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7:30:56

海砂范文篇1

一、工作目标

通过本次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一批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与使用不合格淡化海砂的案件和企业,重组与提升一批淡化海砂生产经营企业,进一步完善建设用砂监管体制和机制,切实加强对淡化海砂生产、经营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实现未经淡化或淡化不合格的海砂在我市各类建设工程中的全面禁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同时,进一步合理规划布局,培育发展机制砂企业,为我市3至5年后实现全面使用机制砂奠定基础。

二、整治重点

(一)生产经营环节

切实加强源头管理,全面清理一般性海砂直接经营和以运带销的堆场(单位),加快建立并全面实行淡化海砂专营制度,坚决依法取缔并严肃查处无证无照违规生产经营淡化海砂行为,着力规范淡化海砂市场生产经营秩序。集中开展淡化海砂生产企业经营许可复评工作,对原已取得经营许可的现有淡化海砂生产企业重新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检点:一是规划布局是否合理;二是淡水资源是否充足;三是水体环境容量是否保证:四是生产设备及工艺是否先进;五是质保体系是否健全;六是内部管理是否规范。其中,经营许可条件已缺失、生产经营行为不规范、无法保证淡化海砂质量的,一律责令停业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能达标的,一律注销、吊销行政许可资格;经复评或复查合格的生产企业名单,由市级地材主管部门分批次向全社会重新公布。切实强化淡化海砂生产企业监管,严把产品质量“出厂关”,依法查处直接对外销售未经淡化或淡化不合格海砂等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一律吊销行政许可资格。

(二)建设用砂环节

建设工程使用淡化海砂质量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结构安全,各施工企业、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建设(监理)单位、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工程使用不合格淡化海砂的危害性,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淡化海砂质量规范标准,禁止将未经淡化或淡化不合格的海砂用于建设工程。

1.施工企业必须承诺不得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淡化海砂,不得采购无淡化海砂经营许可证单位生产的淡化海砂。在采购淡化海砂时,必须与销售单位签订供需合同,要求销售方出具淡化海砂经营许可证和所购每批次海砂的产品合格证,并将上述证明资料存档备查。同时,要将上述证明送报建设质监部门登记,并按规范规定的批次将进场的淡化海砂送检,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淡化海砂不得投入使用。

2.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必须公开承诺不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淡化海砂,不得采购无淡化海砂经营许可证单位生产的淡化海砂。在采购淡化海砂时,必须与销售单位签订供需合同,要求销售方出具淡化海砂经营许可证和所购每批次海砂的产品合格证,并将上述证明资料存档备查,同时报送市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办公室(散装水泥办公室)登记。

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检测仪器设备,每天逐批(600吨为一批次)对进场淡化海砂进行检验,建立淡化海砂进场验收、检验制度并建立台账。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淡化海砂,应及时进行退货处理并做好相应的台账记录。

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必须安装实时监控系统,原材料尤其是淡化海砂等主要原材料进场验收、检测,混凝土(砂浆)的拌合、供货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信息必须纳入政府监管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不得人为脱离监控系统进行生产。

3.建设(监理)单位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企业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淡化海砂,严格落实对建设工程使用淡化海砂的进场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按规范规定批次对工程使用的淡化海砂进行送检,并同时配合建设质监部门实施见证检测。监理单位必须对大型工程及重要结构部位使用的预拌混凝土供应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理,并对提供该项目预拌混凝土(砂浆)的企业生产所使用的淡化海砂进行每月不少于一次抽样送检,并将检测结果及时报送建设质监部门。

4.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按规定对送检的淡化海砂进行检测,准确及时的出具检测结果,并建立不合格台账,及时将不合格材料信息上报建设质监部门,将相关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的信息反馈给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办公室(散装水泥办公室)。

三、组织领导机构及部门职责分工

(一)组织领导机构

为切实做好本次专项整治工作,决定成立市淡化海砂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二)部门职责分工

1.市建设局:负责承担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牵头组织制订相关政府规章,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全市建筑、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等单位建设用砂质量专项整治工作;查处违规使用未经淡化或不合格淡化海砂等行为;查处违规使用无海砂淡化经营许可企业的淡化海砂产品的行为;查处工程建设单位、工程监理企业对建筑、市政施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审查、监督淡化海砂使用的职责缺失行为;对违规企业的不良行为进行公示,列入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直至实施行政处罚;建立淡化海砂使用信息化监管平台等长效机制。

2.市经济发展局:负责推进砂石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机制砂产业。

3.市发展改革局:负责整治有关重点工程建设不规范用砂行为;配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查处有关重点工程建设违规用砂行为;负责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统一管理和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的技术监管;负责砂石市场淡化海砂等产品价格信息的采集,指导计价行为。

4.市财政局:负责落实专项整治工作经费。

5.市交通局:负责与协调整治查处公路、铁路、水路工程建设不规范用砂行为。

6.市水利局:负责整治查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不规范用砂行为,对未获得取水许可企业的违规取水行为进行整治规范。

7.市供电局:负责整治查处重点电力工程建设不规范用砂行为。

8.市工商分局:负责查处未经注册登记、无照经营淡化海砂的个人和企业;依法吊销已经自行停业连续半年以上且未参加年检的企业;规范企业工商登记黄砂种类或品名,及早限期取消一般性海砂经营,实行淡化海砂专营。

9.市质监局:负责淡化海砂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依法查处生产质量不合格产品的企业。

10.市环保局:负责加强环保执法,对超标排放的砂石生产企业,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查处。

11.市国土资源局:配合海砂整治有关执法行动,做好机制砂石矿选址勘察和规划布局研究,加快推进机制砂产业发展。

12.市公安局:负责加强专项整治过程中违法抗法事件的处理,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13.市监察局:负责对各相关部门依法行政情况的监督,认真调查处理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违纪违规行为。

14.市法制办:负责对各相关部门依法行政的指导和监督,负责审查有关地方性法规修订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

15.市委宣传部: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舆论宣传和相关报道。

16.市编委办:负责牵头研究执法管理队伍建设工作,研究提出砂石管理机构建设及理顺管理体制的意见和建议。

四、进度安排

(一)第一阶段:调查发动阶段(月底前)

召开全市淡化海砂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适时统一各相关部门思想认识;深入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各地淡化海砂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制订出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和整治重点。

(二)第二阶段:整治规范阶段(月上旬一月底)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工程、重点环节,全面组织开展全市淡化海砂市场集中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果。

(三)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月份)

认真总结专项治理工作经验,巩固专项治理成果,建立健全淡化海砂市场监管相关制度和长效机制,争取制订出台相关政府规章,进一步完善我市建设用砂管理体制和机制。

海砂范文篇2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刑法》、《矿产资源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务院对清理、取缔“三无”船舶的通告的批复》等法律法规和省、市政府办公厅和有关部门文件要求,在区政府统一组织领导下,以更加严密的组织方式、更加有力的整治措施、更加严格的监管手段、更加有效的执法监督,及时发现、有效整治非法采挖、经营海砂、河砂行为,维护我区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稳定,推动蓝色经济区建设和“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二、组织领导

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水务局、区海洋与渔业局、国土资源分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区监察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务局、区海洋与渔业局、国土资源分局、公安分局、工商分局、公安边防大队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整治非法采挖海砂河砂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指挥调度和督查工作。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整治非法采挖海砂、河砂专项行动的信息传递、情况通报和相关工作安排。各成员单位成立相应的行动组织机构,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行动的组织、调度和实施工作。

三、整治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原则。区政府统一领导本次行动的组织实施,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开展整治专项行动。

(二)部门协作、案件联处原则。各成员单位加强执法协作,对非法采挖海砂、河砂的案件依据各自职责依法联合处置。

(三)依法惩处、从快从重原则。各成员单位对非法采挖海砂、河砂的案件要从快从严审理、从快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整治范围、分工和重点

(一)整治范围

对我区管辖海域和区域内非法采挖、运输和经营海砂、河砂活动进行集中整治,对作业、航行、锚泊、靠港的挖砂船、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堆存海砂、河砂的港口、码头、装卸点进行全面监控,依法查处非法采挖、运输和营销海砂、河砂的各类行为。

(二)整治行动分工

1.区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查处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和违反海域使用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罚非法采挖海砂活动。

2.公安分局、公安边防大队负责查处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对查获的非法采挖海砂、河砂人员和非法经营人员依法立案查处;对充当非法采挖海砂、河砂“保护伞”、非法收取采挖海砂、河砂“管理费”和阻碍执行公务的人员依法处理;对盗采海砂、河砂的设施和非法所得依法收缴;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国土资源分局负责查处违反矿产资源和土地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清查海岸线周边海砂、河砂堆放场所,依法取缔违法经营的砂场;查处擅自在耕地上挖沙、采石、采矿、取土以及非法破坏山体等违法行为。

4.区水务局负责查处违反河道管理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在河道管理范围和堤防安全保护区内擅自挖沙、采石、取土等违法行为。

5.区交通运输局负责查处港口、码头、道路及其它场所内停靠的各类违法载运海砂、河砂船舶、车辆,及时制止违法装卸海砂、河砂行为。

6.工商分局负责查处无证经营或超范围经营海砂、河砂等违法行为。

7.区监察局负责对各成员单位在本次专项行动中的工作进展情况、职责履行情况、依法行政等情况进行监察。

(三)整治重点

从我区管辖海域和区域内采挖、运输、经营等各个环节全面整治非法采挖海砂、河砂行为,突出非法采挖海砂、河砂活动源头治理。

1.强化对海砂、河砂富集区域和海域的巡查。针对盗采海砂、河砂活动的特点,通过走访排查摸底掌握盗采海砂、河砂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对管辖区域和海域的执法检查,对盗采海砂、河砂活动多发区域和海域实施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违法采挖海砂、河砂行为。

2.强化对作业工具的管控。对无船名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三无”海砂船,对违法采挖海砂、河砂设施一律予以取缔;对海上运砂船舶、陆地运砂车辆实施登检,对海砂、河砂来源进行调查;认真开展港口码头清查,对港口码头停泊的各类运砂船舶和运砂车辆实施拉网式排查;对所有经营海砂、河砂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全面清理无合法手续、非法占用土地的砂场。

3.强化对违法责任人的惩处。对查获的盗砂人员和非法经营人员,一律依法立案查处;对盗砂船舶、车辆等作案工具和来源不明的海砂、河砂,一律予以查扣、查封、收缴;对充当非法采砂“保护伞”的黑恶势力、非法收取采砂“管理费”和妨碍公务执法的违法人员一律依法予以行政拘留;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实施步骤

专项整治行动自5月23日至7月5日,共分三项内容。

(一)宣传教育。各成员单位要加强相关海砂、河砂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大力营造整治非法采挖海砂、河砂专项行动的舆论氛围。

一是海上宣传。执法船采取悬挂宣传条幅、送法到船等方式,宣传盗采海砂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及盗采海砂应负的法律责任;

二是陆上宣传。在沿海港口、码头、停泊点、各相关街道和社区采取有线广播、发放宣传材料、张贴通告等形式,宣传整治非法采挖海砂、河砂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是媒体宣传。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整治非法采挖海砂、河砂专项行动的意义,对非法采挖海砂、河砂案件公开曝光,震慑违法行为、教育群众。

同时,公布各成员单位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和群众监督,受理举报。

(二)集中整治。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陆上摸排。广泛排查非法采挖海砂、河砂违法犯罪活动,掌握盗采海砂、河砂时间、地点、规模及卸砂地点,根据违法行为严重程度,逐一建立档案;

二是海上打击。针对海上盗采海砂活动规律和特点,集中执法船艇,采取定期、不定期巡逻的方式,开展海域巡查,严厉打击采挖海砂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设卡检查。在道路、港口码头、海砂、河砂堆放销售场地设置固定卡点,实行24小时值守,严密盘查可疑车辆、船舶,切断非法采挖海砂、河砂的运输通道。

(三)整治处理。各成员单位依照职权和分工对查获的盗采海砂、河砂船舶、车辆、设施等,依法联合处置。对抓获的盗砂人员、非法经营人员,一律予以立案查处;对查获的盗砂船、车辆、设施等作案工具和来源不明的海砂、河砂,一律予以查扣、查封、收缴;对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对执法人员通风报信、私自放行查扣的盗砂船舶、车辆、设施等和人员的,严格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处理结果报区海洋与渔业局汇总。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依法有效整治非法采挖海砂、河砂行为,是保护矿产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执法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按照专项整治行动部署开展好执法工作。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谋划和部署,逐级细化责任、分解任务,把执法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主要负责人要加强督导,分管负责人要深入一线,现场指挥,确保执法工作落实到位。要严肃执法责任,对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论领导或者具体执法人员,要依照党纪政纪依法追究责任。

(三)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配合,加大案件侦查、逃犯缉捕、整治工作的力度,加快办案节奏,提高办案效率;要加强沟通联系,探索建立打防控联动机制,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和案件线索,研究制定整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部门的整体合力。

