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点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9:07:17

经济特点

经济特点范文篇1

欧盟经济模式的讨论可以上追至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当时,德国由于产业革命进行较晚,工业基础薄弱,敌不过英国工业品的强力竞争。而经济学论坛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潮是以英国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观点,德国学者李斯特从德国工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英国古典学派自由贸易观点具有世界主义的根本缺陷以及不重视各个特定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各自特殊利益的倾向,从而必然以世界范围的经济学来代替国家主义的经济学,为了给本国指明发展民族工业和取得权力的道路,李斯特用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来同英国资产阶级的世界主义相对抗,用德国的实际来同英国的理论相对抗。

由此初步形成了实行保护主张的德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主张自由贸易的英国经济模式。

二战结束后,受马歇尔计划的推动,欧盟经济进入了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的30年“黄金时期”(“trenteglorieuses”,1945年至1975年)。一般来说,政界和学界通过回顾欧盟经济成功发展历程,总结出了两种经济模式,即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模式”和英国、爱尔兰为代表的“盎格鲁模式”。[1]“大陆模式”在主张市场竞争的同时,强调有序竞争和社会责任,主张高税收高福利。“盎格鲁模式”则主张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竞争,反对市场垄断,不主张国家过多干预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或者说,两种经济模式回归到经济学的主题之一,即公平与效率(equityandefficiency)孰为先的问题。“大陆模式”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而“盎格鲁模式”则更多地看重市场效率。

意大利学者TitoBoeri、比利时学者AndréSapir、英国金融时报经济评论员MartinWolf等西方学者对“大陆模式”又进行了具体细分,即“大陆模式”包括“日耳曼模式”(Nordic)、“莱茵河流域模式”(Rhineland)和“地中海模式”(Mediterranean)[1][2][3]。如果加上上述的“盎格鲁模式”,欧盟经济则可以划分为四种模式,即“日耳曼模式”、“莱茵河流域模式”、“地中海模式”和“盎格鲁模式”。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2004年欧盟东扩后,如果作为一个整体“国家”来看,欧盟25国疆域面积为397万平方公里,列世界第七位;国内生产总值为12.7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1%;欧盟拥有4.5亿人口,列世界第3位,占世界总人口的7%。

与此同时,2005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2,173亿美元,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提前8年实现中欧领导人2003年提出的战略目标。欧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累计最大技术供应方地位,同时还是中国累计第四大实际投资方。

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欧盟25国经济划分为5种经济模式,即西欧模式、南欧模式、英爱模式、北欧模式和东欧模式。

第一种欧盟经济模式:“西欧模式”。“西欧模式”成员包括德国、法国、奥地利、比利时和卢森堡,共5个欧盟成员。

第二种欧盟经济模式:“南欧模式”。“南欧模式”成员包括意大利、希腊、塞浦路斯、马耳他、葡萄牙和西班牙,共6个欧盟成员。

第三种欧盟经济模式:“英爱模式”。“英爱模式”成员包括英国和爱尔兰,共2个欧盟成员。

第四种欧盟经济模式:“北欧模式”。“北欧模式”成员包括瑞典、丹麦、芬兰和荷兰,共4个欧盟成员。

第五种欧盟经济模式:“东欧模式”。“东欧模式”成员包括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共8个欧盟成员。

上述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划分依据主要是:

第一,该国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发展路径相似。

第二,具有较强的地缘政治关系和相近的社会价值观。

第三,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并有所创新。一是基本延续“日耳曼模式”、“莱茵河流域模式”、“地中海模式”和“盎格鲁模式”的划分方法,同时在“地中海模式”中添入了马耳他和塞浦路斯两个新成员。二是将8个前社会主义东欧国家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模式,与前4种经济模式并列。三是为了便于认知,按地域方位,重新对5种经济模式进行了更名。

第四,关于马耳他和塞浦路斯的分类考虑。2004年5月1日新加入成员中,塞浦路斯人均收入超过2万美元,世界银行已将塞浦路斯确定为发达国家。马耳他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且1964年12月已经加入了英联邦。2003年3月8日,马耳他就加入欧盟全民公投时,同意率仅为54%,远低于前社会主义东欧国家。从地理位置看,塞浦路斯比邻希腊,马耳他靠近意大利。因此,将这两个新成员列入“南欧模式”。

上述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区别并不很严格。不过,本文认为,欧盟经济原本就不是国别经济,欧盟成员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各异,动用经济政策的权限有所不同,欧元区成员和区外成员的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相差较大。因此,欧盟经济模式类型上的区别相当可以说明问题。

三、欧盟五种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与比较分析

总的来说,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特点各有千秋[4]。

第一,“北欧模式”在社会保障以及社会福利方面的公共支出最大。劳动力市场相对不受管制,有着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而强大的工会带来工资方面的高度平等。

第二,“英爱模式”提供相当优厚的社会补助,现金补贴主要给予工作年龄的人,这些作为最后的救济手段。工会势力单薄,劳动力市场相对不受管制。

第三,“西欧模式”依靠社会保险来救助失业者和提供养老金。这些国家的就业保护较强。工会很强大,并在扩大集体议价结果的问题上享有法律保护。

第四,“南欧模式”注重对老年人养老金的公共支出。严格立法保护就业并减少就业,对提前退休提供大力支持,以减少求职者人数。

第五,“东欧模式”注重经济政策和政治体制的转型,从竞争政策到食品安全都进行了彻底变革,试图完全“擦除”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痕迹,以适应欧盟的要求。

具体来看,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特征还可以从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劳动生产率、就业增长率以及政府支出等不同方面进行考察。

1.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表现是一种经济模式是否优越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汇总了1997年至2005年欧盟25国历年来的经济增长率,并且按照本文的分类对25个欧盟成员归总到了5种经济模式组别从表1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东欧模式的经济增长最快,2005年达到3.0%至7.8%,如果按照此增速,经过一代人的努力,东欧模式的生活水平可赶上欧盟的平均水准。其次为北欧模式和英爱模式,其中瑞典经济增长尤为引人注目。西欧模式和南欧模式占欧盟经济总量的67%,但经济增长总体表现最为糟糕。

2.通货膨胀率。高增长、低通胀是一种公认的理想经济模式。从表2我们感觉到,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通货膨胀水平差异较大。东欧模式维持了经济高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多数国家的物价压力,如2004年斯洛伐克的通胀率达到了7.5%,匈牙利也达到了6.8%。南欧模式的通胀压力虽然低于东欧模式,但作为欧元区成员,意大利、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物价水平均超出了欧洲中央银行设定的2%标准,其中西班牙和希腊的物价分别达到了3.1%和3%。西欧模式的物价水平保持在适度水平上,但卢森堡的通胀率超过了3%。相反,北欧模式和英爱模式的通胀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基本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目标。

3.劳动生产率。本文收集了欧盟统计局1993至2003年欧盟25国的小时劳动生产率统计数据(详见表3)。劳动生产率高低是衡量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标志。据全欧商业组织Eurochambres的研究报告,自1994年起美国劳动生产率已经超过了欧盟。即使欧盟劳动生产率年增速超出美国0.5个百分点,那么欧盟还要经过50年的努力才能赶上美国,这是欧美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

表3的数据以欧盟原15国的劳动生产率为100依据,西欧模式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除奥地利外,都在平均水平以上。北欧模式和英爱模式的劳动生产率接近或超过平均水平,而南欧模式和东欧模式的劳动生产率则均低于欧盟原15国的平均水平。2003年英国的劳动生产率为94.3,英国财政部发言人认为,1997年以来英国的生产率一直在提高。但经合组织强调,英国劳动生产率水平处于15年来的历史低点,与德国和法国等主要欧盟成员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生产率赤字”。

4.就业增长率。欧盟国家普遍重视本国的就业和消除相对贫困状况。南欧模式倾向于高水平就业保护,北欧模式和英爱模式着重于失业福利的高覆盖,西欧模式和东欧模式则在就业保护和失业福利方面折衷(详见表4)。

从就业状况看,北欧模式和英爱模式相对理想一些,而西欧模式、东欧模式与南欧模式相对差一些。从缩小贫富差距看,西欧模式与北欧模式表现较好,而南欧模式、东欧模式与英爱模式较差。有学者指出,英爱模式之所以在脱贫方面表现不佳,主要不是由于缺少财政再分配,而是由于社会底层的教育水准较低。北欧模式在就业和脱贫两方面均有良好表现,而南欧模式在两方面都做得不好。英爱模式在就业方面做得不错,但在脱贫上做得不好,而西欧模式刚好与之相反。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英爱模式与北欧模式的劳动力市场效率较高,而西欧模式与北欧模式较为公平。

5.政府支出水平。各种经济模式都离不开政府发挥作用。经历许多灾难后,二战后欧盟在个人努力与集体责任之间取得成功的平衡,所有欧盟人共享由国家组织的社会福利,这项社会福利超过了全球标准。衡量一国社会福利一个重要指标是政府支出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表5的数据揭示了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政府支出状况。

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北欧模式的政府支出水平最高,西欧模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南欧模式的政府支出也高于英爱模式,东欧模式的政府支出水平参差不齐,如匈牙利的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7%,而立陶宛的政府支出水平仅为33.2%。

北欧模式的社会福利远远高于欧盟的一般水平,这些国家有着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享受国家资助的高标准福利,其经济成功也是毫无疑问的。相反,英爱模式中的爱尔兰的社会福利仅为33.7%,自由主义占据了上风。西欧模式和南欧模式居其间,而东欧模式也通过逐年降低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向英爱模式靠拢。

四、欧盟五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趋向分析

由上文分析我们可以有一个基本印象,欧盟并不存在媒体所谓的“社会模式”(socialmodel)及其模式改革问题。欧盟经济近10年来增速低于美国,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相差悬殊,国际政治舞台的渗透力也大为削减。欧盟领导人峰会讨论对欧盟经济进行改革,确实是势在必行。部分欧盟人也开始认同欧洲社会模式正在破产,甚至出现“野蛮”的英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降压倒“文明”的欧盟社会人文市场经济的论调。

从巴黎到柏林,从华沙到罗马,不少欧盟成员国政府对改革欧盟经济社会模式表现出越来越浓的兴趣,但与此相伴随的确是公众的敌意,欧盟宪法条约在欧盟的创始国之一——法国和荷兰被否决,法国就业改革导致大规模的公众抗议,欧盟成员之间跨国并购的“经济爱国主义”等等。

既然欧盟经济改革是大势所趋,那么本文分析的欧盟5种经济模式将何去何从呢?

