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2:26:14

核技术

核技术范文篇1

根据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南华大学该专业的办学特色,从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本着“真题真做,环环相扣”的教学思路,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掌握核工程计算设计与核仪器研制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深化,综合设计能力全面提升。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会常用环境放射性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工程设计实践,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全面观点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结合该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多年课程设计经验,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并编写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一份。

2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内容

为了完成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目标,具体改革内容如图1所示,调查分析国内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的现状,结合该校的实际情况明确课程设计改革实践的方向和重点;在已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开展包括硬件条件、软件设施、师资队伍在内的课程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及包括课程设计内容形式多样化和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改革等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编写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一份;最终构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2.1课程设计实践基地建设

南华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包括专业基础和应用实验室,其中专业基础实验室包括核电子学、核辐射探测、放射化学实验室,应用实验室包括核技术及应用、核仿真、辐射剂量实验室。示范中心实践教学特色鲜明,具备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核技术及应用博士点、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已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开展包括硬件条件、软件设施、师资队伍在内的课程设计实践基地建设。(1)软、硬件条件建设。2014年8月,该校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南华大学首个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可推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南华大学核类及相关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科研水平,增强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2014年12月,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为2014年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将建成基于实验室局域网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体系,基于校园网环境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以及基于Internet网环境的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完善已有虚拟仿真课程设计课程及项目,达到能在实验室局域网条件下满足专业课程设计教学要求,实现核能工程、核技术应用类虚拟仿真软件与云平台的有机结合,为将来该校以及其他高校核类及相关专业虚拟仿真课程设计教学起到示范和共享作用。软件设施方面,已经具备课程设计相关Multisim、Proteus、Protel、Labview、Mcnp、Root、Matlab等软件。同时一方面将NJOY、CITATION、SCALE、DRAGON等核能与核技术工程方面的专业软件用于课程设计教学,让学生掌握最为实用的科研程序;另一方面又自主开发基于三角剖分的二维特征线程序TSMOC,可求解次临界系统高次Alpha本征函值HARMONY程序,可用于百万居里级大型钴源辐照装置快速优化排源程序SPA等软件系统。实现了课程设计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达到了科教相长的有益互补。(2)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以引进、自培、在职进修方式提升师资队伍学历水平,并聘请国内著名核科学与技术专家为中心兼职教授。一方面每年新进博士、博士后等人才;另一方面,学院与核工业相关单位展开密切合作,如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下设的国核大学签订了长期人才合作协议,定期委派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和交流;鼓励年轻教师读博、出国深造、外出进修学习及参加学术会议;学院领导班子积极联系资深院士、研究员等来该校进行学术讲座与交流;同时鼓励教师写好中长期发展计划,提供良好的科研和教学平台;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德、能、勤、绩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与岗位津贴、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挂钩。

2.2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课程设计内容形式多样化。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内容形式多样化。如基于Multisim/Proteus的核仪器电子学仿真,基于Protel的核仪器PCB制作、LabVIEW虚拟仪器设计、蒙特卡罗软件仿真计算,基于ROOT的数据分析与模拟计算、Matlab软件反应堆控制仿真、x射线产生截面计算与穆斯堡尔谱分析等。(2)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引入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作为课堂教学与实验的有机补充。通过引入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研究,确定不同课程设计内容的具体项目,如核仪器电子学仿真与制作,可选项目基于Multisim的电压前置放大器仿真与设计,基于Protel的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制作,基于Proteus的定标器仿真等;蒙特卡罗软件仿真计算,可选项目基于Mcnp的反应堆堆芯模拟,基于Mcnp的NaI探测器探测效率计算等。

3课程设计教材编定

参考其他相近工科专业比较成熟的课程设计指导教材(如电子技术、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书),根据课程设计过程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采用不同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分章编写的方法,结合教师、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反馈意见,经过“分工、整合、修正”一系列步骤,编写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教材一套。结合课程设计老师的教学经历和模式,目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指导书》初版已经出炉,下设“基于Multisim的电路仿真”、“基于Proteus核仪器设计与仿真”、“基于ROOT的数据分析与模拟计算”、“基于MATLAB的核信号处理与仿真”、“穆斯堡尔谱拟合程序MSU8.EXE的应用”、“X射线产生截面的计算”、“压水堆单通道热工水力程序开发”、“基于MCNP的辐射屏蔽仿真与计算”、“基于MCNP的压水堆删元、组建、堆芯的中子学参数计算”九个章节。课程设计教材的编订,使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动手实践及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做一定的扩充,要求掌握MCNP、MATLAB、Multisim、Proteus等工具软件的使用,提高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编写应用程序的能力。

4结语

核技术范文篇2

为统一部署全区2014年环境安全大检查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检查范围

结合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集中开展全区安全大检查工作重点,针对易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重点行业领域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建有尾矿库的企业和存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等环节的企业,注重保障环境安全特别是饮用水安全。

二、检查内容

(一)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环境风险防控情况。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落实情况,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报备、演练和培训情况,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等环节环境风险防控情况,事故收集设施环境风险防控情况,清净下水系统、雨水系统、生产废水系统环境风险防控情况等。

(二)非煤矿山环境风险防控情况。

继续抓好采石场等非煤矿山的管理和整顿工作,深入到采石场、石灰窑等,进一步加强现场环境监察工作,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做好环境风险防控工作。

各部门、各单位可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情况,检查其他易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确定具体检查范围和检查内容。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7月上旬-7月15日)。根据区政府关于集中开展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和市局关于开展2014年环境安全大检查的通知要求,制定大检查实施方案,于7月15日前将具体实施方案、组织机构情况、联络员名单等报送市局。

(二)全面检查阶段(7月16日至9月上旬)。各部门、各单位要督促企业将大检查内容纳入安全生产大检查自查自纠工作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要迅速进行整改;要结合区政府部署的检查和督查,或联合有关部门,通过现场检查、综合督查、专项督查、交叉督查、抽查等方式,对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和辖区内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各部门、各单位要定期对大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汇总,每月10日前向局环境安全大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月度大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及问题分析。局环境安全大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于每月15日前汇总上报市局,并做好迎接上级环保部门督察的准备工作。

(三)总结阶段(9月中旬)。各部门、各单位要于9月5日前向局环境安全大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环境安全大检查总结报告和《2014年环境安全大检查汇总表》(附件4的表1、表2、表3)。局环境安全大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于9月12日前汇总上报市局。

四、要求

(一)切实提高对环境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过救灾”的理念,不断提高企业对环境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在处置各类事故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安全;要将大检查纳入区政府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中,严格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乡镇(街道)环境安全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

(二)加强对大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大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合理确定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配备精干力量,扎实完成大检查各项工作任务;建立联络员制度以及工作例会、统计分析、跟踪督办等制度,及时指导、协调和研究解决大检查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三)强化对存在问题的督查督办。各部门、各单位对未按照要求开展大检查各项工作的,要责令限期改正;对环境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的,要现场提出处理意见,并跟踪落实整改;对拒不整改环境安全隐患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对未开展大检查或检查工作不到位而引发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要实行挂牌督办,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四)营造有利于大检查的良好舆论氛围。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高度关注、广泛支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要做好信息公开,向社会及时公布大检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公开曝光环境安全隐患突出的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做好环境风险防控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二篇

根据《关于开展全市核技术应用单位辐射全综合检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市核技术应用单位辐射全综合检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辐射全监管,确保辐射环境全,根据我区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开展核技术利用辐射全综合检查专项活动(以下简称“专项活动”)。应落实核与辐射全监管“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指导精神,进一步深化辐射全管理,全面消除辐射全隐患。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本次专项行动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掌握我区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现状,清除辐射全隐患;提高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全意识,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提升我区辐射全管理能力。为十二五期间全面落实国家辐射全法律法规,打下坚实基础。

各部门应落实核与辐射全监管“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指导精神,进一步深化辐射全管理,全面消除辐射全隐患。

