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思索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0:17:13

更改思索

更改思索范文篇1

关键字:陪审制度,陪审员,改革思路

一引言:关于本文的一点说明

对陪审制度的兴趣产生于诉讼法学课堂,在初步了解了我国司法制度中的陪审制度后,便憧憬着在假期实践时有机会成为一名人民陪审员,参与法庭审判活动,以检验所学的知识。而后又知道人民陪审员的任职资格中有对年龄的限制;年满二十三周岁。于是,失望之余也对有关陪审制度的问题产生了兴趣。终于,通过阅读和假期实践的一些观察和思考看到了陪审制度的价值和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于是便有了写点东西的想法。

二陪审制度初窥

陪审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吸收社会公众参加案件审判的一项司法审判制度,是社会公众监督法官正确行使司法权、遏制司法腐败的一种有效机制,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形式。从西方陪审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看,陪审制度一直是与民主相伴而生的。古希腊是民主的发源地,同样也就成了陪审制度的发源地。而现代陪审制度在英国的产生发展以及在美国的长期兴盛是以对抗王权保护公民权利实现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实现司法公正的性质出现的(产生发展情况将在后文中做进一步阐述)。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学宽先生对此的概括:陪审制度为民主政治的产物,最早产生于公元前5至6世纪的雅典,被扼于封建社会,称颂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盛行于英美资本主义国家,仿效于世界各国。

陪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司法的民主化,有利于民主法制的建设,所以英、美等国的陪审团被称为一所民主学校。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指出:“实行陪审制度,就可以把人民本身,或者至少把一部分公民提到法官的地位。这实质上就是把领导社会的权力置于人民或这一部分人民之手。”英国近代著名法官丹宁勋爵也说,陪审制是“自由的明灯,宪法的车轮。”

陪审制度在我国的产生虽然远远晚于西方国家并且所采用的也并非陪审团的审判模式,而是相当于大陆法系一些国家所使用的参审制,但是实践同样表明,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案件,可以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司法民主,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因为司法事务是国家事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实行人民陪审制度又是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活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从政治角度看,民主理论认为,人民群众应该参与所有国家的权力,立法,行政,当然包括司法,而陪审的参与司法是最重要的形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行人民陪审制度,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从技术角度看,陪审制还可以有效预防司法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促进司法公正,在这些方面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甚至可以说,我国的人民陪审制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了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人民陪审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特征。”我校诉讼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樊崇义教授说,“公众参与司法审判也是世界司法潮流。”

三陪审制度的产生及在国外的沿革

承上所言,最原始的可被认为是陪审制或者有陪审制影子的制度产生于古希腊。公元前594年,改革家梭伦当选为雅典的执政官,在他的改革中有一项新的制度便是陪审法庭的制度。说是陪审法庭,但其组织并不严密,实际上就是在集市日的市场上审理诉讼案件,一些有闲暇的公民可以参加。后来,这种制度成了雅典民主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公民有了参与审判的权利。此后,陪审制度的延续一直到古罗马时期,但在公元4世纪中叶,古罗马皇帝觉得陪审团的权力过大,终于在公元352年废除了陪审团制度。

陪审团制度虽然在古罗马寿终正寝,但是许多欧洲国家沿用了这一制度,例如德国、瑞典、挪威等。虽然自9世纪以来,陪审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呈现衰落的迹象,但随着挪威的入侵者占领了诺曼底地区,并在诺曼底地区推行了陪审制度,陪审制度有了复兴的起点。1066年,诺曼底征服英国,将陪审制度带到了英国。1166年,亨利二世颁布了克拉灵顿诏令,将陪审制度正式确定下来。

1166年的克拉灵顿诏令规定:对于刑事案件,由熟悉案情的12名陪审员向法庭控告,并证明犯罪事实。这就是所谓的起诉陪审团,即“大陪审团”(GrandJury)。但事实上,12世纪中叶的陪审团具有双重职能:即控告犯罪的职能和事实审的职能。1275年,爱德华一世颁布《韦斯特明斯特诏令》,规定所有刑事案件都应该通过陪审团提出起诉。1352年,爱德华三世下令禁止起诉陪审团参与审判,要求另设一个12人的陪审团进行实体审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小陪审团”。(PettyJury)。至此,英国出现了两个陪审团:大陪审团负责起诉,决定是否对嫌疑犯提出控诉;小陪审团负责审理,决定被告是否有罪。大小两个陪审团在英国共存了几百年,并因此构成了英国陪审制的特征之一。所以,大家都承认现代意义上的陪审制度是起源于英国的。

随着英国在近代的殖民扩张,陪审制度传播至美洲、非洲、亚洲等殖民地,并且由于各国不同的法律渊源,在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分别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陪审团制度(Jury)和参审制度(Assessor)。但是陪审制度在比利时、挪威、西班牙等国家的尝试均告失败。从19世纪中叶起,许多国家放弃陪审团形式,陪审员参与审理工作的全过程,对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都有表决的权利,这种陪审制度就是所谓的参审制。后来,这一制度逐渐萎缩,以致它仅在几个国家存在,如大陆法系最早采用陪审制度的国家,法国,虽然她早在1808年的《刑事诉讼法典》中就对此作出规定,但同样作出了只有重罪案件才适用的限制。大陆法系的另一代表德国在1849年开始实行陪审制度,但是由于人们对陪审制度没有信心或缺乏认同感,所以1924年陪审制度的被废除标志着它在德国的失败。于是,“陪审团便从最初的和现代的运用上看,是英美法系的一种独有的制度。”(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随着陪审制度因为种种原因在各国的普遍萎缩,似乎只有建国背景简单的美国才能将这一有着深刻民主涵义的制度完善起来,而美国也当仁不让地完成了这一任务。1948年,英国废除了大陪审团制度,而美国则一直维持到今天,而且被认为是人民在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小陪审团在英国只限于诈骗,文字诽谤,非法拘禁,诱胁迫等案件的审理,而在美国的大部分州几乎适用所有刑事案件。而今美国的多数案件都适用陪审制度,正如哈佛大学法学教授本杰明?卡普兰指出的:“这个制度不但作为美国法庭程序的一部分而有其本身的重要性,而且它对法庭程序的其它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美国法律的许多特点都环绕在陪审制度的四周,就象铁砂环绕着磁石一样。”

四我国陪审制度的产生及历史沿革

如前所言,陪审制度是与民主相伴而生的。因此,可以理解对于经历了数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中国,陪审制度完全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清朝末年,清政府被迫修律时曾试图采用陪审制度。沈家本、伍廷方等人在接受西方国家法律,改革中国封建法制的过程中认为,审判官一人知识能力有限,仅凭其一人很难适应案情复杂的需要,为此主张效仿西方,实行陪审员制度。在1906年编成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中第一次规定了陪审制度,该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凡陪审员有助公堂秉公执法,于刑事无屈抑,于民事使审判公直之责任。并具体规定了陪审员的资格、责任、产生办法以及陪审制度。(如该法规定陪审员条件是:年龄在21岁至65岁的男子;退休的文武官员、商人、士人、教习、学堂卒业者、地主、房主等。)但该法因阻力重重未能予以施行。

中华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也先后对陪审制度作出过规定,但都因各种原因最终未能得到实施,如1929年,武汉国民政府公布的《反革命案件陪审暂行法》就于1931年废止。

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政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将这项制度予以改造,逐渐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崭新的人民陪审制度。土地革命时期省、县、区裁判部的合议庭,是由审判员和两名陪审员组成。陪审员由职工会、雇农工会和其他群众团体选举产生。军事裁判所的陪审员由士兵选举产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32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裁判部暂行组织及裁判条例》中,具体规定了陪审制度。该《条例》规定,中央苏区建立各级裁判部,各级裁判部分设刑事、民事法庭(1933年4月后又增设劳动法庭),主审为裁判员,另由工会、农会推选的两名陪审员一起组成法庭。此外,该《条例》还规定了陪审员的地位、各级法院的组成人员、产生的条件、陪审员的回避以及陪审员具体参加法庭审判的要求原则等。

在抗日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对人民陪审制度都作了相应的规定,除反革命案件外,一切民事、刑事案件都实行陪审制。陪审员由工会、农会、妇女会、青年会等群众团体选出,有的案件还临时邀请群众代表陪审。陪审员和审判员有同等权利。一般都规定陪审员由抗日群众团体互推产生,列席审判以3人为限。陪审员列席时可以对案件就法律上、事实上的问题陈述意见,提出问题(经庭长同意)。陪审员对判决可提出建议,如庭长未采纳必须说明理由。这个时期产生的著名的“马锡武审判方式”就采用了人民陪审制度,这种方式将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成功地运用到司法审判工作中,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陪审制度又有新的表现形式:如为配合,各解放区在乡村普遍建立了人民法庭,一般分为区、村两级,大多数地区由区、村农民代表大会、农民大会选举审判委员会,并由县、区政府委派干部参加审判委员会;有的采用由县人民法院派出审判员与当地农民代表组成合议庭分区巡回的方式。

