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7:41:15

古民居范文篇1

一、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赋予了皖南民居装饰艺术的灵感

(一)皖南的地形地貌气候因素

皖南,顾名思义,就是安徽的南部。而皖南古民居多集中于安徽的南部山区,这里的地形地貌气候形成了皖南古民居的形制和装饰特点。皖南地区多山的地理地貌环境,使之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闭塞的交通。而在抵抗自然能力不高古代社会,这种地理地貌环境,往往给人一种稳定感。而适宜的四季气候,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古人来此繁衍生息,总之,对于皖南古民居来说,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成为皖南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形成的客观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选址、朝向、建筑形式及房屋的建筑结构特征。不仅如此,周遭美轮美奂的自然环境,对于皖南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美情美景也陶冶了皖南人的艺术旨趣。观为皖南民居装饰提供广泛的内容题材和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明显的地方特色。比如在皖南古民居中最常见的装饰作品“三雕”和窗额画中,山水题材的作品往往都是根据皖南地区的典型植如松、杜鹃等制作的“黄山松涛”、“白岳飞云”等景观;而其中人物耕织题材的作品如扣柴、翻土、放牧、担水、捕鱼等都是皖南地区典型生产方式的反映。

(二)皖南的木、石材料提供了皖南建筑丰富的物质资源

皖南的独特皖南地形和气候环境,也孕育了皖南古民居的特色建筑和装饰材料。如皖南古民居中建筑装饰必须的木材,特别适合在皖南的地形和气候环境中生长,这些多年生林木成为了皖南古民居建筑装饰中大量采用木结构奠定了就地取材的基础。皖南地区生长的杉木、银杏、柏木、和楠木,木理通直,坚韧耐腐,是上等建筑用材。得天独厚的资源木材优势,为皖南建筑装饰艺术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外,用于砖雕的青砖来自于丰富的河道水系资源所带来的多年沉积的精土。而山地的地形环境,使得皖南地区还盛产优质石材,皖南古民居的砖块和石块的来源提供了保障。如黟县青、茶园石、龙尾石等更是用于建筑装饰的上好材料。在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中形成的以木材、砖块和石材为材质的建筑装饰艺术的代表——“徽州三雕”(即木雕、砖雕、石雕),成为皖南雕刻艺人们发挥才智的天地,广泛运用于民居建筑的装饰如柱、柱础、门框、照壁、漏窗、石镜、石狮等,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工艺作品精湛的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赋予了皖南民居装饰艺术的精神

(一)儒家文化中的程朱理学思想

中原民居建筑文化是以北方官式建筑为基础,其精神向度是儒家的伦理道德秩序,这些被物化后凝固在了皖南的建筑装饰艺术中,文化不可避免的被打上儒家伦理道德的烙印。比如,在厅堂中采用中轴线对称形式,对于“主右宾左”、“前堂后室”、“左昭右穆”等功能的界定在建筑分区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又如所有的皖南古民居都遵循国家颁布的庶民屋舍的等级制度,这是出于对等级森严的宗法秩序的无条件遵守。在各民居中,多有用于表意的匾额楹联等,其内容涵盖了多种伦理道德内涵。

(二)思想、信仰、民俗基础

在思想上,首先皖南古民居中反应出的儒家思想十分浓重,在明清两代这种程朱理学的教化禁锢更为强烈,束缚了皖南人的思想和信仰,束缚了皖南人的言行。所有的皖南古民居都遵循国家颁布的庶民屋舍的等级制度,这是出于对等级森严的宗法秩序的无条件遵守。皖南古民居建筑的等级秩序、高度的程式化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而徽商宅第不敢违背朝廷的限制,又想显出自己的身价,只能在精丽的雕刻上找出路。此外,佛、道教的思想也渗透到皖南地区村民的思想和信仰中来,这在古民居的楹联中就可以看出,其内容中对慈、爱的表意,就是这种影响的具体体现。皖南人所体现出的内敛自守,视淡泊为雅为真的民族性格,皖南古建筑内敛的品质和淡泊的色彩也体现出了理学在艺术上精神内涵。

(三)社会结构和宗族社会

社会结构在社会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不断地发生着变迁,这种情况下就长期保留着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和变种。这种血缘纽带维系着皖南社会的宗族制度,对宗族社会的治理起到了凝固、律己、律人的作用。皖南地区形成的聚族而居的宗族社会,它以宗祠为统治中心,蕴含其中的宗族思想与它的兴盛和宗族观念的巩固联系紧密。程朱理学的兴起,加深了皖南当地居民的宗族观念和凝聚力。它将传统封建道德思想在伦理上进行了具体化,肯定族权、父权、夫权在家族社会中的神圣。皖南古建筑以白墙、黑瓦、马头墙为表型特征都与其密不可分,如建筑的尊卑有序、内外有别都是宗法制度的尊卑、内外观念的集中体现。住房内部布局也是遵循着中上侧下、后上前下、左上右下的次序进行安排;高而小的窗、马头墙、屏门等的设置则保持了家庭的私密性,体现出内外有别的思想,起到了保私的作用。

古民居范文篇2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安吉古民居(以下简称古民居),是指本县境内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宅、祠堂、寺庙、礼堂、楼、台、亭、阁等代表性建筑物及构件。

第三条古民居保护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保护古村风貌为前提,以保护历史村落为基础,以保护历史环境为核心,以保护院落完整为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监督检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加、群众参与古民居保护的工作格局,建立古民居保护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动发展的机制。古民居保护的基本原则是,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第四条古民居受国家法律保护。集体和私人所有的古民居,其所有权受国家法律保护。古民居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

第二章保护与管理

第五条县文广新局负责领导、组织本县境内古民居的普查工作,县文保所负责建立古民居档案,分别确定推荐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

各乡镇(街道)负责保护本辖区内的古民居。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定保护目标、明确保护责任、落实保护措施,科学决策,正确引导,把古民居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公安、工商、文广、国土、规划与建设、旅游、林业等职能部门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部门优势,认真履行所承担的保护古民居的职责。共同做好古民居保护工作,维护古民居文物管理秩序。

各乡镇(街道)要依法对本辖区内古民居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文物行政执法监察人员依法对古民居保护行使监督、检查的职能。

第七条各乡镇(街道)应当正确处理保护古民居与改善古民居居民居住条件的关系,制定本辖区的古民居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无能力管理的古民居,各乡镇(街道)拟定具体保护管理办法,并加以实施。

第八条各乡镇(街道)负责,分片、分期拆除古民居院落内增建或搭建各类违章建筑和临时建筑,保持古民居院落格局完整;督促住户逐步改造古民居院内在原有房屋基础上修建的现代建筑,恢复历史原貌,保护古民居院落风貌完整。

第九条实行古民居保护责任制。属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由文广新局与住户签订保护责任书;属文物保护点的古民居由县文保所与住户签订保护责任书;其他古民居由辖区村(社区)保护管理。

以古民居为主体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应当建立古民居保护专门组织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古民居较多的乡镇(街道)应支持建立民间古民居保护组织。

第十条落实古民居保护巡视制。各乡镇文化、规划与建设要按职能确定专人对古民居保护区进行巡视,对违章建设或破坏古民居的行为及时制止或报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一条严格执行规划管理。属文物保护单位的由规划与建设局会同文广新局负责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禁止进行对古民居历史传统格局和风貌构成影响的大面积改造。

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古民居保护规划的编制,明确保护范围、原则和要点,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与要求,措施得力的由县人民政府进行奖励补助,对于破坏古民居的,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二条对无法实施原址保护的古民居,经批准可以按原状易地迁移集中保护。

第十三条古民居的所有者、使用者应负责古民居的消防安全,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接受公安消防部门的检查、指导。

第十四条鼓励社会各界研究古民居的风貌特色、建造艺术,研究保护与建设矛盾的解决办法,做到传统风貌特色的发掘与现代“美丽乡村”个性创造的有机结合,达到“美丽乡村”特色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统一。

第三章维修与利用

第十五条县文广新局对全县的古民居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工作负有指导、监督责任。各乡镇(街道)对本辖区内的古民居文物保护点和其他艺术价值较高的建筑的维修工作负有领导、监督责任。

第十六条古民居的维修应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设计、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条件,并经县文广新局同意,方可从事古民居文物保护单位的设计和维修。

古民居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对象的维修,其维修方案应报县文广新局审查批准。其他一般古民居的维修应接受县文保所的指导。

