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指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8:13:01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范文篇1

一、非财务指标的设计原则

1.全面性:为了更好地发挥非财务指标作为企业财务分析中的补充价值,非财务指标的选取和设计必须坚持全面性、广泛性的特点,应当涵盖财务指标所不能涵盖的方面。并结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重点关注顾客、员工、企业成长、创新和市场竞争等方面。2.行业性:非财务指标的选取必须立足于行业自身的业务经营范畴和行业特殊性。作为设计院,图纸设计涉及化工、化纤、工程等行业,所以必须找出自身设计行业和业务涉及行业的共性和特性,选取指标。3.可行性:非财务的指标的难以量化是其特点,但在选取企业非财务指标时,要尽可能地用可量化的指标来反应非财务因素的影响,比如用次数、效率等具体性指标。4.客观性:由于企业业务涉及行业较为多样,因此选取符合设计院特色的非财务指标时,应避免标准单一的缺陷,应尽可能地以体现客观性的数学公式为测算尺度,确保非财务指标的客观性。

二、非财务指标的设计内容

根据目前在企业中最广泛应用的7类非财务指标,针对企业特点,选取了4类非财务指标,预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1.顾客满意度:是客户满足情况的反馈,是对产品或者服务性能,以及产品或者服务本身的评价,是一种心理体验。客户是企业生存的重要资源,为了能定量地评价顾客满意程度,引入顾客满意率评价指标,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和抽样调查形式进行测度,同时可以拓展为客户对重点项目、设计人员满意率评价指标。在调查客户满意度的同时,应收账款的清理回收也是设计院不可忽视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应收账款回收率的重要补充,可以针对客户的信誉引入客户信誉评价指标(根据每位整体资信条件、客户付款进度、重要程度等方面确定不同的加权值),为企业客户管理方面提供评价指标。2.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产品的品质是指产品的质量水平,具体表现出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品在生产阶段符合企业制造标准所表现出的品质;二是产品在售后阶段符合顾客使用要求而表现出的品质。设计图纸是设计院的重要产品,可以引入图纸差错或者返工率进行评价,计算图纸差错或返工率=图纸出错或返工数量/总图纸数量。差错率要和具体设计人员相结合,可以考虑员工月均出图量、现场服务次数等生产效率指标。3.企业学习、创新能力:学习和成长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员工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员工积极性与其有很大的关联,如果员工积极性不高,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则企业整体进步将受到影响。企业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指标进综合评价:员工辞职率、员工出勤率、员工满意度、员工培训次数、业务技能考核指标等。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方面的能力。作为技术性单位,设计院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技术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综合评价:科研开发专职人员比率、科研开发费用率、项目创新时间率、技术进步贡献率等。4.市场份额:指产品在目标市场中的销售量占整个市场销售量的百分比,直接反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对消费者和用户的满足程度。作为设计企业,能否保持旺盛的市场竞争能力,直接决定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企业在对此方面能力分析时,可以应用以下指标:传统业务比率、新增业务比率、业务分地区比率、业务分行业比率、新客户增长率、客户年签约次数等。

三、非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非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的应用还需要进行不断地完善,在运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1.非财务指标作为财务指标的有益补充,但不能取代财务指标。如果非财务指标取代了财务指标,财务分析只是空洞的,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好的依据。2.非财务指标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非财务指标的设置还要考虑到成本的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对此类指标的持续分析、评估和检测,以此来摒除非财务指标的主观性,以更好的提高非财务指标的可执行性。

财务指标范文篇2

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1996、1997和1998年之间,净资产收益率在10%区域集中的上市公司均达到上市公司总数的20%,甚至更多。这些上市公司具有相当大的操纵净收益的嫌疑,因此笔者选取这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数据和利润表数据分别进行财务指标特征的分析。

一、研究的方法和反映操纵手段的财务指标的选择

笔者借鉴国外对失败企业和收购及被收购企业的财务指标特征的研究方法,针对有操纵利润嫌疑的企业,设计出财务指标特征分析的步骤如下:第一,根据理论常识分析净资产收益率受到人为操纵的企业其可能的操纵手段,然后选择与操纵手段相对应可能受到影响的财务指标。第二,按照特定的标准选取作为对比研究所需要的标准企业。第三,计算出可能存在利润操纵的企业以及作为对比的标准公司各个财务指标的平均值。第四,将两类企业同一个财务指标的平均值进行对照,观察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第五,为了排除因个别极值无法删除,或统计样本内部的数据比较分散对统计结果的干扰,笔者同时采用“十分法”对各样本的全部数据进行排序,直接观察各样本数据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分布状况,比较两组数据在分布上的差异。“十分法”的原理是,将样本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找出样本中每十个百分点的数量位置所对应的财务指标,10%位置的财务指标数值表示有10%的企业该财务指标值低于该数值,而90%的企业该财务指标高于该数值,以此类推。每相邻的两个十分点位置上的财务指标表示有10%的企业该财务指标数值分布在这两个数值之间。最后,对得出的统计结果进行解释。

根据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和对企业可能采取的操纵净收益指标的手段的分析,企业可能采取以下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手段,并且这些手段可能导致相应的一些财务指标出现异常:

1、通过非营业活动提高净利润。包括诸如出售资产、出售投资、改变投资的核算方法等提高营业外收入或投资收益等活动。为避免所得税率差异对分析的影响,笔者选用营业外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和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三个财务指标。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越高,说明企业靠经营正常业务取得利润的比例越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的净收益的质量较好;由于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较易受到人为的操纵,因此这两部分的比例越大,企业净收益指标被认为操纵的可能性越大。如果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利用非正常经营业务调整利润的现象,则从总体上看,这些企业的营业外收入或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可能会较一般公司高一些,而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相对低一些。

2、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调整利润总额。这些销售无法取得现金,因此当企业出现这些现象时,应收账款的占用就会增加,表现在财务指标上,一方面体现为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增加,另一方面还可能体现为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减小。如果这种方法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调整利润的方法,从总体上看,这类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就会高于一般企业,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则会低于一般企业。

3、对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推迟确认。当企业采用推迟确认费用或损失时,企业挂账的费用就会上升,导致资本化的费用比例升高,例如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无形资产以及类似的其他长期资产。如果人为操纵净收益的企业普遍存在利用推迟确认费用或损失的做法,与这些资本化费用有关的财务指标就有可能出现异常,如待摊费用占流动资产的比重、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等可能会给我们一些提示。

4、利用关联交易调整利润。如果这种现象在操纵净资产收益率的企业中比较普遍,就会在这些企业的关联交易额占销售收入或销售成本的比例上体现出差异,并且应收账款中关联方的应收账款比重较大。但是由于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披露的不规范性,投资者较难从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中采集出关联交易的详细数据,因此笔者根据为调整利润进行的关联交易通常不使用现金的特点,选择分析其他应收款指标占流动资产比重的指标。其他应收款体现企业与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有关各方的资金往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与关联方的资金关系,比如出售投资给关联方后应收回的款项等。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大,说明企业与关联方可能存在比较密切的联系,利用关联方调整利润的可能性也较大。

二、研究数据的选取

笔者采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上市公司资料库》光盘中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出1996、1997和1998年净资产收益率在10%区间,即[10%,11%]之间的公司作为样本(简称10%区域的公司)。同时,根据这些公司所处的行业和规模,在净资产收益率相对受到人为干扰小一些的公司中寻找对照研究所需的相同数量的标准公司样本,舍去个别实在无法找到对照的标准公司,以保持两个样本最大程度的可比性。通过查找和比较,笔者选取的单个样本数量如下表所示:

