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机关室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0:01:15

纪委机关室

纪委机关室范文篇1

一、机构设置、编制及领导职数

保留镇(区)纪(工)委、监察室设置,压缩人员编制,原则上设1名纪(工)委书记,兼任监察室主任职务,各镇(区)可根据工作需要配备1名纪检干事。根据各镇(区)行政区划、人口布局等实际情况,成立3个中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基层工作室(以下简称市纪委基层工作室):

市纪委基层工作一室负责云阳镇、司徒镇、延陵镇、开发区、练湖5个镇(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办公地点设在云阳镇;

市纪委基层工作二室负责珥陵镇、导墅镇、皇塘镇、吕城镇、陵口镇5个镇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导墅镇;

市纪委基层工作三室负责界牌镇、新桥镇、后巷镇、埤城镇、访仙镇5个镇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后巷镇。

市纪委基层工作室的机构规格为副科级建制。

每个市纪委基层工作室核定编制6名,所需编制在现有镇(区)纪检监察机构压缩腾出的编制中解决,暂不改变编制属性,由市纪委监察局统一代管和配置。

每个市纪委基层工作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检查员及工作人员3名。根据工作需要,主任由正科长级或副科长级干部担任。非领导职数参照市纪委监察局非领导职数设置办法设置,由市纪委统筹使用。

二、工作职责

市纪委基层工作室在市纪委监察局授予的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监督检查驻在镇(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党的章程和国家法律法规,执行中央、省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命令的情况;

2、监督检查驻在镇(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等情况;

3、承担驻在区域镇(区)管干部检举控告类信访问题的核实处理以及协助开展案件检查、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指导和督促驻在区域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的全面落实;

5、完成市纪委、市监察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成立基层工作室以后,镇(区)纪(工)委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协助党(工)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协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检查督促党的农村政策的执行;

2、负责向党(工)委提交对有关违纪党员干部的处理意见;

3、承担本镇(区)除镇(区)管干部以外党员干部的检举控告类信访问题的核实处理以及案件检查、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完成市纪委、基层党(工)委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镇(区)监察室的主要职责是:

1、检查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

2、接受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

3、协助基层工作室调查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4、接受并协助基层工作室处理对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室受理的申诉;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监察室履行的其他职责。

三、工作关系

市纪委基层工作室是市纪委监察局的双派驻机构,在市纪委常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业务上接受市纪委监察局职能室的指导,配合市纪委监察局职能室做好相关工作。

市纪委基层工作室与驻在区域内各镇(区)党(工)委、政府(管委会)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市纪委基层工作室依据授权在驻在区域开展工作,督促各基层党(工)委按时完成市委、市纪委交办的各项反腐倡廉工作任务,指导各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根据需要了解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听取镇(区)领导班子有关情况汇报。市纪委基层工作室负责人应参加驻在镇(区)党(工)委涉及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项的会议。

镇(区)纪(工)委、监察室接受镇(区)党(工)委、政府(管委会)及市纪委监察局的双重领导,在业务上接受市纪委基层工作室的指导,同时协助市纪委基层工作室在本镇(区)开展工作。市纪委基层工作室要与镇(区)纪(工)委、监察室加强联系,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纪检监察工作。

四、干部管理及后勤保障

市纪委基层工作室主任、副主任人选由市纪委商市委组织部提名并考察,经协商一致后由市委组织部呈报市委任免。新提任的主任、副主任人选一般从后备干部和优秀纪检监察干部中提名,交流使用。市纪委基层工作室主任、副主任向市纪委监察局述职述廉,其履行职责和廉政勤政情况由市纪委商市委组织部考核或将考核情况向市委组织部备案。市纪委基层工作室其他干部的招考录用、考察任免、年度考核和奖励等,参照市纪委机关同职级干部管理。市纪委、市委组织部根据干部履职情况,有计划地进行轮岗和跨系统交流。

市纪委基层工作室的办公和生活用房、办公用品由市委市政府统筹安排解决,工作用车参照我市镇级车改方案执行。其人员编制、工资关系、组织关系划转至市纪委,由市纪委单列代管。工资、津(补)贴、办公经费等列入市财政预算,在市纪委单列。

五、人员安置及相关事项

市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不适合继续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或年龄较大并愿意留在原镇(区)工作的,作出妥善安排,可以安排在原镇(区)担任相应职务,不能安排相应职务的,保留其原职级待遇,安排在原镇(区)工作。

在实施镇(区)机构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要选好配强纪委书记,积极发挥镇(区)纪(工)委委员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行政村及社区纪律监督工作网络,进一步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

六、组织领导

纪委机关室范文篇2

一、全市纪检监察组织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除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外,共设基层纪检监察组织85个[其中:派驻纪检组14个、派驻监察室12个,纪工委4个、内设监察室2个,镇纪委、监察室各8个,市机关(公司)单位纪委、监察室各15个,未设纪检组(纪委)的单位内设监察室7个],共配备纪检监察干部169名。具体如下:

1、市纪委、监察局机关

根据2001年市委核定的《中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市监察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市纪委、监察局设置七个室:办公室(与监察综合室合署办公)、教育调研室、信访室(市行政监察举报中心)、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执法监察室、党风廉政建设室(市惩治腐败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纪委、监察局核定行政编制41名,目前在编干部34名,其中副处职干部1名、正局职干部2名、正局级干部1名、副局职干部9名、副局级干部6名(包括2名退二线干部)、副主任2名、副股级干部8名、科员4名、长期病假1人保留正股级干部待遇。附属编制5人(其中1名为国家干部身份)。另外,借用干部3名。

干部平均年龄39岁,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25人(其中全日制本科7人)、大专6人。

2、市纪委监察局纪检监察工作室

根据省委、省纪委及*市关于乡镇纪检监察资源重组的意见,市委出台了《关于各镇纪检监察资源重组的实施意见》(吴发[2008]35号),成立松陵、盛泽、震泽三个纪检监察工作室,为副科级建制,核定行政编制17名,其中主任3名、副主任6名。目前到位14名干部,其中正科长级干部3名、副科长级干部3名,正股级干部8名(其中4名为行政选聘制干部)。

3、市纪委派驻纪检组、监察室

目前,市纪委派驻纪检组、监察室的部门共有14个,其中实施纪检组、监察室双派驻的单位有12个: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外经局、市审计局、市环保局、市物价局、市水产局、市体育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人事局;实施纪检组单派驻的单位有2个:市检察院、市人民法院。

目前,配备的14个派驻纪检组长同时兼任所在单位行政副职领导的有7人,纪检组长中由市纪委机关转任的有5人。12个派驻监察室配备主任6名,其中4名由单位中层兼任,另外2人虽未兼任中层职务但主要精力在兼管的其他方面。

4、乡镇纪委、监察室

目前全市下辖9个镇级建制,由于汾湖实行镇区合一,故日常管理为8个镇级纪委、监察室。目前8个镇纪委书记全部配备到位,并均担任镇党委副书记;所配备的8个镇纪委副书记全部为党委委员。镇纪委书记、副书记由市纪委机关干部转任的有1人。实行镇纪检监察资源重组后,各镇专职纪检委员人数有所减少,为11人。

5、市机关单位纪委(同时内设监察室)

一般在设党委的机关单位设纪委和监察室,共有15个:市教育局、市建设局、市经贸委、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粮食局、市文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林局、市城管局、南邮*学院、商业资产经营公司、供销社。

目前,已配备14名纪委书记,其中有4名同时兼任所在单位行政副职,有1名纪委书记由市纪委机关干部转任;同时配纪委副书记5名;设纪委同时设监察室,配备监察室主任8名。

6、两个开发区、市级机关、丝绸市场纪工委

目前设纪工委4个,分别为*经济开发区、汾湖经济开发区、市级机关、东方丝绸市场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两个开发区纪工委为副处级建制(两个开发区的监察室为正科级内设机构),市级机关纪工委为副科级建制,东方丝绸市场纪工委为正科级建制。

*经济开发区目前配备一名纪工委副书记,由一名监察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另配科长一名。汾湖经济开发区配备一名书记为党工委副书记,一名副书记兼监察室主任,两名副主任和三名科长。市级机关纪工委配纪工委书记一名,由机关党工委副书记兼任。东方丝绸市场纪工委由于刚刚完成机构升格工作。

7、未设纪委、纪检组的市机关单位内设监察室共有7个:市政府办、市统计局、市人口和计生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安监局、市科技局、市旅游局。目前只有旅游局尚未配备监察室主任。

