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6:56:43

不足范文篇1

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自2007年开展以来,在“政府扶持、市场运作、投保自愿”的原则下,取得了较好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农业保险概念

农业生产具有固有的风险性,农业生产者需要面对诸如气象、病虫害、地质以及与市场相关的一系列风险,这些风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严重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导致农户支付能力不足,生计无保障;其次,影响农业金融发展,农业生产的固有风险使得农民还贷能力具有不确定性,呆账坏账率较高,导致金融机构不愿意发放对农贷款,或通过抬高利息率来补偿贷款风险。

二、当前农作物保险模式和问题分析

(一)“联办共保”保险模式

当前农作物保险主要采取的是单体产量综合责任险,所谓单体产量综合责任险是指保险合同的标的物是农作物的产量,保险责任包括造成损失率达30%以上的暴雨、洪水、内涝、风灾、雹灾、冰灾和造成损失率达70%以上的旱灾、病虫害,保险合同实行一户一保单,标的损失的鉴定和赔付以每户保单为单元的保险方式。保险品种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和油菜等,每亩最高保额为500元,保费费率为5%,保费由中央、省、区县三级财政和农户共同分摊,其中三级财政共承担75%,农户仅需承担25%。农作物保险的经营模式为“联办共保”,政府和保险公司按5:5比例分享保费并分担赔付责任。

(二)“联办共保”保险的存在问题

1.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

影响农户参保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农户风险意识淡薄,对农业保险政策的理解和认识不足,参保意识不强;二是最高赔付额较低,仅能涵盖农作物的基本种植成本。三是保险方案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种类农户的需求。四是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五是缺乏完整的农业风险管理链,农户单靠农业保险并不能实现旱涝保收。农业风险不仅有生产风险,而且还有市场风险,这两种风险共同形成了农业保险的短板效应,只要有其中一种风险发生,即便另外一种风险得到了很好的管理,农户同样会招受巨大的损失。当前农作物保险只是对农作物的生产风险进行管理,而农作物的市场风险则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

2.保险公司承保积极性不高

目前农作物保险主要以政策性为主,保险公司很难从商业的角度产生很高的积极性,这主要与农作物保险的低保额、低收费、低保障和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的特性有关。首先,可保风险是有条件的,其中之一是风险不能使大多数的保险标的同时遭受损失,即要求损失的发生具有分散性,而农业风险,如大的洪涝灾害,往往导致大片区域的农作物遭受损失。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保险赔付率高。其次,当前农作物保险采取的是低保障运作的模式,亩均农作物保险保额、保费低。再次,农业保险管理成本高。一方面,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模式加大了农作物保险的营销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标的损失的鉴定和赔付以每户保单为单元,并且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加大了勘损、理赔成本。

3.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逆向选择是保险面临的一大难题,农作物保险尤其如此。由于农业保险采取自愿参与的原则,使得农业保险风险不是被分散而是被集中,导致保险公司的保费不能弥补所赔付的损失,以至于费率提高,进而导致更严重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是指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农作物保险同样面临着严重的道德风险。一方面,农户在购买了农作物保险以后,当发生的被保风险造成的损失超出了免赔额时,农户的损失可以得到赔偿,这会导致农户在风险发生时不作为,甚至在风险发生导致的损失较小的情况下人为扩大损失,以获取保险赔偿。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农作物保险是产量险,保险的赔付依据的是被保风险造成的最终损失,农户在被保风险发生时,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灾害损失,其所能获得的赔付也将相应的减少,而采取措施的成本却得不到补偿。

4.政府补贴大,财政负担重

当前农作物保险采取的是政府与保险公司“联办共保”的经营模式。首先,财政对农户购买农作物保险的保费进行补贴,中央、省、区县三级财政共同补贴农户保费的75%。其次,对于由于被保风险发生的损失,政府和保险公司按5:5的比例承担赔付责任。再次,市、县财政按每年总保费的5%-10%配套巨灾风险准备金。

三、农作物保险发展方向

1.气象指数保险模式

气象指数保险是基于气象状况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的理念,以气象指数为保险内容的一种保险模式。这里的气象指数是指气象变动情况的一种量化指标,如降雨量、气温等。与传统的农作物保险产品不同,气象指数保险并不对因气象原因造成的农作物品质下降或减产向投保农户支付赔偿,而是对气象指标本身变动情况超出了事先确定值域进行赔偿。同传统农作物保险产品相比,气象指数保险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气象指数保险以客观的气象指数变动数据作为赔付预计,与农作物的实际产量无关,可以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的问题,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第二,气象指数保险不需要对单个农户进行监督,在发生灾害时,也不需要对损失进行勘查、评估,只需从气象监测站获取气象数据,对着事先确定的保险方案,即可确定赔偿,管理成本低;第三,天气指数保险合同的标准化高,适合在二级市场流通,而且根据国外的经验,政府很少对天气指数保险合同进行补贴,而是为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财政负担相应也减轻了。气象指数保险业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存在着“基差风险”。“基差风险”是指由于气象指数保险并以实际损失作为赔偿的依据所造成了接受赔偿的对象与遭受损失的对象不一致、赔偿的金额与损失的程度不匹配的现象,这种风险可以通过改善气象指数的设计和气象监测站点的布局予以减小。其次,由于气象条件具有区域同质性,造成局部风险不易分散。这个可以通过扩大气象指数保险统筹区域、国家对保险公司提供再担保以及融入国家保险市场予以解决。

2.“政府-保险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农作物经营规模小、产值低、效益差是制约农户投保积极性和保险公司承保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当前我国农村已经出现了一批以高效设施农业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这些专业合作社由众多农户组合而成,在经营上形成一定的规模,经营投入大,产值高,遭受灾害时的损失也大,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也就得到了凸显。另一方面,合作社组织者的知识水平相对普通农户要高,风险管理意识更强,对农作物保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保险公司方面来看,合作社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可以增加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以合作社作为保险公司沟通农户的桥梁,方便了保险公司收取保费,营销成本和管理成本也相应减少了。

3.“保险-信贷”模式

将农作物保险同农业信贷结合起来是国外农业保险的一种普遍做法,比如在印度,农作物保险产品推广之初往往以因种植农作物而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农户为对象,保险的最高可保额以贷款额或者低于贷款额的150%,保费则通过事先从贷款额中扣留的方式收取,当农户因投保风险受灾损失时,保险公司的赔偿优先付给发放贷款的银行,用于偿还贷款,多余部分才支付给农户。“保险-信贷”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通过将是否购买保险作为信贷审核的重要指标,或者对已购买保险的农户贷款实现优惠利率,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保险的参保率,方便保费的收取,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将“保险-信贷”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农业贷款难问题。农业贷款难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农户缺乏足够的信用抵押物,而农户所拥有的在产农作物因为属于未来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不足以作为抵押物,导致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及信贷成本过高,呆账坏账率高,金融机构不愿向农户发放贷款。但是,当农作物参加保险后,其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小金融机构信贷风险。

4.农作物风险链综合管理模式

不足范文篇2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该保险对规避农业生产风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件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农业得发展的大好事。

江苏省射阳县从2007年开始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已从单纯的种植业(水稻、棉花、油菜和大小麦)扩展到养殖业和高效农业,其中一般种植业已实现了全部投保,养殖业和高效农业投保率超过了50%,因没有大灾害发生,理赔款都能及时兑付给受灾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农业保险本身属于政策性保险,其在展业、承保、查勘理赔等方面的复杂性,加之农业保险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还存在一些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推进该项惠民工程的开展。

1存在的问题

1.1农户投保的意识差

农民风险意识淡薄、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是农业保险推广的主要问题。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长期“靠天吃饭”,大部分农民没有风险防范意识,农民普遍对农业保险理解不透、认识不足,宁愿抱存侥幸心理,祈望老天给一个好收成,甚至还有人错误地认为农业保险是变相向农民收费。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保险政策的不合理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投保热情。虽然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保费上补贴农户,但是由于保险金额低、免除理赔条件多、理赔周期长等造成农民不愿意投保,降低了农民的投保积极性[1-2]。

1.2存在政府强制行为

一些地方为了完成每年的农业保险任务,只好把政策性农业保险当做一个硬任务,要求农户必须投保。而农业保险是一个新事物,部分农户还不知道这是一项惠农工程,不愿意投保,强行要求农户参保,不但引起农户的反对,还会引起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1.3保险公司开展业务难

参加政策性保险的保险公司在乡镇一般无办事机构,在村级就更没有了,而农业保险采取的是以每户每项目为投保单位,一般每户每年要投保3~4个项目,射阳县一共有23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有1万户左右。因此,保险公司的业务量就很大,单凭保险公司现有的人力无法完成,保险公司就只有委托乡镇农经部门和村组干部代办业务,但是由于农业保险试点才开始,村组干部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业务知识差,而农业保险又要求专业性非常强;再加上是政策性保险,保险公司没有报酬付给村组干部,村组干部都不愿意做,保险公司只有通过政府的行政命令来干预,导致村组干部做不好也不愿意做。

1.4县级财政困难,保险资金难筹集

射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薄弱,县财政还很困难。按照农业保险的政策要求县财政每年要负担整个保费的15%~20%不等,这样县财政每年就要拿出200万元以上。随着农业保险的范围不断扩大,县级财政每年的负担也在不断增加。没有建立大灾风险资金,一旦发生大范围的自然灾害,理赔资金很难及时到位,而一旦不能及时理赔到位,将严重影响农业保险的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群起社会矛盾,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2对策

