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服务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22:26:51

餐饮服务业

餐饮服务业范文篇1

1.1提出整改长春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2012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过程中,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提出了加强食品原料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台账登记等整改意见。1.2依法查处2012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验结果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长春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相关餐饮服务单位经营不合格食品或不合格食品相关产品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理。1.3及时上报对抽检过程中检验不合格的食品原料及食品相关产品涉及长春市相关监管部门的,及时上报给长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讨论

2.1部分餐饮服务单位使用的一些辣椒面、辣椒粉

安全隐患大实验室检验辣椒面不合格率为45.9%、辣椒粉不合格率为36.8%。据此结果表明长春市部分餐饮服务单位从流通环节购进的一些辣椒面、辣椒粉中非法添加有罗丹明B,这样导致了用含罗丹明B的辣椒粉、辣椒面制作的辣椒酱、辣椒油中也检出了罗丹明B;同时也不排除餐饮服务单位在购进的辣椒粉、辣椒面中非法添加罗丹明B的可能性。长春市部分餐饮服务单位的一些辣椒面、辣椒粉中检出非法添加物罗丹明B的原因可能有3个方面:(1)因罗丹明B具有脂溶性,色泽红艳、稳定性强等特点,使一些不法生产厂家为了使其生产的产品辣椒面、辣椒粉的感官红艳,感官性状好,便将罗丹明B添加入辣椒面和辣椒粉中使其被染色,呈现红艳的效果。(2)对辣椒粉、辣椒面的生产环节、流通环节,相关监管部门未开展对非法添加物质罗丹明B的抽检工作,导致了进入长春市部分餐饮服务单位的一些辣椒粉、辣椒面中检出非法添加物罗丹明B。(3)不排除餐饮服务单位在购进的辣椒面、辣椒粉中非法添加罗丹明B的可能。

2.2部分餐饮服务单位购进的一次性消毒餐具消

毒指标不达标原因实验室检验一次性消毒餐具517套,不合格套数为111套,不合格率占21.5%。原因可能有3个方面:①长春市部分一次性消毒餐具生产企业存在未做到出厂餐具批批检验合格后出厂现象;②长春市部分一次性消毒餐具生产企业对餐具消毒环节可能存在消毒不规范问题,导致经消毒后的一次性消毒餐具检出大肠菌群;③长春市部分餐饮服务单位对购进的一次性消毒餐具索证、索票管理不规范,对索取有正规资质的一次性消毒餐具生产企业的批次检验报告重视程度不够。

2.3监管建议

餐饮服务业范文篇2

为解决餐饮服务业污染扰民这一顽疾,环保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以创建餐饮服务业污染控制示范街(以下简称“创建”)效果最为明显。从20*年开始,我区提出了每年“创建”一条示范街的奋斗目标,并将其纳入区长环保工作目标考核内容。通过对餐饮服务业相对集中的街区进行专项整治,使每个经营户守法经营、污染物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扰民现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通过对餐饮服务业污染扰民特征的分析,结合近几年我区“创建”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餐饮服务业污染扰民的特征

通过对近几年群众环境投诉处理件的分析,我们得知有关餐饮业污染扰民的投诉有以下特征:一是油烟扰民最多,接近95%的群众投诉都是针对油烟污染的;二是被投诉的小餐饮为最多,这些小餐饮由于规模小、投资小,大多聚集在居民楼下,加上油烟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油烟排污管道未高空排放;有的甚至没有油烟治理设施,直接低空排放;三是集体投诉呈上升趋势,往往一处污染同时被几家甚至整栋楼居民集体投诉。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餐饮服务业规划、布局不合理。集中的消费场所少,一般都零散地分布在居民区附近,而上档次、上规模的更少,污染治理难度更大。二是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经营理念滞后,由此带来的扰民投诉必然较多。

二、对“创建”工作的基本评价

20*年以来,我们先后在估衣廊、成贤街、北京东路、珠江路东段等四条街开展了创建餐饮业污染控制示范街工作,涉及餐饮服务业109家,共投入资金298万元(其中环保专项补助资金120多万元),对98家污染物处理设施进行了改造,更换油烟净化器65台、油水分离器37套,改造隔油池16家,对22家排烟管道不符合要求的进行了重新安装。

事实证明,创建餐饮业污染控制示范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扰民投诉明显减少。以成贤街为例,20*年前每年群众投诉约20余件,创建后,2005、20*年分别为6件和8件。二是经营户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只顾经营、不知环保的现象大大减少。三是环境明显改善。油烟弥漫、污水横流、噪声刺耳的现象在示范街上已经看不到了。四是示范作用明显提升。通过“创建”,向其他从事或准备从事餐饮服务业经营活动的业主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在环保设施上加大投入,才能使自己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尽管通过“创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创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强制措施。主要表现为对证照不全、不具备经营条件的餐饮店,环保部门无权取缔。其次,分流、疏导工作缺乏有效的手段。主要表现为有些小餐饮店开在居民楼下,油烟废水无法按要求排放。转向经营或关门是解决污染的根本办法,但经营者却以无职业、无技能为由,不愿转向,更不愿关门,对此环保部门办法不多。第三,长效管理缺乏有效的机制。对已建成并通过验收的示范街,跟踪管理不够,部分经营户的污染物处理设施没有进行强制性定期维护保养,使油烟净化、隔油池等污染治理设施处于停运或“带病”运行状态,起不到油烟净化、隔油滤渣以及消音降噪的作用。有的餐饮店变更承包人,按规定应重新办理“三同时”手续,但他们为省钱省事,持旧证继续经营,其污染物处理设施很难符合要求,极大地影响了“创建”成果的巩固。第四,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遇到污染问题时,群众首先会向环保部门投诉。治理污染是环保部门的职能,但污染的形成却有多种原因,根治乃至消除污染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工商、市容、环保等部门沟通协作不够,未形成合力。

