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22:28:53

方法改革

方法改革范文篇1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规范;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将迈出新的实质性的更大步伐。确立面向21世纪的统计发展战略,必须在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方面提出简单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模式,才能逐步解决目前的诸多问题与弊端,促进统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发展统计事业,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四化建设。10年前,笔者曾在某统计刊物上撰文,将这种模式设计为“一套表+单轨制(即政府统计部门的在地统计)+计算机网络化”。这与10年来统计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基本吻合的。结合近些年的实践,我以为可以将这一模式补充完善为“单轨制+一套表+目录抽样法+计算机网络化+按工作流程设置的统计机构”。

一、关于“单轨制”

即建立在街乡基础上的政府统计部门终极在地统计。当今发达国家的统计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政府统计部门负责如人口、资源等一些基本国情的统计,而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一些行业经营状况的统计往往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如美国、日本等;二是主要国情国力、经济及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均由政府统计部门负责,其机构健全人员充足,其他部门基本不搞统计,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我国目前的状况是介于二者之间,但有些政府统计部门在做的事情,业务主管部门也在做。数据既不完整又交叉重复,基层负担沉重。

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模式呢?我认为无疑应选择后者。因为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需要对经济及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需要没有部门利益的统计部门提供客观、公正、全面的统计信息。否则,统计数据有可能成为某些部门反映政绩的工具,统计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数据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实际上,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能正在弱化,很多下属企业划归在地管理,也难以再行使统计职能。

实行终极在地统计,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明确极少数业务上垂直领导、财务上统一核算且经营范围相对单一独立、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可实行部门统计,全国及地区性数字以部门统计为准;其次,对绝大多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满足领导和各界需要的统计工作,要逐步从双轨制向单轨制过渡,主要依靠政府统计部门采集、加工、整理、提供统计资料,部门统计以满足自身管理需要为目的,且范围仅限于本系统内;第三,在政府统计系统,将统计对象按基本单位概念分解到街乡,由基层统计部门按地域进行统计,逐级上报,既避免重和漏,又能完整反映地域经济总况。那么,街乡统计机构能否承受最基础的工作任务呢?我以为有两个前提:一是坚持一套表的唯一性;二是按企业规模区别对待。这将在下面加以论述。

二、关于“一套表”

即反映各行业特点和宏观微观两个层次管理需要的基本单位一套表制度。目前的基层单位一套表仅限于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执行,且还有部分对企业的调查如工业品出厂价格、施工价格、景气调查等没有纳入。因此,完善健全规范一套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完善政府统计部门的一套表。首先,要对现行的行业报表制度再进行细分,将服务业统计制度适当分解,并反映新兴行业、文化产业、知识经济的特点;其次,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按规模区别对待,将一定规模以下企业的表式适当简化形成简表,有些行业甚至可设计一张表;第三,减少过时指标,不断增加反映企业发展变化如重组转制、多种经营、高新技术程度的指标;第四,将政府统计部门对基本单位进行的其他调查统统纳入一套表制度,必要时可增设新的指标群,限定部分企业填报。

2、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将政府统计制度与部门统计制度合并。第一步,取消一些业务主管部门跨系统甚至跨行业的行业统计职能,将其统计报表纳入国家统计部门的基层表制度,如旅游、利用外资、城市公用事业等。只要精心设计,其业务管理所需的主要内容完全可在一套表中反映。第二步,将各业务主管部门系统内的报表与政府统计部门的报表合并成名符其实的一套表。可在满足政府综合统计需要的基础上,在各指标群间留出一定空间,以满足部门、企业从自身管理需要增设一些指标。

3、以一套表制度为基础,设计制订不同行业企业的统计台帐。使其既能与制度表式、指标相衔接,提高数据质量;又能满足企业自身管理需要,成为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采取了以上的改革措施,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基层表可能由“七加一”套变成十几套甚至更多,报表表式、指标群及指标也会增加。但对基层单位而言,统计报表将只有一套,且没有指标间的重复。不同规模企业填报不同部分报表和指标,政府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各取所需,汇总出各种不同分组的综合资料。

三、关于“目录抽样法”

即建立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目录抽样法为主体的调查方法体系。通过普查,取得全面、详细的国情国力资料;通过目录抽样方法,取得日常的主要的或监控性的统计数据。

首先,要完善健全周期性普查制度。一是要特别突出基本单位普查的地位,使其发挥龙头作用,且基普已有的内容,其他专业普查应以此为准或不再调查;二是要完善第三产业普查的内容,既要反映总的规模速度,更要反映结构和不同行业的特点;三是建立建筑业普查制度,填补空白,使国家普查制度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统计数据能够配套使用。

其次,要大力推行目录抽样方法。一是要确定合理的规模界限,确保规模以上的企业能覆盖经济总量的绝大部分,反映经济发展趋势;确保规模以下企业占企业数的多数,减轻企业和基层统计部门负担。二是对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超级汇总制度,政府统计部门掌握对主要数据的控制力,并可进行各种加工分析。三是在完善目前的小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工业等专业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将抽样范围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延伸。此外,要在多种调查方法综合运用方面力争有所突破,弥补抽样调查的不足。

四、关于“计算机网络化”

即政府统计部门之间实现统计信息的网上传输(包括上报与反馈)。21世纪之初,国家统计信息工程“九五”规划将告完成。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国家、省(市、自治区)、地市、县四级政府统计机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效联接;建成完整配套的数据库系统,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通过系统建设,使各级统计站点不仅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对统计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还能使信息沿现代化网络系统快速传递,既可以及时满足上一级统计部门的工作需要,也可以向下一级统计部门反馈综合信息,并可以进行横向资料交换,还可以在网上公众需要的统计信息。要借助网络系统强化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更新维护工作,力争实现即时的更新与维护,使其成为统一的动态的活库,能在统计管理和统计服务中充分发挥作用。

五、关于“按工作流程设置的统计机构”

即在政府统计部门内部实现按信息处理流程设置的工作机构和生产方式。这主要是指县级及以上统计机构而言。为发展统计生产力,提高信息的可利用程度,更好地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必须改革统计机构,使之与制度方法相适应,进而改进统计生产方式。在政府统计部门内部,按制度方法设计、信息采集处理、资料开发利用、后勤服务保障诸环节设置工作机构,规范工作流程,以实现设计统一配套、采集协调顺畅、开发全面系统、保障有力及时。当然,最后一个职能将来有可能以社会化的方式实现。通过以上改革,力争提高统计信息生产体系的效率和灵敏度,使其及时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反映,满足对统计信息的多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使之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效益。

方法改革范文篇2

关键词:针灸教学;改革探析;临床规范化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全国范围的进一步普及,需要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改革,将医学院校的相关教育与医学生毕业后必须达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相结合,从而为在校医学生拥有的临床思维及临床实践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以争取尽早在毕业前能初步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的水平为主要目标。

