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稿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23:56:01

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篇1

讲话,属会议主要领导者使用的文种。领导者为实施领导,在各种会议上所作的指示性发言,即领导讲话。讲话一般专门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发表意见,内容集中,中心突出,容易讲深讲透。讲话稿是会议的主要文件,有些会议不安排会议报告,讲话稿起到报告的作用,成为反映会议精神的最主要的文件。

(一)领导讲话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权威性。讲话历来是政治家和各级领导宣传政见、安排部署工作的有效形式。领导讲话不同于一般的演讲和发言,目的是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实施本级的决定,对分管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因此,领导讲话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领导职务的不同,讲话的权威效果也不同。二是思想性。领导讲话一定要有理论色彩,要能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为指针,阐述所进行的工作的意义,以动员群众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之中。讲话就是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思考,去总结,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去分析问题,去说服人。这样才能打动听众,让人接受,共同与你去实行。三是鼓动性。统治者要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要通过讲话起到激励、鼓动的作用。讲话稿,要注意鼓动、激励作用,针对形势、问题或某种思想动态展开富有启发性的议论,才能取得成效。

(二)起草领导讲话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权威与平易的关系。一篇好的讲话稿,总是权威性与平易性相结合的产物。领导讲话无疑要具有权威性,这种权威,与讲话人的身份、地位、所代表的方面相符合,立场坚定,原则性强,严肃、认真、鲜明、有力地展示自己的观点,起到应有的强调、号召作用。这种权威,确实是一种原则的把握。但如果一个领导者在讲话中,处处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措辞生硬,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危言耸听地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就会拉远与听众的距离,阻碍双方情感上的交流,就得不到思想上的共鸣,起不到应有的影响、教育和引导作用。领导讲话的坦率、诚挚,能很快沟通,大大缩短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在自然而亲切的气氛中传达自己的思想。起草领导讲话稿,不仅要言之成理,还要善于把“理”说白说透,将各种事理渗透到亲切、自然的语言诱导中,便于领导权威的自然贯彻,消除逆反心理,起到讲话应有的权威效果。

二是庄重与幽默的关系。领导讲话无疑要庄重,不能拉家常式的漫谈、闲扯,要严肃、认真、准确地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阐明自己的思想。这是领导讲话所必须把握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一个领导者不论是在何种社会环境中,运用什么样的语言,都不能超越一定的原则限度,去阐述、说明、表现领导者的思想意识。领导者既不能无原则地去评价某些事、某些人,也不能无原则地按照自己的思想意识,一味地表现自己,或以我为中心。起草领导讲话一定要坚持这个原则,行文沉稳、扎实、郑重其事,以使领导活动严肃、认真、原则性强,达到预期目的。但如果在讲稿中一味照本宣科或讲些大话、套话,开始说一通形势如何如何,结尾原则性地提提要求,没有一点灵活性,也打动不了听众的。讲话作为一种鼓动、号召的手段,还必须讲求一些现场效应,努力与听众产生共鸣,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灵活性是原则性运用过程中一种必要的补充,以基本原则为指导,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灵活处理。幽默性是灵活性的种绝妙体现。在讲话中适当增强语言的幽默性,不但会提高语言的艺术魅力,而且也会为领导者的风度增添异彩。当然讲话中使用幽默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灵活运用,以使领导讲话丰富多彩,独具魅力。

三是深入与浅出的关系。领导讲话,总是要通过阐明一定的道理来说服人、教育人,“以理服人”可以说是讲话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但是如果仅仅以此为根据,通篇都是名词、定义、概论,一味进行简单的“满堂灌”,会使人觉得深奥难懂。起草领导讲话稿,只有将说理性与通俗性结合起来,才能使所要阐明的道理生动、明了,听众易于接受,从而起到讲话应有的效果。能够把高深的道理讲得明白流畅、简单透彻,首先需要宽广的知识面和具有灵活运用语言的功力。撰写讲话要想事理严明而又深入浅出、明白通畅,撰稿人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平时注意积累各学科的知识,并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悟性与灵感。其次,掌握语言的技巧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讲话语言的技巧是多种多样的,如数字串连法、借题发挥法、引经据典法、用数字说明法,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并能在起草中灵活应用,会使领导讲话有理有据,生动有趣,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三)起草领导讲话应注意三个问题

1、避免雷同。领导者参加会议应邀讲话,常常会遇到多位领导人讲同一个问题,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重复讲,势必使听众失去兴趣,会场将产生无人关注的局面。起草人员应预先考虑到这一点,在避免雷同上下功夫,使领导讲话既全面又独特,紧紧抓住观众,收到好的效果。一般来讲,独劈蹊径会避免雷同现象,常常也会出乎意料地大受欢迎。有些会议的主办单位分头请领导出席并讲话,所送的是相同的背景材料,缺乏总体设计,起草讲稿很可能重复。避免雷同确实需要动脑筋、想办法。一般说来,撰稿人在起草讲话过程中避免雷同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可根据领导者的特定身份就会议的主旨阐发观点,展开议论,这样可较为自然地成为“一家之言”;二是适当变换议题的角度,用独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阐发观点,使人耳目一新;三是选择那些富有新意的材料来说明问题,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审美活动和求异思维的需要,使听众开拓视野,回味无穷;四是会议组织者要有总体设计,撰稿人不仅要拥有会议背景材料,还应该和会议组织者研究讲话的内容、侧重点。避免重复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撰稿人预先着手,多角度展开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论述,以使领导讲话独具色彩而富有成效。

讲话稿范文篇2

讲话稿的“高度”反映出讲话者和写作者的水平。领导讲话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讲话十分强调“高度”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对讲话稿起草工作是否满意,首先看它是否有高度。

领导讲话稿要有一定的高度,是指站得高、看得远,善于从全局上思考和观察问题,从本质上分析和解决问题,就事论理,

对工作实践问题作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分析,从中把握工作规律,提出科学对策措施,指导工作实践。

“有高度”主要是指讲话思想上的高度——看问题比较全面,分析问题比较透彻,考虑问题着眼长远,避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理论上的高度——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讲话既有前瞻性、指导性,又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内容上的高度——能涉及全局工作,体现全局的面貌,推动全局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位置上的高度——放眼全局、着眼大局,符合领导讲话的身份,在贴近和符合领导特征方面超出一般水平,反映领导机关的立场和观点,体现领导机关的水平;政策上的高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上级的精神,在思想上或步调上与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保持一致,反映群众根本利益,对宏观起指导作用;写作上的高度——立意高,层次高,写作技法达到精美程度,通过材料选取、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等带来审美情趣超出一般水平;理论上的高度——站在哲学的高度对工作进行高度的概括与抽象、浓缩与提炼、归纳与总结;等等。一篇有高度的领导讲话稿,既是主讲人思想的体现,也是领导机关单位形象的表述,又是撰稿人辛勤劳动的成果。因此,无论是主讲人,还是撰写者,都必须十分重视领导讲话稿写作的“高度”,不断提高讲话稿写作水平,把领导讲话稿写得更好,写得更有高度和深度。

“高度”需体现较强理论色彩

领导讲话稿要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理论色彩,指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科学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为指导,阐述所进行的工作的意义,分析和说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是从实际问题出发,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加以阐述;或是寓理论分析于实际叙述中,使人听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有一定的理论色彩是领导讲话稿有高度的具体表现。领导讲话是否有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如果光把某种现象摆出来,简单地议论一通,就事论事,不善于从理论高度剖析问题,没有理论深度,就没有逻辑的力量,就达不到说服人、感染人的效果。因此,领导讲话除了要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外,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和理论深度。领导讲话有一定高度和一定的理论色彩,这就要求站在比较高的角度上去认识和分析问题,但落在文字上则要求做到通俗易懂,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多用群众身边生动的事例,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深入浅出,简洁明快,寓理于情,让事实说话,以真理服人,使人感到亲切,易于被人接受,也就是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领导讲话稿要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理论色彩,这是领导讲话稿写作的首要问题。首先,从其政治性、思想性来说,“高度”是一篇讲话稿的核心价值所在,没有高度的讲话稿可能“一文不值”。因为讲话稿终究是要表情达意、传递信息、指导工作的。如果讲话稿的高度不够——与上级步调不一,思想不够深刻,观点不够正确,就不可能给人以有益启迪和正确指导,甚至误事、误人,影响党的事业发展和个人前途。其次,从写作艺术性来讲,“高度”既是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领导机关人员能力素质的直接体现,没有高度、质量不高的讲话稿有损于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人员的公众形象。假如一篇讲稿,观点和内容都正确,但在材料结构安排上出现重复、颠倒或层次不清等现象,必然会给听众留下啰嗦和条理不清的印象,既有损讲话稿的严肃性,也会让人怀疑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人员的个人能力素质。第三,从讲话稿代拟性来说,“高度”是拟草讲话稿获得合格验收的重要前提,没有高度的讲稿一般不能通过审查。因为讲话稿是替领导机关说话,必须量身定制,具有高度的合身性和合身的高度。如果所拟讲话稿达不到一定高度,说出的话不是领导机关该说或想说的,自然不能满足主讲者的要求。

领导讲话稿要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理论色彩,这是实现领导讲话目的的根本保证。领导讲话的目的是阐释科学理论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推动工作开展。一篇有高度的讲话稿应该发挥释疑解惑、拓宽视野、提高认识、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等作用,有利于实现领导者所要追求的目的,有利于推进工作开展,促进党的各项事业发展。它通过高的站立点,站在现实与历史的制高点上,从纵向和横向交叉的坐标来分析和揭示问题或现象的本质,从工作的大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阐述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加深听众对做好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它通过理性思维,从理论的高度对工作进行抽象、概括和提炼,深刻反映和体现科学理论、党的大政方针、上级决策指示等在本地贯彻落实的情况,揭示工作规律,

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任务,从而加深对科学理论、党的大政方针、上级决策指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引发对如何做好工作的思考,总结经验,举一反三,避免出现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高度”需处理好务虚与务实、高度与深度的关系