二、我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须解决的问题

纪检监察干部一向以政治坚定、素质过硬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干部配备方面的问题

1、市纪委、监察局机关中层干部出现断层以及后备力量不足现象。市纪委、监察局机关核定为编制41名,但一直未配足使用,目前由于工作室建立调出人员等原因在职34人。一方面,工作量的增加导致部分室人手紧张,不得不外借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干部的培养出现断层现象,目前在职的副主任共6名(其中4人为副主任科员),大部分副股级科员的任期未满2年。

2、市级机关各监察室干部兼职现象突出。目前,机关各监察室主任、副主任普遍由所在单位行政中层干部担任,大部分为人事、办公室等干部。由于兼职情况比较普遍,一定程度上影响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而且对中层纪检监察干部的跨部门交流有一定影响。

3、干部配备没有完全到位。有的部门纪检岗位尚未配备到位,有的地方纪检书记不分管纪检工作,导致这些单位平时开展纪检工作人员和力量比较少,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落实。

(二)干部提拔交流方面的问题

1、市纪委干部岗位交流渠道比较单一。一是出口比较单一。一般交流、轮岗出市纪委机关的干部除纪委副书记去其他单位担任党委书记或局长外,其他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纪检监察干部的发展面不够宽。二是交流速度较慢。2006年以来,共交流出3人,占纪委干部总数的比例较低,导致在纪委机关工作时间过长,目前在纪委工作10年以上的干部有15人,其中5名工作15年以上;5—10年的有5人。同时,委局内部人员交流也不是很大,很多同志都是多年从事某一项纪检工作。

2、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职务晋升的渠道不畅。从总体上说,近年来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获得提拔的先例并不多,主要表现有以下二种情况:一是镇纪委副书记晋升纪委书记的渠道不畅。大部分纪委书记职位出缺后由镇党委组织委员晋升或由市级机关下派。由于副书记在纪检监察岗位上的晋升渠道不畅,很大程度上影响纪委副书记的工作职能的发挥。二是镇纪委委员职务晋升的不多。近年来,只有一名纪委委员去年底晋升为副镇长。

(三)机构和干部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1、市纪委职能室设置离工作要求有距离。我们现在的室设置是1993年纪委监察局合署时的设置。多年来,纪检监察工作的性质和涉及面不断扩大,上级纪检监察机构的设置也进行了调整,我们的设置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工作的要求。比如,*市纪委已经成立纠风室,而其所布置的工作涉及我们执法室和党风室两个室,有时界限不明确,需要领导进行协调。再比如案件管理工作,按照上级规定需要与案件检查部门分开实行综合统一管理,而我们目前只能由纪检监察室承担。

2、派驻纪检组的设置问题。目前我们执行的是1996年市委批复的市纪委关于纪检组的设置的请示,但对目前已经派驻的如水产局、人事局、体育局等单位纪检组没有明确的设置文件,是因人而设的纪检组,同时其监察室按1996年文件都为内设监察室,但目前已经按派驻管理,所以有时与派驻单位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沟通问题。

(四)干部任用程序方面的问题

10月7日,*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市县级以上单位纪检监察机构领导干部职务任务审批程序〉的通知》,对2002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明确县级以上单位纪检监察机构领导干部任免审批程序的通知》中规定的县级以上纪检监察机构领导干部任免程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但我们市至今未对镇局以上单位纪检监察机构领导干部任免审批程序进行过明确,因此产生:一是市纪委常委会对有关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的调整所发挥的作用还不够。二是纪检监察干部的产生尚不规范。在实际任用中比照市委组织部门制定的镇局级单位任免干部的程序和*市纪委、组织部有关干部任免审批程序来进行,但有时往往不能按照市纪委监察局的要求进行,特别是派驻纪检组、监察室和内设纪委、监察室的干部的任用,往往等各单位自行任命后才发现要报纪委同意或应由纪委、监察局任命。

三、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纪检监察干部培养、使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一支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关系到能否为建设和谐新*提拔强有力保证的问题,因此必须重视纪检监察干部管理工作。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与全面深入推进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密结合起来,以工作的成效、群众的支持和领导的信任来树立可亲、可敬、可信的纪检监察干部形象。

(一)必须抓紧制定纪检监察干部任用规范,切实加强干部管理

1、制定干部任用程序规范。我们对*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最近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市县级以上单位纪检监察机构领导干部职务任务审批程序〉的通知》进行了研读,发现新修订的程序与2002年下发通知规定的程序更加注重了市纪委常委会的任免建议,这样使纪委对我们纪检监察系统干部,尤其是对纪检监察机构的领导干部的调整任用可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我们的工作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我们建议比照此次下发的通知,尽快制定我市镇局级以上单位纪检监察机构领导干部职务任免审批程序,尽快规范纪检监察干部任免的程序规范。

2、制定纪检监察机构规范。(1)规范派驻机构设置。对1996年市委批准的机构设置未明确设立派驻纪检组、监察室的设党组的政府部门进一步明确机构的设置。中央纪委1991年5月28日《中共中央纪委关于加强纪检机关组织建设提高纪检队伍素质的意见》要求:设立党组的并对下属单位实行高度集中领导的部门,应建立纪检组(纪委)或由地方纪委派驻纪检组。目前我市设立党组的单位共34个,已经派驻纪检组的15个(其中国土局现属条线管理),除去人大、政府、政协外还有16个单位没有派驻纪检组(包括7个已经设立内设监察室的单位),其中12个单位已经具备派驻条件(除团市委、妇联、工商联、文联外)。(2)规范市纪委内设机构的设置。近期考虑可增设纠风室,与*市纪委对口承担相关工作;为机关效能投诉中心申请事业编制2—3名,解决部分调入干部编制难处理的问题。

(二)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培养力度

1、制定市纪委干部交流培养计划。一般任室主任同一职位满5年应进行交流。同时,加大各室副主任、一般干部的交流、培养和轮岗力度,特别是加大与各纪委、纪检组和监察室的中层干部交流使用。在市纪委机关内部也要建立干部轮岗和竞争上岗的机制。

2、加大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干部配备力度。按市委、市政府批准的《市纪委、市编办、市监察局〈关于机构改革中市级党政部门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有关问题方案的请示〉》精神,市纪委、监察局派驻纪检监察机构人员编制不少于2人,市级党政部门设纪委的不少于2人(公安局纪委不少于3人),其余内设的纪检监察机构人员编制不少于1人。派驻和内设的纪检监察机构的设置不受部门内设机构限额的限制,其人员在各部门单位总编内单独列编,所在部门、单位不得挪作他用。在干部配备中,尽量避免所在单位挤占编制现象,特别是应减少派驻监察室干部兼任所在单位行政职务现象。在干部配备中,可考虑加大市纪委机关干部下派担任市级机关各纪委、纪检组和各镇纪委负责人的力度。

3、配足配强委局机关中层及以下干部。一是加大培养力度。要多岗位培养干部,要通过有计划培训、有目的的交流挂职等手段,大力培养干部,使他们早日成为复合型的纪检人才。二是注重补充委局机关优秀干部任室主任一级干部。要注意发现和选择具有复合素质的优秀年轻干部,通过培养、锻炼,及早充实到室主任一级岗位上,使纪委工作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打造创新、开拓的工作局面。三是在全市公务员范围内择优选调年纪轻、学历高、工作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干部充实委局机关。

(三)加大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考核力度,全面确立以工作谋地位的氛围

1、加大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考核力度。要严格制定效能考核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按照岗位责任制对考核内容进行细化、量化,提出明确的要求,考核坚持公平、实效、规范原则,以工作实绩为依据,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群众自评与领导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以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提拔的重要依据,特别是注意加大对工作突出的镇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拔使用力度。

纪委机关室范文篇3

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各室。

二、考评指标及权重设置

绩效考评指标分为职能工作指标、共性工作指标、创先争优指标和一票否决指标四个部分:

(一)职能工作指标:

突出省纪委考评任务和市纪委重点工作落实,设置机关各室考评指标,总分100分。具体内容以《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各室职能目标考核指标》(附后)为准。

(二)共性工作指标:

1、信息调研工作考评指标:全面完成纪检监察信息和调研工作任务。由办公室、调研室按照《市纪检监察信息和调研工作考核办法》的规定折算计分。其中:基本分10分,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

