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4:00:36

侗族大歌范文篇1

“汉人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因为没有专门的侗文,侗族人用有韵律的歌唱,传承了他们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作为侗歌最精华的组成部分,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更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载,直接而生动的表现侗族文化,将侗族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婚姻家庭、习俗文化等方方面面传承给后人。在侗族地区学习唱歌就像是汉人学习文化一样,不会唱歌的人就如同没有接受文化的人,会被人瞧不起。“后生会找不到媳妇,姑娘嫁不出去”,“只有会唱歌,会种田,才有出路”。可以说,人们对于侗歌的热情源于一种身份的认同。侗族人民世代喜欢唱歌,在那些没有电视、电脑的年代里,人们的唯一娱乐就是唱侗歌。

二、侗族大歌的形式

(一)侗歌唱歌内容

侗族大歌歌唱自然、歌唱劳动、歌唱友谊和爱情,反映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侗歌按内容可以分为:(1)对歌。这是最常用、最普遍的的歌,不管何种场合都可以用的歌。(2)情歌。流行于年轻人之间,有时候老年人之间也会唱,但是很少用于跨代唱歌。现在也有跨代唱歌,现在的年轻人由于唱歌的经验少,跟别人对歌的时候对不上,父母就在背后出主意,但有种作弊的嫌疑。(3)河歌。归类于情歌类,但是唱调不同,以抒情为主,不需要琵琶,不一定在古楼上唱歌。(4)认祖歌。讲述本民族历史。(5)叙事歌。记一个地方的历史、故事。这些歌多是自己现场编造的,唱出来的歌就好比是用文字写出来的美文。

(二)侗歌演唱地点

(1)鼓楼。真正的侗族大歌,必须要在鼓楼中进行,要有对垒才叫大歌。所谓对垒就使鼓楼是侗寨的象征,鼓楼文化可以说是侗族文化的缩影。侗族素有建寨先建鼓楼之说,鼓楼是一个公共场所,除聚众议事外,它还是重要的娱乐休闲场所,是大歌演唱和传承的重要场所。一般重大节日活动的对歌大都在鼓楼中进行,连续唱唱三天三夜。(2)民宅。大多情况下唱歌是家中的一种聊天方式。侗族的民宅是木制吊脚楼,过去几个女孩子相约在吊脚楼上纺纱、织布的场景时常出现,她们边聊天边劳作,兴起时唱着侗歌。歌声从古老的吊脚楼中传出,有时候男孩子们听着歌声也喜欢过来凑热闹。对他们来说侗歌已经不只是歌,而是一种表达话语、抒发情绪的方式。

(三)唱歌的形式

(1)休闲方式的侗歌。在没有任何娱乐工具的年代里,要打发农忙过之外的时间,唱歌是最好的选择。侗族人一直有“饭养身,歌养心”就是道理,足以看出侗族人对与侗歌的重视和喜爱。这种休闲方式对侗族人来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2)竞赛方式的侗歌。这里主要指不同寨子之间的竞赛。客人进入寨子要么亮开嗓子唱歌,要么敲响鼓楼里的鼓,全寨人就知道有客人来对歌了。两个寨子里的代表人分居两边对歌,直到分出输赢。赢得胜利是一种荣誉,会受到人们的尊敬。据说胜出者在一个月内都回不了家,会被人们争相邀请到家中做客。这种竞争迫迫使人们学习和钻研侗歌。

三、侗族大歌的传承形式

(一)歌师的形成

在侗族,学习侗歌就是学文化。要成为歌师必须要见多识广、懂道理、懂言语。要成为歌师,首先要学会前辈歌师们的歌,然后自己要会编歌、会创作。能够成为歌师的很重要的原因是记性好,能够记住前辈们的歌。总体来说,歌师主要以教歌、传歌、编歌、创歌为己任。

(二)传承方式

(1)歌师的传承。与汉族的传统不同,侗族的歌师不是由师傅指定的,而是要有一定的威望,要受到大家公认才行,这就是歌师代代相传的模式。从前,每年十月过后只要有空闲时间,七八个年轻人都会相邀到歌师家学侗歌。跟歌师学歌是不用交学费的,歌师认为既然是被尊为歌师就有义务将自己的这些技艺传给后人。(2)侗歌传承模式———歌班。歌党就是有组织地向歌师学习唱歌的一群人。父母会将一些同岁数、同性别孩子撮合在一起,加入这样的歌班便于孩子建立人际关系。

侗族大歌范文篇2

“汉人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因为没有专门的侗文,侗族人用有韵律的歌唱,传承了他们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作为侗歌最精华的组成部分,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更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载,直接而生动的表现侗族文化,将侗族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婚姻家庭、习俗文化等方方面面传承给后人。在侗族地区学习唱歌就像是汉人学习文化一样,不会唱歌的人就如同没有接受文化的人,会被人瞧不起。“后生会找不到媳妇,姑娘嫁不出去”,“只有会唱歌,会种田,才有出路”。可以说,人们对于侗歌的热情源于一种身份的认同。侗族人民世代喜欢唱歌,在那些没有电视、电脑的年代里,人们的唯一娱乐就是唱侗歌。

二、侗族大歌的形式

(一)侗歌唱歌内容

侗族大歌歌唱自然、歌唱劳动、歌唱友谊和爱情,反映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侗歌按内容可以分为:(1)对歌。这是最常用、最普遍的的歌,不管何种场合都可以用的歌。(2)情歌。流行于年轻人之间,有时候老年人之间也会唱,但是很少用于跨代唱歌。现在也有跨代唱歌,现在的年轻人由于唱歌的经验少,跟别人对歌的时候对不上,父母就在背后出主意,但有种作弊的嫌疑。(3)河歌。归类于情歌类,但是唱调不同,以抒情为主,不需要琵琶,不一定在古楼上唱歌。(4)认祖歌。讲述本民族历史。(5)叙事歌。记一个地方的历史、故事。这些歌多是自己现场编造的,唱出来的歌就好比是用文字写出来的美文。

(二)侗歌演唱地点

(1)鼓楼。真正的侗族大歌,必须要在鼓楼中进行,要有对垒才叫大歌。所谓对垒就使鼓楼是侗寨的象征,鼓楼文化可以说是侗族文化的缩影。侗族素有建寨先建鼓楼之说,鼓楼是一个公共场所,除聚众议事外,它还是重要的娱乐休闲场所,是大歌演唱和传承的重要场所。一般重大节日活动的对歌大都在鼓楼中进行,连续唱唱三天三夜。

(2)民宅。大多情况下唱歌是家中的一种聊天方式。侗族的民宅是木制吊脚楼,过去几个女孩子相约在吊脚楼上纺纱、织布的场景时常出现,她们边聊天边劳作,兴起时唱着侗歌。歌声从古老的吊脚楼中传出,有时候男孩子们听着歌声也喜欢过来凑热闹。对他们来说侗歌已经不只是歌,而是一种表达话语、抒发情绪的方式。

(三)唱歌的形式

(1)休闲方式的侗歌。在没有任何娱乐工具的年代里,要打发农忙过之外的时间,唱歌是最好的选择。侗族人一直有“饭养身,歌养心”就是道理,足以看出侗族人对与侗歌的重视和喜爱。这种休闲方式对侗族人来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2)竞赛方式的侗歌。这里主要指不同寨子之间的竞赛。客人进入寨子要么亮开嗓子唱歌,要么敲响鼓楼里的鼓,全寨人就知道有客人来对歌了。两个寨子里的代表人分居两边对歌,直到分出输赢。赢得胜利是一种荣誉,会受到人们的尊敬。据说胜出者在一个月内都回不了家,会被人们争相邀请到家中做客。这种竞争迫迫使人们学习和钻研侗歌。

三、侗族大歌的传承形式

(一)歌师的形成

在侗族,学习侗歌就是学文化。要成为歌师必须要见多识广、懂道理、懂言语。要成为歌师,首先要学会前辈歌师们的歌,然后自己要会编歌、会创作。能够成为歌师的很重要的原因是记性好,能够记住前辈们的歌。总体来说,歌师主要以教歌、传歌、编歌、创歌为己任。

(二)传承方式

(1)歌师的传承。与汉族的传统不同,侗族的歌师不是由师傅指定的,而是要有一定的威望,要受到大家公认才行,这就是歌师代代相传的模式。从前,每年十月过后只要有空闲时间,七八个年轻人都会相邀到歌师家学侗歌。跟歌师学歌是不用交学费的,歌师认为既然是被尊为歌师就有义务将自己的这些技艺传给后人。

(2)侗歌传承模式———歌班。歌党就是有组织地向歌师学习唱歌的一群人。父母会将一些同岁数、同性别孩子撮合在一起,加入这样的歌班便于孩子建立人际关系。

侗族大歌范文篇3

关键词侗族祭祀侗族大歌文化内涵

AbstractStartedfromDong’sBigSongs’manifestationsthisthesisleadstotheconclusionthatDong’sBigSongswhichisspiritualcultureindispensabletoDongpeople,isakindofsocialneedwithpracticalfunctionasmainbodyandaestheticasadditionbyuseofinvestigationandresearchmethodsofnationalmusicandfolklorethroughdeepinvestigationandanalysistoDong’sBigSongs’tone,SamaFestivalandpassingway.

KeywordDongsacrificeDong’sBigSongscultureconnotation

文化对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在贵州省又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地区的榕江,黎平,从江三县。这里高山绵延,平均海拔300——2000米不等,距贵阳市达400公里左右。可谓山高路险,交通不便。解放前侗族与外部世界联系极少,七十年代有些地方还被发现有“刀种火耕”的原始状态的生产方式。

一、侗族大歌的支声复调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一)支声复调。可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形容:一棵树在长到一定时候,分出枝儿来,当然这种枝儿和树还是个整体。具体音乐分析就是在演唱过程中,高声部的人逐渐脱离原来的调高,游离到另外一个调上,而低音声部仍然保持在起始的调上,形成两个或三个声部,这两个声部属于同宫系统内的不同调。这种民间支声复调音乐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无复调音乐”的定论,意义非同一般。

(二)关于支声复调形成。这里列举2种学者观点及2种民间传说:学者观点(1)、由于“众人出多声”所致[1];(2)、由“喉音佳者”创作得来[2];民间传说(1)、远古时期,侗族青年们在劳动休息时的说笑声引乐了百鸟百虫,百鸟百虫齐鸣,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又引起姑娘小伙们的兴趣,于是各自模仿,形成具有高低不同多声部大歌[3];(2)、侗族贫困青年倒鸟和老罕两兄弟在隐居山林时受蝉鸣鸟叫的启发,兄弟俩合作发明了双声唱法,并把这种方法教于世人,从此双声部大歌广为流传[4]。

(三)支声复调音乐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学者的考察结果还是民间传说,我们不难看出:侗族大歌是群体活动的产物。从歌唱起源的“巫术说”来看,那种被后人所描述的原始社会的生活模式在这里被有力证明:聚族而居、保持着神秘的祭祀行为。

可以这样想象:古老的先民们在农作物丰收时,他们跳跃、欢呼、甚至齐声吆喝;长期干旱或雷雨时,他们认为这是“天”在发怒,于是在族长的带领下,展开了大规模的祭天活动,偶尔一次巧合就促成了更多的人员参与和仪式的格式化。其中吆喝声,祈祷声逐渐演变成唱歌;乱糟糟的这么多人唱,多声部在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于是,“祭天”就这样被侗族先民发明了。伴随着祭祀的发展与稳定,侗族大歌就有了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并在其民族的千百年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了,成为了侗族标识性的民族文化,具有了其民族性格,这种性格对其民族的进一步向前发展又作了方向性的规定。因此认为:古老的侗族大歌是侗族历史悠久的铁证,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得来的,是其民族生存发展的手段之一。

