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2:20:22

固体

固体范文篇1

第一条为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第三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领导,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广和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增加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鼓励多渠道投资,促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产业化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促进固体废物的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区域开发、产业发展等规划,应当统筹考虑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年度目标管理,并作为政府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委托其所属的固体废物管理机构负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监测制度和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建立监测网络。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固体废物排放数量、污染情况及处置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定期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处置状况等信息,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查询系统,为公众查询和获取有关信息提供方便和服务。

第八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举报制度,对举报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对举报属实,为查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重大违法行为提供主要线索或者证据的举报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新闻媒体单位应当加强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宣传和舆论监督。

第二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一般规定

第九条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降低或者消除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资料档案,并按年度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申报登记内容发生重大改变的,应当在发生改变之日起十日内向原登记机关申报。

第十条生产、销售列入国家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应当在产品报废和包装物使用后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回收。

企事业单位应当对其产生的可以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无条件自行利用的,可以由有条件的单位加以利用;对暂时不利用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设贮存设施,安全分类存放;对不能利用的,应当按照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自行处置或者委托依法设立的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

第十一条禁止进口列入国家禁止进口目录的固体废物。进口列入国家限制进口目录及自动许可进口目录的固体废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进口固体废物利用活动的监督检查。

利用进口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对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向所在地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不能利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列入国家限制进口目录的固体废物,进口后未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拆解和利用的,不得买卖或者转让。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鼓励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划,并对农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

第十三条从事畜禽规模养殖,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收集、贮存、利用或者处置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

畜禽养殖相对集中地区,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畜禽粪便污染环境防治规划,指导从事畜禽规模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利用沼气、制造有机复合肥等技术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

畜禽规模养殖标准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四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病死畜禽处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组织建设病死畜禽集中处置设施。病死畜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处置。

染疫畜禽和为防止疫病传播在一定区域内捕杀的畜禽处理费用,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担。

第十五条对工业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泥以及河道淤泥,产生者或者依法负有管理责任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规划,组织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耕地依法进行功能调整。

工业企业、垃圾填埋场所、农业生产单位等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土壤。

第十七条污染土壤实行环境风险评估和修复制度。

对污染企业搬迁后的原址和其他可能受污染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土地的开发利用者应当事先委托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对该地块土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被污染土壤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清理和处置,达到环境保护要求后方可开发、利用。

被污染土壤的清理和处置费用,由造成污染的单位和个人承担;无明确责任人或者责任人丧失责任能力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担。

可能受污染并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土地的范围以及认定污染土壤的标准,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国土资源、农业、建设部门确定。

第十八条填埋过危险废物的场地不得随意开发利用,确需开发利用的,应当通过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规划等部门组织的论证后,方可进行适宜的非农业开发和利用。

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研究和开发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餐具和包装物。

禁止生产、销售和经营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以及省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布的其他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及其复合制品。

从事废塑料、废布料回收利用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在回收利用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第二十条固体废物处置实行污染者付费原则。

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和技术规范处置固体废物,无能力自行处置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并支付处置费用;无能力自行处置又不依法委托处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关单位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承担。

处置费用的标准,由设区的市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制定;其中生活垃圾处置费用的标准,可以由县(市)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法律、法规对处置费用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固体废物的处置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

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单位自行处置固体废物的,其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委托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的,应当自行建设贮存设施。

第二十二条发展和改革、经济贸易、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和处置设施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布点、立项审批、项目用地等保障工作。

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规划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规定。已建成的固体废物处置设施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标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

第二十三条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收缴的假冒伪劣物品需要销毁的,应当采取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方式进行处理,禁止露天焚烧、擅自填埋;其中属于危险废物和有害废物的,应当交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统一集中处置。

收缴的假冒伪劣物品的处置费用由有关责任人承担;责任人不明确或者丧失责任能力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承担。

第三章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增加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统筹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贮存、运输、处置设施,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共建共享。

禁止建设工艺落后、设备简陋、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第二十五条对生活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分类收集和运输,并积极开展合理利用和实施无害化处置。

第二十六条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农村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实行村收集、乡镇中转、县(市、区)处置的原则。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并组织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垃圾集中存放点和垃圾中转站。

不具备集中处置条件的偏远山区、海岛的农村,经县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就地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费用给予财政补助和支持。

第二十八条从事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建和住宅小区开发建设的单位,以及机场、码头、车站、港口、公园、商场等公共设施、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卫生的规定,配套建设或者配备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从事交通运输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收集处理运输活动中产生的生活垃圾。

第四章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第二十九条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建设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建设规划,经省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衔接、平衡,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建设规划的要求,组织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

第三十条禁止随意倾倒、堆放、抛撒危险废物。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侵占、毁损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置场所和设施。

危险废物填埋场运营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废物填埋的永久性档案,填埋过的场地应当建立识别标志,并将填埋情况向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建设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依法申报登记,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报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超越经营许可证核定的范围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置活动。

第三十二条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申领条件,按照国务院《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从事利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领经营许可证:

(一)有两名以上环境工程专业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

(二)有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安全要求的包装工具,中转和临时存放设施、设备以及经验收合格的贮存设施、设备;

(三)有与利用的危险废物类别相适应的利用技术和工艺;

(四)有保证危险废物利用安全的规章制度、污染防治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五)对危险废物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有合理的处置方案或者措施。

法律、行政法规对利用危险废物申领经营许可证的条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三条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活动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第三十四条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向有批准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拟转移危险废物的名称、种类、特性、形态、包装方式、数量、转移时间、主要危险废物成分等基本情况;

(二)运输单位具有运输危险货物资格的证明材料;

(三)接受单位具有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资格及同意接受的证明材料;

(四)危险废物利用和处置方案。

在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转移危险废物的,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省内跨设区的市转移危险废物的,由移出地设区的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商经接受地设区的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跨省转移危险废物的,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商经接受地的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

设区的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及时将有关批准文件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危险废物依法跨区域转移、利用和处置。

第三十五条一年内需要多次转移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于每年12月31日前向有批准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次年危险废物转移年度计划。危险废物转移年度计划经批准后,每次按计划转移危险废物时可不再审批。

危险废物转移年度计划应当包括拟转移危险废物的种类、特性、数量、运输单位、接受单位、利用和处置方案、转移时间和次数等内容。

转移危险废物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转移年度计划执行。转移的危险废物数量超过年度计划,或者转移的危险废物种类、接受单位与批准的年度计划不一致的,应当另行提出转移申请。

第三十六条经批准转移危险废物的,转移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危险废物的运输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危险废物的接受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关于该类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的标准和方式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危险废物转移、利用和处置活动的监管。

第三十七条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执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监督。

环境保护、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法定职权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并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

禁止销售或者回收利用医疗废物。

第三十八条医疗废物实行集中处置原则。

不具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条件的偏远山区、海岛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经县级卫生、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自行就地处置医疗废物。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应当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卫生、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自行处置医疗废物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第三十九条无明确责任人或者责任人已不具备责任能力的危险废物,由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处置,所需费用由所在地人民政府承担。

第四十条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报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因发生意外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应当立即采取防范措施,启动应急预案,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村)民,并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四十一条在发生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或者有证据证明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可能发生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必须立即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赶赴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进行调查处理。

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当地居(村)民公告,并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根据需要疏散人员,控制现场,责令停止导致或者可能导致进一步污染环境的作业活动,消除危害。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涉嫌违法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备、场所、交通工具、物品予以暂扣、查封:

(一)不当场暂扣、查封,将可能造成证据灭失或者非法转移的;

(二)造成环境污染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污染的。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采取暂扣、查封措施,应当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出具暂扣、查封清单,交当事人签字。当事人不在场或者拒绝签字的,执法人员应当在暂扣、查封清单上注明情况。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或者造成其他损害。

第四十三条暂扣、查封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且解除暂扣、查封将造成环境污染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污染的,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延长三十日。

暂扣、查封期限届满或者经调查核实没有违法行为的,采取暂扣、查封措施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解除暂扣、查封。

对暂扣的设备、交通工具和物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损毁;造成损毁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四条从事利用和处置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但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在利用和处置过程中必然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有害废物经营活动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一)有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贮存、利用和处置设施、设备及技术、工艺;

(二)有两名以上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有保证有害废物安全利用和处置的规章制度、污染防治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有害废物名录,规定统一的有害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

有害废物的处置应当按照有关无害化处理的标准和要求处置。

第五章电子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第四十五条产生电子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承担电子废物污染防治的责任。

电子废物实行分类收集、集中拆解、利用和处置。

本条例所称电子废物,是指废弃的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气设备及其废弃零部件、元器件,以及国家规定为电子废物的其他废弃物品。

第四十六条从事电子废物收集、拆解、利用和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建立电子废物经营情况登记制度,如实记载电子废物的数量、来源、流向等情况。

第四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统筹规划,逐步建立布局合理、交售方便、收购有序的电子废物回收网络。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八条从事拆解、利用电子废物经营活动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贮存、拆解场所和拆解工具、设施;

(二)有一定从事拆解、利用电子废物的技术人员;

(三)对拆解、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有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处置条件和措施;

(四)有保证安全拆解和利用的规章制度、污染防治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不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不得从事电子废物拆解、利用经营活动。

拆解、利用电子废物应当遵守国家和省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拆解、利用的电子废物或者在拆解、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属于危险废物的,按照法律、法规关于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规定执行;拆解、利用的电子废物或者在拆解、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属于有害废物的,按照本条例关于利用、处置有害废物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已有行政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作出许可决定或者办理批准文件的;

(二)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后不予查处的;

(三)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七条规定,未建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致环境突发事件未能及时妥善处理的;

(五)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对病死畜禽处理未尽应有的监督管理职责造成疫情传播等后果的;

(六)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不按照规定报告或者不依法采取必要措施,致使事故扩大或者延误事故处理的;

(七)对依法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或者经批准利用、处置有害废物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八)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行为。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买卖或者转让进口固体废物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回收利用医疗废物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未经批准利用和处置有害废物,或者未按照环境保护的规定利用和处置有害废物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不具备规定的条件从事拆解、利用电子废物经营活动的。

