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认证机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8:59:09

第三方认证机构

第三方认证机构范文篇1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论述了推动国际认证机构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原因,以及第三方认证机构在未来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产品出口多次遭遇“绿色壁垒”。如何获得通行证进入国际市场,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遇到的问题,而由此产生的巨大市场空间,则吸引着众多的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纷纷进入我国。

从有关外经贸部门获悉,近年来中国每年约有400亿美元的出口受到国外各种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以食品为例,每年被美国海关扣留的食品批次中,25%并非质量不良。而是因为标签不符合“美国食品标签法”的规定而导致被销毁或退货。为了保护本国市场,许多国家制定了许多严格的标准、法规,甚至用法律明确规定进口商品必须符合进出口标准。目前,欧盟拥有的技术标准就有10多万个,德国的工业标准约有1.5万种,日本有8000多个工业标准和近400个农业标准。而中国技术认证推广开展时间不长,企业和产品的认证数量以及认证的组织机构、认证标准等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急于找到正确的途径获得相关认证。与此同时,中国各级政府和外经贸部门也推出一系列办法,鼓励中国企业开展技术和质量认证。

一、第三方认证机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看到我国的检测认证行业的巨大市场,纷纷来到我国设立认证公司及办事处机构。

(一)第三方认证机构在我国的布局

从第三方认证检测机构在我国的发展布局来看,它们的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沿海城市,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中心向沿海城市延伸。从北到南,目前已经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广州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主要包括英国INTERTEK、瑞士SGS、德国TUV、法国BVOI、美国UL等,它们是现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独立第三方产品安全测试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权威认证机构。这些公司也是在我国主要的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都具有良好的国际声誉。

(二)第三方认证机构在我国的发展阶段

第三方认证机构在我国的发展经历着从单一业务逐步发展到多元化业务阶段。由于我国第三方认证市场的竞争并不激烈,而且客户群体相对固定,因此这些国际认证机构都处于市场规模发展的上升阶段,但业务重点不同。如:英国INTERTEK(天祥认证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第三方认证检测机构之一,于1989年在深圳成立的合资公司(深圳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第一家进人中国市场的外资检测机构,主要做纺织品检测。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IN-TERTEK陆续在我国上海、广州、杭州、大连等40多个城市设立了30多个实验室和70多家分支机构,总人数达5000人。目前由5个主要的事业部组成:商用电子电气、消费品服务、政府服务、风险管理、石油化工及农产品服务。

德国莱茵中国集团包括TUV莱茵、南德TUV、北德TUV三家公司。TUV莱茵在1989年进入中国市场,已分别在上海、北京、大连等地设立了7个分公司或办事处,南德TUV在1993年进入中国,北德TUV于1999年进入中国。经过在2007年的并购与市场重组,目前在中国有业务的主要是TUV莱茵和TUV南德,并且在医疗器械认证和汽车-认证的优势明显。

美国uL安全检测实验室,与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总公司共同建设合资认证公司-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2003年1月正式开业。目前在苏州、北京设立独立实验室。我国已成为uL公司在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海外市场,经uL授权的工厂已经超过7100家,占全世界uL授权工厂的11.5%,且每年以20%的速度不断增长。实验室可对视听产品、照明、家电、信息技术设备、马达、电动工具等产品提供安全测试。

瑞士SGS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已陆续在上海、杭州、深圳等地注册了33个分支机构。业务范围消费品、汽车、矿产、石油、农业、政府及公共机构服务部服务。法国BVQI在中国大陆的业务始于1996年,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14个城市设立了办事处及联络处,主要以体系认证为主。2007年1月15日,北美地区最著名的产品认证机构CSA宣布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推出对卫浴产品的测试和认证服务。2007年6月,荷兰KEMA在中国温州的CB试验室成为可以测试CB体系项目的正式试验室。KEMA据此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工业电器元件测试领域的独立外资测试试验室。另外,德国VDE、日本JQA、南非SABS等国际知名认证机构也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

二、第三方认证机构在我国发展的原因

(一)环境问题推动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在我国的发展

如今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欧盟、美国、日本等纷纷制定出保护环境的法令法规,而且法规执行更加严格,涉及范围扩大。例如,2006年7月ROHS&WEEE指令已经在欧洲实施,这是“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危害物品使用的指令”,目的是禁止在电子产品中使用危害环境的材料。指令中详细说明严禁使用重金属铅、汞、镉、六价铬、PBDE、PBB。WEEE是“有关废弃电子电器设备的指令”,将确保产品在使用完毕后能得到妥善的处理,使供应商承担生产的电子产品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经济责任。这无疑给我国的出口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凡是2006年7月之后进入欧洲市场的电子产品都需要遵循ROHS&WEEE要求。在中国的浙江和广东两省,电子产品出口企业密集,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占据大多数,出口欧盟成员国的产品迫切需要符合指令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在我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推出了有关ROHS的检测,为我国电子产品制造企业提供专业测试与相关测试报告服务,以帮助我国产品顺利进入欧洲市场。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我国出口企业产品的检测结果直接影响到国外购买者的决策,环境因素会为产品与购买者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感情纽带,其中权威第三方认证无疑给购买者增加了信心(二)我国国际贸易增长也推动了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大量企业不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的竞争,更希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能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中国人之后,国外的关税壁垒被逐步打破,这使中国产品出口获得更多商机。无论是在中国大陆,香港还是台湾地区,出口贸易都在增加,而出口贸易的繁荣带来大量认证需求和商机。但与此同时,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认证等为表现的“技术壁垒”表现得更为突出,成为中国产品出口最隐蔽、最难对付的障碍。以玩具行业为例,我国的玩具年出口量达220亿多件,占据欧美市场70%的市场份额。而义乌市是全国小商品集散中心,在我国对外出口的玩具产品中义乌玩具占了相当大的份额。据义乌玩具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义乌市场的玩具年销售额超过40个亿,出口比例约占70%,其中出口欧美国家占25%1)1上。在义乌市场3000多玩具经营主体中,本地生产企业为300余家,年产值10多个亿。因此而产生的巨大检测认证市场空间吸引着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目前法国BVQI已经进入义乌,为义乌当地外贸出口企业和单位提供装船前检验服务,目前已有4家企业通过了产品检测和现场考核。据悉,英国INTERTEK、瑞士SGS也将准备进入义乌认证市场,为本地企业提供便捷的检测认证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完善内部质量自控体系,提供质量许可、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咨询和产品安全标准培训、积极对企业进行抽样检测和现场考核。

在日新月异的国际市场中,企业必须顺应全球贸易、采购、销售方式的不断变化,应对新兴市场带来的影响,扩大产品线和产品种类、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成本、减少供应链风险,同时又要在整个商业经营过程中达到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当企业面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时,第三方认证机构成为不可或缺的有力支持和可靠伙伴,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难题。

