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1:42:52

局限范文篇1

在当今世界上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表达的是市场经济发达与落后的程度与水平。发展中国家一般指亚非拉国家。毫无疑问,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大发展中国家。因此,探究发展中国家公共领域私有化的局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公共领域私有化的对比分析

不同国家私有化明显不同,尤其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总体说来,发达国家的私有化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产物,而发展中国家则多是在经济政治巨大压力下“催生”的产物。具体表现如下:

(一)原因不同

发达国家公共领域私有化进程随着英国撒切尔政府的组建而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此时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快两个世纪,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框架已构建得比较成熟。私有化的具体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出于经济效率的考虑。西方经济学认为私有化能够在宏观层面上促进产品服务和市场制度建设。福利经济学认为私有化通过加强竞争来促进效率,私有化能促进市场条件和制度的发展。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意识形态斗争、暴力战争历史的终结,民主、言论自由蔓延到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新自由主义革命也随之向全球范围扩展,并在某些地区取得不错的效果;跨国公司蓬勃发展,兼并与收购行为大幅上升,FDI也迅速上升。在这一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开始了公共领域私有化的进程,主要原因有:(1)20世纪80年代,经济和债务危机使得各国政府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财政赤字,从而迫使政府仅仅为了平衡年度预算而向私营投资者开放公共领域,出售公共资产;(2)来自于国际金融机构的建议和压力,如IMF和WorldBank通过贷款催促发展中国家迅速私有化;(3)由于苏联的解体和原中央计划方式的崩溃,各国领导人将私有化作为新生掌权人物剥夺老一代特权阶层经济基础的手段,并借此试图建立一个新的中产阶级为主的国家秩序;(4)智利和东亚私有化改革成功带来积极的示范效应。

(二)范围不同

尽管在不同发达国家私有化的范围是不同的,但总的说来除英国比较的彻底外,其他国家都是选择性的进行。公认走在自由化最前列的意大利除了电信和电力部门以外,迄今为止也只有少数的私有化。在日本,完全私有化仅限于3家主要的铁路公司,而地方一级,包括众多公共事业公司还没有发生过私有化。与此相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私有化几乎涉及所有部门。比如迄今为止,非洲的大多公用事业,包括水务、电信和电力、银行和金融服务、医疗保险和教育都已经实现了不同程度私有化。

(三)过程不同

西方国家实施私有化,一般经过四个步骤:(1)私有化计划与战略的推广。公众必须被告知私有化并不意味着“出售政府”,私有化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必须阐述清楚;(2)成立一个包括学者、资本市场专家、中央银行的官员以及工会代表的专门委员会在不同部门开展预备研究,其最终报告要告知公众;(3)在预备研究之后,颁布有关私有化的法律,以阐明私有化的目标、方法和实施过程;(4)渐进实施计划,而不是过快地将计划和盘托出,如有步骤地将股权一部分一部分地出售。而大多发展中国家往往是政府公开宣称进行私有化计划后,以大众私有化(凭证式私有化)的方式或直接出售给当地或国外的投资者。这样过于简单,速度过快的私有化进程容易产生以下问题:(1)由于信息不对称,速度过快使得参与的企业非常有限,限制竞争;(2)限制了广大市民表达观点和监控过程的机会,不利于进程的透明化;(3)体制尚未健全,发展中国家缺乏应对强大跨国公司的经验,比较容易滋生腐败;(4)限制了公平,多数情况下,股份在老百姓手中的会跌价,最终落入精明的实业家手中。(四)结果不同

从短期来看,各国在不同程度上都产生了正收益,减轻了内外债压力,放松了短期现金限制

,在资源流动增大的年度财政收支更容易达到平衡;从长远来看,它起到了向国内外提供可信的保证信号的作用,表明在相关国家进行新自由主义的结构性改革进程的严肃性。在吸引外资和国内外逃资本的回流方面的影响与市场经济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私有化也伴随着就业的减少、中低收入阶层工资以及生活条件的停滞不前或者下降,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程度的增加。(下转第14页)

而在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导致由“私营垄断”代替“国家垄断”,从而出现“摘樱桃”以及穷人边缘化的倾向。由于公共领域的私有化更多会发生在基础设施部门,甚至会危及到穷人的基本生存。比如非洲部分国家的水务私有化不仅没有扩大服务的范围,反而导致贫困地区的设施维修不及时,穷人饮水更为困难。同时,可能使政府过分依赖外资,政治独立性减弱。此外,还存在私有化的可逆性问题,即政府是否有能力在私有化遭受重大失败时撤销私有化。私有化的可逆往往涉及高额的交易成本,而大多发展中国家原本就是在外债高抬,内部经济又不景气的环境下进行的改革,单凭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应对这一困境。

二、结论与启示

由于发展中国家公共领域的私有化是“催生”的,在这一进程中,各国不仅要承受私有化固有的局限,还要应对其在经济政治上处于弱势地位而带来的局限。正如德国著名经济学家魏伯乐教授所言:“私有化本身不是一个终点。私有化应被看作是提高效率的手段而不是消减或破坏政府地位的途径。”由此,对于我国的私有化启示:

局限范文篇2

照理说,初中与高中同属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思想、方法、路子自然是相通的,初中的教改成果拿到高中来用应该顺理成章。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有些教改经验在初中很适合,到了高中却行不大通,有些方法在初中的语文课上很有效,到了高中的语文课上却显得笨拙甚至滑稽。症结何在?我想,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自然有不同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律和个性,也许这正是高中语文教改步履维艰的原因所在。

当然,制约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因素很多,在此,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高中语文教学的局限和今后的教改趋向。

一、更新观念,研究现代化的高中语文教育思想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共同话题。改革的首要任务便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中的语文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就思想观念来讲,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有着明显的局限。张家璇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批评了“唯本”“唯考”“唯法”三种观念(《语文教学观念转变之我见》1995年第6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其他专家和学者也多次批评过语文教学观念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就语文论语文的封闭主义。这种观念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局限于“小语文教育”天地,唯我独尊,视野狭窄。(2)“目标在于取得功名”的“利禄主义”(叶圣陶先生语)。这种观念将语文教学的目标局限于高考,升学成了高中语文教育的唯一目的,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围绕着应试作文章,与其他学科一起自觉不自觉地强化了高中教育目的的单一性。(3)脱离实际、照本宣科的形式主义。教学方法单调,缺少变化;教学过程固定,模式统一;教学内容僵死,缺乏时代活水;课堂气氛沉闷,缺乏青春活力;脱离学生实际,忽视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不足,参与意识差。(4)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机械主义。由知识到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渡过程,自有其规律和方法,但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对此常常有机械的理解和机械的运作,要么是经院式的繁琐考证和注释的广泛罗列,要么是诗人式的拍卖激情以感动观众,要么是自动流水线式的重复训练和题海战术等等。这种种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是机械地理解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复杂性。

观念的偏差、陈旧和落后是导致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要使高中语文教改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就必须研究和构建现代化的高中语文教育思想。

⒈对高中语文教学性质、任务的再认识。普通高中是“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语文学科的性质应该有别于初中语文学科的性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颁布之前,初高中语文学科的性质放在一块表述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这实际上是将两个学段语文学科的性质等同了起来。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仍将上句话表述为初中语文学科的性质。那么高中呢?在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正式颁布和实施之前,我们所遵循的恐怕仍是这一表述。不过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研究,近期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庄文中先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是用来交流思想感情的,是负载文化的,这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工具的本质特点。”(《关于制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思考》1995年第3期《中学语文教学》)。于漪先生也强调:“语文绝不等同于一般的生产工具,如机器或犁锄,也绝不等同于一般的生活工具,如筷子和拐杖。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信息的载体……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弘扬人文,改革弊端》1995年第6期《语文学习》)这些阐述,已经清楚地表明:语文学科的性质应该是“交际的工具,文化的载体”。于漪先生说这是“还了语文学科的本来面目”(1995年8月15日在全国青语会成立大会上的报告)。这一阐述,对高中语文学科性质的明确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学大纲中已有明确的表述,但前文所谈到的“唯考”“利禄主义”的思想显然背离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这就有进一步明确的必要。同时,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特殊性仍需要作深层次的研究。张定远先生1995年夏在秦皇岛谈高中改革时曾说到正在构建中的四种高中办学模式,就这四种模式来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自然也应该有所不同。

⒉对高中语文教学广度与深度的再认识。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初中基础上的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对提高到什么程度这一问题一直研究不够,教学大纲上的表述也很模糊,大部分内容难以做出明确的界定,这就容易导致高中语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广度和深度的不明确,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封闭主义和形式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绝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在高中阶段受升学考试的左右而视野狭窄,同时又因教学形式方法的单调而浅尝辄止,学习的广度与深度都远远达不到要求。学语文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几页练习题,没有课外阅读习惯和练笔习惯,课堂学习消极被动,浮在知识的表层无法深入等等,这就是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就在于对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教什么,范围有多大,内容有多深;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等等。当然,这都是深入到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很复杂的问题,一时恐怕解决不好。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大家都能来研究这一问题,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且能够在新的教学大纲中体现出来。

⒊对高中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的再认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是具有战略眼光的。高中的语文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意味着语文学习任务的完成,意味着他们继续进行专门深造和谋求职业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语文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已经具备了参与现代化建设所应具备的语言运用和语文学习能力。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当然,高中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决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标签,它理应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比如:高中语文教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问题;高中的语文教学内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问题;高中的语文教学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问题;高中的语文教学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联系问题;高中的语文教学与国际大教育环境的关系问题;高中语文课程自身的现代化问题等等。语文教学不应是孤立的、封闭的,特别是高中的语文教学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更为接近,高中的语文教学思想如果缺乏现代化的内容和精神,那将会永远走不出封闭的、形式主义的小圈子。

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参与培养跨世纪的未来人才,就必须研究现状、解放思想,确立适合社会发展的、能够指导自身运作的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

