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3:57:59

顾明远范文篇1

“以人为本”是顾明远先生教育思想体系中一以贯之的一条主线。顾明远先生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面对基础教育,他更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判断标准。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基础教育”的提法,但是长期以来存在内涵不清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基础教育”下的定义是:“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是对国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初中教育。学习年限为5年、6年至9年,它经常同普及义务教育相联系。”这个定义突破了长期以来对于基础教育作为升学基础的单一定位,赋予了基础教育新的发展空间,凸显了基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判断中,顾明远先生进一步强调,所谓基础教育,就是要为人一生的发展打基础的教育。个体的基础打好了,他将来发展的空间就大。基础教育要打好什么基础?顾明远先生始终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在智力、心理、身体各方面得到发展;二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包括接受高一级教育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三是为学生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这不仅指给学生一技之长,有就业的能力,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职业意识,有社会责任感。顾明远先生的这个论述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首先认为基础教育原则上从孩子3岁左右开始,一直到至少12岁。同时,它把基础教育定位为“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基础教育显然应该包括可能接受其他各级教育所需的全部知识,……不过,基础教育还应该,而且尤其应该从终身教育的角度,为每个人提供自由塑造自己的生活和参与社会发展的手段。”顾明远先生的论述和国际教育组织对基础教育本质的界定,都不仅强调了基础教育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而且强调了基础教育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存、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些论述集中强调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与“全民性”。十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

近年来面对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顾明远先生大声疾呼:“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的问题,是人权问题”。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教育公平就有三个内涵:一是机会公平;二是过程公平,就是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三是结果公平,结果公平不是说人人都上大学,而是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差别,要给学生最好的出路,这个学生适合于上大学他就上了大学,这个学生适合于搞手艺就给他一技之长和相应的职业,能够就业。结果公平不是说上同一所学校就是公平,结果公平是指根据每一个人的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的发展。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顾明远先生又提出了“公平而差异”的教育原则。我们不能为了公平而公平,而忘记了因材施教。因为人及其发展才是教育活动的中心和根本目的。

二、主客体统一论视野下的师生交往观

正是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判断,顾明远先生除了关注教育的本质这些重大问题以外,还特别关注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问题。应该说主体教育思想的缘起,学界公认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顾明远先生提出的“主客体统一论”。当年在哲学界、文学界和历史学界等对主体、主体性问题形成研究热点的同时,我国教育理论界也对主体性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和探索。

1981年,顾明远先生在《江苏教育》第10期上发表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引起了教育界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教育过程中以谁为主,是以学生为主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也是教育的主体的提法与传统教育中教师主导作用有矛盾。这实际上涉及对教育的理解和诠释问题,也就是冲击了传统上对教育的理解和观念。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主体”等问题在我国教育理论界仍然是一个相当敏感的学术问题,带有相当的政治风险。顾明远先生当时的论断不仅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而且这种讨论对于反思我国传统“教师中心”的价值观以及20世纪50年代照搬苏联经验后学生进一步被视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等问题都大有裨益。

1991年,经过充分讨论和小心求证,顾明远先生更准确地阐述了自己的师生交往观。他表示自己赞成在教育过程中提“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主体作用并非主体,主导作用更非主体,它只是表明教师和学生两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教师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我们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主人翁感,使他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后来,顾明远先生更进一步指出:“现代教育观念是民主的,认为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并且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

应该说,这个命题已经超越了“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教育争论,向新的认识跨越了一大步。顾明远先生曾经留学前苏联多年,深入学习过马克思主义。这个“主客体统一论”的研究和思考是我国教育家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进行教育研究的典范,基本上解决了教育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而且也积极促进了一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顾明远先生“主客体统一论”的思想要解决的是人的构成的哲学层面的分析,研究的是人的良好素质的全面构建。这里面蕴含了关于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思想,关于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充分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想,使后来的素质教育改革有了一个高的目标定位。他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价值观念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第一,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既具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又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竞争和合作精神以及随机应变、办事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人才。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这一点已取得共识。第二,顾明远先生正是针对传统教育中严重忽视人的发展这一问题提出来的。长期以来,由于封建教育传统的影响,建国后不加批判地全面复制苏联的经验以及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第三,顾明远先生的“主客体统一论”衍生出来的主体教育思想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中国的基础教育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推进这场变革的关键在于现代教育的确立。现代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三、注重多元,倡导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观

人才培养观是顾明远先生教育现代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很多,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课程)、教育制度、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的现代化,而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素质提高到空前的高度”。从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出发,顾明远先生多年以来都倡导多元的人才培养观,为素质教育上下奔走、振臂高呼。

顾明远先生认为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基础教育的问题,但素质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素质教育的素质主要是指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而获得的各种品质,包括思想品德、身体心理健康、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素养。从做人的角度来讲可以概括为四个正确对待,即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有了这四个正确对待,就可以说是一个高素质的人。素质是要通过学习获得的,学习是基础,但是这种学习不仅指学的死的知识,而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知识的价值。

顾明远先生非常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他指出:“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创新,同时也只有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他们才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把知识学活。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小学的任务是给学生打基础的,这种基础不仅是指掌握基础知识,而且也包括基本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不能要求中小学生有重大的发明创造,但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世界是发展的,人对世界认识也是在发展的,因而知识也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创新意识是要从小培养,使之从小就有一种探索精神,凡事问一个为什么,可不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用另一种方法解释。从小有了这种创新意识,长大了,掌握的知识丰富了,他就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创新。”顾明远先生认为,由是观之,我国基础教育有优良的传统,就是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个传统应该继承和发扬,但是基础教育的实际工作却不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干扰,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背什么,处处都以标准答案为准,这就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长此以往,形成唯书、唯权威是从的思维定式。这怎能适应知识经济和创新时代的需要!因此,改变教育观念,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是当前教育界的当务之急。

而面对社会上影响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些顽疾,顾明远先生也是毫不留情地痛斥。顾明远先生从1998年就开始呼吁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不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因为这些评选鼓励了少部分学生,伤害了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在当前特定的教育环境下,这些评选已经违背了制度设计的初衷,那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变得片面化和功利化。近年来,顾明远先生不仅继续呼吁取消“三好”,而且大胆提出取消“奥数班”。这可能触及了更多既得利益者,但是面对这场使基础教育人才培养陷入“囚徒困境”的奥数班,顾明远先生希望把孩子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这是顾明远先生作为一个“人本”的教育家的敏锐思考。

90年前,鲁迅在他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声震撼了中国大地。90年后,顾明远先生直面中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再次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呐喊同样震撼人心。在中国不断推进和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顾明远先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在时代的前沿。在理论上,从基础教育的本质到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定位再到从素质教育出发培养人才,顾先生不断深入探索并思考着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发展道路。在实践上,顾先生心系儿童,为儿童振臂疾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基础教育要打好三方面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赞成愉快教育”“不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奥数班’该叫停了”,这些观点一次又一次地引起了教育界甚至是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讨论。且不论讨论的结果如何,是否能达成最终的共识,就这些讨论本身而言,就是一个不断激发人们思考、革新人们观念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意义正如顾先生自己所提倡的那样“转变教育观念最重要”,其产生的社会影响也将远远大于最终的讨论结果。

顾明远范文篇2

[关键词]顾明远;基础教育;教育思想;以人为本

顾明远先生曾经很谦虚地说:“对于教育理论研究,我只是一个杂家,而不是专家。”纵观顾明远先生广博的教育思想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他对基础教育情有独钟。在他发表的文章中,有22%是针对基础教育的。这可能与他曾经担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经历有关。从《我的教育探索——顾明远教育论文选》和《教育探索之路——对话顾明远教育思想》中,我们都可以发现顾明远先生关于基础教育的真知灼见。本文试图从顾明远先生丰富的基础教育思想体系挖掘出若干要素,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顾明远教育思想。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以人为本”是顾明远先生教育思想体系中一以贯之的一条主线。顾明远先生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面对基础教育,他更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判断标准。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基础教育”的提法,但是长期以来存在内涵不清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基础教育”下的定义是:“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是对国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初中教育。学习年限为5年、6年至9年,它经常同普及义务教育相联系。”这个定义突破了长期以来对于基础教育作为升学基础的单一定位,赋予了基础教育新的发展空间,凸显了基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判断中,顾明远先生进一步强调,所谓基础教育,就是要为人一生的发展打基础的教育。个体的基础打好了,他将来发展的空间就大。基础教育要打好什么基础?顾明远先生始终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在智力、心理、身体各方面得到发展;二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包括接受高一级教育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三是为学生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这不仅指给学生一技之长,有就业的能力,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职业意识,有社会责任感。顾明远先生的这个论述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首先认为基础教育原则上从孩子3岁左右开始,一直到至少12岁。同时,它把基础教育定位为“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基础教育显然应该包括可能接受其他各级教育所需的全部知识,……不过,基础教育还应该,而且尤其应该从终身教育的角度,为每个人提供自由塑造自己的生活和参与社会发展的手段。”顾明远先生的论述和国际教育组织对基础教育本质的界定,都不仅强调了基础教育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而且强调了基础教育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存、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些论述集中强调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与“全民性”。十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

近年来面对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顾明远先生大声疾呼:“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的问题,是人权问题”。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教育公平就有三个内涵:一是机会公平;二是过程公平,就是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三是结果公平,结果公平不是说人人都上大学,而是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差别,要给学生最好的出路,这个学生适合于上大学他就上了大学,这个学生适合于搞手艺就给他一技之长和相应的职业,能够就业。结果公平不是说上同一所学校就是公平,结果公平是指根据每一个人的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的发展。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顾明远先生又提出了“公平而差异”的教育原则。我们不能为了公平而公平,而忘记了因材施教。因为人及其发展才是教育活动的中心和根本目的。

二、主客体统一论视野下的师生交往观

正是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判断,顾明远先生除了关注教育的本质这些重大问题以外,还特别关注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问题。应该说主体教育思想的缘起,学界公认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顾明远先生提出的“主客体统一论”。当年在哲学界、文学界和历史学界等对主体、主体性问题形成研究热点的同时,我国教育理论界也对主体性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和探索。