三、第三方认证机构在我国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内地企业认证需求的增长,将影响第三方认证机构在我国发展的战略部署,未来会出现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逐步辐射到全国的局面。因此巨大的发展潜力也使国际认证机构加快拓展我国市场的进程,如何提升品牌形象、调整业务方向及整合业务将是这些国际认证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国际认证机构的悠久历史、良好声誉、全球客户资源都有助于他们提高市场地位。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在我国认证行业激励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认证公司如果能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认证范围、能提供多种检测,那么客户也就不需要为一件产品而去通过好几个认证公司的认证,推行全程一站式服务业务将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我国业务的发展方向。

第三方认证机构范文篇2

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看到我国的检测认证行业的巨大市场,纷纷来到我国设立认证公司及办事处机构。

(一)第三方认证机构在我国的布局

从第三方认证检测机构在我国的发展布局来看,它们的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沿海城市,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中心向沿海城市延伸。从北到南,目前已经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广州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主要包括英国INTERTEK、瑞士SGS、德国TUV、法国BVOI、美国UL等,它们是现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独立第三方产品安全测试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权威认证机构。这些公司也是在我国主要的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都具有良好的国际声誉。

(二)第三方认证机构在我国的发展阶段

第三方认证机构在我国的发展经历着从单一业务逐步发展到多元化业务阶段。由于我国第三方认证市场的竞争并不激烈,而且客户群体相对固定,因此这些国际认证机构都处于市场规模发展的上升阶段,但业务重点不同。如:英国INTERTEK(天祥认证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第三方认证检测机构之一,于1989年在深圳成立的合资公司(深圳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第一家进人中国市场的外资检测机构,主要做纺织品检测。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IN-TERTEK陆续在我国上海、广州、杭州、大连等40多个城市设立了30多个实验室和70多家分支机构,总人数达5000人。目前由5个主要的事业部组成:商用电子电气、消费品服务、政府服务、风险管理、石油化工及农产品服务。

德国莱茵中国集团包括TUV莱茵、南德TUV、北德TUV三家公司。TUV莱茵在1989年进入中国市场,已分别在上海、北京、大连等地设立了7个分公司或办事处,南德TUV在1993年进入中国,北德TUV于1999年进入中国。经过在2007年的并购与市场重组,目前在中国有业务的主要是TUV莱茵和TUV南德,并且在医疗器械认证和汽车-认证的优势明显。

美国uL安全检测实验室,与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总公司共同建设合资认证公司-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2003年1月正式开业。目前在苏州、北京设立独立实验室。我国已成为uL公司在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海外市场,经uL授权的工厂已经超过7100家,占全世界uL授权工厂的11.5%,且每年以20%的速度不断增长。实验室可对视听产品、照明、家电、信息技术设备、马达、电动工具等产品提供安全测试。

瑞士SGS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已陆续在上海、杭州、深圳等地注册了33个分支机构。业务范围消费品、汽车、矿产、石油、农业、政府及公共机构服务部服务。法国BVQI在中国大陆的业务始于1996年,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14个城市设立了办事处及联络处,主要以体系认证为主。2007年1月15日,北美地区最著名的产品认证机构CSA宣布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推出对卫浴产品的测试和认证服务。2007年6月,荷兰KEMA在中国温州的CB试验室成为可以测试CB体系项目的正式试验室。KEMA据此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工业电器元件测试领域的独立外资测试试验室。另外,德国VDE、日本JQA、南非SABS等国际知名认证机构也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

二、第三方认证机构在我国发展的原因

(一)环境问题推动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在我国的发展

如今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欧盟、美国、日本等纷纷制定出保护环境的法令法规,而且法规执行更加严格,涉及范围扩大。例如,2006年7月ROHS&WEEE指令已经在欧洲实施,这是“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危害物品使用的指令”,目的是禁止在电子产品中使用危害环境的材料。指令中详细说明严禁使用重金属铅、汞、镉、六价铬、PBDE、PBB。WEEE是“有关废弃电子电器设备的指令”,将确保产品在使用完毕后能得到妥善的处理,使供应商承担生产的电子产品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经济责任。

这无疑给我国的出口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凡是2006年7月之后进入欧洲市场的电子产品都需要遵循ROHS&WEEE要求。在中国的浙江和广东两省,电子产品出口企业密集,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占据大多数,出口欧盟成员国的产品迫切需要符合指令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在我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推出了有关ROHS的检测,为我国电子产品制造企业提供专业测试与相关测试报告服务,以帮助我国产品顺利进入欧洲市场。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我国出口企业产品的检测结果直接影响到国外购买者的决策,环境因素会为产品与购买者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感情纽带,其中权威第三方认证无疑给购买者增加了信心。

(二)我国国际贸易增长也推动了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大量企业不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的竞争,更希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能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中国人之后,国外的关税壁垒被逐步打破,这使中国产品出口获得更多商机。无论是在中国大陆,香港还是台湾地区,出口贸易都在增加,而出口贸易的繁荣带来大量认证需求和商机。但与此同时,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认证等为表现的“技术壁垒”表现得更为突出,成为中国产品出口最隐蔽、最难对付的障碍。以玩具行业为例,我国的玩具年出口量达220亿多件,占据欧美市场70%的市场份额。而义乌市是全国小商品集散中心,在我国对外出口的玩具产品中义乌玩具占了相当大的份额。据义乌玩具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义乌市场的玩具年销售额超过40个亿,出口比例约占70%,其中出口欧美国家占25%1)1上。在义乌市场3000多玩具经营主体中,本地生产企业为300余家,年产值10多个亿。因此而产生的巨大检测认证市场空间吸引着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目前法国BVQI已经进入义乌,为义乌当地外贸出口企业和单位提供装船前检验服务,目前已有4家企业通过了产品检测和现场考核。据悉,英国INTERTEK、瑞士SGS也将准备进入义乌认证市场,为本地企业提供便捷的检测认证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完善内部质量自控体系,提供质量许可、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咨询和产品安全标准培训、积极对企业进行抽样检测和现场考核。

在日新月异的国际市场中,企业必须顺应全球贸易、采购、销售方式的不断变化,应对新兴市场带来的影响,扩大产品线和产品种类、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成本、减少供应链风险,同时又要在整个商业经营过程中达到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当企业面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时,第三方认证机构成为不可或缺的有力支持和可靠伙伴,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难题。

三、第三方认证机构在我国发展趋势

第三方认证机构范文篇3

[关键词]电子支付ca认证安全认证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在全球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核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电子交易平台,二是电子支付体系,三是物流配送体系。而其核心环节是电子支付,电子支付的实现必须建立一个第三方的安全认证机构—cacertificateauthority,以作为消费者、电子商场和银行身份认证的权威中介。它是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交易的权威、可信赖及公正的第三方机构;它为电子商务环境中各个实体颁发电子证书,以证明各实体身份的真实性,并负责在交易中检验和管理证书。

一、ca认证过程简介

ca是通过对持卡人核对数字签名的方法进行认证的,其具体过程为:首先,持卡人向发卡银行提出书面申请,发卡银行会对持卡人的资信进行调查;如果符合银行要求的条件,则发卡银行将持卡人的账户信息(pan)根据传统方式(如信函)发送给ca认证机构;然后,ca认证机构用私人密钥(privatekey)对pan进行加密,生成持卡人的数字签名,该数字签名即是为保证接受方能够对公正的第三方证明其收到的报文的真实性和发送源的真实性而采取的一种安全措施;最后持卡人获得属于他的数字签名,同时电子商场也需要获得相应的电子许可证id号,以作为鉴别身份的唯一标识,从而成为网络成员。

