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4:38:38

冬春季

冬春季范文篇1

关键词:冬春季;羔羊痢疾;症状;诊断;预防措施;治疗方法

羔羊痢疾又称初生羔羊急性肠毒血症,其特征是持续性剧烈下痢、小肠发生溃疡等[1]。在冬春季节产羔普遍流行,该病严重时会导致羔羊大量死亡,给养羊业带来很大损失。

1主要症状

该病潜伏期为1~2d,最短的为10多个小时。主要症状表现为:羔羊体温微升或正常,精神沉郁、行动不活泼、低头、弓腰、眼睑肿胀、呼吸和脉搏增加、食欲废绝,常卧地不起,随后发生下痢,开始粪便为糊状,含有气泡、黏液和血液。粪便颜色不一,呈绿色、黄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有恶臭气味,末期有的排血便,里急后重,以后肛门失禁,流出水样粪便。病羊迅速脱水,高度消瘦,如不及时治疗,常在1~2d内死亡。还有的病羔腹胀而不下痢或只排少量稀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四肢瘫痪、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流白沫。最后昏迷,头向后仰,体温下降,常见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内死亡。

2病理剖检

剖检尸体消瘦,被毛粗乱,结膜苍白,口腔及鼻腔发绀,尾部及肛门周围有污粪。脱水现象严重,眼窝下陷,胃肠有卡他性炎症,黏膜上有出血点,肠黏膜上有大量的黏液,真胃内容物呈白色或乳白色稀糊状及凝乳块,肠壁肥厚,充血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小肠(特别是回肠)黏膜充血发红,常有直径1~2mm溃疡病灶,溃疡灶周围有一出血带环绕,肝充血水肿,质地变软有萎缩现象;心包内有黄色积液,心内膜有点状及条纹状出血,肺常有充血区域或瘀斑。

3诊断

依据羔羊痢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主要特征和免疫学特性,一般可以作出初步诊断[2]。对活的病羊可采集其粪便,死后的常采集其肝脏、脾脏以及小肠内容物等作为病料;病料染色检查,可于肠道粪便中镜检发现大量的带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大肠杆菌,同时于肝脏、脾脏等脏器也可镜检出魏氏梭菌;本菌虽为专性厌氧菌,但厌氧条件并不苛刻,较易培养,常用厌氧肉肝汤和鲜血琼脂进行培养。纯分离物进行生化试验以便鉴定;利用小肠内容物滤液接种小白鼠或豚鼠进行毒素检查和中和试验,以确定毒素的存在和菌型。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初生羔羊下痢,粪便也可夹杂有血液,剖检可见真胃和肠黏膜潮红并带有出血点,从心脏血液、肝脏、脾脏和脑组织中可分离出沙门氏菌;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羔羊下痢,用魏氏梭菌免疫血清预防无效,而用大肠杆菌免疫血清则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在羔羊濒死或刚死时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学检查,分离出纯培养的致病菌株,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HTtP//:

4预防措施

加强对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羊的饲养管理,保持母羊有良好的体质,以便产出健状的羔羊,尽量避开在寒冷季节产羔。每年秋季定期注射羔羊痢疾菌苗或羊快疫、羊猝殂、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皮下或肌肉注射5mL,产前2~3周再接种1次[3]。三是在母羊临产前应将产房内的地面、墙壁及其一切用具做彻底的消毒;对临产前母羊应将阴门周围、大腿内侧、乳房周围的污毛剪掉,并用3%的来苏尔进行消毒。在羔羊出生后的12h内灌服土霉素0.15~0.20g,1次/d,连服3d。对羔羊要合理哺乳,避免饥饱不均。保持羊舍干燥和清洁卫生,做好保温、防潮和通风工作。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治疗,并对场地及用具实施全面消毒。

5治疗方法

对病羔可用土霉素0.2~0.3g、胃蛋白酶0.2~0.3g加水灌服,2次/d。为防止继发肺炎,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各25~30万IU,2次/d,直至治愈。或用呋喃西林0.5g、磺胺脒2.5g、次硝酸铋6g,加水100mL,每次每羔羊灌服5~6mL,2次/d。用敌菌净1份与磺胺脒5份的比例混合,按30mg/kg体重,每只羊70~120mg,首次量加倍,2次/d。或用抗羔羊痢疾血清3~10mL,一次性肌肉注射。中药疗法可服用加减乌梅汤,即:乌梅(去核)10g、炒黄连10g、郁金10g、炙甘草10g、猪苓10g、黄芩10g、枸子肉13g、焦山楂13g、神曲13g、泽泻8g、干柿饼1个(切碎),将上述药捣碎后加水500mL,煎汤至200mL,加红糖50g为引,用胃导管灌服,1次25~30mL。如拉稀不止,可再灌服1~2次即可。或服用加减白头翁汤:白头翁10g、黄连10g、黄柏10g、秦皮12g、生山药30g、山萸肉10g、茯苓10g、诃子肉10g、白术15g、白芍15g、干姜5g、甘草8g,将上述药捣碎后加水500mL,煎汤至200mL,一次灌服10~15mL,2次/d[4]。对极度衰竭的重症病羔,还应进行静脉输液,可在糖盐水中,加入适量抗菌素、能量药物;为调节机体体液平衡,也可用适量的5%苏打注射液,心力衰弱时用强心药进行治疗,防止其他继发病的发生。

6参考文献

[1]赵金山,戴正浩,崔续代,等.规模化羊场羔羊痢疾的防治办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7(4):79-80.

[2]杨希山,韩金春.羔羊痢疾的诊断鉴别[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9):57.