一、现存在的问题

1.经络腧穴知识掌握不到位,基础穴位及其功效主治刺法概念模糊不清。2.对于刺法认知的误区:有学生认为针刺就是进针即可,却忽略了针刺核心的“治神守气”。3.对灸法的误区:有的学生以为灸法就是用火燃起艾条对着痛点灸,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灸,这样灸是采用什么法则,而这样灸的目的是什么,造成了学生对于灸法及其重要性缺乏系统而详细的认识。4.过于重复,缺乏创新的作业形式:大多数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大多数都是抄写书本,这些作业过于笼统,没有体现出新教改的目的性,大多数学生对于这种类型的作业都表现为敷衍的态度。5.对补泻的误区:大多数学生对补泻手法的认知存在者补法和泻法概念混淆,导致之后在进行操作时手法不熟练或弄错,即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因此,在临床相关针灸知识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实现心理角色转换,使其具有足够的专业认同感,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有效地提高了接下来的医学专业临床实习中的教学质量,是医学专业高校教师的责任所在。

二、针灸类医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践

针灸类医学专业的学习离不开临床实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1)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以更富灵活性、全方位和立体化的方式把各种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教学方式尤其能将针灸相关医学专业知识枯燥、呆板、乏味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2)让学生进行医患就诊时候的场景模拟、专业问诊演示、专科检查展示,增加学生学习中的自主能动性。在具体与针灸专业相关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上,教师应该侧重对针灸专业相关专科操作技术的传授和指导,以弥补在其他专业临床实践中无法碰到或少见的操作的掌握,针灸治疗学包括内、外、妇、儿、眼、耳鼻喉专科的西医及中医的病种及症状,首先必须教导学生学会对病人基本意识状况、高级精神活动及肢体运动、感觉功能等的观察和判断,熟悉各种突发情况的处理和专科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教学过程中,结合临床实际,应用形象生动、富有罗辑性、启发性、创造性、通俗易懂的语言,并注重语言表达艺术,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归纳小结,指出操作重点,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亦可加强学生对操作流程的记忆。我们按针灸专业医学生的不同阶段,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在紧密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大纲要求的同时,尚需注重教学的艺术性和情感性。在校理论教育阶段以模拟展示、观摩为主,举例指导学生观察病情,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记忆特殊病例特殊症状,总结其他有丰富授课及临床治疗经验的高年资教师的记忆技巧,并要求学生主动反馈观摩、模拟展示感想,交流记忆方法,列举病例进行病情、症状观察的对比进行鉴别诊断,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具体临床实践操作学习方面,则须重视大纲要求的重点、临床操作技术的掌握,按学习进度和内容,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由专任教师进行即时指导。教学过程中,多结合授课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实习经历,换位思考,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参考,缓解初学者心理上的不适应和紧张。学习结束后,通过针对性地调查,了解学生对临床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制定教学反馈表,认真收集并参考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意见。另外,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中医整体治疗观,即要视治疗对象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的人,要为之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层面的需要,要考虑到人的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需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现代化中医治疗,要体现在人的生命的全过程和全过程的每一阶段,要体现在疾病与健康动态平衡的过程中,目的是要促进人的最佳健康水平。因此,授课教师需教导学生在现代化中医治疗过程中应表现出对人体的整体观的行为,进行治疗工作及操作时,注意与患者沟通,人性化护理,认真落实核心制度、改善优化治疗环境,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三、针灸类医学专业专科理论教学

针灸类医学专业专科性强,基础理论相对抽象,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等疾病理论知识是教学工作的重心之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精神饱满、全神贯注、内容熟练、重点突出,会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同时适当应用肢体语言,可加强学习氛围,教学中注意互动,让学生共同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以6人为一个小组准备一次课件,由教师出2—3个被选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积极吸收新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让教师、学生观念更新,更让学生行动上、思想上推上学习的主体位置,将被动接受教育转变成为主动接受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一开始便提出“问题”。这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动力,而且还是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带着“问题”看病人,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最后以“问题”的解决而结束,“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实习生的潜能,调动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把教育对象的学习意图转化到自觉行动中来,更符合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理念,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模式向“乐学—会学—巧学”的新模式发展。

四、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应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制作包含大量照片、图片、动画和重要内容提示的课件,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增大信息量,在课件的基础上深刻、细致的阐述,使枯燥的基础理论学习变得丰富生动,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2.网络教学。除了在课堂授课的时间,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部分问题当时不能解决或一知半解,当代网络通讯发达,网络无疑可以成为我们交流和学习的重要手段。授课教师通过和实习同学组建一个QQ群或者微信群,了解学生的疑问和学生的心态,这样使教师的教学效果更加的全面化,更加融洽。

五、小结

为使针灸专业医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在实际临床中所必须的相关理论及实践操作技能知识,在高校教学理念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针灸专业有实践需求相关科目的教学中,已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获得了一定成效。探索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活动,注重教学的艺术性,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可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成为临床实用的高素质型针灸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保延.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筹划针灸大科学研究计划[J].中国针灸,2017,(01).

方法改革范文篇3

即建立在街乡基础上的政府统计部门终极在地统计。当今发达国家的统计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政府统计部门负责如人口、资源等一些基本国情的统计,而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一些行业经营状况的统计往往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如美国、日本等;二是主要国情国力、经济及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均由政府统计部门负责,其机构健全人员充足,其他部门基本不搞统计,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我国目前的状况是介于二者之间,但有些政府统计部门在做的事情,业务主管部门也在做。数据既不完整又交叉重复,基层负担沉重。

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模式呢?我认为无疑应选择后者。因为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需要对经济及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需要没有部门利益的统计部门提供客观、公正、全面的统计信息。否则,统计数据有可能成为某些部门反映政绩的工具,统计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数据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实际上,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能正在弱化,很多下属企业划归在地管理,也难以再行使统计职能。

实行终极在地统计,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明确极少数业务上垂直领导、财务上统一核算且经营范围相对单一独立、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可实行部门统计,全国及地区性数字以部门统计为准;其次,对绝大多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满足领导和各界需要的统计工作,要逐步从双轨制向单轨制过渡,主要依靠政府统计部门采集、加工、整理、提供统计资料,部门统计以满足自身管理需要为目的,且范围仅限于本系统内;第三,在政府统计系统,将统计对象按基本单位概念分解到街乡,由基层统计部门按地域进行统计,逐级上报,既避免重和漏,又能完整反映地域经济总况。那么,街乡统计机构能否承受最基础的工作任务呢?我以为有两个前提:一是坚持一套表的唯一性;二是按企业规模区别对待。这将在下面加以论述。

二、关于“一套表”

即反映各行业特点和宏观微观两个层次管理需要的基本单位一套表制度。目前的基层单位一套表仅限于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执行,且还有部分对企业的调查如工业品出厂价格、施工价格、景气调查等没有纳入。因此,完善健全规范一套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完善政府统计部门的一套表。首先,要对现行的行业报表制度再进行细分,将服务业统计制度适当分解,并反映新兴行业、文化产业、知识经济的特点;其次,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按规模区别对待,将一定规模以下企业的表式适当简化形成简表,有些行业甚至可设计一张表;第三,减少过时指标,不断增加反映企业发展变化如重组转制、多种经营、高新技术程度的指标;第四,将政府统计部门对基本单位进行的其他调查统统纳入一套表制度,必要时可增设新的指标群,限定部分企业填报。

2、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将政府统计制度与部门统计制度合并。第一步,取消一些业务主管部门跨系统甚至跨行业的行业统计职能,将其统计报表纳入国家统计部门的基层表制度,如旅游、利用外资、城市公用事业等。只要精心设计,其业务管理所需的主要内容完全可在一套表中反映。第二步,将各业务主管部门系统内的报表与政府统计部门的报表合并成名符其实的一套表。可在满足政府综合统计需要的基础上,在各指标群间留出一定空间,以满足部门、企业从自身管理需要增设一些指标。

