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6:11:07

回避范文篇1

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黑社会组织,也在努力地变换着他们对抗的方式。因而在1985年,联合国大会就宣称:“黑社会犯罪已成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之一。”犯罪学家们预言:21世纪,集团性犯罪向黑社会发展,将成为“四大犯罪趋势之一”。

以往人们大多是在国外的一些电影、电视中认识黑社会的,通过对张子强的世纪审判,人们突然发现,黑社会原来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其实在这场“全球性的瘟疫”面前,中国也不能幸免。以常德银行运钞车抢劫案为代表,可以视为国内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升级为黑社会组织的最新标志。

虽然清剿黑社会曾是新生中国的一大创举,旧社会黑帮销声匿迹。但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一些黑社会势力正在一些地方悄然形成。据公安部专家分析,我国黑恶势力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

回避范文篇2

回避,就其字面意义来理解,就是因避嫌而不参与其事。回避制度,是指为了保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务,保持公正廉洁,避免因裙带关系或其他关系而形成复杂的关系网,防止利用职权为自己或亲属以及关系人徇私情,而对其任职和履行职务作出某些限制规定的制……

法官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遇有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时,退出对某一具体案件的审理或诉讼活动的制度。法官回避制度是为了保证案件公正审理而设立的一种审判制度,在审判工作中,实行回避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合法地退出案件的审理,又可以消除当事人的某些顾虑,保证案件审判的公正性。

二、官回避的分类

法官回避的类型,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法官的任职回避、法官的审判业务回避、法官的地籍回避三种类型。

1、法官的任职回避

法官的任职回避,是指法官基于有一定血缘、亲属关系而不得在一定的岗位任职的一种限制性制度。

我国法官法对法官任职回避作了专章规定。法官法第15条规定:“法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姻亲关系的,不得同时担任下列职务:(1)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2)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和审判员、助理审判员;(3)同一审判庭的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4)上下相邻两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根据上述规定,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凡具有上述亲属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个法院领导层任职;不得在同一个法院或同一个审判庭,担任院长、副院长或审判员、助理审判员职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5条规定,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内,担任诉讼人或者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后,担任原任职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人或者辩护人,对方当事人认为可能影响公正审判而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不予准许本院离任人员担任诉讼人或者辩护人。但是,作为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诉讼或者进行辩护的除外。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担任其所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人或者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法官任职回避的依据之一就是基于特定的亲属关系。亲属关系是因婚姻、血缘或者收养而产生的社会关系。亲属关系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他们之间在法律和道义上都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在政治上,这种密切关系往往表现为相互提携、相互支持,这就容易滋生任人唯亲、相互利用、徇私枉法的弊端。在法官的管理中,对有一定亲属关系的人,在职务利用上之所以要作出一定的限制,就是力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或者减少这一弊端的滋生。

亲属这一范畴十分广泛,法官法从设立回避制度的宗旨考虑,将任职回避的范围,限制在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这四种亲属关系,这种限制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也是可行的。

2、法官审判业务的回避

法官审判业务的回避,是指法官对与本人有特定关系的案件,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本人不得参与办理。这种回避是对法官执行审判业务行为的限制。其目的在于排除各种不利于案件公正处理的因素,以利于诉讼的正常进行,保证案件能够得到客观、公正地处理,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解除当事人的疑虑,做到严肃执法。

法官审判业务回避中的特定关系,在我国法院组织法中规定了回避的原则,根据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第1、2、3条之规定,所谓法官本人与案件有特定关系,是指法官本人及其近亲属与案件的处理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其他关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本人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人;(4)与本案的诉讼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5)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6)未经允许,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人、辩护人;(7)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人、辩护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理该案件的;(8)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委托人报销费用;(9)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各项活动的;(10)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购买商品、装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给予好处的;(11)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不得再参与该案其他程序的审判。

法官审判业务回避中的其他关系,是指除上述三种情况以外的与本案当事人所具有的某种关系。例如法官本人与当事人有老上级、老部下、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等关系。总之,法官具有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都应当依法实行回避。

3、法官的地籍回避

法官的地籍回避,是指对具有特定职务的法官不得在原籍任职的限制。关于特定职务如何界定,目前尚无法律明确规定,但就一般而言,对特定职务理解的范围不宜过大,原则上可规定在基层人民法院院长这一职位就可以了。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63条规定,国家公务员担任县级以下人民政府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但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国家公务员除外。由此,规定基层人民法院院长以上职务的法官,实行地籍回避是比较恰当的。

建立法官的地籍回避制度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有的地区对基层法院院长试行地籍回避,采取易地任职,实践证明,院长易地任职有利于司法公正,效果是相当好的。

三、官回避的方式

法官回避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法官自行回避,即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遇有法定情形时,自动退出本案的审理、记录、翻译、鉴定和勘验工作。另一种方式是申请回避,即当事人及其诉讼人根据法律规定的回避条件,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申请审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回避。它是当事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必须予以保障。

四、法官回避的程序

审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自行回避的,应当由审判人员等在知晓回避原因后自动提出回避;当事人及其诉讼人申请回避的,则应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审理开始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向人民法院提出回避的申请。当事人及其诉讼人申请回避的,无论何时提出回避申请,都应当说明理由。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暂停参与本案的审理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回避必须要有严格的批准手续。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