冬春季范文篇2

一、抓好补免补防工作,确保畜禽免疫密度。切实加大动物疫情免疫工作力度,保证重大动物疫情免疫密度达到100%。对在秋冬季禽流感、口蹄疫集中免疫期间,没有免疫的、新补栏的以及免疫超过保护期的畜禽立即组织补免补防;对暂时不能免疫的幼、病、孕等畜禽,要逐村逐户登记造册,推算适宜免疫日期,及时安排免疫。要加大免疫抗体监测力度,密切掌握畜禽抗体水平,对免疫抗体水平低的畜禽加强免疫,保证畜禽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不低于70%。

二、加强疫情监测,准确掌握疫情动态。各县区要充分发挥疫情测报网络作用,利用已建化验室和现有设备加大对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密集区、城市郊区、交通沿线、老疫区等关键部位的监测频率和数量,监测覆盖面要达到100%,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科学分析评估疫情风险。发现疑似动物疫情,要立即派出专家组进行现场诊断,并按国家技术规范要求采取病料送省化验室确诊。同时,严格疫情报告制度,严禁瞒报、谎报、漏报疫情,严禁在非保密载体上传递疫情,严禁在公开场合讨论疫情,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依法有序有效开展。

三、强化消毒工作,消除疫情隐患。消毒是控制消灭动物疫病的根本措施之一。要切实加强对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严格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经营单位法人责任制,进一步规范完善消毒制度、消毒程序、消毒设施设备,提高消毒质量,保证消毒效果。对规模养殖场户(小区)、屠宰场(厂、点)、交易市场、运载工具等关键部位要重点监督指导,做好生产经营场地消毒和粪便、污水等无害化处理。

四、加强检疫监督,确保畜产品安全。各县、区要加大检疫监管力度。认真落实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加强动物疫病的溯源能力。产地检疫要入场入户实施,确认畜禽健康、免疫标识齐全后方可出具相关检疫手续,允许进入流通环节。屠宰检疫要实行现场同步检疫,严格操作程序。兰考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对调运畜禽及其产品进行监督检查,严格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严防疫情传入或传出,禁止没有检疫证明的外地畜禽通过非法途径进入我市,禁止来自疫区的家禽进入我市。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规范活禽交易市场秩序。组织畜牧、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开展检疫监管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染疫或疑似染疫、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产品、逃避或抗拒检疫的不法行为。

冬春季范文篇3

近期我市部分学校出现流感样病例疫情,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形势严峻,为切实做好我市冬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处置流感和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防止暴发和流行,保护广大群众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部署流感、手足口病等冬春季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分析流感、手足口病等冬春季传染病流行特点,精心安排,认真部署流感、手足口病等冬春季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要制订防治方案,明确责任,密切与教育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抓好重点人群冬春季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监督检查制度,明确检查内容和标准,组织开展流感、手足口病等冬春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问题,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二、做好疫情监测与分析,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疾控机构要继续加强流感、手足口病的疫情监测报告与分析工作,不断提高疫情报告工作质量。严格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年版)》、《全国流感监测方案(2012年版)》等相关规范要求,做好流感、手足口病等冬春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病原学检测,特别是聚集性病例及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病原学检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病原分布情况,尽可能准确分析研判疫情趋势,为科学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三、积极加强病例诊治

各医疗机构要按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2年版)》、《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年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临床处置流程图(年版)》、《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年版)》等相关治疗规范要求,着力提高流感、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诊断、救治能力;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克服麻痹思想,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督促检查,狠抓措施落实。各单位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相关知识的培训,认真做好病例的诊治工作。对于轻症病例采取居家隔离治疗,重症病例转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四、进一步落实重点场所防控措施,严防疫情蔓延

各镇(街办)卫生院要配合教育部门,加强对辖区内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卫生保健人员流感、手足口病防控业务的培训、指导和检查,督促辖区内中小学、托幼机构落实晨检制度,指导其做好缺勤登记、报告、消毒和健康教育工作,必要时根据相关规定采取停课、停托措施。各医疗机构要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重点做好门诊、急诊、发热门诊、手足口病病区、儿科、新生儿病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区域管理工作,切实落实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五、进一步规范疫情报告

全市启动应急监测,各卫生院要加强辖区中小学校、托幼机构晨检情况的主动收集、汇总、分析,监测学生的发病情况,于每日上午10时前将监测情况通过办公系统报市疾控中心传防科汇总。各镇(街办)卫生院接到学校、托幼机构疫情报告人报告传染病疫情或其它相关事件后,应及时组织公共卫生人员对报告事件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并将现场核实情况报告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根据相关工作方案要求,安排落实进一步的疫情处置措施,并及时将相关信息报告市卫生局。

六、加强健康宣传,做好风险沟通工作

冬春季范文篇4

根据传染病发病季节特点,目前本区已经进入流感、麻疹、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迎接上海世博会到来,做好本区今冬明春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上海市卫生局关于下发〈上海市人禽流感和流感等冬春季主要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沪卫疾妇〔〕90号)和-年上海市冬春季防病工作会议精神,预防和控制人禽流感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防止流感流行,控制麻疹、流脑等传染病发病,现就进一步做好本区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重视防病形势,加强组织领导

近期呼吸道传染病形势不容乐观,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切实认清当前卫生防病工作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今冬明春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严格按照《上海市人禽流感和流感等冬春季主要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和《上海市预防和控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预案(年修订版)》等要求,务必加强对冬春季主要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强化传染病防控的工作机制,做到培训、演练和物资准备“三个落实”。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防病工作制度,切实落实单位主要领导的工作负责制、落实各部门岗位的工作责任制、落实各防控环节和流程的责任追究制。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在近期对医疗机构相关门诊进行一次全面督查,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拟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积极帮助医疗机构整改。