有前款第一项行为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行为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四项行为的,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未对被污染土壤进行清理和处置,或者清理、处置后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而开发利用土地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或者其他一次性塑料制品及其复合制品的,由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销售、经营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或者其他一次性塑料制品及其复合制品的,由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塑料及其复合制品,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回收利用废塑料、废布料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不承担依法应当承担的处置费用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代为处置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公共设施、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不配套建设或者配备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由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规定,随意倾倒、堆放、抛撒危险废物,非法侵占、毁损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置场所和设施,或者填埋场运营管理单位未建立填埋的永久性档案、识别标志并报备案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未经同意自行就地处置医疗废物的,由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自行就地处置医疗废物,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要求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八条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造成严重人身伤害,无法确定责任人或者责任人丧失责任能力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给予适当补偿。

第七章附则

固体范文篇2

[关键词]固体废物监管;业务架构;

1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产生量逐年增多,危险废物转移日益频繁,非法倾倒危险废物也屡禁不止[1]。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首先,产废底数不清,依托每年一次的申报登记,环保部门无法实时掌握区域内各类危险废物的产生数[2]。其次,管理部门的主要精力被大量的转移审批事务牵制,重资质审查、轻过程监管,重经营单位监管、轻产废单位监管[3]。为此,依托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的需求日益迫切,福建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于2017年初投入使用,推动了危险废物监管从事后管理向事前主动管理转变。平台以实现覆盖全省、三级应用、全程管理为目标,重点采集危险废物产生、转移、处置利用的过程信息,构建“产废—收集—转移—处置”流向监管数据网,以决策分析和业务流转为两大核心,建立一个集实时监控、业务流转、数据共享、预测预警和科学决策一体化的全过程动态监管平台,为全省固废日常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平台基本架构

平台主要构建固体废物全过程监管系统、医疗废物监管系统、分析决策系统、预警管理系统、业务协同门户、快速入口、基础支撑管理子系统,并与相关第三方系统进行对接和集成,基本架构见图1。

3平台功能模块设计应用成效

3.1固体废物全过程监管平台。固体废物(除医疗废物之外)全过程监管平台包括危险废物产生源管理、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危险废物处置管理等三个子系统。为了对区域内固体废物产生源企业及其产生危险废物的相关信息和流向信息进行动态收集和管理,固废全过程监管平台的功能主要包括产生源企业废物属性数据管理、废物台账管理、废物年度申报登记管理、管理计划、应急预案以及相关的查询统计功能,采用由产废单位自行申报、环保部门审核备案的流程。3.2医疗废物监管系统。实现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运送、处置以及监督管理全过程活动进行管控、跟踪,实现对医疗废物的“产生—分类—运输—处置—流向”全过程的监管,为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提供全方位的保障。3.3分析决策系统。决策分析子系统主要完成跨业务的数据共享和统计分析功能,将采用综合汇总、信息卡片、统计报表、智能BI等方式进行展现。3.4预警管理系统。通过系统逻辑关系、数据分析及风险点防控,实现对业务中的异常信息、流程等生成预警信息,其中包括转移类预警、满负荷预警、业务审批预警等,预警可根据不同程度,分级推送。3.5业务协同门户。固管业务协同门户内嵌专用的工作流引擎,将中心的相关业务以任务的形成进行驱动,便于对业务办理情况(包括固废转移情况和经营许可证)进行跟踪、考核及归档。将日常企业申报管理、网上转移、产废和运输企业资质审核、经营台账、监督检查、统计分析等信息集中到统一的环保管理门户中,方便管理人员直接查看到相关信息。3.6快速入口。对企业和环保部门常关注的信息采用快速入口模式,主要包括用户管理、系统参数设置、通知公告、消息提醒等功能。3.7第三方接口管理。系统将根据自身属性及所需外部信息,与福建省环保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对接,获取企业基本信息,并实现固废监管信息共享。与交通厅、卫计委部门对接获取运输单位车辆、医疗废物产生单位等信息,并将福建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平台信息上传到国家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中。

4应用成效

截止2017年年底,平台已注册全省危废产生单位3368家,记录危废产生量61.67万t、利用处置量76.20万t(含历年积累量)、跨省危废转移量7.15万t。该系统自上线以来,通过对固体废物管理的统一指挥、协调、处理,有效提高了固体废物处置效率,强化了监管力度,助力了科学管理。4.1简政放权。通过平台,可实时掌握基层环保部门危废经营许可证审批情况,同时要求所有经营单位必须进入平台注册,执行日申报及电子联单,避免放而不管。4.2全程可追溯,全程留痕迹。通过平台可实现危废的精细化、信息化管理。首先,在产废环节,所有产废企业的日常产废情况都需要在平台中建立台账;各级环保部门通过平台可以实时掌握辖区内企业的产废实际情况。其次,在转移环节,将危废转移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发送至环保部门,环保部门通过调阅数据可以实时掌握转移的实时动态,并且还可以通过调阅运输车辆的GPS轨迹,发现可疑行为。再次,在处置利用环节,所有的危废经营单位需每日填报当天的经营台账,系统精确收集相关数据后自动生成当天的日报。第四,系统通过数据的汇总分析判断。最后,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全面的数据统计分析,为分析决策管理提供帮助。4.3查验更准确,效率更高效。使用平台后,企业直接在平台上向省内经营单位发起转移申请,经运输单位、经营单位确认后即可进行转移,提高了服务效率。

5今后设想

5.1应用“互联网+”,实行危险废物智慧管控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废物管理的事中、事后监管,融合视频监控、电子标签、GIS、GPS等技术,实现对危险废物的全程自动化采集。同时,结合已有申报数据,与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完成数据联网,建立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的体系与机制,实时监控罐车等运输车辆去向,防范违法运输危险废物行为。5.2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升危险废物管理能力依托福建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平台,面向企业、公众和环保人员提供固废知识的在线学习课堂,普及固废法、最新管理制度等相关知识,切实提升企业固废环境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6结束语

福建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通过对产废台账、管理计划、转移计划、经营许可证和经营记录簿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对危险废物的“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使监管部门能详细了解每一批危废的来龙去脉,防治超范围、超能力转移,避免企业在转移过程中的造假行为,为危险废物监管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平台帮助企业简化了危险废物申报、转移等跑办手续,实现企业“一点不用跑,最多跑一遍”,提高危废转移运行管理效率,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是实现便民利民和固废管理水平提升的“双赢”之举。

参考文献:

[1]王琪,黄启飞,闫大海,等.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现状及建议[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3,3(1):1-5.

[2]朱静,吴晨波,潘泽满,等.物联网在危险废物监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环保产业,2016(9):56-60.

固体范文篇3

三漏(漏油、漏水、漏气)问题到目前为止仍旧是工程机械的顽疾,尤其是液压系统泄漏影响着系统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造成油液浪费、污染周围环境、增加机器的停工时间、降低生产率、增加生产成本及对产品造成污损,因此,对液压系统的泄漏我们必须加以控制。

二、泄漏的因素

通常液压机械所用的液压油,均由于使用与管理的不当,使可继续使用的油成为废油,不但造成无谓的浪费,增加了维护成本,更造成环境的污染。几乎所有的液压系统的泄漏都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1)液压系统固体颗粒污染,导致密封件及配合件相互磨损;(2)设计及制造的缺陷;(3)冲击和振动造成管接头松动;(4)油温过高及橡胶密

封与液压油不相容而变质。

三、泄漏因素及控制措施

(一)液压系统固体颗粒污染的分析和控制

1.液压系统污染物的来源液压系统的污染源主要有潜在污染物、再生污染物和浸入污染物。液压系统中的污染物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固体颗粒、空气、水、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等,其中,固体颗粒污染发生的最为普遍。

2.固体颗粒的危害与产生的原因(1)固体颗粒的组成

主要由剥落物、胶质、金属粉末、空气中带来的粉尘、砂子、研磨粉、沉积物和纤维等组成。

(2)固体颗粒的主要来源

①系统硬管管道内壁附着的片状铁锈,酸洗后残留在管内的化学药品类;②硬管在切割和套丝等加工过程中存留的铁屑;③密封件、密封圈残渣;④高压软管总成内部灰尘及部分接头部位残留胶状碎片;⑤液压系统装配现场由于环境因素进入管道内部的石子、尘土等,这种情况并不多见;⑥液压元件内部存留的型砂残留物、加工铁屑、密封残渣等。

(3)固体颗粒污染的危害

①粘着和堵塞过滤器孔眼和各种间隙、通道,从而使液压泵运转困难,产生气蚀和躁声;②破坏润滑油膜,增大机器的摩擦力和磨损。磨损会导致液压元件产生泄露,效率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损坏;③加速密封材料磨损,增加外泄漏量;④部分或全部堵塞液压元件的孔隙,使控制元件动作失灵;⑤固体颗粒中的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粒子会对油液的氧化,变质起催化作用,油液的氧化将劣化油液质量,降低润滑性能,导致密封件或运动部件磨损加剧,使泄漏发生。

当元件的间隙被固体颗粒所淤塞,会产生磨损的链式反应,使系统元件进一步磨损,产生更多的固体颗粒。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油液污染物,尤其是固体污染物,是保证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

3.防污措施

(1)设计阶段的污染控制

在设计阶段,应慎重选用易于产生颗粒杂质而污染系统油液的装置、结构等。如从控制固体颗粒污染角度,宁可选凸缘连接结构而少用管接头,因为装配维修时管接头产生大量磨屑;油箱呼吸口设计位置高一些,并尽量掩蔽些,以防雨水和灰尘侵入;软管可选用加衬里的油管等等。在设计阶段最重要的是滤油器的设计和选择。可考虑在对液压油污染较敏感的液压元件进油处及容易产生磨屑的液压元件的回油处增设吸油滤油器,在关键性液压元件的进油口设置辅助滤油器,在污染物侵入量大的系统中,安装旁路过滤,改善清洁度,延长滤油器使用寿命等等。