(四)通畅渠道,及时反馈。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专项整治行动信息汇总和反馈工作。要建立报告制度,整治行动期间,每周五16:00前将工作进展情况通过金宏网报区海洋与渔业局汇总。

海砂范文篇3

一、凡在本市辖区海域从事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有关部门申请《临时海域使用权证书》,依法取得临时海域使用权,并按所核定的范围进行采砂作业;从事海域采砂作业及海砂运输的船舶必须符合有关安全要求,持有效的船舶检验证书,并配备持证合格的船员;在海岸边设置砂场,必须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沿海码头,必须符合原使用功能和安全要求,不得私自将码头改作砂场。

二、对未持有《矿产品准运证》在本市辖区海域内从事运砂的船舶,海事部门不予办理船舶进出港签证,港务部门不予批准过驳作业,码头经营单位不予以安排装卸泊位,违者按违法运营矿产品进行查处。

三、对未持有效《临时海域使用权证书》和未经批准从事采砂的船舶,不得从事海砂开采,对于未经海事部门登记注册的采砂船按“三无船舶”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对未经批准进入我市辖区海域从事采砂、过驳、运输和作业的船舶,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大力度予以查处。

海砂范文篇4

一、总体要求

以《刑法》、《矿产资源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省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相关部门单位的力量,强化各项监管措施,形成执法合力,坚决打击非法采挖营运海砂行为,维护我市海洋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组织领导

本次整治非法采挖海砂专项行动由**副市长为总协调人,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及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海事局有关部门分管领导为协调人,负责专项整治行动的指挥、调度和督察工作。成立整治非法采挖海砂专项行动办公室,具体负责行动的信息传递、情况通报和相关工作安排。办公室设在市海洋与渔业局。

根据专项行动实际需要,由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成立由市公安局、中国海监市支队、市公安边防支队、省公安边防总队海警一支队参加的整治非法采挖海砂执法工作应急处置小组。市海洋与渔业局指定一名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公安局、中国海监市支队、市公安边防支队、省公安边防总队海警一支队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组织相关执法人员对发现或群众举报的非法采挖海砂行为进行联合查处,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对重点岸段和疑似采砂船蹲点监控。

本次行动采取统一组织、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的方式。各市(区)应根据工作要求成立政府领导、相关部门参与的专项行动组织机构,负责辖区内专项行动。

三、工作原则

(一)政府领导、属地管理。各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为海砂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全面负责辖区内海砂整治工作,建立政府组织、部门协作、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部门协作、联合查处。海洋与渔业、公安、国土资源、工商行政管理、交通运输、海事有关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执法协作,对采挖海砂违法案件依法联合查处。

(三)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以防为主,完善监管工作的长效机制,有效控制非法采挖海砂行为。同时要广泛地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群防群管的社会环境,努力把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从重从快、依法严惩。对于发现的采挖海砂违法案件,要及时取证,及时立案,依据法律法规从重处罚。

四、整治范围和重点

(一)整治范围

对我市管辖海域及沿海岸线非法采挖、运输、经营海砂活动进行集中整治,对作业、航行、锚泊、停靠的挖砂船、运砂船、堆存海砂的港口、码头、沙场装卸点及公路运砂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对沙质岸线和相关海域进行全面监控,依法查处非法采挖、运输、营销海砂的各类行为。

(二)整治重点

1、强化对非法采挖海砂行为多发海域和岸段的巡查。针对盗采海砂活动的特点,通过走访排查摸底掌握盗采海砂活动情况,采取定期海陆巡查、突查暗访等措施,利用执法车船和技术监控手段对盗采海砂多发海域实施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违法采砂行为。重点加强对双岛湾以外海域、浪暖河口海域及市区范围内沿海岸段的巡查监控,同时加强与沿海乡镇、街道、渔村及用海单位的联系,组织建立基层联防联控机制,对上述海域和岸段实行24小时监控,对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

2、强化对作业工具的管控。对无船名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三无”砂船一律予以取缔。对海上运砂船舶实施登检,对运砂船舶证件、适航情况进行查验;对港口码头停泊的各类运砂船舶和运砂车辆实施排查;对陆地运砂车辆进行检查。

3、强化对违法责任人的惩处。对查获的盗砂人员和非法经营人员,一律依法立案查处。对盗砂船舶、车辆等作案工具和来源不明的海砂,一律予以查扣、查封、收缴。对充当非法采砂“保护伞”、非法收取采砂“管理费”和妨碍执法的违法人员一律依法追究,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整治措施

从采挖、运输、经营等各个环节入手,全面整治非法盗采海砂活动,突出源头治理。

(一)加强采挖环节的检查。针对非法采挖海砂活动的特点,通过走访排查,掌握非法采挖海砂船舶情况,制定执法措施,及时迅速查获违法作业的采砂船舶;利用执法船艇定期或不定期对所辖海域开展执法巡查,对非法采挖海砂活动多发海域实施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违法采砂行为。

(二)加强运输环节的检查。对海上运砂船舶实施登检,调查海砂来源,对运砂船舶证件、适航情况进行查验;清查港口码头,检查船舶及人员证件证件是否齐全;对运砂车辆进行依法检查,对海砂来源去向进行调查核实。

(三)加强营销环节检查。对经营海砂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全面清理无合法手续、非法占用土地的砂场。

六、实施步骤

专项整治行动自5月6日至7月5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利用社会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在全市营造打击非法采挖海砂的社会氛围。

(二)集中整治

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陆上摸排。全面排查非法采挖海砂违法犯罪活动,掌握盗采海砂时间、地点、规模、卸砂地点,根据盗砂船吨位、违法行为严重程度,逐一建立档案。

二是海陆巡查。针对盗采海砂活动规律和特点,集中海洋与渔业、公安边防、海警支队、海事部门执法船艇,采取定期、不定期巡逻的方式,开展海陆巡查,严厉打击采挖海砂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设卡检查。在海岸线附近道路、港口码头、海砂堆放销售场地设置固定卡点,严密盘查可疑车辆、船舶,切断非法采挖海砂的运输通道。

(三)整治处理

各部门依照职权对查获的盗采海砂案件,依法联合处置。对抓获的盗砂人、非法经营人,一律予以立案查处;对查获的盗砂车船、作案工具和来源不明的海砂,一律予以查扣、查封、收缴;对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对执法人员通风报信、徇私枉法、私自放行查扣盗砂船、违法作业工具和人员的,严格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各级各部门的处理结果要及时上报市专项行动办公室。

七、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执法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按照统一部署要求,做好抓落实的工作。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谋划和部署,逐级分解任务、细化责任,把执法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要加强督导,分管领导要深入一线,现场指挥,确保执法工作落实到位。要严肃执法责任,对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三)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各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职能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配合,加快办案节奏,提高办案效率。海洋与渔业、公安、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工商、海事等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探索建立管辖区域打防控联动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和案件线索,研究制定区域性整治措施,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整体合力。

(四)畅通渠道,及时反馈。各级各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专项整治行动信息联络情况汇总和反馈工作。建立报告制度。行动期间,各部门单位每周一次按时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市专项行动办公室(各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要在活动开始时上报)。遇有重要情况,要在接到报告第一时间逐级上报;特别重大情况,接报单位可直接上报市专项行动办公室。要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问题发生。

海砂范文篇5

关键词:硝酸银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硫氰酸铵滴定法;磨细;恒温

随着河砂资源的紧缺,开发使用海砂已成为趋势。海砂相比于河砂具有粒度好、泥沙含量低、价格低等特点。但海砂中含有大量氯离子,当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超过一定值时,就会对混凝土中的钢筋产生危害。因此,在公路交通工程中使用海砂之前必须进行淡化处理[1]。海砂淡化过程中,需要快速测定砂的氯离子含量来掌握淡化情况。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海砂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

1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1.1试验材料

选取细度模数为2.2~2.8范围的海砂[2]。

1.2样品制备

(1)方案一:采用无氯离子蒸馏水[3]500mL浸泡样品500g。蒸馏水检测参数:PH值、电导率;浸泡时间2h、24h、72h、7d,浸泡温度室温,50℃、80℃恒温水浴加热[4]。(2)方案二:采样硝酸溶液浸泡样本500g,通过浓度分别为(1+15)及(1+20)的硝酸溶液浸泡,确定最佳浓度及用量。硝酸采用浓硝酸纯度分析纯;水采用无氯离子蒸馏水,蒸馏水检测参数:PH值、电导率;浸泡时间2h、24h、72h、7d,浸泡温度室温,50℃、80℃恒温水浴加热。(3)方案三:样品取500g磨细过0.15mm筛,浸泡采用方案一、二处理方法。

1.3试验方法分析

1.3.1取样同一规格产地,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将表面层铲去,然后由8个部位取大致等量的砂,组成一组样品,人工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试样。最少取样数量不少于50kg。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冷却到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1.3.2试验方法(1)硝酸银滴定法。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RCl(氯化物)+AgNO(硝酸银)3→AgCl↓(白色沉淀)2AgNO(过量)+K32CrO4=2KNO3+Ag2CrO4↓(粉红色沉淀)(2)自动电位、电势滴定法[5]。利用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突跃,以一对适当的电极监测滴定过程中的电位变化,从而确定滴定终点,并由此求得待测组分的含量的方法称为电位滴定法。本试验根据Nerst方程E=Eθ-RTLnFlgCCl-,滴定过程中,Cl-+Ag+=AgCl↓,使得氯离子浓度降低,电位发生改变,接近化学计量点时,氯离子浓度发生突变,电位相应发生突变,而后继续加入滴定剂,溶液电位变化幅度减缓。以突变时滴定剂的消耗体积(mL)来确定滴定终点(AgNO3标准溶液的体积)。(3)硫氰酸铵滴定法。该方法测定除氟以外的卤素含量,以Cl-表示结果,试样用硝酸进行分解,同时消除硫化物的干扰,加入已知量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使Cl-与AgNO3完全生成氯化银沉淀,以铁(III)盐为指示剂,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由此可见,该反应是一个返滴定的过程,其反应式如下:2Ag+(过量)+Cl-→AgCl↓+Ag+↓(剩余量)2Ag+(剩余量)+CNS-=AgCNS↓终点时,稍过量的硫氰酸根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的配合物:Fe3++CNS-=Fe(CNS)2+(红色)

2试验过程及数据分析

2.1不同浸泡液室温浸泡500g海砂

试验数据见表1,检测过程分析见图1(a)、(b)、(c)。由图1可知:室温条件下蒸馏水浸泡24h及72h,各个试验方法氯离子含量析出较多,其中浸泡24h条件下三种试验方法数值接近,电位滴定法结果最为突出。硝酸银滴定法在蒸馏水浸泡2h到24h期间有增长,72h到7d无增长,较24h变低,在72h到7d离子析出达到平衡状态。由此可见常温下蒸馏水浸泡试验,最佳氯离子析出状态为24h。电位滴定法最佳析出状态,为常温浸泡24h及72h,同条件下测出值最高。硫氰酸铵法最佳析出状态为常温浸泡24h及72h。硝酸(1+15)室温浸泡下,2h硝酸银滴定法析出状态最佳,相同浸泡时间,相同试验方法下,氯离子的析出率也有所增长。硝酸银滴定法,在硝酸(1+15)室温浸泡2h状态下就可达到较好的氯离子析出率,相比蒸馏水法浸泡更接近实际含量。电位滴定法及硫氰酸铵法亦是在硝酸(1+15)室温浸泡2h状态下即可达到较好的氯离子析出,较蒸馏水浸泡2h试验检测数据高。其他浸泡时间下检测数据较同条件下蒸馏水浸泡低。硝酸(1+20)室温浸泡下的砂样并未达到最佳氯离子析出状态,三种检测方法不同龄期试验结果相对一致,由此可知,硝酸(1+20)浸泡并非最佳浸泡条件。在硝酸(1+15)室温浸泡2h状态下,氯离子析出量较高,比蒸馏水室温浸泡,可得到更为准确的砂中氯离子含量。

2.2不同浸泡液浸泡磨细海砂

试验数据见表1,检测数据见图2(a)、(b)、(c)。从图2分析可知:磨细后海砂氯离子含量较未磨细海砂氯离子含量高,通过分析得出,该样品中氯离子含量最高值约在0.098~0.103之间。硝酸银法在浸泡2h及72h状态最佳。电位滴定法及硫氰酸铵法在2h及24h状态最佳。电位法各个浸泡龄期数值基本一致,检出结果稳定,可断定磨细后海砂氯离子基本在硝酸(1+15)溶液浸泡下氯离子含量测定结果稳定。硝酸银法测量结果为浸泡2h为最佳析出条件,其他浸泡时间检出结果也接近稳定。硫氰酸铵法测试结果各个浸泡状态相对稳定但相比蒸馏水条件下浸泡2h数据偏低。硝酸(1+15)浸泡该样品氯离子含量约在0.101~0.104之间。硝酸(1+20)浸泡条件下,三种试验方法检测结果接近,数值相较于蒸馏水浸泡及硝酸(1+15)浸泡结果偏低。综合分析图2可知,本次样品氯离子限制值在0.098~0.104之间。同未进行磨细的样品氯离子含量做对比,取硝酸(1+15)浸泡2h的硝酸银法测出氯离子含量为0.0845%,磨细后同条件浸泡同方法试验,得出氯离子含量为0.104%,增加了0.0195%。可见砂样中还有部分氯离子未能完全析出,至于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这部分氯离子是否会析出,做了模拟环境温度试验。

