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城市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22:41:10

寒地城市

寒地城市范文篇1

一、寒地城市休闲空间的影响因素

1.1气候气候是寒地城市的最大特征,也是对城市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气温、风、阳光以及降雪等。气温是影响人体热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在严寒地区城市居民外出活动受气温制约严重。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何通过合理的街道走向、建筑物布局和其它相应的设计手段来创造舒适的风环境。在严寒地区既需要冬季防风保温,又需要将夏季风引入以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阳光的强弱对寒地城市户外空间影响同样很大,尤其在冬季,充足的日照条件对于人们身心健康是极大的促进因素。降雪或降雨加雪是寒地城市主要降水形式之一,降雪既可以带来景观效果,同时也使城市道路不畅。

1.2交通

由于冬季频繁的降雪来不及从道路上清除,形成冰雪路面,导致冬季机动车行驶速度缓慢,休闲空间周边交通运营能力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寒冷和路面光滑使得在其他季节选择自行车和步行出行方式的人们在冬季不得不选择公交车,甚至出租车。造成公交车辆拥挤,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与休闲空间的可达性,并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1.3绿化景观

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寒地城市可生长的植物品种相对较少,尤其是在漫长的冬季,绿化环境的缺少使寒地城市景观大受影响,城市往往给人以萧条冷落的感觉,导致户外环境对市民的吸引力也大大下降。

1.4行为方式

寒地气候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包括人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冬季室外温度较低且持续时间长,为了避免寒冷和交通不便,除了必要的出行如上班、上学、看病和日常购物等,人们的出行会比其他季节减少,尤其是一些弱势人群如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等,这就导致冬季人们在户外休闲娱乐时间明显减少,而且冬季由于日照时间短天黑早,城市的的夜生活也受到很大影晌。

二、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2.1国外经典案例日本札幌是世界上冬季降雪最多的寒地城市之一,针对冬季的特殊计划,如“区域空调计划”利用每天从地铁站排出的大量废热为区域采暖提供廉价的能源;如设立冬季节日,建设札幌艺术公园等以增加寒地城市冬季的活力,改变城市冬季萧条的面貌为目标。

加拿大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分别拥有在世界占第一和第二位的地下商业系统,由四通八达的地下人行通道和地下商业街区组成,连接地铁站、办公楼、大型百货商店、银行、市政厅、停车场、火车站等公共设施,创造了庞大的不受季节影响的地下公共空间环境。

欧洲,诸如巴黎、伦敦、莫斯科和米兰等地,建立大型室内街和室内活动中心。产生于19世纪的拱廊通道形式,这种上方覆盖玻璃顶的半室内化的街道,将室内装饰艺术与室外的阳光、植物等因素结合,兼有室内外的双重特点。

2.2哈尔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有大片领土处于北回归线以北,其中哈尔滨就是一个典型的寒地城市。

哈尔滨,一个走过了百年现代建设的城市,一个以冰雪文化著称的城市,有着“天鹅项下的明珠”、“东方莫斯科”等等的美誉。在城市规划方向的探索中,城市规划师们提出了“国际一流寒地生态城市”的新概念,并采取了相关积极的措施。

第一,在气候环境方面,适度提高了住宅以及相关建筑的日照标准。使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能够获得充足的日照。并且推广清洁能源,提高使用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例。防止冬季燃煤污染空气。

第二,在城市色彩上继承哈尔滨历史建筑原有的黄、淡黄、乳白的暖色基调,确定哈尔滨城市色彩主基调:代表色彩为米黄和白色,与蓝天、绿树、白雪、红顶交映成绚丽的美景,打造一个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多彩哈尔滨”。利用温暖色彩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使城市冬季的吸引力和活力加强。另外丰富的夜景观提升了城市形象,并增加人在夜晚对城市的认知程度;适宜的夜景灯光效果将为人带来温暖舒适的感觉,并有效地减少萧条感以及犯罪。如目前,哈尔滨已经成功地打造了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以及南岗区的女人街、儿童街、印度风情街等等特色灯光街区,市民们有了夜间休闲的好去处。

第三,在公共空间设计上,哈尔滨也着力创造一个丰富合理的户外游憩活动空间。为了使城市获取充足的阳光,保证建筑有良好的朝向,主要街道将采用与子午线成30—60度角的方向布置。在地上建筑的开发同时,加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吸引人流转入地下。目前,哈市南岗地下商业街的建设已形成地下空间网络,把主要的商业网点连接起来;地面上借鉴加拿大卡尔加里的做法,建立有气候防护设施的公共空间,在城市重点路段设置“全天候”步道系统和封闭式过街天桥,在中心地段开辟“冬季室内花园”。

第四,依据城区风向特征,建立南引北挡的总体绿化布局体系,使其在西北部起到阻挡寒冷的西北风和外来沙尘入侵的作用;在城市上风向规划楔形绿地和供氧生态廊道;在马家沟、何家沟沿线辟建人工湖和大规模绿地。同时,在一切可以绿化的地面都“见缝插绿”。

第五,在冰雪利用上加强开发“冰雪、生态、边境”等独具龙江特色的旅游项目,将哈尔滨建成世界冰雪旅游名城。把冰雪观光、冰雪游园和城市特色广场等景观区连接成有机统一整体。冰雕、雪雕、滑雪、滑冰、雪地爬犁、雪地足球等。比如说,建立三条冰雕走廊带。一条是商业步行街,主要分布在中央大街、兆麟街、建设街等;另外两条是马家沟冰雪观光走廊、松花江畔冰雪观光走廊;再有,建立城市冰雕通道,主要设在友谊路、经纬街、尚志大街、新阳路等。结合城市冰雪景观线,打造冰雪重点园区、广场。以“冰雪大世界”为基础,结合冬季冰雪游乐主题,建立大型“冰雪迪斯尼乐园”;还有兆麟公园、太阳岛公园、文化公园、儿童公园等其他冰雪重点园区。

哈尔滨在寒地休闲空间建设上有着丰厚的经验,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是步行系统的不连续性,由于哈尔滨利用人防工程改造而成的地下商业街被人为打断,虽然有利于防火,但是却造成行人不便。而且地下商业街过多的商业摊点及店面使得舒适性大大降低。其次地下空间缺乏与主要公共建筑的联系,使得地下空间单独存在,浪费了有利的资源。

三、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对策

3.1全封闭的步道系统寒地城市的全封闭步道系统是改善冬季人行舒适度的一种解决方法,包括空中步道系统、地面步道系统和地下步道系统。这些步道系统将市中心区的主要街道和公共建筑联系起来,并与地铁等城市公交系统相结合,共同构成一种“树型通道体系”。这种体系把地上与地下内部与外部、城市与建筑、车行与步行、垂直与水平、动态与静态的交通空间有机地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在封闭的步道系统中,空中步道较为适全。空中步道本身也是公共活动空间而不仅仅是用于交通功能的空中走廊。从空中步道可以方便地与地面层建立联系(利用电梯、自动扶梯),让人们自由选择步行路线。空中步道还可以围合“内院”,形成室外、半室外和室内之间的过渡。空中步道以是单层、双层甚至形成一个多层共享中庭,设计手法可以多种变化。与地下步道系统相比,空中步道系统有诸多优点:A.无论从建造费用还是从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的能源消耗上都更经济;B.在空中步道内可接收太阳光的回顾,有着舒适而温暖的自然采光。C.设计上更灵活,因为地下步道系统需要要考虑建筑物基础和各种管线D.从空中步道可以俯瞰街景、公园和和大自然景色,而地下步道系统则完全处在人工环境中。

3.2非对称的人行道人行道是人们散步、聊天、观看橱窗等室外活动场所。在寒冷地区,人行道应保证行走安全并提高行人舒适度。东西向的阴面人行道,由于获得日照时间短,全天大部分时间处在阴影中,因此可设计成非对称式,即阳面宽阴面窄的形式,在不增加街道宽度的情况下,使人们能够获取更多阳光下的街道空间,既有利于提高冬季行人舒适度又有利于初春冰雪融化。

3.3及时清理的冰雪路面在寒地城市,车行和人行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就是冬季冰雪路面,它对行人的安全和舒适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雪停后得及时清理就尤为重要。首先是如何清扫的问题,城市交通性主干道,适宜用机械清雪以提高效率。在居住区内则提倡人力扫雪以培养一种社会贡任感。其次如何堆雪的问题,对较宽的道路,可将机动车道上的雪堆在绿化隔离带中,雪面作为隔热层对土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在堆雪时要留出人行通道;在风速较大的堆雪区,应将雪夯实形成挡风雪岸,以避免雪被风吹散。同时,应考虑春季开化时雪水的及时排除,将雪堆与排水系统结合起来,并以适当的横、坡将雪水引入排水沟内。

3.4向阳避风的院落空问院落空间是寒地城市中一种传统的居住形态,是充满阳光而又遮挡寒风的场所。通过分析建筑布局与日照、防风和通风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院落应争取更多的日照,如院落开口朝南、开口处的楼体最好跌落、靠近开口处的楼层最低、在南向上布置点式住宅、形成斜向围合的院落等;②院落防风的建筑形式有“L”型、“U”型“口”型,其中“口”型要做好过街楼的防风处理;③院落的通风原则上是建筑间距越大越好,在寒地城市通风与防风应综合考虑。在现代居住小区建设中,应努力探索各种新型的“院落空间”形态,以适合寒地城市气候。

在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中应注意为公共场所创造能够在使用者心理上引发“边缘效应”的空间环境。如在住宅楼遮风墙向阳的南侧以及南向建筑的墙根或柱廊下等处,都是冬季最吸引人的场所。在这些地方适当设置一些条凳或加宽的花池池壁以提高供坐能力。又如住宅楼的单元入口处也是居民交往活动发生频率最高的位置,也是引发边缘效应和聚集效应的场所,把这里的空间适当扩大,进行铺装,并适当配置一些户外设施,也可形成具有活力的外环境。

3.5利于防风的庭院绿化庭院绿化的配置应以夏季遮荫通风、冬季向阳防风为原则。设日照透射率,阳光活动区应利于夏季通风和冬季引入阳光,落叶乔灌木是很好的选择;在冬季主导风向上以冬青树围绕以有效的防风,防风区的宽度为屏障高度的2—4倍,防风效果应参照绿化孔隙率。在冬季,防风屏障应与建筑有机组合,共同形成阳光区内相对静止的风环境,有利于室外活动的展开。利用屏障阻挡寒风公共活动场所应注意设置风障以改善其风环境。在冬季主导风的来向用建筑物、围墙或密集的绿带遮挡寒风侵袭。在降雪量较大的地区还可以将积雪压实堆设雪障,以阻止寒风。在保证使用和日照的前提下,使建筑物屏障的高距比处于1:2的范围内,即可充分发挥其风影效应。在这方面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英国建筑师拉尔夫厄斯金提出的“风屏障”设计对策。即在场地北部建造环绕的长板式多层建筑,为居住院落内部的开放空间、公共设施、儿童游戏场地以及其他层数较低的住宅抵御北向寒风提供有效的屏障。这一对策有效的改善了冬季居住生活环境,提高了户外活动的舒适程度。“风屏蔽”设计对策在加拿大、瑞典、芬兰以及英国北部等许多地区都有应用。

3.6适合四季的活动场地寒地城市的公共活动场地应注意季节性特点。在冬季,各种活动几乎都与冰雪有关,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打冰橇、冰雕、雪雕等,活动设施较少有人问津;在其它季节,各种活动设施则是人们游乐的中心,因此游戏场中的各种场地及设施的布置,应注重四季都能够充满活力的使用。活动场地尽量选在避风向阳的地方,并可结合类似暖亭的半室外空间,满足人们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看护儿童玩耍等需求,促进冬季的邻里交往。

3.7丰富温暖的城市色彩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同样应该注重色彩方面,尽量采用使人感到温暖舒服的色系,建立丰富而又协调的城市色彩系统。