1981年,顾明远先生在《江苏教育》第10期上发表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引起了教育界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教育过程中以谁为主,是以学生为主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也是教育的主体的提法与传统教育中教师主导作用有矛盾。这实际上涉及对教育的理解和诠释问题,也就是冲击了传统上对教育的理解和观念。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主体”等问题在我国教育理论界仍然是一个相当敏感的学术问题,带有相当的政治风险。顾明远先生当时的论断不仅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而且这种讨论对于反思我国传统“教师中心”的价值观以及20世纪50年代照搬苏联经验后学生进一步被视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等问题都大有裨益。1991年,经过充分讨论和小心求证,顾明远先生更准确地阐述了自己的师生交往观。他表示自己赞成在教育过程中提“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主体作用并非主体,主导作用更非主体,它只是表明教师和学生两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教师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我们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主人翁感,使他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后来,顾明远先生更进一步指出:“现代教育观念是民主的,认为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并且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

应该说,这个命题已经超越了“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教育争论,向新的认识跨越了一大步。顾明远先生曾经留学前苏联多年,深入学习过马克思主义。这个“主客体统一论”的研究和思考是我国教育家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进行教育研究的典范,基本上解决了教育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而且也积极促进了一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顾明远先生“主客体统一论”的思想要解决的是人的构成的哲学层面的分析,研究的是人的良好素质的全面构建。这里面蕴含了关于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思想,关于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充分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想,使后来的素质教育改革有了一个高的目标定位。他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价值观念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第一,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既具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又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竞争和合作精神以及随机应变、办事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人才。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这一点已取得共识。第二,顾明远先生正是针对传统教育中严重忽视人的发展这一问题提出来的。长期以来,由于封建教育传统的影响,建国后不加批判地全面复制苏联的经验以及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第三,顾明远先生的“主客体统一论”衍生出来的主体教育思想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中国的基础教育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推进这场变革的关键在于现代教育的确立。现代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三、注重多元,倡导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观

人才培养观是顾明远先生教育现代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很多,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课程)、教育制度、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的现代化,而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素质提高到空前的高度”。从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出发,顾明远先生多年以来都倡导多元的人才培养观,为素质教育上下奔走、振臂高呼。

顾明远先生认为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基础教育的问题,但素质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素质教育的素质主要是指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而获得的各种品质,包括思想品德、身体心理健康、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素养。从做人的角度来讲可以概括为四个正确对待,即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有了这四个正确对待,就可以说是一个高素质的人。素质是要通过学习获得的,学习是基础,但是这种学习不仅指学的死的知识,而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知识的价值。

顾明远先生非常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他指出:“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创新,同时也只有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他们才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把知识学活。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小学的任务是给学生打基础的,这种基础不仅是指掌握基础知识,而且也包括基本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不能要求中小学生有重大的发明创造,但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世界是发展的,人对世界认识也是在发展的,因而知识也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创新意识是要从小培养,使之从小就有一种探索精神,凡事问一个为什么,可不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用另一种方法解释。从小有了这种创新意识,长大了,掌握的知识丰富了,他就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创新。”顾明远先生认为,由是观之,我国基础教育有优良的传统,就是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个传统应该继承和发扬,但是基础教育的实际工作却不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干扰,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背什么,处处都以标准答案为准,这就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长此以往,形成唯书、唯权威是从的思维定式。这怎能适应知识经济和创新时代的需要!因此,改变教育观念,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是当前教育界的当务之急。

顾明远范文篇3

[关键词]顾明远;教育思想;教育创新

顾明远先生始终站在时代和教育学科的前沿进行理论研究工作,形成了鲜明的教育学术观点和学术体系,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的发展、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教育创新思想是顾先生教育思想体系的一条主线。面对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显端倪、信息社会雏形初具、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的强有力挑战,顾先生认为:“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要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学习化社会的一个核心特征。教育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必须把增强教育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一、教育创新的前提是正确认识教育传统

顾先生把正确认识教育传统作为教育创新的前提,他认为:“教育传统是指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并继承下来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即在过去教育实践中形成并得以流传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体系。”他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传统进行了恰当的分析。他说:我们今天的教育传统“是在新中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继承过去的教育传统以及外来的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教育传统,但由于种种原因,也继承了一些不好的教育传统,同时也有些优秀的传统没有被继承下来,半途丧失了;我们学习了外国的好经验,但由于我们没有经验,也吸收了一些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经验。”他的基本判断是:“我国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在主导方面是先进的、优秀的。但是,勿庸讳言,我们的教育传统中还残存着不少落后、陈腐的东西。特别是经过十年动乱,我们曾经有过的某些优秀的传统也丧失了。”

关于教育传统优劣的区分,顾先生指出:“就本国的教育传统而言,其中有好的优秀的教育传统,也有不好的或者已经过时的教育传统。有些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就是优秀的教育传统,就会世世代代传下来。”“教育传统中有些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是落后的、腐朽的,或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可取的,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落后了,今天就应该摒弃它。”“对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要加以继承和发扬;对陈腐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要加以改革;已经丧失的优秀的教育传统,要加以恢复。”

顾先生认为,教育传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双重特征,一方面它总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是动态的,处在“不断的传递、选择、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中”。所以,教育创新的过程,就是教育传统新陈代谢的过程,就是优化旧的教育传统和创造新的教育传统的过程。“教育创新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改革一切不符合当今时代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创造出新的教育传统。”

二、教育创新的基础是全面分析文化传统

教育与文化传统的关系是顾先生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他认为,了解和认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认识和理解该国或该民族教育的钥匙。他说:“教育创新要吸纳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他强调指出:“教育传统既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因此它同样具有文化传统的那些特性,即民族性、变异性、稳定性。”多年来,顾先生致力于从国际与比较教育的宏观视野来考察中国教育历史传统与教育创新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进一步深化教育创新与文化传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他说:“对教育传统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是传递、选择、发现、创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因此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会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

顾先生对鲁迅的拿来主义进行了全面阐述,认为鲁迅的拿来主义有3个特点:“一是主动去拿,不是等人送来,它区别于‘送来主义’,当然,既然送来了,也就不必客气;二是要有选择地拿,拿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不拿腐朽落后的东西,对送来的东西也一样;三是拿来的东西要改造,改造成有益的东西。”顾先生特别强调要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他指出:“所谓国际化,就是要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所谓本土化,就是拿来以后改造成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只有把国际化、本土化结合起来,才能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顾先生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是在与别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中发展起来的。在当今时代尤其如此。我们要反对生搬硬套别国的文化,但我们主张吸收世界民族一切优秀文化。”

顾先生指出:“一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的文化传统,必然就有一定的教育传统”“在全球化、国际化的浪潮中,各国教育更需要历史的、文化的自我认同。要借鉴别国的经验,首先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顾先生认为,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注意研究和介绍别国的教育经验,却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认识不足。

三、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顾先生一贯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体,要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呼吁教师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撰文号召向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学习,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与时俱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是顾先生向教师一贯倡导的至理名言,可谓言简意赅、内蕴丰富、含义深刻。

综其数十年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探讨,顾先生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教育系统中“人员要素处于主导地位”。这种认识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他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作为知识传播者和人类文明火炬传递者的教师,可以说生逢其时。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投入到教育创新的大潮中,投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做教育改革的先锋。”

顾先生强调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他提出:教育创新要紧密联系教师专业发展,要贴近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实际,深入研究解决教师面临的各种问题,超越以往的旧思想、旧模式,创造符合时展的新思想、新模式。他认为,有知识不一定就能当教师,他号召:不要满足于当一名教书匠,“而是要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质、高超的教育艺术,做一位研究型、反思型、创新型的教师。”他呼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教育创新的途径和措施,努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有所创造,开创中国教育创新的新局面。”

四、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创新

顾先生认为,教育创新的关键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在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特别是在当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增长方式转型的时代,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在国际激烈竞争的时代,我们更应该重视传统观念的转变……”

顾先生强调,教育思想观念创新是针对当前存在的教育思想传统而言的,不是无目的地去批判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且目前已不复存在的教育思想。我们今天存在的教育思想传统不是过去的教育思想传统的简单重复。“今天我们要摒弃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当然要追本溯源,才能了解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的由来及其危害;但是,着眼点在于说明它在今天能够得以存在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影响。”

顾先生认为,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三类传统中,“教育思想是最不易改变的,但又是最重要的,它指导着每个教育者的行为,指导着新的教育制度和方法的制定和执行。”教育思想往往根深蒂固,“有些虽然不适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也会用某种新的形式残存下来”。因此,在教育创新中要特别重视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创新不是凭空就能完成的,既需要有一定的前提客观条件,更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顾先生特别强调的。他说:“教育部门不能坐等条件的成熟,需要主动、积极地推行教育改革,以促使人们传统观念的转化。”

顾先生在最近一篇文章中再次强调了教育思想观念创新的重要性。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改革开放30年最重要的成果是思想解放”“解放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金钥匙”。五、教育创新的重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创新的重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顾先生没有把创新绝对化。他指出:创新不是未来社会的唯一特征,创新也不是对人才的唯一要求,但创新无疑是新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近年来,来自教育内部和外部的种种批评,使我们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教育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比较成熟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

加强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有人因此提出要由教知识变为教能力、由练知识变为练能力、由考知识变为考能力的观点,顾先生认为这是旧的思维方式的延续。他指出,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让学生主动地发展,不是被动地变掌握知识为掌握能力。“只有让受教育者自由、主动地进行自我发展,它们身上内隐的创造性素质才可能外显出来。当然不是说学生不需要教师给他传授知识,教他能力,知识和能力都是学生创造的基础,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发挥他内在的创造潜力。”