2、日常管理考评指标:(1)严格遵守机关管理制度,对无故不参加机关学习、会议及有关活动的,每人每次扣0.5分;节假日值班不到岗或委局机关抽查工作纪律不在岗的,每人每次扣0.5分。由办公室、干教室负责统计。(2)全面完成上级转办件、领导批示件,未能完成的每件次扣0.5分。由信访室、案管室负责统计。

(三)创先争优指标:

1、受表彰加分。综合工作和单项工作(不包括个人创作)受到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或省委、省政府表彰的(以文件、奖状、奖牌、证书为准,下同),分别加9分、5分;受到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表彰的,分别加5分、2分。本级特色工作被评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特色工作项目的,每项加6分;评为优秀的,每项加3分。

2、交流发言加分。工作经验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不含内设机构)召开的全国性会议或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监察厅(不含内设机构)召开的全省性会议上交流发言的,加5分;在除省纪委监察厅以外的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不含内设机构)召开的全省性会议上交流发言的,加2分。

3、领导批示加分。工作经验、政策建议、特色工作、信息受到党和国家领导批示肯定的,每项加5分;受到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领导、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省纪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的,加2分;受到省纪委监察厅领导批示肯定的,每项加1分。

4、经验成果宣传加分。工作经验、成果被《人民日报》、《求是》等部级报刊长篇刊载的(1000字以上),加3分;被《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监察》、《党风廉政建设》、《光明日报》等中央级报刊长篇刊载的(1200字以上),加2分;被《日报》、《政策》等省级党报党刊和《鄂纪办通报》、《楚天风纪》长篇刊载的(1500字以上),加1分。(公开发表的理论文章、先进人物通讯、评论文章等不在此列)

调研文章被省纪委评为一等奖的,加2分。

5、查办案件加分。办理自办案件(由委局立案、调查、处理、发文的案件)数量每超过1件,加1分,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办理大案要案(1、涉及镇办或市直部门“一把手”且受到撤职以上处分的经济案件;2、个人违纪资金不含挪用款项在30万元以上且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的案件)数量每超过1件,加2分;案件被评为全省优质案件的,加5分。

(四)一票否决指标:

年度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评为当年度先进室:发生安全事故的;因人为因素造成省纪委年终绩效考评扣分的。

三、组织领导

委局机关各室绩效考评在市纪委常委会领导下进行,年底成立委局机关绩效考评组,由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魏尚艳任组长、市纪委副书记李远宏任副组长,办公室、干教室、调研室、党风室、信访室、案管室共同参加,负责组织实施考评工作。

四、绩效考评程序及方法

委局机关各室绩效考评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各室自评。12月中旬,各室对照年度绩效考核指标逐项进行自评,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将自评情况以及相关证明材料送办公室。

(二)组织考评。12月下旬,委局机关成立绩效考评组。根据各室提供的相关材料,考评组对照年度绩效考评指标对各室进行量化打分,并汇总各室综合得分。

各室综合得分=职能工作指标得分+共性工作指标得分+创先争优考评得分。

(三)复审复核。考评组将核算得分情况反馈各室,听取各室意见,并形成最终得分。

五、绩效考评结果的确定及运用

绩效考评结束后,市纪委常委会将根据考评情况,评定3至5个先进室予以表彰奖励。

(一)综合汇总,提出考评建议。考评组对各室考评情况进行综合汇总,并按综合保障类、执纪监督类、案件检查类三个类别进行分类排序。

纪委机关室范文篇4

市纪委办公厅行政科具体负责市纪委、监察局公文处理工作,落实公文进出各项规定、制度,并对下级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给予业务指导。

市政府纠风办公文处理工作由纠风办具体负责。

一、公文处理

(一)公文收发

1、签收。签收公文要逐件清点,签名确认并标注收文时间。重要公文要逐页查点,发现问题及时向发文单位查询,并采取相应措施。

2、拆封。送市纪委、监察局及办公厅(室)的公文由行政科专人负责拆封,并根据公文的内容、性质、缓急进行筛选。给书记的收件由书记工作人员处理,给其他委局领导的收件交由本人收拆,给业务室的收件由各业务室内勤收拆。

3、登记。以下公文应进行登录:

(1)上级机关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来文,包括主送件和抄送件;

(2)下属机关的请示件、意见;

(3)不相隶属机关公文,即平级机关、平行机关、不相隶属机关商洽工作需要回复的函、电;

(4)重要的或标有密级的内部刊物、资料。

登录要分门别类,登录项目包括公文标题、密级、发文字号、发文机关及份数、收发时间、公文去向。经登录的公文,需附上阅文单。

4、送阅。上级党政机关发来的非秘级公文,由公文管理员通过扫描仪扫描生成电子文档后,从机关综合办公业务系统中的收文管理系统送办公厅主任阅批;秘级公文附上阅文单后以纸质方式送办公厅主任阅批。

其他公文,由公文管理员通过扫描仪扫描生成电子文档后,从收文管理系统送办公厅主任阅批。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的请示件、呈转性公文、征求意见稿和会签文稿等,送办公厅领导签批;情况反映、工作报告、内刊、简报等视其内容、份数,分发委局领导和有关厅室。

5、分发。按照领导批示、领导分工和各厅室的职责范围,由公文管理员通过收文管理系统分发传送公文。

(二)公文制发

1、核发。编号文件在公文正式印发前,公文管理员应对公文的审批手续、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提出意见退相关室补充、修正,以保证公文的规范。文件标题、密级、发文字号、发送单位、印制份数等确定后,要在OA系统逐项登记。

2、印制。公文印制视份数和页码分别由办公厅行政科文印室或省委办公厅文印中心承担。由文印室印刷的公文,各主办室要负责装订。未经办公厅审核和批准,各室不得自行印制公文。

印制特急件按要求时间完成,急件1天内完成,一般件3天内完成。公文印制完毕,定稿及正本一式两份存行政科。案件文书定稿及正文由案件主办室随案归档。

3、分发。发往县(市)区、市直单位的普发公文,由行政科收发室分发。发给委局领导和各厅室的公文,由行政科通过综合办公系统分发或上挂综合资料库供查阅。

(三)公文管理

1、中央和国务院(含办公厅)发至省部级、省军级的公文,发至地厅级及以下的涉密公文,以及省委、省政府(含办公厅)、中央纪委和监察部(含办公厅)制发的涉密公文,因工作需要翻印、复印、加印、扩大传达范围的,须由市纪委办公厅按规定逐级上报审批。复印其它单位制发的涉密文件、资料,应经确定密级的单位同意。复印件应加盖复印机关戳记。所有复印件应与正式公文同样管理,不得擅自改变原件的密级。

2、汇编上级机关的涉密公文,须经发文机关批准或授权。经批准或授权汇编的,不得改变原件的密级、保管期限和知悉范围,确需改变和扩大知悉范围的应当经原制发机关同意。公文汇编本应按其中最高密级和最长保管期限标志管理。

3、各室收到的秘密公文与普通公文应分开管理。所有收文都要签收、登记,并严格按照程序办理。各级干部都应在办公室内阅办公文。

4、密码电报应严格按其阅读保密规定执行。严禁转抄、复制或擅自留存。援引密码电报内容,应根据其精神,变换表述方式,严禁照抄原文。

5、外出开会或出差,一律不准携带绝密公文,原则上也不准携带机密公文。确因工作需要须携带机密公文时,经秘书长批准后由经办人向机要人员办理登记手续。经办人应采取保密措施,严防丢失或泄密。

6、传达、阅读秘密公文,应按规定范围执行,不得随意扩大。少数秘密公文确需扩大范围的,应报请秘书长批准后,分层次组织阅读、传达。因工作需要,借阅规定传达范围以外的公文,应报秘书长审批,使用后及时归还,文书管理人员应及时催收。

7、工作人员调离岗位时,应将本人保管、借阅的公文按有关规定移交、归还。

8、行政科按照规定每半年督促各室对公文进行一次清退。清退的公文应进行登记。无须清退的公文一般由所在室保存两年后销毁。销毁公文应严格登记手续,经室领导批准后,交由办公厅统一销毁。个人不得擅自销毁公文。

9、委局的文件,视情发至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政府、纪委(纪工委)、监察局(监察室),市直各派驻机构、市直各单位纪检组(纪委、纪工委),市直各单位。

二、办文办电

(一)行文规则

1、行文应当确有需要,注重实效,坚持少而精。凡可发可不发的不发,可长可短的要短。凡能用函件或电话办理的不发正式文件,能使用网络传输的不印发纸质文件,推进公文电子化。