第十七条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除可以建立博物馆、保管所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外,必须作其他用途的,应经县文广新局同意报县人民政府备案,核定文物保护点,报县文保所同意,报县文广新局备案。未核定为文物保护点的古民居作其他用途的应报各乡镇(街道)同意,报县文广新局备案。

第十八条鼓励和支持国内外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古民居的保护维修和开发利用。

禁止一切破坏性使用古民居的行为。

县文广新局应加强对古民居开发利用的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四章经费

第十九条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产权人为主的保护措施,多渠道、多方式融资,加大古民居保护的资金投入。属行政、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古民居,依据房屋保存现状,限期由使用单位投资维修保护;属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由县、乡镇两级政府维修保护。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文物保护管理经费50万元,用于古民居的保护和修缮工程。乡镇(街道)应根据本地区古民居保护维修和财力的情况,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古民居保护和维修。

第二十条古民居的所有者、使用者应负责对其使用的古民居进行保养维修。维修经费确有困难的,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由县文广新局确定补助方案,属县文物保护点,由乡镇、街道确定补助方案,其它一般古民居由各村和社区确定补助方案。无法实施补助的向全社会推出认养保护使用制,具体根据情况确定认养协议。

第二十一条依法设立的文物保护基金,将古民居的保护与维修列为重要开支项目,鼓励民间自筹资金投入古民居维修保护利用。

第二十二条纳税人通过文广新局或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对古民居文物保护单位捐赠的,依照法律规定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

第二十三条开发、利用古民居所得收入,应主要用于对古民居的保养与维修。

第二十四条古民居保护、维修经费应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财政、审计和文广新局应加强对古民居保护、维修经费的监督管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违反文物保护法行为的,由县文广新局依法处理;损坏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由文广新局责令其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第二十六条行政管理部门及国家工作人员在古民居保护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按照相关办法进行查处。

第六章附则

古民居范文篇3

关键词:徽州;古民居;建筑;传统文化;风水

徽州古民居建筑不仅仅是为当地人们提供一层单纯的物质外壳,其内外构造以及建造过程都深受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当时社会环境所影响,因此徽州古民居建筑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而这些造型精美的古民居建筑,也正体现了徽州人世代的愿望和信念,同时也见解表达出了其对于社会的希望和祈祷。本文就从徽州古居民建筑中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入手,来展现当时徽州人的情感和梦想。

一、徽州古民居建筑中传统文化的隐喻性表达

徽州古民居建筑被国内外游客认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而无论是在徽州古民居建筑的整体布局还是其内部装饰、构造中,我们都能通过隐喻视角,来深层次解读建筑中蕴含着深厚中国特色历史文化底蕴的元素。(一)老子“道法自然”审美思想的隐喻表达。整体而言,徽州古民居建筑的主体色彩是灰白两色,其建筑上黑白相间的色彩效果,以及利用“黑、白、灰”三种颜色变化形成的独特建筑色调,隐喻着我国道家学派中“道法自然”的文化意境[1]。“大象无形”是道家创始人老子主张的审美思想,而随后庄周又进一步扩展了其审美思想,提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审美观点。而徽派古民居在对于建筑色彩的运用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因受到道家老子以及庄周的影响。而到后来,又出现了一种对徽州古民居建设彩色文化造成极大冲击的学说,那就是曾在当地广为流传的程朱新安理学。朱熹生平将自然平淡作为其美学理想,而徽州的儒士文人更是将朱熹自然平淡的思想奉为经典,势必样样都严格遵循“自然”“平淡”,因此使得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处处都呈现着老子和庄周的美学思想。(二)“马头墙”—徽商事业有成的隐喻表达。从隐喻视角来讲,“马头墙”不仅仅是徽州古民居建筑中最具代表价值的元素之一,同时还是徽商有效向外界展示其事业腾达、实力雄厚的重要承载物。首先,徽州古民居建筑中的马头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其高低错落排列形式使得其具备多样化的象征意义。马头墙与徽州古民居建筑紧密相连,构建成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体。从远处观望,只见青霭缭绕,无数马头依傍在云霄,如同飞腾疾驰之势,从而为墙上马头赋予蓬勃的生命力,隐喻表达着徽商事业的蓬勃生机。其次,马头墙一改以往墙壁单调、无趣的面貌,转而以高耸挺立的方式使得其成为了一件具有极高欣赏价值的艺术品。而对于徽州古民居建筑来讲,正是因为马头墙独特的艺术造型,才使得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空间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同时也使得墙上马头的运动感更加强烈,从而能够让游客轻易就能感受到蕴藏在建筑中的勃勃生机[2]。因此,可以说马头墙是徽州商人生活发达、事业成功的象征,也是徽州迅猛发展的象征。(三)封建等级观念的隐喻表达—建筑结构、颜色、朝向。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用来维护其统治能力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统治秩序,而这些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都有着隐喻性体现。首先,从建筑“两层多进”的整体结构来看。徽州古民居建筑中,绝大多数古建筑都是两层多进,这不仅是当时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直接体现,也是徽商身份低下的隐喻表达[3]。根据《明史•舆服志》中所记载,社会底层庶民的房屋“架多而间少”,并且禁止使用彩色颜料来装饰房屋。所以,在封建统治时期,即便拥有万贯家财,是富豪之商,但因身份限制,其私宅内部装饰以及整体布局也都有着极大约束。其次,从建筑“灰”“白”主体的颜色装饰来看。在封建社会时期,不同社会阶段所能使用的颜色也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如在《周礼》中所述,天子主“丹”、诸侯主“黝”,而大夫则只能用“黄”来进行颜色装饰。而在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对民间颜色的使用也有着极为苛刻的限制。尽管徽商在当时的经济领域有着显著成就,但是其社会地位以及政治地位却与底层庶民相差无几。因此,在建筑装饰上,其无法使用各种绚丽多彩的鲜艳颜色和图案,尤其是代表“皇权”的黄色,更是不敢触及,而这也是造成徽州古民居建筑一直以来都以“灰”“白”两种颜色作为主色调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从建筑朝向“讳南”来看。除建筑整体布局以及其内部颜色装饰之外,徽州古民居建筑的朝向也隐喻表达着封建时期徽商身份较低的事实。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将南称作“至尊”,因为其所建造的皇宫以及各类庙宇等,都朝向正南方向,这被称之为“南面称尊”。而正是因为“南向”在封建时期具有如此尊荣,所以除皇室之外,民间造房是断断不敢以子午线正南向为造房基线,无论是房主身份地位有多高,其都得保证房屋朝向偏东或者是偏西,从而避免因犯“讳”而获罪。因此,在目前现存的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几乎不存在正南朝向的房屋。(四)以宗法文化制度的隐喻表达—集聚化建筑群体布局。由于我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将血缘关系作为直接纽带的宗族社会,因此在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影响下,徽州古民居建筑群体所体现的最大特点就是集聚化、系统化。表现为:其一,“同姓而居,不杂异姓”。即便处于同一村落,但是村落中各姓各族的宗祠和民居划分都极为分明;其二,不论宗族体系内人多人少,象征其宗法势力的祠堂,以及其他一系列能够展现宗族荣耀的设施都非常齐全;其三,对于建筑群体布局极为讲究,并且各姓各宗族的建筑群体均围绕祠堂展开;其四,徽州古民居内部严格遵循“长幼有序”的排列原则,其活动空间按照堂、庭院、廊以及厢房的顺序依次排列,并且建筑内不同空间其界定换分也有所不同,如其中庭院、堂以及廊是公共活动空间,其他如厢房等则是个人活动空间,秩序感十分强烈。

