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故障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0:55:26

干扰故障

干扰故障范文篇1

【论文摘要】:文章对变频器常见干扰故障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引言

变频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电机调速装置,因其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在工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变频器是由整流电路、滤波电路、逆变电路组成。其中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中均使用了半导体开关元件,在控制上则采用的是PWM控制方式,这就决定了变频器的输入、输出电压和电流除了基波之外,还含有许多的高次谐波成分。这些高次谐波成分将会引起电网电压波形的畸变,产生无线电干扰电波,它们对周边的设备、包括变频器的驱动对象--电动机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由于变频器的使用,电网电源电压中会产生高次谐波的成分,电网电源内有晶闸管整流设备工作时,会引导电源波形产生畸形。另外,由于遭受雷击或电源变压器的开闭,电功率用电器的开闭等,产生的浪涌电压,也将使电源波形畸变,这种波形畸变的电网电源给变频器供电时,又将对变频器产生不良影响。文章对于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降低这些不良影响的措施。

2.外界对变频器的干扰

供电电源对变频器的干扰主要有过压、欠压、瞬时掉电;浪涌、跌落;尖峰电压脉冲;射频干扰。变频器的供电电源受到来自被污染的交流电网的谐波干扰后若不加处理,电网噪声就会通过电网的电源电路干扰变频器。变频器的输入电路侧,是将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这就是常称为"电网污染"的整流电路。由于这个直流电压是在被滤波电容平滑之后输出给后续电路的,电源供给变频器的实际上是滤波电容的充电电流,这就使输入电压波形产生畸变。

(1)电网中存在各种整流设备、交直流互换设备、电子电压调整设备,非线性负载及照明设备等大量谐波源

电源网络内有这些负荷都使电网中的电压、电流产生波形畸变,从而对电网中其它设备产生危害的干扰。例如:当供电网络内有较大容量的晶闸管换流设备时,因晶闸管总是在每相半周期内的部分时间内导通,故容易使网络电压出现凹口,波形严重失真。它使变频器输入侧的整流电路有可能因出现较大的反向回复电压而受到损害,从而导致输入回路击穿而烧毁。

(2)电力补偿电容对变频器的干扰

电力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要求,为此,许多用户都在变电所采用集中电容补偿的方法来提高功率因数。在补偿电容投入或切出的暂态过程中,网络电压有可能出现很高的峰值,其结果是可能使变频器的整流二极管因承受过高的反向电压而击穿。

(3)电源辐射传播的干扰信号

电磁干扰(EMI),是外部噪声和无用信号在接收中所造成的电磁干扰,通常是通过电路传导和以场的形式传播的[2]即以电磁波方式向空中幅射,其辐射场强取决于干扰源的电流强度、装置的等效辐射阻抗以及干扰源的发射频率。

对于(1)、(2)两项产生的干扰抑制可以在变频器输入电路中,串入交流电抗器,它对于基波频率下的阻抗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频率较高的高频干扰信号来说,呈现很高的阻抗,能有效地抑制干扰的作用。对于(3)项的干扰信号主要通过吸收方式来削弱。变频器电源输入端,通常都加有吸收电容。也可以再加上专用的"无线电干扰滤器",来进一步削弱干扰信号。

3.变频器对周边设备的干扰及对策

上面已经讲过变频器能使输入电源电压产生高次谐波。同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除了基波之外,还含有许多高次谐波的成分,它们将以各种方式把自己的能量传播出去,这些高次谐波对周围设备带来不良的影响。其中,供电电源的畸变,使处于同一供电电源的其他设备出现误动作,过热、噪声和振动;产生的无线干扰电波给变频器周围的电视机、收音机、手机等无线电接收装置带来干扰,严重时不能正常工作;对变频器的外部控制信号产生干扰,这些控制信号受干扰后,就不能准确、正常地控制变频器运行,使被变频器驱动的电动机产生噪音,振动和发热现象。

(1)对接在同一电源设备带来的干扰

当变频器的容量较大时,将使网络电压产生畸变,通过阻抗耦合或接地回路耦合将干扰传入其它电路。消除或削弱对接在同一电源的设备带来的干扰,可以将变频器的输入端串入交流电抗器,在变频器的整流侧插入直流电抗器。也可以在变频器电源输入端插入滤波器,如下图1所示:

LC滤波器是被动滤波器,它由电抗和电容组成对高次谐波的共振回路,从而达到吸收高次谐波的目的。有源滤波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电流中高次谐波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输入与高次谐波成分相位相反的电流来削弱高次谐波的目的。

(2)对于产生的无线电干扰波

目前,变频器绝大部分是采用PWM控制方法。变频器输出信号是高频的开关信号,在变频器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中含有高次谐波,通过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产生无线电干扰波。这些干扰波有的通过电线传导,有些辐射至空中的电磁波和电场直接辐射。而辐射场中的金属物体还可能形成二次辐射。同样,变频器外部的辐射也会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

电线传导的无线电干扰波的抑制,可以采用噪声滤波变压器,对高次谐波形成绝缘;插入电抗器,以提高对高次谐波成分的阻抗,在变频器的输入端插入滤波器。

辐射无线电干扰波的抑制,较传导无线电干扰波要困难一些。这种无线电干扰的大小,决定于安装变频器设备本身的结构,和电动机电缆线长短等许多因素有关。可以尽量缩短电动机电线,电线采用双绞措施,减少阻抗;变频器输入、输出线装入铁管屏蔽;将变频器机壳良好地接;变频器输入、输出端串接电抗器,插入滤波器。

(3)对于产生的噪声干扰

由于变频器采用了PWM控制方式,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波形不是正弦波,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也难免含有许多谐波。变频器输出的谐波频率与转子固有频率的共振,在转子固有频率附近的噪声增大,变频器输出的谐波分量使铁心、机壳、轴架等谐波在其固有频率附近的噪声增大。因此,利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调速控制时,电动机绕组和铁芯由于谐波的成分而产生噪声。

下图2是电动机采用变频器驱动和采用电网电源直接驱动时的噪音比较。通常,采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时,电动机产生的噪音要比电网电源直接驱动产生的噪音高出5~10dB。

对于噪音的抑制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①选用以IGBT等为逆变模块的载波频率较高的低噪音变频器。选用变频器专用电动机,在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串入电抗器,以减少PWM控制方式产生的高次谐波。

②在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插入可以将输出波形转换成正弦波的滤波器。

③选用低噪音的电抗器。

(4)对于产生的振动干扰

采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调速控制时,同噪音相同的原因,会使电动机产生振动。特别是较低阶的高次谐波所产生的脉动转矩,给电动机的转矩输出带来较大的振动。若机械系统与这种振动发生共振时,其振动就更为严重。

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小振动:

①强化机械结构的刚性,将刚性连接改为强性连接。

②在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串入电抗器

③降低变频器的输出压频比。

④改变变频器的载波频率。

在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调速过程中,如果调速范围较大时,应先测到机械系统的共振频率,然后利用变频器的频率跳跃功能,避开这些共振频率。如果转距有余量,可以将U/f给定小些。

(5)对于导致控制部件电动机过热的干扰

采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调速控制,由于高次谐波的原因,即使是对同一电动机,在同一频率下运行,电动机也将增加5%~10%的电流。电动机温度自然会提高。此外,普通电动机的冷却风扇安装在电动机轴上的,在连续进行低速运行时,由于自身的冷却风扇的冷却能力不足,而出现电动机过热现象。

电动机过热的对策有以下几种:

①为电动机另配冷却风扇,改自冷式为他冷式。增加低速运行时的冷却能力。

②选用较大容量的电动机。

③改用变频器专用电动机。

④改变调速方案,避免电动机连续低速运行。

随着工厂电气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各种干扰也日益增多,只有对变频器的干扰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才能够减少彼此之间的相互危害,更大程度的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和设备的稳定。

参考文献

干扰故障范文篇2

供电电源对变频器的干扰主要有过压、欠压、瞬时掉电;浪涌、跌落;尖峰电压脉冲;射频干扰。变频器的供电电源受到来自被污染的交流电网的谐波干扰后若不加处理,电网噪声就会通过电网的电源电路干扰变频器。变频器的输入电路侧,是将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这就是常称为"电网污染"的整流电路。由于这个直流电压是在被滤波电容平滑之后输出给后续电路的,电源供给变频器的实际上是滤波电容的充电电流,这就使输入电压波形产生畸变。

(1)电网中存在各种整流设备、交直流互换设备、电子电压调整设备,非线性负载及照明设备等大量谐波源

电源网络内有这些负荷都使电网中的电压、电流产生波形畸变,从而对电网中其它设备产生危害的干扰。例如:当供电网络内有较大容量的晶闸管换流设备时,因晶闸管总是在每相半周期内的部分时间内导通,故容易使网络电压出现凹口,波形严重失真。它使变频器输入侧的整流电路有可能因出现较大的反向回复电压而受到损害,从而导致输入回路击穿而烧毁。

