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进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0:14:32

干部进村

干部进村范文篇1

今天我召开这次会议,依照上级党委的统一要求。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全市动员会议精神,对我县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进行安排安排,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形成合力,确保整顿转化取得实效。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

关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关乎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基层组织去落实,党的执政能力要靠基层组织来体现。近年来,县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重心,贯穿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改革创新中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明力和战斗力不时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是也应看到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很不平衡,一些村级党组织在号召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还不够强,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农村群众的意愿要求。县排查出的31个相对后进村虽然在数量上不是很多,比例占全县建制村总数的10%但对整个农村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却非常明显。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整顿转化,将直接影响到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因此,必需站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把后进村整顿转化作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加强后进村组织建设,真正把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好,为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强县富民目标,2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农村是强县富民的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需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后进村既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关系农村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和难点。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战略、方针、政策的重大调整,三农”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支农惠农力度不时加大,中央连续7年的1号文件都一脉相承地锁定“三农”问题,这为农村特别是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落后地区特别是这些相对后进村还存在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偏低、民主管理混乱、社会矛盾突出等诸多难题,亟待实施整顿转化。可以说,没有后进村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没有后进村群众的小康,也谈不上全县的小康。因此我必需更加关心和关注后进村的发展和进步、更加关心和关注后进村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通过整顿转化,加快后进村的发展速度,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发展能力,使之尽快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异,进而实现全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3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实现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肯定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效果由人民共享,其实质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应当看到相对后进村的绝大多数群众都是贫困人口,生产和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对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十分迫切。协助这些后进村从落后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实现、维护和发展好群众的利益,让他共享改革发展的效果,不只需要后进村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各部门、各单位和企业都要把协助后进村做好整顿转化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真正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

矛盾积淀较深,相对后进村往往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有的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整顿转化工作难度很大。从我对后进村的调查结果看,31个村的情况各有不同,依照后进主要原因大体上可分为五种情况,其中班子软弱涣散的5个、经济发展落后的16个、社会矛盾突出的5个、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4个,民主管理混乱的1个,但这只是大体上的简单分类,实际上很多村不仅仅是一方面的问题,甚至还有以上五种问题以外的问题,做好整顿转化工作必需围绕实现“班子坚强有力、管理科学规范、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满意”基本目标,认真研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整顿转化效果。整顿转化过程中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提素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一是抓班子。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的关键。要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整顿转化工作的首要任务,依照先换思想再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原则,坚持教育培训先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和党的优良激进教育,切实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以及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使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普遍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班子不健全的积极物色人选,加强培养,尽快配齐班子;对班子成员不团结的通过谈心谈话、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加强思想沟通,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对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工作没有起色的村班子,要果断采取组织手段进行调整。这次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后进村任副书记,目的就在于尽快协助改善局部相对后进村班子软弱涣散状态,尽快助提一下这些村级组织的整体战斗力。各乡镇党委也要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采取“派、调、引、选、培”五管齐下的方法,多层面、多渠道选拔后进村干部,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选优配强村级班子。要在适当时机组织部分后进村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让他长知识、提能力、开眼界,坚定带领群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信心。要实行后进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备案制度,县委组织部直接掌握村党组织书记任免情况。要强化监督管理,积极推行契约管理、双向许诺”双述双评”等办法,进一步健全村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年度守业许诺制和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掌握、准确评价村班子作用发挥情况及村干部履职情况,并严格兑现奖惩。要完善激励保证措施,有效调动和激发村干部干事守业的积极性。

强基础。要把相对后进村党员队伍建设作为整顿转化的基础工作来抓,二是抓队伍。围绕实施发展农民产业带头人党员和35岁以下青年农民党员“523规划,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农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要根据后进村实际,着眼于打造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大力实施“双培”计划,提高党员“双带”能力,打造“能人型”党员队伍,采取结对帮带、定向培养等途径,真正把农村社会的精英”吸收到党内来。要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频道、乡镇党校、广播站和村级电教点的作用,采取专题培训、考察学习等措施,全面提高农民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其率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锋和模范。要结合“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和农村区域性党建的推行,通过党员许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党员示范岗、党群共富联合体等有效形式,不时完善后进村农民党员作用发挥机制,使之成为整顿转化工作的主力军。

促增收。经济发展慢、群众收入低是相对后进村普遍存在突出问题,三是抓产业。同时,经济上不去,也是后进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村连自身保运转都很困难,更谈不上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资金、物质上的协助,群众对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就会缺乏认同感,村班子凝聚力就不强。因此,整顿转化工作中,必需把加快后进村经济发展作为一项硬任务,千方百计抓产业、上项目,增加农民收入。针对多数后进村思路不清、方向不明、发展无门的问题,要协助后进村在理清和谋划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做文章,指导村班子立足当地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正确分析本村的优势与劣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找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要紧紧围绕当地产业规划和市场需求,确立产业项目,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要指导和协助后进村研究制定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规划制定上,既要符合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要求,更要考虑后进村自身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特征,体现自己的特色和比较优势。近期计划要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相对照、相统一,一张蓝图绘到底,增强规划、计划体系的有效性。各帮扶单位都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优势,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等方面提出具体帮扶措施,并逐项抓好落实,通过实实在措施,把后进村的经济搞上去,把群众的收入提上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整顿转化带来的实惠。

促规范。从相对后进村的实际情况看,四是抓建制。有章不循、财务不清、办事不公不只仅是个别现象,有的还比较严重,群众意见很大。因此,整顿转化过程中,要以决策有程序、参与有秩序、理事有章法、监督有效果为目标,着力完善议事决策机制、执行落实机制和监督评议机制,不时发展和完善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推动村级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要全面推行“四议三公开两报告”工作法,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大力推行契约化管理模式,完善执行落实机制。要不断健全完善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机制,落实群众对村务事前、事中、事后的评议监督权,发挥群众的主体监督力量和作用。要进一步规范后进村的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明确公开的内容、形式、顺序和时限。通过规矩的制定和执行,努力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钱,不时推进后进村村级事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要切实提高后进村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治村的水平,增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解决、群众的困难有人过问、群众的疾苦有人关心。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教育引导他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后进村和谐稳定发展发明良好环境。

解难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急难问题,五是抓重点。调动后进村广大群众参与整顿转化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乡镇村党组织和帮扶单位、帮扶干部要深入群众,真心实意地倾听群众诉求,解群众愿望,全面掌握情况,拿出具体措施。既要解决好后进村久远发展、农民群众临时得实惠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反响强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整顿转化所带来的实实在变化。要研究建立社情民意收集分析解决机制,确保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及时反映到党组织,并得到妥善解决和处理。要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从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眼前能够办好的事情做起,对能够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要集中力量及时解决;对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发明条件逐步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问题,要向群众作出说明;解决问题效果不好、多数群众满意意的要重新研究措施予以解决,直至多数群众认可。

建阵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六是抓场所。村级组织办公议事、服务党员群众、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阵地。这些相对后进村中也有很多都存在危旧狭小甚至无活动场所问题,所以我要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整顿转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落实。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各乡镇和帮扶单位也要予以大力支持,确保今年年底实现全覆盖。同时要坚持“建、管、用”相结合,依照方案中要求的八有”规范,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与管理,以管促用,以用强管。努力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和党员学习、工作、活动的主阵地,成为农民群众收看电教节目、接受培训、咨询信息、参与文娱活动的综合场所,成为村一级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服务中心。

三、强化措施。

涉及到方方面面,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后进村自身不时增强整顿转化的主动性,不等不靠,积极做好相关工作,更需要乡镇党委和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只有帮扶双方合力攻坚、密切协作,才干确保整顿转化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各乡镇党委和帮扶单位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务求实效的工作态度,把这项工作抓好抓细抓实。

落实责任。各乡镇党委要把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要强化领导。成立专门组织,组建整顿转化工作队,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先进村与后进村结对制度。乡镇党委书记是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指导,要亲自抓、亲自调查研究、亲自安排安排、亲自实施指导、亲自解决问题、亲自督促检查,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各帮扶单位要结合“支农帮农强党建,扶村助户促发展”活动的开展,与乡镇党委和相对后进村党组织共同抓好整顿转化工作,从党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就业等方面提出具体帮扶措施,并逐项抓好落实,党组织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被帮扶村调查了解整顿转化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本单位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刚才,乡镇党委和帮扶单位签定了责任书,希望主要负责同志要真正重视起来,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兑现作出的许诺。下派到各村的副书记原则上与原单位工作脱钩,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行动准备,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到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实。要甘当“学生”不当“先生”争当“主人”不当“客人”珍惜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主动迎接考验,边干边学,转变角色,尽快从外行转变为内行,适应新岗位的工作要求。要注意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深入群众,解农村,熟悉农业,经受艰苦环境的锻炼和考验,培养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汲取群众智慧,不时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身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能力上都合格的干部,逊色地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工作任务,为今后的生长进步打好坚实的基础。组织部将对下派后备干部工作情况进行专门考核,作为今后提拨任用的重要依据。

注重实效。做好整顿转化工作,二是要讲究方法。不只要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更要善于掌握工作规律,合理运用工作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性”与“共性”关系,一方面要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后进村的具体情况,逐村制定整顿转化方案,落实整顿转化措施,着力点上有所侧重,具体方式上灵活多样,做到一村一策,有的放矢,不搞“一刀切”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研究和发现后进村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探寻带有普遍意义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集中”与“经常”关系,相对后进村的整顿转化,一项临时任务和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必需坚持集中整顿与常抓不懈相结合。既要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精力实施专项推进、重点突破,较短的时间内解决突出问题,还要把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作为一项临时工作来抓,形成经常性的排查、分析和整顿转化工作机制,使之常态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输血”与“造血”关系,积极有效帮扶,实施外力助推,解决相对后进村自身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的同时,注重激发内力,充分调动和发挥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力量、智慧,激发他积极性和创造力,把整顿转化变成他自觉行动,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耐久内在动力。

