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4:32:32

活性范文篇1

夫妻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事先要沐浴,起码是应该洗脸、刷牙和清洁外阴。否则可能会使原本十分温馨和美好的两性亲昵大为减色;☆保持贴身内衣裤的整洁,不洁的内衣裤会影响人们在亲昵时的情绪;☆被褥要清洁卫生,尤其不能留有上次亲昵时留下的污渍;☆亲昵时不应该谈论与性和爱无关的事情。在夫妻肌肤之亲时不要想着别的事情,或是摆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无所谓”的架势;☆面对对方的身体,要表露出一种赞美、欣赏的样子,起码不应抱有鄙视、嫌弃和敌视的态度,因为这样做不仅会伤害对方而且会影响自己,而对产生负面效应;☆在对方身体疲惫、心绪不佳或患病、不适时,自己不要主动提出做爱,更不能强求对方做爱。夫妻性事,本身是一种索取,又是一种奉献,这就意味着双方都要有所取舍。

男方的性行为规则:

酒后不宜入房,若是妻子在此时受孕还会影响到胚胎的质量、胎儿的教育,其贻害无穷。

“爱”是一种完美绝妙的乐曲,先有“序曲”,然后才能达到高潮。而不能草率从事,速战速决,只顾自己发泄,不问别人痛痒。

在亲昵中切忌言语粗俗,动作粗暴,因为粗俗和野蛮并非阳刚之气和爱意激情的最好表达;☆性事后,丈夫切莫倒头便睡,而应该给妻子以必要的温存和爱抚,以使这首“爱”的乐曲有一个美妙而令人回味的结尾。

妻子的性行为规则:

是有赖于夫妻双方共同完成的情感行为活动,是夫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主动与丈夫一起共同完成这曲美妙和谐的二重奏;☆对丈夫合理的要求不要轻易拒绝,而在拒绝的同时最好给以承诺和补偿。☆如果丈夫在亲昵中偶尔出现射精过快和勃起不力,千万不要讥笑挖苦丈夫,因为这样会对丈夫产生不良的暗示作用,使情况更趋恶化。

在亲昵中妻子不能故作矜持,为此应该诚实应答,特别是对丈夫的积极表现应给以必要的肯定和鼓励。

活性范文篇2

【摘要】目的研究蒲葵子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比色法,观察蒲葵子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对肝癌细胞HepG2和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蒲葵子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在体外对肝癌细胞HepG2和白血病细胞HL6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正丁醇部位的半数抑制率分别为7.94和10.72,效果最为显著。结论蒲葵子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能抑制肝癌细胞HepG2和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关键词】棕榈科;抗肿瘤药;提取法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nti-tumoreffectoftheextractsofLivistonachinesisinvitro.MethodsThecytotoxiceffectsofthefourkindextractsofLivistonachinesisontwotumorcelllinesculturedinvitroweretestedbyMTTassay.ThetumorcelllineswereHepG2andHL60.ResultsTheextractsofLivistonachinesisinducedsignificantgrowtharrestedintwomalignanttumorcelllineswhichculturedinvitro.IC50ofthesecellsexposedtotheextractsfromN-butanolfor48hoursapproach7.94%and10.72%.ConclusionTheN-butanolextractsofLivistonachinesishadobviousanti-tumoractivityinvitro.

KEYWORDS:Palmaceae;antineoplasticagents;extraction

蒲葵(LivistonachinesisR.Br.)属于棕榈科(TrachycarPusFortinei)常绿乔木,蒲葵子为该植物种子,其性味平、淡,具有败毒抗癌、消瘀止血之功效。民间常用其治疗白血病、鼻咽癌、绒毛膜癌、食管癌,效果显著[1-2]。笔者对福建产蒲葵子进行初步提取和分离,并研究各提取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有抗癌活性的提取部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试剂

全自动酶标仪(Mod550,美国Bio-Rad公司);二氧化碳培养箱(美国Forma公司);RPMI1640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小牛血清(美国Hyclone公司);胎牛血清(澳大利亚Maverick公司);四甲基偶氮唑盐(MTT,美国Amresco);胰蛋白酶(美国Difco公司);噻唑蓝(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北京分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1.2药物

采集福建福州地区产蒲葵子,经福建医科大学天然药物学系张永宏教授鉴定为棕榈科植物蒲葵的干燥种子。

1.2方法

1.2.1供试品的制备

蒲葵子粗粉1g用70%乙醇10mL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浓缩,冷冻干燥,得到醇浸膏。醇浸膏用水30mL混悬,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萃取液,浓缩,冷冻干燥,得到各个萃取部位浸膏。分取适量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浸膏,以70%乙醇(最大终浓度5‰)助溶,加RPMI1640培养基,配成2000μg/mL样品准备液。各样品准备液以RPMI1640培养基依次稀释成终浓度为1000,333,111,36,12μg/mL等5个浓度供试液,4℃保存,备用。

1.2.2细胞培养

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由福建医科大学药理研究所冻存提供。HepG2、HL60均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青霉素100IU/mL及链霉素100μg/mL的RPMI1640培养基中,每3d换液1次,每5d传代1次。细胞均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试验。

1.2.3MTT法

取对数生长期HepG2、HL60细胞,以0.25%胰酶-PBS液充分消化后,以RPMI1640培养基稀释成5×104mL-1单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每个浓度复种3孔,每孔180μL。置培养箱温育12h后,药物组每孔加不同浓度供试液20μL,平行设空白对照组(用等体积的RPMI1640培养基代替受试药物),共培养48h。每孔加入1mg/mLMTT溶液50μL,继续培养4h后,吸尽上清液,每孔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150μL,充分溶解MTT还原产物。置酶标仪上于492nm波长处测定各药物组和空白组的光密度(D),按公式计算得到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IR,%)以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对药效进行初步的评价。

IR%=(1-加药组平均D值/对照组平均D值)×100%

2结果

2.1萃取部位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

对HepG2细胞作用48h后,各萃取部位不同浓度的抑制率呈量效关系。细胞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氯仿。其中,正丁醇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IC50仅为7.94μg/mL(IC50<20μg/mL);乙酸乙酯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表1)。表1蒲葵子各萃取部位对HepG2的细胞毒性(略)

2.2萃取部位对HL60细胞的细胞毒性

对HL60细胞作用48h后,采用MTT法比色法,各萃取部位不同浓度的抑制率呈量效关系(表2)。细胞毒性大小依次为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氯仿。其中,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都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IC50为10.72和17.78μg/mL。表2蒲葵子各萃取部位对HL60的细胞毒性(略)

3讨论

蒲葵子在民间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其中福建民间将蒲葵子与猪肉一同炖至肉熟烂,饮汤吃肉,用于鼻咽癌、食道癌的治疗。国外文献报道,蒲葵子的水提物对肿瘤血管发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该水提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鼠成纤维瘤细胞和人结肠癌细胞(Ht-29)体外抑制作用较强,对成纤维细胞瘤小鼠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未观察到毒副作用;蒲葵子的乙醇提取物(0.1g/mL)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1/50倍的提取液(即2μg/mL)[3-4]。

本研究采用MTT法对蒲葵子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蒲葵子粗提物的上述各萃取部位对HepG2和HL60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均在给药后24h内效果明显。乙酸乙酯对HepG2和HL60胞的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99.52%和99.59%,正丁醇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96.77%和97.12%,正丁醇部位的IC50分别为7.94和10.72μg/mL,说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具有明显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本研究为抗肿瘤药物的粗筛,所用的样品为蒲葵子乙醇提取物的各个萃取部位。结果显示,石油醚部位和氯仿部位对HepG2和HL60的作用都不明显。可能是由于石油醚部位和氯仿部位的溶解性稍差,致使有效浓度太低,而其他部位均能达到较好的溶解。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上述结果提示,在这两个萃取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中可能存在抗癌作用较强的活性成分,因此,有必要对蒲葵子进行系统的物质基础研究。为寻找到构效关系明确的活性单体成分,笔者拟对蒲葵子的各萃取部位进行进一步的植物化学细分工作,深入研究其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特点,为开发出新的抗癌药物奠定基础,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9:772-773.

[2]赵国平,戴慎,陈仁寿.中药大辞典[M].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459-2460.