二、检查范围

对全区工业、医疗等领域使用(含收贮)Ⅴ类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性物质,Ⅲ类射线装置的核技术利用单位的辐射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其它Ⅰ、Ⅱ、Ⅲ、Ⅳ类放射源和Ⅰ、Ⅱ类射线装置由上级环保部们统一部署。

三、组织方案

为确保全区核技术利用辐射全综合检查专项行动工作顺利开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全综合检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环保局辐射全领导小组)。

四、检查内容

彻底排查核技术应用单位,不留死角,提高核技术利用项目的固有全性。对经监测,防护设施外辐射剂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应提出明确的整改要求,责令停止辐射工作。对整改后仍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应实施强制退役,彻底消除辐射全隐患。对检查中发现核技术应用单位存放有废旧放射源的,责令其交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单位贮存。废旧放射源使用单位不得借口收贮费用等问题,拖延送贮。无主放射源和破产、停产、特困企事业单位放射源的收贮费用可向省环保厅申请减免。

1.严厉打击违法使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行为,杜绝无辐射全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超越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有效期从事辐射工作,严肃查处“未批先建、拆分审批、久拖不验”行为。在化工、压力容器制造、勘探、矿山开采、乡镇和社区医院等可能使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单位进行一次全行业普查,进一步核查放射源、射线装置底数,要求各单位填报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台账,杜绝无证运行情况,保证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发证率的“两个100%”。没有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台账应进行零申报。应责令无许可证、许可证超期和超范围,仍使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单位,立即停止辐射工作,办理辐射全许可证。

2.提升核技术应用单位辐射全管理水平,增强守法的自觉性。认真检查核技术应用单位全管理记录,对没有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台账以及年度评估报告的单位,应提出整改要求。继续开展辐射法律法规的宣传,强化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全意识,促进辐射工作人员档案建立,逐步完成人员培训以及辐射环境和个人剂量监测工作。

3.大力推进废旧金属回收熔炼单位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继续摸清废旧金属回收熔炼单位底数,采取培训等方式宣传配备辐射环境监测设备的必要性,全面推进废旧金属回收熔炼单位开展辐射监测。

4.完善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全管理系统,规范辐射全监管程序,提升辐射全管理能力。

五、检查进度排

此次专项行动拟分四个阶段:

1.部署准备阶段。2014年5月31日前,做好综合检查的资料、培训等部署准备工作。制定并印发全区综合检查实施方案和工作要求;召开全区综合检查工作会议,排部署综合检查工作;印发综合检查用表格。

2.现场检查阶段。2014年6月1日-7月15日,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利用1个半月的时间开展现场检查工作,针对各核技术应用单位自查情况逐一进行检查。我局应全面清查本辖区核技术应用单位现状,根据污染源普查数据结合近期新建项目,对造纸、制版、化工、乡镇和社区医院等行业逐家要求申报使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情况,没有使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要求其零申报。对使用、生产、销售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单位逐一进行现场检查,对排查发现的辐射全隐患,各执法监察人员须明确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对违法行为要立即上报综合办。对辖区内的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做出综合性评价,评价结果分为严格履行法律法规、履行了法律法规、基本履行法律法规、未履行法律法规四类。评价细则另行通知。

区环保局将在7月10日前上报现场检查报告。

核技术范文篇3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能

1.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目前省、市、区环保职能部门都相应成立了,专门从事固体废物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机构。*区环保局固废科负责全区的固体废物和核与辐射的日常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检查等工作。望各单位(产生危险废物和核与辐射应用单位)都应成立相应的机构或组织(可兼职),明确其职能,并报区环保局备案。

2.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相对环境保护其他方面的宣传,固体废物和核与辐射污染防治的专题宣传还很落后。要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认知度,提高公众参与固体废物和核与辐射管理。我们每一位具体工作负责人都是一名宣传员,不但要把固体废物和核与辐射污

染防治带向社会,同时也要及时向单位领导宣传,引起足够重视,要知道固体废物和核与辐射方面出问题都是大问题,容不得丝豪马虎。

二、*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1.认真做好危险废物的处置工作。我区所有医院、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年我们将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产生危险固废的工业企业不少于四次的现场监察;一级医疗机构和产生普通固废的工业企业每年不少于两次的现场监察;一级以下医疗机构每年不少于一次的现场监察。坚决杜绝医疗危险废物、工业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事件的发生。我们要加强对医疗危险废物和工业危险废物的贮存、收集、转移、处置活动过程中的监管,加强日常巡查,发现一起违法行为,查处一起。

2.依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①申报:凡产生医疗危险废物、工业危险废物和核与辐射应用的单位,每年年初必须依法向环保局进行专项申报。没有危险废物排放的单位进行零申报。②申请:医疗危险废物每年填报一次《江苏省危险废物交换、转移申请表》。工业危险废物每转移一次填报一次《江苏省危险废物交换、转移申请表》。核与辐射应用的单位购买核素、处置废源、添置和报废射线装置的必须向环保局提出申请。③转移联单:医疗危险废物采取月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格式}的形式,每月5日前报环保局。工业危险废物每转移一次填写一次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五联单七张纸),并把其中二张交回环保局。④许可:持有原卫生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必须于20*年6月30日前按照许可条件到环保部门换发辐射安全许可证,逾期未换发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单位,原卫生许可证一律视为无效,并将依法予以查处。⑤标识:凡产生医疗危险废物、工业危险废物和核与辐射应用的单位,都应在危险废物暂存点和辐射工作场所设立警示标志。⑥规章制度:凡产生医疗危险废物、工业危险废物和核与辐射应用的单位,都应在危险废物暂存点和辐射工作场所悬挂有关规章制度、规范台帐记录、应急预案和意外事故防范措施等。

3.加强事故应急能力建设,确保环境安全。为保障环境安全,确保危险废物和辐射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高效地做出响应,减少或消除事故对公众和环境的影响,各单位应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和《危险废物事故应急预案》,增强事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年内我局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4.建立、健全辐射工作单位的网络档案。我们将建立辖区内所有核技术、射线装置应用等单位的台帐、档案,各单位对核技术、射线装置的购置、转移、处置和分管领导、负责人、工作人员的变动应及时更新,并上报我局,确保准确与全面,及时与有效,有利于实施跟踪管理。我局将对辖区内所有核技术、射线装置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适时开展辖区内核技术、射线装置使用单位的例行监督监测工作。

三、工作要求

1、要强化思想认识。固体废物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行政许可内容多,如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行政代执行、使用许可等。各单位进一步规范操作,严格实施,形成有序、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秩序,真正把对固体废物和核与辐射管理落到实处。

