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装置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2:40:07

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范文篇1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今年以来,我市因雷击造成多起电气及电子信息系统毁坏和人员伤亡事故,事故起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平安**,现就加强我市建(构)筑物电气及电子系统防雷装置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建(构)筑物低压电源系统雷击感应过电压防护,以及建(构)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视电话、消防报警等弱电系统)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及安装,必须由具有相应等级防雷资质的单位承担,工程施工前防雷装置设计、施工资质及施工人员的防雷工程资格证书应报送当地气象主管部门审核,并接受气象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二、建(构)筑物电气及电子系统防雷装置设计资料,需报送当地气象主管部门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未经设计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不得施工。

三、新建建(构)筑物低压电源系统以及电子信息系统雷击感应过电压防护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实行监督制度,竣工后由气象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核发《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

防雷装置范文篇2

第一条为了规范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维护国家利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未设气象主管机构的县(市),由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

第三条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以及便民、高效和信赖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下列建(构)筑物或者设施的防雷装置应当经过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

(二)油库、气库、加油加气站、液化天然气、油(气)管道站场、阀室等爆炸危险环境设施;

(三)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医疗卫生、金融证券,文化教育、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体育、旅游、游乐场所以及信息系统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四)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场所和设施。

第五条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审核同意的,不得交付施工。防雷装置竣工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六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程序、文书等应当依法予以公示。

第二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

第七条防雷装置设计实行审核制度。申请单位应当向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气象主管机构(以下称许可机构)提出申请,填写《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报表》(附表1、附表2)。

第八条申请防雷装置初步设计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附表3);

(二)总规划平面图;

(三)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证和资格证书;

(四)防雷装置初步设计说明书、初步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需要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项目,需要提交雷击风险评估报告。

第九条申请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附表3);

(二)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证和资格证书;

(三)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施工图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四)设计中所采用的防雷产品相关资料;

(五)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出具的有关技术评价意见。

防雷装置未经过初步设计的,应当提交总规划平面图;经过初步设计的,应当提交《防雷装置初步设计核准书》(附表4)。

第十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当受理。

(一)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单位和人员取得国家规定的资质、资格;

(二)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

(三)需要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项目,提交了雷击风险评估报告。

第十一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许可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出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资料补正通知》(附表5、附表6)。逾期不告知的,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视为受理。

第十二条许可机构应当在收到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根据本规定的受理条件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并对决定受理的申请出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受理回执》(附表7)。对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内容:

(一)申请材料的合法性和内容的真实性;

(二)防雷装置设计是否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

第十四条许可机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

防雷装置设计经审核合格的,许可机构应当办结有关审核手续,颁发《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附表8)。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核准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在施工中需要变更和修改防雷设计的,必须按照原程序报审。

防雷装置设计经审核不合格的,许可机构出具《防雷装置设计修改意见书》(附表9)。申请单位进行设计修改后,按照原程序报审。

第三章防雷装置竣工验收

第十五条防雷装置实行竣工验收制度。申请单位应当向许可机构提出申请,填写《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书》(附表10)。

第十六条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书》;

(二)《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

(三)防雷工程专业施工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证和资格证书;

(四)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认定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五)防雷装置竣工图等技术资料;

(六)防雷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记录和由国家认可防雷产品测试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

第十七条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当受理。

(一)防雷装置设计取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核发的《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

(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单位和人员取得国家规定的资质和资格;

(三)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

第十八条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许可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出具《防雷装置竣工验收资料补正通知》(附表11)。逾期不告知的,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视为受理。

第十九条许可机构应当在收到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根据本规定的受理条件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并对决定受理的申请出具《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受理回执》(附表12)。对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内容:

(一)申请材料的合法性和内容的真实性;

(二)安装的防雷装置是否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是否按照审核批准的施工图施工。

第二十一条许可机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竣工验收决定。

防雷装置经验收合格的,许可机构应当办结有关验收手续,颁发《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附表13)。

防雷装置验收不合格的,许可机构应当出具《防雷装置整改意见书》(附表14)。整改完成后,按照原程序进行验收。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申请单位不得以欺骗、贿赂等手段提出申请或者通过许可;不得涂改、伪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有关材料或者文件。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监督与检查,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履行监督责任。公众有权查阅监督检查记录。

第二十四条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下级气象主管机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时,不得妨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任何财物和谋取其他利益。

第二十六条单位和个人发现违法从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活动时,有权向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举报,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建筑物建设规划许可、防雷装置设计图纸等文件和资料,进行查询或者复制;

(二)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就有关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检测、验收和投入使用的情况作出说明;

(三)进入有关建筑物进行检查。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监督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并提供工作方便,不得拒绝与阻碍依法执行公务。

第二十九条从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章罚则

第三十条申请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许可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

第三十一条申请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通过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给予警告,撤销其许可证书,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伪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有关材料或者文件的;

(二)向监督检查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

(三)防雷装置设计未经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核准,擅自施工的;

(四)防雷装置竣工未经有关气象主管机构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关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构不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三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在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中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雷电灾害事故的,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规定,导致雷击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伤亡以及国家或者他人财产重大损失的,由主管部门给予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防雷装置范文篇3