二、精心组织落实,积极有效应对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疏理、分析疫情,应当严格按照《上海市流行性感冒监测方案》、《上海市麻疹监测方案》等传染病监测方案的要求,严格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针对区内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建筑工地、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以及儿童、老年人、在校学生和外来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进一步强化疫情监控,及时总结和分析监测结果,认真做好疫情预测、预警工作。各医疗卫生机构要不断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健全应急处置队伍,开展专业机构和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全员培训和综合协同演练,按照有关方案要求规范、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类暴发疫情。各级医疗机构要继续做好人禽流感、非典病原学和病例监测以及主动搜索,加强禽类饲养人员的症状监测等工作,密切关注流感样病例的疫情动态,并及时分析监测资料,作好预测预警工作,严加防范,提高防控能力。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预检分诊工作,落实首诊负责制,在医疗服务中要提升对人禽流感、非典、流感、麻疹和流脑等疾病的发现和诊断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对于不明原因肺炎、人禽流感和非典病例的报告,要严格把握病例判定的标准和报告规范。不具备诊治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落实转诊制度;具备诊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一旦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诊断的病例,要及时组织院内专家会诊,必要时根据有关规定,由区和市级专家会诊,经会诊判定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要及时启动相应的报告和处置流程。同时要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杜绝医源性传播。

区卫生监督所近期要组织一次对各医疗卫生机构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实情况的执法检查,针对预检分诊、消毒隔离、发热门诊等重点环节的传染病防控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限期给予整改。

三、落实人群免疫,开展健康教育

本区要重点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做好外来流动人口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要做好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宣传有关传染病法规,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市民的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切实强化传染病防控中“健康教育先行”的理念,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良好氛围。

冬春季范文篇5

一、早预防

1.减少人员流动。提倡春节、藏历新年假期非必要不流动,鼓励学校与企业错峰放假和开学开工,从事进口物品搬运、运输、存储和销售环节的工作人员,原则上在工作地休假或工作。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严格控制人员进出。

2.减少人员聚集。各乡镇春节、藏历新年期间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严控庙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活动,减少农村集市规模和频次,控制人流量。落实好宗教活动及场所管控要求,从严从紧执行疫情防控规定。居民家庭聚会聚餐不超过10人,宣传和倡导移风易俗,劝导农牧民群众不串门、不聚集、少外出,提倡“喜事停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活动,规模控制在50人以下并有防控方案,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报批,并由乡镇、村委会负责监督登记参加人员基本信息并严格执行防控措施。

3.加强返乡人员管理。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返乡人员无法提供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到达目的地后应主动联系乡镇、村(居委会)开展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前不得自由流动。各乡镇、行政村(居委会)落实责任制,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

4.强化宣传教育。继续开展农村地区冬春疫情防控“百日大宣传行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肺炎防控知识和措施宣传,引导返乡人员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如实报告个人行程,积极配合健康监测,增强村民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封闭场所戴口罩等卫生习惯,增强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进行核酸检测和第一时间报告意识。

5.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推进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整治,适当增加重点场所消毒频次,继续开展农村地区冬春村庄清洁“百日行动”。

二、早发现

1.扩大“应检尽检”范围。将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包括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工作人员、农村需排查和协查人员等纳入“应检尽检”范围,每周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2.及时开展样本采集和核酸检测。实行“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乡镇卫生院负责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和送检,不具备条件的由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安排机构收集样本和送检,县人民医院、疾控中心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负责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纳入当地应检尽检范围。

3.加强环境与药品监测。每周对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农贸市场、村民活动室、室、休闲娱乐室、公共卫生间、养老院等公共场所环境开展核酸检测,定期入户开展抽样检测。农村药店不得销售退烧药、止咳药等药品。

三、早报告

1.可疑患者报告。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在留观患者的同时,1小时内报告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负责采集样本和送检,并协助做好转诊等工作。农村药店发现购买退

药、止咳药等药物的患者后1小时内报告乡镇卫生院。

2.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检测机构接到样本后在12小时内反馈检测结果,阳性结果要立即反馈送样机构和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3.感染者网络直报。医疗机构发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立即电话报告疾控机构进行网络直报。

四、早隔离

1.快速响应。乡镇政府、村(居)委会发现疫情后要立即上报县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及时转运感染者。县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要迅速组织调派疫情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环境消杀、社区防控等工作队伍开展疫情防控,做好集中隔离、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等工作。乡镇政府、村(居)委会和村医要积极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感染来源追踪、涉疫人员管控等。

2.实施自然村封闭管控。对于发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自然村和每户家庭立即实施封闭管控,所有居民居家医学观察,规范设置进村检疫点,落实出入人员测温、询问、登记、扫码、消毒等措施。发生疫情持续传播时,以新发现的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为中心,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的活动轨迹科学划定疫区。

3.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县疾控中心要在州疾控中心指导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共同配合,乡镇政府、村(居)委会和村医要积极配合,在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依据通讯大数据,及时排查疫区流出人员并发出协查通告。同时在省州专家指导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合县级疾控机构开展疫情溯源调查工作。

4.密切接触者隔离管理。县人民政府统一设立集中隔离场所,对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特殊情况除外。要在12小时内完成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转运。不具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条件的,可采取居家医学观察,通过发放告知书、悬挂公示牌、每日上门等方式,强化落实单人单间隔离、核酸检测、体温监测等措施。居家隔离的自然村按照集中隔离场所要求规范管理。

5.实施全员核酸筛查。要对发生疫情的自然村或者疫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明确样本采集地点和核酸检测点,有效配置队伍,分区域、分时段有序开展。必要时组织开展多次核酸筛查,排除潜在风险。