核技术范文篇4

俄罗斯核电安全监管体系与美国和我国的异同

俄罗斯核电安全监管体系与美国及我国有许多相同之处,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下面主要从核安全法律法规层次、核安全监管组织机构以及核安全监管人力资源等方面对三国核电安全监管状况进行简要分析比较。2.1俄罗斯核电监管体系与美国和我国的比较为了对俄罗斯与美国及我国核电监管进行比较,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美国核电监管状况。目前,美国的核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已经比较系统和完善,在核能利用领域美国有原子能法、联邦管理法规10CFR系列、核管理导则RG系列,并拥有ANSI、ANS、ASME、ASTM、IEEE等制定的工业技术标准。美国核管制委员会(NRC)是美国的国家核安全监管机构,设有主席1人,委员4人,这5人均由美国总统任命,国会批准。NRC由总部及地区办公室组成,还设有2个咨询委员会(核安全咨询委员会和核废物咨询委员会),目前NRC拥有约4000名员工。NRC集行政管理、技术审评、现场监督职能为一体,相应职能的行使由下设的各office执行,在美国NRC的技术后援单位被称作/Contractor0,与安全相关的研究项目通常由具有相关资质和设备的大学或国家实验室(即/Contractor0)进行,这类/Contractor0由NRC的RES部门(NRC负责研究工作的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在许可证管理方面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执行联邦法规10CFRPart50所规定的/二步法0核电厂许可证管理程序。自1989年颁布了新联邦法规10CFRPart52,规定了进一步降低新建核电厂的投资风险和技术风险的/一步法0核电厂许可证管理程序,并已经在新设计的核电厂如AP1000中使用[9]。俄罗斯核电监管体系与美国和我国监管体系主要比较见表2。从表2中可看出,俄罗斯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分为3个层次,而美国的核电法规体系分为5个层次,与俄罗斯相比其核电法规体系划分更加细致,我国在核安全法规体系建设上借鉴了美国的良好经验,目前也为5个层次。与俄罗斯及美国核安全监管法规体系相比,我国5原子能法6或5核安全法6目前暂时空缺。在核安全监管组织机构上俄罗斯采取的是核能与辐射安全局总部、地区管理局加核能与辐射安全科技中心三者各司其职的模式。在组织机构上,俄罗斯核安全监管机构设置与我国的基本一致,而美国NRC则集行政管理、技术审评、现场监督职能为一体,相应职能的行使由下设的各office执行。在监管机构负责人的任命上,俄罗斯与美国均为总统任命,两国监管机构均独立于其他行政部门,而我国目前核安全监管机构目前隶属于环境保护部,暂时还未能独立于其他行政部门。在许可证管理方面,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HAF001P01的规定对核设施的许可证管理一直之行/类似于两步法0的许可证管理程序,这一点与俄罗斯核电厂许可证管理有类似之处。另外,在核能行业技术标准上美国、俄罗斯均有着较为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标准,而我国目前是多国标准混用。2.2俄罗斯、美国及我国核电监管力量分析比较将俄罗斯、美国与我国核电监管人员及经费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俄罗斯在平均每堆监管人员上要多于我国,在每堆经费预算上与我国相差不大(1346万卢布约合人民币267万,此处数据为俄罗斯核监管当局2010年预算)。美国在核电监管投入上面领先于中、俄两国。

我国现行体系对俄罗斯堆监管的问题

核技术范文篇5

关键词:核损害赔偿;放射源;辐射事故;责任保险

近年来,我国核技术应用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20%,产值已超3000亿元。伴随产业发展,放射源和射线装置辐射事故时有发生。《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推动高风险放射源辐射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推动在Ⅲ类以上放射源应用于放射性测井和工业移动探伤领域建立责任保险”。研究放射源责任保险国际情况,不仅有助于指导我国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从业者和公众在遭受辐射损害时得到及时的损害赔偿,减少政府参与辐射事故善后处理的时间、人力和财力,而且对推动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有重要作用。

国外放射源责任保险的现状

两大核损害赔偿公约体系尚未对放射源责任保险进行规定目前国际上存在两大核损害赔偿公约体系,分别是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牵头主导的《维也纳公约》体系和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牵头主导的《巴黎公约》体系。该两大体系适用范围均未将放射源包括在内,对于放射源责任保险的相关规定更多是由各国国内法进行约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范围。

欧洲国家投保放射源责任保险意识较强

欧洲主要国家放射源责任保险规定较为明确、普及率较高、实践经验相对丰富,政府愿意使用保险手段转移行业风险、帮助监管职能转变。责任保险方式。责任保险可分为强制责任保险和任意保险。法国放射源责任保险分为强制责任保险和任意保险两种。法国核安全监管机构ASN要求放射源/射线装置的私营医疗机构购买强制责任保险,对于工业放射源采取任意保险形式。西班牙1964年的《核能法》第25项以及1999年的皇家法令规定Ⅰ类放射性设施和放射性物质运输需要投保强制责任保险,对于Ⅱ、Ⅲ类放射性设施没有强制要求;2011年,西班牙公布了核损害和放射性物质损害责任法律,并接受2004年版《巴黎公约》的所有修改,《巴黎公约》生效后将强制要求所有Ⅱ、Ⅲ类放射源投保强制责任保险。斯洛伐克2000年颁布的第470号法案第17章中规定放射源持有者需购买相关保险的义务,并将购买第三方责任保险与放射源/射线装置许可证审批及有效期挂钩进行管理,2006年颁布的第126号法案和2007年颁布的第355号法案通过设置罚金的方式惩戒未按第470号法案购买第三者责任保险的放射源持有者。捷克对放射源没有强制责任保险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医疗领域,通常私营医疗机构都会购买能够涵盖放射源赔偿责任的责任保险来转移职业风险;对于工业领域,捷克核共体根据客户需求承保了部分高风险工业用放射源的责任保险。德国在相关立法中并未要求放射源企业购买强制责任保险,但放射源企业通常会购买此类保障。德国未开发专用保单,通常是在企业购买的责任保险中扩展针对放射源责任保险的条款来完成投保。比利时在医疗、科学及工业用密封放射源的运输方面要求相关责任人购买责任保险。英国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放射源第三者责任保险保障。责任保险机构。放射源责任保险的承保机构主要有专门的保险机构和联合保险集团两种方式。法国放射源责任保险业务由法国核共体统一经营。西班牙放射源责任保险由西班牙核共体统一经营,不进行境外分保。斯洛伐克核共体负责所有境内放射源/射线装置责任保险相关业务。瑞士等国的放射源责任保险在常规保险市场购买。责任保险赔偿范围及限额。一般而言,放射源责任保险人依照保险单约定给付赔偿限额,即在保险金额范围内给予赔付,不可能赔偿被保险人致人损害的全部金额。法国规定私营医疗机构放射源责任保险限额为每年累计责任1500万欧元及每次事故800万欧元,对于人身伤亡不设免赔额。西班牙现阶段所有保单限额不取决于源的类型,而是取决于投保人的要求,限额从6000欧元到6000000欧元不等,保单规定以总限额的5%或600欧元中的低者作为保单免赔额。斯洛伐克核共体负责所有境内放射源/射线装置责任保险相关业务,放射源责任保险没有规定限额的,通常建议购买不低于350000欧元的放射源/射线装置第三者责任险保单,但牙医可购买不低于50000欧元的第三者责任险保单。责任保险费率及定价依据。放射源相关保险责任大,对保险要求高,而被保险人的状况千差万别,因此,需要对每一承保客体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单独确定保险费率以降低风险,这使每一份保险合同的内容具有特定性。法国放射源责任保险是一种专门的放射源责任险保单,基于放射源性质、活度、用途、是否移动等多因素进行综合定价。西班牙放射源责任保险根据保障范围的不同开发保单,一是承保设施运行使用期间造成的放射性损害民事赔偿责任,此类保单根据不同类型放射性设施考虑了不同的定价因子,射线装置主要考虑电压和电流指标,核素源项主要考虑其用途及活度,直线加速器主要考虑其能量等级;二是承保产品及其使用阶段造成的放射性损害民事赔偿责任,相比前一种保障,其将承保范围扩展到了设施早期的生产、销售、安装及维修等阶段,基于各个阶段合同体量预估一个费率以约定临时保费,随后在每年一季度根据实际年营业额进行保费调整;三是承保由于放射性设施被保险人或其雇员的工作失误或疏忽所造成的放射性损害民事赔偿责任,类似于职业责任保险,定价主要取决于保单购买的责任限额以及具体职业(如放射科医师、医生、医师、护士等)。西班牙放射源责任保险的平均费率为保额的1‰~2‰。斯洛伐克放射源责任保险主要根据放射源/射线装置的使用场所、遵章守纪情况以及使用中与潜在第三者接触程度三个因素进行定价,共分为54种具体定价方式,平均费率在保额的1‰~2‰。放射源/射线装置的工作场所可分为牙医和兽医使用X射线的场所,放射性诊断场所,探伤和电离辐射的其他技术使用,放射治疗加速器中子源,同位素使用场所,其他场所等;放射源/射线装置的遵章守纪情况可分为完全满足所有监管规定,历次监管检查结果非常好;二级法规未能全部满足,历次监管检查结果较好;无证持有、使用放射源/射线装置,未能满足一级法律规定等。我国放射源领域责任保险的现状我国针对放射源领域的责任保险没有制定专门的法律,仅在个别条款进行规定,可操作性较差。“十二五”以来,放射源总数逐年增长,较大级别辐射事故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辐射事故,对公众和环境影响较大,许多企业难以承担高昂的污染事故赔偿金和治理费用,濒临破产,受害者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

