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1:01:21

港台范文篇1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港台词语社会心理分析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和激变时,语言一定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语言的内部要素中,词汇的变化与社会的关系最密切,词汇是社会生活的镜子。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与香港、台湾等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增多,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的交流也日益加深,尤其是词汇,大陆汉语中广泛使用的新词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港台词语中吸收的,并且在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创造性的运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而大陆汉语对港台词语的吸收运用又有着特定的社会心理原因。

一、新词语中港台词语的来源、构成方式

1,按来源可分为三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

(1)方言词

港台地区长期使用历史悠久的方言—广州话(粤方言)和闽南话(闽方言),这两种方言本是祖国方言母体中的两个分支,随着港台经济文化的影响也最先流传到全国。进人普通话的方言词语以“妙鱿鱼”一词为影响最广。“妙鱿鱼”借助“鱿鱼被爆炒后成卷”这一形态特征,暗含“卷铺盖走人”之意;后又在此基础上将“炒”单独使用而表示上述含义,如“他让老板炒了”。此外,又吸收了港台词语中“炒”的第二个义项“倒卖”,组成词语“炒股”、“炒外汇”、“炒地皮”、“炒买炒卖”。近期,由这一义项又引伸出“借助舆论反复传扬某种东西”的新含义,出现了“炒新闻”、“炒明星”、“炒作”、“她的名人地位是给‘炒’出来的”等新用法。

此外,进入普通话词汇的还有:埋单(买单)、打工、水货、大排档、生猛、烧烤、收银台、发烧友等词,生动形象,令人回味。

(2)外来词(loan一word)

语言学家萨王尔在《语言论》中提出过这样一个论点,“语言,象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汉语在历史上曾经吸收过大量的外来词(借词),目前亦如此。由于香港和台湾所处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加上特殊的政治历史原因,两地方言中的借词是各地方言中最多的,香港汉语中的借词大多是来自英语,台湾汉语中的借词大多是来自日语,也有部分来自英语。来自英语的借词,音译的如:波(ball球)、波士(buss总经理、大老板)、巴士(bus公共汽车)、的士(taxi出租车)、碟(disc唱片)、酷(cool潇洒中带点冷漠);音译加指类名词的,如:曲奇饼(cookie小甜饼)、恤衫(shirt衬衫)、保龄球(bowling);意译的如:热狗(hotdog夹有西红柿片、香肠等的面包)、快餐(fastfood)、社区(community)、派对(party舞会、社交聚会)、超级市场(supermarket);音译加意译的,如作秀(makeshow表演)、迷你裙(miniskint超短裙);保留罗马字母形式的专用名词,如卡拉OK(无人乐队,一种配合现成伴奏演唱的自娱形式),UFO(飞碟,不明飞行物休)、EQ(情绪智力、情商)、MTY(可视歌曲、配景歌曲录象片)、KTV(原为卡拉OK录象片,后转为卡拉OK包房)。台湾语词中有为数不多的日语借词,传人内地的有:塌塌米、玄关、写真、料理(烹调)、人气(受欢迎程度)、企划(规划、计划)等等。

(3)新造词

由于文化环境的关系,港台词语较之内地一向是以“新”、“奇”著称。随着大陆港台文化交流的发展,吸收到普通话全民语汇中来的新造词越来越多,其中以表现社会生活为主的,如层面、架构、构想、心态、氛围、资讯、认同、涵盖、反思、研讨、整合、互动、资深等;也有科技方面的用语,如微波炉、电脑、登月舱、航天站、脑电图、硬件、声控、光导纤维、环幕电影、音乐喷泉、心脏反搏器等。

从港台用语中吸收过来的新造词,往往是富有表现力的,比如,现代汉语里原有“设想”一词,指的是一种不成熟的假定想法,而“构想”一词则是指经过周密思考提出的想法,带有庄重色彩。再比如“反思”一词含有反省、思索之意,用在对历史文化现象进行批判方面,则比“反省”、“思索”更为恰如其分,更具理性色彩。

另有一些用于日常生活领域的词语,如形容糊里糊涂为‘满头雾水”、将佳得感情的人、有感情的人称为“性情中人”,形容某戏剧、电影特别精彩、卖座为“爆栩”,这些词语的使用特别富于表现力,令人叫绝。再比如一些受年轻人喜爱的词语,如感叹词哇塞(类似于“我的天”、“乖乖”)、形容词帅呆了、酷毙了、另类、出位;但语中的,如盖(吹牛)、罩得住(压得住、管得了)、摆平(将某人制服,将某事解决),及老外、老士等等,充分表现了年轻人的活泼、好动、求新、求异。

2,按构成方式可分为:缩略词、派生词、类化语词

(1)缩略词

摘取原语词中最主要的语素或信息将事物的名称或固定短语简化而成的词,或抽取并列成分的共同项,再用数字构成的词。来自港台的新词语中以简缩。

形式出现的新词很多,简缩手段的运用主要是适应了人们求简的心理,比如:交通普察—交等、高级工程师—高工、空中小姐—空姐、共同认识—共识、公共关系—公关、清新纯洁—清纯、偏激固执—偏执、个人演唱会—个唱、直接销瞥—直销、超级市场—超市,再如选美中的“三围”等

(2)派生词

派生词指由同一词根分别加上不同的词根而构成一系列不同意义的词,这些同一词根的新词又叫同根词或同族词。

影响大陆汉语的港台新词语中的派生词,以音译外来词的词素充当词根而派生出的词为多。如:“的士”派生出“打的、的哥、的姐、摩的、货的、轿的”,还将“三轮车”雅称为“蹬的”;“巴士”派生出“大巴、中巴、小巴、巴士站”;“酒吧”派生出的“吧台、吧女、氧吧、书吧、陶吧、网吧”等等。

(3)类化语词

类化语词是指某些词或词根的词汇意义逐渐虚化,成了词级(语级)或类词级(类语级),具有更大抽象、概括意义,而取得了类义资格,并与词根结合而构成的一系列新的“词级词’。

源自日语汉字词的外来词词级,如“族、风、屋”等,“族”,指具有相同特点的一类人,类化而成的新词:“追星族、上班族、玩车族、打工族、休闲族”;“风”,指风格,类化语词如“东洋风、西欧风、西北风(我国流行乐歌坛上曾兴盛一时的具有康放、粗犷风格的演唱方法)”;“屋”特指商号、店家,类化而成的“咖啡屋、时装屋、精品屋、西饼屋、发屋”等,内地各城到处可见。

二、新时期广泛使用港台新甸语的杜会心理分析

1,模仿心理在语言运用上的反映

社会心理语言学认为:模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言语生活中,当人类个体发觉某人的言语对自己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时,就会因喜欢该言语作品而倾向于接受其影响,并采取与之相类似的言语行为。言语模仿的动机有好奇心理、仰慕心理和创造心理。港台词语的特点是:新奇独特、富有表现力。大陆汉语对港台词语的吸收运用既是两岸三地经济文化交流的豁要,更是特定历史时期国人对港台经济文化好奇、仰慕心理的外在表现。港台经济的超前,文化发展的新奇独特,使国人从社会豁要、文化豁要、思想解放的豁要等方面对港台词语产生了强烈的向心力,于是由最初的新鲜感而产生模仿,继而又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使用的范围由沿海地区逐渐向内地扩展.并且渗透到全国,使用者各个年龄层次的都有,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新词语中极具影响的一个集群。

2.新时期商业社会文化心理的语言体现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业文化逐渐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的主流,商业导向的文化心态可以说是9D年代以来大众心理走向中最具引导性的部分,其他社会心态都与之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港台社会是发达的商业社会,商业文化以广告推销文化为核心,要推销产品就要刺激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常见的消费心理有求名、时尚、新奇、优越等等.作为载体的广告用语当然也要以新奇独特满足人的感官和心理斋要为制作的出发点。比如这样一则广告词,“绝对火爆非常,超豪华阵容,成龙最新猛片”,一系列形容词、程度副词的盈加,对人们求新、求奇、求名的消费心理确是一种刺激和迎合。还有一种利用情感沟通来作的广告常常会收到非同寻常的效果,常选用一些充满柔化色彩、富有人情昧的词语.如“祥和”、“关爱”、“呵护”、“温馨”,等等。富有人情味的东西总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广为流传。

商业社会竞争激烈,为了能让各种压力得到缓解,更豁要人们对待生活的幽歇心态,港台词语中幽默调侃的就很多,如称“女富翁”为“富姐、富婆”,称“有影响有实力的男女出头人物”为“大哥大”、‘大姐大”。此外,“大哥大”还有一种含义,即“手持式移动电话”的指称,此“大名”传人内地,竟类推出称“无绳电话”为“二哥大”、“全自动遥控式电话答录机”为“三哥大”,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3、现代人求新、尚简心理在语言运用上的表现

语言社团从来就是喜新厌旧的,追求新奇刺激是人们心理的共性,而如今经历了二十多年全方位改革的中国人,已非昔日封闭时所能比。生活的丰富,思想的活跃,社会氛围的宽松,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热情,强化了人们对个性化生活的追求,表现在语言运用上.便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风格。人们再也不要千人一腔,四平八稳,而是要说得特别一点,说得新潮一点,而港台词语的新奇鲜活、富于表现力正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比如,不说“漂亮”说“亮丽”,不说“机会”说“机遇”.不说“百分之几”而说成是“多少个百分点”。

港台范文篇2

一、大陆与港台经贸往来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发展

(一)大陆与香港经贸往来历史

1.回归前后香港在1997年回归之前,不仅直接接受英国的管辖,而且在经济上也更加隶属于西方体系,按照西方的管理方式运作;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香港与内地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两地的经贸往来仍然是一种单向合作,香港是内地引资的一个窗口,是内地对外开放的桥梁[1]。香港在回归之后,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下,其经济发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内地的强力支持,才使香港平稳地度过了难关,由此两地关系也逐渐增强。随后中国大陆加入了世贸组织,经济的开放性更加全面深入,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合作愈发紧密,内地作为香港最大贸易伙伴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

2.CEPA协议的签订2003年9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loserEconomicPartnershipArrangement),亦即CEPA正式签订,使内地与香港双方的经贸合作进入了深化阶段,这为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流入了强劲的新血液,香港作为国际性大都会的竞争力也进一步增强了[2]。

(二)大陆与台湾经贸往来历史

1.恢复时期:1979~1986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的经贸往来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了两岸“三通”的主张。与此同时,大陆加快了经济改革开放的步伐,提供了两岸经贸活动的契机。大陆有关部门也开始发起对台贸易活动,如邀请台商参加广交会,并于1980年派出大型采购团赴台采购,两岸经贸往来进入恢复阶段。

2.快速发展时期:1987~19921987年前后,随着台湾对大陆投资与贸易的解禁,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台商赴大陆投资的途径也逐渐明了,两岸经贸活动开始活跃起来。特别是1980年代中后期,台湾进入新一轮经济转型时期,传统的以加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大陆转移,大陆则出台一系列政策予以台商较大的优惠与便利,鼓励台商对大陆投资,两岸经济关系由此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3.深化发展时期:1992年至今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大陆迎来第二次改革开放的高潮。大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台湾方面也进一步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对大陆的经贸政策也有了一定的调整和松动。两岸经济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步入深化发展阶段[3]。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大陆与港台经贸合作的现状

(一)同香港经贸合作的状况

1.内地与香港的关系对内地而言,香港是内地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场。而对香港来说,自1985年起,内地就成为香港的最大贸易伙伴。与内地密不可分的经贸关系对香港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香港对内地的外贸依存度,特别是进口依存度非常高,大大超过了内地对香港的进口依存度。

2.近年取得的进展2008年底,中央政府在金融、基建、旅游、服务业、内地港资企业等7个方面采取14条措施支持香港抵御金融危机,这对危机中的香港经济有十分明显的拉动作用。

3.CEPA带来的效益2010上半年,受惠于CEPA,香港对内地的出口全面增长。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内地从香港进口的CEPA项目下货物达到3.81亿美元,同比增长36.26%,关税优惠1.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38%。另外有数据显示,香港自2004年CEPA正式实施以来,至2010年6月30日,内地累计进口香港CEPA项下受惠货物30.64亿美元,关税优惠达18.10亿元人民币[4]。

(二)台海两岸经贸合作的现状

1.近年来的重大进展2008年底两岸基本实现“三通”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已经给台湾经济产生实际好处。2009年4月两岸又签订了《空运补充协定》,7月空中直航航线由一条增加到三条,8月底定期航班正式开航,取代包机直航为主的地位,而两岸每周飞航的班次增加到270班[5]。近两年来,台湾当局也逐步放宽了对台商投资大陆的限制措施,包括总金额与单项金额、审批手续等方面的规定。而2009年6月底,台湾当局公告开放100项陆资投资项目,这标志着两岸交流正式由单向的、间接的进入了双向的、直接的时代,到2009年年底开放项目增加到了192项。

2.ECFA协议2010年6月29日,两岸两会领导人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onomicCooperationFrameworkAgreement,简称ECFA)。根据ECFA货物贸易早期收获产品清单,大陆将对539项原产于台湾的产品实施降税,包括农产品、电子产品、机械产品等10类,金额超过了120亿美元。此外根据早期收获产品清单,台海两岸共计有800多个8位税号项下的产品将在两年内分三步实现零关税[6]。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大陆与港台经贸合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金融危机导致市场缩小

1.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香港影响巨大,经济增长显著减慢,第一季7.3%,第二季4.2%,第三季1.7%,第四季则出现了2.5%的负增长,致使2008年香港全年增长率仅为2.5%。在这种背景下,香港一大批公司纷纷裁员减薪,消费力大为下降,零售业、餐饮业、美容业等开始不景气,并陆续出现企业倒闭现象[7]。而2009年的香港经济陷入衰退,是相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最严重的一次。香港资本和资产市场曾经在危机初期剧烈震荡,恒生指数一度从2007年10月30日的历史最高位下跌2/3,楼市出现恐慌性下跌,作为经济重要支柱的对外出口及相关行业成为本次衰退的重灾区。随着外部环境的逐渐稳定,香港特区政府一系列发展经济措施逐渐收效,香港经济从2009年二三季度开始好转。香港经济之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好转,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

2.金融危机对台湾的影响台湾是个海岛省份,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对外贸易,出口占台湾GDP总额的七成多,台湾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蔓延,使台湾经济严重受挫,陷入深度衰退的浪潮中。2008年下半年开始,台湾的外部市场大幅萎缩,出口大幅衰退。随着2009年至2010年我国实施一系列扩大内需措施,为企业扩大内销和打开国内市场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台资企业扩大了大陆市场空间,带动进口需求的增长,拉动台湾经济复苏。

(二)台湾内部的政治问题

台湾内部复杂的政治环境是影响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在肯定两岸经贸关系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要看到一些固有的矛盾与问题,并且外部干扰因素的增强,也为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增加了一些变数,其将影响两岸贸易的互利双赢[8]。

(三)两岸进一步合作对香港地位的影响

在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下,两岸实现“大三通”后,作为传统中介的香港不可避免会受到一定影响,经香港的货流及人流将被分流,但香港作为两岸经贸合作的中介地位不会因此而消失,展望未来,香港作为两岸三地金融中介大有可为[9]。

(四)大陆利益的保护问题

在两岸的合作问题上,大陆给予台湾很多优惠政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便利,但是并没有实现双方平等贸易的原则,大陆利益往往得不到保护。

(五)受大陆制约问题

在大陆积极开展与香港、台湾的经贸合作,缓和、改善大陆与港台的关系气氛的当下,无论是台湾还是香港当局,以及当地民众也在考虑对大陆的高贸易依存度,最为担心当地经济是否将长期受到大陆的制约。

四、大陆与港台经贸合作的发展趋势与相关建议

(一)发展趋势

1.大陆同香港经贸合作趋势大陆和香港的经济合作存在加强的趋势,现在的香港不只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桥梁,也是外资进入大陆的重要窗口。关注香港经济成为及时把握国际经济形势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CEPA安排的不断深入,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大陆与香港的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以及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从大陆和香港地区金融服务业的跨境合并收购交易量迅速递升表明,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业的整合已经是大势所趋。

2.大陆同台湾经贸合作走向大陆庞大的内需市场、服务业和以高附加值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将给台湾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过去单纯运用大陆廉价生产要素的经济模式将发生转变。未来台湾发展,需要调整经济战略,以消费及新兴产业为面向,台资企业将深度融入大陆经济发展。后危机时代两岸经贸合作的新内容: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将会同时兼顾市场和工厂;双向投资正在刷新经贸合作的新模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使更多的台商投资大陆;大陆将继续对台湾的大宗采购和增加赴台游的规模,刺激台湾经济的回升。

(二)进一步促进大陆和港台经贸合作的建议

1.发挥优势,携手立足国际市场在全球化背景中,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兴产业不断兴起,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大陆和港台的密切合作将加速产业结构改革。大陆、香港、台湾在资源结构各具优势,大陆地大物博、人力资源丰富,香港金融业成熟、发达,台湾科研基础好,大陆和港台资源上可以取长补短,加强学术人才交流、科学技术交流,上升到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对产品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的合作,使得共同开发的产品能独占世界市场。

2.求同存异,淡化两岸意识形态的差异大陆与台湾有着不同的历史境遇、文化氛围、社会制度、法律制度和生活方式,再加上经济发展水平确实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诉求是非常正常和客观的。但是,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大陆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了,与台湾之间的差距已经明显缩小。因此,两岸都应当充分认识到同根同源的优势,求同存异,加强两岸产业合作,以经济贸易的往来来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最终通过经济联系兼顾双方利益。

3.设立制度,体现贸易的双向共赢原则与产业的内部梯度转移相对应,大陆与港台之间的经贸往来还可以包括对市场的内部性制度设定。目前,大陆销往香港的农产品、畜产品保障了香港居民的日常生活之需,ECFA也解决了台湾南部农民的水果销售问题。应当有一种更加深层、更加广泛同时也更加双向的贸易制度设定,真正着眼长远利益体现贸易的双向共赢原则。

4.顺应潮流,强化相互之间的关系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特点,但是非常“矛盾”的是,在全球化的同时,区域化也呈现出一种大势所趋的特点。试看当今世界,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欧盟和北美贸易区都在很大程度上“主宰”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与此相对应,“金砖五国”的联合也呈现出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同属于华人经济圈的大陆与港台之间,也必须形成某种形式某种角度的“经济合作体”,以便一方面与其他的经济共同体相竞争,另一方面也以区域化来对应全球化,最终保证华人经济圈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份额。

港台范文篇3

一、塑造推动经济腾飞的个性品质

自六十年代至今,短短的30年间,港、台地区经济以年均增长率8—9%的高速发展,迅速超过一般发展中国家,成为新兴工业化地区。

港、台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采取的具体策略依各地情况而有所不同,但几乎都走了一条依靠教育、培养人才、振兴科技,从而推动经济繁荣的道路。其间,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培养具有现代化意识的公民、塑造利于推动经济开拓发展的优良品格,以及形成促进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广泛交流的宽容态度,起着不容置疑的作用。

(1)破除旧教育读书做官传统,科技与职业教育体系蓬勃发展。港、台地区属于儒家文化传统的地区,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旧教育宣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读书的唯一目的在于当官。这种传统的文化意识与当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六十年代以来,港、台地区特别重视科技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适应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大批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同时,也在青少年头脑中注入新的观念:即人才的涵义是广泛的,各种行业都可以施展个人的才华,为社会做出贡献。

科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不仅使教育成为经济腾飞的强有力的催化剂,“而且也使人们的思想冲破封建旧有传统的藩篱,使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传统观念,渐渐失去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力”,造就出具有现代意识的一代青年。

(2)培养独立生存意识和能力,使“自强自立自信”成为多数公民的内在品格。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都要求培养青少年一代自幼年起即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独立生存的意识及基于此种意识而不断强化的生存能力。人生的起点是“自强自立自信”,古往今来多少思想大师、科学巨匠、文坛圣人、艺术名家与伟大的人生实践所证实的这一人生哲理,已成为当代港、台地区教育的基本内涵,它不仅体现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而且渗透于社会、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它不仅使男子,而且也使妇女独立性增强,由单纯的贤妻良母角色转变为多元化的角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出一定贡献。香港著名华人实业家霍英东曾说:“人生是短暂的,我们必须接受命运的挑战”,“不在艰难中屈服,要在艰难中自强”。香港另一位著名华人实业家李嘉诚13岁即开始在茫茫人海中挣扎、苦斗,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为日后的独立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父亲在临终前曾这样嘱咐他:“人生在世,做人做事,要有骨气。好汉不怕出身苦,勤学苦斗有来日。”港、台同胞的自强自立精神,向世界证明华人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华人是征服命运的强者。