(2)制造阶段的污染控制

外携外购件如各种阀、高压软管、缸等以及液压油要严格进行进厂检验。关键件需进行加载、抛光和清洗。除外购的液压元件以及一些软管外,在现场配制的液压管道必须经过酸洗除锈。管道按以下工艺流程进行:脱脂、酸洗、中和、钝化、干燥、涂油、封闭。酸洗前应将经过脱脂处理后的管子用净化压力水冲去关内外壁的碱性溶液和洗去油污。所有密封面、丝扣等必须涂油覆盖以后才能进行清洗。

酸洗处理后,必须对管道进行打压冲洗,打压冲洗是液压系统装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管道经过打压冲洗以后,可以将管道中杂质冲去。冲洗时重点对焊口、法兰、变径、三通及弯头部位定时进行均匀敲打,使这些部位的杂质振落随油一起冲走。

应注意管道的酸洗与打压冲洗应在装配前进行,因为过早进行这些处理而长期搁置不用,管道装配时仍有生锈的可能性。

(二)密封件质量保证

1.减少动密封件的磨损(1)消除活塞杆和驱动轴密封件上的侧载荷;(2)用防尘圈、防护罩和橡胶套保护活塞杆,防止磨料、粉尘等杂质进入;(3)设计选取合适的过滤装置和便于清洗的油箱以防止粉尘在油液中累积;(4)使活塞杆和轴的速度尽可能低。

2.设计及制造缺陷的解决方法

(1)液压元件外配套的选择在液压系统的泄漏中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产品设计、老产品的改进中,对缸、泵、阀件、密封件、液压辅件等的选择,要本着好中选优、优中选廉原则慎重的、有比较的进行。

(2)合理设计安装面和密封面。当阀组或管路固定在安装面上时,为了得到满意的初始密封和防止密封件被挤出沟槽和被磨损,安装面要平直;密封面要求精加工,表面粗糙度要达到0.8μm,平面度要达到0.01/100mm,表面不能有径向划痕,连接螺钉的预紧力要足够大,以防止表面分离。

(3)在制造及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关键表面磕碰、划伤,对装配调试过程进行严格监控,保证装配质量。

3.减少冲击和振动

(1)使用减震支架固定所有管子以便吸收冲击和振动;(2)使用低冲击阀或蓄能器来减少冲击;(3)适当布置压力控制阀来保护系统的所有元件;(4)尽量减少管接头的使用数量,管接头尽量用焊接连接;(5)使用直螺纹接头,三通接头和弯头代替锥管螺纹接头;(6)尽量用回油块代替各个配管;(7)针对使用的最高压力,规定安装时使用螺栓的扭矩和堵头扭矩,防止结合面和密封件被蚕食;(8)正确安装管接头。

4.对静密封件的要求

静密封件在刚性固定表面之间防止油液外泄。合理设计密封槽尺寸及公差,使安装后的密封件到一定挤压产生变形以便填塞配合表面的微观凹陷,并把密封件内应力提高到高于被密封的压力。

5.控制油温防止密封件变质

密封件过早变质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油温过高。温度每升高10℃则密封件寿命就会减半,所以应合理设计高效液压系统或设置强制冷却装置,使最佳油液温度保持在65℃以下,工程机械不许超过80℃。

四、结论

泄漏产生的原因和主要部位在液压系统中,从元件到辅件,从油箱到液压泵、液压缸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泄漏问题,造成泄漏的原因也很多,本文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振动和冲击。(2)由间隙变大而使产生泄漏或者使得泄漏增加。(3)从实际维修中发现,液压系统中的颗粒物污染是加剧间隙增大和密封件失效的重要原因。

油液的清洁、油液的注入、油液的过滤;元件的清洁、装配的清洁、装配的规范;调试及工作中的正确使用等都是对液压系统的保护,同时降低了泄漏的可能性。泄漏的控制大致可从油液、元件、使用三方面来保证,而保持液压系统的清洁无污染,是维系系统的设计使用寿命并可有效控制泄漏的简单易行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徐灏.机械设计手册(第五卷).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995.

[2]马福安.机修手册(第7卷、第8卷).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993.

[3]李洪人.液压控制系统.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1981.

[4]雷天觉.新编液压工程手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

固体范文篇4

1SLN的制备方法

1.1薄膜

超声分散法将类脂和药物等溶于适宜的有机溶剂中,减压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形成一层脂质薄膜,加入含有乳化剂的水溶液后,用带有探头的超声仪进行超声分散,即可得到小而均匀的SLN.Hodoshima等[4]以合成的聚乙二醇类脂(PEGlipid)和卵磷脂(PC)或二棕榈酰磷酯酰胆碱(DPPC)为乳化剂,制备4O四氢吡喃阿霉素(THPADM)前体药物的SLN,先将THPADM酯化,然后和PEGlipid,PC或DPPC,三油酸甘油酯或大豆油以3∶5∶5∶7的比例溶于二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剂中,减压旋转蒸发使成一层薄的脂质膜,再加入0.24mol/L的甘油溶液,超声分散,得粒径为30~50nm的SLN.冰箱放置20mo,其粒径及粒径分布均无明显变化.薛克昌等[5]将360mg大豆磷脂和39.4mg十六酸拉米夫定酯(LAP)溶于50mL氯仿,旋转蒸发除去氯仿,加入60g/L甘露醇水溶液,超声分散后得到十六酸拉米夫定酯固体脂质纳米粒(LAPSLN),HPLC法测得其载药量为9.6%,包封率为97.69%.

1.2高压乳匀法又名高压均质法,其原理是在高压泵功能下(100~2000Pa)使流体通过一个仅有几个微米的狭缝,流体在忽然减压膨胀和高速冲击碰撞双重功能下内部形成很强的湍流和涡穴,使乳状液被粉碎成微小珠滴,按工艺的不同可分为热乳匀法和冷乳匀法.

1.2.1热乳匀法将类脂加热熔融后加入药物,熔融物分散于热的乳化剂水溶液中形成初乳,初乳在高于类脂熔点的温度下经高压匀质形成纳米乳,室温下纳米乳冷却固化即形成SLN.制得的SLN粒径小且分布窄,但长时间高温条件可能导致药物发生降解.Wissing等[6]用此法制备了作为防晒剂载体的SLN,平均粒径200nm.体外释放和穿透实验证实此SLN具有很好的缓释性能,并且在高的载药量时扩散系数低,能长久的覆在皮肤表面.

1.2.2冷乳匀法先将载药类脂熔融物在液氮(或干冰)中固化,然后研磨成粒径为50~100μm的颗粒,再将其分散于乳化剂水溶液中形成初乳,最后在室温(或低于室温)下高压匀质即得.较之热乳匀法粒径变大,粒度变宽.为达到和热乳匀法相近的粒径需增加循环处理次数[7].此法优点[8]是摘要:使药物暴露于热环境中时间短,降低高温引起的敏感性药物的降解;降低乳化过程中药物在水相中的分布;避免纳米乳结晶步骤复杂化所引起的几种中间相的形成.

1.3乳化

溶剂挥发法将脂质材料溶于和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如环己烷)中,然后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中乳化,挥去有机溶剂,脂质就会从水相中沉淀出而得到SLN.粒径的大小取决于脂质在溶剂中的浓度,一般脂质含量为50g/kg时所得粒径较小.其优点是可避免加热,但有机溶剂的残留使得药物具有潜在的毒性.应晓英等[9]用此法制得了卡马西平硬脂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120.0±9.8)nm,Zeta电位为(-50.6±3.3)mV,包封率89.8%,药物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线性方程,具有明显缓释功能.

1.4微乳法通常先将脂质载体在65~70℃加热熔化,加入药物、乳化剂、辅助乳化剂和温水制成外观透明、热力学稳定的O/W型微乳,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将微乳分散于2~3℃冷水中,即可形成SLN分散体系.热的微乳和冷水的体积比通常为1∶25到1∶50.微乳制备十分简单,无需非凡设备,其粒径也足够小,分散过程不需要额外的能量即可获得亚微米范围的颗粒.Marengo等[10]发现热的微乳和冷水之间的温度差对制得的SLN的粒径大小起重要功能,微乳中的油滴的快速结晶有助于形成小粒径的SLN,并且避免油滴之间的融合.

1.5溶剂分散法将脂质在一定温度下溶于有机溶剂,然后倒入酸性水相中调节Zeta电位,得到凝聚的SLN,离心分离即得.Hu等[11]将396mg单硬脂酸甘油酯和4mg氯倍他索丙酸酯在50℃水浴上溶于24mL丙酮和乙醇(1∶1,V/V)的混合溶剂中,在机械搅拌下倒入适量的含10g/LPVA的酸性水溶液中,室温400r/min搅拌5min,离心,重新混悬于水中,冷冻干燥得到SLN.

2SLN的给药途径

2.1静注给药SLN主要被制成胶体溶液或冻干粉针后静注给药,达到缓释、延长药物在循环系统或靶部位停留时间等目的.薛克昌等[12]用自制的十六酸拉米夫定酯固体脂质纳米粒(LAPSLN)和半乳糖苷修饰的十六酸拉米夫定酯固体脂质纳米粒(LAPGSLN)小鼠尾静脉注射,测定拉米夫定(LA)在血清及肝、肾、肺、脾中的浓度,结果表明LAPSLN和LAPGSLN有良好的肝靶向性,对提高疗效和降低毒副功能有一定意义.Yang等[13]报道了喜树碱SLN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特性和分布,和喜树碱溶液相比,SLN在组织中驻留时间延长,非凡是在大脑、心脏和含有网状内皮细胞的组织内.其中脑部曲线下面积(AUC)和平均驻留时间(MRT)分别提高10.4和4倍.

2.2口服给药口服是最方便且最为患者所接受的给药方式.SLN可以液体形式口服,或干燥成粉末后加工成其他剂型,如片剂、丸剂、胶囊、软胶囊和粉剂等.口服后利用纳米颗粒的黏着性可增加载药粒子在药效部位或药物吸收部位的停留时间和接触面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不规则吸收.SLN可替代赋形剂改善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分布,保护多肽类药物免受胃肠道消化酶的降解,并可能通过其他转运途径促进吸收.据Penkler等[14]报道,口服环孢霉素SLN在动物体内可以提高生物利用度和延长药物在血浆的停留时间.Bargoni等[15]报道,SLN在十二指肠给药后淋巴吸收增加.