三、对创建示范街工作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今后的“创建”工作应抓好以下环节:

1、提高对“创建”工作的认识

当前,*市正大力开展生态市建设,20*年制订的《*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就明确提出:要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强化环境整治和污染治理,着力提升环境质量,把*建设成为环境优良清洁的绿色城市。环保工作者要有使命感、责任感,要把“创建”工作放在打造绿色*、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扎实开展。同时要认识到,“创建”工作是提升环保整体形象、推进行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为群众办实事、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方法上扎实深入,“创建”工作才会避免流于形式,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2、强化依法“创建”意识

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是“创建”工作的法律依据。目前,部分个体经营户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未达到能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程度,表现为不知道治理污染是自己的法定义务,不愿在环保设施方面加大投入,能应付则应付。对此,环保部门在耐心说服教育的同时,应配合运用适当的行政手段。现行法律法规对污染物处理设施不正常使用、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设立了非常明确的处罚条款,有很强的可超作性,只是因为面对的小餐饮多、个体户多、困难户多,环保执法过于人性化,存在迁就照顾、执法不严的现象,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必须加以克服。要用足现行法律法规,以执法促“创建”,以执法促管理,使“创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3、严格执行环保审批制度

为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扰民现象的产生,环保部门必须根据当前的实际状况,执行更加严格的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提高餐饮服务业准入门槛。一是排除干扰,不因是关系户、税源户而降低标准。二是强化公众参与意识,做到凡餐饮服务项目都要征求周边群众意见。三是克服重审批轻验收倾向,项目不论大小,一经审批,即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三个月后进行验收,否则不予发证。四是适当控制餐饮服务业发展速度,审批时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地段餐饮服务业的密度、环境承载能力等,引导经营户多渠道、多途径创业,避免盲目投资造成的损失。

4、加强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实践证明,不加强长效管理,“创建”的成果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长效管理重在机制建设。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立示范街动态管理台帐,对更换经营者的,要及时掌握情况,督促他们按要求重新办理“三同时”手续。二是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维保队伍,定期对示范街所有的污染物处理设施维护保养,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该队伍的运作费用由生产厂家、经营户共同承担,环保部门可适当补贴。三是建立复查制度,每年对已建成的示范街要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污染扰民势头不出现反弹。四是建立污染治理设施厂家黑名单,将产品质量差、服务水平低的单位淘汰出局。五是设立专门的基金,奖励在“创建”工作中治理污染效果明显、群众满意的经营户。

5、强化多部门联动

餐饮服务业范文篇3

本文通过对餐饮服务业污染扰民特征的分析,结合近几年我区“创建”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餐饮服务业污染扰民的特征

通过对近几年群众环境投诉处理件的分析,我们得知有关餐饮业污染扰民的投诉有以下特征:一是油烟扰民最多,接近95%的群众投诉都是针对油烟污染的;二是被投诉的小餐饮为最多,这些小餐饮由于规模小、投资小,大多聚集在居民楼下,加上油烟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油烟排污管道未高空排放;有的甚至没有油烟治理设施,直接低空排放;三是集体投诉呈上升趋势,往往一处污染同时被几家甚至整栋楼居民集体投诉。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餐饮服务业规划、布局不合理。集中的消费场所少,一般都零散地分布在居民区附近,而上档次、上规模的更少,污染治理难度更大。二是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经营理念滞后,由此带来的扰民投诉必然较多。

二、对“创建”工作的基本评价

20*年以来,我们先后在估衣廊、成贤街、北京东路、珠江路东段等四条街开展了创建餐饮业污染控制示范街工作,涉及餐饮服务业109家,共投入资金298万元(其中环保专项补助资金120多万元),对98家污染物处理设施进行了改造,更换油烟净化器65台、油水分离器37套,改造隔油池16家,对22家排烟管道不符合要求的进行了重新安装。

事实证明,创建餐饮业污染控制示范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扰民投诉明显减少。以成贤街为例,20*年前每年群众投诉约20余件,创建后,20*、20*年分别为6件和8件。二是经营户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只顾经营、不知环保的现象大大减少。三是环境明显改善。油烟弥漫、污水横流、噪声刺耳的现象在示范街上已经看不到了。四是示范作用明显提升。通过“创建”,向其他从事或准备从事餐饮服务业经营活动的业主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在环保设施上加大投入,才能使自己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尽管通过“创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创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强制措施。主要表现为对证照不全、不具备经营条件的餐饮店,环保部门无权取缔。其次,分流、疏导工作缺乏有效的手段。主要表现为有些小餐饮店开在居民楼下,油烟废水无法按要求排放。转向经营或关门是解决污染的根本办法,但经营者却以无职业、无技能为由,不愿转向,更不愿关门,对此环保部门办法不多。第三,长效管理缺乏有效的机制。对已建成并通过验收的示范街,跟踪管理不够,部分经营户的污染物处理设施没有进行强制性定期维护保养,使油烟净化、隔油池等污染治理设施处于停运或“带病”运行状态,起不到油烟净化、隔油滤渣以及消音降噪的作用。有的餐饮店变更承包人,按规定应重新办理“三同时”手续,但他们为省钱省事,持旧证继续经营,其污染物处理设施很难符合要求,极大地影响了“创建”成果的巩固。第四,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遇到污染问题时,群众首先会向环保部门投诉。治理污染是环保部门的职能,但污染的形成却有多种原因,根治乃至消除污染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工商、市容、环保等部门沟通协作不够,未形成合力。

三、对创建示范街工作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今后的“创建”工作应抓好以下环节:

1、提高对“创建”工作的认识

当前,*市正大力开展生态市建设,20*年制订的《*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就明确提出:要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强化环境整治和污染治理,着力提升环境质量,把*建设成为环境优良清洁的绿色城市。环保工作者要有使命感、责任感,要把“创建”工作放在打造绿色*、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扎实开展。同时要认识到,“创建”工作是提升环保整体形象、推进行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为群众办实事、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方法上扎实深入,“创建”工作才会避免流于形式,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2、强化依法“创建”意识

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是“创建”工作的法律依据。目前,部分个体经营户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未达到能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程度,表现为不知道治理污染是自己的法定义务,不愿在环保设施方面加大投入,能应付则应付。对此,环保部门在耐心说服教育的同时,应配合运用适当的行政手段。现行法律法规对污染物处理设施不正常使用、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设立了非常明确的处罚条款,有很强的可超作性,只是因为面对的小餐饮多、个体户多、困难户多,环保执法过于人性化,存在迁就照顾、执法不严的现象,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必须加以克服。要用足现行法律法规,以执法促“创建”,以执法促管理,使“创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3、严格执行环保审批制度

为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扰民现象的产生,环保部门必须根据当前的实际状况,执行更加严格的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提高餐饮服务业准入门槛。一是排除干扰,不因是关系户、税源户而降低标准。二是强化公众参与意识,做到凡餐饮服务项目都要征求周边群众意见。三是克服重审批轻验收倾向,项目不论大小,一经审批,即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三个月后进行验收,否则不予发证。四是适当控制餐饮服务业发展速度,审批时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地段餐饮服务业的密度、环境承载能力等,引导经营户多渠道、多途径创业,避免盲目投资造成的损失。

4、加强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实践证明,不加强长效管理,“创建”的成果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长效管理重在机制建设。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立示范街动态管理台帐,对更换经营者的,要及时掌握情况,督促他们按要求重新办理“三同时”手续。二是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维保队伍,定期对示范街所有的污染物处理设施维护保养,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该队伍的运作费用由生产厂家、经营户共同承担,环保部门可适当补贴。三是建立复查制度,每年对已建成的示范街要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污染扰民势头不出现反弹。四是建立污染治理设施厂家黑名单,将产品质量差、服务水平低的单位淘汰出局。五是设立专门的基金,奖励在“创建”工作中治理污染效果明显、群众满意的经营户。

5、强化多部门联动

餐饮服务业范文篇4

然而,根据*区区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对20*年1?10月份群众来信、来电、邮件,以及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交办件的统计,涉及环境保护的投诉始终占据群众反映的前五位热点之一,比例高达总投诉件的20%左右。而涉及餐饮服务业的油烟废气、噪声等环境污染投诉更是占了其中的相当比例,一些饮食店由于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成了群体上访、越级上访和反复信访的对象。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其在*区的比重还在逐年上升。餐饮业的不断发展和老百姓对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之间形成的矛盾也日趋尖锐化。如何有效解决餐饮业油烟、噪声扰民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政府部门面前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餐饮服务业环境污染问题的几类成因分析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油烟废气污染问题初步显现以来,十几年间,虽经政府部门多方控制,因餐饮服务业油烟废气、噪声问题引发的纠纷仍呈多发态势。根据目前环保和城管执法部门日常处理的餐饮服务业环境投诉对象来看,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类:

1、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环境敏感区饮食店污染扰民

饮食行业的排污特性决定了其经营场址不宜位于环境敏感区。近年来,省、市地方性法规规章先后对新建餐饮项目的地址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对居民楼底层和距离居民住宅楼等建筑物集中区域15米范围内新设产生油烟、恶臭、噪声、振动的服务项目进行严格控制。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区内位于居民住宅底层等环境敏感区的餐饮店总数尚不在少数,这些店家多开业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持有合法的证照,安装过油烟净化装置等污染治理设施,有些店家由于经营问题还数易其主。但是,这些店家由于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高,加之饮食业排污状态的不稳定性,一旦内部环境管理出现松懈,极易发生扰民纠纷。

2、无证照和超范围经营的饮食店污染有增无减

近年来,依据浙江省和*市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环保部门通过实施工商营业申领前的前置把关,对饮食店实施了严格的准入。但是,目前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在另一方面,我区城区范围内无视环保法律法规要求,擅自在居民楼底层、商住楼裙房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饮食业的情况比较严重。在环保部门目前受理的餐饮店污染信访投诉中,无证无照营业和超范围营业的餐饮店污染投诉有增无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餐饮店污染投诉中,未经环保部门批准的无照、有照无证、超范围营业这三类店家占了其中的一半以上。

3、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兰州拉拉面”等特色餐饮污染严重

数年前,一批由回民开办的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兰州拉拉面”落户*。为方便这些回民早日解决生计问题,市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降低门槛,优质服务,给这些“兰州拉拉面”办理证照给予最大的便利。然而,由于投资成本的低廉、经营业主的较低文化素质,以及对政策法规的不熟悉,多数“兰州拉拉面”落户在住宅楼底层等住宅密集处。此类店家多燃用煤饼炉、无能力配备污染防治设施,内部管理能力差,污染现象相当普遍,类似的还有“沙县小吃”、“重庆麻辣烫”等店。有些店家在经营过程中其经营权反复转手,甚至由一些非回民假冒其名义经营,以规避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由于民族宗教问题的敏感性,要彻底解决此类问题也存在较大的难度。

二、目前有效解决油烟废气污染的重要制约因素

近几年来,*市政府和环保部门把餐饮业污染问题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缘何餐饮业油烟废气、噪声污染还是屡禁不绝,甚至成为了我市环境管理的一个顽疾呢?原因涉及多方面,笔者结合*区日常餐饮服务业管理经验,总结以下三点重要制约因素:

1、符合环保选址要求的饮食业配套用房“奇缺”

