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9:54:49

法律教育

法律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法律教育民间习惯民间道德规范伦理道德教育

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必然导致对高级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法律职业所具有的社会公职性,必然要求对法律人才实行专门的法律教育,对法律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既包括素质教育也包括职业教育,因为一个合格的法律人才应当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同时又具有较高法律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目前,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步,法律职业的社会重要性日益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但由于法律职业是比较特殊的关键性职业,其从业人员对全体社会成员都负有相当的责任和义务。对一个社会而言,法律职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这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因此,社会在其法律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授予上应该从严要求,从严控制。

法制建设对于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单凭法律的健全和完善是否就能够解决当前我国存在的所有社会弊病和问题呢,在我国,近年来由全国人大正式通过的各项法律已经相当多了,应当说人们的行为似乎“有章可循”。但“作奸犯科”的人却越来越多,案子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社会近年来的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人们的收人和消费水准不断提高,按过去的说法是人们应当有物质条件来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了,但是近来反映在现实社会中人的基本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不是减少了,而是有不断增加之势。现在无论是从人们的街谈巷议还是新闻媒介的报道来看,对于社会上普遍的道德水准均有“世风日下”之议。因此在我国,健全完善的法律传统仍非常欠缺,社会的道德约束力还很微弱,我们在努力向“法治”的目标前进,但是仅靠法律能否完全解决我国社会中特别是法律教育中当前普遍存在的道德间题,何况在现实社会中有许许多多的不道德行为其本身并不直接触犯法律。我国社会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传统社会都采用了哪些办法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普遍的道德规范,我国民间的传统道德规范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我国在在规范社会行为方面的某种民间乡土资源而加以改造和利用,其中一些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对于今人是否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这也许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般来讲,法律教育的目标是要为进人法律职业的人作准备。在西方国家,法律职业的准入条件通常有三个,即一定的通识教育,一定的法律教育和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当然,法律教育并不仅以为法律职业培养人才作为其目标。但是鉴于我国绝大部分地方的法律职业人员水平较低,加之旧时代遗留下来的不良名声,我国法律教育似乎应当确立这样一种培养目标,即下一代的法律职业从业人员要能够提高训练水准,并将他们置于社会中受人尊敬的地位,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这里存在着一个深层次的历史根源,就是人们相信法学毕业生更可能破坏秩序,而不是建立秩序。古代巧取豪夺的制度如此根深蒂固。导致人们通常的道德力量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几乎无可避免地走向堕落。人不可信,为何要以诚相待;而待人以诚,又何以不信,但只要古老的制度残留不绝,人们就会以恐惧、厌恶和憎恨的眼光来看待法律职业从业人员,一定要把人们提高到一种新的品秩上来—他们受过最新的法律理论训练,能感受到法律具有一种神圣的威严而且从业人员是它的侍臣;他们抱有捍卫正义的热忱,并对所有的不足折衷权衡。

可是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关于良好的通识教育可由提高法学院的人学条件加以解决;关于为法律学生提供适合国家需要的法律教育可由国家健全法律体系、提供适当的法律训练加以解决;关于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笔者认为,借助法律伦理学,重视我国的民间习惯、民间道德规范,重建我国的“德治”秩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民间习惯、民间道德规范

人类自形成为社会之后,就必须产生一定的规范来防止个人、群体之间的冲突和相互损害,为处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制定一系列调解和惩罚规则。其中既有由政府制定并强制执行的国家法,也有流行于民间“约定俗成”的习惯法。但是,官方的法律总会有漏洞,执法者也难得做到“明察秋毫”并把犯法者统统绳之以法。

萨姆纳认为,在行为规范方面的民俗为社区大众所长久接受之后,会产生一种神秘化的社会过程,而转化为“民德”即民间道德规范,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宗教或惧鬼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原本产生于民众日常生活与行为中的民俗(习惯性行为),经由原始宗教或惧鬼或魔术等因素的神秘化作用而转化之后,成为具有约束力或制裁力的“民德”。违反这一“民德”的行为,就是“作孽”。我国传统社会的治理是以儒家礼教(一套确定人际关系法则的“礼治”)为主,以法律惩罚(“制法典,正法罪,辟狱刑”《左传》)为辅,与此同时还存在着民间处理各类纠纷的习惯法,并有与民间宗教和华系的道德规范为基础。这是维系传统社会的秩序和行为规范的三个层次。

对于“犯罪”和“作孽”,我国民间社会是分得很清楚的。前者是直接触犯了法律的行为,将会受到刑律的惩罚;后者不直接触犯世俗法律,但违反了社会普遍道德准则的行为,这些行为受到世人的道德舆论谴责,会遭受“天谴”。法治的刑律所针对的是对人身、财产的侵害,并制定了详尽的惩罚办法,也就是所谓“他律”,凭靠的是外在的制度和力量。民间所谓的“作孽”观念主要谴责的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谴责其手段的不道德。对于“作孽”行为的惩罚主要是“天谴”式的报应,而不是直接的世俗刑律的惩罚。人们根据社会普遍伦理与道德规范来行为,自觉自愿地不去违背或触犯这些规范,即是人们的“自律”。

在我国的传统社会里,孩子自懂事时起,就要进行朴素道德规范的灌输,进行良心、良知的灌输。我国解放后的社会治理是以“无产阶级专政”为主,以法律为辅,同时努力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理想与道德教育”新的民间道德基础。而在基层社区处理纠纷时,社区中传统的习惯法仍然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发挥作用。但是,解放以来,特别是“”中的“破四旧”运动直接与全面地冲击了民间道德规范和民俗,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摧毁了民间关于“作孽”会遭报应的信仰体系。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过程中,人们被鼓励去“转变头脑”,被鼓励“要有经济眼光”,注重经济利益的取得。在目前经济法规尚不健全,许多非经济因素在经营中仍然发挥着特殊作用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了获利,有时就会在竞争中不顾忌那些普遍性道德规范的束缚而不择手段。这些行为自然与政府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矛盾,而这一矛盾的解决,单凭法律无疑是不能奏效的,因为许多这样的行为并不直接触犯法律,行为者也十分小心地注意不去触犯法律。现在人们已经不大会对孩子进行道德训诫了,恐怕重复频率最高的是不择手段挣钱的功利主义训诫。这在某种意义上应该是道德方面的堕落。

在强调法律的同时,社会中关于“民德”的意识的普遍淡化,不考虑违反“民德”是否会“遭报应”或者根本否认“报应”的存在,应该就是目前人们行为中道德水准下降的原因之一。德克海姆认为“如果道德力量失去了它的社会权威,那必然是一种强权就是公理的混乱状态”。

重建“德治”秩序

为了社会安定、发展,必须有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正常秩序,使各面关系和谐,这是绝对的不言而喻的。但是,仅仅有法律,是不行的。仅仅有法律我们的社会生活,或许折浅多了些,少了点圆润的曲线;仅仅有法律,我们的社会生活的色调或许偏冷了些,缺乏暖意。从欧洲一些国家的实际情形看,他们除了法制外,指导人们行止的还有他们信奉的人文主义理念。

因此,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社会在完善法律与加强法治之外,应当重建我国的“德治”秩序。近年来,我国政府始终在提倡“精神文明建设”,其核心内容仍承袭的是50年代的“共产主义革命精神”和与之相联系的“共产主义道德”。有的外国学者指出,“中国具有被接受为伦理习俗的传统的道德哲学体系,这种哲学体系可能被转化为一种据以调整关系和影响行为的公认的理想,这一点可能是一个有利因素”,我国的伦理道德观念一方面与古代哲学和儒家礼教相关连,另一方面又与民间的朴素的人性论和人情观相关连。从这两者特别是前者中产生出具有新形式和新内容(即与人们目前的现实生活的内容相联系的)的社会伦理规范,应当说是有可能的。与此同时,我们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调查目前学校中和社会上现行道德教育的实效,分析社会上年轻人中出现的新的伦理观念。对于中国与西方法律文化之间的比较,有的学者指出,中国的传统是“道德化法律”,以道德为本位,将法律纳人基本道德规范系统;而西方发展出来的是“法律化道德”,以法律为本位,一件事是否道德取决于其是否合法。中国或东方文化强调的是群体性利益,通过道德规范强调个人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损害群体或他人的利益。西方文化重视的是个人权利与利益,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人们的“自由”不被他人侵犯,维护的是个人权利的“正义”这是各自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与社会传统,这两个不同的传统之间相互简单的抄袭引用是不可能的,而且在我国体制改革和文化重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冲突。所以,寻求法理社会中法律与道德两者之间的和谐,把中国传统道德与产生于西方但已逐步成为国际普遍接受的现代法律之间的矛盾在中国新的社会场景中妥善的予以协调,这才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真正基础,也是培养法律人才良好道德品质的一个有效办法。

