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全球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2 23:55:54

科技全球化

科技全球化范文篇1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教育理论与实践

1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全球化:相互促进的潮流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影响超越国界,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大科学、大技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科技全球化更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迅猛发展,席卷全球。科技全球化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研究问题的全球化。随着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在当代,人口、资源、污染、生态、核扩散等所谓“全球问题”的提出,正是全球化的反映。

(2)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首先,在研究者的层次上,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其次,在企业层次上,跨国公司已经在大力推进R&D全球化的进程,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不同R&D的机构,争夺信息,争夺人才,多方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后,在国家层次上,各国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的科技合作也日益增强。

(3)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与科技活动全球化相关的是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这是科学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这种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其中既包含科技活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包括市场规律在科技活动范畴应用的基本准则。

(4)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也就是科技活动及其产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产出对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此熟视无睹罢了。学者吴华认为,“教育全球化”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其典型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教育全球化”的第一、第三种形态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相契合,第二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现象。

教育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两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潮流。首先,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中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必然带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促进全球性教育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其次,教育全球化又促进了科技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科技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活动,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

2科技全球化与教育理念的发展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理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产业理论等等。而在理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仿效和教育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基础。

科技全球化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产生重大的辐射,能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是教育主体与客体都必须转换“范式”,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视野拓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之后,必须自觉完成从“教书匠”到“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置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客体的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

究其原因,“范式”的转换与科技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科技全球化提供的环境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激烈的争夺,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实施灵活机动的策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反过来,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物化为现实,应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②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③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3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活动的全球化亦日趋明显,这与科技全球化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天然联系相关。结合学者郭扶庚、吴岩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均有着深刻的影响。(1)教育全球观的树立。根据我们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我国教育将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公民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2)教育主权的重新界定。根据我国入世有关教育服务承诺的条款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主权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不需要设置禁入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一切教育服务领域都可以允许外资进入,但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必将逐步规范,竞争和人才流动也必将加剧,由于规则透明,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个人待遇有所上升,来华投资、就业的外国人及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资金、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科技全球化范文篇2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教育理论与实践

1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全球化:相互促进的潮流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影响超越国界,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大科学、大技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科技全球化更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迅猛发展,席卷全球。科技全球化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研究问题的全球化。随着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在当代,人口、资源、污染、生态、核扩散等所谓“全球问题”的提出,正是全球化的反映。

(2)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首先,在研究者的层次上,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其次,在企业层次上,跨国公司已经在大力推进R&D全球化的进程,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不同R&D的机构,争夺信息,争夺人才,多方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后,在国家层次上,各国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的科技合作也日益增强。

(3)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与科技活动全球化相关的是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这是科学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这种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其中既包含科技活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包括市场规律在科技活动范畴应用的基本准则。

(4)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也就是科技活动及其产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产出对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此熟视无睹罢了。学者吴华认为,“教育全球化”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其典型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教育全球化”的第一、第三种形态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相契合,第二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现象。

教育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两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潮流。首先,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中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必然带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促进全球性教育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其次,教育全球化又促进了科技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科技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活动,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

2科技全球化与教育理念的发展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理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产业理论等等。而在理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仿效和教育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基础。

科技全球化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产生重大的辐射,能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是教育主体与客体都必须转换“范式”,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视野拓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之后,必须自觉完成从“教书匠”到“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置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客体的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

究其原因,“范式”的转换与科技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科技全球化提供的环境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激烈的争夺,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实施灵活机动的策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反过来,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物化为现实,应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②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③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

3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活动的全球化亦日趋明显,这与科技全球化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天然联系相关。结合学者郭扶庚、吴岩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均有着深刻的影响。

(1)教育全球观的树立。根据我们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我国教育将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公民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2)教育主权的重新界定。根据我国入世有关教育服务承诺的条款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主权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不需要设置禁入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一切教育服务领域都可以允许外资进入,但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必将逐步规范,竞争和人才流动也必将加剧,由于规则透明,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个人待遇有所上升,来华投资、就业的外国人及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资金、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4)课程教材逻辑体系的创新。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将要求作为教育核心领域的课程教材改革走上高速公路。教育国际化要求确立全球化课程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合编、改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全面改革以应试、升学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5)教育发展空间的延伸。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升级。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及发展空间早已被发达国家看好,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企业已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只要善用这种资源,我们就能面向世界办学,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国内学到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在国外教育资源走进来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也会积极地走出去。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所需的教育资源,可以来之于国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完全可以是国外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服务的实施地点,可以是中国境内,也可以在中国境外,当然,我们更愿意在中国境内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不但可以增加外汇收入,而且还可以增加国内就业,也更有利于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播目标。应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如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取之不尽的特种教育资源,再如遍及中国各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旅游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教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等等。

结合科技全球化看中国教育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一种不设上限的教育发展新观念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确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新基点。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延伸思维半径,以全球主义的精神进行教育观念和制度上的创新。过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必须加以重新审视,对不适应全球化的教育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辩证地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林慧岳,易显飞.科技全球化对R&D的影响及对策[R].课题研究报告,2003

2吴华.“教育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N].中国教育先锋在线,2004-01-30

3李如密,孙元涛.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科技全球化范文篇3

美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战略,在90年代获得成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1995~1998年间,美国1/3的经济增长来自于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在国内总收入(GDP)4.1%的增长率中,信息产业的贡献达1.2个百分点;计算机和电信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4%。到2006年,美国将有一半工人受雇于信息产业或成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者。高新技术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催生了一批新兴关联产业,如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1970年,美国每辆汽车电子装置的价值只有25美元,1990年上升到1383美元,2000年,美国汽车电子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上千亿美元。在1998年美国资本设备实际投资16.5%的增长率中,信息设备的贡献就占9.6个百分点,占总增长率的58%。美国信息产业占经济的25%,生物产业将使新经济的比重再增加15个百分点。

