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争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5:10:03

纷争范文篇1

本文作者:党玮玺工作单位:兰州城市学院

体育课程文化的全盘西化论

体育课程文化的全盘西化论以文化进化论解释体育课程文化,坚持文化的一元性和文化发展的单向性,认为任何文化都处于整个文化进化的某一阶段,因此,不同体育课程文化之间是可比较的,有先进和落后、高级和低级之分,而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文化往往则为这种比较提供了元评价标准.对我国体育课程而言,要坚持体育课程文化的时代性,改造中国传统体育课程文化,就必须承认体育课程文化的一元性,承认体育课程文化进化主义,从而陷入以牺牲传统体育课程文化民族性为代价的欧洲中心主义.我国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学”,认为被封建统治者提倡的“中学”无实无用,只能培养俗懦、鄙夫,认为洋务派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等于是“以牛为体,以马为用”,把马的四蹄接在牛肚子下面“从而责千里焉,固不可得,而田垄之功又以废也.”因而是“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9]其基本精神与顽固派无别.再如,陈序经在《中国文化之出路》中提出“西洋文化是世界文化的趋势,质言之,西洋文化在今日,就是世界文化.”胡适认为,对于全面接受外国文化,要死心塌地,“不要怕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惰性已尽够保守那旧文化了……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都应该充分收受.”[10]在体育上,他们根据进化论原理主张运动强身,从全面发展教育的角度论述体育是强兵之基,复国之本,在体育课程文化选择中主张全面学习西洋兵操,于是学校体操一科,竟以尚武为唯一之目的,以兵式为必要之教材.此风一开,弊窦丛生,一般无知识、无道德之营弃之兵士,宽一跃而为学校教师.品类不齐,非驴非马,既不识教授为何物,酗酒狂赌,好勇斗狠,无所不为.不一年学校之名誉扫地,社会之信仰尽失,学生父兄,多仇视体操一科.至今尤有余毒也,此吾国学校体操第二时代,为最伤心之时代也.[11]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提出后,进化过程便从关于整个世界的形而上学的一般进步过程中分离出来,“进化”概念具备了自己独立的内涵.文化进化论的创始人斯宾塞进一步把它明确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并把它引入文化领域.然而文化进化论是关于文化的经验说明,缺乏对文化之深层的价值思考;其次,文化进化论衡量文化发展的标准是狭隘功利主义的,“军国民体育”课程文化正是这种狭隘功利主义的表现;再次,在文化理想上,文化进化论坚持把欧洲文化设定为理想的核心,把文化的进化看作是一个泛欧化过程.[12]体育课程文化的全盘西化论者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进化论的基础上来选择体育课程文化,认为在世界上一定存在着最为先进的体育课程文化,体育课程改革就应该全盘学习所谓的先进的体育课程文化.以致在我国的体育课程研究之中充斥着西方的“话语”和“范式”,虽然出现了表面的理论繁荣,但更多的是“西体中用”,明显缺乏体育课程文化的主体意识.表现在我国传统体育课程思想的断裂与流失、对外来课程理论的文化奴仆盲从心态、局部共同体组织松散、问题域不明确、命题与话语体系的依赖等.[13]站在西方文化中所构建的教育理论立场来评价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现实,以表达我国的体育课程与教学现实真的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如我国在讨论《体育党玮玺:论我国体育课程文化选择中的中西文化之争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的背景时,大量引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现实数据来说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迫切性,认为我国的体育课程与教学便成为“机械的、僵化的“”泯灭了学生的天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的”“非人的,无人的”的教学.正如有学者指出,全球化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在这里,西方世界的价值观、时尚和观念正在传播,其影响力之大,以至于将窒息单个国家的民族文化.[5]

体育课程文化选择的思考

突破体育课程的本位文化视界,努力实现体育课程文化进步主义.文化的可分忻性使得中西文化的融合和文化重组问题成为可能,那么如何从根本上避免使文化融合由一种创新过程变成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同化?对于这一问题,在目前还没有一种成熟的理论来突破二者之间的完全对立.显然,要彻底解决这一传统争论需要彻底突破本位文化的根本视界,实行一种新的文化批判的方法论原则———“视界转换”[12],即体育课程文化的“换位思考”,只有打破体育课程本位文化的视界局限,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才能更为清晰地认识和分析不同体育课程文化,克服不同体育课程文化认识中的片面性,为体育课程文化融合成为全新的现代体育课程文化提供可能性.所以,对中西方在不同时期的体育课程文化的认识与分析,不仅需要考查它的体育课程文化传统、社会时代背景、教育文化传统等,还需要在中西体育课程文化的对比、参验中去客观、理性地分析和研究.例如,我们对中西体育课程文化中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考查中会发现在我国体育课程文化中对于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的不足和西方体育课程文化中对学生个性的过度张扬.这对于打破长期以来存在的中西体育课程文化之争中的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进化主义之间的对立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站在各自本土体育课程文化的立场上,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我们无法对中国重统一、重师道的体育课程文化和西方重个性、重自主的体育课程文化进行孰优孰劣的区分,因为,每一种课程文化都是自身文化选择的结果,都代表了各自文化特性.文化进步主义是对文化之深层意义的阐释,属于文化形而上学范域.它坚持一种文化世界主义理想,这种理想认为,通过文化的涵化、融合和重组,一种涵盖所有文化的“超文化”类型———“世界文化”的产生是可能的“.世界文化”是包含特殊的普遍,它既容纳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同时又以人类普遍的、永恒的价值作为理想的核心统一人类文化.而这种价值是在不同文化的交往、对话和交融中建立起来的.在由经济全球化引发政治、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体育课程如何面对课程文化全球化进行文化选择?尽管全球化教育的背后往往隐含着一定的西方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全球化教育家则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新的殖民主义者,不合理地向发展中国家传播他们的观点,并且以为他们是在帮助这些国家.[14]本文认为,只有努力实现体育课程文化进步主义,既不是固守传统,也不等于全盘西化,而是通过各种体育课程文化的相互作用、吸取和融合,使中国体育课程文化走向世界文化.只有这种理解才能真正超越传统本位论和全盘西化论的两极对立,超越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进化主义的两极对立,从而促进我国体育课程文化的创新与变迁.4.2构建我国体育课程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体育课程文化选择多元化在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教育全球化的今天,仅仅依靠上文提及的体育课程文化进步主义思想还远远不够,不能彻底解决体育课程在文化选择中的中西文化之争,文化和教育全球化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全球化,各国的体育课程能够取长补短,在坚持文化进化论的基础上实现体育课程文化的交融、丰富体育课程文化内涵等;另一方面,一些人担心全球化正导致一种“全球文化”的产生,在这种文化里,最强势的以及最丰富多彩的价值观(主要指西方文化)会压倒地方性传统和习俗的力量,最终仍然陷入西方“文化中心”泥潭之中.本文认为在体育课程文化选择问题上,构建我国体育课程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显得非常必要,它应当包括: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的体育课程本质文化,热爱祖国、热爱本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力,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平等互助、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科学创新等体育课程精神文化,民主、有机的体育课程制度文化,平等、多元化的体育课程管理与实施文化和科学合理、结合实际的体育课程评价文化等.这种价值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以人为本为宗旨,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充满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现代气息,同时又引领和包容各种体育课程文化.以这样一种体育课程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坚持体育课程文化进步主义思想,从我国基础教育国情、我国体育课程现实出发,结合我国体育课程历史传统,在借鉴中外体育课程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谋求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道路,才能少走弯路、歧路,[15]也谋求体育课程文化选择中的中西文化交融与重组,走体育课程文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纷争范文篇2

一、医患纠纷调解工作机制

(一)成立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组

(二)工作程序及要求

1、区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诊疗护理常规。医学院、医院、航天医院(以下称三大医院)应当在适当场所设置医疗纠纷协调办公室,明确3至5人负责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并公布受理医患纠纷投诉的部门、地点、电话等,畅通患者投诉渠道;同时建立责任倒查追究机制,并在公安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内部治安保卫机构,加强治保人员的配备、培训,健全内部治安保卫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发生医患纠纷后,三大医院要自行组织相关专家对引发医疗争议的过程开展自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医疗过失和责任轻重程度,然后再进行医患协商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报区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组办公室(区卫生局);区属医疗机构要立即将医患纠纷发生的具体情况(患方采取的不法方式、参与人数、户籍地、引发事件原因等)报告区卫生局。区卫生局对医患双方达成一致性意见的处理结果进行备案,对医患双方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要立即报告调解工作组组长,并通知调解工作组相关成员赶赴现场牵头做好调解工作。