活性范文篇3

活性污泥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培养和驯化出来的。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增值,达到一定的污泥浓度;驯化则是对混合微生物群进行选择和诱导,使具有降解污水中污染物活性的微生物成为优势。

1接种菌种

1.1接种菌种是指利用微生物生物消化功能的工艺单元,如主要有水解、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单元,接种是对上述单元而言的。

1.2依据微生物种类的不同,应分别接种不同的菌种。

1.3接种量的大小:厌氧污泥接种量一般不应少于水量的8-10%,否则,将影响启动速度;好氧污泥接种量一般应不少于水量的5%。只要按照规范施工,厌氧、好氧菌可在规定范围正常启动。

1.4启动时间:应特别说明,菌种、水温及水质条件,是影响启动周期长短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讲,在低于20℃的条件下,接种和启动均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冬季运行时更是如此。因此,建议冬季运行时污泥分两次投加,水解酸化池中活性污泥投加比例8%(浓缩污泥),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投加比例为10??(浓缩污泥,干污泥为8%),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投加的比例不同。投加后按正常水位条件,连续闷曝(曝气期间不进水)7天后,检查处理效果,在确定微生物生化条件正常时,方可小水量连续进水25天,待生化效果明显或气温明显回升时,再次向两池分别投加10??活性污泥,生化工艺才能正常启动。

1.5菌种来源:厌氧污泥主要来源于已有的厌氧工程,如啤酒厌氧发酵工程、农村沼气池、鱼塘、泥塘、护城河清淤污泥;好氧污泥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拉取当日脱水的活性污泥作为好氧菌种,接种污泥且按此顺序确定优先级。

1.5.1同类污水厂的剩余污泥或脱水污泥;

1.5.2城市污水厂的剩余污泥或脱水污泥;

1.5.3其它不同类污水站的剩余污泥或脱水污泥;

1.5.4河流或湖泊底部污泥;

1.5.5粪便污泥上清液。

2驯化培养

2.1驯化条件

一般来讲,微生物生长条件不能发生骤然的突出变化,常规讲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驯化过程应当与原生长条件尽量一致,当条件不具备时,一般用常规生活污水作为培养水源,驯化时温度不低于20℃,驯化采取连续闷曝3-7天,并在显微镜下检查微生物生长状况,或者依据长期实践经验,按照不同的工艺方法(活性污泥、生物膜等),观察微生物生长状况,也可用检查进出水COD大小来判断生化作用的效果。

2.2驯化方式

2.2.1驯化条件具备后,连续运行已见到效果的情况下,采用递增污水进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适应新的生活条件,递增幅度的大小按厌氧、好氧工艺及现场条件有所不同。好氧正常启动可在10-20天内完成,递增比例为5-10%;而厌氧进水递增比例则要小的很多,一般应控制挥发酸(VFA)浓度不大于1000mg/L,且厌氧池中PH值应保持在6.5-7.5范围内,不要产生太大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水量才可慢慢递增。一般来讲,厌氧从启动到转入正常运行(满负荷量进水)需要3-6个月才能完成。

2.2.2厌氧、好氧、水解等生化工艺是个复杂的过程,每个过程都会有自己的特点,需要根据现场条件加以调整。

2.2.3编制必要的化验和运转的原始记录报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从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较规范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确保启动与正式运行的有序进行。

3注意事项

3.1活性污泥培菌过程中,应经常测定进水的pH、COD、氨氮和曝气池溶解氧、污泥沉降性能等指标。活性污泥初步形成后,就要进行生物相观察,根据观察结果对污泥培养状态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控培菌过程。

3.2活性污泥的培菌应尽可能在温度适宜的季节进行。因为温度适宜,微生物生长快,培菌时间短。如只能在冬季培菌,则应该采用接种培菌法,所需的种污泥要比春秋季多。

3.3培菌过程中,特别是污泥初步形成以后,要注意防止污泥过度自身氧化,特别是在夏季。有不少厂都发生过此类情况。这不仅增加了培菌时间和费用,甚至会导致污水处理系统无法按期投入运行。要避免污泥自身氧化,控制曝气量和曝气时间是关键,要经常测定池内的溶解氧含量,及时进水以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若进水浓度太低,则要投加大粪等以补充营养,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间歇曝气。

活性范文篇4

[关键词]乌蕨;总黄酮;抗氧化

乌蕨[Stenolomachusanum(L.)Ching]为鳞始蕨科植物乌蕨的全草,又名野鸡尾、金花草、中华金粉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的功效[1]。其主要含有芳樟醇、松油醇和香叶醇等挥发性成分以及木犀草素、牡荆素等黄酮类化合物[2~4]。据报道,乌蕨具有抑菌、护肝、止血、解毒等作用,且安全,无毒副作用[5~7]。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乌蕨抗菌作用,笔者未见对其抗氧化作用的报道。为了合理利用该植物资源并确定其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笔者对其进行了体外抗氧化研究,现报道如下。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BS224S精密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TU-19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KQ-5000超声波清洗器(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试药乌蕨药材于2008年10月采自杭州九溪,经熊耀康教授鉴定为乌蕨[Stenolomachusanum(L.)Ching]的地上部分,阴干,粉碎,备用。芦丁标准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080-20030);大豆卵磷脂购自Sigma公司(批号:F20070207);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

2.1乌蕨提取物的制备定量称取乌蕨干燥粗粉10g,加16倍量含0.1%盐酸的60%乙醇回流提取4h,提取1次,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含醇量约10%抽滤,除去杂质,加60%乙醇定容至10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备用。参照文献[8],经测定其总黄酮含量为11.89%。

2.2抗氧化活性实验[9~11]

2.2.1磷钼络合物法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在5mL具塞试管中加入供试品溶液适量,加试剂液4mL,加纯化水定容至5mL,加盖,混匀,置95℃水浴反应30min,冷却后,以纯化水作空白,于695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

2.2.2还原力测定取供试品溶液适量,加入磷酸缓冲液(0.2mol·L-1,pH6.6)1.5mL及1%铁氰化钾溶液1mL,50℃保温20min后,加入10%三氯乙酸溶液1mL,混匀,加纯化水2.5mL及0.1%三氯化铁溶液0.1mL。在700nm处测定反应液吸光度值。吸光度值越大,表示还原力越强。

2.2.3脂质体氧化法将大豆卵磷脂分散于去离子水中,20kHz超声波处理30min,周围以冰水冷却,制得大豆磷脂浓度为0.8%的人工脂质体。取脂质体1mL,加入供试品溶液适量,以10mmol·L-1乙酸铜溶液20μL催化氧化反应,混匀后放置于回转式恒温水浴振荡器上,于暗处37℃、100r·min-1进行开口氧化,每隔一定时间,取氧化液0.5mL,加纯化水至5mL,于235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以摩尔消光系数ε=26000(mol)-1·L·cm-1计算脂质体体系中共轭二烯氢过氧化物的生成量。

2.2.4抗羟自由基(·OH)作用实验在5mL具塞试管中加Tris-HCl缓冲液1.0mL,加入供试品溶液适量、亚甲基蓝溶液1.0mL、过氧化氢溶液0.50mL、硫酸亚铁溶液0.50mL,加纯化水稀释至刻度。用直径1cm比色皿,以纯化水作空白,于663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其清除率可用下式计算:

A样:加入清除剂后测得的反应体系吸光度值;A未损:指示剂本身的吸光度值;A损:未加清除剂时反应体系吸光度值。

3结果

3.1乌蕨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见表1。样品还原力和总抗氧化值均以吸光度(A)值表示。

由表1可见,乌蕨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提高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抑制卵磷脂氧化产物的生成。

3.2乌蕨总黄酮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以羟自由基清除率(X1)、还原力(X2)、CD抑制率(X3)和总抗氧化值(X4)为横坐标,乌蕨总黄酮含量(Y)为纵坐标,采用SPSS13.0软件对表1结果进行线性关系考察,得方差分析表(表2)和回归标准残差正态P-P图(图1)。

由表2和图1可知,P<0.01,自变量(Xn)与因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证明乌蕨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进而对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回归系数分析表(表3)。

在95%可信区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95。

证明回归方程真实、可靠,具有统计学意义。可用于替代实验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由此得拟合方程:Y=-17.453+11.015X1+36.458X2+35.917X3+12.790X4,经标准化后,拟合方程:Y=0.152X1+0.410X2+0.391X3+0.048X4。

4讨论

自由基是生物体生化反应的普遍介质。现代研究表明,许多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肝硬化、癌症以及人体衰老等过程都与自由基的作用有关[12]。目前在医疗和食品领域使用较多的是合成抗氧化剂,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等,对生物体有潜在的毒副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药理活性作用。其主要通过酚羟基与自由基进行抽氢反应生成稳定的半醌自由基,从而中断链式反应,达到抗氧化作用,且高效、低毒[13~15]。因此,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药工作者的重视。

本实验表明,乌蕨总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力、抗脂质体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且随提取液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性能逐渐增强,两者在6~42mg·mL-1浓度范围内均呈正相关。因此,笔者推断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其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活性范文篇5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编制,规范和有效指导城市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XJJ013—2004)》(试行)等法律、法规和有关城市规划标准、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生活性建筑的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生活性建筑是指居民住宅及托儿所、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室、卧室和大、中、小学教学楼、医院病房、老年公寓、休(疗)养院住宿楼等公共建筑。