目前,西欧模式的经济总量占欧盟的45%,德国和法国作为欧盟前进的两只轮子地位不容置疑;南欧模式的经济总量占22%,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是欧盟的重要成员;英爱模式的经济总量占17%,英国是非欧元区的最大成员;北欧模式的经济总量占11%,是欧盟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倡导者;东欧模式的经济总量占5%,但劳工成本的优势,使之尽享入盟的大市场。

所以,西欧模式和南欧模式的重要性相当大,它们的经济总量在欧盟25国中占到2/3以上,在欧元区则占到90%。如果欧盟经济希望起色,西欧模式和南欧模式就应该要么更加“北欧模式”化,要么更加“英爱模式”化。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快速进行、产业分工国际化和产业外包化日趋明显、旧的工作岗位和传统做法日趋过时的时代,严格的就业保护尤其不合适。西欧模式和南欧模式变革的核心应是去除明确的就业保护。其趋向是提高西欧模式和南欧模式的就业能力而不是保护就业,同时针对失业的短期冲击提供保护。

但问题是,欧盟5种经济模式为并行的,没有任何一种经济模式是完美无缺的。而且西欧模式、南欧模式与英爱模式存在着长期的理念冲突,西欧模式、南欧模式与北欧模式的理念虽然接近,但是大国经济与小国经济的发展路径不是完全一样的。经济模式选择之争反映在不同层面。这些年,欧盟政治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波折反映了欧盟多种经济模式的碰撞。

首先,原欧盟15国对加入其劳动力市场的东欧成员务工人员越来越不友善,欧盟至今取得的最大成就,即实现商品、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单一市场,正遭受严峻的威胁。英国推行改革,实行减少国家干预、低税收低福利、鼓励竞争的经济政策,游离于欧元区之外。而西欧和南欧公民担心欧盟过于强调自由市场经济,使他们丢失饭碗和良好的社会福利保障。

其次,欧盟宪法危机虽然没有改变欧盟现存的运转体系,欧盟仍可以继续现存的“游戏规则”运作,但由15国扩大到25国后,原来的协商一致原则会阻碍欧盟决策程序及其有效性。政治融合与经济融合步调不一致,必然会制约经济发展。

第三,在政府领导人层面也经常能看到欧盟多种经济模式的争执。如英国财长布朗认为,欧盟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减少欧盟对企业和商业的过度干预,在宏观经济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采取公正、灵活的市场策略,才能刺激经济活力,适应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而德国社民党领导人则公开表示,英爱模式的企业家像蝗虫一样,吃完一个欧盟成员企业又跑到另一个成员企业,导致大批欧盟工人失业,拿取利润后最后飞走,完全不讲任何社会责任。

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趋向之争可能还会持续下去。但本文认为,片面追求社会公平、经济效率低下的经济模式可能也是难以持久的。想通过改革激发竞争活力,同时又不改变福利国家体制,这的确是两难挑战。欧盟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些决策使不上力,因为福利国家的框架和劳动力市场法规仍主要掌握在成员国家层面。单纯抵制变革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没有出路的。让欧盟5种经济模式相互取长补短可能很难,但不这么做欧盟经济前景或许更加黯淡。

五、结论和启示

虽然欧盟经济有巨大的活力,但欧盟经济增长步伐相对放慢是不争的事实。东欧政局变动后,欧盟抓住机遇促进一体化,从签署《马约》到启动统一货币欧元,力图实现资本、商品、服务和人员的四大自由流通,再到2004年实现东扩,欧盟一体化进程步伐之快以至于欧盟政治家的理想主义与普通公众的现实利益相差太远,低收入和高收入成员间的鸿沟日益增大,引发公众忧虑。可以预料,欧盟经济模式之争还会在欧盟部长级会议和领导人峰会等场合出现。

本文的分析已经说明,欧盟并不存在单一的社会模式。美国、日本和欧盟是世界三大经济体,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但研究欧盟经济的思路一定不能等同于研究美国和日本经济,因为欧盟有两个层面的经济政策在交织作用,单一大市场和欧元的稳定离不开欧盟各个成员的支持和欧盟领导人的协调,而欧盟经济的业绩好坏又是建立在各个欧盟成员国别经济基础上的。

经济特点范文篇2

地处苏皖两省、三市(天长、仪征、高邮)交界处。全镇国土面积108平方公里,镇是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安徽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和滁州市经济强镇。辖9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人口4.2万,另有外来务工人员1.8万人。201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1.2亿元,财政收入1038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50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

一是全民创业氛围浓厚。目前全镇共拥有各类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234家,平均每6户就有一个小老板,被誉为“安徽的温州模式”,从事电子等产业的工业企业和加工制造个体工商户852家,其中产值超500万元以上的180家,超1000万元的72家,超5000万的12家,超亿元的11家,超5亿元的2家,拥有10家省级集团企业。全镇有3家企业进入全省私企百强企业,3家企业进入全省私企出口创汇50强,88家企业通过ISO9000论证,42家企业通过美国UL和欧盟CE、FCC、VBE认证,67家企业通过ROSH环保认证,企业注册的商标超过300件以上。农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来自个私企业打工收入。

二是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的工业主要有电子、光伏、光电、汽车摩托车零配件以及长毛绒玩具等十大门类,但以电子产业发展的规模大、水平高,其产值、税收、从业人数都占到全镇工业的85%以上。目前,全镇高压包、遥控器组装企业共有400家,但配套企业就达800多家,使形成一个大工厂,街道就是流水线,你的车间就是我的仓库,我的仓库就是你的车间,相互配套,相互协作,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力。目前,高压包和遥控器年生产量分别达到1.5亿和4.5亿只以上,正因为如此,省信息产业厅把的电子产业集群列为全省四大电子产业集群之一。

三是经济外向水平较高。全镇有60%以上的规模企业从事对外出口生产经营业务,其中68家企业获得了进出口自营权,出口产品涉及到5大类8000多个品种,远销欧美、中东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出口供货值达22.4亿元。2007年直接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成为安徽省首家以乡镇为区域出口突破1亿美元的乡镇,并连续10年出口创汇名列全省乡镇第一。其中,电子产品占全部出口额的84%,被省商务厅授予安徽省电子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电子产业驰名海内外,谚云:“高压包包揽天下,遥控器遥控东西”,的遥控器,国内外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高压包三分天下有其二。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近年来,电子企业针对自身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纷纷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部分企业已与中国科技大、合肥三十八研究所等30多所国内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由他们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研发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兴业、华宇、天富等企业还兴办了研究所,进行产品研发,先后开发生产出多功能遥控器、烧录遥控器、可视门铃、微型变压器等新产品。目前,民营企业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滁州市民营科技企业35家,各类科技人员1000多人,专利38项。2007年以来,电子企业新上和利用原有设备转产电动自行车充电器、控制器的企业已达34家;有17家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和内外资合作的形式,联合投资进入光伏产业,主要涉及多晶硅、单晶硅、破方、电池片和组件等生产环节,产业链条已比较完整,2008年,被省发改委授予“安徽天长光伏产业基地”。

在推进全民创业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营造氛围,激发创业热情。多年来,我们把营造创业氛围,扶持引导全民创业作为产业兴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致力于扶持能人当老板,引导企业上规模,培育产业成气候。一是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深入宣传国家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不断激活民间投资,引导全民创业;二是正面引导,大张旗鼓地表彰成功创业典型,激发群众创业的光荣感和积极性,把群众的注意力和创造力集中到创业致富上来;三是对个体私营业主做到“服务零距离,服务零收费,服务零缺陷”,着力在全社会树立“自主创业光荣、服务创业为荣”的良好风气,营造“只要想创业就能做老板,只要是能人就能成老板”的浓厚创业氛围。近几年来,镇每年新增民营企业数量都保持在200户以上。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本镇80%的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农民收入约80%的来源,还吸纳了外地农民工2万余人,每年从带走打工收入2.5亿元以上,全镇形成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无闲人,天天能赚钱”的喜人景象。