2、在医患纠纷发生现场,区司法局要协同卫生部门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教育疏导工作,解答相关政策、法律问题,并提出依法处理的参考意见,引导医患双方依法妥善解决医患纠纷。区卫生局一是要调查了解医患纠纷的基本情况,审核医疗机构依法履责、依法执业、规范执行诊疗常规等方面的情况,必要时组织专家对全部或部分环节进行核实调查;二是对医疗争议涉及的相关证据进行固定,依法受理医患双方提起的尸检或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并按法定程序委托相应的法定机构开展工作;三是对医疗争议涉及的相关药品及医疗用品进行查封,并及时送检;四是立即将开展处置工作的情况进行登记、备案。

3、辖区内三大医院(医附院、医院、航天医院)发生医患纠纷时,区卫生局到现场后,要立即报请市卫生局派人主持医患纠纷的调解工作;区属医疗机构发生医患纠纷时,区卫生局要立即组织人员对发生争议的诊疗过程进行调查,并及时妥善依法处置。

4、区调解工作组现场处置中,发现患方有封门堵路、故意损坏医疗机构财物、殴打医务人员等严重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并经劝说无效需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时,调解工作组组长要立即将相关情况报告区政府应急办和区维稳办。区政府应急办按规定程序向有关领导报告。

二、医患纠纷引发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机制

(一)成立医患纠纷处置维稳工作组

(二)工作程序及要求

1、医患纠纷引发突发性事件后,区政府应急办接到区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组报告,应立即通知区医患纠纷处置维稳工作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及事发镇、街道相关人员赶赴现场会同调解工作组组长参加处置工作。

2、区处置维稳工作组组长负责牵头调度、协调和督促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及时、有序开展因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无特殊情况不再组织医患双方进行调解。

3、区公安分局接到区应急办指令后,按照处置维稳工作组组长要求立即组织警力赶赴现场,一是开展教育疏导,制止过激行为;二是依法处置现场发生的违法行为。患者死亡的,应劝说患方将尸体移送殡仪馆,如患方拒绝,则应按相关规定配合医疗机构依法将尸体移送殡仪馆。

4、宣传部门要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督,引导新闻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医患纠纷及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严禁炒作和误导。

纷争范文篇3

1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

社会因素、医疗因素,患者及家属都是引发医疗纠纷的因素。在此着重谈一谈与医务工作者关系密切的医疗因素,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常存在一些引发医疗纠纷的隐患:

1.1不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看诊医师负责制不落实,主要表现个别急诊病人无病历、会诊无记录;收住病人的首次病程记录、住院病历、出院小结的主诉、病史记录常出现矛盾;各项检查资料的诊断、时间等内在关系不一致;个别医生推收病人,重要技术操作实行之前未签名;不执行三级医师制度,个别医生把自己分管床位当做自己权力范围,不向上级医师请示。

1.2不执行术前制定的手术方案在施行手术过程中,随便改变手术部位:如某医院例1,有位患者,手术通知书是下肢手术,上台后手术医师认为是小手术,违章先行上肢手术,接着下肢,术中出现出血性休克,引起右下肢缺血性肌挛缩。例2,有位患者因车祸致右髌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股骨闭合性骨折,手术通知单方式是施行髌骨、胫腓骨手术,但术者上台后为显示自己的实力,行股骨骨折内固定术,结果下不了台。

1.3责任心不强,医德医风不良造成漏诊、误诊在就诊过程中不重视物理检查,不望诊、不听诊、不触诊、不叩诊;管床医师对自己分管的病人不做仔细检查,对病情发展不认真思考研究;如某医院例1:有位颅脑外伤病人,经抢救后急诊清醒,诉“胸部疼痛”,管床医师既不照片,也不认真进行检查分析,认为是“胸部软组织挫伤”后病人疼痛加重。病人一再要求拍片示“肋骨骨折”;例2:一股骨颈骨折病人,门诊拟“腰椎间盘突出”收住院,主治医师接诊病人,科主任查房二次,做了CT,磁共振,腰椎检查,住院多天后最后从照片确诊“股骨颈骨折”转外科治疗。

1.4不执行有关处方规定开大处方有些医生为了单纯追求处方提成,不是根据病情需要开药,基本是问病开药,也不做相关的诊疗物理检查,造成病人及家属意见大,经济负担很重。

1.5医护人员在执行工作过程中,对制度不落实,发错药,输错液体现象时有发生。

2提高病案管理质量是减少医疗纠纷的保证

2.1做好病历的终末质检,确保病案质量医疗诉讼举证最主要的依据是病案,病案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对出院病历归档病案室后,加强终末病历的质量检查工作,对入库前的每一份病历均进行认真、仔细检查,对不合格的病案坚决退回科室,限期修正完善,确保每一份病案质量都是合格的、优秀的,有效预防医疗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从实质上提高了病案质量。

2.2建立健全病案管理制度为加强病案管理质量,必须建立一整套病案管理制度,如:各类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出院病案借阅制度等,使每一份病案从出院结账到病案室的回收、登记、整理、消毒、ICD-10编码、电脑录入、装订、上架、归档都有一套严格的签收、核对制度,从而彻底杜绝病案的丢失。

2.3做好病案的复印及封存病历的保管工作因医疗纠纷发生时,当事人或家属要求封存病案,病案室应按照有关规定协助上级部门对病历进行封存,并负责将封存病历存放、保管。自2002年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要求复印病历资料的人数越来越多,对复印病历的人员,将按照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证明资料进行认真审核后,才将允许复印的客观病历内容复印后加盖复印章并做好登记。

2.4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做好窗口服务工作病案室工作以前主要对内负责本院医疗、科研、教学病历调阅之需,内部员工大多数了解工作程序和要求,所以工作容易开展。目前对外接待工作多于对内,主要为病历需求者要求办理查询、复印病历。病案室不属于患方的直接治疗部门,但当患者对医院的治疗、护理、收费等不满时,可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到我们病案室的工作人员身上,此时我们每位工作人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我们就应注意观察患者和家属表情,在工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语气技巧,认真倾听患者的抱怨,多向患者解释,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化解医患矛盾和不必要的误解,做到协调人际关系、平息矛盾,从而维护医院的声誉和形象,使患方心情由不好变好,心情好的更好,让他们满意而归。

3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

3.1各临床科室必须重视医疗安全,建立防范医疗卫生纠纷事故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文件,结合本科室实际,认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安全和实行医院感染等管理的全员教育,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新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执业医师法》等内容,必须认真学习理解,并贯彻执行,吸取教训,查找科室引发医疗纠纷及事故的隐患,防范于未然。

3.2科室领导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医疗质量管理上,狠抓“三基“,“三严”的教育和训练,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和技术素质,增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质量第一、服务第一”思想。学习掌握好与患者沟通的艺术和技巧,加强年青医生的临床技能训练,提高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

3.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技术操作常规的落实。做到制度管人,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医疗法、施行大型手术等,必须向上管理部门报告、审批;抢救急、危、重病人,应按急诊有关规定先抢救病人,需紧急手术时施行手术,不能强调先交费,先交按押金等手续,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纷争范文篇4

商品房包销是盛行于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一种商品房销售方式,后被引入我国内地。它在促进商品房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诉讼。但目前国内法律法规对商品房包销尚无具体规定,导致了实践操作中的无序和混乱,同时也造成部分诉讼案件结果的互相矛盾,使当事人难以适从。因此,有必要在相关立法中对于商品房包销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笔者在此仅根据办案实践经验对于商品房包销的法律属性略作分析并就其关键法律问题的立法建议进行探讨。

一、商品房包销的实践操作模式及主要特征

目前实践中的商品房包销行为的一般做法是:出卖人(多为开发商)与包销人签订商品房包销合同,约定在包销期内,出卖人将一定数量的(已建成的或未建成的)商品房,在确定包销基价的前提下,交由包销人以出卖人的名义与买受人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包销期限届满,包销人与出卖人根据实际销售情况结算包销佣金,并由包销人以约定的包销基价买入未出售的剩余商品房的行为。其主要操作环节是:

