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读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9:07:12

可读性范文篇1

一、内容上要适当增加人文记述

旧志普遍存有重人文轻经济的现象,首轮志书中我们已作了全面纠正,但是矫枉过正,却忽略了人文方面的记述。续志编修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适当增加人文方面的内容,以增强志书的可读性。首先要注意记述好入志人物。地方志编纂中,素有“古今方志半人物”之说,续修志书仍应重视人物的收录,除为已故历史人物立传以外,要下功夫写好当代精英人物的简介。可以传、谱、录、表诸种体裁并用,尽量增加人物收录数量。除在人物编记人物外,其他部类要切实解决好以事系人的问题,把那些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悉数收入地方志书。山东省新近出版的《滨州地区志》就极为重视收录入志人物。第三十编是《人物》,第一章为历史人物选粹,共收录了孙武、范仲淹等18个历史人物;第二章为人物传,共收录了已去世的人物102人;第三章为人物简介,共收录了健在的人物290人;第四章为人物表,又分为革命烈士表57人、领导干部表50人、专业技术人员表221人。

其次,要注意分析方志的功能和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一些考略、记要性的内容。如素有“金城天府”之称,但此说始于何时,一直众说纷纭,即在建置一章附以“金城天府考略”一文。民族和姓氏也是读者阅读的一个兴奋点,所以增加“少数民族记要”、“主要姓氏考略”、“名门望族”、“村名大观”等文。另外还将增加对山川景物的记述篇幅,合理收入一些时尚民谣、社会问题等,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此外,还要注意记述方法,使一些看似枯燥的内容读起来生动有趣。《县志》在记述粉丝销售时,重点记述粉庄老字号,使这一纯经济的问题变成人文内容。在记述文物时,增入“民间文物拾零”一文,从文章标题和内容上化腐朽为神奇,增加亮点。

再次,要特别注意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记述,增加奇闻轶事的收录。例如,在改革开放之初,涌现出“姊妹理发馆”这一新生事物,轰动一时,褒贬不一,著名作家丛正里为其撰写了报告文学。这一典型在民营经济部分予以详细记述。年,随着县水利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茅坪场镇出现了农民刘德伟自费修堰塘的新鲜事物,理应收入志书。

二、写法上要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续修社会主义新方志要在继承前志优点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要在寻找自身的特点上下工夫,将自己的闪光点和特有的东西展现给读者。简言之就是要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时代特点是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地方。第二轮志书是在写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发展变化最快的阶段。同志指出,“二十多年来,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它方面的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生产力。”这一精典概括,指出了改革开放是这一时期的主线。因此,二轮志书记述时代特点就要紧紧抓住这一主线,来反映社会各业的发展变化。如对改革开放的记述,有的志书采取集中记述,有的志书采取分散记述,有的志书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来记述,进而突出反映改革开放这一时代特点。《县志》拟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突出记述之。

地方特色就是指本区域内由于自然与社会矛盾运动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志书只有各具特色,才能从共性中寻求个性,才能把地方志中的精华提炼出来,进而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否则就会“千志一面”、“千篇一律”。例如哈尔滨市《阿城市志》就将“金源文化”升格为一篇来记述,以“金源文化”作为本志的一个闪光点,这样既突出了阿城固有的地方特色,将金源时期的繁衍生息、发展变化呈现给读者,促使读者进一步探其究竟;《尚志市志》则以冰雪为依托,浓墨重笔地记述了尚志的冰雪文化,从中既烘托出尚志市以冰雪文化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变化,又展现了冰雪文化的神韵,必将会极大地提高尚志市的知名度。县是湖北省第一个绿化达标县,又是全省唯一的一个不对外开放的县,续修志书就要突出这些特色。

三、表现上要跟上信息时代步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地方志编纂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化志体的出现,续修志书也要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和新的手段去展现、去创新。在实践中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勇于探索,为地方志这一古老的信息载体注入新的活力,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地方志书亦应与时俱进,不能用老面孔面对读者,也应该进行改革和创新。电子版已渐渐成为志书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宜昌年鉴》(年卷)在第二届全国年鉴编较质量检查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即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便于读者应用现代化的阅读方法,2006年卷,还随书带有电子光盘1盘,以方便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亦可建立地方志专业网站,方便读者查阅地情资料。地方志工作的实质是资料工作,也是信息处理工作。在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载体多、传播快、覆盖面广,对第二轮修志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修志工作必须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自觉进行观念更新,改变“一本书”、“几本书”包打天下的思维模式,对地方志成果的表现形式进行改革创新,为读志用志提供新的载体和手段。青岛市方志办近年加强了地方志成果的数字化建设,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信息传媒,服务社会读志用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广大修志同仁提供了借鉴。1998年,建成青岛市情资料库,将市、区(市)编纂的史志、年鉴和地情研究成果上网,推出了“青岛市情直通车”服务品牌。目前,上网资料达到1.2亿字,点击量达90余万人次,成为青岛政务信息网的骨干数据库。

四、版式上要力求图文并茂、新颖

图片、照片、表格等地情资料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它的使用不但可以节约文字记述的篇幅,而且可大大提高志书的可读性,为地方志从书斋案头走向社会、走进千家万户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因此二轮修志要认真总结借鉴首轮修志经验,更加重视图片的入志,以创新的思路对待图片的逻辑利用,以增强志书的可读性、实用性和文献性。

旧志,图片所占的篇幅不大,编纂者对图片的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多是作为点缀附于书中。1990年出版的《县志》,卷首彩页共有58张,文中插图20张,文中黑白照片达33张,大大增强了志书的可读性。该书曾获全国优秀志书评奖二等奖。2003年,出版的《志》,突破了传统的修志模式,在编纂体例、记述手法和装帧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该书50万字,收录图片资料800余幅,图文并茂,雅俗共赏,达到了资料性和可读性的统一。

年,县地方志办公室在编纂《十五大事记》时作了有益的尝试,该志书记述了县“十五”时期的大事、要事和新事。全书20万字,正文前安排综合性彩图,主要有“亲切关怀”(33幅)、“辉煌十五”(93幅)等内容,“图片集锦”(72个彩页)分单位编组插于篇与篇之间,文中还穿插黑白插图17幅,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部可读性强的新型志书。

各种图片的插入,能够活跃志书的版面,形象直观地反映事物的历史原貌,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随着电子技术进入志书续修当中,图表的制作和插入更加简单快捷。所以新志续修时一定要注意图片资料的搜集,随文插入一定数量的图片,图文并茂地反映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一部志书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它的观赏性。这体现在志书的设计上,包括封面的设计、图片的选择与安排、版式及装桢设计等,版面要力求活跃,给人以新颖可读的感觉。一个好的装桢设计不仅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还能把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在外观上展现给观众。因此我们在编修新一轮志书的工作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志书的内在质量,也应注意志书外观质量的提高,以吸引更多的阅读群体来读志、用志。

五、体裁上要各擅其长、有所创新

方志的多种体裁要各擅其长,使内容得到鲜明的反映。

写好概述。概述在志书中起勾玄提要的作用,是读者最愿阅读的部分。新编地方志大都在志前设立了“概述”,但是,仅仅有这个大概述是不够的,各个编章甚至部分节下,也可以设立一些小概述,以便统领各编、章、节,解决因分类过细而使资料零碎分散的弊端。不同层次概述的设立,可以使志书点面结合,记述充分完整。同时,概述勾玄提要,最能体现编著者的文字功力,所以这部分比之其他部类更具可读性。续修新志时一定要注意写好不同层次的概述,要用简练准确的语言,写出一个县市、一个部类甚至一个章节的主要特点和大势要略,以揭示规律,反映优劣。现在我们提倡专家修志,就是要求各地要遴选那些确有文字功力的学者型的人才参与修志,写好这些评述性文章,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创新体例。第一轮新方志编纂,基本形成了编、章、节、目层层相辖的框架结构,这种结构使志书记述起来井然有序,符合志书横排竖写的体例要求。但是,这种简单的框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广大修志工作者的手脚,不利于突出地方志鲜明的地方特色。后来,不少勇于创新的史志工作者创造了“升格”的办法,将特色鲜明的事物从其从属的事物中拉出来,自成一个部类或一个编章,较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县志》在记述“龙口粉丝”这一传统名牌产品时,考虑到资料不够丰富,无法单独立志,将粉丝生产放在工业部类中的食品工业中记述,粉丝销售放在商业中的外贸部分记述,另外在附录中又收录了一些正志中难以收录的历史资料。这样,就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困难,也削弱了志书的可读性。