确保领导讲话稿写作有高度,必须正确处理务虚与务实的关系,使讲话稿既有高度,又能吸引人。虚与实是对立统一的。讲话稿要有高度和深度,就不能写得太实,就事论事;要能达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目的,就不能写得太虚,空洞无物。党委领导讲话,特别是一把手讲话稿写作,一般来说,虚是主导面,是第一位的。因为宏观性、全局性是党委主要领导履行工作职能的特性,出主意、做决策是党委主要领导履行工作职能的方法,这无疑是务虚的工作。它相对于实而言,显然是主导方面,是最重要的。因此,在为党委主要领导写讲话稿时就要着力围绕理论高度做文章、下功夫,使讲话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作为党委主要领导,如果讲话中不作理论指导,只作具体工作安排,重“实”轻“虚”,就会造成工作安排过细,党委职责未尽,讲话内容和政府分管领导及部门领导重复。而如果讲话中没有实际的东西,光谈理论指导,重“虚”轻“实”,就会造成讲话不切实际、空洞无物,工作安排不明确,致使工作推进困难。

确保领导讲话稿写作有高度,还要正确处理高度与深度的关系。领导讲话稿的高度与深度是统一的。所谓高,主要在于稿子的立意和着眼度;所谓深,主要在于对稿子题材思想深度的挖掘。高度就是对于客观事物的理性深入思考,从理论的角度诠释事物的发展变化;深度就是从一个个具体发生的鲜活的事例来证实理性的思考。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讲道理,摆事实。但是,道理是辩证的大道理,事实也是鲜活生动的事例。领导讲话必须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没有高度的讲稿就没有指导性,但是高度需要深度的思考,需要对某个问题做出系统思考,思考方式需要提升到事物内在本质。没有文字深度,内容高度也就不可能真正产生。若是只有高度没有深度的话,高度就会蜕变成空洞的口号,空洞无物,让人生厌。因此,高度和深度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映衬的。当然,领导讲话稿不是理论文章,也不是学术论文,其追求写作有高度或有深度,但并不是越高或越深越好,切忌任意拔高、随意地上纲上线,或者不断深入挖掘,从道理到道理,全篇都是道理。

领导讲话稿“高度”如何获取

领导讲话稿的“高度”具体可从理论高度、思想高度、领导高度、艺术高度等方面获取。

第一,要具有理论思维,向理论要高度。领导讲稿是领导干部用于阐发党和国家理论主张及路线、方针、政策,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等的一种综合性文体,特别是主要领导的讲话理论性、思想性、政策性更强,对写作人员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要求很高。理论能够使人站得高,看得远,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就能够从具体烦琐的事物当中跳出来,然后再去俯瞰,就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否则,就只能是就事论事,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写出来的讲话稿既没有高度,也没有深度,理论性、思想性和政策性自然就不会强。要培养理论思维能力,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多读书,要努力学习,不断“充电”。

第二,要具有深刻认识,向思想要高度。思想高度就是讲话稿主题的深刻性和正确性,来自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只有对事物观察得精细,思考得深入,搞清楚事物本质及各种关系,深刻把握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发展规律,才能见人之所未见,形成过人或独到的见解,从而使讲话稿主题深刻而正确。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较高的认识水平,需要掌握锐利的思想武器。这个思想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各级领导机关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根源之所在,也是思想高度的渊源所在。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领会、掌握其基本原理,就能不断增强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本领,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进而提高对讲稿思想高度的把握能力。

讲话稿范文篇3

用途

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于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

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或由秘书、干事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

“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

特点

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于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

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知道,听报告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

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注意事项

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同时,事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

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于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

4。主题要单一。一次会议总有一个主题,讲话者也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讲话,首先要围绕会议主题讲,不能离开会议主题,信口开河。

现在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因此,要尽量把话写得简明扼要、干净利索。话讲长了,不仅会影响讲话的效果,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厌烦,不得人心。因为人持久或过度地听讲,会因听觉器官的疲劳而造成全身不舒服,必然精力分散。俗话说“话多如水”。因此,讲话要克服一种坏习惯,即一讲就长篇大论,胡拉乱扯,重复罗嗦,没完没了。

要合乎口语

写讲话稿,要像说话一样简短亲切。绝不要乱抄文章上的一些洁屈聱牙的句子。具体来说,写讲话稿要从下列几方面做到口语化:

1。用句要短,修饰语要少;文言句子和倒装句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造成听众的错觉或分散注意力。

2。一些书面语言的词汇,要改用口语词汇。如“迅速”可改成“很快就”;“立即”可写成“马上”;“从而”可改成“这样就”;“连日来”可写成“这些天来”;“地处”可改成“位置在”;“备定”可写成“准备好了”等等。

3。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要尽量选择其中一听就懂的词,如“对垒”、“交锋”就不如“比赛”通俗易懂。

4。不该省的字不要省。如“同期”最好写成“同一时期”,以免发生误会。

5。要分清同音的字和词。比如“全部”容易错听为“全不”;“喉头”跟“猴头”分不清,应写成“喉咙头”就好。

6。方言土语要少用。听众一般都来自五湖四海,如果用方言土语多了,有些人听不懂,或者窃窃私语,也会影响会场秩序。如“假茶叶”是贵阳的土话,外地人很难知道它是指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

7。用引号表示相反意思的词,在其前面要加上所谓二字,以表示否定。用括号作注释的,要改为直接叙述。

讲话稿范文篇4

讲话稿的结构,由标题、正文组成。

标题。有的是自定的,也有经他人事后增添的。一般要写明讲话的场合或为什么讲话。

正文。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开头。先对不同的听众有相应的称呼和问候。接着可以开宗明义托出主题,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说明讲话的意图,以便听众易于理解。主体部分。阐明讲话中心问题,要围绕主题逐层展开论述,也可分项来讲。要分清主次,重点要突出,次要处,可一带而过。结尾。总结全文,提出要求、希望或祝愿。这要根据不同会议或集会的不同内容来定。

写讲话稿,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选用措词和语气,要有正确、鲜明的观点和典型、生动的事例,要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真挚的感情,有起有伏,引人入胜,产生共鸣。

范例一

共同迎接世纪

—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外听众及港澳台胞的新年讲话

(**年12月31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年到来之际,我很高兴再次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各国人民和朋友,向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朋友,致以美好的新年问候!

**年是包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内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是联合国成立50周年,是世界人民为和平与发展继续奋斗的一年。对于我们中国人民来说,是全面完成第八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两年之后和4年之后,中国将在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5年之后,我国人民将同世界人民一起迈入21世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对中国来说,20世纪是一个充满苦难与抗争的世纪,也是一个通过探索与创造、革命与建设不断取得伟大历史性胜利的世纪。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1949年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历史,开创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经过30年的摸索,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6年来,中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深知,中国的经济文化仍比较落后,实现现代化任重而道远,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奋发图强,继续前进。

刚刚过去的**年,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继续取得胜利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顺利地进行了包括金融、财税、投资、外汇、外贸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年,中国将继续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经济工作中,重点是加强农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抑制通货膨胀,继续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继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朋友们,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中,中国落后了。现在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最重要的是把中国的经济搞上去。中国有着占人类15以上的人口,中国的发展与富强,不仅对于亚洲,而且对于整个人类的进步事业,都将是一个新的重要贡献。

维护和平、相互尊重、加强合作、促进发展是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本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曾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中国一贯主张,国与国之间应当友好相处而不应彼此对抗;求同存异而不应强加于人;相互尊重而不应以强凌弱。世界历史和现实不断证明,任何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行径,都是不得人心的。任何只顾本国利益而损害别国利益、阻挠别国发展的做法,最终都是要自食其果的。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年,中国与各国的交往十分频繁,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新的发展。我国领导人**年在国内外会晤了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建设性探讨,并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增进了相互了解、信任与合作。**年,我们欢迎更多的朋友到中国来亲眼看一看。我们将积极参加世界性的纪念二战结束和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各种活动,承办妇联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新的一年里,中国将在国际事务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继续做出自己的努力。

朋友们,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方针是坚定不移的。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中国都将按期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且对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有充分的信心。中葡两国在澳门问题上的良好合作有利于澳门的前途。我们相信,中葡两国将继续本着友好合作的精神,最终完成澳门的顺利交接。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任何势力要分裂祖国,搞,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绝对不能接受的,这种图谋是注定要失败的。

朋友们,中国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把一个和平、稳定、繁荣和进步的世界,带入曙光初露的新世纪。我再次向各位致以美好的祝愿!

谢谢各位!

(新华社北京**年12月31日电)

范例二

在人代会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

在××县第11届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上,我荣幸地当选为××县人民政府县长。在此,我谨对各位代表对我的无比信任和大力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我是××人民的儿子。我为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而感到荣幸和自豪。我热爱这2100平方公里美丽富饶的土地,我更热爱这80万勤劳勇敢、善良正直的人民。我愿把我的全部身心献给这块哺育了我的土地和教育我成长的人民。

××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文明古县。时至今日,我们××县已有2212年的历史。在2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奋斗在这块土地上,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添绘了极为壮丽的一页。在这里,我无法统计××县曾经历了多少任知县、县令和县长,诞生和哺育了多少名人志士;同样,我也无法评价他们每位的历史功过是非。如果说,落后的社会制度曾经阻碍了××县的发展,阻碍了无数仁人志士才智的施展,那么,1949年8月5日××县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则为××县的发展展示了无限广阔的前景。

这大概是一种历史的巧合。从1949年7月25日××县第一届人民政府建立以来,已经召开了11届人民代表大会,而我又恰巧是第11位县长。我的自知之明使我懂得:与前辈们相比,我无论是在能力、资历、经历等方面都远不如他们。但是,我要衷心感谢前辈们打下的良好基础。尽管我的德、识、才、学低微疏浅,难当此任,但凭着我对××县无比深厚的感情将激励我努力工作,不负众望,为××县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县的兴盛就是我的欢乐。××县人民的富裕就是我的幸福。

讲话稿范文篇5

七一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值此之际,我代表成栋学院直属党支部向全体党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贺!请其一,党员激情豪迈,堪称董事生硬裁俊帅,观成栋发展,望旗帜率亿万群众走向新时代。我于成栋学院全体党员和全体教职员工共勉:

我们要把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第一位。

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全体党员要带头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在学院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

我们要全体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是我们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也是坚持党员标准的需要。回顾过去三年的发展,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各项工作都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在教育部专项检查中获优秀成绩;在第43届运动会上,获教工组第三名、同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在全省艺术设计大赛中,我

院学生分获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在近日结束的教工排球赛上,成栋学院取得教工女子乙组冠军的好成绩;2005年6月,在全国296所独立学院中,成栋学院被推选为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常任理事单位、副理事长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院广大党员和教职员工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更是我们党正确领导的结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全体党员必须用联系群众、克己奉公、坚持原则、勤奋学习、敢于创新、严于律己、维护团结等一切优良品质来教育自己,改造自己和锻炼自己,从理论、道德、作风、纪律、知识五个方面加强修养,为学院的发展建设做出更大的。

我们要加强作风建设,争创工作实绩。

讲话稿范文篇6

用途

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于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

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或由秘书、干事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

“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

特点

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于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

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知道,听报告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

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注意事项

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同时,事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

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于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

4。主题要单一。一次会议总有一个主题,讲话者也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讲话,首先要围绕会议主题讲,不能离开会议主题,信口开河。

现在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因此,要尽量把话写得简明扼要、干净利索。话讲长了,不仅会影响讲话的效果,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厌烦,不得人心。因为人持久或过度地听讲,会因听觉器官的疲劳而造成全身不舒服,必然精力分散。俗话说“话多如水”。因此,讲话要克服一种坏习惯,即一讲就长篇大论,胡拉乱扯,重复罗嗦,没完没了。

要合乎口语

写讲话稿,要像说话一样简短亲切。绝不要乱抄文章上的一些洁屈聱牙的句子。具体来说,写讲话稿要从下列几方面做到口语化:

1。用句要短,修饰语要少;文言句子和倒装句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造成听众的错觉或分散注意力。

2。一些书面语言的词汇,要改用口语词汇。如“迅速”可改成“很快就”;“立即”可写成“马上”;“从而”可改成“这样就”;“连日来”可写成“这些天来”;“地处”可改成“位置在”;“备定”可写成“准备好了”等等。

3。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要尽量选择其中一听就懂的词,如“对垒”、“交锋”就不如“比赛”通俗易懂。

4。不该省的字不要省。如“同期”最好写成“同一时期”,以免发生误会。

5。要分清同音的字和词。比如“全部”容易错听为“全不”;“喉头”跟“猴头”分不清,应写成“喉咙头”就好。

6。方言土语要少用。听众一般都来自五湖四海,如果用方言土语多了,有些人听不懂,或者窃窃私语,也会影响会场秩序。如“假茶叶”是贵阳的土话,外地人很难知道它是指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

7。用引号表示相反意思的词,在其前面要加上所谓二字,以表示否定。用括号作注释的,要改为直接叙述。

讲话稿范文篇7

所以,我想尽量以讲座或漫谈的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与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讨有关讲话稿起草的实际操作方法问题,便于大家学以致用。

领导讲话稿的种类很多,很杂,今天我们一起所要研究的领导讲话稿,主要是领导在各种会议上的部署性讲话和总结性讲话。因为这两种讲话用的最多,也可以说是学习其他类型讲话的基础。所以学会了起草这样的讲话稿,其它类型的讲话稿,包括我们经常用到的述职报告、竞聘报告等也都能够触类旁通。

第一个问题,打破误区,讲话稿不是“写”出来的

我们可以通过起草一篇部署性的讲话来证明一下这个道理。

所谓部署性讲话,是指在各种工作会议上,领导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贯彻落实要求的讲话。比如《某某同志在全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某某同志在全省计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某某同志在全县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等。

部署性讲话,往往要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向与会者提出应当怎样分析和认识形势,进一步明确当前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的具体措施等等,具有明显的指示性和指导性。

现在我们就先来研究怎样起草部署性的讲话稿。

现在,我和在座的朋友,都是某市写作班子的秘书,专门从事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工作人员。

现在,领导下达了任务,要求我们为他起草一篇在全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而且要求不全面讲,重点讲一讲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紧紧依靠能人带动问题。

在接到领导讲话稿的起草任务之后,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有一个心理状态问题,也就是起草讲话稿的思维方式问题。

许多初学者,接到起草任务后,甚至要洗把脸,再洗洗手,然后正襟危坐,心里想,我要写领导讲话啦!下笔写出标题,《在全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会议上的讲话》,再署上领导的名字和年月日,当写完“同志们”三个字再加个“冒号”之后,就开始绞尽脑汁琢磨着用什么样的词汇啊,怎么样开头啊,第一个字用什么啊,等等,长时间徘徊在稿子的外头,不能很快进入“角色”。

我把这种情况称作为不会“开门”或“开不开门”。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写作思维方式,不打破这种思维方式,也就不会“开门”,而不会“开门”,也就很难写出优秀的讲话稿。

我的体会和理解是,讲话稿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是对事物认识的结果,或者说是对事物认识的文字反映。我主张,写讲话稿,首先要研究“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调查研究”),而不要先研究“字”(“字”怎样写,其实对我们在座的各位来说,已经不是很大的问题)先研究“字”,容易陷入误区,形成僵局。

研究“事”,可谓“思想家”;研究“字”,可谓“文字匠”,起草讲话稿,首先要求我们是“思想家”,然后才是“文字匠”。

实际上,讲话稿,是讲话,而不是讲“字”。讲话,就是说话,就是用“话”来研究、部署工作,提出对工作的要求。而这些“话”则是我们起草者和领导同志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通过研究其“事”得出的,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讲话稿。

比如说,

研究“事”,主要研究三个方面:

一是研究上面的“事”。主要是上级的文件、会议材料、领导讲话等。要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细心研读,从中深刻领悟、准确把握上级的精神,看有哪些新政策、新观点、新要求、新提法,便于我们在起草讲话稿的过程中有所遵循,有所借鉴,有所吸收和体现。我们现在要起草的是一篇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紧紧依靠能人带动的讲话稿,所以我们就要研究党和国家这方面的大政方针。经过研究,国家的政策已经由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经济制的“重要补充”,变成了“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又变成了与发展公有制经济等同地位,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省委、省政府也召开会议作出安排部署。因此,我们采取超常举措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符合上级要求的。

二是研究外面的“事”。包括国内国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及重视能人带动方面的趋势、动态、最新观点,好的经验、做法和政策举措等,主要从各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和其他渠道获取。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还要到外面去实地考察。经过研究,我们获得了大量值得借鉴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重视能人带动的好经验、好做法。

三是研究下面的“事”。领导讲话是为了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的。所以必须把本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重视能人带动方面总的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搞清楚,以便我们所起草的讲话稿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经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为我们当地这方面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与其他地方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必须抓紧赶上;同时研究出了依靠能人带动的重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重视能人带动的“事”,我们基本研究明白了,但还需要我们把这些“事”变成文字的东西,转换成讲话稿。

领导讲话主要目的是用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所以既要向听众讲明道理,又要确定工作目标和任务,还要提出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系列措施。因此,我们可以按照“讲道理、定任务、提措施”这样的逻辑框架捋一捋我们刚才所研究的“事”。

先捋一捋“讲道理”(解决“为什么干”的问题)。我们讲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紧紧依靠能人带动的问题。为什么呢,通过我们研究“事”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省委、省政府也召开会议作出安排部署。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能人。所谓能人,既包括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也包括头脑活、善经营、能赚钱的个体工商户和经纪人”。这就是讲道理,而这个道理的形成,是靠我们研究了许多“事”之后形成的。

常言道:“摆事实,讲道理”。空谈大道理,难以说服人,所以,要用事实来证明我们所讲的“道理”的科学性。经过研究外面的“事”,我们又得出下面的结论:“事实表明,凡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往往都聚集着这样一批能人。浙江省的温州是这样,与我市相邻的某县、甚至相邻的某镇也是这样。”有了这样的事实,就可以有力地说明我们要讲的“道理”是正确的。

再捋一捋“定任务”(解决“干什么”的问题)。我们已经研究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离不开能人带动”的道理,又研究出“离不开能人”的事实后,得出一个结论,即:“因此,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高度重视能人带动作用。”这既是我们研究“事”的结论,也是我们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项工作目标。目标确定后,我们又研究出以下三项主要的工作任务:

一是要善于发现能人;

二是要热情帮助能人;

三是要合理使用能人。

最后再捋一捋“提措施”(解决“怎么干”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应该采取哪些组织手段、行政措施以及其它办法,保证所定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下面,我们把刚才研究的“事”从头到尾串起来,转化成文字的东西,形成一篇完整的讲话稿的框架或是提纲,以便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一篇讲话稿的整体概念。

先拟一个标题。讲话稿的标题也是多种多样的,而最常用的大体有二种,一种是“直标式”如:

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会议上的讲话

张书记

(年月日)

一种是“正副式”,如:

高度重视能人带动作用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会议上的讲话

张书记

(年月日)

(要根据领导习惯而定)。下面我们用“直标式”标题:

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会议上的讲话

张书记

(年月日)

同志们:

下面,我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重视能人带动问题,讲几点意见: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帽”,也就是开头的写法。讲话的开头方式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比较常用的主要有四种方式:

一是平铺直叙式。介绍一下会议的背景、会议的议题和会议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是会议结束时的讲话,就要简单地总结一下会议的议程、完成情况和会议的效果。

二是总结提要式。就是在开头把要说的问题,点点题目,然后逐条展开。

三是表态式。就是对前面领导讲话或工作安排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观点。有的还要说明一会还有更重要的领导讲话,以他的讲话为准,等等。

四是开门见山式。就是在讲话的开头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将讲话者的意图和盘托出,不绕任何圈子。我们这篇讲话稿的开头就是这种写法。

一、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高度重视能人带动作用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省委、省政府也召开会议作出安排部署。而非公有经济制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能人。所谓能人,既包括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也包括头脑活、善经营、能赚钱的个体工商户和经纪人。

