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4:14:54

观点

观点范文篇1

2002年初以来,我国宏观调控中的突出问题是财政收入增长放缓,政府支出增长过快,今后中央财政收支缺口有扩大趋势,预计2003年发行国债发行在上年5900多亿的基础上将继续增长。虽然2002年四季度各项税收增速加快,但2003年我国政府收支状况仍不容乐观。合理增加税收及其他公共收入,严格控制政府开支,是我国经济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美国从1998财年到2001财年,连续四年出现财政盈余;2001财年联邦财政盈余918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达7000多亿元。美国财政盈余同我国中央财政的收不抵支形成了反差。如果不尽快采取增收节支尤其是控制政府支出的有效措施,那么今后我国财政形势将更为严峻,这对我国经济运行及政府宏观调控带来不利影响。

解决财政增收问题和控制政府支出问题,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对财政专家和经济学者关于增收节支问题的观点和建议进行综述,供参考。

一、对财税增长放慢及政府增收问题的观点综述

关于2002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问题,一些专家学者有各自的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光认为这要全面、客观的分析。他指出,前几年财政收入增速大大高于GDP增速,年均在20%左右,有一部分是过头税,特别是对企业、农民的税费收缴存在部分“透支”,超越了经济增长特别是企业发展的承受能力,现在下降了一点,不是完全不合理的。刘国光强调,“对财政收入增长减速现象,要用全面、动态、辨证的眼光来看。要重视,但不宜夸大。”对于政府支出刚性导致赤字规模有可能过大的趋势,刘国光认为现阶段可以采取结构性调税措施,例如目前高收入者特别是一些富人的税负相对较轻,中介(包括媒介)环节的税负较轻,以及相对过剩型消费品关税较轻等,对这些群体和环节增加税收是必要的,有利于经济财政的健康发展。

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胡鞍钢认为,现阶段提高中央财力还有很大潜力,为此他提出两条建议措施。首先,政府应开征强制性的社会保障税。若把社会保障费改为社会保障税,从近期来看,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可提高2.5-3.0个百分点。其次,中央政府向国家赋予的特许机构征收特许权收入。他举出一些能增加财政收入的特许部门,如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特许权;银行、证券、信托和保险经营特许权;发行有价证券和邮票等特许权;中央电视台全国电视播放特许权;电信公司使用国家无线电频道资源的特许权;销售烟酒特许权;销售成品油和加油站特许权。公开拍买这些经营特许权,其收益可归中央财政。

要增加财政收入,需尽快把数额巨大的非税收入全额归入国库。财政部预算司李新辰和李安东认为,应取消由公安、法院、海关、工商、环保、质检、物价、交通等部门的过渡性存款账户,这些行政事业性收费须直接上缴预算内账户。各主管部门及执行执罚部门并不一定足额上缴非税收入,还存在大量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问题很普遍。这两位作者提到的情况是我国财政领域的焦点问题。那些部门把正税以外征缴的各种收费和罚款,往往边收边支,坐支现象很普遍。笔者曾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出,“今后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尽快把这笔非常规性政府收入统一归入国库。在目前中央财政赤字较大的现状下,地方性预算外资金应该有较大比例划转到中央财政,由计划部门作为建设性资金用于落后省区的基础设施投资。”

李新辰和李安东两人还建议尽快改变国税和海关系统按征收比例提取经费的办法。如果取消国税局和海关从所征税收里提取经费,那将增加中央财政收入。解决这个问题也很重要。目前国税、地税、海关三套征税机构队伍比较庞大,征收成本较高。作为政府征税的职能部门,本不应采取税款留成办法来调动征缴积极性。亚当。斯密曾抨击税务机关本身开支耗费政府收入的现象。他指出,“一切赋税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收入的。如人民所付出的,多于国家所收入的,那是由于以下弊端:征收赋税可能使用了大批官吏,这些官吏要耗去大部分税收作为薪俸。”可见,逐步取消国税局和海关的比例留成办法,降低征收成本,是增加财政收入的一条途径。

浙江临海市地税稽查局朱时逸指出企业所得税大量流失的原因。他根据十多年税务稽查经验,断定烟草、电信、保险、电力等高利润高收入的垄断行业,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按税法规定缴纳33%的企业所得税。原因在于垄断行业也推行不合理的“工效挂钩(工资奖金与利润挂钩)”做法,允许其在税前列支工资和高额奖金,使实际计税的企业所得基数大大减低。他曾测算过,一家实行工效挂钩垄断企业所缴纳的所得税,实际上只有别的没有推行“工效挂钩”同类企业的11%左右。由于烟草、保险、电力等垄断行业是我国企业盈利的最大户,职工收入和待遇远高出别的行业,沿海省区一些地方烟草专卖部门职工年收入达到8万到10万元。因不合理的“工效挂钩”导致国税流失是巨大的。因此,尽快改革烟草、电力等高利润行业的不合理收入和税收政策,对于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具有重大意义。

开征新税种或扩大原有税种征收范围,如尽快开征遗产税、水资源税以及扩大房产税征收范围,也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来源。厦门大学法学院黄洵建议通过开征遗产税来增加政府收入。他认为,我国现在征收遗产税的经济前提条件已具备。大多数发达国家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以遗产税、社会保险税等为补充。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开征遗产税。按照国际上通行做法,遗产税的课征采取属地主义原则,我国公民到外国继承遗产须缴纳税款,而外国公民在我国继承遗产却可以将全部继承所得带到国外去,这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关于遗产税对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性,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平新乔也提出建议,“开征遗产税;扩大消费税的征收面;取消农业税。这可能是近期可以做的三件事。”

天津财经学院财政系董德新认为,我国应借鉴俄罗斯的某些征税经验,尽快把水资源税作为一项税源,其积极作用是很明显的。他介绍说,目前俄罗斯水资源税有4种:使用地下水资源税、开采地下水矿物原料基地再生产税、工业企业从水利系统取水税、向水资源设施排放污染物税。考虑到我国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董德新提出开征水资源税的主张,是有意义的。开征此税不但能促进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而且由此增加的财政收入可用于水污染治理。

北京大学平新乔就当前加强对明星、冒尖人物等高收入者所得税稽查问题提出看法。他撰文指出,当前主要问题是营业税制度不完善,它天然地不能有效向民营企业与个体工商业者征税。要防止税收流失,最应讨论的不是个人所得税,而是营业税,因为民营企业往往不会如实地报告其营业额。他介绍,在美国,住店或吃饭要付款时,消费者与买其他商品一样,在该付的商品价格上会加上一定比率的消费税。提供服务的企业能明白地看到这笔税款是由消费者支付的,这样,其漏税的动力便会大大下降。

二、对控制政府支出问题若干观点的综述

近两年我国各级财政支出增长过快,政府支出速度远超过同期收入增速。控制不合理楼堂馆的建设性财政投资,节约行政事业经费,是全国财政形势好转的保障。虽然2001年以来全国企业所得税、涉外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幅较大,但近几年中央财政以及许多中西部县乡财政仍然是收不抵支,靠借债度日。因此,单纯强调财政增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有效控制政府支出,从制度和法律上杜绝铺张浪费。

湖北省财政厅傅光明根据统计数据,认为现阶段控制政府支出的重点之一,是减少行政管理费,同时调整教科文卫体经费支出结构。他指出,2000年国家机关人员为1022万人,教育部门为1345万人,这两家就占机关事业单位总数的65%.我国行政管理费增长到了惊人的地步,1978年机关行政费为49.1亿元,2000年达到1787.5亿元,2000年财政支出中行政经费占17.4%,远高于国外一般3-5%的比重。傅光明认为,如果按国外一般水平,我国行政管理费至少应该减少50%左右,可以把这笔没有多大社会效益的经费开支,转用于调整公务员的基础工资,这样就将减轻调涨工资时对财政追加临时支出的压力,尤其能使中央财政卸掉全额补助20多个省区调涨工资的包袱。他还指出,虽然2000年文教支出占财政支出27.6%这个比例需提高,但其支出结构不合理,后勤职工以及不称职教师应适当裁减。

对于国家机关行政费太多对财政支出的压力,财政部财政所贾康和白景明也提出类似的看法,认为我国应减少政府层次和财政层级以节省开支。他们指出,如果考察一下搞市场经济的国家,尚找不出一个五级架构的政府,有必要考虑减少政府的层次;由于乡镇教师工资由县统一发放,乡财政的内容就更‘虚’,可撤除乡政府。“他们建议”把政府层次缩到中央、省、县三级,加上作为派出机构的地市与乡镇,就接近市场经济国家的通常情况了。“考察我国三千年政治史,各朝代的确划分为三级政府。公元985年前后北宋分全国为400个州级和1150个县级机关,十多个”路“转运使或按察使的职责虽与现在省国税局局长或监察厅长类似,但”路“作为中央国库或御史台的派出,仅有几个钦差官,运作成本远远比现在省政府低得多。