2.1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化解农业生产风险的补偿方式还远未被农民接受,农民的保险意识还很薄弱,为此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农业保险知识的普及力度,培育农民的参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只要参加保险就能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只要有灾害发生农民就能得到应有的赔偿,进而农民就会自愿地参加保险,从而提高农业保险的参保率和覆盖面。

2.2加强农业保险的业务体系建设

一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中应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利用其行政网络资源和技术资源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服务,为保险公司开展业务提供帮助。二是保险公司应该在各级政府的协助下在各乡镇建立服务网点,加大对从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村组干部的业务培训力度,通过培训考核上岗的方法使其熟练掌握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各项业务。三是各级政府和保险公司应联合建立村组干部的报酬制度,各级财政应对工作成本高、保费收缴难的农险业务给予必要的经营费用补贴。

2.3加强政策的扶持与推动

农业保险的社会公益性决定了其更需要政策的扶持与推动,国家财政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

2.3.1对经济落后和农业大县区别对待。在中央和省财政补贴的比例上应该向财政支付困难的农业大县适度倾斜,对这些地区的保费收取、查勘理赔的工作经费标准适当提高。

不足范文篇3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国民经济活力;相互影响;建议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也可以说是货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和发生效应的过程。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情况分析,对我们理解国民经济运行特点以及存在问题,是很有用处的。近几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问题暴露的比较充分。今年以来,由于经济开始转暖,货币政策传导问题又可能被模糊。因此,现在有必要从理论上对这一问题作些分析,以推进相关制度的改革。

一、当前国民经济活力不足

当前,我国经济出现的问题,主要是需求不足,表现为增长速度相对下降,价格总水平出现负值。但最令人担心的是,国民经济的活力不足。活力最大来源在经济基础,在企业,在各类金融组织,在人民群众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人民群众推动、创造和发展的经济。政府引导作用是重要的,但没有生动活泼、创新开拓的民间基础,国民经济就会活力不足。国民经济增长潜力和实绩,固然是引人注目的,但国民经济是否充满活力,才是更重要的。经济增长不论高一点还是慢一点,通货不论是膨胀一点还是紧缩一点,都不能证明这个经济系统是否有活力。经济大起大落,既可能在无活力的国民经济系统中发生,也可能在有活力的经济系统中发生。经济有活力,增长快慢均正常;经济没活力,增长快慢都不容乐观。

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金融活动有些象是这个有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支持着国民经济大系统的正常运行。前几年,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比较乱,需要整顿。整顿使相当多的金融组织关闭或重组,这是完全必要的。但这个过程,对货币政策传导也产生着影响。可以说,国民经济多年来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问题程度上虽有减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企业和基础金融组织的活力不足,以至国民经济活力不足,是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清理整顿与制度创新,堵与疏,外部约束与内部约束,激励与约束等多种关系,都有待进一步理顺。

现在国民经济活力不足的问题,就其与金融活动的关系来看,主要不是货币数量多少的问题,不是货币政策紧松的问题。就近三年情况看,货币与金融运行中,中央银行的各项措施是及时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只是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不很理想。其中原因,是货币流动渠道不畅,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体制性的梗阻。货币政策推动了经济目标的实现,但传导机制不灵减弱了货币政策效果。近两三年,货币传导机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比货币供给量影响更大。通俗地讲,我国当前问题,不是没“水“,而是水渠不畅。不是水少造成旱情,是有“水”但渠道不畅造成了旱情。需要讨论的重点不是放不放水,而是如何修整好水渠。换言之,货币传导机制的问题比货币供应量多少更重要。

货币传导机制是以金融体系为依托的,没有健全的金融体系,就没有良性的传导机制;反之,没有好的货币传导机构,就没有可能发展和巩固好的金融体系。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既是货币供应量渗入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过程,又是货币存量与收入流量转化的过程。通过货币政策传导,货币供给量发生增减,对各种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发生影响。价格和产量变化,又反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渗透在国民经济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国民经济活力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实体经济上出现的结构不合理和供求失衡的问题,既与金融活动存在的问题相关,也是金融活动产生问题的基础条件。货币传导机构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是货币传导机制的诸多要素缺乏活力,是金融体制性萎缩带来的结果。

二、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素的分析

通常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把重点放在研究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以及最终目标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确定,是近些年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一大进步。但是,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不能过分高估中介目标的合理性。没有利率市场化,就没有能判断货币供给合理与否的真正尺度。这里我不讨论货币政策目标问题,想重点分析一下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那些承担传导任务的机构和经济变量所出现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六方面的问题:

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机构存在活力不足的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大银行病”,是“动脉硬化”。90%以上的存款在向大银行集中,投资环境不好,贷款风险大资金很难贷出。因此,一度时间,大银行不用央行的再贷款反而还再贷款;大量购买国债不愿卖给央行,胀肚子,消化不良。基础货币投放萎缩,集中反映为大银行上不能吐,下不能泻。结汇渠道和贷款渠道两条大动脉出现体制性萎缩,货币供应自然就下降了。这种情况导致的效应,与美国30年代因银行倒闭而出现货币供应收缩是一个道理。总之,这是货币流动主渠道有了病。从国民经济角度看,就是储蓄持续增长,而投资持续不振,形成了资金的负缺口。二是“小机构病”。基层金融机构困难重重,活力不足,可称之“毛细血管大片溃烂导致失过量失血”。这里既有大商业银行将省市分支机构贷款权力回收,信贷活动越在基层越显单薄。更有一大批城乡金融机构,如城市银行、农村信用社、各种基金会,正在整顿,问题不少。确实是“毛细血管失血”,使县及县以下的经济活动缺乏活力,忙于“救火”,金融支持和服务很难真正有效地开展。

2、传导机制的客体即企业存在活力不足的问题。由于整体经济尚没走出供大于求的困境,因此,相当多的企业缺乏生机,甚至不少奄奄待毙,需要重组或者关闭、破产。作为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货币供给的主要接受者,这样一种状况,大大降低了对货币需求能力,大大降低了银行贷款的信心。现在金融界有一种普遍的说法,认为国有企业信用等级呈走低趋势,贷款存在“资金陷阱”问题。客观上讲,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转轨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并不完全是自已的过失,但并不能因此而不付出改革的成本。为支持国有企业发展,国家要求国有专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给予贷款支持。虽然《商业银行法》的出台和金融风险加大,迫使行政性干预有较大收剑,但以各种名义下来的政策性倾斜贷款,仍然不可能根本上杜绝。而且,越是大型企业,越是贷款大户,行政性干预就越难拒绝。其中,相当部分的企业用贷款去维持和解决生存问题,比如发工资,或者还欠款。这种情况使金融机构行为变异,也使货币政策效果很少达到预期目标。

3、货币政策传导的路径过窄。这里有三条路径可以考虑。一是基础货币投放路径。这是央行与国有大银行关系为主线的,也是与结汇和贷款情况相关的。去年以来,在再贷款上有所作为,使这个路径上基础货币投放有所扩大。面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增量占基础货币比重上升的态势,进一步设计央行的相关举措,进一步引导好大银行的认同,是很重要的。二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这也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发达国家经验证明,金融市场是否发达,对货币政策传导很有影响。但现在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反映出来的不是对货币政策的正向响应,而是没有反应,或不正常反应。这与我国金融市场现状有关。比如,前两年,银行同业折借市场有行无市,自然缺乏应对货币政策的传导的相应行动。在证券市场上,也多次出现对货币政策比如调利率的无反应,或逆向反应。其中问题还是出在体制上。又如,保险市场银行利率下调后保险公司上存商业银行的保费收入因受到利息降低影响本应减少存款,但实际上不降反升。这些情况,反映了进一步完善贷币和资本市场的必要性。三是财政渠道。当基础货币投放通过金融渠道确实困难时,可以考虑动用财政渠道。财政通过特种融资形式,代替了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直接将货币供应到社会上。(注:请参考我去年在《财贸经济》第8期《通货紧缩、需求不足与政策思路》一文)当然,相对于货币传导其他路径,这是辅助性的路径。同时,这只是货币传导路径,而不是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

4、货币政策传导速度下降。如果继续用血液循环系统的比喻,那么,在这里出现的是“血粘稠”问题了。反映在货币流通速度,就是相对的下降。我们常用GDP与M2的比例(GDP/M2)作为判断货币流动性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从1996年以来一直在下降,1999年上半年,这个指标为1991年以来最低点。人们持币倾向提高,往来减少,资金沉淀,资金的流动性严重不足,使货币供给量大大下降。这方面,已有若干文章专门进行过论证,这里就不再重复。

5、货币政策传导的动力和信号有失真问题。执行积极的货币政策,除了直接调控时的手段外,间接调控手段往往存在着利益引导机制。当货币政策传导的动力不足或信号失真,由此会引起“血压偏低”现象。以利率为例,现在利率没在完全市场化,重要金融产品流通没有价差或价差过小,就形成不成有力的流通,也就表现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不力。这两年这个问题有所缓解,1998年央行扩大了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1999年将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幅度由20%扩大到30%,不久前央行又批准中国银行调高外币存贷款利率等,但利率市场化远没完成,最重要的金融产品如存贷利率,也必须市场形成,才能真正形成货币政策的良好反应机制。其次,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信号,起着调节供求的作用。在调节资金供求过程中,就会出现无效调节、逆向调节或过度调节的问题。从这一角度看,可以说在货币传导机制中,还存在“神经系统紊乱”的问题。