通过ca系统进行交易时,ca系统将同时检验交易各方的ca认证,认证购买者是否为有购买能力且经过认证的有相应消费能力的消费者;认证销售商是否为ca认证的可信任的销售组织,是否为通过ca认证的可信任的销售商;认证银行是否是通过ca认证可以承担网上安全支付的银行。如果三方验证无误,ca系统将通过交易请求。简单的理解就是交易的各方必须通过ca这个公正的第三方机构来领取一个可以通过验证的身份识别标识,也就是ca的电子证书,这样才能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并进行网上支付费用。消费者在网上进行购物时必须持有此证书,在交易前进行认证,认证后确认交易生效。

二、ca认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ca系统的起步始自1999年年初经过市场调研和一系列可行性研究,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联合12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共同建立部级金融认证机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该机构于2000年6月建设完毕并开始运营,成为我国第一家支持网上金融业务权威而公正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目前中国金融ca系统主要由setca和non-setca两部分构成。setca是为了在网上购物时使用特定的银行卡来进行结算类型的业务建立,这种业务安全性及可靠性高。non-set对于业务应用的范围没有严格的定义,结合电子商务具体的、实际的应用,根据每个应用的风险程度不同可分为低风险值和高风险值这两类证书(即个人/普通证书和高级/企业证书)。non-set对于用户认证的要求比起set系统来要低一些,同时也灵活一些。

cfca的成立可以说是中国ca认证工作的奠基石,目前证书的使用对象主要是网上银行,已有相当数量银行使用证书进行网上支付和转账,如建设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都已开始使用cfca证书,而自2002年起证券业也开始使用ca证书进行网上交易。

目前全国ca认证系统的建设资金已超过5亿元,从事ca运营人员已达2000人,但是2002年全国证书发放量不超过30万张(包含测试证书),业务总收入不超过1500万元。目前ca认证市场主要由各大行业或地方政府部门组成的认证机构构成,如中国电信ca安全认证体系(ctca)、上海电子商务ca认证中心(sheca)、广东省电子商务认证中心(cnca)等。由此看来,中国的ca市场还没有形成,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中国ca市场从零到起步,也是一个需要逐步实践与规范的过程,只有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脚踏实地做工作,ca认证市场才能取得健康快速发展。

1.安全问题。一是支付的技术安全问题:许多做ca产品的厂商目前讲的安全基本上是指解决了加密和签名的问题,其实ca涉及的安全远不止这些。因为ca跟密码不一样,它不是放在一个台上面独立的屋子里面就能运行的,而是处于动态运行和实时运行的一种环境。特别是大部分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许多国产的安全产品其核心技术也是外国的,这些都成为网上支付安全的隐患。二是支付的信用安全问题:各ca颁发的电子证书各自为政、交叉混乱的情况仍然存在,身份认证系统不完善不统一,认证作用只是保证一对一的网上交易安全可信,而不能保证多家统一联网交易的便利,所以各网上银行彼此授信建立互联网络仍需加强。

2.缺乏协调统一的规划设计和没有行业技术标准。各个认证中心都是独立构建的,引进的技术和产品各有不同,也没有共同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现互通确实面临很大困难。认证中心的理想状态是全国建立一个统一认证体系,由若干个机构来颁发证书。要实现全国统一认证需满足以下条件:构建统一的认证体系、执行共同的证书认证标准和统一的实施策略、建立配套的法律法规环境等。另外,不同行业认证需求也不同,有些行业除了要求网上身份鉴别的基本需求外,还要求在证书中包含有行业信息,如银行目前使用的set协议就只是面对银行应用的协议。在这个协议中规定了证书中某一个字段对应银行卡的卡号,所以只能在银行业使用,不适合其他行业。从目前来看,只有网上身份认证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国家可以建一个统一的根ca(如美国的邮政ca),其他各地各行业的ca设置在这个根ca之下,信任链可以通过根ca交汇在一起,从而实现互通。

3.相关行业法规的建立健全问题。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商务模式发展迅猛,使得世界各国原有的法律体系出现了漏洞和空白点,所以用法律手段规范电子商务支付结算中的基本关系是当务之急。尽管中国金融ca在建立的同时也制定了“证书运作管理规范”(cps),在中国目前电子商务法律环境尚不健全的情况下,cps实际上就是认证中心的法规,但机构级别的规范毕竟不能代替行业法规,一旦发生电子商务引起的大额经济纠纷,法律缺失情况下的认定方式必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电子商务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四、发展方向

从长远来看,我国的ca认证市场最需要的还是改变经营体制和理念,即ca认证机构急需引进商业化运作模式。虽然金融业、证券公司等领域已成功进行了大量的、可靠的网上交易,为ca认证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从总体上来说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配套,而且经营亏损现象比较普遍。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日益完善,电子商务的应用将逐步展开并走向成熟,“以应用促ca,以ca助应用”已成为中国ca市场发展的一种共识。遵循着这条路继续探索与发展,必将使中国ca市场走向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东.ca认证技术初探[j].宁夏科技,2003

2曹玫.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市场化之路[j].电子商务世界,2003

第三方认证机构范文篇4

(一)全球化的市场

通过利用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实现商品的服务、购买、出售和交换就是电子商务。社会的经济活动得到逐渐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全球性的市场归功于互联网的不断开放,因为它不但使时间的连续性加强,同时还缩短了空间和距离,市场全球化拓展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电子商务环境的今天,企业应利用全球化的营销工具就是利用网络营销,是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信息传播和沟通的关系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于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是利用网络这一新渠道所进行的,这种沟通方式是双向沟通,有消息来源的人向观众传播,也有观众回馈的信息,过去的单向沟通模式被改变了。另外,网上信息的沟通方式很多,有一对多也有多对多。电子商务是一个新的业务平台,为人们进入与市场信息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方便。

(三)网络营销的好处

通过中间商的销售方式是较为传统的,现在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和消费者是直接面对的,运用网络平台与客户交流实行全天侯服务。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销售成本,能够将最优惠的价格和服务服务于客户,这对于网上销售的拓展,产品和服务工作的成本减少都有优势,最终受益于消费者

(四)电子化的支付方式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在网络上销售产品,而客户可以利用电子货币去支付,使顾客不但节约了成本,同时也实现了交易操作的无现金化,方便了交易的进行。

二、关于企业市场营销的策略

(一)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快速发展

如果企业想要在取得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长久发展,就应该考虑企业营销的战信息化建设工作,关键是信息技术的培训。企业的需要从公司内部进行培训、探索和任用,利用培训和派遣的手段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首先要合理安排部门骨干进行企业信息化管理,然后不断的创新和优化信息管理,对于业务部的约束,需要做到实现会管理、懂业务、具有知识存储;企业管理靠的是信息化专家,在工作中信息技术专家应当及时进行指导,从而使培训员工的工作和信息技术人员的工作相组合。为了更好的奠定企业信息化建设基础,做好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服务,所以将这些工作相结合。此外,为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工作,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同时提高。这些数据是正确决策者的基础,所以为了建立动态的数据库,应将大量的在线和有序流动的信息进行总结和组织为企业决策者方便使用。