以美国带动的信息全球化,已经全世界达成了共识。2000年9月在冲绳举行的8国首脑会议通过了<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指出:信息通信技术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动力之一。信息通信技术将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革。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2/3的8个国家达成共识,要协调一致,最大限度利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成果和益处,同时要在这种革命性变化中制订信息技术的各种相关规则。

21世纪全球发展的巨大的动力,仍然来自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增长1/3,达到80亿,2050年达到89亿,人口老化现象将影响全世界。今后几十年知识激增和因特网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一场真正的知识革命正在开始,知识量每五六年就增加一倍。通过实践得来的知识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本尤其受重视,它的重要性超过体力劳动、自然资源以及实物资本。富国创造的的财富都归功于人力资本。在美国高效率的知识工作者在就业者中占2/5到2025年,在新的“知识经济”中老的工业部门将降到10%的比例。

信息产业在全球发展方兴未艾。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崩盘,并不说明信息产业的失败,它可能标志着积极的转折:美国的信息产业进一步与传统经济结合,美国信息革命的进一步全球化,“新经济”将继续发展。

3。“信息高速公路”:全球化信息产业的基础

美国政府于1993年制订<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指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是一个能给用户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网络”。

1991年戈尔提出“建立地球村的基础结构”,1994年提出“维持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创建连接各个网络的全球网。。。。必须建成并开通一个全球性的信息基础结构(CII),为每个人提供周游世界的环球信息高速公路。通过这个网络,消息和图象能够以光速从任一大城市通往每个大陆上的任一小村庄。”

信息高速公路,是21世纪信息时代手段社会基础结构,相当于工业革命初期美国的铁路网。目前,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掌管的INTEINET网,又称为互联网,已经成为跨国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与155个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连接,有400多万台主机,15000万用户。它本身不是信息高速公路,但它是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随着微机的普及,全球上网人数以每月15%的速度增长。美国的微软,麦克考,波音公司合作,到2001年由90亿美圆发射288颗卫星,使互联网,商业,金融和互动媒体服务24小时覆盖全球。100多所大学和IBM合作,计划推出第二代互联网,比现在的互联网快100---1000倍,其能量直接为媒体产业带来革命。

互联网是社会资源大规模重组的根本工具,这种分配是一种全局式的联动,是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避免的。最近五年美国互联网创造的百万富翁比过去五十年所有工业创造的百万富翁还要多:在1992-1999年,有409家互联网公司上市,市场价值达1.3万亿美元,其中仅1999年就有309家互联网公司上市。互联网经济成为美国的第一大经济,美国在大概五、六年的时间里,把资源从一些传统行业转移到了年轻人手中,使整个国家重新焕发了活力。美国信息产业已经占经济25%,再加上生物技术将有15个百分点。互联网的特点是:通讯互联网化。微机通讯与可视电话。网络电视装置。不用买微机,可以在电视机上直接上网,收发电子邮件,购物。网络微机和简易电脑。不用大硬盘,用网上软件和空间。内联网。银行,保险公司,大企业,院校和国家机关在互联网上建立全球范围的内部使用网络。卫星通讯的互联网高速入口。卫星上有500个频道的电视节目。网上服务公司跨国化,比如互联网全球漫游服务,用户可以在外国上网。互联网的多样化功能。可以在网上直接购买信息产品,传递照片和录象带。信息高速公路的特点是:高速化,多媒体化,智能化,按照完备的,交互式的,用户驱动方式运行。它由高速通信平台和大量的应用信息系统组成,关键技术有13项: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高效率软件系统,超大容量计算机高速接口,光纤传输技术,同步数字系列,异步转移模式,高速通信协议,数字图象压缩,大容量存储,智能网,多媒体通信,个人通信,信息安全。信息高速公路由通信网,数据库,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规则和个人5个部分组成。

4.信息时代的特点

第一,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主要体现在信息和知识上,新型生产力有高技术含量,高速度跳跃性发展,高度竞争性,高度社会化和人性化。

第二,生产方式是计算机处理信息,信息高速公路传输信息。传统产业向自动化,柔性,分散型生产发展。

第三,智力资本作为独特的生产要素取代人力资本并且排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首。传统经济中的直线管理正向扁平型管理转变:围绕工作流程而不是部门职能来管理。由于资本的全球化与创新快速化两者的合力,项目管理正改变着传统的职能性的组织管理。社会知识化,公司扁平化,势必使更多的权力下放,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文化,低层员工参与创新,被授予决策权,并对业绩改进负责,信任与对过错的宽容,成为核心文化。

第四,知识经济将传统教育推到产业前沿,知识老化的周期不断缩短,人们无法满足小学、中学、本科、硕士、博士等阶段性学习,学习将成为终生行为。

第五,伦敦、纽约、东京三个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一批精英正进入硅谷、上海等新兴的资本市场,形成前所未有的新经济全球人才中心。新经济中,留人则日益成为人力资源的瓶颈。

第六,从科学管理到数字化管理,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量化管理对象和行为,实现计划,组织,协调,服务,创新等职能。基于网络,企业的知识信息资源和财富可数字化;运用量化管理技术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定量化,智能化,综合性,集成性,动态开发性,系统性。