饮食行业的排污特性决定了其经营场址不宜位于环境敏感区。近年来,省、市地方性法规规章先后对新建餐饮项目的地址作出了严格的限制。但是,根据市场现实需求,城市的每一区域必须配套相应数量的大、中、小各类型餐饮店。同时,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对餐饮业的投资欲望也十分强烈。放眼我市现状,尤其是*区,符合环保选址要求可以新建饮食业的商业用房则是少之又少,从而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一方面是敏感点“不得准入”,另一方面,合法经营场所“一房难求”。在这种情况下,加剧了无证无照和超范围营业的餐饮店屡禁不止的现象。

2、餐饮服务业一经批准“叫停”难

由于近年来环保部门对新建餐饮店选址的严格控制,相当一部分污染矛盾突出的餐饮店均为历史遗留的老店,部分店家已多次转让,或是转变经营模式。有些餐饮店新建之初环境并不敏感,而随着周边环境状况的改变,也在经营几年后引发了环境投诉。从依法行政的角度看,建设项目行政可是无时间限制的许可,一经许可,非法定事由不得撤回。同时,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有关复函,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如果只是变更法人代表、企业名称,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未发生重大变动的,无须报批或者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另一方面,《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市污染物排放许可管理办法》中关于许可证年审的相关条款已经失效,有关《排污许可证》吊销、注销的情况又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已经环保部门批准的老餐饮店,尤其是各项污染物均已达标,无法对其限期治理,但因为地处环境敏感区,油烟废气扰民严重的餐饮店,“责令停产停业”存在无法可依的问题,也造成了餐饮店一经批准“叫停”难的局面。以*区为例,个别餐饮店已成为多年老信访问题,其间整改措施也实施了多次,仍难彻底消除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无法依法责令其停业转产成为解决问题的瓶颈所在。

3、“无证照营业”和“超范围营业”执法疲软现象严重

一方面是符合环保选址要求的商铺奇缺,另一方面,个私经营业主的环保意识参差不齐。目前,我市城区范围内无视环保法律法规要求,擅自在居民楼底层、商住楼裙房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饮食业的情况比较严重。在针对餐饮店污染问题的投诉中,无证无照营业和超范围营业的餐饮店污染投诉居高不下。

国务院颁布的《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条规定:“下列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查处: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前款规定范围内已取得营业执照的经营项目,未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的,由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虽然法律法规对于无证无照和超范围营业的管理职能已界定得十分清晰,但是,从我市执法实践看,由于涉及的违法现象量大、面广,其中又由于涉及低收入人群谋生、当地公建配套需求、民族宗教问题,以及当地招商引资压力等经济、社会问题,加之执法相对人通常对抗情绪激烈,执法效果易反复等现实困难,相应职能部门的执法畏难、执法疲软现象严重。遇此类问题,执法部门通常反过来要求环保部门降低门槛,让其准入,或是推委责任,不愿采取强制取缔的措施。在这样的执法态势下,部分区域无证照营业、超范围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已成积重难返之势。

三、进一步有效解决饮食业污染问题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在这一宏伟目标下,*区要打响“生活品质之城”示范区的品牌,对市民环境权益的维护毋庸质疑是提升“环境生活品质”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

1、进一步有效解决餐饮业污染问题的有利因素分析

在餐饮业油烟废气污染控制的立法层面上,本世纪初以来,涉及餐饮服务业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2000年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颁布,《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市服务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等多部地方性规章对餐饮服务业污染的控制先后作出具体规定,逐步实现了管理上的“有法可依”;在餐饮业油烟废气污染控制的政府执法力量层面上,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的集中实施,使城管执法部门成为监管餐饮服务业污染的主要力量,较之先前环保部门的“单枪匹马”,执法力量大大加强;加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中关于无证照经营单位管理职责的明晰,更使各类型餐饮业在每个环节都纳入了监管;在职能部门管理实践上,通过十余年的摸索与实践,环保部门初步建立了餐饮服务业的污染源动态档案管理,建立健全了新建项目审批验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保“三同时”制度,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制度,油烟净化装置一机一卡制度、以及各部门联合检查制度;在污染治理技术层面上,十余年来,油烟净化装置设备市场逐步成熟,过滤型、静电处理型、水浴型,以及复合型等多种技术原理的油烟处理设备应运而生,品种日渐丰富,技术含量逐步提高,生产建成规模,也能为控制油烟污染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以上这些有利因素,都为我市进一步有效解决油烟污染问题提供了保证。

2、进一步有效解决饮食业污染问题的几种有效途径

(1)城市新建项目必须强制配套一定比例的餐饮用房

餐饮服务业是我市产业导向目录中鼓励发展的产业,其蓬勃发展也是市民生活品质提升的表现之一。政府部门在对餐饮店选址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也必须想方设法保障市场上有充分的符合要求的餐饮营业用房可以提供。这些营业用房必须布局合理,离环境保护对象有足够的间距,排污条件齐备,具备餐饮经营专用烟道,能实现高空排放,具备截污纳管条件,其分布与市场需求有一个良好的对接,能够满足该区域的基本餐饮需求,等等。这样,不光是新建餐饮店可以充分选择地址,一些老污染户也可以通过职能部门的引导对经营场址进行调整,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油烟扰民问题。强制城市新建项目必须配套一定比例的餐饮用房,也是政府部门管理工作以民为本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

(2)继续严格对新建餐饮店地址进行把关,并充分运用公众参与的模式进行审批

控制饮食业油烟废气污染,合理选址是关键。环保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从严审批有污染的餐饮店等服务行业。对住宅楼底层及居民稠密区的饮食服务业建设项目坚决予以否决;对居民住宅15米范围内的新建餐饮店严格实施控制;同时通过“控新治旧”,最大程度地避免餐饮店污染扰民纠纷。在环境敏感点的建设项目审批中,充分保障居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增加行政许可工作的透明度,在饮食业项目审批中进一步引入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公众调查表、公告栏公示、媒体公示、听证会、街道和社区初审等各种形式的公众参与方式,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引导群众合法理性维权。

