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23:28:16

病名范文篇1

关键词:中医病名;诊断;标准;病证结合

病名是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重要概念,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辨病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内容[1]。任何疾病都有原因可查、病机可究、规律可循、证候可辨、治法可用、预后可测,临床治疗的目标主要也是针对病。但目前中医病名几乎处于被取消的状态,临床诊断、论文著作、科研课题等,大部分都使用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被弃而不用,或仅称属中医“范畴”。因此,必须制定中医标准病名,作为国家标准加以颁布实施,以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维持中医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1病证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

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最早即是确定病种,并赋予病名。《黄帝内经》所记述的病名逾200种,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无论是《伤寒论》论外感病,还是《金匮要略》论内伤杂病,都是以病为纲,病脉证治并重。此后历代医著如《诸病源候论》、《景岳全书》、《医宗金鉴》、《证治准绳》等,以及近代临床各科的中医教材,基本上都是以病(症)为纲,进行辨证论治。因此,继承中医学的病名及诊断十分必要。

病证结合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基本方法,诊断疾病可以有效地把握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而辨析证候又能准确地把握疾病某一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主要矛盾。对病和证的分层认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二者的关系犹如经纬纵横交错,使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在病位的表里上下与脏腑经络,病性的阴阳寒热虚实,以及病势的进退深浅3方面达到3维统一。中医病名融于中医理论体系,能正确引导临床辨证与施治。与证名诊断一样,病名诊断是中医临床诊疗不可或缺的内容,取消中医病名不仅仅是病名被取消了,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病证结合诊断特色也没有了,更谈不上中医的优势、生命力和发展。

2中医临床必须使用中医病名

就临床诊疗的目标来说,中医与西医所针对的都是疾病,在这一点上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但由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不同,所导出的病名体系必然不同。中、西医的病名,一般都是由病因、病性(病理)、病位和病状相互组合而构成。在病因病性方面,中、西医的概念基本不同,中医的风寒湿热、痰饮瘀血、阴阳虚实、劳瘅痹厥、胀脱痿痛、癌瘤瘕、痈疽翳障等,西医称之为细菌、炎症、变态反应、免疫紊乱、功能亢进、减退、衰竭等等,而气、血、水、脓、毒、火(炎)等概念,中、西医则都将其视作基本的病理改变。在病位方面,虽然中、西医的解剖名称基本相同,但中医学的认识相对笼统而西医学的概念以精细为特征,由于中、西医对各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上有所不同,因而对疾病的命名诊断,西医有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功能诊断、临床综合征诊断等不同形式,并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而作出完整诊断,因而其病名限定清楚,但较冗长而复杂。与之不同,中医学病名极为精当简炼,每个病名实际用词一般只有2~4个字,不一定将每个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本质属性概括无遗,而可通过辨证诊断使之得到补充。正是由于病名诊断与辨证诊断之间的这种互补性,使中医学的病证诊断完整地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并具有中医之特色。可见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既有关联而又不等同,中、西医病名的对应关系是模糊的,即“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中医临床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使用准确而规范的中医病名。中、西医病名只能并存和相互对照,而不能并用,更不能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某些中医病名目前尚不为广大群众所熟悉,主要是由于受西医病名的冲击,加之近代中医一味地强调辨证而不重视病名诊断所致,而不是中医病名脱离了实际,导致广大群众不能接受。只有规范中医病名,坚持并强化中医病名诊断,方可使中医病名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才有益于中医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中医学的优势。

3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

中医的许多病名,如破伤风、托盘疔、胬肉攀睛、鹅口疮、舌菌、痄腮、阴吹等,精炼简捷,见名知义,易于掌握。中医有不少好的病名,如历节风、破伤风、感冒、红丝疔、缠腰火丹、蛇头疔、乳岩、天行赤眼、蟹睛、骨槽风、鼻渊等,其命名科学确切,名实相符,正如宋·张杲《医说·疾症》所谓“古之论疾,多取象比类,使人易晓”。因此,这些中医病名一直沿用至今,为人共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些病名如痢疾、霍乱、伤寒、破伤风、风湿热、感冒、麻疹、癫痫、子痫、白喉、痔、痈、痛风、风疹、云翳、脚气病、牛皮癣、梅毒等,在西医传入中国时,便为西医所引用。

中医强调辨证,并多以症为病。但辨证毕竟只是反映疾病某一阶段的情况,症则只是疾病本质的外在表现,而通过诊断所确定的病名,代表着对疾病最本质的认识。病名诊断在中医医疗实践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把握疾病的全局和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利于临床施治,这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指出:“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说明不同疾病可以有自己的专方、专药、专法治疗,如肺痨若不治痨杀虫,则辨证治疗效果欠佳。虽然异病同证时应当同治,但治疗也应根据病而有所区别,如胃疡、久泄均可见脾虚证候,在补脾益气同时,胃疡者常结合理气止痛,久泄者则常兼利湿止泻。同时病名诊断亦可指导辨证,因为每个病演变过程的一般规律往往可体现为不同的“证”,各证出现的频度也不一致,如风眩最常见的证型为肝阳上亢,而阴阳两虚则较少见,有时病人可能仅有血压增高,而其他症状不明显,以致无症而出现无证可辨,此时则可根据风眩而首先考虑为肝阳上亢,采用平肝潜阳的治法。

4取消中医病名必将导致中医学的灭亡

有学者提出,中医病名改革应大部分采用西医病名,或中、西医病名并用,这样方有利于中医现代化,并能成为中医走向世界的桥梁[2]。也有人认为“取消中医病名中医灭亡不了”。这些观点显然都是不对的。中医临床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医学需要与国际接轨,但绝不能用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因为中、西医学是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基本概念不同于西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理论,把西医的病名搬过来,套在中医学的头上,则名实不相符,无异于穿西装戴瓜皮礼帽,这无疑会给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思维方面的负面效应。

中、西医这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认识疾病的角度不同,那种“西病中证”式的诊断无异于“人头马、美人鱼”之类,似是优势互补、强强相合,但实际上只会使中医学走向灭亡。因为用西医学理论来衡量中医学,不仅只是病名不科学,中医学的阴阳五行、风、寒、暑、湿、燥、火、喜、怒、忧、思之类病因,肝之开窍于目,脾主运化与统血,经络的解剖结构,以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中药理论等等,统统都无科学可言,都应在废弃之列。坚持中医病名是保持和发扬中医学体系的要害所在,是中医学生死攸关的大事。设若中医学取消了病名,则说明中医学对“病”没有认识,中医只知辨证施治,不会诊病治病,那么中医学还有何“术”可言呢?取消病名,就会使中医学术一溃百溃,一发不可收拾。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部分,由于西学东渐,中国人已逐渐远离自己的民族文化主体,出现了文化自卑,不少人对中医的知识财富不相信,甚至抵触,这并不足为奇。癀瘕、卑傈、旭痹、瘅等字都不认识,这是由于近现代文化举措对中医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落叶知秋,病名的取消就是中医学术消亡的前兆,面对日渐远离传统文化的中医,如何恢复昔日中医与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如何使中医能够按照其自身发展规律良性发展,这或许是今天有志于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人们所应当迫切思考和解决的问题”[3,4]。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否认中医理论体系,妄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必然失败。1933年下发的《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统一病名建议书》、《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凡例》及《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录》,之所以遭到反对而没有实施,其主要原因就是武断的认为中医病名不科学,要统一则必以西医病名为标准,这是其夭折的致命之处。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中医界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可以断言,取消中医病名只会是重蹈复辄的命运。恽铁憔在《论医集·对于统一病名建议之商榷》说:“今若以西名为主名,不废中医学说,则名实不相符。若废中医学说,则中医即破产,不为此,则为彼,更无回旋余地。例如《伤寒》一书,包括支气管炎、肋膜炎、胸水乃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日射病、虎列拉等等,假如使用此诸名色,初步,《伤寒论》本文,将渐次无人研读;进一步,必《伤寒》方无人能用;及后一步,必讲究注射灭菌。如此,则中医消灭、中药消灭。是故用中医病名为统一病名,在此必争,是非得已,不止名从主人而已。”先贤之见在当代中医界已被印证,这不正是废弃中医病名之恶果吗?

我们应从病证结合的角度,站在发展中医理论与保持中医特色的高度,坚持中医病名诊断,并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摒弃“重证轻病”、“西病中证”等错误观点,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深入开展对“病”的研究,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5规范中医病名体系

任何学科都是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病名学术也不例外。中医病名规范化的研究,首要而根本的原则,必然也只能是继承性原则,要从蕴藏前人丰富经验和理论的历代医籍中整理、挖掘中医病名,切合临床实际者用之,不符合临床实际者改造之。在此基础上本着特色性、实用性、创新性、准确性等原则,全面系统地开展病名体系研究,形成完整而规范的中医病名学术体系。近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5]疾病部分即是本着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宗旨,采用继承、挖掘、引申、创新、引进等方法对病名进行分化定义,从而使中医病名学术在相对完整的意义上形成体系。

现代医学制定有国际疾病分类(1CD)等国际标准和国内的《疾病分类与代码》。但中医学是具有独特理论和丰富经验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与西医学有很大的不同,因而不可能用ICD等外来名词规范中医疾病名称。现在临床上中医的病名被弃用,没有中医的病名体系,这将使中医学术处于灭亡的境地,因而必须加紧中医病名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中医学者开展中医标准病名的研究,建立中医标准病名体系,一方面充分吸取、反映以往研究的合理内容,另一方面弥补前段标准化研究的不足。中医标准病名研究应按照中医理论体系,严格区分病、证、症概念,在继承原有病名的基础上,参考西医病名,按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分化、扩展中医的病名。该研究可为中医学术提供全面标准的“原件”,不断完善中医疾病体系,并能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起到指导作用,也有利于保护中医学的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朱文锋,贺泽龙.论坚持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2):50-52.

[2]苏玉仑.中医病名应改革[J].中国中医药报,2000,5:31.

[3]刘理想,张其成.近现代文化举措对中医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报,2006,10(13):8.