第七,新型市场交换方式:扩大交换客体和市场空间,提高交换速度和频率,改变交换方式和手段,交换电子化,信息化,符号化。信息产生附加值,电子信息量急剧膨胀,对经济流动产生决定性影响;

第八,主导产业将以信息技术为中心,人的智能和创造性获得前所未有的发挥。新型劳动方式:生产和办公自动化,劳动者摆脱劳累,危险的工作,许多人在家上班。高科技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主体性提高。使用计算机记忆和模拟,逻辑思维,知识积累,记忆反应能力为计算机代替,悟性(灵感,直觉和顿悟)最为重要,人将更有创造力。

第九,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发生质的转变,遇事“拆零”的分析方式将由整体性思维方式所取代,高科技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主体性提高。使用计算机记忆和模拟,逻辑思维,知识积累,记忆反应能力为计算机代替,悟性(灵感,直觉和顿悟)最为重要,人将更有创造力。

第十,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家庭生活:可视电话,电视与卫星的联网,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脑,人脑控制的计算机全面进入家庭。特别是互联网的终端,将由目前的计算机,手机,继续向微型化发展。微型芯片将起到关键作用,一个芯片相当于一部微型电脑,将被安装到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门窗,灶具,钱包,纽扣,首饰之中,自动行使各种功能。

第十一,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大大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将出现文化产业的革命:多媒体技术将文字,数据,图片,照片,语音,立体声,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融和成为有机整体,的三维动画,电视片头,影视特技技术,将产生影视数据库,点索播放系统,现代广告等。。

第十二,虚拟现实。将加速科学技术及工程设计等领域的发展,也将扩张互联网的文化内蕴。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新型认识工具也将大大促进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甚至将引发一场哲学革命。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虚拟世界是全体虚拟环境或给定仿真对象全体,虚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用户,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多媒体技术。它综合运用计算机三维图像技术、模拟(仿真)技术、传感技术、显示技术和伺服技术,把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媒体集成起来,具有综合处理音频、图象、文字等类信息功能。在多媒体的情境中,实现人一机器的互动,构成了新型的多维的人机和谐的信息系统。目前,随着互联网日益走进我们的生活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从最初的人员培训,工程技术,科学实验和探索等方面的应用,扩展到社会及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虚拟社区生活,虚拟国家等。仿真性的虚拟用于培训如“虚拟飞机座舱”。1998年春克莱斯勒公司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汽车,直接从计算机屏幕走上生产线,利用数字设计模型省略中间汽车样机生产,避免了1500项设计差错,节约了8个月的开发时间和8000万美元的费用。建筑公司工程投标可以制成体验器,把顾客带入未来建筑物。旅游业可通过虚拟现实让顾客观赏。超越性的虚拟现实,可发挥人的认识探索能力,提示未知世界奥秘。如模拟宇宙太空和原子世界,展示宇宙黑洞的巨大引力。幻象性的虚拟现实,把凭空想像用计算机图像、音响等功能,将其变成可以看到的、听到的多媒体作品,给人们带来广阔的想象时空。

单纯从技术层面来分析,它只是一种数字化方式的构成,从文化哲学的层面看,它是人作为符号动物充分发挥其“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的自然延伸,是人类继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之后的又一次中介革命,是人类超越现实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符号化活动是虚拟现实的本质。

“虚拟现实”被理解为运用技术手段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进行人工仿制和再造。它是以0和1组合的BIT数据,通过计算机自动的符号处理为基础,以“知识、信息、消息、图象、文学作为自己的形式,以场的状态而弥漫在空间。虚拟带有比特的非原子特性;“比特没有颜色、尺寸或重量,能以光速传播”以及超越自然时空等特点。它是信息的DNA,是计算机二进制转化和处理后的0和1的字符串。以比特为基础的“虚拟即是符号化”。它的首要意义不再是对自然的超越,而是对人的自身作为文化动物存在的思维空间和传统的符号空间的内在突破和超越。人类不断运用符号来扩大或超越现实世界的界限,他们的思维和视野就在不断地扩展。符号化思维的实践意义就在于它赋予人以一种新的能力,一种不断更新人类世界的能力。正是在这种能力的运用中,人类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文化世界。虚拟现实使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

第十二,从全世界的现状来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又必须与传统工业相结合,并改造它们。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传统产业的接受者,离信息社会还远得很。发展中国家必须同时完成发展信息产业,又改造传统产业的双重任务。因此,也可以把计算机和互联网,看成是传统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过程中,关键的生产工具,尖端和先导技术。

第十三,随着因特网时代的到来、知识迅速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生产增长下降的规律”就失去了作用,而起作用的则是“生产不断增长的规律”。因为知识能产生更多的知识,而且扩大了增长的范围。现在就连高度发达的国家每年的增长率也可以达到4--5%,不再是1%。世界经济在质量上也达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使人们对原来提出的有关增长极限的设想产生了怀疑。

科技全球化范文篇4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教育理论与实践

1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全球化:相互促进的潮流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影响超越国界,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大科学、大技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科技全球化更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迅猛发展,席卷全球。科技全球化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研究问题的全球化。随着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在当代,人口、资源、污染、生态、核扩散等所谓“全球问题”的提出,正是全球化的反映。

(2)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首先,在研究者的层次上,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其次,在企业层次上,跨国公司已经在大力推进R&D全球化的进程,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不同R&D的机构,争夺信息,争夺人才,多方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后,在国家层次上,各国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的科技合作也日益增强。

(3)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与科技活动全球化相关的是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这是科学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这种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其中既包含科技活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包括市场规律在科技活动范畴应用的基本准则。