缺乏数据和删除的公司数量合计不到总数量的15%,并且样本数量远远大于统计中要求的大样本标准(30个),因此可以认为研究的结果基本代表了所有净资产收益率在10%区域的公司状况。

三、统计结果

笔者统计出的1996、1997和1998年净资产收益率在10%区域的公司和用于对比的各标准公司的资产总额以及八个财务指标的调整平均值、平均值差异的检验值见下面的表格。比较资产总额的目的在于证实两个样本是否存在规模差异。调整平均值是在删除了5%的极值之后计算出的各样本的资产规模和财务指标的平均值。同一年度内净资产收益率在10%区间的上市公司与标准公司财务指标平均值差异的检验值代表了平均值差异的大小,当该检验值超过1.64时(笔者使用的是单尾检验),我们就有95%的把握认为平均值确实存在这种差异,因此,认为该差异是显著的。当该检验值低于1.64时,我们就认为在统计意义上这种差异不明显,我们不能以95%的把握性确定这种差异是否真的存在。在样本的方差较大时,通过统计检验有时难以确定平均值差异的显著性,利用十分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不足。

财务指标差异及其显著性统计结果

根据上表显示的统计结果

以及笔者进行的“十分法”排序的结果,1996年到1998年各年度10%区域上市公司和一般公司各个财务指标之间的差异情况见下表:

注:“显著”指通过平均值差异的检验发现存在明显差异;

“有区别”指在平均值差异的检验中不能证明存在明显差异,但利用“十分法”排序可以看出存在明显差别;

“无区别”指不论在平均值差异的检验还是“十分法”排序中都看不出明显存在差别。

资产总额的比较结果证明,有操纵净资产收益率可能的公司与标准公司之间不存在规模差异,笔者的研究的确已经排除了规模对其它财务指标的影响。从上面的统计结果看,在选取的八个可能反映企业利润操纵的财务指标中,只有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以及营业外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两个指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他六个财务指标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10%区域上市公司与一般公司的差别。

四、研究结论

1、财务指标中体现的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手段。

通过对可能存在利润操纵的上市公司和一般公司财务指标的比较,我们认为以下操纵利润的手段在上市公司中有普遍性:

(1)通过非营业活动提高企业利润。笔者对净资产收益率在10%区域的上市公司样本中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例最低的企业数据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吃惊。1996年的94家样本公司中有6家公司该指标出现负数,1997年166家样本公司中有3家该指标出现负数,而1998年160家样本公司竟然有7家公司该指标出现负数。这些负数意味着这些公司的营业活动是亏损的,也就是说,他们达到10%的配股线居然完全依靠营业外的经济活动!

(2)通过增加投资收益提高利润是非常普遍的做法。在1996年和1997年的统计结果中,我们发现10%区域的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远远高于标准公司,1996年差异达八个百分点,1997年差异达四个百分点。利用投资收益操纵利润在个别公司达到极其严重的程度,在10%区域的上市公司样本中,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100%以上的企业1996年有6家,1997年有2家,1998年有3家,这意味着这些达到配股最低标准的上市公司创造10%的净资产收益率竟然完全依靠投资收益!

(3)采用与关联单位进行交易提高利润。笔者不能直接证明这些关联交易的内容,但是其他应收款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联系的紧密程度,这使我们不能不猜测这些关联方对企业利润的影响。1997年和1998年10%区域的公司其他应收款比重的明显异常说明这些公司从事非正常经营活动的行为十分普遍,而且交易经常采取非现金形式。笔者统计了样本中10%区域的上市公司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超过50%的公司数量,1996年,该数目为4家,占样本的4.3%,1997年为11家,占样本的6%,1998年为9家,占样本的5.6%。这些公司竟然有一半以上的流动资金占用在非正常经营活动之上!

如果笔者对其他应收款的多少代表与关联方联系的紧密程度猜测没有错误,其他应收款多的上市公司很可能在经营活动上也存在与关联方的紧密联系。虽然笔者没有考察关联交易引起的上市公司经营活动收入和利润的增加,但1997年和1998年,10%区域上市公司同时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比标准公司偏高、应收账款周转率比标准公司偏低的现象,这与我们看到的其他应收款比重的异常在时间上存在一致性,由此我们有理由怀疑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既操纵非营业利润,又操纵营业利润。

(4)通过人为扩大赊销范围或采用提前确认销售、甚至搞虚假销售增加营业利润。在1997年和1998年,10%区域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比标准公司偏高,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偏低,说明比起标准公司,10%区域的上市公司更多地记录了非现金形式的销售业务。鉴于笔者统计时采取了控制行业和控制公司规模的方法,由于行业和规模导致的应收账款规模和回收速度的差异就被排除在外,剩下的原因只能用不正常来说明。这种不正常,一是可以用上面提到的关联交易来解释,另外就是用扩大赊销范围、提前确认销售、搞虚假销售等原因来解释。

除上述具有普遍性的利润操纵手段外,还具有两种不具有普遍性的利润操纵手段,即通过费用资本化影响利润和通过提高营业外收入影响利润。

2、上市公司操纵净收益手段的改变。

连续考察1996年到1998年10%区域的上市公司出现异常的财务指标,我们发现各年中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动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在不同年度,由于种种原因,上市公司采用的操纵利润的手段偏好有所不同。

(1)1996年,平均值差异检验证明存在明显差异的财务指标有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和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考虑十分法排序的结果,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也存在差异。其他指标差异则不明显。可见,在这一年中,企业普遍采用增加投资收益的手段提高利润,而虚增收入、利用关联交易调整利润的做法还不十分普遍和明显。

(2)1997年,平均值差异检验证明存在明显差异的财务指标有:待摊费用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以及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考虑“十分法”排序的结果,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一年中,企业普遍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提高利润,包括增加投资收益、利用关联交易、虚增销售等。

(3)1998年,平均值差异检验证明存在明显差异的财务指标只有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和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考虑“十分法”排序的结果,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存在差异。而以前出现过差异的待摊费用占流动资产比重、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以及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几个指标差异不明显。可以认为,这一年中企业普遍采用的调整利润的手段集中在虚增销售或关联交易上,而对利用投资收益增加利润的做法不再特别感兴趣。

五、研究结果的启示

虽然笔者的研究对象是净资产收益率在配股最低限以上临近区域的上市公司,但是研究所发现的财务指标与利润操纵手段上存在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可以帮助我们在各种情况不辨别利润操纵。研究证明,尽管我国上市公司人为操纵净资产收益率的手段各有不同,但他们在操纵利润的同时,其他财务指标却能够暴露其操纵手法,因此,只要我们能够对这些反映利润操纵的财务指标给予足够的关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识别上市公司的操纵手段,去伪存真,得到企业真实的获利水平。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得到以下一些启示:

首先,净收益或利润总额有关的指标表现企业真实盈利能力存在严重缺陷。这些指标中包含了与企业正常经营无关的、缺乏稳定性的一次性收益内容,如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以及在本文中没有涉及的财政补贴等,这些项目随时会由于企业达到目的而消失。用这些指标评价企业,将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

风险。从前面的统计中我们看到,标准公司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明显高于可能操纵利润的上市公司,因此相比净资产利润率或总资产报酬率,营业利润受到利润操纵的干扰较小,利用营业利润计算的有关指标相对稳定,对表达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会更加有用。

