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关联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3:09:31

话语关联

话语关联范文篇1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①中提出的一种语用学理论,它从认知的角度对话语理解进行了研究,是一种具有很强解释力的交际与认知模式。“关联理论首先把交际活动(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归属为认知活动,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说话人的目的或意图能被听话人识别,是由于他们对认知环境(cognitiveenvironment)具有共识;也就是说,交际是否成功,就看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是否能显映(manifest)和互相显映(mutuallymanifest)。”②Sperber和Wilson将关联定义为:“假设P同一系列语境假设之间的关系。”(1991:381)他们认为,当且仅当一个假设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某一语境效果(contextualeffect)时,这个假设在这个语境中才具有关联性(1986:122),并提出了最佳关联设想(Presumptionofoptimalrelevance)和最佳关联原则(Principleofoptimalrelevance):

(1)发话者意欲向听话人显映的假设集{I},具有足够的关联,使听话人值得努力去处理该明示的刺激信号(ostensivestimulus)。

(2)这一明示刺激信号,是发话者传递假设集{I}时所能运用的最大关联的信号。

(3)任何一个明示交际行为,必须保证自身的最大关联。(1986:158)

在关联理论中,Sperber和Wilson结合语码模式和推理模式,提出了明示推理交际(ostensiveinferentialcommunication)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说话人发出一种刺激信号,使之对交际双方互相显映(mutuallymanifest),通过这种刺激信号,说话人意欲向听话人显映或更加清楚地显映一系列的命题{I}(1986:63),只有说话人说出的话具有“明示性”,听话人的推理才有方向和目标,才能准确理解说话人话语的意义。例如:

甲:你怕吃辣菜吗?

乙:我是四川人。

上例中,乙明示的话语为甲提供了一个推理的认知语境,使甲获得了“四川人”这个语境信息。甲再从自己的认知环境中确认“四川人喜欢吃辣菜”这一语境假设,于是甲分析出乙的暗含前提(impliedpresupposition)是:四川人喜欢吃辣菜,乙是个四川人。再由此推断出自己的暗含意图(impliedintention),最终获得“乙喜欢吃辣菜”这个语境效果。然而现实的话语交际,并不总是处于最佳关联的状态,关联障碍与偏向关联的情况也很常见。

二、关联障碍的形成缘由

在话语交际中,明示性信息在关联推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明示性信息缺乏、不足或偏误往往导致交际双方不能形成有效映现、产生关联障碍致使关联推理失败,它的形成有诸多类型、因素。

1、色彩义选择失误形成的明示性不足

一人去找矿长办事,怕矿长家的狗咬他,一进门就给狗扔了一块面包,狗没吃。又扔了一块骨头,狗又没吃。他笑着说:“矿长家的狗真廉洁。”正好矿长出来听到,问:“难道我不廉洁吗?”来人赶快回答:“廉洁,和狗一样廉洁。”矿长大怒。(《一样廉洁》,《喜剧世界》2005年8月下半月)

上例“矿长家的狗真廉洁”中的“狗”属褒义,也是临时的色彩义。而在矿长追问下,那人在情急之中发出“矿长和狗一样廉洁”的明示信息,此中“狗”具有的临时褒义色彩未能在推理方厂长那里产生有效映现,却产生“狗”贬义的固定色彩义与矿长作比的映现。色彩义的选择失误造成了关联障碍。

2、文化层次差异形成的明示性不足

茶庄老板说:“西洋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嘛!”有二伯问:“什么叫之母哇?”茶庄老板说:“之母就是他妈,就是成功他妈。”(萧红《呼兰河传》)

因为文化水平低,有二伯不能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意思,发话者与受话者双方的有效映现未能形成,故有二伯错误地将其关联成“之母”。文化层次的差异造成了明示性信息的关联障碍。

3、语境信息不足形成的明示性不足

王斯阳:我现在要变成一颗炸弹!

黄傅雯:炸弹?什么炸弹?

王斯阳:感情的炸弹,要炸开你世俗的外衣,让你的感情尽情奔流。

(《月光》,《剧本》2001年第6期)

王斯阳说出“我现在要变成一颗炸弹”时,未向黄傅雯发出足够的明示信息,直至说出“感情的炸弹”时,黄傅雯才理解了话语,形成了有效映现。此例是听话人因缺乏语境信息而未能理解比喻义所形成的关联推理失败。

4、年龄差异形成的明示性不足

小侄女望着姑姑的脸说:“姑姑,你的脸好像水蜜桃哟!”姑姑高兴地抱着她左亲右亲,并问:“是怎么像的”小侄女回答:“上面都有细细的毛。”(《喜剧世界》2001年第8期)

姑姑从成人用喻的角度出发,错误地将“你的脸好像水蜜桃哟”关联成了“脸像水蜜桃一样鲜润”,以为小侄女在称赞她。此例由于小侄女未说出明示性信息:姑姑的脸和水蜜桃上都有细细的毛,姑姑和小侄女关联了不同的相似点,而这种关联障碍是由于年龄层次的差异所引起的,明示性信息不足造成言语交际中关联推理的障碍。

三、修辞关联的生成方式

在一些具有修辞效果的言语现象中,话语双方并未一味追求最佳关联,而是对最佳关联进行背离、偏离,产生了极佳的修辞效果。本文称此种关联为修辞关联。修辞关联是一种积极关联,究其关联方式,有如下一些:

1、增大关联推理难度

红卫兵:什么成分?

齐来福:贫农。

红卫兵:(问吴秋香)什么成分?

齐来福:(代答)也是贫农,三代都是贫农。

红卫兵:都是贫农,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那就要团结,不要分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回家好好过日子吧。

(电视剧《雪野》)

“关联原则是对明示推理交际的总概括。关联原则,即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具有最佳关联性。也就是说,言语交际中不同的环境下说话人会尽可能做到关联。”③关联性=语境效果/推理努力。推理努力越少,语境效果就越好,关联性就越强;反之,推理努力越多,语境效果就越差,关联性就越弱。在上例中,“都是贫农,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那就要团结,不要分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回家好好过日子吧”是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不同场合说的话、写的文章,而红卫兵却断章取义地用来到处乱套,明示性信息杂乱。通过输出杂乱信息,增大了推理努力的难度,使语境效果变差,致使很难生成最佳语义关联。但正因为如此,话语产生了幽默、嘲谑的修辞效果。这是一种放弃最佳语义关联、生成最佳修辞效果的关联。

上午十点钟军官们来了,其中的一个问卓娅:“你告诉我,斯大林在什么地方?”“斯大林在自己的岗位上。”卓娅回答说。(《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例中卓娅的回答“斯大林在自己的岗位上”,利用了模糊词语,将军官的推理努力尽量增大,从而使语境效果变差,形成了逆最佳语义关联的最小语义关联。如果说上例是无意为之的增大推理难度,此例则是有意增大推理难度,以期追求雄辩的修辞效果。

2、单向、定向的最佳语义关联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关联理论认为:“语境不仅仅限于客观环境等非语言语境、话语本身等语言语境,而且,语境不是言语交际中双方事先知道的固定因素。为此,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一个更为动态的语境观,将语境视为一个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形成、发展的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construct),是听话人有关世界的假设子集,也就是说语境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④例中,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连续问了三个问题:问对待不讲信义的朋友该怎么办,对待不能管理国家的长官怎么办,最后一问是对待不能治理国家的国君怎么办。孟子的目的并非向齐宣王讨教答案,前两问是为第三问作铺垫的。在整个对话中,由于孟子事先设立了预期的关联,使得“王顾左右而言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因此对孟子而言,与关联理论强调的动态语境有所不同,对话语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静态语境,话语生成的是一种最佳语义关联。而对齐宣王而言,则落入了孟子设下的陷阱,最后不得不“顾左右而言他”,虽说是动态语义关联,却不是最佳语义关联。可见,这种最佳语义关联是单向的,且话语发展的方向也是由一方事先设定的。此例从孟子的角度看属于单向、定向的最佳语义关联。话语关联的结果是产生了雄辩的修辞效果。

3、关联不同的语义亮点

甲:这部电影听说很好看,你觉得好在哪儿啊。

乙:好上厕所。

上例中的两个好,一为“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一为“容易,便于”的意思。甲乙双方彼此关联,亮点各异,故没有形成有效映现而最终形成最佳语义关联,但却使一个词的两种意思先后出现,从而产生了新颖、别致的修辞效果。

4、逆反的语义关联

甲:我再考你一个:李字去了木。

乙:这个字念“子”啊!

甲:不对了,念“一”。

乙:怎么念“一”呀?这个李字不是一个木字底下一个子字吗?你把那个木字去了,不就念“子”吗?

甲:念“一”。我说李字去了木,是去了那个“了”和上面那个“木”,可不就剩了一道了吗?

(侯宝林:相声《猜字》)

上例中,题目有两种答案,因此关联本身就具有多向性。甲始终处于有利的位置,而乙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甲、乙处于一种对立的矛盾关联之中,始终不能形成有效映现、最佳语义关联。且对甲而言,语境是静态的、事先设定的,关联也是定向的,即逆对方的语义关联而动。甲在追求打破乙最佳语义关联努力的过程中形成了雄辩的最佳修辞效果。

5、利用百科知识的偏向关联

第一个男子(骄傲地):我的妻子是天使!

第二个男子:你真幸运,我妻子还活着呢。

(《幸运天使》,《喜剧世界》2001年第5期)

第一个男子骄傲地将自己的妻子比作天使,明示性信息不可谓不强。但第二个男子为了挫挫第一个男子的傲气,偏偏不从相似义“美丽”作关联推导,而从百科知识“天使不在人世间”中,推导出“你妻子已死,不在人世”的隐含意义。表面上是对第一个男子表示了羡慕之情,实际上对第一个男子进行了艺术的戏谑嘲讽。本例幽默的修辞效果源自对语境要素中百科知识的调用、推导。

6、明示信息引导关联失误

昨天在大街上,一位漂亮姑娘素不相识,却主动和我说话。一位朋友问:“老弟可真走运!她说什么了?”“她说……”“说呀!别不好意思,你我又不是外人,我还可以当参谋呢!”“她说:同志,随地吐痰,罚款五角!”

(郭长信:《别不好意思》,《讽刺与幽默》1985年7月5日)

上例明示性信息“她说……”造成话语双方未能形成最佳关联,而这种关联偏向、失误是由发话人有意造成的,产生了幽默的修辞效果。

由上述分析可知,言语交际有遵循关联理论最佳关联原则的一面,此时,双方互相协调,努力增大明示性,以取得最佳关联、语境效果。但话语如果缺乏明示性,往往会造成交际双方不能互相显映,形成关联障碍,这是基于说话者与听话人利益一致,追求最佳语义关联而作的分析。实际上,在言语交际中,出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发话者往往诱导受话者定向、偏向关联;或者听话人识别、理解了说话人明示的信息,交际双方已实际形成了有效映现,受话者却故意不往说话人明示的方向和目标进行推理,违反最佳语义关联原则,进行多种关联,以期获得幽默、讽刺、新颖、雄辩等修辞效果,追求一种“最佳修辞效果关联”,这种现象可称作为修辞关联,它是交际双方利益不一致的言语交际结果,以关联理论来衡量,似乎缺乏规范性,但却是一种积极的语言现象。而对言语交际中修辞关联现象的分析却正是关联理论研究所忽视的方面。

①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Oxford:BasilBlackwell,1986.

②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③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本)》第220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二版。

④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本)》第232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二版。

话语关联范文篇2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①中提出的一种语用学理论,它从认知的角度对话语理解进行了研究,是一种具有很强解释力的交际与认知模式。“关联理论首先把交际活动(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归属为认知活动,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说话人的目的或意图能被听话人识别,是由于他们对认知环境(cognitiveenvironment)具有共识;也就是说,交际是否成功,就看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是否能显映(manifest)和互相显映(mutuallymanifest)。”②Sperber和Wilson将关联定义为:“假设P同一系列语境假设之间的关系。”(1991:381)他们认为,当且仅当一个假设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某一语境效果(contextualeffect)时,这个假设在这个语境中才具有关联性(1986:122),并提出了最佳关联设想(Presumptionofoptimalrelevance)和最佳关联原则(Principleofoptimalrelevance):

(1)发话者意欲向听话人显映的假设集{I},具有足够的关联,使听话人值得努力去处理该明示的刺激信号(ostensivestimulus)。

(2)这一明示刺激信号,是发话者传递假设集{I}时所能运用的最大关联的信号。

(3)任何一个明示交际行为,必须保证自身的最大关联。(1986:158)

在关联理论中,Sperber和Wilson结合语码模式和推理模式,提出了明示推理交际(ostensiveinferentialcommunication)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说话人发出一种刺激信号,使之对交际双方互相显映(mutuallymanifest),通过这种刺激信号,说话人意欲向听话人显映或更加清楚地显映一系列的命题{I}(1986:63),只有说话人说出的话具有“明示性”,听话人的推理才有方向和目标,才能准确理解说话人话语的意义。例如:

甲:你怕吃辣菜吗?

乙:我是四川人。

上例中,乙明示的话语为甲提供了一个推理的认知语境,使甲获得了“四川人”这个语境信息。甲再从自己的认知环境中确认“四川人喜欢吃辣菜”这一语境假设,于是甲分析出乙的暗含前提(impliedpresupposition)是:四川人喜欢吃辣菜,乙是个四川人。再由此推断出自己的暗含意图(impliedintention),最终获得“乙喜欢吃辣菜”这个语境效果。然而现实的话语交际,并不总是处于最佳关联的状态,关联障碍与偏向关联的情况也很常见。

二、关联障碍的形成缘由

在话语交际中,明示性信息在关联推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明示性信息缺乏、不足或偏误往往导致交际双方不能形成有效映现、产生关联障碍致使关联推理失败,它的形成有诸多类型、因素。

1、色彩义选择失误形成的明示性不足

一人去找矿长办事,怕矿长家的狗咬他,一进门就给狗扔了一块面包,狗没吃。又扔了一块骨头,狗又没吃。他笑着说:“矿长家的狗真廉洁。”正好矿长出来听到,问:“难道我不廉洁吗?”来人赶快回答:“廉洁,和狗一样廉洁。”矿长大怒。(《一样廉洁》,《喜剧世界》2005年8月下半月)

上例“矿长家的狗真廉洁”中的“狗”属褒义,也是临时的色彩义。而在矿长追问下,那人在情急之中发出“矿长和狗一样廉洁”的明示信息,此中“狗”具有的临时褒义色彩未能在推理方厂长那里产生有效映现,却产生“狗”贬义的固定色彩义与矿长作比的映现。色彩义的选择失误造成了关联障碍。

2、文化层次差异形成的明示性不足

茶庄老板说:“西洋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嘛!”有二伯问:“什么叫之母哇?”茶庄老板说:“之母就是他妈,就是成功他妈。”(萧红《呼兰河传》)

因为文化水平低,有二伯不能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意思,发话者与受话者双方的有效映现未能形成,故有二伯错误地将其关联成“之母”。文化层次的差异造成了明示性信息的关联障碍。

3、语境信息不足形成的明示性不足

王斯阳:我现在要变成一颗炸弹!

黄傅雯:炸弹?什么炸弹?