(3)以智慧助勤奋,以创造求发展,开拓进取,是港、台有成就华人的共性。仅仅能自立于社会、独立生存,还不是以展示优秀华人的全部品格。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勿宁说他们经受的磨炼或磨难,使他们在博击风浪的过程中,养成了一种“敢为人之不敢为,能为人之不能为”的开拓、创新、求实、胜不骄、败不馁的一往无前精神。纵观港、台地区成功者的奋斗足迹,都突出地显示出这种品质。誉满全球的“世界船王”包玉刚;香港工商界的女中之杰邓莲如;推崇中国传统文化的银行家何善衡;白手起家的企业家王永庆;振兴台湾民族工业的女强人吴舜文;台湾食品业大王高清愿等等,这些成功者的共性:智慧与勤奋相伴,干劲与拼搏相融,胆识与远见共存,开拓与毅力并进。而且,他们以这种品质带动整个企业,影响和造就了一批辛勤求实的创业者。我国已故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的豪言:“人生能有几回博”,道出了大多数港、台华人的心声。

(4)开放性教育,促进四方交流,培植宽容心态。港、台地区是开放性很高的地区;贸易往来四通八达;科技、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交流,特别是国际性交流活跃频繁;与世界各地联络的信息渠道多而广;旅游业发达。因此,在德育中努力培植宽容的文化意识与不卑不亢的态度以及善与人交往的品性和技能。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域外各方思潮、文化持宽容态度,加强学术性交流,特别是高校间的学术交流,经过一定的文化整合手段决定自身的取舍或扬弃。另一方面,对世界各地赴港、台的宾客,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以东方特有的人情味予以热情接待。开放性教育不仅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也显示出港、台地区华人宽阔的胸襟和度量。

(5)完善法制建设,与德育相互补益。港、台地区长期保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局面还得益于健全的法制,它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相互补益。香港各个阶层,各种行业,各类行为,一律受到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规范和约束。这不仅针对平民百姓,尤其要求各级政府官员和职员身体力行。法律条文详细、具体、明确、严密,以至无法钻空子和任意解释。这使民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自觉遵守法律为己责。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纷争和矛盾,已成为人们的习惯行动。

二、儒家伦理在当代的有效发挥

以人文精神为主体的儒家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港、台地区,被有效而合理地加以批判性地继承和利用,发挥出其独特的功能,不仅给经济的发展添入催加剂,而且对调整社会关系,使社会得以稳定和繁荣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1)经济发展,德育相伴。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社会现代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并激发了人们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以及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诸如,民族与国家意识淡漠;缺乏公德观念;学校偏重智育而忽略德育;极端个人主义盛行;刑事犯罪率逐年升高,而且越来越低龄化;娼、赌、毒、黑等恶劣风气不断蔓延,等等。台湾教育近年来忽视德育的现象已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谴责:“近四十年来,台湾地区经济突飞猛进。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成功及社会的富庶繁荣,社会大众的价值观颇有功利主义的倾向。功利主义极易造成短视现象,使人只知现在,既无过去,也没有未来,生活在‘一度空间’里,被历史所放逐。这种社会病态给刚长成的青少年带来的伤害尤其严重,他们没有‘永恒’的价值目标可供取向,只能无所事事,……成为‘失落的一代’、‘无根的一代’。”“现代社会什么都有,就是缺少德行。我们有知识,有技术,有各种物质便利,就是没有那由德行所陶练出来的自由的胸襟。”“我们这个社会徒有富有的外表,但乏文化的内涵!”因此,有识之士一再呼吁采取各种措施,“开启学生们的生命智慧”,为他们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以“造就充满能力、热诚与伟大心灵的人”。在这里,传统儒家文化中有益于现代社会的伦理精神、人文内涵受到高度重视与推崇,并在谐调人际关系、修养个人品性、稳固社会繁荣的实践中发挥着无可置疑的作用。台湾人士强调通过“中国经典的研读”,“使学生体认个人生命并非茕然独立的个体,而是上与千百代的祖先及渊源流长的文化传统,下与无穷量的子孙及未来社会结为一体的。使学生在时间之流里找到定位,对国家民族的过去有深厚的认同及珍惜之情,对国家民族的未来有坚定的信心与抱负。……而长久侵润于古圣先贤的典范之中,亦使学生在立身处世上有确定而具有永恒价值的学习对象,不致于迷失在现代社会中”。“伦理道德的基本观念,……务宜从幼年即开始灌注给儿童。”呼吁鼓励社会团体,办理文史研修活动,以助长文史研究风气,阐扬中华文化,唤醒国魂,从而有益于社会伦理的重建与不良风气的导正。由此,当局与民间日益重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对各级各类教育,诸如:幼儿园、大、中、小学各级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都强调伦理观念的形成、道德情操的陶冶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并取得一定成绩。香港各级学校也重视儒家伦理教育和良好道德的培养。中文大学的校训是“博文约礼”;香港大学的校训为“明德格物”。香港一些学者在论述道德教育时指出:“低层次的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对规范的遵守,高层次的品德教育启发学生对人类行为作理智的反省。人类社会的一些良好的品质(如礼貌、勤劳、信实、宽恕、友爱、正义等),是维系人类社会的重要因素,应培养学生去遵守”。香港高校很重视大学生的社团组织和课外活动,以此培养群体意识,使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对集体、对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负责精神,培养自律自主、自尊自爱和团结互助、合作共事的品德,并促进德、智、体、美、群全面发展。近年来,港、台地区的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普遍强调“通识教育”,而且更重视通识教育的人文目标:借由知识的增加来提升人对生命的欣赏力和领悟力,唤起自觉,对个人生存的目的,对个人在宇宙中的定位有所洞察,使人在物质化、制度化的社会中能作一个自由和自主的人,能够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不作“这个机械化世界中的操作员”,而是要“作一名舵手”,从而随时发挥出人性的光辉。

(2)在中西方化交融中,重视儒家伦理道德教育。与上一问题紧密相联,港、台地区在大力宏扬民族文化、重视儒家伦理教育的同时,都否定和拒绝全盘西化,认为那样做只会断送几十年来以其辛劳所取得的成就。在香港,长期以来,形成中西文化交流汇合,古今中外的思想学说、流派兼容并蓄,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结合起来,产生新的观念和新的内容,这是香港文化的特点。在教育上也是如此。虽然经过贸易、科技及传播媒介的作用,香港变得越来越西化,但直到目前为止,香港仍旧是一个为中国传统价值所左右的地区。如前所述,香港各级学校教育都重视儒家伦理道德的灌输,宏扬中华文化。高校办学强调要具有地区的特色,不仅要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同时要负起发展本地区、本民族科学文化的责任。近几十年来,台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教育上,如前所述,有识之士一致要求在借鉴西方教育措施的同时,应依据自身文化背景为基础,宏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注重儒家伦理道德教育,使青年一代成为具有民族意识、国家观念和良好品德的,并能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的新人。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载文说:“西方民主国家强调的是公民的自由,而亚洲主要的政治模式(常常被称作“新儒学”或“温和的独裁主义”)却谋求社会稳定,认为社会稳定是实现经济发展这一压倒一切目标的先决条件。正如美国的许多人最近所了解的那样,新儒学对西方民主的相对混乱既蔑视又担心,认为美国的自由已导致社会堕落”。“西方国家往往把亚洲国家实行独裁统治的论据一概视为继续实行一党统治的空洞借口。结果,美国在同亚洲许多国家打交道时重点强调的往往是这些国家缺乏美国标准的政治自由,而看不到这些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使亿万人民摆脱贫穷,取得显著成就。”“毋庸置疑,亚洲已经形成了一种政治模式,这种模式富有活力,可以取代西方的自由民主。”

(3)发扬民族忧患意识。港、台地区在新的形势下,都注意民族忧患意识的激发。忧患意识,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情操的高度显示。这种极富远见的品质,甚至比那种单纯赞美、歌功颂德的行为更为可贵,更能体现出爱国主义的内含和实质。它是一种驱动力,激励人积极向上,把思想付诸于行动;它是一种凝聚力,团结国民同心同德,奋勇前进。中国历代有识之士往往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尚情感,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的体现。港、台地区使这种传统精神在新形势下得到了充分发挥。香港同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忧患意识是尽人皆知的,正象李嘉诚先生所说:“香港99%的同胞是爱国的。”中英谈判香港前途,举世瞩目,港人议论纷纷,但对收回香港主权,却是一致拥护。他们的内在感情,正如霍英东先生所表露:“我是一个既不迷信命运,又不懂政治的人,但我生长在香港,是一个中国人。我的心紧紧地与家乡、祖国相通。”他们不仅以其艰辛而又充满风险的创业之路,给人们留下永久的启迪和思索,更以其卓著的成就和赤子之心尤其受到中华炎黄子孙的敬慕。台湾民众的忧患意识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许多有识之士对当代台湾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关系到国家命脉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诚恳地提出改进方案,殷切期望台湾教育能有大的起色。二是绝大多数台湾同胞都期盼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期望海峡两岸同胞携手共图民族振兴之大业,一小撮搞“台独”的人已为人民所不齿。正是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使港、台地区不断奋进,成为亚太地区的“小龙”。

(4)注重东方特有的情感培植和发扬群体意识。港、台地区企业发展、经济起飞,走的是一条与西方不尽相同的道路。当然,一方面它们靠科学管理和唤起人们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这方面可说受西方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与西方明显不同的是,它们发挥了儒家伦理所内含的感情因素和群体意识,调动一切手段激起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以企业为家的群体精神。

①唤起主人翁意识。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有成就的企业,都把唤起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能把自己的个人生活和企业的兴衰成败系在同一条生命线上,同心同德地和企业共渡难关、共享欢乐,看作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这种唤起员工主人翁意识的明智之举,是企业保持常盛不衰的重要保证。

②物质关心和精神鼓励同时并举。为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许多企业一方面注意改善员工物质条件和福利待遇,诸如提高工资数额,改善住房条件,缩短工作时间,奖励合理化建议和方案,员工分享利润等,收到相当成效。台湾统一企业公司总经理高清愿说:“股东投入的是资本,员工投入的是青春、智慧和生命。经营者不但要保全股东利益,更重要的是照顾员工。资本可以收回来,而员工的青春一去不复返。因此,照顾员工是经营者最大的责任。”另一方面,在提高员工物质利益的同时,注重精神上的鼓励,如行政奖励、发给奖状、将有功人员的业绩载入企业杂志等。这与物质奖励相辅相成。

③以身作则,礼贤下士。港、台地区许多有名望的企业家,胸怀宽阔、平易近人、礼贤下士、和霭可亲,使人有一见如故的亲切感。与人交谈,彬彬有礼;听别人讲话,全神贯注;回答问题,认真明确。熟悉企业员工状况,亲自过问员工生活,不搞唯我独尊。以其勤劳、高效率的工作带动全体员工。美国《新闻周刊》在介绍包玉刚的文章中说:“包玉刚……每天从上午9点到晚上9点,一年51个星期,以高度效率结合东方的情感主义处理繁忙的业务”。

注重情感投资和群体意识的培植,使企业员工有一种“劳资一体”的“切身感”,因而使港、台地区劳资关系较为融洽,劳资矛盾一直比较缓和,这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尚存的问题

港、台地区德育中的成功之处,已如前述。它们在批判地吸取东西方文化,尤其是德育方面的精华,促进现代化建设和稳定社会秩序中,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然而,在社会发展和德育实施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须不断努力加以解决:

(1)单纯追求升学率,偏向智育而忽视其他各育;在智育中注重机械记忆,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在台湾学校中有所表现。这种状况受到台湾有远见的教育家的指责和批评,他们一致认为,这种体制戕害儿童天性,阻碍儿童健康发展,难以塑造出健全人格。因此,要求摆脱升学主义的左右,切实实施德、智、体、美、群全面发展教育,使学生能在身心各方面得到健全发展。

(2)近年来,港、台地区吸毒贩毒、、、盗窃、诈骗、凶杀等犯罪现象成为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盗窃案的犯罪案例中,青少年成为主角的案件越来越多,令人忧虑。总之,港、台地区犯罪种类的多样化,手段的暴力化、立体化、现代化,性质的恶劣化,都非农业时代所能比,这已经引起了当局、警方,乃至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人们普遍认为,整饬社会秩序、净化环境已刻不容缓。

(3)港、台地区的黑社会势力(香港称“三合会”,台湾称“黑道”或“帮会”)近年来发展迅速,危害社会至深。上述各种犯罪行为,大多数都是由黑社会直接或间接操纵、经营的。这些罪恶行当都是以无辜大众的肉体、精神、物质甚至生命为代价而赚取巨额金钱。黑社会势力的猖獗已引起港、台民众的痛恶和当局、警方的重视。进入八十年代后,香港反对黑社会的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呈现各方力量齐反黑的局面,反黑水平也不断提高。

(4)环保问题也是与伦理道德紧密相联的问题。港、台地区,尤其是台湾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未能使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环境保护措施同步进行,因此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台湾《自立晚报》载文指出:“在这廉价出卖母体(大地、环境)的龌龊行业中,台湾若不早日‘从良’,迟早会被糟蹋得不成人样,最后奄奄一息地躺在钱堆上暝目喘气。”。

(5)中华民族不仅是“礼义之邦”,而且有着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富裕以后仍注重勤俭,不仅是继承传统美德,增加积累,使自己的事业长盛不衰的方法,而且是塑造健全人格,教育下一代的有效手段。然而,在经济发展、物质生活较丰裕的港、台地区,摆阔气、讲排场、奢侈浪费、追求享受成为社会风气。

(6)尊老敬贤、赡养老人是每个成年人的义务,也是华人社会的传统美德。但是,在经济发展的港、台地区,这种传统美德正在逐渐削弱,儿女对敬老和孝行两种观念日趋淡薄,不再把奉养双亲视为责任与义务。

(7)关系网复杂,家族观念尚存,影响现代化步伐的前进,这一点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中国向以家族主义著称于世,台湾此一风尚犹存。由于家族派系观念的影响,在台湾社会里,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单是看其能力如何,家庭背景和人事关系往往是更重要的因素。台湾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员文崇一曾指出:“我们现在的劳力市场是愈到上阶层,愈讲究关系,一定要透过某些管道才可能搭上高层列车,这些管道及彼此的关系都是不公开的。能否和掌握权势的阶层建立亲密关系,或是否具有特殊关系,往往影响个人发展至巨。”

四、有益的启示

中国大陆正处在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力实施改革开放,抓紧机遇,使国家走上繁荣富裕的道路的关键时期。港、台地区成功的经验和应吸取的教训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启示使我们少走弯路,得以加速前进。

(1)在全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应放松伦理道德教育,要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进行,以免重蹈西方覆辙。西方国家的物质文明可以说已达到人类登峰造极的地步,然而精神生活空虚,刑事犯罪率居高不下,而且越来越低龄化。正如英国人兰斯利在题为《富裕带来的麻烦:消费资本主义和前进的道路》一文中所说,一种“能买就买”的文化正在整个发达世界兴起,这种现象导致犯罪率上升,社会关系更加紧张和对政府信任程度的削弱。罪魁祸首是“竞争性个人主义”哲学。“人们喜欢生活在一个相互关心、合作气氛较浓的环境中。但是,这种社会越来越难以建立。”美国宝塔尖上约1%的最富有的家庭拥有3.1万亿美元的财产,年收入5030亿美元。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及其子女过得并不幸福,吸毒、婚变、艾滋病和枪杀的阴影像魔鬼一样笼罩着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有识之士已经把探索的目光伸向东方,寻找东方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有关人的理论的成功之处。1994年联合国讨论家庭问题的大会上,加利秘书长即引用了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港、台地区在此方面曾走过一段弯路,但经过纠正,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吸取。

(2)在前进的过程中,既不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又不崇洋媚外、奴颜卑膝。西方国家有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但如上所述,西方国家本身有许多解决不了的矛盾和问题。而且,经济发展的模式也不只西方一种。因此,不应跟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要走自己的路,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优势。在这方面,港、台地区也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公务员之家

(3)港、台地区在发展中尚存在的问题和已有的教训,也是中国大陆经济建设发展中正在或将要遇到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防范和解决。港、台同胞走过的成功之路,已使世界为之震撼,并使中国大陆的华人深感振奋和鼓舞。相信经过不懈努力,一个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亚太地区将以更强大的实力和崭新的面貌在世界的东方发出异彩,令世界更为惊叹。

参考资料:

(1)郭言主编:《“四小龙”腾飞之谜》,改革出版社1993年3月版。

(2)徐克恩著:《香港:独特的政制架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版。

(3)杜维明著、岳华编:《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杜维明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5月版。

港台范文篇4

国产剧市场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红火景象,买方市场迅速松动,卖片人理直气壮地上扬价格。中北中心的《欲望》,中山电视艺术中心等单位联合摄制的《乱世英雄吕不韦》摄制期间引起各台的收购大战,《爱你》、《日红》、《蓝色妖姬》等热门国产剧也卖了个好价钱。各省市购片人惊呼:国产剧卖出了天价!国产剧主流出品人昔日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于谈笑间画出了雄心勃勃的生产前景。

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

一是能够撑住黄金档局面的国产剧,其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电视剧偌大市场的需求。有的电视台只好翻出两三年前的压库作品暂且充数,一批濒临亏损的二线国产剧借机抬价抛售,黄金档收视率的含金量面临着大打折扣的危险。

二是引进剧、合拍剧会不会形成第二黄金收视档?我们的电视制作人,如果不改变观念,继续墨守成规,躺在“政策保护”的大红伞下“玩艺术”,黄金档上缺黄金是迟早的事情。

三是何为黄金档国产电视剧?黄金档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好看,我们需要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内涵、文化背景、叙事方式、题材走向的好看;是具有五千年历史渊源积淀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金戈铁马式的好看;是具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变迁式的好看,决不能是新港台人操新港台腔演绎新港台事。

四是同一部引进剧不得在三个以上的省级电视台播放的规定,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国并没有一个调控全国各省市台节目播出的机构,各台的播出的时间表各行其是,谁来协调?谁来评定处罚第四者?将成为有关部门的一个难题。

二思:“空前红火”与“开端无序”

我国电视剧进入市场十分滞后,改革开放17年后,1995年的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才提出引入市场机制,1996年,广电部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第一届电视节目交易会,在海外引起很大震动,海外媒体评介,中国政府出面搞电视节目交易会,标志着中国电视节目正式进入市场。即便如此,那时官方发出的声音仍持谨慎态度,电视剧是意识形态的商品,还是要强调主旋律,强调喉舌,完全市场化是很难的。没想到,不过三四年的时间,电视剧的商业潮汹涌而来,迅速席卷全国,赔钱的买卖,哪家电视台也不愿做!

实际上,早在1992年,尤小刚便在北京香山团城搭建了一处曲折雅致的四合院和翰英街,采取一次性合成的操作方式,拍摄百集电视剧《京都纪事》,率先进行了市场运作。播出时收视率达47.6%,不但捧出了“亲亲八宝粥”等名牌产品,也捧出了电视剧能够赚大钱的法宝,诞生了一个中北电视艺术中心——电视剧市场的大门,就这样被尤小刚悄悄地打开了一条缝隙。电视台以广告时间为货币形式,开始购买国产电视剧,结束了各电视台之间节目互换(以物换物)的市场计划经济的交换模式。再后来制作与播出分离,促成电视节目买卖市场的形成,电视剧作为电视节目的主力军,在电视媒体上独领风骚,成为继新闻联播后人们的主要收视对象。

由于电视剧市场建立初期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开端无序的状态几乎是必然的。拍电视剧可以一片成名,拍电视剧可以赚大钱,媒体的跟风炒作使无序漫延至混乱,曾一度红火的国产剧哪曾料到日后不久便出现的箫条与危机?