6.建立信息平台。县人民政府建立检测机构、急救中心、疾控机构、公安机关、定点医院、集中隔离场所等组成的信息共享平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明确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实时共享核酸检测阳性者信息、活动轨迹大数据信息、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信息和管理状况等信息,统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

7.开展环境消杀。乡镇政府、村(居)委会要对城乡结合部、公厕等易出现疫情传播的重点公共场所,设立专门值班员负责消杀工作。对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行动轨迹进行全链条、彻底消杀。对生活垃圾应当消毒并外运集中处理,对隔离人员产生垃圾集中消毒、封存并由相关部门处理。

五、早救治

1.尽早发现可疑患者。制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发热病人接诊指引,强化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重点关注近期外地返乡人员中有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患者,加强流行病学史问诊、核酸检测和可疑病例早期识别。

2.可疑患者转诊。县医院要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留观室,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要设置发热门诊(或诊室),不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诊所等要备有专门房间,对可疑者进行隔离。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立即报告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2小时内安排负压救护车将患者转运到县医院就诊。如没有负压救护车使用普通教护车时,要注意做好司机和医务人员防护。乡镇政府、村(居)委会要协助做好转运服务。

3.规范治疗。县医院具备收治条件的,要将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集中收治,按照诊疗方案实施同质化、规范化救治。县医院不具备收治条件,以及可以转运的重症病例,要积极协调集中转运到州级定点医院救治。

4.严格院感防控。县属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院感防控第一责任人,要指定专人负责本医的院感防控工作,开展全员培训,落实标准防护措施。进入医疗机构人员均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天府健康通和应用场所码。优化诊疗流程,做好人流、物流管控,减少人员聚集。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在接诊肺炎可疑患者后,要尽快实施环境和设备消杀,防止交叉感染。医疗机构要组建的院感防控专家组,要组建若干巡查组,开展巡查和指导,要履盖医院的各个科室、院落等。县疾控机构要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疫情发生后的密切接触者隔离和环境消杀工作。

六、强保障

1.组织领导。县级疫情防控指挥体系要保持应急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落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预防网作用,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户、户包人”的四级分包机制,落实乡镇干部、村干部、公安干警、村乡医务工作者和网格员的“五包一”责任制。网格员原则上承担不超过30户,做好返乡人员的信息登记、摸排和日常健康监测。发挥医共体、医联体作用,县乡一体落实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的区域防治任务,乡镇一体落实乡镇卫生院的包村任务。健全乡村公共卫生委员会,组织村民做好冬春季和春节疫情防控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工作领导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发挥好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广大农村党员的作用,探索农村居住片区“片长制”、农村院落“院长制”和农村聚居点“点长制”,组织动员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道德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广大群众开展群防群控,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2.能力保障。加强县乡村三级专业人员样本采集、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消杀等技术培训。加强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采样和核酸检测能力建设,通过调派移动检测力量或购买第三方检测机构服务等方式,确保县域内至少有1家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县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一个感染者备用100间隔离房间,应对大规模人员隔离的需要,集中隔离场所要满足相关标准要求,配备好工作人员和车辆、消毒剂、隔离服等防疫物资。

冬春季范文篇6

一、早预防

1.减少人员流动。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在外务工人员就地过年,对在外地务工从事进口物品搬运、运输、存储和销售环节的工作人员,原则上在工作地休假或工作,严格管控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

2.减少人员聚集。各村屯在春节期间按照不聚集的要求,特别是农村卖店禁止一切麻将、扑克牌等聚集性娱乐活动,农村集市全部取消,控制人流量。对基督教宗教场所落实好封闭管控,取消聚会,从严从紧执行疫情防控规定。居民家庭不举办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宣传和倡导移风易俗,劝导农民群众不串门、不聚集、少外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活动,规模控制在50人以下并有防控方案,向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报批,并由村委会负责监督登记参加人员基本信息并严格执行防控措施。

3.加强返乡人员管理。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落地后12小时内到镇卫生院或县疾控中心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正常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各行政村,社区落实责任制,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

4.强化宣传教育。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肺炎防控知识和措施宣传,引导返乡人员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如实报告个人行程,积极配合健康监测,增强村民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封闭场所戴口罩等卫生习惯,增强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后就诊和第一时间报告意识。

二、早发现

1.扩大“应检尽检”范围。将镇卫生院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工作人员、农村村屯干部和排查、协查人员等纳入“应检尽检”范围、每周开展核酸检测。

2.及时开展样本采集和核酸检测送检工作。对镇卫生院采样后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将样本送到县检测,把核酸检测纳入当地应检尽检范围。

3.加强环境与药品监测。每周对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村屯卖店、村部的村民活动室、室、休闲娱乐室、镇社会福利中心等公共场所环境开展核酸检测,定期入户开展抽样检测。对药店建立退烧药、抗感染等药物销售实名登记并每日上报制度。

三、早报告

1.可疑患者报告。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在留观患者的同时,马上报告镇卫生院,镇卫生院负责采集样本和送检,并协助做好转诊等工作。药店发现购买退烧药、抗感染等药物的患者后2小时内报告镇卫生院。

2.核酸检测结果报告。镇卫生院积极协调检测机构接到样本后在24小时内反馈检测结果,出现阳性结果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向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四、早隔离

1.快速响应。镇政府、村委会发现疫情后要立即上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在1小时及时内转运感染者。由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协调县疾控中心进行疫情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环境消杀。镇政府、村委会和村医要积极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感染来源追踪、涉疫人员管控等工作。

