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8:16:23

建筑环境

建筑环境范文篇1

关键词:城市建筑环境色彩

城市建筑外部环境色彩作为组成我们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日趋明显,因此,对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发展历史与渊源进行探讨,对我们改善城市环境所做的大规模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方古代建筑环境色彩探源

色彩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运用一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祖先就采用红、黄、褐色和黑色颜料来装饰洞穴,发现于19世纪下半叶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最突出的是用红、黑、褐画出各种姿势的野牛,生动而精致,这说明原始时代的人类就会用色彩点缀他们的生活环境。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埃及法老胡佛陵墓的大金字塔,用浅灰黄色的石材砌筑的锥体建筑与蓝色的天空在色相与质感上形成对比,使景物愈加鲜明。巨大的金字塔与浩瀚的沙漠相结合,增加了统一的协调感,显得雄伟壮观、稳定宁静,给人以庄严神秘的印象。还有古埃及人为了预防耀眼的阳光,建筑中很少开窗,他们通过将墙壁用明亮而强烈的白、绿、蓝和金色等进行装饰,来满足使用的采光要求。这说明古埃及人以使用效果为目的,使色彩起到对环境条件的改善功能。公元前6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建筑色调具有富贵、威赫、显耀和强权的特点,明暗对比强,彩度高而鲜明,喜好大面积的白色,常用的是金、白、黄、青、胭脂色和黑色等颜色。后来统治过两河流域的波斯帝国有很多石头建筑及浮雕,其文化也受巴比伦、古埃及、亚述的影响,赤、橙、白、绿、金色的瓷砖在当时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因此形成了这一地区辉煌、华丽的城市色彩风格。

作为欧洲文化摇篮的希腊,神殿是建筑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在神殿建筑群中,几乎到处都能看到艳丽的色,建筑色彩与其造型非常协调。仿男人体的陶立克柱式的柱头上涂有蓝色与红色,显得庄重、壮实和朴素;仿女人体的爱奥尼柱式除蓝与红之外,还有金色,显得优雅、秀美、轻巧;科林斯式柱式则是以上两种柱式进一步演变而来,它盛行使用金色,使建筑显得富丽华美。这些经典柱式与色彩的完美结合,后来被古罗马继承和发展,并影响到全世界的建筑。从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撰写的《建筑十书》中,可以了解到古罗马建筑色彩十分丰富:黄土色、胭脂色、淡红色、红褐色、鲜红色、朱红色、灰绿色、蓝绿色、深蓝色、白色、乳白色、黑色、金色等。当时的古希腊和罗马的一些城市,由于当地盛产石材,城市建筑大多由灰白色或黄褐色的大理石及花岗岩砌成,建筑外表裸露,仅在局部的壁画或雕刻装饰部分施有彩色,形成了古希腊和罗马城市建筑典雅单纯的环境色彩基调。

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文化圈,辐射和影响了以后整个西方的城市建筑艺术。无论中世纪欧洲的拜占庭建筑艺术、哥特式建筑艺术、还是欧洲的文艺复兴建筑艺术,以及后来的巴洛克、洛可可建筑样式,无不被建筑环境艺术家饰以丰富的色彩。

二、中国古代建筑环境色彩探源

远古时期,中国的山顶洞人和虎头梁人就曾采用赤铁矿粉末与红色泥岩做染色材料。这说明原始人类开始用色彩来点缀和装饰他们的生活环境,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之情。中国古典建筑素以色彩丰富、用色鲜明、设色大胆而著称于世界。利用色彩来加强建筑造型,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也是常见的。如屋顶采用暖色调的黄色琉璃瓦屋面,背光部分檐口、斗拱等选用丰富的蓝、绿色等冷色调,就是利用色彩的冷暖感、明暗感来加强建筑造型的性格和表现力。例如北京故宫中金碧辉煌的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处理,可以说在世界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色上达到极致,红色的宫墙,汉白玉色的石基与精致富丽的建筑彩画色彩,特别是建筑屋黄色的琉璃屋顶,使得运用了环境色彩的故宫建筑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我国各民族的建筑环境色彩也各具特色,如江南民居就运用层层叠落的马头山墙、白墙青瓦的色彩对比,创造出清新隽逸、色彩清丽的民居建筑环境。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建筑环境色彩还可以用来表示方位和等级差别,当我们谈及中国传统建筑的深厚传统时,当然也应该包括它的色彩表现。

三、当代建筑环境色彩设计

当我们谈到建筑环境色彩设计时,不能不提及产生于20世纪的色彩调节技术。它利用色彩所具有的物理、生理、心理性质,为人们创造一个美好、舒适、高效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现在,色彩调节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个领域,色彩学已成为环境工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建筑热学、建筑光学、建筑声学等学科一样,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国际学术界对“城市色彩”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以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旧城保护和复原为契机,后来逐渐扩展为对“色彩因素”在城市景观的作用的全方位研究,诸如城市色彩对地区文化的重要性,城市色彩的视觉美学问题,城市景观设计中色彩因素的总体设计、控制和管理等等。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世界上的诸多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对城市环境色彩的研究机构。目前在国外的一些城市建设规范中,专门设有城市色彩的章节,以强调整个城市色彩的协调。如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京都、大阪等城市就有较为系统的色彩规划方案,科学的规划使得这些城市呈现出和谐有机的整体面貌。法国巴黎因为以黑色屋顶、茶色玻璃作为基本色调,也就非常成功地取得了整座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协调,而日本京都以古建筑色彩作为参照,规定了沿街建筑以淡茶色为基调。但我国城市建筑色彩则基本处于无秩序状态,特别是对城市的色彩规划,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出现单体建筑色彩亮丽、突出,彼此之间缺乏色彩的联系与呼应,从而形成整个城市色彩不协调的局面。城市建筑色彩需要规划设计、规范的操作方式和相关的法规制约,对于一个不重视色彩规划设计的现代城市就难免充斥着色彩方面的污染。

四、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的迅猛发展,我国关于城市色彩的研究已开始探索,通过色彩规划设计来美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引起我国许多新一代设计师们的重视。国内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管理部门纷纷将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纳入城市建设和整治工作之中。城市建筑环境色彩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已逐渐引起足够的重视,展望未来,我们的城市也必将因为对建筑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的日益重视而更加舒适、美好。

参考文献:

[1]施淑文:《建筑环境色彩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1

建筑环境范文篇2

关键词:地热能;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能;干热岩型地热能;建筑环境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供热供暖、生活热水等能源消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50%左右[1]。地热能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在建筑节能方面具有应用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在一些环境友好城市已经实现对浅层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达到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效果。对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受到各界的重视,对地热能的开采研究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地热能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并且地热能的储量也非常可观。地层深处的地热能经由高温熔浆、地下水传递到地表附近,然后利用一系列设施设备对被地下水传递到地表的热力进行捕获利用。综合考虑热流体传输方式、温度范围以及开发利用方式等因素,地热资源可分为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能和干热岩型地热能。

1不同地热能在建筑环境中的概述

1.1浅层地热能的优势与应用

浅层地热能资源指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可利用的热能资源。浅层地热能的能量一般储存在距离地表200m深的岩土体、地下水中;有的直接存储在地表水中。浅层地热能温度一般低于25℃,且较为恒定,可用于供暖、供水。由于浅层地热能不产生任何其他污染物,因此是一种清洁环保、安全性高、不易受气温影响、来源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对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方式主要以热泵技术为主,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能。热泵技术进而发展出4个分支技术包括:地下水源地源热泵技术、土壤源地源热泵技术、地表水水源热泵技术和污水水源热泵技术[2]。通过铺设在地下的管道网络以及地表对应设备,可以在冬季寒冷时节为建筑捕获热量,夏季炎热时节为建筑释放热量,从而使建筑物减少对其他能源的依赖,达到提高建筑周遭环境的洁净程度。已有浅层地热能技术被用于现代化建筑中,如浅层地热能与地下结构的协同利用技术,主要应用在桩埋换热器中,此项技术在日本札幌城市大学建筑、南京朗诗国际街区等建筑中都有应用[3]。合肥市绿色节能建筑示范项目中,科学园小区内有720个深入地下的双“U”型地热管,通过管网水循环将恒温地热能输送至各住户内,让室内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浅层地热能技术的应用为建筑物供给相当一部分的清洁能源,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可以开采利用的浅层地热能资源,折合约为7亿吨标准煤[4]。浅层地热能作为一种分布广泛、优势明显的可再生能源,通过热泵技术主要应用于调节室内居住环境,创造舒适的室内温度环境。随着浅层地热能技术的发展,使室内环境达到一种全面舒适的最终效果[5]。

1.2水热型地热能的优势与应用

水热型地热能以蒸汽和液态水为主要载体的地热能源,具有绿色环保、清洁稳定、分布广泛的优势。水热型地热能是对地下深层蒸汽与液态水热能的直接利用,采用的技术也相对简单、经济,提高了水热型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普遍性。水热型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设备直接抽取位于地下的热水,即“取水”;另一种利用深井换热技术,又可以细分为同轴管换热、深井热交换器换热和对接井换热等技术,即“不取水只取热”[6]。两种技术的应用可在相对较低的成本消耗下,为建筑直接提供生活供水或供暖供冷,例如在天津某小区内的两口地热深井,地热井平均深度约为2800m,每个地热井在一个采暖季的平均换热功率高达725kW,为该小区的建筑供暖提供一定的能源支持。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地下水资源地保护政策,强调“既要抽取也要回灌”的地下水资源利用方针,但回灌也不是100%的,鉴于不同的热储形式,回灌效率不同[7]。对于水热型地热能资源开采利用“不取水只取热”的方式,换热效率低于“取水”的方式,发展同轴管换热、深井热交换器换热等能够提高换热效率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刘硕[8]等对太原市城区水热型地热能的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科学地评估当地地热能可利用以及开发潜力,为当地建筑环境工程带来收益。

