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留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5:32:30

残留范文篇1

农药残留(Pesticideresidues),是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谷物、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中以及土壤和水体中的现象。农药残留问题是随着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而产生的。目前使用的农药,有些在较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成为无害物质,而一些有机氯类农药却难以降解,是残留性强的农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会直接危及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肝、肾等重要器官。同时残留农药在人体内蓄积,超过一定量度后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由于农药残留对人类和生物危害很大,各国对农药的施用都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容许量作了规定。

二、蔬菜农药残留标准

目前,我国与蔬菜有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35项,涉及农药残留指标58项,农药52种,名称如下:对硫磷、马拉硫磷、甲胺磷、甲拌磷、久效磷、氧化乐果、克百威、涕灭威、六六六、敌敌畏、DDT、乐果、杀螟硫磷、倍硫磷、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二嗪磷、喹硫磷、敌百虫、亚胺硫磷、毒死蜱、抗蚜威、甲萘威、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顺式氰戊菊酯、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氟胺氰菊酯、三唑酮、多菌灵、百菌清、睡嗓酮、五氯硝基苯、除虫脲、灭幼脲、双甲脒、敌菌灵、异菌脲、代森锰锌、灭多威、克螨特、腐霉利、乙烯菌核利、甲霜灵、伏杀硫磷、2、4D。

三、蔬菜农药残留的危害

目前我国农药年用量为80-100万吨,居世界首位。其中剧毒的有机磷类农药年使用量约占70%,毫克级的有机磷类农药即可致人畜于死地。当农药残留在人体中达到一定的数量,不为人体所分解时,将无法避免地发生各种病变。急性中毒,导致死亡、终身残疾。亚急性中毒:致癌、致畸(畸胎和畸形儿)和致基因突变(损伤生物的遗传物质,导致不可逆诱变的作用),损害人体的重要脏器。慢性中毒,农药残留更为可怕的是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慢性中毒。慢性中毒作用包括神经、生理、生化、血液、免疫和病理等方面。危及青少年、儿童成长发育,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导致神经系统失调,破坏人体器官生理功能,内分泌紊乱,引起妇女经血失调及面部生出各种斑痕。引发中老年人各种疾病。

四、减轻蔬菜农药残留危害的方法

农药残留有两种形式,一是附着在蔬菜、水果的表面;一种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农药直接进入蔬菜、水果的根茎叶中。以下几种方法能有效去除蔬菜农药残留:

1、浸泡水洗法

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为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它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基础方法。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

2、臭氧降解法

臭氧处理是现在应用较多的一种降解农药的手段。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水中有极强的氧化分解能力,臭氧在水中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单原子氧(O)和羟基(OH•),瞬问可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质。它可选择性的与化合物中杂原子发生反应,主要使农药分子化学键断裂,生成小分子产物挥发或溶于水中。由于大部分农药本身含有杂原子,所以容易被臭氧降解。它不仅能够破坏马拉硫磷、乐果等有机物分子结构中的烯炔、炔烃等碳链,而且对其基团有着强烈的氧化作用。这种打断连接键和基团氧化的双重作用使得上述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彻底改变,从而起到解毒、降解农药残留的作用。

3、碱水浸泡法

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次方法是有效的去除农药污染的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将表面物污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毫升水中加入碱面5-10克)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4、有机磷降解酶

有机磷降解酶可与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表面残留的农药发生化学反应,能破坏剧毒成分的结构,使剧毒农药瞬间变为无毒、可溶于水的小分子,以达到果蔬的迅速脱毒,这种降解酶做成的洗涤液对环境不会有二次污染。使用发酵液和不同的酶制剂能有效去除农作物表面的农药残留污染,而且酶促反应速度快,专一性高,酶与底物作用不需要摄入机制。

上述几种化学方法都可以有效去除果蔬农药残留,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对象和范围,我们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以达到去除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伟,高晓娟.蔬菜农药残留污染及预防控制对策.食品与药品,2005年。

[2]谢惠波,李仕护.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及去除方法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5[5]。

[3]宗荣芬,梅建新,刘文卫.去除蔬果中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职业与健康,2004。

残留范文篇2

关键词:养猪业;兽药残留;危害

1养殖生产中常用的兽药

1.1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是一种白色粉末,如果在稳定的酸性环境中,胃肠道吸收率能够达到90%。阿莫西林的主要优点是杀菌性强,是现阶段比较常用的口服半合成青霉素之一。阿莫西林制剂有胶囊、颗粒剂、分散片等,其主要应用于猪的细菌性感染比较重要的抗菌类药物。1.2加米霉素。加米霉素具有吸收快、起效快、残留低和安全性高的优点,使用一次就能达到预防或者是治疗的目的,在兽医临床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并且逐渐开始在我国养殖业中广泛使用。1.3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是一种养殖业中比较常用的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感染,抗菌活性比较强。1.4四环素。四环素主要在20世纪中期广泛应用于养猪业中,对治疗因为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引起的感染具有很强的作用。

2兽药残留的原因

2.1不正确用药。一些养猪场不能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或者是结合自身的经验随意用药,造成不良的治疗后果。此外,一些养殖户违规使用人用抗菌药,滥用药物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同时猪体内还残留大量的药物。2.2违禁药物。违禁药物就是国家规定不准使用的药物,一些养殖户在经济利益的驱使或者因缺乏科学知识使用违禁的药物,这些药物不仅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威胁生态环境。2.3猪只个体待遇的差异。不同的猪只对药物的代谢有很大的差异。现阶段,我国一些地区的养殖户对用药知识掌握不是很好,不能科学的用药,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组织内部机体的代谢紊乱,造成对抗生素的代谢能力就下降。

3兽药残留的危害

3.1毒性作用。猪只如果一次性摄入大量的抗生素,很容易导致抗生素的积累,大量的残留会出现中毒反应。医学界已经证明,畜牧产品中的抗生素、激素的滥用与人类常见的癌症和性早熟都有密切的关系。此外,滥用抗生素药物还能影响人体正常激素水平和功能,儿童可能产生肥胖或者早熟的生理现象。3.2过敏反应很多药物,如青霉素。类很容易引起人群的过敏反应,严重的话将导致休克。猪只在使用青霉素药物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为此,使用该类药物之前需要对猪只的过敏源进行检查。3.3对环境的影响。有些猪对兽药不能完全的吸收,通过代谢作用会排出体外,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和空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3.4对畜牧业的影响。长期使用兽药会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如果长期使用抗生素的话会导致猪只的免疫力下降。因为猪的养殖时间比较长,在养殖程中一定会出现疾病,一旦患病,很多养殖户的首选方案就是用药。如果不能按照用药说明进行科学用药,会影响动物的健康,也会影响猪只疫苗接种效果,对我国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有严重的影响。