现在不少同志提出,为便于编写和方便阅读,新志书体例应条目化和索引化。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观点,可以打破旧有的层层相辖的框架限制,但笔者认为,完全按照年鉴条目写法,又有比较随意的弊端,使志书缺乏严谨性。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以过去的篇章节为基础,结合条目体,既要事以类从,又要突出特点,大的特点单独立志,同时将按照旧体例无法系统记述的一些细小而又有特点的事物以条目形式写出,突出个性事物。如我们在新编《县志》志篇目设计时,在《文化》志中的“文学创作”一节,突出单设了一个条目“张映泉和他的文学成就”,即以事系人记述这个从走出的全国著名作家,突出他在文学史上杰出的贡献。这样,就易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要增加索引。索引是把志书中的篇目或内容摘记下来,每条下标注出处页码,按一定的次序排列,供人查阅的资料。从目前已出志书看,绝大部分志书都加载了索引,是可取的,它可以方便读者查阅资料,以增强志书的可读性。是值得后期志书编纂者认真研究并加以吸收的。

六、文字上要追求精炼典雅

要增强志书的可读性,语言必须精炼。拖沓冗长的文字,不会有可读性。应把志书中可有可无的闲文赘语一律删除,体现地方志博大精深的传统。水分大的篇幅要压缩,记述的语言应该简洁、严谨,也可以有一些文采。对志书中的每一条资料的表述都要象打电报、编词书那样精练。这就要求我们在志稿的编写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志书编写规定操作,严格审查入志资料的准确性,精心组织好志书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表述,达到言简意丰的效果。

可读性范文篇2

【关键词】纪念性景观;城市设计;可读性

1概念解析与比较

1.1纪念性景观城市设计

1.1.1纪念性景观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纪念性景观的定义是:为纪念有功绩的或显赫的人或重大事件以及在有历史或自然特征的地方营造的建筑或建筑艺术品,这类建筑多具有思想性、永久性和艺术性。根据以上的文字解释当中可以看出,纪念性建筑或者景观是以明确的“纪念”的目的而存在的。刘滨谊先生认为,纪念性景观是用于标志某一事物或为了使后人记住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能够引发人类群体联想和回忆的物质性和抽象性景观,以及具有历史价值或文化遗迹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1]。

1.1.2纪念性景观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基于区位空间审视下,对场所空间特质性的表达,城市设计的整体目标与本质特征,重在建构城市形象特色的城市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的时空表达[2]。纪念性景观承载着城市的重要地域信息与历史文化信息,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基督山,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玛尼堆,不管是万人瞩目的英雄纪念碑还是静躺于后山的家族宗祠,都向世人传达着当地人民内心深处的精神信仰。因此,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纪念性景观是一个城市在社会意识与精神信仰上的一个皈依,甚至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精神名片。

1.2可读性

可读性通常用来形容某种书面语言阅读和理解的容易程度[3]。既然纪念性景观是为了纪念重大事件或者人物,引发人类的联想和对于历史的回忆,那么,毋庸置疑,纪念性景观的设计所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有效的对纪念对象进行表达,如何通过空间的营造传对纪念对象所表达的情感,使景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从而有效建立纪念者对纪念对象本身的认识和纪念者在心灵上与纪念对象之间产生跨越时空的沟通。城市设计本身也强调城市的可读性,城市设计诸多理论中场所文脉理论是以现代社会生活和人为根本出发点,注重人与环境有机共存的深层结构的城市设计理论[4]。

2纪念性景观城市设计的可读表达

2.1逻辑上的叙事性

“叙事”在文学创作上是指用散文或诗的形式叙述一个或多个真实的或虚构的事件,或者叙述一连串这样的事件,按照一定的次序讲述事件,即把相关事件在话语之中组织成一个前后连续的事件系列。比起单纯零散的展示空间,运用叙事这一手法很容易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理念而被大众接受,因此它已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类型景观的创作当中。最常用的两种叙事方式就是顺叙和并叙。

2.1.1顺叙

顺叙是叙事的最基本类型,即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顺叙强调的是事件的逻辑关系,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直线型叙事。设计者需要将参与主体的行动路线通过某些设计手法进行限定,从而使“故事”得以正确的表达。罗斯福纪念园便是这类叙事手法的优秀作品。一反传统的纪念碑式的纪念方式,哈普林经过巧妙的构思,将罗斯福总统四个任期内的贡献以开敞空间的形式巧妙串联,通过围合等手段对体验者的活动进行导向和指引,相比纪念碑这种仅象征“伟大”的纪念方式,这种叙事性的手法让人更加深刻的体验到罗斯福“伟大”二字背后的故事。

2.1.2并叙

指不同的事件,或同一事件的不同场景并置都可称为并叙。此类手法在景观设计中较为常用,纪念对象通常为一特定时间的事件或人物,并不一定具备逻辑上的顺序,而并叙则可以用不同方面去表达事件的发生。英国海德公园内的7月7日永久纪念园采用了典型的景观并叙。永久纪念园(图2)由52根不锈钢柱组成的,代表着在2005年7月7日的爆炸案中遇难的52名受害者,其所围合出的四个空间,各表达了一个时间点的事件,整个空间同时叙述着两起并列事件。

2.2具象化的表现形式

理论证明,知觉经验作为完形或克分子构形而出现,不是简单的感觉集聚,而是有组织结构的有意义的整体,知觉结构与意义的决定因素又同完形的某些基本法则有关系,其中最要的就是心物同型[5]。通俗的理解,就是被我们大脑所感知的事物往往需要一些知觉经验来加以描述,如果一个事物与我们脑中现存的形象都不匹配,那么这些事物是很难被大脑所理解的。多数游客并非专业人士,文化体验的有效性远比那些所谓的空间本体来得重要。因此,文化层面的可读性以及相应的显性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纪念性景观应更好的通过具象意象来表达设计的思维。

2.2.1具象符号的使用

具象符号能够有力表现其所承载的历史事件信息,比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整体造型设计就是一个大三角,从广场看去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日本的武士刀然后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屠杀。具象符号中的雕塑,尤其是场景雕塑,如果得当的运用,则更加能够有效的还原历史场景,使得纪念性景观更加具有解说性。前广场就采用了一组“逃难”的雕塑,几欲倾倒的身躯,仓皇恐惧的表情,和入场流线完全反方向的逃难线路,让准备入园的纪念者不由自主的产生这样的联想———前面是怎样一个炼狱……(图3)。

2.2.2文字的使用

就像语言之于手势一般,语言的表达比手势的表达更加容易令人理解表述者的意思。同样的,有时候直白的文字表达比起晦涩的意象符号来说在思想传达上更加直接和强烈。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如何表达遇难者数目之大?不是用某个意象实体的个数,仅仅使用了“300000”这个数字,“300000”4次重复出现,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这世人这段历史是人类的一场浩劫(图4~5)。

2.3线性的空间模式

空间也是一种符号,设计师赋予它不同的内涵,使空间环境具有不同的品质和功能,成为特定的文化效应场[6]。纪念性空间中通过空间序列表达概念是普遍性的,这使得游览空间呈现有导向的线性。历史人物或事件都是历史的一个片断,从这个意义上它们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即使是发生于某个点的事件也有缘起和后续影响的陈述可能,因此通过表述这个时间长度来表达纪念是顺理成章的;并且,线性空间给人的逻辑性最强,更容易按照预设的路径去表达设定的情感,从而使得参观者对景观理解性也最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线性空间是如此适合纪念性景观类型。至于线性空间本身是成笔直的或是曲折的并不是根本问题,那关乎更多的是所谓风格问题。纪念性景观的线性空间大致可分为传统的中轴模式和以哈普林为代表的非中轴模式两种。中轴模式的参观路线一般沿主轴呈单一直线明确展开,次空间基本沿主轴呈对称或均衡布局,参观者始终受到高潮点的强烈牵引和控制,设计风格稳重庄严,给人以崇高伟岸之感受。所以无论是在长沙烈士公园,还是南京的中山陵,或者是芜湖烈士陵园等纪念空间中,这种传统甚至有些俗套的模式仍旧占据绝对统治地位;而罗斯福纪念园叙事路线由单侧墙体界定成横向性很明显的游览空间,空间动态的自由感和均衡感明显,设计风格更显朴实和诗意,一个个故事场景向游客娓娓道来。朱育帆先生在他的原子城纪念园中也采用了这种之字形的线性游览路径,不仅很好的结合了场地中保留下来的那些不屈的青杨来阐述那个年代不屈的精神,以此来串联其中的故事场景,而且还形成游览路径与主体纪念碑若即若离的体验效果,有力引导了纪念者的情感起伏。

