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3:00:55

过去范文篇1

一、明确目标。

教学处和德育处的关心指导下,紧张、繁忙的初三工作已经结束。初三年级在隗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其他处室、年级的大力协助和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们通力合作、顽强拼搏,圆满完成年的中考任务,实事求是说届毕业生的质量明显低于往届学生,据调查本届学生在当年小学全区统考中效果为倒数的有几个学生明显智商低下在区里都挂名。然而在困难、压力面前,老师没有退缩、止步。这一年里,全体教师紧紧围绕中考目标,研究考纲,分析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强化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今年中考,校共有46名学生考入本区高中学校,其中良师大附中7人,良中1人,房中7人,实验4人坨里1人,韩中1人,琉璃河1人,周中24人,另外考入本区职教类学校共11人,虽然我效果与我校的最好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初三年级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浸透着初三老师一滴滴辛勤的汗水,都留下了一串串奋斗的足迹。下面我代表09届初三年级的全体老师将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汇报:

责任到人

过去范文篇2

(一)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更应关注企业内部

近代大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多为等级制的组织形式,在这些组织中产生了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从而产生近代的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提供有关成本管理的及时、真实的信息,还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双向沟通系统,在企业内部的规划、控制、交流、激励、评价等方面发挥作用。

然而到了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当几乎所有与管理会计有关的技术方法都出现以后,管理会计的发展却似乎停步了。分析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采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大型企业获得成功,使得小型企业以其为范例,不再追求创新和改进。另一重要原因是管理会计信息相关性丧失。30年代以后,外部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强化了对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企业的股权也越来越多地分散到众多的小股东手中,企业对外财务报告受到的压力不断加大。企业面对压力,自然会将会计工作的重心更多地“外向”。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得不忙于编制各期的财务报告,不再愿意花时间来设计企业的管理会计系统。企业管理者也受到了迷信数字的投资者的影响,不得不时时关注外部人员对自己的评价,琢磨如何在短期提高自己的声誉,而不是关心企业的长期生存。因此管理会计赖以发展的企业精神和基本要求完全丧失了,管理会计也就不能再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高度相关的信息了。

这种情况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在80年代初期的情形是,管理会计信息完全依附于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对管理者而言,这些信息既缺乏时效,又过于笼统对规划和控制而言更是被扭曲了。当此种情形被研究者揭示出来之后,立即在欧美的管理会计界引发了极大震动,无论是实务界还是学术界都开始对传统的管理会计系统进行反思,并按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环境因素,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革新,从而促成了管理会计教育和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二)理论界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作为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是经济学的委托理论。人和委托人之间的责任关系和内容,是双方在事前的雇佣合同中约定的。最初的模型只是关注风险规避和惰性条件下的人与委托人之间均衡的薪酬计划,也就是委托人在激励机制与风险选择之间的制约均衡。很明显这只是企业行为的一个方面,后来这一理论逐步扩展到研究管理会计过程和方法在公司内部发挥作用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发挥上。从这一意义上说,委托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整个企业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后来的实证研究也证明,该理论与企业的部分实际行为(如:企业长期投资选择,短期行为倾向,签定薪酬合同等)保持一致。

但是由于模型本身的假设过于严格,而分析又过于简化,使得理论在实际中的直接应用的效果不明显,理论的实证检验也十分有限。针对理论模型的缺陷,90年代以后,委托理论又形成了几大分支(1)分析式理论:注重分析方法的规范化,坚信严格方法下必定会得到正确答案。(2)交易成本理论:强调模型参与人的有限理性,交易成本以及合同的不完美性,可以很好地解释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条件下模型内部的稳定性,以交易成本的最小化解决基本模型与实践的脱节。本理论非常强调实证研究,强调问题的发现而不是答案。(3)Rochester模型强调企业内部均衡之外的劳动力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作用,以及交易成本、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本理论的模型分析过程非常明确,尤其注重利用数据对所提出假设的实证性验证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管理者对财务政策的选择倾向和公司模式的选择行为。

以上几个模型大大拓展了传统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中取得突破(1)内部监督的价值:主要涉及企业人、委托人双方的信息状态,以及监督系统本身的成本效益分析;(2)盈余行为主要考察企业内部披露原则的适用性,以及作在人私有信息情况下的信息披露的帕累托最优水平;(3)成本分摊选择:主要讨论零积博弈条件下,委托人的最优成本分摊政策选择;(4)业绩评价与回报评价:从敏感性角度设立模型,考察不同业绩和回报评价组合的最优化。

这些方面作为传统委托理论模型的有益补充,构成了未来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

但是,即使有了构造严谨的模型作为补充,委托理论仍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尤其是对后两个模型而言,模型发展并不像前者那样完美,尤其是对待诸如交易成本、均衡等基本概念的定义过于模糊,内容也不够全面,相关的批判性和改进性的又章是近几年的焦点。另一方面,实证检验方法也受到批评。由于管理会计本身是一项涉及企业方方面面实践活动的工程,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倾向于理论本身是经过企业的实践检验的,而对实证研究方法而言,希望得出的结论应当是涉及委托理论的一般性原则,所以不可能直接用来解释企业中出现的特定问题,这是由企业实践的复杂性和实证研究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所以单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即使委托理论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管理会计本身仍然需要有自己特定的拓展。

(三)实务界的发展

应当说,前述管理会计在理论上的飞跃,首先是基于管理会计实务在科技进步企业已经出现的变革(尽管还不够普遍)。

企业管理会计实务上的变革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的组织形式所驱动,而决定企业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是企业所处的经公环境。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公司企业而言,欧美市场的最大变化体现在:

(1)竞争加剧:企业面对日益扩大的全球化市场,必须不断改进技术和换代产品,更要集中精力关注市场上客户的需求。与之相应的企业组织结构也会发牛很久的变化,要求自一定的弹性来处理全球化中的义化冲突,以及住销扩展和客户需求满足中的及时反馈。各类企业都在变革中突出自己的个性化形象。作为市场的管理者,政府也不失时机地推出限制性措施,使得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受到更多的制约,从而使竞争日趋激烈。

(2)经营技术的变革在一些行业的先导企业中,为了解决机制陈旧问题,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出现了即时制(JIT),全面质量管理(TQM),弹性了作系统(FWS)等创新机制。这些机制的运用使得企业内部管理者得以更深刻地了解企业在经营运作中产生的各种信息。

(3)信息技术的飞跃: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得会计信息处理的手工化行为得以“电算化”,更重要的是,导致整个企业的内部管理信息流程发生了质的变化。对经营管理信息的量化、收集、处理、报告,分析系统完全可以按固定的程式进行,并进一步灵活组合。所“生产”的信息不仅数量多,而且及时、准确,可以保证贴近第一时间的反映。

(4)组织设计战略:今天的组织不再是单纯的责任分配,而更多要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企业战略来考虑。无论是水平、弹性的结构,还是对外的兼并、收购行为,都是为了配合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

正是由于以上变化,在企业管理会计实务中出现了作业制成本核算(ABC)、作业制管理(ABM)、作业制预算(ABB)、标杆制(Benchmark)以及业绩评价中的综合平衡记分卡(BalancedScorecard)等创新方法。其中,ABC,ABM和ABB强调的是突破原有的成本机制,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作业动因出发,按作业的基础分摊成本,获取管理信息,制定管理决策,改进作业质量标杆制和经营业绩平衡表则突破了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限制,吸收财务指标之外的非财务指标信息,共同作为业绩评价的组成部分。同时其他涉及企业战略行为的新方法如战略成本等观念也已成型。

(四)教育界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初期管理会计界的反省和重新发展,是从会计界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对管理会计教育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对教科书的内容)提出批评开始的。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长期相互困扰,尤其是管理会计在会计教育体系中的比重相对较轻。

从著名管理会计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obertKaPlan等所著《相关性的丧失一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开始,管理会计的变革波及了教育界。而且,卡普兰教授本人也参与到推动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在教育界的结合中来。他所著《高级管理会计》一书,分别有过1982年、1989年和1998年二个版本。三个版本在内容和指导思想上的明显不同,可以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近20年来管理会计的重心演变。这些变化的要点可以概括为(1)建立在动因作业确认基础上的成本分摊,既力求成本核算的精确,为内部管理决策提供更精细的信息,也符合财务会计的成本处理原则,具有可行性;(2)由ABC推展到ABM并精辟论述了ABC与ABM的理论与实务,使之成为本书新的重心;(3)通过生命周期成本(LCC)、目标成本(MC)、改善成本(KC)等,将战略管理观念融入管理会计系统,突出战略成本管理的意义(4)以综合平衡记分卡取代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主的经营业绩评价方法;(5)适宜于实务的特点,减少了数学方法应用的内容。

由此可见欧美教育界对管理会计教育的变革之一斑。另一方面,管理会计理论与组织行为学、信息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相结合,也使得管理会计的内容空前丰富。

综上所述,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管理会计最具突破性的变革,与市场环境变化密切联系。可以说,是市场环境的改变,推动了管理会计的发展。而对管理会计而言,所有的创新都来自管理会计体制的创新。归根结底,没有信息系统的创新就没有管理会计的发展。

二、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对管理会计产生兴趣,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初期,无论从认识和实践上,对管理会计都还停留在借鉴意义层面的讨论。可以说在这一时期,管理会计并未在整个国内会计界引起足够的重视。90年代以后,虽然改革开放使企业原有的管理体制发生巨大的变化,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并没有注重这一变化,依然是一味地将管理会计局限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上。虽然出现了一些学术上的新动向,如大力推广国外成功的经验,总结我国实践中的成功做法,并加以推广等,但这种结合也仅仅局限在具体做法的介绍推广这一很狭隘的方面。

总体上看,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在管理会计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为财务分析、本量利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等。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依然是为财务会计而非管理会计设计的;(2)管理会计部分理论上完美的方法,譬如成本差异分析等,由于在理论的模型设计上过于简化(如单一产品、单一工资),与实践脱节,所以并不适用;(3)在资产回报评价中,之所以采用较为先进的指标体系,多半是出于形式上的需要,企业本身并没有采用新的指标体系的原动力;(4)影响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运用的最主要因素是企业内部管理者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而在管理会计的教育界,这种局限性体现为;(1)对已有的管理会计应用经验缺乏系统总结和提高。其实,两方管理会计的很多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做法,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发展(譬如责任会计制度)。很多介绍性的文章,侧重于操作过程,而没有使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也不太适合于教育推广。队虽然管理会计自从被介绍进国内开始,就逐步成为高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但管理会计的设置目的似乎仅仅是为了补充财务会计的不足,完全不涉及管理会计本身的体系设计。与财务会计从基本理论到中级、高级的体系相比,管理会计教育显得十分单薄,(3)学术界投入的力量比较少,学者们不肯深入实践去调查;去总结经验。甚至可以说,长期以来理论界就过于偏重财务会计(这一点,在西方国家也类似人当然,这种状况目前在外国和我国都已经有所改变或正在改变。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21世纪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关键

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从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原动力出发进行分析。立足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我们可以认为,对世纪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原动力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分析。

(一)管理会计创新

信息系统改进决定了管理会计的发展。无论是ABC、ABM、ABB还是综合平衡记分卡,从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管理会计所依赖的信息系统,更多地关注管理会计的管理本质,重视挖掘企业经营活动信息的管理内涵,从符合管理会计的应用角度处理信息,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管理质量。如果仅仅依靠财务会计的那套对外财务报表/报告,以对外披露为目的的信息系统是不可能取得以上成绩的。只有对管理会计所依赖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重新设计,形成以企业内外交易活动为中心的立体信息框架,即水平方向以对外报告为目的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与纵深方向以对内部控制为目的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会计的发展问题。在这个立体信息系统中,每一个交点都是一个企业控制的中心,其中财务会计重综合,管理会计重析细,两者互相促动,相辅相成。

目前,我国企业在管理会计运用的技术方面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关键在于如何使企业增进创立管理会计系统和运用管理会计信息的意识。正如管理会计的创新只是管理会计发展的手段,真正推动发展的还应当是来自企业管理的内在力量。

(二)国内管理会计停滞的根源在于内外环境需求的脱节

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重点一直都是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独立面对市场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按照委托理论的观点,产权不明晰的后果只能是委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混乱,人完全可以不把心思放在管理上,而独自追求特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就会一直是居于次要地位。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所造成的市场环境又迫切要求企业凭借经济效益立足于市场,尤其是要注重企业的长期生命力。很明显,后者依赖于企业的长期决策行为,而长期决策行为的正确与否在于信息的有效性,建立和改进管理会计系统正是发挥这一作用的最有效措施。提高企业效益是今天许多企业的共识,发展管理会计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企业管理者可以一直利用私有信息,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管理会计的发展也将无从谈起了。所以说,必须突破企业内外环境之间的界限,统一两者的需求,企业才会有动力去关注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

(三)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教育和实践方面的联系

目前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注欧美管理会计的发展,追踪欧美学者的足迹,总结好的做法,形成系统的评价,进而解释我国的实践活动,解决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另一类则推崇深人实践,总结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尤其是那些成功的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的经验,从理论上挖掘共性,总结可推广的东西。

教育界一直都是理论研究和发展的基地,又是实务会计人员的培养中心。我们认为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应当既包括专业会计教育,也包括其他类型的在职教育。从专业教育角度来看,应当形成系统的课程体制,其中必须包括专门的实践介绍性的课程。要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从引进国外专业教材和师资力量做起。对于其他类型的人才培养,除了要提高他们的管理会计意识,普及管理会计基本知识外,还应加强其对企业管理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后续教育将是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追随管理会计发展的主要手段。

(四)我国管理会计进一步发展的线索

(1)建立管理会计决策系统的不同主线索:企业经营战术管理会计一企业经营战略会计线象企业总厂/分厂管理会计一公司/集团公司管理会计线索;企业经营成本管理会计一企业综合成本管理会计线索。

(2)企业经营管理前线实施管理会计的不同线索:生产成本控制一生产成本计划线索;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成本管理一小批量/个性化生产成本管理线索ABC/ABM管理一活动标准管理线素综合质量管理会计一质量成本计算线索。

(3)流通领域企业管理会计的不同线索:面向商品的流通企业管理会计一面向产品、市场、顾客的流通企业管理会计线装批发交易业管理会计一小型零售业管理会计线索。

过去范文篇3

关键词: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前景分析。

所谓的动漫产业,就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目前,我国的动漫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扶持,但与国际动漫大国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一些专业的动漫人才脱颖而出,一些动漫作品走出国门。

一、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动画产品数量增长出现飞跃截止到2009年12月17日统计,2009年已经各省广电部门审查通过的国产动画片达到275部,总产量已经超过2008年的总量,达到138749分钟。

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水平、艺术质量也随着动画产量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二)政策上的扶持与资金上的注入。

国家财政设有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文化部于2008年9月启动“原创动漫扶持计划”,对优秀原创漫画作品、漫画创作者、动漫演出作品、演出创作者(团队)、优秀原创网络动漫作品、优秀网络动漫创作者(团队)。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动画片创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符合条件的动漫企业享受到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文化部还以奖励和补贴的形式,鼓励动漫企业走向世界,促进我国动漫产业国际化。如:对能参加国际知名展会的动漫企业给予鼓励和补贴;对国产动漫产品设出口奖励和补贴专项资金等;影视动画上升到与文学、戏剧、电影相等的地位。由此可见,政府不仅积极扶持原创动漫作品和作者,而且还积极推广原创动漫作品。目的是打造一批具有充满活力的动漫企业和有国际知名度的动漫形象和作品。

(三)一批优秀的动漫作品踏出国门动漫无国界,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中国一些优秀的动漫文化产品以精美的制作、细腻的画面、健康积极的内容,已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财富,踏出国门。这些代表自己的“拳头”作品,展现了中国原创动漫在国际市场上日渐崛起的价值和地位,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如:由中央电视台斥资近4000万元打造的52集大型动画系列剧《小鲤鱼历险记》

截至2008年5月中旬,《小鲤鱼历险记》已发行至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印度等51个国家和地区。

二、动漫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中国动漫产业今后发展模式已日渐清晰。

(一)以衍生产业支持原创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动画衍生产品开发是今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目前我国动画衍生产品开发市场整体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不断提升动漫形象,为后期动漫作品的衍生产品的开发和挖掘市场潜力积聚人气,以达到获得最大的利润回报的目的。所以企业要努力提升自身品牌认知度,建立合理的产业链运行机制,完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为衍生产品开发保驾护航。

(二)以3G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新兴动漫产业将使动漫及衍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动漫产业将借助IT技术,吸收电影、动画以及网络游戏的元素,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手机动漫产业,形成更具生命力、更有发展潜力。

(三)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加强动漫人才教育论文"target="_blank">职业教育。

过去范文篇4

民间把过年给孩子们压岁钱叫散年钱。关于散年钱的来历,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是:早先的人认为小孩子是鬼背来的,所以要散年钱把鬼驱走,这样就能拉住孩子的魂,所以压岁钱也叫压魂钱。

中华民族是重礼仪重情义的民族,每逢春节,礼尚往来,走亲访友,到朋友同事家串门拜年,少不了给人家的孩子散一点年钱,也正是显示友情、人情的好方式。现在的孩子都只有一个,金贵,年钱自然也少不了。若问为何这样?高兴啊。

平时中国人生活都很节俭,对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视这一点,但人们对过春节时给孩子散年钱这件事,却无人非议。因为散年钱是中国人注重亲情的一个侧影。春节时合家团聚,让人倍感亲情浓郁。远方归来的叔叔大姨们,看到自己的晚辈成长起来,仿佛看到自己的童年,一边把准备好的礼品送给家里各人,一边给奶声奶气的侄儿辈们散一些年钱,好让孩子们能够按他们的心思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孩子们呢,就在此刻认下自己的亲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承认。我们小时,那些叔伯们散给我们两角、三角、八角、一元的年钱,我们心里的欢喜和叔伯们那亲切慈爱与关怀的面容还历历在目。我和弟妹们私下窃议:他们是我们的亲人吧?不然他们为啥散年钱给我们?

