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司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6:33:57

经济司法

经济司法范文篇1

一、什么是经济司法

所谓司法,就是指司法机构和一些相应的组织在办理诉讼案件中的执法活动。司法按其内容不同可分作刑事司法、民事司法、经济司法、行政司法。经济司法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机关运用强制力保证经济法规实现的执法活动。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人民检察院经济检察机构和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以及有关专门法院,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执法活动。同这种执法活动紧密相联系的律师工作,公证机关的公证业务,人民调解组织调解,仲裁机关的仲裁也都是经济司法的组成部分。

二、经济司法的任务

经济司法的任务概括起来是:通过受理经济案件、调整生产和流通领域内的经济关系,保护国家利益和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处理各种经济纠纷、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经济犯罪、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处理涉外经济案件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发展对外经济联系,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在经济司法的多项任务中,以下二个方面的任务最为重要。第一,通过对经济纠纷案件的审判,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审判经济纠纷的经济审判庭机构不健全,任务不明确,许多经济纠纷往往形成扯皮,旷日持久得不到解决。有些争讼,往往在党政部门之间推来推去,久拖不决,给一些单位和个人造成了很大困难,严重的甚至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一九七九年以后,各级法院相继建立了专门审即经济案件的经济审判庭,从组织上保证了经济纠纷的及时处理。几年来的审判实践证明,经济审判对于解决经济纠纷、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十分重要,是维护经济秩序不可缺少的保障。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经济审判的任务将会越来越重。经济审判庭通过积极开展经济审判工作直接参与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调整和维护有利于经济改革、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经济关系,这是当前经济司法的最主要的任务。第二,通过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保护社会主义公有财产,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经济犯界分子是社会主义经济肌体的蛀虫,严重的经济犯罪活动,不仅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且也直接侵犯社会主主经济基础,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因此,经济司法的又一重要任务就是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严惩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犯罪分子。经济犯罪,从广义上来讲,包括一切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犯罪、侵犯社会主义公有财产、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犯罪。经济犯罪中危害最大的是那些严重的走私套汇、投机倒把、贪污受贿等犯罪活动。三、经济司法的原到经济司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司法机关在适用各种经济法规时,在处理各种经济案件的各个阶段上起着主导作用的准则。它对经济司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体现着经济司法的精神实质。经济司法的原则分为与其他司法制度共有的共有原则和自己本身特有的特有原则,最主要的有以下几项:1、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原则。这条原则的含义是,经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便其职权,不受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千涉。这是一条宪法明文规定了的原则,旨在保证法律准确无误地实施,排除一切设置在司法过程中的障碍。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原则其实质就是一切服从法律,一切依法办事。它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保证了国家法律的统一买施和严肃性,保证了司法机关坚持真理、坚持原则、乘公执法、大公无私、敢于向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保证了司法机关实事求是地认定事实、正明地适用法律,从而对讼案作出正确的处理。但是独立原灿不意味着可以不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更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或者摆脱党的领导。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经济司法中无论是惩处具有敌我矛盾性质的经济犯罪分子,还是审理属于人民内部问题的经济纠纷都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前者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对一切人不管他有什么特殊的政治身份,特殊的历史功绩,只要触犯了刑律,就必须严加追究,不允许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后者这一原则表现为,经济纠纷的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谁守法谁就受到保护,谁违法谁就要受到制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严肃性和权成,它是反对个人特权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是保证正确、及时地处理经济案件的重要条件。3、实事求是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是司法工作的基本原则,在经济司法工作中它的重要性表现的更为突出。以事实为根据,就是处理各种经济纠纷案件,各种经济犯罪案件只能以客观事实作根据,不能以主观的想象、推洲或想当然为依据,必须依靠群众调查研究,不能佑听倪信。经济案件一般都比较复杂、牵扯面广,查清事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如果事实不清,案件就没有办法处理,免强处理了其客观效果也一定是不好的。因此必须坚持调查研究,群众路线,一切从事实出发。以法律为准绳,就是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以国家的法律为标准,对案件作出正确处理。国家制定颁布的各项经济法规是以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为基础,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经济司法必须以国家的经济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事,不漏不偏、不枉不纵。坚持依法办事就是要求经济司法工作者,有高度的法制观念,有不畏权势的革命精神,敢于坚持真理、坚持斗争,这条原则是全面完成经济司法任务的重要保障。四、经济司法与其他司法制度的区别经济司法与民事司法、行政司法、刑事司法都是一定的组织或机构执行法律的活动,它们有相同的一面,但由于它们有各自的任务,因而又是不相同的,它们的区别如下,1、经济司法和民事司法的区别。经济司法的主要任务是审理各种经济组织之间和直接或间接由计划而产生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厂矿企业、生产单位之闻的产、供、运、销合同纠纷以及羞建、财税、专利、保险、商标等经济争议,正确运用法律确定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责及应享受的权利的应尽的义务,用并一定的强制手段来保护当事人应享有的合法权利和保证履行应尽的义务,达到调整国家、集休、个人三者的经济关系。从调整的经济关系的性质来看,经济法所调整的是生产领域中的商品关系,这种商品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民事司法主要是审理公民公民之间、公民与集体之间、因财产权益、家庭婚姻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纠纷案件,民法所调整的是一定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这种财产关系是属于消费领域的商品关系,是指公民以劳动所得用商品交换形式获得自已所需要的消费品,这种商品关系的基础是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2、经济司法和刑事司法的区别。经济司法所处理的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间题。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只能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因而,在经济司法工作中要贯彻调解为主的原则,贯彻说服教育的方针。虽然在经济司法中也有强制执行,这样强制性比较明显的处理案件的方法,但这也是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补救措施,而且就是在强制执行之前和过程中,执行人员也都要反复向当事人讲解法律,说服教育。刑事司法的任务是打击敌人惩罚犯罪,在刑事司法工作中,坚持的是斗争的原则,运用的手段主要是严厉的刑罚,因此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手段是经济司法和刑事司法的重要区别。3、经济司法和行政司法的区别。行政司法是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职责、权限、活动原则、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行政司法就是一定的司法机关适用行政法律,调整各种国家行政机关之间、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同其他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的活动。行政司法以上级领导下级、下级服从上级这样的行政关系为基础,而经济司法中的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两种司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不同的,因而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依据的原则上都是有区别的。一、什么是经济司法所谓司法,就是指司法机构和一些相应的组织在办理诉讼案件中的执法活动。司法按其内容不同可分作刑事司法、民事司法、经济司法、行政司法。经济司法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机关运用强制力保证经济法规实现的执法活动。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人民检察院经济检察机构和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以及有关专门法院,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执法活动。同这种执法活动紧密相联系的律师工作,公证机关的公证业务,人民调解组织调解,仲裁机关的仲裁也都是经济司法的组成部分。二、经济司法的任务经济司法的任务概括起来是:通过受理经济案件、调整生产和流通领域内的经济关系,保护国家利益和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处理各种经济纠纷、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经济犯罪、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处理涉外经济案件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发展对外经济联系,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在经济司法的多项任务中,以下二个方面的任务最为重要。第一,通过对经济纠纷案件的审判,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审判经济纠纷的经济审判庭机构不健全,任务不明确,许多经济纠纷往往形成扯皮,旷日持久得不到解决。有些争讼,往往在党政部门之间推来推去,久拖不决,给一些单位和个人造成了很大困难,严重的甚至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一九七九年以后,各级法院相继建立了专门审即经济案件的经济审判庭,从组织上保证了经济纠纷的及时处理。几年来的审判实践证明,经济审判对于解决经济纠纷、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十分重要,是维护经济秩序不可缺少的保障。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经济审判的任务将会越来越重。经济审判庭通过积极开展经济审判工作直接参与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调整和维护有利于经济改革、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经济关系,这是当前经济司法的最主要的任务。第二,通过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保护社会主义公有财产,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经济犯界分子是社会主义经济肌体的蛀虫,严重的经济犯罪活动,不仅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且也直接侵犯社会主主经济基础,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因此,经济司法的又一重要任务就是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严惩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犯罪分子。经济犯罪,从广义上来讲,包括一切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犯罪、侵犯社会主义公有财产、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犯罪。经济犯罪中危害最大的是那些严重的走私套汇、投机倒把、贪污受贿等犯罪活动。

三、经济司法的原到

经济司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司法机关在适用各种经济法规时,在处理各种经济案件的各个阶段上起着主导作用的准则。它对经济司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体现着经济司法的精神实质。经济司法的原则分为与其他司法制度共有的共有原则和自己本身特有的特有原则,最主要的有以下几项:1、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原则。这条原则的含义是,经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便其职权,不受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千涉。这是一条宪法明文规定了的原则,旨在保证法律准确无误地实施,排除一切设置在司法过程中的障碍。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原则其实质就是一切服从法律,一切依法办事。它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保证了国家法律的统一买施和严肃性,保证了司法机关坚持真理、坚持原则、乘公执法、大公无私、敢于向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保证了司法机关实事求是地认定事实、正明地适用法律,从而对讼案作出正确的处理。但是独立原灿不意味着可以不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更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或者摆脱党的领导。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经济司法中无论是惩处具有敌我矛盾性质的经济犯罪分子,还是审理属于人民内部问题的经济纠纷都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前者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对一切人不管他有什么特殊的政治身份,特殊的历史功绩,只要触犯了刑律,就必须严加追究,不允许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后者这一原则表现为,经济纠纷的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谁守法谁就受到保护,谁违法谁就要受到制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严肃性和权成,它是反对个人特权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是保证正确、及时地处理经济案件的重要条件。3、实事求是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是司法工作的基本原则,在经济司法工作中它的重要性表现的更为突出。以事实为根据,就是处理各种经济纠纷案件,各种经济犯罪案件只能以客观事实作根据,不能以主观的想象、推洲或想当然为依据,必须依靠群众调查研究,不能佑听倪信。经济案件一般都比较复杂、牵扯面广,查清事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如果事实不清,案件就没有办法处理,免强处理了其客观效果也一定是不好的。因此必须坚持调查研究,群众路线,一切从事实出发。以法律为准绳,就是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以国家的法律为标准,对案件作出正确处理。国家制定颁布的各项经济法规是以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为基础,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经济司法必须以国家的经济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事,不漏不偏、不枉不纵。坚持依法办事就是要求经济司法工作者,有高度的法制观念,有不畏权势的革命精神,敢于坚持真理、坚持斗争,这条原则是全面完成经济司法任务的重要保障。