3结语

纪念性景观作为一个特殊职能空间承担着延续社会历史精神的作用,景观可读性显得尤为重要。在纪念性景观的表达方式上应该以普适性的语言为主,避免曲高和寡而落入大众无法理解的尴尬局面。多种多样的景观表现手法要能起到传递良好的感情信息的效果,使景观拥有较高的可读性,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用“心”去做设计,阅读史料、踏勘场地,去收集每一处令人感动的细节,只有规划设计师自己首先读懂,才可能让作品可读,只有感动了自己,才有可能用作品去感动他人。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纪念性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8).

[2](挪)诺伯舒兹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7.

[3]吴强.试论区位空间选择下的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5(4).

[4]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查普林,克拉威克普,林方,译.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可读性范文篇3

【关键词】可读性读者新闻宣传趣味性

新闻可读性是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可读性的实质是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并顺利接受信息。报纸上的新闻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读者对象,要努力使最大多数人读懂、爱读,必须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心理、思维方式与接受能力,并在新闻中体现可读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对于新闻报道的选择也更加广泛,特别是当前新闻媒介竞争激烈,信息传达速度加快的背景下,增强新闻可读性是媒介的生存之本,更是媒介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以下笔者根据平时实践就如何增强新闻可读性简单地谈几点看法。

一、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意义

可读性是新闻宣传的基础。新闻宣传,必须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发挥作用。读者阅读什么新闻,不阅读什么新闻,完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谁也干涉不了。据学者考察,在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条件下,读者对新闻的选择出现了“挑着看、跳着看、追着看”的阅读心理。基于这些,要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就必须研究和适应读者这种对新闻的选择心理。只有在新闻的内容上、写作形式上满足了读者的这种选择心理,新闻才能为读者所认可,所接受,所阅读;反之,读者就不认可,不接受,不阅读。新闻是通过可读性作载体,来实现有效传播与宣传的;失去了可读性,新闻的传播与宣传就无从谈起。

二、增强新闻可读性的几个原则

新闻的可读性,首先表现在内容上,即新闻内容所具有的那种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力量,那种对读者的感染力量。一篇新闻,是否被读者接受,最关键的就是这篇新闻所报道的内容是否是读者所关注的内容。如果是读者欲知之内容,那么新闻就算差一点,读者也愿意看下去。抓最新鲜的新闻内容,增强可读性。求新,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人们之所以选择新闻,就是希望通过新闻来了解社会所发生的新事情、新变化和新进展。从新闻心理学角度讲,读者对新闻有一种迫切的欲知心理,所以最新鲜的新闻内容,本身就蕴藏着很强的可读性;突出时代精神,增强可读性。时代精神可以使人们看到社会的进步、勃发的生机、新鲜的气息,是人的思想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读者总希望阅读那些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特征的新闻作品,因此在新闻内容上反映时代精神不仅是舆论宣传的需要,也是提高新闻可读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以情感人,增强可读性。新闻作品的情感因子,对于新闻的可读性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从人情和人性的角度来选择和把握报道内容,突出人情、人性之美,给人以亲和力和亲切感。人都是有感情的。新闻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沟通,首先是情感的沟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品在内容上以情生文,就能打动读者,感染读者,把读者的感情调动起来,使读者读文而生情,从而在思想和心灵上产生共鸣,引起阅读的兴趣和愿望;坚持“三贴近”,增强可读性。“三贴近”既是我们党的宣传工作的一项方针,也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新闻可读性的规律性总结。一条新闻,读者关心的是,这个新闻稿件是不是与实际、生活和自己贴得很近,和自己有无关系,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想不想知道。读者愿意阅读那些“三贴近”的新闻。做到了“三贴近”,新闻也就具有了可读性;深化报道内容,增强可读性。新闻写作,究其实质,就是写生活,反映生活,但这并不是或主要不是去写生活的表面的东西,不是对生活作肤浅的反映,而是要着力去写、去反映生活深层次的内容。现今的读者,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不满足于新闻对社会和生活作浅尝辄止的报道反映,而要求能对社会和生活作深层次的报道反映。只有内容深了,他们读起来才觉得解喝、有味;增加服务性,增强可读性。新闻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一种双向交流。在这种交流中,读者的接受条件首要的就是得益。况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读新闻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许多人读报已不仅是为了学习政治,不仅是为了消遣,而是要找到与他们工作、生活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因此,增强新闻的服务性,也就成为增强新闻可读性的必然之趋势。新闻内容的可读性,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还可以列出许多方面。但不管是那个方面,也不管内容怎么变化,可读性始终都不可改变。

三、增强新闻可读性的具体实现

新闻的可读性,表现在写作形式上,就是要采取那些读者喜闻乐见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接受新闻,如果内容上既是其关心之事,写作和表达形式上又相当吸引人,那对他们来说,阅读新闻就是一件赏心乐事了。

3.1文字精炼优美,增强可读性

文字是把新闻事实呈现给读者的载体,是表现新闻思想的外壳,所以它直接关系到读者接受新闻的质量。文字的可读性,表现在精炼、生动和形象方面。好的文字表达,能把新闻事实的本质准确无误地传输给读者,把新闻事实的正义之气变成读者的正义之气,把新闻事实的悲喜变成读者的哀乐,让读者见了不想放手,看了就想一口气读完,这样可读性自然就在其中了。

3.2结构不拘一格,增强可读性

读者阅读新闻,不喜欢那种结构呆板与陈式,求变求新是人们的共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的写作结构上要有所突破,要敢于打破死板陈旧的写作模式,运用多元思维和立体思维,运用多种多样的结构手法,变化多端,灵活善变,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创新新闻结构方式,使稿件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结构的多样化与自由活泼,必将大大地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3.3运用细节描写,增强可读性

在新闻作品中,细节不仅能刻画新闻人物的个性特征,还能具体生动地反映新闻事件的特征,增强新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一篇新闻,如果只有事实而没有细节,就好似一幅画只有远景而没有中景和近景,让人有雾中看花和远处观山的感觉,总觉得不够痛快、不够过瘾。从人类接受信息的规律来看,人们总是相信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细节好似把读者带入新闻现场,好似把新闻事实当时的场面、情景、人物乃至人物的面貌、行动、语言、性格等历历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情,从而增强可读性。

3.4恰到好处地运用新闻背景,增强可读性

读者接受一条新闻,不仅想了解新闻事实的发生,还想了解新闻事实的背景。新闻背景虽然不属于新闻事实本身,但可以深化主题,揭示新闻本质,从而起到提高新闻可读性的作用。公务员之家

3.5注意新闻的故事化,增强可读性

读者有着天生的故事情结。从读者的需求角度上讲,故事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故事化新闻与非故事化新闻的区别就在于,故事化新闻里有故事,这种故事一方面真实,另一方面读起来又像文学作品那样吸引人。因此采用故事化的方式写新闻,在新闻中讲故事,使故事与新闻融为一体,就能吸引读者,增强可读性。

新闻的可读性,是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只有提高可读性,新闻才拥有读者,媒体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强;提高新闻可读性之我见[N].兵团日报(汉);2001年.