现在散年钱的情形让人始终有一种缺憾,金钱、物质的成份多了,感情的成份少了,年钱里缺少了往昔浓浓的情意。我真担心,如今这些孩子长大后,是否还能记得我们今天的面容?也许只记得钱了。

过去范文篇5

1988年的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以及随后1989年和1990年国民经济的低速增长,使决策部门认识到,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一松就热、一紧就冷”的传统做法,做到既要为经济过热降温,也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防止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再次发生。于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中央适时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对过热的经济实施恰如其分的宏观调控,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1998年6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财政宏观调控与启动经济增长》的署名文章,提出转变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转向扩大财政举债规模和财政支出,增长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出口,以此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审时度势,主动应对,灵活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调控手段,对经济发展中的波动进行了有效的宏观调控,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总的来说,1994年以来的中国财政政策在政策取向上,以1998年下半年为分水岭,前后分别择机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显示中国政府驾驭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日渐成熟。

“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增长“软着陆”

一、宏观经济背景。

1.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以此为契机,我国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一举扭转了1989年和1990年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199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在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虽然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以下同)的增长速度1992年和1993年分别为14.2%和13.5%,改变了1989年和1990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不利局面,但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不容忽视的现象,即开始出现经济过热的苗头。突出表现在:从1992年起,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至1993年增速分别为42.6%和58.6%,大大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状况,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过热与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

2.中央针对经济过热适时提出“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尽管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12.6%,略低于1993年的增长速度,但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却成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一年,通货膨胀严重。为此,当时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了该时期经济工作的首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次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为了给经济过热降温,受当时宏观调控经验不足的局限,往往采取“紧缩到底”的政策手段,使经济由过热一下子陷入过冷。这种热与冷的转换,好像是快速行驶中的急刹车,经济过热是消除了,但又面临着如何启动经济的问题。热与冷的骤然交替,造成剧烈的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1988年的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以及随后1989年和1990年国民经济的低速增长,使决策部门认识到,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一松就热、一紧就冷”的传统做法,做到既要为经济过热降温,也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防止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再次发生。于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中央适时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对过热的经济实施恰如其分的宏观调控,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

二、“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内涵。

1.目标。

(1)遏制通货膨胀是首要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物价稳定是社会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标志。但是,我国1993年和1994年的高通货膨胀率,不仅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顶峰,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这么高的通货膨胀率,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无论是对国家、企业,还是对城乡居民个人都具有颇大的危害性,这已为世界各国的实践所验证。在经济体制转轨阶段,通货膨胀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可避免地就会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下降或停滞,因此遏制恶性通货膨胀便成了当时的当务之急。

(2)保持国民经济适度增长是另一重要目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虽然对遏制通货膨胀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代价常常是随之而来的国民经济在低谷中运行。实践证明,这种经济过热中的“急刹车”做法,同样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1988年,为了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在财政政策上采取了严厉的紧缩措施,通货膨胀率虽然是明显降了下来,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国民经济连续两年萎靡不振,致使1989年和199O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4.1%和3.8%。改革开放以来,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我国经济腾飞的必要条件,遏制通货膨胀不能以牺牲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为代价。鉴于此,在实现遏制通货膨胀的同时,还必须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这是“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的另一重要目标。

2.政策主要内容。为了抑制经济过热,1993年下半年,中央果断地出台了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等的一揽子宏观调控措施,核心是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并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在财政政策方面,控制支出规模,压缩财政赤字,把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从1993年和1994年的24.l%与24.8%压缩至1995年的17.8%、1996年的16.3%和1997年的16.3%;对财政信用周转金进行清理整顿,减少财政信用资金对生产企业的投入。此外,1994年还实施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制改革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为中央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提供财力保证,把与速度和规模直接相联系的消费税和增值税的75%作为中央的固定收入,把与经济效益水平直接相关的所得税等作为地方的固定收入,以此限制地方对增长速度的片面追求。

3.政策特点。

(1)着眼点是经济增长的“软着陆”。“适度从紧”意味着在实施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中,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在消除经济剧烈波动的同时,又保持住经济的平稳增长,即实现经济运行中的“软着陆”。“软着陆”是对经济运行状态的形象比喻,从经济意义上讲,它是指国民经济的运行在经过了一段过度扩张后,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下,平稳地回落到适度的增长区间。而“适度的增长区间”,则是指经济增长的实现与社会物力、财力等的承受力相适应,脱离了客观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的过快或过慢增长都不是适度的表现。因此,“适度从紧”是为了防止宏观经济调控中的紧缩力度过大,使经济增长受到损害,不利于改革的深化。

过去范文篇6

****年工作总结

今年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特殊的一年。年初,****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22个扩权县(市)之一。一年来,全县上下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特别是把扩权作为提速发展强县的切入点做了大量工作,初步实现了新体制下的良好开局。****年1—9月份,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2.1亿元,,同比增长13.5%,全年预计完成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财政收入完成3.09亿元,同比增长22%,全年预计完成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年预计达到3710元,比上年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7480元,比上年增长8%。此外,党的建设、信访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科教文卫体、广播电视、环境保护等项工作均取得新成绩,部分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紧紧咬定发展第一要务,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更快发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实施“五带兴昌、八业立县”经济发展战略,全力以赴上项目,凝心聚力搞招商,真心实意扶民营,持续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1、立县产业进一步优化。高效种植业步入品牌经营新阶段。全县“两高一优”农田面积已达56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达到28.3万亩,无公害蔬菜面积发展到30万亩,通过省部级环评认证面积14.3万亩。马芳营旱黄瓜、格瑞茵蔬菜等一批农字号名牌产品市场不断扩张。种植业已经走向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许多品种已形成产业化原料基地,成为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粮油食品加工业实现了由小规模、大群体向规模型的跨越。全县共有各类加工企业1000多家。整个产业涵盖了面粉、挂面、玉米淀粉、粉丝、膨化食品、方便面、榨油、白酒、甜玉米加工等9个行业,年加工转化粮油能力达到80万吨,产业化率达60%,可实现农产品增值5亿元,吸纳农村就业人口2万多人。畜禽养殖业向园区化、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迈进。目前,全县规模型养殖场达3800个。****已成为河北省的养殖大县,其中珍稀动物养殖已达500万只,占全省总量的30%。以老师傅牧业公司为龙头的肉鸡、蛋鸡产业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海上养殖业全省第一。全县浅海滩涂养殖面积已发展到23.1万亩,加工企业达47家,形成13万多吨的加工能力。****河豚鱼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牙鲆鱼、菱鲆鱼占河北省产量的50%。海参试养成功,优化了养殖结构。夏夷贝试养实现了浅海养殖每年一季收成向两季收获的转变。****年,全县海上各业预计实现产值9.4亿元,基本上再造了一个“海上****”。市场商贸业持续发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农机销售市场的改造建设,进一步扩大了辐射区域。****年,全县市场交易额预计达到12.65亿元。****已成为唐秦地区之间的区域商贸中心。旅游业展现广阔前景。投资10亿元的碣石山景区开发项目,投资30亿元的黄金海岸天行健滨海度假城项目,概念性规划已审定,详细规划设计正在进行中。投资50—80亿元的七里海治理开发项目,概念性规划正在修改中。****的旅游业将成为一大亮点。干红酒酿造业成为全国最大。目前,酿酒葡萄基地面积已发展到4万亩,酿造企业发展到31家,年生产能力9万吨,近几年全国干红酒产量的增量部分,基本在****。干红酒厂、橡木桶厂、酒瓶厂、瓶塞厂、彩印包装、葡萄酒学校、研发中心、国家葡萄与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发建设,使****干红酒已成产业集群。今年1—9月份干红酒销量5.1万吨,实现产值7.3亿元,上缴税金1.98亿元,同比增长22%、20%和20%,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立县产业。冶金建材业顺利通过国家治理整顿并得以较快发展。安丰钢铁公司已达70万吨铁、60万吨钢及轧钢的生产能力。今年1—9月份,全行业实现产值8.9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1亿元。在八大立县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扶持荒佃庄缝纫机零件加工业,大力发展缝纫机零件加工园区。目前,园区现有缝纫机零件加工企业121家,产品近4000种,其中弯针已占全国市场的90%,世界市场的60%。着手谋划招商整机生产厂,积极推进向精密件的横向延伸,努力打造****第九大立县产业。同时,高度关注新型工业,特别是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园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良好。

2、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把抓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龙头来抓,特别是狠抓工业性生产项目。对于重大项目,作为一把手工程县里抓,班子成员分别联系重点项目,项目主管部门领导分包具体项目,同时,严格落实项目建设首问负责制,强化调度,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年,全县共实施100万元以上项目125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29个,项目总投资6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2亿元。1—9月份,累计完成项目投资7.62亿元。3个超亿元大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华夏公司葡萄酒新品种开发项目、总投资1.4亿元的秦皇岛索坤日用玻璃有限公司三期扩建工程、总投资2.4亿元的秦皇岛华瑞煤焦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3、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坚持政府招商和以商招商并重,努力拓宽引资渠道,开拓新的引资领域,实现了以大开放促大招商,以大招商促大发展。今年1—9月份,引进内外资3.14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合同利用外资187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58万美元,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4、民营经济进一步壮大。坚持鼓励、引导、壮大、提高并重,思想上放心放胆,工作上放手放开,政策上放宽放活,民营企业家创业热情得以全面释放,企业数量不断攀升,累计已达10170家,其中资产超千万元的大型民营企业已达20家。以安丰钢铁、玉龙淀粉、龙辰塑钢、田氏集团、华骞集团、顶大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形式和中坚力量。

5、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坚持工业进园,成立了经济开发区,逐步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园区建设新格局,即经济开发区,含黄金海岸生态工业园,东部工业园,西部工业园,中部工业园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南部工业园,为项目建设搭建了适宜的平台。目前,经济开发区所辖企业已达220余家,年创产值27.8亿元,上缴税金2.3亿元。

二、始终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省委、省政府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强劲动力。一方面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实施县城旧城改造工程,建设了戏院街高档商业步行街,目前已完成投资2650万元,年内将建成开业。投资3800万元实施了县城碣阳大街、金海大街、五峰山路、学院路、环保路拓宽改造工程。争取项目投资2亿元建设了龙家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资3405万元完成了蛇刘线、团新线71公里县级公路改造。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改善了****的人居环境,外地房地产商纷纷进入****,正在建设和即将开工建设的住宅小区建筑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另一方面着力构建城市社区管理体制。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把****镇划出一个城郊区,将5个办事处整合划分为3个办事处,组建30个居民委员会,建立了****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三级社区管理体制,实行区域化责任制,强化城市管理。实现了工作重心下移,由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负责具体事务,各街道办事处进一步强化社区功能,丰富社区内涵,建立健全了社区管理、卫生、就业、文化、环境、治安、教育等各项服务组织和相关措施。

三、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维护了全县社会政治稳定。

今年以来,我们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来抓。认真落实全市稳定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各项措施,基本没有发生重大的问题。一是对历史问题,我们注重解决。工作中,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党和人民负责的精神,下大力解决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国营养虾场始建于1987年,涉及9个村近5000亩土地1万多农民,由于补偿款未全部到位,各村与养虾场一直纠葛不断,存在重大群体事件隐患。我们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多次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最终县财政拿出1200万元,使该问题得到一次性彻底解决。****三运公司(小车站)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职工长期放假。今年我们投入300多万元解决了110多名职工的养老保险,按政策对部分职工进行了重新安置,化解了一起重大群体性隐患。此外,县财政还积极筹措资金,偿还过去的各种工程欠款3500万元。二是现实工作,注重公开、公平、公正,确保不出大的问题,不留新的隐患。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做决策、办事情充分考虑负面影响,对一些有可能引起矛盾纠纷或可能留有隐患的,慎重办理。如沿海高速公路建设,征地拆迁由地方负责,我们在谋划过程中,就预感到可能会出问题,于是我们责成主管领导带队,及时深入下去,做群众思想和政策解释工作,同时,对国家相关政策、征地亩数及补偿标准、比例全部公开,有效预防了大多数村征地拆迁中的问题。三是着眼长远稳定,我们注重加强道德法制建设。一方面抓基层基础,组建了467个民调组织,常年活跃在民间,及时开展矛盾纠纷隐患调处化解。另一方面就是大力加强法制宣传,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用身边的典型人和事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打造明礼诚信、团结互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思想道德体系,形成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一整套的全方位加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的规范性文件,认真组织实施,通过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实现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理念,狠抓了和谐社会建设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非常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按照省市委部署,深入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着力改善农村环境,首批65个创建村顺利通过市达标验收。着力打造和落实帮扶济困长效机制,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严格工作措施,切实落实责任,有效维护全县社会政治稳定,没有发生大的问题。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民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升。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推进村民自治,着力改善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依法治县进程进一步加快。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

五、扎实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了党建整体水平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主线,从年初开始,在全县深入开展了第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较好完成了教育活动各个阶段的工作。参加群众满意度测评的55个单位,群众满意度均达到98%以上。目前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扎实深入开展。在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特别注重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县四大班子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科学决策,工作中,各司其职,互相支持,班子团结。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坚持识能力用干部,凭业绩选干部。干部调整严格干部程序,严把推荐、考察、酝酿、审批四道关,对重要岗位,实行县四大班子全体成员民主推荐。对于那些思想解放、敢闯敢试敢冒的干部,县委在工作中大力支持,在政治上全力保护,真正在干部队伍中营造了一种“以事业留干部,当干部干事业”的用人导向。为了加强农村工作,我们为446个行政村下派了483名干部任书记或副书记或村长助理、会计,确保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如,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稳定的形势不容乐观;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仍不够解放,作风不够民主;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等等。所有这些,需要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克服和改进。

****年工作安排

****年是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县九次党代会“三上两快一提高”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努力做好****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为此,根据中央和省、市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确定****年全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将****列为扩权县的大好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五带兴昌、八业立县”经济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坚持以城市化引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着力把****建设成为辐射带动唐秦二市之间周边县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各项措施,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创造****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初步确定****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5%以上;

财政收入增长10—1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9%;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5—7%;

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长足发展。

为全面完成上述目标,****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眼****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进一步扩张县域经济总量

发展决定一切。****年全县上下第一位的任务是加快发展。工作中,继续强化“县域经济就是项目经济”意识。坚持工业立县,大投入大产出,注重谋划建设一批投资千万元以上大项目,特别是工业性生产项目。不断强化项目建设责任制,完善项目建设领办制、代办制和承诺制等工作机制,提高项目洽谈成功率、开工建设率和建成投产率,力争明年项目建设有大的突破,走在全市最前列。进一步加快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立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特色牌,并将特色不断做大、做快、做强、做优。立足八大立县产业,科学规划,重点扶持,做足特色,扩展优势,力争依托特色,在一段时期内占具相对稳定的市场。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县外”既是外,进一步拓宽开放领域。改进招商方式,实现政府招商、企业招商、以商招商互动共赢。要将招商的重点转向国际国内知名的大企业、大财团,以及业已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地区,主动出击。扶优扶强重点骨干企业。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突出抓好30家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实现集约式、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年内新培育2至3家大型支柱企业,全面提升****工业化水平。坚定不移地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因地制宜,加强规划管理,盘活园区存量资产,完善园区设施建设和政策环境,努力打造投资成本洼地和项目聚集高地。在积极完善各乡镇工业小区建设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村级工贸小区,逐步做到大做强,形成特色。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坚持扩大总量、整合提升并重,积极培植民营经济大户。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民营资本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它行业和领域挺进的速度,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

二、着眼城市化引领发展,努力打造现代化滨海中等城市

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将****列为扩权县的大好机遇,坚持高标准、高站位,科学确定新的发展目标,以此统一全县上下思想。最终目标,是把****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滨海中等城市。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详规。尽快完成县城区路网规划,以及供水、排水、供电、通信、供热、燃气等工程管线的规划调编和现场确认,抓紧做好全县村镇规划调编工作。规划一经修定,严格审批,确保落到实处。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借鉴县城二期旧改经验,探索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改造建设小城镇的路子,不断加大列入规划改造的小城镇。在改造建设过程中,与园区建设紧密结合,放大亮点,突出特色。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管网入地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路网建设。搞好城区路面硬化、美化、亮化。加快“村村通”工程实施进度。大力加强农田水力基本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加快组建居委会,建立新型社区组织体系、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推动社区卫生、就业、文化、环境、治安、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继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坚持治理经济环境不放松,强力推进“经济通道”建设、“轻费减负”政策和“经济110”措施,并着力在构建廉洁、高效、务实的服务环境上作文章,不断提高****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着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突出抓好党的建设

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全面贯彻民主集中制建设的若干规定,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科学决策、推动落实。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实践‘三个代表’示范工程”和强村工程。抓好后5%村整顿转化工作。努力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努力扩大党建覆盖面,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建立适应加快发展的干部队伍。扎实开展好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好文明生态村创建和强村工程。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坚持“干部随着事业走”,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发展经济的能力。

四、着眼构建和谐社会,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坚持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妥善协调各方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力促社会公平公正,努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坚持严打“方针”,震慑犯罪,形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引导广大干警依法办案,规范执法,落实责任追究,促进司法公平公正。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建设,努力形成集打击、防范、控制于一体的工作机制。努力做好信访工作。认真落实新《信访条例》,搞好信访接待、调处、化解、稳控各环节。创新工作思路,着力研究新形式下群众信访的特点和规律,寻求解决信访问题的有效举措。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心弱势群体生活,切实做好帮扶济困工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扩大社会保障面,努力构建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

五、着眼发展先进文化,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思想。各级中心组要将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做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来抓,同时抓好对基层党员干部的轮训,从而确保始终站在科学理论的最前沿来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整体素质。切实加快科教文卫体、计生及广电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坚持深化改革与增加投入互动,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事业发展新途径,努力推动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时,扎实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进一步把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大力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切实做好人民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努力营造拥军爱民的社会氛围。