(二)健全的企业管理机制

信用是传统和电子商务营销活动的基础。因此作为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使电子商务做到信息化管理机制,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对于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制度与以下几个方面是分不开的,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网上信用销售评估模型。我国的电子商务在未来的电子商务活动中,介绍企业的销售网络信用评价模型是为了保证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其次需要建立专业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于电子认证机构,它在交企业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存在可以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交易。由第三方信息认证机构来实现签发网上数字证和网上电子交易证,对于通过第三方信息认证机构的存在能够使交易双方相信对方的身份,然后放心交易。最后应当提高在线客户关系的管理。对于信贷客户,电子商务公司对于客户进行定期审查和整理,从客户信用信息的变化来掌握信贷量的变化。

(三)创造营销理念的需求

消费者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获得具有选择性的机会,对于能否取得较多的市场营销客户,需要我们继续更新和创新符合消费者购买兴趣和意愿的营销理念。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许多在线营销的形式创造消费者需要的宣传,例如网上赠品促销方式,礼品推广更多的应用于产品的推出试用、新产品、品牌竞争。促销效果比较理想;也可用于网上打折促销活动,这样的做法是使网上产品的价格低于生活中产品的价格,利用贪念增加客户购买欲,还可以利用网上抽奖进行促销。此方式更多的是被追加于调查、扩大用户群或者促进活动时被更好的利用。

第三方认证机构范文篇5

关键词:旅游电子商务信任机制

一、引言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对于旅游业涉及范围广、远距离的服务有着天然的适应性,旅游电子商务低成本、高效率,及时性、个性化等优势使得电子商务与传统旅游业结合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然而,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得传统信任所依赖的基础大大减弱。旅游企业的身份欺诈、虚假信息、“托”投标、拒绝交货、质量和售后服务等问题,以及消费者的多重投标、拒绝付款和退款欺诈等问题已成为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桎梏。因此,构建电子商务的信任机制日益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二、旅游电子商务信任机制解析

1.网站信号机制

旅游网站应积极自身规模、声誉、品牌、从业经验、专业水平等详细的能力信息,促进消费者对网站的了解;提供网下联系方式或物理店面地址,缓解消费者对网上商家的疑虑;创建消费者教育平台,使消费者自助学习网上购物流程;与合作方或同盟方建立超级链接,使消费者从信任链接方转而信任网站;广泛宣传媒体推介内容,提升品牌影响力;保证系统技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接入的可靠性和快速性,以及各层次的低错误率,使消费者顺利浏览信息进行交易。

信天游()非常重视网站的信号。它是中国民航自主建设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是集航空订座、酒店订房、网上租车、网上旅游代办等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和丰富的旅游信息为一体的高度集成化网站。网站的建设依托于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GDS系统(全球分销系统),充分发挥民航在旅游行业中的优势。网站为用户提供了国内外各个地区的介绍,涵盖了吃、住、行、游、娱、购等各方面的内容。大到地区概况、风土人情,小到紧急电话号码、使馆联系方法,为用户出行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便利。同时,网站还为用户提供了各类旅游常识,包括国家各职能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航空旅行常识、前人经验等。

2.保障运行质量机制

网站应制定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安全声明、退款政策,C2C网站还可设立补偿基金。易趣拍卖网首创“风险交易安全基金”,提出当交易过程中发生恶意纠纷时,易趣可为买家提供最高限额为3000元的安全基金补偿,然后共同追溯欺诈者的责任。2005年5月底易趣安付通正式启动“全额赔偿机制”,对卖家来说,如果已将货物运送给买家,但买家却声明没有收到货物,而卖家并未收到退货时,即可申请“安付通”保障基金。一旦对卖家的申请核实无误,易趣将会赔偿卖家等同物品实际成交金额款项。对买家来说,如果在付款后未收到物品或收到的物品质量与描述有实质性差异,以及其他合理理由下,在易趣核实情况后,同样可以得到全额退款。

3.网上认证体系

身份欺诈是网上欺诈的主要形式,为后期交易的其他欺诈埋下了祸根。因此,要为交易者创造一个安全环境,首先需建立一个能对网络交易双方身份进行验证,对网上传递的信息给予证实的机构——网上认证机构。目前公认的网上认证机构是CA(ClientAuthentication)认证。国际上最权威的认证机构是Verisign、Entrust、Cybertrust等,具有较高认知度。我国CA根据建立单位不同分为三个层次:行业或政府部门建立的CA,如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信CTCA;由地方政府授权建立的CA,如上海CA、北京CA等省级或区域性CA;商业性CA,如北京天威诚信。我们建议由旅游相关企业、行业协会、银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消费者等共同组建旅游类第三方认证机构,为旅游企业和客户搭建一个信任的平台。

4.网上印章

网上印章是面向B2C交易的。印章发行机构对网上商家进行严密的审批、评估后将印章放在商家网站上,或将该网上商家列入自己机构的名单内,用以证明有印章商家的安全技术、稳妥的隐私保护及良好信誉等,协助消费者建立对这些在线商家的信任,最终促进交易的顺利达成。目前,网上印章在全球范围内有一定应用,如美国的Truste、Verisign、BBBonline,韩国的Safemall,日本的JADMA,英国的TrustUK等。我国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印章服务,只存在几种雏形: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供的网站备案证书印章和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商务诚信评价中心提供的联盟印章。国家旅游局和旅游行业协会应尽早成立相应机构,提供此类印章服务,满足商家和消费者互相信任的需求。

5.第三方支付体系

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在卖方配送商品之前,要求买方支付商品款,并将款项一直保管到买方接受商品后才向卖方予以兑付,保护买卖方利益,减少欺诈。国外著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有、和Secure-。我国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服务主要在C2C交易中提供,如中亚四海的递付通、易趣的“安付通”、淘宝的“支付宝”及一拍网的“e拍通”。

6.网上声誉体系

网上声誉体系是通过Internet媒介收集、、汇总相关交易者历史交易行为的反馈信息的机制,它加快了陌生交易者间信任的达成,促进交易者履行合约。拍卖市场经常采用买卖方在交易后进行互评的方式;网上购物中心则通过顾客单方面对交易商家的打分,监控商家行为。旅游网站在声誉体系的建设方面相对滞后。

三、总结

旅游电子商务的信任形成最终还有赖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当前,政府、旅游行业组织和旅游企业可从上述微观和中观层面创建信任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对个体消费者而言,则应较大程度地熟悉有关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等法律法规和条文,主动参与消费者自律组织,反映面临的问题,树立“讲诚信、建诚信、行诚信”的道德规范,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第三方认证机构范文篇6

在9月25日的名为“《电子签名法》高级培训班”上,几乎聚齐了《电子签名法》相关人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信息产业部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吕新奎等官员出席会议,全国人大法工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家商用密码办等各方面的电子签名法的专家都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电子签名法》的意义和影响。

