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服务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5:30:20

后勤服务企业

后勤服务企业范文篇1

随着国家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企业后勤体制改革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后勤改革是企业整体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后勤设施和队伍、后勤管理及其运行机制等都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将制约企业发展的“后勤瓶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消除,企业必须走后勤服务社会化之路。所谓后勤社会化并不是企业抛弃后勤,也不是不管理后勤,而是通过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新体制和机制,使后勤服务“更上一层楼”。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对服务质量要求也日益增高。企业面临的无形压力不断增强,企业后勤涉及的事务日益增多和复杂,员工更加离不开企业后勤,如果企业后勤在某一环节上出现遗漏,或未能使员工个人需求获得满足的话,将会对企业正常运作及员工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企业后勤应尽快对传统后勤制度进行改革,力争早日实现后勤社会化目标。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也在逐步建立和发展,各种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将会成为“过去式”,各种垄断也在逐步消失,越来越多的经济组织涌入后勤服务市场,后勤服务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后勤必须对过去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

煤炭企业后勤社会化改革基本原则

在后勤服务发展的道路上必须坚持以社会化、专业化经营为核心,后勤服务逐渐与企业主体相分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减轻主业负担并减少自身经营风险,逐渐向社会化、专营化经营方向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以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为依据,以充分考虑社会、企业和职工的承受能力为前提,对改革、发展和稳定三方面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统筹规划,分步落实,确保企业稳定发展。坚持精干主业的原则。在正确处理主业与辅业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改革,对符合条件的辅业资产全面实施放开放活政策,对分流职工进行妥善安置,最终达到主业资产有序转化的目标。坚持“三公”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确保股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煤炭企业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

后勤应将实现自身服务价值最大化目标定位于本企业。在向着社会化方向发展期间,后勤必须立足本企业,这不但是后勤改革社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后勤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力保障;为改变传统“一家一户办后勤,家家后勤缺实力”的不足,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必须以服务社会为发展方向,后勤只有不再固步自封,走出企业并真正地融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立足企业,服务社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1)管理制度。通过对后勤工作者和管理者进行大量的走访调查后发现,在影响后勤工作绩效的所有因素中,管理因素排名榜首。以管理为切入点,由过去的经验管理转变为现在的科学化、制度化管理,以工作内容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是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助推力。(2)人事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打造一支精管理、懂经营、技术硬、觉悟高的后勤队伍。在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阶段,应重点加强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全面贯彻“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对后勤给予适当的自主招聘权和其他优惠政策,后勤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招聘具有专业素质及先进管理水平的优秀人才,不断提升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3)考核制度。考核是全面落实奖惩制度的基础,是顺利开展后勤工作的有力保障。后勤应在综合考虑传统各类考核的优缺点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以便对后勤干部职工的工作成果进行全面、公正、有效、准确的考评。“福利型”和“行政性”是后勤服务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主要特点,而这也是导致后勤服务不规范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后勤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应认真贯彻落实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以满足用户或管理服务对象的各种需求为目标,通过科学化管理,对影响后勤服务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实现后勤服务规范化运行。后勤干部职工应改变传统的被动服务观念,积极主动地为客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为打造后勤服务良好形象而努力。(1)职工理念的创新。长久以来,原来被忽略的市场观念、服务理念、效益观念等随着改革的发展日益深入员工的心中。后勤改革只有切实转变职工观念才会得到长足发展。(2)技术创新是后勤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进程的深入,后勤应尽最大努力提升自身工作的技术含金量,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进一步增强自身核心竞争优势。(3)企业市场是后勤服务的“主战场”。基于此,在坚守企业后勤阵地的基础上,后勤应加大开拓企业外部市场的力度,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这也是后勤生存发展和接受外部环境考验的必由之路。

后勤服务企业范文篇2

后勤服务部门在电力企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作用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功能,二是后勤部门的安全性功能,三是电力企业的形象性功能。后勤服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电力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开展被盗和破坏电力设施的理赔,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房屋以及相关配套设计的修缮工作,因此其保障功能尤为突出。后勤服务部门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一切工作,企业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两大方面,后勤部门的安全功能也不容忽视。对电力企业而言,其形象不仅仅是靠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来决定的,后勤服务部门的在塑造企业形象的过程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重要性的不断突出,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得到重视,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文化水平有限,年龄偏大

在我国,后勤服务部门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员工素质偏低、文化水平有限、年龄偏大等,这也是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存在的问题,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水平和质量,也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

2拥有的技能过时,服务技能和水平有待提升

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的技能老化严重制约了后勤服务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以及服务水平的提升,也就影响到了整个企业的安全运营的实施。这一问题的存在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小问题,急需电力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3电力企业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没有进行实质化的改革

目前,电力企业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虽然已经有相关部门对电力企业的后勤服务部门做了一些社会化的改革,但是这些改革都是只注重形式,并没有真正采取措施进行实质性的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企业后勤服务的能力的提升和加强。正是因为电力企业尚未形成市场化机制,所以建立一个完整的、有效的成本核算体系还是比较有难度的,这就导致后勤服务部门的成本很难得到一定的控制。

三、提高电力企业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途径和措施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为了充分发挥后勤服务部门的作用,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能力的提升。

1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后勤服务意识,提升后勤服务质量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求后勤服务部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后勤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培养员工细心、耐心的良好工作作风,要善于从细微之处入手了解企业和员工的需求动向,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转变员工的观念,解放思想,不断完善自我,树立优质服务的思想,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强化优质服务的意识,完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才能够做得好、做到位。

2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管理技术,是通过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手段,使后勤服务部门能力得到提升。后勤服务部门实施精细化管理,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抓好后勤员工的教育培训,努力增强员工开展精细化管理的紧迫感。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完善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分工,各司其职;确定固定的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并将量化结果逐条公式化、规范化,让每一项工作有章可循;还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那些有责任心、工作贡献突出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同时,也要对责任心差、不按规定操作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处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电力企业后勤服务保障的能力,更好的为整个企业服务。

3加强领导重视,提高电力企业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在电力企业中,上层领导对后勤服务的重视是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基础。一是领导的重视能够较好的获取资源,特别是人力、资金等都是后勤服务工作能够很好进行的的重要前提。二是有了领导的重视,有利于后勤服务部门更好的明确工作方向,很多时候下级工作人员想把自己的想法或者工作成果展现给领导,都受到领导的一口否决,这就会使得下级工作人员找不准工作的方向,失去工作的动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上级领导没有给予较好的重视,如果领导能够给予一定的关心和重视或者是肯定,这样会更加有利于下级展开工作,后勤服务保障的工作也能够很好的进行和展开,后勤服务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会高涨,这样能够很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4整合后勤服务部门的人力资源,提高后勤服务部门员工素质和能力

对后勤服务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是提高电力企业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任何一个企业中,人力资源都是最宝贵、最珍惜的资源,目前各大企业的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其实都是人才的竞争。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其后勤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的整合,关键就是要做到思维的创新和一定程度的排列组合。具体就是要充分发挥老员工的优势,其实企业的老员工不仅经验丰富而且爱岗敬业,是后勤服务部门不可多得的中坚力量,要非常重视和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调动老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当然,在充分用好老员工的同时,也要选好新的职工,为后勤服务部门注入新的力量。对于新老职工中比较有能力或者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要有完善的教育机构进行培养,让他们取得自身进步的同时,也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更好的提升电力企业后勤服务保障的能力。

5加强电力企业后勤保障部门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创新是一个企业进步与发展的源动力,是任何一个追求发展的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重中之重。就电力企业而言,其创新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制度的创新,二是管理的创新。与其它一些企业相比,电力企业的后勤服务部门有特定的服务对象,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主要服务于本企业的干部、职工等,因为其服务只面向电力企业系统的内部市场,因此其服务市场是封闭的,其服务产品是公益性的,投资主体是单一性的,正是基于服务对象的以上特征,我们认为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在管理创新上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人本化的服务,确保服务对象满意。二是引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规范和服务标准,提升后勤服务保障的能力。三是电力企业自身要实行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的经营模式,确保后勤服务保障更加到位。当然,对于制作的创新,这是一个涵盖很多方面的问题,也是一个企业需要逐步完善的地方,这里主要是不断加强和完善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的管理制度,例如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等哥哥方面。