1992年至1996年,国产电视剧空前红火,一部《红楼梦》、《三国演义》引发古装片大战,从东周、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其中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一一被过了遍筛子;一部《北京人在纽约》,引发海外题材争拍,国人在海外的种种境遇被翻了个底儿朝天;一部《刘罗锅》引发了清宫戏大战,最热闹的景象是北影厂明清一条街上有十部清宫戏在轮番作战;一部《野火春风斗古城》引起名著改编热,《敌后武功队》、《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等五六十年代名著瓜分一空。题材重复撞车现象愈演愈烈,终于导致国产电视剧生产过剩,供大于求,由卖方市场转成买方市场,电视剧从能够给人迅速带来名和利的香饽饽变成了烫手的热山芋。

内地电视剧市场每年对电视剧的需求量准确数字到底是多少?谈起此话题,就连老资格的电视剧出品人和政府有关部门也是众说纷纭,标准不一,差距甚大。从而难以形成对市场较为准确的宏观调控,也就是说,实际上,这几年的电视剧生产一直处在盲目和半盲目之间,政府部门的题材规划也好,电视节目交易会也罢,离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市场始终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令需求方与供求方都摸不着边际,使得这几年一直是在“打乱仗”。

三思:“艺术老汤”不合观众胃口

话题具有明显的自嘲意味——港台电视剧败坏了收视人的胃口,培养了一大批爱看港台剧的观众。与其说我们花费五十年的时间精心培养的电视市场,竟如此不堪一击,被进入内地不足十五年的港台剧轻松夺走的话,还不如说内地电视剧长期以来夜郎自大,对市场只知索取,不知适应并及时引导,长期漠视观众需求,坐失良机,拱手将大蛋糕与人分享,直致连自己的那块蛋糕也得不到时,才饿着肚子开始呼吁政府对自己保护。

其次是对国产电视剧一次猛烈的冲击。稍作回顾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轨迹,内地播出的第一部港台剧是1984年的《霍元甲》,以后陆陆续续有《一剪梅》、《星星知我心》、《戏说慈禧》、《戏说乾隆》、《家有仙妻》等。虽然那时对港台剧的播出数量和剧目的选择有严格的限制,但港台剧叙事上单纯轻松娱乐的风格,人物中蕴含着的浓浓的人情味,情节结构上彻底的娱乐性,细水长流地开始滋润观众的心田。与此同时,优秀的国产剧始终在荧屏在观众心中占据主导位置,《末代皇帝》、《四世同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京都纪事》、《情满珠江》、《孽债》、《刘罗锅》,几乎每隔一两年就有一两部国产剧产生轰动效应。

但是,国产剧的主导地位并没有保持长久。1997年,国产电视剧市场开始滑坡,1998年港台剧强劲势头大规模进入,各媒体将港台剧作为收视王牌,以求生存。到了1999年,港台剧横扫千军,占据了内地电视剧市场的主要份额,除中央电视台外,各省市台谁也没能坚守住阵地,从各广播电视报的播出表来看,内地电视剧几尽被逐出黄金档。过去我们靠政策调节的二八开(港台剧二,国产剧八),港台剧靠市场把它变成八二开,其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第三、“两种冲撞”,即两种娱乐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大冲撞。对港台娱乐及审美方式的强烈抵触一是部分中老年观众,长期的教化审美培养使得他们习惯了国产剧传达的“使命感”、“崇高感”、“英雄情结”、“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哲理性”等等,当他们在港台剧中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上述感觉时,便采取了远离的方式,任由年轻的儿女们将频道换来换去,寻找着金庸、琼瑶们创造出来的古代与现代的闹哄哄的神话,在神话演绎的纯情和真诚中寻找远离市俗喧嚣的慰籍。二是我们的电视艺术家,他们长期受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传统艺术教育,在毕业后的艺术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取得了社会承认的地位与名气,让他们放弃这锅“艺术老汤”去屈就连一所正规的戏剧电影学院也没有的港台“艺术新汤”,是无论如何也不甘心情愿的事情。所以尽管他们也高喊走向市场,但只要导演大权一到他们手里,其作品一定是“艺术老汤”,其间硬着头皮加入的商业性像漂浮在老汤上的一片片油花。

四思:为“制作业”扶贫?

制作与播出分离后,各方都拥有自己的无形资产,制作方的无形资产一是有出品权,二是有制作品牌,电视台的无形资产是频道资源。出于各自的利益驱动,二者必然进行较量。电视台巧妙地利用了买方市场,让制作方互相竞争,原来是三部选一部,现在可以五部选一部,一是可以选更好的,二是可以将价格压的低低的。制作方越来越被动,纷纷叫苦不叠。

各国的情形不同,制作与播出的格局亦不同。美国的政策是向制作方倾斜。有关法律规定,电视台播出的广告时间如果是12分钟,其中两分钟是节目预告,6分钟给制作方,而我国电视台能够给制作方一分半钟,已经是很大的优惠了。所以,美国的八大电影公司,其实力可以购买任何一家电视台。为什么这样优厚制作业?一是制作业承担了高风险,二是制作业有能力生产打入世界市场的影视作品,这也是美国影视产品风靡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香港地区的制作与播出合一,无线台每年生产六千个小时的节目,因此无线的制作班底十分强大,其节目除自身消化外,必然瞄准内地市场及东南亚华语市场。由于其占据三个市场,制作经费比内地宽裕的多,还由于其在起步期就是商业制作,不需转轨,所以只要内地政策松一松,便毫不客气地长驱直入,轻轻松松取得较大份额。

内地重播出轻制作由来已久,国家投资大力发展播出产业,把电视台等播出业视为喉舌,制作业作为附属的思路没有改变,电视节目走向市场便显得头重脚轻,步履蹒跚。电视台无尝占有播出频道资源,广告收入上的分配极不公平,播出方可以随意延长时间,收视率高的剧目高达十几分钟,制作方仅得到一两分钟的残羹剩饭,如此养胖了电视台,饿瘦了制作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总不能等到内地的制作业饿垮了,我们的电视台被海外节目填满的那一天,再搞制作业的扶贫工程吧。

权威出品人指出,这几年,国产剧能够积蓄起这些力量,建立这样一个市场机制很不容易,不去爱护保护它,反而打开闸门,肯定水淹七军。应该有这样的考虑,有几部好的国产片的单位才有合拍片的资格。这个建议至少可以有效遏制假合拍,使广电总局15号令得以有效执行。

五思:港台剧哪儿香?

港台剧究竟哪儿香?

内地电视剧大众文化的属性长期短缺,国产剧从诞生起就摆出居高临下的教化姿态,其后来的发展始终没摆脱“官本位意识”和艺术上的“贵族意识”。所谓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完全是一种标签和形式,其直白的教化姿态仍然让人望而生畏。与观众需要的“平民意识”几乎风马牛不相及,更可怕的是我们并不服气,继续把一块块自认为好吃的蛋糕硬塞给观众。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在烦透了的氛围中迎来了港台剧的新鲜空气,能不为之欢呼雀跃吗?

前年首部《还珠格格》的播出掀起了一股股“格格热”,据央视索福瑞公司收视统计,均创当地全年最高值,其中,湖南平均收视率为45%,北京、山东均为44%,上海42%,江西、江苏、贵州在35%以上,去年《还》剧续集在北京首播,收视率一度突破50%,难怪有媒体惊呼——《还珠格格》(续)好大一棵摇钱树!

大众文化属性之一是它的“直白性”。《还》剧的故事非常简单,用“皇帝私生女认父”这样一句话便可说清,围绕着这一戏核,可以编织出几十集波澜起伏的故事来。故事简单而曲折,观众不必为剧中复杂的故事情节和错综的人物关系花费精力,只须跟着剧中可爱的人物小燕子、紫薇、五阿哥、尔康的命运转即可,欣赏上的无障碍和卡通性是赢得更为广泛观众层面的基础。直白在叙事上的表现是直来直去,出入门、走路、上下轿等过渡镜头一律不拍,说声皇帝出巡,接下来的镜头便是皇帝、小燕子、紫薇等人在集市上东张西望。没有起承转合,横空一刀,迎面杀来,每一场戏都有新的情节变化或新的信息传达,大量蒙太奇省略,令观众目不暇接。国产剧恰恰相反,交织在一起的几条故事线不把观众弄迷糊誓不罢休,错综复杂人物关系更是只有编导自己才闹得明白。长达几分钟的人物阐述思想的对话让观众忍无可忍。

大众文化的属性之二是它的“平民性”。港台剧的主题亦非常简单,亲情友情加爱情,真善美战胜假恶丑,明白晓畅,无须诠释。国产剧放着人类通用的审美主题不取,非要自作聪明地挖掘什么?诠释什么?折射什么?孤芳自赏,令人敬而远之。

大众文化属性之三是它的“夸张性”。港台剧的演员的表演决不搞什么“无痕迹”、“纪实性”、“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而是将各种性情的人物类型化,归类后的人物进行夸张,使人物性情达到极致。如紫薇宽容大度聪慧贤达,编导决不损害这些美德,即使到最后皇帝判处皇后和容嫫嫫死刑时,紫薇也要用自己的免死金牌来救她俩,否则就不是紫薇了。国产剧中的人物却往往爱表现其对立人格的复杂性,如善良大度中含着妒嫉和狡黠,豪爽侠义中藏着残忍与偏执,认为只有这样才真实。没有理由谴责国产剧长期形成的创作观念,其艺术性亦比港台剧高出一筹,但事实证明此种创作观念不具有平民性。在商业价值面前,港台剧的大众文化属性决定了它好看的基础。

六思:“主旋律”也要赚钱

正如美国影视作品不能没有“主旋律”一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市场也不可能没有“主旋律”。

体现美国精神和文化的大片《泰坦尼克》、《拯救大兵瑞恩》是美国的“主旋律”。前者在奔放青年杰克与美女露丝身上体现出的一见钟情式的生死恋,是典型的美国文化,我们在《魂断蓝桥》等类似影片中早已不断领略。所不同的是《泰》片将背景放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就使得杰克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还有什么比一个男人把他心爱的女人托出水面获得生存的机会,自己却冻成冰人长眠海底而令人更加感动的场面呢?美国人的浪漫加拯救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至于瑞恩的被拯救更是美国人道主义精神的不加掩饰的诠释,只不过用了好莱坞式的包装,让我们的观众只见巫山不见云罢了。

值得讨论的是,美国“主旋律”不仅成功地占领本土市场,而且成功地侵入全球市场,而我们的“主旋律”面对市场为什么显得如此尴尬呢?

中国电视剧“主旋律”定位有三条标准,思想积极向上、艺术质量上乘、观众喜闻乐见,其中的优秀作品被评为“五个一”工程奖。据说获“五个一”的“主旋律”作品大多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补贴和奖励,有了政治效益经济效益便可降其次,从而人为地把“主旋律”与市场对立起来。

那么,妨碍“主旋律”进入市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最为关键的是创作观念上的老化。主旋律作品大多有一个感人的事件或有重大的题材,创作人员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表述故事或事件上,忽视了不管任何重大题材,只能作为背景来展示,人是第一要素的创作规律和宗旨。以事带人,以情节带人,最终淹没人,是缺少可看性的主要毛病。试想,《泰坦尼克》如果将沉船事件作为主线加以表述,杰克与露丝的爱情作为佐料,这部影片还能让观众动情落泪,连看数遍吗?

英雄主义是主旋律作品不可或缺的内涵。如果说美国主旋律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主义是“征服加拯救”精神的话,那么,我国主旋律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主义便是“奉献与牺牲”精神。无疑,前者带有很强的殖民意识,后者更为容易令观众接受和感动。剩下的便是包装与形式了,好莱坞式的包装并不具有殖民性,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其实,国产剧主旋律作品的包装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也初步找到了一条适应国情的路子,也有不少优秀之作,《雍正王朝》、《牵手》、《共和国往事》、《贫嘴张大民》等的出现标志着国产剧主旋律作品进入了一个适应市场的新阶段。

七思:急需行业工会?

港台及海外的方式是靠行业工会。其作用一是可对题材进行规划,制作单位的要拍的题材报到工会,按时间先后顺序储存在电脑里网络里,如果有第二个相同的题材马上被阻止;二是对总量进行控制,工会的电脑通过网络对电视剧市场需求了如指掌,对电视台和制作方进行供需双方的有效调节,避免过剩和积压;三是对演员尤其是明星进行限价,防止明星漫天要价的同时也保护演职人员的应得利益;四是可对国产片、引进剧、合拍剧的单位进行资格认定,遏制文化掮客利用国家在电视剧有关法规尚不健全的空子大发其财,阻碍电视剧市场的健康发展;五是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各类准确动态信息,协助政府对电视剧生产进行规范管理,制定和执行法规,对违规现象进行查处;六是可对全国电视剧进行网络管理,对在行业内出现的诸如“版权纠纷”、“罢演”、“盗版”、“债务”、“劳务”等一系列令人头疼的问题进行干预,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维护正当权益。

比如说,美国的影视行业工会很有权威性,非常严谨,他们每年出一本手册,对影视生产、销售的方方面面规定的特别详细,你拍的片子进入艺术片市场还是商业片市场,收费的标准不同,拍摄过程中,现场人员需要什么样的饭菜、需要多少水果、冷热饮、住什么标准的房间、超时发多少工资,非常清楚和完善,违规者将得到非常严厉的制裁,形成了良好的秩序。

前不久,中国电视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中国国际电视节目总公司、北京中北电视艺术中心、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北京文化音像出版社、上海永乐影视集团、湖南光前影视制作中心、广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山东电视剧制作中心、广电总局社管司等单位的领导先后两次召开“电视节目出品人联席会议”,就电视剧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呼吁尽快建立电视剧行业工会,从而建立健全我国的电视剧市场。

怎样尽快建立起有权威、有中国特色、有高办事效率的电视剧行业工会,是摆在中国电视剧面前的首要问题。

八思:第一是收视率,第二是收视率,第三还是收视率?

与其它商品不同,电视剧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买方(媒体)、卖方(制作)都要最终从广告商口袋里掏出钱来,怎样抢到具有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吸引跟片广告,成了媒体和制作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

目前,各电视协作网从立项开始寻求与制作方热点剧的合作,以保证高收视率剧目能够在该网的播出。制作单位觉得这样可以先保住成本,降低风险,也乐意接受媒体送来的“秋波”,送郎上门,喜结良缘。

于制作单位来说,改变被动局面,抢占制高点的根本出路是国产剧急须改变孤军作战、小规模生产、小打小闹、抗风险能力差的局面,强强联合,形成集团力量,以期达到电视剧规模化生产,产生规模化效益的目地。原小生产制作的缺憾很多,精英领路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决定了小船或中等船只的命运,生产和销售缺少有机制约,缺少科学性、计划性、长期性,资金运作捉襟见肘,海外市场望洋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形成良性循环。电视剧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甚微,像个受气的小媳妇,在资金动辄数千数百万的企业家面前,只有卑躬屈膝的份。

收视率是什么?于制片人、媒体、广告商来说,既能使他们战战惊惊,如履薄冰,又能令他们欣喜若狂,趾高气昂——收视率是一只看不见摸不着的魔手;于观众来说,真正尝到了做一回上帝的滋味,凡不合口味的电视剧,只需将遥控器轻轻一按,便足以让这部倒霉的电视剧被逐出黄金档——收视率成为“上帝”口里的“口香糖”,越嚼越有味道。

收视率是怎么产生的?

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电视台委托雷森信息中心、北京有线电视台委托北京心理研究所,在全市13个区县进行收视调查,覆盖总人数1160.6万,总户数362.7万,前者样本为550户,后者样本为969户,据此计算全市收视率。样本采取日记记录法,15分钟为最小记录单位,置信度为95%,最大误差为3%。该中心和研究所每周五将收视报告及前15名排行榜邮寄有关单位。

我们也曾有过没有收视率的年月,电视机只能收到中央及地方的几个台,地方台还没有上星,媒体还承担着导向责任,那时出现了深受欢迎的春节晚会、正大综艺节目,国产电视剧亦是一派繁荣,《红楼梦》、《四世同堂》、《编辑部的故事》、《京都纪事》、《北京人在纽约》、《情满珠江》等剧产生了轰动效应,聪明的媒体用了一句并不十分准确的成语——“万人空巷”来表述。那种酒肆茶楼观看,街头巷尾议论的盛况,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港台范文篇5

[关键词]香港电台;公营机构;角色冲突

Abstract:thethesishasintroducedthefoundationofradiotelevisionHongKong,thepropertyofgovernmentpublic-operatedmediaandthebehaviorsofagainstgovernmentactivitiestodescribetheconflictionofRadioTelevisionHongKongmadebythedeviationofownorientationandgovernmentexpectedrole.ThethesisanalyzedtheroleconflictionofRadioTelevisionHongKongfromaspectsofthecommunicationphilosophyofHongKongMedia,CommunicationRegulationandtherelationsbetweengovernmentandRadioTelevisionHongKong

Keywords:RadioTelevisionHongKong,Public-operatedOrganization,RoleConfliction

奥特斯丘尔(Altschull)在他所谓的“新闻事业七定律”中指出:“在所有的制度下,新闻传媒都是政治和经济权力实施者的代言人,故此报纸、杂志和播放频道虽则都可以独立行事,但都并非独立行事”。这句话对于香港电台似乎并不适用。她的真实身份是香港特区政府的公营机构,然而并没有成为政府的“代言人”,反而在处理新闻事件时,处处以公众利益为优先考虑,甚至不惜发表言论“顶撞”政府,这就导致了它的角色产生冲突。

一、香港电台概况

香港电台的前身是香港市民于1923年自发成立的香港无线电广播社;1928年政府拨款资助其以“ZBW”呼号正式启播。不久香港广播委员会成立,宣布电台由政府接管。至今,她仍属于政府辖下的非营利性独立组织。1948年8月,电台取消“ZBW”和“ZEK”的呼号,正式命名为“香港广播电台”。1970年,港台成立公共事务电视部。因此,电台于1976年易名为“香港电台”(RadioTelevisionHongKong,简称RTHK)。近年来又被称为香港公营广播机构,下设行政部、电台部、电视部、教育电视部和制作事务部。节目频道共7个,以粤语、普通话、英语提供广播节目,而制作的电视节目则通过协议由亚视和无线两家商营电视台播放。

RTHK是全港唯一的公营广播机构,根据1980年港英政府拟订的政策,她必须在时事、艺术、文化、教育和娱乐方面提供数量均衡且富有特色、高质量以及多元化的广播及电视节目,服务广大听众和观众;且作品要“保持公正的立场,充分反映政府和市民的意见,作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但是RTHK贯彻完全独立的编辑方针,这就为她产生角色冲突种下了隐患。

二、香港社会的传媒规范

在香港这样一个自由的商业社会中,政府作为行政机关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运营,媒体也不例外。但出于确保公众利益和市场机制与秩序等理由,政府对传媒却拥有特殊的监督和管制权。这种监管主要表现为法律和行政两种手段。在行政上,相关政府组织和官员有权颁布行政命令对媒体行为进行量裁。

在法律上,则制订《电讯条例》)、《电视条例》、《淫秽及不雅物品管制条例》等法规和细则规范媒体的活动,另外,在《基本法》及多项普通法中也有不少涉及传媒运作的相关条文。这一系列法律法规主要在技术、市场、传媒政策以及政府的行政监管四个方面规范传媒的活动,如:在技术方面,规定广播电视的技术标准、电波频率的分配方式等;市场方面则负责广播电视执照、有线电视营运特许证的发放及颁布相应的税收政策,调控企业的股权结构、广告等;在传媒政策方面,主要是在多种法律中明文规定新闻、言论及出版的自由度,确定传媒产业的发展战略,制订资讯科技发展规划等;政府的行政监管,着眼于对媒体执行政策、法律、法规时正确与否的量裁与指导。

另外,香港政府中有不少部门与传媒有直接的工作关系。其中民政事务局负责传媒产业的规划和注册登记;资讯科技与广播局负责制定广播政策;广播事务管理局负责监管广播机构,并参与发放牌照和续牌的工作;影视娱乐事务管理处则负责监察和监管广播事宜等。

上述法律法规大多适用于RTHK,但是她一般不受政府其他部门的监管,因为RTHK本身就是政府的一个机构,一旦接受她们的管理,就变成一个政府机构管另一个政府机构;若这些部门认为RTHK违反了某些规章,需要接受惩罚,比如罚款,那不就是将钱从政府的一个口袋掏出来塞进另一个口袋里?所以RTHK过去由政府直接管辖,不对其他任何机构负责。

但是随着“广播事务管理委员会”这一民间组织的成立,香港的传媒活动受到了更加全面的监督,渐趋规范。委员会的委员一般由政府选派,属在民间有身份地位的人士。他们的权限不受政府的行政约束,主要负责定期处理市民的投诉,投诉成立与否须由委员会审查。1996年,RTHK自愿参与接受“广播事务管理委员会”的监管。一个政府机构竟然自愿接受民间组织的监理,此举颇显港台的特殊之处,换言之,可见港台对自身“政府部门”这一角色引发了定位的冲突。

三、被期望角色与自身定位的冲突

“政府部门”这一身份,决定了RTHK的实际领导是政府广播处处长,他负责港台的一切事务;而RTHK内部员工中大多数也属于政府公务员,任命和调动受制于政府。由此不难看出,政府创建RTHK的目的在于利用广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见、政策,使其成为政府的喉舌以及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渠道。

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RTHK开始发生自我定位的转变,趋向变为英国广播公司式的公营广播,主张编辑独立,监察政府,向公众而不是政府负责。而且她逐渐介意起公众对自己“官方喉舌”的称呼,因而在节目(尤其是时事节目)中,总是尽量避免出现认同政府立场的表达和言论,有时节目主持人甚至会刻意与政府“唱反调”。当时的电台领导人张敏仪就曾说过,该台应向社会负责,决不作传声筒,并会保持最高度的编辑自主。[1]此言表明RTHK独立的意向,为港台朝公营媒体方向发展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令她摆脱了为官方宣传的职责,从而发挥监察社会与监督政府的社会功能。结果却使RTHK形成了组织、结构仍属政府部门,而传播理念、节目方针却为公共电视的双重性格。