与会的专家表示,作为法律,《电子签名法》只是对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做了框架性的规定。目前,国际上对电子认证服务的管理有“行业自律型”、“政府许可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政府主导型”。《电子签名法》明确规定我国将采用“政府主导型”。同日,此次会议的主办者电子商务协会公布了其起草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方法的建议(讨论稿)》。但目前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具体主管部门尚不清楚。政府将如何对国内存在的70多家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和已发的上百万张数字证书进行平稳过渡管理?如何规定电子认证服务的法律责任?都是日后关注的焦点所在。

认证机构的管理三种模式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总经理李晓峰给记者描绘了在电子签名流程中认证机构(CA)的作用。在网络上,为了完成交易,交易双方的身份必须通过第三方得到确认,电子商务认证机构由此产生。CA相当于一个权威可信的中间人,它的职责是核实使用者的身份,负责电子证书的发放管理,及时公布无效的证书。如果CA机构不安全,或者发放的证书不具备权威性、公正性和可信赖性,那么网上交易的可信性就无从谈起。

据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法案室处长钟真真说,鉴于认证机构的重要作用,法律委在一审议《电子签名法》时,很多专家提出把认证机构单列一章,认为目前对认证机构的规范很薄弱。“今后电子商务能否很好的发展,认证机构是一个瓶颈。”

在电子签名法出台之前,国内已经有了70多家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及已发出去上百万数字证书,这些认证机构有行业的、区域的,也有完全市场化的;数字证书包括发给企业、个人和发给服务器的。电子签名法出台后,如何对待这些“既成事实”?如何规范和管理现有的70多家认证机构?是否应该抬高电子认证机构市场准入的门槛?在《电子签名法》中都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

全国人大法工委经济法室处长刘左军介绍,对电子认证机构的管理,在审议过程当中有两种意见,一是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发挥市场引导和行业自律,依靠市场竞争促使认证机构提高认证服务质量和信誉,政府不应过多的介入;第二种意见是为了认证机构的管理关系到整个电子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如果政府不管的话,会出乱子,应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刘左军说,审议时研究了国外的情况,大概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强制性许可制度。如韩国、日本、德国、马来西亚以及我国台湾和我国香港。这些国家和地区对认证机构的许可做出了规定,认证机构必须通过了许可才能开展业务。第二类是非强制性的许可制。经政府认证的认证机构,政府会给很多的优惠。如果不经过认证,没有优惠好处,但仍可以运营。如:奥地利、新加坡。第三种方式是对完全依靠市场调节,通过行业自律予以规范。如美国。

刘左军解释说,中国电子认证机构主要靠市场引导行业自律不太具备。最后《电子签名法》规定了采用强制性许可制度,并对电子认证服务应当具备的条件做出了规定。

同时,专家们认为,《电子签名法》仅仅是对电子认证仅仅是框架型的归省。“我国电子认证业务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政府部门如何就认证机构实施有效的监管还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如果现在在法律上都规定得很清楚很具体,暂时还做不到,因为没有经验,也没有可行的做法。”刘左军说。

如何监管“认证机构”?

在法律的审议过程中,有委员提出,“光许可,许可进来后如果不实行日常的监督,认证机构有违法行为怎么办?应当对其进行监督并追究法律责任。”

据介绍,针对此意见,《电子签名法》第25条规定,“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依照本法制定电子认证服务业的具体管理方法,对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依法实施监督管理。”这条规定实际上是把监督管理授权给了信息产业部。在9月25日的会议上,电子商务协会公布了其起草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方法的建议(讨论稿)》。但是,具体由信息产业哪个部门来管理认证机构,目前还不清楚。

“电子签名法中虽然对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准入条件做了要求,但是实践中还需要相关的一些法规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包括对CA的准入和具体办法,CA的管理评级审计等。”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总经理李晓峰说。

而另外一家较大的认证中心的天威诚信公司执行总裁张昌利认为,在签名法没有出台前,认证中心在运行过程中,信息产业部、公安部等都根据每个部门自身的管理责任管理范围对CA中心有过相应的管理。“但在新的法律环境下怎么办?我们盼望主管部门能够尽快出台一些可操作的细致的管理办法,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服务秩序和有效的监督。我们将按照新的管理办法进行重新的资质申请。”

国内的认证机构从经营的范围来分为两种,行业性和地域性;按运营模式分商业性(如天威诚信)和非商业性(即缝合和企业或者行业和地方政府共建)。据介绍,目前电子商务认证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建设过热,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二是对电子商务认证机构的作用认识不足;三是低估认证机构运行的难度,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四是认证机构对自身的安全性认识不够,对承担风险认识不足;五是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亟待健全。

在电子商务协会起草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方法的建议(讨论稿)》中,分别从认证机构的设立、运营、义务和电子认证证书、电子签名人的义务等各个方面作了具体的描述。但目前这个讨论稿仅仅停留在电子商务协会。目前尚不知道信息产业部具体哪个部门会接管。

附文:各国对认证机构的管理

马来西亚:数字签名法采用了以公共密钥技术为基础并配套建立认证机制的技术模式。该法用大量篇幅对认证市场进行规范,认证机构的管理由马来西亚政府部长任命的官员或人士来负责,该法将其称为监控人。监控人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在部长的许可下组织自己的监控工作机构。该法还规定应根据有关法律成立全国性认证机构进行具体的认证工作。该法同时对认证工作进行了极为详细的规定,包括许可证的申请手续,生效与拒绝、撤消、遗失、有限期延长、放弃等问题。

德国:数字签名法则明确规定,验证服务营业无须批准,只要达到一定的从业标准,即可以经营该业务。政府并不组建或授权安全认证机构,有能力的组织都可以进入安全认证市场。

新加坡:《电子交易法》中反映出,政府并不组建或授权安全认证机构,有能力的组织都可以进入安全认证的市场(新加坡境外的安全认证机构要进入其市场则必须经新加坡政府管理机构的批准),凭借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建立信用。但是,新加坡在安全认证市场管理方面还是非常严格的。首先,《电子交易法》规定,政府任命一个安全认证机构的管理机构,负责许可、证明、管理和监督安全认证机构的活动。其二,“电子商务法”规定了所有从事安全认证业务(例如签发电子凭证)的机构都必须遵循的统一标准。其三,安全认证机构可以自愿向管理机构申请许可,虽然管理机构的许可并不妨碍安全认证机构进入市场,但是得到许可的安全认证机构可以享受某种“优惠”,尤其是可以享受法律规定的责任限制。

第三方认证机构范文篇7

电子商务,抛弃了以信函、电报、电传或传真等纸面文件来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而传统的这些纸面文件大都需要当事人签名,否则在法律上就可能被认为是无效的或不能强制执行。电子商务更快捷、更经济,但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如它极易复制、数字信息又容易被修改、丢失与毁坏,因此它也给建立在纸面文件上的国际国内贸易法律制度产生了冲击,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也正因为如此,电子商务法律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我国关于电子商务合同的立法主要是《合同法》和《电子签名法》。前者对电子商务合同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如关于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的规定,关于电子商务合同的要约生效时间的规定,关于电子商务合同的承诺生效时间的规定,关于当事人采用数据电文订立合同可以要求签订确认书的规定,关于电子商务合同成立地点的规定。《电子签名法》是2004年通过的专门针对电子商务交易颁布的单行法,主要涉及数据电文、电子签名与认证及其法律责任三方面的内容,是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中的一座里程碑。除了《合同法》和《电子签名法》两部法律,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不断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对电子商务活动进行规制。如198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1994年国务院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条例》,1996年国务院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1997年公安部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2000年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服务管理办法》等。