解放后,国家就人民陪审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1951年颁布的《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中明确规定实行人民陪审制,同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明确规定了适用人民陪审的案件范围,即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但是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把人民陪审制度制定为宪法原则。(第七十五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法律实行人民陪审制度。)1956年7月10日的《关于人民陪审员名额、任期、产生办法的指示》规定了如何确定陪审员的名单、陪审员每年到法院参加陪审的具体时间、陪审员的任期、产生等具体内容。1978年《宪法》在第四十一条同样对陪审制度作出规定:人民法院审判,依照法律的规定实行群众代表陪审的制度。对重大反革命案和刑事案件,要发动群众讨论和提出处理意见。1979年《人民法院组织法》重申了1951年《人民法院组织法》有关陪审制度的规定。1979年《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由合议庭审理的一审案件都必须有人民陪审员参加。由于这一规定僵化缺乏灵活性,导致陪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流于形式。于是1982年《宪法》便不再把人民陪审制度制定为宪法基本原则。同样在1983年修正的《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将原来的内容改为“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也不再把人民陪审制度规定为审判原则。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1991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和1996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都没有规定第一审案件必须实行陪审制度,从而人民陪审制度成了一项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适用的一项审判组织形式。

五我国陪审制度的现状及成因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人民陪审制度在我国已有几十年来的历史,它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近些年,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制度逐渐被国人冷落,以至于在实践中很少被运用。为了能够使这项制度克服困难,重新恢复生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其在增强司法民主性、提高司法透明度等方面的价值,我们有必要对其现状及成因进行尽可能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对认识问题及解决问题有正确的指导意义。

考察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度,以及近年来各地的实际施行情况,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陪审员产生、管理随意性过大,很不规范。目前我国各地法院的陪审员产生办法多种多样极不统一,缺乏严格统一的产生程序。主要的产生办法有以下几种:同级人大选举产生,有关单位(如妇联等)推荐产生,法院临时聘请,根据案件的特殊性而特邀陪审员。据最高法院统计,大约有41.5%的陪审员由法院自行聘任,23.7%的陪审员经相关组织推荐,同级法院聘任,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备案。有少数的地区由同级人大聘任,由法院具体管理。而由选举产生的陪审员则很少。

(二)陪审员不具备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影响了司法的公正和效率。我国法律规定了陪审员拥有与职业法官同等的权利,另外新的《法官法》要求担任法官必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凭,但是现有的人民陪审员往往不具备相应的文凭更不具有相应的能力。同样据最高法院统计,现有的人民陪审员中,47.4%的陪审员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7.2%,这样的学历水平在当今中国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但是陪审员往往既不懂法律又缺乏审判经验,合议庭评议案件发表意见时,不是一味地同意职业法官的意见,就是无法与职业法官进行沟通,严重地影响了司法的效率。

(三)陪审员被动参陪,“陪而不审,合而不议”,作用得不到发挥。具体表现就是一些陪审员参与意识不强,即使坐堂也不问案。有的则是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识,没有相关专业常识,只能应付了事。也有自身单位本职工作甚忙,三请四邀均以种种借口搪塞,一年下来一件案件都未参加陪审,庭外一些工作更是无从谈起,陪审职能难以发挥、未能起到陪审作用。不少审判人员也未能真正重视发挥陪审员的作用,有时合议庭缺人手,随便拉两个陪审员陪坐,形成实质上独任审理,把陪审员当作“消防员”。

(四)绝大多数陪审案件范围狭窄、形式单一,且是否使用该制度也由法院审判人员决定。从近年来人民陪审员参加陪审的案件来看,陪审员参陪案件主要集中在刑事案件上,特别是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大量的刑事、民事、经济案件中使用陪审员的现象已逐渐淡化并趋于消失。并且,由于法律未对其做强制性规定,是否参陪往往也是随法院审判人员的意愿而定,难怪有人认为:“人民陪审制目前在许多地方已名存实亡,即使存在,也常常是作为减少职业法官占用从而提高法院工作效率的一种办法。”(龙宗智,《中国陪审制:出路何在》)

(五)陪审员的报酬难以落实,经费无保证。如何支付人民陪审员的报酬各地的操作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法院从有限的诉讼费中按每件案件2-15元不等的费用支取给陪审员;有的法院让陪审员所在单位继续支付其出庭期间的工资和应有的福利待遇;更有甚者,我曾见到这样的报道:某法院因经费问题一年未向该法院聘请的陪审员支付任何费用,只是在年末请陪审员吃了一顿饭。由于经费无法保证,陪审员参与陪审工作又或多或少会有如交通费这样一些不可避免的花费,如果连这些费用也不能解决的话,陪审员工作的积极性自然大打折扣。

上述问题的产生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以下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一)法律规定不明确,从1949年建国到现在陪审制度在相关法律中的规定与表述有多次的变更,在今天,依然像摇动于三角之上的圆石,充满变化与不稳定。其中不利的变化与立法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陪审制度缺乏宪法的支持:前面曾经提到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把人民陪审制度规定为宪法原则。1978年《宪法》同样将其作为宪法原则予以规定。但是由于这一规定僵化缺乏灵活性,导致陪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流于形式,引发了诸多弊端,在1982年《宪法》修改时便不再把人民陪审制度制定为宪法基本原则。由此可以看出,陪审制度从此失去了它的地位和从前所受的重视。

2、陪审制度在三大诉讼法中同样不再作为原则性的规定: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人民陪审员陪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一百零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均应当由审判员和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1983年修正的《人民法院组织法》不再把人民陪审制度规定为审判原则,而此后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1991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和1996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都没有规定第一审案件必须实行陪审制。更为严重的是,仅有1996年《刑事诉讼法》在基本原则中对陪审制度作出规定(第十三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本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其它均只在审判组织中作出弹性的规定。

3、三大诉讼法和《法院组织法》对该制度及相关人员的表述不同: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第46条和1991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第40条对相关人员的称谓都是“陪审员”。但是1983年颁布的《法院组织法》第10条和1996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147条的称谓却是“人民陪审员”。称谓的不统一必然影响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进而或多或少的对其适用产生影响。

(二)作为这一制度操作者之一的陪审员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便,这些情况其实在前文所谈及的现状中或多或少的已经有所涉及,很多问题甚至可以说在认识之后就可以知道其原因所在:

1、陪审员产生、管理的问题:陪审员产生、管理随意性过大、不规范的原因不难发现是因为缺乏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所致。《人民法院组织法》虽然规定人民陪审员由选举产生,但缺乏具体操作程序,不具有可操作性。由于陪审员的产生、任免程序无法律规定,各地法院根据自己的需要出台不同的文件,这就造成了陪审员产生的随意过大,具体操作极不规范的问题。由此自然导致对人民陪审员缺乏有效的管理,进而无法对人民陪审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和监督。其实,陪审员如何产生、由谁管理和如何使用牵涉一个司法原则,即民主司法问题。既然要体现司法民主,陪审员就理所当然应该选举产生,由人大进行管理,在需要陪审时由法院随机选择。

2、陪审员履行法定职责能力的问题:我国对法官的任职要求明显高于对陪审员的要求,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这也会造成法官既在专业知识上高于陪审员,又因其职业如此便当然又在经验上高于陪审员。由于现行法律在产生时没有对陪审员的学历水平、业务知识提出要求,加之在管理上又存在有上述诸多问题,对人民陪审员的学习、培训就更加无从谈起,人民陪审员的法律业务知识和审判水平与职业法官相比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必然引起上述问题的产生。但是我国地域广大,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如果文化程度等要求过高,在西部和一些欠发达地区能充任陪审员的人就很少,缺乏代表性。因此如何在提高陪审员履行法定职责能力的同时考虑地区差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3、陪审员作用得不到发挥的问题:即使上述困难都能克服,陪审员作用的发挥还是有方方面面的限制,我认为存在这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从陪审员自身看,一些陪审员并不了解陪审制度的重要性和自己的作用,再加上缺乏法律专业知识,总认为自己是陪衬,可有可无。这里既有陪审员参与意识不强,又有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识、没有相关专业常识的原因。(2)、从法院内部来看,不少审判人员同样未能真正重视陪审员的作用,有的审判人员认为陪审员不懂法律专业知识,与其陪审既要解释法律专业词语,又要再三通知,还不如请审判员合议便捷,更有甚者,有的审判人员只是在不能组成合议庭时才想到陪审员。(3)、时间保障不足。审判工作的工作量很大,不仅仅局限于开庭审判,还包括庭前、庭后一系列工作,如阅卷、调查取证、合议等。由于人民陪审员大多另有本职工作,所以法院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调配,常常会因他们的本职工作繁忙而不能按法院要求出庭。(4)、陪审员职权不明确,不能与法官形成制约关系。按照法律规定,人民陪审员在法院执行职务期间,与法官享有同等的权利。然而,陪审员在审判中究竟应该具有哪些职权,法律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这就使陪审员的具体运作没有具体的法律依据,地位没有了保障,也不知道其职责所在。在实际中,法官往往在庭审时安排陪审员宣读一些程序性文字材料,如有关案件当事人权利的规定等,就算陪审员参与审判活动了,在作出判决时,虽然陪审员有着与职业法官平等的表决权,但是普通公民往往信服于职业法官的专业知识,从而自然地产生一种权威屈从心理,在表决时总是遵从职业法官的意志。这样,陪审的作用无从发挥,产生了陪而不审、审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判的现象。

(三)除了以上两个大方面对陪审制度的适用产生重大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些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1、陪审案件范围、该制度适用的问题:陪审员参陪案件主要集中在刑事案件上,特别是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上,而民商事及经济案件中的陪审比例较刑事案件低的多(尽管刑事案件的陪审比例也不高)。我认为这并不偶然,而是与法律规定和案件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前面曾提到只有《刑事诉讼法》对陪审制度的规定既在原则一章中,又在审判组织一章中,可见《刑事诉讼法》对陪审制度的重视程度似乎要高于其它两大诉讼法和《法院组织法》。再者,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为了减轻未成年人的负担,体现人文关怀,选择了解未成年人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的社会相关机构的人员参加似乎成为一种最佳的选择。至于其它案件,则由于上述原因较少适用该制度也便不足为奇了。

