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4:08:27

空白范文篇1

关键词:空白罪状;罪刑法定;补充规范

空白罪状在现行的司法适用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在刑法典中引入空白罪状的立法模式,可以从技术手段上有效降低立法成本,在精简刑法典的同时保证刑法典的全面性,有助于中国司法体系的成熟和发展。伴随着空白罪状这一概念的提出,空白罪状与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紧张感,这种双方间微妙的关系影响着空白罪状在司法领域的实际适用,导致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适用障碍[1]。但其实际上空白罪状并非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对立,而是补充与完善。

1罪刑法定视角下空白罪状的缺陷

1.1空白罪状与法定性要求的冲突。伴随空白罪状适用范围的拓展,空白罪状与法定性出现的冲突也越来越多,第一就是空白罪状与法定性要求有冲突,其引用的法律条文错综复杂,“不由立法机关所决定,却主要依赖或者说是完全依赖行政法规和部门、地方性规章的内容,如此适用空白罪状最终使行政机关变成刑事立法者,破坏罪刑法定的价值和精神。”[2]如果先行的空白罪状不作出相应的改变,补充规范的范围甚至可以引申到行业守则这一法律位阶上,那么行业守则算不算“法”?在何种特殊的情况下可以算“法”?算“法”时使用的程度上由什么限制?这都将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这些直接面临的问题削弱了刑法的严肃性,进而使得出罪和入罪标准不再稳定,也可能造成人为扩大定罪范围的风险,使罪刑法定原则产生偏移。刑法作为裁判规范与行为规范的结合,要保障群众对于法律文件的预测可能性,空白罪状的范围和法律位阶的跨层越大,将会导致一般人提前知晓案情的可预测性就越低,从而破坏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定性[3]。1.2空白罪状与明确性要求的冲突。除了空白罪状的不稳定性因素对法定性造成的危害,对于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明确性的要求,空白罪状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挑战。刑法中空白罪状集中在分则中对于罪状的描述,可以说罪状的首要原则就是明确性。对明确性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刑法明确性包括文字清晰、意思明确,只有这样才可以显示立法宗旨和刑罚范围,保障公民对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以及对应刑罚的预测可能性,使刑法充分发挥保障功能且确实安全。”[4]除此以外,张明楷教授认为:“判断明确性应依据有通常判断力的人能否在具体场合判断某行为是否以该法规为基准来判断。”[5]在国外相关领域的理论中,日本最高裁判所认为,“判断某个刑法法规是否因不明确而违反刑法第31条,要看有通常判断力的一般人能否在具体场合判断某行为是否依赖该法规来决定。”[6]在意大利宪法法院的认定中,“犯罪构成的明确性并非完全依赖描述性罪状,约定俗成的概念和客观理解的社会价值理论亦可。”[7]法律不可能是单一且固定的,现阶段的法律条文所采用的形式只能是在详尽的列举式规范和简略而模糊的规定中摇摆,空白罪状就是后者的典型形式,将刑法的明确性要求引用到了刑法典自身之外。空白罪状的立法模式既然是法律模糊性语言使用技巧的运用方式之一,那么也因此成了影响刑法典明确性的诱因之一。如果单纯是因为立法难度的简易性而大幅度采用空白罪状这种模糊式的语言技巧,随之而来的便是公民对于法律理解确定性的降低。在现行的司法局面之下,大规模地使用空白罪状无疑是加重群众负担和责任的行为,空白罪状引用的越多,人民群众所要了解的法律条文也就越多,刑法条文越不明确,人民群众的行为预测力也就越弱,这将会导致人权和法治的冲突。可以说,空白罪状与明确性的冲突与拿捏会是立法机关在制定立法界限时的重要考量标准。1.3空白罪状与禁止处罚不当罚行为的冲突。禁止处罚不当罚行为中,空白罪状可能存在的风险有两方面:一是由刑事司法人员对补充规范进行违法性评价,因其不熟悉行政法规的适用环境,加大了错判的风险。二是如果由行政法规来判定行为的违法性,在立法上存在风险。因为实际适用范围的不同,导致行为判断的随意性过大,同一行为在此地合法而在彼地却又不合法,导致了补充规范的不均衡性[8]。在空白罪状中,以下几种行为不可处罚:一是合法权利间的冲突行为,不适合将其当作犯罪来处理。二是对于违反程序性规定的行为,要根据其身份的不同在定罪方面做出不同的选择,若依据空白罪状能够判断行为人具有一定的身份,那么此时由于其不行使职权而有可能因此获罪,同理,对于一般的行为人,则不可以轻易地对其定罪。三是对于发生频率较低的犯罪行为,由于其偶然性较大,也不适合作为违法行为的类型化描述,不存在进行具体规制的基础。在现有的法律格局之下,面对引用的空白罪状,构成犯罪与否是由刑法典本身确定还是由引用的法律、行政法规确定,目前为止还存在着一定的疑虑。空白罪状与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之间有着模糊区域,某些空白罪状中引用的行为是否本身已经是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需要司法工作者自己进行判断,正是因为这两者之间冲突的存在,对于空白罪状的处罚性依旧值得研究。