经济司法范文篇2

一、经济执法与经济司法概述

从词语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执法”是由“经济”和“执法”所组成的词组。所以要考察经济执法的概念则必须理解经济和执法两个词的含义。“经济”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在《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关于“经济”的解释有三种:第一种是(金钱、力气、时间、资源等的)节省、节约,第二种是理解,第三种是(国家的)经济管理、经济制度。通说认为“经济”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执法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执法是指一切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活动,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的执法仅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1]246本文述及的执法是指其“狭义”的执法,即仅指行政执法,不包括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因此,经济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执行经济法的法律规范的活动。经济司法的涵义是随着经济法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所以对经济司法概念的探讨也首先从对经济法概念的分析入手。关于经济法的概念非常之多,笔者不一一详述,只介绍几种代表性观点。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37也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是调整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还有学者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国家意志预期目标的法律规范的总称”。[4]68笔者更为赞同第三种观点,即漆多俊教授的“国家经济调节说”。因为这种观点所体现出的经济法研究是在一定限度之内,其更能清楚地将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相区分开来。笔者认为,经济司法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对国家经济调节过程中的经济纠纷案件和经济犯罪案件进行审判和检察的司法活动。经济司法应包括经济审判制度和经济检察制度两个方面。

二、经济执法与经济司法的断裂及其原因分析

(一)经济执法与经济司法断裂的现状之所以说经济执法与经济司法之间存在断裂,原因是作为经济法实施中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之间出现裂痕或不通畅,有经济执法而无经济司法的状况时有发生。经济执法主体在执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侵犯公民权益的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作为的不合法或明显不合理和不作为。下面笔者结合环境污染以及政府财政税收两个方面的例子来阐述我国经济执法与经济司法之间的脱节现象。环境污染案件的例子有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是2005年12月7日北京大学法学院三位教授和三位研究生向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以自然物(鲟鳇鱼、松花江、太阳岛)作为共同原告的公益诉讼,要求法院判决被告赔偿100亿元人民币用于设立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基金,以恢复松花江流域的生态平衡,保障鲟鳇鱼的生存权利、松花江和太阳岛的环境清洁的权利以及自然人原告旅游、欣赏美景和美好想象的权利,但却至今未果。环境污染和资源保护等公害案件直接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及财产损害,此类案件与公民的权利密切相关。由于我国环境污染呈上升趋势,生态破坏加剧,环境安全保护迫在眉睫。环境污染受害者的广泛性和不特定性,使得法院对受害者以个人身份提起诉讼资格产生怀疑。同时,受害者以个体微薄之力来对抗具有强大经济基础的法人,往往无力也无法通过诉讼主张权利。在动、植物等资源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案件中,甚至找不到明确的受害人来对抗破坏者的行为。面对这种状况,如果执法部门予以查处,那么也可以间接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如果经济执法部门不作为,那就可能造成损害的进一步扩大,公民的利益将无从得到保护。如果公民能够对经济执法部门的这种不作为提起诉讼的话,那么就可谓是“一箭双雕”,既可以使经济执法部门的不作为受到处罚,同时也可以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解决。同样在财政税收方面,经济执法主体更多地表现为作为,这种作为既可能是不合法的也可能是不合理的。侵犯纳税人利益税收执法行为可以是征收税款的不合法行为,也可以是税款使用上的不合法及不合理行为。在税收征管阶段,纳税人有知情权、申诉抗辩权、复议诉讼等权利。而在税款的使用问题上,纳税人却没有监督的权利。既然税款的征收和使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那么监督用税权就不应该被忽视,并且这应是纳税人一项意义重大的权利。对于像我国这样税收收入占财政税收90%以上的税收大国来说,缺失这一权利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税收监督权在具体制度上体现为纳税人诉讼。当今,很多国家都已经建立了纳税人诉讼。在美国,纳税人可以对与自己无法律上直接利害关系的违法支出提起返还税金等诉讼请求;在日本,纳税人诉讼亦有广泛的实践。然而在我国却没有纳税人的任何规定,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经济执法与经济司法的断裂远不止笔者举出的这两个例子,经济执法的违法行为很多都得不到处罚,公民和相关组织也不能就此诉讼,只能让一些得不到处罚的违法者逍遥法外,实在令人心痛。(二)经济执法与经济司法断裂的原因有经济执法而无经济司法的现象,反映出我国在经济司法救济上的不足。如果经济执法行为仅仅侵害了特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那么直接利害关系人就可以提起诉讼,这可以用行政诉讼法或民事诉讼法来解决。但是,当经济执法行为侵害了社会整体利益而又无直接利害关系人时,法院又根据“不告不理原则”来解决,则出现了经济司法救济的空白。现行法律的不足,加之我国经济法救济制度的缺失,使得我国经济执法与经济司法断裂的情况愈加严峻。笔者通过对现行法律制度的考察分析,得出我国经济执法与经济司法断裂之原因,概括起来有:1.民事诉讼制度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局限性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与行政诉讼制度更多地体现为保护私人利益,而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存在的局限性是造成经济司法救济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原告资格的局限性。按照传统的三大诉讼法理论,原告必须是按照《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起诉者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诉讼法》第41条规定,提起诉讼的原告须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于这些条款的通常理解是,只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权益争议,才能以原告资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行使司法审判权保护其合法权益,而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样的规定显然造成经济执法中在侵犯不特定人的利益时,受害人将会被挡在诉讼大门之外。那么对于一个倡导法治的国家来说,诉讼途径的缺失,将意味着公民权利的丧失。其次,“不告不理”原则也造成了民事诉讼制度与行政诉讼制度的无力应对。由于司法权不会主动介入具体的纠纷中,所以这种被动性就决定了其不但不应用在私人诉讼领域,同样也不适用公益诉讼。当然“不告不理”原则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同时也体现出了其在经济司法救济方面的局限性。再次,即使打破现行“原告资格”的障碍,受案范围也将是阻碍经济司法救济的故障。行政诉讼法规定仅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对涉及面更加广泛、效力更强的抽象行政行为却无权审理。这显然缩小了公民的诉讼权利,也不利于对经济执法的全面监督。2.经济法诉讼制度的缺失经济法诉讼制度的建立不仅是社会法律实践的一种外部需求,也是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成为独立的部门法的过程。但较之比较完善的经济法的实体法而言,却缺失自己的诉讼制度。这使得经济法虽然在理论上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在实践的诉讼中却很多都处于空白状态,从而造成了经济法中实体法与程序法发展的极度不平衡。经济执法一旦有违法情形,很难通过一个有效的诉讼方式来解决,这也就造成了经济执法与经济司法的断裂。实体法的内容和精神是通过程序法体现出来的,缺失程序法的实体法在实践中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同样经济法也不例外。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关系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经济关系,一旦这种经济关系受到侵犯,其后果往往是同时侵犯特定民事主体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经济法的救济制度与民法和行政法的救济制度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建立经济法独特的诉讼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具有综合性,是集经济处罚、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于一身的具有特殊性的调整方法。因此,适用经济法的诉讼制度也应具有多样性,但我国现有的三种诉讼制度对经济违法行为的追究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一个经济违法行为同时需要被追究民事、刑事和行政责任时,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至少要适用两种程序法,即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这就需要在不同诉讼程序之间进行转换,从而增加了诉讼成本,为了克服这种弊病,经济法就需要有自己特有的诉讼制度。当不特定的大多数人受到损害时,无诉讼途径可循的老百姓就只能忍气吞声,这种日积月累的民怨或不满如果没有一个合理且理智的输出途径,必然会影响我国民主法治的建设和发展。那么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诉讼制度才能符合社会法律实践的需求和经济法的实体法的要求呢?首先,这种诉讼制度必然要弥补现行法律制度的不足。也就是首先必须要突破原来民事诉讼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的“原告资格”的局限性。其次,这种制度应是区别于民事诉讼制度与行政诉讼制度的经济法特有的诉讼制度。程序法与实体法这种天然的对应性决定了经济法诉讼制度所具有的精神理念与经济法所具有的精神理念是一致的,这也就决定了经济法诉讼制度是经济法所特有的区别于民事诉讼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的一种诉讼制度。

经济司法范文篇3

关键词:司法程序机制;利益关系;行政权

一、司法程序

“程序”一词在汉语中的源义是“事情进行的先后顺序”①,“按时间先后或者依次安排的工作步骤”。②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事实的灵魂在于程序。司法程序作为最典型、最重要的法律程序,在依程序化解社会冲突纠纷的过程中,起到法律评价与国家控制的作用。