病名范文篇2

关键词:中医病名;原则;方法

中医根源于中国文化,学习中医实际上就是学习中国的文化。以中国文化为载体的中医药学的发展必然要依赖翻译走向世界。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翻译工作中,大部分的中医病名都是在比照西医的病名,用西医的概念来解释中医。笔者认为,这一点不利于中医发展自己的特色。因此,笔者认为翻译中医病名应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

一、翻译原则

1.1“信”——忠实

医学英语的翻译不同于日常英语或文学英语。它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和讨论科学事实,因而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对其准确性也要求较高。在中医病名的翻译工作中,忠实应是首要原则。所谓忠实性原则是指译文必须正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包括思想、感情、风格等。中医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一个医学体系。它有许多独特的概念,在用英语解释时必须保留中医原有的概念,忠实于中医特有的理论。如“白癜风”这个病,它的西医名称为vitiligo。如果照此翻译,那么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医生给出祛风的治疗原则。但如果翻译成whitepatchwind,就轻而易举地了解其中的原因,进而了解相应的中医处方。

1.2“达”——准确

准确性原则也是我们在翻译中医病名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所谓准确性,就是翻译出来的作品要准确表达中医的概念、理论和特定的专业术语。在中医中,一种病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照搬西医的术语显而是不能准确表达中医的概念的。如心悸,它的英文名为heartpalpitation。Palpitation,而在中医理论中,心悸进一步被划分为惊悸、怔忡。惊悸多与受惊有关,病情较轻;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病情较重。惊悸日久可转为怔忡。因而,仅用heartpalpitation是无法准确表达中医这个概念的。所以在翻译时,对这两种病要区别对待。惊悸可翻译成frightpalpitation,怔忡可翻译成fearfulthrobbing。在翻译中医病名时,要准确地表达中医概念,才能尽量保持中医特色。

1.3“照”——比照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医学的发展是没有国界的。对于同一种病,中医和西医的认知角度不同,治疗方式有所差别,但殊途同归。在翻译中医病名时,我们要比照西医的表达,做到最大限度保留中医特色,又不至于让西方人难以理解。

上述的三项原则是总的原则,但在具体的翻译工作中,还要依据当时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表达,因而译者在理解和翻译时要慎加注意,切不可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二、翻译方法

2.1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把原文直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便于译者翻译,缺点在于读者可能难以正确理解,但由于中医有其特有的概念体系,一味地采用西医的名称,难以确切表达中医的知识信息。因此,笔者认为,在直译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注解,加上西医名称,可以更好的促进两种医学体系的沟通。

如哮喘。中医中哮病发作时哮鸣有声,呼吸急促,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而喘则指气息,表现为呼吸急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一般来说,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可分为热哮、寒哮,喘分为实喘、虚喘。

元代的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为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后来的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称之为哮喘,为与哮证区分而命名为哮病。因此,哮喘可译作wheezingandpanting。

Wheeze:breathenoisily,espwithawhistlingsoundinthechest(espwhensufferingfromasthma,bronchitis,etc)指呼吸时有声响(尤指胸部发出的哨声,如因患哮喘、支气管炎等)pant:breathewithshortquickbreaths指喘息。(《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这样就可以把哮和喘区分开来,从而了解中医的治疗原则。

2.2意译法

所谓意译法是指根据一个词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普通用语中的意义,延伸为医学中的意义。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便于读者正确理解术语的确切含义。中医根源于中国文化,而中华民族擅长辩证思维,很多病名形象的表达了这种思想。因而,译者在翻译时可根据病名所表达的意思,采用相对应的英文表达方式。

如痿病。痿病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症。所谓痿病,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萎软无力,弛缓不收者均属痿病范畴。因此,它的英文名应为wilting。

这个词非常形象生动,也符合中医本意。公务员之家:

1.3音译法

所谓音译法是指根据发音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外来的音译词,如阿司匹林、卡路里、马达等。我们总是先熟悉其声音,经过反复接触,并从上下文中理解并掌握其意义。在翻译中医病名时,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拼音来表示某种病症。

如痹病。痹病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内经》对痹病的病因、发病、症候分类及演变都有记载。中医的痹病有很多种类,不能仅简单翻译为athralgia。athralgia指的仅是关节疼痛,不能涵盖中医所有的概念。而且在英语中没有一个词可以把如此宽泛的内容包含进去。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只需采用拼音Bisyndrome即可。

2.4象译法

所谓象译法是指借助于具体形象来表达原义。汉语是一种象形文字,它的每一部分都是一幅图画,因而中医疾病的命名也是中华文字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翻译时,译者可借助汉字的形象,翻译成与其形象相对应的字母。这种翻译方式通俗易懂,而且给人的印象深刻,但又有其局限性,不可滥用。

三、总结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实践,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而中医又是中华五千年医药文化的结晶,而且面临着走向世界的机遇和挑战,因而译者的责任尤大。在中医的翻译中,译者要遵循翻译原则,采用适当方法,保持中医特色,把中医文化及中华文化准确的传给西方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NigelWisemanFengYe.实用英文中医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病名范文篇3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中医病名;中医病因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进展迅速,疗效较差,生存期短,流行面广,是世界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10种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人约为14万,年死亡率为20.4/10万,约占全世界肝癌发病数及死亡数的50%[1]。近20年来,病死率又有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第2位恶性肿瘤致死原因[2,3]。目前,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此法多适合于亚临床肝癌和小肝癌,其治愈率亦仅为15%~30%,5年复发率达40%~80%。而且,由于肝癌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发现时多数已是中晚期,故相当一部分患者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4]。姑息性介入手术或化疗等法又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许多病人难以耐受。因此,中医药及其他新技术、新药物有机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已得到肿瘤治疗界广泛认可。中医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肝癌发生、减少复发转移、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随着社会进步、社会环境的变化,肝癌发病率逐步提高,肝癌的中医药研究亦若雨后春笋。然而,对肝癌病因、发病、病机、病理因素、治则治法,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未形成系统和规范的认识。因此,如何更加深刻地认识肝癌,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如何使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潜在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防治肝癌整体水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重大课题。导师周仲瑛教授业医近六十载,学验俱丰,以治疗疑难杂病见长,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颇有心得。导师在几十年的临床工作中,遵循“实践出真知”的准则,勤于实践,不断探索。在临证时,强调“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的重要性,重视肝癌致病“癌毒”的多样性、复杂性、多变性,不断探寻肝癌的病因、病理及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在导师数十年研究本病的基础上,总结继承导师的学术思想,分析归纳肝癌病名及病因,为临床治疗的合理性有效性奠定基础,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临床疗效。

1肝之生理病理

肝居中焦,具有主疏泄、主藏血之功。其为刚脏,体阴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郁则气滞或化火、生风、动阳,故而肝病病理因素复杂、兼夹;肝之性易动而难静,因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肝病多延及他脏,诸如肝病及脾,肝病及肾等。临床可多见湿热毒瘀蕴结肝胆脾胃、肝肾阴亏、肝血不足之证。

2癌毒特性概述

根据对肝癌临床症状和特点的观察[5,6],我们认为癌毒是导致肝癌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根本病因。癌毒既不同于单纯的六淫邪气,亦不同于一般的内生五邪,且不完全等同于脏腑功能失常所致的病理产物气滞、血瘀、痰凝、湿聚、邪毒,它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长期刺激,综合作用,相互胶结而产生的一类特殊毒邪。因此,癌毒既具有其基本组成的病理因素之致病特点,又具有独特的致病特征。由于形成癌毒的病理因素多样、错综、复杂,癌毒形成过程潜伏隐匿,因此癌毒具有复杂性、隐匿性。癌毒未成或未发病,混然难察;而癌毒一旦发病,则致病暴戾,易于扩散,预后极差。因此,肝癌初期临床症状不著,难以察觉;一经发现则多数已病达中晚期。癌毒既成,可沿经脉、络脉流注,随气血而至全身,在适宜的环境下新发肿瘤,形成原发病灶再发或转移至相邻部位,侵袭扩散形成转移病灶。

因此癌毒具有复发性、扩散性。肝癌症情复杂,病情危重,治疗棘手;一旦发病,即便大力医治,仍难控制复发,转移;其预后不良,死亡率高,生存率低。故癌毒具有猛烈性、凶险性。癌毒内生源于各种致病因素,阻于肝胆局部。而癌毒形成之后,又可进一步阻滞气血津液的运行,加重气滞、血瘀、痰凝、湿浊、湿热、邪毒等病理因素及证候,形成恶性循环,进而癌毒更甚。因此,癌毒不仅具有循环往复性,而且逾演逾烈。癌毒袭人,易耗正气。在肝癌的病程中,自始至终表现一系列正气被癌毒耗伤的表现,如气血亏虚、气阴两虚,肝肾亏虚等证,症见神疲、倦怠、乏力、懒言、自汗盗汗、头晕耳鸣、脉细弱等。而且通常在没有干预治疗的情况下,虚弱症情加重,体质每况愈下。因此,癌毒具有耗损性。综上所述,癌毒除具有各组成病理因素的特点以外,尚具有复杂性、隐匿性、猛烈性、凶险性、循环往复性、耗损性等特性。

3肝癌病名溯源

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ncer,简称肝癌),为西医学病名概念,是指原发于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据其发病时常见的临床表现,诸如上腹症块、胁痛、黄疸、腹水等,可与中医病名的“肝积”“症积”“肥气”“黄疸”“癖黄”“臌胀”“癌”等互参。中医文献对此有较多记载,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微缓为水瘕痹”。《济生方·总论》描述“肥气之状,在左胁下,覆大如杯,肥大而似有头足,是为肝积”等。

4肝癌病因探讨

《内经》曾言“喜怒不适……寒温不时,邪气胜之,积聚已留”,肝癌的发生,并非单因所致、朝夕使然,而是与饮食内伤、情志失调、外邪侵袭、肝病迁延、先天禀赋不足和脏腑虚弱等内外因素密切相关。正是由于各种内外病因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引起多种病理因素,诸如气滞、血瘀、痰凝、湿浊、湿热、火郁热毒等各种邪毒胶结难解,内生“癌毒”,暗结“恶肉”,变生“症积”,邪气炽盛,多脏受累,正气大伤。