【关键词】防雷装置;检测;关键技术;质量防雷

检测对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其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较为明显。为了确保防雷装置现场检测工作顺利开展,需要防雷检测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作业,防雷检测报告须体现科学性、公正性及权威性,有效降低雷电对建筑物的危害,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1现场检测总体要求

1.1检测依据和检测过程

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工作顺利进行,防雷人员应始终将与防雷装置检测相关的国家、地方标准规范进行有效结合。目前,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是我国正在执行的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规范。

1.2检测协议和检测方案

在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开始之前,防雷检测人员应与被检测单位有关负责人沟通交流,同时以委托书的方式签订防雷检测协议(合同)。对被检测单位防雷装置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之后,检测人员需要做好场勘查工作,同时还要根据现场作业方案,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制定外部防雷检测流程和防雷检测相关的注意事项。防雷检测技术人员自身需对专业知识进行熟练掌握,根据需要检查的防雷项目选择合适的防雷检测仪器设备,工作人员还要全面查看各个防雷检测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测量仪器可以正常使用,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防雷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1.3安全交底

在作业现场,防雷检测工作还没有交底之前,需要检测人员针对安全事项进行沟通交流,这就是安全交底。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登高作业要求。针对防雷检测中需要登高作业的情况,防雷检测人员须正确佩戴安全带,始终保证其对应构件上悬挂的安全带挂钩安全可靠,由于安全带双保险功能较为突出,可以首先选择高挂低用的方式。若是防雷检测中需要使用攀爬直梯,应提前对爬梯埋设、焊接牢固性水平进行检查,禁止两名以上防雷检测人员同时攀爬,禁止通过抛掷的方式来传递相关物件。涉电场所作业要求。在实际的防雷检测工作中,需要检测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及被检测单位的规章制度要求进行,特别是涉电场所,在完成防雷检测工作后,须认真查看现场情况,并做好清理和恢复工作。针对防雷检测中存在自身安全防护条件不合规范要求,或者是对被检测对象的带电情况不能准确判断,抑或是工作需要电涌保护器前端的过电流保护器不能直接断开等,发生以上情况应第一时间终止有关操作。对于涉电场所来说,检测人员需要穿戴绝缘鞋、安全帽、绝缘手套等保护用具开展防雷检测工作,以保证检测人员生命安全。若是检测人员未对电子设备、电气线路等进行验电操作,则须将其看作是带电状态,禁止触摸。只有经过检测人员验电后,且对应线路和设备没有电流通过时才能继续展开工作。

1.4工作交底和技术交底

防雷现场检测工作未开始前,防雷检测负责人须与被检测单位进行沟通,制定详细的现场作业方案。检测组长应向组员详细交代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技术标准等。防雷检测的具体内容有:检测区域、检测流程、检测项目、检测仪器种类等。在防雷装置现场的检测中,防雷检测人员须严格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应仔细认真,避免现场检测出现遗漏。

2防雷装置现场检测关键技术

根据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将防雷设计文件、首次检测或者定期检测因素进行结合,得出准确的防雷装置检测参数,同时还要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判断防雷装置性能是否与防雷技术规范要求相符。

2.1建筑物防雷分类

应将建筑物重要性,使用性质,雷电灾害出现频率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建筑物所在区域内的雷击对大地年平均密度等参数信息进行有效结合,以准确判定建筑物防雷类别,同时还要使用合理的方法来确定建筑物对应的防雷类别和年预计雷击次数。

2.2外部防雷装置检测

外部防雷主要有接闪器、引下线、接地线,在外部防雷装置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重点以下几个方面。防雷检测人员要重点检查施工图纸、隐蔽工程记录等档案信息,认真查看防雷装置的布设情况。以目测的方式对接闪器焊接情况,引下线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行检查,确保接闪器平整顺直,检查跨越变形缝、伸缩缝是否进行了补偿,其他电器线路是否附着在接闪器上。查看总的引下线数量,并对引下线沿着周长的平均间距进行计算,其他电气线路是否附着在引下线上。检查接地装置填土是否沉陷或者腐蚀。选择仪器对建筑物长、宽、高及接闪器长度和高度进行测量,结合建筑物对应防雷类别,选择滚球法对其保护范围进行计算。对接闪网格对应的尺寸大小,与支架相关的间距、高度及固定牢固度等参数进行测量。对防侧击雷装置高度进行测量,并对其防护情况进行全面查看。准确测量接地电阻值。

2.3内部防雷装置检测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内部防雷主要包括接地连接、雷击电磁脉冲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等,内部检测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这些方面。

3现场检测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3.1选择测试点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选择建筑物防雷装置测试点时,需要将防雷装置接地与引下线测试口及建筑物顶端的用电状况进行结合,综合考虑楼顶测试点位置,不应只在顶部布设一圈较为明显的普通壁垒装置。若是被检测的建筑物楼顶是平层,针对测试点的选取,结合楼顶面积找出2~4个测试点,并确保其分布较为均匀。若是被检测建筑物的高度在两层以上,应保证每一楼层都有两个测试点,且测试点主要在连接引下线和防雷网之间。若是引入线和测试口出现在建筑物内,需对建筑物接地电阻值进行准确测量,并借助对比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检测,对建筑物防雷装置的防雷效果进行准确判断。