二、经济法司法程序机制的价值

法律程序仰仗行为主体的体认与实践。程序是法律生命中最重要的制度基石。而司法程序作为最重要、最典型的法律程序,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司法是任何法律运行的必备要素和任何法律纠纷判断的最权威象征,③缺乏司法救济的权利必然成为虚设。首先,司法程序作为法的最后一道工序,为解决社会冲突提供了具有最终和最高权威的法律保障。司法程序作为融入实体法实施过程的程序,其本身就意味着整套保证法定程序运行中的实体关系要素切实符合立法目的的常规机制。司法程序的权威性来自于它有国家机器的保障,具有其他解决社会纠纷手段所不具备的强制性和终局性。所以,其在权利的救济、保障以及违法行为的惩治、纠正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和特殊地位。其次,司法机制任何法律运行的必备程序装置。法律的生命力在法律的司法实施中得以进一步发展。经济法司法程序机制实质是从程序意义上对相应职权的行使进行设计与确定,形成经济法制度化空间,并在法运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既定的程序。所以,在法律体系中业已形成已获得确定形式的实体意义的主体权利义务,得以真正意义的实定化。最后,最为重要的是,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司法与法治具有唇齿相依的紧密联系。对权力的限制和对权利的救济是法治的真谛所在,④对政府权力的规范制约和对公民正当权利的有力保障使司法机制成为法治国家赖以建立的重要支柱,也就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与公民权利的扩张起到调节器的作用。

三、经济法司法程序机制的空白

世界上从来都没有一个既定的无瑕疵的司法程序机制,任何一个司法程序机制的水准的提高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不断探索发现、假设、实践而更加成熟与完善。因此,把经济法司法程序机制作为基准,进行其子系统内的纵向审视与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横向比较,经济法司法程序机制的缺漏就显现出来,形成相应的程序盲区。

(一)经济法司法程序机制在外部程序系统中的空白

均衡并非社会利益结构的永恒主题,有社会就会有纠纷。权利和权力这对利益关系的较量,也就是作为公民个体的私权利与国家象征的公权力之间的较量,不仅决定了诉讼的形态和功能,而且决定了诉讼的缘起。均衡的实现就要实现权力和权利这对矛盾的妥协与协调。经济法的产生伴随着公法与私法的相互交织与交错,体现了国家对经济合理干预的新的法律领域。它产生的标志是美国反托拉斯法对竞争行为的限制,以此为契机,开启了国家通过司法机制对经济冲突的审判干预的新篇章。经济法致力于使经济行为服从规则之治、法律之治,将经济冲突和纠纷纳入司法程序机制。为此就需要国家公权介入市场,对市场进行规制,克服市场障碍:(1)建立市场规制法律机制。控制市场准入、维持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限制非经济合理性与非社会合理性的私权利滥用行为,维护市场基本秩序与交易安全。(2)建立宏观调控法律机制。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为了合理配置与市场适当的国家经济资源,必须对经济增长、调节、管制等一系列环节进行补给,以及提供法律规范。但是遗憾的是,我国目前既尚未进行相应的经济诉讼立法,也缺乏成功的司法实践范例。

(二)经济法司法程序机制在内部程序系统中的空白

司法的消极性和被动性决定了司法机制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即所谓的“不告不理”。在三大诉讼程序中,民法的适用主要依靠司法机制,体现“司法自治”的理念;行政法的适用主体以行政机关为主,司法机关为辅,确认并约束行政职权的滥用,把权力关到笼子里。刑法则最具有严苛性,惩罚犯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机关,其他机关都不得染指关于刑罚的科刑与适用。由此可见,我国三大诉讼法(除刑事公诉)的主要目的和影响范围直接指向满足和实现个别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鉴于目前我国没有独立的经济诉讼程序,所以经济法的司法适用、经济冲突的诉讼解决被分解到三大诉讼程序中。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以合乎经济法目的和需求的方式及时、有效、彻底排解现实中出现的经济冲突和纠纷,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受制于经济评价的经济冲突,现行的三大诉讼程序并不能有效化解纠纷。因此,构建独立于三大诉讼程序的经济法诉讼程序机制值得期待,但是,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的法律制度设计,必须扎根于中国的政治、法律和文化的土壤中,也就是说我国经济法能够也只能在现有的诉讼制度框架下基于建立一种新的综合经济法诉讼模式的理念,建立、规范并完善相关经济诉讼制度。

四、经济法诉讼程序机制构建的设想

为了填补经济法司法程序机制的空白,满足经济诉讼的需求,在我国建立独立的诉讼程序机制有其必要性。任何一个诉讼程序机制的设立都必须考虑三个因素:第一,诉讼程序存续发展之实体基础的内涵;第二,相应社会冲突的个性特征;冲突是否能够纳入已有诉讼制度得以彻底有效解决。因此,构建经济法诉讼程序机制也必须考虑一切可能的因素、各种条件的相互关系。

(一)经济立法程序机制

1.经济立法专业化

源头的问题是最为至关重要的,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旦缺少经济权力的限制与约束,就会阻碍市场自发调节能力的发挥。所以解决解决经济立法程序问题的重点应放到立法上,做到经济立法专业化和政府市场齐控权。为了保证经济法的确足性和正当性,必须实行一种专门化、职能化立法的模式,专家立法既能避免立法的混乱失衡,又能降低执法和司法的成本。这一方面可以避免部门立法泛滥所造成的混乱局面,超越部门立法所导致的单向利益衡量的弊端,另一方面专家参与立法,可以增加公众的信任感和对法律的认同感,减少适用过程中的阻碍,降低诉讼成本。

2.“核心制度”与“变量规范”相配合

⑤经济立法既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也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在进行经济法诉讼程序制度设计的时候,对那些体现经济法基本原则、精神的核心制度应确保其稳定性。而对于针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经济行为可预留出一定的空间,通过适度授权给法律实施部门,来实现自动调整或者模糊调整,满足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二)经济执法程序机制目前我国经济法的实施任务主要依赖于行政机关来调整实现,这就存在行政权滥用的可能。另外,行政方式并非任何情形下都是最有效的,行政权的过分行使容易导致行政权插手经济事务处理、行政权一家独大的局面。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经济执法程序的制度设计中应注重行政与司法的分工与配合限制行政执法权,真正做到“法无授权即禁止”。通过分工可以实现直接将一些经济案件导入司法程序,实现行政权让权于司法。⑥

(三)经济司法程序机制

为了满足经济效益的要求,填补经济法诉讼程序机制缺失的状态,有必要构建独立的经济诉讼司法程序机制。目前,在中国建立经济司法程序机制,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经济公益诉讼机制,实现权力与权利的双重制衡

所以在诉讼主体的选择、诉讼权利以及相应的相应的责任方式上,都必须体现经济法的基本理念。具体来说就是,在经济主体的制度设计上,应当把无直接利害关系人纳入经济诉讼程序制度设计中来,个人、社会组织、国家均可成为经济诉讼的原告;在举证责任方面,强化举证责任的倒置,尤其是产品侵权案件、环境污染案件等涉及多数人主体的案件;经济责任可以采用民事、行政、刑事等多种责任形式对违法行为进行规制。此外,还可采用调解结案的结案方式等多种特殊制度设计。

2.建立专门的审判机关,明确其受案范围

就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审判而言,可以借鉴的模式主要有设立专门的经济审判庭和根据案件的复杂性以及个案的差异,设立专门的法院或者专门法庭。但是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在我国设立专门的经济法庭的条件尚不成熟,可以先设立专门的法庭处理各类经济案件,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设立专门的经济审判庭。权力制约的前提是分工明确,案件分流。就设立的经济司法程序机制而言,经济诉讼的案件范围,⑦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主体规制案件;(2)市场经济秩序案件;(3)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秩序的案件;(4)涉及可持续发展的案件以及劳资、社会保障类案件。

五、小结

经济法司法程序机制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会出现许多新类型的经济诉讼案件,为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的矛盾与冲突,解决社会经济纠纷,化解矛盾,构建独立的经济法司法程序机制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其在将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也必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李明娟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辞海[M].上海:辞海出版社,1979.

[3]单飞跃.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M].北京:中国监察出版社,2002.

[4]彭俊瑜.经济法的程序机制[J].载经济法论坛,2004.

[5]孟庆瑜.论中国经济法的诉讼保障机制——中国经济诉讼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论坛,2002(02).

[6]颜运秋.论经济法的可诉性缺陷及其弥补[J].载法学论坛,2000.

[7]金华平.经济法诉讼机制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07.

经济司法范文篇4

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立法及经济司法、执法的莫大成功居至关重要的地位。现在,我们应密切关注司法与执法领域尚存的问题,以求改善有关工作。本文拟略议经济司法与执法中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性建议。部抵触造成司法上进退失据。例如,关于动迁户的住房安置办法,中央立法与上海立法之间就有矛盾。前者依面积补偿,后者依人口补偿。对不了解有关法律者,其权益往往被无端侵犯;对了解法律者,动迁主管单位与司法机制。