法律教育范文篇2

一、作为研究视角的法律与电影

(一)法律与电影研究的现实基础

在表象上,法律是一个科学的世界,电影则是一个人文的世界;思维上,电影重形象、感性思维,而法律重抽象、逻辑思维;语言上,前者力求修辞,模糊性、艺术化强,而后者务求简洁,确定性、严谨性强;美学上,前者个性、奔放、洒脱、自由,而后者庄重、严肃、冷峻、沉闷。所以,“在通常的情况下,人们很少会把法律和电影联系在一起。法律似乎是社会生活里一切教条、刻板、无情以及理性思维的象征,而电影则代表了人们多姿多彩、浪漫感性的生活态度。”[1]然而,在内容与功能上,法律和电影又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重叠与耦合。相对于经济基础,法律和电影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作为一种制度观念、文化现象,法律和电影必然分享着一些共通的实质因素。从实质内容上讲,所有经典的电影作品都以揭示人性为最基本的任务,而现代法治型法律同样以人为逻辑起点,以人为本、张扬人性。现实生活中的人是法律与电影联结的媒介,人是法律与电影研究最基本的支点,对人的关注构成了法律与电影研究的内容基础。从功能上讲,法律以社会生活与文化为基础,反映着社会文化,以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对人的行为发挥指引、预测、评价、强制作用,同时,法律还以其内在固有的价值观念熏陶人,教育人。电影来自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来自于生活意味着电影反映着生活及其文化,而高于生活则意味着电影对生活及文化有所敲打、有所清理、有所提升,这就决定了电影之于观众必然会起到思想示范、行为引导作用。法律和电影都能够从各自的角度对人的生活、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成为法律与电影研究的现实基础之一。要言之,尽管“严肃者,法术,轻快者,艺术”[2],但是“法律可以利用艺术,艺术也可以利用法律”[3],法律与电影研究的现实可行性与必要性即在此中。

(二)法律与电影研究的学理背景

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法律与电影研究的学术渊源或背景在于当代方兴未艾的法律与文学研究。滥觞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法学院的法律与文学流派尽管还未、或许也不太可能会获得主流的法律思潮地位,但作为一种交叉的思潮或视野,法律与文学的魅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引力是相当大的:在法学研究领域,法律与文学研究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已蔚然成风[4],在中国也已引起了学者们的浓厚兴趣;在法学教育领域,法律与文学已经走进法学院的课堂[5]9,并可以预计会在法律课堂站稳脚跟。关于法律与文学的研究领域,一种经典的四分法认为,法律与文学可具体划分为:文学中的法律、作为文学的法律、通过文学的法律、有关文学的法律[5]18。其中,学界较为集中的关注点在于文学中的法律与作为文学的法律[6],通俗地说,也就是文学中的法律与法律中的文学两支。不管是“文学中的法律”还是“法律中的文学”,此中的“文学”的范围并不局限于狭义理解的文学名著或文学作品,而是扩展到了更为广泛的视听艺术作品[7],这些视听艺术作品包括了电影。尽管电影是继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后的第七艺术,但是电影又是融合各种艺术的综合艺术,其中就包含了不可或缺的文学因素,即电影中的文学[8]。正是因为广义的文学包括了电影作品,而电影又包含着文学因素,所以,法律与文学研究必然包括法律与电影研究,法律与电影研究也就成为法律与文学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同时也成为法律与人文、法律与大众文化交叉研究的前沿地带。

(三)法律与电影研究的领域与范围

遵循法律与文学研究的学术逻辑,法律与电影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展开:其一是电影中的法律,即关于法律的电影,就是研讨电影作品中的法律问题。此一类研究的对象集中于法律电影,所谓法律电影乃是一种类型电影,即运用法律素材、讲述法律故事、反映法律问题,法律电影中的素材或主题包括了法律案件与制度(诸如影响性诉讼、争议性法案等)、法律实践(诸如审判、辩护、公诉、执法等)、法律人(诸如法官、律师、狱警、检察官、陪审团等)、法律命题(诸如正义、人权、自由、复仇、同性恋、安乐死、情理与法理、道德与法、政治与法等),它们既可能对法律制度与理念进行正面的张扬,也有可能对法律现实与困境进行激烈的批判。法律电影为法律的人文精神提供了独特而细腻的描述,法律电影是揭示法律价值、意义的必要媒介之一,研究法律电影中的法律现象有助于发掘法理与人情、法意与人心的深刻关联。其二是法律中的电影,即关于电影的法律,就是研讨法律对电影的规制、与电影相关的版权等问题。应该说此一类研究已经包括在传统法学研究之中,比如广电文艺管理法、知识产权法等都涉及电影业、电影市场的监管,电影的制作、引进、发行,以及电影作品的形式、内容等相关问题。鉴于我国文艺法制发展的滞后,法律规制电影的研究领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比如我国电影业监管、电影审查制出现许多备受诟病的弊端,《电影促进法》、《电影法》等更为系统而规范的法律的出台备受期待;电影分级制度则完全处于悬而未决状态,而“电影分级制是解决我国电影业发展瓶颈最直接和核心的法律制度”[9]。此外,法律与电影研究甚至还可以从作为电影的法律着手,运用电影的表演、叙事手法来讲述法律舞台上的法律人或法律关系主体们的角色扮演问题;同时,还可以从作为法律的电影着手,根据法学理论与影视理论探讨电影对人的思想行为、社会关系所发挥的类法律的教化与调整功用。

二、作为教育手段的法律与电影

(一)作为法学的教学方法

1.法律与电影教学方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10]。提高法学教育的成效,促进并实现法学教育的转型,法学教育方法可谓是一个重要突破口,法律与电影就是这样一个突破口。作为教育手段的法律与电影,其要义在于看电影、悟法律,就是结合法学课程之内容,播放题材关联的法律电影,让法律知识和原理与法律电影互为关照,实现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的有机结合。以笔者多年所讲授的法理学课程为例,法理学难教、更难学,这可能是法学专业师生共同的感受。在当代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这亦为法学教育界所着重关注。我以为法理学难教,既有开课时段的原因、教材的原因,亦有教法的问题;而对学生来讲,法理学之所以难学,既有知识结构与理解能力上的原因,亦有学习方式的问题。突破法理学教与学之难,最关键的在于方式方法的问题。改革手段、创新方法不仅是最易突破的,也是最易生效的。将法律与电影引入法理学教学,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将法律电影引入法理学教学并不仅因其新鲜、娱乐、好玩,更为重要的是它所发挥的值得重视的教学作用。首先,该方法有助于增进学生的理论把握,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法律与电影教学方法易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他们在电影的生动氛围中开放理解力与想象力,更具象地把握法的知识与方法,增强他们对实践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从而避免讲授式教学极可能出现的沉闷、乏味氛围以及知识理解、运用上的障碍或困惑。同时,由于法律电影所折射的法律现象、所追问的法律问题可能会远远超越书本理论知识的范围,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更为独立、发散、批判的法律思维方式,从而避免基于老师、课本而形成的依附、单调、保守的思维陋习。其次,该方法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现实认知,熏陶他们的人文品格。法学本科生绝大多数涉事较浅,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对生活与人际复杂性的认识,而充分反映世事人心的经典电影正可以拓展学生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同时,法律不仅是规则的体系还是意义的体系,法学不仅是社会科学还是一种人学[11],法学教育也“不仅仅是职业教育,从最深层次的意义上讲,它同时也是一种人文教育”[12]。这便意味着法律人应当具备人文素养,法科学生是未来法律人,尤其需要培养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法律电影一般都展现着人文关怀,张扬着人的自由与人性的尊严,有助于熏陶学生的人文感知、人文品格,从而避免对法律的教条式、机械化的理解与运用。