(2)电力补偿电容对变频器的干扰

电力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要求,为此,许多用户都在变电所采用集中电容补偿的方法来提高功率因数。在补偿电容投入或切出的暂态过程中,网络电压有可能出现很高的峰值,其结果是可能使变频器的整流二极管因承受过高的反向电压而击穿。

(3)电源辐射传播的干扰信号

电磁干扰(EMI),是外部噪声和无用信号在接收中所造成的电磁干扰,通常是通过电路传导和以场的形式传播的[2]即以电磁波方式向空中幅射,其辐射场强取决于干扰源的电流强度、装置的等效辐射阻抗以及干扰源的发射频率。

对于(1)、(2)两项产生的干扰抑制可以在变频器输入电路中,串入交流电抗器,它对于基波频率下的阻抗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频率较高的高频干扰信号来说,呈现很高的阻抗,能有效地抑制干扰的作用。对于(3)项的干扰信号主要通过吸收方式来削弱。变频器电源输入端,通常都加有吸收电容。也可以再加上专用的"无线电干扰滤器",来进一步削弱干扰信号。

2.变频器对周边设备的干扰及对策

上面已经讲过变频器能使输入电源电压产生高次谐波。同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除了基波之外,还含有许多高次谐波的成分,它们将以各种方式把自己的能量传播出去,这些高次谐波对周围设备带来不良的影响。其中,供电电源的畸变,使处于同一供电电源的其他设备出现误动作,过热、噪声和振动;产生的无线干扰电波给变频器周围的电视机、收音机、手机等无线电接收装置带来干扰,严重时不能正常工作;对变频器的外部控制信号产生干扰,这些控制信号受干扰后,就不能准确、正常地控制变频器运行,使被变频器驱动的电动机产生噪音,振动和发热现象。

(1)对接在同一电源设备带来的干扰

当变频器的容量较大时,将使网络电压产生畸变,通过阻抗耦合或接地回路耦合将干扰传入其它电路。消除或削弱对接在同一电源的设备带来的干扰,可以将变频器的输入端串入交流电抗器,在变频器的整流侧插入直流电抗器。也可以在变频器电源输入端插入滤波器,如下图1所示:

LC滤波器是被动滤波器,它由电抗和电容组成对高次谐波的共振回路,从而达到吸收高次谐波的目的。有源滤波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电流中高次谐波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输入与高次谐波成分相位相反的电流来削弱高次谐波的目的。

(2)对于产生的无线电干扰波

目前,变频器绝大部分是采用PWM控制方法。变频器输出信号是高频的开关信号,在变频器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中含有高次谐波,通过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产生无线电干扰波。这些干扰波有的通过电线传导,有些辐射至空中的电磁波和电场直接辐射。而辐射场中的金属物体还可能形成二次辐射。同样,变频器外部的辐射也会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

电线传导的无线电干扰波的抑制,可以采用噪声滤波变压器,对高次谐波形成绝缘;插入电抗器,以提高对高次谐波成分的阻抗,在变频器的输入端插入滤波器。

辐射无线电干扰波的抑制,较传导无线电干扰波要困难一些。这种无线电干扰的大小,决定于安装变频器设备本身的结构,和电动机电缆线长短等许多因素有关。可以尽量缩短电动机电线,电线采用双绞措施,减少阻抗;变频器输入、输出线装入铁管屏蔽;将变频器机壳良好地接;变频器输入、输出端串接电抗器,插入滤波器。

(3)对于产生的噪声干扰

由于变频器采用了PWM控制方式,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波形不是正弦波,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也难免含有许多谐波。变频器输出的谐波频率与转子固有频率的共振,在转子固有频率附近的噪声增大,变频器输出的谐波分量使铁心、机壳、轴架等谐波在其固有频率附近的噪声增大。因此,利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调速控制时,电动机绕组和铁芯由于谐波的成分而产生噪声。

下图2是电动机采用变频器驱动和采用电网电源直接驱动时的噪音比较。通常,采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时,电动机产生的噪音要比电网电源直接驱动产生的噪音高出5~10dB。

对于噪音的抑制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①选用以IGBT等为逆变模块的载波频率较高的低噪音变频器。选用变频器专用电动机,在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串入电抗器,以减少PWM控制方式产生的高次谐波。

②在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插入可以将输出波形转换成正弦波的滤波器。

③选用低噪音的电抗器。

(4)对于产生的振动干扰

采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调速控制时,同噪音相同的原因,会使电动机产生振动。特别是较低阶的高次谐波所产生的脉动转矩,给电动机的转矩输出带来较大的振动。若机械系统与这种振动发生共振时,其振动就更为严重。

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小振动:

①强化机械结构的刚性,将刚性连接改为强性连接。

②在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串入电抗器

③降低变频器的输出压频比。

④改变变频器的载波频率。

在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调速过程中,如果调速范围较大时,应先测到机械系统的共振频率,然后利用变频器的频率跳跃功能,避开这些共振频率。如果转距有余量,可以将U/f给定小些。

(5)对于导致控制部件电动机过热的干扰

采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调速控制,由于高次谐波的原因,即使是对同一电动机,在同一频率下运行,电动机也将增加5%~10%的电流。电动机温度自然会提高。此外,普通电动机的冷却风扇安装在电动机轴上的,在连续进行低速运行时,由于自身的冷却风扇的冷却能力不足,而出现电动机过热现象。

电动机过热的对策有以下几种:

①为电动机另配冷却风扇,改自冷式为他冷式。增加低速运行时的冷却能力。

②选用较大容量的电动机。

③改用变频器专用电动机。

④改变调速方案,避免电动机连续低速运行。

随着工厂电气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各种干扰也日益增多,只有对变频器的干扰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才能够减少彼此之间的相互危害,更大程度的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和设备的稳定。

【论文关键词】:变频器;干扰故障;对策

【论文摘要】:文章对变频器常见干扰故障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干扰故障范文篇3

【论文摘要】:文章对变频器常见干扰故障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引言

变频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电机调速装置,因其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在工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变频器是由整流电路、滤波电路、逆变电路组成。其中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中均使用了半导体开关元件,在控制上则采用的是PWM控制方式,这就决定了变频器的输入、输出电压和电流除了基波之外,还含有许多的高次谐波成分。这些高次谐波成分将会引起电网电压波形的畸变,产生无线电干扰电波,它们对周边的设备、包括变频器的驱动对象--电动机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由于变频器的使用,电网电源电压中会产生高次谐波的成分,电网电源内有晶闸管整流设备工作时,会引导电源波形产生畸形。另外,由于遭受雷击或电源变压器的开闭,电功率用电器的开闭等,产生的浪涌电压,也将使电源波形畸变,这种波形畸变的电网电源给变频器供电时,又将对变频器产生不良影响。文章对于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降低这些不良影响的措施。

2.外界对变频器的干扰

供电电源对变频器的干扰主要有过压、欠压、瞬时掉电;浪涌、跌落;尖峰电压脉冲;射频干扰。变频器的供电电源受到来自被污染的交流电网的谐波干扰后若不加处理,电网噪声就会通过电网的电源电路干扰变频器。变频器的输入电路侧,是将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这就是常称为"电网污染"的整流电路。由于这个直流电压是在被滤波电容平滑之后输出给后续电路的,电源供给变频器的实际上是滤波电容的充电电流,这就使输入电压波形产生畸变。

(1)电网中存在各种整流设备、交直流互换设备、电子电压调整设备,非线性负载及照明设备等大量谐波源

电源网络内有这些负荷都使电网中的电压、电流产生波形畸变,从而对电网中其它设备产生危害的干扰。例如:当供电网络内有较大容量的晶闸管换流设备时,因晶闸管总是在每相半周期内的部分时间内导通,故容易使网络电压出现凹口,波形严重失真。它使变频器输入侧的整流电路有可能因出现较大的反向回复电压而受到损害,从而导致输入回路击穿而烧毁。

(2)电力补偿电容对变频器的干扰

电力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要求,为此,许多用户都在变电所采用集中电容补偿的方法来提高功率因数。在补偿电容投入或切出的暂态过程中,网络电压有可能出现很高的峰值,其结果是可能使变频器的整流二极管因承受过高的反向电压而击穿。

(3)电源辐射传播的干扰信号

电磁干扰(EMI),是外部噪声和无用信号在接收中所造成的电磁干扰,通常是通过电路传导和以场的形式传播的[2]即以电磁波方式向空中幅射,其辐射场强取决于干扰源的电流强度、装置的等效辐射阻抗以及干扰源的发射频率。

对于(1)、(2)两项产生的干扰抑制可以在变频器输入电路中,串入交流电抗器,它对于基波频率下的阻抗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频率较高的高频干扰信号来说,呈现很高的阻抗,能有效地抑制干扰的作用。对于(3)项的干扰信号主要通过吸收方式来削弱。变频器电源输入端,通常都加有吸收电容。也可以再加上专用的"无线电干扰滤器",来进一步削弱干扰信号。