1.3干热岩型地热能的优势与应用

干热岩型地热能是一种新型地热能资源,特指埋深千米、温度较高、有相当规模的开发经济价值热岩体。干热岩型地热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绿色环保的可再生地热能资源,具有极大的发电与供暖潜力。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陆地3~10km地层深度的干热岩型地热能资源总量,相当于2010年我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400倍。

2建筑环境中地热能的相关应用研究

杨茜[9]等将地热能资源在建筑环境中的开发利用模块化,并在每个模块中细化,涵盖地热能建筑利用的适用范围、设计要点等,给出各个模块的区分界限方便设计。地热能直接利用模块适用于地热水品质较高的场合,而地热能间接利用模块则适用于具有腐蚀性、容易生成矿物质结垢的地热水。由于地热能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存在特有的复杂性,光靠简单的混合分析不完全可靠,但将其整理为各个模块,再结合所处地域的自然条件、资源,就可以做到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效果,极大地提高建筑设计中关于节能减排方面的设计难度。姚燕枫[10]通过对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供暖热源案例进行分析,为“地热井+水源热泵”供热系统方案提供可行性证明。该供热系统通过地热井以及水源热泵技术,实现对地热能的二次利用,从而提高深层地热能的利用效率。经过计算,“地热井+水源热泵”供热系统提供的热量占所有设备总热负荷的78%,即该供暖系统可以在一个供暖季提供大部分热能,同时整个热源系统在整个试验期运行良好,为建筑提供稳定舒适的供暖温度,并且经过经济性分析,该系统为建筑供暖方面,每年节约800t标准煤,该系统具有向外推广的积极意义。房贤印[11]在建筑节能的理论探讨中开展关于地热供暖设计控制策略的研究。通过对自控策略的运用,加上对地热、水热物性参数的分析,进行节能技术升级改造,例如加入自控阀门等,有效提升地热能的利用效率,也使系统的运行费用下降。地热能在建筑节能中的设计应按照地热供暖系统的独特性能,合理调配相应的控制策略。

3地热能在建筑节能中的创新性研究

Lyu[12]等研究认为,浅层地热能的温度非常适合建筑物外壳与建筑物内部空气的加热与冷却。由此设计一种综合集成系统,通过TRNSYS在北京某办公楼对该集成系统进行模拟仿真,并对集成系统的运行温度及能耗进行分析,最后得出集成系统相较于传统地源热泵,全年运行温度不超过28℃,节能效率提高29%,建筑年累计负荷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热泵容量更小。该综合集成系统提高了渐层地热能的能量利用率,也同时印证该系统具有更大的节能价值与潜在的经济效益。Seyam[13]等在一栋3层住宅建筑设计一套地热能与太阳能的混合能源系统,利用EES软件对系统及建筑进行热力学、电气分析。结果得出在使用该混合能源系统时,可以减少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面积,同时也能达到一定的能量收集率。混合系统与仅使用地源热泵的加热技术的建筑物相比,不论在加热季节还是冷却季节,混合系统的热泵COP均增加近1倍。该混合系统的使用使得化石燃料-丙烷的使用量减少93%左右,极大地提高建筑室内的安全性,增强建筑对生态环境的友好程度。

4结语

建筑环境范文篇3

建筑环境,是指广义的人造景观及其环境,它不仅包括了建筑、构筑物环境,也包括园林中的假山、置石及道路、铺装等。在大学校园中其建筑环境包括了校园建筑、校园构筑物环境和校园中的建筑小品及校园道路、铺装等。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绿化是对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的组成部分进行绿化。

1.1校园建筑绿化

从校园建筑与绿化的关系来说,可将校园建筑分为2类:①建筑体占绝对的主体地位,这类建筑的绿化以建筑体本身为主景,植物绿化为配景②校园小型建筑,这类建筑把绿化看成是其景观或功能的一部分。从校园建筑的功能与绿化的作用关系来说,可将校园建筑分为4个不同类型的功能区:①学习办公区,主要由教学建筑、图书馆、科研实验建筑、行政办公建筑组成。该区域安静和清洁以及美观的功能要求相对较高,其绿化应该发挥减少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②生活区,主要由学生生活建筑组成,该区域人口密集,使用强度大,其绿化应体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特点。③休闲运动区,主要由各类体育场馆、设施组成,该区域对隔音、吸尘、耐践踏方面的要求较高,其绿化在满足其功能特点外,还应该考虑以鲜艳的色彩烘托体育运动热烈的气氛。④产业园区,主要由校办工厂,生产基地等组成,该区域抗污染、隔音的功能要求较高,其绿化应该考虑满足隔离和防护的作用l_2]。

1.2校园建筑小品

校园建筑小品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大致可分为5类:①建筑小品:如学校大门、读报栏等。②绿化小品:如花坛、花架等。③装饰小品:如假山、校风标牌等。④公共设施小品:如桌椅、垃圾桶、车棚等。⑤工程设施小品:如挡土墙、护坡、围墙等。校园建筑小品在整个校园环境中起到点缀、陪衬、烘托、分隔、延伸、组织空间和空间过渡的作用。其绿化应重点考虑如何使校园建筑小品与周边的整体建筑环境协调和融合,以及发挥小品本身的功能。

1.3校园道路与其他硬地面

大学校园的道路是校园群体的骨架,它不仅构成动态景,而且是重要的交往空间。其绿化在考虑美观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其畅通性和安全性。

2绿化对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的作用

2.1心理功能

绿色的校园建筑环境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消除疲劳,使人产生清新感,更能使人体会到旺盛的生命力。

2.2教育意义

校园绿化中各种植物和自然现象会让同学们产生探求的心理,激发对学习的热情和对大自然的思考,从而促进知识的积累以及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2.3生态作用

大学校园校园里面的绿地、植物具有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这对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学生来说,提供清新健康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2.4物理功能

校园里面的绿化能发挥减弱噪声、遮挡辐射、防晒、防风方雪防火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的改善校园的局部小气候。

2.5美学作用

2.5.1突出校园建筑的主题和意境根据校园建筑或者建筑小品的主题、意境或特色进行绿化,使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主题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

2.5.2协调校园建筑与校园整体环境植物具有丰富的自然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优美的姿态能够增添校园建筑的美感,使之产生一种生动活泼的感染力,使校园建筑与周围环境更为协调,过渡更自然,整体建筑环境更柔和。

2.5.3丰富校园建筑环境构图和艺术表现力植物的枝干线条能够打破建筑体单调、平直、呆板的线条,丰富建筑环境的整体构图。伴随着风霜雨露、光影变幻,校园建筑呈现出动态美和光影朦胧美,以及植物丰富多变的色彩可以调和建筑体本身的色彩,这些都可以加强建筑环境的艺术表现力。

2.5.4赋予校园建筑环境以时间与空间的季相感植物在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其形态和色彩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变化。校园建筑空间的形态和位置是固定不变的。绿化可以使建筑环境随着植物的季相变化而发生相应地变化。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的某一时期,产生某种特有的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

2.5.5完善建筑物功能通过绿化设计可以完善建筑物的功能,起到导游、隐蔽和隔离等作用。一些构筑物,如卫生间,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功能可已通。

3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绿化的构成形式、形态及植物选择

校园建筑环境绿化是指对建筑空间进行乔、灌、草、藤本等植物的配置,绿化和美化建筑环境,从而改善建筑环境质量。

3.1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绿化的构成形式

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绿化的构成形式有3种:①自然式绿化,在植物的选择上,选用原形姿态,不加人工修饰、修剪的植物。在种植形式上,可采用孤植、丛植、群植和林植,不成行列式栽植。将其与地形起伏相结合,从形式上表现自然,立足于自然生境引入建筑环境,用以反映自然界植物的自然美。②规则式绿化,在植物选择上,选用萌蘖力强、耐修剪的植物。在种植形式上,以列植和遍植为主。将其整齐的布置在校园建筑环境中,给人雄伟、严整、庄重的视觉感受。③是混合式绿化,在校园建筑环境中常常采用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而形成的混合式的绿化,这种设计不会显得呆板乏味,能让人有回归自然感觉的同时又能享受绿化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立体美感。

3.2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绿化的构成形态

校园建筑环境绿化的形态可以用点、线、面三种来概括。“点”形态绿化是校园建筑环境中的定睛之笔。孤植树木作为一个点形态在校园建筑环境中可作为构图的重心,也可以用于强调某一空间领域,同时也可以成为人们的视觉中心,引导人们的视线。植入地面或容器的点形态花卉,它们是校园建筑环境中最活跃和机动的元素,可用于点缀和修饰建筑环境。“线”形态绿化在校园建筑环境中起着充当自然屏障的作用。树篱和树墙作为线形态在校园建筑环境中能够组织和分隔空间,形成较强的导向作用。不同形态的线形态绿化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直线布局,具有力感和速度感,给人一种紧迫感。曲线布局,给人以流畅、活泼的气氛。折线布局,性格介于直线和曲线布局。在校园建筑环境绿化中,因地制宜,合理的将直、曲、折多种手法综合应用,可使绿化环境更有活力和生气。“面”形态绿化在校园建筑环境中可以起到充当背景和陪衬的作用。面形态绿化的形状、面积的大小不同会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在大学校园中,草坪是常见的面形态绿化,它能够使建筑环境充满温馨静谧的气氛。