4兽药残留的防控措施

残留范文篇3

1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SFE)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fluid,SCF)是指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非凝缩性的高密度流体。这种流体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兼具二者的优点。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是指应用处于超临界状态的流体为溶剂对样品中待测组分的萃取办法。Lehotay等[2]初次报道了应用SFE技术检测蔬菜中五氯硝基苯残留,样品无需进一步净化即可经过气质联机(GC-MS)检测。随后Lehotay等再次运用SFE,GC-MS检测了蔬菜、水果中46种农药残留,除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外,其他农药的回收率都在80%以上。为进步SFE的萃取效果,常在超临界流体CO2中参加少量的极性溶剂。Rhan经过在洋葱、胡萝卜前处置过程中参加甲醇,有效地进步了被检农药的回收率。刘瑜等[3]应用此技术对苹果中5种氨基甲酸酯农药停止检测,其结果支持了这一观念。SFE技术的优点是可停止选择性萃取,萃取物不会改动其原来的性质,萃取过程简单易于调理;缺陷是萃取安装较昂贵,不适于剖析水样和极性较强的物。

2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SPME)

固相微萃取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Pawliszyn和Arhturhe教授提出的,它是在固相萃取技术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一种兼样品制备的前处置技术。SPME的原理是应用待测物在基体和萃取相之间的非均相均衡,使待测组分扩散吸附到石英纤维外表的固定相涂层,待吸附均衡后,再以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别离和测定待测组分。SPME技术具有烦琐、快捷、无需萃取溶剂的特性,十分适用于挥发或半挥发农药残留剖析。影响固相微萃取结果的要素包括萃取头类型、萃取时间、离子强度、解吸附温度和解吸附时间等。陈伟琪等应用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萃取头浸入匀浆液的萃取方式,由GC-FPD测定了茼蒿中的甲拌磷等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讨论了搅拌速度、离子强度、均衡时间等影响要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Lambropoulou等采用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萃取头、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式,用GC-MS办法测定了草莓和樱桃中的乙硫磷、对硫磷、倍硫磷等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Sakamoto等开展了一种采用85μm聚丙烯酸酯萃取头、顶空-固相微萃取测定水中的158种农药残留量的GC-MS办法,讨论了不同品种萃取头、盐浓度、pH值和萃取温度等参数的影响。固相微萃取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快速,价廉适用,适用于现场检测;缺陷是因固定相吸附容量有限,定量结果误差相对较大,主要用于定量测定。

3微波辅助萃取技术(MicrowaveAidedExtraction,MAE)

微波辅助萃取是1986年匈牙利学者Ganzler等人经过应用微波能萃取土壤、食品、饲料等固体物中的有机物,提出一种新的少溶剂样品前处置办法。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是对样品停止微波加热,应用极性分子可疾速吸收微波能量的特性来加热一些具有极性的溶剂,到达萃取样品中含目的化合物,别离杂质的目的。Akhtar等[6]先用MAE法从精饲料中萃取出盐霉素,然后用HPLC法测定其浓度。Hummert等用MAE法萃取后用GC-ECD测定了海洋哺乳动物脂肪组织中的有机氯化合物,经该办法与索氏提取办法萃取的样品中类酯的含量类似。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优点是快速节能、俭省溶剂、污染小;缺陷是不易自动化,且普通仅用于有机氯类农药的提取。

4凝胶浸透色谱(gelpermeationchromatography,GPC)

凝胶浸透色谱技术是依据溶质(被别离物质)分子量的不同,经过具有分子筛性质的固定相(凝胶),使物质到达别离。凝胶浸透色谱法最初主要用来别离蛋白质,但随着适用于非水溶剂别离的凝胶类型的增加,凝胶浸透技术应用于农药残留量净化得以开展。Balinova采用GPC提纯步骤,用HPLC检测了5种GC无法检测的农药(杀虫隆、氟虫脲、四螨嗪、噻螨酮、除虫脲),办法灵活度高,精确度及精细度好,数据线性范围宽(2~40ng),可以很好地别离共萃取基质。该办法的操作难度相对较高,初学者不易控制。

5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atrixsolid-phasedispersionextr-action,MSPD)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由Barker于1989年初次提出。这项技术的优点是不需求停止组织匀浆、沉淀、离心、pH调理和样品转移等操作。MSPD的原理是将C18等固相萃取吸附剂与固体、半固体或黏性的样品一同研磨,得到半干状态的混合物并将其作为填料装柱,然后用不同的溶液淋洗柱子,将各种待测物洗脱下来。MSPD多应用于从动物组织、蔬菜、水果中别离药品、除草剂、杀虫剂和其他污染物,BARBERSA和王运浩等以为影响MSPD效果的要素包括吸附剂的粒径、键合相的性质、样品基质的性质以及基质的修饰、淋洗剂的性质以及参加的次第等。Kristenson等开展了一种烦琐快速的MSPD/GC-MS办法测定水果中的氯菊酯和倍硫磷、马拉硫磷等1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选择C8作为吸附剂,每次剖析仅需25mg样品和100μL溶剂;Pico等应用C18做分散吸附剂、硅胶柱净化、GC-NPD和GC-ECD测定的办法检测了水果和蔬菜中的克菌丹、灭菌丹等8种杀菌剂;Morzycka树立了一种烦琐的多残留剖析的MSPD/GC-NPD办法测定蜂蜜中的乙硫磷、毒死蜱等12种农药的残留量,采用Florisil和硅胶作分散吸附剂,氧化铝和硅胶作为净化吸附剂,到达了较好的净化效果和良好的回收率。该办法仅适用于一类化合物的别离。

6固相萃取(SolidPhaseExtraction,SPE)

固相萃取(SPE)是应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的化合物吸附,与样品的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别离,然后再用洗脱液洗脱或加热解吸附,到达别离和富集目的化合物的目的。与液/液萃取相比,固相萃取有很多优点:固相萃取不需求大量互不相溶的溶剂,处置过程中不会产生乳化现象;采用高效、高选择性的吸附剂(固定相),能显著减少溶剂的用量,简化样品的预处置过程,同时所需费用也有所减少。普通来说,固相萃取所需时间为液/液萃取的1/2,而费用为液/液萃取的1/5。固相萃取本质上是一种液相色谱别离,其主要别离形式也与液相色谱相同,可分为正相(吸附剂极性大于洗脱液极性)、反相(吸附剂极性小于洗脱液极性),离子交流和吸附。目前,用于HPLC的填料简直均可用于SPE。但SPE柱的填料粒径大于HPLC填料,SPE柱效会远低于HPLC色谱柱。因而,该办法适于别离保存性质差异很大的化合物,主要用于处置样品。