2.法律与电影教学方法的运用

如何具体运用法律与电影教学方法呢?仍以法理学教学为例,作为法学本科专业的基础性必修课程之一,法理学的讲授课时一般占据总课时的大部分,这一硬性要求使得法律与电影教学法只能安排在实践课时里面。由于实践课时有限,加之同样需要运用的诸如主题辩论、案例讨论等其他实践教学形式的限制,这便要求教师结合课程各章节内容之重要性、难易度等因素选择性使用法律与电影教学法。该方法的具体运用:第一步:经典电影的遴选与剪辑。在教学预备阶段,教师应该根据“紧扣生活逻辑、聚焦法理主题、贴近大学生口味”等标准精心遴选经典法律电影,并可以在遴选确定了的基础上对影片进行适当剪辑,以确保特定课时内完成播放。第二步:影片播放前的教学组织与安排。如果是先观看后讲授的话,可以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相关章节并提示学生注意与电影相关的知识重点,从而让学生带着理论去看电影;如果是先讲授后观看的话,可以在授课后、放映前提前设计需要学生关注、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电影。一般来讲,先讲授后观看的套路更为可取一点。第三步:观看影片。正式播放前提示学生注意记录电影叙事中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播放完毕后布置观后感或发言稿作业,并可征集发言的同学名单,为下一步教学活动做准备。第四步:影片观摩后的教学研讨与总结。这一步至关重要,影片教学的意义集中展现于这一环节。在学生完成观感或发言稿的前提下,这一环节应该主要由学生围绕事先布置的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让他们充分发挥运用法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讨论或辩论过程中,还可以允许部分学生围绕事先布置议题之外的问题进行探讨,给学生发散性思考以训练的机会。讨论或辩论的具体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也可采取分小组讨论与小组代表总结发言相结合的形式,还可采取主题辩论的形式;既可允许结合事先拟好的影评自说自话的形式,也可允许反驳、质疑他人观点的发言形式。当然,教师应该在该环节中担当好主持人的角色,防止偏题、跑题或无谓之争吵,而且在讨论或辩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发言点评,并对相关理论进一步概括或升华。整个教学活动中应该避免对法律电影的过度依赖。法律电影毕竟不是法律,电影作品的虚构性、表演的戏剧性都有可能导致或出现法律上的夸张或错误,从而有可能让学生对现实法治产生失望之感或在法律知识上误导学生。因此,在研讨电影之于法律的正面意义的同时,还应该对法律电影中的法律错误或夸张进行剖析。

(二)作为高校的选修课程

法律与电影,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甚至还可以将其扩展为一门高校选修课程。这样的做法已经有先行实践的范例,例如,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为学生开设的“电影中的法律”、“经典法律影视赏析”、“法律与电影”、“影像中的司法”等课程,这些课程实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与教师们所效法。同时,这种做法还得到了法学教育界的理论呼应与支持,例如,有法学教育机构举办过专门的座谈会研讨“法律影像在教学中的运用”问题[13],亦有法学教育界人士指出,法学教育模式应该将书写法学(以口传的意象以及书写的论述所传达的法律)与影视法学(以视觉的影像和影片的论述所传达的法律)巧妙地结合起来[14]。

法律教育范文篇3

法律思维是按照法律的逻辑来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具体而言,法律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主要是指职业法律群体根据法律的品性对人的思维走向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是受法律意识和操作方法所影响的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方法。也有人认为,法律思维是根据法律的既有规定,通过推理、判断、程序和自由心证,也即通过法律方法给争议双方一个解决问题的结论,注重的是对法律事件的处理。概言之,法律思维是诸多思维中的一种,它以法官或律师的思维为典型代表,是指根据法律进行的思维,目的是探索事物的法律意义。法律思维包含诸多方面,法学教学中主要是对法科生进行思辨能力、质疑能力和批判能力的训练,由此强化法律的理性判断,打破对所谓“权威”观念的崇拜,有质疑能力就有了创造性的能力,同时对于不符合法律价值判断或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规则或错误思想要大胆地否定、揭露,进而提出新的规则,从而保证法律的适用性和革新性,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法律人”。

二、法学教育中缺乏对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随着依法治国方针的贯彻实施,法制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法律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民众对法律的需求使得法律专业成为热门的专业,因此,我国的法学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很快就出现了法学毕业生人满为患的表面现象,但另一方面却是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法律人才仍有很大缺口。出现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法学教育的产品没办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法学教育与法制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法学教育水平总体不高,教学方法不得当,并由此导致了法科学生的素质总体不高。笔者认为,就现状而言,法学界中的不少同仁对于法学教育中存在的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并不够,甚至是没有意识,法学界对于法学教育水平不高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及近些年来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对于部门法学的研究和探索时所具有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很多专家学者忙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从事科研活动,研究具体问题,研究制度建设,并且著书立说形成成果,这些学术研究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是相对于教师长期在课堂上“深耕”而去完成提高学生法学素养的基本任务,难免显得急功近利。目前,多数法学专家、学者对法学教育的研究现状是限于教学方法上的改进,例如“模拟法庭教学研究”、“法律诊所研究”、“某某课程案例教学研究”、“财经类(或其他类)院校法学课程设置研究”等等。同时,法学界一些从事一线教学的法学教师,即使是有重视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但是也不一定教的得法并且收到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知识教学的传授一项“显性”的目标,比较容易考量和实现,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课程计划、教科书、课堂讲授等外在的客观条件作为保障,还有方便的检测手段;但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一项“隐性”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更多的是需要教育者的主观努力,特别是教师的积极态度、教学艺术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法律思维方式培养困难的这一特点直接影响了从事法学教育的院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育者更倾向于显性目标的选择,从而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就成为法学教育中被人忽略的价值目标。正如郑成良教授的精辟阐述:“法治固然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条件,然而就其最直接的条件而言,必须存在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思想方式,即只有当人们能够自觉地而不是被动地、经常地而不是偶然地按照法治的理念来思考问题时,才会有与法治理念相一致的普遍的行为方式。”因此,如果我们培养出的法律人才都只知道法律规定,却不能按照正确的法律思维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也难以在实践中真正得以实现。

三、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重要意义

从价值主义而言,法学教育应当体现人文关怀,敢于担当,有历史责任感,无论是乱世还是太平盛世,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推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福祉。就工具主义而言,法学教育应该传道、授业和解惑,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建设法制社会、和谐社会。重视培养学生法律思维,不仅是法律职业者对自身工作方法的反思,更是凸显法治自身张力的积极尝试。从目前法学教育中教学研究的趋势来看,法学教学方法是法学教育中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有助于法学教育水平的提升。第一,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激活、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系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情感和创新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第三,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内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四,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有助于树立学生的法律信仰,培养学生遵循法律思维方式之思路去解决、分析、判断问题的世界观,法律信仰的确立有助于对学生法律主动认同,并以法律为生活行为准则,以实现法治为理想,客观上使学生对法律产生尊重和信仰。总之,借助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来构建法学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既是深化素质教育的迫切呼唤,也必将为提高法科学生的素质做出积极的贡献。固然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是重要的,然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并且从根本上提升法科学生的法律认知水平和理论水平,才是法学教育的真谛,才能根本上达到法学教育的目的。因此,这一问题虽有学者论述,但是我们仍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并不断实践,从而明确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方法。