我国支出预算执行还不够严格,除了抗灾救灾支出要在当年追加外,在预算执行中还常追加一般性支出。广东深圳市财政局古益强介绍了法国政府支出管理的特点。他指出,法国对财政支出约束性极强,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经费一经核定,当年就不再追加,若发生新的增支项目,也要等到下个年度再列入预算。法国的这种做法值得借鉴,我国也应该对年初支出预算实行“一锤定音”、“驷马难追”,不能随意追加或调整。2001年中央财政对基建支出追加300亿元,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性支出追加57亿元,对公路投资支出追加86亿元,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追加310亿元。中央财政的追加支出虽来自那753亿元的预算超收部分,但考虑到中央财政在2001年初预定2598.1亿元的弥补性赤字,并要增发建设国债,这700多亿元超收本来也可用来减低国债发行,把中央财政对债务的依存度降低一些。控制中央财政的基本建设支出,把地方交通设施开放给民间和外商资本投资,可以减少中央财政支出。近代改革理论家郑观应在19世纪末就建议清朝当局鼓励商人出资造铁路,由国家保付资本利息。

胡鞍钢认为,要有效控制中央财政支出,就应按照WTO规则全面清理和取消进出口方面的减免关税或过度补贴措施。每年中央财政对出口补贴高达800-1200亿元。如果重新调整这些不适当的或被外国认为出口直接补贴和过度补贴的优惠政策,那么既可以节约中央财政的不合理开支,又可以避免来自国外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贸易诉讼。

观点范文篇2

观点是演讲的灵魂,“喜新厌旧”是听众的普遍心理,因而追求观点表述的创新是演讲者的重要任务。创新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熟练地掌握一些创新思维的方法,就能在演讲实践中提出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观点,从而使我们的演讲更为听众所喜闻乐见。以下五种方法可供参考:

1.老话新说

同一个正确的观点,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其中有些说法是听众非常熟悉的,如果演讲者一味地外甥打灯笼——照旧,照本宣科,老话连篇,就会使听众兴味索然。在市场经济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同一种商品,换上新的包装之后,就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并能激起顾客更强的购买欲望。同样,在演讲中,把老观点巧妙地“包装”一下,也是观点出新的常用方法。如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在演讲中说:

联想集团培养人的第一个方法叫做“缝鞋垫”与“做西服”。什么意思呢?就是培养一个战略型人才和培养一个优秀的裁缝有相同的道理,我们不能一开始就给他一块上等毛料去做西服,而是应该让他从缝鞋垫做起,鞋垫做好了再做短裤,然后再做一般的裤子、衬衣,最后,才是做西服。

培养人才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一个台阶爬上去,这个并不新鲜的观点人人都懂。演讲者在这里把培养人才和培养裁缝类比,把培养人才的过程描绘为从缝鞋垫到做西服,用一个通俗而新颖的比喻给老观点披上了一件新外衣,内容是旧的,但形式是新的,可谓殊途同归,新意盎然。

2.借老说新

生活中有许多流传甚广的话,如民谣、俗语、谚语等等,但它们为人们所理解的内涵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演讲者能巧妙地借用这些老的形式,并加以“改装”,赋予它新的内涵,就能为我们在演讲中进行观点创新找到取之不竭的宝贵资源,而对于听众来说,则会使他们感到似曾相识但又侧重不同,只要演讲者能自圆其说且言之有理,就能在听众的认识上达成一种新的和谐。如笔者曾在演讲中说:对待事业,要有心栽花,花不开,也要栽;对待名利,要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无心。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俗话的形式和内涵广为人知,笔者借用它,稍作改装,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听众的热情肯定。

3.破旧立新

顾名思义,演讲中的破旧立新,就是在否定、破除旧的观点之后,提出与旧观点相反或相对的新观点,虽然破旧立新的难度和风险较大,但只要有言人所未言的勇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能收到出语惊人、震撼人心的特殊效果。如一位演讲者在《我们不愿做睡狮》的演讲中说:

有人曾预言,中国是一头睡狮,就这样我们被人家当了一百年睡狮,我们也把自己当睡狮自我陶醉了一百年。狮子是百兽之王,但一头酣睡的狮子能称得上是百兽之王吗?一只睡而不醒的狮子,一个名义上的百兽之王,并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如果我们为这样一个预言而陶醉,就好比陶醉于“人家说我们祖上也曾阔过”一样,真是脆弱而又可怜。我们不要伟大的预言,我们只要强大的实力,我们不要做睡狮,只要我们觉醒着、前进着,就比做睡着的什么都强。

人家的预言曾是我们骄傲的资本,但仔细分析起来,为一个过去的预言而陶醉或昏睡,于实际又有何益处呢?所以演讲者鲜明地提出“我们不愿做睡狮”的观点,犹如当头棒喝,既促人清醒,又激人奋发。

4.由此及彼

事物是辩证的,问题总有多面性,但由于我们认识上的局限性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的影响,我们在表达某一观点时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只讲其一,不讲其二。当然,坚持和强调“这一方面”是应该的,因为它也是正确的公认的观点,但如果我们顾此而失“彼”,就会妨碍认识的深入和工作的改进,因为随着事物的发展,坚持和强调“另一方面”的意义也非常重要。如果演讲者能由此及彼,即在不否认现有观点的前提下,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另一方面”并适当加以强调,就能达到演讲观点深、新并举的目的。如深圳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在演讲中曾提出一个重要的新观点“要提倡思想上的艰苦奋斗”,他说:

生活上工作上的艰苦奋斗,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思想上的艰苦奋斗,看不见,摸不着,难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就越来越淡化了思想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其突出表现就是身勤脑懒,整天东跑西颠,显得忙忙碌碌,可一旦遇到费及脑筋的事,却不肯或不善于下一番功夫去深入思索,因而这些人跑得再勤,也跑不出多大所以然来……唐代韩愈有句名言“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是很有哲理的,所以我们要提倡思想上的艰苦奋斗,本质的要求就是要在思想上吃得起苦,深入进行理论思维。

以往我们对艰苦奋斗的理解普遍停留在能吃苦、不怕累、出大力、流大汗的层次上,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生活和工作方面,提倡这一点无疑是应该的,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高科技企业的竞争当中,光讲生活上和工作上的艰苦奋斗是不够的,还应该突出强调思想上的艰苦奋斗,演讲者提出的这一新观点,对市场竞争中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其深意和新意是不言而喻的。

5.由浅入深

有时关于某一问题已形成结论并被人们当做“定论”广为接受,似乎再也没有思考下去的必要了,但实际情形远非如此,只要我们再往前走一步,就会发现“风景那边更好”。如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井深大曾于1971年出版过一本极为畅销的书《始于幼儿园为时过晚》。当时人们普遍认定的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在中学,中学教育的基础在小学,而井深大则把问题再深入挖掘一层,认为还要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最后的结论是:

观点范文篇3

“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都是以实践为核心范畴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理论,但在对实践范畴的不同理解中却蕴含着值得深入研究的学理上的区别。马克思把人的存在方式理解为实践,并以此为基础来理解以往所有的哲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提出了实践的概念,实践范畴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天才世界观的诞生。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公开以实践作为“新唯物主义”的建构原则和全部哲学变革的出发点。他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纳入到实践的解释框架中去理解,指出过去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而唯心主义的缺点则是:“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_2这段话充分表明了马克思是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置于实践这一全新的解释原则之下,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看待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去理解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并且从这一角度阐明了自己的哲学与以往哲学的不同。

马克思不仅从实践观点出发去看待整个哲学史,而且还进一步把所有的理论问题都归结为实践的问题。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紧接着,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即便是观念的东西,包括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也要从物质实践来予以说明。这样,实践范畴便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不仅社会物质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且社会精神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样,实践不仅成为马克思理解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而且也成为马克思理解所有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与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相比,实践观点作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一切问题的思维逻辑。

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去理解人的社会生活,并以人的实践活动的观点去批判“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这是“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这三种解释模式的共同之处,但是,“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所理解的实践和所强调的实践,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也就是从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诸如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历史性、能动性、目的性等出发去解释各种哲学问题。这就是说,在“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这里,实践是一个被描述的对象,是一个实体性的哲学范畴,尚未构成一种哲学意义的解释原则或思维方式。因此,“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既试图把实践作为核心范畴而贯穿于各种哲学问题之中,又无法把实践作为解释原则而重新解释全部哲学问题。与“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不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所理解的实践和所强调的实践,是马克思所说的“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也是把实践观点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理解人、理解人与实践的关系,从而理解和看待一切哲学问题。正因为是把实践的哲学意义理解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所以,这里的实践既不是一种“实体”范畴,也不是客体意义上的“关系”范畴,而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解释原则。这种解释原则,就是从“现实的个人”即“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出发,去理解和解释全部哲学问题。因此,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哲学解释原则的创新,这才是实践观点的真实意蕴。