1、开发商授权包销人全权销售一定范围的商品房;

2、双方确定商品房包销基价;

3、不论商品房是否能够售出,包销商必须定期向开发商支付确定额度的商品房价款;

(或者是:根据已完成销售的情况,包销人定期按照包销基价向出卖人支付已完成销售的包销款项)

4、商品房销售后,超过包销基价部分为包销商的经营收入;

5、如果低于底价售出,其不足底价部分,由包销商向开发商补偿;

6、包销期限届满,由包销人按照包销基价购入全部未售出的商品房。

根据上述商品房包销的实践操作模式,可以分析出商品房包销的主要特征为:

1、包销期内,出卖人与包销人之间系关系。

在包销期限内,包销人始终以出卖人的名义推广、销售商品房。通常商品房销售合同仍由出卖人与买收人直接签署,也有一些包销模式中由包销人作为人在合同上盖章。

2、包销人的包销行为具有高风险性。

包销人的高风险性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包销期内的商品房售价不得低于包销合同约定的包销基价,否则,差价部分由包销人负责向出卖人补偿;其二,包销期满,未完成销售的剩余商品房由包销人按照包销基价一并购买。

3、包销人具有较大的权限。

基于包销人承担了主要的价格风险和市场风险,一般包销合同都约定包销人具有较大的权限,通常包括了广告策划制作、宣传定位、销售定价、营销方式等,并且一般包销人的行为都是独家排他,即出卖人不得另行将包销范围内的商品房自行销售或委托第三方销售。

4、包销期满,未能完成包销目标的商品房由包销人购入。

在包销期限届满,包销人如未将包销范围内的商品房全部售出,则按合同的约定按照包销基价购入剩余的商品房。对于这部分剩余的包销商品房,包销商与开发商之间的关系为买卖关系。

二、商品房包销行为的法律属性

虽然在实践中各方对于商品房包销的操作模式的分歧不大,但是对于商品房包销的法律属性却存有多种意见,从而导致各方对于商品房包销行为的法律规范适用的意见相左。归纳而言,对于商品房包销的性质认定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

(一)说。

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是人在权范围内,以被人的名义独立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人。在商品房包销中,出卖人将商品房的全部或部分让包销人销售,在包销中是以出卖人的名义对外销售,销售商品房的法律后果由出卖人对外负责。因此,持说者认为,商品房包销是一种行为,并且,大部分情况下,商品房包销是排他的独家行为。

(二)买卖说。

持这种观点的认为,包销行为是一种买卖行为,包销人最终购买所包销的商品房,包销人虽以出卖人的名义销售商品房,但实质上是包销人在为自身利益销售商品房。包销价格的确定,已在出卖人和包销人之间成立了买卖关系,只是未生效而已。从民法理论来分析,买卖合同在实际上有两种含义:其一,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财产所有权给买受人,买受人向出卖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其二,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其财产权(包括财产所有权,但除财产所有权外还有其它各种财产权)给买受人,买受人向出卖人支付价款的合同。一般认为,第一种含义的买卖合同,即转移一定实物的财产所有权的合同为“实物买卖”;第二种含义的买卖合同,除实物买卖外,还包括“权利买卖”。依买卖说的理论,商品房包销就是第二种含义上的买卖行为,即包括“权利买卖”和实物买卖。

(三)两合行为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包销行为既不是一种简单的买卖行为,也不是一种纯粹的民事行为。它是一种既同行为相似,又同买卖行为有联系,在包销期内为一种委托关系,包销期届满后则为一种买卖关系,集两者于一体的新型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旦开发商依包销合同将特定的商品交由包销商处分后,自己对该商品房便丧失处分权。其一,包销行为是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开发商与包销商在合同中特别约定包销行为附有一定的期限,一旦期限届满,开发商与包销商之间的代销关系即行终止,同时发生以剩余房屋为交易标的的买卖关系。其二,包销行为是含有性质的行为。在包销期限内,包销商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而只能以开发商的名义对外销售,其以开发商人的身份联系客户。商品房的出售方是开发商,购买方是客户,包销商以开发商人的身份出现,客户与开发商之间构成买卖关系。其三,包销行为又是一种以约定期满后,所包销的房屋仍未销售告罄,包销商应按约定的价款全部买入的行为。依“两合行为说”的观点,商品房包销行为作为一种兼容与买卖特征的新型民事法律行为,同时受到制度与买卖制度的调整。

相对而言,上述三种观点中,持两合行为说观点的人更多一些。但笔者认为,上述三种观点均只反映了包销行为的表面特征,但从实质上分析,商品房包销行为应当是一种特殊的行为,主要理由是:

诚然,从形式上看,包销合同的内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包销期限内,包销商对外推销包销房时是以开发商的名义,自己作为人。第二阶段即包销期限届满,如包销房未全部售完,剩余的包销房则由包销商按包销价买入。从以上两个阶段的表面现象来看,包销行为是兼有行为与买卖行为两种特征的两合行为。

但是,从实质上看,包销人订立包销合同的目的在于通过第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全部包销范围内的商品房的销售工作,从而取得销售差价作为报酬。第二阶段的买卖关系并不是双方签订包销合同时所期待的合同目的,买卖关系也并非必然发生,其发生必须有两项前提条件:其一为包销期限届满;其二为包销范围内还有剩余商品房未完成销售。买卖关系是对于包销人未能完成包销任务的一种违约责任,也是对于出卖人的一种风险转移的保障。

这种违约责任或者说是保障的约定不应影响包销行为的性质认定。如同抵押行为,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可拍卖、折价受偿抵押物,但并不因此而将抵押行为认定为抵押与买卖的两合行为。又如同买卖行为,在有些买卖合同中会约定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已收取货物(或款项)不予退还,但也并不因此而将此类买卖行为认定为买卖与赠与的两合行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商品房包销行为的实质还是出卖人与包销人之间的一种行为,是随着房地产市场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其特殊性在于,人根据结果提取报酬或承担责任(补足差价、购入未销售房屋)。

三、商品房包销在实践中易发生争议的问题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发中,商品房包销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营方式,一方面起着搞活二、三级房地产市场,促进商品房流通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直接调整商品房包销行为的法律规范几乎是空白,包销行为操作不规范、运作无序性、约定不明确等等,导致包销合同纠纷案件不断出现。现对包销过程中易发生争议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一)包销合同的签订主体是否影响包销合同的效力;

商品房包销合同中委托方通常是房地产开发商,而作为受托方包销人的情况则多种多样,有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咨询(中介、经纪等)公司、动拆迁公司,甚至还有个人。究竟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作为包销人并无定论,也常常是庭审过程中双方争论的焦点。

对此,笔者认为,根据合同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无效。现并无法律或行政法规对于包销人或房地产销售人的主体资格要求作出强制性规定,故公司和个人均可作为包销人。并且,虽然建设部颁布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中介服务机构销售商品房的,受托机构应当是依法设立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但该规定本身属于部门规章,并非法律或行政法规,且该规定亦非强制性规定。并且在《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法律责任第四十二条中对于“委托没有资格的机构销售商品房”的情况的法律责任也仅为“处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为此,笔者认为,无论是公司或个人所签署的包销合同均有法律效力,但应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责任。

此外,有必要指出,实践中存有一类情况是,开发商为了达到提前销售、回收资金的目的,在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与个人或公司签订包销合同,包销商品房的数量很少甚至仅为一套,并提前收取房款。对于此类包销合同,虽然形式上属于包销,但实质上是一种取得预售许可证前的变相销售,应当认定为无效。

(二)包销合同的签订时间是否影响包销合同的效力;

由于大多数委托包销的开发商是为转移价格风险和市场风险,而将预售商品房委托包销人包销的,因此包销房屋通常均为尚未建成的商品房。有的开发商未雨绸缪,在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就与包销人签订了包销合同。对于此类合同的效力,亦属于争议的焦点。尤其是持买卖说观点的人士,认为在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签订包销合同,违反了关于预售的强制性规定,应当被认定为无效。