四、培养学生法律思维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第一,重新探究正确的法学教育目的。要实现对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教育,就必须从仅注重于知识传授的误区中走出来,将思维能力的训练作为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当前的法学教育带有极大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学生选择法律专业常常缺乏有效指导,对法学缺乏兴趣;即使是积极进取的学生也忙于跟随老师研习法律条文,为应付司法考试而背诵法条、搞“题海战术”,结果是众多的法科毕业生只掌握了法律条文和基本的法律常识(基础知识),而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先进的、科学的法律思想和法律思维模式。笔者认为,这一目的指引下的法学教育是失败的,大学法学教育传授的应当是一种法律的艺术,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法律技术,要注重培养学生公平正义的理念、崇尚法律和献身法治的精神、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忠于法律和维护法律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以及良好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

第二,提高法学专业学生法律思维素质的培养内容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比重。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依赖于合理的知识结构这一硬件系统。所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还必须从课程设置方面入手,只有课程设置合理、科学才可能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奠定基础。在课程设置方面,多注重基础知识学习,既缺少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法学思想、法律精神的理论研究,也缺少富有意义的法律实践教学。因此,课程设置上,应当注重专业与非专业知识的合理配置、国内法知识与国外法知识的合理配置、规则知识与方法知识的合理配置、事实知识与价值知识的合理配置、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合理配置。

第三,提高对法学教师的要求。法律这种实践理性决定了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理论又要具有实践经验,法学教师担当着为法治事业造就高素质法律人才、繁荣法学学术和推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职责。在当代社会,随着教师作用重心的转变,作为法学教师还应具备创新品质,在制度创新、科技和教育创新中,教育创新是处于基础的地位,因为教育担负着为其他方面的创新提供知识和人才的重任,而教育的创新关键在于教师。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对于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亦非常重要,课堂教学形式中的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对法律思维能力的影响最直接,这两种教学法形成于不同的法律传统,因而导致了这两种教学法对于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不同路径,讲授法通过系统地讲授法律原理,培养学生清晰的理论洞察力,从而较容易地运用逻辑来推定法律,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判例教学把律师职业中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思维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有机地融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能力的训练,通过学生对判例法知识的深化处理,最大限度地使知识本身转化为一种认识法律的能力,这种能力赋予了知识的无限创造性,能够使知识本身不断地增殖。

法律教育范文篇4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法律建设也在发展并且逐步完善。国家领导人尤为重视我国教育,特别是法制相关教育,他们曾很多次的在各大会议中指出,加强法制的根本问题就是从娃娃抓起,只有从小让他们具有法律观念,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才会越来越好。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自身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大多数高中学校在法律教育体制上,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相对来说较为乏味,没有一点特色,对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所以导致学生在法律认知上较为匮乏,他们法律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亟待解决。

二、加强高中学生法律素养,深化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之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就是为了将青少年培养成国之栋梁,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通过近些年里,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逐年上升的情况,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当前高中生法律素养严重缺失的问题。可以说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而产生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青少年不愿意学习法律知识、不懂得法律知识,甚至在做出某些行为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触碰了法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时期,而高中学校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在进行改革,尤其是针对当前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缺失的现状,提出了深化法制教育的策略。这样做,第一,能够让高中学生知法和守法,紧守法律底线,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第二,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避免学生在一时冲动之下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

三、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一)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我国高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学习法律知识,具备法律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高中生的法律教育这一板块上却存在着让人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的法律观念极其薄弱,存在明显缺陷。大多数学生对法律的基本知识根本不关注,对于我国的各种法律也只是停留在听说的范围。他们只知道我国有宪法、民法以及刑法,却不知道这些法律都用作于哪些方面,他们从不感觉这些法律会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对于在各高中学校里产生的各种违法犯罪现象,很少有学生会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待。所以当他们自身权益被侵犯时,往往都是无可奈何,根本不知道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现在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知晓的法律知识也少的可怜,究其原因,与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有很大关联。现在,我国倡导实施法律教育,但是法律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并未发挥太大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权力大于法律的现象依旧屡见不鲜。尤其是现在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受到国外思想的侵袭,让他们在法律意识上产生了很大矛盾。高中时期,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正在调整、定型,也是最容易受到波动的时候。他们容易被传统思想所禁锢,对自己的社会责任一知半解,不愿意学习法律知识,觉得周边事情与自己无关,容易保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二)难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我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我们容易冲动、暴躁,无法对自身进行良好的情绪控制和情绪管理。同时也因为处于这个敏感的阶段,我们对于学校所展开的法律课程并不感兴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法律知识相对比较匮乏,在对法律应用的过程中缺乏坚实的法律理论基础。再加上当前的高中学生个性比较张扬,攀比心理、拜金心理和享乐主义都比较严重。一旦遇到自身权利受到侵害的问题时,他们难以使用法律途径来解决自身问题,而是将其寄托于各种渠道,这也表现出了当前高中学生依据法律开展利益诉求的能力比较低下。(三)我国缺乏良好的法律环境,整体法制水平比较差。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们思想还不够成熟,并且正处于青春躁动期,所以十分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然这与我国当前的法律环境和法制整体水平也有较大的关系,首先我国整体法律意识就比较淡泊,国民整体都对法律不够重视,再加上现在的互联网和手机都比较发达,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方式观看到社会上发生的很多违法犯罪案件,高中学生十分容易就受到影响,走下坡路。例如马加爵案件、药家鑫案件等等,都一直是典型的案例。总而言之,我国社会整体的法律环境对高中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四)从思想观念上缺乏对法律的深刻认识。我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十分了解处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心态,从思想观念上我们对于法律就缺乏深刻的认识。虽然高中学校开展了相关的法律类课程,但是很明显迫于高考的压力,对于这一方面的课程,学校不够重视。每年只有很少的几节课来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授课时间段、授课方式传统无趣,学生很难在这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对法律知识进行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在我国高中教学体系中,其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文综以及理综等几个部分组成,法律教学只属于文综中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一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其次,学生接触的法律教育渠道也只有法律讲座、网络法律知识学习等形式了。但这些比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比根本就微不足道。最后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我国法制教育缺乏系统性的课程安排,特别是在高中法律课程中出现了很多漏洞。

四、高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具体策略

当前,我国教育对象覆盖的范围比较广,人数也比较多,高中学生占有十分大的比例。因此,面对高中学生在法律素养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高中学校应该积极进行法制教育的深化和改革,并不断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以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备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随着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例的逐年上升情况,高中学校对学生法律方面的教育迫在眉睫。下面我就具体阐述一下深化高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一)学校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一般情况下,要想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并不断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让学生懂得更多的法律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法律信仰,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进而促进高中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其次高中学校必须要深刻意识到深化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日常学校管理工作中将法制教育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和教育,进行良好的以德育人和以法育人,不断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其次高中学校要从学生的思想生活这一方面出发,对学生法制教育的形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让法制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高中学校要正确看待高中学生的法律素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做好深化法制教育工作。(二)教师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我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对我而言,我认为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如果我们喜欢一个老师,与老师的关系比较好,我们会非常愿意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反之,则会对不喜欢的老师所讲的内容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培养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的过程中,学校应该让一些具备亲和力、风趣幽默的教师来担任法律教师职位。这样的教师具体来说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法律教师应该了解非常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内容,在授课时,能够引经据典,使用法律案例来为学生讲授法律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其次,法律教师的教学风格应该风趣幽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其讲授,能够将原本复杂难懂的法律知识变得简单化。最后,法律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法律知识学习当中来,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法律问题解决当中来。而想要达到这一要求,对于法律教师来讲,他们则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学习,了解最新的法律案例,并且能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当然,如果高中学校条件允许的话,学校可以为我们聘请一些长期从事法律知识研究的学者或者高级教师来校讲课,他们的经验都比较丰富,并且也能够为学生带来新鲜感,让学生更加愿意投入到法律学习当中来。(三)进行法律课程设置,开展多样化的法制教育活动。首先,高中学校应该针对当前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缺失的问题制定明确的法律目标,并且规划教学大纲,建立健全法律教学体系,让法律教学能够被学生以及教师充分重视起来,帮主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构建与完善,形成法律意识。同时学校还要开展多样化的法制教育活动,如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演讲比赛或者模拟法庭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紧张的文化学习之中,可以通过法律活动放松自己的心情,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除此之外,学生自己也应该注重法律知识学习,要积极的从多个渠道学习法律知识,并学会运用扎实的法律理论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四)学生的法律素养,需要多方面配合。我认为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提高其法律素养,使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一方面需要高中学校做出相应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多方努力。学校、社会和家庭要共同承担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责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如从家庭这一角度出发,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与学生多多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并配合学校,对其进行法制教育。很多家长总是找借口,推卸责任,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去教育孩子。其实家长一定要意识到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还不成熟、容易冲动,在这一关键时期,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家长们也不必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他们大可以在吃饭的时候或者睡觉之前陪伴孩子观看法律节目或者浅谈一些最近发生热点法律案件等,这样在潜移默化之间就培养了孩子的法律意识,还不会让孩子觉得反感。如从社会这一角度出发,我国的司法机关部门可以与学校建立紧密的联系,并定期在高中学校内部加强司法宣传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到触犯法律之后所要承担的不良后果。

五、结论

总而言之,我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深知法律知识对于我们成长的重要性。但是我也了解到当前很多高中学生缺乏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良好的法律素养,这让很多高中学生在一时冲动之下极其容易做出错事,触犯法律。所以我认为针对当前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进行深化法制教育的探究十分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曹斌、郑洋、何清颖.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地域影响因素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15(19).