王斯阳:感情的炸弹,要炸开你世俗的外衣,让你的感情尽情奔流。

(《月光》,《剧本》2001年第6期)

王斯阳说出“我现在要变成一颗炸弹”时,未向黄傅雯发出足够的明示信息,直至说出“感情的炸弹”时,黄傅雯才理解了话语,形成了有效映现。此例是听话人因缺乏语境信息而未能理解比喻义所形成的关联推理失败。

4、年龄差异形成的明示性不足

小侄女望着姑姑的脸说:“姑姑,你的脸好像水蜜桃哟!”姑姑高兴地抱着她左亲右亲,并问:“是怎么像的”小侄女回答:“上面都有细细的毛。”(《喜剧世界》2001年第8期)

姑姑从成人用喻的角度出发,错误地将“你的脸好像水蜜桃哟”关联成了“脸像水蜜桃一样鲜润”,以为小侄女在称赞她。此例由于小侄女未说出明示性信息:姑姑的脸和水蜜桃上都有细细的毛,姑姑和小侄女关联了不同的相似点,而这种关联障碍是由于年龄层次的差异所引起的,明示性信息不足造成言语交际中关联推理的障碍。

三、修辞关联的生成方式

在一些具有修辞效果的言语现象中,话语双方并未一味追求最佳关联,而是对最佳关联进行背离、偏离,产生了极佳的修辞效果。本文称此种关联为修辞关联。修辞关联是一种积极关联,究其关联方式,有如下一些:

1、增大关联推理难度

红卫兵:什么成分?

齐来福:贫农。

红卫兵:(问吴秋香)什么成分?

齐来福:(代答)也是贫农,三代都是贫农。

红卫兵:都是贫农,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那就要团结,不要分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回家好好过日子吧。

(电视剧《雪野》)

“关联原则是对明示推理交际的总概括。关联原则,即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具有最佳关联性。也就是说,言语交际中不同的环境下说话人会尽可能做到关联。”③关联性=语境效果/推理努力。推理努力越少,语境效果就越好,关联性就越强;反之,推理努力越多,语境效果就越差,关联性就越弱。在上例中,“都是贫农,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那就要团结,不要分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回家好好过日子吧”是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不同场合说的话、写的文章,而红卫兵却断章取义地用来到处乱套,明示性信息杂乱。通过输出杂乱信息,增大了推理努力的难度,使语境效果变差,致使很难生成最佳语义关联。但正因为如此,话语产生了幽默、嘲谑的修辞效果。这是一种放弃最佳语义关联、生成最佳修辞效果的关联。

上午十点钟军官们来了,其中的一个问卓娅:“你告诉我,斯大林在什么地方?”“斯大林在自己的岗位上。”卓娅回答说。(《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例中卓娅的回答“斯大林在自己的岗位上”,利用了模糊词语,将军官的推理努力尽量增大,从而使语境效果变差,形成了逆最佳语义关联的最小语义关联。如果说上例是无意为之的增大推理难度,此例则是有意增大推理难度,以期追求雄辩的修辞效果。

2、单向、定向的最佳语义关联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关联理论认为:“语境不仅仅限于客观环境等非语言语境、话语本身等语言语境,而且,语境不是言语交际中双方事先知道的固定因素。为此,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一个更为动态的语境观,将语境视为一个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形成、发展的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construct),是听话人有关世界的假设子集,也就是说语境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④例中,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连续问了三个问题:问对待不讲信义的朋友该怎么办,对待不能管理国家的长官怎么办,最后一问是对待不能治理国家的国君怎么办。孟子的目的并非向齐宣王讨教答案,前两问是为第三问作铺垫的。在整个对话中,由于孟子事先设立了预期的关联,使得“王顾左右而言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因此对孟子而言,与关联理论强调的动态语境有所不同,对话语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静态语境,话语生成的是一种最佳语义关联。而对齐宣王而言,则落入了孟子设下的陷阱,最后不得不“顾左右而言他”,虽说是动态语义关联,却不是最佳语义关联。可见,这种最佳语义关联是单向的,且话语发展的方向也是由一方事先设定的。此例从孟子的角度看属于单向、定向的最佳语义关联。话语关联的结果是产生了雄辩的修辞效果。

3、关联不同的语义亮点

甲:这部电影听说很好看,你觉得好在哪儿啊。

乙:好上厕所。

上例中的两个好,一为“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一为“容易,便于”的意思。甲乙双方彼此关联,亮点各异,故没有形成有效映现而最终形成最佳语义关联,但却使一个词的两种意思先后出现,从而产生了新颖、别致的修辞效果。

4、逆反的语义关联

甲:我再考你一个:李字去了木。

乙:这个字念“子”啊!

甲:不对了,念“一”。

乙:怎么念“一”呀?这个李字不是一个木字底下一个子字吗?你把那个木字去了,不就念“子”吗?

甲:念“一”。我说李字去了木,是去了那个“了”和上面那个“木”,可不就剩了一道了吗?

(侯宝林:相声《猜字》)

上例中,题目有两种答案,因此关联本身就具有多向性。甲始终处于有利的位置,而乙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甲、乙处于一种对立的矛盾关联之中,始终不能形成有效映现、最佳语义关联。且对甲而言,语境是静态的、事先设定的,关联也是定向的,即逆对方的语义关联而动。甲在追求打破乙最佳语义关联努力的过程中形成了雄辩的最佳修辞效果。

5、利用百科知识的偏向关联

第一个男子(骄傲地):我的妻子是天使!

第二个男子:你真幸运,我妻子还活着呢。

(《幸运天使》,《喜剧世界》2001年第5期)

第一个男子骄傲地将自己的妻子比作天使,明示性信息不可谓不强。但第二个男子为了挫挫第一个男子的傲气,偏偏不从相似义“美丽”作关联推导,而从百科知识“天使不在人世间”中,推导出“你妻子已死,不在人世”的隐含意义。表面上是对第一个男子表示了羡慕之情,实际上对第一个男子进行了艺术的戏谑嘲讽。本例幽默的修辞效果源自对语境要素中百科知识的调用、推导。

6、明示信息引导关联失误

昨天在大街上,一位漂亮姑娘素不相识,却主动和我说话。一位朋友问:“老弟可真走运!她说什么了?”“她说……”“说呀!别不好意思,你我又不是外人,我还可以当参谋呢!”“她说:同志,随地吐痰,罚款五角!”

(郭长信:《别不好意思》,《讽刺与幽默》1985年7月5日)

上例明示性信息“她说……”造成话语双方未能形成最佳关联,而这种关联偏向、失误是由发话人有意造成的,产生了幽默的修辞效果。

由上述分析可知,言语交际有遵循关联理论最佳关联原则的一面,此时,双方互相协调,努力增大明示性,以取得最佳关联、语境效果。但话语如果缺乏明示性,往往会造成交际双方不能互相显映,形成关联障碍,这是基于说话者与听话人利益一致,追求最佳语义关联而作的分析。实际上,在言语交际中,出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发话者往往诱导受话者定向、偏向关联;或者听话人识别、理解了说话人明示的信息,交际双方已实际形成了有效映现,受话者却故意不往说话人明示的方向和目标进行推理,违反最佳语义关联原则,进行多种关联,以期获得幽默、讽刺、新颖、雄辩等修辞效果,追求一种“最佳修辞效果关联”,这种现象可称作为修辞关联,它是交际双方利益不一致的言语交际结果,以关联理论来衡量,似乎缺乏规范性,但却是一种积极的语言现象。而对言语交际中修辞关联现象的分析却正是关联理论研究所忽视的方面。

①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Oxford:BasilBlackwell,1986.

②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③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本)》第220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二版。

④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本)》第232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二版。

话语关联范文篇3

论文摘要: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理论,强调了语境效果及推理模式;翻译是一个对语言进行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二者都是对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进行研究。因此,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对翻译这一交际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全面、科学地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1.引言

DanSperber和DeirdreWilson的关联理论是在H.P.Grice的交际理论与会话含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对其有很精辟的阐述。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一个理论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了极大影响。它将关注的核心投到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方面,其影响力已超出了语用学领域,延伸到翻译领域。因为自然语言中的每个话语都可以有多种理解,要正确的理解自然语言,就必须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然后根据话语和语境的关联进行推理。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确地理解自然语言。因此,关联理论就成为可以指导翻译的语用翻译理论。

2.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主张用“关联原则”来解释人类的交际。他们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是因为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即“关联”。关联由两个因素决定:语境效果和心智努力。人类认知活动的目标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心智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最为“关联”的信息,以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最佳关联是指在话语理解时以一定的心智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交际是否成功关键在于人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联的认识。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往往以最大关联为取向,但在实际交际过程中我们只能期待产生一个最佳关联,即听者在理解话语时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并以交际为取向。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是一个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所以关联理论的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交际中的语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而最佳的语境效果是由明示——推理模式提供的。明示,即说话人明白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推理,即听话人从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暗含的意图。其中,听话人的推理是理解话语的核心,而关联则是听话人推理的基础。对话语进行推理就是在话语与语境假设之间寻找一种关联,关联选取得当就会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有了语境效果,就能正确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3.关联理论与翻译

翻译是受关联理论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德国学者Gutt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的依据就是关联性。关联性就是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于原交际者的目的和读者(听者)的要求在认知环境方面与原文相似。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对翻译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权威尤金·奈达博士也认为:“翻译就是交际。”他指出,信息如果不能被读者接受则丧失其交际作用,而译文如果起不到交际作用,不能为读者所理解,就是不合格的。

原作者和译者都是通过交际意图把信息告诉各自的读者,因此,要做到忠实于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这就需要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并根据关联原则找到各种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最终做出一个最能体现原作者交际意图的译文。成功的译文是使译文读者可以不必花费较多的努力就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语境效果,并能准确地理解原作者的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交际过程,而翻译过程包含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交际和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交际这两个交际过程。因此,译者不仅要有准确理解作者交际意图的能力,还应充分考虑译文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帮助译文读者找到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接受来自原文本的信息,这些信息提供的动态语境与译者的认知语境相结合,产生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在理解过程中,译者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推理能力努力达到对原文作者意图的最接近的理解,从而做到对原文的“忠实”。然而,译文忠实于原文的程度依赖于译者对译文读者的了解。如果译者不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知识结构,将原文原封不动地呈现给译文读者,只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导致交际失败。例如,如果把“Everyfamilyissaidtohaveatleastoneskeletoninthecupboard.”直译为“据说家家户户的壁橱里至少都藏着一具骷髅。”就会使译文读者困惑不解。此译文只是对原文的表面意思做了传达,并未传达原文的真实意义,对于不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来说就很难以理解。然而。如果将其翻译为“常言道:壁橱里藏骷髅,丑事家家有。”这样,译者就找到了原文与译文语境的最佳关联,译文也更易被中国读者所接受,译者就达到了完成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最佳交际的目的。

译者作为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其主要任务是保证两者之间交际的成功。为了保证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交际的成功,译者可以采取各种翻译策略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因此,译文读者在这一交际过程中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译者需要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做出准确的判断,对译文的表达方式做出适合译文读者的选择。如对《红楼梦》中的谚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翻译,霍克斯直接引用英语谚语“Manproposes,Goddisposes.”撇开原作中的佛教色彩,使译作带上了基督教色彩,从而使原文作者曹雪芹向译文读者靠近。翻译是语际意义的转换,意义问题是翻译的核心问题。在翻译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本身,也要重视在不同的语境中语言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语境在关联理论中又称为语境假设,不仅包括上下文和说话时的社会环境,还包括百科知识和当时感知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构成一个单一的语境,而是一系列语境。在话语理解中,人们只是选取某一特定语境对信息进行推理。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主要看听话者能否选择正确的语境。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动态的语境观。语境不是静态的,而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很多情况下,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可能会和话语的字面意思不一致甚至相反,这就要求听话者结合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百科知识及推理能力找到与说话者的话语信息相关的语境假设,通过推理正确的判断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例如:“Sheisafox.”译文有“她是只狐狸”、“她是个狐狸精”或“她是个时尚迷人的女人”在中英文化中,“狐狸”都可以与狡猾、诡计多端的人联系在一起,但当“狐狸”与女性联系在一起,汉语与英语就有了不同的文化色彩。如果译者不了解中英不同的文化语境,按照中国人的认知思维,把fox翻译成“狐狸精”,那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在英语中,它指的是时髦迷人的女子。因此,译者应该对原语进行文化推理,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才能得出准确的译文,达到交际的目的。

4.结语

关联理论强大的解释力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从认知角度对翻译过程进行描写,把翻译过程看作是原者—译者—读者之间的两个交际过程,在动态语境中找出各种信息之间的最佳关联,对真实交际意图做作出推理,从而能够全面、科学的阐释话语理解,达到翻译这一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dContext[M].Oxford:Blackwell,1991.

[2]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

[3]苗兴伟.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话语关联范文篇4

关键词:关联翻译交际语境效果

1.引言

DanSperber和DeirdreWilson的关联理论是在H.P.Grice的交际理论与会话含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对其有很精辟的阐述。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一个理论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了极大影响。它将关注的核心投到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方面,其影响力已超出了语用学领域,延伸到翻译领域。因为自然语言中的每个话语都可以有多种理解,要正确的理解自然语言,就必须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然后根据话语和语境的关联进行推理。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确地理解自然语言。因此,关联理论就成为可以指导翻译的语用翻译理论。

2.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主张用“关联原则”来解释人类的交际。他们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是因为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即“关联”。关联由两个因素决定:语境效果和心智努力。人类认知活动的目标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心智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最为“关联”的信息,以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最佳关联是指在话语理解时以一定的心智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交际是否成功关键在于人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联的认识。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往往以最大关联为取向,但在实际交际过程中我们只能期待产生一个最佳关联,即听者在理解话语时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并以交际为取向。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是一个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所以关联理论的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交际中的语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而最佳的语境效果是由明示——推理模式提供的。明示,即说话人明白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推理,即听话人从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暗含的意图。其中,听话人的推理是理解话语的核心,而关联则是听话人推理的基础。对话语进行推理就是在话语与语境假设之间寻找一种关联,关联选取得当就会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有了语境效果,就能正确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3.关联理论与翻译

翻译是受关联理论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德国学者Gutt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的依据就是关联性。关联性就是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于原交际者的目的和读者(听者)的要求在认知环境方面与原文相似。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对翻译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权威尤金·奈达博士也认为:“翻译就是交际。”他指出,信息如果不能被读者接受则丧失其交际作用,而译文如果起不到交际作用,不能为读者所理解,就是不合格的。

原作者和译者都是通过交际意图把信息告诉各自的读者,因此,要做到忠实于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这就需要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并根据关联原则找到各种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最终做出一个最能体现原作者交际意图的译文。成功的译文是使译文读者可以不必花费较多的努力就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语境效果,并能准确地理解原作者的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交际过程,而翻译过程包含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交际和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交际这两个交际过程。因此,译者不仅要有准确理解作者交际意图的能力,还应充分考虑译文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帮助译文读者找到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接受来自原文本的信息,这些信息提供的动态语境与译者的认知语境相结合,产生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在理解过程中,译者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推理能力努力达到对原文作者意图的最接近的理解,从而做到对原文的“忠实”。然而,译文忠实于原文的程度依赖于译者对译文读者的了解。如果译者不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知识结构,将原文原封不动地呈现给译文读者,只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导致交际失败。例如,如果把“Everyfamilyissaidtohaveatleastoneskeletoninthecupboard.”直译为“据说家家户户的壁橱里至少都藏着一具骷髅。”就会使译文读者困惑不解。此译文只是对原文的表面意思做了传达,并未传达原文的真实意义,对于不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来说就很难以理解。然而。如果将其翻译为“常言道:壁橱里藏骷髅,丑事家家有。”这样,译者就找到了原文与译文语境的最佳关联,译文也更易被中国读者所接受,译者就达到了完成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最佳交际的目的。

译者作为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其主要任务是保证两者之间交际的成功。为了保证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交际的成功,译者可以采取各种翻译策略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因此,译文读者在这一交际过程中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译者需要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做出准确的判断,对译文的表达方式做出适合译文读者的选择。如对《红楼梦》中的谚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翻译,霍克斯直接引用英语谚语“Manproposes,Goddisposes.”撇开原作中的佛教色彩,使译作带上了基督教色彩,从而使原文作者曹雪芹向译文读者靠近。

翻译是语际意义的转换,意义问题是翻译的核心问题。在翻译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本身,也要重视在不同的语境中语言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语境在关联理论中又称为语境假设,不仅包括上下文和说话时的社会环境,还包括百科知识和当时感知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构成一个单一的语境,而是一系列语境。在话语理解中,人们只是选取某一特定语境对信息进行推理。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主要看听话者能否选择正确的语境。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动态的语境观。语境不是静态的,而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很多情况下,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可能会和话语的字面意思不一致甚至相反,这就要求听话者结合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百科知识及推理能力找到与说话者的话语信息相关的语境假设,通过推理正确的判断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例如:“Sheisafox.”译文有“她是只狐狸”、“她是个狐狸精”或“她是个时尚迷人的女人”在中英文化中,“狐狸”都可以与狡猾、诡计多端的人联系在一起,但当“狐狸”与女性联系在一起,汉语与英语就有了不同的文化色彩。如果译者不了解中英不同的文化语境,按照中国人的认知思维,把fox翻译成“狐狸精”,那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在英语中,它指的是时髦迷人的女子。因此,译者应该对原语进行文化推理,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才能得出准确的译文,达到交际的目的。

4.结语

关联理论强大的解释力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从认知角度对翻译过程进行描写,把翻译过程看作是原者—译者—读者之间的两个交际过程,在动态语境中找出各种信息之间的最佳关联,对真实交际意图做作出推理,从而能够全面、科学的阐释话语理解,达到翻译这一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dContext[M].Oxford:Blackwell,1991.