3、以一套表制度为基础,设计制订不同行业企业的统计台帐。使其既能与制度表式、指标相衔接,提高数据质量;又能满足企业自身管理需要,成为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采取了以上的改革措施,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基层表可能由“七加一”套变成十几套甚至更多,报表表式、指标群及指标也会增加。但对基层单位而言,统计报表将只有一套,且没有指标间的重复。不同规模企业填报不同部分报表和指标,政府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各取所需,汇总出各种不同分组的综合资料。

三、关于“目录抽样法”

即建立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目录抽样法为主体的调查方法体系。通过普查,取得全面、详细的国情国力资料;通过目录抽样方法,取得日常的主要的或监控性的统计数据。

首先,要完善健全周期性普查制度。一是要特别突出基本单位普查的地位,使其发挥龙头作用,且基普已有的内容,其他专业普查应以此为准或不再调查;二是要完善第三产业普查的内容,既要反映总的规模速度,更要反映结构和不同行业的特点;三是建立建筑业普查制度,填补空白,使国家普查制度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统计数据能够配套使用。

其次,要大力推行目录抽样方法。一是要确定合理的规模界限,确保规模以上的企业能覆盖经济总量的绝大部分,反映经济发展趋势;确保规模以下企业占企业数的多数,减轻企业和基层统计部门负担。二是对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超级汇总制度,政府统计部门掌握对主要数据的控制力,并可进行各种加工分析。三是在完善目前的小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工业等专业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将抽样范围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延伸。此外,要在多种调查方法综合运用方面力争有所突破,弥补抽样调查的不足。

四、关于“计算机网络化”

即政府统计部门之间实现统计信息的网上传输(包括上报与反馈)。21世纪之初,国家统计信息工程“九五”规划将告完成。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国家、省(市、自治区)、地市、县四级政府统计机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效联接;建成完整配套的数据库系统,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通过系统建设,使各级统计站点不仅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对统计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还能使信息沿现代化网络系统快速传递,既可以及时满足上一级统计部门的工作需要,也可以向下一级统计部门反馈综合信息,并可以进行横向资料交换,还可以在网上公众需要的统计信息。要借助网络系统强化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更新维护工作,力争实现即时的更新与维护,使其成为统一的动态的活库,能在统计管理和统计服务中充分发挥作用。

五、关于“按工作流程设置的统计机构”

即在政府统计部门内部实现按信息处理流程设置的工作机构和生产方式。这主要是指县级及以上统计机构而言。为发展统计生产力,提高信息的可利用程度,更好地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必须改革统计机构,使之与制度方法相适应,进而改进统计生产方式。在政府统计部门内部,按制度方法设计、信息采集处理、资料开发利用、后勤服务保障诸环节设置工作机构,规范工作流程,以实现设计统一配套、采集协调顺畅、开发全面系统、保障有力及时。当然,最后一个职能将来有可能以社会化的方式实现。通过以上改革,力争提高统计信息生产体系的效率和灵敏度,使其及时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反映,满足对统计信息的多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使之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效益。

方法改革范文篇4

【关键词】教育改革;实践;方式方法

现在各所高校教学中存在诸多学习方面的弊病。被业内人士普遍认知。一方面现代许多高校各种对数学这种基础教育学科的认识不明,对待数学教育学科的不重视态度,导致学校对数学专业的应用化程度不高。另一方面由于数学学时少,内容多,任务重,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教师往往为了赶进度,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不可避免的牺牲数学应用和实践,是的数学教学学法与实际的生动联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积极性。此外,传统的数学教学片面的强调数学的严格思维训练和逻辑思维的培养,缺乏从现象到数学的一般抽象和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思维训练,容易让学生形成呆板的思维习惯,以及相对的教学手段的滞后。针对上述存在弊病,我校数学教研室根据学校提出的翻转课堂的大教育改革模式,提出了数学方面相应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牢固树立“课堂大于天”的观念

鉴于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课堂大于天”的观念,继续深化教学“三大改革”。一定要意识到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教师。教学改革的中心在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也在课堂,课堂永远是教学的主战场。对老师最重要的评价在于其给学生一个丰满的课堂、充实的课堂、学生有收获的课堂。请全体教师以高度的尊崇之心和敬畏之心对待课堂,保证学生增值。

二、坚持执行“六大制度”

一是观摩听课制度。教师之间互相观摩、互相听课、听名师授课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各教学单位要把教师观摩听课的相关安排纳入教师课表。二是三级查课制度。学校督导组、教务部查课;系领导、教务科查课;学生自主管理查课;及时发现、反映、纠正存在的问题。三是课程归口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学校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各部系之间的资源和师资共享,实行跨系课程由归口单位负责的制度。四是坚持学生上课背书包制度。背书包、带三大件(书、笔、笔记本)是学生习惯养成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请学工部继续加强检查工作,各班、团干部带头执行,要形成习惯,一以贯之。五是教师进修制度。包括到校外进修、学校和业界双向进修、读书交流等多个方法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要求全体教师每学期读几本书,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六是上下课礼仪制度。理念、思想需要通过礼仪来实现,因此上下课的礼仪仪式是非常必要的,各系务必贯彻落实,把学校的上下课礼仪坚持下去。

三、重视数学这一基础学科教学的改革认知与发展

数学是当代一切科学和技术的基础。随着近代数学及其应用的发展,刻画和表达各种各样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数学发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数学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加强数学这一基础应用学科的教学改革。

四、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方法改革范文篇5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法改革;建构主义;默会认识论

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真理越辩越明。一点批评精神都没有,都是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相结合,那就不是文艺批评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呢?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有了真理的批评,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越来越好。文艺批评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批评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

不要因为彼此是朋友,低头不见抬头见,抹不开面子,就不敢批评。作家艺术家要敢于面对批评自己作品短处的批评家,以敬重之心待之,乐于接受批评。”[1]又说:“在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2],“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3]。讲的多好啊,字字如千金,也符合我们教育战线的实际,当然也符合我国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之改革的实际与现状。我们应该反思了,应该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了。建国后,我国基础教育之课程改革进行了八次。从一九九九年启动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还在延续。按现在的教学理论体系,教学方法当属于课程概念的下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可以说,当前主导我国教学方法改革的教学理论基本上是建构主义一家,尽管杂志上、报纸上,各种方法似乎百花齐放,然而都属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范畴内。它起源于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心理学理论,也广泛流传于欧美各国。改革开放前,我们基本上步原苏联的后尘。课程改革属于国家战略层面。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教育发展很不平衡,教学方法改革只源于一种理论指导,不言而喻,带有很强的片面性,我们应该认识到。曾几何时,我们有全面否定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教学方法的倾向。BBC的实践表明[4],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是有共性特征的,我国的传统教学方法有优势的一面,甚至很优秀。直接教学与合作、探究式学习相结合正在成为全球趋势。历史上曾有以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遵循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理念,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知识的积累是形成正确道德观的最好途径,所以知识教学便成为首要仼务,直接教学法是最佳的方法。我们现在的三维教学目标,第一目标就是道德教育。马克思在讲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时,甚至可以用强行宣传教育的方法[5]。

迈克尔•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6],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但在我国很迟才有介绍。他把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明确知识就是平常认为的书本知识,它的特性决定了适合于直接教学。默会知识涉及一个人的技能、能力,只可意会难以用文字、公式、图表直接表达,只有通过“顿悟”才能掌握,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某些方面有不谋而合之处。它佐证了否定我们传统教学方法的合理部分是不对的。理论界在推介各种哲学或认识论、心理学等理论或观点时,不全面、不及时,价值判断不够实事求是。

各地的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教育科学规划办,尤其是基层,应当反思自己的工作,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整工作思路与方向,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为一线教师与教学服务,坚决不干“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杂志,文采越来越炫,但是否接地气呢?是否有浮躁倾向呢?为一线的教师服务了吗?为西部落后地区的教育教学做了实实在在的事了嘛!很有必要反思的。

作者:曹建洲 单位:兰州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3],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单行本,29页、30页、30页.