残留范文篇4

一、农药残留超标蔬菜销毁的范围

市区范围内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鲜物流配送中心和大型连锁超市等单位(以下统称蔬菜经营单位)经营的农药残留超标的各类蔬菜。

二、农药残留超标蔬菜的检测和销毁处理

蔬菜经营单位及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和《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依照法定程序对蔬菜进行检测。经检测,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由蔬菜经营单位在工商、农业、质监等有法定职权的部门监督下就地封存,并进行销毁。

三、对被销毁的农药残留超标蔬菜供货商的补偿

对被销毁的农药残留超标蔬菜,由市贸易办根据市区当日同品种蔬菜的市场销售价格确定平均价格,并按平均价格40%的标准给予蔬菜供货商补偿。具体操作程序是:农药残留超标蔬菜销毁后,由蔬菜经营单位凭工商、农业、质监等部门依法出具的销毁证明到市贸易办领取补偿费,并于7个工作日内兑现给供货商。补偿费由市贸易办先行垫付给蔬菜经营单位,年终市财政统一核实拨付给市贸易办。补偿费从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中列支。

四、检测设备投资和检测费用

蔬菜经营单位按照有关要求设立蔬菜检测点,其检测设备投资由市政府和蔬菜经营单位各负担50%,日常检测费用由市政府全额补偿。

残留范文篇5

关键词:渝东南地区;食用农产品;兽药残留;现状分析

农产品中最重要、最常见的污染物[1]。近年来,兽药残留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层出不穷,兽药残留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2]。兽药残留不仅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增加细菌的耐药性、影响生态环境,还能通过环境及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危害人体健康[3-4]。因此,了解渝东南地区食题,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有利于减少和控制兽药残留的发生,为渝东南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

2017—2020年期间,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渝东南地区市售畜禽肉、水产品、鲜蛋共4080批次样品进行监1.2检验项目及标准各检测项目的检验标准及判定标准均为国家标准,部分检验项目的检验标准及判定标准见表1。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所有检测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为合格产品,检测项目有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2结果与分析

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抽检的4080批次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合格4021批次,合格率98.55%,可见2017—2020年渝东南地区市售畜禽肉、水产品、鲜蛋整体质量状况良好,不合格59批次,不合格率为1.45%,涉及的不合格检验项目包括:氟苯尼考、呋喃西林代谢物、呋喃唑酮代谢物、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孔雀石绿、五氯酚酸钠、甲氧苄啶、磺胺类(总量)、多西环素和克伦特罗,部分不合格产品同时检出多个不合格项目。

2.1恩诺沙星

恩诺沙星不合格20批次,不合格率为0.49%,其中水产品不合格14批次,鸡肉不合格3批次,猪肉不合格2批次,鸡蛋不合格1批次。国家标准规定,恩诺沙星在水产品、猪肉、鸡肉中应≤100μg/kg,在鸡蛋中不得检出。恩诺沙星为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动物专属用药,用于动物皮肤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食用恩诺沙星超标的农产品后,会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肝损害、胃肠不适等症状,还可能使人体产生耐药性。

2.2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不合格6批次,不合格率为0.15%,其中淡水鱼不合格4批次,猪肉不合格2批次。国家标准规定,氧氟沙星在动物源食品中不得检出。氧氟沙星为人工合成的抗菌谱广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曾被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细菌性疾病。食用检出氧氟沙星的产品后,可能引起肾肝损害、胃肠损害等。

2.3孔雀石绿

孔雀石绿不合格13批次,不合格率为0.32%,不合格产品均为水产品。国家标准规定,孔雀石绿为禁用物质,在水产品中不得检出。孔雀石绿为人工合成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有毒,既作染料,也作杀菌的药物。食用检出孔雀石绿的水产品,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

2.4呋喃西林代谢物、呋喃唑酮代谢物

呋喃唑酮代谢物不合格5批次,不合格率为0.12%,其中禽肉及禽副产品不合格3批次,水产品2批次。呋喃西林代谢物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率为0.07%,其中水产品2批次,畜副产品不合格1批次。国家标准规定,硝基呋喃类物质均为禁用兽药,在动物源食品中不得检出。硝基呋喃类物质曾被用于治疗畜禽及水产品由大肠杆菌、沙门菌引起的疾病,能迅速在动物体内代谢,因此可通过测定其代谢物的含量来反映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留状况。食用检出硝基呋喃代谢物的产品后,可引起胃肠道不适、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肝损害等病症,有致癌、致畸胎的危害。

2.5氟苯尼考

氟苯尼考不合格10批次,不合格率为0.25%,不合格产品均为鲜蛋。国家标准规定,氟苯尼考在产蛋期的家禽中禁用,在鲜蛋中不得检出。氟苯尼考为人工合成的动物专用抗菌药,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鸡、猪、鱼的细菌性疾病。

2.6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总量)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率为0.05%,不合格产品为猪肉和猪腰,其中,不合格的猪肉同时检出甲氧苄啶超标。甲氧苄啶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率为0.025%。国家标准规定,磺胺类(总量)在猪肉和猪腰中应≤100μg/kg,甲氧苄啶在猪肉中应≤50μg/kg。磺胺类药物为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甲氧苄啶与磺胺类药物同时使用被称为“磺胺增效剂”。长期食用磺胺类药物超标的产品,会危害人体健康,引起恶心呕吐、肝肾损害等症状。

2.7五氯酚酸钠

五氯酚酸钠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率为0.05%,不合格产品为毛肚和牙梗。国家标准规定,五氯酚酸钠为禁用物质,在动物源食品中不得检出。五氯酚酸钠为杀菌剂和除草剂。长期食用检出五氯酚酸钠的产品,可能造成人体肝肾损害、中枢神经损害。

2.8多西环素

多西环素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率为0.025%,不合格产品为猪肉。国家标准规定,多西环素在猪肉中≤100μg/kg。多西环素为四环素类药物,用于治疗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感染。长期食用多西环素超标的产品,会引起胃肠道受损、肝肾受损、恶心等症状。

2.9克伦特罗

克伦特罗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率为0.025%,不合格产品为牛肝。β-受体激动剂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在动物源性食品中不得检出。克伦特罗又名瘦肉精,是一种β-受体激动剂,能起到促进动物生长、加速脂肪转化和分解及提高瘦肉率的效果。克伦特罗能残留在动物组织中,在内脏器官中残留更明显。食用检出克伦特罗的产品,会引起心慌、肌肉振颤、乏力、皮肤过敏性红色丘疹等症状,特别是对患有心脏病、甲亢、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危害更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5]。