时有发生的辐射事故要求建立稳定的损害赔偿保障机制

2011年以来,我国放射源总数逐年增长,平均每年增幅6%。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共有8万余家,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近1万家,在用放射源近15万枚[1]。放射源应用的行业分布十分广泛,涉及医疗、机械制造、探伤、水泥建材、冶金、科研教学等20多个领域。据统计,2011—2020年,我国共发生涉源辐射事故64起,其中重大事故1起、较大事故5起、一般事故58起,事故类型主要为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事故及放射源落井事故,其中重大事故为南京放射源丢失事故,造成1人受到超剂量照射并引发急性放射病,较大级别的事故多为Ⅲ类工业探伤源丢失事故和Ⅱ类放射源落井失控事故。截至2018年年底,南京事故造成的赔偿和治疗费用已高达200万元人民币。放射源领域损害赔偿法规制度建设尚不健全我国现有法律中可作放射源领域法律参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因放射性污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因辐射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上述法规仅在个别条款进行规定,多是原则性规定和鼓励性条款,可操作性较差。放射源责任保险政策制度建设仍需大力推进[2]。放射源领域责任保险工作尚未全面开展放射源责任保险不同于一般的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它对于保险利益、保险模式、承保范围、承保机构、责任期限、责任限额、保费的确定等一系列问题的厘定都是相对系统而烦琐的工程[3],部分问题还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引导与配合。对于放射源责任保险模式仍需探讨,其保险范围尚不清晰,放射源责任保险费率及定价依据仍需深入研究,核技术利用企业风险防范意识比较薄弱,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愿意购买责任保险,放射源领域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和保险保障条件恶劣,容易发生问题。

我国开展放射源责任保险的建议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提出“推动高风险放射源辐射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推动在Ⅲ类以上放射源放射性测井和工业移动探伤领域建立责任保险”。为落实核安全“十三五”规划要求,探索利用商业保险模式解决核技术应用领域的责任风险,亟需开展放射源辐射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研究工作,开发并提出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放射源责任保险解决方案,建议如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政府支持是责任保险顺利推行的前提条件从欧洲各国经验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政府支持是责任保险顺利推行的前提条件。建议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等方式明确规定责任保险制度,以文件形式完善政策措施,在政策上对放射源责任保险进行支持,尽快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放射源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从财政和税务上进行扶持,鼓励和引导保险公司参与放射源责任保险;同时建立相关立法保障,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修订过程中考虑对放射源辐射事故责任保险进行要求,或者尽快制定专门的核损害赔偿责任法,明确放射源责任保险要求;鼓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区率先开展放射源辐射事故责任保险相关立法工作,先行先试,积累经验。高风险行业或企业试点推行放射源强制责任保险欧洲国家市场保险意识普遍较强,会主动购买保险。而我国核技术利用企业风险防范意识比较薄弱,企业经济效益一般,因此现阶段不具备全面推行强制保险的市场基础,但如果完全采用自愿保险方式,部分企业财力有限,缺乏社会责任感,可能不愿意购买责任保险。建议结合欧洲经验和我国国情,采取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保险模式,基于风险情况,在放射性测井和工业探伤领域试点推行强制责任保险,一方面可以减少污染者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必要时将企业购买第三方责任保险纳入放射源企业许可证的审查范围。推行个性化的保险费率和保险限额放射源责任保险基于“高风险、高保费、高赔付;低风险、低保费、低赔付”原则,具体厘定保险费率时应考虑被保险人的风险程度和最大赔付金额。从放射源数量、性质、活度、用途、是否移动、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企业遵章守纪情况、历史损失情况、放射性物质使用场所等多因素进行综合定价,适时考虑差别费率。研究合适的保险限额,放射源责任保险的赔付不能取代污染损害赔偿,在保险人承担保险赔付限额之外,被保险人仍需要承担不足部分的赔偿责任,应统筹考虑保险期间的累计最高赔偿限额、每次事故赔偿限额和被保险人的自付额等。适时推行放射源领域从业人员健康损害保险目前核电厂雇员已通过放射性雇主责任保险等险种获得保障,但大量涉放射性的核技术利用领域的工作人员面临比核电厂雇员更恶劣的工作环境和保险保障,容易发生事故,需要在关注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兼顾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建议将放射源领域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和第三方风险管理统筹考虑,形成对涉核人员的无缝风险管理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2020年年报[R].北京:国家核安全局,2020.

[2]王宏伟.运用环境责任保险手段,建立放射源退役机制[J].核安全,2012,12(S1):151-154.

核技术范文篇6

一、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大纲设置原则研究

1.整体提高原则。整体提高包括二个方面:一个是所有学生的发展;一个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育科学院院长赞科夫曾经说过:应使班上所有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四格”结构理念对学生全面素质作了新的认识,即学生(作为人)有待发展的全面素质由体格、心格、智格、行格这“四格”组成“,四格”各自以自身独特的内涵而存在,又互相交融不可分割。篮球选项课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通过篮球教学所达到的学生在篮球知识、篮球技战术、品质、体能等的全面发展。就教学大纲设置而言,教学内容应把认知、情感、合作等融合于体能、技术、战术及其综合练习之中,通过练习,使学生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和进步。2.培养终身篮球运动意识原则。《指导纲要》中课程基本目标第一点就是运动参与目标,要求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体现学生对运动项目的“爱”和“能”。所谓“爱”,是指对人或对物的一种内心的、稳定的、很深的情感。“能”是能够,作为终身体育的“能”,应该是超出一般的能够,应使所学者从“能”中找到自信,从“能”中找到人生的自我和价值,应体现在对篮球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及较深的把握。“爱”和“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爱”是“能”的基础“,能”能够加深“爱”的情感。篮球选项课教学大纲的设置为了体现“爱”和“能”,应该是理论与实践、深度和宽度、简单和灵活的有机结合。3.实用性和基础性相结合原则。篮球教学内容比较多,有篮球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除有关实践讲解以外)有体育文化、篮球裁判工作等总共9章。实践有8种基本技术、2大类(战术基础配合和全队战术)进攻7种防守11种战术。篮球选项课一学年一般学生接受不了这么多内容。如战术方法,对不同位置的动作方法及要领、移动路线,学生必须多次反复地练习。如裁判部分,仅只有理论学习,学生的临场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会得不到提高。但如果进行临场实习,按每个学生做15分钟裁判计算,40个学生就要近4次课(按二人制裁判),这还不包括准备部分、结束部分及交换等的时间在内。所以,大纲内容的选择不必全盘接受所有内容,不能把篮球选项的学生当作篮球运动员或体育专业的学生,也不能把他们当作普通大学体育的学生,应该选择一般篮球比赛中能够实用的,又体现基础性和重要性的教学内容。理论可只选择技战术理论和裁判法。实践部分中战术基础配合防守战术中的绕过、穿过、关门和补防,全队战术中的全场紧逼防守及进攻可不选择。4.考核项目反映实际原则。《指导纲要》对学生的评价进行了要求: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考核项目和标准只有反映教学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内容才能反映学习效果和过程,按照投篮、运球、传球和战术配合为篮球选项课中的基础性重要内容,第一学期可选择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和半场往返左右手行进间投篮(反映运球和投篮技术),第二学期可选择全场三人绕“8”字传球上篮(反映传球接球和战术配合)和战术基础配合抽签演示这四项作为考核项目。