第二,打造平台,推进产业集聚。一是建设产业发展平台。举全镇之力抓好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扩容建设,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每年投入的路网、供排水、供电、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5000万元以上,目前,开发区规模已扩大到5.8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8亿元,申请入园企业已达191家,其中146家建成投产,45家正在建设,企业总投资超30亿元。此外,今年还在开发区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启动了中小企业创业促进中心建设,建设标准化厂房和服务设施8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了开发区的承载能力。二是建设人口集聚平台。产业的集聚需要人口的集聚作支撑,针对用工紧张的瓶颈,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按照城镇规划,加快面积为0.8平方公里的省级农民小康住宅示范村建设,现已基本完成了道路、电力、供排水以及路灯、通讯、绿化等配套工程建设。目前,示范村已入住居民1200户,并且每年都保持400户以上的农民洗脚进镇。示范村建成后可安置农民3千户,新增集镇劳动力1万人。三是建设行业自律平台。成立电子商会的基础上,通过支持商会开展活动,加强同质化企业用工、价格自律来提高商会的影响力,目前已发展会员企业180多家。企业竞争由恶性竞争转变为合作竞争。四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积极争取和协调相关部门,先后成立了示范区管委会、中介信息服务、法律服务、物流服务、ROHS指令检测中心、融资服务、会计服务等公共服务机构,基本满足了现阶段企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第三,破除瓶颈,化解创业难题。与其他地方一样,在全民创业中,也遇到了融资难、用电难、招工难、人才缺乏等发展瓶颈问题。为打破瓶颈制约,我们在融资方面已连续十年争取到省农行对企业直接授信,累计授信额度超过15亿元,另外通过担保公司等平台,每年为出口企业融资1.5亿以上。在电力保障方面,通过争取,电力部门在建设两座35千伏变电所,其中一座今年将升级为110千伏变电所。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我们每年都聘请专家对企业老板、中层干部分别培训两次以上,我们还与南京大学合作举办“高级工商管理EMBA”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家队伍素质。此外,我们还通过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成长型以上企业招聘素质相对较高的办公室主任,建立企业办公室,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招工方面,我们支持电子商会成立了“天长市英才劳务输入服务中心”专门服务企业招工,同时,每年春节前后,我们都专门派人与外地劳动部门接洽,在媒体上做宣传,介绍产业发展状况、工资待遇等方面情况,帮助企业招工。

第四,诚信服务,优化创业环境。发展环境尤其重要,推进全民创业和招商引资。良好发展环境的营造,比的就是服务和诚信,同时,切实兑现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取信于投资者。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上可概括为三句话:厂门内的事由企业负责,厂门外的事由政府服务”服务中管理,发展中规范”企业办事,政府买单”服务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对承诺的践行。如近年来我镇新兴的光伏产业,就是由江苏友邻镇的一家企业率先来投资而形成的这家企业的带动下,先后有4家江苏企业来投资,外资企业的影响下,又有10多家本地电子企业转型进入光伏领域。目前,17家光伏企业已投入固定资产近15亿元,年产能达50亿元。江苏友邻镇的领导到该企业调查其来投资的原因时,企业老总说,优化环境仅停留在口头上,优化发展环境是付诸在行动上,把理念变成了实践,其次他承诺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能如数兑现,这就是来发展的原因。

经济特点范文篇3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行业;特点分析;问题研究;有效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房地产行业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但由于房地产行业发展速度之快,在带来崭新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挑战,据此为促进房地产行业的有效发展,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将对房地产经纪行业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问题来制定有效对策,为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条件。据此笔者将从:房地产经济行业特点、房地产经济行业存在的问题、促进房地产经济行业发展的有效对策,三部分进行阐述。

一、房地产经济行业特点

我国房地产经济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房地产行业逐渐向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据研究调查,目前房地产行业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并受到土地资金的严重制约,其波动性相对较大,从行业特点来看,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具有开发周期长、发展不平稳、资金难度大、风险高等特点,且大部分房地产企业是以项目型为主,涉及范围广、涉及内容多,最终导致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难以把控。综上,是笔者对房地产经济行业特点的分析与探讨,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房地产企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管理目标模糊、监督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经济管理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落实等等,诸如此类。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全面发展,据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对策予以解决。

二、房地产经济行业存在的问题

据研究调查,现阶段房地产经济行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管理目标不明确、监督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房地产行业的有效发展。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1.房地产企业管理目标不明确。据研究,目前我国部分房地产经济行业依然存在管理目标不明确现象,目标的模糊性为房地产企业经济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作用。我国房地产企业经济行业之所以会出现管理目标不明确的局面,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政府连续性政策的缺乏以及政府对房地产关注力度的不够,最终导致部分房地产行业经济管理效果不佳,而一些投机取巧的行为屡见不鲜。这些乱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房地产经济行业的稳定发展。据此,企业领导必须明确自身企业的管理目标,为其发展趋势进行有效规划。2.房地产企业监督制度不完善。对房地产市场加强管理,为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是经济管理政策的目的。首先,房地产受土地价格上涨以及材料供小于需等因素影响,很多地方房价持续上升,导致很多人没有能力购买住房。随着房价的升高,不少房产投资者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在利益驱使下,出现一些购房投机者,促使房价进一步提高,房产价格远高于居民的承受范围。众所周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房地产行业也逐渐走上正轨,为政府部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由于房地产企业监督制度缺乏完善,无法对企业内部的经济随时掌控,从而为经济风险的产生创造了可乘之机。所以,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经济管理的监督力度,使经济管理政策能够有效落实,最终实现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目标。3.财务管理体制及财务风险意识的缺乏。在我国房产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除了经营者的财务管理意识不足之外,对财务的管理方式也相对传统单一。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仅仅只是对项目成本以及资金开销给予严格控制,而对资金的预算、财务分析以及资产管理等方面都未能给予重视,再加上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缺乏健全、规范的监督制度,这就导致了我国房产行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混乱的现象。目前,我国住房的商品化形势越来越凸显,大部分的房产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想要实现资金快速增长目的,往往只是对经营过程中项目施工以及房产销售两方面加强管理,然而财务管理并未得重视,再加上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风险意识不足,极容易使房地产企业财务的管理工作效率降低,财务工作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因此,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资金的风险。

三、促进房地产经济行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要促进房地产经济行业的有效发展,我们应从以下方面来实施,一是对房地产企业管理目标进行明确、二是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三是充分应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笔者将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为我国房地产经济行业的发展指明道路。1.对房地产企业管理目标充分明确。现阶段,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需要加大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并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房地产行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对房地产行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房地产结构进行调整首先需要分析它的区域位置,其次,要进行实地考察,并调查它的资源状况,最后,结合历史实际情况对房地产进行调整。所以,政府应制定出具有连续性的政策,使管理目标明确。2.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对企业资金实施有效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工作的基础,也是其本质。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房地产各部门在每个经营环节当中密切地进行配合,并且充分结合房产企业财务的特点,建立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体体系。主要包括了:第一,对投资、融资的决策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企业发展的经营策略以及财务的管理目标,制定出一个较为规模化、科学化的资本、债务等评价体系。第二,资金的预算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在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主要对企业整个投资过程所需的资金、房产的销售情况等,预算出企业所需投资的总金额,并设定出目标值。第三,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设这个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持企业资金预算以及投资决策之间的保障关系。第四,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使财务工作能够规范进行,使财务人员都能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规范进行日常工作。3.充分应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经济管理是促进其发展的关键要素。为促进房地产企业稳定有序发展,我们必须将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充分应用其中,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信息管理平台是一种具有审核、监督、管理的经济管理体系,它对经济风险具有一定防御作用。房地产企业在构建该系统时应从企业特点出发,充分降低经济风险的产生。企业领导应号召企业员工一起加入到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当中,使其内容更全面,范围更广泛,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也能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有利于房地产企业经济的有效管理。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开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据此,为了确保人们生活质量,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管理,一方面建立健全房地产行业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房地产经济管理经验,使我国房地产行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侯佳楠 单位:秦皇岛兴龙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许宪春,贾海,李皎,李俊波.房地产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5,01:84-101+204.

[2]张燕生.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0,31:6+16.

[3]姬建朝.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外资,2012,07:74.