二、徽州古民居建筑中风水文化的隐喻性表达

风水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尤为常见,而徽人对于风水则更加重视,因此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无论是其村落选址,还是设计装饰,都存在风水理论的作用效果。(一)从“枕山环水”的选址原则来看。徽州古民居建筑“枕山环水”的选择原则,隐喻着其对事业腾达、宗族繁荣的心理寄托。封建时期,人们认为住宅地理位置的选择对于家族后续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为其在村落选址的抉择上是慎之又慎。一般来讲,在山地或者丘陵地带,人们选择村落位置时都会以“依山傍水”为基本原则,这种选址方式利用自然水系的便利,使得居民视野得到充分开阔,并且远离旱涝之灾。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其选址原则除要“依山傍水”之外,还必须做到“枕山环水”。徽人在选址村落住址时,可以说是无村不卜,这些都可从徽州各姓各族的世代宗谱内找到详细记载。(二)从宏村“卧牛”形规划来看。当村落选址地带的风水,不能完全满足上等风水需求时,人们就想方设法的对它进行改造,力求达到完美,这种隐喻在改善村落风水的行为寄托着徽商能够世代繁荣的美好愿望。如黟县汪氏宗族,其宗族世代所居住的宏村,最早建于南宋时期。初期,宏村发展速度缓慢,后在明永乐年间,经风水大师勘察,认为该地形势为一头卧牛,因此指点宏村人凿挖“月塘”,认作“牛胃”。此后,宏村汪氏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有所突破。宏村内部的建筑依靠月塘向外延伸,被称之为“牛身”。同时,村民又在村内凿挖了一条水圳认作“牛肠”。水圳从村西引水,其内部南转东出,从形势上来看几乎是贯穿整个“牛胃”。(三)从水口建设以及住宅朝向来看。首先是水口建设。风水对于徽州古民居村落的水口建设影响较大。在徽州人建造村落期间,水口不仅有入口的作用,更隐喻着徽商事业的发展能否一帆风顺。因此,在徽州人营建村落期间,其对于水口建设十分讲究。其次是民居朝向。上文提到,徽州古民居建筑中,正南朝向的房屋很少,一方面是因为封建社会时期,为避免犯“讳”,民间在建造房屋时,其房屋朝向都会刻意避开正南方向。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趋吉避凶的考虑。徽州人认为,房屋门向的选择,对趋吉避凶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除要正确选择门向之外,徽人还会以符镇或者改造等方式来进行趋吉避凶。其中在门前挂神鉴,或者放置符镇“石敢当”等都是徽州古民居建筑中较为常见的门向避让措施。

三、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徽商心理的隐喻性表达

与其他古村落相比,徽州古村落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是凭借在全国各地经商谋生的徽州人所提供的经济为支柱的村落,可以说徽州古村落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农耕事业的支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国策,因此在徽州古居民中,随处可见徽商对于自身安全以及反抗封建统治者“抑商”的隐喻性表达。(一)“高墙小窗”“东瓶西镜”—追求平安的隐喻性表达。首先在徽州古民居建造层面,其内部典型的庭院结构是由建筑内的天井以及高墙小窗所构成的封闭式环境,并且单从庭院内天井的深度来看,徽州古民居建筑内的天井要远深与其他村落的天井,这就隐喻着徽商对于自身安全的思考。并且徽州古民居四面由高墙维护,犹如一座戒备森严的古堡,居住其中则有着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这与徽商致力于为家人构建一个安全、封闭环境的心理有着莫大联系[4]。其次在内部陈设层面。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其厅堂照壁上经常会挂有寿、福、禄三星,寓意“吉祥如意”。此外,另有条案摆在其中堂下,并且在条案中间位置常常会放置自鸣钟,另有精美瓷器帽筒摆放着钟摆两侧,其中帽筒左摆瓷器,右摆镜子。这种摆放方式的主要意境在于取“瓶”“镜”之谐音,隐喻“平静”之意。同时,自鸣钟运转时发出的“滴答”声,又和左右瓶镜构成“终身平静”的谐音。这可以看做是徽商长时间在外经营谋生,因为对家人、对自己能够永享平安的一种期待。(二)“四水归堂”—徽商聚财心理的隐喻性表达。从建筑中“理水”层面看。对于商人来讲,其“以聚为本”,因此从风水角度来讲,水是财富的象征,“聚水”则是“聚财”的隐喻。在徽州地区广为流传的“四水归堂”,就是对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天井”的最好诠释。徽商们将建筑中的“天井”认作中心,使得四水尽归堂,以此来象征其“聚财”的心理。另外,每当下雨时,雨水会沿建筑屋顶,一路流向庭院的天井之中,这也是徽商聚财的典型心理体现。(三)“三重装饰”“商字门”等—徽商反抗“重农抑商”的隐喻性表达。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以贯之国策。如清雍正时期,皇帝就曾提出“四民以士为长,农次之,工商其下”的治国思想,足以可见商人在封建时期的社会地位之低。因此,徽商虽然经商有道,拥有巨大财力,但在当时却无法获得与其财力相匹配的社会地位以及尊重,这就直接导致徽商出现心理失衡。而为最大程度的平衡心理,徽商在其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尽显奢华,以此来向外界证明自己的财力和地位,这一做法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上有着所体现。首先从建筑中的“三雕装饰”进行隐喻分析。徽商不具备显赫的社会地位以及政治地位,因此其虽然手握庞大财力,但是在建造住宅时,仍旧不敢逾越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规定,无论财力多么雄厚,其只能遵从“三间五架”的构造形式。但是为充分发挥徽商经济实力的优势,徽商在建造住宅时,除运用“一屋多进”的建造原则之外,其在住宅内部和外部的装饰上都极为讲究,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三雕装饰。三雕装饰中,石雕的浑厚稳重、木雕的灵韵优雅、砖雕的玲珑剔透,无一不隐喻着徽商对摆脱封建压制的寄托。其次从建筑中的商字门进行隐喻分析。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多数住宅太师壁顶上的梁托以及楼坊都雕刻成“倒元宝”形状,这两个倒挂的元宝和太师壁左右门柱构成一个缺少“口”部的“商”字。而人有一口,因此,每当人从其下经过,正好将“商”字填补完整。徽商采用这种隐喻性方式的目的在于,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布衣平民,其身份和地位都在商人之下,以此来平衡其失衡心理。最后是从建筑中随处可见的八仙图案进行隐喻分析。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砖木雕画中的八仙图案随处可见,这除与徽州人崇尚八仙之外,还有另一层隐喻表达。在封建时期,博览群书谋得一官半职通常是上策,但如果踏不进官场也无所谓,其还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其他领域内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可以说,“八仙”图案,也是徽商反抗当时“抑商”政策的隐喻表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徽州古民居建筑作为我国古村落建筑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其村落选址、外部构造,以及住宅内部装饰,都蕴藏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也直接体现着当时徽人,尤其是徽商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理念。隐喻视角下,徽州古民居建筑中不仅体现着我国封建时期鲜明的等级制度观念,同时也包含着老子、庄周主张的“自然平易”为主体的审美思想,而其建筑内的马头墙更是将徽州建筑的象征文化发挥到极致。除此以外,风水观念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也有着显著体现,徽州古民居建筑除要“依山傍水”之外,更要达到“枕山环水”的境界,从而寄托其宗族繁荣昌盛、事业和地位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李玲玉.历史文化视域中的徽州民居[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01):68-73.

〔2〕齐宛苑.徽州古民居的和谐生态观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117-121.

〔3〕朱华,宿晶晶.文化资本视域下徽州古民居木作空间的隐喻与形塑[J].艺术科技,2016(07):55-56.

古民居范文篇4

关键词:宝镜村;古民居建筑;建筑文化;建筑装饰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位于纵贯湖南、广西边界的岭间盆地中央,它是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被誉为“神州瑶都”。而宝镜村就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该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古建筑群规模庞大、保存完好,有“湘南清代瑶汉杂居民居建筑博物馆”之称,其建筑文化特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和人文气息。下文将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2个视角分类研究江华大圩镇宝镜村古民居建筑特征的形成因素,并从研究结果中得出对现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

1自然因素对宝镜村古民居建筑文化特征的形成作用

1.1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贯穿整个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史,而气候条件是影响宝镜村古民居建筑特征的一个基本因素。宝镜村正处于湖南南部山区的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润充沛,光照充足。湘南地区的先民们通过长期的摸索总结,逐渐形成了“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选址格局。背山可以屏挡冬季的寒流,面水可以应纳夏季的凉风,宝镜村就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村的正前方是一条溪流,自南往北绕村而过,后面是堆翠滴绿的青山,两山之间的空地俗称狮子凹,又称卧虎坪,而整齐排列的山峦就像一条巨龙,一直往南蜿蜒而去,宝镜村正好处于龙头的位置,占尽天时地利,可见村民在建房选址时对适宜居住性的要求,而这实质上也是人们生存繁衍的必备环境条件。1.2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影响宝镜村古民居建筑形成的又一项基础性因素。宝镜村所处的湘南地区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山地多、平地少,溪流密布,这对宝镜村古民居“规模小,分布散,布局灵活”的建筑格局的形成有直接影响。而村民在为建筑选址搭建时所考虑的因素(或可称为“讲究”)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靠近水源,便于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视野开阔;二是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交通十分便利;三是处于河流阶地上,有耕作土壤且能避免洪水侵袭。宝镜村背山面水,西侧有大片肥沃的土地,便于耕种,而村前的河流正好方便了村民引流灌溉,这也满足了选址的3个基本条件。1.3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作为建筑建造活动的必要条件,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当地独特的地域性材料和特色资源为造就具有独特地域性的人居建筑风格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宝境村境内山体土质疏松,雨季来临时,人们为了抵御山洪,加固屋脚,于是巧妙地就地取材,用当地盛产的石灰岩做大门门槛、石柱基、桥梁等。此外,湘南地区盛产樟木、松木、杉木等木材,其中樟木最结实耐用,且具有驱虫和防霉的作用,因而宝镜村中大量民居选用樟树作木构架,也因此形成了浓郁的地方民居风格。正是这种坚硬石材与温润木材的结合,使宝境村古民居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韵味与人文情怀。