此双重性格导致了许多争议的产生,主要集中在身份和角色的冲突上:她既是政府部门,又具有一般传媒的特性,奉行独立自主的编辑方针,不但不为政府说话,反而常与私营媒体同声同气,批评政府,因此,不时招徕香港社会特别是政界的恶评。

其中,以港台电视部的《头条新闻》这一新闻另类节目受到的指摘最多。《头条新闻》实际是一周新闻回顾节目,她以戏谑的手法报道新闻——主持人以表演的方式描述新闻,而在剪辑时,故意将新闻画面作漫画式处理,并配上奇特的字幕、花哨的特技和令人产生联想的音乐,将政治新闻“娱乐化”,使得内容并不新鲜的新闻经过这一系列包装,以偏右的官方姿态出现。

[page_break]

在2001年10月份的一期节目中,《头条新闻》主持人公开影射特区政府是“阿富汗塔利班政府”、中央政府是“北方联盟”,还把特首的施政报告说成“施舍报告”,这不仅违反了新闻及公共事务节目要公平、平衡、客观的原则,而且遭致多数市民的投诉,甚至有一批人到香港电台总部门前抗议,批评该节目滥用新闻自由,恶意攻击香港社会,分化市民。[2]而全国政协常委、香港镜报社长徐四民在2002年2月4日接受香港电台电视部英文台记者饶玮贤采访时,也批评香港电台的《头条新闻》节目手法刻薄、毒辣,带有政治目的,并且对社会造成很坏的影响。他同时表示,不要说港台是公营机构,“就是私营电台也不敢这样放肆”。一个政府要想成功,就必须有自己的电台来帮助宣传。政府通过自己的电台把政策、方针告诉群众,同群众沟通,这才是真正的沟通。[3]

而香港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曾公开以及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上,发表过若干次关于香港电台及其电视部节目内容和观点的批评,指她用的是香港政府特区公告,却对政府骂得最凶,尤其在若干以“嘻笑怒骂”为卖点的电视部节目如《头条新闻》中,对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多番丑化和攻击。但批评之后,政府并没有明显的表态和动作。香港电台的工作人员继续坚持编辑自主、独立运作不变,而有关节目的作风和内容,亦未因此而有所改变。

政府希望香港电台老老实实地充当自己的“喉舌”,甚至在必要时作自己的“化妆师”;市民则希望她维护公众的权益,真正勇于担负舆论监督的重任。在政治力量和“多数人的利益”前,作为“政府部门”的RTHK却摒弃了“喉舌”的称谓,毅然选择了后者,作一个社会公器。官方对港台的“胆大妄为”怒过、言过,却又无可奈何,因为政府没有新闻审查制度,香港奉行的是言论自由至上原则,而对传媒所的新闻内容,除了有关机构运用上述手法进行规范外,更多的则是媒体以社会责任理论进行自我规范。

四、港台产生角色冲突的缘由

香港特区没有新闻审查制度,因此全世界各地的讯息都可以在这里畅通无阻地公开报道,只要依法进行了牌照登记注册,新闻传媒就可以自由运作;只要不抵触本港法律中关于人身攻击、危害公共秩序和卫生、通敌叛国、侵害他人权利等规定,任何市民和团体的消息都可以经由媒体得到报道。而对政府官员的批评,哪怕是指名道姓的指责,亦不会遭到压制和追究。不同的言论和意见,无论涉及意识形态、信仰、文化,还是政治,在香港均享有充分的表达机会。

显然,香港的传播事业属于“自由主义”和“社会责任”两种模式的综合体。自由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任何人都可以根据天赋的自由权利任意发表一切观点和言论,而新闻自由恰是一切权利的监护者,媒体的主要功能在于发掘及报道“真实”,并充分地反映人民的意见。[4]社会责任论则对自由主义进行了规范,认为自由与责任同时存在,大众媒介在宪法的保障下享有特殊的地位,相应的,它也须承担社会责任,并对社会克尽职责。大众媒介如能恪守自身的责任,并以之为经营的基础,则自由制度当能满足大众的需要。[5]社会责任论使自由“横行”的香港传媒在进行媒体活动时得到了平衡的思想指导,既然自由不可滥用,那么他们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来报道和评论。他们没有执行政府意志的义务和责任,更不是政府用以向人民进行宣教和鼓动的机器。香港电台也不例外。

本着“1、制作多媒体节目,提供咨询、教育及娱乐;2、适时与不偏不倚报道本地及国际大事与议题;3、协力推动香港的多元开放文化;5、提供自由表达意见的渠道;6、服务普罗大众,同时照顾少数群众需要”这六大原则[6],香港电台自创建起,就不余遗力地为香港市民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并极力打造自己公正客观的媒体形象。该台的一个长寿论坛节目《城市论坛》,每周末在公园中举行,并通过电视直播。节目邀请政府官员、立法会议员和其他各阶层人士就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辩论,而观众席上的普通市民亦拥有拿起话筒即时发表意见的机会。这就为社会大众真正实现自由言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充分体现了香港传媒界秉承的“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结合的传播哲学。

另外,香港电台与特区政府的关系一直是复杂且极富争议的,但两者之间一直保持着有限的互动关系,双方充满了有限的忍让。香港政界人士在原则上对港台有两个基本要求。作为媒介政策的制定者,他们寻求的是媒介管理政策的一致性;同时作为政治家,他们又希望看到她平衡、公正的报道及表现出的责任感。而二者间偶然的碰撞无法避免,如果港台成功地完成了向大众提供有关事实的平衡报道的任务,这其中肯定有些是政界人士所不乐见的。尽管两者的关系存在极大的争议,但他们还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港台与政界人士经常共享同一事件背景,各自的工作也彼此相关。这就给港台产生角色冲突提供了契机。

五、结语

虽然香港电台是“公营”机构,但并非“官方”机构,她以公币运作,资金的来源固然是政府,可这些都是香港纳税人的钱,所以他们自认为有理由为香港公众而非特区政府负责,理直气壮地充当市民的“看门人”(Watchdog)。吊诡处在于,向纳税人征收资金的权力源于政府,这使得香港电台充当单纯维护人民权益的媒体这一“宏愿”的实现困难重重。然而,电台仍不屈不挠地坚持编辑自主、行政独立的运作方式,可谓世界公营媒介机构的楷模。

注释:

[1]《明报》1988年12月18日

[2]人民网2001年10月19日,11月15日

[3]中新网年02月08日

[4]参见拙作《新闻哲学》第七章《新闻哲学观念论(二)——自由主义传播理论》第三节新华出版社,2004年

港台范文篇6

我国电视剧进入市场十分滞后,改革开放17年后,1995年的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才提出引入市场机制,1996年,广电部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第一届电视节目交易会,在海外引起很大震动,海外媒体评介,中国政府出面搞电视节目交易会,标志着中国电视节目正式进入市场。即便如此,那时官方发出的声音仍持谨慎态度,电视剧是意识形态的商品,还是要强调主旋律,强调喉舌,完全市场化是很难的。没想到,不过三四年的时间,电视剧的商业潮汹涌而来,迅速席卷全国,赔钱的买卖,哪家电视台也不愿做!

实际上,早在1992年,尤小刚便在北京香山团城搭建了一处曲折雅致的四合院和翰英街,采取一次性合成的操作方式,拍摄百集电视剧《京都纪事》,率先进行了市场运作。播出时收视率达47.6%,不但捧出了“亲亲八宝粥”等名牌产品,也捧出了电视剧能够赚大钱的法宝,诞生了一个中北电视艺术中心——电视剧市场的大门,就这样被尤小刚悄悄地打开了一条缝隙。电视台以广告时间为货币形式,开始购买国产电视剧,结束了各电视台之间节目互换(以物换物)的市场计划经济的交换模式。再后来制作与播出分离,促成电视节目买卖市场的形成,电视剧作为电视节目的主力军,在电视媒体上独领风骚,成为继新闻联播后人们的主要收视对象。

由于电视剧市场建立初期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开端无序的状态几乎是必然的。拍电视剧可以一片成名,拍电视剧可以赚大钱,媒体的跟风炒作使无序漫延至混乱,曾一度红火的国产剧哪曾料到日后不久便出现的箫条与危机?

1992年至1996年,国产电视剧空前红火,一部《红楼梦》、《三国演义》引发古装片大战,从东周、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其中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一一被过了遍筛子;一部《北京人在纽约》,引发海外题材争拍,国人在海外的种种境遇被翻了个底儿朝天;一部《刘罗锅》引发了清宫戏大战,最热闹的景象是北影厂明清一条街上有十部清宫戏在轮番作战;一部《野火春风斗古城》引起名著改编热,《敌后武功队》、《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等五六十年代名著瓜分一空。题材重复撞车现象愈演愈烈,终于导致国产电视剧生产过剩,供大于求,由卖方市场转成买方市场,电视剧从能够给人迅速带来名和利的香饽饽变成了烫手的热山芋。

内地电视剧市场每年对电视剧的需求量准确数字到底是多少?谈起此话题,就连老资格的电视剧出品人和政府有关部门也是众说纷纭,标准不一,差距甚大。从而难以形成对市场较为准确的宏观调控,也就是说,实际上,这几年的电视剧生产一直处在盲目和半盲目之间,政府部门的题材规划也好,电视节目交易会也罢,离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市场始终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令需求方与供求方都摸不着边际,使得这几年一直是在“打乱仗”。

二思:国产剧露出笑脸?

国产剧市场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红火景象,买方市场迅速松动,卖片人理直气壮地上扬价格。中北中心的《欲望》,中山电视艺术中心等单位联合摄制的《乱世英雄吕不韦》摄制期间引起各台的收购大战,《爱你》、《日红》、《蓝色妖姬》等热门国产剧也卖了个好价钱。各省市购片人惊呼:国产剧卖出了天价!国产剧主流出品人昔日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于谈笑间画出了雄心勃勃的生产前景。

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

一是能够撑住黄金档局面的国产剧,其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电视剧偌大市场的需求。有的电视台只好翻出两三年前的压库作品暂且充数,一批濒临亏损的二线国产剧借机抬价抛售,黄金档收视率的含金量面临着大打折扣的危险。

二是引进剧、合拍剧会不会形成第二黄金收视档?我们的电视制作人,如果不改变观念,继续墨守成规,躺在“政策保护”的大红伞下“玩艺术”,黄金档上缺黄金是迟早的事情。

三是何为黄金档国产电视剧?黄金档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好看,我们需要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内涵、文化背景、叙事方式、题材走向的好看;是具有五千年历史渊源积淀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金戈铁马式的好看;是具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变迁式的好看,决不能是新港台人操新港台腔演绎新港台事。

四是同一部引进剧不得在三个以上的省级电视台播放的规定,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国并没有一个调控全国各省市台节目播出的机构,各台的播出的时间表各行其是,谁来协调?谁来评定处罚第四者?将成为有关部门的一个难题。

三思:“艺术老汤”不合观众胃口

话题具有明显的自嘲意味——港台电视剧败坏了收视人的胃口,培养了一大批爱看港台剧的观众。与其说我们花费五十年的时间精心培养的电视市场,竟如此不堪一击,被进入内地不足十五年的港台剧轻松夺走的话,还不如说内地电视剧长期以来夜郎自大,对市场只知索取,不知适应并及时引导,长期漠视观众需求,坐失良机,拱手将大蛋糕与人分享,直致连自己的那块蛋糕也得不到时,才饿着肚子开始呼吁政府对自己保护。

其次是对国产电视剧一次猛烈的冲击。稍作回顾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轨迹,内地播出的第一部港台剧是1984年的《霍元甲》,以后陆陆续续有《一剪梅》、《星星知我心》、《戏说慈禧》、《戏说乾隆》、《家有仙妻》等。虽然那时对港台剧的播出数量和剧目的选择有严格的限制,但港台剧叙事上单纯轻松娱乐的风格,人物中蕴含着的浓浓的人情味,情节结构上彻底的娱乐性,细水长流地开始滋润观众的心田。与此同时,优秀的国产剧始终在荧屏在观众心中占据主导位置,《末代皇帝》、《四世同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京都纪事》、《情满珠江》、《孽债》、《刘罗锅》,几乎每隔一两年就有一两部国产剧产生轰动效应。

但是,国产剧的主导地位并没有保持长久。1997年,国产电视剧市场开始滑坡,1998年港台剧强劲势头大规模进入,各媒体将港台剧作为收视王牌,以求生存。到了1999年,港台剧横扫千军,占据了内地电视剧市场的主要份额,除中央电视台外,各省市台谁也没能坚守住阵地,从各广播电视报的播出表来看,内地电视剧几尽被逐出黄金档。过去我们靠政策调节的二八开(港台剧二,国产剧八),港台剧靠市场把它变成八二开,其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第三、“两种冲撞”,即两种娱乐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大冲撞。对港台娱乐及审美方式的强烈抵触一是部分中老年观众,长期的教化审美培养使得他们习惯了国产剧传达的“使命感”、“崇高感”、“英雄情结”、“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哲理性”等等,当他们在港台剧中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上述感觉时,便采取了远离的方式,任由年轻的儿女们将频道换来换去,寻找着金庸、琼瑶们创造出来的古代与现代的闹哄哄的神话,在神话演绎的纯情和真诚中寻找远离市俗喧嚣的慰籍。二是我们的电视艺术家,他们长期受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传统艺术教育,在毕业后的艺术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取得了社会承认的地位与名气,让他们放弃这锅“艺术老汤”去屈就连一所正规的戏剧电影学院也没有的港台“艺术新汤”,是无论如何也不甘心情愿的事情。所以尽管他们也高喊走向市场,但只要导演大权一到他们手里,其作品一定是“艺术老汤”,其间硬着头皮加入的商业性像漂浮在老汤上的一片片油花。

四思:为“制作业

”扶贫?

制作与播出分离后,各方都拥有自己的无形资产,制作方的无形资产一是有出品权,二是有制作品牌,电视台的无形资产是频道资源。出于各自的利益驱动,二者必然进行较量。电视台巧妙地利用了买方市场,让制作方互相竞争,原来是三部选一部,现在可以五部选一部,一是可以选更好的,二是可以将价格压的低低的。制作方越来越被动,纷纷叫苦不叠。

各国的情形不同,制作与播出的格局亦不同。美国的政策是向制作方倾斜。有关法律规定,电视台播出的广告时间如果是12分钟,其中两分钟是节目预告,6分钟给制作方,而我国电视台能够给制作方一分半钟,已经是很大的优惠了。所以,美国的八大电影公司,其实力可以购买任何一家电视台。为什么这样优厚制作业?一是制作业承担了高风险,二是制作业有能力生产打入世界市场的影视作品,这也是美国影视产品风靡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香港地区的制作与播出合一,无线台每年生产六千个小时的节目,因此无线的制作班底十分强大,其节目除自身消化外,必然瞄准内地市场及东南亚华语市场。由于其占据三个市场,制作经费比内地宽裕的多,还由于其在起步期就是商业制作,不需转轨,所以只要内地政策松一松,便毫不客气地长驱直入,轻轻松松取得较大份额。

内地重播出轻制作由来已久,国家投资大力发展播出产业,把电视台等播出业视为喉舌,制作业作为附属的思路没有改变,电视节目走向市场便显得头重脚轻,步履蹒跚。电视台无尝占有播出频道资源,广告收入上的分配极不公平,播出方可以随意延长时间,收视率高的剧目高达十几分钟,制作方仅得到一两分钟的残羹剩饭,如此养胖了电视台,饿瘦了制作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总不能等到内地的制作业饿垮了,我们的电视台被海外节目填满的那一天,再搞制作业的扶贫工程吧。

权威出品人指出,这几年,国产剧能够积蓄起这些力量,建立这样一个市场机制很不容易,不去爱护保护它,反而打开闸门,肯定水淹七军。应该有这样的考虑,有几部好的国产片的单位才有合拍片的资格。这个建议至少可以有效遏制假合拍,使广电总局15号令得以有效执行。

五思:港台剧哪儿香?

港台剧究竟哪儿香?

内地电视剧大众文化的属性长期短缺,国产剧从诞生起就摆出居高临下的教化姿态,其后来的发展始终没摆脱“官本位意识”和艺术上的“贵族意识”。所谓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完全是一种标签和形式,其直白的教化姿态仍然让人望而生畏。与观众需要的“平民意识”几乎风马牛不相及,更可怕的是我们并不服气,继续把一块块自认为好吃的蛋糕硬塞给观众。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在烦透了的氛围中迎来了港台剧的新鲜空气,能不为之欢呼雀跃吗?

前年首部《还珠格格》的播出掀起了一股股“格格热”,据央视索福瑞公司收视统计,均创当地全年最高值,其中,湖南平均收视率为45%,北京、山东均为44%,上海42%,江西、江苏、贵州在35%以上,去年《还》剧续集在北京首播,收视率一度突破50%,难怪有媒体惊呼——《还珠格格》(续)好大一棵摇钱树!

大众文化属性之一是它的“直白性”。《还》剧的故事非常简单,用“皇帝私生女认父”这样一句话便可说清,围绕着这一戏核,可以编织出几十集波澜起伏的故事来。故事简单而曲折,观众不必为剧中复杂的故事情节和错综的人物关系花费精力,只须跟着剧中可爱的人物小燕子、紫薇、五阿哥、尔康的命运转即可,欣赏上的无障碍和卡通性是赢得更为广泛观众层面的基础。直白在叙事上的表现是直来直去,出入门、走路、上下轿等过渡镜头一律不拍,说声皇帝出巡,接下来的镜头便是皇帝、小燕子、紫薇等人在集市上东张西望。没有起承转合,横空一刀,迎面杀来,每一场戏都有新的情节变化或新的信息传达,大量蒙太奇省略,令观众目不暇接。国产剧恰恰相反,交织在一起的几条故事线不把观众弄迷糊誓不罢休,错综复杂人物关系更是只有编导自己才闹得明白。长达几分钟的人物阐述思想的对话让观众忍无可忍。

大众文化的属性之二是它的“平民性”。港台剧的主题亦非常简单,亲情友情加爱情,真善美战胜假恶丑,明白晓畅,无须诠释。国产剧放着人类通用的审美主题不取,非要自作聪明地挖掘什么?诠释什么?折射什么?孤芳自赏,令人敬而远之。

大众文化属性之三是它的“夸张性”。港台剧的演员的表演决不搞什么“无痕迹”、“纪实性”、“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而是将各种性情的人物类型化,归类后的人物进行夸张,使人物性情达到极致。如紫薇宽容大度聪慧贤达,编导决不损害这些美德,即使到最后皇帝判处皇后和容嫫嫫死刑时,紫薇也要用自己的免死金牌来救她俩,否则就不是紫薇了。国产剧中的人物却往往爱表现其对立人格的复杂性,如善良大度中含着妒嫉和狡黠,豪爽侠义中藏着残忍与偏执,认为只有这样才真实。没有理由谴责国产剧长期形成的创作观念,其艺术性亦比港台剧高出一筹,但事实证明此种创作观念不具有平民性。在商业价值面前,港台剧的大众文化属性决定了它好看的基础。

六思:“主旋律”也要赚钱

正如美国影视作品不能没有“主旋律”一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市场也不可能没有“主旋律”。

体现美国精神和文化的大片《泰坦尼克》、《拯救大兵瑞恩》是美国的“主旋律”。前者在奔放青年杰克与美女露丝身上体现出的一见钟情式的生死恋,是典型的美国文化,我们在《魂断蓝桥》等类似影片中早已不断领略。所不同的是《泰》片将背景放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就使得杰克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还有什么比一个男人把他心爱的女人托出水面获得生存的机会,自己却冻成冰人长眠海底而令人更加感动的场面呢?美国人的浪漫加拯救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至于瑞恩的被拯救更是美国人道主义精神的不加掩饰的诠释,只不过用了好莱坞式的包装,让我们的观众只见巫山不见云罢了。

值得讨论的是,美国“主旋律”不仅成功地占领本土市场,而且成功地侵入全球市场,而我们的“主旋律”面对市场为什么显得如此尴尬呢?