经济特点范文篇4

【论文摘要】:经济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与经济工作、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除具备新闻的时新性、公开性、真实性等共性特征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1.经济新闻的含义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生活在经济之中。从个体到集体,整个社会都十分关心经济,重视经济。而传播经济知识,帮助人们将零星、个别的经济体验整合提升为理性的东西,则要数经济新闻最为有效。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经济新闻越来越被公众关注的现实背景。

那么,究竟什么是经济新闻?对经济新闻的内涵到底应该如何界定?由于审视的角度不同,说法也就各种各样。例如:"经济新闻是报道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新闻,或以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经济活动包括经济建设、经济政策、经济生活等。"经济新闻就是对受众欲知而未知的,经济事实最新状态和发展趋向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经济信息。""经济新闻就是人类社会最新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最新自然、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趋势信息的报道。"

2.经济新闻的特点

2.1较强的专业性

经济新闻报道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报道。在对经济领域发生的情况进行报道时,往往要涉及到一些业务性问题,而经济述评等深度报道,不仅要求介绍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须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因为在许多经济观察的背后,往往是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问题和经济理论问题。比如,经济评论《回答紧缩银根是否过度了》,就涉及到金融学、经济学以及国家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的知识,如果记者缺乏这些知识,就无法构筑这样一篇谈金融操作、市场状况及其发展的文章。

但是应当指出,经济新闻不同于经济工作总结,也不同于专门的学术论文,它不像需要详尽展示经济工作的全过程,也不要求把业务问题说得很深,其着眼点在于,通过经济业务问题,来揭示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给受众以政策方面的引导或思想方面的启迪。也就是说,在业务性与新闻性这对矛盾中,新闻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业务性服务于新闻性。

目前新闻界流行一种说法:经济新闻报道往往写得"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实际上反映了经济新闻专业化的特点,经济新闻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被认为是比较难驾驭的一种,原因也在于此。

2.2政策指导性

许多经济新闻,旨在配合党和政府一个时期内的经济政策,进行解释和宣传,其内容本身带有很强的政策性。一些报道经济工作动态、经济战线新人新事的经济新闻,虽然不直接阐明政策条文,但也渗透着政策精神,具体体现着政策。比如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报道,关于宁波、杭州等地率先取消农业税的报道,关于总理许诺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报道,无不显示着国家对"三农问题"政策的变化。因此,吃透国家、政府的经济政策,正确地反映经济政策,是经济新闻写作一项重要要求。

此外,高水平的经济新闻还善于从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入手,以辨证科学的分析、通俗化的语言来透视现象,揭示本质,预测其发展趋向,帮助人们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比如对当前中国股市的分析与报道,对今年推行的国有银行改革试点的政策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洞察国家的金融市场动态,满足人们在经济工作中的更高需求。

2.3服务实用性

经济新闻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信息的服务上。既包括市场行情、物资供求状况和生产状况,也包括经济决策、法规、管理状况等,还包括自然资源状况、科技发展和规划状况、不同地区人们的消费心理及习惯等。这些丰富生动的经济信息,不仅是国家、企业参与经济竞争的"眼睛",也是引导群众生产消费,反映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经济新闻中的许多宏观信息己成为决策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一些微观信息己经或正在帮助企业经营者摆脱困境。

1998年《中国乡镇企业报》上的文章《农村市场:农民富裕是前提》就分三个部分为农村市场把脉开方:要从战略高度看待农村市场的开拓;要深入农村作市场调查,了解农民的需求;要健全农村市场购销网络,严把质量关。这则新闻实际上就很好地体现了经济新闻服务厂商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经济实用性。

2.4相对保密性

有些经济信息由于直接关系到国家进出口计划、新技术新工艺,不到一定的时候不宜报道,因此,经济新闻必须注意保密,注意做到内外有别,重大问题在报道前一定要请示有关主管部门。比如,我国或我方的进口计划一经制定,就要坚决执行,即使国际行情看涨,也要兑现。这种进口计划如果泄露,外商就会借机抬价,使我方蒙受损失。同样,如果外商了解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库存积压情况,就会借机降价,使我国在外贸中处于不利地位。

又比如,有的国家或外商由于与我国较友好,在出售给我国某一商品时价格较低,而出售给他国时价格高些。如果把成交价格公布出去,会使对方难堪。还比如,一些敏感问题的报道,如劳改产品出口问题。西方认为,劳改产品出口属于不等价交换,不能出口。如果记者不了解这点,专门报道我国劳改产品出口创汇的成绩,就会带来严重的负作用。正是由于经济新闻具有相对保密性,所以在报与不报,何时报道,从什么角度报道时,都要格外慎重和警惕。

结束语

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经济新闻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今天的新闻界,无论是综合性的经济报道,还是专业性的财经新闻,仍然有很多得不到读者的广泛青睐。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经济新闻写作的特点和规律,不仅有利于我们总结新闻实践的成果,充分发挥经济新闻社会启蒙和社会设计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探寻经济新闻规律,更好地追求经济新闻的本质特色。

参考文献

经济特点范文篇5

[关键词]统计监督;市场经济;个税改革

在中国经济体制的整个改革历程中,计划经济朝市场经济的改革属于质的变化。在经济体制变化的背景下,经济管理机构也必定会更改管理的基本内容、范畴、方法、模式等。而作为经济信息数据的主体,统计随之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其中统计监督在市场经济下,具体如何调整工作的任务、范畴、目标、模式、内容、方法等,值得认真加以研究分析。

1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监督的基本特点

作为一项重要的统计职能,统计监督主要涉及宏观监督工作,是指总体监督,与个别监督有所不同。也即监督和检查我国经济、现代社会发展,并及时找出发展的演变规律,以辅助计划、决策的制订;监督和检查我党的政策、方针、筹划等,是否能与实际、客观规律相符,以及落实情况;监督和检查影响全局利益、经济秩序的行为。而在市场经济下,我国的统计监督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从目的角度来看,可知市场经济下实施的统计监督,往往从数量上显露社会经济具体运作中的客观状况及其不足,并基于此提供给政府颁发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时的参考依据,以督促宏观经济能否保持正常运行。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政府定会大力调控宏观经济,而最终的调控决策则应用于处理宏观经济中的既有、潜伏的问题。由此可见,反映、揭露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便分外关键。而目前统计监督以其整体性、严格性、大量性的特点,则能很方便地深入揭示上述问题。所以,市场经济背景下,通过统计监督社会经济则显得很有必要。(2)从范围的角度来看,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下,统计监督往往涉及宏观监测、微观监测,它们有一定的区别与联系。其中的区别是指主体对象不一样,宏观监测是指我党统计部门从全部部门的层面来实施监督,而微观监测则是指单位统计部从内部点的层面来实施监督。我党的统计监测需要《统计法》的支持,而单位统计监测则是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联系则是指通过政府统计,除了能实现宏观监测外,还能实现微观监督,且其中的宏观统计监督还能间接影响微观层面。(3)从传播形式角度来看,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下,一般通过新闻媒体,来面向社会获得的统计监督最终结果;通过职能部门来传递信息、组织短期培训等。同时,还由决策部门最终接纳监督结果来决定统计监督的实际作用,而具体的传播方式也与之紧密相连。而统计监督传播结果的主要方式有:借助诸如报纸、书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宣传工具,来面向社会各界,及时统计宏观监测与统计预警报告。促使职能部门主动投入政府管理中,并传播监督结果,增强监督的影响,从而促使监督结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以更好地彰显、发挥出监督本来的价值。

2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监督加强的意义、对策

(1)意义。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统计监督不仅特点丰富,而且优越性也很明显。但是新时代下的统计监督依然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促进统计监督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现阶段,需要加强统计监督的关键性原因在于统计监督无法发挥出固有的价值。在统计监督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依然沿用传统的手段,迫使统计监督也不能很好地联系起法制建设。很多统计部门一般情况下,往往也没有及时遏制虚报、迟报、瞒报等不良的违规现象,很多区域、企业甚至还存在以权、以言代法的严重问题。倘若针对上述明显的缺陷,有关方面没有及时通过统计监督来有效遏制,则势必会阻碍中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所以,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为了让统计得以快速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大力发展,则统计部门迫切需要加强统计监督方面的职能、充分发挥统计的巨大价值。(2)对策。统计监督加强职能、提升技术水平等的关键所在便是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以及良好的内外部实施条件。就此,文章提出了以下的措施和对策。第一,从封闭转换到开放,实行开放式统计。在以前实施统计时,活动范围往往仅限于在办公室内,单纯地为了统计才统计,造成统计活动严重脱离经济管理,最终统计结果也沦为数字形式,根本无法发挥统计应有的作用,更加不能体现出统计的真正价值。以上这些完全有悖于统计的初衷,而无法促进经济更有序化、正常地发展。为了统计监督的基本功能切实发挥出,则首先应打破统计原来的小范畴、小圈子的桎梏,从封闭及时转换到开放,以实时跟踪、调查整个社会经济增长中表现出的新问题、新规律、新现象等,并展开系统性分析,为有关部门决策供给针对性强、方便操作的调研监督报告。第二,优化队伍结构,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统计人员并不少,但这些人员的专业统计水平却普遍不高,特别是市级以下各级统计部门中具有的统计人员。很明显,这些统计团队是难以充分监测经济发展实际的,而且更加无法发挥统计监督的预警作用,更别说实现对将来经济发展的准确预测。所以,目前迫切需要提升统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从最初的选拔入手,适当提升业界资格考试与职称考核的水平,并严禁无证人员从事有关统计的工作。与此同时,针对在岗的既有统计人员,则应定期组织他们充电学习,以及时掌握现代统计监督方法,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打造出最先进、技术最专业的统计团队。第三,大力建设统计法律法规。在中国统计事业较晚才起步,相应的法律法规仍然尚未完善,在细节方面也相当模糊。虽然我国有颁布《统计法》,但伴随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增长与发展,迫使统计监督越来越难以做好,常常会出现有法难依的现象。同时,还频发伪造、捏造、更改数据事件,针对以上违法行为,则应严厉打击,并真正认识到这样乱改数据信息的严重不良后果,并将统计法的威严及时树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此外,在快速完善、补充《统计法》时,地方应积极建设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而更好地配合使用《统计法》与地方上的基础法律。这么一来,既贯彻落实了《统计法》,又妥善处理了《统计法》中的细节模糊问题,令统计监督真正有法可依可循。第四,准确统计信息,全面提升统计监督信誉。于统计信息而言,准确性属于最基础的要求之一。唯有统计结果得以保证准确,方才可以辅助经济决策。目前,鉴于极少数的领导、部门,恶意虚报、瞒报,导致上层决策有偏差或者失误问题,从而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结果的实际可信度,则是衡量统计监督质量的关键性标志,且联合统计主客宿体的力量则能增强可信度。作为统计主体需要优化环境中的软、硬条件,并以现代统计方法与分析手段,来避免统计监督出现误差;而对于统计客宿体,则需要及时监督真实性,以迫使统计主体提升监督质量。所以,在公布统计结果以前,要先召集关键的统计客宿体来评判结果。