其次,在操纵净收益的手段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投资收益增加利润。投资者应对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给予非常的重视。对于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重较大的企业,应该仔细分析投资收益的来源,辨别这种投资收益的长久性。如果一次性的投资收益,比如出售投资所得的收益数量较大,这种投资收益的长期性就很难保证。

第三,其他应收款是我们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的资产负债表项目,一些企业可能没有披露关联交易或关联方关系,但其他应收款项目的性质实际上会告诉我们这些企业与其他企业或单位之间的非常关系,所以其他应收款的多少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该上市公司受到其他企业或单位的影响程度,这种影响越大,该上市公司的净收益指标的可靠性越差。

财务指标范文篇3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但这些指标是以企业清算为前提的,主要着眼于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而忽视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及企业因经营而增加的偿债能力,或者说这些指标都是以一种静态的眼光看企业的偿债能力的。另外,在速动比率指标的计算中假设企业的应付账款的偿债能力比存货的偿债能力强,有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有些应付账款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有些甚至根本不能收回。

二、指标的定义缺乏统一性

许多财务指标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例如,某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0%,或者某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这些指标并不能说明企业的什么问题,而只有通过与别的企业比较(横向比较)或和自己的历史情况进行比较(纵向比较)才能反映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或者经营状况。也就是说财务指标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比性,而可比性的前提指标的定义必须统一。例如,主营业务利润率是用利润除以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得到的,而企业的利润至少有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形式,到底应该采用哪种利润却并未有统一的界定,这使得主营业务利润率缺乏统一性。

三、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被割裂

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各有优劣,而在实践在,财务分析往往将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割裂开业,并过分重视相对指标而忽视绝对指标。而实际上,有些绝对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净资产、净利润等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可以分析一个企业的销售规模,净资产可以反映该企业的资产规模,净利润可以反映该企业的获利能力。这些问题对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最好将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果我们只知道某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为30%,就不能对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规模有很深的了解,但如果同时知道了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000万元时,就会对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规模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

四、财务指标没有反映其内容结构

财务指标是由各种数字表达的,但这些数字往往只是反映了该企业有关项目的表面现象,对于数字背后的真实情况是很难知道。例如:应收账款这一常指标,在报表中告诉我们的只是一个总数,到底有多少是刚刚发生的,有多少已经逾期,更重要的是有多少是难以收回的,企业外的人是无从知道的,而这些对于分析该企业的应收账款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五、财务指标容易被内部人控制

由于目前会计制度采取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内部人可以利用这一制度虚构某些交易与事项,从而达到内部人希望达到的财务数据,于是各种操纵财务指标的现象便应运而生了。在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中严重地存在这种现象,几乎使人们丧失了对股票市场的信心。

从以上可以看到,财务指标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时所存在的种种缺陷,要求财务分析者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该考虑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获得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通过企业的有关财务指标获得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应该采取措施,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进行规范:

1.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不仅应该从静态的角度看问题,更应该从动态的眼光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2.在利用财务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时,应该将近三年的财务数据结合起来,一方面注意有关数据的勾稽关系,另一方面注意产生不正常变化的指标,重点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

3.对财务指标进行统一的定义,只有计算口径一致,对比分析才有意义;

4.对特别重要的财务指标进行重点分析,并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验证其真实性;

5.注意将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财务指标范文篇4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三个指标用于判断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一直受到证券市场参与各方的极大关注。证券信息机构定期公布按照这三项指标高低排序的上市公司排行榜,可见其重要性。但笔者建议在使用这三个指标时要做一定的调整,尤其是在选择投资目标,以期寻找一个有真正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时。以下就为什麽要调整及如何调整逐一论述。

一、调整的原因:上市公司具有利润操纵的动机与行为

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关键在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利润操纵行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会计环境和经济环境,以论证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是否具有利益驱动。

(一)、在发行市盈率受到限制时为提高发行价格而进行利润操纵

就中国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而言,新股发行额都是“稀缺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要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只有尽量提高发行价格。新股发行价格受到发行市盈率的限制,一般不能超过15倍。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发行市盈率若高于15倍一般很难获得证券市场监管部门的批准。在发行市盈率为常量的情况下,要提高每股发行价格唯有在每股收益这个变量上做文章。1996年以前计算发行市盈率的公式是:“发行市盈率=每股发行价格/发行新股年度预测的每股收益”,于是1996年以前发行新股的不少公司将盈利预测高估,其中少数公司盈利预测数远低于实际完成数。针对上述情况,证券监管部门对计算发行市盈率的公式做了修正,修正后的公式为:“发行市盈率=每股发行价格/发行新股前三年平均每股收益”。于是此后发行新股的公司多在历史数据上做文章。有的公司把不能直接产生盈利的资产尽量剥离,以较低的费用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而使利润增加。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由于受发行新股额度的限制,只能从原有总资产中剥离出一部分资产折股作为发起人股,对这部分资产的盈利能力只能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模拟,模拟计算的利润无须缴纳所得税,但却是制定发行价格的依据,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二)、为获得配股资格而进行利润操纵

大多数上市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为了能方便地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在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已有数万家,但其中只有数百家上市公司能够以向老股东配售新股的方式筹集资本。因此许多人认为,如果失去了配股资格也就失去了公司上市的意义。

然而中国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配股资格有严格的要求:上市公司在配股的前三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必须在10%以上,三年中不得有任何违法违规的记录。而且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投资者往往认为该上市公司具有发展潜力。于是在政府对配股行为的行政干预,上市公司自身发展对配股资金的需求,以及投资者简单的价值判断对上市公司形成了压力。在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净资产收益率10%成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首要目标。

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净资产收益率位于10%~11%区间的上市公司很多,而净资产收益率位于9%~10%区间的几乎没有(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类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只要三年保持9%以上即可获准配股,因而属例外)。

(三)、为避免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股票被摘牌而进行利润操纵

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条例》的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将被中止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前已述及,公司取得发行额度且争取上市非常不易,公司上市后又被摘牌,不仅对股东而言是莫大的损失,而且公司丧失上市资格意味着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白白浪费。上市公司往往认为股票被摘牌是对公司的最严厉的处罚,所以宁愿帐务处理上玩一些花样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也不愿意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而被判处“死刑”。

由以上分析可知,上市公司确实存在利润操纵的动机,上市公司在年度报表审计中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事件也屡见不鲜,程度更恶劣的如“琼民源”“红光实业”事件,这些都证明了对上市公司出具的财务报表在使用时进行一定的调整更为必要。

二、对净资产的调整

对净资产进行调整,应予调整的项目其实就是上市公司易通过其进行利润操纵之处。调整后的净资产能使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财务指标的决策相关性大大增强。如何对净资产进行调整呢?参考1997年12月17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财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可对净资产进行以下四个项目的调整。即:三年以上应收款项、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和递延资产四个项目。下面对每一项目进行逐一分析,揭示其可被利用来进行利润操纵之处。

(一)、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

应收款项主要包括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付帐款和其他应收款四个项目,但应收票据一般为短期信用票据,其呈兑期一般在一年以内,因而“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一般只包括“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预付帐款和其他应收款”三个项目。

从国际惯例来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某一公司而言,存在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而且即使存在,也早已100%地计提“坏帐准备”,直接将其潜在的损失全部进入当期损益,因而对帐面股东权益不存在负面影响。而在我国,由于存在大量的“三角债”,以及人为利用关联交易通过“应收帐款”项目来进行利润操纵等情况。因而“应收帐款”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一直居高不下,不少企业甚至大量存在三年以上帐龄的应收帐款。再者,由于我国过去的财务制度规定的坏帐的计提比例太低,造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广泛存在资产不实,“潜亏挂帐”现象突出。而资产的本质是可以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也就是说,资产能单独或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和其他资产相结合,直接或间接地为未来的现金净流入做出贡献。显而易见,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为企业的现金净流入作出贡献。列做企业的一项资产容易给使用者造成误解。

