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1:10:35

财务制度

财务制度范文篇1

(一)总则

1,为规范本社团联合会的经费管理,提高经费的利用价值,特制定本制度.

2经费管理应本着手续齐全,严格管理的原则.

(二)经费来源

3经费来源合法.原创:本联合会经费的主要来源为各社团的注册费,校团委的拨款以及企业的赞助费及其他合法收入.

(三)经费使用

4经费用于为发展本联合会及校内各社团发展而举办的学术,宣传,福利等各种活动及日常办公支出,不得用于与本联合会宗旨无关的活动.

(四)管理细则

一经费,帐务管理

5实行钱帐分管,设立帐务主管和财务主管各一名,分别由财务正,副部长担任.

二,经费入帐管理

6社团注册费:校内每个社团在成立时向本联合会交纳成立注册费25元,每学年开学后的第一个月内向本联合会交纳年度注册费25元.帐务主管和财务主管应及时做好入帐和登记工作.

7学校通过校团委对本联合会活动经费拨款入帐管理.

8企业活动赞助经费经常委会审核后直接交帐务主管和财务主管入帐,任何人不得收取任何数量和形式的回扣.

三经费支配管理

9各部门需要支出50元以上费用前,应先向财务部提出申请,经财务部进行可行性分析后,方可支出,否则不予报销.

10收支严格进行书面登记,原创:并保留详细的清单和发票,凭据作帐,做到帐目明确,清晰,无误.

11节约社团联合会内部的资金,提高经费的利用价值,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做到专项资金专项使用.

12严格遵守财务报销和资金申请的手续制度.

13每次活动的资金预算方案经团委审批后,应交到财务部存档备案.

14每次活动结束后,各部门应尽快把发票交到财务部.财务部应及时对该次活动的收支情况进行整理,报帐和总结.

四开支说明

15本联合会的经费按用途和性质可分为日常办公开支,专项活动开支和特殊开支.

16日常办公开支为本联合会配备必要办公用品,宣传用品等的开支.

17专项活动开支为本联合会举办经学校批准的大型活动的开支.

18特殊开支为本联合会与外校同种性质学生组织,外界企业进行联系的开支.

19根据学校有关规定,非经校团委或常委会批准,工作餐支出不得作为本联合会得开支.

20根据校团委有关规定,资料的打印,复印支出不得作为本联合会的开支.

(五)经费使用情况总结

21帐务主管每月作一次财务总结,于社团联合会全委会上公布,并上报校团委.

22学期结束,财务部作学期财务总结报告,公布帐目,并作书面存档.

23本联合会的经费使用情况由财务部委托主管财务的常委在社团代表大会上进行公布,接受监督.

24本联合会换届时,应将所有物资交接清楚,列出物资清单,由新旧财务部长,主管常委及指导老师签名认证后存档备案.

(六)财务管理人员应公正,严明,认真,负责的态度,管理好本联合会的经费,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合作,树立良好的形象.

财务制度范文篇2

一、深入学习相关法规、政策,拓展国土资源系统财源渠道

近几年来,我省相继转发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关于建立国有土地收支统计报表体系》《关于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入管理有关事项》《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有关问题》制定出台了《安徽省国土资源财务管理办法》《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安徽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国土资源财务会计管理及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的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无疑是对国土资源系统最大的政策支持。不仅从财政政策上强化了国土资源系统的职能,同时也将给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注入资金活力。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拓展资金渠道,加强系统财源建设。不仅要研究征收的政策,同时更要研究使用政策。只有这样,收不会违规乱收,用不会挤占挪用。既能办好事,又能搞活经济。

二、用心抓好财务管理

切实改变国土资源财务管理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状况。用新形势和新要求来重新审视国土资源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缺乏对法规政策的深入研究。由于对每项收费缺乏深入研究,因此,该收的费不敢大胆收,造成财源的流失。不该收的又收了,造成了乱收费。该用的得不到财政部门支持,因缺乏资金,要办的事办不成。不该用的用了,造成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二是缺乏严格的征收管理。为了我县发展经济建设,我局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规费漏收;违法案件处理难到位,罚没收入减少的现象。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减缓、实行税费统征后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地方截留等致使国土资源财源大量流失。这里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缺乏严格管理是主要原因。三是财务工作人员对国土资源各项收费的征收范围和标准、管理方式、使用方向、申报使用等一些政策规定还不熟悉。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落实、管理不规范,致使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开拓财源多渠道增加收入

国土事业发展,需要经费作保障,收足收好各项规费是管理好土地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县政府招商引资软环境的要求,国土收费逐渐困难。

因此,财务工作更应明确“围绕管理搞服务,搞好服务促管理”的工作思路。一是加大了各项规费征管力度。严格按照省财政厅和省物价局《关于重新公布国土资源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及我县物价局核发的收费许可证进行收费,由业务科室填写收费通知单并注明所涉地块收费项目名称、位置、面积、等,在由局财务科核对业务科室所填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科室之间相互沟通约束与监督。凡是不按规定标准足额缴费的,不得办理土地业务。杜绝了随意减免和超标多收、乱收、漏收的行为。我局还通过实施政务公开制度,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收费窗口,主要收取土地登记费,印发了收费手册,还制定和公示了服务准则,印制了收费明细卡,实行亮证收费和专人收费。2007年我局土地出让金完成3.5亿,征地管理费完成130万元,土地登记费完成了19.8万元,罚没收入完成3.7万元,超额完成了县财政年初下达的预算指标。二是加强了对专项资金的监管。一方面,努力争取专项资金,保证专项业务工作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对专项资金实行了“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三专管理,并认真做好了项目资金预决算工作。加强项目资金日常核算监管,保证了专项资金安全有效使用。特别是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的兑付,财务科根据局土地开发复垦施工单位进度文件精神,积极和财政部门对接组织资金拨付。

四、严格支出管理努力做好节支工作

节支就等于创收,如果对支出不加限制,必然造成收不抵支,乱收乱用的现象。一是首先要编制好国土部门财政预算。单位预算经费是完成各项任务实现计划的重要保证,预算编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因此,认真做好我局的收支预算且有十分重要的性。根据《预算法》结合我县的财政经济状况及政府预算的原则: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年度性,合理编制我局财政预算,科学申报,努力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和水平,精打细算,保单位的基本运转,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单位急需的工作上,确保我局重点工作支出的需要。二是完善支出管理制度加强可操作性。为了加强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我们完善了原有的财务制度,明确了我局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杜绝管理范围和标准之外的开支。2007年我局人员经费支出490.7万元,基本支出301.7万元,商品服务内支出124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30.2万元,土地复垦专项支出389.5万元。基本上按照年初下达预算支出。

五、加强镇国土资源所的财务管理

镇国土资源管理所财务也是我局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土所财务管理,是保障国土所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也是基层所规范化建设的现实要求。为进一步做好体制改革后国土资源所财务管理,使财务管理工作运行规范化、合理化,我局先后出台了《芜湖县国土资源管理所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芜湖县国土局镇国土所收支管理暂行办法》对国土资源所财务管理实行“规范化”管理。一是人员经费规范化管理。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在编人员工资全额纳入县财政预算,由县局打卡发放;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等由县局集中统一办理。二是财务支出规范化。国土所的经费支出严格按县局核定的范围和标准支出,实行报账制,各所每月或季度报账一次。坚持“以收定支、确保当年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使用、励行节约。报销单据必须由经办人、证明人、所长审核,上报财务科,有财务科根据镇所财务制度审核后有分管领导审核,最后报局长一支笔审批。严格遵守财会制度,任何人不得变换手法,巧立名目,支付不应由公款列支的费用。2007年度国土所收支基本情况:湾址所收入29.76万元,支出14.3万元,。六郎所收入23万元,支出8.9万元,方村所收入29.5万元,支出5.8万元,陶辛所收入5.7万元,支出5.6万元,红杨所收入8.5万元,支出8.3万元,花桥所收入6.3万元,支出6.1万元。结余多的有方村所、六郎所。三是规费收入规范化管理。镇国土所收费项目少,镇所要根据我局下发的《收支管理办法》积极组强收入。国土所不准私自收费,所有收费必须按照财政、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标准、范围、对象,及时足额地收取各项费用。不得自立项目收费,不得对已经明令取消的涉企、涉农项目再行收费;不得为其他部门(单位)搭车收费;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做到创收不乱收。四是收支票据规范化管理。各所统一使用““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收据”和“县财政印制的单位收款收据”。财务科设立票据领销登记台帐,建立票据领销存月报告制度,按月做好票据与票款的核对、结算工作,保证专票专用、票款相符。做到全额交入县财政,杜绝了资金体外循环、不截留、等现象。五是银行账户规范化管理。县局统一为各所开设收入帐户,所收规费、保证金、及其他暂存款项当日缴至各所账户,并于月底将所存款项解缴县局财政专户,规范了资金管理。各所不得在银行帐户支取现金(除备用金外)。严禁将公款暂作他用或外借,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挪用、坐支资金现象。

当前的任务和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国土资源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综合经济管理工作,加强这一工作是从经济上促进国土资源宏观调控目标实现的需要,是规范国土资源各类收入征管并为财政增加收入的需要,是有效使用、严格管理国土资源各类专项资金,促进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保证国土资源部门正常运转的需要。用足用活国土资源部门的法律、法规和省厅下发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局财务管理制度,及镇所的财务管理制度。

2、做好和财政部门的对接工作。为保障我局工作的正常运转抓好开源节流,广开资金来源渠道,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加强内控节约制度,加强预算约束。今年我局重点工作多,需要资金量大,预算安排可能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特别是基层所建设办公楼达标,实际到资金问题,局领导要和县政府及财政部门积极对接,争取资金的不足部分。

3、积极做好我局各项规费征收任务。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原则”。依法组织收入征收,不得多征、少征或擅自减征、免征。确困特殊情况需要缓缴、减缴、免缴非税收入的需法定机关批准,并由财务科和业务科室统一掌握管理。所有收入全部缴入县财政账户,去年县财政已取消各类非税收入过渡性账户,所以我们要做到不得隐满、转移、截留、坐支、挪用等。

4、严管专项资金。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应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区村级应开设开发复垦专户,设立项目资金专帐。今年我局将会同县财政或县审计部门对复垦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财务工作要做好,除了要有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关健还要有一支政治上可靠,精通业务财务工作人员。因此,我们还要完善业务培训、内部审计等学习制度。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多参加会计专业培训班的学习,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树立爱岗敬业、职业道德的观念。定期对单位的财务工作进行小结,分析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局领导作好理财参谋。

财务制度范文篇3

大家好!