3.2测试导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测量接地电阻的过程中,若选用的是接地电阻测试仪,应综合考虑导线电阻、长度及伸展情况是否对最终接地电阻值产生影响。若发现是弯曲状的导线,在电磁效应的影响下,由于导线电流中存在磁场,将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若是防雷检测中出现导线长度不足,在延长导线长度后,需要求出实际接地电阻值与延长线电阻值,并取两者的差值,进而获取所需电阻值。这种方法可有效提升接地电阻值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将导线平放后对延长线电阻值进行测量,为了进一步提升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应始终确保延长线平整无打结、打绞等情况。若是在实际的电阻测试中出现导线弯曲的情况,在电磁效应的作用下,最终检测数据受导线电流磁场的影响较大。

3.3打桩点选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对于每位防雷检测人员来说,需要全面认识到选择不同的打桩点位置测量的电阻值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须对接地桩进行认真铺设。若是防雷检测中检测到的接地电阻值与实际电阻值之间有较大差异,则会对建筑物整体避雷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在打桩工作未开展前,检测人员应加强与被检测单位负责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针对防雷检测区域周围的通信、电力、燃气管道等布设情况进行了解,对各种警告标志进行查看,保证打桩点周围没有不同类型的管线。同时要全面考虑电流极点、电压极点问题,可以将两根金属桩分别打入到距离测试点20m和40m位置处,将其看作是电流和电压检测的辅助极进行使用,应始终确保电压辅助极、电流辅助极好测试点在同一直线上。另外,在对打桩点位置进行选取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开存在电磁干扰的区域,优先选用周围较为平整且环境开阔的地带,以提升防雷检测中接地电阻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4接地电阻测试仪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为防雷装置检测中使用的关键性仪器,接地电阻测试仪对防雷效能的检测有着重要影响。其运行机理是电流经过导体后受到电阻影响产生电压,通过分析对比该仪器测试的电压值和基准值,获取防雷工程的接地电阻值。在测试工作结束后,须详细分析并核算测试纸和基准数据,一旦在分析环节出现问题,则根据数据特征快速定位。在对测试仪数据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要保证数据的精确性,避免运算结果出现误差。为了有效降低差异率对检测的负面影响,需对数据进行反复计算,将人为误差降到最低。同时,还要尽量避免随机误差的出现,将地域分布产生的季节性差异对防雷设施的影响考虑进去,如南方地区降水量充足,经常会有台风和雷暴天气出现,此时需优先选用耐久度强且具有较强工作适应性的电阻测试装置;而西北地区的降水量偏少,年内雷暴天气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时要保证防雷装置具备耐寒性和耐腐蚀性。由此不难看出,在防雷装置现场检测中须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使防雷工程真正为建筑行业服务,降低雷暴对建筑物、内部人员及电子电气的危害。

4提升防雷装置现场检测质量

4.1完善防雷工作法规制度

当前,法规制度的缺失不利于防雷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须对防雷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断进行完善。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防雷工作,结合安全管理需求,对防雷工作加大资金支持,积极倡导社会资本的投入,为防雷工作的开展提供经济支撑。构建防雷管理机构,配备优秀工作人员和现代化仪器设备,对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进行明确规划,以此进一步提升防雷工作水平。另外,相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雷工作制度,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防范,进而形成指导和管理作用,进一步增强防雷检测质量。

4.2加强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

防雷装置范文篇4

第一条为了规范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维护国家利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未设气象主管机构的县(市),由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

第三条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以及便民、高效和信赖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下列建(构)筑物或者设施的防雷装置应当经过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

(二)油库、气库、加油加气站、液化天然气、油(气)管道站场、阀室等爆炸危险环境设施;

(三)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医疗卫生、金融证券,文化教育、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体育、旅游、游乐场所以及信息系统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四)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场所和设施。

第五条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审核同意的,不得交付施工。防雷装置竣工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六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程序、文书等应当依法予以公示。

第二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

第七条防雷装置设计实行审核制度。申请单位应当向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气象主管机构(以下称许可机构)提出申请,填写《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报表》。

第八条申请防雷装置初步设计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

(二)总规划平面图;

(三)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证和资格证书;

(四)防雷装置初步设计说明书、初步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需要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项目,需要提交雷击风险评估报告。

第九条申请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

(二)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证和资格证书;

(三)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施工图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四)设计中所采用的防雷产品相关资料;

(五)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出具的有关技术评价意见。

防雷装置未经过初步设计的,应当提交总规划平面图;经过初步设计的,应当提交《防雷装置初步设计核准书》。

第十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当受理。

(一)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单位和人员取得国家规定的资质、资格;

(二)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

(三)需要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项目,提交了雷击风险评估报告。

第十一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许可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出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资料补正通知》。逾期不告知的,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视为受理。