3.变频器对周边设备的干扰及对策

上面已经讲过变频器能使输入电源电压产生高次谐波。同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除了基波之外,还含有许多高次谐波的成分,它们将以各种方式把自己的能量传播出去,这些高次谐波对周围设备带来不良的影响。其中,供电电源的畸变,使处于同一供电电源的其他设备出现误动作,过热、噪声和振动;产生的无线干扰电波给变频器周围的电视机、收音机、手机等无线电接收装置带来干扰,严重时不能正常工作;对变频器的外部控制信号产生干扰,这些控制信号受干扰后,就不能准确、正常地控制变频器运行,使被变频器驱动的电动机产生噪音,振动和发热现象。

(1)对接在同一电源设备带来的干扰

当变频器的容量较大时,将使网络电压产生畸变,通过阻抗耦合或接地回路耦合将干扰传入其它电路。消除或削弱对接在同一电源的设备带来的干扰,可以将变频器的输入端串入交流电抗器,在变频器的整流侧插入直流电抗器。也可以在变频器电源输入端插入滤波器,如下图1所示:

LC滤波器是被动滤波器,它由电抗和电容组成对高次谐波的共振回路,从而达到吸收高次谐波的目的。有源滤波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电流中高次谐波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输入与高次谐波成分相位相反的电流来削弱高次谐波的目的。

(2)对于产生的无线电干扰波

目前,变频器绝大部分是采用PWM控制方法。变频器输出信号是高频的开关信号,在变频器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中含有高次谐波,通过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产生无线电干扰波。这些干扰波有的通过电线传导,有些辐射至空中的电磁波和电场直接辐射。而辐射场中的金属物体还可能形成二次辐射。同样,变频器外部的辐射也会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

电线传导的无线电干扰波的抑制,可以采用噪声滤波变压器,对高次谐波形成绝缘;插入电抗器,以提高对高次谐波成分的阻抗,在变频器的输入端插入滤波器。

辐射无线电干扰波的抑制,较传导无线电干扰波要困难一些。这种无线电干扰的大小,决定于安装变频器设备本身的结构,和电动机电缆线长短等许多因素有关。可以尽量缩短电动机电线,电线采用双绞措施,减少阻抗;变频器输入、输出线装入铁管屏蔽;将变频器机壳良好地接;变频器输入、输出端串接电抗器,插入滤波器。

(3)对于产生的噪声干扰

由于变频器采用了PWM控制方式,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波形不是正弦波,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也难免含有许多谐波。变频器输出的谐波频率与转子固有频率的共振,在转子固有频率附近的噪声增大,变频器输出的谐波分量使铁心、机壳、轴架等谐波在其固有频率附近的噪声增大。因此,利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调速控制时,电动机绕组和铁芯由于谐波的成分而产生噪声。

下图2是电动机采用变频器驱动和采用电网电源直接驱动时的噪音比较。通常,采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时,电动机产生的噪音要比电网电源直接驱动产生的噪音高出5~10dB。对于噪音的抑制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①选用以IGBT等为逆变模块的载波频率较高的低噪音变频器。选用变频器专用电动机,在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串入电抗器,以减少PWM控制方式产生的高次谐波。

②在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插入可以将输出波形转换成正弦波的滤波器。

③选用低噪音的电抗器。

(4)对于产生的振动干扰

采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调速控制时,同噪音相同的原因,会使电动机产生振动。特别是较低阶的高次谐波所产生的脉动转矩,给电动机的转矩输出带来较大的振动。若机械系统与这种振动发生共振时,其振动就更为严重。

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小振动:

①强化机械结构的刚性,将刚性连接改为强性连接。

②在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串入电抗器

③降低变频器的输出压频比。

④改变变频器的载波频率。

在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调速过程中,如果调速范围较大时,应先测到机械系统的共振频率,然后利用变频器的频率跳跃功能,避开这些共振频率。如果转距有余量,可以将U/f给定小些。

(5)对于导致控制部件电动机过热的干扰

采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调速控制,由于高次谐波的原因,即使是对同一电动机,在同一频率下运行,电动机也将增加5%~10%的电流。电动机温度自然会提高。此外,普通电动机的冷却风扇安装在电动机轴上的,在连续进行低速运行时,由于自身的冷却风扇的冷却能力不足,而出现电动机过热现象。

电动机过热的对策有以下几种:

①为电动机另配冷却风扇,改自冷式为他冷式。增加低速运行时的冷却能力。

②选用较大容量的电动机。

③改用变频器专用电动机。

④改变调速方案,避免电动机连续低速运行。

随着工厂电气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各种干扰也日益增多,只有对变频器的干扰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才能够减少彼此之间的相互危害,更大程度的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和设备的稳定。

参考文献

干扰故障范文篇4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故障分析

上海轨道交通全面部署智能化运维系统后,各系统对通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个别线路的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经常断线,给列车维护保障带来不便。本文对某典型地铁线路(以下称为“某线”)的车地无线通信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上海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采用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技术。某线通信采用FHSS(跳频)技术,其工作频段为2.4GHz的ISM(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Band)频段[1]。由于任何用户都可使用该频段,故该频段的电磁环境复杂,其通信易受干扰。因此,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列车通信异常。经过观察发现,通信设备失效隐藏较深,多数表现为“假死”,即设备报警指示灯显示正常,但其实已出现通信异常。这给维护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如能提早发现故障,实现及时维修,则可大大降低故障频次,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1故障数据统计

本文主要基于2017年7月、9月及11月某线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1727万份日志数据,来统计其故障,用于分析车地无线通信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将整理的数据可视化,绘制车地无线通信时间状态曲线图。部分截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在大多数的正常情况下,车地无线设备AP(无线接入点)通信处于“平稳心跳”状态,有节奏地保持着接口重启和热重启,以维持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极少数的情况下,AP设备发生“心律不稳”,处于异常状态,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死机情况。车地无线通信时间状态曲线可直观地反映每个车站车地无线通信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并且能长时间记录车地无线通信的信号状态。这是车地无线通信状态跟踪、追溯的良好途径。通过统计各站点的AP设备重启次数,能迅速找出易发生车地无线通信故障的车站,还能快速定位重启次数异常的车地无线通AP设备。为让数据更直观,可绘制具体某站的AP重启次数统计饼状图,如图2所示。图2中,AP2101重启次数远高于其他设备,说明该设备存在告警状况的可能性极大。

2故障原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造成通信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信噪比(SNR)恶化。SNR恶化通常由噪底抬升或目标信号过低造成。结合某线的实地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造成某线SNR下降的原因为:①列车的高速行驶对车地无线通信信号强度造成影响。②复杂的通信环境使信号衰落加快,造成接收器接收功率过低,致使目标信号过低。③由于信号基站太靠近车站,导致通信系统工作频段内的干扰噪声较大,从而使噪底抬升。

2.1车速对信号强度的影响

当列车高速行驶时,车载AP设备和车站的AP设备距离会迅速缩短。由于存在多普勒效应,当无线电磁波向车站车地无线通信设备靠近时,其频率会变高;当无线电磁波远离车站车地无线通信设备时,其频率会变低。多普勒效应公式为[2]:由式(1)可知,列车运行速度越高,车站车地无线通信发射的频率与列车接收频率偏差越大。当频率偏差严重时,会导致通信传输数据帧丢失。CBTC系统的车地无线通信信息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故若数据帧丢失则会造成信息重传甚至通信中断[3],对列车运行安全造成很大影响。已知某线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10km/h,则v0为110km/h,v值为3×108m/s,vs值为0。因为车速相对于电磁波传播速度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频率偏差不会影响到数据帧丢失,车速对通信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2复杂环境对信号强度的影响

根据Fresnel区理论,信号强度衰败不是线性降低[4]。某线车站内的2部AP设备一般相距180m左右。根据接收器接收信号强度公式[5],距1部AP设备180m处的另1部AP设备信号接收强度为-55dBm。根据802.11协议标注和设备指标要求,接收信号强度应大于-80dBm[6]。可见,信号强度符合标准,且留有较大余量。用WirelessInsite软件对某车站进行建模仿真,得到车站车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车站内的车地无线通信信号分布趋势符合Fresnel分布;信号强度波动强烈,说明信号不稳定;在一些区域,信号强度已经低于-80dBm。如信号强度较低处周围有基站或工业信号影响,则极易形成通信干扰,造成失帧和数据丢包。2.3基站位置对通信的影响噪底抬升原理图如图4所示。在正常情况下,基站信号维持正常值,其落入地铁通信系统工作频段内的干扰信号噪声信号功率较低。此时,地铁通信系统的信噪比良好,可进行正常通信,如图4a)所示。当基站增大发射信号功率或者基站和车站车地无线通信设备距离接近时,地铁通信系统工作频段内的干扰噪声信号功率增大,造成噪底抬升,SNR恶化,使地铁通信发生异常甚至中断,如图4b)所示。例如,某线莘庄段沿线邻近数个通信基站。在该段,落入地铁通信频段内的信号功率偏高,车地无线通信设备的目标信号时常被基站信号湮没,进而发生通信延时及车地无线通信设备重启等通信故障,给列车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3解决措施