事实表明,凡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往往都聚集着这样一批能人。浙江省的温州是这样,与我市相邻的某县、甚至相邻的某镇也是这样。因此,我们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也必须高度重视能人带动作用。

(摆事实,讲道理,主要目的是提高认识,把这个问题作为第一部分,主要是解决“为什么干”的问题。)

二、认真抓好依靠能人带动的几项重点工作

根据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讲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善于发现能人;

二是要热情帮助能人;

三是要合理使用能人。

(第二部分明确所定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解决“干什么”的问题。)

三、加强对依靠能人带动工作的组织领导

这段可以讲一下组织、人事、财政、教育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等问题。这是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组织手段和行政措施。

(第三部分主要是解决“怎么干”的问题。也就是怎样去组织、领导这项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

这样,这个问题讲得就比较全面、比较清楚了,既让与会者明白了道理,又知道回去以后应该怎么办了。

一般来说,讲话稿的结构往往为“三段式”:

第一段,讲意义、讲道理,明确“为什么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提高认识”;

第二段,讲工作、讲重点,明确“干什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突出重点”;

第三段,讲措施、讲要求,明确“怎么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加强领导”。

因为这样的“三段式”,符合人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规律,所以写讲话稿,也要符合这种规律,即使不用“三段式”,那也只是形式问题。

确立了先研究“事”后研究“字”的思维模式,再把握一些讲话稿的框架或结构特点,可以说,我们就基本学会怎样起草讲话稿了。

第二个问题,坚定信心,谁都能写出讲话稿

“三段式”的部署性的讲话稿会写了,可遇到其它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讲话稿又不会写了,怎么办?答案就是要学会借鉴。

可以说,任何一篇文章、一本著作都不可能是作者自己苦思冥想地想出来的,总要借鉴别人思考、研究、调查的成果。

下面,我们通过研究借鉴问题,学习起草总结性讲话,听完之后,保证你也会起草总结性的讲话了。

所谓总结性讲话,是领导对一个时期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经验教训等进行回顾、反思所作出的总结、评价,以及指明下步工作的一种讲话。

下面我们以借鉴形式研究一下总结性讲话的起草。

比如,我市要召开会议,总结近两年来的工作情况,要求我们为领导起草一篇题为《在总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们虽然有着丰富的工作感受,也掌握了大量的材料(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讲“事”),但仍然感觉不知怎么写。没关系,找一找有关方面的讲话,借鉴一下。经过查找,看到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这篇《政府工作报告》共分两大部分: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总述性导语)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努力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战胜了突如其来的严重非典疫情和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等特大自然灾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分述性概括)

——经济跨上新台阶。

——取消农业税。

——改革迈出重大步伐。

——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

——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过渡句)事实充分说明,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发展经济、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付出了巨大努力,做了大量工作。

(分述性总结)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

(二)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

(三)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过去五年,我们在丰富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体会是:

第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第二,必须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搞好宏观调控。

第五,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基础和力量源泉。

第六,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使我们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风险。

——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

——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需要加强。

二、年主要任务

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略)

最后有个结束语。

我们通过学习之后,感到这种写法很好,值得借鉴。于是,在起草总结近两年来工作情况的讲话稿时,借鉴一下这种写法。

我们也可以在写了一个简单的总述性导语之后,引出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用3至句话,把我市近两年来发生的变化或是取得的成绩进行分述性的总结概括。就是:

近两年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十六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抓住改革与发展的机遇,积极组织和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和衷共济图振兴,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概括所取得的成果)

——发展思路更加完善。

——发展氛围更加浓厚。

——发展成效更加明显。

——发展后劲更加充足。

这些变化标志着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重要步伐。

两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总结工作)

一是强化经济运行;

二是创新发展机制;

三是突出重点工作。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在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体会是:

(总结体会)

(一)各级领导重视,上下齐心协力,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责任落实,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三)创新工作机制,实行长效管理,是做好工作的重点;

(四)理顺各方关系,加强沟通协调,是做好工作的条件。

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指出问题和不足)

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总结过去,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部署下步工作)

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再有一个结束语。

这样,这篇总结性讲话稿就基本写成了。

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学会借鉴,大胆借鉴,找找范文,开始可能要套用一下,实践多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可以摒弃那些老套套,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风格。

第三个问题,勇于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有时人们议论,说现在的领导讲话大家不愿听。为什么不愿听?因为总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所以,我们为领导同志起草讲话稿,一定要有所创新,写出新意。

那么,怎样创新呢?我看无非是内容、形式(也就是结构、框架)和语言三个方面怎样结合。语言,是一个长期实践与积累的问题,一会多少也要讲一些。这里先谈一谈讲话稿内容和形式怎样结合的问题。

一是内容和形式都是新的。

比如,我们市要召开工作会议,会议的任务是总结上一年工作,安排下一年任务。这是一篇总结性讲话。这样的讲话,往往采用三段式:第一段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第二段安排今年的几项工作,第三段讲讲加强领导问题。

但是年年这样讲,就显得缺乏新意。所以我们力求从形式、内容两个方面有所突破。

首先,从结构上进行创新。力改过去的三段式为多段式,讲六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坚定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个问题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牢把握上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第三个问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第四个问题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力抓好业务建设;

第五个问题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第六个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夺取全面胜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这样处理就显得结构整齐,脉络清晰,便于把听众的劲头鼓起来。

其次,从内容上进行创新。比如第一部分回顾总结工作,力求做到简练、概括,避免与其他领导的讲话过多的重复。第二部分,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我单位实际,对“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进行较为详细阐述。第三部分,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出“六破六立”的新观点;第四部分,讲业务工作,同样为了避免与其他领导讲话重复,只讲几条原则和几项重点,不做全面部署;第五部分(略);第六部分,在讲到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时,提出“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的具体要求。

应该说,从内容上来讲,也是有所创新的,所以,这样的讲话就容易被群众接受。

二是用新形式包装老内容。

比如,部署发展县域经济工作,总要强调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意义。

但是在去年年底的会议上,领导讲话时已经阐述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意义: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应对市场竞争挑战、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

今年上半年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会议上,领导还这样讲过:

首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其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

第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全面崛起的现实需要。

那么,现在领导还要强调这个问题,我们总不能翻出过去领导的讲话稿来对付领导,所以我们就要运用一点小技巧,换个表述角度,对老内容进行新包装。

首先,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角度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其次,从我省实现经济崛起的现实需要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至关重要。

其三,从我们本地的现实情况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三是老形式赋予新内容。

比如刚才我们起草的两年来工作总结的讲话稿,形式是老的,是套用《政府工作报告》的,但内容是本单位的,是新的。偶尔借鉴一下老形式是可以的,但也不能只使用这样一种模式。

另外,大家要注意的是,老的形式加老的内容是坚决不可取的。为了图省事,把领导以前的讲过的讲话稿翻出来,改头换面,再去讲一通,这样做最省事,但也是最不负责任的,既对工作不负责,也对领导不负责,更对自己不负责,切忌使用。

一篇讲话稿如何创新,如何安排好结构,到底分几块写好?这是实践中经常遇到、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果是主体讲话,一般分为“讲道理、定任务、提措施”三部分,也就是“三段式”。

当然,主体讲话也可以并列地讲几个问题,如五个问题、八个问题。

如果是强调性讲话,因为有主体讲话,就不必面面俱到,而应就几个突出问题加以强调。

总之,文无定法,要因题制宜。

创新是永无止境的,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和写作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讨,写出更多精彩的讲话稿。

第四个问题,精雕细刻,不断追求完美的境界

一篇讲话稿的初稿形成后,不管形式和内容如何创新,都要回过头来,通篇进行润色、修改、完善,这一点极为重要,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许许多多文章高手的基本经验就是文章是改出来的,“一成文章半成改”。

我们修改讲话稿时,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看主题是否鲜明。主题不存,公文无魂;主题突出,文稿有神。《出师表》之所以千年不衰,主要是它深蕴了“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在解放战争时期写的《关于情况的通报》之所以载入史册,关键在于揭示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一伟大的真理。党的十六大以来,胡总书记在各种讲话中反复强调的“科学发展观”这个鲜明主题,具有战略性、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所以,一直成为我们各级领导讲话的指导思想。可见,一篇讲话,主题越鲜明、越突出,思想性就越强;思想性越强,生命力就越强。

主题鲜明正确,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个是所提出的方针、政策、原则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要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再一个是对形势的分析和工作的估价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能够把成绩讲够,把问题讲透,把原因找准,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一是一,二是二,让人听了信服。

二看任务是否明确。特别是部署性的讲话,越往基层越需要明确任务,包括数量、质量、时间等具体要求,让与会人员知道回去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不能光讲大道理、空道理。提出的工作任务要从实际出发,留有一定余地,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不能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更不能脱离实际搞瞎指挥。提出的工作任务还应该突出重点,一个会议侧重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不能求全,不能面面俱到。领导的讲话,既要讲任务,还要讲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如果只讲“要干什么”,没讲“怎么干”、“干中注意什么”,这篇讲话是不完整、不全面的。

三看结构是否合理。结构就是讲话稿的骨架和脉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眉清目秀,切忌杂乱无章,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是整体布局要合理。不管是“三段式”还是“多段式”,其结构框架都要符合逻辑规律。二是层次要分明。叙述事情,有前因,有后果,有过程;议论问题,有观点,有论据。段与段、层与层之间要有必要的过渡句或转折语,这样,即使讲话的内容比较复杂,也便于听众理解和思考。

四看表述是否精炼。要坚决删去那些套话、老话、空话和多余的字、句、段等等。这是一个文风问题。要努力做到“篇中不可有冗章,章中不可有冗句,句中不可有冗字。”

五看语言是否适宜。讲话稿,就是讲话,讲话就要像说话那样亲切、自然、随意。

一是句子要短。尽量把长句子变成短句子,长句子既难念,又不好听得董,也容易听错。

如:“央行和银监会近期多次召开会议对各家银行给予窗口指导。”对这样的句子可以在“召开会议”的后面加一个逗号,变成短句子:

“央行和银监会近期多次召开会议,对各家银行给予窗口指导。”

再如:“甚至有消息称监管部门对部分银行提出四季度不能增加贷款的要求。”我们可以在“有消息称”的后面和“提出”的后面分别加上逗号,更适合口语:

“甚至有消息称,监管部门对部分银行提出,四季度不能增加贷款的要求。”

这些长句子,作为文章可以使用,作为讲话,就不合适了。

二是把书面语言尽量改用口语。如:

迅速――很快;立即――马上;

途经――路过;鼎立――大力;

莅临――前来;从而――这样就;

连日来――这些天来。

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是讲话口语化的典范。如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有这么一段:“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

六十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为了鼓舞人们的斗志,振奋人们的精神,陈云同志代表党中央起草一篇《人民日报》社论,在结尾时有一句话,大意是:只有我们勒紧腰带,涯到明天开春,形势就会大有好转。

“勒紧腰带”、“挨”,生动、形象、准确,比那些华丽的词句,要强得多。

三是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要尽量选择其中一听就懂的词。如:

“对垒”不如“比赛”;

“精神桎梏”不如“精神枷锁”;

“鳏夫”不如“单身男子”;

“沥水遍地”不如“雨后积水遍地”等等。

四是不该省的字不要省以免发生误会。如:

“同一时期”不要写成“同期”;

“上海吊车厂”不能简写成“上吊”;

“黑龙江科技学院”,不能简称为“黑技院”;

五是要注意谐音字、词的使用。比如:

产品全部合格――产品全不合格;

时事――实事;振动――震动;电机――奠基;

必须――必需;只是――指示;喉头――猴头等等。

六是多用双音词,不用或少用单音词。单音词由于只有一个字,读起来声音短促,不够响亮,很容易一晃而过,听不清楚;单音词表达的意思也没有双音词清楚。所以,应尽量少用单音词。比如,我们可以将下面的单音词改为双音词:

可――可能、可是;能――能够;但――但是;

将――将要;且――并且、而且;已――已经;

较――比较;曾――曾经;因――因为;

应――应该;故――所以等等。

七是尽量不用文言词或半文半白的词。现代汉语中仍然存在着来自古汉语的文言词。文言词语或半文半白的词语有内涵丰富、表意深刻的特点,但它不便理解,可听性不强。因此,我们应将这些半文半白的词语改为通俗易懂,可听性强的词语。例如:

乃――就是;为宜――比较适合;

因故――因为(什么)原因;

此前――在这以前;换言之;换句话说等等。

另外,请大家注意一个问题。一般来说,重要会议的领导讲话稿,都要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

那么,在班子集体讨论时,无论哪位领导的修改意见都是必须尊重的。但实际情况往往很复杂,有时领导之间的意见不尽一致,有时有的领导意见不够全面。怎么办?

第一,可改可不改的,尽量改;

第二,意见分歧大的,尽量删;

第三,内容重复的,尽可能改自己的原稿;

第四,实在不好改的,加以说明;

第五,各抒己见,不固执己见,最后定夺一律要听讲话人的。

五、勤奋学习,为成为优秀的领导干部奠定基础

起草讲话稿,要真正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还有一个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经历一日之寒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第一,要多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除了多学多看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理论方面的文件以外,各种各类的书都要读。读哲学有助于搞通思想方法,读历史可以增强历史感,读文学作品能够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等等,都是起草领导讲话稿需要的。各个领域的知识是相通的,如果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不会写出好的讲话稿。当然,书籍浩如烟海,时间终究有限,所以读书也要有所选择。我个人体会,对于初学写作者可以多读多学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一是古文。可以说,古人写的文章博大精深,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应该下点功夫学习。古文浩如烟海,不可能都读到,一定要有选择地读。最基本,最实用,也是最为经典的,就是《古文观止》。《古文观止》的版本也很多,可以选一本既有注释也有译文的版本。如果时间有限,还可以选择中学生的读本,这样的读本更为精练。

二是、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他们是实实在在的写作文章的大家和高手,他们的著作非常精彩,是学习写作的必读书目。邓小平同志在审定完《邓小平文选》(三卷)时说,可以付印了,没有一句废话,管用。这就说明,领袖的著作不仅精练,而且都是实践的产物。

三是李瑞环的书。有《为人民办实事随谈》、《学哲学用哲学》和《辩证法随谈》等,李瑞环学识渊博,博古通今,他的讲话,观点鲜明,语言精彩,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四是王梦奎的文章。王梦奎是经济学家,曾经担任十年的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后来又担任多年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最近有一篇文章,称他为中共第二杆子、国务院“第一笔”。我以为他的文章的风格、特点,最适合学习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同志研读。

王梦奎同志出版了不少书,可以找来读一读,如《王梦奎文存》(6卷本)、《王梦奎随笔》、《翠微居杂笔》等。另外,多年以前,他曾经为国务院研究室的年轻同志编辑一体《怎样写文章》的小册字,收集了一些写文章的大家、包括领袖对写作的体会、经验等文章,后来这本小册子公开发行了,发行量很大,大家可以购买目前的新增订本。

当然,学无止境,学习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还会不断发现要学习的新领域、新知识。比如你要想知道怎么读书,你就可以看一看列宁的《哲学笔记》;如果你要想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最好读一读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第二,要多练笔。一篇好的讲话稿往往需要我们付出相当的精力和心血。但实际情况是,从接到任务到交稿,往往时间紧迫,不可能有从容斟酌的修改时间。如果平时不练笔,就很难把讲话稿写好。因此,我们要下些功夫,经常练笔,力争在短时间内写出好的讲话稿。

多练笔的渠道很多,比如,经常写一写时评、随笔之类的小文章,既可以主动了解掌握当前的大政方针,也可以锻炼思维,还可以提高驾驭文字的能力。再比如开博客,可以开个人的,也可开单位集体的,既有利于工作,又有乐趣,还可以促使自己和其他同事坚持经常练笔。要坚持记日记,不一定长篇大论的记,可以记成备忘录形式的,既对工作有好处,也对自己的成长进步和写作有好处。此外,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琢磨点“四六句”,不仅可以锤炼语言,也可以帮助训练写作思维。总之,要坚持练笔,手中的笔不应该停下来。

我曾经总结了读书与写作的切身体会:“要在写作中读书,在读书中写作。只读不写,永远写不好,只写不读,永远也不会写好。写是读的延续和升华,读是写的准备和基础。”可以说,多读多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好领导干部的重要基础。(练习题)

第三,要多实践。就是要多接触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多学习,多积累,使我们认识不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问题,不用多讲,大家都有切身的体会。

概括地说,今天我们所研究的起草讲话稿的问题,无非是三个方面:

一是内容,就是我们所研究的“事”,也就是如何

“讲道理、定任务、提措施”。

二是形式,就是要琢磨运用什么样的结构,把我们所研究的“事”(道理、任务和措施)串起来。主要有“三段式”、“多段式”、“板块式”等。

三是语言,基本够用,但还需要长期实践与积累。

再换一句话说,讲话稿的起草,无非就是研究“事”(道理、任务和措施)和怎样把这些“事”(道理、任务和措施)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或者说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体式),用简练的、符合口语的文字组合起来。

讲话稿范文篇8

讲话稿也称“发言稿”,是在某种特殊场合要讲话前所拟定的书面稿子。其作用是节省时间,集中、有效地围绕议题把话讲好,不至于走题或把话讲错。

用途

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于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

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或由秘书、干事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

“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

特点

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于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

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知道,听报告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

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注意事项

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同时,事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

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于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

4。主题要单一。一次会议总有一个主题,讲话者也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讲话,首先要围绕会议主题讲,不能离开会议主题,信口开河。

现在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因此,要尽量把话写得简明扼要、干净利索。话讲长了,不仅会影响讲话的效果,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厌烦,不得人心。因为人持久或过度地听讲,会因听觉器官的疲劳而造成全身不舒服,必然精力分散。俗话说“话多如水”。因此,讲话要克服一种坏习惯,即一讲就长篇大论,胡拉乱扯,重复罗嗦,没完没了。

要合乎口语

写讲话稿,要像说话一样简短亲切。绝不要乱抄文章上的一些洁屈聱牙的句子。具体来说,写讲话稿要从下列几方面做到口语化:

1。用句要短,修饰语要少;文言句子和倒装句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造成听众的错觉或分散注意力。

2。一些书面语言的词汇,要改用口语词汇。如“迅速”可改成“很快就”;“立即”可写成“马上”;“从而”可改成“这样就”;“连日来”可写成“这些天来”;“地处”可改成“位置在”;“备定”可写成“准备好了”等等。

3。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要尽量选择其中一听就懂的词,如“对垒”、“交锋”就不如“比赛”通俗易懂。

4。不该省的字不要省。如“同期”最好写成“同一时期”,以免发生误会。

5。要分清同音的字和词。比如“全部”容易错听为“全不”;“喉头”跟“猴头”分不清,应写成“喉咙头”就好。

6。方言土语要少用。听众一般都来自五湖四海,如果用方言土语多了,有些人听不懂,或者窃窃私语,也会影响会场秩序。如“假茶叶”是贵阳的土话,外地人很难知道它是指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

7。用引号表示相反意思的词,在其前面要加上所谓二字,以表示否定。用括号作注释的,要改为直接叙述。

讲话稿范文篇9

讲话稿也称“发言稿”,是在某种特殊场合要讲话前所拟定的书面稿子。其作用是节省时间,集中、有效地围绕议题把话讲好,不至于走题或把话讲错。

用途

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于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

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或由秘书、干事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

“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

特点

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于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

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知道,听报告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

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注意事项

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同时,事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

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于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

4。主题要单一。一次会议总有一个主题,讲话者也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讲话,首先要围绕会议主题讲,不能离开会议主题,信口开河。

现在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因此,要尽量把话写得简明扼要、干净利索。话讲长了,不仅会影响讲话的效果,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厌烦,不得人心。因为人持久或过度地听讲,会因听觉器官的疲劳而造成全身不舒服,必然精力分散。俗话说“话多如水”。因此,讲话要克服一种坏习惯,即一讲就长篇大论,胡拉乱扯,重复罗嗦,没完没了。