[2]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

[3]苗兴伟.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话语关联范文篇5

关键词:话语分析言语行为理论话轮转换外语教学

一、话语分析研究概况

自美国语言学家Harris于1952年在《语言》杂志上发表题为“DiscourseAnalysis(话语分析)”的论文至今,话语分析已经历了50多年的历史。这50多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启萌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启萌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结束,前后大约10年时间。本阶段值得一提的语言学家有两个:Harris和MitchelloHarris于1952年发表了“话语分析”一文。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语言不是在零散的词或句子中发生的,而是在连贯的话语中发生的。”对Harris来说,话语是一个结构单位,因此,他在分析话语时所用的方法是结构主义的分布分析法。然而这种方法只注重分析形态音位结构和句法结构,忽视了意义与内容以及句子的层次关系,结果证明这种分析方法对于超句结构的纯形式的分析并不可行。1957年,Mitchell在一篇题为“昔兰尼加的买卖用语”的文章中,提出了一种语义分析方法,详细描述了话语参与者和情境的相关内容,并且按照交谈内容将买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寒暄;(2)询问商品价格;(3)查看商品质量;(4)讨价还价;(5)结束语。由于这几个阶段是由发生在交易过程中的活动,而不是由独特的语言特征来限定和辨认的,因此,Mitchell所做的分析并不是语言学的分析。故而Mitchell的分析模式的应用范围也不够广泛。形成阶段,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结束。60年代起话语分析逐渐兴起。许多关于话语分析的理论相继问世。如:句子功能观、交际动力、主位、述位、过渡、衔接、照应、指示、替代、连贯、语境、语域等问题的研究,使语言研究的范围进一步超越了句子的范围。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Halliday,Harweg,Sinclair,Coulthard,vanDijk等。发展阶段,始于2。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话语分析研究硕果累累。突出反映在:第一,有了自己的正式出版刊物。荷兰学者VanDijk主编的《语篇》学术期刊于1981年正式创办,从此以后,话语分析有了自己的学术园地。第二,研究队伍空前壮大,从原来的欧美扩大到亚洲和澳洲等地。第三,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有了更大的突破。90年代以来,话语分析的成果广泛应用到人类文化学、社会学、翻译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教学法和跨文化交际等诸多领域,广泛揭示人们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如何运用真实语言、社会文化背景与话语建构的关系以及话语单位所揭示的语言现象和特征。Beaugrade(1997)认为21世纪话语分析的重点将是知识共享和话语策略;任务将是研究话语在团结社会文化群体中的作用;展示多元文化实现人类潜能的过程;探讨话语与社会化的生态系统以及语言资源的使用策略;分析话语在获得和使用知识中的作用。

二、话语分析和篇章语言学的融合

黄国文(1998:7)认为:“话语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可以是独白、对话,也可以是众人交谈;可以是文字(如交通标志),也可以是诗歌、小说。它可以是讲话,也可以是文章,短者一、二句可成篇,长者可洋洋万字以上。”话语分析则是对大于句子或语段的语言单位的分析,包括口头会话和书面语篇。话语分析诞生之初,与篇章语言学是并驾齐驱的。话语侧重口语研究,篇章语言学则侧重书面语的研究。Widdowson(1973)对话语分析和篇章语言学做过区分:话语一篇章十语境;面篇章一话语一语境。美国学者Chafe等认为话语是口头的、意义连贯的、动态的语言单位,对话语的分析他们称之为话语分析。面欧洲的学者则认为篇章是比句子大的、静态的书面语言单位。对篇章的研究他们称之为篇章语言学。如今篇章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研究有融合的趋势。两者的共同点是:自然语言,超越句子范围,具有完整的意义。本文所说的话语分析就是广义上的定义,包括对口语和书面语的研究。

三、话语分析研究方法与英语交际能力培养

Schiffrin(1994)在其专著((话语分析方法》中,介绍了六种话语分析方法:(1)言语行为理论;(2)互动社会语言学;(3)交际人种学;(&)语用学;(5)会话分析;(6)变异分析。马博森(1999)在此基础上,补充了(7)关联理论和((8)系统功能语法。许家金(2004)认为常见的话语分析研究方法包括篇章语言学、言语行为理论、语用学、民俗学、(变异、互动)社会语言学、社会符号学、会话分析、文化批评、系统功能语法和关联理论等。话语分析一诞生就与语言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无论是从理论框架上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受到了理论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语用学等语言学分支学科的影响。此外,还从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哲学等许多学科吸收了许多有益的理论和方法。但以上分法均存在着许多重合之处。因此,本文拟从宏观的方面将话语分析研究方法分为三个方面来重点介绍:(I)语用学;(2)社会语言学;(3)系统功能语言学。

语用学方法包括: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理论。

英国哲学家Austin在1955年《论言有所为》中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言语本身就是行为,话语可以分为施为句和表述句。他把实施言语行为的句子称为施为句;陈述事实的句子称为表述句。并将言语行为分为三个层面: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例如:Ipromisetocomethere.当某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实施的既是一个言内行为(发出了声音,使用了一些词汇和语法结构),又是一个言外行为(作出了承诺),还是一个言后行为(听话人感到高兴等)。美国哲学家Searle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是所有言语实践都与言语行为有关,言语行为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并据此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被许多学者用于话语分析的研究之中。其中的代表人物有Labov和Widdowson试图运用这一方法解释话语的连贯性;Sinclair和Coulthard专门研究发生在教室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的话语,建构出课堂话语的基本模式,提出了从课、交换、步、再到行为的由上至下逐级细化的话语结构分析单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哲学家Grice在《逻辑与会话》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合作原则。他认为:为了使交际双方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达到各自的目的,交际双方都需要采取一种合作、默契的态度,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这就是“合作原则”。它包括四大准则:关联、数量、质量和方式准则。无论说话人是什么文化背景,都必须遵守话语交际中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交际中,我们也会发现不少的会话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以达到说话人的某种特殊目的。Leech等人通过研究,从修辞学、文体学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认为人们在会话中之所以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的缘故。Leech的礼貌原则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在《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的。关联理论有两个重要概念:认知关联和交际关联。关联理论认为,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着一条关联原则,即根据与某事物有关联的信息来认知该事物。人类的认知与最佳关联相吻合,即认知关联。面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即交际关联。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确立关联性,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

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理论均涉及口头话语和书面语篇的交流和理解过程。因此,这些理论一诞生,便引起话语分析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语言是言语交际的一种方式。语言教学首先要培养的是交际能力,即听、说、读、写等能力的综合素质。因此这些研究方法不仅对话语分析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外语教学的改革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听说教学和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向学生介绍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理论的内容及运用方法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例如:听说课教学中,通过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来分析对话,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话技巧。语篇教学中通过关联理论来分析文章中句与句的关联和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连贯。

社会语言学方法包括:互动社会语言学、变异社会语言学和交际人种学。它们来源于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人种学等,共同特征是把语言、文化和社会三者结合起来加以研究。重视分析社交语境中的真实语料,侧重研究如何根据社交和语言意义的相互关系来理解语句,促进交际。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Sacks,Schegloff和Jefferson在研究大量口语材料的基础上,开创了“会话分析”,试图探索社交中日常谈话的原则和规律,会话分析由邻近配对和话轮转换理论组成。Edmondson(1981)认为话轮一是指在会话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成为说话人的机会,二是指一个人在作为讲话人时所说的话。话轮转换指参与会话的人在整个会话过程中轮流说话。话轮转换理论包括话轮构造部分、话轮分配部分和话轮转换规则。邻近配对指会话者各说一次话所构成的一组话语,它通常由两个话轮组成,如:提问—回答,问候—问候,邀请—接受/拒绝。话轮转换和邻近配对理论对会话结构的分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公共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问题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例如:在听说教学中,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会话的教学,教师除了语法分析和翻译会话中的句子外,别无他法。而现在可以在教学中运用话轮转换理论和邻近配对理论对会话之间的衔接和连贯进行分析,以加深学生对普通会话规律的认识。

系统功能语言学开创者是Hallidayo20世纪60年代初,Halliday提出了话语衔接理论,他认为语言的衔接不仅仅存在于语法层面上,从词义上讲,所有的结构都应该是衔接的。Halliday等系统功能语法学家对话语分析的贡献一是体现在他们把属于句法层的主位、述位研究应用到了话语层;二是他们分析了大量的文学语篇和非文学话语,总结出了部分话语结构类型;三是对语篇或话语衔接的研究;四是强调语境对语言的影响。1976年Halliday和Hasan出版了《英语的衔接》一书,极大地推动了话语分析研究的发展。在本书中,他们分析了句子间的内在联系,并对话语中的衔接关系作了分类,提出了四种衔接手段:指示、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话语衔接理论、主位推进理论、话语结构类型理论既可运用于口头会话也可运用于书面语篇。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在费时低效的困境中挣扎。其突出的反映是: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差,学了十多年的英语,毕业后虽已获得了四、六级证书,但仍无法完成与外宾的有效交际。英语写作能力差,学生视野狭窄、词汇量小,文章千篇一律,常是不连贯的文字胡乱堆砌在一起。原因一是传统的外语教学法是语法翻译法,只注重语法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二是后来风行全国的交际教学法,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学生很难适应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不计错误的口语教学法。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认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而不是可以孤立地进行考察的符号系统,认为人是社会的一分子,研究人如何习得语言,并如何在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与他人交际。同时系统功能语言学还区分了语言的元功能和语义功能。Halliday把语言的语义功能概括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者实际上是语义层和更高层次的语境层的衔接面,从而沟通了语言与语场、语旨和语式的社会文化语境的联系。因此这种理论为外语教学从注重语言能力走向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并重的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轻语篇、重词汇式教学走向词汇、语篇并重。通过教授语篇分析方法来促进语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篇阅读和理解能力。听说教学从交际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运用主位分析理论分析会话的内在联系和主位、述位推进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使学生掌握和运用从理论上分析话语的新方法,并自己动口、动脑,多实践、勤动手,才能见效,否则,学生一阵新鲜劲儿过去之后又会恢复原状,回到对教师讲解过分依赖的老路上去。

话语关联范文篇6

1.推理是语言交际的核心

一般地说,语言交际的模式有两种:代码模式(codemodel)和推理模式(inferentialmodel)。语言交际会同时涉及这两种模式,但在交际过程中,认知—推理过程是基本的,编码—解码模式过程则附属于认知—推理过程[2]。

依据关联理论,语言交际活动涉及两种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前者指话语的字面意义,是交际者向交际对象传递某种信息的意图,后者则指交际者传递该信息意图的意图。交际者为使听话人懂得自己的意图,总是以明示的方式表达信息;听话人为了了解交际者的意图,必须将信息进行演绎推理。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交际者对听话人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景加以评估,并据此通过话语向听话人示意/传达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依据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信息,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是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认知。因此,交际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编码—解码过程,而是更重要的对话语和语境信息的动态推理过程。例如:

A:Doyoulikerugby?

B:IamaNewZealander.

B的话语给A提供一个推理的认知环境,使A获得B是新西兰人这个语境信息;A再从自己的认知环境中确认新西兰人酷爱橄榄球运动这个语境。于是A就以这两项前提进行推理,推断出B的意图,最终获得B酷爱橄榄球运动这个结论,获得语境效果。又如:

A:WillWendybelong?

B:SheiswithTony,now.

B没有直接以yes或no来回答A的问话,而是采用了简洁的答话方式。假设A知道Tony做事雷厉风行,那么A会概括B的答语并结合Tony做事快这一语境信息推理出“No,shewon''''tbelong”这一结论(即B的交际意图)。但是,如果A知道Tony办事拖沓,那么A就会推理出“Yes,shewillbelong”这一结论。本例句说明,说话人可以利用相同的话语表达不同的交际意图,交际成功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听话人能否解码,更主要取决于交际者意欲传递的信息意图是否成功地示意给了交际对象,取决于交际对象是否选择了正确的语境信息[3]。因此,选择正确的语境信息成为话语理解的关键。

2.关联性是话语理解的理据

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行为,明示—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明白对方话语的暗含内容,主要是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关联性是关联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能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往往用一个单一的、十分笼统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排除其他的理解,而只认定一种是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即关联性。例如:

A:Didyouenjoyyourholiday?

B:Thebeacheswerecrowdedandthehotelwasfullofbugs.

