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5:13:56

病区

病区范文篇1

本文作者:唐晨曦李玲易诗球赵丽工作单位: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肿瘤防治中心

静疗专科护士带领责任护士至床旁逐一查看病人,听取责任护士汇报当天病人输液情况,输液工具、血管的选择,病员对输液间题的主诉、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导管的维护情况、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及干预,评估第二天新起输液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管等级同时解答病员的疑问,并结合用药与患者沟通。制定输液方案。如输液工具的选择是否合理,血管的选择是否科学、并发症的预防、识别及处理方法。并对第二天的静脉输液工作安排,指出需注意的问题,对个别输液疑难患者进行讨论。1.3.4实施护理措施1.4输液查房记录由当日责任护士查房时进行记录,供护士查阅。

分别对查房前、查房后3月、查房后6月护士对静脉输液的认知状况、患者对输液工作的满意度化疗病人和静脉高营养患者输注途径、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护士对静脉输液的认知状况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血管解剖结构与输液治疗的关系,输液工具的选择原则、科室常用药物的渗透压和PH值、短导管及中长导管的常见并发症和临床表现、及预防处理方法、不同输液患者的心理特点。调查对象为调查时在我科上班的全体护士,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三个等次。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调查表采用荆花设计的静脉输液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查房执行前后300例出院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输液满意度。该满意度调查表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自我实现需求5方面共35个条目。根据病人需求程度有n个分值供选择,分值高则满意度高,分值低则满意度低。3统计学方法: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a==0.05,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在我国专科护士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医院由于护理人员不足,专科护士必须参与日常工作,如倒夜班、上责任班、辅助班等,使专科护士不能全心从事专科护士工作。因此无论在工作范畴还是在工资待遇方面都阻碍了专科护士的发展。而大量的报道表明专科护士在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病人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输液专科护士日查房制度,在目前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可有效发挥输液专科护士的作用。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输液技术水平的平台,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通过结合病房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及时解决问题输液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促进了该学科发展,同时更重要的给病人带来了实惠,体现了专科护士的价值,让其他护士看到了护理专业发展的趋势,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规划,如果经过专科护士培训后在工作范畴和待遇方面和其他临床护士没有什么区别的话难免让人质疑培训的意义。通过每日查房变传统的被动输液模式为主动治疗模式,对输液质量实施前馈控制,提高了整个病区输液质量,保障了输液安全。传统的输液模式是护士被动执行医嘱,即在静脉输液时完成任务性质的、习J赞胜的器材使用,不对病人做全面、准确的评估,病人从使用外周通道器材,即传统的套管针(甚至钢针)开始静脉治疗,结果由于药物特性(如化疗药物、高浓度、强刺激性的药物)引发严重并发症,如静脉炎,药物外渗引起的皮下坏死等,可能最终丧失外周静脉穿刺机会,影响治疗效果。而实施输液查房后,借助输液专科护士系统的理论知识,在病人第一次静脉治疗前对病人病情、药物性能、治疗时间、血管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适合病人的静脉通路、输液器材,以达到保护病人的外周血管,提高病人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人住院时间,节省护理和处置费用及病人的总治疗费用的目的。同时输液专科护士能早期识别输液并发症,如早期静脉炎、导管纤维蛋白鞘、穿刺局部感染、潜在的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等,及时采取措施并进行连续的观察和护理,使相关并发症能及时控制,导管的有效使用和安全留置率大大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将输液查房作为一种常规制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衡量一切护理工作质量的金标准。通过查房,患者住院后首次输液前护士针对患者病情、治疗方案、经济状况、居住地,将输液的一些新观念、新信息,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患者一起探讨,为其制定个体化的输液方案。如一患者需行化疗、疗程半年,最佳选择为置PICC导管,但考虑到患者因居住地离医院较远,出院后导管维护不方便,我们就建议患者置CvC导管,出院时拔管。在使用化疗药和高渗性液体时,由于较早的使用了PICC或CvC导管,减少了渗漏和反复穿刺的痛苦,有的患者实现了治疗全程一针穿刺,感到非常满意。同时在查房的过程中,每天专科护士都到床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患者受到了尊重,感到了护士对输液的重视,患者充分认识到输液不只是“一针见血”如此的简单,而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护士的认同度大大提高,对输液专科护士制定的输液方案的依从性大大提高。

日查房提高了科室护士整体的输液技术水平,带动了整个科室输液水平的提高。通过查房,输液专科护士的语言组织能力、对病员病情的整体评估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明显提高,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促使他们广泛的查阅资料,与上级医院的专家沟通,寻求解决的办法。静疗护士在参与查房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指导能力、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为培养临床输液护理专家奠定了基础。较好的促进了专科护士的成长,提高了患者和医务人员对其的认同度。科室其他护士跟随静疗护士查房,不断吸取输液专业知识,拓展了知识面,还学到了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结合实际病例及时输液中的各种疑难问题。特别是对年轻护士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综上所述,实行静脉输液专科护士日查房制度可快速提升病区的输液质量,保障患者的输液安全。在我国还没有统一制定专科护士的使用和执业范畴的情况下,各病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查房,不失为合理使用专科护士的有效之举,也是分层级使用护士的举措之一。但由于我国护士不能独立决定患者的输液工具,特别是PICC和CVC的置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处理等需要和医生进行沟通并由医生开写医嘱方能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输液技术和输液专科护士的发展。