6、货币政策传导的环境不容乐观。首先是经济形势的大环境,这是最关键的。相对而言,当经济活动旺盛时,货币政策传导速度也大大加快;当经济偏冷时,比如出现市场疲软时,货币政策传导速度也大大下降了。这就好比,天热了,人的血液循环加快了,反之,就会慢一些。究其原因,经济大环境对经济主体的决策和投资选择影响很大,进而会影响到各类经济主体对货币流的态度,影响到货币政策传导的速度。比如,1999年大环境比较偏冷,既使有货币,但贷出并不流畅。而今年经济形势有恢复迹象,在向回暖的方向前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似乎就通畅一些。其次,是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与金融服务的关系。这也是大环境中的周边环境建设问题,是金融系统运行中最关键的问题。如果协调得不好,不论是那方面位置畸重畸轻,都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忽视金融服务,货币政策就传导不下去;忽视金融监管,货币政策传导中就会出现过度反应,出现过热。就当前存在的倾向看,现在似乎这样讲比较有针对性:没有贷款的增长,不良资产化解难以收效;只有在经济发展中,金融风险才有可能化解。

最后,还有一个货币传导的规模问题需要讨论一下。对货币数量规模判断人们多用M1或M2,并把它们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这个问题讨论很长时间了。我这里只是想指出一个问题,即在发达国家信用工具极为发达和方便下的标志,短期和定期存款,可以视同货币供给。正如西方人身上携带的各种存款信用卡,就可以直接当货币使用。而在我国,信用卡并不流行、普及,使用起来也没有那么方便,因此,存款额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表现为可以随时使用的货币。简言之,存款增长就是存款增长,很难直接成为货币供应量的标识。正因为如此,虽然经常我们借用M0、M1和M2比较好的增长,说明货币供给量合理时,却往往会发现,与社会对货币的需求反应经常不一致。过去两年情况就说明,真正使人们发现货币供给不足的,还是基础货币这一指标。当然,货币传导规模还有一个放大机制问题,即货币乘数问题,指金融机构通过派生存款机制放大倍数地向社会供给现金和存款货币。这里也不展开讨论了。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与实体经济体制的不健全的相互影响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货币政策,只有信贷政策。资源配置是计划机制。“钱随物走”,“物”由行政确定的,资金供应自然也是由行政或说计划确定。传统体制下体现的是供给管理下的资金需求,与市场经济下的需求管理及其伴生物货币政策不是一回事。这一时期,货币政策传导也因体制特点而很少存在阻滞。货币供给完全服从于国家的物质资源配置,是由经济运动决定,因此货币是内生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不断深入,中央银行调整货币的手段发生了变化,金融宏观调控由直接调控逐步转向间接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由完全通过指令性计划控制的变量,变为间接调控下内生性和外生性并存的变量。中国的货币供给机制也初具市场经济的框架,初步形成了“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但是,在转轨时期,完备的金融制度和环境还没建立起来,在以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过程中,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受到一定限制。由此也决定我国的货币仍具有很强的内生性。

在实体经济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内生性常表现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并与实体经济体制的不健全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关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往往造成实体经济缺血或贫血,国民经济活力不足,无疑会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健全发展;而实体经济体制不健全,国民经济缺乏活力,势必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滞,资金在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间空转,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

(一)从“中央银行—金融机构”这一环节来看,由于金融化程度低、银行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中国的货币政策在操作上是不尽成熟的,这无疑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效果,从而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健全发展。

1、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并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实行改革。这两项改革将使中国的货币政策开始具有市场经济的含义,并成为金融深化改革开始的标志。但是,央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还需要一个培育过程,限制了央行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存款准备金方面,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商业银行备付率相对偏高,资金使用不充分,开拓市场、开发客户的内在激励和动力不足。再贴现方面,受经济转轨时期商业票据市场尚未建立、商业信用度很低的影响,商业票据尚不能成为有效的信用工具,中央银行再贴现操作实际上一直处于萎缩状态。公开市场业务方面,一方面由于中央银行缺乏国债存量,公开市场规模一直难以扩大;另一方面由于转轨时期商业银行体系庞大,资金管理粗放,再加上资金较为宽松,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收回资金容易,投放资金则较为困难。

2、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反应不敏感、不充分。作为货币政策传递的主要媒介,国有独资银行的商业化程度逐渐提高,风险约束机制虽已初步建立,但利益刺激机制却不完善,责任和激励的不对称造成在现行条件下放贷者的过于谨慎行为,商业银行更关心的是贷款的风险,而不是贷款的盈利。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整就不再步步紧跟,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利益相违背时,货币政策的传导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阻滞。信贷政策的窗口指导作用,难以真正落实。

3、中小金融机构游离于货币政策传导之外,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化中遇到的新问题。近两年来,信贷重新向国家银行集中,与此联系,中央银行窗口指导主要面对国家银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全面传导。另一方面,存款向大银行集中,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增长缓慢,为防范流动性风险保持了较高的备付率,金融体系的货币派生能力受到抑制。

4、在转轨过程中,计划手段和市场工具共同作用,增多了传导环节,加大了磨擦系数,增强了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性。货币政策通常存在6—9个月的时滞,但1998年的货币政策运行1年多后,其作用仍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这救险是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已延长。

5、分业管理使货币政策成为央行的独角戏,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上的资金调控与货币政策缺乏有机联系。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直接融资不畅和货币市场发育不正常,使货币政策失去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传导媒体,货币政策的导向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二)资金需求结构与资金供给结构严重不对称,直接紧缩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来源,导致货币政策在“金融机构→企业”环节上传导的不充分。这是金融体制性萎缩所带来的结果。

1981到1996年,非国有经济投资平均年增长率为29.9%,高于同期国有经济的年均20%的增长率。而非国有企业在97、98年投资增长率低于同期国有经济投资增长率0.4和11.6%,仅为8.6%和8%。其中短期原因在预期,中长期原因在体制,在于资金需求结构与资金供给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结构问题。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只有30%,但能在体制内得到70%的信贷资金的支持,降息并不能满足其“投资饥渴症”,国有企业仍然存在大量的亏损,盈亏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非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达70%,却只能主要在体制外得到尚未合法的资金,降息并不能提供它们急需的资金,这种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的不对称,使得货币政策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

(三)在“金融机构—企业或居民”的环节上,资金成为一种商品,受有效需求制约,央行想增加货币供应量受市场的限制,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实体经济对信贷的关系由主动的吸纳型变成被动的央行驱动型。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也是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因素。由于对经济悲观的预期心理,居民和企业对货币政策所发出的信号缺乏敏感度:(1)大量的普遍的下岗和失业,使公众对支出的预期(包括购买住房、社会保险支出、教育支出等)增加和收入的预期下降,强化了对经济形势发展的悲观看法,增加了货币储存行为,减少了投资和消费,使投资和消费需求均不足,也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进一步加强了价格的下降。这也是一种体制性的原因。(2)企业经营困难,对经济前景缺乏信心,因此其对货币政策的变化表现为不反映,或不正常反映。随着央行连续7次下调利率,企业投资的直接成本的确明显降低,负担大为减轻,但由于产品销售不畅,企业价格竞争激烈,多数企业生产经营的利润十分微薄,加上企业各种负担仍然沉重,造成社会平均利润率持续下降,投资收益明显减少。在企业对未来投资收益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即便利率进一步下调,银行愿意贷款,也未必能刺激企业的投资意愿。因此,在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能力过剩,新的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尚未形成,投资找不到好项目和投资热点的情况下,各经济主体对信贷的关系由主动的吸纳型变成了被动的中央银行驱动型,这种“被动性”,无疑会给货币政策的传导带来一定的阻滞。

另外,微观运行机制未有改善,企业负债率过高,“三角债”又长期困扰,社会信用环境恶化,使银行信贷投入风险增长,阻碍信贷资金增量的投入。银企之间、企业之间过度的债权债务不能到期清偿,形成货币减慢的乘数效应,使货币流通速度大大下降,这是一种体制性的流通速度下降。

四、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效率的建议

笔者认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效率,可在以下方面做工作:

处理好防范金融风险和扩大银行信贷的关系。改革中政策安排要有辩证法。什么事情都要从两方面考虑,如只强调一方面,就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防范金融风险,完全正确,但只考虑这一条,就把金融机构管理死了,约束与激励需要对称。其实,金融风险直接源于不良资产比例过高,但更重要原因是贷款的效益太差。化解银行的不良资产,停止贷款是消极对策,还是需要从提高贷款效益角度,在金融资产动态运动中来进行。金融机构整顿,完全正确,但关后门、歪门同时,还要开正门,否则,经济发展会受影响。

扩大基础货币投放,探索央行投放基础货币新渠道。利用好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贷款,合理调控货币供应量。现外汇占款减少,政策性银行贷款减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增量占基础货币持续上升,此时,央行应增加对中小银行的再贷款额度,在保证本息归还前提下,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拉动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扩大公开市场操作,开发新的交易工具,允许承兑贴现票据、CD、大型企业债券进入市场吞吐。为缩短货币政策传导的时间,人总行可否授权省会中支在一定金融机构和期限的范围内对辖内金融机构进行再贷款融资?发展商业票据再贴现,促使商业信用在一定程度上替换银行信用,减轻货币不足时对货币政策的压力。

扩大商业银行对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按央行的设想,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再放开贷款利率,最后放开存款利率,取消对利率变动的行政性限制。逐步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

改进窗口指导的方法,加大商业银行对有效益有市场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央行分支行不仅需要搞好金融监管,也有责任为促进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作贡献。就央行的支分行看,现在一种倾向,即只考虑金融监管,而忽略了金融服务问题。现在需要进一步从法规上明确分行和省会中支行在执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范围和权责。