二、电子商务合同法的核心问题

(一)电子合同的订立问题

首先,电子合同的收到依赖于通讯手段,速度,甚至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法律制度。其次,在电子合同关于要约与承诺问题上,其与纸面合同的区别就在于电子合同如EDI合同订立的决策过程属于计算机自动化操作,这样的合同是否真能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图。而且由于其整个过程由计算机迅速操作,要约的撤回与撤销以及承诺的撤回将很难进行。如何通过法律对其进行定义很有现实意义。最后,关于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也需要法律进行规范。因为电子信息可以在任何不同地点发出,如发送人的营业地、拥有计算机的任何地点,甚至经由手提式计算机在旅途中发出电文。

(二)电子合同形式问题

贸易伙伴之间进行电子交易,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屏幕加以显示的,不存在任何等同意义上的书面形式。唯一可以作为当事人双方存在合同证据的,只有在计算机内储存的电子信息。但是这些电子信息能否取得与纸质文件一样的法律效力,各国有不同的规定,人们的理解也不一样。公务员之家

(三)电子商务第三方的法律地位

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一个最大区别是“无纸”的信息传递,这就必须在电子商务当事人之间加进传递信息、提供信息技术设备服务、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的第三方。电子商务能否安全、可靠的进行,电子商务第三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讨电子商务第三方的法律地位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电子错误问题

与传统的书面合同订立过程相比,通过电子数据订立合同是一种全新的、正在发展的合同订立方式,技术本身或人与技术的和谐等原因使得错误发生的频率更高。所以对电子商务合同中可能发生的错误进行合理的法律规制十分必要。UCITA第214条b款对电子错误的责任承担有原则性规定:在一个自动交易系统中,对于消费者无意接受,并且是由于电子错误产生的电子信息,如消费者采取了下列行为,即不受其约束:(1)于获知该错误时,立即(A)将错误通知另一方,以及(A)将所有的信息拷贝交付给另一方,或者按照另一方合理的指示,将所有的信息拷贝交付给第三人,或销毁所有的信息拷贝。(2)未曾使用该信息,或从该信息中获得任何利益,也未曾使信息可为第三方获得。

(五)电子签名与认证

电子商务是一种非对面型的交易,当事人双方基本上只能依据对方自己披露的个人信息来了解其个人情况。于是交易当事人身份的不确定性导致虚构名义交易、冒充他人交易、取得商品或价金后逃匿的情况屡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发生,都是由于在电子商务中很难确认本人身份与交易者身份是否同一、交易人是否享有权限造成的。为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电子签名与电子认证便应运而生。

三、电子商务合同法的完善

电子商务合同法伴随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法律往往总是滞后于事务本身的发展规律的。就我国电子商务合同法而言,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加强对在线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电子商务的最大特点在于买卖双方一般不直接通过对面交谈,电话的联系,也不到实体店进行采购,因此,一旦发生质量纠葛,消费者往往是权益最容易受到损害的一方。而且电子商家为了逃避税收,往往不给买房任何购买凭证,买家一旦购买了劣质产品,不仅投诉无门,而且还很难进行退货,即使退货也必须承担必要的运输成本。参考我国实际情况,在合同法中应注重向消费者倾斜的理念,如:一是增加消费者退货的权利。特别是针对网上购物,电视购物,预付买卖等,应规定在一定时间内有撤约,及至无条件退货的权利。二是将广告法和合同法结合起来。电子商务消费者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不适宜的广告会起到误导消费者的作用。三是注意保护消费者隐私。当前电子商务合同法强调电子签名,但是电子信息在网络中可能是公开的,从而造成买家的私人信息泄漏。

第三方认证机构范文篇8

电子商务,抛弃了以信函、电报、电传或传真等纸面文件来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而传统的这些纸面文件大都需要当事人签名,否则在法律上就可能被认为是无效的或不能强制执行。电子商务更快捷、更经济,但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如它极易复制、数字信息又容易被修改、丢失与毁坏,因此它也给建立在纸面文件上的国际国内贸易法律制度产生了冲击,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也正因为如此,电子商务法律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我国关于电子商务合同的立法主要是《合同法》和《电子签名法》。前者对电子商务合同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如关于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的规定,关于电子商务合同的要约生效时间的规定,关于电子商务合同的承诺生效时间的规定,关于当事人采用数据电文订立合同可以要求签订确认书的规定,关于电子商务合同成立地点的规定。《电子签名法》是2004年通过的专门针对电子商务交易颁布的单行法,主要涉及数据电文、电子签名与认证及其法律责任三方面的内容,是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中的一座里程碑。除了《合同法》和《电子签名法》两部法律,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不断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对电子商务活动进行规制。如198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1994年国务院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条例》,1996年国务院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1997年公安部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2000年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服务管理办法》等。

二、电子商务合同法的核心问题

(一)电子合同的订立问题

首先,电子合同的收到依赖于通讯手段,速度,甚至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法律制度。其次,在电子合同关于要约与承诺问题上,其与纸面合同的区别就在于电子合同如EDI合同订立的决策过程属于计算机自动化操作,这样的合同是否真能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图。而且由于其整个过程由计算机迅速操作,要约的撤回与撤销以及承诺的撤回将很难进行。如何通过法律对其进行定义很有现实意义。最后,关于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也需要法律进行规范。因为电子信息可以在任何不同地点发出,如发送人的营业地、拥有计算机的任何地点,甚至经由手提式计算机在旅途中发出电文。

(二)电子合同形式问题

贸易伙伴之间进行电子交易,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屏幕加以显示的,不存在任何等同意义上的书面形式。唯一可以作为当事人双方存在合同证据的,只有在计算机内储存的电子信息。但是这些电子信息能否取得与纸质文件一样的法律效力,各国有不同的规定,人们的理解也不一样。

(三)电子商务第三方的法律地位

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一个最大区别是“无纸”的信息传递,这就必须在电子商务当事人之间加进传递信息、提供信息技术设备服务、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的第三方。电子商务能否安全、可靠的进行,电子商务第三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讨电子商务第三方的法律地位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电子错误问题

与传统的书面合同订立过程相比,通过电子数据订立合同是一种全新的、正在发展的合同订立方式,技术本身或人与技术的和谐等原因使得错误发生的频率更高。所以对电子商务合同中可能发生的错误进行合理的法律规制十分必要。UCITA第214条b款对电子错误的责任承担有原则性规定:在一个自动交易系统中,对于消费者无意接受,并且是由于电子错误产生的电子信息,如消费者采取了下列行为,即不受其约束:(1)于获知该错误时,立即(A)将错误通知另一方,以及(A)将所有的信息拷贝交付给另一方,或者按照另一方合理的指示,将所有的信息拷贝交付给第三人,或销毁所有的信息拷贝。(2)未曾使用该信息,或从该信息中获得任何利益,也未曾使信息可为第三方获得。