第十二条许可机构应当在收到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根据本规定的受理条件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并对决定受理的申请出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受理回执》。对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内容:

(一)申请材料的合法性和内容的真实性;

(二)防雷装置设计是否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

第十四条许可机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

防雷装置设计经审核合格的,许可机构应当办结有关审核手续,颁发《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核准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在施工中需要变更和修改防雷设计的,必须按照原程序报审。

防雷装置设计经审核不合格的,许可机构出具《防雷装置设计修改意见书》。申请单位进行设计修改后,按照原程序报审。

第三章防雷装置竣工验收

第十五条防雷装置实行竣工验收制度。申请单位应当向许可机构提出申请,填写《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书》。

第十六条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书》;

(二)《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

(三)防雷工程专业施工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证和资格证书;

(四)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认定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五)防雷装置竣工图等技术资料;

(六)防雷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记录和由国家认可防雷产品测试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

第十七条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当受理。

(一)防雷装置设计取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核发的《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

(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单位和人员取得国家规定的资质和资格;

(三)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

第十八条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许可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出具《防雷装置竣工验收资料补正通知》(附表11)。逾期不告知的,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视为受理。

第十九条许可机构应当在收到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根据本规定的受理条件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并对决定受理的申请出具《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受理回执》。对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第二十条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内容:

(一)申请材料的合法性和内容的真实性;

(二)安装的防雷装置是否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是否按照审核批准的施工图施工。

第二十一条许可机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竣工验收决定。防雷装置经验收合格的,许可机构应当办结有关验收手续,颁发《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

防雷装置验收不合格的,许可机构应当出具《防雷装置整改意见书》。整改完成后,按照原程序进行验收。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二十二条申请单位不得以欺骗、贿赂等手段提出申请或者通过许可;不得涂改、伪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有关材料或者文件。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监督与检查,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履行监督责任。公众有权查阅监督检查记录。

第二十四条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下级气象主管机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时,不得妨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任何财物和谋取其他利益。

第二十六条单位和个人发现违法从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活动时,有权向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举报,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建筑物建设规划许可、防雷装置设计图纸等文件和资料,进行查询或者复制;

(二)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就有关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检测、验收和投入使用的情况作出说明;

(三)进入有关建筑物进行检查。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监督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并提供工作方便,不得拒绝与阻碍依法执行公务。

第二十九条从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章罚则

第三十条申请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许可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

第三十一条申请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通过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给予警告,撤销其许可证书,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伪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有关材料或者文件的;

(二)向监督检查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

(三)防雷装置设计未经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核准,擅自施工的;

(四)防雷装置竣工未经有关气象主管机构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关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构不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防雷装置范文篇5

关键词:微机保护和自动化装置雷击运行安全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微机保护和自动化装置以其高度的灵敏性,速动性和维护管理的方便性,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但微机系统越是先进,芯片的集成度就越高,电路越复杂,工作电压越低,对环境稳定性的要求也越高。抗干扰和耐冲击始终是微机系统在电力工业恶劣电磁环境下应用中的两大薄弱环节。而雷击事件由于其极高的电压幅值和不可预测性更是微机系统的“天敌”。它极大的威胁着现代化变电所的运行安全,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问题的提出

潮州110kV城东变电所地处粤东丘陵地带。属台风雷害比较严重的区域。该所始建于80年代,由于原来是按常规所设计,标准比较低。近年引进一些微机装置后,雷害现象频频发生。比较严重的就先后发生了三次由于雷电波通过所用变低压侧和两路引出的通信电缆入侵,致使载波机电源、远动柜的电源插件、RTU信号插件、UPS和后台监控微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1998年底我们专门组织了技术力量,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对该所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防雷整改。

为了有针对性和客观性地分析问题,我们搜集了近几年本地区几起雷害事故进行比较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1)该所虽屡遭雷害,使远动和微机装置多次烧毁,但该所的电磁式保护回路却未发生任何雷害事件。

(2)距离该所仅8km的220kV潮州变电所在1998年发生了一起雷电波侵入,引起了新改造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的电源和部分输入模块烧坏的事故,而其他的常规的电磁式保护和自动装置却完好无损。

(3)距离该所5km的110kV春光变电所,全所使用全套微机保护、监控及自动装置,投产5年从未发生过类似的雷害事故。

3原因分析

(1)雷电波的侵入过程:雷电波通常是通过变电所临近的10kV线路侵入10kV母线,再经过10kV所用变压器高、低压绕组间的静电和电磁耦合,闯入低压出线。途中经过了10kV线路阀式避雷器、母线阀式避雷器和所用变阀式避雷器3级削峰,再经过所用变低压出线的平波作用,电压幅值大为下降。但由于雷电波的电压、能量极高,且阀式避雷器等设备技术上的局限性,虽然绝大部分的雷电能量都能在到达设备之前得以消除,但雷电波仍可能以幅值相对很高,但作用时间很短的低能量尖峰脉冲的形式,通过所用变压器的低压出线,加到变电所内所有的220V交流回路中。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感应雷电波通过调度远动系统的RTU设备和信号采集的二次电缆入侵,以很高的电压直接加到远动系统的信号和传送端上,造成接收和发送端模块烧坏。