加快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资融资体制;自主决策、行为规范、责权利统一的多元投资主体体系;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市场有效约束的融资体系;自主经营、自律性强的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以间接方式为主、覆盖全社会投资融资活动的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突破口将是政企关系,应将政府管理社会投融资的职能与政府直接投资职能分开,强化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的投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解决国家投资无人负责的问题。

创造条件,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逐步改造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1994年是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第一年,当时我提出转化过程两个阶段的看法,一是国家专业银行走向国有独资银行,第二步将是走向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1994年第7期《金融研究》)第一阶段经过了7-8年,下一步就应在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考虑其如何走向股份制银行。

改变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充当独角戏的局面。分业管理,使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受到局限。为此,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强协调,提高整体监管水平。一是建立定期磋商制度,及时界定交叉业务的监管责任,解决分业监管中的政策协调问题,二是建立监管信息共享制度;三是要联合组成专门小组研究重大专题问题,及早提出对策。(戴相龙)

进一步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考虑建立农村商业银行。同时,继续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建立非国有金融机构。

进一步改革货币市场体系,建立统一灵活高效的货币市场。发展货币市场,首先是发展同业拆借市场。金融机构在同业拆借市场上的融资,也是吞吐基础货币,比如,买卖商业银行的短期国债等有价证券。而货币市场上的头寸调剂与票据清算结合,有助于调控货币传导和资金供给。我国货币市场工具还显单调,今后可逐步扩展,使央行的融资债券、国际短期借贷进入货币市场。拥有股票的居民,其金融资产价值会因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下降,也会因价格总水平下降而上升。这种行为方式和刺激机制,就把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联系起来了。如果做得好,就可以使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形成一定的缓冲,一定的运作空间。如果从国民经济角度看,资本市场是储蓄到投资转化的重要渠道。

当然,国民经济活力是多方面原因才能促成的。比如,就当前情况看,正如有的专家指出的,政府要成为真正的国民政府,不仅是国有经济政府,才能保证这个经济整体上正常运转。这就要求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赵海宽:《经济转轨时期的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版,第86-114页。

赵英军候绍泽:《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的传导》,《金融研究》1999年第12期,第37-29页

陈长安贾健:《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看人行管理体制改革》,《金融参考》1999年第8期第9-12页。

李茂坤:《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进方向》,《金融参考》1999年第8期第13-15页。

谢平:《关于反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金融研究》1999年第10期第1―7页。

不足范文篇4

1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

1.1农民消费信贷需求愿望强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生活条件已大为改善,思维观念也在转变,对于小型农机具的消费欲望强烈。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农民需要这些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但是部分农民表示由于现在下乡农机具价格走势偏高,依靠自身储蓄仍无法购买。故此,国家应当出台与之相关的消费信贷措施,设计新的信贷产品给予农民优惠来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从而拉动农村经济的增长。

1.2农村规模化生产使贷款需求扩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规模化、集中化经营土地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农村种植大户的不断增加促使农村生产经营信贷需求的压力上升。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既要做好小额信贷又要发挥农业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农村新模式的发展;既要满足农村的信贷资金需求,又要合理引导农村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

1.3农民工回乡创业使贷款需求增加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大量的农民工失业,如何引导农民工重新上岗和创业,维持社会稳定是现在当地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资信评级,对回乡农民工创办的符合农业产业化贴息条件的企业,优先给予贴息,并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采取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为回乡创业企业“量身定做”的特色金融服务,来满足农民工创业资金多样化的要求。

1.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信贷需求加强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建设的力度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基础设施规模小、水平低、配套设施陈旧。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政府和农民纷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风险大、收益率低、回报期长的特性,除农户集资外,还需要农村金融部门大力的信贷支持。

2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原因当前农村融资环境严重扭曲,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严重不足。

经分析发现,信贷管理存在四大弊病:

2.1银行经营模式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在贫困山区,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历史遗留等多种因素影响,资金不足一直制约着山区经济的发展。为此,当地政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然而杯水车薪只能缓解一时之急,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信贷投放向大企业倾斜,并通过提高上存资金的付息率,引导资金向大城市集中,使农村大量资金倒流回城市,加剧了农村发展资金紧张的矛盾。

2.2银行实行信贷“零风险”管理,脱离客观实际经营自然会有风险,“零风险”、“零差错”只能是奋斗目标。而目前各行社普遍推行信贷“零风险”管理,对信贷人员发放贷款实行“四包”,即包放款、包利息、包收回、包赔偿。一旦贷款形成损失,相关经办人员不仅要负责全额赔偿,而且还与升迁挂钩,导致基层信贷人员不敢发放贷款。实际工作中能少贷就少贷,能不贷就不贷,造成信贷业务严重萎缩。

2.3银行信用评级条件过于苛刻目前银行信贷评级是全国统一标准,且由系统自动进行评级。对基层行来说,明知是个好项目,但如果评定的信用等级太低,不符合信贷要求,银行也无法进行信贷支持。有的勉强达到授信要求,但因信用等级不高,贷款还需要提供相应的担保抵押。因难以提供有效的担保抵押,贷款成功率很低。加强信贷管理是必要的,但信贷管制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就会造成银行信贷业务萎缩,甚至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所以信贷管制要准确把握好政策标准。

3农村金融的发展前景及解决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金融体系远远不能满足整个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会出现一支新的金融体系,一些新的金融组织,或者一些新的金融形式对原有金融体系进行补充。笔者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前景作出以下几种设计。

3.1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我国的小额贷款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这些小额贷款试点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经营,又由于忽视其商业性而主要强调公益扶贫性质,能赢利者不到1%,所以绝大部分因资金困境而中途夭折,这与我国政府当时严格控制金融业的时代背景有关。2005年,央行第一次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同年12月27日,在山西平遥县第一批正式注册的新型民间商业性金融组织“晋源泰”和“日升隆”两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率先成立。作为商业性的民间金融机构,既要体现盈利性又要体现商业性,机构由市场和股东会说了算,而不能只由政府或监管部门决策。小额贷款组织应该主要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贷款难的问题,其贷款对象应该以“三农”为主,以及为“三农”服务的其它经济实体。从国际经验来看,小额信贷公司多会受到资金缺乏的困扰,要想持续发展,国家必须允许其吸收存款,逐步拓宽其融资渠道。

3.2成立村镇银行村镇银行或称社区银行(CommunityBank)源自美国,由当地移民社区中的农民或商人建立起来,并一直以住户、中小企业和农场主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其业务领域较为广泛,主要涉及商业银行各种业务,以及客户中介金融服务。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当前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发展社区银行,服务三农和民营中小企业,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村镇银行可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运作并为农户和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

3.3适度发展典当行在国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在农村农户和民营中小企业正规金融贷款满足率下降的前提下,典当行已成为部分农户和民营中小企业短期应急性快速融资的“银行”。典当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具有方便、灵活、对典当物提供者信用要求很低、配套服务周全等明显优势。典当行作为农村资金融通的辅助工具,对农户和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起到了补充作用。

不足范文篇5

关键词:育肥牛;养殖技术;问题;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由于牛肉口感嫩滑、脂肪低,深受人们喜爱,牛肉市场得到很好的发展。但由于牛肉市场供不应求,导致牛肉价格偏高。因此这就给育肥牛的养殖提供了市场前景,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方法。育肥牛的养殖需要一定的技术,如果养殖技术不成熟,就会在养殖过程中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以下就对育肥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1育肥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由于牛肉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育肥牛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在形成规模化养殖行业的同时,也要注重科学的养殖方法,不然就会在养殖过程中出现频频不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缺乏科学的养殖方案。在育肥牛过程中,由于没有形成科学的养殖方案,没有明确养殖目标,养殖操作方法不当,没有优化改良品种,没有牛畜疫病防控措施,导致最后育肥牛出栏率低,经济效益不稳定。甚至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1.2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导致育肥牛营养缺失。从目前育肥牛养殖的场地来看,很多采用的都是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科学的、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没有制定科学的养殖管理方案,导致在育肥牛养殖过程中营养供给分配不均匀,肥牛生产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1]。1.3没有制定全面科学的牛畜疫病防控方案。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养殖户对育肥牛采用的是散养养殖,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育肥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牛畜疫病,由于养殖户缺乏对牛畜疫病知识的了解,没有引起对牛畜疫病的重视,当肥牛发生疫病时,没有及时的采取隔离和处理,也没有定期的对养殖场所进行消毒,或者请专业的兽医来进行治疗,而是自己盲目的对发病牛进行治疗,这样不仅容易造成病牛死亡,更容易出现大范围的病疫传染,加重病情,造成经济损失[2]。1.4缺乏专业的养殖人员,养殖水平参差不齐。由于从事育肥牛养殖人员以农民居多,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养殖培训,而是凭经验来进行育肥牛的养殖,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对牛疫病知识不了解,往往在发生疫病后出现手忙脚乱、乱投医的现象,再加上对育肥牛的养殖环境不重视、缺乏科学的管理等等原因,都会造成最后投入大,收效低的问题。1.5育肥牛品种比较单一。从目前育肥牛品种来看,以黄牛品种居多,品种比较单一,而又缺乏相关的育肥牛杂交品种的知识,导致育肥牛品种的整体质量不高,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因此培育出优良的育肥牛品势在必行。