判长决定。

人民法院对申请回避的请求,应当在回避申请提出的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该决定不服,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但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审理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五、法官回避的意义

实行法官回避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封建历史的文明古国,人们的宗法观念、家族观念,各种亲属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交错重合,重亲情文化的传统对于权力滥用,徇私枉法的滋生,有着很深的历史影响和广泛的社会根源。在我国这种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况下,为保证法官依法履行职责,秉公办案。清正廉洁,在法官制度中明确规定回避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法律上为法官清正廉洁创造有利条件。法官在任职和执行公务时如何处理与亲属之间的关系,法律有了明确的规定,使法官及其亲属都有所依据,便于法官摆脱各种关系的干扰,客观公正,严肃执法,秉公办案。

2、有利于杜绝不正之风。广大群众对利用职权为亲友谋私利,“官官相护”,办“关系案”、“人情案”的现象十分不满。依法实行回避,可以有效地防止“父子兵”、“夫妻店”的裙带网形成,为杜绝各种不正之风和不良倾向提供法律保障,维护人民法院和法官的公正形象,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回避范文篇3

一、会口径的分类

新闻会对媒体的影响直接且重大,为把握好这种影响力,产生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发言人首先要对即将的信息进行分类,确定内容的分寸和口径大小。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类:全告知性信息。这类信息符合国家政策、法律,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不相违背,与发言人代表的集团(个人)利益不相冲突,其无害于社会的稳定团结。回答这类问题,新闻发言人无须回避。第二类:半告知性信息。现实情况的复杂,使这类信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如果全部公开透明,将会给某些主体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信息本身还处于不断地变动当中,新闻者对信息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对一些细节和内幕持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如果贸然将手头不全面的信息出去,可能使者陷于被动,甚或误导舆论,影响事件正常进程,干扰社会正常有序的运转。对于这类信息,新闻者要掂量好分寸,什么能,什么不能,怎么,应小心把握好尺度。第三类:略告知性信息。这类情况往往属于赶鸭子上架,勉强应付媒体。比如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稳定的一些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事件本身影响巨大,为把握舆论主导地位,抢占先机显得非常重要。但由于或尚未了解事件全局,或未掌握确凿的材料和证据,或公开事件与者代表的集团利益相冲突,或事件与法律及社会道德存在抵触,与公共利益和现行方针相左,而民众又迫切想要了解真相时,可以选择简略告知的方式,对媒体的提问只做简单回答。第四类:隐匿性信息。这类信息,往往因违背宪法法律或者涉及到党政军的机密或关系社会稳定或易引发不必要冲突等原因,不宜公开报道。新闻发言人只能采取一定的技巧和策略加以隐藏,不过,回避及隐藏必须顺理成章,不宜使用诸如“无可奉告”等僵化、不通情理的回绝方式。发言人面临后三类情况时,如何顺应情理回避记者提问呢?下面,让我们来剖析一些经典个案,分享五种实用的技巧。

二、回避记者提问技巧初探

(一)幽默式回避

在新闻时,面对一些无法正面回应的提问,幽默诙谐有时可以帮上大忙。如,1960年,中国打下了美制U一2型高空侦察机,一外国记者在记者招待会上问副总理:“最近中国打下了美制U一2型高空侦察机,请问中方是用什么武器打下的”?同志双手在空中做了一个向上捅的动作,俏皮地笑笑:“记者先生,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记者听后哄堂大笑,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这个问题涉及国家军事机密,显然不能老实作答。回避巧妙,不但不会引起反感,还能赢得记者的理解和欣赏。副总理幽他一默,用一个全场人员会心的玩笑躲开了这一敏感问题,既不失国家领导人的风度,又活跃了会现场的气氛。这种应答方式青睐那些富有急智,擅长幽默的人士,平日拘谨严肃的人不要勉力为之,以免使用不当,贻笑大方。另外,新闻会毕竟属于严肃的正式场合,此方式可偶尔用在重要关头,不可频频使用,否则既显得缺乏信息的诚意,又有流于油滑的嫌疑。

(二)转义式回避

邓小平同志91岁寿辰时,适逢外交部例行的新闻会。有记者问新闻发言人陈建:“今天是邓小平9l岁诞辰,关于他的健康状况的说法是不是还是那样没有变化?”陈建不慌不忙回答道:“变化当然是有的,他又长了一岁。”记者提问中说到的“变化”,本意是针对外交部就小平健康的已有说辞,如何回答关系到国内外维稳大局,发言人故意偷换概念,利用寿辰时机,将记者的提问目的转义为一般意义上的“长一岁”这种变化。这种答问技巧需要新闻发言人有着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镇定自若的良好心态,才能在急难时另辟蹊径,找到答问的突破口。再如,一次对外记者招待会上,一位美国记者挑衅地问:“中国人口那么多,不知道总理先生能否告知我们,中国修了多少座厕所?”不慌不忙地回答:“两座,一座男厕所,一座女厕所。”中国厕所有“多少”座,这个问题有着明显的刁难意图,身为一国总理若当众被问倒也难免有失身份,进而有损国家形象。同志巧妙地避开了令人犯难的“量”的统计而转向简单的“类”的罗列,化险为夷,令人在松一口气的同时不得不佩服总理的灵活与智慧。