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内涵

“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用以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依据和模式”。所以,观点仅仅属于哲学理论的个别表现,思维方式才代表哲学家思想的精神实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实质,关键就在于理解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内涵。任何一种哲学,都主要是因它的思维方式而与其他哲学相区别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是否贯彻实践观点这种思维方式,是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则界限的基本依据。就哲学传统而言,马克思继承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但是他的“新唯物主义”与传统的唯物主义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就在于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观点,而不在于他具有的辩证法思想,这是因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也是以实践观点为理论基础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最根本之处就在于对人的本质进行了重新理解,把实践看作人的存在方式,从而实现了从抽象的、虚幻的人到具体的、现实的人的转换。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就“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点的“现实的个人”与西方传统哲学的“主体”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哲学的“主体”概念是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而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实践成为人的存在方式,人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主体,而成为“现实的个人”,从而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达到了主客同一。

近代西方哲学自笛卡尔以来,便形成了主体性哲学的传统。康德在批判地总结传统主体概念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哲学的主体性原则,把主体概念改造、规定为先验主体或主体性。所以,在康德哲学那里,主体就是逻辑主体,是绝对的、先验的自我或意识,而不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者。但是,在康德哲学中,主体概念基本上仅仅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而没有进入存在论的领域。与康德关于主体的概念不同,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明确地提出了“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的思想,并且进一步指出:“活的实体,只当它是建立自身的运动时,或者说,只当它是自身转化与其自己之间的中介时,它才真正是个现实的存在,或换个说法也一样,它这个存在才真正是主体。”在黑格尔的哲学中,主体已经不再是笛卡尔的“我思”,也不是康德的“先验主体”,而是绝对的,“绝对即主体的概念”。主体已经不仅仅是指认识论意义上的自我或意识,而且也是一种存在样式,即一个在对抗过程中实现统一的自我发展过程,可见,黑格尔的主体概念已经真正地进入了存在论的领域。黑格尔坚决反对康德将现象与本体、主体与客体分裂的二元论,在绝对精神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黑格尔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但是他却将这个历史过程视为精神自我实现的过程。所以,黑格尔的主体是一个最终超越历史过程的主体,一个“纯粹的概念神话”,黑格尔哲学是一种主体性哲学扩张的极致,是一种“理性的放荡”。

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也曾多次使用主体概念,但是后来他更多使用的是“现实的个人”或者“劳动者”,尤其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彻底地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这样,马克思就从根本上超越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革新。这是因为“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所以,马克思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现实的个人”是对传统主体概念的瓦解与颠覆,是主客同一体,这与海德格尔把人称之为“此在”所具有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与传统单纯的、纯粹的主体概念区别开来,无论是“现实的个人”还是“此在”,都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是一种主客同一体,表达了人就在世界之中,人与世界共在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真实内涵就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就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现实的个人”就是一个主客同一体。虽然黑格尔强烈反对康德现象与物自体、主体与客体分裂的二元对立,也在努力地解决两者的二元分裂,并且在绝对精神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但是主客体的统一也是以主客二元对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主客二元对立,又怎么会有二者的统一?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从“现实的个人”或“实践活动”出发,而“现实的个人”表明了人与世界的不可分,两者是同一的,我们不能把人仅仅当作一个纯粹的主体去看待。可见,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已经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一种主客同一的思维模式。

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思维方式的变化是根本性的变化,每一种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出现,都具有某种解放思想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之所以能够引起整个哲学理论观点的革命性变革,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思维方式发生了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一切哲学问题,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一切问题的逻辑原则。所以,与传统哲学相比,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实质。传统的哲学争论集中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这被恩格斯称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由于传统哲学不了解能够把思维和存在统一起来的现实中介,所以,近代以来唯物论与唯心论在此问题上争论不休,陷入了一种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而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观点,正好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中介问题,由此也就超越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两极对立,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理论视域,并实现了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提出的实践概念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不仅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统一的中介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哲学看待问题的基本观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过去,人们看待哲学问题只是从或者物质或者精神的单一基础出发,实践作为人的目的性活动,它的含义则是双重性的。而从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关系出发,原来哲学中的许多理论观念便都需要改变。所以,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实质就是思维方式的转换,更确切地说,就是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确立。

由于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元对立为前提,所以,传统唯物论和唯心论执着于“本原”问题上的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也就造成了思维方式上的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黑格尔认为,消解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克服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必须诉诸于把它们统一起来的中介环节——概念的世界。虽然黑格尔所找到的中介只是一个抽象的、逻辑的中介环节,并不是一个现实的基础,但是黑格尔“本体中介化”的道路却为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整个西方哲学的革命都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马克思哲学当然也不例外。包括马克思在内的整个西方哲学都试图找到某种扬弃自然与精神、客观与主观抽象对立的中介环节,并以这个中介环节作为统一性原理实现一种哲学范式的转换。现代西方哲学找到的中介是“语言”,马克思找到的是“实践”,马克思不仅以实践范畴去扬弃旧哲学中的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抽象对立,而且也把实践活动本身视为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根据,用实践的观点去解决全部哲学问题,这就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从对立的两极出发,并以抽象的两极对立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旧唯物论和唯心论,被“本体中介化”的现代西方哲学所取代。“本体中介化”的现代哲学,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排斥绝对确定性的追求。传统哲学从对立的两极去思考自然界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抽象地对立起来,从人的两极存在去寻求人类本质。包括马克思在内的现代西方哲学从中介出发去思考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其实质则是以人的历史活动或生存活动为中介把人的感性存在和精神活动具体地统一起来,从人的社会存在去寻求人类的本质。

观点范文篇4

一、转变领导方式要着眼于唯物论

合领导方式的转变,毛同志的文章。重点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的角度,论述了转变领导方式的着力点。该文对县来讲,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现实性。转变领导方式,首先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而转变思维方式,必须以唯物论来统领。具体到县,就是要用普遍联系、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前,要树立三个观念。

一)跳出看

也属于欠发达地区。怎么来看待的发展?要用两分法。一方面,与一样。不能盲目乐观。近年来,特别是10年以来,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变化。从今年上半年各项指标来看,运行良好,已经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成绩值得自豪,但不值得骄傲。因为从整体上看,全省、全市的发展中,仍然处于中等偏上的位次,距全省经济强县的目标差距还比较大。对于我来讲,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如果我沉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当中,那么就会在新一轮发展中悄然落后。另一方面,也不要妄自菲薄。尽管的发展从目前看跟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但我具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拥有极具潜力的产业优势。最为难得的有好的思路、好的干部、好的士气。这些后发优势,必将助推崛起。因此,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加快崛起、争进经济强县”目标。总之,要转变领导方式,就要客观的辩证的分析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既不能盲目乐观,又不能悲观失望,一定要认识优势、发挥优势,赶超当中实现崛起。

二)居危思危求突围

属于欠发达地区,处于落后地位。上一轮发展中被边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主观方面的原因。怎样实现在困境中突出重围?要剖析六个问题,弘扬六种过硬作风。

既想好又想巧;怕担责任、怕担风险、怕落闲话。二是工作不到位。满足于一般性的号召和一般化的工作水平,一要剖析六个问题:一是思想不解放。前怕狼后怕虎。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办法不够多。存在着思想保守、畏难情绪、消极厌战等问题,不能有效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和瓶颈。四是效率不够高。办事拖拖拉拉、慢慢吞吞,缺乏一种废寝忘食、夙兴夜寐的精神和干劲。五是作风不够硬。庸、懒、散、软“四大顽症”表现突出。六是机制不够活。工作方法落后,不能有效进行科学决策和推动工作落实。

观点范文篇5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识记联系、发展、原因结果等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事物是变化发展地、;明确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要树立全局观念,。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判断正误、是非的能力、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通过小组调查、问卷调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让学生明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世界是发展的,以及因果联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等观点,从而培养学生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1)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坚持联系的发展的态度和解放思想、反对孤立的、静止的地看问题。

(2)情感目标: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国家两个文明建设的方针、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增强爱国情感。

(3)价值观目标: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

教法建议

关于第一节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普遍性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明确联系是讲关系的概念。这种关系是指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简称两个"相互"的关系。这两个相互的范围,一是事物与事物之间都存在这种关系。这种关系一般称为事物的外部联系。二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这种关系通常称为事物的内部联系。无论内部联系还是外部联系,我们统称为联系。

哲学上的联系概念是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这一共同属性的概括和总结。它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辩证法的范畴,与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讲的具体联系是不同的,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如黑格尔所说:“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命虽可叫手,实已不是手了。”列宁很欣赏这句话,指出:“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他们本来应当的那样,脱离了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这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部分、要素构成的。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要素不是散乱的一团,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成为有机整体。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这个联系包括横向联系和从相联系两个方面。鹿群和狼群的例子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这是指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人类对世界由浅入深地认识史说明任何事物都处于前后相继的联系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这是指事物之间纵向联系。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自然界的内部到人类社会的内部、人的意识内部,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到客观世界与人的意识之间,都连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第一,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这一点上市无条件的,绝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和任何事物都联系着。一事物和他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2)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但我们必须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乌鸦叫丧,喜鹊报喜”、“888代表发发发”等;“杀鸡取卵”等掠夺式开采都是无视联系客观性的表现,都是十分有害而且必须坚决予以制止的。