六、着眼抢抓扩权机遇,努力打造加快发展的新机制

紧紧抓住扩权强县这一难得的机遇,牢固树立干大事业、谋快发展的新思想。用足、用活、用好上级政策,提速发展,图强进位,努力实现“三上两快一提高”跨越式发展目标,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我们的不懈努力。明年的重点,是开展业务衔接。主动到省直各部门进行业务衔接,主动征询意见。认真研究本部门扩大的业务范围,将各职能部门扩展的管理权限列入业务员培训的重点,有计划地统一实施培训。同时,认真编报项目。争取省各厅局对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支持,力争更多的项目挤进省项目建设盘子。

七、对市委明年工作及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以来市委常委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过去范文篇7

一、年工作回顾

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区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落实《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按照“服务年”的部署和要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继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向基层基础、民计民生和重点支柱产业倾斜,服务企业保增长,服务群众保民生,服务基层保稳定,放大“功能”价值,全面完成了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发展虽有波动但逐渐向好,社会运行平稳有序,各项事业有新的进步,区被评为“年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一)全力以赴保增长,城市经济逐步成熟

去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非常严峻,尤其是保增长的压力空前巨大。中信证券等重点纳税大户先后外迁,税种结构失衡,致使全区经济在一季度跌入谷底,财税负增长为本世纪九年来之最,其中一月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一度下降了42.88%。面对巨大的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定信心、沉着应对,采取了强化政府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使我区经济从二季度开始企稳并逐月向好。

经济增长略超预期。预计年实现本区生产总值(GDP)865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年初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人均GDP9.8万元,增长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9.08亿元,增长10.3%,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32亿元,增长6.1%。外贸进出口总额209.65亿美元,下降9.95%,降幅与全市基本一致,出口总额148.5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06亿美元,增长17.71%。内资引进项目注册资本总额达136.75亿元,同比增长80.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大关,达到30302元,增长9.8%。辖区国地税收入(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和海关税)在消化外迁税源22.21亿元和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232.27亿元,增长2.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42亿元,增长1.31%;区级财政总收入(包括工业园补偿款6.37亿元)达到55.17亿元,增长19.89%。去年,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工业园补偿款问题,决定同意从市财政一次性拨付给我区6.37亿元。这笔补偿款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的关心和支持,凝聚着历届班子的心血。我们将把此款项作为产业发展资金统筹使用,为下一步发展集聚后劲。

经济质量继续提升。在保增长的基础上,经济发展实现高产低耗。预计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产出GDP25.11亿元、国地税收入(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和海关税)6.74亿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产出GDP10.61亿元、税收2.24亿元)。预计万元GDP建设用地约为4.0平方米,同比下降5.9%;万元GDP水耗为15.2立方米,下降6.6%;万元GDP电耗为439.6千瓦时,下降3.7%,均可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下降3.9%、6.5%和3.7%)。

产业转型升级有新成效。预计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0.0:8.8:91.2。金融、商贸物流、黄金珠宝、文化创意四大重点支柱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预计实现增加值575.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6.5%,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2.6%。其中,预计金融业增加值288亿元、增长18%,占本区GDP比重为33.3%、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1%;纳税总额83.32亿元,占辖区国地税收入(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和海关税)比重为35.9%,同比提高4.0个百分点。珠宝、服装等传统产业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和业态创新。黄金珠宝产业加工值和交易总额分别达到623.4亿元、809.5亿元,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继续增强,吸引国际珠宝商不断入驻。黄金珠宝“名牌”产品已有23个,占全国同业“名牌”产品的44%,“驰名商标”产品8个。第三方物流发展强劲,货运业法人单位前十强中,占7家,全区法人单位营业收入占全市的一半。网络信息、创意产业、专门专业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获得ICP证的互联网经营服务类企业247家,占全市比重达28%。改造国威电子旧工业厂房,建设市第一家互联网产业园,有30家企业进驻。艺展中心通过升级换代,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工艺品销售基地。第五届“文博会”6个分会场总成交额达104.08亿元,零售额为20.1亿元,居全市各区第一。成功举办工艺美术界最高奖“百花奖”评选活动。

固定资产投资五年来首次转负为正。重大项目建设强力推进,15个区重点工程完成投资7.4亿元,同比增长2.4倍。率先启动城市更新工作,完成第一批59个城市更新项目申报,总用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6%。物流园区初步策划了31个项目,计划投资达370亿元,其中,已完工项目3个,正在建设项目3个,另有11个项目已立项。完成-片区专项规划研究和片区法定图则修编,初步完成国际物流总部基地更新规划研究;二路、三路、环仓北路改造项目施工取得较大进展。“金三角”片区空间资源整合工程12个重点项目专项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广深铁路沿线(“金三角”区段)景观整治规划和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研究项目已完成方案深化设计。水贝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一期改造进入工程收尾,珠宝学校建设项目完成规划,正在开展征地拆迁工作;二期工程完成初步设计和概算编制。围金融中心区改造工程主体楼建设项目完成过半,回迁及附属楼项目全部封顶并完成外墙装修;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发行库建设项目完成地基工程;市政环境综合改造工程正在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证。田贝村改造基本完成,旧村改造已完成评估工作,向西村局部改造正办理前期报建手续,改造已完成大部分拆迁谈判工作。艺术小镇建设不断推进,中心街、休闲广场和民间博物馆改造等工程进展顺利。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完成大部分工程量。水贝国际珠宝广场和黄金首饰产业园2个旧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进入规划审批阶段。工业区和原富宝化纤厂改造项目列入市的第二批旧工业区升级改造试点。轨道交通3号、5号线完成全部地下车站和近90%的区间土建工程,2号线东延段车站86%和区间40%的土建工程完成,我区承担的征地拆迁任务完成97%。一期工程、拓宽改造工程拆迁任务基本完成。片区交通综合改善等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市场发展环境得到提升。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完成130栋沿街建筑物外立面装修。启动10条特色商业街建设,基本完成两条商业街项目。东门二期灯光工程已完工,南路灯光工程正式动工。人民南—老东门—万象城“金三角”商圈日趋成熟,辐射全市及珠三角的能力增强。华润万象城二期和君悦酒店开张,有15家国际一线品牌进驻,已成为全市最大的都市综合体。东门商业荣获“著名商业街”称号。制定《关于对组织144小时便利签外国游客入住辖区酒店的旅行社实行奖励的办法》,吸引外国游客来消费。推动酒店升级改造,举办珠宝节、购物节等节庆活动,促进了旅游观光消费和节假日消费。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在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珠宝巡展、“兰洽会”和东盟博览会上,企业获得82.63亿元的订单与项目。

政府服务不断优化。制定《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的若干意见》,修订《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370家企业和项目得到区政府扶持资金近10244万元。完善区领导和部门联系企业制度,调研多家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设立行政服务大厅,集中12个部门的对外办事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抓住创业板开通机遇,积极培育、扶持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已有3家获证监会正式受理申报;新增2家中小板上市企业,9家企业进入市重点培育上市企业名单。推进银企合作,引导、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产品。银联宝珠宝企业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累计为157家企业提供融资性担保,年担保贷款总额达15.52亿元。组织42名纳税大户高管到上海交大学习,促进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其创新发展能力。

(二)尽心尽力保民生,民生净福利水平不断提升

就业工作上台阶。在全市就业工作年度考评中,名列总分第一。通过开发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等形式,促进8046人就业,提前一个月实现100%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归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依托黄金珠宝产业开发了20个创业项目。依托人才市场和公益性人力资源网站,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免费举办100场外来劳务工专场招聘会。

社会保障力度加强。各险种参保人数保持同比增长态势,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户籍人口全覆盖。564户低保户实现应保尽保,1363户困难家庭得到临时救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累计达到1602人。福利中心二期完成前期工作,计划增加床位702个。区慈善会募得善款446万元,积极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大力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共帮扶404人。为276户无房户提供实物和货币化配租,帮助2158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政策性住房工程主体已封顶,保障性住房项目纳入法定图则修编。

残疾人事业取得进步。建成残疾人康复中心、精神康复日间照料中心和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首创阳光服务系统,真正实现了残疾人“申请服务无障碍”。创新残疾人就业服务模式,开展残疾人劳动能力评估,推荐205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居家养残41人。建立了区残疾人文体活动中心。完成“全国白内障无障碍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安排投入6.5亿元,对215个老旧住宅区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包括“三线下地”、雨污分流、消防管道修缮等项目,惠及30多万人,第一批70个小区整治基本完工,第二批145个小区整治启动。全面实施以消防安全隐患治理为重点的“城中村”综合整治,惠及50多万人,23个一般整治类项目已动工,17个综合整治类项目完成了初步设计和概算编制。“插花地”的消防设施整治二期工程基本完工,市政道路和片区微循环道路改造有序推进,以完善片区供电设施为重点的用电(同城不同价)问题取得重大进展。新建、更新20条社区健康路径,总数达242条。新建、改造社区公园10个约2.8万平方米,目前完工3个,正在施工4个,正进行前期准备3个,全部完工后社区公园总数将达到76个。

社区建设深入展开。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社区室内服务设施面积达到11.88万平方米,100%的社区办公用房、95%的社区服务设施和98%的社区户外广场达到市政府规定的标准。建成社区图书室98个、街道图书分馆3个,实现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网络全覆盖。为社区居民、企业员工提供免费体质测定服务。连续三年共投入500多万元,支持412个社区居民文体社团。广泛开展“邻里相亲”等社区文化活动。在等社区启动社区自治试点工作。社工服务岗位达到79个,增加46%。67%的社区获评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71%的社区达到市“六好”平安和谐社区标准。

对集体股份合作公司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和原居民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发挥扶持集体股份合作公司改善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的作用,支持其健康发展,全年共帮扶71个项目2159万元。加强对集体股份合作公司管理人才的培养,组织60多名董事长及总经理分别到大学、大学进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组织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连续第六年举办集体股份合作公司文化体育节,已把该平台打造成促进集体股份合作公司交流融合、丰富原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年度传统盛事。

公共服务能力有新提高。预算内教育投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6.71%,高于预算收入增长幅度。获授“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称号。顺利通过省党政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中、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提高临聘教师的福利待遇,80名临聘教师经招考转为正式教师。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积极有力有效,接种甲流疫苗85010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被评为省优秀门诊。启动区疾控中心大楼功能升级改造和消防整治工程,区人民医院住院部扩建楼建设完成主体工程。区妇保院新大楼扩建、区中医院康复分院、慢病院门诊综合楼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区中医院新院建设工程、区卫生监督所新业务楼装修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购置社康中心业务用房7处,完成装修3处。由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市万人市场调查公司开展的《年市社区健康服务居民满意度调查》显示,社康中心病人满意度达83.59分,为全市最高。区财政出资1.5亿元补贴公交,降低市民出行成本。

社会事业有新发展。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圆满完成。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区”的复评检查。获市级以上文艺奖项453个、体育奖项446个。新建33个社区生育文化中心,总数达到83个,实现社区全覆盖。连续12年获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称号。征兵工作顺利完成,并连续27年获得市“征兵工作全优单位”称号,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五五”普法和科普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宗教、港澳、对台、侨务、保密、区志、档案、人防、机关后勤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妇女、青年、儿童、老年人、义工等工作获得好成绩,驻税务、市场监管、消防、交警、社保、金融、海关、边检、新闻、供水、供电、客运、邮政、通信、盐务等部门和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为的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千方百计保稳定,社会和谐有序

平安建设上新台阶。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接暴力性及“两抢两盗”重要警情4687宗,同比下降28.2%。命案、绑架案立案数同比下降27.8%、25%,是近年来同期立案最少的一年。命案、绑架案的破案率分别达到92.3%、100%。打掉各类违法犯罪团伙487个,同比上升47.6%。东门、人民南、万象城等重点区域刑事警情同比下降了2.5%、28.3%、21.6%。强化校园安全管理,严防和严打侵犯学生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年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全区28个“城中村”、近百个老旧住宅区实行了出租屋综合管理服务,“城中村”全部安装了“门禁卡+视频监控”系统。“城中村”入室盗窃案同比下降42.6%,3个“城中村”实现了全年无发案。全区共建安全文明小区828个,覆盖率达99%。

信访维稳形势平稳。全区“大调解”格局日趋完善,90%以上的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群体性事件总量连续三年下降,化解率为88.4%。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4.3%,疑难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劳动关系整体和谐,重大劳资纠纷、劳动信访、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分别同比下降23.44%、16.92%、19.77%和29.63%。建立区信访大厅、10个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区、街道和社区三级信访平台联调联动,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250宗,调解成功率为92.8%。全年未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及恶性堵路事件,实现到省进京非正常上访“零通报”,顺利完成了国庆90周年、全国“两会”等重大敏感期的维稳任务。

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加强。发生交通、火灾等各类安全事故186宗,同比下降32.36%,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7.14%。创新安全监管模式,制定《社区安全管理工作指引和奖励办法》和《区社区安全管理公约》,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完成520套教师住房的安全检测。开展多次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检查场所41644个,发现隐患4599个,整改4378个,拆除221个。开展“清无”整治疏导,清理无证无照门店、摊档7157户。大力维护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开展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区45个危险性大的边坡治理全部完工,“插花地”112个边坡已治理16个,完成评估58个,其余的正在进行勘察设计。

(四)强化城市管理,城区环境竞争力有效提升

城区环境不断优化。安排投入8.57亿元,实施“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加强城管执法,办理城管执法案件6991宗,结案率100%。保持查处违法建筑的高压态势,拆除违法建筑23538平方米。开展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信息普查,完成95%的工作量。全区市政公厕全部免费开放。创建省、市级“卫生村”17个,新纳入市政清扫面积52.98万平方米,垃圾进站率达到70.85%。完成了火车站广场及周边环境美化和西岭下南村等绿化美化工程。协调解决了4条非市政路无路灯问题。整顿交通秩序,查扣各类非法营运车辆5730辆。

生态保护强力推进。国家生态区创建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风景区成为全市唯一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监测并公布的数据显示,年全年空气优良天数居全市第一。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均达到功能区标准,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否决了227个污染项目。清理水源保护区违法企业55家。10所学校通过市级绿色学校考核验收,共有国家、省、市级绿色学校48所,占全区总学校的64%。生态街道9个,绿色社区64个,占社区总数的78%。投入6亿多元的水环境治理工程完成勘察设计,创建159个排水达标小区,桂木园治涝工程基本完工,河综合整治拆迁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村污水截排工程进展顺利,水库排洪河截污工程已完工。

循环经济深入开展。继续实施区属物业节能改造,引导带动100多家传统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节能改造。加大对珠宝废弃物、餐厨垃圾回收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协助推进罗芳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程和下坪垃圾填埋气体综合回用项目,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88%以上,固体废物收集处理率达到100%。近300家餐饮企业安装油烟治理设施,节电率和节气率在20%以上。督促115家洗车场进行节水改造。酒店商场节能改造、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工业小区推广清洁生产等工作扎实推进。

(五)加强政府建设,服务效能不断提高

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和实施<市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的决定》,清理、规范行政执法机关执法项目,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区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员,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抽查活动。制定《区政府法治员管理暂行规定》和《区街道办事处法律事项审查暂行办法》,推进基层依法行政。开展公务员普法测试活动,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

廉政建设扎实开展。认真落实《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若干规定》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意见》,优化政府工作流程,加强廉政监督。制定《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年工作规划>实施细则》,惩防体系进一步完善。修订《区政府投资小额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规范健全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155个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建立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审计机制。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实现一般性行政经费零增长,其中,会议经费下降5%,办公经费下降23%,全区性会议比上年减少10%,区委区政府普发性文件减少27%。

行政执行力不断提高。华南理工大学等社会组织在《羊城晚报》公布的《省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报告》中,区政府整体绩效位列区之后,排名全省第二。全区129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良好。行政监察系统“自上而下”的监督与社区家园网“自下而上”的监督,强化了行政监督效果。审计效率有效提高,在全市率先开通“审计工作监察子系统”,工程结算审计平均用时比以前缩短7天,全力推进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向人大报告工作制度,认真执行人大决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广泛听取区政协、派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和政协提案。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的工作协调。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经历了严峻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区委区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传承发扬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体建设者表示崇高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派、无党派、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各单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发展的同胞、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已经完成,但如何按照城市经济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出,仍是我们必须探索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二是面对土地零增长的困境,如何抓住城市更新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是一项非常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三是城市管理比较粗放,必须要竖高标杆,加大市容环境提升行动的力度,促进城市管理向国际化、法制化、现代化方向迈进。四是利益群体多元化,民生问题解决的难度也越来越高,如何平衡好各种利益诉求、维护社会稳定,如何有效满足民生需求、促进社会和谐,是对我们善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五是制定经济政策的创新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必须要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和民生需求,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能力。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年,是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也是建区30周年。区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是:高举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区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的“五抓五促”工作部署,紧紧扭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核心,继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向民计民生、基层基础和重点支柱产业倾斜,全力以赴推进城市更新和市容环境提升,力促城市经济发展,放大“功能”价值,努力建设现代化核心城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和民生幸福城区。

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本区生产总值(GDP)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GDP建设用地下降4%;万元GDP水耗下降4.5%;万元GDP电耗下降1%。

今年的工作,要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核心,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以“四城一镇”为抓手,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城市经济

以四大重点支柱产业为基础,全力打造“四城一镇”品牌。打造“四城一镇”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实施区域品牌战略。要以“四城一镇”为抓手,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实现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放大“功能”价值,为今后三十年的科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强化“金融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全国的金融创新中心。年,金融城公布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金融城市名单中,排在之后,位列第五。而金融业资产六成以上集中在。我们要发挥毗邻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加强与金融业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强化“金融城”地位。加快围金融中心建设,推进区域内交通微循环、周边市政道路改造和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发行库和金融中心大厦计划两年内建成使用。加强与金融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入驻,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的集聚效应。抓住加快建设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机遇,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品种和经营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促进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服务。支持企业上市。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审计、咨询、评估等行业,促进专门专业做强做大。