寒地城市范文篇2

关键词:寒地城市;房车营地;景观设计

一、房车营地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一)房车营地的概念房车营地是指具有一定自然风光,可以满足房车旅行的生活补给与休憩玩乐的场地。房车营地除了要提供泊车、补给、水电、排污、医疗等基础服务,还应该能够满足使用者的游览、餐饮、娱乐、购物等休闲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房车营地不仅仅局限于房车露营,也逐渐囊括了帐篷露营、移动别墅等其他居住方式,如今的房车营地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休闲度假场所。

(二)房车营地的发展现状

房车露营在欧美地区已经是普遍现象,其发展历史已有100余年,早已成为欧美地区休闲旅游的主要模式,具有成熟的产业链条,在房车营地的景观设计方面也有诸多研究成果。此外,房车营地还兼具灾难发生时的避灾用地。在我国,房车露营的发展历程虽然较短,但由于我国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国务院提出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号召,全国针对房车、自驾车的营地建设如雨后春笋一般,房车露营已经逐渐向大众化渗透。随着2015年“首届房车露营大会”在山东召开,标志着我国房车营地建设也由此逐步迈向标准化。房车露营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房车营地景观设计的品质至关重要。相较于其他地区的房车营地而言,我国寒地房车营地的建设明显滞后,其景观环境的设计缺乏经验性的指导。

二、寒地城市房车营地的景观设计原则

(一)精准布局、避免盲从

我国寒地城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经济、观念等方面都稍显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寒地房车营地的景观建设与部署策略缺乏充分的认知和研究基础。所以,设计师在规划时应该立足于寒地城市的自身情况、放眼时代高度、以发展的眼光进行精准布局。这里的精准布局一方面是指设计布局,除了遵循功能性、生态性、弹性等最基本的设计原则,同时还应考虑寒地房车营地在景观设计中的特殊处理。例如针对秋冬季节的防风设计、房车营地冬季的积雪处理等问题。另一方面的布局是指景观战略布局,寒地城市在自然资源、开发模式等方面均具有其特殊性,应避免决策层面的失误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同时景观设计师切忌不要盲目抄袭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案例,防止房车营地在投入使用后带来诸多不适应的问题。

(二)趋利避害、彰显特色

在寒地城市房车营地的景观设计中,应该尽量将恶劣气候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转化为景观设计的契机,充分利用其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进行季节性景观营造。在景观设计的同时考虑不同季节的主题性景观设计,在植物造景方面达到“春生、夏荣、秋收、冬藏”的特殊风景,使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房车营地景观设计风格。发挥寒地城市的冰雪资源优势,在房车营地景观设计中考虑滑雪、滑冰、冰雕、雪雕展览等特色场地,以丰富的活动及民俗风情展示来弥补寒冷气候所带来的不适。同时注意打造区分于城市其他旅游资源的特色景观环境,以鲜明的个性来提高房车营地对使用者的吸引力。

(三)经济耐用、管理优先

寒地城市对房车营地的景观设计方面还缺乏建设性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设计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应该注重设计效果和经济性的适度平衡,追求优良的性价比,避免在景观设计中“用力过度”而适得其反。尽量尊重场地原有地形,使用场地内现有的可利用资源进行发挥与创造,注意景观材料的耐寒性、抗腐蚀性以及持久性。绿化设计时尽量选择容易成活的乡土树种。景观设计时应该优先考虑到后期的管理维护问题,尽量做到低成本、免维护。例如红瑞木与槭树、接骨木与云杉、核桃与山楂、板栗与油松在一起栽植可以互相促进,繁荣共生,可以有效地免去部分管理维护工作。

三、寒地城市房车营地景观设计实践

(一)项目概况与设计理念

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的金河湾湿地植物园中,地处植物园的西北角,占地面积约27.5公顷(如图3-1)。场地地势起伏、水陆相间、丛林草地交错、江河湖泊相连,是哈尔滨市对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高纬度河川类原生态湿地景观旅游区。紧邻太阳岛风景区,与周边城市主要干道联系紧密,交通便捷。

2.设计理念

项目设计在宏观层面依托哈尔滨“万顷松江湿地”的发展战略,通过码头将露营地与周边其他景区产生联系与互动,形成旅游线路组团,带动房车露营发展。设计理念的产生基于哈尔滨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提出“Timescape”的设计主题,讨论当时间遇见风景会产生什么样的特色景观,突出房车营地的四季景观特色,开发不同季节为露营带来的多种可能性。营位设计方面除一年四季均可进行的房车露营、帐篷露营外,围绕主题提出几种不同季节中的特色露营项目,如“树屋露营”、“水上露营”、“冰雪露营”。多种露营形式成为金河湾湿地公园房车营地的明显优势,配合其他娱乐休闲场地的设计,以及不同时期景观业态的规划使整个露营地充满活力。

(二)房车营位规划

1.营位规模

营位规模确立依据:①露营区域最小整体面积=停车数量×1辆车所需要的场地面积(80-120㎡)×2(保持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系数)×2(场地道路管理中心卫生设施等系数)②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态容量计算公式:C(合理的环境容量)=A/a=景区可游览面积(总面积×30%)/每人适当游览面积(一般100㎡∕人)。由以上公式得出本项目设计中符合生态容量标准的房车营位数量不能多于80个。

2.营位类型

营位单元主要由车位和生活区两大部分组成,除了房车营位之外还包括小汽车营位.(三)项目总体设计1.功能布局项目在景观平面布局上采用简约的曲线形态,依据场地现有的自然轮廓进行设计。充分利用场地的邻水优势,激活场地中的水活力,发掘水边节点和水上活动,打造房车露营地中的魅力水岸。将场地原有的坡地进行填、挖方处理,形成露营区域。对场地南侧已有的生态植被和湿地泡进行保留与合理利用。至此,整个设计方案的功能分区形成,分别为生态保育区、核心露营区以及休闲水岸区(如图3-2)。功能布局的划分满足了房车露营的基本需求,又保留一定的场地原貌,在依托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娱乐活动设计,这使项目基地受到的干扰较小,具有弹性发展的空间。

2.详细设计

生态保育区依托于场地现有的湿地、果园和林地进行植被的恢复与保护。恢复后的湿地主要具备教育体验的功能;果园除了可以观花观果之外,还提供特色采摘活动,在树下开展帐篷露营也是一种新鲜的体验;核心露营区为使用者提供基础的露营设施、医疗设施以及餐饮服务。核心露营区以北是休闲水岸区,视野开阔,南接生态保育区,景色怡人。一条自由曲线的路径穿越其中,串联了攀岩场地、儿童活动场地、露天小剧场等各个休闲节点;休闲水岸区堤坝上设计一座流线型的桥连接了露营地与北侧的步行交通,为游人提供了高质量的水上活动。

3.特色节点

在核心露营区的景观设计中预留了弹性发展空间,夏季作为天然草坪供使用者进行各项活动,冬季可以参照北欧地区,建设“冰雪旅馆”或“冰雪餐厅”,以此丰富露营形式,凸显寒地房车营地的景观特色(如图3-4);为保护水岸生境,项目设计中流线型的桥为底层架空,在丰水期水体淹没堤坝的时候依然能够保证交通的连续性,在景观设计层面丰富了景观空间的层次,也为游人观看景色提供了绝佳的视觉平台(如图3-5);在驳岸之上设计组合式趣味亲水平台,造型宛如滑梯,极具互动性与参与性。冬季可将护栏拆卸并结合冰雪构筑物进行再创作,结合冬季丰富的冰上运动,使这处景观节点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与创意基础。四、总结寒地城市在房车营地景观设计方面虽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但只要设计者能够合理利用条件,整合资源,就能够找到寒地城市对于房车营地景观建设的有效助力。好的设计应该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将景观节点与房车营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设计中尽量展示城市特色、文化、民俗风情等精神元素,提高房车营地的吸引力。寒地城市房车营地的景观设计只有找准定位、科学规划、坚持原创才能另辟蹊径,逐步形成具有寒地特色及针对性的研究成果,真正地提高寒地城市房车露营地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崔倩倩 林建群 刘杰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K].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87.

[2]李景,房车营地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3]李蓓,基于游客体验视角下的露营地开发研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

寒地城市范文篇3

一、寒地城市休闲空间的影响因素

1.1气候气候是寒地城市的最大特征,也是对城市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气温、风、阳光以及降雪等。气温是影响人体热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在严寒地区城市居民外出活动受气温制约严重。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何通过合理的街道走向、建筑物布局和其它相应的设计手段来创造舒适的风环境。在严寒地区既需要冬季防风保温,又需要将夏季风引入以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阳光的强弱对寒地城市户外空间影响同样很大,尤其在冬季,充足的日照条件对于人们身心健康是极大的促进因素。降雪或降雨加雪是寒地城市主要降水形式之一,降雪既可以带来景观效果,同时也使城市道路不畅。

1.2交通

由于冬季频繁的降雪来不及从道路上清除,形成冰雪路面,导致冬季机动车行驶速度缓慢,休闲空间周边交通运营能力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寒冷和路面光滑使得在其他季节选择自行车和步行出行方式的人们在冬季不得不选择公交车,甚至出租车。造成公交车辆拥挤,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与休闲空间的可达性,并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1.3绿化景观

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寒地城市可生长的植物品种相对较少,尤其是在漫长的冬季,绿化环境的缺少使寒地城市景观大受影响,城市往往给人以萧条冷落的感觉,导致户外环境对市民的吸引力也大大下降。

1.4行为方式

寒地气候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包括人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冬季室外温度较低且持续时间长,为了避免寒冷和交通不便,除了必要的出行如上班、上学、看病和日常购物等,人们的出行会比其他季节减少,尤其是一些弱势人群如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等,这就导致冬季人们在户外休闲娱乐时间明显减少,而且冬季由于日照时间短天黑早,城市的的夜生活也受到很大影晌。

二、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2.1国外经典案例日本札幌是世界上冬季降雪最多的寒地城市之一,针对冬季的特殊计划,如“区域空调计划”利用每天从地铁站排出的大量废热为区域采暖提供廉价的能源;如设立冬季节日,建设札幌艺术公园等以增加寒地城市冬季的活力,改变城市冬季萧条的面貌为目标。

加拿大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分别拥有在世界占第一和第二位的地下商业系统,由四通八达的地下人行通道和地下商业街区组成,连接地铁站、办公楼、大型百货商店、银行、市政厅、停车场、火车站等公共设施,创造了庞大的不受季节影响的地下公共空间环境。

欧洲,诸如巴黎、伦敦、莫斯科和米兰等地,建立大型室内街和室内活动中心。产生于19世纪的拱廊通道形式,这种上方覆盖玻璃顶的半室内化的街道,将室内装饰艺术与室外的阳光、植物等因素结合,兼有室内外的双重特点。

2.2哈尔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有大片领土处于北回归线以北,其中哈尔滨就是一个典型的寒地城市。

哈尔滨,一个走过了百年现代建设的城市,一个以冰雪文化著称的城市,有着“天鹅项下的明珠”、“东方莫斯科”等等的美誉。在城市规划方向的探索中,城市规划师们提出了“国际一流寒地生态城市”的新概念,并采取了相关积极的措施。

第一,在气候环境方面,适度提高了住宅以及相关建筑的日照标准。使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能够获得充足的日照。并且推广清洁能源,提高使用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例。防止冬季燃煤污染空气。

第二,在城市色彩上继承哈尔滨历史建筑原有的黄、淡黄、乳白的暖色基调,确定哈尔滨城市色彩主基调:代表色彩为米黄和白色,与蓝天、绿树、白雪、红顶交映成绚丽的美景,打造一个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多彩哈尔滨”。利用温暖色彩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使城市冬季的吸引力和活力加强。另外丰富的夜景观提升了城市形象,并增加人在夜晚对城市的认知程度;适宜的夜景灯光效果将为人带来温暖舒适的感觉,并有效地减少萧条感以及犯罪。如目前,哈尔滨已经成功地打造了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以及南岗区的女人街、儿童街、印度风情街等等特色灯光街区,市民们有了夜间休闲的好去处。

