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4:17:58

公办范文篇1

一、具体做法如下

1、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营方式,积极宣传、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委托各类专业化、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负责运营管理。通过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公建民营机构发展。加强监督管理,明晰权责关系,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养老用途不改变、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2、增强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功能,公办养老机构应当加大基础设施改造,拓展服务功能,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护理性床位的数量和比重。当时按要求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在满足孤老优抚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镇“三无”老人和低收入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服务需求的同时,可适当兼顾其他有养老服务需求的社会老人。目前已有三家公建民营机构收住社会老人。

二、取得成效

2014年以来,我区先后完成镇敬老院、敬老院、敬老院、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公建民营率达66%,吸引社会力量投入近1200万元进行公办养老机构升级改造,在优化运营机制、完善内部治理、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体现真实性,机构运营状况良好,近年来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社会评价高。

公办范文篇2

[关键词]“两自一包”;自主治理;“星级教师”;专业成长;薪酬机制

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以下简称三十三幼)自2015年9月开园后,就面临教师离职率高和人才短缺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开展了“‘两自一包’改革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岗位”星级管理的探索。经过三年的努力,幼儿园基本解决了教师离职率高的问题,培养和储备了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破解幼儿园管理激励乏力、教师专业发展瓶颈难以突破、公办园编制困局等问题拓展了新思路。

一、幼儿园实施“星级教师”自主治理的政策、理论依据

(一)依据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等人事制度改革要求。学前教育在我国实施的是中央宏观调控,地方分级治理,园长责任制度。在国家层面,中央宏观调控体现在制定学前教育政策,以引导学前教育发展方向,在权力掌控性上是逐层下放。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提出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调整教育结构,并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1989年,中央出台《幼儿园管理条例》,明确表示幼儿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并明确规定“园长责任制度”。国家政策法规给幼儿园办学自主提供参考依据。(二)依据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的精神要求。自2015年以来,成都市武侯区坚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指向,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直面教育系统普遍存在的现实困境与制度困境,实施“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的“两自一包”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旨在通过依法治教、简政放权。通过向学校下放“财权”“人权”和“事权”,真正落实、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办人们满意的教育。运用该制度,幼儿园有人事自主权、治理自主权和财政自主权,保证了幼儿园能够按照园所的实际需求进行人员招聘和管理,依据制度设计出相关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制定相关的专业等级,并自主分配财政资源来鼓励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和对幼儿园的归属感。2019年12月4日,四川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推进工作会提出“鼓励探索采取‘两自一包’等方式配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要采取多种方式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三)依据需求层次理论和自主治理理论。第一,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根据此理论,三十三幼可建构教师专业发展与薪酬水平同步增长的“双需求”制度体系。第二,自主治理理论。当代公共选择学派和公共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大量实证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自主治理理论,从影响理性个人策略选择的四个内部变量、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自主治理的具体原则等方面阐述了自主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根据此理论,三十三幼可充分挖掘自身变量,建构科学的人事制度,努力探索幼儿园自主治理的有效路径。鉴于以上分析,三十三幼尝试建立“星级教师”管理机制,突出以教师能力和实际为主要评价导向,探索教师专业水平与薪酬水平同步增长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公办体制下,园所自主招聘、共同管理的人事管理机制,激活办学活力,提升办园品质。

二、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星级教师”自主治理探索

行动研究是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研究方法,强调为解决自身问题而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有反思的研究。该研究方法实用于教育实践者,对于某种理论、政策、制度的实施的科学化探索。“星级教师”机制建设就是幼儿园用行动研究开展对“两自一包”改革制度的科学化探索。(一)诊断问题。成都市武侯区在2015年开始“两自一包”改革试点。三十三幼对本园教师管理方面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两大问题亟待解决:第一,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较低。开园初只有38%的教师拥有本科学历,90%的教师是90后,保教经验欠缺,无人参加职称评审,皆为成都市外户籍,呈现“无经验、无职称、无安全感”的状态,这样的团队很难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保教工作。第二,具有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的潜在危机。2015年至2018年3月,仅园长一人是在编教师,95%的是校聘教师,2016年离职率约为17%。教师职称与工作薪酬没有完全匹配(因为职称与能力不匹配),工资待遇晋升机制不明,教师缺乏系统职业规划,特别是大量校聘教师感觉专业发展、薪酬发展前景不明,表示有点“雾里看花”。如何稳定教师队伍是高质量办园的核心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三十三幼拟通过探索和实践“两自一包”制度,制定出“幼儿园教师专业岗位”星级管理的实施计划,并依据计划进行实施。(二)确定实施“星级教师”人事改革的基本原则。“星级教师”人事改革是在“两自一包”改革背景下实施的园本探索。通过创新建立“星级教师”自主治理制度,探索教师专业水平与薪酬待遇匹配的、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考核的、能产生持续激励作用的、“招得进留得住”的一套教师专业提升激励机制。“星级教师”是对达到一定标准的一类教师的称谓,从低到高依次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教师。实施“星级教师”管理要坚持“三性”原则:第一,核心性。建立健全党支部领导下的“一核三治,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新型治理体系,调整内部组织机构,引领改革机制,充分发挥党在领导政策实践方面的核心作用。第二,民主性。坚持现代学校民主治理的特征要求,幼儿园在园长责任制下,实行“五会分离”,将园长领导力和权力下放给不同层级,多元治理,各司其职。第三,激励性。“星级教师”机制核心就是一套内部激励机制。幼儿园要充分运用需求层次理论加强对需求因素的提取,运用自主治理理论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行为路径,保证“星级教师”制度对教师及园所发展的激励作用。(三)制订行动计划。第一,建立“星级教师”工作机制。成立教师专业岗位“星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岗位“星级管理”方案与细则》;根据总方案制定不同岗位的评定方案,包括专任教师、保育教师、行政后勤教师,三类不同人员的“星级管理”方案;各个方案通过园务会、教职工大会、专业委员会讨论通过并公示。其中,专业委员会负责拟定三类“星级教师”的岗位职责。第二,建立“星级教师”评、用、培机制。幼儿园教师自主申报、自评,专业委员会根据《专业岗位星级测评细则》对其进行审核评定。包括对申报教师的基础资料、专业理念及师德、专业态度、专业能力、专业绩效进行评定考核,公示考核结果。园方再对达标者授予星级证书,执行相对应“星级”工资待遇,期末对其进行年度专业考核及奖励。通过评核,教师意识到自身的专业问题,园方制定配套的“星级教师”专业提升培训机制,帮助教师解决专业问题。(四)制定“星级教师”实施的基本内容。第一,“星级教师”选拔条件和晋级方式。申报对象为三十三幼教职工,具有相关从业资格证,在编、校聘均可申报。申报流程是:教师自愿提交书面定级(晋级)申请,提交五类原件材料备查,复印件备案。申报不同星级的专业岗位则应提供相应资料。晋级方式为初次定星级后,满2年且年度考核合格方可申报更高一星级。区学科带头人、有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证或有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荣誉称号或市级业务管理部门授予的一等奖,第一次定级可越级申报。第二,“星级教师”考评的标准和细则。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结合园情,制定了《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专业教师岗位星级考核评价细则》,从基础资料、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四大板块22个指标及专业绩效加分6个指标上进行自评、校评。其中,学历情况及园龄也作为基础资料评核。第三,“星级教师”职责和星级工资。成为“星级教师”后,要依据《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专业岗位星级职责》履行相关岗位职责,在“星级管理”中,教师的权利与职责是对应统一的。园方按照方案每月支付基本工资的10%、20%、40%、60%的二星级至五星级工资。建立与教师劳动价值相适应的专业提升、晋级加薪的制度,有效满足教师基本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吸引、留住优秀教师,并促其制定系统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五)开展“星级管理”的评价行动。“星级管理”分两步走,一方面是对教师进行专业评核,另一方面是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评与培结合,由评核来帮助教师分析自己专业方面的问题,用培训帮助教师主动解决自身问题。三十三幼“两自一包”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岗位“星级管理”的新机制探索实施了三年多,通过对园所人力资源管理数据的分析和教师成长档案的分析,在解决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低和教师离职率高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星级教师”自主治理的成效和反思