(4)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也就是科技活动及其产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产出对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此熟视无睹罢了。学者吴华认为,“教育全球化”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其典型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教育全球化”的第一、第三种形态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相契合,第二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现象。

教育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两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潮流。首先,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中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必然带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促进全球性教育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其次,教育全球化又促进了科技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科技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活动,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

2科技全球化与教育理念的发展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理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产业理论等等。而在理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仿效和教育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基础。公务员之家

科技全球化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产生重大的辐射,能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是教育主体与客体都必须转换“范式”,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视野拓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之后,必须自觉完成从“教书匠”到“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置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客体的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

究其原因,“范式”的转换与科技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科技全球化提供的环境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激烈的争夺,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实施灵活机动的策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反过来,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物化为现实,应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②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③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

3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活动的全球化亦日趋明显,这与科技全球化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天然联系相关。结合学者郭扶庚、吴岩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均有着深刻的影响。

(1)教育全球观的树立。根据我们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我国教育将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公民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2)教育主权的重新界定。根据我国入世有关教育服务承诺的条款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主权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不需要设置禁入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一切教育服务领域都可以允许外资进入,但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必将逐步规范,竞争和人才流动也必将加剧,由于规则透明,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个人待遇有所上升,来华投资、就业的外国人及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资金、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4)课程教材逻辑体系的创新。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将要求作为教育核心领域的课程教材改革走上高速公路。教育国际化要求确立全球化课程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合编、改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全面改革以应试、升学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5)教育发展空间的延伸。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升级。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及发展空间早已被发达国家看好,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企业已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只要善用这种资源,我们就能面向世界办学,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国内学到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在国外教育资源走进来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也会积极地走出去。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所需的教育资源,可以来之于国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完全可以是国外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服务的实施地点,可以是中国境内,也可以在中国境外,当然,我们更愿意在中国境内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不但可以增加外汇收入,而且还可以增加国内就业,也更有利于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播目标。应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如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取之不尽的特种教育资源,再如遍及中国各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旅游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教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等等。

结合科技全球化看中国教育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一种不设上限的教育发展新观念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确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新基点。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延伸思维半径,以全球主义的精神进行教育观念和制度上的创新。过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必须加以重新审视,对不适应全球化的教育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辩证地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林慧岳,易显飞.科技全球化对R&D的影响及对策[R].课题研究报告,2003

2吴华.“教育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N].中国教育先锋在线,2004-01-30

3李如密,孙元涛.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科技全球化范文篇5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全球化:相互促进的潮流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影响超越国界,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大科学、大技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科技全球化更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迅猛发展,席卷全球。科技全球化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研究问题的全球化。随着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在当代,人口、资源、污染、生态、核扩散等所谓“全球问题”的提出,正是全球化的反映。

(2)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首先,在研究者的层次上,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其次,在企业层次上,跨国公司已经在大力推进R&D全球化的进程,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不同R&D的机构,争夺信息,争夺人才,多方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后,在国家层次上,各国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的科技合作也日益增强。

(3)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与科技活动全球化相关的是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这是科学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这种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其中既包含科技活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包括市场规律在科技活动范畴应用的基本准则。

(4)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也就是科技活动及其产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产出对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此熟视无睹罢了。学者吴华认为,“教育全球化”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其典型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教育全球化”的第一、第三种形态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相契合,第二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现象。

教育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两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潮流。首先,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中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必然带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促进全球性教育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其次,教育全球化又促进了科技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科技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活动,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

二、科技全球化与教育理念的发展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理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产业理论等等。而在理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仿效和教育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基础。

科技全球化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产生重大的辐射,能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是教育主体与客体都必须转换“范式”,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视野拓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之后,必须自觉完成从“教书匠”到“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置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客体的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

究其原因,“范式”的转换与科技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科技全球化提供的环境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激烈的争夺,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实施灵活机动的策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反过来,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物化为现实,应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②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③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

三、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活动的全球化亦日趋明显,这与科技全球化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天然联系相关。结合学者郭扶庚、吴岩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均有着深刻的影响。(1)教育全球观的树立。根据我们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我国教育将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公民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2)教育主权的重新界定。根据我国入世有关教育服务承诺的条款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主权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不需要设置禁入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一切教育服务领域都可以允许外资进入,但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必将逐步规范,竞争和人才流动也必将加剧,由于规则透明,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个人待遇有所上升,来华投资、就业的外国人及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资金、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4)课程教材逻辑体系的创新。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将要求作为教育核心领域的课程教材改革走上高速公路。教育国际化要求确立全球化课程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合编、改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全面改革以应试、升学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5)教育发展空间的延伸。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升级。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及发展空间早已被发达国家看好,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企业已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只要善用这种资源,我们就能面向世界办学,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国内学到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在国外教育资源走进来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也会积极地走出去。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所需的教育资源,可以来之于国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完全可以是国外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服务的实施地点,可以是中国境内,也可以在中国境外,当然,我们更愿意在中国境内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不但可以增加外汇收入,而且还可以增加国内就业,也更有利于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播目标。应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如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取之不尽的特种教育资源,再如遍及中国各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旅游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教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等等。

结合科技全球化看中国教育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一种不设上限的教育发展新观念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确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新基点。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延伸思维半径,以全球主义的精神进行教育观念和制度上的创新。过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必须加以重新审视,对不适应全球化的教育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辩证地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林慧岳,易显飞.科技全球化对R&D的影响及对策[R].课题研究报告,2003

2吴华.“教育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N].中国教育先锋在线,2004-01-30

3李如密,孙元涛.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科技全球化范文篇6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教育理论与实践