2罪刑法定视角下空白罪状的改进路径

空白罪状广泛地分布在刑法的各个领域之内,这是现行刑法不可改变的既定事实。刑法知识的精确性体现在刑法思维方式的精确(包括精确的刑法概念、推理和判断)、刑法原则的包容性和明确性、由刑法逻辑思维所主导的刑法规范体系的完整。[9]空白罪状既然在现阶段的刑事司法体系中仍然存在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妄图限制其使用或者突然将其废止必然是不可行的措施,有鉴于此,将空白罪状的使用不断规范化,同时协调其引用的法律条文与刑法典本身的关系,努力减少其与罪刑法定原则的相关冲突。2.1将空白罪状的引用范围明确。对于空白罪状在司法适用中出现的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对空白罪状在刑事审判过程中的引用范围进行明确,除了刑法第96条所规定的内容,其他类型的法律文件也应该予以引用。如果狭义地将空白罪状定性为法律和行政法规,就丧失了空白罪状作为一项立法技术引入刑法中的立法初衷,为了能够更加灵活简便地使用空白罪状作为刑事审判的参考,需要面对不同的案情和地域来对适用空白罪状做出不同的选择。除此以外,公民对于法律知情权的理解,某些学者认为如果将空白罪状的范围扩大到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规定或者某些行业内部的行业守则,则会影响公民的知情权,而且增加了公民对于其自身权利应该知晓程度的负担。笔者在这里认为这是不够成立的,对于行业守则和管理规定的引用仅仅是集中在某些小范围的罪状之中,这些罪状其自身又带着其对身份的要求,而并非是对一般行为主体,例如重大飞行事故罪面对的是特殊行为主体,引入行业守则和管理规定无可厚非,既然具有了一定的身份,那么需要对于其自身的行业守则和管理规定具有一定的了解也合情合理,并未加重行为人的负担。所以以知情权和预知性来否定行业守则和管理规定纳入空白罪状的引用范围是不合理的,其自身不足之处在于因其位阶较低而导致立法语言和立法逻辑的不严谨,导致司法适用过程中出现潜在的矛盾,即便如此,也不能将空白罪状的范围限制得过于狭隘,不能舍弃与案件相关的法律文件,应该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审核要求和审核标准,明确空白罪状的引用范围以保障刑法条文的稳定性。2.2增强空白罪状的明确性。增强空白罪状的明确性,有助于整个司法体系的稳定。刑法的确定性是罪刑法定原则所代表的用立法权限制司法权的体现,并且其产生伊始就与模糊性针锋相对[10]。贝卡利亚曾经指出:“不幸者最凶狠的刽子手就是法律的捉摸不定性。”[11],德国刑法学家克劳斯•罗克辛曾说:“含糊的刑法无异于否定罪刑法定原则,并且同时否定刑法存在的价值。”[12]在现行的空白罪状的适用过程中,因为刑法规范的不明确,导致虽然有法律明文规定,却依旧很难保障定罪量刑的精度,过于粗疏的立法增加了用法的难度,最终导致刑罚权的错位与滥用[13]。空白罪状的不明确并非其自身出现的问题,而是在大历史环境下存在的固有顽疾,空白罪状的自身形式并非不明确,相反却指明了补充规范的引用范围,但在实际的司法适用过程中,参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范围却被扩大,以逃避商检罪的规定为例,其涉及的补充规范是刑法有关内容、进出口商检法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体现了空白罪状的不明确性。增强空白罪状的明确性。首先,如果冲突双方一方明确,另一方相对抽象,则采用一方为基点;若双方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或者都较为抽象时,需参照刑法的立法精神与基本原则[14]。其次,为了同时保证空白罪状的弹性与构成要件的明确性,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的方法来缓解冲突的尖锐性[15],需要对构成要件中的不明确内容以立法解释的方法进行协调,在确保刑法独立定罪量刑的前提下,协调其他类型的法律文件来为刑法的适用服务。最后,需要增强立法水平,补充规范的法律文件。水平参差不齐会导致审判失衡,若引用的法律文件自身不明确,那么对于其引用必然遭到质疑。提高补充规范的立法水平不仅要求形式上与刑法条文契合,更要求精神内核与刑法条文匹配。2.3建立补充规范与刑法条文配合时的协调机构。在刑事审判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需要双方进行配合,考虑到现行的司法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要求刑事司法的工作人员对于空白罪状所引用的五花八门的法条通盘掌握并且了然于胸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对于在刑事司法过程中遇见的需要对其他类型、位阶、专业的法律文件进行参考时,就需要有一套准则来加以适用或者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以加深两方的沟通和交流。协调准则应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选择,因为全国人大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定地位最高,由其出面制定的协调规则必然可以克服地域、民族、部门等因素,最终适用于各个部门,也可以防止法律效力不足的状况的发生。同时,需要考虑的便是协调机构的设立,协调机构的存在可以有效防止刑法与非刑法文件之间的冲突,刑法和其他法律文件之间的制定主体并不相同,因而导致其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相同,甚至存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从而导致刑法的立法初衷会因为补充规范的衔接脱节而被曲解和改变,这是立法者所不愿意看见的现象。建立相应的议事协调机构,在涉及刑法条文中空白罪状的修改与设定时,由该机构将涉及机关的意见整理汇总并提交建议给立法机关参考,最终拿出各方都满意的方案。此机构的设立初衷就在于刑法中空白罪状的立法模式就是刑法部门与非刑法部门动态与静态相平衡的立法关系,体现了刑事立法专业化。2.4以立法解释的方式明确补充规范的冲突规则。对于空白罪状的适用,其内核性的问题便是如何在位阶参差不齐、类型错综复杂的法律文件之间选择合适的使用规范。现行的冲突规范没有明确的形式加以认定,而是一种司法实践,包括法律优先于法规、法规优先于规章、变通性法律文件优先于普遍性法律文件等。刑法的立法解释作为一种较为合理的立法手段,可以有效地搭建沟通规范与事实的桥梁。采用立法解释这一方式对刑法中空白罪状的位阶冲突的适用规则进行规定,可以提高该规则在现实运用中的法律效力,面对可能引发的冲突,用立法解释来进行规定无疑提高了执行的效率。由立法解释来统一的规范,一是发挥法律的预测性和前瞻性功能,将法律规定的应有之义与不断发展的社会事实相结合,通过对经验事实的不断总结和归纳,最终适用更多情况下的冲突,帮助法律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二是立法解释无论是法律效力还是制定机关层级都高,这对于冲突原则的广泛使用是大有裨益的,冲突原则的适用,除了自身的合理性需求之外,无疑是需要面对各地区、各民族、各机关之间的法律效力高低的争夺。法条冲突的背面同时也是制定机关之间的冲突和角力,若以立法解释这一形式来规定冲突的适用原则,就是以最高立法机关的公信力来为适用原则的推行进行背书,这对于冲突原则的适用有着深远的意义。

3空白罪状的未来展望

空白范文篇2

懵懂消费者吃了哑巴亏

今年4月份,经全家人的商量和毛生自己的多方考察以及售楼小姐的鼓吹,毛先生看中了昌岗路某小区楼盘。经过初步商谈后,毛先生对开发商给出的条件还算满意,于是双方在就一系列购房要素达成协议后,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合同中约定:开发商将一套64平方米的住房卖给毛先生,房款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交房日期为2003年9月12日。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双方没有就违约条款作更细一步的规定,只是约定如因开发商不按时交房给购房者造成损失的,由开发商负赔偿责任。毛先生激动地告诉记者:在签字时,他已经留意到合同最后一款下面还有几行字的空白,但他并没有太在意,而开发商随后也在上面签了字、盖了章。因毛先生工作繁忙,开发商的工作人员于是主动提出由他们将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合同文本送交房管局办理相关手续,毛先生同意了,而且还觉得开发商“体恤民意”,“服务周到”。

几个月后,毛生由于需要从单位提取住房公积金,向发展商要求取回购房合同的复印件。但是,在取合同时他惊讶地发现,原来合同的空白处已被添上几行字,上面写明:如果因自然变化或人为因素导致工程不能按时完工的,以不可抗力论,开发商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关于不可抗力所包括的情况由开发商保留最终解释权。毛生语气愤慨地说:“这明显是不公平条款,况且在我不知情的前提下最后添补上去的,这样的欺骗行为让我失去了对楼盘的信心。”