(3)各部门齐抓共管,从各环节加大对餐饮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环保部门要努力克服在餐饮业管理中存在的“重审批、轻管理”现象,对餐饮建设项目进行严格验收。对没有达到审批规定,污染防治措施没有建成,以及污染物超标排放的项目,坚决不予验收,不核发排污许可证。在日常管理中,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充分发挥行政处罚权集中的执法优势,经常通过餐饮业联合执法检查等方式,加强对餐饮店排污状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以及内部环境管理落实情况的日常巡查。街道要充分利用城市管理多位一体的属地管理模式,在各职能部门参与下,开展餐饮服务业环保专项整治,通过加强对餐饮业油烟、噪声和污水排放的监管,加大对无证(照)经营、占道经营、超标和乱排放各类排污物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提高辖区居民的环境生活品质。工商部门要加大对无证无照和超范围营业餐饮店的查处力度,改变执法畏难、执法疲软现象,对违法现象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通过人大代表执法评议工作,行风监督员行政效能监督工作、以及群众监督等多种手段,督促各部门切实承当起法定的职责,为维护餐饮业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也为保障*市民免受不法商贩的油烟之扰而真正执法到位。

餐饮服务业范文篇5

一、2005年辽宁省餐饮服务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1、消费需求稳步增长。2005年,全省餐饮服务业营业额持续稳步增长。分季度看,一季度实现163.9亿元,同比增长16.1%,占全年的22.2%;二季度实现167.8亿元,同比增长17.8%,占全年的22.7%;三季度实现187.7亿元,同比增长17.1%,占全年的25.4%;四季度实现220.6亿元,同比增长18.3%,占全年的29.8%,超过季均比重4.8个百分点,是全年增幅和比重最高的季度。分行业看,家庭服务业需求更加旺盛,同比增长22.5%,增幅比去年有较大提高,是餐饮服务业中增幅最高的行业;其次是住宿业、美发美容业,增幅分别为21.1%和18.5%。餐饮业营业额所占份额是66.7%,仍然高居餐饮服务各行业榜首,其次是住宿业占13.5%。

2、餐饮市场持续火爆。餐饮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实现453.1亿元,同比增长14.4%,占消费品零售总额15.1%,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6%,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6个百分点。分月看,年内营业额最高月份12月为54.8亿元,比月均额41.1亿元高出33个百分点,占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的18.6%。适逢年底商务活动多、朋友相聚多、家庭聚餐多及圣诞节的强力拉动,是12月份餐饮业营业额骤增的重要原因。

全年餐饮市场异常兴旺活跃:一是风味特色街建设成效显著,集聚作用凸显。年内全省各地注重打造、培育、完善特色餐饮街区,仅大连市就新增10条特色餐饮街,有日本料理一条街、西餐一条街、体现文化气息的休闲餐饮一条街等特色餐饮街区的建设,满足了现代人特色化、个性化时尚消费愿望,有效地扩大、拉动了餐饮消费需求。二是早餐工程“快车道”迅速增多。全省各地大力推进早餐工程建设,不仅是慈怀斋、老四季抻面馆、永合豆浆等民族品牌餐饮连锁企业在不断扩大早餐市场份额,肯德基、麦当劳等洋餐饮也看好早餐市场,纷纷增加早餐项目,年内全省新增早餐供应点2000多个。三是品牌特色餐饮依然走俏。这些品牌特色店门脸典雅不俗,有舒适的就餐环境,适度的价位,可口的特色、大众菜肴,招徕了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四是中式快餐成为黑马。随着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等实行后勤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激活了快餐市场。以这些单位为依托,一些规范化、标准化、个性化的快餐配送企业应运而生,经营红火。以经营方便快餐为主的大连亚惠餐饮有限公司年营业额超亿元,己跻身于全国百强餐饮企业。

3、社区商业快速起步。年内各级商业部门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全省社区商业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网点迅速增加。一是网点门类齐全。城市社区居民购买主、副食品、日用品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及餐饮、美发美容、洗浴、洗衣、摄影扩印、维修、家庭服务等基本生活需求都能得到比较好的满足。全省各类社区商业网点32万个,同比增长17.8%。二是大中城市社区商业建设成效显著。沈阳市积极吸引品牌连锁商业企业进社区,全市有社区1044个,拥有2500平方米以上综合超市27个,100平方米左右的便利店、专卖店5000余个,早餐店4000余个、美容美发店4500余个,洗衣店2000余个,社区商业中心125个。大连市目前已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城区的社区商业网,商业网的每一个节点由社区商业中心构成,社区商业中心设有一处社区型的购物中心和几条商业街,由此形成辐射,带动和促进社区商业设施改造和业态提升。鞍山市共有社区214个,社区商业网点19000个,达到每百人拥有1个社区服务网点。三是示范社区发挥引导示范作用。年内各级商业部门积极开展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共培育、扶持、建设53个在本地区有示范作用的社区,这些社区的引导示范作用已初步体现。