[4]人民教育,2015,19,36页

方法改革范文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主要形式

国际贸易作为国际经济以及贸易专业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体系。是整个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作为国际贸易实物以及相关的外贸业务课程体系以及相关的一些业务课程体系、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等,都是一些选修课程,然而,对于国际贸易课程确是整个国际经济课程体系当中最为基础,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课程体系。从最初针对学生进行完整的、系统的训练开始,有效的学习国际贸易这一基础课程,就是为了后期更有效、更扎实的学好其他专业方面的知识,并为更深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于国际贸易而言,主要是由政策以及国际贸易理论这两个方面,在教学的内容之上则需要紧跟国际贸易形式的变化进而进行表现,同时也需要跟随其发展趋势进行实时的调整。与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进行比较,进入21世纪这一崭新的时期,国际贸易的整个发展形式都有所变化;国际贸易所表现出来的关系大多以多边贸易的形式为主,双边贸易为辅;此时的国际贸易在竞争的领域之上也逐渐从货物贸易过渡到服务贸易之上;国际贸易对象也逐渐从原本简单的一体逐渐转向区域经济集团;国际贸易的政策也开始转变成自由化、协调化的形式。国际贸易的方式、规范化、多元化逐渐显现。

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当中存在的问题

1.国际贸易理论方面

首先,在长期的课程教育当中,许多教育教学者在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之下,主要在课程当中依旧对古典理论以及相关知识做重点内容进行介绍和讲解,然而在对涉及到真正意义之上的国际贸易理论却仅仅知识简单的进行概括。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展现出国际贸易课程的基本理论,并且表明在理论体系的发展当中其所具有的一种无法比拟的重要地位,但是在新古典以及古典的理论发展背景之下,却同样产生了很大的变革。其次,在大部分的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当中,往往都忽略了一些新出现的一些问题。伴随着现当代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际贸易也逐渐引发了人们在环境以及环境对于国际贸易影响之间的探讨,许多专家以及学术研究者都在从不同的方向针对于环境与国际贸易之间的问题进行理解和分析,但是这一方面的研究却在整个教材当中相当罕见。然后,在整个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之上,许多教育教学者都习惯对教学方法予以分析,这种分析显然就是一种极为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这种描述往往更难以深入、准确地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剖析,进而使得所授课的学生难以对这当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掌握,也难以攻克其中的难点,对所产生的理论学习产生一种空泛之感,进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国际贸易当中的政策问题

首先,大多数的教育教材都是阐述的这一国际贸易政策所演变的趋势进行分析,但是在这当中对于其管理贸易政策的整体介绍上依旧不够全面和深入。目前看来,在国际贸易当中,绝大多数的自由贸易政策或者说是一些对贸易政策进行保护的相关手段和方式还不存在,即使是世界贸易组织在逐渐以自由贸易作为重要的参照的时候,也会为整个成员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协调性搭配着一些不同的条框,将管理贸易政策融合为一体,其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核心就是为了进一步强调政府对外贸易的一种积极介入的重要作用。其次,现有的一些国际贸易教材当中,针对于区域经济集团共同外贸政策的一些具体的内容,例如特点、所涉及到的一些领域、分类等等进行介绍和讲述的内容并不是太多。伴随着区域经济所表现出来的一体化发展情况,更多的一些区域以及国家都是通过构建一定的区域经济集团,进而制定出相应的对外贸易政策,有效地促进成员者之间进行自由性的贸易化,并且结合整体的经济实力以及其他国家或者区域经济之间进行有效的竞争。因此,这也是我们在后期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所在。然而在现今已经存在的一些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教材当中,依旧缺少这方面的内容,教师也需要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搜索,将整个区域经济当中对外贸易的相关政策向学生进行介绍。

三、针对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方法进行改革的主要对策

1.组织和鼓励教育教学者进修、深造

教育教学者作为课程授课的重要群体,需要进一步的对所授课的内容进行进修、探究,并经常性的与国内外一些专业学者探讨,积极参加高层次的一些专业研讨会,才能够使得自身更具专业知识的前沿理论,了解和追踪国际贸易课程当中的最新发展动态,倡导将科研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进而更加有效的参与到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2.选用合适的教育教学材料进行授课

首先,通过对教材的合理选用,进而避免相关课程之间因为重复而引发的种种问题,同时也进一步避免课程安排的不合理性。为了能够有效的对这一项工作顺利的进行,教研室在征订教材以及编写教育教学大纲的时候,需要召集相关的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探讨,组织协调。

3.激发教育教学者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方式参与授课

有效的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以及媒介运用到授课当中,通过制作电子化的授课课件内容、运用都没提技术,这样教师能够在课程教学当中通过良好的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进行调动,进而转变传统课程当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

4.引导学生进一步参与到科研活动当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在平时教学当中,鼓励教育教学者对专业课程进行学习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引导教育教学者积极地参与到相关专业的科研活动当中去,通过教育教学者的带动来进一步推动课程内容的改进。通过这种活动不仅能够对教育教学者的理论知识进行增强,而且还能够反映出对课程的独特见解以及相关观点,进而锻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去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5.授课内容须与国际接轨

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注重运用国际贸易以及相关政策的基本原理对中国乃至对外发展的一些外经贸实践的实践课程予以分析和探讨,进而形成国际贸易课程在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上要与国际轨道进行有效的结合,进一步实现课程教学开放的实际特色。

四、结论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作为有效促进国际贸易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是众多学者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话题。因此,本文首先以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主要形式进行探讨;其次,对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总结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方法进行改革的主要对策,为其后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党婕.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03).

[2]刘丁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J].文学教育(下),2016(08).

[3]张蓓.信息技术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整合的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8).

[4]孙桂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5]饶岚,毛新军,宁洪.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02).

[6]屈海群,何小清.刍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问题[J].高教论坛,2007(03).

[7]尤璞.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03).

[8]张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纳税,2018(05).

[9]何明军.关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经贸实践,2016(15).