2、繁荣“万象城”。加快建设人民南—老东门—万象城“金三角”商业区,打造人车分流、环境优美、万商云集、高中低档业态最全的商圈,努力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提升华润中心万象城周边商业业态,进一步整治、提升周边环境,放大都市综合体效应。支持商贸业创新业态,鼓励企业网上开拓业务。继续推进连锁商业进社区。积极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办好“珠宝节”、“国际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促进区域消费持续增长。

3、提升“珠宝城”。在全市9个传统产业集聚基地中,的水贝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率先建成,发展态势良好,获得了企业和社会的好评。要加快水贝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二期建设,推进建筑外立面、道路、地下管网、人行天桥等改造项目立项。努力推进水贝珠宝学校拆迁工作。继续大力推动黄金珠宝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持其向设计研发和展示交易高端发展。全力推广黄金珠宝区域品牌,促进黄金珠宝产业由“制造”向“创造”转变,提升市场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黄金珠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黄金珠宝产业与文化创意、高端旅游等融合发展,让黄金珠宝走进寻常百姓家。

4、巩固“工艺城”。全市工艺品十大专业市场有七家在,其中,古玩城被认定为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满京华艺展中心、古玩城和航诚艺都先后成为“文博会”分会场。要充分发挥这一集聚优势,继续改造治理“工艺城”周边环境,提高“工艺城”的品味内涵,美化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引导工艺行业创新和业态升级,完善产业链配套。借助“文博会”的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努力打造国内工艺品市场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条最完整、服务水平最高的“工艺城”。

5、打造“艺术小镇”。依托景观资源,改造大望、村环境,吸引文化创意机构和个人集聚创业、发展。整合民间博物馆、文化高地、兰花基地、盆景园、景观河等资源,打造一个最具特色、最具品位的“艺术小镇”。第六届“文博会”开幕前完成中心街、民间博物馆和休闲广场的改造工程。加快景观河改造。

6、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市政府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推进虚拟经济发展,突破物理空间的制约,抢占虚拟空间的制高点和前端。研究制定有关扶持新兴产业的政策,促进电子商务、互联网、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位于的市互联网产业园二期建设,努力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支持商业业态、现代科技与银行信用之间的融合发展,创新商业模式,推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7、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努力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全区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降到1800吨以下,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降到50吨以下。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产业、节约能源产业等领域节能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鼓励企业加大低碳化技术改造,控制能耗、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引导居民合理消费,养成低碳化、低能耗的消费模式和习惯。推进垃圾分类收集、绿色处理与循环利用。引导居民低碳出行,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推广绿色建筑。

(二)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激活发展潜能

城市更新是在土地零增长条件下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狠抓固定资产投资,努力推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人口结构联动调整,不断拓展发展的新空间。

8、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坚持产业第一和功能提升原则,加快实施城市更新。通过更新改造,以容积率换空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强资源配置,成立城市更新项目专项小组,对第一批59个申报试点项目,专人跟进,全力推进。加大项目规划深度和协调力度,力争使条件成熟的改造项目尽快动工建设。

9、全力推进—物流园区改造。抓紧实施新法定图则,加快片区法定图则修编工作,推动总部基地规划尽快纳入片区法定图则,推动园区6个重大建设项目尽快动工。引导园区符合城市更新政策的旧工业区、旧仓储区等进行更新改造,抓紧推进项目的策划和报批工作。加快推进园区市政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重点抓好综合物流、国际采购、供应链管理和服务等项目。

10、加快实施“金三角”空间资源整合项目。完成12个专项规划的设计编制工作,启动人民南二层市政人行通道二期工程建设。实施口岸、渡口岸环境改造。建设路火车站至景观整治以及广深铁路沿线(“金三角”区段)景观整治工程动工建设。完成《“金三角”片区空间资源整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不断推进“城中村”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旧村改造各项前期工作,尽快启动改造。西岭下南村、向西村局部改造要抓紧动工。协调开展田心村、英隆旧改项目的前期工作。对暂时未纳入推倒重建计划的其它“城中村”,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中村”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着手筹备研究湖贝路周边旧城区改造的可行性。

(三)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和生态保护水平

要牢牢抓住举办“大运会”和全面实施“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的机遇,以新加坡、等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以功能化、精细化、净化、绿化、美化为目标,不断优化城市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12、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地铁建设,到2011年,辖区内地铁2、3、5号线新建18.1公里、车站11座;力争地铁一、二、三期工程建成后我区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45公里,成为全市轨道交通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率先进入“地铁时代”。大力推进一批市政道路建设。力争丹平快速路一期工程年底前通车,东部过境高速公路年内动工;继续推进红桂—晒布路以及、片区近20条道路新建、改造;抓紧推进—梅林路等6个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至3年内新建、改造、修缮城市主次干道近50公里;强力推进拥堵片区的交通综合治理,改善凤凰、等片区的微循环道路;全面启动“插花地”二线路、东晓路等18条市政道路及微循环道路改善工程。按照人车分流的目标优化路面交通,建设二层步行连廊。按照《“金三角”片区近期交通综合改善规划》启动人民南二期连廊、口岸及文锦渡口岸综合整治工程,包括对口岸联检大楼等5栋建筑物、5座连廊、1座人行天桥及文锦渡口岸20多栋建筑物、17条出入境通道实施立面改造,完善灯光夜景设施,提高园林绿化水平,让两大口岸面貌焕然一新,为口岸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积极推进一批变电站的建设和改造工程,未来几年,电网规划总投资约19亿元,扩容1066MVA(兆伏安),切实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13、全力实施“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区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力争在两年内使城区环境有较大改观。围绕“五横六纵”11条主干道、地铁3号线沿线等重点区域,开展建筑物外立面刷新和屋顶改造。分期分批对户外广告实施综合整治。着力提升“金三角”商圈周边市容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亮化标准,抓紧实施滨河路、文锦路、雅园立交、人民桥景观照明工程。积极参与珠三角“绿道网”建设。精心组织绿道建设,以银湖山—山—生态走廊为轴线,进一步完善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以及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店等游憩配套设施,逐步构建以山地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城市郊野型城市绿道。

14、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管理经验,从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软实力出发,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执法监督考评制度,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坚决查处各类违法抢、搭建和违法用地行为,保持违建“零增量”。扎实开展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工作。切实提高交通组织能力,加大对非法营运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加强市场监管,严惩制假售假、欺诈侵权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15、扎实推进国家生态区创建。做好国家生态区创建考核迎检各项工作,力争通过国家考核组的验收。严守基本生态控制线,精心保护好“山-水-城”相互交融的生态格局。加强保护“部级风景名胜区”,加大对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和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的支持力度。立足源头管理,坚决否决非环保项目。坚持铁腕执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快实施水环境治理,力争辖区内所有河流早日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加快推进河综合整治工程。继续开展“正本清源”行动,强力推进“城中村”地下管网改造和排水达标小区创建工作。在主要河道沿线修建绿色长廊,计划建设4.39公里生态景观河。积极筹建公园和公园,改造一批市政公园。

(四)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增强发展动力

贯彻落实《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自主创新主导战略,以自主创新作为核心推动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16、实施区级政府机构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安排,启动区级政府机构改革和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坚持“市场、服务、效率”三大改革取向,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完善运行机制,探索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政府管理机制。继续精简政府审批事项,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向市场和社会放权,凡是市场和社会能够解决的事情,移交市场和社会。

17、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引导、支持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打造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发挥政府的协调、引领作用,产业发展资金、科学技术经费和区长质量奖重点激励、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紧紧围绕四大重点支柱产业,大力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和品牌。贯彻落实市有关扶持本地产品的政策措施,政府采购优先向本地自主创新产品倾斜。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形成“以自主创新吸引人才集聚,以人才集聚推动自主创新”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帮助解决“融资难”问题,促进其发展壮大。

18、全面开展社区自治。按照区委区政府1号文《中共市区委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区自治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全力推进社区自治,促进社会转型,优化基层治理,努力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为主,整合社区各种力量,自主管理社区事务。建立健全社区自治机制,加强社区各类自治平台建设,培养选拔社区自治带头人。大力培育社区服务机构,拓展和强化社区服务。进一步畅通社区民意表达、诉求反馈、居民服务、矛盾调解等渠道,优化社区自治效果。加强公民意识和市民素质培养。引导集体股份合作公司规范经营管理和科学发展,加强经营班子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发展水平。

19、探索政府服务外包模式。扩大政府服务外包领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继续购买社工服务,社工岗位计划由79个增加到100个。探索城市管理购买服务模式,继续扩大市政清扫保洁外包服务,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推广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信息采集外包采购,提高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实行“登记备案”机制,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切实改善民生,努力建设民生幸福城区

要把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水平,特别是要把满足困难居民、弱势群体的需求摆在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使的发展与城市居民的利益更加贴近,使居民分享到更多发展的实惠。

20、全力促进就业。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和劳动关系信息系统,设立求职一体机(求职通),力争打造一个覆盖全区的公共就业自助服务平台。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4名户籍失业人员就业,重点帮扶高校毕业生、“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和外来劳务工的就业。推街道社区促进就业模式,建立多种形式的再就业基地,努力实现“送岗位上门”、“在家门口就业”。加强公共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业人员和外来劳务工的就业和再就业能力。完善公共创业服务体系,营造以创业带就业的良好环境。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积极推动集体协商制度。

21、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各险种的参保人数和覆盖面。推动跨地区就业参保人养老保险关系顺利接续。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和救助。探索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机制,实行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相结合,引导鼓励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加快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活动中心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计划达到1800人。加快推进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和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安雅苑政策性住房建设。

22、重点关注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救助体系。完善残疾人阳光服务系统,扩大购买服务范围,规范服务流程。创建残疾人托养中心,有计划接收无生活能力的残疾人,逐步解决重度残疾人家庭的后顾之忧。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实现残疾人康复工作专业化。加强残疾人就业救助,推行残疾人分类就业。丰富残疾人的文体娱乐活动。

23、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全面启动第二批145个老住宅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提高标准,加快推进。启动老住宅区管道燃气建设,逐步提高燃气管道覆盖率。继续实施以消防安全隐患治理为重点的新一轮“城中村”综合整治工作,完成23个一般整治类项目,实施17个综合整治类项目。深入实施固本强基项目,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场所建设,力争83个社区达到市政府规定的标准。支持社区居民性文体社团发展,丰富居民的文体生活。深化“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力争“六好”平安和谐社区达到85%以上。

24、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创建“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在抓好优质均衡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办精品教育,创建教育特色,巩固提高教育质量。继续推进“阳光少年”工程,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继续实施“警校共建”,消除校园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解决部分优秀临聘教师入编问题。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改善校风教风学风。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行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制度,开展教育教学大比武活动。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5、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两年内将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常住居民。完成区疾控中心大楼功能升级改造工程和区人民医院住院部扩建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区中医院新院建设。加快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增强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全力推进社康中心建设,计划投入2.3亿元,逐年规划改造43个区属社康中心。充实社康中心医技力量,建立公立医院专家定期到社康中心坐诊制度。巩固“健康城区”建设成果。推广中医药、中医适宜技术进社区。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壮大。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动态,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26、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开展纪念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总结、宣传30年建设发展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发全区人民继续投身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事业的决心和信心。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水平,巩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办好粤剧节、“邻里相亲”社区广场文化节、集体股份合作公司文体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增强文化软实力。建立义工服务基地,擦亮义工文化品牌。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努力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任务。改善人口管理和服务,优化和提升人口结构。扎实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和优抚安置工作。促进体育、普法、科普等事业发展,发挥好侨办、台办、民族宗教、侨联、海联、文联等组织的作用,抓好机关后勤、档案、保密和区志等工作。

(六)强化守土有责意识,全力确保社会平安稳定

强化守土有责的大局意识,进一步健全机制体制,全面夯实基层基础,确保一方平安稳定和谐,提高居民的安全感。

27、切实强化平安建设。巩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的成果,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强一线巡逻民警力量,启动3000个二类电子探头建设,进一步发挥和完善电子监控系统功能,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控制率和防案率。保持对“黑恶势力”、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两盗”和“黄赌毒”的严打高压态势,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继续推行出租屋综合管理服务和“门禁卡+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出租屋综合管理服务、流动人口管理与居住证推广三位一体,深入推进群防群治工作。加大安全文明小区的创建和巩固力度,重点抓好困难小区的创建工作。

28、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依法规范信访行为。加强区信访大厅、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强化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大社会稳定问题的源头防范力度,加强政策出台前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群体性事件预警处置机制,充分利用社区家园网等平台,加强社情舆情收集分析,早发现、早解决。坚决打击恶意欠薪、欠薪逃匿行为,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监察管理机制,加大劳资纠纷预防调解力度,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切实做好重要敏感节点的矛盾稳控调处工作。

29、全面确保公共安全。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巡查和奖惩制度。继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不断巩固安全隐患整治成果。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利用“12350”安全生产隐患信息举报平台,构建全民参与的隐患排查网络。全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坚持打疏结合、标本兼治,巩固扩大“清无”成果。实施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着力加强水务工程和“三防”应急能力建设,确保“三防”安全。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动工。对371个危险性中等以上的边坡分期分批进行整治。建设电子应急体系,提高处理突发公共性事件的能力。

(七)不断优化服务水平,力促政府工作提质提效

要做到勤政、善政、廉政和依法行政,围绕产业发展和民生需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优化政府服务水平,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

30、继续推进依法行政。认真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案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全面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和实施<市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的决定》和《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促进合法合理行政。积极实施“阳光工程”,继续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

31、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围绕打造“四城一镇”和解决民生需求,进一步增强政策的创新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高政策效果,努力让企业和居民得到最大实惠。大力创新政府服务,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审批转向指导,努力做到“研究分析到产业、政策制定到行业、工作落实到企业”。加强行政服务大厅管理,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和通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构建“阳光政府”,推进行政审批与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制定区政府公共服务白皮书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强化绩效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监督作用。

32、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开展作风大整顿大提升活动,进一步提高行政执行力。深入调查研究,腾出更多的时间到基层去,到企业去,到困难多、问题多的地方去。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加强对“直通车”、“民心桥”、“廉政直击”中市民反映问题整改落实的督查督办。完善明察暗访机制,加大治懒治庸力度。继续实行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责任制,确保工作落实。进一步减少会议、减少文件、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到抓执行、抓落实上去,以实干之风实现实干之效。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确保一般性行政经费零增长。

过去范文篇8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区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20)》,按照“服务年”的部署和要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继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向基层基础、民计民生和重点支柱产业倾斜,服务企业保增长,服务群众保民生,服务基层保稳定,放大“功能”价值,全面完成了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发展虽有波动但逐渐向好,社会运行平稳有序,各项事业有新的进步,区被评为“5—年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一)全力以赴保增长,城市经济逐步成熟

去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非常严峻,尤其是保增长的压力空前巨大。中信证券等重点纳税大户先后外迁,税种结构失衡,致使全区经济在一季度跌入谷底,财税负增长为本世纪九年来之最,其中一月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一度下降了42.88%。面对巨大的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定信心、沉着应对,采取了强化政府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使我区经济从二季度开始企稳并逐月向好。

经济增长略超预期。预计年实现本区生产总值(GDP)865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年初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人均GDP9.8万元,增长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9.08亿元,增长10.3%,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32亿元,增长6.1%。外贸进出口总额209.65亿美元,下降9.95%,降幅与全市基本一致,出口总额148.5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06亿美元,增长17.71%。内资引进项目注册资本总额达136.75亿元,同比增长80.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大关,达到30302元,增长9.8%。辖区国地税收入(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和海关税)在消化外迁税源22.21亿元和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232.27亿元,增长2.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42亿元,增长1.31%;区级财政总收入(包括坪山工业园补偿款6.37亿元)达到55.17亿元,增长19.89%。去年,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坪山工业园补偿款问题,决定同意从市财政一次性拨付给我区6.37亿元。这笔补偿款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的关心和支持,凝聚着历届班子的心血。我们将把此款项作为产业发展资金统筹使用,为下一步发展集聚后劲。

经济质量继续提升。在保增长的基础上,经济发展实现高产低耗。预计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产出GDP25.11亿元、国地税收入(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和海关税)6.74亿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产出GDP10.61亿元、税收2.24亿元)。预计万元GDP建设用地约为4.0平方米,同比下降5.9%;万元GDP水耗为15.2立方米,下降6.6%;万元GDP电耗为439.6千瓦时,下降3.7%,均可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下降3.9%、6.5%和3.7%)。

产业转型升级有新成效。预计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0.0:8.8:91.2。金融、商贸物流、黄金珠宝、文化创意四大重点支柱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预计实现增加值575.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6.5%,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2.6%。其中,预计金融业增加值288亿元、增长18%,占本区GDP比重为33.3%、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1%;纳税总额83.32亿元,占辖区国地税收入(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和海关税)比重为35.9%,同比提高4.0个百分点。珠宝、服装等传统产业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和业态创新。黄金珠宝产业加工值和交易总额分别达到623.4亿元、809.5亿元,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继续增强,吸引国际珠宝商不断入驻。黄金珠宝“中国名牌”产品已有23个,占全国同业“中国名牌”产品的44%,“中国驰名商标”产品8个。第三方物流发展强劲,深圳货运业法人单位前十强中,占7家,全区法人单位营业收入占全市的一半。网络信息、创意产业、专门专业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获得ICP证的互联网经营服务类企业247家,占全市比重达28%。改造莲塘国威电子旧工业厂房,建设深圳市第一家互联网产业园,有30家企业进驻。笋岗艺展中心通过升级换代,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工艺品销售基地。第五届“文博会”6个分会场总成交额达104.08亿元,零售额为20.1亿元,居全市各区第一。成功举办中国工艺美术界最高奖“百花奖”评选活动。