3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三大统计职能之一,统计监督呈现出新的特点,但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不足,急需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加以有效解决。在统计工作中,统计监督的地位十分突出,除了辅助国家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外,还有助于市场经济下现代企业顺利做好微观调控工作。因此,目前急需将统计监督的基本职能加以强化,这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又是统计基础法律法规发挥作用的要求,更是统计数据信息保持真实性的需要。只有大力建设、发挥统计监督的基础职能,方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这是新现代统计监督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这样统计工作才能更好、更顺畅地开展,市场经济才能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蒲晓英,李依霏,赵乙.市场经济下我国统计组织体系改革[J].市场论坛,2015(11):14.

[2]新时代强化统计监督职能研究[J].四川党的建设,2018(5):62-63.

经济特点范文篇6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新常态;特点;对策

住房问题关系到广大群众的民生,也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文章研究了中国房地产经济的新常态下的特点,并分析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1概述“经济新常态”

自2014年起,经济新常态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在对河南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国家主席首次提出新周期里的我国经济进行新常态,并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以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特点为基础,适应新常态,同时保持新常态在战略方面的作用。新常态是指经济的发展将以合理的速度实现经济结构的改变,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从而体现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状态。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适中,有效地实现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与此同时,经济的增长结构也随之变化,服务业的发展逐渐取代传统工业的主体地位。

2房地产经济的新常态下的主要特点

2.1房地产经济的增长趋势将持续下去

在未来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中,房地产经济会继续持续上涨的趋势,即房地产经济的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会保持上涨状态,个别年份、指标、地区的下降除外,主要是由中国经济的持续向上决定。因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向上,城市人口的收入不断提高,进而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且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聚集大量的外来人口,住房成为这些外来人口在城市生存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沿海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等也增加对房地产的需求。

2.2房地产经济的增长率逐渐降低

新常态环境下房地产的发展速度逐渐由高速转向低速,房地产发展速度与十几年前相比,增长曲线趋于平缓,较前的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主要是在未来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因素影响。例如:多数大中型城市房地产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城市居民对房地产的需求量减少,住房短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国家和政府对房地产的管理更加严格,调控更加规范,出台了相关的限购政策等以抑制房地产的过度需求。随着金融和其他资本市场的发达,投资种类增多,房地产不再是人们投资的主要方向。

2.3房地产经济新常态与国民经济新常态关系越来越紧密

如今人们要充分认识并时刻做好思想准备,以适应房地产经济新常态在形态上和时间的持续上与国民经济新常态越来越紧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全面的掌控房地产经济的新常态下的特点至关重要,千万不可顾此薄彼。如果房地产经济出现下降或变化,应积极客观的分析成因,以免造成盲目的乐观或悲观。

3对房地产经济新常态的应对策略

在清醒地认识到了经济新常态下的房地产发展的特点后,为了实现房地产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积极应对和克服相关困难,具体可以着手以下方面。

3.1加强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状态的思想认识

在房地产经济新常态下,保持房地产经济的稳步发展是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所以要充分认识到楼市过热或过冷的危害。首先楼市的过热会引起房地产销售价格的飞速上涨,加剧楼市的高房价风险,进而加速了高房价的崩塌危机。如果楼市稳步发展或稍有遇冷,房价也会随之有所下降,也就相应缓解了楼市的压力;其次,若是楼市在高房价、高库存的条件下骤然遇冷,会导致房价的急速下降,使购房者和房地产企业违约现象发生,加剧了金融风险。由此看来,对房地产危机的防范,应该从楼市过热和过冷两方面预防。

3.2发挥市场对房地产经济的调控作用

人们要认识到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并发挥其作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通常情况下,当国家的经济指标或财政指标完成遇到困难时,房地产成为了完成这两项指标的重要途径。为达到目标,政府急于出台较为宽松的楼市政策,过早的干预了楼市的发展,从而降低了市场的调节作用。市场调节既可以使供求不平衡及时显现出来,又能促使供求关系达到平衡。若是为了实现经济目标,而阻断市场的自动调节,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应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避免过早的人为调控对房地产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

3.3科学监测房地产销售以及价格指数

虽然体现房地产运行状态的指标有几十项之多,但是楼市的销售量和价格指数是判断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指标,价格指数尤为重要。因为价格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可体现市场中的任何问题。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主要在于维持价格的稳定,只要价格基本稳定,楼市的销售量稍有下降也问题不大。即使出现了楼市价格的缓慢下跌也没关系,这是市场在发挥自我调节作用,使楼市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供求状态。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中应随时监测楼市销售量和价格指数,这对维持房地产供求平衡,发挥房地产市场的自我调节有着深远的意义。

3.4贯彻住房自住需求的鼓励措施

在房地产经济新常态下,应更提倡住房自住需求,以解决民生的问题。长期以来,虽然我国对自住需求也有相应的鼓励措施,但是并没有贯彻始终。通常是因楼市的变化,鼓励力度也不同,楼市低落时鼓励措施力度随之加大,一旦楼市有所好转,鼓励措施力度随之变小,甚至放弃。面对房地产经济新常态,必须将住房自住需求鼓励措施贯彻到底。对首次购房者,政府应给予充分的鼓励措施,如在贷款成数和利率方面的优惠,减免税费等。对二次或三次购房,只要是以自主为目的,也应给予适当的鼓励政策,以调动购房者的积极性。这样既可以使房地产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发展稳定,又可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房地产业应积极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以面对经济的新常态环境下的困难和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使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与新常态环境相适应,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禹娜.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经济的内在联系[J].工程技术研究,2017(8):138+151.

[2]兰雄海.中国房地产经济的新常态下的特点及其对策[J].纳税,2018,12(21):166+168.

[3]刘祖峰,黄淑芬.新常态下房地产业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2018(5):43-44.

经济特点范文篇7

【论文摘要】:经济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与经济工作、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除具备新闻的时新性、公开性、真实性等共性特征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1.经济新闻的含义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生活在经济之中。从个体到集体,整个社会都十分关心经济,重视经济。而传播经济知识,帮助人们将零星、个别的经济体验整合提升为理性的东西,则要数经济新闻最为有效。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经济新闻越来越被公众关注的现实背景。

那么,究竟什么是经济新闻?对经济新闻的内涵到底应该如何界定?由于审视的角度不同,说法也就各种各样。例如:"经济新闻是报道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新闻,或以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经济活动包括经济建设、经济政策、经济生活等。"经济新闻就是对受众欲知而未知的,经济事实最新状态和发展趋向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经济信息。""经济新闻就是人类社会最新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最新自然、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趋势信息的报道。"

2.经济新闻的特点

2.1较强的专业性

经济新闻报道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报道。在对经济领域发生的情况进行报道时,往往要涉及到一些业务性问题,而经济述评等深度报道,不仅要求介绍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须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因为在许多经济观察的背后,往往是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问题和经济理论问题。比如,经济评论《回答紧缩银根是否过度了》,就涉及到金融学、经济学以及国家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的知识,如果记者缺乏这些知识,就无法构筑这样一篇谈金融操作、市场状况及其发展的文章。

但是应当指出,经济新闻不同于经济工作总结,也不同于专门的学术论文,它不像需要详尽展示经济工作的全过程,也不要求把业务问题说得很深,其着眼点在于,通过经济业务问题,来揭示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给受众以政策方面的引导或思想方面的启迪。也就是说,在业务性与新闻性这对矛盾中,新闻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业务性服务于新闻性。

目前新闻界流行一种说法:经济新闻报道往往写得"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实际上反映了经济新闻专业化的特点,经济新闻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被认为是比较难驾驭的一种,原因也在于此。

2.2政策指导性

许多经济新闻,旨在配合党和政府一个时期内的经济政策,进行解释和宣传,其内容本身带有很强的政策性。一些报道经济工作动态、经济战线新人新事的经济新闻,虽然不直接阐明政策条文,但也渗透着政策精神,具体体现着政策。比如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报道,关于宁波、杭州等地率先取消农业税的报道,关于总理许诺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报道,无不显示着国家对"三农问题"政策的变化。因此,吃透国家、政府的经济政策,正确地反映经济政策,是经济新闻写作一项重要要求。

此外,高水平的经济新闻还善于从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入手,以辨证科学的分析、通俗化的语言来透视现象,揭示本质,预测其发展趋向,帮助人们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比如对当前中国股市的分析与报道,对今年推行的国有银行改革试点的政策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洞察国家的金融市场动态,满足人们在经济工作中的更高需求。