第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1)因果联系的含义: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关系。

(2)因果联系的特点:因果联系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现行后续的关系。二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两个特点必须同时具备才是因果联系。如四季更替是先行后续的关系但不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所以不是因关联系;发展经济和污染环境也不是因果联系。

(3)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和结果是有区别的。一是含义不同,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二是时间顺序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形成前因后果、先行后续的顺序。三是地位作用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总是处于"主动"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动因"的作用;结果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结果"的作用。可见,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就会发生倒因为果、倒果为因的错误。原因和结果又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一是二者互相依赖,原因离不开结果,相对结果而言,原因才能成气为原因。结果也离不开原因,没有原因就没有结果。相对原因来说,结果才成其为结果。二是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转化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的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这是由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一个无限的链条。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等。注意:第二种情形的转化只是在一些因果联系中存在,而不是在一切因果联系中普遍具有的。

(4)因果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它使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由于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人们认识事物时,既要认识它产生的原因,又要研究和认识他的结果。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就是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寻因究果。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由于一定的结果都有一定的原因,懂得这一点就能使人们自觉地从某一行动结果中,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由于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懂得这个道理能使人们根据某种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指导实践活动。

第五,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不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二是地位和功能不同。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时,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如钟表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而成,任何一个零部件都不具有钟表的计时功能。第二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条件是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如三人其心,其力断金。第三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条件是当各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如: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任何部分离开了整体,它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这里讲的"一定意义上"主要是指两对关系具有的共性方面,即两对关系都是强调整体性原则,都是互相依赖等方面。关于第一节的教法建议

(1)、总体思路:哲学原理或观点的形成和理解,都是典型分析和综合概括的结果。每一个普遍性的哲学命题,都是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某一方面普遍性分析基础上的总结和抽象。所以,每个重点难点的突破都是由具体到抽象,而且要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三个方面列举事例,只有这样得出结论才带有普遍意义。(2)、具体建议:

①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这一知识点的突破可尝试用小组协作调查法。全班分成4个小组,分别调查自然界、人类社会、认识领域的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认识领域之间又是普遍联系的。调查的内容包括事物内部、事物之间(包括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两个方面。全班分成4个小组,分别调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认识领域以及这三大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第一组调查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的,调查的内容包括:无机自然界内部包含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其中一个因素受到破坏会造成什么后果?无机自然界和有机自然界是什么关系?无机自然界的发展史是怎样的?等。第二组调查人类社会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小组,调查的内容包括:从经济领域来看,人类活动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是怎样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这五种社会形态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三组调查认识领域的小组调查的内容包括:我们现在所学的科目它们之间有联系吗?随着文综和理综的出现,你认为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请结合事例说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些世界之谜吗?第四组调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认识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调查内容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认识领域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事例加以说明?在调查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填写下表:

②对“人和事物联系的客观性的关”"这一知识点的分析可尝试采用探究性学习。探究的主题是人和环境的关系。内容包括:我们现在生存的环境的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现状怎样?造成这种状况的主客观因素各是什么?人类在开采自然方面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有哪些?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怎样才能协调发展?人类怎样才能和自然界和谐相处?全班分成六个小组,针对上面六个问题进行探究,然后在全班交流探究成果。教师在探究的基础进一步引导分析得出结论:人们如果无视事物的客观联系,或否定客观存在的联系,必然给人类带来恶果,受到客观联系的惩罚。

③对"因果联系的特点"这一知识点的分析,可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可由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的事例导入,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因果联系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列举一系列联系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判断哪些是因果联系,并引导学生分析因果联系区别于其他联系的特点,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怎样的。

④对"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教学可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师事先让学生先预习本框题内容,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疑惑的问题,教师汇总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全班讨论解疑。

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教学重点:因果联系的特点;原因银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原因和结果的互相转化,特别是互为因果的问题。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设计思想:设计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教师的主体地位相结合,通过小组调查、事例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探究意识,改变政治课“一言堂的”的教学模式,积极实践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探究问题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5月20日,四川省广安市石林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井下十五人遇险;5月18日,四川宜宾市南溪青龙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39人被困井下;5月14日,云南省曲靖地区富源县一家煤矿发生爆炸,有15人被埋在井下,等等。

学生调查:导致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预防措施?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引起的,因此,我们看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寻因究果,防范于未然。

导入新课:这种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也是我们要学习的联系中的一种。那么什么叫因果联系?因果联系有哪些特点?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板书)

1、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板书)

材料: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杰出代表。他博学多才,著作多达五六十种┉。马、恩称他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的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为什么如此博学多才呢?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探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为最大快乐。他曾经说:“宁可找到一个因果的解释,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这句话说得非常好。科学的任务就在于探求因果联系。

提问:你认为事物之间联系的方式有哪些?以上的事例告诉我们,在诸多种联系中,人们经常遇到,最容易提出的联系是哪一种?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事物之间的联系方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因果联系等等。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的联系也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但是在诸多联系中,我们经常遇到,最容易提出的联系是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2、事物的因果联系(板书)

电脑展示:风蚀地貌图和蛀牙形成图

提问:风蚀地貌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蛀牙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不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任何现象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这些例子的共同特点是现象之间存在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如:风蚀地貌图的存在,“风”是引起的现象,“地貌”是被引起的现象;“蛀牙的形成”中“糖”是引起的现象,“蛀牙”是被引起的现象。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设疑:这种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在哲学上称为什么关系?

(1)因果联系的含义(板书)

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哲学上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其他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提问: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你还能举出哪些呢?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别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三个角度列举事例,教师可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例子写在黑板上。)

(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疑:从以上的分析中你能看出因果联系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作为引起者总是出现在先,结果作为被引起者,总是出现在后,我们常说的“事出有因”“前因后果”。可见,因果联系是指原因和结果之间的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

设疑:那么,是不是说事物之间具有先行后续关系,就一定是因果联系?

(教师可要学生列举一些存在先行后续关系但并不是因果联系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如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虽然是先行后续的关系,但他们之间不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也就构不成因果联系。“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

设疑:那么,因果联系除了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还必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二者关系只要具备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因果联系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事物的因果联系既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一种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只有这两个特点同时具备才叫因果联系,这就是因果联系的特点。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板书)

(2)因果联系的特点(板书)

教师设疑:一种关系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才构成因果联系。这两个特点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引起被引起的关系更重要。因为,事物之间光具备先行后续的关系,而不具备引起被引起的关系不能构成因果联系,而具有引起被引起的关系,一定具有先行后续的关系,就一定是因果关系。所以,它是因果关系的本质特征。

设疑:原因和结果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2、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板书)

材料一:电脑图画《痛痛病》

材料二:厦门远华案

厦门远华案是“目前涉及走私金额最大的”。该案涉嫌的走私范围也很广,包括化工、油品、汽车、百货,“什么都有”。厦门远华案涉及的走私金额“大概有400多亿人民币”(约80多亿新元)。

提问:(1)材料一中谁是原因?谁是结果?二者是否构成因果联系?(2)材料二中改革开放是否是走私这种经济犯罪出现的原因?(3)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怎样?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材料一中水受污染是原因,居民饮水并得病是结果。水受污染引起了痛痛病的出现。在二者关系中水受污染出现在先,居民得病出现在后,二者构成因果联系。材料二中改革开放并不是走私出现的原因,二者不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①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板书)

投影显示:

教师分析:正因为原因和结果有这些严格的区别,所以我们不能把它们混淆。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我们不能随意颠倒原因和结果的顺序,否则,将会闹出笑话。例如:在“侵略者侵略,被侵略者反抗”这个因果联系中,因果就不能颠倒,否则,将是非常荒谬的。

设疑:原因和结果能否相互分离呢?

②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板书)

分析:第一,原因离不开结果,一定的原因必定引起一定的结果;同样,结果也离不开原因,一定的结果必定是有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二者互相依赖,密不可分。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如:环境污染在工业排出的废气废水中是结果,在危害人体健康中就成了原因。损害人体健康在环境污染中是结果,在影响工作和学习中就成了原因。可见,一种现象,在这一场合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说明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是转化的第一种情形。

如: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中,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是因,消费是果。而消费反过来也影响生产的发展,能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是因,生产是果。可见,在这一关系中,它们是互为因果,这是转化的另一种情形。

投影显示:

综上所述:二者关系如下:

设疑:掌握这一原理,对于我们科学的认识事物和有效的进行实践活动,有什么方法论意义?

