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等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15:24

均等化范文篇1

关键词:医疗卫生;均等化;城乡差异;泰尔指数

一、安徽省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现状

(一)安徽省医疗财政支出数量不合理。安徽省医疗财政支出严重不足。2015年,安徽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约为4801237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69%。到2016年,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约为5022323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9.46%;同年,全国卫生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平均比重为7%。这一数据表明,安徽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是财政总支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安徽省政府也非常重视城乡居民的民生。然而,尽管近年来安徽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不断增加,支出比例仍然较小。目前,发达国家的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约为6%~8%,发展中国家约为2%~6%,而安徽省2016年政府医疗卫生支出仅约为全省GDP的2.08%,明显比例较低。(二)安徽省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配非均等化。2013年安徽省城市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为5.65张,是农村的2.24倍;2014年和2015年,不均等化现状略有恶化,城乡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的比值分别上涨到2.26倍和2.27倍。到2016年,情况有所好转,比值下降到2.14。然而,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等化依然较为严重。2016年安徽省城市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是农村的2.01倍;2016年安徽省城市每千人口的注册护士数是3.36,而农村却只有1.13。除此之外,城乡之间人员的技术水平、医疗设备的质量和先进程度也存在着不可忽略的差距。(三)安徽省城乡居民健康水平非均等化。人民健康水平是衡量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最终效果的有效工具,一般可以用人均期望寿命、新生婴儿死亡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价。根据《2015年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6.01岁,农村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3.17岁;2014年城镇居民死亡率为5.89%,农村居民死亡率为6.13%。由此可见,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缺乏获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经济实力,医疗服务利用率也比较低,使得他们健康水平低于城市居民。

二、安徽省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程度测算

本文拟选取医疗保健支出和医疗卫生资源两个指标进行测算。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是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的基础。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间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是否公平,一般可以从医疗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等方面加以比较。本文选取了2007年到2016年的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以及城乡拥有的医疗机构的床位数与卫生技术人员数。从需求方对健康的消费支出水平和医疗资源的供给情况两种行为来衡量医疗服务均等化程度。(一)安徽省城乡间居民健康消费支出不均等性测算。泰尔指数经常作为衡量个人之间或者地区间收入差距(或者称不平等度)的指标。本文中使用泰尔指数的公式T=Pu*ln+Pr*ln(1)来表示安徽省城乡居民健康消费支出差距的泰尔指数。其中,Pu代表安徽省城市内人口数量占全省人口数的比重,Pr代表安徽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数的比重。Xu和Xr分别代表安徽省城市和农村医疗卫生消费金额占全安徽省医疗卫生消费金额的比重。从表1可以看出,自2007年城乡间居民健康消费差距的泰尔指数为11.89,到2016年的1.00,整体上下降了10.89,十年间安徽省城乡间居民健康消费支出差距下降了91.61%。这说明安徽省在2007年到2016年间,安徽省农村和城市之间居民在健康消费支出差距上逐渐减小,城乡间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上有了稳定的发展,安徽省城乡医疗卫生均等化程度的改善。但在安徽省城乡间居民健康消费差距逐渐减小的情况下,差距依然存在。安徽省城乡间医疗卫生服务仍然不均等,需要政策上的调控与支持。(二)安徽省城乡间医疗卫生资源不均等性测算。从表2中泰尔指数的测算可知,安徽省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非常不公平,主要是城乡间医院与卫生院床位数存在差距,以及注册护士数量城乡之间的差距。床位数的泰尔指数大于注册护士的泰尔指数大于执业医师的泰尔指数。从2008年到2016年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差距的泰尔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床位数的泰尔指数从2008年的36.52下降到2016年的21.14,下降了42%。注册护士的泰尔系数从2008年的21.80下降到2016年的13.95,下降了36%。执业医师的泰尔系数九年间从11.06下降到5.54,下降了50%。由此可见三项指标的泰尔系数下降幅度都比较大,其中执业医师的泰尔系数下降幅度最大,但三项指标泰尔系数的绝对值依然很大,安徽省城乡间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均等性仍然存在,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仍然不尽合理。城乡间医疗卫生服务想要实现均等化,首先需要城乡间医疗卫生资源在分布上没有过高差距,而医疗卫生支出是一种关乎民生的刚性需求支出,其差距是衡量城乡间医疗卫生服务均等性的重要体现。政府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方,而医疗卫生支出作为居民对医疗卫生需求的表现。近年来,安徽省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消费的泰尔系数低于医疗资源供给三个指标的泰尔系数,说明城乡居民在医疗卫生需求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但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城乡间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均等性仍然存在。

三、基于调查问卷的需求分析

安徽省现阶段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化问题,已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实施有所改善,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出,现在的泰尔指数还是较大,安徽省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还是有很严重的不平等问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可以获得安徽省本省居民对于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感受,反映城乡居民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得到供给上的满足。本次调查研究以合肥市为例,为了获得较全面完整的受访对象群体,我们走访了合肥市城市和农村的医院和诊所,包括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城市医院)、惠民诊所(城市诊所)、肥西县医院(农村医院)和桃花镇卫生院(农村诊所)。本次发放问卷共400份,有效问卷400份。(一)“看病贵”问题有待改善。调研结果显示,分别有9%的城市居民和17%的农村居民认为医药价格非常高,有5%的城市居民认为药物价格比较低,却没有农村居民认为医药价格低。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安徽省城市和农村居民对于医药价格的接受程度还是有所差别的,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对医药价格的接受程度要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安徽省在2011年响应国家政策,采取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颁布了《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2011版)》,以“量入为出”为原则,在基金承受能力之内最大限度地保障参合农民受益最大化,以减轻农村居民“看病贵”的负担。尽管如此,根据调研结果,安徽省农村居民“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急需改善。(二)“看病难”问题仍需改进。调查显示,有23%的城市居民最近医疗点在小区范围内,而只有17%的农村居民在本小区或是村庄内有医疗点。只有9%的城市居民距离最近的医疗点有30分钟以上的车程,而这一数据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提高到了33%。这一结果说明,农村居民如果需要看病,要花费比城市居民多得多的时间,因此当意外发生时,可能出现无法得到及时救助的情况,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即我们所常说的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

四、促进安徽省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均等化范文篇2

1.1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展及成绩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加大,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文化基础设施布局趋于完善。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12个,其中县图书馆1632个;群众文化机构44260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34343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建筑面积、资源总量、人均资源量均比上年增长,2013年免费开放的博物馆2780个,占上报博物馆数量的80.0%。其次,启动部级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目标实现1个国家中心、30个以上省级分中心和5000个以上县、乡、街道和社区基层网点的联网,目前部级、省级中心和基层网点的建设数量已经达到了该目标。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作为“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支撑的国家数字图书馆通过资源镜像、虚拟网等手段,分批遴选了约165TB的资源面向全国共享,范围覆盖全国17个省,共享资源总量达到2385TB。《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数据显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已建设乡镇、街道、社区等各级站点28612个,重点向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提供服务。

1.2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和产品有了新增长,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有了新变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由于我国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公共文化设施、财政投入、馆藏资源的数量从总体来看东部多、西部少,城市多、农村少,对特殊群体的需求不够重视,导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2.1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及经费投入不均等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远远落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2010年,东部地区乡镇文化站的房屋建筑面积、财政拨款、业务活动专项经费、固定资产原值等均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平均每站面积为1146.30平方米,西部仅为263.04平方米;东部地区平均每年每站的业务活动专项经费为6.61万元,中部仅为0.40万元。