2.3不同温度浸泡海砂

试验数据见表3,检测过程数据见图3(a)、(b)。表3不同恒温条件砂中氯离子含量测试数据分析图3可知,在恒温50℃及80℃条件下浸泡2h,氯离子含量较室温同条件下氯离子析出率高,24h条件下未见明显升高趋势。说明在实际工程中,环境温度达到50℃及以上时,2h后砂中氯离子大部分已经析出。同时,50℃、24h后各个检测方法中氯离子含量的析出率明显低于50℃、2h条件下,而80℃、24h条件下,各个检测方法中氯离子含量析出率与50℃、24h接近,这是否意味着高温环境下时间越久对砂中氯离子的析出起到抑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硝酸(1+15)浸泡在50℃及80℃恒温条件下,仅有硝酸银滴定法检出数据较常温条件高,其他方法无明显涨幅,可见酸性环境高温条件下并不利于氯离子析出。恒温50℃及80℃条件下浸泡2h,较室温同条件下氯离子析出率高,24h条件下未见明显升高趋势。说明在实际工程中,环境温度达到50℃及以上时2h后砂中氯离子大部分已经析出。同时,50℃、24h条件下,各个检测方法中氯离子含量的析出率明显低于50℃、2h条件,而80℃、24h条件下各个检测方法中氯离子含量析出率与50℃、24h接近,这是否意味着高温环境时间越久,对砂中氯离子的析出起着抑制作用。硝酸(1+15)浸泡在50℃及80℃恒温条件下,仅有硝酸银滴定法检出数据较常温条件高,其他方法无明显涨幅,可见酸性环境高温条件下并不利于氯离子析出。对比图1、图2可知,相同试验方法及浸泡时间下,不同浸泡液相同温度下,采用硝酸(1+15)浸泡后未出现明显检出结果上升现象,这与常温条件下浸泡结果不一致。可见高温条件采用硝酸(1+15)浸泡待测样品并未达到理想效果。

3检测结果与无限值讨论

3.1快速有效检测方法的确定

经过长期试验,以硝酸银法为标准方法,在500ml蒸馏水浸泡2h条件下检测数据为真实值(0.060%),以蒸馏水浸泡2h磨细后砂的检测数据为最高值(0.100%),通过比对发现,接近真实值的检测方法为硫氰酸铵法蒸馏水浸泡下2h(0.064%),但无限接近最高值的方法为电位滴定法,硝酸(1+15)溶液浸泡2h(0.084%),同时硝酸银法也提升至0.084%。

3.2无限真值讨论

选取磨细待测样品,目的是为确定砂中微小空隙中残留的氯离子在蒸馏水浸泡2h条件下是否可以完全析出。通过检测结果可见,确实存在微小空隙中氯离子无法完全检测出,在硝酸(1+15)溶液浸泡2h(0.104%)后,采用硝酸银法得出的检测结果较蒸馏水浸泡2h有所增加(0.100%)。研究砂中微小空隙内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析出状态及析出时间将成为重点。

3.3不同温度环境对砂中氯离子析出的影响

本次检测结果中,硝酸银滴定法蒸馏水浸泡2h、50℃恒温环境氯离子检出结果均为0.072%,同条件下电位滴定法为0.088%,硫氰酸铵法仍然与硝酸银法相同,三种检测方法下氯离子检出值均大于常温环境,可见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将加速氯离子析出。对比50℃硝酸(1+15)浸泡的检测结果,硝酸银法及硫氰酸法的氯离子析出都较蒸馏水法有所增加,但对比常温环境同条件下,结果析出量较低,可见酸性环境50℃浸泡2h并不利于砂中氯离子完全析出。50℃、24h浸泡后3种方法在蒸馏水及硝酸(1+15)浸泡下检出结果均降低。而80℃、24h浸泡后检出值有所增长,可得出50℃环境浸泡2h砂中氯离子快速析出,80℃环境浸泡下氯离子析出随浸泡时间增长而增加,酸性环境下更利于其析出,这将对模拟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随着时间增长砂中氯离子释放量增加而对钢筋产生的锈蚀情况及评估工程构筑物使用寿命提供依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精准高效的检测方法为电位滴定法,硝酸(1+15)溶液浸泡2h;同时验证了硝酸银法的准确度同硫氰酸铵法相同,硝酸(1+15)室温下浸泡2h硝酸银滴定法析出状态最佳;砂所在混凝土构筑物环境温度提高有利于砂中微小孔隙内的氯离子析出。

参考文献

[1]李学文.建筑用淡化海砂的生产和应用[J].广东建材.2009(1):17-18.

[2]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建设用砂:GB/T14684-201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3]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4]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及市政工程用净化海沙:JGT494-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海砂范文篇6

202-1型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DZF-6030A型真空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公司),AB104-N电子天平(Mettler-Teledo),水分测定器(水分接收管容量10ml,最小刻度值0.2ml,容量误差小于0.2ml)。

大蒜总糖(新疆埃乐欣药业,批号070302,070303,070304),乙醇、盐酸、氢氧化钠、甲苯均为分析纯,海砂为化学纯,阳离子交换树脂(732,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方法与结果

2.1大蒜总糖的制备鲜蒜→水煮杀酶(100℃)→加20%乙醇打浆→离心→浓缩→过滤→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多糖洗脱液→浓缩→大蒜总糖浓缩液取070302,070303,0703043批大蒜总糖样品进行水分测定分析。

2.2直接干燥法[4,5]精密称取6.0g的大蒜总糖(070303),置于已恒重的蒸发皿中,在80℃的干燥8h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干燥至恒量。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量。

直接干燥法测定耗时长,在干燥12h后,水分的减少趋于稳定;18h后,样品干燥至恒量。结果见表1与图1。表1直接干燥法测定结果(略)

2.3减压干燥法[3]

取已恒重的蒸发皿,精密称取5.0g的大蒜总糖。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将干燥箱连接真空泵,抽出干燥箱内空气至所需压力(40~53kPa),同时加热到65℃,关闭真空泵上的活塞,停止抽气,使干燥箱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经4h后,打开活塞,使空气进入干燥箱内,待压力恢复正常后再打开,取出蒸发皿,放入干燥器中,30min后称量,并重复以上操作至恒量。

采用减压干燥法对样品连续干燥81.5h后,样品仍未达到恒重。结果见表2和图2。表2减压干燥法测定结果(略)

2.4海砂拌样减压干燥法海砂先用6mol/L的盐酸煮沸30min,用水洗至中性,再用6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沸30min,用水洗至中性,经105℃干燥备用。

取洁净的蒸发皿,内加10.0g海砂及一根小玻棒,置于65℃,40~53kPa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h,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量。然后精密称取5.0g大蒜总糖浓缩液置于蒸发皿中,用小玻棒将海砂与大蒜总糖搅匀放在70℃水浴上蒸干,并随时搅拌,擦去皿底的水滴,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h,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干燥至恒量。

结果表明,样品水浴蒸干后,可除去大部分水分,再经过真空干燥7~8h后,即可达到恒量。结果见表3与图3。表3海砂减压干燥法测定结果(略)

2.5甲苯蒸馏法[3]样品中的水分与甲苯共同蒸出,收集馏出液于接收管内,根据体积计算含量。

取甲苯,先以蒸馏水饱和后,分去水层,进行蒸馏,收集馏出液备用。准确称取大蒜总糖5.0g,放人250ml锥形瓶中,加人新蒸馏的甲苯75ml,连接冷凝管与水分接收管,从冷凝管顶端注人甲苯,装满水分接收管。加热慢慢蒸馏,使每秒钟得馏出液两滴,待大部分水分蒸出后,加速蒸馏约每秒钟4滴。当水分全部蒸出后,接收管内的水分体积不再增加时,从冷凝管顶端加人甲苯冲洗。接收管水平面保持10min不变为蒸馏终点,读取接收管水层的容积。

采用甲苯蒸馏法,因甲苯沸点较高,多糖样品高温下易脱水炭化。在蒸馏过程中,样品由原来的淡黄色变为黑色。结果见表4。表4甲苯蒸馏法测定结果样品水分含量(略)

2.64种水分测定方法的比较结果见表5。表54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略)

由图4可知,4种水分测定的方法结果间存在一定差异。甲苯蒸馏法测定的结果偏高。因甲苯沸点较高,总糖样品在蒸馏时易脱水炭化所致。而采用海砂拌样减压干燥法与其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较接近,较真实地反映了大蒜总糖样品的水分含量情况。

3讨论

在GB/T5009.3-200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的第1法直接干燥法中,规定的干燥的温度为95~105℃。在实验中发现,大蒜总糖浓缩液将发黑变焦。本次实验中选定使用80℃干燥,大蒜总糖可较好的保持原有的色泽。但干燥时间过长,需18h,不适于样品的快速测定,而且果糖在大于70℃时会分解,将影响测定结果。

采用减压干燥法测定时,虽然减压干燥适用于含糖、味精等易分解的食品,但是样品经过80h的干燥后,依然达不到恒重。原因在于总糖干燥后,在表面形成一层膜,使样品内部水分不宜蒸发。

采用甲苯蒸馏法测定时,甲苯沸点较高,引起样品发黑变焦、脱水碳化,导致水分测定结果偏高[6]。有文献报道可采用沸点较低的苯、正己烷蒸馏测定。

在实验测定时,曾考虑过卡尔费休氏法[7]。卡尔费休法是测定各种物质中微量水分的一种方法,而大蒜总糖浓缩液含水分较高,不适合用卡尔费休氏法测定。

将减压干燥法改进,在大蒜总糖中掺入海砂,扩大蒸发的表面积,加速样品水分的蒸发。同时减压干燥防止样品在高温下分解,能较好保持样品的性质,测定结果比较接近水分的真实值。

【参考文献】

[1]蔡飞,陈金和,吴基良.大蒜多糖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2003,24(2):109.

[2]赵骥,郑敏,鲍翠玉,等.大蒜多糖C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及肝组织ALT,AST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2005,19(1):24.

[3]GB/T5009.3-200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4]GB317-2006.白砂糖.

[5]SN/T0676-1997进出口糖检验规程.

海砂范文篇7

关键词:施工方案;工程造价;作用与影响

水运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重点在于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由于海上施工环境较为复杂,不可预见因素较多,在施工方案的选择时应十分慎重,不同的施工方案产生不同的施工成本,并将导致实际工程造价的偏差。控制工程造价,减少投资是项目业主追求的目标,这就需要造价工程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认知不同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作用与影响,能够结合工程实际,综合各种因素(如工期、质量、造价等)考量,提出控制造价的合理化建议,为项目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现以厦门海沧港区22#泊位码头港池疏浚及陆域形成工程为例,论述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作用与影响。

1项目概况

厦门港海沧港区22#泊位码头工程位于九龙江河口湾北岸,东侧为已建成的21#泊位,西侧紧邻厦漳大桥。工程新建7万吨级通用泊位1个,考虑未来船舶大型化的发展,水工结构按靠泊10万吨级散货船舶(5万吨级集装箱)设计,码头长338米,码头面高程7.5米,前沿设计底标高为-15.3m,码头主体为重力式沉箱结构,水工建筑安全等级为Ⅱ级,结构重要性系数y。=1.0,设计使用年限50年。西护岸总长187.85米,按临时建筑物设计。码头陆域内新建临时围埝总长1256.04米,其中南侧围埝长440.9m,西侧围埝长815.14m,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临时围埝区陆域形成总方量约120万立方米,详见图一。港池疏浚(含基槽)总方量约220万立方米。