病区范文篇2

关键词:儿科病区;影响因素;安全风险

儿科病房主要收治语言以及心理、行为尚未发育成熟的小儿。此种患儿年龄较小,病情变化较快,症状也并不典型,因此护理时意外情况较多、护理工作量大,容易出现护理失误。针对儿科护理特殊性,护理中一定要对影响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依据各种不良因素,提出对应防范策略,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76例患儿,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1-10岁,平均(5.64±3.16)岁,病程1-7个月,平均(4.30±2.41)个月。所有患儿均为儿科常见疾病,排除特异性疾病患儿,且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在研究时间内本院儿科护理人员共26例,未出现离职等人员调动,平均年龄(26.15±2.16)岁。1.2调查方法。研究时确保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并对治疗方式有充分了解。观察记录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出现护理纠纷的事情进行分析,汇总、总结;找出影响安全护理的因素,制定出对应处理方式。在对护理中风险事件进行分析时可在儿科主任同意下进行集体问卷调查,主要分析护理人员自身状况,主要包括,护理态度以及技能等各种影响因素。1.3问题预测。分析本次问卷可知,首要影响因素为护患沟通问题。出现护患沟通不畅的重要原因为患儿年龄较小,且治疗依从性纳差。自身不适时无法良好表达,同时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有一定缺陷。极易因为吃药、注射等出现哭闹。患者家属陪伴时焦虑、烦闷因此也会迁怒于护理人员,对护理人员产生误解、怀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缺乏沟通技巧也为重要问题。护理人员专业能力问题。出现此种问题和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护理操作未依照操作流程有重要关系。研究中发现,部分护理人员在护理中会因为工作量大简化操作步骤,并未依照有关程序认真、按时做护理记录。由于儿科疾病发展较快,因此医生无法依据患儿病情发展情况,及时提供有效治疗。部分护理人员入职时间短,理论知识无法熟练融合到实践中。由于医疗和护理器械更新较快,因此会出现操作不熟练的问题,均为护理造成较大限制、障碍[1-3]。护理人员意识问题。护理时个人岗位意识、责任意识薄弱为营养儿科护理安全的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交接班不认真、对操作制度执行力度差。治疗以及护理时并无严格遵循要求流程。巡视不及时,营养患儿抢救实际。病房管理因素,病房为患儿治疗疾病的主要场所。但换季时,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会持续增加。患儿多造成房间内拥挤,恢复期、急性期共处一室的情况。消毒和隔离措施执行不严则会造成较差感染,此种因素也为儿科病房重要护理安全因素[4]。用药因素:小儿用药由其特殊性,药剂量较小、个体性差异较大,用药程序较为复杂,新药多,剂量各异,因此护理中会出现剂量、配药失误。儿童血管壁较薄同时通透性高,输液时采用血管等刺激性药物会使得穿刺位置发生皮肤苍白,渗出肿胀以及坏死,为患儿造成较大痛苦。此种问题也为影响病房安全护理重要隐患。同时家属也会由于失误出现未遵医嘱用药的情况。由于家属医学知识匮乏,同时对护理配合度差,便会出现治疗依从性差的问题。以上各种行为均为影响病房安全护理重要因素。

2结果

通过前4个月护理中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对记录结果分析后发现,可能造成医疗纠纷的事件有12件。会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为护理人员、管理、患者。依据护理人员和患者的问卷报告分析后发现,依据因素强弱可分为:护患沟通、护理技能、护理意识、护理人员分配、患儿。分析可知进行对应干预后总体风险事件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3讨论

儿科护理时由于工作量大且难度高等特点,风险因素较多,为降低护理风险进行良好的护理管理便十分重要。现主要依据其它学者分析经验和本次研究数据,提出对应干预措施。提升护理人员和患儿家属沟通能力,强化护理意识、工作态度。护理人员一定要重视和家属以及患儿沟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端正自身工作态度,为沟通打下基础。交流过程中采用注意语气和态度,多使用敬语,为患儿和家属讲解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其分析护理、治疗过程中的疑问,提升理解以及合作。研究发现良好的护理沟通方式方可保证高效、和谐的护理确保患儿家属对充分理解药物使用功能方式、护理操作方式,积极配合护理,且护理满意度95.60%较高[5]。提升自身护理能力以及水平。医院要确保护士队伍整体素质,首先要重视护理人员实际操作技能。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能考核,对不合格的护理人员则要进行专题培训。引进新设备和仪器时也要引导护理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提升其护理专业能力、技能。在安排工作中,注意护理力量搭配,做到老带新和不同特长之间的互补,通过此种方式降低护理中由于专业技能造成的护理风险。重视护理管理。首先对护理人员要合理分配其工作时间,弹性安排工作排班,降低护理人员自身工作压力。规范护理制度,对常用药物和器械以及生化指标检查,均要严格记录,规范操作。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引导护理人员提升自身护理专业性,强化护理安全性。强化病房管理。改善患儿就医环境,将患儿分期分室。不同病种患儿禁止交叉,并做好消毒工作,地面要进行湿式打扫,每天至少开窗通风3次,确保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每月对无菌物品、空气、工作人员实施检测。强化医护人员手部消毒,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提升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完善护理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度,确保护理人员可有章可循。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临床护理服务等法律法规。也可请专业人员讲解有关案例,提升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心。定期组织我是患者活动,引导患者换位思考,体验患者情感,提升共情心[6]。用药安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安全用药知识,主要通过收集药品说明书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行儿科用药剂量知识学习,确保配药时精确计算,做到不慌不乱;对输液速度要严格控制,条件允许可采用输液泵、推注泵。对于以上内容可时常进行操作培训,技能比赛,时刻保持护理技能的提升。在学习用药知识时也要为患儿家属进行普及,确保家属了解用药目的,注意事项。主要有禁忌食物和配伍注意事项。做好宣传教育,多为患儿进行关爱,也可以微笑和抚摸的方式激励患儿配合治疗、护理。对医疗知识缺乏的护理人员可指导其合适的护理方式,例如专人护理,睡眠时要在有床栏位置,禁止私自调节滴注速度,保护留置针的方式,遵守医院制度,禁止私自换床,擅自离开医院。

综上分析,儿科护理人员一定做好安全防范,消除各种不良因素,提升专业理论和护理操作技能,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强化病房管理,以患儿为中心,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患儿得到良好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李爱芳,李敏,王秀琴.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影响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医学信息,2016,29(28):203-204.

[2]孙宇红.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20):89-89.

[3]张浩.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355-356.

[4]苏娥.风险预防护理在儿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6):209.

[5]李岚.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0):00104-00104.

病区范文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为一家县市级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产科一病区设置床位45张,实际开放60张;开放产床10张,每年收治孕产妇住院人次约为4530例。目前共有护理人员15名,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2.7±4.9)岁;护龄2~28年,平均护龄(11.6±3.7)年;妇产科护龄1~19年,平均护龄(7.1±3.2)年;文化程度:本科4名,大专8名,中专学历3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8名,护士3名。

1.2护理方法

建立产科护理管理组,由病区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管理组的组织领导工作;成员为3名具有较强的护理操作技能、责任心和沟通协调能力的、中级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负责管理组的方案制定、具体实施和监督管理。

1.2.1完善制度。管理小组对产科病区护理工作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意见。按照医院管理年的具体要求,制定符合本院产科病区护理实际情况的护理管理方案,主要是产科护理的安全防范管理、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规程、人员岗位职责制度、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定期检查整改制度和绩效考核管理方案等。医院给予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支持,尽量满足人员岗位充足;各职能科室和后勤部门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为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帮助。

1.2.2人员培训。按照护理部的统一部署,组织病区全体护理人员参加各项培训,特别是三基培训、产科护理常规、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和抢救应急处理流程的学习,要求护理人员做到丰富专业知识、较强的岗位职责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服务水平。注重护理安全教育工作,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观念,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2]。改变护理人员以往被动服务的陈旧观念,转变思想认识,加强主及性优质护理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产科的优质服务品牌,提高患者对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2.3分级管理。护士长负责整个病区的优质护理的领导和监督管理工作,根据产科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年限和工作能力,以及病区床位的配置情况,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分成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共分成3个责任小组,每个层次护士承担相应的职责。由管理组成员任组长,领导数名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对护士长负责;护士长根据各小组的护理综合考评得分,对各小组长进行绩效考核。各责任组长负责本小组孕产妇的治疗、病情观察、生活指导、康复护理和健康宣教护理工作等融为一体,落实整体护理制度,为所负责的孕产妇提供全程、安全、人性化、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1.2.4落实措施。各责任小组实行责任包干制,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各班次护理人员各负其职,互不干扰和重叠,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在遇到紧急抢救和应急处理的时候,根据预先制定的抢救流程,服务从统一调度,互相协作和支持。责任护士对本组的患者全面负责,完成患者所有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对患者的特殊用药和治疗,以及自然分娩、母乳喂养和产褥期保健等相关知识,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助理护士负责接待和评估新入院孕产妇,介绍病区的环境、规章制度、床位医生,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健康宣教和生活指导,负责本组患者的巡视和健康宣教工作,患者出院时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做好出院的指导工作,为患者提供无缝隙的、温馨的、延伸性护理服务。