预付货款与应收帐款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商家相互提供的一种信用。一旦接受预付款方经营状况恶化,缺少资金支持正常经营,那麽付款方的这笔货物也要遥遥无期。有时,预付货款也是关联方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一种方式。所以,把预付货款作为调整净资产的一个项目是比较稳健的做法。

其他应收款项目原指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如企业发生的各种赔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等。但在现实中,其他应收款却没有如此简单。如:B公司在年度报表审计中被出具保留意见,该意见称:“1995年二电炉厂因设备故障而停产发生的费用8194625.06元,历史遗留的工程设备大修理支出6282661.75元,列入待摊费用和其他应收款,未计入当年损益。”上述两项费用如在本期确认,将会使税前利润因此减少14477286.81元。由此可见,其他应收款在此起到了推迟确认费用的作用,失去了其原有意义。

(二)、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待处理财产净损失一般是指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的盘盈和毁损。这些财产损失除少量可由过失人负责赔偿,或由保险公司赔偿外,其扣除残料价值后的差额便为“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其一般处理为:通过“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项目进入损益表,减少当期税前利润。所以,“待处理财产净损失”的经济实质是本应进入损益表冲减利润的损失或费用项目,根本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而且,不少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挂帐列示巨额的“待处理财产净损失”,有的甚至挂帐达数年之久。这种现象明显不符合收益确认中的稳健原则,不利于投资者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三)、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并无实质上的重大区别,它们均为本期公司已经支出,但根据“权责发生制”和收益费用确定的“配比原则”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简言之均为“等待摊销的费用”,只是“待摊费用”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而“递延资产”的摊销期超过一年,因此可将之称为“长期待摊费用”。从严格意义上讲,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应为对于它们很难估计其是否有预期的未来收益或服务潜力,但它们似乎又同未来的经济利益相联系,而且在会计实务中,不少人也习惯与把已发生的成本描绘为资产。因此,成本就是资产的观点,加之收益确定时“配比原则”的需要,使得这些递延项目也能以“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方式进入资产负债表。

总之,递延项目既包括含有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又包括很难确定其含有未来经济利益的支出或损失,但却以尚未耗用的未来经济利益的面貌出现,且金额一般较大,因而只能按照配比原则在其受益期内摊销。但在一些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中,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的摊销很不规范,为上市公司推迟确认费用提供了便利。如:N公司在年度报表审计中被出具保留意见,该意见称:“贵公司在待摊费用、递延资产两个科目的使用及摊销上不够规范,不符合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影响了经营成果。”据检索:公司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会计年度,利润总额为346.82万元,仅为上年的15%,而年末待摊费用余额高达23568740.85元,年末递延资产余额高达47207083.83元,两项合计占流动资产年末余额的15%以上。看来,如果N公司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两个科目的使用及其摊销规范一点的话,说不定N公司在当年就会出现亏损。

以上举出的只是些被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的例子,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出具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就没有问题。因为被出具保留意见的毕竟只是问题被暴露的少数。所以,若进行稳健的投资,将净资产进行以上几个项目的调整不失为一种对投资者的保护。因为若是一个业绩确实不错的公司,上述几个项目占净资产的比重不会太大,调整的影响自然很小。但一些存在利润操纵现象的公司的调整结果则会有很大差异。

三、对净收益的调整

在上市公司存在利润操纵的情况下,对净收益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每股净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财务指标的决策相关性。刚才介绍的几个科目多被用来推迟确认费用,下面则从收入方面对净收益进行调整。

首先,笔者建议用主营业务收入代替净收益来重新计算,作为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的参考项目。主营业务收入指经营营业执照上注明的主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有时,如果营业执照上注明的兼营业务量较大,且为经常性发生的收入,也可归为主营业务收入。

一般而言,一个业绩斐然或者成长性很好的企业往往是因为在其主营业务上取得了成功所致。一个企业或许可以将多余资金用于寻找新的增长点或开展多角经营。但最好也要围绕其主业经营,即发展一些与主业相近或相似的行业,即这些行业在技术要求、工序要求、人员要求方面与主业近似。或者,新发展的业务是为了支持主业的进一步发展。如:彩电企业收购一个电子器件工厂;食品企业收购一个种植基地等。三九集团就是一个多角经营成功的例子,它经营的产品种类虽然很多,但仍集中在医药、生化方面。而巨人集团本是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却贸然去做房地产,它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在解读一个财务报表时,如果一个企业的利润不少一部分来自于非营业利润,如:出租房屋出租土地等其他业务收入,或来自于资本市场上的炒作等。这些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并无十分明显的相关性,很难由这样的利润认定其有长远的投资价值。

至于企业按权益法或成本法计算的“投资收益”,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处理。若这部分投资收益来自被控股子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则也可并入主营业务中进行计算,但投资收益往往来自于关联方,这一直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一个黑洞。所以,若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则也应引起投资者的注意。

主营业务的重要性也可通过现有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说明。有研究者认为我国股市中实际上已出现了5种类型的绩优股,除传统的老牌绩优股外,还有高科技绩优股(如东方电子、清华同方、中兴通讯等);重组绩优股(如:国嘉实业、方正科技等);享有资源优势型的绩优股(如:稀土高科、东阿阿胶等)和新上市绩优股(如:中关村、清华紫光)不难发现,这些绩优股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十分明确的主业,其主要经营产品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众所周知,1998是股市的一个“资产重组年”,很多企业进行了资产重组,但根据《中国证券报》的一项调查表明,98年进行了资产重组的企业,其后的业绩不尽相同,业绩令人满意的重组往往是在经历了大股东变更后,大大改善了治理结构,有的通过彻底的置换,更换了经营范围,有的由于剥离掉劣质资产强化主业而适应路大增.......。由此可见,主营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另外,对于房地产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控股的房地产业子公司要注意其在收入确定方法以防止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发生。房地产的开发周期往往需要几年,按照确认营业收入的会计理论,房地产企业在预售房屋或签定售楼合同后,按工程进度确认销售收入和与之相对应的成本也不无道理,但有的企业却以售楼合同金额确定为当年销售收入,从而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经过以上调整,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这三个指标虽然会由于这些稳健的调整而在某些方面降低其相关性,所以,不要求也不可能要求全部上市公司方公布调整后的数据。但投资者若将其用于对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行评价,其可靠性无疑会大大提高,比较适应我国当前股市的某些现状。

参考书目:

财务指标范文篇5

医院的财务分析,是以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批准的事业计划与预算为依据,对单位的全部或部分财务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研究的一种方法。

一、现行医院财务分析中的不足

(一)风险意识。《医院财务制度》指出:医院只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优

胜劣汰,建立自我发展的新机制财务制度,才能得到高效的发展。计划经济下,医院的各项事业基本由国家包办,财政是主要的资金供应者,造成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二)全面成本核算。医院现行的成本核算只是分奖金、算物价的办法。未能采用全面成本管理法。

(三)投资决策分析。计划经济下,事业单位发展的规模、项目、资金的具体运用等基本行政手段,单位缺乏必要的自主权,也不承担多少责任,一人或几人说了算,强调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