2陆域形成及基槽挖泥、港池疏浚工程施工方案和工程造价分析

2.1施工方案:方案一(原设计方案):陆域形成依靠回填海砂,范围为现围埝后方陆域,现围埝与码头之间陆域待码头岸壁结构建成,形成封闭区域后再进行回填。围埝后方回填海砂120万立方米,陆域面积18万平方米,详见图一。陆域软基处理采用强夯工艺,夯击能为2000kN.m。基槽挖泥、港池疏浚采用外抛工艺,疏浚量220万立方米,采用挖泥船挖泥装驳,驳运通过港口主航道至东碇岛纳泥区抛弃,运距约40km。该方案的主要特点:(1)、工艺简单、技术成熟;(2)、陆域形成采用强夯进行软基处理工期短、见效较快,但工程需要大量海砂,目前正逢翔安新机场及产业园区等多项工程建设,政府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严控海砂开采,市场海砂供应非常紧张。另外,大量运砂船频繁通过航道,对港口通航环境会产生较大影响;(3)、海洋管区对弃泥区抛填有严格监管措施,基槽挖泥、港池疏浚物大量外抛难度较大,另外,弃泥船频繁通过进港主航道将对港口通航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方案二(造价咨询单位建议方案):基槽挖泥、港池疏浚采用外弃+绞吸船吹填造陆工艺方案,以尽量减少外弃为原则,除表层淤泥外弃外,底层部分土质较好的疏浚物吹填至后方陆域,外抛约100万立方米,吹填造陆约120万立方米。陆域形成以尽量利用基槽挖泥、港池疏浚土并减少用砂量为原则,软基处理采用塑料排水板+1米厚排水砂垫层+开山土堆载预压工艺,卸载后再进行强夯处理。施打塑料排水板长共700万米,回填砂垫层18万立方米,堆、卸载开山土约150万立方米,堆载时间约150天,软基压缩沉降量平均按1米考虑,卸载后开山土在码头后方陆域综合利用。该方案的主要特点:(1)、工艺相对复杂、技术成熟;(2)、陆域形成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软基处理方案,堆载时间相对较长,见效较慢。但大大减少回填砂用量,市场供应较有保障,对航道通航环境影响相对较小;(3)、基槽挖泥、港池疏浚外弃量大大减少,符合相关管理部门监管要求,同时也减轻航道通航的压力。2.2工程造价分析:以上述两种施工方案为基础,按照交通运输部的《水运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JTS/T116—2019)、《沿海港口工程船舶机械艘(台)班费用定额》(JTS/T276-2—2019)、交通运输部[2019]《疏浚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及《疏浚工程船舶艘班费用定额》等有关规定,并参照福建省交通信息厦门市2020年当期信息价及市场询价,分析编制陆域形成和基槽挖泥、港池疏浚工程概算造价如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方案二的概算造价比方案一减少31%(8100万元),虽然施工工序相对较多,软基处理堆载预压工期略长,但技术成熟;利用部分基槽挖泥、港池疏浚物,减少外弃量,同时陆域形成用砂量大大减少,不仅缓解了海砂市场供应难度,还降低了对航道通航环境的影响,通航安全更有保障。按方案二实施,将给码头业主节约大量投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作用与影响

工程造价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方案是否合理,采用不同施工方案,就会得出不同的工程造价。3.1施工方案在编制工程造价中具有指导作用:(1)、施工方案包含的作业环节和技术要点: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在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中,要保证基本内容的完整性,并详细列示和说明施工作业环节所涉及的全部技术控制要点,造价管理人员在具体开展造价编审工作过程中应全面、准确了解工程施工方案全部施工技术环节的实施方法及实施流程,才能提升工程造价编审工作的整体效能水平。(2)、施工方案是工程造价编制的重要依据:工程建设中,涉及施工作业环节和子项很多,想要做好工程造价工作存在一定难度。施工方案是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全面反映和准确表述,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施工方案,让其在工程造价的编制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优化工程造价编制过程,使工程造价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和工程建设要求。工程建设项目是由单项、单位工程组成,再细分为分部分项工程,人工、材料、船机的消耗量构成分部分项工程单价,不同的施工方案,人工、材料、船机的消耗量也不同,不同的施工方案必须采用不同的定额,如本文案例的码头港池疏浚工程,根据疏浚土质、弃泥区位置及航道通航环境要求,可以选择疏浚物外抛或吹填方案,外抛还可选择抓斗式挖泥船挖泥装驳外弃和自航爬吸式挖泥船装运抛等不同的施工方法;再如码头后方陆域软基处理方案,有强夯、打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及打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等多种处理方案;还有如重力式码头抛石基床夯实,可以选择打夯船锤夯方案,也可选择爆破夯实方案,不同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相应就要套用不同的定额。由此可见,施工方案对于工程造价的编制可以提供详细的数据信息,成为工程造价编制的有力支撑,是工程造价编制的重要依据。3.2施工方案合理性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合理性对于施工方案本身来说十分重要,关系到施工方案是否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并发挥积极作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为工程造价编制提供可靠的数据保证和理论依据。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适应性。主要体现在施工方案与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工程所在地自然条件相适应,能够使工程项目建设顺利有效实施;(2)、准确性。施工方案的数据信息准确有效,可以为编制工程造价所用;(3)、先进性。施工方案应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4)、安全可靠性。施工方案的实施应是安全可靠的,工程质量是有保障的;(5)、节能环保性。施工方案应节约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可接受的程度;(6)、经济合理性。施工方案可以合理降低工程成本,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4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使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造价和工期得到最有效控制,达到预期目标。首先,施工方案的编制人员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全面准确了解建设工程的特点及工程所在地的自然资源和施工条件,熟悉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要求,掌握当地大宗材料市场供应情况及业主对投资、质量和工期的控制目标,并综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因素进行编制。1施工方案的实施是否可顺利取得预期效果,并发挥积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作用;2政府有关部门相关管理要求。如环境和自然保护区保护、用海和弃泥区使用许可、涉及爆破的行政许可等;3当地大宗材料的市场供应情况。主要有钢材、水泥、砂石料和工程需用的特殊材料等;4可以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5施工船机设备的适应性,包括施工条件适应性和施工能力适应性。如选择的施工船舶适合的施工工况(风、浪、流)条件,选择的起重船起重能力和起升高度是否满足要求等;6大型构件预制(制作)出运场地选址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如水深是否满足大型构件出运船舶吃水要求,尽可能选址在建设工程附近,减少海运航程;7减少能耗,合理用油、用电;8施工技术方案成熟,安全可靠;9施工成本相对较低,工程造价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编制施工方案还要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即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或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比较,不断优化,才能完成一份技术上可行,同时满足工期、质量等要求,且工程造价较低的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5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方案对水运工程造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与影响,基于水运工程的专业特殊性,影响施工方案的因素较多,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掌握各项新技术、新工艺的施工方案,促进工程项目更好的发挥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文军.浅议工程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18(44):125-126.

海砂范文篇8

一、地理概述

拟选划的青岛文昌鱼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胶州湾口外,竹岔岛东北,大桥岛以东海域,距青岛市区以南五公里,南部紧邻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心区位于南沙一带(东经120°20′15″-120°24′49″;北纬35°57′57″-36°00′18″)。该海域周边有进出胶州湾的主要航道和锚地,并临近我市城区和港口区,地理位置较为重要。

二、自然环境状况

(一)海底地貌

拟选海域位于鲁东隆起区东南的沿海地带,是灵山岛坳陷与胶莱坳陷的结合部,最小水深6.8m,平均水深15m,由南沙向ESE向延伸,呈新月形展布。

该处砂体是块古沉积体。根据柱状取样,钻孔和浅地层剖面资料,除北部边缘沟底部有基岩出露,其余均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基底为燕山期花岗岩。央有后期侵入的基岩脉。该区自中生代末期花岗岩侵入之后,处于稳定状态,长期受风化侵蚀。从第四纪晚期更新世开始,有陆相冲洪积沉积,该时期沉积了大量由花岗岩等风化形成的以长石石英为主的砂、砾沉积,这是该区砂矿形成的主要时期。冲洪积沉积之后,发育了湖泊和沼泽,该时期沉积物岩性复杂,以粘土,粘土质细砂为主。这两个成矿时期形成M2矿层(陆相砂)的主矿体。进入全新世海水开始入侵初期是以粗砂为主的海陆过渡沉积,该时期是M1矿层(海相砂)的主要形成时期。后期在潮流作用下,沉积物被重新改造,形成以南沙为中心的潮流沙脊。

砂体周围的海底地貌比较复杂。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都很发育。具有代表性的侵蚀地貌是三条侵蚀深槽。(1)由胶州湾口向东偏南方向延伸(中央水道湾外部分),长20km,宽2~3.5km,水深在20m以上,最大水深45m;(2)竹岔岛东西两侧侵蚀深槽,槽底有钙质或铁质胶结物团块粉沙质粘土和粘土质粉沙覆盖,水深均在20m以上。其西支一竹岔水道,流速较大,槽底基岩裸露。东支流速较小,槽底有钙质铁质胶结团块和贝壳的砂一粉砂一粘土和黄色亚粘土覆盖;(3)由赤岛以东海域向西南方向延伸,经小麦岛前延伸到浮山湾、燕儿岛外的深槽。东西向长8km,南北宽最大2.2km,平均1km左右。一般水深22—23m。最大水深为24.5m。底部较平坦,由钙、铁质胶结团块及贝壳的砂一粉砂一粘土覆盖。冲刷沟槽构成了青岛沿岸天然的黄金水道。

潮流沙脊主要分布在该区潮流冲刷深槽的两侧,是堆积地貌代表地形。该区沙脊主要有三条,顺潮流方向,呈长条状,规模大小不一。沉积物以中粗砂为主,分选好,含少量或不含粘土。潮流沙脊是潮流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分流或水流扩散流速减小情况下形成的堆积体。受潮流控制并与原始地形有关。其中最大的是南沙,东西长5km,南北宽0.6km。东端潜伏在海底泥面以下,沙层厚度约8m,是本区主要的黄沙矿体。另一条是北沙,是中央水道与赤岛一小麦岛外呈NEE—SWW向延伸的水道之间的沙脊。该沙脊断断续续地分布,东西长约6km,南北宽约0.2~0.5km,有分选很好的沙质沉积。第三条沙脊为大竹沙脊,断断续续出现在竹岔水道两侧,由砾砂和中砂组成,分选好。以上三条沙脊都是与潮流方向一致的长条状沙体,沙脊最高处水深小于10m,沙脊以深槽间隔,呈放射状排列在胶州湾口外,每一条沙脊又由许多呈雁行状排列的砂体组成。沙脊上沉积分选很好的中粗砂,是文昌鱼的栖息之地。这些沙体构成了青岛沿岸天然的黄金链。以上是该区显著的海底现象。其他的还有冲刷洼地和水下浅滩、水下堆积平原、水下沙坝等。

(二)海底底质

本区海底底质类型比较复杂,有现代海洋沉积物,也有被改造的晚更新世海侵前的陆相沉积,还有晚更新世海侵初期形成的准残留沉积(残留砂)。其海底地貌也比较复杂,海底出露的有基岩或基岩风化壳、晚更新世的黄色粘土、残留砂以及现代沉积的海相层。沉积物类型可划分为13种。

本区海底沉积物分布受海底地形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基本分布规律如下:

1、三条水道区:强流区(最大可能流速为150~160cm/s)的中央水道、竹岔水道为基岩裸露区,其为砾石粗砂带;赤岛、小麦岛和燕儿岛一线南部水道亦为强流冲刷区,冲刷程度稍差一些,有黄色亚粘土,经过改造后形成砂一粉砂一粘土。

2、三条潮流沙脊区:其上沉积的为中砂一中粗砂,分选性好(沙脊的西端好于东端)。其中中砂含量占绝对优势。底质以南沙为中心呈半圆形分布,中心部位为粗砂,在潮流长期作用下,砂粒度粗,分选好,含粘粒很低,粗砂之外依次为中砂、细砂、粉砂和淤泥。由于胶州湾口附近潮流流速大,靠湾口近的区域沉积物较粗,远的则较细,形成半环状分布格局。

3、三条水道、三条沙脊之外分布的主要是粉砂质砂、砂质粉砂和砂一粉砂一粘土。其中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主要分布在青岛近海,而砂一粉砂一粘土主要分布在薛家岛海西半岛近海和青岛外海。两者来源不同,海西半岛外的砂一粉砂一粘土(不合或含很少贝壳和团块)来自胶州湾。青岛外海的(含较多贝壳和团块)则来自东北向西南向的山东半岛沿岸流和残余沉积物。

4、本区最细的海底沉积物(中值粒径为5—7Φ)为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主要分布在湾口潮流通道的东部和南部,说明这里是湾内向外输送物质的主要沉积区。

5、近岸带沉积物分布主要受波浪控制,中值粒径等值线基本上平行于海岸沿等深线分布。

6、外海的残余和残留沉积物的分布区,由于泥沙来源不足,未被现代沉积物覆盖。由岸向海扩散的泥沙只影响到赤岛和竹岔岛附近。

(三)水文环境

1、潮汐

本海区平均海面2.42m,最高潮高5.36m,平均高潮高3.80m,最低低潮高-0.70m,平均低潮高l.02m,最大潮差4.75m,平均潮差2.78m,平均高潮间隙4小时40分,平均涨潮历时5小时39分,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46分。为正规半日潮。

2、海流

流向:总体涨潮流向为偏西向,落潮流向为偏东向。

流速:该海区内潮波属于前进波的性质。海流最大流速出现在高、低潮面前约l.5小时;最小流速出现在半潮面前约l.5小时,这一时刻为转流时刻。潮位由低潮面上升到高潮面再回落到低潮面,完成一个涨落过程,流速发生了由大到小再到大再到小,最后达到最大的变化。

3、海浪

波形:本海区以风浪为主,多年平均风浪频率为98%,累年各月风浪频率基本相同,年变幅仅为2%。累年平均涌浪频率为69%,各月平均涌浪频率差别较大,年变幅为36%。

波向:海区各方向均有风浪出现,但多集中在E—SW向和WNW—NNW向。累年以NW向风浪最多,频率为10%。海区涌浪大部分出现在E—SW向,并集中在ESE—SSE方向。其中SE向涌浪最多,年频率为26%。