1.2.2公共文化资源数量不均等

以2009年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为例,东部地区平均每馆藏量为75.3万件,西部仅为25.4万件。以2007年各地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册数为例,北京市的人均藏书册数为0.80,河南省和安徽省的人均藏书册数均仅为0.16。

1.2.3特殊群体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

以少儿群体为例,2008年全国少儿图书馆机构数量仅88个,2011年94个,到2013年也只有105个,从业人数和馆藏的数量,举办展览、讲座和培训班的次数远远满足不了我国少年儿童的需要。

2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对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2.1数字化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

2013年,时任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换代,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丰富文化产品服务的生产和供给。实践证明,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以传统的服务资源与服务方式,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是很困难的。而在当今泛在信息环境下,充分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和服务,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依托的资源更加丰富,使社会公众获取服务更加便捷,获取成本更加低廉,将会有力地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纷纷将各自的馆藏转化为数字形态,通过网络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然而,他们中的任何一方单独提供的资源与服务都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公众更希望能够一站式地检索分布在不同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资源。这一需求的满足必须借助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即对各公共文化机构不同来源、分散无序、相对独立的数字对象进行类聚、融合和重组,形成一个服务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数字资源体系。整合的资源包括来自图书馆的数字化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档案馆的数字档案、博物馆的数字化文物、美术馆的数字化艺术作品、文化馆的数字化群众文化资源,以及各种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通过整合,将这些数字文化资源集成到同一平台上,为公众获取这些资源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2.2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助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2.2.1弥补现实文化资源数量的匮乏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是利用信息技术将现实资源转化为虚拟资源,是传统载体形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主要通过复制原件,既开发了一种新形式资源,又不影响原件的利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将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已经数字化的分布式公共文化资源集成到一起,必将实现资源数量的极大增长,弥补文化资源数量的匮乏。

2.2.2解决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地区和系统分布的不均衡

公共文化资源分布不均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在不同地区和系统的分布很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富集,而欠发达地区则资源贫乏;部级、省级实力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数字资源丰裕,而基层文化机构则资源稀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将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成一个整体,通过网络向全体公众提供资源获取服务,只要有互联网接入的地方均可以平等获取资源,弥合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鸿沟。

2.2.3实现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资源的优势互补

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拥有的数字资源类型不同,各有特色,各具优势。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将各机构的数字资源集成在一起,实现了各公共文化机构馆藏资源的统一虚拟存储和网络传输,弥补了单个机构馆藏资源的数量、类型和范围的局限,每个机构都可以利用整合后的资源为本机构读者提供服务,实现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资源的优势互补。

2.2.4便利公众一站式获取基本公共文化资源与服务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最终要通过整合平台建设来实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可以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组织,屏蔽不同资源之间的异构性,最终实现在一个整合平台上的“一站式检索”,统一提供资源与服务。用户只需通过这一平台即统一的检索界面与入口,即可方便快捷地获取资源与服务,免去了在多个检索界面来回切换的麻烦,便于公众获取文化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特别对于信息素养与检索技能不高的公众群体,“一站式”检索将有力地促进其对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3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是推动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换,整合数字化的公共文化资源,构建统一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向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均等化”是指:第一,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即不仅覆盖城市居民、城市流动人口,还要覆盖到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以及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第二,保障人人都能平等、自由、便捷、无障碍获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3.1推进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

丰富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是实施资源整合的基础,也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保障。因此,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是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公共文化机构要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将各种以实物形态存在的馆藏文献、文物、艺术作品等文化资源转换成为数字形态的资源,建设分布式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奠定基础。

3.2促进公共文化机构合作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要求多个公共文化机构之间密切合作,统筹协调、相互配合,利用各个机构不同的资源与服务特色,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由于管理体制与机制方面的原因,我国不同类型的公共文化机构在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方面,普遍存在机构合作意愿不强,参与不积极的情况。因此,迫切需要改革管理体制。政府要加强对公共文化事业的统一规划和宏观调控,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公共文化机构之间加强横向联系。各公共文化机构则要建立协调合作组织,形成富有效率和活力的运行机制,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强化机构的合作关系,明确权利义务,保障平等参与,合理分配任务,平衡利益关系,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3.3扩大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建设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往往通过项目建设实现。我国已经开展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部级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的建设,地区级项目有深圳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州城市记忆工程、北京记忆、天下湖南等,这些项目促进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共享体系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数量还较少。在开展部级项目建设,依托国家项目建立各省市共享分站的同时,应积极推动地区级项目、省市级项目建设,促进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合作,开展横向合作建设。为避免重复,使各个地方项目之间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要加强对地方项目建设的宏观调控,以各地特色资源为地方项目的建设重点。

3.4构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是资源整合项目建设的最终实践成果,是解决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享问题的主要途径。资源整合平台具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加工、管理、服务功能,可以屏蔽不同资源之间的异构性,实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一站式”查询。2008年,国际图联了《公共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合作趋势》报告,推荐出7个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数字资源整合平台建设的最佳实践范例,其依据是支持终身学习、优化服务、使全民能够获取社区资源、拓宽相关参与机构的用户群和满足遗产资料保存需要五个方面。因此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的搭建应首先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资源,完善用户界面,考虑到广大公众信息查询技能不高的特点,平台应友好、易操作,提供必要的查询提示与帮助;其次,在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面,扩充平台的资源保存与服务功能,注重提供资源推送、资源定制等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方式,利用平台更好地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3.5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标准化

不同的公共文化机构采用了不同的数字资源建设标准,造成机构间的资源难以共享,因此,资源建设的标准化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前提。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标准化涉及资源存储、加工、组织、传递等方面,需要围绕资源整合与服务全过程建立完整的标准规范体系。目前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的标准化体系尚不完善,已有的标准主要是资源组织方面的标准,如元数据标准,对于其他标准鲜有涉及。因此亟需推行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与服务中各项活动的标准化,加快整个标准化体系建设,解决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组织与整合中的元数据标准、对象数据标准、数据格式标准、数据内容标准等问题;解决服务中信息检索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等问题。此外,制定标准规范体系和选择标准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国际化原则,遵循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使标准具备可扩展性和兼容性,还应充分考虑标准的可实施性和具体的推广工作,使标准具备权威性。

3.6拓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

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终极目标。均等化服务的实现要求拓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渠道,针对公众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首先,公共文化机构之间通过资源整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应充分利用各机构的资源、人才、设施等优势,通过合作增强服务能力,开展深层次的服务工作。其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要不断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新技术与新媒体,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移动通信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字文化服务,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

4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条件

4.1政策与法律保障

政策的引导与法律的规范是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根本保障。目前,国家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已有顶层设计,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对如何通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还缺乏针对性的政策。国外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在国外,除了国家与地方政府外,专业学会是推进整合的重要力量,通过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为整合提供政策支持。如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学会(IMLS)通过“政策和国家领导补助”(NLG)资金促进图书馆和博物馆合作,加快合作的步伐;2003年,美国图书馆界积极推动对1996年制定的《博物馆图书馆服务法》修改,巩固了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合作关系;2004年,加拿大颁布《加拿大图书档案法》,实现国家图书馆与国家档案馆合并。借鉴国外经验,我国也可在政府宏观指导下,注重发挥专业学会的作用,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制定具体的政策;在国家层面,则要加紧制订《公共图书馆法》与《博物馆法》,推动已制订的地方法律法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建共享纳入法治轨道。