营造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三是要强化宣传。广泛深入地宣传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有关要求,通过宣传发动,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关注、关心和支持后进村转化整顿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注重整顿转化过程中的典型培树工作,对整顿转化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好做法、好经验,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以推广典型,带动全局,鼓励先进,鞭笞后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引导和推动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更加富有效果地开展。

干部进村范文篇2

今天我召开这次会议,依照上级党委的统一要求。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全市动员会议精神,对我县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进行安排安排,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形成合力,确保整顿转化取得实效。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

关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关乎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基层组织去落实,党的执政能力要靠基层组织来体现。近年来,县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重心,贯穿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改革创新中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明力和战斗力不时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是也应看到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很不平衡,一些村级党组织在号召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还不够强,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农村群众的意愿要求。县排查出的31个相对后进村虽然在数量上不是很多,比例占全县建制村总数的10%但对整个农村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却非常明显。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整顿转化,将直接影响到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因此,必需站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把后进村整顿转化作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加强后进村组织建设,真正把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好,为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强县富民目标,2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农村是强县富民的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需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后进村既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关系农村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和难点。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战略、方针、政策的重大调整,三农”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支农惠农力度不时加大,中央连续7年的1号文件都一脉相承地锁定“三农”问题,这为农村特别是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落后地区特别是这些相对后进村还存在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偏低、民主管理混乱、社会矛盾突出等诸多难题,亟待实施整顿转化。可以说,没有后进村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没有后进村群众的小康,也谈不上全县的小康。因此我必需更加关心和关注后进村的发展和进步、更加关心和关注后进村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通过整顿转化,加快后进村的发展速度,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发展能力,使之尽快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异,进而实现全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3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实现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肯定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效果由人民共享,其实质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应当看到相对后进村的绝大多数群众都是贫困人口,生产和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对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十分迫切。协助这些后进村从落后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实现、维护和发展好群众的利益,让他共享改革发展的效果,不只需要后进村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各部门、各单位和企业都要把协助后进村做好整顿转化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真正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

矛盾积淀较深,相对后进村往往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有的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整顿转化工作难度很大。从我对后进村的调查结果看,31个村的情况各有不同,依照后进主要原因大体上可分为五种情况,其中班子软弱涣散的5个、经济发展落后的16个、社会矛盾突出的5个、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4个,民主管理混乱的1个,但这只是大体上的简单分类,实际上很多村不仅仅是一方面的问题,甚至还有以上五种问题以外的问题,做好整顿转化工作必需围绕实现“班子坚强有力、管理科学规范、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满意”基本目标,认真研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整顿转化效果。整顿转化过程中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提素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一是抓班子。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的关键。要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整顿转化工作的首要任务,依照先换思想再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原则,坚持教育培训先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和党的优良激进教育,切实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以及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使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普遍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班子不健全的积极物色人选,加强培养,尽快配齐班子;对班子成员不团结的通过谈心谈话、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加强思想沟通,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对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工作没有起色的村班子,要果断采取组织手段进行调整。这次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后进村任副书记,目的就在于尽快协助改善局部相对后进村班子软弱涣散状态,尽快助提一下这些村级组织的整体战斗力。各乡镇党委也要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采取“派、调、引、选、培”五管齐下的方法,多层面、多渠道选拔后进村干部,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选优配强村级班子。要在适当时机组织部分后进村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让他长知识、提能力、开眼界,坚定带领群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信心。要实行后进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备案制度,县委组织部直接掌握村党组织书记任免情况。要强化监督管理,积极推行契约管理、双向许诺”双述双评”等办法,进一步健全村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年度守业许诺制和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掌握、准确评价村班子作用发挥情况及村干部履职情况,并严格兑现奖惩。要完善激励保证措施,有效调动和激发村干部干事守业的积极性。

强基础。要把相对后进村党员队伍建设作为整顿转化的基础工作来抓,二是抓队伍。围绕实施发展农民产业带头人党员和35岁以下青年农民党员“523规划,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农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要根据后进村实际,着眼于打造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大力实施“双培”计划,提高党员“双带”能力,打造“能人型”党员队伍,采取结对帮带、定向培养等途径,真正把农村社会的精英”吸收到党内来。要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频道、乡镇党校、广播站和村级电教点的作用,采取专题培训、考察学习等措施,全面提高农民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其率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锋和模范。要结合“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和农村区域性党建的推行,通过党员许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党员示范岗、党群共富联合体等有效形式,不时完善后进村农民党员作用发挥机制,使之成为整顿转化工作的主力军。

促增收。经济发展慢、群众收入低是相对后进村普遍存在突出问题,三是抓产业。同时,经济上不去,也是后进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村连自身保运转都很困难,更谈不上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资金、物质上的协助,群众对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就会缺乏认同感,村班子凝聚力就不强。因此,整顿转化工作中,必需把加快后进村经济发展作为一项硬任务,千方百计抓产业、上项目,增加农民收入。针对多数后进村思路不清、方向不明、发展无门的问题,要协助后进村在理清和谋划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做文章,指导村班子立足当地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正确分析本村的优势与劣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找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要紧紧围绕当地产业规划和市场需求,确立产业项目,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要指导和协助后进村研究制定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规划制定上,既要符合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要求,更要考虑后进村自身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特征,体现自己的特色和比较优势。近期计划要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相对照、相统一,一张蓝图绘到底,增强规划、计划体系的有效性。各帮扶单位都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优势,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等方面提出具体帮扶措施,并逐项抓好落实,通过实实在措施,把后进村的经济搞上去,把群众的收入提上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整顿转化带来的实惠。

促规范。从相对后进村的实际情况看,四是抓建制。有章不循、财务不清、办事不公不只仅是个别现象,有的还比较严重,群众意见很大。因此,整顿转化过程中,要以决策有程序、参与有秩序、理事有章法、监督有效果为目标,着力完善议事决策机制、执行落实机制和监督评议机制,不时发展和完善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推动村级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要全面推行“四议三公开两报告”工作法,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大力推行契约化管理模式,完善执行落实机制。要不断健全完善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机制,落实群众对村务事前、事中、事后的评议监督权,发挥群众的主体监督力量和作用。要进一步规范后进村的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明确公开的内容、形式、顺序和时限。通过规矩的制定和执行,努力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钱,不时推进后进村村级事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要切实提高后进村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治村的水平,增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解决、群众的困难有人过问、群众的疾苦有人关心。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教育引导他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后进村和谐稳定发展发明良好环境。

解难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急难问题,五是抓重点。调动后进村广大群众参与整顿转化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乡镇村党组织和帮扶单位、帮扶干部要深入群众,真心实意地倾听群众诉求,解群众愿望,全面掌握情况,拿出具体措施。既要解决好后进村久远发展、农民群众临时得实惠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反响强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整顿转化所带来的实实在变化。要研究建立社情民意收集分析解决机制,确保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及时反映到党组织,并得到妥善解决和处理。要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从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眼前能够办好的事情做起,对能够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要集中力量及时解决;对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发明条件逐步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问题,要向群众作出说明;解决问题效果不好、多数群众满意意的要重新研究措施予以解决,直至多数群众认可。

建阵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六是抓场所。村级组织办公议事、服务党员群众、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阵地。这些相对后进村中也有很多都存在危旧狭小甚至无活动场所问题,所以我要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整顿转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落实。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各乡镇和帮扶单位也要予以大力支持,确保今年年底实现全覆盖。同时要坚持“建、管、用”相结合,依照方案中要求的八有”规范,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与管理,以管促用,以用强管。努力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和党员学习、工作、活动的主阵地,成为农民群众收看电教节目、接受培训、咨询信息、参与文娱活动的综合场所,成为村一级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服务中心。

三、强化措施。

涉及到方方面面,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后进村自身不时增强整顿转化的主动性,不等不靠,积极做好相关工作,更需要乡镇党委和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只有帮扶双方合力攻坚、密切协作,才干确保整顿转化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各乡镇党委和帮扶单位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务求实效的工作态度,把这项工作抓好抓细抓实。

落实责任。各乡镇党委要把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要强化领导。成立专门组织,组建整顿转化工作队,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先进村与后进村结对制度。乡镇党委书记是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指导,要亲自抓、亲自调查研究、亲自安排安排、亲自实施指导、亲自解决问题、亲自督促检查,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各帮扶单位要结合“支农帮农强党建,扶村助户促发展”活动的开展,与乡镇党委和相对后进村党组织共同抓好整顿转化工作,从党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就业等方面提出具体帮扶措施,并逐项抓好落实,党组织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被帮扶村调查了解整顿转化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本单位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刚才,乡镇党委和帮扶单位签定了责任书,希望主要负责同志要真正重视起来,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兑现作出的许诺。下派到各村的副书记原则上与原单位工作脱钩,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行动准备,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到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实。要甘当“学生”不当“先生”争当“主人”不当“客人”珍惜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主动迎接考验,边干边学,转变角色,尽快从外行转变为内行,适应新岗位的工作要求。要注意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深入群众,解农村,熟悉农业,经受艰苦环境的锻炼和考验,培养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汲取群众智慧,不时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身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能力上都合格的干部,逊色地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工作任务,为今后的生长进步打好坚实的基础。组织部将对下派后备干部工作情况进行专门考核,作为今后提拨任用的重要依据。