A获得B提供的信息时,就在其提供的认知环境和语境假设中寻找关联,进行推理。A最终会从“沙滩拥挤,旅馆有臭虫”与“度假”的关联中推断出B的信息意图,取得“假期过得不愉快”的语境效果。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关联性是理解话语的标准。我们根据话语信息,结合当时的语境假设去寻找关联;关联选取得当,就会取得相应的语境效果;有了语境效果就会取得交际的成功。正如Sperber和Wilson指出:当新出现的信息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能够取得语境效果,才说明语境假设取得关联;而且取得的语境效果越大,表明该信息与语境假设的关联越强[4]。

3.最佳关联

Sperber和Wilson认为,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而一个话语要建立起最佳关联,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当话语能够产生足以引起听话人注意的效果;该话语让听话人为取得这些效果而确实付出了一番努力。寻求最佳关联就是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自觉遵守关联原则:任一推理交际行为必须保证其最佳关联性。

最佳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人们对话语和语境假设的推理越成功,话语的内在联系就越清楚,这样人们在思辨和推理过程中无须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取得好的语境效果,从而正确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二、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的关系

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理论,也是一种交际理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因此两者有着很好的兼容性。关联理论的语言交际模式代码模式和推理模式可以很好地说明翻译过程。信息的载体是代码,翻译自然就是源语代码和译语代码的转换过程。代码模式过分强调了代码的静态、机械的转换过程,而忽略了译者在转换过程中的推理作用。而推理模式则更强调依据语境寻找关联的动态推理过程。如果说代码模式的翻译观是语义的翻译观,那么推理模式的翻译观则是语用的翻译观。关联理论能够解释翻译这一复杂的语码转换现象。在语码转换过程中,关联性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有着最强的解释力[5]。

语用翻译就是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实践问题,即要解决翻译操作中涉及的理解问题、重构问题以及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和原作的语用用意(pragmaticforce)的传达及其在译作中的得失等问题。语用学的翻译观可以说是一种等效翻译理论,可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何自然认为,在翻译中要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就是要正确地认知和理解源语。即译者首先必须正确识别和理解源语语言的基本意思和规约意义,然后根据源语的背景信息和语境特征等关联知识,推导出源语语言的隐含意义和原文作者真正的交际意图。同时,译者也要考虑译文读者。为了让译文读者能够理解译文、推理出相关的含义,译者须对译文读者的知识面、认知能力和经历进行评估,还需要考虑他们的阅读期待,然后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这就要求译者具有百科知识,具有推理能力,具有将语篇中出现的新信息和自己记忆中的已有知识(即背景知识或称旧信息)结合起来,找出其中的关联的能力[6]。

概括地说,关联理论认为,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要靠推理。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自然语言。因此,关联理论成为指导语用翻译的理论。

三、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的指导意义

1.翻译中如何理解原文

根据关联理论,要准确理解原文,必须先重视原文的语境,通过对语境的分析,找出原文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从而获得理解原文的语境效果。

例如:Hewasfondoftalkingthathiscolleaguesnicknamedhim“magpie”.句中“magpie”意为“喜鹊”,在英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理解为“唠叨,饶舌”,但这个认知假设在汉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不存在。在汉语中“喜鹊”与喜事、吉利、运气相联系,与“唠叨”无关联,在汉语中与此假设关联性最强的形象应是唧唧喳喳的“麻雀”。

2.寻找关联

译者要依据百科知识、原文语言提供的逻辑信息和词汇信息,以及原文的文化背景信息等对理解原文有用的信息。因此寻找关联的过程就是提取各种各样有效信息的推理过程。

例如国外某地修复教堂的新闻报道中有句话:“Thecushionwillbereplacedbyvolunteers.”如何理解这句话?若要准确理解它,首先译者要找出这句话与什么语境假设具有最佳关联。而这要靠译者的百科知识(常识):教堂座位上设有坐垫,有些坐垫则供教友跪拜之用;志愿者指志愿给教堂提供捐助的人士。那么这句话不是要求志愿者取代坐垫,而是希望教友志愿出资,更新坐垫或坐垫的布料。

由此可见,每一个话语都会建立起一种关联,围绕着关联就可以定出理解某一话语的标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目的语读者和源语作者拥有不同的认知环境,所以,译者在表达他的理解时,也要寻找最佳关联。

3.翻译是一种包含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的行为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也研究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过程,因此翻译被看做是一种明示—推理性质的行为。与语内交际不同的是,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行为,或明示—推理过程。准确地说,翻译行为包括两个明示—推理过程,其复杂性远远超过语内交际。

关联理论明确强调了对翻译过程的研究,对翻译现象有着很强的解释力。翻译的全过程事实上涉及到三个交际者,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正如何自然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三元关系,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之间通过原作和译作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其中包括两个明示—推理过程。在第一个明示—推理过程中,原文作者向译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而译者则根据原文的语境信息、原文作者提供的语言刺激(话语)以及关联原则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是听话人。完成该交际过程后,译者进入第二个明示—推理交际过程。这时译者的身份是发话人/交际者,他根据原语篇、自己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译文语言环境和他对译文读者的期待的估计,向译文读者示意信息,而译文读者则对他示意的信息进行推理解释。因此,翻译活动涉及两个交际者和两个接受者,其中译者兼有交际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在第一个明示—推理交际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在第二个明示—推理的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则是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根据自己对译文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的估计,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加以示意并传达给译文读者。因此,关联理论能以关联性抓住翻译问题的本质特征,对指导翻译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请看例子:

Iseenooccasionforthat.Youandthegirlsmaygo,oryoumaysendthembythemselves,whichperhapswillbestillbetter,foryouareashandsomeasanyofthem,Mr.Bingleymightlikeyouthebestoftheparty.

这段话摘自奥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见》,是班内特先生在如下情景下说的:有钱的单身汉宾利先生将要搬到他们家附近的庄园来住,班内特太太认为这对她的女儿们中的一个获得好的婚姻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所以她很兴奋地告诉班内特先生这个消息并希望班内特先生去拜访宾利先生,但班内特先生对此却丝毫不感兴趣,他是一个奇怪的人,思维敏捷,反复无常,说话还带着充满讽刺意味的幽默。在这段话里,他使用了讽刺来表示他对拜访的不感兴趣和对他的无知的太太的嘲笑,这也是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交际意图,生动地刻画了班内特先生的性格特点。译者很好地理解了作者的意图,将原文所要表达的讽刺生动地在译文中再现,帮助中国读者更容易地理解原文的意图,以取得很好的语境效果。请看孙致礼的译文:

我看没有那个必要。你带着女儿们去就行啦,要不你索性打发她们自己去,这样或许更好些,因为你的姿色并不亚于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你一去,宾利先生倒兴许看中你呢。

四、如何达到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所处的环境、他们的经历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都有所不同,特别是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他们的认知环境就会存在差异,对事物的认知就不可能完全一致。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不同,对同一件事,甚至同一语境都可能有各自不同的推理,产生各不相同的认知结果。翻译中的语用等效正是为了顾及读者的认知。我们看下面的句子:

Itisassignificantasagameofcricket.

这句话如果出自英国人之口,译者可能根据自己的百科知识知道英国人酷爱板球游戏,再加上逻辑信息和句子词语信息(若这不是一个孤立的句子,还须考虑原文的其他一些语境信息),找出关联,进行推理,从而确定原作的意图是强调某件事情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译者再确定原文所表达的形象在译文中能否保留。如果不能保留原文的形象,就应考虑更换形象,来照顾译文读者的认知。于是,这句话可译为:“这件事如同吃饭一样重要”。若不从语用等效的角度考虑原作者的意图,只按字面直译为:“这件事如同板球赛一样重要”,则这样的译文让人感觉不知所云。因此,译者在面对涉及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有所差异时,应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如果译者预知译文读者对该现象不熟悉,译者可考虑用译文读者熟悉的现象或意境替换原文的形象、意境,或者省去原文的形象,只求意译。

1.语言语用等效翻译

语言语用等效翻译是指在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学的不同层次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存原来的内容,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例如:

宝钗独自行来,顺路进了怡红院,……不想步入院中,鸦雀无闻。(曹雪芹:《红楼梦》)

Hawkes将“鸦雀无闻”译为“Notabird''''scheepwastobeheard”。而杨宪益夫妇是这样译的:“utterlyquiet”。其实原作中的“鸦雀”是虚的,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用意就是:周围一片寂静。由此可见,杨宪益夫妇的译文较贴切。

2.社交语用等效翻译

社交语用等效翻译是指为跨语言、跨文化的双语交际服务的等效翻译。语用等效翻译所采用的方法最不固定,译者遵循的原则可以是多方面的,译者在准确理解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原文提供的语境,译者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领会原著,故译文不一定要拘泥于原文,而是顺从读者的文化习惯,变洋为土,使他们乐于接受,或强调以原文精髓为目的,译文力求体现原著的风格与文化背景,让读者领会异域风土人情,增长见识。试分析下面句子的两种译文:

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叫我怎么样呢?(曹雪芹:《红楼梦》)

杨宪益夫妇的译文是:

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cookamealwithoutrice.

Hawkes的译文是:

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makebreadwithoutflour.

两个译文无所谓优劣,关键在于译者的信念和如何对待文化差异。杨宪益夫妇的译文着重表现原作的中国文化,而Hawkes的译文是为了方便西方读者的理解。又如:

她认为离开了办公大楼,离开了政工部门,就是离开了政治,就听不到那些闲言碎语,谁知是离开了咸菜缸又跳进了萝卜窖。(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这里的“咸菜缸”和“萝卜窖”都是中国文化的特有表达方式,其语用含义或意图跟这两个形象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在译文中加上这两个形象表达可能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甚至导致误解,产生原文没有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省去原文形象,只传达原文的含义“越来越糟”(frombadtoworse)。

再如:Whenneighborsheardofthematter,they''''dlaughtheirheadsoff!译文:“这事让邻居们知道了,岂不笑掉了大牙”。汉语里常说:“笑歪了嘴”或“笑掉大牙”。英语却说“笑掉了头”,貌离而神合。考虑文化语境,处理好英汉间的文化差异,才能进行成功的翻译。可见翻译应以语境为依据,因为一方面译者与源语作者的有效交际要靠语境,另一方面译者与译文读者的有效交际也要靠语境,而这两种语境是不完全一样的,要取得翻译等效,译者必须在忠实原文作者的基础上力求使译文切合译入语语境,取得与原文相同的意义效果。

五、结语

关联理论强调了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以关联性抓住翻译问题的本质特征,对翻译现象有着很强的解释力,从而能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活动是一种涉及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译者首先要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和源语的意图,然后找出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差异,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进行正确的评估,以及考虑译文在译入语环境的可接受性等。因此译者在处理译文时不必过于拘谨,不要一味照搬原文形象和表达方式,不顾及译文读者的认知背景和差异。为了保证交际的成功,译者可以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音译等,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摘要:关联理论认为,要正确理解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要靠推理。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语言。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具有指导作用。依据关联理论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寻找关联,解释翻译过程中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从而更好地顾及读者的认知,达到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关键词:关联理论;语用翻译;语用等效

参考文献:

[1]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2001,24(3):287-289.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23-186.

[3]GuttEA.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dcontext[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4:105.

[4]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2nded.Beijing: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29-40.

话语关联范文篇7

关键词:标记;CP;PP;RT;原则;合适;心力

Abstract:Thisthesis,asthetitleindicates,isbothaperspectiveofclassicandneo-Griceanpragmatics(Leech1983,Horn1984,Levinson1987,Sperber&Wilson1986/2001),andaformulationoftheauthor’sPragmaticMarkednessRelevance-Model(PMRM).§3isanexplorationoftheinterrelationofCP,PMRM,andtheotherpragmaticprinciples,aswellasadiscussionofthemfromthepointofviewofPMRM,highlightingthehypothesisofintegratingthereasonableessenceofeachoftheaboveprinciplesintheframeworkofPMRMforthegoalofamorepowerfulinterpretationofcommunication.

Keywords:markedness,CP,PP,RT,principle,properness,processingeffort

1.言语合作性的语用标记价值

人们在交际(以及其他协作行为)中遵循着“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简称CP)。CP有4条准则:量准则(QuantityMaxim[2])——提供的信息量不多不少。质准则(QualityMaxim)——说真话,说话有根据;关系准则(RelationMaxim)——话语切题;方式准则(MannerMaxim)——清楚明了,井然有序。(由Grice(1975)删节而来)

假如遵循合作原则的话语是常规的(stereotypical)、正常的、无标记的(unmarked,略作[U]),那么违反该原则的话语就是超常规的、特别的、标记的(marked,略作[M])。正是由于一般话语的无标记性,日常交际才流畅自然。而标记性即违反合作原则的话语常常费解。这里的“费解”是相对的,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典型人”(ModelPerson[3])的话语即使违反CP也应该理解为变相的遵守CP,只是别有苦衷或缘由;二是违反或“蔑视”(flout[4])CP会产生一定的需要听者付出一定心力才能获得的含义(implicatures[5])。换言之,听者可能不理解言者为何违反CP或者推导不出他的含义。

遵守或违反量原则语例:

1)(求职面试时回答What’syournationality?)

a)IamChinese,sir.

b)Pardon,sir?

c)Chinese.

d)YoumightsayIamChinese.But,sir,Ihavemixedblood,formyfatherisJapanese.

1a)作为回答是无标记式,因为遵守量准则。1b)为标记式,因为它是疑问句(本质是否定)而违反了关系准则。1c)和1d)均蔑视了量准则,要么说得太少,要么说得太多。1d)的量是过分的。1c)的标记性倒不是因为其信息量不足——关于言者的国籍应该算足量信息;其标记性和不合适度由违反方式准则(太短小)引起。

遵守或违反质准则的语例:

2)(手指莎士比亚的画像)

a)ThisisShakespeare.

b)Myidol!

c)Shakespeareisstillliving.

d)Shakespearewrotemorethan100freeverses.

2a)从表层看是无标记式,但是从认知的深度来考察,它是借代/换喻(synecdoche);2b)因其隐喻性而成为标记式。2a)和b)都合乎质准则。2c)却是谎言(夸张(hyperbole)),因此是标记式而不合适。2d)也是标记式,是有趣的谎言。

遵守或违反关系准则的语例:

3)(回应Canyoutype?)

a)Yes.Ican.

b)No,why?

c)Ihavebeenusingacomputerforelevenyears.

d)IamwoefullysorryforIraqis.

3a)明显为无标记式,3b)是标记式(否定和疑问性质使然)。3c)虽然违反关系准则而成为标记式,却恰当地表达了言者打字出色/肯定会打字的含义。3c)可以当作夸张来理解(违反质准则),3d)的标记性是因为不切题(除非附加说明)。

遵守或违反方式准则的语例:

4)(对友人抱怨)

a)IcannottolerateWashingtonJohnson.

b)IdonotfindWashingtonJohnsonveryunpleasant.

c)IcannotlivewithWashington.

d)*NoonecannotlivewithWashington,can’the?