3.3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绿化的植物选择

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绿化的植物选择应考虑其校园建筑环境中各个组成要素的布局要求和功能特点,并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选取植物时以适应能力强,管理粗放,观赏价值较高的种类为宜。校园的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环境性格和气氛,植物的选择也应该有所不同。在确定了植物的种类后,挑选植株的大小、色彩和形体时,要充分考虑校园建筑环境的空间要求和审美要求。以校园建筑不同功能区的植物选择为例,学习办公区常选用雪松、龙柏、银杏、南洋杉、白玉兰、桂花、栀子花、紫薇、山茶、木槿等植物。生活区常选用女贞、紫叶李、鸡爪槭、四季桂、凤尾兰、杜鹃花、棕竹、米兰、月季、十大功劳等植物。运动休闲区常选用羊蹄甲、广玉兰、三角枫、火棘、美人蕉、紫叶小檗、节缕草等植物。产业园区常选用垂柳、枫杨、悬铃木、棕榈、水杉、圆柏、夹竹桃、大叶黄杨、毛叶丁香、红叶李、葱兰等植物。

4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绿化的设计方法与技巧

4.1借景与对景

在大学建筑环境绿化中,可将校内视线所能涉及到的园外的美丽景色画面组织到校园中来。也可以把是校园里某一处的A景色借到校园里另一处B景色中。这种绿化设计可巧妙的使校园空间变大,丰富构图。在校园绿化中,常采用对景的绿化方式。对景可分为正对和互对,正对有端正庄整得美感,互对则又活泼生动的特色。

4.2隔景与障景

隔景是利用植物的色彩、疏密来分隔空间,划分不同的空间领域,可以丰富校园空间的自然情趣。障景是利用植物绿化来遮挡视线、引导空间起屏障的作用。

4.3诱导与暗示

绿化的诱导与暗示的方法就是在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道路的分叉路口等可做选择性的区域,利用具有特色的或识别性高的绿化设计来指引人们做出正确选择和判断。

4.4渗透与延伸

利用绿化使校园里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空间联系起来,是它们相互渗透、扩展与延伸,加强校园景观的连续性和丰富度。

4.5尺度与比例

在建筑空间中可以利用植物来调和建筑物与人的距离感。同时,植物的大小和形态可以作为参照物,是人更容易把握空间的尺度和大小。人们在这样的空间里面才能感觉到亲切和舒适。

4.6质地与肌理

利用植物不同的质地与肌理跟校园建筑、校园建筑小品以及校园道路的质地与肌理作对比,能产生丰富的造型语言,能增添人们的视觉内容,加强造型美感。

5不同建筑环境下的绿化植物配置

5.1绿化植物与校园建筑的配置

校园建筑的绿化可分为室内绿化和室外绿化。室内绿化的植物配置形式主要有盆栽摆放式、栽植式、壁挂式、攀缘式、悬挂垂吊式等。在校园建筑中的室内绿化中最常见的为盆栽摆放式。其植物的选择应要充分考虑室内的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一般选择适合耐阴和半耐阴,根系较浅,生命力顽强且无毒,无臭味,对人体无刺激的健康植物。校园建筑的室外绿化有3种情况:①校园建筑邻近环境的绿化。这种绿化常见的植物配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对称式,常用在较大方、正统的建筑环境中。另一种是不对称式,常用在造型较活泼、空透的建筑环境中。选择的植物种类要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配置时要考虑树形、树高是否与建筑相协调。其植物绿化造景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建筑绿化用地较宽裕时,可以将其绿化设计成园林式,合理的配置乔木、灌木、草坪形成绿色的层次丰富的包围圈。另一种情况是在建筑绿化用地较少时,往往是沿建筑四周修筑花坛、种植池,或者是利用自然土丘,种植适宜植物。②建筑内部庭院空间绿化。在现代大学校园建筑群或建筑中,常设有开放性的庭院空间供师生们课余休息和观赏。其庭院空间的类型有可进入式、不可进入式和半开放式。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尽量做到乔、灌、草、地被相结合,要突出“草铺底,乔遮阴,花藤灌木巧点缀”的绿化特点。另外季相设计也很重要,要保证庭院内四季有景可赏。庭院空间的绿化设计还要考虑园林意境的营造和表达,可以是直接以观赏植物为主题,也可以是借植物而间接抒发某种情感,表达某种志向。其植物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其内部空间的光照、土壤、水分、通风等立地条件,结合整个庭院空间的功能与建筑的风格。选择植物宜精忌繁杂,避免给人拥挤感。常选用的植物:如黄杨、松树、翠竹、青枫、海棠、桂花、芭蕉、玉兰等。其种植形式多以孤植或丛植为主。③建筑本身的绿化。建筑本身的绿化大致可分为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两种。最常用的是垂直绿化,主要是对建筑的墙面、阳台、挑台拦板和列柱等用垂直状态植物或攀缘植物进行竖向绿化。利用自然中的绿色植物来“砌墙”是垂直绿化的“理想之墙”。这种“生长着的墙”,夏天能吸热,冬天能御寒。如果植物品种选择得当,墙内外几乎四季常青,给人以置身大自然之中的感受。在校园中,多选用凌霄、爬山虎、叶子花等植物,使呆板的建筑墙面产生亲切感和绚丽多彩的色泽美。在挑台拦板、阳台等地方,可摆放各式的花草小灌木的盆栽,使建筑里面绿化效果更加生机盎然。在现代大学校园中,校园建筑的屋顶绿化的常见的植物配置形式有色块图案式、盆栽式、休闲花园式和混合式。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建筑屋顶荷重限度,抗风力,给排水,栽种基础等问题。其植物选择要以低矮灌木、草坪、地被植物和攀缘植物为主,植物的须根较发达为宜。另外要选择易移植、耐修剪、管理粗放、生长缓慢、抗风、抗旱、耐高温、抗污性强的植物种类。

5.2绿化植物与校园建筑小品的配置

校园建筑小品的绿化植物配置,应该以建筑小品为主体,根据其功能、大小、形态来配置植物。以建筑小品学校大门为例,大门的绿化应该给人以印象深刻的感受,其植物配置要结合校园整体建筑环境的风格,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以绿化小品花架为例,花架是校园中经常使用的小品,它既可作为绿地景色,又可提供人们休息、娱乐和赏景。其绿化植物常选择多年生耐寒的木质藤本花卉,这些花木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展叶、开花、结实,形态不断改变,给校园带来动态的季相美。以装饰小品假山为例,假山依其构成的主要材料不同可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混合山。在大学校园建筑环境中这三种形式的假山都比较常见。土山重点是在于山林空间的营造,其植物配置时应该注意保护原有的自然植被,人工植树要选择高大、茂密,体现地方特色的树种。石山是以观赏石景为主,植物为辅助点缀。其植物配置要选择矮小、匍匐的植物种类,以充分展现山石之美。土石混合山介于两者之间,土多处可植大一些的树,土少处宜配小一些的树。以公共设施小品桌椅为例,桌椅在大学校园中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小品。座椅边的植物配置不仅要达到夏可庇荫、冬可蔽日的功能效果,还应该达到美化周围环境的效果。应该选择树形优美的落叶大乔木设在桌椅边,并配置多种花灌木与其搭配,丰富植物空间层次,提高观赏价值,使人们更愿意停留。以工程设施小品挡土墙为例,挡土墙是防止土坡坍塌,承受侧向压力的构筑物。其植物配置方式有上垂、下攀、中问作种植槽三种。挡土墙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要根据其平整度和生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表面光滑的宜用爬山虎类的植物进行覆盖,表面粗糙的则可选用具不定根或具卷须的植物种类。在强光照的生境下配喜光植物,如野葛、凌霄、龙须藤等。在半荫生境下常用中华常春藤、薜荔等。背阴且湿度大的生境常用冠盖藤、常春藤等。

建筑环境范文篇4

一、相关概念

1.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就是指设计师对于一个将建的建筑进行施工方案,外形构造,内部构造的各种方案完成。建筑设计是设计者依靠各种设计方法,完善各种设计思路,将整个建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和构造问题都进行各种预定方案的设计。并且整个建筑设计的载体就是图案和各种文件,保证能够在预定的供给资金的基础下,将整个建筑完整的建设,这样在进行建筑的构造的时候,各项工作者能够通力合作,有一定的预定方案作为准则,满足整个建筑设计的需求。建筑设计和建筑的完成息息相关,如果在建筑要进行施工之前,没有任何的设计方案,工作人员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不知建筑的施工应该如何下手,这样很容易出现资源浪费和时间浪费的情况。所以,一个建筑设计是建筑完成的基本前提条件,相关设计人员一定要用心研究。

2.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是只针对建筑内外进行环境的管理,就是通过一定的设计艺术将建筑内外的环境进行基本的关联,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环境的设计一般都需要一定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比如:通过各种围合的手段将整个建筑内外的环境通过一定的空间设计整合在一起。不管是通过自然光的利用,还是在建筑物中进行各种隔断和门窗的设计,都能够有效的将环境联系在一起,一个建筑物有了花卉等植物的填充以后,整个建筑的灵性都会提高很多,并且给居住的人也带来了视觉上的审美,有利于整个建筑的艺术和价值得到提高。