1.2.5督促整改。责任组长每天督检查本组各班次的工作情况,对发现的护理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每天召集本组的护理人员对本组的各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做得较好的护士和服务进行表扬和鼓励,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虚心听取和采纳护士的良好建议和意见,提高本组的护理质量。若发现较大的护理问题和隐患,应立即向护士长汇报,确保产科的护理安全。护士长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工作进行督查,进行护理三基考核,查找日常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用产科病区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评价表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了解病区的护理质量水平,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作出适当的修订。将检查评比的结果跟绩效工资和晋升晋级挂钩,奖优惩劣。

1.3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产科病区2014年度开展护理管理前和2015年度开展护理管理活动后的各项护理指标进行比较,在三基考核评分、护理安全隐患率、差错事故率、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稍有不慎即可导致护理纠纷,甚至引发医疗事故是医院整体质量管理的重点[3]。为了配合医院管理年的要求,提高产科护理的质量,从2015年度开始,我院产科病区开展了以优质护理为主要内容和目标的护理管理活动。我们建立健全产科护理管理的各项制度,完善考核方案和奖惩措施,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加强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和操作技术水平,强化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观念,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产科护理整体素质;改变护理人员传统陈旧的服务理念,认识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和目标,加强主动性服务意识;实行分级管理和责任包干制,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产科基础护理的落实,提高护理人员对产科急危重症和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切实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对产科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和评比,查找和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将产科风险降到最低,减少和避免产科差错事故的发生。开展微笑和贴心服务,着重对自然分娩、产科异常、围产期保健和乳母喂养等知识进行健康宣教;对出院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和延伸性服务,重视产褥期保健和产后康复锻炼等宣教,不断改善护患关系,使产科的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

作者:马红云 单位:如皋市人民医院产科

参考文献:

[1]贺云.护理管理对妇科病房实施优质服务的评价.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4):5077,5080.

病区范文篇4

关键词:隔离病区压力梯度外扰数值模拟

0导言

2003年SARS期间发生在医院内的超级感染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种,医院内部无序的气流组织是发生交叉感染的最大隐患,严重影响到了医患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别是病人治疗场所-隔离病房区域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防止传染病源的扩散,需要对单元内的分区进行合理的布置,尽量减少干扰压力梯度形成的气流。因此,不仅要保持单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合理气流流向,在单元内部也需要形成合理的气流流向。切断致病微生物沿空气途径传播的关键在于不同洁净区域之间形成合理的压力差,即压力梯度。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对室内外的压差值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这些压力差值都指是静态压力值,但是对于医院的病房来讲,室外风速、开关门、运行状态的改变、外部电梯运行等动态状况是不克避免的,这些动作必然会影响到隔离室的压差和气流。本文利用CFD对外扰对隔离病区的压力梯度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为隔离病房的相关工程实际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

1区域压力梯度的数值模拟

1.1压力梯度模拟的对象

本文选取上海某医院隔离病房为模拟对象,该医院是SARS期间指定收治病人的定点医院,把普通病房改造成SARS隔离病房后,其内部的气流模型基本符合WHO标准及相关要求。现以此为基本模型进行SARS隔离病区内压力分布模拟,并把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相比较,以检验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1.2数学模型及网格生成

在不同的湍流模式理论中,确定湍流粘度的方法不同,因标准[8]模型在数值计算中波动小,精度较高,故在低速湍流数值分析中应用广泛。稳态湍流运动基本方程式除连续性方程外,还有动量方程、湍流脉动动能方程(K方程)、湍流能量耗散率方程(方程)等.这些方程用下述通式表示:

(1)

方程(1)中左边项为对流项,右边项为扩散项,以及源项。为因变量,可以代表各种不同的物理量;U代表速度场,即{U,V,W}三个速度分量(笛卡儿坐标系)。总之,无论何种情形,所有的因变量都服从一个通用的守恒原理,其差异只不过是上述方程上令某些项为0而已。

上述偏微分方程离散的方法有很多种,有限元、边界元、有限差分等,最成熟的是有限差分法,本文亦以此分析.动量方程及标量方程(k及)的对流项采用幂函数差分格式,而扩散项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则可以推导出一个通用的离散方程式[9]。

(3)

在网格的划分上采用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察区域采用结构化网格,辅助区域采用非结构化网格,这种网格形式的划分在不影响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可以大大缩短计算时间。

1.3边界条件及计算求解方法

空气从送风口进入,再通过排风口流出,且由于区域之间存在压力梯度,门窗缝隙处也存在着空气流动。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的渗透风量和压力差值相互耦合,整个区域的气流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因此缝隙处的空气流动非常复杂,很难直接通过计算获得其空气流量。因此,把送风口和排风口设为定流量边界条件,门窗缝隙设为自由出入边界条件。

标准模型适用离开壁面一定距离的完全湍流区域。固体壁面附近,因层流粘性作用影响加强,必须对标准模型加以修正。本文采用壁面函数法加以修正墙壁边界区。

对于计算方法的选择,压力速度解耦采用Patankar提出的压力一速度修正算法(SIMPLE),而各线性化离散方程采用SLUR,即逐次线性欠松弛法。

1.4实测验证

根据隔离病区内实际的平面布局情况,送排风情况和密闭门窗的数量和位置建立几何模型。送风口和排风口设为定流量边界条件,门窗缝隙设为自由出入边界条件。在常物性参数,稳态工况,等温状态下,采用标准k-ε模型计算得到的SARS隔离病区内的压力分布结果如图2所示。

图1隔离病区内压力分布的实测结果

图2隔离病区内压力分布的模拟结果

由上图可以看出,实测结果和模拟结果比较吻合,各个区域均能形成有序的梯度压差,确保了气流的定向流动,因此采用该模型可以真实的反映隔离病区的压力梯度。

2结果与讨论

2.1外界风速对室内压力梯度影响

参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上海市的冬季的平均风速为3.1m/s,夏季的平均风速为3.2m/s,现考虑最不利状况,参照气象数据,取最大风速为5m/s。风速对室内压力梯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风压的影响。当风吹到建筑物上时,在迎风面上,由于空气流动受阻,速度减小,使风的部分动能变成静压,在建筑物迎风面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形成正压区。而在背风面、屋顶和两侧,由于在气流曲绕的过程中,形成空气稀薄现象,因此,在这些部位的压力将小于大气压力,形成负压区。