2.3肺部给药SLN用喷雾干燥法制成粉末,可用于肺部干粉吸入给药.SLN作为肺部药物传输系统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但肺部中药物从SLN中的释放具有诸多优点,如可控制释药和延长释放时间等.由于肺部的颗粒很轻易被肺部巨噬细胞获取,可考虑靶向肺巨噬细胞,治疗巨噬细胞系统疾病[1].

2.4经皮给药SLN作为局部给药的主要优点在于可避免化学性质不稳定药物的降解.同时,由于SLN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膜,水分挥发导致SLN分散体发生形变,药物被挤出,从而提高药物经皮吸收量.SLN作为外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载体可明显增加皮肤对药物的吸收.Mima等[16]制备了泼尼卡酯(PC)的SLN制剂,用角质化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的培养物,重新构建的表皮以及切割下来的人的皮肤来评价PCSLN制剂的毒性和药物的吸收性.结果表明和PC乳膏剂相比,PCSLN对皮肤的穿透性增加了30%.SLN还可作为防晒品的载体系统,Wissing等[6]发现,SLN本身具有物理防晒特性且可提供缓释给药功能,和抗紫外线药物合用制得防晒剂二苯酮SLN效果良好,使药物在皮肤表面存留时间延长.

2.5眼部给药眼用制剂存在的主要新问题是药物易从给药部位清除.SLN具有黏附性质,可延长在给药部位的滞留时间,从而有效提高疗效.Cavalli等[17]对妥布霉素(TOB)的SLN制剂的小鼠眼部给药进行了探究,发现TOBSLN能显著提高TOB的生物利用度,其在角膜表面和结膜囊中滞留时间明显延长.

3SLN所存在的新问题

3.1载药量评价一药物载体系统是否适用的重要指标是载药能力,SLN载药量一般只有1%~5%(W/W).虽然也有提高SLN载药量的报道,如利多卡因和依托咪酯载药量为10%~20%,辅酶Q10为20%,泛癸利酮可达50%[18],但过高的载药量又可能导致SLN凝胶化.载药量新问题限制了SLN的广泛应用.

3.2稳定性尽管SLN和脂肪乳在组成和制备方面极其相似,但SLN不可简单视作“乳滴固化”的胶态脂质分散体系,SLN分散液实质上是一个多相体系,包括胶束、脂质体、过冷熔融液和药物晶体等其他胶体微粒.存放过程中稳定性差,可能发生粒径增长或药物降解等现象.

3.3突释效应Muhlen等[19]以丁卡因、依托咪酯和泼尼松为模型药物进行的体外药物释放探究显示,以丁卡因、依托咪酯为模型药物制得的SLN,药物在数分钟内即完全释放,且和所选用的类脂种类无关;而以泼尼松为模型药物时,药物先是突释,继而缓慢释放,且可维持释药近1wk,该体系的释药速率还和类脂的种类关系密切,如选用山榆酸甘油酯为脂质,32d内仅释药26%,而相同时间内胆固醇体系则释药58%.

4小结和展望

SLN是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型亚微粒给药系统,有多种制备方法,可经多种途径给药,但载药量和稳定性等新问题有待解决.其主要优点是摘要:颗粒粒径小,平均在纳米尺度,可用于注射给药;生理可接受,在制备过程中无有毒残留物;对亲脂性药物有足够的载药能力,通过工艺调整,还可以包封亲水性药物;延长药物释放达数日至数周;通过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还可制成固体粉末;通过对其表面进行特征修饰,可实现靶向给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SLN的制剂可用于临床,造福于患者.

【参考文献

[1]MullerRH,MaderK,GohlaS.Solidlipidnanoparticles(SLN)forcontrolleddrugdeliveryareviewofthestateoftheart[J].EurJPharmBiopharm,2000;50(1)摘要:161-177.

[2]TrottaM,PattarinoF,IgnoniT.Stabilityofdrugcarrieremulsionscontainingphosphatidylcholinemixtures[J].EurJPharmBiopharm,2002;53(4)摘要:203.

[3]WangJA,SumX,ZhangZR.Eninanccdbrainlargcringbysynincsisof3′,5′dioctanovl5fluoro2′deoxvuridineandincorporationintosolidlipidnanoparticles[J].EurJPharmBiopharm,2002;54(3)摘要:285-290.

[4]HodoshimaN,UdagawaC,AndoH,etal.Lipidnanoparticlesforantitumordrugs[J].IntJPharm,1997;146(1)摘要:81-92.

[5]薛克昌,顾宜,张三奇,等.十六酸拉米夫定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0)摘要:890-892.

[6]WissingSA,MullerRH.Solidlipidnanoparticlesascarrierforsunscreens摘要:invitroreleaseandinvivoskinpenetration[J].JControlRelease,2002;81(2)摘要:225-233.

[7]MullerRH,MehnertW,LucksJS,etal.solidlipidnanoparticles(SLN)Analernativecolloidalcarriersystemforcontrolleddrugdelivery[J].EurJPharm,1995;41(1)摘要:62-69.

[8]AntonioJA,RungeS,MullerRH.Peptideloadedsolidlipidnanoparticles(SLN)摘要:Influenceofproductionparameters[J].IntJPharm,1997;149(6)摘要:255.

[9]应晓英,胡富强,袁弘.卡马西平硬脂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和理化性质探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11)摘要:543-546.

[10]MarengoE,CavalliR,CaputoO,etal.Scaleupofthepreparationprocessofsolidlipidnanosphere[J].IntJPharm,2000;205(12)摘要:3-13.

[11]HuFQ,YuanH,ZhangHH,etal.Preparationofsolidlipidnanoparticleswithclobetasolpropionatebyanovelsolventdiffusionmethodinaqueoussystemandphysicochemicalcharacterization[J].IntJPharm,2002;239(12)摘要:121-128.

[12]薛克昌,张三奇,顾宜,等.十六酸拉米夫定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肝靶向探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4;20(1)摘要:1-4.

[13]YangSC,LuLF,CaiY,etal.Bodydistributioninmiceofintravenouslyinjectedcamptothecinsolidlipidnanoparticlesandtargetingeffectonbrain[J].JControlRelease,1999;59(3)摘要:299-307.

[14]PenklerL,MullerRH,RungeSA,etal.Pharmaceuticalcyclosporinformulationwithimprovedbiopharmaceuticalproperties,improvedphysicalqualityandgreaterstability,andmethodforproducingsaidformulation[R].WHO,1999摘要:56733.

[15]BargoniA,CavalliR,CaputoO,etal.Solidlipidnanoparticlesinlymphandplasmaafterduodenaladministrationtorats[J].PharmRes,1998;15(5)摘要:745.

[16]MimaCS,MehnertW,SchaferKortingM.Solidlipidnanoparticlesasdrugcarriesfortopicalglucocorticoids[J].IntJPharm,2000;196(2)摘要:165-167.

[17]CavalliR,GascoMR,ChetoniP,etal.Solidlipidnanoparticles(SLN)asoculardeliverysystemfortobramycin[J].IntJPharm,2002;238(12)摘要:241-245.

固体范文篇5

【关键词】固体药物;多晶型;生物利用度

固体物质按其内部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可分为晶型(包括假晶型)和无定形。晶型形成的基础是物质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微粒间的作用方式可以是金属键、共价键、范德华力等,因此晶体可分为金属晶体、共价键晶体、分子晶体等[1]。有机药物晶体大多是分子晶体,可因结晶条件不同而得到不同的晶型,这种现象称为多晶型。药物的多晶型现象极为普遍,晶型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硬度、外观、溶解度和溶出速度等方面差异均有显着性[2~3]。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多晶型中只有一种是稳定型,溶解度最小,化学稳定性好,其他晶型为亚稳定型,它们最终可转变为稳定型。一般讲,亚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高,为有效晶型,而稳定晶型药物往往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药物多晶型的研究已经成为新药开发和审批、药物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以及新药剂型确定前设计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药物多晶型的鉴别研究方法

对多晶型药物,要确证其结构,除了要确定其分子中各原子的组成、数量及相互间的连接方式外,还要确定各分子在不同晶格中的填充、排列方式。由于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及仪器分辨率的限制,不同晶型间的差异常常出现在分析范围边缘,因此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过去几十年中,常用的晶型研究方法有:热分析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热载台显微镜法、溶解度测定法及X-射线衍射法等,近年来又发展了一些新的技术如拉曼分光光度法、固态核磁共振法、近红外分光光度法、热气压测量法以及一些传统方法的联用。

1.1热分析法热分析法包括差热分析法(D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热重分析法(TGA)。同一药物由于晶型不同,在加热(或放热)过程中,吸(或放)热峰会出现差异,因此可以根据吸(或放)热峰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晶型。在甲苯磺丁脲多晶型的研究中用DSC对样品检测,晶型Ⅰ~Ⅳ在80~127℃范围内有不同的吸、放热峰[4]。对葛根素[5]采用四种不同溶剂进行结晶,根据DSC和TGA图显示具有四种晶型,熔点分别为206、185、182、211℃。在头孢呋辛酯[6]多晶型的差热分析中,低熔点晶型α则在175℃处出现一个小的吸热峰,而高熔点晶型β在205℃处出现一个尖锐的吸热峰。采用热分析法所需样品量少,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是药物多晶型研究中常见的一种方法[7]。

1.2红外光谱(IR)法同一物质的不同晶型,由于分子内共价键的电环境不一样,共价键强度也会有变化,红外吸收光谱是共价键运动能级跃迁的结果,因此必然导致多晶型IR光谱的改变[8]。红外光谱法较为简便、快速,但同时图谱的差异也可能来自其他方面的原因,如样品纯度不够、同系物的错标、晶体的大小、KBr压片过程的晶型转变等。比如在盐酸丁螺环酮的多晶型研究中,为避免KBr压片时压力可能引起的晶型转变,采用石蜡糊法[9],很好地测出了A、B两种晶型在红外光谱上的细微差别。当然多晶型也有晶型不同而IR相同的情况,如苯乙阿托品的晶型Ⅰ和Ⅱ的IR就一样[10]。