(三)攻击式回避

当提问者居心不明,发言人不便据实答复时,不妨先金蝉脱壳,再反守为攻,反客为主,找出可以借题发挥的背景,义正词严,维护自己的立场形象。例如,记者曾问外交部发言人孙玉玺:“据报道,俄于17日发射两枚核导弹,俄海军表示此举针对美国的,你对此有何评论?”孙玉玺回答:“关于俄导弹试验的具体情况,我并不清楚。需要指出的是,美国企图修改反导条约,发展NMD其直接后果将是破坏战备稳定,并可能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最终结果是损人不利己。”提问涉及到美苏二国最新军事情报,身为第三国的发言人,倒向任何一方立场,发表未经深思熟虑的评论,都可能引发国际关系紧张。孙玉玺虚晃一枪,以不清楚“具体情况”,避开险境,避免对俄罗斯发射核导弹事件直接发表评论,再合理发挥,找到与我方有重大关切的正义立场,去攻击他方不义之处,旗帜鲜明声明我国政府对美国企图修改反导条约的强烈反对态度。这样做,既绕开了不适合回答的问题,又保持住发言人气势优势,可谓步步为营。

(四)回绝式回避

有一些记者喜欢提一种假设性问题,也就是事情本来不存在或者不确定是否存在的情况,当遇到这种提问时,新闻发言人一旦大意,顺着记者的思路作答很可能身陷泥潭。对此,发言人完全可以拒绝回答。不过如何加以拒绝,答话本身仍可显示出发言人言辞的水平和政策把握能力。例如,记者曾问美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你刚才提到美国政府不支持,但如果有一天台湾海峡两岸人民都同意,美国政策会发生什么变化?会继续坚持不支持的政策吗?”阿米蒂奇回答道:“用词是很重要的。在我们说不支持时,这是一回事。这与说我们反对台独是不同的。如果海峡两岸人民达成解决的办法,很明显美国是不会反对的。因此,我们使用‘我们不支持台独’这一词。这是应由两岸人民解决的问题。”面对这种假设式提问,阿米蒂奇完全可以回答“记者先生,对于您这种‘如果有一天如何如何’的假设,我不便随同妄加猜测。”当然,阿米蒂奇没有给出这样简单的答复,而是非常敏锐的抓住“不支持”和“坚持不支持”的用词差异,用“反对”一词来替换“坚持不支持”,把记者原本绕口令式的问题转化回到惯常的政策用语范围。然后,再得心应手地套用外交辞令,重申美国政策只是不支持台独而不是反对台独的立场,强调台湾是否独立最终应是两岸人民自己的事情。遭遇假设性的提问,是展现新闻发言人的机敏头脑、纯熟政策素养有利时机。不过,最稳妥也最基本的回答仍然是“对不起,我们不回答假设性的问题。”以免发挥不当反而陷入困境。若嫌这种回答过于僵硬,也可化被动为主动,选用以下的回答方式:“我不知道您所说的这种假设是否会出现,我所知道的是……”;“我不会对此妄加猜测,您应关注的是……”;“请允许我来解释一下……”;“您的假设非常富有想象力,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等等,将话题引导到发言人所想阐述的内容和立场上来。

(五)推脱式回避

推脱式回避是新闻发言人面对记者的问题出于种种考虑无法正面作答或者本身并不了解记者询问的事态具体情况,从而采取的一个不得已的策略。运用这种回避技巧时,发言人或者示以谦逊诚恳的态度,承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表明日后将对不足加以改进;或者含糊其辞,笼统的就事情大体给出一个说法;或者以情况仍在调查为由推脱;甚而所答非所问。比如布什总统的第二任新闻发言人麦克莱伦在就任后的第一次新闻会上,先后有数名记者就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发问,麦克莱伦总是搪塞一句:“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有人数了数,他竟然把这句话说了9次。当然我们也常听到这样的回答:“事情现在还在调查当中,具体情况我们会在调查完成之后公布”;“这类情况各国(地方、企业、团体、人)都有,我们这里也可能存在,但是我还没有得到证实”;“我们的工作难免会有缺陷,谢谢记者的提醒,日后我们将全力改进。”“据我所知,情况与您所描述的不太相符。”这种不具体应对的策略,我们称之为推脱式回避。由于这种方式含糊其辞,没有下文,有侵害公众知情权的重大嫌疑,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发言人尽量不要使用这种有害自身公信力的做法。一旦使用,主持会的人员要及时补场配合,迅速引导下一个提问,尽快转移现场的注意力,不要让发言人过久停留在这种尴尬的气氛中。

回避范文篇4

被申请人:(同上)

据了解,被申请人ΧΧ与本案ΧΧΧ是ΧΧΧΧ,联系密切。为避免本案的不公正处理,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要求ΧΧΧ回避。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请人:

回避范文篇5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上述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中央纪委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副职领导成员及其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及其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上述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纪委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及其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

第三条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工作。

第四条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独资、合伙或者较大份额参股的方式,经营企业或者举办经营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该领导干部不得在上述企业或者单位的行业监管或者业务主管部门担任领导成员。

第五条领导干部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县(市)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市(地、盟)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