二、萨玛节及其文化内涵

(一)萨玛节。伴随着“祭天”活动的出现,另一种祭祀活动--“祭祖”也被开展起来。“萨玛”汉语的意思是“大祖母”,传说隋唐时期一位叫杏妮的侗族姑娘,在外族入侵时(有一种说法是官府压迫),杏妮带领族人奋勇抵抗几天几夜,最后不敌,跳崖身亡。侗族人为了纪念她,尊为祖母,寨寨修建饲堂供养、祭萨。有的地方一年一祭,有的地方三年一祭,祭祀时少则百多人,多达上万人。祭祀活动主要分两个部分:一、祭祠堂:全寨老少在饲堂前举行仪式请祖母(萨不是汉文化中的塑像,而是用一把半张开的伞代表),祖母请出来后,由德高望重,人丁兴旺,儿孙齐全的人抱着这把伞,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全寨人(有时,前有鸣锣开通的简单仪仗队),把全寨游走一遍,告诉祖母应保护的范围。其间,要唱些颂萨的大歌。二、踩堂:游走完毕,萨归回饲堂后,踩堂即开始。男女老少齐聚“鼓楼坪”开始狂欢。芦笙、琵琶响起,“儿童大歌”,“声音大歌”,“叙事歌”此起彼伏,竞相绽放。

(二)萨玛节的文化内涵。萨玛节有这样几点文化现象值得注意:(1)、在萨玛节里,爱情类大歌也不再被严格限制(早先是不能在祭祀时唱情歌的);(2)、萨玛节这一天,妇女们不做任何家务,只需描眉打扮,准备在跳踩堂时大放光彩。而男人们要在这一天齐心合力做一顿好饭菜,在村口排好流水席,供全体妇女们享用,而且在妇女们上席吃饭喝酒时,不能露面,包括男性儿童在内。由此可以看出,一:“萨玛节”既是对先祖的拜祭,更是侗族女性的妇女节,“母系氏族”的遗迹在这里凸现;二:大歌具有两个功能:(1)与神灵沟通的工具,通过唱歌与先祖对话。传说侗族老人去世后,后辈要围绕亡人唱歌表达哀思,他们说侗族的先人听不懂世人的语言,只能听懂侗族歌曲;(2)人与人的交际工具,在“踩堂”时,侗族青年男、女利用这些时机,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因此说,侗族大歌的实用性应远远多于娱乐性,忽略这一点而只从现在状态下的表象入手,无疑将会使研究陷入“唯心”主义的陷阱。

三、侗族大歌的家族传承方式及其文化内涵

(一)侗族大歌主要传承方式:家族传承。歌队:是指侗寨中存在的大大小小演唱小组,每个歌队3—几十人不等,按年龄组合成儿童歌队,男声歌队,女声歌队,老年歌队等。歌队平时各自干自家的活,夜晚或闲暇之际,聚在歌队中的头领——歌头家里,一边做些针线活,一边练习唱歌;歌头:是歌队的带头人,是侗族大歌高音声部的完成者,此人唱技高超,反应敏捷,能够带领歌队“走寨对歌”;歌师:侗族大歌的灵魂,他(她)的平时任务是负责全寨歌班的训练工作。孩子4、5岁时入歌班学唱,除了生产劳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歌师的教育下成长。女孩一般直至出嫁,离开族人为止。侗族一直有小孩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统。歌师教族人唱歌是不收取费用的。

(二)家族传承方式的文化内涵。侗族所在位置的偏远以及群山环绕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该民族要聚族而居,注定了其文化的传承方式必须以家族传承方式为主。歌师、歌头、歌队的关系,实际上是其内部的一种组织结构,三者的存在状况及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侗族大歌的存在状况与水平高低。侗族人为了能在社会活动中占据有利地位,往往倾全族、全寨之力打造好本族的歌队,也正是这种指导思想,使得侗族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保存下了独特的文化形式。

侗族中歌师、歌头、歌队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依并存的。侗民们尊重歌师,热爱生活,认真唱歌。世世代代的喜怒哀乐都在这歌中,唱丢了一首歌,可能就丢了侗族人的重要的生产、生活信息。这就是为什么侗族老人需要几天几夜才能唱完“叙事歌”的秘密所在。这对于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尤其重要,这种传承方式实际上已经成为他们教育、培养后代的手段,实践证明了这种手段的稳定性与权威性;这种传承方式,也反映着一个民族文化从远古走到今天的一个理由,这个理由也许正是今天许多民族文化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结语

研究侗族大歌的文化发现:它折射出的不但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观,更是在讲述是一部民族史。随着中国经济浪潮的汹涌澎湃,遥远的山寨也逐渐骚动起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思想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行为上是走出大山,走进城市。昔日的歌队成员正在变成城市中的“草根”,导致其内部组织结构正在遭到破坏,侗族大歌面临诸多发展问题。

借用美国民族音乐学家萨克斯在1962说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结束:这样的音乐在书店是买不到的。它是以信仰为基础的传统或者从部落人的个人献身中产生的。它决不是没有灵魂和欠考虑的东西,也决不是被动的东西,而是常常充满生命感的,是有社会意义与作用的。实际上它常常具有权威性。这些都是我们谈论西洋乐时无法涉及的。

这些音乐作为文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珍贵的部分而引起人们的尊敬。所谓尊敬,就是要有帮助保存这些音乐的义务的意思[5]。

指导教师邓光华教授

参考文献:

1.袁炳昌,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7.503

2.刘亚虎.天籁之音——侗族大歌[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32

3.高冰,杨俊江.榕江——流动的和谐[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32

侗族大歌范文篇4

侗族大歌在旅游业中的现状及带动其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贵州旅游业发展较快,但经济水平相对于国内的其他省份来说,还有较大差距。1.交通建设缓慢侗族聚集地在黔东南地区,现有修建完工“夏榕”高速公路,在此高速公路未修建前,去到该地则需两天的时间,如遇天气大雨或者大雾时,则更加增加了去往路途的难度,这个因素大大降低了游客的人数。很多游客,不想因为时间而影响正常的旅游计划,这是消费者的心理趋向。以至于旅游业经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宣传力度不足、品牌效应滞后独特的侗族风情、鼓楼、风雨桥、大歌是侗族的活招牌。20世纪90年代开始,该地通过侗族大歌在国内与国外的演出,才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在贵州省侗族地区旅游业创新的关键时期,应不断整合宣传资源,实行“州、县、市”相结合的路子,全力打造旅游的品牌形象。但是,由于对旅游资源和品牌的意识不足,旅游业的潜力没有被充分地开发和利用。3.侗族文化展演的“真实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仪式,观众所观看到的是经过精心压缩、提炼和雕琢后的展演,而不是该地区原汁原味的样式。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商业的文化底蕴,最终会严重影响商业文化的发展。从游客的角度来看讲,他们所期望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的展示,而不是被商业包装过的表演,不免会让游客产生一种“无趣”的感觉。4.民俗活动的日益减少随着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者日益增多,人员流动性很大,导致不少的村寨都难以组建歌班,即使勉强组建起来,也难以经常练歌、学歌。使得传统的民俗活动也相对减少,因为节日民俗活动的主体是青年和歌队,青年都不在村寨,即民俗活动就无法正常举行。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侗族大歌的传唱表演。

几点思考与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了摆脱高难度的工作压力和生活烦恼,人们纷纷离开城市,走向田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吸引着这些旅游者的眼球,以至于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保护对策建议:1.加强宣传力度、树立旅游意识新理念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当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大力宣传,并要出台相关的规定,并将相关规定落到实处,积极引导相关管理人员、旅游者等相关利益主体更新发展理念,增强参与意识,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高度重视旅游地形象和品牌效应。2.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基地通过商业广场的建设,可以打造侗歌特色,树立“侗族品牌”。当游客走进广场,从侗族的服饰、物品到侗歌表演和聆听到原汁原味的具有齐唱、合唱、童声演唱乃至千人侗族大歌,真正满足游客的不枉此行的心态。3.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政府可适度给予一些文化经济补助,减少本地打工人员的流动性,例如,商业广场的建设中,可让当地居民有一席商业铺位,有了适度的经济收益,才会适当降低其人员的流失。在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应大力打造“少数民族旅游业”这块牌子。使二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尽管对于旅游业发展的今天,侗族大歌的发展或多或少还面临一定的困难,我们应充满信心,不断寻求新途径和新方法,以此用侗族大歌带动贵州旅游经济的发展。

本文作者:李雪芬工作单位: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侗族大歌范文篇5

关键词:侗族大歌;文化;传承;发展

一、侗族大歌的发展现状

侗族大歌不仅是侗族音乐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巨大宝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侗族大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侗族大歌这一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形式受到了来自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猛烈冲击和巨大挑战。在此之前,侗族歌师备受侗族民众所尊敬,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他们往日的辉煌已成为历史。所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和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以下对侗族大歌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一)年轻人传承出现断层。在过去,侗族人民向来尊重善歌者,现如今,传统文化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年轻人们更倾向于新兴事物与物质生活,不愿将侗族大歌这一传统艺术继续传承。其次,从事侗族大歌传承无法保证生活需求,所以许多年轻人纷纷进城工作生活,从而放弃学习和传承侗族大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也被慢慢淡化。(二)歌队成员老龄化问题严重。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交通闭塞,教育的普及率也不高,侗族人民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中。随着社会发展,年轻人进城生活,出现了多数青少年不会唱传统侗族大歌,歌队成员老龄化的局面。在近些年的民间侗族大歌歌会上,众多歌者中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目前还在从事侗族大歌传播和演唱的歌师多为中老年,他们的年龄普遍偏高。(三)科学技术的冲击。侗族的优秀歌师曾是村寨里众人瞩目的焦点,但由于电视、电脑、手机网络等现代娱乐方式的出现,许多年轻人不愿听侗族大歌。同时,愿意学习和传承传统民间音乐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侗族大歌的功能似乎发生了一些转变,从最初的婚丧嫁娶、宗教礼仪、迎接宾客变成了侗族民众的自娱自乐。(四)教育模式的转变。由于侗族以前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生活习俗、民间音乐都只能够采用口头流传的方式传承。在侗族地区的学校,不少领导和教师都认为只有抛弃传统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随着汉字冲击,侗语逐渐被取代,音乐课的内容也被汉歌所替代,导致青少年和儿童不会侗族大歌及方言民歌。不少侗族地区出现了民间儿童歌队难以组织的问题,因此产生了传承出现断层的情况。

二、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对策

侗族人民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民间音乐记录着先前的历史与文化,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侗族大歌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传承与保护。上文中讲述侗族大歌在发展和传承上面临着一些问题,笔者对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以下几个方案:(一)加大培养传承人力度。传承人是侗族大歌发展传承的重要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面临失传,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人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传承侗族大歌的首要任务是加大力度培养和保护传承人。推动侗族大歌进校园的活动,选用优秀侗族大歌将其编写入侗乡学校音乐教材,使侗族的儿童和青少年养成尊重传统、热爱优秀民族文化的良好品质。可以在校园里组建侗族大歌少年合唱队,学习和演唱侗族大歌。有计划地培养民族音乐师资人才,开办民族音乐师资进修班,提升在职教师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与认识。也可在艺术类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使更多人了解侗族大歌并对其产生兴趣,体会侗族大歌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内涵。同时,在传承侗族大歌的过程中要结合时展创新。(二)推动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侗族大歌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对侗族地区与侗族大歌的宣传,提高民众对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引起广大群众的重视。首先,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利用自身独有的区域文化特色建造文化产业品牌。政府应在合理考察过后进行扶持,可以结合侗族大歌及侗族地区地理优势打造侗乡侗歌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加大文化宣传,推动地方经济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提高侗族大歌在社会的影响力。同时,在景区内可出售侗族大歌的电子唱片及具有侗族少数民族传统特色的周边纪念品,有利于提高其知名度。(三)利用新媒体网络及电子媒介。保护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就是在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可以使用新媒体等电子媒介对侗族大歌进行宣传。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其传播范围、提升传播速度,而且有效缩地短了传播距离,可以迅速提升侗族大歌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采取可行措施,进一步加大侗族大歌的文化宣传,对其进行发展创新,吸引大众视野。=

综上所述,本文对侗族大歌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几点保护对策。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要重视侗族大歌文化的发展问题。在对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合的发展形式并结合实际情况使侗族大歌更具有趣味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1]刘明珠.侗族大歌研究综述[J].教育文化论坛,2014,(02):111-117.

[2]马芳芳.侗族大歌歌师的生存困境与出路[D].中南大学,2010.