波高:海区累年平均波高为0.7m,累年平均波高0.1m,平均波高年变化趋势是:上半年逐渐增大,7月份达到0.9m,下半年逐渐减小12月和1月最小,均为0.5m。就季节变化而言,夏季波高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

潮流:海区内的潮流主要受南黄海海州湾外M2分潮无潮点左旋潮波的影响,潮流类型判断数都小于或等于0.5,其潮流类型属于正规半日潮流。该海区的潮流完全受海州湾外为中心左旋潮波的控制,潮流为逆时针旋转。该海区的海流流速和潮流流速都比较大,为强海流区。

余流:海区内大潮期间余流强,最大流速达到267cm/s,小潮期间的余流弱,最大流速只有7.0cm/s。小潮期间表层呈现出左旋环流的形态。

(四)气象

1、气温

该区属北温带海洋性气候,1960—1987年的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气温为12.5℃,年平均最高气温15.8℃,年平均最低气温9.8℃。最热月出现在8月份,月平均气温25.5℃,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8.6℃,月平均最低气温23.3℃;最冷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0.2℃,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0℃,月平均最低气温-3.3℃。

2、风况

海区春夏两季以ENE—ESE向风为主,其中夏季偏东风最盛,仅E向风的频率达20%。秋冬两季以NW-N向风为主,冬季NW向风尤其多,频率达24%。海区累年平均风速为5.0m/s,累年月平均风速11月份最大,为6.1m/s,6月份最小为3.9m/s。累年平均风力大雨等于8级大风日数为51.7天。

3、降水

海区年平均降水量最大为732.3mm(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为23.8mm(1981年)。多中各月最多降水日数7月份最多,1月份最少。日最大降水量182mm(1970年9月3日)。

4、雾

本区海雾频繁,夏季是海雾盛行季节,以东南风产生的雾最多。雾多发生在4—7月,4个月约占年平均值的80%,尤以6、7两月最多。雾的持续时间最长可达9天(1997年5月)。

本区的雾一般在傍晚发生,入夜浓度逐渐增加,至次日晨最浓,到中午消失,风大时消失更快。

5、冰冻

砂矿区处于胶州湾口外,冰冻情况不同于胶州湾。受海流等的影响一般不结冰,特别是近几年来,气候有逐渐变暖趋势,湾内很少结冰,矿区更无结冰可能。

6、相对湿度

砂矿区为明显的海洋性气候,气候湿润、温和,雨量较多,四季分明,具有春迟、夏凉、秋爽、冬长的气候特征。

7、灾害性天气

影响该海区的灾害性天气有寒潮、风暴潮和台风,出现这种过程若恰遇天文大潮,则海面升高,并且伴随有狂风巨浪,造成沿岸道路破坏,码头被毁,船只沉没,房屋倒塌,良田、果园、养殖场被淹没,同时破坏海上构筑物,造成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近几十年来影响本海区的灾害性天气较少。

(五)水环境

该海域盐度变化范围为:31.25~32.01,平均值为:31.77,分布趋势为自岸边向远岸逐渐增高,由东向西逐渐升高。

该海域海水pH变化范围为:8.15~8.21,平均值为8.20,属正常范围,pH在调查海域的东北角形成一低值区,其余海域呈由南向北逐渐升高的趋势。

该海域水交换能力强,水化学环境各项指标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其中磷酸盐、Pb和Hg含量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二类),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一类)。

三、自然资源状况

胶州湾外拟选保护区海域不仅是多种鱼虾类的产卵、索饵、肥育场和鱼类洄游通道,同时也是国家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文昌鱼的栖息地,其渔业地位十分重要和敏感。

(一)浮游生物

2001年5月下旬在胶州湾外拟选保护区海域的调查中,共检出浮游植物10属17种,其中硅藻8属15种,占88.2%;甲藻2属2种,占11.8%。浮游植物数量的变化范围为1439.9~2218.15×103cell/m3,平均数量为1742.70×103cell/m3,浮游植物数量平面分布呈由西南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近岸海域略高于离岸海域。密联角毛藻属适温范围很广种类,5月下旬在该海区形成优势种,其数量变动范围为1186.42~1681.64×103cell/m3,占浮游植物总量的75.8~82.3%,其数量决定浮游植物的数量其平面分布与浮游植物的分布趋势完全相同。由于该海区浮游植物优势种明显,占比例较大,因此多样性指数较低,单纯度较高。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指数显示出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数较多,数量较为丰富。是鱼虾类较为适宜的产卵场和索饵场。

(二)鱼卵、仔稚鱼

5月是多种鱼类的产卵期。经调查,该海域获得鱼卵的有7个种类,隶属于4个目7个科。鱼卵的种类组成均为浮性卵,其数量基本呈北高南低趋势,并以鳀鱼卵的数量最多。从浮性鱼卵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可看出,胶州湾外海海砂开采水域是多种经济鱼类重要的产卵场。

但2001年5月上旬的调查中未采到仔、稚鱼。5月份下旬调查时,正值大部分经济鱼类的产卵、育幼时期,因此捕获的各种鱼类种群结构中,幼鱼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体重很小。

(三)渔业资源

鱼类是海洋经济动物资源的主体,在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并在资源更新中可持续提供为人类直接利用的高蛋白食品。中科院刘瑞玉院士(1992年)在《胶州湾生态学和生物资源》一书中指出,胶州湾及邻近海域栖息的鱼类约有100多种,其中暖温性种占61%,暖水性种占23%,冷温性种占17%,优势种有斑鰶、梭鱼、青鳞鱼和牙鲆,其它优势种有赤鼻棱鳀、中颌棱鳀、细条天竺鱼、鳀、长蛇鲻、黄鲫、带鱼、焦氏舌鳎、白姑鱼、长绵鳚、黄姑鱼、短吻舌鳎、油魣、绿鳍马面魨、鲈、银鲳、木叶鲽、皮氏叫姑鱼等,23种鱼构成渔获尾数的96%。尽管近10年来渔业资源的数量、优势种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种类组成应该说相对较稳定的。

每年从5月开始有多种鱼类先后进入胶州湾及沿岸海域产卵、索饵、育肥。5月和6月产卵繁殖的鱼种分别达到26种和36种,为该海域鱼类产卵盛期。另外,8月份水温高时,分布于南方的暖水种通过湾口进入胶州湾;10月份水温下降后,暖水种又开始离开。所以,胶州湾口外水域不仅是多种鱼类的产卵和索饵、育幼场所,还是暖水种鱼类的洄游通道。

对该海域渔业资源的综合调查中,共捕获鱼类29种,分别属于27个科,29个属。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底拖网浮拖捕获鱼类的资源量中以中上层鱼类为主,总资源量为317577Kg,其中玉筋鱼占第一位资源量为306503Kg,单位小时网获量为1930Kg,占总渔获量的94.3%;方氏云鳚居第二位为6554Kg,蓝点马鲛居第三位为1153Kg,青鳞鱼居第四位为1088Kg。其它种类的资源量均在400Kg以下。底拖网捕获鱼类的资源量中以底层鱼为主,但资源量很低,总资源量仅为808Kg。调查捕获的无脊椎动物共15种,优势种为口虾咕,单位小时网获量为11.6Kg,占总渔获量的27.3%;其次为双斑鲟,单位小时网获量为5.5Kg,占总渔获量的15.2%;长蛸居第三位,单位小时网获量为4.6Kg,占总渔获量的9.9%。无脊椎动物动物的总资源量为4033Kg。说明该海区是许多经济鱼类的产卵、育幼场所。

由于不同季节水温变化,在鱼类组成特征上会有明显的差异,亦会导致各个月份鱼类资源量的变化。随着春季水温逐步上升,许多鱼类开始陆续进入调查海域产卵繁殖,资源量明显上升,5月份形成了春季渔汛期,7月资源量达到最高峰。

(四)文昌鱼资源

文昌鱼是世界上海洋珍稀动物之一,我国国家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俗称蛞蝓鱼,隶属脊索动物门,头索纲,文昌鱼目,文昌鱼科。文昌鱼喜栖于水清、流缓、疏松的沙质海底,常倒卧潜居于海底,前端露出沙面,进行滤食。文昌鱼栖息海区的水深为8~15米,盐度为21~31.6,不能忍受盐度低于15的海水。该动物是研究动物进化的重要材料,也是教学单位的重要实验材料,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文昌鱼主要分布于厦门刘五店沿海水域。曾经因在该水域形成文昌鱼渔场,而闻名全球,但70年代以来,已形不成渔业,年产量仅数十公斤,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资源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海岸建筑和围垦所造成的渔场环境恶化,使原来的沙质海底覆盖了淤泥,致使文昌鱼大量死亡和迁移。

青岛市沿海也有文昌鱼分布。由于青岛近岸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海砂资源,加之胶州湾外前海海域水交换能力强,水文条件稳定,属一类水质,底质大部分为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中粗砂质,该海砂砂体是一万年前形成的古沙丘,基础饵料丰富,砂粒适中,极利于青岛文昌鱼的生长繁殖。中心区南沙为青岛中央水道与竹岔水道交叉形成的潮流沙脊,沉积物以分选很好的中粗沙为主,属文昌鱼最佳栖息环境。

1999年9月,青岛海洋大学在该区域调查得知,该区文昌鱼密度变化范围为1~30尾/m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0年1月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文昌鱼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7~27尾/m2;另据农业部黄渤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01年6月15日用老牛网拖网的调查结果显示,该海域东部区域文昌鱼分布较多,并以南沙水域为高密度分布区。在拟建保护区海域的8个调查站中,采捕到文昌鱼的站有4个,占50%。文昌鱼平均栖息密度为1.35尾/m2。(详见下表)

综上所述,该区域文昌鱼分布较密集,是青岛文昌鱼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

表胶州湾外拟建保护区海域文昌鱼资源数量分布

站位

渔获量

尾数/10m

体长分布范围

mm

平均密度

尾数/m2

2

---

---

3

---

---

4

5

30~41

0.5

5

---

---

6

20

28~41

2.0

7

19

28~43

1.9

8

10

26~42

1.0

10

(注:本资料为2001年6月15日调查结果)

四、我国保护区建设发展状况

1、我国自然保护区现状

中国海域纵跨3个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具有海岸滩涂生态系统和河口、湿地、海岛、红树林、珊瑚礁、上升流及大洋等各种生态系统。中国海洋生物物种、生态类型和群落结构表现为丰富的多样性特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己愈来愈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海洋和海岸保护区通过控制干扰和物理破坏活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的生产力,保护重要的生态过程。海洋保护区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遗传资源。为了海洋物种和生态系得以维持延续,必须既保护生态过程,又保护遗传种质资源。

1988年7月,中国确立了综合管理与分类型管理相结合的新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规定“林业部、农业部、地矿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负责管理各有关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1月份,国务院又确定了国家海洋局选划和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职责。1989年初,沿海地方海洋管理部门及有关单位,在国家海洋局统一组织下,进行调研、选点和建区论证工作,选划了昌黎黄金海岸、山口红树林生态、大洲岛海洋生态、三亚珊瑚礁、南麂列岛等五处海洋自然保护区,1990年9月国务院批准为部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991年1O月国务院又批准了天津古海岸与湿地、福建晋江深沪湾古森林两个海洋自然保护区。在这期间,一批地方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相继由地方海洋管理部门完成规划并经国家海洋局和地方政府批准建立。

2、青岛市自然保护区概况

青岛市作为我国东部重要的沿海城市和海洋科研教学基地,是我国唯一的“海洋科技城”。近年来,青岛市围绕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总体目标,立足于发展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大力实施依法管海、科技兴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了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1年,青岛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316亿元,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308.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0.3%。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市GDP的11.1%。

但是,随着青岛市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海洋开发活动的增加,我市近岸海域环境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海洋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局部海域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尤其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已迫在眉睫。

为切实保护我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2001年3月7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青岛市级灵山岛海珍品种质保护区,保护区包括灵山岛本岛及小牙岛外缘海域,总面积32.832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是沿岸海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区的建立保证了灵山岛海珍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对青岛市持续、健康地发展海水养殖苗种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001年12月2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青岛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岛屿面积约O.17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是岛屿及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它将有利于青岛市部级生态系统示范区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更进一步促进我市的海洋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部级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五、建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文昌鱼是暖水性潮下带名贵珍稀小型头索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研究动物进化的重要材料,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青岛近岸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海砂资源,其中,前海海砂砂体是一万年前形成的古沙丘,该区域水质良好、砂体有机质含量高,砂粒适中,极利于青岛文昌鱼的生长繁殖。但由于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在该海域从事偷采海砂等违法活动,严重破坏了文昌鱼的栖息环境,对文昌鱼资源造成毁灭性损害。为此,需尽快建立文昌鱼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管理,遏制破坏行为。