方法改革范文篇7

(一)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要求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更新教学方法

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在推进我国劳动用工行为规范化的进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随后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调整劳动用工行为的法律、法规等,这标志着我国在劳动关系管理方面的法治化进程加快,反映出国家对劳动关系管理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国家规范化管理和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面向HR从业人员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例教学方法应随之更新,做到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

(二)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要求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紧扣现实需要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逐渐减退和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国发达地区“用工荒”大潮出现,劳动者的就业要求不断提高,用人单位的良好就业环境是吸引劳动者应聘的前提。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推进了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劳务派遣、HR外包、非全日制用工等形式悄然出现,劳动法律关系越来越多地介入了新的因素,突发事件越来越频繁,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和劳动纠纷也越来越复杂,这对HR从业人员的问题处理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教学应更加注重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三)HR转型需求的升级化要求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11-201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与HR外包调研报告》指出,到2013年我国劳动用工的“人口红利”将彻底消失,我国的劳动用工将面临推进HR转型的艰巨任务。HR转型对用人单位技术升级、劳动者知识技能升级以及对HR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更新、实践技能提高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方法改进迫在眉睫。

(四)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方法去定势化已是迫切需要

传统“教材+粉笔+讲台”的授课手段,单一“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和“从案例教程到理论教材”的教学思维已形成一种定势,面对生性越来越活泼、思想越来越开放的教学对象群体已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方法改进刻不容缓。

二、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针对性不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不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代适应性不强。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案例教学尚没有根据HR转型的背景完成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改进。二是就业导向性不强。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走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途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案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直接方法,应充分贯彻体现就业导向的理念。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支撑,导致就业导向性动能不足。

(二)学科性认识偏差存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实际上是一门交叉课程,既非纯粹的管理学课程,也非单纯的法学课程。实践中,多数院校在开设此课程时存在一定的学科性认识偏差:要么由管理学教师,要么由法学教师来承担该课程的授课任务。但该课程的交叉性特点要求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具有管理学和法学的双重教育背景。

(三)教法改进基础薄弱

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方法改进上受到一些瓶颈制约:其一,教学手段应用不足。受硬件条件的制约和教师电子应用技术水平的限制,案例教学最适宜的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普遍推广。部分教师课件制作水平还处于初始阶段,综合运用多媒体课件成像、音频插入等的技术不熟练,导致课件内容较为单调,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二,案例基础信息难以采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源自现实用工中的劳动纠纷案件,需要教师多方收集相关信息。但受教师自身积极性、时间支配、调研基地等因素的限制,本课程的案例基础信息收集严重不足,教师转化现实案件为课堂案例的水平有待提高。其三,案例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在从事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仍然秉承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案例教材中采集相关信息,从而应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使课堂内容缺乏时效性和生动性。同时,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多数教师难以摆脱“填鸭式”教学模式,极少使用辩论式、研讨式、互动式和“第二课堂”等教学方法,无法提高学生参与案例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互动效果较差。其四,教学对象理论基础较为薄弱。案例的学习研讨依赖于教学对象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水平。鉴于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较弱和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制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工作尚待进一步加强。

三、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效果改革的措施

(一)积极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证。在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实践教学的比例不应低于50%。当前,实践教学环节受到了各教学单位的重视,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实践教学课时过少。目前这种情况在正在得到纠正,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比重的人才培养方案正在筹划或初步的实施;其二,实践指导老师匮乏。有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专业教师担任,但专业教师往往理论知识充足,实践经验不够。因此,还需要积极鼓励教师取得双师型任职资格后到企业兼职,或者聘用企业中经验丰富的HR担任实践课指导老师,积极开展校企实践合作。

(二)转变教学思维,以就业为导向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现状同时并存,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教学要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需要理论知识过于宽厚,但是也不能仅仅就是一个技术工人。就业导向被认为是一种“倒逼式”的教育模式,它是通过结果改造过程,根据学生就业的情况倒逼学校改变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只要分析就业视角下本专业教育需要哪些结果,就可以确立就业导向的内容。使大学生就业就是我们需要的结果,所以分析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条件,就可以明确课程设置问题。它要求课程设置具备“就业适应性”,以形成就业能力。

(三)提高案例汇编技巧

在授课案例的选择上,以现实事件为基础,摘取热点事件和实际用工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形成综合性案例,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用工中可能发生的劳动争议。对于案例的科学性、规范性、适用性都要有一套经得起推敲的评价标准,为广大教师编制和选择案例提供依据,从而在源头上保证案例教学的质量。案例汇编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规范性,包括案例材料选择的规范、问题设置、参考答案、适用对象说明、测查目的等的规范性,案例的各要素通过标准的格式予以清晰呈现;其二,科学性,包括情节的完整性和客观性,案例的情节符合现实情况、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时代特征、反映现实问题;其三,适用性,主要是指对象适用性,选取的案例的难度要适中,符合教育对象的实际能力,能够测查对象的某些方面的应用能力。教师在案例选择、编制及使用的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任何一个环节的选择失措都会缩减案例教学的效果,而这三个环节的质量又依赖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因此,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是提高案例运用水平和改善案例教学效果的可行路径。[1]要通过课程讲解、实践体验等形式,培养教师运用案例讨论方法的能力。

(四)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

多媒体教学适应时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融合传统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首先,以课程设置为核心,以课程性质为出发点,采用适宜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培训。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有较多的误解,认为多媒体就是板书内容的展示,在多媒体教学页面显示大量的文字,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反而不如传统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应用课件上应尽量少安排文字,多使用图片、视听资料等加强讲解重点,对于理解的难点和讲解的重点加以突出。在动画和音效效果设计上,要注意适当使用,以学生感到不单调、不刺激为好。其次,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合而止,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和板书的内容紧密结合,对于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要利用板书强化知识点,从而达到突出教学重点的目的。

(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方法改革范文篇8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6(以下简称((三五纲要6)的第一部分明确了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7项原则,其中第5项原则是/始终坚持统筹协调,要求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要/统筹协调中央和地方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统筹协调上下级法院之间人民法院与其他政法部门之间的关系"在今后我国司法改革¹的进程中,地方法院发挥能动性的意义及空间何在?地方法院的改革举措及司法标准对区域司法环境乃至区域发展软实力的影响何在?本文试论述之"。

一中央主导和地方探索:两种司法改革路径观点之比较

近年来对于司法改革推进的主导模式,大致有以下两类倾向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司法改革要加强中央主导和整体推进"如有学者在总结改革开放3年来的司法改革时,就认为我国司法改革的突出问题在于/全局性缺失,表现为司法改革的思路和步调不统一,不但制约了司法改革的进展和深度,也加剧了全国各地司法尺度不统一的问题;改革从自身情况出发的多,随意性大,偶然性强,总体表现为各自为政,零敲碎打,缺乏整体规划与布局;保障措施配套制度跟不上,严重影响司法改革的效果,且有些改革措施涉嫌越权违法"该观点认为,今后司法改革的基本路径应是/整体推进的方法"º另一种观点认为司法改革仍应重视地方探索和试错"如有学者在总结了我国司法改革的成就和问题后,认为我国今后司法改革的进路应当是/建构与试错相结合,/应当允许与鼓励各司法机关在不妨害基本法律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改革之试点,以便发现某改进方案何为最佳的改革进路以及成功的可能条件"特别是局部性与区域性的试点性改革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全盘性的改革适宜于在此基础上来推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观点并非截然对立,非此即彼"主张加强中央主导和整体推进的人士一般并不否定地方法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继续探索的必要空间;主张重视地方探索和试错的人士一般也认同司法改革需要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在宏观层面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上述两种观点只是倾向的侧重点有所差异而已"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司法改革中,中央主导和地方探索这两条路径依然需要同时存在"当前法律界对于由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统领司法改革进程的意义有较一致的认识,而就地方法院在司法改革中能动性发挥的价值所在,尤其是其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参与地方治理的深层意义,尚未形成共识"在厘定地方法院在司法改革中的能动性空间之前,有必要深人分析一下这种能动性的背景和意义"。