顾先生一贯坚持教育创新要面向全体学生,认为面向全体学生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他大声呼吁改变学生评价标准,取消已经变了味的评“三好学生”的做法,取消奥数学校(班)。他指出:创新并不只是少数人特有的素质,我们不能总是把眼光盯在少数尖子身上,不能只进行所谓的精英教育,似乎只有少数天才才能培养成创新人才,大多数学生是庸才。只重视少数人的教育正是窒息创造性的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如果整个社会的氛围是循规蹈矩的,如果大多数人的观念是因循守旧的,那么特立独行的人也很难脱颖而出,精英队伍也只能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相反,只有真正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整个民族的活力才能被真正地焕发起来。

顾先生认为,要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本身就应该是创新的,就应该具有自我革新的内在活力。教育创新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不要“总是把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对立起来,似乎推行了素质教育,学校的升学率就会降低。可是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教师既创造了素质教育的新经验,又提高了学校的升学率。更何况升学率并非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尺度。总之,只有创新,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下一代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有希望。”

要进行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学生观。顾先生说:“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过去认为考试成绩好的、听话的就是好学生,但在今天这个创新的时代、激烈竞争的时代,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恐怕不能算是好学生。”

实行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要加强素质教育经验总结和教育创新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先导和引领作用。顾先生认为:“教育创新离不开已有的经验,要认真总结我们已有的经验,发扬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根据新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创造新的经验。”“进行教育创新,就要开展教育研究。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把教育创新作为今后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把教育创新与当前的教育改革结合起来,争取在教育理论上有所突破。”

六、顾明远先生教育创新思想的特色

上述我们分类别群所梳理的顾先生教育创新思想各点都是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顾先生教育创新思想有以下特色。

(一)全面性

教育创新要全面规划和具体实施,既要有教育思想观念、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方式手段的创新,又要有教育制度创新。顾先生认为,教育创新要有一些新思路,要有一些超常规发展。“要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恐怕首先要在观念上创新、在制度上创新,特别是制度上要创新。”教育创新的重点是教育制度创新。“我们需要研究今天有哪些制度阻碍着教育发展;怎样排除这些障碍。”教育制度创新要求我们必须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充分满足学习化社会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要。”

顾先生教育创新思想的全面性还体现在大力倡导教育创新要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他说:“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但注意硬件建设较多,软件建设还跟不上。”“教育创新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用教育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现代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顾先生说:“教育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工作。创新离不开实践,要认真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传统需要继承和创新。没有继承,形成不了传统;没有创新,传统就会失去时代的意义。”因此,必须在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才能具有活力,永葆青春。

(二)发展性

顾明远先生的教育创新思想建立在其长期研究和积累的基础上,是不断发展的。顾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教育理论家的杰出代表。他在长期的教育理论研究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学术思想开放。他敢于坚持真理,坚持科学精神。改革开放30年来,他一直关注与现实有关的重大教育问题的研究。在顾先生的自选集《教育:传统与变革》《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等著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出,顾先生的教育创新思想既是脉络清晰、一以贯之的,又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

(三)现实性

顾先生结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现实,对教育创新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其独树一帜的教育创新思想大大丰富了中国当代教育理论宝库,也促进了中国教育创新的实践。他非常重视在历史的坐标系中把握现实的问题,以形成自己的认知。他重视文化教育传统的系列主张与吕型伟等教育家“要学点教育史”的呼吁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他回望历史的落脚点是教育创新,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他不只是停留在单个事实或事件的精确描述上,而是把具体问题置于宏大的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以获得关于现实问题的全面而立体的解读。顾先生的教育著述中流淌的是一条“活”的历史长河。为探究现实的教育问题,他尤其重视挖掘历史的价值。这种厚重的让历史告诉未来的现实问题意识在其著述中跃然纸上。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将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历史学融为一体,用自己的思想赋予教育事实或事件以生命灵动。

(四)世界性

顾明远范文篇4

顾先生把正确认识教育传统作为教育创新的前提,他认为:“教育传统是指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并继承下来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即在过去教育实践中形成并得以流传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体系。”他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传统进行了恰当的分析。他说:我们今天的教育传统“是在新中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继承过去的教育传统以及外来的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教育传统,但由于种种原因,也继承了一些不好的教育传统,同时也有些优秀的传统没有被继承下来,半途丧失了;我们学习了外国的好经验,但由于我们没有经验,也吸收了一些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经验。”他的基本判断是:“我国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在主导方面是先进的、优秀的。但是,勿庸讳言,我们的教育传统中还残存着不少落后、陈腐的东西。特别是经过十年动乱,我们曾经有过的某些优秀的传统也丧失了。”

关于教育传统优劣的区分,顾先生指出:“就本国的教育传统而言,其中有好的优秀的教育传统,也有不好的或者已经过时的教育传统。有些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就是优秀的教育传统,就会世世代代传下来。”“教育传统中有些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是落后的、腐朽的,或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可取的,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落后了,今天就应该摒弃它。”“对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要加以继承和发扬;对陈腐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要加以改革;已经丧失的优秀的教育传统,要加以恢复。”

顾先生认为,教育传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双重特征,一方面它总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是动态的,处在“不断的传递、选择、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中”。所以,教育创新的过程,就是教育传统新陈代谢的过程,就是优化旧的教育传统和创造新的教育传统的过程。“教育创新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改革一切不符合当今时代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创造出新的教育传统。”

二、教育创新的基础是全面分析文化传统

教育与文化传统的关系是顾先生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他认为,了解和认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认识和理解该国或该民族教育的钥匙。他说:“教育创新要吸纳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他强调指出:“教育传统既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因此它同样具有文化传统的那些特性,即民族性、变异性、稳定性。”多年来,顾先生致力于从国际与比较教育的宏观视野来考察中国教育历史传统与教育创新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进一步深化教育创新与文化传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他说:“对教育传统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是传递、选择、发现、创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因此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会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

顾先生对鲁迅的拿来主义进行了全面阐述,认为鲁迅的拿来主义有3个特点:“一是主动去拿,不是等人送来,它区别于‘送来主义’,当然,既然送来了,也就不必客气;二是要有选择地拿,拿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不拿腐朽落后的东西,对送来的东西也一样;三是拿来的东西要改造,改造成有益的东西。”顾先生特别强调要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他指出:“所谓国际化,就是要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所谓本土化,就是拿来以后改造成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只有把国际化、本土化结合起来,才能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顾先生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是在与别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中发展起来的。在当今时代尤其如此。我们要反对生搬硬套别国的文化,但我们主张吸收世界民族一切优秀文化。”

顾先生指出:“一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的文化传统,必然就有一定的教育传统”“在全球化、国际化的浪潮中,各国教育更需要历史的、文化的自我认同。要借鉴别国的经验,首先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顾先生认为,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注意研究和介绍别国的教育经验,却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认识不足。

三、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顾先生一贯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体,要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呼吁教师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撰文号召向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学习,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与时俱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是顾先生向教师一贯倡导的至理名言,可谓言简意赅、内蕴丰富、含义深刻。

综其数十年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探讨,顾先生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教育系统中“人员要素处于主导地位”。这种认识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他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作为知识传播者和人类文明火炬传递者的教师,可以说生逢其时。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投入到教育创新的大潮中,投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做教育改革的先锋。”

顾先生强调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他提出:教育创新要紧密联系教师专业发展,要贴近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实际,深入研究解决教师面临的各种问题,超越以往的旧思想、旧模式,创造符合时展的新思想、新模式。他认为,有知识不一定就能当教师,他号召:不要满足于当一名教书匠,“而是要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质、高超的教育艺术,做一位研究型、反思型、创新型的教师。”他呼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教育创新的途径和措施,努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有所创造,开创中国教育创新的新局面。”

四、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创新

顾先生认为,教育创新的关键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在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特别是在当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增长方式转型的时代,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在国际激烈竞争的时代,我们更应该重视传统观念的转变……”

顾先生强调,教育思想观念创新是针对当前存在的教育思想传统而言的,不是无目的地去批判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且目前已不复存在的教育思想。我们今天存在的教育思想传统不是过去的教育思想传统的简单重复。“今天我们要摒弃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当然要追本溯源,才能了解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的由来及其危害;但是,着眼点在于说明它在今天能够得以存在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影响。”

顾先生认为,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三类传统中,“教育思想是最不易改变的,但又是最重要的,它指导着每个教育者的行为,指导着新的教育制度和方法的制定和执行。”教育思想往往根深蒂固,“有些虽然不适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也会用某种新的形式残存下来”。因此,在教育创新中要特别重视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创新不是凭空就能完成的,既需要有一定的前提客观条件,更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顾先生特别强调的。他说:“教育部门不能坐等条件的成熟,需要主动、积极地推行教育改革,以促使人们传统观念的转化。”

顾先生在最近一篇文章中再次强调了教育思想观念创新的重要性。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改革开放30年最重要的成果是思想解放”“解放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金钥匙”。

五、教育创新的重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创新的重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顾先生没有把创新绝对化。他指出:创新不是未来社会的唯一特征,创新也不是对人才的唯一要求,但创新无疑是新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近年来,来自教育内部和外部的种种批评,使我们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教育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比较成熟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

加强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有人因此提出要由教知识变为教能力、由练知识变为练能力、由考知识变为考能力的观点,顾先生认为这是旧的思维方式的延续。他指出,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让学生主动地发展,不是被动地变掌握知识为掌握能力。“只有让受教育者自由、主动地进行自我发展,它们身上内隐的创造性素质才可能外显出来。当然不是说学生不需要教师给他传授知识,教他能力,知识和能力都是学生创造的基础,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发挥他内在的创造潜力。”

顾先生一贯坚持教育创新要面向全体学生,认为面向全体学生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他大声呼吁改变学生评价标准,取消已经变了味的评“三好学生”的做法,取消奥数学校(班)。他指出:创新并不只是少数人特有的素质,我们不能总是把眼光盯在少数尖子身上,不能只进行所谓的精英教育,似乎只有少数天才才能培养成创新人才,大多数学生是庸才。只重视少数人的教育正是窒息创造性的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如果整个社会的氛围是循规蹈矩的,如果大多数人的观念是因循守旧的,那么特立独行的人也很难脱颖而出,精英队伍也只能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相反,只有真正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整个民族的活力才能被真正地焕发起来。

