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7:59:26

建筑给排水

建筑给排水范文篇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4.5.9条规定“带水封的地漏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此条规定目的就是防止水封被破坏后污水管道内的有害气体窜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卫生。但是在给排水设计说明中很少有人提及,建设及施工单位为了降低造价使用市场上价格低廉的地漏,这种地漏水封一般不大于3厘米,满足不了水封深度要求。另外,居民装修房子时选用装修市场上的不锈钢地漏替代原来的塑料地漏,外表虽光亮美观,内部水封同样很浅。当排水时,地漏的水封由于正压(较低楼层)或负压(较高楼层)被破坏,臭气进入室内。建议设计施工时采用高水封或新型防返溢地漏。厨房内地面溅水很少,可以不设置地漏。

2排水塑料管道噪音较大

2.1随着普通排水铸铁管道的淘汰,排水管道普遍使用塑料管道,但是普通UPVC管道的排水噪音要比铸铁管高约10dB,若排水立管靠近卧室,加上现浇楼板的隔音效果较差,住户能明显感觉到排水管道的噪音,降低了生活质量。卫生器具布置时要尽量考虑使排水立管远离卧室和客厅,管材考虑新型降噪产品。芯层发泡UPVC管道和UPVC螺旋管则能明显降低噪音,市场上新出现了一种超级静音排水管则加入了特殊吸声材料,噪音低于排水铸铁管。各种管材(Φ110mm)噪声水平比较:UPVC管58db;铸铁管46.5db;超级静音排水管45db。(测试地点位于距离管道一米处,排水量为2.7L/S,环境噪声42db。)

2.2室内排水管最小管径:一般讲,污水池、小便器(槽)等器具的排出管最小管径为DN32~50[2],而含有粪便污水的最小管径为DN100。笔者通过观察后认为这各种规定只适用于楼面排水,而不适用于地面排水。原因如下:DN32-50的管径较小,容易堵塞,且不易疏通(疏通器在其内不易拐弯)。在楼面上排水管系统尚有楼面下管道清扫口可用,而在地面上的小排水管堵塞时,则往往要扒开地面方能维修。笔者的经验是,在地面以下敷设的排水管最小管径宜为DN75,那样并不需要多增加多少投资,也不占用使用空间,但却方便使用和维修。对于楼房合粪便污水的底层排出横管,使用Dg150为最小管径更适合中国国情。一般这段横管长度不大,由Dg100改为Dgl50也不会增加很多投资,但却能极大地减少管道的堵塞机会。而改变管径位置宜设在立管地面以下的地方,这样并不影响地面以上的空间。

3排水支管户内检修

由于卫生间漏水引起上下层邻居间纠纷的现象越来越多,漏水主要原因在于排水横管敷设于楼板下,居民装修时破坏管道及防水层。因此,卫生间应设计成下沉式,下沉350~400毫米,将排水横管布置在本层内,防水层设在管道下方,发生堵塞及漏水均在本层解决。为了减少下沉空间,可以选用后排水坐便器及多通道地漏,卫生间吊顶后的高度能保证2.40米左右。

4坐便器排水口位置

目前坐便器的型号规格较多,下排水口的位置要求不同,设计施工中应选择合理的位置以便适应多数居民的要求,否则完工后很难改变。我们在回访中,好多居民抱怨坐便器排水口距墙面距离不够,选择便器时颇费周折。有的工程由于设计没有注明洁具间距,施工人员将排水口偏向中间甩口,导致住户无法安装淋浴房。综合多个厂家的产品样本,排水口距墙面的距离为305毫米,考虑装修前的墙面的距离宜为340毫米,住户反映较好。另外,施工图纸应有各种卫生洁具的定位尺寸。

5空调凝结水的处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安装多台空调比较普遍,无组织排放凝结水容易引起上下楼层居民纠纷,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多数住户的生活习惯,预留空调板并设计凝结水排水管。排水管应设专用管道并散流至附近雨水口,不宜直接接入雨水井。曾经发生过雨水井堵塞造成合用管道内雨水沿凝结水管倒灌进入底层住户的事情。

6水表出户的问题

随着居民对私密性和安全性的重视,水表出户甚至出楼势在必行,远传水表、卡式水表的出现也为水表出户创造了条件。

6.1可以在一层设置独立对外开门的水表房,将水表集中设置,每户设单独立管,互不影响。

6.2将分户给水立管布置井内,室外设置水表池。

6.3在休息平台设管道井,将分户水表及管道集中排列。

6.4户内设置水表,采用远传或卡式水表。

6.5南方地区由于不必考虑保温,地下水位较高的原因,可以采用地上式安装。

为便于抄表,上述方案均应设置数据采集器,显示于建筑物外墙或物业中心。

7给水管道减压降噪

住宅中双卫的设置已经比较普遍,厨卫距离铰远,管线加长,有的设计人员仍然将进户管道设计成DN20,末端用水时容易产生噪音。有的城市市政自来水的压力较高,约为0.30~0.40Mpa,三层以下的管道压力较高,水流过快引起管道接近共振产生颤动和噪声,用水高峰还会影响顶部楼层的供水。建议分户水管采用DN25,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低层部分设置减压装置(减压阀、减压孔板、节流塞等)。

8七层住宅干式消火栓的必要性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中的解释,不超过七层的普通住宅可以不设消火栓系统。曾有某城市消防局从安全角度考虑要求设置消火栓,但是自来水公司为了防止消防水回流污染生活用水不给接市政管道,实际上成了干式消火栓系统。发生火灾时由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消火栓供水,或者直接由消防车供水扑灭火灾。本人认为这种情况下的干式消火栓可以取消,因为发生火灾的前10分钟内消防车尚未到达,消火栓内无水无法由居民展开自救,等消防车到达后,消防队员可以直接从消防车接水龙带取水灭火,随着消防设备的更新,对于七层住宅完全可以从室外灭火。如前所述,干式消火栓系统成了一种投资的浪费,因此可以不设干式消火栓或者设置湿式消火栓,为了防止回流污染可以设置止回阀和防污隔断阀。

9二次供水的水质

二次供水的做法是水池和变频供水设备联合供水,在水箱出水管前设消毒装置。设计中将生活与消防水池(箱)分开设置,根据市政供水情况区别对待:供水不可靠的工程,底层设置大容量不锈钢水箱,出水消毒后由变频供水设备分区减压供水;双路供水的工程底层仅设置小容量不锈钢水箱贮存2小时生活用水量,由恒压变频供水设备分区减压水。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太原工业大学.等.室内给水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建筑给排水范文篇2