[2]高岳涵.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化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3(3).

法律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中职;思政课;法律教育;道德教育

思政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基础性教育,是开展德育的一部分,思政课程的开展质量影响着学生今后的成长方向以及社会所做的贡献。因此,在开展思政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在中职思政课中融入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是思政课改革的需要,也是满足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对人们的各种行为也做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融入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为开展职业教育奠定基础。毕竟,先要学会做人,才能够为社会做贡献。从思政课的特点出发,如何如何法律教育以及道德教育,却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所要思考的。充分利用思政课的引导性、教育性、实践性的特点,利用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完成思政课内容,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助力,正确引导学生的各项行为助力。

一、中职思政课教学现状

中职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面临学生素质不高、缺乏政治觉悟等特点,在开展思政政治教育中,缺乏相应的思想基础,让思政课的开展面临较大的挑战。首先,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在当前的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语言不文明、没有集体荣誉感等等一些不良的行为和表现,所开展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和学生发展问题紧密相连的,能够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切实帮助的。当前的中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仅仅是课本出发,难以针对当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单一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难以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价值观念。其次,便是教学效果不明显。在当前中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课程对学生今后成长的影响和帮助。显然,单一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起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本身由于生活经验以及身心发展的限制,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等方面还比较单薄,需要教师和家长加以引导。因此,在开展思政课程的时候,我们要密切关注课程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确保整个教学过程能够起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成长助力。目前来说,中职思政课面临改革的需求,从当前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出发,采用针对性教策略,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中职院校开展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从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内容出发,它们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我国是一个法制社会,通过法律对人们的各项行为进行约束。通过法律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明白自身行为带来的影响和后果,从而自发的约束自身的行为。道德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道路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助力。特别是当学生走向社会,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行为和动作发挥积极影响,树立健康、积极的职业观念。其次,从中职课程体系出发。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当前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乃立身之本。通过适当的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能够让学生利用法律和道德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在学校阶段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和强化道德观念。将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程中,是当前中职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也是开展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思政课、法律教育、道德教育,都是围绕着学生的价值观念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的。因此,我们需要从思想观念层面上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内容,充分利用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来完善教学内容,让学校逐渐形成一个法律教育平台,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法律观念和道德品质。

三、中职思政课融入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构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在教育过程中,最不能忽视的的一股力量便是教师,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教学内容重组,将知识点以最合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构建高质量的课堂。因此,中职思政课融入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针对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比方说开展知识讲座、授课方式等等的培训,让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有着全面、系统的了解,并且建立在次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挑战。其次,便是开展教学研讨工作。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闭门造车,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处理,确保课程内容和形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切实的帮助。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构建高质量的课堂的重要保障。另外,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方面,中职院校也应该为教师的成长提供相应的平台,创设良好的环境,让教师积极主动的完成自我提升。(二)加强实践课堂,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在开展中职思政教育课程中,教师需要重复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去丰富和完成思政课的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提升思政课和法律教育、道德教育融合效果,教师应该贴合实际情况,加强实践课程。首先,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将思政课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增强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帮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政课教育内容本身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教师要根据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适当的完成相应课堂拓展。其次,适当加入时政新闻内容。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即将踏入社会,需要了解当前的国际形式以及国家的时事新闻,有利于帮助他们构建立体的价值观念。另外,将时政新闻引入到实践课程教学中,丰富课程内容,也能够将课程内容的知识点和身边发生的事件紧密结合起来,让一些概念性的问题能够借助实际事件变得更容易理解。利用多样化的案例事件,思政课程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三)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开展思政课中,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是今后的实践行为。首先,开展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方式,完善课程模式。根据当前社会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推行,通过选修课的方式去宣传当前的政策、方案等等,让学生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方式开展思政课程,能够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最大程度发挥思政课的教育效果。比方说模拟法庭,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更为透彻。其次,便是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意义,利用环境的因素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始终不能缺失的环节,也是当前中职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成长环境出发,从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形式开展探讨和研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四)完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成长。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政课中,教师要不断完善评价方式,从当前的评价方式出发,为思政课的开展以及学生能力提升发挥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首先,构建完善的评价模式,除了对学生的上课知识点的考察外,还应该对学生运用能力以及实践行为进行综合考量,确保能够全面、系统的反映出当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要克服教学评价中重试卷轻实践能力的现象。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应该从思政课的特点出发,开展一些富有特色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察。比方说设置一些综合性的项目,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或者开展一些项目调研活动,让学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展现自身的综合能力。其次,便是深入贯彻落实“发展性评价”方式,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学生的某些问题而一棒子打死,而应该对学生的行为方式进行积极主动的引导,让他们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职思政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在中职思政课中融入法律教育和的道德教育,是时展的必然,也是需要教师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毕竟,这些课程的融合,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当前教学方式改革。中职教育在开展思政课中,要充分落实课程的特点,全面为学生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社会的发展,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够让当前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才能够主动适应当前中职课程改革的需求,为学生健康成长助力。

参考文献:

[1]李倩菁.浅谈中职教育中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相互渗透——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5):27-28.

[2]王锴.中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职业,2018(12):50-51.

[3]杨世杰.依托中职思想政治课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1):38-39.

[4]李家福.“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思政教育创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5):106-107.

[5]周琳.中职德育课融入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教学探究[J].职业,2016(02):108.

[6]孙权.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使学生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J].成才之路,2013(10):21.

[7]张雪梅.以生为本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J].学理论,2012(28):219-220.

法律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律思维;培养困境;优化路径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国法制现代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培养优秀的法学专业人才,对推进我国社会法制现代化进程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各高校不断扩招,法学专业的学生不断增多,为法治现代化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法学人才,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然后从现代阶段我国法学教育现状来看,对法学思维培养不够,学生缺少敏锐的法律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个人成长,对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也产生了一定阻碍。对此应提出相应的措施,不断提高法学教育水平,培养更多具有法律思维能力合格的法学人才。

