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4:03:33

党报范文篇1

[论文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中国软力量的基础上,探讨国家软力量发展与党报实现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寻一条通过成功地改革党报来提升国家软力量的新途径。

哈佛大学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最先提出“软力量”一说。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力量不仅是指军事、经济等“硬力量”,也包括“软力量”,即精神、文化、制度、舆论等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就美国而言,民主的旗帜、人权的口号、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和以麦当劳为典型的商业文化构成其软力量的主要内容。与硬力量相比,软力量更具隐蔽性和渗透性,它不仅使美国能够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还可使之博得道德与正义的美誉。当然,硬力量是基础,没有硬力量的支持,软力量难以施展,但软力量可以使硬力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软力量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一旦产生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其收益是长期且稳定的。所以,对于国家来说,软力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当下中国的硬力量发展不是很充分,且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就决定了国家应更加重视软力量的发展,以弥补硬力量的欠缺。同时,软力量的发展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全球正迎来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在现实世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媒体本身就是软力量,其发展有助于软力量的发展。党报是我国的主流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目前,党报正积极思考转型期的改革策略,探索一条更加科学、成熟的发展之路,需要我们在认真分析我国软力量的前提下,将软力量发展纳入转型期党报改革体系中,或者说,转型期党报改革应考虑到软力量发展因素,这无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软力量分析

中华文明历经5000年的历史沧桑而血脉不断,这足已说明它具有强盛的生命力。虽然自近代以来,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强有力挑战,但它在艰难中仍曲折前行,并借鉴吸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发展壮大自己。这也是中华文明开放性的体现。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力明显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也大大增加。但实事求是地说,中国软力量有自身优势,但也存在不足。

首先,我们分析中国软力量的优势所在:

1、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或者说,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筑就了中国文化牢固的根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这点来说,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其影响力是世界性的。另外,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可谓根深叶茂、多彩多姿,这不但丰富了我国文化资源,也突出了我国文化特色。这一切都使中国文化产生了恒久魅力。

2、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文化发挥影响,需要一定的载体,而新闻媒介就是快捷有效的载体。中国的新闻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宣扬主流文化、抵制低级趣味。这就有效地控制了庸俗无聊的低级文化和金钱至上的商业文化,成功地传播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严肃的高雅文化,表达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并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意义之所在。所以,党领导下的新闻队伍有利于软力量的发展。

3、中国政府对软硬力量的相辅相成地发展有清醒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发展硬力量。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硬力量显著增强,硬力量的发展为发展软力量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党和政府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对国家软力量的提升。对内,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完善制度、发展民主、尊重人权、重视教育、倡导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对外,中国政府勇于承担国际责任,成为负责任、讲道义的大国,而且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明。这些政策与措施将会促进软力量的发展。

中国的软力量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足,主要原因如下:

1、国民经济需进一步发展。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稳步、持续发展,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基数大,贫富差距明显。只有在经济进一步发展、教育科研投入进一步增加、国民素质全面提高时,我国软力量才能充分发展。

2、意识形态影响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集团在其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旨在认识、实现、保护、增进其自身利益。不同意识形态的集团或国家具有不同的认知体系和价值体系,这也决定了它们思想和行为准则的不同。我国和西方国家遵循不同的意识形态,这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两者间的文化交流和价值认同。

3、部分人对西方文明过分膜拜,对传统文化未充分重视。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硬力量上处于强势地位,其软力量也通过遍布世界的贸易网络和覆盖全球的电波信号渗透到不发达国家社会生活中,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逐渐认可了西方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导致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漠视。我国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这样的现象,崇洋媚外、自卑自轻思想占据一小部分人的思想,过分膜拜西方文化、理论和制度,而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足够重视,对中国具体国情缺乏深刻认识。

4、新闻媒介不够发达,中国的声音不够响亮。近年来,我国的新闻传媒取得了长足发展,组建了一些实力强劲的传媒集团。但我们的新闻业不论是实力还是影响力,与西方的跨国传媒集团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媒体的声音在世界舆论中还不够响亮。

由此可见,处于转型期的党报应抓住自身改革的契机,做好舆论导向,构建和谐社会,并着力于软力量的发展。

二、党报改革与软力量发展

党报改革要着力于国家软力量的发展,是源于媒体的社会责任。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变动的社会转型期,党报必定要担负增强国家软力量的社会责任。而且,新闻媒体本身就是软力量,属于战略性资源。“所谓战略性资源,是指媒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进程中,不仅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作用,而且在参与国际竞争,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信息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党报理应将软力量发展因素纳入其改革进程中。1、积极探索经济报道策略。在新闻报道中,经济报道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期,因而经济报道既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又应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微观经济决策的信息。在经济报道中既要谈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也要谈目前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城乡差别、地区差异等,以便对经济发展做出正确导向。另外,在一些敏感问题上,经济报道还要注重报道策略。如近两年对铁矿石进口的报道,因报道时机不当,使我国企业在贸易谈判中陷入被动局面。因此,党报的经济报道要从国家利益的高度来审视对外经济交往,要树立国家利益观和竞争情报观,要寻找经济新闻的真实性与报道时机、尺度之间的契合点。从报道手法来说,经济报道要拒绝冰冷数字的堆砌,要彰显人文关怀,关注公众利益;在写作时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2、主动阐述我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及文化。我国的意识形态与西方国家不同,这会影响中、西间的国际交流。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不谈或“淡化”意识形态,“而是如何使我国的意识形态既符合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政治传统,为中国民众所广泛认同和接受,同时又要与时俱进,适应世界发展潮流,使意识形态在我国的对外交往中发挥积极作用。”所以,我们的党报要积极主动地向西方国家及人民阐述我们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文化,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促进两国及两国间人民的交流。当然,党报的对外宣传,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但要考虑受众意识,不适合刊登“宣传味”浓厚的文章,而要从细节人手,用细节化的语言讲述身边的故事,这样才有触动心弦的真实质感与穿透力。这些都是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有效传播手段。

3、以开放的姿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努力挖掘民族、民间文化。我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抹不去的‘记忆’和‘当下’,它在本土及海外华人圈中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情感基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最基本的精神归属和自我身份确定的来源。”因此,党报作为中国的主流媒体,理应宣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时,中华文明还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组成部分,在宣传中要以开放的姿态、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使之为全人类共享,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另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所在,党报应积极挖掘、弘扬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彰显我国文化魅力,这也利于繁荣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4、开拓党报发展创新之路。党报虽有打造国家软力量的先天优势,但只有党报本身不断壮大才可能为国家软力量发展做更多服务。故,党报必须开拓自己的发展创新之路,努力提升影响力。

三、转型期党报的改革

转型期社会存在诸多矛盾,也充满活力和机遇。党报要抓住机遇、勇于开拓、敢于改革、善于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报道转型期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把握舆论导向,服务和谐社会,进而加强国家的软力量。

1、确立权威、高端的发展思路。党报走权威、高端的发展思路,就是将传统党报向现代主流报纸转型。它宣传主流价值观念,做好正确的舆论引导,但又关注受众意识,既是党和政府有力的舆论工具,同时又是读者欢迎的高质量报纸。

2、培育品牌的经营理念。打造报纸的影响力是塑造报纸品牌的核心。打造报纸影响力,从内部来讲,报社要运用科学的管理,努力提高报纸质量,使报纸具有自己的风格;从外部来讲,报社要善于营销策划,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增加报纸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进行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对于这一点,党报已采取了实质性的举措,如组建报业集团,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由媒体经营向经营媒体的重要转变。有一些党报已探寻出较成功的发展道路,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其《广州日报》有80%多的读者是自费订阅,报纸还与境外媒体合作,相继推出澳洲专版和北美专版。另外,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还注重人才机制创新。自1995年起,集团每年从名牌大学招收毕业生,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到2006年下半年,集团已引进500多人,其士17名、硕士123名;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还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机制,一是选送优秀骨干到英、美进修或考察,二是每年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给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所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成功,得益于它的体制和制度创新。

党报范文篇2

列宁的革命思想,包括他的党报思想,是在一个十分特殊的环境中形成的,他个人在国际共运中的地位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很不相同,他的个人经历和性格特征也颇具特色。要理解他的党报思想,需要首先考察一下他的生活环境。

一、俄国和西方国家: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参照系对列宁的影响

早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时代,沙皇俄国就被视为欧洲最后一个封建堡垒,以致马恩在1848—1849年主办《新莱茵报》时两个主要斗争目标之一,就是摧毁俄国这个最后的反动堡垒。但是直到20世纪初,俄国依然在沙皇极端专制的统治下。列宁就是在这种环境中,于1870年诞生在伏尔加河左岸小城辛比尔斯克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他的父亲是省教育厅视察员,祖父曾是农奴,母亲是一位医生的女儿。其父是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家。他的哥哥由于刺杀沙皇而在1887年被判处死刑。列宁有条件阅读到启蒙书籍和马克思的著作,痛恨专制制度,在喀山大学读一年级(法律系)时就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开除。从那时起,他始终受到沙皇政府的监视和各种迫害。后来他自学四年并获得了彼得堡大学的正式毕业文凭,在地方上做兼职律师。这为他后来发挥其论辩的才华奠定了知识基础。1887年,他的中学作文中,有一篇是专论印刷术发明意义的。这从一个侧面可以证明,列宁对于新闻出版的影响力从小就有较深刻的理解。

列宁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同,他是在既定的前人提供的“主义”基础上,发展这种主义,而不是重新创造一种主义。因而研究列宁的思想,需要不断地回过头来对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以及欧洲国家,主要是德国社会的报刊工作经验对他的影响。

俄国不仅政治上是欧洲最落后的大国,而且全国民众中的文盲数量也是最多的。虽然当时俄国已有官方报纸,但是最早面向社会发行的报刊,却不得不由莫斯科大学主办,因为社会上有文化的人屈指可数。那时欧洲主要国家的人民,都不同程度地拥有普选权,以及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的权利,而在俄国,警察密探遍布,到处都有严格的书报检查,革命政党没有集会、结社、出版的自由,人民也没有普选权。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只有9个代表)在明斯克召开,了党成立的宣言,指定《工人报》为中央机关报。但是很快,大会选出的三人中央委员会就被沙皇警察破获,《工人报》出版的努力也告失败。而那时,列宁还在西伯利亚的流放地。

列宁1895年曾在西方国家考察过四个月,那里的政治环境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经历了几年流放后,列宁于1900年流放期满回到内地。他意识到,如此恶劣的政治环境,难以展开政治活动,也难以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重新建党,只能首先在国外进行工作。于是他决定同年底出国与当时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劳动解放社”合作,讨论重新建党。

从那时起到1917年二月革命后回国,其间除了1905年俄国爆发民主革命时返回过俄国外,列宁大部分时间是在西方国家生活,包括德国、英国、瑞士、法国、奥匈、瑞典、波兰、芬兰等等。这些国家被列宁称为“自由国家”,尽管有时也遭遇一些麻烦,但与俄国黑暗的专制制度相比,列宁获得了在自己的祖国无法想像的广泛的活动自由,特别是新闻出版自由和通讯自由。正是这些自由使得列宁有可能以国外为稳固的基地,领导国内的革命斗争。1900—1917年是列宁从事政治活动的成熟期(时年他30—47岁),这种自由的环境,与俄国形成强烈的对照,对列宁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