1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全球化:相互促进的潮流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影响超越国界,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大科学、大技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科技全球化更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迅猛发展,席卷全球。科技全球化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研究问题的全球化。随着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在当代,人口、资源、污染、生态、核扩散等所谓“全球问题”的提出,正是全球化的反映。

(2)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首先,在研究者的层次上,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其次,在企业层次上,跨国公司已经在大力推进R&D全球化的进程,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不同R&D的机构,争夺信息,争夺人才,多方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后,在国家层次上,各国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的科技合作也日益增强。

(3)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与科技活动全球化相关的是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这是科学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这种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其中既包含科技活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包括市场规律在科技活动范畴应用的基本准则。

(4)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也就是科技活动及其产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产出对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此熟视无睹罢了。学者吴华认为,“教育全球化”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其典型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教育全球化”的第一、第三种形态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相契合,第二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现象。

教育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两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潮流。首先,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中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必然带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促进全球性教育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其次,教育全球化又促进了科技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科技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活动,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

2科技全球化与教育理念的发展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理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产业理论等等。而在理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仿效和教育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基础。

科技全球化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产生重大的辐射,能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是教育主体与客体都必须转换“范式”,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视野拓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之后,必须自觉完成从“教书匠”到“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置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客体的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

究其原因,“范式”的转换与科技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科技全球化提供的环境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激烈的争夺,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实施灵活机动的策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反过来,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物化为现实,应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②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③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

3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活动的全球化亦日趋明显,这与科技全球化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天然联系相关。结合学者郭扶庚、吴岩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均有着深刻的影响。

(1)教育全球观的树立。根据我们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我国教育将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公民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2)教育主权的重新界定。根据我国入世有关教育服务承诺的条款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主权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不需要设置禁入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一切教育服务领域都可以允许外资进入,但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必将逐步规范,竞争和人才流动也必将加剧,由于规则透明,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个人待遇有所上升,来华投资、就业的外国人及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资金、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4)课程教材逻辑体系的创新。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将要求作为教育核心领域的课程教材改革走上高速公路。教育国际化要求确立全球化课程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合编、改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全面改革以应试、升学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5)教育发展空间的延伸。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升级。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及发展空间早已被发达国家看好,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企业已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只要善用这种资源,我们就能面向世界办学,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国内学到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在国外教育资源走进来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也会积极地走出去。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所需的教育资源,可以来之于国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完全可以是国外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服务的实施地点,可以是中国境内,也可以在中国境外,当然,我们更愿意在中国境内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不但可以增加外汇收入,而且还可以增加国内就业,也更有利于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播目标。应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如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取之不尽的特种教育资源,再如遍及中国各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旅游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教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等等。

结合科技全球化看中国教育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一种不设上限的教育发展新观念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确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新基点。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延伸思维半径,以全球主义的精神进行教育观念和制度上的创新。过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必须加以重新审视,对不适应全球化的教育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辩证地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林慧岳,易显飞.科技全球化对R&D的影响及对策[R].课题研究报告,2003

2吴华.“教育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N].中国教育先锋在线,2004-01-30

3李如密,孙元涛.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科技全球化范文篇7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发展

自21世纪全球两轮重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参与度与重要地位日益突出。中国长期在参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秉持着积极态度,但受制于我国现实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营模式的影响,导致中国经济全球化仍需经历由内向外改变的过程,如此方能呈现出大国特色与大国担当。

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任务

(一)加快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要想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必然要首先进行现有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制度的推行下加快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速度,结合国际市场发展形势进行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与层级,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借助产业水平的提升强化我国的国际竞争实力。(二)推进科技创新战略。在全球科技革命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应当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战略的贯彻落实,运用政府管理手段与财政税收等政策强化对创新型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而将其扶持为我国支柱型产业,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三)推进现代农业体系与城镇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国应积极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引入科学技术加快农业创新速度、推动经营体制改革,以此实现我国农业的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当进一步提高城镇化建设发展力度,运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实现扩大内需的整体目标,借助城市群、城市带的建设拓宽市场经济发展空间,进而依托城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现代城市的统筹建设与协调发展。(四)强化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与民生事业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性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远课题。各级政府应当积极践行自身职能,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依托文化产业发展反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进而依托文化市场的发展强化我国整体软实力,为国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配合社会保障事业建设进一步缩小国民收入差距,为社会公平的实现奠定稳固基础。在此基础上,牢固秉持科学发展观推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保障。

二、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具体要求

(一)构建开放性全球合作结构。第一,丰富全球化参与主体。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国都得到新发展,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全球政策的制定发生改变,使其不仅仅局限于一两个大国,而是面向众多个国家。同时,也会促使国际公共产品特权发生转变,不会只是属于一国的特权。另外,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各国通力合作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现阶段,全球经济合作进一步增强,逐渐呈现了包容性的特征,不仅有利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声音进行反映,而且也应该公平的去对待。在实际发展中,提升了对发展中国家参与的重视度,进一步丰富了全球化参与主体,为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第二,构建开放的经济合作结构。从经济全球化特征来看,中国与西方是存在较大差异性的。其中,包容、开放是中经济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与传统大国全球化态度相比,中国更加倡导合作结构的兼容性、开放性,对于包容发展始终保持着支持态度。(二)牢固把握国内外两个发展维度。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是国内外发展的两个维度的目标。在国内维度中,其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实现共同富裕;二是发展生产力;三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最终目的是为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在国际维度把握方面,将以中国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经济蓬勃发展是最主要的内容。同时,提高了中国进步对世界发展的重视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实现世界社会主义目标。通过对这两个发展维度的内容、目的分析可知,国际维度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目标实现的前提是中国改变世界经济的能力。(三)明确全球化战略重心的两个因素。为了促进中国经济全球化良好发展,科学的进行全球化战略重心选择,需要对中国的发展的现实和中国发展的世界环境两大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第一,中国发展现实因素。虽然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逐渐呈上升趋势,但是我国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还未真正的满足,依然存在着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有待解决。第二,中国发展世界环境。这一因素对全球战略重心的选择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从当前全球化运行大背景来看,其还是以资本主义经济环境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不仅会面临着强势的资本主义规则,而且也会出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中国需要做好准备。基于这两大因素,中国应该对自身进行合理的定位,在全球化推动中,扮演好参与者的角色,在自身实力未真正提升时,国际维度很难成为战略重心。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正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进程一样,必将经历一个长期的、脚踏实地的发展历程。只要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牢固秉持历史发展规律,并结合自身实践成果进行动态调整与创新,中国经济全球化必将朝向正确方向前行,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全球化目标。