公办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对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健全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首先,在国家宏观管理下,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取得了办学自主权。高校作为独立法人,在社会生活中需承担相应地民事责任。其次,高校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所有制上突破了单一的国家公办形式,出现股份制的民办高校、公私合办高校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再次,办学机制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最后,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取消,使得高校毕业生成为“产品”,需要接受市场的挑选。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高校必须考虑经营效益,争取在竞争中胜出。然而,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较突出。

一、公办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产日常管理环节薄弱。高校不断筹措资金以购置资产,增加仪器设备和扩大教学办公用房,却不重视资产的管理与使用,存在一些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实际使用时间不多,使用率不高,浪费较大的情况。有些高校尚未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已设立机构的,也只局限于对有形资产的管理,而对高校具有极高价值的无形资产却很少问津。

2、资产流失较为严重。高校的资产一般由国家拨款和划拨,既不提资产折旧。也不需计算盈亏,这使不少高校没有牢固树立使用国有资产要承担保值、增值责任的意识。资产管理和基建管理制度往往不健全,相关手续不完备,甚至存在国有资产被个人或其他单位无偿使用的情况;收入、支出和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存在着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计成本经营,不讲科学管理的现象。

3、投资和筹资缺乏理性。在筹资和投资过程中,高校往往由于缺乏时间价值意识、资金成本意识、风险意识和社会效益意识,导致严重影响高校财务安全或投资失败,进而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4、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上下级权限划分不明确,容易出现“权力真空”现象,妨碍高等学校资金运动、资金循环的正常进行。高校中各部门各自为阵,资金分散。这些严重影响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高校的正常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主要原因分析

1、高校所有者缺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高校可以通过自由交易转让产权,可以通过对外投资兴办实业或参股股份制高校。但现时高校的产权制度是“国家所有,国家经营”,高校所拥有和控制的资产缺乏有效的专门的管理和监督。“所有者缺位”问题的出现,降低了高校的运营效率和效益,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被损害浪费,难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影响高校整体发展,甚至成为贪污、腐败、经济犯罪人温床。

2、财务管理理念缺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市场因素已经介入高校事业,缴费上学也使得“买”“卖”市场行为已成为现实。高校作为法人实体,必须对市场因素有正确的认识,对高校经营效益有充分的考虑。然而,目前相当多的高校对财务管理方面的认识不到位,或者存在偏差,片面强调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性,却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

3、缺乏系统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和统一的衡量指标。财务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明显不足,这与理论界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研究不足有一定关系。高校财务管理缺乏一致的指标系统,既无法通过动态对比反映高校在不同的实践上经营投资效益的变化程度,也无法运用经营投资效益指标在不同学校之间进行对比分析。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的教育产出比较特殊,几乎不便定量化计算。因而高校的办学效益研究与评价也始终停留在半量化,不全面的状态。三、加强公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1、相关政府部门加强财务管理职能

(1)建立理论研究平台。通过对高校财务管理相关课题的立项研究,探索论证高校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等理论。在高校间开展调研工作,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统一的高校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2)完善高校系统财务管理评价制度。在原有的检验评估基础上,建立财务管理指标体系,健全高校各级经济责任制。通过高校投资效益指标,反映高校投资的效益状况,以便看到成绩,发现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而促使高校加强管理,提高投资效益;通过资产使用效益指标,反映高校资产使用情况,以便评价高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从而促使高校努力提高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建立对高校领导班子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使高校各级干部重视财务指标,树立适应高校发展的管理理念。

(3)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财政、教育、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高校的监管工作,开展定期或经常性审计监督,行使所有者权力,及时发现学校存在的倾向性问题,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发展。明确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职能与责任,使得“经营者”感到充分的约束,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本身不能阻止“经营者”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但在严格有效的监管机制下,激励机制增加了短期行为可能付出的代价,促使管理者的眼光不是停留在短期效益上,而是对高校发展进行全盘规划,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

2、高校自身强化财务管理工作

(1)高校管理者及财务工作人员要树立理财观念。要善于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对高校经营、投资、筹资及利益分配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既要善于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先进成果,也要善于引进企业的某些成功管理模式,并加快培养一支有创新能力的财务管理队伍。

(2)构建以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高校财务决策委员会。由于政府任命的方式无法保证高校领导班子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因而通过发挥专业人员集体的作用,充分协调,全面论证,以弥补领导班子的能力缺陷,同时可以防止因个别领导“拍脑袋”决策而导致投资失误的现象。例如,对大规模举债,必须由该委员会做出科学决策,并进行可行性论证,以既确保高校财务安全,又能保证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在投资决策阶段,也应由该委员会选择最佳方案,并进行可行性研究,以降低投资风险,获取较高经济效益。

公办范文篇4

[关键词]人力资本;高职院校;薪酬管理;激励机制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1]。公办高职院校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办高职院校的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公办高职院校必须高度关注高职教师的薪酬管理问题,以此来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充分调动高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和发挥高职教师的创造价值,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保证高职院校健康发展。

一、公办高职院校薪酬制度现状

薪酬是指组织向劳务员工提供的各种形式的酬劳,分为狭义的薪酬和广义的薪酬,本文研究的薪酬是指狭义的薪酬,即货币和可以转化为货币的报酬。公办高职院校薪酬制度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制定并实施。国家财政部门按照全额编制的档案工资向公办高职院校拨付工资额度,但占工资总额的比例较小,大部分绩效工资由各高职院校非税收入安排,但是总的绩效额度由上一级部门统一核定。公办高职院校教职工身份分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三个序列,工资由岗位(职务)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及津贴补贴等四部分构成。基本工资由岗位(职务)工资和薪级工资构成;绩效工资由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构成[2];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标准内部分(40%)执行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奖励性绩效中的核增工资部分由学校按照各类人员业绩和贡献自主分配;津贴补贴标准和项目由国家另行规定,如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改革性补贴、援藏补贴等。目前,公办高职院校薪酬制度大多采用以职务和资历为中心的模式,主要以职称、工龄、资历等来设计薪酬制度,没有突出岗位特点和个人贡献,导致公办高职院校存在分配机制不健全、薪酬结构不合理、缺乏内部公平性、薪酬激励功能弱化、对人才的激励程度不够等问题,难以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足额招生,公办高职院校就应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强大的师资队伍,而保证公办高职院校教师投入与产出得到公平的报酬则是壮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

二、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本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一)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本理论的内涵。1960年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后,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薪酬分配领域。国内研究者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一个人的人力资本含量越高,其劳动生产率就越高,边际产品价值就越大,因而得到的报酬也就越高[3]。本文阐述的高职教师人力资本是指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上的教师由于学术水平的高低及创造价值的不同,导致他们之间存在人力资本拥有量的差异。高职院校要在坚持尊重人、关怀人、理解人的基础上,以教职工的个性发展及其价值的实现做为薪酬管理的核心。(二)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本理论的特征。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本具有如下特征:一是高职院校教师劳动的生产特征,高职教师承担理论知识的归集和传播、专门职业训练、专业技能传授,他们的教学活动与实训、实践紧密结合,直接为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二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在工作中既要有解决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又要有解决自身科研方面问题的能力;三是有效知识的识别,系统知识的整合与传授,专业技能的传递;四是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相对稳定,投资收益期相对比较长。