2.实施村屯封闭管控。对于发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村屯和每户家庭立即实施封闭管控,所有居民居家医学观察,规范设置进村检疫点,落实出入人员测温、询问、登记、扫码、消毒等措施。发生疫情持续传播时,以新发现的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为中心,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的活动轨迹科学划定疫区。

3.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镇政府、村委会和村医要积极配合流调工作,在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依据通讯大数据,及时排查疫区流出人员并及时送到县指定集中隔离点。同镇卫生院积极配合县级疾控机构开展疫情溯源调查工作。

4.密切接触者隔离管理。对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送到县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特殊情况除外。要在2小时内完成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转运。不具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条件的,可采取居家医学观察,通过发放告知书、悬挂公示牌、每日上门等方式,强化落实单人单间隔离、核酸检测、体温监测等措施。居家隔离的人员按照集中隔离场所要求规范管理。

5.实施全员核酸筛查。按照上级规定对全镇居民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保证登记不落一人,检测不丢一人。如有发生疫情的村屯,要加强全员核酸检测频次。各村全部设立样本采集地点和核酸检测点,镇卫生院有效配置队伍、分区域、分时段有序开展。必要时组织开展多次核酸筛查,排除潜在风险。

6.开展环境消杀。镇政府、村委会要对城乡结合部、车站等易出现疫情传播的重点公共场所,设立专门值班员负责消杀工作。对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行动轨迹进行全链条、彻底消杀。对生活垃圾应当消毒并外运集中处理,对隔离人员产生垃圾集中消毒、封存并由相关部门处理。

五、早救治

1.尽早发现可疑患者。制定镇卫生院和个体诊所发热病人接诊指引,强化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重点关注近期外地返乡人员中有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患者,加强流行病学史问诊、核酸检测和可疑病例早期识别。

2.可疑患者转诊。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诊所对有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患者要及时上报并安排负压救护车将患者转运到县医院发热门诊检查。镇政府、村委会要协助做好转运服务。

3.严格院感防控。镇卫生院院长是院感防控第一责任人,要指定专人负责本医院及医共体内所有医疗机构的院感防控工作,开展全员培训,落实标准防护措施。进入医疗机构人员均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或其他健康证明。要优化诊疗流程,做好人流、物流管控,减少人员聚集。镇卫生院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在接诊肺炎可疑患者后,要尽快实施环境和设备消杀,防止交叉感染。

六、强保障

1.组织领导。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要保持应急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落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充分发挥镇、村二级预防网作用,建立“镇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网格员包人”的四级分包机制,严格落实镇干部、村干部、公安干警、村医务工作者和网格员的“五包一”责任制。发挥医共体、医联体作用,落实镇卫生院大夫的包村任务,组织村民做好冬春季和春节疫情防控工作。

各村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工作领导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发挥好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广大农村党员的作用,组织动员共青团、妇联、自愿者等群团组织、农民合作社和广大群众开展群防群控,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2.能力保障。加强镇卫生院专业人员样本采集、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消杀等技术培训。加强镇卫生院采样和能力建设,通过调派移动检测力量或购买第三方检测机构服务等方式,确保核酸检测结果及时准确。

冬春季范文篇7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营销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是及时组建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及柑桔生产村组负责人为成员的××镇柑桔营销工作领导组(乔党发【2008】57号文件),切实加强对柑桔营销工作的领导。二是组织人员开展生产调研,摸清全镇成熟期柑桔总量,认真分析柑桔营销形势,总结以往柑桔营销中的典型经验,研究促进柑桔营销的政策措施,及时掌握全镇柑桔营销的动态信息。三是整体联动,全线出击,大力开拓柑桔销售市场,努力为广大果农构筑良好的销售平台,形成互惠互利的局面。

二、统一思想,增强做好营销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柑桔营销工作动员大会,传达县委、政府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学习县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柑桔营销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认真分析2008年柑桔营销面临的困难,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做好今年营销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统一全镇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鼓励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把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因势利导,在全镇形成强大的营销合力。

三、做好宣传,努力为柑桔营销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一是下派25名村务指导员深入村组开展正面宣传,帮助果农分析销售形势、宏观调控和把握柑桔产品销售,并配合村组干部收集柑桔销售进度,宣传营销信息,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引导农户合理定价、分期分批、适时适价销售。二是鼓励全镇干部职工利用网络开展外源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柑桔消费市场。三是利用杨保街天走访销售农户,引导农户结合当前市场行情,积极采果上市销售。

四、抓实市场调研,为促进柑桔销售提供决策依据

及时、准确掌握产销进展情况是有效做好促销工作的基础。因此,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排专人负责,加强与各村委会、柑桔种植大户、营销户等的联系,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于每周五上报××县农副产品营销服务中心。

五、发挥好部门职能作用,做好柑桔生产技术指导

冬春季范文篇8

2009年全市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圆满和超额完成了市级下达的各项任务。2009年全市共计完成各类辖区绿化面积76980亩(市级辖区绿化73016亩、生态隔离林带建设3964亩),核实率98.64%,平均成活率为90.1%,

占市下达计划50326亩(市级辖区绿化46000亩、生态隔离林带建设4326亩)的153%。苗木基地建设完成46098亩,占市下达计划35985亩的128.1%。核桃种植完成面积202941亩,占计划的101.5%。全市共完成各种绿化任务222980亩,占年初计划215000万亩的103.7%,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根据市委林业工作会议提出的创建“森林××”的要求,为继续深入推进全市城乡绿化及生态建设工作,扎实抓好冬春季植树造林,再掀城乡绿化生态建设新高潮,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做好冬春季植树造林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省委林业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实施“五大工程”为着力点,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布局,选准冬春季绿化的主栽树种和园林苗木品种,突出营造丰富多彩的景观生态林,加快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全面巩固和提升城乡绿化的质量和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2010年冬春季城乡辖区绿化工作。2010年4月底前,在完成原有任务目标的基础上,抓好辖区面山绿化76980亩,“五采区”植被恢复3542亩的补植和抗旱保苗工作,实施任务14400亩,在七个县区实施好10万亩核桃特色经济林的种植任务。