列宁对西方国家工人运动的公开性和自由度是羡慕的,多次谈到它们。在他活动早期,尤其尊重德国社会的经验和他们的领导人物,诸如倍倍尔、李卜克内西、考茨基等,以及德国党的主要报刊,特别是理论刊物《新时代》。列宁热情地追求精神自由,具有良好的个人民主作风,以及遵循党内活动惯例的“守法”意识,除了家庭的影响外,这些个人的特征主要是长期生活在自由国家养成的。

对两方面的深刻体验和理解,使得列宁有可能对比不同的政治环境,得出适合不同环境的政治斗争策略。他在比较德国社会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斗争环境时就指出,在前者,可以展开“广泛民主原则”,其特点有二:“完全的公开性”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他写道:“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并且这种公开性还要不仅限于对本组织的成员。我们称德国社会党组织为民主的组织,因为在德国社会党内一切都是公开进行的,甚至党代表大会的会议也是公开的。”选举制“这个条件在有政治自由的国家中是不成问题的。……大家都知道,某个政治活动家起初做过什么,后来又经历过什么变化;他在困难时候表现得怎样,他的品质一般说来又是如何,因此,全体党员自然都能胸中有数地决定是否选举这个活动家来担任党的某种职务。对于党员在政治舞台上的一举一动进行普遍的(真正普遍的)监督,就可以造成一种能起生物学上所谓‘适者生存’的作用的自动机制。完全公开、选举制和普遍监督的‘自然选择’作用,能保证每个活动家最后都‘各得其所’,担负最适合他的能力的工作”[1](P131-132)。

而在后者,只能艰难地存在秘密组织,“在黑暗的专制制度下,在流行由宪兵来进行选择的情况下,党组织的‘广泛民主制’只是一种毫无意思而且有害的儿戏”[1](P132)。因此,列宁关于俄国党报的理论和工作原则,总是与俄国的环境相联系的,如果脱离俄国的具体环境,他的某些观点或说法,从现在的眼光看,就有些难以理解。

列宁不得不生活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他处理国外党内的事务和在国内解决一些私人事项时,是十分民主的或宽容的。这是他个人民主作风的体现,是他的很真实的一面。但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从事党的工作时,环境迫使他为了达到革命的目的,又必须采取一些“专制”式的做法,包括党报事务。革命胜利后,他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在具有数百年专制传统的俄国处理国务,许多具体问题不采用同质异构的专制措施是不可能即时解决的。在不习惯于民主讨论的环境中,民主讨论带来的往往是无休止的争吵和党同伐异的小动作。这种矛盾着的现象,使得列宁常常处于民主的主观意识和实际采取的专制措施的夹缝中。我们可以从列宁的一些信件的字里行间感受他的无奈和苦恼。他清楚地感受到存在着矛盾,并且努力从制度、观念上让社会和党内逐渐习惯于在国家法治和党内法权的范围内解决问题。但列宁生命的最后几年,苏维埃俄国百废待兴,无数内外矛盾交织,他必须处理的眼前事务远远多于未来的法治建设。因而,考察列宁的党报思想,需要从大量的关于眼前工作的论述和少量的体现他对未来设想的论述或做法中把握他的思想。

特别是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几年,军事共产主义试验、苏维埃国家面临白卫军的叛乱和帝国主义的军事干涉、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工作重心经常变动。研究这个时期列宁关于报刊和新闻政策的论述,更需要考察论述的背景。例如,在十月革命前,列宁关于西方新闻政策的论述,主要以赞扬为主;在十月革命后,面临资本主义国家媒体对苏维埃的大规模的造谣诽谤,列宁对西方自由国家新闻出版政策的批判成分大大加重。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而在于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果只引证他某个时期的某句话,可能会出现片面性。

二、俄国工人政党的活动特点和列宁作为职业革命家的特点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原来属于第二国际的一个党,党的主要领导人,几乎都与第二国际主要的工人政党有各种联系。因而,该党早期的组织结构与欧洲其他社会形式上相近,所获得的关于“党”和“党报”的观念也与它们相近。但是,俄国党的组织经常遭到沙皇警察的破坏,其成员不得不总是处于秘密的小组活动的狭小范围,特别是那些被迫到国外活动的小组,在失去一致对敌的环境后,更容易形成相当狭隘的派别。

恩格斯晚年与俄国社会主义者有较多的接触和联系,他很快就发现了俄国人的这一特点。他在1890年给俄国劳动解放社成员查苏利奇写信时指出:“我知道西欧少量俄国侨民中正发生什么样的运动。大家相互认识,互相之间的私人关系或是友好的,或是敌对的,所以,必然伴随着分歧、分裂、论战的整个发展,在极大的程度上具有私人性质。这是所有政治侨民所特有的情况。1849年至1860年这段时期我们也经历了这些情况。但是我当时确信,党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首先超脱这种私人恩怨局面和不受这些纠纷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这样的党比其他政党有很大的优越性。你们越是不受这些微不足道的刺激所牵动,你们就越能积蓄进行伟大斗争的力量和时间。……要让西欧所有的社会主义刊物都不向你们的俄国对手开门是不行的。如果俄国运动能够比较公开地在西欧广泛的舆论面前发展起来,而不是躲在与世隔绝的小团体内从而有利于阴谋活动和各种各样的诡计,难道俄国运动本身不会赢得胜利吗?”[2](P388)在列宁作为后生晚辈参加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政治活动中的时候,由于党实际上名存实亡,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这一党内派别斗争交错复杂的局面依旧。

把至少一半的精力放在与党内派别而不是与敌人的斗争上,这可能是列宁从事的党务的特征之一。他的论著的相当部分是在与非布尔什维克的派别进行斗争,不断地批判他们,从组织原则、策略原则到抽象的哲学思想。但是,他的目的绝不是要制造更多的派别,而是为了党的政治统一,克服派别而服从于共同制定的党纲和党的策略原则。因而,列宁的党报思想,相当程度上是在与其他党内派别斗争时论述的。列宁本身也站在一定的派别上,这就是自1903年党的二大上形成的布尔什维克派(意即多数派,相对的便是孟什维克派,意即少数派)。历史已经证明,这个派别在主要问题上,代表了正确的立场,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结合得较为成功。而孟什维克在组织原则上坚持的基本是第二国际的组织惯例,没有考虑俄国不存在政治自由这一重要的背景条件;在行动方式上,他们太习惯于“自由”的小组活动,而忽略了这些小组已经属于一个直接向敌人进攻的党。

正像恩格斯说的,西欧各国工人政党的早期,在没有获得政治自由、遭受迫害、被迫流亡的情况下,党内的派别争斗甚至超过了共同的对敌斗争。西欧各国政治自由的基本实现,使得领袖们的一切观点和个人的优缺点得以公开,在工人群众的监督下,派别争斗大大减少,即使存在党内派别,通过公开辩论也容易解决问题,党的领导人之间自然存在的不同意见通过开诚布公,多数可以达到协调一致。

然而在俄国,专制制度太强大了,如果秘密存在革命政党,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小组活动上,而且观念上坚持小组习气,那么俄国革命永远不会成功。各个分散的小组必须重新组织成为一个党,一个有正确党纲和党的策略原则、行动一致的党。于是,在《火星报》时期(1900—1903年),列宁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模仿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的名称,写作了一本政论小册子《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集中的战斗组织、专业化的职业革命家组织。因为对于俄国革命来;说,无产阶级没有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当时也没有议会斗争的场所,那么结果就如列宁在另一本小册子《进一步,退两步》中所说:“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3](P415)他甚至借用阿基米德的话语说: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1](P121)所以,当我们理解列宁关于党报性质、作用的许多论述时,需要考虑与之相配的党的组织结构。这种关于党的理论,适合当时俄国的环境,是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方面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列宁逝世后的当年,斯大林将它总结为“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理论,是否得当,这里无法展开,暂且不论。

列宁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缔造者出现的,他们是思想家,只在很小的程度上是党的具体的组织者。而列宁是作为小字辈参加俄国革命的,他不可能像俄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那样较为超脱,主要从事著述工作。列宁不得不从事许多琐碎的党务和党报的编务,只有很少的时间(例如在年轻时写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专著,1916年写作《哲学笔记》)从事过学术性质的研究,因而他主要是职业党务工作者、政论(特别是党内政论)作家、国务活动家(主要在生命的最后六年)。这种情形使得他的许多论述带有较明显的实用特征,或用于即时的鼓动、反驳,或为了强调某一点而暂时忽略其他,此一时彼一时。必须更多地与实际环境相联系来理解他的论述,从总体上来体会他的思想。否则,在有些问题上,会有一种不同时间、地点的论述相互矛盾的感觉。一般来说,列宁的思想总体上是前后一致的,只是因为他是现实的政治活动家,多数情况下不是作为思想家在论证问题,才造成这种感觉。

列宁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另一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到30岁就已经以他们的著作《神圣家族》、《哲学的贫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党宣言》等闻名于西欧各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界。关于他们的思想发展和理论的要点,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自己总结概括了出来。而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只是国际共运中一个不大重要国家的党的领导人之一。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他很快成为世界公认的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但是革命成功后极为繁忙的国务活动,使得列宁很少有时间来系统概括自己的思想发展和理论要点。他的溘然长逝,使得列宁的思想,包括他的党报思想,是由他的后继者论述的,没有他本人总结概括的依据。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论述长期以来又只有一种钦定的意见,排除了其他的理解。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研究列宁的党报思想时,需要更多的独立思考,依据列宁本人的论述并结合当时的背景来全面理解。对于现在列宁著作中编者关于某些事件和人物的注释(主要根据前苏联的材料),要带上批判的眼光,因为它们的表述不是客观性语言,带有较强的褒贬色彩。

列宁的个人性格特征更适合做现实问题的高明的政治家,他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写东西很快,具有组织者和鼓动家的天分,能够迅速处理棘手的问题;他爱憎分明,好激动,在激烈的论战中对人对事的判断容易偏激,但是冷静下来后对事对人的判断则较为全面和宽容。他十分注意学习,这可以从他的许多读书笔记中感觉到,但是繁重的工作使得他难以长时间静下来从理论上研究问题。因而,列宁的著作带有论辩家的机智和滔滔不绝的鼓动色彩,不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理论著作那样严谨。因而,对于他通过一系列著作、文件、信件表达的党报思想,不宜只就某个比喻、某个词或半句话来反复捉摸,而应从整体上来理解和把握。

三、列宁的新闻和宣传思想主要表现为党报思想

由于列宁生活在俄国极端专制的环境下,那里没有供人们自由发表意见的任何政治手段,公开出版的报刊,不是官方的,就是依附于官方认可的党派的,而且书报检查横行,因而列宁不能屈从于那些官方的或半官方的报刊的观点,在上面发表文章。他也不可能通过为这类报刊撰稿宣传自己的革命主张。这不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或者其他西欧国家工人政党的领导人那样,可能通过为非党的社会性报刊撰稿而达到宣传目的。他仅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前的1895年,曾在地方性报纸《萨马拉新闻》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也是他首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以后,不得不秘密存在,为了划清与资产阶级的界限,党内明确规定党员不得在政治上参加资产阶级报刊的工作。虽然允许为了挣钱参加报刊的非政治部分,但是这个界限是较难区分的。在党内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斗争中,揭露和批评对方成员参加资产阶级报刊的工作,成为一种主要的指摘由头。由于有这种规定,列宁后来写的文章,均发表于党的报刊(包括少量其他欧洲国家工人政党的报刊),他主编的党的报刊和他个人,除了发表批判资产阶级报刊的文章外,与资产阶级报刊几乎完全没有媒体间或人员间的接触和交流。因而,列宁不可能系统论述俄国和西欧一般社会性报刊的工作特点。