1.3X-射线粉末衍射法因为有机药物不容易得到足够大小和高纯度的单晶,因此多采用粉末衍射法[11,12],即采用单波长多角度对样品粉末照射,仪器记录衍射强度I/I0对2θ(θ为入射角)的变化曲线,不同晶型的晶胞参数如晶面距、晶面夹角等不同,所得到的衍射光谱也必然不一样。近年来发展的小分子衍射区域检测器为分析较小晶体或纯度不够的晶体提供了可能。许多样品在使用热分析法、显微镜检查法或红外光谱法无法分辨出差别的情况下,用X-射线衍射方法却能得到满意的结果[13,14]。

此外,也可以通过偏光显微镜或者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固体药物的微观形态,以快捷地鉴别某些药物的晶型[15],同时,核磁共振谱、紫外吸收光谱也可用做晶型的鉴别。总之,药物的晶型确证工作,是一个综合应用各种研究方法及测定结果的分析判断过程,所有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通过对与晶型相关信息的全面分析,才能真正准确地确证样品的晶型。

2药物多晶型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晶型对药物药效的影响是目前药学界比较关心的问题,同一药物在疗效上的差异,其原因除了因生产工艺上的不同而产生的质量差异外,另一个可能因素就是药物晶型的影响。

2.1同一药物不同晶型的生物利用度差异有显着性不同晶型的生物利用度差异主要是由溶解度和溶出速率不同引起。磺胺二甲嘧啶有5种晶型,将其中溶解速度有显着差异的Ⅰ型及Ⅱ型制成混悬剂,给大鼠灌胃,实验结果表明Ⅱ型比Ⅰ型有较大的吸收[16]。利福定用不同溶剂结晶可以得到四种晶型,其中利福定Ⅳ型为有效剂型,动物实验表明,Ⅳ型产品血药浓度高峰是Ⅱ型产品血药浓度高峰的10倍[17]。

药物多晶型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无味氯霉素[18](氯霉素棕榈酸酯)。无味氯霉素有A、B、C三种晶型及无定型,其中B晶型与无定型有效,而A、C两种晶型无效。1975年以前,我国生产的无味氯霉素原料、片剂及胶囊剂,均为无效剂型,后来经过进一步研究,改进生产工艺,生产出有活性的B型,并在质量标准中增加了非活性晶型的含量限度,确保了药物的疗效。

2.2同一药物不同晶型的生物利用度差异无显着性具有多种晶型的药物,其生物利用度也并非都存在明显差异。对此研究较成熟的是H2-R阻断剂-法莫替丁,将其饱和溶液缓慢冷却或冰水浴速冷,可得到A、B两种晶型,对两种晶型在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晶型的体内过程一致,tmax和Cmax无差异。程卯生等[19]对两种晶型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A、B两种晶型片剂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为46.82%和49.1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着性(P>0.05)。这可能是因为法莫替丁是带有胍基的碱性化合物,晶型的差异并不影响其在酸性胃液中的迅速溶出,其片剂的溶出度为15min平均累积溶出97.0%以上,一旦成为溶液状态,就不存在两种晶型之别,因此它们的生物利用度差异无显着性是合理的。

3影响固体药物晶型的因素

固体药物大多是分子晶体,晶格能较小,在药物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导致晶型的转变。了解并掌握这些因素,有利于合理设计处方和制订工艺方案,避免产生不希望的晶型,从而保证药品质量及临床疗效。

3.1溶剂获得多晶型样品及晶型转化的最主要方法是采用不同溶剂进行重结晶。布洛芬[20]的三种晶型可以分别通过乙醚、丙二醇、乙二醇为溶剂进行重结晶。除溶剂种类外,溶剂的浓度和结晶时间也是需要考查的因素。另外,在固体制剂的制备过程中,我国目前仍以湿法制粒为主,而水和含醇水溶液是常用的粘合剂,这样极有可能使药物分子形成水合物而常导致药物的晶型发生改变。

3.2研磨研磨粉碎这种动力化学作用由于做功能使固态多晶型转变为非晶型和亚稳定型,从而达到药物粒子比表面积和溶出度增大的目的,是药物制剂制备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晶体药物受压后有可能产生晶型转变。如头孢菌素、氯霉素棕榈酸酯和消炎痛在研磨过程中均会发生晶型转变。无水咖啡因[21]即使只研磨1min,也能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观察到其由稳定型转变为亚稳定型。

研磨时温度也影响晶型的转变。吲哚美辛[22]稳定的γ型,在4℃条件下,粉碎4h,成为非晶型;而在30℃条件下,经6h粉碎转变为亚稳态α型;亚稳态α型在4℃下,经2h粉碎转变为非晶型;而在30℃时,虽经过10h也不变为非晶型。因此,药物在较低的温度下粉碎或研磨有利于非晶型的生成,而在较高的温度下粉碎或研磨有利于稳定型或亚稳型的生成。

3.3混悬混悬型液体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常常发生晶型转变现象,如甲基氢化泼尼松、巴比妥等混悬液。

3.4温度温度直接影响结晶速率和多晶型的种类。药物制剂的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干燥或加热灭菌等工艺处理,当达到某一特定的温度时,可能发生晶型的转变,如扎来普隆(zaleplon)、甲氧氯普胺、巯基嘌呤等。此外,熔融物冷却时,也可发生晶型转变。例如无味氯霉素的生产工艺中,无效晶型A经过熔融(87℃~89℃)和快速冷却,可转变为有效的B型。

3.5湿度对于极易吸湿的晶型,微量的水分即可能使药物得到或失去结晶水而发生转晶现象。如咖啡因Ⅰ型和Ⅱ型样品吸潮后会缓慢转变成水合物晶型[23]。

3.6压力片剂压片过程中,压力可能引起晶型的转变[24]。

另外,升华、加入附加剂、痕量金属或酸、碱、非溶剂的存在,也会引起晶型的转变。

4研究药物多晶型的意义

由于药物的多晶型现象,导致药物在溶解度、熔点、密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出现差异,因此,各国药典开始对一些药物的多晶型进行质量控制。如卡马西平,中、美、英三国药典都通过IR标准图谱对其晶型做了限定。目前,国内对多晶型的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具体研究方面以及药审部门技术审评要求方面尚无明确的尺度。

对于一个新药化合物的晶体学研究,是在药物设计初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确定或选择一种在制剂加工工艺或临床治疗学上有意义的某种晶型,避免因晶型问题而导致研究的重复,对新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研究药物多晶型现象及其性质,还将有助于提高药物稳定性和产品质量均一性;有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不良反应,增进临床疗效;有助于药物给药途径的选择与设计;有助于药物制剂工艺参数的确定,特别是在制剂过程容易产生晶型转换的药物的制剂工艺参数控制,从而有助于控制药品生产质量。

5结束语

药物的多晶型是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之一,它对原料药及药物制剂的制备,以及制剂的稳定性、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的甚至带来毒副作用。国家有关管理部门与研究机构已开始重视药物多晶型问题的研究,但对药典上已经收录的各类固体药物的晶型问题尚缺少必要的、有效的、定量的检测数据支持,在固体晶型药物研究方面与国际水平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沈建林,姜倩,张钧寿.药物多晶型的研究进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5):304-305.

2SohnYT.Theeffectsofpesudopolymorphismontherelativebioavailabilityofamoxicillin.YakhakHoechi,1998,42(5):468.

3唐万军,陈栋华,张健,等.热分析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13(1):16-20.

4KenyaKimura,FumitoshiHirarama,KaneloUekama.CharacterizationofTolbutamidepolymorphs(BurgersFormⅡandⅣ)andpolymorphictransitionbehavior.JPharmSci,1999,88(4):385.

5潘见,张勇,袁传勋.葛根素的多晶型研究.药物分析杂志,2004,24(2):119-122.

6李振华,平其能,朱颖,等.头孢呋新酯的多晶型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7,28(1):23-27.

7GehenotA,RaoRC,MaireG,etal.Valueofthermalanalysisinthecriticalevaluationofclassicalmethodsofmeltingpointdetermination.IntJPharm,1988,45(1-2):13.

8DeSpiegeleerB,SeghersD,WiemeR,etal.DeterminationoftherelativeamountsofthreecrystalformsofabenzimidazoledrugincomplexfinishedformulationsbyFT-Ramanspectroscopy.PharmBiomedAnal,2005,9(2):275-280.

9杜青,平其能.盐酸丁螺环酮的多晶型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0,31(2):102-104.

10谢云德,焦克芳.苯乙阿托品盐酸盐的两种晶型研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13(2):101.

11BanerjeeS,MukherjeeAK,BanerjeeI,etal.Synthesis,spectroscopicstudiesandabinitiostructuredeterminationfromX-raypowderdiffractionofbis-(N-3-acetophenylsalicylaldiminato)copper(Ⅱ).CrystResTechnol,2005,40(8):815-821.

12RebantaB,JonS,GregoryE,etal.ApplicationofpowderX-raydiffractioninstudyingthecompactionbehaviorofbulkpharmaceuticalpowders.PharmSci,2005,94(11):2520-2530.

13DunitzJD.Phasetransitionsinmolecularcrystalsfromachemicalviewpoint.PureApplChem,1991,63(2):177.

14IpDP,BrennerGS,StevensonJM,etal.Highresolutionspectroscopicevidenceandsolutioncalorimetrystudiesonthepolymorphsofenalaprilmaleate.IntJPharm,1986,28(2-3):183.

15MGeorgeGary,HarrisRobinK,CippendaleAMargaret,etal.Conformationalanalysisbymagic-anglespinningNMRspectroscopyforaseriesofpolymorphsofadisperseazobenzenedyestuff.JChemSoc,PerkinTrans2,1996,(8):1733.

16刘崇悌.药物晶型改变与晶癖以及它们对药物质量及临床药效的重要影响.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0,7(4):207.

17邹元概,李玉琛,毕兴福.对不同晶型利福定的研究.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1,22(3):68.

18陈国满.无味氯霉素的多晶型物.药学通报,1982,17(2):29.

19程卯生,王敏伟,廖锦来,等.法莫替丁的多晶型与生物利用度.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4,4(2):110.

20侯秀清,戚雪勇,王立军.布洛芬3种晶型的制备及其溶解度测定.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3,11(6):62-63.