3讨论

3.1原因分析

造成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是:①养殖户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而非法使用、滥用抗菌药物;②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违规对生病的动物加大用药量,不遵守休药期规定,导致食用农产品上市销售时的兽残留量超标;③为了使产品更易吸引消费者的眼球,非法使用瘦肉精,提高瘦肉率;④在饲料中非法添加违禁药物造成食品源头的污染;⑤监管部门把关不严;⑥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够。3.2预防措施加强养殖户科学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通过科学技术进行养殖,不依靠饲料中的非法添加物质,在养殖过程中科学使用药量、遵守休药期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①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市场监督抽检力度,改进检验方法;②针对不同样品的特点加大力度检测高风险项目;③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④对问题食品批次通过多渠道通报;⑤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加强宣传和培训,增强养殖户和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4结论

本文通过对渝东南地区市售畜禽肉、水产品、鲜蛋中兽药残留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为该地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渝东南地区市售畜禽肉、水产品、鲜蛋整体质量状况良好,但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兽药残留污染。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防止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确保人们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德炎.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浙江畜牧兽医,2009,34(2):14-15.

[2]候太慧,李继明,刘瑞,等.兽药残留对养猪业的危害[J].中国猪业,2010,5(9):11-13.

[3]李银生,曾振灵.兽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J].中国禽业导刊,2002,(5):9-10.

[4]王俊菊,史艳艳,侯慧文.我国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动物保健,2021,23(3):5-7.

残留范文篇6

1.1常用样品前处理技术

1.1.1溶剂萃取(LLE)液体样品最常用的萃取技术之一是溶剂萃取,利用样品中不同组分分配在两种不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的目的,通常又叫做液—液萃取。根据基质的不同,可分为液—液萃取、液—固萃取和液—气萃取(溶液吸收)。现在的液—液萃取技术已经发展到连续萃取和逆流萃取,有利于处理含有低分配系数物质的样品;微萃取技术有利于提高灵敏度和减少溶剂用量;萃取小柱技术模仿了传统的液—液萃取技术,而且使样品收集变得非常容易,同时避免了样品乳化问题;在线萃取和自动液—液萃取等方式能够减小人为误差,有利于处理大体积样品[4]。

1.1.2固相萃取(SPE)固相萃取就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使其与样品的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分离,然后再用洗脱液洗脱或加热解吸附,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与液——液萃取等传统方法相比,固相萃取具有如下优点:①高的回收率和富集倍数。②使用的高纯有毒有机溶剂量很少,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分离富集方法。③无相分离操作,易于收集分析物组分,能处理小体积试样。④操作简便、快速、易于实现自动化。应用固相萃取可以分析食品中有效成分或有害成分,以及环保水样中各种污染物等[5]。

1.1.3固相微萃取(SPME)固相微萃取技术是在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液——液萃取或固相萃取相比,具有操作时间短、样品量少、无需萃取溶剂、适于分析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物质、重现性好等优点。影响固相微萃取灵敏度的因素很多,但萃取头涂层种类和厚度最为关键。SPME在食品与生物样品上应用日趋增加,如酱油中氯丙醇的检测和血液中有机氯化合物的检测等[5]。

1.1.4顶空技术(HS)样品中痕量高挥发性物质的分析测定可使用气体萃取即顶空技术。顶空技术可分为静态顶空和动态顶空,它们具有如下特点:①操作简便,只需将样品填充到顶空瓶中,再密封保存直至色谱分析;②可自动化,已有不少气相色谱生产商能够提供集成化的气相色谱顶空进样器;③可变因素多,静态顶空只需确定顶空瓶中样品的平衡时间和温度,而动态顶空还需确定捕集阱中吸附剂的种类和填充量;④动态项空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出限可达10~12水平。顶空技术与色谱联用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可靠和有效的分析测定技术,已成为很多国家及组织的标准方法[6]。

1.1.5膜萃取技术(ME)膜萃取是一种基于非孔膜进行分离富集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膜萃取主要有支载液体膜萃取、连续流动膜萃取、微孔膜液——液萃取、聚合物膜萃取等几种模式。膜萃取的优点主要是高富集倍数、净化效率高、有机溶剂用量少、成本低以及易于与分析仪器在线联用等。膜萃取技术被认为是选择性最高及处理后最“干净"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溶剂用量方面,聚合物膜萃取技术可不用溶剂,而支载液体膜萃取技术中用于液膜的高沸点有机溶剂的量则可以忽略。在连续流动膜萃取和微孔膜液——液萃取中虽然使用有机相,但只需要体积较小的常规有机溶剂[6]。

1.2其他前处理技术

1.2.1微波萃取技术(SAE)微波萃取技术是一种萃取速度快、试剂用量少、回收率高、灵敏以及易于自动控制的前处理技术。它利用微波加热的特性对物料中目标成分进行选择性萃取。微波萃取是将样品放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样品杯中,加入萃取溶剂后将样品杯放入密封好、耐高压又不吸收微波能量的萃取罐中。由于萃取罐是密封的,当萃取溶剂加热时,由于萃取溶剂的挥发使罐内压力增加。压力的增加使得萃取溶剂的沸点也大大增加,这样就提高了萃取温度。同时,由于密封,萃取溶剂不会损失,也就减少了萃取溶剂的用量。微波加热过程中萃取温度的提高大大提高了萃取效率[7]。

1.2.2超临界流体萃取(SFE)超临界流体萃取是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从各种组分复杂的样品中,把所需要的组分分离提取出来的一种分离提取技术。由于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与液体接近,粘度则只略高于气体,而表面张力又很小,汇集了气体和液体的优点,可使萃取过程在高效、快速和相对经济的条件下完成。常用的萃取溶剂为二氧化碳,由于其本身无毒,也不会像有机溶剂萃取那样导致毒性溶剂残留,可以说是一项比较理想的、清洁的样品前处理技术。通常采用二氧化碳作为SFE流体,萃取非极性和中等极性的物质。对于样品分子含有羟基或羧基等极性基团,需要在二氧化碳中加入适量的极性溶剂,以提高流体的极性,或采用极性的超临界流体,如氨等。用二氧化碳为流体时,操作温度低,有利于热不稳定化合物的萃取,同时,流体中不含氧,避免了组分的氧化[7]。

1.2.3衍生化技术(derivatization)衍生化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样品中难于分析检测的目标化合物定量转化成另一易于分析检测的化合物,通过后者的分析检测对可疑目标化合物进行定性和/或定量分析。衍生化的目的有以下几点:①将一些不适合某种分析技术的化合物转化成可以用该技术的衍生物;②提高检测灵敏度;③改变化合物的性能,改善灵敏度;④有助于化合物结构的鉴定[7]。

2结束语

我国农药残留分析普遍应用的还是萃取分离技术、索氏抽提、振荡提取和超声波等传统技术,样品需要量大、萃取时间长、有机溶剂量消耗大,导致大量有毒废弃有机溶剂的产生,无法满足快速、准确的分析要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际上针对传统萃取技术的不足,发展起来的固相萃取(SPE)、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和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技术,国内对此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正逐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孙静,刘耀,封世珍等.固相萃取法提取净化生物检材中三类农药的实验研究[J].环境化学.1995.14(3):221-225.