侗族大歌范文篇6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合唱多声部歌的统称,就其旋律和演唱艺术而言,可以算是侗族歌谣艺术中最高级的品种之一,特别是歌的多声部曲调,堪称为世界民歌艺术之珍品。侗语称侗族大歌为“嘎老”(gallaox或galmags),“嘎”是歌的意思,“老”是大的意思,大歌珍贵的价值表现在文学与音乐两个方面。

从文学方面看,传统的侗族大歌歌词多是一些长篇的抒情歌(情歌)或叙事歌,内容丰富,揭示了古代侗族社会生活的面貌,反映了在一定历史时期以内人民的思想感情,弘扬了赞善贬恶的道德品质,表达了追求幸福自由的理想,同时也保留了侗族古代诗歌体文学的特征以及精炼、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

从音乐方面看,为了体现歌词的丰富内容,在音乐上形成了多种结构形式与表现手法,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集体性的歌唱中产生了应用多声部来表现内容的手法。可见,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音乐水平最高的一种,这种民间复调音乐以其独特的风味,斑谰的色彩、浪漫的气韵蜚声海内外,在国内外音乐界享有崇高的盛名。1986年10月,贵州省黔东南州民间侗族大歌合唱团走出国门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艺术节,侗族大歌轰动了艺术之都,观众学者为之倾倒。艺术节执行主席马格尔维特在观看完演出后激动说:“在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流传这种古老纯正,如此闪光的艺术,在世界极为少见,它不仅受到法国观众的喜爱,就是全世界人民也都会喜欢的”。①侗族大歌的深远影响打破了一些外国音乐专家认为我国民间没有复声音乐的断言,它令世界艺术大师们惊讶、折服。为什么能在一个仅百余万人的东方少数民族产生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为了证明这个问题,必须对侗族大歌进行文艺生态学的研究。

一、大歌起源于本土

关于侗族大歌的起源,众说纷云,有的持“外来说”,有的持“劳动说”、“摹仿说”、也有持“改造说”,等等。“外来说”认为侗族是个落后的民族,文化的落后注定它不可能创造象“侗族大歌”这样丰富多彩的多声部音乐,侗族大歌的多声部一定是受外国传教士带进来的宗教音乐的影响而形成的。“改造说”则认为“侗族大歌”的多声部是外来音乐干部对侗族民歌加工改造的结果。这种“外来说”和“改造说”都经不住历史检验。外国传教士将西方音乐传入侗族地区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事情,何况要使某种西方音乐深深扎根在侗族这个没有汉字乐谱记录和传播的民族,使其达到民族化的目的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可见侗族大歌与外国传教士及宗教音乐没有任何关系。侗族大歌被载入史册早在宋代史书中就有记载,《老学庵笔记》卷四说:“辰、沅、靖等蛮,仡伶……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导之。”时间要比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的时间要早几百年。至于“改造说”中讲的汉族音乐干部加工改造而形成的说法就更无道理,因为直到1949年解放后,才陆续有汉族干部进入侗乡,比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还要晚一百多年的时间。所以这两种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我们认为,侗族大歌起源于本土,是侗族人民在特定环境中,通过劳动和艺术实践创造出来的。

法国艺术史学家丹纳说过:“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由心境,四周的自然环境和习俗所造成的一般条件所决定的”。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一书中写道:“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决定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由于侗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清美秀丽的却又近乎于封闭的生态空间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外界的一些文艺娱乐活动很难进入侗族地区,侗族人民便在这种耕作之余自然而然的去摹仿山林中的鸟鸣蝉虫,进行自己特有的文艺娱乐活动,正是这种无忧无虑的单纯朴质的生活,再加上长时间的摸索,侗族人民很自然的就会用生命的灵气和智慧结合自身所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去领悟,以自然无为为美,讲究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和谐,从而创造了优美的合声音乐——侗族大歌。

二、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

文艺生态学认为,每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任何人类群体,首先必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以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作为劳动的对象和交往空间,进而创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包括民间艺术)。侗族大歌就是侗族歌手们紧密联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才具备了直觉和声美感,并且造成了多声模仿心理,而且在模仿的同时产生了感性活动,这正是演唱者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情反映,经过长时期的加工、选择、概括、集中而形成优美的旋律与协和的和声对位,产生了生动的音乐形象,实质上就是歌手们感情形象,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感染力。

一方风水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艺术。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者,音之所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②“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摆荡性情,形诸舞泳”。③这些论述说明了外界事物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的变化,而思想感情的变化却是创造音乐舞踏之内在动力。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口头创作都是该民族所居住的自然环境为背景的。侗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寨前碧水长流,潺潺有声;河边榕树挺立,铺天盖地,处处鸟语花香,林涛声声。侗族这勤劳朴实的民族由于长期在这种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优美的田园生活环境和单纯的男耕女织的农业劳动生活,容易使歌手们对周围环境那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的百鸟叠鸣,流水潺潺,林涛声声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声音响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广阔的联想,并且这种自然的和声必然会形成他们本能的无意识的模拟对象。现代音乐理论家该邱斯曾这样说过:“最古最原始的曲调,说不定只是同一反复出现,其产生由于人类对于简单的鸟鸣或别的天籁的自然自觉的反映”。④该邱斯的猜想和推证正好印证了侗族大歌的产生,说明了音乐对于自然的音响的反映。

就流传范围来讲,侗族大歌的流传地区并不算普遍,她集中流传于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三个县以及广西三江紧靠从江的一些村寨,它作为侗族早期的艺术,是对周围客观事物引力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歌手们通过对自然声象的摹仿,而产生了情感活动和审美意象,从而创造出这种固定的别具一格的民间复调形式,是侗族人民对美的寻求的必然结果。侗族大歌中的曲名,也常以自然界中有响声的自然物或动物来命名。著名的“金蝉歌”(侗语称为嘎哈海),基本旋律和衬音都是直接模仿蝉鸣和各种自然声响而创造出来的。例《知了歌》

⌒⌒

I:2121|321|6212|312:I

夜哟夜哟夜哟夜哟夜哟夜哟

--摘自《侗族歌谣研究》

“知了”土话称“蝉”,在侗族山区非常普遍,尤其是夏天随处都可以听到它的叫声,侗族歌手们就是根据其“夜哟夜哟”的动听的声音所感染,于是摹仿着哼唱,当摹仿的人多了,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曲调流传开来。这是由仿声而产生的艺术。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断出,当原始先民获得食物可以填饱肚子,并过上较为安定的日子时,他们就会去寻求欢乐,除把劳动动作和呼声当作歌舞来尽兴表演外,他们还可能会把模仿各种自然的响声来作为娱乐的内容。所以这种专门模仿蝉鸣、流水等自然声响的大歌艺术被侗语称为“嘎所”。

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该民族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习惯有联系,而且与他们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尤其是特定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的天籁的声响,对于该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自然环境对民间艺术还具有间接的影响,民间文艺并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一定能动作用,一方面自然环境作用于主体诸因素,通过这些主体因素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这些主体因素又作用于自然环境,从而制约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民间文艺正是在这种主体和客体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中生存发展的,侗族大歌同样也不例外,

三、侗族大歌的民间文化生态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文艺的产生、发展、演变和消亡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态相关。民间的社会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间文艺就存在于民俗文化环境之中。民俗对民间文艺的影响除一般表现为整体效应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某一文学艺术总是深深扎根于某一民俗环境之中。侗族之所以能创造出震惊世界的艺术瑰宝——侗族大歌,这和侗族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分不开的。侗族是一个爱好和平、团结的民族,他们的各种民俗活动都以集体为主,例:集体做客、集体对歌等等,这些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友谊、团结、爱美和群体意识较强的文化精神,也是侗族审美观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即在直觉状态中去体验爱情、人生;发现、领悟、寻觅、感叹人生的究竟和意义,同时也展现出侗族人民对人生的执著、热爱和追求。这些民俗和民俗精神就是侗族大歌生存的良好土壤。现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具体阐述。

1、鼓楼文化对大歌的影响

鼓楼文化可以说是侗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缩影。侗族建寨先建鼓楼。鼓楼主要流行的南部方言区(黎平、从江、榕江、湖南通道、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侗族大歌也主要流传在这一地区。鼓楼的功能除聚众议事、传递信息和报警外,它还是重要的娱乐场所,是大歌演唱和传承的重要场所。一般重大节日活动的对歌大都在鼓楼中进行,在平日里如果有外寨客人(歌班)来访,主寨的歌班也邀请对方夜间进入鼓楼唱歌。每当夜幕来临,双方歌班双双进入鼓楼,在专设的长凳上面对面排坐着,关于这一情景早在宋代的《老学庵笔记》中有所记载:“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导之”。高声坐歌班中间,全寨男女老少都围在歌班周围,对唱开始时,在牛腿琴的伴奏下,首先由主队唱迎客内容的歌,客队回唱《赞鼓楼》,当这两首寒喧性质的礼节歌唱完后,才进行正式的大歌对唱。之所以把赞美鼓楼的歌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放在对歌的最开始,是因为他们认为赞美了鼓楼,就等于赞美了寨上修建这座鼓楼的主人。

例:你们鼓楼真是高,

一层一层接上云,

仰首望掉“包头”难见顶,

就象矮人爬树难登尖。

你们的鼓楼顶上啊,

形态奇特变化万千,

它象蜜蜂的窝千孔万眼,

它象一盏明灯已经拨亮,

永远挂在你们寨子中间。

--摘自赞鼓楼歌《你们鼓楼接云天》

从这首歌中我们不难看出,侗族人民对鼓楼多么的重视,鼓楼在侗族人民心目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在进行正式大歌对唱时,一般都要唱几天几夜,甚至唱到一方输歌为止。因此我们说,鼓楼不但是大歌演唱的场所,而且在这固定的场所不定期举行的长期的、频繁的群众性音乐活动是产生大歌这种复调音乐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象这样酷爱音乐的民族,在他们以音乐美的寻求中,具有复调特点的侗族大歌的产生和发展便决非偶然了,之所以说它是大歌传承的场所是因为歌师们利用农闲在鼓楼休息、乘凉之机,在此向人们传授大歌,可见鼓楼对大歌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2、“外嘿”、“外顶”对大歌的影响

侗族是一个团结、爱好交往的民族,有着集体作客的习惯。“外嘿”就是集体出动到另一寨子去集体做客,主寨总是热情接待。迎宾仪式既风趣又别致,既隆重又欢乐,唱“拦路歌”(侗语称为嘎莎困)便是传统的迎宾习俗的第一步。每当客方的群众(一般指歌队)进入主方的必经路口或门楼前,主人则会用板凳、木柴、竹杆、绳子等杂物设置障碍,堵住路口,由主寨姑娘拦住客方的后生(或主寨的后生们拦着客方的姑娘),唱“拦路歌”唱出各种拦路的理由,接着客方的姑娘或后生们则唱起开路歌。

主唱:砍根青刺把路拦,

杉树挡在寨门边,

根根杉树有枝桠,

你把哪枝剔上前。

客唱:青刺拦路拦不住,

杉树不能搁寨边,

不怕杉树枝桠多,

我先提斧吹树尖。

主唱:我们拦路不让行,

寨口筑起三道门,

一道门楼一番理,

讲清道理才准进

客唱:莫拦大路放人行,

拦路也要看情形,

你们拦路该去拦那有钱客。

何必拦住单身纳汉不放行……

---摘自《这路你们不能过》

就这样客方逐一推翻对方拦路的种种借口,一唱一答,一来一往,主客双方场合的气氛非常热烈,每当客人们用歌答复了主方提出的逗趣性盘问后,主方则拆去一件拦路的障碍物,一直到把拦在路上的障碍物完全拆除干净将客人迎进寨为止。拦路歌中一问一答既风趣又耐人寻味,免不了有人要问主寨明明是去欢迎客人的到来,为何要“编造”各种禁忌以示拒绝呢?