中国电视剧“主旋律”定位有三条标准,思想积极向上、艺术质量上乘、观众喜闻乐见,其中的优秀作品被评为“五个一”工程奖。据说获“五个一”的“主旋律”作品大多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补贴和奖励,有了政治效益经济效益便可降其次,从而人为地把“主旋律”与市场对立起来。

那么,妨碍“主旋律”进入市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最为关键的是创作观念上的老化。主旋律作品大多有一个感人的事件或有重大的题材,创作人员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表述故事或事件上,忽视了不管任何重大题材,只能作为背景来展示,人是第一要素的创作规律和宗旨。以事带人,以情节带人,最终淹没人,是缺少可看性的主要毛病。试想,《泰坦尼克》如果将沉船事件作为主线加以表述,杰克与露丝的爱情作为佐料,这部影片还能让观众动情落泪,连看数遍吗?

英雄主义是主旋律作品不可或缺的内涵。如果说美国主旋律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主义是“征服加拯救”精神的话,那么,我国主旋律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主义便是“奉献与牺牲”精神。无疑,前者带有很强的殖民意识,后者更为容易令观众接受和感动。剩下的便是包装与形式了,好莱坞式的包装并不具有殖民性,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其实,国产剧主旋律作品的包装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也初步找到了一条

适应国情的路子,也有不少优秀之作,《雍正王朝》、《牵手》、《共和国往事》、《贫嘴张大民》等的出现标志着国产剧主旋律作品进入了一个适应市场的新阶段。

七思:急需行业工会?

港台及海外的方式是靠行业工会。其作用一是可对题材进行规划,制作单位的要拍的题材报到工会,按时间先后顺序储存在电脑里网络里,如果有第二个相同的题材马上被阻止;二是对总量进行控制,工会的电脑通过网络对电视剧市场需求了如指掌,对电视台和制作方进行供需双方的有效调节,避免过剩和积压;三是对演员尤其是明星进行限价,防止明星漫天要价的同时也保护演职人员的应得利益;四是可对国产片、引进剧、合拍剧的单位进行资格认定,遏制文化掮客利用国家在电视剧有关法规尚不健全的空子大发其财,阻碍电视剧市场的健康发展;五是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各类准确动态信息,协助政府对电视剧生产进行规范管理,制定和执行法规,对违规现象进行查处;六是可对全国电视剧进行网络管理,对在行业内出现的诸如“版权纠纷”、“罢演”、“盗版”、“债务”、“劳务”等一系列令人头疼的问题进行干预,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维护正当权益。

比如说,美国的影视行业工会很有权威性,非常严谨,他们每年出一本手册,对影视生产、销售的方方面面规定的特别详细,你拍的片子进入艺术片市场还是商业片市场,收费的标准不同,拍摄过程中,现场人员需要什么样的饭菜、需要多少水果、冷热饮、住什么标准的房间、超时发多少工资,非常清楚和完善,违规者将得到非常严厉的制裁,形成了良好的秩序。

前不久,中国电视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中国国际电视节目总公司、北京中北电视艺术中心、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北京文化音像出版社、上海永乐影视集团、湖南光前影视制作中心、广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山东电视剧制作中心、广电总局社管司等单位的领导先后两次召开“电视节目出品人联席会议”,就电视剧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呼吁尽快建立电视剧行业工会,从而建立健全我国的电视剧市场。

怎样尽快建立起有权威、有中国特色、有高办事效率的电视剧行业工会,是摆在中国电视剧面前的首要问题。

八思:第一是收视率,第二是收视率,第三还是收视率?

与其它商品不同,电视剧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买方(媒体)、卖方(制作)都要最终从广告商口袋里掏出钱来,怎样抢到具有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吸引跟片广告,成了媒体和制作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

目前,各电视协作网从立项开始寻求与制作方热点剧的合作,以保证高收视率剧目能够在该网的播出。制作单位觉得这样可以先保住成本,降低风险,也乐意接受媒体送来的“秋波”,送郎上门,喜结良缘。

于制作单位来说,改变被动局面,抢占制高点的根本出路是国产剧急须改变孤军作战、小规模生产、小打小闹、抗风险能力差的局面,强强联合,形成集团力量,以期达到电视剧规模化生产,产生规模化效益的目地。原小生产制作的缺憾很多,精英领路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决定了小船或中等船只的命运,生产和销售缺少有机制约,缺少科学性、计划性、长期性,资金运作捉襟见肘,海外市场望洋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形成良性循环。电视剧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甚微,像个受气的小媳妇,在资金动辄数千数百万的企业家面前,只有卑躬屈膝的份。

收视率是什么?于制片人、媒体、广告商来说,既能使他们战战惊惊,如履薄冰,又能令他们欣喜若狂,趾高气昂——收视率是一只看不见摸不着的魔手;于观众来说,真正尝到了做一回上帝的滋味,凡不合口味的电视剧,只需将遥控器轻轻一按,便足以让这部倒霉的电视剧被逐出黄金档——收视率成为“上帝”口里的“口香糖”,越嚼越有味道。

收视率是怎么产生的?

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电视台委托雷森信息中心、北京有线电视台委托北京心理研究所,在全市13个区县进行收视调查,覆盖总人数1160.6万,总户数362.7万,前者样本为550户,后者样本为969户,据此计算全市收视率。样本采取日记记录法,15分钟为最小记录单位,置信度为95%,最大误差为3%。该中心和研究所每周五将收视报告及前15名排行榜邮寄有关单位。

我们也曾有过没有收视率的年月,电视机只能收到中央及地方的几个台,地方台还没有上星,媒体还承担着导向责任,那时出现了深受欢迎的春节晚会、正大综艺节目,国产电视剧亦是一派繁荣,《红楼梦》、《四世同堂》、《编辑部的故事》、《京都纪事》、《北京人在纽约》、《情满珠江》等剧产生了轰动效应,聪明的媒体用了一句并不十分准确的成语——“万人空巷”来表述。那种酒肆茶楼观看,街头巷尾议论的盛况,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港台范文篇7

国产剧市场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红火景象,买方市场迅速松动,卖片人理直气壮地上扬价格。中北中心的《欲望》,中山电视艺术中心等单位联合摄制的《乱世英雄吕不韦》摄制期间引起各台的收购大战,《爱你》、《日红》、《蓝色妖姬》等热门国产剧也卖了个好价钱。各省市购片人惊呼:国产剧卖出了天价!国产剧主流出品人昔日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于谈笑间画出了雄心勃勃的生产前景。

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

一是能够撑住黄金档局面的国产剧,其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电视剧偌大市场的需求。有的电视台只好翻出两三年前的压库作品暂且充数,一批濒临亏损的二线国产剧借机抬价抛售,黄金档收视率的含金量面临着大打折扣的危险。

二是引进剧、合拍剧会不会形成第二黄金收视档?我们的电视制作人,如果不改变观念,继续墨守成规,躺在“政策保护”的大红伞下“玩艺术”,黄金档上缺黄金是迟早的事情。

三是何为黄金档国产电视剧?黄金档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好看,我们需要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内涵、文化背景、叙事方式、题材走向的好看;是具有五千年历史渊源积淀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金戈铁马式的好看;是具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变迁式的好看,决不能是新港台人操新港台腔演绎新港台事。

四是同一部引进剧不得在三个以上的省级电视台播放的规定,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国并没有一个调控全国各省市台节目播出的机构,各台的播出的时间表各行其是,谁来协调?谁来评定处罚第四者?将成为有关部门的一个难题。

二思:“空前红火”与“开端无序”

我国电视剧进入市场十分滞后,改革开放17年后,1995年的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才提出引入市场机制,1996年,广电部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第一届电视节目交易会,在海外引起很大震动,海外媒体评介,中国政府出面搞电视节目交易会,标志着中国电视节目正式进入市场。即便如此,那时官方发出的声音仍持谨慎态度,电视剧是意识形态的商品,还是要强调主旋律,强调喉舌,完全市场化是很难的。没想到,不过三四年的时间,电视剧的商业潮汹涌而来,迅速席卷全国,赔钱的买卖,哪家电视台也不愿做!

实际上,早在1992年,尤小刚便在北京香山团城搭建了一处曲折雅致的四合院和翰英街,采取一次性合成的操作方式,拍摄百集电视剧《京都纪事》,率先进行了市场运作。播出时收视率达47.6%,不但捧出了“亲亲八宝粥”等名牌产品,也捧出了电视剧能够赚大钱的法宝,诞生了一个中北电视艺术中心——电视剧市场的大门,就这样被尤小刚悄悄地打开了一条缝隙。电视台以广告时间为货币形式,开始购买国产电视剧,结束了各电视台之间节目互换(以物换物)的市场计划经济的交换模式。再后来制作与播出分离,促成电视节目买卖市场的形成,电视剧作为电视节目的主力军,在电视媒体上独领风骚,成为继新闻联播后人们的主要收视对象。

由于电视剧市场建立初期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开端无序的状态几乎是必然的。拍电视剧可以一片成名,拍电视剧可以赚大钱,媒体的跟风炒作使无序漫延至混乱,曾一度红火的国产剧哪曾料到日后不久便出现的箫条与危机?

1992年至1996年,国产电视剧空前红火,一部《红楼梦》、《三国演义》引发古装片大战,从东周、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其中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一一被过了遍筛子;一部《北京人在纽约》,引发海外题材争拍,国人在海外的种种境遇被翻了个底儿朝天;一部《刘罗锅》引发了清宫戏大战,最热闹的景象是北影厂明清一条街上有十部清宫戏在轮番作战;一部《野火春风斗古城》引起名著改编热,《敌后武功队》、《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等五六十年代名著瓜分一空。题材重复撞车现象愈演愈烈,终于导致国产电视剧生产过剩,供大于求,由卖方市场转成买方市场,电视剧从能够给人迅速带来名和利的香饽饽变成了烫手的热山芋。

内地电视剧市场每年对电视剧的需求量准确数字到底是多少?谈起此话题,就连老资格的电视剧出品人和政府有关部门也是众说纷纭,标准不一,差距甚大。从而难以形成对市场较为准确的宏观调控,也就是说,实际上,这几年的电视剧生产一直处在盲目和半盲目之间,政府部门的题材规划也好,电视节目交易会也罢,离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市场始终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令需求方与供求方都摸不着边际,使得这几年一直是在“打乱仗”。

三思:“艺术老汤”不合观众胃口

话题具有明显的自嘲意味——港台电视剧败坏了收视人的胃口,培养了一大批爱看港台剧的观众。与其说我们花费五十年的时间精心培养的电视市场,竟如此不堪一击,被进入内地不足十五年的港台剧轻松夺走的话,还不如说内地电视剧长期以来夜郎自大,对市场只知索取,不知适应并及时引导,长期漠视观众需求,坐失良机,拱手将大蛋糕与人分享,直致连自己的那块蛋糕也得不到时,才饿着肚子开始呼吁政府对自己保护。

其次是对国产电视剧一次猛烈的冲击。稍作回顾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轨迹,内地播出的第一部港台剧是1984年的《霍元甲》,以后陆陆续续有《一剪梅》、《星星知我心》、《戏说慈禧》、《戏说乾隆》、《家有仙妻》等。虽然那时对港台剧的播出数量和剧目的选择有严格的限制,但港台剧叙事上单纯轻松娱乐的风格,人物中蕴含着的浓浓的人情味,情节结构上彻底的娱乐性,细水长流地开始滋润观众的心田。与此同时,优秀的国产剧始终在荧屏在观众心中占据主导位置,《末代皇帝》、《四世同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京都纪事》、《情满珠江》、《孽债》、《刘罗锅》,几乎每隔一两年就有一两部国产剧产生轰动效应。

但是,国产剧的主导地位并没有保持长久。1997年,国产电视剧市场开始滑坡,1998年港台剧强劲势头大规模进入,各媒体将港台剧作为收视王牌,以求生存。到了1999年,港台剧横扫千军,占据了内地电视剧市场的主要份额,除中央电视台外,各省市台谁也没能坚守住阵地,从各广播电视报的播出表来看,内地电视剧几尽被逐出黄金档。过去我们靠政策调节的二八开(港台剧二,国产剧八),港台剧靠市场把它变成八二开,其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第三、“两种冲撞”,即两种娱乐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大冲撞。对港台娱乐及审美方式的强烈抵触一是部分中老年观众,长期的教化审美培养使得他们习惯了国产剧传达的“使命感”、“崇高感”、“英雄情结”、“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哲理性”等等,当他们在港台剧中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上述感觉时,便采取了远离的方式,任由年轻的儿女们将频道换来换去,寻找着金庸、琼瑶们创造出来的古代与现代的闹哄哄的神话,在神话演绎的纯情和真诚中寻找远离市俗喧嚣的慰籍。二是我们的电视艺术家,他们长期受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传统艺术教育,在毕业后的艺术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取得了社会承认的地位与名气,让他们放弃这锅“艺术老汤”去屈就连一所正规的戏剧电影学院也没有的港台“艺术新汤”,是无论如何也不甘心情愿的事情。所以尽管他们也高喊走向市场,但只要导演大权一到他们手里,其作品一定是“艺术老汤”,其间硬着头皮加入的商业性像漂浮在老汤上的一片片油花。

四思:为“制作业”扶贫?

制作与播出分离后,各方都拥有自己的无形资产,制作方的无形资产一是有出品权,二是有制作品牌,电视台的无形资产是频道资源。出于各自的利益驱动,二者必然进行较量。电视台巧妙地利用了买方市场,让制作方互相竞争,原来是三部选一部,现在可以五部选一部,一是可以选更好的,二是可以将价格压的低低的。制作方越来越被动,纷纷叫苦不叠。

各国的情形不同,制作与播出的格局亦不同。美国的政策是向制作方倾斜。有关法律规定,电视台播出的广告时间如果是12分钟,其中两分钟是节目预告,6分钟给制作方,而我国电视台能够给制作方一分半钟,已经是很大的优惠了。所以,美国的八大电影公司,其实力可以购买任何一家电视台。为什么这样优厚制作业?一是制作业承担了高风险,二是制作业有能力生产打入世界市场的影视作品,这也是美国影视产品风靡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香港地区的制作与播出合一,无线台每年生产六千个小时的节目,因此无线的制作班底十分强大,其节目除自身消化外,必然瞄准内地市场及东南亚华语市场。由于其占据三个市场,制作经费比内地宽裕的多,还由于其在起步期就是商业制作,不需转轨,所以只要内地政策松一松,便毫不客气地长驱直入,轻轻松松取得较大份额。

内地重播出轻制作由来已久,国家投资大力发展播出产业,把电视台等播出业视为喉舌,制作业作为附属的思路没有改变,电视节目走向市场便显得头重脚轻,步履蹒跚。电视台无尝占有播出频道资源,广告收入上的分配极不公平,播出方可以随意延长时间,收视率高的剧目高达十几分钟,制作方仅得到一两分钟的残羹剩饭,如此养胖了电视台,饿瘦了制作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总不能等到内地的制作业饿垮了,我们的电视台被海外节目填满的那一天,再搞制作业的扶贫工程吧。

权威出品人指出,这几年,国产剧能够积蓄起这些力量,建立这样一个市场机制很不容易,不去爱护保护它,反而打开闸门,肯定水淹七军。应该有这样的考虑,有几部好的国产片的单位才有合拍片的资格。这个建议至少可以有效遏制假合拍,使广电总局15号令得以有效执行。

五思:港台剧哪儿香?

港台剧究竟哪儿香?

内地电视剧大众文化的属性长期短缺,国产剧从诞生起就摆出居高临下的教化姿态,其后来的发展始终没摆脱“官本位意识”和艺术上的“贵族意识”。所谓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完全是一种标签和形式,其直白的教化姿态仍然让人望而生畏。与观众需要的“平民意识”几乎风马牛不相及,更可怕的是我们并不服气,继续把一块块自认为好吃的蛋糕硬塞给观众。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在烦透了的氛围中迎来了港台剧的新鲜空气,能不为之欢呼雀跃吗?

前年首部《还珠格格》的播出掀起了一股股“格格热”,据央视索福瑞公司收视统计,均创当地全年最高值,其中,湖南平均收视率为45%,北京、山东均为44%,上海42%,江西、江苏、贵州在35%以上,去年《还》剧续集在北京首播,收视率一度突破50%,难怪有媒体惊呼——《还珠格格》(续)好大一棵摇钱树!

大众文化属性之一是它的“直白性”。《还》剧的故事非常简单,用“皇帝私生女认父”这样一句话便可说清,围绕着这一戏核,可以编织出几十集波澜起伏的故事来。故事简单而曲折,观众不必为剧中复杂的故事情节和错综的人物关系花费精力,只须跟着剧中可爱的人物小燕子、紫薇、五阿哥、尔康的命运转即可,欣赏上的无障碍和卡通性是赢得更为广泛观众层面的基础。直白在叙事上的表现是直来直去,出入门、走路、上下轿等过渡镜头一律不拍,说声皇帝出巡,接下来的镜头便是皇帝、小燕子、紫薇等人在集市上东张西望。没有起承转合,横空一刀,迎面杀来,每一场戏都有新的情节变化或新的信息传达,大量蒙太奇省略,令观众目不暇接。国产剧恰恰相反,交织在一起的几条故事线不把观众弄迷糊誓不罢休,错综复杂人物关系更是只有编导自己才闹得明白。长达几分钟的人物阐述思想的对话让观众忍无可忍。

大众文化的属性之二是它的“平民性”。港台剧的主题亦非常简单,亲情友情加爱情,真善美战胜假恶丑,明白晓畅,无须诠释。国产剧放着人类通用的审美主题不取,非要自作聪明地挖掘什么?诠释什么?折射什么?孤芳自赏,令人敬而远之。

大众文化属性之三是它的“夸张性”。港台剧的演员的表演决不搞什么“无痕迹”、“纪实性”、“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而是将各种性情的人物类型化,归类后的人物进行夸张,使人物性情达到极致。如紫薇宽容大度聪慧贤达,编导决不损害这些美德,即使到最后皇帝判处皇后和容嫫嫫死刑时,紫薇也要用自己的免死金牌来救她俩,否则就不是紫薇了。国产剧中的人物却往往爱表现其对立人格的复杂性,如善良大度中含着妒嫉和狡黠,豪爽侠义中藏着残忍与偏执,认为只有这样才真实。没有理由谴责国产剧长期形成的创作观念,其艺术性亦比港台剧高出一筹,但事实证明此种创作观念不具有平民性。在商业价值面前,港台剧的大众文化属性决定了它好看的基础。

六思:“主旋律”也要赚钱

正如美国影视作品不能没有“主旋律”一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市场也不可能没有“主旋律”。

体现美国精神和文化的大片《泰坦尼克》、《拯救大兵瑞恩》是美国的“主旋律”。前者在奔放青年杰克与美女露丝身上体现出的一见钟情式的生死恋,是典型的美国文化,我们在《魂断蓝桥》等类似影片中早已不断领略。所不同的是《泰》片将背景放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就使得杰克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还有什么比一个男人把他心爱的女人托出水面获得生存的机会,自己却冻成冰人长眠海底而令人更加感动的场面呢?美国人的浪漫加拯救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至于瑞恩的被拯救更是美国人道主义精神的不加掩饰的诠释,只不过用了好莱坞式的包装,让我们的观众只见巫山不见云罢了。

值得讨论的是,美国“主旋律”不仅成功地占领本土市场,而且成功地侵入全球市场,而我们的“主旋律”面对市场为什么显得如此尴尬呢?

中国电视剧“主旋律”定位有三条标准,思想积极向上、艺术质量上乘、观众喜闻乐见,其中的优秀作品被评为“五个一”工程奖。据说获“五个一”的“主旋律”作品大多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补贴和奖励,有了政治效益经济效益便可降其次,从而人为地把“主旋律”与市场对立起来。

那么,妨碍“主旋律”进入市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最为关键的是创作观念上的老化。主旋律作品大多有一个感人的事件或有重大的题材,创作人员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表述故事或事件上,忽视了不管任何重大题材,只能作为背景来展示,人是第一要素的创作规律和宗旨。以事带人,以情节带人,最终淹没人,是缺少可看性的主要毛病。试想,《泰坦尼克》如果将沉船事件作为主线加以表述,杰克与露丝的爱情作为佐料,这部影片还能让观众动情落泪,连看数遍吗?

英雄主义是主旋律作品不可或缺的内涵。如果说美国主旋律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主义是“征服加拯救”精神的话,那么,我国主旋律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主义便是“奉献与牺牲”精神。无疑,前者带有很强的殖民意识,后者更为容易令观众接受和感动。剩下的便是包装与形式了,好莱坞式的包装并不具有殖民性,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其实,国产剧主旋律作品的包装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也初步找到了一条适应国情的路子,也有不少优秀之作,《雍正王朝》、《牵手》、《共和国往事》、《贫嘴张大民》等的出现标志着国产剧主旋律作品进入了一个适应市场的新阶段。

七思:急需行业工会?