下面在环境风速较大时(以5m/s为例)对两种最不利风向下,环境风速对隔离区压力分布的影响预测结果如图3,4所示:

图3病人走廊处于迎风面时的压力分布

图4医护区处于迎风面时的压力分布

由模拟分析可见:环境风速对边缘区(医护区,病人走廊)影响较大。空调系统正常运行时,环境风速不会影响隔离病区内的压力分布规律。

对于医护区,环境风速对室内压力的影响如图5所示(正风速表示迎风)。由图可见: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大(迎风),医护区压力升高。当环境风速增大到4m/s时,环境风压高于室内风压,室外空气会渗透到医护区,但这并无害处。

图5环境风速对医护区压力的影响

对于病人走廊,环境风速对室内压力的影响如图6所示(正风速表示迎风),由图可见: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大(迎风),病人走廊压力升高。但其始终小于环境风压,说明污染物不会外渗影响环境安全。

对应整个隔离病区,环境风速对室内压力的影响如图7所示:图中正风速表示风由北至南吹(医护区为迎风面,病人走廊为背风面)。

图7环境风速对隔离病区压力梯度的影响

由图可见:1)当空调系统正常运行时,尽管环境风速会影响隔离病区内的压力值,但并不改变隔离病区内合理的压力分布规律(医护区-医护走廊-缓冲室-隔离病房),并且隔离病区内的污染物也不会外逸;2)环境风速对医护区的影响较大,医护区与医护走廊之间的压力梯度随环境风速有较大的变化。3)环境风速对病人走廊及隔离病房的影响较小,病人走廊与隔离病房之间的压差几乎和环境风速无关。

2.2运行状态的改变对压力梯度的影响

隔离病房的空调系统设计,是按照正常医疗状态下的进行设计的。对SARS隔离病房来讲,要求任何时间、任何运行状态均能够实现区域之间的正压分布与各室之间定向流动不变。形成隔离病房部以后,各病房运行状态可以不同,但保持整个区域内恒定、有序的梯度压力分布,严格防止室内污染空气渗透到室外以及区域内气流有序流动势必也成为重要的控制问题。隔离病房一般分为两种运行模式,即医疗状态和备用状态。

当某一隔离病房(以病房5为例)由正常状态转为备用状态时,隔离病区内的压力分布情况如图8,9所示:

图8隔离病房5内的风机全部关闭时压力分布图

图9隔离病房5内卫生间风机开时压力分布图

由图可见当病房5由医疗状态转为备用状态时,当送风、排风机全部关闭,气流流向改变为:病房走廊→病房内部→缓冲室→医务走廊,此时污染物由隔离病房流入医护走廊,形成交叉感染的隐患。因此在备用状态时,应将排风机调至低档运行状态,以维持隔离病区内压力的合理分布。

2.3病房门开启对压力梯度的影响

在隔离病房门开启时,与其相邻的区域压力会立刻产生变化,从而导致压力梯度的改变,引起气流方向的变化,从而产生交叉感染的隐患。为此按以下三种情况模拟了某一隔离病房(以病房5为例)隔离门开启后,区域之间的压力分布情况。

图10病房5缓冲室前门开时压力分布

图11病房5缓冲室后门开时压力分布

图12病房5病人走廊门开时的压力分布

由上图可以看出,对于缓冲室来讲,其门的开启没有造成整个区域压力的明显变化,这是由于缓冲室作为一个狭小空间,除了具有防止污染扩散的作用,而且还维持压力梯度有较好稳定性的作用。但是其使用前提是两个门必须保证连锁,即两个门不能同时打开。而隔离病房后门打开时,则可以发现区域间的压力梯度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病房5里的压力上升的-2.77Pa,远高于医护走廊的压力,导致污染空气从隔离病房5扩散到医护走廊,从而形成交叉感染的隐患。因此,建议对经常开启的门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设置气幕装置,使内外区域隔断,以降低门开启对压力产生的影响。

3结论

3.1模拟预测了环境风速对隔离病区压力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空调系统正常工作时,尽管环境风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隔离病区内的压力值(医护区受影响较大,隔离病房受影响较小),但并不会对其压力分布规律造成影响。隔离病区内能够保持合理的压力分布,并且隔离病区内的污染空气不会外逸至室外,造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2空调系统是保障隔离病区内合理压力分布的最有效手段。当隔离病房处于备用状态时,若完全关闭空调系统,将导致污染空气由隔离病房流入医护走廊,形成交叉感染的隐患。因此在备用状态时,应保障排风机运行以在不同工况下维持隔离病区内压力的合理分布。

3.3隔离病房门的开启对隔离病区内的压力分布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缓冲室对于隔离病房来讲除了具有防止污染扩散的作用,而且还维持压力梯度有较好稳定性的作用。当隔离病房门打开时,各区域间的压力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形成了交叉感染的隐患。因此,建议对经常开启的门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设置气幕装置,使内外区域隔断,以降低门开启对压力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WHOissuesconsensusdocumentontheepidemiologicalofSARS,17October2003

2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GuidelinesforEnvironmentalInfectionControlinHealth-CareFacilitiesRecommendationsofCDCandtheHealthcareInfectionControlPracticesAdvisoryCommittee(HICPAC)

3GuidelinesfortheClassificationandDesignofIsolationRoomsinHealthCareFacilities,StandingCommitteeonInfectionControl,APublicHealthandDevelopmentPublication(Australia),July1999

4《隔离病房与非典病房通风空调设计》,沈晋明,刘云祥,《暖通空调》,2003年第4期

病区范文篇5

【关键词】骨科病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优质护理

网格化管理模式的管理机制是将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管理现状等作为依据[1],全方位管理各网格单元,既往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较多,后在各医院病房中也有所应用。在骨科病区优质护理中,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护理需求和护理人员作为依据进行划分,能优化骨科护理资源配置,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全面性和有效性[2]。故本研究选择我院骨A病区中14例护理工作人员,旨在观察网格化管理模式在骨科病区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骨A病房中14例护理工作人员,观察2018年2月-2019年2月未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及2019年3月-2020年3月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的管理质量及满意度。14例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最小为21岁,年龄最大为53岁,平均年龄为(29.22±6.16)岁;工龄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33年,平均工龄为(7.92±4.17)年。1.2方法。网格化管理模式如下:(1)组建管理小组:将14例护理人员分为两大组,将其护理能级与工作能力作为依据推选出小组长,并与低年资护士进行两两结对。各小组分别负责20-30张床位,保确护理过程无缝隙,让其更具全程性和连续性。护士长每日在综合分析患者实际情况及护理人员结构的基础上,及时调整重病人与大手术病人至组长负责;在夜班排班中,两组护理人员间隔排班,确保为患者提供无缝隙的护理服务。(2)加强护理培训:由科室组织骨科知识讲座,让护理人员深入了解骨科疾病知识及护理要求,强化操作技能,提高骨科护理服务质量。(3)实施网格化管理:①在具体护理过程中,不仅要完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还要深入观察患者病情,增强护患沟通,完善护理干预。②科室内每周需总结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服务情况,若护理过程存在不足之处,需相互讨论,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改建议,并在微信工作群中进行通告,组织改进方式培训,做到持续改进。1.3观察指标。观察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骨A病区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变化情况。护理质量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区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观察,每项最高100分。满意度则向护理人员发放骨科科室自制问卷,问卷得分在80分以上为满意,在60-79分之间为基本满意,在60分以下则是不满意。1.4统计学分析。实验以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x2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值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代表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评分、专科护理评分、病区管理评分、风险管理评分高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差异性显著,P<0.05。2.2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满意度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护理人员满意度为100.00%(14例),高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的71.43%(10例),差异性显著,P<0.05。