二、变革教材体系,构建科学的高中课程方案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凭借,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改革的成败都与教材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现行高中教材(必修本)虽然经过反复修订而成,但仍存在很大的局限和缺陷:(1)作为全国统用教材,仅此一种,很难照顾到各地不同的教学实际。(2)就高中阶段的学习情况来看,这套教材内容尚显单薄,与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视野还有较大的差距。(3)教材编排采用单元文选式,从高一到高三,选文难度差别不大,听说读写训练没有一条明晰的线索。(4)教学目标先后次序不明确,难以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年级之间、单元之间甚至课与课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一种文体分布在三个年级,各种文体交错穿插,教师难以使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学了第一册不知道对学习第二册起什么作用,学了第二册也不知道比学第一册提高了多少。(5)语法修辞等基础的语文知识都穿插在初中教材中,高中语文教材中穿插的单元知识与训练内容本身构不成知识学习体系,也构不成能力培养体系,与单元学习内容也没有必然的联系。(6)许多课后的思考和练习在编排上也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同年级的思考和练习体现不出语文学习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教材内容的散乱、目标的模糊,自然容易导致教法的单一、学法的单一,教师找不到教学的梯度,学生感受不到进步的快乐。三年下来,学生学了六本书,到底有哪些收获,恐怕谁都难以说清。难怪有的高中毕业生并不认为自己的语文水平比初中阶段提高了多少;有的老师也反映,高中学生的作文书写不如初中时工整了,句子不如初中时流畅了,内容不如初中时明白了。这虽然说的是个别现象,但由此也可以发现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失误。其中教材编排上体现不出高中语文教学的广度、深度和梯度恐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样,变革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体系就显得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了。如何变革?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师,许多人都在思考和探索。张志公先生曾提出“教材改革要面向现代化建设”,并特别强调了现代化的几条根:一是“规范化”,二是“科学化”,三是“信息化”,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五是“国际化”,六是“坚持爱国主义”,七是“人的素质”。张先生谈到教材改革时还提出一种设想,“单开一门文学课”,另编一本“语文读本”,“教地道的语文”(见1995年第1期《中学语文教学》)。上海市建平中学的程红兵老师在他的《高中语文教材改革总体构想》一文中还提出了他所设计的一种高中语文教材编写方案:“每册教材根据培养目标,阅读课型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为筛选型阅读……第二单元为框架型阅读……第三单元为阐释型阅读……第四单元为赏析型阅读……第五单元为研究型阅读……”(见1995年第3期《中学语文教学》)。庄文中先生也强调:“要着眼于综合性和应用性,来构建高中语文应用知识体系”(出处同上)。这些讨论和建议,一方面说明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大家明确高中语文教材改革的一些基本方向:广博、有序、梯度分明、操作性强,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现行高中语文课程的设置也有很大的局限性:(1)全国统用一本书,没有地域差异,也没有要求差异。(2)一套教科书,面向全体学生,有的吃不了,有的吃不饱,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3)单一的课程设置造成了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脱节。(4)单一的教学内容使许多高中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在我看来,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与初中阶段相比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别,初中阶段可以说仍然是基础阶段,高中阶段则可以说是提高阶段,应该具有广阔性、应用性、分析性、鉴赏性、研究性等特点。据有关报刊介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高中语文课程都不是我们这样的整齐划一。为了适应高中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也为了社会的需求,除了开设必修课外,它们还大量开设选修课。如美国的部分中学,选修课程达300多门;日本中学的语文选修课程有许多是以中国文化为专题的,日本高中学生所掌握的唐诗、宋词等比我们的一般高中学生还要多。这许许多多的事实,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敲起了警钟。

陈钟梁先生在与青年教师的一次谈话中说:“现代课程论力求把理论框架放在一个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是社会的需求,一个顶点是科学内在的规律,还有一个顶点是学生身心的发展,而三角形的中心为人的素质。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语文教学可以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设立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个板块。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需要。”(见1994年第8—9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海在高中语文课程设置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据陈钟梁先生介绍:“必修课主要是打基础,用于基础知识的讲解、基本能力的培养……选修课旨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以高中为例,上海为几所实验学校编写了《古代汉语》《古文选读》《影视剧评论》《外国文学作品选》《交际与言辞》《校园新闻写作》等课本……活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表现能力、组织能力,因此重在活动性、实践性。”(出处同上)这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全国各地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和推动作用。

构建科学的高中语文课程方案是当务之急,我们期待着新课程方案的出台和进一步的完善,使之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

三、完善考试机制,增强考查内容的科学性、导向性

高中语文教学的显性目标与高考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目前的形势来说,高考作为教学指挥棒的作用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事实上也不应该否定。“升学考试从来是指挥棒,其他学科如此,国外也如此”(见1995年第6期《语文学习》于漪先生的《弘扬人文改革弊端》)。我们说,这个指挥棒只要指挥得好,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向、目标就会更明确,语文教学质量也就会随之而提高。不过,现行的考试机制尚不完善,许多方面还有很大的局限。这实际上也是由前面所谈到的“唯考”的观念所派生出来的,例如过分地看重了一次考试的作用;应试成为高中教育的终极目的和唯一目的;教学完全围绕考试作文章,忽略了高中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以不同形式、不同等级的考试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估机制;逐步把考试渗透到各个年级(甚至初中、小学)、各个环节以形成覆盖所有学段的考试网络。考试机制的不完善带来的负面效应很多,大家对它的批评也很多。如何建立比较完善的考试机制,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就语文学科来说,它应该具备科学性、实践性、层次性和多样性。所谓科学性,应该是指考试机制符合教育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所谓实践性,应该是指考试机制具有很强的应用功能、分析功能和研究功能;所谓层次性,应该是指考试机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既可以适合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层次的考试,又可适合于不同类型、不同需要的考试;所谓多样性,应该是指考试机制摆脱单一目的、单一形式、单一内容的局限,使之丰富多采,形成“条条大路通北京”的网络和格局。

近几年,高考这个指挥棒经过不断的调整,高考语文试题逐步稳定在“基本脱离教材,注重考查能力”上,这在语文教学和应试中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转折,这种与社会生活实际逐步相吻合的导向受到了高中语文教学界的肯定和赞同(当然,高考试题并非不存在问题和缺陷)。指挥棒的方向对了,并不代表高中语文教学沿袭已久的刻板程式和习惯也马上改变了。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一下子来一个大转机。不过,我们考查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情况,就会发现许多可喜的现象:高中的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实效,越来越注重能力培养,越来越注重课堂容量;研究大纲和考试说明的人多了,研究教学方法的人多了,研究训练规律的人多了。由此可见,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对路、训练到位,高中语文教学就能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我们并不否认高中语文教学还存在着目的的单一性、功利性和训练的单调性、机械性这些高中各学科所共有的缺陷,同时,我们还应该从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和导向性上调整和矫正高中的语文教学。这里所谈的考试内容的科学性不仅是指考试题目准确无误,试题容量和编排合理有序,还应该包括试题考查内容符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特殊规律、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高中语文学科的自然发展规律。比如现行高考试题中每年必考的几项基础知识,本应属于初中或小学阶段的考查内容,现在年年出现在高考试题中是否合适等等,都值得研究。在我看来,考试内容应具有明晰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才算科学。所谓考试内容的导向性也不是单纯指导学生应考的问题,如果单单理解为应考导向,那就会使高中的语文教学陷于考试的怪圈,永远也走不出来。考查内容的导向性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考试目标及考点的导向;(2)教师把握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导向;(3)教师进行高中语文教学规律和方法研究的导向;(4)高中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和局部改革的导向;(5)评价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教改成果的导向;(6)逐步形成现代化高中语文教育思想、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的导向。

局限范文篇3

【关键词】:法治思想时代局限原因分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同志曾经注意到了法治的重要性,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却选择了人治,结果使国家和民族蒙受了巨大的灾难。探究这一变化的原因,总结这一历史的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的法治思想及其时代特征

同志的“法治”思想散见于他的各种讲话以及他的行为中,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立法活动中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出立法是政治活动,又是科学活动。同志说:“搞宪法就是搞科学。”[1]其二,提出立法要遵循民主原则。1954年同志谈到我国宪法原则时指出:“原则基本上是两个: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1]其三,重视劳动人民在立法中的作用。指出: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制定的。劳动人民直接参与立法,在立法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立法的重要特色。其四,提出立法要实事求是的原则。1953年他明确指出:“应该是那样,实际是这样,中间有个距离,有些法律条文要真正实行,也还得几年。”[2]其五,主张严格执法,重视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这是加强法治建设的决定性环节,对此作了深刻地阐述。的这些观点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指导意义,对法治思想进行总结可以看到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强调人民民主专政。

明确提出:“法律是上层建筑,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生产力的。”[3]的这一论断确立了我国的法治思想的基调。(1)充分利用法律的惩戒功能对敌人实行专政。认为,军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可以运用这些手段。“坚决地杀掉一切应杀的反动分子。”对盗窃犯、诈骗犯、杀人放火犯、流氓集团和各种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秩序的坏分子,法律必须严格制裁[3]。(2)充分利用法律的保障功能,维护人民的利益。强调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人民的利益,赋予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信仰等自由。”的这些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在建国初期以民主改革为中心的法治建设进程中。

2、倡导廉洁,反对腐败

历来注重党风建设,这一思想也体现在建国后的法治建设进程之中。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一样重要,一样要大张旗鼓地进行。特别是对群众所痛恨的违法乱纪分子要加以惩办和清除出党政组织,最严重者应处以极刑。这表明,极力主张推进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并且把这种民主进程紧紧地与党风党纪的建设联系在一起。