我是,在我行财务科从事会计报表编制工作。首先在此郑重的感谢总行开展“会计财务制度年”活动,给我们广大职员提供这样一个交流经验,总结工作,提高水平的机会和平台,非常荣幸我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交流,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端态度、守制度、创高度》。

明代张居正有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守制度”三个字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银行作为一个庞大的金库可以说诱惑特别多,近年来由于银行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导致集体经济受损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不禁自问,我们学习制度,遵守制度的这种精神、这种理念体现在哪里呢?“守制度”体现在管理人员严谨的管理理念上;“守制度”体现在信贷人员每一笔贷款审批上;“守制度”体现在前台柜员每一笔业务操作上;“守制度”更体现在财务会计的每一次的统计、审核上!我们每一名银行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执行操作的每一个行为都体现着“守制度”精神。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源于大意。只有坚守制度,才能避免错误的产生,才能维护客户的利益,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才能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有助于银行业务更好的开展。守制度是一种氛围,需要每一名工作人员共同营造;守制度是一种立场,需要每一名工作人员去守护;守制度更是一种潮流,需要每一名工作人员随潮而动。入行工作已经两年多,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逐渐成长,从起初的一知半解到如今的丰盛收获,无一不在提醒我作为会计人员的平凡与荣耀。纸上得来终觉浅,制度从不仅彰显于纸上,制度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以她平凡而威慑的约束力时刻警醒着我们。从凭证传递到要素审核,从岗位设置到强制休假、从资金拨付到账簿记载,点点滴滴贯穿于我们日常工作中的每处细节。

银行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作为一名银行从业人员,防范风险,避免风险,坚守制度进行操作是一个永不落幕的主题。财务会计的工作虽然形式简单,操作也相对单调,但是内容繁杂,责任重大,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时刻把制度放到最高点。纵观历史,但凡一个王朝的繁荣发展,都有着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为依附,对于银行业更是如此。回望过去,银行从业人员多起违规操作案件,不仅给银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我们银行从业人员的脸上抹了黑,也让我们认识到学习制度,坚守制度的重要性。守制度是一个保护罩,守制度是一个安全带,它时刻守护着我们的心灵,有效的防止我们思想中邪念、杂念的产生,同时又抵挡着一些外来诱惑造成的伤害。

去年三月份上海市徐汇区邮政储蓄支行的一名外币会计,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44万美金,当他在接受法律的审判时,他的妻子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产。他个人的违规操作不仅给银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个人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不但要如数偿还挪用的巨款,还要饱受不能与亲人相见的牢狱之苦。这些惨痛的事实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我们的成长,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遵守制度的重要性。守制度已经与我们的思想融为一体,伴随着我们与银行的成长与发展。

操作流程一念间,遵守违规两重天。守制度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责任。正所谓制度决定态度,态度遵守制度,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有效的避免错误的产生,才能在工作业绩上创造高度。

财务制度范文篇4

一、财务、会计、税收:处理企业、国家以及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切合点

要说明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税法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作出回答。

财务、会计和税务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出发,他们可视为处理企业、国家和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三个切合点。改革开放之前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乃至于将来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以后,这个结论也同样是成立的。区别只在于,不同的所有制结构,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三是也就有不同的结合方式。

改革开放以前,基本经济成份是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方式是通过指令性实现资源的配置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以集体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企业也采取和类似于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方式。就分配制来说,国家作为社会总产品分配主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实行对社会总产品的统一分配,形成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基金,从而实现社会再生。其中,财务制度通过规定资金投入、资产计价、成本补偿、收益确定、利润分配、基金形成等标准,成为三大基金分割的直接依据。财务制度也是国家税收的基础,财务制度所划定的补偿标准和收益确认标准,是确定税基的依据。而会计制度则是按照复式记账要求,根据财务制度和税法所规定的分配标准规范企业的会计科目、报告格式以及反映和核算内容。这时的会计制度本质上是薄记制度。

实践证明,以上分配制度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财务制度、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定位,弊病甚多。主要表现在:第一,分配权力高度集中。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以及发展基金的分配比例都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没有自主权,大到基建项目,小到更新改造,乃至职工福利设施,都是政府部门决定的。第二,分配过程缺乏制约。社会总产品有多少用于补偿基金,有多少用于消费基金,又有多少用于发展基金,服务于国家计划和预算,而没有考虑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根据国家计划和平衡预算的需要,可以调整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可以推迟确认损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计划决定财政,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的运行机制。在这种体制中,只有纵向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看不到相互制衡。

由于分配权力集中,又缺乏内部制衡,导致分配比例失调,突出表现是补偿和消费大量欠账,如,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欠账职工福利欠账,环境治理欠账,等等。这些隐患现在已经充分暴露出来,成为当前改革和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社会总产品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展基金之间进行分配。这一结论适应于各种社会和各种体制。问题在于如何进行分配,由哪个主体进行分配,在哪些层次进行分配,根据什么进行分配。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出问题在于,社会总产品是在国家层次进行分配的,企业并不是分配主体。换句话说,社会资金实行的是宏观循五,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是根据国家计划进而通过财务制度进行分配的。改革的方面是,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承认企业是商品经济的细胞,在企业层次上进行分配,按照资本运动规律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会计核算。

企业资本运动,首先表现为资本的投入,形成资本存量,然后经过生产经营过程实现资本的增值,对资本僧值进行分配,形成新的存量,进而实现新的循环。从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我们就很容易地找到界定财务、会计和税收的各自作用空间,并且能够找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问题的症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是投资本运行规律组织社会再生产,社会部产品价值和新增价值界定取决于财务制度,服务于国家计划和年度预算,最终表现为存量与增量界限的混淆,导致分配关系和分配比例的扭曲,这是我国国有企业当前普遍面临生存危机的深刻背景。

一般认为,会计通过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这个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会计的深刻意义还在于,通过资产、负债、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它划定了资本存量和增值量的界限,其中资产、负债和权益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存量的界限,而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增量的界限,这六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贯串于会计循环的全过程,是会计职业的崇高追求所在,也是企业的得以持续经营的基础。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所执行的财务活动,实际上是基于存量和增量的分割所进行的资源的配置,包括资本(即存量)的投放和利润(即增量)的分配。税收也是在合理划分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对增值的分配,尽管参与分配的法量依据完全不同于财务活动。

二、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

前面已经说到,传统分配制下,财务制度直接地执行统收统支的职能。是国家实现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工具。由于分配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衡,导致分配结构失调,弊病甚多。为此,我们建议全合认训并重新界定会计准则的性质和功能,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转交由会计准则来执行,建立起体现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约束机制健全的社会总产品分配体制。

问题是,为什么会计准则能够执行这些职能,并且能够避免传统财务制度的弊端呢。这是由会计准则的内在机理决定的。

第一,会计准则是市场经济实践和人类智慧的结晶。经过近百年市场经济催化,会计准则已经成为有一套逻辑严密的概念体系支撑的规范系统。象真实与公允、权责发生制、可比性、谨慎等概念和原则,已经成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因有观念,规范着会计实务,不仅支撑着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也使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分割建立在合理基础之上。

第二,在由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政府部门、企业职工和会计职业等所级成的多角关系中,会计准则已经成为处理和协调经济利益关系在内的稳定器。企业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联络点。这里所讲的经济利益,既可能表现为直接经济利益,也可能表来为经经济信息形式存在的间接利益,因为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有更多的决策能力和影响能力,并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其中,对我们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有意义的,是其直接经济利益方面。会计除了其固有信息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资本存量与增量这间的分割功能。对于股权投资者来说,存量是其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一般情况下,会倾向于多确认存量(当然,例外的情况也是有的。比如,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只在意企业的短期价值,可能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而这本身就说明了多元利益的存在);对于债权人来说,他们一般也倾向于多确认认存量,因为,存量充分意味着债权的安全系数更大一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其直接利益是税收利益,多确认增量,意味着更大税基;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其报酬往往是与企业的当期利润相联系的,他们也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当然,基于长期雇用、追求长期利益的情形也是有的)。类似于这样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倾向,还可以举出一些。为了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会计职业最早以中间人的面貌出现,主持会计准则的制定。

后来的实践证明,会计职业也是有自己独立的利益的,即,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其中,收益表现为市场份额、审计取费,风险则表现为可能的审计失误以及由此引起各种利益主体的诉求。所以它在行使其职能时,就会考虑特定利益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并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政策选择和设计。这正是为什么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权限先后从会计职业转移到独立的会计准则制定团体手中的真实背景。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将现行财务制度执行的制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的职能分解出来,使其成为会计准则的职能,建立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准则形成机制,有效地负担起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割职能。将财务分配和税收分配以及其他分配形式建立在合理划定资本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

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取能改造为会计准则的职能以后,相应的问题是,是否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笔者认为,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改造为会计准则职能,并不意味着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相反,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改善和加强国家作为所有者对企业财务的管理。

所谓财务活动、财务管理,都是围绕资源的配置和分配进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和分配基本上是由所有者在国家法律约束和计划指导下实现的。资金投资到哪里,投资多少,从哪里筹资,怎样安排资金结构,利润应当怎样进行分配,多少分配给投资者,多少用于后备和发展,基本上是所有者决定的,或者由管理部门在投资者的指导下进行。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至多是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小股东或债权人的利益作出必要的制度规范。可能的领域有,利润分配顺序,社会保障基金的提取,后备基金的建立,等等。现行公司法律对这类问题已经作出规定。

而国有企业的情况就大大不同了。国家是国有企业所有者,或者通过法人行使所有者职能。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理由是:

第一,所有者对其资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保证。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对于国有资本的投放和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以对经营者的考核,必须由国家来执行。

第二,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成份。国有企业固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但其所担负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的职能,平抑物价的职能、解决就业的职能等等。这都要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来实现。

第三,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弱得多,随的经营失败风险比非国有企业也要大得多。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中,都表现为一系列的授权过程。于对非国有企业来说,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经营,自己授权自己,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都是很强的。有的则是由私人投资的股份公司,也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当然,由于掌握企业命运的大股东,对小股东潜在的损害,保留必要的后备。公司法律有关条款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而在国有企业,授权层次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不能直接确指是谁授权的。这就大大增加了授权风险。注重眼前利润而忽视长期利润,剥夺性经营而不注意资本维护和技术开发,冒险而不顾忌后果,等等。这就是产权经济学一再提醒的道德风险现象。可以说,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比非国有企业要大得多。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比如规定和监控负债比率、流动性比率指标等等。

三、会计准则与税法

在传统体制下,税法和会计制度都是以财务制度为依据的。会计制度根据财务制度规定的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规范账务处理方法和程序,而税法则根据财务制度确定税基。随着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职能将由会计准则来承担。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是将税基完全建立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是另行制定一套扣税办法。或者将税法与会计准则统一起来。最近几年,不少同志倡导建立一门独立的税收会计学,并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总的来说,有两种意见,一种观点是,税收会计学是财务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集中研究和处理企业与税收有关的会计业务,比如,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以及纳税申报。还有一种观点是,鉴于财务会计与税收的目标不同以及会计准则与现实分配,即所得税会计。更有人建议,不但要确认所得税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推,在此基础上建立税收会计学。

关于第二种观点,笔者认为,从会计的角度看,企业的纳税业务,与企业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并没有什么两样,交纳各种税收,所导致的企业纳税久务形成的负债以及多交税收而应当退回税款所形成的资产,与企业对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经济业务的核算原则是一样的,都要遵循有关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标准。单独建立一门纳税会计学,就象要建立应收账款会计学、存货会计学、固定资产会计学一样说不过去。