列宁在党报上所发表的文章,均不是新闻,几乎全部是政论,或涉及党内斗争,或涉及正面阐述党的纲领和策略,或是批判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报刊的论点。他所写的小册子,也均是关于党内思想斗争或国际形势分析方面的。而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报刊写的文章中,至少半数是新闻。

列宁创办的报刊,全部是党报党刊,总数有40多家,远比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的要多。由于沙皇政府的迫害,这些报刊的存在时间通常较短,被封闭掉一家,就改换名称再创办一家;在一个地方被查封,就到另一个地方再创办。但是,他为之撰稿的报刊,也大概是这么多家,不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为之撰稿的报刊有200多家,而且其中多 数是非党报刊。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思想家,他们有机会更多地从宏观层面讨论世界交往、世界贸易,这种探讨没有国界的考虑,而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思考。列宁主要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政治活动家和党的报刊的职业编辑(十月革命后多次填写表格职业栏时,他填的是“记者”或“著作家”),他面临的具体问题比马克思和恩格斯多得多,他只有较少的机会从世界角度探讨问题,诸如帝国主义问题,大多数时间要与各种党内的派别进行斗争,与沙皇政府进行斗争,因而讨论的主要是俄国党和俄国自身的问题。

鉴于以上原因,列宁的新闻和宣传思想,主要是党报思想,在这方面他大大地丰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报理论。但是从宏观层面探讨人类的新闻传播、一般意义的信息传播很少;在俄国这个传播技术十分落后的国家,他也无暇关注世界层面的传播技术革命问题,只在晚年的百忙之中,关注过俄国的广播,论述也限于只言片语。

列宁一生都在从事党报工作,这种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即是党的宣传工作的最重要的部分。因而,列宁的宣传思想是融合在他的党报思想之中的,很难完全将宣传思想从中分离出来。

列宁是出色的党报主编,党报中同样也有大量的新闻通讯,他虽然没有像记者那样直接采访和撰写过新闻,但是每天要处理潮水般涌来的关于工人生活和斗争的新闻稿,他对新闻本身是非常熟悉的,只是更多更重要的工作使得他无暇专门研究新闻的传播。他对报纸的编务和经营也非常熟悉,善于与报纸的通讯员建立亲密的联系,在这方面,他的一些论述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为了了解列宁,从1902年的一段他关于社会民主工党创办公开的新闻性报纸的条件的论述,可以展现他对新闻行业的熟悉程度:“要在报纸上(而不是在通俗小册子上)谈城市的和国家的事情,就需要有新鲜的、各方面的、由能干的人收集并整理过的材料。而为了收集和整理这样的材料……就需要专门的作家、专门的通讯员组成的大本营,需要有社会人记者组成的大军,这些记者到处建立联系,善于打听到各种各样的‘国家机密’(俄国官吏常以知道这种机密自傲,而且随便泄露出去),善于钻到各种各样的‘幕后’,——需要有‘因职务关系’而必须无孔不入和无所不知的人所组成的大军。我们这个反对任何经济、政治、社会和民族压迫的政党,能够而且应当去寻找、召集、训练、动员并调动这支无所不知的人所组成的大军去作战——但这一切都还是有待于我们去做的事!”[1](P141-142)

这是列宁的设想,当然,当时的俄国党完全不可能拥有这样庞大的职业记者队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列宁才要强调将为数很有限的这方面的人才集中起来,让他们成为职业革命家,通过高质量的党的中央机关报来宣传党的纲领和策略。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列宁具有俄国特色的党报思想。

回顾列宁生活的时代对他新闻和宣传思想的影响,以及他个人这方面的思想特征,可以概括为一些特点:

——非常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党报工作,在党报理论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党性,坚持党报正确的办报方针。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他把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保证党报理论上正确,看得高于党的组织程序,要求党的领导人和编辑部都必须遵循党的纲领和策略。同时,他很善于运用灵活方式方法,尽可能多地团结党内同志一道工作,这可以从十月革命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集体的构成,看出他的宽容精神。斯大林、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托洛茨基,都曾在党报工作方面与列宁的意见相左,但是这些人后来都在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岗位上。

——似乎有一种天然的接近报纸通讯员、了解下情的内在动力。列宁长期在国外主编党报,他最为痛苦的事情就是无法全面了解国内工人运动的真实情况。因而,每当遇到从国内来到编辑部的同志,他都要与之长谈。这种党报的编务环境使得列宁养成了通过报刊了解下情的工作习惯,从而在理论上提出了许多关于党报群众工作的论点。

——无时不刻地考虑到苏维埃报刊工作重心转移到生产建设上来。列宁十月革命后成为一个新生的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国务活动家的责任意识使他必须考虑“生产建设”这个任何国家存在的前提。他竭尽全力地与各种貌似革命的论点或派别进行斗争,促使苏维埃的各种报刊在内容和内部运作方式上都能适应新的环境。

收稿日期:2002-09-28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列宁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陈力丹.列宁论党报和党性[Z].新闻学研究资料,1983,(3、4).

[5]夏鼎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报刊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6]吴庭俊.马列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7]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Z].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8]陈力丹.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

[9]克鲁普斯卡娅.列宁回忆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0]藤井一行.社会主义与自由[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11]卢森堡.论俄国革命[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12]考茨基.无产阶级专政[M].北京:三联书店,1958.

[13]麦德维杰夫.论社会主义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4]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三、四卷[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15]苏共决议汇编:第一、二分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6]可利列夫主编.列宁年谱:第1—4卷[M].北京:三联书店,1984.

[17]根基娜.列宁的国务活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18]邦契—布鲁也维奇.忆列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党报范文篇3

列宁的革命思想,包括他的党报思想,是在一个十分特殊的环境中形成的,他个人在国际共运中的地位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很不相同,他的个人经历和性格特征也颇具特色。要理解他的党报思想,需要首先考察一下他的生活环境。

一、俄国和西方国家: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参照系对列宁的影响

早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时代,沙皇俄国就被视为欧洲最后一个封建堡垒,以致马恩在1848—1849年主办《新莱茵报》时两个主要斗争目标之一,就是摧毁俄国这个最后的反动堡垒。但是直到20世纪初,俄国依然在沙皇极端专制的统治下。列宁就是在这种环境中,于1870年诞生在伏尔加河左岸小城辛比尔斯克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他的父亲是省教育厅视察员,祖父曾是农奴,母亲是一位医生的女儿。其父是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家。他的哥哥由于刺杀沙皇而在1887年被判处死刑。列宁有条件阅读到启蒙书籍和马克思的著作,痛恨专制制度,在喀山大学读一年级(法律系)时就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开除。从那时起,他始终受到沙皇政府的监视和各种迫害。后来他自学四年并获得了彼得堡大学的正式毕业文凭,在地方上做兼职律师。这为他后来发挥其论辩的才华奠定了知识基础。1887年,他的中学作文中,有一篇是专论印刷术发明意义的。这从一个侧面可以证明,列宁对于新闻出版的影响力从小就有较深刻的理解。

列宁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同,他是在既定的前人提供的“主义”基础上,发展这种主义,而不是重新创造一种主义。因而研究列宁的思想,需要不断地回过头来对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以及欧洲国家,主要是德国社会的报刊工作经验对他的影响。

俄国不仅政治上是欧洲最落后的大国,而且全国民众中的文盲数量也是最多的。虽然当时俄国已有官方报纸,但是最早面向社会发行的报刊,却不得不由莫斯科大学主办,因为社会上有文化的人屈指可数。那时欧洲主要国家的人民,都不同程度地拥有普选权,以及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的权利,而在俄国,警察密探遍布,到处都有严格的书报检查,革命政党没有集会、结社、出版的自由,人民也没有普选权。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只有9个代表)在明斯克召开,了党成立的宣言,指定《工人报》为中央机关报。但是很快,大会选出的三人中央委员会就被沙皇警察破获,《工人报》出版的努力也告失败。而那时,列宁还在西伯利亚的流放地。

列宁1895年曾在西方国家考察过四个月,那里的政治环境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经历了几年流放后,列宁于1900年流放期满回到内地。他意识到,如此恶劣的政治环境,难以展开政治活动,也难以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重新建党,只能首先在国外进行工作。于是他决定同年底出国与当时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劳动解放社”合作,讨论重新建党。

从那时起到1917年二月革命后回国,其间除了1905年俄国爆发民主革命时返回过俄国外,列宁大部分时间是在西方国家生活,包括德国、英国、瑞士、法国、奥匈、瑞典、波兰、芬兰等等。这些国家被列宁称为“自由国家”,尽管有时也遭遇一些麻烦,但与俄国黑暗的专制制度相比,列宁获得了在自己的祖国无法想像的广泛的活动自由,特别是新闻出版自由和通讯自由。正是这些自由使得列宁有可能以国外为稳固的基地,领导国内的革命斗争。1900—1917年是列宁从事政治活动的成熟期(时年他30—47岁),这种自由的环境,与俄国形成强烈的对照,对列宁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

列宁对西方国家工人运动的公开性和自由度是羡慕的,多次谈到它们。在他活动早期,尤其尊重德国社会的经验和他们的领导人物,诸如倍倍尔、李卜克内西、考茨基等,以及德国党的主要报刊,特别是理论刊物《新时代》。列宁热情地追求精神自由,具有良好的个人民主作风,以及遵循党内活动惯例的“守法”意识,除了家庭的影响外,这些个人的特征主要是长期生活在自由国家养成的。

对两方面的深刻体验和理解,使得列宁有可能对比不同的政治环境,得出适合不同环境的政治斗争策略。他在比较德国社会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斗争环境时就指出,在前者,可以展开“广泛民主原则”,其特点有二:“完全的公开性”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他写道:“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并且这种公开性还要不仅限于对本组织的成员。我们称德国社会党组织为民主的组织,因为在德国社会党内一切都是公开进行的,甚至党代表大会的会议也是公开的。”选举制“这个条件在有政治自由的国家中是不成问题的。……大家都知道,某个政治活动家起初做过什么,后来又经历过什么变化;他在困难时候表现得怎样,他的品质一般说来又是如何,因此,全体党员自然都能胸中有数地决定是否选举这个活动家来担任党的某种职务。对于党员在政治舞台上的一举一动进行普遍的(真正普遍的)监督,就可以造成一种能起生物学上所谓‘适者生存’的作用的自动机制。完全公开、选举制和普遍监督的‘自然选择’作用,能保证每个活动家最后都‘各得其所’,担负最适合他的能力的工作”[1](P131-132)。

而在后者,只能艰难地存在秘密组织,“在黑暗的专制制度下,在流行由宪兵来进行选择的情况下,党组织的‘广泛民主制’只是一种毫无意思而且有害的儿戏”[1](P132)。因此,列宁关于俄国党报的理论和工作原则,总是与俄国的环境相联系的,如果脱离俄国的具体环境,他的某些观点或说法,从现在的眼光看,就有些难以理解。