注重实效。做好整顿转化工作,二是要讲究方法。不只要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更要善于掌握工作规律,合理运用工作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性”与“共性”关系,一方面要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后进村的具体情况,逐村制定整顿转化方案,落实整顿转化措施,着力点上有所侧重,具体方式上灵活多样,做到一村一策,有的放矢,不搞“一刀切”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研究和发现后进村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探寻带有普遍意义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集中”与“经常”关系,相对后进村的整顿转化,一项临时任务和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必需坚持集中整顿与常抓不懈相结合。既要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精力实施专项推进、重点突破,较短的时间内解决突出问题,还要把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作为一项临时工作来抓,形成经常性的排查、分析和整顿转化工作机制,使之常态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输血”与“造血”关系,积极有效帮扶,实施外力助推,解决相对后进村自身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的同时,注重激发内力,充分调动和发挥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力量、智慧,激发他积极性和创造力,把整顿转化变成他自觉行动,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耐久内在动力。

干部进村范文篇3

今天我召开这次会议,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要求。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全市动员会议精神,对我县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形成合力,确保整顿转化取得实效。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

关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关乎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基层组织去落实,党的执政能力要靠基层组织来体现。近年来,县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重心,贯穿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改革创新中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是也应看到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很不平衡,一些村级党组织在号召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还不够强,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农村群众的意愿要求。县排查出的31个相对后进村虽然在数量上不是很多,比例占全县建制村总数的10%但对整个农村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却非常明显。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整顿转化,将直接影响到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因此,必须站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把后进村整顿转化作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加强后进村组织建设,真正把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好,为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强县富民目标,2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农村是强县富民的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后进村既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农村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和难点。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战略、方针、政策的重大调整,三农”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中央连续7年的1号文件都一脉相承地锁定“三农”问题,这为农村特别是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落后地区特别是这些相对后进村还存在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偏低、民主管理混乱、社会矛盾突出等诸多难题,亟待实施整顿转化。可以说,没有后进村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没有后进村群众的小康,也谈不上全县的小康。因此我必须更加关心和关注后进村的发展和进步、更加关心和关注后进村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通过整顿转化,加快后进村的发展速度,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发展能力,使之尽快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进而实现全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3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实现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实质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应当看到相对后进村的绝大多数群众都是贫困人口,生产和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对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十分迫切。帮助这些后进村从落后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实现、维护和发展好群众的利益,让他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不仅需要后进村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各部门、各单位和企业都要把帮助后进村做好整顿转化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真正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

矛盾积淀较深,相对后进村往往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有的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整顿转化工作难度很大。从我对后进村的调查结果看,31个村的情况各有不同,按照后进主要原因大体上可分为五种情况,其中班子软弱涣散的5个、经济发展落后的16个、社会矛盾突出的5个、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4个,民主管理混乱的1个,但这只是大体上的简单分类,实际上很多村不仅仅是一方面的问题,甚至还有以上五种问题以外的问题,做好整顿转化工作必须围绕实现“班子坚强有力、管理科学规范、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满意”基本目标,认真研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整顿转化效果。整顿转化过程中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提素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一是抓班子。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的关键。要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整顿转化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先换思想再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原则,坚持教育培训先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切实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以及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使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普遍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班子不健全的积极物色人选,加强培养,尽快配齐班子;对班子成员不团结的通过谈心谈话、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加强思想沟通,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对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工作没有起色的村班子,要果断采取组织手段进行调整。这次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后进村任副书记,目的就在于尽快帮助改善部分相对后进村班子软弱涣散状态,尽快助提一下这些村级组织的整体战斗力。各乡镇党委也要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采取“派、调、引、选、培”五管齐下的办法,多层面、多渠道选拔后进村干部,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选优配强村级班子。要在适当时机组织部分后进村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让他长知识、提能力、开眼界,坚定带领群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信心。要实行后进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备案制度,县委组织部直接掌握村党组织书记任免情况。要强化监督管理,积极推行契约管理、双向承诺”双述双评”等办法,进一步健全村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年度创业承诺制和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掌握、准确评价村班子作用发挥情况及村干部履职情况,并严格兑现奖惩。要完善激励保障措施,有效调动和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强基础。要把相对后进村党员队伍建设作为整顿转化的基础工作来抓,二是抓队伍。围绕实施发展农民产业带头人党员和35岁以下青年农民党员“523规划,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农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要根据后进村实际,着眼于打造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大力实施“双培”计划,提高党员“双带”能力,打造“能人型”党员队伍,采取结对帮带、定向培养等途径,真正把农村社会的精英”吸收到党内来。要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频道、乡镇党校、广播站和村级电教点的作用,采取专题培训、考察学习等措施,全面提高农民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其率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锋和模范。要结合“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和农村区域性党建的推行,通过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党员示范岗、党群共富联合体等有效形式,不断完善后进村农民党员作用发挥机制,使之成为整顿转化工作的主力军。

促增收。经济发展慢、群众收入低是相对后进村普遍存在突出问题,三是抓产业。同时,经济上不去,也是后进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村连自身保运转都很困难,更谈不上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资金、物质上的帮助,群众对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就会缺乏认同感,村班子凝聚力就不强。因此,整顿转化工作中,必须把加快后进村经济发展作为一项硬任务,千方百计抓产业、上项目,增加农民收入。针对多数后进村思路不清、方向不明、发展无门的问题,要帮助后进村在理清和谋划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做文章,指导村班子立足当地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正确分析本村的优势与劣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找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要紧紧围绕当地产业规划和市场需求,确立产业项目,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要指导和帮助后进村研究制定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规划制定上,既要符合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要求,更要考虑后进村自身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特征,体现自己的特色和比较优势。近期计划要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相对照、相统一,一张蓝图绘到底,增强规划、计划体系的有效性。各帮扶单位都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优势,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等方面提出具体帮扶措施,并逐项抓好落实,通过实实在措施,把后进村的经济搞上去,把群众的收入提上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整顿转化带来的实惠。

促规范。从相对后进村的实际情况看,四是抓建制。有章不循、财务不清、办事不公不仅仅是个别现象,有的还比较严重,群众意见很大。因此,整顿转化过程中,要以决策有程序、参与有秩序、理事有章法、监督有成效为目标,着力完善议事决策机制、执行落实机制和监督评议机制,不断发展和完善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推动村级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要全面推行“四议三公开两报告”工作法,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大力推行契约化管理模式,完善执行落实机制。要不断健全完善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机制,落实群众对村务事前、事中、事后的评议监督权,发挥群众的主体监督力量和作用。要进一步规范后进村的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明确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和时限。通过规矩的制定和执行,努力做到用制

不断推进后进村村级事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要切实提高后进村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治村的水平,度管人、管权、管事、管钱。增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解决、群众的困难有人过问、群众的疾苦有人关心。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教育引导他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后进村和谐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解难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急难问题,五是抓重点。调动后进村广大群众参与整顿转化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乡镇村党组织和帮扶单位、帮扶干部要深入群众,真心实意地倾听群众诉求,解群众愿望,全面掌握情况,拿出具体措施。既要解决好后进村长远发展、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反响强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整顿转化所带来的实实在变化。要研究建立社情民意收集分析解决机制,确保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及时反映到党组织,并得到妥善解决和处理。要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从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眼前能够办好的事情做起,对能够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要集中力量及时解决;对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问题,要向群众作出说明;解决问题效果不好、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重新研究措施予以解决,直至多数群众认可。

建阵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六是抓场所。村级组织办公议事、服务党员群众、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阵地。这些相对后进村中也有很多都存在危旧狭小甚至无活动场所问题,所以我要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整顿转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落实。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各乡镇和帮扶单位也要予以大力支持,确保今年年底实现全覆盖。同时要坚持“建、管、用”相结合,按照方案中要求的八有”标准,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与管理,以管促用,以用强管。努力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和党员学习、工作、活动的主阵地,成为农民群众收看电教节目、接受培训、咨询信息、参加文娱活动的综合场所,成为村一级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服务中心。

三、强化措施。

涉及到方方面面,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后进村自身不断增强整顿转化的主动性,不等不靠,积极做好相关工作,更需要乡镇党委和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只有帮扶双方合力攻坚、密切协作,才能确保整顿转化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各乡镇党委和帮扶单位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务求实效的工作态度,把这项工作抓好抓细抓实。

落实责任。各乡镇党委要把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要强化领导。成立专门组织,组建整顿转化工作队,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先进村与后进村结对制度。乡镇党委书记是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指导,要亲自抓、亲自调查研究、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实施指导、亲自解决问题、亲自督促检查,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各帮扶单位要结合“支农帮农强党建,扶村助户促发展”活动的开展,与乡镇党委和相对后进村党组织共同抓好整顿转化工作,从党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就业等方面提出具体帮扶措施,并逐项抓好落实,党组织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被帮扶村调查了解整顿转化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本单位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刚才,乡镇党委和帮扶单位签定了责任书,希望主要负责同志要真正重视起来,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兑现作出的承诺。下派到各村的副书记原则上与原单位工作脱钩,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行动准备,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到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实。要甘当“学生”不当“先生”争当“主人”不当“客人”珍惜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主动迎接考验,边干边学,转变角色,尽快从外行转变为内行,适应新岗位的工作要求。要注意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深入群众,解农村,熟悉农业,经受艰苦环境的锻炼和考验,培养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汲取群众智慧,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能力上都合格的干部,出色地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工作任务,为今后的成长进步打好坚实的基础。组织部将对下派后备干部工作情况进行专门考核,作为今后提拨任用的重要依据。