2、陪审员的报酬及相关经费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法律明确规定政府财政部门应将陪审员报酬作为专款下拔,同时许多法院的经费又确实有限难以支付,加之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对法院的经费严加控制使得法院更加不愿主动支付陪审员的报酬。基于此不可避免的会在陪审员与法院、陪审员与工作单位、法院与陪审员的工作单位之间产生不利于陪审工作开展的后果。

六完善陪审制度的一些思路

陪审制度尽管在实践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无论历史还是现实国情所呼唤的都不是对这一制度的扬弃,而是期待着它能重新发挥它过去曾经发挥过的甚至更大的作用,从而体现它的价值。而事实上,陪审制度的困境同样早就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完善人民陪审制度,继续积极探索人民陪审员的推荐、任职方面的改革,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审判工作中的作用”。基于陪审制度现在所面临的困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期走出困境。

(一)相关法律的支持与保证

我在陪审制度的沿革和现状的成因两个部分中,都曾提到《宪法》、三大诉讼法和《法院组织法》等法律对陪审制度的规定,我认为这些规定的内容如何对保证陪审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以及更好的在司法实践中落实这一制度都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曾在1954年和1978年两次对陪审制度作出规定,使其获得相当高的法律地位,也可以说为这一制度的贯彻落实从根本上提供了保证,虽然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宪法》不再将其列入基本原则之中,但我认为惟有再次将其列为《宪法》基本原则才可能使陪审制度避免在今后再遇到类似的尴尬。

三大诉讼法和《法院组织法》等法律对陪审制度的规定也亟待统一和完善。且不说不在原则上规定仅在审判组织上规定会使这一制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不说现行四部法律在规定上存在方方面面的缺失,就是简简单单混乱的称谓也会影响它的严肃性。因此我认为有必要首先对相关法律作表述上的统一,待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在这些法律中对陪审制度作出更加全面、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

除此之外,作为这一制度最重要操作者的陪审员在实践这项制度中存在着种种困难,为了克服陪审员的这些困难,我认为制订专门的法律是相当必要的,鉴于最高人民法院已于今年4月2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相关内容就放在下一部分进行说明。

(二)针对陪审员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说:最高人民法院曾于2000年9月向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报送《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后经九届人大常委会审议认为,鉴于对人民陪审员的职责定位、人民陪审员的任职条件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研讨,该草案的审议没有继续下去。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又于今年4月2日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决定(草案)》主要内容有7个方面:人民陪审员的职责定位问题;人民陪审员的产生;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案件的范围问题;人民陪审员的职责条件;人民陪审员参与陪审案件的确定形式;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培训和监督问题;人民陪审员履行职责的经费保障问题。该草案旨在针对现行法律对人民陪审员的任职资格和产生程序规定过于笼统,人民陪审员在庭审中“陪而不审”、难以真正发挥作用,以及少数人民陪审员变相成为“编外法官”等现象,分别提出完善意见。结合草案的有关情况,针对前面对现状及成因的认识,我尽自己所能尝试着提出如下完善意见:

1、陪审员的产生、管理:由审判权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人民法院自身无权决定与他人分享审判权,其他单位和社会组织就更不能有选拔陪审员的权力与资格,因此陪审员必须经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任命才具有合法性,考虑到操作的问题可以略微降低要求,由单位和社会组织向各级人大常委会提出推荐名单,或由个人提出申请经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任命产生。陪审员产生后,名单由人大提供给相应的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负责保管,在需要陪审员工作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名单进行选择。这里又涉及陪审员在具体案件中的选择问题,我认为应该采用随机抽选的办法,这样选出的陪审员不与法官产生利益冲突,更不与双方当事人有关系牵连,他们能在法庭上根据自己的意志自由判决,自主的认定案件事实,而尽可能减少所受外界的干扰。贝卡利亚就认为:“优秀的法律应当为主要法官配置一些随机产生的而不是选举产生的陪审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感情作出判断的无知,较之根据见解作出判断的学识要更可靠一些。一个总是期望发现罪犯同时又落入学识所形成的人为窠臼的法官,他的知识比较容易导致谬误。”而目前的做法一般是由法院自行指定陪审员参加合议庭,但实际上,却有一些法院出于方便安排陪审工作等考虑,将陪审任务固定交给少数积极性较高、能力较强的陪审员,导致这些陪审员变相成为“陪审专业户”,而其他一些人却无案可陪,这种做法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决定,有些原因甚至是难以避免的,但不管怎样,这种做法都不可避免的影响陪审制度的实施效果。

2、陪审员履行职责的能力:关于陪审员文化程度的问题在前面已有过涉及,在此不再专门单独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在此之外我想说的是与能力相关的不同于文化程度的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新类型案件的增多,审判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知识也越来越多。从目前实践的情况看,人民陪审员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专家型人民陪审员大多是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参与审判的案件中能够利用专业知识,使案件中涉及的本专业领域的疑难问题得以解决,有利于人民法院准确地查清事实,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此时我想起上民事诉讼法课时所看到的一段录像:在审理蔡国庆(被告之一)音乐侵权纠纷一案中,有一位音乐方面的专业人士作为陪审员对证人几次提问,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法院最终认定作为另一被告的音乐制作人并未侵犯原告的著作权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如,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时,邀请教师或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具有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知识的人士担任人民陪审员,通过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寓教于审,消除未成年被告人对司法机关的抵触情绪,接受法律的制裁,真正达到教育、感化、挽救的目的,社会效果非常好。因此,可以将专家等具有特殊专业知识的人优先列为陪审员。

3、陪审员作用的发挥:有了以上法律的保证和支持,在陪审员能力也有提高之后,相信不管是陪审员还是法官都会在认识上有所提高,进而在实践中更好的、更加合理的使用这项制度,充分体现这项制度的价值。至于前文提到的时间上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减少陪审员每年审理案件的件数来使陪审员将有限的时间集中于办好所承担的案件,这即提高了办案质量,又可以使更多的陪审员参与到这一制度中来,更好的体现陪审制度的群众性。另外,陪审员审理案件过多,容易产生两个负面作用:一是陪审员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会与法官逐渐趋向一致,不利于陪审员作为外行人来抑制职业法官囿于专业的视角所出现的某些偏向。二是这部分人民陪审员因经常和某些法官一起审判案件,有可能碍于人情或其它因素,不履行自己的监督之责,违背制度设立的初衷。尽管减少陪审员审理案件也会有诸如陪审员能力提高缓慢等一些问题的出现,但两害相权取其轻,权衡利弊我以为减少陪审员每年审理案件的件数对陪审制度的落实以及将来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利大于弊。前面还提到陪审员职权不明的问题,我认为,人民陪审员到人民法院执行职务期间,根据这一制度的价值及自身特点的要求应履行下列职责:审阅所陪审案件的材料;参加案件调查;参加合议庭开庭审理案件或案件的调解;参加案件评议。人民陪审员遇有下列情形,有权向院长或审判委员会提出意见和建议:审判活动违反法定程序的;认为案件的事实认定或处理确有错误或者显失公正而在合议庭未能解决的;审判人员未能依法履行职责的;审判人员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

4、陪审员的监督、奖惩:相关法律规定,人民陪审员在法院执行职务期间,与法官享有同等的权利。那么,享有同等权利的同时,是否应当向法官一样承担相应的义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是否就应该接受相应的监督呢?我认为:人民陪审员的工作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还是一种权力。是权利就要得到保障,是义务就要自觉履行,是权力就得接受监督。在我们有相关法律保障陪审员的权利之后,如何督促其自觉履行义务,监督其正当行使权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特别是权力的监督,人民陪审员的权力一旦得到落实,如何确保其不被利用、不被腐蚀,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急迫任务。否则,因其与法官相比受到小很多的限制,就会带来新的甚至是更严重的问题,对此我们不能不给予足够的警惕。此外,因为陪审工作的特殊性,陪审员的工作也是相当繁重的,如何激励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认为:鉴于陪审员的产生和管理分别属于人大和法院,可以考虑由人大定期对参与案件陪审工作相对较多和参与大案要案审理的陪审员进行检查,即由人大行使监督陪审员的职权,另外由人大和法院共同考察陪审员的工作,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与批评。

(三)对陪审案件的规定

1、陪审案件的范围:三大诉讼法和《法院组织法》对于陪审案件的范围的规定应理解为仅限定于第一审案件,但是否第一审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都适用陪审制度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是肯定的。但是对所有的一审案件都实行陪审制又是不现实的,因此对案件应当进行取舍,考虑多方面因素我认为:较严重的刑事犯罪案件(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有重大社会影响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适合采用陪审制,并且此种案件是否采用陪审制,应当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听取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的意见,如被告人或当事人要求,法院不得拒绝采用。这是因为陪审制度为保障人权而生,尊重当事人合法权利是其应有之义。并且在今后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对某些特殊的二审案件适用该制度。

2、陪审案件的数量:前面曾经对这一问题有过涉及,在此只想强调一点,在不影响办案质量的前提下,能力强的陪审员可以适当多参与案件的审判,毕竟提高司法效率同样是这一制度设立的初衷,但一定要注意尺度的把握。防止对正常的司法秩序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其他方面的协调与配合