3、在实践中注重立法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后,十分重视建立社会主义的法规,以适应新的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亲自着手这方面的建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1)在制定宪法中的创造。指出:“世界上的宪政,不论是英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4]因此,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最广泛地组织全国各界参与,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2)的刑法思想突破了旧的传统。主张,要将打击的矛头集中指向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属敌我矛盾性质的犯罪分子,在充分肯定法律的惩戒功能的同时,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提出建立死缓制度,废止肉刑,建立劳动教养制度。

--------------------------------------------------------------------------------

[1]:《选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25,328页。

[2]:《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40,86页。

局限范文篇4

照理说,初中与高中同属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思想、方法、路子自然是相通的,初中的教改成果拿到高中来用应该顺理成章。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有些教改经验在初中很适合,到了高中却行不大通,有些方法在初中的语文课上很有效,到了高中的语文课上却显得笨拙甚至滑稽。症结何在?我想,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自然有不同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律和个性,也许这正是高中语文教改步履维艰的原因所在。

当然,制约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因素很多,在此,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高中语文教学的局限和今后的教改趋向。

一、更新观念,研究现代化的高中语文教育思想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共同话题。改革的首要任务便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中的语文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就思想观念来讲,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有着明显的局限。张家璇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批评了“唯本”“唯考”“唯法”三种观念(《语文教学观念转变之我见》1995年第6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其他专家和学者也多次批评过语文教学观念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就语文论语文的封闭主义。这种观念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局限于“小语文教育”天地,唯我独尊,视野狭窄。(2)“目标在于取得功名”的“利禄主义”(叶圣陶先生语)。这种观念将语文教学的目标局限于高考,升学成了高中语文教育的唯一目的,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围绕着应试作文章,与其他学科一起自觉不自觉地强化了高中教育目的的单一性。(3)脱离实际、照本宣科的形式主义。教学方法单调,缺少变化;教学过程固定,模式统一;教学内容僵死,缺乏时代活水;课堂气氛沉闷,缺乏青春活力;脱离学生实际,忽视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不足,参与意识差。(4)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机械主义。由知识到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渡过程,自有其规律和方法,但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对此常常有机械的理解和机械的运作,要么是经院式的繁琐考证和注释的广泛罗列,要么是诗人式的拍卖激情以感动观众,要么是自动流水线式的重复训练和题海战术等等。这种种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是机械地理解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复杂性。

观念的偏差、陈旧和落后是导致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要使高中语文教改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就必须研究和构建现代化的高中语文教育思想。

⒈对高中语文教学性质、任务的再认识。普通高中是“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语文学科的性质应该有别于初中语文学科的性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颁布之前,初高中语文学科的性质放在一块表述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这实际上是将两个学段语文学科的性质等同了起来。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仍将上句话表述为初中语文学科的性质。那么高中呢?在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正式颁布和实施之前,我们所遵循的恐怕仍是这一表述。不过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研究,近期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庄文中先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是用来交流思想感情的,是负载文化的,这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工具的本质特点。”(《关于制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思考》1995年第3期《中学语文教学》)。于漪先生也强调:“语文绝不等同于一般的生产工具,如机器或犁锄,也绝不等同于一般的生活工具,如筷子和拐杖。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信息的载体……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弘扬人文,改革弊端》1995年第6期《语文学习》)这些阐述,已经清楚地表明:语文学科的性质应该是“交际的工具,文化的载体”。于漪先生说这是“还了语文学科的本来面目”(1995年8月15日在全国青语会成立大会上的报告)。这一阐述,对高中语文学科性质的明确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学大纲中已有明确的表述,但前文所谈到的“唯考”“利禄主义”的思想显然背离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这就有进一步明确的必要。同时,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特殊性仍需要作深层次的研究。张定远先生1995年夏在秦皇岛谈高中改革时曾说到正在构建中的四种高中办学模式,就这四种模式来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自然也应该有所不同。

⒉对高中语文教学广度与深度的再认识。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初中基础上的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对提高到什么程度这一问题一直研究不够,教学大纲上的表述也很模糊,大部分内容难以做出明确的界定,这就容易导致高中语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广度和深度的不明确,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封闭主义和形式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绝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在高中阶段受升学考试的左右而视野狭窄,同时又因教学形式方法的单调而浅尝辄止,学习的广度与深度都远远达不到要求。学语文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几页练习题,没有课外阅读习惯和练笔习惯,课堂学习消极被动,浮在知识的表层无法深入等等,这就是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就在于对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教什么,范围有多大,内容有多深;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等等。当然,这都是深入到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很复杂的问题,一时恐怕解决不好。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大家都能来研究这一问题,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且能够在新的教学大纲中体现出来。

⒊对高中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的再认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是具有战略眼光的。高中的语文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意味着语文学习任务的完成,意味着他们继续进行专门深造和谋求职业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语文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已经具备了参与现代化建设所应具备的语言运用和语文学习能力。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当然,高中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决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标签,它理应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比如:高中语文教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问题;高中的语文教学内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问题;高中的语文教学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问题;高中的语文教学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联系问题;高中的语文教学与国际大教育环境的关系问题;高中语文课程自身的现代化问题等等。语文教学不应是孤立的、封闭的,特别是高中的语文教学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更为接近,高中的语文教学思想如果缺乏现代化的内容和精神,那将会永远走不出封闭的、形式主义的小圈子。

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参与培养跨世纪的未来人才,就必须研究现状、解放思想,确立适合社会发展的、能够指导自身运作的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

二、变革教材体系,构建科学的高中课程方案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凭借,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改革的成败都与教材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现行高中教材(必修本)虽然经过反复修订而成,但仍存在很大的局限和缺陷:(1)作为全国统用教材,仅此一种,很难照顾到各地不同的教学实际。(2)就高中阶段的学习情况来看,这套教材内容尚显单薄,与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视野还有较大的差距。(3)教材编排采用单元文选式,从高一到高三,选文难度差别不大,听说读写训练没有一条明晰的线索。(4)教学目标先后次序不明确,难以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年级之间、单元之间甚至课与课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一种文体分布在三个年级,各种文体交错穿插,教师难以使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学了第一册不知道对学习第二册起什么作用,学了第二册也不知道比学第一册提高了多少。(5)语法修辞等基础的语文知识都穿插在初中教材中,高中语文教材中穿插的单元知识与训练内容本身构不成知识学习体系,也构不成能力培养体系,与单元学习内容也没有必然的联系。(6)许多课后的思考和练习在编排上也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同年级的思考和练习体现不出语文学习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教材内容的散乱、目标的模糊,自然容易导致教法的单一、学法的单一,教师找不到教学的梯度,学生感受不到进步的快乐。三年下来,学生学了六本书,到底有哪些收获,恐怕谁都难以说清。难怪有的高中毕业生并不认为自己的语文水平比初中阶段提高了多少;有的老师也反映,高中学生的作文书写不如初中时工整了,句子不如初中时流畅了,内容不如初中时明白了。这虽然说的是个别现象,但由此也可以发现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失误。其中教材编排上体现不出高中语文教学的广度、深度和梯度恐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样,变革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体系就显得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了。如何变革?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师,许多人都在思考和探索。张志公先生曾提出“教材改革要面向现代化建设”,并特别强调了现代化的几条根:一是“规范化”,二是“科学化”,三是“信息化”,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五是“国际化”,六是“坚持爱国主义”,七是“人的素质”。张先生谈到教材改革时还提出一种设想,“单开一门文学课”,另编一本“语文读本”,“教地道的语文”(见1995年第1期《中学语文教学》)。上海市建平中学的程红兵老师在他的《高中语文教材改革总体构想》一文中还提出了他所设计的一种高中语文教材编写方案:“每册教材根据培养目标,阅读课型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为筛选型阅读……第二单元为框架型阅读……第三单元为阐释型阅读……第四单元为赏析型阅读……第五单元为研究型阅读……”(见1995年第3期《中学语文教学》)。庄文中先生也强调:“要着眼于综合性和应用性,来构建高中语文应用知识体系”(出处同上)。这些讨论和建议,一方面说明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大家明确高中语文教材改革的一些基本方向:广博、有序、梯度分明、操作性强,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现行高中语文课程的设置也有很大的局限性:(1)全国统用一本书,没有地域差异,也没有要求差异。(2)一套教科书,面向全体学生,有的吃不了,有的吃不饱,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3)单一的课程设置造成了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脱节。(4)单一的教学内容使许多高中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在我看来,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与初中阶段相比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别,初中阶段可以说仍然是基础阶段,高中阶段则可以说是提高阶段,应该具有广阔性、应用性、分析性、鉴赏性、研究性等特点。据有关报刊介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高中语文课程都不是我们这样的整齐划一。为了适应高中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也为了社会的需求,除了开设必修课外,它们还大量开设选修课。如美国的部分中学,选修课程达300多门;日本中学的语文选修课程有许多是以中国文化为专题的,日本高中学生所掌握的唐诗、宋词等比我们的一般高中学生还要多。这许许多多的事实,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敲起了警钟。

陈钟梁先生在与青年教师的一次谈话中说:“现代课程论力求把理论框架放在一个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是社会的需求,一个顶点是科学内在的规律,还有一个顶点是学生身心的发展,而三角形的中心为人的素质。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语文教学可以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设立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个板块。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需要。”(见1994年第8—9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海在高中语文课程设置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据陈钟梁先生介绍:“必修课主要是打基础,用于基础知识的讲解、基本能力的培养……选修课旨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以高中为例,上海为几所实验学校编写了《古代汉语》《古文选读》《影视剧评论》《外国文学作品选》《交际与言辞》《校园新闻写作》等课本……活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表现能力、组织能力,因此重在活动性、实践性。”(出处同上)这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全国各地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和推动作用。

构建科学的高中语文课程方案是当务之急,我们期待着新课程方案的出台和进一步的完善,使之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