二、现行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医院的财务指标很多,除了医院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收支结余及现金流量状况等基本财务指标外,能满足医院管理者宏观管理需要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关注,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一)经济效益指标

1.职工平均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平均职工人数

其中,业务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下同。该指标是医院职工创造价值的体现,通过本指标的分析,对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非常重要。

2.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平均占用固定资产净值(百元)

该指标说明医院平均每百元固定资产所产生的价值,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3.资产收益率=业务收入÷平均总资产×100%

该指标反映医院资产的利用水平,引导医院加强成本核算,控制成本支出。

(二)负债比率指标

负债比率指标主要指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的比率。通常医院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以负债取得的资产越少,但从经营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过低,说明医院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差;而资产负债率过高,说明医院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偿债风险太大。因此资产负债率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为佳。一般来说该比率在60%-70%比较合理、稳健;达到85%及以上时,应为发出预警信号,医院应予以足够的注意。

(三)变现能力比率指标

变现能力比率指标是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两项:

1.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于评价医院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通常认为流动比率以2∶1为好。

2.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于衡量医院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通常情况下1∶1被认为是较为正常的速动比率。

(四)病人费用评价指标

它主要包括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每门诊人次药品费、每床日收费水平和每床日药品费四个指标。这些指标既属于社会效益指标,又属于经济效益指标的范畴,一般来说这些指标不宜过高,应相对合理。

(五)反映管理水平的指标

1.应收医疗款周转率=业务收入÷应收医疗款平均余额

它表明医院的病人欠费回收的速度,一般认为越高越好,因为它表明收款速度快、资金占用少、坏账损失可以减少、资金流动性高、企业偿债能力强。

2.药品周转率。这是药品成本与平均药品库存额的比率,测定医院药品的变现速度,反映了医院药品库存的管理水平,在不妨碍医院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应以最少限度的储量为最好。

3.床位使用率=实际占用床日数÷实际开放床日数

它反映了病床的一般负荷情况,说明医院病床的利用效益,对评定医院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4.病床周转次数=出院病人数÷平均开放床日数

它从每张病床的有效利用程度方面说明病床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5.管理费用占总支出比率=管理费用÷支出总额

该指标反映医院总体的管理水平,降低该指标的途径是降低管理费用或减少管理人员,引导医院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6.固定资产增值率=全年净增固定资产÷年初固定资产总值

它表明医院规模的发展及医院技术手段的更新程度。

三、改进医院财务分析的几点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不影响业务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应制定决策来提高存货管理效率。合理存货,存货的合理减少,可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减少对短期负债的依靠,因而提高变现能力并降低财务风险。

(二)卫生系统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都比其他行业高,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源头上制止欠费的发生,加速资金回笼。

(三)对购建大型固定资产及设备,应加强市场调查与可行性财务分析以及回报率测算,合理安排投资比例。

财务指标范文篇6

一、根据企业选指标

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指标。规模一般跨国公司、大型企业、母公司等或决策者需要综合性分析指标。可运用杜邦分析、沃尔比重评分法将指标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一个指标内含企业的偿债、营运、盈利等多方信息。分公司、中小企业、子公司或投资者、债权人适用具体指标分析。针对不同的财务信息需求者的要求,应具体选择偿债能力分析指标、营运能力分析指标、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发展能力分析指标等。不应不分对象盲目适用指标分析方法和选择不能体现企业特点的指标作为财务分析指标。

财政部颁布的财务分析指标有近30个,但具体到某个企业的一般性分析不必面面俱到都选择。一般企业可选择常用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资本积累率等10项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二、严把指标运算关

1.了解指标生成的运算过程。会计电算化进入日常工作后,财务指标数据由计算机自动生成,许多指标的计算过程被忽略,若指标波动大,计算生成的结果就不准确。如总资产周转率,如果资金占用的波动性较大,企业就应采用更详细的资料进行计算,如按照各月份的资金占用额计算,不能用期初与期末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平均资产。若不了解指标生成的运算过程,就不了解指标的组成因素及各因素体现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从而发现控制方向和筛除不真实的因素就无从谈起。

2.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如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口径要一致,分子主营业务成本与分母平均存货在时间上要具有对应性,否则就无法进行比较。

3.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如企业决算报表年终审计后,往往要调整年初或本期数,若调整数字涉及若干年度,作分析时就应剔除上年度以前的影响数,这样指标才能反映出企业本年和上年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实际情况。

4.适当地运用简化形式。如平均资产总额的确定,若资金占用波动不大,就可用期初期末的算术平均值,不必使用更详尽的计算资料。

三、公用标准讲科学

财务分析过程需要运用公认科学的标准尺度,对当期指标进行评价。一般采用:①预定目标,如预算指标、设计指标、定额指标、理论指标等;②历史标准,如上期实际、上年同期实际、历史先进水平以及有典型意义的时期实际水平等;③行业标准,如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颁布的技术标准,国内外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国内外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等;④公认国内国际标准。

一般公认标准的选择除了要注意采用公认标准外,还要看服务对象,企业所有者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增强竞争实力,强调的是与同行业的比较,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多采用公认的国内国际标准。同时还要看企业类型。同类企业相比,非同类企业没有可比性。

四、多种方法来分析

1.对同期指标注意运用绝对值比较和相对值比较、正指标与反指标的多方位比较,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恰当地选用指标间的勾稽关系。如企业资产周转快,营运能力强,相应地盈利能力也较强,这时可以观察营运能力的反指标与盈利能力的正指标增减额与增减率的变化是否相对应。

2.范范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从范范分析中找出变化大的指标,应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对症下药。

3.采取构成比率、效率比率、相关比率等多种分析方法时,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具有相关性。在构成比率指标中,部分指标必须是总体指标的子项;在效率比率指标中,投入与产出必须有因果关系。如主营业务利润率是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不可用利润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比;在相关比率指标中,两个对比指标必须反映经济活动的关联性。如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不可用长期与流动指标互比。

财务指标范文篇7

摘要:财务分析指标是以简明的形式,以数据为语言,来传达财务信息并说明财务活动情况和结果。在此建立的财务指标与国家考核企业工作规定的财务指标是不同的。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较广的范围,包含的指标数目多,而国家规定的考核指标则是抓住重点,有选择地规定一些指标,分为外部分析指标体系及内部分析指标体系。

关键词:财务分析指标;内部分析指标体系;外部分析指标体系。

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a.外部分析内容。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社会贡献能力分析;企业综合实力分析。b.内部分析内容。除以上外部分析内容外,还包括:企业筹资分析;企业投资分析。

另外,内部分析内容还应有:企业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形成原因分析。

c.专题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企业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特定的目标选取特定的资料及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专题分析。

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分析、资本资产结构优化分析等。d.关于财务分析与相关学科关系的探讨。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财会学界学科体系的改革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财务会计之争深入到各二级学科,这是理论发展的必然。学科的分分合合是由于环境的变迁,历史的发展而致,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进入20世纪到90年代,财会论坛上就有财务分析要独立成科的微弱声音,到了现在,对此论题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且似乎已达成共识,即由于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的逐步完善,财务分析必须独立出来。那么,独立的财务分析学科在财会学众多学科中地位如何,包括哪些内容,与其原附着的学科关系如何?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减法问题,而是一个漫长的选择和甄别的过程。

1内部分析指标体系。

内部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是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和管理的特殊需要灵活设置,其内容相当广泛。