庭审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协调:要使陪审切实有效,避免陪而不审、审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判的现象,还需要诸多制度的协调,如陪审法庭的审理与判决的权力得到统一,为此就需要在陪审案件中尽可能落实当庭宣判等庭审规则,防止先定后审、开庭走过场的做法,这样才能使陪审这种审判方式为社会认可,使司法判决在民众中更具公信力。

其他方面的配合:社会各部门都要积极配合,要推选素质高、能力过硬、责任心强的人担任人民陪审员,财政部门、陪审员工作单位等对此更要予以支持,从各个方面支持人民陪审员的工作,减轻他们的负担,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熟悉案情,以便更好的参与审判工作。

更改思索范文篇2

【关键词】政府会计;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推动管理型国家向服务型国家转变,强调政府绩效及其责任政府,很多国家,包括我国开始关注对政府资产、负债状况的计量和管理,由此在政府会计领域引发了一场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的浪潮。

一、我国政府会计基础的现状

政府会计本来应该是全面反映政府经济资源、现时义务和义务活动全貌的体系,我国的政府会计大体延续于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适用的制度规范是1998年开始实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要核算基础,缺乏对政府经济状况的全面反映。因此,许多人认为“我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政府会计”(刘玉廷,1996),但即便如此,中国政府会计的前身是预算会计这一判断应该是毫无疑义的。

根据IFAC界定的会计基础,主要分为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和权责发生制四种会计基础。在政府会计领域,实际上并不存在纯而又纯的权责发生制或收付实现制,一般是在两个极值之间进行调整,不同程度地进行应用,因此采用修正的会计基础比较多。

一般学者认为我国政府会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事实上,早在2001年我国财政部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暂行补充规定》中,对个别事项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允许在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中采用权责发生制。此外,在事业单位会计体系范畴内也有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采用权责发生制,虽然这种权责发生制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权责发生制,而只是适用于部分资产、负债中。由此可见,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基础也并非完全的收付实现制,而是一种修正的收付实现制。

二、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必要性

国内很多文献中都提到了收付实现制的诸多缺点,权责发生制更有优势。比如陈工孟(2002)认为,“收付实现制基础所反映的受托责任狭窄,提供的财务信息有限且相关性较差,对于新公共管理国际竞争环境下的政府绩效最大化目标、信息透明度问题、为社会公众维护国有资产的责任等,它可能无能为力,有时甚至会误导政府决策。”张茅(2003)认为,权责发生制通过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可以有效对国有资产进行控制和监督。王雍君(2004)认为,收付实现制基础的会计信息通常是在“坏结果发生之后”的信息,存在“狭窄”、“失真”的固有弱点,这对于财政风险的防范、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都非常不利。

由此可见,权责发生制的诸多优点成为我国政府会计需要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原因。其实,权责发生制会计也会产生现金账户,这两种系统不应该仅仅看做是非此则彼,相互替代的。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并不需要完全摒弃收付实现制,因为权责发生制的引入会导致政府高成本的投入,其复杂性可能导致政府管理人员无法接受等,成为政府会计改革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二)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可行性

很多学者认为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应该逐步引入。如李建发(2001)主张,我国政府会计最好由原来的收付实现制扩展为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在条件成熟时再逐步向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过渡。陈立齐(2003)认为,鉴于应计制固有的缺陷和引入的障碍,政府会计不可能一次性、全盘地引入应计制基础。王庆成(2003)、朱雪峰(2003)、张璇、赵惠芳(2007)等都有类似的观点。

对于目前我国政府会计是否需要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部分学者持否定态度。如王雍君(2004)认为,我国现行预算会计的主要缺陷并非源于现金会计基础的固有局限性,转向应计会计基础的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而且现阶段并不存在放弃现金基础转而采用应计基础的紧迫压力,因而沿着这一方向的改革并非预算会计改革的当务之急。徐镇绥(2006)认为,收付实现制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应作为我国政府单位收支确认和计量的主要核算基础。如确实要在预算单位中推行权责发生制,必须配合现金流量的核算反映与控制。

而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比如,程晓佳,张琦(2009)从政府会计环境分析入手,认为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有利于政府绩效考评制度的实施;目前我国适合进行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张琦、张象至、程晓佳等(2009)通过对政府会计环境、信息利益相关者等的调研,认为我国政府内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都具有获取政府信息的强烈意愿。政府会计改革试点的建立、公共管理改革的实施、公共部门人事与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的优化、税收制度的健全、激烈政治竞争环境等制度因素都将有利于政府会计改革的实施。

我国目前是否具有改革的可行性,对政府会计环境方面进行调研、数据分析似乎比单纯的理论分析更具有说服力,然而,问题的关键是权责发生制的引入又会产生对预算信息的误解。比如,如果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的财政收入可能以债权这种方式存在,必然会产生虚拟的收支问题,而政府利用权责发生制调节收支状况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三、两个“征求意见稿”对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影响

财政部于2009年11月颁布了高校、医院会计制度的“征求意见稿”,其中,《高校会计制度》的征求意见稿中介绍了权责发生制的平行引入模式,似乎意味着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可能朝双基础制发展。所谓双基础制,指的是在同一个会计主体下使用两种会计基础进行日常账户记录,形成两套独立的账户,并且编制不同会计基础的两套会计报表。比如,在高校会计征求意见稿中,通过设置“预算收入”、“预算支出”、“本期结余”、“累计结余”四个预算会计科目,与财务会计科目进行平行核算。相应的,预算会计科目最后汇总为预算收支表,而财务方面的报表为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资产负债表由原来的“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改为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表改为收入费用表,报告的是以修正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收入和支出,这样能够准确地提供成本信息。

笔者认为,“征求意见稿”的颁布其实是自1998年以来政府会计理论界对政府会计研究的成果展示。首先,体现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分步改革的思路。征求意见稿的颁布只是对事业单位中的高校和医院做试点改革,而后是对整个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以及最终完成整个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的改革。其次,征求意见稿体现了政府会计改革中权责发生制的推进程度加深了。从高校会计制度的征求意见稿来看,从原来的收付实现制基础扩展到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而医院会计制度的征求意见稿,将原来实行的修正权责发生制范围进一步拓宽了,比如增加“预计负债”的核算内容。最后,征求意见稿中出现的平行设置账户的思路也是近年来学者们对政府会计实行“双基础、双目标、双体系”的思路,即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基础平行运行,分别实现预算管理和政府资产管理的双重目标,并形成预算会计体系和政府财务体系。

四、对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建议

征求意见稿的颁布为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的改革拉开了序幕,今后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将如何进行,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为权责发生制改革创造必备的基础条件

现阶段,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首先需要对预算会计、会计基础等问题进行仔细研究,并通过对国外近年来权责发生制改革的背景、动因、实践经验和教训等进行总结,在推进权责发生制改革时,一定要清楚认识到改革需要耗费的成本以及带来的收益。其次,要加强财政部门会计人员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培训,对于各种会计基础的含义和适应性要有足够认识,避免会计人员对权责发生制改革产生抵触情绪。最后是在各地进行试点实验。其实,近年来财政部已经在海南等省市进行了权责发生制改革的试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种局部性的试点范围还可以扩展到其他很多领域,比如债务利息、贷款、转移或补助等,尝试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会计进行记录和报告。

(二)权责发生制改革前必须考虑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改革的问题

1.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范围的界定

医院、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必然波及到整个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问题。然而在我国,事业单位情况比较复杂,有的事业单位自负盈亏,更倾向于企业化特点;有的事业单位则倾向于非营利组织,更具有公益性特点。各个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不同,也不能完全按一种标准来制定会计制度。因此,笔者建议,在进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之前,必然要对事业单位会计中所适用的范围进行明确界定。企业化或者完全与财政资金脱钩的事业单位应该适应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相关规定;而依靠财政资金补助,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非营利组织”应该归入事业单位会计中进行核算,纳入政府会计的范畴。

2.行政单位会计和财政总预算会计体系的构建

在现阶段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环境和源动力主要来自预算管理系统的需要。其中,我国所进行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部门预算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都显示了我国政府强调对资金的集中化控制,其最为关心的是预算资金的安全,其次才强调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因此,现阶段我国政府会计应该以服务和服从预算为主,首要任务应该是以建立强大的预算会计为主,改变现行预算会计只有“核算”功能,缺乏“监督”职能的现状。

因此,笔者建议在对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之前,应该打破现有以组织为基础的“三分”格局,将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进行合并,以支出周期概念,即构建以“拨款、承诺、核实、付款”为周期的预算会计体系,使得财政总预算这一核心部门的会计核算能够追踪行政单位这一支出机构层,避免了核心部门与支出机构之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

(三)权责发生制改革应该是渐进式的转变

我国需要采用渐进模式的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思路毋庸置疑,这与改革本身的复杂性和难度有关。首先,我国权责发生制改革应在目前收付实现制得到巩固的前提下进行,很多国家是在收付实现制基础的会计、预算和报告比较完善的前提下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其次,先修正权责发生制,而后才是全面权责发生制。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可以确认和记录一些主要的政府资产和负债类别,修正权责发生制实施一段时间后,可视条件成熟再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基础。最后,在改革中应先考虑在地方推行,再考虑在中央推行;先考虑支出机构,再考虑政府整体等。

【参考文献】

[1]王雍君.政府预算会计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79.

[2]徐镇绥.试论政府会计改革中会计基础选择问题[J].会计研究,2006(12):24.