3讨论

基于网格电子地图理念,网络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在其应用中根据工作区域进行网格划分,挑选专门的工作人员管理网格,能提高管理质量。网格化管理模式最早应用于城市管理,依托网格单元协调机制及现代信息技术,可实现较高的管理效率,其高效化、精细化、全覆盖、信息化的特点,能增强各网格单元的交流沟通,便于优化人员配置,及时发现管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3]。骨科病区接收患者的特点是骨关节受损、恢复期长、日常行为受限等,患者多存在负性情绪,若护理措施不得当,还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延长预后恢复时间,改善护理质量十分必要[4]。将护理人员结构及患者实际情况作为依据,由护士长或小组长进行人员调配,不仅能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还能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在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需完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护患沟通等工作,还需让护理人员评估分管患者的身体状态及预后风险事件[5],及时采取护理干预,能促进护理安全性的提升。为避免护理失误或护理态度差等事件的发生,护士应在定时巡房的基础上增加不定时巡房,能提升护理人员自管能力,规范自身护理行为。此外,每周质控活动中通过护理人员的主动参与,总结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安全事件等,对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投入到下一轮网格化管理中,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综上所述,网格化管理模式能提升骨科病区的护理质量,且护理人员满意度较高,其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能为骨科患者提供更为优异的服务,从而改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彩虹,陈月治,李丽春,等.网格化管理模式在病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2):166-168.

[2]陶建钟,李悟,曹慧.双向互动:基层网格化管理的逻辑转向与反思-以台州市路桥区网格化管理为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0,(1):67-72.

[3]黄磊,于莉,沈健,等.药师实行网格化分区管理对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11):1388-1390,1395.

[4]刘宏达,闫丽莉.网格化管理理论及其在高校学生服务管理中的应用——以湖北省8所学生网格化管理试点高校为参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3):14-18,22.

病区范文篇6

关键词:病毒肺炎;联合救治;护理人力资源;驰援医疗队;驻地医院

病毒肺炎(下称肺炎)被国家疾病及预防控制中心纳入乙类传染病范畴,并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1-2]。疫情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作为肺炎定点医院主要承担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全体医护人员面临严峻的考验。其中,光谷院区作为驻地医院,在医院医务处和护理部统筹安排下,积极探索与来自全国各地17支驰援医疗队的联合工作机制,以尽快全面开展抗击疫情的工作。本科室按照医院的统一部署,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联合管理1个重症病区,联合病区护理管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联合病区设有床位50张,主要收治肺炎危重症患者。本院护理人员25人,均为女性;年龄21~43(35.2±4.7)岁;均为本科学历;护士10人,护师11人,主管护师4人;护士长2人(内科、外科各1人),护士20人(内科16人、儿科4人),助理护士3人(妇科2人、内科1人)。驰援医疗队护理人员100人,均为女性;年龄25~50(36.2±5.3)岁;本科学历96人,硕士4人;护士32人,护师43人,主管护师24人,副主任护师1人;护理部主任1人,总护士长10人,护士89人。1.2方法。1.2.1动员和准备。组建联合病区前,医院护理部和医务处召开动员会,动员本院医护人员需主动团结和关心驰援医护人员:工作中尽力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协助驰援医疗队员与患者的沟通;物资上尽力优先满足驰援医疗队员;业务上虚心向驰援医疗队学习,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生活上主动关心,了解驰援医疗队员在饮食、生活上的困难,及时予以帮助;同时了解其情绪和心理变化,积极给予心理关怀。1.2.2组建联合管理。团队管理团队由驰援医疗队护理部主任及4名总护士长和本院2名护士长共同组成,护理部主任与本院护士长为总负责,4名总护士长分别负责医院感染、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控制和后勤保障4个方面。1.2.3分工与协作。①驰援医疗队员。主要负责落实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驰援医疗队护理人员分为3个层级:第1层级为护理部主任和护理领队组成,统筹管理整个驰援医疗队。第2层级为总护士长,分别负责医院感染、人力资源、质量控制和后勤保障。第3层级为护士长和临床护士,对患者实行责任制护理,每4小时1个班次,每班由10名护士分成6个责任护理小组,其中,1名护士长或高年资老师作为组长;6名责任护士分别负责每组患者的治疗、护理及生活措施落实,2名辅助护士予以协助;另设2名护士分别负责咽拭子标本采集送检和药品核对及摆放。除轮休人员外,另设置1组机动人员在酒店待岗,如临床值班人员遇到问题或有大批患者入院则随时进行调换和补充。②本院护士。主要负责对外联络事宜及HIS系统处置。1名护士长负责协调物质,帮助患者订餐等外勤联络。清洁区设置3名护士,主班2名,主要负责与药房、静脉治疗配置中心沟通,落实患者出院手术办理,落实出院患者与社区对接,对文件书写进行质控。1名作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员,负责落实清洁区、污染区清洁消毒工作,检查所有人员防护服穿脱是否规范等。隔离区内每班配备2名本院护士,每6小时一班[3],主要协助驰援医疗队员在HIS中处置医嘱和书写护理记录中的问题,负责与各辅助科室沟通,以及应急解决医疗护理工作临时出现的各种问题。1.2.4培训与管理。联合管理团队成员共同负责本病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①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传染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肺炎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指南、各项护理操作技术等。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模式[4-5],对相关知识和制度流程,均发送到工作群内,供大家自学和线上交流,除完成线上考核外,由分管质量控制的总护士长和各组组长一起随机抽查考核,保证人人达标。穿脱隔离衣、手消毒、咽拭子标本留取等操作,实行现场培训和模拟操作考核,必须考核合格方可进入隔离病房工作。②管理。为保证护理质量,对病区实行三级质控:一级质控由各班次护理组长负责,根据每班每岗职责,查看护士日常治疗和护理工作落实情况;二级质控由本病区护士长及驰援医疗队护理领队负责,每日对各组工作进行巡查,发现问题除现场督导及时解决外,每日还会对疑难危重症患者的进行查房,督查高风险人群评估是否到位、警示高风险环节是否处置得当、保证高风险操作安全。每日在晨会交接班时进行工作总结,指出亮点及不足。科室质控小组每周在工作群召开例会,反馈本周工作情况,及时进行质量改进。三级质控由医院护理部督察员不定期对各科室护理工作质量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病区管理人员,分析原因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1.2.5支持保障工作。①药品领取和集中配置。所有药品的领取由本院支助中心辅助护士完成,静脉治疗药物由静脉配置中心统一配制。病房护士在HIS完成医嘱后,由静脉配置中心通知药房准备药物,支助中心人员取药后转运至静脉配置中心,药品配制完成后再由支助中心护士转运至科室,科室专人核对无误后收取并落实药物的摆放。②患者检查和转运。患者需要外出检查或转运,由病房护士联系支助中心护士,采取相应级别的防护措施后,将患者由专门通道或救护车进行转运。病情危重患者由病房医护人员共同完成,以保障患者安全。③后勤支持和保障。由1名驰援医疗队总护士长和1名本院护士长共同负责整个团队的后勤保障工作。首先在保障科室各项医疗物资供应充足、完好的基础上,为驰援医疗队员提供衣食住行全方位的支持。科室联系餐饮部给驰援医疗队员配备营养富丰、口味清淡的餐食,医院特别为驰援医疗队配备了从医院至隔离酒店的交通车和应急通勤车,以保障队员出行安全。各组组长随时了解并每日上报本组护士身体和心理状况,随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及心理动态,及时向病区护士长反馈,便于及时满足队员的各种需求。医院和各科室建立了医护人员心理干预工作群,必要时由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干预,及时解决护士的心理困扰,保障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2结果