二、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大纲设置研究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根据《指导纲要》中大学体育性质及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要求,结合篮球选项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实际,制定篮球选项课教学内容与学时模糊匹配。同时确定考核项目与方法如下3.2。教学要永远体现出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图中所示时间不是绝对时间,是大致时间,主要考虑到四方面的因素:(1)任何教学内容都要经过反复的练习,1次课中会有多种练习,教学时数主要是总时间。(2)教学内容之间会相互包括。如设计运球练习时会安排投篮,投篮练习时会结合运球。(3)考虑到“十一”“、五一”或学生实习等影响,可略作删减。(4)考虑到分层教学实际,可增加或减少某些学习学时。2.考核项目。(1)第一学期:项目一:罚球线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考核技术、认知、进步)方法:原地单手肩上投篮10次(女生前移1米较合理)。按客观标准和主观评分二种方式计分,各占50%,达标标准是投中一个得5分,技评标准是根据持球方法、用力方法及出手方法进行评分,满分是50分。项目二:半场往返二次左右手行进间投篮(考核技术、体能、认知)方法:任一中边线交点处开始,听到“开始”后运球上篮(向右运球用右手,向左运球用左手),不补篮,自抢球后运球到中线的另一边,换手运球返回上篮,自抢球后运球到起点。二次往返重复上述动作。按客观标准计分:按完成时间给予相应得分,再扣除不中篮、带球走、不踩点相应分数。(2)第二学期:项目一:三人绕“8”字往返二次传球(考核技能、体能、合作)方法:三人一组,在篮球场一端线处各相隔3米左右,听到“开始”后按球往哪处传、人往哪处跑的原则三人向另一端线处绕“8”字快速传球移动,一队员接球后上篮,换方向后往回完成同上。按客观标准计分:按完成时间给予相应得分,再扣除不中篮、带球走、球掉地上、跑错位相应分数。项目二:战术抽签演示(考核技术、战术、认知、进步)方法:准备几张小卡片,每张小卡片背面有一战术配合的名称,学生抽签,抽到哪张,就按要求演示战术配合。老师根据完成质量,如方法是否正确,进攻是否得分,防守是否到位,位置、路线是否清楚等评分。

作者:张海军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核技术范文篇7

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保护“两会”精神

充分肯定“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国务院刚刚召开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会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紧接着召开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环保大会原则上5年一次,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闭幕后。全国环保工作会议是年度工作会议,一般在每年的年初召开。这两个会议在时间上衔接得天衣无缝,国环境保护史上是不多见的可把这两个会议称作全国环保的两会”

注入了强大动力,副总理的重要讲话、意见》和《规划》为全面推进环保事业大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描绘了美好前景。明年是第七次环保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年。一定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和贯彻落实好环保“两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环保“两会”精神非常丰富,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创新发展了全面推进环保事业的战略思想。副总理在讲话中强调,第一。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这是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深刻阐述,做好环保工作必须坚持的战略思想。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度”始终是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大难题。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如果只搞经济发展,不保护环境,很简单,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如果只保护环境,不搞经济发展,也简单,想怎样保护就怎样保护。现在问题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发展不足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绝不能动摇。另一方面,国发展也存在转型不够的问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十分突出。这就要求我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

环境保护决定人们生存条件。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经济发展决定人们生活状况。保护环境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实践中,必须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把优化产业结构与推进节能减排结合起来,把企业增效与节约环保结合起来,把扩大内需与发展环保产业结合起来,把生产力空间布局与生态环保要求结合起来,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多赢,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科学认识新时期环保工作的基本定位。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第二。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环保工作的基本定位,这就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指出,加强环境保护是转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转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稳增长的重要引擎;通过推进环保,可以培育新的增长领域、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强调,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优化和保障作用,对经济转型的倒逼作用,把节约环保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环保部门要增强宏观意识,立足服务转型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的需要,用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考虑环保工作,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副总理的重要讲话,赋予了环境保护事业新的时代使命、新的拓展领域和新的工作内涵。环保部门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做以环境保护优化和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推动产业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正式确立了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历史地位。当前,第三。面临新的时期、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探索环保新道路是实践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战略思想的根本路径,这就是环保新道路的历史地位。探索环保新道路源于环保系统30多年的生动实践,自环保机构成立之日起,就开始了不懈努力。环保系统离退休老同志都是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先行者,职的广大干部职工都是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实践者。2008年,环保系统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形成共识。同时,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又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提炼和归纳。今年,国务院出台的意见》第十二条明确提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国务院的环保“十二五”规划,也是继续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规划。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对探索环保新道路再次予以强调和阐述。

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已不仅是环保系统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今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环保部作关于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十一五”时期,国家将主要污染物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等战略思想。受到人大常委会的一致认可。各地环保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探索环保新道路的伟大征程中阔步前进,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着重把握环保工作的目标任务。意见》和《规划》已对“十二五”环保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进行全面部署。要按照要求,第四。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其中有两个重点,再强调一下。一是环境质量改善是环境保护的永恒主题,也是环保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副总理指出,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条底线,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水清天蓝地干净,环保成效的关键在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要善于“接地气”人民群众是攻坚克难的生力军,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诉求,广泛调动群众的力量,做到群防群控,环境保护事业必将无往而不胜。一定要牢固树立环保为民的理念,努力不欠新账,尽量多还旧账,加大水、空气等污染的治理力度,坚持城乡统筹、梯次推进,加强城乡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让广大人民群众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二是节能减排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节能减排是推动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根本措施。十二五”污染减排指标由两项扩大到四项,领域由工业和城镇延伸到交通和农村,完成减排任务的难度和压力更大,也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要迎难而上,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继续强化三大减排措施,向结构减排要空间,向工程减排要潜力,向管理减排要效益,坚决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发扬光大作为环保人核心价值取向的中国环保精神。中国环保精神就是新时期环保人的核心价值取向。积极应对松花江水污染等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中,第五。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中,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环境质量保障工作中,凝炼出“忠于职守、造福人民,科学严谨、求实创新,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众志成城”中国环保精神,为推动“十一五”环保工作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实作风保证。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表彰了全国环保系统110个先进集体和56名先进个人,感人事迹,集中展现了中国环保精神。随着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入,32字环保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已成为全体环保人的核心价值取向和自觉精神追求。中国环保精神是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的重要立足点,也是全体环保人共同守望的精神家园。为进一步宣传环保精神,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期间,部与解放军环保绿化委联合举办“环保惠民·绿色跨越”大型中国环保主题文艺晚会。晚会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浓郁的生活情景,既有声光电的融合,又有轻歌曼舞的美妙,环境保护军民融合的力作。副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程观看晚会,对演出予以充分肯定,对晚会集中诠释的当代环保人探索前行、优化发展、心系民生、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给予高度评价。要将环保精神熔铸在环保系统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进程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奋发有为,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二、深刻认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桩大的核事故,副总理在第七次环保大会上专门强调了核安全问题。指出。不仅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甚至会毁掉整个核事业。今年3月发生的日本福岛核事故,对我一个警示。一定要慎之又慎,丝毫不能放松警惕,坚持安全至上,组织力量对我国核电进行全方位评估和论证,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同时,要切实加强放射源管理,避免发生公共事件、祸及人民群众。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深刻领会做好核与辐射安全工作的重大意义。

确保核与辐射安全,第一。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人类利用核能不过短短几十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过匆匆一瞬。但就在这几十年里,已经留下了十分深刻的教训。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给前苏联带来沉重灾难;2011年发生的福岛核事故,对日本政局产生较大影响。迄今仅有的两起7级核事故,都引发了世界大国的政治风波。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不能不引起高度警惕。核事故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强烈的政局动荡,主要在于核与辐射安全体现了国家机器的掌控能力,牵动了公众对国家安全的信心。尽管我国的体制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同样难以承受核与辐射安全事故带来的严重冲击。尤其当前,国正处于加速转型的历史阶段,更需要杜绝一切可能的安全隐患,稳定中谋求发展。

确保核与辐射安全,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支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必不可少,同时又面临着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基本国情和现实问题,这是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出发点。核能作为目前唯一可大规模发展的替代能源,对于确保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任何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都不能明显增加公众的风险,核能与核技术的开发利用也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和前提。这就要求我不断加强监管,并妥善处理处置放射性废物,促进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健康发展,既为当前和未来的能源供应增添保障,又使得生态环境安全免受放射性的危害。