要合乎口语

写讲话稿,要像说话一样简短亲切。绝不要乱抄文章上的一些洁屈聱牙的句子。具体来说,写讲话稿要从下列几方面做到口语化:

1。用句要短,修饰语要少;文言句子和倒装句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造成听众的错觉或分散注意力。

2。一些书面语言的词汇,要改用口语词汇。如“迅速”可改成“很快就”;“立即”可写成“马上”;“从而”可改成“这样就”;“连日来”可写成“这些天来”;“地处”可改成“位置在”;“备定”可写成“准备好了”等等。

3。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要尽量选择其中一听就懂的词,如“对垒”、“交锋”就不如“比赛”通俗易懂。

4。不该省的字不要省。如“同期”最好写成“同一时期”,以免发生误会。

5。要分清同音的字和词。比如“全部”容易错听为“全不”;“喉头”跟“猴头”分不清,应写成“喉咙头”就好。

6。方言土语要少用。听众一般都来自五湖四海,如果用方言土语多了,有些人听不懂,或者窃窃私语,也会影响会场秩序。如“假茶叶”是贵阳的土话,外地人很难知道它是指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

7。用引号表示相反意思的词,在其前面要加上所谓二字,以表示否定。用括号作注释的,要改为直接叙述。

8。有些难懂的、文绉绉的成语,最好不用。但是早已口语化了的成语,还是可以用的,这样才能使讲话稿的文字生动,雅俗共赏。

讲话稿范文篇10

一、领导讲话稿的类别

领导讲话稿依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3类22种。

(一)会议类讲话稿

这是领导讲话稿中数量最多、占比重最大的一“族”。我们平时所说的“领导讲话稿”,主要是指这一类。

1.党代会、人代会等代表大会的报告。内容一般是对上一届或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情况的回顾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部署。要求内容全面,表述严谨、庄重。

2.会议开幕词。一般在比较隆重的大型会议上使用。内容主要是讲明会议的目的、意义及用法,要富有启示性、鼓舞性。

3.会议闭幕词或会议总结讲话稿。主要是总结会议的收获,要求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富有号召性。

4.工作会议讲话稿。根据既定的会议内容讲对某一项或几项工作的要求。要讲得鲜明、透彻、实在。

5.动员会议讲话稿。主要讲进行某项工作的意义和方法。要讲得入情入理,振奋人心,鼓舞斗志。

6.庆功会、表彰会讲话稿。主要是概括、总结、肯定受表彰单位或个人的成绩和经验,对其进行表彰、鼓励,对面上提出学习、推广的要求。要富有激情和感召力。

7.庆祝会、纪念会讲话稿。根据庆祝、纪念的主题,立足现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要讲得客观、准确、实际。

8.专题报告会的报告。如学习理论心得报告,外出考察报告等。内容要有厚度、深度,给人以启示和借鉴。

9.碰头会、汇报会讲话稿。根据碰头、汇报的情况,肯定成绩,针对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强调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工作。要有具体要求,有力度。

10.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讲话稿。充分运用与会人员看到和听到的先进事迹和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要求学习、推广,促进工作。要有较强的说服力、号召力。

11.研讨会、座谈会总结讲话稿。根据与会人员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工作或进一步研讨的意见、要求。要有较强的概括力和条理性。

12.综合性会议上的专题发言稿。主要是分管某一条战线、某一方面工作的领导同志在综合性会议上就自己分管的战线或工作讲情况和意见。要主题突出,富有资料性、参考性,并注意不过分强调自己分管工作的重要。要讲“实”,不要讲“虚”;要讲“适”,不要讲“过”。

13.在新旧领导工作交接会议上的讲话稿。这是一种很特殊的会议讲话稿。在这种会议上往往有三个讲话,一是卸任领导的讲话,一是接任领导的讲话,一是上级领导的讲话。卸任和接任领导的讲话,都要讲得谦虚、诚恳,并有表态的意思。上级领导讲话,则要对双方都给予肯定,并对该级领导班子及下属提出一些要求和希望。

14.在各种邀请会、协作会、联席会上的讲话稿。这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会议,这种会议面对的不是下级,而是外地、外部门的客人。作为东道主发表讲话,要对客人表示欢迎,对本地、本部门的情况作一简介,还要讲会议的目的和议程。要讲得诚挚、热情、实在。

(二)宣传类讲话稿

这是出于宣传某种主张、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目的,在非会议场合的讲话稿。

1.通过广播发表讲话。这种讲话形式在战争时期经常运用,、等都曾通过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解放区军民,对全国同胞,也对敌军发表过多次广播讲话。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同志也经常采用这种讲话方式。广播讲话要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2.通过电视发表讲话。这是电视普及以来不少领导同志经常采用的一种讲话方式,主要是用于纪念和庆祝某个节日。有时也由领导同志搞电视讲座,讲授某一方面的知识。除讲座可以稍长一些外,电视讲话也要求简短、通俗。

3.通过报纸发表书面讲话。这也往往是为了纪念和庆祝某个节日而发表。要篇幅简短,措词严谨,富有文采。

4.通过现场散发书面讲话。如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在机场散发书面讲话。主要是阐明对某项行动、某件事情的观点,要求简明、准确、适当。

(三)礼仪类讲话稿

即出于感谢、答谢、慰问、庆贺等目的,在各种非会议仪式、场合的讲话稿。

1.签约仪式上的讲话稿。这种讲话主要是对所签合作契约予以积极评价,对合作方表示感谢,对合作事项充满信心、寄予厚望。要简短、礼貌。

2.接见、会见讲话稿。接见下级单位的代表并发表讲话,主要是表示某种褒奖、慰问和鼓励;会见客人,主要是表示友好和友谊。要简短、亲切。

3.文艺演出、文艺界联欢前的讲话稿。主要是为了庆祝节日和表示友谊。要简短、富于激情。

4.致辞。包括欢迎词、感谢词、答谢词、慰问词、祝贺词等,用于专门的仪式或宴会等场合。作为“致辞”,必须有别于一般的讲话,要措词严谨,具有文采,形成书面。

以上分类,主要是从讲话的场合、对象、用途的不同而划分的。对于领导讲稿的种类,还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比如,可以讲话方向的角度来划分,分为下行、平行、上行三类。下行讲话即指对下级的讲话;平行讲话即指那些礼仪性的讲话,向兄弟单位介绍情况和经验的讲话,在邀请会、协作会上的讲话等;上行讲话即某一级领导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的发言,这对于上级来说显然不能算领导讲话,但对于本级秘书人员来讲,则是需要自己帮助起草和整理的“领导讲话稿”。从讲话的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总结性讲话稿、部署性讲话稿、号召性讲话稿、辅导性讲话稿、应酬性讲话稿等多种。从讲话稿的规范与否来划分,还可以分为规范性讲话稿、(如党代会、人代会的报告)、非规范性讲话稿(其他讲话)或正式讲话稿、非正式讲话稿等等。怎样分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针对不同讲话的内在需求,把握住它们的基本风格和特点,使自己写出的讲话稿具有强烈的“文体感”,起到“以文辅政”的作用。

二、领导讲话稿的效用

各种不同种类的领导讲话稿有共同的普遍效用,又有其各不相同的特殊效用。起草领导讲话稿,首先要摸清领导要讲什么,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和作用。搞清楚了这一点,文稿的起草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在起草工作中才能具有较强的自觉性、针对性、主动性和科学性,减少和避免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总的来讲,领导讲话稿的基本效用应当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推动改革开放,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及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讲,各种领导讲话稿应当分别产生以下效用:

1.宣传真理。在当前主要就是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宣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和大政方针、重要政策。领导同志所作的理论辅导性讲话稿要专门发挥这一作用,其他讲话稿也要体现这一作用。如,1998年11月2日《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高度概括了《邓选》三卷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起到了最权威、最有力的宣传作用。

2.部署工作。即对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工作进行部署,讲清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方法,讲话成为该项工作开展的起点。如邓小平1975年7月14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所作的题为《军队整顿的任务》的讲话,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军队整顿的内容和方法。

3.提高认识。对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事物,因高层次的领导同志站得高、看得远,进行深刻阐述和分析后,能使下级提高认识。如邓小平1992年初南巡讲话中讲到,“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判断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发展才是硬道理”,“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0-383页)等,这些十分重要而深刻的论断,提高了全党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

4.解放思想。如邓小平1977年5月24日关于《“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谈话,同年7月1日关于《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思想》的讲话,指导和推动全党从“两个凡是”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重新恢复、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跨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5.鼓舞士气。如邓小平1978年3月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首先讲:“今天能够举行这样一个在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就清楚地表明:、、、‘’肆意摧残科学事业、迫害知识分子的那种情景,一去不复还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82页)并在讲话中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真理,对建国28年来的科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给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这篇讲话稿宣告了“科学的春天”的到来。

6.申明观点。如邓小平在1988年9月5日会见捷克总统胡萨克和9月12日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两次谈话,提出和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观点,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7.褒扬正气。如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追悼大会上所作的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借追悼张思德,提倡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篇讲话成了教育和激励后人的不朽名篇。

8.抨击歪风。如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大会上的演讲《反对党八股》,列举了党八股的八条罪状,鞭辟入里,发人猛醒,对当时正在蔓延的党八股歪风起到了有力的遏制作用。

9.总结经验。如邓小平1943年1月26日在中共中央太行分局高级干部会议上的报告《五年来对敌斗争的概略总结》,对五年的对敌斗争进行了回顾和概述,总结了10条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对敌斗争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0.传递信息。如在1945年10月17日在延安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关于重庆谈判》,介绍了谈判所取得的收获,揭露了国民党一方面谈判、一方面进攻的两面行为,还分析了国际形势,起到了使全党明确时局、统一思想的作用。

11.解疑释问。如邓小平1980年3月16日在中央召集的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在强调“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时,以有力的论证解释了“是不是又在收”、“是不是会妨碍百花齐放”等疑问,澄清了某些模糊认识。