列宁不得不生活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他处理国外党内的事务和在国内解决一些私人事项时,是十分民主的或宽容的。这是他个人民主作风的体现,是他的很真实的一面。但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从事党的工作时,环境迫使他为了达到革命的目的,又必须采取一些“专制”式的做法,包括党报事务。革命胜利后,他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在具有数百年专制传统的俄国处理国务,许多具体问题不采用同质异构的专制措施是不可能即时解决的。在不习惯于民主讨论的环境中,民主讨论带来的往往是无休止的争吵和党同伐异的小动作。这种矛盾着的现象,使得列宁常常处于民主的主观意识和实际采取的专制措施的夹缝中。我们可以从列宁的一些信件的字里行间感受他的无奈和苦恼。他清楚地感受到存在着矛盾,并且努力从制度、观念上让社会和党内逐渐习惯于在国家法治和党内法权的范围内解决问题。但列宁生命的最后几年,苏维埃俄国百废待兴,无数内外矛盾交织,他必须处理的眼前事务远远多于未来的法治建设。因而,考察列宁的党报思想,需要从大量的关于眼前工作的论述和少量的体现他对未来设想的论述或做法中把握他的思想。

特别是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几年,军事共产主义试验、苏维埃国家面临白卫军的叛乱和帝国主义的军事干涉、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工作重心经常变动。研究这个时期列宁关于报刊和新闻政策的论述,更需要考察论述的背景。例如,在十月革命前,列宁关于西方新闻政策的论述,主要以赞扬为主;在十月革命后,面临资本主义国家媒体对苏维埃的大规模的造谣诽谤,列宁对西方自由国家新闻出版政策的批判成分大大加重。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而在于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果只引证他某个时期的某句话,可能会出现片面性。

二、俄国工人政党的活动特点和列宁作为职业革命家的特点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原来属于第二国际的一个党,党的主要领导人,几乎都与第二国际主要的工人政党有各种联系。因而,该党早期的组织结构与欧洲其他社会形式上相近,所获得的关于“党”和“党报”的观念也与它们相近。但是,俄国党的组织经常遭到沙皇警察的破坏,其成员不得不总是处于秘密的小组活动的狭小范围,特别是那些被迫到国外活动的小组,在失去一致对敌的环境后,更容易形成相当狭隘的派别。

恩格斯晚年与俄国社会主义者有较多的接触和联系,他很快就发现了俄国人的这一特点。他在1890年给俄国劳动解放社成员查苏利奇写信时指出:“我知道西欧少量俄国侨民中正发生什么样的运动。大家相互认识,互相之间的私人关系或是友好的,或是敌对的,所以,必然伴随着分歧、分裂、论战的整个发展,在极大的程度上具有私人性质。这是所有政治侨民所特有的情况。1849年至1860年这段时期我们也经历了这些情况。但是我当时确信,党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首先超脱这种私人恩怨局面和不受这些纠纷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这样的党比其他政党有很大的优越性。你们越是不受这些微不足道的刺激所牵动,你们就越能积蓄进行伟大斗争的力量和时间。……要让西欧所有的社会主义刊物都不向你们的俄国对手开门是不行的。如果俄国运动能够比较公开地在西欧广泛的舆论面前发展起来,而不是躲在与世隔绝的小团体内从而有利于阴谋活动和各种各样的诡计,难道俄国运动本身不会赢得胜利吗?”[2](P388)在列宁作为后生晚辈参加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政治活动中的时候,由于党实际上名存实亡,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这一党内派别斗争交错复杂的局面依旧。

把至少一半的精力放在与党内派别而不是与敌人的斗争上,这可能是列宁从事的党务的特征之一。他的论著的相当部分是在与非布尔什维克的派别进行斗争,不断地批判他们,从组织原则、策略原则到抽象的哲学思想。但是,他的目的绝不是要制造更多的派别,而是为了党的政治统一,克服派别而服从于共同制定的党纲和党的策略原则。因而,列宁的党报思想,相当程度上是在与其他党内派别斗争时论述的。列宁本身也站在一定的派别上,这就是自1903年党的二大上形成的布尔什维克派(意即多数派,相对的便是孟什维克派,意即少数派)。历史已经证明,这个派别在主要问题上,代表了正确的立场,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结合得较为成功。而孟什维克在组织原则上坚持的基本是第二国际的组织惯例,没有考虑俄国不存在政治自由这一重要的背景条件;在行动方式上,他们太习惯于“自由”的小组活动,而忽略了这些小组已经属于一个直接向敌人进攻的党。

正像恩格斯说的,西欧各国工人政党的早期,在没有获得政治自由、遭受迫害、被迫流亡的情况下,党内的派别争斗甚至超过了共同的对敌斗争。西欧各国政治自由的基本实现,使得领袖们的一切观点和个人的优缺点得以公开,在工人群众的监督下,派别争斗大大减少,即使存在党内派别,通过公开辩论也容易解决问题,党的领导人之间自然存在的不同意见通过开诚布公,多数可以达到协调一致。

然而在俄国,专制制度太强大了,如果秘密存在革命政党,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小组活动上,而且观念上坚持小组习气,那么俄国革命永远不会成功。各个分散的小组必须重新组织成为一个党,一个有正确党纲和党的策略原则、行动一致的党。于是,在《火星报》时期(1900—1903年),列宁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模仿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的名称,写作了一本政论小册子《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集中的战斗组织、专业化的职业革命家组织。因为对于俄国革命来说,无产阶级没有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当时也没有议会斗争的场所,那么结果就如列宁在另一本小册子《进一步,退两步》中所说:“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3](P415)他甚至借用阿基米德的话语说: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1](P121)所以,当我们理解列宁关于党报性质、作用的许多论述时,需要考虑与之相配的党的组织结构。这种关于党的理论,适合当时俄国的环境,是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方面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列宁逝世后的当年,斯大林将它总结为“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理论,是否得当,这里无法展开,暂且不论。

列宁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缔造者出现的,他们是思想家,只在很小的程度上是党的具体的组织者。而列宁是作为小字辈参加俄国革命的,他不可能像俄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那样较为超脱,主要从事著述工作。列宁不得不从事许多琐碎的党务和党报的编务,只有很少的时间(例如在年轻时写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专著,1916年写作《哲学笔记》)从事过学术性质的研究,因而他主要是职业党务工作者、政论(特别是党内政论)作家、国务活动家(主要在生命的最后六年)。这种情形使得他的许多论述带有较明显的实用特征,或用于即时的鼓动、反驳,或为了强调某一点而暂时忽略其他,此一时彼一时。必须更多地与实际环境相联系来理解他的论述,从总体上来体会他的思想。否则,在有些问题上,会有一种不同时间、地点的论述相互矛盾的感觉。一般来说,列宁的思想总体上是前后一致的,只是因为他是现实的政治活动家,多数情况下不是作为思想家在论证问题,才造成这种感觉。

列宁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另一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到30岁就已经以他们的著作《神圣家族》、《哲学的贫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党宣言》等闻名于西欧各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界。关于他们的思想发展和理论的要点,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自己总结概括了出来。而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只是国际共运中一个不大重要国家的党的领导人之一。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他很快成为世界公认的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但是革命成功后极为繁忙的国务活动,使得列宁很少有时间来系统概括自己的思想发展和理论要点。他的溘然长逝,使得列宁的思想,包括他的党报思想,是由他的后继者论述的,没有他本人总结概括的依据。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论述长期以来又只有一种钦定的意见,排除了其他的理解。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研究列宁的党报思想时,需要更多的独立思考,依据列宁本人的论述并结合当时的背景来全面理解。对于现在列宁著作中编者关于某些事件和人物的注释(主要根据前苏联的材料),要带上批判的眼光,因为它们的表述不是客观性语言,带有较强的褒贬色彩。

列宁的个人性格特征更适合做现实问题的高明的政治家,他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写东西很快,具有组织者和鼓动家的天分,能够迅速处理棘手的问题;他爱憎分明,好激动,在激烈的论战中对人对事的判断容易偏激,但是冷静下来后对事对人的判断则较为全面和宽容。他十分注意学习,这可以从他的许多读书笔记中感觉到,但是繁重的工作使得他难以长时间静下来从理论上研究问题。因而,列宁的著作带有论辩家的机智和滔滔不绝的鼓动色彩,不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理论著作那样严谨。因而,对于他通过一系列著作、文件、信件表达的党报思想,不宜只就某个比喻、某个词或半句话来反复捉摸,而应从整体上来理解和把握。

三、列宁的新闻和宣传思想主要表现为党报思想

由于列宁生活在俄国极端专制的环境下,那里没有供人们自由发表意见的任何政治手段,公开出版的报刊,不是官方的,就是依附于官方认可的党派的,而且书报检查横行,因而列宁不能屈从于那些官方的或半官方的报刊的观点,在上面发表文章。他也不可能通过为这类报刊撰稿宣传自己的革命主张。这不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或者其他西欧国家工人政党的领导人那样,可能通过为非党的社会性报刊撰稿而达到宣传目的。他仅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前的1895年,曾在地方性报纸《萨马拉新闻》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也是他首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以后,不得不秘密存在,为了划清与资产阶级的界限,党内明确规定党员不得在政治上参加资产阶级报刊的工作。虽然允许为了挣钱参加报刊的非政治部分,但是这个界限是较难区分的。在党内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斗争中,揭露和批评对方成员参加资产阶级报刊的工作,成为一种主要的指摘由头。由于有这种规定,列宁后来写的文章,均发表于党的报刊(包括少量其他欧洲国家工人政党的报刊),他主编的党的报刊和他个人,除了发表批判资产阶级报刊的文章外,与资产阶级报刊几乎完全没有媒体间或人员间的接触和交流。因而,列宁不可能系统论述俄国和西欧一般社会性报刊的工作特点。

列宁在党报上所发表的文章,均不是新闻,几乎全部是政论,或涉及党内斗争,或涉及正面阐述党的纲领和策略,或是批判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报刊的论点。他所写的小册子,也均是关于党内思想斗争或国际形势分析方面的。而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报刊写的文章中,至少半数是新闻。

列宁创办的报刊,全部是党报党刊,总数有40多家,远比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的要多。由于沙皇政府的迫害,这些报刊的存在时间通常较短,被封闭掉一家,就改换名称再创办一家;在一个地方被查封,就到另一个地方再创办。但是,他为之撰稿的报刊,也大概是这么多家,不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为之撰稿的报刊有200多家,而且其中多数是非党报刊。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思想家,他们有机会更多地从宏观层面讨论世界交往、世界贸易,这种探讨没有国界的考虑,而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思考。列宁主要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政治活动家和党的报刊的职业编辑(十月革命后多次填写表格职业栏时,他填的是“记者”或“著作家”),他面临的具体问题比马克思和恩格斯多得多,他只有较少的机会从世界角度探讨问题,诸如帝国主义问题,大多数时间要与各种党内的派别进行斗争,与沙皇政府进行斗争,因而讨论的主要是俄国党和俄国自身的问题。

鉴于以上原因,列宁的新闻和宣传思想,主要是党报思想,在这方面他大大地丰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报理论。但是从宏观层面探讨人类的新闻传播、一般意义的信息传播很少;在俄国这个传播技术十分落后的国家,他也无暇关注世界层面的传播技术革命问题,只在晚年的百忙之中,关注过俄国的广播,论述也限于只言片语。

列宁一生都在从事党报工作,这种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即是党的宣传工作的最重要的部分。因而,列宁的宣传思想是融合在他的党报思想之中的,很难完全将宣传思想从中分离出来。