第三,在公共空间设计上,哈尔滨也着力创造一个丰富合理的户外游憩活动空间。为了使城市获取充足的阳光,保证建筑有良好的朝向,主要街道将采用与子午线成30—60度角的方向布置。在地上建筑的开发同时,加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吸引人流转入地下。目前,哈市南岗地下商业街的建设已形成地下空间网络,把主要的商业网点连接起来;地面上借鉴加拿大卡尔加里的做法,建立有气候防护设施的公共空间,在城市重点路段设置“全天候”步道系统和封闭式过街天桥,在中心地段开辟“冬季室内花园”。

第四,依据城区风向特征,建立南引北挡的总体绿化布局体系,使其在西北部起到阻挡寒冷的西北风和外来沙尘入侵的作用;在城市上风向规划楔形绿地和供氧生态廊道;在马家沟、何家沟沿线辟建人工湖和大规模绿地。同时,在一切可以绿化的地面都“见缝插绿”。

第五,在冰雪利用上加强开发“冰雪、生态、边境”等独具龙江特色的旅游项目,将哈尔滨建成世界冰雪旅游名城。把冰雪观光、冰雪游园和城市特色广场等景观区连接成有机统一整体。冰雕、雪雕、滑雪、滑冰、雪地爬犁、雪地足球等。比如说,建立三条冰雕走廊带。一条是商业步行街,主要分布在中央大街、兆麟街、建设街等;另外两条是马家沟冰雪观光走廊、松花江畔冰雪观光走廊;再有,建立城市冰雕通道,主要设在友谊路、经纬街、尚志大街、新阳路等。结合城市冰雪景观线,打造冰雪重点园区、广场。以“冰雪大世界”为基础,结合冬季冰雪游乐主题,建立大型“冰雪迪斯尼乐园”;还有兆麟公园、太阳岛公园、文化公园、儿童公园等其他冰雪重点园区。

哈尔滨在寒地休闲空间建设上有着丰厚的经验,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是步行系统的不连续性,由于哈尔滨利用人防工程改造而成的地下商业街被人为打断,虽然有利于防火,但是却造成行人不便。而且地下商业街过多的商业摊点及店面使得舒适性大大降低。其次地下空间缺乏与主要公共建筑的联系,使得地下空间单独存在,浪费了有利的资源。

三、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对策

3.1全封闭的步道系统寒地城市的全封闭步道系统是改善冬季人行舒适度的一种解决方法,包括空中步道系统、地面步道系统和地下步道系统。这些步道系统将市中心区的主要街道和公共建筑联系起来,并与地铁等城市公交系统相结合,共同构成一种“树型通道体系”。这种体系把地上与地下内部与外部、城市与建筑、车行与步行、垂直与水平、动态与静态的交通空间有机地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在封闭的步道系统中,空中步道较为适全。空中步道本身也是公共活动空间而不仅仅是用于交通功能的空中走廊。从空中步道可以方便地与地面层建立联系(利用电梯、自动扶梯),让人们自由选择步行路线。空中步道还可以围合“内院”,形成室外、半室外和室内之间的过渡。空中步道以是单层、双层甚至形成一个多层共享中庭,设计手法可以多种变化。与地下步道系统相比,空中步道系统有诸多优点:A.无论从建造费用还是从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的能源消耗上都更经济;B.在空中步道内可接收太阳光的回顾,有着舒适而温暖的自然采光。C.设计上更灵活,因为地下步道系统需要要考虑建筑物基础和各种管线D.从空中步道可以俯瞰街景、公园和和大自然景色,而地下步道系统则完全处在人工环境中。

3.2非对称的人行道人行道是人们散步、聊天、观看橱窗等室外活动场所。在寒冷地区,人行道应保证行走安全并提高行人舒适度。东西向的阴面人行道,由于获得日照时间短,全天大部分时间处在阴影中,因此可设计成非对称式,即阳面宽阴面窄的形式,在不增加街道宽度的情况下,使人们能够获取更多阳光下的街道空间,既有利于提高冬季行人舒适度又有利于初春冰雪融化。

3.3及时清理的冰雪路面在寒地城市,车行和人行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就是冬季冰雪路面,它对行人的安全和舒适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雪停后得及时清理就尤为重要。首先是如何清扫的问题,城市交通性主干道,适宜用机械清雪以提高效率。在居住区内则提倡人力扫雪以培养一种社会贡任感。其次如何堆雪的问题,对较宽的道路,可将机动车道上的雪堆在绿化隔离带中,雪面作为隔热层对土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在堆雪时要留出人行通道;在风速较大的堆雪区,应将雪夯实形成挡风雪岸,以避免雪被风吹散。同时,应考虑春季开化时雪水的及时排除,将雪堆与排水系统结合起来,并以适当的横、坡将雪水引入排水沟内。

3.4向阳避风的院落空问院落空间是寒地城市中一种传统的居住形态,是充满阳光而又遮挡寒风的场所。通过分析建筑布局与日照、防风和通风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院落应争取更多的日照,如院落开口朝南、开口处的楼体最好跌落、靠近开口处的楼层最低、在南向上布置点式住宅、形成斜向围合的院落等;②院落防风的建筑形式有“L”型、“U”型“口”型,其中“口”型要做好过街楼的防风处理;③院落的通风原则上是建筑间距越大越好,在寒地城市通风与防风应综合考虑。在现代居住小区建设中,应努力探索各种新型的“院落空间”形态,以适合寒地城市气候。

在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中应注意为公共场所创造能够在使用者心理上引发“边缘效应”的空间环境。如在住宅楼遮风墙向阳的南侧以及南向建筑的墙根或柱廊下等处,都是冬季最吸引人的场所。在这些地方适当设置一些条凳或加宽的花池池壁以提高供坐能力。又如住宅楼的单元入口处也是居民交往活动发生频率最高的位置,也是引发边缘效应和聚集效应的场所,把这里的空间适当扩大,进行铺装,并适当配置一些户外设施,也可形成具有活力的外环境。

3.5利于防风的庭院绿化庭院绿化的配置应以夏季遮荫通风、冬季向阳防风为原则。设日照透射率,阳光活动区应利于夏季通风和冬季引入阳光,落叶乔灌木是很好的选择;在冬季主导风向上以冬青树围绕以有效的防风,防风区的宽度为屏障高度的2—4倍,防风效果应参照绿化孔隙率。在冬季,防风屏障应与建筑有机组合,共同形成阳光区内相对静止的风环境,有利于室外活动的展开。利用屏障阻挡寒风公共活动场所应注意设置风障以改善其风环境。在冬季主导风的来向用建筑物、围墙或密集的绿带遮挡寒风侵袭。在降雪量较大的地区还可以将积雪压实堆设雪障,以阻止寒风。在保证使用和日照的前提下,使建筑物屏障的高距比处于1:2的范围内,即可充分发挥其风影效应。在这方面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英国建筑师拉尔夫厄斯金提出的“风屏障”设计对策。即在场地北部建造环绕的长板式多层建筑,为居住院落内部的开放空间、公共设施、儿童游戏场地以及其他层数较低的住宅抵御北向寒风提供有效的屏障。这一对策有效的改善了冬季居住生活环境,提高了户外活动的舒适程度。“风屏蔽”设计对策在加拿大、瑞典、芬兰以及英国北部等许多地区都有应用。

3.6适合四季的活动场地寒地城市的公共活动场地应注意季节性特点。在冬季,各种活动几乎都与冰雪有关,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打冰橇、冰雕、雪雕等,活动设施较少有人问津;在其它季节,各种活动设施则是人们游乐的中心,因此游戏场中的各种场地及设施的布置,应注重四季都能够充满活力的使用。活动场地尽量选在避风向阳的地方,并可结合类似暖亭的半室外空间,满足人们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看护儿童玩耍等需求,促进冬季的邻里交往。

3.7丰富温暖的城市色彩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同样应该注重色彩方面,尽量采用使人感到温暖舒服的色系,建立丰富而又协调的城市色彩系统。

寒地城市范文篇4

【关键词】积极设计;冰雪转化;寒冷补偿;文化塑造

寒地地域广阔,气候严酷,寒地建成环境研究一直具有重要且独特的地位。在对抗寒冷气候的过程中,寒地建筑长期处于被动、封闭、保守的状态,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面对当代语境,寒地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创造幸福人居体验,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因此文中探讨以积极化的设计思想引导寒地建成环境设计,挖掘寒地特色价值,让寒地焕发出独有的魅力和生机。

1从消极到积极———寒地建成环境的意识转变

20世纪末,人居环境品质开始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城镇建设的着眼点也从效率优先转向品质更新。如健康城市理念[1]关注人、环境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包容性城市[2]强调社会多样性和公平平等;恢复性环境[3]重视对人群心理状态的恢复;城市风貌塑造[4]强调立足地域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可见人居建成环境的意义在完成资源集聚后进入了品质调控的升级阶段,逐渐转向完善、幸福、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而我国大部分寒地城市受到寒冷气候和地缘劣势的制约,城市活力欠缺,环境品质较差,发展相对滞后,东北很多小城市成为了人才严重流失的收缩城市[5]。这种局面虽然受经济环境影响很大,但从设计角度来看也仍有很多提升空间。例如冬季户外活动场地严重缺失;地域意识淡薄缺乏寒地特色;设计语素粗糙城市品质拙劣;人性关怀缺失导致空间失能等。而导致这种结果主要是由于寒地建成环境设计缺少积极的设计态度,设计手法被动粗放,从而造成了消极沉寂的状态。这种被动的现状亟需被一种积极的设计力量和有品质的日常环境来瓦解,以此重塑寒地生活积极体验。

2寒地建成环境积极化设计内涵阐述

面对寒冷,人们既往的态度主要是抵御,以封闭应对寒冷。北国的寒冷气候虽降低了舒适性却也创造了四季分明的环境体验和冬季独有的生活方式。原生环境限定了基础生存条件,然而这些条件往往具有双面性,北美印第安人崇尚冬季,认为地球母亲披上了一条白毯,在净化、更新和再生[6]。可见,其究竟是难以平衡的先天劣势还是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取决于人们的态度积极与否。而我国目前对于寒地的态度存在消极和偏见,缺乏欣赏与热爱。因此,寒地建成环境的积极化设计,是倡导正确认识寒地价值,积极利用寒地资源、积极补偿不利因素、积极挖掘在地文化,从而塑造积极的寒地行为、寒地感知和寒地文化。在态度上由被动的回避转为主动的回应,将寒地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见图1。

2.1促进积极行为环境

寒冷气候制约了寒地居民的冬季日常生活。人们冬季在户外的停留意愿降低,在室内的停留时间增长,步行、自行车等慢行出行方式也受到了阻碍。这种相对静止而封闭的生活状态不利于机体健康,也带来了消极的生活体验。建成环境设计是帮助人们与气候相处的中间介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因此积极设计的第一重内涵就是通过对寒地环境要素的积极调控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削弱寒风与冰雪带来的行为阻碍,提升人们冬季活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2.2建立积极感知环境

寒地居民有3~6个月的时间要生活在冬季,严酷的气候和萧条的城市景观和都会对情绪和心理感受产生负面影响[7],因此提供积极的感知环境十分必要。根据KANO需求理论[8]层次可知,魅力型需求可以大大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而对于寒地环境来说,其环境感知便属于对主观感受具有高加成效果的魅力型需求,可以很大程度提高使用者的愉悦感,从而让人对所处的环境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积极设计的第二重内涵,就是强调用积极的设计语素对冲不利环境因素,塑造有美感、愉悦的感知环境,而不是以对抗的态度堆砌单调无趣、令人乏味的空间。