12.增进友谊。如邓小平1984年3月25日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的《发展中日关系要看得远些》的谈话,以及历次同其他外宾的谈话,都起到了这种作用。

抽象地讲,领导讲话稿的效用仅是指可能产生的和应当产生的效用和作用,是理论上的,具体到实践中,这些效用能否产生或产生多大,要看领导讲话精神的落实情况。但是我们首先还是要把领导讲话稿写好,要使领导讲话稿具备产生某种效用的前提条件。如果讲话稿平平淡淡,甚至文不对题、谬误百出,那就根本不会产生积极效用,甚至会产生负面效用。

三、领导讲话稿的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就是谋划讲话稿的篇章结构。就像搞建筑,首先要精心设计,画出略图、详图,再照图施工,方能盖起高楼大厦。

谋篇要围绕主题。领导讲话稿的主题通常是由领导同志来定的,秘书人员要做的,是围绕这个既定的主题,谋划最能表现这个主题的篇章结构。许多领导同志既交待主题,又交待篇章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起草人员要积极地参谋,予以具体设计和完善。

一般来讲,领导讲话稿可分为五部分,即标题、称谓、开头、主体、结尾。需要重点研究的是它的主体部分。其主体部分通常又具有三种结构形式:

(一)板块式

即分为几个板块。具体讲又有几种不同情况:

1.以小标题分板块。如邓小平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以3个小标题分3个板块:⑴形势与任务;⑵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⑶思想理论工作的任务。

2.以顺序号分板块。如邓小平在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以一、二、三、四、五将全文分为五块。

3.两块式。多见于党代会、人代会的报告。一块是上届(次)以来的工作总结,一块是以后的工作方针和任务。一般每一大块中又分若干小块。

4.纵深式。即前后几个板块的内容是由浅入深发展的关系。如邓小平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四块小标题分别是:⑴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⑵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⑶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⑷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四个部分明显地表现出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关系。

5.并列式。即几个板块之间没有递进关系,只是并列关系。如邓小平1979年11月2日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议上所作《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挥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告,讲了三个问题:⑴高级干部的生活待遇;⑵认真选拔接班人;⑶切实关心群众生活。这三个问题之间显然是并列关系。

(二)自然式

即讲话不分板块,只分若干个自然段,多数是依照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安排的。如邓小平1985年3月7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作了《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讲话之后,又即席作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的讲话,记录整理出来的讲话分四个自然段,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第一段提醒大家要做到“四有”,并强调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第二段专门讲理想;第三段主要讲纪律,谈理想和纪律的关系;第四段强调共产党员一定要严格遵守纪律。也有的讲话内容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如邓小平1980年11月20日会见编写第二野战军战史的老同志时所作《对二野历史的回顾》的谈话,基本上是按二野历史的时间顺序讲的。

(三)提纲式

即像列提纲那样,在一篇讲话中讲多个问题,每个问题开头有一个主题句,每个问题的篇幅都很简短。如1949年3月13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结论中关于《党委会的工作方法》,通篇2700字,讲了12个问题。邓小平1981年3月27日与解放军总政领导同志关于反对错误思想倾向问题的谈话要点,通篇2000个字,讲了8个问题。陈云1985年9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通篇2600个字,讲了6个问题,共分了46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用一两句话讲一层意思。

以上所讲的多种结构形式,用哪一种,要从五个方面考虑。第一,从讲话既定的场合、作用考虑。如果是在党代会、人代会上作报告,那自然要用板块式。第二,从讲话既定的主题考虑。讲重大的政治问题,一般要用板块式;讲一般性的工作,则可以灵活掌握。第三,从讲话既定的时间、篇幅考虑。如果安排的时间长、篇幅大,可以考虑用板块式;如果要在很短时间内讲完,则可考虑用提纲式或自然式。第四,从讲话既定的对象考虑。如果是对基层干部群众讲,一般不适宜采用过于简略的提纲式而应用板块式加以详尽、通俗的说明。第五,从讲话者的个人风格考虑。不同风格的领导在讲话中往往习惯于运用不同的结构形式,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四、领导讲话稿的观点提炼

讲话的观点,就是讲话人通过讲话所表达的看法或主张。实际上,讲话的主题思想也是观点,是这一讲话的“大观点”。这个“大观点”主要是由讲话者来定的。一篇讲话稿有了大观点,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中观点、小观点。正如构筑房屋除了要有大梁,还要有檩、有椽一样,搭起骨架,再配之以材料,才能完成工程。一般地说,以“板块式”构思的讲话,每一板块要有一个“中观点”,每一板块中的每一段落又要有一个“小观点”。锤炼观点是起草讲话稿的关键战,又是攻坚战。锤炼出了观点,组合了观点,讲话稿的起草就完成了一大半。这里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观点要正确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什么叫“正确”?就是要符合“两情”。一是要符合“上情”,即要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原理,符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部署、指令。二是要符合“下情”,即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强调这一点并非多余,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确有一些地方领导同志常常讲出一些与上相违背、与下相脱离的观点。比如,在1992年初小平南巡谈话精神下达以后,有的地方领导同志还在强调区分姓“社”姓“资”问题。1984年中央部署开展治理整顿,目的是控制经济工作中投资过热、投资规模过大的不健康趋势。但是有的地方经济长期落后,没多少投入,没搞什么项目,也非要“大整顿”、“急刹车”。某地领导同志为了表示贯彻中央精神的“坚决”,在讲话稿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有枣没枣打三杆子”。这句俗语是说不管有事没事都要整一下,这在反“右”、“”中都曾风行一时,它本来就不科学,与实事求是相违背。但这位领导同志把“两杆子”改为“三杆子”,更厉害了,也更错误了。他让本来没有搞什么项目的地方也照样“大力削减”,结果只能使这个地方的经济基础更加落后。这就是与下情脱离。可见观点的正确与否,是个很重要而又很现实的问题。

(二)观点要鲜明

说过:“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有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这个论述完全适合讲话稿的起草。讲话中所阐述的观点,必须鲜明、尖锐,有感召力、战斗力,不能吞吞吐吐、模棱两可,让人听了不痛不痒,甚至不得要领。

(三)观点要配套

就是说,在一篇讲话稿中先后阐述的多个观点要相互照应、相互配套,形成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发挥“整体效应”,而不应该互不相应,甚至互相冲突。

如某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的讲话,阐述的几个主要观点分别是:⑴努力提高对加强科技工作领导的认识;⑵全面履行对科技工作实施领导的职责;⑶认真改进对科技工作实施领导的方法。三个观点呈递进关系。其中关于“职责”部分又分为三个“小观点”:⑴抓政策;⑵抓改革;⑶抓协调。三者呈相互配合的关系。

又如某领导同志关于抓“机遇”的一段讲话,其中分设三个观点:⑴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清机遇;⑵要有历史的责任感,珍惜机遇;⑶要以科学的态度,用好机遇。三个观点层层递进,一个比一个深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五、领导讲话稿的材料运用

这里讲的“材料”,是指起草者为着既定的起草目的,从各方面搜集、摄取并写入讲话稿之中的事例、知识或论据,是构成“材料”(文章、讲话稿)的材料。讲话稿中常用的材料,大体上有三类:

(一)依据类材料。就是发表这一讲话、阐述这一观点的依据。主要包括:⑴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⑵中央和上级的部署、指示。⑶本地发生的重要情况和进行的重要工作。

(二)佐证类材料。就是为讲话中的观点佐证的事实、事例。其中包括:⑴与讲话观点相联系的典型单位的成绩和经验。⑵能够说明观点的实际发生的问题。⑶能够佐证观点的数字。

(三)辅助类材料。就是能够帮助加强讲话的说服力、增强吸引力,可调节讲话口气、活跃会场气氛、提高讲话效果的材料,主要包括:

1.典故。在讲话中用得最多,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出神入化。如七大闭幕词讲“愚公移山”;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讲“农夫与蛇”,等等。近年来,在一些公开、重大、正式场合中的讲话,就很注意用典引故,使讲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时代感。他在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一句古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接着说:“在今天这个美好的夜晚,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也同我们一样,为香港回归这一民族盛事感到欢欣鼓舞。”由此转入有关澳门、台湾的话题,抒发实现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殷切愿望,体现出了浓浓的骨肉亲情。而1997年他在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他的到访举行的欢迎宴会上讲话时说:“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切美好的东西只有经过努力才能获得。’这句话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我们两国关系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在这里引用托尔斯泰的话,意味深长,恰到好处,极大地增加了讲话的魅力。

2.比喻。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讲抗战胜利果实应该属于谁时,以种桃树、浇桃树、摘桃子作比喻,说明胜利果实是属于抗战军民的,既形象生动,又深刻有力。

3.古语。在讲话中适当用一点古语来帮助说明观点,效果也很好。如某领导同志在“企业评政府”的讲话中引用了《梁史》中“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这句古语,简洁、深刻地说明了“企业评政府”、“下评上”的意义,与会者听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群众语言。在领导讲话中适当用一点群众语言,有时也会增强讲话的感染力。如某领导同志在讲发展农村经济时提出通过横向联合“发横财”、通过出口创汇“赚洋钱”,巩固发展乡镇企业“半壁江山”,推广“骑着黄牛奔小康”的经验等等,其中采用了不少群众语言,讲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于材料问题需要强调的两点是:第一,材料要积极用,但要服从、服务于讲话的主题和观点,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用理论、语录和中央指示要少而精,不要代替自己的阐述;用各种事例要选用最能说明观点的最典型的事例,要用得贴切,不要以此冲淡了观点;用典故、比喻、古语及群众语言,要用得自然,恰如其分,不要勉强、生硬。第二,用材料,就要大量地占有材料。古人讲写文章要“厚积薄发”,积之愈厚,发之愈佳。只有大量占有材料,使用材料时才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才能用上最好的材料。所以,担负起草任务的文秘人员,必须十分注重对材料的搜集、摄取和积累。要多读书、多看文件资料、多搞调查研究、多接触群众,不断丰富自己的“材料库”,逐步做到库存丰厚,常备不乏。