关键词:建筑;排水设计;常见不足;改进措施

1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发展

给排水系统就是给水排水系统,一般指城市用水供给系统已经排水系统。优秀的建筑一定具有一个好的给排水系统,因为如果不能及时的给排水,则容易使建筑出现渗水的现象,严重的话则容易导致建筑出现崩塌的后果。随着时间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民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的使用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给排水系统,因为如果给排水系统不好,则容易使房屋潮湿生霉,影响居住者的身体健康。因此给排水系统是否优质,决定着建筑的质量如何。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人员,应该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程度,摆脱传统设计理念,发散思维进行创新,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对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而修建给排水系统的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采用更多的技术以及设备,保证给排水系统的质量。我国从建国以来,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发展比较顺利,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房屋卫生技术设备阶段;第二个阶段,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即给排水专业;第三个阶段,是室内排水阶段,现如今仍处于第三阶段,寻求着第四阶段。第一个阶段经过的时间很长,因为建国后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摸索。给排水系统发展到室内排水阶段,其主要的标志就是《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实施。我国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能够发展得如此顺利,能够快速的克服众多困难达到第三阶段,是我国相关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者吸收了国外优秀给排水系统设计理念以及实际的经验教训,最终结合我国不同地方的气候和地形的实际特点形成了特色建筑给排水技术体系,使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达到成熟。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也随着时间和科技的发展,逐渐变得更加的成熟。但是如今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也存在着的一些问题,需要我国共同探索解决。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1给排水管道间距的问题。给排水管道间距问题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最常见问题,容易造成漏水污染而影响给水管线。给排水管道间距应该合理,不能够太宽也不能够太窄,而我国的给排水管道间距存在着较小的问题,所以设计师在设计给排水管道间距时要多多注意。在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建筑给水管与排水管最好不要平行埋设,因为当排水管出现漏水的现象时,容易影响到给水管线。如果因为地形或者其他特殊的原因,必须将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埋设,那么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间距不能小于零点五米,如果必须将给水管与排水管交叉埋设,则两管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零点一五米。而且,在对两管进行平行埋设或者交叉埋设时,设计师一定要注意不能将两类管线敷设在一起,因为如果将两类管线敷设在一起,排水管漏水时会产生污染而影响给水管线。2.2给水压力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于用房的需求越来越大,建筑也越建越高。建筑的高度与给水压力成正比,建筑高度越高,所需要的给水压力也越来越高。为了有效的解决需要的给水压力过大的问题,设计师一般都会设置低区供水和高区供水两个部分。低区供水和高区供水是分开的,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而且也有利于高区供水能够保持稳定正常。在我国,低区供水主要采用的就是带气罐变频供水,这样有利于快速进行供水,节约一定的造价资金;而高区供水则主要采用的是屋顶水箱供水的方式。屋顶水箱供水的方式就是在建筑上设置一个水箱,但是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相关企业为了减少造价资金,一般在一个比较低的高度设置高区水箱,但是如此行势,就会不能产生足够的供水压力,导致高层楼的居民不能够正常的用水,水流量过小,甚至出现无水可用的情况。所以,要解决如今的给水压力问题,设计者要和相关的企业高管进行积极的沟通,让相关的企业高管可以知道高区供水箱高度设置至关重要,不能为了节省造价,而降低水箱的设置高度。如果水箱的设置高度低了,是可以减少造价,但是却拉低了房屋的使用性能,不能给居民良好的体验,势必会和居民产生矛盾,这时会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对水箱进行改装。还有一种解决给水压力问题的方法,就是相关设计人员发散思维,可以去探索出一种低高度水箱也能正常供水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节省造价资金,还可以推动给水排水系统的发展。2.3水势、水差的问题。室内环境的供水不仅影响着人民的正常生活,而且也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用水特点;而且不同的建筑也具有不同的用水特点。打个比方说,对高地的建筑进行设计时,要注意所需要的给水压力,才能进行正常的用水,不出现断水的现象;对平地建筑进行设计时,建筑所需要的给水压力不是太大,可以采用低区供水的方法。对办公室或者时学校这种用水量较少的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师要注意用水的分散性,并且保证供水的充足;对工厂的澡堂这种用水量较大的建筑时,设计师要注意用水的集中性,保证水量的稳定,不能一会水量过大一会水量过小。如今最棘手的问题,是室内环境的供水没有合理给水系统设计,使得人民在洗澡或者洗手时热水、量水等压力不足,给人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而且最大的问题给水系统的水温不够稳定,忽高忽低容易造成设备的报废,如果设备发生爆炸则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

3解决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的方法

3.1保障地漏设计的质量。保障地漏设计的质量,是解决建筑给排水设计重要的一部分。在对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地漏设计是比较关键的一环。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将储存水作为水封屏障实现对地下管道和化粪池的有效阻隔,因此,采取科学设计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其质量好坏对于后期使用将会产生较大影响。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在设置地漏过程中,要最大程度上避免水封出现问题,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保证质量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要保证设置的深度要在50mm以上,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水封当中进行加水,防止其出现枯燥情况,这种做法对于异味产生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科学的选择材料也显得十分重要,进而保证材料质量符合要求。3.2管道噪音设计。在建设给水管和排水管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噪音,影响周围居民的居民的正常休息;而且给水管和排水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大量的噪音,影响着使用者的正常生活。为了解决管道噪音过大这一问题,我国使用新型材料来打造管道,但是新型材料也不能很好的隔离噪音,用户体验感差。所以,要想解决噪音过大的问题,设计师在设计管道位置时,要将管道设计在远离休息区的位置,这样增大了噪音接受的位置,用户所听到的声音则会大大减少,是一个节省资金改造的好方法。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设计者可以在管道内设计一些导水线,通过改变水流的运行状态,来降低水流的速度,减少噪音的产生。

总而言之,给排水系统是否优质,决定着建筑的质量如何。如今我国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主要面临着三个问题:一是给排水管道间距问题;二是给水压力问题;三是水势、水差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相关人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依靠初期测量来提升设计的科学性,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保障地漏设计的质量,注重管道噪音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给排水系统的发展能够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单爱清.探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外资,2018,5:210-212.

[2]谢威.浅谈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科技经济场,2018,2:19.