对此,笔者认为,包销行为本身法律属性为行为,并非买卖行为,因此签订包销合同与是否取得预售许可证并无联系。虽然包销合同中存有包销期满包销人购买剩余包销房屋的买卖条款的约定,但该约定本身附有成就条件(包销期满和有剩余房屋),并非在签约之时所发生的买卖行为,而是在包销期满后发生的买卖行为,只要在该包销期满之日前取得了预售许可证,该买卖条款的约定仍然有效。

因此,包销合同的签订时间并不影响包销合同的效力。但是,在履行包销合同过程中,开发商与购房者签定预售合同的行为则必须在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后。

(三)包销款项的收取是否影响包销合同的效力;

实践中,关于包销款项的支付,通常是根据已完成销售的情况,由包销人将全部已完成销售的房款转付开发商,或将已完成销售部分的包销基价转付给开发商。但也有部分开发商,要求包销人的付款与销售情况脱钩,即不论销售情况如下,由包销人按照约定期限支付全部包销房屋的房款。

对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开发商与包销人之间的关系为委托关系,包销人实施行为的后果由被人承担,故包销人根据销售情况在收取了购房者支付的房款后转付开发商的操作方式符合关系的规定;而包销人在未完成销售的情况下,先行向开发商支付房款的行为事实上是一种融资行为,属于无效行为。但对于包销合同而言,应当认定为部分无效(融资条款无效),而非全部无效。

并且,如果包销人向开发商先行支付房款的时间发生在包销房屋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则开发商也将因违反商品房预售的规定而承担行政处罚责任。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支付时间在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但若包销人向开发商支付款项的比例低于包销房屋总价的20%,且款项性质约定为定金,则根据《担保法》的有关规定,该部分款项支付的约定仍然有效。

(四)关于包销房屋销售后发生的税赋承担以及违约责任分担的问题。

由于包销房屋实现销售后,作为开发商取得房款为包销基价范围的房款,包销基价范围外的款项根据包销合同的一般约定,均由包销人取得。因此,实践中开发商往往不愿意承担差价部分的营业税等税费,由此而产生开发商在包销合同中约定由包销人支付差价税费或开发商与购房者签订阴阳合同逃避差价税费等情况。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开发商与购房者签订的预售合同中,大部分违约责任的计算依据均为总房款,如面积误差的处理,而开发商往往认为自身仅收取了包销基价内的房款,包销基价外的房款由包销人收取,因此违约责任应由包销人按比例承担一部分。

对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是开发商混淆了与包销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虽然包销合同约定包销人取得的款项为超过包销基价的部分,但并不代表包销人收取了房款。包销人收取的款项性质是包销酬金(该酬金的计算方式是超过包销基价部分),该酬金的支付方是开发商而非购房者,只是在操作过程中直接在购房款中进行抵扣而已。因此,开发商仍然应当基于购房合同中约定的款项承担相关税赋及违约责任。

纷争范文篇5

1药患纠纷的成因

1.1药师因素

主要包括服务态度和服务技巧。

(1)在取药高峰时段,面对众多的取药患者,药师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容易急躁,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着急把药品发到患者手中,对药物的使用方法解释不清楚,甚至有时推委到医生那里,让患者感受不到良好的服务而心生怒气。

(2)有些药师在发药给患者时,态度生硬,不注意药学服务的语言及方法,对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解释不够耐心、细致,会让患者及家属误解而产生纠纷。

(3)有些药师调配处方时注意力不集中,喊错患者姓名或因接听手机而中断工作,有的药师平时不熟练业务,加之动作缓慢,结果让病人取药等候时间过长,患者因而会表现出不满和不信任,容易引发纠纷。

1.2医生处方因素

(1)有证据显示,由于医生对药物作用、不良反应、适应症、禁忌症、规格、数量、用法等信息不够了解从而导致处方不当普遍存在…。对不合格处方,药师有权拒绝调配,药师要退回处方让医生修改合格后才能调配,多数患者不理解,认为多此一举,有些患者怕麻烦不愿或拒绝去医生处修改处方,却要求药师自己修改处方,此时若有处理不妥,患者往往迁怒于药师,给药师与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潜在冲突诱因。

(2)医生对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规定不十分清楚而导致开具处方不合要求,如把普通药品与这类药品开具同一张处方或超量开具这类药品。开具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料不全,如缺少疾病诊断书、身份证等,使用这类药品的患者或家属心情都比较沉重烦躁,以为交了钱就能取药,不理解专业的药事法规反而认为药师故意刁难,常常引发纠纷。

1.3配方发药差错因素

由于有些药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不强,思想不集中,没有认真执行四查十对,容易出现配方差错,如少发、多发、漏发、错发。

1.4药品质量因素

(1)药品的外包装破损或因挤压变形,但内部完好,药师把这类药品发到患者手上,患者从心里上不能接受而药师解释不到位而会引发误会。

(2)药品的外包装盒陈旧,包装材料粗糙,标签印刷模糊,感观不佳,容易使患者对药品质量产生怀疑而要求退换,不能满足其要求而易发生纠纷。

1.5退药因素

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在实际中,医院门诊药房常遇到发药后有患者要求退药的情况,这是常见而又不好处理的问题,极易发生纠纷。本院制定了较完善的退药制度,对退回的药品要按规定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患者却不理解,不配合,不肯耐心等待,要求药房人员立即给予办理,往往得不到满足而引发纠纷。

1.6药品价格因素

每一年的药品换标期间,药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患者对取药间隔时间不久,同种药品的价格却相差不一。加上媒体对医院药品价格的负面宣传,使患者对医院药品价格较敏感,听不进药师的解释而引发纠纷。

1.7患者因素

(1)患者个人素质不一,有时会维权过度,一旦个人利益或者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满足就发牢骚或投诉而引发纠纷。

(2)缺乏相应的医学、药学知识,期望值过高,认为药到病除,治疗效果达不到要求就认为买的是劣药、假药,继而责备药师,而一旦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就认定是药物质量有问题,进而产生纠纷。

2防范措施

2.1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1)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窗药师岗位的主要职责。通过改变排班模式,安排年轻熟练的药师在一线窗口发药,在取药高峰期间合理分配药学人员,保证他们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2)建立差错登记制度,每月及时通报差错事件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奖罚分明,减少差错事件发生。

(3)相关部门加强监督,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规范医生的处方行为,医院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制度,做好处方评价工作。

(4)做好药品价格变动的公布,除了在门诊大厅的电子屏幕公示药品价格外,还要在药品换标时期利用电脑程序提醒医生并告之患者药价的变化。

2.2加强业务学习、加强药学服务

(1)良好的药学服务是消除药患纠纷的保证。药学服务实施的关键是药师。优良药学服务的核心是精湛的药学技术水平,所以要经常组织药师的业务学习,定期考核,这样才能使药师在工作中利用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药学实践经验,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为避免药患纠纷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转变思想,改善服务态度,要以热情、礼貌、大方的工作态度来对待每位来取药的患者,若发生处方不合格或退药等因素,要耐心地告知必要的程序,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化解矛盾,防止纠纷。

(3)在工作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和尊重患者,对患者的合理要求尽快尽力满足。增强服务意识,注意语言表达,提高交流技巧,在服务中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构建和谐的药患关系。

(4)做好窗口发药交待工作,如患者有用药疑问,药师应耐心、详细地进行就解答,直至患者明白为止,避免患者用药失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5)开展用药咨询,帮助患者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并加强对国家有关药品管理法规的宣传,使患者明白自已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配合药师的工作。

纷争范文篇6

转基因技术,是指将一种作物里含有特殊物质(如能够抵抗某种特殊疾病)的基因段通过生物技术移植到另一种作物上,从而使这种作物也具有这种性质。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基因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重要分支的转基因工程技术在解决粮食间题上大放异彩。美国科学家将镇草宁除劳剂基因转人大豆植株细胞,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能抗除草剂,遗传性稳定,这就使除草剂的使用量减少40%,农民每英亩的田地可节省大约30美元。一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有利于保护环境,并能加快光合作用或提高作物抗病害、抗盐碱、抗干早的能力,以增加作物产量。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在有如此多的优越性的背后,隐藏着人所不知的危险。1998年,苏格兰罗伊特研究所的普斯陶伊教授的研究表明:实验鼠在食用转基因土豆ro天后,其肾脏、脾和消化道都出现了损伤。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转基因玉米的花粉能导致蝴蝶幼虫死亡,因而直接威胁到蝴蝶的生存。欧洲约克营养实验室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们对大豆过敏的比例已经增加了50%,而大豆正是转基因技术被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作物。美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则说,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成分异黄酮减少了。因此,一些环保组织和消费者团体要求政府无限期地暂停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原因是广大公众对转基因作物有疑虑,以及缺乏科学依据证明转基因作物具有长远的安全性。