对开发商这种违背诚信原则的做法,毛先生要求开发商解除合同、退还自己已交的购房款。而开发商却狡辩说,这一条款在合同签订时就已经存在了,是毛先生自己没有注意到而已。毛先生十分气愤,他说:“看来只有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

空白范文篇3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保监会的机构设置仅覆盖了省会城市,致使保监会成立前一直由人民银行监管的中小城市(包括县级城镇)成了保险监管中的空白和盲区。

一、应当清醒的看到目前中小城市保险市场上存在的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和现象。

1.保险市场格局的变化,形成了多家保险公司无序竞争的局面。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相当多的中小城市和县城保险市场上仅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机构,而近年来,太平洋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泰康寿险公司、新华寿险公司等均在一些中小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或营销处,从而形成了多家保险机构并存的局面。保险展业竞争在外资尚未进入就已经白热化了,这应当说是一种正常和好的现象。但是,由于各家保险公司在业务上的重叠、雷同,而在保险费上又存在差异,造成了营销员跳槽频繁。这种由于保险从业人员的高流动性,使保户的后续服务难免受到影响(笔者本人就是受害者之一,1997年为女儿办理的‘99鸿福保险’,20年的缴款期,每年缴款530多元,每三年返还100O元,今年2月应是缴款月,但是到5月也没有人来催款,打电话问了两次才告知换了营销员),进而影响了保险业的信誉;另一方面,在争夺市场和人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提高各家保险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成本。同时各家保险公司在展业竞争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制约机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和引起了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和现象。在有的地区甚至还波及到了金融业,如2001年未至2002年初中国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开办的鸿泰储蓄分红保险业务,造成某县一个农行营业所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内,集中提走近400万元定期存款(当地几个村卖地款本来已经存人储蓄,但在保险营销员的大力游说和宣传此险种比储蓄有成倍利好的情况下提走的),占这个营业所全年储蓄增长量的60%还多(此项业务移交银行和邮储代办才平息下来)。此事反映到当地人民银行,因人民银行已无此项监管职能,只好不了了之。这对金融秩序的稳定非常不利。

2.保险公司在增员宣传和奖励措施的制定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有的保险公司在新进驻地为了尽快开展业务,在招聘人员时加大奖励力度,放宽招收条件,违规增员;有的在组训时不是传授诚信的营销策略,而以传授技巧为名,让营销员在推销保险的过程中如何夸大险种益处,尽量不提或少提险种的除外责任或免赔事项等等。

3.保险员的道德风险失控。目前,一些中小城市的保险员的业务素质较

低,道德素质更是良莠不齐,受利益趋动,展业中弄虚作假的大有人在。有的营销员为了多进单,多拿佣金,在推销保险时,很少为保户的利益着想,一味推荐一些高佣金的险种;有的片面夸大险种的益处,夸大个别产品的投资回报率,对保单上未载明的投资收益率做保底承诺;有的营销员为了推销自己的险种诋毁其它保险公司的险种,损害同行的形象;更有甚者对一些已患有疾病的保户动员其投保(据笔者所知某银行一个门卫结婚七年多没有要孩子,原因就是妻子有肾炎,今年初却入了十大疾病保险),给以后的理赔工作埋下纠纷的隐患。这也是保险业无序竞争和从业人员高流动性带来的一种必然结果。

4.保险业快速增长与保险理赔相对滞后制约着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一些保险公司在开业之初,为了打造品牌,树立形象在理赔方面实现了其所承诺的方便、快捷,受到了保户的好评。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和理赔案件的增多,一些机构和贷理员在观念上“重展业、轻理赔”毛病逐渐暴露出来,案件处理不及时,手续也相应繁杂起来,笔者一个同事的儿子在公共汽车上多嘴下车后眼睛被打的只有0.1视力,去保险公司理赔时才知道矫正后0.1的视力才符合理赔条件,与当时投保说的差距很大。对此,中小城市的保户因当地没有保监机构是投诉无门,既便能向其上级公司反映,因是共同利益的主体,极难得到客观公正的解决。这样一是对保险公司的声誉产生了不良影响,二是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人们投保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中小城市的保险市场上种种不规范的行为和现象,由于保监机构高高在上,鞭长莫及,不但出现无序竞争的局面无人过问,而且,保户有对保险公司不满的事情也是投诉无门,日常监管更是一个盲区和空白。虽然外资保险机构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内还难以将其业务延伸到一些中小城市,尤其是县级城市中来。但是,如果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和处理,显然对保险业的长期和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如果一旦业务萎缩后,再想开展起来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同时还有可能影响到金融秩序的稳定。对此,领导层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二、为了更好的解决中小城市保险市场的监管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完善和建全保险监管体系。建立中小城市保险市场监管体制,是确保保险业稳健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可采取两种方式解决中小城市保险市场监管空白问题,一是采取在若干个中小城市中选择一个相对中心城市派驻保监办事处为常设机构,行使该区域日常的保险监管职能,定期或不定期到该区域的其它城市检查或调查了解保险业务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可以采取委托监管的模式,省城以下的保险业监管委托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监管,这样虽然力度不如保监机构大,但是,可以消除监管盲区,不会也不可能出现金融秩序混乱的问题。保户也有投诉的地方,对消除保险业务中不规范的问题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监管成本。

空白范文篇4

关键词:平面设计;艺术和技术;关系表达

构成平面设计的要素很多,文字、图形、设计行为、排版等等,其所不被提及的空白空间其实也是一个构成要素,而且是非常关键的要素。空白空间在平面设计中表达的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技术性话题。艺术的存在与平面设计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就是说,艺术表达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技术的成功与否,反过来说,技术的成功直接影响到艺术的表达。我们可以看出,平面设计师在进行平面作品设计的时候,总会有意或者无意地留出一定的空白空间,有时候会大幅度地留出空白空间,以达到既定的艺术设计效果,见证艺术和技术的层层关联。由此可见艺术和技术在平面设计中是形影不离的,也是相互存在的。平面设计作品中大量空白艺术的表达,正是为了达到艺术和技术互存的美轮美奂,达到一种意境的魅力。