一、法学教育中法律思维的培养困境

思维决定行为,法治有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才会在思考问题时,主动的遵循法治理念,并产生相应的法治行为方式。所以法律思维是法治建设的核心,在法学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法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运用能力,提升学生法学素养。但是实际法学教育过程中,却忽略了法学思维的培养,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学教育目的偏离。法学教育目的直接影响法学教育效果。法学教育不仅要丰富学生法律知识,同时学生还应具备法律思维,能够运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推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实质上是促进学生法律知识的内化,只有学生具备“法律头脑”,才能产生相关法治的实践行为。所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比丰富学生法律知识更加重要。因此缺少法律思维,就不会将人头脑中的法学知识输出,不能转化为推动法治发展的力量。所以应将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方式作为法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将其作为法学教育的核心任务。但是目前我国法学教育过于注重对学生法学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对学生法律思维以及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走向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2.法学教育方法单一。法学教育方法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法学教育的效果。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法学教育方法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学习较为被动,而法学知识中的概念、原理以及法律条文都是枯燥的文字,所以造成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法律理论的传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加强法学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以及完整性。其主要弊端忽视了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不重视法学知识运用能力。目前在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的较为广泛,案例教学法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以及法律思维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然而,一些教师将案例作为解释和印证学习的理论或法律条件,没有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在法律教育中的作用。3.教育实习的形式化。法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法学教育过程中,也比较重视法学实践,学校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其主要方式是学校与当地的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合作,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学生会到这些地方进行实习,但是这种教育实习方式没有获得实效。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部分学生选择考研,会将主要精力放在考研的相关事务上,一部分学生选择参加工作,会将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所以学生对待学校安排的教育实习往往是应付了事,使得教育实习形式化。而对于接收实习生的法院、检察院或者律师事务所,更不会将重要的法律事务交给实习生,所以一般学生去实习,主要是见习或者打杂。而法律思维的培养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训练形成的,如果脱离于法律实践,学生就无法形成法律思维。所以如此形式化的教育实习无法实现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这一目标。

二、法学教育中法律思维的培养的优化路径

1.明确法学教育目标。法律是国家强制力的重要武器,如果出现错误的法律思维,会严重危害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社会利益。所以与其它学科相比,对法学这一学科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法学教育下,不能将知识灌输作为法律教育的主要目标,而重视法律思维的培养,并将其纳入到法学教育核心任务中,应将法律思维融入到具体的法学教育中,将培养学生法律思维作为最终的目标,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法律思维,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的运用能力。法律思维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对法学这一学科的价值认同,只要具有统一的价值追求,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即使学习都是文字的法律条文,也不会感到枯燥,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作为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以及较高的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时,应以法律知识为基础,既要不断丰富学生的法律思维,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对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应改善传统的法学教育方法,应正确合理的运用案例教学法,应将培养学生法律思维作为核心理念。因此在具体法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法学教育内容,基于提高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科学、合理的设计案例,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教师应明确学生讨论规则,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引导作用,应适时的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中,适当的为学生提供思路,指导学生运用法律思维以及法律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应避免表露自己的观点,否则对学生的思维会产生束缚。学生交流讨论之后,小组选择一名学生作为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阐述时,教师应观察学生逻辑思维是否严谨、叙述是否准确,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3.开展法律实践活动。在法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所以法学教育中,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应加强法律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法律知识,形成正确的法律思维,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建立模拟法庭,并还原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在法庭中演绎被告、原告、律师、检察官、公诉人、公安局侦查人员等等,开展法庭辩论、最后申述、法庭调解等环节,在这些实践环节中,能够实现理论知识的运用,并在反复训练过程中得到强化。另外教师还应组织参与法律援助等实践活动,在这些实践活动,增长知识与见识,促进学生法律思维的提升。

总之,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所以在法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明确以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教学目标,并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法律思维成为一种思维习惯,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法律人才,为社会法治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法律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新时期;法学教育;法律职业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法学教育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同时我国法学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法学教育得到发展的同时,法学教育方式落后、教育内容老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进而导致我国法学教育无法与法律职业有效结合。因此,在当前新时期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进行紧密结合,成为当前相关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故而,本文对于新时期下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关系

法学教育是对有志于从事法律实务的人进行科学且严格的职业训练,使其掌握法律的实践技能及操作技巧,能够娴熟地处理社会当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因此,法学教育的使命在于进行职业教育或者说在于进行职业训练。法律职业是指以律师、法官、检察官和公证员为代表的,受过专门的法律专业训练,具有娴熟的法律技能与法律伦理的法律事务岗位从业人员所构成的共同体。世界自兴起了法律这门学科以后,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就已经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二者之间在法治状态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从事法律职业之前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法学教育,法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教育结构以及教育方式等都会极大的影响着法律职业[1]。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分析,法律职业中能够极大的体现着法学教育中为从业者提供的法学知识、法律职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等。另一方面,法学教育内容的重要导向就是法律职业。故而,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还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且同时法律职业会使得法律教育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二、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存在的问题

(一)法学专业划分过于细化。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法学院本科专业的划分过于细化,进而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就业导向收到了极大的限制。本科教育在当前作为一种同时性的教育,因此其更是基本职业技能以及素质教育的训练。如若教学时间过短,那么就会导致学生阅历受到极大的限制。我国学生都是经过了高考以后才接触到法学,而国外的学生则不然,其与我国学生相比接触法学的时间更长。因此,国外学生在法学理论掌握程度更高。(二)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严重。在我国,法律职业从事者的授权职业教育的要求并不是十分严格,不论是何种职业,只要是满足了大学本科毕业的条件就可以参加法律从事者的报名考试,如若考试成绩达到相关要求就可以从事法律职业,取得从业证书。故而,使得当前我国法律教师队伍中存在许多从业者并没有受过法学本科教育和学习,尽管拥有了法学从事资格证书,但是并没有更高的专业知识[2]。例如:一个想要成为律师的学生依旧可以在大学期间学习与法学不相关的其他文学或者是工程,然后在集中一段时间对律师考试资料进行记忆,在没有经过任何正规的法学训练情况下就可以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律师。因此,对于法学教育来说,正规的法学教育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从某种程度分析,我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三)司法从事人员良莠不齐。就当前情况分析,我国各类人才的招聘标准规范程度较低。故而,我国各企业就无法有效保证从业人员在职业规划的规范性。而这一问题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中更是尤为突出。在我国,由于一些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制度无法使得法律人才发挥其才华,导致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问题严重。

三、新时期下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有效衔接的策略

(一)扩大法律职业培养平台。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第一资源就是法律人才,因此我国法学教育的成果以及方法直接影响我国法制社会的建设。故而,为了能够使得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有效衔接,扩大法律职业培养平台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可以将我国检察官学院以及法官学院等各个学院分别作为学生实践的重要机构,让即将毕业的学生到分院机构进行长期或者是短期的专业知识实践学习,尤其是没有得到过严格的法学教育的从业者,更要为其提供理论知识应用的平台。(二)建立完善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管理机制。对于法律职业从业者来说,法学教育背景是法律职业从业者的重要要求,而法学教育更是法律从业者的必经之路[3]。要使得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得到充分的衔接,建立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的衔接管理机制是必要的。首先,要对我国多样化的法学教育进行充分整合,限制其他形式的法学教育的同时将全日制法学教育作为当前法学教育中的主导形式。同时,建立严格的法学教学评估工作体系,优化法学教育的资源和方式,摒弃不符合要求的法学院校教学机制。另一方面,还要相应的完善自己法院等各个法学部门参与法学教育的管理工作机制,加强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二者的联系[4]。另外,扩大法律部门工作人员与法学学生的交流,以此促进学生对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提升。(三)拓展法学教育知识范围。一个合格的法律职业从事者不仅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更要满足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故而,法律职业从事者不仅要拥有足够的法律知识,更要能够对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使得其在分析法律问题时更加有把握[5]。因此,法学学生应当积极拓展自身的法学教育范围,将自身融入到社会中,在社会中积累自身的经验,进而储备充分的知识。另外,只有不断的丰富自己,拓展其他方面的知识,才能培养自身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法律人。

四、结论

通过本文论述可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二者之间在法治状态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就当前情况分析,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法学专业划分过于细化、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严重、司法从事人员良莠不齐,使得我国法律事业发展缓慢。因此,只有扩大法律职业培养平台、建立完善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管理机制、拓展法学教育知识范围,才能促进我国法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玉.论我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新变化与法学教育的应对[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32(08):87-94.

[2]李支.法律职业教育视野下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反思与完善[J].高教学刊,2018,30(17):66-68.

[3]尹业广,郭剑平.浅析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下法学教育的机遇、挑战与改革方向[J].法制与经济,2018,28(07):195-196.

[4]张健一.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背景下本科法学教育的困境与突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9(02):140-143.