三、完善考试机制,增强考查内容的科学性、导向性

高中语文教学的显性目标与高考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目前的形势来说,高考作为教学指挥棒的作用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事实上也不应该否定。“升学考试从来是指挥棒,其他学科如此,国外也如此”(见1995年第6期《语文学习》于漪先生的《弘扬人文改革弊端》)。我们说,这个指挥棒只要指挥得好,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向、目标就会更明确,语文教学质量也就会随之而提高。不过,现行的考试机制尚不完善,许多方面还有很大的局限。这实际上也是由前面所谈到的“唯考”的观念所派生出来的,例如过分地看重了一次考试的作用;应试成为高中教育的终极目的和唯一目的;教学完全围绕考试作文章,忽略了高中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以不同形式、不同等级的考试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估机制;逐步把考试渗透到各个年级(甚至初中、小学)、各个环节以形成覆盖所有学段的考试网络。考试机制的不完善带来的负面效应很多,大家对它的批评也很多。如何建立比较完善的考试机制,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就语文学科来说,它应该具备科学性、实践性、层次性和多样性。所谓科学性,应该是指考试机制符合教育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所谓实践性,应该是指考试机制具有很强的应用功能、分析功能和研究功能;所谓层次性,应该是指考试机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既可以适合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层次的考试,又可适合于不同类型、不同需要的考试;所谓多样性,应该是指考试机制摆脱单一目的、单一形式、单一内容的局限,使之丰富多采,形成“条条大路通北京”的网络和格局。

近几年,高考这个指挥棒经过不断的调整,高考语文试题逐步稳定在“基本脱离教材,注重考查能力”上,这在语文教学和应试中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转折,这种与社会生活实际逐步相吻合的导向受到了高中语文教学界的肯定和赞同(当然,高考试题并非不存在问题和缺陷)。指挥棒的方向对了,并不代表高中语文教学沿袭已久的刻板程式和习惯也马上改变了。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一下子来一个大转机。不过,我们考查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情况,就会发现许多可喜的现象:高中的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实效,越来越注重能力培养,越来越注重课堂容量;研究大纲和考试说明的人多了,研究教学方法的人多了,研究训练规律的人多了。由此可见,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对路、训练到位,高中语文教学就能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我们并不否认高中语文教学还存在着目的的单一性、功利性和训练的单调性、机械性这些高中各学科所共有的缺陷,同时,我们还应该从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和导向性上调整和矫正高中的语文教学。这里所谈的考试内容的科学性不仅是指考试题目准确无误,试题容量和编排合理有序,还应该包括试题考查内容符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特殊规律、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高中语文学科的自然发展规律。比如现行高考试题中每年必考的几项基础知识,本应属于初中或小学阶段的考查内容,现在年年出现在高考试题中是否合适等等,都值得研究。在我看来,考试内容应具有明晰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才算科学。所谓考试内容的导向性也不是单纯指导学生应考的问题,如果单单理解为应考导向,那就会使高中的语文教学陷于考试的怪圈,永远也走不出来。考查内容的导向性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考试目标及考点的导向;(2)教师把握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导向;(3)教师进行高中语文教学规律和方法研究的导向;(4)高中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和局部改革的导向;(5)评价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教改成果的导向;(6)逐步形成现代化高中语文教育思想、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的导向。

局限范文篇5

关键词:西方伦理相对主义;局限;启示

相对主义是西方伦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致思取向。西方伦理相对主义的形成十分复杂,既有物质层面的深层原因,也有理论思维方面的原因。既与西方文明肇始于古希腊的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也与西方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理性精神、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密不可分。

一、什么是伦理相对主义

伦理相对主义的概念并未在学术界得到严格、准确的界定,不同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运用都较为宽泛,往往各有侧重。伦理相对主义(ethicalrelativism)又可称为道德相对主义(moralrelativism)。一般而言,伦理相对主义主张道德规范、道德原则以及道德体系的现实运用总是不确定的、有限的、缺乏普遍性的,不存在普遍有效的和必不可少的道德价值;道德只是相对于特定的社会、民族或文化才是确定的和有效的。

伦理相对主义是对人们在实践中或理论上所面临的问题的探讨或回答,伦理相对主义阐述问题的方式(探问或表述问题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本体论的方式,一种是认识论的方式。本体论的问题阐述是:“道德或伦理是客观的、普遍的、绝对的还是主观的、特殊的、相对的?”认识论的问题阐述是:“我们是否能够当下认识或把握客观存在的道德或伦理?”、“我们能否建构普遍适用的道德体系或伦理学体系?”本体论的问题阐述侧重于道德或伦理本身的性质或属性,认识论的问题阐述侧重于主体的能动性方面。

相对主义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哲学论题,它几乎涉及到人类知识的每一个领域。从哲学层面来说,伦理相对主义是相对主义的特殊表现或个案。相对主义在不同的学科层面之间可以双向互动,既可从哲学层面而延展至具体学科层面,又可从具体学科层面上升到哲学层面。在一个时期,相对主义从对具体的道德、社会和政治等问题的讨论而上升为哲学层面的抽象论辩;而在另一个时期,相对主义又由哲学的探讨而延伸、扩展到具体科学的领域特别是伦理学领域。伦理相对主义既可上升为西方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又是西方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倾向在伦理学上的反映和体现。

西方伦理相对主义既不是一个独立的伦理学派,也不仅仅是某一时代的伦理思潮,而是在西方伦理思想发展史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具有长期性和普遍性的倾向,它汇聚了众多的思想人物和理论流派,几乎贯穿了全部西方伦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它萌芽于古希腊,在欧洲的中世纪不绝如缕,在现当代日益兴盛。

二、伦理相对主义的局限

伦理相对主义的局限性可以从哲学理论层面(方法层面)和实践层面两个大的方面来加以考察。

1、理论层面的局限

伦理相对主义的局限从哲学理论层面或认识论层面(方法层面)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伦理相对主义割裂了道德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道德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所处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综观人类文明或文化的发展历史过程,道德的绝对性(普遍性、同一性、确定性)与相对性(特殊性、差异性、变易性)始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生活在一定地理环境条件下和社会生产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其所具有的道德对该群体或该社会组织的成员来说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也就是说,这一道德体系对该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全体成员而言是普遍的、确定无疑的、绝对的。但是,任何道德体系又都是可变的、相对的。适用于一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道德不一定能被别的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所接受;即使就同一群体或社会组织来说,随着其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变以及所处地理环境的变化,该群体或社会组织所需要的道德也会或快或慢地发生相应的变化,特别是由生产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形态的改变,能够使相同的群体或社会组织的道德体系发生质的改变,由此又使得产生于一定条件下的任何道德体系总是呈现出较为浓厚的相对性。

道德总是相对性(特殊性)与绝对性(普遍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道德的相对性蕴涵了道德的绝对性。道德规范和道德习俗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时代性,这是一切道德都不可避免的,这是道德相对性的一面;但相对性(特殊性)中总是蕴涵着绝对性(普遍性)。卢梭曾经指出:“看一看世界上的各民族,并浏览古今的历史:在许多不合人情的、怪诞的礼拜形式中,在千差万别的风俗和习惯中,你到处都可以发现相同的道德原则,到处都可以发现相同的善恶观。”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直到封建社会,各民族、各地区通常是在相对封闭的地理条件和落后低下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各自独立地发展,他们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往往是偶然的、松散的;与此相适应,他们的道德体系不仅在不同社会形态中要随着生产方式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常常在相同的生产方式或社会形态中表现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或不同文化的特色。无论是文化还是其中的伦理,都既有适应其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又有超越其特定环境而普适于人类社会的普遍性。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描述各民族、各时代关于美德与过恶、善恶的规范等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之后指出,一切民族在这些道德相对性现象的背后存在着完全一致的地方,这就是他们都把遵守他们所制定的法律的人称为“道德君子”,把违犯法律的人称为“罪犯”,这表明:“在任何地方,美德与过恶,道德上的善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会称为最道德的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在善恶行为的具体内容上固然互不相同,这是特殊的相对的;但他们都把社会的福利或利益作为判断道德善恶的惟一标准,这是相同的、普遍的即绝对的。各地区、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愈是孤立、封闭和独立,那么他们之间在道德上的差别就越突出,伦理相对性的一面就越明显;各地区、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越是频繁,联系越是密切,相互依赖越是加深,那么他们在道德上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就越多,伦理的绝对性一面就越明显,我们已经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在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断缩小、冲突不断减少,共同性和统一性不断增长。

另一方面,道德的绝对性也离不开相对性,绝对的(普遍的、共同的)道德总是要通过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特定道德而表现出来,“所有道德总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会性的当地情况相关联,当代的道德力图摆脱全部特殊性而成为一种普遍性道德的愿望,只不过是一种幻想。”道德的绝对性只能通过道德的相对性体现出来。随着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人类愈益突破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外在限制和社会条件对人类造成的自我限制,使得生活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各个民族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卷入到世界经济或全球经济的洪流之中;正是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共通性和交互性,形成了人类共同的需要和能力;在此基础上能够产生或形成各种文化之间共通的道德规范。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普世伦理或全球伦理日益提上议事日程;但普世伦理或全球伦理决不意味着消除民族的或文化的特色而在形式上千篇一律。

就一个社会本身的客观情况而言,道德体系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确定性,它得到该社会中的大多数成员的认可;而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看,一个社会中的道德决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到别的社会之中,一个社会中的道德仅仅对该社会或文化传统中的成员是确定的、普遍的和有效的,对别的社会或文化传统中的成员来说,则表现出十分鲜明的相对性。人类学家常常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的道德生活实践的巨大差异等现象出发,未加深思地断言其各自的道德的相对性。在人类学家看来,伦理类型常常决定于文化类型,伦理是文化形态的组成部分。文化类型只有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才能加以理解,在某一文化中,道德总是同诸如语言和基本政治制度等其他文化特征紧密相联的。属于不同文化的各个社会形态,其道德上所赞成的与所反对的事物往往十分不同。但是在一个社会内部,所有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具有道德的共同性,即关于道德上正确与错误的一般知识。对文化的伦理相对主义的反驳或批判,则主张人类本性的结构相同,至少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存在着同一性,由此导致了生活于不同文化中的人类形成了基本一致或相同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由此可见,道德的相对性中包含了道德的确定性、普遍性和绝对性。