港台及海外的方式是靠行业工会。其作用一是可对题材进行规划,制作单位的要拍的题材报到工会,按时间先后顺序储存在电脑里网络里,如果有第二个相同的题材马上被阻止;二是对总量进行控制,工会的电脑通过网络对电视剧市场需求了如指掌,对电视台和制作方进行供需双方的有效调节,避免过剩和积压;三是对演员尤其是明星进行限价,防止明星漫天要价的同时也保护演职人员的应得利益;四是可对国产片、引进剧、合拍剧的单位进行资格认定,遏制文化掮客利用国家在电视剧有关法规尚不健全的空子大发其财,阻碍电视剧市场的健康发展;五是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各类准确动态信息,协助政府对电视剧生产进行规范管理,制定和执行法规,对违规现象进行查处;六是可对全国电视剧进行网络管理,对在行业内出现的诸如“版权纠纷”、“罢演”、“盗版”、“债务”、“劳务”等一系列令人头疼的问题进行干预,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维护正当权益。

比如说,美国的影视行业工会很有权威性,非常严谨,他们每年出一本手册,对影视生产、销售的方方面面规定的特别详细,你拍的片子进入艺术片市场还是商业片市场,收费的标准不同,拍摄过程中,现场人员需要什么样的饭菜、需要多少水果、冷热饮、住什么标准的房间、超时发多少工资,非常清楚和完善,违规者将得到非常严厉的制裁,形成了良好的秩序。

前不久,中国电视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中国国际电视节目总公司、北京中北电视艺术中心、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北京文化音像出版社、上海永乐影视集团、湖南光前影视制作中心、广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山东电视剧制作中心、广电总局社管司等单位的领导先后两次召开“电视节目出品人联席会议”,就电视剧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呼吁尽快建立电视剧行业工会,从而建立健全我国的电视剧市场。

怎样尽快建立起有权威、有中国特色、有高办事效率的电视剧行业工会,是摆在中国电视剧面前的首要问题。

八思:第一是收视率,第二是收视率,第三还是收视率?

与其它商品不同,电视剧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买方(媒体)、卖方(制作)都要最终从广告商口袋里掏出钱来,怎样抢到具有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吸引跟片广告,成了媒体和制作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

目前,各电视协作网从立项开始寻求与制作方热点剧的合作,以保证高收视率剧目能够在该网的播出。制作单位觉得这样可以先保住成本,降低风险,也乐意接受媒体送来的“秋波”,送郎上门,喜结良缘。

于制作单位来说,改变被动局面,抢占制高点的根本出路是国产剧急须改变孤军作战、小规模生产、小打小闹、抗风险能力差的局面,强强联合,形成集团力量,以期达到电视剧规模化生产,产生规模化效益的目地。原小生产制作的缺憾很多,精英领路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决定了小船或中等船只的命运,生产和销售缺少有机制约,缺少科学性、计划性、长期性,资金运作捉襟见肘,海外市场望洋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形成良性循环。电视剧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甚微,像个受气的小媳妇,在资金动辄数千数百万的企业家面前,只有卑躬屈膝的份。

收视率是什么?于制片人、媒体、广告商来说,既能使他们战战惊惊,如履薄冰,又能令他们欣喜若狂,趾高气昂——收视率是一只看不见摸不着的魔手;于观众来说,真正尝到了做一回上帝的滋味,凡不合口味的电视剧,只需将遥控器轻轻一按,便足以让这部倒霉的电视剧被逐出黄金档——收视率成为“上帝”口里的“口香糖”,越嚼越有味道。

收视率是怎么产生的?

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电视台委托雷森信息中心、北京有线电视台委托北京心理研究所,在全市13个区县进行收视调查,覆盖总人数1160.6万,总户数362.7万,前者样本为550户,后者样本为969户,据此计算全市收视率。样本采取日记记录法,15分钟为最小记录单位,置信度为95%,最大误差为3%。该中心和研究所每周五将收视报告及前15名排行榜邮寄有关单位。

我们也曾有过没有收视率的年月,电视机只能收到中央及地方的几个台,地方台还没有上星,媒体还承担着导向责任,那时出现了深受欢迎的春节晚会、正大综艺节目,国产电视剧亦是一派繁荣,《红楼梦》、《四世同堂》、《编辑部的故事》、《京都纪事》、《北京人在纽约》、《情满珠江》等剧产生了轰动效应,聪明的媒体用了一句并不十分准确的成语——“万人空巷”来表述。那种酒肆茶楼观看,街头巷尾议论的盛况,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公务员之家

港台范文篇8

国产剧市场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红火景象,买方市场迅速松动,卖片人理直气壮地上扬价格。中北中心的《欲望》,中山电视艺术中心等单位联合摄制的《乱世英雄吕不韦》摄制期间引起各台的收购大战,《爱你》、《日红》、《蓝色妖姬》等热门国产剧也卖了个好价钱。各省市购片人惊呼:国产剧卖出了天价!国产剧主流出品人昔日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于谈笑间画出了雄心勃勃的生产前景。

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

一是能够撑住黄金档局面的国产剧,其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电视剧偌大市场的需求。有的电视台只好翻出两三年前的压库作品暂且充数,一批濒临亏损的二线国产剧借机抬价抛售,黄金档收视率的含金量面临着大打折扣的危险。

二是引进剧、合拍剧会不会形成第二黄金收视档?我们的电视制作人,如果不改变观念,继续墨守成规,躺在“政策保护”的大红伞下“玩艺术”,黄金档上缺黄金是迟早的事情。

三是何为黄金档国产电视剧?黄金档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好看,我们需要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内涵、文化背景、叙事方式、题材走向的好看;是具有五千年历史渊源积淀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金戈铁马式的好看;是具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变迁式的好看,决不能是新港台人操新港台腔演绎新港台事。

四是同一部引进剧不得在三个以上的省级电视台播放的规定,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国并没有一个调控全国各省市台节目播出的机构,各台的播出的时间表各行其是,谁来协调?谁来评定处罚第四者?将成为有关部门的一个难题。

二思:“空前红火”与“开端无序”

我国电视剧进入市场十分滞后,改革开放17年后,1995年的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才提出引入市场机制,1996年,广电部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第一届电视节目交易会,在海外引起很大震动,海外媒体评介,中国政府出面搞电视节目交易会,标志着中国电视节目正式进入市场。即便如此,那时官方发出的声音仍持谨慎态度,电视剧是意识形态的商品,还是要强调主旋律,强调喉舌,完全市场化是很难的。没想到,不过三四年的时间,电视剧的商业潮汹涌而来,迅速席卷全国,赔钱的买卖,哪家电视台也不愿做!

实际上,早在1992年,尤小刚便在北京香山团城搭建了一处曲折雅致的四合院和翰英街,采取一次性合成的操作方式,拍摄百集电视剧《京都纪事》,率先进行了市场运作。播出时收视率达47.6%,不但捧出了“亲亲八宝粥”等名牌产品,也捧出了电视剧能够赚大钱的法宝,诞生了一个中北电视艺术中心——电视剧市场的大门,就这样被尤小刚悄悄地打开了一条缝隙。电视台以广告时间为货币形式,开始购买国产电视剧,结束了各电视台之间节目互换(以物换物)的市场计划经济的交换模式。再后来制作与播出分离,促成电视节目买卖市场的形成,电视剧作为电视节目的主力军,在电视媒体上独领风骚,成为继新闻联播后人们的主要收视对象。

由于电视剧市场建立初期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开端无序的状态几乎是必然的。拍电视剧可以一片成名,拍电视剧可以赚大钱,媒体的跟风炒作使无序漫延至混乱,曾一度红火的国产剧哪曾料到日后不久便出现的箫条与危机?

1992年至1996年,国产电视剧空前红火,一部《红楼梦》、《三国演义》引发古装片大战,从东周、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其中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一一被过了遍筛子;一部《北京人在纽约》,引发海外题材争拍,国人在海外的种种境遇被翻了个底儿朝天;一部《刘罗锅》引发了清宫戏大战,最热闹的景象是北影厂明清一条街上有十部清宫戏在轮番作战;一部《野火春风斗古城》引起名著改编热,《敌后武功队》、《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等五六十年代名著瓜分一空。题材重复撞车现象愈演愈烈,终于导致国产电视剧生产过剩,供大于求,由卖方市场转成买方市场,电视剧从能够给人迅速带来名和利的香饽饽变成了烫手的热山芋。

内地电视剧市场每年对电视剧的需求量准确数字到底是多少?谈起此话题,就连老资格的电视剧出品人和政府有关部门也是众说纷纭,标准不一,差距甚大。从而难以形成对市场较为准确的宏观调控,也就是说,实际上,这几年的电视剧生产一直处在盲目和半盲目之间,政府部门的题材规划也好,电视节目交易会也罢,离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市场始终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令需求方与供求方都摸不着边际,使得这几年一直是在“打乱仗”。

三思:“艺术老汤”不合观众胃口

话题具有明显的自嘲意味——港台电视剧败坏了收视人的胃口,培养了一大批爱看港台剧的观众。与其说我们花费五十年的时间精心培养的电视市场,竟如此不堪一击,被进入内地不足十五年的港台剧轻松夺走的话,还不如说内地电视剧长期以来夜郎自大,对市场只知索取,不知适应并及时引导,长期漠视观众需求,坐失良机,拱手将大蛋糕与人分享,直致连自己的那块蛋糕也得不到时,才饿着肚子开始呼吁政府对自己保护。

其次是对国产电视剧一次猛烈的冲击。稍作回顾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轨迹,内地播出的第一部港台剧是1984年的《霍元甲》,以后陆陆续续有《一剪梅》、《星星知我心》、《戏说慈禧》、《戏说乾隆》、《家有仙妻》等。虽然那时对港台剧的播出数量和剧目的选择有严格的限制,但港台剧叙事上单纯轻松娱乐的风格,人物中蕴含着的浓浓的人情味,情节结构上彻底的娱乐性,细水长流地开始滋润观众的心田。与此同时,优秀的国产剧始终在荧屏在观众心中占据主导位置,《末代皇帝》、《四世同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京都纪事》、《情满珠江》、《孽债》、《刘罗锅》,几乎每隔一两年就有一两部国产剧产生轰动效应。

但是,国产剧的主导地位并没有保持长久。1997年,国产电视剧市场开始滑坡,1998年港台剧强劲势头大规模进入,各媒体将港台剧作为收视王牌,以求生存。到了1999年,港台剧横扫千军,占据了内地电视剧市场的主要份额,除中央电视台外,各省市台谁也没能坚守住阵地,从各广播电视报的播出表来看,内地电视剧几尽被逐出黄金档。过去我们靠政策调节的二八开(港台剧二,国产剧八),港台剧靠市场把它变成八二开,其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第三、“两种冲撞”,即两种娱乐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大冲撞。对港台娱乐及审美方式的强烈抵触一是部分中老年观众,长期的教化审美培养使得他们习惯了国产剧传达的“使命感”、“崇高感”、“英雄情结”、“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哲理性”等等,当他们在港台剧中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上述感觉时,便采取了远离的方式,任由年轻的儿女们将频道换来换去,寻找着金庸、琼瑶们创造出来的古代与现代的闹哄哄的神话,在神话演绎的纯情和真诚中寻找远离市俗喧嚣的慰籍。二是我们的电视艺术家,他们长期受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传统艺术教育,在毕业后的艺术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取得了社会承认的地位与名气,让他们放弃这锅“艺术老汤”去屈就连一所正规的戏剧电影学院也没有的港台“艺术新汤”,是无论如何也不甘心情愿的事情。所以尽管他们也高喊走向市场,但只要导演大权一到他们手里,其作品一定是“艺术老汤”,其间硬着头皮加入的商业性像漂浮在老汤上的一片片油花。

四思:为“制作业

”扶贫?

制作与播出分离后,各方都拥有自己的无形资产,制作方的无形资产一是有出品权,二是有制作品牌,电视台的无形资产是频道资源。出于各自的利益驱动,二者必然进行较量。电视台巧妙地利用了买方市场,让制作方互相竞争,原来是三部选一部,现在可以五部选一部,一是可以选更好的,二是可以将价格压的低低的。制作方越来越被动,纷纷叫苦不叠。

各国的情形不同,制作与播出的格局亦不同。美国的政策是向制作方倾斜。有关法律规定,电视台播出的广告时间如果是12分钟,其中两分钟是节目预告,6分钟给制作方,而我国电视台能够给制作方一分半钟,已经是很大的优惠了。所以,美国的八大电影公司,其实力可以购买任何一家电视台。为什么这样优厚制作业?一是制作业承担了高风险,二是制作业有能力生产打入世界市场的影视作品,这也是美国影视产品风靡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香港地区的制作与播出合一,无线台每年生产六千个小时的节目,因此无线的制作班底十分强大,其节目除自身消化外,必然瞄准内地市场及东南亚华语市场。由于其占据三个市场,制作经费比内地宽裕的多,还由于其在起步期就是商业制作,不需转轨,所以只要内地政策松一松,便毫不客气地长驱直入,轻轻松松取得较大份额。

内地重播出轻制作由来已久,国家投资大力发展播出产业,把电视台等播出业视为喉舌,制作业作为附属的思路没有改变,电视节目走向市场便显得头重脚轻,步履蹒跚。电视台无尝占有播出频道资源,广告收入上的分配极不公平,播出方可以随意延长时间,收视率高的剧目高达十几分钟,制作方仅得到一两分钟的残羹剩饭,如此养胖了电视台,饿瘦了制作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总不能等到内地的制作业饿垮了,我们的电视台被海外节目填满的那一天,再搞制作业的扶贫工程吧。

权威出品人指出,这几年,国产剧能够积蓄起这些力量,建立这样一个市场机制很不容易,不去爱护保护它,反而打开闸门,肯定水淹七军。应该有这样的考虑,有几部好的国产片的单位才有合拍片的资格。这个建议至少可以有效遏制假合拍,使广电总局15号令得以有效执行。

五思:港台剧哪儿香?

港台剧究竟哪儿香?

内地电视剧大众文化的属性长期短缺,国产剧从诞生起就摆出居高临下的教化姿态,其后来的发展始终没摆脱“官本位意识”和艺术上的“贵族意识”。所谓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完全是一种标签和形式,其直白的教化姿态仍然让人望而生畏。与观众需要的“平民意识”几乎风马牛不相及,更可怕的是我们并不服气,继续把一块块自认为好吃的蛋糕硬塞给观众。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在烦透了的氛围中迎来了港台剧的新鲜空气,能不为之欢呼雀跃吗?

前年首部《还珠格格》的播出掀起了一股股“格格热”,据央视索福瑞公司收视统计,均创当地全年最高值,其中,湖南平均收视率为45%,北京、山东均为44%,上海42%,江西、江苏、贵州在35%以上,去年《还》剧续集在北京首播,收视率一度突破50%,难怪有媒体惊呼——《还珠格格》(续)好大一棵摇钱树!

大众文化属性之一是它的“直白性”。《还》剧的故事非常简单,用“皇帝私生女认父”这样一句话便可说清,围绕着这一戏核,可以编织出几十集波澜起伏的故事来。故事简单而曲折,观众不必为剧中复杂的故事情节和错综的人物关系花费精力,只须跟着剧中可爱的人物小燕子、紫薇、五阿哥、尔康的命运转即可,欣赏上的无障碍和卡通性是赢得更为广泛观众层面的基础。直白在叙事上的表现是直来直去,出入门、走路、上下轿等过渡镜头一律不拍,说声皇帝出巡,接下来的镜头便是皇帝、小燕子、紫薇等人在集市上东张西望。没有起承转合,横空一刀,迎面杀来,每一场戏都有新的情节变化或新的信息传达,大量蒙太奇省略,令观众目不暇接。国产剧恰恰相反,交织在一起的几条故事线不把观众弄迷糊誓不罢休,错综复杂人物关系更是只有编导自己才闹得明白。长达几分钟的人物阐述思想的对话让观众忍无可忍。

大众文化的属性之二是它的“平民性”。港台剧的主题亦非常简单,亲情友情加爱情,真善美战胜假恶丑,明白晓畅,无须诠释。国产剧放着人类通用的审美主题不取,非要自作聪明地挖掘什么?诠释什么?折射什么?孤芳自赏,令人敬而远之。

大众文化属性之三是它的“夸张性”。港台剧的演员的表演决不搞什么“无痕迹”、“纪实性”、“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而是将各种性情的人物类型化,归类后的人物进行夸张,使人物性情达到极致。如紫薇宽容大度聪慧贤达,编导决不损害这些美德,即使到最后皇帝判处皇后和容嫫嫫死刑时,紫薇也要用自己的免死金牌来救她俩,否则就不是紫薇了。国产剧中的人物却往往爱表现其对立人格的复杂性,如善良大度中含着妒嫉和狡黠,豪爽侠义中藏着残忍与偏执,认为只有这样才真实。没有理由谴责国产剧长期形成的创作观念,其艺术性亦比港台剧高出一筹,但事实证明此种创作观念不具有平民性。在商业价值面前,港台剧的大众文化属性决定了它好看的基础。

六思:“主旋律”也要赚钱

正如美国影视作品不能没有“主旋律”一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市场也不可能没有“主旋律”。

体现美国精神和文化的大片《泰坦尼克》、《拯救大兵瑞恩》是美国的“主旋律”。前者在奔放青年杰克与美女露丝身上体现出的一见钟情式的生死恋,是典型的美国文化,我们在《魂断蓝桥》等类似影片中早已不断领略。所不同的是《泰》片将背景放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就使得杰克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还有什么比一个男人把他心爱的女人托出水面获得生存的机会,自己却冻成冰人长眠海底而令人更加感动的场面呢?美国人的浪漫加拯救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至于瑞恩的被拯救更是美国人道主义精神的不加掩饰的诠释,只不过用了好莱坞式的包装,让我们的观众只见巫山不见云罢了。

值得讨论的是,美国“主旋律”不仅成功地占领本土市场,而且成功地侵入全球市场,而我们的“主旋律”面对市场为什么显得如此尴尬呢?

中国电视剧“主旋律”定位有三条标准,思想积极向上、艺术质量上乘、观众喜闻乐见,其中的优秀作品被评为“五个一”工程奖。据说获“五个一”的“主旋律”作品大多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补贴和奖励,有了政治效益经济效益便可降其次,从而人为地把“主旋律”与市场对立起来。

那么,妨碍“主旋律”进入市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最为关键的是创作观念上的老化。主旋律作品大多有一个感人的事件或有重大的题材,创作人员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表述故事或事件上,忽视了不管任何重大题材,只能作为背景来展示,人是第一要素的创作规律和宗旨。以事带人,以情节带人,最终淹没人,是缺少可看性的主要毛病。试想,《泰坦尼克》如果将沉船事件作为主线加以表述,杰克与露丝的爱情作为佐料,这部影片还能让观众动情落泪,连看数遍吗?

英雄主义是主旋律作品不可或缺的内涵。如果说美国主旋律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主义是“征服加拯救”精神的话,那么,我国主旋律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主义便是“奉献与牺牲”精神。无疑,前者带有很强的殖民意识,后者更为容易令观众接受和感动。剩下的便是包装与形式了,好莱坞式的包装并不具有殖民性,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其实,国产剧主旋律作品的包装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也初步找到了一条

适应国情的路子,也有不少优秀之作,《雍正王朝》、《牵手》、《共和国往事》、《贫嘴张大民》等的出现标志着国产剧主旋律作品进入了一个适应市场的新阶段。

七思:急需行业工会?

港台及海外的方式是靠行业工会。其作用一是可对题材进行规划,制作单位的要拍的题材报到工会,按时间先后顺序储存在电脑里网络里,如果有第二个相同的题材马上被阻止;二是对总量进行控制,工会的电脑通过网络对电视剧市场需求了如指掌,对电视台和制作方进行供需双方的有效调节,避免过剩和积压;三是对演员尤其是明星进行限价,防止明星漫天要价的同时也保护演职人员的应得利益;四是可对国产片、引进剧、合拍剧的单位进行资格认定,遏制文化掮客利用国家在电视剧有关法规尚不健全的空子大发其财,阻碍电视剧市场的健康发展;五是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各类准确动态信息,协助政府对电视剧生产进行规范管理,制定和执行法规,对违规现象进行查处;六是可对全国电视剧进行网络管理,对在行业内出现的诸如“版权纠纷”、“罢演”、“盗版”、“债务”、“劳务”等一系列令人头疼的问题进行干预,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维护正当权益。

比如说,美国的影视行业工会很有权威性,非常严谨,他们每年出一本手册,对影视生产、销售的方方面面规定的特别详细,你拍的片子进入艺术片市场还是商业片市场,收费的标准不同,拍摄过程中,现场人员需要什么样的饭菜、需要多少水果、冷热饮、住什么标准的房间、超时发多少工资,非常清楚和完善,违规者将得到非常严厉的制裁,形成了良好的秩序。

前不久,中国电视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中国国际电视节目总公司、北京中北电视艺术中心、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北京文化音像出版社、上海永乐影视集团、湖南光前影视制作中心、广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山东电视剧制作中心、广电总局社管司等单位的领导先后两次召开“电视节目出品人联席会议”,就电视剧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呼吁尽快建立电视剧行业工会,从而建立健全我国的电视剧市场。

怎样尽快建立起有权威、有中国特色、有高办事效率的电视剧行业工会,是摆在中国电视剧面前的首要问题。

八思:第一是收视率,第二是收视率,第三还是收视率?