3、掌握事物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板书)

(1)承认事物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板书)

材料:

牛顿有一天正在在苹果树下思考问题,突然从苹果树下掉下一个苹果,这再平常不过的现象却引起牛顿的思考:苹果为什么不蹦到天上,又为什么不会水平地向外飞出,而偏偏落在地上呢?他认为其中一定隐藏着某种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呢?正是这一因果联系之谜促使牛顿不断的去探索、研究、试验。最后他发现苹果之所以落在地上,是由于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在其基础上他提出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可惜的是,牛顿晚年确认为地球的运动是由于上帝的推动,因而想方设法去寻找所谓的“第一推动力”,这样就否认了地球与其他天体之间的因果联系,把自己的研究引向企图,结果是一事无成。

提问:(1)牛顿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正确认识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在学生讨论并会的基础上)教师归纳:牛顿的事例生动的告诉我们,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必须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同时它又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列宁说:“物本身中,含有因果依存性。”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先因后果,彼此制约的,都处在因果链条的连接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既要看到它的产生是又客观原因的,又要看到它还会引起一定的结果。

问卷调查:

1、你知道的历史上重大的人类对环境的重大破坏作用以及大自然对人类报复的案例有哪些?

2、你认为现在人类仍在进行的对环境有破坏作用的行为有哪些?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制止这类现象继续发生?

3、你知道的最近几年我国境内出现的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案有哪些?

4、你认为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如何?为了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我们应在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5、沙尘暴是最近几年让老百姓头疼的事情,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控制这一现象的扩展和蔓延呢?

6、北京申办奥运的主题其中之一就是“绿色奥运”,为了实现这一承诺,北京应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7、最近几年,国家提出退耕还林,退湖还田;一些城市也特别重视城市绿化建设,如上海、大连等,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促使国家、政府做出这样的决定?

8、你认为作为一个中学生,在环保方面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全班分成4个小组,分别调查其中的2个问题,填写好调查问卷回班交流)

(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设疑:最近几年,国家提出退耕还林,退湖还田;一些城市也特别重视城市绿化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也提出西部开发,环保先行等,促使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经验教训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人和自然只有和谐相处,大自然才能更好的回报人类。这从哲学上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有因必有果,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科学只有寻因究果,才能有所建树,才能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日益深入,因此,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下列板书)

(2)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板书)

材料:

据《光明日报》报道:草地作为环境生态系统的基本部分,具有净化空气,清洁水源,保持水土、防尘护沙、调节气候、降低噪音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但目前占我国国土面积1/4的草地被大量开垦,加上过度放牧,遭到掠夺式破坏,草地鼠虫害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西北地区出现的沙尘暴以及华北地区出现的风沙天气,均与草地沙化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国先后大力治理了淮河、太湖、滇池,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西部开发战略中游强电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现在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已付诸行动。

提问:这两段材料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第二段材料的决定是根据什么做出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一定的结果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引起的,这要求我们善于从某一行动的后果中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免重犯类似的错误,从而提高自己活动的自觉性。

电脑展示:课本50页图片《找原因》

提问:这段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人们应当根据某种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提高对活动的预见性。俗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了对后果的科学预见,才能促使事物向人们所期望的结果发展。如果只顾眼前的行动,不顾长远结果,必然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危害。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因果联系的含义、特点: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以及学习因果联系,对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大指导意义。

课后练习:

1、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四季更替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C.牵一发而动全身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辨析题:

发展经济会引起环境污染,所以,环境污染必定是发展经济引起的。

答案:选择题答案B

辨析题答案:发展经济会引起环境污染这句话有道理,但因此得出“环境污染必定是发展经济引起的”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二者不构成因果联系。引起环境污染的因素许多,如环保意识差等,我们应该提倡边发展边治理。

板书设计:

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1、因果联系的含义

(1)含义

(2)特点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3、掌握事物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1)承认事物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2)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探究活动

节能--是一个落伍的话题还是紧迫的话题?

1、探究目的: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要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资源意识、节约意识。

虽然节能对我们国家来说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但有些学生认为,我国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浪费资源没有关系,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从某种角度说,浪费资源反而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那么,如何看待节能问题?它的重要性有哪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探究。

2、探究活动的程序:全班按自愿原则分成8个组,围绕8个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准备2-3个星期的时间。调查结束后,然学生在全班进行成果交流,教师给与相应的指导和评价。)

3、探究的内容:

(1)、什么是能源?其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拥有量如何?

(2)、能源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怎样?要保证我国每年7%-8%的经济发展速度,我国能耗量是多少?这些能源是如何保证的?

(3)、我国的能源利用现状如何?和过去相比有什么进步?和发达国家相比有什么差距?国家在节约能源问题上有哪些措施?

(4)、发达国家如何看待能源问题?他们在能源开发和利用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成果?

(5)、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怎样?节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6)、结合案例分析说明能源利用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之间是什么关系?

观点范文篇6

第一,对国内外形势发展的估计比过去更为严峻。关于国际形势,俄共认为由于当前存在世界战争的威胁,世界总的政治形势急剧锐化。俄共"三大"的纲领在对世界形势发展的分析中完全没有提到"世界战争"的字眼。"七大"纲领在谈到世界各地发生的武装冲突时,仅仅把它看成是一种"变形的世界战争"。最近则提出了当前面临"新的世界战争"的这个概念。首先,俄共认为,新的世界战争是由帝国主义的全球化政策决定的。这里俄共对全球化使用了一个新的定义,即全球化是帝国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全球化的目的是形成资本对世界的统治:在上层是美国及其同伙,下层是第三世界国家。他们力图控制世界能源及原料资源,掌握金融市场,而对试图捍卫自己国家和民族利益者实行武力干涉。其次,俄共认为,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试图摧毁维护战后世界战略力量平衡的雅尔塔体制及其他安全条约,建立对世界的绝对统治,屐对认为需要进行干预的国家的战争而不受任何约束。第三,俄共认为,西方的国家恐怖主义与东方的国际恐怖主义如出一辙,都是使世界陷入疯狂的战争来达到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的目的。面对这样的世界形势,俄共提出,要么团结起来摆脱帝国主义强加于世界人民的战争,要么只有死亡,第三条路是没有的。

关于国内形势,俄共认为,人们的生活仍然是痛苦的、凄惨的,生活水平继续恶化,由于看不到出路而情绪消沉、绝望。当前存在导致俄罗斯邦毁灭的几个危险因素:其一,把国家拖入新的阿富汗战争。其二,大规模出卖土地,并已通过新的土地法。这就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南方,从纳霍德卡到克拉斯诺达尔地区将出现类似科索沃的情况,不可避免地招致血腥内战和国家解体。其三,试图出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垄断权,这将破坏国家整个的经济基础。俄共认为,当前群众中掩藏着的诸多不满情绪,将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及普列汉诺夫的论述,以汹涌澎湃的革命风暴反应出来。特别是国家在战争中受到的损失或国家尊严受到的伤害往往会演变成风暴骤起的催化剂。

基于对以上国内外形势的估计,俄共认为当权者有可能转入反对俄共及爱国主义力量联盟。所以久加诺夫强调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尽力扩大党内外的斗争,加强与各种力量的联合。尽管获取政权的方式手段依然是通过民主选举的议会斗争方式,但要加快速度,同时更要发动群众大规模抗议的浪潮,把工作的重点转向基层。

第二,对普京态度的变化。在普京上台之初,俄共认为由于其接受了"爱国主义"和"强国主义"的口号,对普京政府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做"建设性的反对派"。到2000年底俄共"七大"时,俄共对普京的评价已有变化,认为他继续执行叶利钦的政策,有些地方甚至走得更远,但还保持做"建设性反对派"的态度。而在2001年10月第32次代表大会上,则明确指出"对普京的国家机构寄予希望不过是幻想"。"9·11事件"后尤其是这次会议结束不久,久加诺夫对普京作了更为严厉的批评。

第三,对斯大林的重新评价。苏联解体以来,围绕对苏共历史人物评价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特别是对斯大林的评价。很长一段时间俄共尽管坚决捍卫苏联7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但一直没有正面对此做出回答。直到1999年12月21日斯大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久加诺夫在拜谒斯大林陵墓时说,斯大林不仅是20世纪俄国历史,而且是整个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活动家。斯大林执掌政权后,把俄国从一个散乱、分裂的国家建成世界上最强大、最伟大的国家之一,在苏联建立起了全部现代化的工业,为人类进入宇宙作了最充分的准备和积累,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建立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体制。他说,人们只是注意到并指责斯大林破坏法制、进行大清洗等活动,但却忽视了在斯大林领导下,国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这一现实。

观点范文篇7

债转股问题在80年代末期就有人从银行资产多元化的角度提起过,1993年、1994年已有学者吴晓灵、周小川等从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等角度进行过探讨,本次政府将债转股问题付诸实践,是期望借鉴美国处理银行业不良资产的经验,通过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借助债转股的方式,解决我国金融业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问题,化解金融风险,同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三年解困的进程。具体目标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不良资产的回收率。