2人文因素对宝镜村古民居建筑文化特征的内在影响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传统建筑中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又有儒家的中庸之道和礼仪宗法观念等,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中国古建筑的设计精神与建筑理念,宝镜村古民居建筑同样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在其建筑布局形式和装饰题材中也处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2.1“天井人居”的庭院空间布局模式。宝镜村古民居大多属于群体组合中“天井人居”的建筑布局模式,这种布局模式以围绕中轴线上的天井为核心,进而布置厅堂、东西厢房、侧室、廊等其他结构单元,这种平面布局的模式就被称作“天井人居”。宝镜村“天井人居”的建筑群体组合方式所构建的空间秩序与儒家所宣扬的伦理秩序形成了同构对应现象,也体现了宝镜村重血缘宗法观念的民俗,这与北方的四合院式住宅建筑有本质区别。王国维认为,传统建筑群体组合的文化成因,不过是“血亲家族伦理”和礼制要求的尊卑等级秩序的文化象征。这不仅存在于皇家宫殿的组合形式中,就连民居建筑也是如此,宝镜村古民居中“天井人居”的特点正是契合了这一点。2.2独具地方艺术风格的装饰题材。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有期望与憧憬。农民希望风调雨顺,秀才期望金榜题名,官员希望加官进爵等等。宝镜人求安祈福的心理就集中体现在民居装饰上:在门楼、马头墙、檐口、墙面、神龛、照壁等处各个部件上进行艺术加工处理,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案纹样,使宝镜人居建筑散发出浓郁的地方艺术风格。新屋门楼上的一对圆形户对,左边刻有凤凰和葵树,旁边配以云彩,葵树是特别招惹蝙蝠的,“蝠”与“福”同音,隐含的寓意就是“引福入堂”。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装饰纹案也成为了宝镜村建筑艺术和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3宝镜古民居建筑文化对现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

宝镜古民居依山而建,傍水而居,不屈从于天地,不凌驾于自然。其中体现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更表达了湘南先辈们对天地自然的尊重。这样的观念与态度对人们当代居住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不考虑自然环境,企图改造自然,单纯追求经济指标或建筑形式的做法有重要启示意义。宝镜村内民居建筑按照严格的长幼尊卑宗族等级秩序进行排列布局,体现出传统民居建筑需要传达的宗法和礼制观念。很明显,这些传统精神与人们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在当代居住建筑设计中,更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态度,使设计服务于人,为人创造便利,而不应该刻意追求阶级等级的区分。此外,在当代民居建筑设计中,更需要关注人的行为和生活,对社会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创造出和谐的、以人为本且具有“质量”的现代人居环境。目前研究宝镜村传统人居文化不仅是为了追溯过去,重新弘扬先民所创造的辉煌历史和优秀文化,更重要的是结合当代社会背景,发掘宝镜传统人居文化的当代意义、现实价值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胡师正.湘南传统人居文化特征[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古镇书》编辑部.湖南贰拾伍座经典古镇[M].南海出版公司,2004

[3]何次贤.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的分布与生存环境现状调查[J].湘南学院学报,2011(1)

[4]何峰.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与适应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

古民居范文篇5

现存的赣式古民居主要建立在明清时期,目前随着研究人员的挖掘,使很多边远地区的民居浮出水面,通过国家和当地政府的一系列相关政策,这些民居被妥善的保护起来。并通过媒体、网络、旅游等形式宣传,使赣式民居文化广为流传。江西的古民居主要集中在婺源、赣南等地区。目前婺源县拥有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个全国民俗文化村,1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婺源宗祠、清华彩虹桥、理坑村古民居3处13个点荣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三雕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江西婺源县沱川乡的理坑,建村于南宋初年,是婺源县明清建筑保护最为完整的村庄之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而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一绝,以体量巨大、防卫功能完备,集家、堡、祠于一体的客家民居中,世人公认的赣南方形围屋是最具代表性之一的,是有形客家文化中的代表与象征。它是公元三世纪东汉中后期中原地区大庄园主的典型住宅形式坞堡,也就是一种小型的城堡。据梁思成先生研究,北魏至唐代的建筑,在庭院围墙的四角都建有角楼,保存着古代防御性的遗风,但这种四角建楼的布置,在宋代以后已甚少。然而恰恰在此时期,南迁的客家先民为了适应新的特殊的生存环境,为了家族和宗族的安全,高墙大院、聚族而居成为最佳选择,把中原逐渐消亡的建筑形式和技术带到了赣南,因而学术界称赣南方围是汉代坞堡的“活化石”。另外,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分宜邓家老屋,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赣西地区面积最大的围屋。

二、赣式古民居的建筑特色

不同的地区,古民居的特点不一样。在江西众多的民居中,具有建筑特色是天井、围屋、三雕等。首先天井是指上缘由屋顶四向的屋檐或墙壁组合构成,下底铺地面积大于井口,凿内池、留沟防、设路径、安石埠、置盆载种种异制。都具有集水、纳阳、通风、采光、消防等多种建筑功能。居民天井的空间尺度以间为基准,空间形态与明堂厅堂为一体,是一个无具象界面的类井状泛空间。在南方地区采用组合式天井的较普遍,而江西古民居中的天井设计是开合式的,它是我国民居中独特的天井形式,特点是运用活动式格棚调节遮阳、争取良好的室内物理环境又取得丰富的光影效果。它对我国庭院设计有着深远影响。其次是围屋,它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的围屋占地8至10亩,大的要超过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屋往往需要5至10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客家围屋的特点是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又是整座围屋的防御围墙。客家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闽西的土围楼合称为中国“四大古民居”。赣南的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安远几个县,总数有600座左右。其中以龙南最为集中。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为方形,与闽西圆形的土楼和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龙南县的围屋有370多座,形状各异,其中“方围屋”建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均属全国之最。江西古民居建筑特点再次是三雕。在众多的建筑结构和部位都有三雕,它们雕工精湛,栩栩如生,而且每一副图案仿佛诉说着一个故事,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位于新余市分宜县湖泽镇尚睦村的邓家大屋,该建筑群的门、窗木雕盛行,雕刻技艺精湛,题材丰富多彩。主要内容有楼台亭阁、桥梁、农耕鱼樵、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历史戏剧类题材,极具地方特色,展现当时社会人文面貌,又包含大屋主人的希望及企盼。这些门、楼、阁、窗上的雕塑中,有反映分宜及周边景观的《围屋全貌图》、《魁星阁》、《分宜万年桥》、《华屋连薨》、《廊榭图》、《分宜古城东门图》、《浮桥图》、《宜春台》、《城门与考棚》;有反映分宜人民生产、生活的《耕牧图》、《纺织图》、《捕鱼图》、《射猎图》、《入城图》、《船运图》、《挑夫图》、《船临城下》、《码头装卸图》;有反映文人学子寒窗苦读、科场拼搏的《树下读书图》、《进城赶考图》;还有反映大屋的主人祈求天下太平、幸福的《鸟禽花树图》、《鸟兽率舞图》、《梅鹿图》、《万字锦》等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客家围屋中极为少见。

三、赣式古民居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民居建筑形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渐渐被人们所遗忘。虽然,在国家和省市领导的大力宣传和扶持下,民居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保护这些古民居,是如何让赣式古民居的精华与现代建筑设计融合的问题。首先还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赣式古民居的文化,特别是省内各高等艺术院校及中专、高职等,相应的开设一些选修或欣赏课,除了让本地的学子了解赣式古民居的文化,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了解,进而产生兴趣并从事相应的研究。这样让从事建筑设计及建筑装饰设计的人员对江西古民居的产生背景、文化、特色有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创新。通过调查,目前江西省内各高校的艺术生,对赣式古民居的了解程度极少,根本谈不上任何的认识与研究。所以非常有必要开展这一类的宣传与学习。其次,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朋友都来了解赣式古民居,把这一类文化推出江西、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这样既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又可以把江西悠久的民居文化展示给游客,推动文化的交流。再次,目前已经出版的书籍以及网络对赣式古民居相关内容介绍的较少,专业设计人员或者业余兴趣爱好者查找不到相关研究内容。因此,我们要积极研究已发现的赣式古民居的结构,建筑元素,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把这些精华系统完整的整理出来,通过出版社出版发行,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还要大力挖掘暂未被发现的古民居,使这些历史遗产早日浮出水面。