4、美发美容彰显神韵。2005年,全省美发美容业营业额实现49亿元,同比增长16.5%,已成为第三产业中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呈蓬勃发展势头。一是高新科技产品走俏。全年应用高新技术生产的美发美容用品、器械比较热销,销量比上年增加2成以上。在省内举办的美发美容展会上,高新技术产品的展示、推广和宣传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得到参观洽谈者的关注。二是保健项目产品热销。关注健康,绿色消费已成为众多女性的时尚,消费需求在逐步升级。省内中等规模以上的美容院几乎都增加了集养生、美容、健身、舒心为一体的“spa”项目;瑜伽运动受到许多白领俪人的青睐,瑜伽运动渐成为年内消费时尚;养肺、补肾以及足部护理等调治亚健康的产品开始走俏。三是连锁经营充满活力。沈阳珍茜摩尔时尚俱乐部、自然美、鞍山燕丽美容院、辽阳三明发业等多家品牌连锁企业呈迅速扩张势头,纷纷增加新店,经营红火,生意兴隆。

5、行业活动流光溢彩。为繁荣丰富全省餐饮服务市场,扩大

消费需求,年内全省各级商业部门组织开展“情系城乡百姓生活,繁荣餐饮服务市场”主题系列活动。全年各地的“美食佳节展风采”、“名优菜点大联展”、“厨房工程进万家”、“早餐工程进社区”、“诚信服务千万家”、“技术练兵大比武”等各类活动此起彼伏。沈阳国际美食节、大连啤酒节、大连烹饪技术大赛、鞍山首届中华名优小吃展、抚顺满族风情节、丹东首届美食节、锦州烧烤节、锦州首届美食节、营口首届华夏美食节、朝阳华夏美食节、葫芦岛风味小吃节等活动更是流光溢彩,在当地产生轰动效应,极大地扩大了餐饮消费需求,促进了经济发展和餐饮市场的活跃与繁荣,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百姓的普遍赞誉。

6、假日市场捷报频传。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圣诞”等节日市场繁荣活跃,供需两旺,继续成为餐饮服务市场的亮点。全省各级商业部门对节日餐饮服务市场提早安排,精心策划,各地的促销活动比比皆是,市场呈现出喜庆、火爆景象。几大节日的长假制度,为人们外出旅游、上街购物、餐饮、美发美容、摄影、洗浴等消费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假日百姓涉足宾馆、餐饮场所消费已成平常,走进美发美容场所、影楼消费也成时尚。据统计,假日期间全省各大中城市餐饮服务各行业的营业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餐饮、美发美容、摄影业在假日期间更为红火,营业额比平日提高3-5成。据对省内20家餐饮企业调查,春节、“五一”、“十一”、圣诞期间营业收入在上年高基数情况下同比增长16.9%、17.1%、18.8%、18.9%,平均比平日增加1倍。“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自然生态游”、“农家乐”、“民俗文化游”等大中城市近郊一日游餐饮消费特点突出,郊区旅游景点的周边餐馆,基本上是“车满场,人满座”。新年、圣诞举家到饭店就餐明显增多,据调查测算,12月24日、25日两日全省餐饮业营业收入超3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沈阳市餐饮业营业额达到了1亿元,仅24日一天就达到了7000万元,同比增长16%,是全年餐饮业单日营业收入最高的一天。分地区情况看,大中城市的消费者较小城市的消费者对节日更趋热衷。

二、2006年餐饮服务市场发展趋势展望

展望2006年,餐饮服务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均比较多,餐饮服务市场发展总体趋势向好。一是2006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第三年,也是关键的年头,科学发展和全面实施振兴战略继续成为居民餐饮服务消费以更高水平和更快速度增长的契机。二是2006年国家提升公务员工资会带动企事业单位工资增长,商务、公务活动活跃与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将从消费需求、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上支持和促进餐饮服务业快速增长。三是国家拉动消费决策和大力发展服务业的产业政策的实施,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消费群体进一步扩大,为餐饮服务市场的繁荣兴旺提供有力的支撑。四是随着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国企改革的深化,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加之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部分居民收入预期不乐观,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餐饮服务消费需求。综上分析,2006年全省餐饮服务市场总体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全年餐饮服务营业额将达到860亿元,增长17%左右,其中餐饮业营业额实现580亿元,增长16%以上。餐饮服务市场总体将呈以下特点:

1、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及理性消费时代的来临,餐饮业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消费更趋理性化。竞争内容将从价格、环境、设施等方面的竞争,上升到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服务功能、文化品位的竞争,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更加注重打造自身品牌,提升企业文化品位。二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将有更多的境外资本涌入到我省餐饮服务业,会出现一个外资抢占我省餐饮服务市场的高潮,餐饮服务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也将有力地推动我省餐饮服务业的优化和升级。

餐饮服务业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按照“分类指导、示范带动、分级实施、社会参与”的思路,坚持创建活动与深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相结合,创建一批示范单位,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推广一批先进经验,进一步增强全县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推动餐饮服务单位升级和健康发展,提升全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在涵盖全县城乡各种类型、各种管理方式的餐饮服务业中推出100家食品安全示范店,使我县餐饮服务业学有标兵,赶有目标;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建立健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长效监管机制,规范餐饮服务业经营行为,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示范标准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应诚信守法经营,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并有效实施,各项措施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能够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风险,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较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能够全面承担食品安全责任,并达到以下创建标准:建立并执行索证索票制度,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可追溯率达到100%;量化分级管理被列为B级以上;从业人员培训合格率及健康证持证率达到100%;积极采用“五常法”或“六T法”等先进管理方法;连续3年以上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四、工作步骤

该活动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经信局和服务业办公室共同组织实施,分以下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10日至3月20日)。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百家示范店”创建活动。动员基础条件好、管理先进的餐饮服务单位率先参与“百家示范店”创建活动,同时带动周边餐饮服务单位积极参与,形成店店参与创建、家家争做示范的良好氛围。

(二)自查自纠阶段(3月21日至4月30日)。各餐饮服务单位要以“百家示范店”创建活动为契机,对照创建条件认真自查。各餐饮服务单位要依法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效《体检合格证明》、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要求,鼓励和支持餐饮服务单位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规范,实施危害分析和安全风险评估。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应积极协助医疗机构组织救治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对疏于管理,造成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或隐瞒不报的,依法追究餐饮服务单位和相关人员责任。