不良资产的处理方式有多种,如转让、出售、置换、打包处理、证券化、债转股等;对于大量中小债权,可以通过出售、拍卖、转让等方式处理;但对于大宗债权,通过债转股方式处理,能够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

(2)推动国有企业的解困进程。

债转股可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使部分因负债率过高、利息负担过重的国有企业通过债转股扭亏脱困。

(3)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强化企业治理结构。

部分国有企业的产品有市场,但由于企业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经营管理不善而长期亏损,通过债转股改变企业的资本构成,可以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达到扭亏目标。

(4)促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

国有经济要从部分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债转股有助于实现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目标。

二,债转股的实际操作

债转股问题首先在已成立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试点。具体操作程序是由经贸委推荐,资产管理公司在推荐名单中选择,最后由债转股领导小组(由经贸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单位组成)批准;资产管理公司也可自行选择企业,但需报经贸委批准。目前经贸委已推荐进行债转股的企业有108家,另外492户正在做工作;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已签订债转股协议的企业有六家,涉及冶金、化肥、建材等领域;各企业债转股的模式因企业情况不同而各有差异,但重点是企业的产品结构、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至于转多少主要依据会计师事务所的资金流量模型确定。由于资产管理公司的存续期限为20年,在进行债转股时需考虑资产管理公司的持股期限和退出渠道,信达公司的持股期限一般限制在四年,未来的退出渠道具有较多选择,如企业用自身的分红回购、由企业的母公司回购、地方政府作出安排或其它好企业收购、推荐上市、逐步减持股份、在国内外出售所持股权等。

三,债转股中存在的问题

(1)实际操作面临许多困难。

首先是符合经贸委提出的符合债转股条件的企业很少;其次是企业在债转股认识上有误解,将债转股视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优惠政策,甚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部分能付息的企业不再付息,对银行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再次是企业多头开户,债务由多家银行贷款构成,而各银行债转股的标准存在较大差别,债转股协调难度很大;最后是大型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使债转股的实际操作复杂化。

(2)债转股的资金来源和亏损补贴问题。

债转股的资金来源有五条渠道:中央银行再贷款、定向发行债券、向商业银行借款、向中央银行一次性贷款、设立特种基金;但无论何种筹资方式,承担不良资产导致的损失只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财政出资补贴,由纳税人负担,二是通过通货膨胀或铸币税由全民负担。因此,亏损补贴应限制在银行承担国家政策性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范围内,由银行自身经营不善形成的不良资产,即使通过债转股方式处理,将来引致的损失也只能由银行自身负担。

(3)不良资产的回收率问题。

在通过债转股处理金融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如何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的问题,备受关注。美国金融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大约在40%,但我国金融不良资产的质量与美国的是否可比?是否如有关部门所说的回收30%即完成任务、回收40%成绩优异、回收50%是创造奇迹?一些专家认为,通过债转股处理金融不良资产问题,应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应针对地方保护主义等容易引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因素制定相应的规定,如是否可以规定企业回购股权的价格不低于债转股时的价格等。

(4)中介机构在债转股过程中的作用问题。

我国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资产的问题,处理大规模不良资产,几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力量能否胜任?大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是否可以参与债转股的部分业务?一些专家认为,债转股实质上是一种投资银行业务,美国处理金融不良资产就是借助于投资银行业务,只是他们的处置方式主要是打包处理而非债转股;我国大型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在资产重组等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投资银行业务人员,通过托管等方式让中介机构参与债转股业务,可能对债转股问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5)防范债转股过程中出现的道德风险问题。

债转股被作为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脱困改革目标的措施提出后,被企业普遍视为一种优惠政策,部分原本不亏损的企业为争取能够进入债转股行列,通过账务处理而成为亏损企业,出现了国有企业存在“三本账”现象:对主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债转股主管部门各有一本账(实际上对税务、工商也各有一本账);许多原来积极还本付息的企业后悔,能够支付的利息现在也拖欠不付了,加剧了企业逃废和悬空银行债务的投机行为,使本已不良的信用关系进一步受到破坏,对银行的经营也十分不利。需要明确强调债转股不能成为国有企业的“免费午餐”。

观点范文篇8

对待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几种常见的错误做法是:

一、以私利评判观点

有的人,无论评判什么都喜观功利化评论。一般都是认为对自己有利就是好东西,对自己无利就一文不值。或者更狭隘一点的就是:只有我的观点是对,除我之外其余的观点一律免谈。这种思想封闭了自己,是不会接受新观点的。这种除我之外无观点的观点,周围哪怕有再多的新观点、新理论对他是没有半点益处的。

二、以情绪对待新观点

部分人,生活无原则,对什么事都可以不负责任。常常是凭着自己的那点情绪,无遮无拦、海阔天空、无边扯淡。就是人们常称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那种人,表现得什么都敢说,天文、地理、人情、世故、他似乎没有那有不知道的。然而对待世间一切,全凭他们开口前的情绪而定。情绪好时,白的、红的、黑的都是正确的、伟大的。一但自己情绪不好时,就不分青红皂百,一律都是灰暗的、错误的、并多以埋怨、职责的口吻,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种凭情绪对待观点的人,不仅自己没有观点,更不会珍惜自己身边新的观点,新的理论。

三、以狭隘的经验评判观点

这种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观点,属那种自恋癖式的人物,对任何事的评价都以自我为中心。凡是自己没有见过,没有经历过,没有体验感受过的东西,一律以歪理邪说,加以拒绝。对他人的观点,哪怕是金科玉律,也不会加以重视。

四、以儿戏的方式评判新观点

社会上有的人:以游戏人生为生活目的。常被大家戏笑为“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待明日空醉杯或得节火把照节路,没有火把摸黑路”的那种人。他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吃、喝、玩、乐。至于其他观点不观点,统统跟自己无关。有饭吃,有酒喝,有觉睡就是最大的真理。从不会把身边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当会事。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样对待别人的观点呢?正确的做法是:

1、以客观的态度评价新观点

客观的态度就是无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某个观点,这个观点都是存在的。他不会因为谁的喜恶而消失,也就是观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另一个方面我们需要一个人,提出观点的是站在私人立场或是公众立场上提出来的,也就看提出观点的人是否是尊重事实、客观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一般凡是尊重事实客观的观点,无论是正面的或反面的都应该引起重视,甄别为我所用。

2、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新观点

大家常常爱说,事实胜于雄辩;实践出真知。凡是提出的观点有事实基础或理论依据,是针对事实提出的观点。一般应该是对的,只是存在一个认识层面上的深浅问题,就要靠自己去完善了。凡是提出的观点没有事实作依据,没有理论作依凭,只凭主观想象,这样的观点是占不住脚的,也就不会人多大价值。我们只有尊重事实,尊重由事实而产生的观点才是明智的。

3、以是否有创见评价新观点

各种观点犹如天上的繁星。而天上的每一颗星,不一定都有可利用的价值。也就是我们面对所有的观点,更要像我们欣赏天空一样,要有所限制和选择。否则我们就会淹没在各式各样的观点之中,无法发现那些闪耀着智慧的观点。怎样选择呢?就是要看新提出的观点有无创见性,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是否有效。唯有这样,观点才会拓宽我们的思路,发展我们的智慧。

观点范文篇9

一、选题中常见的问题

选题得当与否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关系论文的成败。在选题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下列几种:一是选题过大。有的人有这样一种想法:既然是写论文,就应该好好论它一番。所以选题很大,如“试论改革开放”、“论党的建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等。有的初稿洋洋洒洒几万字,仍然没有论述清楚。选题太大是不合适的,小一点,具体一点,把问题讲得清楚一点为好。二是选题过难,即选择的题目难度较大,除了时间、精力的限制,在资料方面也有局限。有人想在短时间里探讨“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这是难于解决的。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都应该探讨,但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作长期的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完成。三是选题陈旧。选题陈旧,缺乏创新精神,照搬别人的材料和结论,缺乏新意。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敢于提前人没有提出过或尚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论文的选题最好多选一点与现实生活、当代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关系比较密切的课题,注意研究现实生活中提出的新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给予新的解释。

二、标题中常见的问题

标题是论文的眼睛,居于全文之首,读者首先看到和关注的是标题,因此标题有“首因效应”,是窥见论文之要点的“窗口”。一些人对标题起“指引内容、吸引读者”的作用认识不足,标题制作功夫不够,常出现以下毛病:

1.标题模糊、不确切。一些论文标题模糊笼统,过于抽象,读者看了标题不知道论文要论述什么,抓不住中心和要领。如:有一篇题为《党的喉舌》的论文,是论述报纸还是论述广播?都不是,作者写的是农村宣传网。像这种含义很不明确的标题必须加以修改,使其含义明确。

2.标题太大。有的论文标题太大,涉及面过宽、过深,也比较复杂,超越了自己的能力水平,短时间内很难完成。有些大题目,论证时面面俱到,但对各方面的论述都不深不透。如《论中国的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艺术原理论》、《论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等,这类题目都可以写一本专著。