参考文献:

[1]霍瑞贞.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02):33.

科技全球化范文篇8

[关键词]全球化;国际政治资源;影响

所谓国际政治资源是指国际政治主体在国际竞争中用来实现自身利益、贯彻战略目标所使用的物质和精神来源。国际政治资源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逐步提出的,它同全球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全球化及其进程,从本质上看是源于对社会财富和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获取最大化的财富和利益是国际关系行为体尤其是主权国家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当一国的资源、市场满足不了获取最大限度的社会财富和利益的要求时,就会限制其财富和利益的积累,于是自然而然就会超越国界,到全球其他地方去开拓新的市场,去寻找新的财富和寻求新的利益。超越国界去开发新的国际政治资源便成了国际关系行为体谋求社会财富和利益最大化的动力。在这股动力的作用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间的相互合作越来越多,相互依存度也就越来越高。国际关系行为体谋求社会财富和利益的最大化加快了全球资本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球化的形成。此外,国际组织的形成与壮大是促成全球化的重要因素。国际组织是国际间多边合作的产物,是为了满足国家间政府的或民间的跨国合作需求而产生的各种制度性安排。国际组织是国际政治资源中重要的硬性政治资源,它的形成既是全球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依托,也是推动全球化的地区整合、文化融合、政治合作的重要平台。欧盟、东盟模式的运行已充分说明,国际组织对全球化的推动是一个重要的动力。从这种意义上说,开发和利用国际政治资源是促成全球化的重要动因。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的最后10年,全球化浪潮冲击着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国际政治资源,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无处不受到全球化的影响。

一、全球化改变了硬、软性国际政治资源的作用对比

从资源的性质看,国际政治资源可以分为硬性和软性的国际政治资源。随着全球化的到来,相互依存度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不能像过去那样,以军事等硬性手段为主,通过争夺地理空间来获取重要的国际政治资源。各国已越来越重视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改变了硬、软性国际政治资源的作用对比。

全球化带来的公共问题加深了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公共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开发硬性政治资源,因为它的成本越来越高,而效能越来越差。如2003年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由于美国正越来越依赖石油进口来满足它每天的能源需求,而伊拉克拥有继沙特阿拉伯之后世界上最大的未开采的石油蕴藏量,这对美国来说具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力,所以美国打着“推翻萨达姆专制政权、在中东地区建立西方民主自由价值观念”的旗号发动了对伊战争。战争虽早已结束,但美国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随着驻伊美军伤亡人数的增加,是否从伊拉克撤军已经成为摆在美国面前的一大难题。由于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行为体逐渐认识到许多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开发硬性国际政治资源来解决,因此,国际关系行为体更多的是开发软性的国际政治资源,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知识的竞争方式上,如对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已经成为各国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活动的重要的软性国际政治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和整体性的。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信息革命而形成的全球互联网,所影响的不仅仅是国家范围的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所引发的对世界范围的经济影响,最终影响的是国际组织、国际合作、全球经济,而且这种影响力也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在信息经济时代,谁拥有了信息资源,谁就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发展动力。为了占领信息传播的有利位置,国际关系行为体都在不断加大信息技术的开发与革新。美国在信息化时代中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1993年1月,克林顿总统授权成立了“信息基础设施特别小组”。9月,该小组宣布了美国建设信息网的宏大计划。在此基础上,美国又进一步提出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构想。这些构想立刻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激起了世界各国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全球浪潮。哈佛大学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早在1996年为《外交》双月刊撰写的文章就指出:“信息是国际领域的新型货币,美国在通过信息去扩展其‘硬性’的、‘软性’的国力资源方面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另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摩擦与矛盾的解决也已不主要依赖于战争的方式,其他磋商、斡旋、安全合作等方式在协调国际关系行为体间的矛盾中也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政治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软性的国际政治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硬性的政治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社会追求的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政治秩序以及国际政治规范都无处不与软性的国际政治资源密切联系在一起。

二、全球化加大了国际政治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性

全球化使国家分为三类:一类是前现代国家,一类是现代国家,一类是后现代国家。前现代国家面临的是生存问题,它们没有多少竞争力,被逐渐边缘化,不仅在世界财富与资源的分配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而且在战略资源、文化资源、地缘政治资源等方面都成了后现代国家任意支配、控制、垄断的对象。进入21世纪以来,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全方位的渗透。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资本、信息、权力和财富的日益集中,尤其是日益集中于跨国公司。文化扩展也是如此。全球化一方面加快了各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文化扩展在全球化背景下,也日益呈现出不平衡的趋势。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文发展报告》显示,日益全球化的新文化令人担忧,“因为当今的文化传播失去了平衡,呈现从富国向穷国传播一边倒的趋势”。美国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在全球化中具有绝对优势。美国借助高科技把它的迪斯尼乐园、好莱坞电影、麦当劳快餐、可口可乐、微软视窗、NBA等推向世界市场,与此同时也将它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传遍了全球。