2、必要的行文,依其不同性质和内容,分别以市纪委、监察局或市纪委办公厅、监察局办公室名义发文,或两家名义联合发文。根据工作需要,市纪委、监察局及办公厅(室)可与市直部门及其办公室联合发文。

3、未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市纪委、监察局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指示性公文,不得要求下级党委、政府向委局请示、报告工作。

4、市纪委、监察局及其办公厅(室)与市直其他部门及其办公室联合发文,原则上用主办单位的发文字号,使用联合发文版头。属党、政机关联合发文的,可以使用排列在前的发文机关字号,也可协商确定。

5、除特殊情况外,请示件和需要市领导审批的公文,应送相关办公厅按规定程序处理,不直接送领导个人。

6、办公厅之外的机关其他室,除以便函形式商洽相关业务工作,向上级或下级对口业务部门请示或答复相关业务性问题外,不得对外行文。上级机关另有规定和要求的除外。

(二)办文程序

1、拟稿。根据公文性质和内容,由有关室拟稿。常委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由办公厅整理会议纪要;各类专题会议,由主办室整理会议纪要。公文内容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规定,做到情况翔实,观点明确,层次分明,篇幅简短,文字精炼,标点符号正确。公文格式要完整、规范。引文、人名、地名、数字要准确。引用的公文一般要写明发文机关、发文编号、标题和发文时间。

2、定密。拟稿人在拟稿过程中,要根据公文内容,对照《省定密工作程序规定》和《纪检监察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等相关规定进行密级划定。公文经领导签发后即确定密级。

3、审稿。拟就的文稿由经办室领导审稿。审稿的重点是:行文是否必要,文种是否恰当,文稿内容是否可行,文字表述是否正确,重要问题的提法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是否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数据、事实等(包括业务术语)是否准确,措施、办法是否切实可行等。

4、会稿。公文内容涉及其他室业务范围时,经办室应送请有关室会稿;涉及政策和法律问题的公文,应送政策法规研究室会稿。涉及其他部门业务的事项,应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会签,取得一致意见。

5、核稿。文稿送领导签发前,必须送办公厅校核。校核的重点:报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确需行文,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文字表述、文种类别、密级标定、文件发送范围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等。

机关所有正式发文均应在办公自动化OA系统流转完成。拟稿人、审稿人、会稿人、核稿人、签发人均应签署意见、姓名和时间,以示负责。

(三)公文签批

1、以市纪委或监察局名义上报的重要文件和下发的涉及全局工作方针、政策的文件(含明传电报),由书记(或委托副书记)或局长签发;涉及某一方面工作的文件,由分管副书记或副局长签发。

2、经市纪委常委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或委局领导传阅同意的事项,或日常事务性的事项,是市纪委文件的,由秘书长签发,秘书长外出的,送分管副书记签发;是市监察局文件的,由局长或委托分管副局长签发,局长和分管副局长外出的,由秘书长签发。

3、属转发类公文,且提出具体贯彻意见的,由书记或局长签发,或委托分管副书记、副局长签发;没有提出具体贯彻意见的,可由主管常委或副局长签发。

4、市纪委、监察局与其他单位联合的文件,签发权与市纪委、监察局单独文件相同。

5、以市纪委办公厅、监察局办公室名义发出的文件(含明传电报),其中代市纪委、监察局的,签发权与市纪委、监察局文件相同。

6、市纪委办公厅、监察局办公室上报省纪委办公厅、省监察厅办公室的重要文件和下发涉及全局工作的文件,由分管副书记、局长签发或授权秘书长签发,涉及某一项具体业务的,由秘书长签发,秘书长外出的,由主管常委、副局长签发。

7、市政府纠风办的文件,由纠风办主任或委托的副主任签发,重要的文件,要报经书记或分管副书记、局长同意;联合其他单位的文件,签发权同单独文件相同,但属转发类的公文且没有提出具体贯彻意见的,可由分管的副主任签发。

8、各类会议纪要,由主持会议的委局领导签发。

9、案件文书的签批,按有关规定执行。

10、联合行文,须经所有联署机关的领导人会签。

11、领导人签发公文,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并写上姓名和时间。上行文应由主要负责人签发。

(四)行文流程

以市纪委、监察局或市纪委办公厅、监察局办公室名义发出的各类公文,先由经办室拟稿、定密和审稿,并根据需要送有关室会稿后,交办公厅行政科按要求送办公厅领导校核,再送委局领导审核、签发。

需严格保密的涉及案件等工作的公文,可不送办公厅校核。

市政府纠风办制发的公文涉及需办公厅掌握、协调事项的,应送办公厅会稿。

三、公文递送

1、各厅室内勤应每天到收发室领取公文。需要办理的公文和秘密级以上的公文、重要会议通知、急件等,必须履行签收手续。

2、日常发给市各套班子领导和本市县以上机关及市外的公文,由行政科通过机要交通或机要通信部门传递。

3、紧急公文按以下办法传递:

(1)委局机关各厅室要求当天送达的紧急公文,于上午八时半前送收发室签收、编号、登记,由收发室送市直机关公文交换站交换;无法及时交换又确需当天送达的,或节假日期间需要紧急外送公文的,由主办室负责,办公厅协助。

(2)各厅室送委局领导的紧急公文,一般应通过办公厅递送。遇领导外出的,办公厅需向主办室说明,必要时应与领导或领导工作人员联系。

(3)外单位送来的紧急公文,送委局及办公厅(室)的,由收发室或值班人员签收,交行政科处理;送委局领导的,由收发室或值班人员签收,交书记工作人员或行政科处理;送各室的,可由外单位人员直接送达,或由收发室或值班人员签收,通知有关室内勤领取。节假日送来的公文,由值班人员签收,并做好交接手续。

纪委机关室范文篇5

一、目标要求

“三转”是适应新形势、担当新任务的客观要求,是贯彻党章、严肃纪律的必然选择,是找准定位、充分履职的现实需要。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落实‘三转’要求提升履职水平”大讨论活动,不仅是为了全面落实上级纪委的部署要求,使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充分认识“三转”的重要意义,而且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大局,更切实地满足群众对反腐倡廉的新期盼,进一步推动纪检监察机关转变监督和工作方式,逐步实现纪检机关定位明确、思路清晰、职责分明、精力集中的目标,适应不断提高的反腐倡廉新要求。

(一)明确工作职责,切实转变职能。廓清权责边界突出主责,理清工作职责,清理规范议事协调机构,把查办案件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立体式监督预防体系,强化“主业”意识,突出工作重点,分清责任,依照法定职责推进纪检职能瘦身改革。

(二)强化监督检查,切实转变方式。牢固树立“对监督者实施再监督”的理念,建立三项制度创新督查方式,建立纪委开放日机制,用好“五书”严格执纪问责,设立“三大平台”曝光典型案件,开展纪检监察领导干部走转改活动,改进履职方式,逐步实现纪检监察机关全程监督向结果监督的转变。

(三)加强“四度”建设,切实转变作风。严格管理塑作风,狠抓执行强作风,解决问题正作风,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加强自身建设,强力推进“洪纪清风”行动,通过集中学习、分层次座谈交流会、写作能手竞赛活动、专题辅导讲座,努力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度、胜任度、融合度和满意度,以过硬的作风打造铁军队伍。

二、活动时间和对象

活动时间:2014年10月24日—12月30日

参加对象:委局机关及基层工作室全体人员,各镇纪检监察干部,县直部门纪检监察专职干部。

三、活动内容

(一)学习讨论阶段(10月24日-11月10日)

1、集中学习讨论。县纪委常委会集中研读党章、行政监察法、中央纪委领导同志关于“三转”要求的讲话和市纪委监察局印发的“三转”意见、大讨论方案。县纪委各室分组学习讨论,并在10月主任例会上专题围绕“三转”精神交流汇报2014年工作打算和创新项目。各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自行组织座谈讨论,通过学习交流进一步明确“三转”活动的宗旨,理清工作职能。

2、举行基层干部恳谈会。邀请部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举行专题恳谈会,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阅读纪检监察业务书籍,学习“三转”文件精神,集中交流,加深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对“三转”活动和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了解。

3、写作能手竞赛。以纪检监察机关如何开展“三改”活动为主题,举办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三甲”写作能手竞赛,精选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写作骨干,参加市纪检监察“十佳”写作能手竞赛。通过竞赛锻炼提高全县纪检监察队伍写作水平,也进一步清晰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开展“三转”活动的思路。