一、平面设计中技术和艺术的关系

1、平面设计表达

当下,平面设计和着时代的步伐在不断更新自身设计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各种平面设计作品层出不穷,懂画面内容者势必能够从中看出平面设计的艺术表达。平面设计通过一定的图形、文字、画面等达到整体设计的目的,其中的空白艺术也是设计的一部分,这些元素的表达包含了许多艺术性和技术性。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平面设计中各种图形、文字语言等的巧妙化设计等;技术性主要体现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力。平面设计表达的是一种媒介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是一种受众行为的展示,通过平面设计的表达,读者透过设计看内容,透过内容品艺术性,再在艺术性的基础上感悟到平面设计所需要的超高技术,这种技术和艺术的表达是对平面设计的最好诠释。目前在平面设计这个大空间中,有了技术和艺术的存在才给平面设计带来表达的空间。充分发掘平面设计中空白艺术和技术更深层的价值,是今天的平面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2、平面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在平面设计中,不只是光看设计的内容、形式等,还应该看到平面设计的空白空间,这一空白空间表达的是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技术与艺术在图形、文字以及色彩的衬托下能够彰显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达到技术与艺术的相互衬托性。平面设计是集图形、文字、色彩于一体的,这些元素的恰到好处组合能够让平面设计充满视觉理念,也能够增加平面设计的技术性和深度,让读者对平面设计产生兴趣。由此可以看出平面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平面设计的存在势必会涉及到技术和艺术的问题,二者的关系处理是平面设计的重点,也是设计的中心,关系处理融洽了,方能够使得平面设计达到既定的视觉效应。比如在宣传世界禁烟日的平面设计中,通常将设计的画面大幅度留白,以中心点作为画面的主体,为了彰显设计的独到性,设计中通常不是以烟头为主,而是将烟头进行虚拟化、人性化或是其它方式的创新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正是为了达到设计的技术感,通过技术感去彰显设计的艺术性。所以说,平面设计缺少了技术和艺术的存在,就不能够称之为平面设计,更谈不上艺设计了,为此读者也就没有兴趣去阅读,因为这种没有技术和艺术的设计从艺术学角度讲没有任何生机,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没有分量感可言,当然意境感也就不会存在。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平面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将二者的关系妥善处理好,使得平面设计因为技术和艺术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生动。

二、平面设计中的空白艺术和技术表达

1、图形

许多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图形丰富多彩,图形是平面设计中敏感和受关注的视觉中心,是所有视觉艺术得以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社会生活及每一个人都发生着密切联系。图形所表达的技术和艺术主要体现在设计的能力和与众不同上,比如在对于茉莉花茶平面设计作品表达的时候,将茉莉花作为图形的主要元素,而不是茶叶,再加上茉莉花图形的艺术化处理,能够让人透过图形看艺术感,通过艺术感又能够感到其中的技术性,真正体现出图形的技术和艺术美感,达到一种特有的意境感。

2、文字

对于平面设计而言,文字体现的是一种内容方式,这种内容方式更为显眼,也更容易被读者认知。因此平面设计作品中文字的处理显得尤为关键,比如平面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通过简洁易懂的“Beijing2008”,字体设计极为活泼,像是舞动的姿势,又体现了字体的雄厚。其中所包含的技术和艺术感不言而喻;会徽上部分的“京”又以似图形而又非图形的方式向人传达了运动会舞动的美感,这种技术和艺术的关系处理让人尤为惊叹。

3、画面整体

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不单单是看图片、文字等,而是要看画面的整体效果,只有画面的整体感逼真并富有生动性,才能够称得上是完美的平面设计,而空白空间的表达极为关键,就比如上文所提到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整体的画面感十分突出,无论是空白的留,还是设计技术和艺术的存在,都体现了画面的整体性,凸显了设计的技术性与艺术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平面设计来说,其空白艺术的表达极为关键,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设计技术和艺术行为。平面设计的技术和艺术表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是相互存在,不可分割的,两者必须同时考虑才能够彰显设计的整体感和分量感,使得平面设计完整化。通过当下平面设计的发展不难看出,大量空白艺术的运用,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画面处理形式,在彰显平面设计技术和艺术的同时,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效果以及画面氛围,使得作品更加吸引人们的视线,体现出平面设计的技术含量,营造出特殊的艺术氛围。

作者:卜晓璇 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任晓诗.平面广告设计的创意.美苑.1994年Z1期.

[2]王伟明.平面广告设计的图象语言.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3]潘剑凯.毕业设计面向企业该不该.艺术教育.1998年04期.

空白范文篇5

一、农行金融空白乡镇服务点的基本情况

月日该行首个金融服务点---章旦乡金融服务点正式对外营业后,该行承担的贵岙、小舟山、吴坑、岭根和万山乡等其他5个金融服务点也相继开业,营业网点设立除章旦乡是租赁外,其余5个网点均设立大乡镇府大院内,营业场面积在12-18.2平方,6个乡镇常住人口在700-5500人之间,距县城最近的章旦乡行车时间需30分钟,最远的岭根乡行车来回时间需8个小时。

目前,该行承担的6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全部设立了非全日制固定机构网点,采取每个乡镇每星期固定一天时间营业的流动服务方式,组成2人以上的专业服务团队,利用“金益农”移动终端为这些乡镇的农户提供存款、取款、汇兑、小额贷款、银行卡等金融服务,进一步促进国家支农惠民政策的发挥。自6月18日章旦乡金融服务点开业至2011年3月末,该行6个服务点下乡服务169次324小时,累计办理存取款业务1529笔金额881万元,办理转账业务176笔金额295万元,开立惠农卡367张。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6个金融服务点开业以来,运营情况总体良好,但在设备、人员、安全、费用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1、设备运行问题。由于山高雾大,营业场地较为潮湿,造成3g移动终端和监控设备不稳定,经常存在主机无法开机,通迅中断的情况,经常需要修理。

2、人员问题。为使金融服务点的正常运行,农行需抽出2个人员专门进行服务,使本来就人员紧张的该行人员更为紧张。同时在空白乡镇金融服务的工作人员,由于当地的办公条件限制,他们早出晚归,从早上上班一直到下班中途都没有休息,最远的岭根乡仅来回路程就要8个小时,员工身心疲惫。

3、风险系数高。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大多交通不便,外部环境比较复杂,现金押运及网点运营面临较大安全隐患,如岭根乡金融服务点陆路行车时间单程需4个小时,而过水路轮渡的话也需3个小时,而且每天只有2个班次,不仅不方便而且加大押运的风险系数。

4、管理成本高。从金融服务点运行以来,农行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运行成本累计达190万元,亏损经营是该行面临的现实问题,资金回报率低。

三、建议

为更好的做好金融服务点的工作,更好的促进国家惠民政策的发挥,从该行空白乡镇金融服务点运行的现状看,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1、成本核算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适度平衡。从该行各服务点运营情况看,虽然方便了当地居民,但总体业务量很小,尤其是岭根和万山两个服务点,更是人烟稀少,有时一天下来也不到2笔业务,为使金融服务点的成本核算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相对平衡,建议对几乎不发生金融业务的乡镇服务点由原有的每星期1次服务改为每月或每2个月1次。