固定资产投资五年来首次转负为正。重大项目建设强力推进,15个区重点工程完成投资7.4亿元,同比增长2.4倍。率先启动城市更新工作,完成第一批59个城市更新项目申报,总用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6%。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初步策划了31个项目,计划投资达370亿元,其中,已完工项目3个,正在建设项目3个,另有11个项目已立项。完成笋岗-清水河片区专项规划研究和清水河片区法定图则修编,初步完成笋岗国际物流总部基地更新规划研究;清水河二路、清水河三路、环仓北路改造项目施工取得较大进展。“金三角”片区空间资源整合工程12个重点项目专项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广深铁路沿线(“金三角”区段)景观整治规划和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研究项目已完成方案深化设计。水贝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一期改造进入工程收尾,珠宝学校建设项目完成规划,正在开展征地拆迁工作;二期工程完成初步设计和概算编制。蔡屋围金融中心区改造工程主体楼建设项目完成过半,回迁及附属楼项目全部封顶并完成外墙装修;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发行库建设项目完成地基工程;市政环境综合改造工程正在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证。田贝村改造基本完成,黄贝岭旧村改造已完成评估工作,向西村局部改造正办理前期报建手续,西岭下南村改造已完成大部分拆迁谈判工作。梧桐山艺术小镇建设不断推进,梧桐山中心街、休闲广场和民间博物馆改造等工程进展顺利。万象城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完成大部分工程量。水贝国际珠宝广场和特力—吉盟黄金首饰产业园2个旧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进入规划审批阶段。布心工业区和原莲塘富宝化纤厂改造项目列入市的第二批旧工业区升级改造试点。轨道交通3号、5号线完成全部地下车站和近90%的区间土建工程,2号线东延段车站86%和区间40%的土建工程完成,我区承担的征地拆迁任务完成97%。丹平路一期工程、红桂路—晒布路拓宽改造工程拆迁任务基本完成。莲塘片区交通综合改善等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市场发展环境得到提升。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完成130栋沿街建筑物外立面装修。启动10条特色商业街建设,基本完成两条商业街项目。东门步行街二期灯光工程已完工,宝安南路灯光工程正式动工。人民南—老东门—万象城“金三角”商圈日趋成熟,辐射全市及珠三角的能力增强。华润万象城二期和君悦酒店开张,有15家国际一线品牌进驻,已成为全市最大的都市综合体。东门商业步行街荣获“中国著名商业街”称号。制定《关于对组织144小时便利签外国游客入住辖区酒店的旅行社实行奖励的办法》,吸引外国游客来消费。推动酒店升级改造,举办珠宝节、购物节等节庆活动,促进了旅游观光消费和节假日消费。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在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深圳珠宝沈阳巡展、“兰洽会”和东盟博览会上,企业获得82.63亿元的订单与项目。

政府服务不断优化。制定《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的若干意见》,修订《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370家企业和项目得到区政府扶持资金近10244万元。完善区领导和部门联系企业制度,调研多家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设立行政服务大厅,集中12个部门的对外办事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抓住创业板开通机遇,积极培育、扶持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已有3家获证监会正式受理申报;新增2家中小板上市企业,9家企业进入市重点培育上市企业名单。推进银企合作,引导、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产品。银联宝珠宝企业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累计为157家企业提供融资性担保,年担保贷款总额达15.52亿元。组织42名纳税大户高管到上海交大学习,促进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其创新发展能力。

(二)尽心尽力保民生,民生净福利水平不断提升

就业工作上台阶。在全市就业工作年度考评中,名列总分第一。通过开发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等形式,促进8046人就业,提前一个月实现100%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归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依托黄金珠宝产业开发了20个创业项目。依托人才市场和公益性人力资源网站,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免费举办100场外来劳务工专场招聘会。

社会保障力度加强。各险种参保人数保持同比增长态势,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户籍人口全覆盖。564户低保户实现应保尽保,1363户困难家庭得到临时救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累计达到1602人。福利中心二期完成前期工作,计划增加床位702个。区慈善会募得善款446万元,积极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大力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共帮扶404人。为276户无房户提供实物和货币化配租,帮助2158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安雅苑政策性住房工程主体已封顶,莲塘保障性住房项目纳入法定图则修编。

残疾人事业取得进步。建成残疾人康复中心、精神康复日间照料中心和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首创阳光服务系统,真正实现了残疾人“申请服务无障碍”。创新残疾人就业服务模式,开展残疾人劳动能力评估,推荐205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居家养残41人。建立了区残疾人文体活动中心。完成“全国白内障无障碍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安排投入6.5亿元,对215个老旧住宅区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包括“三线下地”、雨污分流、消防管道修缮等项目,惠及30多万人,第一批70个小区整治基本完工,第二批145个小区整治启动。全面实施以消防安全隐患治理为重点的“城中村”综合整治,惠及50多万人,23个一般整治类项目已动工,17个综合整治类项目完成了初步设计和概算编制。“插花地”的消防设施整治二期工程基本完工,市政道路和片区微循环道路改造有序推进,以完善片区供电设施为重点的用电(同城不同价)问题取得重大进展。新建、更新20条社区健康路径,总数达242条。新建、改造社区公园10个约2.8万平方米,目前完工3个,正在施工4个,正进行前期准备3个,全部完工后社区公园总数将达到76个。

社区建设深入展开。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社区室内服务设施面积达到11.88万平方米,100%的社区办公用房、95%的社区服务设施和98%的社区户外广场达到市政府规定的标准。建成社区图书室98个、街道图书分馆3个,实现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网络全覆盖。为社区居民、企业员工提供免费体质测定服务。连续三年共投入500多万元,支持412个社区居民文体社团。广泛开展“邻里相亲”等社区文化活动。在东乐、马山、木棉岭等社区启动社区自治试点工作。社工服务岗位达到79个,增加46%。67%的社区获评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71%的社区达到市“六好”平安和谐社区标准。

对集体股份合作公司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和原居民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发挥扶持集体股份合作公司改善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的作用,支持其健康发展,全年共帮扶71个项目2159万元。加强对集体股份合作公司管理人才的培养,组织60多名董事长及总经理分别到浙江大学、北京大学进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组织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连续第六年举办集体股份合作公司文化体育节,已把该平台打造成促进集体股份合作公司交流融合、丰富原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年度传统盛事。

公共服务能力有新提高。预算内教育投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6.71%,高于预算收入增长幅度。获授“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称号。顺利通过广东省党政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中、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提高临聘教师的福利待遇,80名临聘教师经招考转为正式教师。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积极有力有效,接种甲流疫苗85010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被评为广东省优秀门诊。启动区疾控中心大楼功能升级改造和消防整治工程,区人民医院住院部扩建楼建设完成主体工程。区妇保院新大楼扩建、区中医院康复分院、慢病院门诊综合楼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区中医院莲塘新院建设工程、区卫生监督所新业务楼装修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购置社康中心业务用房7处,完成装修3处。由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深圳市万人市场调查公司开展的《年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居民满意度调查》显示,社康中心病人满意度达83.59分,为全市最高。区财政出资1.5亿元补贴公交,降低市民出行成本。

社会事业有新发展。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圆满完成。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区”的复评检查。获市级以上文艺奖项453个、体育奖项446个。新建33个社区生育文化中心,总数达到83个,实现社区全覆盖。连续12年获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称号。征兵工作顺利完成,并连续27年获得深圳市“征兵工作全优单位”称号,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五五”普法和科普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宗教、港澳、对台、侨务、保密、区志、档案、人防、机关后勤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妇女、青年、儿童、老年人、义工等工作获得好成绩,驻税务、市场监管、消防、交警、社保、金融、海关、边检、新闻、供水、供电、客运、邮政、通信、盐务等部门和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为的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千方百计保稳定,社会和谐有序

平安建设上新台阶。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接暴力性及“两抢两盗”重要警情4687宗,同比下降28.2%。命案、绑架案立案数同比下降27.8%、25%,是近年来同期立案最少的一年。命案、绑架案的破案率分别达到92.3%、100%。打掉各类违法犯罪团伙487个,同比上升47.6%。东门步行街、人民南、万象城等重点区域刑事警情同比下降了2.5%、28.3%、21.6%。强化校园安全管理,严防和严打侵犯学生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年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全区28个“城中村”、近百个老旧住宅区实行了出租屋综合管理服务,“城中村”全部安装了“门禁卡+视频监控”系统。“城中村”入室盗窃案同比下降42.6%,3个“城中村”实现了全年无发案。全区共建安全文明小区828个,覆盖率达99%。

信访维稳形势平稳。全区“大调解”格局日趋完善,90%以上的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群体性事件总量连续三年下降,化解率为88.4%。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4.3%,疑难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劳动关系整体和谐,重大劳资纠纷、劳动信访、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分别同比下降23.44%、16.92%、19.77%和29.63%。建立区信访大厅、10个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区、街道和社区三级信访平台联调联动,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250宗,调解成功率为92.8%。全年未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及恶性堵路事件,实现到省进京非正常上访“零通报”,顺利完成了国庆60周年、全国“两会”等重大敏感期的维稳任务。

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加强。发生交通、火灾等各类安全事故186宗,同比下降32.36%,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7.14%。创新安全监管模式,制定《社区安全管理工作指引和奖励办法》和《区社区安全管理公约》,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完成520套教师住房的安全检测。开展多次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检查场所41644个,发现隐患4599个,整改4378个,拆除221个。开展“清无”整治疏导,清理无证无照门店、摊档7157户。大力维护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开展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区45个危险性大的边坡治理全部完工,“插花地”112个边坡已治理16个,完成评估58个,其余的正在进行勘察设计。

(四)强化城市管理,城区环境竞争力有效提升

城区环境不断优化。安排投入8.57亿元,实施“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加强城管执法,办理城管执法案件6991宗,结案率100%。保持查处违法建筑的高压态势,拆除违法建筑23538平方米。开展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信息普查,完成95%的工作量。全区市政公厕全部免费开放。创建省、市级“卫生村”17个,新纳入市政清扫面积52.98万平方米,垃圾进站率达到70.85%。完成了深圳火车站广场及周边环境美化和西岭下南村等绿化美化工程。协调解决了4条非市政路无路灯问题。整顿交通秩序,查扣各类非法营运车辆5730辆。

生态保护强力推进。国家生态区创建顺利通过省级考核。梧桐山风景区成为全市唯一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监测并公布的数据显示,年全年空气优良天数居全市第一。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均达到功能区标准,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否决了227个污染项目。清理水源保护区违法企业55家。10所学校通过市级绿色学校考核验收,共有国家、省、市级绿色学校48所,占全区总学校的64%。生态街道9个,绿色社区64个,占社区总数的78%。投入6亿多元的水环境治理工程完成勘察设计,创建159个排水达标小区,桂木园治涝工程基本完工,梧桐山河综合整治拆迁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梧桐山村污水截排工程进展顺利,深圳水库排洪河截污工程已完工。

循环经济深入开展。继续实施区属物业节能改造,引导带动100多家传统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节能改造。加大对珠宝废弃物、餐厨垃圾回收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协助推进罗芳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程和下坪垃圾填埋气体综合回用项目,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88%以上,固体废物收集处理率达到100%。近300家餐饮企业安装油烟治理设施,节电率和节气率在20%以上。督促115家洗车场进行节水改造。酒店商场节能改造、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工业小区推广清洁生产等工作扎实推进。

(五)加强政府建设,服务效能不断提高

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和实施<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的决定》,清理、规范行政执法机关执法项目,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区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员,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抽查活动。制定《区政府法治员管理暂行规定》和《区街道办事处法律事项审查暂行办法》,推进基层依法行政。开展公务员普法测试活动,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

廉政建设扎实开展。认真落实《深圳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若干规定》和《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意见》,优化政府工作流程,加强廉政监督。制定《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细则》,惩防体系进一步完善。修订《区政府投资小额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规范健全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155个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建立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审计机制。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实现一般性行政经费零增长,其中,会议经费下降5%,办公经费下降23%,全区性会议比上年减少10%,区委区政府普发性文件减少27%。

行政执行力不断提高。华南理工大学等社会组织在《羊城晚报》公布的《广东省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报告》中,区政府整体绩效位列广州萝岗区之后,排名全省第二。全区129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良好。行政监察系统“自上而下”的监督与社区家园网“自下而上”的监督,强化了行政监督效果。审计效率有效提高,在全市率先开通“审计工作监察子系统”,工程结算审计平均用时比以前缩短7天,全力推进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向人大报告工作制度,认真执行人大决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广泛听取区政协、派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和政协提案。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的工作协调。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经历了严峻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区委区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传承发扬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体建设者表示崇高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派、无党派、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各单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已经完成,但如何按照城市经济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出,仍是我们必须探索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二是面对土地零增长的困境,如何抓住城市更新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是一项非常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三是城市管理比较粗放,必须要竖高标杆,加大市容环境提升行动的力度,促进城市管理向国际化、法制化、现代化方向迈进。四是利益群体多元化,民生问题解决的难度也越来越高,如何平衡好各种利益诉求、维护社会稳定,如何有效满足民生需求、促进社会和谐,是对我们善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五是制定经济政策的创新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必须要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和民生需求,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能力。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也是建区30周年。区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区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的“五抓五促”工作部署,紧紧扭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核心,继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向民计民生、基层基础和重点支柱产业倾斜,全力以赴推进城市更新和市容环境提升,力促城市经济发展,放大“功能”价值,努力建设深圳现代化核心城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和民生幸福城区。

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本区生产总值(GDP)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GDP建设用地下降4%;万元GDP水耗下降4.5%;万元GDP电耗下降1%。

今年的工作,要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核心,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以“四城一镇”为抓手,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城市经济

以四大重点支柱产业为基础,全力打造“四城一镇”(金融城、万象城、珠宝城、工艺城和艺术小镇)品牌。打造“四城一镇”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实施区域品牌战略。要以“四城一镇”为抓手,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实现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放大“功能”价值,为今后三十年的科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强化“金融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深圳是全国的金融创新中心。年,伦敦金融城公布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金融城市名单中,深圳排在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之后,位列第五。而深圳金融业资产六成以上集中在。我们要发挥毗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加强与香港金融业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强化“金融城”地位。加快蔡屋围金融中心建设,推进区域内交通微循环、周边市政道路改造和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发行库和金融中心大厦计划两年内建成使用。加强与金融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入驻,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的集聚效应。抓住深圳加快建设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机遇,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品种和经营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促进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服务。支持企业上市。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审计、咨询、评估等行业,促进专门专业做强做大。

2、繁荣“万象城”。加快建设人民南—老东门—万象城“金三角”商业区,打造人车分流、环境优美、万商云集、高中低档业态最全的商圈,努力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提升华润中心万象城周边商业业态,进一步整治、提升周边环境,放大都市综合体效应。支持商贸业创新业态,鼓励企业网上开拓业务。继续推进连锁商业进社区。积极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办好“深圳珠宝节”、“深圳国际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促进区域消费持续增长。

3、提升“珠宝城”。在全市9个传统产业集聚基地中,的水贝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率先建成,发展态势良好,获得了企业和社会的好评。要加快水贝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二期建设,推进建筑外立面、道路、地下管网、人行天桥等改造项目立项。努力推进水贝珠宝学校拆迁工作。继续大力推动黄金珠宝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持其向设计研发和展示交易高端发展。全力推广黄金珠宝区域品牌,促进黄金珠宝产业由“制造”向“创造”转变,提升市场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黄金珠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黄金珠宝产业与文化创意、高端旅游等融合发展,让黄金珠宝走进寻常百姓家。

4、巩固“工艺城”。全市工艺品十大专业市场有七家在,其中,深圳古玩城被认定为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满京华艺展中心、深圳古玩城和航诚艺都先后成为“文博会”分会场。要充分发挥这一集聚优势,继续改造治理“工艺城”周边环境,提高“工艺城”的品味内涵,美化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引导工艺行业创新和业态升级,完善产业链配套。借助“文博会”的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努力打造国内工艺品市场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条最完整、服务水平最高的“工艺城”。

5、打造“艺术小镇”。依托梧桐山景观资源,改造大望、梧桐山村环境,吸引文化创意机构和个人集聚创业、发展。整合民间博物馆、文化高地、兰花基地、盆景园、景观河等资源,打造一个最具特色、最具品位的“艺术小镇”。第六届“文博会”开幕前完成梧桐山中心街、民间博物馆和休闲广场的改造工程。加快梧桐山景观河改造。

6、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市政府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推进虚拟经济发展,突破物理空间的制约,抢占虚拟空间的制高点和前端。研究制定有关扶持新兴产业的政策,促进电子商务、互联网、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位于莲塘的深圳市互联网产业园二期建设,努力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支持商业业态、现代科技与银行信用之间的融合发展,创新商业模式,推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7、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努力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全区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降到1800吨以下,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降到50吨以下。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产业、节约能源产业等领域节能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鼓励企业加大低碳化技术改造,控制能耗、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引导居民合理消费,养成低碳化、低能耗的消费模式和习惯。推进垃圾分类收集、绿色处理与循环利用。引导居民低碳出行,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推广绿色建筑。

(二)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激活发展潜能

城市更新是在土地零增长条件下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狠抓固定资产投资,努力推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人口结构联动调整,不断拓展发展的新空间。

8、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坚持产业第一和功能提升原则,加快实施城市更新。通过更新改造,以容积率换空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强资源配置,成立城市更新项目专项小组,对第一批59个申报试点项目,专人跟进,全力推进。加大项目规划深度和协调力度,力争使条件成熟的改造项目尽快动工建设。