第四条新建生活性建筑间距除应当综合考虑环境、消防、防灾、视觉卫生、工程管线、文物建筑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等因素外,应同时符合本规定。

第五条根据城市建设形成的历史情况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原则,将城市生活性建筑日照间距分为四个地区(见附图)。

第六条本规定所称住宅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第二章日照间距规定

第七条新建、扩建、改建的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与相邻住宅的间距(原位置、原面积、原层数、原高度翻建建筑物除外),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平行布置时的住宅正面最小间距按照下列建筑间距系数控制,且计算间距最小取值不得小于15米。

1、朝向为正南向的,建筑间距系数一类地区不得小于1.4;

二类地区不得小于1.5;三类地区不得小于1.6;四类地区不得小于1.9(其中头屯河区、东山区、机场地区建成区改造建筑物日照分区按三类地区执行);

2、朝向为南偏东或者南偏西的,建筑间距系数可根据不同方位折减系数换算。

(二)垂直布置时的最小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低层住宅之间、低层与多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8.0米;

2、多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10.0米;

3、低层、多层住宅与中高层、高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13.0米;

4、中高层住宅与中高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15.0米。当中高层住宅遮挡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时,不得小于20.0米;

5、当建筑正面之间遮挡面宽超过16.0米时,视为平行布置,按本条第(一)项规定执行。

(三)不平行也不垂直布置时的最小间距,当相互夹角小于60○时,按平行布置的间距规定执行;当相互夹角大于60○时,按垂直布置的间距规定执行。朝向的确定,以被遮挡住宅为准,按窄端最小距离计算间距。

(四)并列布置时的山墙之间的最小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低层、多层住宅与低层、多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6米,相邻两山墙均有居室窗户或开门的,不得小于10.0米;

2、中高层、高层住宅与低层、多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9.0米,相邻两山墙均有居室窗户或开门的,不得小于13.0米;

3、中高层、高层住宅与中高层、高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13.0米,相邻两山墙均有居室窗户或开门的,不得小于15.0米。

第八条高层住宅与相邻住宅的间距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满足对住宅日照计算要求,具体计算规定由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另行规定;

(二)高层住宅与各类住宅平行布置时,南北向建筑间距最小值为30米,东西向建筑间距最小值为27米;

(三)高层住宅与中高层、高层住宅垂直布置时的间距应大于或等于15.0米。如垂直山墙面宽(含阳台)大于16.0米,每增宽1.0米,相应间距递增1.0米,如超过20.0米以上(含20.0米),按前两款执行;

(四)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布置时的最小间距,按照第七条第(三)项规定执行;

(五)并列布置时的山墙最小距离,高层条式建筑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得小于消防间距要求;高层塔式建筑与高层塔式住宅之间南北间距不得小于24米,东西间距不得小于20米;

(六)新建高层建筑的裙房高度不超过24米的部分,按多层建筑规定计算间距。

第九条建筑间距符合本规定,但小于建筑防火间距时,须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新建不规则平面的住宅,根据建筑水平投影的宽度确定的长边、短边分别以最突出部分(含阳台)按面墙和山墙计算与相邻住宅的相对距离。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水平投影宽度超过16米的,视作平行布置;水平投影宽度小于16米的,视作垂直布置。高层住宅水平投影宽度超过20米的,视作平行布置;水平投影宽度小于20米的,视作垂直布置。

第十一条建筑与相邻托儿所或者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室及卧室、大、中、小学教学楼、医院病房、老年公寓、休(疗)养院的住宿楼等有日照要求的特殊建筑的间距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建筑与被遮挡特殊建筑的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满足对特殊建筑日照计算的规定要求;

2、当建筑与被遮挡特殊建筑平行布置或者夹角小于60○非平行布置时,特殊建筑的正面间距可以比照第七条第(一)项的规定执行,但托儿所或者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室及卧室、医院的病房、疗养院的疗养用房、老年公寓的间距系数按增加0.3计算,大、中、小学教学楼的间距系数按增加0.15计算。

(二)建筑与相邻特殊建筑的间距应当符合最小间距规定。建筑与相邻特殊建筑的最小间距比照第七条第(二)、(三)、(四)项以及第八条第(二)、(三)、(四)、(五)项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其他建筑遮挡生活性建筑阳光时,按本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生活性建筑与其他建筑相邻或混合布置的建筑间距,按消防、环保、视觉卫生、抗震和日照等要求择宽确定。

第十四条沿街建筑间距控制按照已获批准的规划实施,并应符合城市街景规划的要求。

第十五条相邻建筑存在地势高差的,可根据相互关系进行适当折减。

第三章建筑退让边界原则

第十六条建筑间距由相邻建筑物产权者双方共同退让,原则上负责退让自身建筑高度规定计算的一半建筑间距。高层居住建筑与非高层居住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非高层建筑物只负责退让自身建筑高度的规定计算一半建筑间距,其余部分由高层建筑负责退让;多层居住建筑位于北侧的,其退让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12米。

第十七条沿街建筑物邻街一侧建筑间距的计算,从规划道路中心线起算,并符合道路规划的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用地边界外侧为城市道路、河道和绿地的,应当按照规划设计要点规定的退让城市道路、河道和绿地的要求进行退让。

其他建筑类型或者布置形式退让用地边界的最小距离,由规划管理部门在规划设计要点中确定。

第四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规定自2005年7月18日起施行。

本规定有关名词解释

1.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2.建筑间距——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间距。

活性范文篇6

[关键词]抗剪性能;活性粉末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型钢梁

型钢混凝土因优秀的抗震能力及灵活的应用方式,在大型建筑中多有使用。但大型建筑对梁提出了更为苛刻的标准,普通混凝土梁需要的横截面尺寸比较大,占用较多的空间,结构自身的重量不再符合目前建筑标准,并且开始呈现出影响较大的脆性。一般型钢混凝土梁为防止剪切破裂,会设置剪力连接键,以保障型钢与混凝土两者都可以产生作用,这使得工程建设难度提高。为解决此难题,有研究学者通过分析活性粉末混凝土构件的受剪力性能,挖掘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方面的价值。

1型钢梁概述

社会发展推动着现代化建设,建筑工程的规模迅速增大,而质量要求也随之攀升。面对城市人口大量集中的现象,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接连拔地而起,一般的钢筋混凝土很难满足目前的建筑工程需求,建筑工程对强度很高、适用性更强的新型结构展现出迫切的需求。活性粉末混凝土型钢梁(下文简称型钢梁)是一种可适用于冻融、侵蚀环境中的组合构件,它耐久性、强度等方面大大超越一般的组合构件,并且有优良的延性。此组件将型钢与活性粉末混凝土两者的特点进行了融合,展现出这几种优点:与素混凝土梁比较,型钢梁的抗震性能强;与钢筋混凝土梁比较,型钢梁可根据实际需求随时对内置的断面尺寸进行调整,提高侧向位移强度,避免侧面变形问题,对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中应用有极大优势;与钢结构梁比较,型钢梁节省大量钢材,同时使用由于使用混凝土作为外表防护层,故而具备一定的防火、防腐能力。

2活性粉末混凝土型钢梁的发展

2.1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制

活性粉末混凝土由水泥、矿粉、钢纤维等材料经过搅拌、混合而成,材料强度高、延伸性优良。活性粉末混凝土诞生于上世纪末90年代,由法国的Bouygues实验室研发,研发初衷是为创造一种强度高、耐久长、韧性强的建筑材料。配置过程可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上世纪30~60年代,配制高强混凝土所使用主材料是低流动性、低水胶比配制成的干硬性混凝土。第二个时间段,上世纪60年代,高效减水剂出现在市场上,并且应用于高强混凝土的配制中,至此低流动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新的弊端是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就像是一些药物一样过了药效会失效。第三个阶段,上世纪70年代至今,有学者提出尝试将矿物质参合料加入高强混凝土中,包括特细砂及矿粉等,持续性短的弊端也得到解决[1]。大多国家都已掌握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调配技术,并且在应用中逐渐趋于成熟。

2.2混凝土型钢梁抗剪性能相关研究

2008年有学者利用10榀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简支梁的抗剪试验,揭秘影响抗剪性能的主要因素,得到结果:抗剪承载作用力来自混凝土、型钢、箍筋三者,并且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抗剪承载力的算法公式。2013年刘明明、蔡静等学者,利用7榀预应力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梁,开展了单调静力加载的试验研究与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展开抗剪性能及延性影响研究,记录裂缝与挠度的状态数据,而后对试验数据整理与分析,了解各抗剪因素在不相同的条件、环境下,预应力型钢超强混凝土梁的荷载-位移曲线[2]。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实验,人们对型钢梁抗剪性能的了解正在渐渐加深。