截至2020年3月31日,本联合病区共收治肺炎患者90例,年龄29~75岁,平均61.8岁;轻型及普通型13例,重型51例,危重型26例。治疗后重症、危重症转为轻症77例,治愈出院73例。医护人员均未发生感染。

3讨论

病区范文篇7

1.1参与查房、审核医嘱

临床药师参与呼吸科晨交接班,通过护士与值班医师的汇报,了解新入院患儿的病情以及危重或特殊患儿的病情变化;跟随医生参加查房,了解患儿的疾病情况,对查房过程中医生提出的与用药有关的问题进行解答。临床药师查房的重点内容为:药物的治疗效果以及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尽可能地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间接地减少医患矛盾[2]。审核医嘱中药物应用是否合理、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用法用量、使用疗程、药物间相互作用、配伍禁忌、重复用药等情况。临床药师与医师一同查房,参与制定给药方案,并对用药方案的调整提出建议。当医嘱出现变更时,审核新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及是否在病程记录中有说明。积极参与病例讨论与会诊。我院目前临床药师会诊主要是为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意见,如长期使用抗菌药(超过1个月)疗效不佳时抗菌药物的选择,特殊使用级别的抗菌药物在临床的使用等。临床实例:患儿,男,10岁,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临床使用红霉素静脉滴注抗炎,氨茶碱口服平喘,盐酸氨溴索口服祛痰。查房时患儿家长反映其异常兴奋,晚上无法入睡。临床药师分析:红霉素为肝药酶抑制剂,可抑制氨茶碱的代谢,使其血药浓度升高;而盐酸氨溴索也可延长氨茶碱的半衰期从而延长其在体内的滞留时间[3]。因此,临床药师建议将祛痰药盐酸氨溴索改为吉诺通(标准桃金娘油)胶囊,而将红霉素改为阿奇霉素,阿奇霉素抑制氨茶碱代谢的作用较弱。临床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的意见,避免了三种药物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不良反应。此后,患儿家长反映,患儿无喘息,兴奋、烦躁症状较前缓解。

1.2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监测

临床药师应对体内个体差异大、毒副作用表现与疾病本身的症状相似、治疗窗窄、相互作用较多的药物做好血药浓度监测工作,并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合理调整用药方案。如氨茶碱和万古霉素是儿童呼吸科常用的药物,我们对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实时调整剂量。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是药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有些医生和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缺乏认识,认为上报药物不良反应会引起医疗纠纷。临床药师应主动与医生、护士沟通,协助临床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上报。

1.3重点病人的用药监护,撰写药历

对病程长、用药复杂、疗效欠佳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患儿以及对肝、肾和其他重要器官受损甚至功能不全的患儿进行全程用药监护,并对用药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建立重点患儿的药历,并对其住院期间药物的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5用药咨询与教育

临床药师应为临床提供药品特别是新药的使用信息、国内外药物研究的动态,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参考,为临床医生、护士、患儿及家属提供用药咨询服务,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如提供新药百咳宁颗粒的信息,在治疗类百日咳综合征的病例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药师直接与护士沟通交流,加强了病房高危药品、冷藏药品、急救药品等储藏与管理。临床药师为临床研究生、进修医生以及住院医生及护理人员提供专题药学讲座。如结合全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抗生素专题讲座、结合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CI)评审的高危药品知识讲座等,提高了病房年轻医生、护士对合理用药的认识及药品安全意识。临床药师根据呼吸科患儿的用药特点进行用药教育,包括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用药中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慢性病患儿)、自备药品的管理等,解除患儿及家长的用药顾虑,提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如哮喘患儿不同吸入剂的正确使用、哮喘药物的剂量调整、药物的服用时间等。告之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患儿家长雾化后要清洁口腔和面部,以预防口腔真菌感染,而且要坚持用药,以保证疗效;哮喘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而哮喘患儿在凌晨0~2点对乙酰胆碱和组胺最敏感,因此哮喘治疗药物的最佳达峰时间在凌晨,故平喘药应在睡前使用等。

2对今后临床药学工作的思考

2.1加强临床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临床参与能力

呼吸病区的临床药师不仅要熟悉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脓胸等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以及相关的指南,还要熟悉相关的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它们在诊断中的意义,此外感染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应掌握微生物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的变迁,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药物治疗学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决策,提出针对性的、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2.2对患儿及家长的用药指导,是临床药师切入临床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前通常由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用药指导,由于护理人员缺乏药学专业知识,往往不能全面、有效地进行用药指导。通过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与病人面对面的交流,能全面了解患儿的用药情况,并根据患儿的具体特点给予全面的用药指导,对患儿安全、合理、有效用药能起到更为专业的指导作用。如伏立康唑片剂应在餐后或餐前至少1小时服用,因为与高脂肪餐同时服用时,伏立康唑的血药峰浓度和给药间期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减少34%和24%[4],而护士在分发药品时未能交待空腹服用的注意事项,因此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

2.3坚持药学知识讲座

一方面住院医师、进修医师以及临床研究生的药学知识有待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授课、医生的提问,使药师自身的药学知识得到提高。

2.4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通过收集、整理、上报、分析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有利于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卫生资源[5]。