(2)微机设备屡遭雷害的原因:变电所的保护和合闸电源直流系统的整流充电系统设计容量都比较大,电压耐受能力也比较好。而且由于大容量电池组吸收尖峰脉冲的作用,和整流回路的平波作用,加到保护装置上的脉冲电压大大降低。再加上常规的电磁式保护装置的元器件多为单元件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线圈等,耐热容量大,对尖锋脉冲的耐受能力也比较强,所以能安全度过低能量、高电压的冲击暂态过程。但对于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运行电压只有数伏,信号电流仅为μA级的微机装置来说,就不一定能经受得住。这就是造成微机装置损坏而常规保护装置却能安全运行的关键原因。

(3)远动载波系统受雷害特别严重的原因:

首先是电源方面:调度的远动载波系统多由独立的小容量UPS供电,而这些UPS最多的是使用压敏电阻保护。在防雷和限幅能力都比较有限,保护UPS本身尚且不够,更不用说保护后接的电子设备了。实际运用中也屡屡发生UPS雷击烧毁现象,所以单从提高UPS质量方面入手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次是信号端方面:该所有两路RTU出线比较长,且没采用屏蔽电缆,又地处雷电多发区,厂所端也没装设任何防雷设备,变电所和沿线附件落雷都很容易在电缆中感应出很高的雷电压并通过电缆直接加到设备上,造成设备的击穿损坏。

相比之下,较晚设计投产的110kV春光变电所,由于为微机化防雷按较高标准设计,包括远动通讯,信号和弱电部分全部使用屏蔽电缆并且屏蔽层两端可靠接地;调度远动系统厂家已预置了防雷保护模块;在保护和载波、远动电源处加装了高质量的雷盾(OBOV20-C)金属氧化物低压防雷装置。长期以来运行情况良好。

4采取措施

(1)把上述两条RTU电缆换成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

(2)在RTU端加装压敏电阻和防雷模块两级防雷保护,并在RTU微机电源处加装“雷盾”(OBOV20-V)带保险的金属氧化物低压防雷装置。

(3)将原来的不带防雷功能的后备式UPS换成带防雷功能的智能在线式UPS。

(4)在中控载波室的低压电源(兼供调度后台监控微机电源)处加装“雷盾”(OBOV20-C)三相四线式带保险的金属氧化物低压防雷装置。

(5)在所用变压器低压出线端加装普通陶瓷氧化物低压避雷器。

(6)结合广东省电力局关于全面推广使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要求,把全所(包括10kV母线)的10kV阀式避雷器全部更换为高质量的金属氧化物低压避雷器。

通过整改,形成了对雷电波的多级拦截和防护体系。经两年多的运行实践,至今未发生一起与雷电有关的故障,系统运行情况大有改善。在此期间,该所安装的“雷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虽熔丝熔断而系统仍能安全正常运行,避雷效果相当明显。

5教训与收获

雷害对采用微机系统的现代化变电所是一个极大威胁,变电所微机系统的防雷问题不可忽视。

雷电波主要是通过通讯、信号采样电缆和电源部分两条途径入侵。特别是低压电源的防雷保护,尤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引到开关场的电缆使用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可靠接地。

(2)新建的微机系统要向厂家深入了解该系统防雷方面的设计,信号和数采部分一般都要求有光电隔离装置。

(3)必要时可在设备的接口处加装压敏电阻、TVS管或专用的防雷模块构成的单级或多级保护。

对于电源部分,难以用单一级的避雷装置一步到位地解决问题。而应该采用多级防护的手段,逐步把雷电压降低到允许的范围之内。对于微机化变电所,所用变低压侧装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是必不可少的。

防雷装置范文篇6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

1检测对象及检测部位

1.1接闪器现场检查接闪器的材料、规格、防腐措施及锈蚀情况,查看安装是否垂直,焊接是否牢固,有无折断、熔化现象。检查接闪器与引下线的连接是否可靠以及分流情况。对于单支或多支避雷针,应用滚球法确定其保护范围,确定是否能起到保护建(构)筑物的作用。

1.1.1建筑物接闪器对于楼房等建筑物的避雷网或避雷带,圆钢直径应大于等于8mm,扁钢截面积大于等于48mm2,厚度大于等于4mm。现场检测时用铁锤或钳子等硬器对网带做适当的敲打。查看是否有开焊和弯成直角或小于直角等敷设不合理的地方。