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参照上款规定执行。

第六条领导干部任职时存在需要回避情况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回避意见,报党委(党组)作出决定。必要时,组织(人事)部门可要求领导干部报告拟任职务所需要回避的情况。

第七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出现需要回避情况的,本人应当提出回避申请。所在单位党组织发现其有需要回避情况的应当提出回避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提出意见,报党委(党组)作出决定。

第八条个人、组织有权反映领导干部需要回避的情况,接到反映的机关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交有关组织(人事)部门处理。

第九条出现本规定第三条所列需要回避情形时,职务层次不同的,一般由职务层次较低的一方回避;职务层次相当的,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第十条实行回避需要跨地区跨部门调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本级难以安排的,报请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协调解决。

第十一条经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需要实行地域回避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任期内调整的,在任期内予以调整;任期内难以调整的,任期届满后予以调整。

第十二条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回避意见报党委(党组)决定前,可以听取领导干部本人及相关人员的意见。

第十三条领导干部有需要回避的情况不及时报告或者有意隐瞒的,应当予以批评,情节严重的进行组织处理。

第十四条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回避决定。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的,就地免职或者降职使用。

第十五条除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所列情形外,法律法规对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国家驻外机构领导干部的任职回避,由有关部门另行规定。

第十六条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对执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予以纠正。

第十七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任职回避,参照本规定执行。

回避范文篇6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上述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中央纪委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副职领导成员及其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及其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上述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纪委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及其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

第三条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工作。

第四条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独资、合伙或者较大份额参股的方式,经营企业或者举办经营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该领导干部不得在上述企业或者单位的行业监管或者业务主管部门担任领导成员。

第五条领导干部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县(市)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市(地、盟)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

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参照上款规定执行。

第六条领导干部任职时存在需要回避情况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回避意见,报党委(党组)作出决定。必要时,组织(人事)部门可要求领导干部报告拟任职务所需要回避的情况。

第七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出现需要回避情况的,本人应当提出回避申请。所在单位党组织发现其有需要回避情况的应当提出回避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提出意见,报党委(党组)作出决定。

第八条个人、组织有权反映领导干部需要回避的情况,接到反映的机关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交有关组织(人事)部门处理。

第九条出现本规定第三条所列需要回避情形时,职务层次不同的,一般由职务层次较低的一方回避;职务层次相当的,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第十条实行回避需要跨地区跨部门调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本级难以安排的,报请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协调解决。

第十一条经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需要实行地域回避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任期内调整的,在任期内予以调整;任期内难以调整的,任期届满后予以调整。

第十二条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回避意见报党委(党组)决定前,可以听取领导干部本人及相关人员的意见。

第十三条领导干部有需要回避的情况不及时报告或者有意隐瞒的,应当予以批评,情节严重的进行组织处理。

第十四条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回避决定。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的,就地免职或者降职使用。

第十五条除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所列情形外,法律法规对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国家驻外机构领导干部的任职回避,由有关部门另行规定。

第十六条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对执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予以纠正。

第十七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任职回避,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乡(镇、街道)领导干部的任职回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根据本规定制定。

回避范文篇7

[关键词]公务回避;行政公正;行政程序法

公务回避制度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一种保证行政公正实现的基本制度。我国现行的许多法律、法规都不同程度地规定了有关公务回避的措施,为保证行政公正在我国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是,我国现有的公务回避制度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第一,公务回避制度的有关规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之中,缺乏对这一制度统一、普遍的系统性规定;第二,关于公务回避制度的现行规定,过于概括、简约,有的法律、法规往往只规定公务员在执行某项公务时应当回避的原则,但对回避的条件、程序及效力等则不作规定,难以在实践中运用,从法律上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已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正紧锣密鼓地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这无疑为公务回避制度的完善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本文仅结合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公务回避制度,对如何完善我国公务回避制度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关于公务回避的总体架构

根据有关国家和地区行政程序法的规定情况,公务回避制度的总体架构大致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一)公务回避的条件,又称公务回避的理由[1]或公务回避的情况[2],是指由行政程序法律规范规定的,在行使行政职权、作出行政活动的过程中,有关公务员不得参与,应当回避的各种情形。可以说,公务回避的适用条件是公务回避制度必不可少的最基本内容,没有法定的适用条件,公务回避制度就无从建立。因此,实行公务回避制度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其行政程序法律规范中无一例外都会有关于公务回避适用条件的规定。

(二)公务回避的程序,是指由行政程序法律规范规定的实施公务回避时所应遵循的具体的方式、步骤和期限等。它是把公务回避制度付诸实施的具体手段和措施,为大多数实行公务回避制度的国家和地区的行政程序法所规定。但在内容上,有的国家和地区的行政程序法以大量的条款详细规定公务回避的提起方式、审议步骤、决定期限等程序要求,有的国家和地区的行政程序法则只作概括性的程序规定或只规定提起方式等个别的程序。