注重实效。做好整顿转化工作,二是要讲究方法。不仅要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更要善于把握工作规律,合理运用工作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性”与“共性”关系,一方面要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后进村的具体情况,逐村制定整顿转化方案,落实整顿转化措施,着力点上有所侧重,具体方式上灵活多样,做到一村一策,有的放矢,不搞“一刀切”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研究和发现后进村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探寻带有普遍意义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集中”与“经常”关系,相对后进村的整顿转化,一项长期任务和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必须坚持集中整顿与常抓不懈相结合。既要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精力实施专项推进、重点突破,较短的时间内解决突出问题,还要把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形成经常性的排查、分析和整顿转化工作机制,使之常态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输血”与“造血”关系,积极有效帮扶,实施外力助推,解决相对后进村自身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的同时,注重激发内力,充分调动和发挥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力量、智慧,激发他积极性和创造力,把整顿转化变成他自觉行动,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内在动力。

营造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三是要强化宣传。广泛深入地宣传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有关要求,通过宣传发动,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关注、关心和支持后进村转化整顿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注重整顿转化过程中的典型培树工作,对整顿转化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好做法、好经验,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以推广典型,带动全局,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引导和推动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地开展。

干部进村范文篇4

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要求,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全市动员会议精神,对我县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形成合力,确保整顿转化取得实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关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关乎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

1、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基层组织去落实,党的执政能力要靠基层组织来体现。近年来,我县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重心,贯穿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在改革创新中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很不平衡,一些村级党组织在号召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还不够强,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农村群众的意愿要求。我县排查出的31个相对后进村虽然在数量上不是很多,比例占全县建制村总数的10%,但对整个农村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却非常明显。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整顿转化,它将直接影响到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把后进村整顿转化作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加强后进村组织建设,真正把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好,为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实现强县富民目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农村是强县富民的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后进村既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农村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和难点。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战略、方针、政策的重大调整,“三农”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中央连续7年的1号文件都一脉相承地锁定“三农”问题,这为农村特别是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落后地区特别是这些相对后进村还存在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偏低、民主管理混乱、社会矛盾突出等诸多难题,亟待实施整顿转化。可以说,没有后进村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没有后进村群众的小康,也谈不上全县的小康。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关心和关注后进村的发展和进步、更加关心和关注后进村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通过整顿转化,加快后进村的发展速度,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发展能力,使之尽快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进而实现全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实质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应当看到,相对后进村的绝大多数群众都是贫困人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仍然十分困难,他们对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十分迫切。帮助这些后进村从落后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实现、维护和发展好群众的利益,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不仅需要后进村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各部门、各单位和企业都要把帮助后进村做好整顿转化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真正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切实增强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对后进村往往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矛盾积淀较深,有的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整顿转化工作难度很大。从我们对后进村的调查结果看,31个村的情况各有不同,按照后进主要原因大体上可分为五种情况,其中班子软弱涣散的5个、经济发展落后的16个、社会矛盾突出的5个、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4个,民主管理混乱的1个,但这只是大体上的简单分类,实际上很多村不仅仅是一方面的问题,甚至还有以上五种问题以外的问题,做好整顿转化工作必须围绕实现“班子坚强有力、管理科学规范、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满意”的基本目标,认真研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整顿转化效果。在整顿转化过程中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班子,提素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是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的关键。要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整顿转化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先换思想再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原则,坚持教育培训先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切实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以及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使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普遍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班子不健全的,积极物色人选,加强培养,尽快配齐班子;对班子成员不团结的,通过谈心谈话、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加强思想沟通,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对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工作没有起色的村班子,要果断采取组织手段进行调整。我们这次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后进村任副书记,目的就在于尽快帮助改善部分相对后进村班子软弱涣散状态,尽快助提一下这些村级组织的整体战斗力。各乡镇党委也要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采取“派、调、引、选、培”五管齐下的办法,多层面、多渠道选拔后进村干部,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选优配强村级班子。要在适当时机组织部分后进村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让他们长知识、提能力、开眼界,坚定带领群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信心。要实行后进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备案制度,县委组织部直接掌握村党组织书记任免情况。要强化监督管理,积极推行契约管理、“双向承诺”、“双述双评”等办法,进一步健全村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年度创业承诺制和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掌握、准确评价村班子作用发挥情况及村干部履职情况,并严格兑现奖惩。要完善激励保障措施,有效调动和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抓队伍,强基础。要把相对后进村党员队伍建设作为整顿转化的基础工作来抓,围绕实施发展农民产业带头人党员和35岁以下青年农民党员“523”规划,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农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要根据后进村实际,着眼于打造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大力实施“双培”计划,提高党员“双带”能力,打造“能人型”党员队伍,采取结对帮带、定向培养等途径,真正把农村社会的“精英”吸收到党内来。要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频道、乡镇党校、广播站和村级电教点的作用,采取专题培训、考察学习等措施,全面提高农民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其率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锋和模范。要结合“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和农村区域性党建的推行,通过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党员示范岗、党群共富联合体等有效形式,不断完善后进村农民党员作用发挥机制,使之成为整顿转化工作的主力军。

三是抓产业,促增收。经济发展慢、群众收入低是相对后进村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经济上不去,也是后进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村连自身保运转都很困难,更谈不上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资金、物质上的帮助,群众对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就会缺乏认同感,村班子凝聚力就不强。因此,整顿转化工作中,必须把加快后进村经济发展作为一项硬任务,千方百计抓产业、上项目,增加农民收入。针对多数后进村思路不清、方向不明、发展无门的问题,要帮助后进村在理清和谋划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做文章,指导村班子立足当地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正确分析本村的优势与劣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找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要紧紧围绕当地产业规划和市场需求,确立产业项目,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要指导和帮助后进村研究制定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在规划制定上,既要符合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要求,更要考虑后进村自身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特征,体现自己的特色和比较优势。近期计划要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相对照、相统一,一张蓝图绘到底,增强规划、计划体系的有效性。各帮扶单位都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优势,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等方面提出具体帮扶措施,并逐项抓好落实,通过实实在在的措施,把后进村的经济搞上去,把群众的收入提上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整顿转化带来的实惠。

四是抓建制,促规范。从相对后进村的实际情况看,有章不循、财务不清、办事不公不仅仅是个别现象,有的还比较严重,群众意见很大。因此,在整顿转化过程中,要以决策有程序、参与有秩序、理事有章法、监督有成效为目标,着力完善议事决策机制、执行落实机制和监督评议机制,不断发展和完善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推动村级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要全面推行“四议三公开两报告”工作法,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大力推行契约化管理模式,完善执行落实机制。要不断健全完善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机制,落实群众对村务事前、事中、事后的评议监督权,发挥群众的主体监督力量和作用。要进一步规范后进村的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明确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和时限。通过规矩的制定和执行,努力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钱,不断推进后进村村级事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要切实提高后进村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治村的水平,增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解决、群众的困难有人过问、群众的疾苦有人关心。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教育引导他们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后进村和谐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五是抓重点,解难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急难问题,是调动后进村广大群众参与整顿转化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乡镇村党组织和帮扶单位、帮扶干部要深入群众,真心实意地倾听群众诉求,了解群众愿望,全面掌握情况,拿出具体措施。既要解决好后进村长远发展、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反响强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整顿转化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要研究建立社情民意收集分析解决机制,确保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及时反映到党组织,并得到妥善解决和处理。要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从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眼前能够办好的事情做起,对能够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要集中力量及时解决;对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作出说明;解决问题效果不好、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重新研究措施予以解决,直至多数群众认可。

六是抓场所,建阵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村级组织办公议事、服务党员群众、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阵地。在这些相对后进村中也有很多都存在危旧狭小甚至无活动场所问题,所以我们要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整顿转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落实。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各乡镇和帮扶单位也要予以大力支持,确保今年年底实现全覆盖。同时要坚持“建、管、用”相结合,按照方案中要求的“八有”标准,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与管理,以管促用,以用强管。努力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和党员学习、工作、活动的主阵地,成为农民群众收看电教节目、接受培训、咨询信息、参加文娱活动的综合场所,成为村一级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服务中心。

三、强化措施,确保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既需要后进村自身不断增强整顿转化的主动性,不等不靠,积极做好相关工作,更需要乡镇党委和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只有帮扶双方合力攻坚、密切协作,才能确保整顿转化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我们各乡镇党委和帮扶单位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务求实效的工作态度,把这项工作抓好抓细抓实。