后勤服务企业范文篇3

【关键词】企业行政后勤;服务质量;对策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行业在不断兴起,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注重行政后期服务质量的管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凸显出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文章阐述了行政后勤服务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介绍了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企业行政后勤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2行政后勤服务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促进企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行政后勤工作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行政后勤保障体系,这样才能够为企业经营的稳定性提供保障。在多元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必须保证行政后勤服务的整体质量,以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行政后勤服务工作具有变化性、复杂性等特点,相关管理人员必须不断优化企业后勤服务环节,这样才能够适应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市场环境。同时,行政后勤服务工作相对比较零散,完整性、连通性比较差,企业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后勤服务管理的重要性,为企业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3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3.1提供物质保障的职能活动。企业行政后勤服务管理工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支撑平台。在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提供充足的资源,并加强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要资源有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因此,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为企业的职能活动提供物质保障。3.2提高人、财、物的利用率。为了提升企业行政后勤服务管理水平,企业必须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实现人、财、物的充分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中,明确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其次,重视财务的合理利用,规范资金流动程序,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最后,充分发挥物资的功能,避免出现浪费问题。3.3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后勤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表现是行政后勤工作与各个员工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必须重视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4企业行政后勤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4.1行政后勤的服务意识有待增强。受职能划分差异性的影响,行政后勤工作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其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各个员工提供后勤保障和服务,但这项工作缺少一定的规律和计划,这就使得行政后勤服务部门处于被动运行状态,如企业经营管理部门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调动行政后勤部门对其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时行政后勤部门就处于被动状态,大部分时间都属于经营管理部门。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行政后勤服务部门的被动性会使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且行政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较差,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阻碍行政后勤部门的产业化发展。4.2行政后勤部门的工作主观性太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很多企业行政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随意性较强,存在很多不按照企业规章制度执行工作的问题,部分工作人员只执行上级管理人员分配的任务,不根据相应的工作程序完成工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行政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的主观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行政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的随意性工作态度,就会增加返工问题,降低工作人员的效率和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浪费问题,阻碍企业的快速发展。4.3行政后勤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现阶段,很多企业对行政后勤工作人员的培养和建设重视不足,这就使得行政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较差,严重影响着行政后勤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行政后勤部门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很多工作人员无法认识到自己的岗位职责,在实际工作中比较随意,无法满足自身岗位职责的要求,严重影响着行政后勤部门的服务质量。

5企业行政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

5.1创新后勤的管理服务理念。行政后勤部门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职能部门,与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现阶段,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凸显出来,必须注重行政后勤部门的服务质量,这就需要企业积极学习并借鉴相关企业的后勤服务管理经验,改善传统的后勤管理理念,树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理念,将行政后勤服务工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详细的后勤服务方案,并加强对行政后勤服务工作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后勤服务的正规化、制度化和系统化发展。与此同时,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应满足客户和服务对象的需求,以此为基础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不断创新管理服务理念,为企业行政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5.2使行政后勤的服务态度从被动转为主动。现阶段,我国企业行政后勤工作普遍处于被动状态,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行政后勤部门需要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首先,企业应该引导员工创新自身的思想观念,重视行政后勤工作,行政后勤工作人员需要树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其次,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和控制,保证企业员工根据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最后,企业应针对不规范的制度,进行完善,这样员工才能够自觉地约束自身的行为。同时,企业应该支持行政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5.3构建完善的行政服务管理体系。行政后勤服务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需要提高行政后勤服务质量,积极借鉴相关企业的行政后勤服务管理经验,改善传统的后勤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行政服务管理体系,并将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提升行政后勤服务质量,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行政后勤服务方案,严格控制企业后勤服务工作的不利影响因素,实现企业的制度化、正规化发展。因此,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构建完善的行政后勤服务体系,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和后勤服务工作的有效融合,并融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相关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将企业运营中的各个部门联系起来,进而提高企业的行政后勤服务质量,为企业运营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6结语

后勤服务企业范文篇4

关键词:两个文明;文化建设;生活后勤服务;企业文化建设

一直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文化建设再次被提到新的高度。在企业中,文化建设具体就是企业文化系统的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造就优秀的、长久不衰的企业。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生存、发展以及壮大,能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赋予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企业中的后勤服务,直接服务对象是干部职工。将国有企业的生活后勤服务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一定意义上是企业文化的创新和补充。河钢邯钢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将企业的后勤服务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实现了文化建设的载体落地,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重视后勤服务部的文化建设,完善公司的后勤管理制度,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一、以生产生活环境建设推动文化建设

每名职工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厂区内各自的岗位工作,创建良好的厂区环境一定意义上是对职工的一项福利,是对职工的劳动的尊重。为此,我们加强了厂区道路清扫保洁管理力度,是为职工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的重要手段。在改善企业厂区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强化道路洒水保洁,加强道路维修管理力度。先后对南门里路、一号公路、焦化南路、中板南路、气体厂院等7个区域主干道、便道、路牙进行了维修。铺设水泥路面912平米;沥青路面1575平米;维修路牙1860米;维修便道1498平米;维修更换井盖68套。在雨季来临之前,组织对全厂主干道收水口、排水支管清掏和疏通。清掏收水口1322个,疏通支管8039米。我们还清洗机关院内及复兴路厂区大门,校正被车辆撞歪的路灯杆6根。清掏冷轧桥洞流水槽8次。对道路路灯进行日巡检、夜巡查,及时修复损坏的路灯大门射灯235次,更换路灯电缆300多米。同时,我们加大厂区绿化,通过严管理,切实抓好厂区、生活区的绿化补种、绿化养护和道路清扫及洒水降尘工作,进而提升生活后勤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洁净厂区”“洁净生活区”目标,为职工创造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和就餐环境,提高职工优越感、自豪感,调动生产积极性,对外展示企业外在品质和外在形象,为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建立均衡稳定的生产秩序、不断提升信誉度和影响力做出应有贡献。我们还将服务区、办公楼列入生活部提升行动的重点工作之中。既要抓好服务区、办公区的大厅、步梯等公共区域的环境提升,确保不留“死角”,又要抓好停车场、存车棚的环境提升,车棚内外都要做到环境整洁干净、车辆排放有序,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存车环境。最终目标是:办公楼宇雄壮整洁,区域车棚井然有序,公共设施管理有章,服务功能管理有制。古人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餐厅是企业中人员流动量最大的场所之一,所以餐厅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良好的环境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所以需要建立一定的质量监管体系,对公司食堂的饭菜质量进行监管。建立健全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对食品安全工作充分重视。食堂管理员应对用餐的员工进行询问及调查,并及时做好调整,这是后勤工作的一项举措。同时应注意营养搭配,加强对厨师的技能培训,使员工的满意度、生活质量、工作热情不断提高。抓好服务区餐厅和职工食堂的环境再提升工作。一方面,抓好餐厅大环境的整治,做到干净整洁、窗明几净;一方面,抓好食堂后厨的环境治理,做到物品摆放整齐、管理有序。同时要持续抓好文明就餐工作,使职工排队就餐、餐后主动送餐盘变为每名职工的自觉行为。另外,针对公司南门外面道路两侧摆摊设点难以整治取缔的问题,生活部主动作为,安排一服餐厅,提供与摆摊人员相同的早餐供应,靠物美价廉、安全卫生,吸引职工到一服餐厅就餐,最终实现食品加工洁净卫生,餐厅环境整洁干净,职工买饭井然有序,文明就餐蔚然成风的目标。通过以厂区环境和职工生产生活环境的建设为依托,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厂容厂貌发生较大变化,为职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了职工的幸福指数,使职工安心在企业工作,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创业干事的激情和解决生产难题的积极性,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解决难题,获得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通过在餐厅开展文化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餐厅内悬挂企业理念的宣传物,在职工就餐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接受企业文化理念的教育,增强企业职工对企业的自豪感。同时,利用餐厅这一重要资源,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行为规范加以灌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在餐厅内部,展示企业的各类宣传产品、视频新闻,做好干部职工的道德文化教育、感恩教育,让职工体会到企业的发展为个人成长搭建广阔的平台,激发干部职工创业干事的热情。