一般说来,可从筹资、投资等方面设置。

1.1企业筹资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所需资金需靠企业自己来筹集,这样,筹资分析便成为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筹资分析中,首先要分析企业的资金需要量,其次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再次分析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筹资方案并与资金供应者进行协商,使企业筹资活动顺利进行。可设置筹资结构比率、资金成本率等指标。

1.2企业投资分析。

企业对投资活动首先应进行可行性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这是投资分析的重点;其次应对投资活动进行事中分析,以控制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最后对投资活动进行事后分析,以考核投资效果、评价投资业绩,为改善企业今后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企业在投资分析时一般需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资金成本和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在投资阶段为考察投资方案的可行,可设置内含报酬率,为考察投资的收益可设置投资报酬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2外部分析指标体系。

2.1企业偿债能力。

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它的分析,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

2.1.1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一个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设置该指标对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讲,该指标也至关重要,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大小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高低。

另外,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未决诉讼等对它也有影响。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设置以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或酸性测验比率;现金比率

2.1.2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资产或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对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因为企业的利润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这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此外,债务与资本的比例也是极其重要的。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很多,除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外。还有长期租赁、担保责任、或有项目等因素。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有: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

2.2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运用效率和周转情况所作的分析。企业经管的目的在于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的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企业必须凭借资产、运用资产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示其运用效率越高,利润越大。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有无过量投资?有无因设备短缺而导致生产不足?有无因资产闲置而导致利润降低?凡此各种问题,皆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人士所关切。通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则可以评价企业营业收入与各项营运资产是否保持合理关系,考察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效率的高低。资产运用效率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2.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企业经营之目的,在于使企业盈利且使其经营与规模不断成长与发展。

各方信息使用者无不对企业盈利程度寄与莫大的关切。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报酬是从中支付的,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企业盈列增加还能使股票市价上升,从而使投资者获得资本收益。对于债权人来讲,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对于职工来讲,则是丰厚报酬及资金的来源,并可保证工作的稳定。它也是集体福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可从一般企业及股票上市公司两方面制定。一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权益利润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标外,还可借助以下指标: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2.4社会贡献能力分析。

社会贡献能力是从国家或社会的角度衡量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单纯的片面的追求企业个体的经济效益是不行的,还必须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盈利企业可用实现利税来衡量,但对一些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的企业讲,则无法适用。故为此设计的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可兼顾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情况。

2.5综合财务能力分析。

财务指标范文篇8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购买债券、股票、基金等相关金融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

财务指标是指企业总结和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对指标。中国《企业财务通则》中为企业规定的四种财务指标为: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资产净利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率等;发展能力指标包括,主营业务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等。财务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企业所披露的财务报表,目的是通过分析其中的各项指标来指导证券投资活动,是目前主流的投资方法,属于基本面分析派的范畴。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运用财务数据评价公司当前和过去的业绩并评估其可持续性。不同的财务报表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不同的,不同的财务分析服务对象所关心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本文采用狭义财务分析方法,从企业投资者角度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分析企业投资者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关键指标,即企业盈利能力状况。

2财务指标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为了说明财务指标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现利用万科和中粮地产两家上市的财务指标对其进行总体分析,财务指标数据如表1。根据表1的财务指标数据,计算出两家企业的财务指标的变动比率,用以分析说明企业的综合能力。两企业财务指标比率变动数据如表2。

2.1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万科的流动比率2009年较2008年增加8.96%,但2010年比2009年却又下降了17.22%,同期中粮地产的流动比率2009年较2008年增加21.18%,2010年比2009年下降9.08%;万科的速动比率从2008至2010年是先增后减的,变动幅度从38.49%—-5.82%,而中粮地产的速动比率是一直在减少的,变动幅度是-9.15%—-9.00%;万科的资产负债率变动幅度是-0.66%—11.47%,中粮地产的资产负债率的变动幅度是-19.48%—35.33%,但是仅仅依靠偿债能力指标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从绝对的数值来看两家的指标都相差不大,从速动比率上来看万科的情况要比中粮地产好,说明万科在存货管理上要好很多;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万科的资产负债率却比中粮还要高,所以只能依靠其他指标来共同决定投资决策而不能单靠偿债能力指标来决定投资哪一家。

2.2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它对评估一家企业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表2中可以看到万科和中粮地产的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都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态势,万科的变动幅度分别是19.5%—-31.36%和1.82%—-24.57%,中粮地产的变动幅度分别是47.03%—-48.27%和24.86%—-29.95%,万科的变动幅度要小于中粮地产,说明在营运方面万科做得要比种粮好很多;其次对于应收账款周转率变动情况是万科表现出先增后减的态势,幅度是30.3%—-26.43%,而中粮地产却表现出一直下降的趋势,幅度是-26.51%—-17.62%。似乎从这变化的情况也看不出什么,但结合指标的绝对数值却可以判断出万科的营运能力要好于中粮地产,因为万科的各项营运指标都要高于中粮地产。

2.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盈利能力就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就越强。对于经营者来讲,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发现经营管理环节出现的问题。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就是对公司利润率的深层次分析。从表2中可以看到两家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比较同步,万科的净资产收益率变动幅度从12.72%—15.5%,中粮地产从40.72%—57.71%,万科的总资产报酬率变动幅度从18.24%—-13,中粮地产从9.9%—13.13%,万科期间费用率变动幅度从-26.89%—20.97%,中粮地产从-44.59%—65.73%。同样光看变动情况中粮地产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似乎比较好,但是比较表1可以发现这是因为中粮地产基数低的原因。虽然两家公司总资产报酬率相差不大,但是万科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却是中粮地产的两倍还多,这说明万科的盈利能力比中粮地产要好很多。同时万科的平均期间费用率要比中粮地产少一半多,这也说明万科控制成本的能力要强,开源节流都比中粮地产好。

2.4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从表2中可以看到万科的发展能力相对比较平稳,虽然主营业务增长率在10年时比09年下降了80.52%,但10年整体还是增长了3.745%,特别是其净资产增长率是逐年增长的,变动幅度从17.54%—19.06%,其总资产增长率10年达到56.7%。然而,中粮地产的发展能力指标则大起大落,很不稳定。主营业务收入变动幅度从166.99%—-94.17%,净资产增长率变动从1000.37%—-105.28%,总资产增长率三年来都保持在50%左右,2009年总资产的增长来源于净资产的增加,通过公司09年财报知道是净资产的增加又是因为当期的资本公积增加所致,而2010年总资产的增加则来源于负债的增加。

通过四个财务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出相比于中粮地产,万科是值得投资的对象,基本上四个指标万科都要强于中粮地产。而且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往往和公司股价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这也反映在公司股价变动上。行业股价变动往往显示趋同性,房地产行业在这段时间都经历着先下降后上升到现在胶着状态,但是万科的股价情况变动要强于中粮地产。

3财务指标分析的缺点

3.1偿债能力指标存在的缺陷

现行偿债能力分析指标都是固化的静态指标,往往只注重企业在某一时点的偿债能力,而忽略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偿债能力。同时现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没有考虑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实质性关系,存在资产质量高估的问题。

3.2营运能力指标存在的缺陷

营运能力指标有一个特点,即是将资产负债表数据与损益表数据有机结合起来。但是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是时点值,而损益表反映的是时期值,如果直接将二者进行对比难免有不当之处。

3.3盈利能力指标存在的缺陷

首先,导致目前收入增长的费用有可能是一年或几年之前所引起的,但基于会计分期的核算方式却人为地隔断了这种联系,以形式上的配比掩盖了实质上的配比。其次,对于与收入相配比的成本费用没有做一划分,单纯的以全部成本费用来表示盈利水平,这不能反应出企业真正的盈利情况。