更改思索范文篇3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创新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自19世纪中叶洪堡与李特尔创立科学地理学到20世纪中叶,地理学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近代地理学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研究方法的变革却相对落后。这个时期的自然地理学以分化为主,部门地理与区域地理成为主导方向,以肉眼观察或借助简单仪器观测为主要调查手段,定性分析和简单描述为重要表述方式。科学的自然地理学创立与地理大发现以来哥白尼的“日心说”、托马斯伯内特的地球起源灾变说等一系列理论的出现密不可分,也与李希霍芬、彭克、戴维斯、沃耶科夫、道库恰耶夫等学者从不同侧面对自然地理学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密不可分。这些学者的观点和成果构筑了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推动了近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20世纪中叶以来,地理学进入了现代地理学发展阶段。随着航空航天摄影和遥感技术在地理考察中的运用、定量方法的导入和发展,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发生了较大革新,但理论无重大突破,致使现代技术手段在自然地理学的许多领域里显得无所作为,因此,理论突破及理论与方法的协调成为现代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已进入了全球环境时代,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资源和全球环境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人类应怎样面对这种自然变化是当前和未来自然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触及到地球表层系统各个部分,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系列问题成了地理学的前沿学科领域。21世纪,地理学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高等院校的地理教学要从人地关系系统结构变化、知识经济、素质教育的需求重新审视地理科学教育功能和价值,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为地理学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科教学主要内容及观点。自然地理学的教学要通过观念更新、内容整合、方法革新,促进学科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学生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一、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3](一)课程分散,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地理学学科分化的影响,高等学校的自然地理学按照地球表层的自然要素分成一定门类,形成一系列课程。目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课程的结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等课程,各门单独开出;一种是将所有自然地理学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称为自然地理学。部门课程自成体系,注重学科内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综合研究,造成了部门课程与地理学的分离。合并为一门课,受课程内容容量的限制,不能充分反映学科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全球变化问题、《21世纪议程》等一些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和新知识难以列入到大学的专业课程内容体系。

(二)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自然地理学教学的另一突出问题就是重视理论课程教学建设,而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

目前,多数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是:课内基础实验+野外实习。该环节时数占专业课总时数20%左右,与自然地理学有关的技术性、研究性实践课程和课时很少。

实践教学注重了部门学科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忽视了利用现代技术对地域综合性的调查与分析,各学科内容条块分割,内容重复或疏漏,学生能力培养受到了限制,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4-6]地理教育在我国高校已形成学术性、应用性、技术性三类人才培养格局,地理学的学科教学要重视理论教学,积极发展应用性和技术性课程,体现科学性和先进性,同时要更新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在继承传统教学基础上的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关键是创新。教学改革与创新既要充分体现其学科教育的知识教育价值、能力教育价值、思想品德教育价值,也要根据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变化和发展,革新与充实自然地理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学生将来生活和就业的需要,体现地理科学的应用价值。

基于上述认识,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思想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全球意识,保持学科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将综合性、系统性思维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积极引进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浓缩涵盖地球表层系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在具体教学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坚持综合素质培养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区域意识与全球意识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补等原则。

自然地理学学科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是创新。知识的发展一是突破,二是融合。无论是突破还是融合,都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既要保留原有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中的合理成分,又要充分反映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成果,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既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又能了解学科的理论前沿和现代技术进展。

三、自然地理学课程体系构建的初步方案[7,8](一)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根据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新的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反应地理学的综合化、区域科学化、时空动态化、人地关系核心化的新趋势,重点要加强自然地理学理论、实验、野外实习等方面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笔者赞同一些学者提出的按“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一般课程—新课程”的思路,通过学科内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调整自然地理学课程结构,融合相邻学科的相关内容,设置“研究型课程”和“新课程”,来构建自然地理学课程体系的做法。

自然地理学科内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课程群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来体现。根据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设置主干课程和一般课程,依据学科发展与社会需要设置系列“新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新课程是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部门自然地理学相邻学科相关性比较大的内容融合形成的课程。“研究型课程”是围绕实践或重大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形成的课程。这些课程涉及多学科领域,注重与实际应用结合,减轻了分支学科的内容,避免了相关内容的重复。

(二)课程体系构建初步方案按照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结合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新的地理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设想是:专业必修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其它课程的学时(学分)比例大致为4∶4∶2。自然地理学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约占70%~75%,实践教学约占25%~30%。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主要设置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自然地理学、环境学原理、遥感概论等课程;基本技术技能课程主要设置测量与地图、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理野外调查方法等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理论选修课程设置综合自然地理、全球变化、第四纪地质、自然资源学等课程;应用选修课程可设置环境监测与评价、灾害地理学、资源管理与评价、地学软件等课程。

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室内实验课在相应的课程内安排;校外实习安排地质学基础实习(2周)、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2周)和短途专题调研、参观实习(1周)。

(三)自然地理学课程教材内容及体系[9]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相继采用了一系列经典教材(见表1)。这些教材在内容结构及体系等方面略有不同,但彼此之间既有继承性,又有创新性。这些教材绝大部分内容体系是以自然地理要素空间展布为主线,部门地理自成体系分章论述的模式,有些内容在不同的课程中相互重复现象很是普遍。近年出版的自然地理学教材,注意了知识和方法的系统性,吸收了一些新资料和方法,内容结构趋向科学合理,但也存在资料陈旧、内容前后重复、层次不清等缺陷。

教材体系是否科学、完善,教学内容是否精炼,组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反映学科发展的新动态,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自然地理学教材修订应从“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视角出发,加强学科内容融合,进行综合研究;应将系统的观点、区域的观点、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多学科综合、交叉、融合的思路与方法贯穿于学科教材体系中;根据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研究成果与技术,适当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或开设系列新课程;适当补充和更新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和课程,强化应用性和前瞻性研究内容。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0]实践教学是自然地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教学目标是验证与巩固课堂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野外地理工作和室内地理分析的能力和技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和良好的道德意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专业理论知识印证(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基本要素的概念、原理、地域分异规律和区域人地关系等方面的学习和认知),地理科学专业技能素质教育(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现象观察能力、运用地图学、遥感图像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基本技术和方法的技能的培养、地理科学思维培养),地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学生行为习惯,世界观和人地观教育)等三个方面。实践教学方式主要有:常规的自然地理学实验、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综合性的野外考察、区域专题调查等。

随着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施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内容也必须进行合理的选择与组合。从创新教育着手,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为核心,充分体现科学性与探索性,剔除部分低层次的验证性实验,适当增加一些应用性、综合性、探究性实验。

处理好基本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既要体现纵向知识的相互联系,又要体现横向知识的相互渗透,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是课程建设的支撑,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思想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发挥。在教学形式上的基本设想是:将课堂讲授、专题讲座、实验实习、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采用网络教学,创造一种师生互动、相互启迪、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激情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实验实习教学模式改革:重新整合实验项目,提高实验开出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野外实习教学采用以实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告之观测点、路线和地理现象—提出问题—学生观测—学生现场讨论—教师典型现象剖析—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编写实习报告的模式,改变教师的定点讲解,学生记笔记、整理笔记,编写实习报告的教学模式。

(六)改进考核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地考察学生全面素质的考核体系考核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改革考试方法和成绩评定的基本思路:建立科学地考察学生综合知识、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考核体系,实行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在课程总成绩中,适当加大平时作业、调查报告、课程论文、实验等考核的比重。校外实践考核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野外实习中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实地考察的工作情况和实习报告等,并对在实习过程中有创见的学生给予适当加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自然地理学学科教学必须不断改革与创新。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创新意识,重视自然地理思维过程的培养。其次要从地球系统科学及全球变化研究的角度革新教学理论、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成绩评价体系,这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中心工作。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自然地理学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思维能力,全面提高自然地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永化,张小咏,赵军·关于高等学校地理专业自然地理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26(2):201-203·

[2]苏英·高师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初探[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8(6):71-74·

[3]赵捷·高师地理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地理教学对接研究[J]·阴山学刊,2006,20(1):32-34·

[4]王建,张茂恒,白世彪,等·“现代自然地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4):66-69·

[5]陈国生,陈修颖·高师本科地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结构优化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24(6):75-79·

[6]孙根年,黄春长·论高等师范院校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28(1):114-118·

[7]李晴·地理学科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的实践探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29(3):373-375·[8]史培军,宋长青,葛道凯,等·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J]·地理学报,2003,58(1):9-15·

更改思索范文篇4

一、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三项中“发回重审”制度的哲学依据有所不妥

民诉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发回重审”制度的依据主要是认为案件的事实是客观的,“适用法律”作为查清案件事实后对法律的理解运用是主观的。查清案件的事实是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职责,因此,当二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时,“发回重审”就是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但笔者对此种见解难以苟同,这种见解其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的认识会无限趋近客观事物,但永远不可能与之完全重合。因此,在民事诉讼法中人为地将对案件实体问题的审理分割为查清事实和适用法律是不科学的。严格地讲,人民法院经审理所查清并认定的是一种与案件客观事实“高度盖然”的“法律事实”,而不是(也永远不可能是)案件客观事实的完全重现。正因为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有主观色彩,因此,“查清事实”同“适用法律”同样具有主观性。当二审人民法院认为一审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适用法律有错误,二审人民法院就应依自己的理解撤销一审判决,对上诉案件进行依法改判。把同样具有主观性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和“适用法律有错误”人为割裂为“发回重审”和“依法改判”两种处理方式明显不妥。

二、民诉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三项的“发回重审”制度违背效率原则

“发回重审”使程序上本无问题的案件重新回到审判程序的起始点,加大了一审人民法院的负担,使本已不堪重负的一审法院(特别是基层人民法院)的工作量进一步加大,其直接后果就是一审法院的审判员为结案而结案,这又直接导致案件质量下降,上诉案件增多,而上诉案件增多又使发回重审案件增多。如此一来,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发回重审后,一审法院再作出一个判决,当事人不服又诉至二审法院,二审法院又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其结果是在浪费了大量诉讼成本之后案件仍没有解决。