(三)整改提高阶段(5月1日至8月31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发挥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和技术检验优势,科学引导,合理规范,全力组织开展好“百家示范店”创建活动。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鼓励、支持餐饮服务单位积极参与示范店创建活动,给参与单位提供指导服务。对达不到创建条件的要督促其制定整改计划,加快整改步伐;对存在违规违法行为的要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依法取消经营资格。同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全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四)总结验收阶段(9月1日至10月31日)。县里成立“百家示范店”评审组,根据餐饮服务单位申请,按照示范标准评选出100家示范店,并授予“百家示范店”荣誉称号,其中前十名为“十佳示范店”。对“十佳示范店”积极向上推荐,争取申报市、省级示范单位。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县里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职责,以创建活动为抓手,切实解决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的监管体制,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餐饮服务业范文篇7

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推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餐饮业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推动餐饮业健康发展。刚才向示范县、示范街、示范单位授了牌。市食药监局刘鹏局长还将对示范工程建设进行安排部署。下面,讲三点意见,希望大家抓好创建工作的贯彻落实。

一、充分认识示范建设的重要性

一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开展示范工程建设活动。推动餐饮服务单位升级和健康发展;有利于创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落实食品安全责任,规范食品安全秩序,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有利于动员社会各界参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创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需求。

二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活动。提升区域经济的务实之举。餐饮服务业在繁荣经济、扩大就业、方便群众生活、满足消费需求、促进旅游发展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示范工程建设活动,推动餐饮服务业健康发展。能进一步促进企业优化升级,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全业态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群体,打造美食文化品牌,进而拉动餐饮服务消费,增强第三产业实力,提升区域经济。

三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活动。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是餐饮业多、小、散、低现象较为突出;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企业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还比较淡薄,执行制度不严格,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等等。开展工程创建活动,其目的就是以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法》不断强化餐饮服务监管,努力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工作格局。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示范工程建设

今年5月。完善工作措施,市食药监局、市商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的通知》各区县积极开展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示范工程建设活动。下一步各区县必须全力以赴,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行为,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做到三个确保。

一是确保各项措施到位。把示范工程建设活动与日常监管结合起来。进行分类治理。对不符合相关标准的餐饮单位,严把准入关的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大帮扶力度,主动指导,积极帮助业主改善经营条件,通过整改达到相关标准;对不愿整改的必须责令其停业整顿,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标准的或拒不整改的单位,要坚决以查处取缔,从根本上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二是确保餐饮安全水平。城区餐饮服务单位相对集中、消费量大、公众关注度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区县要把加强城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作为示范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严格整顿规范。要立足地方特色,抓住一两个重点、难点工作加以突破,有所创新,做出成效;要加强与教育部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门、旅游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学校示范食堂、建筑工地示范食堂、旅游景点餐饮示范店的建设工作。

三是确保破解餐饮监管难题。农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既是市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缺乏,又是难点。农村餐饮服务企业卫生条件差。健康检查少,农村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少,严重制约着农村食品安全。各区县要探索有效途径和办法,建立落实农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大对农村餐饮的指导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农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农村群众的饮食安全。

三、加强领导。确保示范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需要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参与。监管部门各负其责,需要在建设活动中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各项措施。

一要落实三方责任。首先是政府领导责任。各区县政府要落实机构。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各区县要加大财政经费投入,统一组织创建工作;对创建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为创建工作提供配套经费保障,促进创建工作又好又快的开展。其次是部门监管责任。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要切实完善和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食药监部门和商务部门要强化沟通协调,加强对餐饮服务企业的督促指导,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不断提高监管指导能力和水平。重点是企业主体责任。由于餐饮服务企业的特殊性,企业法人必须成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广大餐饮服务提供者一定要健全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坚决杜绝不合格食品。同时,餐饮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通过自律公约和承诺书等方式,引导和约束企业诚信经营,确保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二要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各区县大力宣传示范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营造浓厚的建设氛围,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示范工程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率。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通过食品安全“五进”活动,变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渴望为维护食品安全的自觉行动。

三要勇于探索实践。开展示范工程建设活动是一项新的工作。相互借鉴有益经验,也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工作。各区县创建活动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树立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实践中不断探索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方式方法,丰富工作内涵,提高监管能力。

餐饮服务业范文篇8

一、收费性质

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征收范围

县县城规划区

三、征收对象

县城区域内所有县级部门、国防驻军、州县属企事业单位、商贸业、餐饮服务业、娱乐厅、宾馆、招待所、理发店等商铺。

四、收费标准

(一)县城区域内所有县级部门、国防驻军、州县属企事业单位按职工工资花名册计算,每人每月收取垃圾清运服务费2.00元。

(二)商贸业每户每月收取15.00元。

(三)餐饮服务业、娱乐厅每户每月收取50.00元,大型餐饮服务业、娱乐厅每户每月收取100.00元。

(四)宾馆、招待所、旅店每户每月收取30.00元。

(五)理发等其他服务业每户每月收取15.00元。

五、执收单位

县城市管理局

六、计征方式

上门收取

七、使用范围

每年完成收费工作后,上交财政指定账户。

八、近三年收入情况

2017年、2018年、2019年共收入约28万元。

餐饮服务业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十八大报告中“确保食品安全”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抓手,进一步创新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方法,促进行业自律,提高餐饮单位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切实做到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推动全县餐饮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从今年五月份开始,力争到今年年底,全县大型以上(含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学校(含幼儿园)食堂100%建成“透明厨房”,并逐步将“透明厨房”推广到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打造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新监督平台,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从而使我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进一步减少,人民群众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放心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三、主要内容