一、经济司法与执法中的几个主要间题。

第一,经济纠纷案件的内容日益复杂化,反映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案件到处出现,给司法、执法带来了许多困难。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范围的扩大与程度的加深,全国人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的极大调动,在使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使经济纠纷增多、类型更新并复杂化。如果立法工作能够与之适应,那么对司法、执法来说绝对必要的“有法可依”一环,算是具备了。近几年来,我国的立法工作进展极大,态势积极,进度加快,举世公认。可以说,我们已从政策调节向法律调节大大前进了一步。去年以来,国家立法机关陆续修改了与市场经济体制密切相关的经济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个人所得税法,制定和颁布了公司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外贸易法、劳动法、仲裁法等一系列规范市场经济主体及其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市场经济参与者权益的新法律,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执法,中关就束手无策。其三,法律配套欠缺。例如,刑法规定的某些罪名与市场经济发展后的社会关系不相适应。《公司法》特意设立“侵占罪”以制裁“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雇员侵吞公司财产,然而《刑法》迄未补充有关罪名与公司法配套,司法机关仍然难以定罪量刑。第二,部分审判机关、审判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对经济司法与执法工作的要求。表现主要是:其一、没有严格按照诉讼程序办案,本应由经济审判庭和人民法庭审理的经济纠纷案件,交由其他庭、室和没有审判职称的人去办理。其二,有的承办人员办案质量不高,甚至偏袒一方,而在执法过程中又故意颠倒宽严对象。其三,司法、执法人员不足,往往因此而延缓审案或执法时间,加深受害方受损失的程度。其四,司法、执法人员知识欠缺,其能力与新形势要求不尽相称。随着证券、期货、房地产、技术、信息以及海外、港澳台的投资参股、航运、补偿贸易、国际融资租赁等方面的经济纠纷案件的增加,司法、执解决经济纠纷案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有力的法律武器。但是,立法工作仍然存在若干问题,计其大者为:其一,仍存法律空白,某些急需的法律尚未出台。立法的滞后,造成不少案件审理时无法可依。其二,尚有法律矛盾,已立之法的内司《社会科学》1995年第8期)法人员的原有知识与能力就相形见细、难于应付了。以上两点,往往造成司法、执法过程中激烈争论、各执一辞,从而增大了难度。第三,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导致办案人员执法困难重重。例如,就某市法院的一项判决,执法人员赴涉案的外地执行时,先是当地法院不予协助,继之涉案单位故意推说责任者出差外地。当执法人员冲破重重阻力达到部分执法目的后,归途中执法警车被非法拦截,所载没收的假冒产品被公然抢走,执法人员被野蛮殴打。更为令人气愤的是,当进而追究丰述干预执法、殴打执法人员者的法律责任时,当地公安机关竟轻描淡写地以“殴打他人”仅处行政拘留数日,被抢之假冒产品则被以真品偷换从而掩盖了抢夺赃物的罪责。如果说该案比较典型,所涉间题特别多而重要,那么,退而次之的地方保护主义影响执法的例子,则不胜枚举.概而言之,计有下列数类:其一,当地法院对他地法院的执法人员不作协助;其二,当有执法人员前来执法时,故意向案犯透露风声,使之得以躲避执法;其三,对本地的违法事件轻判或不判,客观上纵容违法,从而造成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第四,观念落后造成执法不严。不少司法、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为法制观念不强,不把司法、执法当做整个法制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因而司法心软、执法手软;二为市场经济法制观念不强而计划经济政策观念未改。这就造成以下两种情况:其一,对当事人(包括法人),尤其是对国营企事业当事人(包括法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或拖延履行的,抱迁就态度,不敢或不愿依法采取强制制裁措施,其二,对抗拒执行构成犯罪的,以纪律处分代替法律制裁,以经济罚款代替刑事制裁,其三,对当事人确实无力履行的,未能依法中止或者终结执行。第五,不少经济纠纷案件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巨大而复杂,司法、执法上都有极大难度。现在,全国各地群体涉案到处发生,不少案件涉及数十人、数百人或双位数以上的单位,处理不慎,即会引发社会危机,造成社会不稳定。目前较多的群体涉案类型为:(1)征用农村土地引起纠纷。如上海市松江某村253亩地被征用剩20余亩,农民得益极少,且劳动力未妥善安排,造成村民集体围攻乡镇干部。后虽经律师调解,拟经法律程序解决,但若解决不慎,则仍会引发严重冲突。(2)市政动迁和安置引起纠纷。目前已发现多起动迁户集体静坐、示威事件。(3)外汇交易引起纠纷。如香港某公司在沪经营,引起了当事人的集体抗议。有的事件中,还发生非法扣留有关人员的事件。处理不慎,涉案双方都可能制造社会治安问题。(4)集资不当或非法集资引起冲突。有的地方非法集资金额已达天文数字,而案犯或已远走高飞,或将钱财大肆挥霍而无力偿还.受害者往往数达百、千,处理不当,亦会造成人心不稳甚至伤亡事件。(5)巨额购销引起纠纷。如上海某厂生产的“纪念表”的质量问题,黑龙江180多名消费者向上海杨浦区法院集体提起诉讼,扬言法院如处理不妥,将采取集会等行动对付。

经济司法范文篇5

当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存在着一些经济违法行为侵害了国家和社会公理,但由于当前的诉讼制度存在缺陷,这些行为并未受到应有的处罚。因而经济公益诉讼的建立就变得尤为必要。经济公益诉讼是指由于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权力机构、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及个人的违法行为或不行为,使社会经济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者有被侵害的可能时,法律允许公民或团体为维护社会经济公共利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经济公益诉讼的目的在于通过司法救济的方式保护社会经济秩序,是公益诉讼的一种。经济公益诉讼有以下特征:(1)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益。经济公益诉讼通过诉讼的方式惩戒侵害国家和社会公理的经济违法行为,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如果是私人的经济利益受到侵害,个人、公司、企业要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普通的诉讼方式起诉即可。如果侵权行为侵害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经济权益,则需要通过提起经济公益诉讼。经济公益诉讼必须针对具体的经济违法行为提出,任何个人、组织都可以提起经济公益诉讼,公益性较为明显。(2)提起诉讼的主体范围广。民事诉讼以及行政诉讼都对提起诉讼的主体做出了具体的限制,即提起诉讼的主体必须与损害事实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否则则无权提起诉讼。而在经济公益诉讼中,即使与侵害结果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个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也可以提起诉讼,也就是说,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可以是个人或者社会组织,也可以是某些行政机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国家也可以成为公益诉讼的主体。任何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损害或者威胁的个人、组织,都能成为经济公益诉讼的被告。(3)具有事前预防的功能。由于被提起经济公益诉讼的经济违法行为往往侵害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经济违法行为一旦实施往往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给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经济公益诉讼更重视违法行为实施前的预防。与传统的诉讼方式不同的是,提起经济公益诉讼并不要求实际发生损害结果,如果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可以合理判断出经济违法行为可能会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侵害,就可以提起公益诉讼。

二、在我国实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

(一)经济法的可诉性。经济冲突的尖锐化导致经济法的可诉性。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矛盾的出现带有明显的反社会性特征,它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当经济矛盾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一旦爆发对社会生活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逆的。由于经济矛盾后果的严重性,对于经济冲突既不能由当事人和解,也不适合通过调解和仲裁的方式解决,只能提起诉讼。经济法的可诉性是指经济法所必备的为了判断经济法纠纷的是非而使经济法纠纷主体可诉求于法律公设的判断主体的属性。也就是说,在国家调节领域所发生的法律纠纷,纠纷主体应当有权将之诉求司法解决。可诉性作为法的基本属性,是一种应然性,但传统的三大诉讼理念对创建新型的诉讼机制有很大的阻碍作用,要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解决法律纠纷,承认经济法的可诉性。经济法的可诉性为司法权的强大并足以和其他国家权力并列存在提供了更大可能。经济公益诉讼的可诉性程度越高,受案范围越广,司法权越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二)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的推进,建立法治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建立法治社会的前提条件便是有法可依,然而我国现行的诉讼制度还存在漏洞,尤其是在公益诉讼方面的法律规定还不完善,以至于现实生活中许多给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经济违法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司法审判。这些经济违法类案件涉及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从性质上来看不同于行政纠纷或者民事纠纷,不属于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难以通过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方式来解决,而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提起公益诉讼,使得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经济违法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从我国当前的诉讼情况来看,如果私人利益受到经济违法行为的侵害,受害人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经济违法行为造成了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损害事实不好判断,也没有具体的受害人,对于受损害的权益是否可以提起诉讼?我国当前的诉讼制度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经济法保护的许多权利义务无法在程序上落实。经济法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最终的价值追求,如果得不到诉讼制度的切实保障,经济法则成为一纸空文。因此有必要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经济法是一部新兴的部门法,其规定还不完善。经济法律法规对经济权利义务做出了许多明确的规定,但是仅有实体法的规定,诉权并没有得到诉讼制度的保障。由于经济法的可诉性存在缺陷,以至于许多经济案件难以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因此有必要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以弥补现有的缺陷,更好的解决经济冲突。(三)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意义。(1)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可以更好地实现诉讼民主,贯彻法治精神。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实施的灵魂,在于程序。经济法规定了许多实体的经济权利义务,但如果得不到诉讼制度的落实,其规定便会成为一纸空文。当前,部分经济法的规定得不到程序法保障的现象,给市场经济秩序以及社会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的完善相应的诉讼机制,则可能给市场经济秩序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2)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有助于稳定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利益。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近年来进入我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外贸企业等日益增多,随着经济市场现状的日益复杂,这些跨国公司、外贸企业侵害我国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完善相应的诉讼制度,有效的救济途径,才会对我国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侵害。建立法治社会,要求建立完善的法律基础,不仅要建立完善、科学的实体法体系,还要有相应的诉讼程序保证实体权利义务的落实。构建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有助于稳定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利益。(3)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有些经济纠纷涉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比如环境受侵害案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否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法律方面的具体落实。