3活性粉末混凝土型钢梁抗剪性能试验探究

3.1试件

制作六根界面长度350cm,20cm×30cm的型钢梁进行实验,进行剪跨比实验、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及含钢率对型钢梁抗剪性能的影响。试件所采用的型钢规格为120a与120b,强度为Q235B,两材料型钢腹板厚度有2mm的偏差。箍筋设置参照《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的最小配箍率,规格HRB400。箍筋间距与直径,分别为20cm、0.8cm,架立筋规格HRB335,1.2cm直径。6根试验梁的参数分别为:(1)试验梁型钢规格:120a、120b、120b、120b、120b、120b;(2)剪跨比λ:1.0、1.0、1.0、1.2、1.4、1.8;(3)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R150、R150、R120、R120、R120、R120;(4)含钢率:6.6%、7.4%、7.4%、7.4%、7.4%、7.4%。试验梁制作与RPC力学性能:浇筑试验梁选择型钢粉末混凝土干混料,材料中钢纤维2%,通过技术管控调制不同强度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干混料。选择卧式浇筑方法制作试验梁,将提前制作的型钢骨质置于模板后浇筑,同时预留对应批次的活性粉末混凝土试块[3]。试验梁浇筑24小时后拆除模型,模型拆除后对强度为R120实验梁进行常温养护,强度R150的试验梁使用80℃水静养一天后转为常温养护。测量内容与加载方案:试验开展借助电液伺服压力机控制系统,利用单调连续荷载控制分级加载法控制加载。试验梁上的荷载值由电液伺服压力机控制系统控制与测量,各材料的应变由静态应变测试系统自动采集。实验测量内容有支座处RPC及型钢的应变、箍筋与型钢的应变、剪跨段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等。

3.2试验结果

6根试验梁出现不同程度的弯剪破坏,其中试件梁6号的状态最明显。根据试验梁处于加载状态下所表现出的反应,分为弹性、开裂、裂缝扩展、破坏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型钢与活性粉末混凝土共同发挥作用,两种材料应变以线性增长且增幅小。试验梁1号上翼缘的测点在加载至开裂前其应变值为510×10-6,2~6号试验梁则相对较低,挠度在加载前期呈增长趋势。开裂阶段:当加载至极限荷载的30%左右时,支座处混凝土表面开始呈现出微小裂缝,属于跨剪裂缝。跨检段的腹剪裂缝出现比跨剪裂缝稍晚,主要出现在中心轴附近,由此可见当试验梁在承受剪作用力时,梁顶部单元体水平拉应力较中心轴附近单元体主拉应力先达到型钢活性粉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4]。发展阶段:弯剪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大而增加数量,但裂缝大小及延伸处于停滞状态。而当腹剪裂缝时,跨剪裂缝跟随荷载的增大,向加载点等处进行拓展,并且还会随着裂缝的扩大蔓延出新的裂缝并向蔓延方向行走。当加载超过极限荷载60%时,型钢混凝土表面不会继续产生裂缝,已出现的裂缝却会进一步的扩大延伸范围。另从裂缝延伸状态分析,型钢和混凝土未出现滑移,这表明箍筋在发挥作用,保证活性粉末混凝土能够与型钢共同发挥作用[5]。当荷载超过极限荷载70%时,裂缝发展成临界裂缝,试验梁中发出结构崩坏的声音,推算是钢纤维在断裂,并且随荷载增大声音增多。破坏阶段:加载超过极限荷载的85%时,活性粉末混凝土肉眼可见的鼓起,露出崩坏的发展趋势,临界裂缝演变为主斜裂缝,裂缝宽度进一步扩大。荷载超过极限荷载90%时,试验梁中结构崩坏的声音更加密集,主斜裂缝两侧活性粉末混凝土被裂缝瓦解失去作用[6]。加载到极限荷载时,可发现试验梁呈明显的剪切破坏形态。

3.3试验结果分析

含钢率:1号试验梁的型钢腹板厚7mm、含钢率6.6%,2号试验梁的型钢腹板厚度9mm、含钢率7.4%,从试验结果来看,2号试验梁的承载力比1号试验梁高出约10%。从两根试验梁的裂缝发展来分析,2号试验梁裂缝比较密集,裂缝规模小,而1号试验梁裂缝发展比较分散,这表明利用加厚型钢腹板提高含钢率,可有效增强型钢梁的抗剪性能及延性。剪跨比:试验梁3号到6号的剪跨比各不相同,剪跨比为1.8的6号试验梁出现受弯破坏问题。型钢梁与普通梁相似,抗剪性能及呈现的破坏状态受剪跨比影响,因其增大而抗剪性能减小。在试验中,5号试验在梁极限荷载下出现了受剪破坏状态。另外基于试验结果,型钢腹板应力变化在刚加载时,以线性分布样式呈现,与平断面假定相符,在发展阶段以非线性状态增长[7]。

4抗剪承载力计算

4.1型钢梁抗剪承载力计算

梁受剪破坏的原因较多,国内外众多学者提出不同的受剪传力机理,但始终未统一意见。欧美等国家学者在开展相关试验时,会以试验数据为基础,提出相应的计算公式用于计算抗剪承载力。活性粉状混凝土中的钢纤维是抗剪性能的主要作用力,使从理论出发分析活性粉状混凝土型钢梁的受剪传力机理,及建立便于工程设计使用的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公式的难度大幅提高。基于上文试验相关数据,提出相关简化计算模型与计算公式。活性粉状混凝土型钢梁在受剪状态时,活性粉状混合土与型钢共同发挥作用承受斜压,同时与箍筋承受竖向拉力,因此选择简化后的桁架-拱模型进行活性粉状混凝土型钢梁抗剪承载力计算。试验梁四点受荷作用可简化等效为简支梁受单点集中荷载作用,供压区由活性粉状混凝土和型钢构成[8]。上弦压杆承受并传递斜压力,型钢受拉翼缘和受拉钢筋充当下弦拉杆,斜压杆是斜缝间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鉴于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高、抗拉性强,将箍筋作为竖向拉杆时,需要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作用力因素考虑在内。基于此分析做出两种假定:活性粉末混凝土对抗剪性能的作用力被活性粉状混凝土抗拉强度所影响。根据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活性粉状混凝土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小,并且试验梁破坏时剪跨段活性粉状混凝土呈现的状态是抗拉强度控制剪切破坏;不考虑型钢翼缘与纵筋的销栓作用。考虑到型钢翼缘与纵筋为型钢梁提供的受剪承载力微乎其微,因此试验梁型钢翼缘、梁宽比定为0.5,确保型钢能够为活性粉末混凝土提供约束,两者共同产生作用。计算公式可进行进一步的简化,将型钢翼缘与纵筋销栓作用进行忽视,将其作为构造措施[9]。基于上述,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剪性能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剪作用;二是箍筋抗剪能力;三是型钢抗剪能力。公式中ft表活性粉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b指截面宽,h0指截面高,fyv表示箍筋抗拉强度预算值,Asv指同截面箍筋各肢总截面积,s指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箍筋的间距,tw指腹板厚度,hw指腹板高度,fv指型钢抗剪性能预设值,通过拟合计算得到抗力系数α1、β1与γ1,代入计算式进行计算即可[10]。

4.2验证公式

根据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及本次试验的试验梁参数进行计算,并且和试验结果进行相对比,得到结果:一号梁试验值880(抗剪承载力/KN)、计算值828;二号试验梁试验值973、计算值894;三号试验梁833、计算值801;4号试验梁试验值738,计算值733;五号试验梁试验值720,计算值662;6号试验梁试验值424,计算值558。可发现除受弯破坏的6号试验梁外,1号到5号试验梁的试验值略大与计算值,两者之比的均方差与变异系数在0.03,表明当前数据的型钢试验梁拟合效果优良。

5试验结论

鉴于型钢梁在受荷过程中型钢与活性粉末混凝土能够共同发挥作用,型钢梁在超负荷下呈现破坏状态,造成斜拉破坏概率较低。当钢纤维占材料配比2%时,型钢梁出现的裂缝以小而密的态势发展,裂缝侧混凝土在裂缝扩大时不会因此而急速崩坏。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剪状态相比,型钢梁展现出更好的延性与破坏状态。最后,通过试验结果,以及简化桁架拱模型,验算出型钢梁抗剪性能计算公式,利用公式展开验算,可有效计算型钢梁的抗剪性能,对于相关研究或试验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卜良桃,杨斯宇.型钢梁抗剪性能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5):787-795.