与其它商品不同,电视剧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买方(媒体)、卖方(制作)都要最终从广告商口袋里掏出钱来,怎样抢到具有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吸引跟片广告,成了媒体和制作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

目前,各电视协作网从立项开始寻求与制作方热点剧的合作,以保证高收视率剧目能够在该网的播出。制作单位觉得这样可以先保住成本,降低风险,也乐意接受媒体送来的“秋波”,送郎上门,喜结良缘。

于制作单位来说,改变被动局面,抢占制高点的根本出路是国产剧急须改变孤军作战、小规模生产、小打小闹、抗风险能力差的局面,强强联合,形成集团力量,以期达到电视剧规模化生产,产生规模化效益的目地。原小生产制作的缺憾很多,精英领路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决定了小船或中等船只的命运,生产和销售缺少有机制约,缺少科学性、计划性、长期性,资金运作捉襟见肘,海外市场望洋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形成良性循环。电视剧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甚微,像个受气的小媳妇,在资金动辄数千数百万的企业家面前,只有卑躬屈膝的份。

收视率是什么?于制片人、媒体、广告商来说,既能使他们战战惊惊,如履薄冰,又能令他们欣喜若狂,趾高气昂——收视率是一只看不见摸不着的魔手;于观众来说,真正尝到了做一回上帝的滋味,凡不合口味的电视剧,只需将遥控器轻轻一按,便足以让这部倒霉的电视剧被逐出黄金档——收视率成为“上帝”口里的“口香糖”,越嚼越有味道。

收视率是怎么产生的?

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电视台委托雷森信息中心、北京有线电视台委托北京心理研究所,在全市13个区县进行收视调查,覆盖总人数1160.6万,总户数362.7万,前者样本为550户,后者样本为969户,据此计算全市收视率。样本采取日记记录法,15分钟为最小记录单位,置信度为95%,最大误差为3%。该中心和研究所每周五将收视报告及前15名排行榜邮寄有关单位。

我们也曾有过没有收视率的年月,电视机只能收到中央及地方的几个台,地方台还没有上星,媒体还承担着导向责任,那时出现了深受欢迎的春节晚会、正大综艺节目,国产电视剧亦是一派繁荣,《红楼梦》、《四世同堂》、《编辑部的故事》、《京都纪事》、《北京人在纽约》、《情满珠江》等剧产生了轰动效应,聪明的媒体用了一句并不十分准确的成语——“万人空巷”来表述。那种酒肆茶楼观看,街头巷尾议论的盛况,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港台范文篇9

近年来,学者们习惯借用生态学(Ecology)的基本概念来研究新闻传播现象。笔者深以为然。因为解决好资源开发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是包括媒体在内的任何一个领域平衡发展重要前提。在此笔者还将引用生态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种群(Population),借以探讨近年华人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华文媒体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的影响。

按照生态学的界定,种群是指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1在自然界,种群是物种存在、进化和表达种内关系的基本单位,是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引申到人类社会,种群可以界定为:在同一地域中有着相同的语言文字、文化归属、价值取向以及目标诉求的个体组成的复合体。也许这个界定容易使人联想到较为熟悉的“族群”(Ethnicgroup)的概念,客观地说,华人人口分布情况也可以用“族群”一词描述之。为什么笔者舍“族群”而用“种群”呢?

首先,本文探讨的是华人人口的世界性分布问题,而在大陆和台湾地区,学者对“族群”的解读和诠释各不相同。在台湾,族群是指人口构成的状态(如将岛内2300万人口分为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四大族群),而在大陆地区,“族群”一词则是与“民族”、“家族”等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自“族群”一词出现以来,有关它的界定林林总总,但迄今为止尚无一个确定的、没有争议的定义。第三,“族群”一词虽然可以用来解释一国之内不同裔群之间的差别,却难以解释同为华裔族群的大陆移民与港台移民之间的差异。

鉴于此,笔者宁可采用为读者所不熟悉却也毫无歧义的“种群”一词,并赋予它引申含义。按照前述界定,从“种群”的角度出发,可以将海外华人的构成大体上分为三类:早期移民、港台移民和大陆新移民。

以下将对这三个种群的情况作一个分析。

(一)早期移民

虽然自秦汉起就有中国人流寓海外,唐宋至明,移居海外者逐渐增多,但华工移民的大量出现始于鸦片战争之后。这一时期,随着世界性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以及黑奴贸易制度的被废除,美国、东南亚、澳洲的矿场主、农场主以及铁路公司的老板开始从中国、印度、爪哇等地招募契约劳工,华工则是这支契约大军的主力。这些在清政府被迫解除有名无实的海禁之后漂洋过海的华工,就是本文所指的早期移民。

早期移民(以契约华工为主,也有一部分商人和知识分子)大都来自东南沿海地区。例如东南亚华人主要来自闽粤和客家地区,通行的是福州话、闽南话和广府话。美国最早的华人移民大多来自广东省,他们居留的旧金山因此被称为DaiFou(广东方言“大埠”,即大城市)。从早期移民家乡所在地和方言流行的情况看,这一时期的移民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的特征。这一特征也通过华文媒体体现出来。海外最早出现的华语广播机构——华人播音局(1933年4月30日创建于檀香山)就是用粤语播音的,其创设的初衷是“当地各国侨民多半都有以其本国语言(方言)发音的广播,而华侨却没有自己的母语广播,因此决定创办此台”2。可见,当时的华侨把粤语当作了华语,或是华语的代表。其后出现的华语广播电台,如美国旧金山的金星广播电台(1939年)、洛杉矶的华钟广播电台(1955年),都是用粤语播音的。马来亚早期的“金色广播网”和“银色广播网”也是用广东话和闽南话播出节目。

早期的中国移民大部分是未婚或已婚的青壮年男子。来到异乡后,出于生活和经商的需要,他们大多选择与当地妇女结婚。在东南亚各国,华侨与异族通婚的现象相当普遍;20世纪初期,纽约华侨人口的一半与异族通婚;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华人社群规模较小的地方,与异族通婚更是屡见不鲜。异族通婚的结果是出现了众多的混血华裔。他们又依血统混合的具体情况以及教育背景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美国,华人(女性)与异族通婚,往往意味着她与当地主体文化的融合或被同化;而在东南亚地区,则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融合或同化于土著母系,二是融合或同化于华人父系3。既便是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50年代中叶以后(此时华侨90%以上已入籍成为所在国公民)海外华文教育逐渐式微,其后代除少部分人受家庭影响还能讲华语之外,大多数已丧失了讲华语的能力。他们普遍接受当地教育或西方教育,对中华文化知之不多,祖籍国的意识也相当淡漠。即便是纯血统的华侨后裔,其第二代、第三、四代的情况也大抵如此。

(二)港台移民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开始放宽移民限制,欢迎外国移民迁入,致使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移居发达国家。这一时期,中国大陆尚处“”中,伴随这股世界性移民新潮远涉重洋的主要是港、台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

虽然从宏观上讲,香港、台湾与中国大陆同宗同族(群),又是粤文化和闽南文化的辐射区域,但是从微观上看,它们在社会制度、文化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与中国大陆多有不同,由此带来双方在政治理念、价值取向以及目标诉求等方面的差异。

香港原属广东省新安县(今深圳市),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将其割让给英国。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里,中华文化与宗族国文化——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逐渐形成了它颇为独特的文化景观。在传媒领域,香港实行英式新闻自由,其现行报刊注册法例只管注册手续而不问报刊内容,给报刊以相当大的自主空间。受西方新闻理念和报业传统的影响,香港媒体在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监督政府、教育民众、提供娱乐等方面十分活跃。当处于“”中的大陆报纸上只有一种新闻——政治新闻的时候,香港媒体上已经有比政治新闻丰富得多的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文化新闻、赛马消息以及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娱乐报道。这种集各种时尚元素于一体的传媒文化被改革开放后的大陆学者称之为“商业文化”或“消费文化”(后来它更成为大陆地区“流行文化”的先导)。

台湾与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其2300万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大陆汉族移民及其后裔。虽然中华文化构成了台湾主体性的文化内涵,使它区别于香港,但由于历史传统以及体制、制度方面的原因,双方在经贸、交通、旅游、文化等领域始终保持着互动关系,在报刊出版、影视制作等方面也是如此。

如前所述,六七十年代美国等放宽移民限制之后,大批的港、台移民来此定居(也有许多港、台留学生改变身份成为专业移民)。比之第一代移民,他们大多拥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学历层次,有的在当地置办产业,有的进入硅谷发展。为了加强华人之间的沟通,为他们融入当地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一批以港台移民为对象的报刊创办起来。香港《星岛日报》在海外印刷、发行,台湾联合报系在美国创办《世界日报》,也始于此时。由于大部分华文报刊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凭借现有的采编力量满足不了读者对信息多方面的需求,于是他们纷纷采取一个共同的做法:除刊登本地新闻外,大量的信息从航寄来的香港报刊上剪贴、摘编,一时间,港台资讯充斥报间,港台作家与影视歌星轮替登场,从金庸到琼瑶,从刘德华到邓丽君都成为海外华人熟知的名字。华文报纸的版面风格也与港、台一脉相承,都是繁体字、直排、间有方言痕迹。其结果是,这一时期的海外华人社会和华文报刊上弥漫着浓重的港台文化气息。

(三)大陆新移民

六七十年代港台之风盛行的十年,是中国大陆关起门来搞运动的十年。这场运动几乎切断了中国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使得中国人不了解外部世界,包括港台在内的海外华人对中国(大陆)的了解也十分有限。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外派留学生的工作也全面恢复。自那时起,特别是8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出国留学、定居人员的数目不断增加,势头至今未减。据介绍,2004年有2200万中国人走出国门,是25年前的100倍4。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中(中国大陆)港台三地的海外移民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以港台移民相对集中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例。在美国,从1991年到2003年,大陆移民人数每年递增3—4万,2002年中国大陆移民人数为61282人,台湾移民9836人,香港移民6090人5。1997年以前,香港是加拿大最大的移民来源地,从1998年起,中国大陆取香港而代之,成为加拿大最大的移民来源地。到2002年,加拿大的大陆新移民已近30万人6。不久前澳大利亚移民局公布的移民抵境统计数字显示,从1993年到2004年的10年间,中国大陆移民人数劲升(从2740人到8784人),台湾移民人数涨幅不大(从785人到881人),香港移民人数呈下降趋势(从3333人到1125人)7。除了美、加、澳之外,在世界其他地区,如南美洲、东欧、非洲等地,也有大陆新移民出现。

与老一代移民和港台移民不同,大陆新移民是和祖国一起成长的,和她一起经历了政治变迁,经历了传统文化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他们虽然来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方言区域,却以建立在北方方言基础上的普通话作为通用的标准语,以建国后推行的汉字简化字作为通行的文字符号。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代表的已不再是小区域文化,而是大区域文化。随着大陆移民人口的不断增加,随着港台、大陆移民数量的此消彼长,区域性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社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通过华文媒体反映出来。

从80年代末期起,就有大陆新移民创办的报纸出现,90年代以后,这类报纸的数量不断跃升。据统计,目前美国华文报纸近百家,其中三分之一以上为中国大陆新移民所办;加拿大约有30多家华文报纸,其中的70%为大陆新移民所办;80年代澳洲的华文报刊只有在悉尼出版的两三家,如今已达20多家,绝大部分由大陆新移民所办;日本现有华文报刊30余种,其中80%为中国大陆新移民所办8。与原有的“港台化”华文报纸不同的是,这些报纸大部分为横排、右行文,一些报纸使用简化字,在报纸风格、话语方式等方面更加“大陆化”。此外,这些报纸大量引用“新华社”、“中新社”的电讯稿或国内报纸、网站上的信息,大量报道与中国大陆有关的新闻,而这些新闻在以前的华文报纸上是不曾有过的。

[page_break]

综上所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陆外派留学人员和出国定居人员数量的逐年递增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海外华人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过去相对单一的种群构成变为多元化的种群构成。在被称为纽约“第二华埠”的法拉盛,这种情形就非常突出。纽约的“第一华埠”——曼哈顿中国城向以广东人和福建人为主,通用的语言是粤语,东百老汇一带的华埠则是福建人的天下。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裔人口迅速集中的法拉盛地区的华人则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以及东南亚各地,他们虽然操着不同地区的方言,但通用的语言为“国语”(大陆称之为“普通话”)9。

新老三代华人虽然都来源于中华民族的大族群,但如前所述,他们的具体情况有很大的差异。第一代移民早已加入居住国国籍,成为当地民族——华族公民中的一分子,政治上认同于所在国。他们的后代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日益本地化,与中华民族的深层关系所剩无几。在东南亚各国,这种情形比较普遍,许多国家曾对华人采取严格限制的政策,印度尼西亚等国还对华人采取强行同化政策,由此加速了华人与当地社会的融合。从华人文化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形称为“本土同化文化”。

港台移民中的绝大部分也加入了所在国国籍。作为当地的“少数族裔”,他们同样存在被主体文化同化的问题。但是由于他们所在的西方国家大都实行多元文化政策,对外来移民干预得比较少,这使他们在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中,较多地保留了固有的文化传统。从华人文化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这种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兼有中西杂揉色彩的文化称为“变异文化”。

大陆移民移居海外的时间最短,却是这个阵容最庞大的一支。他们来自中华民族的中心区域,与中华文化的主体部分最为接近,对它的认同意识也最强。在居住国落地生根以后,他们也会逐渐融入当地社会,但是这个融合过程将是曲折而缓慢的。从华人文化的角度看,这种来自中华民族大区域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存在发展的、带有明显的内陆特征的文化,可称之为“根文化”。

由多元化的种群构成带来的“本土同化文化”、“变异文化”以及“根文化”的同时并存,是200多年来海外华人文化史上从未有过的。这种“质”的变化,必将对以华人社会为基础的华文媒体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迫使媒体经营者调整或改变原有的办报理念和模式,跟上时展的步调。以笔者之见,这种调整与改变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特别的注意:

第一,正视受众群体的变化

长期以来,海外华文传媒的受众群体较为单一:老一代媒体主要面向“本土化”了的老移民,六七十年代的港台媒体主要面向后来的港台移民。由于华人社会人口有限,报纸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也就十分有限。中国大陆的移民大军到来后,特别是以新移民为读者对象的报刊出现后,这种局限性就更加突出了。因为新移民报刊大量介绍有关中国大陆的信息,包括它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运行情况、投资环境等等,这些信息不但为大陆新移民所需要,也为老一代移民和港台移民所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原有的报刊仍是一副老面孔,仍然恪守固有的套路,就会失去读者,被市场淘汰。所幸许多报纸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内容和版面的调整也在悄然进行中。例如美国的《联合日报》、法国的《欧洲日报》等创刊时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版面上时有反共言论,随着形势的变化,它们逐步转向中间立场,并开始刊登有关中国大陆的新闻。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一些有着港台背景的报纸在版面风格上进行了调整,改直排为横排。如澳大利亚华文报纸《澳洲新报》原为香港《新报》的澳洲版,在悉尼独立出报后,90年代初期由直排改为横排。2002年2月9日,总部在香港的《星岛日报》一改创刊以来始终不变的风格,改直排为横排。3天后,《世界日报》也全面改为横排10。有着台湾背景的《世界日报》改为横排后,被一些人指责为“向左转”,这显然是冷战思维在作祟。笔者认为,《世界日报》等报纸版面的调整,是办报者顺应市场规律的自觉行为,而不是政治博弈的结果;至于报纸将来主要使用繁体字还是主要使用简化字,也只能由市场选择,我们应当以平常心看待这些问题,没有必要大力提倡,也没有必要横加指责。

总之应当看到,以接受可以统称为“国语”的标准语为共同特征的庞大的海外华人群体的形成,是华文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新的土壤。

第二,淡化华人之间的分野与矛盾

两岸三地华人同宗同源,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神州五号”升空华人同庆,“李文和间谍案”华人同愤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是,由于中港台移民所来地区不同,移民海外的时间不同,与中国关系或乡土观念的程度不同,文化、教育背景不同,加之大陆与港澳有一国两制问题,大陆与台湾有两岸关系问题,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与歧见在所难免。比如2004年发生在加拿大的“陈太风波”就是由时任多伦多警察总长顾问议会成员的陈林媛碧(60年代自香港移民加拿大)在接受中文媒体采访时,对大陆新移民颇有微词而引发的。新移民认为陈林媛碧“担心大量大陆新移民定居多伦多,会造成种族关系紧张”的言论,损害了大陆新移民在主流社会的正面形象,要求她向大陆新移民道歉。又如海外极小部分台独分子为了“去中国化”而发起运动,要求美国和加拿大的人口统计除华人之外,增设“台湾人”一项,也闹出了一场政治风波。尽管两岸三地的矛盾与分歧客观存在,但是如果将其在华文媒体上过度强调或过分渲染,不但不利于海外华人自身身份的认同,也不利于所在国对华人族裔的认同。拿台湾问题来说,对于中国政府而言,祖国统一是必须坚持的原则,不能妥协。但是绝大多数的海外台胞是反独促统的,即便有少数台独分子兴风作浪,也无碍大局。因此,没有必要把本土矛盾带到海外,以“独”或“统”为两岸移民划线。事实上,对于许多国家的主流社会而言,不论来自何方的华人,Chinese是他们的统称。在加拿大统计局的人口统计报告或是美加移民的研究中,中港台移民都归于华人,没有区分。因此,为了共树华人社会形象,共谋华人政治利益和地位,华文媒体应当尽可能少地强调“内部矛盾”,更多地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将“共性”的一面突出出来。

第三,不以“中华民族”一概而论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清末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海外华侨与祖国辅车相依、休戚与共。中国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国革命的每一个进程,都会对华侨产生巨大的影响,都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回应。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华侨追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但踊跃捐款捐物支持民主革命,而且积极投身于国内的武装斗争;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侨表现出崇高的爱国情操,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力支持抗战。从中足以看出海外华侨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二战结束以后,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开始推行民族化政策,迫使华侨在祖居国与所在国之间作出选择。其结果是绝大多数华侨选择了所在国国籍,成为外籍公民。外籍公民与华侨身份已有本质的不同。后者无论在血统上、政治上和法律上都属于中华民族的范畴,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延伸;而前者只在血缘上、文化上与中华民族有关系,在政治上、法律上则属于其他民族。华侨落地生根以后,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希望所在国政府和人民视他们为一家人,而不希望“称某国籍华人”11。考虑到华裔群体在一些国家发展的政治敏感性,这种主张应当得到尊重。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政治敏感性”依然存在。例如数年前,当北京击败多伦多取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后,一批华人欣喜万分走上街头庆祝,经媒体报道,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不但有主流社会对华人归属感的指责,也有华人社区内的不满,有人甚至在中文网络上攻击某些华文媒体的主办者为“中共特务”。“9.11”恐怖袭击以后,美加对移民的国家忠诚度更为重视,种族背景问题更显敏感。对此华文媒体的主办者应有足够的警觉。

第四,对华人经济的宣传应当适度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在持续发展、稳步上升的基础上,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在世界经济各项指标中的排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中国人外出学习、工作、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国商品行销世界各地。加之以中国为祖籍国向外扩散的还有3000多万华侨华人,他们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地位不断提升。这些不但使世界华人倍感自豪与欣慰,也引起世界舆论的普遍关注。在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热切关注的同时,一些国家也生发出对中国的歧见与敌意,一时间“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华侨是中国的第五纵队”的说法也颇有市场。中国需要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这样的论调对她的发展显然不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华人学者和华文媒体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当美国、日本的政界、学术界和新闻媒体积极地鼓吹和渲染“大中华经济圈”时,当美国学者暗示最终可能出现一个“华人共和联邦”时,他们受“民族自豪感”的驱使,也飘飘然附和起来,而没有意识到这种说辞的主要用意,是为了转移人们对美国和日本在东南亚地区扩张的视线,将矛头对准中国和“经济势力有所抬头”的华侨与华人。除此之外,一些学者和媒体还热衷于为华人的财富作估算和预测,夸大华人(华商)经济网络的作用,不经意间暗合了美日等国推销其后冷战思维的需要。应当承认的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华人经济的确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华商企业的成就也非常突出。然而华人经济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首先是所在国民族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经济或全球化经济的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与华人经济共谋发展,主要依靠全球通用的市场经济规律,入世后则要按照国际规章制度办事,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他们前来投资或采取其他的合作方式,而不是靠打“血缘关系”的底牌。鉴于此,华文媒体的相关言论与报道,应当更多地考虑到中国以及各国华人社会发展的大局,把握好分寸与尺度,避免授人以柄,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以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为起点,海外华人社会正在变得丰富起来;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媒体创办者的出现,也使海外华文传媒摆脱了相对单一的模式而逐渐趋于多元化。多元化固然是一个进步,但同时也会带来相互间在文化归属、价值取向以及终极目标诉求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面对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华文媒体应当采取更加理性的态度和更加策略的方式,增信释疑,消除彼此间的矛盾与冲突,消除外界对华人的误解与偏见,为华人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注释:

1尚玉昌、蔡晓明编著《普通生态学》,第3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2程曼丽著《海外华文传媒研究》,第95页,新华出版社,2001年。

3周南京著《华侨华人问题概论》,第58页,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

4见2005年1月26日《环球时报》。

52003年9月3日《福建侨报》转载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

62002年11月15日[和中网]:“最新统计:全加大陆移民约30万”。

72004年11月22日《华声报》。

8《世界华文传媒年鉴》(创刊卷),第63页,世界华文传媒年鉴社出版,2003年。

9中新网2002年10月23日。

港台范文篇10

国产剧市场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红火景象,买方市场迅速松动,卖片人理直气壮地上扬价格。中北中心的《欲望》,中山电视艺术中心等单位联合摄制的《乱世英雄吕不韦》摄制期间引起各台的收购大战,《爱你》、《日红》、《蓝色妖姬》等热门国产剧也卖了个好价钱。各省市购片人惊呼:国产剧卖出了天价!国产剧主流出品人昔日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于谈笑间画出了雄心勃勃的生产前景。

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

一是能够撑住黄金档局面的国产剧,其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电视剧偌大市场的需求。有的电视台只好翻出两三年前的压库作品暂且充数,一批濒临亏损的二线国产剧借机抬价抛售,黄金档收视率的含金量面临着大打折扣的危险。

二是引进剧、合拍剧会不会形成第二黄金收视档?我们的电视制作人,如果不改变观念,继续墨守成规,躺在“政策保护”的大红伞下“玩艺术”,黄金档上缺黄金是迟早的事情。

三是何为黄金档国产电视剧?黄金档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好看,我们需要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内涵、文化背景、叙事方式、题材走向的好看;是具有五千年历史渊源积淀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金戈铁马式的好看;是具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变迁式的好看,决不能是新港台人操新港台腔演绎新港台事。

四是同一部引进剧不得在三个以上的省级电视台播放的规定,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国并没有一个调控全国各省市台节目播出的机构,各台的播出的时间表各行其是,谁来协调?谁来评定处罚第四者?将成为有关部门的一个难题。

二思:“空前红火”与“开端无序”

我国电视剧进入市场十分滞后,改革开放17年后,1995年的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才提出引入市场机制,1996年,广电部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第一届电视节目交易会,在海外引起很大震动,海外媒体评介,中国政府出面搞电视节目交易会,标志着中国电视节目正式进入市场。即便如此,那时官方发出的声音仍持谨慎态度,电视剧是意识形态的商品,还是要强调主旋律,强调喉舌,完全市场化是很难的。没想到,不过三四年的时间,电视剧的商业潮汹涌而来,迅速席卷全国,赔钱的买卖,哪家电视台也不愿做!

实际上,早在1992年,尤小刚便在北京香山团城搭建了一处曲折雅致的四合院和翰英街,采取一次性合成的操作方式,拍摄百集电视剧《京都纪事》,率先进行了市场运作。播出时收视率达47.6%,不但捧出了“亲亲八宝粥”等名牌产品,也捧出了电视剧能够赚大钱的法宝,诞生了一个中北电视艺术中心——电视剧市场的大门,就这样被尤小刚悄悄地打开了一条缝隙。电视台以广告时间为货币形式,开始购买国产电视剧,结束了各电视台之间节目互换(以物换物)的市场计划经济的交换模式。再后来制作与播出分离,促成电视节目买卖市场的形成,电视剧作为电视节目的主力军,在电视媒体上独领风骚,成为继新闻联播后人们的主要收视对象。

由于电视剧市场建立初期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开端无序的状态几乎是必然的。拍电视剧可以一片成名,拍电视剧可以赚大钱,媒体的跟风炒作使无序漫延至混乱,曾一度红火的国产剧哪曾料到日后不久便出现的箫条与危机?

1992年至1996年,国产电视剧空前红火,一部《红楼梦》、《三国演义》引发古装片大战,从东周、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其中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一一被过了遍筛子;一部《北京人在纽约》,引发海外题材争拍,国人在海外的种种境遇被翻了个底儿朝天;一部《刘罗锅》引发了清宫戏大战,最热闹的景象是北影厂明清一条街上有十部清宫戏在轮番作战;一部《野火春风斗古城》引起名著改编热,《敌后武功队》、《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等五六十年代名著瓜分一空。题材重复撞车现象愈演愈烈,终于导致国产电视剧生产过剩,供大于求,由卖方市场转成买方市场,电视剧从能够给人迅速带来名和利的香饽饽变成了烫手的热山芋。

内地电视剧市场每年对电视剧的需求量准确数字到底是多少?谈起此话题,就连老资格的电视剧出品人和政府有关部门也是众说纷纭,标准不一,差距甚大。从而难以形成对市场较为准确的宏观调控,也就是说,实际上,这几年的电视剧生产一直处在盲目和半盲目之间,政府部门的题材规划也好,电视节目交易会也罢,离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市场始终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令需求方与供求方都摸不着边际,使得这几年一直是在“打乱仗”。

三思:“艺术老汤”不合观众胃口

话题具有明显的自嘲意味——港台电视剧败坏了收视人的胃口,培养了一大批爱看港台剧的观众。与其说我们花费五十年的时间精心培养的电视市场,竟如此不堪一击,被进入内地不足十五年的港台剧轻松夺走的话,还不如说内地电视剧长期以来夜郎自大,对市场只知索取,不知适应并及时引导,长期漠视观众需求,坐失良机,拱手将大蛋糕与人分享,直致连自己的那块蛋糕也得不到时,才饿着肚子开始呼吁政府对自己保护。

其次是对国产电视剧一次猛烈的冲击。稍作回顾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轨迹,内地播出的第一部港台剧是1984年的《霍元甲》,以后陆陆续续有《一剪梅》、《星星知我心》、《戏说慈禧》、《戏说乾隆》、《家有仙妻》等。虽然那时对港台剧的播出数量和剧目的选择有严格的限制,但港台剧叙事上单纯轻松娱乐的风格,人物中蕴含着的浓浓的人情味,情节结构上彻底的娱乐性,细水长流地开始滋润观众的心田。与此同时,优秀的国产剧始终在荧屏在观众心中占据主导位置,《末代皇帝》、《四世同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京都纪事》、《情满珠江》、《孽债》、《刘罗锅》,几乎每隔一两年就有一两部国产剧产生轰动效应。

但是,国产剧的主导地位并没有保持长久。1997年,国产电视剧市场开始滑坡,1998年港台剧强劲势头大规模进入,各媒体将港台剧作为收视王牌,以求生存。到了1999年,港台剧横扫千军,占据了内地电视剧市场的主要份额,除中央电视台外,各省市台谁也没能坚守住阵地,从各广播电视报的播出表来看,内地电视剧几尽被逐出黄金档。过去我们靠政策调节的二八开(港台剧二,国产剧八),港台剧靠市场把它变成八二开,其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第三、“两种冲撞”,即两种娱乐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大冲撞。对港台娱乐及审美方式的强烈抵触一是部分中老年观众,长期的教化审美培养使得他们习惯了国产剧传达的“使命感”、“崇高感”、“英雄情结”、“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哲理性”等等,当他们在港台剧中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上述感觉时,便采取了远离的方式,任由年轻的儿女们将频道换来换去,寻找着金庸、琼瑶们创造出来的古代与现代的闹哄哄的神话,在神话演绎的纯情和真诚中寻找远离市俗喧嚣的慰籍。二是我们的电视艺术家,他们长期受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传统艺术教育,在毕业后的艺术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取得了社会承认的地位与名气,让他们放弃这锅“艺术老汤”去屈就连一所正规的戏剧电影学院也没有的港台“艺术新汤”,是无论如何也不甘心情愿的事情。所以尽管他们也高喊走向市场,但只要导演大权一到他们手里,其作品一定是“艺术老汤”,其间硬着头皮加入的商业性像漂浮在老汤上的一片片油花。

四思:为“制作业”扶贫?

制作与播出分离后,各方都拥有自己的无形资产,制作方的无形资产一是有出品权,二是有制作品牌,电视台的无形资产是频道资源。出于各自的利益驱动,二者必然进行较量。电视台巧妙地利用了买方市场,让制作方互相竞争,原来是三部选一部,现在可以五部选一部,一是可以选更好的,二是可以将价格压的低低的。制作方越来越被动,纷纷叫苦不叠。

各国的情形不同,制作与播出的格局亦不同。美国的政策是向制作方倾斜。有关法律规定,电视台播出的广告时间如果是12分钟,其中两分钟是节目预告,6分钟给制作方,而我国电视台能够给制作方一分半钟,已经是很大的优惠了。所以,美国的八大电影公司,其实力可以购买任何一家电视台。为什么这样优厚制作业?一是制作业承担了高风险,二是制作业有能力生产打入世界市场的影视作品,这也是美国影视产品风靡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香港地区的制作与播出合一,无线台每年生产六千个小时的节目,因此无线的制作班底十分强大,其节目除自身消化外,必然瞄准内地市场及东南亚华语市场。由于其占据三个市场,制作经费比内地宽裕的多,还由于其在起步期就是商业制作,不需转轨,所以只要内地政策松一松,便毫不客气地长驱直入,轻轻松松取得较大份额。

内地重播出轻制作由来已久,国家投资大力发展播出产业,把电视台等播出业视为喉舌,制作业作为附属的思路没有改变,电视节目走向市场便显得头重脚轻,步履蹒跚。电视台无尝占有播出频道资源,广告收入上的分配极不公平,播出方可以随意延长时间,收视率高的剧目高达十几分钟,制作方仅得到一两分钟的残羹剩饭,如此养胖了电视台,饿瘦了制作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总不能等到内地的制作业饿垮了,我们的电视台被海外节目填满的那一天,再搞制作业的扶贫工程吧。

权威出品人指出,这几年,国产剧能够积蓄起这些力量,建立这样一个市场机制很不容易,不去爱护保护它,反而打开闸门,肯定水淹七军。应该有这样的考虑,有几部好的国产片的单位才有合拍片的资格。这个建议至少可以有效遏制假合拍,使广电总局15号令得以有效执行。

五思:港台剧哪儿香?

港台剧究竟哪儿香?

内地电视剧大众文化的属性长期短缺,国产剧从诞生起就摆出居高临下的教化姿态,其后来的发展始终没摆脱“官本位意识”和艺术上的“贵族意识”。所谓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完全是一种标签和形式,其直白的教化姿态仍然让人望而生畏。与观众需要的“平民意识”几乎风马牛不相及,更可怕的是我们并不服气,继续把一块块自认为好吃的蛋糕硬塞给观众。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在烦透了的氛围中迎来了港台剧的新鲜空气,能不为之欢呼雀跃吗?

前年首部《还珠格格》的播出掀起了一股股“格格热”,据央视索福瑞公司收视统计,均创当地全年最高值,其中,湖南平均收视率为45%,北京、山东均为44%,上海42%,江西、江苏、贵州在35%以上,去年《还》剧续集在北京首播,收视率一度突破50%,难怪有媒体惊呼——《还珠格格》(续)好大一棵摇钱树!

大众文化属性之一是它的“直白性”。《还》剧的故事非常简单,用“皇帝私生女认父”这样一句话便可说清,围绕着这一戏核,可以编织出几十集波澜起伏的故事来。故事简单而曲折,观众不必为剧中复杂的故事情节和错综的人物关系花费精力,只须跟着剧中可爱的人物小燕子、紫薇、五阿哥、尔康的命运转即可,欣赏上的无障碍和卡通性是赢得更为广泛观众层面的基础。直白在叙事上的表现是直来直去,出入门、走路、上下轿等过渡镜头一律不拍,说声皇帝出巡,接下来的镜头便是皇帝、小燕子、紫薇等人在集市上东张西望。没有起承转合,横空一刀,迎面杀来,每一场戏都有新的情节变化或新的信息传达,大量蒙太奇省略,令观众目不暇接。国产剧恰恰相反,交织在一起的几条故事线不把观众弄迷糊誓不罢休,错综复杂人物关系更是只有编导自己才闹得明白。长达几分钟的人物阐述思想的对话让观众忍无可忍。

大众文化的属性之二是它的“平民性”。港台剧的主题亦非常简单,亲情友情加爱情,真善美战胜假恶丑,明白晓畅,无须诠释。国产剧放着人类通用的审美主题不取,非要自作聪明地挖掘什么?诠释什么?折射什么?孤芳自赏,令人敬而远之。

大众文化属性之三是它的“夸张性”。港台剧的演员的表演决不搞什么“无痕迹”、“纪实性”、“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而是将各种性情的人物类型化,归类后的人物进行夸张,使人物性情达到极致。如紫薇宽容大度聪慧贤达,编导决不损害这些美德,即使到最后皇帝判处皇后和容嫫嫫死刑时,紫薇也要用自己的免死金牌来救她俩,否则就不是紫薇了。国产剧中的人物却往往爱表现其对立人格的复杂性,如善良大度中含着妒嫉和狡黠,豪爽侠义中藏着残忍与偏执,认为只有这样才真实。没有理由谴责国产剧长期形成的创作观念,其艺术性亦比港台剧高出一筹,但事实证明此种创作观念不具有平民性。在商业价值面前,港台剧的大众文化属性决定了它好看的基础。

六思:“主旋律”也要赚钱

正如美国影视作品不能没有“主旋律”一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市场也不可能没有“主旋律”。

体现美国精神和文化的大片《泰坦尼克》、《拯救大兵瑞恩》是美国的“主旋律”。前者在奔放青年杰克与美女露丝身上体现出的一见钟情式的生死恋,是典型的美国文化,我们在《魂断蓝桥》等类似影片中早已不断领略。所不同的是《泰》片将背景放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就使得杰克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还有什么比一个男人把他心爱的女人托出水面获得生存的机会,自己却冻成冰人长眠海底而令人更加感动的场面呢?美国人的浪漫加拯救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至于瑞恩的被拯救更是美国人道主义精神的不加掩饰的诠释,只不过用了好莱坞式的包装,让我们的观众只见巫山不见云罢了。

值得讨论的是,美国“主旋律”不仅成功地占领本土市场,而且成功地侵入全球市场,而我们的“主旋律”面对市场为什么显得如此尴尬呢?

中国电视剧“主旋律”定位有三条标准,思想积极向上、艺术质量上乘、观众喜闻乐见,其中的优秀作品被评为“五个一”工程奖。据说获“五个一”的“主旋律”作品大多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补贴和奖励,有了政治效益经济效益便可降其次,从而人为地把“主旋律”与市场对立起来。

那么,妨碍“主旋律”进入市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最为关键的是创作观念上的老化。主旋律作品大多有一个感人的事件或有重大的题材,创作人员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表述故事或事件上,忽视了不管任何重大题材,只能作为背景来展示,人是第一要素的创作规律和宗旨。以事带人,以情节带人,最终淹没人,是缺少可看性的主要毛病。试想,《泰坦尼克》如果将沉船事件作为主线加以表述,杰克与露丝的爱情作为佐料,这部影片还能让观众动情落泪,连看数遍吗?

英雄主义是主旋律作品不可或缺的内涵。如果说美国主旋律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主义是“征服加拯救”精神的话,那么,我国主旋律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主义便是“奉献与牺牲”精神。无疑,前者带有很强的殖民意识,后者更为容易令观众接受和感动。剩下的便是包装与形式了,好莱坞式的包装并不具有殖民性,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其实,国产剧主旋律作品的包装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也初步找到了一条适应国情的路子,也有不少优秀之作,《雍正王朝》、《牵手》、《共和国往事》、《贫嘴张大民》等的出现标志着国产剧主旋律作品进入了一个适应市场的新阶段。

七思:急需行业工会?

港台及海外的方式是靠行业工会。其作用一是可对题材进行规划,制作单位的要拍的题材报到工会,按时间先后顺序储存在电脑里网络里,如果有第二个相同的题材马上被阻止;二是对总量进行控制,工会的电脑通过网络对电视剧市场需求了如指掌,对电视台和制作方进行供需双方的有效调节,避免过剩和积压;三是对演员尤其是明星进行限价,防止明星漫天要价的同时也保护演职人员的应得利益;四是可对国产片、引进剧、合拍剧的单位进行资格认定,遏制文化掮客利用国家在电视剧有关法规尚不健全的空子大发其财,阻碍电视剧市场的健康发展;五是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各类准确动态信息,协助政府对电视剧生产进行规范管理,制定和执行法规,对违规现象进行查处;六是可对全国电视剧进行网络管理,对在行业内出现的诸如“版权纠纷”、“罢演”、“盗版”、“债务”、“劳务”等一系列令人头疼的问题进行干预,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维护正当权益。

比如说,美国的影视行业工会很有权威性,非常严谨,他们每年出一本手册,对影视生产、销售的方方面面规定的特别详细,你拍的片子进入艺术片市场还是商业片市场,收费的标准不同,拍摄过程中,现场人员需要什么样的饭菜、需要多少水果、冷热饮、住什么标准的房间、超时发多少工资,非常清楚和完善,违规者将得到非常严厉的制裁,形成了良好的秩序。

前不久,中国电视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中国国际电视节目总公司、北京中北电视艺术中心、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北京文化音像出版社、上海永乐影视集团、湖南光前影视制作中心、广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山东电视剧制作中心、广电总局社管司等单位的领导先后两次召开“电视节目出品人联席会议”,就电视剧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呼吁尽快建立电视剧行业工会,从而建立健全我国的电视剧市场。

怎样尽快建立起有权威、有中国特色、有高办事效率的电视剧行业工会,是摆在中国电视剧面前的首要问题。

八思:第一是收视率,第二是收视率,第三还是收视率?

与其它商品不同,电视剧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买方(媒体)、卖方(制作)都要最终从广告商口袋里掏出钱来,怎样抢到具有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吸引跟片广告,成了媒体和制作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

目前,各电视协作网从立项开始寻求与制作方热点剧的合作,以保证高收视率剧目能够在该网的播出。制作单位觉得这样可以先保住成本,降低风险,也乐意接受媒体送来的“秋波”,送郎上门,喜结良缘。

于制作单位来说,改变被动局面,抢占制高点的根本出路是国产剧急须改变孤军作战、小规模生产、小打小闹、抗风险能力差的局面,强强联合,形成集团力量,以期达到电视剧规模化生产,产生规模化效益的目地。原小生产制作的缺憾很多,精英领路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决定了小船或中等船只的命运,生产和销售缺少有机制约,缺少科学性、计划性、长期性,资金运作捉襟见肘,海外市场望洋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形成良性循环。电视剧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甚微,像个受气的小媳妇,在资金动辄数千数百万的企业家面前,只有卑躬屈膝的份。

收视率是什么?于制片人、媒体、广告商来说,既能使他们战战惊惊,如履薄冰,又能令他们欣喜若狂,趾高气昂——收视率是一只看不见摸不着的魔手;于观众来说,真正尝到了做一回上帝的滋味,凡不合口味的电视剧,只需将遥控器轻轻一按,便足以让这部倒霉的电视剧被逐出黄金档——收视率成为“上帝”口里的“口香糖”,越嚼越有味道。

收视率是怎么产生的?

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电视台委托雷森信息中心、北京有线电视台委托北京心理研究所,在全市13个区县进行收视调查,覆盖总人数1160.6万,总户数362.7万,前者样本为550户,后者样本为969户,据此计算全市收视率。样本采取日记记录法,15分钟为最小记录单位,置信度为95%,最大误差为3%。该中心和研究所每周五将收视报告及前15名排行榜邮寄有关单位。

我们也曾有过没有收视率的年月,电视机只能收到中央及地方的几个台,地方台还没有上星,媒体还承担着导向责任,那时出现了深受欢迎的春节晚会、正大综艺节目,国产电视剧亦是一派繁荣,《红楼梦》、《四世同堂》、《编辑部的故事》、《京都纪事》、《北京人在纽约》、《情满珠江》等剧产生了轰动效应,聪明的媒体用了一句并不十分准确的成语——“万人空巷”来表述。那种酒肆茶楼观看,街头巷尾议论的盛况,想起来还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