[2]李青等.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食中的五氯硝基苯[J].中国公共卫生.1996.12(4):168—169.

[3]许建华.应用固相萃取富集环境空气中痕量有机化合物[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7.9(6):14—16.

[4]王大宁,董益阳,邹明强.农药残留检测与监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82—186.

[5]默涛,陈鹤鑫,陆贻通.农药残留量分析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97-299.

[6]张志恒.农药残留检测与质量控制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56-159.

[7]朱国念.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15-220.

残留范文篇7

关键词:核果类水果;农药;限量;现状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是食品农药残留评价与监管的重要依据,在保障果品安全消费、顺畅出口和阻止农药残留不合格果品进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核果类果树是我国落叶果树栽培的重要种类,对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满足对果品多样化的要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其他农作物一样,核果类果树在生长过程中为防治病虫害不可避免地使用农药,农药残留是影响核果类水果质量安全的主要危害因子之一[3-4],因而核果类水果相关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如何值得分析研究[5-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9)[7]是我国目前唯一现行有效的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其针对核果类水果规定的农药种类及具体限量等均较之前版本变化较大,但具体情况目前还未见有关报道。本文以GB2763—2019限量数据为基础,整理出核果类水果中规定的具体农药ADI值(每日允许摄入量)及其具体限量值,详细分析了核果类水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现状,对于科学指导生产中安全用药、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核果类水果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主要变化

通过整合与完善,代替标准GB2763—2016[8]和GB2763.1—2018[9],2019年8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颁布了GB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并于2020年2月15日正式实施,对我国356种(类)食品规定了2,4-滴等483种农药7107项残留限量标准,在涵盖的农药残留限量数量上首次超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志着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制定迈上了新台阶。其中对果品规定了264种农药2045项MRL,核果类水果遵照执行。相比改版前,GB2763—2019对核果类水果规定最大残留限量的农药新增40种,最大残留限量数增加108项,具体新增农药、用途及制定最大残留限量指标的树种见表1。新增的40种农药中,包括百菌清、吡噻菌胺、丙环唑、代森铵等杀菌剂有18种,阿维菌素、吡虫啉等杀虫剂有15种,苯嘧磺草胺、草铵膦等除草剂有5种,螺螨酯和唑螨酯杀螨剂2种。增加的108项最大残留限量中,包括新增的40种农药制定的79项最大残留限量,以及已有限量农药对不同树种增加的限量,另外GB2763—2019在对核果类水果规定最大残留限量时,把溴氰菊酯等个别农药对核果类水果统一制定的限量修改为分别对桃、油桃、杏、枣(鲜)、李、樱桃、青梅的限量等,这里不再赘述。从表1可以看出,吡噻菌胺、二氰蒽醌、氟吡菌酰胺等10余种新增农药没有测定方法,这就导致部分农药虽然规定了限量标准,却没有检测方法标准,使得这些农药不能统一检测依据,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判定,有待于加强农药检测技术标准的完善。

2我国核果类水果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现状

GB2763—2019规定核果类水果主要包括桃、油桃、杏、枣(鲜)、李、樱桃、青梅等,要求全果(去柄和果核)测定,残留量计算时计入果核重量。该标准对核果类水果规定了144种农药286项最大残留限量,其中临时限量57项,再残留限量9项。从表2可以看出,286项最大残留限量中,有79项是对核果类水果大类规定的,对单个树种规定207项,占总限量数的72.4%,其中对桃(50项)和樱桃(44项)规定最多,其次为油桃(33项)、李(33项)、鲜枣(21项)和杏(21项),青梅最少,仅5项。按照农药用途来分,286项最大残留限量中,杀虫剂(133项)和杀菌剂(119项)最多,其次为杀螨剂(20项)和除草剂(11项),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杀螨剂、杀线虫剂各1项。

3核果类水果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清单

3.1杀菌剂类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从表3可以看出,核果类水果中有45种杀菌剂类农药共制定了119项最大残留限量。119项最大残留限量中,对核果类水果大类统一规定9项,针对单个树种规定110项,占杀菌剂类总限量数的92.4%。其中桃、樱桃各规定27项,油桃和李分别规定17项和15项,其余树种规定较少。3.2杀虫剂类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从表4可以看出,核果类水果中有79种杀虫剂类农药共制定了133项最大残留限量。133项最大残留限量中,对核果类水果大类统一规定55项,针对单个树种规定78项,占杀虫剂类总限量数的58.6%。其中桃规定20项,油桃和李各规定15项,樱桃规定12项,其余树种规定较少。3.3除草剂类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从表5可以看出,核果类水果中有10种除草剂类农药共制定了11项最大残留限量。对核果类水果大类统一规定9项,针对单个树种规定有2项。3.4杀螨剂类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从表6可以看出,核果类水果中有8种杀螨剂类农药共制定了20项最大残留限量。对核果类水果大类统一规定限量4项,针对单个树种规定限量16项,占杀虫剂类总限量数的80.0%。3.5其他种类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从表7可以看出,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对樱桃制定了10mg/kg的最大残留限量,杀线虫剂灭线磷、杀虫/杀螨剂内吸磷分别对核果类水果统一制定了0.02mg/kg的最大残留限量。

4小结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9)对核果类水果规定了包括艾氏剂等9种持久性农药在内的144种农药、286项最大残留限量,其中临时限量57项,再残留限量9项。相比改版前,核果类水果中规定农药增加40种,最大残留限量增加108项。对具体树种规定的限量标准数量占一定优势,如对桃、樱桃等单个树种规定最大残留限量207项,占核果类水果总限量数的72.4%。吡噻菌胺、二氰蒽醌等部分新增农药没有测定方法,使得这些农药不能统一检测依据,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判定,有待于加强农药检测技术标准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庞荣丽,成昕,谢汉忠,等.我国水果质量安全标准现状分析.果树学报,2016,33(5):612-623.

[2]聂继云,匡立学,沈友明.我国果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沿革与现状.中国果树,2019(3):107-109.