3.两者的关系

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就像是建筑行业的左膀右臂,同时影响着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居住的人民在进行建筑的选择时,会充分考虑整个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只有充分的保证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良好关系合理发展,居民对于人们建筑设计的要求才能够得到满足。所以,相关设计人员一定要准确考量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关系,以便以后合理的利用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利用。所以,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一定要同时进行研究。只有建筑设计得到完善,整个建筑的实施成为可能之后,设计人员才能够有效的将环境进行有效的添加,这样建筑的质量和美观两种特质都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筑的整体质量和价值才能够在建设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缺乏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思路造成的建筑环境设计问题

1.建筑环境融合不恰当

众所周知,建筑环境设计就是让建筑和环境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两者并不是两个独立的主体,而是应该相互关联的。但是现在我国的建筑设计师对于建筑环境设计的相关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仍然不明确。这样在整个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即使设计工作人员想要将环境和建筑本体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他们的融合力度也是非常不利的。针对各种环境和建筑的可实施性,设计人员因为专业素质不足,不知道如何利用隔窗技术,打通隔层技术以及各种的门窗采风技术进行环境的充分体现,这样造成了很多建筑和环境的融合不恰当的现象。现在很多居民都普遍反应,如今的建筑和外界的环境搭配是非常生硬的,很多建筑虽然有很多绿色植物包围,但是设计人员只是简单的将它们环绕在建筑周围,并不将这些植物合理的与建筑搭配在一起,不讲究将合理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将环境和建筑的风格,文化成为一体,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样的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是无法有效的融合在一起的,因为设计人员的不专业性,很多设计方法和思路都没有进行有效的学习,建筑环境融合不恰当的现象层生。

2.建筑环境不协调,无法互补

如果相应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我国建筑环境的设计就无法满足整个建筑的设计原则。众所周知,建筑内外的环境应该以建筑本身的特色进行基础设计,建筑的风格也应该有效的根据周围环境进行相应的改变。因为没有一定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建筑和环境的协调性就会变得非常差,往往会出现文不对题的现象。整个建筑和环境如果不协调,居民对于建筑的满意度就会大幅度的降低。因为相关的设计人员对于建筑环境设计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的掌握性不够,有没有对应的创新意识,只能够很狭隘的为了整个建筑的完成应付整个设计,毫无创新之处。千篇一律的建筑很容易让人产生厌恶感,建筑环境本身就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但是一旦协调不好,对于居民的基本健康影响也是很不利的,同时整个居民对于建筑的心理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

3.建筑环境设计中无法做到有效节能

因为现在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积累不够,在进行初期的建筑设计方案时就会出现很多漏洞,这样在整个建筑的实施过程中很容易使得资金和各种资源造成浪费。因为没有相应的设计方法,本身建筑周围的环境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但是很多设计人员不注重这一方面的设计方法积累,就缺乏相应的节能意识,对于整个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方法也不是很了解,对于相应的原则也不进行遵守,只根据自身的意愿进行设计。这样整个建筑设计上无法进行就地取材,也无法对环境进行充分的认识,导致建筑物的设计无法实现节能。有些设计人员对节能设计方法的认识也存在误区,他们认为节能对于个体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节能设计还可能使自己的创意受到限制。其实这一系列的认知都是错误的。就拿建筑环境的资源利用来说,很多设计者都需要通过环境进行可行性分析,比如在环境中如果有可利用的资源,在建筑里面通过灵活的设计方法将它们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众所周知,建筑周围的绿化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公民进行居住购买的首要选择条件,如果自己的居住建筑能够和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是满足居民居住心理需求的主要方法。因为设计人员不知道如何利用有效的设计方法将节能,节约资金的问题放在首位进行调节,在成本高的建筑设计出发点下,我国的建筑行业收益就会明显的降低。

三、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的重点方向

1.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

随着中国经济进步,建筑开发的增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满足中国居住人民的主要生活需求和社会精神需求,这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进行建筑环境的设计。建筑和环境的协调与设计品质会最直接的影响建筑居住人民的生活质量,在进行相应的建筑环境设计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在制定了一定的建筑环境设计方案之后,也要有效的将设计方法和居住人民进行分享,或者是直接对建筑内居住人民的相关环境设计建议进行收集,保证真正的为人民服务,更好的满足居民对建筑环境设计的相关心理需求,提升建筑居住人民的生活质量。

2.有效的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进行设计方法的改变

每一个建筑的开发地都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侯,如果想要更好的将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进行更好的建筑环境设计,那么相关的设计工作人员一定要灵活的根据这个建筑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进行设计方法的改变,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相应的设计人员进行建筑基地的实际考察,对每一阶段的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制定。只有综合了解了整个建筑周围的基本情况,才能够有效的进行相关设计措施的提出,对于进行什么植被种植有一个大体的概念,保证建筑的美观性,也保证整个建筑环境协调性。

3.掌握舒适的层次感的设计方法

在平常的建筑设计当中,我们就很注重空间层次的划分,一旦建筑设计不合理,很容易出现居住环境压抑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相关的设计人员一定正确掌握舒适的层次感的设计方法,保证整个建筑的价值体现。另外如果建筑和环境能够通过空间层次感进行有效的结合,整个建筑给人的感觉也是面积非常大的,并且能够实现空间层次的有效连接。尤其是在现代,单调的空间布局早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了,很多设计人员必须要在居住建筑当中恰当的将栅栏,假山等有效的出现,打破单调的空间层次,让建筑和周围环境不断融合,增加整个建筑的灵性,满足居住人民最基础的心理需求。所以相关的设计人员一定要通过了解各种途径进行层次感的设计方法积累。

4.保持可持续的建筑环境设计思路

建筑环境范文篇5

关键词:城市建筑环境色彩

城市建筑外部环境色彩作为组成我们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日趋明显,因此,对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发展历史与渊源进行探讨,对我们改善城市环境所做的大规模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方古代建筑环境色彩探源

色彩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运用一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祖先就采用红、黄、褐色和黑色颜料来装饰洞穴,发现于19世纪下半叶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最突出的是用红、黑、褐画出各种姿势的野牛,生动而精致,这说明原始时代的人类就会用色彩点缀他们的生活环境。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埃及法老胡佛陵墓的大金字塔,用浅灰黄色的石材砌筑的锥体建筑与蓝色的天空在色相与质感上形成对比,使景物愈加鲜明。论文百事通巨大的金字塔与浩瀚的沙漠相结合,增加了统一的协调感,显得雄伟壮观、稳定宁静,给人以庄严神秘的印象。还有古埃及人为了预防耀眼的阳光,建筑中很少开窗,他们通过将墙壁用明亮而强烈的白、绿、蓝和金色等进行装饰,来满足使用的采光要求。这说明古埃及人以使用效果为目的,使色彩起到对环境条件的改善功能。公元前6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建筑色调具有富贵、威赫、显耀和强权的特点,明暗对比强,彩度高而鲜明,喜好大面积的白色,常用的是金、白、黄、青、胭脂色和黑色等颜色。后来统治过两河流域的波斯帝国有很多石头建筑及浮雕,其文化也受巴比伦、古埃及、亚述的影响,赤、橙、白、绿、金色的瓷砖在当时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因此形成了这一地区辉煌、华丽的城市色彩风格。

作为欧洲文化摇篮的希腊,神殿是建筑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在神殿建筑群中,几乎到处都能看到艳丽的色,建筑色彩与其造型非常协调。仿男人体的陶立克柱式的柱头上涂有蓝色与红色,显得庄重、壮实和朴素;仿女人体的爱奥尼柱式除蓝与红之外,还有金色,显得优雅、秀美、轻巧;科林斯式柱式则是以上两种柱式进一步演变而来,它盛行使用金色,使建筑显得富丽华美。这些经典柱式与色彩的完美结合,后来被古罗马继承和发展,并影响到全世界的建筑。从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撰写的《建筑十书》中,可以了解到古罗马建筑色彩十分丰富:黄土色、胭脂色、淡红色、红褐色、鲜红色、朱红色、灰绿色、蓝绿色、深蓝色、白色、乳白色、黑色、金色等。当时的古希腊和罗马的一些城市,由于当地盛产石材,城市建筑大多由灰白色或黄褐色的大理石及花岗岩砌成,建筑外表裸露,仅在局部的壁画或雕刻装饰部分施有彩色,形成了古希腊和罗马城市建筑典雅单纯的环境色彩基调。

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文化圈,辐射和影响了以后整个西方的城市建筑艺术。无论中世纪欧洲的拜占庭建筑艺术、哥特式建筑艺术、还是欧洲的文艺复兴建筑艺术,以及后来的巴洛克、洛可可建筑样式,无不被建筑环境艺术家饰以丰富的色彩。

二、中国古代建筑环境色彩探源

远古时期,中国的山顶洞人和虎头梁人就曾采用赤铁矿粉末与红色泥岩做染色材料。这说明原始人类开始用色彩来点缀和装饰他们的生活环境,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之情。

中国古典建筑素以色彩丰富、用色鲜明、设色大胆而著称于世界。利用色彩来加强建筑造型,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也是常见的。如屋顶采用暖色调的黄色琉璃瓦屋面,背光部分檐口、斗拱等选用丰富的蓝、绿色等冷色调,就是利用色彩的冷暖感、明暗感来加强建筑造型的性格和表现力。例如北京故宫中金碧辉煌的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处理,可以说在世界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色上达到极致,红色的宫墙,汉白玉色的石基与精致富丽的建筑彩画色彩,特别是建筑屋黄色的琉璃屋顶,使得运用了环境色彩的故宫建筑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我国各民族的建筑环境色彩也各具特色,如江南民居就运用层层叠落的马头山墙、白墙青瓦的色彩对比,创造出清新隽逸、色彩清丽的民居建筑环境。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建筑环境色彩还可以用来表示方位和等级差别,当我们谈及中国传统建筑的深厚传统时,当然也应该包括它的色彩表现。