(二)“五大工程”建设工作。按照2008年制定的三年规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实施完成五大工程制定的目标,2010年对全市470个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整治,对河道、池塘、水库、滇池等水域浅水区、湿地实施完成的芦苇种植1834亩、柳树种植7379亩进行补植补种;对交通沿线、县城、乡镇、村庄视野可及面山耕地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完成的各类经济林果28.55万亩进行全面补植;全市1307条县、乡、村公路沿线实施景观绿化和经济林果种植,对已完成的绿化总里程5723公里进行全面查缺补漏和补种。

1、泥石流、滑坡治理区发展竹子工程:在滑坡稳定区域,且立地条件适宜区,以选择金竹、灰金竹、慈竹等乡土竹种为主,抓住时节在规划的基础上适时栽种。冬春季绿化完成规划任务的40%(470个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整治),用三年时间使全市泥石流、滑坡治理区绿化达85%以上。

2、河道、池塘、水库、滇池等湖泊浅水区、湿地区域整治绿化,实施芦苇、柳树工程:在沟旁、水旁使用滇杨、柳树,川滇桤木、旱冬瓜树种,池塘、湖泊水库浅水区栽种芦苇,水位线以上的区域也可栽种滇杨、柳树,川滇桤木、旱冬瓜、竹子树种,全面绿化完成查缺补漏和补植补种任务。

3、交通沿线绿化区域发展经济林果景观绿化工程:因地制宜,原则上在公路沿线以栽种乡土景观树种为主、适度搭配种植彩叶树和特色经济林树种,冬春季实施完成932公里的农村公路绿化种植或补植任务。

4、村庄景观绿化工程:因地制宜,兼顾村庄面山绿化,重点突出实施村庄道路、四旁绿化。2010年1月—2010年9月完成2572个村庄绿化任务,实施绿化面积39320亩,种植树木470.39万株。

5、县城、乡镇、村庄视野可及的面山开荒种粮区域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经济林果工程:结合农业、林产业发展,种植核桃、竹子、花椒以及适宜的水果;与促进产业发展相结合,以核桃经济林的建设为重点,种植完成10万亩以上的特色经济林,用三年时间完成85%以上的调整任务,今年调整完成开荒种粮区域的20%。

三、工作任务

(一)突出重点,精心布局,全面推进冬春季绿化工作

城市园林绿化要继续挖掘城市绿化的空间,突出以营造景观彩色树种为主,丰富城市的绿化层次和色彩效果。一是在拟建公园、大型绿地中建设秋色叶景观区域,增种落叶观花、观叶、观果植物,呈贡新城和各县、市、区在现有的大型公园中,补栽落叶树,打造秋色叶景观区域;二是建设“线”型秋色叶景观网络。××主城和有条件的县(市)区,要结合现有秋色叶景观道路的基础上,按照“一街一树一景”的原则,在主要道路和通往风景区、公园的景观道路栽种落叶树,组成城市秋色叶景观网络。

市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对今年以来新造林地的成效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紧进行整改,抓紧时间搞好补植补造,提高植树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巩固已取得的城乡园林绿化成果。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挖掘冬春季植树造林的潜力,研究制订冬春季植树造林计划,继续推进城市及交通沿线面山、石漠化、“五采区”、难造林地的绿化。大力种植冬春季落叶彩色树种和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树种,确保超额完成年初规划安排的10万亩核桃种植任务。切实加强新造林地的抗旱保苗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快苗木基地建设,培植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组织调运储备苗木,确保苗木供应充足,为今后植树造林打下基础。

深入研究滇池沿岸、河道、沟渠绿化工作,科学规划,在全市河道、池塘、水库、滇池等湖泊浅水区、湿地区域正常水位以下栽种芦苇,在正常水位线以上栽种竹子,在正常水位交界处栽种柳树,打造20条具有秋色景观的滨河带。

农田机耕道绿化要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乡村道路、水利工程、小城镇建设等项目工程,强化工程建设中的绿化建设,努力营造具有田园风光和诗情画意的新农村景象。

村镇(村庄)植树绿化要结合小康村、生态村建设,把村庄植树绿化工程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广泛发动农村干部群众,栽植环村林、街道树、庭院果,大力推广核桃、竹子栽培,逐步使每个村庄都成为“花园式”村庄。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

冬春季植树造林工作要坚持“高起点、高品位”的要求,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研究制定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思路,突破传统绿化种植的思维和模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立地条件,特别是石漠化地区、五采区、难造林地等地块,采取超常规技术措施来实施。优先安排视野可及、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对严重缺水的,可先行安排进行整地,待明年雨季来临时再进行造林,确保绿化造林的成效。

(三)适地适树,大力推广应用乡土树种苗木

市林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各地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气候特征等,指导各地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以选用培育的乡土树种为主,多采用落叶树种和彩色树种,补植增添一些有色彩的林木,必要时可采用乔、灌、花、藤及地被植物相结合进行绿化,丰富树种配置,彰显季相变化,达到增加森林色彩和层次景观的效果;要注意营建混交林,预防各种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选用高质量的苗木,尽量使用容器苗;与促进林产业发展相结合,大量选用以核桃为重点的特色经济林树种,鼓励和提倡栽植经济林,以经济效益促进长期管护,为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强化管护,确保绿化造林的成效