更改思索范文篇5

名著读后感

读《我的父亲邓小平——岁月》有感十年,其影响之深、涉及之广、破坏之大,广为人知。但其中的艰辛与沉痛,却并非我们这些生于平稳年代的学生所能体会的。作为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邓小平,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光辉显著的业绩、卓越深远的才略、坦荡开阔的胸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与称颂的。阅读了《我的父亲邓小平——岁月》后,受益非浅。书中讲述了邓小平在十年中的经历,在中南海被软禁三年,大儿子被逼得跳楼,高位截瘫终身残疾,他作为一个70岁的老人每天还要为儿子翻身,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时在江西剩饭也得吃,说来他对也是有刻骨仇恨的,但他写信给表示对毛的衷情拥护并希望能有机会出来工作报效他,还保证永不翻案。当放虎归山之后他又系统的否定,这为所不容又一次被打倒。这些人所共知的事,正显出了邓小平的伟人风范。前贤以正身为揽权之本。世事难尽如人意,人生在世,挫折在所难免。守正道,挫折成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的成就大事前不可少的训练。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记载了邓小平的三起三落。而邓小平之所以能三次复出,这和他的严于律己、为人厚道、办事公正、顾全大局是分不开的。一个领导人以正立身,就永远立于人民群众这个大地母亲身上,得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就会倒而复起,虽败犹荣。十年“”早已结束了。这场20世纪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政治大劫难,早已化为一个遥远的记忆,沉淀在了人们的回忆里。不过,虽然“”结束已有20多年,但是,每一个曾经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岁月渐渐流逝,光阴一去不复返,但那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情感的烙印,却永远不会消失。十年“”,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极其特殊的一页,也是足以让千秋万世去研究去回味的一个年代。十年“”,是发展到极端的错误的爆发性的大宣泄,是一个跌宕起伏而又极其复杂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不可更改的历史的客观发展阶段。“”所留下来的,不只是沉痛和创伤,更有可以思考可以以兹为戒为鉴的重要历史教训。虽然在“”10年中,国家之损失、党之损失、人民之损失巨大而惨痛,但是,它的谬误给人们留下的教训和警示,却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认为,如果没有“”这个惨痛的教训,那么,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特别是我们的党,可能还不会轻易地从迷雾中走出,可能还不会痛下改革的决心,可能还要在另一种形式的探索中走更加漫长的道路。人们都说,“”结束后,邓小平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进程。而邓小平之所以开创这一全新的历程,与国家、人民和党在“”中所取得的教训密切相关,与他个人在“”中的经历和思考密切相关。正是在“”中,邓小平和广大干部群众,真切地看到了真理与谬误的鲜明对照,真切地看到了以前所没有看清楚的许多问题,开始认识到必须解除禁锢、彻底解放思想,开始思考如何去开创一条全新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中,邓小平在思考,每一个中国的有识之士都在思考。正是有了这样痛切的经历,正是有了这样深刻的思考,中国和中国人民才能够走上全新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人们习惯于把在江西时那条由邓小平在红沙石地上踏出的小路,称为“邓小平小道”,并作为邓小平进行思索的象征。其实,邓小平对历史、对现实和对未来的思索,贯穿着他的整个一生。这种思索,毕其七十多年的政治生涯,始终不辍。在“”以前和以后的实践中,特别是在“”的实践中,邓小平的确可以说思索得很多很多。通过这些实践和思索,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在他再次复出后,他和他的战友们,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个探索,不是轻松容易的,但却是成功的。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怎样做人,特别是为政者,亦即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应该怎样修身养性,怎样富国安民,是千百年来史学家们从无数成功者、失败者的人生轨迹中探赜索隐的热门话题。而邓小平的一生,特别是在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不正是一位被人民所认可的优秀执政者所应当具有的吗?一个执政者被人民认可,是需要证明自己的,而有时候,这种证明的代价就是牺牲。邓小平在80年代初会见外宾时曾说,“”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候,也许,他最深重的痛苦,就在于身处自己打下的天下,却难以做到家庭与主义、慈父与政治家两全吧。转眼间,邓小平离开我们已有七年多了,但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那豁达而自信的笑容,始终印刻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邓小平无疑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但他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位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优秀领导人,如果没有他,或许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快捷。

更改思索范文篇6

读《我的父亲邓小平——岁月》有感十年,其影响之深、涉及之广、破坏之大,广为人知。但其中的艰辛与沉痛,却并非我们这些生于平稳年代的学生所能体会的。作为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邓小平,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光辉显著的业绩、卓越深远的才略、坦荡开阔的胸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与称颂的。阅读了《我的父亲邓小平——岁月》后,受益非浅。书中讲述了邓小平在十年中的经历,在中南海被软禁三年,大儿子被逼得跳楼,高位截瘫终身残疾,他作为一个70岁的老人每天还要为儿子翻身,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时在江西剩饭也得吃,说来他对也是有刻骨仇恨的,但他写信给表示对毛的衷情拥护并希望能有机会出来工作报效他,还保证永不翻案。当放虎归山之后他又系统的否定,这为所不容又一次被打倒。这些人所共知的事,正显出了邓小平的伟人风范。前贤以正身为揽权之本。世事难尽如人意,人生在世,挫折在所难免。守正道,挫折成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的成就大事前不可少的训练。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记载了邓小平的三起三落。而邓小平之所以能三次复出,这和他的严于律己、为人厚道、办事公正、顾全大局是分不开的。一个领导人以正立身,就永远立于人民群众这个大地母亲身上,得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就会倒而复起,虽败犹荣。十年“”早已结束了。这场20世纪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政治大劫难,早已化为一个遥远的记忆,沉淀在了人们的回忆里。不过,虽然“”结束已有20多年,但是,每一个曾经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岁月渐渐流逝,光阴一去不复返,但那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情感的烙印,却永远不会消失。十年“”,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极其特殊的一页,也是足以让千秋万世去研究去回味的一个年代。十年“”,是发展到极端的错误的爆发性的大宣泄,是一个跌宕起伏而又极其复杂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不可更改的历史的客观发展阶段。“”所留下来的,不只是沉痛和创伤,更有可以思考可以以兹为戒为鉴的重要历史教训。虽然在“”10年中,国家之损失、党之损失、人民之损失巨大而惨痛,但是,它的谬误给人们留下的教训和警示,却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认为,如果没有“”这个惨痛的教训,那么,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特别是我们的党,可能还不会轻易地从迷雾中走出,可能还不会痛下改革的决心,可能还要在另一种形式的探索中走更加漫长的道路。人们都说,“”结束后,邓小平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进程。而邓小平之所以开创这一全新的历程,与国家、人民和党在“”中所取得的教训密切相关,与他个人在“”中的经历和思考密切相关。正是在“”中,邓小平和广大干部群众,真切地看到了真理与谬误的鲜明对照,真切地看到了以前所没有看清楚的许多问题,开始认识到必须解除禁锢、彻底解放思想,开始思考如何去开创一条全新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中,邓小平在思考,每一个中国的有识之士都在思考。正是有了这样痛切的经历,正是有了这样深刻的思考,中国和中国人民才能够走上全新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人们习惯于把在江西时那条由邓小平在红沙石地上踏出的小路,称为“邓小平小道”,并作为邓小平进行思索的象征。其实,邓小平对历史、对现实和对未来的思索,贯穿着他的整个一生。这种思索,毕其七十多年的政治生涯,始终不辍。在“”以前和以后的实践中,特别是在“”的实践中,邓小平的确可以说思索得很多很多。通过这些实践和思索,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在他再次复出后,他和他的战友们,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个探索,不是轻松容易的,但却是成功的。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怎样做人,特别是为政者,亦即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应该怎样修身养性,怎样富国安民,是千百年来史学家们从无数成功者、失败者的人生轨迹中探赜索隐的热门话题。而邓小平的一生,特别是在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不正是一位被人民所认可的优秀执政者所应当具有的吗?一个执政者被人民认可,是需要证明自己的,而有时候,这种证明的代价就是牺牲。邓小平在80年代初会见外宾时曾说,“”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候,也许,他最深重的痛苦,就在于身处自己打下的天下,却难以做到家庭与主义、慈父与政治家两全吧。转眼间,邓小平离开我们已有七年多了,但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那豁达而自信的笑容,始终印刻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邓小平无疑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但他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位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优秀领导人,如果没有他,或许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快捷。

更改思索范文篇7

一、高校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性

在高校法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构建案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法学教学的实践程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进而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而且法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通过案件教学模式的融合,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用死记硬背就可以记住所学的法学知识,并且能够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进而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激发学生对法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提升高校法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为培养学生的法学素质提供保障。

二、案例教学模式在高校法学课程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构建案例教学模式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所选择的案例不恰当,没有针对性,并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没有明显作用。而且因为教学时间有效,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案例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案例教学模式的价值得不到真正体现。