4.2管理与合作机制保障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阶段需要多个公共文化机构、文化机构管理部门的合作;在服务阶段,为拓展服务途径还需要与企业、公益机构、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通讯运营商等单位合作。长期以来,由于受管理体制的制约,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缺乏合作,难以形成一种长久、紧密的合作关系。因此,要改革目前的管理体制,促使合作机制的建立。随着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深入开展,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国家、地方、机构各自层面的管理协调机构。重视各专业学会的作用,可建立国家与地方不同层面的图书馆学会、博物馆学会、档案馆学会等之间的联合委员会,增强各专业学会的管理协调作用。建立合作与协调机制的关键是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在合作过程中各机构之间难免存在利益冲突,影响了机构参与的积极性和合作的意愿。因此需要在资源整合与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加强各有关机构的责任分工,以平等参与为原则进行合作,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的利益平衡机制。

4.3资金投入保障

目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划拨,缺乏来自社会的多元投资主体,因此必须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首先,完善政府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事业的专项投入力度,保障政府投入的主导地位,除政府拨付的专项资金外,还可以以政府资金为基础建设“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基金”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基金,以“基金”的方式聚集社会资本。其次,制订政策,发展现有基金组织、公益机构、企业、个人等多元投资主体,对有贡献的组织、个人实行税收优惠、享有冠名权或给予荣誉等,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发展。

4.4人才保障

均等化范文篇3

1以“为民服务”为行政理念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政府应转变行政观念,以“为民服务”为行政理念,并在工作中贯穿“民本位”的思想,一心一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与此同时,还应转变服务态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服务的供给水平。在公共组织中,管理者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其素质会对政府的工作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不仅要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彻底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强化教育和培训管理者,不断地提升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增强其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2转变政府的职能

首先,强化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转型的核心。针对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政府要加强同其他组织和部门的合作,积极鼓励第三部门以及市场加入供给服务的行列。其次,加强供给主体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明确他们的职责。与此同时,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时候要重视效果和效率,根据相关的原则对政府的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合理地界定政府的权责范围,为创建服务型政府作实质性的努力。特别要将一些管理的技术手段充分地利用起来,减少行政的审批层次,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高效和便捷的公共服务。此外,加强政府机构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使上下级部门能够有效沟通和协作。最后,强化政府之间的协调以及合作,实现区域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地方之间形成合作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务的公务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改善行政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从而降低行政成本,并在政府的合作模式下增强政府的效能。总而言之,政府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对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进程。[1]

3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总量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财力上基本能够解决公共服务供求方面的一些资金问题。当前,公共服务体制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不相匹配,地方政府要受到中央较多的管制,无法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关的财政政策,这严重弱化了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因此,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应合理划分中央和政府的权限及职责,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财政分配比例,强化地方的财政自主性,确保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公共供给资金,从财力方面更好地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并且,政府应将合理规范且适合实际需要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起来,解决好不同部门、不同地方存在的不均衡问题,确保在公共服务供给时有充足的资金。与此同时,还应将公共服务的投入稳步增长机制以及公共财政体制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对于财力比较薄弱的地方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及规模,强化市县级别的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同公共财政能力相匹配。首先,要使财政制度安排进行优化模式的事权和财权相匹配,满足地方公共服务供给资金的需求。其次,要转变财政支出结构,争取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服务领域。此外,要不断地完善财政转移制度,确保转移支付的及时性、公正性。最后,要确保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性,提高地方政府的服务供给能力。[2]

4制定公共服务供给标准

公共服务供给要靠一定的财政力量和物质基础来支持,一些较高标准的公共服务也需满足这个条件。一直以来,影响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就是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公共需求的广泛性。因此,在制定服务标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将他们的需求输入政策系统,使这些需求能够在服务标准中得以体现。公共服务标准就是规定公共服务的质与量,同时也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依据。一般来说,制约公共服务的因素包括社会的发展水平、公众的需求程度、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特殊供给需要等。公共服务供给标准主要包括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两个方面,在制定服务标准时,首先要考虑国家标准。主要有以下原因:在属性上,国家标准是基本的公共服务供给标准,也是最低的标准只有将最低要求、最基本的标准确定下来,才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发展以及最基本的需求。而地方标准,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是国家标准的具体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地方标准要同国家标准保持一致。在此前提下,制定地方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地方民众的需求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制定能够满足当地需求的公共服务供给政策,这样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服务。[3]

5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

绩效是对政府职能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反映服务的质量,而对政府工作进行检验的环节就是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首先,要以绩效评估为导向,将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务监督机制建立起来,而在建立这种机制时,要以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目标为依据,设定可以量化的评估方法、内容和程序。其次,要应用一定的评价技术监督政府的公共服务过程及结果,确保公共服务能够有效供给。此外,要培养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人员的绩效意识,把绩效纳入管理工作中,实现规范化和常态化的绩效评估。最后,要不断拓展公共服务的监督范围,将公共服务的监督主体培育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监督。

6结语

政府要想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就要以“为民服务”为行政理念,转变职能,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制定服务供给标准,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较为满意的公共服务。

作者:黄吕平 单位:惠州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1]汪媛,王星明.安徽城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6):49-51.

均等化范文篇4

一、鞍山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

鞍山目前正处于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准备阶段,在实现均等化的路上。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形成了许多具有鞍山特色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措施和手段。如以基层综合文化站为阵地,打造了“三位一体”的立体式服务空间,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全覆盖;以品牌活动为引领,打造互动式的服务内容,实现了各个群体文化活动的全员参与;以“一卡通”为媒介,打造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资源利用效能最大化;打造“专职队伍”、“协会队伍”、“文化志愿者”三支专兼结合的特色群众文艺队伍,着力提高群众文艺活动质量和水平。虽然有亮点,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二、鞍山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缺乏文化设施的使用监管维护的长效机制

开放时间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没有考虑群众的可及性;开放宣传的力度不足,利用率不高;文化设施后期维护经费不到位;部分文化站活动场所被挤占、挪作他用现象突出等一系列问题。

(二)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体系

公益性文化活动的经费增长滞后,免费开放的文化机构的配套资金不到位。基本公共文化投资主体单一,地方财政压力较大导致扶持政策不到位。

(三)文化服务队伍配备参差不其

目前,市县两级文化服务人员配备能够达标,但在基层,人员配备还不到位。基本呈现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情况。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较小。导致了文化服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业务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能力较差。

(四)管理体制机制不规范,不健全

目前鞍山市已经下发了《鞍山市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标准》规定了馆舍面积、开放时间以及一些管理和规范。但是缺少具体的量化指标,也没有统一的规范,更没有列入政府考核,没有绩效评估奖惩机制,导致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鞍山目前基本文化设施架构基本完成,在保基本的层面上已经实现了配给。主要欠缺的是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因此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就成为标准化建设中关键。

三、鞍山市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机制保障

(一)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机制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党委政府应切实把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使各级领导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责任感、紧迫感,从而自觉地加强领导。

2.拓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

探索建立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动组建理事会。共同建立“政府———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群众代表”参与的共管机制,对文化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重大业务以及人事管理等问题进行决策监督,实现由政府管文化到多方治理参与的转变。

(二)健全政府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保障机制

有效的资金投入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础。政府要积极搭建平台,拓展融资渠道。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基金,扩大社会赞助、捐助公共文化的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公益事业建设,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创新公共文化投入方式。除了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等方式外,还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文化服务。一方面可以保障文化活动经费,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各方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积极性。