针对目前赣式古民居的现状,我们的任务非常重。为了发展江西本土的文化和经济,需要我们各界人士的积极关注和大力宣传。通过我们的努力,使赣式古民居建筑精华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元素融合,形成赣式人居文化新的特征,构筑现代赣式民居独特的人文景观。

参考文献

[1]王其钧著,《中国民间住宅建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2月

[2]孙大章著,《中国民居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

古民居范文篇6

关键词:户部山;古民居;城市意象;漕运

Abstract:ThepaperintroducesthetheoryofCityImageforthepurposeofanalyzingtheancientfolkhousesoftheHuBuHillinthecityofXuzhou,whichislocatedonthehillneartheOldYellowRiverCourse.Thoseurbangeographicfeatureswereansweredbyintegratedcontextstudy.Byarrangingandcombiningavarietyofelementsinthememoryoflocalresidents,thepaperattemptstorestoretheoriginalimageofHuBuHillancientfolkhouses,andpresentsthecluesfortherebuildingproject.

Keywords:ancientfolkhouses;cityimage;graintransportedtothecapitalbywater

1引言

徐州户部山古民居作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对于研究明清时期漕运城市的功能转型,黄河改道对城市地理学上的影响和黄河“文化层”的断代,苏、鲁、豫、皖一带传统建筑的纵、横两向对比等课题,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为了分析这个特定的古城区,本文引入“城市意象”(CityImage)理论,并运用其原理展开分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林奇教授(Prof.KevinLynch)的城市意象主要是指通过人们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心理印象,来评价城市的客观形象。他提出: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城市或城区可以分成五个元素:区域、道路、边界、节点和地标。各个元素之间的意象表达是可以变换和传递的,一个城市设施可以具有多重意象元素。研究城市意象可以唤起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并分析城市的心理地图。

2徐州户部山古聚落的渊源

濒临黄河故道的徐州古城,在历史上多次受黄河水患侵袭,造成了著名的“叠城”现象。而其中最具破坏力的一次可以追溯到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大水三年未退。直至崇祯八年(1635年),徐州城经过重建才恢复旧观。因此所谓徐州古民居,主要指的是明清时代的建筑。据考证,清同治时期,徐州城的范围大致是:北至黄楼,南至道平路,西至燕子楼,东至黄河故道①。徐州城民国初期尚维持原状,建国初期也改变不多,只是近20年变化最大。

黄河让徐州城饱受摧残,但同时也促成了兴盛的漕运。天启年间毁灭性的大水之后,正是徐州在漕运路线上的关键性地位,才使得当地百姓和官员没有放弃这座城市,并坚定了与洪水做斗争的信念。水患之际,户部分司署移至城南的南山(戏马台)上办公,此山遂得名户部山。

户部山地势较高,可抵御洪水;其位置靠近奎河上的漕运码头,商业位置绝佳。洪灾期间大量的官署迁徙于此,逐步确立了徐州乃至苏北新的政治中心。从此富裕的市民们争相在此购地,添置产业,达官显贵们在此修建宅邸、书院、会馆、庙宇、道观。户部山顿时成了一块寸土寸金,炙手可热的土地。“穷南关,富北关,有钱人都住户部山。”由这一流传至今的徐州俗语可见一斑。正是这一些列的历史事件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户部山开始了长达近400年的繁荣。

3解读户部山古聚落的城市意象

3.1道路(path)

3.1.1道路布局

从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上看户部山的街巷系统,如果把黑色的构筑物作为图,那么道路就可以视为白色的底。整个构图形成的“环+放射”的骨架支撑起居民们粗略的“公众意象”②(如图1、图2)。

户部山因漕运而生,因贸易而兴,所以沿街户型多为上宅下铺、前店后坊。由于中国古代日常用品除了官粮、官盐由官府统一销售之外,布料、酱油、茶叶等商铺均为私人经营,所以明清时期的户部山既汇集了官方漕运和民间贸易,又促进了萌发的手工业。

有趣的是,拿户部山和同一时期营造的北京城相比,尽管它们尺度上差异巨大,但在构图和路网组织上有相似之处;而其不同之处,户部山受山丘地形影响,形成的环近似于圆。总体格局符合《管子·乘马》中关于“自然型”城市的经营模式。而北京城位于平原,又深受《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③中关于“理想都城”规划思想的影响,所形成的环近似于方。由此可推测,其一,环+放射形的路网系统在中国古代有着较高的便利性和可达性;其二,中国古代,内陆平原以及丘陵地区的城市有着较为相似的心理地图。

3.1.2街巷尺度

在1998年大规模改造前,户部山的内部街巷系统非常局促,环状主干道的宽度不足2m,放射状小巷仅1m左右。经测绘,老盐店北部一带的道路最窄处,仅可供一个人通行。从现代规划理论来看,这是极不合理的道路尺度,而它恰恰是户部山当年聚集人气的魅力所在。

究其原因有三。其一,中国自春秋时期就施行里坊制度,即城市被规划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坊四周设墙,内部由四通发达的窄巷连接,坊墙外才设街道。里坊制度虽然因为日益繁荣的小手工业经济在唐宋时期逐步瓦解,但是对后世的中国民居有深远的影响。

其二,明清时期户部山商铺的作坊不大,生产、销售周期也很短,这就意味着贮藏、运输规模都比较小。由室内贮藏和人力运输即可实现,街巷自然不需太宽。

其三,马车如法进入小巷,虽然交通效率降低了,但安全性大幅度提升。由于尺度过于狭窄,巷子反而从线性空间转变为带状空间,提供给居民以驻足,聊天,甚至下棋、吃饭的场所。

3.2边界(edge)

‘“边界’是种线形要素,它们通常是两地区的边界,相互侧面的参照作用。”④

3.2.1伦理界定功能

古老的中华文明早在两千年前就找到了应对拥挤的机制,那就是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社会规范建立的高密度行为准则。它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每种人在自己的言行规则上各行其是。作为补充,道家则留以人心灵上的桃花源。无论得失,贫富,每个人都可以保持一个自得其乐的心境。

户部山的居民既有翰林、状元,也有农工商等小户人家。在院墙之内遵循的是主从、尊卑的规则;院墙之间的街道则洋溢着自由自在的气息,流行的也是世俗的生活。

如果把户部山的文化氛围分成出世和入世,那么墙就充当了渗透儒道互补的文化边界;如果把户部山比做一个巨大的容器,那么墙就是街道和院落两个子容器的实体边界。

3.2.2区域围护功能从构造角度,户部山民居的墙体做法多用“里生外熟”,即模数为58x125x260mm青砖内外两皮。中间形成的腔体内填充土坯与废砖,墙厚可达500mm。据古建修复专家孙统义先生介绍,此做法仅见于徐州一带,所砌筑的墙体热工性好,利于防潮,且结构稳定。而这种貌似出于抵御风寒而设的厚重外墙,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和建城2500年来挣扎在争战之中的徐州人的防御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3.3区域(district):

户部山的分区,可以从第五立面上所形成的肌理来认知(如图3)。1区代表大块的空地,以戏马台为主。2区代表官宦世家,院落尺度较大。如翰林府、状元府等。3区代表市井小民的院落。诸如苏家院、魏家院等。

从城市空间方面,伊利尔·沙里宁(E.Sarrian)在所著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死亡》中提出“城镇设计应当一开始就按三维空间的要求进行考虑”使城市设计理念从单纯的景观设计提升到了三维空间形态观念的高度。

虽然户部山古聚落的形成和规划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标高上的分区遵循着严整的规律。内圈(山顶)以戏马台为中心,供奉象征皇权的霸王项羽。中圈(山坡)以圆形的环山路相隔,分布着其乐融融的居住区。外圈(山脚)则布满商铺和作坊。户部山的地形和上述阶层金字塔完全契合(如图),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如图4)。

3.4地标(landmark)