3.4发展能力指标存在的缺陷

销售增产率、资产增长率等作为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都是从数量的增长和扩张来评价企业的发展潜力的,并没有从这种增长的质量来评价企业的发展潜力,也没有考虑这种增长是否协调,是否可持续,这样容易使管理者盲目追求销售量的增长及资本总额的扩张,人为地调节指标的水平,造成企业实质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下降。

4对财务指标分析的改进思考

4.1对偿债能力指标分析的改进思考

出于会计准则上谨慎性要求,一般在分析时只关注企业某一时点的偿债能力,没有动态的考察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其融资能力,这样难免会遗漏目前处于困境但未来却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因此,在分析时要实时关注企业的最新动态,调整相关数据。

4.2对营运能力指标分析的改进思考

根据每季度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分配权重,最后加权平均来表示一年中对应资产情况来计算相应的营运指标。

4.3对盈利能力指标分析的改进思考

由于会计分期假设的原因,就应该从收入费用配比的情况入手,有必要从当期收入取得的原因分析出发,用与当期收入取得的相关成本费用概念来代替当期全部成本费用进行财务分析。

财务指标范文篇9

企业财务指标在绩效考核中的意义

关键绩效指标即KPI,是企业管理组织内部输入和输出端的重要参数,能够实现对于关键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计算,从而使得企业绩效流程量化,最终为达到管理目的。同时,关键绩效指标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财务指标是企业总结和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对指标,因此企业应将财务指标作为关键性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指导明确每个部门的财务责任,结合各项员工实际业绩指标,通过可行性绩效考核结果设置科学实际的考核系统,从而综合、科学、客观以及全面衡量员工的绩效表现依据,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基础。财务指标明确性极强,可以辅助企业在财务战略目标制定与企业经营实况相符。在绩效考核基础上将财务战略目标分解,并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从而使得企业财务战略目标与员工利益相一致,消除绩效考核偏差化问题,实现企业与员工经济效益双赢。财务指标在绩效考核中应用完善的建议结合实际及企业自身发展战略进行绩效管理企业绩效考核目标应该经营现状向与企业财务战略目标一致,并与员工职业发展及切身利益相同。第一,保证企业绩效考核内容多样化,在明确考核任务与财务指标的前提下将绩效考核可量化、规范化以及客观化。规避经营过程风险,降本增效,确保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第二,财务指标考核内容必须来源于员工工作业务,而非员工自身。企业绩效考核机制必须明确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设立每一项业务财务指标,提高财务指标覆盖全面性与可行性。第三,财务指标必须立足于员工实际工作,设立合理范围内的财务考核指标,保证目标的可控制性与可执行性。第四,绩效考核关乎每一个员工的核心利益,必须从各部门基层抓起,明确各级主管人员权责,将财务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在一定周期完成绩效考核工作,从而促进企业业务进展。

构建完善的绩效机制体系

1.分层设定财务指标

绩效考核的财务指标应用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指标设计研究人员应该按照企业的财务战略目标和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设定财务指标,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与绩效财务指标匹配应用效果反馈机制,充分了解其运行规范性与效率值。具体来讲,作为企业内部财务指标必须由企业最高层依势而设立,并按照业务流程进行分解,并将目标责任落实在每一位基层管理者身上,并将落实执行纳入管理者KPI核心内容。并且,绩效考核机制还应该尽可能多元化,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设立正对性的差异化考核指标综合方法。举例来说,生产部门除了确保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外,还应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和节约原材料消耗等,因此将降低生产成本作为主要财务考核指标。通常来说,财务指标设定时不仅需要在长期绩效上反映出企业长期的财务战略规划目标,还应该起到进一步激发员工对于企业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及奋斗精神。

2.合理确认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是收入指标和利润指标,除此以外效益状况指标、运营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以及其他指标等也会经常采用。考核期间管理者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财务战略目标进行财务指标筛选,将部分对于企业发展影响较小或者过于限制员工发展的无效财务指标剔除或者更新,避免一项工作内容被多项重复的财务指标管控。一般来说在筛选和确认财务指标时,如果发现波动性较大、计算收集难度大、重复性强以及预测水平较低等数据时取消或者更新,从而进一步的强化绩效考核的科学规范性与合规包容性。此外,财务指标筛选还应该考虑财务风险防范类指标,其在企业内部整体绩效考核中占比较小,但是却能够进一步的体现出企业经营的多重风险,为管理决策层提供风险防控依据。因此,确认财务指标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经盈利能力,还能增加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水平,进而起到管理辅助作用。

3.科学设计财务指标的考核权重

财务考核指标应用后,企业内部管理层应该从意识上重视其作用,要科学合理设计各项财务指标的考核权重,高质量管控与运营内部各项资源。目前阶段使用率较高的是专家研讨法,也就是通过专业的咨询公司,根据企业的历史财务数据和未来规划设计各财务指标考核权重,这种方式不仅规避了内部操作和主观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从第三方角度审视了绩效考核管理真实价值。绩效考核权重针对不同的业务流程设定财务指标,充分考虑到各个业务流程工作特殊性与差异性,进而使得各财务指标的考核权重更加合理性。在第三方角度审视和经验综合作用下,使得财务指标考核权重使用更加合理性与客观性,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绩效考核的整体效果。

4.确认考核周期

绩效考核周期必须明确完善,否则会直接影响企业绩效考核整体质量。绩效考核周期如果过长必然会造成部分考核内容缺乏真实性与可靠性,如果过短也会造成覆盖面不足、考核参数不可靠以及实际情况总结不到位等问题。考核周期一般与财务预算相匹配,按照月、季度和年度设计,对于部分周期较长的项目,可按项目周期和进度设计考核周期。此外,企业绩效考核还应尽可能避免财务指标机械式,引发绩效考核机制与各部门的不匹配性问题出现,严重的限制各领域和各专业工作的灵活性与创新性,进而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绩效考核周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全面深入、针对客观的基础上。重视绩效沟通与反馈实行绩效考的目的是促进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只有各部门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将财务指标成果反馈到实际工作中,才能够让企业了解到员工的工作状况或者财务战略目标实现进度,也能够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问题,从而使得自己的工作进行改进。沟通与反馈应该贯穿在每一项工作环节中,全过程推进绩效考核,使得企业在整个过程中与员工建立良好的持续化沟通互动状态。企业作为考核者应该全面深入的总结分析被考核者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帮扶促进方案,被考核者应该根据考核结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因此,双方只有不断地沟通交流才能够在目标上达成一致与形成共识。此外,绩效考核还应该形成书面报告,对于业绩较差的员工还应该通过约谈、提醒等方式沟通,为员工提供必要有针对性的辅助指导,不仅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绩效提升积极性,提高绩效考核赏罚作用。

合理选择考核方式

绩效考核是影响系统性工程,是绩效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企业实现管理与监督的主要措施。当前最常见的考核方式有KPI、BSC、3度等方法,其中KPI中的财务指标可以充分发挥其目标明确性、聚焦容易性以及监控全面性等优点,能够将企业的财务发展战略与个人利益相挂钩,实现企业与员工个人利益共赢的目的。通常情况下企业采取KPI考核为主、3度为辅的综合考核法,企业一般按照月度、季度直属领导考核,年度则以部门领导和下级共同考核,根据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与预算做对比分析,将考核结果成形成评价结构。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够使得考核更加具有代表性,考核结果更加全面真实、公正客观。此外,需要注意KPI考核不能过于倾向于财务指标的量化性考核,必须结合非财务指标和不可控因素综合考虑,并且部分特定岗位不能够使用KPI考核法。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在绩效管理中科学合理地应用绩效考核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奋斗创业精神,而财务指标的使用,能进一步强化企业与员工降本增效的共同意识,提升企业与当前经济大环境的适应性。基于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可以起到人才管理高质量化,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与员工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综合收益上升。

参考文献:

[1]张玉龙,温霄函,李庆达,朱锋.建筑企业的组织绩效管理研究[J].城市住宅,(01):125-128.