9、全力推进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改造。抓紧实施清水河新法定图则,加快笋岗片区法定图则修编工作,推动总部基地规划尽快纳入笋岗片区法定图则,推动园区6个重大建设项目尽快动工。引导园区符合城市更新政策的旧工业区、旧仓储区等进行更新改造,抓紧推进项目的策划和报批工作。加快推进园区市政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重点抓好综合物流、国际采购、供应链管理和服务等项目。

10、加快实施“金三角”空间资源整合项目。完成12个专项规划的设计编制工作,启动人民南二层市政人行通道二期工程建设。实施口岸、文锦渡口岸环境改造。建设路火车站至嘉宾路段西侧景观整治以及广深铁路沿线(“金三角”区段)景观整治工程动工建设。完成《“金三角”片区空间资源整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不断推进“城中村”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黄贝岭旧村改造各项前期工作,尽快启动改造。西岭下南村、向西村局部改造要抓紧动工。协调开展田心村、英隆旧改项目的前期工作。对暂时未纳入推倒重建计划的其它“城中村”,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中村”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着手筹备研究湖贝路周边旧城区改造的可行性。

(三)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和生态保护水平

要牢牢抓住深圳举办“大运会”和全面实施“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的机遇,以新加坡、香港等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以功能化、精细化、净化、绿化、美化为目标,不断优化城市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12、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地铁建设,到2011年,辖区内地铁2、3、5号线新建18.1公里、车站11座;力争地铁一、二、三期工程建成后我区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45公里,成为全市轨道交通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率先进入“地铁时代”。大力推进一批市政道路建设。力争丹平快速路一期工程年底前通车,东部过境高速公路年内动工;继续推进红桂—晒布路以及清水河、莲塘片区近20条道路新建、改造;抓紧推进布心—梅林路等6个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至3年内新建、改造、修缮城市主次干道近50公里;强力推进拥堵片区的交通综合治理,改善凤凰、笋岗等片区的微循环道路;全面启动“插花地”二线路、东晓路等18条市政道路及微循环道路改善工程。按照人车分流的目标优化路面交通,建设二层步行连廊。按照《“金三角”片区近期交通综合改善规划》启动人民南二期连廊、口岸及文锦渡口岸综合整治工程,包括对口岸联检大楼等5栋建筑物、5座连廊、1座人行天桥及文锦渡口岸20多栋建筑物、17条出入境通道实施立面改造,完善灯光夜景设施,提高园林绿化水平,让两大口岸面貌焕然一新,为口岸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积极推进一批变电站的建设和改造工程,未来几年,电网规划总投资约19亿元,扩容1066MVA(兆伏安),切实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13、全力实施“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区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力争在两年内使城区环境有较大改观。围绕“五横六纵”11条主干道、布吉路地铁3号线沿线等重点区域,开展建筑物外立面刷新和屋顶改造。分期分批对户外广告实施综合整治。着力提升“金三角”商圈周边市容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亮化标准,抓紧实施滨河路、文锦路、雅园立交、人民桥景观照明工程。积极参与珠三角“绿道网”建设。精心组织绿道建设,以银湖山—布心山—梧桐山生态走廊为轴线,进一步完善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以及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店等游憩配套设施,逐步构建以山地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城市郊野型城市绿道。

14、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管理经验,从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软实力出发,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执法监督考评制度,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坚决查处各类违法抢、搭建和违法用地行为,保持违建“零增量”。扎实开展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工作。切实提高交通组织能力,加大对非法营运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加强市场监管,严惩制假售假、欺诈侵权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15、扎实推进国家生态区创建。做好国家生态区创建考核迎检各项工作,力争通过国家考核组的验收。严守基本生态控制线,精心保护好“山-水-城”相互交融的生态格局。加强保护梧桐山“部级风景名胜区”,加大对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和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的支持力度。立足源头管理,坚决否决非环保项目。坚持铁腕执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快实施水环境治理,力争辖区内所有河流早日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加快推进梧桐山河综合整治工程。继续开展“正本清源”行动,强力推进“城中村”地下管网改造和排水达标小区创建工作。在布吉河、深圳河等主要河道沿线修建绿色长廊,计划建设4.39公里生态景观河。积极筹建布心山郊野公园和罗芳公园,改造一批市政公园。

(四)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增强发展动力

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20)》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自主创新主导战略,以自主创新作为核心推动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16、实施区级政府机构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安排,启动区级政府机构改革和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坚持“市场、服务、效率”三大改革取向,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完善运行机制,探索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政府管理机制。继续精简政府审批事项,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向市场和社会放权,凡是市场和社会能够解决的事情,移交市场和社会。

17、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引导、支持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打造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发挥政府的协调、引领作用,产业发展资金、科学技术经费和区长质量奖重点激励、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紧紧围绕四大重点支柱产业,大力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和品牌。贯彻落实市有关扶持本地产品的政策措施,政府采购优先向本地自主创新产品倾斜。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形成“以自主创新吸引人才集聚,以人才集聚推动自主创新”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帮助解决“融资难”问题,促进其发展壮大。

18、全面开展社区自治。按照区委区政府1号文《中共深圳市区委深圳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区自治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全力推进社区自治,促进社会转型,优化基层治理,努力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为主,整合社区各种力量,自主管理社区事务。建立健全社区自治机制,加强社区各类自治平台建设,培养选拔社区自治带头人。大力培育社区服务机构,拓展和强化社区服务。进一步畅通社区民意表达、诉求反馈、居民服务、矛盾调解等渠道,优化社区自治效果。加强公民意识和市民素质培养。引导集体股份合作公司规范经营管理和科学发展,加强经营班子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发展水平。

19、探索政府服务外包模式。扩大政府服务外包领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继续购买社工服务,社工岗位计划由79个增加到100个。探索城市管理购买服务模式,继续扩大市政清扫保洁外包服务,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推广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信息采集外包采购,提高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实行“登记备案”机制,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切实改善民生,努力建设民生幸福城区

要把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水平,特别是要把满足困难居民、弱势群体的需求摆在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使的发展与城市居民的利益更加贴近,使居民分享到更多发展的实惠。

20、全力促进就业。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和劳动关系信息系统,设立求职一体机(求职通),力争打造一个覆盖全区的公共就业自助服务平台。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4名户籍失业人员就业,重点帮扶高校毕业生、“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和外来劳务工的就业。推广桂园街道、东晓街道马山社区促进就业模式,建立多种形式的再就业基地,努力实现“送岗位上门”、“在家门口就业”。加强公共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业人员和外来劳务工的就业和再就业能力。完善公共创业服务体系,营造以创业带就业的良好环境。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积极推动集体协商制度。

21、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各险种的参保人数和覆盖面。推动跨地区就业参保人养老保险关系顺利接续。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和救助。探索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机制,实行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相结合,引导鼓励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加快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活动中心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计划达到1800人。加快推进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和莲塘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安雅苑政策性住房建设。

22、重点关注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救助体系。完善残疾人阳光服务系统,扩大购买服务范围,规范服务流程。创建残疾人托养中心,有计划接收无生活能力的残疾人,逐步解决重度残疾人家庭的后顾之忧。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实现残疾人康复工作专业化。加强残疾人就业救助,推行残疾人分类就业。丰富残疾人的文体娱乐活动。

23、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全面启动第二批145个老住宅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提高标准,加快推进。启动老住宅区管道燃气建设,逐步提高燃气管道覆盖率。继续实施以消防安全隐患治理为重点的新一轮“城中村”综合整治工作,完成23个一般整治类项目,实施17个综合整治类项目。深入实施固本强基项目,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场所建设,力争83个社区达到市政府规定的标准。支持社区居民性文体社团发展,丰富居民的文体生活。深化“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力争“六好”平安和谐社区达到85%以上。

24、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创建“广东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在抓好优质均衡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办精品教育,创建教育特色,巩固提高教育质量。继续推进“阳光少年”工程,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继续实施“警校共建”,消除校园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解决部分优秀临聘教师入编问题。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改善校风教风学风。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行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制度,开展教育教学大比武活动。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5、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两年内将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常住居民。完成区疾控中心大楼功能升级改造工程和区人民医院住院部扩建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区中医院莲塘新院建设。加快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增强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全力推进社康中心建设,计划投入2.3亿元,逐年规划改造43个区属社康中心。充实社康中心医技力量,建立公立医院专家定期到社康中心坐诊制度。巩固“健康城区”建设成果。推广中医药、中医适宜技术进社区。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壮大。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动态,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26、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开展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总结、宣传30年建设发展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发全区人民继续投身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事业的决心和信心。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水平,巩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办好深圳()粤剧节、“邻里相亲”社区广场文化节、集体股份合作公司文体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增强文化软实力。建立义工服务基地,擦亮义工文化品牌。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努力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任务。改善人口管理和服务,优化和提升人口结构。扎实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和优抚安置工作。促进体育、普法、科普等事业发展,发挥好侨办、台办、民族宗教、侨联、海联、文联等组织的作用,抓好机关后勤、档案、保密和区志等工作。

(六)强化守土有责意识,全力确保社会平安稳定

强化守土有责的大局意识,进一步健全机制体制,全面夯实基层基础,确保一方平安稳定和谐,提高居民的安全感。

27、切实强化平安建设。巩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的成果,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强一线巡逻民警力量,启动3000个二类电子探头建设,进一步发挥和完善电子监控系统功能,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控制率和防案率。保持对“黑恶势力”、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两盗”和“黄赌毒”的严打高压态势,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继续推行出租屋综合管理服务和“门禁卡+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出租屋综合管理服务、流动人口管理与居住证推广三位一体,深入推进群防群治工作。加大安全文明小区的创建和巩固力度,重点抓好困难小区的创建工作。

28、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依法规范信访行为。加强区信访大厅、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强化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大社会稳定问题的源头防范力度,加强政策出台前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群体性事件预警处置机制,充分利用社区家园网等平台,加强社情舆情收集分析,早发现、早解决。坚决打击恶意欠薪、欠薪逃匿行为,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监察管理机制,加大劳资纠纷预防调解力度,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切实做好重要敏感节点的矛盾稳控调处工作。

29、全面确保公共安全。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巡查和奖惩制度。继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不断巩固安全隐患整治成果。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利用“12350”安全生产隐患信息举报平台,构建全民参与的隐患排查网络。全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坚持打疏结合、标本兼治,巩固扩大“清无”成果。实施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着力加强水务工程和“三防”应急能力建设,确保“三防”安全。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动工。对371个危险性中等以上的边坡分期分批进行整治。建设电子应急体系,提高处理突发公共性事件的能力。

(七)不断优化服务水平,力促政府工作提质提效

要做到勤政、善政、廉政和依法行政,围绕产业发展和民生需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优化政府服务水平,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

30、继续推进依法行政。认真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案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全面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和实施<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的决定》和《深圳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促进合法合理行政。积极实施“阳光工程”,继续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

31、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围绕打造“四城一镇”和解决民生需求,进一步增强政策的创新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高政策效果,努力让企业和居民得到最大实惠。大力创新政府服务,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审批转向指导,努力做到“研究分析到产业、政策制定到行业、工作落实到企业”。加强行政服务大厅管理,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和通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构建“阳光政府”,推进行政审批与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制定区政府公共服务白皮书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强化绩效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监督作用。

32、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开展作风大整顿大提升活动,进一步提高行政执行力。深入调查研究,腾出更多的时间到基层去,到企业去,到困难多、问题多的地方去。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加强对“直通车”、“民心桥”、“廉政直击”中市民反映问题整改落实的督查督办。完善明察暗访机制,加大治懒治庸力度。继续实行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责任制,确保工作落实。进一步减少会议、减少文件、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到抓执行、抓落实上去,以实干之风实现实干之效。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确保一般性行政经费零增长。

33、深入实施廉政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暂行规定》和《深圳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健全完善制约监督机制,加强廉政建设。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扩大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深入开展廉政教育,积极探索反腐倡廉的新形式,促进公务员队伍廉洁自律、干净做事。

各位代表!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振奋精神,为科学发展和繁荣稳定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

附件

有关词语解释

1、坪山工业园补偿款(P2):坪山工业园是1998年我区为延续发展后劲,在龙岗区坪山镇坪葵公路南侧征用184.49万平方米土地规划而成。历届区委区政府都高度重视坪山工业园的发展,专门成立区工业园管理局进行统一管理,累计投入各项前期费用和利息达2.37亿元。6年,市政府从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出发,决定收回坪山工业园用地,并调整为比亚迪汽车项目和其他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我区服从全市发展大局,配合有关部门按时完成了全部用地的整体移交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年,市政府专门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同意由市财政补偿我区对坪山工业园投入的前期费用2.37亿元,同时考虑我区为全市产业发展用地储备作出的贡献,由市财政转移支付4亿元,上述2笔款项共计6.37亿元通过市财政一次性拨付给我区,有关征地遗留问题处理费用则在市征地拆迁费用中列支。

2、ICP证(P3):全称是“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指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类企业,取得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3、“金三角”片区空间资源整合工程12个重点项目专项规划(P4):广深铁路沿线(“金三角”区段)景观整治规划,“金三角”片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规划,深圳酒店及深房百货片区改造专项规划,湖贝旧村及老区委片区改造专项规划,东门三期商业街区改造专项规划,嘉宾桥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规划,东门老街地铁枢纽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规划,蔡屋围金融中心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规划,建设路、人民南商业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规划,全天候人行系统规划,“金三角”标识及雕塑系统设计和“金三角”品牌营销策划。

4、残疾人“申请服务无障碍”(P6):通过设立残疾人“网上办事大厅”,建立网络申报、服务查询系统,使残疾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申请教育、就业、康复、助残等服务项目,并随时查询申报结果。

5、“六好”平安和谐社区(P7):指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和风尚好。

6、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P9):指市政府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以迎接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和2011年举办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为契机,与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民生工程、推进城市更新相结合,利用两年时间,组织开展以“办赛事、办城市,新大运、新深圳”为主题的市容环境提升行动,使我市在市容环境管理方面在全国发挥排头兵作用。

7、功能区标准(P10):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功能区标准分为五类,各类标准的适用区域如下: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按环保模范城考核等相关考核要求,我区执行二类标准,白天不超过60分贝,夜间不超过50分贝。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白天不超过70分贝、晚上不超过55分贝。

8、五抓五促(P12):指“抓增长、促发展,抓环境、促提升,抓民生、促稳定,抓改革、促创新,抓党建、促服务”。

9、绿道(P17):是引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绿道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省规划建设的2号绿道支线、5号绿道分别在仙湖植物园、银湖森林公园设点;深圳正在建设中的绿道有深圳湾滨海15公里休闲带和盐田19.5公里长的海滨栈道。

10、求职通(P20):指在各社区工作站安装触控查询一体机,与区人力资源网实现链接,通过大屏幕循环播放系统中的所有岗位信息,求职者可自主查询和打印相关信息,实现自助服务,并可在区、街道和社区劳动保障窗口享受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

11、“40、50”(P20):指处于劳动年龄段中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本人就业愿望迫切、但因自身就业条件相对较差、技能单一等原因,难以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的劳动者。

12、再就业基地(P20):是指由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多种投资形式创办的,以安置大龄下岗失业人员为主,其他下岗失业人员为辅的经济实体。

过去范文篇9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去年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去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效益深圳”指标体系和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要求,继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向基层基础、民计民生、重点支柱产业倾斜,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年”、“城市管理年”活动,全面推进“功能”建设,顺利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全年实现本区生产总值(GDP)675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亿元,增长1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下降8.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3亿元,增长43.0%;外贸进出口总额231.2亿美元,增长30.3%,其中,出口总额172.6亿美元,增长43.0%。

(一)经济发展又好又快,效益和功能进一步提升。

——科学发展初见成效。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电耗分别为5平方米、21立方米和533千瓦时,分别下降9.5%、8.6%和4.3%,超额完成下降7%、5%和2%的预期目标。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4年负增长,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1年、出口总额连续6年超过GDP增长的情况下,GDP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发展实现由投资、出口、消费拉动向以消费拉动为主、投资和出口拉动为辅的转变,摆脱了依靠土地、能源、资源等物质消耗的增长方式,软资源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内涵式、效益型发展方式初步确立。

——四大重点支柱产业贡献突出。三次产业结构为0.1:10.0:89.9。第三产业比重接近9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07.5%。金融、商贸物流、黄金珠宝和文化创意四大重点支柱产业预计完成增加值394亿元,占GDP比重58.4%,比6年提高2.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5%,产生的国税和地税收入(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和海关税)占税收总收入55.7%。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预计完成增加值300亿元,占GDP比重为44.4%,比6年提高4.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初步呈现出高端化、高附加值的成熟经济特征。

——现代服务强区功能增强。近5年入驻深圳的9家外资银行全部落户。永亨银行升级为全市首家外资法人银行。中国人寿财产保险深圳分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深圳分行入驻。全市45%中资银行、84%外资银行、33%保险机构、22%证券机构的总部或地区总部集中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是全国资本市场重要的交易平台,交投活跃,全年的证券交易印花税673.5亿元,增长961.4%;辖区口岸通关便捷,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了良好服务,全年的海关税141.9亿元,增长17.7%,为中央财政和上级财政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百强连锁企业我区有3家(华润万家、新一佳、永旺),占全市9家的1/3。是全国重要的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聚集了1500多家黄金珠宝经营单位。世界500强企业有69家投资。在第三届“文博会”上,怡景(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水贝项链街区、深圳古玩城、满京华艺展中心和创意文化广场5个分会场的参观人数和成交额大幅上升,分别占全市分会场的49%和54%,成为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交易和交流的重要窗口。

——经济效益创新高。区以占全市4.0%的土地面积(78.36平方公里/全市1952.84平方公里)和5.3%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全市1325亿元),实现了占全市10.0%的GDP(675亿元/全市6738亿元)和22.1%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亿元/全市1914亿元)。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8.6亿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5倍。全区地方级税收189.1亿元,增长64.6%。区一般预算收入28.3亿元,上级补助12.6亿元,区财政总收入为40.9亿元,增长25.8%。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设立区长质量奖,利用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辖区有10个项目荣获深圳市第三届金融创新奖,占全市21个的47.6%。辖区“中国名牌产品”新增7个,总数达到25个,占全市80个的31.3%;“中国驰名商标”7个,占全市25个的28%;“广东省名牌产品”18个,占全市81个的22.2%。