2.3塑造积极文化环境

积极设计的另一重内涵,是通过设计为空间赋能,塑造积极的寒地文化。尤其在千城一面、全球同质的当代,地方特色的严重同化带来了一场文明流失[9]。文化传承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根基,塑造着地方底蕴和文化自信;更是拉动资本、吸引人才的强大动力,对寒地经济活力和社会活力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寒地城市普遍地缘劣势明显,无论从GDP等经济环境,还是人才吸引和创新环境,均位于全国后列[10]。而世界上很多寒地城市,如纽约、芝加哥、埃德蒙顿、哥本哈根、奥斯陆等,并没有被寒冷所牵制,反而根植寒地文脉孕育了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化设计的第三重内涵,就是凝聚寒地场所精神,树立并传播健康积极的寒地文化。

3寒地建成环境积极化设计路径

3.1冰雪行为环境的积极转化

冰雪气候是寒地的一大制约因素,其限制了寒地居民与户外空间的接触,也对行为选择和出行效率产生了极大影响,导致了寒地冬季行为的消极。因此,寒地建成环境积极化设计的路径之一就是对冰雪行为环境进行积极转化,充分利用冰雪的使用价值、娱乐价值和观赏价值,减弱冰雪对生活的负面效应。首先,需要营造适应冰雪气候的日常出行系统。如加拿大埃德蒙顿市在城市道路系统中增加了“白道”系统(可以用雪橇、雪板等作为交通方式的道路),并可以在地图系统中查询到开放可用的白道信息,将冰雪滑行作为一种全新的冬季出行方式见图2(a);埃市还建立了市区到近郊河谷区、周边公园和冰雪活动场地的快速通道和班车,促进户外场所的易达性;并推出了加热的巴士站台座椅,在低温天气时实施随上随下的公交政策避免行人在寒冷中等待见图2(b)。在奥地利如阿尔伯格(Arlberg)的一些冰雪小镇,还采用雪板和缆车等易于在雪地通行的日常交通方式,塑造了适应冰雪气候且高效的交通方式[11]。以上国外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借鉴意义,但由于国内外城市形制不同,也需要根据我国不同城市状况分类讨论。在我国已建成大中型城市中,重新拓路难度大,不适宜大规模增加“白道”系统,只能在人行系统预留充足的情况下进行重新划分,或在公交线路的选取和停靠方式上进行优化;而对于新建城区,则可以考虑在道路规划初期加入“白道”,从而增加出行行为选择,促进冬季绿色出行;在郊外地区的新建小镇中,空间密度低,也可以尝试纳入“白道”甚至缆车作为日常出行选择,应对冰雪路面带来的出行困难。其次,营造适合寒冷气候的户外活动场地,可以大大丰富冬季活动的多样性和娱乐性。埃德蒙顿市在“为冬季之爱———塑造世界级冬季城市战略”[12]中,制定了众多冬季户外活动空间计划。政府积极开发公共场所,并免费提供社区滑冰场、城市越野雪道、城市公共冰道等户外娱乐场所;同时在市内和近郊设置公共停留点,并向公众提供火炉、毯子、烧烤架、卫生间等公共设施,促进市民的户外活动机会;推出“露台文化”和“后院文化”政策,将住宅或公寓中的露台和后院空间打造成具有活力的停留点,鼓励居民参与室外活动如图2(c)~图2(f)所示。以上做法也为我国冬季户外场地建设提供了借鉴。例如,可以在城市公园等公共空间预留滑冰场,在近郊徒步场地预留越野滑雪步道,将广场空间在冬季改造成冰雪娱乐场所从而改善冬季广场闲置的问题,从而形成四季不同的使用模式。另外,也可以在城市郊区建设具有寒地特色的主题小镇,为周末游、节假游等短途旅游提供便捷选择,从而增加居民的户外活动。另外,塑造可供参与的行为节点也是激活环境的重要途径。例如,哈尔滨市每年冬季都会在沿江步道和中央大街步行道上创作冰雕雪雕作品;近年来,又逐渐涌现出冰屋、雪屋等创新型冰雪建筑作为临时停靠驿站、餐点售卖亭,利用冰雪的艺术性和交互性塑造独特的城市景观和行为体验,大大促进了冬季公共活力见图2(g)、图2(h)。在拓展行为多样性方面,主要考虑拓展环境的四季使用和夜晚使用的能力,并为人群停留、休憩、交往、集会等行为提供空间支持。例如,增加街道凹空间、口袋公园,发展橱窗文化和街头经济,塑造冬季短暂停留场所和夜晚活力景观如图2(i)、图2(j)所示。

3.2寒冷感知环境的积极补偿

寒地感知环境的制约主要来自寒冷气候对身体舒适度和萧条景观对心理愉悦度的影响,为了保证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对感知环境进行积极补偿也尤为必要。其意义是在保留原生环境有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调和寒地环境不利因素来减弱寒地环境对身体和心理带来的不适,从而营造舒适愉悦的环境体验。首先是对身体感知的补偿。以往的寒地环境设计倾向于使用封闭沉重的建筑体量与寒冷对抗,而在积极的设计思维下,环境补偿是柔性且互利的,不应以牺牲审美和文化属性为代价。对身体感知的补偿主要在于对寒冷和冰雪的缓和。在城市结构维度上,主要遵循向阳避风的原则,通过建筑布局和体量裁削主动化解环境负面效应。例如,将主要街道设置在非冬季主导风向上;通过围合建筑布局减弱寒风侵入;采用北高南低的高度控制保证充足的得光率并减少下冲风对近地空间的干扰如图3(a)所示。在单体建筑维度上,主要通过建筑自身形体的变形拓扑实现自组织适寒。例如,对建筑形体上进行局部折叠、挖空、剪裁自然形成内凹空间,以拥抱的姿态为人们提供缓冲寒冷、停留躲靠的场所见图3(b);在建筑内部设置中庭或边庭引入阳光从而拓展各个房间的阳光获得率,形成温暖明亮的室内宜人空间,弥补人们冬季无法在室外活动的弊端见图3(c);在建筑底部塑造缓冲式近人空间系统,如通过建筑底部内收、或利用连廊形成可遮蔽的空间体系,御寒的同时也有助于塑造连贯而有韵律感的城市近地形象图3(d)。另外,冰雪导致的地面湿滑影响了空间的安全性,可以铺设砖石等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在坡道台阶部分提供无障碍设计保证空间通用,减少出行风险和对特殊人群的阻碍。其次,寒地冬季由于自然要素缺乏,硬质环境主导,整体呈现出坚硬萧肃、单调乏味之感,因此也需要对心理感知环境进行积极补偿。积极的心理补偿,不是一味遮挡掩盖或生搬硬造,而是以原生环境为基底进行语素调和。在视觉感知方面可以提高色彩、形式、肌理的活跃度从而对场景进行活化,通过丰富空间肌理和层次提升空间界面的活性以调动使用者的积极情绪,调和寒地场景的乏味。例如,在场景色彩上可以利用明快的暖色提高视觉活力,如斯德哥尔摩老区沿街建筑采用砖红、中黄等暖色建筑立面作为城市主色彩,塑造了温暖明亮的城市感知见图4。也可以增加流动性元素,如自由曲线、变幻光影等打破寒地环境的凝固感,补偿肃静冷清的环境气氛。如哥本哈根的一个广场采用曲线纹理地面铺装,带来了强烈的韵律和节奏,也为场所增添了自由感和趣味感见图5。另外,还可以利用木材、砖石等自然材质调和环境质感,增添温暖亲切的知觉属性。如斯诺赫塔建筑事务所在挪威野生驯鹿观察亭中使用木材作为主要材料,并与自然形态同构,让人产生和谐统一的场景感知如图6所示。

3.3寒地文化环境的积极塑造

由于气候和经济限制,寒地建筑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而对文化和审美的表达有所忽略,导致城市整体形象落后,文化认同度也较低,重塑寒地文化环境对于提升寒地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对文化环境的积极塑造旨在立足寒地基因,呈现寒地文化原型,赋予建筑寒地精神,锚固人地情感。要塑造积极的文化环境,首先需要建立积极的建筑表达。建筑作为文化的外显语言,呈现着一个地方的文化风貌。建筑语言需要与环境进行积极的对话而非简单的拿来与拼凑。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亚布力企业家论坛会议中心,将建筑形体拟态雪丘,描摹自然环境语言,使其与环境融为一体。建筑与环境仿佛在进行一场温柔的对话,以互相理解的方式沟通,传递着独属于寒地之境的纯净与苍茫。身处其中的人们,也会通过建筑表达意识到所处场景的独特属性见图7。ALA建筑事务所在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的建筑表达中,展现着外收内放的寒地之道。建筑在外部体量上保持完整连贯,在内部又营造了起伏错落的空间。聚合的体量使体型系数减少利于保温,起伏的入口与屋面又增强了建筑的动感,形成了巧妙的视觉传达。木材与玻璃的搭配让人联想到冰雪、森林等寒地意象,透明表皮的遮罩又如同隔着一层冰雪,将人带入寒地意境见图8。文化环境塑造既需要增强空间表达,也需要增强体验设计,通过政策制定、事件设计、场景设计等引导方式,加强公众参与和深度认知,从而形成健康完整的文化传播路径。例如,哈尔滨利用冰雪文化主题打造冰雪游园会、嘉年华、冰灯雪雕展等主题活动,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也辐射到周边地区,带动了雪乡和亚布力等地方的活力,也奠定了冰雪之都的城市形象。芬兰罗瓦涅米的圣诞老人小镇利用圣诞文化作为母题,提供麋鹿雪橇、雪地越野、极光之旅、雪地温泉等寒地独有的差异化体验,北欧童话、圣诞之乡等印象也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见图9。另外,增强全域化联动,也可以有效带动区域文化发展。例如我国2022年冬奥会以北京-崇礼-张家口作为联合赛区,以三区联动的方式激活了多个地区的冰雪旅游文化,形成了京津冀地区的冰雪文化生态圈和户外活动集结地[13]。而积极的文化传播并不是设计师一方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更需要积极的政策制定和各部门、各专业、各级团体的积极合作。加拿大多个城市(如埃德蒙顿、温尼伯)都出台了增强城市冬季活力的相关文件,并通过官网建设和社交平台宣传普及了这一愿景、并提供了具体指引见图10。纽约市为了实现积极城市,联合学者、政府、合作伙伴、媒体机构分别进行学术研究、方案方案、资金支持和媒体宣传,并通过社区进行执行,从思想和行动上提供全方位的指引。目前我国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往往转化性较弱,对于行为改变的推动力还有所不足,因此应加强学界与政府、社区、媒体等多层次多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

4结语

寒地城市范文篇5

关键词:寒地;寒冷地区;配置原则

一、概述

城市景观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性质与规模。城市景观的设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同时,人们越来越重视一些“特殊”城市如何做好城市景观的设计,比如——寒地城市景观设计。

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概念,指北纬40°以北的高纬地带,其冬季漫长、气候寒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包括北京、天津、西安、兰州、拉萨、沈阳、哈尔滨等一些省区。

二、国外寒地城市景观设计

国外寒冷地区的城市景观设计起步的比较早,如瑞典、挪威等北欧城市通常采用建筑单体精心的围合出形态积极的户外庭院空间,并通过调动绿化、小品、围墙等建筑元素来降低风速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了室外局部环境的小气候,从而延长了人们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前苏联针对寒冷地区城市的景观设计问题也提出了,建立气候防护单元、设施布局紧凑、注重街道走向和冬季风向的关系、发展室内景观等理论。

三、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

(一)地域特色性原则

我国北方地区城市所具有的特定的气候条件及四季分明的景观,是创造北方城市地域特色的重要资源。国内外有许多的城市都善于利用北方特有的冰雪条件开展冬季景观建设及各种文化艺术和节日庆典活动,并相应的发展冬季旅游项目。我国哈尔滨在每年冬季举办各式各样的冰雪节旅游活动,利用松花江的冰面营造城市冬季景观。将冬泳、冰滑梯等冰雪活动汇集在一起,再利用江堤开辟雪橇滑道,建冰雪大世界大型主题公园;在太阳岛公园中举办雪博会、雪雕比赛,从而营造出一个别具特色的冬季游憩空间。