4a)是清楚明白的无标记式,4b)有双重否定(句法否定和词汇否定),为合适的标记式。4c)违反方式准则而导致歧义(livewith有“同住/忍受”的意义;Washington有“美国首都/华盛顿州/首任美国总统/美国作家WashingtonIrving”等4个意思)。语境化的结果是因为言辞游戏而生成一定的美学效果(虽然有点含糊)。与4c)不同的是,4d)是胡扯,沦为不合适的标记式。

2.言语合作性的语用标记关联模式[6]

从1)到4),a)是无标记式,其他都是标记式。b-d)有所差别:b)的标记性最弱,介于无标记和标记之间。之所以说它是标记式,是因为它们的否定、询问等非真实性(irrealis)属性。c)是典型的标记式,可以看作中(等)标记式——合适的标记式(即标记的合适话语)。比较起来,d)是强标记式,因其含义需要听者投资以额外的心力,而该含义正是言者之目的、用意、语力或交际意图(这里不区分)。

从以上讨论可以得出“合作原则的语用标记关联模式”(PragmaticMarkednessRelevance-ModelofCP,简称PMRM),共4条细则:

(1)遵守合作原则的话语是常规的,无标记的[U],合适的[P][7],言者容易编码,听者容易解码;但是单遵守CP不能确保无标记性或合适度;

(2)违反CP的话语是相对反常的,标记的[M],欠合适或不合适的[-P],言者编码和听者解码付出的心力较大;所违反的CP准则的数量和程度,与话语的标记性和双方付出的编码或解码心力成正比,与话语的合适度成反比;

(3)违反CP的话语产生的标记性有不同的强度:无标记、弱标记、中(等)标记、强标记(分别标为[U,Mˉ,M+,M++]);标记性与合适度成反比,和双方付出的心力成正比。

(4)正如遵守CP的某一个准则不能确保遵守或违反另一个/些准则,违反一个准则也不能确保遵守或违反另一个/些准则。

可用下表表示:

言语

语用参数

CP的遵守

或违反

标记性

合适度

心力

遵守CP

最弱

最大

最小

违反CP

违反CP

准则的数量[8]

1

2

3

违反CP

的程度

表1

从该模式的视角来综观例1-4),我们不难发现:

1-4a)是无标记式[U],合适[P],言者付出的心力最小(最容易编码);听者付出的心力最小(最容易解码);

1-4b)是弱标记式[Mˉ],合适[P],言者付出的心力较小(较容易编码),听者付出的心力较小(较容易解码);

1-4c)为中(等)标记式[M+],合适[P],言者付出的心力较大(较难编码),听者付出的心力较大(较难解码);

1-4d)是强标记式[M++],不合适[-P],言者付出的心力最大(最难编码——如果是言者刻意的言语行为),听者付出的心力最大(最难解码)。

下面从该模式的角度,以3)的变体为例说明A)违反CP各准则的程度情况;B)违反准则的数量的情况。

A)违反CP各准则的程度情况:

5)(回应Canyoutype?假设办公室里只有东芝牌电脑,而过去曾经有人使用过“飞鱼”牌打字机)

a)IcanuseTOSHIBA.(违反量准则的程度是“低”,为“弱标记式”,合适度为“大”,双方付出的心力为“小”。

b)FlyingFishisnoproblem.(违反量准则的程度是“中”,为“中标记式”,合适度为“中”,双方付出的心力为“中”。

c)Iamnotsure.(违反量准则的程度是“高”,为“强标记”,合适度为“小”,双方付出的心力为“大”。

6)(回应Canyoutype?)Ihavebeenusingacomputerforelevenyears.

语境a):假如言者用电脑有10年。(违反质准则的程度为“低”,话语为“弱标记式”,合适度为“大”,双方付出的心力为“小”。)

语境b):假如言者用电脑只有5年。(违反质准则的程度为“中”,话语为“中标记式”,合适度为“中”,双方付出的心力为“中”。)

语境c):假如言者用电脑只有1个月。(违反质准则的程度为“高”,话语为“强标记式”,合适度为“小”,双方付出的心力为“大”。)

7)(回应Canyoutype?)IamwoefullysorryforIraqis.

语境a):假设要打(印)的内容是关于伊拉克。(违反关联准则的程度为“低”,话语为“弱标记式”,合适度为“大”,双方付出的心力为“小”。)

语境b):假设要打(印)的内容是关于美国兵虐待战俘的情况。(违反关联准则的程度为“中”,话语为“中标记式”,合适度为“中”,双方付出的心力为“中”。)

语境c):假设要打(印)的内容是关于海湾战争风云。(违反关联准则的程度为“高”,话语为“强标记式”,合适度为“小”,双方付出的心力为“大”。)

8)(回应Canyoutype?)

a)Icouldnot.(违反方式准则的程度是“低”,话语为“弱标记式”,合适度为“大”,双方付出的心力为“小”。)

b)Problem.(违反方式准则的程度是“中”,话语为“中标记式”,合适度为“中”,双方付出的心力为“中”。)

c)Dame,dekimasen.(日语,意思是“不行,我不会哟!”)(违反方式准则的程度是“高”,话语为“强标记式”,合适度为“小”,双方付出的心力为“大”。)

B)违反准则的数量的情况:

9)(回应Canyoutype?)

a)IthinkIcan.(违反1个准则:量准则(到底会还是不会?有几成把握?是接受还是拒绝?听者不能肯定),话语为“无/弱标记式”,合适度为“大”,双方付出的心力为“小”。)

b)DonotdoubtwhetherIhavethegloriousmakingsofafirst-ratetypistwhocandothejobbetterthanyoucouldimagine.(违反2个准则:方式准则(冗长、曲折)和质准则(双重夸张),话语为“中标记式”,合适度为“中”,双方付出的心力为“中”。)

c)Youmaythink,theymayallthink,butIdon’tthinkthatitisagiganticproblem.(违反3个准则:方式准则(没必要提及第二和第三人称,显得拖泥带水)、关系准则(与问的话关联度较低)和量准则(到底会还是不会?有几成把握?是接受还是拒绝?),话语为“强标记式”,合适度为“小”,双方付出的心力为“大”[9]。)

3.CP、PMRM和新格赖斯主义的关系

由于CP的划时代的交际解释新视野,也由于它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有很多人对它进行了借用、批判、发展。下面要简述CP同新格赖斯主义[10]的关系,并从PMRM的角度给予述评。

3.1从1原则(4准则)到候补原则

Leech(1983)支持CP但补充以必需的所谓“二级原则”(secondaryprinciple)即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简称PP)。PP是人际修辞(InterpersonalRhetoric)的一部分。如果说CP解释了含义产生于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个/些准则)的过程,那么它没有解释为什么违反,例如人们为何常使用间接表达式。

根据PP,言语行为可能是a)竞争类(competitive,如命令,恳请),b)和谐类(convivial,如给予、邀请),c)协作类(collaborative,如阐述、告诉),或者d)冲突类(conflictive,如谴责、威胁)。(Leech:104)

PP的准则虽然说有6个,但是我们可以把其相似或相关的一对合并起来,共4条:

(1)策略和宽宏准则(TactandGenerosityMaxim):尽力减少对方的损(cost)而尽量扩大他的惠(benefit)。

(2)赞扬和谦逊准则(ApprobationandModestyMaxim):尽力减少诋毁他人,要尽力夸赞他;对自己却要相反。

(3)赞同准则(AgreementMaxim):尽力减少对他人观点的不同意见,即尽力夸大与他人的一致性。

(4)同情准则(SympathyMaxim):尽力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力夸大对他人的同情。

PP的“惠”和“损”是抽象概念。向听者借1元和5元钱,对他的损(或对自己的惠)是前者小,后者大。再者,同样是借1元,“给我1块!”“借我1块!”“请借我1块!”“请借我1块吧!”“您能否借我1块钱呢?”这些话语对听者的损(或对自己的惠)是越来越小。对他人的损等于对自己的惠,它与话语的礼貌程度成反比。

由于PP的确能够拯救CP的一些弱点,加之礼貌本身是社会和语言交际的核心问题,因此礼貌的研究曾是80年代的热门课题。当然人们主要是检验或发展PP。根据何兆熊等(2000:221-225),PP的第1和第2条没必要并列;其他准则的a)和b)也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互相蕴涵的关系;最好是把策略准则看成PP的核心准则,而把其他准则隶属于它;PP在每一条准则的说明中都用了“尽力”缩小或扩大,这是不适当的;PP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充分考虑礼貌的得体性,因为礼貌与其说是语言问题还不如说是社会、心理和感情的问题。我国的顾曰国(1990,1992)、徐盛桓(1992)、何兆熊(1995)等都论述过中国文化氛围的礼貌问题,实际上都是对PP的修订。此外,侯国金也有少许探讨(2002,2004a-c),其他有侯国金、廖巧云(2003),侯国金、蒋勇(2004)等。Brown和Levinson(1978/1987)的面子理论(FaceTheory)可以看成是礼貌的研究。

运用§2的“言语合作性的语用标记关联模式”来考察礼貌和面子问题以及PP,我们发现:

(1)话语与礼貌有关时,一般与(抽象意义的)惠/损或面子有关(当然包括物质意义的得失);

(2)礼貌的话语是无标记式,失礼或粗鲁的话语是标记式。

(3)人们通常选择礼貌的话语(尤其是竞争类言语),除非对方不值得礼貌。该礼貌而礼貌为无标记式,该礼貌而不礼貌为标记式;

(4)不是任何时候对任何人说出的任何语类(如合作类、冲突类)都要礼貌。各种语境要求的不是同样的礼貌,也不是越礼貌越好,因为礼貌有合适和不合适之分。言者要考虑的不仅是惠/损和面子,还要斟酌自己的言语目的、双方的语用距离[11](pragmaticdistance),甲乙的权势(关系)、所说的事情的类型或请求/命令的强加等级等等。因此,

(5)礼貌得体为无标记式,礼貌不足或过分为标记式,失礼或粗鲁的程度与标记程度成正比。

(6)对听者的损越大或对他的面子的威胁越大,就越要求礼貌和礼貌策略。符合这一要求的话语为无标记式,不符合或相反则为标记式;

(7)除了言语礼貌手段外,人们还可以采用非言语手段(如温和的语气、升调、微笑)和物质手段(如献花、给/借钱、请客)。这些手段当然可以与言语手段并用。

(8)虽然PP和面子理论有宏观的国际共通性,但它们在一定的语言文化土壤上的言语和言语实现的条件和方式是千差万别的。

3.2从1原则(4准则)到2或3原则

Horn(1988:130-1)认为格赖斯的原则轻则不全面,重则不合适得不可挽救。他(1984)改造CP为量原则(Q(uantity)-Principle)和关系原则(R(elation)-Principle),因为前者要求话语充分,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以关系原则为条件);后者要求话语必须是必需的话语,即不说多于所要求的话语(以量为条件)。可见,在他看来,量和关系两原则(Grice的两条准则)是互为条件的。Horn又根据两条原则提出了语用分工:a)关系原则倾向于常规理解;b)量原则推论倾向于非常规理解。我们认为,言语若遵守关系原则(暂时认可“原则”一说),换言之,违反关系准则的程度为“零”,就意味着话语为“无标记式”,合适度为“最大”,双方付出的心力为“最小”。量原则的遵守亦然。假如话语蔑视关系原则,换言之,关联程度不及无标记式,那就意味着话语为“弱/中/强标记式”[12],合适度为“大/中/小”,双方付出的心力为“小/中/大”。蔑视量原则的情况亦然。另外,Horn解释非常规理解时所借用的“简短/冗长”或“正常/奇怪”与“无标记/标记”概念处于并列状态,其实前面两者是后者的下义,后者包括前者。假如这是标记性探讨,它没有上升到语用标记(理论)的层级[13]。姜望琪(170页)批评Horn把Q和R两原则的区别和形式是否简短或者无标记与标记直接挂钩起来有点牵强。Levinson(1987)以及其他学者(见何兆熊等:171-2)批评Horn的语用分工过于宽泛(甚至一些语例混淆了量原则和方式原则/准则),缺乏含义推理机制和中介。

Levinson(同上:401-2)根据Grice和Horn的理论提出了3原则:数量原则(Q-Princple)、信息原则(I(nformativeness)-Principle)和方式原则(M-Principle)。可以简约地说明如下:

(1)数量原则:言者准则(话语的信息不弱于知道的程度,除非与信息原则矛盾);听者推论(相信言者的话语是他知道的最强的陈述)。

(2)信息原则:言者准则/极小量准则(说得尽量少(注意数量原则));听者推论/扩展规则(扩充话语的信息直到找到言者之意图)。

(3)方式原则:言者准则(不无故使用冗长、晦涩或有标记的表达式[14]);听者推论(相信冗长、晦涩或标记表达式的意义不同于相反的表达式的意义)。

他之所以省去关系原则(Grice的关系准则),是因为它隐含于这3个原则里面,这一点与关联理论的话语(本质的)关联性是一致的[15]。他还认为,以上3原则矛盾时,其运作次序是:数量原则先于信息原则先于方式原则。由于他十分强调数量原则,于是有力地论述了“梯级数量含义”(scalarquantityimplicature)。

根据我们的模式,遵守Levinson的3原则的话语(以关联为条件)就是“无标记式”,合适度为“大”,双方付出的心力为“小”。否则就是“弱/中/强标记式”,合适度为“大/中/小”,双方付出的心力为“小/中/大”。违反这3条原则的某一条或几条的程度也有轻重之分,分别为“弱/中/强标记式”,合适度为“大/中/小”,双方付出的心力为“小/中/大”。

Horn和Levinson的新格赖斯主义的共性,一是继承了CP的精华,二是注重了一般会话含义[16](不仅是特殊会话含义),三是建立了推理机制[17],四是(对交际话语)比CP更有解释力。

3.3从1原则(4准则)回到1原则

对CP进行简化的极端就是S&W、Wilson(1999,2004)以及Blakemore(1987,1992,2002等)的“关联理论”(RelevanceTheory,简称RT)。RT认为交际无所谓合作不合作,关键是话语的关联性。RT的基本观点如下:

(1)关联的第1原则是认知原则:人类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相吻合。

(2)关联的第2原则是交际原则:每一个明示(ostension/ostensive)的交际行为都应当设想为具有最佳关联。

(3)所谓“关联”就是话语同语境(上文和情景)在语义和语用上的联系。“如果一句话P和另一句话Q,加上背景知识,能产生它们单独加上背景知识时不能产生的新信息,那么P和Q就有关联。”(Smith和Wilson1979:177)

(4)意义是言者的交际意图,不是信息意图。请看例10)(由例5)而来)。a)说的“我会使用东芝”的事情或信息,即对问题的肯定回答,就是信息意图,而言者真正的意思即交际意图也许是“让我来打字吧/给我这份工作吧”。

(5)RT关心的不仅是含义(即隐义,implicature)的推理,更关注显义(explicature[18])的推理。

(6)言者为了一个目的要与听者交际,就要了解自己和听者的认知环境(cognitiveenvironment),激活对方与自己重叠的认知环境部分,否则就要设法扩大其认知环境,以使明示成功,即达到双方互明(mutuallymanifest)。对方为该话语付出一定的心力(用RT的说法是processingeffort),达到真正的“明(白)”就是理解,这就是言者编码所预想的语境效果(contextualeffect)。

(7)话语的关联度越大,双方付出的心力就越小。话语为最大或最佳关联时,听者付出很小的心力就能得到很大的(一般为言者设定的)语境效果。话语的关联度越小,双方付出的心力就越大。关联度最小时,要么不关联(不值得听者付出心力),要么是弱关联,听者付出很大的心力要么能够得到语境效果的丰收,要么得到小于言者设定的语境效果。

(8)推理一般是非论证性的(推理)。听者从言者的明示(主要是话语)这一明示前提(explicatedpremise)得出隐含前提(implicatedpremise),再攫取隐含结论(implicatedconclusion)。

再请看例10):

10)(回应Canyoutype?)

a)IcanuseTOSHIBA.(明示前提)

b)OnethatcanuseTOSHIBAcantype.(隐含前提)

c)Icantype.(隐含结论)

RT以崭新的面貌解释了交际中的意义生成和推理的机制,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诱惑力,是已成为显学的认知语用学的支柱理论。然而,a)RT的关联原则是否真正能够或有必要取代CP或它的除了关系准则以外的准则呢?答案是未知数。RT有一些说明不合作而关联的所谓成功交际语例,但是我们也可以举反例说明不关联而合作的交流(看钱冠连1989)。b)RT的语境效果和心力的反比关系有很大的合理成分,但是,听者得到的语境效果决定于付出心力的大小,而心力的大小又决定于言者设定的语境效果,这一观点欠妥。c)RT的语境效果和明示性具有不少主观性(何兆熊等:210)。d)RT对话语解释的结果到底是具有必然性还是或然性没有交代清楚(同上)。e)RT对“关联”的定义忽视了会话需求的反应,对“交际”的定义过于笼统(同上)。f)关联原则(或者RT的交际原则)是否可以违反,或是否真的不可以违反,RT没有解释清楚,似乎还有矛盾之处(姜望琪:127-8)。g)用“关联性”囊括语言交际的一切因素是否合适呢?人们多有异议。姜望琪(198页)建议分解关联性为“说话人关联性”(相当于“最佳关联”)、“听话人关联性”(相当于“最大关联”)。S&W缺乏足够的具体语言例句(S&W,F35——何自然、冉永平之“导读”)。