三、当代建筑环境色彩设计

当我们谈到建筑环境色彩设计时,不能不提及产生于20世纪的色彩调节技术。它利用色彩所具有的物理、生理、心理性质,为人们创造一个美好、舒适、高效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现在,色彩调节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个领域,色彩学已成为环境工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建筑热学、建筑光学、建筑声学等学科一样,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国际学术界对“城市色彩”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以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旧城保护和复原为契机,后来逐渐扩展为对“色彩因素”在城市景观的作用的全方位研究,诸如城市色彩对地区文化的重要性,城市色彩的视觉美学问题,城市景观设计中色彩因素的总体设计、控制和管理等等。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世界上的诸多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对城市环境色彩的研究机构。目前在国外的一些城市建设规范中,专门设有城市色彩的章节,以强调整个城市色彩的协调。如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京都、大阪等城市就有较为系统的色彩规划方案,科学的规划使得这些城市呈现出和谐有机的整体面貌。法国巴黎因为以黑色屋顶、茶色玻璃作为基本色调,也就非常成功地取得了整座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协调,而日本京都以古建筑色彩作为参照,规定了沿街建筑以淡茶色为基调。但我国城市建筑色彩则基本处于无秩序状态,特别是对城市的色彩规划,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出现单体建筑色彩亮丽、突出,彼此之间缺乏色彩的联系与呼应,从而形成整个城市色彩不协调的局面。城市建筑色彩需要规划设计、规范的操作方式和相关的法规制约,对于一个不重视色彩规划设计的现代城市就难免充斥着色彩方面的污染。

四、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的迅猛发展,我国关于城市色彩的研究已开始探索,通过色彩规划设计来美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引起我国许多新一代设计师们的重视。国内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管理部门纷纷将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纳入城市建设和整治工作之中。城市建筑环境色彩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已逐渐引起足够的重视,展望未来,我们的城市也必将因为对建筑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的日益重视而更加舒适、美好。

参考文献:

[1]施淑文:《建筑环境色彩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1

建筑环境范文篇6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中的主要内容,加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工作的开展,不仅能促进建筑节能设计成效的提升,而且还能更好地提高建筑的节能效益,将建筑的能耗降低,有效地满足新时代智能建筑、节能建筑、低碳建筑建设的需要。所以加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就显得尤为必要[1]。

2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要点

2.1暖通工程给建筑环境带来的影响。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采取提升建筑室内的气密性和热绝缘性的方式加强暖通工程的设计,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的设计目的。但是在实际设计中,采取这样的做法,往往导致空气的新鲜度降低,进而对建筑室内的空气环境质量带来影响。加上暖通空调系统还可能成为室内的环境污染源,特别在运行中产生诸多具有污染性的细菌,进而影响建筑室内环境的质量。此外,暖通空调在自动调换室内外的空气时,导致人体在室内的舒适性就会下降,特别是夏天十分炎热,室内外的温差较大,进而人体对建筑室内外的环境适应性就会变差,甚至给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带来影响。2.2加强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要点。一是确保整个暖通空调设计更加合法合理,有关暖通空调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应严格按照标准来设计,严禁随意提高设计参数的情况,且在设计中紧密结合工程的成本和实际情况需要等,根据建筑工程的级别针对性的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等级的确定。二是在确定暖通空调设计的防护时,主要是结合暖通空调冷源和热源供应温度,采取风机盘管加上新风系统作为暖通空调运行的系统。一般而言,暖通空调,在夏季冷源的供回水温度应在7℃/12℃,而冬季的供回水温度则是60℃/50℃。而在此基础上,其冷热空气的供应量主要是在客房暖通空调设计中几种,并在客房中独立设置新风系统,这样新风就能从风管及时的输送到客房内部。在卫生间中,主要是对排风扇排风的方式进行节能设计。而走廊、电梯和楼梯灯关键位置,应结合具体要求来设计相应空调。将暖通空调运行的能耗降低的同时确保其运行更加多元性[2]。

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的注意事项

3.1节能设计的同时要兼顾成本和效益。在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进行节能设计时,我们不能为了节能而忽视了成本,所以只有在兼顾成本和效益下对节能进行优化设计,才能达到节能设计的目的。比如为了提高单方面的节能功能而不得不改变大部分的功能时,不仅建筑功能难以完善,而且还会导致建筑的成本增加。所以必须紧密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针对性的开展节能设计,确定建筑工程的节能方案,才能更好地促进节能效益的提升。3.2节能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应利用BIM进行模拟。由于节能设计方案将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能耗高低和成本的高低,所以必须在设计方案确定实施之前,为了降低不必要的浪费和投入,就需要我们切实注重方案可行性的分析和研究。而BIM技术则能有效的对设计方案的实施进行有效的模拟,才能更好地确保节能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节能性。对整个新风系统运行过程模拟过程中,首先是对其运行情况进行模拟,结合模拟得出的风机出口的空气的温湿度状态,对新风机组在过滤段内的过滤器两侧压差进行确定,这样就能对过滤器的更换时间进行推算和模拟,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促进其新风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而对于系统的控制功能进行监测,在监测过程中,利用BIM技术可以对其运行的状态进行模拟,并结合风机出口的空气温度,对换热器水的调节阀的设置进行模拟,确保风机出口的温度满足设定值,通过对风机出口空气的湿度模拟,能更好地对干蒸汽的加湿器开闭的阀门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就能对其冬季风机的出口空气的湿度进行模拟,并结合模拟的结合与实际设计进行对比,才能更好地确保确定的新风系统满足节能设计方案的需要,最终确保所设计的节能方案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3.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的适应性。在注重设备工程节能设计的同时,还要兼顾环境的适应性,在设计建筑环境的同时,还要确保其余设备工程的节能相适应,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中结合建筑工程的实践,对其建筑环境进行科学的设计,并在建筑设备工程方面提升其智能化效果,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建筑智能化和节能化发展的需要,进而确保二者之间的适应性更强[3]。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节能设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上述主要是基于建筑环境与暖通工程节能设计的适应性和科学性进行了研究,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希望在后续工作中得到不断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建筑节能设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钟佳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探讨[J].智能城市,2017,3(07):218.

[2]徐睿峰.关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的要点分析[J].门窗,2016(04):49+51.

建筑环境范文篇7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环境心理学;空间布局;环境设计

1绪论

1.1建筑环境心理学在高校建筑设计中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不在是单纯的“形式服从于功能”,建筑环境心理学也成为了在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建筑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建筑与环境如何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更好的服务于。现代高校建设往往是围绕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致力于创建更加人性化的校园。这便决定了不仅要完善校园的基础设施,提升各类教学设施等。校园的文化内涵,以及校园的环境对师生心理的影响等,同样也是建设的重点。而校园的环境是由其中一个又一个建筑组群和各种及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环境空间所组成的,那么当中每一个环节都在起着它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设计者在每一幢建筑时都要去全面的去考虑如何满足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从而升华建筑的功能。是每个个建筑组群在具有其自己独立个性的同时,又被统一在校园的整体环境之中。例如:通过建筑的色彩,形态来加深建筑组群给人的影响,从而增强人们的场地归属感。利用不同的植物,来丰富校园的视觉美感,在色彩上与建筑的外部色彩形成互补,有效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紧张、焦虑情绪,同时在嗅觉上进一步限定空间。从而更利于使用者更好的投身于工作和学习当中[1]。

1.2以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为例

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决定其根本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有利于学习研究和交流的空间环境,这就决定了图书馆内外空间的复杂性。图书馆既要为师生们日常的学术交流提供场所;也要兼顾个人独自研读空间的私密性;当然图书馆不仅仅只有这两个问题;办公、会议、藏书等等。通过对河南大学金明学区图书馆的调研,分析其空间组织,环境设计中如何利用建筑环境心理学来深化图书馆的功能。

2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的调研及分析

2.1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整体环境布局概述和分析

图书馆的外部环境整体采用的是对称式的布局形式。对称的馆前广场,对称的景观绿化,对称的道路交通系统,对称的建筑外立面…当然不仅仅只有对称,其中还包涵着空间和空间之间,建筑与建筑之中的主从关系。馆前广场为主,两侧的绿化景观为从,建筑也是由当中的主楼和两翼的辅楼所组成。对称以及主从带来的稳定感,给人的心理上带来了平静,在外部准备进入图书馆的人们营造了情绪上的氛围。