法律教育范文篇8

一、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的紧张关系

(一)司法考试影响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

我国现有的法学教育体系具有多层次性,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不同层次的法学教育培养目标不同,多数学者认为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主要是通识教育。它培养的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人才”。目前的司法考试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它采取笔试一次通过形式,题型主要是选择题,选择题占总分75%,内容上虽然知识覆盖面广,但理论浅,重识记,轻分析。它无法检测出考生法律素养、法律思维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司法考试是职业资格考试,通过司法考试是法科生日后从事法律职业的必备条件。2008年司法部通告允许在校大三学生参加司法考试后,在校的法科生为了日后能顺利就业,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司法考试上,学生成了“记忆的机器”、“考试的机器”,没有意识也没有心思阅读人文书籍。就法学院而言,2008年以前,社会评价法学院的教学质量主要是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考研通过率,2008年允许在校大三学生参加司法考试后,司法考试通过率成为社会评价法学院教学质量高低的又一指标。

法学院为了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不得不改变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应对司法考试,不这样做的话,面对市场竞争,社会对高等院校法学院系评价会降低以致影响生源。这样一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以司法考试为导向,法学本科教育将远离其既定目标。

(二)司法考试影响法学本科教育教学内容

我国法学院系已达600多所,为在竞争中立稳脚跟,不少高校的法学专业有自己特色的课程,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有利于我国的法学教育发展。然而,司法考试实施后,尤其是在校大三学生可以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后,司法考试通过率直接或间接地成为法学院系教学质量检验的标准之一。为了应对司法考试,法学院系不得不调整教学内容,聚焦司法考试,司法考试考什么,法学院系就教什么,司法考试哪部分分值多就重点教授哪部分,这样的教学内容将使法学本科教育沦为“司考培训班”、沦为“工匠式”教育,影响法学后续高层次教育。

(三)司法考试影响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方式

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尽管有种种弊端,但它重理论教育,关注学生学术素养的提升,法律思维方式的养成,法学思想的丰富,法学理论功底的夯实。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后续法学硕士、法学博士教育具有积极作用。而国家司法考试的内容细、范围广、重法条的运用,理论较浅,多为法学基础知识,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它无法反映学生真实的法律能力,检测不了学生的理论功底。由此看来,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是脱节的,导致实践中常常出现法学本科生经过四年正规的法学专业学习却仍然不能通过司法考试,而一些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仅凭几本司法考试教材,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却能通过考试,使得法学本科教育颇为尴尬,对法学本科教育来说是莫大的讽刺。这种现状促使相当一部分法学院系调整教学方式,把精力集中于如何使学生更好地通过司法考试上,教学方法转向题海战术、法条解释,放弃法学理论素养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将是机械型的、背功了得的但非学术型的学生。长此以往,法学教育的发展将令人非常担忧,法学研究人才将出现断层。

二、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

司法考试实施的宗旨之一是使法学本科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能进行良性的互动。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差,用人单位较为不满意,期望司法考试能带动法学本科教育改革,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司法考试制度形式与内容上的局限性难以选拔出法学理论功底深、思辨能力强、口头表达能力强的法律人才。即便法学本科教育以司法考试为导向,也难以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法学本科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的关系理应是种良性互动关系。法学教育是法律人才培养的源头,法学教育是司法考试的基础和前提,司法考试是对法学教育成果进行检测的一种手段,两者相互促进。然而,现实中的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并非是良性互动关系,这种现状对法学本科教育和国家司法考试都是不利的,怎样才能把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应有的功能发挥出来,消除两者的紧张关系,构建良性互动关系,使两者都能健康发展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下笔者将提出构建两者良性互动关系的粗浅建议,以期对法学教育发展和司法考试改革有所裨益。

(一)法学本科教育改革

1.保持法学本科教育应有的独立性

司法考试是资格考试,是选拔特定法律职业人才的方式,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如果法学本科教育沦为司考培训班,变成应试教育,法学本科教育应有的培养目标将无法实现,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将出现断层,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将面临诸多困难。因此,法学本科教育在国家司法考试面前应当保持自身应有的独立性。当然,在强调法学本科教育自身应有的独立性的同时也应兼顾司法考试,注意两者的接轨。虽然司法考试目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的初衷是好的,对法学本科教育的改革有促进作用,两者适当地调试后可以达到良性互动。#p#分页标题#e#

2.合理设置课程、改善授课方式

灌输式教学是我国法学教育授课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仅仅通过信息的单方传递来传授知识,其优点是能够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缺点是无法培养学生分析案例和处理案例的能力。增加案例教学法可以克服这一缺点,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方式可以学习英美法系案例教学法的精髓,训练学生像“律师一样思考”。这种方式,通过学生自己分析案件事实,找到可以适用于当前案件的法律规则,从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教与学能互动起来,课堂形式能活跃起来,弥补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枯燥、呆板的不足。

在法学教育中应当增加案例教学法,这样既可以发挥传统法学授课方式在构建整体法律知识体系以及理解法律概念的长处,又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取长补短的理想效果。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法学本科教育以通识教育为主,其课程应当在突出法学专业领域课程重点的基础上,增加大学语文、历史学、经济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课程。这种课程安排既突出重点、满足专业化需求,又能培养学生多知识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人才”法学本科培养目标。

杜莉: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3.优化师资队伍、不拘一格引进人才我国目前有600多所法学院系,很多法学院系师资力量相当薄弱且结构单一,大多数法学教师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到高校教书,从学校到学校,他们学术能力较强,但实践能力较弱。这种结构与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是相吻合的,但不利于与司法考试接轨。要打破这种单一的师资结构,在引进人才时,不仅要引进学术上颇有成就的教师,还应引进一定比例的在实务上有建树同时对学术有兴趣的人才,如学术型的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等,引进的方式可以是专职教师也可以是兼职教师。

(二)司法考试制度改革

法学本科教育进行改革的同时,司法考试也应进行必要的改革,笔者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1.限制司法考试报考者必须具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

根据现行的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条例的规定,只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无论是否接受过法学教育,都可以报考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目前这个规定,虽说体现了选拔法律人才的广泛性和公平性,但如果深入、具体地分析,这样的规定其实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它不符合建立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需要。司法考试的目的之一,是建立法律职业共同体,使法律职业共同体具有共同的法律信仰、法律素养、法律思维方式、法律职业伦理、职业道德,这些法律职业共同体应当具有的共同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法律浸润与熏陶的过程。目前的司法考试制度下,即便没有接受过法学教育者,通过三、五个月的强化训练,也能通过司法考试,但其法律素养值得怀疑。其次,它不符合世界各国司法职业准入的普遍做法。英、美、法、德等许多国家都要求司法考试的报考者必须具有法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不具备法学教育背景者都被排除在司法职业之外,就连日本也改变了过去允许非法学专业者报考司法考试的做法,要求司法考试报考者必须具备法学专业学历。因此,应当将司法考试报名资格限定为必须具有法学教育背景者,这样才能为塑造同质化和精英化的法律职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改革考试模式,采取分段考试,增加面试

目前的司法考试采取一次笔试模式,题型多为选择题,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比如它不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法律执业过程必备的一些能力。采取分段考试方式可以克服目前司法考试模式的局限性。把司法考试分成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考核不同的科目,采用不同的题型,内容上做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增强考试的科学性。我们不妨借鉴日本的做法,采用初试和复试的考试模式,初试的题型为客观题,难度系数可适度降低,题量则要多,知识覆盖面广,各个部门法均要涉及,其目的在于检测考生法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对法条的熟悉程度。通过初试者才能进入复试阶段,复试的题型采取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的方式,以主观题为主,目的主要是考察应试者的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法学理论素养,这一阶段的题目难度系数应增加。

法律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医学院校法律教育当代医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法制建设也逐步健全,对医务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熟悉自身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依法行医,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基地,必然要承担起对医学生法律教育的重任。我们认为,法律素养也是任何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通过对医学生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的培养,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尝试着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改革。

一、“问题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

我们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高校大学生已经步入成人阶段,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简单的灌输方法是无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为此,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来组织课堂教学,使提问成为课堂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的传统教学一直把提问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我们认为,在当今形势下,提问的职能要发生转变,即提问不仅仅起到检验的作用,更应该是师生增强互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在教学准备阶段,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使问题成递进形式,让学生不断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再加以引导和归纳,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入,让学生在思考和分析中提高素质。