1.1.2水塔接闪器要求利用水塔顶部周围铁栅栏来保护接闪器或敷设环形避雷带边缘,塔顶中心安装避雷针一只。可以通过高倍望远镜来观察接闪器的状况。

1.1.3烟囱接闪器利用安装在烟囱顶部的避雷针或环形避雷带作为保护,多根避雷针应用避雷带连接成闭合环。

1.2引下线现场检查引下线是否垂直、牢固,是否遵循最短路径原则;检查引下线材料直径及截面积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引下线的布设是否合理,应视建筑物出入口、人行道之间距离采取保护措施,其距离必须大于等于3.0m;检查断接卡是否锈蚀、接触不良。宜在距地1.8m处设置断接卡;检查距地面1.5m以下是否设置了非金属防护套管;检查引下线是否变形和弯蓝处是否有直角、锐角弯;检查是否有断裂、机械损伤、严重锈蚀等状况,当截面锈蚀大于等于t/3时应予更换;检查引下线与接闪器、接地装置焊接是否牢固可靠,焊点有无裂缝等;引下线的布设应包括:能否引起雷电反击和雷电电磁脉冲干扰,附近是否有其他设备引线、是否有交叉或平行电气线路,如有应采取措施;引下线的过电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穿过临时建筑物情况和是否便于检查等。对于高度小于等于40.0m的水塔,可以利用铁梯为引下线;高度大于40.0m时,应另加设一根引下线或利用支柱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对于高度小于等于40.0m的烟囱,可利用铁扶梯作引下线;高度大于40.0m时,应另加装一根引下线或利用支柱或支座内主钢筋作引下线。

1.3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检测以实际测量接地工频电阻值为主要标志。接地装置主要检查安装位置、深度、规格、防腐、冲击接地电阻等,并要查阅基建档案中防雷设计图纸的接地装置材料、规格、布置等是否设计合理。

对于水塔、烟囱等构筑物。由于其防雷装置均暴露在外面,通常可以通过高倍望远镜进行避雷针、引下线的现场观察,可及时发现隐患。必要时,检测员要登到最高处进行实地检查和测量。

检测时应多选择几个点进行测量,最后通过求平均的方法确定该点的接地电阻值。如果测试出的工频接地电阻均合格的话,可以不用再测试该处的土壤电阻率,也不必计算出冲击电阻值。

2检测前的准备以及检测程序

2.1检测前的准备

2.1.1检测计划由现场检测技术负责人制定,并以书面方式通知施工方、建设方,施工到在那些部分、那些环节时,施工方必须通知检测站及时进行检测,作好原始记录资料;

2.1.2项目熟悉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检测人员熟悉检测项目的技术说明,这部分是熟悉的重点,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检测人员必须了解相关国家标准对各个检测项目的强制性指标要求。

2.1.3责任落实项目的防雷装置的施工,由土建施工方在负责,根据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原则,按照检测协议约定,检测单位具体落实检测人员工作职责,保证整个检测过程、检测资料的完整性,防雷装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2.1.4检测记录表格准备相关检测记录表格准备,根据新建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准备一套从基础测试开始到工程竣工止的完整检测表格,并指定专人保管。

2.2检测程序

2.2.1前期准备阶段①接受检测任务,了解被检单位的情况。这是一件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制定检测方案、签订协议、检测实施等后续工作的铺垫,至少应了解其大概情况,如具体地址、规模、性质、土壤类型、检测场所环境等。②制定检测方案。方案要尽量定得细一些。③签订检测协议或合同,也可以是委托书形式。④配备人员。根据被检单位的性质、行业特点,配备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检测技术人员。⑤掌握相关知识。了解和掌握与被检单位有关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规范、规定,包括国家标准规范、行业规范、地方标准以及有关的安全程序、操作规程等。⑥准备仪器。不同的设备、设施所需的检测设备也不同,根据检测对象,准备并检查检测主、备用仪器设备,保证其在检定合格有效使用期内并能正常使用。

2.2.2现场检测阶段①到达受检单位,主动向被检单位出示有关证件。②查阅本次检测对象的防雷工程技术资料和图纸,了解并记录受检单体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后果,确定其防雷类别、防雷区划分和应检测项目。③巡视受检单体及周边环境,根据所使用仪器的测试原理和要求,合理布置接地电阻测试仪辅助桩位并连线,再次检查仪器设备,记录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名称及检测辅助桩位。④进行现场检测并记录数据。根据确定的检测项目,按先检测外部防雷装置,后检测内部防雷装置的顺序,由检测人员对建(构)筑物、设施的防雷装置的观感质量进行巡视检查,并对相关技术参数进行测量,同时进行接地电阻或过渡电阻测试点取样并绘制测点平面示意图,对测点进行标注和编号后进行接地电阻、过渡电阻等测量,测量结果—读数经复核无误后按要求记入相应的原始记录表。⑤复核、确认并签字。现场检测完毕,对仪器设备再次进行检查,确认其正常,由测试取样者、测试者、记录者对原始记录进行校对和复核后,在指定的主检与复核处签字。同时对现场检测当场发现并能确定的防雷装置缺陷进行汇总,形成存在问题通知书交受检单位现场负责人,由受检单位现场负责人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认后在指定处签字。

2.2.3分析处理阶段①整理检测数据,出具相关检测文书。对检测原始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和处理后,根据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判定,对新确定的存在的问题编制并出具存在问题通知书;对于定期检测或竣工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对于整改后进行的复检,编制并出具复检意见书。②审核、签发相关检测文书并盖章。③登记、发送相关检测文书,并建立档案。