一是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党委要把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组织,组建整顿转化工作队,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先进村与后进村结对制度。乡镇党委书记是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指导,要亲自抓、亲自调查研究、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实施指导、亲自解决问题、亲自督促检查,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各帮扶单位要结合“支农帮农强党建,扶村助户促发展”活动的开展,与乡镇党委和相对后进村党组织共同抓好整顿转化工作,从党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就业等方面提出具体帮扶措施,并逐项抓好落实,党组织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被帮扶村调查了解整顿转化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本单位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刚才,乡镇党委和帮扶单位签定了责任书,希望主要负责同志要真正重视起来,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兑现作出的承诺。下派到各村的副书记原则上与原单位工作脱钩,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行动准备,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到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实。要甘当“学生”不当“先生”,争当“主人”不当“客人”,珍惜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主动迎接考验,边干边学,转变角色,尽快从外行转变为内行,适应新岗位的工作要求。要注意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深入群众,了解农村,熟悉农业,经受艰苦环境的锻炼和考验,培养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汲取群众智慧,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能力上都合格的干部,出色地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工作任务,为今后的成长进步打好坚实的基础。组织部将对下派后备干部工作情况进行专门考核,作为今后提拨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是要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做好整顿转化工作,不仅要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更要善于把握工作规律,合理运用工作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一方面要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后进村的具体情况,逐村制定整顿转化方案,落实整顿转化措施,在着力点上有所侧重,在具体方式上灵活多样,做到一村一策,有的放矢,不搞“一刀切”。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研究和发现后进村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探寻带有普遍意义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集中”与“经常”的关系,相对后进村的整顿转化,是一项长期任务和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必须坚持集中整顿与常抓不懈相结合。既要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精力实施专项推进、重点突破,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突出问题,还要把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形成经常性的排查、分析和整顿转化工作机制,使之常态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在积极有效帮扶,实施外力助推,解决相对后进村自身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的同时,注重激发内力,充分调动和发挥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力量、智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整顿转化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内在动力。

三是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有关要求,通过宣传发动,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关注、关心和支持后进村转化整顿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注重整顿转化过程中的典型培树工作,对整顿转化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好做法、好经验,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以推广典型,带动全局,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引导和推动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地开展。

干部进村范文篇5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关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关乎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

1、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基层组织去落实,党的执政能力要靠基层组织来体现。近年来,我县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重心,贯穿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在改革创新中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很不平衡,一些村级党组织在号召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还不够强,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农村群众的意愿要求。我县排查出的31个相对后进村虽然在数量上不是很多,比例占全县建制村总数的10%,但对整个农村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却非常明显。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整顿转化,它将直接影响到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把后进村整顿转化作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加强后进村组织建设,真正把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好,为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实现强县富民目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农村是强县富民的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后进村既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农村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和难点。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战略、方针、政策的重大调整,“三农”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中央连续7年的1号文件都一脉相承地锁定“三农”问题,这为农村特别是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落后地区特别是这些相对后进村还存在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偏低、民主管理混乱、社会矛盾突出等诸多难题,亟待实施整顿转化。可以说,没有后进村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没有后进村群众的小康,也谈不上全县的小康。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关心和关注后进村的发展和进步、更加关心和关注后进村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通过整顿转化,加快后进村的发展速度,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发展能力,使之尽快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进而实现全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实质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应当看到,相对后进村的绝大多数群众都是贫困人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仍然十分困难,他们对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十分迫切。帮助这些后进村从落后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实现、维护和发展好群众的利益,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不仅需要后进村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各部门、各单位和企业都要把帮助后进村做好整顿转化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真正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切实增强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对后进村往往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矛盾积淀较深,有的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整顿转化工作难度很大。从我们对后进村的调查结果看,31个村的情况各有不同,按照后进主要原因大体上可分为五种情况,其中班子软弱涣散的5个、经济发展落后的16个、社会矛盾突出的5个、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4个,民主管理混乱的1个,但这只是大体上的简单分类,实际上很多村不仅仅是一方面的问题,甚至还有以上五种问题以外的问题,做好整顿转化工作必须围绕实现“班子坚强有力、管理科学规范、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满意”的基本目标,认真研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整顿转化效果。在整顿转化过程中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班子,提素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是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的关键。要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整顿转化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先换思想再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原则,坚持教育培训先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切实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以及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使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普遍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班子不健全的,积极物色人选,加强培养,尽快配齐班子;对班子成员不团结的,通过谈心谈话、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加强思想沟通,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对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工作没有起色的村班子,要果断采取组织手段进行调整。我们这次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后进村任副书记,目的就在于尽快帮助改善部分相对后进村班子软弱涣散状态,尽快助提一下这些村级组织的整体战斗力。各乡镇党委也要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采取“派、调、引、选、培”五管齐下的办法,多层面、多渠道选拔后进村干部,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选优配强村级班子。要在适当时机组织部分后进村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让他们长知识、提能力、开眼界,坚定带领群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信心。要实行后进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备案制度,县委组织部直接掌握村党组织书记任免情况。要强化监督管理,积极推行契约管理、“双向承诺”、“双述双评”等办法,进一步健全村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年度创业承诺制和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掌握、准确评价村班子作用发挥情况及村干部履职情况,并严格兑现奖惩。要完善激励保障措施,有效调动和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抓队伍,强基础。要把相对后进村党员队伍建设作为整顿转化的基础工作来抓,围绕实施发展农民产业带头人党员和35岁以下青年农民党员“523”规划,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农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要根据后进村实际,着眼于打造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大力实施“双培”计划,提高党员“双带”能力,打造“能人型”党员队伍,采取结对帮带、定向培养等途径,真正把农村社会的“精英”吸收到党内来。要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频道、乡镇党校、广播站和村级电教点的作用,采取专题培训、考察学习等措施,全面提高农民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其率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锋和模范。要结合“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和农村区域性党建的推行,通过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党员示范岗、党群共富联合体等有效形式,不断完善后进村农民党员作用发挥机制,使之成为整顿转化工作的主力军。

三是抓产业,促增收。经济发展慢、群众收入低是相对后进村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经济上不去,也是后进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村连自身保运转都很困难,更谈不上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资金、物质上的帮助,群众对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就会缺乏认同感,村班子凝聚力就不强。因此,整顿转化工作中,必须把加快后进村经济发展作为一项硬任务,千方百计抓产业、上项目,增加农民收入。针对多数后进村思路不清、方向不明、发展无门的问题,要帮助后进村在理清和谋划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做文章,指导村班子立足当地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正确分析本村的优势与劣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找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要紧紧围绕当地产业规划和市场需求,确立产业项目,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要指导和帮助后进村研究制定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在规划制定上,既要符合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要求,更要考虑后进村自身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特征,体现自己的特色和比较优势。近期计划要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相对照、相统一,一张蓝图绘到底,增强规划、计划体系的有效性。各帮扶单位都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优势,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等方面提出具体帮扶措施,并逐项抓好落实,通过实实在在的措施,把后进村的经济搞上去,把群众的收入提上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整顿转化带来的实惠。

四是抓建制,促规范。从相对后进村的实际情况看,有章不循、财务不清、办事不公不仅仅是个别现象,有的还比较严重,群众意见很大。因此,在整顿转化过程中,要以决策有程序、参与有秩序、理事有章法、监督有成效为目标,着力完善议事决策机制、执行落实机制和监督评议机制,不断发展和完善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推动村级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要全面推行“四议三公开两报告”工作法,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大力推行契约化管理模式,完善执行落实机制。要不断健全完善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机制,落实群众对村务事前、事中、事后的评议监督权,发挥群众的主体监督力量和作用。要进一步规范后进村的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明确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和时限。通过规矩的制定和执行,努力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钱,不断推进后进村村级事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要切实提高后进村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治村的水平,增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解决、群众的困难有人过问、群众的疾苦有人关心。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教育引导他们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后进村和谐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五是抓重点,解难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急难问题,是调动后进村广大群众参与整顿转化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乡镇村党组织和帮扶单位、帮扶干部要深入群众,真心实意地倾听群众诉求,了解群众愿望,全面掌握情况,拿出具体措施。既要解决好后进村长远发展、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反响强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整顿转化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要研究建立社情民意收集分析解决机制,确保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及时反映到党组织,并得到妥善解决和处理。要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从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眼前能够办好的事情做起,对能够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要集中力量及时解决;对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作出说明;解决问题效果不好、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重新研究措施予以解决,直至多数群众认可。

六是抓场所,建阵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村级组织办公议事、服务党员群众、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阵地。在这些相对后进村中也有很多都存在危旧狭小甚至无活动场所问题,所以我们要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整顿转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落实。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各乡镇和帮扶单位也要予以大力支持,确保今年年底实现全覆盖。同时要坚持“建、管、用”相结合,按照方案中要求的“八有”标准,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与管理,以管促用,以用强管。努力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和党员学习、工作、活动的主阵地,成为农民群众收看电教节目、接受培训、咨询信息、参加文娱活动的综合场所,成为村一级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服务中心。

三、强化措施,确保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既需要后进村自身不断增强整顿转化的主动性,不等不靠,积极做好相关工作,更需要乡镇党委和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只有帮扶双方合力攻坚、密切协作,才能确保整顿转化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我们各乡镇党委和帮扶单位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务求实效的工作态度,把这项工作抓好抓细抓实。