2育肥牛养殖的应对措施

2.1加大对养殖户养殖技术的培训。技术是育肥牛养殖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养殖出膘肥肉厚的肥牛,必须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工作,定期的对养殖户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让育肥牛养殖户及时的掌握相关技术,加强同行养殖户之间的养殖经验交流,借鉴好的养殖技术运用到日常育肥牛养殖过程中。并加大对育肥牛养殖技术的宣传。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专业的育肥牛技术顾问进行现场指导,以便及时更正在养殖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方式方法。让养殖户少走弯路,提高经济效率。因此提升养殖人员的专业水平,是以后育肥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2.2引进优良的品种,重视科学的品种改良。针对当前育肥牛品种单一的现状,养殖户需要重视引进优良品种,科学的进行品种改良。在选择育肥牛品种时,要考虑到牛肉的肉质、生长周期、抗病毒强弱等遗传因素,在确定对育肥牛的杂交或者改良,为培育出高品种的杂交育肥牛做准备。科学的引进外来的优质品种,像夏洛莱牛、鲁西黄牛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从而保障养殖户的养殖质量,提高养殖效率,促进经济增长。2.3制定科学的育肥牛管理模式。由于不科学的育肥牛管理模式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低下,肥牛生产率不高,因此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政府应加强对育肥牛养殖户的扶持工作,为养殖户提供平台,为养殖户建立科学的育肥牛管理模式筹谋划策,同时加强网络媒体对育肥牛的宣传,以便养殖户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对育肥牛适时出栏,从而提升经济效益。2.4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标准,加强对疫病的防治工作。在育肥牛养殖过程中,疫病对肥牛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养殖户来说也是很棘手的问题。因此养殖户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标准,加强对疫病的防治工作,及时接种疫苗、定期的对育牛场所进行消毒,一旦出现疫病,要及时的采取隔离措施,控制好疫病的传播,并请专业的兽医进行治疗,避免出现大面积的疫病感染,为了保障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对牛舍卫生进行清扫并定期消毒非常重要。

总而言之,育肥牛养殖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育肥牛技术的培训,只有专业的养殖技术才能使养殖户少走弯路,同时政府的扶持,科学的管理和防疫病工作都是提升育肥牛效率的重要保障。从而更好的带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学.肥牛养殖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4):262.

不足范文篇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总人口257.3万人,下辖14个生产建设师,其中农业生产建设师13个,177个农牧团场,分布在新疆14个地、州、市境内。农作物播种面积1119.2千公顷(1678.8万亩),年末牲畜存栏624.06万头(只)。农业产值占兵团GDP的比重为36.2%。由于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存在着干旱、干热风频繁,土壤盐渍化严重,风沙大、早晚霜冻害等不利因素,伴随着地震、风灾、旱灾、雹灾、洪灾、碱害、霜冻、农业病虫害等种种灾害,对农业生产、职工生活和团场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快制定农业保险引导措施,健全完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推动农业保险科学化管理是促进兵团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稳定农牧团场职工收入、稳定祖国边疆的必然要求。

一、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兵团农业保险工作于1986年开始启动。24年来,农业保险在保障农牧团场生产,防范和化解农业经营风险,帮助广大农牧职工群众灾后恢复生产、安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为兵团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至2010年累计承保兵团农牧团场作物面积22417.76万亩,保费收入48.97亿元;承保畜禽数量1351.93万头(只),保费收入3.36亿元。累计支付理赔资金32.5亿元,理赔率达62.11%。

(一)农业保险管理工作机制体制不断完善。

1.兵团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农业保险在兵团起步较早,兵团将农业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银行、保险)之一,作为现代农业保护保障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2年,兵团党委就结合农牧团场经营模式变化,适时以新兵办发[2002]1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兵团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兵团开展农业保险兵师团三级各自的职责,规范缴费管理及理赔程序。2007年,中央财政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推行,兵团领导高度重视,召开座谈会研究兵团农业保险模式、新旧制度的衔接及农业保险发展方向,要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用好中央财政补贴政策,管好保费补贴资金,切实把这项惠及广大农牧职工,推进兵团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做好。各团场成立由主要领导参加的农业保险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落实农业保险的发展规划,协调与农业保险相关各方面的关系,保障工作落实

2.管理方式实现三大转变。

一是实现兵团引导、保险公司商业化运作的转变。兵团充分贯彻落实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工作政策,统一制定种植业、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方案,要求以团为单位统一组织,整体推进,从机制上确保了农业保险政策层层落实,有利于把农业保险同农业发展规划、农业产业调整紧密结合。结合各师经济发展水平、职工收入水平、农业生产成本及保险观念的不同,允许各师与保险公司洽谈,制定符合本地农业保险情况的方案,并履行报备制,避免了“一刀切”带来的保额过高、职工交不起;保额过低,无法保障灾后基本生产经营活动的恢复等负面影响,充分将政府引导与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

二是实现各级财务部门参与保险工作的转变。保费补贴试点工作的推进要求各级财务部门参与保险工作,以保障保费补贴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各级财务部门通过保费补贴等调控手段,协同农业、水利、气象、宣传等部门,引导和鼓励广大农牧职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加保险,积极推动种植业、养殖业保险业务的开展,调动多方力量共同投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三是实现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展业的转变。兵团自1986年成立第一家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2002年9月更名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华联合)以来,兵团农业保险一直由该公司承保。中华联合在展业的24年里,为促进新疆兵团经济和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我国开展农业保险,特别是为集约化、规模化农业的“种、养”两业保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但是“一家独大”的发展模式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缺乏激励机制。因此,兵团于2009年引进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新疆分公司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新疆分公司,三家共同经营兵团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通过三家保险公司不同的展业模式,探寻更符合兵团实际、更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农业保险发展途径,同时为兵团完善农业保险工作方案,约束、规范农业保险运作程序,完善保险配套措施提供实践依据。

(二)农业保险规模逐年扩大,保障程度逐年提高。

1.实施保费补贴政策后保费规模大幅度增加。2010年,兵团承保了49个险种的农业保险,较2007年39个农业保险品种增加10个,基本涵盖了兵团主要种植作物及畜种,为兵团农业生产提供了8.4亿元的农业保险,保费较2006年增加6亿元,其中承保农作物面积1203.72万亩,占兵团当年播种面积的72.4%;承保各类牲畜33.5万头(只),占兵团年末存栏数的5.7%。

2.实施保费补贴政策后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基本符合作物直接物化成本,确保灾后恢复生产。兵团2007年之前的种植业保险是部分的成本保险,如每亩棉花的直接物化成本平均为900元(兵团大多为滴灌棉),而保额一直维持在每亩250元左右,只占到物化成本的28%左右,如发生全损灾害,保险公司的赔付无法补偿职工的物化成本损失,对职工恢复简单再生产的支持力度十分有限。中央财政保费补贴之后,兵团平均每亩棉花保险金额在600元左右,占到了直接物化成本的67%,基本保证了灾后农牧生产维持简单再生产,再加上国家及兵团的灾害救助资金,可保障农牧职工的生产、生活稳定。

(三)探索性开展特色林果业保险。

自2007年兵团纳入中央财政保险保费补贴试点以来,种植业棉花、小麦、玉米、水稻及油料作物纳入补贴范围;养殖业能繁母猪及奶牛纳入补贴范围。随着兵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部署及实施,特色林果业规模逐年扩大,并且其所占经济总量比重逐年提高,特色林果生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兵团意识到如果不能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对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林果生产损失及时有效补偿,当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后续发展将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逐步开展了部分特色林果业保险。2009年,兵团工业用番茄保险16.35万亩,实现保费收入1042.74万元,理赔面积7.2万亩,理赔金额663万元;红枣保险4.7万亩,实现保费收入296.6万元,理赔面积0.35万亩,理赔金额181.5万元。

二、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保险责任范围与职工要求有一定差距。

新疆地域辽阔,南疆、北疆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多发灾害种类不一,职工要求的保险责任范围也不尽相同。如南疆多发风灾、旱灾,北疆多发低温冻害、洪涝、冰雹,职工要求承保以上保险责任意愿强烈。但是受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利益驱使,均存在逆选择问题。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人趋利避害的本性决定其在保险责任范围的选择上,有意避免承保多发性或不便于定损的灾害。如不愿承保旱灾及病虫鼠害,或承保旱灾及病虫鼠害时,在提高费率的同时,提出达到70%的损失率作为起赔点,极大地挫伤了职工参与保险的积极性,也造成“保而无险,有险无保”的尴尬局面。职工作为被保险人,根据多年的农业生产经验判断灾害发生的概率,在生产条件优良,灾害发生几率较小的地区,会选择性投保,虽然符合“自主自愿”的保险原则,但不符合保险公司“大数法则”的承保要求,造成保险供给不足。

(二)保险费率高于预期损失概率,影响职工投保积极性。

一是农业属于高风险的行业,大部分职工对自己的农作物或牲畜比较了解,根据地理、气候的历史变化情况一般能够预知其面临的风险,也就是预期损失概率。这个损失概率通常低于保险费率。部分农作物险种的费率高达9%~10%,即使有中央财政补贴,对于收入不高的农牧职工来说,仍然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以2009年棉花保险为例,每亩平均保额676元,费率10.6%(包括旱灾及病虫害险),每亩应缴纳保费72元,中央财政补贴65%,职工每亩缴纳保费25元,按每个职工承保定额30亩计算,当年应缴纳保费750元,占家庭人均纯收入7668元的10%。较高的农业险费率使相当一部分损失率较低者抵触农业保险。二是保险公司在保障农业生产稳定、保护职工收入稳定的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设计农业保险产品时,除了考虑风险产生的机率、保险标的的损失率及相应的管理费用之外,公司所期望从这部分业务中得到部分利润也是条款费率制定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保险公司所能提供的一般都是高保障高保费或低保障低保费的保险产品,而农民在参加农业生产保险的同时,还要投入巨额资本用于农业生产,保险公司的经营利益和农民预期保险利益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着农业保险的发展。三是由于灾害发生有较为系统的应急机制,国家、兵团均会采取积极措施抗险救灾,职工能够得到救灾物资,因此在思想上存在依赖心理,不愿付出保险成本。