但各国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对这些危害的态度却截然不同。美国在转基因技术开发领域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因此美国是转基因产品商业化生产的积极倡导者。而大多数欧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普遍对转基因食品感到疑虑,尤其是在英国出现“疯牛病”以及比利时等国二恶英污染事件发生后,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质量已成为国际贸易的焦点。人们担心科学家难以控制转基因技术,基因可以按照预定的程序在细胞内制造蛋白,但它被转移到另一个机体中,蛋白可能自身发生变化或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生物学上的混乱。

2.世员组织规则面临的挑战

据国际农业生物应用机构(ISAAA)的统计,1998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的销售额是12亿至15亿美元。1995一1998年的全球销售额是23.8亿美元。同时,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质量、品种。营养及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多数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消费者的利益,设置了严格的食品进口法规。而转基•因食品的出口国则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贸易保护措施,要求进口国取消限制。双方贸易摩擦不断,其中美欧之间的对抗最为激烈。世贸组织成立后,各方均向它寻求支持。在世贸组织协议中,与转基因食品贸易关系最为紧密的是《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S)。这个协议是用于规范食品安全和动植物健康的法规,该协议将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规定为保护成员领土内人类、动植物生命或健康。但该协议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拒绝转基因食品进人成员市场。然而,按照《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的宗旨,缔约各方有权采取“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叮的措施,在“必需”时,可采取某种并不符合协定规定或义务的措施,如拒绝进口、限制贸易等。签订《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的初衷是防止以保护国内工业为借口而滥用非关税壁垒,但由于技术原因,该协议的条款内容模糊不清,这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纠纷埋下了隐患。毋庸置疑,转基因技术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那些使用转基因技术的生产者获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因此,转基因食品的出口国就会认为那些不允许进口转基因食品的国家实施贸易管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保护其国内低效率的农业。而限制转基因食品的国家则辩解说其设置贸易壁垒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国居民的生命和(对外经济贫易大学学报)2〕汉,年第5期健康。对于转基因食品,虽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不利影响,但这也不能说明它们是安全的。这一点就成为了双方争执的焦点。以美国为代表的出口国认为,由于没有科学证据,按照《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抵制转基因食品进口的贸易管制是不适当的。而以欧盟为代表的一方则援引《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的规定,坚持在获得有关转基因食品长期影响的证据之前,不会给转基因技术发放许可证。由于在短期内无法客观地证明限制转基因食品的做法是否恰当,争议双方可能请求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出面处理,如果世贸组织根据不充分的信息作出裁决,则其信誉将会受到质疑,如果世贸组织以证据不全为由拒绝受理则会使各方均感到不满,世贸组织的支持率便会日益减少。其实按照(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的本愈,希望各国能将争议搁置,等待国际标准组织制订出标准后再作处理。然而国际标准制订的前提是能达到科学上的共识,如果在短期内无法就转基因技术的长期影响形成一致意见,国际标准组织就必须等到有充分的证据才会制订标准,这又将问题推给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处理。此外,由于每一种转基因技术产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均不相同,必须分别进行分析,人们怀疑这些工作量将远远超出国际标准组织的承受力,因此在未来几年内,不大可能对种类繁多的转基因产品制订标准。

关于转基因食品贸易,还有一种可能性,即进口国允许转基因食品在其国内市场销售而不是拒绝给这类产品发放许可证,但要建立严格的标签制度,以供消费者在完全了解的情况下作出选择,例如法国就公布了一项关于产品标签问题的法令,转基因食品必须贴标签。然而,这样做的前提是消费者必须充分信任标签制度,这意味着他们确认产品与标签的内容相符,要保障这一点就必须建立严格的检测制度,而这又会引发新的贸易纠纷。因为转基因产品在外观上与一般产品并无区别,用肉眼检测通常是不可能的,所以检测必须采用化学方法。如果检测机构清楚地知道所要寻找的移植基因,检测还比较容易,但事实上,检测机构往往不知道需要检测的基因种类。此外,对每一次基因检测都要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费用十分昂贵。出口国就会认为这种检测是一种变相的贸易壁垒,其目的是增加其出口产品的成本从而限制其贸易量。使消费者信任标签制度的另一种选择是实施认证和监控制度,以防止转基因食品和一般食品混在一起销售,例如澳大利亚就实行了这种制度以向欧盟保证其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牛肉不含荷尔蒙激素。但对于大多数转基因产品来说,这样做的成本高得惊人,尤其是对于加工食品和粮食作物,建立和实施认证监控制度是不现实的。

3.对中国的启示

转基因技术进人21世纪农业领域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当前中国不少研究机构也在加紧研究开发基因技术,例如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和上海农学院合作,将抗菌肤基因转到水稻里,培育出的植株能抵抗水稻常见的白叶枯病,并能稳定遗传。然而我们应当认识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虽然到目前为止的证据表明,与转基因技术所创造的利益相比,其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小,但在彻底了解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之前,我们应加强对转基因技宋的管理和控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l)从长远观点讲,国家应从基础着手制订转基因作物的生产、加工的技术规范和标经贸论坛准。短期则应加强对转基因技术商品化过程的控制,尤其是转基因食品在投放市场以前必须做相关的化学检验。这不仅能促进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开发,更重要的是保护我国的贸易利益。

纷争范文篇7

一、关于本案的意义

从1999年的刘燕文诉北京大学及其学位评定委员会案,到2009年的西北政法大学“申博”复议案,跨度10年,两个案件都给人们带来了对我国学位制度的反思契机,两个案件都被评价为“里程碑”式的案件,而前一案件的结局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提示了后一案件的发展走向,起码可以说,在中国目前阶段尚未制定解决该类纷争的具体法规范的情况下,仅以程序法治的原则来进行判案,尽管可以说有其必要性,也能体现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其可行性则是不能不令人质疑的。

1999年,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了刘燕文的起诉,并依法作出一审判决,曾一度成为令学界和实务界为之欢欣鼓舞的标志性事件之一。然而,该案的第二审予以发回重审,海淀法院只能以过了时效为由驳回刘燕文的诉讼请求。一度受理并作出判决的案件,竟然不能中断其时效!不容否认的一点是,该案的结局恰好证明了,仅以程序法治原则判案而没有具体法规范支撑,要获得实质性救济是很艰难的。

2009年,西北政法大学“申博”复议案,作为中国高等学校对教育行政部门提起行政复议的“第一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案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为人们思考我国的学位制度,思考对于高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冲突从内部调解到选择行政复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思考专家和学术的独特品位及其在现代教育评价中的定位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和途径。

然而,该复议案的发展走势基本上可以从前述刘燕文案的结局得到一定的参考。且不说关于本案提起行政复议是否依法、受理是否依法、主体是否适格、程序是否合法等问题在实务界和理论界皆有不同观点,单就提起复议后乃至将来诉至法院后,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和法院作出行政诉讼判决将面临无相应法规范依据的难题这一层面来考虑,该案的发展走势也许会很令人尴尬。我的观点是——该复议案件的提起本身是否有足够的立法依据尚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对该案件的审理因无相应法规范可依,因而决定了其结果将必然地无法依法作出支持申请人申请的复议决定,如果将来提起行政诉讼,同样也无法依法作出支持诉讼请求的判决。

尽管如此,本案的重大意义并不会因为其结果或者发展走势如何而受到影响。

本案给人们提供了思考的契机,理论界的深入剖析一定要全面展开,切忌浅尝辄止,仅停留在实务描述的层面,甚至仅“提升”为政治评议高度,而不去进行深层次的学术理论探讨和架构。只是说这样的案件很重要,一定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学位制度改革,促进学位制度中的程序改革,助推整个教育法制的发展,等等,就像刘燕文案之后我国学位法立法工作一直在进行却至今没有完成一样,相应的立法不能及时跟进,岂不枉费了该案的作用和意义?!