(三)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侧重基本二字,强调的是兜底,保障底线。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均等化,公平地保证每个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所谓静态标准指的是在底线层面统一规范;动态标准指的是根据各地原有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调高指标,适应人民群众较高的文化需求。对基础薄弱的地区要注重保基本,强化服务项目、内容、文化资源的广度;对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要强化服务项目、内容、文化资源的深度。

(四)强化监督,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

建立文化设施长效管理机制,确立责任人负责文化设施的日常的功能维护和管理,定期对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和使用情况进行测评和监督,并设立专项资金账户进行保障。建立财产登记保管制度、设施维护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把政府评估与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社会主体评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制定详实的考核量化指标,并将基本服务项目的量化指标和群众满意度结合在一起,通过多主体的广泛参与提高评估的透明度、科学性和客观性。将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效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指标中,并纳入干部晋升指标体系中。真正发挥出绩效考评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五)加强文化服务队伍建设保障机制

1.推进用人制度的改革

要切实保证基层文化站人员应有编制,确保专人专职专用,杜绝随意挪用现象;建立激励机制,为文化艺术人才脱颖而出建立更为合理的评价机制。

2.建立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制度

采取集中培训和基层指导相结合的办法,经常开展业务学习、培训、辅导、调演、交流等活动,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及文艺骨干的政治和业务水平。

3.建立完善的文化志愿者管理运行工作机制

建立文化志愿者的招募、激励和退出机制。明确文化志愿者的权利、义务、活动宗旨和服务理念。根据文化服务项目和岗位有针对性的开展志愿活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

作者:白羽 单位:鞍山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陈立旭:着力构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2.1

[2]《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均等化范文篇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为了保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的数量大致相当、质量大致相近、可及性程度大致相同的各种基本公共服务,并由全体社会成员一视同仁地大致均等化分享的一种制度安排。由于这类基本公共服务是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发展权、劳动就业权、文化权、满足人的基本尊严的需要,因此,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基本权利紧密相连的,与公民的居住地、职业、收入多寡等因素无关。即大致均等化地享用基本公共服务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人权,大致均等化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享有体育公共服务无论在机会、标准上还是在结果上都均等。

2四川藏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体育公共服务是一种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是为了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的产物。它主要集中在有形的、基础的、群众性公共体育服务领域,文章主要是从体育公共服务中的资金供给、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公共体育教育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角度进行研究。四川藏区包括甘孜州藏族自治州18个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3个县和凉山州木里1个县,总面积24.97万平方公里,约占四川省总面积的51.49%,总人口187万,其中藏族人口124万,是全国第二大藏区(康巴藏区)。其中甘孜藏区总面积约15.2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藏区的主体和核心地区。

2.1资金供给现状

体育财政支出是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物质基础。从四川藏区来看,体育公共服务的资金主要来自国家体育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收入与社会资助资金占比均较少。如2009年大部分县经济发展水平如下:有15个县的人均GDP为8146元;有8个县的人均GDP只有6974元;有3个县人均GDP达8470元。2010年四川藏区的经济状况为,四川省藏区实现生产总值270.6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8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177元。从上面的数据情况可以看出,四川藏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纯收入少,这都决定了来自该区域的财政收入相应也少,地方财政用与建设本区域的支出就很有限。

2.2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现状

公共体育设施是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内容。据有关文献统计,1995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0.05m2,2003年底上升至1.03m2,《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指出,至201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1.5m2。而美国等国家在80年代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4m2,到2015年美国为16m2/人,日本为19m2/人。从这些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上的差距。下面我们再看看四川藏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情况。甘孜州的体育场馆主要包括:康定新建的拥有标准跑道和球类场地的体育场、九龙县体育馆、当前州里重点打造的康东环贡嘎山旅游圈,海螺沟的温泉游泳馆正在建设中,以及普及到各个乡镇的“健身路径”等健身器材。阿坝州的情况如下:截至2012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建成124条全民健身路径,16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并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建成13个标准体育场馆(地),目前阿坝州人均拥有体育场地达到0.8m2。2013年,省体育局将继续加大对三州地区的体育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体彩公益金中安排资金5000万元,除建设1000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外,还将投入建设9个县级少数民族健身工程,并补助三州建设老年体育场地设施、牧民定居点体育设施、彝家新寨体育设施。此外,还将争取国家体育总局投资1100万元建设4个“雪炭工程”。到2015年,全省可望实现50%以上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由于资料的限制,笔者未能统计出四川藏区的人均场地面积,但我们大概可以推理出目前阿坝州通过灾后重建,应该是四川藏区中目前人均占有场地最多的州,从他们的人均占有0.8m2来看,与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5m2(2015年)还差距较大,与国家上发展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了。

2.3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现状

从调研得出,截至2012年7月,阿坝州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到986名,力争到2015年,全州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名以上。阿坝州全州户籍人口90.7万人众,基本上达到900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甘孜州从2010年开始才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到目前共计开展了3期。目前,甘孜州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00人左右,其中部级有3人,都集中在四川民族学院体育系教师中,而且500人中大部分是在校学生和办公室工作人员,能在一线从事体育指导的人寥寥无几。甘孜州共有约100万人众,平均2000人1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城市达到每千人至少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农村达到每2000人至少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标来看,四川藏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如果从能够在一线从事体育指导的角度看,四川藏区的实际可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就少的多了。

3四川藏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原因分析

总体而言,四川藏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在近年得以改善,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然而,横向比较,四川藏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仍然不足,还需继续加强。究其原因,这与我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过大,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系统建设不够完善,人们的体育权利意识不强等有关。

3.1公共财政对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比重过低

1996—2006年统计资料表明,体育事业经费、人均体育事业经费东部一直是西部的2~3倍,东西部差距较大。根据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在全部体育场地中,有接近一半的场地和面积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20%左右的场地和面积在西部,特别是体育建筑面积和投资金额只有1/10左右集中在西部地区。体育场地数量最多的是广东省,有77589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9.1%;最少的是西藏自治区,有1057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0.12%。由于资料的限制,四川藏区的体育场地数量未能统计,但是从人均拥有场地量可以看出(如阿坝州目前的人均0.8m2,这还是经过阿坝地震后体育设施大发展后的数据),在四川藏区体育公共服务上的投入肯定是不充足的。

3.2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不够完善

随着民生在政府服务体系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跟进便日益重要。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属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相应的制度、技术、人员等方面的配套建设,若没有这些配套因素的跟上便无法完成,这些配套因素的建设需要过程与相应的环境支持,任何一方面的落下都不利于体育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目前,我国的环境与发展条件还不够成熟,仍然制约着体育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得我国当前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与完善。

3.3人们的体育权利意识缺乏

从调查得知,四川藏区民众对体育的认识不多且不深入,更上升不到权利意识的层面。他们中除极少一部分人对体育的认识有锻炼身体的成分外,其他大部分都觉得是好玩,还有一部分人就没有认识。觉得好玩的人仅仅就觉得好玩,规则意识缺乏,权利意识缺乏,他们不会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去认识体育问题,去体会体育活动。他们从事的现代体育活动几乎仅为篮球活动,其他的为传统体育活动,这些活动仅仅在节庆时进行。无论他们从事怎样的体育活动,甚或他们做的扔石子活动,他们都不能上升权利意识的层面。所以他们的体育活动处于“自发”的“天然状态”。

4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四川藏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途径

四川藏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发展依赖于国家为社会每一个个体提供的均等化服务,同时也离不开该区域民众在体育文化权利方面的自觉。两者的有机结合方能实现四川藏区体育的良好有效发展,具体推行途径探索如下。