(三)公务回避的效力,又称公务回避的法律后果[3],是指因提起和实施公务回避而产生的各种法律后果。公务回避一旦提起或实施,就必然产生诸如在回避决定作出之前公务员能否继续参与行政活动,公务员依决定回避后其以前已经作出的行政活动有无法律效力,公务员应回避而未回避时作出的行政活动有无法律效力,相对人提出的回避申请行政主体予以拒绝时能否和如何取得救济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不仅关系到行政公正和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关系到行政职权的行使及行政目标的实现,理应通过行政程序立法予以解决。从立法实践看,葡萄牙、西班牙、德国、日本、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行政程序法中都有关于公务回避效力的明确规定。在一些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虽然其行政程序法中往往没有关于公务回避效力的详细规定,但在实践中通常可以通过判例法来弥补制定法上的不足。在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中的行政程序规范极少涉及公务回避的效力问题,而我们也没有相应的判例法可作补充,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回避制度中的一个缺漏。

由行政程序立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对公务回避制度总体架构的上述三个构成部分,尽管由于制定年代早晚、有无判例法作为补充等原因,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行政程序法规定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它们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则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尚未出台,这固然是立法落后的表现,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正可以轻装上阵、博采众长,在总结他国公务回避制度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弥补以往立法忽视程序和效力内容的缺漏和不足,建立起我国公务回避制度的总体架构。

二、关于公务回避的条件

作为公务回避制度总体架构的首要支柱,公务回避的条件为实行公务回避制度的国家和地区的行政程序法所普遍规定,但规定的方式和内容则有很多差异。

(一)规定方式

不同国家和地区行政程序法典有关回避条件的规定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概括式,法律只笼统地规定公务员有偏私之虞可能影响到行政公正的,可经申请或主动依法定程序回避。如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第556节(b)款规定:“依本编等557条规定主持听证的职员和参加裁决的职员,必须不偏不倚地执行职务,主持人或参加人在任何时候可以主动回避。”概括式的规定方式主要为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所采用,至于属于偏私或偏见的具体情形,通常以先例或判例的途径予以确定。二是列举式,法律比较详细地规定公务员应当回避的各种条件。如葡萄牙《行政程序法》第44条规定:“一、在下列情况下,公共行政当局的机关据位人或人员,不得参与行政程序或公共行政当局公法或者私法上的行为或合同。1.其本人,或因身为他人人或无因管理人,与上述程序、行为或合同有利害关系者;2.其配偶、任一直系血亲或姻亲、二亲等内之旁系血亲或姻亲、任何与其在共同经济下生活之人等人、或因其身为他人的人,与上述程序、行为或合同有利害关系者;3.其本人、或因身为他人的人,与应作出决定的问题类似的问题有利害关系,或此问题发生于上项所包括的人员者;4.曾以鉴定人或受委托人的身份参与该程序,或曾经对拟解决的问题作出意见书者;5.其配偶、直系血亲或姻亲、二亲等内之旁系血亲或姻亲、任何与其在共同经济下生活之人等,曾经以鉴定人或受托人的身份参与该程序者;6.利害关系人或其配偶采取司法行为,针对该机关据位人或人员、其配偶或直系血亲者;7.属针对由该机关据位人或人员,又或2项所指之任一人作出或参与作出决定之上诉者。二、上款规定所指的参与者不包括对单纯公事行为,尤其是证明行为的参与。”

采用这种规定方式的国家和地区大多属于大陆法系,德国、西班牙、奥地利、澳门等都是如此。

(二)主要内容

各个国家和地区行政程序法规定的公务回避条件的内容可基本归纳为如下几种情形:第一,公务员是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第二,公务员是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近亲属的;第三,公务员与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有诸如诉讼关系、顾问关系或股份持有关系等法律事务或义务关系的;第四,公务员与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有亲密友谊或公开敌意关系的;第五,公务员参与行政法律关系的处理具有裁决人、证人或鉴定人等参与人身份的;第六,应当回避的其他情形。我国目前有关法律中关于公务回避条件的规定,在方式上通常采用列举式,但规定的内容比较简单。如《海关法》第81条规定:“海关工作人员在调查处理违法案件时,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这种简约列举的方法应该说是比较适合我国制定统一行政程序法典时选用的,因为:其一,我国不实行判例法,不宜仅概括性地规定回避的条件;其二,我国幅员辽阔、情况复杂,采用具体列举的方式很容易挂一漏万。但从内容来看,我国现有法律中的有关规定又过于简约,在实践中不好把握,如什么是“利害关系”?什么是“其他关系”?针对这些问题,在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制定中应当吸收别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规定,尽可能把它们明确化、具体化,从而使我们的规定既有灵活性、又有确定性。

三、关于公务回避的程序

对公务回避的程序问题,各个国家的行政程序立法在规定上有很大差异。综合起来看,比较完善的立法应当从回避的提出和决定两个方面规定回避的程序。

(一)公务回避的提出

1.公务回避的提出方式:公务回避的提出方式有两种,一是公务员自行要求回避,二是当事人申请公务员回避。如澳门《行政程序法》第48条规定:“一、如出现可令人有理由怀疑机关据位人或行政当局人员之无私或其行为之正直之情节,尤其是以下情节,则该机关据位人或人员得请求免除参与有关程序……二、任何利害关系人得以类似之依据及在确定性宣示前,提出声请回避,针对参与该程序、行为或合同之机关据位人或人员。