顾先生认为,要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本身就应该是创新的,就应该具有自我革新的内在活力。教育创新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不要“总是把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对立起来,似乎推行了素质教育,学校的升学率就会降低。可是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教师既创造了素质教育的新经验,又提高了学校的升学率。更何况升学率并非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尺度。总之,只有创新,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下一代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有希望。”

要进行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学生观。顾先生说:“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过去认为考试成绩好的、听话的就是好学生,但在今天这个创新的时代、激烈竞争的时代,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恐怕不能算是好学生。”

实行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要加强素质教育经验总结和教育创新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先导和引领作用。顾先生认为:“教育创新离不开已有的经验,要认真总结我们已有的经验,发扬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根据新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创造新的经验。”“进行教育创新,就要开展教育研究。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把教育创新作为今后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把教育创新与当前的教育改革结合起来,争取在教育理论上有所突破。”

六、顾明远先生教育创新思想的特色

上述我们分类别群所梳理的顾先生教育创新思想各点都是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顾先生教育创新思想有以下特色。

(一)全面性

教育创新要全面规划和具体实施,既要有教育思想观念、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方式手段的创新,又要有教育制度创新。顾先生认为,教育创新要有一些新思路,要有一些超常规发展。“要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恐怕首先要在观念上创新、在制度上创新,特别是制度上要创新。”教育创新的重点是教育制度创新。“我们需要研究今天有哪些制度阻碍着教育发展;怎样排除这些障碍。”教育制度创新要求我们必须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充分满足学习化社会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要。”

顾先生教育创新思想的全面性还体现在大力倡导教育创新要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他说:“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但注意硬件建设较多,软件建设还跟不上。”“教育创新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用教育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现代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顾先生说:“教育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工作。创新离不开实践,要认真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传统需要继承和创新。没有继承,形成不了传统;没有创新,传统就会失去时代的意义。”因此,必须在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才能具有活力,永葆青春。

(二)发展性

顾明远先生的教育创新思想建立在其长期研究和积累的基础上,是不断发展的。顾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教育理论家的杰出代表。他在长期的教育理论研究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学术思想开放。他敢于坚持真理,坚持科学精神。改革开放30年来,他一直关注与现实有关的重大教育问题的研究。在顾先生的自选集《教育:传统与变革》《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等著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出,顾先生的教育创新思想既是脉络清晰、一以贯之的,又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

(三)现实性

顾先生结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现实,对教育创新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其独树一帜的教育创新思想大大丰富了中国当代教育理论宝库,也促进了中国教育创新的实践。他非常重视在历史的坐标系中把握现实的问题,以形成自己的认知。他重视文化教育传统的系列主张与吕型伟等教育家“要学点教育史”的呼吁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他回望历史的落脚点是教育创新,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他不只是停留在单个事实或事件的精确描述上,而是把具体问题置于宏大的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以获得关于现实问题的全面而立体的解读。顾先生的教育著述中流淌的是一条“活”的历史长河。为探究现实的教育问题,他尤其重视挖掘历史的价值。这种厚重的让历史告诉未来的现实问题意识在其著述中跃然纸上。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将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历史学融为一体,用自己的思想赋予教育事实或事件以生命灵动。

(四)世界性

顾先生的教育创新思想具有很强的世界性,他主张不仅要面向世界,更要走向世界。他从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史人手,探讨了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及其表现。对于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他强调既要反对西方中心主义,又要反对东方中心主义。顾先生提出,教育既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科学的产物;文化是有个性的,科学却是不分国界的。比较教育的应用研究就是借鉴。在国际化和多元化时代,没有借鉴就没有发展。教育创新必须面向世界,了解别国的教育情况,吸收世界各国的教育成果。顾先生认为,从来的创新都是在多元文化的互相冲突和互相学习中产生的;从来没有毫无基础的创新,没有半空中掉下来的创新。而我国比较教育工作者若想为教育发展作点贡献,就要认真研究别国的教育,吸取一切有益经验,为教育的改革创新提出建议。

总之,顾先生认为:“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创新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就是要推陈出新。”他努力建立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具有民族气派和开放襟怀的教育创新思想体系。顾先生的教育创新思想新颖独特、发人深省,开阔了教育学者的视野,拓宽了我们的思路,丰富了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总结和研究。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创新理论体系的重大命题,从顾先生的教育创新思想中我们可以获得宝贵的借鉴。

顾明远范文篇5

关键词:教育创新;教育传统;文化传统;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素质教育

顾明远教授始终站在时代和学科的前沿进行理论研究工作,在其主攻方向宏观教育学以及比较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系统探索,形成了鲜明的学术观点和学术体系,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的发展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顾先生的教育思想是相当丰富、相当全面、相当深刻的。应该说,教育创新思想是顾先生教育思想体系的一条主线。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学习化社会的一个核心特征。面对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显端倪、信息社会雏形初具、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的强有力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因此,顾先生指出:“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要求。”[1]可以说,创新的时代呼唤教育创新;只有教育创新才能培养创新人才。随着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创新正日益成为社会的核心生产部门和发展的动力机制,教育创新就变得越来越迫切了;否则,我们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就无从谈起,就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胜。

一、论教育创新的前提是正确认识教育传统

教育传统不同于传统教育。传统教育是指从历史上承袭下来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即在过去教育实践中形成并得以流传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体系。而教育传统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特有的教育体系,它包含了该国该民族的传统教育的因素,同时又具有现时代的新的因素。顾先生对传统教育和教育传统都有一系列精辟的阐述。顾先生认为:“传统教育是历史上长期积累形成而流行的,具有影响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2]“教育创新要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3]

关于传统教育传统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传统教育是指一种旧的教育体系,包括旧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狭义的传统教育是指教育发展史上特定的一个教育流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顾先生认为:“第一种理解的范围比较广,它包含了历史上流传的一切教育传统。我们今天所要改变的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当然不能只特定的某一派,不能只指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因为阻碍我们今天改革的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切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他的教育思想也不是都不可取,其中有许多合理的东西,需要作具体分析。”[4]他说:“对于传统教育中符合教育规律的优秀思想、制度和方法,我们要继承,并且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扬,赋予新的思想内容,成为新的教育传统。”[5]因此,对传统教育本身不能简单化和一刀切,笼统地加以肯定或否定。

教育传统的含义顾先生认为:“教育传统是指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并继承下来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即在过去教育实践中形成并得以流传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体系。教育传统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它有一个形成发展过程。”[6]一定的历史时期就有一定的教育传统。“(某一时期的)教育传统是受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同时也是对过去的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7]他还更进一步断言:“旧的制度破灭了,就有新的教育思想来代替它,而形成新的教育传统。”[8]鉴于此,顾先生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传统进行了恰切的分析。他说:“我们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就有今天的教育传统。这个传统是在新中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继承过去的教育传统以及外来的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教育传统,但由于种种原因,也继承了一些不好的教育传统,同时也有些优秀的传统没有被继承下来,半途丧失了;我们学习了外国的好经验,但由于我们没有经验,也吸收了一些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经验。”[9]

顾先生指出,我国当前的教育传统不是无缘无故地产生的。他认为,我国当前的教育传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传统教育的影响,其中包含着优秀的教育思想和封建主义教育思想的残余;以来的科学和民主的优秀教育思想;老解放区干部教育的思想、制度和方法;建国以后学习苏联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若干年来,特别是近些年来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10]

顾先生认为,上述几点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在这些因素中包含着优秀的教育思想,也包含着陈旧的教育思想。“这些因素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传统中也不是等量地在起作用,而是有主有从的。应该说,建国以来,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国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在主导方面是先进的、优秀的。但是,毋庸讳言,我们的教育传统中还残存着不少落后、陈腐的东西。特别是经过十年动乱,我们曾经有过的某些优秀的传统也丧失了。”[11]

影响教育传统的因素顾先生认为,一个时期的教育传统总是受到外部和内部两种影响。外部影响就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因素;内部影响即是先前的教育传统。他把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特征认定为影响教育传统的决定因素。他说:“国家的经济特征,必然会影响到教育传统。早发内发型国家的文化传统比较凝重与保守,教育传统也就会保留更多的旧时代的特点。晚发外发型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吸收外来的技术和经验,就会遇到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这种冲突必然会影响到教育传统,使它发生激烈的变化。”[12]对教育传统影响较大的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其他制度。

顾先生认为,对形成今天我国教育传统的因素应该进行综合分析,不能简单地归之于某个国家教育模式的影响;把中国高等教育说成苏联高等教育的翻版,这是不确切的。他指出:“建国后我国推行向苏联学习的政策,高等教育也照搬苏联的模式,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传统中还渗透着我们自己的传统。这种传统是长期积淀而成的。”[13]他还引用英国教育家阿什比的话说:“‘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遗传是指本身固有的传统,包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环境是指时代的影响,外部条件的影响。大学是如此,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传统更是如此。”[14]“教育传统受到各个时代,各个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是在不断变革中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国家的教育传统可以说是这个国家原有的教育传统遗传和变异的产物。”[15]

教育传统优劣的区分顾先生指出:“就本国的教育传统而言,其中有好的优秀的教育传统,也有不好的或者已经过时的教育传统。有些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就是优秀的教育传统,就会世世代代传下来。”[16]“教育传统中有些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是落后的、腐朽的,或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可取的,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落后了,今天就应该摒弃它。”[17]“对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要加以继承和发扬;对陈腐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要加以改革;已经丧失的优秀的教育传统,要加以恢复。”[18]“传统教育中有好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也有不好的或者过时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就是优秀的教育传统,就会世代流传下来。例如我国古代‘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教育中有些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可取的,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可能会变成落后的、腐朽的、不可取的。”[19]

教育传统的相对稳定性教育传统具有一定的、相对的稳定性和凝固性,因此它总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教育传统可以分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思想层面。物质层面表现在教育手段和设备、教具等方面;制度层面表现在学校制度、管理制度、考试制度等等;思想层面表现在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教学观、师生观等等教育观念。“在这三个层面中,教育思想起着主导作用,但它具有更强的凝固性。教育制度的改变虽然也要经过激烈的冲突,但它比教育思想的改变容易得多。”[20]