——循环经济“十大工程”全面实施。政府补贴100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近1亿元,推进“十大绿色示范工程”。香格里拉等4家绿色酒店示范工程、外语学校节能工程、绿色机关节能节水工程以及华润万家、万象城、新一佳等大商场节能工程已经完成,96家洗车场节水改造全部完成,绿色餐饮示范街、绿色工业园区、绿色社区、绿色医院和绿色军营等项目扎实推进。

(二)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经济功能片区改造取得新成效。建设路、东门南路、嘉宾路环境改造工程按计划完成,与人民南连成一片,营造出现代化国际化的商业街景,核心城区价值进一步释放。蔡屋围金融中心改造项目完成全部拆迁任务,正式动工建设。水贝项链街区的婚庆阁、庆典坡、水晶广场、工艺广场建设进入尾声,产业基地二期项目获市发改局批准立项。清水河物流园区市政环境改造工程施工招标按程序完成。莲塘工业一小区厂房改造工程竣工。

——城市装修和公共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点对产业功能片区、“城中村”、老住宅区、“五横六纵”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实施城市装修工程,投入1.18亿元,翻新建筑物外立面109栋。金稻田路改造基本完工。地铁3号线、深盐二通道段的拆迁任务全部完成。“插花地”12个危险边坡治理和消防整治一期工程完工。莲塘中学、东晓中学、新港小学建成使用。

(三)全力落实民生实事,民生净福利水平不断提高。

——“十件民生实事”在全面按时完成。投入6830万元,全力落实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新建的12家社康中心在全市率先完成,并提前两个月投入使用;42座小型垃圾中转站全部建成;26家农贸市场完成改造升级;新建11个社区公园,超额完成建设5个的任务;提供公共租赁房53套,并对低保家庭实行廉租房货币化配租。

——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就业5087人,超额完成年度促进4人就业的任务。“零就业家庭”持续“归零”,69.9%的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9%。劳动关系总体稳定,劳资纠纷总量持续减少,重大劳资纠纷案件下降19.3%。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保持快速增长,少儿医保参保人数达5万多人。参保企业总数1.8万家,增长20%。全面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达到775名,受到居民的欢迎。发放低保救济金418万元。救济临时求助人员531人次。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帮扶了623人。成立慈善会。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事业进一步发展。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区复评,翠园中学、外语学校和滨河中学通过部级示范性高中验收。新增中小学学位2522个。健康促进学校总数达到52所,锦田小学成为广东省第一所“健康促进学校”金奖学校。医疗卫生资源不断优化,总体收费水平下降,区属医院平均门诊人次费用、平均住院人次费用分别下降14.7%和2.5%。辅助戒毒的美沙酮药物维持门诊投入使用。

——社区环境逐步改善。172个老住宅区全部完成环境改造,并引进物业管理,社区治安状况、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全面改善。固本强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89.2%的社区室内服务设施达标,94%的社区户外文体广场达到1000平方米的标准,50%的街道提前3年完成深圳市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开设社区家园网,沟通社情民意,促进了民生问题的解决。广泛开展“邻里相亲、守望相助”和义工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

(四)继续实施“双年”活动,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社会平安稳定。全区刑事案件立案数11398宗,下降0.1%,其中,命案数下降36.8%,“飞车抢夺”有8个月零发案。人民南刑事案件下降75%,口岸实现220天无刑事案件。加强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出租屋刑事案件下降54.3%。发生安全生产事故6起,死亡5人,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全区信访总量2.7万件,与6年基本持平,到市上访批次、人次分别下降40.3%、30.7%,群体性事件下降43.3%,92.9%的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十七大期间,实现到省进京“零上访”。

——街道综合执法全面推开。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街道办事处的执法力量不断增强。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联动执法,较好地履行了21项执法事项,城市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始终保持对违法抢建的高压态势,实现违建“零增量”目标。全面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商业城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继续开展“清无”行动,整治“黑网吧”,打击非法营运,市场秩序保持良好。

——集体股份合作公司换届选举和“城中村”改造平稳推进。制定《关于规范集体股份合作公司重大事项决策的意见》,指导和扶持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发展。完成21家集体股份合作公司的换届选举,换届后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岁,比上届下降7岁,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提高到36%。水库新村局部改造顺利完成,田贝村、莲塘旧村、黄贝岭旧村、西岭下南村改造和向西村局部改造正在推进。探索“同乡村”治理的新方式,加强了“同乡村”的管理和服务。

——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建成社区生育文化中心26个。实施社区图书室功能拓展工程,98个社区图书室增加了学生作业室功能;规范街头文化管理,引进先锋艺术表演。这两项工作获得了深圳市文化创新奖。成功承办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戏剧复赛,并荣获3个“群星奖”。区第四次文代会顺利召开。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我区体育健儿在第七届深圳市运动会上夺得50枚金牌。征兵工作顺利完成,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普法教育和科普活动深入开展,4所学校被认定为省级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民族、宗教、港澳、对台、侨务、保密、区志、档案、人防、机关后勤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妇女、青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市驻工商、税务、质监、社保、金融、海关、边检、新闻、供水、供电、客运、邮政、通信等部门和解放军、武警部队为的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五)推进部级生态区创建,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全力推进“正本清源”行动,启动16个“城中村”排水排污管网改造,莲塘村、长岭村、布心村和湖贝新村按计划完成,坳下村、西岭下村等正在抓紧实施。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否决了125个不合格的申请项目,关停了12家环保未达标企业。

——完成大望村、梧桐山村的小作坊整治。采取强有力措施,彻底清理了大望村、梧桐山村1700多家无证无照制衣小作坊,保障了深港两地的水源安全,消除了多年的安全隐患。大望村、梧桐山集体股份合作公司顾全大局,积极配合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小作坊整治工作。

(六)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行政执行力进一步提高。

——抓好行政绩效评估。贯彻落实市政府“行政绩效年”部署,健全行政绩效评估体系,推行政府目标管理,切实加强责任追究。完善电子行政监察系统,将系统延伸到街道办事处,初步形成覆盖全区、上下相通的行政监察网络。实行电子行政监察和政务督查互动,推动工作落实,保障政令畅通。开展“特区干部好作风”活动,改进机关作风,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扎实开展廉政建设。落实反腐保廉责任制,完善行政权力和公共财政监督机制。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实行“阳光采购”。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对“城中村”线网整治工程和环卫生活基地项目进行绩效审计,对22名领导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25个行政执法主体实施了公告制度,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广泛听取区政协、派的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全力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制定方案,逐项分解,落实责任,按时办理区人大重点建议1件、人大代表建议78件,政协提案122件。

去年,经济发展又好又快,财税增长创历史新高,城市环境和功能不断提升,社会平安稳定和谐,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这些成绩,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区委、区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取得的,是区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区人大、区政协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和开拓创新、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和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各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驻各单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不断变化,形势趋于复杂,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一是国家把“双防”(防止国内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使我区去年经济增长的超常规、一次性收益难以持续,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大;二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完成后,如何推进服务业优化升级,走高端化发展道路,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全市各区按照市的产业布局推进高端化发展,在互相合作和促进的同时,相互竞争的压力也在加大;四是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四个难以为继”的紧约束尤为明显,提升城市环境和拓展发展空间的更新改造任务很重;五是在传统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中,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集中显现,对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对于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克服自满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克服狭隘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克服‘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认真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市委四届八次全会和区委五届五次全会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继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向基层基础倾斜、向民计民生倾斜、向重点支柱产业倾斜,进一步放大“功能”价值,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深圳成熟经济的样板城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本区生产总值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按自然口径增长1.5%,按可比口径增长14.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电耗分别下降6%、6%和3%。“三个倾斜”一般预算安排26.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76.8%,比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今年,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为强大动力,全面推进改革创新。

市委四届八次全会要求,“切实树立科学理念、不能为定势所困,切实树立忧患意识、不能为成绩所累,切实树立世界眼光、不能为视野所限,切实强化创业精神、不能为艰难所惧”;区委五届五次全会强调,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这个历史本钱永续成看家本领,敢于去冲关破阵,善于去闯出新路。我们要按照省委、市委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积极探索经济、行政和社会领域的改革。

1、大力支持改革创新。设立改革创新专项资金,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创新项目加大投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公共服务产品创新和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对改革创新特别是在金融、商贸物流等高端服务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利用区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区长质量奖、科学技术经费等财政性资金,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品牌。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更好地服务企业。扶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积极引导和培育中小企业上市。

2、积极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改革协管员管理体制,整合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的协管员,统一调配,统筹使用,增强基层管理的合力。加强固本强基项目建设和后续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整合电子治安监控、数字化城管和应急指挥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最大效用,构建反应快速、管理高效的现代城市管理体系。拓宽政府外包服务,在出租屋和人口信息采集、社区服务场所管理、民事调解、计划生育服务、社区宣传等方面继续探索公共服务外包。

3、稳步实施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市的统一部署,落实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七项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动事业单位转变服务方式,突出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和水平。改革事业单位行政级别管理体制,实行岗位等级管理和绩效管理。探索建立“以事定费”和“购买服务”的财政经费供给新方式。

4、推动社会工作发展。按照“政府主导推动、民间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模式,试点先行、示范带动,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和社工队伍建设。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在教育、司法、民政、残联等领域开发社工岗位,为居民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发挥义工优势,整合社工和义工资源,联动互补、互动共进,促进社会工作发展。广泛宣传社会工作,培育发展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为社会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拓展社会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源向社会工作投入。加强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确保直选比例达到70%,促进社区居委会健康运作。

(二)推进产业向高端发展,提升产业辐射和服务功能。

坚持“产业第一”,按照“差异化、高端化、精品化”思路,重点抓高端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走成熟经济发展道路。以金融、商贸物流、黄金珠宝、文化创意四大重点支柱产业向高端延伸为切入点,抓住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大力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专门专业、创意设计等高端服务业。吸引和培育一批总部企业,扶持其做大做强,形成植根、向外延伸发展的“内聚外联”效应,增强辐射和服务全市、珠三角乃至全国的功能。

5、善用“香港因素”。今天的繁荣得益于“香港因素”,今后的发展仍然要借力“香港因素”。要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向香港学习、为香港服务、深港紧密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理念,发挥作为深港合作“桥头堡”的优势,抓住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的机遇,加强与香港金融保险、专业服务、研发设计等高端服务业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口岸城区优势,促进人民南­-老东门-宝安南“金三角”商业区繁荣发展。

6、推动金融创新。发挥金融创新活跃、金融创新产品丰富的优势,全力支持金融产品、服务方式、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及金融技术的创新,进一步巩固金融中心区的地位。吸引外资金融机构来设立经营性机构以及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客户服务、数据备份、结算中心等机构,融入国际金融分工链。大力支持金融机构拓展业务,使其在发展壮大。积极引进法律、会计、咨询等专门专业,为总部企业提供良好的专业服务。

7、发展商贸物流业。调整、提升商业业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商业区。通过空间上的连接互动和业态上的差异化布局,力促人民南、老东门、宝安南形成整体连片的发展格局,打造“金三角”核心商业区。按照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现代物流配送基地和物流总部基地的功能定位,推进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产业升级,建设家居、汽车、建材等专业市场,发展综合物流、国际采购、供应链管理和专业物流等现代物流项目,构建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8、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博会”的平台和窗口作用,推动研发设计、文化策划、古玩、生态文化旅游、民间博物展览等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怡景(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深圳古玩城、满京华艺展中心等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其做强做大,提高其产业附加值和社会效益。尽快启动民间博物馆和创意旅游中心街区项目,规划建设大望、梧桐山生态文化村。推进元勋旧址修缮工程。

9、优化提升黄金珠宝产业。发展研发设计和展示交易两个高端价值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黄金珠宝产业总部经济。整合水贝项链街区的专业批发市场,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黄金珠宝展示交易市场。加快水贝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吸引更多的研发、设计、培训、检测等机构入驻。集聚一批龙头骨干企业,进一步培育名牌产品,打造区域品牌,发挥集群效应,进军国际市场。积极推动黄金珠宝企业采用环保先进技术,有效降低污染。

(三)深化城市二次开发,拓展城区发展新空间。

在资源紧约束和环境总约束条件下,要深入推进城市空间二次开发,实施城市更新,优化空间资源,再造环境、置换功能,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承载力。

10、推动“金三角”综合改造。以人民南-老东门-宝安南“金三角”商业区为核心,整合周边的空间资源,争取市政府的支持,将“金三角”范围拓展到红岭路、笋岗路、文锦路和深圳河。通过市政环境综合改造,提升城市环境,优化空间布局,增强“金三角”对高端服务业的集聚、辐射和引领功能。抓紧规划二层连廊建设、道路改造等项目,改善区域交通,构建人车分流的立体空间,促进三大商业片区之间的衔接和互动。

11、开发地下空间。抓住列入全市地下空间开发重点区域的机遇,发挥的商业优势,利用地铁站点密集的条件,加快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研究和规划。结合深南路东端建设地铁2、5、8号线综合换乘站,整合黄贝岭旧村改造项目的商业空间和周边的商业资源,力争再造一个新商圈,带动深南东片区的发展。

12、推进经济功能片区建设。加快蔡屋围金融中心区改造,结合周边的高端商业、商务区,打造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业的聚集区。推进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的国家珠宝检测中心和珠宝学校建设,尽快启动地下公共停车场工程;继续实施产业基地的市政环境改造,增加购物、旅游等配套服务设施;抓好产业基地二期的前期工作。全面推进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建设,“宝地宝用”,加快清水河片区市政环境改造,推动旧仓库区升级和重点物流项目建设,促进油气库、活口仓、肉联厂搬迁。推进旧工业区升级改造。

13、加快城市装修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分期分批对“五横六纵”11条主干道两侧的建筑物进行外立面翻新和户外广告整治,在重点街区建设灯光工程。完成布吉关口和广深铁路段沿线的环境综合整治。协助推进地铁2、3、5号线、深盐二通道、红桂-晒布通道建设和笋岗路、罗沙路改造。推进莲塘片区交通综合改善和“插花地”市政道路改造。加强交通组织和疏导,缓解施工带来的交通拥堵。配合做好输变电及配网工程。

(四)推进强势环保,创建部级生态区。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节能减排和创建部级生态区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加大环保投入,实施环保优先和强势环保,严格依法保护环境,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14、推进循环经济“十大领域”建设。以节能减排为目标,重点在“十大领域”深入发展循环经济。一是推行政府物业节能改造。二是支持酒店和商场实行节能改造。三是推进黄金珠宝企业废气整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四是从严治理餐饮业油烟污染。创建“绿色餐饮示范街”,严格依法查处油烟超标排放行为,推广油烟净化处理设施。五是实施“城中村”排水排污管网改造和创建排水达标小区。重点推进大望村、梧桐山村等10个“城中村”的排水排污管网改造,力争30%的小区排水达标。六是完善城市垃圾处理。推行垃圾分类,加强餐厨垃圾和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七是对300家洗车场实施节水改造。八是推广绿色建筑节能。九是营造生态风景林95公顷。十是在工业小区推广清洁生产模式。

15、强力保护生态环境。编制《区部级生态区建设规划》。严守深圳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和梧桐山、银湖生态控制线,严查违法搭建,严禁违章种养殖。严格执行环保准入和环评制度,坚决否决高能耗、非环保的项目,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扎实做好辖区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动态监测力度,提高环境监督管理水平。坚决采取关、停、限、改等措施,依法保护环境。

16、抓好生态工程建设。支持配合深圳水库排洪河、布吉河、洪湖湿地治理工程,建设城市滨水休闲廊道。推进梧桐山河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桂木园治涝工程。协助罗芳、滨河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程建设。市政道路及微循环改造尽量采用降噪材料,降低路面噪音。协助推进春风路高架桥、彩虹桥声屏障工程。

17、营造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组织学校、单位、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培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全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持民间环保行为,组织公众环保活动。

(五)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建设和谐社会。

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民生。要全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升民生净福利水平,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8、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创建全国区域教育特色示范区,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认真抓好义务教育,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抓好新校建设和旧校改造,完成小学、铁路中学等的拆建工作。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课程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大教师队伍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巩固“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成果,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教育和道德法制教育。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整治校园周边秩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加强与香港教育的交流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程度。设立奖教奖学专项资金,鼓励支持教育出精品、出成果,打造质量高、家长和社会满意的精品教育。

19、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大投入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重点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治、公共医疗救助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强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的职能,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区人民医院医技楼、区中医院黄贝康复分院、区妇幼保健院新大楼、区慢性病防治院新大楼年内投入使用。启动莲塘医院规划研究。优化医疗资源整体布局,抓好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办好社康中心,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规范医院内部管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维护公共医疗秩序。

20、加强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80%的社区要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发挥区劳动力市场和街道劳动保障所的作用,促进失业人员就近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鼓励、扶持创业者优先招用辖区失业人员。加强失业人员和劳务工的公共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广泛宣传、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加大劳动监察力度,有效预防和查处劳动违法行为。完善劳资纠纷预警和监控机制,及时排查化解隐患,依法处置劳资纠纷,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推行外来劳务工医疗保险和少儿医疗保险制度。开展“关爱行动”,发动企业和个人“一对一”结对帮扶社区困难家庭。推广居家养老服务。发挥慈善会作用,逐步建立帮困助弱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廉租房货币化配租,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22、推进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弘扬深圳人文精神,调动和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社区自发性文艺团体的扶持和引导,支持居民广泛开展自娱自乐的健康文化活动。创新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注重文化精品创作,培育文化活动品牌,带动和促进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继续实施外来劳务工文化服务工程,保障劳务工文化生活权益。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抓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23、提高社区环境治理标准。在完成172个老住宅区环境改造的基础上,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老住宅区进行整治,巩固成果、提高标准,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实施“插花地”消防整治二期工程。推进社区公园建设,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社区健身休闲场所。根据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研究制定物业管理公司的评比、激励和考核机制,引导、鼓励物业管理公司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24、扶持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发展。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和原居民对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要加大帮扶力度,继续安排专项扶持资金,支持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健康发展。指导集体股份合作公司规范管理,组织经营班子专题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加快田贝村、西岭下南村、莲塘旧村、黄贝岭旧村整体改造和向西村局部改造。对梧桐山村、罗芳村、西岭下北村、湖贝新村等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六)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学习新加坡“强烈的危机意识、国际化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以人为本意识”,积极创新城市管理机制体制,“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城区,不断丰富和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内涵,努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环境。