地标一:位于户部山山顶的戏马台遗迹不仅是地标,也是徐州建城数千年来,最为当地人引以自豪的古迹之一。

地标二:崔翰林府前院东南角伫立着一座十余米高的更楼(如图5),它不仅用定时发出的声响给当地居民的生活提供时间尺度上的参照,也为居民在空间定位上提供了参照。作为户部山最高的一座构筑物,更楼在整个聚落的立面效果上起到统帅作用。因为不仅只有崔家才有财力修建,而且崔家是居民中官位最高、人丁最旺的一家,只有崔家才有资格修建更楼。

地标三:户部山特有的建筑“鸳鸯楼”(如图6)以其奇特的造型和巧妙的布局,为当地人所称道。由于户部山寸土寸金,不可按平地来布置房屋,只能因山造景,因地制宜,利用山坡高差,采用阶梯式的竖向布置,使各房屋相互依借。鸳鸯楼正是如此,它上下压叠,内无楼梯,楼上楼下,朝向相反。

3.5节点(node)

“节点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典型的如道路连接点或某些持征的集中点。”⑤

3.5.1广场——街道与街道的节点

如今的崔家巷和彭城路的交汇处,崔家院下院的影壁南,坐落着挂剑台广场。虽然该广场为近期所建,但其原型可以追溯到清道光年间。这一小片空地,一方面依靠在崔家的边界上,一方面汇集了来自两个方向的人流。空地自发地演变成了广场,容纳起丰富多彩的行为,如小买卖,聊天,下棋,唱戏、看戏,官府公告等等。

3.5.2码头——街道与河道的节点

清初,徐州漕运正盛,大批漕运船只和来往商船穿梭于户部山南侧的奎河码头。根据府志记述,当年奎河上,桅杆接着桅杆,船帆连成一片,热闹非凡。而通往码头的大街上,穿梭着满载货物的马车、手推车。可见,码头不仅是水陆、陆路运输的中转点,也是城市意象理论中构筑居民心理地图的重要节点。

然而从清康熙元年至二十一年间(1662-1683)徐州段黄河决口16次。由黄河流经徐州段引出的运河,河道大面积淤积,迫使清廷更换漕运路线。经过二百多年的世事变迁,昔日繁忙的码头如今已无迹可寻。

4结语

徐州古民居正在时代的主旋律中悄然淡出,然而那些已经成为过去或即将成为过去的成片的古民居以及与之相伴相随的窄巷深院,能够引起我们对城市发展的追索。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户部山古民居的解读,发掘徐州地区建筑文脉和城市意象,可以让我们重温旧景,并为关注本土文化的设计师和规划师提供新思路。

(注: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孙统义高级工程师的诸多帮助,再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KevinLynch.ImageofCity.MITPress,1960.

[2][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E.Sarrian著,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死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4]潘谷西.中国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古民居范文篇7

关键词:江西;古民居;装饰文化;美丽乡村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一直是国家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村落不同,古民居的装饰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是人们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因此,古民居装饰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江西省作为我国陶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唐宋八大家中的多名才子便来自江西。值得注意的是,江西的古民居村落具有文化价值高、保护较为完好、分布广泛的特点。因此,如何进一步地保护和传承古民居装饰文化,是值得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美丽乡村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地区的现代化。2018年和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与美丽乡村建设密切相关。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等内容,全面讨论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工作方向。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目前,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阶段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半,乡村的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早期的工作重心基本放在了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上,在重建传统文化方面,尤其是在保护和重建传统的古民居装饰文化方面的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

二、江西省古民居装饰文化保护现状与开发现状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对江西传统古民居装饰文化进行了调查。中央财政对部分古民居拨付了专项资金,用于修复传统建筑和古迹、改善公共基础设施等,收集了多种建筑风格。这些古民居装饰文化主要集中在吉安、赣州、上饶等地。江西省内的地形多为山脉、丘陵和盆地,现代化工业对传统村落的影响较小,因此江西省的传统古村落保护得相对较好。2019年,笔者对江西传统古民居装饰文化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各传统古村落的总体面貌已有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保护力度有待提升

一是受困于资源和平台的限制,江西省的多数古民居装饰文化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发,其重建工作也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效。另外,在构建基础规划框架的过程中,因缺少专业的治理手段和科学的规划方式,一些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可能面临着进一步被破坏的风险。二是江西省对古民居装饰文化的保护措施相对单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有效的保护办法不多。因此,如何加大对古民居装饰文化的保护力度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二)景观设计有待挖掘

江西省的大多数传统古民居装饰文化都是以农耕景观为背景,以古朴的建筑为框架,以有质感的建筑材料和传统的装饰工艺赋予景观以美感。乡村景观更接近生活,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味,如水田边的水车、层次鲜明的梯田等都是乡村景观中的一部分。农村的性质决定了农村的空间设计必须优先考虑生产的需要而不是观赏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对大多数中国农村古民居装饰的景观价值进行挖掘、重建。开展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还要建设美丽乡村。只有设计出差异化的农村景观,完善农村的生态基础设施,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三)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近年来,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了城市,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现象普遍。年轻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导致农村中的很多古民居出现因年久失修而破坏严重的情况。同时,部分地区还因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得古民居装饰文化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数的古村落都没有健全的基础设施,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限制了当地古民居装饰文化的长远发展。基于此,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古民居装饰文化,相关部门应重点关注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特别是交通、水电、污水排放、通信系统等方面的需求。

(四)文化内涵有待提炼

江西省的赣文化和客家文化植根于当地人们的生活,并在传统古民居装饰文化中得到充分体现,传统古民居装饰文化凝聚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智慧,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及村民的生活融为一体。然而,大多数古村落未充分认识到传统古民居装饰文化所带来的优势,在工业文化的巨大冲击下遗忘了传统文化的珍贵内涵,放弃了自身的文化特色。例如一些古村落中出现了欧式装饰风格,与当地的整体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三、江西古民居装饰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策略

(一)完善空间规划措施

由于合理的空间规划有利于实现对空间的有效利用,富塘村的重建工作始于对宅基地的管理。在统计并公布了富塘村的房屋面积后,村民委员会便召开了群众大会,按照一户一房的原则为每个家庭确定了自家的房屋面积,重建了倒塌的房屋,并对主要街道以及公共空间附近的房屋进行了维修和外墙粉刷,使得古民居装饰文化更加人性化,乡村环境看上去整洁有序。

(二)重建景观

在村落的景观方面,村落入口处的拱门焕然一新,一条条柏油路旁绽放着粉嫩的樱花,给人一种古朴浪漫的感觉。另外,居住区前的荷塘和周围的自然景观大大改善了该村的景观质量,车道的铺装和开放空间的绿化也为景观增添了许多色彩,使得整体景观的风格非常符合乡村的气质。但是,仍有一些方面有待改进,如壁画的风格与传统的乡村风格不符,东河的垃圾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住宅周围的景观没有完全与乡村环境融为一体等,因此应对乡村景观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和重建。

(三)建设基础设施

在村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村落的主道路上已经安装了节电太阳能路灯,保证了人们夜晚出行的照明需求。同时,还在道路上铺设了黑砖,便于人们的行走。通过这一系列的治理,极大地改善了村落周围运河的水质。除此之外,该村还实施了新停车场计划,规定假日期间进行错峰停车。此外,还在每户住宅前面都摆放了垃圾桶,并利用墙上的壁画来引导村民对垃圾进行分类。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自足感和幸福感。

(四)保护古民居装饰文化

在古民居装饰文化方面,首先重新装修了拱门,以红色和蓝色营造出一种古典氛围。在拱门旁边,还放着一些关于古民居装饰文化的景观展示板。其次,按照原貌对一幢建于民国时期的典型的民族风格的旧房子进行了修复。再次,在村中的陈列室里陈列着犁、纺织机、竹制烟斗、煤油灯等一些陈旧的家用物件。最后,在富塘村的一些外墙上绘制了诗歌作品和绘画作品,以此来赞美农村生活。为了丰富古民居装饰文化,该村还借用了湖塘乡的庄园故事和凤城的社火来做宣传。与周边村落相比,富塘村的古民居装饰文化的保护实践并没有独到之处,这些村落的古民居装饰文化十分雷同,未能体现本村特色。

(五)规划可持续发展

产业古村落始终是以传统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已成为古村落首选的新兴产业。富塘村可以凭借其独特的建筑文化和手工业来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并与附近的旅游景区携手发展特色旅游,使当地的古民居装饰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六)打造风景名胜区

江西省的美丽乡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整体面貌,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由于设计能力和资金的有限,政府在2016年收集并推广了近60项传统村落房屋设计方案,而2017年,超过60%的传统村落选择直接使用了这些设计方案,导致许多传统村落的古民居装饰文化出现雷同的情况。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带头引进和邀请专业的设计人员参与乡村景观设计工作,以发掘和寻找出更多适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景观风格。此外,还可以将古民居装饰文化应用于当地的风景名胜区中,进一步实现对古民居装饰文化的传承。