针对故障发生的原因,本文从降低干扰源干扰、加装信号放大模块及保护敏感源[7]等3方面采取解决措施。

3.1降低干扰源干扰

在降低干扰源干扰方面,可在基站侧加装滤波器,即将带通滤波器串联加装在射频前端电路中。此时,加装的滤波器会与原有带通滤波器叠加,使带外抑制更强,矩形系数更大,进而有效降低基站发射机非线性产生的、落入到ISM频段内的干扰信号。在基站侧加装不同的滤波器后,信号原理图如图5所示。由图5a)可见,当采用滤波器1时,在2400~2420MHz频段,AP设备接收到的地铁控制信号SNR为5dB<6dB,无法解调。由图5b)可见,当采用了边沿更为陡峭的滤波器2时,在2400~2420MHz频段AP设备接收到的地铁控制信号SNR为10dB>6dB,可以正常解调。由此可见,在基站侧加装滤波器可有效地缓解基站对地铁车地无线通信干扰的问题,无需对车载设备与沿线固定设备进行改造。但是该措施的实施也有较大困难:一方面,带内插损小、带外抑制大的滤波器在市场上几乎没有成品,需要特殊定制,且其指标越好,价格就越高;另一方面,在基站侧加装滤波器需要与电信运营商沟通交涉,其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基站的性能,电信运营商很难同意。

3.2加装信号放大模块

在车载AP设备与轨旁AP设备的天线与信号处理电路之间加装1个发射信号方法模块,其电路示意图见图6。在AP设备前端加装信号放大模块,可提升发射机发射信号的功率,进而使SNR提升。加装信号放大模块后的信号强度如图7所示。图6信号放大模块电路图图7加装信号放大模块后的信号强度图7中,阴影内峰状点划线为发射机加装图7中,阴影内峰状点划线为发射机加装信号放大模块,阴影内峰状虚线是为发射机未加装信号放大模块。由图7可以看到:未加装信号放大模块时,AP设备收到的信号SNR为5dB<6dB,无法解调:加装信号放大模块后,AP设备收到的信号SNR为15dB>6dB,可以正常解调。采用加装信号放大模块的措施可有效提升接收机所收到信号的信噪比,进而增强了AP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但该措施还可能会使车地无线通信自身的信号过强,进而导致接收机接受到的信号大于接收机的最大输入电平,产生阻塞。信号放大模块需小心设计,既要能放大信号,又要不至于阻塞接收机。如果采取该措施,则每列列车都需要加装信号放大模块,易受干扰路段的轨旁AP备上也都要加装信号放大模块,数量较多,需和车地无线通信设备供应商交涉。此外,增强的车地无线通信信号还可能会对移动通信系统产生干扰,需谨慎选择。

3.3保护敏感源

保护敏感源措施:在射频前端电路中,在车载AP设备与轨AP设备的天线与信号处理电路之间,加装1个带宽为ISM频段的带通滤波器。该措施电路如图8所示。在射频前端电路加装滤波器可有效提高射频前端电路对通信频段外强干扰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可对ISM频段外的信号加以抑制。加装滤波器后,从基站发出的大功率移动通信信号在进入地铁接收机前端时信号功率会减小,进而使射频接收机前端产生饱和失真的概率减小。由于这种方案不会影响现有的其他通信系统,也无需与其他单位交涉,所以可行性较高。图8车地无线通信设备前端加装滤波器在射频前端电路加装滤波器的措施已在某线进行试用。图9为加装滤波器前后的AP设备故障日志数据统计,其中7月份为未加装滤波器时,9月份和11月份为已加装滤波器时。试用结果显示,在射频前端电路加装滤波器后,AP设备的异常情况明显大幅减少,证明该措施对降低车地无线通信异常干扰有显著效果,能显著降低故障率。

4结语

车地无线通信设备故障隐藏得较深,往往车地无线通信已经停止工作,故障灯都不跳红,给维保工作带来不便。本文将车地无线通信通信生成的日志整理归纳,将故障数据提取,找出故障信息以及易发生故障的车站以及各车站车地无线通信故障比例;再从车速对信号强度影响、复杂环境对通信影响,以及基站密集度和基站距离太近对车地无线通信影响三方面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最后从降低干扰源、加装信号放大模块、保护敏感源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且一些措施已在某线上得到应用,这对其他车站通信故障分析解决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卢晓宇.基于802.11FHSS标准的无线CBTC系统高速漫游研究及测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增刊2):34.

[2]范平志,周维曦.高移动无线通信抗多普勒效应技术研究进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51(3):405.

[3]魏赟,鲁怀伟,何朝晖.基于802.11协议的CBTC系统数据通信子系统的探讨[J].铁道学报,2013(4):51.

[4]ZHANGYP,ZHANGWM,ZHENGGY,etal.Mixedmodelforpredictingpropagationlossintunnels[J].ChineseJournalofElectronics,2001,29(9):1283.

[5]李晋,付嵩.CBTC无线传输方式性能分析及现场测试[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3):8

[6]张志刚.基于WLAN的列车控制系统中轨旁车地通信快速切换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1.

干扰故障范文篇5

关键词:高压直流行波保护EMTDC小波变换

1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将越来越多地采用高压直流输电作为长距离输送电能方式。目前,我国已有多项直流输电工程投运,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也已经开始投运。因此,如何保证直流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一种高速可靠的线路保护方案,就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直流输电技术问题。

由于行波保护具有超高速动作性能,同时能够克服传统工频量保护易受电流互感器饱和、系统振荡和长线分布电容等影响的缺点,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了行波保护作为高压直流线路保护的主保护。然而,目前国内外所投运的行波保护普遍存在着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行波保护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使行波保护在实际工程中能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能。

2工程中行波保护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所投运的行波保护普遍存在着受扰动容易误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行波保护判据中多采用电流、电压值的瞬时值,在计算时,具体所选择的计算点的值将直接影响判别式输出的值,因此,由噪声等干扰引起的数据采样值的波动很容易影响计算点的值,从而引起判别式误动作。

2)由于线路使用的耦合电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传变暂态信号的能力较差,使得二次侧获取的行波电压信号误差较大。

3)换相故障、交流侧故障等都可能引起直流线

路上出现交流分量的暂态分量,以及电力线路上由雷击、开关分合、空线合闸等所造成的干扰,都和暂态行波有相似之处,从而影响行波的识别。

4)当接地电阻较大时(100Ω以上),行波保护不易区分逆变侧平波电抗器正反向故障。这是由于在接地电阻较小时,平波电抗器线路侧(正向)故障时的行波波头幅值和陡度都较大,而在逆变器侧(反向)故障时,由于受到平波电抗器的平滑作用,行波波头的幅值和陡度都较大地减小了,从而得以正确区分;然而,当正向经高阻接地时,正向行波波头的幅值和陡度都减小,以至与反向故障时(金属性接地)所传播到整流侧的行波波头相混淆,从而无法区分。

3行波保护判据的研究

作者首先建立了基于交直流电磁暂态仿真软件EMTDC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并在仿真模型上构造各种类型的直流线路区内外故障,以获取HVDC系统的运行特性以及故障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实际工程中广泛采用的行波保护判据(ABB公司和SIEMENS公司)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方向保护新原理。

本文以天广(天生桥—广州)直流输电工程为仿真模型,其主要运行参数为:1800MW,1.8kA,500kV,12脉波,双极双桥。如图1所示。

3.1ABB行波保护判据

(1)基本原理

其基本原理是:当直流线路上发生对地短路故障时,会从故障点产生向线路两端传播的故障行波,两端换流站通过检测所谓极波b(t)=ID·γ-UD(式中:γ为直流线路的极波阻抗,ID和UD分别为整流侧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变化,即可检知直流线路故障,构成直流线路快速保护;另一方面,故障时两个接地极母线上的过电压吸收电容器上会分别产生一个冲击电流ICN1和ICN2,利用该冲击电流以及两极直流电压的变化即可构成所谓地模波Gwave,根据地模波的极性就能正确判断出故障极。

这里:ID1和ID2分别为极1和极2上整流侧线路直流电流;UD1和UD2分别为极1和极2上整流侧线路直流电压;IEL为整流侧架空地极线上的电流。电流电压的极性和方向如图2所示。

(2)仿真实例

下面举例说明该行波保护判据的具体判别过程:以极1上距整流侧480km发生100欧姆接地故障为例。

图3和图4分别显示了故障时的直流电流、电压波形以及极波、地模波的波形。其中:pwave1为极1上的极波;pwave2为极2上的极波;cwave为地模波;故障发生时刻为1.600s。由图可见,在1.6016s时检测到极波pwave1的变化率大于整定值,于是起动极1故障判别式;再对地模波cwave自波前时刻后的10个采样点进行积分求和得Swave大于整定值,因此可确定极1上直流线路发生接地故障。