二、加强员工文化设施建设促进职工素质提升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很多企业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通过提升职工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提高职工自我学习能力,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良好的文化设施是提升职工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提高职工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依托和抓手。为了给职工创建终身学习的环境,在各生活区为职工修建了图书馆,各单位也有自己的小型图书馆,为一些主要管理人员的岗位开通互联网,为职工获取知识和信息搭建了平台。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引导职工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我们建设了网上练兵平台,让职工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手机和互联网,学习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受到了青年职工的追捧。通过形式多样的素质提升活动,公司青工整体技能水平不断提升,生产更加稳定,职工解决处理问题的效率不断提高。根据职工的健身和文化活动的需求,在各生活区我们购置了成套的大型健身器材。公司建设的体育场馆和游泳馆也向职工开放,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努力,在职工工作的8小时外,企业文化渗透遍布了各个角落,真正让职工感受到了企业如家,提高了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自豪感。图书馆、网络等设施,为职工的素质自我提升搭建了平台,职工的技能不断提升,培养了热爱学习、钻研技能的习惯。通过建设大量的体育设施,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减轻了其工作、生活压力。加强体育锻炼能够减少生病率,能增进职工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团队建设,增强了职工待在公司里的意愿,更能心甘情愿、不计报酬地为企业做贡献。为职工提供锻炼场所和创造锻炼机会成为企业对职工的一项福利。

三、关爱职工激发奉献企业创业干事激情

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企业也应将其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在满足人们的同时造就自我的辉煌。河钢邯钢的后勤服务工作有良好的基础。河钢邯钢有百家村、农林路、罗城头和九四院多个职工生活区。生活区内,职工和职工家属除了在企业工作的时间外,都在各个生活区居住,生活区也成为职工聚集的区域。通过以生活区为依托,以服务职工为手段,将企业对职工的关爱传达到职工,成为企业文化延伸的重要手段。每年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我们都要招收钢铁、自动化等专业的大学生,为让大学生更好地在企业生活,我们为单身职工建设了单身职工生活区,配备了生活必需的各种设施。在宿舍楼内,我们安装了防盗门,为职工发放了磁卡,确保职工人身和财务安全。单身职工居住的环境整洁素雅,安全卫生,每层配备了烧热水的电气设备。还免费为职工提供收取包裹等多项服务。生活区是职工的家园。为给职工和职工家属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们坚持自己能干不外委原则,将以前外委的工程如清洗热交换器、修补生活区便道、挖沟修复水管道等组织职工自己干。开展修旧利废:修混水器、便池感应器,自制更换墩布把、改进淋浴管,用ppr管替代镀锌管,加快维修速度;修复LED路灯灯头,节约支出。推进农林、百家村、罗城头等10个生活小区接市集中供暖改造工程向市热力公司移交的工作,先后协调处理百五、农林未改造热力公司提出的多项问题,保证了为14000多户职工家属按时供暖。组织完成了化肥、军营路单身生活区及厂区机关、服务区的供暖维修工作。积极协调组织了供暖后出现不热问题的调整、抢修。通过为企业职工提供贴心的服务,增加了与职工沟通交流的机会,将企业对职工的关心和关爱传达到每一名职工,将企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每名职工。在职工受到企业的关爱后,可以激发干部职工更大的工作热情,同时完善的后勤服务也解决了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让职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将精神文明与企业经营管理互相结合的过程,需要大胆运用其他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去充实、丰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贴近时代脉搏,把握员工心理,使思想政治工作既富于人文精神,更具有文化内涵。在企业文化于后勤工作中的运用,更多的是依照企业大文化的发展路径,在其基础之上结合后勤工作的特点,走出一条属于后勤工作文化的独特创新之路。国有服务型企业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促使员工形成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良好职业道德、高涨的服务热情、高尚的情操等惯性意识,从而增加企业活力。为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坚持学习与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

作者:王涛 单位: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生活部

参考文献:

[1]周忠英.企业文化———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4(03).

[2]张敬文.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探讨[D].广州:暨南大学,2003.

后勤服务企业范文篇5

很多企业认为品牌是形象、是产品,更甚至认为品牌就是装潢,这是对品牌理解的低级阶段。在《牛津大辞典》里,品牌被解释为“用来证明所有权,作为质量的标志或其他用途”,即用以区别和证明品质。由此我们认为品牌是通过极具差异化的产品、企业、个性、符号等标识与营销及企业经营活动有效对接,传递出丰富而又具有方向性聚集的品牌信息,在消费者大脑中建立起清晰的、丰富的、个性化的品牌联想,为消费者带来所有心理体验的总和。一个品牌就是一种承诺,为顾客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效益。品牌意味着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价值,因而,相对于竞争对手,好品牌能获得比较竞争优势,相对于消费者,好品牌则能轻松实现“不平等交换”。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一之途是创造强势品牌。所以,做企业就是做品牌。

“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

服务行业不同于生产行业,生产行业中产品的有形性决定了产品的品牌至关重要,而服务行业的产品缺少有形性,不可进行包装,不可做出标记和展示,无法给服务产品贴上商标,所以在服务行业中,企业的品牌不仅至关重要,且难以打造。

2品牌建设的意义

2.1企业发展的战略重在品牌战略的概念是什么?波特(美国竞争力专家)提出的观点是“选择不做什么”。一个企业要创造一个品牌,就是选择企业绝对做什么,在这取舍的过程中,要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用自己的核心优势,汲取精华,逐步选取品牌主题。所以,在企业的品牌树立各个环节中,服务型企业第一位考虑要在整个建设品牌的过程中,把优化企业发展战略贯穿于其中,以自身显著优势,增强企业的技术能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要用品牌来使企业发展更长远。

怎样才能使企业保持强盛的生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不断探索、思考、实践,一条实施发展战略转型的思路不断清晰:

一是由传统后勤服务向资产管理转型,对办公楼宇、智能化设施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托管资产保值升值。

二是基于传统后勤服务,向特约服务、人性化服务、延伸服务转型,通过服务项目调整,梳理产品,整合资源,使服务产品贯穿机关后勤链中的各环节。

三是向社会、向高端办公楼宇延伸的市场转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逐步得到市场认可2.2品牌是对员工和业主的承诺企业发展走过了一步步的珍贵历史,对往昔回顾,感恩。这是铸造企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如每月推选“服务之星”,每年推荐先进工作者,物业部、餐饮部分别被评为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状、园区五一文明岗,单位连续三次获苏州市文明单位、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先进党支部、团支部、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立足现实,畅想未来,谋划长远,进行一些扎实的基础性工作。

首先,企业要规范管理练就内功,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这三大管理体系要不断完善。建立以全面预算管理内控体系为支撑的“集中管理”,以产品服务标准体系为特征的“集成经营”,以服务采购评价体系为主要标志的“集约服务”,向管理要效益,兑现对资本市场的承诺。

第二,企业要坚持提高服务水平,兑现服务承诺。针对目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减少中间环节,第一时间满足用户个性需求。“以人为本,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管理理念融入到后勤服务的每一个方面,“热情、用心、专业、创新”得到忠实的贯彻,“安全、有序、优质、高效”的目标赢得用户的广泛赞誉。

第三,推出示范品牌产品,所管理的现代大厦、国际大厦获得了建设部授予的“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大厦”称号,显示了品牌的可信度和影响力。“一流的工作标准、一流的工作效率、一流的体制机制、一流的队伍形象”,使品牌效力得到进一步延伸。