三、我国建立经济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

近年来,建立经济公益诉讼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我国在公益诉讼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较少,当前在经济公益诉讼领域的经验还很不足。经济公益诉讼的目的在于为稳定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制止和处罚经济违法行为。其性质和目的决定了经济公益诉讼与民事和行政诉讼有很大的差别。通过考察国外经济公益诉讼等相关规定,建立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放宽原告的起诉资格。传统的诉讼法理论恪守“无直接利害关系便无诉权”的原则,对于经济类案件,主要是保护私人(包括个人或者组织)的经济利益,导致经济公益诉讼的提起十分艰难。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诉讼理念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特定的原告身份是区分不同诉讼形式的重要依据,经济公益诉讼的一大特点应该是任何个体为维护公共利益提起诉讼都应是允许的。这就需要诉讼制度突破传统理论的制约,重新审视提起经济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现实生活中许多经济违法行为,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但有时没有具体的受害人,如果要求提起诉讼的主体必须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那么这种侵害社会经济利益的行为将愈演愈烈。比如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环境受侵害的案件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但受害人并不具体,根据当前的诉讼制度,具体的个人难以提起公益诉讼,那么环境污染行为可能更加猖獗。因此,经济公益诉讼的设计必须突破传统诉讼制度的束缚,放宽原告的起诉资格。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可以设计为三类:第一,个人。任何个人都可以成为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这有助于社会大众同经济违法行为做斗争,广泛的参与到维护社会经济利益的过程中。第二,社会团体。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提升,社会团体在特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允许社会团体为维护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提起经济公益诉讼,可以更好地保护社会经济利益,同时节约司法成本。第三,国家机关,主要是检察机关。在危害公共利益的诉讼无特定原告或无人起诉时,国家公权力的介入,作为国家与社会公益的代表提起诉讼能够更有效地维护公共利益。(二)设立专门的经济审判组织。由于缺少对经济调节主体法律责任的规定,造成了对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手段的弱化,妨害着经济法可诉性的实现。对于经济法而言,经济审判及其运作既是经济法适用的一个重要层面,也是经济法功能释放的基本渠道。在新形势下设立独立的经济审判组织作为构建我国经济公益诉讼的一些内容,是中国经济审判符合社会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需求的正确选择。对于传统诉讼理论下撤销经济审判庭似乎没有带来太多的不便,而在新的诉讼制度下,由民事审判庭来审理经济公益诉讼变得不合理。经济冲突的特殊性、诉讼目的的公益性决定了经济审判庭设立和存在的必要性。不同性质的纠纷决定了不同诉讼法的分立。经济纠纷往往同时兼具民事、行政及刑事方面的不同性质。如果仍旧依照目前这样审理分离的方式,不仅耗时较长,会给当事人带来不便,还会浪费司法资源。设立独立的经济审判庭能够更好地解决日益复杂的经济冲突,巩固和发展我国法律发展的成果。要充分发挥经济审判庭的职能,就必须科学界定经济审判庭的受案范围,具体应包括反垄断案、反倾销案、反不正当竞争案、消费者权益案、产品质量案、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案、国有资产流失案、环境与资源保护案以及社会保障案等。(三)制定经济公益诉讼特别程序法。根据当前的诉讼制度,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如果没有具体的受害人,则难以提起诉讼。因此,必须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使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经济法、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而这种制度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程序法做保障。因此,借鉴美国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公益诉讼的实践经验,我国应建立经济公益诉讼特别程序法的立法模式。原因在于,经济法同民法、行政法一样都属于实体法,民法、行政法都有相应的程序法,那么与经济法对应的应该是经济公益诉讼特别程序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应是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经济公益诉讼特别程序法应着重规定经济公益诉讼中的特殊程序。以此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1]孟霞.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特色经济公益诉讼论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23).

[2]胡学军.经济公益诉讼的诉权配置探析[J].企业经济,2007(9).

[3]颜运秋.论经济法的可诉性缺陷及其弥补[J].法学论坛,2000(15).

[4]郑翔.论建立经济公益诉讼的必要性[J].财经理论与实际,2001(22).

经济司法范文篇6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

一、经济法纠纷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国家调节经济法律纠纷是经济法纠纷,这些纠纷是政府职能部门运行国家赋予的权力来调节的。经济法纠纷主要包括经济权利、义务之间的争议,这些纠纷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就会扰乱经济秩序,因此需要经济法来解决各类经济纠纷,保证经济秩序运行。值得一提的是,要辨析一下经济纠纷与经济法纠纷。所谓经济纠纷,是指利益主体在权利和义务方面的矛盾导致的经济法主体之间的纠纷。其范围涉及平等主体间的纠纷、被管理人的法人、组织及机关单位间的纠纷。而经济法纠纷指的是发生在经济调节过程中的经济权利和义务间的争议。在辨析经济法纠纷与经济纠纷的区别时,一定要明确经济法纠纷不是由商品交换或是民事纠纷引起的,是纠纷双方经济实力、社会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产生的纠纷,它与民事纠纷有着本质区别,当然也与一般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行政纠纷不同。此外,如果经济法纠纷尚未构成犯罪,是不能以刑事案件来解决的。

二、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必要性

宏观调控是国家对经济总体运行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调控手段,在实际操作中,政府作为国家经济调节的主体,在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力干预市场运行、市场资源配置以及再分配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在避免贫富两极分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对资源的管理都是很认真的,因为它具有稀缺性、有限性等特征,有些资源还是非再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不能以牺牲后代的利益满足本代人无节制的欲望。国家经济调节的主要目的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与再分配的公平性,经济调节在让一部分人得益的同时,一定不能损害其他人群的利益,如若有另一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势必会导致利益主体间的各类纷争。此外,国家经济调节权也不能被滥用,这势必影响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众所周知,利益纷争是导致经济法纠纷的根源。经济法纠纷一旦出现,一定要及时处理并妥善解决,否则将直接影响经济法的遵守和实施,也会使“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无法实现资源配置,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优化经济法纠纷解决机制相当必然。一般来说,解决纠纷的方法有四种:协商、仲裁、行政和司法,而司法方法纠纷在前三种方法无法解决的情况下采取的比较公正而有效的方法。但也必须明确,经济法纠纷的主体如果是国家经济调节的机关或是组织,就不适用仲裁方法来解决经济法纠纷,这是由于仲裁机构本来就是社会组织,它无权对行使国家经济调节权的机关或组织行使仲裁权,因此这类经济法纠纷解决不适用仲裁。

三、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

以干预、管理和调控来实现对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调节是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它的调整对象是经济主体间的各类经济法纠纷。这些纠纷包括合法经济组织进行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经济法纠纷、国家在整顿经济秩序中产生的经济法纠纷和国家宏观调控中引发的各类经济法纠纷。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纠纷解决机制,首先要对调节的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还要分析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兼顾优化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来寻求能够有效解决经济纠纷的有效途径。

(一)民事诉讼解决经济法纠纷。提及民事诉讼,实质就是平等主体间的利益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普通民事诉讼和特别民事诉讼。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法纠纷主体的地位、能力等方面是不平等的,为了公正起见,就需要对现有的普通民事诉讼解决经济法纠纷的制度进行优化革新。一般来说,可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手段,当然也可以对处于弱势一方的当事人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与此同时,还需要简化诉讼程序来纠正当事人双方在地位、能力上的不平等。欧美一些国家甚至还从当事人的经济负担的角度上采用降低诉讼成本、推行集团诉讼制度、建立小额诉讼制度、实行电子送达、改进公示制度等措施来保证司法解决的公正和效率。

(二)行政诉讼解决经济法纠纷。行政诉讼是一种高效的纠纷解决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当事人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是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和个人。它针对的是具体行政行为,其中包括普通行政诉讼和特别行政诉讼。国家调节经济的权力是由国家或是法律法规赋予特定的行政机关来行使经济调节权,因此国家经济调节的主体间、被调节主体间以及调节主体和被调节主体间的纠纷需要行政诉讼来解决,当然也有一些受影响的第一方与国家经济调节主体间也会有经济法纠纷,这类纠纷也可适用行政诉讼来解决。

总的来说,普通行政诉讼制度可以扩大案件受理面,有助于建立科学有效的集团行政诉讼制度,在行政诉讼的种类、证据收集与举证责任、撤诉与调节等诸多方面要做大量的优化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地适应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的需要。

作者:程明月 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孙育玮.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的借鉴与融合———以纽约和上海为例的相关法文化法社会学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9.1.

经济司法范文篇7

本文作者:陈大钢顾功耘

让会主义经济法制要求协调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两者的关系,否则难以形成“有法可爹,有法必依,执行必严,违法必究”的经济法制秩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己经颁布的重要经济法规有一百多个,为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今后将继续加快经济立法的步伐。面对经济立法的新局面,不仅要求健全经济司法制度,发展经济司法业务,而且要求对经济司法工作中己经摸索和积累的一些经验加以系统地总结,对经济司法实践中正在遇到或将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以积极地探索。而目前在经济法制的研究上是立法理论考察颇为热烈,、而司法理论探索则显得静寂。这种不平衡的状况大大减弱了经济法制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因此加强经济司法及其研究已经刻不容缓。

加强经济司法工作的全部活动在于合理组织与有效管理。过去有许多经济案件为什么会处于无人负责或干预不力的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健全的经济司法组织;现有的一些经济司法组织往往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或正常的管理秩序。因此,重视组织与管理的研究,必将推动经济司法工作朝着有利于四化建设的方向发展。经济司法组织与管理研究的任务主要是探索经济司法组织总体与部分的关系、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考察经济司法组织及其人员进行活动的一般过程,以及经济司法机构的各种模式,研冗经济司法工作言息的实质、.作用以及使用信息的方法,研究经济司法组织在国家经济职能中的功能、地位;还要研究经济司法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及其构成等。具体说,经济司法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内容有下列几个方面:第一,研究如何明确经济司法任务。我国经济司法组织的设立,是为丁执行司法职能,完成经济司法任务,因此明确任务是经济司法组织与管理研究首先要重视的问题。