寒冷地区城市景观是基于自然及长期演化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人工建筑及景观形象。一些形式简单,布局紧凑,既利于冬季的防寒,又可以阻挡春季的风沙的城市地区设计形式,比较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封闭的人行系统就是北方城市特有的城市交通空间之一。比如,哈尔滨大型地下商业街、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空中步道都是为适应寒地城市气候而设计的。

(二)利用室内空间表现的原则

北方冬季的寒冷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们从事户外活动和公共交往的需求,而室内环境的室外化则给我们提供了在某种程度上尽量接近室外空间的室内化公共空间,为寒冷季节的室外社会活动提供了一个较为舒适的气候环境。比如设计有玻璃顶棚的街道、庭院、屋顶花园、空中步道及地下商业街等多种形式的室内化公共空间。这种设计方式不但可以引入自然光线与室外环境保持视觉上的联系,还可以在室内种植绿色植物,丰富冬季城市景观。

四、寒地城市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寒地城市其冬季漫长寒冷、日照时间短,植物随着气温的降低而进入休眠期,除了一部分植物具有冬季观叶观干等特殊观赏效果外,大部分的树木叶子干枯,呈现出一片灰暗的褐色。因此,寒冷地区城市植物景观的设计应以改变人们对冬季寒冷的感觉、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努力方向。

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选择方面:依据四季景观不同主题的要点选择植物。

冬季枝干形态优美的树种;常绿针叶树;各种风致优雅、婀娜多姿的常绿树树形,如偃卧形、悬崖形、临水形、迎客形、奔月形等。这些树种枝形飘逸,给人以优美的审美享受。如冬季美丽的雾凇景观;落叶阔叶树。落叶树木之美不仅在于其生长季节的叶、花和果,也在于其冬态条件下干的线条结构。除了充分挖掘树冠的自然形成外,还可修剪成各种人工形态,白雪覆盖后也可作为雪雕观赏。

枝干色彩与质地。与春、夏、秋三季比起来,树木的色彩在冬季是比较单调的,枝干多为灰褐色。但有些树种的枝干却具有鲜艳的色彩,如红瑞木、京桃等。应用这些树种可丰富冬季城市中植物景观的色彩,打破色彩单调的冬季效果。公务员之家

冬季宿存果实的植物。宿存果实是冬季植物的另一景观,若在白雪的映衬下其观赏效果会更好。

结语

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优劣在于能否创造丰富的社会交往活动,是否有良好的视觉空间感受,以及是否能满足寒冷地区城市居民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优秀的城市景观设计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面貌,而寒地城市景观同样有其独特的设计手法,产生有别于一般城市的风景。所以,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应主要以城市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李雄飞,王悦.城市特色与古建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陈自新.北京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中国园林,1998年6期

[5]李绍纲.寒冷地区城市旅馆中庭设计的几个问题.世界建筑,1984年2期

[6]李佳艺.寒冷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念[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NO.4,Dec.2002.

寒地城市范文篇6

关键词:寒地;寒冷地区;配置原则

一、概述

城市景观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性质与规模。城市景观的设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同时,人们越来越重视一些“特殊”城市如何做好城市景观的设计,比如——寒地城市景观设计。

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概念,指北纬40°以北的高纬地带,其冬季漫长、气候寒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包括北京、天津、西安、兰州、拉萨、沈阳、哈尔滨等一些省区。

二、国外寒地城市景观设计

国外寒冷地区的城市景观设计起步的比较早,如瑞典、挪威等北欧城市通常采用建筑单体精心的围合出形态积极的户外庭院空间,并通过调动绿化、小品、围墙等建筑元素来降低风速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了室外局部环境的小气候,从而延长了人们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前苏联针对寒冷地区城市的景观设计问题也提出了,建立气候防护单元、设施布局紧凑、注重街道走向和冬季风向的关系、发展室内景观等理论。

三、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

(一)地域特色性原则

我国北方地区城市所具有的特定的气候条件及四季分明的景观,是创造北方城市地域特色的重要资源。国内外有许多的城市都善于利用北方特有的冰雪条件开展冬季景观建设及各种文化艺术和节日庆典活动,并相应的发展冬季旅游项目。我国哈尔滨在每年冬季举办各式各样的冰雪节旅游活动,利用松花江的冰面营造城市冬季景观。将冬泳、冰滑梯等冰雪活动汇集在一起,再利用江堤开辟雪橇滑道,建冰雪大世界大型主题公园;在太阳岛公园中举办雪博会、雪雕比赛,从而营造出一个别具特色的冬季游憩空间。

寒冷地区城市景观是基于自然及长期演化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人工建筑及景观形象。一些形式简单,布局紧凑,既利于冬季的防寒,又可以阻挡春季的风沙的城市地区设计形式,比较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封闭的人行系统就是北方城市特有的城市交通空间之一。比如,哈尔滨大型地下商业街、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空中步道都是为适应寒地城市气候而设计的。

(二)利用室内空间表现的原则

北方冬季的寒冷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们从事户外活动和公共交往的需求,而室内环境的室外化则给我们提供了在某种程度上尽量接近室外空间的室内化公共空间,为寒冷季节的室外社会活动提供了一个较为舒适的气候环境。比如设计有玻璃顶棚的街道、庭院、屋顶花园、空中步道及地下商业街等多种形式的室内化公共空间。这种设计方式不但可以引入自然光线与室外环境保持视觉上的联系,还可以在室内种植绿色植物,丰富冬季城市景观。

四、寒地城市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寒地城市其冬季漫长寒冷、日照时间短,植物随着气温的降低而进入休眠期,除了一部分植物具有冬季观叶观干等特殊观赏效果外,大部分的树木叶子干枯,呈现出一片灰暗的褐色。因此,寒冷地区城市植物景观的设计应以改变人们对冬季寒冷的感觉、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努力方向。

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选择方面:依据四季景观不同主题的要点选择植物。

冬季枝干形态优美的树种;常绿针叶树;各种风致优雅、婀娜多姿的常绿树树形,如偃卧形、悬崖形、临水形、迎客形、奔月形等。这些树种枝形飘逸,给人以优美的审美享受。如冬季美丽的雾凇景观;落叶阔叶树。公务员之家

落叶树木之美不仅在于其生长季节的叶、花和果,也在于其冬态条件下干的线条结构。除了充分挖掘树冠的自然形成外,还可修剪成各种人工形态,白雪覆盖后也可作为雪雕观赏。

枝干色彩与质地。与春、夏、秋三季比起来,树木的色彩在冬季是比较单调的,枝干多为灰褐色。但有些树种的枝干却具有鲜艳的色彩,如红瑞木、京桃等。应用这些树种可丰富冬季城市中植物景观的色彩,打破色彩单调的冬季效果。

冬季宿存果实的植物。宿存果实是冬季植物的另一景观,若在白雪的映衬下其观赏效果会更好。

结语

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优劣在于能否创造丰富的社会交往活动,是否有良好的视觉空间感受,以及是否能满足寒冷地区城市居民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优秀的城市景观设计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面貌,而寒地城市景观同样有其独特的设计手法,产生有别于一般城市的风景。所以,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应主要以城市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李雄飞,王悦.城市特色与古建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陈自新.北京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中国园林,1998年6期

[5]李绍纲.寒冷地区城市旅馆中庭设计的几个问题.世界建筑,1984年2期

[6]李佳艺.寒冷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念[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NO.4,Dec.2002.

寒地城市范文篇7

关键词:寒地;友好交往;住区;公共空间

一、引言

国内对于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从住区规划、环境设计、交往空间等方面,而基于地域气候视角下对于住区公共空间的研究,也只是从宏观的角度来阐述了气候因素对于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影响。因寒地气候区,冬季长、气温低、寒风冰雪天气较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且现有的大多数住区内公共空间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也面临更多困难,直接影响到住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问题。

二、影响因素

1.地理环境因素。寒地城市位于北半球北纬45°以北的高纬度地区,特点是冬季漫长,日昼及日照时间较短,季节变化明显。尤其东北地区,由于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处于严寒、降雪、寒风等恶劣气候状态下,造成住区公共空间的使用率下降,出行不便等状况。2.行为模式影响。人的行为模式主要分为:必要性活动(是指为了满足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不得不进行的一些活动;自发性活动(只有在时间、地点等条件允许下,并且人们有参与其中的意愿的情况时才会发生;社会性活动(指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从这三种活动类型可以看出,人们在公共空间的活动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其中物质环境是一个主要因素。当户外环境的质量欠佳时,就只能发生必要性活动;当户外环境质量较高时,在发生必要性活动的基础上,户外活动时间具有显著的延长性,同时自发性活动发生的概率增加,伴随着自发性活动质量的提高,自然地社会性活动的概率也会逐步增加。

三、问题研究

1.设计思想忽视人的社会性。城市空间具有相应的社会属性,住区也应该是物质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结合。某些住区在空间环境设计上缺乏对居民日常生活的调查研究,设计中对人的社会性关注不够,不能很好的满足居民的行为活动需求。造成很多方案虽然在设计图纸上严格符合规范要求,采光、通风、间距等都很有理、很美观,但是建成环境和居民使用反映却差强人意,尤其体现在寒冬季节。2.空间可使用时间短。地处寒地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设施的使用受到季节及时间影响较大,而由于不少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片面注重空间环境设计的形式化,往往不能很好的为居民在各个时间段的使用,这实际上造成了公共空间的浪费。没有创造出方便、温暖的交往场所,使住区公共空间没有承担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功能属性。3.地域文化的缺稀。当前的住区设计定位不同程度的存在追逐时髦等倾向。不考虑气候和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千城一面”的公共空间,这种没有识别性的城市住区也难以使居民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无法促进交往。4.住区舒适度降低。住区公共空间的活动设施、活动类型的缺乏,导致冬季住区公共空间长达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无人问津的惨状。住区内部陈设简单的健身器材、儿童娱乐设施,对于寒冷气候的冬季,也只是住区环境中冰冷的摆设,却没有真正地考虑到住区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对于住户的需求,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与设计,创造出适合寒地城市住区冬季公共空间的适宜场所。

四、冬季又好理念的住区公共空间

对于寒地住区在进行公共空间的设计时,应着重寒地气候因素与其他环境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一方面改善住区公共环境能抵御寒风的气候,创造出适合居民在冬季进行户外活动与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注重冬季气候环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创造出适合寒地气候的住区公共空间。1.增加文化活动。在冬季,居民除一些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如上班、买菜等,大多数时间在室内度过,因为住区室外环境是寒冷的,无法提供良好的、热舒适的室外空间,因而要想吸引居民冬季在室外环境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和社会交往,通过改善住区的气候环境,创造出防风、防寒的热舒适的公共空间。既促进里邻里交往,又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使住区充满生机。2.优化气候环境。保证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相互渗透,改善冬季寒冷气候因素对住区公共空间的影响,提高住区整体热舒适度的微气候,减少冷风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交往的影响。随着冬季寒冷气候因素的影响,要保证其铺装、材质、设施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并合理的种植枝叶茂密的高大常绿乔木和低矮灌木,可以抵挡冬季冷风的侵入,优化住区内的气候环境。3.营造人文环境。居住区公共空间是居民生活重要的交流纽带与生活润滑剂,只有以人为本的设计才能满足当代社会应该具有的人文气息,在寒地这一点更为重要。通过对住区公共空间的研究分析,提出适宜寒地气候的住区冬季友好的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从而创造出满足人们日常活动需求与社会交往的住区公共空间,对于长春市住区公共空间的阶段性的调研成果,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更加深入研究,并希望能够将成果应用到实践项目中,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可行性。希望通过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及实际建设,将长春市住区的公共空间建设更加舒适宜人。