二、对我国学位制度的总体认知

我国1980年制定并于1981年起施行的《学位条例》,所确立的是国家学位制度,在学位制度安排上注重行政管理方面的功能,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与当时我国刚刚恢复高等教育和初创学位教育的现实相一致,在其后一个时期中确实发挥了规范、引导和促进我国学位制度乃至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位条例》对学位授予单位的规定非常粗放,只是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可以授予学位的学科名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经国务院批准公布。

三、“新增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的合理性问题

(一)新增单位应当着眼于特定学科而不是整个学校

招收硕士生、博士生的资格,应当只是基于某一个学科的实力而授予,而不是以某大学的综合实力为标准。具体说来,即使某大学诸多方面的指标皆不上档次,但如果该校的某个专业学术水平很高,则该专业应当具有招生资格;即使某大学某专业的诸方面指标都不上档次,但某专业的某位教师学术造诣很深,则该教师就应当有资格带硕士生、博士生。这是学位制度本来应当最为关注和作为其正当性支撑的要素。

(二)新增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在期间设置上的不合理性

在没有法规范支撑的情况下,搞一个规划,将迄今为止每隔2年进行一次的学位点评审制度改为以8年为期的新增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申报制度,且不说其合法性问题,仅就这种期间设置上的不合理性来说,就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我国高等教育需要不断发展,每一所高等院校都在不断发展之中,从媒体报道可以看出,许多学校为申博而不遗余力,这种趋势有助于推进学校增加相关领域的投入,最终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新增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在指标分配上的不合理性

关于指标分配的问题,这绝不是仅将其归于“计划经济的色彩”便能够作出正确判断的问题。问题没有那样简单。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分配指标,而且指标配置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稀缺资源帕累托最优配置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问题的关键在于,相关指标配置应当在充分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标准,建构确认和决定等一系列完整的程序,并且,整个过程应当是透明的,作出决策的理由应当是公开的,相关理由起码在业内人士看来应当是明白的、充分的,因而是可以理解、具有可支持性的。

教育资源的调配,应当体现公平、公正与合理的理念。本案所涉及的这种指标配置,很难让人得出体现了这种理念的结论。陕西省分到2个名额,而参加“申博”的有8所院校,陕西省学位委员会认为这8所院校都已具备申报资格,这也说明各院校的情况大致相当,没有悬殊的差异,其不同只是每所院校皆有各自专长的专业学科而已。既然如此,陕西省就应当有8个名额,却只得到2个名额。这种名额配置之不合理性可见一斑。并且,本来是不同类型的院校,其专业领域不一样,研究内容不一样,学科性质不一样,根本就没有可比性,正所谓“异类不比”。将不同院校的一些数据放到一起,一味强调某院校比另外的院校更有资格或者没有资格,这种做法本身是值得商榷的。

四、评审标准、程序与诚实信义的问题

“限额”促使8所并无实质可比性的院校进入了利益角逐之中。作为“申博”的各院校,本应当如实地填报自己的数据,靠自己的实力努力打拼,通过正当程序,进行公平竞争。这应当是其参加“申博”角逐的基本前提。在坚持了这一前提的情况下,“申博”失败,除了首先从自身找原因之外,通过各种途径寻求救济,包括申诉、行政复议乃至提起行政诉讼,都是值得肯定的。

本案所反映的有关评审标准不明确和程序不健全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同时,在“申博”过程中有些院校数据造假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程序维护公正?不见得。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只有正当程序或曰公正程序得以正确运用的情况下才能够维护公正。那些不公正、不正当的程序,或者那些本来公正、正当的程序一旦被用歪了,不仅不能维护公正,而且还会冠冕堂皇地排挤公正,维护不公正!在这里,对程序公正问题不想深入展开,只谈在数据造假情况下如何体现诚实信义原则。

我所讲的“诚实信义”原则,是日本的用法,它大致相当于我国通用的“诚实信用”原则。之所以不采用“诚实信用”这个术语,是想特别突出“义”字。讲义气,容不得造假。这是最简单的命题。

五、关于评审运作规程的两个问题

本案中专家组设计是有问题的。这是此次研讨会与会代表的一种共识。关于专家组应如何构成、专家组的构成应如何兼顾专家的专业素养及学科均衡,以及专家评审应如何定位等问题,人们已进行了诸多探讨,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只想就有争议的评审运作过程中的两个问题补充阐述我的观点。

六、关于救济途径和方式

关于本案所涉及的主体资格、行为属性(阶段性、过程性、成熟性乃至其对相关权利、利益和地位影响的重大性)等问题,以及程序正义和专家评审结果的效力、定位等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这里无法全面展,只想强调一点,即就目前的制度架构而言,从本案的实效性解决的角度来看,首先进行申诉,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采取积极补救措施或者所采取的措施难以令人满意的情况下,再启动复议程序,乃至最后提起行政诉讼,这可能是比较稳妥的途径选择。

“申博”失败后,西北政法大学于4月20日向陕西省政府递交了《行政复议申请书》。我对其选择这种救济途径的勇气表示敬佩,对本案的重要意义也有充分的认知。但是,现在进入了8月份,不仅已过了2个月的复议期限,而且也超过了可以延长的1个月期限,迄今尚未看到关于本案后续进展情况的报道。

纷争范文篇8

第五节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春秋”“战国”特点;春秋争霸的四个时期;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能够认识战争是政治经济变革在军事斗争上的反映,对加速奴隶制瓦解和促进封建制形成所起的作用。

2.提高学生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分析春秋战国战争的能力。这些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给社会生产也带来极大破坏。但是,客观上又促进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进步。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大国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

2.春秋战国时期,为战胜对方,各国都重视选拔人才,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客观上加速了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产生。

3.春秋战国长期激烈的兼并战争,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和民族融合。

教学难点:客观辩证地评价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分清春秋战国两个不同时期:

①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②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

①“春秋战国”大变革时代的特点: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②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A.奴隶制经济基础动摇,政治上王室衰微,分封制已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

B.新兴地主阶级形成,各诸侯国掠夺土地和人口以扩大统治范围,进行长期争霸兼

并战争。

讲授新课:

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1.东周的建立与王室衰微

①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即洛阳)。史称东周。

②周王东迁后,周王室不再被诸侯所重视,逐渐成为各强大诸侯的附庸。

2.春秋争霸的四个时期

⑴“周郑交质”时期:春秋初年,诸侯中郑国首先向周天子挑战。郑国以帮助周平王东迁有功,其势力发展很快,郑庄公首先称霸,有两个重要事件:①“周郑交质”,即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人质。②郑庄公打败周桓王,周桓王被射伤肩部,天子威信扫地,周王室从此一蹶不振。

⑵齐桓公称霸时期:

①齐是周初姜尚的封国,春秋时已发展成东方大国。

②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霸业达到顶峰。

A.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以达到“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目的;

B.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借以发展齐国势力。

C.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兰考),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

霸主地位。

⑶晋楚争霸时期:

①前632年,晋文公图霸中原与楚成王发生冲突,导致晋楚城濮大战,楚军大败,晋

文公与诸侯会盟,成为中原霸主。

②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后晋楚又大战于邲,晋军大败,楚庄王称霸中原。

引导学生阅读“楚王问鼎”的故事,以说明楚庄王号令天下之野心。

⑷昊越争霸时期。

①春秋末年,崛起于长江下游的吴国和钱塘江流域的越国相继称霸,已是大国争霸的

尾声。

②前496年,吴王阖闾大举伐越,受重伤死于中途。其子夫差立志报仇,三年后大败

越王勾践。吴王阖闾图谋霸业,至夫差终成霸主。

③越王勾践卑身事吴,卧薪尝胆,立志复国,终于灭吴,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

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1.春秋后期到“战国七雄”政治格局的形成;

①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被周王封为诸

侯,正式分晋。

②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废掉原来的姜氏而为诸侯。

③“战国七雄”政治格局的形成: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七雄指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盛的诸侯国。指导学生阅读《战国兼并形势图》,掌握七雄的地理位置。