六、领导讲话稿的语言运用

有人讲,领导讲话的语言既区别于正式书面文件,又区别于一般的口头随意交谈,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具有特殊性的语言。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研究“领导讲话”这样一种特殊语言,首先要把握它的基本特点,然后,还要探讨怎样出“新”,怎样求“美”。

(一)领导讲话语言的基本特点

所谓基本特点,就是起码的要求,一般的要求,是“合格”的要求,而不是“优秀”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概括为“两通”、“一短”。

“两通”:一是通俗。讲话往往是靠人的听觉接受的,所以,要听讲人听清楚、听明白,语言就要通俗易懂。不要用那些生僻怪异、晦涩难懂的词语和术语。引用古语典故要注意听讲对象和语言环境,要使人能够理解。二是通顺。要做到文从字顺,语言通达,读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不要用那些字面上虽能讲得通,但读起来拗口、听起来别扭的语言。

“一短”:就是句子要短。这也是从人的听觉习惯考虑的。不是说一律要用短句,但长句一定要少用,尤其不要用那种一口气读不完的长句。句子长了,作为书面材料阅读还可以,听起来容易连不上、听不清,产生误解,还容易使听讲人生厌。

同志的讲话,非常突出地表现了“两通”、“一短”的特点,他的讲话语言可以说是“领导讲话体”的典范。如1942年关于《反对党八股》(《选集》第三卷,第830页)的讲话中的一段:

一个人写党八股,如果只给自己看,那倒还不要紧。如果送给第二个人看,人数多了一倍,已属害人不浅。如果还要贴在墙上,或付油印,或登上报纸,或印成一本书,那问题可就大了,它就可以影响许多的人。而写党八股的人们,却总是想写给许多人看的。这就非加以揭穿,把它打倒不可。

这段话非常通俗、通顺,最长的句子也才有11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很有气势。写讲话稿要能体现出它的基本语言特点,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写着读”、“读着写”,即边读边写,体验写出的句子是否好读,如果不好读、不上口,即使从文理上能讲得通也要修改。要做到“通俗易懂”,首先要做到“通俗易读”。

关于领导讲话稿语言的基本功特点,还有两种提法需要研究。一种是说领导讲话的语言应当“口语化”。什么是“化”?讲过:“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所以,不能轻易讲“化”。领导者语言要通俗易懂,要多用口语,但通俗中要有庄重、高雅,不能全部用口语,一些口语在写入讲话稿时也要加以改造。领导讲话稿既要有口语的自由、灵活、简短,又要有书面语的规范、缜密、严谨。一种是说领导讲话稿中不要用“半文半白”的话。中国的文言文是前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其中有许多言简意赅、并已为后人接受的优秀词语。有些词语可以“拿来”原封应用,有些则可以“改造”应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半文半白”。在讲话稿中适当用一些文言可以增添文采,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问题不在于“半文半白”,而在于用得是否恰当,别人能否听得懂。总之,作为对领导讲话语言的基本特点表述的补充,要提这样两句话:通俗易懂,但不“口语化”;有文采,但不“文章化”。

(二)领导讲话语言的新意

这一段讲“新”和下一段讲“美”,就是要对领导讲话语言提出一些较高的要求,在解决“合格”问题的基础上进而解决“优秀”的问题。

领导讲话的新意,包括主题的新意、观点的新意、结构的新意,但落脚点是语言的新意。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是主题、观点的物质承担者。讲话内容的新意要通过语言的这一形式来传递、感受、领悟。怎样“出新”?可以考虑以下几种途径:

1.转换论述方式。这是在写领导讲话稿中经常应用的。因为领导讲话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承上启下,往往上级开了什么会,上级领导讲了什么话,下级也要开个类似的会,下级领导也要讲类似的话,这样就必须避免“下抄上”、“如法炮制”的问题。这样就需要转换一下论述方式,如换正面论述为反面论述或对比论述,换集中论述为分散论述,或换分散论述为集中论述等。比如,关于打击走私的意义,中央好几位领导同志都讲了,再一般地讲很难摆脱“照抄”,很难讲出新意。但某领导同志是这样讲的:

打击走私,不是一项一般性的工作,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部署;不是单纯的经济斗争,而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可紧可慢的事情,而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件刻不容缓、必须立即抓、大力抓的大事、急事。

这样,把正面论述转换为连续几个“不是,而是”的正反两面论述,把一般句式转换为排比句式,就讲出了新意和气势。

2.进行具体分析。不是一般地、笼统地讲问题,而是展开讲,对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进行具体分析的语言,决不可能是照抄来的语言,因此就很有可能产生出富有新意的语言。如某领导同志在讲一些职能部门转变职能迟缓、企业有不少意见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原因:

一是有些同志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法》和《条例》,缺乏认真的学习,对新体制认识不够、理解不深,对部门工作如何适应改革的新要求,思想准备不足,工作不得要领;二是有些同志对“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的思想没有认真贯彻,仍然习惯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抓权、集权”的作风,习惯于把企业当作政府机关的附属物,对手中的权力恋恋不舍,对既得利益恋恋不舍;三是有些部门只抓业务、不抓队伍,结果管理混乱,队伍中问题很多,有些工作人员仍然在那里横行霸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仗权谋私。

3.提出新的要求。就是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新的、具体的要求。而这种新要求本身就是新语言。如某领导同志在某市处以上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对该市提出了建设“四最”标准的现代化大都市的要求,即开放程度最高、市场发育最全、高科技外向型经济比重最大、经济实力最强,并分别对“四最”作了解释说明。还对该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全心全意搞好“三个服务”的要求,即全心全意为对外开放服务、全心全意为建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全心全意为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服务。这些,都体现出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4.采用修辞方式。在讲话中适当采用比喻、借代、排比、对仗、幽默、警句等修辞方式,也会达到“出新”的效果。如,通常使用排比可以使要说明的思想内容更加丰富,逻辑更加严密,层次更加清晰,气势更加恢宏;使用对仗可以使语言整洁优美,易于传颂,或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使说理更有力、更充分;使用短句可以较好地把握讲话的节奏和韵律,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如十五大报告中多次运用了上述修辞手法。报告第四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中,连续用了9个排比句,多角度、多层面地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内涵非常丰富,主旨层层推进,气势磅礴,意象万千,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的经典论述。对仗的手法在报告中也用的较多,如著名的“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还有“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报告中还有大量的短句,如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等,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同心同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等。

5.组合、创造新的词汇。如某位领导同志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讲话,提出了“强农”、“富农”、“护农”、“活农”和“支农”五项要求,其中除“支农”是老话外,其他都是新的词汇。讲话中并分别作了解释,提出:强农就是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富农就是帮助农民实现富裕,护农就是保护农民利益,活农就是深化农村改革、搞活农村经济。这样,这个讲话就很有新意,并为人们所接受。但是,组合、创造新的词汇要注意,一定要出之有理,出之自然,不能生造那些半通不通、使人似懂非懂、受之勉强的所谓“词汇”。

(三)领导讲话语言的形式美

形式是内容的依托。讲话语言的形式美可以给讲话内容增色,增强内容的感染力、战斗力。讲话语言的形式美有很多,这里着重谈以下几种。

1.整齐美。这是符合人们传统审美习惯的一种美,它包括语言排列和句式的整齐一致,语句的对称、均衡、和谐等等。如1937年《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总标题下有三个小标题:两种方针;两套办法;两个前途。很典型地表现了整齐美。又如,某领导同志关于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篇讲话稿的三个观点分别是:思想要正过来;政策要活起来;发展要热起来。三句话的结构相同,并且都落到“来”字上,给人以整齐、配套、浑然一体的感觉,能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抑扬美。这是解决讲话的声音问题的。汉字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平声为“扬”,仄声为“抑”。扬声响亮、高亢,抑声低回、短促。古诗词有严格的平仄格律,文章、讲话也应当讲究平仄。要使语言有起有落、高低相应,实现抑扬之美。

3.参差美。整齐是一种美。参差不齐,有时也是一种美。在讲话中,长词短词、长句短句相互结合、相互照应、错落有致,同样能够给人以美感。相反,如果都是不长不短的句子不紧不慢地排下去,就显得平淡无味了。

4.雄浑美。即语言雄浑有力,气势磅礴,鼓舞人心。如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结尾几段(《建国以来文稿》第四册,第554页):

我们正在前进。

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

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全中国六万万人民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事业努力奋斗!

我们的伟大的祖国万岁!

5.连贯美。即连贯地重复用某一个词语,频频敲击人们的视觉,使人听着“过瘾”,记得牢固。以《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几个句子为例(《选集》第四卷,第1318-1319页):

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

要打好仗,不光要干部齐心,还要战士齐心。

我们党二十几年来,天天做群众工作,近十几年来,天天讲群众路线。

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七、领导讲话稿的忌戒

领导讲话稿有哪些忌讳?要戒除哪些不良的东西?在这方面可以讲出许多,主要的可以概括这么三条:

(一)忌“平”

“平”,即平淡,观点平淡,语言平淡,通篇一般化,使人听后感到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其主要原因是:⑴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研究,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论述也浮在表面。⑵缺乏对当地情况的具体分析,照抄照搬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没有较强的针对性。⑶缺乏对观点、语言的提炼。

(二)忌“空”

“空”,即空话、套话太多,或只有观点,没有论证;或只有原则要求,没有具体要求、具体措施,没有可操作性。要部署某一项工作,但使人听后仍然搞不清楚要怎样做这项工作。或者没有讲出激励、约束措施,使人感到该项工作做与不做、做好与做不好都没有什么差别。戒“空”,一是要看“实”的东西有没有。如:领导层并未对开展某项工作进行缜密的研究,没有提出具体的措施,仓促上阵动员,起草人员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种情况下,文秘人员应该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建议和帮助领导同志进行这方面的谋划。二是“实”的东西已经有了,起草人员能否写进去?这就要在谋篇布局和选用材料上下功夫,要朝“写实”的方向努力,要多用“实”的材料,不仅要充分反映领导的具体思路,还要加以补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