一是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党委要把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组织,组建整顿转化工作队,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先进村与后进村结对制度。乡镇党委书记是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指导,要亲自抓、亲自调查研究、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实施指导、亲自解决问题、亲自督促检查,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各帮扶单位要结合“支农帮农强党建,扶村助户促发展”活动的开展,与乡镇党委和相对后进村党组织共同抓好整顿转化工作,从党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就业等方面提出具体帮扶措施,并逐项抓好落实,党组织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被帮扶村调查了解整顿转化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本单位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刚才,乡镇党委和帮扶单位签定了责任书,希望主要负责同志要真正重视起来,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兑现作出的承诺。下派到各村的副书记原则上与原单位工作脱钩,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行动准备,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到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实。要甘当“学生”不当“先生”,争当“主人”不当“客人”,珍惜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主动迎接考验,边干边学,转变角色,尽快从外行转变为内行,适应新岗位的工作要求。要注意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深入群众,了解农村,熟悉农业,经受艰苦环境的锻炼和考验,培养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汲取群众智慧,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能力上都合格的干部,出色地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工作任务,为今后的成长进步打好坚实的基础。组织部将对下派后备干部工作情况进行专门考核,作为今后提拨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是要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做好整顿转化工作,不仅要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更要善于把握工作规律,合理运用工作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一方面要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后进村的具体情况,逐村制定整顿转化方案,落实整顿转化措施,在着力点上有所侧重,在具体方式上灵活多样,做到一村一策,有的放矢,不搞“一刀切”。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研究和发现后进村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探寻带有普遍意义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集中”与“经常”的关系,相对后进村的整顿转化,是一项长期任务和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必须坚持集中整顿与常抓不懈相结合。既要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精力实施专项推进、重点突破,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突出问题,还要把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形成经常性的排查、分析和整顿转化工作机制,使之常态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在积极有效帮扶,实施外力助推,解决相对后进村自身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的同时,注重激发内力,充分调动和发挥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力量、智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整顿转化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内在动力。

三是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有关要求,通过宣传发动,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关注、关心和支持后进村转化整顿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注重整顿转化过程中的典型培树工作,对整顿转化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好做法、好经验,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以推广典型,带动全局,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引导和推动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地开展。

干部进村范文篇6

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要求,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全市动员会议精神,对我县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形成合力,确保整顿转化取得实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关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关乎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

1、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基层组织去落实,党的执政能力要靠基层组织来体现。近年来,我县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重心,贯穿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在改革创新中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很不平衡,一些村级党组织在号召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还不够强,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农村群众的意愿要求。我县排查出的31个相对后进村虽然在数量上不是很多,比例占全县建制村总数的10%,但对整个农村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却非常明显。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整顿转化,它将直接影响到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把后进村整顿转化作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加强后进村组织建设,真正把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好,为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实现强县富民目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农村是强县富民的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后进村既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农村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和难点。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战略、方针、政策的重大调整,“三农”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中央连续7年的1号文件都一脉相承地锁定“三农”问题,这为农村特别是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落后地区特别是这些相对后进村还存在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偏低、民主管理混乱、社会矛盾突出等诸多难题,亟待实施整顿转化。可以说,没有后进村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没有后进村群众的小康,也谈不上全县的小康。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关心和关注后进村的发展和进步、更加关心和关注后进村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通过整顿转化,加快后进村的发展速度,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发展能力,使之尽快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进而实现全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做好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实质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应当看到,相对后进村的绝大多数群众都是贫困人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仍然十分困难,他们对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十分迫切。帮助这些后进村从落后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实现、维护和发展好群众的利益,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不仅需要后进村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各部门、各单位和企业都要把帮助后进村做好整顿转化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真正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切实增强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对后进村往往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矛盾积淀较深,有的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整顿转化工作难度很大。从我们对后进村的调查结果看,31个村的情况各有不同,按照后进主要原因大体上可分为五种情况,其中班子软弱涣散的5个、经济发展落后的16个、社会矛盾突出的5个、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4个,民主管理混乱的1个,但这只是大体上的简单分类,实际上很多村不仅仅是一方面的问题,甚至还有以上五种问题以外的问题,做好整顿转化工作必须围绕实现“班子坚强有力、管理科学规范、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满意”的基本目标,认真研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整顿转化效果。在整顿转化过程中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班子,提素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是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的关键。要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整顿转化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先换思想再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原则,坚持教育培训先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切实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以及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使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普遍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班子不健全的,积极物色人选,加强培养,尽快配齐班子;对班子成员不团结的,通过谈心谈话、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加强思想沟通,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对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工作没有起色的村班子,要果断采取组织手段进行调整。我们这次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后进村任副书记,目的就在于尽快帮助改善部分相对后进村班子软弱涣散状态,尽快助提一下这些村级组织的整体战斗力。各乡镇党委也要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采取“派、调、引、选、培”五管齐下的办法,多层面、多渠道选拔后进村干部,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选优配强村级班子。要在适当时机组织部分后进村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让他们长知识、提能力、开眼界,坚定带领群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信心。要实行后进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备案制度,县委组织部直接掌握村党组织书记任免情况。要强化监督管理,积极推行契约管理、“双向承诺”、“双述双评”等办法,进一步健全村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年度创业承诺制和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掌握、准确评价村班子作用发挥情况及村干部履职情况,并严格兑现奖惩。要完善激励保障措施,有效调动和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抓队伍,强基础。要把相对后进村党员队伍建设作为整顿转化的基础工作来抓,围绕实施发展农民产业带头人党员和35岁以下青年农民党员“523”规划,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农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要根据后进村实际,着眼于打造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大力实施“双培”计划,提高党员“双带”能力,打造“能人型”党员队伍,采取结对帮带、定向培养等途径,真正把农村社会的“精英”吸收到党内来。要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频道、乡镇党校、广播站和村级电教点的作用,采取专题培训、考察学习等措施,全面提高农民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其率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锋和模范。要结合“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和农村区域性党建的推行,通过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党员示范岗、党群共富联合体等有效形式,不断完善后进村农民党员作用发挥机制,使之成为整顿转化工作的主力军。

三是抓产业,促增收。经济发展慢、群众收入低是相对后进村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经济上不去,也是后进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村连自身保运转都很困难,更谈不上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资金、物质上的帮助,群众对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就会缺乏认同感,村班子凝聚力就不强。因此,整顿转化工作中,必须把加快后进村经济发展作为一项硬任务,千方百计抓产业、上项目,增加农民收入。针对多数后进村思路不清、方向不明、发展无门的问题,要帮助后进村在理清和谋划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做文章,指导村班子立足当地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正确分析本村的优势与劣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找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要紧紧围绕当地产业规划和市场需求,确立产业项目,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要指导和帮助后进村研究制定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在规划制定上,既要符合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要求,更要考虑后进村自身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特征,体现自己的特色和比较优势。近期计划要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相对照、相统一,一张蓝图绘到底,增强规划、计划体系的有效性。各帮扶单位都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优势,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等方面提出具体帮扶措施,并逐项抓好落实,通过实实在在的措施,把后进村的经济搞上去,把群众的收入提上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整顿转化带来的实惠。

四是抓建制,促规范。从相对后进村的实际情况看,有章不循、财务不清、办事不公不仅仅是个别现象,有的还比较严重,群众意见很大。因此,在整顿转化过程中,要以决策有程序、参与有秩序、理事有章法、监督有成效为目标,着力完善议事决策机制、执行落实机制和监督评议机制,不断发展和完善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推动村级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要全面推行“四议三公开两报告”工作法,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大力推行契约化管理模式,完善执行落实机制。要不断健全完善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机制,落实群众对村务事前、事中、事后的评议监督权,发挥群众的主体监督力量和作用。要进一步规范后进村的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明确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和时限。通过规矩的制定和执行,努力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钱,不断推进后进村村级事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要切实提高后进村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治村的水平,增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解决、群众的困难有人过问、群众的疾苦有人关心。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教育引导他们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后进村和谐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五是抓重点,解难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急难问题,是调动后进村广大群众参与整顿转化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乡镇村党组织和帮扶单位、帮扶干部要深入群众,真心实意地倾听群众诉求,了解群众愿望,全面掌握情况,拿出具体措施。既要解决好后进村长远发展、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反响强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整顿转化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要研究建立社情民意收集分析解决机制,确保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及时反映到党组织,并得到妥善解决和处理。要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从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眼前能够办好的事情做起,对能够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要集中力量及时解决;对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作出说明;解决问题效果不好、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重新研究措施予以解决,直至多数群众认可。

六是抓场所,建阵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村级组织办公议事、服务党员群众、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阵地。在这些相对后进村中也有很多都存在危旧狭小甚至无活动场所问题,所以我们要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整顿转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落实。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各乡镇和帮扶单位也要予以大力支持,确保今年年底实现全覆盖。同时要坚持“建、管、用”相结合,按照方案中要求的“八有”标准,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与管理,以管促用,以用强管。努力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和党员学习、工作、活动的主阵地,成为农民群众收看电教节目、接受培训、咨询信息、参加文娱活动的综合场所,成为村一级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服务中心。

三、强化措施,确保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既需要后进村自身不断增强整顿转化的主动性,不等不靠,积极做好相关工作,更需要乡镇党委和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只有帮扶双方合力攻坚、密切协作,才能确保整顿转化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我们各乡镇党委和帮扶单位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务求实效的工作态度,把这项工作抓好抓细抓实。

一是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党委要把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组织,组建整顿转化工作队,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先进村与后进村结对制度。乡镇党委书记是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指导,要亲自抓、亲自调查研究、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实施指导、亲自解决问题、亲自督促检查,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各帮扶单位要结合“支农帮农强党建,扶村助户促发展”活动的开展,与乡镇党委和相对后进村党组织共同抓好整顿转化工作,从党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就业等方面提出具体帮扶措施,并逐项抓好落实,党组织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被帮扶村调查了解整顿转化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本单位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刚才,乡镇党委和帮扶单位签定了责任书,希望主要负责同志要真正重视起来,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兑现作出的承诺。下派到各村的副书记原则上与原单位工作脱钩,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行动准备,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到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实。要甘当“学生”不当“先生”,争当“主人”不当“客人”,珍惜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主动迎接考验,边干边学,转变角色,尽快从外行转变为内行,适应新岗位的工作要求。要注意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深入群众,了解农村,熟悉农业,经受艰苦环境的锻炼和考验,培养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汲取群众智慧,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能力上都合格的干部,出色地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工作任务,为今后的成长进步打好坚实的基础。组织部将对下派后备干部工作情况进行专门考核,作为今后提拨任用的重要依据。HTtP//:

二是要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做好整顿转化工作,不仅要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更要善于把握工作规律,合理运用工作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一方面要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后进村的具体情况,逐村制定整顿转化方案,落实整顿转化措施,在着力点上有所侧重,在具体方式上灵活多样,做到一村一策,有的放矢,不搞“一刀切”。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研究和发现后进村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探寻带有普遍意义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集中”与“经常”的关系,相对后进村的整顿转化,是一项长期任务和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必须坚持集中整顿与常抓不懈相结合。既要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精力实施专项推进、重点突破,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突出问题,还要把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形成经常性的排查、分析和整顿转化工作机制,使之常态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在积极有效帮扶,实施外力助推,解决相对后进村自身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的同时,注重激发内力,充分调动和发挥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力量、智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整顿转化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内在动力。

三是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有关要求,通过宣传发动,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关注、关心和支持后进村转化整顿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注重整顿转化过程中的典型培树工作,对整顿转化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好做法、好经验,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以推广典型,带动全局,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引导和推动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地开展。

干部进村范文篇7

全市开展“干部进村入户”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纪委全会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市委、市政府在时期开局之年作出的一项事关全局工作的重大部署,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促进党风政风好转的一个具体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群众工作、密切干群关系、改进机关作风、培养锻炼干部、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精心组织,加强领导,确保活动的深入扎实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来,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宗旨意识,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团结、依靠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施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解放思想,创先争优,全力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为目标,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不断增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着力解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着力探索构建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主要任务

活动要实现“两个全覆盖”即工作组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工作队员足迹覆盖全市所有农户;突出“四个在一线”即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做到五个进农家”即党员干部进农家、利民实事进农家、政策法规进农家、信息技术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工作组要成为农村政策的宣传队、社情民意的调查队和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队。

(一)宣传政策。采取召开村民大会、举行形势政策报告会、走访农户等方式,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及法律法规等,促进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每个工作组必须在所联系的村(社区、居委会)召开1次群众大会或党员大会,进行政策宣讲。

(二)走访民情。深入农户,开展社情民意大调查,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忧、所盼。重点了解农村政策落实、民生改善情况,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以及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等,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和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提供依据。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典型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民情调查中,结合“三进三同三送”活动,每个下派干部都要记民情日记。每个工作组都要完成1-2篇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综合调研报告(5000字左右)有条件的可以结合本单位、本地工作撰写若干篇专题调研报告。

(三)兴办实事。结合基层实际,群众需要和部门职能,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农民群众多办解民忧、谋民利、化民怨的实事好事。重点围绕促进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帮助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饮水安全、就医、上学、务工等农民生产生活中突出困难和问题。重点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帮助建立完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规范管理,发挥作用,服务群众。大力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信息、送服务、送温暖等活动。帮助查找解决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帮助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每个工作组力争帮助群众办1-2件实事,解决1-2件实际困难,调处1-2件矛盾纠纷。

(四)促进发展。帮助制定、完善和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春耕备耕,促进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总结和推广农村能人致富门道,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种植养殖专业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帮助村级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每个工作组力争帮助联系村上1-2个项目。

四、组派方式

把“干部进村入户”活动与组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城乡互联、千村共建、万户帮扶”创先争优等活动结合起来(工作组派出单位要把驻点村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联系点)全市范围内,组织动员市直机关单位、各人民团体以及部分学校、企事业单位干部广泛参与,每个单位选派3-4人,组成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联系1-3个村(社区、居委会)驻村开展工作。

乡镇要安排干部配合工作组开展工作。工作组驻点村由市委、市政府统筹安排。各级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和安排此项工作,亲自到驻点村调研和指导工作(一般不少于2次)安排一名负责同志(领导班子成员)带队驻村开展工作,要选派精兵强将,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参与工作组。专班驻村的同时,各单位还可分期分批组织机关干部到驻点村开展调查研究。

五、活动步骤

具体分宣传启动、推进实施、总结表彰、成果运用四个阶段。

(一)宣传启动阶段

1召开动员会。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干部进村入户”活动动员会,对全市开展这项活动进行动员部署。

2组织干部培训。各单位要抓紧组织下派干部培训,对即将下派的干部进行农村相关政策、农村社会调查、群众工作方法等方面短期培训,以适应工作需要。

(二)推进实施阶段

1发动群众。工作组进村后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采取组织驻点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举办形势政策宣讲、召开村民大会、座谈会等形式,宣传发动群众,营造良好氛围。

2入户调查。工作组用一个月时间开展入户调查,将走访调查、典型调查和问卷调查结合起来,全面走访和调查农户。

3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组结合春耕生产,为基层和农民办实事。

4建章立制。5月下旬,工作组帮助驻点村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基层各项建设。

(三)总结表彰阶段

1总结工作。各单位认真开展工作总结。写出总结报告,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加强和改进“三农”工作的政策建议以及加强群众工作、改进机关作风的意见。

2开展考评。制定活动考评标准和办法,由市里统一组织,对各级各部门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各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3进行表彰。结合建党周年纪念活动,开展总结表彰工作,对在这次活动中组织较好、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表彰。

(四)成果运用阶段

各级各部门充分运用好民意调查成果,提出加强和改进自身工作的办法和意见。根据民意调查情况,为市委、市政府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提出政策建议。

六、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干部进村入户”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此次活动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检查督办工作。市直各单位和乡镇办都要成立相应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并配强工作专班,强化工作手段。

(二)工作推进机制。各单位领导小组都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定期研究和检查工作,狠抓落实。实行信息报送制度,各级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不定期地向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活动进展情况、工作动态、有效做法及典型经验等。

(三)加强检查督办。活动期间,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检查督办组,分阶段对各单位和各乡镇办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巡回检查督办,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防止活动走过场、流于形式,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干部进村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不断增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着力解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着力探索构建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工作任务

本次活动以“访乡亲、察民情、办实事、增感情、促发展”为主题,突出“四个在一线”,即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做到“五个进农家”,即党员干部进农家、利民实事进农家、政策法规进农家、信息技术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工作组要成为农村政策的宣传队、社情民意的调查队和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队。

(一)走访乡亲。全面走访农民群众,集中专访经营大户和农村能人,重点探访困难群众、困难党员,个别查访矛盾纠纷集中户,积极宣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和省、宜昌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了解掌握群众所思、所忧、所盼。

(二)体察民情。进村入户查惠农政策、查生产需求、查民生改善、查矛盾纠纷,重点了解农村政策落实、春耕备耕、民生改善和农村社会发展矛盾隐患,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等问题。

(三)兴办事实。结合基层实际、群众需要和部门职能,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促进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为重点,积极争取帮扶资金,帮助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治理、安全饮用水、就医、上学、务工等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查找和解决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帮助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法律、送信息、送服务、送温暖等活动,为农村群众多办解民忧、谋民利、化民怨的实事好事。

(四)增进感情。要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通过进村入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农民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要与困难党员、特困户、留守儿童等农村弱势群体结对子,帮助解决他们生产生活及学习中的实际困难。要与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科技带头人交朋友,鼓励他们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围绕项目争取、产业结构调整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重点工作出谋划策,牵线搭桥,协调服务。

(五)促进发展。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帮助各村制定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理清村级发展思路,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制定年度帮扶计划和三年帮扶目标,结合春耕备耕,协助抓好生产资料供应、实用技术培训,帮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总结和推广农村能人致富门道,培育龙头企业、种养殖专业大户,扶持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部门职能,积极帮助争取项目,量力而行提供物质资金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三、组派方式

把“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与结对共建、创先争优等活动结合起来。按照“两个全覆盖”的要求,成立“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工作组。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方大喜同志任队长,杨厚成同志和张晓丹同志为队员,驻洪治村开展工作。在专班驻村的同时,将分期分批组织机关干部到驻点村开展调查研究和义务劳动。

四、活动步骤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活动从2012年3月4日开始,为期3个月,分为宣传启动、推进实施、总结考评、成果巩固四个阶段。

(一)宣传启动阶段(3月4日至3月10日)

1、召开动员会。召开局党组会议,确定“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专班领导,组成专班人员,召开“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动员会,对开展活动进行动员部署。

2、组织干部培训。3月8日前,组织下派工作队员进行培训,下派的工作队员进行农村相关政策、农村社会调查、群众工作方法等方面短期培训,特别是要收集整理农民负担目录,让工作队员熟知农村政策,以适应工作需要。

(二)推进实施阶段(3月6日至5月31日左右)

1、发动群众。工作组进村后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采取举办形势政策宣讲、召开村民大会、座谈会等形式,宣传发动群众,营造良好氛围。

2、入户调查。工作组用一个月时间开展入户调查,采取走访调查、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等方式,遍访所有农户,了解农村情况。

3、制定计划。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完善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部门职能和村情实际,精心制定年度帮扶计划和三年帮扶目标,扎实推进对口帮扶工作。

4、兴办实事。工作组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为基层和农民办实事。

(三)总结表彰阶段(6月1日至6月15日左右)

总结驻村工作,撰写总结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三农”工作、群众工作、作风建设的对策建议。积极做好考评工作。

(四)成果运用阶段(6月16日至8月底)

充分运用民意调查成果,提出加强和改进自身工作的办法和意见。根据民意调查情况,为市委、市政府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提供政策建议。