三、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公办高职院校教师薪酬管理相关因素分析

(一)国家相关政策。公办高职院校是指事业单位型的高职院校,实施的薪酬管理制度要按照国家收入分配制度等相关政策为依据来制定。1993年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中明确各类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度。2006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新一轮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包括工资套改、岗位分级兑现工资及启动绩效工资改革,逐步规范津贴补贴。2010年高等院校开始核定总量自主分配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由同级政府人社、财政部门对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进行总量控制和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范围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进行分配。公办高职院校薪酬管理要统筹好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各类人员的收入分配,重点是要依据国家、省、市、区的法律法规要求和政策规定进行谋划与制定。(二)高职院校教师劳动特点。同一所高职院校由于教职工岗位分工不同而劳动特点也不一样,因而不同岗位的薪酬待遇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薪随岗变,不同的薪酬待遇标准才能更好地激发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学、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率。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与技能,是高智力的人力资本,工作自主性大,专业性较强,劳动成果难以量化,同时要求一线教师具备“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和资格。因此,一线教师劳动具有特殊的职业性和复杂性,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要体现一线教师的劳动特点。对于高职院校管理人员来说,工作具有责任重大、交际性较强、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等特点,所以以人为本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也要考虑管理人员的劳动特点。(三)高职院校的用工方式。目前,随着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用工方式分为长期聘用、短期聘用和临时聘用等形式。就公办高职院校而言,长期聘用人员主要指编制内人员,大多数编制内人员聘用到某一级职称岗位后,在下一个聘期还会晋升或保留现有的职称岗位,高职教师队伍管理模式缺乏竞争式的激励机制,普遍存在终身任职这一问题;短期聘用人员主要指第三方人事人员,与编制内人员相比薪酬难以实现同工同酬;临时聘用人员包括后勤人员和宿舍管理人员等,一般实行一费制的付酬方式。不同的用工方式,应采用不同的薪酬标准,但要保证同工同酬,并建立“五险一金”制度。公办高职院校的薪酬管理在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要贯彻按岗位、按劳分配的原则,打破平均主义,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待遇标准。收入差距过小不利于高职院校办学效率的提高,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建立。(四)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薪酬管理制度。公办高职院校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薪酬管理制度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性的判定:薪酬管理应配备专门的主管人员,明确管理责任;(2)明确性的判定:年度考核、聘期考核、薪酬制度、激励机制等制度完备,并具有明确的薪酬表;(3)激励性的判定:年度内和聘期内根据分级分类管理对个人和团队进行考评,设立个人能力薪酬与团队能力薪酬及业绩奖励等;(4)能力性的判定:通过考核机制、技能测验、资格考试等进行技能分析和职务评价,进而来决定薪酬的等级;(5)安定性的判定:现执行的薪酬水平是否达到社会平均水平[4]。

四、完善高职院校薪酬激励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以岗定薪、激励为主的薪酬制度。公办高职院校要建立以岗定薪、激励为主、工资分配与货币化福利制度相结合的薪酬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激励工资和福利补贴。基本工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执行;激励工资包括绩效工资和奖金等;福利补贴包含补充性工资、退休福利和员工服务等。同时完善聘用考核制度,打破终身任职这一问题。薪酬制度的制定既要考虑外部竞争性,又要考虑内部公平性。换句话说,对外岗位薪酬要与同地区、同等规模的高职院校类似的岗位薪酬相当;对内保证高职院校内部相同岗位薪酬一致,不同岗位薪酬差异比率一致。薪酬分配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岗位的特点,实施分类考核,坚持多劳多得、一流业绩一流薪酬。同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工重点倾斜,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水平应保持合理关系。实现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取消教师基础工作量的付酬机制,实行一课一酬,提高各职称级别的课酬标准;(2)加大各岗位业绩奖励和教师福利的比例;(3)根据聘任的岗位变动基础薪酬部分,稳定收入比重缩小,实现动态薪酬激励机制;(4)按照岗位工作业绩贡献实行低岗高聘制度,合理拉开差距档次,打破终身任职问题。(二)设计差异化的薪酬构成。高职院校在设计薪酬构成的时候应该遵循多元化、多层次、专门化的原则。基本薪酬的构成要保证基本工资的统一性,绩效薪酬要科学设置项目,按照人员类别制定薪酬制度,包括专业技术人员薪酬制度、高职称特殊专业人员薪酬制度、管理人员薪酬制度和工勤人员薪酬制度,应当体现差异化,避免一个薪酬制度适用所有教师。通过制定差异化的薪酬制度,可以有效控制高职院校的人力成本。同时,要推动建立绩效工资稳定增长机制,绩效工资的总量和额度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以下几种情况适时调整薪酬结构,即奖励性调整、生活指数调整、效益调整和“年功”调整。奖励性调整主要是针对优秀教师的突出工作业绩而提高工资水平;生活指数调整主要是补偿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实际收入减少而提高工资水平;效益调整主要考虑学费、宿费等非税收入逐年增加而提高工资水平;“年功”调整是指随着教师工作年限的不断增加提高教师对学校的忠诚度[5]。因此,一成不变的薪酬制度已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以多元化、多层次、专门化为理念设计薪酬才能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才能使高职院校不断壮大、健康发展。(三)完善公办高职院校用工制度。公办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技术序列的教师职称评聘上岗只上不下,这就使资历尚浅、奋斗在一线的青年教师没有得到相应的薪酬回报,严重影响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序列的岗位指数少,论资排辈,只有职务等级晋升,几乎没有职务等级下降,职位低、优秀的青年管理人员晋升的机会少,同岗位的竞争激烈;人事人员逐年增加,同工同酬难以兑现。因此,公办高职院校应以人为本充分行使用工自主权,逐步建立健全灵活多样的弹性用工机制,转变管理方式,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行校内聘任与校外聘用、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相结合的用工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对聘期内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在岗教师进行淘汰、降级;后勤岗位实行外包付薪方式或协议工资制。在完善用工制度的同时,高职院校管理者要转变思维方式,做到按工作量和实际贡献分配薪酬。(四)完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高职院校应将绩效考核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绩效考核是高职院校教师领取工作报酬的有力依据,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主导、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并与薪酬挂钩才能发挥其激励功能,客观公正地评价高业绩的行为,才能保护和留住高业绩的人才。从期望激励理论来说,薪酬可以有效激励职工的行为结果,满足职工的欲望,进而改变职工的行为,最后产生用人单位需要的结果,这就是“欲望—行为—结果—激励”理论的本质[6]。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可以综合学生评价、教师互评、教师自评、领导评价相结合;对于教师的科研水平评价,可以引入“科研积分制”,建立教师科研档案,每年根据教师的科研成果计算教师的科研积分,聘期结束考核时直接汇总积分。完善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考核机制,针对不同岗位设计不同薪酬标准,体现内部公平,减少人力资源浪费。科学设计考核整体框架,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考核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保证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避免考核过程流于形式。

五、结语

人力资本是公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薪酬管理是实现人力资本边际价值最大化的保障,是公办高职院校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的关键。在薪酬管理改革过程中,建立以岗定薪、激励为主的薪酬制度,可以有效激励公办高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办学能力的提升,做大做强公办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徐建华.用高质量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大国工匠[N].中国质量报,2019-02-19(4).

[2]李辉.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5.

[3]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吕淑芳.试论以人为本视野下的高职院校薪酬管理[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48-50.