4.1饮食不节《素问·平人气象大论》曰:“人以水谷为本。”饮食规律、饥饱适宜、卫生清洁、营养均衡,脾胃健运,气血生化充足,是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反之,嗜食肥腻、酗酒无度、饮食不节、霉腐不净,都可使脾胃受损。脾失健运,不能化生、输布水谷精微,从而酿生湿浊、内生痰浊,困阻中焦;或湿浊日久郁而化热、食滞酿生湿热,故有湿热蕴毒结于胁部,熏蒸肝胆。湿浊、痰浊、湿热困遏肝脾,阻气碍血,气滞血瘀。各种因素胶结难解,癌毒内生,变生症积,结于胁肋,发于肝胆,本病乃生。正如《济生续方》中在论述积聚病因时所言:“凡人脾胃虚弱,或饮食过度或生冷过度,不能克化,致成积聚结块。现代研究已证明,摄入高含量黄曲霉素、亚硝胺类物质饮食物的人群,其肝癌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7],说明饮食物中的确含有致癌物质,不洁饮食与不当的饮食习惯可诱发肝癌的发生。

4.2情志所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思伤脾……”。情志不遂,七情太过或不及均可引起体内气血运行失常及脏腑功能失调,易于致病。就肝癌而言,抑郁恼怒伤肝,忧思气结伤脾,长期情志失调,一方面导致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气血运行涩滞,津聚痰阻水停,致使气滞、血瘀、痰凝、湿浊内生;另一方面导致肝脾不调,脾虚不健,水谷精微失于输布,酿生湿浊,湿蕴化热,热蕴成毒。上述多种病理因素胶结难解,内生“癌毒”,蕴结“恶肉”,发为本病。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曾言“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则积皆成矣。”有研究显示,社会心理因素在肝癌的发病中不可忽视。如对普通人群组与肝癌组患者进行的艾森克个性问卷表明,肝癌组的N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于焦急、紧张易怒,且抑郁多愁善感,情绪过分,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强烈[8]。从而说明不良情绪与肝癌发生之间的密切关系。

4.3外邪侵袭《灵枢·百病始生篇》曰:“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入则抵深……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不去,息而成积。”指外感六淫之邪入侵,由表入里,停留于经络之中,使气血凝滞,痰凝毒聚,经络及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疾病产生。就肝癌而言,若外感湿浊、湿热疫毒之邪侵袭人体,郁遏不达;正气本虚不能逐邪外出,湿浊、湿热蕴于脾胃,熏蒸肝胆,致脾运不健,肝失疏泄,胁痛、黄疸乃成。或因湿毒迁延留滞,气血津液运行受阻,而有湿浊、湿热、湿毒、气滞、痰浊、血瘀互相胶结,化为“癌毒”,侵袭肝胆,日久积渐,遂成本病。

4.4肝病久延肝病错综,累及多脏,传变迅速,易于变生他疾。如胁痛、黄疸日久,正气渐伤,而湿热、邪毒内蕴,迁延难消。肝之疏泄失职,气血失和,津停水聚,瘀血、痰浊内生,或与迁延之湿热、邪毒相合,致生癌毒,症积乃成。肝体阴用阳,肝病日久,肝旺脾虚,或木郁犯脾;乙癸同源,子病及母;故临床又极易出现肝脾不调、肝肾阴亏之证。邪实难除,留恋不已;正虚渐显,元气大伤。因此,肝癌患者常常出现邪盛正虚的证候特征。我国肝癌患者中约80%左右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约30%~40%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背景,HBV与HCV感染对肝癌的发生有相加作用[9,10]。许多肝炎患者已合并有肝硬化,继而发生肝癌。总结肝癌发病相关病史,常有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之说。

4.5素体禀赋《医宗必读·积聚》中说:“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体质状况的好坏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素体禀赋不足、年老体弱,或他病迁延、劳倦过度等原因均可导致气血不足,五脏虚弱,阴阳失调。张元素曾言:“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受之于父母的先天易感体质、机体不健或脏腑虚弱,特别是脾失健运、后天不足、气血两虚是肝癌发病的基础;而情志不遂、饮食内伤、外邪侵袭等病因,致使内外合邪、酿生癌毒、留滞体内、恶肉凝结于肝胆,是肝癌发病的条件。有学者对家族性肝癌作调查研究,发现由遗传因素所致者在肝癌发生中约占50%左右[11]。充分说明先天禀赋不足、基因遗传对肝癌发生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汤钊猷,余业勤.原发性肝癌,第2版[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1.

[2]ParkinDM,PisaniP,FerlayJ.Estimatesofworldidenceofeighteenmajorcancerin1985[J].IntJCancer,1954,4:59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5中国卫生统计提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3.

[4]凌昌全.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及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22(7):603.

[5]叶丽红,章永红,吴勉华,等.中医药治疗26例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药实用杂志,2003,10:49.

[6]叶丽红,章永红,吴勉华,等.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征研究(附52例报告)[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1(6):531.

[7]张丽生,刘宗河,黄珍杨,等.黄曲霉毒素B1与扶绥肝癌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广西医学院学报,1990,7(3):18.

[8]姜乾善,刘小青,吴振富,等.癌症病人发病史中社会心理因素的临床对照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1987,1(1):38.

[9]黄志碧,邬质彬,徐国诚.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多种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1):79.

病名范文篇4

【关键词】头痛大头风

前言

头痛又称为头疼,疼,义同痛,是指整个头部以及头的前、后、偏侧部的疼痛总称,其性质可呈跳痛、灼痛、胀痛、重痛、针刺痛等,甚则伴恶心呕吐,难以忍受。头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在历代的医学文献中,关于头痛病名有着多种不同的称谓。为了准确把握疾病的内涵,必须对其病名加以考证。

1头痛病名的演化

1.1早期与头痛相关的病名

1.1.1甲骨文中的相关病名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记载有疾首、疾目、疾耳、疾口、疾舌、疾齿、疾言(喉)、疾自(鼻)等头面部疾病。其中的“疾首”即与头痛相关。

1.1.2古代书籍中的相关病名《周礼•天官冢宰下》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嗽、上气疾。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1]其中的“?首疾”,即是与头痛相关的病名。《诗经•卫风》中有“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有:“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2]以上古籍中所提到的“疾首”“首疾”等名称,均与头痛有关。

1.2头痛病名的出现头痛一名,最早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阴阳十一脉灸经》:“钜阳臵(脉):……目内廉。是动则病:潼(肿),头痛,……。其所产病:头痛,耳聋,项痛……少阳臵(脉):……其所产病:头颈痛……”[3],指出了太阳、少阳经头痛的症状。《素问•奇病论篇》:“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4]提出了厥逆病证中所出现的头痛这一症状。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明确指出:“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5]头痛、头风为同一病,明代以后大多不列头风一门。因为头痛一名较为准确地概括了本病的病位及临床特点,故将头痛定为本病病名。

2头痛病名的相关称谓

2.1描述头痛部位的称谓

2.1.1偏头痛也称为头偏痛,指头痛部位偏于头的一侧,又名偏头风、边头风,为周期性发作的血管-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由于寒邪凝滞头部经脉,致使血行不畅,不通则痛。《太平圣惠方》卷40:“夫头偏痛者,由人气血俱虚,客风入于诸阳之经,偏伤于脑中故也。”晋•王叔和《脉经》卷2:“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虚者,手太阳经也。病苦颅际偏头痛,耳颊痛。”指出了偏头痛的发生与手太阳经脉相关。明•朱?《普济方》卷44:“夫偏头痛之状,由风邪客于阳经,其经偏虚者,邪气凑于一边,痛连额角,故谓之偏头痛也。夫偏头痛者,由人气血俱虚,客风入于诸阳之经,偏伤于脑中故也。又有因新沐之后,露卧当风,或读书用心,目劳细视,经络虚损,风邪入于肝,而引目系急,故令头偏痛也。”指出了风邪入侵、劳累过度等,均是造成偏头痛发生的原因。论文网

2.1.2头项强痛指头项部牵强不舒作痛,多因邪在肌肤或遏阻经络,“不通则痛”而导致头痛的出现,可见于某些神经系统感染性疾患及颈椎病等[6]。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1.3头项痛指头痛连及颈项,多于病邪入侵太阳经脉之后而发。《素问•疟论篇》“疟之始发也,……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素问•热论篇》曰:“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伤寒论•伤寒例》曰:“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7]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缪刺》云:“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痛,……”

2.1.4头囟项痛多见于太阳经脉病变,其经络循行部位所出现的疼痛。《灵枢•经脉》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

2.1.5头项肩痛指头痛牵涉到颈肩部位,多由于病邪侵犯足太阳膀胱经而致。《素问•缪刺论》有:“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

2.1.6头顶痛重指头痛伴有重坠感,或如有布带困裹的感觉,多由湿邪停滞而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食饮不化……头顶痛重。”

2.1.7头背痛指头痛连及背部。《灵枢•经脉》曰:“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8]

2.1.8头项几几指头痛伴项背强硬,俯仰不舒,不能自如的症状。《针灸甲乙经•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有:“厥,侠脊而痛,主头项几几,目然,腰脊强,取足太阳月国中血络。嗌干口热如胶,取足少阳。”

2.1.9头皮痛多是由于风火邪气上犯所致的头皮局部肿痛。明•方隅《医林绳墨•头痛》云:“头皮痛者,枕不能安,手不能按,亦由浮游之火上行,当以轻扬散火可也。如芩、连、山栀、天花粉、玄参、连翘之属。”可配用外治法。清•邹存检《外治寿世方》卷2:“头皮肿痛,好鸡蛋黄白调匀,涂肿处即愈。”

2.2描述头痛性质的称谓

2.2.1冲头痛形容头痛发生之时,疼痛感向上传导之势。《素问•至真要大论》有:“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描述了膀胱经头痛的症状。

2.2.2厥头痛“厥”的含义是指气逆,指经气逆乱所致的头痛。《难经•六十难》有:“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名厥头痛。”

2.2.3真头痛指痛势紧急的头痛危证。《灵枢•厥病》曰:“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难经•六十难》有:“手三阳之脉受风寒,……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

2.2.4头痛如破指较为严重的头痛。《素问•疟论篇》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头痛如破,渴欲冷饮。”《针灸甲乙经•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云:“头痛如破,身热如火,汗不出,瘛寒热,汗不出,恶寒,里急,腰腹相引痛,命门主之。”[9]

2.2.5溺时头痛是指在小便时所发生的头痛,多见于某些疾病过程中。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曰:“百合病者,……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

2.2.6头痛如锥刺之形容程度剧烈,难以忍受的头痛症状。《针灸甲乙经•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有:“手足清,烦热汗不出,手肢转筋,头痛如锥刺之,循循然不可以动,……窍阴皆主之。”