我们不能把伦理的相对性与伦理相对主义混为一谈。伦理的相对性是道德生活中的客观事实,无论在怎样的社会形态中,无论在怎样的时代条件下,社会生活中的伦理或道德总是具有特殊的、相对的因素——当然,也总是具有普遍的、绝对的因素;伦理相对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倾向则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或伦理的相对性质的片面反映,是对伦理相对性的夸大或极端强调。伦理的相对性并不必然导致伦理相对主义;伦理相对主义必定是对道德普遍性与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形而上学割裂。

其次,伦理相对主义否定了道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从哲学认识论角度来说,伦理相对主义大都承认道德的主观性而否认道德的客观性,否定了道德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古希腊智者派中的杰出代表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就深深潜藏着对道德客观性的否定和对道德主观性的肯定。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命题更是明确地把知识作为道德的标准、本质和源泉,在苏格拉底那里,知识决不是源于人的实践经验,而是源于人的理性,理性不过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认识能力,因此,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就其深层意蕴来说也无疑是割裂了道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古希腊怀疑论派在哲学层面对事物及其性质的客观存在的怀疑,从理论逻辑上预制或预设了其伦理思想的相对主义、主观主义发展方向。近代哲学的经验论派把经验作为知识的来源,强调人的感觉、观念是知识的基础和源泉,从理论的逻辑发展来看,经验、感觉或观念范畴既可以容纳丰富的客观内容,又蕴涵着陷入纯粹主观性的可能;经验等范畴既可以成为联结主观与客观的桥梁,也可以成为隔断主观与客观的鸿沟。贝克莱的“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即是被感知”等哲学命题已经充分体现了经验主义的主观主义性质,经验论最后在休谟那里走向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结局。经验论派的伦理思想向相对主义方向的演变,与经验论派在哲学上从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的演变是一致的。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经验派的思想家在哲学与伦理学的思想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例如,自17世纪以来的英国经验主义伦理学中以沙夫茨伯利、哈奇森、巴特勒、亚当·斯密等人为代表的道德情感论者,把良心、仁爱、同情或天赋的“道德感”作为道德的来源和标准,而良心、仁爱、同情或天赋的“道德感”等都是主观内心的东西,它们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近性派哲学主张知识的普遍性与必然性不是来自外部的经验,而是来自内在的理性;与此相应,在伦理学的范围内,理性派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主张道德准则与道德原则的普遍性、必然性以及道德理论的真理性不能从道德生活的经验中获得,而只能从人的理性、道德理性或实践理性中产生。作为理性派的突出代表的康德,其义务论的伦理学虽然体现出显著的绝对主义性质,但他的伦理学并没有为我们提供具有真切的现实指导性的内容,他的伦理学应当说是形式主义的、空洞的,在其空洞的形式下包含了随时向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转变的可能。总之,近代经验派和理性派的伦理学家无论是把道德归结为经验、情感还是理性,这些都是主观精神的东西,他们本来的目的是力图为一个新兴的社会建构客观的、普遍的道德体系,结果却回到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实际上希冀通过主观性来确立客观性的努力,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以其主观性而消解了客观性。

现当代的相对主义伦理学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在否定道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这一定向上是相同的。实用主义的伦理学虽然一度强调面向现实或客观实际,但随着其理论的发展,其对实用性、有效性以及经验的解释愈益表现出主观主义的倾向;杜威甚至把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仅仅当作用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具体道德问题的理智工具,在一定的意义上消解了道德准则和道德原则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存在主义的伦理学则悬置外部客观世界,把道德仅仅作为纯粹自由的个人在精神上的相互关系,从个人的精神、情绪、心理状态等层面探究人的道德。元伦理学则以分析哲学的方式抛弃传统伦理学对客观普遍的道德准则、道德原则的寻求,一味地研讨分析伦理学的道德判断、命题、语句、语词的意义,力图清除道德判断、命题和语句的事实内容,把它们仅仅归结为个人情感、情绪、直觉的表达。境遇伦理学以约瑟夫·弗莱彻的基督教境遇伦理学为典型,他曾明确宣称境遇论的方法即相对主义,把基督教的一切其他道德规范都归结为“爱”,“爱”涵盖一切,结果使基督教的这种“爱”仅仅成为一种“意志、意向或态度”,“爱”成为一种极其抽象的主观的东西。总的说来,现当代的相对主义伦理学都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割裂了道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道德究竟是怎样产生、怎样形成的?具体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从哪里来?它们是怎样被人们所接受的?在伦理学的学科领域内,从道德的发生或形成机制来看,确实容易导致道德的主观主义。近代经验派和理性派的哲学和伦理学——特别是经验派的哲学和伦理学更接近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现实——就其主要方面和本质来看,是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奠基思想基础的,应当说,这一时期的哲学伦理学思想必然包含非常突出的客观主义性质;但从其理论的实际来看,却呈现出了相当主观的色彩。理论家们的话语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遮蔽了道德本身所蕴涵着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性质,这种侧重于从理论的、逻辑的层面来建构伦理学、阐述伦理学的学术研究倾向为伦理相对主义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要矫正这一不良倾向,伦理学的研究亟需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参与。再次,伦理相对主义误解了道德的多样性与道德统一性的关系。一个社会及其道德体系与另一社会及其道德体系之间有根本差异,并不一定就意味着道德是相对的;道德的多样性与道德的统一性是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与哲学上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世界的物质多样性的关系非常相似。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但这个物质的世界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复杂多样的运动形态和存在形态表现出来。物质的多样性以其统一性为基础,物质的统一性通过其多样性而表现出来。与此相似,道德的多样性以道德的统一性为基础,而道德的统一性又要通过道德的多样性来表现。道德的多样性实质体现了道德的相对性,道德的统一性则体现了道德的绝对性,道德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多样化道德的存在,各种文化所制约的不同习惯的存在,这些情况与各式各样的非相对主义的伦理学理论是完全相容的。”例如,不同的文化传统在对待身患绝症的病人时往往采取了非常不同、被我们看作是相互矛盾的道德准则,但这种具体行为和其所遵循的道德准则的多样性和相对性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道德体系是截然对立的,相反,在这种矛盾冲突的表象之下蕴涵着道德的一致性、统一性。在中国和日本等国,医生通常不允许直接将病情告知身患绝症的病人本人,而是告知病人的配偶或其他家属,由配偶或其他家属来作决定,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使病人受到过度刺激或惊吓,让病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较为平静地度过为时不多的日子;在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医生直接将患病实情告知身患绝症的病人本人,充分尊重个人的知情同意权和其他自主权利,以利于病人自主安排自己的未来时日。在不同文化下的不同的道德行为从现象上看是相互矛盾的,但他们的不同行为都体现了对病人的道德关怀,从着眼于病人的利益这一根本点来看,这些不同的行为又体现了道德关怀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伦理相对主义割裂了道德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主观性与客观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过于夸大道德的特殊性、主观性、多样性、相对性,而忽视了道德本有的普遍性、客观性、统一性和绝对性。对经验、事实进行简单的、静态的分析归纳,没有从动态的、历史的、实践的观点去考虑问题。伦理相对主义确实没有看到,在极其多样甚或变化无常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背后存在的道德的共同性与规律性,遮蔽了道德体系内部多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道德与外部各因素之间的普遍联系,陷入了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道德现象,我们就能看到: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才是道德的不竭源泉。道德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观性与客观性、多样性和统一性、绝对性和相对性都是从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出来的。人类的生产实践与生活实践不是静止的东西,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的、辩证的发展过程,人类生产实践与生活实践的动态发展决定了道德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观性和客观性、多样性和统一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历史与现实的统一。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调节其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原则,道德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但从根本来看,当社会的生产活动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质的改变或根本性的发展时,道德就必然要与之相适应而发生改变,旧的、不适应新的生产与生活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就退出社会道德生活的舞台,与新的社会生产、生活条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就应运而生。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相互联系的紧密性、人们相互交往的生活实践的密切性产生了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普遍性、客观性、统一性和绝对性,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相互联系的松散性(生产组织的小规模、区域性、生产协作和相互依赖的松散,等等)、人们相互交往的生活实践的松散性(群体的多样性、独立性、多层次性等)产生了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特殊性、主观性、多样性和相对性。根据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类的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这两种生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人类道德的影响是不同的。当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处于极其低下的水平时,人类自身的生产即人口生产对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制度发挥了直接的支配的绝对作用,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时,人类自身的生产就更多地受到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制约,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支配和决定了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制度。当然,物质生产进步的缓慢、物质生产规模的狭小、生产各环节联系的松散并不必然导致道德相对性的凸显和对道德相对性的强调,甚至可能出现对道德绝对性的强调。由于在这种物质生产力水平下,社会的生存更多地依赖于人类自身的生产,更多地依赖于人们生活交往的密切性,社会的稳定和生存更多地依赖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相互关系,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甚至可能出现对道德普遍性、不变性和绝对性的强调。例如,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社会物质生产各环节之间联系松散,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突破血缘群体的限制,社会的生存迫切需要人际关系的稳定有序,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反而使着眼于一般人际关系的普遍性、稳定不变性和绝对性的道德体系得到张扬。一般而言,社会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发达程度决定了道德的普遍性一面的发展程度。但道德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观性和客观性、多样性和统一性、绝对性与相对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并不必然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有可能呈现出道德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观性和客观性、多样性和统一性、绝对性与相对性双方共同增长的局面。一方面,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在广度上的不断拓展,不同的地区、民族和国家被纳入到市场经济的体系中,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对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普遍性、客观性、统一性、绝对性的要求就不断增强,从理论上、逻辑上说,这就为伦理绝对主义的存在提供了土壤,当今对普世伦理的呼唤即是证明;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在深度上的不断开拓,社会分工不断细化,整个生产与再生产的链条不断延伸,致使个体在生活实践上的独立性、自由度不但加强,每一个体对个别的、具体的社会组织的依赖性不断降低,这又导致了人们对道德的特殊性、主观性、多样性和相对性的要求,在理论上、逻辑上为伦理相对主义的产生和存在提供了现实基础。