教育传统的发展性教育传统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而不是静止不动的。其自身处在“不断的传递、选择、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中”。[21]所以,教育创新的过程,就是教育传统新陈代谢的过程,就是优化旧的教育传统和创造新的教育传统的过程。

总之,教育传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演化。今天认为优秀的传统,明天可能会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又要不断创新。“教育创新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改革一切不符合当今时代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创造出新的教育传统。”[22]

二、论教育创新与文化传统

教育与文化传统的关系是传统教育理论较少涉猎的领域。这是顾先生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他在《教育:传统与变革》一书自序中说:“近十多年来,我最关注的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因此更多写的是这方面的文章。”他认为,了解和认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认识和理解该国或该民族教育的锁钥。他说:“教育创新要吸纳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23]

他强调指出:“教育传统既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因此它同样具有文化传统的那些特性,即民族性、变异性、稳定性。”[24]“一个国家的教育传统与文化传统一样有其本身的特质,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它适合于该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但不一定适合于别的国家。”[25]

顾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从国际与比较教育的宏观视野,来考察中国教育历史传统与教育创新问题,不仅主持了“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等重点课题,而且主编或撰著了《中国教育大系》、《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鲁迅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教育:传统与变革》等一系列著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教育与文化传统、教育与文化的传递传播、教育与文化选择、教育与文化变迁等问题,从各个侧面与不同维度,进行了静态的与动态的、历史的与逻辑的考察和独到的研究。他在这一领域内取得的系统的成果,为进一步深化教育创新与文化传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他说:“对教育传统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是传递、选择、发现、创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因此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会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26]

顾先生指出:文化传播和学术交流必然会带来不同文化的冲突和交融。“这种冲突和交融本来是互为影响的。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就曾经给西方文化极大的影响。但是近二百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了。列强诸国利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我们的国门,把先进的科学技术送了进来,同时也带进来了他们的文化。这些文化与本土文化有质的不同,要不要吸收,怎样吸收这些文化,就成为争论不休的问题。由于这些文化是外国人的大炮送进来的,中国人的心里总是不舒服,总想变个法儿接受它。于是出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夷之技以制夷’等论调;要不就是‘中国古已有之’没有什么新奇。总之,总是有点阿Q的味道。其实人类自出现以后总是在交往中发展。有交往就有文化的交流……没有互相交流,互相吸收,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发展。当然,殖民主义时代是文化的单向交流,是殖民者用强权推行他们的文化,企图消灭本土文化,所以受到被殖民国家和民族的抵制,这是可以理解的。”[27]

顾先生强调指出:我们不能因为怕被殖民化而拒绝一切外来文化,如果那样做将是愚蠢的。他对鲁迅的拿来主义进行了全面、精辟的阐述,认为鲁迅的拿来主义有三个特点:“一是主动去拿,不是等人送来,它区别于‘送来主义’,当然,既然送来了,也就不必客气;二是要有选择地拿,拿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不拿腐朽落后的东西,对送来的东西也一样;三是拿来的东西要改造,改造成有益的东西。”[28]顾先生特别强调要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他指出:“所谓国际化,就是要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所谓本土化,就是拿来以后改造成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在当代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文化教育的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把国际化、本土化结合起来,才能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29]反对西方中心主义和反对殖民文化是正确的,但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滑入东方中心主义的泥淖。顾先生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是在与别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中发展起来的。在当今时代尤其如此。我们要反对生搬硬套别国的文化,但我们主张吸收世界民族一切优秀文化。”[30]

顾先生指出:“一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的文化传统,必然就有一定的教育传统。”[31]“在全球化、国际化的浪潮中,各国教育更需要历史的、文化的自我认同。要借鉴别国的经验,首先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就像移植人体器官一样,首先要检查自己的身体,有没有接受别人的器官的能力,有没有排异现象。历史的、文化的自我认同也是在比较中认识的。例如东方文化的特点,必须在和西方文化相比较中才能显现出来。”[32]

顾先生认为,曾几何时,中国一度停滞和闭关自守,在科技和经济发展上落后于西方国家,是后发外发型国家,“因此长期以来把西方先发内发的现代化国家视为自己的榜样……较多地注意研究和介绍别国的教育经验,却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认识不足。”[33]“改革开放以后,犹如一下子打开窗户看到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因而迫不及待地把它们介绍到中国来。近些年来我们开始反思:国外的经验都是好的吗?能不能适合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结合?我们能不能创造出自己的经验?”这种反思就要求人们认真研究中国的文化传统,然后再与别国作比较。只有这种比较才具有深刻性。[34]

三、论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顾先生一贯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体;广大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呼吁教师要不辜负人民的希望和重托,牢记神圣使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默默耕耘,做爱国敬业的楷模,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的表率。他撰文号召向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学习,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做终身学习的先行者。

顾先生是教师出身,至今已经从教60年。1949年考进北京师大之前,他就在上海当过小学教员。他在江苏南菁中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对他终身选择教师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他2005年在《顾明远教育口述史》一书的前言中说他自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教师,虽说工作了五十多年,但也就是备课、讲课、写作,都是一般老师要做的工作。”这当然是顾先生的自谦之语。事实上,他先后在国内外著名高等师范院校学习,毕业后又先后在著名中学和大学工作;1991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9年又荣获“人民教师”称号。综其数十年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探讨,他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他在自选集《教育:传统与变革》一书的多篇文章对此都有论及。他通过对中国师道尊严教育传统的辩证分析,对西方教师角色论争的经验借鉴,并对两者进行了理性比较和阐释,从而提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最主要的要素,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强调一方面的作用,而忽视另一方面的作用。正确的师生观应该是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当旁观者,而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要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得到较好的训练。因此,新型的师生观对当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备教师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要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只有如此,才能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是顾先生一贯倡导的至理名言,可谓言简意赅、内蕴丰富、含义深刻。

人员、财物、结构、信息等教育系统四个要素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并不一致。“从四个要素来分析,则人员要素处于主导地位。”[35]顾先生主张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教育创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教师对推进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任重道远。广大人民群众对教师期望殷切,要求很高。顾先生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作为知识传播者和人类文明火炬传递者的教师,可以说生逢其时。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投入到教育创新的大潮中,投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做教育改革的先锋。”[36]

顾先生在多篇论文中反复申述这样的观点:教师职业应具有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教师是专业工作者。教育创新要紧密联系教师专业发展,要贴近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实际,深入研究解决教师面临的各种问题,超越以往的旧思想、旧模式,创造符合时展的新思想、新模式。他认为,教师教育现在正面临转型和创新的新时期。“教师已经不是像几十年以前那样,有知识就能当教师、当一名教书匠,而是要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质、高超的教育艺术,做一位研究型、反思型、创新型的教师。”[37]顾先生呼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教育创新的途径和措施,努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有所创造,开创中国教育创新的新局面。”[38]

四、论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观念创新

顾先生认为,教育创新的关键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在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特别是在当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增长方式转型的时代,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在国际激烈竞争的时代,我们更应该重视传统观念的转变……”[39]

我国悠久的教育历史上有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有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涌现了一大批光照千秋、影响深远的教育家。我国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也有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方法。但也毋庸讳言,由于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长期处于一种小生产的封闭社会,再加上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封闭的狭隘的教育思想观念,至今还影响着我国广大教师和家长。顾先生认为,当今亟待需要转变的主要有如下一些教育观念:狭隘的教育价值观;因循守旧的人才观;重学术轻技术的观念;片面的教学观和教学质量关。[40]

顾先生指出:“任何改革都要以一种思想为指导,教育改革也不能例外。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确立新的教育思想,改变旧的、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传统的教育思想,哪些是旧的、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41]我们要改革的所谓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是指一切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而不是指所有的传统教育思想。他说:“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教育传统,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继承关系。后一个社会的教育继承了前一个社会教育传统中适合于该社会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扬弃了不适合于它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42]要改革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就要分析我们现在的教育传统(即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是怎样形成的,也就是说:“要弄清我国的教育传统是怎样发展过来的,今天的教育传统从历代教育传统中继承了什么,形成了什么特点。”[43]

顾先生强调:改革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是针对着当前存在的教育传统而言的,不是无目的地去批判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且目前已不复存在的教育思想。我们今天存在的教育思想传统不是过去的教育思想传统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改造了的。“今天我们要摒弃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当然要追本溯源,才能了解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的由来及其危害;但是,着眼点在于说明它在今天能够得以存在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影响。”[44]

顾先生认为,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三类传统中,“教育思想是最不易改变的,但又是最重要的,它指导着每个教育者的行为,指导着新的教育制度和方法的制定和执行。”[45]教育思想往往根深蒂固。“有些虽然不适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也会用某种新的形式残存下来。”[46]例如,我国的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已经消失了,但是与科举制度相伴随的教育思想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却仍残留在人们的头脑中。“这就说明,传统教育思想的改变要比传统教育制度的改变困难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在教育改革中要特别重视教育思想转变的原因。”[47]因此,顾先生在总结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的成就时深有感触地说:“正是在思想解放的前提下我们对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48]

教育思想观念创新不是凭空就能完成的,既需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顾先生特别强调的。他说:“就我国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业门路的拓宽是根本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国际交流,扩大眼界是外部条件;随着教育的普及,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传统观念转化的内部动力。同时教育部门不能坐等条件的成熟,需要主动地积极地推行教育改革,以促使人们传统观念的转化。”[49]

顾先生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再次强调了教育思想观念创新的重要性。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改革开放30年最重要的成果是思想解放”;“解放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金钥匙”。[50]