4.1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大四川藏区体育公共制度保障

随着2012年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中央对西部的定位更高,支持力度更大,在财政、投资、人才、帮扶等10个方面出台了新的优惠政策。中央实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四川藏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夯实了制度基础。应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强体育公共服务制度保障,使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平、合理与有序,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体育公共服务体制与机制,简练过程,突出效率,加强过程监管。

4.2加大资金投入,为四川藏区提供充足的体育公共服务资金保障

把资金比喻为体育事业发展的血液毫不夸张,尤其是在四川藏区。四川藏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各项事业发展都需要资金投入,为保障体育事业发展所需充足的资金,(1)首先要设立四川藏区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政府要统一规划、加大投入、突出重点、集中使用,特别要加强监管审计力度,并定期评估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第2,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四川藏区因为承担生态区生态保护的功能,致使工业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较低,因此,国家应对四川藏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广泛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以提高四川藏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保证体育事业支出。第3,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出台优惠政策,形成多渠道、多元的资金来源形式,共同发展四川藏区的体育事业。

4.3加强教育,启发四川藏区人们的体育权利意识

均等化范文篇6

但是,探究新农合的财政投入的公平性,我们不能仅从投入财力的单纯数字增长以及城乡财政补助标准均等化的角度,而应该从建国以来长期实行城乡二元体制,长期强调以牺牲农村为代价发展城市而造成的对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和农民医疗保障的历史欠账的角度深入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府财政投入的实质公平性。

建国以来,特殊的国情,导致我国无法像西方国家那样通过海外殖民实现资本原始积累,而不得不通过城乡剪刀差的方式,通过统购统销低价购买农民粮食,然后在向农民高价销售工业品的方式,为我国工业发展积累资金。与此相对应,在政府的财政医疗投入上,也实行重城市轻乡村的政策取向。城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城市居民的医疗保障有国家承担,而在农村地区,则主要由农民自己出资。显然,这种长期重城市轻农村的做法是不符合公平理念的。

为了更直观的分析,我们参考了济南市2010年统计年鉴,并将济南市及分区县的卫生机构数,床位数,人均床位数等作为考量指标。根据年鉴,市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088家,占全市的60.7,%,为平阴县的12.7倍,济阳县的4.4倍,商河县的11.3倍。而且在这些卫生机构中,济南市区医院数量占市区卫生机构的比例为5.7%,而平阴县的这个数字为1.7%,济阳县为0.2%,商河县为1.1%。市区拥有医院178家,占全市医院数量的90.8%,为平阴县的44倍,济阳县的89倍,商河县的59倍。市区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量224家,占全市(252家)的89%,是平阴县的37.3倍,济阳县的112倍,商河县的56倍。市区拥有床位数(包括各类卫生机构)24098张,占全市的75.4%,为平阴县的21.5倍,济阳县的21.7倍,商河县的23.1倍。市区千人拥有床位数为6.92张,为平阴县的2.3倍,济阳县的3.4倍,商河县的4.1倍。市区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为3.91人,为平阴县的2.5倍。济阳县的2.9倍,商河县的3.9倍。以上这些还只是从数量进行比较,而实际中,由于医疗设施的差距卫生人员的学历水平和医疗水平而产生的居民享受的医疗服务质量的差异上没有计算在内,如果把这些质的因素也换算成数字进行考量的话,实际差距将远远大于以上我们做得比较。

概括起来,济南市区同下属县在医疗资源投入和分布的不公平行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医疗机构数量城乡间严重不均衡,过多的医疗机构分布在了济南市区,导致基层各县的医疗机构数量不足,城乡分配失衡。这直接导致了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医疗支撑。这体现济南市城乡医疗设施在量上的不均衡.

二是优质医疗资源过度向市区倾斜,导致基层医疗机构的力量不足,医疗质量低下。市区不仅医疗机构总体数量远超各县,而且集诸如三甲医院在内的优质医疗资源于一身,而各县则主要为普通医疗机构。优质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于济南市区,使得济南各县(市)的医疗资源在质的方面存在严重差距,从而难以在实质上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其对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

三是在医疗机构千人床位数、千人拥有医生和护士数方面,市区占用了过多资源。这直接导致参加新农合的农村居民,更多的只能得到初级的医疗报销补偿,一旦出现大病,需要住院时,往往难以得到即使充足的住院保障。这也体现了新农合在实施中仍然强调保基础,难以保证城乡医疗保障差距的缩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出台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家整体实力有了质的飞跃的前提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构建新型农合作医疗制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国家财政的加大投入,逐步扭转这种差异性,从而最终实现城乡居民享受同等水平的医疗保障待遇,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制。因此,为了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质公平性,我们不能满足于仅仅实现城乡间医疗财政投入的均等化,因为这种均等化虽然表面上看似实现了城乡间的一种公平,但实质上是一种可以回避历史欠账的态度。由于这种巨大差异性的存在,仅仅平均用力,城乡间的医疗卫生水平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继续扩大。显然这是不符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建的初衷的。因此要想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真正公平性,在享受相同待遇水平的前提下,让农民相较于市民交更少的费用,相较于对城市的财政投入,政府财政应更多的投向乡村和基层。具体而言,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新建医疗卫生机构时,改变过去那种重点医疗机构过度集中的建在市区的方式,更多的考虑城乡地理位置,尽可能的将其建在基层或者基层附近的区域,并以此为基础,将周边乡镇纳入其保障范围。这是从基础上改变城乡间医疗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公,实现医疗资源城乡分配一体化的重要一步。

均等化范文篇7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和实践最早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现已形成了以福利经济学、公平正义论及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由于受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从近几年才开始。虽然研究时间不长,但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研究

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学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代表性的观点有:

1.基本公共服务内容的界定。朱玲(2004)主张基本公共服务应包括公共安全、生态保护、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等领域。刘尚希(2007)认为,从消费需求范畴来界定,与低层次消费需要有直接关联的和人们的无差异消费需求即为基本公共服务。其中,“基本”不是绝对的,它会因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丁元竹(2007)认为,应当把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公共服务界定在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社会救济、就业服务和养老保险;而且,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应当是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基本”。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的界定。大部分的观点认为,均等化不是完全的平均,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在具体界定上仍然很难统一。贾康(2007)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分层次、分阶段的动态过程,当前我国首先将工作重点定位于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兼及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马国贤(2007)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结为人均财力的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等三种模式,并认为最后一种最适合我国的模式。

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状态的研究

1.总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状况研究。安体富、夏杰长(2007)从国际的视角,运用公共财政的相关指标比较,认为目前政府在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领域缺位,且城乡失均衡。

2.关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状况研究。项中新(2007)通过人均财力、财政支出来比较,研究我国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张恒龙(2007)、安体富(2007)、宋迎法等(2008)通过人均财政支出来分析区域均等化状况。上述研究表明,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差异。

3.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状况。陈继宁(2007)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张丽琴等(2007)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距离可及性、经济可及性和资源可及性进行了比较;李雪萍等(2008)对城乡社会保障进行了比较。以上研究均表明,城乡间差距明显。

三、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研究

1.从经济因素探讨。贾康(2006)认为,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和财政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以及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等原因导致了区域公共服务的不均等。迟福林(2007)、张恒龙(2007)、安体富(2007)等认为,由于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

2.从制度因素探讨。丁元竹(2008)认为,长期的城乡分治在城乡之间形成严重体制分割和城乡歧视,造成了城乡失衡。迟福林(2006)认为,从改革实践看,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根源在于体制机制不健全。夏杰长(2007)认为,财政支出的经济建设偏好和民主财政机制的缺失以及现行的政绩考核机制导致了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江明融(2006)认为,由于我国一直实行城市偏向型的非均衡供给制度和公共产品“自上而下”决策机制,从而导致了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公务员之家