我国经济司法的总任务是要行使我国司法管辖权,及时处理经济纠纷,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提出司法建议,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出立法建议,促进经济法规的制订和完善。我们还要明确经济司法分支系统的任务。经济审判的重要任务是通过行使国家经济审判权,审理国内经济案件和涉外经济案件等。经济犯罪案件主要应由刑事审判机构处理。目前许多负责同志对此不够明破;有些经济审PlJ机关往往只受理经济犯罪案件而很少受理甚至不受理经济合同和其他经济纠纷案件丈这种倾向亚需纠正。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应该担负起对于经济建设中的法律执千剥青况实行全面监督的任务,而事实上我国的经济检察权仅限于对经济领域里的犯罪进行检察。在宪法精神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经济检察在经济争议中的作用,健全经济检察制度,应成为当务之急。经济公证的重要任务是对无争议的经济法律事实或文件加以证明,使之具有法律效力,经济法律顾问组织的重要任务是通过律师的广泛活动,接受经济案件的,参与经济谈判、仲裁、调解和经济诉讼,使被人的合法经济利益得到维护。经济仲裁的重要任务是通过行使仲裁权来解决经济争议。另外,我们既要明确当前的经济司法任务,又婴预测未来的经济司法任务。只有明确了经济司法任务,才有可能考虑完成任务的具体办法、步骤,分清轻重缓急,使经济司法工作有秩序地开展。第二,研究如何确立经济司法原则。完成经济司法任务,必须有一定的原则作指导。经济司法原则是经济司法工作的准则,它不仅应该包括法定的经济司法原则,而且应该包括党的方针和政策,还要反映经济仲裁的原则。经济司法的组织与管理的研究,就是要使经济司法原则具体化,便于贯彻执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依靠党的领导行使司法权原则,加强调省研究,注意与有关单位配台的原则,先行调解原则等等,都是经济司法的重要原则。这些原则在经济审判工作中应怎样贯彻,在经济检察、经济公证、经济法律顾问、经济仲裁等具体业务中应怎样贯彻,都有不同特点。即使是在同一经济司法业务中,同一案件的先后程序上,适用原则时也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原则的灵活性。比如,律师经济纠纷案件时,无疑要遵循先行调解的原则,但是,如遇对方严重违反经济法规,造成被方重大损夫,律师可以从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出发,径自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审判。因此,不仅要有经济司法的一般原则,而且要有适合不同经济司法工作部门的具体原则。只有这样,才便于司法人员在经济司法工作中,针对经济案件和经济纠纷作出决断。实践要求有具体的原则作指导,具体原则的产生又有赖于实践。经济司法组织与管理的研究,要根据经济司法实践的反馈信息,及时总结经验,提出适时、适地的具体的经济司法原则。比如,在农村大力推广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的同时,怎样处理其中产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经济纠纷,就需要很好地研究、总结,确立具体的经济司法原则。第三,研究如何合理设置司法机构。要完成经济司法任务,依据一定的原则行事,必然要求有合理健全的经济司法组织。“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列宁选集》第三卷第256页)合理的经济司法组织应要求故到精简、健全、稳定,这三者必须有机统一。在设置机构时先要确定目标;考虑设置机构的重点放在何处,人、财、物的配置怎样合理,工作量究竟有多少。比如,我国林区和铁路干线,要分别设立专门审判机构和检察机构,沿海城市的涉外经济司法组织机构就要求配备多一些人员,因为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对外经济交往频繁,经济司法组织机构的工作任务一般较重。然后根据目标设计出若干个方案;最后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必须是既合理地分配了人、财、物,又妥善地规定.了权、责、职。目前,我国的经济司法组织在设置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经济法律顾问娜构极不完备,律师人员奇缺,已经建立的经济检察机构由于业务不明确有的已被撤销等。合理设置机梅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同时合理地处理好机构内的职位与权力的关系。经济司法组织中的职位,如同组织中的一个细瓶对经济司法人员应授予一定的职务,并赋予相应一的权力,使得权职一致、这样才有利子达到设置组织的目的•、第四,研究郊何使经济司法人员专业化。组织的作用要靠人员的协调努力才能发摔。经济司法工作为性质决定了对经济司法人员有一定的专业要求。尤其是现代经济的迅速发称经济交往愈加频繁,经济案件不但在数量上日益增多,而且在内容上也日趋复杂,专业性越来越强,客观上要求经济司法人员不仅具有法律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浅经验。例如,专利律师、不但要育一定的法律业务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皮术科学知识,仲裁、公证、审判、检察人员莫不姐此。怎样使经济司法人员专业化?首先,经济司法专业人员与经济司法行政人员要妈确分工于专业人员一般不宜兼任行政工作,否则会精力分散,影响迅速及时,保质保量地处理经济案件。行政人员要了解经济司法工作的清况和需要,做好后勤工作,及时为经济司、法工作很务;其次,一要制一汀经济司法人员的工作条例扣考核标准,符合考该标准的,按条例授予柑应的职务。职务的规范化有利于经济司法工作人员一的职、权、责的统一多有利于经济司法机构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经济司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增强他们的光荣感和责任心。培养专业人才要开辟多种途径,为经济司法人员提高业务水平提供条件,以改变目前经济司法人员量少质弱的状况。第五,研究如何优化程序。一即研究怎样使经济司法活动迅速有效,既要使经济司法程序法定化,又要追求经济人员活动的效益性。一现代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经济司法组织退速解决经济纠纷,通过有效的司法活动,处理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减少经济损失,促进经济发屁。要做到迅速有效,关键是要节约时间,「•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经济纠纷得到合理、合法的最优化的处理。目前有些经济案件的处理过程拖沓漫长,这不但使经济司法组织为人、财、物受到极大牵制,而且严重影响了当事单位经济流转的顺flj进行,从而且得了国家经济计划的贯彻实施。处理一件经济案件,除了先后顺序要有科学的安排,使承办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到法定下限外,还要注意提高处理的效果。衡量最优化的经济司法的标准,不仅看处理的结果是否合清合理,而且要_看是否尽可能少地利用人、财、物,是否尽快地推动了经济流转的正常恢复。-第六一,研究扣何运肘现代伎术。要吏经济司法工作过程科学合理,实行最优化,就必须在经济司法工作中逐步运用以现代化信息系统为中心的各种伎术手段。现代经济灼迅速发履,科学次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经济法制为作用范围愈来愈广。各种经济司法资料空前地增多,单靠传统为方法已难以适应新局面。当前各国电脑的普遍使用,已使得经济司法工作为内窖发生了极大变化•过去处理一个案件往往要到处查一寻档案,现在则只要在电视屏幕前就能得到所需要的资抖。例如处理一个专利案件,往往需要从上百万份资阵中寻找证据,通过电脑伎术就可以使专利检索十分便捷。经济司法工作运用现代技术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大量节约时间、提高经济司法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全面掌握各种情报.,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避免经济司法人员凭激情处理案件的弊端动口强经济案件处理的公正性。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十分注意培养现代化的经济司法人才,政法院校应开设法与电脑的课程或讲座,积极为我国经济司法现代化创造条件。为使经济司法组织与管理的研究得以顺利开展和逐步深入,需要明确这样一些向题;关于经济司法组织的问题。经济司法组织是国家为行使其经济司法职能而设立的机构。包括经济审判机构、经济检察机构、经济司法行政机构、公证机沟、法律顾问机构等,我国的国家仲裁组织也应与经济司法组织联结考察,因为仲裁组织虽属于行政机关领导,但它的仲裁活动一般都带有司法活动的性质。这些组织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通过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的协调活动,使经济法调整经济关系的目的得以实现。同时向立法机关反馈信息,即提出制订或修改经济法规的意见和建议,这些组织都是经济法制体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关于经济司法管理问题。经济司法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根据经济法的特点,依照国家的有关经济法规,进行计划、决策、沟通、监督和运用经济司法的人力、财力、物力作适时、适地、适人的处理,以提高经济司法工作效率、发展经济司法业务、完成经济司法组织使命的活动。经济司法管理是管理学系理在经济司法领域中的具体运用。管理学内容很丰富,管理的过程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等方面;管理的一般方法包括管理的形式、方法、技术、原理等方面;管理的层次包括高层的决策、中层的连接和基层的操作。从管理的整体考察,它的核心是组织的理论,管理就是在组织系统内,设法使各个成员协同努力,完成组织任务的科学。所谓设法,就是通过各成员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和谐的动态活动,使各成员的工作发展到录高效力和最大成功,以达到顶定为目示,因比,要吏经齐司去沮识发浑最高玫能,就必须宜现经齐司法管理。关于组织与管理约关系问愈。两者紧岛联孰但也育重要区别。组织指的是静态为机构,是人们为达到共同目的而使全体参加者通力协作为形式;管理是动态为活动,是为了达到组织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功作。一个组织要有效地发挥作用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也离不了健全的组织。过去我国不仅经济司法组织不完善,而且也忽视了经济司法的管理,这就使得已有的经济司法组织不能较好地发挥效能,应有的经济司法组织更难以设立,形成了不良循环。由于经济司法组织与经济司法管理关系密切,因此我们将两者并列加以研究。关于经济司法组织与管理同经济司法制度之间的关系问坦。经济司法组织与管理是指组织的形态与管理的方法。而经济司法制度是一种法律制度,它是关于经济法规由什么组织进行具体适用和怎样适用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司法组织与管理作为一般原理应该是经济司法制度理论化的结果,经济司法组织与管理的研究越深入、越发达,经济司法制度就有可能越完备。我国解放以来颁布过上干种经济法规,经济司法制度却并没有达到健全的地步。尽管经济生活中违法现象不断发生,但由于没有严格的经济司法制度,常常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久而久之违法不究相因成习。三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建设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经济司法工作为状况与建国初期不大相同,尤其现在面临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经济司法制度很难以适应新形势,因此,我们就要加强对经济司法组织与管理的研究,为完善我国经济司法制度提供理论根据。关于经济司法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基础问题。经济司法组织与管理的研究与其他法学研究一样,带有强烈的阶级性,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学说是经济可法组织与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是经济司法组织与管理的主要研究方法,政治学、社会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也是经济司法组织与管理的研究得以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科学而必须加以吸取的内容。由于运用组织与管理原理考察经济司法是一种初步尝试,所以无论是研究的深度域是研究的广度都有待于进一步开拓,•我们期望法学界同仁提出批评,并一起来研究这一重要课题。