21PirttimarkiJ,LaineE,KetolainenJ,etal.Effectsofgrindingandcompressionofcrystalstructureofanhydrouscaffeine.IntJPharm,1993,95(1-3):93.

22OtsukaM,OtsukaK,KaneniwaN.Relationbetweenpolymorphictransformationpathwayduringgrindingandthe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ofbulkpowdersforpharmaceuticalpreparations.DrugDevIndPharm,1994,20(9):1649-1660.

固体范文篇6

关键词: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地质勘查;地物化相结合

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我国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升高,出现了较大的供需缺口,急需开发新矿藏予以缓解。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为矿产地质勘查带来了更多种的手段,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方式、新工艺,来提高找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1]。为顺应这一潮流形势,研究总结了几种新型探测技术,根据其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有针对性的应用于具体的勘查工作中,以指导地质勘察工作,从而满足找矿的需要,避免资源的浪费[2]。

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中新型探测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基础科学的长足进展,新型探测技术层出不穷,为地质勘查提供了丰富的手段。针对固体矿产的地质勘查工作特点,选取了地球信息技术(GIS)、地球物理技术、地物化相结合技术三种新型探测技术,通过对勘查流程的优化设计,形成了一种高效、便捷的地质勘查方法。其中,地球信息技术重在增加信息的维度,丰富了勘查信息库,方便了信息的整合与处理,为大数据分析以及矿点预测提供信息保障;地球物理技术侧重于地域性的大范围广域搜索式勘探,为上一步预测的矿点提供数据支持;地物化相结合技术则在具体矿点勘查中发挥准确性优势,在前两步发现矿点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矿点的矿藏含量与储量,实现精准定位。以下按照流程分步阐述三项新型探测技术的实施方法。1.1地理信息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也被称为GIS,是一种可以构建空间信息的技术。在矿产的地质勘查方面,地理信息具有能够充分收集勘查地产资源并合理的进行定位,还能够保证所提供数据的可靠性,为勘查工作的看展提供便利条件。其首先应用于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合理的资料进行规划,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其次应用于绘制地质图像;帮助地质勘查队绘制出更全面了解地形特征的图像,为勘查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动力,从而加速,准确的判断出矿产资源的位置,将相应的信息通过整合成为科学、合理、准确、可靠的地质图像。提高了采矿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就是定量分析法;工作人员还需要通过地理信息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定的地质分析工作,能够使分析的结果更加可靠,更加精确。1.2地球物理技术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主要应用于金属矿产的地质勘查工作。因为金属矿产的岩土层和土壤表面的距离相距很近,所以选择地球物理法中的浅层地震技术来进行勘查工作十分匹配。浅层地震技术利用声音所产生的频率有波动性的特点,通过传播媒介是矿石岩土层的便利条件,从而根据波在矿石岩土层的特有形态,来判定。由于波进入金属矿产后的波图像非常明显,可用此法勘查出众多的金属矿产,便于施工队进行开采。如上图所示,地壳变迁与无机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改变了地质介质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具有了区别于周围环境的声传导率、电磁、导电、导热等物理特点,地球物理技术就是通过对这些物理特点的探测与评定,在较广范围内发现特定矿产资源的储藏地点。1.3地物化相结合技术的应用。由于地壳运动产生了矿产资源,矿产附近的地质条件与其它地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现在进行矿产的勘查工作均为浅布矿中的勘查,但是已经不足以满足矿产的需求。也就需要进行深部矿产开采的研究。在深部的研究中仅仅应用地球物理的方法是完全不够的,需要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地物化相结合技术的应用才能完成。此技术结合了实际情况来发展。对于已有的地质勘查技术和新型探测技术进行了创新和升级,提高其适应性、使用效率和最终效果。在老矿山深部地区进行定位预测时,更加适合使用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方法。在进行金属矿产的勘查过程中,能够实现实验体系的完善建立,就能够以调查实验的方式来提高地质找矿工作的效率,利用地球化学的重金属分析测试技术,从有机污染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角度出发,对金属矿资源进行分析来提升地质勘查工作的工作效率。

2结语

固体范文篇7

【关键词】龙血竭;固体分散体;溶出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optimizethemethodofpreparingDragon’sbloodsoliddispersion.MethodComparedifferentresultsofvariouspreparations,carriers,andtheratiobetweenthecarriersandDragon’sblood.ResultTestsshowthatDragon’sbloodsoliddispersiondissolutemorethanitsphysicalmixtures.ConclusionThesoliddispersionofDragon’sbloodPluronicF68withtheproportionof1to4preparedbysolventevaporationfusionmethodacceleratesitsdissolutionremarkably.

Keywords:Dragon’sblood;soliddispersion;dissolution

龙血竭(Dragon’sblood)是一种传统中药,黄酮类成分为其活血化瘀的主要有效成分[1]。龙血竭中的黄酮类成分对大鼠实验性静脉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可明显减少结扎冠状动脉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梗死面积,并降低心肌缺血致肢体Ⅱ导联心电图J点升高[2]。

龙血竭中黄酮难溶于水,易溶于95%乙醇[3],为提高其在水中的溶出度,本实验采用固体分散技术,从辅料、制备方法、药物与辅料的最佳比例3个方面,对其固体分散体的溶出情况进行考察,筛选出增加其溶出效果的最佳方法。

1材料

ZRS8G智能溶出试验仪(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TU1810紫外分光光度仪(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龙血竭(广西中医学院制药厂);泊洛沙姆188(pluronicF68,沈阳药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95%乙醇(AR级,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批号060818);聚乙烯吡咯烷酮(PVP,AR级,广东达濠精细化学品公司,批号20030627);微晶纤维素(曲阜天利药用辅料有限公司,批号20050511);甘露醇(AR级,广西南宁化学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H45020272)。

2方法

2.1检测波长的确定龙血竭中的黄酮类成分在280nm附近有最大吸收[4],本文用到的4种辅料(pluronicF68、PVP、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在该波长处均无干扰,见图1,故选定280nm为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在该波长条件下,吸收度大小值体现了黄酮类成分含量的高低,因此本试验将紫外吸收度值大小作为判定溶出效果的指标。

图1紫外吸收图谱(略)

Tab.1UVspectrum

2.2溶出度测定方法采用中国药典溶出度测定第二法,分别精密称取龙血竭、龙血竭与pluronicF68的物理混合物、龙血竭固体分散体(均相当于龙血竭50mg),置于900mL溶出介质中,水浴恒温(37±0.5)℃,于2、5、8、10、15、20、30min定时吸取溶液5mL,用0.8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于280nm处测定吸收度。除了物理混合物外,固体分散体溶出液各时间点的吸收度值均为测定溶液稀释一倍所得的吸收度值。

2.3样品制备方法

2.3.1物理混合物龙血竭粉碎后,过100目筛,与pluronicF68混合均匀,备用。

2.3.2溶剂法龙血竭溶于适量95%(体积分数)乙醇,加入辅料混匀,挥去溶剂,备用。

2.3.3熔融法辅料与龙血竭粉末加热熔融(约80℃),搅拌均匀,放冷固化,备用。

2.3.4溶剂熔融法龙血竭溶于适量95%(体积分数)乙醇,辅料加热熔融,两者混合均匀,挥去溶剂,放冷固化,备用。

3结果

3.1辅料的选择将龙血竭与不同辅料以1∶4(质量比)的比例采用溶剂法分别制成固体分散体,考察溶出效果。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使用不同辅料(pluronicF68、PVP、甘露醇和微晶纤维素)制得的固体分散体溶出效果有显着差异,pluronicF68作为辅料制备的固体分散体溶出速度和溶出量均优于其他辅料。

3.2制备方法的选择将龙血竭与pluronicF68以1∶4(质量比)的比例通过物理混合,以及溶剂熔融法、溶剂法、熔融法分别制成固体分散体,考察溶出效果。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以溶剂熔融法制备的龙血竭固体分散体的溶出效果优于溶剂法及熔融法制备的龙血竭固体分散体。

3.3药物与pluronicF68质量比的确定将龙血竭与pluronicF68以1∶4(质量比)的比例通过物理混合,以及溶剂熔融法、溶剂法、熔融法分别制成固体分散体,考察溶出效果。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龙血竭与pluronicF68制备成不同比例的固体分散体时溶出效果有明显差异,pluronicF68用量大溶出速度快,溶出量多,但当pluronicF68用量达到一定量时,固体分散体溶出效果变化不明显。

表1龙血竭与不同辅料(1∶4)制备的固体分散体溶出度比较(略)

Tab.1ThecomparisonofthedissolutionofDragon’sbloodsoliddispersionwithvariouscarriers(1∶4)

注:本文以吸收度作为判定溶出效果的指标,下表同

表2不同方法制备龙血竭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比较(略)

Tab.2ThecomparisonofthedissolutionofDragon’sbloodsoliddispersionwithvariouspreparationmethods

表3龙血竭与pluronicF68不同比例固体分散体溶出度比较(略)

Tab.3ThecomparisonofthedissolutionofDragon’sbloodpluronicF68soliddispersion

4讨论

PluronicF68是一种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对疏水性药物有较好的润湿作用,因此比其他几种非表面活性剂的辅料制得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效果更优。

采用熔融法制备龙血竭固体分散体,由于龙血竭成分复杂,80℃以上时其中的部分成分稳定性降低[5],而选择80℃温度制备固体分散体,龙血竭仍有部分未熔融,其中的成分在载体中的分散程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溶出效果比龙血竭与载体的物理混合物有较大改善,但远低于溶剂熔融法制得的固体分散体。

采用溶剂法,虽然龙血竭的成分溶解在溶媒中,但当加入载体除去溶媒后,龙血竭的成分吸附在辅料粒子的表面,辅料粒子的大小影响龙血竭的成分的分散,并且龙血竭的成分在辅料粒子的表面仍为聚集状态,其分散效果不如溶剂熔融法,所以溶出效果比溶剂熔融法制得到的固体分散体差。

溶剂熔融法是将龙血竭溶于溶剂再加入到熔融后的载体中,该法保证了龙血竭的成分以分子状态在适宜的温度下与辅料混合,其分散程度高,在溶剂蒸发的过程中载体阻止龙血竭的成分的聚集而形成了固体溶液,因此溶出效果比熔融法、溶剂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好。

制备龙血竭固体分散体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luronicF68比例的增大,其溶出速度及溶出量显着增加,但当其比例增大到一定程度,溶出度效果的改善不明显。由试验结果可见,以质量比1∶4和1∶6制备的龙血竭与pluronicF68固体分散体,溶出表现基本一致,因此,龙血竭与pluronicF68的质量比为1∶4较适宜。

通过本研究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其溶出度比龙血竭与载体的物理混合物增大近五倍,但由于pluronicF68的熔点低且吸湿性较强,其固体分散体某些物理性能不利于进一步制备其他制剂。试验中发现,在pluronicF68中加入其他载体与之混合,有利于改善龙血竭pluronicF68固体分散体的物理性能,pluronicF68与其他载体的混合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屠鹏飞,郭洪祝,果德安.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的发现[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4(5):513.