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研究

1.从政府职能角度。迟福林(2006)提出,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所在,应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制。常修泽(2007)认为,我国财政资金应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目前应加大对比较薄弱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

2.从财政管理体制角度。贾康、阎坤(2005)认为,应逐步完善省以下地方税收体系,调整各级政府间的财力划分。金人庆(2006)提出,通过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可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可以增加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方栓喜、匡贤明(2007)认为,要尽快实现中央地方关系从“以经济总量为导向”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转变,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在中央地方之间实现优化配置。

五、现有研究的借鉴意义与主要不足

上述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作的综合研究多为名家大作,比较系统地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思路和方法。相关的结论将成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也必然是今后研究中需要广泛参考和借鉴的。然而,目前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所做的研究还不够详尽,很多问题没有涉及或研究不够深入,如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发掘不够,缺乏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系统的理论分析。没有涉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阶段性目标和当前实现基本公共服均等化的具体内容。现有的研究对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现状的原因分析缺乏系统性,并且对于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尚需进一步理顺进而形成详细而明晰的政策思路。尤其针对某个特定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状况研究很少。

参考文献:

[1]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8).

[2]迟福林.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主线的农村综合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2006-05-15.

[3]李华.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财政制度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刘尚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实要求与政策路径[J].浙江经济,2007(13).

均等化范文篇8

财富增长很快。接下来需要考虑如何让财富的支配和消费更加公平、公正。中央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际上就是对如何更加公平、公正地支配财富和消费财富的具体探索。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从世界范围来看,财富的生产在某一时期实现快速增长并非难题,许多国家都曾有过阶段性的经济奇迹,而如何更加公平、公正地支配财富和消费财富,则是一个更难解决的问题。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是使生产出来的财富惠及更多社会成员,在促进财富快速生产的同时,实现财富消费的公平和公正,以防范片面追求财富增长所导致的公共风险和危机。

从这个现实背景来看,我们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是一项孤立的公共政策和纯粹的福利行动,也不是一个化解社会矛盾的权宜之计,而是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明晰化和具体化。它表明,中国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取向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一是增长的基本取向由单一的效率至上转向公平与效率并重,使物质财富的增长带来更多的社会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二是发展的基本取向由片面的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使经济的发展带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回归发展的终极价值;三是小康生活的基本取向由主要追求物质指标转变到以和谐为导向,使生活的殷实和富足带来更大程度的社会和谐,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由此看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当前的一项重大公共政策,而且还承载着时代变迁的重大使命。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需要发展与改革的双重推动

要使上述基本理念的转变通过基本公共服务的逐步均等化体现出来,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体制和机制。公共服务与每个社会成员密切相关,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指导和培训、社会治安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等等。要使这些公共服务全面实现均等化,不是短期内单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发展与改革的双重推动。发展是基础,改革是动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应被理解为单纯的国家财政分配过程,而是经济发展过程与国家财政分配过程的有机结合;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力配置过程,而是财力配置与制度创新的融合。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至少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一项中长期任务。从公共服务的供应方来看,政府是最终责任主体。在我国,各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相差很大,这种差距不只是财力上的,如城市政府和乡村政府、相对富裕地区的政府和贫穷地区的政府,也有认识水平、人员素质、创新意识、管理能力以及制度建设能力上的差距,这类差距不是通过增加财力、短期培训、更换操作人员就可在短期内消灭的。从公共服务的需求方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原因,公共服务的消费能力也存在巨大差距。这既有自然条件的影响,如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山区,即使把钱送到居民手上,也难以消费;也有当地人文社会因素的制约,如文化素质、传统意识、风俗与宗教等等,都会造成居民公共服务消费能力上的差距。居民的这种消费能力体现的是自主性和能动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最终依赖于这种自主性和能动性去消化、吸收,进而转换化为居民生活的改善、基本素质和技能的提高。譬如教育,有些并不是上学难、上学贵,而是主动辍学,有的家长认为上学不如赚钱实惠,也有暴富的家庭认为孩子不上学将来也衣食无忧,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因富辍学”的怪现象。这说明,要缩小公共服务消费能力上的差距,确实需要居民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改善。

第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机会的平等。每个公民都有相同的机会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因性别、年龄、户籍、民族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如果公民的基本权利被分为三六九等,因身份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待遇,那就谈不上均等化。比如农民工因身份受到制度歧视,即使常年在城市工作也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保等。这种因制度歧视造成的公共服务差距,只能通过社会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才能逐渐消除。当前,社会各界对扩大公共服务的呼声很高,这是合理的,但要避免以笼统的公共服务规模的扩大来掩盖差距的扩大,或以某一方面差距的缩小来掩盖其他方面差距的扩大。

第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这有两重含义:一是不能把居民局限于某一地理空间。例如,在城乡分治的框架内通过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这在近期是必要的,但若长期如此,其均等化就会变成一种社会强制,使个人意志受到压抑。二是有自主选择的自由。例如,一个人不愿居住在嘈杂的城市,而选择居住在宁静的山区,尽管山区政府和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有明显差距,但对他来说,公共服务仍是均等的。因此,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更多从需求方来考虑,尊重居民的合理意愿和选择,不能光看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第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等于各地方政府财力的均等化。不少人认为,实现了财力的均等化就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的研究为便于数学模型的运用,也简单假设:财力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笔者认为这样的研究没有价值。我们通常用人均财力这个指标来衡量地区间财力的差距,其实,无论分母使用财政供养人口,还是本地户籍居民,这个指标都不能准确反映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差距。因为公共服务的单位成本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甚至差距很大,同样的钱未必能提供同样多的公共服务。比如教育的单位成本、医疗的单位成本、基础设施的单位成本等等,会因地形地貌、人口密度、国土面积、民族构成等因素而不同。即使公共服务的单位成本相同,由于制度因素及管理水平的影响,同样数量的资金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从公共服务的供给方来看,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财政能力的均等化,而财政能力是财力、单位成本和制度及管理因素的复合函数,仅看财力的多与少是片面的。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需要做到几个“结合”

依据以上认识,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必须整体把握,分步实施,选择好恰当的路径和切入点。既不能单纯从供给方来考虑,也不能仅从需求方来观察,更不能简单套用西方国家的做法。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应考虑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首先,从发展与改革的结合上来规划。一方面,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也是基本路径。经济蛋糕大了,财政蛋糕才能大;同时,经济发展协调了,区域、城乡差距缩小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就自然实现了。从整体上看,要把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寓于经济发展之中,使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公共服务固然是财富的消费,但与经济发展有内在的联系,长期来看不但不会阻碍财富的增长,反而是财富生产可持续的保障。因此,既要有“增量”的观点,也要有“循环”的理念,不能静态、孤立地追求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另一方面,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也是改革的过程,特别是行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前者涉及政府责任意识的形成、职能的转换、政府间责任的界定等,后者则与政府间分配关系密切相关,涉及财力与事权、责任的匹配等问题。此外,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有内在联系。没有改革的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无法推进的。相对于现在的利益格局而言,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是财富支配格局调整的过程,这就需要改革作动力。否则,利益格局的凝固化,会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空洞的口号。