列宁是出色的党报主编,党报中同样也有大量的新闻通讯,他虽然没有像记者那样直接采访和撰写过新闻,但是每天要处理潮水般涌来的关于工人生活和斗争的新闻稿,他对新闻本身是非常熟悉的,只是更多更重要的工作使得他无暇专门研究新闻的传播。他对报纸的编务和经营也非常熟悉,善于与报纸的通讯员建立亲密的联系,在这方面,他的一些论述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为了了解列宁,从1902年的一段他关于社会民主工党创办公开的新闻性报纸的条件的论述,可以展现他对新闻行业的熟悉程度:“要在报纸上(而不是在通俗小册子上)谈城市的和国家的事情,就需要有新鲜的、各方面的、由能干的人收集并整理过的材料。而为了收集和整理这样的材料……就需要专门的作家、专门的通讯员组成的大本营,需要有社会人记者组成的大军,这些记者到处建立联系,善于打听到各种各样的‘国家机密’(俄国官吏常以知道这种机密自傲,而且随便泄露出去),善于钻到各种各样的‘幕后’,——需要有‘因职务关系’而必须无孔不入和无所不知的人所组成的大军。我们这个反对任何经济、政治、社会和民族压迫的政党,能够而且应当去寻找、召集、训练、动员并调动这支无所不知的人所组成的大军去作战——但这一切都还是有待于我们去做的事!”[1](P141-142)

这是列宁的设想,当然,当时的俄国党完全不可能拥有这样庞大的职业记者队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列宁才要强调将为数很有限的这方面的人才集中起来,让他们成为职业革命家,通过高质量的党的中央机关报来宣传党的纲领和策略。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列宁具有俄国特色的党报思想。

回顾列宁生活的时代对他新闻和宣传思想的影响,以及他个人这方面的思想特征,可以概括为一些特点:

——非常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党报工作,在党报理论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党性,坚持党报正确的办报方针。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他把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保证党报理论上正确,看得高于党的组织程序,要求党的领导人和编辑部都必须遵循党的纲领和策略。同时,他很善于运用灵活方式方法,尽可能多地团结党内同志一道工作,这可以从十月革命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集体的构成,看出他的宽容精神。斯大林、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托洛茨基,都曾在党报工作方面与列宁的意见相左,但是这些人后来都在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岗位上。

党报范文篇4

今天召开党报党刊征订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市党报党刊征订发行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镇党报党刊征订工作。下面,我根据党委、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

党报党刊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重要宣传思想舆论阵地。党报党刊的征订发行工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发行问题,而是我们党不可或缺的执政行为和执政方式,党报党刊的征订发行数量也绝不仅仅是简单的量多量少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党的声音能不能传递到千家万户,党的部署能不能贯彻到人民群众中去,党的政策能不能传达到基层、落实到基层,党的舆论阵地能不能扩大和巩固的问题。

近几年来,在各党总支、村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镇党报党刊征订发行工作在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也得到了各级媒体的信任和支持,特别是《枣庄日报》、《滕州日报》等重点党报党刊对我镇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报道我镇的重头稿件和发稿数量连续多年稳中有升。这些年来,我镇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重大成绩的取得,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群众安居乐业大好局面的形成,都是与主要媒体的大力宣传、舆论支持分不开的。

党报党刊发行征订工作完成好不好,直接反映各村、各部门的执政水平,反映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执政水平。全镇各村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对重点党报党刊重要作用的认识,把征订好、发行好、运用好重点党报党刊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列入重要日程,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抓好重点党报党刊征订发行工作。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

关于2014年度重点党报党刊征订发行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市委工作要求,镇党委已经将任务分解到了各党总支、各村、各部门和各企业,各党总支、各村、各部门和各企业一定要树立信心,按照党委的要求,认真搞好宣传发动,全面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圆满完成市委交给的征订发行任务。

一要突出发行重点,确保完成发行任务。2014年度我镇党报党刊发行的重点仍然是《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杂志、《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支部生活》杂志、《枣庄日报》和《滕州日报》等,这是我们征订发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委下达的征订发行计划是各村各部门的一项政治任务、硬任务,只能不折不扣、足额足量地完成,不准打折扣留缺口,要想尽千方百计坚决完成任务。

二要规范经费使用,严格征订纪律。目前,党报党刊订阅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公费和党费,确保重点党报党刊任务的完成,必须对公费、党费的使用进行明确规范。总的原则是:必须要首先保证完成党报党刊征订发行,然后再征订其他党报和对本职工作有指导意义的重点报刊。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具体来说,遵守这个原则,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各单位在没有按规定完成重点党报党刊征订任务之前,一律不得公费订阅其他报刊。二是单位用定额管理的公费订阅报刊,必须首先订阅重点党报党刊。严禁用公费订阅消费、娱乐、生活服务类报刊。三是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过问公费订阅报刊使用情况。邮政局要发挥好职能作用,认真搞好配合。宣传科要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把好经费关。

三要创新征订发行体制,拓宽征订发行渠道。今年,市委下达给我镇的党报党刊的任务数量有所增加,镇里的任务总量也增加,但是下达给各单位的任务基本没有增加。面对今年党报党刊征订的新问题、新难题,各单位要开动脑筋,拓宽思路,开拓新的征订发行渠道,积极主动地筹集党报党刊征订经费。垂直管理的部门,如工商、国税、地税,金融、供电、电信、检察室、派出所、法庭、司法、粮所、供销等,要做好对上对接协调,想千方百计,确保重点党报党刊订阅任务全面完成。民营企业要高度重视重点党报党刊征订工作,按照任务要求全面征订,不断扩大企业职工征订范围。

三、加强领导,按期完成

党报范文篇5

党报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

(一)许多老百姓还是很关心党的消息的,只是许多党报的报道内容脱离百姓的实际。有人曾用三个“很”字概括党报的主要内容特点:“领导很忙,国内很好,国外很乱”。缺少亲和力,对读者真正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关注不够,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广大读者无法通过阅读党报来解心中之渴,拉大了党报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党报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和认同度自然大大降低。(二)报道方式陈旧单一一些党报报道方式陈旧单一,仍然沿用传统的机关化、模式化的报道方式,空话、套话太多,整版都是指令性、工作性的报道。党报上许多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政策,也没有用老百姓能理解的方式进行报道,其结果就是老百姓对政策的误解。对于一些突发事件报道,仍然有相当数量的领导和报社老总按惯性运作,一味按红灯,禁止传播。(三)党报到达读者手中的时间相对滞后当前,舆论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传播手段变得日益丰富,互联网、3G手机、移动电视等新的传播方式层出不穷,许多新媒体具有信息便捷、自由、低成本和全时性等优势,一则微博、一段视频、一条短信,都有可能成为引起舆论风暴的蝴蝶翅膀。党报作为传统媒体,在报道的时效上相比网络媒体要迟,而且由于发行等环节的人为因素,许多党报在发行的当天都到不了读者的手中,党报作为传统媒体在这方面缺乏先天性的竞争优势。

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力的必要性和对策

党报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肩负着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积极舆论引导功能,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在笔者的调查中,许多群众都认为,党报引导能力一是事关社会稳定、发展,二是事关执政者的能力、形象。当前,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人们有着千差万别的看法,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清醒与困惑等等相互交织,社会舆论呈现出空前的复杂性。要真实地反映舆情,正确地引导公众舆论,民心才不会乱,社会才会安稳,此为一。第二,社会在前进,生活开始变得五彩缤纷,党报引导能力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赢得百姓的认可、接受。那么,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力?归纳接受调查的百姓意见,择其要者,有三点:(一)改变“唯上”思维定势,力求领导、群众双满意“唯上”表示只对上负责,怕得罪上级领导。党报要提升舆论引导力,必须改变“唯上”的思维定势。要创新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了解民意,解决民忧,倾听不同声音,包容不同思想,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栏目定位在“中观选题”,坚持“两个立场”的统一,帮党分忧,为民解忧;坚持“两个视角”的统一,干部视角和平民视角;坚持“两个特性”的统一,言之成理,述之有情,这一理念值得借鉴。要知道政府的工作和百姓的需求实际上是一致的,要让党报成为政府与群众的“润滑剂”,推动社会和谐的“减压阀”,力求领导、群众双满意。(二)摒弃僵化枯燥的语言方式,从普通百姓的角度说理说事党报应该是真诚倾听群众意见,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实反映群众问题的一个阵地。要改变传统的“我报道你阅读”的方式,转变原来的空洞、枯燥、程式化、训导式的语言方式,使新闻报道变得让公众有亲切感、信任感,具有可读性、感染力。马克思就曾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指出:“民众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可见,党报要充分运用在信息资源上具有的政治性优势、权威性优势、资料积累性优势,深入开展新闻策划,在选题上要紧扣时代主题,在报道时要将事件引发的种种话题及时反馈,将问题讨论引向深入,揭示事件实质。要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挖掘新闻事实,凸显新闻价值,力求写新写活。要在“准、深、新”上下功夫,捍卫新闻的真实性,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吸引读者眼球,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产生强烈的“舆论场”效应。(三)主动发展、融合新媒体,掌握网络舆论场主导权网络时代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淡化了传播者与接收者的界限,让每个人都成了一个“自媒体”。网络舆论具有鲜明的特点:草根性、自发性、明确的指向性,但随意性也强,容易造成叙事的线性逻辑的断裂,导致人们断章取义,不利于人们对事实真相的全面了解,同时也由于缺乏专业的分析能力,会使不明真相的网民随意表达观点,盲目进行道德宣判和声讨。党报应该积极建设、充分借助互联网,搭建平面媒体和互联网的新平台,在网络舆论场同样掌握主导权。党报掌握网络舆论场的主导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内容上介入网络热点。过去,认为网上的舆论热点就由网上回应,主流媒体不介入,以免炒大,“网来网去”,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传统媒体不主动介入网上舆论热点,那么,传统媒体就把自己边缘化了,势必会在新的舆论格局中降低自己的竞争力。因此,党报必须主动融合新媒体,及时介入网络舆论热点,介入时要做到扩大介入面、加快介入速度、提高介入水平。二是求证真伪。对网络议题进行理性“把关”,当好“过滤器”。《人民日报》近年来为此专门开辟了一个《求证》栏目,定位为“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三是做好引导工作。一方面弘扬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凡人善事”,例如:一些产生广泛影响的草根英雄,“最美妈妈”、“信义兄弟”、“最美司机”等;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谣言,要及时辟谣,澄清事实,安定民心,做国民心态的“压舱石”。

本文作者:沈娟工作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

党报范文篇6

同志们:刚才,××同志总结了全县2009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并对2009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日报》社××总编也就如何做好发行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我再强调两点:一、关于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党报党刊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党报党刊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部署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反映社会各层面工作情况和人民群众意愿等重大任务,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首先,党报党刊是党的基本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主要阵地。当今社会,是一个改革开放的社会,也是意识形态错综复杂的社会;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在新形势下,用正确理论武装人,用正确舆论引导人,必须紧紧依靠党报党刊这个主要阵地。其次,党报党刊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主要载体。党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党的舆论导向正确,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就在前进的道路上健康发展;什么时候舆论导向错误,我们的工作就会走弯路,甚至遭受失败。第三,党报党刊是联系群众、组织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党报党刊能够及时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宣传各级党政机关的重大决定,特别能够及时报道、宣传、推广基层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是党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渠道。(二)要进一步明确党报党刊发行的重要责任我们党之所以发展壮大并取得政权,一靠笔杆子,用马克思理论武装全党;二靠枪杆子。有了革命理论才有人民武装,才能用党的理论指挥人民武装,这正是党报党刊的作用所在。各级党组织都要把党报党刊发行工作当成政治任务来完成。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各乡镇、部门党委(党组)“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按照过去的经验,保持经费渠道不变、任务不变,坚持目标不动摇,力争实际完成数有所增长。二是要多渠道筹集经费。要鼓励私人订阅,公家补贴,县级部门对口