其实这是故意逗趣、刁难。“拦路”也并非拦路,而是一种特殊的迎宾习俗,正好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幽默、风趣、豪爽的民族性格。举行完拦路歌这种特殊的迎宾仪式,主客双方的青年男女便开始广泛的、生动活泼的社交活动,以寻找配偶为目的,是群众活动、群体歌唱,这种两寨青年之间在约定的时间进行的群众性社交活动,侗家叫“外顶”。在客人离去时,主方又唱起出寨拦路歌,表示挽留。拦路不但抒发彼此之间的感情,又能考察对方的智慧和能力,而且体现了侗族迎宾送客的礼节,这种村寨之间结群交往的习俗,促进了侗族大歌的繁荣与发展,增进了村寨间的友谊与团结。

3、行歌坐月对大歌的影响

侗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是建立在“行歌坐月”这种古朴的社交活动之中的,他们一般长到十四五岁便开始进入这种社交活动阶段。每当夜幕来临,男青年三五成群哼着歌、弹着二弦琴或琵琶,串巷走寨去找姑娘们行歌坐月,姑娘们则聚集在“月堂”——某一姑娘家或鼓楼等公共场所纺纱、绣花等候着小伙子们的来临,互相对歌,他们用歌声来互诉衷情,选择情侣,在这种习俗活动对大歌的产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4、对歌习俗对大歌的影响

谈到对歌首先要从大歌的组队情况讲起,侗族对演唱大歌的人有着特殊的要求,凡是参加大歌演唱的男女歌队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而且这种歌队组织情况比较特殊。侗族大歌的歌队最少要有3人以上组成,多到十几个人,歌队的成员一般按姓别分成男班和女班,其中按年龄大小,划分为大、中、小班,同一宗族的男歌队和女歌队之间不能互相对歌,这些歌队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也就是前面提到歌师“嗓嘎”,他们年青时期都是著名的歌手,老了以后就担任歌队的老师。在侗族大歌队中有一种不成文的有出有进规定,进就是充实年龄较小的成员,出是歌队中有的成员年龄大了或者结婚成家了就退出,所以歌队采取了一种阶梯式的结构,最小的只有5-6岁,最大的二十几岁,大的则以年龄而论,必须由比他小的来替补。

在对唱时必须是男女对唱两个相等的部分,因为大歌是一种领众合分高低部分合唱的多声部歌曲,其中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领唱与众唱相结合,所以歌班中要选拔出领唱和唱高声部的歌手,高音侗语叫seitgal或sohseit、sohpangp,意为雄声、雄音、高音。

这种唱高音的歌手是从小就开始培养,一般同时培养3人,但在演唱中不论歌队在有多少人,唱高音的只有一人,或者3人轮流担任,除此之外,其它成员唱低声部,侗语称为maixgal或sohmeix、sohtaemk,意为母声、母音、低音。但是侗族大歌的主旋律却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的。另外,高音在歌班中通常也可充当自然领袖(一般当歌师不在时)。因此,一般高音者为“歌头”,享有一定的声誉,在演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侗族大歌在演唱时所以会有高、低两个声部之分,这就要与侗族大歌的室内性联系起来进行探讨了。

因为最能体现侗族审美意识的就是“室内对歌”这个显著的特征,“室内性”同时又是大歌产生的契机关键。歌唱的室内性早在明代就有所记载。室内多指(鼓楼、月堂等),在室内坐着长歌聚叙,老是唱着一个单旋律,久而久之演唱者自然就会感到单调乏味,因此这必定会驱使歌手们去寻求更美、更丰富的歌唱效果。那些喉音作者便在齐唱过程中偶尔出现“分岔”、“加花”的即兴创作,这就唤起歌者们的多声部审美意识,也就自然的形成了支声复调,侗族歌手对它们的解释:高声部象树枝岔,不时从主杆上分出去”,这个“主杆”也就指的是低声旋律,因为侗族大歌的合唱规律笔者前面讲过,低声部系众人齐唱,从侗族大歌这种时分时合的合唱、对唱规律中可以看出侗族歌手们虽不懂得和声、音程之类的专业词汇,但他们源于对生活的主杆与分岔、曲与直、分与合等复调思维方式都是存在的,室内性的歌唱、对唱习惯无疑对歌手们的复调审美意识与复调思维方式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对歌时很多歌词都是见子打子,即兴创作,这种创作就由高声领唱承担,众人则低音附合,这就形成了多声部;另外这种室内性还展现出侗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没有任何的避讳和顾忌,更表现出这一民族的青年们的思想上没有受封建意识的影响,在行动上是较为自由的。

从文学角度看,侗族大歌的歌词形式是由双音节向单数音节句发展,与汉文古诗歌由四言向五言、七言的发展形式相似,从中体现了侗族文学与汉族文学的密切联系,也可能是汉文化传入侗族地区后而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结果。在音乐上,侗族大歌的大部分属于五声音阶羽调式歌曲,它多半用二声部合唱,大小三度的和音是侗族民间合唱风格特征的主体音程,广泛的被采用;其次,纯四度,纯五度的结合也较频繁,由于侗族大歌几乎都是羽调式,所以它的纵向结合多系侗式小主和弦的和音。

从歌手们对歌的歌名角度看,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文学保留的一种古老诗歌形式。

例:Saiseesgaenhjuh,

Mapgacbuhmaihlianxdanl,

Musyuhlamcyaoc,

Mixwoxmaenlmup?

Daolseivyahdaenglpieek,

Nuvxaopnyaencsingcjuhxangpwoxmieah,

Pieekonglagsyanc,

Xaopbuhnancmap

Toukgacgeelyagcsac,

(eesgaemhnyac)

恋在心间,来找也未相见。

日后忘我,不知在哪一天。

等到桃树开花,我们再莫来相连。

若你真情不忘,但各在各家劳分两边。

他也难来,怎不可怜我痴恋。

--摘自《侗族民间文学史》

这首歌句不光有长短之分,而且在句与句之间押韵。即第一句歌的末音节韵与第二句歌的中间一音节的韵相复合,第二句的末音节与第三句歌的中间一音节的韵复合。例:juh与buh、daeml与lamc......。从这首侗族大歌可以看出侗族人民有他们自己对音乐的审美观、民族欣赏习惯与心理素养,这是他们创造多声部合唱的内在基础。在大歌对唱时,高声部由歌手尽兴发挥,低声部则是众歌手们让声音在主旋律“6"上持续很长时间,他们相互换气,使得歌声连续不断,侗家歌手们对这种唱法的解释是:低声部持续的声音象潺潺流水,高声部则向树林中的蝉虫鸟叫。这种审美感染力,早在清代已有文献记载:“(侗人)前者唱于(即吁)而随者唱,连袂而歌,于焉喁如众乐,彼天地间亦何尝有寂墙耶。《秀庵记》洞人唱法尤有效……接组互和,而以侯音佳者唱反音,众声抵则独高之,以拟扬其音,殊为动听。”⑤

5、语言对大歌的影响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思维形成的载体。侗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北部方言区包括天柱、剑河、三穗、新晃、锦屏、玉屏等;南部方言区包括黎平、从江、榕江、通道、三江、龙胜等。侗语以南部方言为主,因为南部方言保持了较为古老的面貌,侗语的声韵母比较简单但声调较为复杂,大部分地方的阴调因声母的送气与否而各分两个调,共有九个(l、p、c、s、t、x、v、k、h),其中有六个入声调(l、p、c、s、t、x),因此说起话来富有音乐感,极为悦耳动听。有人说听侗家人讲话,如听歌声一般。这种说法正说明了语言在音乐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在音乐旋律的构成中,无疑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侗语的特点就是声调多,多达九个调值,字调的高低是相对的,其升降变化是有规律的,它的抑扬顿挫的变化无固定音高和音律可循,又对旋律音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侗族人民在自己那具有音响美的语言中经过长期的加工,提炼寻求出美的音乐旋律与美的和声——侗族大歌。

6、侗族乐器与侗族

大歌的互动关系

一个民族的独特的民族乐器往往是伴随该民族歌唱或载歌载舞之中产生和发展的,大歌的复调形式同样与侗族民间乐器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侗族的民间乐器是大歌繁荣和发展的直接催化剂。侗族常用的乐器有芦笙、木叶、弹琵琶、二弦琴(牛腿琴)……等。明邝露《赤雅》说:“侗……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为混沌舞。”⑥侗族的这些乐器与大歌一样都与仿声有着渊源的关系,在侗族的《芦笙祭词》中有这样的说明:“当初做芦笙时,芦笙师傅是到江边去听水声,并以水声的高低和和声来调节芦笙的高中低音”。这实际是侗族乐器模拟天籁之声,缘于仿声的有力的说明。

在侗族的所有乐器中演唱大歌时最主要的伴奏乐器是琵琶、牛腿琴,两者一起为大歌伴奏时,在齐奏为主的基础上即兴加花或加强节奏而产生和声效果,乐师们在演奏中使乐器发出的这种和声效果给歌手们提供了和声美的直感,促进了歌手们审美意识的形成。在歌手中有的歌手自弹(牛腿琴)自唱,唱的调子和弹的调子不一样,弹的调子是为唱的作铺垫,打和声,但两种调子却是非常的和谐。这些都驱使驱使大歌这种复调歌曲的诞生,反过来这种复调歌曲的发展又促进了二弦琴、琵琶等乐器演奏的不断发展,由此不难看出,民族乐器与民族声东在艺术上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必然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向前发展。

四、侗族大歌的传承

侗族大歌渊源较远,早期由于侗族光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而无自己本民族的文字,它的传承在部分是靠口耳相传,靠大脑的记忆力保存,又靠记忆力和口授传给后人。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历史久远的由群众(社会)所传递的文化形式,是口传心记的历史传统文化的连续体。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随经济的不断发展,汉文化的不断影响,传承方式更加多样,从而形成了本民族的传承系统。主要有以下5种形式:1、师徒口耳传承;2、汉字系统传承;3、现代技术手段传承;4、学校教育传承;5、它的跨文化意义。

1、师徒口耳传承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一代人的记忆那是短暂的,但无数代人的短暂的记忆连接起来却是连绵不断的。由于过去侗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作为侗族大歌的载体完全是依靠歌师们这种连绵不断的记忆进行保存,又靠记忆向下一代传授。侗语称歌师为“嗓嘎”,歌师在侗族社会十分受敬重,被尊奉为美的化身,他们不光是大歌队伍中的演唱者,而且还是大歌的蓄存者,是培养一代代歌手的主要人物,大歌的传递责任便自然落在他们的肩上,师傅传给徒弟,徒弟成了歌师又传给了下一代的徒弟,这样依次循环下去,一代传给一代,其传承的人越多面就越来越广,队伍也就越来越大,形成了数学里讲的递增趋势。

2、汉字系统传承

唐宋以来随着中央王朝势力的逐渐渗入侗族地区,汉族封建文化也随之传入。“宋熙宁年间的诚州、徽州(今黎平、靖州、通道、绥宁一带)等教授,执掌教育、开办学校”。“明清时期,侗族中心地带也相继设学府、建书院、开科举”。“辛亥革命以后将书院、学馆改为国民学校,“国小”、“国中”、“简师”、“师范”等新型学校在侗族地区相继建立。”⑦这些学校培养了一批接受汉族文化的侗族知识分子,他们也正是汉字记侗音的开拓者。汉字记侗音实际就是侗族知识分子借用汉字创造的一种侗字,作为记录侗语的符号,以汉文为基础来进行创作,这种方法对保存侗族大歌着积极的作用。

(一)用与侗语声音相同或相似的汉字直接记录侗语,也就是汉字标音。

例:“唱”(dos)——多

"去”(bai)--

"看”(nuv)——努

(二)用汉字来记录侗语的意义,另在汉字旁边或下面加符号,以示按汉字的意义改读侗音。

例:

哥(jaix)风(lemx)

尾(peep)门(dol)

(三)用反切的方法来记录侗语,一般用两个汉字记录侗语的一个音节,或上字取声下字取韵,或上字取声和韵腹,下字取韵尾,一般在下面画上横线,表示读一个音节,有些类似古汉语中的快读法。

例:古汉语中:“厥”:区月快读

"掘”:居月快读

汉字记侗音:“河”(nyal)尼亚

"嘴”(ebl)恶不

3、现代技术手段传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家用电器也相继进入了侗族地区,录音机的普遍出现,录音磁带成为了当今侗族大歌传承的重要载体,开始是各种采风人员提着录音机用以搜集民歌,随着录音机、影牒机的增多,歌手们便可边录边唱,这样既能达到很好的教授效果,又能达到长期保存和传承的目的,有了象录音机、影牒机等等现代化的电器,歌师(歌手)们就不必象过去那样靠大脑记忆和汉字记侗音的方法来进行传承,那两种传承方式既费脑力又费精力,而现代化的电器传承就方便多了,一些著名的歌师和歌队将所演唱的大歌,灌成带子在各地广为传颂。