2.3品牌对社会责任的体现企业品牌的发展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应牢记企业责任,以企业的优质服务来回馈社会。每年中心员工都参加园区“送温暖、献爱心”慈善系列募捐活动,慷慨解囊;每年超额完成无偿献血计划;在五十年一遇的大雪灾中,全体员工夜以继日连续多日奋战在抗灾第一线,确保所辖区域及周边道路设施设备及人员安全;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中心全体员工多次在自觉自愿纷纷捐款,290多人募得善款10多万元,35名党员交纳特殊党费5万多元。因为大家知道,中心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扶植。

3服务品牌建设的具体措施

孙子兵法说:不站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要想达到某一目的,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最聪明的就是通过谋略取得胜利。今天,机关事务中心要想成为“屈人之兵”,还需继续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为此,2009年中心确定了“安全、节能、管理、服务”目标,安全是所有服务的重中之重,节能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建设品牌必须推崇诚信服务、提升品质、科学发展。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后勤保障服务。

3.1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以质求生,以质求胜,卓越的质量文化,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加强服务质量监督,提升服务品质,从而推进企业品牌树立。一是需要对现有管理人员队伍进行优化和充实,形成贯彻品质管理体系的人力资源保障,确保品质管理有序推进。二是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要确保完善,以使企业服务有章可循。三是要建立和形成长效监管和改进机制,持续不断改进。

后勤服务企业范文篇6

很多企业认为品牌是形象、是产品,更甚至认为品牌就是装潢,这是对品牌理解的低级阶段。在《牛津大辞典》里,品牌被解释为“用来证明所有权,作为质量的标志或其他用途”,即用以区别和证明品质。由此我们认为品牌是通过极具差异化的产品、企业、个性、符号等标识与营销及企业经营活动有效对接,传递出丰富而又具有方向性聚集的品牌信息,在消费者大脑中建立起清晰的、丰富的、个性化的品牌联想,为消费者带来所有心理体验的总和。一个品牌就是一种承诺,为顾客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效益。品牌意味着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价值,因而,相对于竞争对手,好品牌能获得比较竞争优势,相对于消费者,好品牌则能轻松实现“不平等交换”。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一之途是创造强势品牌。所以,做企业就是做品牌。

“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

服务行业不同于生产行业,生产行业中产品的有形性决定了产品的品牌至关重要,而服务行业的产品缺少有形性,不可进行包装,不可做出标记和展示,无法给服务产品贴上商标,所以在服务行业中,企业的品牌不仅至关重要,且难以打造。

2品牌建设的意义

2.1企业发展的战略重在品牌战略的概念是什么?波特(美国竞争力专家)提出的观点是“选择不做什么”。一个企业要创造一个品牌,就是选择企业绝对做什么,在这取舍的过程中,要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用自己的核心优势,汲取精华,逐步选取品牌主题。所以,在企业的品牌树立各个环节中,服务型企业第一位考虑要在整个建设品牌的过程中,把优化企业发展战略贯穿于其中,以自身显著优势,增强企业的技术能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要用品牌来使企业发展更长远。

怎样才能使企业保持强盛的生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不断探索、思考、实践,一条实施发展战略转型的思路不断清晰:

一是由传统后勤服务向资产管理转型,对办公楼宇、智能化设施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托管资产保值升值。

二是基于传统后勤服务,向特约服务、人性化服务、延伸服务转型,通过服务项目调整,梳理产品,整合资源,使服务产品贯穿机关后勤链中的各环节。

三是向社会、向高端办公楼宇延伸的市场转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逐步得到市场认可。

2.2品牌是对员工和业主的承诺企业发展走过了一步步的珍贵历史,对往昔回顾,感恩。这是铸造企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如每月推选“服务之星”,每年推荐先进工作者,物业部、餐饮部分别被评为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状、园区五一文明岗,单位连续三次获苏州市文明单位、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先进党支部、团支部、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立足现实,畅想未来,谋划长远,进行一些扎实的基础性工作。

首先,企业要规范管理练就内功,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这三大管理体系要不断完善。建立以全面预算管理内控体系为支撑的“集中管理”,以产品服务标准体系为特征的“集成经营”,以服务采购评价体系为主要标志的“集约服务”,向管理要效益,兑现对资本市场的承诺。

第二,企业要坚持提高服务水平,兑现服务承诺。针对目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减少中间环节,第一时间满足用户个性需求。“以人为本,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管理理念融入到后勤服务的每一个方面,“热情、用心、专业、创新”得到忠实的贯彻,“安全、有序、优质、高效”的目标赢得用户的广泛赞誉。

第三,推出示范品牌产品,所管理的现代大厦、国际大厦获得了建设部授予的“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大厦”称号,显示了品牌的可信度和影响力。“一流的工作标准、一流的工作效率、一流的体制机制、一流的队伍形象”,使品牌效力得到进一步延伸。

2.3品牌对社会责任的体现企业品牌的发展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应牢记企业责任,以企业的优质服务来回馈社会。每年中心员工都参加园区“送温暖、献爱心”慈善系列募捐活动,慷慨解囊;每年超额完成无偿献血计划;在五十年一遇的大雪灾中,全体员工夜以继日连续多日奋战在抗灾第一线,确保所辖区域及周边道路设施设备及人员安全;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中心全体员工多次在自觉自愿纷纷

捐款,290多人募得善款10多万元,35名党员交纳特殊党费5万多元。因为大家知道,中心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扶植。

3服务品牌建设的具体措施

孙子兵法说:不站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要想达到某一目的,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最聪明的就是通过谋略取得胜利。今天,机关事务中心要想成为“屈人之兵”,还需继续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为此,2009年中心确定了“安全、节能、管理、服务”目标,安全是所有服务的重中之重,节能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建设品牌必须推崇诚信服务、提升品质、科学发展。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后勤保障服务。

3.1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以质求生,以质求胜,卓越的质量文化,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加强服务质量监督,提升服务品质,从而推进企业品牌树立。一是需要对现有管理人员队伍进行优化和充实,形成贯彻品质管理体系的人力资源保障,确保品质管理有序推进。二是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要确保完善,以使企业服务有章可循。三是要建立和形成长效监管和改进机制,持续不断改进。

3.2向专业化、个性化、精细化转型一是由传统的后勤服务向资产管理转型,对所管高档、智能化楼宇的设施设备进行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托管的资产保值升值。二是由传统后勤服务向特约服务、人性化服务、延伸服务转型,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拓展服务项目,增加服务品种,不断满足并超越客户需求,使服务产品贯穿机关后勤链中的各环节。如根据开发区接待服务日益增多的特点,不断完善接待项目,增加服务内容,全面展示开发区取得的成果;365天不间断开餐,解决机关干部的三餐问题;每日提供净菜服务、节假日提供半成品家庭套餐、开设“跟我学做菜”,增加家庭生活情趣。三是由定位服务向社会、向高端办公楼宇延伸的市场转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拓展中,要充分展示“管理更精细化、服务更人性化、设施保障更专业化”的发展转型战略目标,并逐步得到市场高度认可。

后勤服务企业范文篇7

关键词:企业形象;高校后勤

从2月6日除夕夜开始,恒源祥的电视广告在全国多家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1分钟内,广告背景音从“鼠鼠鼠”一直叫到“猪猪猪”,把12生肖叫了个遍。单调的创意和高密度的“轰炸”引来了不少公众抱怨——简直就是在挑战观众的忍耐极限,一些网友将此斥为“比脑白金还脑残”的恶俗广告。但是,对企业广告来说,被人记住是很重要的一个要素,比如被人认为恶俗的脑白金广告,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我们到商店买保健品,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脑白金。

恒源祥原是1927年创立的一个小商店,专门销售人造丝和手编毛线。之所以能从1987年以后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关键就是恒源祥利用品牌优势撬动了庞大的社会有形资产,1987年,刘瑞旗除了恒源祥这个100平方米小店之外,一无所有,只剩下一个老字号“恒源祥”三个字,可是,恒源祥人就是将眼睛盯上这个老字号,将其名称注册成了商标,此后,充分运用老字号这一无形资产的魅力,以品牌为纽带,通过联合经营而非直接投资的方式组建了日长夜大的“战略联盟”,并使恒源祥这一品牌价值达到6个亿,实现年销售额30亿。这就是企业形象的魅力所在。