确保核与辐射安全,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人民群众对核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对辐射环境质量也越来越关心。总体而言,群众对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状况是放心的对我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是满意的但必须看到一起核事故就可能导致数百平方公里土地变成荒坟;一罐放射性废物的泄漏可能污染一条江河,断绝无数人的水源;一枚放射源的丢失可能引起若干人员遭受辐照伤害甚至死亡。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这些威胁群众健康的潜在风险,就有可能变成现实的危害。2009年7月,河南杞县发生钴-60放射源卡源事件,导致许多群众拖家带口外出避难。福岛核事故不仅引发日本民众的极大恐慌,甚至导致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抢盐风潮”这些就是例证。如果不能切实维护核与辐射安全,进而使广大群众的健康受到威胁,将无法向人民交代。

确保核与辐射安全,第四。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有效举措。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优秀成果,成为少数有核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博弈的焦点之一。对内提升核与辐射安全水平,对外积极稳妥参与国际合作,既有助于提升有核国家的形象,也牵扯到一些核心利益。正因为如此,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曾在国际舞台的多个场合频繁道歉,反映了该国寻求谅解的迫切愿望。国是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大国,总机组数量和总装机容量均为世界建机组数量则是世界第一。国核与辐射安全水平的高低,关系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的发展空间,关系国家形象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三、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作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核与辐射安全。也多次叮嘱我一定要做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下,广大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者不辞劳苦、不计得失、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

建的26台核电机组建造质量处于受控状态,一是核设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始终将保障运行核电厂安全作为监管的重中之重和首要任务。正在运行的15台核电机组保持良好安全记录。各研究堆总体情况良好,未发生过重大运行事件。

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二是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平。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基本保持稳定。核设施、核技术利用项目、电磁辐射设施周围辐射水平未见明显变化。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以来,国辐射环境实时监测值一直处于本底水平。

近三年来总投入近3.6亿元,三是监管投入和能力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中央财政投入逐年增加。重点支持建立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健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提高监测与应急能力。特别是汶川地震后,积极争取资金3.12亿元,支持川甘陕三省灾后重建。

今年9月中编办批准设立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一司、二司、三司,四是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机构编制取得重大突破。部原有核与辐射安全司的基础上。人员编制由2008年的38个增加到85个,增幅达1.2倍。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派出机构编制由100个增加到331个,增幅达2.3倍。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编制由162个增加到600个,增幅达2.7倍。

此,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代表部党组,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广大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四、科学把握核与辐射安全的基本规律。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既有共性,相对于环境保护其他领域的工作。又有特殊性。必须深刻把握其特有规律,才能实施有效监管,收到良好成效。

正确认识安全规律的可知性,第一。树立确保核与辐射安全的坚定信心。今天是12月26日,113年前的这一天,居里夫人宣告发现了镭”元素,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历史性跨越,再度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普遍真理,即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知和利用的但时至今日,传统的观念在认识上仍然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核安全固若金汤、万无一失,不会出现问题,从而盲目乐观。抱有这种思想,工作就会麻痹大意,迟早会出问题。二是福岛核事故后,有人认为人类的道德水平和认知手段不能够有效驾驭核能,安全没有保障,这就犯了虚无主义的错误,导致对核事业前途没有信心,过于悲观。这两种思想都是不正确的更是有害的都应当摒弃。实际上,核”并不可怕,按规律办事,核就是绵羊,可以为我所用;不按规律办事,就是出笼猛虎,必然会伤人。对待核安全,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因噎废食。要树立信心,坚持以科学的方式、谨慎的态度开展工作,核与辐射安全就能够得到确保。

正确处理安全保障与核事业发展的关系,第二。努力除弊兴利。人类社会的任何一项文明成果,都是利弊共存。就核能与核技术利用而言,生产活动与安全问题总是如影随形、不可分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享受“核”带来的福利和便利的同时,又努力避免不可接受的安全风险。安全是商品,既有价值,又有使用价值,这就需要付出一定经济代价才能获得。核安全方面,一定要舍得投入,千方百计提高安全水平。必须看到随着公众对安全的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福岛核事故后,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安全大于天”要以压倒一切的态度予以重视。因此,安全保障与核事业发展的矛盾中,必须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理清工作思路,确保实现安全发展。

正确对待人类认知的局限性,第三。遵循纵深防御的根本原则。人类认知存在局限性,对于自然现象、规律乃至人类自身的行为,还有很多空白。必须采取纵深防御的原则和多重保护的手段,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具体来说,安全问题上,一定要做到有事没事,要当有事准备;一事多事,要当多事准备;小事大事,要当大事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有备无患。要把细节考虑得更多一些,把情况设想得更复杂一些,把防御措施设计得更完善一些,把安全裕量打得更充足一些,这样做尽管会提高一定的成本,但从全局、从长远来看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

正确把握必然与偶然的关系,第四。采取预防与缓解并重的应对措施。安全问题具有或然性,就是安全事故发生与否是概率问题,可高可低,但总会大于零。任何安全措施都只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而无法彻底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这就要求我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要做好源头防范,进一步提高安全功能的保障能力和可靠性,尽一切可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要做好应急处置,一旦发生事故,要有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有效缓解事故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要让群众健康免受侵害、让社会稳定免受干扰、让资源环境免受污染、让公私财产免受损失。

正确理解安全问题的短板效应,第五。推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向全过程延伸。安全问题具有系统性和普遍性,任何活动、任何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安全问题。安全事故无孔不入,即使其他安全措施做得再好,一个细微不足都将成为短板,降低整个系统的安全水平。过去发生的许多震惊世界的安全事故,往往是一个螺丝、一个阀门上的疏忽或缺陷引发的因此,必须从相关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着手,做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采用系统性的方法,设计、制造、建造、运行、退役的全生命周期”加强监管,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建造监理、质量控制等所有领域与环节,弥补安全不足,强化安全保障。

解决核与辐射安全问题,总而言之。要在解问题本质的前提下,把握其基本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上加强。所采取的措施既要符合宏观社会经济条件,又要满足技术标准的要求,既要具备科学性,又要具备系统性。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做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

五、创新开展核与辐射安全工作。

必须紧紧围绕探索环保新道路的目标体系,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努力健全我国核与辐射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促进核能和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为目标,第一。进一步增强核安全监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应当从宏观战略层面入手,使核与辐射安全切实成为相关行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以安全保障优化经济发展。福岛核事故后,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新的核电项目。这为我从宏观战略层面推动建立“安全优先”决策机制打下基础。今年完成的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以及近期上报的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划,成为国家能源战略决策的重要参考,为今后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服务宏观决策创造了先机。要抓住机遇,落实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提出的各项整改要求,实施好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划,推动解决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树立权威,增强监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以建立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为指引,第二。加大放射性污染防治力度。放射性污染既有沉重的历史遗留问题,又面临新污染不断增加的压力。要按照第七次环保大会的要求,处理好预防与治理、新账与旧账的关系,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核工业多年发展过程中留下的放射性废物风险很大,有的还在流域上游或生态敏感区域,成为威胁环境安全的隐患。要下定决心,积极推动解决这些问题,努力减少历史遗留放射性废物的安全风险,完成部分早期核设施退役;基本完成铀矿冶环境综合治理。同时,要大力建设与核工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先进高效的废物处理体系,基本建成与核工业发展配套的中、低放废物处置场。

以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为核心,第三。健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制度。从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所涉及的领域来看,完备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首先需要《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两部法律和《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八个条例。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法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目前仅剩下《核安全法》和《电磁辐射管理条例》尚未出台,还要继续加大力度,高水平制订这一部法律和一个条例,并推动早日出台。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作为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其制度体系还需要大量技术性、程序性和规范性的文件作为支撑保障。要加快制修订核安全部门规章和标准,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比较完善的核与辐射安全法规标准体系。

以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为保障,第四。改进核与辐射安全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核安全许可证管理,明确核电集团公司、业主公司、专业化公司的核安全责任。完善核燃料循环、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处置的管理政策。建立健全相关准入和执业资格制度,加强“三废”处置经费筹措和使用的管理,制定核设施退役管理办法。研究并制定废旧放射源和核技术利用废物处理处置相关管理办法。推动核电集团研究建立核赔偿基金,设立第三方核责任险。研究建立高危放射源退役保证金制度。建立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等各个层面间的经验交流和反馈制度。建立并完善良好核安全实践的激励制度。同时,要加强核与辐射安全基础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快各级政府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应急监测、应急技术支持能力建设,建立统一调度的核事故应急工程抢险队伍,充实应急物资及装备配置。