[2]姜丽娟,姜帅,吕翔.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测试及实体工程应用[J].工程与试验,2021,61(3):78-80.

[3]蒋春钢,万华柱,原国智,等.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基本力学特性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21(8):57-59,107.

[4]黄春霞.聚羧酸系减水剂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粘接,2022,49(2):116-119.

[5]卜良桃,刘鼎.通过外包型钢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15(2):389-397.

[6]毛振豪,张继承,李元齐,等.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温后性能劣化及微观结构[J].建筑材料学报,2022(3):1-11.

[7]阎西康,温家鹏,杜闯,等.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道面板的抗弯性能[J].公路交通科技,2022,39(2):20-29,48.

[8]王欣,吴楠,刘国安,等.混杂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22(3):61-65.

[9]陈浩,王雨晗,刘国安,等.改性活性粉末混凝土装配式梁柱节点界面粘结抗折性能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21,48(10):157-161,177.

活性范文篇7

关键词:生活性服务业;政策演变;政策协同;回归分析模型;政策量化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Libecap于1978年最早开始尝试对矿产权各项法规进行量化研究,政策法规的内容越具体详细,分数就越高。国内学者对政策也进行了量化的研究。曹堂哲、崔楚虹(2019)整理了1985-2017年国家层面的PPP政策文件,运用内容分析法,建立了政策协同分析“时间和数量—政策主体—政策工具”的三维分析框架,提出加强部门间协同,平衡政策工具使用比例的建议。笔者在借鉴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收集整理我国1996-2019年间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政策,量化分析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政策的效力、部门协同和措施协同,为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生活性服务业政策的量化

(一)数据来源。为了研究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政策的演变与政策措施的协同状况,根据政策的可获得性从万方数据库中搜集了1996-2019年颁布实施的全部与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密切相关的国家层面的政策,筛选出包括全国人大、国务院、文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多个机构独立或联合颁布的与生活性服务业密切相关的2052条政策,构成本文的研究样本。(二)量化标准。政府颁布的政策不仅与具体的政策措施有关,还和政策颁布的主体有关。有关政策力度,借鉴张国兴(2017)等关于节能减排政策和彭纪生(2009)等关于科技创新政策量化研究的方法,依据国务院颁布的《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再结合有关专家的建议,根据政策类型和颁布政策机构的级别,赋予政策力度以5、4、3、2、1这五种分值,级别越高,分值越大。

生活性服务业政策演变及协同结果分析

(一)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政策总体上的演变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1996-2019年间生活性服务业的政策数量、政策总效力和平均效力大体上呈曲折上升的态势,且阶段性趋势明显。政策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与政策总效力保持一致。政策总效力在2001年之后呈现出大幅度上涨态势。这是因为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了增加服务业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地位,我国政府颁布了更多政策法规来促进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2008-2010年,生活性服务业政策总效力迎来一个峰值,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扶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2011年生活性服务业政策平均效力达到高峰,主要是因为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政府高度重视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政策部门协同分析。在部门联合颁布的政策中,数量最多的是财政部、教育部和农业部,联合颁布的政策数量分别为136、119和66条。国务院是颁布生活性服务业政策数量最多的部门,为216条,联合颁布的政策数量为26条。说明我国掌握经济或行政资源的部门占据了生活性服务业政策部门的核心地位,在这些联合颁布的政策中,更多的是通知及公告等力度较低的政策,政策实施有效期限短,效果不明显,政策的制定缺乏系统性和战略性。上述情况说明我国对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越来越重视,不断通过更多部门的协同配合来推动我国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这也反映了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国家资源分布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和行政资源。生活性服务业的主管部门(商务部、文化与旅游部等)缺乏相应的经济和行政资源,因此从政策颁布实施效果来看,这些主管部门的影响远不及掌握着经济和行政资源的部门,如财政部和发改委。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精简机构是一个重要的举措,中央给予生活性服务业管理部门更多的行政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它们的相对地位,但在精简机构的背景下,各个管理机构寻求经济资源与行政权利的扩张以避免经济和行政权利的丧失,也会主动参与其他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因此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部门间的协同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协同分析。本部分通过对1996-2019年政府部门颁布的生活性服务业政策措施进行分析,发现引导措施、行政措施、财政措施、人事措施、金融措施、其他经济措施占所颁布政策总数比例分别为72.71%、59.11%、53.42%、18.23%、8.72%、3.17%,其中引导措施占比最大,说明引导措施是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政策的重要措施,其次是行政措施,并且行政措施和引导措施与其他措施表现出相当高的协同度,因此在分析政策措施协同时,重点分析各项措施与行政措施和引导措施的协同。图2显示了各项措施与引导措施的协同度,2003年以前,各项措施与引导措施的协同度很低;2003-2012年以后,各项措施与引导措施的协同度曲折上升。这是因为2003年我国进行国务院改组,改组后行政效率逐渐提高,部门间职能划分明晰。2008-2009年,行政措施与引导措施的协同度显著提升,且远高于人事措施与引导措施的协同度。金融措施、其他经济措施与引导措施的协同度较低,但也有上升趋势。这说明我国政府在运用金融措施、其他经济措施与引导措施协同方面还有提升空间。2018年以后金融措施与引导措施的协同度显著提升,这也表明要使金融措施产生更大的效应,政府应更加注重金融措施与其他措施的协同。人事、财政、行政、其他经济措施整体上协同度水平较低,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政策的措施中着重考虑和引导措施的协同,引导措施处于措施协同的核心位置。如图3所示,引导措施与行政措施的协同度最高。财政措施与行政措施的协同度变化较大,但总体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我国政府重视经济杠杆的使用,同时在实施政策时常依赖于行政力量。2017年以前,人事、财政、金融和其他经济措施呈曲折上升的趋势,2017年以后,以上措施都有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在制定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政策时,行政措施处于重要地位。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协同的绩效分析根据以上分析,生活性服务业的政策引导措施和行政措施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将实证分析各种措施与引导、行政措施之间的协同对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采用1996-2019年的政策数据,将其他各种措施与引导和行政措施的协同度作为自变量,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作为因变量来分析政策措施协同对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考虑到政策从实行到发挥效果存在时滞,所以在具体分析时将根据AIC信息准则和SC准则来确定自变量的滞后期数。由于前一年的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所处年份的发展水平,且其对当年的发展水平也会有影响,故将前一年增加值也作为自变量以反映对本年度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因变量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各种政策措施协同自变量的数据来自于政策量化的结果。构建回归分析模型来分析政策措施与引导措施的协同对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影响:ZJZt=C1+α1zjzt-1+α2RYt-i+α3CYt-i+α4XYt-i+α5JYt-i+α6QYt-i+εi(1)t∈[1996,2019],其中ZJZt、ZJZt-1分别表示第t、t-1年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用来衡量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RYt-i、CYt-i、XYt-i、JYt-i、QYt-i分别表示第t-i年的人事、财政、行政、金融、其他措施与引导措施的协同度。再构建回归分析模型来分析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政策中各种措施与行政措施的协同对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ZJZt=C2+β1zjzt-1+β2RXt-i+β3CXt-i+β4YXt-i+β5JXt-i+β6QXt-i+μt(2)t∈[1996,2019],RXt-i、CXt-i、YXt-i、JXt-i、QXt-i分别表示第t-i年的人事、财政、行政、金融、其他措施与行政措施的协同度。式(1)(2)中的i为滞后期数,为了得到滞后期数,利用平稳性检验过后数据的AIC准则和SC准则的信息,确定滞后期。αi和βi代表自变量的系数,C1和C2代表的是两个式子的常数项,εt和μt为随机误差项。表1为各措施与引导措施协同对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分析结果,表2为各措施与行政措施协同对服务业发展的分析结果。通过研究,人事措施、财政措施、行政措施和金融措施与引导措施的协同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政策制定时需要将人事措施、财政措施、行政措施和金融措施与引导措施协同使用,而其他经济措施与引导措施的协同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引导措施和金融措施与行政措施的协同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表明为了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更好的发展,政府需要将引导措施和金融措施与行政措施协同使用,才能更好发挥政策协同效应。行政措施与引导措施的协同效应都是正向的,所以应将行政措施和引导措施结合使用,才能最大化政策措施的协同效应以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部门协同来看,各部门之间协同程度呈波折上升趋势。在部门协同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掌握经济和行政资源的部门,应该赋予各主管部门更多的权力,调动各部门参与联合政策颁布的积极性,提高主管核心部门在协同政策颁布中的比例,提高各部门的决策效率。从措施协同来看,人事、财政、金融与行政措施和引导措施协同大体呈上升趋势,引导措施和行政措施仍居主导地位,这意味我国生活性服务业政策发展主要依靠引导措施和行政措施来推动。应提高财政措施与金融措施的协同,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助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事措施与引导措施和行政措施的协同。