五、论教育创新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创新的重点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因此,教育要深入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就在于创新。顾先生认为:“要有创新精神。要做到与时代同步,就必须要创新。因为时代在前进,不创新就会落伍,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51]但他没有把创新绝对化。他说:“当然创新并不是未来社会的唯一特征,创新也不是对人才的唯一要求,但创新无疑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近年来,来自教育内部和外部的种种批评,使我们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教育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比较成熟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52]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宗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是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人便因此提出要由教知识变为教能力、由练知识变为练能力、由考知识变为考能力的观点。必须指出,这仍然是一种旧的思维方式的延续。顾先生认为: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让学生主动地发展,不是被动地变掌握知识而为掌握能力。“因为,创新性作为人类的类本质,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标志,人可以制造工具,就表明创造性是内在于人的一种素质。摹仿和掌握外在灌输的东西,虽然有时会有助于创新的发挥,但它本身并不是创新。任何创造都是主动的,我们的教育不是去教学生掌握一个固定不变的程序,而是要创造宽松的环境。只有让受教育者自由、主动地进行自我发展,它们身上内隐的创造性素质才可能外显出来。当然不是说学生不需要教师给他传授知识,教他能力,知识和能力都是学生创造的基础,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发挥他内在的创造潜力。”[53]

顾先生一贯坚持教育创新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主张,认为面向全体学生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他大声呼吁改变学生评价标准,取消已经变了味的评“三好学生”的做法,取消奥数学校。他说:创新并不只是少数人特有的素质,我们不能总是把眼光盯在少数尖子身上,不能只进行所谓的精英教育,似乎只有少数天才才能培养成创新人才,大多数学生是庸才。“只重视少数人的教育正是窒息创造性的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如果整个社会的氛围是循规蹈矩的,如果大多数人的观念是因循守旧的,那么特立独行的人也很难脱颖而出,精英队伍也只能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相反,只有真正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整个民族的活力才能被真正地焕发起来。”[54]

顾先生认为:要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本身就应该是创新的,就应该具有自我革新的内在活力。“教育创新表现在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教师要大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例如许多教师总是把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对立起来,似乎推行了素质教育,学校的升学率就会降低。可是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教师既创造了素质教育的新经验,又提高了学校的升学率。更何况升学率并非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尺度。总之,只有创新,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下一代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有希望。”[55]

要进行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和学生观。顾先生说:“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人才?传统观念中‘学而优则仕’的人是人才,但是在今天这个社会需要多样化、职业发展多元化的时代,只要有社会责任心,勤奋努力,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就是人才。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过去认为考试成绩好的、听话的就是好学生,但在今天这个创新的时代、激烈竞争的时代,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恐怕不能算是好学生。所以教育观念不创新,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的人才。”[56]

倡导教育创新、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加强教育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先导和引领作用。“教育创新离不开已有的经验,要认真总结我们已有的经验,发扬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根据新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创造新的经验。”[57]“进行教育创新,就要开展教育研究。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把教育创新作为今后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把教育创新与当前的教育改革结合起来,争取在教育理论上有所突破。”[58]他在《李吉林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共8卷)首发式和敢峰教育思想研讨会等会议上都发表了同样的看法。他称李吉林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六、顾明远先生教育创新思想的特色

上述我们分类别群所梳理的顾先生教育创新思想各点都是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顾先生教育创新思想有以下特色。

(一)全面性

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具有同样重要的位置。教育创新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和人才的基础。而单独讲教育创新,也要全面地规划和具体实施,既要有教育思想观念、教育理论体系、教育方式手段的创新,又要有教育体制机制制度创新。

顾先生认为:教育改革在于创新,要有一些新思路,要有一些超常规发展。“要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恐怕首先要在观念上创新、在制度上创新,特别是制度上要创新。”[59]教育创新的重点是教育制度创新。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机制。“我们需要研究今天有哪些制度阻碍着教育发展;怎样排除这些障碍;如何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终身教育制度。”[60]教育制度创新要求我们必须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充分满足学习化社会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要。”[61]

顾先生说:“教育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工作。创新离不开实践,要认真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62]“传统需要继承和创新。没有继承,形成不了传统;没有创新,传统就会失去时代的意义。”[63]因此,必须在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才能具有活力,永葆青春。

顾先生教育创新思想的全面性还体现在他大力倡导教育创新要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特别强调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他说:“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但注意硬件建设较多,软件建设还跟不上。需要抓紧在软件建设上下功夫,包括课件资料库的建设和教师的培训。”[64]“教育创新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用教育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现代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65]

(二)发展性

顾明远先生的教育创新思想是建立在其长期研究和积累基础上的,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国际知名比较教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世界比较教育学会两主席之一,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比较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等。顾明远教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教育理论家的杰出代表。他在长期的教育理论研究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学术思想开放。他敢于坚持真理,坚持科学精神,并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针。改革开放30年来,他一直关注与现实有关的重大教育问题的研究。在顾先生的自选集《教育:传统与变革》中,可以明显地看出,顾先生的教育创新思想既是脉络清晰、一以贯之的,又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该书是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教育论丛》的一种,收录了顾先生1987年以来与“教育传统和教育变革”这一主题有关的学术论文、演讲、序跋等约计60篇,是顾先生长期以来教学和科研成果的结晶,反映了顾先生教育思想体系特别是其教育创新思想发展的清晰脉络。该书揭示了我国近现代教育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提出了在世纪之交教育领域反思传统、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宏观思路,论述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新方法、新举措,反映了教育学术界对教育传统与教育变革关系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涉及教育学、比较教育、教育史等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演化,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教育硕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嬗变等各个方面。

(三)现实性

顾先生紧密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对教育创新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其独树一帜的教育创新思想大大地丰富了中国当代教育理论宝库,也促进了中国教育创新的实践。他非常重视历史,重视在历史的长河中把握现实的问题,以形成自己的认知。他回望历史的落脚点是教育创新,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他不只是停留在单个事实或事件的精确描述上,而是把具体问题置于宏大的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以获得关于现实问题的全面而立体的解读。正如西方历史学家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顾先生的教育著述中流淌的是一条“活的”的历史长河。为探究现实的教育问题,他尤其重视挖掘历史的价值。“缺乏历史感的人,相对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肤浅的人;缺乏历史底蕴的学问,相对来说,恐怕也是比较肤浅的学问。”(瞿葆奎先生语)这种厚重的让历史告诉未来的现实意识在其著述中跃然纸上。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将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历史学融为一体,用自己的思想赋予教育事实或事件以生命灵动。

教育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使命所在。为了实现教育创新,我们需要关于教育创新的理论支持,也需要中国学派的现代教育创新思想的建设。坚持教育创新是顾先生一贯的学术思想。传统教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教育是在中国整个社会变革中不断演变和逐步形成的。教育创新需要稳步推进,不能一蹴而就;教育创新应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教育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并不是把传统教育抛弃掉,空中楼阁似地去构建一个现代教育,而是通过对传统教育的继承、选择、改造和发展来实现的。文化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之间,既有矛盾,又互相依存。中国教育创新,一方面要接受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包括外国的和中国自己创造的;另一方面又要正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的影响。顾先生提出,在教育创新过程中,既不能简单“泥古”,又不能盲目“崇洋”,必须在坚持民族特性的同时,重视传统观念的转变,以较快地适应时代要求。对于如何实现中国教育创新,顾先生明确提出,应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为指导,以全时空的教育观变革封闭式的学校教育观;以正确的多层次人才观变革封建传统“高官厚禄”的人才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变革教师有绝对权威、学生仅仅是教育对象的片面观念;以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辅相成的新型教学观变革唯知识论的传统教学观。

(四)世界性

顾明远范文篇6

为了繁荣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大力推进我县学校文化建设,经研究,决定举办**县教育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校文化建设报告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年10月21日,会期一天,上午8:00报到,8:30正式开会。

二、会议地点:**中学一楼报告厅

三、会议议程:

1、顾明远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作学校文化建设主题报告。

2、召开**县教育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

3、召开**县教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4、学校文化建设校长论坛。

5、**县教育学会第三届会员正式代表合影。

四、会议对象:

1、**县教育学会第三届会员正式代表(名单见附件);

2、直属各类学校校级领导或中层干部代表1名(作为列席代表与会,与县教育学会第三届会员正式代表不能重复);

3、各学区,乡镇中小学校级领导或中层干部代表(作为列席代表与会,与县教育学会第三届会员正式代表不能重复),具体名额分配如下:

五、注意事项:

1、会议要进行录播,请与会对象务必提前到达会场。会议期间务必遵守会议纪律,不迟到、早退,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

2、与会人员中餐由县教育局统一安排在**中学餐厅就餐。差旅费回原单位报销。

3、与会人员由所辖各学区或直属学校负责通知落实,列席代表名单于星期五下午4时前报县教科所老师(虚拟网:

顾明远范文篇7

1、改革教师资格认定的体制

完善教师教育的制度,应该重新审视界定教师资格条件,加重教学实践的比重和教育能力的考核,并且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定期进行考核,打破终身制。对教师的工作认定奖励是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应该对教师进行不断的考核和评定,划分出不同的等级,按不同的角色职能、胜任工作能力等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并分别提出不同的教育或培训要求,给予不同的专业职称和不同级别的待遇。

2、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

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是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它一方面会提高教师整体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形成一种社会竞争力,促使其他职业的优秀人才向教师这个职业进行转移。提高教师行业的待遇,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真正实现教师专业化,使教师行业成为吸引人的一种高尚的专业。

3、建立激励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机制

激励的核心是满足人的不同需要,这是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必须考虑教师的不同需要,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培训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要做到:(l)重视学历提高教育。(2)建立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专项基金,用于进修学习、学术交流,从事教改实验、承担科研项⑧默思sIs目等。(3)在教育教学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重奖,赋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如:名教师、首席教师等。(4)建立并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评价制度,并与教师的职评、聘任、工资晋升与先进评比等挂钩。