2.2图书馆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包括建筑造型、馆前广场、庭园、绿化布置、馆区道路及图书馆周围环境等,这些都会对使用者产生心理上的影响图书馆的整体环境,拉近了与使用者的心理距离,达到了建筑与人的对话。首先图书馆的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使大家感到去图书馆很容易,从而给人以接近感。图书馆是校园中公众利用最频繁的公共建筑,它是师生们获取知识和交流的主要场所。图书馆的外部形象严肃庄重,但入口处的内凹却好似张开的怀抱,彰显了平易近人的姿态;虽使人产生了对知识的敬畏之心,但在主楼正立面的玻璃幕墙采用了镀膜玻璃,又引起了师生门对馆内空间布局的无限好奇,进而从心理上产生了想要进入馆内的愿望。馆前广场则是作为图书馆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必不可少的过度空间。马路上是喧嚣的,图书馆要给人营造一种安静的学习氛围,从离开马路到进入图书馆,经过馆前广场这段距离,给读者以心理过渡,使其形态由纷繁转向平和。馆前广场为公众提供了活动的场地和人际交流空间,与此同时,使读者感觉到宽敞舒展,不至于感到狭窄拥挤而局促不安。中国传统图书馆类建筑讲究“园中有馆,馆中有园”[2],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准寻了这一点。坐落在花园里的图书馆使读者更觉得幽雅安宁,适合于静下心来读书求知,于幽雅处获得创造的灵感,由恬静中产生思维的激荡,从而向往此处的幽静。馆与园结合为一体,在馆区精心布置绿地。在图书馆两翼的辅楼中间,布置了一个庭院,既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又使读者能在亲近自然,赏心悦目的环境中产生优美感,在读书间歇得以精神调剂。

2.3图书馆内部环境的调研

河南大学金明校区的图书馆内部共分八层。馆内有中庭,高为四层。办公空间主要集中在一层,二至三层则主要是一些时事类读物库,并穿插了会议室,报告厅,贵宾接待室,电子阅览室等辅助用房。四至七层是图书馆各类藏书书库。八层集中了图书馆内的研究室。交通流线方面,平面采用回廊及两条纵向走道联系各个空间;垂直则主要依靠南北两个交通核,另设置一些辅助楼梯来组织人流,整体交通流线清晰。图书馆的通风是以自然通风为主,辅以设备通风相结合。主要功能空间自然采光良好,部分辅助空间没自然采光,但均设有人工照明。书案和座椅主要以木质为主,并在个别地方布置皮质沙发。

2.4图书馆内部环境的分析

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是多方面的,诸如阅览、借书、研究、上网、自习、培训、听讲座、参观展览,或休闲小憩等,图书馆内部环境应尽量满足读者在不同场合的心理需求。使用者进人河南大学图书馆内,首先看见的是门厅,其环境布置敞亮、雅致。入口的陈设、影壁墙、大型电子屏、咨询台,都安排有序而方便,再配以导览触摸屏、图书宣传、文字标牌,形成一种亲切气氛。馆内总体布局和各层面安排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方便,到达各处的流线简捷顺畅,无绕行阻碍或在阅览室中穿插。书架与阅览座位在同一室内布置便于就近取阅,其间距适宜人体活动。让读者觉得一切都有条不紊使用方便,心情舒缓轻松。图书馆内各部分对光线的要求是不同的,该馆中大部分阅览室都采用的是自然采光,室内光照基本均匀柔和;既满足了使用者亲近阳光的心理需求,又让使用者感到心境平和。空气的新鲜度和无污染是阅览室内的一项重要卫生指标,也是影响读者健康和情绪的要素之一。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摒弃了密封式窗和全空调,主要功能用房均采用开启式窗户的自然通风,并辅以经消毒处理的机械送风换气,减少异味,使室内呼吸带没有混浊,这有利于读者长时间在阅览室内仍保持清醒的头脑。人对色彩很敏感,图书馆在配色方面既考虑功能的要求,又满足读者心理的需要,并结合地区特点和民族风格,冷暖色调使用配合得当,内外色彩协调统一,符合对阅读研究空间独特的视觉要求:恬静、温馨、愉快,为读者创造出赏心悦目的环境。图书馆往往是知识和文化的代表,所以其陈设也常常是图书馆知识和文化韵味的体现。文化符号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象征到暗喻、抽象到具象,大到。图书馆室内设计应该综合考量当地优秀文化、艺术和历史因素,结合学校自身特色,让读者感受到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人性化的环境可以提高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效率和兴趣,甚至可以超脱物质层面,成为精神的、审美的文化环境。

3结语

建筑环境心理学思考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通过这次对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的调研与分析,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希望在以后的建筑设计中能够从使用者的心理出发,充分考虑建筑的内,外环境,已形成更加合理,美观,方便的使用空间。

作者:袁耀华 单位:河南大学土木建筑院

参考文献:

建筑环境范文篇8

一、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现代建筑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重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文脉主义运动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文脉(context),最早源于语言学的定义,它的意义是用来表达我们所说、所写的语言的内在联系,更确切地说,是指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局部与整体的观念并非始自今日,而是自古有之。古人曾把这种整体环境理解为多个单体建筑的相互关照,从而形成群体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形式更多地表现在群体建筑之间的搭配上,它要求建筑要和周边环境产生联系。如我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四合院,就是由几个不同的建筑单体围合成一个单元的建筑体。北京有很多类似的建筑群,如故宫、颐和园等等,这些复合的建筑群体中埋藏着完整而清晰的空间思想观念。

这些观念国外也是同样拥有的。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达?芬奇也曾指出:“并不是任何时候美的东西都是好的。”残缺、丑陋也是一种美,这句话完全可以放在建筑环境美的角度来理解。单体建筑要根据环境担任角色,做“主角”就不应“自谦”、“自让”乃至甘于“隐没”,做“配角”也不可“反宾为主”。有时一幢建筑单独来看并不完善,甚至平淡无奇,但由于建筑群的相互作用,反而会使其在总体环境中显得协调得体。

二、单体建筑与群体建筑的关系

相对于单体建筑而言,群体建筑无疑是复杂的,而建筑群体之间的组合则更使它具有了远远超过其它造型艺术结构的复杂性。但这个复杂性不是杂乱的,而是通过群体的内容与形式的和谐,通过各种造型美的手段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之具有一种结构简单的艺术品所不大可能具有的深刻性。

让现有的受西方建筑观念影响的群体建筑和历史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群产生关系,找到一个共同的支点,确实有点大海捞针的难度。在北京就曾多次发生过将此问题简单化理解的情况:将古代的“五柱式”当作“假肢”,随意地“移植”、安装到现代建筑的躯体上,将大屋顶像戴帽子似地到处搬用,任意扣到中国新建筑的“头”上!一架房顶并非是单纯为避烈阳风雨的,其足以影响我们对于家庭的概念。就像一扇门并非是仅仅供人出入的,它是引导人们跨入人类家庭生活之奥秘的钥匙。人们去敲一扇灰色的小屋门和去敲一扇装着金黄兽环的朱漆大门,在心理上总是有些差别的。石涛曾言:“笔墨当随时代”,建筑也应随着我们自身的情况以及这个时代的节拍而变化,而万变又是不离其宗的,这个“宗”应该是指我们自身,建筑群体始终是和我们自身发展的这个大前提和大环境相适宜的。

三、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环境协调”是近年来建筑界的一种新主张,它实质上就是讲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这种“协调”应包括两层含义,既有空间意义上的协调,又有时间意义上的协调,二者应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时空坐标系统”。那种只求表面形式一致的建筑,已经脱离了历史意义上的时间概念,其空间的功用也发生了与古时不同的变化。当代建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把环境空间看成建筑的“主角”,而人又是环境空间的“主角”。且不说新型公寓代替四合院是好还是坏,但毕竟是生活进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北京的大屋顶式建筑则不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都脱离了现世,这种责任不能全部由建筑师来承担,而与中国的某些固有思想观念有关。比如同样是对古文物的保护,或者说是对古文物的修复,东西方有着完全不同的原则:西方人主张古代和现代要有十分清晰的界限,认为与古建筑呼应是“投降”,而中国则要求模糊此界限,要求最好修复得和原来的一模一样,认为这样更有历史感。也可能就是这种观念使中国人将传统和现代变得模棱两可。西方有很多对新老建筑的协调关系把握得很到位的作品。如一位叫米歇罗佐的建筑师在15世纪建造的弃婴医院旁设计的另一幢建筑就很匹配,被贝聿铭称赞为“非常文明,有高度的修养”。这并不是“颂古非今”,也不是“以新就古”,更并非取消建筑的个体特色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性,而是主张将这种特色和个性消融在建筑环境的整体特色之中。个体建筑的特色美一旦离开了环境整体,那也就等于取消了特色。

在环境这个看似限制的大前提下,只有发挥自我的表现才能、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建筑是具有使用功能的,其精神因素应寄托在实体之中,如果让建筑艺术的表现更多地向前大跨步,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如黑格尔所警告的那样:建筑就已经越出了它自己的范围而接近比它更高一层的艺术,即雕刻。所以说建筑需要表现,但这种表现并不能脱离建筑美的本义,我们应该将这种表现更多地投向整体环境。

建筑环境范文篇9

关键词:审美心理;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近几年文化建筑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在城市建筑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所呈现出的文化内涵艺术更加明显。面对多元文化的发展潮流,文化建筑应迎合公众的差异化需求,这就使文化建筑的功能性更加丰富。城市建筑中的文化建筑包括影院、图书馆以及博物馆等,在结构上具有美观化及实用化的特点。基于现代审美心理特征下,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无论是在装饰还是在基础结构上,都呈现出了一种艺术审美性,具有深厚的内涵。而因为公众审美观念的不断改变,对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更新理念,并且强调审美艺术价值的体现。