2.2.7微头痛形容病势较缓,性质轻微的头痛。《脉经•平三关病侯并治宜》云:“寸口脉弦,心下??,微头痛,心下有水气,宜服甘遂丸,针期门,泻之。”[10]

2.2.8头卓然而痛形容头痛突然而至的特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太阳病二日,……大便革更,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2.2.9头目碎痛形容头痛的严重程度。《中藏经•虚实大要论》有:“胸膈痞满,头目碎痛,食饮不下,脑项昏重。咽喉不利,涕唾稠粘;诊其脉,左右寸口沉结实大者,上实也。”[11]

2.3描述头痛病因的称谓

2.3.1头风指经久难愈的头痛,多因患者素有痰火,风寒客之则热郁而闷痛。《医林绳墨•头痛》云:“浅而近者,名曰头痛;深而远者,名曰头风。头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也,头风作止不常,愈后触感复发也”,指出了头风与头痛的区别所在。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曰:“头风之症,素有痰饮,或栉沐取凉,或久卧当风,以致贼风入脑入项”,指出了头风发生的原因与风邪入侵有关。头风含义有二:①有痰饮夙疾,又新感风邪。明•李蓇《医学入门》曰:“头风之证,素有痰饮,或栉沐取凉,或久卧当风,以致贼风入脑入项,……”清•吴谦《医宗金鉴》曰:“谓之头风,必眩晕。”②指慢性、易复发的头痛。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曰:“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

2.3.2首风《素问•风论》曰:“风者善行而数变,……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宋•赵佶《圣济总录•首风》曰:“新沐之人,皮腠既疏,肤发濡渍,不慎于风,风邪得以乘之,故客于首而为病,其证头面多汗,恶风头痛。”《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云:“首风,风伤于卫病也,盖沐则腠理皆开……邪遂袭而入,则卫受之,故成首风。其症头面多汗,必恶风。”

2.3.3脑风指风寒侵袭脑户而导致的头痛。《素问•风论》云:“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

2.3.4脑痛指外邪入脑而致的头脑剧痛。《灵枢•厥病》曰:“真头痛,脑痛,节寒,水凌土败,阴邪上填于阳位也。”《灵枢•热病》曰:“热病面青脑痛,手足躁,……此筋病也,故取之筋间。”《中藏经•卷中》曰:“病脑痛,其脉缓而大者死。”元•朱丹溪《脉因症治》云:“脑痛乃风热乘虚而入于脑,以辛凉之药散之行之。”

2.3.5大头风又名大头痛、大头瘟、大头天行,表现为头面大肿,轻者称为“发颐”,头面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丹毒、蜂窝组织炎等都可以引起头面大肿,头痛。《东垣十书》曰:“夫大头痛者,虽为在身之上,热邪伏于内,又感天地四时非节瘟疫之气所著,所以成此疾。”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曰:“大头痛:头肿大如斗是也。是天行时疫病。”《普济方•头门》曰:“夫大头风者。是阳明邪热太甚。”《杂病源流犀烛》曰:“大头风者,头大如斗,俗名大头瘟,天行时疫病也。感天地不正之气,甚而溃裂出脓,由邪客上焦之故。”

2.3.6摇头风又名风头旋,表现为头痛而摇。《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徇蒙招尤,目暝耳聋,过在足少阳厥阴。”尤即摇之意,足少阳胆与足厥阴肝,风火相煽,因而作摇。摇头风多从肝、胆、督脉三经论治,也有年高气血两虚,虚火上炎引起的。

【参考文献】

[1]吕友仁.周礼译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何宗旺.左传[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3]周一谋,萧佐桃.马王堆医书考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4]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5]王肯堂.证治准绳[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6]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7]刘渡舟.伤寒论语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8]河北医学院.灵枢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9]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病名范文篇5

1“白淫”的早期认识

《素问•痿论》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1]。”根据这段描述,一些学者称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这种说法似有不妥。其一,痿论篇主论“五脏使人痿”,分论“痿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五种证候,从“思想无穷”至“宗筋弛纵”当属筋痿(阳痿)病因,不是“白淫”的病因。其二,检阅《黄帝内经》,“白淫”仅于《素问•痿论》中出现过1次。王冰注曰:“白淫,谓白物流衍,如精之状,男子因溲而下,女子阴器中绵绵而下也[1]。”则“白淫”不专指男性疾病。其三,有的文章称中医将慢性前列腺炎归属于“白浊”“精浊”“劳淋”等范畴[2],未将“白淫”囊括在内,却以《素问•痿论》“白淫”一句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源头,这在概念上是含混的,在逻辑上也是说不通的。此外,《针灸甲乙经》在“热在五脏发痿第四”和“妇人杂病第十”两次提到“白淫”,前篇与《素问•痿论》内容一致,后篇则云:“女子疝,小腹肿,赤白淫,时多时少,蠡沟主之[3]。”女子疝下赤白淫的说法也见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妇人病》。明代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谈到,白浊、白淫有别,在于发病的新与久:“初出茎中痛而浓浊如膏,谓之白浊。久之不已,精微弱而薄,痛亦渐减,至后闻淫声、见女色,而精下流,清稀而不痛,则谓之白淫也[4]。”《女科精要•带下门诸论》则谓:“白淫者,白物淫衍,如精状,男子因溲而下,女子阴中绵绵下也……男子遗精白浊,女子赤下白淫,皆因喜怒忧思,产育房劳伤其荣卫[5]”。古人对“白淫”的认识尚且不统一,以《素问•痿论》中“发为筋痿,及为白淫”一句作为慢性前列腺炎最早记载的观点有待商榷。

2“精浊”病名的出现时间

精浊,为尿道口常有白色黏液溢出而尿色不见浑浊的一类病证,与西医学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相似。现代中医学者探讨慢性前列腺炎,常以“精浊”相关的古代文献作为理论基础。《论精室瘀阻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机》言:“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精浊的范畴。”这种对应太过笼统,不再赘言,又言本病首见于《证治汇补•下窍门•便浊•附精浊》[6]。《证治汇补》一书撰于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作者李用粹汇合古人之精义,而补古人之未备,故名“汇补”。书中明确区分了“精浊”与“便浊”,认为心肾二经之火是“败精”诱因,并按败精颜色分“精浊”为“白浊”与“赤浊”,如其言:“精浊者,因败精流于溺窍,滞而难出,故茎中如刀割、火灼而溺自清,惟窍端时有秽物,如疮脓、目眵,淋漓不断,与便溺绝不相混,此心肾二经火起精溢,故败精流出而为白浊。虚滑者,血不及变,而为赤浊[7]”。本段医论诚然精当,但“精浊”病名并非首见于《证治汇补》。明代王绍隆所著《医灯续焰》(公元1652年)中已有“精浊脉证”一节,详细论述了“精浊”概念、病因、脉象、“精浊”与“便浊”的鉴别诊断以及“精浊”治法,如其言:“精浊,肾之液也。所以精浊者,心为之也,一动其心,而天君摇摇,则精浊走失矣……遗精白浊,微涩而弱。火盛阴虚,芤濡洪数……精浊与便浊不同,便浊是便溺浑浊,即前之膏淋也,乃是胃中湿热,渗入膀胱,与肾经绝无相干。精浊则牵丝黏腻。虽不便溺,亦是有之。此是肾水不足,淫火易动,精离其位,故令渐渍而出耳。治此者,宜滋肾清心,健脾固脱[8]。”《景岳全书•杂证谟•淋浊》对“精浊”病因与治法亦有论述,如其言:“浊在精分者,必因相火妄动,或逆精而然……命门虚寒,阳气不固,则精浊时见,而久不能愈者,但当培补命门[9]。”而《景岳全书》比《医灯续焰》的年代要更早一点(公元1640年以前)。“精浊”首见于《证治汇补》的论断从何而出?因作者未列参考文献而不得而知。笔者考查发现,《中医内科学》有“精浊名见《证治汇补》”的说法[10],和“首见”有所不同。又《中医内科疾病名称规范研究》一书中,《景岳全书》与《证治汇补》的相关论述均列于“精浊•正名”之下,将《证治汇补》作为第一条引文,《景岳全书》作为第三条,并没有按照时代顺序排列[11]。编者这样处理,或是由于“精浊”之名没有体现在《景岳全书》的章节标题中,且《证治汇补》的论述更详尽、更接近现代认识。相较于“精浊”首见于何书这一问题,另一则材料或许更值得注意。《证治准绳•赤白浊》(公元1602年)云:“溺与精所出之道不同,淋病在溺道……浊病在精道。”根据浊物有血与无血,分为赤浊与白浊,又言“今患浊者,虽便时茎中如刀割、火灼而溺自清,惟窍端时有秽物,如疮脓、目眵,淋漓不断,与便溺不相混[12]”。实际上,“精浊”为尿道口有浊物而小便自清的特点,王肯堂早就说清楚了,李用粹“疮脓、目眵”的形容并非原创。在内涵上,《证治准绳》中的“赤白浊”与后来张景岳、李用粹的“精浊”并没有本质区别,作为病名的“精浊”二字已是呼之欲出。

3商榷

笔者认为,《素问•痿论》有关“白淫”论述并不能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机源头。在早期医书中,“白淫”的含义比较复杂,认识也不统一。宋元以来,医家们对疾病的认识大为进步,逐渐构建出明确、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明清医书注重对病名概念的考订,往往在病名后面紧跟一个简短的定义,使疾病的概念更为明确[13]。《证治汇补》对“精浊”的定义即是如此,叙述方式也与现代医学比较相近。但“精浊”的出现实要早于《证治汇补》一书,《医灯续焰》与《景岳全书》已明确提出“精浊”一词,《证治准绳》也有相关的论述。在疾病命名的问题上,古代医家并不受前代认识的局限。他们并非忽视经典,而是在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接近事物本质。古今疾病名的演变过程十分复杂,这为疾病史研究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对文字、语义和年代的考证是梳理疾病史的基础性工作,看似无关宏旨,实则是很有必要的。

4结语

病名范文篇6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药;内治法

颈椎病是现代社会的多发病、常见病,原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现今、甚至中学生亦有发生。祖国医学虽无“颈椎病”的病名,但在“痹证”、“眩晕”、“头痛”、“萎证”等证中有类似论述。笔者吸收前辈和同仁的经验,在临床工作中将颈椎病分为三型,中药内服治疗对于不耐受外治的患者产生了较好的效果。现概述如下。