(二)组织实施阶段(11月11日-12月20日)

4、理清县纪委监察局工作职责。按照中纪委“三转”部署要求,以党章党纪和行政监察法为依据,县纪委办公室牵头各室共同探讨出逐步改变以往大包大揽的工作方式,减少与党风廉政、反腐倡廉建设主业无关的工作职责,报县纪委常委会和上级纪委审核通过,保证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职责明确,精力集中,执纪有依。

5、清理规范议事机构。按照中央和省委有明确要求的予以保留、确需纪检监察机关牵头负责的予以保留、由其他机关牵头但与纪检监察职责直接相关的予以保留的原则,县纪委党廉室牵头协同各室全面清理调整县纪委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逐步撤出“越界”越职工作,确保集中精力抓好主业。

6、筹建纪检监察网站。组织筹备建立纪检监察网站,将其建成一个集展示廉政文化建设、公布本地和全国典型案件、宣传廉政法纪法规、方便群众举报投诉的专业廉政建设网站。

7、制定“三重一大”监督实施细则。突出对各镇、各部门“三重一大”决策的监督,县纪委党廉室牵头制定出切合实际、操作性强、量化合理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实施细则,保证“三重一大”决策监督到位。

8、举办“三转”专题辅导讲座。根据中央及省市纪委关于“三转”工作的各类文件,编写出“三转”要求解析读本教材,通过开办专题辅导讲座的方式为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解读“三转”精神和内容,再由纪检监察干部将“三转”精神向身边的党员干部群众宣传,确保“三转”活动深入推广、成效久远。

9、持续开展“洪纪清风”行动。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关于作风建设的一系列规定,切实履行协助党委抓党风的职责,深入开展“洪纪清风”行动。建立常态化暗访巡查机制和节假日专项督查机制,创新巡查监督手段,严肃整治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办作风建设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件,适时曝光典型案例,树立新风正气。深化政风行风评议,开展电视问政、网络问政,规范干部从政行为。

10、规范“五书”执纪问责。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学习执行市纪委监察局《关于规范纪检监察“五书”使用和管理的办法(试行)》,掌握并敢用善用《纪律检查通知书》、《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通知书》、《监察建议书》、《监察决定书》等纪检监察“五书”,进一步规范纪检监察文书使用和管理,增强执纪问责的严肃性。严格实行问题上查一级,责任倒追一级,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部门责任,而且要追究审核审批部门责任;不仅要追究直接当事人责任,而且要追究分管领导责任,形成层层执纪问责的机制。

11、开展“清风伴我行”纪检干部走转改行动。组织全县纪检监察领导干部持续开展走进企业、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等“三走进”活动,加强纪检监察干部与基层群众的互动交流,切实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重点开展领导干部结队帮扶、挂钩联系企业、“一助一”助学帮困、信访直通车等活动。

12、建立三项督查制度。转变监督方式理念,坚持把履行监督职能的切入点从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业务检查,转变到对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监督检查上来。建立失职责任追究制度,实现由责任同担向各负其责转变;建立执法事项定期报告制度,由事中监督向结果监督转变;建立执法廉政风险动态巡查制度,由依赖职能部门向依靠多方力量转变。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要主动立项,牵头抓总,发挥再监督作用,确保政令畅通。

13、设立“三大平台”曝光典型案件。在政府网站和“阳光”设立曝光台,在报纸电视开设曝光专栏,定期纪检监察通报,曝光典型案件,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对社会反响强烈的典型问题进行深挖细查,剖析原因,推动问题整改。

14、纪委开放日活动。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网友走进纪委开放日活动机制,拉近社会各界与纪检监察机关距离。开门纳谏,广闻兼听,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执纪执法更接近地气,赢得社会各界信任。

15、建立“三清”指数测评平台。结合地方特点,构建“三清”指数预警机制。对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及各镇村居廉洁指数进行全面测评,并将“三清”指数测评结果运用到干部考察考核、选拔竞争上岗和违纪违规问责等工作中。

16、开展一次走基层大接访活动。信访室牵头汇总分析“清风伴我行”纪检干部走转改行动信访案件线索,制定走基层大接访活动方案和时间表,由各镇、各部门向干部群众宣传大走访活动,营造氛围。联合各镇纪委,县直纪委(纪工委、纪检组)纪检监察干部,公布当地相关前期信访接待结果,解释纪检机关信访接待条例,接受新的涉纪人民来访,走进基层、走进企业、贴近群众。

(三)总结提高阶段(12月21日-12月30日)

县纪委各室、各镇纪委和县直纪检监察组织要结合工作实际,从如何贯彻落实“三转”要求,提高履职科学化水平出发,对“三转”活动开展实施情况、推进过程中的优秀创新作法、取得的成效以及需要改进的建议进行总结,总结材料报县纪委办公室。县纪委办公室要迅速汇总,集中上报市纪委。

四、组织领导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认识开展“落实‘三转’要求提升履职水平”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主动加强与同级党委汇报沟通,获得本单位领导理解和支持,迅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三转”要求上来,严格按照活动安排,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纪委机关室范文篇6

一、我市案件监督管理目前工作现状

㈠机构不健全,没有设立独立的职能部门,也没有配备专职人员。我市案件监督管理工作从1997年开始,挂靠在办公室到2003年底结束。2004年,根据领导的安排,将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移交到信访室。对于信访室来说,工作量增加了,人员没有增加,如今的信访室是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后人数最少的时期,2010年委局内部调整人员时,领导均认为应给信访室增加一位人员,并承诺放入优先位置予以考虑,但在研究人员调整时,因没有合适人选,再次被耽误,并承诺下次有合适人员进行考虑。现在的信访工作、案件监督管理工作,存在任务重,人员少的矛盾,不能适应《工作规则》赋予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的工作职责。对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的认识,也只停留在只是提供报表和统计数据上,与《工作规则》赋予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的要求相差甚远,造成的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专职人员负责案件监督管理工作以及机构不健全、工作职责不明确等因素。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案件监督管理上往往只是有一个案管报表的工作人员,也没有行使案件监督管理的职能。

㈡履行职能不充分,不规范,没有真正发挥案件监督管理的效能。根据《工作规则》的规定,案件监督管理的工作职责主要有:⑴对重要案件线索进行集中管理;⑵对查办案件的相关工作进行组织协调;⑶对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⑷对上级交办和领导批办的案件及相关事项进行督促办理;⑸对查办案件及其有关的专项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⑹其他应当由案件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的事项。但在实践中,市纪委对案件进行监督管理履行的职能只有案件统计和数据提供这两项职责,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的其他职能未履行。

㈢案件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建设总体上比较薄弱,制度体系还尚未形成。业务指导的及时性、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够理想等。

二、做好我市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

㈠提高认识,做好学习宣传《工作规则》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规则》的责任感和紧迫性。案件监督管理工作作为查办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健全纪检监察机关体制的需要。要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召开专门工作会议、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对《工作规则》的学习宣传活动,在全市各纪检监察机关形成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规则》的良好氛围,着重抓好《工作规则》有关精神的贯彻落实。

㈡建议增设机构和和专职案件监督管理人员。根据中纪委的《工作规则》赋予案管工作的职责,建议我市设立独立的案件监督管理机构,充实专门案管人员,全面履行案件监督管理职责,充分发挥案件监督管理的作用。根据我市目前的工作实际,考虑到编制,机构设置的审批程序和难度,对承担案件监督管理职责的机构和人员,提出两种操作方案供领导参考:⑴单独设立案件监督管理室,配备专职人员做案管工作。目前,、已设立案件监督管理室。据向省纪委案管室了解,市纪委是撤掉案件检查三室,改设案管室。我省还有几个设区市纪委也准备设立案管室,全国已有三分之二的设区市纪委已设立案管室,单独设立案管室是目前案管工作发展方向;⑵由委局某个室代管,对该室增设一名专职副主任,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这种工作方案是与省纪委案管室领导沟通后,得到省纪委案管室领导认可的一种方案。截止今年2月,全省案管机构设置情况为:、设立了案管室;南昌设在办公厅;设在综合室;设在信访室;设在办公室;设在纪检监察室。据了解,市纪委案管工作挂靠在信访室,信访室共有五人办公,并经常抽调人员到信访室办公。