4、学校教育传承

发展民间文艺的重要环节就是广泛的培养民间文学艺术人才。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如后继无人,那么这种艺术就注定会失传;反过来任何一种艺术要求得发展,就必须有大批艺术接班人。同样侗族大歌也不例外。在今天,传统社会中那种靠亲属传承(父传子、母传女)和师徒传承来培养侗族歌手的方式仍然存在,但更主要的还是学校教育和短期培训。贵州许多高校例贵州民族学院、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在培养侗族大歌歌手方面做出了较大成绩,但这些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榕江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在各小学先后开展了侗族音乐教育,1985年还创办了一支“金蝉侗族少儿合唱团”,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训练,十几年来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歌手,并且多次应邀参加省内乃至全国的大型文艺演出,有的还出国演出,均受到中外观众的高度赞叹。但从全省看像这样的教育实在太少。随着统考制的实行,学校教育就围绕统考而转,那些五六十年代学校教育所编印的一些作为统一教材的补充的“乡土教材”(包括民间文学艺术)就被砍掉了。在应试教育面前,榕江经验难以推行。“如果学生不懂得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那就像同志批评的那样,言必称希腊而忘记了祖宗”。⑧现在,人们越来越发现应试教育的弊端,而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我们认为,除民院、贵大艺术学院培养更多的艺术专业人才外,各类学校都应把艺术教育(侗族大歌教育)作为一项教学内容。

5、侗族大歌的跨文化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汉文化的不断影响,侗族大歌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登上了大都市大雅之堂,它不仅仅是侗族人民的精神食粮,而且成了世界各国各族人民所共享的精神财富,但不懂侗语的人听了用侗族唱的侗族大歌,就只能欣赏音乐,不懂歌词意思。如用汉语唱、英语唱艺术效果就会大增。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实验,民间用汉语来编唱的侗族大歌大量增多,北部方言区的侗族大歌绝大部分均变为用汉语来编唱,一小部分沿用侗语来编唱,其中好些歌句也夹杂着汉族而成为侗汉杂交型的大歌;在南部方言地区,新歌中用汉语编定和演唱的歌也比传统的大歌大大加重,大歌出现这种变异与建国后侗族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是互相关联的。建国后,由于侗族地区教育事实的蓬勃发展,以历史从未有过的速度加速了汉文化在整个侗族地区的传播,掌握汉文化的人也以数百倍的增长,可以说执行了语言的双轨制,以侗语为母语,以汉语为辅助语,汉文汉语的推行和影响势必引起大歌等诸多传统文化因素发生变异,另外,由于今日在全国尚没有用侗文来公开出版的文艺刊物,这也使诸多掌握汉文化的歌手,不得不用汉语来创作作品,以求得作品的发表权,这也是大歌中汉语含量增多的重要原因,从而使得那些喜爱侗族大歌但不懂侗语的侗族和非侗族也能听懂和演唱,使他们不光被大歌复调音乐和韵律倾倒,同时也被这散发着侗家人纯朴、智慧的歌词大意所折服;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外许多艺术家正在着手将侗族大歌译成英、法、日等多种语言,让全界所有外国朋友为之惊叹。

注释:

①引自《黔东南社会科学》1987年第一期,第54页

②引自《乐记·乐本篇》

③引自钟荣《诗品》

④引自《侗族歌谣研究》第11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版

⑤参见《侗族歌谣研究》第87页,《黔东南社会科学》1967年第一期

⑥引自邝露《赤雅》

侗族大歌范文篇7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合唱多声部歌的统称,就其旋律和演唱艺术而言,可以算是侗族歌谣艺术中最高级的品种之一,特别是歌的多声部曲调,堪称为世界民歌艺术之珍品。侗语称侗族大歌为“嘎老”(gallaox或galmags),“嘎”是歌的意思,“老”是大的意思,大歌珍贵的价值表现在文学与音乐两个方面。

从文学方面看,传统的侗族大歌歌词多是一些长篇的抒情歌(情歌)或叙事歌,内容丰富,揭示了古代侗族社会生活的面貌,反映了在一定历史时期以内人民的思想感情,弘扬了赞善贬恶的道德品质,表达了追求幸福自由的理想,同时也保留了侗族古代诗歌体文学的特征以及精炼、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

从音乐方面看,为了体现歌词的丰富内容,在音乐上形成了多种结构形式与表现手法,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集体性的歌唱中产生了应用多声部来表现内容的手法。可见,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音乐水平最高的一种,这种民间复调音乐以其独特的风味,斑谰的色彩、浪漫的气韵蜚声海内外,在国内外音乐界享有崇高的盛名。1986年10月,贵州省黔东南州民间侗族大歌合唱团走出国门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艺术节,侗族大歌轰动了艺术之都,观众学者为之倾倒。艺术节执行主席马格尔维特在观看完演出后激动说:“在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流传这种古老纯正,如此闪光的艺术,在世界极为少见,它不仅受到法国观众的喜爱,就是全世界人民也都会喜欢的”。①侗族大歌的深远影响打破了一些外国音乐专家认为我国民间没有复声音乐的断言,它令世界艺术大师们惊讶、折服。为什么能在一个仅百余万人的东方少数民族产生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为了证明这个问题,必须对侗族大歌进行文艺生态学的研究。

一、大歌起源于本土

关于侗族大歌的起源,众说纷云,有的持“外来说”,有的持“劳动说”、“摹仿说”、也有持“改造说”,等等。“外来说”认为侗族是个落后的民族,文化的落后注定它不可能创造象“侗族大歌”这样丰富多彩的多声部音乐,侗族大歌的多声部一定是受外国传教士带进来的宗教音乐的影响而形成的。“改造说”则认为“侗族大歌”的多声部是外来音乐干部对侗族民歌加工改造的结果。这种“外来说”和“改造说”都经不住历史检验。外国传教士将西方音乐传入侗族地区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事情,何况要使某种西方音乐深深扎根在侗族这个没有汉字乐谱记录和传播的民族,使其达到民族化的目的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可见侗族大歌与外国传教士及宗教音乐没有任何关系。侗族大歌被载入史册早在宋代史书中就有记载,《老学庵笔记》卷四说:“辰、沅、靖等蛮,仡伶……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导之。”时间要比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的时间要早几百年。至于“改造说”中讲的汉族音乐干部加工改造而形成的说法就更无道理,因为直到1949年解放后,才陆续有汉族干部进入侗乡,比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还要晚一百多年的时间。所以这两种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我们认为,侗族大歌起源于本土,是侗族人民在特定环境中,通过劳动和艺术实践创造出来的。

法国艺术史学家丹纳说过:“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由心境,四周的自然环境和习俗所造成的一般条件所决定的”。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一书中写道:“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决定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由于侗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清美秀丽的却又近乎于封闭的生态空间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外界的一些文艺娱乐活动很难进入侗族地区,侗族人民便在这种耕作之余自然而然的去摹仿山林中的鸟鸣蝉虫,进行自己特有的文艺娱乐活动,正是这种无忧无虑的单纯朴质的生活,再加上长时间的摸索,侗族人民很自然的就会用生命的灵气和智慧结合自身所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去领悟,以自然无为为美,讲究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和谐,从而创造了优美的合声音乐——侗族大歌。

二、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

文艺生态学认为,每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任何人类群体,首先必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以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作为劳动的对象和交往空间,进而创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包括民间艺术)。侗族大歌就是侗族歌手们紧密联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才具备了直觉和声美感,并且造成了多声模仿心理,而且在模仿的同时产生了感性活动,这正是演唱者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情反映,经过长时期的加工、选择、概括、集中而形成优美的旋律与协和的和声对位,产生了生动的音乐形象,实质上就是歌手们感情形象,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感染力。

一方风水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艺术。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者,音之所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②“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摆荡性情,形诸舞泳”。③这些论述说明了外界事物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的变化,而思想感情的变化却是创造音乐舞踏之内在动力。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口头创作都是该民族所居住的自然环境为背景的。侗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寨前碧水长流,潺潺有声;河边榕树挺立,铺天盖地,处处鸟语花香,林涛声声。侗族这勤劳朴实的民族由于长期在这种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优美的田园生活环境和单纯的男耕女织的农业劳动生活,容易使歌手们对周围环境那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的百鸟叠鸣,流水潺潺,林涛声声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声音响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广阔的联想,并且这种自然的和声必然会形成他们本能的无意识的模拟对象。现代音乐理论家该邱斯曾这样说过:“最古最原始的曲调,说不定只是同一反复出现,其产生由于人类对于简单的鸟鸣或别的天籁的自然自觉的反映”。④该邱斯的猜想和推证正好印证了侗族大歌的产生,说明了音乐对于自然的音响的反映。

就流传范围来讲,侗族大歌的流传地区并不算普遍,她集中流传于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三个县以及广西三江紧靠从江的一些村寨,它作为侗族早期的艺术,是对周围客观事物引力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歌手们通过对自然声象的摹仿,而产生了情感活动和审美意象,从而创造出这种固定的别具一格的民间复调形式,是侗族人民对美的寻求的必然结果。侗族大歌中的曲名,也常以自然界中有响声的自然物或动物来命名。著名的“金蝉歌”(侗语称为嘎哈海),基本旋律和衬音都是直接模仿蝉鸣和各种自然声响而创造出来的。例《知了歌》:

⌒⌒

I:2121|321|6212|312:I

夜哟夜哟夜哟夜哟夜哟夜哟

--摘自《侗族歌谣研究》

“知了”土话称“蝉”,在侗族山区非常普遍,尤其是夏天随处都可以听到它的叫声,侗族歌手们就是根据其“夜哟夜哟”的动听的声音所感染,于是摹仿着哼唱,当摹仿的人多了,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曲调流传开来。这是由仿声而产生的艺术。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断出,当原始先民获得食物可以填饱肚子,并过上较为安定的日子时,他们就会去寻求欢乐,除把劳动动作和呼声当作歌舞来尽兴表演外,他们还可能会把模仿各种自然的响声来作为娱乐的内容。所以这种专门模仿蝉鸣、流水等自然声响的大歌艺术被侗语称为“嘎所”。

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该民族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习惯有联系,而且与他们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尤其是特定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的天籁的声响,对于该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自然环境对民间艺术还具有间接的影响,民间文艺并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一定能动作用,一方面自然环境作用于主体诸因素,通过这些主体因素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这些主体因素又作用于自然环境,从而制约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民间文艺正是在这种主体和客体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中生存发展的,侗族大歌同样也不例外,

三、侗族大歌的民间文化生态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文艺的产生、发展、演变和消亡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态相关。民间的社会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间文艺就存在于民俗文化环境之中。民俗对民间文艺的影响除一般表现为整体效应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某一文学艺术总是深深扎根于某一民俗环境之中。侗族之所以能创造出震惊世界的艺术瑰宝——侗族大歌,这和侗族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分不开的。侗族是一个爱好和平、团结的民族,他们的各种民俗活动都以集体为主,例:集体做客、集体对歌等等,这些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友谊、团结、爱美和群体意识较强的文化精神,也是侗族审美观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即在直觉状态中去体验爱情、人生;发现、领悟、寻觅、感叹人生的究竟和意义,同时也展现出侗族人民对人生的执著、热爱和追求。这些民俗和民俗精神就是侗族大歌生存的良好土壤。现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具体阐述。

1、鼓楼文化对大歌的影响

鼓楼文化可以说是侗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缩影。侗族建寨先建鼓楼。鼓楼主要流行的南部方言区(黎平、从江、榕江、湖南通道、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侗族大歌也主要流传在这一地区。鼓楼的功能除聚众议事、传递信息和报警外,它还是重要的娱乐场所,是大歌演唱和传承的重要场所。一般重大节日活动的对歌大都在鼓楼中进行,在平日里如果有外寨客人(歌班)来访,主寨的歌班也邀请对方夜间进入鼓楼唱歌。每当夜幕来临,双方歌班双双进入鼓楼,在专设的长凳上面对面排坐着,关于这一情景早在宋代的《老学庵笔记》中有所记载:“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导之”。高声坐歌班中间,全寨男女老少都围在歌班周围,对唱开始时,在牛腿琴的伴奏下,首先由主队唱迎客内容的歌,客队回唱《赞鼓楼》,当这两首寒喧性质的礼节歌唱完后,才进行正式的大歌对唱。之所以把赞美鼓楼的歌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放在对歌的最开始,是因为他们认为赞美了鼓楼,就等于赞美了寨上修建这座鼓楼的主人。