一、风寒痹阻型

2.1症状要点颈、肩、背等处疼痛,痛有定处,喜热恶寒,遇冷加重,颈项强硬,可触及颈部有条索状物,一侧或双侧上肢无力、麻木或肌肉萎缩,指端麻木,舌质正常或暗,苔薄白,脉沉迟或紧。

2.2治法祛风寒,通筋脉,止痹痛。

2.3方药羌活15g,独活15g,防风15g,赤芍15g,葛根20g,桂枝15g,白术15g,生姜10g,麻黄10g,川芎5g,乳香5g,没药5g,甘草10g,水煎200ml,早晚各服100ml。此证以风寒实邪为祟,故应以祛风散寒为主,兼之舒筋止痛,且祛邪不伤正。葛根升发清阳,通经活络,具有较强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独活、羌活祛风湿,止头痛,可引药直达病所;白术健脾燥湿升阳;防风胜湿通痹止痉;川芎血中气药,功擅疏通,上行头颈,通畅血脉;乳香、没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配以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诸药相合共奏祛风散寒、通脉止痛之功。

二、气滞血瘀型

2.1症状要点头颈、肩背、上肢疼痛、麻木,多为刺痛、疼痛固定拒按,手部肌肉萎缩、指端麻木,舌暗,可有瘀点、瘀斑,脉涩。

2.2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2.3方药桃仁15g,红花15g,黄芪30g,当归尾15g,赤芍15g,川芎15g,地龙15g,白术15g,三七粉5g,桂枝10g,全蝎5g,威灵仙15g,甘草10g,水煎200ml,早晚各服100ml,晚服配黄酒1两(可视酒量加减)。本型以瘀为主,“不通则痛”,故治疗以“通”为法。此型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方,活血补气通络;全蝎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能扩张血管而镇痛;白术健脾燥湿升阳,桂枝通阳,威灵仙疏通经络,三七粉活血化瘀定痛。诸药协同可使气血通、疼痛止。

三、肝肾不足型

3.1症状要点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失眠健忘,头胀痛或空痛,腰膝酸软,一侧或双侧肩、臂、手麻木,颈部广泛压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3.2治法补肝肾,强筋骨,止痹通。

3.3方药山药20g,山萸肉20g,熟地20g,丹皮15g,泽泻15g,茯苓15g,威灵仙20g,独活15g,秦艽15g,川芎10g,杜仲15g,桑寄生15g,五加皮15g,甘草10g,水煎200ml,早晚各服100ml。此型以中老年人多见,故以六味地黄汤为主方,滋补肝肾;威灵仙疏通经络;川芎为血中气药,上行头颈,功擅疏通;独活、桑寄生、五加皮、杜仲、秦艽可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并引药达病所。诸药共奏补肝肾、强筋骨、止痹通之功。公务员之家

四、体会

颈为头与躯干之枢纽,周身气血之通道,脏腑的气血均通过颈而上奉于脑,保证全身脏腑气血的协调统一。一旦外感六淫、内伤劳倦、跌仆损伤即可致病。现代显微解剖学揭示颈部构造的复杂性,加之颈部是重量较大的头颅和活动较少的胸椎之间的枢纽,组织如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创伤等即可产生相应临床症状。祖国医学虽无颈椎病病名,但有关论述及实践已较清晰地表述了对此病的认识且采用了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颈椎病中药内治,对于风寒痹阻、气滞血瘀要以祛邪为主,但祛邪而不伤正;治疗肝肾不足要以扶正为主,但扶正而不留邪。根据临床患者的实际情况,使扶正与祛邪二者有机结合,以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先发,沈利华,李健康,等.对儿童青少年颈椎病病名来源的探讨.西部医学,2009,21(2):337.

2黄健,吴松鹰.益气活血法治疗椎-基底动脉型颈椎病102例.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3):13-14.

3张清,孙树椿,佟大伟.椎动脉Ⅱ段周围神经的显微解剖观察.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3):30-32.

病名范文篇7

【论文摘要】根据脑为元神之腑的理论,本文提出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病名,明确本病的病位在脑,并在病机上提出阳亢血菀、痰瘀互结、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致脑络阻塞,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发诸症,并在辩证上分清病情之轻重,分为阳亢血菀、痰瘀阻络、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虚阳脱等六个基本证型进行施治。

缺血性脑中风属传统“中风”范畴,部分属“眩晕、头痛、风痹”等范畴。其实在《内经》里面已认识到重症中风病位在头,如“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估”,这个“上”指的就是头部,菀者,盛而上冲也。估,就是不用的意思,偏估就是半身不利或不遂。《杂病论》“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风使然。”这是典型的脑中风症状。但遗憾的是后世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内经》“血菀于上”学说,而逐渐形成了中经络、中脏腑之说,并沿用至今。由中经络的症状描述来看,则似乎与脑无关。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腑”学说,对脑的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元神”即人的真神、主神,元神主宰人的一切活动,为今天的脑中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进一步认识到脑的作用,脑为生命之中枢,脑主神明,统管思维、运动、语言、功能协调等一切活动。但近代对这些的认识却没有进一步发扬,一直沿用古代之说,中风的学术理论千百年未变,阻碍了缺血性脑中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虽然现代医学“脑梗塞”的诊断已十分明确,但中医学界时至今日才形成“缺血性脑中风”的确切诊断。

1病名新论

“中风”是传统中医病名,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学引用了现代医学的特殊检查,上世纪末行业标准将中风分成“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但还没有明确指出病位在脑。本文命名的“缺血性脑中风”则进一步吸取了古今病名的长处,突出了“脑”的作用,更进一步准确地反映了本病的部位在脑,虽然只是在传统病名前增加了一个“脑”字,但却是现代中医学在该病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时至今日中医学最为合适的病名,最终完善了该病的诊断命名。如果基层无影像学支持,只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明确是否缺血,则只能统称为“脑中风”,即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如只有头晕头痛,没有肢体不利、语言不利等症,只要影像学支持,又能排除其它脑病,亦能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与时俱进。

2病因病机探讨

2.1阳亢血菀年事渐高,脏腑渐亏,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或平素阳盛之人,或房事不节,或体劳过度,暗耗肝肾阴精,或者七情内伤,肝失条达,气郁化火,致阴阳失调,肝阳上亢,或先天遗传,禀赋不足,潜藏阴虚阳亢之体,加之后天养护失慎(包括饮食、情志、劳倦、环境等),引发肝阳上亢。进而引起肝风内动,血随风逆,血菀于脑,血滞不散,阻闭脑络;

2.2痰瘀阻脑养护失慎,经常饱餐,肉食过多,或嗜酒成性,痰湿内生,血浊血稠,渐成瘀血,或痰痰郁化热,痰热蕴结,痰火上扰,血液瘀滞,痰瘀阻痹脑络;

2.3气虚血瘀劳倦伤脾,或年高体弱,饮食失调,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两虚,宗气不足,运血无力,瘀血内生,或素有瘀血,随脉上行,阻闭脑络;

2.4肝肾阴虚血为阴分,若肝肾阴虚,则血液黏稠,或继而闭阻脑络。

现代中医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病机作了大量研究,病因主要集中在内风、痰、瘀说,认识上已趋于统一,“缺血性脑中风”把病位明确定在脑,从而病机作用的最终部位也就在脑,根本病机则为本虚标实。本虚者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实者风阳上扰,血瘀痰阻。脑藏元神,脑为元神之腑,有赖于气血之濡养,才能支配人的思维、肢体、语言等等,一旦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食不节、劳累、外邪等诱因下,致脑络闭阻,气血流通受阻,脑部持续缺血,元神失于气血津液之濡养,也就因之失于所主,无以支配肢体甚至丧失支配(简称元神失于支配),相应部位也就不利,根据缺血的部位和程度不同,临床上有轻重之别,轻者突发头痛头晕乏力,或半身不利,口眼歪僻,语言不利。重则损害元神,神明失主,则会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燥动不安,肢体不遂,甚者息微肢冷,阴阳离决(元神与肉体分离)而死亡。

3辨证论治

3.1辨轻重传统上分为中经络、中脏腑,原因在于对脑中风的病位不明,也不利于临床医生掌握,现代中医认识上与时俱进,既已明确病位在脑,则不应再沿用传统分法。病情之轻重与缺血部位和缺血大小有重要关系,亦直接关系到预后,故建议采用轻、中、重、极重四型分法,十分直观易于掌握,现代医学对此已分得十分详尽。轻度:神志清楚,肌力3级以上。中度:神志清楚,肌力2~3级。重度:神志模糊,肌力0~2级。极重度:昏迷,肌力0~1级。

3.2辨虚实本病可分虚证实证,以及虚实夹杂,凡面赤面垢,气粗躁动,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有力者为实;而面色无华,舌淡苔薄或少苔无苔,脉细弱,甚至气微息弱,汗出肢冷者为虚,初发者常以标实为先为急,后期则多见本虚或虚实夹杂。

3.3分型论治

3.3.1阳亢血菀(肝阳化风)症见肢体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头痛,重则昏仆不省,或躁动,口臭气粗,或有鼾声,面垢或暗红或浊,便秘尿黄。舌红苔黄厚干或黄厚腻,脉弦数或弦滑数。平素可有头晕头痛。治以平肝潜阳,活血通脉。方用天麻钩藤汤加减:天麻10g、钩藤15g、石决明20g、川牛膝10g、杜仲10g、山栀子12g、生地20g、桑寄生15g、川断15g、大黄10g、枳实10g、水蛭10g、地龙10g、羚羊骨15g、鸡血藤15g、当归12g、石菖蒲10g、郁金15g、夏枯草10g等,大黄视病情可后下。亦可静滴醒脑静、清开灵等,重者合安宫牛黄丸或新雪丹服之,不能口服者可鼻饲。

3.3.2痰瘀阻脑症见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昏迷不醒,或偏重于痰或偏重于瘀。痰热重者舌红苔黄厚甚至厚腻,脉滑数;痰热不重而偏于痰湿者舌苔白厚或腻,脉滑或弦滑或细滑。是痰是瘀看舌象,舌苔厚腻必为痰,舌有瘀斑必是瘀。治以涤痰化浊,活血通脉。者予化痰通络醒脑汤:制半夏12g、胆南星10g、泽泻12g、竹茹6g、橘红或陈皮10g、当归10g、茯苓15g、白术10g、丹参15g、全蝎10g、黄芪30g、地龙10g、山栀子12g、川断15g、大黄10g、水蛭10g、羚羊骨15g、鸡血藤15g、石菖蒲10g、郁金15g等。瘀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亦可静滴醒脑静、清开灵等,可合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服之。