2、强化便民服务与严格风险管控相结合。加强网点运营和现金的押运的管理,在风险管控的基础上做好便民服务,有效促进国家惠民政策的发挥。

3、建立政府补偿机制。由于金融服务点的正常运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资源,并且全是亏本经营,政府需要建立适当的补偿机制,对承担空白乡镇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补助,同时在农口资金归集等方面要向这些金融机构倾斜,给予适当的补偿。

空白范文篇6

关键词:空白空间二维平面空间运用空白空间价值

艺术设计的语言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越来越丰富,各种图形语言的出现不断地充实着平面设计语言的表达。当我们关注图形创意的时代性和图形创新性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在平面设计这个二维的空间中,图形背后的那一片同样给平面设计带来憧憬和生机的空白空间。在建筑设计中,我们不难发现,建筑设计师在充分地运用空间的有和无的空间转换设计出人造的舒适空间。“有之以为用,无之以为利”,平面设计作为二维的空间设计,同样是在运用空间的有和无的空间关系营造一个舒适的二维人造空间。充分发掘平面设计中空白空间更深层的价值,是今天的平面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使平面空间能更好地运用于平面视觉的传达中。平面设计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我们生存环境、视觉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设计的变革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到今天各类设计思潮的变革,无不引导设计走向更自然、更科学和更人性化,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造空间平面设计师前进的目标。空白空间的利用是设计走向成熟的标志,空白空间和图形必然会同时成为平面设计中的营造手段。

一、空白空间综述

(一)从中国文化中体会空白空间

《老子》第十一章,据以征服了西方建筑设计家赖特的是这么一段话:“埏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屋,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其中老子将有和无的两个哲学中的关键概念,由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推广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丰富了我们对设计的思维,这也是无的用、无的美。

中国画中对空间有着更深的意识。“而游无朕”即是在中国画的底层的空白里表达着本题“道”。庄子曰:“瞻彼阙者,虚室生白。”这个虚白不是几何学的空间间架,死的空间,所谓顽空,而是创化万物的永恒运行着的道。这“白”是“道”的吉祥之光(见《庄子》)。宋朝苏东坡之弟苏辙在他《论语解》里说:“贵真空,不贵顽空。”

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

从以上的三段论述不难发现空间中视为空白的空间存在着耐人寻味的视知觉体验,空是一种境界,空是中国画里人文精神的独特体现。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

(二)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空白空间

空白空间在平面设计中有时和图形互换,空白空间即是图形。如我们看到的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红色的印章,里面的空白空间及图形。空白空间即构成了图形,图形和空白空间的距离消失。平面设计中的空白空间有多种不同的称呼,其中包括虚空间,这是一个可以完全互换的称呼,受限空间指被其他要素包围的空间,副形态主要是书法家使用,指字母内的空间,称为字谷,多余的空间指潜力还未实现的空间。从造型的语汇分,外部形态,边界线空间形态,内部形态,各部分的组合形态。从主次上空白空间扮演着配角,但二维空间设计中空白空间和图形主配角互换,无所谓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只有当两者充分调动其在二维视知觉感受时,平面才能生动。

二、空白空间的运用

如果空白空间运用得当,读者就会很容易从平面信息的传达中获取信息,而空白空间也不仅视作剩余物和无关紧要的陪衬物。空白空间的运用以各要素在空白空间的放置原则都必须清楚可见,空白空间太少,导致页面过分拥挤,而另一方面空白空间太多又会使页面或对开页看上去不完整,要使空白空间富于表现力需要不断地激活空白空间。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对图形力的研究作了深入的论述。画面图形中每一元素都有一种内在的力场,他们都和空间形成力的牵引,而这种力的大小和视觉心理力的感应达到一种平衡。空间的运用正是在寻找空间中适合力的平衡。

(一)图形要素偏离中心点构图

图形要素放在中间,从构图原理上过于呆板,同时对于画面空白空间造成无趣的虚空间。当把图形放置于空间画面的一边时,或置于边缘,这样就激活了空白空间。空间中图形的位移和摆脱居中的形式无疑激活了画面的空间。空白空间安排得当,页面上将会出现很好的效果。如果设计中空白空间安排都是实体要素,那么空白空间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二)对称设计中消极空间的激活

所谓对称设计即整体图形成对称放置,这一构图容易形成画面的消极空间,把图像中的一部分从中分开放入空间,对称设计中消极的空白空间也必须有一定的图形出现,从而使空白空间更活跃。

(三)感觉闭合

人总有一种识别和读解图形的心理,空白空间和图形之间有时利用“完结假设”的感觉闭合理解成完整的形状。心理与视觉结合使我们对一些不完整的形状补缺,理解为完整形。利用完结假设的设计使得空白空间与图形合二为一。感觉闭合使空白空间与设计的实体要素融为一体,感觉闭合是一种自发的人类行为,大脑不完整的形状在想象中完成。(四)空白空间与图形的不定向运动

在二维空间里,背景衬托图形的关系一般是不变的,但是现代时空观念的变革也波及到这一领域。空白空间在特殊情况下不再安分守己,它们以抽象形态甚至具象的形态形成图与空白空间的不定向运动,即空白空间和图形成为空间中不定向的结合体,图与空间的概念在矛盾体中消失,如我们在绘画作品中看到的瓦萨莱莉、埃夏等的绘画都是在利用空白空间和图形的关系作出的不定向的平面设计作品。设计中的空白空间与图形的不定向运动是不分前后的镶嵌式、无间隙组合,真正的背景空白空间已经看不见了,两种图形互为背景。日本设计家福田繁雄的作品,就善于在黑白图形中利用视觉因素进行创作。

三、空白空间的功能和象征性

(一)空白空间的功能

空白空间给图形一个舒适的家,给图形一个舞台,营造画面的气氛,而空白空间并非简单的盛载图形功能,只有当图形和空白空间互相依存时,空间才不失其价值,空白空间渲染了图形舞台气氛。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筌》里说得很好,而这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其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段话扼要地说出中国画处理空间的方法,从中我们不难体会空白空间的功能价值。

(二)空白空间的象征性

空白空间有着它独特的象征性,在现代设计思潮中”少则多”的理念影响设计风格,空白空间的运用并非简单的少,而是一种迎合现代人独特审美倾向的空白。好比你去盛一碗热腾腾的稀饭,如果你把它装得满满的,你不得不迈着如履薄冰似的步伐前行,因为你害怕它会烫着你,所以你会很烦这种情况,除非你是个贪婪的进食者,害怕锅里没有了。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到空白空间是一种让人愉悦的空间形态,它就像是设计师给受众送上的一杯八分满的茶水,刚合适,要知道设计师的工作不是填满所有的空间,而是要使信息清楚易懂和吸引人。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有此类经验,当你步入繁华都市,走进超市和走进高档商品专卖店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种感觉就是当你走进超市的时候,那堆积成山的商品和拥挤的人群让你感觉躁动不安,你绝对不会愿意逗留很久,而高档商店的楼层平面和并不拥挤的空间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从中不难看出空白空间的价值。