经济司法范文篇8

一、法学界通行的观点及其形成

什么是经济司法,它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怎样的?这是目前法学界有待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确定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对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儿年间出版的法学著作,对经济司法概念内容的表述很不一致。有的作狭义的理解,认为是指人民法院适用经济法规审理经济案件的活动;有的作广义的理解,认为经济司法机构还应包括人民检察院的经济检察活动。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的理解,对这一概念的适用范围大多主张不仅有经济纠纷案件和涉外经济纠纷案件,还有经济犯罪案件。如陶和谦主编《经济法学》(1983年5月版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对经济司法的概念表述为:“经济司法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经济纠纷案、经济犯罪案件和涉外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活动。”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教研室编写的《经济法讲义》(1984年11月版函授教材)认为是指:“审理经济纠纷案件、经济犯罪和涉外经济案件的司法机构及其职能活动。”高程德著《经济法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5月版)认为经济司法就是指审理经济案件的机构、制度和活动。经济案件包括经济纠纷案件、涉外经济犯罪案件。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二版的《法学词典》(增订版)和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编法学词典》(吉林大学、湖北财经学院、山东大学法学系合编1985年1月第一版)对“经济司法”一词的解释虽然前者认为经济司法机关仅指“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后者认为“包括经济检察机构和经济审判机构”,但是认为经济案件中包括经济犯罪案件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根据有关资料可以认为,提出“经济司法”这一概念之初,曾经把经济检察机构和经济犯罪案件的审理纳入经济司法的范畴。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中强调要加强经济司法工作,在要求建立和健全经济法庭的同时,也提出建立和健全经济检察机构的要求。一九八O年八月八日《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关于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收案范围的初步意见》规定,经济审判庭受理的案件不仅有经济纠纷和涉外经济案件,把经济犯罪案件也列入受理的范围。这两个文件不仅是当时指导司法实践的法律依据,也是法学界将经济检察机构列为经济司法机关,将经济犯罪案件的审理作为经济司法活动的主要根据。经济司法工作创建初期,理论上诸多问题自有待于通过司法实践加以探索。一九八二年以后,在总结全国各地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重新规定,经济犯罪案件一律由刑事审判庭受理,经济审判庭不再受理。一九八四年三月第一次全国经济审判工作会议也将人民法院经济审判收案范围限定为各类经济纠纷案件,主要是考虑到:“这样有利于刑事、民事、经济各审判庭的业务分工,便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经济纠纷案件门类众多,内容复杂,涉及经济、贸易、海事、科技等各个方面,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审判任务日益繁重,从长远看,经济审判庭不宜承担经济犯罪案件的审判”(任建新同志在第一次全国经济审判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这样,便出现了经济审判庭与经济检察机构收案范围不一致的问题。另外,还应当指出一点,根据有关规定,经济犯罪案件并不全部由经济检察机构直接立案侦查,有相当数量的经济犯罪案件(如走私、投机倒把案,伪造倒卖票证案,伪造、贩运国家货币案,伪造有价证券案,盗窃案,诈骗案等经济犯罪案件)是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的。但是以往的著述,多将经济检察机构与经济审判机构二者并列为经济司法机构,而将另一承担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任务的公安机关排除在外,这是不严密的,没有完整地反映客观实际。

二、经济检察从属于刑事司法,而经济司法是从民事司法分化独立出来的一个司法子系统

从经济检察机构的建立及其活动来考察,即可明了它是在刑事检察的基础上发展分离出来的,它依然从属于刑事司法,是刑事司法的组成部分。经济司法是从民事司法分离出来,成为民事司法的一个子系统。阐明这两个概念各自的从属,对于科学地确定经济司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目前并未建立经济法院,而只是在人民法院设立经济审判庭的情况下,经济司法只能是指司法机关对经济纠纷案件的审理。经济司法包括审理经济纠纷案件的司法机构、制度和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各级人民法院的经济审判庭依照民事诉讼法程序审理经济纠纷案件的全部活动。经济审封庭的收案范围在司法实践中已经作了重大调整,而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却未能对经济司法概念的表述作必要的修正,使之与客观的变化相适应。有的著作在讲经济司法机构时,把经济检察机构依然包括在内,而讲到经济审判庭的收案范围和审理经济案件的程序,却又不得不把经济犯罪案件排除在外和援用民事诉讼法的诉讼程序(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教研室编著((中国经济法教程》1985年7月第一版)。有的学者虽然发现在概念中包含经济检察就会造成不可解的矛盾,难以自圆其说;也指出了经济检察与经济审判管辖的案件范围不一致,但并没有从如何确定经济司法概念上去探究,却提出要从“经济检察与经济审判如何进行配合”去探讨。这自然无助于摆脱理论上的困境(见江苏工学院《经济法总论》)。

经济司法范文篇9

司法活动作为实现国家职能的一种特殊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它能否进行经济分析,是一个人们未曾涉足的复杂间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同时事物的活动过程最终也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为一个经济过程。同样,作为司法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在司法领域内的反映,它的活动过程无不受经济规律的支配和制约。所以,建立司法经济学,对司法活动的经济含,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以研究,并从中找出其规律性,是既可能又必要的事情。

一、司法经济学诞生所面临的两大传统重负

建立司法经济学,本身就是对旧的传统观念和旧的法学理论的更新。因此它的建立面临着两大传统重负:.一是历史的重负。在中国数千年封建专制的时代里,司法历来是封建专制权力的延伸。尽管各朝各代都设有专事司法的大臣,亦设有相当完备的司法机构,但在高度集权的专制制度下,司法官僚们永远只能是君主的工具,司法机构也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因此,作为君主“或朝赏而暮戮,或忽罪而忽赦”,整个司法活动完全受制于个人的好恶。这种一人治法的现象,不变其宗地代代相传数千年,在人们的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尽管天地复转,日月复明,历史依旧成了历史,然而历史留在人们心中的,不光是时代的记忆,同时也在人们的思想上留下了已逝去时代的浮尘。封建的宗法观念已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心中,司法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是不受制约的权力的象征,这种敬畏司法的隔漠心理,必然构成司法经济学诞生的一种传统心理障碍。二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片面理解。中国民主政权的建立,使得旧的司法制度为新的司法制度所代替。但可悲的是,在我国刚刚建立起的新的法学体系却为后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潮所冲击,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法学观。这种以“社会主义越深入,阶级斗争就越尖锐”为理论基础的法学观,在我国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直到得到了充分的实践,使中国的法学一度变成了专政学、阶级斗争学,造成了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严重误解。在这种法学理论指导下的司法活动,自然也就只能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因此,在司法工作中只能算政治帐,不能算经济帐。这就构成了建立司法经济学的理论障碍。幸喜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的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作了全方位的分析,特别是对我国的阶级状况作了现实的分析,指出:我国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因此,急风暴雨般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党的工作重点应转向经济建设。这一精辟的论断,把人们从梦魔中唤醒。面对历史的重负,人们开始反思历史,反思法律,恍然发现,法律不仅仅具有专政的职能,同时还具有管理经济的职能。因此,司法活动也不仅仅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同时还是组织经济建设的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它使人们的思想冲破了传统的樊黄,认识到司法活动同样要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样有其经济含义,依然可以进行经济分析。因此,建立我国司法经济学,对司法活动的经济含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以研究实属历史的必然,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决定对司法部门实行经济核算,这必将为我国司法经济学的建立提供实践的基础。

二、司法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恩格斯曾指出:“每一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相互转化的运动形式的,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也正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93页)。社会科学的分类也是如此,司法经济学就是在分析司法活动内部各种固有关系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角度对司法活动过程的经济含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以研究的一门科学。和其他经济学科一样,司法经济学也是研究经济关系的,但司法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关系是通过司法活动体现出来的。因此司法经济学首先必须对司法活动的概念和范围加以研究。关于司法的概念和范围,传统的观点认为它是法院的职权行为,是法官的执法活动。这一概念源于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鸡(1689一1775)的“三权分立”学说。几百年来它一直统治着西方法学理论及实践。近年来虽然出现了所谓的“新司法”概念,即所谓由于社会生活的分散化和民主化,司法权已经不完全为法院和法官所垄断,为国家所专有,而一些社会团体、组织和公司也在某种意义上分享司法权,但这一概念仍未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的司法观。二十世纪以来,诞生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的司法观念已被社会主义国家所抛弃。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国家的统治权不可分制。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和“议行合一”制,即实行在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下的国家机关在职能上的分工原则。因此,那种认为只有国家审判机关才是司法机关,法官的执法活动才是司法的陈腐的传统观念,已不符燕国的司法实践,不足为取。但同时我们也不能把司法的概念任意扩大,不能把司法等同于执法。实际上司法只是执法的根本部分或主要部分。在一个以法治国的国度里,所有的国家机关都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执行着一定的法律、法规,如税务、港务、海关、交通警察、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也在执法。税务机关对偷税漏税者的罚款,交警对违反交通法规者的行政处罚,都是一种执法活动,但这都不属于司法活动。如果把所有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都统统视为司法,那就是完全混淆了司法职能与行政职能的界限。所以一般认为,司法活动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所实施的一种特殊的国家管理活动。它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法定性,国家对其有专门的法律规定。那么,究竟哪些机关属于司法机关呢?对此,古今中外有不同的规定。一般而论,认定司法机关的标准有三个:一是法定标准,即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司法机关的范围,二是习惯标准,即在历史发展中,某些国家机关被认为是司法性质,行使司法权或.发挥司法职能作用,这些机关就是司法机关,三是功能标准,即有的国家机关在法律或习惯上并未明确其司法性质,但它发挥的作用及其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却同司法机关十分相近,甚至并无二致,它就被认为是司法机关。我国的司法机关基本上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一般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当然,如前所述,司法是国家的一种重要的特殊职能,主要是通过国家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执法活动得以体现的,它所执行的是国家的法律,而非行政命令、指示,也不是技术规范、条例、准则、道德规范等等。但司法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简单的活动环节,而是一个系统有序的活动过程。因此其实现机关除司法机关以外,应该还包括其它专司或兼司司法职能的其它机关,比如作为司法行政机关的公安机关,以及由司法行政机关领导的律师组织、公证机关、调解组织、劳动改造机关、劳动教养机关、仲裁机关等等。这就说明,司法职能不是由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专司的,而是由司法机关,以及其他专司或兼司司法职能的机关共同实现的。因此,司法经济学所研究的司法活动,不仅仅指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而是由以上诸机关所实施的全部的司法活动。这种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国家管理活动,由以上诸多机关分工协作,按照法定的程序有规律的进行。司法经济学就是通过对司法活动全过程的多维研究,进而发现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的特点和规律,以期在法定范围内求得有限投入的最佳效果。司法活动过程所反映的社会关系首先表现为各活动主体之间的司法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意志关系,它直接体现国家职能。但这种关系的内容又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具有客观性质。因此司法活动及其表现形式—司法关系,并非某一机关或个人随心所欲的结果,而是由现实物质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并且这一关系的变化过程必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司法活动过程所固有的这一客观规律的主观反映就是司法活动过程所应遵循的各项原则。其中主要是经济效益原则和社会效益原则。所谓经济效益原则就是指司法活动过程应最大限度求得司法领域有限投入(包括人、财、物)的最佳使用效果。社会效益原则是指司法活动的结果应尽可能满足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这里,社会效益直接体现司法活动的终极,因此经济效益应首先服从社会效益。但社会效益的实现又必须以经济效益为前提。如果只追求社会效益而舍弃或忽视经济效益,必定造成司法领域人、财、物的极大浪费,进而又会影响到社会效益的实现。反之,如果只注意经济效益而不顾及社会效益,这又会使司法活动同其目标和性质背经离纬。司法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在研究司法活动全过程的基础上认识和揭示其运动的规律,进而探求司法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目前我国的司法制度,司法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¹执行司法职能的机关设置的经济合理性;º执行司法职能的人员配置的经济合理性,»执行司法职能的机.关各自的活动过程的经济含义,¼执行司法职能的机关相互配合活动过程的经济含义,½司法行政事业费的使用与管理等。