2.公务回避向谁提出及提出时应注意的问题:在这方面,葡萄牙和澳门的行政程序法规定的较有典型意义。如葡萄牙《行政程序法》第45条规定:“一、如出现引致行政当局的任何机关据位人或人员须回避的事由,则视情况而定,该机关据位人或人员应将该事实立即告知有关上级或有领导权的合议机关主席。二、在作出确定性决定或作出行为之前,任何利害关系人可申请回避的宣告,申请时应详细说明构成回避的事实情节。三、上级及合议机关主席有权限审理是否存在须回避的情况,且有权限作出回避的宣告,如认为有需要,则应听取有关机关据位人或人员的意见。四、就合议机关主席是否须回避的事实,该机关本身有权限在无主席参与下对此附随事项作出决定。”

(二)公务回避的决定

公务回避提出后,应当由特定的机关作出决定,有关机关应当及时对要求和申请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期限内作出准予或不准予回避的决定。如葡萄牙《行政程序法》第50条规定:一、“对自行回避或声请回避作出决定的权限,应依据第45条第3款及第4款的规定(参见前一小节,笔者注)。二、该决定须在3日期间内作出。三、承认该请求的理由成立后,须遵照第46条及第47条的规定处理。”

另外,有关立法还明确规定,为了确保回避决定的正确性和可接受性,行政机关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听取拟被决定回避的有关关系人的意见。

四、关于公务回避的效力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公务员知道回避事由自行要求回避或者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除非行政机关决定公务员继续参与本行政程序,公务员应当退出本程序。情况紧急的,公务员应当采取不得延误的措施。如葡萄牙《行政程序法》第46条规定:“一、机关据位人或行政当局人员作出上条第1款所指的告知后,或在知悉该条第2款所指的申请后,应立即中止其在程序中所进行的活动,直至就此附随事项有所决定时止,但其上级作出以命令者,不在此限。二、在紧急或危险情况下,依据第44条规定有回避事由之人,应采取不得延迟的措施。”

2.行政机关决定公务员回避的,公务员应当退出行政程序,但行政机关应当妥善安排人员接管和。如澳门《行政程序法》第47条规定:一、宣告机关据位人或行政当局人员须回避后,在该程序内须由有关的法定代任人代替该机关据位人或人员,但其上级决定收回该问题者除外。二、如属合议机关,而无代任人或不可指定代任人,则该机关在须回避的成员不参与下运作“。

3.行政机关决定公务员回避的,公务员应当退出行政程序,但以前所从事的公务活动并非当然无效,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在回避决定中确认。如西班牙《行政程序法》第28条第3款和第4款规定:“三、需作回避的公共行政机关当局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并不使他们所参与过的行为必然无效。四、上级部门可以命令具有前面所述情形之一者放弃对案件的一切参与。”

4.公务员具有法定回避事由而没有回避的,其代表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可能被撤销。同时,公务员本人构成违反纪律行为,行政机关应当给予处分。对此,葡萄牙《行政程序法》第51条规定:“一、须回避的机关据位人或行政当局人员参与的行为或合同,是依据一般规定可撤销的行为。二、有第45条第1款所指的告知义务而不为告知者,构成严重纪律违犯行为。”5.如果公务员或者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有关回避决定不服,可以取得行政或司法上的救济。对此,西班牙《行政程序法》第29条规定:“一、在上一条(第28条)所述情形中,利害关系人在程序进行的任何时候均可提出拒绝。二、拒绝应通过书面形式提出,并阐明一条或数条理由。三、被拒绝者应在次日向其直接上级报告所援引的理由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上级可立即同意予以取代。四、如果被拒绝者不同意拒绝理由,上级应在事先有适当报告和证实材料情形下,在3天内予以裁决。五、对就此所作的裁决不得提出申诉,但这不影响在就此结束程序的行为提出申诉时对拒绝提出引证的可能性。”

近年来,我国的行政民主、行政法治建设都已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完善行政公务回避制度也必然成为行政程序立法的重点之一。在未来的行政程序法典中,我国的公务回避制度应当是在广泛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成熟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制定出的,有机结合灵活性与原则性,能够普遍运用,具体操作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构成的完整体系。这一体系无论是在总体架构上,还是具体内容、具体措施上,都应当反映该制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趋势,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章剑生行政程序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49。

回避范文篇8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上述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中央纪委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副职领导成员及其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及其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上述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纪委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及其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

第三条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工作。

第四条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独资、合伙或者较大份额参股的方式,经营企业或者举办经营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该领导干部不得在上述企业或者单位的行业监管或者业务主管部门担任领导成员。

第五条领导干部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县(市)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市(地、盟)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

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参照上款规定执行。

第六条领导干部任职时存在需要回避情况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回避意见,报党委(党组)作出决定。必要时,组织(人事)部门可要求领导干部报告拟任职务所需要回避的情况。

第七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出现需要回避情况的,本人应当提出回避申请。所在单位党组织发现其有需要回避情况的应当提出回避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提出意见,报党委(党组)作出决定。

第八条个人、组织有权反映领导干部需要回避的情况,接到反映的机关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交有关组织(人事)部门处理。

第九条出现本规定第三条所列需要回避情形时,职务层次不同的,一般由职务层次较低的一方回避;职务层次相当的,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第十条实行回避需要跨地区跨部门调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本级难以安排的,报请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协调解决。

第十一条经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需要实行地域回避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任期内调整的,在任期内予以调整;任期内难以调整的,任期届满后予以调整。