此外,跨国公司通过企业文化、品牌广告以及产品的市场占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控制,使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在无意识之中被跨国公司的文化模式所操纵。黑墨林在《文化自主与全球传播现象》一书中就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跨国公司充当了文化侵略的工具。例一是:在一个墨西哥村庄,足球赛之前先有传统的跳舞仪式,但它的表演特征却是巨大的可口可乐瓶子;例二是:国际万商公司(IBM)的一个大型广告活动,向纳瓦尔(Nava-jo)印第安人保证,只要他们使用IBM以纳瓦尔字母制造而成的打字机,他们的文化认同也就能够有效地得到保证。这两个例子说明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正在被侵蚀,逐渐被跨国公司所带来的西方文化所控制。因而我们说,全球化意味着世界资源和财富的不断再分配,也意味着在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国际性不平等。

三、全球化加快了获取国际政治资源的速度

进入21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为了抢占21世纪世界经济的制高点,并购之风此起彼伏,加快了获取国际政治资源的速度,如航空领域两位大哥大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的合并。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发展又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特点,“缔结战略联盟”就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竞争的新形式。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实现某个战略目标,集合各自的资源和能力而建立的一种协作关系。在这个战略联盟里,各家公司可以分担成本、分享技术,共同进入全球市场,每个战略伙伴都贡献出自己的拿手好戏。例如,摩托罗拉起初很难打入日本的移动电话市场,摩托罗拉和东芝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共同生产微处理器;作为回报,东芝公司为摩托罗拉提供了营销方面的帮助,使摩托罗拉和东芝公司不仅实现了双赢,而且加快了获取财富的速度。这使得资本和财富日益集中,资源和信息共享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更是为加快获取国际政治资源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如果说以前的科技革命使能量和物质转移的话,那么今天的科技革命则主要表现在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可以及时、全面、精辟地了解情报资料,加快了国际关系行为体的交往速度。一个国家发生的事情可以在瞬间传遍全球的各个角落,漫长的国境线和海岸线迅速变成了电脑屏上的短兵相接,信息资源的信息化技术正逐步实现共享。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与传统的获取信息资源的速度相比,当今要方便、快捷了许多。

四、全球化使国际关系行为体对国际政治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

全球化打破了地域的藩篱、缩小了地球的空间距离,造成了世界许多热点地区,而热点地区往往又是战略资源的所在地,这使得国际关系行为体对该地区的争夺更加激烈。谁占有较多的资源,谁就拥有较快的发展和具有较强的实力,谁就在世界上具有更多的发言权和霸权。早在1921年,斯大林就尖锐地指出了西方对资源的依赖性:“如果把西欧和美洲称为前线的话,那么那些非主权国家和殖民地则是帝国主义的大后方一资源库。为了赢得战争,我们不仅要在前线取得胜利,而且要在敌人的后方一它的资源库进行革命。”例如,中亚地区不仅是地缘政治上的战略要地,同时也是重要的国际政治战略资源——石油的重要产区。而战后爆发的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其战略意图都是为了争夺和控制中东的石油。苏联解体后,美俄等国展开了对中亚地区的“大角逐”(theGreatCame),这也成为后来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发生“颜色革命”的国际背景。近年来,美俄在里海地区的激烈角逐,也正是围绕地缘政治和里海石油控制权而展开的一场较量。美白宫的《面向新世纪的国际能源战略》以及美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的《21世纪能源地缘政治》报告中也再次确定,世界地缘政治心脏和世界能源的核心地区——中东、中亚仍是美国21世纪的战略重点。石油已经成为各国激烈争夺的重要目标,它们把资源不仅作为攫取高额利润的工具,而且当作争夺世界霸权的手段。

另外,全球化加快了世界上国家、民族间的纷争,大家纷纷抢占市场,抢占资源,尤其是抢占高科技制高点,因为当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依赖于高科技。如宇宙空间市场的开发,人类目前的太空技术投资除了可以获得远程通讯服务、气象服务、遥感探测服务等外,太空还有重大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利益。因此,世界主要航天大国都加大了对太空资源的争夺。2005年底,欧洲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首颗实验卫星“GIOVE-A”顺利升空,标志着欧洲为打破美国在全球定位系统上的垄断局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外,中国“神舟-5号”和“神舟-6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也打破了俄美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垄断局面。近几年来,国外对氦矿床的报道颇多,尤其是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等国,这是因为氦有许多可贵的性质和广泛的用途,所以,各国纷纷加大了科研的投人去开发这种新型的资源。总之,全球化使得国际关系行为体对国际政治资源的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

五、全球化使传统的国际政治资源主权观面临严峻挑战

近几十年,由于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从而直接推动了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和高科技的广泛传播,使整个世界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商品、资本、人员、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频率越来越高、阻碍越来越小,各国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程度日益加深,共同利益日益增多,需要各国间加强协调与合作。各种形式的国际组织建立了成员之间进行经常性联系与沟通的渠道,有助于协调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和立场。伴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许多副产品,诸如世界范围内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人口的急剧膨胀、跨国犯罪和恐怖活动的日益猖獗、民族矛盾、地区冲突等等,对于这些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解决的问题,需要各国间进行齐心协力地合作,国际组织即是实现这种合作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组织发展迅猛。全球各类政府间组织的数量在20世纪经历了这样的增长:1909年为37个,1954年为118个,1962年为163个,1970年为242个,1981年为1039个,1992年为4878个,1996年为5885个,2000年为6556个。国际非政府组织1909年为176个,1954年为1008个,1962年为1552个,1970年为3379个,1981年为13232个,1992年为27190个,2000年为45647个。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在整个20世纪,增长了250多倍。