关于第二种观点,涉及到要不要保持财务会计与税法在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上的一致。就成本和效益方面考虑,会计准则与税法如果能够协调好乃至统一起来,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那样既有助于简化企业会计核算,又便于税收征管。然而,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立法宗旨、服务对象和约束因素诸方面都是有区别的。就当前实务来说,税法与会计准则在诸多项目的处理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差异。绝对地讲会计准则与税法保持一致,已经行不通了。但是,赞成会计准则与税法分离,并不意味着不顾成本与效益原则,盲目地追求两者的差异,甚至人为地夸大两者的差异,而不应当尽量保持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一致,不要夸大纳税扣除政策的作用。实际上,某些税收政策的奖励或抑制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经营环境和企业机制下,更是这样。对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某些项目的确认标准上的差异的处理,笔者赞同我国现任会计制度有关所得税核算的规定,即,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有同志建议,不但要跨期分配所得税,还要确认增值税时间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配,进而建立起税收会计学。笔者认为,借鉴所得税跨期分配原理进行流转税的跨期分期,不失为一种尝试,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任何一种会计方法的采用,都要符合中国现实和特定环境,符合成本与效益原则,不能为会计而会计,为研究而研究;第二,流转税跨期分配与所得税跨期分配一样,都是会计原理和会计原则的具体运用,属于某一类会计业务,指望因此形成一门税收会计学,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四、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所要解决的实际上是会计规范本身的结构问题。广义上讲,会计准则是会计制度的一种形式,就象会计制度以外,还有会计规章、会计规则、会计规定、会计处理办法等多种法规体例一样。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搞会计改革,乃至于系统研究会计制度改革,开始用会计准则这个称谓,很大程序上受到西方会计实务的影响。因为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国际会计准则都称accountingstandards或accountingprinciples,分别译为会计准则(或会计标准)和会计原则,当时国内大量介绍和译述西方国家会计文献,使得会计准则这个词成为市场经济制度下会计规范的象征。记得当时还曾就会计准则、会计标准或会计原则的区别或联系以及我们该选用哪一个名称进行过多次讨论和论证,后来在1988年义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组的的研究会主达成一致意见,今天统一用"会计准则"一词,不再在名词上争论了。

现在我们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名词本身的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现在都以其现实存在,直接影响着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当然,由于已经的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际会计经验,会计准则几乎成为新的会计规范的代名词,因而影响更大一些。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会计准则,基本上是指已经或即将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而会计制度所涵盖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且复杂得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两则两制"中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后来陆续的其他行业会计制度,象公路经营企业制度,还有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制度两个会计制度。从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看,表现形式、体例结构、详略程度、政策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区别,但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需要理顺,从而形成有分工又有协调、结构严密的中国会计规范体系。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财政部着手研究和草拟会计改革发展规划时,就提出了会计准则体系这一动议。1991年的《会计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先后提出的《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等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在内的会计准则体系的设想。当时,按行为和所有制制定的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国营商业企业会计制度等基本上是以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为框架的,这就是本文前面所说的,执行的是薄记职能。也有一些例外,1985年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以及1992年年初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除了传统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方面的内容处,也独立地规定了一些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政策。实施"两则两制"时,由于当时《企业会计准则》只有一个基本准则,尚不能满足具体指导企业会计实务的需要,所以根据基本准则按行业制定了13种会计制度。这些行业会计制度也相应地充实一些会计政策的内容,即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方面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随着具体准则制定工作取得进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重叠之处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关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会计准则时,还主要是直观地借鉴西方国家会计准则这名称和形式,那么经过10年来制定会计准则的长期实践,我们切实感到,分要素、分经济事项制定会计准则这个形式,有显著的优越性。一是分会计要素、分经济业务制定会计准则,有可能将某个要素或业务所涉及的定义、特征、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阐述得比较全面且清楚,逻辑严密;而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其核心是账户设置、记录内容和借贷规则,不可能象会计准则那样根据特定要素或业务的需要灵活组织其结构和内容。二是会计准则这种形式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规范形式,已经为国际社会所认同,象法国、德国等国家也开始采用会计准则这种形式。

曾经普遍认为,会计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应当用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现在看来,评价会计制度,应当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就内容来说,通过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等会计政策,并不是绝对不可行。有人说会计制度规定过死,不利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并不是会计制度规定过死,而是财务制度规定过死,不能把财务制度的问题算到会计的头上;就现行会计制度来说,除了仍然过多受到财务制度制约之外,很难说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过死。再说,就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言,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余地将越来越小。会计制度的问题出在它的形式上,即如前面提到的,由于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因此,无法对特定会计要素和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作充分交代,也就限制了它的作用范围,这也是形式决定内容的一个例子。

会计活动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因此,会计规范也就有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可能的要素。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都只包括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而基本上没有涉及记录这个环节,就我国的会计准则来说,必要时也有一些有关账的规定,比如,单设账户还是合并反映,直接转销还是备抵方法,就属于记录的规定,因为不影响计量的最终结果。有关记录环节,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账户的设置、账务处理程序、账户对应关系,账户与报表项目的协调和配合等等。现行会计制度的形式特别适合于记录制度。所以,要不要用会计准则代替会计制度,实际上就变成了还要不要对会计记录环节作出规定?有关记账方面的事,是不是交给企业自己来做?

笔者认为,会计制度有关记录环节的规定,主要是帮助企业设置会计科目和建立会计核算体系,并不象会计准则那样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以,要不要对会计记录环节作出规定,取决于企业会计实务有没有这个需求。离开特定环境,绝对地说取消会计制度或保留会计制度,都是片面的。

近一个时期以来,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建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包括会计记录在内的账务处理作出规定或提供指南,日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新设的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换国家会计指导委员会(即steeringcommittee;我国会计文献大都将其译为"筹划委员会"。笔者认为,译为"指导委员会"更为贴切),其研究课题之一是,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要不要就会计程序提供指南提出决策建议。另外,法国的通过会计制度(即plangeneralcomptibles;国内大多将其译为"会计总计划"或"会计总方案",这实际上是对法文的直译。法律注册会计师协会最近出版的英文文献,将其译为generalaccountingsystem。笔者以为,为正确表达这份制度所包含的内容,应当译为"通用会计制度")作为法国会计特色的体现,在西非国家及世界一些地区有很大影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命题也是,要不要提供象法国通用会计制度那样的会计指南。

财务制度范文篇5

第一条为了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增强核算意识,减少基层信用社负担,更好地为基层社发展服务,按照财政部财文字(1996)2号文件《关于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和联社管理费收支预决算的要求,针对联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特制定本办法。

二、财务管理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第二条联社财务管理坚持计划性、合理性、节约性、公开性的原则。

第三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金融法律法规,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确保国家的资金安全。

第四条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力争把管理费开支控制在计划之内。

第五条按顺序开支费用,有计划使用费用,使有限的费用开支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一切费用开支为基层服务,为各项业务的开展服务。

第六条大额财务开支实行分级管理,按权限审批。千元以上大额开支经理事长或主任审批,千元以下财务开支经主管财务副主任审批。

第七条成立理财小组,坚持按月或按季会审制度,实行收入公开、支出公开,并及时台榜公布。

三、财务管理的标准

第八条根据联社机关管理费预算,全年最高不超过180万元,平均每月开支15万元,其中人员工资4万元、水电费1.5万元、办公费1.5万元、科室经费0.5万元、通讯费0.6万元、税金0.25万元、会议费2万元、差旅费2万元、招待费2万元、其他0.65万元혂Ð5万元开支完后不再审批其他项目开支,由财务科、办公室按计划监督执行。

第九条在保证个人工资开支的前提下,按先后顺序合理安排以下项目开支,计划费用开支完后,不再保证后面项目的开支。

1.工资。

2.水电费。

3.办公用品购置费(包括打印、复印费)。

4.通讯费。

5.房地产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

6.会议、培训费。

7.招待费。

8.科室经费。

9.差旅费。

10.其它(包括集资、捐献、摊派等)。

11.公用取暖、降温费(指中央空调费用)。

四、财务管理的内容

第十条个人费用的管理。凡在财务科领取工资的所有人员,一切工资、津贴、补助标准依据人事劳资书面通知为准,以前没有文字通知的,由人事科补据,以作备查。

第十一条会议费的管理。

1.各类综合会议。经主任办公会批准后,办公室同财务科写出报告,并编造会议预算,分管财务的副主任审批。会后由财务科、办公室及经办人员签字、盖章,由分管财务副主任签字报帐。

2.专业会议혂痐专业科室写出报告,并编造会议预算,报经管理财务的副主任审批,由办公室会同财务科安排。会后,由财务科、办公室负责统一结帐,经办人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交分管财务的副主任审批列帐。

3.会议食宿标准。住宿一般由财务科、办公室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从俭安排,一般要求食宿在金融宾馆혂峐餐标准:一类会议(表先会、老干部会)每人每天50元,其他会议每人每天40元,人员培训每人每天30元,确需安排烟、酒、饮料的,由联社理事长、主任或分管财务的副主任另行通知,否则,不允许安排烟、酒、饮料。

第十二条差旅费的管理

(一)实行出差申报、领导审批、办公室登记制度,出差人员必须向理事长或主任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出差,并实行出差人员领取出差单制度。

(二)出差人员住宿费、市内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实行定额包干、超支自理、节约归己的办法。包干标准为:

1.凡在本县内下乡的,不给予补助,乘坐公共汽车的,车票每月集中报销一次,不准包出租车,出租车票一律不予报销,特殊情况需在乡下住宿的,每人每天住宿费30元,由各科室科长(主任)做好下乡记录。

2.凡在本市出差的,正科级每人每天160元,副科级(包括高级职称)每人每天130元,一般人员每人每天100元,凭住宿发票报销。

3.凡到本市以外地方出差的,正科级每人每天280元,副科级(包括高级职称)每人每天200元,一般人员每人每天160元,凭住宿发票报销。

(三)填报差旅费报销单必须由出差牵头人填报,并写明出差人姓名(不准用“等”代替)、日期、事由、地点等内容,并由科室负责人或主管主任签字证明属实,并附出差单,各种发票必须是税务部门印制的合法发票。

(四)出差借支。一般情况出差不准借支,由自己垫支,但确需借支的,必须经理事长、主任或主管财务的副主任批准后方可借支。借支人员出差回单位后,无特殊情况,五日内必须还清借支。

(五)因公到外省、市出差的只准乘坐公共汽车、火车硬座、轮船三等舱和普通交通工具(无急办公务不准乘坐飞机),需乘坐飞机要经联社理事长或主任批准方可)。

(六)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时间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按每人每天补助2元。人事部门组织函授上学的,经人事部门审核同意,给予报销书学费,职工带资上学,每学期只报销一次往返差旅费,待毕业后,由联社报销书学费,并按有关规定和证明,给予学习期间的补助。

第十三条业务招待费的管理。

1.业务招待本着“接待热情、节约开支”的原则,从严掌握,凡单位来客一律到金融宾馆食宿,特殊情况必须经理事长或主任同意后,方可安排。实行招待申报制度,谁主管谁签字,不许他人带签。