其次,从财力与制度的结合上来操作。财力只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光有国家财力的投入,而没有相应制度的创新和改进,扩大公共服务就会落空,均等化也会成为纸上谈兵,甚至是投入越多,浪费也越多。例如教育,尽管国家投入没有达到占GDP比例4%的要求,但教育体制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师范毕业生“有岗无编”(编制被非教学人员占用),不少毕业生被迫转行;一方面技工严重短缺,另一方面许多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医学博士不能处置基本的临床病例,等等。在这种体制下,如果只一味增加投入,其效果可想而知。从逻辑上看,是制度决定了财力的配置,从而决定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过程。在不合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大财力的支持力度,只会使扭曲的公共服务更加不均衡。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

均等化范文篇9

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是缓解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应本着范围适中、标准适度的原则,在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基础性服务”,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方面,逐步实现均等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必须逐步实行这样一种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应如何为此提供相应的体制保障?搞清楚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客观必然性

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应该均等。我国有13亿人口,尽管每个人的天赋能力不同,所占有的资源也不尽相同,但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方面应该是均等的。第二,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应该大体相等。大体相等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大体均等或相对均等。当然,这里讲的不是所有公共服务,而是基本公共服务。第三,在提供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社会成员的需求千差万别,某些社会成员可能不去享受社会为之提供的公共服务,如有的家庭可能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公立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上学,而是送到私立的学校就读。这是完全可以的,应该尊重这些社会成员的选择权。尊重人民的自由选择权与尊重人民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并不矛盾。而且,即使是在基本公共服务的框架之内,也应想方设法让人们有自由选择的空间,不能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搞成计划经济时代的“配给制”。

为什么在我国现阶段需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呢?这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从理论角度来分析,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既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也满足其精神生活需要、生命健康需要、安全需要以及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都说明,在提供私人物品和私人服务方面,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面,市场机制却存在失灵或局限性,需要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机制来弥补。

从实践角度来分析,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缓解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等。就区域发展差距来说,试图在短期内让中西部赶上东部发达地区是不现实的。而在经济总量和人均国民收入一时赶不上发达地区的情况下,在民众的基本公共服务方面逐步实现均等化则是可能的。因此,缩小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对于缓解区域发展矛盾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迅速上升与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且配置失当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就业培训、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廉租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愈益凸显。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缓解和消除这些矛盾现实可行的选择。

从国际角度来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现在很多国家都把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政策。一些国家之所以比较稳定,甚至在国家神经中枢出现变化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秩序稳定,与其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密不可分。我国逐步实行这项制度安排,是一个必然趋势。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把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在总体上应注意两点:一是范围要适中——不能过宽或过窄;二是标准要适度——不能过高或过低。基于此,我国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在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民群众能不能享受基本公共服务,首先要看就业服务。我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问题要确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从政府角度来说,应把“促进就业”摆在公共服务的突出位置,强化促进就业的职能,保证就业服务的均等化。比如,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建立就业的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做好公益性、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就业培训和信息服务;建立县、乡两级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建立面向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基本民生性服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社会保障。构建严密而可靠的社会保障安全网,需要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妇女生育保险以及农村的社会保险,同时积极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目前,这项工作的难点在于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差距较大。应在继续推进城市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同时,着力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步伐,以尽快建立并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并逐步实现城市和乡村全覆盖。

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一是义务教育。从国情出发,教育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锁定在对义务教育的保障上,即普及和巩固城乡义务教育。只要是适龄儿童,不论在城镇还是在乡村,不论在东部还是在中西部,都有权利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为此,一方面应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另一方面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从体制上为义务教育均等化提供保障。二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具有公益性质,应列入均等化的范围。应强化政府责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三是公共文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在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方面,要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分开来。文化事业有公益性,可以均等化,像公共图书馆、农村文化室等,属于政府应该提供的基本文化事业服务。而文化产业则是市场性的,主要靠市场调节。目前,公共文化的数量和质量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不足和脱节现象。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基础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公益性基础设施可分拆出两个环节,即“基础建设”环节和“执行运营”环节。对基础建设环节,即不以营利为目标而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带福利性的环节,政府应全力予以投资并加强管理,如农村饮水工程、农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当然,政府对基础建设不可能全部包揽,可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政策。至于市场性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等,可按市场方式运作。为全体公民提供良好的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等,也是在“公益基础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的内容。国家已经把环境保护作为约束性指标来考核各级政府的绩效。

在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安全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利益的大事,政府有责任提供安全方面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包括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等。对于这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平等地享受。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保障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有相应的体制保障。举其大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财政制度。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财政资金应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加大对目前比较薄弱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当前尤其要确保新增财力主要投向就业再就业服务、基本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公益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同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来缩小东西部之间在公共服务上的差距。

收入分配制度。虽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意味着收入分配要均等化,但目前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加大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度。因此,需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体思路是:“保低”——保障并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控高”——调控过高收入,“打非”——打击并取缔非法收入。在此基础上,通过缓解—遏止—缩小这样一个渐进过程,使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根本性扭转。这样做,可以缓解社会成员在获取服务上的“流动性(货币)约束”,从而减轻政府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压力。从这个角度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相辅相成的。

均等化范文篇10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

一、引言

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定义,国内学者虽说法各异,但基本观点却大致相同。徐诗举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定义为在保证实现国民福利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原则下,全国范围内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相同的公共产品,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论文百事通李华根据公共品需求的城乡差异,将公共品分为基础性公共品和差异性公共品,提出基础性公共品的均等化应按照公共品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衡量,要求实现结果的均等;而差异性公共品均等化的判断标准应是效用的最大化。王磊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和要求,一般是指各个地方政府能够按照全国的一般标准和居民的生存要求,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根据财政分权划分的地方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是指地方政府提供的地方治安、环境、城市建设、文化、教育、卫生、道路等公共产品的水平基本相等。江明融认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及其公共财政要为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经济成分或不同社会阶层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具体包括财政投入、成本分担、收益分享等方面内容。

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来说,李华和王磊主张应通过转移支付来实现财力的均等化从而保证公共品的均等化。而江明融、杨晓达则认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在遵循“帕累托改进法则”和保证城市居民现有效用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将城市创造的一部分财富用于提供农村公共品,从总体上提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水平。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起因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差异性,目标是公共服务消费的平等性。具体来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缘由在于其供给的差异性,即由于各地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差异而导致供给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各地之间,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导致同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居民却要消费不同数量和质量的同类公共服务,不仅影响了公平目标的实现,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根据现代公共财政的要求,公共财政同时也是民主财政,即同一国家内的不同居民,不管其身处何地、经济状况如何、是否为国家缴纳税收,都有权利平等地消费公共服务。因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便应运而生。

笔者认为,所谓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主要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因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平的理念密切相连。可以说,在不同的特定阶段,对公平理念的不同理解会导致不同程度或不同内容的公共服务供给。但这里笔者所研究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决非实际消费的均等化,而是指消费机会(或权利)的均等化。笔者认为,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公平是起点的平等,也就是竞争机会的公平,因此,这里的均等化仅是指提供给消费者平等消费公共服务的机会,而决不是保证每个消费者实际消费公共服务的平均。其二,均等化绝不等于平均化,而是在保证最低水平全国均等的基础上允许存在地区差异。考虑到绝大多数基本公共服务都会或多或少地附有某个特殊地区的特殊偏好,因此,如实行绝对均等、全国一致的供给水平,则不仅无法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与消费,而且还极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其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均等化内容和标准往往随人们对公平的认识理解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以基础教育为例。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社会流动性不如现在这么频繁,人们将基础教育更多地看成是个人受益的私人品,个人为接受基础教育付费是理所应当地事情,因此此时尽管有政府举办的公办教育机构,但私人办学仍是社会的主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其不单单可以提高个人的人力资本,而且对促进社会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时人们已将基础教育视为政府应首要供给的基本公共服务之一,并逐渐要求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均等、统一乃至免费的基础教育。因此,从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含义的动态性。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一)收入路径——财力均等化