建筑给排水范文篇3

【关键词】现代医院;给排水优化;设计

1医院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概述

现代医院建筑给排水系统会直接影响医院工作的顺利进行,改变医院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是医院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目标所在。现在,各医院的医疗设施逐步完善,投入的资金量也在逐年增加,要求配套的给排水系统顺利运行,减少问题的出现,为各科室及设备的运行打好基础。

2医院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要求

2.1给水系统。给水系统是整个医院结构中必需的系统,它的服务对象除了日常用水外,也包括各个医疗设备的用水,并且不同仪器对水质、水温、水压等有特殊的要求,有时需适当增减压或进行特殊处理。以医院的制剂室、病理科、中心供应室的用水为例,这些科室使用的都是纯水,对水量和水质有很高的要求,而不同的用水区域对用水的要求也不同。为了科学利用水资源,提升使用功能,很多医院都已经对给水系统进行了综合改建,建立了纯水系统,使用中央集中制备、分制供水系统模式,即预先了解各科室的用水量及标准,加以整理,根据不同科室的使用要求,提供用水。这种管理模式具有集中管理的特点,节约设备与空间,减少了设备与空间的成本投入,保证医院的供水质量。2.2污废水系统。医院的污废水系统主要是收集并处理各科室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医院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某些科室还会产生含有大量病原体、重金属、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增加环境风险,带来环境隐患,所以污废水系统需要根据各科室排出的废水量及特殊物质含量的多少,设计系统,以管道结构为前提,科学布置配水管线与处理设备。2.3消防喷淋系统。消防喷淋系统分布于整个医院的建筑结构中,其敏感度是保证医院安全的关键,为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即其系统设计要与整栋建筑的结构相符,科学布置管道及喷头,从而自动、快速、及时地控制灭火。

3医院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优化

因为医院工作的特殊性,会使用大量复杂的系统,对设计有较高的要求,而给排水系统除了要满足各科室用水安全外,也要合理设计,保证各科室的工作顺利进行,并优化处理医院产生的废水。3.1给水水质的优化。给水水质的优化主要针对产房、手术室、眼科等科室,需要对水进行净化消毒,使用净化设备消除致病源,保证供水无尘、无菌。同时,也要定期检查供水管道,维护净化设备,确保水质符合标准。而医院制剂需使用蒸馏水制作各类药剂,对此,需使用专门的供水系统,在某些区域放置增压设备,或是根据实验室提出的要求,合理设计供水管道,设置检测系统,及时发现运行问题并解决。3.2给排水设备的优化。医院病人人流量大,流动性强,人员复杂,容易交叉感染,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打开供水开关时要尽量避免用手触碰,可以采用膝式、肘式、脚踏等方式,满足用水卫生性与安全性。但脚踏式的供水方式,必须做好防渗漏的工作,以免地面有过多积水,人员不慎滑倒。使用冷热水水龙头的科室,可以保持水温的恒温,并使用感应电磁控制。对出水的水嘴有特殊的要求的科室,如制剂室、实验室,需根据其具体要求进行安装。医院产生的废水只有经过处理才可以重新排放,特别是医院化验室、检验室产生的废水,可能会腐蚀管道或其他处理设备,所以,医院要对排水管道材质进行优选,并进行特殊的防腐处理,避免管道生锈、破裂,有害物质渗出等问题。3.3管道设计的优化。管道设计的优化包括两方面,其一是供水管道,其二是排水管道。首先,供水管道具有功能性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的美观,特别是一些门诊及医技部门的给水管道,因其特殊的使用功能,给水管道布置整体混乱,管道暴露在外,既不美观,也不卫生。对此,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医院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不同的结构形式,综合布置给水系统管线,优化供水管道设计。其次,鉴于污水水质的复杂性,针对含不同有害物质的废水要建立专门的废水收集管道,进行统一收集和有针对性的处理。比如检验废弃物、化学污染物质等,需要分类排放,进行严格的消毒后焚烧处理;口腔科产生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要先进行化学沉淀或是离子交换处理才可以进行排放。医院不管是从环保还是安全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对污水进行全面处理,加强检测和监督,清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确保处理过程符合标准,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3.4节能优化。在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对此,要求医院创新供水方式,根据医院现有供水量的多少,设计新的供水形式,做好节水规划,以提高水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节水的目的。同时,医院要引进新的供水设备,采用新的供水技术,优化医院各科室的供水、排水情况,减少用水量。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医院的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优化,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综合分析,保证供水卫生可靠,排水安全环保,针对医疗工作的特殊性质及不同功能科室的使用要求全面优化设计,既要满足科室用水要求也要满足污水排放标准,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谭潇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建筑给排水范文篇4

绝大部分自来水水质有腐蚀倾向,致使金属管道腐蚀严重,从而导致水中余氯迅速减少,浊度、色度、铁、锰、锌、溶解性总固体、细菌学指标等明显增大,造成水质污染。给水管道材料过去一般是采用热镀锌钢管,热镀锌钢管容易锈蚀,不能满足生活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建设部正大力推广应用塑料给水管。与金属管道相比,塑料给水管具有质量轻、耐压强度高、输送液体阻力小、耐化学腐蚀性强、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管材的选择是技术经济比较的过程,技术上应从压力、温度、使用环境、安装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同时结合业主的要求和建筑的档次,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应当逐步推广使用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铝塑管、钢塑管、聚丙烯管、聚丁烯管、交联聚乙烯管、纳米聚丙烯等卫生性能较好的新型管材,以保证生活用水在输送环节中不被污染。

2管道设备的布置

对于管道设备的布置,应在满足用户对水量和水压的要求下,通过合理地选择管段、管径使管网投资最少。但目前国内对管道设备布置优化的研究并不多,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与城市管网相比,建筑管网的管段短、管径小,而且整个管网的投资较小,优化后的经济效益没有城市管网那样显著。但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内部设施逐渐完善,使得建筑内管道的类型增多、数量增大,而且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其对管道的质量和性能等方面相对要求较高,这就使得在这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加。

3给水系统的设置

3.1给水方式的确定

高层建筑的加压和供水方式是高层建筑给水的核心,合理地选择供水形式及加压方式对于高层建筑至关重要。国内外建筑常用的加压供水设备分~力:高位水箱供水、气压水箱供水以及无水箱变频泵供水。这也是国内外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中普遍采用的几种形式。对高层建筑进行供水方式选择,也就是确定采用t.-1~/JD压供水设备,从而确定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供水安全可靠的给水系统。

3.2给水竖向分区

给水分区是指沿建筑物的垂直方向,依序合理地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供水区,每个供水区都有完整的给水系统。确定给水竖向分区是高层建筑整个给水系统设计中首要的和基本的环节,竖向分区合理与否,将直接关到给水系统的运行、使用、维修、管理、投资和节能的情况及效果。若分区过大,会由于下层压力过大,给用户的使用带来许多不利之处,而且管材易损坏,易产生回流污染及水锤和水锤噪声。若分区过小,将增加高层建筑供水分区数,相应增加给水系统管道、设备和土建投资及维护管理工作。

4对建筑给水排水中应注意事项的分析

4.1建筑给水

因某些城市的供水能力严重不足,且城市水厂发展速度滞后于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速度,加之管道老化、承压能力下降,有不少城市不但高层建筑需升压供水,一般的多层建筑也不能满足顶层出水水头的要求。因此,增压设施成为建筑给水中发展最快的一种装置。我国常用的增压设施是水泵、气压给水设备和变频调速给水设备,采用变频泵+气压罐组合式设备的技术已日趋成熟,但须注意以下四点:

4.1.1增压所造成的静压过高。

高层建筑高度大,生活用水一般要按照用水点的静水压力0.35—0.45MPa进行竖向分区。工程实践表明,当分区压力过大时,底层水压较大,用水器具容易损坏,且水流流速大,使用不便。一般设计采用用水点的静水压力≥0.35MPa进行分区。生活用水增压后送到顶层水箱,然后用比例式减压阀向下供水。