扶持,支持“报刊扶贫”。从今年起,县级部门与乡镇实行同考核、同奖惩,要和乡镇同舟共济,积极帮助乡镇解决订阅资金方面的实际困难。三是要严肃发行纪律。党报党刊的发行由县委宣传部统一管理,统一下达征订任务。其它行业报刊一律不得采用行政手段或以与资金项目挂钩等办法强行要求基层党组织订阅,否则,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于内部资料,要按照自愿订阅、量力而行的原则,实事求是地组织订阅。二、关于当前工作目前,离年底已不到两个月时间,各乡镇、部门一定要结合实际,抓紧时间,扎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要奋力冲刺全年目标。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瞄准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了解、认真分析今年gdp增长、财政收入、安全生产、工业经济等目标完成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促进发展,千方百计保证目标顺利完成。2、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方法。近年来,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改革的步子在加快,工作的内外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农村工作的形势变化很大。乡镇的同志一定要多思考职能如何转变、基层干部该做什么等问题。在这方面,××镇、××乡发展蔬菜产业的成功经验已经为我们找到了答案:乡镇及乡镇干部的职责就是帮助农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意识,实现增收致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不断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3、要切实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前段时间,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使我们的工作很被动,这样的教训十分深刻。目前,禽流感在世界许多国家出现,我国部分地区也发现病例。尽管前期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各乡镇、部门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健全防控网络,落实防控措施,大打一场禽流感阻击战,防止疫情在我县发生。4、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今年6月,市委在××召开了“平安创建”工作现场会,着力推广“××模式”。会后,各乡镇迅速开展“平安乡镇”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形势仍不够理想。下一步,我们一定要查找差距,把“平安创建”工作抓紧抓好。一是要整合信访、防邪、综治、派出所以及纪检室、司法所等力量,组建综治中心,壮大“平安创建”队伍。二是要继续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加强对治安突出问题的整治,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对那些欺行霸市、欺压百姓、群众深恶痛绝的团伙犯罪,公安机

关要采取果断措施,除恶扬善。三是要继续推行“××模式”。各乡镇针对重点部位建立治安岗亭;金融、邮政、保险等重点单位,要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强防控,努力将“平安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确保一方平安。同志们,做好党报党刊发行和当前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一定要振奋精神,昂扬斗志,团结拼搏,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党报范文篇7

刚才,××同志总结了全县2005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并对2006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日报》社××总编也就如何做好发行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我再强调两点:

一、关于党报党刊发行工作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党报党刊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党报党刊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部署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反映社会各层面工作情况和人民群众意愿等重大任务,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首先,党报党刊是党的基本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主要阵地。当今社会,是一个改革开放的社会,也是意识形态错综复杂的社会;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在新形势下,用正确理论武装人,用正确舆论引导人,必须紧紧依靠党报党刊这个主要阵地。其次,党报党刊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主要载体。党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党的舆论导向正确,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就在前进的道路上健康发展;什么时候舆论导向错误,我们的工作就会走弯路,甚至遭受失败。第三,党报党刊是联系群众、组织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党报党刊能够及时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宣传各级党政机关的重大决定,特别能够及时报道、宣传、推广基层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是党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渠道。

(二)要进一步明确党报党刊发行的重要责任

我们党之所以发展壮大并取得政权,一靠笔杆子,用马克思理论武装全党;二靠枪杆子。有了革命理论才有人民武装,才能用党的理论指挥人民武装,这正是党报党刊的作用所在。各级党组织都要把党报党刊发行工作当成政治任务来完成。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各乡镇、部门党委(党组)“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按照过去的经验,保持经费渠道不变、任务不变,坚持目标不动摇,力争实际完成数有所增长。二是要多渠道筹集经费。要鼓励私人订阅,公家补贴,县级部门对口扶持,支持“报刊扶贫”。从今年起,县级部门与乡镇实行同考核、同奖惩,要和乡镇同舟共济,积极帮助乡镇解决订阅资金方面的实际困难。三是要严肃发行纪律。党报党刊的发行由县委宣传部统一管理,统一下达征订任务。其它行业报刊一律不得采用行政手段或以与资金项目挂钩等办法强行要求基层党组织订阅,否则,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于内部资料,要按照自愿订阅、量力而行的原则,实事求是地组织订阅。

二、关于当前工作

目前,离年底已不到两个月时间,各乡镇、部门一定要结合实际,抓紧时间,扎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奋力冲刺全年目标。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瞄准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了解、认真分析今年gdp增长、财政收入、安全生产、工业经济等目标完成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促进发展,千方百计保证目标顺利完成。

2、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方法。近年来,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改革的步子在加快,工作的内外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农村工作的形势变化很大。乡镇的同志一定要多思考职能如何转变、基层干部该做什么等问题。在这方面,××镇、××乡发展蔬菜产业的成功经验已经为我们找到了答案:乡镇及乡镇干部的职责就是帮助农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意识,实现增收致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不断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

3、要切实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前段时间,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使我们的工作很被动,这样的教训十分深刻。目前,禽流感在世界许多国家出现,我国部分地区也发现病例。尽管前期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各乡镇、部门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健全防控网络,落实防控措施,大打一场禽流感阻击战,防止疫情在我县发生。

党报范文篇8

那么,怎样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呢?笔者以为,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顺应形势、锐意创新,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真正树立读者的中心地位意识,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个信号,切实“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

首先,党报党刊要增加信息量。

当今社会,人们对信息量的需求在急速增长,而且要求与新闻事实发生同步。而通畅发达的资讯传播,对人的全面发展极为重要。马克思、恩格斯就曾强调,人们只有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最大量信息,才能真正得到精神解放,才能消除“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才不致由于消息闭塞“结果就成了一个目光短浅的、孤陋寡闻的动物”,进而“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历史的首创精神”。所以,党报党刊应该顺应时代多元、多层、多变的特征,积极主动拆除人为的藩篱,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广泛传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在包容中引领多元的声音,使社会各种声音的交响更加和谐美妙、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这样做就能争取读者而不是流失读者。

其次,党报党刊要注重可读性。

由于“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语),党报党刊关注的重心应当是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呼声。这就要求党报党刊及时披露国计民生信息,主动设置公众关切的重大议题,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以新闻价值的大小作为衡量标准来选择新闻、设置议题、编排新闻,大胆改革按职务高低排序、行业性质归类、国内国际分野的旧工作习惯。特别是在议题设置时,不应当只报道上级领导或社会精英认为重要的的议题,不应当仅仅追求报道领导人或政府活动的全面性,而应当尊重公众意愿,实施科学传播。

这在党的历史上也有过成功的实践。1950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要求:“适应全国逐步转入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情况,全国报纸应当用首要的篇幅来报道人民生产劳动的状况,宣传生产工作和经济财政管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错误的教训,讨论解决这些工作中所遇到的各项困难的办法。”“应当减少关于会议、机关活动,负责人员的不重要的言论行动,没有广泛重要性的文告文电的篇幅。对于重要的会议和文告应当力求用适当的新闻通信和评论加以生动而通俗的解释,以便为人民群众所了解。”1956年7月,人民日报照此精神改版。改版后头版头条罕见会议新闻,批评性报道和读者来信空前密集,、接见外宾的报道和照片,篇幅很小,不占据主要版面。党和政府的公报式文章,只有一二家中央级报纸全文发表。这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

近些年,党中央领导又反复强调改进会议新闻,大大减少会议新闻和领导讲话的篇幅;改进领导活动的报道,对内事外事都要以新闻价值大小来决定,不应有行必报等等。党报党刊若能真正贯彻实行,真正站在民众的立场选择报道角度、取舍报道内容,党报党刊何惧缺乏吸引力、感染力与影响力?以新闻价值大小来取舍、编排新闻,就不会因题材、地域、时段等等限制作茧自缚,就可以深入探讨如何扩大报道领域、丰富信息容量的问题,新闻的天地必然更宽广,针对性必然更强。

第三,提高艺术性,使党报党刊具有吸引力,能感染人、熏陶人、提升人和发展人。

党报范文篇9

列宁的革命思想,包括他的党报思想,是在一个十分特殊的环境中形成的,他个人在国际共运中的地位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很不相同,他的个人经历和性格特征也颇具特色。要理解他的党报思想,需要首先考察一下他的生活环境。

一、俄国和西方国家: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参照系对列宁的影响

早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时代,沙皇俄国就被视为欧洲最后一个封建堡垒,以致马恩在1848—1849年主办《新莱茵报》时两个主要斗争目标之一,就是摧毁俄国这个最后的反动堡垒。但是直到20世纪初,俄国依然在沙皇极端专制的统治下。列宁就是在这种环境中,于1870年诞生在伏尔加河左岸小城辛比尔斯克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他的父亲是省教育厅视察员,祖父曾是农奴,母亲是一位医生的女儿。其父是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家。他的哥哥由于刺杀沙皇而在1887年被判处死刑。列宁有条件阅读到启蒙书籍和马克思的著作,痛恨专制制度,在喀山大学读一年级(法律系)时就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开除。从那时起,他始终受到沙皇政府的监视和各种迫害。后来他自学四年并获得了彼得堡大学的正式毕业文凭,在地方上做兼职律师。这为他后来发挥其论辩的才华奠定了知识基础。1887年,他的中学作文中,有一篇是专论印刷术发明意义的。这从一个侧面可以证明,列宁对于新闻出版的影响力从小就有较深刻的理解。

列宁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同,他是在既定的前人提供的“主义”基础上,发展这种主义,而不是重新创造一种主义。因而研究列宁的思想,需要不断地回过头来对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以及欧洲国家,主要是德国社会的报刊工作经验对他的影响。

俄国不仅政治上是欧洲最落后的大国,而且全国民众中的文盲数量也是最多的。虽然当时俄国已有官方报纸,但是最早面向社会发行的报刊,却不得不由莫斯科大学主办,因为社会上有文化的人屈指可数。那时欧洲主要国家的人民,都不同程度地拥有普选权,以及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的权利,而在俄国,警察密探遍布,到处都有严格的书报检查,革命政党没有集会、结社、出版的自由,人民也没有普选权。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只有9个代表)在明斯克召开,了党成立的宣言,指定《工人报》为中央机关报。但是很快,大会选出的三人中央委员会就被沙皇警察破获,《工人报》出版的努力也告失败。而那时,列宁还在西伯利亚的流放地。

列宁1895年曾在西方国家考察过四个月,那里的政治环境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经历了几年流放后,列宁于1900年流放期满回到内地。他意识到,如此恶劣的政治环境,难以展开政治活动,也难以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重新建党,只能首先在国外进行工作。于是他决定同年底出国与当时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劳动解放社”合作,讨论重新建党。

从那时起到1917年二月革命后回国,其间除了1905年俄国爆发民主革命时返回过俄国外,列宁大部分时间是在西方国家生活,包括德国、英国、瑞士、法国、奥匈、瑞典、波兰、芬兰等等。这些国家被列宁称为“自由国家”,尽管有时也遭遇一些麻烦,但与俄国黑暗的专制制度相比,列宁获得了在自己的祖国无法想像的广泛的活动自由,特别是新闻出版自由和通讯自由。正是这些自由使得列宁有可能以国外为稳固的基地,领导国内的革命斗争。1900—1917年是列宁从事政治活动的成熟期(时年他30—47岁),这种自由的环境,与俄国形成强烈的对照,对列宁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