所谓企业形象是指一个企业在用户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或者说是消费者合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整体认识与综合评价。它包括企业文化、企业市场效应和企业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它是企业在社会中对公众所形成的综合认识。有时也称为“企业识别”或“企业个性”。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企业形象的好坏与企业的经营绩效存在着确定的因果关系。在CI理论中。企业形象只是一种结果和目的。为了树立企业形象需要经历多方面的努力。从短期收益来看,这种投资和收益是不成比例的,企业形象战略是一种长期投资。从长期发展战略来看,它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眼光瞄向了企业实力的又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企业形象。根据国家设计协会的估计,企业形象预计每投入1美元可获得227美元的收益。这充分说明,企业形象作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行之有效的战略手段受到各企业的重视。

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如何树立自己特色的企业形象?在提升企业形象力的过程中。如何与消费者树立长期良好的互动关系并谋求双方的共同利益?这是21世纪大学后勤服务集团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和重要道路,是国际企业间竞争的新趋势。

一个优秀的企业形象对一个企业的作用应在于:

(1)在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的同时又确立该企业明显的行业特征或其他重要特征,确保该企业在经济活动当中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明确该企业的市场定位,属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传达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

(3)以自己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使消费者对该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产生最高的品牌忠诚度;

(4)提高该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企业士气。

因此,没有企业形象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它的形象将消失在茫茫的商海之中,让人辨别不清;就意味着它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赚钱机器;就意味着它的产品与服务毫无个性,消费者对它若即若离;就意味着团队的涣散和低落的士气。

但是,用一局时下流行的话来说,企业形象是一把双刃剑:优秀的企业形象固然能帮助提升企业的形象、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失败的企业形象也一定会为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妨碍企业更上层楼。

一个企业形象的失败往往表现在:

(1)对该企业的视觉定位模糊不清,让人觉得似是而非或产生不正确的联想;

(2)视觉效果与企业经营范围和理念乃至企业文化的精髓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3)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和外在的美感;

(4)过于追求时尚,缺乏长久的生命力;

(5)复制别人和自我复制。

国内有一个小有名气的运动鞋品牌,其产品标志简直就是干脆把Nike和Adidas两家的标志和二为一!国内目前偶有一些高水平的作品的出现,但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的存在使得国内的企业形象从整体上来看仍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造成这种局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企业决策者与设计师。

那么,如何树立良好的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企业形象呢?

(1)首先,树立集团企业形象的第一步骤是制定明确的企业理念及企业战略。这一步骤也是树立集团企业形象的核心。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切与过去的经验大不相同。所以要想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必须具有洞察时机的慧眼和超越时代变化的远见。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树立正确的集团企业理念和企业战略目标。

树立正确的集团企业理念有两点必须注意:

第一,要突出集团企业理念的差异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如果单纯地依靠技术因素,渐渐地也无法达到脱颖而出的效果。那么,强调集团企业形象的“差异化”就引起了企业界的重视。而企业形象“差异化”的核心又是指企业理念的“差异化”。企业理念的差异化又首先决定于企业经营者是否能以有远见的新眼光来重新审视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因素对企业的影响,以建立一套独树一帜的企业理念,其次,也为集团提高识别能力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

第二,要强调集团目标的超前性。具有真正实力的经营者善于透过各种现象,取得有创意的远见,并且能独具慧眼,果断实行,就会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决不落伍。

(2)树立集团企业形象的第二步骤是把企业理念和企业目标活动具体化。即要通过活动塑造一流形象来表达出企业的理念和所追求的目标。首先要通过教育活动,使集团的理念成为集团全体员工的共识。

其次,当集团的理念得到企业员工真心实意的拥护时,要求集团的全体员工在参与企业各种内外活动过程中,都能按照集团所实施的战略来统一行动。

(3)树立集团企业形象的第三步骤是把集团理念视觉化。所谓视觉化包括两层内容:一是把集团理念应用于企业基本要素的设计,即使集团的标志、标准字等内容能反映出集团的理念:二是把基本要素用于应用要素上。

集团的标志、标准色和标准字等基本要素的设计,应把集团的理念通过色彩、图案,形状、声音等方式,制作成商标和标准字,使人看到这些视觉形象,不仅能加深对集团理念的理解,而且可以做到过目不忘,产生双重效果。把企业的基本要素用于各种应用要素(如广告、刊物、办公用品、运输工具等)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媒体来传递企业的信息,这种信息传递的量越大,越持久,企业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就越牢固。

恒源祥企业的成功,在于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企业形象,这就意味着企业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和显著性。把恒源祥三字拆开,恒古常青、源远流长、吉祥如意,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美好的含义都凝聚在品牌当中,这是恒源祥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根据调查,当看到恒源祥的时候,人们会想到什么?80%的消费者会想到中国文化、会想到儒家、会想到源远流长,这就是恒源祥概念,恒源祥品牌给消费者的记忆。

但是,恒源祥作为一个老字号企业能赞助奥运会很不容易,但怎么宣传这个事件却值得仔细研究,恒源祥应该在怎么塑造有文化有责任的民族企业形象方面进行品牌延伸,应该考虑长远的企业文化和形象,而不仅仅是让人记住。

所以,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为了取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必须在对集团竞争对手和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策划,为集团的发展和形象的塑造制定明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敬琏等:大中型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后勤服务企业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后勤;服务外包;风险控制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后勤改革成为必然。1999年11月,我国启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学校的后勤服务经营活动与教学科研分开,后勤服务部门从学校事业体系中分离,按市场运行方式参与社会竞争,同时将优秀社会企业引入校内后勤服务市场,高校逐步从自己办后勤转为管后勤[1]。各高校根据自身校情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推进后勤业务外包或部分外包,通过外包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新型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实现服务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双赢。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后勤服务采用了外包的方式,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在运行中也面临了不少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外包的风险控制,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发展,需要重点予以思考和研究。

一、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风险分析

供应商的选择风险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必须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所以高校对供应商的选择非常重视。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如何,有无同类管理经验,供应商的专业服务水平和平台支撑能力如何,供应商的管理理念或目标是否适应学校的办学等,都将直接影响供应商所提供的高校后勤服务质量。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开放后,许多社会企业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进入了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但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尤其高校对供应商信息了解的缺失),其中一些供应商以盈利为第一目标,对高等教育及师生的特殊性不是非常了解,甚至没有同类管理经验,导致过分追逐商业利益,与学校校园文化相冲突。低水平的服务质量,影响学校办学的竞争力,给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选择适合自己的优质优价的供应商是各高校能否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的源头问题。(一)低价竞争的市场风险。后勤服务企业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竞争进入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受限于资信及类似业绩等评分标准的不利条件,个别供应商只能另辟蹊径,通过低价、甚至隐性低于成本价的手段进行投标,而现实中往往也是竞标价格最低者胜出。在服务成本近乎透明的后勤和物业服务行业,低价意味着低服务质量的输出。低价中标的供应商难以兑现服务质量的承诺,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也没有合适的途径进行制约,低价服务的弊端纷纷出现,严重违背了高校引进优质的社会资源的初衷。(二)合同约定风险。高校后勤服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业态,不仅每个高校的外包模式和范围不同,在每具体服务模块的标准和要求也千差万别。这些细致的个性化因素,并不能为目前政府采购的格式化招标文件或格式合同所区分和覆盖。高度统一和类似的条款约定,导致诸多责权利不明确或不对等之处;双方理解的出入和争议,触发了履约矛盾,影响服务质量,严重者或直接导致服务中止或终止。(三)监管风险。后勤管理也是一门学问,高校后勤必须拥有一定监管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人员,对供应商提供的后勤服务进行有效监管。目前由于后勤业务复杂多样,现行的法律制度体系缺少外包监管的统一标准、高校监管人员专业性不足等原因,监管质量难以保障,甚至有的高校监管流于形式。采用减少人员配置,降低服务质量等手段没有进行过程监控和考核,运作中一些专业技术方面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监管,出现违约情况得不到及时处罚,安全隐患等问题没有得到预防和及时整改,监管缺失将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服务质量下降及违约等风险。有效监管的缺失,使外包服务质量失去了又一道重要保障。(四)外包业务的规划风险。高校后勤服务外包受诸多软硬件约束,需统筹考虑学校内外部环境、方案步骤、发展规划等因素,合理制定外包的策略。在外包实践中,有的高校未全面。审视自身所处的后勤环境和发展形势,或市场开放太快太急,或外包业务规划不完整,或外包边界和需求模糊等,最终导致后勤管理混乱,后勤服务质量开倒车。(五)意外事件带来的风险随着高校后勤服务外包业务扩大,外包管理模式趋于成熟,高校后勤服务将越来越依赖服务供应商。自身保存的力量及资源过弱,加之平时对风险识别和管控不到位,一旦出现如供应商经营及财务危机、现场意外事件、群体性应急事件等问题时,后勤服务抵御风险能力差,难以为继,势必将影响到高校的正常运行。意外事件成为引发高校正常教学和后勤保障事故的导火索。