4.1.2储水装置多元化。

水箱作为出水装置,目前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镀锌、搪瓷、复合钢板、涂塑、玻璃钢和不锈钢等种类的水箱相继出现,它们具有内表面不易锈蚀、不影响水质、减轻结构负荷、解决施工不便等优点,在设计中应多加以考虑和应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水池、水箱由于表面粗糙,极易滋生青苔、微生物、细菌;钢板水箱则易锈蚀,使水质下降。建议采用不锈钢、搪瓷钢板或达到卫生要求的玻璃钢水箱代替传统钢板水箱,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时宜加内衬。水池(箱)检修孔、溢流管等附件极易封闭不严造成水质污染,在设计上应采取在溢流管上加防鼠网等措施。

4.1.3建筑热水供应技术。

热水供应系统可采取的节能方措施有:降低使用温度、提高给水温度、减少热水耗量、采用高效能保温材料减少热损失、改进加热方式和热水系统、提高水加热器的传热效率等。在设计中,应综合考虑设备安全、先进性以及设备一次性投资与占地面积等因素,合理地进行选择。热水供应技术也是建筑给水排水技术的薄弱环节,近年来已有了明显的发展。在热水的加热方式和设备上,考虑到环保的要求,更多地采用了燃气热水锅炉,热水锅炉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另外,太阳能热水锅炉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4.2建筑排水

建筑排水系统指的是生活污水、生活废水、屋面及阳台雨水。室内排水系统是采用污水废水分流,还是合流方式,我们要根据城市室外排水制。

5消防系统

建筑给排水范文篇5

(2)《规范》3.2.5—1条:“从城镇给水管网的不同管段接出两路及两路以上的引入管,且与城镇给水管网成环状管网的小区或建筑物,在其引入管上设倒流防止器。”有关该条文,规范规定为“两路及两路以上引入管”,那么,对于只有一条市政引入管的小区或建筑物,在其引入管上是否需要设置防倒流措施呢?根据某城市供水管网压力监控显示,城市供水管网24h呈动态变化。以某建筑小区二次供水系统为例,当该小区地下生活水池进水时,临近地下生活水池处靠市政水压直接供水的低层住户,出现水压下降,甚至水表倒转的情况。可以想象,在市政供水条件稍差的临近市政管网末端地区,对于相邻地块分属不同业主的建筑,当其中一栋建筑地下水池进水时,是否也有可能影响到相邻建筑的市政供水压力呢?有鉴于此,对单路供水管网,是否也需要考虑在引入管上设计防倒流措施?

(3)《规范》3.5.7条规定:“室内给水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房……大中型计算机房、计算机网络中心……”事实上,在大型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设计中,当建筑内部有大型数据中心机房等功能性房间时,空调专业会根据相关设计和使用要求,在上述机房内设计恒温恒湿机等空气调节设备,确保房间设备所需要的温湿度。对于恒温恒湿机,不但需要配套设计供水管道,还需要考虑恒温恒湿机除湿时的排水管道。因此,对此类房间,当确需水管进入时,恐怕应该通过工程技术手段,进一步考虑相关房间内设备配套供水和排水管道(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

(4)《规范》循环冷却水及冷却塔章节,提到闭式冷却循环水系统。有关闭式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补水,主要包括冷却循环管路内的定压补水(借鉴空调专业的叫法)和闭式冷却塔冷却盘管的喷淋水补水。关于闭式冷却塔冷却盘管的喷淋水补水,和开式冷却循环水系统补水无太大区别;但是,循环管路内的定压补水,是推荐采用高位膨胀水箱做系统定压补水用?还是采用闭式定压补水罐作为系统补水用?《规范》则没有提及。毕竟,在不少工业建筑给排水设计时,闭式冷却循环水系统还会经常遇到。此外,关于闭式冷却塔冷却盘管的喷淋水补水,其水质处理,是参照开式系统的水质稳定处理方式,还是在保证喷淋冷却效果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处理标准,在话睨范》内尚存空白。因此,有关在闭式冷却循环水系统的水质处理和有关工程细节问题,在《规范》中,应给予一定关注,以方便广大设计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设计。

(5)《规范》4.3.12条注有“单根排水立管的排出管宜与排水立管相同管径”。其条文解释如下:“……排水测试显示,立管底部,排出管管径放大后对底部正压改善甚微,盲目放大排出管的管径,适得其反,降低流速,减小管道内水流充满度,污物易淤积而造成堵塞……”。然而,4.3.12A条文则要求:“当排水立管采用内螺旋管时,排水立管底部宜采用长变径接头,且排出管管径宜放大一号。”两者对比,后者经放大管径后虽然削弱了正压,不也减小了管道内水流的充满度,污物易淤积而造成堵塞?事实上,排出管是否堵塞,不仅取决于排出管的管径。也取决于排出管的长度(自排水立管底部至室外排水检查井的距离)、排出管的坡度、排出管的材质以及排水立管的高度等因素。再者,以眼下应用较多的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其排出管大多需要进行放大管径处理。因此,建筑排水系统的排出管,什么情况下需要放大管径、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放大管径,尚需进一步明确。

(6)《稻魄范》4.5I3条:“室外生活排水管道管径小于等于160ram时,检查井间距不宜大于30m;管径大于等于200ram时,检查井间距不宜大于40m。”在室外排水管网设计中,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要求,室外污水最小管径则为300mm;而且,当室外污水管径大于400ram时,按40m控制检查井间距,显然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更为严格。

(7)《规4.9.26条规定:“满管压力流排水系统宜采用内壁较光滑的带内衬的承压排水铸铁管、承压塑料管和钢塑复合管等,其管材工作压力应大于建筑物净高度所产生的静水压……”事实上,根据通常对重力雨排水的认识,随着降雨强度变化,屋面雨水管道也有可能从重力排水转化为满管压力流(不同于虹吸雨水系统)。此时,如果要求管材工作压力大于建筑物净高度所产生的静水压,那么,对于建筑高度动辄200多米、300多米高的超高层建筑,其屋面雨水排水管道是否就应该根据建筑雨排水系统高度选择雨排水管材呢?