[5]杨富.全面薪酬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6,(23):54-58.

公办范文篇5

[关键词]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

一、问题提出

农村学前教育是农村教育的基础,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事业离不开优秀的幼儿教师,优秀的幼儿教师是专业化的教师,是不断实现专业发展的教师。已有研究表明,教师职业认同感会通过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等方面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是幼儿教师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对自身职业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积极感知。本文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以文雅的《编制外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研究》[1]为蓝本,对其进行修订,并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包括职业角色认同、职业目的、职业归属感、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职业能力、社会支持度、职业行为倾向8个维度。调查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LQ区下面的农村公办园教师为研究对象,向其发放问卷244份,收回问卷244份,剔除无效问卷4份,有效问卷240份,有效收回率为98.36%。将收集的数据录入SPSS25.0版本中,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元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总体水平。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中共有50道题,采用五点计分法,满分250分,分数越高表示职业认同感越高。研究者对240份问卷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职业认同感的平均值为214.22,达到总分的85.7%,处于较高水平,标准差为18.357,分数分布相对集中。可见,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偏高。(二)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主要内容。1.总认同感的内容维度分析本研究通过描述统计,借助平均数和标准差比较分析各个维度的得分情况,并利用相关分析检验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之间的相关性,呈现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内容维度,见表1。从表1可知,8个维度的分数和总分之间都是相关的。通过比较各题平均分可以发现,得分最低的两个维度分别是“职业价值观”“职业目的”,得分低于和接近选项总分的中位数3分。由于8个维度对应的题数不相等,需要以每个因子中每题的平均值为代表进行比较,但得分最低的两个维度依旧为“职业价值观”(2.51分)和“职业目的”(3.29分)。2.总认同感的具体内容分析笔者进一步对得分最低的7道题目及其所属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影响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最突出的几项内容。7道题目中,3道题目属于职业目的维度,2道题目属于职业价值观维度,剩余2道题目分别属于社会支持维度和职业情感维度。由表2可知,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主要受教师从事该职业时的职业目的和职业价值观影响。3.各维度的具体内容分析为了分析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各个维度得分最低的具体内容,笔者进一步对各维度得分最低的题目进行了统计,见表3。分数低于选项中位数的内容:“职业目的”主要表现为教师选择去农村公办园主要是为了生存而不是发展;“职业价值观”主要表现为教师对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不满意;“社会支持度”主要表现为教师普遍认为幼儿教师职业没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同。(三)影响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的因素分析。1.教师的年龄对职业认同总分具有显著预测力本研究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总体水平各影响因素的解释力的大小。预测变量有11个,分别为幼儿园等级、教师年龄、从事幼儿工作年限、最终学历、毕业专业、是否属于师范类、职称、职务、婚姻状况、是否在编以及目前的工资水平,效标变量为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总分。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投入的11个预测变量对“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总分”效标变量具有显著预测力的变量为“教师的年龄”,见表4。预测变量“教师的年龄”与“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总分”效标变量多元回归的决定系数(R2)为0.016,最后回归模型整体检验性的F值为4.863(P=0.28<0.05),因此“教师的年龄”可以有效解释“职业认同总分”1.6%的变异量。从标准化的回归方程y=2.006x+207.774(y为职业认同总分,x为教师的年龄)来看,回归模型中“教师的年龄”的β值为0.142。这表明,教师的年龄对“职业认同总分”的影响为正向影响,即教师的年龄越大其职业认同感越强。而教师的年龄具体从哪些维度对职业认同的总分产生了影响,下面再做进一步的分析。2.不同年龄的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差异比较根据上述回归分析的结果,笔者进一步以教师的不同年龄为自变量、职业认同总分以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了t检验与方差分析,见表5。教师的年龄在职业情感、职业行为倾向性两个因变量检验的F统计量达显著水平,其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职业认同感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在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倾向性的维度上,呈现的趋势大致为先升后降,并都在45—50岁的区间达到最高点。

三、结果与讨论

(一)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总体状况。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总体水平较高,与前人的研究相比,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群体的职业认同感有所提升。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了一系列关于幼儿教师的政策[2],使幼儿教师的地位有所提高,幼儿教师能感受到职业的价值所在;二是幼儿园能够积极响应国家的策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关注教师群体,为幼儿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三是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而幼儿教师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的机会多;四是很多教师意识到了自身职业的重要性和专业性,有明确目的和追求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个行业中得到大显身手的机会。(二)影响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分析。本研究通过对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总体水平的内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借助查阅的相关文献,对影响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深层原因进行进一步探究,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是影响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1.教师的个性特征:年龄的增长从影响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多元回归分析来看,教师的年龄是影响其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的职业认同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在46—50岁出现小高峰,主要表现在“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倾向性”两个维度上。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教师对工作环境熟悉度较高,掌握了教学技能,在教学中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出现的问题。这增强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提升了他们的职业行为倾向。另一方面,由于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和经济收入,家庭和工作可以兼顾,幼儿教师进入了自己的“舒适区”,安于现状,从而增强了职业认同感。2.教师个体主观指标:教师的职业意识从上述呈现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各个维度与职业认同感的整体水平是呈正相关的。其中,“职业目的”和“职业价值观”是影响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内容。在表3呈现的数据中,两个维度中拉低认同感的主要表现分别对应生存目的及低工资待遇。由于目前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幼儿教师的需求量比较大,就业者选择幼儿教师职业更多是为了谋生。幼儿教师的择业动机会影响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其他维度和总体水平。[3]在谋生职业目的的驱使下,幼儿教师会关注目前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纵向来看,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不尽如人意,这会间接挫伤教师的积极性。3.外部环境系统:社会的支持度已有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度对教师职业认同感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2]对各维度题目得分进行统计可知,幼儿教师所感到的“社会对于幼儿教师的关注度”的得分低于选项总分的中位数。因此,幼儿教师在工作环境中较少能感到整个社会大环境对幼儿教师的关注和支持。这表明,社会对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的关注和支持度并不高。其一,从整体上来说,虽然人们开始重视幼儿教育,但是对幼儿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幼儿教师的工作不够理解、不够支持。其二,幼儿教师的待遇不高,尽管相关政策已向农村地区倾斜,但力度仍旧相对较小。其三,社会对幼儿教师的理解、支持相对较弱。

四、促进农村公办园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建议

公办范文篇6

月生活费差异:民办高校学生月生活费在500元以下、500~800元之间、800~1000元、1000~1200元、1200~1500元、1500元以上几个区间段的比例分别为12%、25%、20%、25%、10%、8%。公办高校学生月生活费500元以下、500~800元之间、800~1000元、1000~1200元、1200~1500元、1500元以上几个区间段的比例分别为11%、51%、18%、11%、7%、2%。从以上数据对比明显看出民办高校的学生生活费消费区间比较分散,而公办高校的学生的生活费消费区间比较集中在较低的水平。在民办高校中,存在部分生活费500元以下的学生,然而同时也存在生活费在1500元以上的同学。但是,民办高校中500元以下的学生和150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是12%和8%,大于公办高校中的11%和2%。民办学院学生的生活费消费区间没有趋近于任何一个生活费消费区间,不同的是,在公办高校中,他们的学生比较集中在500~800的消费区间内,高消费和低消费的比例都低于民办高校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出,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中存在着严重的两级分化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民办高校中更为明显。生活费来源比较,86%的民办高校学生的生活费都是由父母寄送的,14%的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是勤工俭学。在公办高校,71%的学生的生活费来自父母的寄送,29%的公办高校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是勤工俭学。也就是说,民办高校的学生勤工助学的比例要低于公办高校。