2.招待范围:仅限于上级行、市办和地方有关职能部门及兄弟单位工作往来,上述各部门由联社领导对口接待,由办公室或财务科统一安排食宿,不经联社领导同意,不准随意安排食宿,否则,财务科不予报帐。

3.执行标准:由理事长、主任作陪的,每顿标准在700元左右;副主任、总稽核作陪的,每顿标准在500元左右,科长(主任)作陪的,开支必须从本科室经费中列支。

4.机关科室确因工作需要加班的,经主管财务的副主任批准,到办公室领取加班通知单,每人按25元标准掌握,凭发票报销。

第十四条低值易耗品及办公用品的管理。

1.凡购置低值易耗品及其它各类办公用品,经主管财务主任批准后,由财务科或办公室统一购买,先清点入库,然后才能领用,购买、入库、领用都要认真登记,手续要齐全,做到入、出、余帐实相符,各科室不准随意购买,否则,不予报销。

2.各科室需打印、复印的各类文件、材料、报表等,必须经主管办公室的副主任签字,到办公室登记并领取文印通知单后,方可到文印部打印或复印。不经批准,无文印通知单的,文印部拒绝办理。基层或其他单位来打印、复印的一律收费。否则,追究办公室及文印部经济责任。

3.办公室负责对各科室所有的办公设备及低值易耗品进行全面登记,分科室建立档案,明确责任,加强管理,需要更换的低值易耗品,必须以旧换新。

第十五条水电费的管理。

1.个人部分的水电费全部自理。住宿楼水费每户每月10元,平房每户每月15元,电费按实际用电多少,按月从工资中扣除。

2.公用水电费,由各楼层和各科室配合共同管理。对水阀门、用电器所有的开关做到随用随开,谁用谁关。联社成立水、电检查小组,负责对办公楼水、电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如发现水龙头不关者,罚该楼层工作人员每人10元,发现室内空调风机、电灯不关者,一台风机罚款50元,一个电灯罚款10元,罚款由该科室人员均摊。同时,对该科室科长或主任按罚款总额20%比例加罚。加强电梯的使用管理,实行定时开关,每天电梯使用时间为早7:30至晚7:00,星期天、节假日不开电梯。

第十六条电话费管理。加强各科室电话管理,从严控制电话费用,财务科定期到电信局打出各科室电话费用单,发现有外省长途的,电话费用一律由科室人员承担。

五、科室经费的管理

第十七条为了更好地发挥各科室的职能作用,促进机关工作的全面展开,特设定科室经费,出保科、监察室每月700元;办公室、财务科、人事科、业务科每月600元;审计科每月500元;信息部每月400元;工会每月300元,由科室自己支配,经办人、科长在发票上签字,经主管财务主任审批后列帐,主管财务主任实行分科室建帐,超支不批,节约继续使用。

六、医药费的管理

第十八条机关干部、职工医药费原则上实行包干使用,随工资逐月发放。对癌症、绝症和特殊病患者的药费等,根据家庭经济状况酌情给予救济,由联社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

七、车辆管理

第十九条机关行政用车实行承包,两人一辆;运钞车由出保科协助主管主任共同管理。

第二十条耗油实行承包到车、到人,统一由财务科负责购买油卡,到指定的加油站加油。

第二十一条车辆维修,由司机提前写出书面修车申请,由车管科科长鉴定并报经主管财务的副主任批准后方可维修。结算时,由财务科长、车管科长及司机到场,并在修理费、材料费、工时费等报销单上签字,并注明修理的部位后,报经主管财务的副主任审批,方可列帐。更换新件的必须交回旧件,不经批准,不得报销,不准先斩后奏,否则,不予报销。车辆中修或大修必须经联社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

第二十二条车辆管理未明确的其它事项,按照(97)固信合联字第25号文件《关于印发〈固始县农村信用社车辆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规定执行。

财务制度范文篇6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采石场整治和复绿工程的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会计法》以及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市采石场整治和复绿工程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依法、合理、及时筹集、使用建设资金;做好建设资金的核算和监督工作,严格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第三条东莞市采石场整治和复绿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采石场整治和复绿工程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其日常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包括编制整治复绿方案、复绿计划、复绿设计、施工图纸审核、工程预算、工程质量监督、验收等工作。市林业局负责对采石场复绿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市财政局、镇街财政分局负责复绿资金落实到位。

第四条复绿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后,按照属地原则,由各镇街按招投标有关规定确定工程施工单位。全市采石场整治和复绿工程由各镇街财政分局负责设立工程专户,集中支付,集中核算。

第二章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五条各镇街财政分局设置专职会计、出纳,按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建帐。会计核算必须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会计、出纳应当互相监督,定期对帐,做到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确保资金的安全。

第六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作为记帐本位币,财务处理用借贷记帐法记帐。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薄、编制会计报表一整套程序必须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

第七条工程款项支付不能用现金支付,必须通过银行转帐结算。财务人员不能将银行帐户出租、出借给任何单位或个人办理结算;不能签发空头支票;不能将支票转让给其他单位使用;作废的支票应当及时送回开户银行注销。各镇街财政分局在银行预留的印章和银行票据必须分开保管,形成相互监督制约机制。

第八条会计凭证、会计帐薄、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建档要求、保管期限、销毁办法等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资金筹集及出资方式

第九条全市采石场整治和复绿工作的复绿费用由市与镇街共同筹集。标准参照大岭山杨屋大兴石场复绿工程的实际复绿费用标准,最高不超过110元/平方米。所需费用由市与镇街5:5分担。采石场整治和复绿面积以市国土资源局测量面积为准。

第十条对已经公开拍卖采矿权的10家已关闭,且拍卖合同中已规定由经营者负责整治复绿,同时市已收取经营者复绿保证金的采石场,由经营者负责整治复绿,经验收合格后退回其复绿保证金,如经营者违约未按要求进行复绿,则没收其复绿保证金,由市政府先从收取的复绿保证金列支进行复绿,如费用超支则按市、镇街5:5比例分担。

第四章工程用款拨付

第十一条工程项目必须按规定程序实行招投标;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必须按规定进行政府采购。镇街按中标价或采购价与施工单位、劳务(物料)供应商签订合同,作为办理工程拨款的依据,并提供招投标的中标通知书、合同书、协议书等有关工程资料给相关镇街财政分局备案。

第十二条市负担的建设资金分两期划拨,具体为:工程动工时按工程中标价一半的80%(即中标价40%,但不能超过市负担资金的80%)划拨;工程完工验收并结算后,再划拨需由市负担的剩余资金。有关镇街要落实好配套资金。

第十三条工程用款的拨付,必须履行相关审批程序,才能办理拨款手续。具体程序是:

(一)由镇街财政分局提出工程用款申请和填写工程用款审批表。

(二)工程用款审批表经镇政府(街道办)、市国土资源局加具意见,送市财政局审核。

(三)市财政局审核后,将工程款拨付到各镇街财政分局设立的工程专户。

第五章工程项目决算

第十四条镇街应及时做好工程资料的签证及整理工作。工程竣工后,应当及时办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并做好工程的结算工作。

第十五条镇街采石场整治和复绿工程结算审核完毕,镇街应当编制竣工财务决算,作为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和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依据。

第六章财务监督

第十六条市财政局、镇街财政分局应当对工程用款申请进行审核,对违反财务会计制度的行为必须予以制止和纠正;对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市、镇街负责人反映并向上报告。

第十七条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市财政局应当对采石场整治和复绿工程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把好工程质量和用款支出审核关。

第十八条全市采石场整治和复绿工程应当接受财政、审计、建设部门的监督检查。工程项目完结之后,由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对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依法查处。

第七章附则

财务制度范文篇7

第一条为规范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行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维护保险对象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关于社会保险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经办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等社会保险基金。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社会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指为了保障保险对象的社会保险待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由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分别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筹集的专项资金。

第四条基金财务管理的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法筹集和使用基金;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努力做好基金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并如实反映基金收支状况;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基金的安全。

第五条为保证基金的按时、足额收缴和支付,税务机关和经办机构根据工作需要有权按规定要求缴费单位如实提供用工情况、工资表、财务报表等与社会保险有关的原始资料和数据。

第六条基金纳入单独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以下简称“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第七条基金根据国家要求实行统一管理,按险种分别建帐,分帐核算,专款专用自求平衡,不得相互挤占和调剂。

第二章基金预算

第八条基金预算是指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编制的、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年度基金财务收支计划。

第九条基金预算的编制。年度终了前,经办机构应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表式、时间和编制要求,根据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下年度基金收支预测,编制下年度基金预算草案。

第十条基金预算的审批。经办机构编制的年度基金预算草案,由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汇总并报财政部门审核,经同级政府批准后,由财政部门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批复执行,并报上级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基金预算的执行。经办机构要严格按批准的预算执行,并认真分析基金的收支情况,定期向同级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应逐级汇总上报预算执行情况,并加强基金监控,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第十二条基金预算的调整。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时,经办机构要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由劳动保障部门报财政部门审核,经同级政府批准后,由财政部门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批复执行,并报上级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第三章基金筹集

第十三条基金按国家规定按时、足额地筹集。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和减免。

第十四条基金收入包括:社会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其他收入。

社会保险费收入是指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分别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等。

利息收入是指用社会保险基金购买国家债券或存入银行所取得的利息收入。

财政补贴收入是指同级财政给予基金的补贴。

转移收入是指保险对象跨统筹地区流动而划入的基金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下级经办机构接受上级经办机构拨付的补助收入。

下级上解收入是指上级经办机构接受下级经办机构上解的基金收入。

其他收入是指滞纳金及其他经财政部门核准的收入。

上述基金收入项目按规定分别形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等。

第十五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按规定分别计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基金。

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包括按规定应计入统筹帐户的缴费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收入、统筹帐户基金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其他收入。

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基金收入包括按规定应计入个人帐户的缴费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收入、缴费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收入、个人帐户利息收入、转移收入等。

第十六条实行经办机构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地区,经办机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同级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共同认定的国有商业银行设立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户(以下简称“收入户”)。

收入户的主要用途是:暂存由经办机构征收的社会保险费收入;暂存下级经办机构上解或上级经办机构下拨的基金收入;暂存该帐户的利息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收入户除向财政专户划转基金外,不得发生其他支付业务。收入户月末无余额。实行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地区,不设收入户。

第十七条税务机关或经办机构要定期或定额将征集的基金缴存财政专户。具体时间或额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定。缴存时,须填制银行制发的进帐单或划款凭证(一式多联),并填写收入项目和具体金额。各有关部门或机构凭该凭证记帐。未按规定执行的,财政部门委托各开户银行于月末将全部基金收入划入财政专户。

第四章基金支付

第十八条基金要根据社会保险的统筹范围,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支出,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增加支出项目和提高开支标准。

第十九条基金支出包括:社会保险待遇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其他支出。

社会保险待遇支出是指按规定支付给社会保险对象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出、失业保险待遇支出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出等。