2.5共同管理病区药品

病区范文篇8

关键词:外科病区;储备药物;规范化管理;用药安全

药物治疗做到科学、合理,才能将用药风险降到最低,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有文献报道显示,在美国,用药差错的发生率约为每例住院患者每日1次,其中1%造成药物不良事件,药物不良事件中又有50.00%是能够预防的。药物保管不善,导致过期或无效,或影响疗效都属于伪劣药物,一旦用于疾病治疗,轻者影响患者健康,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外科病区患者病种多、病情复杂,很多时候急需用药。加上护理人力资源缺乏,为了避免护理人员频繁领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外科病区需临时储备较多药物,以备不时之需。但在储备药物管理过程中却发现诸多安全隐患。为了确保病区用药安全,医院自2017年8月起对外科病区的储备药物实施规范化管理,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效果较为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常山县人民医院为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公共卫生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核定床位500张,实际可开放床位645张,有内科、外科、儿科等14个病区;设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等40余个专家专科门诊及体检中心。外科有两个病区,有护理人员30名,均为女性,年龄20~42岁;主管护师5名,护师13名,护士12名;大专9名,本科21名。

1.2方法

1.2.1成立储备药物专管小组

成立外科病区储备药物专管小组,负责每月检查科室两个病区的储备药物管理质量,督促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每月检查结果和管理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上报给科室。

1.2.2设立病区储备药物专管员

由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高年资护士担任病区储备药物的专管员,任务是每周督查储备药物的质量、药物的归位和存放,每月利用外科病区晨会对督查中发现的不足进行总结和反馈,及时组织科室人员商讨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措施的实施。

1.2.3制定药物存储和使用原则

根据疾病系统和药物的避光要求对储备药物进行分类,需避光的口服药均避光保存,同类药物按照从药房取药的时间按月分袋包装后,按取药时间先后顺序摆放;按照批号分袋存放同种针剂药品,严格按照失效期的先后顺序摆放,左进右出,确保药品的质量,做到近期先用,远期后用,杜绝安全隐患。

1.2.4分类放置储备药物

药物储存环境保持阴凉干燥,设专用药物储存柜,柜内有的部位具备避光功能,分为大小不等的小格以便于存储不同规格的药物。单独设置急救药物专柜,其他药物根据不同药物存储和使用原则进行分类,制作药物目录表粘贴在药柜外,方便护士查找。

1.2.5加强药物安全管理

每周由值班护理人员用消毒后的小毛巾清洁药物储存柜。晚班护理人员在储备药柜取出药品和针剂后,第2日在药房补领后交给摆药护士,摆药护士用透明袋分装药品后,在条形码标签上填写药品有效期后粘贴于包装袋外。

1.2.6制作药物条形码标签

医院信息处工作人员设置药物条形码标签打印程序,条形码标签的内容主要有针剂的药名、批号、剂量、注意事项和有效期等;口服药的药名、批号、剂量、注意事项和取药时间等;药品专管员负责定期打印药品条形码标签,放于各储药格中。

1.3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前后药物管理差错发生率和护理人员检查储备药物所需时间,实施前后各检查80次。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储备药物管理差错发生率比较

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储备药物管理差错总发生率为13.75%,显著低于实施前的67.35%(P<0.05)。

2.2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检查储备药物所需时间比较

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护理人员检查储备药物所需时间比较为(4.98±4.97)min,显著低于实施前的(76.32±6.13)min(P<0.05)。

3讨论

3.1能够减少储备药物管理差错的发生率

病区药品是药品流通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质量管理的优劣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疗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病区药物的规范化管理。常山县人民医院外科病区实施的药物规范化管理流程和方法,不仅方便护理人员取拿和检查药物,还使储备药物的存放更加方便简洁;将失效期标明在药物外包装的条形码标签上,有利于护理人员检查或使用时发现失效或即将失效的药物,杜绝使用贮存不当和过期失效药品;将储备药物用透明袋按照药品批号分装,根据失效期的远近顺序摆放,方便护理人员按照顺序取用,减少了因药物失效而造成的浪费,提高了药物的合理应用率。以往检查药品时,因护理人员经常手部摩擦安瓿,导致标签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现在药物采用透明袋包装,护理人员可以无需打开包装就能直观查看,减少了药物安全使用的隐患。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储备药物管理差错的发生率为13.75%,显著低于实施规范化管理前的67.35%,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因此,对储备药物采用规范化管理能够减少药物管理差错的发生率,杜绝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3.2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要确保一项工作正常、协调运转和可延续性,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强化事前控制和加强规范化管理。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药物管理上的间接护理工时,医院外科病区对储备药物实施规范化管理,采用专用药品储存柜存放储备药物,做到简洁、实用、方便;储备药物采用透明袋分装,护理人员检查药品时无需逐一开袋检查,明显减少了每次检查药物的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护理人员检查药物所需的平均时间为(4.98±4.97)min,显著低于实施前的(76.32±6.13)min(P<0.05)。

综上所述,对病区储备药物实施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药品管理差错的发生率,杜绝药品使用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AllenEl,BarkerKN.Fundamentalsofmedicationerrorresearch[J].AmerJHospPharm,1990(47):555-557.

[2]CraneVS.Newperspectivemedicationerrors&ADE[J].Amhea-lthsystemPharm,2000(57):690.

[3]靳春艳.医院临床科室备用药品有效期管理措施[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9):1257-1258.

[4]谢娟玉,谢霞,李乐之.目视管理在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药物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7(10):164-165.

[5]宋锦.目视管理在病区备用药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3):23.

[6]赖玉兰,郭代珠,陈妙虹,等.规范化管理在病房储备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9):64-65.