空白空间对不同民族的象征意义略有不同,空白空间的象征意义大体包括:质量——奢侈、时髦、财富、豪华、漂亮。荒凉——抛弃、寂寞。缺失——丢失、被偷、错放。干净——漂白的、洗过的。纯洁——无瑕的、无杂质的、处女般的、未修建的。天堂——赦罪、神圣。丰富——充足。开阔——遥远、无限、面积、户外的。平静——宁静、未受干扰的不活动。冰——雪、天空、牛奶、大理石、河、陆地、水。

社会并没有因为过多的建筑物而使地球风景更美,设计师也无法因为使用过多的信息而让页面显得更诱人。平面设计中空白空间的运用犹如我们生活的街道和广场,它和我们居住的房子同样不可或缺,在平面视觉设计中,空白空间和图形并重,当我们研究图形的视觉特征和规律时。我们也应该发现和运用空白空间的传达价值,使平面设计整个二维空间更灵动,更活泼而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空白范文篇7

意境是中国美学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实际上是指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情绪,让情与景、意与境以及心与物的有机结合,让观赏者产生一系列的想象和联想,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观赏者的情感共鸣,引领观赏者进入一个自由的精神世界。大多数东方艺术语言中都表达了意境独有的魅力,这也就提出了所谓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在对画面形态深入理解后,获得更深远的人生领悟。中国的绘画中常常有留白的艺术手法,最重要的是为了给人一种想象的空间,借助主体来展现更广阔的意境。这种空白艺术的使用,也是作者精心设计的,能体现作品的深邃性。比如,马远就在其作品中采用“以少胜多”的布局手法,展现出虚实结合的意境。如《寒江独钓图》的设计中,最独特的部分就是水,画面中留下很多的空白,而这种空白却会给人带来无限的联想,产生绝妙的意境感。在东方的审美艺术中,“空”也是一种独特的构图方法,重在追求“以少胜多”的艺术感,主张张弛有度、欲扬先抑的手法,这样就能收获更广阔的意境。在东方美学中,作品中大多展现出“含蓄美”,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可以让作品表现出以少胜多的力量,具有高度简洁、概括的特点,让人对作品有回味无穷之感。把传统的审美意识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结合起来,可以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进一步提高作品的质量,通过学习东方审美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可以让设计的作品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比如,很多作者创作的海报中,都可以从画面中感受到含蓄美,体现出画面的空灵感,让画面的格调更高。我国的一些艺术作品中就有大面积留白的现象,这体现了一种空灵美,同时也和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理念高度结合起来。在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凭借自己的技术,让作品带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这样能让作品的文化风格更好地展现给受众,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深厚的精神内涵。“意境”在作品中的体现,大多表现在审美艺术和自然景象的有机融合,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体现作品的灵魂,同时也充分表达了作品的艺术价值。空白空间手法的运用,可以让设计作品的画面感更加强烈,通过情趣意境的表现,突出作品的个性。空白空间可以让作品的视觉美和情感充分展现出来,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让观赏者体会到愉悦感,说明这种技术是一种人性化比较突出的艺术手法。比如在万科西山庭院的广告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设计手法独特简洁,运用了“知白守黑”的手法,通过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让远山和落霞、湖泊和秋林通过剪影的形式展现,避免了画面繁杂的问题,让画面留出“空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空白”的艺术手法,让画面更加紧凑,不是独立存在,而有实处的延伸感,这样就能让空白处也有一种意境美。

二、空白空间和虚实结合手法在意境表达中的作用

空白空间的运用可以让作品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美,这种手法可以进一步升华作品的意境,让作品的形式美更好地展现出来。比如可以让虚实美、疏密美展现出来,让作品的语境更加丰富。适当地使用空白空间这种艺术手法,并不是对空间的浪费,而是为了让设计更有美感,传递更多的信息,让阅读的愉悦性增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空白空间和文字、图片等素材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比如,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就注重表现“山欲高,水欲远”的意境,以此来实现增加作品艺术表现力的目标。这就需要作品在表现意境的过程中要有露有藏,借助隐藏的东西来进一步增加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不能让画面的内容太复杂,这样反而会让人产生眼花缭乱之感,甚至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不同空间的运用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体现出空间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的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空白空间手法并不都体现出积极的作用,要适当地运用空白空间,不是让空白处看起来什么也没有,这样反而会造成视觉的不协调性,同时也会让作品的艺术性缺失。因此,在空白部分的处理中,要认真地进行思考,传达出重点的信息,突出作品的主体,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让空白部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要合理地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实”可以借助一些图片、文字信息来突出作品的主体,进一步保证视觉传达的效果。好的设计不仅要注重作品画面的设计,还要在文字和图片、文字和文字之间留有一定的空白画面,让画面体现出流动感,这样才能体现出作品的生命力,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空白画面的设置还要注重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要让各个要素相互融合,这样才能让作品拥有更强的质感,使得虚实结合的效果更加明显,增加画面的协调性

三、空白空间和审美之间的张力联系

在西方美学艺术上,认为空白的平面也有让人不易发掘的“力”的存在,这其中隐藏了特有的视觉张力和心理张力,同时这种张力还是一种可以无限延续的力量,能让人对作品产生震撼感。比如,国画和书法艺术中都有欲扬先抑的手法的运用,在音乐中也有突然的停顿,最后激发出更多的力量,这就让观赏者的视觉心理得到了最大的满足,给了观赏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这种手法往往会让人对无形的画面进行补充,充分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心理的需要,使观赏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审美快感。因此,巧妙地运用艺术手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给观众更来更广阔的视觉空间。在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中,作者往往很难合理地运用空白,这也就造成了大多数作品设计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视觉传达设计的终极目标就是进一步突出作品的主题,表达作者希望传达的思想,这样才能实现作品的最终价值,而借助空白空间这一手法,就能更好地展现作品的魅力,让画面更加通透,让观赏者产生视觉快感。比如,中国广告节中的一些获奖作品就体现了空白空间的魅力,其通过夸张的创意手法,进一步突出作品的特点,这样就能让观众增强对产品的印象,产生一定的购买欲望。除此之外,大众甲壳虫汽车广告也运用了同样的手法,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这个广告重点突出了汽车“小”的好处,画面上一辆小小的汽车漂浮在海洋上,这样的意境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更加突出了产品的特性。

四、空白空间所体现出来的简约美

简单通透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能更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进一步丰富作品的内涵。简单的作品就是要保证作品的形象简单、寓意明显,要对作品有准确的定位。比如,马远和夏圭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充分利用空白空间的手法,让自己的山水画体现出不一样的情趣,对绘画的构图进行准确的分析。国画大师齐白石,他画虾从不画水,但是在空阔的画面中,会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图形和文章的目的是要传达更多的信息,空白空间的使用能让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让设计的作品更加有效果,体现出更多的人文情怀,让作品体现出简约美。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空白空间这一艺术手法具有突出的美学意义,能让作品通过有限的形象表达出无限的意境美,这种空灵的设计,反而会让作品更有清新脱俗之感,能受到更多人的喜欢。在现代化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恰当地利用空白空间的手法,能让作品的画面感更加丰富,产生独特的意境。

参考文献:

[1]郭颖雅.视觉传达设计中空白空间的美学探析[J].大观,2017.