3.3.3气虚血瘀症见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等症,甚则昏仆不省人事。平时可有头晕、肢麻、乏力等症。舌质淡暗或暗红、舌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或细弦或涩,或脉律不齐。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益气通脉活血汤加减:黄芪30~100g、党参15g、天麻10g、全蝎10g、川芎10g、丹参15g、当归10g、鸡血藤15g、地龙10g、石菖蒲10g、郁金15g、杜仲10g、续断15g等。如有气滞者则去补气之党参黄芪,改用理气之品如木香、枳壳、路路通、沉香等。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

3.3.4气血两虚症见半身不利或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以补气养血,养脑通络。方用八珍汤加减:太子参20g、黄芪20~100g、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6g、赤芍10g、白芍10g、鸡血藤15g、三七5g、杞子10g、淮山15g。本型可重用黄芪或红参以补气,从而促进气血之流通。

3.3.5肝肾阴虚症见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面潮红,口干便结,重则亦可昏仆,舌红苔少或薄黄,脉弦或细弦数。平素可有头晕头痛。本型多见于年高体弱者。治以滋补肝肾,养血通脉。方用育阴活血通脉汤:龟板20g、鳖甲20g、白芍20g、干地黄10g、王不留行10g、丹参10g、水蛭10g、天麻10g、胡麻仁15g、黄精15g、西洋参20g、麦冬15g、知母12g、玄参12g等。

3.3.6气虚阳脱症见昏仆不省人事,歪僻不遂,面白,肢冷,舌淡红,苔白,脉细弱。治以补气温阳。方药:参附针、参麦针、丽参针等。此型须以西医药治疗为主,病情好转后,可按上法分型进一步治疗之。

根据临床经验,临床分型不宜过多,以便于临床医生掌握。以上诸型仅是基本证型,临床上常是相互兼见,如阳亢血菀兼痰热、痰瘀,气虚血瘀兼痰湿,阴虚兼血瘀等,或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证型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证型,没有一成不变的药方及剂量,需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施治之,灵活加减调配。治疗上总以活血化瘀、疏通血脉、熄风通络、除痰宁神、醒脑开窍、益气补元为法,使坏死的脑细胞复活,受损的元神复利。临床上常是使用复方,药味甚至多达几十味,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相当复杂,功效也很复杂,往往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

3.4辨通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故在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通腑泄热。因出血性脑中风如风火内盛,可致痰热腑实,肠腑不通,浊气则难以下泄,而大肠燥结,毒素吸收,又可加剧痰热阳亢,腑气不通还可影响转归、愈后。所以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的治疗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常加用通腑泻下药,以引痰浊之邪由肠腑下泄,浊气下泄而不蒙敝元神,清气上升促进醒脑开窍,大便通畅而症状常得以改善,常用通腑导痰汤(大黄、芒硝、枳实、傣石、安息香、天竺黄、竹茹、牛膝)煎汁灌肠,驱除肠道积滞,清热祛邪,醒脑开窍。待大便通畅后而停之,甚至先用攻下之剂,而后再按上法辩证施治。

病名范文篇8

【论文摘要】根据脑为元神之腑的理论,本文提出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病名,明确本病的病位在脑,并在病机上提出阳亢血菀、痰瘀互结、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致脑络阻塞,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发诸症,并在辩证上分清病情之轻重,分为阳亢血菀、痰瘀阻络、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虚阳脱等六个基本证型进行施治。

缺血性脑中风属传统“中风”范畴,部分属“眩晕、头痛、风痹”等范畴。其实在《内经》里面已认识到重症中风病位在头,如“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估”,这个“上”指的就是头部,菀者,盛而上冲也。估,就是不用的意思,偏估就是半身不利或不遂。《杂病论》“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风使然。”这是典型的脑中风症状。但遗憾的是后世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内经》“血菀于上”学说,而逐渐形成了中经络、中脏腑之说,并沿用至今。由中经络的症状描述来看,则似乎与脑无关。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腑”学说,对脑的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元神”即人的真神、主神,元神主宰人的一切活动,为今天的脑中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进一步认识到脑的作用,脑为生命之中枢,脑主神明,统管思维、运动、语言、功能协调等一切活动。但近代对这些的认识却没有进一步发扬,一直沿用古代之说,中风的学术理论千百年未变,阻碍了缺血性脑中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虽然现代医学“脑梗塞”的诊断已十分明确,但中医学界时至今日才形成“缺血性脑中风”的确切诊断。

1病名新论

“中风”是传统中医病名,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学引用了现代医学的特殊检查,上世纪末行业标准将中风分成“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但还没有明确指出病位在脑。本文命名的“缺血性脑中风”则进一步吸取了古今病名的长处,突出了“脑”的作用,更进一步准确地反映了本病的部位在脑,虽然只是在传统病名前增加了一个“脑”字,但却是现代中医学在该病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时至今日中医学最为合适的病名,最终完善了该病的诊断命名。如果基层无影像学支持,只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明确是否缺血,则只能统称为“脑中风”,即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如只有头晕头痛,没有肢体不利、语言不利等症,只要影像学支持,又能排除其它脑病,亦能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与时俱进。

2病因病机探讨

2.1阳亢血菀年事渐高,脏腑渐亏,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或平素阳盛之人,或房事不节,或体劳过度,暗耗肝肾阴精,或者七情内伤,肝失条达,气郁化火,致阴阳失调,肝阳上亢,或先天遗传,禀赋不足,潜藏阴虚阳亢之体,加之后天养护失慎(包括饮食、情志、劳倦、环境等),引发肝阳上亢。进而引起肝风内动,血随风逆,血菀于脑,血滞不散,阻闭脑络;

2.2痰瘀阻脑养护失慎,经常饱餐,肉食过多,或嗜酒成性,痰湿内生,血浊血稠,渐成瘀血,或痰痰郁化热,痰热蕴结,痰火上扰,血液瘀滞,痰瘀阻痹脑络;

2.3气虚血瘀劳倦伤脾,或年高体弱,饮食失调,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两虚,宗气不足,运血无力,瘀血内生,或素有瘀血,随脉上行,阻闭脑络;

2.4肝肾阴虚血为阴分,若肝肾阴虚,则血液黏稠,或继而闭阻脑络。

现代中医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病机作了大量研究,病因主要集中在内风、痰、瘀说,认识上已趋于统一,“缺血性脑中风”把病位明确定在脑,从而病机作用的最终部位也就在脑,根本病机则为本虚标实。本虚者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实者风阳上扰,血瘀痰阻。脑藏元神,脑为元神之腑,有赖于气血之濡养,才能支配人的思维、肢体、语言等等,一旦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食不节、劳累、外邪等诱因下,致脑络闭阻,气血流通受阻,脑部持续缺血,元神失于气血津液之濡养,也就因之失于所主,无以支配肢体甚至丧失支配(简称元神失于支配),相应部位也就不利,根据缺血的部位和程度不同,临床上有轻重之别,轻者突发头痛头晕乏力,或半身不利,口眼歪僻,语言不利。重则损害元神,神明失主,则会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燥动不安,肢体不遂,甚者息微肢冷,阴阳离决(元神与肉体分离)而死亡。

3辨证论治

3.1辨轻重传统上分为中经络、中脏腑,原因在于对脑中风的病位不明,也不利于临床医生掌握,现代中医认识上与时俱进,既已明确病位在脑,则不应再沿用传统分法。病情之轻重与缺血部位和缺血大小有重要关系,亦直接关系到预后,故建议采用轻、中、重、极重四型分法,十分直观易于掌握,现代医学对此已分得十分详尽。轻度:神志清楚,肌力3级以上。中度:神志清楚,肌力2~3级。重度:神志模糊,肌力0~2级。极重度:昏迷,肌力0~1级。

3.2辨虚实本病可分虚证实证,以及虚实夹杂,凡面赤面垢,气粗躁动,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有力者为实;而面色无华,舌淡苔薄或少苔无苔,脉细弱,甚至气微息弱,汗出肢冷者为虚,初发者常以标实为先为急,后期则多见本虚或虚实夹杂。

3.3分型论治

3.3.1阳亢血菀(肝阳化风)症见肢体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头痛,重则昏仆不省,或躁动,口臭气粗,或有鼾声,面垢或暗红或浊,便秘尿黄。舌红苔黄厚干或黄厚腻,脉弦数或弦滑数。平素可有头晕头痛。治以平肝潜阳,活血通脉。方用天麻钩藤汤加减:天麻10g、钩藤15g、石决明20g、川牛膝10g、杜仲10g、山栀子12g、生地20g、桑寄生15g、川断15g、大黄10g、枳实10g、水蛭10g、地龙10g、羚羊骨15g、鸡血藤15g、当归12g、石菖蒲10g、郁金15g、夏枯草10g等,大黄视病情可后下。亦可静滴醒脑静、清开灵等,重者合安宫牛黄丸或新雪丹服之,不能口服者可鼻饲。

3.3.2痰瘀阻脑症见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昏迷不醒,或偏重于痰或偏重于瘀。痰热重者舌红苔黄厚甚至厚腻,脉滑数;痰热不重而偏于痰湿者舌苔白厚或腻,脉滑或弦滑或细滑。是痰是瘀看舌象,舌苔厚腻必为痰,舌有瘀斑必是瘀。治以涤痰化浊,活血通脉。轻者予化痰通络醒脑汤:制半夏12g、胆南星10g、泽泻12g、竹茹6g、橘红或陈皮10g、当归10g、茯苓15g、白术10g、丹参15g、全蝎10g、黄芪30g、地龙10g、山栀子12g、川断15g、大黄10g、水蛭10g、羚羊骨15g、鸡血藤15g、石菖蒲10g、郁金15g等。瘀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亦可静滴醒脑静、清开灵等,可合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服之。

3.3.3气虚血瘀症见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等症,甚则昏仆不省人事。平时可有头晕、肢麻、乏力等症。舌质淡暗或暗红、舌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或细弦或涩,或脉律不齐。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益气通脉活血汤加减:黄芪30~100g、党参15g、天麻10g、全蝎10g、川芎10g、丹参15g、当归10g、鸡血藤15g、地龙10g、石菖蒲10g、郁金15g、杜仲10g、续断15g等。如有气滞者则去补气之党参黄芪,改用理气之品如木香、枳壳、路路通、沉香等。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