转移支出是指社会保险对象跨统筹地区流动而转出的基金支出。

补助下级支出是指上级经办机构拨付给下级经办机构的补助支出。

上解上级支出是指下级经办机构上解上级经办机构的支出。

其他支出是指经财政部门核准开支的其他非社会保险待遇性质的支出。

上述基金支出项目按规定分别构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等。

第二十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和其他支出在统筹帐

户中列支,转移支出在个人帐户中列支。

第二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出包括:基本养老金、医疗补助、丧葬抚恤补助费。

(一)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支付给《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以下简称“《决定》”)实施前已经离休、退休和退职人员的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补贴。

基础性养老金是指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支付给《决定》实施后按照统一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计发待遇的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个人帐户养老金是指按缴费个人的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支付给按照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计发待遇的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以及一次性支付给个人的个人帐户储存额。

过渡性养老金是指按规定支付给按照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计发待遇且在《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人员除基础性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以外的基本养老金。

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补贴是指按规定支付给《决定》实施前已经离休、退休和退职人员的生活费用和各种生活补贴、物价补贴等。

(二)医疗补助金是指按规定支付给未实行医疗保险地区已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支范围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医疗费用。

(三)丧葬抚恤补助费是指用于已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支范围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死亡丧葬补助费用及其供养直系亲属的抚恤和生活补助费用。

第二十二条失业保险待遇支出项目包括失业保险金、医疗补助金、丧葬抚恤补助费、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和其他费用。

失业保险金是指支付给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

医疗补助金是指按规定支付给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费用。

丧葬抚恤补助费是指按规定支付给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费用及由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

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是指按规定支付给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是指从失业保险基金中调剂用于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

其他费用包括农民合同制工人一次性生活补助金及国家规定的其他费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生活补助金,是一次性支付给合同期满不再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农民合同制工人的生活补助费。

第二十三条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出项目按规定分别形成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待遇支出和个人帐户医疗保险待遇支出。

(一)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待遇支出是指按规定在统筹医疗基金支付范围以内,并在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出限额以下由统筹医疗基金支付的医疗费支出。

(二)个人帐户医疗保险待遇支出是指按国家规定由医疗个人帐户基金开支的医疗费支出。

统筹医疗基金和个人帐户医疗基金要划分各自的支付范围,不得相互挤占。

第二十四条经办机构在同级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共同认定的国有商业银行设立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户(以下简称“支出户”)。

支出户的主要用途是:接收财政专户拨入的基金;暂存社会保险支付费用及该帐户的利息收入;支付基金支出款项;划拨该帐户资金利息收入到财政专户;上解上级经办机构基金或下拨下级经办机构基金。支出户除接受财政专户拨付的基金及该帐户的利息收入外,不得发生其他收入业务。

第二十五条经办机构要根据财政部门核定的基金年度预算及月度收支计划,按月填写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用款申请书,并注明支出项目,加盖本单位用款专用章,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对不符合规定的凭证和用款手续的,财政部门有权责成经办机构予以纠正。财政部门对用款申请审核无误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基金从财政专户拨入支出户。具体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定。

第五章基金结余

第二十六条基金结余是指基金收支相抵后的期末余额。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结余包括统筹基金结余和个人帐户基金结余。

第二十七条基金结余除根据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商定的、最高不超过国家规定预留的支付费用外,全部用于购买国家发行的特种定向债券和其他种类的国家债券。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基金结余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投资。

第二十八条基金当年入不敷出时,按下列顺序解决:

(一)动用历年滚存结余中的存款;

(二)存款不足以保证支付需求的,可转让或提前变现用基金购买的国家债券,具体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

(三)转让或兑付国家债券仍不能保证支付需求时,建立了基金调剂金的地区,由上级经办机构调剂;

(四)调剂后仍存在不足的,由同级财政部门给予适当支持;

(五)在财政给予支持的同时,根据需要按国务院有关规定报批后调整缴费比例。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在申请调整缴费比例之前也可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并报政府批准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调整缴费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划入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帐户医疗基金之间的比例。

第六章财政专户

第二十九条本制度所指的财政专户是财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基金专用计息帐户,在同级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共同认定的国有商业银行开设。财政专户、收入户和支出户在同一国有商业银行只能各开设一个帐户。

第三十条财政专户的主要用途是:接收税务机关或经办机构转入的社会保险费收入;接收税务机关或收入户暂存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接收基金购买国家债券兑付的本息收入、该帐户资金形成的利息收入以及支出户转入的利息收入等;接收财政补贴收入;接收上级财政专户划拨或下级财政专户上解的基金;根据经办机构的用款计划,向支出户拨付基金;购买国家债券;向上级或下级财政专户划拨基金。

第三十一条财政专户发生的利息收入直接计入财政专户,支出户的利息收入从支出户定期转入财政专户。

财政部门凭银行出具的原始凭证记帐,同时,财政部门要出具财政专户缴拨凭证,并附加盖专用印章的原始凭证复印件,交经办机构记帐和备查。

第三十二条财政补贴收入由国库直接划入财政专户。

财政部门凭国库出具的拨款单记帐,同时,财政部门要出具财政专户缴拨凭证,并附加盖专用印章的原始凭证复印件,交经办机构记帐和备查。

第三十三条根据国务院批准或经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决定从原行业统筹单位上缴中央财政专户结余中的补助地方基金,由中央财政专户直接拨付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专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在收到款项时,要填制财政专户缴拨凭证,交经办机构记帐和备查。

第三十四条经办机构设立收入户的地区,在发生基金下拨业务时,根据经办机构的缴拨计划,财政部门应将基金从财政专户拨入同级经办机构的支出户,经下级经办机构收入户进入财政专户;在发生基金上缴业务时,财政部门应根据经办机构的缴拨计划,将基金从财政专户划入同级经办机构支出户,经上级经办机构收入户进入上级财政专户。

不设收入户的地区,在发生基金的上下级缴拨业务时,财政部门应根据经办机构的缴拨计划,将基金从上级财政专户直接拨入下级财政专户或从下级财政专户直接上解入财政专户。财政部门和经办机构凭财政专户缴拨凭证记帐。

第三十五条失业保险基金按规定调剂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资金,由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用款计划,财政部门审核后,及时填制财政专户缴拨凭证,从同级财政专户内的失业保险基金财户直接划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帐户。财政部门和经办机构凭财政专户缴拨凭证记帐。

第三十六条财政部门应根据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的意见,在双方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及时将基金按规定用于购买国家债券或转存定期存款。财政部门凭银行出具的原始凭证记账,同时,财政部门要出具财政专户缴拨凭证,并附加盖专用印章的原始凭证复印件,交经办机构记帐和备查。

经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共同研究确定的特种定向债券计划,要保证完成。

第七章资产与负债

第三十七条资产包括基金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现金、银行存款(含收入户存款、财政专户存款、支出户存款)、债券投资、暂付款项等。

经办机构和税务机关应认真做好现金的保管、押运、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现金的内部控制制度。现金的收付和管理,要严格遵守国务院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经办机构应及时办理基金存储手续,按月和开户银行对帐,同时,要做到经办机构、税务机关、财政部门定期相互对帐,保证帐帐、帐款相符。用基金购买的国家债券应视同货币资金,由财政部门商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开户银行代为妥善保管,确保帐实相符。暂付款项应定期清理,及时收回。

第三十八条负债是指基金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借入款项和暂收款项等。借入款项和暂收款项应定期清理,及时偿付。因债权人等特殊原因确实习期无法偿付的,经财政部门批准后并入基金的其他收入。

第八章基金决算

第三十九条年度终了后,经办机构应根据财政部门规定的表式、时间和要求编制年度基金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表、有关附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和分析基金的财务收支及管理情况,对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经办机构可以根据业务工作需要增加基金当年结余率、社会保险费实际收缴率等有关财务分析指标。

编制年度基金财务报告必须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手续完备、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第四十条经办机构编制的年度基金财务报告应在规定期限内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并汇总,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后的年度基金财务报告为基金决算。

第四十一条财政部门应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的本级决算和下一级决算。经办机构的年度基金财务报告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应予以纠正。

第四十二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将本级决算和下一级财政部门报送的决算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由财政部审核汇总后报国务院。

第九章监督与检查

第四十三条经办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告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十四条劳动保障、财政和审计部门等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内的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向政府和基金监督组织报告。

第四十五条缴费单位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税务机关或劳动保障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所欠款额的2‰的滞纳金。

第四十六条下列行为属于违纪或违法行为:

(一)截留、挤占、挪用、贪污基金;

(二)擅自增提、减免社会保险费;

(三)不按时、按规定标准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有关款项;

(四)未按时将基金收入存入财政专户;

(五)未按时、足额将财政专户基金拨付到支出户;

(六)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四十七条有第四十六条所列行为的,应区别情况限期纠正,并作帐务处理。

(一)即时追回基金;

(二)即时退还多退、补足减免的基金;

(三)即时足额补发或追回社会保险待遇的有关款项;

(四)即时缴存财政专户;

(五)即时足额将财政专户基金拨付到支出户;

(六)国家法律、法规及财政部规定的其他处理办法。

第四十八条对有第四十六条所列违纪或违法行为的单位以及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者的处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单位和主管人员以及直接责任者处以的罚款应及时上缴国库。

第十章附则

第四十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政府批准建立的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五十条基金专用票据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五十一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会同劳动保障部门根据本制度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备案。

财务制度范文篇8

二、文印费:打印文件资料,一律经办公室主任签字批准,并严格控制打印份数。不经批准的,所有费用由打字员个人负担。文印所需纸张、油墨等用品的购置,由办公室报请主管财务的主任批准。

三、电话费:各科室电话一律取消长途功能,继续推行费用包年制度。费用缴付由财务科统一办理,每季考核一次。

四、照明费:除夜间加班,值班外,其它时间,宿办室电灯一律关掉,做到人走灯灭。机关大院及楼道由警卫人员负责,出现常明灯的,每发现一次,对当事人罚款10元。

五、探视费:系统内干部职工或直系亲属生病需要慰问探视的,由县社领导安排,不经领导批准,任何科室或个人一律不准用公款进行探视。

六、招待费:上级或职能部门来人需要招待的,必须提前报请主任批准,主任不在报付主任批准,由办公室安排陪餐人员,用餐标准和用餐地点。陪餐人员一般不超过三人,用餐标准每人不得突破30元,财务科凭领导和经办人注明招待原因的收据予以报销。

七、医药费:工龄在15年以下的,每人每月15元,工龄在15年以上的,每增加一年增发医药费一元,有重病住院需要检查治疗的,必须取得县以上主治医师证明,并报县社主任批准,所需医药费,由县社根据情况酌情解决。

八、维修费及低值品购置:机关需要购置家俱或房屋设备需要维修时,事前由办公室造报预算,报主任批准后购置或施工。在家俱用具的管理上,要按照谁使用谁负责保管的原则,由办公室、财务科造册登记,摸清底数,明确责任。每年进行一次盘点清理,对无故丢失或损坏的,由责任人按现价包赔损失。