例:你们鼓楼真是高,

一层一层接上云,

仰首望掉“包头”难见顶,

就象矮人爬树难登尖。

你们的鼓楼顶上啊,

形态奇特变化万千,

它象蜜蜂的窝千孔万眼,

它象一盏明灯已经拨亮,

永远挂在你们寨子中间。

--摘自赞鼓楼歌《你们鼓楼接云天》

从这首歌中我们不难看出,侗族人民对鼓楼多么的重视,鼓楼在侗族人民心目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在进行正式大歌对唱时,一般都要唱几天几夜,甚至唱到一方输歌为止。因此我们说,鼓楼不但是大歌演唱的场所,而且在这固定的场所不定期举行的长期的、频繁的群众性音乐活动是产生大歌这种复调音乐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象这样酷爱音乐的民族,在他们以音乐美的寻求中,具有复调特点的侗族大歌的产生和发展便决非偶然了,之所以说它是大歌传承的场所是因为歌师们利用农闲在鼓楼休息、乘凉之机,在此向人们传授大歌,可见鼓楼对大歌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2、“外嘿”、“外顶”对大歌的影响

侗族是一个团结、爱好交往的民族,有着集体作客的习惯。“外嘿”就是集体出动到另一寨子去集体做客,主寨总是热情接待。迎宾仪式既风趣又别致,既隆重又欢乐,唱“拦路歌”(侗语称为嘎莎困)便是传统的迎宾习俗的第一步。每当客方的群众(一般指歌队)进入主方的必经路口或门楼前,主人则会用板凳、木柴、竹杆、绳子等杂物设置障碍,堵住路口,由主寨姑娘拦住客方的后生(或主寨的后生们拦着客方的姑娘),唱“拦路歌”唱出各种拦路的理由,接着客方的姑娘或后生们则唱起开路歌。

主唱:砍根青刺把路拦,

杉树挡在寨门边,

根根杉树有枝桠,

你把哪枝剔上前。

客唱:青刺拦路拦不住,

杉树不能搁寨边,

不怕杉树枝桠多,

我先提斧吹树尖。

主唱:我们拦路不让行,

寨口筑起三道门,

一道门楼一番理,

讲清道理才准进。

客唱:莫拦大路放人行,

拦路也要看情形,

你们拦路该去拦那有钱客。

何必拦住单身纳汉不放行……

---摘自《这路你们不能过》

就这样客方逐一推翻对方拦路的种种借口,一唱一答,一来一往,主客双方场合的气氛非常热烈,每当客人们用歌答复了主方提出的逗趣性盘问后,主方则拆去一件拦路的障碍物,一直到把拦在路上的障碍物完全拆除干净将客人迎进寨为止。拦路歌中一问一答既风趣又耐人寻味,免不了有人要问主寨明明是去欢迎客人的到来,为何要“编造”各种禁忌以示拒绝呢?

其实这是故意逗趣、刁难。“拦路”也并非拦路,而是一种特殊的迎宾习俗,正好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幽默、风趣、豪爽的民族性格。举行完拦路歌这种特殊的迎宾仪式,主客双方的青年男女便开始广泛的、生动活泼的社交活动,以寻找配偶为目的,是群众活动、群体歌唱,这种两寨青年之间在约定的时间进行的群众性社交活动,侗家叫“外顶”。在客人离去时,主方又唱起出寨拦路歌,表示挽留。拦路不但抒发彼此之间的感情,又能考察对方的智慧和能力,而且体现了侗族迎宾送客的礼节,这种村寨之间结群交往的习俗,促进了侗族大歌的繁荣与发展,增进了村寨间的友谊与团结。

3、行歌坐月对大歌的影响

侗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是建立在“行歌坐月”这种古朴的社交活动之中的,他们一般长到十四五岁便开始进入这种社交活动阶段。每当夜幕来临,男青年三五成群哼着歌、弹着二弦琴或琵琶,串巷走寨去找姑娘们行歌坐月,姑娘们则聚集在“月堂”——某一姑娘家或鼓楼等公共场所纺纱、绣花等候着小伙子们的来临,互相对歌,他们用歌声来互诉衷情,选择情侣,在这种习俗活动对大歌的产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4、对歌习俗对大歌的影响

谈到对歌首先要从大歌的组队情况讲起,侗族对演唱大歌的人有着特殊的要求,凡是参加大歌演唱的男女歌队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而且这种歌队组织情况比较特殊。侗族大歌的歌队最少要有3人以上组成,多到十几个人,歌队的成员一般按姓别分成男班和女班,其中按年龄大小,划分为大、中、小班,同一宗族的男歌队和女歌队之间不能互相对歌,这些歌队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也就是前面提到歌师“嗓嘎”,他们年青时期都是著名的歌手,老了以后就担任歌队的老师。在侗族大歌队中有一种不成文的有出有进规定,进就是充实年龄较小的成员,出是歌队中有的成员年龄大了或者结婚成家了就退出,所以歌队采取了一种阶梯式的结构,最小的只有5-6岁,最大的二十几岁,大的则以年龄而论,必须由比他小的来替补。

在对唱时必须是男女对唱两个相等的部分,因为大歌是一种领众合分高低部分合唱的多声部歌曲,其中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领唱与众唱相结合,所以歌班中要选拔出领唱和唱高声部的歌手,高音侗语叫seitgal或sohseit、sohpangp,意为雄声、雄音、高音。

这种唱高音的歌手是从小就开始培养,一般同时培养3人,但在演唱中不论歌队在有多少人,唱高音的只有一人,或者3人轮流担任,除此之外,其它成员唱低声部,侗语称为maixgal或sohmeix、sohtaemk,意为母声、母音、低音。但是侗族大歌的主旋律却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的。另外,高音在歌班中通常也可充当自然领袖(一般当歌师不在时)。因此,一般高音者为“歌头”,享有一定的声誉,在演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侗族大歌在演唱时所以会有高、低两个声部之分,这就要与侗族大歌的室内性联系起来进行探讨了。

因为最能体现侗族审美意识的就是“室内对歌”这个显著的特征,“室内性”同时又是大歌产生的契机关键。歌唱的室内性早在明代就有所记载。室内多指(鼓楼、月堂等),在室内坐着长歌聚叙,老是唱着一个单旋律,久而久之演唱者自然就会感到单调乏味,因此这必定会驱使歌手们去寻求更美、更丰富的歌唱效果。那些喉音作者便在齐唱过程中偶尔出现“分岔”、“加花”的即兴创作,这就唤起歌者们的多声部审美意识,也就自然的形成了支声复调,侗族歌手对它们的解释:高声部象树枝岔,不时从主杆上分出去”,这个“主杆”也就指的是低声旋律,因为侗族大歌的合唱规律笔者前面讲过,低声部系众人齐唱,从侗族大歌这种时分时合的合唱、对唱规律中可以看出侗族歌手们虽不懂得和声、音程之类的专业词汇,但他们源于对生活的主杆与分岔、曲与直、分与合等复调思维方式都是存在的,室内性的歌唱、对唱习惯无疑对歌手们的复调审美意识与复调思维方式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对歌时很多歌词都是见子打子,即兴创作,这种创作就由高声领唱承担,众人则低音附合,这就形成了多声部;另外这种室内性还展现出侗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没有任何的避讳和顾忌,更表现出这一民族的青年们的思想上没有受封建意识的影响,在行动上是较为自由的。

从文学角度看,侗族大歌的歌词形式是由双音节向单数音节句发展,与汉文古诗歌由四言向五言、七言的发展形式相似,从中体现了侗族文学与汉族文学的密切联系,也可能是汉文化传入侗族地区后而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结果。在音乐上,侗族大歌的大部分属于五声音阶羽调式歌曲,它多半用二声部合唱,大小三度的和音是侗族民间合唱风格特征的主体音程,广泛的被采用;其次,纯四度,纯五度的结合也较频繁,由于侗族大歌几乎都是羽调式,所以它的纵向结合多系侗式小主和弦的和音。

从歌手们对歌的歌名角度看,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文学保留的一种古老诗歌形式。

例:Saiseesgaenhjuh,

Mapgacbuhmaihlianxdanl,

Musyuhlamcyaoc,

Mixwoxmaenlmup?

Daolseivyahdaenglpieek,

Nuvxaopnyaencsingcjuhxangpwoxmieah,

Pieekonglagsyanc,

Xaopbuhnancmap,

Toukgacgeelyagcsac,

(eesgaemhnyac)

恋在心间,来找也未相见。

日后忘我,不知在哪一天。

等到桃树开花,我们再莫来相连。

若你真情不忘,但各在各家劳分两边。

他也难来,怎不可怜我痴恋。

--摘自《侗族民间文学史》

这首歌句不光有长短之分,而且在句与句之间押韵。即第一句歌的末音节韵与第二句歌的中间一音节的韵相复合,第二句的末音节与第三句歌的中间一音节的韵复合。例:juh与buh、daeml与lamc......。从这首侗族大歌可以看出侗族人民有他们自己对音乐的审美观、民族欣赏习惯与心理素养,这是他们创造多声部合唱的内在基础。在大歌对唱时,高声部由歌手尽兴发挥,低声部则是众歌手们让声音在主旋律“6"上持续很长时间,他们相互换气,使得歌声连续不断,侗家歌手们对这种唱法的解释是:低声部持续的声音象潺潺流水,高声部则向树林中的蝉虫鸟叫。这种审美感染力,早在清代已有文献记载:“(侗人)前者唱于(即吁)而随者唱,连袂而歌,于焉喁如众乐,彼天地间亦何尝有寂墙耶。《秀庵记》洞人唱法尤有效……接组互和,而以侯音佳者唱反音,众声抵则独高之,以拟扬其音,殊为动听。”⑤

5、语言对大歌的影响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思维形成的载体。侗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北部方言区包括天柱、剑河、三穗、新晃、锦屏、玉屏等;南部方言区包括黎平、从江、榕江、通道、三江、龙胜等。侗语以南部方言为主,因为南部方言保持了较为古老的面貌,侗语的声韵母比较简单但声调较为复杂,大部分地方的阴调因声母的送气与否而各分两个调,共有九个(l、p、c、s、t、x、v、k、h),其中有六个入声调(l、p、c、s、t、x),因此说起话来富有音乐感,极为悦耳动听。有人说听侗家人讲话,如听歌声一般。这种说法正说明了语言在音乐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在音乐旋律的构成中,无疑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侗语的特点就是声调多,多达九个调值,字调的高低是相对的,其升降变化是有规律的,它的抑扬顿挫的变化无固定音高和音律可循,又对旋律音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侗族人民在自己那具有音响美的语言中经过长期的加工,提炼寻求出美的音乐旋律与美的和声——侗族大歌。

6、侗族乐器与侗族

大歌的互动关系

一个民族的独特的民族乐器往往是伴随该民族歌唱或载歌载舞之中产生和发展的,大歌的复调形式同样与侗族民间乐器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侗族的民间乐器是大歌繁荣和发展的直接催化剂。侗族常用的乐器有芦笙、木叶、弹琵琶、二弦琴(牛腿琴)……等。明邝露《赤雅》说:“侗……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为混沌舞。”⑥侗族的这些乐器与大歌一样都与仿声有着渊源的关系,在侗族的《芦笙祭词》中有这样的说明:“当初做芦笙时,芦笙师傅是到江边去听水声,并以水声的高低和和声来调节芦笙的高中低音”。这实际是侗族乐器模拟天籁之声,缘于仿声的有力的说明。

在侗族的所有乐器中演唱大歌时最主要的伴奏乐器是琵琶、牛腿琴,两者一起为大歌伴奏时,在齐奏为主的基础上即兴加花或加强节奏而产生和声效果,乐师们在演奏中使乐器发出的这种和声效果给歌手们提供了和声美的直感,促进了歌手们审美意识的形成。在歌手中有的歌手自弹(牛腿琴)自唱,唱的调子和弹的调子不一样,弹的调子是为唱的作铺垫,打和声,但两种调子却是非常的和谐。这些都驱使驱使大歌这种复调歌曲的诞生,反过来这种复调歌曲的发展又促进了二弦琴、琵琶等乐器演奏的不断发展,由此不难看出,民族乐器与民族声东在艺术上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必然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向前发展。