(3)动作性能分析

1)该保护对线路全长范围内各种故障均能识别(包括100Ω的高阻接地故障)。

2)该保护动作速度快,延时在毫秒级。

3)该保护的抗干扰性能尚可,对于线路空载合闸、开关操作等不误动,而对于2%及以上的噪声干扰易误动。

3.2SIEMENS行波保护判据

基本保护原理为:当直流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在向故障点两端传播行波的同时,两端换流站检测到的直流电压下跌,整流侧直流电流急增,逆变侧直流电流急降;根据以上特点,可采用电压下降率(du/dt)和行波值b(t)等计算,即可检知线路故障,从而构成线路保护的主保护。保护判据为:当直流电压下降率大于给定值时,对故障前的b(t)与故障后的b(t)差值进行10ms积分,若此积分值大于给定值,延时6ms后发出行波保护动作信号。在此延时内,若有其它保护动作或另一极行波保护动作,则本级行波保护将被闭锁800ms。

分析其动作性能,可得出:

1)该保护对线路全长范围内各种故障均能识别(包括100Ω的高阻接地故障)。

2)该保护的动作时延较大(大于16ms)。

3)该保护对于线路空载合闸、开关操作等不误动;在有轻微噪声干扰的情况下,该判据虽然能正确检测出故障,却不能准确判别故障时刻。

3.3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方向保护

由以上分析可见,传统行波保护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准确把握线路故障的暂态信息,因而其动作可靠性、动作速度、抗干扰性能等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为了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行波保护不能准确把握故障信息的缺点,这里采用小波算法,准确提取故障特征,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方向保护新原理。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域局部化性能,使得它能在任一小时间段给出行波信号在该时刻的频率信息,因此,能够快速准确地抓住行波波头;另一方面,小波变换的模极大值与行波信号的主要特征———“突变点”相对应:由于信号的奇异点中包含着信号中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小波变换的模极大值能够刻画故障行波信号的奇异点和奇异性,进行故障检测。此外,小波变换还有抑制噪声的作用———噪声信号在小波变换下其能量是随尺度的增大而变小的。

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方向保护的基本原理为:采用暂态电流行波在小波变换下的模极大值是否越限作为故障判别起动元件;然后,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极性比较式方向保护判据来判别故障。(即根据故障电压、电流行波从模极大值点的正负极性来分区内区外故障:极性相反时为区内故障,反之亦然。)可见,该保护原理简单,易于实现。

图5为极一上距整流侧240km在1.6000秒发生1000Ω高阻接地,并施加10%的噪声干扰时的UD1原始信号图及以db3小波为母小波的六个尺度的小波变换结果,其中采样间隔为5μs。可见,原始故障波形以及其在尺度d1和尺度d2下的小波变换中,噪声干扰完全淹没了故障行波信号,随着尺度的增加,噪声被抑制,而故障信号的特征更加明显,在尺度d4和尺度d5中,行波波头所对应的模极大值已经能很明显地辨认出来,其故障时间为1.6008s。(故障时间t=1.6000+Xr/v=1.6008,其中Xr为故障点距整流侧的距离,v为波速,近似取为光速。)

保护动作性能分析:

1)该保护对线路全长范围内各种故障均能识别(包括1000Ω的高阻接地故障)。

2)该保护抗干扰性能较好,对于线路空载合闸、开关操作等不误动,对高达10%的噪声干扰,该判据均能正确检测出故障。

3)在高达1000Ω的高阻接地故障情况下能正确区分逆变侧正反向故障,另一方面,还能根据电流行波的模极大值点所对应的时刻来进行故障定位,有助于巡线检修工作。

4)该保护具有超高速动作特性,能在故障瞬间抓住波头(4ms内)。

可见,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方向保护不失为一种高速可靠的行波保护方案。

4结论

通过对各种行波保护方案的研究和对现有行波保护存在问题的探讨可以看出:传统行波保护是一种快速、灵敏且动作性能较好的高压直流线路主保护,但其可靠性却存在着易受扰动的缺陷,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准确把握故障信息。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方向保护采用小波算法,准确提取故障行波的突变信号,克服了传统行波保护的不足,不但具有超高速的动作性能和良好的故障判别能力,还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以及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参考文献

[1]浙江大学发电研究室.直流输电[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

[2]杨福生.小波变换的工程分析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1999.

[3]李兴源.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和控制[J].科学出版社,1998.

干扰故障范文篇6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有线电视技术的迅速发展,做好有线电视维修技术维护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对进一步提高有线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越来越重要,选取有线电视维修技术中出现若干关键性问题并做出相关分析说明。

一、放大器的维修

由于送来维修的放大器没有注明故障现象,首先应检查放大器的电源部分是否完好,对于用220V供电的放大器,在通电前先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电源插头,正常阻值有几百欧,如果阻值很大或很低应更换变压器;同时分别测电源插头是否对地短路,如果对地短路则应找出对地短路的元件并更换,常见有保险管座受雷击后对地短路。对于用60V供电的放大器,同样在通电前用万用表测输入端,正常阻值有几十欧,之后可通电检查稳压块输入输出端的电压,如果输出端的电压偏低,则检查稳压块或输出端的滤波电容。检查完电源后,对于分立元件的放大器,还应测三极管C极电压、BE极间电压,BE极间电压应在0.6~0.75V之间,如果低于或高于则应更换三极管一至此,可接入信号进行测量,调节增益调节器、斜率调节器看能否达到增益要求,之后还应在检测端连接电视机,看各频道节目图像是否正常。

二、网纹干扰

这类干扰在系统中最为常见,情况也比较复杂,在屏幕上的表现是呈现出网状条纹或弯曲细波纹、网纹、不规则斜纹等,称为“网纹”干扰,如图1。网纹干扰是由互调引起的,所谓互调就是由系统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引起,使传送的信号产生和频或差频信号落到某个接收频道范围内,和该频道一起进入接收机,产生干扰。互调产生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几个频道之间产生的干扰,有3次互调;另一种是同一频道内的图像载频、伴音载频和色副载频3者产生的干扰,称为“3音互调”。

排除“网纹”干扰故障。首先要区分是外界干扰还是系统自身生产互调。这时可以去掉电视信号,由信号发生器送人标准图像信号,若干扰噪波消失,说明是外来干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在前端输入端采用调频陷波器、频道陷波器、频道带通滤波器等加以消除。若送人标准图像后还有网纹,说明是系统本身产生互调,应调小放大器的输出电平,输出电平降低,互调就下降。或者是放大器、调制器等设备性能不良产生的,应更换。对于邻频传输前端还要注意如下几点:设备器件要严格要求,频道选择性要好,要有良好的带外衰减特性,带外寄生抑制应大于60dB,并且有严格的残留边带特性和对强信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要有严格的V/A比,伴音载频电平比图像载频电平调低17dB,以防伴音干扰图像;放大器要有足够大的AGC控制范围,国际规定输入电平变化±10dB,输出电平变化应在±ldB范围内,在大型CATV系统中仍感不足,为了达到输入电平变化±20dB,输出电平应在±0.5dB范围内变化;各频道输入电平基本相当,相邻频道电平差<~3dB。干扰频率越靠近图像载频、网纹干扰越粗,原因如下:

(一)放大器输出电平过高,造成各组合互调分量过大。为了消除互调,在前端输出电平正常的情况下,要保证每个干线和支线放大器输出电平符合要求。首先应检查前端,前端设备中的调制器和频道处理器的带外寄生输出是造成干扰的主要原因。检查时可逐个去掉各频道的电源,系统网纹消失,则应对相应设备进行修理。

(二)邻频干扰,在屏幕上表现的也是网纹干扰。其主要原因是相邻频道电平差太大,在接收机高频头内产生互调。此时应对前端电平进行调整,把前端各个频道的输出电平差都控制在ldB内。

(三)一些邻频系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个别频道会出现一些网纹,时有时无,这是由于某个频道的频率发生了漂移的缘故。若去掉某个频道的电源或输出后网纹消失,则可判定频道频率产生了漂移,应修理该频道插件。

(四)输入电平过高产生的干扰,其干扰有两种:一种是接收某频道处理器的AGC控制能力超出动态范围,产生网纹干扰、图像扭曲,这时应将输入信号先经过衰减后再进入前端;另一种是在接收空间信号时,接收到信号比较弱,而邻近频道的信号却很强,致使频道处理器的输入频道滤波器不能把这个强信号进行大幅度抑制,造成高放级失真,产生互调或交调干扰,形成网纹式的“雨刷”,这时应在输入端外加频道滤波器,使其经过滤波后再进入前端设备。

三、元器件、线路老化引起的故障及其维修

(一)现象:个别用户反映电视画面颜色淡,雪花干扰严重。

(二)分析:这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信号电平低引起的。引起信号电平低的原因有入户分配器坏或接触不良、同轴线老化、用户盒接触不良、用户盒至电视机连接不好等。经检查、测试发现,该用户盒输出信号较低.打开用户盒发现内部严重锈蚀变色,造成信号损耗,引起故障。

(三)维修:更换用户盒,对接头进行除锈处理后恢复正常。应当注意的是,用户线连接不当,也会造成这种故障,因此,①用户线不宜太长,否则,不仅不好堆放,影响美观,而且易产生干扰,衰减信号;②电视机天线输入口和用户线之间的阻抗要匹配,用户线不能随意用其他线代替,同轴线与扁平线不能混接;③如果用户有两台电视机共用一根入户线时,不能直接把两根用户线并联起来使用,也不能简单地用三通连接,而要用分配器进行分配,否则,不能同时使用。