三、司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司法经济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学科,受不同的阶级观点和方法论所指导。我国司法经济学,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用唯物辩证法去进行研究。在具体研究中,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关系。司法经济学涉及两个社会性和思想性都比较强的学科领域,特别是司法活动直接体现国家的职能,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在此基础上阐明这门科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同时还必须运用可靠的数据,通过合理的计算程序和计算方法,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揭示经济规律在司法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总之,要辩证地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学科的思想性是科学性的前提,而科学性又是思想性的重要体现。第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研究司法经济学要注意从我国实际出发,又要为实践服务,使司法经济学的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司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第一,定性分析法也称科学抽象法。这种方法是科学研究中最一般、最常用的方法,对于司法经济学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司法经济学有自己特定的概念、特定的理论和规律。这些概念、理论和规律,都需要进行理论概括,从抽象思维中揭示出来。实现这一抽象思维过程,就需要定性分析法。’第二,定量分析法也称数理方法。就是把司法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和不同环节,用一系列量化指标反映出来,进行类比分析,从而发现其联系和规律性。上述两种方法,在司法经济学研究中可以结合运用。运用定性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可以指导定量分析,运用定量分析得出的数量指数,可以为定性分析提供基础和进一步的证明。这两种方法是研究司法经济学的根本方法‘司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具体来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研究法。这种方法是研究司法经济学的基础性方法。司法活动的实践性很强,同时受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很大,具有多变性特点。因此必须随时调查研究,掌握司法活动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环节的现实材料,从而为学科理论及其应用提供生动可靠的资料。2。比较分析法。这种方法以调查研究法为基础,是对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司法活动的资料,按照各种指标进行类比分析,从而反映出司法活动的发展规律,以及司法活动的变化同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变化关系,进而把握住司法活动中的经济关系的变化规律。3.科学预测法。这种方法又以比较分析法为直接基础,是按照比较分析法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对未来国内、国际各种影响司法活动因素的动态分析,揭示出未来某一时期司法活动的变化趋势与规律,从而为编制司法部门的经济预算提供参考。

经济司法范文篇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的意识在逐步提高,经济诉讼呈现上升趋势,司法经济鉴定在司法程序中的地位也更趋重要。司法经济鉴定是指协助司法机关查明经济案情,是对案件所涉及到的经济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出具书面经济鉴定结论的一种法律服务活动。司法经济鉴定应该包括会计、基建工程计算、房地产及设备价值评定等等。如何做好经济鉴定,写好经济鉴定报告,是每一位鉴定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为了规范鉴定行为,分别在2001年11月16日和2002年2月22日了《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法发[2001]23号)和《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法释[2002]8号),国家司法部也就鉴定问题制定了《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和《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笔者通过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司法鉴定情况,就有关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一、紧扣经济鉴定委托主体

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以及司法部2000年8月3日在《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中,对鉴定执行人作了有关规定,但对鉴定对象没有进行明确说明。正确理解鉴定主体,有助于鉴定人在鉴定过程中明确将要鉴定工作的空间范围,以及正确辨识在鉴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经济事实。在企业会计制度中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的会计主体为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童宇明(湖北省精诚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湖北孝感432100)工作的空间范围。在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中诉讼主体为当事人,即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的拘束的人,当事人可能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1]。由于当事人为其已共同发生的有争议经济行为发生诉讼,为之鉴定的主体应为待审判或仲裁原当事人之间为一定经济行为或者是其共同组织、共同经营的事项而形成的关系体。这种关系体可能是一个经济体内部间纠纷产生,也可能是不同个体间因经济合同或预先约定产生纠纷而形成,但真正可作鉴定主体的,必须为已经处在司法诉讼(或仲裁)当事人间,有争议的事项所形成的关系。因经济纠纷发生诉讼(或仲裁),因诉讼(或仲裁)而产生鉴定主体。发生经济诉讼可能是一幢待结算的建筑物,可能是合伙人为共同完成的经济业务、利润余额,可能是因事故而发生机器价值确定,这些都需鉴定人按规定的程序和手段完成鉴定结论。尽管鉴定人依据有关专业知识作出的鉴定结论对审判产生重大影响,但鉴定内容不是由鉴定人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真正能左右鉴定结论的因素,只有是当事人提供出的符合法律事实的证据。用于鉴定的主要事实是当事人在发生诉讼前已形成,鉴定人进行鉴定如同法官进行案件审理一样,只能被动地接受已发生的事实,然后去研究、分析或鉴别事实曲折原由,为顺利审判提供可靠的证据。鉴定人不可能是鉴定主体。鉴定人通过鉴定得出的鉴定结论,从真正意义上看,也只是一种法官用于判决所需的法律事实。在实践工作中司法经济鉴定往往与司法会计鉴定相混淆。正如经济是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管理工作[2]。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人们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专门地计量与记录而形成会计这门专业性管理。事实上,不仅仅是在会计这项工作需要专门地计量与记录,在工程建造如房屋建筑物、大型机器船舶、水利公路等等,都需要细致地、专门性的计量与记录工作。会计只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管理形式,司法会计鉴定也只是司法经济鉴定中的一项内容。在实践工作中,鉴定人不能仅凭会计工作中有关程序,去推理判断所有需要鉴定的经济问题。只有根据鉴定委托主体具体情形,合理选择经济核算程序方法。行使诉讼双方当事人具有特定性,鉴定主体也就同样具有特定性。作为鉴定主体只能是正在进行诉讼或仲裁期间相对具有债权债务的特定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但不应包括因诉讼而发生到第三人之间的,如因担保、商业汇票等而引起的连带之债。这里所述的债权债务不单纯指当事人之间直接发生的债权债务,也可能是因为诉讼当事人间因违法或违约而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正如民法所述“,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处于鉴定的各方都应是平等的。鉴定如同法律判决一样,也应是公正、公平、合理。这就要求鉴定是在法院委托下,直接对法院负责的前提下进行鉴定活动,也就是说,鉴定所涉及的范围同时也应受法院委托的限制。

二、搜集整理计算经济鉴定的法律事实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第2款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由此,鉴定所需的证据应主要来源于法院,来源于正在执行诉讼程序的法院审判庭。在开庭审理期间,法官根据当事人双方争议的技术问题,委托技术部门进行技术鉴定的同时,也应当根据鉴定部门的要求,依职权指挥和引导当事人举证。但这并不等于由法官对鉴定进行大包大揽,也不是针对一个案件进行不同委托目的鉴定。笔者认为,鉴定人与当事人之间应当不存在任何关联,尽管鉴定人所需的鉴定费用由当事人支付,但鉴定人只有通过法院独立鉴定机构并在其主持下依法进行鉴定活动,取得、收集鉴定所需的技术资料。经济鉴定所用法律依据主要为国家颁发的各种规章制度、法令,如建设部门的《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交通部门的《公路定额及编制办法汇编》、财政部门的会计准则制度,以及地方性的法规政策等等运用各种法规制度应当结合鉴定主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在鉴定过程中,当事人出于各种目的,拒绝提供或部分提供有关鉴定物,可能导致鉴定结论的错误,直至影响案件的处理。这就要求鉴定人在鉴定前应充分了解即将鉴定的诉讼基本案情,分析判断可能引起鉴定结论错误的各种因素,选择恰当的法规制度。显而易见,鉴定人在鉴定的整个过程离不开法院的支持和协助。由于发生经济诉讼案件的大多数是因为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协议责任不明确;原始证帐不全;建筑原始图纸或变更设计与实物不一致;管理不规范、手续不健全、涉案时间长等等,鉴定人在处理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时要因地制宜,尽可能地寻求诉讼双方已达成的协议或共同认识,以此为出发点,合理选取认定可靠的证据。在实践中,司法鉴定机构并没有规定统一的司法鉴定标准,证据的选用完全凭借着鉴定人的主观因素和经验,这必然会产生同一经济案件的同一待定事实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鉴定结论。限制或减少鉴定人因主观因素和经验引起的鉴定结论差异,鉴定人应该就鉴定中的涉案主体和涉案事实与审理案件的法官取得共同的认识。笔者认为,审案法官与鉴定人应该就鉴定主体和鉴定事实进行必要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