(8)《规范》5.2_3条:“……宜优先选用能保证全年供热的热力管网作为集中热水供应的热媒。”事实上,北方地区,当无工业生产用蒸汽需求时,多数城市热力管网仅考虑冬季采暖使用。因此,在具体设计中,较多可考虑在采暖期使用市政热媒,非采暖期使用自备热源。

(9)对建筑给水排水若干问题的一些理解:

①作为建筑给水设计的基础之一,用水定额选取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建筑二次供水设计的经济性与合理性。事实上,不同地域、不同使用性质、不同用水习惯,甚至不同时代,人们的用水习惯不断变化,用水定额不尽一致。可以说,同一地方,用水定额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但是,有关本地区居民用水量的数据与发展变化趋势,普通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人员是难以了解的。如果能够通过全国性或地方的行业学会、协会协调,加强地方建筑设计行业与当地供水部门的联系,有针对性地采集相关居民生活用水数据,用于指导当地的二次供水设计,比起从《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选择的数据,更符合当地实际。同时,也建议把这些基础性数据的检测与采集,纳入行业相关协会的日常工作之中。

②就高层住宅(小区)地下生活水箱有效容积计算,《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提倡根据日用水变化曲线经计算确定,数据不足时,根据日用水量的百分数确定。但在具体设计中,日用水变化曲线又在哪里呢?可以想象,如果能够通过行业学会、协会的协调、通过地方相关部门的支持、通过地方供水部门的配合,在当地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居住小区,把原有的普通计量仪表改为具有实时显示与记录功能的流量仪表等,逐日、逐月、逐年统计其用水变化曲线。最终把这些数据经归纳、分析后,用于指导当地的建筑给水设计,会更加科学合理。而且,上述情况,只要协调充分,实施起来难度应当不大。

③有关大型综合性高层建筑,当使用功能较多时,其二次供水秒流量计算,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大多采用某一部分秒流量与其他部分最大小时流量叠加的做法。现实是否如此,不得而知。试想,如果能够由供水部门支持,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建筑内部,结合设计图纸,在给水系统的关键部位设置一些具有实时显示与记录功能的流量仪表等,不断采集相关给水流量的数据,并与原设计参数进行比较与分析,用于指导当地的设计,并为日后积累一些宝贵的一手数据。

④关于高层建筑排水管道的排水能力和建筑高度的关系,现行《规范》给出了“排水层数在15层以上时,宜乘0.9系数”的结论。但是,关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内水流形态的变化,业内尚存争议。有关该问题,在有实验条件的地方,是否可以考虑结合国人的用水习惯,模拟高层(超高层)建筑排水,多进行一些排水测试,不但有助于该问题的进一步明确,也利于解决超高层建筑排水“消能”问题的争端。(超高层建筑排水设计中,是否需要考虑排水管道的消能问题?如果需要,怎样设计更为可靠?)

⑤当结构空间变化较大,可能会导致排水悬吊管过长,不利于排水顺畅;此外,再加上节水型卫生器具的不断推广应用,更加大了建筑排水设计的难度。因此,对一些需设置排水悬吊管的建筑,卫生器具怎样布置?排水悬吊管如何设置?排水悬吊管长度以何为限?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并结合大量的工程实践,最终予以较好的解决。

建筑给排水范文篇6

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水工业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工程学的主干分支

水工业学科是在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的范畴内,研究与水持续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求相关的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制造技术和水资源的保护、规划,水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内容。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学科。水工程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研究利用工程技术和有关学科的原理、方法,保持水的开采、加工、输送、利用、回收和再生回用的人工良性循环,使其持续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程学科。围绕水这一共同研究对象,由水循环的不同阶段,可引申出水工程学的主干分支:城市给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城市排水工程和污水再生回用工程。其中,城市给水工程是以满足城市和工业用水为目的,研究水的开采、处理和输配的工程学科。城市排水工程是研究城市和工业污废水的汇集、处理和处置的工程学科。污水再生回用工程是研究使生活和生产污废水产生质的转变,恢复其使用价值,回用于工业、市政绿化、生活洗涤、地下水回灌和补充地面水等方面的工程学科。它集水的回收、利用于一体,包括城市、小区和建筑的中水系统,是水的人工循环中的子循环。它增加了水资源的供给,起到了促进水的良性循环: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则是研究工业与民用建筑用水供应和污废水的汇集、处置,以满足生活、生产的需求和创造卫生、安全、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的工程学科。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具有两重性,它既与供热、通风、空调、供电和燃气等工程相同,均为建筑设备工程的组成部分,又与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相同,都是水的人工循环的组成部分。所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应为水工业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工程学的主干分支。

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水的人工循环中的作用及其研究内容,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不能替代和涵盖的

在水的人工循环系统中,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上接城市给水工程,下连城市排水工程,处于水循环的中间阶段。它将城市给水管网送至用户。如居住小区、工业企业、各类公共建筑和住宅等的水,在满足用水要求的前提下,分配到各配水点和用水设备,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同时,使用后,因水质变化而失去使用价值的污废水汇集、处置,或排入市政管网进行回用,或排入建筑中水的原水系统以备再生回用。它是将水这一特殊产品推向市场,进行销售完成产品向商品转化,充分体现水的自身价值和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环节,也是获取水这一特殊商品质量优劣和水的人工循环是否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还是回收污水保证水循环持续进行的起始阶段。它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所不能替代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和城市给水排水工程,都在水人工循环的统一体中,相互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承担研究、解决人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水量、水质问题。随着环境的污染,人们用水质量的提高,当前的研究重点由水量向水质转化。因此,围绕水质的转变,他们均要研究应用水基础科学、水处理技术和工程技术,对水这一特殊产品的加工处理和输送问题。然而由于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处于水循环的不同阶段,因此其产品的原料成分和加工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城市给水工程处于水循环的起始阶段,水处理的对象为水源水,以地下水、地面水为主,水质较好。为保证城市和工业用水的一般要求,其处理需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城市排水工程中水处理的对象为人们生活、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废水,水质差,其处理要求应以处置地点的质量标准如水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确定;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水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筑给水处理。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城市供水或建筑供水在输送、贮存过程中出现二次污染则需对水进行二次处理,即进行产品的再次加工;二是用水要求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则需对水深度处理,即进行产品的精加工。

2.建筑排水处理。其处理对象主要为生活及医院污废水,处理标准需根据污水性质,环境保护要求和城市排水管道是否超负荷等情况确定。调冷却等循环水的处理。正因为有以上区别,所以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对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处理装置、设备及配套设施的设计、安装等工程内容是不相同的。同时,由于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如综合性建筑既包括旅馆、商场又有车库、水景、游泳池和各类娱乐场所;建筑高度由低层、多层向高层、超高层发展;建筑面积逐渐增长,建筑构成日趋复杂;引发火灾的因素增多和建筑防火要求的提高等诸多因素,一方面促使供水要求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转化,如需供应各类热水和饮水等,不但要解决水质问题也使满足不同用水的水温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建筑业的发展与城市供水设施老化矛盾的尖锐,也使保证供水压力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不少城市供水压力不足,不但高层建筑需升压供水,一般多层建筑也不能满足上层水压的要求。对消防给水系统特别是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水系统,在保证高层消防用水设备水压的同时,为避免低层消防给水设备超压出流,使消防水箱中消防贮备水量过早流失或引起消防设备损坏和难以操作等问题,低层消防给水系统必须同时进行减压。此外,为使消防给水系统时刻处于“临战”状态,还要同步考虑系统的稳压要求。高效节能的热水供应技术、给水升压技术和安全可靠的消防技术以及相应的装置、设备的研究,都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研究内容中未曾涉及的。由此可见,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和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研究的内容虽有交叉、渗透,但又各有所重,是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