(五)电子签名与认证

电子商务是一种非对面型的交易,当事人双方基本上只能依据对方自己披露的个人信息来了解其个人情况。于是交易当事人身份的不确定性导致虚构名义交易、冒充他人交易、取得商品或价金后逃匿的情况屡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发生,都是由于在电子商务中很难确认本人身份与交易者身份是否同一、交易人是否享有权限造成的。为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电子签名与电子认证便应运而生。

三、电子商务合同法的完善

电子商务合同法伴随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法律往往总是滞后于事务本身的发展规律的。就我国电子商务合同法而言,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加强对在线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电子商务的最大特点在于买卖双方一般不直接通过对面交谈,电话的联系,也不到实体店进行采购,因此,一旦发生质量纠葛,消费者往往是权益最容易受到损害的一方。而且电子商家为了逃避税收,往往不给买房任何购买凭证,买家一旦购买了劣质产品,不仅投诉无门,而且还很难进行退货,即使退货也必须承担必要的运输成本。参考我国实际情况,在合同法中应注重向消费者倾斜的理念,如:一是增加消费者退货的权利。特别是针对网上购物,电视购物,预付买卖等,应规定在一定时间内有撤约,及至无条件退货的权利。二是将广告法和合同法结合起来。电子商务消费者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不适宜的广告会起到误导消费者的作用。三是注意保护消费者隐私。当前电子商务合同法强调电子签名,但是电子信息在网络中可能是公开的,从而造成买家的私人信息泄漏。公务员之家

第三方认证机构范文篇9

现有认证机构规范后数量不足如何应对市场需求?相关配套法规尚未制定是否使这部法律缺乏可操作性?这些问题如不尽早解决,将影响《电子签名法》的实施效果,其立法本意也得不到充分实现。

现有认证机构何去何从

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双方使用电子签名时,往往需要由第三方对电子签名人的身份进行认证,向交易双方提供信誉保证,这个第三方一般称之为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电子签名法》颁布后,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电子签名认证服务机构,因为它是电子签名的核心执行机构和安全保障机构。

《电子签名法》规定,“电子签名需要第三方认证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提供认证服务”。但就是这个服务提供的资格,让目前业已存在的70多家认证机构如坐针毡。

此前出台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本办法施行前已从事电子认证服务的机构拟继续从事电子认证服务的,应在2005年9月30日前依照本办法取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自2005年10月1日起,未取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的,不得继续从事电子认证服务。”依据该办法,“从事电子认证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运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客户服务人员不少于三十名;注册资金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

一直以来,国内认证机构建设处于无序状态,国家没有主管部门,没有准入审批制度。目前,据称国内已建认证机构70多所,其中不乏不具备适当条件的认证机构也在提供电子认证服务,特别是有些商业银行企业,自建认证机构,自己为自己的客户发放证书,自己与客户又成为交易的双方,一旦发生交易争端,将无法适用《电子签名法》的约束。

业内人士表示,法律出台前70多家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已发出去了上百万张数字证书,这些既成事实的证书将面临怎样的命运目前还不得而知;同时,一些不符合新法规要求的认证机构也正面临着是迅速扩张还是自动退出的两难境地,选择退出无疑意味着放弃巨大的商机,而迅速扩张又无法承担资金的压力。

不仅如此,一旦认证机构终止服务后,其业务的承接方式目前尚无先例。《电子签名法》明确规定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拟暂停或者终止电子认证服务的,应与其他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就业务承接进行协商,做出妥善安排,未能达成协议的,应当申请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安排其他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承接其业务。这是否意味着,在最后关头,信息产业部有权使用行政手段,把那些终止服务的认证机构的业务转给其他正在运营的认证服务机构?

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符合新法规条件的认证机构目前并不多,面对庞大的电子商务领域,数量的不足将可能成为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瓶颈。

相关法律如何修改

法律专家认为,《电子签名法》的实施将带

来一系列法律的修改和完善,这些法律涉及票据、合同、海关、税收等,《电子签名法》要想顺利实施还有待于大量配套规章和司法解释的补充和完善。

《电子签名法》中明确规定,“电子文件与纸介质的书面文件具有同等效力,电子签名具有与印章同等的法律效力”。而我国《票据法》第4条则规定,“票据出票人制作票据,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并按照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持票人行使权利,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在票据上签章,并出示票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技术顾问关振胜表示,很显然,数字签章认可的电子票据的支付和结算方式已无法适用《票据法》的规定,而传统的银行票据都是纸介质的书面票据,已经形成了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网上结付的法律障碍。因此,原来的票据法必须作适当修改,以适应网上电子支付的需求。

关振胜认为,有了电子签名法银行就可以制定网上电子支付规则,制作电子支票,实现网上的快速资金结算。即便不在网上支付,支票数字化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银行可以杜绝假图章的欺诈行为,减少交易风险,同时节省大量的纸张印刷费用,提高效益。

《电子签名法》还涉及到《合同法》的修改。

“电子合同的成立与普通合同的成立一样,都要经过要约与承诺两个基本步骤,但订立电子合同还是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法律问题”,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杨代雄表达了他的观点。

杨代雄所称的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收件确认通知与承诺之间的关系问题,网上商品信息、服务信息与要约的关系问题,电子人的意思表示错误问题,以及订立电子合同过程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等。关于电子合同的履行也存在一些新的法律问题,比如电子信息交易合同(主要是计算机软件买卖合同)的履行的问题以及电子支付问题。其中电子支付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到未经授权使用电子信用卡的责任承担问题、网上银行支付系统发生错误时的责任承担问题等。由于我国本来就缺乏比较系统的有关银行支付业务的法律规范,尤其是有关信用卡的规范,所以关于网上支付法律问题的研究就显得更为迫切。

专家还指出,电子商务尽管是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开展,但它绝对不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活动,它仍然需要接受必要的政府监管。问题是对于这种在“虚拟世界”里开展的商务活动,应当如何监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比如,工商部门应如何对网上商店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以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其管辖权如何划分?

网上银行的设立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其业务活动应当遵循哪些新的规则?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电子海关”,那么是否应对海关法作一些修改以适应海关业务电子化的要求?