2.3服务实用性

经济新闻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信息的服务上。既包括市场行情、物资供求状况和生产状况,也包括经济决策、法规、管理状况等,还包括自然资源状况、科技发展和规划状况、不同地区人们的消费心理及习惯等。这些丰富生动的经济信息,不仅是国家、企业参与经济竞争的"眼睛",也是引导群众生产消费,反映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经济新闻中的许多宏观信息己成为决策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一些微观信息己经或正在帮助企业经营者摆脱困境。1998年《中国乡镇企业报》上的文章《农村市场:农民富裕是前提》就分三个部分为农村市场把脉开方:要从战略高度看待农村市场的开拓;要深入农村作市场调查,了解农民的需求;要健全农村市场购销网络,严把质量关。这则新闻实际上就很好地体现了经济新闻服务厂商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经济实用性。

2.4相对保密性

有些经济信息由于直接关系到国家进出口计划、新技术新工艺,不到一定的时候不宜报道,因此,经济新闻必须注意保密,注意做到内外有别,重大问题在报道前一定要请示有关主管部门。比如,我国或我方的进口计划一经制定,就要坚决执行,即使国际行情看涨,也要兑现。这种进口计划如果泄露,外商就会借机抬价,使我方蒙受损失。同样,如果外商了解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库存积压情况,就会借机降价,使我国在外贸中处于不利地位。

又比如,有的国家或外商由于与我国较友好,在出售给我国某一商品时价格较低,而出售给他国时价格高些。如果把成交价格公布出去,会使对方难堪。还比如,一些敏感问题的报道,如劳改产品出口问题。西方认为,劳改产品出口属于不等价交换,不能出口。如果记者不了解这点,专门报道我国劳改产品出口创汇的成绩,就会带来严重的负作用。正是由于经济新闻具有相对保密性,所以在报与不报,何时报道,从什么角度报道时,都要格外慎重和警惕。

结束语

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经济新闻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今天的新闻界,无论是综合性的经济报道,还是专业性的财经新闻,仍然有很多得不到读者的广泛青睐。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经济新闻写作的特点和规律,不仅有利于我们总结新闻实践的成果,充分发挥经济新闻社会启蒙和社会设计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探寻经济新闻规律,更好地追求经济新闻的本质特色。

参考文献

经济特点范文篇8

关键词:经济思想基本特点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作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战略性

历来重视发展生产,振兴经济,这是他经济思想体系的鲜明主题。早在建国初期他就提出了“政治运动的目的是调整和系统布局生产”的思想,尤其是在经历了“”的政治浩劫之后,他更加认识到发展生产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无产阶级取得了全国政权,特别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也正是他与邓小平一起领导全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使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在经济建设中,最关键的就是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的现代化。他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一场十分艰巨的斗争”。1979年9月,他再次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为这个中心服务。”这是对以往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路线的根本否定,也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卓越运用,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是当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现阶段所有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从中可以看出的高瞻远瞩。

还十分重视城镇建设,把它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来抓。他认为,城镇“一方面紧贴着农村,掌握着农村,另一方面又联结着城市。从城市系统来看,它是城市的基层组织;在农村系统看来,它是周围乡村的上层建筑;从城乡关系看来,它是联结城乡的纽带。”城镇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建设好城镇可以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巩固工农联盟,对于巩固和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意义重大。由此可见,善于把握具有全局意义的关键性问题,能够透过表象看到本质,这也是他经济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

系统性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丢掉农村,当时在广东主持工作的及时提出了“巩固城市,依托农村,面向海洋”的十二字方针,以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要。他认为:“世界上是先有乡村后有城市的,城市如果没有乡村,就等于没有工业原料和市场,就不能存在。”因此城市和农村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尽管工作重点在城市,但必须要面向农村,依托农村,密切城乡交流,这样才能缩小差距,巩固工农联盟。

随着生产力快速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必然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为此必须对原有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变革,以解放生产力。指出:我们的工业规模并不算小,许多设备也比较先进,但是生产效率太低。与此同时,原有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导致官僚主义的衙门作风盛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敌”。因此他明确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是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而且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必须对原来的经济以及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使中央与部门、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这种以改革促发展,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相统一的思想是非常正确的。

还看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无论是要消除封建主义的残余思想,还是为抵制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潮,都需要继续提高人民的思想和文化。为此他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和要求,他说:“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是把经济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去看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角度去考察,注意到了整体性,避免了片面性,这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可能。

实践性

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开始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但是还不成熟、不完善;因此现代化建设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要继续搞,长期搞,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他同时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很大,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不可能平衡。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各地区都应当努力创造适合本地特点的具体形式、步骤和方法,去达到四个现代化的总目标。”只有从各地的不同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和总结经济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把各地方的优势发挥出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较快发展。

主政广东时,曾经针对广东的经济以及资源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十分正确的思想,对广东当时以及后来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也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广东的山地面积很大,针对这一特点,他先后提出过“利用荒山,植树造林”、“靠山吃山”、“向山区进军”、“经济作物可以上山”等一系列主张,号召人们绿化荒山,广泛种植茶叶、油桐、药材等经济作物,开发其中的矿产资源,既能够支援国家建设,又可以振兴当地经济。广东的另一个特点是毗邻海洋,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十分重视海洋问题,要求加强海岛建设,这一方面巩固了海防,另一方面也为今后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既是能够提出任务的战略家,也是能够找到完成任务的最佳途径的实践家;他既善于通观全局,把握“一般”,又能够立足地方,抓住“特殊”,发现事物运动的特殊规律,找到解决问题具体方法。

人民性

认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并且尽量地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干部以及知识分子,充分调动各部门、各阶层、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为此,首先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密切干群关系。他提出,要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地审查干部,洗刷坏干部,爱护好干部,培养新干部。对那些只为当官,只会投机,思想不纯,作风不正的极少数干部,一定要清出干部队伍。其次,要继续依靠广大工农群众,必须使群众在生产发展的同时生活有所提高,一定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间的关系,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使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际利益,这样才会有长久的积极性。再次,要“正确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因为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离不开广大的知识分子的,所以能否充分调动这一群体的生产积极性,将直接影响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进程。还批评了那种试图关起门来搞建设的错误思想,他认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必将影响中国,我们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起头来看世界,学习人家的先进东西,加快发展。这也包括调动广大海外华侨的积极性,“结合华侨资本”,以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加快经济发展。因此,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海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是经济思想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经济思想既是对经济思想的重要发展,也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同时,由于他本人传奇的经历、深厚的学识以及卓越的智慧,使他对社会主义的经济问题具有独到的见解,也使他的经济思想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经济特点范文篇9

内容上的自然经济观点,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传统经济思想始终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看成是最理想的经济生活模式。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产生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地主阶级内部当时存在着各种不相同的学派,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作为他们理想社会的经济基础。儒家思想后来发展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主体。儒家创始人之一———孟轲曾这样描绘儒家的社会经济主张:“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孟子•尽心上》)这是一个典型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的图画。西汉后期召开的盐铁会议上,以封建正统思想标榜的文学贤良则认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模式应该是“千室之邑,百乘之家,陶冶工商,四民之求足以相更。故农民不离畦亩,而足乎田器,工人不斩伐而足乎陶冶,不耕田而足乎粟米。百姓各得其便,而上无事焉”。(《盐铁论•水旱》)这里虽然有手工业者,也有商人,但仅限于百乘之家,千室之邑的范围内,而绝不同外界交换:“远方之物不交,而昆山之玉不至”(《盐铁论•通有》),“道路罕行,市朝生草”。(《盐铁论•力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是其基本主张。东晋时期的陶渊明甚至把世外桃源看成是最理想的社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称道的太平盛世,无非是“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史记•平准书》)以及“频致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通典•食货七》)这种农业自然经济的繁荣景象。直至到了近代的许多思想家,包括一些进步思想家,也仍然主张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如龚自珍的“农宗”思想,就主张一宗百亩之田,其中十亩之地为住宅,十亩之田出租税,十亩之田养佃户,十亩之田种经济作物,三十亩自家人口食用,余三十亩所产用来交换手工业品。要求人们“皆不得以澹泉货,百家之城,有货百两;十家之市,有泉十绳,裁取流通而已,则衣食之权重,则泉货之权不重。”(《农宗》)虽然不主张彻底取消货币,但仍然主张“衣食之权重”的农村自然经济。甚至革命农民,并且是近代革命农民,也把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经济看成自己的理想国。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就主张:“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家鸡,二母彘,无失其时。”“凡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农隙治事。”完全是一幅古老的自然经济图景。第二,传统经济思想的自然经济观点的表现,是它的轻商、贱商和抑商原则。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康有为曾指出中国封建经济思想的这一特点。他说:“吾国古者首去渔猎,则以农立国,是故分田制禄之经,重农贵粟之论,布满经史。”(《请励工艺奖创新折》)这里说的确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实际情况。早在战国,封建制度产生时起,地主阶级思想家就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农业是富国富民的本业,而工商业则是末业。要富国强兵必须重本抑末。国家必须在政治上、经济上、财政上大力推行重农政策,而打击或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比如,商鞅变法就规定:百姓“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商君书•外内》)通过这种办法,使“民不得无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同上)。西汉时期,国家规定“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商人子弟,“不得仕宦为吏”(《史记•平准书》),在政治上压抑商人的地位。西晋王朝规定:“侩卖者,皆当着巾,白帖额,题所侩卖者及姓名,一足着白履,一足着黑履。”(《太平御览》卷八二八),对商人公然进行人身侮辱。直到近代,这种仇视商品货币经济,贱视工商业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直到19世纪70-8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已有相当发展的条件下,地主阶级顽固派还在鼓吹只有“重农抑商”、“务本知俭”才能使中国富强的观点,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振工商以求富”的主张,仍然认为“自来天下之大计,未有舍本而可以图富者。”(曾廉:《纺砖楼记》)。在中国历史上,既使那些重视工商业的思想家,也都难于摆脱传统的农本工商末观点。重农抑商思想和政策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了2000年之久,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一条基本原则。封建传统经济思想维护自然经济的特点是不奇怪的,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1)农业是封建经济最主要的部门,封建农业本来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自然经济观点实际上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在经济思想上的反映。(2)商品货币经济对自然经济有瓦解作用,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剥削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地主阶级思想家自然要竭力赞美、维护农业自然经济,而敌视、打击商品货币经济。