建立青岛文昌鱼珍稀动物省级自然保护区既能够保护文昌鱼的栖息环境,保护我市珍贵的海砂资源,防止海岸带的侵蚀,为我市海洋经济的发展营造安全的环境空间;又可以强化污染源管理,进一步促进我市海洋环境保护建设,加速我市生态城市建设步伐,为2008年奥帆赛的顺利举办提供优良的环境保证,提升青岛城市的整体形象。

2、可行性

拟选划的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位于胶州湾口外,竹岔岛东北,大桥岛以东海域,距青岛市区以南五公里,南部紧邻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该海域水交换能力强,水质优良,水文条件稳定,底质大部分为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中粗砂质,基础饵料丰富,底质环境优越,适宜于文昌鱼的栖息繁殖,同时也是多种渔业资源的产卵场和繁殖场所,中心区南沙为青岛中央水道与竹岔水道交叉形成的潮流沙脊,沉积物以分选很好的中粗沙为主,属文昌鱼最佳栖息环境,从保护该拟选区域的文昌鱼及其他多种渔业资源的栖息环境和该区域地质环境,防止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角度出发,具有建立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的有利条件,而且建区的条件也较为成熟,建立保护区是可行的。

六、现有基础与保障条件

我市的海洋执法队伍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海上监管能力,具备了建立保护区的管理基础;同时,该海域距离青岛距离较近,可以进行陆上巡回监管,有利于减少保护区建设上的投入,便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另外,我市已经选划建立了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灵山岛海珍品种质保护区,在保护区的选划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自然保护区的选划和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2000年起,我局对拟选划海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调查工作,对该海域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为保护区的选划建设工作提供了较详实的基础资料。

七、拟选保护区范围及保护对象

拟选划的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位于胶州湾口外,竹岔岛东北,大桥岛以东海域,距青岛市区以南五公里,南部紧邻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心区位于南沙一带(东经120°20′15″-120°24′49″;北纬35°57′57″-36°00′18″),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海域。

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为文昌鱼及其生存环境,以及该海域的渔业资源和其他不可恢复的自然资源,使该海域及临近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保持天然状态。

八、保护区管理设想

文昌鱼属底栖物种,只要禁止在该区域及临近海域进行底拖网作业和采挖海砂等破坏行为,即可达到保护文昌鱼和渔业资源的目的。因此,该保护区的管理可依靠我市渔政和海监队伍,对其实施巡视管理,而不必再行建立管理机构。

保护区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合理规划、强化保护、科学管理。做到:物种保护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保护区管理和渔政管理相结合,巡视管理与科研监测相结合。根据海域的生态特点和保护需要,制定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计划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与公众保护意识教育工作,切实保护该区域的文昌鱼及其他多种渔业资源的栖息环境和地质环境,防止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九、建区进度安排

1、市政府同意建区意见后,立即组织专家对海域及周边海域进行实地探测和专项调查(包括水环境、底质环境、水文环境、生物环境和地质地貌等调查),经分析对比后,确定保护区具体位置、范围及保护对象,划分核心区、实验区和缓冲区。

2、编写“建区论证报告”,绘制相关图件准备拟建保护区的照片、图件、录像带等资料。

3、组织各相关部门专家,对“建区论证报告”进行评审。

以上工作将在2个月内完成。

4、依据“建区论证报告”和专家评审意见,向市政府上报建立文昌鱼珍稀动物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报告,市政府同意建区后即可建立保护区。

5、经政府批准建区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保护区位置、范围、主要保护对象及功能区划等进行公告,并勘界划界,落实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实施保护管理。

海砂范文篇9

一、地理概述

拟选划的青岛文昌鱼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胶州湾口外,竹岔岛东北,大桥岛以东海域,距青岛市区以南五公里,南部紧邻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心区位于南沙一带(东经120°20′15″-120°24′49″;北纬35°57′57″-36°00′18″)。该海域周边有进出胶州湾的主要航道和锚地,并临近我市城区和港口区,地理位置较为重要。

二、自然环境状况

(一)海底地貌

拟选海域位于鲁东隆起区东南的沿海地带,是灵山岛坳陷与胶莱坳陷的结合部,最小水深6.8m,平均水深15m,由南沙向ESE向延伸,呈新月形展布。

该处砂体是块古沉积体。根据柱状取样,钻孔和浅地层剖面资料,除北部边缘沟底部有基岩出露,其余均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基底为燕山期花岗岩。央有后期侵入的基岩脉。该区自中生代末期花岗岩侵入之后,处于稳定状态,长期受风化侵蚀。从第四纪晚期更新世开始,有陆相冲洪积沉积,该时期沉积了大量由花岗岩等风化形成的以长石石英为主的砂、砾沉积,这是该区砂矿形成的主要时期。冲洪积沉积之后,发育了湖泊和沼泽,该时期沉积物岩性复杂,以粘土,粘土质细砂为主。这两个成矿时期形成M2矿层(陆相砂)的主矿体。进入全新世海水开始入侵初期是以粗砂为主的海陆过渡沉积,该时期是M1矿层(海相砂)的主要形成时期。后期在潮流作用下,沉积物被重新改造,形成以南沙为中心的潮流沙脊。

砂体周围的海底地貌比较复杂。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都很发育。具有代表性的侵蚀地貌是三条侵蚀深槽。(1)由胶州湾口向东偏南方向延伸(中央水道湾外部分),长20km,宽2~3.5km,水深在20m以上,最大水深45m;(2)竹岔岛东西两侧侵蚀深槽,槽底有钙质或铁质胶结物团块粉沙质粘土和粘土质粉沙覆盖,水深均在20m以上。其西支一竹岔水道,流速较大,槽底基岩裸露。东支流速较小,槽底有钙质铁质胶结团块和贝壳的砂一粉砂一粘土和黄色亚粘土覆盖;(3)由赤岛以东海域向西南方向延伸,经小麦岛前延伸到浮山湾、燕儿岛外的深槽。东西向长8km,南北宽最大2.2km,平均1km左右。一般水深22—23m。最大水深为24.5m。底部较平坦,由钙、铁质胶结团块及贝壳的砂一粉砂一粘土覆盖。冲刷沟槽构成了青岛沿岸天然的黄金水道。

潮流沙脊主要分布在该区潮流冲刷深槽的两侧,是堆积地貌代表地形。该区沙脊主要有三条,顺潮流方向,呈长条状,规模大小不一。沉积物以中粗砂为主,分选好,含少量或不含粘土。潮流沙脊是潮流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分流或水流扩散流速减小情况下形成的堆积体。受潮流控制并与原始地形有关。其中最大的是南沙,东西长5km,南北宽0.6km。东端潜伏在海底泥面以下,沙层厚度约8m,是本区主要的黄沙矿体。另一条是北沙,是中央水道与赤岛一小麦岛外呈NEE—SWW向延伸的水道之间的沙脊。该沙脊断断续续地分布,东西长约6km,南北宽约0.2~0.5km,有分选很好的沙质沉积。第三条沙脊为大竹沙脊,断断续续出现在竹岔水道两侧,由砾砂和中砂组成,分选好。以上三条沙脊都是与潮流方向一致的长条状沙体,沙脊最高处水深小于10m,沙脊以深槽间隔,呈放射状排列在胶州湾口外,每一条沙脊又由许多呈雁行状排列的砂体组成。沙脊上沉积分选很好的中粗砂,是文昌鱼的栖息之地。这些沙体构成了青岛沿岸天然的黄金链。以上是该区显著的海底现象。其他的还有冲刷洼地和水下浅滩、水下堆积平原、水下沙坝等。

(二)海底底质

本区海底底质类型比较复杂,有现代海洋沉积物,也有被改造的晚更新世海侵前的陆相沉积,还有晚更新世海侵初期形成的准残留沉积(残留砂)。其海底地貌也比较复杂,海底出露的有基岩或基岩风化壳、晚更新世的黄色粘土、残留砂以及现代沉积的海相层。沉积物类型可划分为13种。

本区海底沉积物分布受海底地形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基本分布规律如下:

1、三条水道区:强流区(最大可能流速为150~160cm/s)的中央水道、竹岔水道为基岩裸露区,其为砾石粗砂带;赤岛、小麦岛和燕儿岛一线南部水道亦为强流冲刷区,冲刷程度稍差一些,有黄色亚粘土,经过改造后形成砂一粉砂一粘土。

2、三条潮流沙脊区:其上沉积的为中砂一中粗砂,分选性好(沙脊的西端好于东端)。其中中砂含量占绝对优势。底质以南沙为中心呈半圆形分布,中心部位为粗砂,在潮流长期作用下,砂粒度粗,分选好,含粘粒很低,粗砂之外依次为中砂、细砂、粉砂和淤泥。由于胶州湾口附近潮流流速大,靠湾口近的区域沉积物较粗,远的则较细,形成半环状分布格局。

3、三条水道、三条沙脊之外分布的主要是粉砂质砂、砂质粉砂和砂一粉砂一粘土。其中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主要分布在青岛近海,而砂一粉砂一粘土主要分布在薛家岛海西半岛近海和青岛外海。两者来源不同,海西半岛外的砂一粉砂一粘土(不合或含很少贝壳和团块)来自胶州湾。青岛外海的(含较多贝壳和团块)则来自东北向西南向的山东半岛沿岸流和残余沉积物。

4、本区最细的海底沉积物(中值粒径为5—7Φ)为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主要分布在湾口潮流通道的东部和南部,说明这里是湾内向外输送物质的主要沉积区。

5、近岸带沉积物分布主要受波浪控制,中值粒径等值线基本上平行于海岸沿等深线分布。

6、外海的残余和残留沉积物的分布区,由于泥沙来源不足,未被现代沉积物覆盖。由岸向海扩散的泥沙只影响到赤岛和竹岔岛附近。

(三)水文环境

1、潮汐

本海区平均海面2.42m,最高潮高5.36m,平均高潮高3.80m,最低低潮高-0.70m,平均低潮高l.02m,最大潮差4.75m,平均潮差2.78m,平均高潮间隙4小时40分,平均涨潮历时5小时39分,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46分。为正规半日潮。

2、海流

流向:总体涨潮流向为偏西向,落潮流向为偏东向。

流速:该海区内潮波属于前进波的性质。海流最大流速出现在高、低潮面前约l.5小时;最小流速出现在半潮面前约l.5小时,这一时刻为转流时刻。潮位由低潮面上升到高潮面再回落到低潮面,完成一个涨落过程,流速发生了由大到小再到大再到小,最后达到最大的变化。

3、海浪

波形:本海区以风浪为主,多年平均风浪频率为98%,累年各月风浪频率基本相同,年变幅仅为2%。累年平均涌浪频率为69%,各月平均涌浪频率差别较大,年变幅为36%。

波向:海区各方向均有风浪出现,但多集中在E—SW向和WNW—NNW向。累年以NW向风浪最多,频率为10%。海区涌浪大部分出现在E—SW向,并集中在ESE—SSE方向。其中SE向涌浪最多,年频率为26%。

波高:海区累年平均波高为0.7m,累年平均波高0.1m,平均波高年变化趋势是:上半年逐渐增大,7月份达到0.9m,下半年逐渐减小12月和1月最小,均为0.5m。就季节变化而言,夏季波高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

潮流:海区内的潮流主要受南黄海海州湾外M2分潮无潮点左旋潮波的影响,潮流类型判断数都小于或等于0.5,其潮流类型属于正规半日潮流。该海区的潮流完全受海州湾外为中心左旋潮波的控制,潮流为逆时针旋转。该海区的海流流速和潮流流速都比较大,为强海流区。

余流:海区内大潮期间余流强,最大流速达到267cm/s,小潮期间的余流弱,最大流速只有7.0cm/s。小潮期间表层呈现出左旋环流的形态。

(四)气象

1、气温

该区属北温带海洋性气候,1960—1987年的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气温为12.5℃,年平均最高气温15.8℃,年平均最低气温9.8℃。最热月出现在8月份,月平均气温25.5℃,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8.6℃,月平均最低气温23.3℃;最冷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0.2℃,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0℃,月平均最低气温-3.3℃。

2、风况

海区春夏两季以ENE—ESE向风为主,其中夏季偏东风最盛,仅E向风的频率达20%。秋冬两季以NW-N向风为主,冬季NW向风尤其多,频率达24%。海区累年平均风速为5.0m/s,累年月平均风速11月份最大,为6.1m/s,6月份最小为3.9m/s。累年平均风力大雨等于8级大风日数为51.7天。

3、降水

海区年平均降水量最大为732.3mm(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为23.8mm(1981年)。多中各月最多降水日数7月份最多,1月份最少。日最大降水量182mm(1970年9月3日)。

4、雾

本区海雾频繁,夏季是海雾盛行季节,以东南风产生的雾最多。雾多发生在4—7月,4个月约占年平均值的80%,尤以6、7两月最多。雾的持续时间最长可达9天(1997年5月)。