“三分栽,七分管”,搞好新造林木的管护工作是巩固绿化造林成果的重要保证。针对××冬春季节干旱少雨的特点,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抓好新造林木的管护工作。在造林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三年的管护成本以及肥料、浇水、保水和支撑架、地膜覆盖等设施,解决好干旱问题,提高造林成活率。推行绿化工程管养责任制,把林木存活率作为工程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施工主体的管养责任,并根据林木存活率情况分期拨付工程款。对林木存活率不达标的,责成施工单位及时补栽补种。认真研究加强林木管养工作的有效举措,落实专门养护管理队伍,落实林木管养经费,建立养护责任及考核奖励标准,使养护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责任,尽心尽力做好绿化管养工作,确保新栽树木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保存率在95%以上。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对随意侵占林地和乱砍滥伐林木等违法行为要进行严肃查处,保护全市造林绿化的成果。

四、组织领导

冬春季植树造林是城乡绿化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是全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要贯彻落实全市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工作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绿化是第一环境,第一基础设施,第一生态要素、第一景观要素”的理念,增强做好冬春季植树造林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方位推进冬春季植树造林工作。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精心安排,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指导到位、工作到位,分级管理,层层负责。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要进一步强化对植树造林工作的领导,大力抓落实、抓检查、抓奖惩、抓问责,做到“心里想着绿化、逢会必讲绿化、下乡定查栽树、检查就到地头”,全力推进冬春季绿化造林工作的落实。

强化组织实施和部门技术指导,确保责任落到实处。按照属地管理实施原则,由各县(市)区负责组织实施,市级国土、环保、滇管、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园林、建设等部门负责牵头和技术指导。国土部门负责泥石流、滑坡治理区发展竹子工程的技术指导和协调工作;水利、滇池管理和环保部门负责河道、池塘、水库、滇池等湖泊浅水区、湿地区域整治绿化,实施芦苇、柳树工程的技术指导和工作协调;交通和建设部门负责交通沿线可绿化区域发展经济林果和15条道路出入口景观绿化工程的技术指导和工作协调;园林和建设部门负责村庄景观绿化工程的技术指导和工作协调;农业和林业部门负责县城、乡镇、村庄视野可及的面山开荒种粮区域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经济林果工程的技术指导和工作协调。

(二)深入宣传发动,再掀绿化造林的新高潮

各地要结合冬春季造林的工作特点,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短信、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墙报等媒介,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植树造林的新举措、新进展、新经验、新典型,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绿化造林意识,充分发动全民参与冬春季绿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绿化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各项绿化造林工程的顺利实施,再掀全市城乡绿化造林的新高潮。

(三)严格把关,确保冬春季绿化工程质量

冬春季植树造林不能只讲数量、不讲质量,要把质量标准作为绿化造林的主要指标,切实加强技术指导,严格把关,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各地要认真组织绿化造林技术人员,深入山头地块进行指导和检查,做到县有专家、乡有检查员、村有指导员,形成覆盖全面的绿化造林技术指导体系,对各地的绿化造林实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公务员之家:

冬春季范文篇9

一、工作目标

鉴于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域内各企业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员工的疫情防控意识和能力;完善并落实企业防控措施,做好冬春季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对员工、外来车辆、外来人员、冷链食品等进行科学管控,坚决预防疫情在企业内部发生和蔓延,确保不出现输入性疫情和冷链疫情。

二、工作任务

(一)提高思想站位,层层压实责任

1、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各企业要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克服各种侥幸、麻痹心理,把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制定企业冬春季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排演工作,明确疫情处置措施与流程,增强冬春季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意识,提出明确工作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制度健全、责任明确、人员到位、措施可行、运行顺畅。

2、压实防控主体责任。各企业要主动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落实好《经济开发区疫情防控十严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加强职工宣传教育和健康监测,扎实做好无死角、全方位、及时、精准的信息排查工作,形成企业完备、高效、顺畅的内部疫情防控体系。

3、落实开发区属地监管责任。各包保组成员要切实负起责任,按照机动灵活、每周深入企业不得少于两次、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天的要求,对照《经济开发区冬春季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自查检查登记表》进行逐项检查,并督促企业落实好查缺补漏工作。做到检查有效、督促有力、落实有果。

(二)强化防控措施,夯实防疫基础

1、抓好场所环境管控。各企业要严格实行进厂测温、扫码、“一米线”等措施,从严从细做好办公场所、生产车间、集体宿舍、隔离室精准防控。做好各个区域的通风消毒、环境消杀和环境卫生治理等工作,并按照区域认真做好相关工作记录。

2、抓好企业员工管控。各企业要做好员工日常健康监测与卫生管理;要约束员工尽量减少外出聚集,春节期间减少各类外出及聚会;约束企业员工配合街道、社区的信息摸底等工作;要求企业员工不信谣、不传谣,以身作则,不轻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做疫情防控文明劝导者和知识传播者。

3、抓好物流环节管控。企业要建立货物运输疫情防控机制,确定专门领导和专职人员负责货物运输的协调工作;要重点把好物流车辆进厂第一关,疫区车辆坚决不允许入企,外省车辆要严格执行我市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方可入厂;要对司机信息登记造册,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车牌号、到企时间、离企时间、体征信息等。

4、抓好外来入企、外出返企人员管控。各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指令,对员工外出返蛟(无论因公因私)、外地客户来蛟入厂,要进行无死角、全方位、不延误的排查登记上报,坚决不漏一人,并要严格执行“双报备”(即:向所属社区报备,向开发区管委会报备)。对上述人员企业要配合相关部门或街道社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扎实做好隔离、检测等各项管控措施。