也就是说,地主阶级的阶级利益决定了封建经济思想必然维护自然经济,而敌视商品货币经济。

二、观察问题的国家本位主义立场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对各种经济问题的看法,总是以国家为本位,从国家的角度,从国家的立场,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有的学者在比较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和西方经济思想时,称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为国家经济学观点,就反映了传统经济思想的这一特点。中国历代思想家经济思想的中心点都是密切联系如何治理国家问题的,如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以个人为本位,从个人角度谈论经济问题的,不是没有,但为数很少。古希腊色诺芬的《经济论》专门论述私人奴隶主怎样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经济,而同时期中国的商鞅、孟轲以及其他许多思想家的经济思想著作,研究的则都是如何富国富民问题。由于观察问题主要持国家本位主义立场,因而形成了传统经济思想如下两个重要特征:第一,在政治与经济关系问题上,总是强调政治的首要地位。国家政权是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从国家立场观察问题,自然也就是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它要求处理一切经济问题,都从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出发,认为政治上的安危比经济上的贫富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传统思想的这一特点,集中表现在贵义贱利思想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的长期统治上。中国古代所谓义,不仅是个道德规范,它实质上是一个表示封建政治原则和思想道德原则的范畴。利,则主要指物质经济利益。中国经济思想史上长期存在的义利之辩,实质是封建政治、思想、道德原则和物质经济利益的关系问题,简言之,也可以说是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在这个基本问题上,地主阶级传统经济思想一直坚持贵义贱利原则,即要求把义放在首位,谋利、求利必须符合义的原则,服从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和道德原则,要求统治者“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所以,“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四书•大学》)必须“见利思义”,当义和利发生矛盾时,不能见利忘义,而必须毫不犹豫地舍利取义。由于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封建士大夫都以安贫乐道为荣,而以置身经济事务为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四书•大学》)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封建的义,是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在,贵义贱利原则,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原则,它只关心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至于社会经济、社会生产是否能得到发展,则是次要问题。正是这种贵义贱利思想,造成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轻视生产,鄙薄经济事务的坏风气。第二,关于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理论,成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由于观察问题的国家本位立场,所以历代思想家总是从国家角度出发,从封建经济的全局出发来谈论经济问题。他们谈论最多的,主要是义利关系即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农工商关系即国民经济各部门关系问题,以及国家财政问题、土地问题等,至于个人、家庭、单个生产单位如何处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问题,则很少有人论及。所以,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可以说是宏观经济学思想,而不是微观经济学思想,它主要是关于封建经济全局、或国民经济总图景的理论,这是传统经济思想国家本位主义立场的必然结果。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国家本位主义立场产生的原因,首先与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统治有关。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为了镇压农民的反抗,地主阶级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机器。“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和西欧封建制度很不相同,西欧国家是封建领主制,一块土地经济上的所有者,同时也是政治上的统治者。中国则不然。封建地主对农民可以进行经济上的榨取,而政治上的统治,则主要是通过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来实行。在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中,封建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通过封建国家,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就不允许有大的变动,任何一个关系封建经济全局的问题都不可能得到解决。中国封建专制国家在封建政治和经济生活中这种决定性的作用表现得十分突出,十分明显。历代地主阶级思想家都十分清楚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封建思想家考虑经济问题往往从国家立场出发的重要原因。中国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与传统经济思想的国家本位主义立场这一特点也有关系。由于封建国家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要干一番事业,要改造社会,实现自己的抱负,必须做官,然后才有可能。中国封建知识分子走的是一条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追求的目标是读书做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他们平时学习,研究的是治国平天下之道,游说诸侯王公也好,参加科举考试也好,靠的也是治国平天下之道,做官执政以后,用的也是治国平天下之道。所以,封建知识分子一生学的、说的、做的都是天下国家的大事,否则他们就没有出路。所以,他们不谈问题则已,一谈问题就必然从国家立场出发,政治问题如此,经济问题也如此,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观察问题的国家本位主义特点形成的主观社会原因。

三、理论发展上的停滞与僵化

封建传统经济思想的这一特点,首先是指封建传统经济思想自从成为统治思想以后,它的基本观点200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2000年前的封建思想家提出的观点,甚至在2000年后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嘴里,说的几乎完全一样,论点论据都很少区别。如,关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贵义贱利原则,关于农工商关系的重本抑末思想,关于消费的崇俭黜奢原则等等,2000年间一直为封建正统经济思想家们所反复咀嚼。封建正统经济思想的发展史,可以说是封建正统经济思想原则的不断老调重弹的历史,几百年、上千年,甚至2000年间,很少新意,很少发展,很少有什么新观点。传统经济思想停滞僵化的又一个表现,是它的基本原则,基本观点的宗教化、教条化。封建传统经济思想的基本原则,主要出于封建“圣人”之口,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推崇,抬高,它们逐渐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成为人们必须遵从的绝对真理,取得了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人们谈论经济问题,国家制定经济政策,都

必须遵循它的基本原则,否则就是离经叛道、非圣诬法。久而久之,传统经济思想原则就变成了宗教教条,成为封建思想家观察、认识一切经济问题的出发点。这些教条不容人们怀疑,人们分析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无条件地以它们为指导,为依据。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思想史,从其主导方面来说,实际上是封建正统经济思想教条长期统治和专制的历史。封建传统经济思想这种保守化,教条化的特点形成的原因,从客观上讲,是由封建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一直停滞不前,极为缓慢,封建生产方式,封建经济基础两千年间几乎没有变化。经济基础的停滞、僵化,决定了上层建筑,特别是作为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的封建经济思想的停滞和僵化。在一个千百年间几乎没有多大变化的经济生活环境里,很难设想人们的经济思想会有什么巨大的变更和飞跃。从主观上讲,维护僵化停滞的封建经济基础,以及作为这种经济基础的反映的传统经济思想原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资产阶级社会的特征时曾指出:“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封建经济关系的任何带有根本性质的变动,都会危及封建剥削阶级的既得利益。所以封建统治阶级总是要利用传统的思想观念,来维护传统的生产方式,借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对于一切不利于保护封建经济基础,和封建正统经济思想原则不同的异端经济思想,他们总是极力予以压制、排斥、打击,而对那些有利于地主阶级利益的传统思想原则,他们则要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一代一代地尽力鼓吹和宣传。这是造成封建传统经济思想原则保守化、教条化倾向的重要原因。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但不是唯一的经济思想。虽然中国长期的封建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非常缓慢,但毕竟还是在发展着,变化着,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这种发展和变化还是相当迅速的。这种变化反映到经济思想上来,就是在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的各个阶段上,都有与传统思想相对立的反传统的思想。这些反传统思想虽然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不占主导地位,但它的内容却反映了各个历史时代的新变化,有许多新鲜的、进步的、有生气的东西。一部中国经济思想史,不仅是封建正统思想形成、统治和衰落的历史,同时也是反正统思想同封建正统思想、进步思想同保守思想不断斗争的历史。研究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特点及传统经济思想与反传统思想之间的矛盾斗争,对于我们认识封建经济思想的本质,揭示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规律,对于肃清封建经济思想的流毒和影响,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经济特点范文篇10

1早期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观点

关于科技以及知识因素在劳动力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历史上不同阶段的看法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在机器大工业的初期,劳动者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作用较小。机器是作为劳动力的替代物出现的,因此当时的技术进步是偏向物质资本型的。对于知识、技术因素在劳动力就业中的作用问题,新古典增长理论、结构增长理论等早就有所研究。其中,新古典增长理论从生产函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资本、劳动、技术等不同生产要素之间比例关系的研究,来推断技术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效应。该理论把技术进步视作独立于劳动、资本等常规要素之外的一个单独要素。在存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技术进步会引起总产量的增长。如果总产量增长了,技术进步就不一定使得就业人数减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长期积极效应会抵消其短期负面效应。这是新古典理论的基本观点。而对于技术因素在劳动力就业中所起的作用间题,结构增长理论则仅限于从生产函数角度来分析,它更加侧重于从产业结构角度进行分析,即通过对若干产业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来说明技术进步的种种效应。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库兹涅茨认为,技术进步从两个方面对产业比例产生影响:一是技术进步导致产品需求的变化。就是说,技术进步使得某些产品的需求增加,某些产品的需求减少,从而使整个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二是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已有产品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开发出全新的产品,使经济中出现了新的产业部门。由这两方面因素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必然影响到就业结构。从新古典增长理论、结构增长理论的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技术进步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效应未必是消极的。