一、审美心理、文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艺术活动的关键特点就是审美愉悦、审美经验,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涉及到不同的审美方式,而且审美需求也是需要关注的一点。(一)审美心理。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过程中,会相继出现追求美及精神的表现,而基于心理层面进行分析,人们可以通过事物激起心理波动、事物牵动感知觉两类不同的途径来直观化的体会美。美感在文化建筑中的表达拥有冲突化的结构体系,同浅层化的表现具有明显的不同。社会环境及发展存在一种彼此限制和干扰的关系,但随着不断发展会导致美学价值、感受也相继变化。因此可以说审美心理会对文化建筑造成较大的影响,而感情的改变则同公众的生理机能存在很大的联系。形成和感受美感的过程即为审美,在这个过程中融合了人们的认知、情感、意志。体验认知、情感、意志以及形成美感是审美心理学的主要分析内容,该学科领域能够总结出个性倾向规律性,而基于此层面进行分析,审美心理学跨越了心理学、美学两大学科。创作理论能够借助心理学知识进行论述,而心理学能够针对文化领域的吸引力及如何借助体验基于空间活动下对接触物进行体现进行说明,还能够对相关体验进行汇总,得出公众审美心理的共同点以及侧重点,结合上述经验来开展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能够呈现出多元化艺术特性,使文化兼职更具时代特点和美感。(二)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心理。审美、环境艺术设计二者均存在于特定环境内,而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审美创造工作,所以目标明确,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艺术设计创作在审美方面拥有非常深远的创造意义,再加上其本质特征,所以顺应了自然的发展,迎合了人们的需求。结合马克思思想进行分析,形象是通过劳动所形成的,所以艺术设计这项创造审美的活动同机械化的劳动存在本质的不同,不仅进行了优化设计,还强调了创造性的重要性。生产活动随着等级以及繁琐程度的不断提升,同艺术设计的关系也就愈发紧密,因为一旦缺乏了艺术设计的生产活动,也就不再具有审美创造性。美是产生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最关键的特点就是创造性,这样才使其拥有活力。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化以及流行化也逐渐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一项重要特征,会根据人们的时下的审美喜好、理念来进行设计,这也同该项审美创造活动和人之间的关系,在丧失人们肯定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创造出好的艺术设计,不再具有基础的实用性。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具有深远的前瞻眼光,能够体现推测人们的审美理念和今后发展状况,从而创造出新颖的作品。由此可知,环境艺术设计的关键就在于围绕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设计,涉及到人们自身的存在以及相关的活动,例如:娱乐、工作、饮食、交往以及休息等等,体现的正是一种社会性的审美创造过程。(三)文化建筑。作为概括性的概念,文化建筑指的是具有不同素质教育功能的场地,例如游乐场、音乐厅、戏院以及图书馆等,其中还涵盖一些旅游场所和学院。判断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程度的一项关键指标就是文化建筑,包括质量、总量以及种类。(四)环境艺术设计。借助环境这一载体,根据建筑物功能性以及要求,通过物质技术、美学理念,将具备多样化功能、优美以及舒适度高的建筑环境进行创造设计,并达到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的过程即为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拥有一定的文化教育作用,所呈现的精神文化也存在多样化的特点。“以人为本”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依据理念,基于公众的需要来创造环境,达到身心满足的程度。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将人、环境内在感官秩序、内在自然环境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完整、协调的整体。在环境设计领域中,文化建筑环境设计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其中的环境艺术设计才是关键,拥有极大的艺术魅力。(五)以环境艺术设计为载体的文化建筑。基于差异化的社会及时代背景之下,通过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式可以对多样化的建筑设计理念进行体现。因为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带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这就使得文化建筑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各民族及区域均拥有特色化的文化建筑,例如中国的长城、俄罗斯的克林姆林宫、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以及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等,因此为了有效的彰显文化建筑所具有的深厚文化价值,就需要保证文化建筑具备相当可靠的留存环境。

二、审美心理与文化意识引发的设计语言共鸣

(一)审美视野中受众者的需要。人们的审美心理状况能够通过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展示出来,所以基于此可以将文化建筑作为展示物质载体。因为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建筑的使用者,因此其必须拥有相应功能作用,让人们在此环境中能够使内心的文化情感及精神需求进行表达和满足,所以应基于公众的内心需要来有目的的开展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活动。首先,对于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要秉承“以人为本”和“贴切实际生活”两大基本的设计原则,这样才能够确保受众群体可以感受艺术审美,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对于前者,由于公众行为的改变会导致审美体验出现改变,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应对审美感受角度进行创新性的转换,使公众感到新颖,从而引发公众的深入思索,借助情感环境来有效的带动人们的心理感受;而对于后者,应确保人们对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产生比较真实的情感体验,可以从中获得实际性的生活美感以及愉悦感,而这同艺术创作就是源自生活这一点相符。其次,处在现代化社会中,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应具有被动到互动的一种动态审美特点,即在设计时应同公众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达到一种共鸣、情感交互的程度。环境艺术设计下的动态化审美涵盖动态化欣赏模式、动态化结构两大内容,这种结构美具有动态化的特征,在结构形式中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而是实现了跨越,允许人们基于不同的审美水平进行体验,获得的审美感受也各不相同。最后,开展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时,应基于一种统筹的层面进行分析,使设计思维更加广阔,并结合时展的特征对设计观念进行创新。因为当前人们的审美需求更严格,更加多种多样,有效的提高了对艺术环境的感官敏感度,公众更加追求多样的审美体验。所以不能凭借设计人员的主观思想来开展设计工作,而是要进行思维转换,注重对人们审美需要、思维维度的思考,从而创作出迎合人们需要的环境艺术作品,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这样有助于人们同文化建筑形成共鸣,摆脱时空的限制而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二)审美心理推动的设计思维变化。当下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为多元化,这对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运用随意和感性化的设计规则及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受限制和没有规律,这正是迎合当代美学发展潮流的体现。在人们审美心理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以往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符号重新被赋予了生命,被频繁和广泛的应用。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利用以往的设计符号,更加贴近人们的审美需要,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会对这些符号进行现代化的转变,以此来获得人们的肯定,引发人们的共鸣。除此之外,当下环境非常复杂,再加上多元文化的影响,公众审美水平、标准和价值理念均出现了较大的改变。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可以抓住这一机会,充分发挥先进设计语汇的功效,使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将全新的审美体验提供给人们,鼓励人们不断探索,最后形成强烈的共鸣。而且服务于人们的文化建筑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工程中,要避免出现明确的语境,要营造出一种“含糊不清”和“模棱两可”的语境,尽可能的达到不同人群的审美需要,给予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三)审美视野中的传达媒介。当前公众对于形体造型的要求不仅仅是完整、协调及对称,因为审美标准多样化的影响,反而是一些变异造型更受热门的青睐,成为一种时尚的象征,也更让人们关注。所以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在开展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应分析抽象联系、具象联系的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下的色彩容易被不同的要素所干扰,能够体现出时尚发展的趋势,体现的是深层的色彩下的社会及民族心理。当下公众更加追求丰富化的色彩,这种审美心理的改变要求在环境艺术设计时,更加强调一种明显的色彩对比效果,借助搭配不同色彩的途径来刺激公众的感官。这种激烈扭曲的色彩对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全新的突破,具有有效传达现代文化的作用。环境艺术设计包括设计光线,营造出的光环境要呈现出深邃、多层含义的特点,凸显出一种文化韵味,借助改变的光环境来让公众形成共鸣。