4、制定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评价是一种激励,它能开发人的潜能,培育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进取性。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不断促进教师积极进取的激励性评价,其目的是培养敬业精神,激发工作热情,启发教师专业自主和专业自由的乐趣,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注重教师积极参与的自主性评价。尊重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平等对话,形成合作互动关系;对教师的工作和潜能给予充分肯定。因此,注重教师内部动机来评价和激励教师的教学行为,构建全员参与,共同进步的教师评价模式S审视和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21世纪对人才的创新要求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对培养人才的教师的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培养“探究型”的学生;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在教师未来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教师培养将把职前与在职、普通师范与职业师范、定向型与非定向型师范统合在教师教育的概念中,它将具有以下基本走势。师专业化将是教师技术特征和地位特征的体现,也是教育行业吸引力产生的内在条件。教师专业化实际上是提高从事教育行业的职业门槛,它必然从某种意义上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也必将提高教师和教育行业的地位。从社会各大行业的地位状况来看,凡是教育层次比较高的行业,都已经获得或将会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正如马丁.特罗格所指出的:大学生从事某项工作能够提高这项工作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应用技巧和发挥创造性的机会。同时,最终提高了这一行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教师教育将成为被广泛理解的提高考专业化的制度性行为。正如布鲁贝克所言:实际上历史上不断重演的,只是并不完全原样地重演而已。这种重演在教育问题的处理上是特别常见的,只因时间和空间而有所不同罢了。而我国早在1920年就出现过师范大学是否独立设置的论争,到20世纪末的师范教育升格和向非定向型师范的急剧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的重演。用“教师教育”的理念取代“师范教育”的观念。传统的,’9币范教育”观念的局限性在于片面强调教师的定向和计划培养,缺乏开放与竞争;过分突出教师的职前培养,忽视教师的职后培育和终身教育。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在知识经济日益逼近的今天,传统的师范教育观念己经总体上落后于时代,教师培养模式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师范教育必须吸取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终身教育理念等新的教师教育观念。因此,必须实现由“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观念更新。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作为一个教学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是无限的,成熟只是相对的,而发展是绝对的。教师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人员,要经历一系列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其专业发展的内涵也是多层面、多领域的。

参考文献

[1]饶见维.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务[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2]王承绪,朱勃,顾明远,比较教育【Ml。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陈琴,庞丽娟,许晓辉.论教师专业【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1).

[4]GibsonWD.SoeialPerspeetivesonEdueation[M〕.NewYork:JohnWiley

[5]史宁中,柳海民.教师职业专业化:21世纪高师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9).

[6]袁锐愕.教师专业化与高素质教师:经验、理论与改革实践【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9]旧〕永井圣二.教师专业职论再考【J〕.教育社会学研究,1988(54).

[10]陈永明.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70).

[11]1奥田真丈.现代学校教育大事典〔Ml.日本:行政出版公司,1993.

[12]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442、443).

[13]钟启泉.教师“专业化”:涵意与课题[J].教育参考,1999,(4).

[14]旧〕佐藤学.教师:两难问题[M].日本:世织书房,1997,66一67,68一69.

[15]旧]浅沼茂.21世纪的教师形象[J].教育展望,2000,(l、2).

[16]旧]j混坂修.当今所示的教师形象、所期待的柳币形象〔J].学校经营,2001,(6).

[17]刀程晓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J〕.《光明日报》,2008年01月23日.

[18]卢真金.论骨干教师培训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模式〔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6):47“51.

[19〕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0.

[2]李天鹰.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效性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9).

[21]安保先.谈教师进修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交流材料,2001.

[22]任学兵.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4)

[23]廖霆.教师继续教育保障制度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4,(6).

[24]程红兵,刘民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应以内涵为本【J〕.中国教育报,2008年2月18日第5版。

[25]马立主主编,杨晓青,邵宝样副主编.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预测与对策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6]吴卫东.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7]余文森,连榕等编著.教师专业发展[M1.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8]王承绪,朱勃,顾明远.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9]杨小峻.寻求新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J〕.教育与现代化,2006,(4).

[30]彭拥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问题与展望【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1]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6).

顾明远范文篇8

[关键词]顾明远;教育思想;和谐共生;素质教育

顾明远先生执教已经60年了,漫漫历史长河积淀了先生厚重而丰富的教育思想。作为先生的学生,我非常幸运,虽然我阅历不深,但可以从先生那里获得经验;虽然我知识综合不够,但先生可以帮我扩大视野;虽然我知识结构起点不完整,但可以通过与先生的密切交往,凝练教育的核心价值。学习先生丰富的教育思想,需要细细品味,需要区分什么是大智慧,什么是小技巧;什么是大思路,什么是小方案。近年来,先生致力于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呐喊,提出了很多切中时弊的观点,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和共鸣。我认为这一系列的重要观点都凝练在先生的和谐共生哲学观上。正是这种一以贯之的哲学观,使先生的学术张力青春永驻,使先生的人格充满魅力。

一、四个正确对待

素质教育表现在哪里呢?先生认为,可以表现在“四个正确对待”上: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和正确对待自己。深入浅出地表达深邃的教育思想是先生的风格,这四个正确对待以其鲜明的指向体现了先生和谐共生的哲学观。

我们处在以科技文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人们在挣脱了各种劳役的同时,也进入一个以技术为本的世界。人们在效率、利润的追求中,逐渐淡化了自己应有的价值情感,变成了庞大的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器的零件。每个人在规定的角色位置上,通过一种有序的内部等级制度,展开彼此间的竞争,达到晋升的目的。学校和家庭成了无法躲避的场所,孩子们生活在其中,被动接受心灵隔离性质的应试训练,使一些学生失去了应有的丰富的爱心和同情心。少年弑母案、马加爵案都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力图伸展是人之本性。每个人都希望占有更多资源发展自己,而资源具有稀缺性,所以,人与人之间会出现冲突。然而,个人生存所需的许多资源只有通过别人才能得到,所以,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互相依赖的一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对他人的依赖愈来愈多。从本质上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组织及人与社会之间不应该是相互掠夺、互相争斗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社会的应然状态是和谐共生的,教育怎么办?先生的四个对待,已经给出了答案。学校是培养学生和谐共生的场所,应该在满足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情感需求,陶冶乐群性格,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共同生活能力等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

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的现代化,同时也是“人”的现代化,并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它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有人认为,素质教育与现实距离太远。其实它并不抽象,教育学生热爱自然、有社会责任感、与他人和谐相处、正确对待荣誉和挫折,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不应强化竞争

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学习本来就不应该鼓励竞争。教师的责任就是用高质量的教学吸引学生学习,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指导他们学习,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在教师高质量的教学下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还要强化什么竞争?

竞争与合作是人类进步的两大动力,也是组织发展的价值导向和运行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竞争价值、竞争思维与竞争理念一直主导着社会组织的变革,竞争已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教育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也成为日常话语和制订教育政策的选择方案。竞争冲击、消解了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激发了教育活力,提高了教育效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进行现代教育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以及进一步促进学校组织发展方面力所不及,甚至由于过度竞争而造成了诸多问题。

竞争导向的学校组织发展目标是提高升学率,这有意或无意地排斥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校甚至出现了过度竞争现象。教育目标功利化弱化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教育的科学性、人文性与民主性受到损害。

现实中,从宏观要素到微观要素均存在突出的不均衡现象,造成教育发展的偏差,也引发了一定的社会矛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度思考:造成这些教育问题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显然,过度的竞争是引发问题的根源。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竞争的边界,探索教育合作的内涵,凝聚教育政策的核心价值,以合作为导向,为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营造相互促进的教育环境。

近年来,先生多次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引起了强烈反响和讨论。正如先生所说的,那种评先进、评“三好”,都是把对成人的要求搬到了学生中来,是不符合青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青少年儿童正在成长过程中,他们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定型,他们的发展也不是线性的,有时会犯错误,会有曲折,现在学校中提倡的竞争只是扼杀个性的竞争,是不值得提倡的。我也密切关注社会对这一观点的反应,据网络调查统计,70%多的人同意先生的观点。其实,只要你认同素质教育,只要你认同和谐共生的哲学观,那么就会发现先生的观点是大智慧、大思路。借用一位诗人的话: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与这一目的没多少契合度的制度。三、开展和谐教育

先生最近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和谐教育就应该从多种视角、多种标准来评价学生,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最终实现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而不是把某个学生评下去。没有绝对的好学生和坏学生,只有某些方面甲学生优于乙学生,某些方面乙学生则优于甲学生。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开展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需要学校协调多方面的工作,如,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和谐、教师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具体到学生身上,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要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社会、教育和人三者间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是变个体需要为社会需要的过程,教育总是通过对人的培养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因此,和谐教育必须以是否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同时,教育也要满足每个个体自身和谐发展需要,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发展需要和兴趣需要。

先生认为,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是“统一规格、统一要求、统一模式”。在这种统一的政策下,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必然存在大量不适应的状况,由此引发了德育实效性不高、学习负担过重以及厌学情绪滋长等矛盾的产生。开展和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要从学生现实的认知特点、认知发展水平与需要出发,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创造性地处理,使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出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相适应,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在和谐基础之上能产生“共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发展达到最佳状态。

我们要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灵活的办学机制与之适应。开展和谐教育,改革现行的过度统一的教育政策是必由之路。

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先生的教育信条。先生说,教师如果能够坚守这个信条,教育就会成功。教育的爱建立在研究学生、理解学生与相信学生的基础上。他希望教师用更多的时间研究每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不能歧视和放弃学习困难的学生。师生的和谐是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爱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只有教师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爱,对学生充满了爱,才能有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使命感。有了这种充满爱的和谐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先生的呐喊是对教育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教育的召唤。

胡塞尔认为,科学不断成功和科学理性成为主思想使得人们把科学世界泛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忽视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当前我国教育困境与当年的欧洲惊人相似,教育同样被封闭于科学世界而偏离了作为自身根基和意义源泉的生活世界。从教育的本质而言,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是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人重要的实践活动形式。教育的根本旨趣和最终目的是使人过上幸福而有意义的生活。在一般意义上,幸福而有意义的生活是指个体在与社会共同体的进步趋势基本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和谐共生。教育不仅仅只是实现未来生活的手段和工具,教育本身就是生活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生活的意义。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将教育作为通达生活世界的工具,而是将教育本身看作生活世界本身,看作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顾明远范文篇9