四、光接收机供电问题引起的故障

关于光接收机供电问题引起的故障,在网络传输中是相对比较容易发生的。这是因为供电器与光接收机一般是野外使用,供电电缆与接头较容易受到雨水和潮气侵蚀发生氧化或遭到人为的破坏,供电条件复杂,供电器与光接收机本身的保险管因为长期使用也会不可避免的出问题。所以在制作供电接头的时候,一定要使用质量较好的电缆F头,要加工牢固、连接牢固,要保证供电接头接触良好。另外还要加装防雨罩,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避免故障的发生。即使这样,供电故障还是很难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故障发生时判断一定要条理清楚,采集故障信息要准确无误,最好亲自到故障现场测量勘察,坚持顺藤摸瓜的原则,不能错过任何可能的故障点。对于表现为光接收机无信号输出或是信号忽高忽低不正常的故障,一般都要先检查接收机的供电问题,然后再检查光信号是否正常,特别要注意中继机房里接收机的供电检查,因为如果中继机房光接收机与供电器连接电缆接头或是保险管出问题,其中的光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光发射机就只有光功率输出,而没有调制信号输入,光节点处的表现是有光功率输出但没有电信号输出,故障仍然不能得到解决。

检查接收机供电问题,不能只看供电电缆电压,还要检查接收机各模块的工作电压是否正常。供电电缆的电压只是接收机的输入电压,经过接收机内部的变压器部分转换输出供接收机各模块工作的实际工作电压。例如光接收模块的供电电压是12V,如果接收机本身的供电系统出现问题,例如保险管坏了,就会使接收模块没有供电电压致使接收模块不能正常工作,而使接收机没有正常的信号输出。所以供电电压的检查也一定要仔细、认真,这样才能尽快的查找到故障原因并予以解决。

五、系统内故障维修

(一)确定故障的大致部位。根据故障现象,按照顺序对故障进行分析判断,把故障压缩在最小的范围,然后排除。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鉴别故障器件:测量法,用场强仪对电平进行测量,例如:某用户区的用户电平普遍下降30dB左右,前面分支器输入电平85dB左右,与其主输出口电平52dB相差33dB,误差较大,超过分支器正常的电平损耗范围,更换分支器后信号正常。在处理故障点时,应将损坏或老化的设备、元件更换成正常的,对电平、供电电压不正常的要进行调试,信号电平过高或过低,频道间电平特别是高低端频道之间电平值相差太大,需要调试放大器的增益和斜率,严重的要加衰减器、均衡器。对供电电压不正常的线路,应增加供电器减轻负荷,一般供电器负荷不超过6级放大器。信号输出口加上匹配的负载终端,不要留系统信号输出口,防止干扰串入系统。

参考文献:

[1]王集武.UNICOMHA-30ER(N)-65/85型放大器电源故障的修理[J].中国有线电视,2003,(17).

[2]刘孝刚,周中汉.放大器电源故障两例[J].中国有线电视,2004,(13).

干扰故障范文篇7

1.1外线管理与维护。一般而言,除了设备本身会出现一些故障外,有些也存在人为的损害行为,例如有些人偷盗他人的信号,以及用户本身使用方法不合理的现象。一旦遇到这类问题,一般采取倒查法确定故障,从用户端的位置开始逐渐向前进行排查。在维修工作结束后,必须在投诉登记表上详细记录故障的基本信息,例如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采取的解决措施,以备其他工作人员的查看,也为今后的考核工作提供纸面依据。有线电视的外线管理与维护工作比较复杂,如若要保证工作高质、高效的完成,必须组建专业的管理与维护队伍,定期对线路进行检查,除此之外,还要在合适的位置设置网络测试点。1.2前端管理与维护。对于有线电视系统而言,前端属于“心脏”部分,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①卫星天线设施;②供电设备;③机房前端设备,四是相关附属设备。针对前端供电,确保工作电压处于220V(1±10%)。针对部分设备,必须结合相应的技术标准,确保其电压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在前端管理与维护工作中,必须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准确的记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针对前端输出信号,必须每天检查一次,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有效的掌握输出信号及其变化情况。针对以频道放大器为代表的一系列有源部件,坚持每周检查一次,同时做好对衰减器的检查,确保其处理正常工作状态。调制器在使用前,必须对伴音和图像进行调整和检查,此外,每周还要检查一次关键部件的工作性能。1.3传输网络管理与维护。1.3.1随时掌握传输网络的运行状况。针对放大器周边的用户,选择合适的测量点,定期进行检查,有效测量用户终端电平及输入/输出端口的工作电平,准确记录测量结果,将检测结果和上一次数据进行对比,以此掌握系统目前的运行状况。1.3.2解决用户反映的相关问题。针对用户反映的关键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检修人员到现场之后,必须深入、全面了解真实情况,找准故障的真实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在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将相关的常识告知给用户,包括有线电视的保修、使用及常见的注意事项。1.3.3线路施工。在线路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图纸进行施工,确保固定位置的准确性及线路的走向,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分支分配器及放大器的防雨和防晒工作。针对传输网络,还要做好线通信设计与应用59路的防水工作,做好线路的防强电工作和防雷工作。1.3.4严格落实整修计划。将不同接触件、传输网络的放大器、电缆作为目标,做好设备的密封工作、防水工作和屏蔽工作,巡回检查其一系列的性能,一旦发现任何问题,都必须及时抢修。

2做好有线电视的管理与维护的措施

2.1建立维护制度,做好维护工作。在建设有限电视事业中,制度建设是关键因素,与此同时,也是技术维护管理的重要内容,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播出制度、维护维修制度、设备器件管理制度和维修情况登记制度等,确保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在管理和维护有限电视系统时,以预防为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做好四检工作,年检、周检、月检和季检。在重大的节日或活动前,也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和维护。(1)检测部门每周二会检测电视信号,对前端系统进行周检。因为前端设备的环节众多,每一个部分之间的关联比较复杂,因此,要对前端设备进行检修、除尘和保养,认真、仔细检查连接插件、连接线是否牢靠。(2)采取措施,每个月对前端进行检测,针对各个系统的各个测试点,进行相应的检测。系统接地电阻值小于4n,相邻频道间的电平差值小于2dB,所有频道间的电平差值小于6dB。(3)针对分配系统和中间传输部分,每个季度都要检测一次,在春季,必须做好防风工作,针对支线和主干线,必须确保其绑牢,每个部位的插件不能松动。在夏季,必须做好防雨和防雷工作,确保网络接地和天线立杆处于良好的状态。(4)每一年都要组织对有线电视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针对一年来所有的检修记录和检测数据进行总结、统计、归纳和分析。2.2掌握检测技巧,迅速查找原因。在维修有线电视系统中,一般可以区分为处理突发事件、日常维护、定期检修和处理用户投诉等。通常可以采取器件替换法、仪器检测法、询问了解法、目视估测法等四类基本方法。(1)器件替换法:针对疑似发生故障的器件,利用同型号的器件进行替换,一旦排除了故障,表明替换的器件确实发生了故障。反之,则继续替换其他器件,直至排除故障。(2)仪器测试法:利用仪器进行测试,可以快速的发现故障位置,为干扰故障的分析提供技术参数。在终端、前端、分配系统、主干线路及分支设置多个测试点,利用频谱仪、场强仪进行定期检测,建立数据档案,及时的发现因为分配器进水、损坏、调制器失调、放大器失调、微波信号干扰、电缆、分支等故障,及时更换器件。(3)询问了解法:一旦有线电视系统出现故障,特别是针对用户投诉类的故障,必须详细询问故障发生的现象、时间及其它具体情况,将部分用户或个别用户出现故障的现象区分开,并且了解故障点临近地点的情况,区别分配、分支系统故障,还是主干线故障、前端故障。(4)目视估测法:针对没有场强仪的情况,尤其是维护用户终端故障时,可以采取电视视察的手段判别故障原因。信号弱:如若伴音小有沙沙声、图像明显有噪点,那么有可能是电缆、放大器、分配器、分支进水导致接触不良,或者有人偷接信号等;信号太强:如若出现伴音中有嗡嗡声或图像成负像或扭曲,那么有可能是放大器、调制器电平失调,均衡器失调,因为环境温度低,导致电平升高,网路损耗降低;没有信号:如若出现无伴音、有噪点、无图像、有沙沙声,那么有可能是用户连接线、供电部分、终端用户盒、放大器、电缆、分支或分配器短路或开路。2.3掌握维修技能,及时排除故障。一般而言,我们将有线电视障碍分成干扰、无信号和信号弱三种情况。(1)干扰:干扰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分别为外界干扰和系统内部干扰。外部干扰主要来自于系统的外部,例如邻频、同频的干扰,自然界的干扰等。外界干扰主要由分配系统或干线、前端进入系统中。由分配或干线进行的干扰只会对干扰源附近的用户产生影响;由前端进入的干扰会影响整个系统。内部干扰主要有互调和交调等。干扰类的故障比较常见,很难维修。但是,只要认真分析故障现象,区分内外,仔细查找原因,对症下药,基本上就可以排除故障。(2)无信号:这类故障的原因非常简单,容易查找。通常而言,一旦整个系统都收不到某一个频道的信号,那么故障就在这一频道的调制器或信号源;个别用户没有信号,那么故障发生在用户连接线、分支、分配器、用户盒等相关器材上;整个系统都没有信号,那么故障发生在主干线、前端或供电部分;部分用户没有信号,那么故障发生在分配系统或支干线。(3)信号弱:在管理和维护有线电视系统时,故障率比较高的是信号弱的现象。出现信号弱的原因非常多,例如终端、前端、干线或分配系统中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信号弱,整体而言,某一个用户信号弱,那么故障发生在终端或分配器;某一个频道信号弱,那么故障发生在前端;全部信号弱,那么故障发生在分配系统、前端或干线;部分用户信号弱,故障发生在分配系统或干线。

3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有线电视的管理和维护,必须重点关注外线管理与维护、前端管理与维护和传输网络管理与维护,把这三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有线电视系统正常运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薛瑞.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谢春林.中国电视产业做强做大的路径选择[D].复旦大学,2006.