5、抓好各类聚集性活动管控。根据冬春季疫情防控的形势及要求,各企业要严格控制职工聚集性活动、会议的举办。要采取视频、微信等方式,传达好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传递好企业对员工的新春祝福。同时,如果必须要组织超过50人的活动或会议,必须制定预案,并向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备,经批准后,方可按照预案所涉管控范围进行。

6、抓好冷链食品储存及物流管控。有冷库的企业要严格按照《冷链食品生产经营防控技术指南》要求,做好冷链食品、从业人员、运输链条的管控工作。要严格兑现《冷链食品储存及冷库管理承诺书》要求,不运送储存未经核酸检测合格的进口冷链食品;对企业冷库将存放进口冷链食品的,要采取提前双报备措施,即入库一个工作日内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开发区管委会同时报备,经允许后方可按规定程序储存。

7、抓好食堂就餐管控。要按要求对食堂就餐环境进行消杀,采取错峰、分餐等措施,落实“一米线”就餐间距。对于购买冷冻冷藏生鲜产品要到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并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坚决杜绝网购冷链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冷鲜产品;清洗加工食品时,要做到生熟分开,处理冷冻冰鲜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和砧板等器具应单独放置,及时清洗消毒,避免出现交叉污染。

8、抓好企业春节期间生产及节后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其他要求。

(三)加强宣传培训,打造卫生环境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防控宣传的相关要求,利用微信群、电子屏、移动音箱等媒介以及在企业内部醒目位置张贴宣传画、悬挂横(条)幅等方式,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防疫知识的培训,切实强化企业员工健康教育。引导员工养成勤洗手、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等卫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日常运转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切实提升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冬春疫情防控工作各项措施要求,坚决杜绝有章不循、弄虚作假。

(二)是严格落实责任。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要结合企业实际,建立责任落实工作机制,层层细化分解工作任务,从董事长、总经理、分管领导、车间主任、班组长等层层夯实责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网,每个层级都要明确工作责任,压实各项任务,确保不出任何问题。

冬春季范文篇10

一、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省市、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和领导的指示、批示精神,要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落实冬春季,尤其是春节疫情期间疫情防控,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认真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切实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有效保障全局干部职工身体健康。

二、防控体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同志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为副组长,各县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挥局疫情防控的应对处置。领导小组下设防控办,设在局办公室,具体负责疫情应对处置统筹协调、预防、管控等相关工作。

(二)压实工作责任。领导小组组长为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局疫情防控全面管理工作;副组长负责分管股室疫情防控具体工作的指导与督查;各股室负责同志为本股室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加强对所属人员的教育管理,依法规范个人防控措施,确保工作不留死角。

(三)领导小组职责。结合实际制定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处置办法。加强局机关日常疫情报告制度的管理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与评估,落实县委县政府疫情防控、处置工作,降低疫情危害。

(四)防控办职责。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做好疫情信息调查、收集、疫情报告、疫情处置等工作;做好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工作,及时开展疫情联防联控。

三、防控措施

(一)加强返乡人员的管控。一是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要求,全面贯彻“1+8”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重点抓好国内高中风险地区和境外来(返)人员管控情况,境外来(返)人员严格落实从“国门”到集中隔离点的闭环管理,实行14+7+7隔离措施(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7天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少于3次核酸检测(集中期间2次,解除居家前1次),做1次抗体检测。国内低风险地区来(返)人员开展不少于1次核酸检测(抵达时)和居家隔离14天情况。二是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和人员管控核查制度,执行日报告和每日零报告制度,按时上报相关信息,不得瞒报、迟报、谎报、错报、漏报。

(二)严格办公区管理。进入县政府大院时应配合门卫做好日常防控措施,如体温检测、健康码核验、主动配戴口罩等,无发热症状方可入内。各股室应做好个人防护,办公区域、室内公共活动区域的通风消毒和环境清洁等工作,垃圾日产日清、废弃口罩统一指定位置处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消除传播隐患。

(三)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局内网、钉钉、QQ、微信等多种媒介,及时准确释疑解惑,引导干部职工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广泛普及预防知识,增强干部职工科学防护意识和能力。引导干部职工取消各类聚餐聚会以及其他小规模活动,倡导加强疫苗接种,倡导暂不购买进口、国内高中风险地区冷冻食品,倡导健康扫码、一米线、戴口罩、勤洗手、公筷(勺)制,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格局。

(四)做好各项保障。一是办公室要统筹协调,做好消毒物品、防护用品、保障车辆等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落实物资发放登记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力开展;二是暂不审批人员密集型聚会活动,尤其是节日祈福、庙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三是全体干部职工根据工作情况和意愿灵活安排休假,在春节期间尽量在工作地休假,假期出工作地要报告审批,做好个人出行登记,留在工作地的职工春节期间要做好保障工作。

(五)做好监测报告。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执行疫情“零报告”“日报告”制度,遵守值班值守纪律规定和相关保密制度要求,坚决杜绝瞒报、迟报、谎报、错报、漏报。建立因病缺勤报告制度,干部职工因病到医疗机构检查或治疗时,应第一时间向股室负责人和局防控办报告,主动说明自己病情、病因、症状等,防控办做好登记和跟踪管理。

四、应急处置

发现疑似疫情症状的,防控办按照以下流程,及时做好应急处置。一是立即隔离。对疑似疫情症状人员和与其有密切接触者,就地隔离,坚决阻断疫情扩散。二是及时送医。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协同医疗机构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进行送医处置。三是及时消毒。联系医疗卫生机构对所在办公室场所及周围进行消毒。

五、有关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各股室要深刻认识当前疫情加速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疫情防控形势任然严峻复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