[2]马建建,宋艳,贾敏.血竭总黄酮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心肌缺血的影响[J].中草药,2003,33(11):1009.

[3]鲁卫东.改变外用制剂中血竭溶解性的方法介绍[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21.

固体范文篇8

1.知道量杯和量筒的用途.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和固体的体积.

2.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读量筒的刻度值.

教具

教师用:投影仪、量筒、量杯.

学生用:量筒、盛有盐水的烧杯、盛有清水的烧杯、细长石块、细线一根、托盘天平、法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书中84页给出了20多种常见的不同状态物质的密度值,它是前人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来的.在学习了密度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来学习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板书课题:四、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提问:1.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2.要测出某一种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物质的哪些量?(结合测定石块密度和盐水的密度加以说明)

设疑:用什么仪器来测定盐水的体积和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体积呢?

解疑:教师出示量筒和量杯,指出它们都是测液体体积的仪器.

板书:1.量筒和量杯

用途:测液体的体积.

教师利用投影片,介绍量筒和量杯刻度线的区别.量筒的内径粗细均匀,简身上刻度线间的距离是均匀的.量杯的内径粗细不均匀,且上粗下细,所以,杯身上刻度线越靠近杯口间距越小.

学生分组利用实验桌上的量筒进行观察:

(l)量筒上刻度的单位;量筒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一小格代表多少?(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说明ml是毫升,1毫升=1厘米3)

(2)向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清水(不超过最大刻度),观察水面是凹形的还是凸形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明确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板书:使用:(1)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以凹形底部为准.

(2)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教师利用投影片,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读三四个值即可)

板书: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学生看书P83的图7—7.要让学生说出图中Vl,V2,V各是谁的体积.

板书:2.学生实验,测石块的密度和盐水的密度.

实验前,教师应强调三点:

(1)实验要按书中设计的步骤进行.

(2)使用天平前应先对天平进行调节.

(3)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1和表2中.

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检查并指导学生实验、重点检查以下几方面;

(1)能否正确地,规范地使用托盘天平.

(2)能否正确地使用量筒.注意纠正读值时的错误.

(3)能否正确地选择数据表中的数值,计算出石块的密度和盐水的密度.

学生实验完毕,请实验做得较好的两个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数据填入黑板上事先画好的表播内.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1)两个实验小组,在实验时测出的石块的质量、体积虽然不同,但算出的密度值基本相同,这恰好能说明什么问题?

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是相同的.

(2)某位同学想出了测盐水密度的另一种方法:先用量筒测出一定体积的盐水、再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称出其质量,最后就可以算出盐水的密度.请你从实验时所用器材的多少及实验误差大小这两个方面,将这位同学的做法与我们实验的做法进行对比,看看我们的做法有何优点?(可少用一个烧杯,误差小)

(3)讨论书中P83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课学小结:

(二)布置作业

自制一个量筒,制作方法见书P88.

固体范文篇9

【关键词】中药给药系统;固体分散体;水飞蓟素;五仁醇

固体分散体(soliddispersion,SD)是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以微粒、微晶或分子状态高度分散于固态载体中所构成的分散体系[1]。固体分散技术应用于药物研究的历史可追溯至1933年,当时丹麦Ferrossam制药公司首次应用氢化植物油为分散载体,以乙醇为溶剂制备了维生素AD滴丸[2]。固体分散技术的出现为改变药物的溶出行为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已成为改进制剂、发展现代剂型的一个基本手段。该技术不仅为解决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提供了解决途径,而且有利于制备高效和速效的制剂;也可将水溶性药物以水不溶性载体、肠溶性材料或脂质材料等为载体制成长效缓释和控释制剂[3~7]。

近20年来,固体分散技术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对我国传统中药的开发与进步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已经成功用于中药剂型改革,其中尤以中药滴丸的研制和产业化成果显著。本课题组通过对水飞蓟素滴丸和五仁醇固体分散体等的系统研究,对固体分散技术应用于中药给药系统进行了研究。

1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中药有效成分多为难溶性,存在一定的溶出吸收障碍,为达到理想疗效往往需要增加服用剂量。通过选择适宜载体,使药物以微晶等形式分散在载体中,促进有效成分溶出,对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服用剂量具有重要意义。

1.1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水飞蓟素(Silymarin)为传统的保肝护肝药,系从菊科植物水飞蓟果实中提取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水飞蓟素制剂主要有片剂、胶囊等固体制剂和注射剂等,均不同程度存在溶出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8]。以水飞蓟素为例,系统研究了固体分散体对中药难溶性成分溶出行为的影响。

采用水溶性载体材料制备固体分散体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增加药物水溶性的方法。在实验中,选择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类作为主要载体,以溶出度为指标,对滴丸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根据优化结果,简单工艺过程如下:将处方量原料过100目筛,加入80℃熔融的以PEG6000为主的基质中;搅拌均匀,保温滴制。

按上述方法制得的滴丸丸形均匀,溶出试验表明,水飞蓟素滴丸溶出快于其他市售产品(图1)。将溶出数据按Weibull分布模型进行处理,得到水飞蓟素滴丸、益肝灵片及利加隆胶囊的溶出度参数(表1),结果表明,以熔融法制得的水飞蓟素滴丸的溶出速度和程度均高于市售剂型。图1滴丸与对照制剂的溶出情况(n=3)表1不同剂型的溶出度参数

1.2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分散状态密切相关。笔者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水飞蓟素滴丸和益肝灵片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行为。由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可看出,水飞蓟素滴丸的生物利用度为益肝灵片的2.074倍。同时,峰浓度和达峰时间也有一定提高,实现了速效、高效的目的(图2)。

图2水飞蓟素滴丸和益肝灵片的药时曲线1.3改善物料性质中药提取物粘稠不易制成其他剂型,可采用适宜方法制成固体分散体,改善物料的性质,从而可顺利制成其他剂型。五仁醇为五味子核仁的醇提取物,是临床常用的肝胆疾病辅助治疗药物。由于五仁醇中含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等木脂素类成分,均为脂溶性、极难溶性化合物,提取分离困难,临床给药体积大,生物利用度低[9]。笔者考察了不同分散介质和载体用量对固体分散体的影响,选择了PVPK30为载体,以溶剂法和冷冻干燥法结合,制备五仁醇固体分散体,极大改善了五仁醇提取物的性质(图3)。相对生物利用度计算结果也表明,大鼠灌胃五仁醇固体分散体后五味子乙素的生物利用度较普通胶囊约提高了1倍,提示五仁醇固体分散体不但改善性状,同时引起剂量-效应关系的改变,为降低五仁醇用药剂量提供了可能。

1.4增加药物的稳定性中药挥发性成分的逸失一直是中药制剂过程中的难点。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将挥发油制成脂溶性载体为主的固体分散体,可减少该类成分的挥发逸散,增加制剂的稳定性。

2中药固体分散体研究方法与质量评价

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分散状态是质量评价的重要项目。物相评价常用热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测定法、显微镜法以及平衡相图法等,常结合体外溶出度及体内生物利用度来评价。中药固体分散体的评价与西药固体分散体的评价方法基本相同。但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对其全面评价方法与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笔者选择上述常用方法对制备的水飞蓟素滴丸的物相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

2.1热分析法热分析法有差示热分析法(DTA)和差示量热扫描法(DSC)。固体分散体中如有药物晶体存在,则有吸热峰存在,药物晶体存在越多,吸热峰面积越大。本实验用DSC法检测了水飞蓟素原料,聚乙二醇类载体,按照滴丸的比例混合的水飞蓟素和聚乙二醇的物理混合物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滴丸(图4)。由图可以看出,滴丸中的药物扩散要比在玻璃态时快的多。至于这个现象的出现对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有多大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2.2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技术可以用来了解固体分散体的分散性质。本实验用X-射线衍射法检测了水飞蓟素原料,聚乙二醇,按照滴丸的比例混合的水飞蓟素和聚乙二醇的物理混合物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滴丸。结果表明,固体分散技术可以使药物的结晶度大大降低,显著改善药物的分散状态(表2)。表2实验各样品的出峰情况

2.3红外光谱测定法红外光谱法主要用于确定固体分散体中是否有复合物形成或其他相互作用。本实验用红外光谱法检测了水飞蓟素原料,聚乙二醇,按照滴丸的比例混合的水飞蓟素和聚乙二醇的物理混合物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滴丸(图5)。由图5可以看出,固体分散体的峰强度较水飞蓟素相同位置的峰强度小,表明在滴丸中水飞蓟素的分散状态较好。图5聚乙二醇、物理混合物、水飞蓟素滴丸和水飞蓟素的红外图谱

3中药固体分散体研究难点及发展趋势

3.1完善理论基础目前对中药固体分散体的研究大多限于表面,载体与药物的关系、制备方法、成形、溶出机制及物质状态方面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在处方和制备工艺研究中多凭经验,缺乏理论支持。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在借鉴化学药物固体分散体理论的同时,应考虑中药成分的特殊性,深入研究固体分散体成型理论稳定化方法,寻找可行的参数计算方法为中药固体分散体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如Greenhalgh等采用Hildebrard溶解参数法,通过考察药物与载体的相容性,选择适宜的载体,增加稳定性[10]。通过基础理论的完善,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重复性,提高开发效率与产品质量。