(三)信息不对称,导致三大技术因素受制约。

一是费率厘定难。由于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而每年的自然灾害情况又不一样,年际间差异大,存在着不确定性,很难对保险费率作出精确的厘定,只能按照保险公司制定的保险费率实施农业保险。二是理赔定损难。首先,农业保险的标的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标的价值在不断变化,赔付应根据灾害发生的价值计算,但要正确估测损失程度,预测未来的产量、产品质量以及产品未来的市场价格,并制定出一个公平合理的、让职工满意的理赔标准就较为困难。其次,农业保险的保险利益是一件难以事先确定的预期收益,其标的农作物、畜牧产品的生长、饲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管理、照料,因此农业灾害损失中的道德风险因素难以分辨。再次,农作物保险的专业性很强,要求保险公司和人员既要掌握娴熟的保险经营技术,又要掌握广泛的农业技术(包括育种、土壤、耕作、植保、畜牧、畜禽疾病防治等)知识,目前具备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极度匮乏,影响了保险业务的顺利开展。三是保险条款制定难。由于目前适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要的险种条款太少,且相关法制建设滞后,农业保险法律保障体系薄弱,现行的《保险法》与农业保险方面的问题不相适应,制定适宜的保险条款比较困难。

(四)缺乏法律法规支持。

保险是一项制度性很强的工作,中国现行的《保险法》,仅第150条提出“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至今尚未有完善的农业保险相关法律、法规。由于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农业保险目标不明确,范围涉及面窄,没能覆盖所有的农业领域,不能为职工、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没有建立再保险机构,缺乏风险分散机制,严重挫伤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同时,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的《农业保险法》,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及政策保障。

三、完善农业保险的工作措施及政策建议

(一)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投保意识。

目前,兵团发展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核心的农业,努力实现“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要求,农业保险是农业安全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够有效降低职工在灾害中经济利益损失。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以完善农业保护体系,提高农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和国际竞争实力,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投保意识,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各级相关管理部门人员及保险公司应深入基层,通过开展形象生动的宣传活动,增强职工的保险意识,提高农险的有效需求;并进行细致的调查,了解职工的需求,探索供需适路的农险险种,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通过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团场干部职工参加农业保险的热情,形成全社会重视、理解和支持农业保险的社会氛围,促进农业保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提高农业保险中央财政补贴比例,进一步扩大保险补贴范围。

2007年,中央财政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充分考虑兵团特殊体制带来的资金筹措困难问题,将省级财政应安排的保费补贴部分全额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补贴比例由25%提高到50%,对兵团健康有序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起了巨大作用。随着保费补贴工作的开展,中央财政逐步加大保费补贴力度,2008年提高至60%,2009年提高至65%,有效扩大投保比例,促进职工投保积极性,减轻职工负担。但是,由于兵团自有财力有限,同时175个农牧团场有77个属于边境及困难团场,兵团、师、团三级均无力配套补贴资金,除了中央财政给予补贴外,均由团场广大农牧职工自行承担其余35%的保费,相较其他省市在省、市、县三级共同负担、共同筹措下,农民保费缴纳仅为10%—20%,职工负担仍然较重,建议中央财政进一步提高兵团保费补贴比例。

随着兵团经济社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推升产业化提上日程,兵团提出“减棉、增粮、增果、增畜”的战略发展方针,特色林果业以其经济价值高,便于延长产业链逐步成为职工增收的重要手段,职工农业保险需求逐步发生变化。目前,国家尚未开展特色林果业保险保费补贴,兵团自行开展的林果业保费补贴主要为酱用番茄,保险面积16.4万亩,仅占兵团65.3万亩种植面积的25%,在范围及力度上均显薄弱。同时,兵团目前红枣产业逐步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种植面积由2008年51.1万亩,增加到2009年91.6万亩,增长79%,职工对此保险愿望强烈。建议中央财政支持兵团开展特色林果业保险工作,同时,兵团将积极总结特色林果业保险的经验,并在条件成熟时向国家汇报,探索特色林果业保险合理模式。

(三)加快农业保险法制建设,保障农业保险规范化运行。

要完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保障农业保险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是国家尽快总结各地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经验,制定和颁布全国性的《农业保险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将农业保险纳入到法制化轨道,从法律层面明确政府职能机构、保险公司、农民、农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参与主体的职责和义务,及农业保险的目的、性质、经营原则、组织形式、承保范围、费率厘定、保险责任、国家对农险的监督管理等重要环节作出规定,推动各地的农业保险工作从试点阶段转入到制度化推广阶段。二是财政部《中央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财金[2008]26号)第六条在明确“补贴险种的保险责任为因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包括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内涝、风灾、雹灾、冻灾、旱灾、病虫草鼠害等,对投保农作物造成的损失”的同时,又规定“根据本地气象特点,补贴地区可从上述选择几种对本地种植业生产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列入本地补贴险种的保险责任”,存在补贴地区与保险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保险责任的认同存在较大差异,难以达成一致,致使保险工作难以推进。建议办法应明确属于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规定的保险范围,在条件许可的补贴地区,均应纳入补贴责任范围,作为主险承保,对于保险责任的勘定由保险管理部门制定可操作的实施细则。三是在全国性农业保险法出台之前,兵团将根据多年开展农业保险工作的经验,结合近年农业保险工作内容及范围的变化,修订新兵办发[2002]19号,完善兵团农业保险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操作办法、资金使用等各项要求,同时制定农业保险3—5年规划,对各师开展农业保险工作有关保险标的、费率、保险范围、理赔原则等细化指导性意见,扭转历年沿袭但不符合现行农业保险政策要求的做法,用制度规范兵团农业保险工作的开展。

(四)探索多元化保险模式,扩展保险补贴方式。

兵团特有的行政体制使农业保险历年的“统保”政策得以实施。兵团范围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生长期多种责任内实行“统保”政策,充分利用行政的支持和配合来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实践证明,兵团相对集中的行政体制下的“统保”政策和适当的“行政干预”手段,有力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对促进农业保险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互济、救灾、抗灾,确保较高的投保率,尽可能大的分散风险,降低业务费用,减轻工作量,统一标准、统一手续,实行规范化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制定多元化保险模式,采取强制投保与自愿投保相结合的保险形式,使农业保险真正成为职工和农业的“定心丸”和“稳压器”。如对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及战略物资储备的农作物和主要饲养的牲畜,实行强制投保,制定较低的费率,使每个农业生产经营者都有足够的经济承受能力;其他农产品采取自愿的原则投保,保费可以稍高一些,作为一种较高水平的保险手段,但对其最高承保金额作统一规定。同时,减少农产品收购价格补贴和出口补贴,转用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和费用补贴,逐步实行以支持农业保险为主的农业保护政策;减少财政用于灾害补偿和救济的支出,可将节省的部分投入到支持农业保险发展中,建立以支持农业保险为主的农业保险支持体系。

(五)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兵团农业保险在没有国家及各级行政补贴的情况下,采取“以农养农,以商补农”的经营方针,扶持农业保险,即农业保险的结余分级留作当地农业风险基金,理赔时先用当年农业保险费支付,若不足,由分级建立的农业风险基金补贴,仍不足或无风险基金积累,从当年商业保险的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予以支付,再不足,可用有偿拆借资金支付。对于结余的农业风险基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提取一部分改善投保单位的农业生产条件,修建防灾防损设施,这一系列的措施在帮助职工灾后实现生产和生活基本保障的同时,较好地统一了保险公司与农牧职工的共同利益,为农业保险健康发展发挥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也提供了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参考经验。目前,随着农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无法分散的巨灾风险将随之积累,严重威胁金融市场稳定。因此,一方面要随农业保险业务的迅速扩大,加快建立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对因重大自然灾害形成的大额赔付,由风险基金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逐步形成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