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法学理论可谓博大精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医学生既掌握法学理论知识,又对他们进行法治思想的教育,案例教学法不失是一个捷径。在具体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我们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一)案例讲授

学生们普遍感觉行政法这一章很难理解,它不像刑法、民法那样贴近生活。我们就在课前先讲一个主题案例,并把该案例贯穿整个理论讲授全过程,让学生对什么是行政机关、什么是行政相对人等问题先有感性认识,再向学生讲授“行政法对公民权利的约束性”,这些法治理念,就容易得多。我们讲授的对象是医学生,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更希望了解医患纠纷中的法律知识,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加入了医患纠纷的典型案例,把法律知识和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学生们切身的体会到了学习法律知识的实际价值,培养了他们的兴趣。

(二)多媒体案例教学

选用有代表性的案件,实际放映给学生们看,让他们对法律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在讲授“刑事诉讼程序”时,结合相关庭审视频,给学生讲解相关法律条文阐述其意义,这样就是学生对书本上枯燥的叙述有了鲜活的认识,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理解这些知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革考试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不论对作业还是考试,老师和学生都形成了依赖标准答案的习惯,只要与标准答案不同,就是0分,这样做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挫伤了学生的思考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积极性。因此,我们一改传统的闭卷考试模式,而是采用了案例考查法,就是让学生根据案例中所给的条件,回答两三个问题。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围绕教学中的重点知识点,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与案情结合起来,以达到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目的。在评卷方法上,采用标准答案与非标准答案相结合的方式,即使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相符,但是学生运用了学到的知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也会取得好成绩,这就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学生们能够活学活用,把考试变成展示自己的平台。

通过对医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方式的改革,能够培养出专业技术优秀,同时,懂得法律知识的人才。为减少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颇为有益。

参考文献:

[1]王安富,等.医学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

法律教育范文篇10

教育教学权是教师最神圣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剥夺在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但是,在现实中存在着许多侵犯教师教育教学权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教育行政部门侵犯教师的教育教学权。即行政官员命令教师从事与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无关的事情,使教师无法正常享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权。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中比较普遍。例如,河南省某县镇政府为了完成农民建设种烟基地的任务,要求该镇教师每人联系10亩种烟指标,完不成的下岗。该镇中学特放假三天,因大多数教师仅凭个人力量无法完成,只好把任务派给学生,让孩子动员自己的家人和亲戚种烟。该镇政府为了政绩,没有经过任何程序,就让老师们停止教育教学,一方面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另一方面也侵犯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权[1]。还有一些行政官员利用自己的权力,随意剥夺教师的教育教学权。张某系某高中教师,工作认真负责,教育科研水平优先,先后发表数篇论文,多次被评为县模范教师。由于张某拒绝了某县教育局领导的孩子进入他所教的毕业班,不久之后,县教育局就收回了他的模范教师称号,并批评他教学方法落后[2]。在本案例中,县教育局领导仅凭个人好恶,干涉教师的教育教学权利。这些都是严重侵犯教师教育教学权的行为。2.学校侵犯教师的教育教学权。《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这就是说,只有符合上述三个条件之一的,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才有解聘教师的权利。但是,在现实中,学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权随意处置,领导干部打击报复教师,或出于其他原因,以某种借口将教师调离教育教学工作岗位或解聘教师,限制教师发挥其才干以及压制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研究与探索等行为时有发生。例如原株州市某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尹建庭告株洲市教育局一案。尹建庭曾在自己撰写的论文《入学教育课》中提出“读书考大学是为了挣钱娶美女”的观点,之后他又出版了其个人文学作品集《人世老枪》一书,书中有“世上的一切都必须为我服务,不然,这一切都没有意义”“,天下最大的谎言,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言论,并在课堂上向学生推销这本书。株州市教育局发现上述问题后,对其进行调查和处理,作出了株州市内所有学校不聘用尹建庭当教师的处理意见。之后尹建庭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教师法》的相关规定,法院最终判决株洲市不聘请尹建庭当教师的处理办法无效[3]。在本案例中,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都不能剥夺尹某受聘于符合资质的学校的权利。当然,教师也应该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给学生正确的引导。3.学生侵犯教师的教育教学权。这是学校中最常见的侵犯教育教学权的行为,但在现实中又经常与教师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相互混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与教师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教师对学生享有教育教学权,而同时,学生又享有并有权行使受教育权。在课堂上,一些学生多次违纪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已使教师无法正常从事教学活动,则涉嫌学生侵犯教师的教育教学权。但如果教师将学生撵出课堂,教师就涉嫌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在相关案例中,都认为是教师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教师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笔者认为,依据《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的权利,即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是同时存在的,享有一定的权利就应履行一定的义务,履行了义务才能更好地享有其权利。笔者认为教师不仅没有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而且是依法对自己和其他学生合法权益的维护。由此可见,教育教学权的实现依赖于教师权利和学生权利的相互配合。教师教育教学权的实现是学生学习权利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教师的教育教学权得以实现,学生的学习权利才能得以实现。

二、教育教学权的法律保障现状

我国《教师法》第七条第1款规定:“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即教师具有教育教学权,它包括:(1)教师可依据其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量等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2)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速度,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3)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教育教学的形式、方法、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实验和完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剥夺在聘教师的教育教学权。与之相对应,《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有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这些义务的内容主要包括:首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全面贯彻《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方针。其次,教师要遵守学校和其他教育管理部门的各项有关教育教学的规章制度,执行具体的教学工作计划。再次,教师应依法履行教师聘约中约定的教育教学工作职责和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否则将依法追究其责任。义务的规定可视为给予教师该项权利的法律补充。这就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教学权实质上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教师不能擅自放弃这一权利,同样,不履行相应的义务也要承担法律责任。确保教师教育教学权的实现,不仅有赖于权利主体的积极作为,而且需要义务主体,尤其是政府积极创造条件为其提供制度上和法律上的保障。从法律保障方面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实体法对教师教育教学权的保障。除了上述《教师法》中涉及的内容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中第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条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另外,一些根据《教师法》的相关内容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也对保障教师教育教学权的实现有很大作用。二是程序法对教师教育教学权的保障。程序保障包括教师权利受到损害时有关法律责任追究的规定和法律救济。《教育法》和《教师法》都规定,对侵犯教师权益、造成损害的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或追究刑事责任。在法律救济方面,《教师法》不仅赋予了教师教育教学权,同样也赋予了教师申诉权。《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只有实体法和程序法相互配合使用,才能保障教师教育教学权的实现。虽然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权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教育立法的时间比较短,对这一权利的保障无论是在实体法还是在程序法方面都显得比较薄弱,以至于现实生活中出现许多教育教学权受损以及受损后得不到法律救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的聘任制度不完善。《教育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时至今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却迟迟没有出台相关规定,但教师聘任制却已经在全国各大中小学轰轰烈烈地展开着。本该出台的“相关规定”的缺席严重地伤害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权利,特别是在乡村中小学中,这一问题尤为严重。第二,教师申诉制度不完善。例如,四川一中学教师将学校告上法庭,原因是自己从教多年的48本教案经学校“检查”后只剩下4本。该教师以学校侵犯其教育教学权为由将学校告上法庭,法院却因学校不是行政主体而拒绝立案[4]。笔者认为,学校的行为确实侵犯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权。教师的教育教学权的文字表现即教案,学校弄丢教师的教案不仅是侵犯了教师的劳动成果,同时也是侵犯教师的教育教学权的行为,学校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然而现行法律并没有赋予任何一级学校行政主体的资格,教师在认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权受到学校侵害时,只能走非诉讼意义上的申诉之路,教师运用申诉权可以将学校告上教育行政部门,若认为处理不当,可以采取行政复议,若仍不满意,才可以走诉讼之路,但此时只能以教育行政部门为被告。从教育申诉到行政复议到行政诉讼,这是在教育教学权问题上教师能走的唯一一条维权之路,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不便,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时间太长,这样很容易影响教师工作的情绪。

三、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