建筑给排水范文篇7

1.1合理限定配水点的水压

由于超压出流造成的“隐形”水量浪费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在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中虽对给水配件和入户支管的最大压力做出了一定的限制规定,但这只是从防止给水承压过高会导致损坏的角度考虑的,并未从防止超压出流角度考虑。因此压力要求过于宽松,对限制超压出流基本没有作用。所以应根据建筑给水系统超压出流实际情况,对给水系统的压力作出合理限定。

1.2采取减压措施

在给水系统中合理配置减压装置是将水压控制在限值要求内,减少限压出流技术保障。

1.2.1减压阀。减压阀是一种很好的减压装置。可分为比例式和直接动作型。前者是根据面积的比值来确定减压的比例,后者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压力减压,当用水端停止用水时,也可以控制住被减压的管内水压不升高,既能实现动减压也能实现静减压。

1.2.2减压孔板和节流塞。减压孔板相对于减压阀来说,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少,管理方便。一些单位的实践表明,节水效果相当明显。节流塞的作用及优缺点与减压板基本相同,适用于在小管径及配件中安装使用。

1.2.3采用节水龙头。有实验表明,陶瓷阀节水龙头和普通铸铁水龙头在全开状态下。前者的出流量小于后者的出流量,即在同一压力下,节水龙头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在20%~30%之间,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的地方,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大。因此应在建筑中(尤其在水压超标的配水点)安装使用节水水龙头可以减少水量浪费。

2减少热水系统的无效冷水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功能的完善,建筑热水供应已逐渐成为建筑供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调查各种热水供应系统。大多存在着严重的水量浪费现象,比如:我们家在开启热水配置装置后,也就是浪费的水量,无效冷水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想办法从建筑热水系统的各个环节抓起,减少无效冷水的排放。也可以有意识的将这部分收集起来用于厕所的冲洗。

2.1选用支管或立管循环方式

热水系统的循环方式直接决定了无效冷水是否存在及冷水量的相对大小,目前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中提出了三种热水循环方式:干管循环—立管循环—支管循环。同时允许热水供应系统较小使用要求不高的定时供应系统。有调查表明支管循环方式最节水,立管循环方式的节水量虽比支管循环少,但投资回收期较短,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而干管循环方式无论从节水角度还是从工程成本回收的角度看均无优势。无循环系统会产生大量的无效冷水量,不符合节水要求,同时也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综合上述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新建建筑热水系统不应在采取干管循环和无循环方式,而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用支管循环或立管循环。

2.2对现有的无循环热水供应系统进行限期改造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公共浴室采用的是无循环定时热水供应系统,每天洗澡前要排出大量的无效冷水。由于无循环系统管线较简单,故改造工程投资少,收效快,较易实施。

2.3减少调温造成的水量浪费

为了减少调温造成的水量浪费,公共浴室应采用单管热水系统,温控装置是控制其水温度关键部件。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现有温控装置是不够灵敏的,洗浴水忽冷忽热。因此应积极开发性能稳定-灵敏度单管水温控制设备。目前,我国建筑双管热水系统冷热水的混合方式大多采用混合龙头式和双阀门调节式,每次开启配水装置时,为获得适宜温度的水都需要反复调节,因此应逐步采用带恒温装置的冷热水混合龙头快速得到符合温度要求的热水,减少由于调温时间过长造成的水量浪费。

3防止二次造成的水量浪费

二次污染事故的发生,使得建筑给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用户用水困难,同时受到污染的水将会被排出。对供水系统的清洗处理也需耗费大量的自来水,因此防止建筑给水系统二次污染,对节约用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1在高层建筑给水中采用变频调速泵供水

水池—水泵—高位水箱加压供水方式是目前高层建筑中使用广泛的供水方式。

3.2新建建筑的生活用水与消防水池分开设置

4建筑给排水中水系统设计

4.1系统选择

中水处理及回用需按市政条件分三种情况考虑:

4.1.1有市政中水管网,有市政排水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雨水系统单独考虑),排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中水系统水源为市政中水。

4.1.2无市政中水管网,有市政排水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分流。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废水经小区废水管网收集至小区中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回用。中水系统原水为小区回收的杂排水。

4.1.3无市政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小区污水管网收集至小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回用。中水系统原水为小区内回收的排水.

4.2中水回用范围

合理设计中水回用系统,需要根据小区内用水情况,结合中水供应量,合理确定中水的回用范围。

4.3水量平衡

因原水和中水用水每小时都不是均匀的,而处理设备需在均匀水量符合的条件下运行,水量平衡措施就成了控制资源和能源浪费的关键。

4.3.1储存调节:原水调节池应按中水原水量及处理量的逐时变化曲线求得,中水池-存池应按处理量及中水用水量的逐时变化曲线求算。原水变化曲线及中水用水曲线可根据排水建筑的性质-使用情况参照同地区类似建筑的资料拟定。

4.3.2运行调节:利用信号控制处理设备自动运行,并合理调整运行班次,可有效的调节水量平衡。

4.4处理工艺

由于中水原水多采用优质杂排水,含有较低的有机污染浓度,宜采用以生物接触氧化法为主的快速一段生物处理工艺: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沉淀——过滤——消毒——中水。

结束语:节水最关键的不是建筑节水技术,而是人们的节水意识,人们的用水习惯。据调查,目前这种观念尚未真正有效树立,所以倡导人们将淡水资源当作一种珍惜资源节制使用,呼吁全民节水势在必行。只要采取一项措施或几项措施兼用,其节水效果都将是显著的。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不节约放在首位。在遵循生态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等的前提下,在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在完善的法律体系框架内,以政府为主导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管理、经济、宣传教育及科技的手段和措施,统一管理,科学配置,不仅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用水供需矛盾,解决高峰期缺水问题。还能减少污水排放量,保护环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建立节水型的社会。

建筑给排水范文篇8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建议

我国住宅的设计风格越来越多样化,工程建筑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大,较为复杂的工程结构,对给水排水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在保证建筑实现其特定功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充分实现住宅给排水的传输效率,开发商和施工单位要根据现代建筑的具体要求,查摆给排水在设计和施工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1建筑给水设计