参考文献:

1.曹堂哲,崔楚虹.我国PPP政策协同分析——基于1985-2017年国家和部委层面的政策计量[J].岭南学刊,2019(2)

2.郭淑芬,裴耀琳.山西省文化产业创新政策的协同性分析[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5,18(4)

3.李丽,陈佳波,李朝鲜,董必俊.中国服务业发展政策的测量、协同与演变——基于1996-2018年政策数据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0(7)

4.王振宇,邓尚洲.江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政策绩效研究[J].企业经济,2017,36(6)

5.张国兴,张振华,管欣,方敏.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措施与目标协同有效吗?——基于1052条节能减排政策的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7,20(3)

6.张国兴,高秀林,汪应洛,郭菊娥.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协同的有效性研究:1997-2011[J].管理评论,2015,27(12)

活性范文篇8

关键词:城市污水;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

1概述

我国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整体起步较晚,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与理论,同时引进国外污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一些工艺如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等相继在污水厂的建设中得到了应用。现阶段,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已成为了我国环境保护工程的主要核心内容之一,政府和各界人士高度重视[1]。在众多的污水处理技术中,活性污泥法发现已有百年的历史,它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广泛应用的传统污水生物处理法[2]。活性污泥法因其独特的性质,使得该方法在污水处理技术极具发展前景,而且根据实际需求情况有多种运行方式,通过设置缺氧、厌氧区、好氧区以及各区之间的交替转换,使该方法在生物脱氮、除磷的效能方面展现出极大的优势。在过去的四十年,各国的研究者对活性污泥传统工艺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在活性污泥的各种类型上经常会出现污泥膨胀、污泥上浮、污泥泡沫等问题,一旦运行发生上述问题就会导致处理效率降低,同时对出水指标造成不良影响[3]。在查找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出水水质达标具有重要意义。

2活性污泥法中曝气池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曝气池是活性污泥法的反应主体,是活性污泥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80%以上的COD去除。若曝气池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情况,污染物处理不及时,流入后续构筑物的进水负荷增大,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便会出现异常情况。因此,曝气池的正常运行是活性污泥法的关键,并且影响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4]。2.1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污泥颜色发白及应对措施。产生该现象有两种原因。第一,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影响菌胶团的正常生长;第二,水中pH值处于异常波动范围,导致丝状菌的大量繁殖,造成污泥松散,体积偏大,不容易团聚。这种情况,往往是进水问题造成的。进水的pH的控制对有效防止污泥膨胀起到关键作用。因此,要及时按照营养比来调整进水,改变进水负荷,保持曝气池pH值稳定在6~8之间。2.2在运行过程中曝气池中污泥颜色发黑及应对措施。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较多,由于曝气池中溶解氧过低,曝气量或反应时间不足以满足碳氧化的需要,导致去除率比较低相关微生物通过厌氧作用将有机分解,并释放出H2S,其与亚铁离子作用生成FeS,造成污泥发黑,同时散发出恶臭的味道。该现象持续时间较长,往往跟溶解氧有很大关系。此时,应加大曝气量,同时加开外回流,提高曝气池的溶解氧量,一般运行一段时间后污泥的颜色会逐渐恢复正常。2.3曝气池中产生大量气泡或泡沫。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中经常会产生泡沫,需通过颜色与黏度进行分类并判断目前泡沫所处的位置。若位于曝气池中,则可能由于进水负荷过高,造成污泥分解并附着于气泡上使气泡粘不易碎,大量的气泡浮于水面上。此时,需要适当减少进水,稍微增大回流污泥比例,待稳定一段时间后,观察气泡减少,再逐渐使系统恢复正常。另外,随着时间推移,污泥老化,排泥不及时,泥龄延长,一旦污泥解体后,会附着于泡沫上。该情况需要及时增大排泥量,逐渐更新系统中新生的污泥。由于每个污水厂控制的泥龄、处理规模等情况不尽相同,期间要根据污水厂的实际运行情况,控制好运行环境,溶解氧要稳定控制,营养物质比例要均衡,保证新生污泥能够具有较强的活性。

3污泥膨胀对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的影响及对策

在某些污水处理厂中经常混有工业废水,造成污泥中毒,从而出现污泥膨胀问题[5]。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法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至今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工艺运行适当的调整,对污泥膨胀问题进行有效的管控。首先,要对进水水质和处理效果进行科学有机融合,控制于一定的范围,确保后续的曝气量能够及时变更,从而将曝气量能被控制在更合理的范围内。其次,还应对剩余污泥排泥量与泥龄进行严格管控,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对由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进行有效的预防。此外,还应该加强在线仪表的监测,保持中控室与风机房密切沟通,根据在线仪表和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曝气,确保生物池保持足够的溶解氧。最后,根据沉淀池出水情况,合理调整内外回流,保证回流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4结束语现在全世界的主流水处理工艺都起源于100多年前发明的活性污泥法,经过不断的延伸探索创新才有了现在各种工艺。活性污泥法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虽然有成本低等诸多优点,但是处理效果并不是很高,还会带来新的问题。目前我国污水厂主流工艺仍以活性污泥法衍生出来的A2/O工艺为主,对于活性污泥法的认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目前应用的工艺中,建议污水厂主要对曝气系统、污泥回流系统、剩余污泥排放三大系统有机结合的控制。同时,在每个污水处理环节中,不断加强了对活性污泥法的应用,在实际应用环节中发现问题,并能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为污水处理更加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文福,傅德龄.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08.27(03):40-42.

[2]王洪臣.百年活性污泥法的革新方向[J].给水排水,2014,40(10):1-3.

[3]杨宝林.活性污泥膨胀的特性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1993,9(05):32-34.

[4]邬军,韩化轩,倪进娟,汪家权.2级A/O系统二级曝气池污泥发黑的原因及对策[J].水处理技术,2017,43(05):126-129.

活性范文篇9

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为豆科槐属植物,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药物之一,其性味苦寒,归心、肝、肾、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的功能。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痒、湿疹、湿疮、皮肤搔痒、疥疮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其主要成分为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等多种生物碱类成分,苦参醇kurarinol、苦参丁醇kuraridinol等多种黄酮类成分,另含氨基酸类,挥发油类,糖类,有机酸类,内酯类成分等[1]。近几年,对苦参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不断深入,现将国内外对苦参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抗肿瘤活性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不仅是肿瘤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所致,而且还是肿瘤细胞异常凋亡的结果。因此,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对临床治疗肿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近几年的研究表明,苦参对恶性葡萄胎、绒癌、子宫癌、埃氏腹水瘤和淋巴内癌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消灭作用,苦参碱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还能通过改变细胞核酸的分子序列,抑制肿瘤的生长,而且这种影响是广泛的、多部位的[2]。研究表明,用苦参碱治疗各种晚期癌肿,能减轻症状,延长存活期,且不破坏正常白细胞的产生,甚至能升高白细胞,提高机体抵抗力,这是许多治疗药物难以达到的。对苦参碱在抗肿瘤机制方面的研究概括起来其抗肿瘤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苦参碱能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MTT试验显示,苦参碱对HepG2抑制作用有时间剂量依赖性。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DNA合成亦相应降低。病理学研究表明,苦参碱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并具有直接杀伤作用[3]。其作用机制是苦参碱抑制部分肿瘤细胞从G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其增殖。

1.2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苦参碱不仅能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良性分化,还能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研究表明,苦参碱对K562细胞的分化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一定浓度的苦参碱对K562细胞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效应[4],这一结果为临床探索中药非杀伤性治疗白血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曾晖等人[5]研究发现,苦参碱具有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1.0mg/mL苦参碱作用于SGC7901胃癌细胞株48h,光镜下可见大量的凋亡细胞,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呈上升趋势。有学者发现,大部分肿瘤有端粒酶活性表达,而正常细胞(除生殖细胞外)没有端粒酶活性表达,不能无限分裂,因而端粒酶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突破口[6]。最近一些研究探讨了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体外用药2~5d后,利用TRAPELISA方法检测K562细胞端粒酶的活性显着降低,同时伴随着细胞的明显分化,推测苦参碱可能抑制端粒酶的RNA模板或蛋白质亚单位(如端粒酶逆转录酶)等组分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的表达,从而下调了端粒酶的活性,同时导致细胞进一步分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7]。