[3]庞荣丽,王书言,王瑞萍,等.同位素技术在水果及制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果树学报,2018,35(6):747-759.

[4]庞荣丽,乔成奎,王瑞萍,等.猕猴桃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果树学报,2019,36(9):1194-1203.

[5]聂继云.我国果品农药残留限量新变化.中国果树,2017(3):96-100.

[6]聂继云,毋永龙,李静,等.我国水果农药残留限量新变化及其解析.中国果树,2013(5):80-83.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9).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8.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6).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12.

残留范文篇8

(一)农药残留管理制度基本健全

我国食品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管理主要依据是200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2009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第21条规定“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药行政部门制定。”根据法律赋予的职责,2009年,我国卫生部(现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同)与农业部联合印发了《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标准管理问题协商意见》。按照协商意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设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专业工作组负责食品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标准、检测方法与规程的审查。农业部负责农药和兽药残留专业工作组的组建及日常管理工作。在农药残留标准的工作程序上,由农业部提出标准计划,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计划统一。农业部负责食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及检测方法与规程的计划、立项、起草、审查、复审、解释、档案、制修订经费的管理等,负责征求意见和对外通报。卫生部会同农业部共同和废止农药残留限量和检测方法与规程标准,由农业部负责标准制定、归口和解释。在工作需要或发生涉及农药残留的食品安全事故时,卫生部协调组织农业部制定相关农药残留的限量和检测方法并进行风险评估。与两法实施同时,我国还制定了《农药管理条例》等配套规章,并于2013年了《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为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人畜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农药残留标准制定专家队伍壮大

《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卫生部、农业部组建了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农药残留分委会,秘书处设在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残标委会下设秘书处和残留化学、毒理学、检测方法3个专家组,建立了包括农业、卫生、食药、质检、林业、粮食等相关领域在内,覆盖全国73家农药残留试验单位,掌握国际规则和熟悉我国国情的标准制定专家队伍。专家队伍的壮大与农药残留标准技术力量的充实提升了我国在农药残留限量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2007年起我国成为了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CCPR)主席国,2012年,我国承担了茶叶和水稻中3种农药的6项CAC国际标准的制定,攻克了我国国家标准上升为CAC标准的技术瓶颈。

(三)农药残留标准制定程序科学规范

为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我国建立了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和技术规范,颁布实施了《用于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定的作物分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编写规范》等5部标准工作规范和技术要求。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制定程序科学规范,在技术、程序和规则上已实现与国际对接。技术上,遵循CAC风险评估原则,根据农药的毒理学数据、农药在农作物中代谢分布数据以及我国居民各类食品的膳食消费数据,对人通过食物间接摄入农药残留产生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程序上,按照《食品安全法》公开透明要求,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全程向社会公开,农业部在官网上广泛征求国内社会公众和相关行业部门的意见;规则上,执行世界贸易组织(WTO)《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透明原则的要求,向WTO成员或组织通报我国拟实施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接受各成员的评议。

(四)农药残留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建成

《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农业部和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进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在“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制定标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建立了覆盖我国大宗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标准体系框架。通过清理、转化和新制定等工作的开展,2012年正式颁布实施了GB2763-2012《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2014年4月又颁布了GB2763-2014,涉及了387种农药在10大类食品中3650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150多个配套分析方法标准,初步建立了农药残留限量强制性国家标准框架。作为我国监管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唯一强制性国家标准,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对生产有标可依、产品有标可检、执法有标可判,严格监管乱用、滥用农药,保证“产”出安全食品和“管”出安全食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对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绿色生产,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我国内地食品中农药残留

标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虽然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建设工作发展很快,标准体系基本建成,但由于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建设工作起步晚、科研基础薄弱、技术数据缺乏等因素,导致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严重缺失和滞后。目前国家标准中只有正式标准和临时标准两类,未能建立欧美等发达国家以正式标准、临时标准、进口限量标准、豁免物质和一律限量等共同组成的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因此标准之间无法发挥相互兼顾、衔接、补充的作用,突出表现为标准数量少,覆盖低,农药品种与农产品品种间难以实现“全覆盖”。

(一)标准数量不足

农药残留标准覆盖食品农产品种类比例低。首先,我国生产的农产品及其加工食品种类复杂多样。现有农药残留标准仅覆盖284种(类)食用农产品,远远少于我国实际生产和消费的食用农产品种类。其次,已制定残留标准的农药品种少。世界上有使用的农药1000多种,我国批准登记使用的农药达到600多种,而已制定残留标准的农药品种只有387种。

(二)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缺失问题突出

有限量标准无检测方法,造成市场上很多农产品和农药无法检测。比如GB2763-2014涉及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3650项,但其中269项没有配套的检测方法,造成标准落地难,生产企业无所适从。

(三)小宗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限量

标准缺失小宗作物包括大部分蔬菜和区域性生产和消费的特色蔬菜、特色作物和名特优农产品,与大宗作物相比,种植面积少、地域性强。由于无法收回成本,农药企业不愿开展试验和登记,无法制定残留限量标准,造成小宗作物限量标准严重缺失。同时,饲料和动物产品中农药残留标准缺失尤为严重,不但影响了特色农业的发展,也对消费者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四)标准的制定出台慢,滞后于监管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合成的化学物质种类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对所有农业化学品的安全性进行充分评估是不可能的,因此标准的制定不可避免会稍微滞后。2008年爆发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国家质监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曾表示,“目前我国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国家标准有31项,包括热量、蛋白质含量、维生素含量、水分等指标,但没有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行规定,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新的问题带来的影响,在国家标准的修订当中,认真考虑原来没有考虑到的物质的检测。”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除了经费不足、科研基础薄弱等客观原因外,制度层面上施行的“法不禁止即允许”原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对农兽药残留限量的管理长期受我国一般立法思路影响,基本上采取的是“法不禁止即允许”模式,这就给无残留限量农药、非法添加或使用物质的滥用留下了制度漏洞。从客观上来讲,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我们目前发现的有毒有害物质只是冰山一角,大量未知有毒有害物质还未浮出水面。对于庞大的农产品种类和繁多的药物种类,逐一制定残留限量标准的困难很大。

三、香港农药残留管理制度对我国内地的启示

香港农药残留管理制度主要立足于消费地,保障民生安全,越严格越好。而内地,既要保障民生安全,又要考虑产业发展。以习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提出了“四个最严”,总的理念即标准要严谨(严格和谨慎),同时要加强生产指导服务。

(一)借鉴“法不允许即禁止”理念,覆盖监管盲区

我国内地要从根本上解决农药残留标准缺失和滞后问题,需要创新标准管理方式,借鉴国际做法,尽快实施“法不允许即禁止”原则,实行“肯定列表”目录制管理,将由农业化学品带来的食品安全危害因素全部置于控制之下,建立起以正式标准、临时标准、进口限量标准、豁免物质和一律限量等共同组成的农药残留标准体系。