财务制度范文篇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联社按照“统一法人、授权经营、分级核算、单独考核”的原则,依据“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要求,对全部资产承担责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条联社的财产、合法权益以及依法开展的业务经营,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以任何方式平调、占用。对侵犯信用社合法权益的行为,联社有权抵制。

第三条联社的财务管理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办法,按《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和联社的有关规定管理各项财务收支。其财务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如实反映经营成果,维护其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联社设置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全辖信用社的财务工作,努力作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考核和分析工作。对信用社负有管理、指导、监督职能,信用社要自觉接受联社财务监督管理,并对联社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五条联社的财务工作实行主任负责制,同时接受广大社员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有关重大财务事项经民主管理组织研究、决定,并定期向社员代表大会报告其财务状况。

第二章所有者权益

第六条所有者权益是投资人对信用社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第七条信用社的实收资本是指信用社的社员缴纳的股本金和信用社公积金按法定程序转增形成的资本金。

信用社股权设置必须按《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县级联合社管理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市(地)联合社管理规定(暂行)》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信用社的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可分为个人资本金、法人资本金和信用社集体资本金等。

(一)个人资本金:是指社会自然人等以其合法的货币资产投入信用社形成的资本金。

(二)法人资本金:是指各类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货币资产投入信用社形成的资本金。

(三)信用社集体资本金:是指信用社历年积累按规定转作实收资本形成的资本金。

第九条投资者应按照出资比例或信用社章程规定,分享收益和承担风险。信用社社员经本社理事会同意后,可以退股。

第十条投资者投入信用社的资本,应按实际投入数额计价。信用社对实收资本依法享有经营权。

第十一条信用社的资本公积包括:在筹集资本过程中,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额超出其认缴出资额的差额;接受捐赠的资产;按国家规定增加的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可按法定程序转增资本金。

第十二条信用社的盈余公积包括信用社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

法定盈余公积可用于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金。法定盈余公积按规定转增资本金后,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不得少于实收资本的25%。

第十三条未分配利润是指信用社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第三章固定财产

第十四条,信用社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不含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不含2000元)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电子设备、运输设备、机器设备、工具器等。信用社因业务需要而购建的大中型计算机网络(包括硬件购置费及软件开发购置费)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不符合固定资产条件的物品,为低值易耗品。

下列物品,不论单位价值大小,均为低值易耗品:密押机、点钞机、铁皮柜、保险柜、打捆机、计息机、记账机、验钞机、印鉴鉴别仪、微机及打印机、打码机、压数机、打孔机等。低值易耗品可一次或分期摊入成本。采用分期摊入成本的,摊销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

第十五条信用社固定资产应按分类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分类折旧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技术进步较快或工作环境对使用寿命影响较大的固定资产,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一)平均年限法的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

季折旧率=原值×年折旧率÷4

月折旧率=原值×年折旧率÷12

(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季折旧额=净值×年折旧率÷4

月折旧额=净值×年折旧率÷12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2年内,将其净值平均摊销。

第十六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按不低于以下规定的年限掌握: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机器、机械及其他设备为10年;

(三)电子设备、运输工具、器具、家具等为5年。

第十七条信用社原有的固定财产属联社集体所有,由联社建帐立卡,统一管理,定期组织盘点。联社有权对固定资产根据需要在全辖范围内进行无偿调剂。

第十八条信用社需要购建固定资产时必须编制预算,并上报联社招标小组(小组设在办公室),经理事会、监事会讨论通过,由招标小组对固定资产、低值易耗、网点改造统一招标,统一改造,同时按照有关审批权限逐级上报审批,经批准后由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科目核算,在建工程竣工时,要严格按程序审计验收,核实价格,转入固定资产,建帐设卡,按规定进行管理。

信用社根据卡片设登记薄,作为辅助帐簿保管。联社按社建立固定资产和折旧明细分户帐、卡、登记簿,固定资产折旧由联社统一计提,每季末25日,联社应根据登记薄和卡片及联社规定的折旧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并登记卡片和登记薄,同时抄列明细清单一式二份,于同日寄各基层信用社,并附清单一份,另一份联社做有关传票附件,基层社收到清单后,逐笔登记辅助卡。基层信用社固定资产分户帐、卡、登记簿应每季与联社固定资产分户帐、卡、登记簿核对一次。

对固定资产维修、装修的管理。凡单价在1000元内维修、装修由信用社自行掌握,超标准的信用社应编制计划上报联社,由联社统一装修。

第十九条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信用社要全面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重新建立低值易耗品登记簿及卡片登记,做到帐实物相符,同时联社要建立低值易耗品登记簿总额控制。今后凡单位价格超过300元,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要全部纳入“低值易耗品”表外科目核算,并按照种类、数量、单价、金额等内容进行登记(低于300元的低值易耗品不允许在此科目列支),对低值易耗品中点钞机、计算机、打捆机、验钞机、打印机及微机耗材等的购置,由联社统一招标购置。

第四章资金往来

第二十条联社与信用社的资金往来通过存放联社往来科目核算,联社逐社设户,相互之间不计算利息。每月末,联社打印出存放联社往来对帐单交给信用社进行勾对。

第二十一条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由联社统一向人民银行缴存,并按规定及时进行调整。

第二十二条信用社的多余资金全部存入联社,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在联社之外的其它金融机构开户。资金的拆出、拆入、调出、调入由联社集中管理。

第二十三条其它应收款项,是业务性资金临时占用科目,非业务性支出不准进帐,确需列支时必须逐笔填写申请,注明原因,由主任签字后上报联社财务部门,实行流水审批程序,经批准后方可列支,但必须按时结算,不准挂帐。

第五章财务收支计划

第二十四条联社和信用社要做好财务收支的管理、控制、分析和考核工作。

第二十五条信用社要在每年初根据本社实际,按联社的有关要求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报联社审定通过后,由联社监督执行。

第二十六条年度中间由于客观原因发生变化需要调整财务收支计划时,由信用社提出变动申请并说明变化原因及影响程度,由联社根据情况调整计划执行。

第二十七条信用社的财务收支计划要与联社核定的经营指标衔接,要制定完成财务收支计划的具体措施,并落到实处。

第二十八条信用社的费用列支按年费用额控制,联社按季对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和经营成果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季(年)末按工效挂钩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第六章财务开支

第二十九条,为规范信用社财务开支行为,努力增收节支,对信用社的收入及成本规定如下:

一、手续费支出:只限信用站代办业务性支出,具体计付标准,按照联社业务科下发的有关文件执行。

手续费支出要做到计算准确、手续齐全。如:代办存款手续费:应附有代办员姓名、平均余额、计提标准、手续费金额、代扣个人所得税等内容的计提表,并且计提表中的积数与微机打印的代办员代办储蓄月报表核对一致。代办收贷手续费的计提应附有代办员收贷凭条的便查卡联。

二、营业费用

(一)基础费用含工资性支出和机构基础费用

工资性支出:

1.职工工资:、职工工资的发放,信用社按照联社核定的数额发放,剩余部分联社按绩效工资,视经营得分情况进行兑现。

2.临时工工资:临时工工资全区统一按380元/月发放,司机岗位每月加发100元补助费。

3.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按月计提,并转入应付福利费科目,由应付福利费科目过渡后再另行列支。

4.职工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的1.5%计提,按月计提,并于次月上划联社,由联社统一管理和使用,用于联社对干部、职工的培训费用支出。

5.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的2%计提,按月计提,并于次月上划联社用于联社统一安排的工会活动。

6.劳动保险费:一、按照联社核定的退休人员工资标准进行列支;二是按规定计提合同工劳动保险费;三是列支离退休人员的医药费、安家补助费;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的工资;以及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金。(该科目的列支必须经过联社有关部门批复)

7.失业保险金:按非农业户口固定工、合同工工资额的1%按月计提。

8.住房公积金:指信用社按有关房改政策规定在成本中列支的各项住房补贴支出,按有关比例进行计提。

工资总额核对口径按人事科规定执行,不得超支。

机构基础费用:

1.水电费:指信用社支付的公用水电费及电子设备运转中耗用的水电费用及增容费开支。

2.邮电费:指信用社办理各项业务支付的邮费、电报费、电话费、电话安装费、电传及传真设备安装、使用费和线路租用等费用,按规定收取的邮电费收入冲减邮电费支出。

3.钞币运送费:指运送钞币所支付的汽车运输费、油料费、养路费、包装费、搬运费、牌照费以及押运人员的差旅费。

4.电子设备运转费:指信用社为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转而购买纸张、色带、软盘等所开支的费用。

5.公杂费:指购置营业办公用品,订阅公用报刊等费用。

6.税金:是指信用社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应在成本中列支的税金。

(二)其他业务费用

1.业务宣传费:指信用社开展业务宣传活动所支付的费用。业务宣传费在营业收入(扣除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5‰的比例内掌握使用。

2.广告费:当年发生的广告费支出,不超过营业收入2%的部分在“532营业费用”中据实列支,超过2%的部分在“1623广告费结转”中反映,于以后年度摊销,但是该科目累计余额不得超过当年农村信用社营业收入的1%。广告费支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①广告是通过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②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发票;③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3.印刷费:指信用社印制的各种业务凭证、账簿、报表、包装运送费、刻制图章等费用开支。

4.业务招待费:指信用社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业务交际费用。业务招待费在全年营业收入的5‰以内控制使用。

5.安全防卫费:指信用社出于安全防范需要所购置的安全保卫器械;安装营业网点的防护门窗及柜台栏杆、消防专用设备、保安(经警)人员工资、补贴以及经批准的其他防卫费用。

6.保险费:指信用社向保险公司投保支付的保险费。

7.诉讼费:指信用社因起诉或者应诉而发生的各种(项)费用。

8、公证费:指信用社在办理业务过程中,需要向公证机关办理公证所支付的费用。

9.咨询费:指信用社聘请经济技术顾问、法律顾问等支付的费用。

10.审计费:指信用社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查账验资以及进行资产评估等发生的各项费用。

11.劳动保护费:指信用社按规定购买的职工劳动保护用品及规定岗位的职工保健费支出。

12.差旅费:指信用社职工公差按规定标准乘坐车、船、飞机费、出差补助费、住宿费等费用,差旅费标准按当地政府规定标准执行。

13.会议费:指信用社经批准召开的各项会议费用。包括会议支付的伙食补助、住宿费、会场租用费及文具、纸张等其他费用。主办会议单位应事先就会议种类标准会议天数,参加人员编制会议单,传票应附有原始单据和会议单。

14.低值易耗品摊销:指信用社按规定摊销的低值易耗品。

15.递延资产摊销:指信用社按规定的期限和标准在本期成本中摊销的递延资产。

16.租赁费:指信用社因开办业务需要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营业及办公用房、电子设备、汽车及其他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金。(以租赁合同为准)

17.修理费:指信用社的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

18.取暖及降温费:指信用社取暖和降温所需的费用。

19.绿化费:指信用社内部绿化发生的开支。

20.专项奖金:用于信用社组织低成本资金、优化存贷款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等项奖金的开支。