二地方法院在司法改革中能动性发挥的社会背景与体制背景

(一)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司法发展不平衡5三五纲要6确立的司法改革7项原则的第3项是/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指出/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既与时俱进,又不超越现阶段实际提出过高要求"司法改革毫无疑问应立足于我国国情,但我国国情并非/铁板一块"我国改革开放3多年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在扩大,¼且地区差异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本文不作过多描述,笔者认为,只要我们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原理,那么,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将难以避免导致司法发展的不平衡性"所谓改革必须立足于/发展阶段性特征,不仅适用于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比较,也适用于我国当前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比较"我们已经看到,在大城市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文明和/陌生人社会环境的同时,小城镇和农村依然处在/熟人社会的场域(陌生人社会与熟人社会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是不同的);在一些大城市已经推行远程审判网络直播的同时,许多边远农村和牧区依然需要/田间法庭/马背法庭;在一些大城市的法院因为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太多而不得不排队竞争做法官的同时,中西部地区法院却因为司法考试而出现了/法官荒等不平衡现象不一而足"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司法发展的不平衡是我们今后在推进司法改革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司法发展的不平衡,这是地方法院在司法改革中应当具有自主能动空间的社会背景和现实需求"我们的司法改革应当是和谐的改革,是与当地所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改革,正如西方司法理念和制度不能照搬一样,在国内也不能照搬甲地的有效改革经验于乙地,或者过分强调一些具体改革措施在全国适用的划一性,否则可能会出现南橘北积的后果"我们既不应将仅适宜于发达市场经济和商业文明的一些审判理念审判方式管理模式推广于欠发达地区,也不应片面固守传统理念而阻碍符合较发达地区发展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元素的司法理念及相关措施的先行"笔者也无意使用/先进/落后这样的词汇来评价当前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司法改革具体举措的差异性,因为许多具体的司法尺度管理机制纠纷处理方式等无所谓/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地方法院在司法改革中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便是积极寻求既合适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省情市情乃至县情的,又同时能促进纠纷解决和正义实现的各种具体司法举措"(二)地方法院服务大局落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之一,今年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提出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主题"而在现有的体制格局下,各级地方法院受同级党委领导,由同级人大任命法院领导和审判员并受同级人大监督,地方法院的人事财政受地方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法院要将服务大局的职能落到实处必然别无选择地首先体现为服务地方发展的大局"对此,许多人士可能会以损害司法统一导致司法权地方化引发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等理由予以批判"笔者亦认为上述担心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从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作深人分析,那么就会发现地方法院将服务地方发展大局作为服务大局落足点的合理因素"早在1956年4月,同志在5论十大关系6中就指出,/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中央要注意发挥省市的积极性,省市也要注意发挥地县区乡的积极性,都不能框得太死"½但由于各种原因,之后2多年依然施行的是高度集中统包统揽的计划经济体制,地方自主权十分有限,的上述观点直到改革开放才开始逐步予以体现"就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言,整个改革开放时期也是中央不断放权地方地方不断搞活的时期"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中央政策在地方未能得到有效贯彻的情形,引起了中央的重视以及部分学者提出在更多部门(包括司法)推行垂直领导的建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个13多亿人口的大国,中央的有效治理必须以各级地方的有效治理为基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赖于各级地方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坚持党的领导必然层层分解为各级地方党委对同级人大和一府两院的有效领导"由此,作为地方法院,不可能超然于地方社会治理的区域布局,地方法院服务的/大局首先也只能落足于本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应当看到,只要地方党委确定的地方发展任务符合中央总体政策和法律,符合本地区的科学发展,地方发展任务的实现也就实现了地方的/善治,各个地方实现/善治的同时也就为全国的/善治和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这样,地方法院服务地方发展的大局,也就是间接地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大局"例如,天津市高院于2以)7年9月出台5关于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司法保障的具体措施6,上海市高院于2(X刃年2月出台5上海法院为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6,都是地方法院服务地方发展大局的典型体现"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上海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国际金融航运中心,又都是符合中央战略布局或国家整体利益的,因而天津和上海的法院分别立足司法服务于天津和上海在这两个方面的发展大局,也就是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大局"地方法院服务大局的职能必然落足于服务地方发展和参与地方社会治理的必由选择,决定了地方法院在参与司法改革进程落实和创新司法改革举措时,必然要考虑和吸收本地方发展的需要;也只有这样,司法改革在地方的推行才能得到地方党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这是地方法院在司法改革中需要具有能动空间的体制背景"。