核技术范文篇8

为更好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按照《*省清洁生产审核及验收办法》的要求,强化各级环保部门的监管责任,增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主体意识,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扎实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实施清洁生产是预防污染、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重要手段之一。全省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上来。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把全省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作为当前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研究出台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具体措施,围绕污染减排中心工作,重点抓好能有效形成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或二氧化硫减排能力的重点污染企业,尤其是在重污染行业中选择一批污染物排放超标超总量、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市控以上重点污染源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充分发挥清洁生产审核的全过程控制作用,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升级,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

二、严格监管,狠抓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落实

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监管,不仅要重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公布和审核的监管,更要重视企业按审核报告的要求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尤其是实施中高费方案的监管。

各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应督促列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名单的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不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或者虽经审核但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的国控、省控重点企业,由地级以上市环保局提出责令限期改正的建议,报省环保局责令限期改正;市控重点企业由各地级以上市环保局责令限期改正。

各级环保部门要将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所提出的各类中高费方案的监督实施纳入日常环保监管的范围,要采取有力措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国控及省控重点源主要由省环保局有关监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配合;市控重点源主要由各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负责监督实施,县级环保部门配合。

要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评估、验收的分级管理。重点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后,应提出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申请,经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初步审查后,上报省环保部门。其中,国控及省控重点企业由省环保部门组织评估;市控重点企业由各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组织评估,并出具初步评估报告,由省环保部门作出最终评估意见。

各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应按环保部关于污染减排的有关要求,建立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减排核查档案。主要包括:实施工艺改进、再生水利用的相关资料;环境监测数据资料;实施清洁生产削减污染物的情况、中高费方案完成情况以及评审、验收报告等资料。将清洁生产审核形成的主要污染物减排量纳入减排核算中,发挥其在推进污染减排中的作用。

各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应于每年年底前将本辖区本年度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中高费方案实施情况总结以及清洁生产减排汇总情况报送省环保局。

三、强化服务,提升清洁生产技术水平

各级环保部门应强化对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技术指导和扶持,采取多种方式和措施,帮助企业提升清洁生产技术水平。省环保部门组织编制印染、造纸、电镀、建材以及电力等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指引,举办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培训班以及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研讨会。组织开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技术“一厂一亮点”活动,筛选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示范技术,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示范,并以*环保公众网为依托,建立全省重点企业清洁生产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各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应加强自身管理,建立清洁生产审核技术档案,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清洁生产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清洁生产审核技术水平,为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提供优质、规范的服务。

四、增强企业主体意识,确保清洁生产实施

重点企业要增强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主体意识,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原则,把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与污染减排和企业增效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清洁生产的自觉性和能动性。重点企业要加强清洁生产审核的组织领导,成立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要做到领导重视、周密部署、全员参与、目标可达、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资金到位,确保各类清洁生产方案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重点企业要自觉遵守清洁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省环保局公布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后一个月内,在企业所在地主要媒体上公布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在名单公布后二个月内,全面启动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在名单公布后一年内,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报当地环保部门。在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后,应积极组织实施各类中高费方案,及时申请评估,并组织开展新一轮持续清洁生产审核。

核技术范文篇9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之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材料,经审查批准获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后,方可从事核技术利用项目{’刘。医用电子加速器主要用于放射治疗,根据我国《射线装置分类办法》,医用电子加速器属于n类射线装置,使用前应当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J。在环评单位编写环评报告的过程中,依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及相关标准对医用电子加速器的辐射屏蔽效能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判断是否满足辐射防护要求。美国国家辐射防护与测量委员会(NCRP)于2005年颁布了巧l号报告,提出了兆伏级X和丫射线放疗设施屏蔽设计和安装的建议及技术路线川。目前我国核技术利用环评中确实存在过度防护、设计考虑不周全、屏蔽材料选择不当等容易忽略却十分重要的问题,NCRP151号报告充分考虑以上问题并提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法。本文就NCRP151号报告中有关医用电子加速器辐射防护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介绍,目的是为环评编制人员和审评人员提供技术参考,达到辐射屏蔽最优化的要求。

2NCRP151号报告中提出的几个问题

NCRP151号报告全文共分7章,分别为前言、计算方法、工作负荷、使用因子和吸收剂量的考虑、详细结构、特殊考虑、屏蔽评估(监测)和举例,另外附录部分主要提供计算过程中所需参数及中子监测的详细问题。在第二章计算方法部分,报告提供了主屏蔽、次屏蔽、门和迷道的屏蔽计算常规方法,详细介绍了加速器在低能和高能运行状态对丫射线和中子的屏蔽计算方式。在第四章详细结构部分,提出了几种加速器机房特殊的屏蔽情况,如屋顶不能被地面完全屏蔽的考虑、屏蔽材料的选择以及接头、管道屏蔽等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下面对这些问题分别加以介绍和讨论。

2.1关于复合屏蔽的问题很多情况下主屏蔽并不仅仅是由相同性质的普通混凝土构成(密度为2.359/cm,)。在空间受限时,通常将普通混凝土与钢或铅混合使用。对光子主射束,总的透射系数是屏蔽中每种材料单独透射系数之积(即BT二及。n刀P。B。!二l,B。。。。、BPb和B、t。。l分别对应于混凝土、铅和钢的透射系数)[4〕。但是当加速电压高于10Mev时,必须要考虑中子和中子俘获丫射线的产生和衰减。在如此高能量的情况下,则不适合使用混合屏蔽(如混凝土中加钢或铅),因为金属层可能会变成潜在的光中子源而导致屏蔽后照射的增加。但是这种情况只针对主屏蔽,对次屏蔽是不存在的,因为主屏蔽外的散射辐射不具备光中子所需的能量,而且泄漏辐射的强度也不能在次级屏蔽上产生大量中子。因此,在加速器机房设计阶段,如果受空间限制而必须采取复合屏蔽,对于能量大于10MeV的加速器,需要对中子及中子俘获,射线的屏蔽给予特殊考虑,充分合理利用机房空间,尽量增加主屏蔽厚度以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

2.2关于屏蔽门的问题

对于屏蔽门的屏蔽防护计算,在相关参考资料中有明确的计算方法,但往往通过计算后的结果设计出的屏蔽门,造价昂贵而厚重,而且还需要一套机械来控制门开关的装置。在NRCP151号报告中特别提出,散射和泄漏辐射的剂量当量与中子及中子俘获,射线相比相对较低,并且能量越高这种效应越明显。因此,通过采取阻止中子进人迷道的方式,就可减少屏蔽门的厚度,甚至完全取消屏蔽门。报告中提出3种阻止中子离开治疗室而进人迷道的技术方案:(l)减少迷道内人口的开口;(2)在迷道内人口处增加一道质量较轻,含有热中子吸收剂(9%质量含量的硼)的门;(3)在迷道人口内安装一道含硼聚乙烯(BPE)门。方案(l)采用45.7Cm厚的混凝土环绕在开口处,将迷道内人口面积减小到宽(1.22)x高(2.13)=2.59s6m,。方法(2)中采用7mm厚、硼质量含量为8.9%的平板。方法(3)采用的是scm厚的聚乙烯(含5%硼)门。从表1可以看出,方法3对总的剂量当量减弱最大,并且迷道外门只需很薄的铅板,厚度ICm左右。因此,对于标称能量大于10MeV的医用电子加速器,在迷道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在控制室和迷道之间额外增加一道防止中子的迷道门,尤其是在迷道口内部安装聚乙烯门,则可达到最大的衰减效果,而且造价低廉,材料轻而薄,也不需要配套机械装置,因此是一种科学经济合理的设计方式。