四、侗族大歌的传承

侗族大歌渊源较远,早期由于侗族光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而无自己本民族的文字,它的传承在部分是靠口耳相传,靠大脑的记忆力保存,又靠记忆力和口授传给后人。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历史久远的由群众(社会)所传递的文化形式,是口传心记的历史传统文化的连续体。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随经济的不断发展,汉文化的不断影响,传承方式更加多样,从而形成了本民族的传承系统。主要有以下5种形式:1、师徒口耳传承;2、汉字系统传承;3、现代技术手段传承;4、学校教育传承;5、它的跨文化意义。

1、师徒口耳传承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一代人的记忆那是短暂的,但无数代人的短暂的记忆连接起来却是连绵不断的。由于过去侗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作为侗族大歌的载体完全是依靠歌师们这种连绵不断的记忆进行保存,又靠记忆向下一代传授。侗语称歌师为“嗓嘎”,歌师在侗族社会十分受敬重,被尊奉为美的化身,他们不光是大歌队伍中的演唱者,而且还是大歌的蓄存者,是培养一代代歌手的主要人物,大歌的传递责任便自然落在他们的肩上,师傅传给徒弟,徒弟成了歌师又传给了下一代的徒弟,这样依次循环下去,一代传给一代,其传承的人越多面就越来越广,队伍也就越来越大,形成了数学里讲的递增趋势。

2、汉字系统传承

唐宋以来随着中央王朝势力的逐渐渗入侗族地区,汉族封建文化也随之传入。“宋熙宁年间的诚州、徽州(今黎平、靖州、通道、绥宁一带)等教授,执掌教育、开办学校”。“明清时期,侗族中心地带也相继设学府、建书院、开科举”。“辛亥革命以后将书院、学馆改为国民学校,“国小”、“国中”、“简师”、“师范”等新型学校在侗族地区相继建立。”⑦这些学校培养了一批接受汉族文化的侗族知识分子,他们也正是汉字记侗音的开拓者。汉字记侗音实际就是侗族知识分子借用汉字创造的一种侗字,作为记录侗语的符号,以汉文为基础来进行创作,这种方法对保存侗族大歌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用与侗语声音相同或相似的汉字直接记录侗语,也就是汉字标音。

例:“唱”(dos)——多

"去”(bai)--拜

"看”(nuv)——努

(二)用汉字来记录侗语的意义,另在汉字旁边或下面加符号,以示按汉字的意义改读侗音。

例:

哥(jaix)风(lemx)

尾(peep)门(dol)

(三)用反切的方法来记录侗语,一般用两个汉字记录侗语的一个音节,或上字取声下字取韵,或上字取声和韵腹,下字取韵尾,一般在下面画上横线,表示读一个音节,有些类似古汉语中的快读法。

例:古汉语中:“厥”:区月快读

"掘”:居月快读

汉字记侗音:“河”(nyal)尼亚

"嘴”(ebl)恶不

3、现代技术手段传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家用电器也相继进入了侗族地区,录音机的普遍出现,录音磁带成为了当今侗族大歌传承的重要载体,开始是各种采风人员提着录音机用以搜集民歌,随着录音机、影牒机的增多,歌手们便可边录边唱,这样既能达到很好的教授效果,又能达到长期保存和传承的目的,有了象录音机、影牒机等等现代化的电器,歌师(歌手)们就不必象过去那样靠大脑记忆和汉字记侗音的方法来进行传承,那两种传承方式既费脑力又费精力,而现代化的电器传承就方便多了,一些著名的歌师和歌队将所演唱的大歌,灌成带子在各地广为传颂。

4、学校教育传承

发展民间文艺的重要环节就是广泛的培养民间文学艺术人才。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如后继无人,那么这种艺术就注定会失传;反过来任何一种艺术要求得发展,就必须有大批艺术接班人。同样侗族大歌也不例外。在今天,传统社会中那种靠亲属传承(父传子、母传女)和师徒传承来培养侗族歌手的方式仍然存在,但更主要的还是学校教育和短期培训。贵州许多高校例贵州民族学院、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在培养侗族大歌歌手方面做出了较大成绩,但这些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榕江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在各小学先后开展了侗族音乐教育,1985年还创办了一支“金蝉侗族少儿合唱团”,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训练,十几年来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歌手,并且多次应邀参加省内乃至全国的大型文艺演出,有的还出国演出,均受到中外观众的高度赞叹。但从全省看像这样的教育实在太少。随着统考制的实行,学校教育就围绕统考而转,那些五六十年代学校教育所编印的一些作为统一教材的补充的“乡土教材”(包括民间文学艺术)就被砍掉了。在应试教育面前,榕江经验难以推行。“如果学生不懂得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那就像同志批评的那样,言必称希腊而忘记了祖宗”。⑧现在,人们越来越发现应试教育的弊端,而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我们认为,除民院、贵大艺术学院培养更多的艺术专业人才外,各类学校都应把艺术教育(侗族大歌教育)作为一项教学内容。

5、侗族大歌的跨文化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汉文化的不断影响,侗族大歌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登上了大都市大雅之堂,它不仅仅是侗族人民的精神食粮,而且成了世界各国各族人民所共享的精神财富,但不懂侗语的人听了用侗族唱的侗族大歌,就只能欣赏音乐,不懂歌词意思。如用汉语唱、英语唱艺术效果就会大增。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实验,民间用汉语来编唱的侗族大歌大量增多,北部方言区的侗族大歌绝大部分均变为用汉语来编唱,一小部分沿用侗语来编唱,其中好些歌句也夹杂着汉族而成为侗汉杂交型的大歌;在南部方言地区,新歌中用汉语编定和演唱的歌也比传统的大歌大大加重,大歌出现这种变异与建国后侗族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是互相关联的。建国后,由于侗族地区教育事实的蓬勃发展,以历史从未有过的速度加速了汉文化在整个侗族地区的传播,掌握汉文化的人也以数百倍的增长,可以说执行了语言的双轨制,以侗语为母语,以汉语为辅助语,汉文汉语的推行和影响势必引起大歌等诸多传统文化因素发生变异,另外,由于今日在全国尚没有用侗文来公开出版的文艺刊物,这也使诸多掌握汉文化的歌手,不得不用汉语来创作作品,以求得作品的发表权,这也是大歌中汉语含量增多的重要原因,从而使得那些喜爱侗族大歌但不懂侗语的侗族和非侗族也能听懂和演唱,使他们不光被大歌复调音乐和韵律倾倒,同时也被这散发着侗家人纯朴、智慧的歌词大意所折服;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外许多艺术家正在着手将侗族大歌译成英、法、日等多种语言,让全界所有外国朋友为之惊叹。

注释:

①引自《黔东南社会科学》1987年第一期,第54页

②引自《乐记·乐本篇》

③引自钟荣《诗品》

④引自《侗族歌谣研究》第11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版

⑤参见《侗族歌谣研究》第87页,《黔东南社会科学》1967年第一期

⑥引自邝露《赤雅》

侗族大歌范文篇8

关键词:侗族民歌;语言;生动;艺术

广西的侗族人民主要生活在三江、龙胜、融水三个自治县,侗乡素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人民与侗族民歌紧密相连、形影不离,民间有“饭养身,歌养心”之说,侗族没有文字,人们则通过唱歌来抒发情感、传承历史、记录生活。民歌成为侗族文化传承、侗族人民联系的纽带。民歌是音乐艺术与语言艺术的统一体,它以语言为承载,诠释乡音,表现乡情。广西侗族民歌的语言极具特色,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朴实生动的比兴

侗族民歌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比兴这一常用技巧,也出现了大量的用比兴手法唱的民歌。通常采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喻,通过地地道道的口语来表达,使侗族民歌具有了朴素、自然、机智、活泼、幽默、生动的特点,富有生活气息。侗族民歌中经常见到以人们劳动中常见的花朵比喻姑娘的容貌,以鱼虾和水、鹰和树、星星和月亮比喻人们之间的关系,以两座山隔河相对比喻爱情不顺利,以标直的嫩笋比喻姑娘的健康美丽。这些劳动中的寻常之物,在民歌中成了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喻意。以下是《走寨歌•互相试探》节选:男:阿妹早嫁像那山鹰展翅飞,去到夫家像那棉桃开花又掉落。女:你像李花开过不再开哟,我像地里油茶花开几洁白。男:好像岭上梨花开过一时香,给我想你难得哟像那鱼想塘。侗族人民的感情很丰富,但很含蓄、内向,表现在情歌中,就常用比喻的手法,表达朴实的情感。以上的走寨歌节选,便全部使用了比喻手法,用山鹰展翅飞比喻心上人嫁人,用棉桃开花又掉落,比喻心上人去到了夫家,用李花、油茶花、梨花分别比喻男、女,用鱼想塘比喻男方对女方的思念和依赖。此段用侗乡常见的事物山鹰、棉桃、花、鱼等打比方,将侗乡的生活习俗、人情风貌展现在读者眼前,也是男女双方感情的委婉试探和表达。比喻的手法在侗族民歌中大量运用,使得有些喻体相同,但喻意不同,有的喻体不同,但喻意相同。如“你的脸蛋甜美就像那十二的月亮,你的心地善良更使我日思夜想”“你的心里光明得像十五的月亮,你的智慧永放光芒”,都是以月亮为喻体,前一句比喻少女的美好容貌,后一句比喻人的智慧成熟。再如“难离你,好象皇帝难离金銮殿;鸟难离山鱼难离河;秤难离砣我也难离哥”“情人走了好象布匹离晒竿”,分别用皇帝与金銮殿、鸟和山、鱼和河、秤和砣、布匹和晒竿来比喻男女之间难舍难分的情感。侗族民歌还大量运用了兴的手法,通常在表达要咏之物前,先用与之相联系的事物作为烘托。兴这一手法的运用,在侗族民歌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先写景、物、事,再唱出要咏之物“一切景语皆情语”,人们睹物思情,借用自然景物表达生活、表达情感。如:“百般草木到了春天要开花,千种鸟虫到了五月要叫鸣。世上男女年满十八要相爱,我郎找姣相亲相爱行不行?”歌中要表达男女年满十八要相爱,但并没有开门见山地指出,而是先写草木、鸟虫作为衬托,再点明主旨,使得语言更富有感染力,情感更真挚、深沉。二是整首民歌都在写其他的事物,要咏之物并不出现,蕴含在其间。如:“六月也有北风吹,吹得碗里结下冰,妹送剪刀剪冰块,剪烂寒冬春来临。剪来酸鱼敬亲人。这把剪刀作信物,愿它永不生锈亮晶晶。”这是写男女爱情的一首民歌,全文没有出现任何表达爱意的词语,但情感全部寄寓在剪刀、北风、冰、寒冬、春这些事物之中。北风、冰、寒冬寓意男女的爱情遇到的挫折,剪刀寓意双方的努力,春的来临、剪刀亮晶晶寓意爱情最终会冲破阻拦。兴这一手法的运用,使这首民歌风趣、含蓄,又饱含深情。朴实生动的比兴手法的运用,将侗乡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文化礼俗融入民歌中,使侗族民歌不仅带上了浓郁的侗乡生活气息,又表达了劳动人民真挚、实在、含蓄、细腻的情感。

二、形象生动的语言

文学作品的语言都要求生动而形象,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才能将写人、叙事、绘景、状物、抒情形成可见、可闻、可感的意象。广西侗族民歌就是运用朴实的生活中的语言,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场景,表现出广阔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或是在火塘边唱歌谈情,或是寨上姑娘小伙对歌,或是孩童逗趣、揭竿起义,或是描绘劳动场景,或是叙述各种事物的来源,通过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让人身临其境。比如这首描写姑娘的民歌:你打扮得赛过山野的花朵,露珠儿是你明亮的眼睛。我怕你那双闪光的眼睛,像火镰碰火石溅出火星;你的身材漂亮又标直,正像春天里刚发的嫩笋。这里首先用山野的花朵作对比,衬托姑娘的美,接着用露珠儿、闪光的火石描写姑娘的眼睛,用嫩笋比喻姑娘的身材。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侗族民歌不仅能将人物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也能将人物心理、场景表现得生动具体、如临其境。比如这首《走寨歌•求开门》:男:开门哟情人!难成夫妻能看一眼也甘心。翻山绕园一步低来一步高,等了半夜请妹莫闩门。女:门没闩哟!只是你们嫌弃不肯进我屋。男:开门哟情人!若不开门害我得病苦上身。女:我家没门更没闩,一座烂屋不过几张木皮挡。男:你寨的人哟真聪明,大门上闩还用木板顶!女:我家大门不闩总是开,不愿进来故意说闩门。男:情妹不肯开门是怕惊动隔壁睡不安,为什么不可怜情哥整晚巷外站?女:有心谈情就请进屋坐哟!别人的丈夫有心走寨也请进屋来玩玩。这首民歌描写的是小伙求姑娘开门的场景,行歌坐夜是侗家习俗,每当夜幕降临,小伙们三五成队,弹着琵琶走村串寨,哪家有姑娘就到哪家屋檐下唱歌,求姑娘开门,如姑娘开门即迎进一同坐夜,火塘边唱歌谈情,有时坐到天明。这里采用男女对唱的形式将细腻、微妙的人物情感描写得淋漓尽致。其语言很平淡,接近口语,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刻画了一幅动人的场景,传达出了生活中微妙的情趣,耐人寻味,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及场景如在眼前。