建筑给水模式需要不断地创新,要在保证建筑设计的科学、合理的前提下,让给水系统更加环保、节能,并为居住者带来生活便利,要在原有的给水模式基础上,不断改进、优化,解决以往给水设计施工存在问题,让给水系统更加科学、更加符合现代建筑的要求。1.1建筑内可见控制阀设计和安装。许多传统的建筑,在设计施工时将给水控制阀安放在了水井中,这虽然达到了节约施工成本和降低施工难度的目的,但却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比如:建筑物内发生跑水事故,用户不能及时有效的关闭给水管道,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有些供水公司和物业企业为了便于管理,还对水井中的分水阀上锁,而总控制阀本身在设计上就不科学,进而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因此,可选择在建筑物内合理的位置设置控制阀,如厨房、卫生间等,从而能够让用户有效控制水的流通,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1.2室外控制阀设计和安装。在室外各种类型的阀门中,蝶阀使用最多,而蝶阀一般会选用法兰作为连接介质,这符合给水阀门的设计要求。但此安装方法有难以忽略的弊端,如阀门如果安装在地下,其更换就较为困难,并且法兰垫也很难塞入。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考虑在连接阀处增加一个伸缩器,使阀门在使用和更换上更加便捷,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给水系统的灵活性。1.3坐便与饮用水供水系统设计。传统建筑中,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而不采取复杂的供水模式,进而简化工序,提高经济效益。这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会将饮用水系统与坐便供水系统的管道直接连接,这种方式使得坐便器在发生管道堵塞时充满污水,而由于坐便器虹吸倒流作用改变了冲洗管道内部的压力,使供水管中的污水倒流污染饮用水。因此,在设计坐便给水系统时,要充分考虑此方式的弊端,单独设置坐便冲洗管道,实现饮用水系统与坐便供水系统分离,保证供水系统的供水安全。1.4封闭式管道井排水设计。建筑中,给水管道多隐藏在墙体内,用密封性较强的特殊管道井对其进行封闭处理,进而达到美观和保护主管道的目的,同时,也实现了管道的集中走管和管理。但这种设计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大量跑水时,由于管道井的密封性使得积水无法及时排出,过多的积水则会通过附近墙体渗出,从而损害墙体结构,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给水管道时要防止渗水情况的发生,在管道井适当位置留有可供排水的孔洞,同时做好孔洞洞口隔绝处理,防止动物和异物进入。但防止墙体渗水最为有效的方式还是做好管道井的内壁防水工作。

2建筑排水设计

2.1厨房排水设计。住宅内的厨房支管较为复杂,总体应该遵从排水横管设在本层的原则,防止厨房污水流入下层,同时增加维修难度。厨房全部橫管应在本层接入主排水立管。洗涤盆下的排水横支管最好采取瓶型存水弯排水方式,这有助于污水排放和管道清节。厨房的地漏因地面排水作用,可将排水支管设在楼板下。但笔者认为,现今,厨房清洁不采用水洗,而厨房各项设施防水性能都较好,地漏用处不大,建议取消地漏设计,这样不仅美观,还可以增加下层使用空间。2.2空调凝水排放。目前,空调已成为千家万户必备的家用电器,但建筑排水设计中并未考虑空调凝水的排放,因此,在建筑排水设计时要考虑空调凝水的集中排水。可选择与雨水立管合用,或单独设置空调凝水立管,但要事先预留冷凝水管接头,同时,要保证外立面美观。2.3雨水管设计技巧。为了提高小区的整体美观度,有些建筑将雨水管内设到墙体中,这无形中增加了建筑的施工难度,也为后期维修带来较大困难。而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外墙立面的雨水管隐藏在建筑棱角里,并将雨水管进行美观处理,使之与外墙立面融为一体。

3建筑节水设计

我国水资源匮乏,节约利用水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科学规划、严格施工,保证给排水网络的传输率,防止跑冒滴漏现象产生。同时,要配合建筑地区的节水政策,在建筑设计上,建立雨水集流利用、污水回收利用和中水回用等设施。

4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建筑功能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筑给排水的设计施工要更加人性化,要注重给排水管材的性能和质量,在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同时,兼顾安全、环保、节能和方便使用等方面的因素。同时,要充分考虑给排水系统的后期维护问题,在设计施工时为检修人员留有检修空间和检修端口。除此之外,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全面掌握给排水的规律和特点,及时发现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员工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存在的弊端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建筑给排水各项工程科学、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罗伟.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建议[J].科技与创新,2016(04):79-80.

建筑给排水范文篇9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

随着城市建筑的不断增多,人们对于住宅的舒适性、节约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建筑的出现很好的满足了现今人们生活的需求,其不仅降低了能源的过度消耗,在污水处理上也有着显著效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积极作用。而作为绿色建筑中最为重要的给排水设计,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且其中的节水措施,也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研究的重点课题。

1建筑节水的重要性分析

1.1现今水资源的发展形势。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水资源情况的不完全统计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正处在极为短缺的情况,已经位列贫水短缺国家行列中。随着国家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加,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威胁了我国城市建设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过断流情况,且这种情况还在持续加重中。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对水流量和水质量进行严格要求和控制,提高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1.2绿色建筑节水的意义。节水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进行节省用水或者限制用水,而是运用科学的方式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的分配水源,实现可持续使用以降低我国水源消耗,减少污染和浪费的发生。在现阶段的城市发展中,有必要将节水作为重点研究和发展项目,更好的提升我国的经济、资源以及环境效益。而绿色建筑中的节水工作,则是运用节能环保理念,因地制宜的进行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运用。具体来说,绿色建筑中的节水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要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水资源;2)通过合理的措施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3)减少无效水资源的利用率。而要想实现这一内容,就需要在绿色建筑施工中,加强对供水管等设备的检查效率,降低设备的磨损率;使用节水设备,减少水资源的损耗;加强污水治理效果,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处理,提升其利用率;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严格把控,有效落实节水标准及其节水措施。1.3建筑节水的目标及其具体要求。因为目前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严重,所以使得绿色建筑节水变得越来越重要。绿色建筑要想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就应该以合理利用资源为主要目标,不断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水、节能效果,同时还要结合区域特征合理的进行污染水源的处理和循环利用。通过对我国绿色建筑中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绿色建筑节水的重点内容体现在三方面上:1)提升节水设备和节水系统规划的合理性;2)加强生活用水和雨水的收集、处理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3)在保证水环境的平衡、稳定发展,确保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对水环境进行深入的优化和布局,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实现节水目标。以绿色住宅建筑设计为例,其节水要求主要为:1)在设计过程中,多方搜集数据资料,提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降低水资源浪费;2)供水系统的设计需要结合市政供水水压的基本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保证供水的稳定性。而对于高层建筑来说,供水的设计除了要满足相应要求外,还要实现节能环保目标;3)供水设备在选择中,要在保证质量和性能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4)对于水资源紧缺的地区,需要提升生活用水和雨水的利用效率,通过回收处理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