2.2.4服务评价和跟踪回访①在被检单位领取检测报告等文书时,请被检单位填写防雷检测工作作风、服务质量评价表,收回评价表并建立台帐档案。②检测机构管理人员通过电话或上门了解或邀请召开座谈的形式,按不低于30%的比例对检测活动进行服务跟踪回访。

3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

检测方法:包括查阅资料、检查观感质量、测量技术参数及分析处理。

3.1查阅资料指查阅设计图纸、隐蔽工程记录及竣工图等相关资料。

3.2检查观感质量指对各种防雷装置及措施的外露部分观感质量进行检查并记录和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的过程。

3.3测量技术参数指运用各种仪器、仪表设备对防雷装置各种技术参数进行测量、读数、记录。

3.4分析处理指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处理并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的过程。

参考文献:

防雷装置范文篇7

第一条为了规范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维护国家利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未设气象主管机构的县(市),由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

第三条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以及便民、高效和信赖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下列建(构)筑物或者设施的防雷装置应当经过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

(二)油库、气库、加油加气站、液化天然气、油(气)管道站场、阀室等爆炸危险环境设施;

(三)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医疗卫生、金融证券,文化教育、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体育、旅游、游乐场所以及信息系统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四)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场所和设施。

第五条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审核同意的,不得交付施工。防雷装置竣工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六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程序、文书等应当依法予以公示。

第二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

第七条防雷装置设计实行审核制度。申请单位应当向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气象主管机构(以下称许可机构)提出申请,填写《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报表》(附表1、附表2)。

第八条申请防雷装置初步设计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附表3);

(二)总规划平面图;

(三)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证和资格证书;

(四)防雷装置初步设计说明书、初步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需要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项目,需要提交雷击风险评估报告。

第九条申请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附表3);

(二)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证和资格证书;

(三)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施工图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四)设计中所采用的防雷产品相关资料;

(五)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出具的有关技术评价意见。

防雷装置未经过初步设计的,应当提交总规划平面图;经过初步设计的,应当提交《防雷装置初步设计核准书》(附表4)。

第十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当受理。

(一)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单位和人员取得国家规定的资质、资格;

(二)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

(三)需要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项目,提交了雷击风险评估报告。

第十一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许可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出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资料补正通知》(附表5、附表6)。逾期不告知的,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视为受理。

第十二条许可机构应当在收到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根据本规定的受理条件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并对决定受理的申请出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受理回执》(附表7)。对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内容:

(一)申请材料的合法性和内容的真实性;

(二)防雷装置设计是否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

第十四条许可机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

防雷装置设计经审核合格的,许可机构应当办结有关审核手续,颁发《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附表8)。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核准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在施工中需要变更和修改防雷设计的,必须按照原程序报审。

防雷装置设计经审核不合格的,许可机构出具《防雷装置设计修改意见书》(附表9)。申请单位进行设计修改后,按照原程序报审。

第三章防雷装置竣工验收

第十五条防雷装置实行竣工验收制度。申请单位应当向许可机构提出申请,填写《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书》(附表10)。

第十六条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书》;

(二)《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

(三)防雷工程专业施工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证和资格证书;

(四)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认定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五)防雷装置竣工图等技术资料;

(六)防雷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记录和由国家认可防雷产品测试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

第十七条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当受理。

(一)防雷装置设计取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核发的《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

(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单位和人员取得国家规定的资质和资格;

(三)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

第十八条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许可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出具《防雷装置竣工验收资料补正通知》(附表11)。逾期不告知的,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视为受理。

第十九条许可机构应当在收到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根据本规定的受理条件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并对决定受理的申请出具《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受理回执》(附表12)。对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内容:

(一)申请材料的合法性和内容的真实性;

(二)安装的防雷装置是否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是否按照审核批准的施工图施工。

第二十一条许可机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竣工验收决定。

防雷装置经验收合格的,许可机构应当办结有关验收手续,颁发《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附表13)。

防雷装置验收不合格的,许可机构应当出具《防雷装置整改意见书》(附表14)。整改完成后,按照原程序进行验收。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申请单位不得以欺骗、贿赂等手段提出申请或者通过许可;不得涂改、伪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有关材料或者文件。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监督与检查,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履行监督责任。公众有权查阅监督检查记录。

第二十四条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下级气象主管机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时,不得妨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任何财物和谋取其他利益。

第二十六条单位和个人发现违法从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活动时,有权向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举报,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建筑物建设规划许可、防雷装置设计图纸等文件和资料,进行查询或者复制;

(二)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就有关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检测、验收和投入使用的情况作出说明;

(三)进入有关建筑物进行检查。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监督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并提供工作方便,不得拒绝与阻碍依法执行公务。

第二十九条从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章罚则

第三十条申请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许可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

第三十一条申请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通过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给予警告,撤销其许可证书,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伪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有关材料或者文件的;

(二)向监督检查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

(三)防雷装置设计未经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核准,擅自施工的;

(四)防雷装置竣工未经有关气象主管机构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关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构不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防雷装置范文篇8