3.标题陈旧。别人已写过的题目,自己再写,老生常谈,若无新认识、新角度和新材料,很难写出新意。如,《论改革的必要性》、《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史学要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企业的使命》等,如写这类论文,一般与他人已写过的大同小异,使人缺乏新鲜感。

4。标题太长。有的论文标题过长,甚至三四十个字,不仅罗唆累赘,读起来费力,也不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还严重影响论文的美感。

三、观点方面的毛病

确立观点,是论文写作的关键。论文的论点是在对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的。论点的形成,就是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概括、提炼的过程。要确立一个明确的观点,并且力求正确,有新意,有理有据,这是写好论文的基本前提。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基本观点错误

基本观点是指统帅全篇论文的基本论点或总结论。基本观点错了,其它一切论点、论据都不能成立,整篇论文也就站不住脚了。例如,有一篇论文《公有制是造成我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作者通过对我国几十年经济发展缓慢情况的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公有制,提出减少公有制的比例。他把“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公有制”混为一谈,否定公有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提出私有化的主张。这是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也是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再如,有一篇论文叫《中国封建社会长期落后原因剖析》,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作者对“中央集权”和“专制主义”两概念不加区分,认为“中央集权”必然导致“专制主义”,又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落后”。这种对中央集权全盘否定的观点是不符合我国历史情况的。尽管这篇论文在论证、语言等方面不无可取之处,但由于基本观点有误,全文也就缺乏科学性。

2.观点主观、片面,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

有些论文的观点,作者往往只顾一头,缺少唯物辩证法所要求的全面性。例如,在研究某些中外古典文学名著时,只讲其民主性精华和艺术上的成就一面,而对作品思想内容方面明显存在的局限却一笔带过。有些论文的观点好走极端,例如,有一篇论文为了说明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提出用“三铁”打破工人的“铁饭碗”,这“三铁”是“铁心肠、铁手腕、铁面孔”,这就在批判“铁饭碗”时走了极端,把工人放在被改革的一面。又如,有的论文为了说明农民起义虽不是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前进的唯一动力,又根本否定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在社会科学方面的论文中也有调查研究不够,资料不足,即事实论据不充分,或不准确、有水分;有的是捕风捉影,主观臆断,想当然、任意夸大或缩小,然后就轻易匆忙地谈看法、下结论。这样的论文,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因而就缺乏科学性。

3.观点不鲜明,重点不突出。

对于文章写作,多次强调要力戒“概括不明”、“判断不恰当”。而有些论文的中心论点提炼不够,没有把问题的实质想清楚,抽象概括也不准确,形成观点含糊不清,似是而非,似有若无。如,有一篇题为《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多样化》的论文,所论述的“多样化”的观点是不明确的,可以作多种理解:后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后人对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不同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派的存在和发展,等等。因此,论点必须十分明确、准确,不使人产生歧义或令人费解。

有的论文过多地叙述工作过程,或选材不严,众多的材料缺乏认真的整理、消化,使中心论点不明显,重点不突出。这种情况在论文中比较多,有的论文似乎成了一份工作总结或汇报,有的是对某一工作的调查报告,而作者自己没有明显的见解。

观点范文篇10

关键词:篮球;战术;系统

现代篮球运动攻守战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种深刻的变革时期,不断研究和认识篮球运动攻防战术发展变化的最新特点的同时,对于篮球运动战术的基础性理论研究也需要不断的深入,这是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对于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新的东西也急需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不断从经验的层面上向理论的层面上提升,进而实现篮球运动理论研究上的不断创新和突破,而要实现篮球战术理论研究的突破,就必须要拓展研究的领域和思路,大胆打破研究领域的界限,将现代科学研究中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方法融入到篮球战术的研究中。在深刻分析和认识篮球运动比赛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理论,对篮球运动战术体系的构成要素、战术系统的内部结构、战术系统的功能以及战术系统构建中的内在机制、战术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等基础性理论问题探讨和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篮球战术理论,形成更为深刻、更具时代特征、更能准确反映现代篮球运动攻防战术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理性认识,建立一种立足于现代篮球运动发展层面上的新的战术思想和理念,是有着重要的

理论意义。

1篮球运动战术概念的界定

篮球运动是属于同场集体对抗类项目,这是一种本质属性。整体对抗中,战术是一种必然的存在。战术是构成比赛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攻守对抗中制约与反制约的重要手段。战术是以比赛成员,以及成员所具备的专门技术、技能和比赛成员之间的基础配合作为基本构成要素,以特定的组合方式所构建的功能系统。通过系统内的组合形式,把松散的、无序的比赛成员和成员的技术、配合运用整合为一种能够体系整体攻防意志,具备个体成员所无法具备的整体攻防行为,体现出更为强大的攻防整体功效。这就是所谓的战术。篮球运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整体对抗,在这种整体对抗中,运动员的个、人能力是对抗的基础,但仅仅有这种个人能力是不够的,运动员个人技术的运用、运动员之间各种配合的运用只有统一在一种能够最大限度调动每一个比赛成员个体能力的有序结构之内,才是符合篮球运动比赛规律的整体对抗。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战术是将5名比赛成员的个人能力和比赛行为经过结构化以后,形成整体功能的一种系统,进攻如此,防守也是如此。篮球运动的核心思想是整体,只有战术的存在,比赛才是整体的,攻守制约与反制约也才是建立在符合篮球运动规律基础之上的。战术从概念上分析,它是有两重含义:首先,战术是一种形式,一种将纷繁复杂的各种比赛要素结构化的组合形式;其次,战术又是一种功能系统,这种系统所显现的整体功能,是系统要素在独立状态下所不能具备的。

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都是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两种防守战术既对立,又相互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都是在相互的对抗中不断发展的,进攻战术的发展会促进防守战术的发展,防守战术的发展同样也会促进进攻战术的发展。同时攻守战术制约与反制约的对抗,始终是处在一种相对平衡的动态变化基础之上的,不存在绝对完美的进攻战术,也不存在绝对完美的防守战术,只有这种动态平衡,才有可能构成比赛,攻守战术也才有可能体现出应有的战术功能。但这种动态平衡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所谓平衡只是一种相对意义上w的平衡,当攻守战术中的某一方的发展或变革,都会使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而另一方相应也必须有相应的发展与变革,已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实际上篮球运动攻守战术就是遵循着这样一种规律发展和进步的。

2篮球运动战术系统的构成要素

系统理论中所谓系统要素,指的是系统的成分,是系统整体有那些东西构成。没有要素,不可能有系统。作为篮球比赛中的一种功能系统,战术要素是战术系统赖以构建的前提条件。运动员是比赛的主体,既是构成比赛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构成篮球运动战术系统的基本要素,运动员是技战术的载体,任何技术和战术都是由运动员具体在比赛中运用和执行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各种比赛行为,都是技战术的具体运用行为,所以,运动员是构成篮球攻防战术系统的第一要素。技术是完成各项攻防任务的手段,是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基础上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专门性技能体系。篮球攻守双方制约与反制约的对抗,是以攻守技术的运用为最基本的手段来进行的。这也决定了技术在篮球比赛中的一种重要地位,自然也是篮球运动战术系统中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

构成篮球运动战术系统的另一个要素是基础配合,基础配合是篮球比赛攻守较量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是在2~3名运动员之间在局部范围内展开的有意识的小组协作行为,之所以称之为基础配合,是因为基础配合在比赛中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协作行动,基础配合是篮球比赛中介于个人攻守行为和全队整体攻守行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比赛形态。基础配合是有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的,基础配合的构成要素同样也是参与比赛的运动员和运动员所具有的技术,参与配合的运动员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区域将技术的运用组合在一定的结构中时,便构成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并具备了某种特定功能的攻防基础配合。值得注意的是,基础配合和战术系统都是运动员和运动员所具备技术作为基本构成要素,但基础配合只是一种在局部展开的小组行为,同时结构形式也比较简单,所以,在比赛中虽也是一种有构成要素、有结构形式并能体现出一定功能的系统,但基础配合并不是体现全队攻守整体意志的行为,由于参与配合人员和结构上的局限,所以,在比赛中的功能同样也是有限的。所以,基础配合虽然是一种脱离了个人行为的攻守形式,但基础配合是不能代替战术的,或者说,基础配合和战术是两个概念。但是,在全队攻守战术系统中,基础配合又是一种无法脱离的基本要素,是篮球运动战术系统赖以构建的基础。篮球运动有着庞大的技术和基础配合系统,为攻防战术的确立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要素资源,这也为攻防战术结构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提供了可能。