(七)完善生活设施

完善生活设施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最为直接的方法之一,但是,大多数古民居装饰文化的规划局限于改进硬件设施,并未结合工业规划进行长远的考虑,没有结合当地居民的更高层次需求。因此,相关部门不仅要完善乡村基本配套设施,还要结合古民居装饰文化对乡村进行合理的改造和规划,使乡村的生活设施与景观风格相统一。

(八)振兴古民居装饰文化

在江西省的古民居装饰风格中,主要有赣式风格和客家风格。如江西省中部的富塘村,该村的整体布局和生活民俗都具有典型的赣派文化特色。振兴古民居装饰文化的根本在于对古民居装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因此,传统村落中的古民居装饰文化应该与时俱进。传统村落应结合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从建筑物的遗迹中探索出古民居装饰文化的新价值,并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相融合,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现代形式和传统内涵的新型古民居装饰文化。综上所述,美丽乡村建设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大部分传统村落来说,发展旅游业确实是建设美丽乡村最有效的途径,不仅能够维护当地的生态发展,还能有效地促进古民居装饰文化的发展,但是各传统村落不要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使古民居装饰文化呈现出严重的商业化气息,而是应多途径、多渠道地推动江西古民居装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熊晨,徐琦琦,李田.江西古民居装饰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9(12):5-7,10.

[2]肖学健,李田,万文娟,等.江西金溪竹桥村明清民居建筑构件装饰与题材研究[J].南方文物,2020(1):270-278.

古民居范文篇8

[关键词]赣式古民居提炼创新

江西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有着众多具有特色的古村古民居,它们诉说着民居的发展历史,它们是赣文化的载体之一。到目前为止,江西共有47个古民居被列为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建立古民居档案,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宅、牌坊、书院、楼台亭阁等建筑物进行妥善保护。同时积极引导村民成立古村落保护协会等民间组织,配合村委会对古村落保护进行监督管理。使得赣式古民居能够得以展现在人们面前。

一、赣式古民居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现存的赣式古民居主要建立在明清时期,目前随着研究人员的挖掘,使很多边远地区的民居浮出水面,通过国家和当地政府的一系列相关政策,这些民居被妥善的保护起来。并通过媒体、网络、旅游等形式宣传,使赣式民居文化广为流传。江西的古民居主要集中在婺源、赣南等地区。目前婺源县拥有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个全国民俗文化村,1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婺源宗祠、清华彩虹桥、理坑村古民居3处13个点荣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三雕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江西婺源县沱川乡的理坑,建村于南宋初年,是婺源县明清建筑保护最为完整的村庄之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而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一绝,以体量巨大、防卫功能完备,集家、堡、祠于一体的客家民居中,世人公认的赣南方形围屋是最具代表性之一的,是有形客家文化中的代表与象征。它是公元三世纪东汉中后期中原地区大庄园主的典型住宅形式坞堡,也就是一种小型的城堡。据梁思成先生研究,北魏至唐代的建筑,在庭院围墙的四角都建有角楼,保存着古代防御性的遗风,但这种四角建楼的布置,在宋代以后已甚少。然而恰恰在此时期,南迁的客家先民为了适应新的特殊的生存环境,为了家族和宗族的安全,高墙大院、聚族而居成为最佳选择,把中原逐渐消亡的建筑形式和技术带到了赣南,因而学术界称赣南方围是汉代坞堡的“活化石”。另外,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分宜邓家老屋,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赣西地区面积最大的围屋。

二、赣式古民居的建筑特色

不同的地区,古民居的特点不一样。在江西众多的民居中,具有建筑特色是天井、围屋、三雕等。首先天井是指上缘由屋顶四向的屋檐或墙壁组合构成,下底铺地面积大于井口,凿内池、留沟防、设路径、安石埠、置盆载种种异制。都具有集水、纳阳、通风、采光、消防等多种建筑功能。居民天井的空间尺度以间为基准,空间形态与明堂厅堂为一体,是一个无具象界面的类井状泛空间。在南方地区采用组合式天井的较普遍,而江西古民居中的天井设计是开合式的,它是我国民居中独特的天井形式,特点是运用活动式格棚调节遮阳、争取良好的室内物理环境又取得丰富的光影效果。它对我国庭院设计有着深远影响。其次是围屋,它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的围屋占地8至10亩,大的要超过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屋往往需要5至10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客家围屋的特点是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又是整座围屋的防御围墙。客家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闽西的土围楼合称为中国“四大古民居”。赣南的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安远几个县,总数有600座左右。其中以龙南最为集中。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为方形,与闽西圆形的土楼和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龙南县的围屋有370多座,形状各异,其中“方围屋”建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均属全国之最。江西古民居建筑特点再次是三雕。在众多的建筑结构和部位都有三雕,它们雕工精湛,栩栩如生,而且每一副图案仿佛诉说着一个故事,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位于新余市分宜县湖泽镇尚睦村的邓家大屋,该建筑群的门、窗木雕盛行,雕刻技艺精湛,题材丰富多彩。主要内容有楼台亭阁、桥梁、农耕鱼樵、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历史戏剧类题材,极具地方特色,展现当时社会人文面貌,又包含大屋主人的希望及企盼。这些门、楼、阁、窗上的雕塑中,有反映分宜及周边景观的《围屋全貌图》、《魁星阁》、《分宜万年桥》、《华屋连薨》、《廊榭图》、《分宜古城东门图》、《浮桥图》、《宜春台》、《城门与考棚》;有反映分宜人民生产、生活的《耕牧图》、《纺织图》、《捕鱼图》、《射猎图》、《入城图》、《船运图》、《挑夫图》、《船临城下》、《码头装卸图》;有反映文人学子寒窗苦读、科场拼搏的《树下读书图》、《进城赶考图》;还有反映大屋的主人祈求天下太平、幸福的《鸟禽花树图》、《鸟兽率舞图》、《梅鹿图》、《万字锦》等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客家围屋中极为少见。三、赣式古民居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民居建筑形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渐渐被人们所遗忘。虽然,在国家和省市领导的大力宣传和扶持下,民居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保护这些古民居,是如何让赣式古民居的精华与现代建筑设计融合的问题。首先还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赣式古民居的文化,特别是省内各高等艺术院校及中专、高职等,相应的开设一些选修或欣赏课,除了让本地的学子了解赣式古民居的文化,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了解,进而产生兴趣并从事相应的研究。这样让从事建筑设计及建筑装饰设计的人员对江西古民居的产生背景、文化、特色有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创新。通过调查,目前江西省内各高校的艺术生,对赣式古民居的了解程度极少,根本谈不上任何的认识与研究。所以非常有必要开展这一类的宣传与学习。其次,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朋友都来了解赣式古民居,把这一类文化推出江西、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这样既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又可以把江西悠久的民居文化展示给游客,推动文化的交流。再次,目前已经出版的书籍以及网络对赣式古民居相关内容介绍的较少,专业设计人员或者业余兴趣爱好者查找不到相关研究内容。因此,我们要积极研究已发现的赣式古民居的结构,建筑元素,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把这些精华系统完整的整理出来,通过出版社出版发行,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还要大力挖掘暂未被发现的古民居,使这些历史遗产早日浮出水面。

针对目前赣式古民居的现状,我们的任务非常重。为了发展江西本土的文化和经济,需要我们各界人士的积极关注和大力宣传。通过我们的努力,使赣式古民居建筑精华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元素融合,形成赣式人居文化新的特征,构筑现代赣式民居独特的人文景观。

参考文献

[1]王其钧著,《中国民间住宅建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2月

[2]孙大章著,《中国民居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

古民居范文篇9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中提炼创造的,在此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民居建筑。如何传承这些民居建筑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是设计师应注重研究的领域和课题。本文以闽南民居的研究为着眼点,阐述学习传承传统民居的意义。

0引言

在当今国际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趋势。如何在规划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传统民居优秀的特色,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设计体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显得特别重要。做为一个环境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者,在本土传统民居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显得日渐式微而感到遗憾的同时,深感有责任就此课题进行探讨。

1闽南红砖传统民居的解读

单德启在他的《人与环境一一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文中,用英文中的“本土的”(vernacular),“传统住宅”(traditionalrcsidcnce),“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etecturewithoutarchtect),对“传统乡土民居”的含义进行l}释。n]现仅以笔者当下生于斯长于斯的闽南民居为例,就其内部空间形态、外观特征、色彩特征、装饰符号、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讨其对于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性。[z]闽南红砖民居通常指的是用本地特制的红砖结合本地石材和工艺、融合了中原文化及闽南海洋文化的精神而建造的大膺a"詹”是闽南方言,就是通常所说的“房屋”。