二、高校后勤服务外包风险控制对策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外包策略。后勤服务外包是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但外包的实施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及学校发展规划有序推进,统筹考虑外包服务的项目范围,确定自身需求,有序开放后勤市场,慎重对待核心业务的外包如后勤信息系统管理,必要时先易后难,分步实施[2]。(二)选择优质的服务供应商。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是为了引入优质的社会资源,摆脱“人”的负担,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添砖加瓦[2]。高校选择好“管家”,是做好外包服务工作的基础,外包供应商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服务环境、高校形象、稳定乃至办学竞争力。供应商选择首先要界定供应商的从业资质、商誉、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注册资本与投标金额比例、企业性质等。其次,要考核同类项目的现场管理状况和同类业绩服务经验,判断其服务质量的真实性和可复制性。第三,根据需求,借助招投标平台及专家意见,综合、科学评价供应商的技术服务方案及报价因素,选择最匹配的供应商。第四,充分评估报价因素,分析报价的合理性,避免无序、唯低价干扰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正常运行。目前,政府部门、后勤行业提出了新的评标规则意见,最低价中标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善。最后,由于高校后勤服务的特殊性,还需要评估供应商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导向,供应商的管理服务必须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及校园文化相适应,兼顾社会效益,配合学校做好后勤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相应工作,真正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支撑,实现合作共赢。(三)构建有效的后勤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后勤服务供应商作为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是其本性,供应商会千方百计降低运行成本,从而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因此,高校必须要组织力量对供应商进行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考核,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服务质量的全程监管;注重收集后勤服务质量信息,定期对后勤服务质量和后勤服务满意度进行考评;将考评结果纳入奖惩措施中,与物业服务运行费用相挂钩,并作为合同是否继续续签的依据[3]。从行业及市场角度,需完善市场监管,推行高校后勤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建立后勤服务各业务模块的服务标准,加强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从后勤服务标准建立及监控角度,后勤管理部门要参照行业服务标准、自身招标需求和合同要求,听取相关意见,定期修订后勤服务质量考核体系,运用PDCA等方法真正持续改进后勤服务质量。从后勤管理专业力量和资源整合角度,高校必须加强自身的监管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后勤管理水平;引进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客观体现供应商提供的服务与合同、招标文件要求之间的适配度;建立政府行业、高校、供应商自身多维度的监管体系,确保高校后勤的正确方向和服务保障水平。(四)完善合同管理。后勤服务招标结束,高校和中标供应商的权责利关系以合同形式进一步确定。合同与招投标文件作为后期履约及解决争议的依据和来源,是双方关系的重要纽带。对自主开展招投标的高校,有条件的应提交法律顾问审核,将可能的情况尽量考虑周全,对未尽事项约定处理原则,避免引发争端,导致信任危机或合作失败。对政府统一采购的项目,虽有标准合同版本,但因各高校的需求内容及具体要求不同,需要以补充协议的方式予以约定,细化条款内容,明确服务要求,以保护双方的正当权益。(五)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后勤服务关系到师生正常的生活和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如外包供应商不能履约或瑕疵履约,高校必须建立相应的应急响应网络和运行机制,制定应急处理流程,对风险因素予以识别和预警[4]。当关键因素达到相应风险等级时,需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快速处理应急事件,将损失或风险降低到最低状态。对一些风险高、影响面大的应急事件(如消防事件),日常管理中需定期进行演练,防范于未然。后勤部门也需要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引进优秀人才,加强现有人员的技能培训,确保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六)加强与供应商的关系建设。高校与供应商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应始终与供应商保持有效沟通,缩短磨合期,增强双方间的了解和信任,维持长久的紧密的伙伴关系,使外包服务顺利、高质完成。建立良好的双方关系,首先需要界定责任,奠定双方合作的基础;其次相互尊重,体现平等的法律主体地位,实现合作共赢;再次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如允许供应商参加学校的相关例会,开放校内OA办公网,查询相关信息,定期召开甲乙方会议,以充分沟通维系后勤服务在正常的轨道中良性运行;最后实现文化协同,使供应商主动融入学校,将自身文化与学校文化相融合,为学校提供与学校文化、学校需求相匹配的专业化后勤服务。在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日趋成熟的阶段,高校后勤改革的步子也会越迈越大,越迈越坚定。只有充分重视服务外包的问题,细致分析问题来源,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附表1高校后勤服务外包风险来源及控制措施),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成果才会稳固,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方开学.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2]朱永松等.医院物业外包管理的服务、成本与风险控制[J].医院后勤,2015,19(1):64-65.

[3]张丽等.高校后勤业务外包探析[J].重庆与世界,2014,31(7):90-91.

后勤服务企业范文篇9

[关键词]院校;后勤服务;引进合作;管理体系

一、院校引进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现状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要求,我国院校2000年逐步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大部分院校实行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营模式。由于院校低效复杂的事业单位运行体制,致使人员成本和营运成本过高,服务效率低下,在营运管理方面缺乏创新和竞争意识,经营效益差,服务水平低。因此,我国院校近年来对后勤服务经营和管理方式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和改革,从传统的院校投资、自主经营管理模式为主,转变为以引进社会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的管理模式为主,并取得了较好实践的效果。

二、我校在引进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方面的探索

自2015年以来,广东省教育厅先后向广东工业大学下发多个文件,鼓励学校探索新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推动学校后勤服务总体水平全面提升。2016年,我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后勤管理部门在总结多年后勤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出台了《广东工业大学引进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管理办法》及《广东工业大学后勤保障服务项目引入竞争性合作伙伴管理实施细则》,现将管理办法的思路和实操经验与大家进行研究探讨。(一)统一管理机构。统一后勤服务项目的管理机构,由院校的后勤管理机构为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的责任部门,其他任何部门未经学校批准无权自行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合作伙伴。由后勤管理部门负责服务项目清单内服务项目的规划、配置并提交服务项目清单;负责办理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的审批、合同签订等手续;负责起草招标文件用户需求书;负责服务项目的校内协调、运行监督、计生、消防、安全生产、费用收缴、水电费收缴等日常管理。(二)引入竞争性合作伙伴实行清单化服务与管理。由学校后勤管理机构提出学校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清单。若服务清单内项目需变更,由后勤管理机构按批次做清单项目变更申请(含新增、删减、变更),由财务、审计、国资等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提出审核意见,报学校审批。(三)建立健全资格预审查制度。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须有相关从业资质和从业经验,有良好的服务信誉,无法律纠纷。主要是对参与投标的企业资格进行审查,剔除不符合资格条件的企业,降低引进合作的风险。投标企业必须要有相关从业资格,必须是在高校或一定规模的机关或企业经营过相关项目的、社会信誉好的企业。(四)规范程序。后勤管理机构提出后勤服务项目清单由财务处、审计处等相关部门对项目提出审核意见,报学校审批;凡在服务清单范围内的服务项目获得批准后,后勤集团委托招标中心负责项目的招标;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开展的项目一般应进行集中采购,确定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对于一些涉及金额较小的零星服务或临时合作项目,经监察处、财务处、审计处、招投标中心等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确定竞争性合作伙伴。(五)加强监督检查与违规追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依据工作职责对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对合作情况进行检查。

三、结语

在学校引进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的改革实践中,学校的后勤服务体系、模式出现了很大变化,让院校的后勤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过,因为新时期后勤改革存在各种不同形式的研究与探索,各院校必须按照实际需求与国家政策进行全面考虑,选择适宜本院校发展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才可以保障后勤服务的合理性,这样才可以让院校的更好发展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吴乐.高校食堂引入合作企业提供餐饮服务经营管理模式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16,(3):51-52.