[2]宫禄尧,张莎.建筑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优化研究[J].商业经济,(01):-117+122

[3]吴晓莉.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薪酬体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中国集体济,0,(22):120-121.

财务指标范文篇10

关键词:财务指标;股票;投资

一、引言

中国股民有1.5亿人,大家都在股票投资,在A股注册制下,研究股票上涨规律以及探寻影响股票上涨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影响股价上涨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对股价的影响是短期的,比如春节小长假这类放假因素、比如浑水研究公司对某个企业的看空言论等等,也有些因素对股价的影响是中长期的,比如今年发生的肺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导致股市暴跌以及各国应对肺炎对冲的货币政策,比如印度蝗灾对粮食的损害致使粮食涨价导致食品加工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股价下跌等等。基于很多因素本身的产生就是不可确定的,在研究各种因素的过程中需要撇开短期影响因素,因为这些对股价影响不大,就是下跌也是短期的,很快就会修正,投资者需要重点研究中长期影响因素,股价从中长期来看,是上涨还是下跌,基本跟这些因素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最终反映在财务报表的某些指标当中。本文试图以贵州茅台等酒股的几个财务指标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贵州茅台股票的大幅上涨与这几个财务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以期对投资者运用财务指标分析挖掘中长期优质股票有一定的帮助。

二、相关研究基础

(一)不考虑不可控因素。本文研究财务指标对股价的影响,其前提条件是不考虑不可控因素对股价的影响,比如战乱和自然界大型灾难等等,这些不可控因素对股价的影响属于突发性质的,无法预测。(二)不考虑财务报表造假因素。除了上述突发不可控因素之外,其他常规因素变动最终都会体现在企业财务报表各项财务指标上,通过分析财务指标预测股价未来中长期走势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前提条件是财务报表数据是真实的,不是造假形成的,造假的数据对预测股价中长期走势没有任何意义。

三、相关理论基础

(一)现金资产占比的概念和作用。现金是指企业拥有的,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其他3个月内能够变现的有价证券,现金资产占比就是现金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现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先决条件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营的保障,尤其是在年景不好的时候,很多企业都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破产,如果企业有充足的现金,现金在资产中占比较高,就能够安全度过灾难期间。另外,现金充足,也能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强,这是企业在生死存亡关键时期最重要的能力。因此,保证企业资金充足,就是保证企业的命脉,现金资产占比能够反映企业资产变现能力和存续能力。(二)毛利率的概念和作用。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毛利率能反映企业经营效益,毛利率越高,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大,反之,则说明企业获利能力很小。获利能力大小直接能够说明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三)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概念和作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扣除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的差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企业主营业务带来的,能够直接说明企业主营业务是否具有获取现金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能够生存并发展的能力。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是指企业投资股票债券股权等收到的现金,投资有风险,这部分现金流不太稳定,不能成为企业现金流入的主要依靠。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是指企业依靠发行股票或者借款获得的现金流,借款会有还本付息风险,发行股票会使企业股权被瓜分。因此,企业现金流主要是看经营活动现金流,能够说明企业生存并发展的能力。

四、贵州茅台与金种子酒股价K线走势比较

2018年1月至今的K线走势,图2是金种子酒股价2018年1月至今的K线走势,两张图表比较起来,可以发现两个股票走势截然相反,贵州茅台股价期间上涨180%,金种子酒虽然也是酒股,但是在此期间股价下跌20%,两者收益相差200%,相差如此之大,这里的原因有很多,除去其他原因,接下来,从财务报表某些指标分析,也能发现两股走势是必然趋势。(一)现金资产占比分析结果是贵州茅台存续能力强。从上表可以看出,贵州茅台的现金资产占比是很高的,除2017年外,其他各个时期现金资产占比都在60%以上,是金种子酒的2倍,这说明贵州茅台企业现金很是充足,足可以抵挡各种意外导致的对现金的不时之需,当灾难来临,企业是可以凭着这些现金过渡难关的,不至于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另外,也说明贵州茅台的资产变现能力比金种子酒要强很多。相反,金种子酒的现金资产占比在30%左右,相比而言,金种子酒的现金资产占比不高,抗击意外和灾难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在大灾之年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同时也说明了金种子酒的资产变现能力存在不足。根据以上分析,说明贵州茅台相较金种子酒股而言,现金资产占比高,资产变现能力强,企业存续能力强。(二)毛利率分析结果是贵州茅台持续发展能力强。从上表可以看出,贵州茅台的毛利率均在90%以上,换句话说,贵州茅台的酿酒成本不足10%,这样的盈利能力是很强的,在A股市场仅此一个,没有第二,而金种子酒的毛利率都在50%以下,换句话讲,就是金种子酒的成本在50%以上。就毛利率而言,两者相差40%以上,同时,贵州茅台如此获利能力,这在A股市场上也是稀有的,物以稀为贵,贵州茅台股价当然如此溢价。金种子酒毛利率表现平平,在A股市场并不出色,投资可替代性强,不受投资者看好,股价下跌也属于正常现象。因此,根据分析,贵州茅台相较金种子酒股而言,主营业务成本低,毛利率高,获利能力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强。(三)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析结果是贵州茅台生产且发展能力强。从上表可以看出,贵州茅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正数,而且还很大,说明贵州茅台主营业务现金回收能力强,金种子酒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负数,并且数据也很大,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现金回收能力弱。因此,根据分析,贵州茅台相较金种子酒股而言,企业主营业务具有很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和能够生存并发展的能力。

五、普通投资者股票投资分析的困惑及对策

(一)普通投资者股票分析没有可靠依据。投资者股票分析的目的就是寻找能够上涨的股票,更大目标就是寻找牛股。但是能不能找到是个关键,找到了能不能守住也是关键。当前,我国投资者主要分为一般散户和专业投资者,专业投资者有他们一套专业的分析方法,但是散户没有,散户投资大部分依靠道听途说,听朋友荐股,在网站搜索那些本身自己都不懂金融的基金经理投资建议,也有的投资者跟着新闻联播走,还有投资者在网红经济学家投资分析报告里寻找投资机会,更有投资者听信股市“大V”为了博取眼球瞎说的建议去投资,投资亏损累累,即便是少有盈利或者是幸运遇到了牛股,也没有守住,总之就是亏损。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找到可靠的分析依据所致,做不到心里有数。(二)普通投资者可以依据相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并做中长期投资。根据上述有关财务指标的陈述和分析,现金资产占比能够反映企业资产变现能力和存续能力,毛利率能够说明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能够说明企业生存并发展的能力,根据这三大指标分析中长期投资贵州茅台,盈利确实可嘉。因此,建议普通投资者根据经济发展现状,在未来发展前景很好的行业股票里,运用这三大财务指标找出相对优秀的前三只股票,再保持仓位不重的前提下针对某只股票进行投资,反复高抛低吸,反复波段操作,获取丰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