3篮球运动战术系统的结构

所谓结构,就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合乎规律的、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1]。战术是一种能够体现整体功能的系统,只有在特定的结构形式下,各战术要素才能构成整体,才能显现成整体功能。战术不是运动员技术和配合的简单叠加和堆砌,各种攻防战术系统的构建并非有了要素就自然可以形成。只有将战术要素进行符合篮球运动比赛规律前提下的有机组合,才能够将松散无序的术要素构筑为具有整体功能的战术系统。战术结构的核心是整合和集成,只有将场上比赛队员的以技术为基础的各种个体的攻防行为,有机的纳入到全队的攻防战术结构之中,才能够实现攻防战术系统的构建,而这种整合和集成的科学化程度,又直接对战术系统功能的强弱产生影响。在战术结构的框架内,场上队员的技术和配合运用的选择、技术和配合运用的时机和空间(方向、区域、路线、位置)都受到一种动态的约定。攻防战术系统的建构也才意味着形成了整体的攻防功能。所以,战术结构就是战术系统内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诸多要素的结合方式[1]。篮球运动作为一种同场集体对抗类项目,比赛是以整体和局部之间的联系;局部与局部之间的联系;队员和队员之间的联系;技术与技术间的联系;各种基础配合之间的联系;技术和基础配合间的联系;技术和配合运用中和时间、空间的联系;战术系统和比赛环境之间的联系等为基础才得以构建的。

篮球比赛要素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不仅是构成比赛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构筑篮球战术结构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战术结构是建立在战术要素间联系的基础之上的,脱离了战术要素间的联系,是无法将松散无序的战术要素结构化,进而也无法构筑起完善的战术系统。战术系统的建构依赖于结构,而结构又是以要素间的联系来实现战术系统的的建构的。构筑篮球战术结构的另一个前提条件是篮球运动比赛的内在规律,要建立起有效的攻防战术系统结构,必须要遵循攻守对抗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比赛过程中的所有行为,包括技术、配合以及战术的运用,都是受制于篮球运动比赛规律制约的,比赛总是遵循着攻防规律的前提下去进行的。进攻有进攻的规律,防守有防守的规律。篮球运动也是在遵循着篮球运动自身规律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的。同样,篮球运动战术系统结构的构建,也必须是以遵循篮球运动客观规律为前提的。任何脱离或违背比赛规律的战术结构是无法构建起科学有效的战术系统的。在研究和认识篮球运动攻防战术结构的过程中,必须要非常准确把握住构成战术系统基本要素间的联系和比赛规律的制约这样两条基本的前提,循着这样两个前提,才有可能形成对篮球运动攻防战术结构正确的理性认识,也才能构建起具备强大战术功能的战术系统。

4篮球运动战术系统的功能

战术系统就是一种带有明确目的和具备一定特性的功能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结构对系统整体功能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1]。战术系统的结构,决定着系统的功能特性、功能的强弱。相同的战术要素,会由于战术结构的不同而显现出功能特性上的截然不同。比如:防守战术中,人盯人防守战术和区域联防战术,由于战术结构上的不同,也决定了两种防守战术在功能特性上的差异。同样,进攻人盯人战术和第2期张俊青:用系统论的观点探析现代篮球运动战术·133·进攻区域联防在战术结构上也是有差异的,结构上的差异最终决定了两种战术系统在功能特性上区别。在比赛中为了适应比赛的要求和变化,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队员的技术特点,在制约与反制约的对抗中占据主动,不论进攻还是防守都是通过对战术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化,来实现战术系统功能的调整和变化的,以达到攻守制约与反制约对抗过程中的最佳效果。比如:防守需要重点控制和制约进攻的那一个突出的攻击点,或者进攻中根据本队的特点,需要充分体现那个攻击区域或攻击点上优势,这些就对攻防战术系统功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如何来达到和实现这种对战术系统功能的要求呢?只有调整和变化战术结构来实现。战术结构不仅可以对战术系统的功能特性形成影响,同时,战术结构也会对战术系统的功能强弱形成影响,同样的战术要素、同样的战术结构,但因结构优化程度的不同,会显现出战术功能上很大差异。所以,战术系统功能的强弱,是战术系统结构优化水平的一种反映。而战术结构的优化则主要体现在战术细节的处理和把握上,通过系统、严谨的训练,以及通过比赛实践逐步修改和完善,进而使得战术系统结构的优化水平得到提高,最终实行战术系统功能的提升。

另一方面,战术要素本身的优劣,也会对战术系统功能的强弱产生直接影响,试想队员的技术能力、身体素质和篮球整体意识都是处在一种很低层次上,即使是有再科学、再合理的战术结构也是无法体现出很强的战术系统功能的。所以战术要素和战术结构整体都要体现出高度一致的优化水平时,才有可能构筑起高质量的战术系统,也才有可能体现出强大的攻防系统功能。

5篮球运动战术结构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

时间和空间在篮球运动战术结构中是重要的构成要素,所谓战术结构最终还是要将各种技术和配合要素进行一种能够体现更高效率的整合,整合就必然的联系到时间和空间。

战术结构的核心就是将场上运动员的个人行为进行有序化,进而使得攻防达到整体性。而这种所谓的整合也好,有序化也好,实质就是将运动员技术和配合的运用,以特定的结构限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上。

时间在战术结构中主要是运动员技术运用时机的一种限定,将运动员技术和配合运用的时机进行串联和整合。而空间则是运动员技术和配合运用的方向、区域、路线、位置等的一种限定,同时也是点、线、面,局部和整体范围上的一种整合,没有时间和空间概念,战术结构是无法构建的。将场上运动员的种种个人攻防技术和配合形式限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就完成了战术结构的基本构建,进攻战术如此,防守战术也是如此。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是实现攻防战术系统结构构建的前提。通过时间和空间才能完成个体之间、个体和整体之间;局部和局部之间、局部和整体之间;技术和技术之间、技术和配合之间、配合和配合之间的一种有机联系,进而形成最终的整体战术结构,完成战术系统的构建,最终将场上比赛队员的个人能力有机的统一在全队的攻防战术系统内,构筑起强大的整体战术功能。战术结构的严谨程度,决定着战术执行的质量,而战术结构的严谨程度又是和战术结构中的时间和空间的有机统一密切相关。战术执行中任何一个时间或空间上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战术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到系统功能的有效体现,甚至会直接导致战术结构的破坏而使战术系统功能完全丧失,在攻守的对抗中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6战术结构的动态性变化特征

攻防战术的具体执行和运用过程中,彼此都是有非常强烈的对立面,防守面临的是进攻方各种手段和方式的攻击性行动,而进攻同样面临着防守方各种手段和方式的强有力的制约和控制。同时,攻守双方的战术执行和运用,又都是建立在对比赛规律深刻的洞悉和把握基础之上的,进攻对于防守行动或防守对于进攻行动都会有一定的预见,攻守双方都会对对手战术的正常执行和运用采取一些在判断和预料基础上的应变策略,这就会使得正常的攻防战术系统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被瓦解和破坏,最终丧失战术系统应有的功能。实际上,篮球比赛就是在利用对手战术结构上的缺陷或弱点,就是在不断的瓦解和破坏对手的正常的战术结构的过程中,来实现攻防目的的。这种现象自然也就决定了篮球运动攻防战术结构上的动态性变化特征。正常的进攻战术执行中突然会因某个战术环节被破坏,或者防守战术执行中某个环节或区域会突然出现漏洞,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战术系统必须要作出相应的快速应变,以保证攻防战术正常的运转。这种对各种变化的应对是篮球攻防战术结构中的重要环节,战术执行中的应变能力,也是一支队战术执行能力的体现。进攻战术不是简单的跑龙套,防守战术也不是简单的守住一个区域或盯住一个对手,攻守战术在具体的执行中都会遇到许多战术结构以外的复杂变化,所以,不论是进攻战术还是防守战术,都有相对固定的战术结构,但这种固定的战术结构同时又是一种动态的,随着战术执行中各种复杂变化的出现,战术结构随时都要有相应的快速调整。

通常对于战术正常结构以外的变化,有一些是可以事先预料到的,比如,进攻战术正常执行到某一步的时候,预计防守会有什么样的相应变化,而面对防守的变化时,攻方又应该有什么样的变化来应对防守的变化。同样在防守战术执行过程中,也会对攻方正常进攻行动中的一些变化有所预料,比如防守比较有效的控制了进攻某一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后,预计防守会做出何种进攻上的调整和变化,在进攻做出这种调整和变化时,防守又应如何应对,这些攻守战术对抗中的可预知的变化以及应对措施,是战术结构的重要环节,正常情况下怎么执行,遇到变化时应如何相应的调整战术结构。还有一些变化是事先无法预料的,在战术的正常执行过程中,遇到事先没有预料到的突然变化时,要维持正常的战术结构,以保证战术的正常执行,必须要靠运动员自身的应变能力,来合理有效的通过各种战术结构以外的技术运用来处理这种变化,以保证战术系统不被瓦解和破坏。实际上,攻防战术的结构永远都是处在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篮球运动结构,战术执行中的动态变化是篮球比赛中都是一种常态。也是篮球运动战术运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7篮球运动战术系统的优化

战术系统功能的强与弱,取决于战术系统整体的优化,而这种优化又是包括了系统要素的优化和结构的优化两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