不足范文篇7

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不足

(一)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的立法意图不明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是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工作满十年的;二是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本条是关于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本条在表述上存在不严谨之处,从而引导人们在理解本条时产生歧义,以至于无法明确立法者的真实意图所在。根据上述表述,特别是第一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一句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只有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时,才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能就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达成一致协议,劳动者就无法实现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意愿。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甚至法院也是这样理解的。笔者认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应为:第一,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第二,劳动者在单位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第三,劳动者提出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至于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必须双方同意的问题,订立无固定劳动期限合同选择权在于劳动者。劳动者不提出或用人单位提出,劳动者予以否定的,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要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没有拒绝权。因此,本法律条款的精神在于防止用人单位恣意滥用用工权,保护已经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职工的合法权益。如果将此法条理解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必须经过用人单位的同意,必然曲解此条,与劳动法的立法宗旨相悖。(二)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的法律规定过于粗糙,缺乏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关于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围绕该款第三项有待澄清在与劳动者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有无终止劳动合同的选择权。之所以产生此问题,症结在于本项中“续订劳动合同”六个字。如果立法者的意图是否定用人单位的上述选择权,则“续订劳动合同”六个字以及续订前的逗号完全是画蛇添足。因为一旦加上该六个字以及“续订“前的逗号,就不能排除这样一种理解,即本项通过两个逗号间隔了三个并列的条件“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双方同意续订劳动合同。换而言之,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则本项的三个法定条件未完全具备,用人单位也就没有义务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笔者认为上述理解是完全可以成立的,就法理而言合同是双方的合意,合同期满后,任何一方都有续订与否的选择权,这种选择权是天经地义、毋庸置疑、也是不宜通过立法予以剥夺的。(三)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福利色彩浓厚,降低了合同签订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一系列补充规定加重了它的福利色彩,使用人单位产生较强的抵触,降低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实践中的签订率。比如《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要求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1)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或者‘五一’奖章获得者;(2)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初次分配工作的;(3)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初次分配工作的;(4)尚未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劳动者连续工龄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十年以内的;(5)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情形。”从上面的规定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情形除了适用工作年限较长或年龄较大外,也多为一些特殊身份的人所享有,好似无固定期合同是一项特殊权利。因此,看出立法者的理念并不是站在一个全局就业和稳定全局的角度来考虑,只是一项优惠措施,没有抓住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的本质,没有深刻认识到无固定期劳动合同适用范围扩大的方向。这样过多的体现出福利性反而还会让用人单位产生抵触。(四)我国立法规定的“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的期限问题这里规定的十年引发了两个问题:其一,十年的期限过长。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的时间越长,其“黄金年龄”越少,甚至完全丧失,对其以后到其他单位就业越困难。我国《劳动法》规定要“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十年以上”基本上使劳动者完全度过了“黄金年龄”。如果其它订立条件不成熟,劳动者就无法与原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样劳动者就面临重新就业,而由于其年龄优势的丧失,精力的不济,尤其在我国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其就业机会就微乎其微,那么十年就成了很多劳动者的一道坎。另外,用人单位为了摆脱十年的期限限制,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就可能不再签订十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即使用人单位确实需要某一劳动者但考虑到以后的成本也可能只与劳动者签订最接近十年的劳动合同,这样就彻底摆脱了这一规定对它的限制,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其二,十年的连续性问题,《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十年以上或者连续两次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除非劳动者异议,否则用人单位都应当与之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里的十年必须是连续不间断的。立法必须对“连续”和“十年”的计算作出明确规定,避免法律被曲解,从而有效减少争议的发生。

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明确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订立条件不是任何法律规则都能导致法治,法治是良法之治。美国学者富勒指出“清晰性要求是合法性的一项基本要素”。他认为,如果立法机关制定一项“含糊和语无伦次的法律”,会使合法成为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目标。立法应当明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的规定,取消“续订”二字,明确规定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合同的,只要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用人单位就应当签订。如此规定,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争议和困惑,符合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一般做法,使法律的规定能够得以落实。从而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二)扩大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适用范围从各国的立法及实践经验看,对固定期限合同进行必要的限制,扩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使之成为常态。将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限制在一些特定性、临时性、季节性的工作上,以此来稳定劳动关系。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固定期限合同的规定显然还比较简单、笼统,建议以下予以完善:立法应明确规定固定期限的最长期限。考虑到我国还不可能像其他国家和地区那样在适用范围上严格限制固定期限合同,在限制固定期限合同次数的基础上,还应当限制其签订的最长期限,以避免用人单位只签一次较长期限合同即终止合同。(三)明确连续和十年的计算针对目前有些用人单位利用中断时间和签订次数以规避连续的做法,应当在立法上明确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超过一年,如果在一年内间断用工的视为连续用工,以此堵塞用人单位规避法律的漏洞。十年如何计算也是实践中较现实的问题,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对此的规定比较恰当,即十年应从劳动关系建立之日起算,劳动者服从用人单位安排在公司发生合并、分立等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应当累计计算。另外,十年的期限过长,在无固定期限合同实施一段时间后,在条件较成熟的情况下,应当适当将这一期限予以缩短。

本文作者:刘远熙工作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法学院

不足范文篇8

经济增长的动力,最终来自需求,没有需求拉动,社会生产成果无法实现,再生产也无法正常进行。一国的总需求是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的,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状况最终将影响投资需求和总需求。 消费不足也叫做消费需求疲软,是一种市场现象,是需求与供给在一系列社会因素作用下的必然结果。这一结果如果只是偶然或局部出现,对社会经济并不会带来大的损害,甚至起调节作用,但如果是持续、全面地出现,对社会经济会带来重大损害,其损害程度和后遗作用甚至超过通货膨胀导致的结果。近几年来,消费不足已成为我国的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不仅消费品价格水平持续下降,而且出现了消费品总量消费的减少。1999年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把解决消费不足作为2000年的头号问题提了出来,并着手解决。

要解决我国消费不足的问题,必须要首先弄清楚消费不足的成因。关于当前我国消费不足的成因,理论界众说纷坛,有的认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有的认为是出口贸易环境的恶化,有的认为是长期计划经济形成的产业、产品结构的不合理,还有的认为是人们收入水平增幅的减缓,等等。其实,上述种种的原因是影响我国消费不足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也不起主要作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虽然也涉及到我国的金融活动,但由于我国人民币实行限制兑换制度,未真正有机的纳入世界货币体系,与其它国家相比较,影响微乎其微,不直接影响消费需求。出口贸易环境的恶化,使我国的出口额有所下降,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内需型国家,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0%,并且减少幅度并不大,减少的出口额进入国内市场,对10多亿人口的大市场而言,并不构成大的影响。长时期计划经济形成的产业、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是长时期存在着的现象,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而日趋合理,为什么在严重不合理的情况下没有导致消费不足呢?人们收入水平增幅的递减,并不是绝对水平的下降,人们的收入水平是增长的,只不过是增长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消费的零增长,负增长呢?那么,影响我国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作者认为,影响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保障制度的变迁,尤其是保障制度的过速变迁(为了怕影响到改革的成果,人们往往对其视而不见或予以淡化)。我们必须看到,保障制度的变迁,即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积极促进作用,也会带来消极阻碍作用,当前,怕的不是过速的保障制度变迁带来的副作用(出现了,可以采取对策消除或减缓),而是没有认识到过速的保障制度变迁带来的副作用(未认知,无法有的话矢),继续进行过速的保障制度变迁,必须导致包括需求和供应在内的社会各种经济关系严重失衡。

90年代以来,为了解除企业负担,加速改革进程,我国进入了以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全面制度改革过程。与此同时,企业实行减员增效改革,导致大量的企业职工失业下岗。职工的大量失业下岗,保障制度的改革,使消费者对今后的生活顾虑重重:谁来为他们提供养老保证?伤病费用谁来负担?如何才能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子女上学的费用如何解决?等等。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消费者不但不会提前消费,恐怕连正常的消费都不可能,而只能是滞后消费,把现有的钱省下来,用作今后的花销。

不足范文篇9

【关键词】电力营销;计量改造;不足点;解决策略

1引言

计量在电力营销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计量不仅关乎电力部门的效益问题,还影响顾客对电力计量的满意程度,因此对于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计量装置进行改进。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进行不断的改革,电力营销工作也迎来了一片新天地,促使电力企业发展现代化建设,计量改造也是由电力营销模式的改变而改变。在进行电力营销的计量改革中,要尽可能的节省能源;降低电能的消耗量;在平衡客户的用电范畴和时间是要采用精密的计量装置和技术。如今人工智能模式是最新出的模式,可以简化计量装置的分置和分析过程。

2电力营销中的计量表的现状

在实际生活中,工作人员把计量表安装到电表箱里,这样能够保证安全、有效、完整地进行计量。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传统的方式已经逐渐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把计量表嵌入到电表箱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通常情况下,安装电表箱的位置都比较远,这样一来,如果电表箱出现故障,工作人员不能够立刻维修;而且电表箱没有接地,这样的电表箱会出现漏电现象,这些不安全因素都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随着人口的增多,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电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如果依然使用传统的电表箱,不仅影响用户的生活水平,还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3电力营销计量系统改造中存在的不足

3.1工作原理上的缺陷。电力营销计量时,如果工作原理有疏漏,就会影响装置的整体运行情况,从而不能保证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在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电能计量工作的时候:①要对计量数据采取抽样处理,这一步骤用标准化的模式进行。②系统的运行过程要根据抽样的结果来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够保证计量数据能够正常、准确的输出。工作原理上的缺陷会导致装置中的智能设备和机构测试无法正常转换,因此只有让人力干预,但是人工干预会使转换变得非常困难,从而计量数据的精确性也会降低。3.2计量自动化能力比较弱。虽然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传统的、老旧的计量器,当这些计量器损坏需要维修或者需要保养时,就得依靠专业的人员来检查维修。另外,当使用这些老旧的计量器时,很多步骤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操作。因为老式的计量器功能还不够完善,很多时候需要工作人员来协作工作,因为没有报警的功能,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屏柜来完成相应的设置。当然,采用这种方法肯定存在弊端,比如,有些工作人员在切换某种工作方式的时候,也会影响到其他数据的输入值,这样就会造成一些不好的结果的产生,在计量中电压丢失、电能损失等情况都是上述方法造成的严重后果。3.3数据的统一处理比较困难。随着人口的增长,电早已普及到千家万户,在面对如此庞大的用电群体电量计算和电费计算都是非常巨大和繁琐的工程,不仅耗费了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也受到阻碍,这就影响到了客户的电力结算。这时候新的抄表技术的产生会给这项工作带来便捷的方法,它会解决原本存在的各种问题,使人力、物力成本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也会提升。除此之外,目前有很多电力营销计量系统位置分布没有科学依据,结构设置也不够复杂,所以很难实现对目前掌握的计量数据进行集中管理,给电力系统埋下了安全隐患,也给窃电行为创造了机会。