上面第7条若用我们的“言语合作性的语用标记关联模式”来考察(见表1),话语为最大关联时便是无/弱标记式,合适度为“最大/大”,双方付出的心力为“最小/小”;最佳关联意味着无标记式,合适度为“最大”,双方付出的心力为“最小”;其他为标记式,其中,弱关联为弱标记式,合适度为“大”,双方付出的心力为“中”;中(等)关联为中(等)标记式,合适度为“中”,双方付出的心力为“大”;不关联为强标记式,合适度为“(最)小”,双方付出的心力为“(最)大”。

4.结论——我们的建议

合作原则的4条准则是根据/仿照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同名概念建构的解释人类言语行为的理论。(何兆熊等:166)据Grice说,它也可以解释其他协作行为。(见§1)由于“合作”符合我们的直觉,加上其理论的哲学根源和自身的相对完善性,一直是哲学界、语言学界尤其是语用学界引用、讨论的热门。当然,正如任何理论都有瑕疵一样,CP也有不足,于是得到了新格赖斯主义的补充、发展和完善。那么,哪一个可以作为新格赖斯理论的代表呢?礼貌原则既然是补充性的,是二级原则,即从属于合作原则,我们应该把目光转移到2原则、3原则或1原则上来。Horn的2原则受启发于Grice和Zipf(1949)的“省力原则”(PrincipleofLeastEffort),后来也启发了Levinson的3原则,后者仿效了2原则的模式甚至概念,克服了理论的解释力不足的缺憾,提出了较完善的一般会话含义推理机制,其“涵盖面比Grice的四准则要广,解释力要强”(何兆熊等:179),我们认为,它也胜过Horn的2原则。关联理论不仅是对合作原则的发展,而且是解释整个人类交际和认知的,具有哲学、认知心理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理论基础的,“易读不易懂”[19]的(学科)理论。RT对交际、语境、认知、明示、互明、推理、含义、交际意图等现象/概念的解释都是很有见地的。但是,由于它与CP的历史和理论渊源关系,由于关联性的主观性、模糊性、动态性、梯级性(以及标记等级),RT对显义和交际意图的推理具有很大的不定性、或然性,很难说它白璧无瑕或可以代替CP。总之,人们对新格赖斯主义有不同的意见。例如,Richardson夫妇(1990)就不赞成关联理论。Carston(1998:197-211)却认为2原则和3原则不如1原则的RT,姜望琪(207页)持与她相反的观点。

我们认为,倘若保留CP的合理核心,加上人际修辞的PP的跨文化共性,Horn的语用分工和荷恩梯级含义,Levinson的常规理解和一般会话含义推理的方法论,RT对交际的宏观的、哲学的、认知的解释,最后把它们的“和”置于“言语合作性的语用标记关联模式”里,给予语用标记(价值)的诠释,对交际的解释就更有说服力。再把该解释的合力运用于对交际中含义的推理(机制)、含义化/含意化、语法化、语用(形式)化等问题[20]的论述,以使语用推理的学科日臻完美和科学。

最近论及“合作”者有钱冠连(1989,1997)、廖巧云(2005)、金立(2005)等。钱(166-81)提出“合作不必是原则”和代替合作原则的“目的-意图原则”。他“认为合作原则摆脱不了不合作”,在量、关系、方式、质方面都存在不合作现象。笔者认为,Grice和Searle的理论都是意图或意向性(intentionality)理论,合作与否与意图是一致的。再者,钱的原则也摆脱不了无目的或无意图,或者目的、意图不明确的情况。廖的C-R-A模式就是糅合合作原则、关联论和顺应论的优点而成的解释交际的理论框架。她尽管指出了合作原则的不足,还是申明“合作是成功交际的先决条件”(vii-ix页)。会话者可能合作、欠合作或不合作,因关联性的强弱,可能需要可能不需要隐性或显性的顺应。金立的书是以认可合作原则为基础的。他说(60-5页)的“完全合作、一般合作与不合作”现象相当于廖的“合作、欠合作、不合作”。他也承认钱的观点是“独特新颖”(46页),然而其基调是质疑和发展。他使合作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联姻,产生出“语谓合作、语旨合作、语效合作”(113-51页)。对该原则在企业经营(199-253页)和人机对话(254-77页)中的作用之讨论颇有意思。

除了合作原则,交际可能还遵循着其他语用原则(如幽默原则、调侃原则、反语原则、借代原则、隐喻原则等),而遵守CP不能确保遵守或违反其他语用原则,而遵守或违反CP的准则(尤其是质准则和方式准则)常常与隐喻手段(如明喻、暗喻(亦称“隐喻”)、换喻、借代、双关、隐射、拟人等)有关。因此,CP以及新格赖斯主义如何更有效地单独或联手解释交际的模式,借用不借用“言语合作性的语用标记关联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Blakemore,D.1987.SemanticConstraintsonRelevance[M].Oxford:Blackwell.

2.Blakemore,D.1992.UnderstandingUtterances:AnIntroductiontoPragmatics[M].Oxford:BlackwellPublishers.

3.Blakemore,D.2002.Relevanceandlinguisticmeaning:Thesemanticsandpragmaticsofdiscoursemarkers[M].Cambridge:CUP.

4.Brown,P.&S.Levinson.1978/1987.UniversalsinLanguageUsage:Politeness:StrategiesinSocialInteraction[M].Cambridge:CUP.

5.Grice,H.P.1975.Logicandconversation[A].InP.Cole&J.Morgan(eds).SyntaxandSemantics,Vol.3:SpeechActs[C].NY:AcademicPress:43-58.

6.Gu,Yueguo.1990.PolitenessphenomenoninmodernChinese[J].JournalofPragmatics14:237-257.

7.Horn,L.1984.Anewtaxonomyforpragmaticinference:Q-basedandR-basedimplicature[A].InSchiffrin(ed).[C]:11-41.

8.Horn,L.1988.Pragmatictheory[A].InNewmeyer(ed).[C].Vol.1:113-45.

9.Leech,G.1983.Principlesof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10.Levinson,S.C.1987.Pragmaticsandthegrammarofanaphora:apartialpragmaticreductionofbindingandcontrolphenomena[J].JournalofLinguistics23:379-431.

11.Levinson,S.C.1989.Areviewofrelevance[J].JournalofLinguistics25:455-72.

12.Richardson,J.&A.Richardson.1990.Onpredictingpragmaticrelations[A].Proceedingsofthe16thAnnualMeetingoftheBerkeleyLinguisticSociety,ParasessionontheLegacyofGrice[C]:498-508.

13.Sadock,J.1978.Ontestingfor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A].InP.Cole(ed).SyntaxandSemantics[C].Vol.9.NY:AcademicPress:281-98.

14.Sainsbury,M.1984,Sayingandconveying[J].LinguisticsandPhilosophy7:415-32.

15.Smith,N.&D.Wilson.1979.ModernLinguistics:TheResultsofChomsky’sRevolution[M].Harmondsworth:Penguin.

16.Sperber,D.&D.Wilson.J.1986/2000.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Oxford:BasilBlackwell;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BlackwellPublishersLtd.

17.Wilson,D.2000.Relevanceandunderstanding[A].InG.Brownetal.(eds).LanguageandUnderstanding[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5-58.

18.Wilson,D.2004.Relevance,wordmeaningandcommunication:thepast,presentandfutureoflexicalpragmatics[J].现代外语:1-13.

19.Zipf,G.1949.HumanBehaviorandthePrincipleofLeastEffort[M].Cambridge:Addison-Wesley.

20.顾曰国.1992.礼貌、语用和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21.何刚.1997.语用方式——语用的语法化[J].外国语,第3期.

22.何兆熊.1995.StudyofPolitenessinChineseandEnglishCultures[J].外国语,第5期.

23.何兆熊等.2000.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4.侯国金.2002.间接礼貌研究的质疑[J].山东外语教学,第2期.

25.侯国金.2004a.DynamicPoliteness-AppropriatenessInteraction[J].US-ChinaForeignLanguage,第2期.

26.侯国金.2004b.指示语的礼貌策略[A].吴友富(主编)外语与文化研究(3)[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7.侯国金.2004c.言语间接程度的测定[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5期.

28.侯国金、廖巧云.2003.指令间接性与虚拟空间[J].外语学刊,第4期.

29.侯国金、蒋勇.2004.消极应答的语用策略[J].外语教学,第1期.

30.侯国金.2005a.语用标记价值假说与语用标记等效翻译假说[J].外语学刊,第2期.

31.侯国金.2005b.浅论语用标记等效原则[J].山东外语教学.第1期.

32.侯国金.2005c.语用标记等效原则:翻译评估的新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33.蒋严.2002.论语用推理的逻辑属性——形式语用学初探[J].外国语,第3期.

34.金立.2005.合作原则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5.廖巧云.2005.C-R-A模式:言语交际的三维阐释[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36.吕公礼.2000.语用形式化与话语信息量研究[J].外国语,第6期.

37.吕公礼.2003.形式语用学浅论[J].外国语,第4期.

38.钱冠连.1989.不合作现象[J].现代外语,第1期.

39.钱冠连.1997.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0.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41.王建华.2001.话语礼貌与语用距离[J].外国语,第5期.

42.熊学亮.1997.含义分类标准评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43.徐盛桓.1992.礼貌原则新拟[J].外语学刊,第2期.

44.徐盛桓.1993a.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与语用推理[J].外国语,第1期.

45.徐盛桓.1993b.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J].现代外语,第2期.

46.徐盛桓.1994.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含意否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47.徐盛桓.1996.含意本体论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话语关联范文篇8

关联理论与会话含意

摘要:言语交际是人们沟通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它实际上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具体运用语言的过程。本文根据关联理论,用实例试分析影响会话含意理解的各种因素,以便日常交际顺利进行。

关键词:会话含意;因素;关联理论

RelevanceTheoryand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

JiangShenying

(ShenyangInstituteofAeronauticalEngineeringForeignLanguageDepartmentLiaoningShenyang110034)

Abstract:Languagecommunication,asanimportantchannelforideaexchangeandinformationconveyance,isintrinsicallyaprocessoflanguageuseinaspecificcontext.Thispaper,basedonRelevanceTheory,analysesthevariouselementsthatinfluenttheunderstandingof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swiththepurposeofthesuccessfulcommunicationinourdailylife.

KeyWords: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variouselements;RelevanceTheory

1.0概述

在社会中生活的人为了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是离不开与人沟通的,这就是交际。而具体的交际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场合及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与书面语相比,口语话语具有省略、简化、时效性强等特征,因而对语境的依赖性比书面语更大。而且在交际过程中,在某种场合,有时交际者会出于某种目的或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比如修辞和外交辞令的使用、婉转的批评或拒绝以及用幽默的口吻表示异议等,有意转弯抹角,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字面之下,作为听话人就只有借助语境(context)、透过字面来推导说话人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否则就会使会话中断或者失败。所以,交际的效果与交际者对交际环境,即语境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这是个值得探讨与研究的课题。本文尝试用关联理论分析影响和决定推导会话含意的诸因素,以便交际顺利进行。

2.0推导会话含意的理论原则

2.1合作原则是产生会话含意的基础理论

合作原则是生成会话含意的初始理论,根据Grice的理论,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都应遵循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合作原则包括四大准则:量的准则(quantity),质的准则(quality),关联准则(relevance)和方式准则(manner)。如果交际双方遵循了这个原则,那么说话人的意思就是字面所表达的意义,即话语的自然意义(naturalmeaning)。,Grice的合作原则只能解释听话人采取的是合作态度,而说话人又成功地把信息传递给了听话人的交际行为。

下是因为第一说话人遵循说得“尽量少”的准则,提供极其经济的信息量,使得第二说话人在扩充信息时有机可乘,做出幽默。例如:

(1)(Twofriendsarechattinginthepub.)

A:Mywifedoesn’tappreciateme.Doesyours?

B:Iwouldn’tknow.I’veneverheardhermentionyourname.

A遵循着说得“尽量少”的准则,用Doesyours来询问B的妻子是否欣赏B。但由于Doesyours是省略的用法,在上下文中既可以理解为Doesyourwifeappreciateyou,也可以理解为Doesyourwifeappreciateme。显然A意图表达的是前者,而B故意曲解为后者,他说的“不知道,我从没听她提起你”,正是以幽默来戏弄同伴,达到幽默的效果。

但事实证明人们在交际中,往往会有意地违反合作原则,此时话语的意义就不再是字面的所表达的意思了,即非自然意义(unnaturalmeaning),说话人的意图或目的隐含在字里行间。作为听者,是否理解非自然意义就决定着他是否能够理解话语的真正含意,即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s)。所以合作原则不能充分解释人类所有的交际行为。要想真正理解这种表达法的目的,还需将话语与话语所发生的环境相联系,于是就产生了关联理论。而关联理论可以解释在不合作的情况下,信息的成功传递。

2.2关联理论是理解会话含意的核心理论

联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它不以规则(rule)为基础,也不以准则(maxim)为标准,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认为,人们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着一条Sperber和Wilson称之为关联的原则,即根据与之有关联的信息来认知事物。他们(1986:158;1995:260-66)提出的关联原则是:⑴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认知原则);⑵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性(交际原则)。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通过明示(ostensive)行为向听话人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为推理者提供必要的理据;听话人就要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进行推理,而推理就是寻找关联。关联指的就是说话人的话语在听话人的语境假设中可以产生语境效果。而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示,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惟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所具备的最佳的关联性(译文参考何自然、冉永平,1998)。Sperber和Wilson建立的推理模式可用下面这个公式表示:说话人话语+听话人语境假设+演绎推理=语境暗含→语境效果→交际成功。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关联理论是理解会话含意最重要的手段。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展示关联原则是怎样在明示-推理交际中起作用的。例如:

(2)Mike:Shallwegotothemovies?

Mary:Ihavetostudyfortheexam.

从字面意思上看,Mary的回答是和问题不相关的,因为Mike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提议,他期望对方的回答是接受、拒绝、其他的建议或讨论等,Mary的回答是怎样被理解的呢?理解Mary回答的关键在于找出关联。为了从Mary的回答中找出关联,Mike必须根据当时的语境再结合自己的认知环境提出语境假设①,并从中推断出语境暗②。

①a.Goingtothemoviestakessometime.

b.Studyingforexamstakessometime.

c.Ifyougotothemovies,youcannotstudyforanexam.

d.Ifyoustudyforanexam,youcannotgotothemovies.

e.Generallyonecannotbothgotothemoviesandstudyforanexamatthesametime.

Mary:Ihavetostudyfortheexam.

②I(Mary)cannotgotothemovies.