购买商品时考虑因素比较,民办高校30%的学生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商品的价格,50%的学生会考虑商品的实用性,8%的学生会考虑商品的品牌,2%的学生会随大流,另外还有10%的学生会选择其他方式。而在公办高校中相应比例是25%、61%、6%、8%。表明民办高校的学生相比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购买商品时更多考虑价格、品牌等因素,而考虑实用性的比例低于其他高校的学生。民办高校的学生在购买商品时考虑价格的因素更多,而公办高校的学生在购买商品时考虑实用性更多,由此可以得出,民办高校的学生更注重于价钱,有攀比的倾向;而公办高校学生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消费较为理性。理想生活费来源比较,民办高校中27%的学生理想的生活费来源是父母给予,37%的学生理想的生活费来源是勤工助学,36%的学生的理想生活费来源是奖学金。公办高校19%的学生理想生活费来源是父母给予,47%的学生理想的生活费来源是勤工助学,34%的学生的理想生活费来源是奖学金。公办高校学生选择勤工助学的人数比例远远高于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学生希望奖学金和父母给予是最理想的生活费来源的比例为63%,而公办高校的是53%,可见民办高校学生希望奖学金和父母给予的意愿要大于公办高校的学生,公办高校的学生更希望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来作为理想生活费来源。相对而言,公办的高校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小,经济自主性强。

消费状况比较,民办高校的学生“只要够花就行”的比例为30%,“能订出较细的消费计划”的为20%,“让每个月有盈余,可供自己支配”的50%。而公办高校的学生。“只要够花就行”的比例为33%,“能订出较细的消费计划”的为22%,“让每个月有盈余,可供自己支配”的43%。理财能力比较,民办高校的学生“没有平常有记账或编制预算的习惯”的比例为54%,“有,但并没有认真地按预算执行”的为38%,“有,并且实际支出基本与预算一致”的8%。而公办高校的学生“没有平常有记账或编制预算的习惯”的比例为72%,“有,但并没有认真地按预算执行”的为17%,“有,并且实际支出基本与预算一致”的11%。调查中发现,民办高校的学生会月生活费消费计划性更强,公办高校管理剩余生活费的能力比较差。调查中民办高校学生的月消费支出更合理,“让每个月有盈余,可供自己支配”的占50%以上,而公办高校学生“让每个月有盈余,可供自己支配”的比例在43%,明显低于民办高校的学生;在记账或编制预算的习惯方面,民办高校的学生有预算和计划性的比例更高,可见民办高校的学生消费更有计划性。从民办高校的学生与公办高校的学生在消费状况及平时的记账或编制预算的习惯方面的差异中可以看出民办高校的学生理财能力要强于公办高校学生的理财能力。

二、结论

公办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对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健全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首先,在国家宏观管理下,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取得了办学自主权。高校作为独立法人,在社会生活中需承担相应地民事责任。其次,高校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所有制上突破了单一的国家公办形式,出现股份制的民办高校、公私合办高校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再次,办学机制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最后,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取消,使得高校毕业生成为“产品”,需要接受市场的挑选。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高校必须考虑经营效益,争取在竞争中胜出。然而,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较突出。

一、公办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产日常管理环节薄弱。高校不断筹措资金以购置资产,增加仪器设备和扩大教学办公用房,却不重视资产的管理与使用,存在一些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实际使用时间不多,使用率不高,浪费较大的情况。有些高校尚未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已设立机构的,也只局限于对有形资产的管理,而对高校具有极高价值的无形资产却很少问津。

2、资产流失较为严重。高校的资产一般由国家拨款和划拨,既不提资产折旧。也不需计算盈亏,这使不少高校没有牢固树立使用国有资产要承担保值、增值责任的意识。资产管理和基建管理制度往往不健全,相关手续不完备,甚至存在国有资产被个人或其他单位无偿使用的情况;收入、支出和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存在着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计成本经营,不讲科学管理的现象。

3、投资和筹资缺乏理性。在筹资和投资过程中,高校往往由于缺乏时间价值意识、资金成本意识、风险意识和社会效益意识,导致严重影响高校财务安全或投资失败,进而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4、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上下级权限划分不明确,容易出现“权力真空”现象,妨碍高等学校资金运动、资金循环的正常进行。高校中各部门各自为阵,资金分散。这些严重影响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高校的正常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主要原因分析

1、高校所有者缺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高校可以通过自由交易转让产权,可以通过对外投资兴办实业或参股股份制高校。但现时高校的产权制度是“国家所有,国家经营”,高校所拥有和控制的资产缺乏有效的专门的管理和监督。“所有者缺位”问题的出现,降低了高校的运营效率和效益,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被损害浪费,难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影响高校整体发展,甚至成为贪污、腐败、经济犯罪人温床。

2、财务管理理念缺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市场因素已经介入高校事业,缴费上学也使得“买”“卖”市场行为已成为现实。高校作为法人实体,必须对市场因素有正确的认识,对高校经营效益有充分的考虑。然而,目前相当多的高校对财务管理方面的认识不到位,或者存在偏差,片面强调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性,却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

3、缺乏系统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和统一的衡量指标。财务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明显不足,这与理论界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研究不足有一定关系。高校财务管理缺乏一致的指标系统,既无法通过动态对比反映高校在不同的实践上经营投资效益的变化程度,也无法运用经营投资效益指标在不同学校之间进行对比分析。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的教育产出比较特殊,几乎不便定量化计算。因而高校的办学效益研究与评价也始终停留在半量化,不全面的状态。三、加强公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1、相关政府部门加强财务管理职能

(1)建立理论研究平台。通过对高校财务管理相关课题的立项研究,探索论证高校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等理论。在高校间开展调研工作,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统一的高校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2)完善高校系统财务管理评价制度。在原有的检验评估基础上,建立财务管理指标体系,健全高校各级经济责任制。通过高校投资效益指标,反映高校投资的效益状况,以便看到成绩,发现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而促使高校加强管理,提高投资效益;通过资产使用效益指标,反映高校资产使用情况,以便评价高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从而促使高校努力提高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建立对高校领导班子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使高校各级干部重视财务指标,树立适应高校发展的管理理念。

(3)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财政、教育、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高校的监管工作,开展定期或经常性审计监督,行使所有者权力,及时发现学校存在的倾向性问题,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发展。明确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职能与责任,使得“经营者”感到充分的约束,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本身不能阻止“经营者”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但在严格有效的监管机制下,激励机制增加了短期行为可能付出的代价,促使管理者的眼光不是停留在短期效益上,而是对高校发展进行全盘规划,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

2、高校自身强化财务管理工作

(1)高校管理者及财务工作人员要树立理财观念。要善于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对高校经营、投资、筹资及利益分配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既要善于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先进成果,也要善于引进企业的某些成功管理模式,并加快培养一支有创新能力的财务管理队伍。

(2)构建以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高校财务决策委员会。由于政府任命的方式无法保证高校领导班子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因而通过发挥专业人员集体的作用,充分协调,全面论证,以弥补领导班子的能力缺陷,同时可以防止因个别领导“拍脑袋”决策而导致投资失误的现象。例如,对大规模举债,必须由该委员会做出科学决策,并进行可行性论证,以既确保高校财务安全,又能保证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在投资决策阶段,也应由该委员会选择最佳方案,并进行可行性研究,以降低投资风险,获取较高经济效益。

公办范文篇8

免试入学本应风平浪静,电脑派位也不该再有考场。但近日来,广州却频频上演数千小学生赶考百来个学位的“盛况”,越来越多的家长不甘心将孩子的“命运”交由电脑决定,宁愿“一掷千金”让孩子报考名校办的民校。