三、灵活自由的结构

侗族民歌结构形式灵活自由,在字数、句数、平仄、对仗上都没有严格的限制。这与侗族民歌是地道的口语有关,侗族人民将眼前的景物、生活中的事、心中的情感即兴唱出,唱民歌者愿意唱多长就唱多长,愿意怎么唱就怎么唱,直到很好地表达心中的意思。首先字数长短不一,没有严格的规定,每一行可以是两个字,也可以多达一百多个字,如“笛子歌”中的“唱歌先,有吃无吃放一边。山上的树叶冬天落来春又长哟,走进歌堂哪管灾难在何年。”四句歌,每一句从三个字到13个字不等。侗族民歌还有独特的长句歌,常常采用衬词、短语、重叠、反复等艺术手段扩充句子,加强感情气势,如“抬头望天天有九重云分八界虹在空脚鹰在空中燕子忙忙云雀碌碌这般好景我劝我伴好好赏。俯首看水水有六层地分四面鱼游池里羊走山头春风阵阵柳枝摆摆这样好境我要我伴慢慢玩。”每一句长达39字,加强了语言的气势,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歌者的情感。我们看到,侗族短句、长句歌的存在,丰富了侗族民歌的艺术样式,也大大加强了侗族民歌的艺术表现力。每首歌少至两行,多至上千行,没有严格的限制,完全在于歌者的意愿,且每一行的字数、形式多样,可整齐可参差。每一句歌都字数相等、对仗工整,能给人一种整齐、均衡的美感,如“笛子歌”中的“傍着青山把笛吹,歌声朝向北京飞,侗壮苗瑶花朵朵,民族政策放光辉。”这是一首七字句歌,每句的字数、节奏都相等,给人以均衡、匀称的美感。有时甚至会采取衬词、反复、集短为长等手段,达到这种节奏的统一和整齐美。相反,也有追求参差美的,即句式变换无穷、每一句长短不一、节奏自由,如“哥去了,好似河里去了龙。龙去三年记得殿,哥去三天莫忘我面容”,像这样参差变换的诗歌在浩如烟海的侗族民歌中是缕见不鲜的,这与民歌是来自纯朴土地、歌者即兴演唱、发自人民心中的歌这一特点是分不开的,在劳动生活中自然形成,形式灵活自由,浑然天成,这又是另一种错杂美。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侗族民歌的结构形式是灵活而自由的,字数长短不一,每行从两个字到一百多个字不等,每首民歌的行数最少是两行,多则上千行,每一行的字数、形式可整齐可参差,没有严格规定,且对称形式多样。我们看到侗族民歌的结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而正是这样的多样化,造就了侗族民歌的丰富多彩。

四、真挚深沉的情感

侗族大歌范文篇9

风俗习惯几乎毫不知之。为了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子孙的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

风俗习惯作了进一步的调查。解我侗族人民祖祖辈辈流传的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和风俗人情。本假期里我对我村的侗族人民的各种文化。

来源于秦汗时期的骆越”信仰多神,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崇拜自然物,主要从事

以生产鱼梗稻为主,农业。兼营林木。善用稻田养鱼,林业以杉树著称。侗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的西北部,湖南,贵州的南部。

各种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传统。

同其他民族一样,侗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活动,民族风俗。比如说侗族大歌,山歌,芦笙舞,芦笙踩堂等等。其中芦笙踩堂是比较大型的活动,侗族和苗族都有的一种传统活动。每年都有一次,但是各个地方举行的活动不尽相同。

所以对这个传统活动做了比较具体的详细的调查。本次调查为了更具体的解芦笙踩堂。

芦笙踩堂是一种大型的传统活动,前面已经提过。活动流程包括几个节目,首先是活动负责组织向现场撒纸包糖,跟着就是青年男子也义务的向现场的小朋友发糖果,这个流程主要是引起现场的气氛,其次就是跳芦笙舞,芦笙舞是由吹芦笙的青年男子和穿着传统民族服装的青年女子一起完成的这个节目是纪念我祖先的一项主要活动。再次就是进入活动的高潮了这个流程包括侗族大歌和比芦笙。唱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最拿手的一种活动。住在侗乡的侗族人民,侗族大歌都是自编自唱的因此这个节目也就是所有流程中最热闹的唱侗族大歌的人都是当地比较有名的中年妇女----歌仙”当然这些歌也是自己编的唱歌开始的时候,歌仙”一起唱,随着就是哆耶”哆耶”也是属于侗族大歌的一部分。不同的阵营”不同。

芦笙踩堂里面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哆耶”开始时,哆耶”侗族人民每次大型活动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因此。活动组织负责人叫上在场的青年男子们围成一圈,再由”歌仙”中的一位带头唱”哆耶”其余的人都只是跟着唱后面两个字。唱着祖国的美好未来。赞扬着党给人民的爱,感谢党给我带来的美好今天。

就是比芦笙”所谓的比芦笙就是几个芦笙队在一起吹,随着”哆耶”结束。再由芦笙评判组评出哪个芦笙队吹的芦笙最响亮谁就是最后的获胜者,这就是比芦笙。社会调查报告格式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这就是活动的全过程了

这种活动在各个村寨都有不同的举行办法。村举行办此活动的日子是正月初八。之所以选这个日子是因为古代的老人们希望我村的人民们生活过得正正稳稳的永远奋发图强,当然。八八发财”还有一个值得说明的就是村举办此活动的地点也是一个有特别意义的地方。人民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祖先们很久以前就选择我村附近的一个比较高的山头做为我踩堂的一个固定的地点。祖先们希望他未来的子孙们奋发向上,步步高升。因此,正月初吧当天村里的青年男女们三五成群的相约到此山头去等待活动的开始。

村里派有一个专门的人走街串巷的叫喊,村举办这活动之前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环节那就是正月初八的前夕。叫喊的目的就是通知人们明天去哪里举办活动,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唤醒沉睡一年已久的祖先们灵魂同我一起去庆祝传统活动。因为在村里流传中说只要叫醒了祖先们活动的当天我就能很顺利的举办此活动,同时天气也会顺着我意,去参加活动的人们也会安全的回家。

那当然也是关于”踩堂”传说了听村里面的老人说,还有一个传说。如果正月初八”踩堂”当天天气特别的好的话,那么这一年我村的人民的生活就会更上一层楼。因为,祖先们会保佑我那一年,风调雨顺,稻香鱼肥,外出挣钱的人们也会一切顺意,村里的人们也会和和气气,幸福美满。

侗族大歌范文篇10

1、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利于促进当地绿色经济的发展

贵州省黎平县位于湘、黔、桂三省的交界处,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从所处的地形上来看此地属于山地范畴,在大山之间无数条河流贯穿其间,侗族就坐落于这山水之间。侗族人的村落大都坐落在河流两岸,水路交通都比较便利的地方,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侗族人依山傍水的建村立寨的基本特点。走进侗族人的村寨,你就会发现茂密的树林,整个寨子都处在树林的包围之中。这种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与侗族人民的智慧与生态理念是分不开的。侗族人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伐木,但是侗族人在伐木的同时便开始选留抚育幼林,然后逐渐到成片的营造新林。这样既能够满足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同时有考虑到了当地自然资源的承载力。侗族文化中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我们通过保护侗族文化,有利于促进当地绿色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了解侗族生态文化的这些思想,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有利于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作为侗族“三宝”之一的侗族大歌,它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和表现着广大侗族人民的道德理想、行为规范以及精神风貌。侗族社会内部平衡和谐,群体性仪式活动平凡而普遍,在这些仪式活动交往中,群体性歌唱是人们表述心声、传递文化、交流情感的主要形式。侗族社会的许多传统道德规范都是通过这些民间艺术形式而长期保存和传承下来的,甚至可以说,每一首侗族大歌就是侗族人民真、善、美的具体展现。侗族大歌反映了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主要以爱情为主要内容。以爱情为主题的侗族大歌,语言诚挚而朴实,直率而热烈,毫无矫揉造作之感,这恰恰是自然的人性,是一种活泼生命的体现。侗族大歌中除了大量描绘炽烈的爱情的作品,还有许多描绘惩恶扬善、教人向善的歌曲。这些侗族大歌在民族内部的伦理道德教育和陶冶理性情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者侗族社会的不断发展。侗族大歌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孕育了许多体现民族道德理想、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的作品,可以说一首侗族大歌就是一种形象化的道德规范标准。其中有的讴歌勤劳善良美德,有的鞭挞好逸恶劳的懒惰思想,有的主张伸张正义,有的弘扬尊老敬亲、团结互助等等。这些以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的侗族大歌,借用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具有艺术和教化的双重社会功效。

二、侗族优秀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在大众文化层面

传统文化注重个体的修身养性,在对人(他人、社会)、对事、对物的各个领域都有特定的规范体系,厚德载物、忧国忧民、自强不息、尊老爱幼、谦恭礼让、诚实守信、仁爱和谐、俭朴勤劳、见义勇为、舍生取义以及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团结统一等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都已成为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若言中原汉族是通过赶集互通有无,而侗族各村寨则是以“微赫”(侗语音)的形式相互交往。在贵州黎平及周边的侗族村寨中,春节、中秋期间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微赫”,即一个村寨的人倾巢出动,到“友寨”去集体做客。出行的村寨称为“赫”,接待的村寨则为“主”。“微赫”的对方民族不限,地域不限。“微赫”的第一个晚上芦笙比赛的主要集中在地坪、龙额、水口等地。主、客寨的人都会出场,次日,两寨男女云集鼓楼载歌载舞,在耶师的领唱下“踩歌堂”。主客寨的欢乐气氛传到附近的村寨,他们便会派人扮作“官人”,带上礼品,率队前往庆贺和参加活动,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微赫”既增进了村寨间的友谊,也是侗族日常大众文化的集中显现。

(二)在技术文化层面

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技术以及创造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在技术和科学领域不断探索和前进的力量源泉。地坪风雨桥位于黎平县城以南108公里处,始建于清光绪8年(1882年)。桥长56.6米,桥面宽4.5米,离水面8米,为两跨青石墩伸臂木梁廊桥。桥廊上有桥楼3座,中间为11.6米高的五重檐四角攒尖顶桥楼,两端均为7.6米高的三重檐歇山顶小楼。桥内有侗族风情绘画,内容为神话故事、先民传说及节日场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风雨桥通体不用一钉一铆,均系穿榫衔接,表现出侗乡人民的心灵手巧。且在建造过程中,侗族人民运用滑轮原理搬运巨石,不得不令人称赞侗族儿女的勤劳智慧。

(三)在制度文化层面

民本思想,仁治、义治、礼治、法治和德治等思想,是建立在人性假设基础上的管理思想体系,对于现代管理和制度的创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侗族有句谚语说:“乡有规。侗有理”每年农历2月和8月,全寨男女老少聚集在鼓楼下,由寨老讲述寨规古训。此外,侗族制度文化另一典型代表则是款文化。它是侗族地区制定的地方性条文法规,有大、中、小款之分。“大款”为整个侗族地区所订立,中款一般为几个洞(洞,侗语叫“董”,是元代以前的基层行政单位,一团地方之意)联合订立;小款一般是一洞(几个村寨)根据大款、中款制定的条文法规加以具体化。大款、中款、小款皆有刊刻款文的石碑——法石,有立法和执法的场所——款场。侗款不是简单的“乡规民约”,而是侗族先人历经多代传承、改进而成的以契约形式进行社会管理的社会制度。款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学、民族学、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四)在价值文化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