可读性范文篇4

一、对重大经济新闻做好“深读”

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强大支撑下,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经济问题层出不穷。对于一些社会影响面巨大的经济问题和现象,由于报道时专业性太强,一些读者只知“皮毛”,可他们又迫切想了解事件的原因。对于重大经济现象,报纸经济新闻报道应该做深度解读,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向读者交待清楚。这样的报道是读者最需要的,同时也是最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波及全球,一些读者对次贷危机耳熟能详,但对于究竟什么是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是如何产生的等问题恐怕并不知晓。笔者读过这样一篇文章,作者用最浅显的语言对次贷危机进行了解读。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采取宽松政策,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房价节节攀高。在第一波行情中,有钱人买房投资,腰包被掏空。于是房地产商调低首付,把销售目标瞄准了穷人,只要首付10%,两年还清就可买房。对于银行来说,穷人贷款没有贷款担保,提供给穷人的贷款风险特别高,也即通常意义上的次级贷款。于是银行将劣质贷款设计成债券,卖给追求高利润而甘冒风险的投资银行、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银行赌这些穷人两年内能够发财,到期能够及时支付相关贷款,但是现实是穷人还是穷人。银行不可能把房子收回来,房价下跌,收回来也卖不出去,于是贷款收不回来,利息每天都在产生,银行和投资机构急剧亏损,开始大量倒闭!读了这篇文章,那些即使没有多少经济知识的读者也会明白什么是次贷危机,原来这场波及全球的危机的罪魁祸首是房地产行业产生了泡沫。由此可见,对于重大经济新闻,记者报道一定深入。这就要求记者自己首先成为专家,明白次贷危机是如何发生的,它的根源是什么。之后记者才能做到用最浅显的语言对次贷危机进行解读,让广大读者看明白。

二、加强经济新闻舆论监督力度

经济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在新闻宣传中越来越多,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大量能够引起公众聚焦的负面事件。“万里大造林”、“三鹿奶粉”、“多宝鱼”等事件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身体伤害,这些涉及民生的经济新闻特别能引起公众的注意力。必须加大经济新闻舆论监督力度,这样既能增强新闻媒体经济新闻可读性,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从2008年起,鹤城晚报经济部连续两年开展了“鹤城百姓维权月活动”,开展活动的目的就是利用“3•15”这一契机,加强经济新闻舆论监督力度,曝光制假、售假行为,曝光短斤少两欺诈消费者行为,曝光行业内各种坑害消费者的“潜规则”,帮助市民维权。在每年为期一个月的宣传报道中,版面开辟了“行业侵权骗术揭秘”栏目,对各行各业“潜规则”予以揭露,先后对街头烤地瓜使用化学原料桶、儿童照为啥不给底版、鲜榨果汁实为勾兑品、二元店充斥假劣商品、折扣店成为假货温床等行为进行了曝光。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餐饮业短斤少两欺诈消费者的现象,在维权月活动中编辑部精心策划,专门开辟了“记者直击”栏目,记者与市质监局直属分局检查人员一道,以消费者的身份对涮羊肉店和烤肉店进行暗访。暗访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八成商家存在短斤少两行为,有的肉品重量竟然差了近一半。本报报道见诸报端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一些烧烤店老板给编辑部打来电话表示,晚报的监督有利于烧烤行业健康发展,烧烤是鹤城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将那些短斤少两欺诈顾客的烧烤行业的害群之马赶出鹤城,让他们无立足之地,对净化烧烤行业大有裨益。

可读性范文篇5

关键词新闻故事化特征技法

“新闻故事化”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故事。”(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语)新闻故事化符合受众的阅听习惯,贴近受众,满足了受众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的心理要求;在严格意义上的独家新闻消失的今天,如何将新闻故事讲得生动鲜活,成为媒介竞相经营的重点。新闻故事化倾向已成为媒介生存的一种手段,将新闻选择与制作中新闻价值的判断权完全交到受众手中,在内容的选择上选择那些受众感兴趣的新闻,市场理念下的受众导向已成为新闻选择与制作的理念。

如何科学地运用故事讲述新闻?在这种讲述的基础上,融入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的叙事和描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我们以《荣辱观的生活解读》为例,来看新闻故事的构成特征和写作技法。

一、在新近发生的事实基础上的挖掘升华

叙述性写作的起点和基础就是讲故事。新闻故事的前提是新闻,因此,新闻的两个基本要素——真实性和时效性是新闻故事的必要前提。新近发生的事实,在这前提下,作者(记者)作适度挖掘,寻找新闻的故事性和真实性的结合点。在《湖北日报》推出的系列报道《荣辱观的生活解读》中,记者们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思路,采写了9篇以身边人说身边理,以生活观折射荣辱观的新闻报道,意在对"八荣八耻"作更为大众化、喜闻乐见的解读。文中,记者以疏捞工刘玉梅、女司机王静、蔬菜大王兰贵娥等9位普通群众的平凡故事为典型报道,彰显了人物命运与社会体系的关系。例如,疏捞工刘玉梅,在“刚当上疏捞工那阵,觉得丢人,干活时总是压低草帽遮住脸;如今,在下水道、窨井、化粪池中,她带领伙伴们清理污秽,疏通城市"经脉",大方而自豪。”我们看到了,在介绍她这些情感变化的原因时,记者发掘了刘玉梅身边的一个个故事,从下井排污,到群众对于他们的认知与感谢,处处真实,个个感人,记者把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勾勒出一个知荣明耻、去浊取清的清晰轮廓。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事件本身的真实,更重要的是折射出一种背景的真实。

二、情节的起伏跌宕

陈述故事与一般报道的区别在于,一般报道着重展开事件的全过程,即新闻的五个W,新闻故事重在事件的矛盾冲突,尤其是戏剧性矛盾冲突中。新闻报道作品中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来自生活本身,人物是个体生命的体现,是需要讲述的。在《荣辱观的生活解读》系列报道中,我们看到,记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无须刻意体现,各种矛盾已经就显而易见。还说“疏捞工刘玉梅”这篇报道,女性的洁净与化粪池的污浊,爱面子的心态与世俗的偏见,浑身异味的工作和群众对他们的尊重,这些矛盾真实而普遍,而矛盾中的人也因此而形象生动。在展示这些矛盾情节过程中,记者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解读。所以,只要注意观察不难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无须刻意营造。“戏剧性矛盾冲突”的原型来自生活,只要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

三、注意悬念和细节

构成故事的重要成分是悬念和细节。悬念的功能是要吊住受众的胃口,使之非看个结果来。《荣辱观的生活解读》中,对女司机王静的报道,就始终抓住了一个悬念。8年间,这个爱车像爱自己女儿一样的女司机安全行车51万公里,点点滴滴节油4万余升,成为闻名遐迩的江城"节油王"。可是,这个女司机不但没有另谋高就,而且主动开亏油车,这种看起来吃亏的选择究竟是不是值?记者选择王静工作生活的几个细节,巧妙地通过与乘客、与家人关系中的几个小故事,层层剥茧,环环相扣,渐释悬念,揭示主题。

细节展现着人物的行为和事态的进程,用细节展现的新闻报道才能够再现新闻事实本身的生动性、独特性、丰富性和深刻性,从而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化新闻报道十分注意形象化的描述,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好的细节不仅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而且增加了故事的现场感和画面感。充分的描写能使读者读起报道来有强烈的现场感。细节的表述绝不是为了细节而细节,为了故事而故事。所有的细节、所有的表达形式,应该是为描述与解释事实本质服务,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文本简洁、流畅直击人心。

来看《疏捞工刘玉梅》这篇报道:

一次,她在鲁磨路疏通明沟,突遇暴雨,浑身淋得透湿,一位大嫂拿出家里的棉衣棉裤帮她换上。

一次,清理完路边的化粪池,一位老大妈特意从家里牵出水管,为她冲手洗脸,并用毛巾替她拭去衣服上的污物。

点滴积聚的温暖,消融着胸中的块垒,升华着精神境界,产生了对职业的认同。她留在了疏捞班。8000多个日夜里,她和同事们一起,累计清理地下垃圾8000多吨,疏通地下涵管1.5万公里,从一普通女工,成长为共产党员、班长、武汉十大女杰、湖北省劳动模范。

再看《劳动光荣生活美丽——女司机王静的人生感悟》这篇报道:

首义路正在修路,一段凹凸不平的泥巴路横在眼前。“坐好啦!”王静回头提醒乘客,当乘客小心地抓好扶手时,车子只轻轻起伏了几下,就爬上了平坦的水泥路。

一个来回,80分钟,进出数十个站点和红绿灯,200多次起步,王静没踩一个急刹,精心按着自己摸索出来的“慢起步、柔进挡、中速行、缓进站”的节油秘诀做。

这是个难得的凉爽天气,车子以35公里的时速平稳行驶着,好几位乘客在车上打起了盹。伴随拂过的清风,在后视镜里看到睡着的乘客,她满足地笑了。公务员之家

在系列报道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一个职业记者是怎样运用细节描述新闻,去展示新闻产生的环境,去剖析新闻的意义的。你看不到记者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议论,但是你能够被他引向他设定的方向,你会随着他的引导而兴奋,而激动,也会在他的引导下而感叹,而沉思。这一切的力量,就来自对事实细节的精确的描述与展示。

四、报道角度的平视角

可读性范文篇6

【摘要】新闻可读性是新闻的命脉所在,也是新闻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价值体系的关键所在。因此,可读性是读者对新闻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对报刊杂志可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和提高新闻的可读性,通过可读性吸引读者眼球和心灵,已成为媒介从业人员的共识。

【关键词】可读性读者新闻宣传趣味性

新闻可读性是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可读性的实质是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并顺利接受信息。报纸上的新闻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读者对象,要努力使最大多数人读懂、爱读,必须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心理、思维方式与接受能力,并在新闻中体现可读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对于新闻报道的选择也更加广泛,特别是当前新闻媒介竞争激烈,信息传达速度加快的背景下,增强新闻可读性是媒介的生存之本,更是媒介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以下笔者根据平时实践就如何增强新闻可读性简单地谈几点看法。

1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意义

可读性是新闻宣传的基础。新闻宣传,必须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发挥作用。读者阅读什么新闻,不阅读什么新闻,完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谁也干涉不了。据学者考察,在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条件下,读者对新闻的选择出现了“挑着看、跳着看、追着看”的阅读心理。基于这些,要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就必须研究和适应读者这种对新闻的选择心理。只有在新闻的内容上、写作形式上满足了读者的这种选择心理,新闻才能为读者所认可,所接受,所阅读;反之,读者就不认可,不接受,不阅读。新闻是通过可读性作载体,来实现有效传播与宣传的;失去了可读性,新闻的传播与宣传就无从谈起。

2增强新闻可读性的几个原则

可读性范文篇7

一篇科学论文的可读性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引起作者的高度重视。可读性是由如下因素决定的:

1.研究工作是否取得了实质件进展,所得结论是否可靠,结果是否深刻和有启发性,如果是阶段性成果,它对后续的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是否是重要发现的前奏。如果研究工作没有获得阶段性或最终的结果,就不应动手写论文,靠一个平淡的研究工作无论如何是写不出一篇好文章来的,因而也不可能是一篇具有可读性的文章。

2.作者要对论文进行完整的构思,体现严密的逻辑思维,一项研究课题经过长期努力工作而得到结果时,就应当像艺术家构思一幅作品那样,一丝不苟。精雕细刻,对论文的论述方式,内容的取材,学术思想的解释,研究背景的介绍等等需要反复推敲,仔细斟的,以期作到论文的结论严谨,内容充实。论述完整。逻辑性强。如果作不到这一点,那么论文就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了。

3.在论述方式上,要作到深入浅出,表达清楚、简练。专业术语准确,前后一致,语言要规范、生动。

4.文字与插图恰当的配合。国内相当多的论文在利用图、表来生动地阐述学术内容方向还显不足,随着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方法的普及,论文中采用彩图、立体图的趋势将会增加,这可以避免过多的文字说明,而且效果也比较好。

5.论文的体例格式。虽然每一期刊都制定了能反映他们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的体例要求,但大体上,学术期刊有一个共同的体例要求,读者对此并不陌生,不过真正认真照着去作的却不多,作者可能很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术期刊为什么要提出体例要求?须知这不是可以随意对待的事。体例不仅保证了论文形式上的规范,也保证了内容上的可读性,恰恰就是这一点被许多作者所忽视了,其中,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这三者基本上决定了论文能否被期刊所采纳和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进入《科学文献索引》的优秀期刊《ChinesephysicsLetters》(中国物理快报)一再申明:本刊特别注重文章的标题。摘要的编写。目的在于提高文章的引用率。标题应该清晰地描述文章的内容,又能反映与其他文献的区别。关于摘要,首先要求是对文章时主题及其所属的领域和研究对象给予简短的叙述,更重要、更严格的要求是对文章的理论或实验结果、结论以及其他一些有意义的观点给出情晰,明确、较具体的简要的叙述。可见这三者对一篇论文是能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的。国内有些论文的一个通病是喜欢包罗万象的,大而空的标题,接着又是言过其实,空洞无物的掖要。例如说一次观测就得出一个变化规律;一个算法就解决了一个NP问题,等等,罗列的关键词不能反映论文的中心议题,也不便于检索,这样就使得读者没有兴趣再读下去了,出现这样的结果,何谈沦文的可读性?请看一下《Nature》在投稿指南第二条上对可读性是如何解释的:来稿应写得清楚。简练,以便让其他领域的读者和母语为非英语的读者能能够读懂。基本的但又属于专业的术语应作简明解释,但不要说教式的。在投稿之前请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同事对最终文稿在清楚易懂方面提供意见往往很有用。《Nature》杂志的编辑常常建议修改并重写论文的摘要和正文的第一段(即引言),…,并保证文章和图片对非该领域的读者明确,能读懂。这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论文的可读性是何等重要,《Nature》杂志一再申明,论文是否利用最终决定权属于编辑部,凡不符合他们要求的稿件,毋需深人阅读即行退稿,道理很简单,在大量来稿的情形下,编辑不可能花太大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一篇可读性很差的稿件。

谈到可读件,使笔者回想起在数学界流传很广的一件恢事。在本世纪之初,Hilbert由于提出23个数学论题而名声大振,有人问他何谓23个好的数学选题,Hilbert毫个犹豫地回答:清晨与你漫步时,能向你遇到的第一位行人用10分钟时问解释清楚的数学选题。可见简明、清楚、易懂是一篇论文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当然,《Nature》与《Science》不是专业杂志,他们特别重视论文可读性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专业期刊是否就不必这样认真对待可读性问题呢,事实上,可读件是指读者在读过你的文章之后,能够明了你要说的什么问题,是怎样着手解决的,并不需要读者非得全面理解你的论文的全部内容,因此,专业期刊同样要求论文具有可读件,如果一篇论文由于可读性差而失去很多读者,对于期刊本身而言,负面影响将是严重的。

2、信息量

信息量是源于通信领域而逐渐普及成为大众与媒体频繁使用的一个词,将它与一篇科技论文联系起来,是指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论文本身能向读者提供多少有关该论题的信息。笔者在《ChinesephysicsLetters》的投稿规范上看到,它是指“要尽可能多地给出有关研究的信息,尽可能少地运用investigate(调查),study(研究),disuss(讨论)等词,并举例作了进一步解释,如“Thecrosssectionis(6.25±0.02)就比“Thecrosssectionismeasured”包含更多的信息量。通俗地讲,读之前或许不知道,或者模糊不消或不确切的知识在读过该文之后不仅获得新知识,还消除了模糊不清或不确切之处,就说明这篇文章包含较多的信息量。简言之,当你读完一篇文章后获得的新知识越多,说明它的信息量就越大。显然,“多点测量”的信息量要比“6点测量”少得多,前者给出的是模糊的、不确切的信息,而后者则是清楚的。确切的信息。现在,国内外一些著名期刊对论文的篇幅作了严格限制,这样作的意义何许呢,显然新的学术思想,新的实验,新的发现……等等创新结果是决定论文信息量的关键,但是不可否认,篇幅的严格限制会促使作者想方设法删除那些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的或次要的内容,作者面对篇幅的限制,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构思论文的框架,选择最重要的素材,采纳最恰当的表述方式并对文字的叙述仔细推敲,这样作的结果,一般来说论文的内容充实了,(信息量上增加了,主题鲜明了,论文的质量也相应地提高了。著名的国际学术期刊《PhysicalReviewLetter》的编辑首先对来稿从标题、图表、数学公式直到参考文献逐一计算所占的行数,总行数绝对个能超过460行,否则即退回作者重新修改,精练内容到符合要求为止。篇幅虽少但内容不充实,论文包含的信息量太少则很难被编辑,申稿人认为是篇好文章,退稿是预料之中的事。