记者从广雅中学、育才实验学校等学校了解到,近年来报考这些民办优质初中的学生越来越多,已从前两年的1000多人、2000多人上升到今年的3000多人,教育部门为公平起见推出的“推荐生”政策似乎也难降学生赶考之“火”。

对此,有教育界人士坦承,市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求日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但公立优质学位本身的缩水也是客观现实,在目前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如何转移、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名校办民校收费过万

名校办的民校,性质多样,“公办民助”的有南海执信中学,属“民办公助”的有华南师大附中番禺学校,属“国有民办”的有南武实验中学、珠江中学(市六中校内),属“国有民营”的有育才实验学校,属“公有民办”的有中山大学附中,属“国有民办公助”的有荔湾实验学校,等等。

学生的费用每年每生1.3万元到3万元之间,有的学校一次性收取每人2.3万到4万元的捐资助学费,每个学期再按公办学校的收费标准收取费用。

【世相】

小学生四处赶考忙花大钱也要读名校

4月17日,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初中升学考试拉开了今年小学生赶考民办名校的帷幕。

当天上午,仅招收270名学生的育才实验学校迎来了3200多名应试学生。密密麻麻的学生、家长队伍在二沙岛排起了百米长龙,大塞车不仅使交通堵塞还使考试两度延时,最后借用附近中学的教室、饭堂才得以使考试顺利进行。

5天之后,广雅实验学校招生综合水平测试开考,3000多名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赶到广雅中学角逐270个学位。据广雅中学教导处副主任何伟钊介绍,去年学校原本计划招收6个班、270名学生,但最后考生太多,最终扩到了8个班。“今年看起来6个班还是不够,可能也要扩到8个班”。

前期开考的育才、广雅、四中等校目前均已公布了学生录取名单。记者采访发现,最近两日,学生、家长走马灯似地来学校查看孩子的考试情况,顺利收到录取书的家长欢欣鼓舞,丝毫不在乎每年1万多元的建校费,而一些“落榜”考生及家长则叹息不已。

记者在广雅中学遇到了一名邓姓家长,他告诉记者,孩子成绩很好,很有可能被选为推荐生,但为了保证入读名校,还是参加了这些名校办的民校考试,“先是广雅,然后是四中,5月还有二中的考试”。

尽管笑称270:3000的录取率比高考还难,当记者问到如此赶考会不会让孩子有压力太大时,邓先生却表示“还好”。据了解,现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不辞辛劳地为带孩子考试四处奔波,为了保证孩子入读名校,几乎是逢考必上,所谓“普遍撤网、重点捞鱼”。

一位六年级的小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倒苦水,“每天晚上做习题要做到11时,为了四五月份的考试,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

【探因】

民校争生源招生提前推荐未公布考了再说

今年1月,广州市教育局就小学升初中推出“推荐生”政策,即品学兼优的小学毕业生可参加区内优质学校招生数30%学位的电脑派位。

市教育局副局长陈茂林曾表示,这一举措考虑到教育的公平性问题,若按照以往单一实行电脑派位的做法,只是表面上的公平,导致部分基础好的学生有可能被派到不太理想的学校,各校发展不均衡,对于这部分学生不公平。

然而,推荐生制度的出台似乎难打消学生读不到名校的顾虑,报考民办名校的火热不降反升。

对此,有老师分析认为,由于目前推荐生名单尚未公布,一些学生心里没底,只能先考了再说,因此未能减缓赶考名校的热潮。此外,另有一些家长认为,今年推出30%的推荐生名额,对于没有被推荐的学生而言,电脑派到好学校的几率其实是降低了,这也刺激了今年学生报考民办名校的热情。

另一方面,民办名校之间竞争的升级也推动了今年考试的火爆升级。

以往民办名校每年初中升学考试的时间大多定在5月黄金周期间,但随着各校对于优秀生源争夺的升级,考试时间也在提前。育才实验学校每年4月下旬开考,尽管开考已经较早,但今年还是略有提前;广雅中学则改变了去年五一黄金周开考的做法,提前两周,紧随育才之后开考。

此外,一些学校为了吸引生源,纷纷提前在报纸、电视上打出招生广告,为如今的火爆场面运足了火候。

有教育人士预测认为,随着民办名校竞争的加剧,教育部门的规范管理将不可或缺。

公立名校高初中分离初中优质学位少六千

对于普通民办学校而言,这些名校办的民校招生频现的火爆场面是难以企及的。

据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介绍,该集团一共有12个初中班,每班招50名初一新生,报考人数大约也就660人,尽管每学期收费1800元,但却少有问津。

育才实验学校校长李统耀认为,广州人已越来越看重优质教育资源,对优质学位的需求已日趋强烈。省民盟在对孩子被电脑派位派到不理想学校的有关调查中发现,只有23.4%的家长表示听天由命,而63%的家长力图通过其他渠道进入优质学校。

然而有教育界人士指出,在优质学位需求日甚的情况下,公立优质学位的缩水无疑也加剧了民办名校报考的激烈程度。据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一位教研员介绍,上世纪90年代广东中学学位吃紧,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只有五成多能升读普通高中,其中能入读市级以上优质学校的只有45%,上高中比上大学难。为此,市政府提出,3年内建设24所示范性高中,并实行初高中分离。名校高、初中分离后,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联姻,大办民校。

目前,在广雅、华附、省实、二中、执信、六中这些名校中,仍招收公办初中学生的仅剩下省实和二中,有些学校虽然保留了公立学位,但招生人数却减少了。该研究员表示,“如果按建设24所示范高中来算,一所学校原先的初中部算8个班,每班50个学位,三个年级加起来就有1000多学位,四个学校取消初中部,其他学校缩减公立学位,总数估算起来缩水的优质公立学位就有五六千个。”

在采访中,广雅、二中、育才等一些名校的老师也坦承,公有学位总量上没有变化,但优质学位却减少了。

【反思】

为何花钱买义务教育?小学生赶考有违初衷

近期出现的小学生赶考热潮也引起了不少教育专家的关注。

对于初中优质公立学位减少的状况,一些老师也颇显无奈,“高考扩招,高中不扩不行,但在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初中必会受到一些影响。”

广州市政协委员李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指出,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除了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外,义务教育的办学体制和方针未按国家实施的义务教育精神来做也是一个原因。“根据民办教育四独立的原则,民校在人员、校舍、财政、法人四方面应当是独立的,但现在名校办民校却把这些混在了一起,占用了国家的教育资源,混淆了‘公\''''、‘民\''''”。

在小学生赶考热潮中,记者常听到一些家长、学生的抱怨。有家长指出,初中本该是人人享受的义务教育,但如今却要花钱来“买”学上,学生竞争的背后成了家庭经济水平的较量,是一种新的不公平。

对此,一些民办名校纷纷表示,每年上万元的建校费并非“一刀切”,招收的学生中保留了一定比例的“名费名额”,“一些突出的好学生可以得到优惠”。育才实验学校李统耀则指出,大家竞争抢着报考民办名校,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公立优质学位竞争的人少了,未尝不是件好事。

广雅中学一位老师则表示,国家和广东省都强调义务教育不能搞选拔,因此推出了电脑派位制,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它的公平性,今年新增了推荐生政策。但现在,小学生们却陷入了赶考的尴尬境地,显然违背了教育政策的初衷。

红顶民校大招尖子引发新一轮不平衡

名校所办的民校被教育界一些专家称为“红顶民校”,可见其性质、地位的特殊性。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某教研员则指出,有些名校建设示范性高中,初中分离开来后经过各种形式的联姻生出了各式民办名校。该研究员认为,“民办名校用名校的招牌去吸引生源会引发教育发展新一轮的不平衡。”