③既更改了Mike的认知环境,同时得出它所花费的处理努力又较小,因而Mary的回答的关联度是较大的。因此,Mike认为②是Mary的真实意图。

3.0影响会话含意理解的诸因素

3.1互明是理解会话含意的基础

交际双方能否达到互明是话语获得关联的基础。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informativeintention,即自然信息)和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intention,即话语背后的意思)的明示—推理过程。首先,交际双方应该达到互明(mutual-manifestness)。互明指的是交际双方共同明白的事实或交际者之间对共同话题的相互明白的表现,那么说话人为什么要施以明示行为呢?因为只有通过明示行为,才能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建立联系,没有这种联系,说话人将无法改变他人的认知环境。可见,说话人施以明示行为并与听话人达到互明,既有认知意义又有社会意义。所以,交际改变说话人与听话人相互之间的认知环境。但是,互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交际能否继续,持续多长,取决于听话人对说话人话语的明白度(Grice,1975)。其次,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明白对方话语的暗含内容,主要是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这就需要听话者对说话者的话语进行推理。这种推理是一种思辨过程,它要求听话者对说话者的明示行为(ostensive)中所表达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刘绍忠,1997)。任何一种明示行为在它的信息意图背后都隐藏着交际意图;或者说,寻找说话人的交际意图,首先要理解他的信息意图或字面意思。一旦了解了字面意思,听话人必然进一步去寻找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可见,关联理论是与交际者认知能力紧密相关的,而互明又是理解会话含意的基础。如果交际双方不能互相明白,话语就无法建立适当的关联,最终造成误解、冲突。

下面这段对话选自ErnestHemingway的《一天的等待》(ADay’sWait)。

(3)(Context:Theboywasnineyearsold.Hewaswaitingtodiethewholedaybecauseheheardthedoctorsaidtohisfatherthathistemperaturewasahundredandtwo.)

Boy(Bforshort):①AbouthowlongwillitbeforeIdie?

Farther(Fforshort):②What?

B:③AbouthowlongwillitbebeforeIdie?

F:④Youaren’tgoingtodie.What’sthematterwithyou?

B:⑤OhIheardhimsayahundredandtwo.

F:⑥Peopledon’tdiewithafeverofonehundredandtwo.That’sasillywaytotalk.

这个话语误解可以用关联认知理论进行分析。在话语最初①,Boy问Farther他什么时候死,他的明示行为的话语意图显然是让Farther知道:他一整天都在独自一个人勇敢面对死亡,Farther对儿子的问话感到震惊、不理解,因为他知道儿子的体温是华氏102,发烧不会危及到生命,并产生出与之最相关联的话语②“What?”和④“Youaren’tgoingtodie.”“What’sthematterwithyou?”以及⑥“That’sasillywaytotalk.”此时Farther误以为儿子因为发烧而在说糊话,由于双方不能互相明白,话语就无法建立适当的关联,最终造成误解。在日常会话中,交际双方由于社会、心理的因素,话语意图随时在改变,要时刻达到完全互明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Sperber和Wilson认为,如果交际双方能始终保持互明,为“完美关联”建立基础,那么它的社会意义就要远远大于认知意义了。

3.2语境对会话含意的推导和理解起着决定作用

对于会话含意的理解而言,语境是一个开放的范畴,要正确理解话语就要纵观交际者交际的各种主观因素(言语使用者的目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经历、修养、爱好、性别、处境、心境等)和客观因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时间、地点、场合、对象、前言后语等),并使之与话语普遍、有机地发生关联。语境是推理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而不是预先设定的条件,所以理解语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会话含意的理解,取决于交际双方对语境统一的建构和把握,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也是心理活动的结果。例如:

语境:一位母亲抱怨自己儿子调皮。另一位与她谈话者说:

(4)Aboyisaboy.

如果不联系语境,仅从字面上看,这句话似乎没有任何交际价值,但遵照会话原则去推断,他一定是要表达一种意思,而且是话中有话。这时听者就需要靠智力去产生语境含意,这个人很含蓄地道出他的个人见解,使听话人自己思量话语的言下之意。如果这位母亲能准确地将语境与话题相联系,并运用她所掌握的男孩的特性这一共有知识,话语后面隐含的意思就可以推导出来,即“男孩本身就比女孩调皮”或者“调皮是男孩的天性,不必过分指责”。尽管话没有直说,但表达的意思远远超出了字面本身,而且这样说,既给这位母亲留了面子,又帮助她解决了困扰她的问题,使人感到这个人讲话很有分寸。因此,在面对面的交际中,双方更应当仔细地察言观色,以捕捉住每一个语境信息,否则,交际会陷入困境。

3.3认知能力是建构和谐语境的根本

在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是相互依赖的,听与说的角色也在频繁地交替,如果彼此心有灵犀,那么交际就会十分顺畅。反之,假如一方说的话另一方听不懂,也就是无法将字面意思与说话的时间、场合、环境、讲话人的心情、语气、肢体语言等相联系,或发生关联,或者听者对这一切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交际就会中断或失败。所以,交际者的认知能力是语境生成的绝对因素。例如:

语境:在餐厅里。

(5)A:Thereisadeadflyinmysoup.

B:Yes,sir.It''''sthehotliquidthatkillsit.

理解这组对话,不能只看字面,否则会得到与讲话人的意图完全相反的解释。对于客人的投诉,服务员用幽默的口气回应,起到了化干戈为玉帛的作用。当然,对于话外音的理解只能靠双方构建的和谐语境,而且双方的和谐程度越高,交际的效果越好。

由于交际对象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不同,继而他们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地位也不同,他们对同一问题的明白程度自然会有所不同。况且说话人本身的意图实际也是一个动态的变量,这就需要听话人时刻都要注意调整自己对对方话语的明白度,重新进行推理,这些都直接影响听话者能否有效理解说话者意图,也影响交际是否能够成功。

4.0结论

综上所述,语境是理解话语隐含意义所不可缺的,而且交际双方对语境建构的和谐程度越高,越能够准确把握会话的含意,交际的效果就越好。听话者在处理信息时有许多语境假设。这种语境是最广义的语境,不仅包括对前文、情景的了解,还包括记忆中的世界知识、信念、以及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相互了解,等等,语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会话含意的理解就是听话人将其语境假设和输入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具体地说就是用推理来寻找输入语句的命题和语境假设之间的关联性,目的是用最小的认知努力得到最大的语境效果,从而,有效的理解说话者意图,即说者的会话含意,获得成功交际。

参考文献

[1]Grice,P.StudiesintheWayofWords[M].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9.

[2]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995.

[3]Blakemore,D.UnderstandingUtterances[M].Oxford:Blackwell,1992.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王传经.论会话关联[J].外语学刊,1994,(5).

[6]苗兴伟.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1997(4).

[7]何兆熊.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1997(6).

[8]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9]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0]李杰.语境与会话含意[J]外语教学,2001.

话语关联范文篇9

关联理论是法、英学者D.Sperber,和D.Wilson在其合作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专著中提出来的,1995年二人又出版了该书的修订版。他们认为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互明的前提是在于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关联机制包括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最大关联(mostrelevance)是指在交际中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了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optimalrelevance)是指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的足够的语境效果。从关联理论的途径研究翻译,就突出了翻译的认知特性,它研究译者的交际能力,也就是翻译能力。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成是一个语际间的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翻译不是静态的,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依据不同编码对符号进行再解释的一个无止境的过程(王治琴,2005)。

二、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

关联理论认为,对语言的使用有两种方式:描述性使用和解释性使用。翻译是对语言的解释性使用。在语言的解释性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原语和表达该话语的语句之间应该存在一种解释性相似。两个话语的解释性相似程度越高,所共享的明说和暗含意义就越多。翻译活动源远流长,研究翻译的文献亦可谓汗牛充栋,但学者们对于“翻译”从未达成过共识。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是很强的,它统一的理论框架可以“框住”人类的一切翻译活动,而且还可以根据关联理论平息翻译界经年不息的争执(赵彦春,2003)。任何一种翻译理论都强调翻译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原语,译者靠什么来推理作者的交际意图呢?关键是靠寻找最佳关联,推断出语境暗含。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个对原文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译者要尽可能根据话语内容去推理原语交者的交际意图,而译语接受者同样也在自己动态的语境内对译文进行阐释和解读。所以,根据关联理论,我们可以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一个推理过程,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

三、对文化缺省和关联理论的认识

认知科学表明,人的知识和经验以图式(schema)的形式储存在人脑的长期记忆(long-termmemory)之中,每个图式由数目不等的空位(slots)组成。每当感官记忆(sensorymemory)输入了某种信号时,认知机制中的记忆搜索(memorysearch)功能就会自动在长期记忆中激活属于该图式的空位,最终激活整个图式。认知是由记忆中的图式作用于未知实现的。因此,在语言交际中,新的话语必须以某种方式激发相关认知领域中的其它认知结构,理解才能达成。

关联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交际和认知,强调认知语境在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中的作用。关联理论把交际看成是明示——推理的过程,设想每一个明示性的交际行为本身都具备最佳关联性(optimalrelevance),即受话人在理解话语时用恰当的处理努力就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作为一种语用理论,关联理论必然包含了语言交际所遵循的“经济原则”(principleofeconomy)。说话人在明示过程中,为使话语具有最佳关联性,必然会对受话人的认知语境和先有知识图式进行合理预测,对双方认知环境里共有的无须赘言的内容会在话语中省去,处理为预设信息。而受话人在理解话语时,会结合自己的认知语境,激活记忆中的心理图式,填补未表达的细节,通过推理,找到话语和语境的最佳关联,从而获得语境效果。

四、怎样运用关联理论在译语中重现原作品的文化关联机制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翻译是一个涉及原语作者-译者-译语读者三方的互动过程,话语的两次输出和理解不可能完全相等,故对等原则不能衡量翻译的成功与否。“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是在保证效度的基础上求其信度”(张今,1987)即在保证交际效果的前提下,译作应尽量向原作趋同,提高信度(忠于原作者)。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动态阐释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完全对等(asymmetrical)的:防止和避免译语读者误解的责任完全在译者一方。因此译者必须将原作者的意图用明确的方式再现给译语读者,才能使读者解读原作者语用预设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交际的成功取决于话语与语境的最佳关联,译者应尽可能为译语读者营造出一个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语境,以获得与原语读者趋同的语境效果。这就为对文化缺省的翻译重构提供了两点重要启示:一译者必须识别原语语篇中的文化缺省,推断出原文作者的意图,并以明示的方式再现给译语读者。二译者要对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合理推测,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合理补偿,为译语读者构建恰如其分的文化语境,以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关联的翻译观没有说必须译成什么,只是说明在最佳关联的指导下可能译成什么。

1、重现(representation)。当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在表达与语义上都相近时,采用重现法,也即直译法,以达到同原语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最佳关联。如:tospendmoneylikewater花钱如水;百花齐放:letahundredflowersbloom;纸老虎译为papertiger.下例就是通过重现的手法传达了原文本的艺术境界:

(1)Amelodyisheard,playeduponaflute.Itissmalllandfine,tellingofgrassandtreesandthehorizon.Thecurtainrises.横笛吹起,优雅的旋律诉说着芳草、佳树、天涯,幕起。

2、替代(replacement)。当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征象不同时采用替代法,它是直译与意译的结合。如:Hethatliesdownwithdogsmustgetupwithfleas.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Romeo:Whathavethoufound?Mercutio:Nohare,sir.(《罗密欧与朱丽叶》,ActII,)《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第四景中Mercutio讥讽老乳母为娼妓时,用了hare一词。Hare本为野兔,俗语是娼妓之意,相当于汉语中的“野鸡”,谐“野妓”,故梁实秋先生将hare译为“野鸡”。

罗:你发现了什么?

墨:倒不是野鸡,先生。(梁实秋译)

3、转换(reproduction)

当原语中文化征象在译语中出现缺省时采用转换法或意译法,如:

(3)现在合同已签了,真是木已成舟,生米煮成了熟饭,只好如此了。

Asthecontracthasbeensigned,what’sdoneisdoneandcan’tbeundone.(刘季春,1996:90)

(4)“Ibegyourpardon,”saidAliceveryhumbly:“youhadgottothefifthbend,Ithink?”

“Ihadnot!”criedtheMouse,sharplyandveryangrily.“Aknot!”saidAlice,alwaysreadytomakeherselfuseful,andlookinganxiouslyabouther.“Oh,doletmehelptoundoit!”(LewisCarroll,Alice’sAdventuresinWonderland,Chapter3)

“……你说到第五个弯了,不是吗?”

那老鼠很凶很怒地道:“我没有到!”

爱丽丝道:“你没有刀吗?让我给你找一把吧!”(赵元任译,转引自《翻译批评散论》

4、重构(rebuilding/recreation)。重构综合运用多种翻译策略与手段来疏解或化解原语的文化信息,再现原文的关联性。

(5)Itwasasplendidpopulation—foralltheslow,sleepy,sluggish-brainedslothsstayedathome.

译文:这帮人个个出类拔萃———因为凡是呆板、呆滞、呆头呆脑的呆子都呆在了家里。《翻译批评散论》,P87)译文较好地重构了原文的意境,连用六个含“呆”的短语再现了原作中五个以s开头的词汇的艺术效果,堪称艺术的再创造。(6)“IfyoumeanDarcy”,criedherbrother,“…butasfortheball,itisquiteasettlething,andassoonasNichollshasmadewhitesoupenoughIshallsendroundmycards”.

(上海译文版)“如果你指的是达西”,她的哥哥大声说,“……舞会已经决定了非开不可,只等尼可尔斯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就下请贴”。

(人民版)“……至于舞会嘛,那是已经定了的事。只等科尼斯把白汤备足了,我就下请贴”。(一种用白肉[如小牛肉、鸡肉等]加蔬菜熬制的汤。舞会结束客人离去前通常飨以热腾腾的白汤、咖啡或其它饮料。)

Whitesoup是西方舞会上一道必备的汤,原文作者在此运用借喻手法借白汤指舞会的各种准备。“白汤”很容易激活原文读者记忆中“舞会”的原型画面,使他们领会到作者的意图。而对于中文读者而言,记忆中并没有相关图式,在理解上很可能会形成连贯“空位”。因此,上译版采用文化过滤法,把作者的话说白,这样一来,中文读者根本不用花费努力就能获得连贯理解;可是,这又有一个问题:译文除了给读者一个阅读方便,并不产生其它任何语境效果。因为译者代替了读者在思考,而文学作品的的魅力就在于读者能动地参与。相较之下,人民版采用的文化诠释法更为可取。“白汤”直接译出给读者以原滋原味的审美感受,文外脚注也不须读者花费过多的心理努力对文章获得连贯理解,并增强了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语境效果和读者的处理努力相比要大得多,因而,人民版译文更具有最佳关联性在翻译的再表达阶段,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的存在,译者则不得不面对意义的再表达的种种选择和取舍。其中的得失,既有语言转换和文化播迁中难以解决的困难所构成的客观原因,也有译者面对两种文化所做出的文化意义上的选择,以及个人审美情趣的主观因素的影响。选择的理论依据之一是关联原则。译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文是否再现了原作品的最佳关联性,是否符合读者的期待,是否达到交流的目的。译者要传达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就必须找出原作品中的最佳关联性,并将其再现在译语作品中,让译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同样的最佳关联而达到正确解读译语作品的目的。

五、结语

关联理论从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交际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语言交际做出解释,它将认知与语用研究结合起来,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的产出转移到话语的理解,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

文化缺省是符合关联原则的交际策略,而翻译是一个涉及原语作者-译者-读者三方的双交际活动,要排除文化缺省在这一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障碍,译者肩负着重大责任:一方面,译者要能达到原作者的理想读者的水平,识别原文的文化缺省;另一方面,译者要对他的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合理预测,并根据最佳关联原则,选择适当的重构策略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合理补偿,为译语读者构建恰如其分的文化语境,以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关联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和指导翻译活动。关联理论的翻译观以关联性抓住了翻译问题的本质特征,把它纳入翻译研究,对翻译理论和实践都具积极的指导意义。尽管关联理论不能解释翻译中的一切现象,但我们不能否认它对翻译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申连云,张少雄.翻译研究的哲学层面考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

2.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3.王治琴.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诠释及对语言形式翻译的指导[J].上海翻译,2005;(2)

4.李延林.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5.王佐良.翻译:思考与随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6.欧阳利锋,彭玉.关联理论对语言翻译的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

7.赵彦春.关联理论和翻译本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3)

8.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9.陈宏微.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研究.刘重德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10.孙会军.译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J].中国翻译,2000;(5):11-14

11.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31-32

话语关联范文篇10

关键词:关联理论;语用翻译;语用等效

Abstract:Relevancetomaketheoryholdsthattheproperunderstandingoflanguageneedstofindoutrelevancethroughcontextandinference.Pragmaticequivalenceintranslationcanbeachievedonthepremisesoftheunderstandingoflanguage.Relevancetheoryhasbecomeaguidancetopragmatictranslation.Thestudyonpragmatictranslationfromtheviewpointofrelevancetheorycanmakeuscomprehendsourcelanguagebetter,findoutrelevanceandillustratethetrivalenttranslationprogress,whichinvolvesthewriterofsourcelanguage,translatorandreadersoftargetlanguage.Inthiswaythetranslatorcanidentifywellwiththereaders''''cognitionoftargetlanguagesoastoachievethegoalofpragmaticequivalenceintranslation.