病区范文篇9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储备药品;外科病区;安全用药

在临床上,许多医院为方便患者取药治疗,专门在每个科室设置一个临时储备药物的区域[1]。该区域储存许多与病区相关的药物,如外伤手术药物、急救药物、麻醉品等,在该病区中对储备药物进行管理的人员虽然是护理人员但是由于其对药物分类管理工作认知度不足,所以检查药品时易发生药品过期及未及时补齐药物等情况,若不注意将过期药品给予患者治疗将对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影响[2,3]。因此,医院为提高药品管理质量与患者安全用药性、预防发生恶性医疗事件,特选取医院胃肠外科病区作为本次实行规范化储备药物管理对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7年6~12月医院外科病区对临时储备药物的区域实行常规管理,为实施前;2018年1~6月医院外科成立一个药物储备管理小组,实行规范化管理为实施后。本院胃肠外科病区总共有护理人员19名,19名女性护理人员。年龄23~48岁;护理职称:主管护师5名,副主任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8名。学历文化程度:大专毕业1名,本科毕业16名,研究生毕业2名。1.2管理方法。实行规范化管理内容如下:经过科室讨论,及临床药物使用习惯,我科决定取消口服药物储备,减少外科储备药,只储备静脉、皮下、肌注等注射药物。(1)于医院外科病区成立一个药物储备管理小组,规定每周检查外科储备药物病区一次,实行检查登记签名,要求有双人对其进行复核,可监督规范化管理的确切实施。并且将每周检查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合后与组员共同分析商讨解决方法,不断完善调整规划。同时严格督促要求护士按照相关规范化管理条规进行使用和储存药品。(2)制定药物储备专管人员,指定科室内责任心强、有药物管理经验的资深人员进行管理,其他组员在旁协助,专管员的主要任务是每周监督检查储备药物的位置摆放、药品质量、药物分类与存放,同时将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已解决的问题每月开会时再进行一次总结和成果汇报。(3)制定相应药物存放与使用条规,结合疾病种类和药物的储藏条件对储备药物实行分类归放,将有避光要求药物进行避光保存,同一种类别的药物按其生产时间进行摆放,严格按先进先出原则存放;如有需要的冷藏、防潮、规定温度范围等要求的,严格按其存储要求进行存放,药品均置于专门放置的储存药柜中,需要冷藏的药品放于专用药品冰柜,设立冰柜温度登记本,每天由专门人员进行检查登记,确保冰柜温度在标准范围内,若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已解决后才可进行登记。按药品顺序摆放整齐,左进右出,要确保药品的安全质量,做到先进先用,后进后用,避免发生使用药品过期不良事件。(4)储备药物放置环境必须保持阴凉干燥,将药物放入大小不同的专用药物储存柜中,便于存放且要确保其药柜内具备避光功能,并对急救药物单独设置一个专柜,方便及时救治患者。其他药物根据其药物类别一一装入透明密封袋中密封好,按顺序收入专门储藏药物的储存柜中,贴上药物目录表,将柜中所有药品名称、生产批号、剂量、生产日期、有效期均贴在上面,方便护士查找。(5)加强药物卫生安全管理,值班护理人员需每周使用消毒后的小毛巾对药物储存柜进行保养清洁,若有晚班护理人员在药柜拿取注射针剂,需在第二日去药房补领再交给摆药护士,摆药护士则使用透明密封袋分装药品,在分装袋外贴上填有药品有效期标签与条形码。(6)药物条形码标签是在院内信息处进行制作,信息处工作人员可设置标签打印程序打印药物条形码,药物条形码标签内容要有针剂药物名称、生产批号、规格、剂量、有效期及注意事项等;口服药物名称、生产批号、规格、剂量、取药时间及注意事项等;药物储备专管人员负责按时打印药物条形码标签,存放于药柜中以便随时取用。1.3观察指标。据数据统计结果,实行规范化储备药物管理前后的差错发生率和护理人员检查储备药物所需要的时间,实行管理前后各检查100次。1.4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应以(χ±s)表示,并采用t对其进行比较,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值进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管理前后发生的缺陷率比较。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发生的总缺陷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见表1。2.2实施管理前后护士检查药品所需时间比较。实施规范化管理前护士检查药品所需时间(91.28±10.84)s明显高于实施后(10.28±11.24)s(P<0.05)。

3讨论

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之前的最后环节为病区药物取药,若在这一环节出现问题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有文献显示,在美国发生的用药差错率大约为1%,而这1%中有一半的发生率是可人为控制的[4]。因药物储存管理不善导致发生药物过期或药物失效,而一旦护理人员在急需用药时未仔细查看有效期,将药物给予患者治疗,会导致患者加重病情恶化甚至威胁生命健康[5]。为此,医院要消除用药安全隐患,提高用药安全性,最重要的一个控制关键就在于储存药物病区的管理规范化。设立管理小组提高对药物规范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储存药物病区的规范化管理,制定专管人员对药物进行分类存放,在其放置柜外粘贴药品目录,方便护士取药,减少护士拿错药物概率;将药物名称、生产批号、规格、剂量、有效期及注意事项等打印成标签,方便护士用药时查看,避免给予患者过期药物治疗这一不良事件发生;同时每周检查药物确保药物摆放规范,并严格督促要求护士按照相关规范化管理条规进行使用和储存药品,可缩短护士检查药品所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7-8]。如结果中,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发生的总缺陷率(10.00%)明显低于实施前(45.00%),且实施规范化管理前护士检查药品所需时间明显高于实施后(P<0.05)。

综上所述,对外科病区储备药物实性规范化的管理,可以有效缩短护士检查药品所需时间,降低药物管理差错的发生概率与药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李云凌,焦方莲,张一航,等.我国不同类型乡镇卫生院药品储存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5):64-67.

[2]王丽芹,陈瑜.外科病区高危药品的规范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5,30(10):72-74.

[3]施银丽.普外科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管理[J].全科护理,2017,15(23):2925-2925.

[4]吴秋林,李红敏,魏萍,等.病区普通备用药品安全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9):266-267.

[5]黄朝芳,向军莲,李杨.加强病区高危药品用药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7):98-101.

[6]孙蔚,孙丽凯.德国KTQ质量认证在病房储备药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6):566-568.

[7]翟艳.PDCA循环的概念及在病区储备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实践[J].天津药学,2015,27(4):74-75.

病区范文篇10

1.病区设有药物说明书文件夹本,里面收集有本病区内常用药的说明书。新护士或新转入护士可通过药物说明书文件夹查阅药物说明书,掌握爱婴常用药物的药理知识,了解药物性质、用法用量、副反应或毒性反应、用药注意事项、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影响药物疗效的各种因素和注意事项。使护士能正确用药,从而减少用药差错或事故。

2.新药的掌握当病区使用某一种新药时当班护士发现使用新药的医嘱,必须向药房取回新药的说明书并仔细阅读。当班护士根据药物说明书核对医嘱是否准确,如发现医嘱与药物说明书中使用方法及剂量等有出入时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正确用药。做好每班交接班,必要时病区组织1次该新药的业务学习,使每个护士都会正确使用新药。

二、正确用药,确保用药安全

1.按医嘱用药,且有判断思维用药是一项非独立的护理操作,是护理中一项重要工作。护士执行医嘱时过程中是按医嘱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医嘱,但同时要求护士在执行医嘱要有判断思维,对于不正确用药的医嘱应提出质疑,和医生核实正确后方可执行。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有学者报道,因查对所致差错占55.55%[3]。进行各种操作时要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爱婴病区内设有用药流程指引,具体做法:经双人核对医嘱后,由1名护士摆药,另1名护士查对,查对内容有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有效期、批号和药物的质量;加药时再次进行双人核对。执行时1名护士到病床前挂药,另1名护士执行注射,两者都核对病人床头卡上的床号、姓名、病人的手腕带上的姓名、药物名、浓度、剂量、用法。给药完后注意观察用药后用药的效果和副反应。

3.用药时做好健康宣教在用药过程中做好用药健康宣教护士应向产妇和家属说明药物的名称、作用、主要的不良反应,交代相关的注意事项。如产后注射缩宫素会引起腹部子宫收缩性疼痛,注射前告知产妇用药的目的、可能引起腹部子宫收缩性疼痛及疼痛持续时间。通过健康宣教,消除或减少产妇因用药引起的心理负担,便于产妇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以及便于观察用药后用药的效果和副反应,保证用药的安全。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