他指出,首先,民办名校与公办学校之间的竞争是不公平的,“公办学校实施电脑派位,但民办名校却通过考试选拔尖子学生,两者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记者了解到,通过将校本部实行电脑派位所招收的学生与民办学位考试招收的学生进行对比发现,考试进来的学生成绩要比电脑派位的好得多。

同时,该研究员认为,“红顶名校”实则是一种“假民校”,它的存在对真正意义上的“民校”也是一种打击,两者根本不是同一条起跑线。

对于优质教育资源如何转移的问题,该研究员认为,不能让初中成基础教育的瓶颈,因此要大力发展公办优质初中,“可建设一些示范性的初中,把整个初中教育带动起来。”

市政协委员来信,对民办名校报考热表示担忧

“拷问公办名校的责任感”

针对广州日前上演的数千小学生赶考民办名校百来个学位的“盛况”,一名市政协委员(笔名为孺子)来信表示担忧,他认为民办名校打破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局面:

上个周末,广州市成千上万小学生争相报考挂着名校金字招牌的民办初中,23日上午,广雅实验学校2005年招生综合水平测试开考,3000多名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赶到广雅中学参加考试,汹涌的人流和车流两度导致东风西路东往西方向堵塞多达50分钟。

广州市每年有11万多本地户籍的学生升入初中,初中学位本来就捉襟见肘,公办名校初中学位与社会的巨大需求相比更是显得杯水车薪。但是,近年来公办名校似乎硬要跟社会的热望过不去,争相停办或减办公办初中,但它们并非要退出历史舞台,而是摇身一变又重新粉墨登场。广州市绝大部分一流名校和不少二流、三流名校纷纷打着“民办”的旗号,办起了各种名目的高收费民办初中。那块用金塑的招牌,燃起了无数望子成龙的家长的欲望。迷信名校,此乃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只是现在偌大一个广州城,公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严重萎缩,要想入读一向被大家认可的优质初中,家长别无选择只好出大钱。许多怀有名校情结的家长节衣缩食,不辞劳苦,在休息日带着孩子奔跑于各名校经营的民办初中之间,实是出于无奈。

公办范文篇9

关键词:独立学院;转设;公办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各方面的直接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公办高校高等教育而言其要求更为严格,但是也更具有发展的前景。这一巨大的进步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无疑是迎来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有关政策,要对民办高校的转设进行重点关注,将民办高校的学校教育指导作为当前教育改革方向的重点。其中,有关民办高校转设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也有所涉及,对财务管理问题的探索同时也是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独立学院与公办学院的性质有所不同,独立学院基本上是属于自支自收的事业单位,不同于公办高校可以得到国家的教育经费补贴。虽然民办高校最初的学校经费来自国家财政,但是由于其资产关系的复杂性,在进行转设的过程当中需要对财务管理方面引起重视,建立好科学的管理机制,做好资产的全面分割。本文对转设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探究,提出对应解决对策,让高校可以更健康地发展。

一、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常见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资产与产权性质关系的复杂性

独立学院在进行转设时,其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学校建设过程当中,有多方进行出资。一方面是对应的公立学校对其进行出资,另一方面相关的国家财政组织以及社会人士也可以参与到其中,由组织或者个人进行出资。这样一来,财务的资产管理就会变得比较复杂,不同产权以及组织的资产在转设过程中共同进行组合,让转设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变得复杂。通过对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转设过程的财务管理进行探究,发现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独立学院进行转设的过程当中,等到与母体脱离之后,母体所拥有的资产与独立学院所拥有的资产总是会存在概念不清以及资产混合复杂的情况。就某些省份的独立学院来说,受到当时政策的限制以及土地的影响,只能以母体资产的名义对相关学校土地进行区域购置和土地建设。因此,在转设的过程当中,很多时候资产并不能进行完全脱离,资产仍旧未完全过户。有些独立学院的合作办学方和投资人之间在签署有关协议的时候,因为协议当中并未明确规定最后的资产所属人,以及对于独立学院增值资产如何进行分配也并未明确说明,所以,很容易在产权的归属问题上产生争议,从而影响独立学院的转设,导致独立学院转设时部分资产产生流失,以及造成一定无形资产的贬值。如果在转设的过程当中,独立学院的运营者对资产的问题存在一定的疑虑,也会对转设过程中财产管理的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转设的过程当中出现以上的任何一类问题,都会对独立学院合法人的资产落实以及财产权确认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投资渠道过于固定

对于独立学院的经营而言,主要的收入来源渠道大致有三个。第一个是来自社会资源的民营企业资本投入,第二是高于普通公办学校的学宿费收入,第三个是来自一些金融机构的经济贷款项目扶持。在学校管理以及运营方面,独立学院与公办学院存在很大的差异。公办学校受到国家财政的扶持,可以依靠国家财政资金进行学校经济运营。但是独立学院在财政性质上属于自给自足的主体,没有国家的财政扶持,主要需要依靠自身的学宿费收入进行运营。因此独立学院在财政经济运营中,只有保持持续良好的运营才能获得可持续性的资金。不过,受到教育公益性质特殊性的限制,独立学院的运营经济大头不应该是经济收益而应该更多地考虑教育的公益性质,所以造成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进行股份投资,并且投资人也不能随意撤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的稳定运营带来了有利的影响,但是投资渠道也因此受限。

(三)无形资产评估和最终利益的结算不均衡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在独立学院与母体院校进行分离的过程中,必须进行资产的相关评估以及资产清算。国家有关政策明确要求,合作办学的学院,在进行转设过程中,需要对无形资产中双方所占的比例进行明确划分,并按照有关法律条例进行严格执行。不过,现实情况是很多独立学院现有的办学协议当中并未写明资产比例,也没有针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价格评估。这样将会导致独立学院的各方利益主体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致使获得的价值大不相同,从而产生利益纠纷以及争执。独立院校虽然也是国家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具有教育公益性,但是资本重头来源于民间资本,所以在对资金的投入以及产出上所追求的效益有所不同,很大程度上更加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公益性质。所以,各个民营企业之间一定会存在资本经济的恶性竞争。如果未按照相关的条例进行严格要求,就会让这种恶性竞争问题愈发严重。

(四)财务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独立学院特殊的财政运营机制,让财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企业以及商业化管理的模式,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权利集团化分配。通常情况下,独立学院财务管理需要经过学校大股东的决策,并且这种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我国现在大多数的私立学院的资产产权是偏向股份制管理的,更重视法人所享有的产权而忽略出资人所享有的所有权益。这就会导致举办方会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忽视整体的利益,决策也会更偏向个人的利益,从而对学校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经费而言,因少了政府财政的扶持及保障,不少独立学院会通过借助金融机构项目贷款的方式来维持学院的正常运行,这便会产生一定的金融贷款风险。因此,总的来说,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机制是存在诸多问题的,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并予以解决。

二、独立学院进行转设前的财务管理具体特征

(一)财务资金来源

独立学院的财务资金来源有很多形式,其财务资金也拥有多元化的特征,既有民营企业出资,也有各类型股份制管理企业出资,还有国企、合作院校追加投资,同时还会包括一些与独立院校合作的综合类教育院校出资。因此,就资产的投入方面来看,独立院校的资金来源相对于普通公立本科高等院校来说要复杂得多。这些资本投入资金的复杂性,让独立院校进行转设时资金所属关系变得更为复杂,确定明确的产权有一定的难度。