从上可知,限制论文篇幅隐含着对信息量的要求,只要作者认真对待,反复修攻,精练自己的叙述方式,就能够改善论文的质量,尤其是增加信息量。在这方面值大家借鉴的是,Watson与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在《Nature》上,只有约500字和一幅DNA的双螺旋图,就是Penzias和Wilsoh发现字宙大爆炸的3K背景辐射的技术观测论文也只有一页篇幅,而这两篇论文则使作者分别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医学奖与物理学奖。

3、署名与致谢

科技论文的署名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应按研究工作实际贡献的大小确定署名,论文中的每一位作者均应对其论点,数据和实验结果械9比,其中责任作者还应当对读者的质疑有答辩的能力与义务。不恰当的署名既可能失去获得科学奖励的机会,又可能严重损害论文与作者的声誉。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Baltimore于1986年在他本人并不熟悉的、不知道有伪造实验数据的论文上署名,造成了恶劣影响,受到科学界严厉的谴责,论文被宣布撤回,他本人引咎辞职,因此,优秀科技论文的署名反映了作者的科学道德,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一篇科技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一个研究小组完成的,至少包含了课题组的贡献,也包含了作者与同事,同行的学术交流与讨论,甚至向其他专家学者当面的或书面的请教。也包括经费的支持和工作条件的保障,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作者通过论文对自己的学术思想,研究进展提供过帮助的主要人员表示致谢是完全应当的,特别是在学术上。科学问题方面对自己的研究提供过帮助或得到过启发的人员,一定要向他们致谢。

可读性范文篇8

一、同行评议原则

这是针对学术期刊的审稿程序。从审稿程序看,我国出版制度明文规定了三审制,其中,对学术期刊至关重要的是要遵循同行评议原则。同行评议制度源于英国,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学位论文、课题的立项结项、学术奖励等,成为学术评价的基本方式。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遴选论文、保证并提高学术质量的重要途径,国际上通常将是否同行评议作为学术期刊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尽管同行评议制存在着少数学者滥用权威,存在裙带关系、专业嫉妒、个人偏见和利益冲突等破坏性影响,但它仍然不失为最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人们把同行评审看成研究成果的质量声明。[8]在我国的科技期刊中,同行评议原则基本上得到了落实;在人文社科期刊中,遵循同行评议原则的情况不尽如人意。遵循同行评议原则依靠审稿专家,但并不意味着由审稿专家主导审稿,外审专家只能提供参考意见,不能取舍稿件。这是因为,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稿是一种主从关系:编辑审稿具有主体性,编辑是职业审稿人角色,是专家审稿人的选择者,是稿件刊用与否的决定者;专家审稿只具有从属性,审稿专家是编外审稿人角色,被动地接受所审稿件,主要对稿件内容作学术评价,没有稿件刊用权,只有有限的稿件否决权。[9]编辑审稿和专家审稿的不同职业角色、作用和任务决定了编辑必须主导审稿的全过程。主导审稿是编辑的职责,编辑应提高专业学识水平,消除过分依赖专家的心理,发挥主体作用,主导稿件评审的全过程,否则,把稿件刊用的决定权完全托付给外审专家,自己反倒成了边缘人,忘记了编辑在审稿中的主体地位,放弃了一名编辑应该承担的义务,有违编辑的职责,无益于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10]基于编辑主导的同行评议制度,才能双剑合壁,最大程度地发挥审稿的作用,只有这样,编辑才能把握审稿工作的主动权。

二、公正性原则

这是针对审稿者的道德态度。前文提到的质量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兼容并包原则和客观性原则,都是事关审稿评价的公正问题,这几个原则名称虽然不同,但体现的都是审稿者的道德态度,因而,本文在审稿者的道德态度这一视角下,将其统称为公正性原则。因为要评价公正就必须做到质量面前人人平等,拒绝偏见,兼容并包,尽最大努力客观地评价稿件。公正意味着客观理性。审稿者要秉持理性的态度,一切从文稿的内容出发,不先入为主,排除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拒绝主观偏见等不公正行为,避免根据自己的好恶偏执来筛选和判定文稿,力求客观公正、审慎负责地评价稿件。公正意味着人人平等。在稿件评审时,不因国籍、民族、信仰、性别、年龄以及所属机构而歧视作者,认文不认人,对作者一视同仁,不故意抬高或压低特定的作者。邹韬奋曾经说:“我对于选择文稿,不管是老前辈还是幼后辈,不管是名人来的或是无名英雄来的,只要是好的我都竭诚欢迎,不好的也不顾一切地不用。”[11]唯质是从,人人平等,审稿人要坚持审稿的独立性,不因领导、权威和亲友的干涉而降低学术标准。公正意味着兼容并包。西方哲言有云: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利。学术期刊要有兼容并包的气度,有门派之别,无门户之见,对不合己意的标新立异之说不轻易否定,不搞学术垄断,提倡学术民主,百家争鸣,只要言之有据,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给予肯定,以活跃学术气氛,鼓励学术创新。当然,兼容并包只能是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并不包括导向有问题的稿件,也不包括哗众取宠的标新立异。

三、导向性原则

这是针对稿件内容———政治导向和学术伦理导向问题。用政治性或思想性来概括这一原则,似乎不大准确,因为无法涵盖学术伦理导向。政治导向是否正确是审稿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术研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对各种伪科学。审稿时要注意国家领土和主权问题、民族尊严问题、涉外问题、历史与宗教问题、涉及国家和军队的机密以及引用和报道秘密资料和科研成果问题、地图边界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照片和讲话引用问题、其他政治问题,等等。在学术伦理方面,应审查研究者是否遵守了学术道德,是否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窜改数据资料、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对不端行为要勇于揭露。此外,要注意稿件中有无违反法律、侵犯他人权利、有无违反实验伦理的问题。遵循导向性原则要消除两个认识误区。(1)漠视科技期刊的政治导向,以为科技期刊探讨科学问题,没有政治导向问题。科学研究,看似无国界,同样存在政治导向问题,上述的各类问题都有可能出现在科技稿件中。科技期刊的编辑也要讲政治,提高政治敏感性和辨别力,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严守出版法规和纪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12](2)导向正确与言论自由的认识误区。有人以为强调政治导向有违言论自由,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言论自由有其限度,违反法律规定,就会损害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在处理政治和学术的关系时,涉及政治问题的,不以学术研究为由,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和有关政策;当然,也不能以政治正确为由,压制学术自由,学术上的不同观点,只能通过学术争鸣取得共识。

四、学术性原则

这是针对稿件内容———学术质量问题只要是学术期刊,就须遵循学术性原则。当然,因稿源状况的不同,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可以从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价值性)三个方面来衡量论文的学术质量,因为这三者代表了研究成果评价的三个维度。[13-15]创新性是论文评价的核心指标。创新性从层次上可分为原创、再创、补创,大多数论文属于再创和补创的范围。[16]创新的分量有轻有重、有大有小,未必一定是石破天惊的宏论。开拓新的领域、提出新的理论、推出新的方法,固然是创新;以新视角、新方法论证老问题,完善、验证和补充原有的知识或技术,运用理论工具解释新的现实问题,参与学术争鸣,提出不同意见,等等,都可以说是创新。科学性是论文评价的基础指标。学术研究有其研究规范,这就是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的科学完备性,包括研究资料的详实性与准确性、研究方法的规范性、研究逻辑的自洽性、实验的再现性、论证的充分性、结构的严谨性、表述的精炼性、术语的规范性等等。学术论文必须反映出这种研究规范,才具备科学性。实用性(价值性)是评价稿件的重要参考因素。实用性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新观念、新思想,也可以是新做法、新技术。理论性论文要看是否揭示了相关领域的发展规律,对学科的发展是否有推动作用;应用性论文要看对生产、教科研及其它社会实践活动是否有实用价值或指导意义,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可读性原则