[2]张丽君.视觉传达设计中空白空间的美学管窥[J].美术教育研究,2014.

[3]陈晓丹,朱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空白空间[J].包装工程,2011.

空白范文篇8

一、“空白”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空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空白”艺术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教师将由演员变成导演,学生则由台下的观众变成领衔主演。在“空白”中,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析概念、归纳原理,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确定掌握内容的具体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空白”艺术的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在“空白”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或“悟”,或“做”,或“记”,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皆可找到用武之处,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和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空白”艺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一方面,教师必须于课前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研究和策划,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每道题、每句话都应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空白”中,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空白”的操作

(一)在“空白”中“悟”

“悟”是领会,是理解,是温故知新,是由感知到思辨的升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强,一些概念、原理十分抽象,单凭教师分析讲解显然不够,至于希望通过“讲得多、讲得细、讲得深”达到学生的透彻把握更是缘木求鱼。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就是“悟”。

在新授概念时,教师应在点化之后让学生自己去“悟”。譬如物质概念中的“客观实在”,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所谓“客观实在”,就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所谓“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就是“无论你看得见看不见,摸得着摸不着,相信不相信,承认不承认,它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然后就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

任何眉飞色舞、精辟绝伦的讲解、例举,都取代不了学生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最基本概念的感悟。

概念如此,原理也不例外。教师要指导学生由论据“悟”论点,由论点“悟”论据;由理论“悟”实践,由实践“悟”理论;由世界观“悟”方法论,由方法论“悟”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弄清原理的来龙去脉,把握它的深刻内涵。“悟”是抽象思维的过程,要求开动脑筋,展开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这里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教师的越俎代庖只会使学生徘徊于思维的迷宫而达不到真理的顶峰。

(二)在“空白”中“做”

“悟”的结果是懂,但懂的仅仅是理论。理论还要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去实践,去“做”。常言道,听一百次不如做一次,“做”能出真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做”也就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

讲授新知识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新内容,特别是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理解的“难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备而来,目的和重点自然明确。

课堂内容的总结和原理的归纳,也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教师的责任只在引导学生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不应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让他去死记硬背。

练习是检查理解广度和深度的工具,是比较重要的“做”。只“悟”不“练”,对知识的掌握难以全面、深化和巩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定量的选择题、思考题,让学生于练习中发现知识点的误区,通过比较、辨别,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有时还需要把课堂上的“空白”延伸到课后,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到工厂去调查研究,把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做”是学习的根本,是学习的捷径,只有“做”得出色才算是真正领会,才能把书本内容变为自己的知识。

(三)在“空白”中“记”

“悟”了、“做”了好“记”,“记”了更好“悟”,也更好“做”。“记”是对旧知的回忆和对新知的记忆,既是巩固又是提高。理解了并不一定能够记住,记住了才能进一步加深理解。与学生交谈常常会有这样的对话:这个原理你懂了吗?懂了。这个原理的内容是什么?记不得了。既然记不得,又怎能说是懂了呢!诚然,死记硬背是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大忌,但切不可因噎废食。

重复是记忆的重要形式,然而教师的重复绝对不是学生的记忆。每新授完一个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应要求学生即时强化记忆。给定较短的时间,明确具体的内容,当场抽查。有理解作基础,加上时间的限制、气氛的压力,往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其记忆能力。

复习旧课时,教师更应坚持“提问——记忆——回答”的原则,或回忆概念,或归纳原理,或比较关系,都要让学生先作准备、先“记”。在这个过程中,“记”是目的,其他是手段。

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地利用“空白”让学生记忆那些该记的内容,不要把“记”留到课后,这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遵循教学规律,趁热打铁。

三、“空白”的原则

(一)求实原则

具体概念或具体原理的新授与复习,留不留“空白”,留下的“空白”是“悟”,是“做”,还是“记”,没有固定的模式,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生搬硬套的形式主义。譬如,哲学要多“悟”,政治学要多“记”,而这两门课都要多“做”。至于经济学,最好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多了解些实际知识,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二)适度原则

提倡“空白”,讲究“空白”艺术,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空白”艺术依赖于教师的指导,没有导演的高屋建瓴,就不可能有演员的精彩表演。如果一味“空白”,面对新知旧知,教师什么都不讲,什么都不说,甚至将整节课都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则是放任自流,违背教与学的基本规律。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白”,更谈不上什么“空白艺术”。教师绝不可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该讲则讲,该空则空,讲空结合,这才是“空白”艺术的要义。

(三)科学性原则

空白范文篇9

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也可以采用“空白艺术”,留一些“空白”给那些有缺点犯错误的学生,激发他们认识并决心克服缺点错误的“内驱力”,提高他们求取进步、完善自我的欲望,这样,有利于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思想教育运用“空白艺术”,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点拨诱导法。

有些学生,平时表现一贯较好,思想觉悟较高,当他们偶而犯了错误,教师在说服教育他们时,应该采用点拨诱导法。点拨诱导,就是不需要把这些学生所犯的错误反复批评个没完,不需要把所犯错误的危害性讲深讲透,分析得头头是道,只要有意识地创设“空白”,惜语如金,点到为止,让这些学生自己去反盛思考,采用这样的“空白”教育,可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可以避免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有利于启发学生自我教育,激励学生自觉改正错误。例如:有位表现一直很好的学生,一次在图书室看报纸,未去做语文作业,犯了迟交作业的错误,班主任知道了这件事,只是和颜悦色地对那个学生说了一句话:“我相信你会知错改错的。”把许多批评的话藏在喉咙里,留下“空白”,让那个学生自己去思考。结果,那个学生从不迟交作业。这就是“风帆只扬五分船便安”的空白教育艺术的效果。