㈢做好查办案件的组织协调工作。主要承担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与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进行沟通联系;协助承办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会议;督促落实会议决定事项;组织协调境外追赃追逃重要案件等工作。

㈣对市本级和县(区)纪委办案部门在办案过程中的有关事项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遵守办案程序、履行办案手续、执行办案纪律的情况、使用重要办案措施的情况、办案场所安全保障情况、涉案款物暂扣、移交、保管以及处理等情况以及保障被调查人员合法权益等情况,保证安全文明办案。

㈤督促办理领导交办的与案件有关的事项。重点对领导批示交办和上级纪检机关交办的案件与案件有关事项、根据领导批示由案件监督管理部门转交派驻(出)机构及下级纪检机关办理的案件、本机纪检机关和下级纪检机关积压超期案件以及其他需要督办的事项。

纪委机关室范文篇7

一、流动红旗制

为充分调动机关各部门和全体机关干部的工作热情,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镇党委政府决定开展“流动红旗”评比活动,每半年评选表彰7个红旗部门和10名先进个人。

(一)评选条件

1、先进部门评选条件

(1)注重部门建设。部门人员思想觉悟高,内部团结和谐,能形成合力;实行标准化管理,责任明确;能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范,纪律严明;能服务周到热情,得到服务对象的普遍认可和满意。

(2)工作成绩突出。部门人员工作积极主动,业务熟练。思想解放,勇于创新。工作高效优质,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时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部门负责人在年度考核中为优秀以上等次。

(4)部门人员没有违法违纪行为。

2、先进个人评选条件

(1)态度端正。积极进取,勤奋好学,恪尽职守,甘于奉献,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工作出色。业务熟练,能力突出,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出色完成工作任务,成绩优异。

(3)严格自律。作风正派,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维护正义,自身形象好,群众威信高。

(4)在公务员年度考核中为称职以上等次。

(二)评选方法

1、先进部门评选办法

(1)量化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开展“创先争优”和“整提优”、“三讲三促”活动情况、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工作情况、执行机关工作人员行为准则情况等。

(2)民主推荐。通过会议或发征求意见表等形式组织本镇村干部和服务对象,推荐先进部门。

(3)部门推荐。各部门根据自身业绩和民主推荐结果进行自荐。

(4)民主测评。镇召开各部门负责人测评会议,由党建办对各部门的测评情况进行汇总,交由镇党政班子会议进行讨论。

(5)组织审定。镇党委政府根据民主测评结果,按评选名额讨论确定先进部门。

2、先进个人评选办法

(1)部门申报。各部门通过绩效考核和民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申报人选。推荐名额为1名。

(2)民主测评。镇党建办将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并将测评结果汇总。

(3)组织审定。镇党委政府根据部门申报、民主测评结果,按评选名额讨论确定先进个人。

(三)奖励办法

镇政府每半年召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对先进部门和先进个人给予一定的荣誉和物质奖励,以激励先进,营造创优争先的良好氛围。对先进部门授予“流动红旗”称号并给予1000元的资金奖励,对先进个人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和500元奖金,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积极性。

二、职级津贴制

为发挥机关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镇党委将以下三种类型的干部进行重用和提拔:①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②埋头苦干、努力拼搏、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干部;③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干部。同时对机关正股级、副股级、一般干部发放岗位津贴,正股级干部每人每月100元,副股级干部每人每月60元,一般干部每人每月30元,随工资发放。

三、成立后进办公室。

(一)后进办公室的概念

后进办公室是一个集教育、约束、鞭策、惩罚为一体的特殊工作岗位,着眼于加强机关干部的作风建设,旨在彻底改变机关干部在“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的干部学习不求甚解,发展思路不清晰,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热衷形式主义,工作落实不够;有的干部精神状态萎靡不振,总是怨天尤人,无所作为,缺乏创新的勇气,面对困难畏首畏尾、束手束脚;有的干部工作消极应付,岗位实绩平庸;有的干部个人素质差,私心重,喜欢说三道四,整天谋人不谋事,不讲原则,不负责任;有的干部法纪意识淡薄,玩风太盛。凡调入后进办公室的机关干部由镇纪委负责管理,给予待岗三个月处理,在三个月的观察时间内,只领取基础工资,并每天向镇纪委书记报到,安排临时性工作,三个月后重新考察,若能完全改正错误,经班子会研究再重新安排工作。

(二)后进办公室的考核办法

1、组织机构

成立镇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同志任常务副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由党政办、纪检办和党建办负责考核工作的具体事务及操作。

2、考核内容

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具体内容分为二大块:一是机关日常工作考核。二是机关干部半年工作测评。

(1)机关日常工作考核。一是一个月内累计迟到5次或累计旷工3天,或事假超过5天的(病假视情况而定,产假按有关规定执行);二是值班期间发现缺岗三次或因主观原因造成信息不灵、记录不清、矛盾上交或发生其他不良后果,情节严重的;三是违反财经纪律并造成财务经济损失的;四是卫生检查时,发现不打扫、打扫不到位,经督促仍不到位,而且严重影响我镇形象的;五是所有机关干部参加镇组织的各种会议和学习,连续三次无故缺席、早退会议的;六是工作日查岗,连续五次不在岗且不能说明情况的;七是不服从领导安排和工作调动,工作挑肥拣瘦、推诿扯皮、被动应付的,情节严重的;八是因作风、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等造成恶劣影响,情节严重的;九是工作怠慢,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造成工作被动,情节严重的。

(2)机关干部民主测评

每半年由全体机关干部对机关干部平时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工作业绩等进行民主测评。

(三)考核结果运用

通过日常工作和民主测评考核,排名在最后两位,且纪律散慢、作风漂浮,影响恶劣的,经班子会议讨论,调入后进办公室。

(四)后进办公室的管理办法。

1、后进办公室隶属于镇纪委,调入后进办公室的人员由镇纪委办公室及监察室共同管理。

2、后进办公室成员需每天8:00准时向镇纪委报到,听候工作任务的指派,工作可以是任何一个办公室的工作,都得无条件执行。在后进办公室期间,其工作考核由镇纪委及监察室负责。

3、凡是进入后进办公室的机关干部,每月需撰写思想汇报或后进办公室心得体会,并及时向镇纪委和原部门分管领导汇报。

4、后进办公室成员三个月待岗期满后,由镇纪委书记提请镇党政班子会议研究讨论,召开机关干部大会进行民主测评考核,确认是否能重新分配岗位。

纪委机关室范文篇8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市司法局成立“两深”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书记、局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监察室,负责日常工作。(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政治部、机关党委、律协党委;时限要求:8月底前到位)

2.“一把手”负总责,层层抓落实。由“一把手”负总责,局纪委书记具体抓落实,各成员协调配合抓分管部门工作,局“两深”办组织实施部署和督导工作。(牵头单位:局“两深”办,协办单位:机关各科室;时限要求:长期)

3.将“两深”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评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政治部;时限要求:2014年度起)

4.建立局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分片督导制度。(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政治部、机关党委;时限要求:2014年9月底前)

二、深化“三项建设”,打造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一)践行“六项承诺”,深化思想作风建设。

1.掀起中、省、市一系列会议精神的学习热潮,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树立牢固的思想根基。(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政治部、机关党委、律协党委;时限要求:2014年8月底前)

2.组织纪检干部参加全市“三转”学习、研讨和交流活动。(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时限要求:2014年底)

3.开展读好书籍、听好讲座、看好教育影片、参加“纪检沙龙”等活动。(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政治部、机关党委;时限要求:2014年8月启动)

4.践行“六项承诺”活动,开展对承诺事项完成情况的监督。(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政治部;时限要求:2014年8月启动)

5.组织本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廉政书画评选展示活动。(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协办单位:政治部、办公室、机关党委;时限要求:2014年9月底前启动)

6.开展“每月一案”警示教育活动。(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时限要求:长期坚持)

7.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深入基层和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牵头单位:政治部、纪检监察室、机关党委、办公室、计财装备科;时限要求:长期坚持)

(二)强化培训和保障,深化能力素质建设。

1.积极组织参加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政治部;时限要求:2014年8月底前启动,长期坚持)

2.组织开展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2014年12月前完成)

3.落实纪检监察日常工作所需设备、资料、场地等保障。(牵头单位:计财装备科、办公室;时限要求:长期)

(三)配齐配强人员,深化基层组织建设。

1.协调配齐区县司法局纪检组长,优化纪检干部结构。(牵头单位:政治部;协办单位:纪检监察室;时限要求:2015年12月前)