列宁对西方国家工人运动的公开性和自由度是羡慕的,多次谈到它们。在他活动早期,尤其尊重德国社会的经验和他们的领导人物,诸如倍倍尔、李卜克内西、考茨基等,以及德国党的主要报刊,特别是理论刊物《新时代》。列宁热情地追求精神自由,具有良好的个人民主作风,以及遵循党内活动惯例的“守法”意识,除了家庭的影响外,这些个人的特征主要是长期生活在自由国家养成的。

对两方面的深刻体验和理解,使得列宁有可能对比不同的政治环境,得出适合不同环境的政治斗争策略。他在比较德国社会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斗争环境时就指出,在前者,可以展开“广泛民主原则”,其特点有二:“完全的公开性”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他写道:“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并且这种公开性还要不仅限于对本组织的成员。我们称德国社会党组织为民主的组织,因为在德国社会党内一切都是公开进行的,甚至党代表大会的会议也是公开的。”选举制“这个条件在有政治自由的国家中是不成问题的。……大家都知道,某个政治活动家起初做过什么,后来又经历过什么变化;他在困难时候表现得怎样,他的品质一般说来又是如何,因此,全体党员自然都能胸中有数地决定是否选举这个活动家来担任党的某种职务。对于党员在政治舞台上的一举一动进行普遍的(真正普遍的)监督,就可以造成一种能起生物学上所谓‘适者生存’的作用的自动机制。完全公开、选举制和普遍监督的‘自然选择’作用,能保证每个活动家最后都‘各得其所’,担负最适合他的能力的工作”[1](P131-132)。

而在后者,只能艰难地存在秘密组织,“在黑暗的专制制度下,在流行由宪兵来进行选择的情况下,党组织的‘广泛民主制’只是一种毫无意思而且有害的儿戏”[1](P132)。因此,列宁关于俄国党报的理论和工作原则,总是与俄国的环境相联系的,如果脱离俄国的具体环境,他的某些观点或说法,从现在的眼光看,就有些难以理解。

列宁不得不生活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他处理国外党内的事务和在国内解决一些私人事项时,是十分民主的或宽容的。这是他个人民主作风的体现,是他的很真实的一面。但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从事党的工作时,环境迫使他为了达到革命的目的,又必须采取一些“专制”式的做法,包括党报事务。革命胜利后,他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在具有数百年专制传统的俄国处理国务,许多具体问题不采用同质异构的专制措施是不可能即时解决的。在不习惯于民主讨论的环境中,民主讨论带来的往往是无休止的争吵和党同伐异的小动作。这种矛盾着的现象,使得列宁常常处于民主的主观意识和实际采取的专制措施的夹缝中。我们可以从列宁的一些信件的字里行间感受他的无奈和苦恼。他清楚地感受到存在着矛盾,并且努力从制度、观念上让社会和党内逐渐习惯于在国家法治和党内法权的范围内解决问题。但列宁生命的最后几年,苏维埃俄国百废待兴,无数内外矛盾交织,他必须处理的眼前事务远远多于未来的法治建设。因而,考察列宁的党报思想,需要从大量的关于眼前工作的论述和少量的体现他对未来设想的论述或做法中把握他的思想。

特别是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几年,军事共产主义试验、苏维埃国家面临白卫军的叛乱和帝国主义的军事干涉、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工作重心经常变动。研究这个时期列宁关于报刊和新闻政策的论述,更需要考察论述的背景。例如,在十月革命前,列宁关于西方新闻政策的论述,主要以赞扬为主;在十月革命后,面临资本主义国家媒体对苏维埃的大规模的造谣诽谤,列宁对西方自由国家新闻出版政策的批判成分大大加重。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而在于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果只引证他某个时期的某句话,可能会出现片面性。

二、俄国工人政党的活动特点和列宁作为职业革命家的特点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原来属于第二国际的一个党,党的主要领导人,几乎都与第二国际主要的工人政党有各种联系。因而,该党早期的组织结构与欧洲其他社会形式上相近,所获得的关于“党”和“党报”的观念也与它们相近。但是,俄国党的组织经常遭到沙皇警察的破坏,其成员不得不总是处于秘密的小组活动的狭小范围,特别是那些被迫到国外活动的小组,在失去一致对敌的环境后,更容易形成相当狭隘的派别。

恩格斯晚年与俄国社会主义者有较多的接触和联系,他很快就发现了俄国人的这一特点。他在1890年给俄国劳动解放社成员查苏利奇写信时指出:“我知道西欧少量俄国侨民中正发生什么样的运动。大家相互认识,互相之间的私人关系或是友好的,或是敌对的,所以,必然伴随着分歧、分裂、论战的整个发展,在极大的程度上具有私人性质。这是所有政治侨民所特有的情况。1849年至1860年这段时期我们也经历了这些情况。但是我当时确信,党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首先超脱这种私人恩怨局面和不受这些纠纷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这样的党比其他政党有很大的优越性。你们越是不受这些微不足道的刺激所牵动,你们就越能积蓄进行伟大斗争的力量和时间。……要让西欧所有的社会主义刊物都不向你们的俄国对手开门是不行的。如果俄国运动能够比较公开地在西欧广泛的舆论面前发展起来,而不是躲在与世隔绝的小团体内从而有利于阴谋活动和各种各样的诡计,难道俄国运动本身不会赢得胜利吗?”[2](P388)在列宁作为后生晚辈参加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政治活动中的时候,由于党实际上名存实亡,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这一党内派别斗争交错复杂的局面依旧。

把至少一半的精力放在与党内派别而不是与敌人的斗争上,这可能是列宁从事的党务的特征之一。他的论著的相当部分是在与非布尔什维克的派别进行斗争,不断地批判他们,从组织原则、策略原则到抽象的哲学思想。但是,他的目的绝不是要制造更多的派别,而是为了党的政治统一,克服派别而服从于共同制定的党纲和党的策略原则。因而,列宁的党报思想,相当程度上是在与其他党内派别斗争时论述的。列宁本身也站在一定的派别上,这就是自1903年党的二大上形成的布尔什维克派(意即多数派,相对的便是孟什维克派,意即少数派)。历史已经证明,这个派别在主要问题上,代表了正确的立场,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结合得较为成功。而孟什维克在组织原则上坚持的基本是第二国际的组织惯例,没有考虑俄国不存在政治自由这一重要的背景条件;在行动方式上,他们太习惯于“自由”的小组活动,而忽略了这些小组已经属于一个直接向敌人进攻的党。

正像恩格斯说的,西欧各国工人政党的早期,在没有获得政治自由、遭受迫害、被迫流亡的情况下,党内的派别争斗甚至超过了共同的对敌斗争。西欧各国政治自由的基本实现,使得领袖们的一切观点和个人的优缺点得以公开,在工人群众的监督下,派别争斗大大减少,即使存在党内派别,通过公开辩论也容易解决问题,党的领导人之间自然存在的不同意见通过开诚布公,多数可以达到协调一致。

然而在俄国,专制制度太强大了,如果秘密存在革命政党,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小组活动上,而且观念上坚持小组习气,那么俄国革命永远不会成功。各个分散的小组必须重新组织成为一个党,一个有正确党纲和党的策略原则、行动一致的党。于是,在《火星报》时期(1900—1903年),列宁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模仿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的名称,写作了一本政论小册子《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集中的战斗组织、专业化的职业革命家组织。因为对于俄国革命来说,无产阶级没有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当时也没有议会斗争的场所,那么结果就如列宁在另一本小册子《进一步,退两步》中所说:“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3](P415)他甚至借用阿基米德的话语说: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1](P121)所以,当我们理解列宁关于党报性质、作用的许多论述时,需要考虑与之相配的党的组织结构。这种关于党的理论,适合当时俄国的环境,是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方面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列宁逝世后的当年,斯大林将它总结为“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理论,是否得当,这里无法展开,暂且不论。

列宁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缔造者出现的,他们是思想家,只在很小的程度上是党的具体的组织者。而列宁是作为小字辈参加俄国革命的,他不可能像俄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那样较为超脱,主要从事著述工作。列宁不得不从事许多琐碎的党务和党报的编务,只有很少的时间(例如在年轻时写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专著,1916年写作《哲学笔记》)从事过学术性质的研究,因而他主要是职业党务工作者、政论(特别是党内政论)作家、国务活动家(主要在生命的最后六年)。这种情形使得他的许多论述带有较明显的实用特征,或用于即时的鼓动、反驳,或为了强调某一点而暂时忽略其他,此一时彼一时。必须更多地与实际环境相联系来理解他的论述,从总体上来体会他的思想。否则,在有些问题上,会有一种不同时间、地点的论述相互矛盾的感觉。一般来说,列宁的思想总体上是前后一致的,只是因为他是现实的政治活动家,多数情况下不是作为思想家在论证问题,才造成这种感觉。

列宁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另一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到30岁就已经以他们的著作《神圣家族》、《哲学的贫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党宣言》等闻名于西欧各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界。关于他们的思想发展和理论的要点,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自己总结概括了出来。而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只是国际共运中一个不大重要国家的党的领导人之一。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他很快成为世界公认的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但是革命成功后极为繁忙的国务活动,使得列宁很少有时间来系统概括自己的思想发展和理论要点。他的溘然长逝,使得列宁的思想,包括他的党报思想,是由他的后继者论述的,没有他本人总结概括的依据。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论述长期以来又只有一种钦定的意见,排除了其他的理解。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研究列宁的党报思想时,需要更多的独立思考,依据列宁本人的论述并结合当时的背景来全面理解。对于现在列宁著作中编者关于某些事件和人物的注释(主要根据前苏联的材料),要带上批判的眼光,因为它们的表述不是客观性语言,带有较强的褒贬色彩。

列宁的个人性格特征更适合做现实问题的高明的政治家,他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写东西很快,具有组织者和鼓动家的天分,能够迅速处理棘手的问题;他爱憎分明,好激动,在激烈的论战中对人对事的判断容易偏激,但是冷静下来后对事对人的判断则较为全面和宽容。他十分注意学习,这可以从他的许多读书笔记中感觉到,但是繁重的工作使得他难以长时间静下来从理论上研究问题。因而,列宁的著作带有论辩家的机智和滔滔不绝的鼓动色彩,不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理论著作那样严谨。因而,对于他通过一系列著作、文件、信件表达的党报思想,不宜只就某个比喻、某个词或半句话来反复捉摸,而应从整体上来理解和把握。

三、列宁的新闻和宣传思想主要表现为党报思想

由于列宁生活在俄国极端专制的环境下,那里没有供人们自由发表意见的任何政治手段,公开出版的报刊,不是官方的,就是依附于官方认可的党派的,而且书报检查横行,因而列宁不能屈从于那些官方的或半官方的报刊的观点,在上面发表文章。他也不可能通过为这类报刊撰稿宣传自己的革命主张。这不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或者其他西欧国家工人政党的领导人那样,可能通过为非党的社会性报刊撰稿而达到宣传目的。他仅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前的1895年,曾在地方性报纸《萨马拉新闻》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也是他首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以后,不得不秘密存在,为了划清与资产阶级的界限,党内明确规定党员不得在政治上参加资产阶级报刊的工作。虽然允许为了挣钱参加报刊的非政治部分,但是这个界限是较难区分的。在党内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斗争中,揭露和批评对方成员参加资产阶级报刊的工作,成为一种主要的指摘由头。由于有这种规定,列宁后来写的文章,均发表于党的报刊(包括少量其他欧洲国家工人政党的报刊),他主编的党的报刊和他个人,除了发表批判资产阶级报刊的文章外,与资产阶级报刊几乎完全没有媒体间或人员间的接触和交流。因而,列宁不可能系统论述俄国和西欧一般社会性报刊的工作特点。