考虑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地财政能力的不平衡,因此,通过上级(或同级)政府给与补助或转移支付,实现各地财力的大致相当,就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首要任务,这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世界各国最经常采用的途径和手段。通过补助或转移支付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各地财力的不平等不应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的借口。在现代民主国家,倡导公民平等是社会思潮的主流,其主要出发点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居民),就理所应当地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所带来的好处,而且这种享受可以不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因此,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在实行统一税法体系的前提下,各地的财政收入能力会因财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各地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也会因不同的人口密度、不同的年龄结构而有所差异,但这不能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的借口和理由。作为国家的一员,其有权利享受到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好处。因此,这种情况下,国家往往会通过纵向或横向的转移支付制度,向财政收入能力较弱、公共服务支出压力较大的地区给与补助,使其财力能够足以承担起向其辖区居民提供与全国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其二,财政转移支付还可以较好地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的外溢性问题。公共服务的受益范围很可能会越过本地区域惠及周边及其他地区,比如,本地提供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可能通过迁徙到他处,而将公共服务的益处留在外地;再比如,本地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所带来的好处,很可能会惠及周边地区等等。如缺乏相关利益补偿机制,则效益流出的地区,由于难以得到相应的补偿而不愿继续承担供给公共服务的任务,从而造成公共服务供给的差异。而众所周知,市场对于此类外部性问题是无能为力的,如果任由地方政府谈判解决,则其交易成本(如衡量外部性大小的成本等)必然十分巨大,很可能造成效率的损失。而由上级政府或同级政府给与转移支付,则对外部性问题给出了制度化的解决方案,从而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

学区是美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的一个特点,学区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对辖区内不动产征收的财产税①。但这种学区负责基础教育的体制,使得地方经济的繁荣程度、财产税税基的丰裕程度直接决定了各学区基础教育的差异。于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引发了一场有关教育财政公平的诉讼高潮。相继而起的教育诉讼导致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教育融资制度改革,改革的结果是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是一种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州政府逐渐增大了对地方特别是对学区的财力支持力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政府也开始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1958年《国防教育法》和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使联邦对基础教育的财政资助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这也标志着联邦财政大规模资助基础教育新时代的开始。

联邦政府的广泛介入,改变了基础教育的融资结构和格局,使得基础教育财政由原来单纯以地方学区为主要来源,到地方学区和州政府共同承担基础教育的责任,及至发展到目前联邦、州和地方学区三级分担的财政格局,基础教育的财政体制趋于完善。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发展,联邦对基础教育的资助越来越多,州逐渐取代地方成为基础教育的主要供给者,州与地方共同承担了90%以上的基础教育投资。

(二)支出路径

对于由分散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所带来的公共服务差异,除了上述的增加地方可支配财力以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供给以外,另一可行途径就是从支出角度人手,即由上级政府或中央政府直接统一供给。

以法国为例。法国的政治体制一直是中央高度集权。但基础教育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到集中、先初等后中等的过程。1881年和1882年“费里法”确立了法国基础教育“免费、义务、世俗”的三大基本原则。1886年“戈伯莱法”基本确定了19世纪80年代之前就已广泛采用的市镇负责、国家补助的基础教育供给体制。这种分散的供给模式对基础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为解决教师待遇问题,1889年7月19日,法国颁布法律,规定全体小学教师为国家公务员,其工资由国家财政负担,从而成功地解决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师资问题,其基本原则至今不变。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的中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59年1月6日,法国颁布法律将义务教育延长为10年,在对义务教育的投资方面,逐渐形成了目前的体制,即学校是法国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最基本单位,小学从属于市镇,初中从属于省,高中则从属于大区。在供给任务的分工上实行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负担,以中央政府为主的供给制度。

(三)政治路径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治路径,主要指通过地方政府合并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更大区域内的均等化供给。分散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发挥了地方政府灵活、迅捷的优势,保证了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但如果过于分权,则又会走向另一极端。由于过于分散的地方政府一般都拥有较少的住户和人口,不仅使得地方政府所主要依赖的收入来源——财产税较少,造成财力不足,而且也使得单个地区要供给同全国水平大致相当的公共服务的成本相对较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规模经济优势难以发挥,从而导致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出于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原因,西方各国兴起了地方政府的合并浪潮。地方政府合并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地方政府合并有利于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问题。在地方公共服务的分散供给模式下,出于地方财力的原因,同一种公共服务在不同地区之间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这种公共服务的差异必然会引发消费者或居民的不满,他们希望政府能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供给。进行政府合并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政治解决方案。通过地方政府的合并,把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差异的不同地区纳入到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框架下,通过统一的筹资机制、统一的供给模式,从而有助于公共服务差异问题的解决。

2地方政府合并扩大了政府规模,实现了公共服务供给的规模化,也有利于保证公共服务的均等供给。一般来说,西方国家基层政府尤其是农村基层政府,都有人口少分布散的特点。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村市镇人口严重不足。这种规模过小、人口基数过小的状况成为了制约公共服务有效、均等供给的一个瓶颈。事实上,公共服务的供给同私人品一样,也存在一个规模经济的问题。如果地方政府辖区的资源(如人口、住户等)不能形成规模,则其就很难承担其公共服务均等供给的任务。因此,合并基层政府,扩大公共服务受益人口基数就会成为一种必然。公务员之家

美国的学区是管理公共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单位。历史上,学区是独立于政府的行政单位,但现今已成为一级自治的地方政府。由于美国各州可以自行决定学区的大小和数量,因而各州学区大小参差不齐、数量多少不一,但总体来说,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美国的学区数量总量庞大(见表4)、分布分散,学区间,特别是乡村学区与城市学区之间,由于财源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差异,并引发了许多有关教育公平性的诉讼案例。因此,20世纪30年代开始,为整合教育资源,在较大范围内提供平等而充足的教育,美国开始了学区的合并历程。

美国的州政府为鼓励学区合并提供了诸多正面与负面的激励措施,如,一方面,州为学区中心学校的建设和学生的交通提供经济资助,同时要求学区内所有学校建筑和设施达到州的建设和安全标准,并要求学校课程达到州的标准;另一方面,如果学区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他们将陷于教育设施不符合标准和失去州教育经费补助的处境。

因此,一方面在诸多法院判例的压力下,另一方面在州政府的财力诱惑与惩罚的激励下,学区合并的进程大大加快,数量迅速减少,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趋于稳定。到2002年仅剩下13506个,比1932年减少了115042个,减少比例达89.50%,学区合并的速度之快、减少数量之大、比例之高,都不能不说是十分惊人。

四、结论

本文以基础教育为例,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实现路径。主要结论如下: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其与公平理念密不可分,但不等于平均化,而且还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有三种路径可供选择。其一是通过转移支付实现财力的均等化(收入路径);其二是通过上级政府或中央政府直接供给的支出路径;其三可以通过谋求地方政府的合并以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均等化(政治路径)。

[参考文献]

[1]徐诗举,公共产品均等化: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997,(1):44-45,

[2]李华,城乡公共品供给均等化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J],财政研究,2005,(11):38-40,

[3]王磊,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J],经济体制改革,2006,(1):21-26,

[4]江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3):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