1.3抑制肿瘤转移CD44分子是粘附分子家族中的一员,它所编码的是细胞表面的一组跨膜糖蛋白。目前已发现有16种CD44分子的变异异构体,即CD44V,一些肿瘤转移的过程中往往伴有CD44表达的上调[8]。CD44V的表达有助于肿瘤细胞获得转移潜能。研究表明,苦参碱处理后的PG细胞(人肺高转移巨细胞癌细胞系)CD44、CD49粘附因子表达明显减少,内皮细胞通透性明显降低,表明苦参碱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减轻肿瘤的转移[7]。

2对治疗慢性肝炎、肝损伤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苦参素的主要成分为氧化苦参碱,是从苦参根中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碱。在临床上具有免疫调节、保护肝细胞及抗病毒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苦参素能够抑制HBVDAN的复制及表达[9]。因此,苦参素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价值。甘乐文[10]等报道,苦参素对CCl4引起的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用CCl4造成大鼠慢性肝损伤的病理过程与人类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病理过程相类似,因此,苦参素有可能治愈人类肝损伤,防止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对急性肝损伤也具有保护作用。刘天灯[11]报道,苦参素能有效降低血液中HA(血清透明质酸)、PC(型前胶原)、ALT(丙氨酸转移酶)和TBIL(总胆红素)的含量,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及肝细胞坏死,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发现,苦参碱能显着减轻大鼠肝细胞坏死,保护肝细胞,降低不同试验阶段大鼠血清中ALT及HA的含量,有效防治肝的纤维化[12]。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1抗心率失常作用苦参碱200μmol/L的能显着减慢离体大鼠右心房的自发频率,拮抗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心率加快认为苦参碱有抗β肾上腺受体作用[13]。给家兔静脉注射30mg/kg氧化苦参碱,能缩短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心率失常的恢复时间;静脉注射42mg/kg的槐果碱,能对抗氯化钙诱发的小鼠室性心率失常和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率失常;静脉注射20mg/kg的槐胺碱,能对抗乌头碱和氯化钙所致的大鼠心率失常;静脉注射槐定碱,可预防或治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率失常;而苦参碱对大鼠有明显的抗心率失常作用。赵慧娟[14]报道,苦参总黄酮能降低氯仿诱发小鼠室颤的发生率,表明苦参总黄酮同样具有抗心率失常作用。

3.2对其他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余志华[15]报道,氧化苦参碱对心肌却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不具有剂量依赖性。苦参碱具有降血脂、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冠状血管收缩和增加流量、预防心肌缺血的作用。50mg·kg-1苦参碱能显着降低大鼠实验性高血脂症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16]。氧化苦参碱具有强心作用,能明显增加正常离体蟾蜍的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强心的同时不增加心率,并能显着增加戊巴比妥钠和低钙离子体心衰模型的心肌缩力[17]。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苦参能明显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能拮抗苯丙胺和咖啡因的中枢兴奋作用,增强戊巴比妥钠及水合氯醛的中枢抑制作用。槐果碱、苦参碱、槐胺碱及槐定碱均能不同程度升高大鼠纹体及前脑边缘区的多巴胺代谢物——二羟苯乙胺(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槐果碱还能降低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将其注入延髓能明显升高脑内的cAMP(环腺苷酸)[16]。蒋袁絮等人[18]用经典的药理试验方法证实,氧化苦参碱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有类似安定的作用,对中枢均有抑制作用,并与脑中递质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含量增加有关,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

5对免疫系统的活性作用

苦参中的生物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槐胺碱及槐定碱均为免疫抑制剂,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对依赖T细胞的抗致敏红细胞(SRBC)有抗体反应,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胺碱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氧化苦参碱对小鼠脾T、B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呈双向调节作用,即高浓度(1mg/mL)呈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而低浓度(10~5mg/mL)则有明显的增强效应,较高浓度时与分裂霉素对淋巴细胞的作用呈协同作用[16]。

6抗炎抑菌作用

苦参有抗炎抑菌作用,对痢疾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维白痢沙门氏杆菌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瑾色毛癣菌等十多种皮肤真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9]。肌肉注射苦参碱,能明显对抗由巴豆油诱发的耳壳炎症,长期给药,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苦参还对大鼠后肢因角叉菜胶诱发的炎症及因小鼠腹腔注射冰醋酸诱发的渗出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苦参根的甲醇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G(+)菌MIC在25~50ng·mL-1之间,对枯草杆菌尤为敏感;对G(-)绿脓杆菌值MIC为25ng·mL-1[21]。李洪敏等人[22]采用二倍梯度稀释法研究苦参碱对结核杆菌的作用,结果表明苦参碱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为10mg/L,但杀菌效果较弱。现已知苦参抗菌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三叶豆檀甙和高丽槐素[23]。

7抗病毒活性

玄延花等[24]报道,采用细胞化学染色、心肌酶及MDA含量测定等方法,证明苦参碱具有抗柯萨奇B3病毒(CVB3)能力,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感染CVB3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苦参总碱浓度在0.0002~3.125g/mL时,可产生明显的抗柯萨奇B病毒(CVB)活性,且作用与药物浓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刘晶星等[25]以纯化的CVB作为病毒蛋白质对照,研究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纯化苦参总碱抗CVB的作用机理是不影响病毒的吸附,它能进入细胞内影响病毒的生物合成,主要表现为抑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研究表明,苦参总碱在体外有明显抗CVB3(柯萨奇B组3型病毒)的作用[26]。近几年氧化苦参碱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的研究主要进展如下:①氧化苦参碱具有直接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②氧化苦参碱能抑制胶原活动度和防治肝纤维化;③氧化苦参碱可阻断肝细胞异常凋亡;④氧化苦参碱对实验性小鼠肝衰竭具有保护作用;⑤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肝炎取得良好疗效[27]。

8抗生育作用

苦参碱体外杀精子效力研究显示,使精子瞬间失活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85~3.15g/L,与国外杀精子剂比较,苦参碱的有效杀精浓度强于TS88,稍弱于NP10。另有报道,体外抑精活性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低浓度时可使精子运动受抑制,随着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28]。

9抗过敏和平喘作用

鲍淑娟等人[29]报道,氧化苦参碱能抑制IgE和由抗原引起的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但不改变Pa细胞的cAMP水平,说明氧化苦参碱有抗过敏作用;对大鼠、豚鼠的离体气管、回肠平滑肌在有Ca2+和无Ca2+的情况下,苦参碱均能明显地对抗组织胺、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兴奋气管平滑肌和肠平滑肌的作用,在无Ca2+的情况下,这种对抗作用更为明显。可见,苦参具有平喘作用,临床上已用来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气管炎。

苦参还有利尿、镇静、镇痛解热的作用,苦参中的苦参碱和黄烷酮类化合物均对胃粘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止泻、治疗变应性鼻炎和抗阴道滴虫的活性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LaiJP,HeXW,JiangY,etal.PreparativeseparationanddeterminationofmatrinefromtheChinesemedicinalplantSophoraflavescensAitbymolecularlyimprintedsolidphaseextraction\[J\].AnalBioanalChem,2003,375(2):264

2苗抗立,张建中,董颖,等.苦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2):6973

3司维柯,尚桃元,康格非.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形态影响和相关增殖因素的变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22(6):553556

4ZhangLP,JiangJK,TamJW,etal.EffectsofmatrineonproliferationanddifferentiationinK562cells[J].LeukRes,2001,25(9):793800

5曾晖,张梅洁,张曙,等.苦参碱体外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24(1):3840.

6DomeLS,LookAT.Threemoleculardeterminantsofmalignantconversionandtheirpotentialastherapeutictargets[J].CurrOpinOn-col,1999,11:5867

7陈伟忠,林勇,谢渭芬.苦参碱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志,2002,8(1):47

8ShiratoriH,KoshinoT,UesugiM,etal.Accelerationoflungmetastasisbyup-regulationofCD44expressioninosteosarcoma-derivedcelltransplantedmice[J].CancerLett,2001,170(2):177182

9黄祝青,龚守军,孙永年,等.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J].肝脏,2002,7(1):6768

10甘乐文,王国俊,李玉莉.苦参素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J].中草药,2002,33(4):339341

11刘天灯.苦参素抗纤维化作用的临床评价[J].安徽医药,2002,6(2):2526

12陈伟忠,张俊平.苦参碱对实验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5):410413.