[3]田锡武.谈有线电视网络的传输与维护[J].中国传媒科技,2013(04):156~157.

干扰故障范文篇8

关键词: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故障处理;维护管理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信息获取是重要内容,对于社会整体发展而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发展背景下,媒体传播渠道逐渐拓宽,包括网络传播、移动终端传播等。而在传统媒体传播过程中,有线电视依然主导媒体传播方式及信息传输方式,对于媒体传播而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有线电视进行媒体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网络故障问题,严重影响了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建设,不利于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正常运行。

1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及其工作影响因素

有线电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媒体传播手段,在实际的媒体传播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高频光缆、微波作为媒体信息信号的传播介质,在实际的信号传播过程中,完成声音信息、图像信息的信号转换和传递,对于现代社会的媒体信息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项目信息传播的效果。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主要由前端系统、干线传输网络及用户分配网络等组成,其总体工作运行过程中,各部分组件协调完成有线电视信号传播。有线电视信号传播过程中需要用到SHF接收机、频率交换器、带通滤波器、图像伴音调制装置、导频信号装置等设备,主要完成信号接收、信号转换等工作,对于信号数据传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信号传输效果。当前,国内选择应用有线电视网络传信号的传输方式进行信号传播,而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会受到信号传送距离的影响,如为实现电视节目的远距离传送,应采用通信卫星电路;在国内或地理上接壤的国家和地区间的传送,采用微波线路;电视中心至微波站和地球站的短距离节目传送,则多用同轴电缆。其中,用微波线路和用卫星电路传送电视节目,均须采用调频技术,即将0~6MHz带宽的视频信号用调频方式对70MHz或140MHz的中频进行调制,之后同微波频率混合,经过放大后从高增益天线发出,由微波中继站或卫星转发器传至远方的端站,端站的天线会将信号接收,经放大、变频和鉴频还原为原来的视频信号。有线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对于有线电视的网络结构设计及网络传播技术的应用非常关键,但实际的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中,其网络传输还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对整体传输网络造成干扰。第一,在实际的网络传输过程中,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受到了外界因素干扰。其中包括传输网络内的建筑物密集程度、人员密集程度、整体地理地形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际的网络传输效果,不利于网络传输信号的发送以及接收,所以在实际的网络传输技术应用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其外界干扰因素进行控制,合理设计有线电视网络传输结构,确保其网络传输更加有效。第二,在实际的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中,还会受到自身设备因素的影响。有线电视网络传输设备的性能、使用年限、故障问题都会影响有线电视网络传输质量。第三,电缆装置的运行效果也会影响网络传输效果。电视网络传输应用的过程中,电缆本身的阻抗特性、衰减特性、温度特性、屏蔽特性、机械特性等都会影响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效果。例如,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电缆温度升高的同时电缆衰减量也在增加,从而造成网络传输质量下降,影响实际的网络传输效果。

2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故障问题分析

在实际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传输网络的运行效果,以下将对当前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建设过程中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

2.1有线电视网络线路故障

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有线电视网络传输的线路是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的运行故障也会造成整体的网络传输故障。另外,在有线电视网络的传输过程中,室内线路情况还会对电视信号源产生影响。室内线路是整个网络的一个分支,需通过网络解调和分配来满足用户的有线电视收视需求。目前,有线电视的线路故障问题,大多是因有线电视机顶盒与网络线路在转化信号时产生的差异所导致的。

2.2有线电视网络装置故障

在实际的网络电视传播过程中,有线电视的整体器件故障问题也对有线电视的运行造成了负面影响,其中包括有线电视核心装置运行的故障问题。首先,元件故障问题包括网络线路故障,如线路损坏、线路断开、线路接头插入不良等都会致使网络断开。其次,电视机顶盒故障、内部线路损坏、电路板烧毁、遥控器指示装置损坏等网络装置故障都会影响网络装置的运行效果。

3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故障问题处理措施

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故障问题会直接影响有线电视的网络传输以及有线电视用户的信息浏览效果,因此工作人员需针对故障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有效处理实际运行中的故障。

3.1针对干扰故障处理要点

首先,有线电视应合理地设计网络传输的方式、线路等,构建科学合理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模式。例如,在实际的网络构建中,工作人员必须优化组网设计,在减少信号干扰的同时完善组网结构,包括光纤网络选择、电缆组件选用、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等,最大限度提升网络的整体抗干扰能力,增强网络建设效果。其次,在解决干扰故障问题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干扰源进行故障分析,并且要对干扰环境、干扰问题装置等进行分析,确认是否存在信号冲突、电磁信号干扰等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干扰问题。例如,工作人员在分析同频干扰故障时也应认真分析频道的信号冲突问题,通过添加及合理应用滤波装置来降低同频信号的受干扰程度,有效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另外,在实际的故障干扰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合理地处理互调干扰问题,可通过降低增益水平来收缩信号的接收宽度,从而有效控制信号的互调干扰[2]。

3.2针对线路故障处理要点

第一,在实际的线路故障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安装噪声控制装置有效解决实际线路传输中出现的噪音故障问题,提升线路传输效果。第二,在实际的线路传输故障处理中,工作人员应合理设计有线电视网络机顶盒装置的传输线路,增强机顶盒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同时可使用新式的电视插口提升线路的传输性能,从而实现对线路的综合传输运行控制,确保线路传输控制更加合理有效,最大限度地提升线路传输运行效果[3]。3.3针对装置器件故障处理要点在实际的装置故障解决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注重分析装置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完成装置定位,如可采用多路分配器对元器件线路的传输情况进行检测,提高对装置故障分析的精准度,从而有效解决故障问题,提升有线电视运行装置的运行效果。

3.4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维护工作要点

首先,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维护工作包括电视信号维护、器件维护、线路维护等,相关部门应构建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维护工作制度,促进工作人员更加合理地开展维护工作。同时,相关部门应优化完善维护工作的时间制度,促使工作人员通过定期检查或随机检查两种方式实现对检查工作的有效控制,提高有线电视的网络传输质量[5]。其次,在有线电视网络传输维护过程中,相关部门可通过建立智能化维护系统来提升系统的网络传输维护效果。智能化维护系统在整体的技术维护中,能够完成网络传输的整体工作维护要求,如有线电视智能化、自动化地故障报警及故障预防,能提升有线电视网络的故障处理效果[6]。

4结语

本文对有线电视的网络传输故障及维护工作、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干扰故障及线路故障进行了探究,并针对其中的故障问题提出了故障检修和维护工作的相应措施,这有助于维护工作更加高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许伟霞.有线电视光缆网络传输故障排除方法与维护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8):46.

[2]袁世刚.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日常维护及管理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9(7):113.

[3]杨修代.有线电视光缆网络传输故障的排除与维护管理[J].电视技术,2020(2):56-57.

[4]郑尚尧.浅谈互动电视故障的判断及排除[J].中国有线电视,2019(8):914-916.

[5]马铁城.有线电视光缆网络传输故障排除与维护管理探讨[J].通讯世界,2019(5):129-130.