2、实践层面的局限

伦理相对主义在社会道德生活的实践中容易引发道德冲突或道德危机。在伦理相对主义的范围内,由于不同的思想家对伦理的相对性从不同方面和在不同程度上予以夸大,有的甚至使之走向极端。人的思想、观念总是要表现在其外部的行为上,伦理相对主义者既然在理论上强调道德的特殊性、相对性,那么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就会强调各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道德的特殊性、相对性,主张不同的社会群体(团体),包括不同的职业和生产行业、不同的阶层和阶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形态的道德都是相互不同的,各自的道德规范都适合各自的特定情况,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坚持它们各自现有道德的合理性,把道德当作固定不变的东西。当这些各种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相互接触、相互交往的时候,它们在道德上难免产生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在伦理相对主义者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解决的,似乎这些道德冲突也是永恒不变的。伦理相对主义为道德实践中的任性、个人主义提供理论辩护,可能造成不同个人、不同社会群体我行我素、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社会的向心力、凝聚力的形成。

极端的伦理相对主义者往往在实际生活中流于诡辩,陷入道德虚无主义。极端的伦理相对主义者对世界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区、文化、社会形态、阶层和阶级、职业等表现出的道德多样性和相对性感到迷茫,对人类道德的普遍性、共同性丧失信心,以致把道德看作完全主观的、可有可无的东西,在行为中我行我素,甚至对一般伦理相对主义者所主张的“相对的道德”也表现出反感和逆反的态度,想怎样就怎样,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约束人的行为。人是完全的绝对的自由存在,约束和指导人的行为的道德是不存在的。伦理相对主义可能导致这样一种局面:它使得站在某一社会(民族或文化)之外对该社会(民族或文化)中的行为所作的道德判断(道德评价)失去意义,这样就消解了伦理中本有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因素,使人类道德在社会生产实践和生活交往不断扩大、加深和融合的现实条件下走向普世伦理的趋势失去可能。“倘若道德的正确性和错误性完全取决于具体情况,那么,建立普遍的伦理学体系似乎成了无法达到的理想。”伦理相对主义认为在道德领域不存在客观的、正确的陈述,这种相对主义易使人追求非理性的价值体系甚至彻底的虚无主义。

三、伦理相对主义对我们的启示

纵观西方伦理相对主义的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各民族各地区在不同时代的道德生活的多样化现实,西方伦理相对主义还是能够给予我们诸多的启示和借鉴。

我们可以看到,伦理相对主义决非一无是处。伦理相对主义的错误在于把道德的相对性或伦理的相对性予以片面地夸大,只要我们使伦理相对主义回复到其原有的范围,我们就能够继承和发扬其合理的内容。伦理相对主义的合理性在于它充分揭示了道德中的相对性成分,这种相对性既可能是规范层面的,又可能是原则层面的和体系层面的;既可能是心理层面的,又可能是文化层面的。伦理相对主义在方法论上的合理性表现在经验性与综合性,坚持从具体的生活经验出发,在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抽象时看到了道德生活经验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伦理相对主义有利于培养个体和群体的道德自由。从历史的发展来看,道德选择的自由具有反对传统的道德权威和道德专制的意义。在现代社会里,就个体和不同的群体而言,道德自由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道德发展目标。现在,我们不能再要求个人或各个群体的道德水平、道德目标整齐划一,都达到理想的圣人的道德境界或既定社会最高的道德境界,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逻辑的。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群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道德偏好,只要是有益于社会和他人,我们应当允许这些多样化的道德偏好并给予鼓励。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群体而言,道德的自由选择不是无限制的、绝对的,道德自由只能存在于一个社会或文化既有的伦理体系所能允许和接受的范围内。

伦理相对主义能够使我们采取开放的、灵活的态度。伦理相对主义至少告诉我们应当接受这一事实: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准则和道德信念,而且每个社会的道德信念都深受其文化的影响。伦理相对主义鼓励我们探索那与我们有别的道德信念的理由,并促使我们审视我们自身所拥有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的理由。这使我们能够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而不是盲目地拒斥其他伦理体系或外来文化。彼得·温奇认为:“为了理解和解释异域的或原始的社会,我们不仅不得不把我们的成见搁置起来,而且还不得不终止使用我们自己的西方规范和合理性标准。我们可能遇到与我们的规范不一致或不可比的信仰和行为的合理性规范。”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人所具有的既有的立场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正是在这种不可摆脱的思想视域中,我们才能达成对一切事物的创造性理解;在特定立场上对外来文化的理解和通过这种理解,我们才能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和可能熟视无睹的那些成见达到深刻的、富于批判性的理解。

伦理相对主义有助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形成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和相互宽容的氛围。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道德准则和道德信念,而且每个社会的道德信念都深受其文化传统的影响;各个民族、各个社会都不能摆脱其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我们应在面对和接受这一现实的基础上,尊重各个民族和不同社会各自的道德选择和道德传统。对人类道德生活的历史相对性的充分认识有助于促进相互理解,相互理解的加深促进相互宽容。“宽容是我们这个多种族、多民族、多元化的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这个社会中的不同群体拥有非常不同的价值、宗教和习惯,为了能够和平相处,我们对这些差异的宽容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有些行为与我们的行为截然不同,并且与我们所认为的正当的东西相差甚远,但我们仍要强迫自己对这些行为保持宽容(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它们)……”主张理解和宽容,决不意味着抛弃本民族和自己社会的价值立场和价值主导。

局限范文篇6

【关键词】:法治思想时代局限原因分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同志曾经注意到了法治的重要性,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却选择了人治,结果使国家和民族蒙受了巨大的灾难。探究这一变化的原因,总结这一历史的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的法治思想及其时代特征

同志的“法治”思想散见于他的各种讲话以及他的行为中,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立法活动中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出立法是政治活动,又是科学活动。同志说:“搞宪法就是搞科学。”[1]其二,提出立法要遵循民主原则。1954年同志谈到我国宪法原则时指出:“原则基本上是两个: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1]其三,重视劳动人民在立法中的作用。指出: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制定的。劳动人民直接参与立法,在立法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立法的重要特色。其四,提出立法要实事求是的原则。1953年他明确指出:“应该是那样,实际是这样,中间有个距离,有些法律条文要真正实行,也还得几年。”[2]其五,主张严格执法,重视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这是加强法治建设的决定性环节,对此作了深刻地阐述。的这些观点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指导意义,对法治思想进行总结可以看到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强调人民民主专政。

明确提出:“法律是上层建筑,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生产力的。”[3]的这一论断确立了我国的法治思想的基调。(1)充分利用法律的惩戒功能对敌人实行专政。认为,军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可以运用这些手段。“坚决地杀掉一切应杀的反动分子。”对盗窃犯、诈骗犯、杀人放火犯、流氓集团和各种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秩序的坏分子,法律必须严格制裁[3]。(2)充分利用法律的保障功能,维护人民的利益。强调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人民的利益,赋予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信仰等自由。”的这些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在建国初期以民主改革为中心的法治建设进程中。

2、倡导廉洁,反对腐败

历来注重党风建设,这一思想也体现在建国后的法治建设进程之中。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一样重要,一样要大张旗鼓地进行。特别是对群众所痛恨的违法乱纪分子要加以惩办和清除出党政组织,最严重者应处以极刑。这表明,极力主张推进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并且把这种民主进程紧紧地与党风党纪的建设联系在一起。

3、在实践中注重立法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后,十分重视建立社会主义的法规,以适应新的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亲自着手这方面的建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1)在制定宪法中的创造。指出:“世界上的宪政,不论是英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4]因此,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最广泛地组织全国各界参与,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2)的刑法思想突破了旧的传统。主张,要将打击的矛头集中指向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属敌我矛盾性质的犯罪分子,在充分肯定法律的惩戒功能的同时,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提出建立死缓制度,废止肉刑,建立劳动教养制度。

--------------------------------------------------------------------------------

[1]:《选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25,328页。

[2]:《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40,86页。

局限范文篇7

一、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

通过我们长时间的研究发现,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它可以分为证券组合和投资分散理论。在很久以前,一个外国的教授发表了一篇关于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的文章,详细的介绍了证券投资风险,它当时的提出是在一些现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所以我们对月证券我们要有很大的计算。其中,它的成本也非常高,时效性很低,所以,这两个因素限制了它的发展,而且在当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个教授所提出的理论并没有因此得到停止,而是继续进行研究,推动它的发展。这个教授提出的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解决长期困扰证券投资组合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在当今市场上存在很多证券投资组合,但是他们对它不是相当了解,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证券投资组合,以及它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在现代证券投资组合之前,我们一直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答案。因此我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现代证券投资组合,做出了认真的分析。我们发现现代证券投资组合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要对他进行长时间的实践,得到正确的答案。我们发现证券的组合是人们在尽可能减少风险的情况下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组合方式,它可以有效的降低证券组合的风险性。当然,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人们会想办法把自己的储蓄进行投资,很多人都知道我们不要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面,要减少风险性提高安全性,最后再提高收益。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在利用现代证券组合投资的同时,如何实现我们的最优选择。这个教授全面地分析了我们以往的一些经验,并作出了详细的研究,争取为人们创造出一种最佳选择的方式。