25、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完善电子防控系统建设,构建警民联动、群防群治的治安防控大格局,提高社会面的见警率、管事率、控制率和防案率。严厉打击重大刑事犯罪,重点治理治安复杂区域。始终紧绷“安全第一”这根弦,强力推进安全生产管理,提前抓、主动抓、铁腕抓,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永不言胜,以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推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扎实做好基础工作,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实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

26、加强维稳信访工作。完善基层“大信访”、“大调解”格局,全面推行警民联调、信访代诉、信访电子督办、领导包案、领导接访、维稳“先前指挥”等机制,着重抓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和处置,早出手、早处理、早化解,尽最大努力把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坚决依法处理社会复杂矛盾,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和纠纷,探索社会转型期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利益协调的信访机制。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应急网络,强化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27、精细高效管理城区。创新综合执法机制,全面落实21项执法事项,逐步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坚决遏止违法抢建行为,确保违建“零增量”,力争做到“零抢建”。加快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工作。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开展“清无”、“扫黄打非”、“黑网吧”整治行动,严惩重罚制假售假、欺诈侵权行为。健全数字化城管系统。推进环卫服务专业化、市场化,努力构建全覆盖的环卫管理体系。整治“城中村”、内街小巷等区域的环境卫生,提高市容环境清扫保洁质量。规范市政环卫设施,推行密闭式垃圾清运模式。

28、抓好人口管理和服务。加大人口管理和调控力度,努力将人口规模控制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发挥产业政策对人口结构的调控作用,依靠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服务。统筹运用行政管理、环境改造等手段,改善人口结构。落实居住证制度,推行“城中村”房屋统一出租模式,加强对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管理。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强化部门联手联动,推进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建设,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按照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效率政府、廉洁政府和学习型政府的要求,全面推进政府建设,进一步增强行政执行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能力。

29、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充分发挥区政协、各派和社会各界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中的作用。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贯彻落实市政府即将出台的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责任、效率、改革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敢于负责、善于负责,勇于改革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0、打造现代服务型政府。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机关挂点联系基层制度,加强政府与企业对话沟通,深入一线、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推进行政绩效评估,完善电子行政监察系统,加强政务督查,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效率。发挥电子政务网、社区家园网的作用,畅通社情民意。深化“阳光工程”建设,实行政务公开,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新闻制度。

31、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大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会计集中核算和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扩大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范围。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认真解决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过去范文篇10

按照《区政府办公室关于为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提供相关材料的通知》的要求,文化街高度重视,对2011年主要任务目标预计完成情况、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取得成绩进行了详实的总结,同时立足发展,结合街道工作实际,规划制定了2011年的工作计划。下面,就2011年预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计划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1年工作预总结

2011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年。这一年,文化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街社干部,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为中心,以社区建设和管理为重点,以优化辖区环境为基础,以为辖区居民服务为己任,突出抓好了招商引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卫生整治、民政、司法、计划生育、劳动保障以及党建等项工作,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和辖区第三产业,全面推进了街区建设,提高了街政管理水平,街道的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全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招商引资工作硕果累累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文化街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放在第一位,认真执行宁江区实施的工业强区战略和中心城区发展战略,并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着重提高了招商引资质量,不断加大了项目开发力度,在XX年年-2011年的招商引资攻坚战中引进了嘉禾洗浴及宾馆一体综合楼3000万元的开发项目和庄园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4000万元的商企住宅综合开发总计2个项目7000万元;意向性达成2011年第二轮项目攻坚战项目一个,计划投资5000万元。民营经济已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2011年辖区民营经济总户数981户,年总投资约17,266万元,营业总面积128,985.5平方米,年营业收入13,975万元,利税687万元,从业人员4177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辖区居民增收、财政增长、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二)社区建设不断完善

文化街在社区建设上从加强组织建设入手,充分利用现有办公用房,普遍建立了“五室三站二栏一校一所”,即:社区居委会办公室、社区党建活动室、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室、警务室、图书室,生活服务站、卫生服务站、计生服务站,党(居)务公开栏、宣传栏,居民学校和文化健身场所,配备了电教设备,实现了电脑办公,为拓展社区服务空间、创新服务方式、提升社区服务效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加强了基础建设,强化了领导管理功能;9月份,经街道和社区精心组织,积极行动,周密部署,细致安排,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完成了社区换届选举工作。从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入手,建立了各项工作责任制,普遍建立两委班子工作守则、干部工作纪律、各项制度,干部有章可循,有效提高了社区党组织的决策能力,加强了制度建设,强化了社区规范化管理;街道成立服务中心,社区分设服务站,扩大服务覆盖面,最终形成街道为社区服务,社区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三级网络,加强了长效管理,健全了社区服务体系;

(三)、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

文化街共育龄妇女11610人、已婚育龄妇女9067人。年内出生人口126人,死亡66人,人口出生率为98.4%,计划生育率为98.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766‰以内。几年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以“人性关爱、人情关爱、人文关爱”的理念,以宣传教育为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坚持依法管理,搞好优质服务,组织带领全体街社干部,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出发点,深入开展了“三结合”与“五关爱”活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促进婚育观念的转变;继续加强了计划外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力度,搞好了计生系统信息录入工作,不断提高了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好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药具管理工作。药具发放及时率要达到了100%,有效率要到达到了100%;全年开展大型宣传活动4次,出板报9期,发放宣传单1XX余份,计生工作的宣传力度得到了不断加强。强化了对流动人口管理,开展了“七清查、七落实”工作,加大了对各大商场、商厦、沿街门店、工地流动人口的清查,确保流动人口管理到位。全年流入育龄妇女1244人,验证、持证1335人;流出88人中均持有《婚育证明》。多年来,文化街道的计划生育工作以“夯实基础,突出特色,点面结合,全面提高”的方针,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探索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的新途径,坚持“以人为本”,认真总结开展优质服务的新经验,切实抓好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综合整治辖区环境卫生

文化街共有巷路119条,22.8万平方米,其中水泥路4条、板油路5条。保洁员42名(其中公益岗9名),垃圾台46个,中转站垃圾箱15个,渗水井34口。棚户区改造地段涉及拆迁处6处。所辖小区物业管理的公司有安居物业公司和文化佳苑物业公司,零散的楼宇物业管理15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一班人”思想高度统一,提高了认识,把卫生工作切实纳入街道工作的重要日程,全面落实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卫生工作任务,将巷路卫生工作作为实事工程来抓,切实做到了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四到位;实行领导班子成员每日早晨必检,每周必须抽检2次,街道卫生办和社区每天巡回检查,提高日常检查质量;从加强居民卫生意识、卫生知识教育入手,组织社区居委会干部发放宣传单、通告达,设立标志牌,逐户通知等形式进行宣传不乱泼乱倒、干湿垃圾分倒、定点定时倾倒垃圾,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居民群众工作;根据辖区卫生工作状况的实际,实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三化”式管理机制。对各社区、卫生办、城管员和保洁员,严格按着《巷路卫生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落实奖惩,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开展协调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通过辖区卫生综合整治,一年来共出动保洁员120余人次,清淤排水沟5条,1200延长米,给房

地产开发公司和物业公司发放通知5份,整修垃圾台点站50处,对巷路上的120棵花卉树进行了保护圈围,对拆迁处、城乡结合部以及巷路的死角死面存在白色垃圾和残存垃圾进行了自检和全面的清除。辖区巷路没有裸露垃圾和二次污染源的存在。通过卫生综合整治,街道辖区巷路卫生面貌一新,路面干净整洁有序,为居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五)、实施民生工程,着重抓好民政工作

积极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社救优抚、救灾救助和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辖区的贫困户、孤寡户、残疾人、贫困党员、退休老干部和军烈属,发放慰问金XX0元,切实保障了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低保工作,共有低保户525户,享受人口为1312人,其中空挂户口的低保户280户,XX年年新增低保户64户,残疾人低保户30户。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切实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杜绝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对象却享受低保救助的现象发生,鼓励和支持了低保对象积极就业,走出低保,努力实现]社区救助工作的规范化。规范管理良好的运作“阳光超市”,为把阳光超市做好、做实、做成民心工程,在3个社区建立了捐助接收点,所在社区登记所需物品(衣物、生活用品等)的品种和数量,享受低保的贫困家庭可根据家庭和个人的实际需求,凭《领取证》及代金券到超市领取捐赠物品。结合实际,适时开设就业指导等便民服务,为低保户提供再就业信息、进行职业指导培训,为辖区低保户提供就业岗位。狠抓居委会自身建设工作,对社区干部的业务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了培训,提高社区干部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思想认识以及为居民服务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

(六)、切实加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

劳动保障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以社区为平台,依托社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开展各类综合性服务工作,竭力帮扶辖区失业人员以各种形式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再就业的长效机制,搭建社区与企业就业再就业工作平台。在推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过程中,搭建了街道与企业的再就业平台建设。完善了再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了街道与企业的空岗信息报告制度以及日常联系制度。在再就业平台建设中坚持从情感维系、政策维系、服务维系入手,逐步形成我为企业服务,企业为再就业尽力”的良好局面;积极探索就业困难群体安置的有效途径。为了探索就业困难群体安置的有效途径,开展了以“全面调研为基础、多渠道宣传为手段、针对性指导为重点、适宜推荐为核心、跟踪扶助为保障”为主题的再就业援助工作。多渠道加强了政策宣传,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提高了服务对象就业意识;广泛开发岗位,落实适宜推荐,开创城镇就业岗位3200个,城镇新增就业2800人,下岗职工再就业1980人,其中大零就业就有1200人,劳务输出960人,其中省外务工有420人;完善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台帐,对救助对象进行了科学化管理。按一居一册、一人一卡建立了1000人次台帐,对有求职意向的就业困难群体的基础信息进行全面核实调查,“实行管理到户、服务到人”。细化了任务目标,落实了责任,并随时把握工作进度,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了实施、协调、检查、督促、反馈“一条龙”的工作运行机制,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工作。

(七)、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紧密围绕“平安街道”创建的总体目标,突出矛盾纠纷排查、社会稳定、治安防范和人员教育转化等工作重点,认真搞好了不稳定定因素的排查和调节工作,着力化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针对个别残疾人和弱势群体等重点信访、重点人员,严加关注,经常摸排,准确掌握情况,做好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调解率要求达到100%以上,调解成功率要求达到100%以上;开展了出租屋集中清理整顿工作,深入实施“五五”普法,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法律四进活动和对刑释解教人员及轻微违法青少年教育活动,推广开展了“零犯罪”社区工作。实行对“”习练者的“四位一体”包保责任制。在各敏感期、特护期,对帮教对象开展了摸排,及时掌握不稳定人员动态,落实了监管措施;扎实开展了“双清”工作和启动敏感期紧急工作预案,努力把同等邪教组织的斗争落到了实处,取得实效;落实了安全生产管理常规工作机制、稳妥推进了消防进社区工作,实现社区消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八)、深入开展街道社区党建工作

街道党工委建立了“大工委”体制,大工委委员由辖区驻街单位的党委成员组成。下设6个基层党支部,即:机关党支部、派出所党支部、私营企业联合党支部、商贸社区党支部、建设社区党支部和实验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581名,其中在职党员35名,油田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党员12名,居民党员534名。街道初步形成了以街工委为领导、社区党组织为主体、驻社区各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3个社区党支部书记与主任"党政一肩挑"达到100%。社区内建立了"社区党员活动站"、"在职党员联络站"、"流动党员管理站",坚持"把所属的党员管起来,所在党员统起来",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干部素质为重点,从新形势下街道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出发,着眼全局,扎实努力,全面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了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侧重了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自身建设等重点工作,精心组织设计开展了“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建党87周年、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奉献日等活动,另外做好了科普进社区、街道武装部标准化建设、市民家长学校以及宗教工作的三级网络建设等工作,使党建的全面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11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宁江区实施“建设中心街区”战略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文化街道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为中心,以社区建设和管理为重点,以优化辖区环境为基础,以为辖区居民服务为己任,以依法治街、服务社区、高效务实、勤政为民为工作理念,突出抓好招商引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卫生整治、民政、司法、计划生育、劳动保障以及党建等项工作,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和辖区第三产业,全面推进街区建设,提高街政管理水平,促进街道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完成区政府赋予的经济工作任务

2011年文化街道将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经济工作的各项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重点,抓好招商引资和辖区第三产业工作,扶持好辖区内的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加大力度进行招商引资和发展第三产业。

一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我们把招商引资当作第一要务来抓,鼓励机关干部和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招商引资。服务好落地的招商项目,与之建立长期友好的信任合作关系,牵引更多的客商来投资兴业,促进以商招商。充分发掘机关干部、广大居民的对外联系,动员广大干部群众采取走访亲友、书信电话联络等方式开展亲缘招商。改变过去坐地招商,向走出区域主动招商转变,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招商转变。突出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着力提升四区建设水平,努力完成2011---2011年度招商引资第二轮项目攻坚战工作任务,将全额完成2011年区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项目。使街道上上下下营造出招商的良好氛围,确保2011年招商引资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紧,常抓常新。

二是扎扎实实开展第三产业工作。2011年街道把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放到社区服务业上,以服务业带动社区经济发展,形成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的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居保洁、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家庭特护、托幼托老、商品配送、室内装修、车辆维修、运送搬家、钟点保姆、日常洗礼、物业管理等全方位服务,从而改进街道社区第三产规模小,起点低且零散的现状;

三是积极扶持辖区个体私营企业。

2011年我们对辖区的个体私营企业实行领导干部和街社干部包保责任制,积极地扶持育仁医院、四川火锅城、建材厂、石材涂料厂、神龙雕刻厂等企业。大力支持和引导本区域民营企业与区外企业联合,投资我区服务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帮助他们用好用活有关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企业发展壮大、为全区财税增加做出我们的贡献。

三、全面维护安全稳定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一是认真解决群众上访问题。广泛宣传《信访条例》,认真搞好不稳定定因素的排查和调节工作,着力化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坚决避免发生大规模群体事件;加强预警机制,树立防早防小,及时解决问题的思想。针对个别残疾人和弱势群体等重点信访、重点人员,严加关注,经常摸排,准确掌握情况,制定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积极做好稳定说服工作。

二是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抓好对普法学习宣传培训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三防”和法律宣传进社区的“四个一”工作,加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调解率要求达到100%以上,调解成功率要求达到100%以上;开展出租屋集中清理整顿工作,深入实施“五五”普法,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法律四进活动,和对刑释解教人员及轻微违法青少年开展教育,配合公安派出所开展打击好“黄、赌、毒”活动,推广开展“零犯罪”社区工作。继续做好已转化人员的再教育和再巩固工作,完善人员信息档案和数据库,转化率要达到100%;继续实行对“”习练者的“四位一体”包保责任制。在各敏感期、特护期,对帮教对象开展摸排,及时掌握不稳定人员动态,落实监管措施;继续深入开展“双清”工作和启动敏感期紧急工作预案,努力把同等邪教组织的斗争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是加强安全消防工作。抓好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居民的自救能力,预防事故或减少火灾发生;2011年重点抓好辖区街面个体工商户安全整治工作、加强出租私房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常规工作机制、稳妥推进消防进社区工作,实现区消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四、综合整治巷路卫生,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继续抓好巷路的清扫和保洁,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综合整治卫生,建立健全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层层签订卫生管理工作责任状。实行街道卫生办、社区居委会和保洁员三级动态管理,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格局,使辖区卫生工作有制度、有管理、有成效。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按照区政府的要求,辖区内巷路管理向更高层次迈进,并且要向硬化、美化、绿化方向!发展。预计硬化路面5条,栽植花卉数300棵,栽植花草10000株,继续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搞好样板路建设,以示范作用推动城区管理水平。

五、注重实际、立足本职,突出抓好街道的民政工作

积极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社救优抚、救灾救助和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辖区的贫困户、孤寡户、残疾人、贫困党员、退休老干部和军烈属,切实保障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切实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杜绝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对象却享受低保救助的现象发生,鼓励和支持低保对象积极就业,走出低保,努力实现社区救助工作的规范化。狠抓居委会自身建设工作,对社区干部的业务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培训,提高社区干部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思想认识以及为居民服务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

六、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2011年要突出抓好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管理,强化婚育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人口控制能力,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人口控制指标,履行计划生育信访工作的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一是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努力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促进婚育观念的转变;二是杜绝新婚、怀孕、出生的漏统漏报,做到当月新婚、怀孕、出生当月上报,提高报表质量;三是落实计划生育“七清查、七落实”的具体要求,确保持证率达到95%以上;对居住本辖区一月以上流入人员及时建卡立档,做到人、表、册、证“四相符”;加大对各大商场、商厦、沿街门店、工地流动人口的清查,确保流动人口管理到位;四是加大计划外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力度;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确保信息系统信息录率达到100%,准确率达到95%以上,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五是严格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药具管理工作。药具发放及时率要达到100%,有效率要到达达100%;利用人口学校、社区宣传栏宣传避孕节育知情权选择政策和有关避节育知识,落实避孕措施率要达到100%,知情权进居入户率达要到到100%,知情权选择率要达到100%。

七、加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