客资源进行经营的小业主成为快餐行业的潜在竞争者。公务员之家

快餐行业范文篇1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培养企业的异质性要比选择产业更为重要,由此诞生了竞争优势内生论。企业能力理论是优势内生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分析产业竞争结构以及选择竞争战略提供了新的角度。

一、产业结构分析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对于产业内单个企业间竞争态势的分析,Porter认为,产业内部的市场竞争态势主要取决于产业内部的五种市场力量的作用,这五种市场力量分别是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购买方和供应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的竞争。通过对产业内部竞争结构的分析,企业可以采取进攻性或防守性行动,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

然而,即便企业处于同一产业且面临着同等程度的五种竞争力量,但它们的市场绩效仍然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企业战略理论的静态分析方法以及对产业特性的忽视对于阐释企业竞争优势及其持续性存在较大缺陷,Parahlad和Hamel(1990)提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

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通过分析企业竞争状况,集中有限的资源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不具竞争优势的某些基本能力实行外包或是外购,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为企业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Parahlad和Hamel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一种能力,但是它们并不是一般或普通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具有三个特征,即价值性、难以模仿性以及延展性,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特征的企业能力才能被称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及作用

Porter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获得超额利润或者说竞争优势: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以更高的效率运作,从而获得定价优势;企业的产品能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从而可以享有超出成本的价格。而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同样可以有效地防御来自于产业内部的竞争,这一点是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所决定的:

(一)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对于实现客户看重的价值能够做出显著的贡献,如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等。尽管可能存在着强大的竞争作用力,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可以使企业在与同行业竞争者的争斗中受到保护,因为企业相比其它竞争者更能满足消费者某一方面的需要,并且这种价值能够为顾客所感知,从而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价值性同样有利于企业在强大的购买方威胁中保卫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体现在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可以为购买方带来收益,客户与企业的合作可以相互提供价值。而与客户企业良好的合作也构成对供应商强大威胁的防卫,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以通过与购买方的沟通有效缓解卖方产品涨价的压力,必要时甚至可以将这种压力转移到位于下游的购买方身上。客户的忠诚以及某一竞争对手要创造同样价值需付出的努力就构成了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壁垒。而且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可以为顾客提供可感知的价值,这种价值往往是不可替代的,并且具有积累性和存量的特征,会随着企业的经营不断加强,从而防御来自替代品的威胁。

(二)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模仿性

核心竞争力之所以能够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使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长期屹立不倒,根本的原因是其具有不可模仿性。在同行业竞争中,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模仿性保证了企业的竞争优势难以被模仿和超越,始终保持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歧异性,使企业始终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这种不可模仿性同时限制了购买者的选择空间,购买者无法在行业中得到同质或相似的产品和服务,使其难以产生对企业产品价格的敏感性,从而削弱了顾客讨价还价的能力,保证了企业的主动性。

通过形成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不可模仿性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流程有别于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供应方会很难搞清楚在企业经营中所占地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讨价还价的能力,同时终端产品的差异性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来自供应商的压力。构成不可模仿性基础的一系列有形与无形的模仿障碍,一方面通过建立起强大的进入壁垒,可以有效地将潜在竞争者挡在行业之外;另一方面当企业面对替代品威胁时,其所处地位会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为有利。

(三)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

企业在某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之后,可以支持公司向多个产品或服务领域发展,而不是只适用于某一种产品或服务。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实际上是为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开辟了后路,一旦竞争环境恶化,企业可考虑在相关行业求得发展。

延展性为企业提供了进入相关行业的可能,可以有效防御来自供应方和购买方的威胁,因为企业在条件成熟时,可以通过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纵向一体化实现对产供销的控制。而竞争优势的可以转移,使企业在面临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威胁时,具有更加灵活的选择。

综上所述,集中资源加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可以作为企业的另一种有力的竞争战略加以实施。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能够通过实现价值性、不可模仿性和延展性三方面的特征,有效防御行业内五种竞争力的威胁,建立起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三、实施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的条件

成功地实施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需要相应的资源和技能,在组织安排、控制程序和创新体制上都要做出改变,总体来说有三方面内容:

(一)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

企业要了解顾客的需要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满足顾客需求,为顾客创造价值。只有当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时,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才可能建立起竞争优势。除了关注现有产业结构和产业规则中的竞争,满足顾客现时需求之外,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多地要求企业关注顾客的潜在需求。通过预见未来的竞争能力,引导和创造需求,并设法让顾客感知这种需求,才能为顾客创新最大的价值。

(二)具有关键技能和技术

一般来讲,一个企业至少有一个或若干个关键技能和技术,这是整个核心竞争力系统中的主导和中枢,是企业独具的超越竞争对手的绝对优势。关键技能可以是资源维度上的,包括强于其他竞争者的资本积累能力和控制能力等;也可以是能力维度上的,包括企业有别于他人的、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积极的组织和行动能力等。获得单项技能的方式不仅包括自行开发,还可以从外部引进,通过消化和吸收转变为企业内部的技能。

(三)整合能力与资源

任何单个要素都不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构建中,要形成以一个或若干关键环节为主导、能对各种要素不断进行有机整合的机制。随着行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价值链的组合越来越复杂,只有通过持续的内部组织变革,调整资源配置,明确核心竞争力的内容,积累相关必要的技能与知识,才能最终形成与实施核心竞争力战略所需要的技术、市场、组织等相适应的企业基础结构。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策略的实例分析

(一)索尼(SONY)公司在手掌游戏机行业中的竞争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掌上游戏市场就被任天堂(Nintendo)一家所把持,接连推出GAMEBOY、GAMEBOYADVANCE等产品击败了诸多对手,保持着行业垄断地位。作为电子行业,多数企业直接寻找零售商,购买方的力量并不强。手掌游戏机行业的主要供货商是SHARP、SUMSUNG、NVIDIA等大型公司,具有很大的影响。替代品威胁来自于其他便携娱乐设备,如MP3播放机、便携式CD机等。Nokia等厂商也在推出加入游戏功能的手机,可能成为潜在的进入者。

索尼公司在设计、制造以及销售微型电子技术产品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其在微缩化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由其市场界面能力、基础设施能力、芯片、微型电源和包装等多种技术和技能的整合。经过细致的调研,索尼公司于2004年12月推出了一款集游戏、音乐、电影等多种娱乐功能为一体的掌上游戏机PlayStationPortable(PSP),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索尼的微型化能力使其为PSP设计了微型光盘系统,相比任天堂的卡带式游戏机更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得益于索尼的制造能力,PSP的大部分配件都由本厂生产,在压低售价的同时,也削弱了配件供应商的力量。PSP综合微缩了MP3音乐、MP4电影以及JPEG图片浏览功能,几乎集合了替代品的主要功能。索尼公司的9000名工程师和科学家每天工作10~12个小时,每年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超过了15亿美元。在时间、资金和其它组织资源上的投资以及技术积累优势为潜在进入者设置了相当大的障碍。

(二)丽华公司在快餐行业中的竞争

近年快餐业发展迅速,肯德基、麦当劳、永和豆浆、马兰拉面等海内外企业各展其能,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餐行业的团体客户主要是各企事业单位的员工集体,这类客户通常较稳定,但一旦流失对企业影响很大。大规模的连锁快餐店都有自己固定的原材料供应商;而中小规模的快餐企业原料选购通常经由农贸市场,供应者数目众多,讨价还价能力不强。替代品主要是传统的餐饮服务店,除正规的快餐连锁店外,许多依托周边写字楼的顾客资源进行经营的小业主成为快餐行业的潜在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