三地方法院司法改革能动性之于区域司法环境软实力的影响

行文至此,也许会引来读者质疑,难道我们要强调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而损害司法统一性原则吗?难道我们要强调地方司法为地方发展服务而使司法地方化,进而纵容地方保护主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笔者当然认为我国作为单一制国家,司法统一作为一项基本司法原则必须坚持,地方保护主义也是必须予以坚决反对的"但问题在于,我们应当如何全面地理解司法统一和地方保护的问题,以及一定程度的地方标准差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司法统一不排斥基本法律规范统一下的具体标准差异当前我国各领域的立法在确立了基本法律制度和规范的基础上,都会留有较多模糊地带和缺位空间,即使法规规章司法解释予以进一步细化,仍会留出相当多的/漏洞由执法者在具体执法过程中视情操作"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我国地区差异大,很多具体问题的处理标准难以统一;二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许多事物变化快,立法难以预先作出刚性评价"对此笔者认为,司法统一首先应当是保证司法裁判符合制定法明确的基本法律制度法律原理法律规范,而对于在符合法律整体框架下的具体问题的操作尺度,应以有利于纠纷解决为目的,允许法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有些问题的裁判标准可以先通过省市一级法院予以区域性统一,未必急于追求全国统一"例如最高人民法院2(X)1年颁布的5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6第1条就明确规定,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因素包括/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这必然会产生同样的精神损害侵权行为在不同省市获得赔偿数额不同的情形"笔者认为这种各地具体适用标准的差异性并不违背司法统一的基本原则"(二)司法地方保护的危害实质不在于地方标准的差异而在于地方标准的不确定司法的地方保护主义多年来一直为学界所垢病,为高层所困扰"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性无需赘言,一般认为其最大危害性在于破坏了国家法律实施的统一性,也阻碍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至于产生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的根源,也无需过多论证,那就是地方法院的人事和财政由同级地方权威机关所决定,地方法院司法管辖区域与同级行政区域重叠,再加上地方政绩追求和乡土文化影响,使得一些地方法院沦为/地方的法院,丧失应有的独立性"¾由此,对于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破解之道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如何使地方法院在人事财政方面能够尽可能地与同级地方其他权力系统脱钩,从而不对地方产生依赖性,保持应有的独立性"然笔者认为,从这几年的改革效果看,沿着这一思路来遏制司法地方保护的改革实属知易行难,举步维艰,在现有的体制格局下,要求司法承担起遏制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力量恐怕勉为其难"笔者赞同我们不应放弃上述改革思路而继续努力,但同时我们是否在现有体制格局下,能够寻找到遏制地方保护主义干扰司法的另一条路径呢?也许我们可以从司法地方保护主义对区域司法环境乃至区域发展软实力的影响来作分析并寻求对策"笔者认为,损害司法和法制的统一性固然是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的一大危害,但司法地方保护主义危害性的实质并非统一性的缺失,而在于地方司法标准和程序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不在于地方法院自行确立一套司法标准来维护本地当事人利益或本地政府政策的推进,而在于其根本没有固定明确的地方司法标准,要说有标准那就是以是否有利于本地方利益为标准"这才是最可怕的举例而言,对于委托理财协议中的保底条款是否有效,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如果甲省法院通过具体指导意见(或参考案例)认为保底条款无效,而乙省法院通过同样的公开方式认为保底条款有效,这虽然产生了两地司法尺度的不统一,但这并不可怕"在最高人民法院没有对这一问题作出统一解释前,各地法院对同一问题的法律适用出现不同的理解是正常的"如果两地法院对这一问题的司法标准能够公开,反倒给市场主体以合理预期从而为今后的经济活动作出理性选择"但如果某地法院受地方保护主义干扰,它首先不会去研究和确定委托理财中的保底条款在法理上是否有效,而是以是否有利于本地方利益为标准在此案中认为保底条款有效,在彼案中又认为保底条款无效"这就使当事人尤其是外地当事人无所适从"在市场经济中,对于投资人或贸易商而言,其并不害怕各个地方采取不同的制度规定(当然能够统一最好),只要各地的标准是公开透明且认真执行的,那么就能给市场主体以稳定预期并作出理性的商业判断,如果一个地区没有公开而稳定的制度标准,这对于市场主体而言是/最危险的地区"而司法标准的稳定性是一个地区制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一视角来看,搞司法地方保护主义是不符合地方发展的长远利益的,因为它恶化了区域司法环境,进而削弱了区域发展的软实力"(三)通过地方法院在司法改革中的能动性发挥来促成区域司法环境软实力的提升1.司法环境属于软实力"/软实力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9()年发表的5谁与争锋6一书中提出"¿软实力概念传人中国后很快引起学者的注意,/人们已经把政治体系民族士气民族文化经济体制历史发展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等因素看作是构成国家权力的属性,实际上这些因素的发散性力量正使软权力具有国家关系中的权力属性"À之后,我国学者又将对软实力的研究从国家竞争力层面扩展到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层面,认为软实力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包含六方面要素:(l)政治公信力;(2)社会凝聚力;(3)区域文化的感召力和辐射力;(4)制度创新形成的体制活力;(5)区域人口素质特征和区域信用的独特作用力;(6)区域形象影响力"Á对于软实力的具体内涵至今仍众说纷纭,但一般都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军事影响力归属于硬实力,而将制度文化影响力归属于软实力"/司法环境一词在语义上可有两种解读:一是影响司法的环境,即司法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对司法活动的影响;二是通过司法营造的环境,即司法活动对当地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力,而本文取第二种文义"基于此,区域司法环境是指区域司法活动对本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力"而区域司法环境则属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要素,归属于广义的制度层面的软实力"这是因为,一方面,区域司法活动对区域制度的影响主要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创设,而在于已有国家法律制度在该区域的落实程度;另一方面,区域司法活动在遵守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和原则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本区域的特点而在具体的体制机制和司法标准方面有所创新,从而丰富本区域的制度环境内容"2.司法改革之于区域司法环境软实力之提升"笔者承认在当前中国地方法院立足司法服务地方发展大局的合理性,并将地方司法活动视为参与地方治理的重要因素,那么地方法院在司法改革中的能动性发挥,也就应置身于提升区域司法环境的大境界之中,为区域司法环境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正向推动力"一般而言,虽然各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但各地法院通过改革努力在本地区提供一个公正高效权威平等公开便民的司法运作机制和司法环境,对于各地司法环境软实力的提升都是十分有益的"而司法环境软实力的提升必将促进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因为只有在一个公正高效权威平等公开便民的司法环境下,人们的投资才有保障,人们的竞争才有规则可循,人们的交易才便捷高效,人们对自身的行为才有可预测性,人们生活其中才有安全感,这样的社会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一切资源,这样的社会才会既充满生机活力,又和谐安定有序"而司法地方保护主义也许保护了本地区的短期利益,但恶化了区域司法环境,削弱了区域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对于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的遏制,一方面应继续朝着地方法院在财政人事方面减少对同级地方权力系统依赖性的方向寻求改革突破之路;另一方面在现有体制格局下,要设法促使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人充分认识到区域司法环境对区域发展软实力及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不片面关注地方短期利益,而是着眼于长远,为地方法院提供依法独立审判的环境,并为地方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统一部署下实施的相关司法改革提供支持和保障"这恐怕要在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中增加包括区域司法环境改善在内的软环境改善的考核内容"我们在反对地方保护主义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如果将地方法院的司法改革着眼于改善区域司法环境,那么也应该允许地方法院在不违背上位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总纲要的前提下,结合地方实际推出适宜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允许地方法院对立法未明确之处先行一些指导性意见或参考案例"虽然这会出现各地法院对同一问题裁判尺度的差异,或者具体操作程序的差异,但只要这种差异是公开的,反倒给市场主体以理性选择的机会"各地法院在一些具体问题的改革举措和司法标准上的差异性,反而能够促进各地在司法环境软实力层面的良性竞争和逐步提升"。

方法改革范文篇9

金融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金融学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对社会宏观经济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也能提高对金融理财与风险控制的深入认识,是一门具有深远现实意义的学科。金融学教学的课程中涉及的理论十分复杂,应用于实践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逻辑分析与数理模型分析,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也是十分复杂的。当前金融学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一)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我国众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方法上甚至是教学理念上都存在着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实践应用的问题,金融学教学中这一问题也是十分严重的。新时期,金融学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单一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更多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育出的学生并不能满足金融实践领域人才稀缺的需求,理论难以运用到实践中,实践中的问题也不能应用理论进行解决,这就使得金融学教学与实践需要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在金融学教学中,涉及了繁多理论上的专业术语和分析方法,这些理论本身就是十分复杂的,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才能掌握,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选择易于学生理解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因此学生与教师都是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的思考与探索的。此外,我国大多数的高等学府都没有设立实践应用的设施与场所,课程安排上更是缺少实践这一环节,理论与实践缺乏结合的机会,学生自然无从了解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实践,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时对于所需处理的问题也是无从下手。

(二)从教人员的教学方法创新能力有限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独立学院也展开了教学,但是很多的学校或独立学院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上还存在着不足,教学人员的教学方法也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目前很多的高校教学人员都是从其他院校聘任来兼职的、从退休教学人员中返聘回的、还有很多的是新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这三种教学人员所占比例逐年增高。这三种从教人员并不能说不能胜任金融学的教学工作,但是在他们身上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兼职教师和退休返聘教师存在着临时打工者的心理,内心对教学任务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价值感,不如在自身的岗位或原来的岗位上工作有激情,也不愿投入过多的精力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改革,基本上是按照自己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与实际教学需求可能存在很大的出入。而引进的新毕业年轻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系统的学科结构,充满活力也愿意与学生交流沟通,但是他们很多并不是师范类的专业毕业,对教学方法的应用没有系统的概念,又没有教学经验,虽然愿意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但是更多的是在学习教学方法和应用教学方法。以上所述事实对高等教育的金融学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存在着障碍,传统的金融学教学方法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实践的应用,难以满足金融市场对人才需求。