2.3关于混凝土屏蔽的问题

对于能量大于10MeV的加速器,屏蔽既要考虑光子,也要考虑中子。不同的屏蔽材料具有不同的辐射屏蔽特性。中子屏蔽需要含氢的材料,光子屏蔽需要高原子序数材料,目前常用的屏蔽材料是:混凝土、铅、钢、聚乙烯或石蜡、泥土和木材。混凝土是最常用的屏蔽材料,我国目前医用电子加速器的屏蔽墙主要为混凝土浇筑而成。NCRP151号报告中指出,混凝土分为普通混凝土和重混凝土。我国机房设计环评一般采取的密度均为2.35酬c砰,但是,我们往往忽略的一点是混凝土屏蔽墙的实际密度是否为理想的2.35岁cm,。实际上,该密度的混凝土是不太容易获得的,在浇筑过程中搅拌不均,或者产生气泡,也有可能由于选取的土质或者沉降的原因,导致混凝土密度的降低。因此,在环评计算中采用的2.35扩c耐密度混凝土可能与实际的屏蔽效能有所差别,实际低密度混凝土的屏蔽效能要比计算值低,因此屏蔽墙外的辐射水平要高,尤其是主屏蔽墙外的辐射水平更加重要。针对此种情况,报告建议在建造过程中,对混凝土密度进行测试,测试方式可利用车辆作为容器,用地秤测量质量,再计算出密度。

2.4关于地面不完全屏蔽的问题

有些加速器机房建在地下,这样就需要对贯穿屏蔽墙后投射到地面的射束给予特殊考虑(见图1),以确保最大照射束的上切面在地面以下足够远处,防止明显的散射辐射到达地面。图l中加速器机房两边的地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从图中可知,地面低的一侧,屏蔽墙厚度可达到屏蔽要求,但在地面高的一侧,设计时考虑到机房在地下,机房屏蔽墙设计较薄,但是却忽略了主射束在贯穿屏蔽墙后的贯穿辐射。另一种可能是射向地面方向的屏蔽路径比主屏蔽短(如靠上一条射束方向),或者是因为在地面下射束穿过屏蔽墙和地下泥土后仍然有部分射线到达地面(如靠下一条射束方向)。此种情况下,则不可忽略贯穿辐射的影响,此条件下屏蔽计算方式可参考主屏蔽墙屏蔽厚度的计算方式[4}。

2.5关于屏蔽体接头和开口处的屏蔽问题

屏蔽体接头处主要用砂浆填缝,砂浆的密度需要至少跟屏蔽材料的密度相同,对于多层结构,接头应错开。屏蔽为铅或钢的接头需要延伸到邻近的混凝土屏蔽中。屏蔽中为门、窗、通风管道、电缆、管子等所做的开口,有些情况下需要制作挡板,以保持所需的整体防护程度。开口应尽量位于次屏蔽上。以管道为例,当管道的终端出口需要贯穿次级屏蔽墙时,需要在出口外一定部位采用铅挡板,挡板要求与出口有一定距离,以保证足够的气流通过,而且需要在开口的周边延伸,远大于开口,以提供所需的防护(见图2)。子于一下一颤-一-----一-一,一呀硼蔽机房内图2管道弯曲以避免辐射流对于嵌在混凝土屏蔽墙中的接线盒、电缆等,有时需要铅作为屏蔽以补偿混凝土的屏蔽效果,其厚度至少应等于被移走的混凝土的铅当量(可通过查铅和混凝土的十值层厚度计算比值获得)。

核技术范文篇10

本文作者:殳雯娟工作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对互联网视音频监管策略的实践

1.系统概述根据我台监管互联网视听节目的工作任务要求,建设的互联网视音频监管系统,能针对互联网中各种形式的视听节目实现全面发现、分类监控和有效管理,该系统24小时不间断的扫描管辖范围内的互联网网站,利用智能数据分析系统实现最新更新情况、未批网站监控、审批网站监控、重点网站监控、敏感信息、专项任务的专项分析和管理,进而形成相关数据源的有效取证及相关报表,为视听节目方便、快捷的的有效监管提供了可靠的资源和技术保证。2.软件构架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采集、分布式数据分析处理、集中式数据存储、浏览器方式显示的整体构架。底层利用爬虫技术,通过智能分析模块对互联网中的网站搜索获取视音频网站的站点和节目信息数据,并存入主数据库中,视音频网站的管理员可通过输入敏感关键字以及IP地址定位等信息用文本检索、视频检索、音频检索的方式对主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和统计。系统上层通过B/S架构,以web网页形式将汇总分析后的数据,以用户所需要的形式显示出来,主要表现形式为:最新节目源更新情况、审批网站监控、非审批网站监控、重点网站监控、敏感信息、专项任务、编报信息。视听节目监管系统软件功能架构如下图所示:3.逻辑构架系统从上到下分为4层:应用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存储层、数据采集层。应用层实现人机交互,将人为需求通过应用层的WEB网页提交中间服务层,数据通信交换完毕后,显示相应的数据,以完成对任务的处理。业务逻辑层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利用智能分析模块,获得网站信息以及处理视音频结果。网站信息包括网站名称、网站访问数、网站的更新时间、ICP备案号、网站所属城市、第三方网站公布的站点排名等;视音频智能分析通过对视音频的解码、索引、切分、分类、比对、识别、图像分析以及敏感信息发现等,获取分类处理结果。数据采集层和数据存储层,主要提供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存储的服务。其中数据采集包括网络信息的抓取与网络音视频文件的下载,数据存储包括数据库存储以及文件存储。系统逻辑结构图如下所示:图2逻辑结构图4.网络拓扑图视听节目监控系统硬件设备由服务器、网络设备、监看终端组成。服务器由未批网站搜索服务器群、审批网站搜索服务器、重点网站搜索服务器、web服务器、流媒体下载服务器、视音频分析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网络设备由防火墙、交换机、路由器组成。系统的硬件设备为实现公共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控系统提供支持平台,系统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特点分析

1.快速、高效的专用搜索引擎互联网上的网站和各种资源多不胜数,快捷高效的搜索引擎是整个系统的心脏之所在,是系统运行的能力之源,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工作效率。我们通过先进的爬虫技术,采用先进的动态调度负载均衡的算法来实现了系统效率和处理能力的模块化扩展。系统采用分布式、并行负载技术,通过多级任务分布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搜索引擎24小时不间断的扫描需要监控网络范围的站点,从而找到其中的网络视音频站点,系统支持多站点,多任务爬行的功能,提高对网络资源提取的效率。2.稳定、准确的视听节目智能分析模块视听节目智能分析技术是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互联网上传播的视听节目的特性,提取视听节目的信息数据,包括视听节目的来源网站、视频节目作者、视频节目时间、视频节目标题、视频节目点击数和评论数等各种信息;利用关键字、图像、视音频信息、模版等多种技术组合进行判断,分析出各种视音频站点和视听节目,最大程度地提高监管效率。按照功能,将视听节目智能分析技术分为以下三类:(1)节目类型自动审核技术。从关键词、网页文本、语音内容、图像内容等方面综合进行自动匹对和处理,完成对数据源自动审核,并给出判断的置信度。对于高置信度判断结果(操作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系统可直接读入数据库,以备调取。本技术的特点是能对各类淫秽低俗、反动邪教、涉赌涉毒等明显违规节目进行快速、准确的自动判断。(2)辅助人工审核技术。对于无明显违规的视听节目,系统判别置信度较低,此类节目会通过列表的方式显示,供人工确认审核,进一步去重或者存入库。本技术弥补了自动识别的弱点,排除了错监、漏监的可能性,提高了系统分析的准确性。(3)管理视听节目库。对历史节目库进行综合管理,添加、删除各类信息,以保证节目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对长期未使用节目数据进行清理,去除数据冗余,以便高效的完成检索功能。系统硬件结构搭建简单,软件系统成熟稳定,高效的搜索技术使系统运行方便快捷,先进的智能分析技术使系统稳定可靠,模块化程度大幅提高,可拓展性大幅加强,可由多个客户端同时操作管理,提高了操作效率,为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提供了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