1.1闽南红砖民居的空间构成形式

闽南红砖民居一般为单层,其布局以中轴线分布;呈“向心围合式“;左右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正中间有天井,中设厅堂,一般摆放祖宗神位,前设石煌,两边为厢房,左为大。在闽南方言里,几进一般也称作“几落”,如“三落大膺”的说法,指的即是三进的大詹。

1.2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分析

1.2.1主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以红色为主色调。究其心理及传统因素,红色是中国传统象征意义文化中举足轻重的色彩,红色在几千年的中原传统文化中,象征喜庆、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闽南红”呈现的便是一种带有喜庆的红色,它代表了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生活态度,使闽南人对传统文化中代表喜庆、吉祥和朝气的红色情有独钟,并将红色作为建筑主色调延用至今。

1.2.2辅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中的白石、青石、原木色及饰作的辅助色,与砖红主色调相辅相成。可以说,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搭配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置于在自然的大环境中,都显得既端庄典雅又活泼灵动。

总之,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那一栋栋具有典型的闽南特色的红砖民居,犹如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中一枚枚朱砂色的印鉴,它与环境显得统一而又有变化。

1.2.3闽南红砖民居的装饰符号

闽南红砖民居不仅远观起来赏心悦目,近看局部装饰的符号设计亦别具一格。

a、装饰符号的位置:屋脊、墙面、悬梁、柱子、门窗、斗拱等;b、装饰符号的制作方式为: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剪贴、拼凑等;c、装饰符号的题材:吉祥纹样、神话教化、诗词楹联等。这些装饰符号的灵活运用结合民居建筑的材料与工艺,使之无不充分显示营造者的匠心和艺术造诣及文化品位,亦成就了闽南民居独特的魅力。

1.2.4闽南红砖民居的文化

闽南上承古闽越的积淀、下启汉族及西域的交流、再融合东南亚、伊斯兰和西方建筑的影响,在文化面貌上呈多元化的状态。今天,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独特的外观是在闽南地域文化的浸染下逐渐形成的,她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造型式样上处处以装饰视觉元素体现建筑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2传统民居传承之意义

2.1传统民居传承之重要性

弗.赖特曾说:“唯一真正的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由此可见,其对于本土建筑文化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传统民居是本民族人民智慧浓缩的结晶,它必然有着我们能够“古为今用”的有益成份。但是,令人深感遗憾的是,今天现代化的民居建筑的大量涌现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各地的民居逐步被所谓异彩纷呈的各色建筑、貌似多元的审美追求的建筑所代替。这表面看是“现代化”的体现,但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亦反映出民族自信心的缺失;从另一个侧面看何尝不是现代对传统的蚕食与否定,或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让位?如果说房子塌了,可以重建,但一个民族的精神垮了,要重铸又谈何容易?建筑是表现民族精神的一种主要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说亦是民族精神的外化。因此,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民居的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尊重。公务员之家

2.2传统民居传承之紧迫性

2.2.1外来因素导致传统民居加速消逝

当今,大量优秀的传统民居,正由干经济加速度增长、生活习俗的变革而快速消失。所以,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早在建国初期,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就曾为了老北京的旧城保护问题竭尽全力、四处奔走。他们的方案是保留老城,将现代化的建设计划移到旁边的城市去;保留城墙,并在上面做出一些景观、休闲娱乐区域,这样人们既可以边饮茶,边徜徉在古城墙上,看老北京、看众生相,试想那是何等的享受!当梁氏夫妇看到古城墙被拆时,不禁痛哭涕零道:“每拆一块砖,都是在剥我的皮啊!”据说苏州郊区著名的水乡一一周庄之所以今天能够留存下来,也多亏已故艺术家陈逸飞先生当时四处呼吁奔走,今天才能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内。

2.2.2内在因素造成传统民居传承的紧迫性

古民居本身因年代久远及建筑材料的限制,导致古民居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刻不容缓。我国古民居多为砖、土、木结构,因年代久远、凤吹日晒,老化程度加剧及资金匾乏,更加深了这种紧迫性的程度。

古民居范文篇10

*区内的古民居大致分为:1、以明清时期为主的青岩古镇的三合院、四合院古民居;2、以石板为主体建筑的镇山、李村石板房古民居;3、以木架结构青瓦屋面为主体的高坡民族古民居。

针对辖区内众多的极具保护开发利用价值的古民居,*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科学规划、科学决策、因地制宜、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原则,将镇山、青岩及部分民族村寨的古民居列入文物保护单位。镇山作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年7月就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文馆所通过对镇山居民的调查和筛选,对文化遗产保护区内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典型民居挂牌保护,上寨6户,下寨12户。青岩*年12月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区文管所对古镇三、四合院进行调查,调查走访了30户,对保存比较完好未改变原貌的20户古民居要求进行抢救性保护。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还先后编制了《青岩古镇村镇规划》和《青岩古镇保护规划》,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古镇民居逐步进行保护整治建设。*年《青岩古镇恢复建设实施方案》实施以来,省市区共投入资金2069万元,民间投入资金1050万元,对慈云寺、万寿宫、寿佛寺、文昌阁、赵公专祠、迎祥寺,南、北城楼,南、北街道改造等12个项目进行了抢救性恢复建设。*年,市区投入7000余万元建设古镇,其中对53户民居进行了立面改造。同时,大力加强民居保护、开发、利用的正确引导和宣传,使古镇百姓自觉支持区委、区政府改造古镇的决策。古镇群众的观念逐步改变,对古民居价值的认识逐步提高,他们认为,古民居及古建筑要保持固有的自然和谐,才会有一个拓宽的旅游环境,才会促进经济发展,老百姓才能得到实惠。

*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把保护特色建筑和民族文化结合起来,使村寨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得到较好提升。在摆陇苗寨,以当地石板为特色用材,对道路、民居、寨门、娱乐休闲场所环境进行修饰、包装,民居室内明亮卫生,庭院整洁,草木葱郁,人畜混居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变,苗族建筑风格与“石板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镇山

1、作为全省第一个民族生态博物馆,没有长效的保护管理机制,造成遗产保护区内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屡拆屡建。村民重开发,轻保护,没有按照规划和经过审批就搭建房屋经营“农家乐”,对原有和谐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2、由于缺乏资金,对文物的抢修和保护工作及本土文化的挖掘、研究工作难以开展;镇山民族民俗博物馆资料不丰富,利用率不高,没有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3、居民新村建设在一期工程以后处于停滞状况。

(二)青岩

1、随着青岩古镇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仍然有部份居民为增加经济收入对古民居的保存没有科学保护意识,有乱搭乱建现象。

2、在古民居拆开重建的过程中,有些居民的维修不合符规范。

3、古民居最严重的是楼层问题,高层建筑现代味太浓,甚至还有一些楼层的外观是用瓷砖贴面,如果城墙将其老城包围住,城墙内的民居夹带现代味,将会对青岩古镇的文化旅游带来负面影响。

(三)高坡

1、对有保护开发利用价值的古民居没有实行调查,底数不清。

2、有些村寨古民居保存完好,有民族特色,但由于卫生条件较差、居住分散等原因,利用价值不高。

三、几点建议

1、*作为生态、旅游、文化大区,对古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要与之相适应。要进一步增强对古民居保护的意识,特别在镇山和青岩,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古文化保护的教育,增强村(居)民的保护意识。要通过村镇建设规划,提出分类指导原则,将古民居规划为保护型、改造型,进行分类指导及管理。同时,制定古民居修缮导则,根据镇山、青岩的情况,对古民居的体貌、特征等具体情况确定一个标准。

2、要重视对镇山民族生态博物馆的保护,特别是遗产保护区,对一些利用乡村旅游开展“农家乐”未按规划兴建的房屋,要按照规划加强整治,加大执法力度,使保护和利用并重,确保遗产保护区的自然和谐。

3、要把握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通过政府扶持和引导,帮助村(居)民成为古民居文化传承户,使其延续过去的文化现象,让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带动经济的发展。在旅游推展营销中,运用建筑文化的特色资源,开展建筑文化旅游推展,加大宣传筹划,增添旅游文化内涵。要增加民居保护经费投入,建立*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深层次挖掘*历史文化,做好历史文化产业,更好地促进*旅游文化大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