列宁在党报上所发表的文章,均不是新闻,几乎全部是政论,或涉及党内斗争,或涉及正面阐述党的纲领和策略,或是批判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报刊的论点。他所写的小册子,也均是关于党内思想斗争或国际形势分析方面的。而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报刊写的文章中,至少半数是新闻。

列宁创办的报刊,全部是党报党刊,总数有40多家,远比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的要多。由于沙皇政府的迫害,这些报刊的存在时间通常较短,被封闭掉一家,就改换名称再创办一家;在一个地方被查封,就到另一个地方再创办。但是,他为之撰稿的报刊,也大概是这么多家,不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为之撰稿的报刊有200多家,而且其中多数是非党报刊。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思想家,他们有机会更多地从宏观层面讨论世界交往、世界贸易,这种探讨没有国界的考虑,而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思考。列宁主要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政治活动家和党的报刊的职业编辑(十月革命后多次填写表格职业栏时,他填的是“记者”或“著作家”),他面临的具体问题比马克思和恩格斯多得多,他只有较少的机会从世界角度探讨问题,诸如帝国主义问题,大多数时间要与各种党内的派别进行斗争,与沙皇政府进行斗争,因而讨论的主要是俄国党和俄国自身的问题。

鉴于以上原因,列宁的新闻和宣传思想,主要是党报思想,在这方面他大大地丰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报理论。但是从宏观层面探讨人类的新闻传播、一般意义的信息传播很少;在俄国这个传播技术十分落后的国家,他也无暇关注世界层面的传播技术革命问题,只在晚年的百忙之中,关注过俄国的广播,论述也限于只言片语。

列宁一生都在从事党报工作,这种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即是党的宣传工作的最重要的部分。因而,列宁的宣传思想是融合在他的党报思想之中的,很难完全将宣传思想从中分离出来。

列宁是出色的党报主编,党报中同样也有大量的新闻通讯,他虽然没有像记者那样直接采访和撰写过新闻,但是每天要处理潮水般涌来的关于工人生活和斗争的新闻稿,他对新闻本身是非常熟悉的,只是更多更重要的工作使得他无暇专门研究新闻的传播。他对报纸的编务和经营也非常熟悉,善于与报纸的通讯员建立亲密的联系,在这方面,他的一些论述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为了了解列宁,从1902年的一段他关于社会民主工党创办公开的新闻性报纸的条件的论述,可以展现他对新闻行业的熟悉程度:“要在报纸上(而不是在通俗小册子上)谈城市的和国家的事情,就需要有新鲜的、各方面的、由能干的人收集并整理过的材料。而为了收集和整理这样的材料……就需要专门的作家、专门的通讯员组成的大本营,需要有社会人记者组成的大军,这些记者到处建立联系,善于打听到各种各样的‘国家机密’(俄国官吏常以知道这种机密自傲,而且随便泄露出去),善于钻到各种各样的‘幕后’,——需要有‘因职务关系’而必须无孔不入和无所不知的人所组成的大军。我们这个反对任何经济、政治、社会和民族压迫的政党,能够而且应当去寻找、召集、训练、动员并调动这支无所不知的人所组成的大军去作战——但这一切都还是有待于我们去做的事!”[1](P141-142)

这是列宁的设想,当然,当时的俄国党完全不可能拥有这样庞大的职业记者队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列宁才要强调将为数很有限的这方面的人才集中起来,让他们成为职业革命家,通过高质量的党的中央机关报来宣传党的纲领和策略。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列宁具有俄国特色的党报思想。

回顾列宁生活的时代对他新闻和宣传思想的影响,以及他个人这方面的思想特征,可以概括为一些特点:

——非常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党报工作,在党报理论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党性,坚持党报正确的办报方针。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他把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保证党报理论上正确,看得高于党的组织程序,要求党的领导人和编辑部都必须遵循党的纲领和策略。同时,他很善于运用灵活方式方法,尽可能多地团结党内同志一道工作,这可以从十月革命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集体的构成,看出他的宽容精神。斯大林、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托洛茨基,都曾在党报工作方面与列宁的意见相左,但是这些人后来都在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岗位上。

——似乎有一种天然的接近报纸通讯员、了解下情的内在动力。列宁长期在国外主编党报,他最为痛苦的事情就是无法全面了解国内工人运动的真实情况。因而,每当遇到从国内来到编辑部的同志,他都要与之长谈。这种党报的编务环境使得列宁养成了通过报刊了解下情的工作习惯,从而在理论上提出了许多关于党报群众工作的论点。

——无时不刻地考虑到苏维埃报刊工作重心转移到生产建设上来。列宁十月革命后成为一个新生的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国务活动家的责任意识使他必须考虑“生产建设”这个任何国家存在的前提。他竭尽全力地与各种貌似革命的论点或派别进行斗争,促使苏维埃的各种报刊在内容和内部运作方式上都能适应新的环境。

收稿日期:2002-09-28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列宁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陈力丹.列宁论党报和党性[Z].新闻学研究资料,1983,(3、4).

[5]夏鼎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报刊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6]吴庭俊.马列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7]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Z].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8]陈力丹.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

[9]克鲁普斯卡娅.列宁回忆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0]藤井一行.社会主义与自由[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11]卢森堡.论俄国革命[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12]考茨基.无产阶级专政[M].北京:三联书店,1958.

[13]麦德维杰夫.论社会主义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4]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三、四卷[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15]苏共决议汇编:第一、二分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6]可利列夫主编.列宁年谱:第1—4卷[M].北京:三联书店,1984.

[17]根基娜.列宁的国务活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18]邦契—布鲁也维奇.忆列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党报范文篇10

关键词:媒介融合;党报;新闻传播力;策略

党的报告指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为我们抓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和新媒体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关键时期,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是提升党报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党报新闻传播力面临的挑战

(一)传播方式与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依赖于传统媒体的党报新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十分快捷,信息内容的更新周期要远远短于党报新闻的更新周期,同时新媒体对新闻的截稿日期没有明确规定,普遍采取以“天”为标准的更新周期与发稿方式,而这些优势是依托于传统媒体的党报新闻无法比拟的。同时,党报新闻的信息采集与编辑依靠的是记者,然后刊登在纸质媒介上,例如报纸或者杂志。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中,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一些新兴的信息载体来获取和信息,导致新闻的主体与形式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处于新媒体时代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新闻信息的者与接受者,而不再局限于记者这个职业。由此可见,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对党报新闻的传播方式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作用。另外,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技术及各种形式的电子通讯设备,对传统的阅读方式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新媒体逐渐打破了传统阅读方式的限制与禁锢,从而使得多元化的阅读媒介开始兴起与发展。党报新闻依托于传统的纸质媒介,传播速度与信息储存量都无法满足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多元化信息的需求,于是互联网成为了纸质媒介最好的替代品,最终对党报新闻的传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二)新媒体对纸质媒介的冲击。近几年,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逐渐占领了广告市场,推动了广告市场的快速、稳定发展,使得新媒体在广告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从而对纸质媒介的广告市场地位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导致以报纸广告为主的纸质媒介广告市场份额面临着急剧下滑的困境。实际上,广告市场份额并不是新媒体与传统的纸质媒介之间的唯一区别,传统纸质媒介的发行量也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处于递减的状态,最终纸质媒介的市场竞争力出现了弱化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媒环境,用户接触各种媒体形式的机会越来越多,使得党报新闻的受众呈现出分散性的特征,进而导致党报新闻的发行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另外,党报新闻自身存在阅读率低、市场不景气等问题,使得媒介融合背景下党报新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同时新媒体也对党报新闻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提升党报新闻传播力的具体策略

(一)创新党报新闻的传播内容。由于媒介融合背景下党报新闻的内容面临着稀缺的困境,为了提升党报新闻的内容竞争力,应该创新党报新闻的传播内容,从而有效地增强党报新闻的传播力。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党报新闻传播力提升的作用与职责,强调采取创新性的方式实现党报新闻传播力的有效提升。因此,应该进一步创新党报新闻的传播内容,通过党报新闻传播内容的创新与变革增强党报新闻的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从而应对新媒体对党报新闻提出的严峻考验。党报新闻应该采取有效手段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广度,充分体现出思想性,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对此,一方面党报新闻要实现新闻报道视角的创新,增强党报新闻传播的强度。由于党报在新闻报道和传播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可以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新闻进行与报道,也可以对一些重大政策和方针进行深刻解读,使得党报新闻具有鲜明的社会影响力与号召力。因此,党报新闻应该创新报道视角,通过全方位、具有创新性的视角对权威信息进行解读,并推动新闻产品的差异化,为大众带来新颖、全面、客观的新闻信息。另一方面是对党报新闻的版面内容进行创新,以形成独特的风格。一般而言,纸质媒介版面内容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纵向比创新与横向比创新。在进行党报新闻版面内容创新的过程中,要注重区域特色的展现,设置新颖、趣味性的栏目,并对市场进行明确的定位与细分,从而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二)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面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应该客观地认识到,新媒体自身具有的传播优势对党报新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可以推动党报新闻的发展与创新,进而提升党报新闻的传播力。虽然新媒体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传播速度快,产品也体现出了鲜明的个性化与差异化,对党报新闻的缺陷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但是由于新媒体传播的信息资源繁杂且无序,网民素质不统一,缺乏独立的新闻采访权,使得新媒体自身并非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与公信力。由此可见,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及劣势正是提升党报新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首先,党报新闻应该正确、客观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及新媒体的劣势,在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与冲击时,要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凭借党报新闻的影响力与公信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其次,党报新闻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即时通信、自媒体等渠道提升党报新闻的信息采集能力与传播力,例如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对社会舆论进行关注与检测,建立良好的互动与反馈系统,及时发现新闻线索。最后,党报新闻应该加强与新媒体之间的合作,借助党报新闻自身的传播优势及新媒体技术优势建立创新的运行体系,对新媒体中的海量信息资源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建立具有较强识别性的全媒体传播渠道,生产个性化与差异化的品牌产品,最终提升党报新闻的传播力。(三)时刻坚守真实性与党性原则。当前,党报新闻面对新媒体的强烈冲击,应该时刻坚守真实性与党性原则,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以提升党报新闻的传播力。一方面,党报新闻应该重视自身公信力的提升,坚持实事求是的新闻报道态度。通过对党报新闻实践的现状来看,我国各级党报新闻的公信力普遍较高,为群众带来了实时的新闻事件报道。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的关键时期,更应该坚守党报新闻的真实性与党性,深入、客观地分析与探索新闻事件,确保新闻数据的准确性与客观性,从而增强党报新闻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党报新闻的主流地位,增强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在新媒体海量的信息中发挥旗帜作用。党报是党和政府履行自身职责的重要渠道,要通过发挥舆论引领作用来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各种挑战,为群众分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提供参考依据。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对党报新闻的传播内容与用户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纸质媒介的广告市场份额及发行量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使得党报新闻在新媒体浪潮中处于劣势地位。为了有效地应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党报新闻面临的严峻考验,应该创新党报新闻的传播内容,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并且时刻坚守党报新闻的真实性与党性原则,从而使得党报新闻在媒介融合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增强党报新闻的传播力。

参考文献:

1.潘小宇.论提高党报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与引导力[J].新闻战线,2016(06):13-14.

2.王欢院.视频化———提升纸媒传播力的新路径[J].中国报业,2013(1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