[2]王宇花.高校社会化食堂引入机制、过程监管和退出机制标准研究[J].特区经济,2016,(5):170-171.

[3]赵醒文,邝倍民.地方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研究与探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5):33-34.

[4]罗竹琳.关于高校食堂经营模式和管理的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2):146-147.

后勤服务企业范文篇10

(一)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是破解高校后勤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有力抓手。党的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相一致,当前高校后勤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学校和师生日益增长的“无限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有限”的后勤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不仅后勤服务供给总量“有限”,而且后勤服务供给结构和供给效益也“有限”。因高校后勤的“有效供给不足”,这时后勤服务外包提供给我们一种“无限的”可能,促使高校后勤实现从有限服务到无限服务的提升,提高后勤供给的总量、质量和效益,扩大有效供给,从而破解高校后勤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二)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是高校后勤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措施。1.“调结构”。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有助于优化后勤组织结构、产出结构和队伍结构。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服务体系不仅“自办后勤”,而且更加注重“选后勤”和“监管后勤”,关注三者的综合产出,目的是为师生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并且通过后勤服务外包,也促使加快建设专业化的后勤监管队伍,有助于改善学校后勤队伍状况和人力资源质量。2.“提品质”。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有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品质,提供多样化特色供给。引入专业化的社会企业,用后勤行业标准要求社会企业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后勤服务,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更关注服务细节,做好“最后一公里”工作,提供给师生多样化特色供给,满足个性化、多层次需求,从而将高校后勤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层次。3.“降成本”。高校后勤服务外包不仅可以降低办学成本,还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成本。高校后勤是“花钱”的部门,如何尽可能使用相对“有限的”资金满足相对“无限的”师生服务需求,通过后勤服务外包,充分利用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优势,有效降低成本。同时服务外包还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和责任,比如后勤用工风险。4.“补短板”。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有助于补后勤投入、制度标准和人力资源之短板。通过后勤服务外包,利用社会资源办高校后勤,用市场化机制手段经营、盘活校内闲置资源,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价值,做到物尽其用,一定程度上补投入不足之短板;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引进的社会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较成熟的标准化管理和服务流程,学校可直接借鉴,一定程度补制度标准之短板;同时引入社会专业团队进行后勤管理,提高学校后勤服务人员的认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提升后勤服务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补人力资源不足之短板。(三)高校后勤服务外包也是高校后勤供给侧改革最终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高校后勤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更好的服务师生,提高师生员工的满意度。服务满意度也是检验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后勤服务外包是满足高校“无限”需求的必然措施。通过市场竞争选择校外优质服务资源,减少校内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后勤供给结构对师生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运行效率,满足师生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最大限度的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二、高校后勤服务外包存在的风险

经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多年,后勤服务外包模式已逐渐被高校接受。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学生公寓管理专业委员会2016年重点课题《全国高校标准化学生公寓建设研究》,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13个省市自治区的113所高校发现,引入社会企业提供学生公寓服务的高校比率已达到44%。而据北京市教委2013年数据统计,北京94所高校中,食堂全部自办的高校仅有22所,有21所高校的食堂外包率达到100%,2013年北京市高校引入社会企业承办学生食堂面积占总面积的57.65%。通过后勤服务外包,高校可以“扩大有效供给”,有效降低风险,但因其具有两面性,它在给高校带来收益机会的同时也蕴含着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一)安全稳定风险。高校后勤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一方面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通过服务外包推动“调结构、提品质、降成本、补短板”的后勤供给侧改革,实现其经济属性,使学校获益;另一方面因其具有公益性、教育性和政治性的特殊属性,后勤服务外包不慎也会给学校带来种种安全稳定风险。因作为高校后勤服务对象的师生所具有的特殊性,故有“全国稳定看高校,高校稳定看后勤”之说。引入社会企业提供高校后勤服务对广大师生而言比较敏感,师生不仅关注后勤服务的品质,还十分关注后勤产品供给中的公益性,关注自身福利是否受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几年,虽然逐渐诞生了一些具有一定教育属性的社会企业,如辽宁龙源集团、浙大新宇集团和苏大教服集团等,但数量毕竟有限,企业从根本上是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的的,决定其在提供高校后勤服务时会关注自身的效益和利润,为此可能引发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稳定事件。学校在后勤服务外包中,一旦丧失对服务资源的控制能力,后果将十分严重。服务外包中还必须充分考虑人员稳定问题,还有信息安全问题。在高校后勤服务外包中,随着现代信息化手段的广泛运用和智慧后勤建设的推进,学校必须向外包服务商披露一些学校和师生的信息,服务中外包商也可以获取大量师生的基础数据,一定程度需要关注学校和师生个人信息数据的安全,防范信息安全风险。(二)利益冲突风险。高校后勤服务外包中,学校和外包服务商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是风险的共同体。但二者毕竟是不同的法人实体,通过服务外包都想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学校寻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希望外包服务商做得多一些,提品质,降成本,补短板,获利少一些,希望服务商的利润相对合理;而外包服务商则更关注自身的利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希望获利多一些,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很可能通过减少人员数量、降低服务质量来实现。这就注定双方存在利益冲突。对学校而言,如果不直接掌控一定的后勤服务力量,没有懂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进行全面、准确的成本核算分析,在服务外包的讨价还价中可能会受制于人,被人“牵着鼻子走”,过分依赖外包服务商会导致交易成本提高。(三)决策风险。1.外包环境的决策风险对外包环境的权衡考量是做好高校后勤服务外包工作的必要前提。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环境包括学校领导、体制机制、管理制度、学校文化、师生满意度等多个方面,直接影响外包服务项目的成功与否。在其他高校运行良好、满意度高的外包服务商和项目,不一定在本校有同样效果,不一定适应本校的校情。学校在考虑外包时,需要充分权衡外包环境的适应性风险,综合考量学校环境是否成熟,是否适合后勤服务外包,防止发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2.外包项目和外包程度的决策风险高校在进行后勤服务外包决策时,在对外包环境进行充分判断前提下,必须清楚界定哪些项目适合外包,还要明确该项目在多大程度上外包。高校后勤服务业务涉及医、食、住、行等学校生活方方面面,学校如果不按照各项业务的核心程度和校情进行界定分析,外包项目如果选择不当,或外包程度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可能给学校带来一定风险。3.外包服务商的选择风险外包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与外包服务商的优劣有直接关系,因此服务商的选择风险不容忽视。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实质是高校和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委托关系,高校希望选择具备绝对优势的外包服务商,但由于双方之间存在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选择服务商时学校可能难以获取足够有关服务商的经营业绩、社会声誉、发展状况、成本结构、质量控制及道德水准等方面真实信息,进而导致选错服务商概率增大,甚至出现逆向选择问题,服务商的真实水平往往在外包过程中才能被准确评估,给高校正常运营带来较大风险和隐患。高校在通过招标模式引进外包服务商时,作为显性指标的价格虽然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果才是最关键的,一定要避免低价中标,事实一再证明,“买的没有卖的精”,低价中标必然导致服务商在提供服务中不断压缩成本,造成服务供给质量低下,违背了后勤服务外包的初衷。(四)管理风险。1.管理机构问题。当前很多高校后勤管理体系呈现出多头管理、整合困难的碎片化状态,客观上造成对高校后勤服务外包项目的监管职责在校内大后勤部门之间边界不清,很难实现“无缝对接”的有效监管。在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由政府或相当于高校联盟类的管理机构来负责此项业务。2.管理制度标准问题。目前在高校后勤服务外包领域还缺乏统一的监管制度和监管标准,后勤社会化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细化的监管标准和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往往不能对外包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管,也难以提高服务外包的绩效。3.监管队伍问题。目前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缺乏专业的监管队伍和监管人员,现有管理人员在外包运作中缺乏监督意识,监督管理偏松偏软,缺乏监管能力或专业素质,在外包过程中涉及专业技术方面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五)廉洁风险、法律风险与声誉风险。引入高校提供后勤服务的外包商,作为企业必须与校内外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有效对接和沟通协调,比如校外的工商、税务、食药、消防、卫生等行业管理部门,校内的学工、后勤、资产、财务、保卫等部门。出于工作需要,企业会有一些公关行为,这不可避免给高校带来一定的廉洁风险和内控风险。在外包商的选择问题上,这种风险也客观存在。在提供高校后勤服务过程中,外包服务商出于利润考虑,可能有一些“打擦边球”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比如在劳动用工上不给员工足额缴纳“五险一金”等。一旦发生法律纠纷,因其在高校内提供服务,学校难免会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同时类似事件经公共媒体和微信等自媒体迅速传播,虽然可能外包合同中有免责条款,但学校声誉不可避免会受到严重影响,带来声誉风险。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对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思考