三、高校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构建分析

(一)具体构建流程。1.通过案例为学生设疑激趣法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案例进行精心的挑选和设计[1]。所挑选和设计的教学案例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多维的思索空间,并且要融合设问教学方式,通过疑问与案例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索,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打下良好基础。2.通过科学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讨论这个教学环节是运用案例教学模式最关键的部分,也是最能够体现案例教学模式价值的地方。法学教师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案例,并围绕案例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这时再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其大胆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索欲望。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的过程中,法学教师要围绕所选案例,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与讨论,指导学生找到正确分析问题的途径,进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3.通过细致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在学生讨论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法学教师应该拿回主动权,对案例进行细致的讲解,主要是讲解对案例思索的过程,帮助学生梳理思维,并且帮助学生归纳出案例再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归纳,促使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2]。4.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案例演练在学生能够理清所学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已经对本节课的理论知识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并且能够熟练的掌握。这时,法学教师可以引导实际案例,为学生呈现一个贴近生活的新案例,让学生结合所学过的法学知识进行分析混合探索,并为学生创设出该案例的情景,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演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而使学生的法学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二)案例教学模式中案例的选择问题。关于将案例教学模式运用到高校法学课程教学中,主要就是以案例为主线,全程围绕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3]。所以,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所选择的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在选择案例时,所选择的案例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就是所说的典型性,只有这种典型案例才能够将与教学相关的法律内容和形式呈现出来,才可以将案件的内容与相关法律关系的对应关系体现出来。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和理解,可以直观地将所学的法学理论原理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法律适用的方法和原则等。所选择的案例应该具有真实性,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得到提升。2.所选择的案例应具有启发性和疑难性只有选择具有启发性和疑难性的相关教学案例,才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升,使学生能够在思考时考虑的更加全面,更具有深度,进而能够激发学生对现实案例的探索欲望,注意到其中的复杂多样性,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提升[4]。3.所选择的案例应具有针对性和浓缩性在选择案例进行教学时,所选择的案例应该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所以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能力得到强化,利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案例的浓缩性主要是需要法学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将案例中的无效信息剪切掉,用精华部分展开教学。所以,具有针对性和浓缩型的案例才能够帮助法学教师更好的开展法学课程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得到实现。

四、高校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构建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件教学模式在高校法学课程教学中的构建,只是为开展教学提供了一个教学框架、教学思路以及一个基本的教学秩序,因此,在实际构建中,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在构建中法学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方式。在法学课程中构建案例教学模式时,需要法学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式,需要为学生呈现出一个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案例,并要求法学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进而使案例教学模式能够发挥其自身最大的价值[5]。(二)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当的引导。构建案例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法学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上,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缜密地思索,辅以法学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三)融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模式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想要更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就需要与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融合,比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融合多媒体教学模式、设问情境教学模式等等,对案例教学模式进行辅助,从而使高校法学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提升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四)案例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案例教学模式并不是对所有的法学课程都适用,对于那些应用性较强的法学课程是很适用的,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对于那些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的法学课程而言,就不是很适用,该种课程应该以理论知识为主,比如西方法律思想史。另外,在构建案例教学模式时,法学教师也要根据课程的类型,对构建流程进行适当的更改,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更改思索范文篇8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的各种行为,从简单个别动作到较复杂的行为,都是脑的反射活动,即人体对外界和身体内部各部刺激产生的反应。

演唱时的紧张,主要是心理因素,也就是心理状态不正常。所谓心理状态,指的是当前时刻脑功能的积极性水平或心理活动水平、起码水平,就是觉醒水平。这种心理活动水平,当遇到紧急时刻则产生应激状态,心理活动规律就可以表现出很大差异。歌者的觉醒水平直接影响他的歌唱控制活动水平,在不同的应激状态下,调动各种潜力应付紧张局面也有所不同。

在舞台上演唱或在声乐比赛时,由于外界环境及自己身体内部的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如果表现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技术水平就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进而获得演唱的成功;反之,演唱就会受到影响。例如,许多歌者在演唱时,由于神经过度紧张,不能进行自我控制,心发慌、手冰凉、腿发抖、脸色苍白、汗流浃背、气血上浮、声嘶力竭、节奏不稳、走音离调等等。对此,历来中外歌唱家及声乐教育家都有深刻的认识。

二、做好唱前准备克服紧张

那么如何做好唱前准备呢?第一,对一首即将演唱的歌曲,要有足够的视练时间。熟练乐谱,注重音准、节奏、速度,一丝不苟、千锤百炼。第二,熟练歌词。歌词要背得纯熟,达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的程度,这样就不必担心错词、忘词。第三,要多合伴奏。在合伴奏时,就像亲临舞台一样。第四,解决歌曲难点。要找出歌曲中的难点,分别磨练解决,如某个字、某个音、某个行腔等等都要准确无误。第五,不要演唱超出自己最佳音域的歌曲。如果对于演唱的歌曲音域不合适,可反复试验,定出切合自己最佳音域的调,使之在演唱时,无论高音、低音唱起来都得心应手,适用自如。如果更改调后还是力不从心,就应当机立断,改换歌曲。第六,公开练习。在演唱之前,进行公开练习是为了多多锻炼自己,平时可请同学、同行、同事、老师听自己练习演唱,这种公开练习会减少视听、考试、演出、比赛时的紧张程度。第七,每当上场前,一定要静过一遍。无论歌曲生熟,还是歌者紧张与否,在上台演唱之前,集中注意力,像实际演唱一样,小声地静过一遍,这也会减少紧张。第八,苦练基本功。技能技巧不过硬,也会造成心理紧张,不是怕气要上浮,就是怕声音出不来;不是怕低音下不去,就是怕高音上不去。所以,基本功的训练也是不可忽略的。

三、增强信心克服紧张

演唱者要想在舞台上能够很好地把歌曲演唱好,一定要增强信心,克服紧张的情绪。歌者在演唱之前,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正常发挥,不知道自己能否自如地演唱,不知道能否把高音唱得圆润悦耳等等,全然不知,一点把握也没有,这些“未知”正说明了歌唱者没有成功的信心。信心和技术对于演唱同等重要,信心越大,心理就越放松,演唱水平就越高;信心越小,心理就越紧张,演唱水平就越低。因此,要建立获胜的信心,信心是放松的基础。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都会产生紧张心理,导致演唱的失败。要对自己有一种“能演唱成功!我一定能获胜!”的信心,就会大大削弱紧张情绪,就会沉着冷静地演唱。

四、稳定情绪克服紧张

在演出前的一天晚上或唱前准备活动时,想象曾经或即将成功的映象,并要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想象中,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越来越多的获胜或成功的细节上。如获胜和成功的总体感觉、兴奋感觉、放松意念、竞技能力等等。

做集中注意力练习,坚守镇静的意念。去想象出声时你那轻捷而潇洒的步子,你那大方而热情的面容,去想象在舞台上与主持人的交流,笑容可掬地向伴奏致意,开始;去想象演唱时你那优美的歌声,那歌曲的形象和情感……。演唱前这一小时,尽量避免会友、交谈、兴奋等,要牢记自己的目标,把注意力和意志集中到演唱的过程中去。做些扩胸运动、伸展运动,到舞台上走一走、站一站、练一练,再到台下观众席去走一走。准备自己的服装,与自己交谈:“我准备好了”,“一切都不会有问题”,“我一定能唱好”。这样,能达到一种自我心理的调整,稳定紧张情绪。

五、集中注意力克服紧张

注意力是演唱的基本特征。一个演唱者不能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去演唱,他就不可能演唱得很好。如在演唱时,去观察别人对自己的反映,或去猜测考官、评委给自己打多少分,或受外来人走动的干扰等。这样的演唱是不会获得成功的,反而会越唱越紧张,忘词走调,甚至可能中断。因此,演唱者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因为人的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一切对象,而是有选择、有方向的指向特定的个体。例如演唱者在演唱时,其注意只能指向演唱内容,而不能指向剧场里、考场里、比赛场里别的一切对象。如果演唱者的注意力指向评委、观众和其他别的对象,那么,注意就不能再指向演唱内容了。这样岂不是本末倒置?所以,演唱者在演唱时,一定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要摆脱自我,超越自我;要置身于情境中,把注意集中在情感上,始终坚持叙述、诉说的意念。这样就会抑制种种杂念,排除紧张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那查连科著《歌唱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更改思索范文篇9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的各种行为,从简单个别动作到较复杂的行为,都是脑的反射活动,即人体对外界和身体内部各部刺激产生的反应。

演唱时的紧张,主要是心理因素,也就是心理状态不正常。所谓心理状态,指的是当前时刻脑功能的积极性水平或心理活动水平、起码水平,就是觉醒水平。这种心理活动水平,当遇到紧急时刻则产生应激状态,心理活动规律就可以表现出很大差异。歌者的觉醒水平直接影响他的歌唱控制活动水平,在不同的应激状态下,调动各种潜力应付紧张局面也有所不同。

在舞台上演唱或在声乐比赛时,由于外界环境及自己身体内部的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如果表现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技术水平就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进而获得演唱的成功;反之,演唱就会受到影响。例如,许多歌者在演唱时,由于神经过度紧张,不能进行自我控制,心发慌、手冰凉、腿发抖、脸色苍白、汗流浃背、气血上浮、声嘶力竭、节奏不稳、走音离调等等。对此,历来中外歌唱家及声乐教育家都有深刻的认识。