2.探索开展区县局纪检组长向市局纪委述责述廉工作。(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政治部;时限要求:2014年12月底前)

3.探索建立司法行政纪检监察干部管理信息平台。(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政治部;时限要求:2014年12月底前)

三、深入推进“三转”,突出主责主业

(一)突出主业转职能。

1.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把不该纪委监察牵头或参与的协调工作交还主责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不得分管与履行监督职责相冲突的业务工作。(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协办单位:政治部、办公室;时限要求:2014年12月前)

2.制定司法行政系统落实“两个责任”的实施意见,强化纪委的监督职责。(牵头单位:政治部、纪委监察室;时限要求:2014年9月前完成)

3.制定区县司法局纪检监察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时限要求:2014年10月前)

(二)依法执纪转方式。

1.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网站和“廉洁”等互联网平台作用,大力宣传司法行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协办单位:局办公室;时限要求:长期)

2.坚持集中督查、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开展重大节假日廉政提醒和明察暗访活动。(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政治部;时限要求:长期)

3.严格执行党纪政纪,做好信访投诉案件办理情况的跟踪回访。(牵头单位:局纪检监察室;协办单位:机关各部门、各协会;时限要求:长期)

4.健全信访举报线索及时受理和问题线索主动发现机制,强化信访举报的快速处理。(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协办单位:机关各部门;时限要求:长期)

5.探索推行市局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区县司法局纪检组长向市局纪委定期述廉述险制度。(牵头单位:政治部、纪委监察室;协办单位:机关各部门;时限要求:2014年12月底)

(三)强化约束转作风。

1.积极参加政风行风热线和民主评议活动,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协办单位:机关各部门;时限要求:长期)

2.积极开展纪检监察廉政风险防控,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室;协办单位:机关各部门;时限要求:在原来基础上完善,长期推进)

纪委机关室范文篇9

第二条市查办大案要案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是我市查办违法违纪大案要案的组织协调机构和议事机构。

第三条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任协调小组组长,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市纪委副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市审计局局长为协调小组成员。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为协调小组会议召集人。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本文来源于网-www.da

mi

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纪委,由市纪委分工案件检查作的常委任办公室主任。协调小组成员所在单位各指定一名相关工作人员担任联络员。

第四条协调小组会议由召集人主持,一般情况下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也可以根据查办案件工作的需要不定期召开。与会人员进行讨论所形成的意见,以会议纪要形式经协调小组会议主持人审定签发。

第五条协调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在市委领导下,组织协调和指导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查办违法违纪大案要案工作。

第六条协调小组的主要任务是:

(一)研究和分析我市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和特点,制定我市查办涉及“三机关一部门”和县处级领导干部违法违纪大要案的指导性意见和措施。

(二)听取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查办大案要案工作的专题情况汇报,对查处的有影响、有震动以及有阻力的大案要案,由协调小组根据案件所涉的重大问题、重要动向、突出矛盾和复杂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作出决策。

(三)认真贯彻纪检监察、公安司法、审计等部门“查案工作一条线、反腐倡廉一堵墙”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各成员所在单位的工作职能优势,形成统筹兼顾、多管其下、统一部署、优势互补的查办大案要案工作格局。

(四)听取县(区)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查处重大有影响案件的情况汇报并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协调小组会议的基本程序

(一)协调小组会议的议题由办公室根据查办大要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并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后提出,报请协调小组会议召集人确定。

(二)协调小组成员就会议议题进行研究、讨论,发表意见,并形成有利于解决问题的一致决议。

(三)协调小组会议召集人就贯彻会议决议作出工作部署,各成员所在单位和办案组织贯彻执行。

第八条协调小组成员所在单位职责:纪检监察、公安司法、审计等各部门应就办案工作中发现的重要案件线索且需要联手作战的相关情况及时向协调小组通报;应查办大要案工作的实际需要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与人员支持。

第九条协调小组办公室的主要任务:了解和掌握全市查办大要案工作的进展情况,落实协调小组会议议题,向协调小组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承办协调小组会议的会务工作。

第十条本制度由市查办大案要案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省纪委九次全会和市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加强对查办大案要案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进一步推动我市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市查办大案要案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是我市查办违法违纪大案要案的组织协调机构和议事机构。

第三条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任协调小组组长,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市纪委副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市审计局局长为协调小组成员。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为协调小组会议召集人。

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纪委,由市纪委分工案件检查作的常委任办公室主任。协调小组成员所在单位各指定一名相关工作人员担任联络员。

第四条协调小组会议由召集人主持,一般情况下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也可以根据查办案件工作的需要不定期召开。与会人员进行讨论所形成的意见,以会议纪要形式经协调小组会议主持人审定签发。

第五条协调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在市委领导下,组织协调和指导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查办违法违纪大案要案工作。

第六条协调小组的主要任务是:

)(一)研究和分析我市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和特点,制定我市查办涉及“三机关一部门”和县处级领导干部违法违纪大要案的指导性意见和措施。

(二)听取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查办大案要案工作的专题情况汇报,对查处的有影响、有震动以及有阻力的大案要案,由协调小组根据案件所涉的重大问题、重要动向、突出矛盾和复杂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作出决策。

(三)认真贯彻纪检监察、公安司法、审计等部门“查案工作一条线、反腐倡廉一堵墙”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各成员所在单位的工作职能优势,形成统筹兼顾、多管其下、统一部署、优势互补的查办大案要案工作格局。

(四)听取县(区)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查处重大有影响案件的情况汇报并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协调小组会议的基本程序

(一)协调小组会议的议题由办公室根据查办大要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并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后提出,报请协调小组会议召集人确定。

(二)协调小组成员就会议议题进行研究、讨论,发表意见,并形成有利于解决问题的一致决议。

(三)协调小组会议召集人就贯彻会议决议作出工作部署,各成员所在单位和办案组织贯彻执行。

第八条协调小组成员所在单位职责:纪检监察、公安司法、审计等各部门应就办案工作中发现的重要案件线索且需要联手作战的相关情况及时向协调小组通报;应查办大要案工作的实际需要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与人员支持。

第九条协调小组办公室的主要任务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了解和掌握全市查办大要案工作的进展情况,落实协调小组会议议题,向协调小组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承办协调小组会议的会务工作。

纪委机关室范文篇10

19*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两大重要战略决定,一是作出改革开放的决定;二是恢复和重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改革开放*周年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周年,这是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下面,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恢复和重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重大意义

*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定不移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提供了重要保证。*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恢复重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不论对于党的建设还是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为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纪律,也必须有专门执行纪律的组织机构。不然的话,纪律检查工作就会落空,党自身会乱,国家也会乱。“”十年就是一个严重的教训。*年来,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担负的职能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同违章和党的纪律、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行为作斗争。*年来,全国纪检机关共查处党内各类违纪案件*0多万件,处分党员350多万人,有效地维护了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党组织的纯洁性。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纪委,使从严治党才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重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为实现党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之后,始终把贯彻和维护党的政治路线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全力以赴地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改革开放初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央纪委和各级纪委坚决查处抵制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案件,积极开展以打击走私、套汇、投机倒把、贪污受贿等严重经济犯罪活动为重点的专项斗争,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一直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着重抓住那些打着发展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旗号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对发案率较高、大案要案较多的金融、证券、房地产、土地批租出租、建筑工程和物资采购等领域,积极开展监督检查,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党的十六大以来,更加注重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更加注重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更加注重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切实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纪委,使党的政治路线和奋斗目标得到了有效的实现。

重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为实现党员权利提供了重要保证。党员是党的主体,党员权利问题是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活力的根本问题。纪律检查机关重建时,面临冤案遍地、积案如山、党员权利受到严重践踏的突出问题,由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中央纪委,既疾恶如仇,又视民如伤,在保护党员权利、平反冤假错案方面作出了历史性的杰出贡献。陈云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一定要坚持有错必纠的方针,把问题放到当时的历史情况中去考察,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按照陈云同志的意见,中央纪委确定了平反冤假错案的三项原则要求:第一,不论是谁批示过,错误的就要纠正;第二,无论新案旧案,只要是错案就必须全部纠正;第三,不论案件多么复杂,都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这些原则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正确对待错误的态度,有力地扫清了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障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央纪委和各级纪委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完成了共和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仅“”中经过法律手续错误判处的“反革命”案件,就有17.5万多起、18.4万余人,全部得到平反或改正。纪委在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保护党员权利,是纪委的一项重要职能。各级纪委从关心和爱护党员、干部出发,对于工作中出现失误的,进行了耐心帮助;对受到错告和诬告的,在查清事实后予以澄清,并对诬告者进行了严肃处理。据不完全统计,仅1987至1997年的10年间,就为120多万名被检举失实的同志澄清了是非。20*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使保护党员权利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纪委,使党员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