4电力营销计量改造中解决措施

4.1为了提高营销的管理水平,可以改良计量装置。要提高营销的管理水平,就要先从计量装置入手,要怎样进行计量装置改良呢?首先就要熟悉计量器内部的结构,对计量器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加强对整个电力装置接地的设置,来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如果要对计量装置进行绝缘处理,就可以把计量器内部的三元件进行改装。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利用外部导线来更好的保护整个电路线。可以利用总接地端来实现计量器的内部电流接口。这样用户在用电时,提高了管理营销水平,经过对计量装置的改装,不仅有上面所说的几种好处,也提高了计量器装置的安全性能。4.2使用封闭性计量屏柜。对变压器计量装置来说,为了有效防止因为工作人员的疏忽或者失误造成的计量丢电的现象,在变压器计量装置上安全相对应的计量屏柜,并在回路中加入计量表和二次信号,这种方法也能够防止窃电现象的发生。为了增加变电所互感器中的二次接线端子箱的密封性,需要电池密码锁加以辅助,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更好的防护二次回路。为了能够让线路安全平稳的运行,对电度表之外的线路来说,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绝缘封闭,能够防止窃电现象的产生。在封装处理时要用铅封形式,可以减少人为耗损量。4.3改造计量点的位置,加大用电管理。电力部门通常会把用电量较高的用户作为集中管理的对象,使用先进的专线专柜技术来进行计量,为了防止用户擅自改动计量点,可以在计量的时候,在变电站重新设置计量点,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切点的发生率,还可以使电力系统的准确性大幅度提高。高精度的计量装置对电力部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不仅能够节省时间,还可以精确计算一些庞大的用电数据,使电力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4.4增强准确性。电流和电压方面的互感器会影响计量装置。要借助智能技术来提高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因为如果使用智能化计量装置,那么数据常数不能被改动,从而很难做到窃电行为。与此同时,也要做好外部的清洁工作,定期清理灰尘垃圾,还要做好保养维修工作,温度变化较大,灰尘堆积较厚都会影响计量数据。在安装电表箱时要注意,选取的位置很重要,首先要避免阳光直射,也不能被雨水淋到,因为这些外界因素都会造成计量装置器的使用寿命缩短。4.5使用杆上计量。杆上计量在电力领域内很受欢迎,因为其自身具备很多优点。面对远距离的传输问题,这种计量方法可以轻松解决,满足距离中小型用户和距离很长企业的需求,这种安装方式有别于一般的安装方式,在高压杆上安装计量设备,也改进了接线方式,标记到了每个地方的用电量,更加保障了计量装置的准确度。

5结束语

虽然我们国家近年来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但是对于电力营销计量改造的措施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国家的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大力整治计量改造中的存在的问题。计量是作为电力营销中的不可或缺的成分,只有对电力系统中的计量装置进行全面改革,才能满足需求量日益增多的用户,电力部门也才能获取应有的效益,这是现阶段电力部门所面临的严峻的问题。而且在改造计量装置时,要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消耗,并且降低人力物力的使用率。本文主要对电力营销计量改造中的不足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能给电力部门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何浩川.电力营销计量改造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6(08):12~14.

[2]李雨彤.电力营销计量改造重点与难点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5):92.

不足范文篇10

关键词:建筑;排水设计;常见不足;改进措施

1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发展

给排水系统就是给水排水系统,一般指城市用水供给系统已经排水系统。优秀的建筑一定具有一个好的给排水系统,因为如果不能及时的给排水,则容易使建筑出现渗水的现象,严重的话则容易导致建筑出现崩塌的后果。随着时间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民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的使用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给排水系统,因为如果给排水系统不好,则容易使房屋潮湿生霉,影响居住者的身体健康。因此给排水系统是否优质,决定着建筑的质量如何。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人员,应该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程度,摆脱传统设计理念,发散思维进行创新,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对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而修建给排水系统的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采用更多的技术以及设备,保证给排水系统的质量。我国从建国以来,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发展比较顺利,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房屋卫生技术设备阶段;第二个阶段,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即给排水专业;第三个阶段,是室内排水阶段,现如今仍处于第三阶段,寻求着第四阶段。第一个阶段经过的时间很长,因为建国后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摸索。给排水系统发展到室内排水阶段,其主要的标志就是《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实施。我国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能够发展得如此顺利,能够快速的克服众多困难达到第三阶段,是我国相关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者吸收了国外优秀给排水系统设计理念以及实际的经验教训,最终结合我国不同地方的气候和地形的实际特点形成了特色建筑给排水技术体系,使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达到成熟。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也随着时间和科技的发展,逐渐变得更加的成熟。但是如今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也存在着的一些问题,需要我国共同探索解决。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1给排水管道间距的问题。给排水管道间距问题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最常见问题,容易造成漏水污染而影响给水管线。给排水管道间距应该合理,不能够太宽也不能够太窄,而我国的给排水管道间距存在着较小的问题,所以设计师在设计给排水管道间距时要多多注意。在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建筑给水管与排水管最好不要平行埋设,因为当排水管出现漏水的现象时,容易影响到给水管线。如果因为地形或者其他特殊的原因,必须将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埋设,那么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间距不能小于零点五米,如果必须将给水管与排水管交叉埋设,则两管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零点一五米。而且,在对两管进行平行埋设或者交叉埋设时,设计师一定要注意不能将两类管线敷设在一起,因为如果将两类管线敷设在一起,排水管漏水时会产生污染而影响给水管线。2.2给水压力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于用房的需求越来越大,建筑也越建越高。建筑的高度与给水压力成正比,建筑高度越高,所需要的给水压力也越来越高。为了有效的解决需要的给水压力过大的问题,设计师一般都会设置低区供水和高区供水两个部分。低区供水和高区供水是分开的,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而且也有利于高区供水能够保持稳定正常。在我国,低区供水主要采用的就是带气罐变频供水,这样有利于快速进行供水,节约一定的造价资金;而高区供水则主要采用的是屋顶水箱供水的方式。屋顶水箱供水的方式就是在建筑上设置一个水箱,但是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相关企业为了减少造价资金,一般在一个比较低的高度设置高区水箱,但是如此行势,就会不能产生足够的供水压力,导致高层楼的居民不能够正常的用水,水流量过小,甚至出现无水可用的情况。所以,要解决如今的给水压力问题,设计者要和相关的企业高管进行积极的沟通,让相关的企业高管可以知道高区供水箱高度设置至关重要,不能为了节省造价,而降低水箱的设置高度。如果水箱的设置高度低了,是可以减少造价,但是却拉低了房屋的使用性能,不能给居民良好的体验,势必会和居民产生矛盾,这时会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对水箱进行改装。还有一种解决给水压力问题的方法,就是相关设计人员发散思维,可以去探索出一种低高度水箱也能正常供水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节省造价资金,还可以推动给水排水系统的发展。2.3水势、水差的问题。室内环境的供水不仅影响着人民的正常生活,而且也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用水特点;而且不同的建筑也具有不同的用水特点。打个比方说,对高地的建筑进行设计时,要注意所需要的给水压力,才能进行正常的用水,不出现断水的现象;对平地建筑进行设计时,建筑所需要的给水压力不是太大,可以采用低区供水的方法。对办公室或者时学校这种用水量较少的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师要注意用水的分散性,并且保证供水的充足;对工厂的澡堂这种用水量较大的建筑时,设计师要注意用水的集中性,保证水量的稳定,不能一会水量过大一会水量过小。如今最棘手的问题,是室内环境的供水没有合理给水系统设计,使得人民在洗澡或者洗手时热水、量水等压力不足,给人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而且最大的问题给水系统的水温不够稳定,忽高忽低容易造成设备的报废,如果设备发生爆炸则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

3解决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的方法

3.1保障地漏设计的质量。保障地漏设计的质量,是解决建筑给排水设计重要的一部分。在对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地漏设计是比较关键的一环。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将储存水作为水封屏障实现对地下管道和化粪池的有效阻隔,因此,采取科学设计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其质量好坏对于后期使用将会产生较大影响。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在设置地漏过程中,要最大程度上避免水封出现问题,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保证质量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要保证设置的深度要在50mm以上,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水封当中进行加水,防止其出现枯燥情况,这种做法对于异味产生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科学的选择材料也显得十分重要,进而保证材料质量符合要求。3.2管道噪音设计。在建设给水管和排水管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噪音,影响周围居民的居民的正常休息;而且给水管和排水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大量的噪音,影响着使用者的正常生活。为了解决管道噪音过大这一问题,我国使用新型材料来打造管道,但是新型材料也不能很好的隔离噪音,用户体验感差。所以,要想解决噪音过大的问题,设计师在设计管道位置时,要将管道设计在远离休息区的位置,这样增大了噪音接受的位置,用户所听到的声音则会大大减少,是一个节省资金改造的好方法。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设计者可以在管道内设计一些导水线,通过改变水流的运行状态,来降低水流的速度,减少噪音的产生。

总而言之,给排水系统是否优质,决定着建筑的质量如何。如今我国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主要面临着三个问题:一是给排水管道间距问题;二是给水压力问题;三是水势、水差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相关人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依靠初期测量来提升设计的科学性,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保障地漏设计的质量,注重管道噪音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给排水系统的发展能够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单爱清.探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外资,2018,5:210-212.

[2]谢威.浅谈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科技经济场,20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