干扰故障范文篇9

关键词:高速压片机电气控制系统

随着制药工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以及制药工业对产量、控制性能、设备稳定可靠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拥有或开始考虑选购高速压片机,作为一个高速压片机的主要生产企业,本文试图对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高速压片机的电气控制系统作一个分析和比较,以帮助用户对这类机器的了解和判断。

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现在国内生产的高速压片机电气系统大都采用的是以下三种方式:单片机、工控机、可编程控制器(PLC)。下面将这三种控制系统的性能作一个对比,从中亦可了解到高速压片机电气控制系统的演变与发展。

1、单片机

所谓单片机系统就是采用目前市场上的单片机CPU及其它芯片,根据不同系统设计电路板,最终设计成一台简易的计算机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程序以达到所要求的控制功能。这种形式在

80年代国内很流行,但由于受到本身可靠性及其它方面的限制,目前除了仪表上仍然采用外,在工业现场的应用已逐步被PLC所代替。

单片机的可靠性:由于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单片机芯片的品质良莠不齐,很大一部分还是国外筛选出来的次等品,加上其它元件(如电阻、电容等)的参数离散性也很大,批量小的产品不可能经过筛选配对等技术处理,因此这样的产品很难做到很好的一致性和高可靠性,因为任一元件的参数偏离设计要求都会引起系统的不稳定。另外,单片机的所有器件均不是工业级的,抗干扰性特别是抗电源干扰能力很弱,而国内的电源一般都很差,加上压片机的变频调速对电源的干扰很大,因此,更可能引起单片机系统的不稳定。

单片机的可扩展性:由于单片机的线路是根据一定的功能要求特别设计的,所以要增加一个功能就要重新设计线路,而且对应的程序都要重新设计。这样对于增加功能的开发成本和周期都

会增加。

单片机的可维护性:一旦单片机系统出现故障,很难诊断出故障元件,最简单的方法是更换整个系统,这样维修成本增加了。

操作:现在国内单片机系统的操作均采用自设计的键盘,设定数据用拨码开关,显示用LED,整个面板显得繁锁,而且为了减少操作键,设计时往往一键多用,操作人员很难脱开说明书操作。特别是故障显示只能显示故障代码,一旦发生故障,操作人员必须翻阅说明书方能发现故障所在,最终按说明书指示排除故障,这样排除故障的时间相对较长。总之,这样的人机对话不够友善。

特点:不可靠,价格便宜。1990年以前天祥公司生产的高速压片机曾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2、工控机

所谓工控机系统就是采用目前市场上的所谓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程序以达到所设计的功能。但业内人士知道,现在市场上的工控机和自己组装的兼容机无本质差别。首先,作为计算机心脏的CPU和兼容机一样是非工业级的,其余的如硬盘、内存、显示器等主要元件都是非工业级的,唯一区别的是机箱经过了加固处理,这种形式由于本身可靠性及其它的限制,目前除了在工厂中作为监控机并不直接参与控制的场合大量使用外,在工业现场已很少采用。

工控机的可靠性:由于工控机的主要器件均不是工业级的,相对单片机系统,抗干扰性特别是抗电源干扰能力虽然有一定提高,但国内的电源都很差,加上压片机的变频调速对电源的干扰很大,因此也可能引起系统的不稳定。

工控机的可扩展性:要增加一个功能就要重新设计对应的程序,而工控机的编程相对比较复杂,这样对于开发周期会增加。

工控机的可维护性:一旦工控机系统出现故障,很难诊断出故障元件,这样维修周期增加,而且非专业人员不能维修,如果故障由于程序设计不合理引起,由于缺乏合适的调试工具,要找出故障原因也很困难。

操作:工控机的操作和通用计算机无任何差别,这就对操作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一般工人看到计算机会产生畏惧心理,虽然操作的界面较为友善,但对于不熟悉计算机系统的人来说,仍然不够简便易学。

特点:价格居中,可靠性改善不多。

3、可编程控制器(PLC):

所谓PLC系统就是采用目前市场上各大工业控制厂家生产的可编程控制器,根据要求选用不同的模块,在此基础上设计程序以达到所设计的功能。这种形式目前在工业现场应用最为广泛。我公司生产的GZPK100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就采用PLC的控制方式。

PLC的可靠性:进口PLC采用的CPU都是生产厂家专门设计的工业级专用处理器,其余各元件也是直接向生产厂家购买的,经过严格挑选的工业级元件,另外它的电源模块也是集各大公司工业控制的经验而特别设计的,抗干扰性特别是抗电源干扰能力有很大提高,即使在电源很差和变频调速的干扰下仍能正常工作。

PLC的可扩展性:要增加一个功能只要增加相应的模块和修正对应的程序,而PLC的编程相对比较简单,这样对于开发周期会缩短。

PLC的可维护性:PLC本身有很强的自诊断功能,一旦系统出现故障,根据自诊断很容易诊断出故障元件,即使非专业人员也能维修,如果故障由于程序设计不合理引起,由于它提供完善的调试工具,要找出故障也较为简单。

操作:PLC的操作采用触摸式操作终端,人机界面,全屏显示,上面设计了很详尽的操作指南,即使第一次使用,也能根据提示顺利操作,这就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一般工人也能很快掌握。另外,一旦系统发生故障,画面自动切换到故障提示画面,提示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甚至可以显示故障在机器上的位置,维修人员可以根据提示很快排除故障。

特点:价格与前二种控制器相比略贵,可靠性好,操作简单。

干扰故障范文篇10

1.1网内干扰

网内干扰主要与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有关,主要包括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和互调干扰。同频干扰是指接收有用信号的接收机受到与有用信号的频率相同或相近的无用信号的干扰,邻频干扰是指工作在某一频道的接收机受到邻道信号功率的干扰,互调干扰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干扰信号由于非线性作用而生成等于或接近有用信号的频率对接收机造成的干扰。其中,互调干扰又分为发射机互调干扰和接收机互调干扰两类。发射机互调干扰是指多部发射机信号落入另一部发射机,并在末级功放的非线性作用下相互调制,产生不需要的组合频率,对接收信号频率与这些组合频率相同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接收机互调干扰是指多个强信号同时进入接收机时,在接收机前端非线性电路作用下产生互调频率进而造成干扰。

1.2网外干扰

网外干扰主要是由移动通信的无线电传播技术特点产生的,包括阻塞干扰、带外干扰和设备故障干扰。阻塞干扰是指无线电设备接收微弱的有用信号时,受到接收频率两旁、高频回路带内强干扰信号的干扰;带外干扰是指发射机的谐波或杂散辐射在接收有用信号通带内的频率造成的干扰;设备故障干扰是指由于通信设备出现故障而对通信网络造成的干扰。

2网络干扰问题的原因分析

2.1网内干扰问题的原因

1频点设定不正确移动通信网络的频率资源是有限的,受通信网络发展的影响,站点分布越来越密,极大地增加了同频和邻频的发生概率。2发射功率参数设置不合理基站发射概率参数设置过高会在附近地区产生覆盖交叠现象,造成较大的同频或邻频干扰,影响其他移动电台的通信质量;参数设置过低则难以占据上行信道,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产生通信盲区。3天线设置不合理天线的俯仰角过小会造成对附近同频站的干扰,过大则会造成对相邻站的邻频干扰。方位角设置存在偏差易导致基站实际覆盖范围与规划范围不相符,导致服务区域范围的改变。4直放站设置不合理受投资成本的影响,现有移动通信系统倾向于使用直放站来直接放大网络信号,以达到经济、快速、有效填补通信网络服务空白区域的目的。但由于直放站本身就是有源设备,其在工作过程中易受到自身产生的噪声和杂散信号的影响,对网络产生干扰。

2.2网外干扰问题的原因

1网外干扰源由于移动通信网络依靠无线电波进行传播,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电视台、大功率电台、微波、雷达、高压线、加油站干扰器等利用和屏蔽无线电波的设施设备,都会对通信网络中的无线电波产生干扰。2设备故障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载体,相关的通信设备在发生故障时会直接影响通信的质量。例如,天线损坏、TRX故障、时钟失锁等问题,都会导致干扰问题。

3网络干扰问题的检测方法

3.1话务统计数据分析

根据交换机STS话务统计,对空闲信道进行测量,以收到的干扰强度为界定义干扰等级(ICMBAND。干扰分成5个等级,1的干扰等级最小,5的干扰等级最大,通过对小区ICMBAND的连续统计,可以快速发现有干扰的小区。

3.2语音质量等级调查

语音质量依据下行测量进程中收到的干扰强度定义干扰等级(RXQUAL,0的干扰等级最小,7的干扰等级最大,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网络干扰的存在和覆盖范围的缺失。

3.3利用频谱仪进行排查

在通过对目标区域进行跟踪测量后确定为外来干扰时,利用频谱仪判断外来干扰源,及时对干扰源进行调整以解决网络干扰问题。3.4系统干扰日常检测充分利用路测、扫频和基站综测仪等设备开展通信网络的日常检测,及时发现系统干扰因素,做好日常维护工作,预防网络干扰的产生。

4网络干扰问题的优化措施

4.1做好频率规划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频率资源规划已经成为网络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地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规划分配频率资源,在实现全域覆盖的同时,有效协调频率资源的分配,以最少的频点达到最佳的效果。

4.2规范建设标准

针对不同移动通信网络的差异发展,其建设标准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促进通信网络的共同发展,国家主管部门要及时出台新的规范标准,对同频社区的间距、基站的发射频率、天线的方位角与俯仰角等内容的设置进行指导。

4.3加强养护管理

针对由硬件设备引发的网络干扰问题,工作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及时更换有问题的硬件设备,注重探索硬件设备的隐性故障,全面保障网络硬件的良好运作。

4.4加快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