2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措施

2.1提高可利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1)雨水回收技术。通过雨水回收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雨水的收集和处理效率,从而缓解给排水系统中水资源的浪费和消耗,实现节水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和工业中排出的废水和污水也在不断增加,对这些污水进行二次处理会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费,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而通过雨水的收集和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水处理成本,还能节约水源、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问题。现阶段使用的雨水收集系统分为屋面花园收集系统和屋面雨水收集系统这两项,其中的屋面花园收集系统被广泛应用在生态小区建设中。而利用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收集来的水源,通常被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洗衣、消防等,因其具有操作便捷,水质较好的特征,被作为雨水回收的主要技术。2)中水回收技术。中水也是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可供利用的水资源之一,对于节水有着显著效果。中水回收技术的应用降低了环境取水的数量,大大减少了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水质。因此,该技术也被作为我国水资源处理中的主要技术之一。不过中水回收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较为复杂,技术要求也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成本和资源浪费。目前最常使用的技术有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两种。利用中水回收技术处理的水源多被应用在消防、绿化、冷却以及清洁中。中水回收技术的原理如图1所示。2.2提升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挑选优质的节水材料。给排水设计作为绿色建筑中的重要环节,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对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各项性能发挥的良好性进行综合考量和分析,从而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体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给排水配件是给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所以,在给排水设计中,应加强给排水配件的设计效果,保证上述功效的充分发挥,提高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在给排水配件设计中,其遵循的基本原则为:首先阀门和管材的选择上。除了要对其质量和性能进行严格控制外,还需要按照专门的安装规范进行操作,提升各部分零件安装的有效性,减少问题的发生,实现节水目的;其次,在构件之间的连接上,要确保各构件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降低渗水等问题的发生,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合理运行,提高建筑整体效果。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给排水系统及绿色建筑建设的实际要求,合理进行连接构件的选择,保证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能源的消耗。某绿色建筑湿式自喷水最远喷头与泡沫罐之间的距离如表1所示。此外,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为了更好的落实节水措施及其管理制度,在节水材料的选择上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以提高设计和安装质量,提升给排水系统的性能。在节水材料选择上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有:1)卫生器具的选择要以节能为主,减少水资源的浪费;2)水龙头要从经济和性能两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保证其节水性能;3)通过对比,结合给排水设计要求合理的选择常用器具,提高节水性。2.3提升热水供应循环系统设计的合理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绿色建筑的数量及其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对于热水供应循环系统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该加强热水供应循环系统的优化设计,合理的选用供水设备,提高热水系统的节水性能。在优化热水供应循环系统时,可以在给排水系统中使用支管或者立管循环模式,避免无效冷水浪费情况的出现;提高双管供水形式管道的应用效率,并安装恒温控制传感器,实现热水温度的合理控制,保证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功效的充分发挥。此外,在给排水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升节水效果,还需要注重超压出流控制。具体设计内容为:1)对既有的生活给排水系统节能效果进行评估,选用节能效果好的器具避免水压过大现象出现;2)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加强压力的合理设定,合理安装减压阀、节流塞等重要的减压装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结语

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措施应用,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需求,还能够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水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地区的特征,选用合理的节水技术和材料,保证各环节功能性的充分发挥,优化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而实现我国节能减耗目标。

参考文献:

[1]罗世华.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措施探讨[J].河南建材,2017(6):57-59.

[2]刘齐清.新形势下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措施探讨[J].门窗,2017(4):78-79.

[3]刘中明.BIM技术在土木施工技术中的教学改革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123-126.

[4]石玲.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环保节能理念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3):201-203.

建筑给排水范文篇10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节能;技术标准;应用

1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节能技术标准应用重要性与现状

1.1应用重要性。节水节能技术标准对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既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又可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通过节水节能技术标准的运用,可以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节水技术的应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根据技术施工标准开展建筑工程施工,不仅可以有效地保障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的质量与效果,而且可以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整体质量的提升。1.2应用现状分析。节水节能技术标准中,仍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在全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制订出科学合理高效的解决措施。如针对给水系统设计、施工中的漏水问题等,施工人员要认真分析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受管道与系统配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给水系统极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环节中,设计人员务必要严格地遵循标准要求,防止出现各类问题。

2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给水管道及相关配件出现磨损。经过长期的使用,管道与相关配件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导致出现水资源渗漏的问题,加上管道多埋设于地下,出现问题时不能被及时发现,加剧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2.2热水循环中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在集中热水供水系统运行中,热水供应单位无法实行对热水管道全程的保温处理,所以每当用户使用热水时要先将管道中的冷水排除干净,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2.3排水过程存在二次污染。由于排水系统规划缺乏合理性,极容易造成排水系统出现二次污染的问题,实行对排水管道的科学化布局是解决二次污染问题的最佳方式。

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技术标准的应用

3.1真空节水技术。真空节水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节水技术,将其应用于建筑给排水系统之中,可以保障节水节能效果。该技术通过真空收集器、吸水设备及真空阀等部件的应用,借助于真空负压产生高速度的空气与以水为主的混合物对下水道与卫生洁具等进行冲洗,这样的冲洗方式所需要的水资源较少,但是冲洗效率与效果十分的明显,从而实现水资源节约的目标,如图1所示。3.2中水回用技术。中水回收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手段,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先采用相关技术回收与处理生活中的各种污水,包括洗衣、沐浴、厨房及盥洗等生活废水,将处理之后的水应用于车辆冲洗、城市绿化及道路冲洗等领域。由于中水回用技术具有节能的特点,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3.3雨水利用技术。雨水利用技术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进行雨水回收设计来收集雨水资源,并且经过消毒与沉淀等程序实现对水质的优化处理,然后将经过处理的水应用于绿化灌溉及厕所冲洗等方面。将雨水利用技术应用于建筑给排水系统中,不仅可以实现对雨水的充分利用,而且可以提高节水节能效益。

4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技术标准的应用

节约用水方面的基础设施、管理方式、节水技术、淡化海水等统称为节水标准;用水产品、水质监测等标准不属于节水标准范畴,节水标准涉及的领域众多,如工业、海水等。节水标准的制订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非常重要,为实现水资源节能目的制订的标准就是节水标准。根据用能情况、能源类型分析能耗现状,找出节能空间,然后采取对应的措施减少能源浪费,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4.1水头在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高层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地考虑水压方面的问题,普通管网水压过小,难以满足高层建筑的用水需要。在蓄水池中直接接入管网,既无法实现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又会增加供水的成本。因此,要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合适的水头,对水压进行适当的调节,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居民用水需要,而且可以减少浪费。4.2注重清洁能源的应用。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过程中使用清洁能源,可以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目前的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是较为常见的清洁能源,其中在建筑给排水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清洁能源就是太阳能。如杭州湾跨海大桥中平台中央空调项目,采用海水源热泵机组从海水中提取能量来解决建筑物的冷暖供应及热水需求。4.3热水供应系统的节能技术。支状热水供应系统存在的不足是系统启动之后要先放出设备中大量的冷水,而这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考虑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运用热水循环系统,通过改造与处理现有的系统,可以实现对冷水的有效应用。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熟练地掌握施工流程,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5结语

文章主要研究了建筑节水节能技术标准,提出了节水节能技术应用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对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保护,从而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