五、结语

针对寒地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与研究,通过对必要性活动空间的优化设计,使得在这里进行必要性活动的人们通过空间的优化来进行一定的交流与沟通。当人们的内心需求得到满足时,也为下次进行愉悦的必要性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周而复始,我们相信这里的必要性活动空间会转化为社会性活动的空间,为在冬季的人们提供舒适宜人的友好交往的公共空间提供可能,这也是研究的最终目的与美好希望。

作者:韩蒙 周欣荣 曾玉熙 张堃鹏 杨柯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参考文献:

寒地城市范文篇8

一、黑河发展试车经济的主要经验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试验场规模

黑河市已建成多家大小试车场,其中,汽车测试中心有限公司是黑河市唯一对外开放的试车场,也是亚洲最大的寒地试车场,建有陆地ABS试车跑道、冰雪跑道系统、17种功能跑道,可为前来试车企业提供服务。目前,全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寒带测试工作量的80%集中在黑河完成。随着冬季试车试验量的加大,试验场地供不应求,为此黑河红河谷汽车测试中心有限公司投入2500万,对孙吴二门山试验场、小乌斯力试验场、嫩江尼尔基试验基地进行了升级改造,完善了试验道路、维修间等基础设施。2015年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上海泛亚技术中心在黑河挂牌运营,黑河市第四家对外开放的龙江试车场也开始运行。

(二)领导重视,成立专门机构,发挥服务职能

黑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试车产业,将其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06年成立了黑河市试车市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黑河市试车市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试车工作,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为来黑河的试车企业和试车人员解决实际困难,提供良好的服务,确保各汽车运行商在黑河试车季“绿色通行”。

(三)制定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和服务办法

出台具体的服务制度和服务办法,建立综合性服务体系,为试车场专业管理人才提供各种生活便利,促进黑河试车产业发展,吸引企业落户黑河。

(四)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近年来,黑河市开展创建部级卫生城、园林城、环保模范城的“三城联创”活动,投入资金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道路设施与路网结构,合理调控交通需求,挖掘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运用潜力,减少城市停车压力,在构筑科学高效便捷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上取得新突破,黑河成为整洁干净、文明和谐的边境口岸城市,2015年3月黑河市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试车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每年在试车季前期,做好宣传工作。2015年7月召开了全国寒区试车技术研讨会暨试车服务对接会,研讨会起到了宣传黑河作用。对接会起到了服务试车企业的作用。还通过试车网介绍黑河试验场地、道路情况、寒地试车服务须知、生活提示、外籍人员换领中国临时驾驶证要求、办理试验牌照规定等,方便来黑河试验的企业制定事业计划;搭建企业互助平台。通过加强宣传,展示黑河寒地试车优势,提高黑河城市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汽车厂商前来黑河进行寒地试车。

二、黑河发展试车经济面临的机遇和困难

(一)黑河发展试车经济面临的机遇

1“.繁荣边贸旅游明星城”的发展定位使黑河迎来沿边开放重要战略机遇期。2012年黑龙江省十一次党代会在对黑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明确分析和定位的基础上,提出要把黑河打造成旅游边贸的明星城市。2014年黑河市委、市政府提出繁荣边贸旅游明星城,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崛起,建设美丽黑河、幸福城市。“繁荣黑河边贸旅游明星城”的发展战略,明确了黑河未来发展目标,使黑河迎来沿边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2012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务院批准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编制的《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2014年了《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2015年4月,总理对东北地区经济形势的考察,明确了东北再振兴基本战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支持边疆地区加快发展。黑河正在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各项优惠鼓励政策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机遇中加快发展。3.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使黑河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习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新时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建设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构想。“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组成部分,就是努力打造以“绥芬河—满洲里—俄罗斯—欧洲”铁路和“绥芬河—俄远东港口”陆海联运为主的战略通道,从而实现对东北亚经济圈的再次放大和有效衔接,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产业聚集带。黑河是建设“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建设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使黑河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4.俄罗斯开发开放西伯利亚和远东将为黑河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目前,中俄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2012年普京进入第三个总统任期,把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确定为俄罗斯面临的重大战略性任务之一。2014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了《关于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2014-2025年)》的国家纲要,西伯利亚和远东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俄罗斯以“跨欧亚发展带”为抓手,实施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战略,俄罗斯开发开放西伯利亚和远东将为黑河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随着中国汽车进军俄罗斯,其低温性能必将受到关注,进而带动寒区试车的发展。

(二)黑河发展试车经济面临的困难

黑河试车产业正以良好的态势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制约着黑河寒地试车基地向更大的规模发展。1.黑河发展试车产业以来,产业链条短,产业链条主体协同效应差。2.目前国际国内试车市场竞争激烈,亟待提升黑河寒地试车技术水平,增强行业竞争力。3.城市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备,将限制黑河试车产业向更大的方向发展,餐饮、住宿、金融服务、交通出行有待完善。4.市域内缺乏试车产业的专业人才。5.试车企业的品牌效应充分发挥,城市知名度有待提高。

三、黑河市发展试车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区域内试车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发挥试车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必须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分析工具,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做出一年以上的科学计划。黑河市域内发展寒地试车要制定长期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要有前瞻性,要适应未来市域内试车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明确试车产业发展定位、而且要确保试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试车产业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黑河发展试车经济如果缺乏整体发展规划,容易造成区域内重复建设,引发恶性竞争,导致区域内的资源浪费。黑河要通过制定区域内长期的试车产业发展规划,对区域内试车产业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有效整合区域内试车资源,形成合力,抱团竞争,发挥区域内试车产业的整体优势,实现“内联外引”,不断开拓市场,提高区域内试车产业的行业竞争力。

(二)制定相关的产业扶植政策

产业扶植政策是指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发展计划或规划纲要时,针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重点倾斜、优先扶持某些产业或部门的措施,促使它们优先发展,快速发展,以期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发展试车经济要制定出台相关的产业扶植政策,加大对试车产业的扶植力度,为市域内试车企业创造一个方便、顺畅、安全、舒适的试车环境,以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投资。汽车试验场是产品研制和技术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汽车研发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建设规范化、高精度的试车场地成为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关键。目前黑河虽已建成多个寒地试车场地,但试车场建设投资上,与国际一流寒带试车基地还有很大差距,在欧洲寒区试车基地阿耶普格和阿维斯焦,在跑道建设方面,德国大众的试车场投资了3亿元人民币,博世的试车场投资约2亿人民币。瑞典的试车场投入是黑河的10倍。因此在同等气候及短期气候不稳定的情况下,黑河易出现市场竞争力下降及企业客户流失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提高行业竞争力,应加大现代化试车场及各种汽车跑道路面建设,参照国际一流寒带试车场标准,打造国际化试车场地,为试车改善测试环境,提供标准化服务,打破季节局限,全面推进寒地试车基地发展。

(四)延长区域内试车产业的产业链

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拓宽视野,延长试车产业链条,试车经济才更有发展,相关产业齐头发展,试车产业才有更大前途。通过发展试车经济,延长试车产业链条,带动餐饮、宾馆、娱乐、交通、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呈现“一业兴、百业兴”的局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拓展市场

黑河发展试车产业,要发挥“四型经济”(即试车、碳汇、俄玉、养老)之间的促进作用,改变等客上门的被动做法,主动出击,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省内外的合作,在巩固原有试车企业的基础上,努力发掘新的企业和零部件厂商来黑河试车。1.以旅游、会议、度假经济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黑河。通过申办全国和地区国际间汽车赛事和会议等活动,提高黑河的知名度。坚持每年由市政府出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国内外汽车企业和零部件厂商来黑河参观,积极加强与汽车企业和交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产业集聚。2.采用网站、信函、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宣传。建立黑河寒带试车基地信息网,利用网络宣传自身优势和设施建设情况,扩大信息覆盖面,为汽车企业了解黑河提供便利。制作一批精品节目,有计划地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搞好宣传,提高黑河寒带试车基地的知名度。3.通过参加行业会议、车展、考察、交流等机会,在行业内广泛宣传黑河寒区试车的优良条件、优惠政策和创新措施,通过介绍气候、道路、食宿等硬环境优势;服务、诚信、热情等软环境优势,吸引更多外来试车人员。

(六)全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提高宾馆接待能力。今后几年黑河要适当调控宾馆酒店餐饮业发展速度,加快现有宾馆酒店餐饮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在搞好标准化服务,强化经营管理和完善设施上下工夫,确保档次,提高服务水平。2.加强交通网络建设。黑河目前已形成立体交通效能网络,有飞机、铁路、公路、水路与国内及俄罗斯相通,但存在航空航班单一,铁路出行拥堵、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等问题,为方便黑河与内陆地区城市的交流及汽车汽车试车人员的出行,试车季根据试车企业的驻地情况,适量开通抵达北京、上海、沈阳、湖北等地的航班,以及增开相关铁路车次,方便汽车试验人员往来,缓解铁路交通拥堵的局面。

(七)完善试车产业综合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服务和投资环境

寒地城市范文篇9

城市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生产力的空间载体,是一定地域内经济集聚实体和纵横交错经济网络的枢纽。统观全球经济态势,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可以认为,只有城市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1994年6月在英国曼彻期特举行'94环球论坛作为持续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主题就确定为:城市与持续发展。面对21世纪全球城市时代的严峻形势,城市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已成为联合国环境与开发署等国际组织共同关注的主题,而城市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之一。

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中,就有开展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持续发展研究,为城市现代化和持续发展提供战略、规划、设计、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邹家华副总理在1996年6月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第2次人类住区大会高级别会议上明确指出“能否‘在世界上建设健康、安全、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乡镇和农村’,需要我们以新的视野探索和寻求新的出路。”

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①。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基地。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科学有序发展的蓝图,是各级政府指导、管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手段。

当前在全球城市化时代即将来临之时,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到加速成长阶段,1996年全国城市化水平达29.4%。但是城市发展在宏观、中观、微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非可持续问题,急待加以调控(见表1)。

表1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表空间尺度/城市问题宏观

(城市-区域)中观

(城市)微观

(城市社区)

城市经济城市间职能分工不明确。结构趋同,缺乏特色,重复建设城市经济活力不足,经济效益差,单纯追求高、大、全城市中许多企业面临困境

城市布局大城市建成后不断以摊大饼式地向外拓展,城乡结合部布局杂乱,乡镇企业过于分散开发区过多过滥,土地资源浪费,老城改造更新和历史欠帐较多,环境保护不够社区服务设施,安全保障体系等不尽人意

城市基础设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缺乏统盘考虑,以邻为壑、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对城市发展需求认识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供给不足

城市生态人口持续膨胀下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林地、草地退化、沙化、碱化、旱化三废污染加剧,植被、地表破坏严重,地下水资源减少缺乏公共绿地和休闲环境

城市形象“千城一面”城市风貌缺乏鲜明个性和高品位形象特征“千楼一面”

城市管理战略、宏观上缺乏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缺乏分类指导条块分割,存在盲目性、被动性和随意性等短期行为简单化

地市合并后的哈尔滨市国土面积达到5.3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914.9万人(1997年),在综合实力增强的同时,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城乡关系、空间开发强度与次序等矛盾也有所增强,这类矛盾的解决,必须有强有力的发展政策加以调控,才能使哈尔滨市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

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一方面强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城市质量(包括生态环境质量、城市风貌形象质量、城市文化质量等)的逐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实施将引导城市走向稳定、协调的发展之路,对城市进一步优化生存环境、创造发展条件、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两个根本转变:国家政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指导

从我国的宏观政策来看,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这一跨世纪的战略中提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二是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举措。

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城市发展改变原来固有的模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两个根本性转变对城市的具体指导意义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城市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战略性变革(见表2)。

表2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发展方向分析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

规划哲学以人为中心人与环境并重

规划目的贯彻国民经济计划与国民经济计划相辅相成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规划任务以建设为主的物质性规划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规划方针“十六字”方针:“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尊重人、自然和历史文化,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规划内容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平面、静态)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规划、景观风貌规划、城市管理规划有机结合的环境整体规划(立体、动态)