3.3.4气血两虚症见半身不利或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以补气养血,养脑通络。方用八珍汤加减:太子参20g、黄芪20~100g、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6g、赤芍10g、白芍10g、鸡血藤15g、三七5g、杞子10g、淮山15g。本型可重用黄芪或红参以补气,从而促进气血之流通。

3.3.5肝肾阴虚症见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面潮红,口干便结,重则亦可昏仆,舌红苔少或薄黄,脉弦或细弦数。平素可有头晕头痛。本型多见于年高体弱者。治以滋补肝肾,养血通脉。方用育阴活血通脉汤:龟板20g、鳖甲20g、白芍20g、干地黄10g、王不留行10g、丹参10g、水蛭10g、天麻10g、胡麻仁15g、黄精15g、西洋参20g、麦冬15g、知母12g、玄参12g等。

3.3.6气虚阳脱症见昏仆不省人事,歪僻不遂,面白,肢冷,舌淡红,苔白,脉细弱。治以补气温阳。方药:参附针、参麦针、丽参针等。此型须以西医药治疗为主,病情好转后,可按上法分型进一步治疗之。

根据临床经验,临床分型不宜过多,以便于临床医生掌握。以上诸型仅是基本证型,临床上常是相互兼见,如阳亢血菀兼痰热、痰瘀,气虚血瘀兼痰湿,阴虚兼血瘀等,或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证型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证型,没有一成不变的药方及剂量,需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施治之,灵活加减调配。治疗上总以活血化瘀、疏通血脉、熄风通络、除痰宁神、醒脑开窍、益气补元为法,使坏死的脑细胞复活,受损的元神复利。临床上常是使用复方,药味甚至多达几十味,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相当复杂,功效也很复杂,往往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

3.4辨通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故在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通腑泄热。因出血性脑中风如风火内盛,可致痰热腑实,肠腑不通,浊气则难以下泄,而大肠燥结,毒素吸收,又可加剧痰热阳亢,腑气不通还可影响转归、愈后。所以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的治疗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常加用通腑泻下药,以引痰浊之邪由肠腑下泄,浊气下泄而不蒙敝元神,清气上升促进醒脑开窍,大便通畅而症状常得以改善,常用通腑导痰汤(大黄、芒硝、枳实、傣石、安息香、天竺黄、竹茹、牛膝)煎汁灌肠,驱除肠道积滞,清热祛邪,醒脑开窍。待大便通畅后而停之,甚至先用攻下之剂,而后再按上法辩证施治。

病名范文篇9

【论文摘要】根据脑为元神之腑的理论,本文提出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病名,明确本病的病位在脑,并在病机上提出阳亢血菀、痰瘀互结、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致脑络阻塞,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发诸症,并在辩证上分清病情之轻重,分为阳亢血菀、痰瘀阻络、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虚阳脱等六个基本证型进行施治。

缺血性脑中风属传统“中风”范畴,部分属“眩晕、头痛、风痹”等范畴。其实在《内经》里面已认识到重症中风病位在头,如“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估”,这个“上”指的就是头部,菀者,盛而上冲也。估,就是不用的意思,偏估就是半身不利或不遂。《杂病论》“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风使然。”这是典型的脑中风症状。但遗憾的是后世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内经》“血菀于上”学说,而逐渐形成了中经络、中脏腑之说,并沿用至今。由中经络的症状描述来看,则似乎与脑无关。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腑”学说,对脑的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元神”即人的真神、主神,元神主宰人的一切活动,为今天的脑中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进一步认识到脑的作用,脑为生命之中枢,脑主神明,统管思维、运动、语言、功能协调等一切活动。但近代对这些的认识却没有进一步发扬,一直沿用古代之说,中风的学术理论千百年未变,阻碍了缺血性脑中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虽然现代医学“脑梗塞”的诊断已十分明确,但中医学界时至今日才形成“缺血性脑中风”的确切诊断。

1病名新论

“中风”是传统中医病名,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学引用了现代医学的特殊检查,上世纪末行业标准将中风分成“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但还没有明确指出病位在脑。本文命名的“缺血性脑中风”则进一步吸取了古今病名的长处,突出了“脑”的作用,更进一步准确地反映了本病的部位在脑,虽然只是在传统病名前增加了一个“脑”字,但却是现代中医学在该病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时至今日中医学最为合适的病名,最终完善了该病的诊断命名。如果基层无影像学支持,只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明确是否缺血,则只能统称为“脑中风”,即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如只有头晕头痛,没有肢体不利、语言不利等症,只要影像学支持,又能排除其它脑病,亦能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与时俱进。

2病因病机探讨

2.1阳亢血菀年事渐高,脏腑渐亏,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或平素阳盛之人,或房事不节,或体劳过度,暗耗肝肾阴精,或者七情内伤,肝失条达,气郁化火,致阴阳失调,肝阳上亢,或先天遗传,禀赋不足,潜藏阴虚阳亢之体,加之后天养护失慎(包括饮食、情志、劳倦、环境等),引发肝阳上亢。进而引起肝风内动,血随风逆,血菀于脑,血滞不散,阻闭脑络;

2.2痰瘀阻脑养护失慎,经常饱餐,肉食过多,或嗜酒成性,痰湿内生,血浊血稠,渐成瘀血,或痰痰郁化热,痰热蕴结,痰火上扰,血液瘀滞,痰瘀阻痹脑络;

2.3气虚血瘀劳倦伤脾,或年高体弱,饮食失调,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两虚,宗气不足,运血无力,瘀血内生,或素有瘀血,随脉上行,阻闭脑络;

2.4肝肾阴虚血为阴分,若肝肾阴虚,则血液黏稠,或继而闭阻脑络。

现代中医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病机作了大量研究,病因主要集中在内风、痰、瘀说,认识上已趋于统一,“缺血性脑中风”把病位明确定在脑,从而病机作用的最终部位也就在脑,根本病机则为本虚标实。本虚者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实者风阳上扰,血瘀痰阻。脑藏元神,脑为元神之腑,有赖于气血之濡养,才能支配人的思维、肢体、语言等等,一旦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食不节、劳累、外邪等诱因下,致脑络闭阻,气血流通受阻,脑部持续缺血,元神失于气血津液之濡养,也就因之失于所主,无以支配肢体甚至丧失支配(简称元神失于支配),相应部位也就不利,根据缺血的部位和程度不同,临床上有轻重之别,轻者突发头痛头晕乏力,或半身不利,口眼歪僻,语言不利。重则损害元神,神明失主,则会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燥动不安,肢体不遂,甚者息微肢冷,阴阳离决(元神与肉体分离)而死亡。

3辨证论治

3.1辨轻重传统上分为中经络、中脏腑,原因在于对脑中风的病位不明,也不利于临床医生掌握,现代中医认识上与时俱进,既已明确病位在脑,则不应再沿用传统分法。病情之轻重与缺血部位和缺血大小有重要关系,亦直接关系到预后,故建议采用轻、中、重、极重四型分法,十分直观易于掌握,现代医学对此已分得十分详尽。轻度:神志清楚,肌力3级以上。中度:神志清楚,肌力2~3级。重度:神志模糊,肌力0~2级。极重度:昏迷,肌力0~1级。

3.2辨虚实本病可分虚证实证,以及虚实夹杂,凡面赤面垢,气粗躁动,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有力者为实;而面色无华,舌淡苔薄或少苔无苔,脉细弱,甚至气微息弱,汗出肢冷者为虚,初发者常以标实为先为急,后期则多见本虚或虚实夹杂。

3.3分型论治

3.3.1阳亢血菀(肝阳化风)症见肢体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头痛,重则昏仆不省,或躁动,口臭气粗,或有鼾声,面垢或暗红或浊,便秘尿黄。舌红苔黄厚干或黄厚腻,脉弦数或弦滑数。平素可有头晕头痛。治以平肝潜阳,活血通脉。方用天麻钩藤汤加减:天麻10g、钩藤15g、石决明20g、川牛膝10g、杜仲10g、山栀子12g、生地20g、桑寄生15g、川断15g、大黄10g、枳实10g、水蛭10g、地龙10g、羚羊骨15g、鸡血藤15g、当归12g、石菖蒲10g、郁金15g、夏枯草10g等,大黄视病情可后下。亦可静滴醒脑静、清开灵等,重者合安宫牛黄丸或新雪丹服之,不能口服者可鼻饲。

3.3.2痰瘀阻脑症见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昏迷不醒,或偏重于痰或偏重于瘀。痰热重者舌红苔黄厚甚至厚腻,脉滑数;痰热不重而偏于痰湿者舌苔白厚或腻,脉滑或弦滑或细滑。是痰是瘀看舌象,舌苔厚腻必为痰,舌有瘀斑必是瘀。治以涤痰化浊,活血通脉。轻者予化痰通络醒脑汤:制半夏12g、胆南星10g、泽泻12g、竹茹6g、橘红或陈皮10g、当归10g、茯苓15g、白术10g、丹参15g、全蝎10g、黄芪30g、地龙10g、山栀子12g、川断15g、大黄10g、水蛭10g、羚羊骨15g、鸡血藤15g、石菖蒲10g、郁金15g等。瘀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亦可静滴醒脑静、清开灵等,可合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服之。

3.3.3气虚血瘀症见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等症,甚则昏仆不省人事。平时可有头晕、肢麻、乏力等症。舌质淡暗或暗红、舌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或细弦或涩,或脉律不齐。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益气通脉活血汤加减:黄芪30~100g、党参15g、天麻10g、全蝎10g、川芎10g、丹参15g、当归10g、鸡血藤15g、地龙10g、石菖蒲10g、郁金15g、杜仲10g、续断15g等。如有气滞者则去补气之党参黄芪,改用理气之品如木香、枳壳、路路通、沉香等。重者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如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白花蛇、土鳖虫等。

3.3.4气血两虚症见半身不利或歪僻不遂,或语言不利,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以补气养血,养脑通络。方用八珍汤加减:太子参20g、黄芪20~100g、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6g、赤芍10g、白芍10g、鸡血藤15g、三七5g、杞子10g、淮山15g。本型可重用黄芪或红参以补气,从而促进气血之流通。