二、具体的发展方向

(一)沿着实用性方向发展。经过我们长时间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国外的教授对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证券投资组合的计算临着很大的挑战。因为经济市场并不稳定,价格也不可能保持稳定,所以我们对证券投资组合的计算将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我们发现每当市场价格发生变动,就要对它进行重新的计算。这种现象对于缺乏数学经验的研究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针对这一情况的出现,一个研究者又提出了一篇文章,提出了简化证券投资组合的研究,这一理论的提出,使证券投资组合的成本大大降低。这个研究者认为如果我们知道股票与市场之间存在的联系,那么我们就可能清晰地了解到证券投资组合的发展问题。(二)沿着资本资产定价方向发展。我们发现资产定价是由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针对在市场中的一些活动所提出来的,并将它发展为资产定价的模型。它与美国的那个教授提出的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存在一定的联系。国外的教授认为每个投资者应该从自身的偏好出发,到市场上进行投资。我们要针对投资的风险和预期的收入来做出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做出最优的投资方案。资本资产定价是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但是他提出了一个实际性的问题,如果每个人都按照教授所提出的理论来进行投资,那么市场的资本价格怎么来决定。资本定价模型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三、证券投资组合的局限

我们发现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现代证券投资组合可能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利益,但是它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风险观的局限性。就当前来说,很少人对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性做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所以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性,仍需要我们作出解答。实际上,风险观认为证券投资组合的收益和风险是存在一定联系的,从这个问题上来看,我们可能对风险的定义很明确,但还是会有一个根本性问题会出现。我们会发现收入预期和风险存在一定的联系,还会将投资者划入风险的范畴。这种风险可能只是数学严格的计算,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解决的问题。(二)风险分散局限性。在当今社会,对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有了很多的研究,我们可以风险分散的方法来降低我们投资的风险性实现规避风险的目的。但是这种风险隐含有一个前提,任何事物都是有风险性的,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的,只是尽可能的减少它带来的损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分散的方法来降低风险,使我们的风险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风险分散理论,可以使我们有效的降低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但是它是由投资的数量来改善的,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成本问题,所以风险分散缺少一定的经济动力。

四、结束语

根据上文所提到的现在证卷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我们对它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会把自己的收入来进行投资,从而实现更大的收益。但是每一种投资都会有风险性,当然,证券投资组合也是一样的,我们对它的发展方向做了具体的分析,也对它其中的两个局限性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根据我们的研究希望能为投资者带来参考,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杜金岷.论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与局限[J].学术研究,2016(06):18-21.

[2]刘超.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在我国应用的局限与思考[J].经济经纬,2016(02):139-142.

局限范文篇8

[关键词]政策审计研究成果局限

《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注重从政策措施以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问题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策审计研究成果丰硕,但任重道远,面临严峻挑战。

一、我国政策审计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审计工作者,从绩效审计、宏观经济管理、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政策运行等角度对政策审计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从绩效审计角度进行的政策审计研究

竹德操等(1997)认为,国家宏观财政活动有效性审查是通过对财政政策应用对国家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考察国家财政活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程度和绩效水平,发现国家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不利因素,提出改善建议,提高国家财政活动的绩效水平。

我国台湾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学者曹俊汉2000年12月发表《迈向评估审计的新纪元:美国会计总署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一文,从政治、法律、经济等诸多角度,比较全面地介绍和研究了美国政策绩效审计的发展历史,为我国政策绩效审计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邢俊芳、陈华、邹传华等的《最新国外绩效审计》(2001),审计署外事司的《国外效益审计简介》(2003),鲍国明的《国外绩效审计方法与案例》(2004),邢俊芳、陈华、邹传华的《最新国外效益审计》(2004)以及罗美富、李季泽、章轲的《英国绩效审计》(2005)等著作对介绍国外先进的审计理论和实务,加深我国审计工作者对政策审计的理解,推动我国政策审计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邢俊芳的《效益审计中国模式探索》(2005)、彭华章等的《政府效益审计论》(2006)等著作,不同程度地探讨了我国政策审计的模式和方法。

2007年4月,刘家义等在其著作《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研究》中指出,对体制、制度、政策层面的绩效审计必须满足揭露问题、促进管理、推动改革、规范秩序、提高绩效的要求。

2.从宏观经济管理角度进行的政策审计研究

上海市审计学会课题组(2002),吕培俭、罗进新(2005),张文祥、王羚、马绪忠(2006),姚爱然(2006),审计署驻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课题组(2006),刘力云(2007)等发表文章认为,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包括:对宏观管理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反馈和后评估;促进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对宏观经济管理及时提供预警信息。国家审计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国家审计可以成为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决策信息提供者和政策效益的监督者。国家审计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路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信息工作,为政府宏观调控行为决策提供事前的真实、完整、可靠的信息;二是提高监督的层次,构建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行为效益的事后监督机制。

3.从经济责任审计角度进行的政策审计研究

2004年5月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监察部、人事部及审计署等五部委组成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编写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知识问答》一书,将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确定为:贯彻执行国家重要经济政策情况;重大经济政策和重大经济事项的程序和效果等。

中央《关于2007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国家环保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环保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成因、处理及责任追究情况等;国家土地政策落实情况、土地出让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土地批租和转让过程中有无发生重大违纪违规问题等。

吉林省审计厅袁玉岫、沐云(2005),湖北省审计学会、湖北省审计厅经济责任审计处(2006)等提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要突出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和效果审计,促进领导干部提高决策能力;加强经济管理的合法性与效益性审计,促进领导干部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武汉大学刘颖斐、余玉苗(2007)认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考查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政策和省、市、县重大经济决策及地方出台的经济法规情况。

4.从专项审计调查角度进行的政策审计研究

天津市审计局课题组(2006)在《关于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分析与思考》一文中,将专项审计调查分为以单位为载体、以项目为载体、以资金为载体和以政策为载体等四种类型。以政策为载体的专项审计调查就是对政策执行情况或健全程度开展的调查。实证研究显示,2001至2004年以政策为载体的审计调查项目数占全部专项审计调查项目数的17.2%。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审计机关专项审计调查研究》课题组(2007)发表文章认为,专项审计调查在一定范围内展开调查,其具体目标是监督评价国家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和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更有利于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功能,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审计为宏观决策服务的作用。专项审计调查不仅关注效益问题,而且关注被调查事项的决策、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5.从政策运行角度进行政策审计研究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崔孟修(2007)发表文章《政府审计的新领域:政策评估》认为,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审计机关进行的政策评估应是在政策开始执行之后,对政策执行过程和执行效果的评估。常规审计通常以既定的政策目标为前提,只关注政策的执行情况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并不质疑政策目标本身,而政策评估有时需要对政策目标本身提出质疑。

《中国审计学会2005至2009年审计理论研究规划》将“审计机关开展政策评估的探索”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审计署科研所所长刘英来(2007)认为,以效益审计、效能评价和政策评估为主,可能是我们审计工作发展较高水平的标志。

二、目前我国政策审计研究的局限

可以看到,我国政策审计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和规范的操作指南。不同角度的政策审计研究,虽然体现了研究的多样性,但同时也暴露了政策审计研究的局限,表现为:

1.从绩效审计的角度进行政策审计研究,是将政策、项目、组织、活动等混合为一体进行的研究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将绩效审计的对象定义为“政策”、“项目”、“组织”和“管理”。政策居于项目、组织、活动之上,它既是后三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是后三者的最终归宿的。目前的绩效审计研究并没有突出政策审计的这一重要性。

2.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开展政策审计研究,使政策审计研究陷入了管理研究的“泥沼”

审计应独立于具体的管理之外。政策审计应独立于宏观经济管理,它不应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工具,也不应是宏观调控的“提鞋人”,而应成为宏观管理和调控的监督者。

3.从经济责任审计的角度进行政策审计研究,仅仅是以某某领导人在位时的政策制定、执行等为研究对象,忽略了政策的一贯性

经济责任审计,容易将持续性的各项政策及其效果评价因领导人的更替而结束,从而不利于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监督,不利于审计部门在较高层次上体现其监督职能。

4.从专项审计调查的角度开展政策审计研究,容易使政策审计研究误入调查研究的陷阱

毕竟,专项审计调查是一种调查活动,仅仅是由审计部门或以审计部门为主开展的一种调查。从严谨性和权威性等方面来看,专项审计调查无法与政策审计同日而语。

5.从政策运行的角度进行政策审计研究,是将政策审计完全置于政策运行的过程之中,将政策审计作为政策监控的一个环节

在政策中研究政策审计,使政策审计研究局限在了被审计对象之上,削弱了政策审计的超然独立性,不利于政策审计独立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局限范文篇9

【关键词】:法治思想时代局限原因分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同志曾经注意到了法治的重要性,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却选择了人治,结果使国家和民族蒙受了巨大的灾难。探究这一变化的原因,总结这一历史的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的法治思想及其时代特征

同志的“法治”思想散见于他的各种讲话以及他的行为中,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立法活动中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出立法是政治活动,又是科学活动。同志说:“搞宪法就是搞科学。”[1]其二,提出立法要遵循民主原则。1954年同志谈到我国宪法原则时指出:“原则基本上是两个: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1]其三,重视劳动人民在立法中的作用。指出: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制定的。劳动人民直接参与立法,在立法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立法的重要特色。其四,提出立法要实事求是的原则。1953年他明确指出:“应该是那样,实际是这样,中间有个距离,有些法律条文要真正实行,也还得几年。”[2]其五,主张严格执法,重视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这是加强法治建设的决定性环节,对此作了深刻地阐述。的这些观点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指导意义,对法治思想进行总结可以看到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强调人民民主专政。

明确提出:“法律是上层建筑,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生产力的。”[3]的这一论断确立了我国的法治思想的基调。(1)充分利用法律的惩戒功能对敌人实行专政。认为,军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可以运用这些手段。“坚决地杀掉一切应杀的反动分子。”对盗窃犯、诈骗犯、杀人放火犯、流氓集团和各种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秩序的坏分子,法律必须严格制裁[3]。(2)充分利用法律的保障功能,维护人民的利益。强调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人民的利益,赋予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信仰等自由。”的这些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在建国初期以民主改革为中心的法治建设进程中。