第十二条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回避意见报党委(党组)决定前,可以听取领导干部本人及相关人员的意见。

第十三条领导干部有需要回避的情况不及时报告或者有意隐瞒的,应当予以批评,情节严重的进行组织处理。

第十四条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回避决定。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的,就地免职或者降职使用。第十五条除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所列情形外,法律法规对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国家驻外机构领导干部的任职回避,由有关部门另行规定。

第十六条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对执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予以纠正。

回避范文篇9

推进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和任职回避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干部管理的重要举措。领导干部的合理流动,不仅有利于增长干部才干、促进干部健康成长,而且对于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改善领导班子结构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区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结合**实际,在干部交流和任职回避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1、形式多样,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一是加强了党政“一把手”的交流。二是加强了掌管人、财、物部门和执纪执法部门领导干部的交流。三是加强了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交流。近两年来,共交流区管领导干部297人次,其中正处实职干部87人次,促进了领导干部的良性流动,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2、确保实效,坚持干部交流与培养使用相结合。一是上派锻炼。对一些长期在基层工作,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好的青年干部,派往市、区对口部门进行跟班学习,了解熟悉较高层次业务部门工作运作、决策产生的过程等内容,使他们开阔视野、增强大局意识,提高宏观管理水平和综合协调能力。二是下派挂职。安排区级机关的青年干部,到基层一线、村及社区挂职,从事具体负责工作,让干部经受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外派培养。将一些长期在某一领域工作、专业水平较高,但缺乏综合工作经历的青年干部,安排到综合职能部门工作,使其全面发展。目前,干部“三派”交流已成为我区一项常规性举措,每年均有10多名青年干部被派往各对口单位。

3、方法灵活,坚持组织调配与公开选拔相结合。在坚持常规性干部交流工作的同时,大力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今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区管助理“模糊竞岗”,共有153名符合条件的科级干部参与了竞争。在门槛设置上,打破过去常规,做到年轻人和“老同志”并重;在命题内容上,侧重干事能力,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兼顾;在考核方式上,延伸考察领域,做到现实表现和历史“痕迹”都看,并最终确定了8名区管助理人选。

但是,在实施该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交流领域上还不够宽泛。由于经济发展位次不同的地区、性质效益不同的部门,其工作内容、工作环境条件、工资福利、生活待遇也不尽相同,在这些部门之间交流干部存在着实际因难;而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业务上的差异也比较大,特别是有相当部分的单位,对工作专业化要求比较高,使得不同系统之间的干部交流也相应比较困难。此外,干部交流在一段时间内打破了交流单位的工作格局和工作习惯,交流对象在未适应新岗位、新情况的条件下,交流单位干部的排外性也会表现得更突出一些。

二是在思想认识上还不够到位。对干部交流和回避工作的意义、目的等宣传得还不够,导致在干部交流、回避工作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主观上的思想障碍。如被交流的干部从人员少的单位交流到人员多的单位、从条件差的单位交流到条件较好的单位,会被普遍认为是提拔和重用,但逆向交流,很多人就会认为是干部本身出了问题,给被交流的干部造成了较大的思想压力。

三是在工作方法上还不够完善。在干部交流和任职回避工作中,有时缺乏统筹的考虑,往往仅顾及到某一方面的因素和功效,而缺少长期整体的规划。有的干部年年交流、年年换岗,年年都有新“气象”;有的自始至终工作在一个岗位上,几年甚至是十几年都得不到交流;有的干部年龄偏大,跨行业交流后不能很快适应,影响了工作和干部本人的情绪;有些单位骨干力量因工作离不开,主要领导不愿其交流,而失去了交流的机会,等等。

实践证明,干部交流与任职回避在培养锻炼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加大监督力度,构建交流回避工作的监督体系

合理有效的监督是规范干部任职交流和回避工作的重要手段,应不断完善交流回避工作的监督制度,逐步建立一套能够适应形势需要的监督工作机制。

一是完善党内监督体系。继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特别是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准确掌握干部的籍贯、出生地、成长地、亲属关系和其他特殊利益关系等情况,作为干部任职交流、回避的基本依据。

二是构建社会监督体系。疏通监督渠道,健全监督制度,坚持在完善群众监督体系、人民团体监督体系、行政监督体系、舆论监督体系等四个方面寻找突破。通过设立举报投诉电话、设立监督投诉平台等方式,方便群众监督。

三是明确纪律约束体系。加强对干部交流回避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建立干部交流回避通报制度和工作检查制度。对领导不重视干部交流工作、措施不得力、工作不落实的,应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对应该交流回避的,因工作失误没有交流回避,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决定,经教育无效、在规定期限内不到岗任职的,应按照规定严肃处理。

二、完善配套措施,提供交流回避工作的制度保证

领导干部任职交流和回避制度作为干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否顺利实施,还有赖于和其他干部管理制度的配套衔接,惟有如此,才能整体推进,切实增强工作的整体效果。

1、完善机制,出台干部交流和任职回避工作的配套制度。一是完善激励机制。以“成就激励”为核心,努力引导交流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适时对交流干部开展谈心活动,对兢兢业业、安心工作的干部应及时鼓励和表扬,对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应及时提醒。二是完善培养机制。加强对交流干部的跟踪培养,有计划地选送优秀交流干部到高校、科研院所或出国(境)参加培训;对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特别是交流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边远地区工作的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重用。三是完善关怀机制。以组织关怀为基础,切实解决好交流干部的后顾之忧,建立起相应的交流干部福利等相关保障制度。