(三)下列费用帐户信用社不得列支

1.技术转让费

2.研究开发费

3.外事费

4.无形资产摊销

5.理事会

6.上交管理费

7.会费

8.其他费用

三、其他营业支出

(一)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按季度足额提取,要正确计算按时提取。净残值率按固定资产原值为4%计算。

(二)呆帐准备金:按年终决算文件执行。

四、536科目营业外支出

其他营业外支出:对收回已核销的呆帐贷款,可依据鲁国税发[1997]61号规定的档次计提劳务费可在此帐户列支。

五、应付利息的计提

(一)260应付利息科目余额,每个季末数不得低于季初数。

(二)应付利息备付率每个季度末不低于联社核定的比率。

(三)计提应付利息的科目包括:205定期存款、215定期储蓄存款、216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

六、其他未尽事宜,按有关《农村信用社财务实施办法》和主管部门制定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财务开支的审批及管理

联社继续实行财务开支三级审批和“一票否决权”制度,财务审批小组由联社主任、监事长、会计科长、会计科副科长、稽核科长、审计科副科长、办公室主任七人组成,所有费用开支,均需按照财务开支办法,分别不同的权限审批后执行。

一、基础机构费用管理

(一)公杂费、电子设备运转费管理

联社机关、联社营业室、各基层信用社的办公用品、电子设备运转所需的办公物品由联社办公室统一采购,凭《办公用品领取通知单》到联社领取,联社按月下划有关费用(发票联社统一安排)。联社未有的物品或不能解决的事项基层信用社可以灵活掌握开支。

(二)邮电费管理

邮电费实行包干制,分社、储蓄所按存款规模核定,每年年初根据上年年底存款余额为基数进行核定一次혂Ð000万元以下电话费按80元/月;1000万元至2000万元电话费按100元/月;2000万元以上电话费按150元/月;信用社营业室电话费按500元/月;主任办公室电话费按200元/月;主持工作主任手机电话费按300元/月;运钞车司机岗位按人均每月100元列支。对限额内的费用列支,实报实销。超出限额部分,由个人承担。

(三)水电费管理

水电费实行按营业网点实报实销制。水电费开支情况每月分别按营业网点类型(信用社、分社、储蓄所,原撤并信用社仍按信用社级网点对待)以及存款规模等情况,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一年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实行按月包干制)。

(四)钞币运送费:

钞币运送费实行限额制,在规定的限额内据实列支。

基础机构费用开支采取流水审批制,联社在2个工作日内给予审批完成,对开支的基础机构费用联社实行备案。流水审批仅限于当月应开支的基础机构费用,跨期基础机构费用不在此列,在保证个人部分开支的情况下,优先开支基础机构费用,不得出现挤占挪用和用基础机构费用倒逼联社现象。金额在500元以下(含500元)的公杂费、电子设备运转费、车辆养路费和过桥费,由初级审批小组审批后列账。

二、其他业务费用管理

1.除“业务招待费”以外的公用部分费用,金额在2000元以上(含2000元)的,要先申请,待联社批准后再办理。

2.严格执行会议费列支范围和标准。会议费一次性开支1000元以上的,附会议通知和花名册上报联社审批。

3.允许信用社列支和限额控制及按比例列支的营业费用,必须严格控制在联社核定的指标计划以内或规定的比例以内。

4.不允许信用社开支项目,信用社一律不准列支。

5.安全防卫费(守库费、联社下划费用除外)、租赁费、低值易耗品购置,年初编制预算上报联社财务部门,未经批准,不准开支。

6.对联社批准的网点改造、网点装修所需费用,联社批准后,下划专项费用额。

7.单笔金额5万元(含)以上的费用开支,需上报市办审批。

第三十一条,对各项财务开支的管理要求

1.各项费用开支的发票必须合规合法,摘要内容与发票内容必须一致,必须与收款单位的经营范围一致,内容填写必须齐全,日期、大小写金额、印章必须正确并符合规定,必须是正式的税务发票或经税务部门审查盖章的发票。

2.费用列支必须符合信用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和主管部门制定的办法规定。经联社批准的费用,不准挪作他用,一经发现,除追究责任人责任外,对今后上报审批的费用一律不予审批。

3.所有费用开支发票,除经手人签字外,还必须有批准人签字,基层社的内勤主任、主持工作主任要同时审查签字。联社的费用开支,要经财务部门审查凭证合规签字后,按审批权限签字报销。各项费用开支必须真实,必须用于本社的业务经营,不准以任何借口、任何名义转移、挪用,弄虚作假或套取费用,需报税务部门或上级部门的,必须待批复后才能开支,不准先斩后奏,斩而不奏,不准少批多用,否则,联社将直接追究当事人的经济责任或其它责任。

4.为防止伪造审批人盖章的现象发生,所有费用开支发票上的签章,一律以签字为准,不准盖章,否则,按违背制度对待。

5.对维修、装修的费用开支,要从保质、保量的角度出发,货比三家,投标竞争并与其签订协议,明确责任,同时要扣留10%-50%的质量保证金、维修费作抵押,到期一次或分次付清。

6.经联社和税务部门批复的预算,各社要按年度自年初编列顺序号,按年集中装订保管,以便于事后查核,保管期定为15年,凡联社巳批复的预算开支,事后联社均要定期组织跟踪检查并进行内外核实。

7.凡由联社财务审批小组审批后的各项费用,需交理事长阅签后方可下达执行。

8.对外欠费用实行备案制度,因特殊情况对外欠费用不能在2个月内结清的合理开支费用实行联社备案制度,未进行备案的联社将视为签字人的个人行为,单位将不进行承担。

第七章税款

第三十二条,本章所指税款指营业税金及附加、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及利息税。

一、营业税及附加:各信用社应在每月月末按规定计提当月营业税及附加,列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上划联社营业室。

二、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各信用社按有关规定计算上缴当地税务部门。

三、利息税:统一由联社上报税务部门。

第八章利润分配

第三十三条,年度决算后的税前利润首先用于弥补历年亏损挂帐,弥补亏损后仍有剩余利润,联社按《信用社章程》有关规定进行分配。

第三十四条,实行联社统一核算方案得到批准后,信用社按联社要求的时点,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和所有者权益统一上划联社。第九章其他

第三十五条,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确保利润真实性。

目前,信用社扭亏增盈任务还十分艰巨,联社要求全体干部职工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把经营效益观念摆在首位,树立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从保工资、保生存的角度出发,办理每一笔业务都要考虑能否增收节支,同时要求各社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每年一月底前,根据上年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年初数为标准,制定本年的经营目标,编制财务收支计划,上报联社批准后执行。

(二)按季核实成本。季度月末对固定资产折旧、应付利息、应交税金都要按规定计算列帐,摊入成本,确保成本,利润数字的真实准确。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会计报表上报联社。同时要逐项与年初计划对比分析,找差距,订措施,确保计划数字的如期完成。

(三)按季、按年上报财务分析报告。根据有关数字的增减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准影响数字变化的原因,预测下期经营概况和经营成果,提出下步工作改进措施,季后五日内上报联社。其中一、三季度可以专项专题分析;二、四季度必须对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向领导提供正确的经营数据。

财务制度范文篇10

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开支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逐步减轻财政债务包袱打开财政工作局面推进我乡廉政建设进程,促进我乡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经乡党委研究决定,制定乡的财务管理制度,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预算管理制度。

年初,由各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各种影响单位收支的因素制定本单位的综合财务收支计划,送乡财政审核调整,经乡人代会通过后,给各单位下达综合财政收支预算,各单位按预算组织实施,支出由财政所按收入进度和开支计划核拨资金,年度执行中,如有超收,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财政追加指标并拨款。如有短收,则自动减少支出指标。年终决算,如有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一)、收入减免的审批

各有收费权限的单位和部门为了工作的开展需要对一些特殊的事项作出处理而需要降低收费标准和直接减少或免收费的必须报乡财政审核乡主要领导审批以便于财政的综合平衡,否则财政不予核减收入指标,不追加财力,短收的款项由执收经办人负责补足。

(二)、支出的审批

⒈项目支出预算经费的开支由财政所审核,乡党政办公会通过,由乡长审批。

⒉基本支出预算经费的开支,元以下的开支,由财政所长审核,审核属实后报乡长审批。元以上的开支由财政所长列席的党政办公会集体决定。

⒊每月底财政所应以报表的形式向乡长报告部门资金收支情况。

三、现金管理制度。

(一)、支付限额

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确定一个适用于本单位的现金定额,但各单位一次性开支在元以上的原则上用转帐结算。

(二)、现金的管理

⒈出纳人员应按现金开支计划提取现金,现金未开支前应放置于很难搬动的保险柜内(定期调整保险密码),每日下班前应将未开支的现金存入银行,注意存取途中的安全。

⒉禁用未入账的“白条”顶库,机关班干部确因工作需要借款的,由乡长审批后才能借用,并且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偿还,借用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保证实际数与账面数一致。

⒊对现金的长款应按会计制度作为单位收入、短款应由出纳人员负责赔偿,严禁将二者相抵。

⒋提高业务技能,增强防伪能力,特别是认识假币的能力,对收到的假币由出纳人员负责赔偿。

四、票据管理制度

(一)、票据的领购

⒈对各种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专用收费票据,乡属部门领回后到乡财政票据管理员处对所领票据作备查登记,加盖财政所印章后才能使用。

⒉乡属各部门应凭收费许可证(或收费文件)到乡财政所交清旧票,然后才能领用新的合法票据,并交纳票据工本费。

⒊各单位应对所领的各类票据的时间、本数、套数、定额票据的金额等作详细的记载。

(二)、票据的使用

⒈各单位应对收费的票据加盖收费单位公章,认真填写收款人和缴款人姓名、收款日期,对一式几联的收据,应用复写纸同时填写一式几联。

⒉对有编号的票据应按编号的次序序时填写,不得跳号开出票据。

⒊收费票据应有收费的项目名称、收费详细内容、大小写金额填写准确无误。

⒋一式几联的票据不能用铅笔填写,其它票据只能用蓝黑或碳素墨水填写。

⒌收款人和填票人原则上应用私章代替手工填写。

(三)、票据的保管。

⒈各单位应加强对票据的管理、平时放入保险柜内,严禁随意摆放。

⒉对遗失的票据,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票据管理部门报告遗失票据的种类、本数、套数、收费的金额等。并在公共性报刊上申明作废。对遗失的定额票据,按所遗失票据的金额由责任人全额赔偿。

⒊票据管理员应随时盘点票据库存、交旧领新,保证各部门票据的供应。

(四)、票据的缴销

⒈各单位应将已使用票据的存根交回票据管理员处、并且交已开除票据所收费的金额总计填写在票据封面的右上角。定额收据按已开除数核定金额。

⒉票据管理员应对票据的领、存、销情况建立台帐,随时反映出票据的结存情况,登记已收费票据的收费金额,并与收费会计和主办会计核对一致。

⒊单位变更、或取消收费权时、应交收费票据存根和未使用的票据全部交回票据管理员处,并登记已开除票据的收费金额、未使用票据的份数和序号。

五、实物财产管理制度

(一)、新增财产的管理

⒈机关财产单项价值在元以下的,由乡财政所负责购置,元以上元以下的由乡主要领导研究决定,元以上的由乡党政办公会研究决定(基本支出预算除外),元以上的进入基本支出预算管理。