三、文化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方法研究

(一)拓宽设计原则。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要点就是审美,同时也是构成要素之一。基于审美标准所形成的环境艺术设计原则,在当今社会被进一步拓宽,不仅是受众、设计人员在思维上的变化,同时也表现为被扩展的表现对象。1、创作者与接受者思维的交互式转换。交互性已经成为现代化艺术设计作品的关键特征,即要求在创造、运用时,人们能够表现出有效的沟通活动,能够进行实时性和双向化的交流,从而形成系统的网状框架结构。基于此系统结构,设计人员和受众能够彼此进行对话,在关系上保持着对等,达到视域融合的程度,完全转变了以往单项化的信息流动状况,受众的权利和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尤其处在当下大众传媒的社会背景下,媒体意境覆盖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设计人员和受众的角色被淡化,这有助于推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进步,使其体现出公众化的审美标准。2、表现对象的扩展。在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审美形式出现了改变,文化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不再遵循以往的审美标准,对于“丑”和“美”的概念界定也不再完全正确,二者出现了彼此交错和跨越边界的状况。审美文化的关键表现就是诗意性质,从某种程度上看,诗意表现的是审美境界以及精神层面的追求,而现代消费艺术的问题非常的严峻,诗意的地位也被撼动。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原则虽然要迎合公众的需求,要具有刺激人们感官和娱乐性等功能,但是一些作品显露着世俗化的娱乐意味,不在具有审美价值意义。人们对于“丑”的审视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很多公众事物充斥在美学中,致使审美标准不再那么清晰和明确。甚至还有很多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将公众化的艺术同高雅艺术混为一谈,虽然社会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然而在“丑”和“美”界定模糊的情况下,一些高贵以及神圣的主流被人们所推翻,经典审美意识、传统化的审美观依然会存在。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表现形式上不仅同科技进行了整合,将审美意象的艺术形式通过规则化的符号体现出来,也逐渐开始运用多样化的媒体艺术表现形式,还更加凸显出了娱乐性和世俗性的特性,这表示出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在创作、应用上都更加强调享乐性,致使高雅和世俗出现了融合。(二)设计方式赋予多样化参照现实所开展的审美创造活动的依据就。是审美理性,遵循了人们对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属于一种比较繁琐的精神层面的活动。同其他创造存在本质的区别,审美创造在现代审美心理之下,具有全新的设计形式,涵盖了审美需求下的非装饰因素、审美范畴以及设计方式职能三大内容。1、设计方式职能的转化。公众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深受影响,现代化的设计艺术近乎等同于造型艺术,包括体块、线条以及色彩等部分,这些这些因素代表的情感对审美意义进行创建。建造技术也是一项关键的设计方式,对设计作品功能的体现起到了保障作用。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所运用的建造技术拥有一定的审美含义以及美学属性,就拿灯光这种照明技术来说,虽然基础功能仅为着凉事物,但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却出现了存在态度上的转变,具有积极性,能够找零环境的同时,还有助于对光氛围的构建。2、审美范畴由结果转向过程。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逐渐被打破和动摇,公众也变得更具自主思考能力,不再将完美作为审视一些事物的标准,而是能够对美进行自主欣赏,并对审美潜能进行自主开发、挖掘。很多艺术领域因为公众审美取向的变化,注重受众的审美体验,将其贯穿到创作设计过程中,创作出新颖并迎合受众的优秀作品。当下的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也发生了改变,将挖掘审美潜质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并且在对建筑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实现了再创造。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并非静止化的,要求在创造过程中积极的对美学价值和美学意义进行深入的挖掘,在公众面前所呈现的一种变化性和动态化的面貌,被公众所普遍接受。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在落实的过程中,认为空间就等同于装置,基于此来对设计构图进行研究,其建筑表现注重的一种过程性的美感。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依据的是内部空间的自主性,对环境进行了自主化的体现。,使受众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建筑室内不同物质的变化所形成的一种审美形态,包括光线、声音等。3、审美要求中的非装饰因素。现代化社会中的人们在审视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作品时,不会单就装饰构件入手,而是会进行进一步的扩展,涉及到一些附属物体,也就是非装饰性因素,例如:媒体板、除建筑外的装饰物等。非装饰因素近年来备受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员的关注,因为公众的需求以及审美标准的多样化,设计人员对非装饰因素非常看重,反而忽视了装饰物,这种环境表现形式非常新颖。现代化消费思想、媒体发展等综合因素下的文化背景是引发上述现象的根本缘由,媒体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转变为了一种景观以及仪式,对公众思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化消费的关键形式就是形象消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员为了创作出更具吸引力的环境艺术作品,赢得公众的认可,会利用到非装饰性因素,这也使得非装饰性因素的地位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的特别化的媒介就是室内和室外环境,而对于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同样也是关键文化消费对象,会受到社会特点改变的影响,所蕴含的信息及意义更加丰富,所以具有附加性的非装饰因素使室内环境的承载信息总量更打,且手段也更多。(三)设计构思转向多元化。1、单一式审美向多元化转变。社会的进步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而且公众的思维方式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不再以单一式审美为标准,而是随着社会意识和文化思潮的发展而出现变化,不再严格的恪守传统的参考体系,而是向着多元化审美的方向发展,价值观也更加多样化。2、深度性审美向表层化拓展。确实深层意义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一项重要文化特征,不能基于深度的层次上来阐述文化内涵,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从而致使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审美逐渐表层化。现代化社会中的人们希望能够从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直观化的方式来感受人类最纯真和最质朴的审美内涵、审美意义,不愿意对此进行深度的思考,这种传达信息的直接化也正是室内环境艺术今后的设计标准。3、泛视觉化审美。处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审美、文化二者均进行了图像化的转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语言不再呈现叙述特点,审美向着泛视觉化的方向发展,这同以往的文本式审美存在本质性的差异。这种转化同多元媒体的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要求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所构建出的空间形象要具有刺激公众感官和引起共鸣的功能,并让公众可以在视觉上获得多样化的审美体验。

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立在审美心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就要求设计审美心理要跟得上时展的步伐,利用好现代化先进的技术,尽可能的达到公众现代化的审美需求。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在注重技术研究的同时,也不能丧失其本质及精华,要同整体环境设计结合起来,注重审美主体大众化的性质,保证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发散性的传达信息,并且呈现融合化的文化传达特点,让受众获得审美情感体验,推动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坤.从审美心理角度看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7):119-124.

[2]万然,朱华亮.基于审美心理角度的我国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5):111.

[3]李建峰.具有民族风貌特色的铁路客运站候车大厅环境艺术设计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

[4]杨建军.客家聚居建筑环境艺术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

[5]丁炳恒.基于现代文化理念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探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59-60.

[6]邱景亮.建构与解构是当今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美学特征[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2(4):14-15.

[7]张雅舒.审美心理与我国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4):99-102.

[8]黄倩.具有场所特色的科研建筑内外环境艺术设计探索[D].2016.

建筑环境范文篇10

建环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从事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等公共设施系统方面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故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供热、通风、空调、室内给排水方面的设计、施工及安装调试能力,且具有初步制定建筑设备自动化方案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我院培养方案中把课程分成公共基础课、公共核心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集中实践环节。而《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地位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这门课程在本科生教学计划中第五学期进行授课,课程详细介绍了温度、湿度、压力、流速等在供热、通风、空调、建筑给水排水等公共设施系统中常见参数的基本测量方法以及相关测量仪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空调系统安装调试等工作奠定了基础。且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上讲授的参数测定方法以及测量仪表的工作原理与学生后续将要学习的传热学、供热工程、空气调节等多门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的实验课息息相关,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参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能为诸如除尘器、压缩机、空调机组的性能测试等后续专业课程实验打下基础,所以建筑环境测试技术也是其他专业课的先修课程。

三、教学存在问题

1.传统教学方法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本课程教学多采用讲授法,即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此方法拘泥于课本知识,讲课内容枯燥,重理论轻实践,对本课程来说测量原理抽象难懂,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反映课本知识体系不清,内容杂乱无章、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等问题,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故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教学内容滞后,未能与时俱进。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这门课不同于其他课程,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暖通系统的智能性和节能性有了新的需求和定位,新技术、新手段在测量技术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技术更新越来越快,各种新型检测仪表和传感器、测量系统不断涌现,课程内容相对于科技发展较为滞后,无法反映测试技术最新发展动态,从而导致课程的工程应用性减弱。3.理论与实践联系性薄弱。受到教学经费的限制,本院建环专业的实验建设并不完善,设备过于陈旧,数量少,更新换代慢,且实验课上老师会讲解设备仪表的使用方法,但对设备的原理、构造及保养方法则不会过多介绍,导致学生对测试系统的建立及测量原理理解不深刻。课程上,有些学生不敢动手操作怕弄坏仪器,有些学生认为实验并不重要,不亲自操作设备,更有甚者直接抄取其他同学实验报告,从根本上忽视实验的真正意义,从而导致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得不到有效锻炼。针对上述问题,我院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组采取了相应改革措施,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整合。本课程选用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该教材既注重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介绍,又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知识面的拓宽,符合我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教材详细介绍了测量的基本知识及温度、湿度、压力、流量、流速等参数的测量技术,与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大纲要求相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该课程为32学时,其中课程理论教学28学时,实验课4学时。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只有把握该课程最基本的核心内容,有的放矢。鉴于教材第九章及第十章内容在学生后续课程建筑环境学和建筑冷热源中有详细介绍,第11-13章的自动控制,在第七学期会专门开设《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进行详细讲解,为了避免学生重复学习,对教材进行整合,按大纲要求,详细讲解1—8章。2.教学方法改革。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一门工程技术性比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包括问题引导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法、举例法。(1)问题引导法。问题引导法贯穿整门课程的教学,该方法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把听课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获取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等环面积法测平均流速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流量测量的方法,然后提出根据平均流速和截面积求流量的测量思路,最后引出平均流速测点选取的问题及等环面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2)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法。对于课程中晦涩难懂的原理及测量方法,通过多媒体手段,把原理、仪器及复杂的步骤制作成动画演示给学生,既能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还能充分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将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测量技术的新动向,从而达到要求学生了解建筑环境测量技术新进展的课程目标。(3)举例法。课程讲授过程中辅助采用举例法,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具有工程性,与工程实践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课程中列举一些工程上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比如在讲到压力表安装时,要求学生掌握压力表的安装原则,讲授过程中,展示一些工程常见的压力表安装错误的图片,让学生分析每张图片的错误之处,从而熟练掌握压力表的安装要求。3.实践环节建设。根据课程目标及学校基本情况,实践教学主要从课程基础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和学生创新实验三方面着手。(1)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本课程包括热电偶的制作与标定及流速与流量测量两个实验,虽然对应于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这门课的实验只有两个,但实际上在供热工程、空气调节等课程中都会涉及压力、流量等参数的测量,所以在保证本课程学时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参观其他参数的测量仪器,通过现场教学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各参数测量原理的掌握,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实验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对于实训部分,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各参数的测量原理及方法,本校正好有全套中央空调监控系统,包括温度、湿度、压差、风速等一系列空调系统中常见参数的测量仪表,可以利用这一系统,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现场了解课本中提到的测试技术及参数测量的基本过程,加强记忆。(3)最后,创新性实验,在课程相关理论知识讲授完成后,建议和指导学生申请创新性实验课题,形成实验小组,以团队形式完成。目前,开展的与本课程相关的实验项目有散热器热工性能测量实验、墙体热工性能测试及评价实验研究等,完成后,学生不仅要上交研究报告,还需按课题组以PPT形式进行汇报,开展答辩。通过创新性实验的全程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环节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的内容将不断丰富,只有不断地探索、改进和完善,才能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和专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赖学江.“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应用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90-92.

[2]周育才.“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7):106-107.

[3]李慧,王桂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1):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