二、迂回躲避法。

有些学生,平时表现较差,思想觉悟不高,又固执任性,当他们犯了错误,教师运用空白艺术进行说服教育时,可以采用迂回躲避法。迂回躲避,就是对这些学生所犯的错误暂时避而不谈,也不去追究其责任,也不到家长面前去告状,只是通过开展他们所喜爱的活动,或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富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活动,如参观访问,举办各种比赛、召开主题班会等,对这些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让他们在接受正面教育的过程中,反省思考,认识自己所犯错误的危害性,分析自己犯错误的根源,下决心改正错误。这样,教育效果比简单的批评教育要好得多,可以消除这些学生容易产生的逆反心理,乐意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有位学生是班里出名的差生,一次为一件小事与同学打架,犯了错误,班主任把这位学生叫到办公室,这位学生估计班主任会狠狠批评他惩罚他,然而,班主任没有批评他,更没有惩罚他,只是和蔼可亲地跟他商量一件事,托他安排组织班级同学的拔河比赛。这位学生感到班主任还是信任他的,他乐意接受了这个任务。结果,拔河比赛活动组织得很好,这位学生也从这一次活动中明确了团结的力量,认识到自己与同学打架闹不团结的危害性,从此以后,在各方面表现比以前进步了。由此可见,对差生运用空白教育艺术,也是有一定教育效果的。

三、断流停顿法。

空白范文篇10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的艺术形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意”是无形的、抽象的,如同融入水中的盐,无形而有味。“意”必须借助语言或图形符号的“形象”才能表达出来。意象即“表意之象”、“意中之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交融和统一,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在一个意象中。人们看得见的是“象”,而品味出来的是“意”。

“意象”一词最初萌芽于《周易》。《周易》又称《易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儒家把它冠为“六经”之首。其中的系辞是对《周易》的整体概述,阐释了《周易》的哲学意义。使《周易》逐渐升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一切学术思想的源泉。它最早阐述了“意”和“象”的关系以及“象”的特殊表意功能《周易·系辞》这样表述: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立象以尽意”不仅阐明了“象”与“意”的关系,也明确了“立象”的目的是为了“尽意”。“象”以“尽意”为存在根据。这里的“象”不是自然的物象,而是卦象,即“寓意之象”、“意中之象”的符号。“象”具有极大的表意功能:“尽意”、“尽情”、“尽言”、“尽神”。

中国古代早期的意象都是作为一种抽象至理的载体被使用的,那时的“意”是一种表象之意,运用的是象征的手法,它的指涉基本上只是停留在哲学领域之内,只能算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念意象。刘勰是在我国文艺理论领域中第一个提出意象概念的人。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也,谋篇之大端。”他强调了内心意象在艺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把它提高到“驭文之首也,谋篇之大端”的高度。刘勰的意象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人多在此基础上使用意象概念。司空图在《诗品·缜密》中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指的也是“内心意象”。宋代以后,以及明清学者往往把意象当作艺术形象来看待,意象的古意渐渐隐去,意象的意义开始泛化。

意象是人类心灵中自由衍生与驰骋的大千气象,它是一种自然美妙而无羁绊的真情洋溢。当代的艺术创作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但无论用哪一种形式表现,“意象”都仍是现代设计语言中的潜语言成分,都与“意”密切相关,都渗透了设计者的理念、意念、情感等诸多“意”的因素。

传统的意象观与现代设计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设计意象。作为艺术创造活动的设计意象,是把以感受形式出现的表象当作创作的前提条件,然后再对这种看似纷繁复杂的表象进行解析、综合。但这并不是简单的理性逻辑层面上的观照。也不是简单的对事物感性形态进行概括出抽象的普遍内容,而是根据设计的需要在表象中寻找与主体情感、直觉、认知和人生体验相对应的同构元素,并借以构筑设计意象。

平面设计中的各种图形符号常作为意象的载体出现在画面中,传达内在的一些含义,引发观者的一定联想。除去植物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等一些常见的意象表现形式外,还有一类特殊的意象表现形式,即空白意象。

空白即“虚”,反之为“实”。虚即虚无,实指实有。在平面设计中,可将空间分为实空间和虚空间。其中实空间是组成画面空间的实体部分,虚空间则是指除此之外的其余部分。虚空间并不是背景,更不是设计中多余的部分,它也是画面形象的重要组成之一。平面设计中的空白是设计作品的“以白当黑”,“言外之意”。这种空白,看似无形之境,实乃设计者的匠心独运,笔虽未到。而意已至。所以,空白即意象。正如清代笪重光《画鉴》昕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景。”

中国传统艺术并不像西方美学那样讲究理性的认知和推理。而更多的是以感性的方式来领悟自然,体味人生。在中国画论中,墨色、彩墨属于色,白色画纸本身的白也属于色。所以,画家极其重视“留白”,以虚实相生的处理手法形成一种特殊的意境形式。山水画中的天、云、水等等。往往不着墨色,只留纸面,以虚当实,寥寥数笔,意尽形全。但观者却能在画面中“实”的反衬下,获得对这种“虚”的感受,从而达到以有限寓无限和空白处即画的效果。

如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整幅画面中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于水面,一位老翁坐在船头,独自垂钓。四周除了几笔波纹,画面大面积为空白,但确有力地表现了江面的空旷及寒意。萧条的气氛,更加集中地衬托出渔翁凝神贯注于一线的神气。也给观赏者提供了驰骋想象的余地。这幅画面中的空白不是白纸,而是画中之白。虚中有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图形符号。正如清张式在《画潭》中所云:“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在画家眼中,画中的空白可以是天,是地,是云。是水……

中国画对于虚实、空白的处理手法,在现代平面设计版式编排中得到了很好地发挥。在《清流》的编排设计中,借鉴了中国画空白的艺术元素符号,并将其与现代设计语言相融合,以大面积的空白充斥版面,结合画面中心几条正在畅游的金鱼,将其余的空白部分巧妙地转化成水面。带给观者和谐宁静之感,更拓展了画面“清流”的意境。这里的“白”表现的是没有具象的虚空,它们能和画面外部的空间连成一片,具有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延伸性。

现代平面设计以传达信息为主要目标。设计作品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引起观众的注意,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仅靠直接的表述往往显得单调乏味。而且意象的意是难以穷尽的,因此恰当地运用“虚”与“实”的对比才能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有时只有在“虚”的衬托下才能更好地凸显“实”。虚在这里并不是“虚空”,而是蕴含了“景”的“虚”。暗含了“情”的“虚”。在一套张家界的旅游宣传册设计中就成功地运用了以“虚”托“实”的手法。设计者用传统笔墨的表现技法勾勒出了宝瓶等一些器物的外形,再将张家界美丽的自然风光安排其中,除去右上角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外,画面其余部分就是大面积的空白,只在靠近器物外形处看似随意地描绘有两只飞鹤或几朵祥云,这种大面积地留白方式除了营造出一种缥缈的情境之外,还很好地烘托出了创作的主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