(一)经济性与公益性、教育性和政治性统筹兼顾。高校后勤具有的特殊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高校后勤供给侧改革必然是在公益性和市场化之间寻找平衡点,必须两者兼顾。学校兼顾外包服务商的经济性,保证其合理利润的获得,减少学校与服务商的利益冲突,在此基础上推进高校和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不断增加有效供给;同时学校也要保证对后勤服务必要的公益性投入,推进后勤服务的公益性实现,在外包服务中,关注并研讨后勤服务育人作用的发挥,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功能在后勤服务外包中的充分实现作为后勤供给侧改革的创新点。《全国高校标准化学生公寓建设研究》(2016)课题组调研得出一结论:社会企业要想扩大高校学生公寓服务市场,仅靠体制、机制优势还不够,关键在于坚持服务育人宗旨。高校后勤的公益性和教育性在服务外包中能充分体现,高校后勤的政治性也就有了保障,可以有效降低学校的安全稳定风险。(二)外包环境充分权衡。学校和师生对高校后勤服务的需求是最重要的外包环境。学校进行后勤服务外包决策前,必须充分权衡考量学校的领导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师生员工对目前后勤服务的满意度、对后勤服务外包的接受度和后勤的人、财、物等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判断,尽可能避免服务外包的“水土不服”。权衡外包环境既要立足现实情况,从目前实际校情出发,又要结合学校长远发展规划,考虑到对教学、科研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基于校情制定适合于本校后勤自身发展的外包策略,才能确保高校后勤服务外包在运作中取得良好效果。(三)外包项目和外包程度审慎评估。后勤服务外包模式虽然目前已被绝大多数高校在某种程度普遍接受,但是对于具体的服务项目和外包程度各高校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有的高校后勤服务项目全部外包比较彻底,有的高校部分后勤项目外包,且各项目外包程度不一,还有的高校仍然几乎全部“自办后勤”。决定是否服务外包和外包的程度主要看交易成本,看进行选择的机会成本,在充分把握外部环境的基础上谨慎实施,选择总成本较低的方式。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学校在评估后勤服务项目是否适宜外包和外包程度时,考虑的交易成本不仅包括经济成本,还包括各种安全稳定等方面影响因素成本,可以按照由简到难,由非核心到核心的优先顺序逐步开放校内市场。比如可以在对后勤服务项目进行保障型、经营型等分类基础上,构建基于分类管理、部分外包的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框架模式(冯宝军,2014);再如考虑到高校后勤的公益性、教育性和政治性,充分考量维稳成本,在相关制度标准不健全的情况下,对管理要求高、与安全稳定密切相关、市场不规范或当地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及服务质量不易监督的项目,还是选择自己办。(四)外包服务商科学选择。对外包服务商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服务外包的成功与否。首先要确定选择的原则和标准。在全面评估需求的前提下,学校理清对后勤外包项目的服务等级、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详尽的需求等,明确自己满意的标准,如何使师生满意、学校领导满意和后勤职工满意。总体来说,学校要选择具备绝对优势的外包服务商,明确满意原则和服务供给的质量导向原则,避免价格决定一切。在企业实力相当情况下,有一定教育属性、有高校合作经验的服务商优先。其次要确定选择的方式方法。服务外包合同双方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且要求双方团队有很紧密的协同关系。服务外包协商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合作博弈”,高校作为外包项目提供者要求的是一种长期的契约关系,这种关系能够保证有效的投资并为实现双赢而努力。学校可以通过招标方式来选择外包服务商,充分调研,根据外包项目的特点确定具体采取哪一种招标方式,是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还是竞争性磋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外包,同时也可以减少风险。但招标过程中要注意确保公平、公开、公正、透明。最后还要有制度保障。学校可以做一些制度设计来保障学校利益和降低选择风险。如资格审查制度和保证金制度等。制度保障越充分,服务外包商选择的成功率越高。(五)外包合同科学设计。在设计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流程中,制订完善的合同细则是一个关键点。在缔结合同时,首先要做到的是合同内容应该非常明确,要详细规定外包的范围、要求和价格、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处罚条款等。其次,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合同条款要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即要在现有大的框架下,全面考虑合同条款的刚性和弹性、决策权配置、监督和评价条款、激励条款、知识产权保护等条款。学校有权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合同规定的外包要求,使学校对该外包后勤项目的效益最大化。二是要提高合同操作的有效性,合同里可对双方联系人进行明确要求,尽量减少学校的监督与评估支出,降低学校与外包服务商的磨擦成本与协调成本。三是合同中要明确学校与外包商之间的产权关系,实现学校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规范分离,有效减少成本与资产隐性成本,也有利于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六)外包服务有效监管。这一阶段实际是履行合同阶段,通过合同约束和有效监管,来保证服务商持续、稳定地提供优质服务。这一阶段学校后勤监管部门既要保持对外包服务项目随时的监督和评估,又要注意收集师生员工的反馈信息,对服务商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考核,并及时与服务商沟通,激励其提高服务质量,达到满意的标准。同时,还要帮助外包服务商做好与学校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工作,帮助其在学校为师生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

总之,高校后勤服务外包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种重要模式,已成为高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模式,科学合理引进优质社会资源,才能为高校后勤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助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参考文献

[1]陈静.高校后勤改革的服务外包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2]陈兴桂.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5(6):36-39.

[3]冯宝军,张思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服务外包模式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4(1):46-57.

[4]黄新鹏.浅议高校后勤服务业务外包[J].中外企业家,2011(5):165-166.

[5]鲁萍.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必然性探析及对策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6(6):5-7.

[6]马振华,黄玉杰,韩瑞香.服务外包风险:控制机制与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5(4):81-86.

[7]彭说龙.国外大学后勤服务的主要模式——服务外包[J].特区经济,2006(11):170-172.

[8]强飙,胡玥.浅谈高校后勤供给侧改革的四个趋势特征[J].高校后勤研究,2016(6):17-19.

[9]万莉.基于质量监管视角的后勤供给侧结构改革浅见[J].高校后勤研究,2017(2):5-6.

[10]赵恩平,张丽娟、李长尚.高校后勤供给侧改革之我见[J].高校后勤研究,2016(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