一、成立市气象局防雷安全社会监管夏秋攻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工作任务

(一)检查防雷安全重点监管企业

1、防雷装置违法投入使用问题。气象部门负责审批的易燃易爆等建设工程和场所,不按规定办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审批手续,未批先建、未验收先使用等问题。

2、安全制度不落实问题。防雷安全主体未建立防雷安全责任制,防雷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未制定和实施防雷安全工作计划;未制定雷电灾害应急预案;未组织防雷安全教育等问题。

3、防雷装置设施运行不规范问题。未定期对防雷装置进行维护,未委托具备相应等级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测,未建立防雷装置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未整改。

(二)规范防雷检测检测机构的行业管理

1、违法违规开展防雷装置检测业务。防雷装置检测机构无资质或超资质范围开展检测业务;在防雷装置检测中弄虚作假;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挂靠、转让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证等问题。

2、防雷检测不规范。防雷装置检测标准适用错误;防雷装置检测方法不正确;防雷装置检测内容不全面、不符合相关技术要求、不足以支持防雷装置检测结论;使用不符合条件的防雷装置检测人员等问题。

3、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内部管理能力不足。未按时上报年度报告和申请信息变更;未按时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未按时对防雷技术人员缴纳社会保险;未规范整理防雷装置检测业务档案等问题。

三、方法步骤

(一)第一阶段:组织人员认真梳理和部署整治工作。(2020年6月18日-2020年6月22日)

(二)第二阶段: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2020年6月23-2020年10月20日)

要结合《2020年市气象局关于防雷安全社会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计划》,建立隐患排查清单,及时更新易燃易爆等防雷安全重点单位清单并实现隐患排查全覆盖。坚持边查边治,发现隐患要责令限期整改并督促其整改到位,确保2020年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率达到100%,对违法违规单位要依法查处。将防雷安全生产工作整治情况及时录入全国防雷减灾综合服务平台。

防雷装置范文篇9

为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县安委会〔〕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就做好年全县各单位防雷安全工作通知如下:

一、规范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工作。新建建(构)筑物或专项防雷工程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主动到县气象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的行政审批手续。没有通过县气象局“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的不得开工;工程施工时必须选择有防雷检测资质的单位开展防雷跟踪检测工作,其检测报告将作为县气象局“防雷竣工验收”行政审批的技术依据,未经气象主管部门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建(构)筑物或防雷工程不得投入使用。对于具体落实情况,县气象局将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以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切实落实雷电防护措施。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场所、物资仓储、通信和广播电视设施、电力设施、电子设备、计算机网络和其他需要防雷的建(构)筑物和设施,必须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安装雷电灾害防护装置。

三、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依法必须安装的防雷装置每年检测一次,其中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设施和场所的防雷装置每半年检测一次。

四、防雷装置使用单位应主动向县气象局申报检测事宜,委托取得省级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检测资质的土家族自治县避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站,对防雷装置进行年度检测。

五、防雷检测机构在对防雷装置进行年度检测时必须依法出具检测报告,并对检测报告负责。在检测中发现雷电灾害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通知委托单位,并向县气象局报告。

防雷装置范文篇10

为预防和遏制雷电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避免雷电灾害损失,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防雷电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就加强我区防雷电安全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以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防雷电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

各镇街、高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国气象局《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以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防雷电工作,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将各项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要认真排查前段防雷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对不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设计、施工的工程要限期整改,对逾期未整改的要责令停止施工;要加大防雷装置特别是宾馆、医院、学校等公众密集单位和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常规检测力度;认真落实防雷工程资质、资格认证制度,对无相应设计和施工资质、资格从事防雷工程的要严肃查处;对没有在山东省气象局备案的防雷产品,要依法查处、严禁使用。

二、明确职责,齐抓共管,落实防雷电安全管理工作责任

气象部门要依法履行防雷电安全管理职能,做好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施工图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在进行防雷装置施工图审核时,应按规定程序和期限,核发《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或《防雷装置设计修改意见书》;防雷装置施工竣工后应及时组织验收,按规定程序和期限核发《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或《防雷装置整改意见书》;对防雷电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

建设部门在发放《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时,应查验气象部门对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的审核意见,对无气象部门核发的《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的,不予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进行质量验收时,建设部门在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时,应查验气象部门对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的审核意见,对无气象部门核发的《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的,不予验收备案。

企业申请办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场所经营许可证时,必须向有关部门提供气象部门核发的《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或有资质的防雷专业技术部门出具的年度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报告。

安监、公安消防、经贸等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做好防雷电装置安全性能年度检测工作。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我区防雷电安全管理工作。

有关单位要强化防雷电安全主体责任,对本单位已有防雷装置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主动向有防雷检测资质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申请安全性能年度检测,及时整改隐患。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开工建设前要主动向区气象部门申请防雷装置图纸审核,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不得开工建设;工程竣工后要及时向区气象部门申请防雷装置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各防雷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要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和资质、资格认证制度,严格操作规程,及时准确地向申请单位出具技术评价意见或检测验收报告,及时开展防雷工程技术服务。严禁无资质或超出资质等级从事防雷电技术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