本区的雾一般在傍晚发生,入夜浓度逐渐增加,至次日晨最浓,到中午消失,风大时消失更快。

5、冰冻

砂矿区处于胶州湾口外,冰冻情况不同于胶州湾。受海流等的影响一般不结冰,特别是近几年来,气候有逐渐变暖趋势,湾内很少结冰,矿区更无结冰可能。

6、相对湿度

砂矿区为明显的海洋性气候,气候湿润、温和,雨量较多,四季分明,具有春迟、夏凉、秋爽、冬长的气候特征。

7、灾害性天气

影响该海区的灾害性天气有寒潮、风暴潮和台风,出现这种过程若恰遇天文大潮,则海面升高,并且伴随有狂风巨浪,造成沿岸道路破坏,码头被毁,船只沉没,房屋倒塌,良田、果园、养殖场被淹没,同时破坏海上构筑物,造成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近几十年来影响本海区的灾害性天气较少。

(五)水环境

该海域盐度变化范围为:31.25~32.01,平均值为:31.77,分布趋势为自岸边向远岸逐渐增高,由东向西逐渐升高。

该海域海水pH变化范围为:8.15~8.21,平均值为8.20,属正常范围,pH在调查海域的东北角形成一低值区,其余海域呈由南向北逐渐升高的趋势。

该海域水交换能力强,水化学环境各项指标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其中磷酸盐、Pb和Hg含量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二类),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一类)。

三、自然资源状况

胶州湾外拟选保护区海域不仅是多种鱼虾类的产卵、索饵、肥育场和鱼类洄游通道,同时也是国家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文昌鱼的栖息地,其渔业地位十分重要和敏感。

(一)浮游生物

2001年5月下旬在胶州湾外拟选保护区海域的调查中,共检出浮游植物10属17种,其中硅藻8属15种,占88.2%;甲藻2属2种,占11.8%。浮游植物数量的变化范围为1439.9~2218.15×103cell/m3,平均数量为1742.70×103cell/m3,浮游植物数量平面分布呈由西南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近岸海域略高于离岸海域。密联角毛藻属适温范围很广种类,5月下旬在该海区形成优势种,其数量变动范围为1186.42~1681.64×103cell/m3,占浮游植物总量的75.8~82.3%,其数量决定浮游植物的数量其平面分布与浮游植物的分布趋势完全相同。由于该海区浮游植物优势种明显,占比例较大,因此多样性指数较低,单纯度较高。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指数显示出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数较多,数量较为丰富。是鱼虾类较为适宜的产卵场和索饵场。

(二)鱼卵、仔稚鱼

5月是多种鱼类的产卵期。经调查,该海域获得鱼卵的有7个种类,隶属于4个目7个科。鱼卵的种类组成均为浮性卵,其数量基本呈北高南低趋势,并以鳀鱼卵的数量最多。从浮性鱼卵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可看出,胶州湾外海海砂开采水域是多种经济鱼类重要的产卵场。

但2001年5月上旬的调查中未采到仔、稚鱼。5月份下旬调查时,正值大部分经济鱼类的产卵、育幼时期,因此捕获的各种鱼类种群结构中,幼鱼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体重很小。

(三)渔业资源

鱼类是海洋经济动物资源的主体,在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并在资源更新中可持续提供为人类直接利用的高蛋白食品。中科院刘瑞玉院士(1992年)在《胶州湾生态学和生物资源》一书中指出,胶州湾及邻近海域栖息的鱼类约有100多种,其中暖温性种占61%,暖水性种占23%,冷温性种占17%,优势种有斑鰶、梭鱼、青鳞鱼和牙鲆,其它优势种有赤鼻棱鳀、中颌棱鳀、细条天竺鱼、鳀、长蛇鲻、黄鲫、带鱼、焦氏舌鳎、白姑鱼、长绵鳚、黄姑鱼、短吻舌鳎、油魣、绿鳍马面魨、鲈、银鲳、木叶鲽、皮氏叫姑鱼等,23种鱼构成渔获尾数的96%。尽管近10年来渔业资源的数量、优势种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种类组成应该说相对较稳定的。

每年从5月开始有多种鱼类先后进入胶州湾及沿岸海域产卵、索饵、育肥。5月和6月产卵繁殖的鱼种分别达到26种和36种,为该海域鱼类产卵盛期。另外,8月份水温高时,分布于南方的暖水种通过湾口进入胶州湾;10月份水温下降后,暖水种又开始离开。所以,胶州湾口外水域不仅是多种鱼类的产卵和索饵、育幼场所,还是暖水种鱼类的洄游通道。

对该海域渔业资源的综合调查中,共捕获鱼类29种,分别属于27个科,29个属。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底拖网浮拖捕获鱼类的资源量中以中上层鱼类为主,总资源量为317577Kg,其中玉筋鱼占第一位资源量为306503Kg,单位小时网获量为1930Kg,占总渔获量的94.3%;方氏云鳚居第二位为6554Kg,蓝点马鲛居第三位为1153Kg,青鳞鱼居第四位为1088Kg。其它种类的资源量均在400Kg以下。底拖网捕获鱼类的资源量中以底层鱼为主,但资源量很低,总资源量仅为808Kg。调查捕获的无脊椎动物共15种,优势种为口虾咕,单位小时网获量为11.6Kg,占总渔获量的27.3%;其次为双斑鲟,单位小时网获量为5.5Kg,占总渔获量的15.2%;长蛸居第三位,单位小时网获量为4.6Kg,占总渔获量的9.9%。无脊椎动物动物的总资源量为4033Kg。说明该海区是许多经济鱼类的产卵、育幼场所。

由于不同季节水温变化,在鱼类组成特征上会有明显的差异,亦会导致各个月份鱼类资源量的变化。随着春季水温逐步上升,许多鱼类开始陆续进入调查海域产卵繁殖,资源量明显上升,5月份形成了春季渔汛期,7月资源量达到最高峰。

(四)文昌鱼资源

文昌鱼是世界上海洋珍稀动物之一,我国国家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俗称蛞蝓鱼,隶属脊索动物门,头索纲,文昌鱼目,文昌鱼科。文昌鱼喜栖于水清、流缓、疏松的沙质海底,常倒卧潜居于海底,前端露出沙面,进行滤食。文昌鱼栖息海区的水深为8~15米,盐度为21~31.6,不能忍受盐度低于15的海水。该动物是研究动物进化的重要材料,也是教学单位的重要实验材料,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文昌鱼主要分布于厦门刘五店沿海水域。曾经因在该水域形成文昌鱼渔场,而闻名全球,但70年代以来,已形不成渔业,年产量仅数十公斤,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资源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海岸建筑和围垦所造成的渔场环境恶化,使原来的沙质海底覆盖了淤泥,致使文昌鱼大量死亡和迁移。

青岛市沿海也有文昌鱼分布。由于青岛近岸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海砂资源,加之胶州湾外前海海域水交换能力强,水文条件稳定,属一类水质,底质大部分为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中粗砂质,该海砂砂体是一万年前形成的古沙丘,基础饵料丰富,砂粒适中,极利于青岛文昌鱼的生长繁殖。中心区南沙为青岛中央水道与竹岔水道交叉形成的潮流沙脊,沉积物以分选很好的中粗沙为主,属文昌鱼最佳栖息环境。

1999年9月,青岛海洋大学在该区域调查得知,该区文昌鱼密度变化范围为1~30尾/m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0年1月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文昌鱼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7~27尾/m2;另据农业部黄渤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01年6月15日用老牛网拖网的调查结果显示,该海域东部区域文昌鱼分布较多,并以南沙水域为高密度分布区。在拟建保护区海域的8个调查站中,采捕到文昌鱼的站有4个,占50%。文昌鱼平均栖息密度为1.35尾/m2。(详见下表)

综上所述,该区域文昌鱼分布较密集,是青岛文昌鱼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

表胶州湾外拟建保护区海域文昌鱼资源数量分布

站位

渔获量

尾数/10m

体长分布范围

mm

平均密度

尾数/m2

2

---

---

3

---

---

4

5

30~41

0.5

5

---

---

6

20

28~41

2.0

7

19

28~43

1.9

8

10

26~42

1.0

10

(注:本资料为2001年6月15日调查结果)

四、我国保护区建设发展状况

1、我国自然保护区现状

中国海域纵跨3个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具有海岸滩涂生态系统和河口、湿地、海岛、红树林、珊瑚礁、上升流及大洋等各种生态系统。中国海洋生物物种、生态类型和群落结构表现为丰富的多样性特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己愈来愈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海洋和海岸保护区通过控制干扰和物理破坏活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的生产力,保护重要的生态过程。海洋保护区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遗传资源。为了海洋物种和生态系得以维持延续,必须既保护生态过程,又保护遗传种质资源。

1988年7月,中国确立了综合管理与分类型管理相结合的新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规定“林业部、农业部、地矿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负责管理各有关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1月份,国务院又确定了国家海洋局选划和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职责。1989年初,沿海地方海洋管理部门及有关单位,在国家海洋局统一组织下,进行调研、选点和建区论证工作,选划了昌黎黄金海岸、山口红树林生态、大洲岛海洋生态、三亚珊瑚礁、南麂列岛等五处海洋自然保护区,1990年9月国务院批准为部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991年1O月国务院又批准了天津古海岸与湿地、福建晋江深沪湾古森林两个海洋自然保护区。在这期间,一批地方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相继由地方海洋管理部门完成规划并经国家海洋局和地方政府批准建立。

2、青岛市自然保护区概况

青岛市作为我国东部重要的沿海城市和海洋科研教学基地,是我国唯一的“海洋科技城”。近年来,青岛市围绕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总体目标,立足于发展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大力实施依法管海、科技兴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了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1年,青岛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316亿元,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308.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0.3%。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市GDP的11.1%。

但是,随着青岛市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海洋开发活动的增加,我市近岸海域环境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海洋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局部海域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尤其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已迫在眉睫。

为切实保护我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2001年3月7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青岛市级灵山岛海珍品种质保护区,保护区包括灵山岛本岛及小牙岛外缘海域,总面积32.832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是沿岸海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区的建立保证了灵山岛海珍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对青岛市持续、健康地发展海水养殖苗种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001年12月2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青岛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岛屿面积约O.17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是岛屿及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它将有利于青岛市部级生态系统示范区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更进一步促进我市的海洋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部级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五、建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文昌鱼是暖水性潮下带名贵珍稀小型头索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研究动物进化的重要材料,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青岛近岸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海砂资源,其中,前海海砂砂体是一万年前形成的古沙丘,该区域水质良好、砂体有机质含量高,砂粒适中,极利于青岛文昌鱼的生长繁殖。但由于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在该海域从事偷采海砂等违法活动,严重破坏了文昌鱼的栖息环境,对文昌鱼资源造成毁灭性损害。为此,需尽快建立文昌鱼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管理,遏制破坏行为。

建立青岛文昌鱼珍稀动物省级自然保护区既能够保护文昌鱼的栖息环境,保护我市珍贵的海砂资源,防止海岸带的侵蚀,为我市海洋经济的发展营造安全的环境空间;又可以强化污染源管理,进一步促进我市海洋环境保护建设,加速我市生态城市建设步伐,为2008年奥帆赛的顺利举办提供优良的环境保证,提升青岛城市的整体形象。

2、可行性

拟选划的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位于胶州湾口外,竹岔岛东北,大桥岛以东海域,距青岛市区以南五公里,南部紧邻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该海域水交换能力强,水质优良,水文条件稳定,底质大部分为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中粗砂质,基础饵料丰富,底质环境优越,适宜于文昌鱼的栖息繁殖,同时也是多种渔业资源的产卵场和繁殖场所,中心区南沙为青岛中央水道与竹岔水道交叉形成的潮流沙脊,沉积物以分选很好的中粗沙为主,属文昌鱼最佳栖息环境,从保护该拟选区域的文昌鱼及其他多种渔业资源的栖息环境和该区域地质环境,防止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角度出发,具有建立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的有利条件,而且建区的条件也较为成熟,建立保护区是可行的。

六、现有基础与保障条件

我市的海洋执法队伍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海上监管能力,具备了建立保护区的管理基础;同时,该海域距离青岛距离较近,可以进行陆上巡回监管,有利于减少保护区建设上的投入,便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另外,我市已经选划建立了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灵山岛海珍品种质保护区,在保护区的选划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自然保护区的选划和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2000年起,我局对拟选划海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调查工作,对该海域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为保护区的选划建设工作提供了较详实的基础资料。

七、拟选保护区范围及保护对象

拟选划的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位于胶州湾口外,竹岔岛东北,大桥岛以东海域,距青岛市区以南五公里,南部紧邻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心区位于南沙一带(东经120°20′15″-120°24′49″;北纬35°57′57″-36°00′18″),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海域。

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为文昌鱼及其生存环境,以及该海域的渔业资源和其他不可恢复的自然资源,使该海域及临近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保持天然状态。

八、保护区管理设想

文昌鱼属底栖物种,只要禁止在该区域及临近海域进行底拖网作业和采挖海砂等破坏行为,即可达到保护文昌鱼和渔业资源的目的。因此,该保护区的管理可依靠我市渔政和海监队伍,对其实施巡视管理,而不必再行建立管理机构。