【关键词】大学语文;民俗;教学;民族精神;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是理工科院校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教材选的内容大多以文学为导向,人文性极强,是学生认识社会,增长知识,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文学源于生活,而民俗就是生活,是民众在生活中形成的行为习惯,无论小说、诗歌、散文等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因子,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智力,还能激活学生思维,主动探索、建构新知识,创造新生活。

一、大学语文教材中渗透的民俗文化因素

民俗是民众创造、享用、传承的生活文化,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篇章渗透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因素。1、婚恋民俗大学语文选编文学篇章中蕴含着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婚恋习俗。(1)媒妁之言古人云:“谋合二姓曰媒,斟酌二姓曰妁。”媒妁就是撮合男女婚姻的媒人。《礼记•曲记》曰:“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礼记•坊记》曰“男女无媒不交。”诗经时代媒妁已成为婚姻民俗,《氓》曰:“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豳风•伐柯》曰:“取妻如何,匪媒不得。”《齐风•南山》曰:“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2)互赠信物民俗春秋时代,古风尚存,男女恋爱自由,男女可以互赠信物定情。《溱洧》曰:“维士与女,伊其相虐,赠之以芍药。”《邺风•静女》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男女私下传递信物成为诗经时代自由恋爱的民俗特征。传统社会,男女若有情,随身携带的物品都可作为定情信物赠送,如香囊、银簪、佩刀、剑等。《红楼梦》中柳湘连赠给尤三姐的是随身佩戴的宝剑。2、节日民俗(1)上巳日踏青、男女会合民俗诗经时代的郑国上巳节有男女会合民俗。《溱洧》曰:“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诗记录了三月上巳节,郑国青年男女在溱河、洧河岸旁游春踏青男女会合的热闹场面。(2)端午节赛龙舟民俗《边城》把端午节龙舟赛描写细腻、生动、形象:每只船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浆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浆手每人持一支短浆,随了鼓声缓冲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龙舟赛不但湘西有这一娱乐活动,中原同样有,如今端午节仍年年沿袭。

二、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的价值

民俗文化积淀着人类的生存智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和生活准则,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感情,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理想和信仰。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可以让大学生吸纳民族文化的精华,让民族文化嵌在大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1、提升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素质。教育家顾明远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靠的是民族精神,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可以唤醒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精神。“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其他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拥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2]而民俗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如《边城》中的端午节龙舟赛:雷鸣的鼓声,桨手们有节奏的划船声、两岸人助威的呐喊声,还有赛船后抓鸭子争先恐后的场面,彰显出湘西人旺盛的生命力和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中华民族就是靠奋发拼搏才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八年抗日战争,争取民族独立,靠国人的拼搏;卫星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秘密靠国人的奋发拼搏,如今的一带一路发展经济靠国人的奋发拼搏等,同样,学业亦靠拼搏,三年的高中拼搏,跨入大学、大学的拼搏跨入研究生等,无论事业、学业只有奋发拼搏才能赢得成就。2、和谐人际关系,增强交际能力。钟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导论》中说:中国民俗文化基本的哲学价值观点之一是“中和方圆说”。“中和方圆说”就是一种和谐思想。大学语文教材中渗透的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基因,对大学生和谐人关系,培养交际能力具有引导价值。教材中渗透的民俗文化和谐基因。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诗经•溱洧》写溱洧两岸的青年们上巳节出游的热闹追逐,互赠芍药场面;《边城》茶峒人端午节龙舟赛,十几个浆手齐心划船,众人合作的景观,这都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写照。爷爷买肉付钱与屠户收钱的行为:把钱交过手时,自己先数一次,又嘱咐屠户再数,屠户却照例不理会他,把一手钱哗的向长竹筒口丢去,他于是简直是妩媚的微笑着走了……这就是茶峒人,人与人之间那么和谐。

三、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的方式

1、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民俗文化内涵。叶涛在《民俗学导论》中说:“能够促使群体的民众共同遵守和实行的民俗,是生活在这些群体中的民众对群体的共同利益认同的一种结果。”[3]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生活方式不同,沿袭的民俗也不同,为了拓宽大学生的民俗文化视野,笔者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即以课文民俗事象作为点,带起不同地域民俗事象的面。中原的学生说,端午节用雄黄酒抹在小孩的鼻孔、耳朵眼处;北方的学生则说是抹额头;中原房檐插艾,而东北则是挂大蒜,这真是课堂小讲台,民俗大景观啊,以点带面教学方法不但有趣味性,而且民俗文化视野开阔。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不仅让大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事象,重在使大学生了解民俗事象的文化内涵,“因为民俗文化作为文化和生活的双重复合体,其外在的生活属性是内含的、深刻的文化属性的一种物化。”[4]2、人机交互,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给大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集声音、图像、动画、音乐为一体,使教学的内容动起来。动的画面能激发学习兴趣,鲁迅先生曾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灵感往往在兴趣产生,如看到《萧萧》中12岁的萧萧背着刚满3岁的丈夫时,会激发学生探寻传统社会婚姻制度的兴趣,产生研究童养媳社会根源的灵感。兴趣能激发情感,情感在一定情境中产生。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从民俗视觉教学大学语文,可以促使大学生执行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代表着群体的利益和愿望,它植根于民族的土壤,渗透着民族的情感,教学中鼓励大学生执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使他们成为中华民族“有根的一代”。同时,教学大学语文不能刻意地去讲民俗,忽略其它内容,而是顺其教学内容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人文素质为目的,对描述的民俗想象有意识地讲析,引起大学生的兴趣,鼓励大学生在生活中对民俗文化的认知,执行和传承,在认知、执行和传承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

作者:高梓梅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顾明远范文篇10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提问技巧

作为语言教师,PennyUr认为,我们的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来,因此,有效的提问技巧能使学生作出迅速的、相关的、完整的回答。相反,如果我们的提问造成学生长时间的沉默,或者只有最好的学生才能答出,或者学生只能作出十分简短的或不正确的回答,那么一定是我们的提问出了问题。可见,探究课堂提问技巧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课堂问题内容设置的技巧

1.目的要明确

即设计问题要紧紧围绕教材的要求,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就是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后,不仅能理解所参与的学习内容,而且还能唤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2.问题要有层次性

即应当是递进式的、有节奏的、前后衔接、相互呼应和逐步深化的。根据Bloom的问题分类共有六个层次。

(1)认知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说出记忆型的知识概念、原理,如教师出示所学过的单词、短语及句型,问学生:whatdoesthisword/phrase/thismean?这类问题一般适合用于提问中、下水平的学生。

(2)理解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对比,如教师就某一段落提问学生概括段落大意:what’sthemainideaofthisparagraph?Orwhatdidyoulearnfromthisparagraph?此类问题一般适合用来提问中等水平或中上水平的学生。

(3)应用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判断或交际,比如要求每两个同学一组就文章的内容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pleaseretellthepassagewithyourownwords。这一活动一般先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进行。

(4)分析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弄清事物之间的关系或事项的前因后果,最后得出结论。

(5)综合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一种新的或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6)评价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作出判断。

3.有启迪性

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利用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启迪学生,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引起学生的初步思考再层层递进,牵引学生的好奇心及思考能力,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从而获取或形成新知识。

4.有适应性

教师的提问应该面对全体学生,不能忽略任何一个。所以课堂提问应设计以中上等学生为基点,兼顾优、差生。无论哪个班组,都存在“中间大,两头小”的现象——中等生占绝大多数。课堂提问时,中等生回答的机会多一些。因此,要以中上等学生水平为主,使中等生经过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即“跳一跳,摘个桃”。为了适合优、差生的特殊需要,在此基础上将某些问题作一些深化,将某些问题分层次,以便在课堂中向优、差生提出。有的老师将一个中等生难以回答的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向差生提出,然后中等生总结,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二、提问的策略准备

1.停顿

当学生不能给出答案时,教师采用的策略应该是耐心等待,给学生时间去思考问题。如果等待学生仍然没有回答出问题,教师可以选用以下技巧的一种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

2.鼓励

有时学生可能没有作答,或只给出了部分回答,他们需要进一步的鼓励或在老师的帮助下,给出系统完整的回答。这个鼓励可以是一个手势,也可以是语言暗示,或鼓励的话语。

3.补充提问

补充提问是一种探究形式,有时学生的回答是不全面的,模棱两可,或仅局限于一点。进一步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原问题,给出更综合的回答。

4.提供补充信息源

因为学生缺少某些关键的信息,所以不能说出正确回答。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提供一些造成学生回答困难的缺失信息。通过提供补充信息来帮助学生要比直接告诉他们正确答案好的多。

5.转向

如果一个学生在鼓励、帮助后仍感到问题困难,这时应该召唤另一个学生帮助回答。不能让这位答不上来的学生感到难堪,挫败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他听课的心情。

三、课堂问题评答的技巧

给学生答问以积极强化,积极强化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技巧。这种技巧的效果是给学生一种成功感,一种他们正在自我实现的情感。此外,积极强化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的方式,它还能给学生这样一种感觉,即对自己的学习有一定的控制,有一定的发言权。一般而言,积极强化这种技巧主要表现为语言强化和非语言强化对学生的回答要热情鼓励,请不要吝啬你的鼓励语言和掌声,如从最简洁的语言“好”、“不错”、“很有趣”、“好观点”等,到针对具体成绩而展开的评价。关于后者有这样一个例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回答。不但组织得很有条理,而且还很有见解。”这样类似的话语就向学生表明,他的回答不仅被接受,而且还得到了称赞。即使是学生(特别是差生)回答错了,也要表扬他(她)敢于举手、敢于站起来和敢于积极答问的精神,如“别泄气,还有机会,咱们再争取。”“你的进步真大,敢于站起来,已经走出了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让他们体面地坐下。对于回答不全面的学生,要着重表扬他(她)对的部分。“真不错,你已经快要成功了!”“要是补充上这个条件,该有多好啊!”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的这几种技巧是极其重要的。教学实践也表明,它们对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效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应关注这些技巧,对不同的提问技能加以练习,不断实践,不断完善。这必定能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结果。

参考文献:

[1]PennyUr.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4.

[2]赵敏霞.教师课堂提问新探[J].北京教育,2003,(11).

[3]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