规划理论单一的建筑学建筑学、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园林学、系统工程学等多学科协同作战的城市学

规划标准严格贯彻国标与国际标准对接并突出地域性特点

规划方法与技术定性为主定性、定量、定位、定景、定施的综合集成与“3s”等技术应用

规划视野就城市论城市

就区域论区域

就现状论现状以区域系统观和动态时空统一观,研究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科学调接问题

规划审美观空间形式美生态和谐美

规划价值观高标准、高消费适应性、可持续性

规划主体与城市建设投资渠道政府由上而下进行拨款、投资政府、企业、外商、上、下、左、右等多渠道、多方式

规划管理领导决策存在随意性、盲目性问题规划管理法制化、科学化,领导决策与民众参与相结合

三、三个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制定准则

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只有面向世界,才能在世界经济开发、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位,明确开发战略的目标和方向;只有面向现实,才能摸清都市圈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异和组合特点,从而能够因地制宜,突出构建重点,体现和创造城市的特色;只有面向未来,才能在跨世纪的高度高瞻远瞩,远虑近忧,妥善处理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筑的远近关联,将其置于一个滚动过程中,形成巨大合力的后劲。只有坚持三个面向的准则,才能从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大格局和大趋势中,科学谋划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活力创造条件和新的动力。

四、对市情的再认识棗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坚实基础

科学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必须对城市市情进行重新审视,从中挖掘真正有意义的优势条件,同时认清不足,以使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制订有明确依据。

地市合并给哈尔滨市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哈尔滨市成为全国各省辖市中国土面积最大的城市,同时宏观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经济二元化程度加大等给哈尔滨市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

当前,对市情再认识和科学评估应重点把握住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并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和评价。对于哈尔滨市而言,区位因素、历史基础,综合经济基础,知名度是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

1.区位因素

哈尔滨市地处我国沿边开放的第一线,黑龙江省是我国内陆边境地区发展程度最高、国际合作前景最佳的省份;从国际合作的区位来看,哈尔滨市处于东北亚腹地,是欧亚大陆桥重要的城市;从更广阔的空间范围来看,哈尔滨市是我国寒地中最具实力的城市。总体上讲,哈尔滨市的宏观区位既有优势,也存在劣势,随着中俄贸易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关系的改善,哈尔滨的宏观区位条件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2.历史基础

哈尔滨历史上就曾是东北北部最大的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后哈尔滨成为欧亚大陆桥上重要的交通枢纽。至二十年代初,日、苏、英、美、法、德等国在东北北部经营进出口的投资几乎全部集中于哈尔滨;1914-1931年先后有33个国家到哈投资办企业,占外商在东北主要城市投资总额的33.6%;有28个国家14个外国侨民居住在哈市,共有16个国家在哈开设领事馆,国外设立的金融机构16家,外国商店最多时达2502家,与40多个国家(地区)的100个重要城市有经贸往来②。可见,从历史上哈尔滨市就是一个国际化非常强的都市。

3.综合经济基础

从“一五”时期开始,哈尔滨市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目前,哈尔滨市的机电设备、工量具、中小型轴承、医药、亚麻纺织已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工业生产基地。地市合并给哈尔滨经济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使哈尔滨市成为我国省辖市中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但经济效益随着设备陈旧等原因的下滑以及城乡二元化经济格局也给哈尔滨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

4.知名度优势

哈尔滨素有“中国冰城”之美誉,哈尔滨的知名度首先来自她是中国最北的省会城市。作为中国的“冰都”,哈尔滨冰雪节成为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96冬亚会的召开,使哈尔滨在世界冬季体育活动中也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哈尔滨洽谈会已成为与“广交会”齐名的重要贸易盛会。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成为令人瞩目的部级音乐文化艺术活动盛会。另外,城市建筑的欧式风格、“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誉及众多知名的文化活动也使哈尔滨拥有了更多的城市魅力。作为中国寒地城市的象征,哈尔滨正日益走向世界。

五、“五定集成”: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研制的方法论

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有科学的方法论进行指导。综合区域科学、地理科学、规划科学、景观生态学、系统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方法,结合城市的发展特点,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制定应遵循定性、定量、定位、定景、定施的“五定集成”的方法。

“定性”是要科学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的优势、潜力、机遇与前景,从而科学界定城市发展的性质、城市各组成要素的发展方向;“定量”是要在定性的前提之下,充分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和标准体系,从而使各发展目标进一步具体化、量化,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性更加明确;“定位”是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落实到空间布局,使城市空间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优化组合;“定景”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和CI理念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象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定施”是要明确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实施措施,使城市发展战略真正落实到城市发展实践中。“五定集成”方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制定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六、因地制宜地突出市场独占性: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目标

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当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以便于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如寒地国际性城市应是哈尔滨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从我国国际性城市体系的发展趋势来看,除沪宁杭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具有发展成为有全球意义的综合性国际城市外,其它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均可为区域性或专业性国际城市。

在我国东北地区目前已有沈阳、大连、长春、丹东、哈尔滨等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构想,而且大多数城市将其国际合作范围界定在了东北亚区域。这种大雷同如不从根本上打破势必须造成盲目竞争和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哈尔滨市应当立足东北亚,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哈尔滨市是中国寒冷地区最大同时也是实力最雄厚的城市,而且历史上也是国际性很强的城市。同时,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加以考察,哈尔滨有活力的产业和经济活动范围均不仅仅局限于东北亚。哈尔滨市的机电、工量具、轴承、医药、亚麻等产品的销售范围已遍及全国,部分产品已在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从哈尔滨发展所依托的资源基础,更是具有寒冷地区的特色。可以说,哈尔滨市的发展,特别是其产业、产品的发展,某种意义上需要充分利用寒地资源并进行深层次、高附加值的综合性开发。所以应当将寒冷地区作为哈尔滨市新的发展视角。

作为中国的冬城之都,哈尔滨市应率先建成中国的寒地国际性城市,以其鲜明的特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哈尔滨市不仅要在世界寒地城市中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更应以寒地城市特殊的优势条件与国内外各级城市进行广泛地合作。从可持续发展观点考察哈尔滨的现实与发展问题,寒地国际性城市的视角将给哈尔滨市带来在国内许多领域的市场独占性,使其自然、人文、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并能为哈尔滨市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对哈尔滨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七、构筑具有活力的产业链条:可持续发展经济规划的关键

健康稳定的经济增长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最大推动力,只有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同时,充分运用各种经济手段,配合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才能切实提高处理环境与问题的综合能力,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例如,对于哈尔滨市来说,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扩大优势产业的影响力,加快金融、商贸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哈尔滨市目前的产业结构最重要的特征是工业结构的偏重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偏小。建设寒地国际性城市,首先要发展高度发达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高层次的第三产业,同时强化优势工业的改造力度,稳定粮食生产等第一产业,形成三次产业比重合理,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根据哈尔滨市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建设寒地国际性城市的需要,哈尔滨市应构筑七大产业系列;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现代化农业系列;以电站设备、汽车、工量具、轴承、飞机等为主导的机械工业系列;以多媒体技术、微型计算机、敏感元件、传感器等为主导的电子工业系列;以寒地特色旅游为主导的国际旅游业;面向世界各地的国际金融业;立足东北亚,逐渐向外拓展的国际商贸业。

地市合并后的哈尔滨市存在着明显的社会经济发展二元化倾向,使寒地国际性城市的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时空序列。哈尔滨市在稳定和更新农业产业的基础上,产业的开发近期以工业调整和工业项目技术改造为重点,2000年之后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2005-2010年之后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旅游业等高层次第三产业的开发。

八、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难点

环境的日趋破坏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最根本原因。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实际出发,我国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实行预防为主,谁污染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并颁布实施了多部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哈尔滨市建设寒地国际性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重要的条件之一。哈尔滨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面临着城市环境保护和国土整治两方面的困难,其中有八项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即城市环境保护的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噪声四大污染的治理和生态农业区、生态示范区、绿色食品基地、自然保护区四大区域生态建设项目。

城市环境保护应重点突出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加强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生态因子的防治,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力度,逐渐恢复被破坏的各种城市绿地,特别要重视近远郊风景区和森林公园以及防护林带的建设,使城市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国土整治是区域生态治理的重点。近年来由于乡镇工业的“遍地开花”和旅游开发等使区域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国土整治应本着开发与治理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示范区、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继续加强阿城松峰山、通河乌龙狩猎场和尚志黑龙宫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同时要适度控制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

九、政府支持与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的社会措施

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制定,应当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同时深入认清市情,注重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时空统一性,以获取发展机遇的市场独占性。所以,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是政府行为,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政府支持的关键是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政府工作目标的确定和实施。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部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经济、科技、环境、资源、社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框架,各地也根据其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制定了部分地方性法规,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针对哈尔滨市的实际,哈尔滨市也应逐步健全地方性法规建设,特别是冰雪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城市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法规应尽快完成。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得到公众的认可,才能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变为实际行动。近年来的宣传和教育已使持续发展逐渐深入人心。所以,要真正重视可持续发展“精神工程”的建设。针对哈尔滨市建设寒地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作为国际性城市的公民,哈尔滨市民应当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勇于开拓的思维和对各种文化的包容性。这就需要在建设物质环境的同时,引导和帮助市民了解世界、认识世界、逐步将自己溶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之中。

社会措施对于促进哈尔滨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使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得以顺利实施,同时便于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可以重点采取以下社会措施进行宣传和推广普及:广播、电视、报刊、竞赛、研讨会、专题讲座、民意测验、公众听证会、新闻会等。随着各项措施的深入,可持续发展将进一步成为社会各届的共识。

十、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的项目库

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更重要的是落实在具体建设上,及时构筑一系列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对城市跨世纪发展有决定影响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关系到城市集约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的重要举措。

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项目库的构筑,其目的在于把城市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经济、辐射力较强,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与历史上重点工程建设相比,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具有较大的不同(见表3)。

表3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与历史上重点工程若干比较分析表

体制/内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重点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建设目的国民经济计划的落实与深化在计划宏观指导下创造性的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服务

建设背景影响因素单一封闭型复杂性、开放型

把握因素程度确定性不确定性

建设资金渠道国家投资渠道单一化国家、集体、个人、外商多方融资(渠道多元化)

建设措施行政手段为主行政、经济、社会、法律手段并重

建设功能与意义对城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起到了骨干和保证作用以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具有经济活力,环境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跨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具体要求是: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完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商饮服务等设施,使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配套进行城市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保等系统建设;加强市容市貌和生态建设,美化城市;逐步壮大城市的综合实力,提高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以加快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哈尔滨市在历史上发展壮大,重点工程建设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仅如已成为国际四大冰雪节之一的哈尔滨冰雪节为例,其在城市发展中产生了全方位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速了冰雪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冰雪文化的发展;活跃了哈尔滨冬季文化生活,改变了市民冬季生活习俗,培养了审美情趣,锻炼了勇敢精神;促进了社会秩序好转,提高了精神文明程度;改变了哈尔滨形象,增加了哈尔滨知名度;发展了旅游业,促进了文化流;增加了经济效益,促进了开放搞活③。哈尔滨未来的发展更需要类似哈尔滨冰雪节这样高质量、品种优、效益好的系统工程,各领域中均需要类似的发动型生长极,以牵动、促进、保证哈尔滨走上持续发展,永续繁荣之路,向国际性都市目标迈进。

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的建设包括经济、文化、生态、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系统建设,与以往的建设工程相比,有着工程浩大,标准高并与国际接轨的特点。

综合哈尔滨市社会、经济、生态、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现状特点及建设寒地国际性城市的战略需求,哈尔滨寒地国际性城市应重点建设以下十二大工程:寒地高新技术产业系列工程、哈尔滨寒地国际金融贸易CBD工程,世界冰雪文化乐园工程、国际音乐文化艺术街区、世界啤酒文化公园、世界寒地文化中心、冬季奥运会体育中心、马家沟治理综合治理工程、寒地生态园林绿化工程、哈尔滨综合交通网工程、哈尔滨水资源供给工程体系、哈尔滨国际通信网工程。