二、做好唱前准备克服紧张

那么如何做好唱前准备呢?第一,对一首即将演唱的歌曲,要有足够的视练时间。熟练乐谱,注重音准、节奏、速度,一丝不苟、千锤百炼。第二,熟练歌词。歌词要背得纯熟,达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的程度,这样就不必担心错词、忘词。第三,要多合伴奏。在合伴奏时,就像亲临舞台一样。第四,解决歌曲难点。要找出歌曲中的难点,分别磨练解决,如某个字、某个音、某个行腔等等都要准确无误。第五,不要演唱超出自己最佳音域的歌曲。如果对于演唱的歌曲音域不合适,可反复试验,定出切合自己最佳音域的调,使之在演唱时,无论高音、低音唱起来都得心应手,适用自如。如果更改调后还是力不从心,就应当机立断,改换歌曲。第六,公开练习。在演唱之前,进行公开练习是为了多多锻炼自己,平时可请同学、同行、同事、老师听自己练习演唱,这种公开练习会减少视听、考试、演出、比赛时的紧张程度。第七,每当上场前,一定要静过一遍。无论歌曲生熟,还是歌者紧张与否,在上台演唱之前,集中注意力,像实际演唱一样,小声地静过一遍,这也会减少紧张。第八,苦练基本功。技能技巧不过硬,也会造成心理紧张,不是怕气要上浮,就是怕声音出不来;不是怕低音下不去,就是怕高音上不去。所以,基本功的训练也是不可忽略的。三、增强信心克服紧张

演唱者要想在舞台上能够很好地把歌曲演唱好,一定要增强信心,克服紧张的情绪。歌者在演唱之前,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正常发挥,不知道自己能否自如地演唱,不知道能否把高音唱得圆润悦耳等等,全然不知,一点把握也没有,这些“未知”正说明了歌唱者没有成功的信心。信心和技术对于演唱同等重要,信心越大,心理就越放松,演唱水平就越高;信心越小,心理就越紧张,演唱水平就越低。因此,要建立获胜的信心,信心是放松的基础。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都会产生紧张心理,导致演唱的失败。要对自己有一种“能演唱成功!我一定能获胜!”的信心,就会大大削弱紧张情绪,就会沉着冷静地演唱。

四、稳定情绪克服紧张

在演出前的一天晚上或唱前准备活动时,想象曾经或即将成功的映象,并要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想象中,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越来越多的获胜或成功的细节上。如获胜和成功的总体感觉、兴奋感觉、放松意念、竞技能力等等。

做集中注意力练习,坚守镇静的意念。去想象出声时你那轻捷而潇洒的步子,你那大方而热情的面容,去想象在舞台上与主持人的交流,笑容可掬地向伴奏致意,开始;去想象演唱时你那优美的歌声,那歌曲的形象和情感……。演唱前这一小时,尽量避免会友、交谈、兴奋等,要牢记自己的目标,把注意力和意志集中到演唱的过程中去。做些扩胸运动、伸展运动,到舞台上走一走、站一站、练一练,再到台下观众席去走一走。准备自己的服装,与自己交谈:“我准备好了”,“一切都不会有问题”,“我一定能唱好”。这样,能达到一种自我心理的调整,稳定紧张情绪。

五、集中注意力克服紧张

注意力是演唱的基本特征。一个演唱者不能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去演唱,他就不可能演唱得很好。如在演唱时,去观察别人对自己的反映,或去猜测考官、评委给自己打多少分,或受外来人走动的干扰等。这样的演唱是不会获得成功的,反而会越唱越紧张,忘词走调,甚至可能中断。因此,演唱者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因为人的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一切对象,而是有选择、有方向的指向特定的个体。例如演唱者在演唱时,其注意只能指向演唱内容,而不能指向剧场里、考场里、比赛场里别的一切对象。如果演唱者的注意力指向评委、观众和其他别的对象,那么,注意就不能再指向演唱内容了。这样岂不是本末倒置?所以,演唱者在演唱时,一定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要摆脱自我,超越自我;要置身于情境中,把注意集中在情感上,始终坚持叙述、诉说的意念。这样就会抑制种种杂念,排除紧张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那查连科著《歌唱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更改思索范文篇10

关键词:错误真实预测捕捉动态生成反思

学生正确的答案,精彩的理解,独特的解题思路,常常容易引起教师给予他们极大的关注,而容易被人忽视甚至遗忘的往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认识的障碍。其实,学生在课堂上的错误正是教学的巨大资源。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因此,教师对学生错误的防范与回避本身就是教学中的“错误”,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

一、正视错误——显露真实的课堂

在学习过程中,正确有时很可能是一种模仿,可错误却是学生的一种学习原生态、是最真实的学习写照。有一些老师认为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在课堂上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出现错误后,教师往往以冷漠的表情让学生坐下再想想,而不让学生说说理由。一些错误就这样被老师忽略,而学生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关于正确与否的反馈。久而久之,学生不敢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也无法从课堂上获得真实的信息,很多问题在课堂上没有暴露,但课后却错误一片。还有的教师为了鼓励学生,不惜用一些美丽的“谎言”来帮助学生掩盖学习中的错误。“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所以,华而不实的、美丽的、虚假的课堂要不得。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是教师的义务。

二、预测错误——展现多姿的课堂

课堂上的错误,有些是教师能够预料到的。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凭借教学经验,可以预测学生学习某知识时可能发生哪些错误。教学不仅仅组织单向学习正确知识,更能让学生在思索、讨论中展现多姿多彩的课堂。

1、预计错误,防患未然

我们在学生学习尚未发生认识偏差之前,把某些错误设法显示出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识角度,凭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识错和改错,从而预先实行控制。不少同学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常常出错,如:六(1)班的女生人数比男生多20%,问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百分之几?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自己试着解答,反馈时先让学生预计这道题你会不会做错?再指名学生回答,果然部分同学错误地回答: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20%。让全班学生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说说正确的解答方法。这样,防患于未然,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议错、辨错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诱发错误,引导深思

教师人为地设置一些“陷阱”,甚至诱导学生“犯错”,再引导学生自我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来,能唤醒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

如:学生在学“按比例分配”一课时,课堂上做这样一道练习题:一根铁丝上36厘米,把它围成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5:4。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有的学生是这样做的:长36×5/9=20(厘米);宽36×4/9=16(厘米);20×16=320(平方厘米)。这个答案显然是错误的,我让学生将错误的解法写在黑板上,并请这位学生说说解题思路,组织学生参与讨论:这道题错在哪里?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就会发现错误。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认认真真地错一回,使学生在摔打中学会对数学问题作深入的思考。

3、顺错更题,激活思维

教学不是告诉,而是要通过创设各种活动激发学生认识未知世界的兴趣,在兴趣的支配下,学生通过探究能获得更多鲜活的知识。课堂上老师有意“出错”能有效地调节教学气氛,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更具诱惑力。

有这样一道题:一根绳子长4米,剪去1/4,还剩下多少米?有一个学生这样做:4×1/4=1(米),还剩下1米;另一个学生这样做:4-1/4=3.75(米),还剩下3.75米。这两种方法少数人赞同,多数学生不赞同。我未做可否,更没有批评,却说:“将题目怎样更改,那就完全对了!”话音刚落,同学们都举起了手。我让这两位出错的学生自己更改题目,他们都更改了题目,再让他们做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即不伤学生的自尊,又一题两做。深刻辩析了正误,使学生受益。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智力发展的教学资源,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去修正错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捕捉错误——生成精彩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错误的学情信息。教师要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锻炼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学机智。

1、关注错误,创造生成

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没有必要早早向学生透露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而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主动寻求解题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功能。如在教学《化简比》后,出示2/7:2/9,要求学生化简。一个学生板演出2/7:2/9=7:9,面对这一错误,我并没有马上说出正确的结果,而是让那位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组织学生猜测、举例、验证,最后达成共识:凡分子相同的两个比,它们的整数比就是前项、后项的分母调换位置写出的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计算后得到最简比。教师要好好利用课堂上的突发性错误,化弊为利,将错就错,既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又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将错就错,悟错长智

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或产生问题时,教师不必急于指正。相反,将错就错,从学生的视角看待这些错误,让学生坦诚自己的想法,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述,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与学生一起经历挫折,不断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情绪高昂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感受学习的快乐。例如“计算1/2÷(1/2+1/4+1/8)”,大部分学生会这样去解:1/2÷1/2+1/2÷1/4+1/2÷1/8=1+2+4=7,而为什么不能这样“简便计算”学生不易理解。我没有批评他们错误的解法,而是让学生去想想,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学生很自然地用一般方法解,即1/2÷7/8=4/7,结果居然不同!接着让学生多举(a+b)÷c和a÷(b+c)这两种形式的例子,再让学生用一般顺序解和简便方法解,得出(a+b)÷c可以简算,而a÷(b+c)不能用“简便方法”去做。教师要善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引导他们知其所以然,方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3、认识错误,总结提高

学生发生错误,有时是因为认识发生偏差,有时是思维出现故障,有时是因学习的不良习惯引起。教师要抓住机会,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加以总结,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例如:在一张比例尺为1:1000的学校平面图上,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这个长方形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学生出现了如下的错误:8×5=40(平方厘米)40÷1/1000=40000(平方厘米)=4(平方米)改错后,我问学生:“从这道题出现的错误中,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说:“以后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把计算结果跟实际情况进行对照。”

四、反思错误——共同成长的课堂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反思是指自己思维和学习、工作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反思是一种主动“再认识”的过程,是思维的高级形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对于巩固和深化教学成果,往往事半功倍,而“学习+反思=专业成长”早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但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又带着同样的问题走出课堂,绝对是教师的失误!“教学相长”提醒我们要学会反思错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

1、学生反思,完善认知,学会数学地思考

学生学会了反思,就会从心灵深处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就会站在原认知的高度审视自己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在前例中提到的“按比例分配”这一课的练习题,学生普遍出错,引导学生去认真反思:36为什么要除以2?教师通过引领学生体验错误,反思错误,感悟新方法,达到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目的。

2、教师反思,促进专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