重建党的纪律检查机构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反腐败斗争也展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形势、新特点。总的情况是,腐败“这股风来得很猛”。中央纪委和各级纪,使反腐败斗争的态势发生明显变化,腐败现象蔓延的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纪委,把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二、思南县纪检监察机关的变迁和主要工作

(一)思南县纪检监察机关恢复前后的情况。我县1952年6月成立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5年10月更名为县监察委员会,1965年4月更名为县委监察委员会,1967年“四·九”夺权后被撤销,1973年4月恢复县委组织部,内设监察组。1978年8月恢复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3年4月为思南县纪律检查委员会,1983年12月中央文件明确县纪委为县级党政领导班子,1984年11月,内设办公室、纪律检查科、案件审理科。1989年3月,按照中纪委、中组部和省纪委、省组部文件精神,县纪委的科、室一律更名为室。1990年底设立信访办公室;1993年增设宣教研究室、党风廉政室和执法监察室。

思南县监察局1952年8月成立,原为思南县人民监察委员会,1955年6月撤销,另设监察组,1957年7月改为县人民委员会监察室,1959年9月撤销。1987年8月15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在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行政监察机关的通知》,根据这一精神,1987年11月12日思南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思南县监察局,履行行政监察的职能。

1993年8月份,思南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思南县监察局正式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对外行使两种职能。合署后,纪委监察局的内设科室变为办公室、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信访办公室、宣教研究室、党风廉政室和执法监察室。2002年,根据上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文件精神,中共思南县纪委、思南县监察局内设机构有10个,即:办公室、综合监察室、宣教研究室、党风廉政建设室、信访室、纪检监察一室、纪检监察二室、审理室、执法监察室、纠风室。

(二)*年来县纪检监察机关主要工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地区纪委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纪律和政治保障。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1978年至1993年所做的主要工作。1978年至1993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开展严肃查处和纠正党内不正之风,支持和保护改革,进行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对历史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和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等工作,在全县建镇并乡撤区工作中,重点查处了借建并撤之机贪污、挪用、私分集体资产的典型案件,对群众反映较强烈的用公款吃喝送礼、挥霍浪费,以及利用职权违反规定送子女、亲属参军、入学和安置就业等问题进行了查处,有效地抑制了党内不正之风的滋长,推动了十四届六中全会决定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有效地保护了全县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这期间立案994件,结案973件,结案率为98℅。同时还对解放以来“四个时期”的冤假错案845件和历史老案423件申诉案件进行了复查,对错处理的进行了平反纠正。

2、思南县纪委监察局合署办公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1993年,我县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教育、监督、惩处、保护”的职责,努力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反腐败三项工作,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取得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保证和促进了全县政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从1995年以来,连续10年获全区纪检监察全面工作第一名,从1997年以来,连续8年获全区案件查办工作特别奖,2001—2006年获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奖,2001年被地委行署表彰为党风廉政先进集体,被省纪委表彰为1997—2001年度先进集体。特别是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中之重来抓,1994年至20*年9月,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755件,结案1705件,结案率为97℅,受党纪政纪处分1688人,有力地维护了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党内监督条例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得到有效执行,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县反腐倡廉惩防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

3、近年来我县反腐倡廉工作。近年来,全县反腐倡廉工作整体合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一是党风廉政建设力度加大,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实施纲要》作用日益凸显。建立了外出培训考察学习备案制度、乡镇纪委和县直纪检组月报工作小结制度、申请操办结婚酒席备案等制度,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责任意识全面提高,去年以来全县科局级干部述职述廉人数298人,诫勉谈话7人,新提拔、交流任用的党员领导干部均接受了任前廉政审查、任前廉政谈话;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今年1-2月重点对各乡镇各部门在雪凝灾害期间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和干部到岗到位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全县各级各部门和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均能认真遵守纪律,坚守岗位,但对个别县直部门领导擅自离岗给予了立案查处;今年重点对移民工作组成员到岗到位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行了跟踪督查。二是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20*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95件,结案95件,涉案103人,受党政纪处分100人,其中乡科级干部18名,查处大案28件、典型案件14件。三是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完善了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健全了全县信访网络。四是各项监察常规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并得到巩固和加强。纠风工作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得到及时有效的遏制和打击,20*年以来我县有11名干部因商业贿赂受到了应有的惩处,开展执法监察项目12项;源头治理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呈现出稳步推进的良好势头,巩固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府效能监察,加强了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和调整的监督,财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初见成效,“三公开”工作有序推进,现有21个单位进驻行政服务中心。五是反腐倡廉建设“大宣教”工作格局已经形成,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勤政廉政责任意识深入到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深处,在全县营造了“崇廉憎腐”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取得的基本经验

1978年以来,我县纪检监察机关经历了“”、改革开放、和平演变等考验,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始终紧紧围绕县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为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其基本经验有:

(一)坚持原则,服从工作大局。

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反腐败斗争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必须加强法制建设,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必须坚持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动手反腐败的局面。必须坚持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的实践。

(二)领导重视,建立责任网络。

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全县工作大局之中,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每年都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量化分解,落实到党政班子成员和具体牵头部门,建立了有效的责任网络和工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狠抓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强化监督,规范权力运行。

坚持把反腐败工作寓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各项工作之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一是每项重要工作,均采取严密的监督制约措施,尤其在财政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和农村税费改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重点工作中,纪检监察机关全程参与,对重点环节严密监控,严防腐败行为发生。二是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诫勉谈话、民主评议等制度,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三是深化党务、政务、村务“三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让群众参与,让社会力量对各级党员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

(四)查办案件,措施具体有力。

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强劲势头。一是县纪委监察局高度重视案件查办工作,实行书记严格把关、副书记包片、常委包案制。鼓励纪检监察机关干部办大案要案。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对乡镇纪委、县直纪检组(纪委)纪检监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规定了对完成全面工作任务较好的乡(镇)纪委、县直纪检组(纪委)给予表彰;对差的给予通报批评。三是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

(五)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廉洁从政。

我县纪检监察系统认真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一是根据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以严格具体的制度规范、约束、监督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二是深化政风行风建设,通过健全完善行风建设相关制度,全面提高部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为大局服务为指导思想,把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解决基层和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作为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整改。

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根据中纪委第十七届二次全会、省纪委第十届二次全会和县纪委第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结合县委、政府中心工作,我们要狠抓以下工作:

(一)狠抓执行力和作风建设。要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对党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增强执行力和执行效果,并以此作为检验党员干部党性强弱和实际能力的重要标尺,确保政令畅通。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尊重民意,继续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作风建设,加强调查研究,切实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和奢侈浪费行为,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和学风文风。

(二)把反腐倡廉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思想源头上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要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净化和改善反腐倡廉建设的社会文化环境。要增强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党纪国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党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实到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上。

(三)扩大党内民主和群众参与,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加快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重大问题的监督检查,对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积极探索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切实加强对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和监督。推进党务公开,完善政务公开,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权力始终用来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四)抓住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制度。要以党章为核心、以已有廉政法规为基础,加快推进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管用有效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使党员干部能够自觉遵守各项法律、纪律和制度,养成慎独、慎初、慎微、慎行的良好习惯。严格执行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制度。认真规范领导干部公费外出培训考察、购买公车、公务接待等职务消费行为。以初始提名、客观考察和坚持德才条件为重点,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制度。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保证公共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从严治党,严格执行纪律。切实查办违反政治纪律案件,重点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权钱交易、失职渎职案件,认真查办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深入研究治理商业贿赂。严格依纪依法办案,加强对办案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办案质量和执纪水平。在进行党纪政纪处理的同时,探索辞职、免职、辞退等组织处理的有效办法。抓住典型案件进行深刻剖析,切实堵塞漏洞,不断完善制度,发挥查办案件在治本方面的作用。

(六)保持自身良好形象,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纪检监察干部处在反腐败斗争第一线,面临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必须增强党性,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提高纪律检查工作能力。要带头遵守党章和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讲操守、重品行、树正气,努力成为加强学习的模范、真抓实干的模范、廉洁自律的模范,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