1965年D.J.罗伯逊在《技术变革的经济影响》中阐述技术进步对就业的作用,川他分析道,采用新技术,只要它意味着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就会被认为是正当的。而在节约生产成本方面,通常只指节约劳动成本而言,而对于资本的节约却被忽视。假定单就劳动成本来说,技术的进步会引起失业,而且这是从企业角度来考察的。从节约资本来说,技术进步就不一定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很可能会增加就业机会。这是因为:第一,技术进步需要采用机器,也就是要生产机器、操作机器、维修机器,这都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二,技术进步中,所减少的主要是非熟练工人和半熟练工人,但熟练工人和职员的需求人数则是增加的。第三,如果技术进步引起的社会总产量的增长大于社会人口的增长,那么实际收人会增加,而且工时亦会缩短,从而导致服务业就业人数的增加。罗伯逊的上述分析价值体现在,考察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不能只就个别企业而言,而应从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来分析。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哈维?布鲁克斯对技术进步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在考察技术进步的效果时,不能只看到或者夸大其短期效应,从而忽视其长期的积极效应。在论述技术进步有利于增加就业时,他写道:“如果投人物中劳动成本的节约会在产品的消费者价格中反映出来,此种节约就会导致购买力的解放,这反过来将对需求,由此对就业,以致对经济发生作用。

与就业有关的问题不在于提高了生产率的公司或产业会失去多少工作岗位,而在于由此解放出来的购买力所提供的工作岗位比失去的工作岗位是更多还是更少,在于新创造的工作岗位比失去的工作岗位是更好还是更坏。”f21布鲁克斯的分析创新之处在于,他是从技术进步释放出的购买力,即增加社会总需求的角度对技术进步的客观效应作出解释。

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家中也存在着一些悲观的观点,例如将机器人摆在与工人对立的位置,认为机器人夺走了工人的工作,工人只得接受低的工资。对此,理查德?维德予以驳斥[[3],他指出:机器人所替代的工作通常是那些“从事单调劳动的工人,这些工作对体力的要求多与对智力的要求”。机器人有时所做的工作还是对人们有危险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被替换下来的工人最后会把机器人作为一种解放自己而去做高报酬工作的手段予以欢迎的。可见,机器人的使用实际是对人力资源配置方向的调整。而且他进一步指出,体现技术进步的机器人的使用,对就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不是表现在其初次的就业效应,而是表现于二次就业效应,他对此做了举例说明:当一个企业增加一名工人时,每天增加2个产品。如果每个产品价格为30元,那么,该工人一天为企业增加60元收人。但是,如果企业增加一个机器人,每天可以增加5个产品,因此一个机器人每天为企业可增加150元收人。同时,由于企业使用了机器人,就需相应增加修理工。机器人与修理工的产值必然大于原来工人的产值,企业与工人的收人都会增加。这一例子说明了技术因素的二次就业效应,只是理查德?维德在此是就企业内部的岗位而言的。如果推而广之,从全社会众多产业来讲,技术进步、知识作用加大将会拉动一系列生产行业及服务行业,从而使社会的就业人数维持在较高水平。

2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就业的特征

考察当代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就会发现:新古典经济学以生产为核心,以均衡为目标,建立在完全信息的假定基础上。它采用生产函数这一基本分析工具,来描述和研究经济增长。该理论把劳动、资本、土地等视为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把知识或技术进步视作外生于经济系统的变量。这说明在新古典理论基础上,研究和讨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就业问题存在着先天不足。以罗默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改变了新古典理论的传统,把增长理论建立在了知识内生的基础上。以该理论的观点看,知识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知识是一种特定商品。它既不同于公共物品,带有私有物品的性质,但是又与一般私有品有着区别,即它具有与人共享的性质。因此,知识可以在低成本条件下进行扩散,具有无界增长性,这使得知识具有良好的外部性。由于知识的这一属性,经济增长就出现了报酬递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改变的情况,而且经济系统也具有了长期增长的可能性。罗默的新增长理论证明,一个长期的、均衡增长是存在的,其增长的发动机是知识的不断积累。从实际的情况看,根据有关资料[,」,从1970-1994年间,在OECD所有国家的整个制造业中,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增加了10%,而不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则下降了70%;与高技术相关的高工资就业增加了20%,中等工资就业下降了20%;按受教育程度分,中学毕业以下的人员失业率为10.5%,而有着高等教育背景的人员失业率则仅为3.8%。这种情况说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劳动力知识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程度的问题。象美、日等经济与科技发达的国家,同样面临着失业的困绕,其原因就在于结构调整。例如在现代计算机、电子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与机器大工业时代相适应的劳动力出现大量过剩。这些简单劳动力在机器大工业条件下容易实现互换,而在新经济环境下,知识本身发展迅速,劳动者技能变化较快,劳动力就业岗位就难于象传统工业经济中那样进行替换。这是由知识本身的特征决定的,是人类跨人新经济时代初期不可避免的结构失业难题。

2.1就业问题实质是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

在农业经济时代,劳动者的主要活动是从事农产品生产,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家庭或庄园,生产成果是在家庭以及庄园成员之间平均分配,劳动者实际上获得的是“制度工资”而非“劳动或就业报酬”,因此农业经济时代不存在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就业问题。人类进人工业化时代后,大量采用机器进行生产,通过“资本雇佣劳动”的典型形式,大批劳动者进人工厂从事规模化生产活动,并且逐渐形成了劳动要素对资本要素的依附。由此出现了资本积累进而影响整个经济增长的结果,而经济增长反过来又决定劳动力就业以及相应的收人分配问题。

进人工业化后期,尤其是新经济时代以后,人力资本要素逐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劳动者,其就业模式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对创新劳动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劳动者与资本两要素的相对价格已因供求状况的改变而发生了实质的改变,创新性劳动在与资本的结合过程中获得了更加主动的地位,而且在一些情况下出现劳动雇佣资本的局面。在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就业增加的速度与规模,一般须依赖于资本(物质资本)的积累与扩张情况。这也就是为何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劳动力就业率仍主要依赖于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的原因。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尤其是创新型劳动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工业化就业模式的束缚,反而物质资本在与这一要素的结合中居于从属地位,这些特征在知识创新集中行业已非常显著。

2.2人力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与就业中的作用凸显

工业经济时代,劳动者主要从事体力或以体力为主的集体活动,此时劳动力在对生活资料的消费过程中,只要能恢复必要的体力与脑力就可以了,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居于无关紧要的地位。在新经济条件下情况则大不相同,整个劳动力群体就业的规模、劳动力个体对就业的依赖程度、甚至宏观经济的增长都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投资。可见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是以人力资本为源泉的增长,而与人力资本有关的消费与投资是经济系统运行以及经济总量扩张的重要方面,劳动者的个人消费不是独立于生产过程的个人私事,而是与投资有了相同含义。广义上讲,劳动者的消费与投资是等价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在W.舒尔茨之前,历史上曾有一些杰出的经济学家关注人力资本,一位是亚当?斯密,他在当时大胆地把全体国民后天获取的有用能力视作资本的一部分;另一位是H.冯?屠,他进一步主张将资本概念应用于人;欧文?费雪则“明确而令人信服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资本概念”〔,」。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W.舒尔茨充分地研究了来自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并进一步界定了人力投资的范围和内容,他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这类资本(指物质资本一一引者注)与收人相对而言使用得越来越少了。……然而,人力资本则无疑是在按照一个比再生产性(非人)资本高得多的速度不断地增长着。”tz}。经济学家的上述研究思路说明,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是一个历史趋势。

由于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教育的地位将在新经济条件下日益突出。当然,这里所说的教育不仅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而是指现代整个教育制度,其中包括正规学校教育、网络教育、在职培训等等。从前面关于创新劳动无限需求模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在新经济条件下实现以人力资本为源泉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完善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它保证前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剩余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扩张,呈现出递增趋势。由此可见,教育对就业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作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通过经济总量增长扩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就业率。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一项产业,发展教育本身亦将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这表明在新经济条件下教育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直接,并且教育通过就业进一步影响不同劳动力群体的收人水平。

2.3劳动力转移有了新特点

众所周知,在工业化时代,世界各国劳动力流动都存在这样一个趋势,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等到第二产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大量的劳动力又由一、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这种现象在理论上被称作“配第一克拉克命题”。然而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一方面仍保持这一基本流动趋势,但另一方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一些代表新经济特点的行业象信息技术、计算机、高新技术等领域,其劳动力需求尽管也需要从第二产业转移一部分,然而更多的却是依靠新增劳动力群体中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来填充,而不是象过去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那样,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主要由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来实现〔3;。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将充分享受到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如果劳动者更换就业岗位,不一定严格依赖于就业场所的改变,他甚至完全可以在家里受雇于千里之外的一个厂商,因此劳动力在就业空间上将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