科技全球化范文篇9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中国外贸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科技、政治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进入21世纪,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性,经济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相互依存。对于经济全球化,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出自各自的利益有许多赞成或批评的意见;尽管经济全球化的规范和完善还有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也使我国更加充分地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种多样的。2000年11月15日,同志在2000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界领导人峰会午餐会上发表演讲,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必须看到,现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仍是相当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许多文献指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出口市场更加集中,与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目标相矛盾。(2)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产生消极影响。(3)环保产业和绿色产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外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目前,许多人都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我国出口、外贸、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然而,事实一定如此吗?

经过加入WTO后的这几年的发展,事实证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并非全部都是不利影响。主要有三点原因:(1)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更多引进、利用外资的机会,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1979-1982年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累计为11.66亿美元,以后逐年上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迅速增加,1997年达到452.5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超过英国、法国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20年中国共吸引30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0%。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使我国能够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从而加快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2)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更多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机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众多技术领域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缩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甚至在一些技术应用方面能够与世界同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全球化以及相关的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将使科技人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日趋活跃,使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科技活动加速发展,使国家之间的全球化科技活动不断深入,使民间的全球性科技交流得以加强。经济全球化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3)世界贸易组织的不断发展扩大使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得到巩固和加强,在某种程度上可对贸易保护主义起遏制作用,有利于维护良好的贸易秩序。据世贸组织的一些专家估计,世界贸易量每年增长将达到2000亿美元。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在遇到贸易争端时,企业还可以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公平!合理地解决与其他世贸成员的经贸摩擦。

从上文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多面的,有利也有弊,但是在应对这些机遇与挑战的时候,我们尽量将利益调整到最大化同时将弊端降低到最小化,从而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时,我们做出的具体措施如下:(1)抓住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一方面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通过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使其升级换代,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来,通过进一步发展来参与国际竞争。中国毕竟是一个人口大国,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劳动力优势。(2)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不断促进和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3)将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相结合。以贸易为先导,认真实施“走出去”战略,以适用技术通过一定规模的境外投资和境外加工贸易,充分参与世界经济分工,成为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以获取最大规模的比较效益。尤其要重视与世界跨国公司的合作,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4)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全面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出口、机电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例很大。这是一个国家的实力所在,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贸易的发展有弊的同时也有利呢?我们有以下的数据支持(这里主要只介绍外贸方面):贸易额增长是对外贸易发展最直观的表现。二十年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324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14.77%,在世界贸易中的位置由第32位跃升为第10位。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的服务贸易也有很快增长,1985-98年,服务贸易额以年均19.3%的速度增长,在全国对外贸易中的份额由6.9%上升到13.74%。

所以,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仅是弊,同时也有利。只要我们通过合适的方法降低风险,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完全可以通过经济全球化这个契机,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松涛:《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历程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的若干思考》.《1999年中国经济年鉴》.北京中国经济年鉴社,1999年.第828-835页.

科技全球化范文篇10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一般说来,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不断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起来说,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主要有:(1)生产国际化。(2)贸易自由化。(3)金融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跨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或可以实现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将增加产品总量和生产规模,使各国受益。各国在当代经济交往中,一直在追求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它标志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全球范围内有效的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获得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间先进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道路。它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全球经济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三、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近十几年来,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多方面质变。整个世界的经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创造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多。但是,收益分配的不公在加剧,可持续发展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加剧。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它们的市场经济模式不同,因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加剧。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引发了一股又一股的反全球化运动。这对于改善贫富差距扩大的不合理、不公平状况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要真正改变世界范围内的分配不公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主要应靠发展中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战略和策略,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2.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3.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状况使全球化的进程只能是次优安排附加一系列例外。区域化方式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体制内的最优安排,但由于它严格的排它特征,使之与非成员之间又形成了新的贸易与投资壁垒。但从总体上和发展进程上,经济区域化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性补充,而且在结果上,区域化最终将促进全球化,已有的区域化实践已经证明,区域化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扩大了成员间的贸易,其进一步的结果是随着相互间市场的开放,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和最优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增加对区域外产品和生产的需求,到这时,区域内经济就需要跨越区域界限与区域外经济交流,或者是扩大区域化的范围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4.全球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全球化和区域化在相关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实现了产业的重组,并购企业跨越国界、洲界和产业界限,各种虚拟的经济形式如雨后春笋,虚拟经济使机械化大工业变得如此渺小。世界经济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全球化和区域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结构。为追求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出现了各种区域化与全球化方式,区域化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贸易与投资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秩序,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贸易与投资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完善,贸易与投资的相互促进将表现得更为充分。区域化和全球化要求金融自由化,也将导致金融风险加剧。为满足和适应生产与贸易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各国普遍在金融领域逐步放松管制,开放市场。金融自由化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演进,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活动为生产与贸易带来便利的同时,国际金融的风险也同步增长。相对于软弱无力的国际金融监管,如果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危机再次发生极有可能。经济的不均衡性将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更加突出。在全球化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发达国家及其跨国企业,以其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重组,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和超额利润,由于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深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生产国际化,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与回旋余地极为有限。并且,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未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制则进一步加大了南北差距,世界经济的不均衡性将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