3.3.5肝肾阴虚症见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利,或面潮红,口干便结,重则亦可昏仆,舌红苔少或薄黄,脉弦或细弦数。平素可有头晕头痛。本型多见于年高体弱者。治以滋补肝肾,养血通脉。方用育阴活血通脉汤:龟板20g、鳖甲20g、白芍20g、干地黄10g、王不留行10g、丹参10g、水蛭10g、天麻10g、胡麻仁15g、黄精15g、西洋参20g、麦冬15g、知母12g、玄参12g等。

3.3.6气虚阳脱症见昏仆不省人事,歪僻不遂,面白,肢冷,舌淡红,苔白,脉细弱。治以补气温阳。方药:参附针、参麦针、丽参针等。此型须以西医药治疗为主,病情好转后,可按上法分型进一步治疗之。

根据临床经验,临床分型不宜过多,以便于临床医生掌握。以上诸型仅是基本证型,临床上常是相互兼见,如阳亢血菀兼痰热、痰瘀,气虚血瘀兼痰湿,阴虚兼血瘀等,或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证型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证型,没有一成不变的药方及剂量,需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施治之,灵活加减调配。治疗上总以活血化瘀、疏通血脉、熄风通络、除痰宁神、醒脑开窍、益气补元为法,使坏死的脑细胞复活,受损的元神复利。临床上常是使用复方,药味甚至多达几十味,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相当复杂,功效也很复杂,往往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

3.4辨通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故在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通腑泄热。因出血性脑中风如风火内盛,可致痰热腑实,肠腑不通,浊气则难以下泄,而大肠燥结,毒素吸收,又可加剧痰热阳亢,腑气不通还可影响转归、愈后。所以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的治疗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常加用通腑泻下药,以引痰浊之邪由肠腑下泄,浊气下泄而不蒙敝元神,清气上升促进醒脑开窍,大便通畅而症状常得以改善,常用通腑导痰汤(大黄、芒硝、枳实、傣石、安息香、天竺黄、竹茹、牛膝)煎汁灌肠,驱除肠道积滞,清热祛邪,醒脑开窍。待大便通畅后而停之,甚至先用攻下之剂,而后再按上法辩证施治。

病名范文篇10

1.1古籍研究中医古籍中并没有“膝关节骨关节炎”这一病名的记载,但对相关疾病的描述与之颇为相似。《内经》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骨髓酸痛”与本病的膝痛、受寒加重症状类似。《中藏经》说:“骨痹,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骨痹,骨痛也。嗜欲不节则肾精亏虚,这与本病多发于年老体衰相符合。

1.2现代研究影像学发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后期多有明显的增生病变,所以称之为膝关节骨质增生症、膝关节肥大性关节炎(病)。因其发病与年龄老化和既往的关节创伤有密切关系,临床也称之为膝退行性骨关节炎(病)、老年性膝关节病骨关节炎。国家标准《中医疾病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将骨关节炎的中医病名规范为“骨痹”(自注的西医对应病名“退行性骨关节炎”),将膝关节骨关节炎具体地称为“膝痹”(自注的西医对应病名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所以目前一般认为该病属于中医学“痹证(病)”的范畴,临床上多以“骨痹”称之。

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机概要

本病是由于年老体弱,用力不当、劳损过度,肝肾亏虚,元阳不足,温煦鼓动无力,致气血淤阻,筋脉凝滞,筋骨失养,加之寒湿乘虚侵袭,留注关节导致经脉淤滞而发病。正虚为本,是发病基础,其涉及到肝脾肾三脏,寒湿邪侵是其诱因。

2.1寒湿在阴早在《内经》就有本病类似证的病因病机的相关论述。《素问·痹论》就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可见痹的发生与风寒湿关系密切。明代医家孙一奎解释这段话为:“行痹者,行而不定也,今称为走注疼痛,及历节风之类是也。痛痹者,苦楚,世称为痛风及白虎飞尸之类是也。著痹者著而不移,世称为麻木不仁,必著而不移。启玄子曰:‘风则阳受之,故为痹行。寒则阴受之,湿则皮肉筋骨受之,故为痹著而不去也。’大抵固当分其所因,风则阳受之;痹感风寒湿之气,则阴受之。为病多重痛、沉著,患者难易得去。”(孙一奎医学全书·赤水玄珠)。《灵枢·寿夭刚柔篇》曰:“在阳者命曰风,在阴者命曰痹”。张景岳说:“本皆由感邪所致,但外有表证之见,而见发热头疼等证,或得汗即解者,是皆有形之谓,此以阳邪在阳分,是即伤寒中风之属也,故病在阳者命曰风。若既受寒邪,而初无发热头疼,又无变证,或有汗,或无汗,而筋骨之痛如故,及延绵久不能愈,而外无表证之见者,是皆无形之谓,此以阴邪直走阴分,即诸痹之属也,故病在阴者命曰痹。其或既有表证,而疼痛又不能愈,此即半表半里、阴阳俱病之证,故阴阳俱病者命曰风痹。此所以风病在阳而痹病在阴也。然则诸痹者,皆在阴分,亦总由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以之而为此诸证”(景岳全书)。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体病位来看,首先病在下肢,其次本病有固定不移、著而不行的特点,可见本病与“风”关系不大[2]。

2.2肝肾亏虚《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行则偻附,筋将惫矣”。《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今五藏旨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身体重,行步不正。”《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清代张璐在《张氏医通·诸痛门》中论膝关节疼痛时指出:“膝者,筋之府,无有不因肝肾虚者

,虚者风寒湿气袭之。”说明骨痹多发于中老年人,其本在肝肾不足,精气血亏虚,筋骨失养。刘向前分析147篇公开发表的中医有关本病的文献发现提及肝肾亏虚的有78篇,占53.1%,说明肝肾亏虚在本病病因病机方面占有重要地位[3]。

2.3脾肾亏虚张元素曰:脾虚则精不胜,元气乏力,手足缓弱,不能自持……强立,股膝内肿厥。《嵩崖尊生全书》说:“膝属脾肝肾,膝痛皆三阴亏损之症。两膝浮肿,腿足渐细,足三阴血虚火燥所致。”石仰山提出脾胃气虚是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根本原因之一的观点[4]。陈昆山提出痹证患者之正虚主要为脾肾亏虚,痹病患者无论在发作期或缓解期,皆有正气不足的病理基础存在,只是在缓解期以脾肾亏虚为主要病理变化[5]。

2.4肾阳气亏虚刘宗厚曰:“人之感三气而为痹者,以其形虚、血虚耳”,此处,形虚乃精亏之意。正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阴气自半矣。”张景岳解释说:“此阴气者即先天之元精,先天元精根于肾”(景岳全书)。肾中精气的盛衰与人的衰老密切相关。“…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内经·逆调论篇》)。此处“寒”字并非单指外寒,寓示了肾精亏虚表现出肾阳不足是骨痹的根本原因。又《素问·痹论》指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张景岳更明确指出“:然痹本阴邪,故惟寒者多而热者少也。”(《景岳全书》)。有的学者对750例基本健康的老年人进行了老年与虚证关系的调查,以具体数据指出老年人虽都可有不同程度的气血阴阳虚亏,但明显地以阳虚和气虚的比例最大,故为老年人要注意维护阳气之说提供了客观依据[6]。王米渠[7]发现年老后生理性肾气亏虚,正气不足,易感受寒邪而发生骨关节炎。近期一项调查发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有肾阳虚的占81.4%。这与古人的认识是一致的,说明肾阳虚是本病的基本证候[8]。

3温补肾阳法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大法

3.1痹症生,法不必去邪,惟在补正《内经》中首次提出了“肾阳衰弱,寒湿入骨”[9]是骨关节病发生的病机关键,经宋金元医家的补充和发展,至明清时期确立了从肝肾论治骨关节病的大法。薛己谓:“筋骨作痛,肝肾之气伤也”,薛氏用补肾法治伤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张介宾在论治骨痹时提出了“阳非有余”“真阴不足”“人体虚多实少”等论点,形成了他在骨关节病治疗上注重补益真阴元阳、慎用寒凉及攻伐之品的风格,嘱“治痹之法,惟此为最”。陈士铎说:“……痹证生。法不必去邪,惟在补正。补正,补肾火也。火非水不长,补火必须补水”。

3.2补脾不如补肾论《内经》中提出:“脾主肌肉四肢”考虑本病病在四肢,又加后期关节周围肌肉萎缩,有人认为属脾虚。然而,早在北宋时期的许叔微就提出“有人全不进食,服补脾药皆不验……盖因肾气怯弱,真元衰劣,自是不能消化饮食”(《普济本事方·补脾并补肾论证》)。南宋严用和则明确提出“补脾不若补肾,肾气若壮,丹田火经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

3.3补肾即所以补肝生理上,肝肾同源,“精血互化”;病理上,肝肾同病(母病及子、子盗母气);治疗上,资水涵木,补肝往往以补肾为主;正如李中梓所言:“乙癸同源,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

肝肾亏虚从治疗上来说等价于肾虚,加上“肝”字无非是为了强调“肝与筋“之间的关系,如《素问·五藏生成》提出:“肝之和筋也”及《灵枢·九针论》说的“肝主筋”。

3.4阴阳并需,养阳在滋阴之上虽然,肾中精气可表现出肾阴和肾阳两种不同的功能形式,但是肾阳与肾阴在骨关节炎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同的。许叔微重视肾及肾中真火的重要性,在处方用药方面,鉴于时医不分阴虚阳虚,提出温润补肾阳6法[10]。后来在温补学派手中《内经》“阳为主”的理论得以阐发。李中梓在《内经》“阴为之基,阳为之主”的思想指引下,认为“万物听命于阳,而阴特为之顺承者也。阳气生旺则阴血赖以长养;阳气衰杀,则阴血无从和调,此阴从阳之至理也”“阴阳并需,养阳在滋阴之上。”

综上所述,温补肾阳法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大法,临证应牢记为先。

摘要:通过检索历代文献中“骨痹”的病机、治法有关的论述,结合现代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采用文献比较等方法,对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了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骨痹”范畴,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亏损,寒湿侵袭,治法有:不必祛邪,惟在补正;补脾不如补肾论;补肾即所以补肝;阴阳并需,养阳在滋阴之上等。指出温补肾阳法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大法。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温补肾阳病机骨痹

【参考文献】