2.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四个时期

⑴魏国独霸中原时期。

①三家分晋以后,魏国最强。

②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国势大增,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

③独霸中原。魏文侯不断向外扩张,初具霸业规模。

⑵魏齐争霸时期。

①公元前4世纪中叶,齐国与魏国围绕中原战局,展开了军事和政治上的激烈斗争。②齐国经过桂陵之役和马陵之战,两次打败魏国,代替魏称霸中原。

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介绍“围魏救赵”、“围魏救韩”和孙膑用“退兵减灶”之

计,战败庞涓的著名战例。

⑶秦齐互帝时期。

①公元前4世纪后期,秦国经商鞅变法,由弱变强,向东扩张,屡败韩魏,一跃成为

西方强国,形成与东方齐国双雄对峙的新格局。

②秦国因一时难以征服东方六国,秦昭王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尊齐泯王为东帝,

自称西帝。这样,秦齐出现暂时的互帝局面。

⑷秦国独霸时期。

①公元前3世纪以后,楚齐两强衰落。

②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秦打败赵国。至此,秦国独强,无敌于天下,东方六国

灭亡已成定局。秦国开始进行统一战争准备。

3.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性质:

战国时期的战争,除扩大地盘,掠夺人口,激烈混战,与春秋相似以外,开始具有封建兼并战争的性质,以后逐渐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民族发展和融合的重要时期。

2.周边各族的发展。

①在北方、东北:有肃慎、东胡、匈奴等草原游牧民族。其中战国后期的匈奴,其首

领头曼单于在今内蒙古五原地区建立了头曼城。匈奴与战国时的赵、燕、秦都发生

过战争。

②在中原地区:有战国时鲜虞族建立的中山国。

③在西部:有月氏、乌孙、义渠、羌等。他们是今甘肃、新疆一带的古老民族,其中

义渠(今甘肃宁县)是西北最强的戎族。

④在西南部:有巴、蜀、夜郎等民族。

⑤春秋时,南方以楚、吴、越为中心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

纷争范文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春秋

战国

政治

诸侯争霸: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

七雄争霸;

公元前4世纪中期,齐魏强盛;

公元前3世纪以后,秦国称雄

战争

晋楚的城濮之战

齐魏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秦赵的长平之战

民族

周边民族:北有匈奴、东胡,西有戎,南有越

各民族逐步融合

教学建议

复习课设计

第五节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一、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让学生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中国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即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这一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不断。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统一与各民族的融合。

二、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1、讲清诸侯争霸战争的实质

2、齐桓公称霸

由学生回忆齐桓公是如何实现霸业的。

3、晋楚争霸

让学生记住晋楚先后称霸中原的时间,以及晋楚争霸中的重要战役城濮之战。

4、吴越争霸

让学生记住吴越两国先后在南方称霸。阖闾与勾践是春秋后期的霸主。

三、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1、战国七雄争霸格局的形成

要求学生记住七雄争霸格局形成的重要历史事件。明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表明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上升,并在与旧势力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要求学生记住公元前4世纪中期和公元前3世纪以后,战国局势的特点以及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重点——齐桓公争霸

春秋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战争频繁,诸侯争霸。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齐国成为强国。又以“尊王攘夷”为口号,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获得外交优势。终于公元前7世纪中期,确立了中原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重点——战国七雄争霸

春秋末年,晋国和齐国卿大夫中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与旧势力的斗争中,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政权,被周王正式承认为诸侯。即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经过春秋长期的战争,到战国初年,只剩下二十多个诸侯国,其中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最为强大,形成了“战国七雄”的格局。七国之间战争不断,此时,战争开始具有封建兼并战的性质,以后逐渐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统一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与西周时期相比,表面上看是诸侯割据纷争、统一局面破坏,但实际上却孕育着统一的必然趋势。其原因如下:第一,西周末年,周天子权威已受到破坏。东周初,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统一局面已不存在。第二,从经济上来说,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第三,从形式上来说,逐步实现着局部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比西周时的“八百诸侯”相比,显然是大大进步了,更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和区域统一已经出现。第四,从人们的要求来看,统一成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共同愿望和人心所向。第五,从民族关系上来说,民族凝聚力增强,“华夷之辩”观念相对淡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这些因素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统一趋势明显加强了。同时为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评价问题

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财富,相互争战,故有“春秋无义战”之说。争霸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人民怨恨战争,渴望统一。争霸战争的客观后果是大国拓展了疆域,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加强了集权的趋势,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同时又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战争又客观上促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加强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应兼顾动机与效果,辩证统一地观察分析争霸战争。

典型例题

例题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右图中,战国时期韩、赵、魏都城的相应标号依次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

答案:B。

例题分析:这是一道填图型单项选择题,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图文结合、历史地理综合能力。赵国在北方,曾修长城以防匈奴,魏国在中间,韩国在南方,最为弱小,最先为秦所灭。故选B。

例2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答案:A。

例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型单项选择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的分析能力。秦国能称雄于七国主要原因不在BCD三项,它们只是秦称雄的一个方面,秦的强大不仅指经济发展,还包括军事强大,政治稳定等诸多因素,这就需要一次较为彻底的变法,即商鞅变法。故选A。

例3从西周初期分封至秦统一前,一直作为诸侯国而存在者是图中的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例题分析:此题为识图选择题,是历史和地理综合能力题,主要考查地理学科的识图能力、历史事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历史思维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西周初年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秦统一前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显然,秦统一前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只剩下齐、燕。图中①给了都城临淄,正是齐,①可以确认。图中④给了都城蓟,正是燕,④可以确认。图中②给了都城郢,应是楚,它不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而是后来自封的。图中③给了都城邯郸,应是赵,是战国初年三家分晋而建立的。因此,符合题意要求的是①④。

例4春秋时期最典型的政治特点是()

A.周王室不被诸侯重视B.社会制度大变革

C.井田制瓦解D.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答案:D

例题向析:此题为最佳选择题,是历史学科能力综合题,主要考查历史阶段特征的再认再现能力、历史思维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四个选项都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特征,B项是根本特征,C项是经济特征,都不符合本题“政治特点”的要求。A、D两项都是政治特征,但是最典型的是D项,因为分封制的崩溃就是奴隶社会上层建筑的崩溃。

例5“战国七雄”局面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诸侯割据混战更加扩大B.人民遭受灾难更加严重

C.历史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D.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纷争范文篇10

1993年11月,多年成为悬案的行政程序法得以制定,并于1994年10月1日开始,正式付诸施行。1962年,作为对行政不服申诉程序的一般法,制定了行政不服审查法;并且作为行政的司法审查程序,又制定了行政案件诉讼法。而今,作为事前程序的行政程序法得以制定,依据程序法制约行政的制度,从总体上得以基本完备。

二、行政程序法的概要及其效果

1.行政程序法的目的

从前,关于行政的程序,被委任给个别的法律,从制度总体来看是不完备不统一的,比较难以理解的。因此本法就处分(即具体行政行为-译者)、行政指导及申报的程序的共通事项作出规定。本法的目的在于,确保行政运营中的公正,提高其透明性,以助于保护国民的权益(第1条)。确保公正,是指在进行处分之前,给予相对人等以有利的主张立证的机会,慎重发动处分权,抑制违法或不当的行政。所谓透明性,是指关于行政上的意思决定,对国民来说,其内容及过程都一目了然。确保公正及提高透明性,归根结蒂有助于保护国民的权益。

2.行政程序法的概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法将行政的处分分为对申请的处分和不利处分,分别设定了规定。

A对申请的处分

对申请的处分,是指基于请求行政作出许可、认可、发给执照及其他对自己赋予某种利益的申请,行政厅作出的许可、认可等处分或者拒绝申请的处分。关于对申请的处分,规定了如下程序:

(1)设定是否作出申请所请求的许认可等的审查基准,并予以公布。其目的在于提高行政运营的透明性,提高许可及不许可的预见可能性。

(2)尽量规定标准处理期间,并予以公开。其目的在于使申请人明确处理的目标,以期处理的迅速。

(3)一旦申请到达,立即开始审查,毫不延缓。这一措施是为了防止不受理申请或者由于进行行政指导,使审查的开始被延缓。

(4)拒绝申请时,原则上以书面提示其理由。这是为了行政运营的透明化和给不服申诉提供方便的措施。

B不利处分

不利处分,是指行政厅根据法令,以特定的人为相对人,直接赋课义务,或者限制其权利的处分。例如,撤销许认可等的处分、停止营业的处分等。关于不利处分,规定了以下程序:

(1)设定是否作出不利处分的处分基准,并为公开而努力。

(2)对处分的相对人,事前通知预定的处分内容、所依据的法令以及成为处分原因的事实等。

(3)关于撤销许认可等之类的剥夺资格或地位的重大处分,采取听证程序;关于其他处分,采取给予辩明机会的程序。

听证,由行政厅指定的主持人主持。当事人可以请求阅览证明成为处分原因的事实的文书。得到主持人的许可,可以对行政厅的职员提出质问。行政厅必须对主持人提出的听证笔录的内容和报告书进行充分的斟酌之后作出处分。辩明机会的赋予程序,原则上提出辩明书。

(4)作出不利处分时,原则上必须提示理由。

C行政指导

(1)进行行政指导时,不得超过其所掌管事务的范围,对相对人的自愿协助为前提,不得对相对人不服从为理由而采取对其不利的措施。这是期待行政指导的明确性、透明性的一般原则。

(2)不得以许认可等的权限为背景,逼迫相对人不得不服从行政指导。

(3)进行行政指导时,根据请求,要交付书面文件等,对明确行政指导的宗旨、内容和责任人等。此外,根据具体情况,规定关于行政指导的准则,并予以公布。

三、对行政程序法的评价及其影响

1.对行政程序法的评价

(1)由于行政程序法施行后时间尚短,对其评价还未形成统一的见解,要预测其效果也有困难。

从前,在日本的行政实务中,尽量回避处分,而选择行政指导的途径,已经成为惯例。一般认为,这是为了阻止对处分提起诉讼而采取向行政指导逃避的策略。

行政程序法得以制定,对行政指导也课以法律上的一定制约,其结果使轻易采取行政指导的形式成为不可能。但是,采取处分的形式,必须服从法定程序,因此,对于行政厅来说,今后将陷于采取处分的形式还是采取行政指导的形式的艰难选择的境地。

(2)行政程序法,将行政厅的处分分为对申请的处分和不利处分两种,并规定了其分别适用的程序。

根据该规定,听证或者辩明机会的赋予程序的运用,只限于不利处分。对申请的处分,特别是关于申请的拒绝处分(不许可、不认可等),听证、辩明的程序都不能适用。但是,在日本的行政实践中,进行不利处分的情况极为少见,即使进行不利处分时,通常也是在收集了充分证据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不利处分受到新闻报道等社会舆论的斥责,对特别相对人来说,往往对此也一清二楚。因此,有人指出,对于不利处分,听证、辩明的程序并不具有多大的意义。毋宁说,问题在于本法中关于许认可等的处分,排除了听证、辩明程序的适用。在许认可等的公共规制之中,政界、官界和产业构成的铁三角转化为权利的温床,妨碍着国内外的产业的新参入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因此,出现了以下批判性见解。即为了确保行政的公正性,提高其透明性,关于许认可等的处分,更应该导入听证或辩明的程序。

(3)操纵制度的,归根结蒂是人。无论多么良好的制度,只要得不到运用之并且活用之的人,无异于巨龙欠缺眼睛。但是,人们担心在日本的行政现状下,能否得到理解行政程序并能正确运用之的公务员,担心国民方面能否活用行政程序,担心许多国民在事前对提起争讼产生踌躇,或者认为行政程序繁琐。

2.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影响

(1)行政程序法,适用于地方公共团体的机关进行的处分等中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作出的处分。因此,不仅限于机关委任事务,并且关于团体委任事务,只要法律上有处分的根据,就适用本法。但是,关于地方公共团体以条例及规则规定其根据的处分,从尊重地方自治的观点出发,在排除本法的适用的同时,地方公共团体应该遵照本法的宗旨,作出努力采取必要措施的规定(第38条)。人们期待着,根据这一规定,行政程序条例之类的法规在各地方公共团体得以制定。

(2)关于经过听证作出的处分,若承认根据行政不服审查法提起异议申诉,便将导致审理的重复进行,有悖于程序经济的原则,因此,规定不能提起异议申诉(第27条第2项)。所以,可以预想,今后的异议申诉件数将减少。但是,由于其不妨碍审查请求的提起,所以审查请求的件数是否减少,还要取决于听证程序对违法行政的抑制是否有效的实际业绩,现阶段要预测案件数的增减,是困难的。当然,现行审查请求制度的形式,与采取当面审理形式的异议申诉相比较,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不仅如此,而且在听证程序上,也承认行政厅职员的出席听证会,以给予当事人质问的机会。所以有人主张,在审查请求中,也应该承认审理担当者的回避,通过导入口头辩

论的公开对审形式,以谋求程序的充,将审查请求制度改革成为由国民活用的具有实效性的制度。

(3)有的学者对行政程序法的适用除外事项太多,提出批判性见解。比较有说服力的见解认为,关于重要的处分,例如,关于课税处分,由于其特殊性,即使不能将本法原封不动地付诸适用,也应该另外制定租税行政程序法之类的独立的立法,或者即使在税的领域,也应该在不违反税的特殊性的范围内类推适用本法。

(4)通过本法的制定,有的人认为以程序违反为理由的诉讼案件会增加。也有的人认为,由于违法行政被

事前抑制的结果,诉讼案件会减少。此外,还有的人认为,法院的审查范围被限定于对是否违背程序的审查,便不涉及实体性统制了。更有的人认为,毋宁说通过程序审查,实体性统制的范围得以扩大。众说纷纭,各有道理。

四、日本行政法面临的课题

为了对应行政环境的变化,日本的行政制度面临着需要解决的许多课题。例如,公共规制的缓和,地方分极推进法的制定,特殊法人的统制、废止及合并,情报公开法的制定,行政监察官法的制定等等。在这里,不能就上述所有问题展开论述,仅就司法外的纷争解决制度作一定的阐述。

1.司法救济的界限

诉讼程序是发现事实的程序,是人类长期经验与智慧的产物。但是,从前就有人指出,该制度存在费用高与时间长的缺点。并且,也有人认为诉讼程序不能适应现代型纷争,对司法追随行政及司法软弱无力等现象提出批判。

现代型纷争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具有某种程度的地域广泛性,因此,以多数人为当事人的纷争呈增加趋势。第二,不是侵害发生之后,而是在侵害尚未发生的未然阶段,以预防侵害的发生为目的的纷争呈增加趋势。第三,在纷争的解决中,需要高度的科学技术性见解的纷争呈增加趋势。第四,与关于权利义务的纷争相比较,争论政府政策的正确与否的纷争增加,因而导致发现成为裁判基准的客观性法极其困难。现行的诉讼制度,以辩论主义为基调。辩论主义,毋用说,是指将诉讼的具体进展委任给当事人的责任和负担,而排除法官依据职权介入的制度。在由私人自治支配的私法领域,也许可以说这种辩论主义的诉讼构造,是适合于纷争的解决的。但是,对于上述现代型纷争的解决,辩论主义却并不一定能称得上为适当的解决手段。现代型纷争,不是象私法关系那样可以分解为债权和债务,而是常常以与政策相关联的社会利益及价值观的冲突的形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法官,必须发现某种客观性法,并依照该法,对何为正确作出判断。但是,到底有无客观性法的存在,还是有疑问的。通常的情况下,作为判断的基准而使用的,是利益的比较衡量论。根据这一基准,比较小、比较轻微的利益,将被完全抛弃。这样处理果然正确吗?在一方当事人有四分的理、另一方当事人有六分的理的情况下,作出这种判断当然是适合正义的要求的。但是,以司法的方法,却不能进行这样的解决。在纷争的解决需要高度的科学技术性智慧的情况下,裁判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机能。一方当事人独占证据,并且具有丰富的科学技术性智慧,而另一方当事人却欠缺科学技术性智慧,又不能得到有利证据。法官虽是法律专家,但却缺乏科学技术性智慧。并且,在辩论主义之下,不可能由法院负担费用依据职权收集证据,所以,其心证势必产生倾斜,导致其作出有利于更具科学技术性智慧的一方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