2、严把关口,明确干部交流和任职回避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是岗位公开,民主推荐。对支援性交流、挂职锻炼性交流,在一定范围内先公开拟交流职位、岗位要求、资格条件等,通过群众推荐、个人自荐、领导推荐和组织推荐,依据需要确定人选。二是认真考察,离任审计。为彻底防止干部“带病交流”,应在被交流干部离任前,做好相应的组织考察和离任审计工作,把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特长、工作实绩等考准考实,依据考核结果,交流到合适岗位、合适班子,使人尽其才,更好地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三是岗前培训,跟踪培养。对从下一级新提拔到上一级岗位工作的年轻干部或跨部门、跨行业交流的干部,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对培养锻炼性交流的干部,特别是挂职锻炼的干部,也不能一“挂”了之,应进行相应的跟踪培养。

三、制定总体规划,保证交流回避工作的有效实施

干部交流回避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因此,在实施干部交流回避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总体规划、精心组织、重点突出,确保被交流的干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做出新的成绩。

一是明确交流主体。重点抓好以下干部的交流回避: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管人、管钱、管物、掌握政策调控权,权力相对集中岗位上的领导干部;在同一单位内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等亲属关系的领导干部。通过抓好以上干部的交流回避,一方面可以培养造就优秀党政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有效地防止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的产生。

回避范文篇10

干部交流和回避制度是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效能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制度的实施,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促进工作开展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一是干部交流不平衡。存在“五多五少”的现象,即横向交流多、纵向交流少,系统内交流多、条块交流少;乡镇干部交流多、机关干部交流少,主要领导交流多、副职和中层干部交流少,综合部门干部交流多、专业部门干部交流少。作为县一级管理的干部,交流对象基本局限于本县范围内科级干部之中。二是干部交流难度大。由于不同地域之间、不同部门行业之间工作、生活、待遇等条件的差异,造成干部交流时心理上不平衡、待遇上不平等,主要表现为“三易三难”,即基层向机关交流易、机关向基层交流难,“冷门”单位向“热门”单位交流易、“热门”单位向“冷门”单位交流难,锻炼交流易,回避交流难。有的干部在交流任职时,还担心“后路难定”,不愿转行政、工资关系。三是干部交流面不宽。由于干部管理体制的问题,一些垂直管理部门干部的交流仅局限于本系统内的干部交流,县一级管理的干部很难交流进去,系统内部的干部也很难交流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交流面。四是干部交流有阻力。比如,一些交流干部的家庭生活存在具体困难,困扰着组织部门和部分交流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干部的易地交流;一些部门领导认为交流来的干部占了位子,影响了本地区、本单位干部的提拔使用,对交流来的干部不支持、不欢迎、不配合;外界对交流的干部认识有偏见,甚至交流是认为把“不听话”或有缺点错误的干部交流出去,对交流干部有排斥倾向,造成交流干部自身的思想压力。

二、完善和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交流与回避制度的对策

加强宣传,营造干部交流和回避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干部交流和回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在全党形成干部交流和回避的大气候。

健全制度,促进干部交流和回避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一是正确把握干部交流的原则,确定交流对象。干部交流和回避工作应遵循“六大原则”,即: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增强整体效能的原则;培养锻炼干部的原则;知人善任、用其所长的原则;对“热点”行业和“热点”岗位交流转换的原则;回避需要的原则;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促进党风和廉政建设的原则。交流重点对象应是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以及那些管人、管钱、管物和执法纪监督部门的领导干部;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任职时间满十年的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十年的,且年龄适宜的,必须交流;中青年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属于避亲避籍任职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二是制定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明确回避范围、对象、程序及纪律监督。三是形式多样,加大干部交流跨度。坚持因人制宜、扬长避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重点做好班子结构需求性交流、培养锻炼性交流、调整性交流、避亲避籍交流和地区间经协性(互助性)交流等五种干部交流。四是结合实际,坚持有情操作和合理操作。要结合干部的实际能力、表现和地方部门的实际需要,在干部交流工作上合理使用干部,增强人性化操作。特别是要体现“就近”的原则,如地域靠近、工作行业性质相近、专业接近等,使干部交流达到应有的效果。

深化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解决条块之间干部交流的问题,形成有利于交流的干部管理机制。一是改变条块分割状况,切实改变有的部门干部派不进、调不出、协调难的状况,推进条块管理单位的干部交流。一方面,在维持垂直管理部门干部管理现状不变的情况下,赋予地方党委在干部交流工作上一定的权力。另一方面,垂直管理部门也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地方党委关于党政干部交流、轮岗、回避的有关规定,除了同地方干部进行交流外,应在本系统内进行易地交流和亲属回避。二是加强竞争,形成干部交流的公平竞争机制。一方面,落实任期制,完善任期目标考核办法,强化“届”的观念,创造更多的交流轮岗机会。另一方面,加大不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强化“庸者下”的措施,使“能者上”有岗位。同时,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拿出尽量多的领导职位实行公开招考,以调节领导人员流向,保证交流干部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