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只有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够得以实现,面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哈尔滨市只有找准自己的方位,以高标准发展和建设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注释:①《中国21世纪议程》

②杨明远,《哈尔滨市国际化目标模式与对策选择》

③王景富,《伟大的创举丰硕的成果--哈尔滨冰雪节的由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滨洋著《寒地边境资源型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初探》,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6月第一版。

2.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城市化健康有序发展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战略座谈会综述,城市规划,1998年第二期。

3.张叔君、张秉忱编著,国际性城市研究文汇(上、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信息中心,1996年10月。

4.王士君、田饶,21世纪中国国际性城市体系的结构与布局,城市规划,1995年3月。

5.中国城市跨世纪发展若干战略问题,城市规划,1997年1月。

6.冯家明,漫话冬城,中国城市导报1990年。

7.梁日:“冬寒世界”里的城市,《地理知识》,1991年9期。

寒地城市范文篇10

1.1城市化发展历史

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经历了古代城市化萌芽期、近代城市化雏形期和现代城市化发展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黑龙江省城市化的影响机制不同,城市发展特征各异(表1)。总的来讲,地处边境寒冷地带、基于资源开发的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大部分地区有较大的差异,其突出的特点是近代城市化的突发性和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建国后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①较快发展时期(1949-1957年)。这一时期黑龙江省完成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工业基本建设工程,建成了全国重点项目22项,其间人口非农化水平由24.9%提高到38.8%,城市数量也由5个增加到8个。②大起大落时期(1958-1962年)。受“”的影响,1960年人口非农化水平高达48.1%,国家调整政策后又降至1962年的38.5%。③停顿时期(1963-1979年),由于“”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人口下放农村等因素,全省城市化发展出现停滞态势,1979年人口非农化水平较1963年下降2.0个百分点,城市也仅增加2个。④稳步发展时期(1980年至今)。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农村城市化取代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1997年人口非农化水平达到45.02%,城市数量也提高到31个。

1.2城市化现状发育特点

1.2.11997年,黑龙江省31个设市城市(不含辖县)占有全省31%的土地面积、74.94%的人口76.35%的国内生产总值,84.98%的工业总产值,73.52%的农业产值,城市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比全国平均高出1倍以上。

1.2.2人口城市化的高水平与基础设施城市化的低水平共存。至1997年初,黑龙江省非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5.02%,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38.42%。黑龙江省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居全国第5位。但由于长期受“重生产、轻生活”思想影响,城市基础设施欠帐多,城市设施指标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2.3全省城市化资源、边境、寒地特色鲜明。丰富的自然资源、边境省份和中国最北的地理位置是省情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全省形成了资源型、重型的经济结构、厚重朴实的寒地人居特点及资源型城市、边境口岸城市等城市类型。同时全省城市化进程也面临着城市产业结构偏重、综合效益较差、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

1.2.4受到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区域开发时序、宏观产业布局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城市化发展地域分异与城镇分布密度反向相关。全省城镇分布密度明显呈现出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平原高于山区等特点;而区域人口城市化水平则正与此相反,全省三大经济区松嫩经济区、三江经济区、兴安经济区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3.9%、43.6%、52.0%。

1.2.5城市现代化、资源型城市

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黑龙江省城市化与人居环境调控研究》阶段性成果。

结构转型、农村城市化是全省城市化进程面临的三大问题。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与全国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之一是城市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共同发展,特殊性问题是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转型,这是未来全省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表1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历史简表

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特征城市化机制城市发育特点主要城市

古代城市化萌芽期(1898年前)城市发展的不连续性政治统治和军事防御城市规模小且职能单一,多为军政要冲和驿站金上京会宁府(今阿城),卜奎(今齐齐哈尔市)等

近代城市化萌芽期(1899-1945年)近代城市产生的突发性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及帝国主义的资源掠夺城市规模增大;职能多样化,主要为帝国主义军政统治中心,商品倾销中心,工业生产基地与掠夺资源的物资集散地;城市沿铁路分布。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

现代城市化发展期(1946年至今)城市化发展的持续性工业化和产业层次高级化城市数量、规模增长迅速,城市职能类型多样化,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的网络式城市布局体系。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黑河、绥芬河等

2、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机制

当前,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的内在机制主要在于产业优化和体制转型,即“两个根本转变”在产业结构和体制结构中的体现将决定未来黑龙江省城市化的速度与质量。

2.1产业结构优化

黑龙江省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其工业化进程略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工业化仍将是全省城市化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全省工业结构进入稳定调整时期,工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将有所下降,但工业仍将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资源型、重型工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小城镇的工业增长将是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第三产业以高就业容量和较强的发展潜力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对于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的黑龙江省其作用将更加明显。

农业现代化将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解放农村劳动力,进而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这对于相对人少地多、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的黑龙江省影响略小。

2.2经济体制转型

黑龙江省现有城市化发展格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自然资源的开发形成的,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作为与省情密切相关的资源、边境、寒地三大要素城市化的影响机制不再是单一的促进或限制作用,而是随着市场和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而变化(表2)。

可见,全省城市化机制已由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化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多要素、多途径、多类型发展机制,只有立足自身的社会经济系统进一步协调,提高城市化质量,才能使全省城市化进程得以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

3.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目标

黑龙江省城市化的发展,应体现省情特点并顺应城市化机制,遵循国家的城市发展政策以保证与国家城市化进程的良好协调,促进全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省城市化发展总体目标是:加强城市和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的建设,积极优化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寻求一条具有黑龙江特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速度适中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逐步实现资源、边境、寒地型城市化发展空间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3.1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

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应从目前单纯依靠资源开发的重数量的外延型发展模式逐步向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在适度城市化速度之下,建设与资源、边境、寒地特色相谐调的城市发展空间,逐步优化省域内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功能分工,强化省域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2人口城市化目标

适当放慢人口城市化发展速度,逐步调整黑龙江省人口城市化内部结构,以高质量的农村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取代原有资源开发型的城市人口增长。在现有户藉制度之下,预计至2010年,黑龙江省城镇非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6.7%,至2020年达到55.6%,至2050年全省进入城市化发展后期,人口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0%以上。

3.3城市现代化目标

建立黑龙江省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表3),逐步实现黑龙江省城市发展的现代化。形成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完善、科技文化繁荣、资源可持续利用、高质量生态环境、管理体系高效的城市化空间。

表2体制转型与黑龙江省城市机制对比体制丰富的自然资源边境区位寒地因素

计划经济主要促进因素。全省城市化的发展主要基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限制因素。作为边防地区,边境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限制因素之一。寒冷的气候增加城市的运营成本,降低城市吸引力。

市场经济不定的因素。资源的开发受市场的调节,部分资源型城市限入困境,部分前景好的资源成为促进城市化的因素。不定因素。边境区位利于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改革开发促进了边境城市的繁荣,但随国际政治气候变化。待开发因素。仍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但寒地已逐渐成为黑龙江省参与市场竞争新的视点和经济增长点。

4.黑龙江省城市化主要对策

表3黑龙江省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

指标单位标准

(一)经济总体发展

1.人均GDP

2.第三产业占GDP

美元

>5000

>40

(二)社会发展

3.恩格尔系数

4.每万人商服网点

5.人口自然增长率

6.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7.每万人拥有医生数

8.每十万人刑事案件数

9.每十万人交通死亡数

<20

<400

<1

<70

<50

<1000

<7

(三)文化教育科技发展

10.文化支出占生活费支出比重

11.成人识字率

12.青年人口受高等教育比重

13.GDP科技贡献率

>20

>90

>10

>50

(四)基础设施

14.人均居住面积

15.人均生活用水量

16.人均生活用电量

17.电话普及率平方米

升/日

千瓦时/年

%>12

>300

>1400

>40

(五)生态环境

18.城市绿地率

1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0.TSP(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

21.二氧化硫年日均值

22.城市三废处理率

23.城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24.城市环境噪声平均值

平方米

毫克/立方米

毫克/立方米

分贝

>35

>9

<0.09

<0.02

>90

>70

<55

(六)政治生活民主化、科学化

25.拥有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

26.民主监督公开化

27.法制保障制度健全

28.公民各项权利得到充分尊重

4.1城市发展战略对策

(1)加快全省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进程,建设区域性和专业性国际性城市,为黑龙江省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接轨创建良好的发展机遇。将哈尔滨市建设成为寒地国际性城市;借鉴国外边境国际化都市的发展模式,将黑河、绥芬河等边境口岸城市与其所对应俄方城市建设成为跨国合作的边境国际性城市;将五大连池市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意义的旅游城市。

(2)注重城市发展质量,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建设档次。完善城市住宅、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防灾体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城市商业、医疗、卫生、教育、体育等社会设施

的配套发展,建设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可持续的城市人居环境。

(3)创造城市风貌特色,促进城市文化发展。根据各城市不同的自然、人文、经济等要素,创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优美景观风貌、高水准建筑艺术、特别是体现资源、边境、寒地省情特点的景观风貌特色体系。

(4)制定合理宽松的政策,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合理流动。逐步改变二元户藉结构,放宽农民常住地户口迁移政策,准许农民在一定条件下迁移到小城镇落户;同时加强小城镇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外来人口的管理,建立起适应新体制的小城镇户藉管理制度。

4.2城镇体系结构优化

逐步完善以哈尔滨为中心的

(1)城镇体系“点轴”开发系统。其中由绥(芬河)、满(洲里)及哈大铁路黑龙江省域的“T”型一级点轴系统和哈尔滨-绥化(北安、佳木斯)、齐齐哈尔――富裕(嫩江、北安)、牡丹江――林口(佳木斯、东方红)三个“Y”型系统是近期内全省城镇体系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点。

(2)正确处理城市综合发展与专门化的关系,促进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优化。中心城市应重点完善城市的中心地职能;小城市应逐步提高专业化水平,改变产业结构趋同、低水平竞争的状况,有效组织小城市间的协作;资源型城市应着重改变产业结构单一、层次偏低的状况,强化城市综合职能,加强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和应变力。

(3)促进中心城市的发展,加快若干城市群的建设。重点建设哈、齐、牡、佳、大庆等实力较强的中心城市,以高标准、高效率、辐射力强的中心城市带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增长。借鉴国内外“城市群”、“都市圈”等发展模式,加强对已具雏形的哈-大-齐城市群及其进一步拓展形成的南部城市带和若干中小城市群内部的有机联系。

(4)促进资源型城市过于分散的城市空间结构的聚集。适应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化的趋势,加强资源型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完善其各项城市功能,逐步实现城市空间的优化聚集。

4.3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策

(1)逐步调整以资源初加工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立足于资源优势,加大产业关联度,培育既符合本省实际,又与全国生产力布局有良好协调并具有市场潜力的产业群体。在巩固石油、石化、煤炭、森工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农业及食品、饲料工业、医药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门类。

(2)充分利用沿边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加大“南联北开”的力度,充分利用中俄经济的互补性,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强大的面向国际的企业集团,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外向型农业等外向型经济类型。

(3)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社会化投融资体制,培育资本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良性的投入发展机制,缓解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瓶颈”。

(4)逐步理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条块关系”,建立政府“大服务”的观念,促进使城乡发展统一部署和良好协调。

(5)加强与城市化和人居环境发展相关的地方性法规的建设,促进全省城市化进程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宏观控制,特别是重点加强对全省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自然资源保护、边境开放、寒地开发等方面的立法。

4.4技术对策

(1)加强对省情、市场以及对国家发展政策的研究,因地制宜地探索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应进一步挖掘资源、边境、寒地省情之下的各种发展模式,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省城市和区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2)编制城市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规划,为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操作的依据,科学指导城市发展的合理布局,配套建设和综合开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建设省域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利用GIS等信息技术,充分利用有的城市和区域信息资源,为全省宏观管理、决策提供现代化手段,促进省域内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区域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跨世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2、陈颐.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南京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