3.2开发新型载体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所用的载体量较大,药物所占的百分比不高(小于1:1.5),因而应用于较大剂量的药物尚有一定困难。中药处方往往剂量较大,使得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亟待有载药量大、能够促进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提高的新型载体的出现。界面活性剂与自我乳化剂可作为基质的新来源,也可加入一般基质中以改进其质量。诸多研究也对新型载体应用于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改进作了尝试。如黄华等将表面活性剂吐温-80应用于葛根素PVP3800固体分散体的制备[11]。翟光喜等以磷脂、PVP或PEG4000制成的槲皮素固体,提高了主药的溶解度与稳定性[12]。随着新的载体材料的不断出现及固体分散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新型制剂技术必将会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中药制剂的开发和生产。

3.3新型生产设备的研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有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研磨法、喷雾干燥法(冷冻干燥法)等。目前这些方法的研究探索多为实验室规模,与大规模生产尚有一定距离。要使实验室产品能够顺利产业化,需要结合机械、车间设计等因素,加大产业化力度,切实为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目前中药固体分散体中,滴丸制剂产业化较为成功,成果显著。在全国已经有近百条生产线,生产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不足之处是存在丸重限制(<70mg),因而大处方中药的应用尚有一定限制。大滴丸(>100mg)设备的开发研制,将扩大滴丸剂的适用范围,促进中药固体分散体的发展,使其更能遵循“君臣佐使”的平衡机制,全面兼顾疾患病因、病机的对症,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点。

3.4增加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固体分散体在贮存中的老化现象也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一个主要因素。一般认为用熔融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中,一部分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形成固态溶液,过剩的药物以何种形式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备方法。药物可能全部或部分形成过饱和溶液、无定形或微细晶形,过饱和溶液和无定形物慢慢老化,析出结晶。同样,一些载体在固体分散体中呈现热力学不稳定性,随时间而变化。用溶剂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也存在老化现象。

人们对固体分散体的稳定化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一般认为可通过降低药物浓度、选用较低的温度时溶解度也较大的载体以及严格防潮等方式来增加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13~15]。

3.5开发功能性固体分散体随着新型载体和新型设备的开发,选用新型载体、混合载体,探索制备定向性、靶向性的缓释和控释固体分散制剂,将更大程度上促进中药制剂的发展。

4结语

中药制剂是中药产品的最终表现形式,制备符合现代药品“三小三效三方便”原则的现代中药制剂,是现代中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固体分散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给药系统的优越性显而易见。通过固体分散技术,改善物料性质,增加难溶性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溶解度,提高中药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对促进中药剂型进步和中药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固体分散体新的制备方法,解决固体分散体老化和稳定问题等将是今后固体分散体研究的新课题。随着固体分散技术的发展和我国中药现代化的巨大进步,固体分散技术将成为设计现代中药剂型、改进药物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平其能.现代药剂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66-74.

2YalkowskySH.TechniquesofSolubilizationofDrugs.NewYork:MarcelDekkerInc,1981.

3KushidaI,IchikawaM,AsakawaN.ImprovementofdissolutionandoralabsorptionofER-34122,apoorlywater-solubledual5-lipoxygenase/cyclooxygenaseinhibitorwithanti-inflammatoryactivitybypreparingsoliddispersion.JPharmSci,2002,91(1):258-266.

4CarigDQ.Themechanismsofdrugreleasefromsoliddispersioninwater-solublepolymers.IntJPharm,2002,231(2):131-144.

5ChenD,TsayR,LinH,etal.Stabilizationandsustained-releaseeffectofmisoprostolwithmethacrylatecopolymer.IntJPharm,2000,203(2):141-148.

6YanG,LiHN,ZhangRH,etal.Preparationandevaluationofasustained-releaseformulationofnifedipineHPMCtablets.DrugDevIndPharm,2000,26(6):681-686.

7IannuccelliV,CoppiG,LeoE,etal.PVPsoliddispersionsforthecontrolled-releaseoffurosemidefromafloatingmultiple-unitsystem.DrugDevIndPharm,2000,26(6):595-603.

8朱铉,郑哲洙,崔京浩.水飞蓟素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3):47-49.

9陈业高,秦国伟,谢毓元.五味子科植物木脂素成分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中药材,2001,24(1):62-65.

10GreenhalghDJ,WilliamsAC,TimminsP.Solubilityparametersaspredictorsofmiscibilityinsoliddispersions.JPharmSci,1999,88(11):1182-1190.

11黄华,王显著.表面活性剂对葛根素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的影响.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35(4):315-317.

12翟光喜,娄红祥,毕殿洲.磷脂固体分桑体对槲皮素溶出促进作用的研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20(4):235-238.

13SerajuddinATM.Soliddispersionofpoorlysolubledrugs:earlypromises,subsequentproblems,andrecentbreakthroughts.JPharmaSci,1999,88(10):1058-1066.

固体范文篇10

第一条为了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鼓励、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国家鼓励、支持综合利用资源,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第五条国家鼓励、支持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固体废物的措施。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第七条国家鼓励、支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普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科学知识。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以及相关的综合利用活动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负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负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监测制度,制定统一的监测范围,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

第十二条建设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项目以及建设储存、处置固体废物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审批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方可批准该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任务书。

第十三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确定需要配套建设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的验收应当与对主体工程的验收同时进行。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有权依据各自的职责对管辖范围内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有关的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检查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应当出示证件。

第三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十五条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六条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第十七条产品应当采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易消纳的包装物。

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可以回收利用的产品包装物和容器等回收利用。

第十八条国家鼓励科研、生产单位研究、生产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易消纳的农用薄膜。

使用农用薄膜的单位个人,应当采取回收利用等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农用薄膜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九条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二十条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第二十一条对造成固体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被限期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限期治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

第二十二条在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禁止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第二十三条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经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

第二十四条禁止中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

第二十五条国家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限制进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可以用作原料进口的固体废物的目录,未列入该目录的固体废物禁止进口。

确有必要进口列入前款规定目录中的固体废物用作原料的,必须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审查许可,方可进口。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第二十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作出界定,制定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技术政策,组织推广先进的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第二十七条国务院经济综合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研究、开发和推广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公布限期淘汰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固体废物的落后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的名录。

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或者使用者必须在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限期内分别停止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列入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设备。生产工艺的采用者必须在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限期内停止采用列入前款规定的工艺。

依照前两款规定被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推动能够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

第二十九条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采取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

第三十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合理选择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他资源,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第三十一条国家实行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第三十二条企业事业单位对其产生的不能利用或者暂时不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设存贮存或者处置的设施、场所。

第三十三条露天贮存冶炼渣、化工渣、燃煤灰渣、废矿石、尾矿和其他工业固体废物的,应当设置专用的贮存设施、场所。

第三十四条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必须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环境保护标准。

本法施行前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没有依照本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的设施、场所,或者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必须限期建成或者改造;在限期内,对新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工业固体废物,应当缴纳排污费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采取缴纳排污费措施的单位在限期内提前建成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的设施、场所或者经改造使其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自建成或者改造完成之日起,不再缴纳排污费;在限期内未建成或者经改造仍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继续缴纳排污费,直至建成或者经改造符合环境保护标准为止。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排污费用于环境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节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

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在指定的地点倾倒、堆放城市生活垃圾,不得随意扔撒或者堆放。

第三十六条贮存、运输、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卫生的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第三十七条城市生活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并积极开展合理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逐步做到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

第三十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改进燃料结构,发展城市煤气、天然气、液化气和其他清洁能源。

城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净菜进城,减少城市生活垃圾。

城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收购网点,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工作。

第三十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贮存、运输、处置设施。

第四十条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必须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卫生标准。

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第四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处置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第四章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

第四十二条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未作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

第四十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统一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方法和识别标志。

第四十四条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第四十五条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报登记。

第四十六条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不处置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承担。

第四十七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设对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处置的设施。

第四十八条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的,应当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危险废物排污费征收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危险废物排污费用于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十九条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的经营活动。

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处置的经营活动。

第五十条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第五十一条转移危险废物的,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向危险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十二条运输危险废物,必须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

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第五十三条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和容器、包装物及其他物品转作他用时,必须经过消除污染的处理,方可使用。

第五十四条直接从事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从事该项工作。

第五十五条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在发生意外事故时采取的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检查。

第五十六条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五十七条在发生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立即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由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解除或者减轻危害。

第五十八条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罚款

(一)不按照国家规定申报登记工业固体废物或者危险废物,或者在申报登记时弄虚作假的;

(二)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三)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的;

(四)将列入限期淘汰名录淘汰的设备转让给他人使用的;

(五)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场所的;

(六)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设施、场所或者生活垃圾填埋场的;

(七)擅自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

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的,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应缴纳排污费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第(七)项行为之一的,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条违反本法规定,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淘汰的设备,或者采用淘汰的生产工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综合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关闭。

第六十一条建设项目中需要配套建设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未建成或者未经验收合格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二条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

前款规定的罚款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责令停业、关闭,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

第六十三条贮存、运输、处置城市生活垃圾违反本法规定的,按照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卫生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法有关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不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

(二)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贮存、处置的;

(三)转移危险废物,不按照国家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或者未向移出地和接受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

(四)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的;

(五)未经安全性处置,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具有不相容性质的危险废物的;

(六)将危险废物和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的;

(七)危险废物产生者不处置其产生的危险废物或者不承担依法应当承担的处置费用的;

(八)未经消除污染的处理,将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和容器、包装物及其他物品转作他用的。

第六十五条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罚款。

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前款活动的,还可以由发证机关吊销经营许可证。

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将中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或者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许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的,由海关责令退运该固体废物,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逃避海关监管,构成走私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原料利用为名,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的,由海关责令退运该危险废物,可以并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八条对已经非法入境的固体废物,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向海关提出处理意见,海关应当依照本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作出处罚决定;已经造成环境污染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进口者消除污染。

第六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事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照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计算罚款,但是最高不超过五十万元;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十条罚款一律上交国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

第七十一条受到固体废物污染损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依法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比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或者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