五、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市局成立“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局党组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驻村工作组。

(二)健全工作机制。这次活动在市“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定期研究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快速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牵头单位报送活动进展、工作动态、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等情况。

(三)强化检查督办。在活动期间,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分阶段对活动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干部进村范文篇9

一、加强领导,深化思想认识

全市"三万"活动动员会后,市审计局迅速召开局长办公会和全体机关干部会,传达会议精神,研究活动方案,提出了"认真谋划,细致筹备,主动作为"的十二字工作方针,组建了工作专班,认真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全面高效的开展"三万"活动,切实达到惠民目的。

二、进村入户,开展"五送"活动

1。送政策。工作组带着认真编写的宣传资料,进镇九个驻村,一方面积极宣传深化农村改革的大政方针以及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精神,把党的政策精神、政府的温暖关怀送到了群众手中,另一方面,工作组成员进村入户访民情,听民忧,解民困,为农民增收致富出策出力。共发放宣传资料4500份,制定宣传栏9个,召开座谈会19场次,征集意见建议59条。

2。送温暖。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亲自带领全体班子成员到镇驻村开展送温暖活动,鼓励驻村的工作组克服困难,扎实工作,把党的惠农政策和温暖送到农民手中,不折不扣完成此次"三万"活动的每一项任务。同志还带领工作队员看望了20户特困户,送去慰问金4000元。他为各村发展出子,出计策,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经济,带动群众致富。还送去了3万元帮扶资金,以帮助驻村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

3。送子。工作小组与驻村干部一起,实地考察,深入了解驻村规划,指导驻村因地制宜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工作。一是指导江汉村、明星村、边湾村、罗垸村、四房村的道路绿化带种植了大范围的观赏树种,达到了美化绿化效果。二是指导在雷锋村和双桥村建设绿色示范乡村,主要针对两村道路旁种植观赏树种和对房前屋后和沟渠边种植经济林,同时加强了两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村农业生产条件,村委会大力组织开展了沟渠疏挖、农田整治活动,工作组协助村干部筹措了建设资金,督促村沟渠疏通,加强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协助双桥村、雷锋村规划了5000多亩棉花高产实验田;协助中原村完成了沟渠整理4000余米,帮助筹集资金2万余元;在驻村植树近2000棵,帮助筹集资金2000元。

4。送技术。工作组利用自身会计专业知识,用审计人独有的眼光,指导驻村认真开展了"三资"清理工作,切实摸清了村集体资金收支、资产存量、资源使用的"三资"家底,登记造册,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评议监督,对存在的问题督导整改到位,确保村"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同时开展了会计专业知识培训,教会村会计如何做好账,教会村干部如何看清账,如何管好账。

5。送服务。根据市三万办的要求,工作组在网格化管理,村级资金筹措、环境整治等方面做好了服务工作。一是按照"合理定界、规模适当、地缘相近、无缝对接、方便管理"的原则,指导驻村建立了规范高效的农村网格化管理站,实现了全面覆盖,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二是在双桥村开展"洁万家"的活动,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三是针对雷锋村需建立的18公里的水泥路,工作组协助村干部筹措了建设资金,督促了村道路建设,改善了农村环境。

三、统一行动,开展"六个一"活动

干部进村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坚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继续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改善农村民生,建设蓝天、绿地、碧水的美丽新。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三个全覆盖。努力实现所有农户全覆盖、所有机关干部参与活动全覆盖、环境卫生整治全覆盖,让农民群众普遍受益,机关干部普遍受锻炼,收到“财经成本低、政治成效大”的效果。

(二)坚持实事求是。不提超出群众承受能力的要求,不喊脱离实际的口号,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围绕农民群众所关心的改善农村环境问题,兴办一二件力所能及的实事,严防增加农民负担和新增村级债务。

(三)坚持政府统筹协调。乡(镇)、村委会是实施“三万”活动的责任主体,农民群众是清洁家园的建设主体,要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要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自觉投身到活动中来,自主筹资投劳,建设美好家园。

(四)坚持资金统筹集中使用。此次活动涉及面广、任务艰巨,资金需求量大,要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情况,广泛筹措资金,本着各负其责、各尽其力、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的原则,将各方面筹措的资金捆绑起来、集中投入。

(五)严格落实责任。要按照工作分级负责、资金分级筹措的要求,加大组织发动、资金筹措、项目实施的力度。要对活动开展全过程和实际成效加强检查督办,严格结账兑现。

三、活动重点

此次活动以完善村庄环境设施、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改善村容村貌,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促进乡风文明、生态文明为主要任务。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一)宣传政策。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使工作组成为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宣讲队、工作队;广泛宣传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促进村容整洁、建设生态文明、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性、紧迫性;宣传农村筹资筹劳和“以奖代补”政策,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广泛参与。

(二)走访农户。利用春节期间和春耕前后时间,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返乡农民工、生活困难群众等,开展“送温暖”活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中去。

(三)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发动群众进一步完善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重点是垃圾清运、环境整治、道路维修和村庄绿化等。具体内容包括“两清、两建、两化、两创”。

“两清”,即清垃圾、清沟渠。清扫、收集、转运和处理村庄及周边的垃圾,整理和清除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的杂物;清理、疏浚村庄及周边排水沟、下水道、池塘的污泥、杂草和杂物。实现村庄整洁、环境美好,村庄内及农户房前屋后无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杂物乱堆、管线乱牵、棚舍乱搭、畜禽乱放现象。

“两建”,即建垃圾池(房)、建村庄道路。在村内按户数配置若干个垃圾桶,社区配备垃圾回收箱,兴建垃圾池。做到每个社区建有垃圾收集设施,村内建有垃圾处理设施,探索和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处理体系。对村庄内损坏的道路进行整修或兴建,达到村庄道路畅通无阻。

“两化”,即美化、绿化。对村庄环境进行美化,可考虑在村民集中活动的场所及进村道路旁安装路灯。对农户房前屋后、村庄道路、沟渠两旁以及村庄周边空地进行绿化,结合庭园经济,努力实现“户平新增10棵树”的目标。

“两创”,即创建“幸福村落”、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把“三万”活动与“幸福村落”创建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在“三万”活动和“幸福村落”创建中,深入开展以环境卫生星为基础星的“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比活动,做到“三万”活动、“幸福村落”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比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促进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四)建立机制。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的基础上,结合“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建立健全和不断创新长效保洁机制;建立分级负担、各负其责的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体系长效运行机制,明确县、乡(镇)、村、户的责权,认真落实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正常运转的经费。

四、活动步骤

此次活动从2013年12月5日开始,至2013年3月5日结束,分两个阶段开展。

(一)宣传发动。(2013年12月5日至12月31日)

1.局党组要召开“三万”活动动员部署会,使工作组干部及时掌握联系村环境整治的工作任务、操作规程及技术要求。同时工作组要及时参与联系村所在乡镇的有关动员部署会议,以便安排具体活动计划。

2.工作组要迅速进村入户,采取召开村民会议、党员干部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政策,充分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动员农民群众筹资筹劳开展村庄环境整治。

3.工作组要会同乡(镇)、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选好整治项目,搞好规划设计,制定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完善村规民约,指导农户整治美化庭院环境卫生。

4.工作组要积极组织开展“支农惠民行动”。动员机关干部、企业、民间组织以及农村回归创业人员等开展捐赠活动,广泛筹集村庄环境整治资金。

(二)整治落实。(2013年1月4日至3月5日)

1.按照全县总体部署和乡(镇)、村环境整治规划,充分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组织实施整治项目,全面启动农户庭院环境卫生整治美化活动。

2.工作组进村入户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宣传新一轮“三万”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返乡农民工以及生活困难群众,开展帮扶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3.根据村情,制定适宜的污水处理,以及垃圾收集、贮运、处理办法。认真落实我局“四个一”措施,即一户配置一个垃圾桶、一个社区配置一个垃圾回收箱、村委会附近建一个垃圾池、整治一村委会公共厕所。鼓励和帮助村民再放前屋后种植果树等多年收经济作物。

4.为村委会注入1万元帮扶资金,协助村委会争取农村“一事一议”资金,同时争取从该镇人民政府筹措一定资金,专门用于以上四个措施的落实和村委会的新建工程。

5.引导农民群众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发动群众对整治好的项目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建立起长效管护机制。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领导。局党组要加强对所联系村“三万”活动的指导与督办,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研究部署“三万”活动,亲自到驻点村调研指导,活动的组织宣传、资料的收集上报等日常工作。

(二)落实政策。要根据农民群众意愿、现实需要和资金筹措情况,整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通村公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低效林改造、农村能源与电气化等涉农项目资金,用于支持“三万”活动中的村庄环境整治。积极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企业、社会团体以及其他有识之士投身农村各类公益事业建设。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三)建立机制

1.实行属地管理。乡镇党委、政府是本辖区“三万”活动的责任主体,工作组要坚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强化检查督办。工作组要分阶段对联系村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巡回检查督办,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3.加强信息交流。工作组要及时向县“三万”活动办上报信息,反映活动进展情况、工作动态、典型经验以及遇到的突出问题,并做好活动相关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收集整理。

(四)创新工作。在工作推进中抓好四个有机结合,即“三万”活动与“幸福村落”、“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有机结合,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机结合,与冬季农业综合开发有机结合,与基层党建有机结合。在工作方法上坚持“两带两促两有”,即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充分发挥集镇的窗口与引领示范作用;坚持以点带面,点面互促,努力实现户户有整治效果,组组(社区、村落)有示范户。

六、纪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