(二)财务管理模式

对当前我国独立院校普遍的财务架构模式进行分析,很多独立学院都属于集团领导权益的财务管理体系,将董事会的形式作为独立院校的最高级代表的模式居多。董事会既是最高的权利行策机构,同时也是最终的决策者。学院作为财务管理的组织,负责对财务的预算编制以及审核进行监督,决策交给董事会进行管理。这样的集权型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降低整个学校的经济运营成本的,免除了较大的财政风险。不过,这样的管理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部门之间的灵活管理以及创新能力,董事会支出多少财政资金,各部门之间就会按照相应的资金进行工作分配。这让各方办学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再有更多的人愿意主动参与到办学模式的调整中来,让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

(三)预算控制机制

因为公办院校财政资金支持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参照有关管理条例不能保证学校持续经营的稳定性。所以,独立院校必须对自身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开发,避免造成浪费,从而发挥出它更大的价值。独立院校每年都会针对学校的运行和发展情况,制定严格的预算,并且最终由董事会进行决议,才能确定最终是否通过。这样精准的控制支出预算的方式可以为学校的教育办学省下一大笔支出,让支出的每一分钱都能够落到实处,为教育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受到独立院校的“民办”特殊性限制,在进行预算方案制定时还需要考虑到相关的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有关贫困项目资金,所以可能在经济支出上面会更加节省。

(四)合作办学风险

独立学院没有政府方面的资金保障与支持,为了保证学校办学的正常运行以及达到国家教育部门对办学的硬性指标,必然会借助于有关金融机构的贷款项目,学校是非营利性机构,进行金融大规模贷款合作办学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一定程度上要确保学校能够扩大经营规模以及吸收优秀资源,需要优化配置,将合作办学风险降到最低。

三、独立学院转设的可行性对策

(一)建立健全产权分配管理模式

独立学院的产权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靠完善健全的产权管理制度进行约束。例如,达到管理制度分配的合理化以及平衡化,将民间资本所组成的董事会进行责任分散,联合各部门共同进行学校资本的管理运作。首先,将学校的校长与一线教学的老师联结起来,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形成专门的评估小组对教学实施结果进行评测。其次,由学校的法人代表负责学校日常事务管理,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单独进行分配管理,不同的小组参与不同的分配任务。这样,各种自由与权利既彼此依赖,又必须互相监督,能够共同参与管理学校的运行。目前,独立院校需依据相关财务制度进行财务核算,普通高等院校与独立院校性质不同,这两种主体采用相同财务制度核算,会在统一的市场中造成混乱,不利于学院转设的快速发展。因此,转设过程中设置为非营利组织的独立学院建议参考《民间非营利组织账务处理》,转化为营利性的独立学院则根据办学规模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或《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二)不断完善投资和管理体系

独立学院受到特殊性质的限制,投资来源渠道十分受限,可获得的经济来源,如学杂费、民营资本投资以及金融贷款等都具有不确定性,不能稳定地获得资金投入。当面临生源下降或者资本撤资,或者找不到资本投资等情况时,就会造成经济运营的不稳定性,金融贷款困难境遇也会遇到。因此,需要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投资来源渠道。同时,对于银行的金融贷款也需要采取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金融贷款的合理进行。例如,开展分散式银行贷款,加强各部门对经费的使用管理,经费的自主使用需要通过财务部门的统筹安排等。加强独立学院财务规范,形成财务预算以及支出监督制度,采用合理的财务滚动模式对成本进行控制。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也是独立院校与母体院校脱离之后的有力运行基础,是独立院校进行清晰的产权分配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同时,独立院校的财务管理组织还应该包含财务、财务审计、内部财务管理以及审计小组,定期对学院的财务以及财务账目资金流入流出账单进行报告审查,这也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此外,相关的财务部门以及资金管理部门之间需要建立联结,进行有效的沟通,将预算管理的资金进行相应的控制,体现出管理的价值。

(三)完善金融市场融资平台

在与母体学校分离以后,独立学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定代表,要面对市场竞争环境。在市场竞争环境影响之下,资本的恰当利用、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有序的固定资产收益、市场需求等都会对独立学院的运作产生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此外,独立院校可借鉴其他企业的操作模式,慢慢建立符合独立院校自身条件的融资模式。市场竞争环境也能提升学校领导层的抗风险控制能力,刺激他们积极减轻独立学院转设中面对的主要资金压力,激励教师不断研究相关内容课题,为学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资本理论基础。

(四)政府部门适当参与管理,提高自主办学能力

在独立学院进行公办学校的转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对其在财政资源方面进行大力扶持,让转设之后的公办院校在初始发展阶段能有一定的经济支持,能依靠国家经济扶持实现利益转设最大化,同时有利于其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制度的完善。独立学院转设后获得了更大的办学权利,还是如期上交开设院校高额的教学资源共享费,但脱离母体院校的“牌子”之后,学校的师资、生源等方面质量的提升也成了亟须解决的新问题。转设后的新本科高校应针对相应的领域,关注学校战略管理方面和定位,注重经济发展特色专业研究方向,找准学校的品牌定位,提高社会影响力,加强与当地人民政府的合作,加强两者之间关系的联结,获得更多的新兴产业政策的支持,扩大招生行业市场规模,以提高学费净收入,改善学校硬件基础设施,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建立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师资配备,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四、转设过程中财务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

独立院校的发展及不断成长壮大,离不开学校的规范管理以及社会的支持。按照《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有关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条例,建立好法人治理模式,对独立运行模式的风险进行管理,保障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发展。独立学院的预算是学校有效发展的依据,应加强对在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财务管理的预算,对学校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有效避免学校经费紧张和财政危机的风险。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实行责任落实制度,落实到具体的经费使用部门,并且对学校部门经费使用绩效情况及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考核,实现财务管理全面统一发展。同时,国家相应的政策也应该有所倾斜,对独立院校的转设进行相应的资金及政策的支持,这对转设后的公办高校未来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结语

独立学院转公立高校过程中,财务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资产与产权性质关系的复杂性、投资渠道过于固定、无形资产评估和最终利益的结算不均衡、财务管理机制存在问题等,即使问题众多,但是在政府、财政、教育等部门的支持推动以及学校的有效对策之下,一定能够尽快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治理机制,尽快完成转设工作,很好地促进学校的进一步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玲玲.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9(14):126.

[2]蒋晓改.独立学院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0,17(4):91-92.

[3]张丽,郭金美,陈良凤.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其改进办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4-46.

[4]陈慧.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5):79-82.

公办范文篇10

为进一步加强对教育资产的管理,避免和防范教育资产流失,确保教育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公办中小学校、托幼机构闲置资产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教育资产管理主体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履行全市公办中小学校、托幼机构(以下简称学校)资产管理人职责。各学校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使用包括土地、房产、教学设施、教学设备以及校园内属于学校的其他资产。校长是本校资产管理、使用的第一责任人。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的闲置资产(包括校舍、校园、设施、土地、林地、荒山等)进行全面清查,逐一登记、造册,切实掌握学校闲置资产的配置、使用和管理情况。

对学校布局调整后的闲置资产,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管理,继续用于举办农民教育、职业教育或学校勤工俭学实践基地等。

二、依法处置闲置资产

对教育教学工作确无利用价值的学校资产,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按程序采取拍卖、资产置换、对外出租等多种办法予以处置,所得收入专项用于补充教育投入。

对确需拍卖、置换、出租的闲置资产,由教育部门牵头,会同财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土地、房产等部门和涉及乡(镇、办)协商拟定处置方案,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对于暂不能处置的学校闲置资产,各学校要安排专人看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堵塞漏洞,实现依法管理、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