(二)加大标准制修订力度

尽快实现限量标准覆盖所有批准使用的农药品种和相应农产品,检测方法覆盖所有限量标准,同时,增加在饲料和动物产品中农残标准制修订的投入,使得标准真正做到生产有标可依、产品有标可检、执法有标可判。

(三)小作物类推

在积极借鉴国际组织和欧美外推法制定同组作物组限量标准方式的基础上,对我国居民膳食消费量较大的蔬菜和特色农产品组织开展残留试验,制定限量标准。

(四)加强生产指导服务

残留范文篇9

根据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分别采集水田、一旱田、菜田3类耕层土壤(0一2()。n、)。水稻土属于淹育型水稻土,旱田土和菜田土属于草甸土。布点原则以50kmZ左右为一样点,为方使采集以乡为单位分别随机抽样确定点位。在每.点位的艇盖面积上,以梅花形法确定

取祥点;每取样点以对角线5点取样后混匀,四分法留取1kg。在秋冬季农作物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

将采集的土壤祥品自然风干后去石砾,磨碎过40目筛备用。

2被测定农药的确定及分析方法

根据所调查农药的排毒系数、使用量、使用范围、残留性等因素确定本研究测定的农药品种:水田为禾大壮、丁草胺、敌百虫、澳氰菊酚、1605。各类农田均测定六六份DDT。

分析方法均采用气相色谱法

3结果与讨论

3.1沈阳市农田土壤农药的残留水平

根据1990一1992年沈阳市郊区(县)l()5个乡农田农药使用情况调查:水田使用量大的农药是有机磷类杀虫剂敌百虫、辛硫磷,除草剂主要是酸胺类的丁草胺、氨基甲酸酚类的禾大

壮。旱田使用的主要是除草剂阿特拉津。调研资料表明,我国由于食用被污染蔬菜而引起的

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以有机磷农药听致污染为主。结合沈阳市菜田农药使用情况,

重点对有机磷农药乐果、氧化乐果、1605、敌百虫及澳从菊酷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沈阳市各类农田土壤上述农药测定值均低于各种农药气相色谱的最低检出限,见表1

沈阳市农田虽然有机磷类杀虫剂使用量大.但其测定值却低于检出限。认为有机磷农

药性质不像有机氯农药那样稳定,一般易于降解。通常情况下,敌百虫在土壤中可保持2一3周,一丁草胺持效期为30一40d,禾大壮极易挥发。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这些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标准。前苏联规定阿特拉津的土壤标准为

0.50mg/kg,敌百虫为0.50mg/kg。

3.2有机氯农药及其异构体在农田土壤中的残留

3.2.1六六六、DDT的残留状况

虽然1983年我国已全面停产禁用有机氯农药,但有机氛农药化学结构稳定,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土壤中残留期长。对沈阳市各类农田土壤中六六六、DDT及其异构体的残留水平测定结果表明,六六六检出率100%,DDT检出率80%。农田土壤中六六六残留量大部分集中在0.025mg/kg左右,极少部分在0.225mg/kg以上:DDT残留量大部分集中在0.0一mg/kg

以下.极少部分在0.07mg/kg以上。沈阳市各类农田土壤中有机氯残留水平不一致,六六六平均水平为菜田>水田>旱田,DDT的残留趋势与之相同,见表2。

经对表2测定结果进行t测验,水田和旱田的六六六残留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水

田和旱田农药六六六的污染程度相同;水田、旱田与菜田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六六六污染程度明显低于菜田。各类农田土壤中DDT残留量无显著性差异。

3.2.2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机氯残留状况

80年代中期我国水稻田六六六残留量为0.17一4,16mg/kg,DDT0.24一0.58mg/kg;

小麦田六六六残留量为0.03一0.26mg/kg,DDT0.03一0.68mg/kg;菜田六六六残留量0.15一1.26mg/kg。1983年辽宁省粮食污染调查组报告,沈阳市郊区农田上壤六六六残留量为0.32mg/kg(贾玉霞,史宝成1987)。本研究1992年对沈阳市郊区(县)农田土壤农药的测定结果,六六六残留总、体几何平均水平为0.011mg/kg,10年l司下降了o.3ogn、g/kg。呼和浩特市郊区土壤中六六六、DDT调查时间与本研究时间接近,其平均残留里高于本次研究结果,见表3。

3·2.3残留水平

前苏联1971年提出农药土壤际准,六六六为1.00mg/kg,DDT为1.00mg/kg。姚建仁等(1986)认为,我国农田土壤中六六六的允许标准暂定为0.3mg/kg,DDT为0.5mg/kg。根据姚建仁的分级方法,目前沈阳市农田土壤有机氧污染水平,水田、旱田处于清洁级,菜田处于轻污染状态。

3.3有机氯异构体在农田土壤中的分布

3.3.1六六六异构体的残留分布及与其它地区的比较

在沈阳市各类农田土壤残留的六六六异构体中,水田和旱田国A/B比值均在5.7左右,菜田A/B的比值是15.22,说明这3类农田土壤里残留的异构体主要是件BHC,菜田卜BHC残留水平显著高于水田、旱田。这与沈阳市土地利用菜田年轮种次数多,菜田用药量比水田、旱田大得多有关;我国湖南湘江地区水田六六六浏A/B比值为8.49(张水铭等1988),旱地(包括菜田)为9.37;日本稻田盯丫比值为4.45。

3.3.2DDT异构体的残留分布

沈阳市农田土壤DDT残留以P,P几DDE为主,其次为P,P’一DDD、P,户气DDT,。,P’-DDT最少。在各类农田土壤p,p气DDE的残留量菜田>旱田>水田,菜田P,P几DDE残留量分别是旱田和水田的1.4和6.4倍。各类农田之间P,P‘一DDE残留水平经方差分析检验,菜田、旱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显著高于水田。

参考文献

贾玉霞,史宝成,1987。辽宁省粮食农药(六六六、DDT)的残留。环境科技.7(6):44一49

刘沙滨、黄雅琴、朝克金.1991。呼和浩特市近郊蔬菜、土壤有机抓(六六六、DDT)农药污染现状调查。农村生态环境.(4):63一65

姚建仁等,闪86。农药污染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科学学报.6(4):412一418