⒉乡机关的所有财产由财政所购置并作备查登记后领用。对日常维修用及批量金额大(或累计金额大)的灯管,小车费油费、修缮费等,由财政所指定购买地点进行定点供应,由财政所定期与业主结算。

⒊接受捐赠的实物财产按购置财产的办法处理。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⒋盘盈的财产应补充登记,补办领用手续。

(二)财产的使用调配

⒈机关的房屋、小车、办公桌椅由党政办调配;其它财产由财政所调配。

⒉接受捐赠的财产要转赠的由乡领导研究决定,具体工作由乡党政办和财政所负责办理。

⒊各单位和个人需要使用已有集体财产的,应先向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管理部门调剂使用。

⒋对需要新购置的,必须先向财政部门申请,由财政购回后统一调配。

(三)、财产的处置

财产的变卖:单项购置价值在以下的由各单位处置,购置价在元以上以下的由财政所审核后报乡主要领导决定,单项购置价在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由乡党委会(党政办公会)研究决定,所有的报批工作由乡财政所负责。

(四)、财产的日常管理

⒈各单位和个人应尽力保管和维护集体财产,防止遗失和意外损坏,凡因个人的原因造成财产遗失和损坏的由个人负责照价赔偿。

⒉集体财产严禁随意调换、随意改变用途、改变造型、改变结构,凡出现前述情况的财政收回财产的使用权,或收取相当金额的资金用以恢复原状。

⒊所有财产的修缮由乡各单位集体统一进行,私自修缮和装修的单位收回后单位和新使用人不补偿任何费用。

⒋所有的实物财产财政应建立相关的账目和备查簿,每年应进行一次财产清理,掌握财产的变动情况。各单位、各办、每人使用的财产财政登记造册,制定领用登记表一式二份(使用人和财政各一份),双方签字确认。

⒌对工作人员调离本单位的,应办理完财产遗交手续后,组织人事部门才能办理相关的调动手续,否则,造成财产损失的由组织人事经办人负责赔偿。

⒍非工作原因使集体财产受到损失的,由保管人负责一切责任。

六、小车费管理制度

(一)、小车的使用管理

⒈乡政府的小车统一由乡党政办安排,乡长分管。

⒉有资格用车人员:现任党委、政府、人大领导,党委成员,特岗人员(党政办主任、财政所长)可用车;财政所、农经站运送重要票款可用车;机关干部重病就医可用车。其余一律不派车。

⒊每次用车要由用车人申请,党政办签派车通知,驾驶员凭派车通知方可出车。

(二)、小车的修缮和补给管理

⒈对每次修理费在元以下的由驾驶员决定,元以上的由乡长决定。

⒉对一次性修理费在元以上的,必须要有财政人员的参与确定。

⒊确因特殊原因需要在外修理和加油的,必须经乡党政主要领导同意,同时告知财政所。

(三)、小车规费的管理

⒈小车的保险按县的规定实行定点保险,保险费和合同由乡财政与保险公司进行结算和签定。

⒉小车的养路费由驾驶员与征收所结算后在财政所报账。逾期不缴的罚款由驾驶员负担。

⒊过路、过桥费由驾驶员与收费处结算定期凭派车单和有效收费发票在财政报销。

(四)、小车费用的报销

⒈小车的费用的报销必须附有派车单,并且是凭财政审核的合法票据。

⒉派车单所附的票据必须与派车单上的时间、地点、里程、经由地一致。

⒊驾驶员的工资及福利由乡财政根据适时工资水平提出方案,经乡党委、政府同意后执行。

⒋如因驾驶员的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损失由驾驶员负担全部费用及责任。

七、电话费管理制度

⒈凡安装有电话的办公室,必须保证电话的畅通。

⒉电话费按现凭职务级别包干使用,党委、人大、政府的正职领导每月包干元、副职领导及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财政所长每月包干元、其余各办主任每月包干元、副主任每月包干元、其余人员每月包干元。财政所长及总预算会计另加网费每月包干元,党政办秘书办公室另加电话费每月包干元。

⒊按上述标准,超支自负、节约归公。

八、打字复印费的管理

⒈打字复印应本着为乡机关服务的原则,保证乡机关的各资料的及时高质量打印。

⒉乡党政办、财政所的资料在打印时登记,按月与财政所结算。经费实行归口管理的各办及站所、外单位和个人所需打印的资料必须先登记,然后由打字员按财政制定的标准收费,实行先收费后打印并按月与财政所结算。

⒊打印的标准:腊纸元张,复印纸元张,文件头子元张白纸元张。

⒋每月打字员应将打印登记表和打印收费一并交乡财政所结算。

⒌打字复印所需的各种设备和材料由乡财政所负责采购。设备的维修由乡财政负责联系和结算。

⒍打字员应做好打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设备。保管好各种打印材料,不准将设备及材料带出打印室。不准私人自带材料用集体设备进行免费打印。一经发现有前述行为,按应收费金额的两倍扣除工资。

⒎乡机关需打字复印的资料只能在乡打字室打印,特殊情况确需在外打印的,必须经乡财政同意,否则按弄虚作假处理。

九、水电费管理制度

⒈乡政府办公楼的水电费和初装费由财政负担;其它各处的水电费和初装费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划归经费归口管理的部门和私人负担。

⒉未经乡财政所和党政主要领导的批准,严禁在办公室使用取暖设备及和降温设备。否则由该办和个人承担当月政府办公楼的所有电费。如造成其它责任的,由使用人负全部责任。

⒊严禁用集体的水电洗衣做饭,每发现一次罚款元。

⒋未经乡财政同意不对电路、水路进行私拉乱接。否则按前述⒊条处理。

十、差旅费及办公业务费的管理

⒈下村费按机关业务干部每人每月元、随工资发放,不在报销其它费用。

⒉职工在县内出差每一次最多只能报销车船费元。用政府集体车辆的出差的(包括搭乘领导用车),不能报销车船费。

⒊县内出差原则上不报销住宿费,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请示乡主要领导同意且在县内的住宿一般干部不能超过元晚,副职领导、各办主任及站所长不能超过元晚,党政主要领导不得超过元晚。

⒋因公到县外出差的,车船费按规定据实报销,住宿费和伙食费补助等包干一般干部元天,副职领导、各办主任及站所长元天,党政主要领导元天,如报销伙食费的,一般干部扣除元天,副职领导、各办主任及站所长扣除元天,党政正职领导扣除元天,职工凭正式发票到财政所报账,节约归公,超支不补。

⒌经县委、县府研究并以县委、县府的名义通知的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培训的,按组织机构开具的发票据实入账;县级部门承办的,经请示县分管领导同意的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培训的,经乡党政正职领导同意后方可报销组织机构出具的发票总金额的;其余情况,一律不得公费报账。

⒍经党政主要领导同意的脱产学习人员,一年以上的,每天补助伙食费元一年以内及各种短训班每天补助伙食费元,但下村费和伙食补助费只能享受一项。

⒎经党政主要领导同意参加的以提高学历为主的各种学习,学习时间视同上班对待,但不得报销任何费用,获得毕业证书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大专元、本科元、硕士元。

⒏严禁各单位报销出租车费和摩托车费。特殊情况需要的,必须报乡主要领导同意。

十一、招待费、会议费管理制度

(一)、招待费管理制度

⒈乡机关的所有来人来客,因工作需要确需用餐的,原则上在机关食堂就餐,特殊情况需在外就餐的必须报乡主要领导同意。

⒉所有的接待用餐必须到乡党政办开具派餐单,伙食团凭派餐单承办伙食。

⒊伙食费接待标准(以现任最高职务为准):县级领导元桌,乡主要领导元桌,一般工作人员元桌,村干部来乡联系工作的,每人每餐元。

⒋所有的接待用酒、水原则上掌握在元以内。不准发工作烟,特殊情况须报乡主要领导同意,并由财政统一采购后,各经办人在乡财政领取;经费归口管理部门由各部门承担。

⒌县部、委、办、局的以上的领导来乡由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领导指定的人员作陪;其余人员来乡由各办及站所对口接待,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人员作陪。

⒍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领导检查工作,年终目标检查、干部考评、乡党委、政府重大的突击性、临时工作接待开支由乡领导酌情决定。

⒎机关干部下村的伙食费,按每餐元计算,机关干部先行到乡财政所自行负担元购买餐券,并按实际开支的数额由村干部(凭干部工作日记实、村部签字、办伙食户签字)到相应的部门报销元。

(二)、会议费的管理

⒈机关内部的会议(包括各办及站所之间的交流)不得发生会议伙食费。

⒉要求机关以外的人员参加,要发生会议伙食的会议,必须请示乡主要领导同意,并由乡党政办提前负责通知开会人员、各办、各站所和筹办会务,以减少会议次数和降低会议费用。

⒊党代会、人代会,中、晚餐每桌(含酒、水)元。

⒋县委、县府及各部、委、办、局在我乡召开的现场办公会等各种会议,若由主办单位承担费用的,按主办单位的要求办理,若由本乡承担的,按党代会和人代会的标准执行。

⒌会议伙食一律在乡机关办理。

十二、罚则

⒈不按财政的要求设置和处理账务的由乡财政责令改正,若限期内仍不能改正的,财政所有权剥夺其财务单独核算的资格,收归财政统一集中管理。

⒉拒不纳入财政统管的单位和部门,停发部门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工资,并根据情节轻重,酌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⒊私自在银行开设账户和公款私存的,按私设“小金库”处理,并按发生额处理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其罚款由个人承担。

⒋不使用统一收费票据,而乱用白条收据的,以及使用统一票据而截留收入的,按发生额处罚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罚款由个人承担。

⒌凡不按上述规定执行的,按违反财经纪律追究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的责任,并停止供应票据。

⒍不按时交财务资料到财政所做账的,财政所有权缓拔部门经费(缓发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的工资),直到停止拔款(停发工资),并酌情给予经济处罚。

⒎不按规定将发票交由规定的审核人审核的,视为弄虚作假,出纳不能报销。若查出报销的,对经办人按贪污公款处理,对出纳按弄虚作假处理。

⒏对不能按时完成收入计划,无法完成财政集中资金的,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不能领取当年的综合考核奖,且不能参与任何评优。

⒐若各办及各部门超出财政核定的开支定额(或支出计划)的由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各承担的超支费用。

⒑未经财政审核私自举债的,由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各承担举债利息的,财政按举债额的作为财政平衡资金。

⒈对无票收费、白条收费、收费不按时交入财政专户的,按贪污和挪用公款处理。

⒉违反规定,涉及金额大,情节严重的,由财政部门提请司法机关处理。

十三、本制度适应用于乡直属行政事业单位(其它单位参照执行)、过去与本制度相抵触的,除上级政府有明确规定外,一律以本规定为准,本制度从发出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