2、倡导廉洁,反对腐败

历来注重党风建设,这一思想也体现在建国后的法治建设进程之中。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一样重要,一样要大张旗鼓地进行。特别是对群众所痛恨的违法乱纪分子要加以惩办和清除出党政组织,最严重者应处以极刑。这表明,极力主张推进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并且把这种民主进程紧紧地与党风党纪的建设联系在一起。

3、在实践中注重立法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后,十分重视建立社会主义的法规,以适应新的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亲自着手这方面的建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1)在制定宪法中的创造。指出:“世界上的宪政,不论是英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4]因此,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最广泛地组织全国各界参与,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2)的刑法思想突破了旧的传统。主张,要将打击的矛头集中指向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属敌我矛盾性质的犯罪分子,在充分肯定法律的惩戒功能的同时,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提出建立死缓制度,废止肉刑,建立劳动教养制度。

--------------------------------------------------------------------------------

[1]:《选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25,328页。

[2]:《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40,86页。

局限范文篇10

关键字:企业;计算机;组建

当某个计算机网络涉及的范围较大时,人们还可以通过增加某些视频设备(如数据摄像头、视频捕捉卡等),召开视电话会议,共同探讨问题,协调和制订计划,进行工作安排,工作制度等。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成本。而且通过网络,人们相互可以迅速地交流信息。

网络根据地域的不同基本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三大类。局域网是指地理分布范围较小的网络,它一般运用于有限距离内的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传送,这个有限距离通常是指一个大楼内部或是一组紧邻的建筑群之间,也可以小到几间办公室,甚至于一个办公室内部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局域网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这里的资源包括打印机、绘图仪等外部设备,也包括软件、数据和一些技术文档。这样,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而且承担同一工作的有关人员还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协同工作。

计算机局域网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它在社会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办公自动化、工厂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过程实时控制、教学、银行、商业服务系统等。无线局域网(WLAN)产业是当前整个数据通信领域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因其具有灵活性、可移动性及较低的投资成本等优势,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作为传统有线局域网络的补充和扩展,获得了家庭网络用户、中小型办公室用户、广大企业用户及电信运营商的青睐,得到了快速的应用。

中小型企业的信息系统通常的情况是:网络应用不很成熟,规模不大,一般有30人左右的小规模网络环境。在具体应用中通常以单功能应用为主。这类企业往往仅单一地使用下面的应用,包括财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CAD、库存管理系统或人事等管理系统等,或者同时使用其中的两三种应用。这类企业用户的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60%左右。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小企业技术力量相对比较薄弱,资金也不够充分。因此,一些企业的信息系统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服务器的选择特别突出。此类中小企业用户不在少数。他们在组建网络时,在信息系统的设备,尤其是系统的心脏——服务器的选择方面,通常表现出很大的困惑。而面对中小企业用户的商和集成商,在常见的应用与服务器选择的关系上通常也是一知半解,使得应用更加不理想,不利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开展。一台经常死机的服务器是不可忍受的,由此所造成的损失不仅仅是时间的浪费,还可能使多日的工作量付之流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系统可用性的重要性。

一个性能优良的信息系统除了取决于网络硬件设备的性能和网络结构设计外,很大程度地受到局域网中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性能的影响。作为工作组级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在选择上应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即是否能负担大量用户的服务请求,以较快的速度处理数据,合理地排列服务等问题;系统是否方便使用和管理,在单机和联机环境中,易用性都是最大化雇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降低成本也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优先考虑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家。在国民经济中。60%的总产值来自于中小企业,并为社会提供了70%以上就业机会。然而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的中小企业。其信息化程度却十分落后,今后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以及如何利用网络技术速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一、局限网的建设

1.1网络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总体目标是利用陷阱的巨算计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建设搞质量高效率的统一的通信网络。具体目标:一是使系统互通互联,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二是用电子信息的传递取代纸面文件、材料的传送逐步实现“无纸办公,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利用各种业务信息的综合分析,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支持,更好地组织生产和经营。在网络建设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其一,在企业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统一的管理,采用统一的标准。其二,在网络建设中,所有软硬件产品的选择都必须坚持标准化的原则,采用全路统一的硬、软件平台和基本应用软件,进行统一的软件版本升级理。其三,网络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其四,做到资源共享与保护。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与原有系统或在建系统通互联,在尽可能利用已有投资的基础上,解决好经费的补充和配套金到位问题。

1.2网络结构设计

在设计网络结构时,要考虑其成本、扩充性、安装维护是否方便等综合这些因素,在以太网与令牌网两种结构类型中,建议选择以太网,是因为以太网的组成较为简单,便于非专业人员的日常维护。鉴于各作站独立工作及协同工作的双重要求,工作站微机间的连接采用星形扑结构,在主计算机(HOST)与工作站间采用总线结构,以增强多用户

问时的可靠性,保证一定的传输速率。目前在局域网上应用较为广泛的网络类型是客户机/服务(c1ient/Sener)网。此种网络至少需要一台服务器来提供网络服务和络的运行管理。网络中所有的电脑终端均能共享服务器的软、硬件源。网络运行稳定,有利于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安全保密,并且易于系统升级。但由于要配置服务器,所以网络投资较大。无线局域网拓展了网络的应用空间,也改变了网络的部署模式。有了无线局域网,从此,电脑上网不用再依赖与网线。但是,在从事企业网络设计、管理多年的立场上认为,企业现在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时候,还是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而且,这些困难一般在短时间内,可能还不能克服。

二、企业对于无线网络还存在一定的误区

很多做过妈妈的人一定知道,在怀孕的时候不能用手机,因为手机的辐射对人的身体有害,特别是对宝宝的影响更大。那若公司采用无线网络的话,则对人的身体是否有害呢?

有专家研究表明,目前市面上使用的CDMA手机其工作时发射功率为1.55瓦特到1.07瓦特之间,GSM手机发射功率的最高值是1.49瓦特,最低为0.22瓦特,基本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而距离两英尺以最高发射功率计算,一个802.11b无线设备所产生的辐射仅为每平方厘米2微瓦,远远低于大家常用的手机,而性能更高的802.11g产品所释放的辐射就更小了。所以,常规无线局域网产品对人体基本无害,辐射只有在能量达到一定数值时,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小量辐射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完全可以抵消其影响。

但是,企业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总有一种本位主义的认识,觉得无线局域网的辐射比手机还要大,毕竟手机只有在通话时才会有辐射,而无线局域网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数据交换,其辐射会更大。所以,正是因为企业可能对无线局域网还存在一些误区,对其还有莫名其妙的恐惧感,所以,企业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的话,可能会遭受到员工的抵制。

三、无线网络传输质量不怎么乐观

虽然无线传输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现在无线网络的传输质量,还不怎么令人乐观。因为无线网络传输的话,受外界的影响因数比较大。

一般现在标准的无线路由产品,起传输距离一般是在室内是100米左右,而在室外空旷的地方,一般是300米。若我们采用的是一些功能加大的无线发射设备,传输的距离还会增加。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是数据。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方面的限制,其传输距离往往没有这么长。

如在企业的办公室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障碍物。这些障碍物会严重影响到无线数据的传输。如现在很多办公室,原来是比较宽敞的,但是,现在基本上都利用一些材料把房间隔成一小间一小间的功能区块。根据选用的材料不同,对信号的屏蔽程度也不一样。但是可以肯定一点就是,比较密封的房间,对于无线信号的接收能力很差,特别是很多房间出于光线的原因,都喜欢采用玻璃来进行分割。毕竟无线信号不是阳光,可以穿透玻璃而达到透光的效果。而若在设计网络的时候,利用有线网络则不会遇到这种问题。

四、来自安全方面的威胁

想必现在大家都知道,市场上现在很流行一种手机窃听器的工具。利用这种工具,可以很方便的偷听到别人的电话,就好象电影中的间谍一样。若现在采用了无线局域网的话,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从此,数据若在无线网络上进行明文传输的话,对于任何用户来说,其只要凭借一些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窃听,以达到不为人知的目的。

若在有线网络上,数据明文传输,用户要进行窃听的话,虽然也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至少技术难度上有点高,而且在日后的话,也比较容易进行查询始作俑者。但是,现在采用无线局域网的话,则就相对脆弱的多。除了网络数据的安全性之外,还有就是来自于病毒的威胁。采用无线网络的话,则病毒不用在依靠网线进行传播,而有了更加广阔的传播通道。这就给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可见,在无线网络下,病毒会更加猖狂,会更加无孔不入。所以,企业要采用无线局域网的话,则在网络安全上,要比有线网络,更加关注。企业为了实现网络的安全,不得不采用更多的网络安全设备,以达到无线局域网正常运行的目的。

五、对于企业组建无线网络的一些建议:

1.企业在组建无线网络时,最好不要全部放弃有线网络。而是仍然以有线网络为主,无线网络为辅助,充分利用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优点,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如对于一般用户办公的台式电脑,因为其一般不需要移动,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其位置不会改变。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直接使用有线网络。如此话,可以保证他们网络传输的效率、稳定性与安全性。而对于一些移动设备,如经理层的笔记本电脑,等等,这些移动性比较强的设备,采用无线局域网。如此,就可以彼此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2.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要采用有线网络。如企业的会议室中,最好有有线网络的接口。因为有时候,可能会议室要用到远程的会议系统等特殊的应用。而这些应用对于网络传输的稳定性、网络传输的速度、网络安全性等会有比较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的话,若采用无线局域网的话,可能都无法进行满足。为此,即使在公司内部实现了无线局域网,但是,在会议室这些重要的场所,可能会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注意,一定要备有有线网络的接口,以方便实现这些比较特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