可读性范文篇9

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处于转折、发现和革命的时期,像本世纪之初量子论诞生那种充满重大发现的年代;像四十年代未至五十年代初发明晶体管的年代,像五十年现DNA双螺旋结构从而开创分于生物学的激动人心的时期,创新是一种科学发现,它必将开创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对人类的认识在哲学的高度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些科学革命时期的创新,学术界很容易理解和体会它的含义,这不属于本文论述的重点;本文所关心的是处于科学技术平稳的发展时期,由一般科技人员撰写的论文,它的创新性究竟是指什么,请先看一下《Nature》与《Science》的说明。《Nature》认为创新是科研成果新颖,引人注意(出入意料或令人吃惊),而且该项研究看来在该领域之外具有广泛的意义,无论是报道一项突出的发现,还是某一重要问题的实质性进展的第一手报告,均应使其他领域的科学家感兴趣。《Science》则认为,创新是指,对自然或理论提出新见解,而不是对已有研究结论的再次论证,内容激动人心并富有启发性,具有广泛的科学兴趣。具体而言,就是说在已沉寂的研究领域提出创新思想,在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或者是将原先彼此分离的研究领域融合在一起。

读者不难看出,上述要求并不是容易达到的,即使是在这两种刊物上己发表的论文,也并不是都能达到这个要求,如果有10%的论文能达到这个要求也就相当不错了,显然这种要求是办刊人员的奋斗目标和期刊的最高标准,为了比较,再来看一看《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和《自然科学进展》这三种全国性综合期刊对创新性的要求,它们的要求是共同的。即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和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读者可能己注意到这里对创新性的要求与《Nature》、《Science》的要求不同之处在于没有特别强调论文的内容应能引起科技界广泛的兴趣,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国际科学期刊,《Nature》与《Science》强调这一点是应当的,也是可以实现的,他们可以从众多的来稿中筛选出符合这一要求的论文;而国内期刊需要根据本国科研的实际需要和整个背景情况来慎重地对待这个要求,其实,随着国家科学基金个人申请项目的逐年增多,申清人就可以既根据个人的专长,又根据当前国内外自己所熟悉的科学前沿进展确立科研选题,那么假以时日,这个要求也就不难达到了。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像《Nature》与《Science》这样著名的国际科学周刊,在全世界也只此两家,我们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照搬那些不符合国情的东西暇梗庖逯卮蟮穆畚幕蜓芯砍晒欢ɑ嵋鹣喙亓煊蚩萍既嗽钡墓刈ⅰ笔者认为,一篇沦文或一项研究课规模不一定很大,但研究一定要深入,结果一定要深刻,要能反应研究者独到的见解。这样的论文列入高水平论文想必不会有疑问了。

二、可读性

一篇科学论文的可读性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引起作者的高度重视。可读性是由如下因素决定的:

1.研究工作是否取得了实质件进展,所得结论是否可靠,结果是否深刻和有启发性,如果是阶段性成果,它对后续的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是否是重要发现的前奏。如果研究工作没有获得阶段性或最终的结果,就不应动手写论文,靠一个平淡的研究工作无论如何是写不出一篇好文章来的,因而也不可能是一篇具有可读性的文章。

2.作者要对论文进行完整的构思,体现严密的逻辑思维,一项研究课题经过长期努力工作而得到结果时,就应当像艺术家构思一幅作品那样,一丝不苟。精雕细刻,对论文的论述方式,内容的取材,学术思想的解释,研究背景的介绍等等需要反复推敲,仔细斟的,以期作到论文的结论严谨,内容充实。论述完整。逻辑性强。如果作不到这一点,那么论文就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了。

3.在论述方式上,要作到深入浅出,表达清楚、简练。专业术语准确,前后一致,语言要规范、生动。

4.文字与插图恰当的配合。国内相当多的论文在利用图、表来生动地阐述学术内容方向还显不足,随着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方法的普及,论文中采用彩图、立体图的趋势将会增加,这可以避免过多的文字说明,而且效果也比较好。

5.论文的体例格式。虽然每一期刊都制定了能反映他们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的体例要求,但大体上,学术期刊有一个共同的体例要求,读者对此并不陌生,不过真正认真照着去作的却不多,作者可能很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术期刊为什么要提出体例要求?须知这不是可以随意对待的事。体例不仅保证了论文形式上的规范,也保证了内容上的可读性,恰恰就是这一点被许多作者所忽视了,其中,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这三者基本上决定了论文能否被期刊所采纳和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进入《科学文献索引》的优秀期刊《ChinesephysicsLetters》(中国物理快报)一再申明:本刊特别注重文章的标题。摘要的编写。目的在于提高文章的引用率。标题应该清晰地描述文章的内容,又能反映与其他文献的区别。关于摘要,首先要求是对文章时主题及其所属的领域和研究对象给予简短的叙述,更重要、更严格的要求是对文章的理论或实验结果、结论以及其他一些有意义的观点给出情晰,明确、较具体的简要的叙述。可见这三者对一篇论文是能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的。国内有些论文的一个通病是喜欢包罗万象的,大而空的标题,接着又是言过其实,空洞无物的掖要。例如说一次观测就得出一个变化规律;一个算法就解决了一个NP问题,等等,罗列的关键词不能反映论文的中心议题,也不便于检索,这样就使得读者没有兴趣再读下去了,出现这样的结果,何谈沦文的可读性?请看一下《Nature》在投稿指南第二条上对可读性是如何解释的:来稿应写得清楚。简练,以便让其他领域的读者和母语为非英语的读者能能够读懂。基本的但又属于专业的术语应作简明解释,但不要说教式的。在投稿之前请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同事对最终文稿在清楚易懂方面提供意见往往很有用。《Nature》杂志的编辑常常建议修改并重写论文的摘要和正文的第一段(即引言),…,并保证文章和图片对非该领域的读者明确,能读懂。这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论文的可读性是何等重要,《Nature》杂志一再申明,论文是否利用最终决定权属于编辑部,凡不符合他们要求的稿件,毋需深人阅读即行退稿,道理很简单,在大量来稿的情形下,编辑不可能花太大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一篇可读性很差的稿件。

谈到可读件,使笔者回想起在数学界流传很广的一件恢事。在本世纪之初,Hilbert由于提出23个数学论题而名声大振,有人问他何谓23个好的数学选题,Hilbert毫个犹豫地回答:清晨与你漫步时,能向你遇到的第一位行人用10分钟时问解释清楚的数学选题。可见简明、清楚、易懂是一篇论文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当然,《Nature》与《Science》不是专业杂志,他们特别重视论文可读性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专业期刊是否就不必这样认真对待可读性问题呢,事实上,可读件是指读者在读过你的文章之后,能够明了你要说的什么问题,是怎样着手解决的,并不需要读者非得全面理解你的论文的全部内容,因此,专业期刊同样要求论文具有可读件,如果一篇论文由于可读性差而失去很多读者,对于期刊本身而言,负面影响将是严重的。

三、信息量

信息量是源于通信领域而逐渐普及成为大众与媒体频繁使用的一个词,将它与一篇科技论文联系起来,是指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论文本身能向读者提供多少有关该论题的信息。笔者在《ChinesephysicsLetters》的投稿规范上看到,它是指“要尽可能多地给出有关研究的信息,尽可能少地运用investigate(调查),study(研究),disuss(讨论)等词,并举例作了进一步解释,如“Thecrosssectionis(6.25±0.02)就比“Thecrosssectionismeasured”包含更多的信息量。通俗地讲,读之前或许不知道,或者模糊不消或不确切的知识在读过该文之后不仅获得新知识,还消除了模糊不清或不确切之处,就说明这篇文章包含较多的信息量。简言之,当你读完一篇文章后获得的新知识越多,说明它的信息量就越大。显然,“多点测量”的信息量要比“6点测量”少得多,前者给出的是模糊的、不确切的信息,而后者则是清楚的。确切的信息。现在,国内外一些著名期刊对论文的篇幅作了严格限制,这样作的意义何许呢,显然新的学术思想,新的实验,新的发现……等等创新结果是决定论文信息量的关键,但是不可否认,篇幅的严格限制会促使作者想方设法删除那些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的或次要的内容,作者面对篇幅的限制,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构思论文的框架,选择最重要的素材,采纳最恰当的表述方式并对文字的叙述仔细推敲,这样作的结果,一般来说论文的内容充实了,(信息量上增加了,主题鲜明了,论文的质量也相应地提高了。著名的国际学术期刊《PhysicalReviewLetter》的编辑首先对来稿从标题、图表、数学公式直到参考文献逐一计算所占的行数,总行数绝对个能超过460行,否则即退回作者重新修改,精练内容到符合要求为止。篇幅虽少但内容不充实,论文包含的信息量太少则很难被编辑,申稿人认为是篇好文章,退稿是预料之中的事。