除此以外,电子商务的推广还给现有的税收体制造成巨大的冲击。交易的无纸化使得传统的税务稽查与纳税申报制度难以保证纳税人充分缴纳税款,对于整个交易过程都在网上完成的数字化产品交易如何进行征税,也是摆在立法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普及应用面临瓶颈

《电子签名法》的颁布虽然赢得了业内一片叫好之声,但在细细分析这部对于互联网来说具有历史意义的法律之后,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却对是否将引导用户使用电子签名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他们表示,在推广电子签名的过程中,碰到最多的提问就是“什么是电子签名”,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电子政务领域,对电子签名的认知都非常有限。整个电子签名市场虽然启动,但今后的培育期可能会长达两三年。

阿里巴巴的新闻发言人称,公司暂时不会有动作。他认为,目前从企业对电子商务运用的功能上来看,还只是停留在网上信息浏览的阶段,通过网络的形式来传递电子文件以及电子合同一时还无法让多数企业适应,这是一个逐步适应与习惯的过程。阿里巴巴将根据企业及个人在网上交易中对电子签名的需求程度来决定何时上电子签名技术,不过公司已经开始作相关的技术准备,正在挑选合作伙伴来实施电子签名技术。

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表示,电子签名的普及应用面临瓶颈。首先,国内电子签名的软硬件水平普遍不过硬,真正有实力的认证企业屈指可数,其中很多还没有任何国家资质,只是在行业和政府内部使用,而且国内直接提供电子签名技术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其次,认证标准有待互联互通,在目前情况下,电子签名认证采用的技术标准不止一个,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子签名的普及应用。

第三方认证机构范文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支付安全;第三方支付

1电子商务支付的概念

电子商务支付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利用银行所支持的某种数字金融工具,发生在购买者和销售者之间的金融上的交换,从而实现从购买者到金融机构、商家之间的在线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等过程,由此为电子商务和其他服务提供金融上的支持。

2电子商务支付现状

在我国的电子商务支付中,最主要的还是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相较于传统的支付手段,利用资金划拨的简易方式而言,第三方支付有着交易的便捷性、平衡性、主导性和安全性等特点。随着网络越来越便利,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在不断壮大,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监管机构对于第三方支付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规范了行业的行为,也保证了支付的健康长久和有序的发展。在第三方移动支付中,监管机构的监管领域主要包括实名制、牌照合规和反黑钱等。同时,电子货币和跨境支付、扫码支付等支付方式也越来越规范化,良好的监管促进了第三方支付的良好发展。随着第三方支付的良性发展,第三方支付也越来越普及。2014—2018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逐年上升,尤其在2014—2017年增速猛涨,2014年交易金额为32.2万亿元,2015年交易金额为52.3万亿元,2016年交易金额为107.3万亿元,2017年交易金额为154.9万亿元,第三方支付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增速逐渐变缓,2018年预测交易金额为230.4万亿元。可以看出第三方支付势头良好。

3电子商务支付中的安全问题

(1)安全认证机构的建设混乱。电子商务是在网络上进行的电子交易,买卖双方实际上都是在和虚拟的对方进行交易。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时辨别对方实际身份就显得很重要了。一般我们通过CA认证来判断网站是否真实。CA认证是对电子商务平台的认证,是管理和发放数字证书的权威机构。认证是对入住商家资格、能力的评估认可,具有国家法律效力经营允许的证明。但是其中也存在着漏洞,虽然CA认证的电子证书是一网一证,但还是存在着交叉混用的情况,还有一些黑客利用技术手段通过短信、邮件、心理诈骗法、病毒窃取、口令破解法等发送钓鱼网站。(2)电子商务支付保密性不强。第三方支付中,许多不法分子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自身存在的漏洞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交易信息,消费者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银行卡中的资金就会被其他人盗刷。木马病毒的入侵和资料被盗取都会直接对消费者产生支付的相关问题,进而也威胁到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用户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3)电子商务支付的信用问题。电子商务支付是在虚拟的空间进行金融相关的交易,我们无法真实地看到和触碰到,这样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感,信用在这时候就会让消费者更加地关注。消费者可能会在购物中遇到购买了某些物品并进行了付款,但是对方迟迟不发货,当到了最晚收货期货款就会划到对方账户,尽管通过官方客服申诉,烦琐的流程和申诉会让消费者降低购买欲望,往往也给消费者带来极差的购物体验。这样的案例在电子商务支付中并不是少数,许多商家利用空隙骗取不义之财,现在消费者更关心的是商家的信用度,先观察信用度的高低再选取自己心仪的物品,信用度较高的商家才能和消费者完成交易。(4)电子商务支付的资金问题。首先,电子商务支付中会出现资金沉淀的问题。在第三方支付中会分为两种形式,其中在虚拟账户中的资金会产生沉淀资金,而沉淀资金会产生一些利息,那么现在我国并没有对利息的所有权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因此沉淀资金在归属和监管上可能存在着问题。其次,电子商务支付中会出现越权使用款项的问题。许多第三方的支付平台都是直接绑定银行卡,就可以直接支配和使用交易款项,随着资金的不断积累和增多,电子商务支付平台就会产生越权使用款项的问题。最后,由于网络交易具有私密性,容易发生贿赂洗钱或者诈骗等资金安全问题。虽然我们都知道信用卡不能提现,但是很多人费尽脑汁提现资金,如果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能够及时抑制信用卡套现的行为,则有可能会沦为洗钱的工具。

4解决电子商务支付安全问题的对策

(1)统一安全认证机构,提升自我辨识度。为了保证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各商业银行都推出了电子证书以便交易时进行安全认证。在1999年建立CFCA(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时,央行就对各商业银行表达了统一电子证书的意愿,但是直到现在为止并没有真正地实行,真正使用CFCA的商业银行也十分少。而且我国大部分网上银行采用的SSL(安全套接层)协议进行安全控制,但是也有银行采用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这种缺乏规划的先天不足,为未来的网上银行整合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所以应该统一安全认证的机构,方便统一管理。(2)设立监管机构,定期检查平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该设立监管机构保证电子商务支付平台更好地发展。建立电子商务支付管理机构可以督促第三方支付平台良好的发展,也增加了消费者使用的好感。而且网络本身就容易被黑客或者木马病毒攻击,尤其涉及金钱方面许多人就会不择手段。他们的行为会导致计算机的瘫痪,电子支付平台的不安全性增加,消费者的数据自然就不能有所保障。所以要建立监管机构,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防患于未然。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应该定期检查和维护自己的系统,很多黑客就是利用网络平台的漏洞入侵平台从而盗取信息。(3)加强电子商务支付诚信体系的建设。电子商务支付全部都是在网络上进行交易,不同于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物品交易,所以诚信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互相不见面,交易的真实性就不容易检验和考察,诚信问题也就成为一系列问题的源头。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对我国整体公民素质有建设性的作用。就现在而言,我国目前的信用体系发育程度还相对较低,社会化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信用心理不健康,在我国还尚未形成一种“违规失信,处处制约;诚实守信,路路畅通”的社会氛围。所以应该加强诚信体系的建设,不但有利于电子商务支付平台良好持续的发展,对于国家整体而言也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4)制定及完善电子商务支付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支付平台是基于网络的,很多问题都存在着法律界限划分不清的现象。制定及完善电子商务支付法律法规,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与落实,可以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管理和约束,在一定程度可以保障网络上进行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参考文献:

[1]黄益.我国网上支付现状及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06(6).

[2]陈磊.我国网上支付现状及对策[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2).

[3]曹登焜,陈敏涵.透视我国网上支付现状[J].才智,2009(16).

[4]张立迎,李翠霞.第三方支付在传统书店网上经营中的优势[J].中国商贸,2011(14).

[5]宋翔.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的安全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