张水铭等.1988。六六六在土壤中持留和降解。土壤学报.25(I):81一87

残留范文篇10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我国农产品的年产量较大,在国内食品市场中乃至国外食品市场中均占据较大的比重。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爆发,使得农产品市场中的准入门槛有所提升,只有质量符合标准的农产品才具备准入资格,并能向国外销售。因此,我国加大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控力度,采取多种安全检测技术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筛选。其中,农药残留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检测技术之一,可以及时发现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因此,下文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法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行分别研究。

1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现状

1.1政府以及社会的重视有所提升,关键控制计划也在有力部署

农药残留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性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在近几年所召开的人大会议以及政协会议中,代表和委员纷纷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这也证实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已经被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所关注。如何解决此类问题,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近几年农业农村部门和各级政府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达成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标,政府方面推出了多种政策,鼓励社会上的科研组织针对农产品检测技术和农药残留鉴定技术进行积极研究。同时也加大了资金投入,致力于开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通过多方努力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1.2由政府牵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目前来看,有关食品安全的行动计划均是由政府方面牵头,而社会性组织积极参与,集合多方力量实现对食品安全的保障工作。在政府的有力号召之下,各级乡镇组织均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以及农药化肥的使用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的方式,对农药及化肥的使用量进行严格约束,虽然在开展食品安全计划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物力,但取得的效果也十分明显。山西省检测检验中心在食品安全行动计划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主要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有效检测,为整个行动计划的执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和相关检测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检测工作的规范化。我国的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相对来说,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既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共计8500多个,其中包括2000余个国家标准以及2500多个行业标准,其余均为地方性标准[1]。由于近些年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力度明显提升,在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也愈发明显,在现有的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基础上基于实际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需求对其进行逐步完善已经成为当前的重点工作内容。

2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措施

2.1从源头入手,做好农产品供应体系的质量控制

在整个农产品的供应体系中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性因素。为达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标,则应加强对农民农业生产行为的严格监管。具体而言,政府方面应派遣专业的人员进行农产品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工作,通过强化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来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行为,使其对化肥以及农药的使用量进行有效控制。此外,也需由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正确选用农药和化肥,并且帮助农民明确农药及化肥的安全使用量,确保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完成农药使用量的有效控制。

2.2加强生产过程管控,保障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在无公害食品计划中,对于食品生产安全的管控属于重点工作内容。尤其是农产品生产中很多因素均会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构成影响,在针对农产品进行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农业生产用地的质量状况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从前期的农业生产工作来看,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且对病虫害问题进行有效防治,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导致在农业生产用地中残留大量化肥及农药。如果不对此类农业用地进行综合治理,不仅会危及土壤环境,还会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针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需要从治理农业用地和改善土壤环境方面入手[2]。

2.3合理选用农业种植技术,并做好污染防治

要想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则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做好种植技术的选择。优先选择无公害的种植技术进行农产品种植。在种植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农药以及化肥的安全使用标准,在保障农产品生产效益的同时,对农药及化肥的使用量进行严格控制。二是要选择可行性较强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化肥用量及化肥种类进行科学选择,因地制宜的明确化肥使用方案,这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效率,还能提高化肥使用率,有效改善农业用地的土壤环境。三是要做好农业种植基地的污染防治工作。对于周边存在重工业和化工厂的情况下,需要针对重工业和化工厂的“三废”排放标准加以明确,使其所排废弃物均能符合环保要求。在农业灌溉中也需优先选用未遭受污染的安全水源,谨防由于水源中存在有毒物质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构成威胁。

3现阶段较为常用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根据检测方法和检测效率的不同大致可以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较为典型的传统检测技术,一类为检测效率较高的快速检测技术。其中的传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色质联用法三种。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免疫分析技术、酶抑制检测技术和化学检测技术。为了实现对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科学选用,下面针对各类检测方法的作用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分别阐述。

3.1传统检测技术

气相色谱检测技术是目前来讲,在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中较常使用的一类技术。主要方法为借助火焰光度检测器以及氮磷检测器对被检测样本进行色谱分离,并且根据电信号来明确其浓度。气相色谱检测技术主要是围绕气体所进行的浓度检测。因此,较为适用于对挥发性农药的检测。该项技术在检测中表现出了灵敏度高和效率快的特性,因其检测结果由色谱峰高来确定,相对来说计算方法较为简便,可为后期的定量分析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液相色谱检验技术的适用范围为大分子大离子型农药检测。这主要是由于该类型的农药存在稳定性较差的特性,一旦受热便会急速分解。因此,很难利用气相色谱技术进行检验,会由于受热分解对最终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为此,需要选用液相色谱技术针对大分子大离子型农药进行检测。通常是采用进样器、高压泵、检测器和色谱柱对被检测样本进行物质分离后完成农药残留检测。色质联用技术属于一种气相和液相相结合的检测技术,同时具备气相和液相色谱检测的优势。相对来说,检测结果更为可靠。由于气相色谱以及液相色谱检测法存在互补的特性,采取色质联用法则可有效扩大农药检测技术的适用范围。但该种技术的操作流程较为繁琐,所使用的检测设备成本较高。因此,很少有检测机构采用该类检测方法,仅是在一些重大检测项目中用于对检测结果的鉴定[3]。

3.2快速检测技术

免疫分析技术是多种免疫法的总称,其中最常用的免疫分析技术为酶联免疫技术,在与化学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情况下可实现对农产品种免疫抗体特性的高效检测,明确农药残留量。此种检测手段的适用范围较广,在大部分农药检测项目中均可应用。酶抑制检测法是一种检测效率极高,且检测结果相对可靠的快速检测技术。利用该类检测技术可以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定量分析,常被用于有机磷和氨基甲类农药残留的检测项目中。该项检测技术的检测特点为检测过程较为简单,无需对样本进行多次处理,且所使用的设备仪器较少,通常被应用于现场检测工作中。但该种技术的适用范围较小,因此在农药残留检测中并不常用。化学检测技术适用于对有机磷类农药的检测。主要是借助金属离子完成有机磷成分的分解,通过观察显色剂的表现来确定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该种检测技术所使用的检测技术较为简单,设备设施成本投入较少,且检测效率高,是现阶段比较常用的一类快速检测技术。

4结束语

目前来看,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关注力度较大,并且已经开始推行无公害食品安全计划,政府各部门以及各级农业生产部门和社会上的众多组织纷纷参与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工作中,希望从源头上入手,减少农药残留量,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上文中提出可以通过做好农产品供应体系的质量控制,加强生产过程管控和合理选用农业种植技术,做好污染防治等手段来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除此之外,还应做好农产品步入市场这一关键环节的质量管控工作,采取有效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筛选出质量安全的农产品准入市场,保障食品市场中各类流通食品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唐丽霞,齐亮.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0(6):184.

[2]廖杰.运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J].中国食品,2019(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