从上可知,限制论文篇幅隐含着对信息量的要求,只要作者认真对待,反复修攻,精练自己的叙述方式,就能够改善论文的质量,尤其是增加信息量。在这方面值大家借鉴的是,Watson与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在《Nature》上,只有约500字和一幅DNA的双螺旋图,就是Penzias和Wilsoh发现字宙大爆炸的3K背景辐射的技术观测论文也只有一页篇幅,而这两篇论文则使作者分别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医学奖与物理学奖。

四、署名与致谢

科技论文的署名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应按研究工作实际贡献的大小确定署名,论文中的每一位作者均应对其论点,数据和实验结果械9比,其中责任作者还应当对读者的质疑有答辩的能力与义务。不恰当的署名既可能失去获得科学奖励的机会,又可能严重损害论文与作者的声誉。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Baltimore于1986年在他本人并不熟悉的、不知道有伪造实验数据的论文上署名,造成了恶劣影响,受到科学界严厉的谴责,论文被宣布撤回,他本人引咎辞职,因此,优秀科技论文的署名反映了作者的科学道德,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一篇科技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一个研究小组完成的,至少包含了课题组的贡献,也包含了作者与同事,同行的学术交流与讨论,甚至向其他专家学者当面的或书面的请教。也包括经费的支持和工作条件的保障,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作者通过论文对自己的学术思想,研究进展提供过帮助的主要人员表示致谢是完全应当的,特别是在学术上。科学问题方面对自己的研究提供过帮助或得到过启发的人员,一定要向他们致谢。

可读性范文篇10

[关键词]报纸;三贴近;新闻宣传;舆论引导

中国的报纸起始于唐朝。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现存的古老的报纸。报纸作为一种历史久远的媒介工具,历来被统治阶级牢牢地把握在手中,作为其强有力的宣传工具。在当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报纸媒体如何既坚持新闻报道的权威性、指导性,又具有贴近性、可读性,如何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引人爱看,在新闻宣传中真正做到三贴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贴近”即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随着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今天读者对报纸宣传的要求比过去“苛刻”得多了。好的报纸宣传已不仅仅意味着舆论导向正确,它还意味着:必须有较强的可读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即使是严肃的主题,也要善于运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去阐发。只有观点而没有事实,只有结论而没有过程,或只有平面排列而没有立体展示的报道,读者是不乐意读或读了也不会口服心服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舆论导向正确,同时又有可读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有效地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目的。

一、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畅通报纸与读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渠道。

人民群众是报纸读者的主体,也是报纸服务的主体。研究读者才能了解读者,贴近读者才能赢得读者。

报纸作为重要舆论阵地,肩负着正确引导舆论的重任。要担当好这个重任,有一个前提,即要让读者愿意看你的报纸,喜欢看你的报纸,否则,权威性、指导性都只能是空中楼阁。要让广大读者愿意看、喜欢看,报纸就要增强可读性。而要增强可读性,首先要贴近读者。

贴近读者,首先要了解读者,这是报纸贴近读者的一个前提。关起门来办报,对读者的反映不闻不问,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不理不睬,是无法贴近读者的。近年来,许多报纸都采取了一系列与读者加强沟通的措施:开设读者热线电话;以读者来信、来电、来访为素材,办内部刊物反映舆情,收集归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加强评报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评报活动,坚持每月对读者评报意见进行一次综合归纳,形成文字下发编辑部各处室;不定期召开读者评报员座谈会,组织大规模的读者问卷调查,在改版前后更是及时收集读者评报意见,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及时了解读者对报纸的意见和反映,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二、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关注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难点、焦点。从大家关心的角度写新闻,加强深度报道,做好舆论监督。这也是报纸的强势所在。

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热点,人们普遍关心它,想知道它的台前幕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深度报道的实践证明,以与时俱进的政治眼光和决策民主化为基本着眼点,抓住决策层面的大事,把牵动全局的决策,用百姓实践和检验后所反映出的话题,加以调查分析报道,这正是报纸的思想性、权威性、导向性的体现,无疑是报纸深度报道的关注点。

综观近几年成功的深度报道,都显出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深度聚焦关注三个贴近点。

一是决策者正在解决问题的着力点,二是实际情况能够解决问题的要素点,三是老百姓呼声最强烈的舆论热点。与这三点共同贴近的新闻事实,报纸要深层挖掘,集中采写,整合信息,深层分析,并采用系列的、大篇幅等形式形成报道合力,以促进解决问题。这正是报纸深度报道应聚焦的政治视线、应具有的政治品格和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如果说深度报道的感召力是对国计民生的关注,震撼力是针砭时弊和舆论监督的抨击力,那么深度报道的吸引力和魅力就在于它超前的预测力以及对时代心声的呼唤。

另外,采取事件正在发展过程中的跟踪式报道,作为“三贴近”的实现方式,增加了可信度。

三、放下架子,加强新闻的服务性与实用性功能,从而增强亲近性,实现与读者的零距离。

报纸言论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报纸编采人员首先在思想上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势,改变语气上的那种“灌输”方式,切实视人民群众为知心朋友,采取“拉家常”的方式同群众说话。

[page_break]

经验证明,增加服务性、实用性强的新闻,是提高报纸的贴近性、可读性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性新闻应运而生。老百姓要实实在在地过日子,有使用价值的服务性信息无疑是他们所感兴趣的。在加强服务性上,还注意使用“相关链接”这一手段,将一些重要新闻的背景资料同时刊出,为读者提供了方便,也使新闻内容更加丰富。

四、强化读者意识,着力改革工作报道。

工作报道是党委机关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报纸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体现指导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前和今后,对于党委机关报来说,工作报道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报道虽然重要,但读者反映可读性较差,这就给我们在新闻宣传中如何做到“三贴近”提出了新的课题。

不知从何时起,报纸上的工作报道形成了大体固定的模式:一写领导的认识和重视,二写具体做法,三写过程和经验,四写效果。基本上是概念加数字加例证。这种模式化的工作报道,工作味太重,新闻味太差,形式呆板,信息含量太低,抑制了读者的兴趣,缺乏可读性。这样的作品不是新闻,或者说不太像新闻,而更像工作汇报或工作简报、工作总结。党委机关报的通讯员大部分是市、县、区、乡或部门、企业的宣传干事、报道员,长期以来,他们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工作报道思路,甚至报纸的许多记者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报道方式,写起来驾轻就熟。

传统的工作报道模式,着眼点往往是领导,而不是广大读者群众;着力点往往是表现领导的政绩,而不是写新闻。改革工作报道,首先要改变这种思维定式,要强化读者意识,通过新闻事实的传播,让读者乐于接受。

工作报道不是不要讲指导性,但首先要讲新闻性。新闻性与指导性的结合点就是把指导性寓于新闻性之中,其切入点就是接近性,比如,少写过程,多写方法,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有所获;多写结果,写这些结果给群众带来的实际利益;多写点生动新鲜的事实,少写点枯燥乏味的概念;多讲点实事求是,不要搞假、大、空。

五、采用新的报道手法,运用新的报道手段,扩大信息量,多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关注群众,胸中有大局,心中有读者。

近年来,报纸改革的一个着力点是广辟信息源,扩大报道面,满足读者知情的需求。在新闻竞争中,独家新闻的魅力是显而易见的。在今天新闻媒体林立的形势下,独家新闻的价值显得尤其突出。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独家新闻的要求也更高了:不但追求时间效应,同时也追求质量效应。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报纸宣传不仅要努力抢到新闻的“第一落点”,同时要努力获得“第一效应”:报道材料是独家的,报道视角是独家的,报道方法也是独家的。人无我有,就有竞争力。

同时,我们在新闻宣传中要努力做到增加信息量,扩大报道面;要努力开拓信息传播渠道,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加大信息传播数量,提高信息传播水平,及时、准确、广泛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信息服务。

当然,时效是新闻的生命。在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的新形势下,我们不仅要抓好近日新闻,而且必须下气力抓好当日新闻,努力改变目前当日新闻数量偏少、质量偏低的状况。先睹为快,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在通常情况下,新闻报道能快就不要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