二、新时期金融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一)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

高等教育机构在规模、形式等多方面都存在不同,因此教学方法上也应当有所区别,在培养实践所需人才的目标下,针对不同学校的在校学生的素质水平,应当结合学校在金融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特点,选择易于学生接受的课本,教学时利用更多的案例分析等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同级别、不同级别的高校都应当组织教学人员进行教学方法上的交流研讨,并积极探索各类院校不同的教学方法,听取基层教学人员的意见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还应当结合实践,根据不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不同需要基础上,选择当前金融领域中最实际的问题和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教学中进行讲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形成院校自身的教材课程内容,这样的方法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应用理论知识,对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意义。高等教育机构还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结合自身优势选择金融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探索新时期金融学的教学方法,促进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形成。

(二)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当前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各行各业所需人才,金融学教学关系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各项业务开展与金融市场的发展,与人们的投资理财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无论何种学科的教学都是为了应用于实践,因此金融学教学方法上应当更注重指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向学生展示如何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践问题,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应用理论知识的水平。例如结合当前金融环境让学生进行投资理财的分析判断,创设一种金融危机的背景,让学生进行应对对策的分析等等。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的密切联系还要鼓励学生更多的思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启发学生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并勇于提出,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教师应当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更多的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只是单纯理论知识上的告知。学生即使发现和感兴趣一些实际问题,也往往不会总结,此时教学方法上的引导就能够发挥很大的帮助作用。此外,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的密切联系还可以通过院校与实体金融企业进行合作,根据企业的要求培养专门型的人才,利用企业这一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这样的合作模式下院校能够掌握更多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以此为切入点的金融学教学改革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革,这样的合作不仅仅让学生有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机会,也让企业得到了最先进的理论指引,在发展上也能得到更为坚实的动力。

(三)提高从教人员的教学方法改革动力与能力

新时期金融学教学的改革主要是依靠基层从教人员,从教人员掌握最全面的教学状况,也是最具改革创新的主体。高等教育院校应当不断提高从教人员的改革创新能力,建立起提升从教人员能力的培训进修体系,帮助其进行业务上的提升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做更多的传授。对于兼职和退休返聘的从教人员,应当建立起他们对工作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在教学中积极努力的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培养出更多出色的学生。提高从教人员的教学方法改革动力还要适当的引入激励机制,对于在改革教学方法中具有出色贡献的教师人员要给予奖励,这样才能促使金融教学的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当然,激励机制应当是双方面的,对于教师努力研究的成果要积极的予以肯定和认可,给予精神鼓励,同时还要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提高从教人员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具有促进作用,对整个金融学教学改革也能够产生动力支持。各高等院校之间也可以组织教学人员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上的交流研讨,报告自身所实行的教学方法与成效,为各高校之间提供教学方法改革的经验和借鉴,为教师进行改革提供参考。高等教育机构提高从教人员的教学方法改革能力也可以利用与金融实体企业合作的方式,让教师更多的了解实践,以便能够更好的指导教学。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对于当前金融学教学中以教师为核心、以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一种必然趋势。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当从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出发,学生方面应当提高学生学习金融学的兴趣,并与实践相结合运用金融学理论知识,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教师方面,要努力使用更多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得到应用,如电子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以此作为工具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使用现代技术进行金融问题的分析解决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结语

方法改革范文篇10

关键词:数学物理方法;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应用能力

1现有教学方法分析

数学物理方法是高等院校物理专业的传统必修课,同时也是很多工科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作为很多专业的基础课,数学物理方法课程为它们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和工具,并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锻炼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物理方法这门课程从内容上讲,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复变函数,主要讲授复数、复变函数的微积分及积分变换;另一部分是数学物理方程及特殊函数,指的是从物理学以及其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中产生的偏微分方程。主要讲如何从实际问题中运用物理定律进行数学建模从而形成定解问题并介绍求解定解问题的各种方法。这门课是公认比较难学的课程,这是由于此门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知识繁杂,学生反映不好学,听不懂,课后习题不会做等等。许多学生对这门课有畏难情绪,上课时不积极,这就往往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不佳。以往教学比较沉闷,注重解题过程和公式推导,这样的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缺陷有:(1)上课枯燥,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平时上课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学习学的刻板;(2)缺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地培养,很多学生学完此门课程之后,只会机械的解题,而缺乏创新应用能力;(3)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学习此门课程比较困难,不能有效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因此,如何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教学改革探索与初步实践

基于多年的教学探索,我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程中的教学方法。通过初步的实施,发现改进后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2.1关于教学内容的改进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准备了不同的教学案例。比如,在讲授平面向量场这一节,对于力学、能动专业的学生,我们准备了平面流速场的例题,这与他们的流体力学专业密切相关;而对于物理、广电专业的学生我们准备了平面静电场的例题,这与他们的静电学专业密切相关。再如,在建立波动方程时,对于力学、能动专业的学生我们以弦振动为例进行建模探讨,而物理专业的学生则以高频传输线作为教学实例。通过确立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明确了此门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

2.2关于教学方法的探讨

(1)对于教学方法改革,我们首先注意此课程强大的应用性,且具有实践背景和深刻的物理意义。因此,在讲授课程时,我们提出对于每一个例题,一定要数学建模、解题方法、编程可视化、分析物理意义一体化。在以往的教学中,过多地重视了解题方法的讲授,而忽视了可视化和分析物理意义这两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例如,对于讨论有限长弦的强迫振动。求解方法有:齐次化原理和按特征函数展开法。通过MATLAB或者MATHEMATICA编程,进行可视化,可以将弦的振动过程进行动画演示,可以通过调节施加的外力,观察对弦的振动的影响,并且注意到当时间的外力频率与弦的固有频率充分接近的时候,会引起共振,产生大的振荡。因此,在启发我们意识和理解到建设桥梁时为何要避免共振,而在无线电中为何有时又要共振。在要求学生课后作业时,也要做到数学建模、解题方法、编程可视化、分析物理意义这四个过程缺一不可,并且是组织安排学生进行报告。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2)学生的分组共同作业。前面提到解决一个问题,需要数学建模、解题方法、编程可视化、分析物理意义四个关键步骤。但是有一部分同学的基础不好,独立完成这一切是很困难的,为此,我们提出了分组作业。两三个同学一组,共同作业,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研究、相互提高,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总体成长。(3)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在一学期安排5~6次的学生课堂。给每组学生一周左右的时间准备,上前讲授某种方法或者某个内容。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他们极大的潜能。

2.3初步实施效果

上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我们已经逐步进行了实施,效果是让我们惊喜的。(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此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上课学生热情饱满,能够很好地跟教师互动,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潜能。当让学生上前讲授内容或者做报告时,往往能够得到很多惊喜,学生能够查阅很多相关的资料,并能深入思考问题,呈现出很好的课堂教学。(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每次学生报告时,都能通过小组合作,提出解决方案,利用软件进行编程,实现可视化,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3结语

经过实验,将教学改革方案应用指导数学物理方法课程的授课中,确实调动起了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学生通过软件编程进行可视化,不仅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通过对物理现象的演示,很好地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学生课堂和平时的小组协作作业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物理方法课程的知识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牟海宁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计算数学系

参考文献:

[1]梁昆淼.数学物理方法[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元明.数学物理方程与特殊函数[M].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