Keywords:relevancetheory;pragmatictranslation;pragmaticequivalence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与理解,既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翻译虽然也是通过语言进行沟通,却和日常语言活动所不同,它涉及到源语和目的语两种不同语言,是一种语际交流。翻译研究着重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如何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语用学和翻译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1]。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1986年法国语言学家、哲学家Dan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DeirdreWilson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提出了涉及交际与认知的关联理论。关联理论这一语用学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交际的推理过程,尤其注重语言交际的话语解释原则。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翻译活动,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过程和翻译行为,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本文在概述关联理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的关系,探讨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的指导作用,并结合实际讨论语用等效翻译等问题。

一、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

1.推理是语言交际的核心

一般地说,语言交际的模式有两种:代码模式(codemodel)和推理模式(inferentialmodel)。语言交际会同时涉及这两种模式,但在交际过程中,认知—推理过程是基本的,编码—解码模式过程则附属于认知—推理过程[2]。

依据关联理论,语言交际活动涉及两种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前者指话语的字面意义,是交际者向交际对象传递某种信息的意图,后者则指交际者传递该信息意图的意图。交际者为使听话人懂得自己的意图,总是以明示的方式表达信息;听话人为了了解交际者的意图,必须将信息进行演绎推理。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交际者对听话人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景加以评估,并据此通过话语向听话人示意/传达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依据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信息,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是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认知。因此,交际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编码—解码过程,而是更重要的对话语和语境信息的动态推理过程。例如:

A:Doyoulikerugby?

B:IamaNewZealander.

B的话语给A提供一个推理的认知环境,使A获得B是新西兰人这个语境信息;A再从自己的认知环境中确认新西兰人酷爱橄榄球运动这个语境。于是A就以这两项前提进行推理,推断出B的意图,最终获得B酷爱橄榄球运动这个结论,获得语境效果。又如:

A:WillWendybelong?

B:SheiswithTony,now.

B没有直接以yes或no来回答A的问话,而是采用了简洁的答话方式。假设A知道Tony做事雷厉风行,那么A会概括B的答语并结合Tony做事快这一语境信息推理出“No,shewon''''tbelong”这一结论(即B的交际意图)。但是,如果A知道Tony办事拖沓,那么A就会推理出“Yes,shewillbelong”这一结论。本例句说明,说话人可以利用相同的话语表达不同的交际意图,交际成功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听话人能否解码,更主要取决于交际者意欲传递的信息意图是否成功地示意给了交际对象,取决于交际对象是否选择了正确的语境信息[3]。因此,选择正确的语境信息成为话语理解的关键。

2.关联性是话语理解的理据

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行为,明示—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明白对方话语的暗含内容,主要是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关联性是关联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能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往往用一个单一的、十分笼统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排除其他的理解,而只认定一种是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即关联性。例如:

A:Didyouenjoyyourholiday?

B:Thebeacheswerecrowdedandthehotelwasfullofbugs.

A获得B提供的信息时,就在其提供的认知环境和语境假设中寻找关联,进行推理。A最终会从“沙滩拥挤,旅馆有臭虫”与“度假”的关联中推断出B的信息意图,取得“假期过得不愉快”的语境效果。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关联性是理解话语的标准。我们根据话语信息,结合当时的语境假设去寻找关联;关联选取得当,就会取得相应的语境效果;有了语境效果就会取得交际的成功。正如Sperber和Wilson指出:当新出现的信息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能够取得语境效果,才说明语境假设取得关联;而且取得的语境效果越大,表明该信息与语境假设的关联越强[4]。

3.最佳关联

Sperber和Wilson认为,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而一个话语要建立起最佳关联,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当话语能够产生足以引起听话人注意的效果;该话语让听话人为取得这些效果而确实付出了一番努力。寻求最佳关联就是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自觉遵守关联原则:任一推理交际行为必须保证其最佳关联性。

最佳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人们对话语和语境假设的推理越成功,话语的内在联系就越清楚,这样人们在思辨和推理过程中无须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取得好的语境效果,从而正确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二、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的关系

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理论,也是一种交际理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因此两者有着很好的兼容性。关联理论的语言交际模式代码模式和推理模式可以很好地说明翻译过程。信息的载体是代码,翻译自然就是源语代码和译语代码的转换过程。代码模式过分强调了代码的静态、机械的转换过程,而忽略了译者在转换过程中的推理作用。而推理模式则更强调依据语境寻找关联的动态推理过程。如果说代码模式的翻译观是语义的翻译观,那么推理模式的翻译观则是语用的翻译观。关联理论能够解释翻译这一复杂的语码转换现象。在语码转换过程中,关联性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有着最强的解释力[5]。

语用翻译就是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实践问题,即要解决翻译操作中涉及的理解问题、重构问题以及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和原作的语用用意(pragmaticforce)的传达及其在译作中的得失等问题。语用学的翻译观可以说是一种等效翻译理论,可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何自然认为,在翻译中要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就是要正确地认知和理解源语。即译者首先必须正确识别和理解源语语言的基本意思和规约意义,然后根据源语的背景信息和语境特征等关联知识,推导出源语语言的隐含意义和原文作者真正的交际意图。同时,译者也要考虑译文读者。为了让译文读者能够理解译文、推理出相关的含义,译者须对译文读者的知识面、认知能力和经历进行评估,还需要考虑他们的阅读期待,然后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这就要求译者具有百科知识,具有推理能力,具有将语篇中出现的新信息和自己记忆中的已有知识(即背景知识或称旧信息)结合起来,找出其中的关联的能力[6]。

概括地说,关联理论认为,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要靠推理。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自然语言。因此,关联理论成为指导语用翻译的理论。

三、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的指导意义

1.翻译中如何理解原文

根据关联理论,要准确理解原文,必须先重视原文的语境,通过对语境的分析,找出原文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从而获得理解原文的语境效果。

例如:Hewasfondoftalkingthathiscolleaguesnicknamedhim“magpie”.句中“magpie”意为“喜鹊”,在英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理解为“唠叨,饶舌”,但这个认知假设在汉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不存在。在汉语中“喜鹊”与喜事、吉利、运气相联系,与“唠叨”无关联,在汉语中与此假设关联性最强的形象应是唧唧喳喳的“麻雀”。

2.寻找关联

译者要依据百科知识、原文语言提供的逻辑信息和词汇信息,以及原文的文化背景信息等对理解原文有用的信息。因此寻找关联的过程就是提取各种各样有效信息的推理过程。

例如国外某地修复教堂的新闻报道中有句话:“Thecushionwillbereplacedbyvolunteers.”如何理解这句话?若要准确理解它,首先译者要找出这句话与什么语境假设具有最佳关联。而这要靠译者的百科知识(常识):教堂座位上设有坐垫,有些坐垫则供教友跪拜之用;志愿者指志愿给教堂提供捐助的人士。那么这句话不是要求志愿者取代坐垫,而是希望教友志愿出资,更新坐垫或坐垫的布料。

由此可见,每一个话语都会建立起一种关联,围绕着关联就可以定出理解某一话语的标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目的语读者和源语作者拥有不同的认知环境,所以,译者在表达他的理解时,也要寻找最佳关联。

3.翻译是一种包含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的行为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也研究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过程,因此翻译被看做是一种明示—推理性质的行为。与语内交际不同的是,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行为,或明示—推理过程。准确地说,翻译行为包括两个明示—推理过程,其复杂性远远超过语内交际。

关联理论明确强调了对翻译过程的研究,对翻译现象有着很强的解释力。翻译的全过程事实上涉及到三个交际者,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正如何自然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三元关系,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之间通过原作和译作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其中包括两个明示—推理过程。在第一个明示—推理过程中,原文作者向译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而译者则根据原文的语境信息、原文作者提供的语言刺激(话语)以及关联原则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是听话人。完成该交际过程后,译者进入第二个明示—推理交际过程。这时译者的身份是发话人/交际者,他根据原语篇、自己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译文语言环境和他对译文读者的期待的估计,向译文读者示意信息,而译文读者则对他示意的信息进行推理解释。因此,翻译活动涉及两个交际者和两个接受者,其中译者兼有交际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在第一个明示—推理交际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在第二个明示—推理的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则是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根据自己对译文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的估计,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加以示意并传达给译文读者。因此,关联理论能以关联性抓住翻译问题的本质特征,对指导翻译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请看例子:

Iseenooccasionforthat.Youandthegirlsmaygo,oryoumaysendthembythemselves,whichperhapswillbestillbetter,foryouareashandsomeasanyofthem,Mr.Bingleymightlikeyouthebestoftheparty.

这段话摘自奥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见》,是班内特先生在如下情景下说的:有钱的单身汉宾利先生将要搬到他们家附近的庄园来住,班内特太太认为这对她的女儿们中的一个获得好的婚姻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所以她很兴奋地告诉班内特先生这个消息并希望班内特先生去拜访宾利先生,但班内特先生对此却丝毫不感兴趣,他是一个奇怪的人,思维敏捷,反复无常,说话还带着充满讽刺意味的幽默。在这段话里,他使用了讽刺来表示他对拜访的不感兴趣和对他的无知的太太的嘲笑,这也是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交际意图,生动地刻画了班内特先生的性格特点。译者很好地理解了作者的意图,将原文所要表达的讽刺生动地在译文中再现,帮助中国读者更容易地理解原文的意图,以取得很好的语境效果。请看孙致礼的译文:

我看没有那个必要。你带着女儿们去就行啦,要不你索性打发她们自己去,这样或许更好些,因为你的姿色并不亚于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你一去,宾利先生倒兴许看中你呢。

四、如何达到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所处的环境、他们的经历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都有所不同,特别是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他们的认知环境就会存在差异,对事物的认知就不可能完全一致。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不同,对同一件事,甚至同一语境都可能有各自不同的推理,产生各不相同的认知结果。翻译中的语用等效正是为了顾及读者的认知。我们看下面的句子:

Itisassignificantasagameofcricket.

这句话如果出自英国人之口,译者可能根据自己的百科知识知道英国人酷爱板球游戏,再加上逻辑信息和句子词语信息(若这不是一个孤立的句子,还须考虑原文的其他一些语境信息),找出关联,进行推理,从而确定原作的意图是强调某件事情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译者再确定原文所表达的形象在译文中能否保留。如果不能保留原文的形象,就应考虑更换形象,来照顾译文读者的认知。于是,这句话可译为:“这件事如同吃饭一样重要”。若不从语用等效的角度考虑原作者的意图,只按字面直译为:“这件事如同板球赛一样重要”,则这样的译文让人感觉不知所云。因此,译者在面对涉及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有所差异时,应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如果译者预知译文读者对该现象不熟悉,译者可考虑用译文读者熟悉的现象或意境替换原文的形象、意境,或者省去原文的形象,只求意译。

1.语言语用等效翻译

语言语用等效翻译是指在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学的不同层次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存原来的内容,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例如:

宝钗独自行来,顺路进了怡红院,……不想步入院中,鸦雀无闻。(曹雪芹:《红楼梦》)

Hawkes将“鸦雀无闻”译为“Notabird''''scheepwastobeheard”。而杨宪益夫妇是这样译的:“utterlyquiet”。其实原作中的“鸦雀”是虚的,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用意就是:周围一片寂静。由此可见,杨宪益夫妇的译文较贴切。

2.社交语用等效翻译

社交语用等效翻译是指为跨语言、跨文化的双语交际服务的等效翻译。语用等效翻译所采用的方法最不固定,译者遵循的原则可以是多方面的,译者在准确理解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原文提供的语境,译者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领会原著,故译文不一定要拘泥于原文,而是顺从读者的文化习惯,变洋为土,使他们乐于接受,或强调以原文精髓为目的,译文力求体现原著的风格与文化背景,让读者领会异域风土人情,增长见识。试分析下面句子的两种译文:

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叫我怎么样呢?(曹雪芹:《红楼梦》)

杨宪益夫妇的译文是:

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cookamealwithoutrice.

Hawkes的译文是:

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makebreadwithoutflour.

两个译文无所谓优劣,关键在于译者的信念和如何对待文化差异。杨宪益夫妇的译文着重表现原作的中国文化,而Hawkes的译文是为了方便西方读者的理解。又如:

她认为离开了办公大楼,离开了政工部门,就是离开了政治,就听不到那些闲言碎语,谁知是离开了咸菜缸又跳进了萝卜窖。(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这里的“咸菜缸”和“萝卜窖”都是中国文化的特有表达方式,其语用含义或意图跟这两个形象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在译文中加上这两个形象表达可能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甚至导致误解,产生原文没有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省去原文形象,只传达原文的含义“越来越糟”(frombadtoworse)。

再如:Whenneighborsheardofthematter,they''''dlaughtheirheadsoff!译文:“这事让邻居们知道了,岂不笑掉了大牙”。汉语里常说:“笑歪了嘴”或“笑掉大牙”。英语却说“笑掉了头”,貌离而神合。考虑文化语境,处理好英汉间的文化差异,才能进行成功的翻译。可见翻译应以语境为依据,因为一方面译者与源语作者的有效交际要靠语境,另一方面译者与译文读者的有效交际也要靠语境,而这两种语境是不完全一样的,要取得翻译等效,译者必须在忠实原文作者的基础上力求使译文切合译入语语境,取得与原文相同的意义效果。

五、结语

关联理论强调了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以关联性抓住翻译问题的本质特征,对翻译现象有着很强的解释力,从而能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活动是一种涉及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译者首先要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和源语的意图,然后找出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差异,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进行正确的评估,以及考虑译文在译入语环境的可接受性等。因此译者在处理译文时不必过于拘谨,不要一味照搬原文形象和表达方式,不顾及译文读者的认知背景和差异。为了保证交际的成功,译者可以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音译等,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2001,24(3):287-289.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23-186.

[3]GuttEA.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dcontext[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4:105.

[4]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2nded.Beijing: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