13RohSS,KimCD,LeeMH,etal.thehairgrowthpromotingeffectofsophoraflavescensextractanditsmolecularregulation[J].Dermatolsci,2002,30(1):4349

14赵慧娟,孙文基.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5,28(3):247251

15余志华,冯义柏.氧化苦参碱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4):272275

16刘梅,刘雪英,程健峰.苦参碱的药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9):801804

17孙敬勇,仲英,左春旭.苦参素药理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04,23(7):3638

18蒋袁絮,余建强,彭建中.氧化苦参碱对小鼠的中枢抑制作用[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0,22(3):157158,162

19郑永权,姚建仁,邵向东.苦参化学成分及农业应用研究概况[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0,21(1):2426

20李正蓉.苦参素的药理与临床临床研究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03,18(6):435437

21尙飞,陈芳晓,钱春.苦参中黄酮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J].药品评价,2004,(5):385387

22李洪敏,冯端浩.中药苦参碱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2,18(6):383384

23苗抗立,张建中,董颖,等.苦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2):6973

24玄延花,曹春花,曹东铉,等.苦参碱对体外培养小鼠心肌细胞感染柯萨奇B3病毒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7(2):90

25刘晶星,陈福祥,陈曙霞.苦参总碱抗柯萨奇B病毒作用机理研究[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6,16(3):183185

26杨志伟,周娅,曹秀琴.苦豆总碱、苦参总碱体外抗柯萨奇B3病毒的作用[J].宁夏医学杂志,2002,24(12):707710

27王国俊,蔡雄,王俊学,等.苦参素(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肝炎的基础与临床[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20(7):445

活性范文篇10

目前,市场上活性炭主要以木质、煤质、果壳和果核等含碳物质为原料,在高温和一定压力下经化学活化或物理活化过程制成。活性炭组成物质中含有80%~90%碳,其余含有少量的氢、氮、氧及灰分;这是其具有疏水性的主要原因。活性炭结构是由六环碳不规则排列而成,这就形成了活性炭多微孔及高表面积的特性。活性炭孔径为1~10.5nm,比表面积一般为300~1000m2/g,库层阻力小,化学性质稳定,吸附性能强,而且易再生。目前,活性炭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食品、环保和黄金等行业,其强大的吸附能力和催化能力被广大用户所认可。

2活性炭在含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2.1活性炭吸附氰化物和重金属

在应用炭浆法提金工艺的实践中,人们发现活性炭不仅对金、银、铜、锌、铁等金属具有较强的吸附效果,还能吸附废水中的氰化物和硫氰化物,且吸附量均较大。国内外学者对活性炭吸附氰化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将活性炭改性,提高其吸附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利用FeCl3改性的活性炭吸附氰化物试验结果表明:氰化物的去除率从75.99%增加到95.57%,同时吸附平衡时间由33h减少到27h,吸附剂用量由30g/L减少到10g/L。利用阳离子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的活性炭吸附氰化物试验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炭吸附氰化物效果优于原活性炭吸附效果,处理质量浓度为28.7mg/L的含氰废水时,氰化物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处理后废水中氰化物的质量浓度低于0.5mg/L,吸附反应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利用硫酸铜改性活性炭,使活性炭负载Cu2+,其吸附氰化物试验结果表明:载铜活性炭对氰化物的去除率约比原活性炭高30%,废水pH值为8左右、吸附时间为7h,氰化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当载铜活性炭投加量达12g/L时,含氰废水中的总氰去除率可达90%以上。根据金矿石性质,确定了黄金行业含氰废水普遍含有金、银、铜、铅、汞等重金属;利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氰化物的同时,重金属也被活性炭所吸附;此时活性炭负载了金属离子,对活性炭进行了改性。工业试验表明,含氰废水经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后,氰化物质量浓度可低于综合排放标准,活性炭耐酸、耐碱,化学性质稳定,运行成本低,同时能回收金、银和铜等金属。目前,活性炭再生技术已成熟,有利于活性炭循环使用。活性炭吸附法也有一定弊端,仅能处理澄清水,不能处理矿浆,不适宜处理含有高质量浓度氰化物和重金属废水。而且,含有硫氰化物时,活性炭的再生变得较为复杂,且吸附时间长。当含氰废水中氰化物和硫氰化物质量浓度均较高时,活性炭易饱和,所以单独利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氰废水工程应用也较少。

2.2活性炭催化氧化氰化物

活性炭催化氧化是在活性炭吸附法基础上发明的,在活性炭床底部进气,上部喷淋进水,逆流氧化反应,CN-被氧化为CNO-,进一步水解为CO2-3和NH3。长春黄金研究院自1989年研究开发活性炭从含氰废水中回收金的工艺和设备,1992年在河北迁西东荒岭金矿进行的活性炭催化氧化法处理含氰废水工业试验获得成功,进水CN-质量浓度为350mg/L,Au质量浓度为0.25mg/L,活性炭床体积为12.5m3,废水处理量为3m3/h,出水CN-质量浓度为0.62mg/L,Au未检出,载金炭经解吸电解后每年可增加效益百万元以上。随后活性炭回收金技术推广到国内几十家黄金矿山,每年回收金、银利润达1000万元以上。2012年,在云南某矿山进行工业试验,活性炭催化氧化法作为二级处理工艺,出水CN-质量浓度低于0.1mg/L,金、银得到回收。国内外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活性炭催化氧化氰化物机理进行了探讨,主要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活性炭表面上的含氧基团作为氧化剂直接参加了催化氧化反应,活性炭富集的氧气把羟基氧化成羰基,并且认为中间产物有H2O2产生;另一种观点认为,活性炭在氧化过程中起催化剂的作用,活性炭吸附的Cu2+加速CNO-的水解,活性炭富集的氧气氧化被活性炭吸附的氰化物,使吸附点得到再生。由于观点不统一,又有专家学者对其机理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和试验验证:通过系列试验最终证明了催化氧化反应中间产物无H2O2产生,并指出了其观点不能从微观结构上解释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原理,特别是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作用原理,提出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氧是催化氧化反应的前提条件、铜离子可明显加速催化氧化反应的进行、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的增多有助于催化氧化反应发生的观点。

2.3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

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是在臭氧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水溶液中活性炭催化臭氧产生非常活泼的•OH,其氧化还原电位为2.85V,仅次于氟(3.06V)。利用•OH氧化CN-,克服了臭氧法氧化能力不足、臭氧利用率低的缺点。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可有效去除含氰废水中的CN-,在CN-初始质量浓度为150mg/L、溶液初始pH值为10、臭氧用量为30mg/min、活性炭用量为14g/L、反应30min时,CN-去除率可达99.8%,是单独臭氧氧化法的1.54倍,处理后废水中CN-质量浓度降低到0.5mg/L以下。

2.4活性炭破坏残余臭氧

采用臭氧法处理废水的工程应用中,由于臭氧利用不完全,尾气中常含有一定量臭氧;若不进行处理或利用而排放到空气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目前,臭氧的主要分解方法有热分解法、电磁波辐射分解法、溶液吸收法、活性炭法和催化分解法等。活性炭破坏残余臭氧法具有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效果稳定、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有专家学者对活性炭分解臭氧机制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可被活性炭快速完全降解,并导致体系升温;这主要是由臭氧分解放热所致。活性炭凭借强大的吸附能力对臭氧进行富集,通过催化作用分解臭氧为氧气。臭氧及其分解中间产物破坏活性炭表面结构和基团,消耗少量活性炭,并导致活性炭催化降解性能的下降。臭氧分解过程释放的热量进一步促进自身分解。

2.5活性炭-生物法

在水处理中,活性炭多孔结构为微生物的寄生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在活性炭表面吸附微生物去除水溶液中污染物质已成为近几十年的研究热点。活性炭-生物法表现出很多优势:一是固定在活性炭表面的微生物可对氰化物和硫氰化物进行预氧化,减少其与活性炭吸附点的接触,从而延长活性炭床的使用寿命;二是微生物薄膜可改变活性炭表面电荷密度,强化活性炭表面电负性,从而提高活性炭对带正电荷污染物的吸附。有文献报道,曝气活性炭生物滤池组合工艺作为含氰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对低质量浓度氰化物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由于微生物对废水要求高,所以活性炭-生物法应用也受到限制。

2.6活性炭脱除活性余氯

目前,国内只对自来水厂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加氯处理后的水质进行了脱除活性余氯研究和工程应用。活性炭法具有去除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不仅能去除活性余氯,而且能去除水中有机物的特点,因此常用于大规模活性余氯脱除工艺。碱性氯化法是黄金矿山处理含氰废水常用方法之一,处理后溶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活性余氯。活性余氯氧化性强,具有杀菌作用,含有活性余氯的废水不能直接进入生物处理系统或直接排入河流,但目前利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的黄金矿山均未有活性余氯脱除设施,因此增加活性炭脱除余氯设施势在必行,不仅脱除活性余氯、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回收废水中少量的金、银,从而增加经济效益。活性炭脱除余氯是集吸附、催化和活性余氯与碳反应的一个综合过程。因此,活性炭在整个吸附脱除余氯过程中不存在吸附饱和问题,只是损失少量的活性炭。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