保护区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合理规划、强化保护、科学管理。做到:物种保护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保护区管理和渔政管理相结合,巡视管理与科研监测相结合。根据海域的生态特点和保护需要,制定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计划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与公众保护意识教育工作,切实保护该区域的文昌鱼及其他多种渔业资源的栖息环境和地质环境,防止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九、建区进度安排

1、市政府同意建区意见后,立即组织专家对海域及周边海域进行实地探测和专项调查(包括水环境、底质环境、水文环境、生物环境和地质地貌等调查),经分析对比后,确定保护区具体位置、范围及保护对象,划分核心区、实验区和缓冲区。

2、编写“建区论证报告”,绘制相关图件准备拟建保护区的照片、图件、录像带等资料。

3、组织各相关部门专家,对“建区论证报告”进行评审。

以上工作将在2个月内完成。

4、依据“建区论证报告”和专家评审意见,向市政府上报建立文昌鱼珍稀动物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报告,市政府同意建区后即可建立保护区。

5、经政府批准建区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保护区位置、范围、主要保护对象及功能区划等进行公告,并勘界划界,落实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实施保护管理。

海砂范文篇10

天津干渠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河北省徐水县西黑山村,至天津外环河,全长约154Km。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从陶岔渠首引水,向华北平原的豫、冀、京、津等省市供水,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华北地区日趋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促进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为满足天津干渠初步设计阶段的要求,需对渠线进行物探工作,以了解地表至设计渠底板以下20m范围内岩性分层(平原段注重砂性土与粘性土大层划分);遇基岩时,了解基岩面高程和岩性。

1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区内由西向东跨越地貌单元有:山前丘陵、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冲洪积平原和冲积海积平原。下面分述其岩性:

(1)山前丘陵:下部为蓟县系浅灰色硅质条带白云岩和青白口系页岩、千枚岩、板岩等。上部为第四系红棕色碎石粘土、棕黄色粘土、壤土等。主要分布在西黑山村附近及其西侧。

(2)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主要由冲积、湖积、洪积壤土、砂土、粉细砂等组成,有的地段粘性土夹有钙结核或钙、锰质须状物等。分布在西黑山村~京广铁路西侧。

(3)冲洪积平原:为古河道和河间地块分布,有河流相、湖相、湖沼相,颗粒组成以细粒为主,有粘土、壤土、粉细砂、细砂、中细砂等,一些地段为薄层细砂与壤土互层,且砂层具微型交错层理。分布在京广铁路~霸州。

(4)冲积海积平原:为海、陆交互地层,以粘土、壤土为主,局部为砂、粘性土互层。分布在霸州以东~天津。

渠线穿越汇水面积较大的河流共8条,这些河流均属海河水系,且多为季节性河流,雨季行洪,旱季多断流。

由西至东,地下水位埋深逐渐减小(渠首20~30m,渠尾1~2m)。其水质由淡水型变为高矿化度的微咸水,矿化度由京广铁路附近的370mg/L,到外环河附近则高达2670mg/L。

综上所述,由于线路较长,各岩层的沉积环境及其空间变化较大,加之地下水矿化度的巨大变化,致使测区岩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复杂。经综合分析物探试验、实测成果及地勘资料,得各岩层物性参数(见表1)。

表1岩层物性参数表

岩性

电阻率

(Ω·m)

纵波速度

(m/s)

密度

(g/cm3)

波阻抗

(105g/cm2.·S)

雷达波速

(m/μS)

相对介电

常数

壤土

(砂壤土)

15~60

300~800

1.55~1.80

0.46~1.44

50~150

4~40

粘土

5~30

600~1300

1.60~1.77

0.96~2.30

70~170

2.6~16

40~600

500~1000

1.24~1.37

0.62~1.37

55~80

15~30

白云岩

350~2000

2800~4000

2.60~2.90

7.28~11.60

80~120

7~16

页岩

300~1800

2700~4000

2.60~2.85

7.02~11.40

80~115

7~16

由表1知,基岩(白云岩、页岩)与第四系地层间具有较大的电性和弹性差异,具备综合物探的物理前提;粘土、壤土(砂壤土)、砂的电阻率、波阻抗、介电常数等具有一定的差异,可用电阻率法、地震法和地质雷达探测。但第四系地层中有些岩层(如砂层)厚度太薄,且多为中间层展布,在电法或地震曲线上反映不明显,难于准确地划分;同时,由于沿线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尤其是牛亡牛河以东至天津外环河段地下水位埋深只有2~3m,矿化度较高,使得地下水位以下岩层的物性差异变小,物探分辨率相对降低。

2物探方法与技术

2.1电测深法

采用对称四极等比装置(AB/MN=5),且(AB/2)min=1.5m,(AB/2)max=200m,当地质物探条件变化时,最大极距适当调整。

2.2地震反射波法

采用单边激发三次覆盖观测系统。工作参数按展开排列确定,选用检波器间距1m,偏移距15m或28m。

2.3地质雷达

采用剖面法。使用瑞典RAMAC/GPR地质雷达系统。天线中心频率50MHz,收发天线间距2m。

3资料解释与成果分析

3.1电测深法

3.1.1定性分析

(1)曲线类型

该渠线电测深曲线类型可划分为:H、K、QH、HK等主要类型。

H型曲线:主要分布在桩号0+000~8+700、40+000~48+300、65+300~78+900等渠段。其中第一段:曲线首支为表层较干燥或较密实的壤土(砂壤土),中部低阻为粘土或壤土,尾支呈45°角上升,为高阻的基岩(白云岩、页岩)反映。第二和第三段:曲线为第四系地层的反映,首支为较干燥或较密实的表层砂壤土(壤土),中部低阻为粘土或饱水壤土等,尾支一般为壤土类地层,多以15°~30°角上升。

K型曲线:主要分布在桩号48+500~49+400、51+300~52+000、55+500~56+300、57+580~64+330等渠段,均为第四系地层,其曲线首支为表层壤土(砂壤土),中部为地下水位以上的砂(粉、细、中砂),尾支为壤土。

QH型曲线:主要分布在桩号119+700~123+800、128+000~154+000等渠段,首支为表层砂壤土(壤土),中部为粘土,其后为饱水壤土,因其地下水矿化度很高,导致电阻

率降低,尾支虽有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明显,同样为壤土的电性反映。需要说明的是该曲线类型除受岩性影响外,受地下水(高矿化度)的影响尤甚。

HK型曲线:主要分布在桩号13+000~35+800等渠段,曲线首支为表层砂壤土(壤土),中部低阻为粘土或壤土,其后较高阻为地下水位以下砂层(粉、细、中砂),因其含水(矿化度低)及埋深相对较大,故在曲线上只反映出升高趋势,尾支为壤土。

另外,还有少量的HKH型、KH型、D型和G型曲线,以及在均一结构和电性差异甚小的地层中还有一些平直型曲线。

(2)等视电阻率断面图

通过分析等视电阻率断面图,了解等值线形态起伏变化及地电特征,判断地质体的分布位置及其空间变化规律。

在渠首地段,等值线表现为:表层为较稀疏的等值线,且视电阻率多为40~70·m,中部为水平层状的等值线,其视电阻率值较低,多为20~30·m,下部为高阻标志层的白云岩或页岩,等值线密集,其值较高。同时可从等断面图中判别出下伏基岩(白云岩、页岩)顶板随渠线桩号增大而变深。

在第四系地层中,除局部地段的表层电阻率变化较大外,一般渠线表层电阻率幅值变化较小,其等值线分布稀疏,反映了一定厚度的壤土(砂壤土)。若中部有砂分布,等值线幅值变化较大(含水时降低),等值线密集,并出现高阻闭合圈或半闭合圈,依此特征可定性判断砂的空间展布特征及分布范围。

(3)中间层电阻率的确定

①由孔旁电测深曲线反求;②用二层量板从较厚层曲线上求取;③由等值原理范围很窄的曲线上直接确定;④从均一结构地层中的曲线中求取。

3.1.2定量解释方法

量板法结合孔旁测深曲线对比法。

3.2地震反射波法

采用美国EAVESDROPPER浅反处理软件进行室内资料的分析解释,其处理步骤为:数据输入→格式转换→剔除坏道→动平衡→带通滤波→初至切除→条带切除→抽道集→常速度扫描→正常时差校正→迭加→时间剖面。解释所用速度参数是由速度分析、速度扫描和正演拟合等方法求取。

如桩号134+543~134+609段地震时间剖面,其中T1同相轴为上部粘土、下部壤土分界面的反射同相轴,其双程反射时为28~34ms,以迭加速度700m/s计算,下伏壤土顶板埋深为9.8~11.9m。结果与电测深、地质雷达解释成果吻合。

3.3地质雷达

由野外实测获得的雷达剖面,经室内滤波、平衡等处理后,根据各岩(土)层的雷达波速经验值来计算其深度,再与钻孔资料对比划分岩层。

如桩号134+400~134+600段雷达时间剖面,其中T1为一很强的反射同相轴,但至测点300以后上覆地层的反射变得复杂(多层),且T1同相轴的幅值变小,但仍连续可辨。经与钻孔对比认为T1应为上部粘土、下部壤土界面的反射同相轴,其双程反射时为265~295ns,取上覆粘土的雷达波速0.07m/ns,则下伏壤土顶板埋深为9.2~10.3m,与电测深、地震反射解释结果吻合。

3.4成果分析

(1)探测深度内有基岩发育的渠首段约占渠线长度的1.39%。基岩岩性为蓟县系白云岩或青白口系页岩。上覆松散堆积物(壤土、粘土)厚度为0~30.0m,为多层结构,其岩性层序为壤土—粘土—白云岩或页岩。

物性与岩性的关系:壤土电阻率,波速Vp=350~510m/s;粘土电阻率,波速Vp=650~850m/s;白云岩或页岩电阻率,波速Vp=2700~4000m/s。上述岩层以粘土电阻率最低,但波速居中;壤土电阻率居中,但波速最低;白云岩或页岩电阻率最大,为高阻标志层,其波速也最高。

(2)探测深度内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的渠段长度约占渠线长度的98.61%,其岩性为壤土(砂壤土)、粘土、砂。土体中均一结构的岩性为壤土(砂壤土);双层结构的岩性层序为:砂—壤土(砂壤土)、粘土—壤土(砂壤土);多层结构的岩性层序为:壤土(砂壤土)—砂—壤土(砂壤土)、壤土(砂壤土)—砂—壤土(砂壤土)—砂—壤土(砂壤土)、壤土(砂壤土)—砂—粘土—壤土(砂壤土)、壤土(砂壤土)—粘土—壤土(砂壤土)、粘土—壤土(砂壤土)—粘土—壤土(砂壤土)、壤土(砂壤土)—粘土—砂—壤土(砂壤土)、壤土(砂壤土)—粘土—壤土(砂壤土)—粘土—壤土(砂壤土)、砂—粘土—壤土(砂壤土)等。

物性与岩性的关系:壤土(砂壤土)电阻率,波速Vp=320~550m/s;粘土电阻率,波速Vp=670~1100m/s;砂电阻率,波速Vp=680~800m/s。在分析上述各岩层的物性特征时应注意其所处渠线的位置及地下水质的变化,尤其是靠近天津区划时地下水矿化度增高对测试参数(ρ)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位以上的包气带土层较干燥,测试参数(ρ)较高,变化范围也很大。而地下水位以下尤其是位于高矿化度水质的饱水带中各岩层的参数(ρ)变化及差异不是很大。

(3)沿线砂层主要分布在第四系冲洪积层内,其空间展布特征为层状或透镜体,层厚3~18m,一般5~11m。分布桩号为:17+850~22+445、25+000~31+500、32+700~46+100、48+300~64+050等渠段,总长约54.62km,占渠线长度的35.42%。

4结语

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渠的物探工作,根据测区地形、地质及地球物理条件,采用综合物探方法,并结合地质单元的变化,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同时物探资料解释过程中对比了相应钻探资料,又与地质分析紧密结合,因而提高了物探成果的解释精度(见表2),基本查清了渠线和建筑物地层岩性及其厚度,满足了任务要求,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表2部分钻探与物探成果对比表

桩号

孔号

终孔深度

(m)

岩性

厚度(m)

钻探

物探

1+634

TQZK5

18.0

壤土

7.0

7.3

粘土

未揭穿

>24.0

壤土

13.0

12.2

11+516

TQZK25

20.0

5.9

5.6

壤土

未揭穿

>20.0

壤土

4.3

4.3

18+555

TQZK41

16.0

4.1

4.7

壤土

未揭穿

>25.0

壤土

5.8

6.5

25+546

TQZK57

20.0

5.6

5.9

壤土

未揭穿

>23.0

壤土

2.5

2.4

60+000

TQZK133

16.5

7.6

7.8

壤土

未揭穿

>26.0

壤土

2.5

2.9

70+080

TQZK153

21.0

粘土

6.5

6.5

壤土

未揭穿

29.0

壤土

3.0

2.8

70+908

TQZK155

21.0

粘土

5.2

5.3

壤土

未揭穿

27.0

参考文献

⑴刘康和等《瑞马探地雷达及工程应用》《水电站设计》1999年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