(一)工作原则

按照先大后小,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分步实施。

(二)实施对象

全县所有提供餐饮服务的经营单位,包括各类学校食堂。

(三)透明厨房具体要求

1、食品原料采购透明。

餐饮服务单位按照《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采购食品原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相关内容的电子档案,通过网络上传到监控中心网络平台,从而动态监管食品原料的安全情况。

2、食品加工过程透明。

(1)安装监控。在餐饮服务单位的粗加工间、切配间、烹饪间、餐饮具清洗消毒间、面点间、备餐间、冷菜间(刺生间、水果拼盘间、裱花间)、食品仓库等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安装视频监控探头。学校食堂可以连接到校门口或餐厅的显示屏上,其他餐饮服务单位连接到大厅或包房显示屏上,并根据需要随时切换镜头,了解厨房内部实时情况。通过固定网络传输,将视频信号连接到市食品药品监控中心网络平台,实现餐饮服务单位食品生产加工全程实时在线监管,同时通过存储录像来查阅过往食品生产加工情况,实现错时监管。

(2)安装透明玻璃墙。餐饮服务单位可根据自身条件在生产加工场所对外的一面墙或离地1.1m以上安装透明玻璃隔断。

(3)设立厨房“开放日”,实行“阳光公示”。以走进“透明厨房”为主题开展“厨房开放日”活动。餐饮单位和各类学校食堂都可以自行决定“厨房开放日”日期,但须将日期和注意事项等提前对外公示,积极邀请消费者、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家长在“厨房开放日”参观、评议厨房。餐饮单位需认真记录消费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化建议要及时整改落实,并将整改情况报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对不设立“厨房开放日”的餐饮单位,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将加强监督检查,发现违规违法问题,依法查处。

(四)设备投入

餐饮服务单位在线监管工作所需设备主要由餐饮服务单位前端网络摄像探头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监控中心网络平台组成。具体方案另行下发。

(五)实施步骤

1、动员阶段(2013年5月)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召开全县大型以上(含大型)餐饮服务单位主要负责人、各类学校(含幼儿园)负责人的“透明厨房”动员会,部署具体工作。

2、实施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

在全县大型以上(含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各类学校(含幼儿园)食堂率先安装终端视频探头等设备,确定餐饮单位内部探头安装的位置和数量。2013年12月底完成以上所有餐饮单位的终端网络探头设备安装,同时完成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监控中心网络平台建设,启动餐饮服务单位在线监管工作。

3、全面推广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

全县范围内所有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店安装相关设备,纳入在线监管,并把此项工作作为餐饮服务许可和量化分级的一项基本要求,使餐饮服务单位在线监管工作进入常态化。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所)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开展“透明厨房”活动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将其作为2013年加强和创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措施加以推进。相关科室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保证“透明厨房”活动的顺利开展。要积极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确保“透明厨房”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餐饮服务业范文篇10

一、活动主题

以“尚廉节俭”为主题,以县城大中型饭店和廉政文化旅游环线特色饭店为载体,开展“廉政文化进饭店”活动,大力倡导“节俭用餐、文明用餐”,引导消费者树立健康理性餐饮消费理念,由“爱面子”向“重实惠”转变,由“讲排场”向“求健康”转变,由“畸形消费”向“绿色消费”转变,着力营造“尚廉节俭”的餐饮消费环境。

二、活动主体

县食药监局

三、活动内容

(一)“廉政文化进饭店”的表现形式

1.在餐饮企业显眼位置及包间内张贴、悬挂内容高雅,寓意高洁的廉政字画。

2.以餐饮服务企业提供的菜单、餐盘(碗)、筷套、椅套、衣套等为载体,套印提倡节俭、反对浪费简洁提示语,同时在每张餐桌放置一个“倡导节约、合理点餐”温馨提示牌。

3.在餐厅播放高雅的廉政轻音乐,营造轻松、简单的用餐氛围。

4.在包间设置及命名上融入廉政文化元素。

5.在提供的菜品命名、装饰上搭配寓意清廉的装饰。

6.餐饮服务企业提供的菜单,要标明菜品价格、分量,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推行半份菜、大小份菜等,部分菜品(如糕点)可以根据就餐人数合理调配个(份)数。

7.规范服务人员的服务行为,强化服务员的节俭意识,引导消费者合理点菜,根据顾客的人数、口味等,善意提醒顾客点配营养健康、经济实惠的菜品。

8.引导消费者树立节俭意识,消费不讲排场,不比阔气,推行“光盘”行动,吃多少点多少,尽量不剩菜、不剩饭。餐后主动提醒顾客打包,对于“光盘”和打包的客人,在买单时用“代金券”等形式给予适度优惠。

9.选择2-3家具备条件的餐饮服务单位建设“透明厨房”。

(二)“廉政文化进饭店”表现方式的搭配

凡开展“廉政文化进饭店”活动的餐饮服务单位,必须选择合理的搭配方式,不能采取单一的、牵强的表现形式,应采取3+X的搭配方式进行(3是指“廉政文化进饭店”表现形式的2、7、8项,X是指餐饮服务单位根据自身特点从“廉政文化进饭店”表现形式的其它项中自主选择不低于3项的表现形式)。

四、活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5月底前,制定、完善廉政文化进饭店实施方案,组织现场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全面启动“廉政文化进饭店”活动。

(二)试点推进阶段。确定5家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各试点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落实活动开展各项工作,2014年5月底前全面完成。6月下旬,县食药监局将对试点餐饮服务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估。

(三)面上推广阶段。在总结试点推行经验的基础上,宣传引导城区的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全面开展“廉政文化进饭店”活动。

五、活动保障

(一)强化领导。把“廉政文化进饭店”活动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去安排、部署、落实。成立“廉政文化进饭店”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强化业务指导,强力推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